小组合作的奖励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3:31

小组合作的奖励措施篇1

一、以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形式来制订具体的奖罚制度

为什么要以这种形式来制订奖罚的规范呢?其实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同时又能有一定的“度”。民主是为了调动学生关心班级、爱护班级的积极性,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同时也使奖罚的规范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奖罚的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口味”。笔者在班会课上叫所有学生进行小组谈论奖罚措施,讨论完后每个小组都把对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的奖励,并对落后小组和落后个人的惩罚的措施写下来,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讨论得很激烈;写好后小组所有成员一起上台展示自己组讨论的结果。班干部对每个小组的奖罚措施进行登记汇总。最后班干部公布比较多的小组同学写的措施。评价班长和卫生委员每天督促检查他们完成的情况,并进行记录和汇报。

二、建立广泛的督促机制,维护奖罚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开学初所有学生共同制定了班级公约,对照公约规定对小组和个人进行评价。交给了全班学生一把衡量对错好坏以及处理的标尺,他们自然会用这把标尺去衡量什么行为应受奖罚,谁应受奖罚。做好班级记录,是我们奖罚制度执行的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仅凭班主任和班干部督促为准,就肯定会出现监督不到的问题,就可能产生不公平的弊端。而不公平性的存在,自然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就会有拒绝接受的情况。所以,在运用奖罚这一管理手段时,必须做好“监督”这一环节的工作,建立起广泛的督促机制,尽最大的可能让奖罚公正,维护奖罚的严肃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定出的奖罚规范准确实施而不至于流于形式,才能增强学生的信任度,长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

因此,由班上全体学生投票,每组选出一个非班干部作为督促小组成员,组成班级督促小组。督促小组成员每天对班干部的登记情况及加扣分情况进行督促,于第2天晨会进行汇报,并对没按实际情况公平评价的班干部实施相对应的措施。为了进一步强化奖罚制度意识,定期考核,让学生了解自己遵守制度的情况和明确自己的不足,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督促制度的执行情况。每天晨会时评价班长和学习班长都会总结每个小组的评价分,看看每个小组是否有进步。班上的其他成员有补充的可以直接站起来说。对表现好、有进步的进行表扬,对不理想的也要打打气、加加油。

三、科学运用奖罚措施

正如同没有一个人不喜欢奖赏一样,也没有一个人是喜欢受罚的。只是,具体操作的时候,在尺度的把握上,我们要灵活地掌握。尤其是在惩罚时,因为我们的对象是学生,所以,我们还必须“治病救人”,不能把犯错误的学生一棍子打死,要给予他机会。但是,“罚”,还是一定要罚的。

科学运用奖罚措施来培养和激励学生成就动机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奖励明显优于惩罚,因此,应多用奖励少用惩罚。二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诚┑囟哉个组或整个班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对组和班的荣誉感。我们可以说:“这组有很大的进步,我很高兴和你们一起学习。”“你们组合作得真好!”等。这样没被表扬的组也会想着争取自己组做到更好。三是奖罚要及时。在班干部培训时,提醒班干部多发现同学的优点,并于第二天晨会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对于表现不好的同学,也要让他们进行反思、实行相对应的措施,并及时督促、检查是否按要求完成。

小组合作的奖励措施篇2

经济法本身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型的法律部门,它不再像传统的公私法律那样主要通过限制和禁止做某种行为来调整社会关系①。经济法一方面通过一部分限制和禁止的法律规范来调整经济社会关系,另一方面通过鼓励市场主体作为某种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并对此进行肯定性评价或者奖励来促进市场活动良性发展。

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律规范当中已经有许多关于鼓励性措施和奖励制度的规定。其中,有许多以“促进法”命名的法律,主要有《中小企业促进法》、《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就业促进法》、《税收征收管理办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这些法律规范当中隐含了许多关于经济法鼓励措施和奖励制度的规定。

经济法调整的是国家经济管理关系,这关系是在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管理的过程中发生的,是以国家为一方主体,同另一方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带有一定的国家强制性。经济法的基本任务在于通过调整国家经济管理关系,保障国家经济管理职能的实现,维护经济管理秩序,促进国民经济从总体上稳定、协调和发展②。经济法的这种调整对象及基本任务,决定其既采用必要的命令、禁止强行性规范,又采用大量鼓励性规范和奖励制度,以引导、鼓励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在经济活动中,国家的宏观调控也倾向于减少强制性的管理手段,更多地运用柔和的经济鼓励措施和奖励机制来进行管理,比如,国家鼓励企业的经营者进行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通过一些奖励措施,激励个人对企业、集体进行监督,有效且顺畅地实现了其预想的经济管理目标。

二、经济法中鼓励性规范和奖励措施的意义

笔者认为,在经济法规范中设置鼓励性政策和奖励措施是必要的,体系化、程序化的经济法奖励制度有利于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健全市场竞争秩序。

(一)制度意义

法律制度是多元化的集合体,当制裁性规范占大多数,则很难有效地构建利好的经济秩序,此时,鼓励性规范和奖励政策的规制就显得必要。首先,经济法中的鼓励性规范和奖励措施可以引导立法方向。经济法规、规章的制定不得违反经济法律,在不与上位法冲突的情况下,适当考虑当地具体的实际情况。经济法律中的鼓励性规范和奖励措施是一些原则性的、宽泛的指导意见,法规、规章的制定可以在依据法律的基础上,规定的更为具体,以便于实施,因地制宜地去促进经济发展。

其次,经济法中的鼓励性规范和奖励措施可以完善宏观的法律体系。其他部门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法律的规范功能正在发生变化,即从事后法转移到了事中、甚至事前法,通过一些鼓励和奖励政策,可以引导和激励人们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行为,通过人们的自觉行为,国家干预经济活动则更为便利。迎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这种立法方式将会影响到诸如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法律部门,整个法律体系会不断完善。

(二)实效意义

法的实施必然带来法的实效,实效的优劣取决于法实施的质量。经济法所要达到的法的实效就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关系、协调组织性的流转与协作关系。

小组合作的奖励措施篇3

2009年,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直面我乡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细化整改方案,突出责任落实,全力攻坚克难,在2009年,我乡计划生育工作扭转了往年被动的不利局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我乡计生工作2009年工作情况做以下汇报:

一、2009年乡计生工作基本情况

(一)人口出生政策符合情况:当年出生235人,出生率为10.06‰,同比提高0.03个千分点。出生性别比为107.96,与去年同期比下降2.95个百分点,其中一孩性别比为105.56,同比下降4.16个百分点;二孩性别比为107.5,趋于正常值。政策内出生208人,政策符合率为88.51%,对比县下达责任指标,同比提高0.13个百分点。自然增长人数130人,自然增长率为5.57‰,补报往年出生105人,其中男67人,女38人,政策内88人。

(二)综合避孕措施落实情况:累计落实避孕措施4591人,综合节育率为89.67%,同比提高0.06个百分点。当年落实四术423例,其中结扎133例(二女结扎32例,占年内县下达二女结扎任务的114.3%),上环246例,人流30例,引产14例。长效节育率为89.55%,同比提高0.12个百分点,双查到位率明显提高。

(三)社会抚养费征收情况:当年应征社会抚养费44人,已征44人。应征额63.62万元,已征收49.84万元,征收面达100%,征收额占应征额的78.28%。

(四)计生协及计生服务所建设情况:乡计生协网络健全,年内培训计生协会长、中心户组长3期120余人次。新建计生服务所于2008年启用,作为非手术类乡镇计生服务所的器械、人员等配置经市、县技术服务机构检查指导,验收合格。

(五)计生工作经费投入情况:2009年按人均4.5元安排计生工作经费预算10.4万元,1-9月人均计生经费实际拨付到位12.4万元。

(六)育龄妇女基本情况:2009年全乡育龄妇女7255人,其中已婚育妇5120人,已婚育妇占总人口的21.92%。已婚育妇中一孩育妇2039人,占已婚育妇39.82%,与去年同比提高0.82个百分点;二孩育妇2366人,占已婚育妇46.21%,同比下降0.31个百分点;多孩育妇529人,占已婚育妇10.33%,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女性初婚人数196人,晚婚率为39.8%,同比提高2.37个百分点。当年办理一孩生育证144本,二孩生育证50本。独生子女领证155人,占年内县下达任务的131%。

(七)计生奖励扶持情况:累计奖励扶助对象为34户,兑现34户,按每人每年960元发放奖励扶助金3.264万元。贡献奖励51人,按每人每年360元发放贡献奖励金1.836万元,享受贡献奖励的育妇均已签订不再生育协议。当年独生子女法定奖励116户,兑现116户,按每户500元发放独生子女奖励金5.8万元。二女扎奖励32例,按每例1700元(其中市、县1200元)标准,兑现奖励款5.44万元。

(八)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情况:流出人口累计1015人,其中育龄妇女550人(已婚221人),发证988人,发证率97.34%;流入人口累计71人,其中育龄妇女61人,全部通过验证双查,同时对无证育妇督促其尽快办理相关手续。

二、主要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组织保障到位。

面对2008年,我乡计生工作的不利局面和压力,乡党委、政府深感责任重大,多次组织班子成员、驻村干部和村主干召开计生专题会议,系统分析计生工作存在的问题,认真制定计生整改工作方案,全面细化整改措施和办法。一是加强计生工作领导力量。为了加强计生工作的领导,年初我乡调整了乡计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第一副组长改由书记、乡长担任,计生专职副乡长任常务副组长,实行班子成员挂钩联系村,明确挂村领导负责抓好挂点村人口计生工作。二是加大人口计生管理力度。年初,乡党委、政府在充分分析基础上,认真研究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全面做好2009-2010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印发鸾凤乡计划生育专项考评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2009—2010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奖惩实施方案的通知》、《2009—2010年计生办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等文件(详见附件),在目标、责任、措施、办法等方面作了详实的规定,从根本上做到目标任务具体,工作职责明确,办法措施有效,责任奖惩有力,极大调动了乡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配齐配强计生工作队伍。年初,乡党委、政府精简压缩了其他所站办工作人员,调整2名责任心强的好同志充实到乡计生办工作,同时对2名计生办工作人员岗位兼职进行了调整,

计生办现有7名工作人员全部为专职人员。四是全力保障计生工作经费。乡党委、政府坚持按照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的要求安排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经费,2009年财政预算安排经费10.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6万元,增幅达6.1%,比财政收入增长高出了百分点,截止9月底实际拨付12.4万元。同时加强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确保经费投入、使用

规范。

(二)强化目标管理,职责明确到位。

乡党委、政府强化人口计生目标管理理念,健全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班子成员共同抓,计生部门牵头抓,基层村组具体抓的责任体系,强化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一是完善人口计生工作考评体系。在考核内容上,今年侧重于查环查孕到位率、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社会抚养费征收、独生子女领证以及政策符合率。在考核管理上,采取“一周一点评、半月一通报、一月一评比”的考核机制,即每周一在班子例会上点评班子成员所挂村计生工作,每半个月在机关学习会上通报全乡计生工作进度,每月在计生管理员例会上对各村计生完成情况进行评比,并于会后在公示栏张榜公布,年终就每月评比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形成综合考评结果。在督查督办方面,乡党委、政府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大事项督查督办范围,乡计生办定期或不定期对人口计生工作督导检查、及时通报结果,对每月评比名次末位的村,乡党政主要领导对村主干进行约谈告诫。年终按全年督查结果与年度综合考评结果兑现奖惩,并将人口计生工作纳入村级创业竞赛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竞赛来推动计生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二是深化落实工作责任。为了加大人口计生治理的力度,我乡建立了乡挂村领导、村主干、驻村干部、计生办工作人员和村计生管理员“五位一体”的计生工作捆绑责任机制,通过明确各自工作职责(详见附件),推行计生风险押金制度,以年终综合考核结果为标准,对工作任务完成的奖、未完成的罚,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和干部选拔任用的依据。同时,各村相应出台各项人口计生优惠政策、措施和办法,并与中心户组长、党员、干部签订计划生育责任书,形成层层相互制约,不断完善人口计生管理体系。三是全面提升综合治理能力。我乡从人口计生综合治理入手,结合乡直职能部门的工作特点和业务范围,进一步明确了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职责。各部门通力协作,为计生部门把好关,特别是公安、卫生、民政等部门每月提供“四项人口”变动、当月新生儿出生和验证、当月实施“四术”以及当月新婚登记等情况。在办理相关手续时,首先通过计生部门审查,在评优评先、干部任用、入党、宅基地使用等方面优先征求计生部门的意见,若有违反计生政策法规的行为,则取消其资格。同时在农村低保、义务教育、林权改革、造福工程、就业培训、社会救助等方面,向计划生育家庭实施政策倾斜,从而形成多数人做少数人工作的格局。

(三)深化利益导向,奖励扶持到位。

为了让孕龄妇女接受人口计生政策,主动实施节育措施,我乡除了在依法落实计划生育法定奖励和免费技术服务,实施奖励扶助制度、贡献奖励制度、特别扶助制度等优惠政策外,还从建房、教育、养老、医疗等各方面加大人口计生户奖励扶持力度。一是提高二女结扎奖励幅度。针对二女结扎落实难的问题,在法定奖励金额的基础上,各村根据各自财力不同程度增加二女结扎奖励幅度,并以村民代表大会票决形式通过。全乡增加二女结扎奖励2000元的有3个村,占20%;增加奖励1000元的有10个村,占66.7%;增加奖励500元的有2个村,占13.3%。此外,文昌、武林、坪山三个村还将计划生育落实情况与发给全村65岁以上老人每月生活津贴相挂钩,家庭成员全部实行计划生育的每月及时发给,如果家庭成员中有出现违反计生法律法规或不及时落实“四术”的,暂缓、暂停或终止发给生活津贴。二是加大造福工程扶持力度。在上级规定按人口给予计划生育家庭每人补助2500元的基础上,我乡凡是二女结扎户和独生子女领证户,每户均可多得一份造福工程扶持款2500元。今年,全乡有9户计划生育家庭得以享受这一政策。三是实行教育奖励帮扶制度。二女结扎户和独生子女领证户子女初中考高中录取时,给予加3分的照顾。今年全乡有计生“二户”家庭子女30人获得中考加分照顾。计划生育家庭子女,凡是在当年考上大学本科以上的优先纳入贫困助学名单,未列入贫困助学名单的,我乡主动帮助对接企业赞助学费。今年有1户2人得到相关企业在校期间学费全额赞助。此外,在小学招收新生时,学生家长必须出示乡计生部门出具的有效证明方可入学。四是实施免费农村医疗保障。二女结扎户和独生子女领证户免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今年全乡共有780户2444人享受免费医疗保险,其个人出资的保险金4.88万元全部由政府“买单”。与此同时,今年我乡投入宣传服务资金4.2万元,以各种宣传载体为依托,通过大量发放各种人口计生宣传资料,大力宣传人口计生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深入普及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基本达到声势大、氛围浓、成效好的效果。目前,全乡有205户计生家庭享受农村低保,34户享受奖励扶助,51户一女户放弃再生育权利,已签订不再生育协议,并享受贡献奖励政策。

(四)突出重点难点,工作力度到位。

今年以来,我乡把抓整改作为人口计生工作的重点,组织力量开展“会战”,重点解决“四术”拖欠多、“双查”不到位、流动人口管理和社会抚养费征收难等一系列问题,同时把经常性工作与突击性工作相结合,解决“沉淀”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加大节育措施落实力度。从年初“两节”集中宣传服务活动到现在,始终把“双查”、“四术”落实作为工作重点,按照上级计生部门下达的任务指标,层层分解工作任务,实行每周一统计、半月一通报,加大奖励力度,并及时兑现奖励。在整改中发现存在问题较多的村组,全乡集中精力、集中人力,通过五个人口计生联动工作小组(常年设置),切实抓好以落实长效节育措施为重点的联动集中宣传服务活动,采取强有力措施,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同时全面落实孕产期访视工作机制,特别是对持二孩生育证的育妇实行全程跟踪服务,责任落实到人,并建立孕情消失个案报告制度。截止目前,全乡未出现“两非”涉嫌案件。二是强化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按照“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强化了与用工单位、房主、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合同管理,充分发挥了省和全国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的积极作用,深入到各企业对流入人口免费进行了查环、查孕、发放避孕药具等“双查”服务,主动与我乡流出人口的县区建立了信函联系,签订了双向管理协议,建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新机制,实行了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三是综合解决社会抚养费征收问题。在我县对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进行调整之后,我乡以新标准颁布实施为契机,通过各种宣传阵地,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在社会抚养费征收过程中,我乡始终把“宣传引路、教育为主”的工作思路贯穿于执法的全过程,并针对实际问题,分清应征对象类型,采取不同措施和办法,同时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奖励,对超生一孩对象缴交额达到标准的则按30%提成返还给对象所在村作为计生专项经费,以此加大征收力度。对申请强制执行的案件,选准执行对象,掌握当事人经济状况,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今年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1起,执结1起,执结金额0.7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乡人口计生工作整改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难点问题:一是落实“四术”成本大。2009年常规女扎术平均每例费用大致为2665元,尤其是二女结扎费用支出更为昂贵,最高费用一例达5690元。上环平均每例费用大致为380元,人流470元,引产1540元。二是流动人口育妇跟踪管理难。流出育妇较多,无法及时了解掌握流出人口孕育信息,造成出生人口统计在某一时点不够准确,以及补救措施不及时等困难和问题。三是村自管理能力有待加强。今年恰逢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新任村干较多,工作意识、政策水平有待提高。

四、下步计划

一是及时调整工作指导思想,以控制政策外生育为重点;

小组合作的奖励措施篇4

一、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重大意义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是在各地现行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基础上,针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夫妇年满60周岁以后,由中央或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给予奖励扶助的一项基本的计划生育奖励制度。

(一)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人口与发展问题的高度关注,是稳定低生育水平,进一步抓紧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施奖励扶助,以此带动其它的帮扶活动,引导基层干部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向依法管理、利益导向和优质服务方向转变,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热情和积极性,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具体实践。

(三)通过国家政策性奖励扶助,引导更多农民少生快富,有利于从根本上扭转"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减少新增贫困人口,促进消除贫困,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四)针对特定人群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缓解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在生产、生活和养老方面的特殊困难,有利于促进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解决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完善。

(五)通过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拓宽政府财政直接补助农民的新渠道,建立资金管理、资格确认、资金发放、社会监督四个环节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制度

运行机制,有利于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管理机制的改革。

二、试点的范围、内容、目标、原则和组织管理

(一)试点范围

从2004年起,首先在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和重庆市,以及河北、山西、黑龙江、吉林、江西、安徽、河南、湖南、湖北各1个地(州、市),贵州省遵义市进行试点,同时鼓励东部省份按照国家统一要求自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在全国推开。

(二)试点内容

针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夫妇年满60周岁以后所面临的特殊困难,在部分地区探索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建立确保这一制度正常、稳定、可持续实施的管理运行体系。与地方现行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和各项帮扶救助措施紧密结合,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三)试点目标

1、引导更多农民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减少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出生的人口,稳定低生育水平。

2、建立资金管理、资格确认、资金发放、社会监督四个环节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制度运行机制,确保奖励扶助金落实到户到人。

3、建立以政策性奖励扶助为主体,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为补充,相关社会经济政策配套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利益导向机制。

4、缓解计划生育家庭的特殊困难,逐步减少新增贫困人口,促进消除贫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四)基本原则

1、统一政策,严格控制。制定奖励扶助对象的确认条件和奖励扶助的最低标准,确保政策的一致性。

2、公开透明,公平公正。通过张榜公布、逐级审核、群众举报、社会监督等措施,确保政策执行的公平性。

3、直接补助,到户到人。依托现有渠道直接发放奖励扶助金,尽量减少中间环节。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奖励扶助金和以扣代罚等各种名目的违规行为。

4、健全机制,逐步完善。逐步建立健全确保奖励扶助制度落实的管理、服务和监督机制。制订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逐步形成以奖励扶助为主导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五)组织管理

试点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进行。

人口计生委、财政部设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国家试点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对全国试点工作的协调指导。试点地区应建立相应协调机制,组织实施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实行申报与审核制度。初步拟定的试点地区按要求向国家试点工作协调小组报送试点工作实施细则、奖励扶助对象名单和奖励扶助资金安排计划,经国家试点工作协调小组审核批复后,正式纳入国家试点范围。各省(区、市)自行开展试点的地区报国家试点工作协调小组备案。

三、奖励扶助对象确认和奖励扶助标准

(一)奖励扶助对象

奖励扶助对象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2、1973年至2001年期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

3、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4、年满60周岁。

奖励扶助金以个人为单位发放。

试点地区省级人口计生委依据上述基本条件和国家人口计生委的有关政策解释,结合本地相关法规、规章和政策,制定奖励扶助对象确认的具体政策。

(二)确认程序

1、本人提出申请。

2、村民委员会审议并张榜公示。

3、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初审并张榜公示。

4、县(市、区)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审核、确认并公布。

5、地(市、州)、省(区、市)、国家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备案。

县级人口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奖励扶助对象进行年审。

(三)奖励扶助金发放标准

符合上述条件的奖励扶助对象,按人年均不低于60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已超过60周岁的,以该制度在当地开始执行时的实际年龄为起点发放。

四、资金来源和财政负担比例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视各地财力情况,由中央或地方财政确定负担比例,安排专项资金并分别纳入当年财政预算。地方负担的资金,以省级财政为主。西部试点地区的奖励扶助金按基本标准中央财政负担80%,地方财政负担20%;中部试点地区的奖励扶助金按基本标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别负担50%;鼓励东部地区自行安排资金进行试点。

试点地区财政部门必须确保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并对全部资金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

五、奖励扶助金发放和管理

(一)奖励扶助金发放

奖励扶助资金按照统一要求建立奖励扶助对象个人账户,实行专帐核算和直接拨付的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委托中国农业银行或自行确定其他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发放。

奖励扶助金以年为单位计算,一年发放两次。

(二)奖励扶助金管理

1、财政部门负责奖励扶助资金的预算决算、转移支付、总量控制和监督管理。地方财政负责奖励扶助金的预算决算并建立奖励扶助资金财政专户,将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和省级配套资金集中管理,封闭运行,及时足额拨付到委托发放机构。监督委托发放机构将奖励扶助金及时划转到个人账户。地方财政通过财政年报向上级财政部门反映专项资金到位、发放和结存情况。

2、人口计生部门及时掌握并监督委托发放机构建立奖励扶助对象个人账户和资金管理

情况。

3、发放机构负责制定资金发放办法和操作规程,并按照委托服务协议的要求和人口计生部门提供的奖励扶助对象名单建立个人账户。发放机构将财政部门拨付的奖励扶助资金及时足额划转到个人账户,将建立个人账户和资金拨付情况及时反馈给地方财政和人口计生部门,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严禁用财政专项资金进行任何形式的盈利性投资、融资活动,不得将奖励扶助金抵扣个人贷款、抵交农业税等款项。

六、评估与监督

(一)国家试点工作协调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组织每年进行一次试点工作的综合评估。试点省(市)和地(市)每半年对试点工作组织一次综合评估,并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奖励扶助资金的到位、管理和发放情况进行监督。

(二)利用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信息管理和监控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地(市)级每季度、省级每半年进行一次相关数据的汇总分析,及时反映专项资金落实的情况。

(三)推行村务公开和群众举报制度,利用多种形式对奖励扶助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四)协调县以上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对奖励扶助对象确认、资金配套、资金发放、制度运行等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五)每年由国家和省级财政、人口计生部门组织社会力量和中介机构对奖励扶助金的发放和管理情况进行绩效考评。

(六)建立观察员制度。聘请具有相应资格的人员,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独立的、随机的监督检查,将结果直接报送国家试点工作协调小组。

七、奖励与责任追究

根据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分工,对奖励扶助试点工作实行奖励和责任追究制度。

(一)要把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纳入当地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对在试点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制度执行中出现重大问题、造成社会影响的,追究地方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的责任。

(二)地方配套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的,取消试点资格。

(三)对虚报、冒领、克扣、贪污、挪用、挤占奖励扶助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委托发放机构不按服务协议履行资金发放责任,截留、拖欠、抵扣奖励扶助资金的,取消发放资格,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八、试点的任务和要求

(一)各级领导要对试点工作亲自抓,负总责,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将试点工作纳入考核、评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各有关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切实做好试点工作。

(二)要积极探索和建立资金管理、资格确认、资金发放和社会监督四个环节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制度运行机制以及安全可控的社会化的资金发放方式和渠道,确保奖励扶助政策执行的公平、公正,确保专项资金安全,确保奖励扶助金落实到户到人。

(三)继续执行和完善已出台的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把实施奖励扶助制度与对农村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西部地区"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关爱女孩"行动、计划生育"三结合"、救助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和贫困母亲等项工作紧密结合,逐步形成更加完善的利益导向机制。

(四)将奖励扶助资金纳入当年财政预算,及时足额落实到位。做好奖励扶助资金的年度预算、决算,加强奖励扶助对象个案信息登记、数据汇总分析和日常管理监控工作。建立奖励扶助对象个案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

(五)试点地区根据人口计生委、财政部下发的试点方案和有关规章制度,制定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规范制度运行的标准和程序,加强动态管理。

小组合作的奖励措施篇5

为振兴我县白酒产业,助推工业五年扩张战略实施,按照《宿州市政府关于白酒产业五年振兴计划的实施意见》,县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启动实施白酒产业五年振兴计划,现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盘活存量、做大总量、提质增效、壮大规模,实施质量提升和名牌战略,增强白酒产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打造名酒品牌。

二、发展目标

通过重点培育和扶持,从2012年起,用5年的时间,使全县白酒产业产量达到2万吨,销售收入达到3亿元。

三、扶持措施

从2012年起,县政府每年安排200万元白酒产业发展扶持资金,扶持白酒产业发展。

(一)财政奖励。企业年税收达到500万元,奖励企业10万元;超过500万元每增加100万元,多奖励5万元。

(二)企业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现有白酒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额度不超过30万元。新增中长期贷款和流动资金给予一定额度的贴息。金融部门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白酒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积极推行非全额担保和非完全抵押贷款。县担保公司优先为符合条件的白酒企业提供贷款担保。

(三)企业认证和人才引进。

1、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对新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22000食品安全认证的白酒企业,在市政府奖励的基础上县政府再一次性奖励2万元。

2、建立技术中心。对新建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质量检测中心)的白酒企业,在市和县实施工业翻番行动奖励的基础上,县政府再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新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质量检测中心)白酒企业,在市和县实施工业翻番行动奖励的基础上,县政府再一次性奖励5万元。

3、引进人才。对白酒企业引进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给予一次性奖励。引进国级酿酒大师并长期聘用,除市政府奖励外,县政府再奖励5万元;引进省级酿酒大师并长期聘用,除市政府奖励外,县政府再奖励3万元。引进部级白酒评委并长期聘用,除市政府奖励外,县政府再奖励3万元;引进省级白酒评委并长期聘用,除市政府奖励外,县政府再奖励2万元;引进省内外知名白酒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并长期聘用,给予适当奖励。

(四)企业创名牌。

1、争创名牌。白酒企业新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在市和县实施工业翻番行动奖励的基础上,县政府再一次性奖励10万元。新获安徽名牌产品,安徽著名商标,在市和县实施工业翻番行动奖励的基础上,县政府再一次性奖励5万元。

2、国内、省内重要活动冠名。白酒企业出资冠名国内有影响的重要活动,在市补助的基础上县政府按照冠名费用总额的15%给予补助,最高额度20万元。冠名省内重要活动的,在市补助的基础上县政府按照冠名费用总额的10%给予补助最高额度不超过10万元。

3、广告宣传。县城管部门要在主要街道优先设置本地白酒广告,费用全免。县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要在黄金时间优先安排本地白酒广告,费用减半。白酒企业在部级新闻媒体的宣传费用在市补助的基础上县再给予20%的补助,在省级新闻媒体的宣传费用在市补助的基础上县再给予10%的补助。

(五)市场开拓。

1、县内市场消费引导。提倡各镇、园区及县直部门和企业在公务活动中使用本地酒。选择一批较大型商场、超市、酒店在显著位置摆放销售本地酒,免收入场费。

2、开拓县外市场,我县白酒企业参加省级以上或政府部门组织的展销会,参展摊位费给予减免或补助。

四、处罚措施

企业如年内发生环保或安全生产等事故,当年不予奖励。

小组合作的奖励措施篇6

abstract:thegeneralcontractcheck-incentivemodelwhichbasedonproductionandcosthasbeenpracticedforalongtime.thismethodhasplayedapositiveroleinsomeareas,suchasmobilizingworker'senthusiasm,reinforcingproductionfoundationandpromoting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oilfields.However,thecheck-incentivemodelisdifficulttofittheconditionsbecausethecontradictionshavebecomeincreasinglyprominentforcostpressureandweakproductionfoundationduringthemiddle-latestagesofoilfielddevelopment.Heretheauthordoessomemodestdiscussabouthowtorefinethecheck-incentivepoliciesinordertoeliminateormitigatetheseconflicts,andfullymobilizehumanpotential,promotingharmonyandeffectivedevelopmentofoilfields.

关键词:采油厂;考核激励政策;思考

Keywords:oilproductionplant;check-incentivepolicies;consideration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3-0004-02

1存在问题分析

1.1没有充分考虑到管理层、技术层和操作层“责、权、利”的差异,产量长期被动单位可能会激发一些不稳定因素。

以产量、成本为核心考核指标的总承包考核激励模式,以全员绩效工资基数总额同产量、成本等指标完成情况挂钩,在油田开发初期,由于增产、降本的潜力较大,各单位通过努力,比如加大措施增产力度等来完成年度责任指标难度不大,这种考核模式发挥了积极的激励作用,促进了油田的持续稳定发展。

但油田步入中后期开发阶段后,产量从稳步上升阶段逐渐进入下降通道,产量基数逐年降低,而随着开发难度的增加,成本逐年刚性上升,控制难度越来越大,完成年度指标困难重重,以下方面问题会自然产生:

(1)产量被动单位为了尽力完成目标,会加大措施、管理投入力度,职工会付出更多的辛苦,但未必能保证100%完成全年责任目标;产量主动单位,进攻性措施等投入会相应减少,成本压力减轻,也更容易完成年度成本控制目标。

产量被动单位职工辛苦度高,但奖励肯定会由于产量被动而受到影响,在一定限度内会激发职工潜能,努力工作,但一旦超出承受力可能会造成职工队伍的不稳定。

(2)不同岗位人员在原油上产和成本控制中的责任和作用大不一样,也就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一般操作人员,有着不同的责任权限,所起作用也存在质的不同。

根据“责权对等”、“按劳分配”的原则,产量、成本等责任指标的刚性考核应更多的落实到有管理责任、有决策权限,也应该履行应尽义务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身上;而一般的操作人员,只要保质保量完成了工作任务,就应该得到应有绩效奖励,不应同管理、技术人员一样实行一刀切的考核政策;不同单位的相同岗位操作人员,只要较好的履行了岗位职责,绩效奖励就不应有过大的区别,但目前的考核模式,由于责任目标完成程度的差异,在不同单位相同工作岗位的操作人员绩效奖励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造成了一定程度职工思想的波动。

1.2随着产量的降低,一口较好的措施井可能会掩盖单位存在的管理问题。

随着原油产量的下降,“一口措施井救了一个单位”的现象开始出现,有时也误导大家把上产的精力更多的用在寻找措施上,而不是强化管理工作,夯实稳产基础。有的基层采油单位较长时间产量被动,对完成全年任务比较悲观,但偶然的一口好的措施井,就可能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真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飘然感觉,原来可能存在的管理矛盾被掩盖。

1.3只重视从绩效奖励方面进行奖惩激励,难以满足技术人员不同层次的需要。

在油田发展中后期,由于产能规模的缩小,挑战性岗位少,仅仅靠绩效激励难以满足技术人员多层次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较难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积极性。

2细化完善应遵循的原则

细化完善考核激励政策要从全厂一盘棋的高度进行统筹考虑: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管理层、技术层、操作层在完成产量、成本控制过程中“责、权、利”的差异性,对全厂员工进行“市场细分”,找准不同类别人员的共性激励点,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分系统制定不同层面人员的考核激励政策;

二是要充分认识到每个个体的需求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特殊绩效激励或荣誉激励政策如岗位标兵等;

三是应创造性的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有效满足员工特别是技术人员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充分挖掘员工潜能,促进油田持续和谐有效发展。

3对策建议

3.1操作策层,应挂钩考核产量、成本及管理指标,实行绩效奖励“上封顶,下保底”调控政策,适度拉开不同单位之间差距,同时树立岗位标兵,满足个人需求。

操作层没有决策权,主要职责是做好本岗位的日常操作、维护保养并执行来自上级部门的操作指令,他们工作质量的好坏同原油产量、成本控制息息相关,但是油田注水稳油的基础工作如单井注水量的计划与调控、花费较大的油水井措施是否投入、投入后效果如何同他们工作成果并不存在很大的相关性,笼统的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样挂钩产量、成本考核,一味加大考核力度、刚性兑现,措施效果好的单位操作人员并没有付出过多的劳动却得到了较高奖励,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因此笔者认为,对操作层实行“上封顶,下保底”奖惩政策,既能体现任务完成好的单位与任务完成差的单位的区别,又能使完成好与完成差的单位人均奖励水平差额控制在一定幅度内,实现“兼顾公平”,把由此带来的副作用控制在较小范围内。

同时考虑到操作质量的好坏与产量、成本效益存在着相关性,也为鼓励操作层发挥好个性潜能,提高工作技能、强化工作责任,可通过“项项工作争第一”等活动的开展,如通过开展“最佳小班工人”、“最佳岗位司机”等“最佳岗位员工”评比活动,树立典范,在给予荣誉奖励的同时给与适度的物质奖励,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有效提高员工素质。

3.2技术层,可加大产量、成本考核激励力度,实行绩效奖励“下保底,上不封顶”的调控政策;制定特殊奖励政策,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重奖,同时设计一些挑战性工作岗位满足技术人员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油田完成产量任务、成本实现控制的源头在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做好作细注水稳油的基础工作,可以有效延缓油田递减,实现油田自然产量的稳定;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成本控制意识,通过反复论证、好中选优、精挑细选提出的进攻性措施,可以有效节约无效措施的投入,既能实现增产,又能有效控制成本。

笔者认为应加大对技术人员产量、成本的考核力度。但是考虑到地下状况的复杂性,对地下认识的渐进性,为鼓励技术人员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对技术人员应以正激励为主,不应束缚了技术人员的手脚,亦实行“上不封顶,下保底”的调控政策。

同时,可以设立特殊贡献奖励政策,对技术人员通过解放思想,拓展思路,运用新认识、新思维,取得了开发领域的新突破给予重奖。

除了对技术人员的物质激励,考虑到在老油田发展后期,挑战性岗位少,难以满足技术人员自我实现价值的需要,不利于技术人员的成长,针对油田工程、地质技术人员分属不同部门,同生产主体联系松散,难以形成合力的实际情况,笔者建议可通过设立项目组将工程、地质、油气生产主体技术人员联合起来形成合力,构建油田发展的技术支持体系,同时也为技术人员的复合型发展搭建起用武平台,满足技术人员成长的需要。在构建项目机制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通过竟聘方式从工程、地质技术人员中产生项目组长,并实行项目组长负责制;

第二,由项目组长选聘副组长和项目组成员,做到动、静态人员搭配,地质、工艺人员配合,科研单位与油气生产主体协调;

第三,可设立以厂副总师为主的项目组顾问,对项目组进行技术指导,对项目组长进行帮带,培养接替的技术人才。

3.3管理层,应加大对产量、成本及油田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考核力度,实行“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调控政策,同时可按措施增产效果的一定比例计入对管理层的产量绩效考核,避免一口好的措施井掩盖了单位可能存在的管理矛盾。

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效果如何应最终从产量、成本和油田可持续发展指标完成程度上反映出来。

小组合作的奖励措施篇7

关键词国有企业员工绩效评估激励

一、绩效评估与激励的概述

绩效评估的实际意义,表现在对组织成员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来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以事实为依据的评价。

绩效评估一般指绩效考评(即工作绩效综合评价),是企业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环节,常见绩效考评方法包括BSC、Kpi及360度考核等,主流商业管理课程将绩效考评的设计与实施作为对经理人的一项重要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要求包含在内。如果事先能够明确绩效考评体系设计可能陷入的误区,导致设计出来的绩效考评体系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乃至完全失败。例如,传统消极文化和意识观念影响考评系统的运作;没有进行职位分析;考评结果全部由最高领导人审定;采用单一的、省时省力的综合标准;将考评等同于考察;黑箱作业,缺乏反馈;没有就考评结果与员工面谈;没有让考评结果充分发挥效用。

激励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从激励内容的角度来看,激励可以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一般的国有企业会采取工资、奖金、福利等物质激励和职位升迁、荣誉奖励等精神激励。激励机制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与管理体系,将员工对组织及工作的承诺最大化的过程。包括精神激励、薪酬激励、荣誉激励、工作激励。

二、国有企业员工的绩效评估:方法、注意要点

(一)方法

常用的绩效评估(绩效考核)方法,总体上可分为:结果导向性的绩效评估方法。例如,业绩评定表法、目标管理法、关键绩效指标法等;行为导向性的绩效评估方法。再如,关键事件法、行为观察比较法、行为锚定评价法、360度绩效评估法等;特质性的绩效评估方法,如图解式评估量表等。此外,其他绩效评估方法还有:直接排序法、对比法、强制分布法(硬性分布法)、书面叙述法、工作计划考核法、标杆对比法、情景模拟法等。

任何绩效评估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没有最好的绩效评价工具,只有最适合你企业的工具。简单实用或复杂科学,严厉或宽松,非正式的考核方式或系统性的考核方式,不同规模、不同文化、不同阶段的公司要选用不同的方式。因此,因地制宜,顺势而为,选择适合企业自己的绩效评估方法,方为明智之举。

(二)注意要点

企业对员工开展与实施好的绩效评估,要点是:完整理解绩效考评内容;科学设计绩效考评指标;合理确定绩效考评周期;分层设定绩效考评维度;清晰界定绩效考评重点;认真组织绩效考评面谈;修正完善绩效考评方法;不断营造绩效考评氛围。

企业对员工开展与实施好的绩效评估,必须注意到:(1)注意评估员工的表现力,一是工作业绩。这是最为重要的,如销售人员业务成交次数及给公司带来的营业收入、作业人员的错误率等都应作为绩效评估的指标。二是员工在工作团队中的投入程度。可请员工为自己的工作团队打分,以了解团队中每名成员在扮演主管、部属、同事时是否尽到应尽的责任。三是员工对顾客的贡献程度。可请顾客评估员工的表现,即使没有代表公司对外接触的员工其实他们一样有顾客,如为公司的另一个部门服务,另一个部门的员工就是这些员工的顾客。(2)要充分考虑标准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一是考核标准要全面。要保证重要的评价指标没有遗漏,企业制定的各种考核标准要相互补充,扬长避短,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考核体系。二是标准之间要协调。各种不同标准之间在相关质的规定性方面要衔接一致,不能相互冲突。三是标准应尽可能量化,不能量化的要细化。四是要根据团体工作目标而非个人来制定考核标准,同时针对不同层次员工和不同年龄员工的特点来制定考核标准,使标准具有针对性。(3)企业在进行绩效评估时应尽力使绩效评估制度完善,令员工尽量满意。正确的绩效评估,能激起员工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可以激活整个组织;但如果做法不当,可能会产生负面结果。绩效评估要体现公正、合理、公开,才能起到激励作用。当员工对绩效评估或奖罚有可能产生不满,这种不满得不到舒解,就可能引致不理想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因此,企业应设立正式的绩效考核怨诉程序,若员工对部门考评结果不满可以上诉至企业的考评小组,为员工设置畅通的申诉渠道;这样不但使员工可以通过正式的途径表达不满,并知道能将自己的不满上达管理层;同时亦可使管理人员积极面对工作,不作回避,以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从而使员工的不满逐渐降低,逐步培养起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使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的整体目标协调统一。

三、国有企业员工的激励:措施、建议

(一)措施

国有企业要发展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要解放思想,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笔者认为营造局部的良性竞争环境,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如建立完善的薪酬管理制,使薪酬的管理纳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在薪酬构成上增强激励性因素;建立和实施多层次,多种方式、方法综合运用的适应时代的激励机制;建立企业内部良好的竞争机制和公平的精神激励机制;精神激励的实施中应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精神激励;情系员工营造适合企业的文化氛围。

(二)建议

激励机制也不是万能的,激励机制是把双刃剑,用得好会产生积极的效果,用得不好也会给员工造成负面影响,产生消极作用,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通常好的激励机制需要有原则的执行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1)激励循序渐进的原则是指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其分量都要逐步增加,以增加激励效应的持久性。最先把激励的标准定得过高,会加重企业的成本,不利于后期工作的开展。逐步分级的制定激励奖惩,奖励由少到多,惩罚由轻到重更容易得到员工的认可,不会产生负面情绪,更能体现激励的内在含义。(2)奖惩激励要讲究方式方法。一般来说,奖励时希望公开,惩罚时希望隐蔽。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在执行奖惩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包括奖惩态度认不认真,能不能让员工感受到组织的正式性;有没有一定的谈话技巧,能不能让员工更好地理解奖惩的目的等。奖惩采用适合的方式方法会使奖惩的激励效果事半功倍。(3)企业在实行激励措施时要遵循社会的公平规范,或者是员工普遍接受的公平规范实施激励措施。公平感一般是员工的主观感受,应经常注意了解员工的公平感。对于有不公平感的员工应及时地引导或调整其报酬等待遇。

四、总结

企业应创造条件让员工有更出色的表现,把员工当作企业的合作者而不是打工者,把绩效评估同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企业的培训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仅仅局限于员工的薪资、奖金、任免。另外,在建立激励机制的时,多结合实际、多研究,反复试验以及认真对待信息反馈,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套完善的长效激励机制,增进员工的个人绩效,继而更快更好地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小组合作的奖励措施篇8

一、领导重视不足

支行领导一向重视上级行组织的竞赛活动,并将竞赛结果与考评环节挂勾,部分单位还建立了行长奖励基金,用于专门奖励在上级行组织的活动中的获奖职工,而忽视本单位工会或内设部门组织的竞赛活动,导致活动组织落实不到位,奖励制度不健全,奖励标准过低,奖励范围狭窄,竞赛结果也不与考评挂勾,组织者为吸引参与人数,往往搞平衡活动,未体现出竞赛项目“竞”的特征,影响了职工参与的积极性。

二、竞赛机制不足

一是劳动竞赛安排不合理。支行对全年的劳动竞赛活动没有统一的计划和安排,没有统筹考虑各部门业务量运行特点,导致竞赛活动影响业务的运行。二是奖金设计不合理。表现为内设各部门劳动竞赛奖金不统一,获奖比例高,奖金数额小,缺乏激励作用。三是劳动竞赛评判欠公平。基层央行劳动竞赛中普遍存在着评判不太公平、保密性不强、透明度不高的现象,导致竞赛活动参赛人员积极性不高、竞赛效应不大。

三、竞赛形式不足

各部门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往往通过考试、抢答等单纯的形式开展竞赛活动,并没有将写作、调研等看作是一种有效的竞赛形式,更没有将竞赛活动融入娱乐活动中,致使活动缺乏吸引力,未能调动起干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

基层央行劳动竞赛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会组织在“创争”活动中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的角色,力求实现“四个突破”:

第一,在竞赛思路上突破。劳动竞赛要取得实效,必须改变思想观念,以观念创新促机制,以机制促效能。一是建立竞赛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开展各项业务竞赛活动。依据大众学习达标考试从宽、单位个人业务技术竞赛从严的原则,严肃领导小组成员的组成、监考组织的纪律和考评计分工作,将竞赛结果与考核挂起勾来,防止劳动竞赛走过场、浪费人力物力、挫伤参赛人员的积极性。二是规范竞赛活动,丰富竞赛形式。各部门要以普及学习和岗位练兵为目的,以灵活丰富的形式为手段,通过工作计划,将劳动竞赛的内容、时间、方式、参赛评比办法等进行合理安排,以利于有关部门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和落实,提高竞赛的质量和效益。三是满足不同群体奖励需求的差异。根据不同参与者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奖励措施,如对希望得到发展的青年群体可倾向于精神奖励和发展机遇奖励,而对一般干部职工则宜采取物质奖励的办法,充分发挥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的最大效能。

第二,在竞赛内容上突破。一是将劳动竞赛内容与实际工作的最新要求结合起来。通过竞赛来促进学习和工作的开展,促进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的提高。二是将劳动竞赛内容与创“五型”单位、做“五型”员工等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学习、调研、创新等方面的劳动竞赛。三是将劳动竞赛内容与新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等的学习结合起来,通过劳动竞赛促进新知识、新技能、新法规的学习,使新的法律、法规、制度和上级行的精神落到实处,以此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金融服务水平。四是丰富竞赛内容和形式。可采取考试、抢答的形式,也可采取写作或调研评奖的形式,还可将竞赛活动融入到文艺活动中,在文艺活动中穿插竞赛内容,通过现场有奖问答、猜答环环扣等形式,提高竞赛的娱乐性。

第三,在竞赛公正性上突破。劳动竞赛要取得预期的效益,必须在监考和评分上坚持严格、公正的原则,确保监判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一是做好保密工作。要做好竞赛试题的保密工作,严防试题泄密,造成劳动竞赛的不公平性。二是做好试卷的解卷工作,提高解卷质量。为确保试卷评分的正确、公正,除采取考者姓名解前密封措施外,还可在竞赛后公开试卷,提高阅卷的透明度。三是杜绝人为的平衡工作。对有共性的或相同起点的参赛者,要严格按竞赛成绩评定胜负,不能为吸引参赛人数搞平衡工作。

小组合作的奖励措施篇9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护大气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目的,按照标本兼治,疏堵并举的原则,坚持行政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和法律措施相结合,全面禁止焚烧秸杆,进一步提高秸杆综合利用率,实现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在全镇范围内全面禁止焚烧秸秆,坚决杜绝大面积焚烧秸秆现象。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大力推进秸秆还田,鼓励养殖企业做好玉米青贮工作,力争秸秆还田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不断提高我镇秸秆综合利用率。

三、保障措施

(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

各行政村、镇直各单位要把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作为三秋工作的头等大事,认真落实禁烧措施。实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片管理,村级负责的管理办法,原则上各工作片负责所包村的禁烧工作,片长负总责,包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分包到村;没有包片的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全部分包到重点部位,与包村干部同工同责。

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为该村禁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全面、具体负责做好本村的禁烧工作。要切实履行职责,层层落实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人到地块。各村要科学设立监控点,安排专人严防死守,确保不发生火情。

镇党委、政府成立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设立宣传督查组,在全镇巡回督导检查,并加强对秋实公司、坤元牧业、君得肉牛等企业回收秸秆工作的督促和协调,同时加大对秸秆回收及青贮工作奖补措施。

(二)强化深入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农作物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涉及千家万户,只有搞好宣传教育,思想认识到位,转变传统观念,才能使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变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各行政村要在主干道及主街道显要位置悬挂横幅,张贴临时性标语,对焚烧秸秆污染环境,谁烧罚谁、烧谁罚谁,搞好秸秆禁烧是创建文明村的必要条件等政策规定进行全面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对于该项工作镇督查组要进行专项督查,在全镇范围内通报落实情况。

广播宣传。各行政村要利用村里广播,安排禁烧宣传员,对秸秆禁烧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严厉的处罚措施每天要进行不间断宣讲。宣传时间为每天早上6:007:30,中午12:001:30,晚上6:30-7:30。把禁烧政策天天讲,经常讲,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宣传车集中巡回宣传。禁烧期间将组织宣传车辆,录制宣传磁带,在全镇范围内进行经常性、不间断的巡回宣传,把宣传与督促检查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紧张有序的工作氛围。禁烧期间所有宣传车辆必须悬挂禁烧横幅、安装播音器材,并携带灭火工具,发现火情及时扑救。

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镇中心校要组织各中小学校师生,利用学生课余或假期时间,对秸秆禁烧政策规定进行全面宣传。印发宣传单、承诺书,通过学生转交到家长手中,由学生监督家长履行承诺,做好秸秆禁烧工作。

(三)疏堵结合,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1、强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秸秆粉碎还田能以农家肥的形式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要深入宣传秸秆粉碎还田的好处,多方协调,积极引导,利用秸秆粉碎机械,最大限度地将秸秆粉碎还田。

2、树立秸秆资源意识,搞好秸秆回收。镇政府将加大对秋实公司、坤元牧业、君得肉牛等企业回收秸秆工作的督促和协调力度。有关回收企业要增加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提高回收能力,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思维,改进办法,最大限度地扩大秸秆回收量。有关工作片对秸秆回收利用加强指导,督促协调,确保工作正常开展。引导协调好秋实公司、坤元牧业、君得肉牛等养殖企业青贮玉米秸秆收购需求。禁烧期间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及村两委会要切实做好组织和监督工作,指定专人负责,维护回收秩序,采取强硬措施搞好秸秆回收利用。

3、设立堆放点集中堆放,严禁乱堆乱放。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定集中堆放点,组织和监督群众将玉米秸秆集中堆放,严禁在道路两侧、地头、渠沟、河道等位置堆放秸秆,发现乱堆乱放者,每堆处罚村200元,并责令限期拉走。如找不到当事人的,由村两委会负责限时清理。

4、将秸秆禁烧工作与文明村创建结合起来,教育引导群众落实禁烧政策,形成文明习惯,维护集体荣誉,巩固创建成果。今后,秸秆禁烧工作成效作为评选文明村的重要依据,如工作不力造成大面积焚烧或其它严重后果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文明村荣誉或参评资格。

5、加大打击力度。各工作片、各行政村要责任到人到地块,严防死守。发现焚烧秸秆现象,每发现一起对焚烧者处以500至20xx元以上罚款,或移交公安部门强制拘留,同时对抓获现行焚烧人员并交由公安部门予以拘留的包村干部或村干部奖励500元。谁抓住奖励谁,抓住谁处理谁,对纵火人决不姑息迁就。焚烧秸秆烧坏树木的要依照《森林法》另行处罚;情节严重造成重大损失或构成犯罪的,直接追究刑事责任,从严从重予以打击。按照谁烧罚谁,烧谁罚谁的原则,各农户负责自家责任田秸秆的清理工作,一旦被引烧,应及时举报,协助处理焚烧事件。如果既不举报,又找不到点火人的,由该农户承担责任,比照以上规定进行处理。

6、加强监控。各村要在田间地头设立禁烧监控点,监控点必须做到六有即:有人值班,有床、有被褥、有电灯、有标志、有灭火工具;必须24小时值班,不许出现脱岗、空岗现象。

7、镇政府在全镇设八个堆放点:**。各村根据情况合理选择地点,设立自己的堆放点,每村至少一个。

(四)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严格奖惩

禁烧期间各行政村要认真组织,周密安排,村组干部分包地块,严防死守。各村要尽可能多地布设监控点,确保把每一地块都纳入监控视野。发现火情立即进行扑救,防止大面积蔓延。

今年秋季秸秆禁烧工作结束后,镇党委、政府要对禁烧工作进行总结。对没有发生焚烧秸秆现象的行政村予以奖励:20xx口人以下村奖励3000元、20xx5000口人村奖励4000元,5000口人以上村奖励6000元。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各另奖500元;发现一起火情,每堆罚所在村200元;对发生大面积焚烧、连续焚烧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对村两委会主要干部进行组织处理,村支部书记就地免职,责令村主任辞职。因发生焚烧秸秆现象,被上级督查组通报或处罚的,由所在行政村承担责任,经济处罚由村里全部负担。

对镇机关干部的奖惩。禁烧期间没有出现火情的村,奖励包村人员500元。如发生大面积焚烧、连续焚烧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取消包村干部的年终评先评优资格。

(五)严肃纪律,确保各项制度贯彻落实

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及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在禁烧期间必须坚守岗位,保证通讯工具畅通。禁烧期间,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出镇域范围以及机关干部请假均必须经镇主要领导同意,违者严肃处理。

在禁烧期间,镇派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出现无故脱岗或点名不到的,每次罚款50元;无故脱岗或点名不到累计3次,除罚款外,采取行政措施并取消奖补;脱岗期间责任区内出现火情并造成严重后果的,镇政府根据情况做出相应处理。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作为禁烧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切实组织好全村秸秆禁烧工作,全力指挥协调好相关事宜。因组织不力或擅离职守,造成大面积秸秆焚烧或其他损失的,将直接追究支部书记、村主任责任。对于责任区内发生火情的,村组干部及包片(村)领导、包村人员应及时赶赴现场扑救。

各村监控点必须做到六有,每缺少一项罚村里50元。禁烧监控点必须24小时有人值班监控,若出现脱岗、空岗现象,每次罚村里100元。

镇督查组要对镇村干部在岗情况及禁烧情况进行认真督查,发现人员脱岗及火情严格按照以上规定处理,并在全镇进行通报。

四、奖励措施

(一)各村要积极引导涉农企业及养殖户要利用三秋时期认真备好资金做好秸秆青贮工作,每青贮一亩,镇财政奖励村3元,青贮情况经镇政府验收后兑付奖励资金。

(二)各行政村要认真组织落实秸秆还田工作,每还田一亩,镇财政奖村5元,市里奖补政策全额兑现,各行政村秸秆还田达到百分之六十的另奖村5000元,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另奖村8000元,以上各村秸秆还田情况有镇政府组织人员验收落实后予以兑现。

(三)各村设堆放点面积必须在五亩以上,镇补村5000元。

秸秆禁烧工作方案【二】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县关于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我镇20**年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防止大气污染,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标本兼治、疏堵并举的原则,严禁农作物秸秆焚烧行为,不断探索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全面防治大气污染,净化镇村卫生环境,切实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现我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和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我镇创建全国卫生镇工作顺利推进。根据上级统一部署,20**年夏(5至7月)秋(9至11月)两季农作物收获期间,在全镇11540公顷范围内禁烧秸秆,确保不发生因焚烧农作物秸秆引起任何一起大气污染事故、人身安全事故和公私财产损失事故,确保公共媒体上不出现一起负面报道和市民投诉事件,不出现卫星云图监测到的火点。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开慧镇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的领导,成立开慧镇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宋海晏

副组长:向宽、陈祥

成员部门:镇农办、生态办、综治办及各村(社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镇农办,由喻赞庄兼任该办主任。在镇农作物禁烧工作领导下组统一指挥带领下,各村(社区)组织成立以本村(社区)书记为组长,村干部及村民组长为成员的村级工作组,推进本村秸秆禁烧工作。

三、职责分工

1、镇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镇各村(社区)秸秆禁烧工作的督促和指导,负责督促实施秸秆禁烧行政告知及秸秆禁烧期间的日常巡查及责任追究工作,负责及时处置由秸秆焚烧引起的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做好秸秆禁烧督查工作的组织协调、调度安排,负责做好情况汇总、信息通报工作。

2、各村(社区)书记、村主任为本村(社区)秸秆禁烧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各村级工作组负责本村(社区)法规政策及秸秆利用、节能环保知识宣传,做好秸秆禁烧行政告知的逐组、逐户落实工作;负责本村(社区)秸秆集中堆放点的规划、布点和管理;负责秸秆田头堆腐还田、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等秸秆禁烧措施在本村的落实和执行,确保本地秸秆搬离田、集中存、不焚烧负责对本村(社区)各组秸秆禁烧工作进行日常巡查,在秸秆禁烧期间坚持做到白天不见烟,夜晚不见火,确保重点区域不发生秸秆焚烧现象。

四、工作要求

1、广泛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广播、宣传车、横幅、标语等有效宣传手段,积极宣传禁烧政策和综合利用技术,形成浓厚的氛围,提高知晓率,使广大农民理解支持禁烧工作。各村政务公应开栏张贴禁止焚烧秸秆的宣传内容,领导小组办公室应认真总结阶段性工作,及时向县相关部门报告工作进展。

2、落实禁烧责任。镇与村、村与组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和工作要求。各村要将秸秆禁烧工作列入村规民约,明确要求禁止焚烧秸秆。镇采取逐级分包责任制,做到联村党政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包组,村民小组包户包地块,形成系统的禁烧工作责任体系。

3、抓好防控措施。制定禁烧方案,下发禁烧文件,组建禁烧工作组和防火巡逻队,设立举报电话,构建镇、村、队三级联动禁烧工作网络,严防死守,疏堵结合,坚决焚烧制止秸秆行为。夏、秋两季禁烧关键期间,镇、村(社区)相关人员务必坚守岗位,未经上级批准不得离岗、脱岗。要重点守住极易焚烧秸秆的收工时、上半夜、下雨前和栽种前4个时段,抓好主要公路两侧、粮站油库、通讯电力设施等重点区域附近林木保护工作,确保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4、加大查处力度。开展禁烧督查是确保禁烧取得实效的主要手段,按照部门联合、形成合力,统一执法的要求,镇成立秸秆禁烧工作督察组,对各村(社区)秸秆禁烧情况进行督查。各村(社区)成立禁烧巡逻队,深入田间地头加强巡逻和检查,发现焚烧现象立即予以制止,做到有火必查、有烟必禁,坚决控制第一把火。巡查中,采取疏堵结合,以疏为主,以堵促疏的措施,对违法焚烧秸秆的农户予以劝导阻止;对屡教不改、阻挠执法、情节严重的,协调执法部门坚决给予严肃处理。

5、加强应急处置。各村(社区)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止焚烧秸秆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每村要组织桔杆禁烧专业队(人数不低于10人)负责本辖区内的禁烧管理工作,落实必要的灭火工具,确保一旦出现火情,能迅速赶赴现场,及时灭火。镇组织火情应急扑救小分队,协助村(居)做好火情扑救工作。

小组合作的奖励措施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维护全市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坚持“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专群结合”的群防群治理念,把民稳员建设工程作为“三项重点工作”的重大举措来抓,积极创新新时期群防群治工作的思路、载体和方法,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全面整合社会治安防范资源,创新思路,破解难题,形成组织有网络、管理有系统、联系有专人、考核有机制、激励有措施和动员社会化、责任具体化、运行规范化、监督日常化、效能最大化的“五有五化”运转模式,共同构筑防范打击犯罪的铜墙铁壁,为我市创全国平安县市打下牢固的维稳基石。

二、工作目标

(一)通过启动“民稳员”建设工程,成立民稳员队伍,使群防群治队伍进一步完善,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收集报告治安信息、发现举报违法犯罪线索的能力明显增强,为公安机关预防打击违法犯罪提供有力支撑,推进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水平不断提升。

(二)通过开展“民稳员”建设工程,更加广泛地宣传教授防范知识,使广大群众自防意识明显增强,单位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协调发展,带动更多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三)通过开展“民稳员”建设工程,各单位和广大民警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明显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和责任进一步落实,形成人民群众助警协警的良好氛围,警民关系更加和谐。

(四)通过开展“民稳员”建设工程,建立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的协调配合机制,形成做好群众和综治维稳工作的整体合力,切实把突出问题妥善解决在本地区本部门、解决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

三、组织领导

“民稳员”建设工程是一项牵涉面广、工作量大、需要高位推动的一项维稳工程和民生工程。为切实加强“民稳员”建设工程的组织领导,专门成立由市委副书记、市综治委主任为组长,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常务副组长,相关公检法部门领导、政法委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综治委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委政法委,市委政法委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从政法、综治、维稳部门抽调,办公室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备案、督查考核、经费管理等工作。为加强民稳员日常工作有效运行,成立民稳员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公安局,与110指挥中心合署办公,人员从公安局相关科室中调配,专业技术人员从其他岗位上调任或从社会上聘任。民稳员办公室具体负责民稳员队伍的录用、建设、信息录入、考核和申报奖励等工作。

四、队伍组建

民稳员队伍组建采取机动性和稳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机动性组建是指市民今后凡是参与举报违法犯罪线索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经“民稳员工作办公室”查实后,按照《市民众维稳信息员积分考核奖励标准》实行“一事一奖”,具有法定职责或需履行法定义务的人员除外。

稳定性组建是指对热衷于社会治安维稳事业的社会志愿者,或已经参与举报违法犯罪线索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行为的市民,经民稳员办公室询问,并征得本人同意,可吸收为民稳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实行相对固定化管理,由公安部门“民稳办”进行秘密建档、技能培训、细化考核、专门保障,以有效发挥民稳员队伍的力量。

五、管理考核

(一)建立平台,加强管理。研发一套符合我市实际情况的民稳员信息管理网络平台,对民稳员队伍进行分类考核打分。民稳员身份要求严格保密,所有民稳员均为“一人一档”,依据《考核奖励标准》,对其综治协防工作进行积分考核,并及时录入“民稳员信息管理网络平台”,按程序上报审批,进行奖励。

(二)专业培训,提升技能。由公安部门对民稳员进行专业培训,一线实战单位具体人员负责指导,指定一名干警作为教习员,引导民稳员开展维稳和治安防范工作,协助发现、搜集违法犯罪线索等工作。要采取打电话、发信息、上门走访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与民稳员进行联系,搜集情报信息,传授业务技巧,提高民稳员情报收集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

(三)激励保障,统筹推进。市综治委设立专项奖励经费,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对民稳员的奖励按照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根据民稳员的表现及贡献,除给予一定数额的现金奖励外,可通过表彰、宣传等途径给予精神奖励,并对民众维稳信息员身份予以严格保密。民稳员在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稳定过程中受伤的,除按照《奖励标准》给予奖励外,还要按照《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办法》进行表彰奖励。

(四)建立机制,超前部署。要建立健全源头信息采集机制,通过在社会各个层面、各类群体物建民稳员,建大建强情报信息网络,对收集到信息加强分析研判,围绕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及时研判各类层次、内幕性和预警性情报信息,超前作出部署,全力把问题化解在源头、消灭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宣传发动。要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利用群众容易接受的方式广泛开展宣传,大力宣传民稳员队伍建设工程的重要意义,通过在电视台公告、在报社专版宣传等方式,让广大市民充分了解民稳员建设工程,迅速掀起建设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