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9:36

中医药文化意义篇1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产业化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作为一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以不同的方式实施。我国政府一直将小城镇建设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有效措施,以往各种城镇化模式,经过一段时期的运行,利弊日益明了。中医药文化作为无可争辩的中国自主创新民族文化,历经数千年传承积淀,正如主席所指出的:“中国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今时代,文化成为国家软实力,探讨中医药文化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具有经济、文化和战略多重意义。

一、小城镇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新的模式

在我国,小城镇建设是针对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为逐渐消灭城乡差距,促进社会更加均衡发展所进行的一项系统工程,这一工程可以说与新中国同行,只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政府主要是以行政的方式批准建制城镇,将其作为工业的基地,以此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发展小城镇的意义和基本思路。1995年4月,由国家体改委、建设部、公安部、国家计委等11家单位联合《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提出了关于小城镇综合改革的目标、原则、内容及其组织实施。1998年,在《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的发展战略;之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又再次提出要“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的计划。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小城镇建设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因服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行政指令设立的城镇模式,到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各种小城镇建设模式,如以乡镇企业为主导的“苏南模式”,以市场为导向的“温州模式”,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珠江三角洲模式”,等等。总之,不论何种模式,其共同的特点都是带动人流量和物流量的增长与集散,以及这种集散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提升和生活方式改变。

新一届政府一如既往地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强国富民的有效措施。总理强调,新型城镇化不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由“乡”到“城”的转变。这表明新的历史时期,城镇化的方向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摒弃了过去那种偏重经济成效的指导思想,将发展经济与提高群众生活品质有机融合。为此,在已有各种小城镇模式之外,引入中医药文化带动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中医药文化具有引导产业发展的功能

1、中医药文化的定义及其产业化空间

文化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概念,在学术界至今都没有一个固定的统一的定义。广义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物质文明、认知方法和思想体系的总和。中医药物质文明则包括承载中医药思想和技艺的一切器物载体,如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针灸刮痧拔罐器具、推拿按摩手法、中草药植物、中药材饮片、丸散膏丹制剂和工艺、望闻问切四诊方法等。认知方法、思想体系主要表现在生命观、疾病观、健康观、治疗理念等。在这里我们之所以对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做一个界定,旨在表明本文所阐述的中医药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涵盖了中医药文化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而不是单指其狭义的疾病观、诊疗方术。

小城镇建设的驱动轴必定是某种经济体,小型产业是启动小城镇建设的引擎。中医药文化既有产业化的空间,又有可行的实现路径,开发中医药文化产业带动小城镇建设,必定可以为小城镇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中医药学在发生学意义上是一种实用性的经验医学。当今天我们拥有医学影像、基因分析等高科技手段与成果之时,可能会认为中医药过于古朴,缺少现代医学科学的精细。但是,当我们面对医源性疾病、药源性疾病的困苦,呼吁遏制抗生素滥用之时;当各国政府的卫生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却没有换来发病率、病死率相应的下降之时;当世界卫生组织为世人重新界定的健康标准超越了现代医学报告单的检验数据之时,中医药便成为了古朴外表的和氏璧玉,极具开发和利用价值,中医药除治病之外,还广泛应用于康复、预防、调理、保养,符合社会大众对延年益寿的普遍诉求。中医中药很多技艺是原生态应用,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中医主张药食同源,中医单方、验方大多以食材入药,并经过实用验证安全有效,餐饮业加入中医元素,可改造为药膳食疗馆。中药饮片加工、炮制方法大多从我国古代传承下来,可通过展示法、体验法开发成文化旅游资源。

中医药文化传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来不乏名医、名术、名方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先例,如古代名医南阳的张仲景、亳州的华佗、耀县的孙思邈等,都是某个地域的重要无形资产。出自宋朝的六味地黄丸,是现代众多中药企业的当家产品,出自明代的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成就了传承几百年的酒业集团。华佗创编的五禽戏,早已流传海外。中医药文化的理论体系,同样具有巨大的产业开发空间。比如穴位治病保健方法,是盲人按摩品牌的核心支撑,当然,其中的“盲人”二字日益淡化,因为更多的非盲人借助中医穴位保健和外治方法开设推拿按摩以及药浴店堂,由此衍生出系列用具产业,形成日益壮大的中医药养生保健产业规模。2014年2月《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合作协议》在京签署,共推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以上可见,中医药文化体系的独特内涵,所运用的治疗手段和保健方法,都具有很高的产业开发价值。

2、中医药文化产业化的路径

产业化的主要特征是规模化经营、有持续的产出。中医药文化经历了两千多年的积淀和传承,其理法和方药都有非常精练而实用的产品。如中医针灸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多国获准合法开业、云南白药誉满中外畅销东南亚。再以湖南省长沙市的洗浴保健业为例,早在2007年商务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长沙市的保健休闲洗浴网点已超过一万家,营业面积在4000平方米以上的有15家,1000平方米以上的有上千家,从业人员约15万人,全行业的年营业额已达到30亿以上,超过全省县级及县级以上中医院营业额的总和,占全市GDp的2%,上缴税收超过2亿。而洗浴保健行业的支撑产业要数足疗、足浴。足疗治病,足浴保健,这种理念在民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民众睡前热水浴足的习俗由来已久,一旦把这种“足浴”的理念可视化、器物化、规范化、艺术化,其产业化无疑就会水到渠成。所谓可视化,是指其养生保健乃至祛病强身的理念能直观感受,即让没有中医药知识的人通过参加中医药店堂开展的各种宣传活动,或观看中医药的科普影视节目获取中医药的相关知识;所谓器物化,是指让各种器具、技艺成为中医理念的载体,通过对其运用而实践中医药相关理念,如针灸器具和各种针法、推拿按摩之各种手法技巧、丸散膏丹的制作和内服外用方法等;所谓规范化,是指将某种中医药的技艺程序化和标准化,如针刺的补泻针法、艾灸的计时单位“壮”、穴位定位的度量“同身寸”;所谓艺术化,是指带给应用者正面的情绪,使他们达到精神愉悦,消除焦虑情绪和病痛的目的。近些年来,中医药的冬病夏治理念和方法,通过“三伏贴”的广泛宣传活动,已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和十分可观的产业化效应。口服中医补益类膏方顺应大众保健的诉求,通过业内的持续宣传,产品日益丰富,市场效应可见端倪。

由上可见,中医药文化产业化不外乎两条路径:一是产品培育,二是市场推广。具体而言,就是为某种治疗理念、技艺、方药,研制一套完备的操作方案,以便移植和推广,并为其配设相宜的使用场所,同时对其相关的理念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传递给受众。在这个过程中,产品培育是中医药文化知识点的有形化过程,市场推广是中医药文化社会传播普及的过程。可见中医药文化产业化过程,实质上是这一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过程。

三、中医药文化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

1、中医药文化产业有利于构建生态型小城镇

我国的小城镇建设无论是早期的指令性划定,还是后来城市工业化的带动与激发,无一不与发展经济有关,有所不同仅是被动发展和主动发展的差异。国家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金逸民教授总结出了9种小城镇主导产业的类型,分别是:特色农业、一般工业、食品加工业、手工艺品加工业、电子产品加工业、建筑业、流通业、旅游业、边界贸易业。金逸民教授认为:“总体来讲,我国小城镇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整体素质不高、档次低,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规模小,缺乏聚集力……多数小城镇的产业与农业关联度弱,缺乏对农业的后向效应,如缺乏对农业人口的吸纳能力、农产品的加工能力、农产品价值的提升能力等……小城镇的污染工业比重较大。近几年,城市许多污染工业向小城镇转移,小城镇在接受城市工业技术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污染的转嫁,导致了小城镇生态环境的恶化。此外,乡镇企业布局过于分散,环境设施不完善,造成了土地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上述种种模式所带来的弊端,虽然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模式也不能完全避免,但却能够自我化解上述较为重大的问题。以农业的后向效应为例,中医药治疗必然需要中医用具和药材,药膳、药茶、药浴也都需要原药材,而通过小城镇中医药文化的耳濡目染,以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理念和方法的宣教,势必能培育中医用具和药材的消费群体。当地农民不但可以种植水稻,还可以种植中药材。这样既可增加农民的收入,又避免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还能提高当地的绿化率,提升空气的质量,使当地的环境得到改善,并且不会发生污染工业或作坊对当地水土资源的破坏性影响。即使不专门种植中药材,农户的山林竹木亦可加工足浴、火罐、刮痧用具,亦有促进竹木种植养护的积极意义。在经历过现代工业标准化生产的整齐划一后,人们又开始青睐手工制作的个性和体贴,中医药用具这类带有深深历史沉淀印记的实用性产品,既有实用性,更有观赏性,散户手工制作汇集进入流通渠道,还可规划培育为当地的文化景观。

总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化发展,以生态理念指导小城镇的规划设计,推动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是今后城镇建设的方向。正如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先生所言:“中国现在根本不缺大城市,不缺钢铁城市,不缺石油城市,就是缺青山绿水,缺土地没有污染、蔬菜新鲜的居住型小区。逆城市化已经在相当大一批城市的有钱人和高档的白领当中开始出现,对绿色、健康、生态小城镇的需求非常大,这是一个市场空白,需要开发。”构建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不失为开发方法之一。

2、中医药文化产业有利于发展小城镇精神文化

小城镇建设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但作为一种人居环境,也必然需要自己的精神文化,否则,单纯经济活跃的小城镇,只会是个产业园而已。现代社会,文化环境成为影响人们判断是否宜居的一个重要权重。

中医药学广泛地汲取古代的各种思想学派和文化成果,将儒家、道家、释家等养心修身、净心调息、保全性命、和谐调适等养生修行理念都融会在医学体系之中,还融汇了天文、历法、地理、哲学等多学科知识。以中医药文化产业作为小城镇的引导实业,客观上可以提示人们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从养生的角度接受传统文化的理念。如前所述,中医药文化体系有多元的产业开发价值,可以构建一座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在局部地域规划一组中医药文化产业,开设医疗、康复、亚健康调理、情志调适、药膳、药浴、中药材生产种植、中草药庭院种植品种培育、中药饮片加工、中医药文化传媒、中医药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等等,城区绿化乃至社区绿地,也选择具有药用价值的乔木、灌木、草本等,并在相应的宣传墙辅以对应的性味、药用方法介绍,打造一种衣食住行都有中医药文化指导的宜居小城镇。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中医药文化元素器物化,变得可视、可触、可及,应用中医药道法自然规律、药用自然资源的理念和方法,引导居民增强保健意识,学习保健方法,将调适身体和爱护家园变成一种自然习惯,久而久之,中医理法方药所蕴含的哲理和多学科知识将成为小城镇的主流文化。而且这种模式在各地都可用。一是人人都需要医疗保健,二是中医药文化历经两千多年生生不息的发展,整体上可以看作由众多个性化的地域文化集合而成,如山东阿胶、宁夏枸杞、北京同仁堂、浙江胡庆余堂。而且这种地域性是可以流动或可以移植的。比如有医圣美誉的张仲景,其原籍为河南南阳,南阳市建有医圣祠堂;据说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早在清代湖南长沙就有纪念张仲景的张公祠,1947年长沙中医界捐资重建后命名为仲景堂,这些都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符号。中医药文化集包容性与开放性于一体,如果开发中医药文化产业来引导小城镇建设,既可以多元开发而具有个性,又可以多地呼应,集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普及应用,让中医药学这把“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更多地发挥开启功能,使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小城镇建设共生共荣。

四、发展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的积极意义

1、建设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是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良好途径

健康产业历来被誉为朝阳产业,不仅人人需要,而且人人都终身需要。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健康概念早已不是单纯的由医学检验指标异常所诊断的疾病,还包括心理、生理上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由此,人们也重新审视医学的职能,“最好的医学是让人不生病的医学”,这一观念正逐渐深入人心,这与2000多年前中医学“上工治未病”之说不谋而合。近年来,“亚健康”得到广泛关注,中医学“治未病”理念和方法得到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如体质辨识、冬病夏治,都给老百姓带来看得见的实效。构建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结合当地的中医药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一个或多个中医药特色专科项目,并做好相应的配套服务产业,如治疗与康复调养衔接,康复调养与药膳食疗衔接,药膳食疗与保健旅游衔接,保健旅游与中医药文化欣赏衔接,中药文化欣赏与中药庭院种植衔接,中药庭院种植与单验方日常家用科普宣教衔接,多元中医药服务园区与健康地产衔接,将有助于缓解大城市高端医疗资源紧张的局面。比如中风后漫长的康复期调理、癌症患者放化疗后体质下降无法接受继续治疗,都迫切需要中医药及时介入,这些疗程长达数月、数年,甚至延续终身的疾病后遗症,占用了一定数量的高端医疗资源,家庭和政府医疗保险因此都有不菲的支出,这些患者所需要的医疗服务与现有的高端医疗资源并不匹配,过度医疗于康复意义不大,而散在的单一中医中药门诊又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而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则具备这样的潜能,因为中医中药在维护健康和健康式养老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加之小城镇一般地处城乡结合部,更加贴近大自然,有益于调养身心,还能带动“银发时代”迫切需要的健康养老业,缓解人口年龄结构偏老带来的家庭和社会压力。

2、发展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当今时代,文化成为一种软实力已是社会共识。中医药文化是举世公认的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而且是自主创新的文化体系。这个独一无二的文化体系较好地保存了中国古代思想成果。这个文化体系既包含思想范畴的方法论,又表现为强身健体祛病疗疾的实用性,实现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自然融合。其中所蕴含的模糊集、系统论、阴阳消长矛盾运动规律等思想方法,在当今科学研究中依然大有用武之地。这种超时空的思想成果,我们理当发扬光大。故而有学者呼吁,中国文化应该进入医学时代,将中医药文化看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分支和有机构成。“中医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上,也给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很多有益的内涵。在当代,唯有在中医药学术领域内才能全方位地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全貌,而只有领会了中医学体系中贯穿始终的文化内涵,才能熟练地运用中医药技术。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的灵魂,中医文化则是组成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医学特色的重要成分。”近年来,对中医药文化的学术研究日益多元化,从发生学到现代应用,从思想史到科学范式,从方法论到认知体系,都不乏富有见地的论述。如有学者认为:“中医学不是那种建立在结构论、形态学基础之上的科学,却是一种建立在生成论、功能学基础之上的科学;中医不是公理论、原型论科学,而是模型论科学……中医药能够发展延续至今,正是把握住了人与外在环境密切相联系的规律……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巧妙结合,在西方工具理性的科学之外,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具有东方特色的科学范式的典型……”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可以成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先贤思想成果的培养基地,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与国医大师座谈时再次明确提出:“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由此可见,中医药文化完全能够担纲小城镇建设的驱动。

(注: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4zk2017)。)

【参考文献】

[1]吴康、方创琳:新中国60年来小城镇的发展历程与新态势[J].经济地理,2009(10).

[2]赵之枫:关于小城镇发展模式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1(2).

[3]肖燕、宁泽璞:略论中医药文化产业化[J].世界中医药,2011(5).

[4]郑佳明:让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2,33(5).

[5]金逸民、乔忠:关于小城镇发展问题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

[6]乔润令:新型城镇化的内涵[J].大众理财顾问,2013(10).

中医药文化意义篇2

关键词:中医药翻译国际化翻译方法问题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深,中医药受到了更多外国友人的关注,为了使中医药彻底地进入国际市场,真正成为世界瑰宝,中医药翻译在其国际化进程中尤为重要。中医药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但翻译是个‘拦路虎’。针对这只“拦路虎”,我们必须想出放倒和驯服它的技巧和策略。

一、中医药的翻译方法

1.中医术语的翻译

1.1缀合法

此类术语的含义为词缀与词干意义的相加,特点是简洁、专业性强、与西医术语的可比性强,便于学术交流。如针灸(acumox)。与之相似的是缩合法,其含义通常是构成该词的两个部分的词语意义相加。例如针压(acupressure)。这两类译法较为少见,大多是在早期翻译中形成约定俗成的译文,通常译者直接采用即可。

1.2音译法

由于东西方文化和中西医理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有不少中医术语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表达。如果用意译的方法则译文过于冗长,不符合术语简洁精练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采用音译不失为一种可取的选择,不仅可以在翻译中保持中医特色,役畜纯正中医的味道,必要时可加以注释,以弥补音译的不足。例如:气(qi)。气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既可以指人体的生命物质,也可以指人体的生理功能。用音译法来翻译,则最准确、最简洁地反映出了“气”的真实内涵。同样,音译不可滥用,五行是指组成天下万物的五类元素,分别是金、木、水、火、土,彼此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如果译为“wuxing”,虽然保留了民族特征,却影响了原文内涵的表达和传递,使得西方读者无法理解,不如译为“fiveelements”。

1.3半音译半直译法

有时候中医术语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在英语里可以找得到对应表达,而另一部分则是中国特色词汇,无法找到对应词汇,为了不直接采取直译或者直译的方法而造成误解,这种时候最好采取半音译半直译的方法。比如阴邪(Yin-evil),因为阴阳(Yinyang)这个词汇的意义和内涵对西方人来说较为常见和熟知,所以“阴”音译为“Yin”,而卸则对应英文中的“evil”比较妥当。这样既可以实现语义的传达又可以最大程度为读者所理解。

1.4复合法

这类术语在中医术语翻译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其含义大多是各个词含义的叠加。例:活血化瘀promotingbloodcirculationtoresolvestagnation。这样翻译形象生动,符合地道的英语表达,易于西方读者的理解和接受。但遗憾的是,这样的译法丧失了中文四字词语表达的韵律和文学之美。

1.5词性转换

由于中文和英文的语言结构、表达方式不同,在翻译时要将中医术语的结构进行转换。较常用的方法是将中文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转换成英文中的名词性词组或非限定动词(动名词等)词组。例如:止痛(stoppingpain)。

对症状的描述也多采用类似的方法。由于症状表示的是一种状态,而非具体动作,其中文可采用主谓或动宾等词组来描述,而在英语中则常采用名词(词组)或动名词(词组)的形式。如:盗汗(nightsweat)等

2.中药术语的翻译

在这里归结为三类:直译法、意译法和前缀+普通词汇法。

2.1直译法

这里的直译法是直接在目的语中找到对应的表达,这种方法简单方便,更易于西方人的理解和接受,方便了中医在世界上的传播。例如,(chrysanthemum),薏仁(adlay)。但是由于中西方地理文化等差异,这样直接的对应是少之又少的。另一种直译则是直接译出药物的组成,比如夜明砂(batdung)这类在西方人眼中不易被理解的中药。

2.2意译法

当在目标语中找不到相应的中药表达时,译者常常选择意译法。为了使中药译名简单易懂,通俗醒目,译者在翻译时要摆脱中文意思和英文中对应表达的束缚,从药物的功能和读者理解上着手,采取意译的办法,毕竟意译能够更充分地体现中医药的内涵和文化氛围。意译时译者必须认真确认药名的内涵和功效,不能望文生义,据此选择最恰当的词汇,切记仅凭个人猜测而导致望文生义。

2.3借用拉丁语

目前西方医学体系中常见拉丁语的应用,西方人对此也熟悉并接受的。因此在中药名称的拉丁语译名是比较常用的翻译方法,药物的拉丁学名能反映出植物的科、属、种定名人等信息。比如,益母草(HerbaLeonuri),姜酊(tincturaZingiberis)和白术(Rhizomaatractylodismacrocephalae)。这样有利于外国对中药的理解和接受,方便中药走出国门,真正成为世界医学体系里璀璨的明珠。当然,中药在拉丁语中的对应像其在英语中的对应一样,都不可能是完全对应的,则需要采取其他的译法。

2.4前缀+普通词汇法

当实在无法再目的语或者拉丁语中找到中药准确的对应时,这时通常采用前缀的形式来保持中药的内涵和底蕴,显示出药名的“中国特色”。常见的前缀有“Chinese”“common”“beautiful”等,其作用在例子中进行分析:

沉香是一种中药材,是沉香树身上的一部分译为“Chineseeaglewood”,“eaglewood”本意是沉香属植物,沉香木。加上前缀后表明这种药材身份,出自中国,是中药体系的一员,与产于他国的沉香木做出区别。

二、中医药翻译应该注意的问题

我国目前中医药翻译还不完善,水平有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方面因为译者对中医药知识了解匮乏,不求甚解,望文生义,让中医药文化面目全非,造成了外国读者的困扰和误解;另一方面是因为中西方文化的迥异,中医药文化中出现了很多“不可译”的术语,如果不在源文化背景下,西方读者很难理解其中含义。

1.求同存异

语言是科学文化的载体,在翻译中求同容易,统异太难,在现在这个阶段,还是存异。所谓“求同”是中西方文化的趋同,文化趋同是指中西方文化特征相互覆盖的部分。在文化传输过程中,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两者都不能忽视,而东西方文化趋同是中医药翻译的一个重要标准。译者可以借用西衣中相似相近的术语来表达中医里的概念,力求文化趋同。比如在中医中的“心、肝、脾,肺,肾”其实与现代西学中的所指略有不同,但在翻译中为了达到“求同”之效,译为“heart,liver,spleen,lung,kidney”。

而所谓“存异”,是指当下的中医药翻译尚不存在统一完善的翻译标准和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于在英语中有完全或部分对应词汇的术语,应尽量采用对应语,以与国际通用术语接轨、符合术语标准化的要求,又便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

2.目标对象问题

中医药的翻译是在中西医学和中西文化的差异之下进行的。中医有其完整而独特的科学理论基础,不同于西医对细胞、组织的具体分析,中医着重于阴阳五行等抽象概念。这样一来,中医药词汇很难再西医词汇系统中找到对应词汇,比如“”和“气血”。而大量音译的中医词汇更不利于西方读者的接受,所以在翻译中要考虑到西方读者对东方医学的接受程度。

同时,对于西方读者来说,中医药是一种异质文化。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如果不能深化对两种文化背景的理解,则有可能导致误解,更有甚者,译文可能是西方文化中禁忌性的词汇。例如,“乌鸡”的翻译直接翻译为“wuji”,而不是“blackcock”,因为“cock”在英语中是严禁使用的。

中医药翻译也要根据不同的读者群或不同的语境,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译文必须考虑读者的认知语境和阅读反应,也就是要考虑译文的实际交际效果。在向专业人士传递医学信息时,要注重译文的准确性,严谨性,多出现拉丁语和西方医学对应词汇。而对于非专业的中医爱好者,译文追求可读性,太过复杂专业的词汇只能让非专业人士望而生畏,达不到传播中医文化的目的。

3.切勿望文生义

由于中医术语高度概括,抽象深奥,且多采用古汉语表达,造成了很多歧义性和模糊性表达,中医英语翻译更是一种双重的跨语言、跨文化交际。因为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实现古汉语、古代文化与现代汉语、现代文化之间的转换,然后再实现从现代汉语向英语、东方文化向西方文化的跨越。例如,中医中的“生气”意为“生命力”,译为“anger”则显得荒唐可笑,应译为“vitalactivity”。

又如,木火刑金这句话是指肝木化火而加剧肺金病证的变化,其中肝属木,肺属金,蕴含五行相克原理,故直译不妥,应探究其中意义,译为liverheatimpairinglung。可见中医语言中蕴含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比较艰涩难懂,但又体现着中医学的精华,在翻译过程中决不能图省事,这要求译者在具备翻译功底的同时,还须熟知中医学理论和扎实的古汉语知识,在专业范围内进行思考推理。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其翻译更是道阻且坚,任重道远。中医药翻译中,我们应该学习的不仅是中国古代语言、哲学和医药知识,更需要将西方文化融会贯通,才能在彻底理解中医药原义后,将其含义进行准确严谨的表达。在这个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优秀负责的翻译必定会为中医药在其国际化进程中推波助澜。

参考文献

[1].李静.浅谈中医术语英译的翻译策略【J】高校讲坛.2009.9

[2].李萍凤.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的翻译障碍及其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3.02.019

中医药文化意义篇3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天人合一;校园文化

大学,是文化发展传承的重要基地.校园文化具有文化“化人”的基本功能,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创造良好的“化人”环境,成为高校育人的有效载体,是一所大学最鲜明的标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宗旨和出发点.将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理念贯穿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浓厚中医药氛围的校园文化,对于提升校园软实力,增强校园向心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的重塑,有利于培养和强化医学生的专业兴趣,有利于形成潜移默化的中医学术氛围,从而满足新时期中医药人才培养需要,这也是高等中医药院校承担的历史使命.

1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重要性

1.1.1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其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和人文底蕴.曾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1]1.1.2中医药文化是对外交流的重要桥梁中医药文化作为我国独有的文化形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蕴含着古人智慧的结晶,其保健、养身、“天人合一”等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所接受.目前,中医药文化正日益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卫生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桥梁,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医药特色环境、文化阵地、文体活动建设;把握中医药文化建设规律、创新中医药文化载体、建设中医药文化推广队伍以及探索社会化校园文化措施等方面.各高校在校园硬件建设上实现了量的扩张,普遍扩建了新校区,建设富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实施中医药文化“上墙”工程,悬挂历代名老中医画像、雕塑,建设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等方面内容.虽然近年来中医药院校重视并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但仍然存在以下三个方面主要问题.1.2.1重硬件,轻软件当前中医药院校普遍重视校园景观建设,路、亭、湖、像等景点设置较多,但缺少规划,没有凝练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思路,体现中医人文精神、中医特色的系统规划较少;绿化程度越来越高,普遍种植观赏性植物,缺少可为医学生提供实地辨认药材的药用植物园,没有将绿色景观与中医实践教学融合.1.2.2重校风,轻学风许多中医药院校重视校风建设,如校歌、校训、校标等内容较为完善,且具有深意.与此同时,校园文化仅仅局限在物化的表现,物化的校园文化最终目的在于化人、育人,因此学术风气、中医研究氛围是中医药院校优秀校风化育学风的灵魂,在这一方面许多院校较为缺失.1.2.3重文化,轻特色中医药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是中医学的根基与灵魂,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医学的本质,而且决定了中医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中医药文化必然成为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的灵魂.而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至今,每一所中医药院校因其地域、文化、疾病分布等不同,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色.当前中医药院校普遍重视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但缺乏对本校历史发展、中医文化、地域优势的研究,不重视特色提炼.

2“天人合一”理念的精神内涵

众所周知,“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思想观念,其思想所表现出来的有机整体观对于现代生态文化建设有着特殊的意义,是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基础.“天人合一”思想识中国古代文化精华之所在,渗透于中华民族文化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文化的标志.“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中华思想大辞典》说:“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2]《周易•乾卦•文言》说:“‘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3]这里讲的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这是人生的最高的理想境界.汉代的董仲舒明确认真地提出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思想,《阴阳义》中说:“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4]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把“天人合一”理解为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5]《吕氏春秋•应同》中说:“成齐类同皆有合,故尧为善而众善至,桀为非而众非来.”[6]《商箴》云:‘天降灾布祥,并有其职.’”这里又说:“山云草莽,水云鱼鳞,旱云烟火,雨云水波,无不皆类其所生以示人.”[7]儒家各代思想家阐明了自己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认识,并赋予“天人合一”思想以丰富多彩的内涵.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许多思想智慧为现代人所称赞,在一定程度上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尤其是这些思想家都认为天人是应当和谐相处的,二者之间的协调是他们追求的美好蓝图.对校园文化建设而言,“天人合一”思想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化育理应成为校园内各种组成成员和谐相处、相得益彰的思想指导.

3运用“天人合一”理念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3.1内外兼修

“天人合一”理念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药院校的外在形象宣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周易》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主张把万事万物始于一阴一阳的合而为一,“天人合一”思想把天、地、人看做一个无穷变化和发展着的整体,把人与自然看成一个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强调其中各个元素的变化发展都制约着另一种元素的发展.广义校园文化建设可分为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从另一个角度可归纳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内外兼修”,即重视外在表象建设的同时加强内涵建设.

3.2教学兼长

《礼记•学记》中提出,“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天人合一”思想倡导的师生关系是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是一个圆融的生命共同体,应共同体悟进行互动,师生不应该处于对立的两面,不是单向的、机械静止的,而是平等的整体.孔子也提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没有把学生看做是单纯的受教对象,更注重在彼此交流中的互相学习,是谓“教学兼长”.“天人合一”注重自省与自我体悟,强调的是价值自觉能力,《论语•里仁》中提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重视学生的内省自悟,通过自我认识、评价、激励等一系列教育因素协调,最终提高医学生自我认知的能力,塑造良好的医学生人格,培养道德认知感,增强道德内化能力,做到由他律转变为自律的境界.建设“天人合一”校园文化,其核心思想倡导的正是这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通过内省自悟、自我修养从而获得道德规范和内心自由,最终塑造优秀的医德,达到“天人合一”的至上境界.3.3德才兼备“天人合一”理念融入了道德的含义,认为人尊重自然也是尊重自身,关爱其他生物的生命就是关爱自身的生命,即一种“仁爱”的情怀.孔子从仁学出发,提出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8],要求人们热爱自然,体现了其仁爱的精神.孟子提出:“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把“仁爱”由人与人的关系推广到人与物的关系之中.董仲舒则主张把“天人合一”的“仁”从爱人扩展到爱物,“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9]他认为“仁”就是对自然万物一视同仁,体现了其生态伦理思想,把道德关心从人扩展到自然万物.宋代张载“民胞物与”的命题最能体现“仁民爱物”的生态道德观.医学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要求医务人员既要有精湛的技艺,又要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中医学本身就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点,要学好中医,就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社科知识,“德才兼备”,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医学生关注现实,关爱生命,关怀黎民的医学人文态度.

4“天人合一”理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活化

围绕“天人合一”理念,融入中医药文化,以贯通“和”的思想,融入“仁”的情怀,恪守“诚”的美德为主要原则,建设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校园文化.

4.1贯通“和”的思想,协调人与自然

“和”是中国文化与哲学精神的思维特质,其本质是和谐、调和、中和的体现,其中蕴含着中国哲学思维广大而精微的深层奥秘,对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理念体系中,其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相通、和谐、融为一体,做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10]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中医药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宗旨和出发点,如水之源、木之本;同时中医药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水之情、木之华.首先要更新观念,根据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的本质、规律,厘清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完成校园整体规划修编,做好大学形象识别系统建设.其次围绕中医药发展历史中的名医、名家、名言警句或中药名启动校园主体楼栋、广场、景观命名征集活动,诸如董奉广场、修园路、宋慈湖、至善楼、五行楼等校园景观.要有中医药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如医史馆、校史馆、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等,将校园建筑融入在校园景观、中医药文化中,达到“和”的目的.

4.2融入“仁”的情怀,关爱生态万物

“天人合一”理念十分注重“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观念,把天地万物视为统一的生命系统,尊重自然、爱护自然被看做“仁”的崇高道德.“仁”是中华文明重要的道德范畴,也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髓.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融入“仁”的情怀,坚持孟子的“仁民爱物”主张,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唱响主旋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利用诸如国庆节、教师节、五四青年节等时间节点,开展诗歌会、演讲比赛、红歌合唱比赛等活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和民族精神;倡导爱心文化、志愿服务精神,组织学雷锋系列活动、志愿者在行动主题活动月、福乐家园行、农民工子弟学校、中医药文化“进高校、进社区、进农村”等活动,使大学生从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强责任.二是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爱.要赋予新时期“仁”的新涵义,融入“仁”的情怀,对自然万物赋予同情心、仁爱之心.这也是医学生“仁爱”教育、推动和谐医患关系的必要途径.校园文化承载物不仅要有植物、建筑、雕塑,而且要引进部分动物,诸如可在广场放养白鸽、在校园湖水景观中饲养鸳鸯、白鹅、黑天鹅、麻鸭、锦鲤等,让动物与大学生和谐相处,培养大学生“仁爱之心”,营造“天人共生、天人共美”的校园文化.

4.3恪守“诚”的美德,提升医德修为

“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崇尚的一种基本美德,是面对天、地、人、物的一种责任和敬业精神.正如《礼记•中庸》中说道:“诚者,天地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国古代的中医名家,无不奉医德为安身立命之道.李时珍于《本草纲目》中道:“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于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唐代孙思邈也用“大医精诚”揭示了真正的中医是高尚的医德与精湛的艺术的高度统一,强调了中医伦理追求,故中医药院校建设优良校园文化,培养合格中医人才,必须加强中医医德教育.一是要以《中国医学史》、《医学伦理学》等医学人文课程为基础,以医学伦理学教育为重点制定合理课程安排,突出安排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医德教育的内容.二是要将医德教育贯穿到临床实习的医疗实践中.医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医院的最后一站是医院实习,要通过参观医院、医院实习、社会实践、送医送药下乡等活动,使大学生多渠道、多角度接触社会、医院和服务对象,接受医德熏陶,明确自己的职业角色,增强医学职业责任感.三是进行医德文化熏陶.硬件方面,可以在校园内设置一定数量的中国古代名医语录灯箱、路牌,以便时刻提醒大学生医生所肩负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软件方面,可通过举办中医文化节、“宋慈湖畔话中医”讲座、中医病案讨论等活动,也可邀请名老中医分享成长经历、举办宣讲会等,让大学生们更好地深入中医文化,提升专业自信、医德修为.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n].人民日报,2015-12-23.

〔2〕曾小五.人与环境———如何重新解读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理念[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1(1):24-25.

〔3〕〔4〕王丽娜.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2007.

〔5〕佘正荣.儒家生态伦理观及其现代出路[J].中州学刊,2001(6):52-53.

〔6〕蒙培元.中国的天人合一哲学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哲学史,1998(3):24-26.

〔7〕朱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攀登,2005(3):51-52.

〔8〕(清)刘宝楠.论语正义•雍也[m].北京:中华书局,1990.237.

〔9〕(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m].北京:中华书局,1975.308.

中医药文化意义篇4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教育;中医药人才培养

高等学校既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先进文化创新和传承的重要基地。现代大学的本质是在积淀和创造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就其历史原生态而言,中医药学是一门人文主导型的经验性学科。因此,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人才培养更应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尤其是中医药文化教育。

中医药学具有深刻的哲理性、科学性和伦理观,横跨自然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蕴藏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优秀的高级中医药人才须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中医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必须立足于中医药学的人文特质,突出中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和亮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同时,中医药文化中所蕴涵的中国古代天人文化、人文文化和大一统文化也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把中医药的人文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是中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突破点。

一、中医药文化的提出与素质教育的关联

中医药文化的概念是在2005年8月召开的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上首次被确立的。会议将中医药文化的定义解释为:中医药内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外在行为规范、器物形象的总和[1]。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广义的说,中医药文化是指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创造的中医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狭义来说,是指中医药行业独有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人文习惯。

中医药学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土壤中,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蕴含着丰富的医学精神和伦理道德,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不同于西方医学,其工作对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属性[2]。

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来说,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涵在中医文化中大都有所反映,甚至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思辨原则和重要的治疗法则。所以,中医药文化从本质上讲,是构成中医学的母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同于其他任何文化的民族文化体系;从功能上讲,是传承中医药学的载体,承载了中医药学数千年的文明史、光辉史,更是世界人民的医学财富。

素质教育所关注的是一个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在中医药文化之中讲究“辨证论治”,学生素质教育讲求的是“因材施教”“天人合一”的中医药文化的观点,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学生整体素质时也是十分注重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如此看来,中医药文化中的许多观点与素质教育对学生培养的观点有不谋而合之处。学生在中医药文化的感染下能够更充分的将素质教育的目的内化,并从更深层内涵之中将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营运到学生的“精气血脉”之中。结合素质教育强调的要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文化修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多面和过硬的能力、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们就能更好地继承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并以“启古纳今”的精神完善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中医药文化教育是中医药院校的基本职能

中医药院校的办学历史已半个世纪。时至今日,中医药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想日趋成熟。中医药院校在着力中医药现代化的同时,有必要对办学的理念进行反思。高等中医药教育应当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强化中医药文化教育。

(一)中医药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药学发生、发育和发展的思想母体和动力源泉。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宝库,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与人文的成功交融是中医药学的基本特质。在世界医学史上,许多文明古国都有过自己的传统医学。但是,历尽几千年的沧桑,目前硕果仅存,并且承传不绝的只有中医药学。中医药学之所

以能够生存和发展,是因为其有合理的存在价值,是因为其具有先进文化的合理内涵。中医药学是中国对人类知识宝库的最辉煌贡献之一。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蕴涵着许多原创性的宝藏。中医药学的价

值和生命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所看重。

(二)中医药教育要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

广义上讲,大学是典型的文化机构。大学教育承载着文化教育的根本任务。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研究文化是现代大学全部活动的基础。高等中医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重要基地,进行中医药文化教育理应成为中医药院校的基本职能。传承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院校的基本职能,弘扬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院校的神圣使命,而创新中医药文化则是中医药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医药学要继承、创新,中医药院校要发展、强壮,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不容忽视。某种意义上说,特色就是市场。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人才培养在重视学生专业素质教育的同时,更应注重中医药文化教育。

三、中医药文化教育与中医药人才培养关系探讨

(一)中医药人才培养目前所面临的现状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今的中医药教育或多或少存在着中医药文化教育减少与削弱的问题。学校存在重视专业业务教育,轻视人文素质教育;学生中较为普遍地存在重视西医学习,轻视中医学习;乐于亲近西方时尚文化,久而疏远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由此可见,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重视中医药文化教育已是迫在眉睫。

(二)中医药文化教育与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实践

针对中医药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我校在中医药文化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从新生入学伊始,我院就制定了形式多样、内容详尽的入学教育计划。把加强中医药文化熏陶,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和巩固专业思想紧密结合起来,多层次-多领域地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利用参观广东中医药博物馆、药用植物园,观看《情铸医魂》等励志录像,邀请专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开展“叩开中医之门”系列讲座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中医药文化教育,激发学生对中医专业的热爱,教育学生以继承发扬中医药学,丰富现代医学,弘扬和发展我国特色医学为己任。

(三)中医药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1、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丰富高等中医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整个传统中医理论体系都是以中国文化的若干范畴为理论基础的,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没有现有中医药理论。或者说,中医中药的理论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纵观中医药学发展史,从中可以折射出中医药学在历朝历代中都在进行当时的“现代化”,所以,中医药学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是以哲学、文学、史学为基础,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当时的地理、数学、天文、军事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营养。新时期的文化发展要求传统文化进校园、弘扬民族文化,而中医药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文化知识和人文底蕴,其思维模式还具有一定的临床实际意义。在医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国的传统医药文化,一方面有利于培养新时期融专业知识和人文素质于一体的综合型人才;另一方面不仅是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中国文化地位和价值,而且也是在促进医学学科更快更好地发展[3]。

2、树立大医精诚风范,培养中医药人才高尚职业道德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历代医学家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不仅编写诸多医学书籍传承中医药知识,还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传颂的医德医风。以孙思邈“大医精诚”为核心的中医药人文精神与行医理念是中医诊疗服务的基本准则,也是当今医疗服务者所应遵守的基本准则。“苍生大医”的最高境界是“无欲无求”,“恻隐之心”是医师的灵魂,“至亲之想”是行为准则。作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对待患者应当具有爱心、耐心、诚心、慈悲同情之心,感同身受;应一心一意地救治患者,没有其他私心杂念;对待所有的患者应该像是对待自己的“至亲”一样,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应当不畏艰辛,不图名利,不避风险,要有尽善尽美和至真至爱的情怀,亦是当今行医者应具有的风范。

“医者,仁术也”,医学科学是一门复杂的生命学科,医生不仅需要有过硬的医学基础知识和精湛的临床诊疗技术,更要具备“仁爱”的人文思想,只有精诚仁爱才能成为大医,才符合21世纪“生物-心理-社会”的人性化的医学模式。现代医疗工作者应当是“仁”与“术”的结合,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中医药学有关医学仁爱思想理论,对于在新时期培养具有医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体系的综合医学人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长远的现实意义[3]。

(四)中医药文化教育与中医药人才培养结合的途径与方式

中医院校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应是多层次,多途径的。在学校层面,要在办学理念、办学方针、指导思想上突出中医药特色。要努力营造中医药校园文化氛围,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医药文化熏陶。在教师层面,中医院校教师的表率作用可以说非同寻常地重要。教师对中医药文化的看法、观点,很大程度影响着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态度。要对教师进行中医药文化的先进性教育,要强化教师对中医药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认识,师的思想。来自非中医院校的教师要自觉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学习,了解中医药文化。在学生层面,要在教育的形式、手段和方法上,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渠道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

中医药文化教育可采取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模式。在课程体系中,应创造性构建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人文教学模块。如中国语言文学、中国传统哲学、中西医学比较、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等。开展第二课堂(课外)教育,开设古诗鉴赏、易经讲座,组织书法、戏曲、中国画和武术社团,举办传统文化艺术节等。

中医中药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在办学理念、教材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基于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定会对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信念的大学生,形成综合素质,塑造复合型人才起到极大地推进作用。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要大力强调中医药文化教育,只有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才能激发学生对中医药学的赤诚之爱,才能促进中医药学的光大发扬,才能完成创建中国特色新医药学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李卓然.中医药文化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中医教育,2010,29(6):54.

中医药文化意义篇5

【p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中医药文化传承情况调查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064-04

2015年12月22日,在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中提到:“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事业的灵魂和血脉,是中医药学内在的整体观念、思维方式和外在的行为规范、器物形象的总和,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以及在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的传统国粹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水乳相融、休戚相关。然而,受现代医学技术的冲击,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关注度与认可度降价,缺乏学习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热情。虽然目前“中医药存废之争”的硝烟渐散,却仍然充分暴露出中医药文化发展堪忧的现状,当代医学生在大学五年如何正确认识中医药文化,学习并弘扬中医药文化,不得不引起我们年轻一代的深思。为此,本文试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在前期的摸底调查等大量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以不同专业所有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采取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和个别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中医药文化传承情况进行调查与思考,以期为今后中医药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的宣传及传承工作提供参考。

一、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和学习情况调查

右江民族医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桂、滇、黔三省交界地区最大的高等医学教育中心、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是区域医药卫生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坐落在居住着壮、汉、瑶、苗、彝、仡佬、回等七个民族的广西西部桂西革命老区百色市,特殊的地理环境让该校各专业同学对中医药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普遍地缺乏整体性认识,相关中医药文化知识积累薄弱;另外,现代多元文化的不断冲击,学生对于中医药文化的学习与探索浅尝辄止;学校面对全国20余个省市招生,学生在民族组成上的多样性和学校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造成了本校同学中医药文化认识局面的复杂性。

为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学习了解情况以及在这一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中医药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的宣传及传承工作提供参考。本文在前期的摸底调查等大量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不同专业的所有在校生为研究对象,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和个别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总计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90份。本次调查中,不同专业学生对我国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和学习情况如下。

(一)对中医药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

如图1所示,关于各专业同学对于中医药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联系的看法、态度,经数据统计分析得出,52%的学生认为中医药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上下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魅力之所在;29%、14%的学生认为其两者均具有悠久的历史,是被历史所传承信赖的文化产物;还有5%的对中医药文化知识积累薄弱的同学认为中医药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没有联系,两者都只是作为一个单一的个体存在而已。

(二)对学习中医药文化的看法、态度

如图2所示,关于学校各专业同学对于中医药文化的看法、态度,经数据统计分析得出,19%的学生认为了解学习中医药完全是为了学业要求、考试需要;31%的学生认为学习中医药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履行肩上负起的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历史重任的义务;还有48%的同学学习中医中药完全出于兴趣、个人爱好。在回收的问卷调查中,有2%的同学对中医、中药是不想了解的,这部分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低认程度可折射出中医药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的传承出现了危机,形势较为严峻。

(三)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认识积累薄弱

如图3所示,针对回收的各专业同学对中医药相关知识了解情况的问卷调查比例显示中得知,对中医药文化知识不了解的学生的占23%,对中医药相关知识简单了解一些的占67%,非常了解中医药文化知识的有且仅有6%的学生,从小对中药耳濡目染、是医药世家的学生有4%;根据以上问卷调查数据可知,同样地和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一样,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知晓情况不均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和缺憾,中医药文化知识积累薄弱,医学生不愿相信中医药文化,于他们而言中医药文化形式陈旧,已经过气,比不上西方技术等外来文化的与时俱进。

面对一个多项选择题,学生在回答“你了解的中医药名著有哪些”时,34%的学生回答《黄帝内经》,有31%的学生对《伤寒杂病论》有了解,28%的学生对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有简单了解,有且仅有7%的学生对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性质官修本草《新修本草》有了解。《新修本草》不仅开创了世界中医药学著作的先例,还反映了唐代的中医药学的高度成就,对此知晓的医学生却寥寥无几。值得一提的是,还有49%的同学知晓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从数据中可反映出即使是中药学专业在内的学生,对中医药名著等传统文化学习了解甚少,有而不全,缺乏对中医药文化思想体系的深入探讨,忽略其德术并重的人文魅力。另外,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对滞后,这类医学院校的课程中融入的中医药文化知识不够,资源的局限性也使得大多数医学生在校期间对中医药名著的研读或囫囵吞枣,或狼吞虎咽,以致不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医药文化的思想内涵。

(四)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关注度、认知度低

如图4所示,各专业同学如何看待学习中医药文化对自身的影响的问卷调查比例显示,62%学生认为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可以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增强文化底蕴;31%的学生认为学习中医药文化可以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4%的学生学习中医药完全是为了学业要求、考试需要;有3%的学生不明确学习中医药文化对自身的影响,由调查数据可见这一部分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并不浓厚,对其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在回答“你是否愿意在空余时间参加中医药学习班,对中医药多些了解”时,10%的学生表示不愿意,认为这是一种浪费时间的方式,没有丝毫的意义;仅有42%学生表示只要花时间不多,还是愿意参加学习班的;7%的学生表示对此很感兴趣,愿意参与,这些数据都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对学习中医药文化的信念不够坚定,从而导致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还有17%的学生并没有明确表示自己的态度,是否愿意参加学习班还要视情况而定。

另外,在当前中医药专业就业前景不太乐观的大环境下,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学分与成绩有较强的功利心,对专业基础的学习投入精力不够,学风浮躁;学生渐渐地对中医药失去信心,缺少对中医药文化医学经典的兴趣因而频频缺席专业课。也随着现代医学知识的涌入,一些医学生“废中学西”,面对蜂拥而至的各种外来快餐文化时,大多数人缺乏理性的选择而放弃中医药文化,从而逐渐荒废中医药文化知识的学习。

二、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学生中医药文化认知和学习现状的原因剖析

(一)医学生自身文化背景的影响

根据回收的问卷调查结果可知,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在民族组成上的多样性以及大部分医学生入学前的理科教育背景,缺乏坚实的文史基础,对人文教育、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有着基本但不全面的了解,思维上的局限性、束缚性,很难从全学科方面融会贯通。熟知运算公式运用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对中医药文化知识的积累,缺乏自我学习和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意识,忽略了中国历经千年传承的特有思维模式,最后真正对中医药文化感兴趣的医学生寥寥无几,以致造成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知识积累薄弱的现状。

(二)少数民族地区自身发展因素的影响

问卷是基于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知识目前的学习情况作调查,由于少数民族地区自身发展的相对滞后性,中医药文化学习资源的局限性,即使对中医药文化学习感兴趣的同学,也仅仅是通过中医药类电视节目作蜻蜓点水地了解而已,在少数民族地区学习模式的局限性使得医药专业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关注度、认知度低;与此同时,由于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中医药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明显不足,对中医药经典、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未予以重视,医学生的中医药文化知识方面的受教育程度低,医学生普遍地缺乏中医药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水平稍低、中医药相关人才的欠缺,都是导致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中医药文化学习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因素。

(三)外来文化对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融入,“中西医结合”之风日益盛行,中医药文化的学习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中医药甚至纯粹西化,一部分医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愿意相信西方医学技术,于他们而言中医药文化已经过时,没有创意可言,形式不够新颖,而西医文化与时俱进,有着更先进的技术和更广大的发展前景,片面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的中医药文化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以致让他们认为所谓的中医药文化无非简单的把脉、看病、喝中药,而忽略了中医药文化有将治病与治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德术并重,“医为人学,医乃仁术,普救含灵”的人文精神。

三、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学生中医药文化的学习模式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高层次的中医药人才。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学习,对支持中医药文化事业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关于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学习,从医学生层面来说参考的学习模式有:

(一)利用多媒体学习中医药文化

在科技文化、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代,伴随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手段的日益完善,多媒体教学手段早已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主要形式。作为医学生,要想更好地学习中医药文化,必须要走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紧跟世界步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多媒体网络共享资源汲取中医药文化知识,而不是局限地从课本汲取。在课堂上系统地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的同时,利用教学课件上文字、图形、图片、声音、影像等多媒体教学特有的直观性、交互性的各种形式在计算机上交替演示来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其在上下五千多年历史以及国际上的影响力,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怀。

(二)利用网络平台来学习中医药文化

1.紧抓微信客户端新途径,开拓学习的新渠道。对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不仅要继承和发扬名医大家留传下来的优秀文化,还要发挥我们的想象力,根据现代社会的需求大力创新。在网络日益发展的年代,善于利用网络平台学习中医药文化。网络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通过手机等终端可以随时随地浏览资讯传递消息,使碎片化的时间得以充分利用,而微信在这方面可谓做到了极致,它使得社交不再局限于文本传输,而是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丰富媒体传播形式。微信新媒体公众平台为医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开辟了新的渠道,对医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起推动作用。医学生利用微信网络平台的多样性、丰富性、多艺术性、时效性、先进性、交互性等特点,关注与中医药文化知识相关的知名的中医药大家、中医药院校、名医讲坛等的微信公众号,实时地了解最新的中医药文化相关知识的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等资讯并加以学习。与此同时医学生还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的转载、转发及“@”功能来将内容分享给志趣相投的好友,加强中医药文化的互动交流。

除此之外,医学生还可以利用微信之外的微博、易班等公众学习平台大量的视频、图片、声音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使中医药文化的学习显得时尚、动感、异彩纷呈,亦不枯燥。利用这些网络平台学习中医药文化不仅可以促进了医学生自身对中医药文化学习的渴望,同时也从另一个方面对中医药文化进行了传承发扬。

2.参与网络课堂学习,拓宽自身中医药文化知识面。网络课程是现在课程的网络化,是把课本、课堂练习、课堂辅助资料迁移到网络上的一种课程教学形式。网络课程具有学习形式的自主性、学习内容的多媒体性、学习资源的共享性、学习思维的跨时代性等特点,是对以往单纯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的革新,是对新型以学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为主的拓展的有力工具。医学生可利用中医药文化相关知识的网络课程进行学习了解前期的预习指导工作。在学习之前,利用网络课程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并通过留言或其他方式提出自己的问题与教学建议,使相应的网络学习更加有效率。利用网络课程广泛互动,有利于中医药文化学习的同时,也利于教学资源的整合,促进与中医药学者或者老师之间的学习交流。

(三)让中医药文化知识融入校园生活

1.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技能竞赛,提升主动学习积极性。大学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之余,为进一步发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推进校园文化生活的蓬勃发展,医学生可以发挥自身学生社团干部的主力军作用,并以此为契机筹备开展中医药文化相关的知识竞赛或技能大赛。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求知欲,相较社会人员对于公共活动具有较高的参与度,从本次调查中也可以看出医学生对于调查的参与度、接受度较高。中医药知识竞赛或技能大赛既能扩大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间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另一方面也对其传承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举办此类比赛还能强化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理论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开展中医药文化相关的知识竞赛或技能大赛,从学校层面来说,能搭建中医中药技能经验交流平台;从教学层面来说,在校园里营造不断学习中医中药技能、钻研中医药知识的良好氛围;从学生层面来说,还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从而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

2.深入挖掘馆藏图书资源,拓宽专业领域视野,丰富人文知识储备。作为高等院校的知识宝库,图书馆集中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诵读经典,对于中医药科学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查阅中医药文化经典名著既能了解阴阳五行、藏象学说、经络学等中医理论思想体系,亦能感悟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古至今遗留下了无数篇经典著作,比如最早的中医论著《黄帝内经》,医圣张仲景的被誉为中国医学方书鼻祖的《伤寒杂病论》,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李时珍的被誉为中国的百科全书的《本草纲目》,诸如此类的经典名著还有很多很多,富含最有价值的中医学理论知识,而且在人文素质教育上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的医学生,诵读经典,对于建立中医药思维、了解中医药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以及领悟和模仿前人优秀的辩证思想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3.参加以自身文化学习需求为导向的中医药文化知识课外讲堂,多方位调动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参加学校举办的中医药文化知识教育讲座,集学者对中医药文化的专业解读精华,领略中医药文化风采。班级定期地组织学习及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提高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利用少数民族地区优势,参观民族医药展览馆、各专业之间中医药文化相互交流的活动,感受中医药传统文化氛围,尽可能多地接受中医药文化等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投身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去。在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耳濡目染中医药文化的成果,提高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在良好的校园环境里进一步培养中医药人文精神。

(四)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在全院形成浓郁的中医药文化学习氛围

目前,中医药文化建设已成为热门课题。作为医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可以通过筹备开展主题活动、图文实物等多种载体和多种形式入手,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墙报、展架、展室、视频系统、指示标牌等各种设施,采取各专业同学们看得懂、听得懂、喜闻乐见的形式,从中医药的起源、基本知识、特色疗法、养生保健方法、名医名家介绍、就诊指南等方面,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在自身受益于中医药文化的同时,以自身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可、信任程度来带动周围的同学,积极开展以广大群众为对象的中医药文化推广活动。

四、结语

201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到:“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现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学的发展,中医药学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了,但乍暖还寒。我们需要改变这种乍暖还寒状态,在发展中医药学时树立文化自觉,坚持与时俱进。医学院校是中医药文化学习传承的主阵地,作为文化传承主力军的医学生则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谈到传承就离不开医学生的中医药文化受教育程度及自身文化学习探讨。“生物―心理―社会”新的医学模式的提出,要求医学生培养和强化自身的专i综合意识和多维化、整体化的思考理念,增强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医药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医疗事业复合型的医学人才。王永炎院士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中医药文化作为我国的国粹文化,有着民族性和时代性等鲜明特征,当代医学生应抓住中医药文化这个国粹资源,围绕中医药文化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继而肩负起中医药文化继承创新的历史重任。学校有来自20余个国家的230多名留学生,可以进行中医药文化的对外文化交流、扩大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优势外,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独具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拥有丰富的区域民族医药、中草药的资源优势,初步建立了与民族医药和中医药知识文化相关的社团,壮语与泰语同宗同源的语言优势以及桂滇黔三省交界的地缘优势所产生的文化硕果交汇对于医学生中医药文化的学习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总之,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学生的中医药文化学习意识,既是掌握中医药学科知识、从事中医药行业工作、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医疗水平的需要,同时也是传承和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的需要,既优于医学人才道德修养的培养,增强医学生对经典理论学习的兴趣,也利于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可见,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医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永炎.发展中医药学应有文化自觉[n].人民日报,2015-06-03

[2]李敏智.论中医药文化与医学人才培养[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1)

[3]徐海利,齐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J].电子制作,2015(8)

中医药文化意义篇6

关键词:中医药术语;翻译原则及译法;中医英语教学

一、中医药术语及翻译标准简介

中医药术语源自中医基本理论、生理、病理、各科临床治则、医史等领域,它们作为中医学理论及实践体系的基石,具有中华文化色彩浓厚、内涵深奥抽象、规范性差等特点。中医药术语一般分为基本理论术语和名称术语两大类。在中医药术语的翻译工作中,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等现象较为普遍,翻译难度往往较大。目前涉及中医药术语的英文翻译比较权威的国内外标准主要有:《中医药学名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04)、wHointernationalStandardterminologiesontraditionalmedicineinthewesternpacificRegion(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2007)和《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2008)。这三部术语标准是我们从事中医药名词术语翻译、科研工作的基础,对中医英语教学工作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中医药术语翻译原则

关于中医药术语英译原则,不同的学术组织、个人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委员会的研究成果《中医药学名词》应用的中医术语英译原则有对应性、简洁性、同一性、回译性及约定俗成,并提出中医名词术语的英译既要反映中医的本意,又要符合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这些原则成为其他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制定的重要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制订中医术语翻译标准时认为:要准确反映中医术语的原始概念,避免使用拼音,不创造新英文单词,与wHo标准针灸术语保持一致等,并着重考虑对医学意义进行翻译。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的英译原则在制订过程中,经多次会议探讨,认为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对应性、简洁性、同一性及约定俗成。在中医英语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原则,尤其要把握好对应性、简洁性及约定俗成原则。

三、中医药术语英译方法

中医药术语英译常见方法有直译、意译、音译及仿造法等。当代中医英语翻译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魏杰(nigelwiseman)和谢竹藩等。魏杰认为在译入语中创建词汇有四种最基本的方法:①使用现有的名词;②借词,即音译;③仿造;④根据原文定义创造新词。他倾向于以仿造为主要译法,他的模式是选定对应词程序的系统化原则。非专业名词宜以非专业对应词翻译,如:“鼻”nose,“心”heart;专业名词宜以仿造翻译为主,如“命门”lifegate,“三焦”tripleburner;仿造法未能产生合理对应词时则根据定义造新词,如:“证”pattern,“脘”stomachduct,“痹”impediment,尽量少用音译法。他反对应用西医名词进行翻译,只在可确保中医概念完整且不引入西医概念之处使用西医名词,如:“舌苔”tonguefur,“遗尿”enuresis,“疫”epidemic等。谢竹藩教授等人认为魏杰的这种译法不顾汉语中以词为意义单位的原则、不顾汉字多义性事实,把这种对汉语认识有严重错误的译法换成一般仿造翻译法。关于西医名词的选用,谢竹藩不同意以一般认知作为选用西医名词的原则,而应考虑词义的对应。对于他不反对向西方的普通群众传播中医,但作为一门医学,首先须考虑西方的医学界。

四、中医药术语翻译及教学

中医翻译教学的重点首先需要掌握英、汉两种语言及其文化的差异,其中最明显的一点是:英语多用名词或名词结构,汉语多用动词。英语常用名词来表达汉语中用动词表达的概念(如,抽象的行为名词),而且动词的兼类情况非常明显,加之英语有词形变化,许多动词词尾加上后缀,如:“-ment”“-tion”“-ance”“-er”“-or”等,即可变成名词。相反,汉语却是动词的使用占优势,而且一个句子可以几个动词连用,这种特点造成了在进行中医翻译过程中,汉语中的动词也常译成英语中的名词或名词结构。所以,在英汉翻译教学中要首先要引导学生注意词性的转译,即将汉语的动词转译成英语中的名词。其次,通过阐述文化渊源以加深对中医理论及术语的理解,增强对术语翻译处理的意识。譬如在讲解中医“气”的概念时,可以比较生活中的“气”、古代哲学的“气”和中医之“气”的区别。再次,教师在教学中可辅以比喻、形象化等手段使教学生动起来,便于学生从生活实践的观察中加深对中医药术语的理解。最后要重视中医英文版教材的选用。国内编写的版本,往往存在英语翻译的问题,但是能更好地让人把握中医的原意,建议选用刘占文教授主编的essentialsofChinesemedicine,左言富教授主编的《中医基础理论》(英汉对照),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的英汉对照中医本科系列教材,这些译本各有优点及不足,可以互相对照参考。国外编写的参考书英译规范、观念新颖,可作为教师备课及学生自学的参考书。在此推荐三本:Choa.G.H.编写的“Healthesick”wastheirmotto:theprotestantmedicalmissionariesinChina,Karyn.K.L.编写的anintroductiontoChinesephilosophy和Unschuld.p.U.编写的whatismedicine:westernandeasternapproachestohealing。

关于译法,笔者认为应以意译为主,必要时配合使用音译法。鉴于中医药名词术语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理念,其中很多词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意译能够更好地促进外国读者的理解。有些中医药术语找不到能确切表述其内涵的英译词,可以采用音译法处理。如,有学者把“气”译为“energy”,但它无法解释中医“气”的全部内涵,因为中医之“气”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词,因此建议把“气”音译为“qi”。此外,中医术语中还有很多词跟“象”有关,譬如:天象、气象、色象、面象、脉象、舌象。为了确保“象”之翻译不失原意,建议音译为“xiang”,不建议使用“imagery”。只要阐释清楚其中的文化背景,西方人也能理解“xiang”的含义。有时既不能完全意译,也不能完全用音译,就可音译加注解。如:有人把“失笑散”翻译成“powderforlostsmiles”,会让读者误以为“失笑散”是治疗表情肌麻痹或心情郁闷不畅的药物。建议译为“ShiXiaoSan”,再加上注解“apowderfordissipatingbloodstasistopromotebloodcirculation”。有译者将“黄帝内经”直接音译成“HuangDineijingSuwen”,这样外国人很难理解;也有译成“Yellowemperor’sinnerClassics”,需注意的是此处译成“S色的帝王”有失偏颇,“黄帝”的“帝”也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帝王,因此建议译成“HuangDi’sinnerClassics”较为妥当。此外,还要避免简单的直译。譬如,中医学讲的“天气”往往不是指weather或climate,其内涵和外延更为深奥和广泛,在《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有“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笔者建议采用“heavenlyqi”释义天气。中医学文献中的“伤寒”,广义指一切外感热病,狭义伤寒指外感寒邪即发的疾病,英文词“typhoid”是感受细菌所致,二者有区别,因此中医之“伤寒”我们建议译为“colddamage”比较合适。还有“肺痨”,现代一般认为是肺结核病,故而把它翻译成“tuberculosis”,其实从“痨”字本意来讲是指积劳损削之病,即消耗性疾病(consumptive/wastingdiseases)。这种消耗性疾病在其他脏腑也会出现,如《诸病源候论・虚劳候》所提肺劳、肝劳、心劳、脾劳、肾劳等“五劳”。所以建议把肺痨或肺劳翻译成“lungwasting”。

当然对于一些约定俗成名词之译法,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跟学生反复阐明其差别,避免误解。譬如,中医的五脏六腑之各个脏器名称,“心”heart,“肝”liver,“肾”kidney,“脾”spleen等,与西医中的概念差异迥然,教师应跟学生强调是heartsystem、liversystem、kidneysystem等,避免学生理解上的混淆。此外,很多中医典籍读起来朗朗上口,因为它们包含诗词的结构,音韵的平仄。翻译时,在体现典籍原意的同时,也应该尽量使音韵如诗歌般平仄优美,让读者感受到中医经典之美。譬如,《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纪纲,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文树德先生之译法值得学习借鉴:Yinandyang,theyarethewayofheavenandearth,thefundamentalprinciples(governing)themyriadbeings,fatherandmothertoallchangesandtransformations,thebasisandbeginningofgeneratingandkilling,thepalaceofspiritbrilliance.

中医翻译近百年的历史跨度、目标语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译者主体的差异,这些都会给不同的译本打上明显的时代烙印和文化标记。譬如早期译本,ilzaVeith套用了大量的西医术语,把经脉翻译成动脉或静脉arteries(veins),将天癸翻译成menstruation(月经)。如此翻译虽然提高了西方人的接受性,但极易造成读者的误解。随着中医药逐渐传入西方世界,外国人对于中医药知识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末,译者们主要侧重于传达中医学知识,多以释义为主。教学中我们推荐采用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史研究所专家文树德(paulU.Unschuld)先生的译本,他侧重翻译与研究并重,而且重视原文的深刻内涵。

五、总结

中、西医学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医疗体系,中医的英语教学应在把握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强调中医的语言特色,根据授课对象的文化背景,多引用国内外相关文献,采用比喻、情景、图示等形象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医学基本理论、掌握好中医药术语的真实内涵,在做好中医药翻译教学的同时促进中医的对外传播。

参考文献:

[1]wHointernationalStandardterminologiesontraditionalmedicineinthewesternpacificRegion[Z].2007.

[2]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中医药文化意义篇7

论文摘要: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医药作为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在其挖掘、继承和发展中起到了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的特殊作用,对于社会的安定和民族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和谐”是指各少数民族之间,特别是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在彼此尊敬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基础上形成融洽的关系和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全省88个县中有43个为民族自治区域(其中10个自治县,33个自治州辖县),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约1460余万,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达38%。贵州少数民族具有大分散、小集中,或少数民族成片聚居,多个民族交错杂居的特点,人口分布十分广泛,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互助,各民族特别是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形成了长期彼此尊敬尊重,在经济上相互促进,在文化上相互交流,在生活上相互往来,在语言上相互沟通,团结合作、和睦相处的优良传统。贵州民族的团结与和谐共同开发了贵州,共同促进了贵州经济、社会、文化的繁荣,共同创造了贵州的历史,是贵州安定团结和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大力构建“和谐贵州”,进一步促进民族和谐必然成为构建“和谐贵州”重要的工作内容。

一、深刻认识民族医药文化的发展与促进民族和谐的重要性

文化的涵化过程具有双向性。民族医药文化正是这一相互涵化的典型。事实上,现代化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也不是以一种文化模式去取代另一种文化模式,而是多种文化模式互相协调,保持文化多元化的前提下共同发展。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基础和灵魂,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形成并十分珍视瑰宝和财富。

贵州是民族文化的百花园。各少数民族大都长期居住在大山之中或边远之地,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经济文化交往中,各自创造了自己的优秀的文学艺术、生产技能、民族医药和传统体育等,特别是存留下来的许多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如医药文化、服饰文化、工艺文化、饮食文化、歌舞文化、建筑文化、节庆文化等,其内容独具特色,颇具匠心,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使贵州的经济、社会具有外延宽广、内涵深厚、极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尤其是贵州的民族医药文化,以其“简、便、效、廉、奇”的特殊魅力以及对不少疑难疾病的良好治疗效果受到国内各界的关注,且在民族医药的基础调研、文献整理、理论研究、药物开发和产业发展方面也成绩斐然。全省民族医药工业平均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2007年,全省民族医药工业销售收入达110亿元,占全国中药工业销售的7%,民族医药工业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贡献率达4%,拉动工业增长1.17个百分点。以苗药为主的“黔药”品牌在国内民族医药产业中名列前茅而成为医药界的传奇佳话。贵阳中医学院长期从事民族医药研究,是促进贵州省民族医药发展的重要力量,当我们回眸这一发展历程的时候,深感民族医药的发展对促进民族和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大力推进现代化的同时,对这种特殊的具有多重价值的民族医药文化应努力加以保护,而发展是最好的保护。

继承和发展民族医药是党和政府一贯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族医药保护发展工作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卫生部、国家民委在1982年和1983年先后发出《关于调查民族医药的通知》和《关于继承和发杨民族医药学的意见》中,把发展民族医药提高到“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而且是执行国家大法的问题,是提高民族自尊心、继承发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促进民族团结,巩固边防都有积极的意义”的高度。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曾三次召开《全国民族医药工作会议》,讨论、指导和规划民族医药的发展。2005年5月,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第26条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加大对民族医药事业的投入,保护扶持和发展民族医药,提高各民族的健康水平。”而在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中均明确提出“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发展”,民族医药作为单独内容提出,足见其在构建和谐社会殊的位置和意义。发展民族医药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去认识它,去发展它。

二、民族药产业化发展对促进民族和谐的作用

民族医药文化不仅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文化价值,在治疗、康复、保健方面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对于各民族的经济发展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自古“民以食为天”,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促进民族和谐的直接方式,而通过民族文化产业化的方式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既保护和弘扬了民族文化,又提高了民族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无疑是两全齐美发展模式。近年来,民族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药的生力军在产业发展方面异军突起,苗药和藏药尤为突出,经济效益显著,国内外影响明显而广泛受到各界关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先生曾指出:“民族药产业的发展以藏药和苗药为代表,其中藏药是经方的代表而苗药是验方的代表,藏医药是几个省的多方研究,而苗医药的研究中心在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苗族人口众多,约为全国苗族人口的一半,以苗药为代表的民族药产业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贵州兴起,并成为全省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在政府、企业、科研部及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不仅形成了年产值达上百亿元,生产企业70多家的新兴产业,而且形成了集研发、生产、营销、种植、药片加工与及保健等相关产品于一体的产业链,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当地的各民族同胞增加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例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施秉县是全省最大的Gap药材种植基地,药材的种植都是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进行,使当地少数民族农户的经济收入大大增加。而目前贵州药材种植面积达100多万亩约占全省耕地的10%,足见医药产业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自然就成为了社会安定,民族和谐的重要因素。

三、民族医药调查及文献整理对促进民族和谐的作用

要发展民族医药,首先要做好民族医药的继承工作。而贵州的主要少数民族大多是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其传统的民族医药文化是靠口传心授,口耳相传的方式世代相传,作为一种口传文化在民间广泛流传。然而口传文化其传播范围的局限性和传播知识系统性的严重不足是阻碍民族医药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各民族医药为本地区、本民族以及其他民族的健康和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特别是在广大农村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医学的强势冲击,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锐减,而每一位老医生的逝去,都意味着一些医药文代和医药经验的失传。因而,发展民族医药首先要继承,特别是在现正处于快速流失的情况下要采取抢救性的继承方式,这就需要进行广泛的大规模的深入的民族医药调查研究和文献整理工作。

进行民族医药调查必然要组织专业队伍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与他们交流,向他们学习,同时也向他们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传授科学知识。原生态的民族医药保持得最完整的地方多是偏僻的,很少有对外界交流的地区,而调查人员的进入是一件很有影响的事情。调查工作的开展过程本身也是一个耐心做民族工作的过程,民族医生们往往是经历一次由对陌生者的防范到逐渐信任,再到无话不谈的过程。就我们经历的调查过程来看,调查组离别时民族医生们总是会以各种方式以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总会把党和政府对民族医药的重视和关怀珍藏在心中。民族医药调查增加了民族交流,增进了感情和对政府的信任,这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和民族和谐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民族医药调查的目的是继承,其成果是通过文献整理的方式来实现的,是对于民族医药的系统介绍和总结,是实现民族医药从“口传”到“文传”根本转变,使民族医药的医之灵、药之魂能够长期保存下来,为民族医药向纵深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事实上,各民族都有对本民族医药文化进行总结和整理的共同愿望,但鉴于此项工作的涉及面广、难度大,如果没有政府的重视、组织和支持是难以实现的。贵阳中医学院数十年来从事民族医药研究和文献整理工作在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整理出版了《苗族医药学》、《水族医药》、《仡佬族医药》、《布依族医药》、《土家族医药》、《中华本草苗药卷》、《中华本草苗药卷彩色图谱》等专著,而每一本专著的出版都受到该民族的广泛欢迎和赞誉。使我们深切感受到,对于民族医药文献的整理其意义不止是对民族医药的继承性抢救,加强民族医药的影响和促进民族医药学术水平的提高,更体现了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和尊重,增强各少数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党的民族政策更加深入人心,从而有利于中华各族人民更加团结,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更加安定和谐。

四、民族医药品牌的树立对促进民族和谐的作用

贵州省药材资源丰富,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地之一,自古就有“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的美誉。尤其是苗药,是苗族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使用、研究和总结并代代相传下来的祖传秘方,具有起源时间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用药独特、疗效显著等特点,是中医药领域的一朵奇葩,以天然、绿色而倍受青睐,因此能在短短十多年内迎得市场获得快速发展。仅贵阳已有74家制药企业,建立起了96个国药准字号民族药(苗药)品牌,547个专利产品,26家制药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2007年完成总产值71.80亿元。全省有25家民族药生产企业获“中国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称号;2005年“贵阳苗药传统中草药”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化促进基金会颁发的“促进可持续发展最佳文化和谐实践奖”,展示了贵州民族医药文化对世界的贡献;2007年以苗药“仙灵骨宝胶囊”为拳头产品的苗药生产企业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作为首家中国制药企业在美国上市,展示了贵州民族药走向国际市场的风采。这些都是令贵州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引以为自豪的重大事件,是在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民族医药的继承、发展、创新的硕果,也是促进民族和谐的催化剂。

五、民族高等医药教育对促进民族和谐的作用

中医药文化意义篇8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创业文化;中医药老字号;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4)04?0053?03

一、中医药老字号的创业文化内涵

古代中国,老百姓和官员人等看病,均依赖于中医诊所、药铺等中医服务机构,以及走街串巷的“郎中”。中医药老字号,是其中规模最大、技术最优的中医服务机构,具有诊疗疾病、研制药物、销售药物三大社会功能。以同仁堂、胡庆余堂、陈李济、九芝堂、鹤年堂等为代表的一批批中医药老字号历经岁月磋跎,百折不挠,艰苦创业,逐渐形成了“医、药、商”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格局,创造了中医药文化生命力的奇迹。作者认为中医药老字号创业文化的内涵结构应从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四个维度加以解读。

(一)“厚德载商”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观念形态和文化心理,是造就中医药老字号基业长青的的核心文化。如同仁堂“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企业精神,“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以义为上,义利共生”的经营哲学,“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质量观等文化;胡庆余堂“戒欺”文化;陈李济“同心济世”文化;九芝堂“药者当付全力,医者当问良心”文化。

(二)“依序遵行”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观念形态的转化,是链接中医药老字号创业文化硬软外壳的桥梁。如同仁堂设立了一条严格的“族规”―分店不称同仁堂,仅可在店名前冠以“乐家老铺”四个字;“采办务真”“修制务精”和“真不二价”是支撑胡庆余堂“戒欺”文化的铁定规则;陈李济最早实行“职业经理人”和“董事会”制度,商号从一开始就采取了资本合作,实行“两姓合股经营,两族轮流选任司理”。

(三)“德行合一”的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一种处在浅层的活动,构成中医药老字号创业文化的软外壳。如中医药老字号坚持分赴各省及关外选用产地、季节、货色真实的地道药材。制作工艺精益求精,针对不同药物,注重药性,不惜工本,专制制药工具,如金铲银锅。当顾客对药品微露不满时,立即收回原药或投入香炉以焚之,并准定在一二天内赶制好药调换。坚持为贫困病人、赶考考生无偿送药。

(四)“寓意释义”的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属于表层,最为具体实在,构成中医药老字号创业文化的硬外壳。如字号、富有特色的店铺设计、牌匾楹联、独特的产品、技艺、店员的绝活、字号故事等。尤其,同仁堂特设“下洼子门”方便患者;胡庆余堂自设养鹿园;鹤年堂在每一品种的包装内都放有“图说内票”,票上印有药名、产地、气味、主治何病和药的图形,更能体现出中医药老字号独特的物质文化。

二、中医药院校培育创业文化的必要性

(一)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创业文化的需要

文化的传承创新是高校的第四大功能,中医药院校理应承载着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使命;中

[收稿日期]2014-06-16;[修回日期]2014-07-23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机制研究”(2012SJB880061);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3年度课题“中医药院校创业文化培育路径研究”(Jp2013/14/0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云龙(1977-),男,江苏阜宁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处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育;郑晓红(1972-),女,江苏六合人,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中医文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药教育.马新飞(1982-),男,江苏金坛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医药老字号是集医疗、保健、养生、制药、买卖、流通等于一体的专业性、行业性实体。中医药老字号的创业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研究中,相对于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一直处于较隐性位置;随着创业文化的演进,中医药创业文化的研究日趋显性价值。培育中医药院校创业文化承载着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创业文化的使命,有助于缓解中医药院校文化惯性和体制创新的纠结。所谓文化惯性指的是在既定文化形成后,处于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以及这种文化作用于人们实践活动的内在力量。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院校主流文化,在新的文化时代中,要适时适当地与新兴文化进行耦合,势必需要进行体制创新。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来实现中医药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贯彻落实教育部指示精神的需要

教育是出于社会与人的发展需求而存在的,又会由于社会与人的时代变迁而不断变革。随着创业文化的崛起,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和《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两份文件对现阶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开展作出具体部署。教育顺应着当前文化形态的变迁,更能体现出文化与教育的相互依存关系。教育作为文化传递的工具,又有其理论的滞后性,培育校园创业文化,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教育部相关创业教育文件精神的落实。

(三)中医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大学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它能不能给学生们提供一种精神资源,这种资源能否帮助他们应付各种环境和挑战,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他们的人格和才智,而不被环境所奴役。在这奏唱创新创业强音的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创新创业精神常青,必须形成创业文化。有文化,精神就不会倒,精神还会在文化中充盈着新的力量。在中医药院校,传统中医药文化天地一体、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的思想基础,整体观、系统论、辨证论治的指导原则,以人为本、大医精诚的核心价值,深深影响着每一届中医药学子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中医药老字号历经百年沉淀的创业品质为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无形资产。培育中医药院校创业文化能够把传统文化内涵渗透到时代学子的创新创业学习实践中,能够把时代学子创新创业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探索层面,有效提高他们的开拓能力和创新能力。培育中医药创业文化有助于学生接受良好的创业教育,随着创新创业知识的增长和生活、实践经验的积累,学生创新创业观会逐步确立起来。

三、中医药院校创业文化的内容及其培育路径

传统中医药文化所蕴育的创业文化精髓,赋予了中医药院校创业文化鲜明的特征和丰富的内涵;作者基于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创业文化视角,从创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次探索创业文化的培育路径,形成中医药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共生、共促的中医药创业文化模式;为中医药学子设定“创业遗传代码”,造就不断适应时代需要的中医药人才(如图1所示)。

图1中医药院校创业文化培育路径示意图

(一)中医药老字号创业文化精髓的承传

传统中医药老字号厚德载商、依序遵行、德行合一和寓意释义的创业文化,与消费者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结,能够充分满足消费者生理的、心理的和精神的需求,为中医药老字号和消费者创造和实现了价值。置身于中医药文化之中的中医药学子,由然而生一种人文文化气息,更能认识和理解中医药老字号创业文化精髓,借此激发创业激情与智慧,提高自身创业警觉性,善于发现和抓住机会,勇于实践,争接地气,最终形成一条有利于校园创业文化培育的良性循环通路。

(二)中医药院校创业文化的培育

1.创业的精神文化培育

中医药院校创业精神文化的培育,在递承中医药老字号创业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还应凸显以下三点:

(1)树立中医药学子文化创业理念。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中医药老字号的创业文化弥足珍贵,中医药院校学子文化创业有着独特的行业优势。所谓文化创业是指基于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产业。原由有三:一是文化创业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医药文化蕴藏着生生不息的、取之不尽的资源;二是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大健康”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未来将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医药文化产业将获益;三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医药作为中国文化的遗传因子必将加速在世界各国的传播进程。

(2)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崇尚合作的文化氛围。中医不适合建立大医院,设立门诊、诊所或连锁店成为造福人类的主要方式。中医创业可归属于微创业范畴,具有投资微小、见效快、可批量复制或拓展的特点,适合中医药院校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中药材经营项目也同样适合。加强中医药院校“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崇尚合作”的创业文化氛围营造,给创业学子以更大的自由度和空间,创业教育才能因人而异,辩证施教;同时,把创业学子置于创业信息流中,以提高遇到创业机会的概率,才能孕育出更多的中医药界创业精英和创业项目,才能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3)弘扬中医药学子时代创业精神。创业文化是内生于市场经济的一种特殊文化。创业文化的载体或表现路径其实就是围绕创业的整个商业价值链上的一些列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活动发生的理念、价值观和信息等。培育创业文化具体地说,是培育以创业精神为核心价值取向的创业文化,并渗透进创业文化的制度、行为、物质层面。创业精神把职业要求内化为信念、道德和心理的力量。使创业者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旺盛的斗志、乐观的情绪、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在任何环境下都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市场规则、公序良俗。

2.创业的制度文化培育

培育创业文化必须固化于制,一要构建创业文化培育的内部机制。学校要高度重视,认真引导并组织落实,部门学院形成共识,通力合作,细化职责,健全制度,厚其内涵,实现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有机结合,形成创业文化培育一体化指导服务体系。二要构建创业文化培育的外部机制。进一步加强政府导向与扶持机制建设,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建立筹资机制和人才资本蓄养机制。目前,重点要系统研究校内、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基地、创业园、科技园等规范化建设及有效运行实践工作机制,要建立社会企业参与机制,使更多中医学子积极参与基地建设、项目培育、人才培养以及成果转化。

3.创业的行为文化培育

培育创业文化必须外化于行。创业行为文化作为创业文化“动态”的部分,要以提升中医药院校师生的生命质量为切入口,以中医创业文化理念来改变其行为方式,最终实现其生命状态的改善,尤其学生的精神状态、文明举止、行为习惯等的改善。基于此,创业典型的生成是一个最直接的显性指标,创业典型是创业文化的特定产品,创业文化是创业典型的特有的生存方式和生命状态,创业典型的生成是实现创业文化自觉的前提和基础。

4.创业的物质文化培育

中医药院校创业物质文化是中医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在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外界的、显形的物化文化,是创业精神文化的物质基础。其内涵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创业课程、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创业典型案例、创业一条街、创业模拟实训平台、创业园、科技园以及创业网、创业社团、创业教育成果等。这些创业教育的物质基础承载的那种无声的立体的多维的文化,隐含和记载着创业精神,为师生提供宝贵的物质需求和精神养料。

中医药文化意义篇9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传承;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4)03(c)-0150-03

作者:葛飞,朱其林,周建军,徐凯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必将吸引更多的优秀医药人才,但毫无疑问的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中医药人才的力量。

1中医药文化概念及其建设和传承

何谓中医药文化?首次明确中医药文化的含义是在2005年8月召开的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上: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中医文化仅指与中医学科相关的知识“理论”技能和医疗实践活动,广义的中医文化涵盖了整个中医学科体系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1]。

国家十分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近年来国家中医药局陆续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等相关文件。我国在2008年10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2010年针灸率先申遗成功。由此可见,国家对中医药文化传承是非常重视的,而中医药也正逐渐获得世界的认可。

2中医药人才储备和培养现状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中医药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中医药事业投入的不断增长,各级中医院得到了长足发展,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中医药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中医药人员配备不合理,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比例偏低,有些甚至持续减小,部分中医医院领导班子、临床科室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中医药基础薄弱,这已经成为阻碍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中医药毕业生的学历越来越高,但优秀中医药人才却是凤毛麟角[2-6]。目前中医药人才培养教育存在不少问题,许多中医药院校教学内容西化,中医药基础教育薄弱,导致培养出一些“不中不西”的中西医结合学生,中医基础不牢、西医技能不精,有些中医药研究生到医院工作后实践动手能力极差,还不如一些本科生,却又不肯虚心向学历比他们低的上级医师请教学习。中医药院校应当利用中医药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切实增强中医药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发展中医药的信念;要充分运用中医药文化的“仁术”思想,培养中医药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要借用中医药文化独特的思维方式,帮助中医药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7]。

3如何以中医药文化吸引中医药人才

在当今中医药工作人员收入不高、又难以享受国家法定假日的形势下,中医药人才的引进培养固然要靠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但更离不开中医药文化自身的魅力和影响力。如何切实提高中医药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关键要靠中医药的疗效和对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尽管长期以来国内外对中医药的质疑声不断,但更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中医药,“非典”期间广东省中医院用中医药抗击“非典”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效,这是对排斥中医者最有力的回击。原卫生部在抗击“非典”“禽流感”的国家诊疗方案中加入了中医药内容,充分体现了国家层面上对中医药的认可。要深入广泛开展中医药知识和中医药理念宣传,中医院的所有职工及其亲属应充当中医药文化的第一宣传员,而不是身在中医院却排斥中医药、抵毁中医药。中央、湖南等电视台开辟的中医养生专栏收视率居高不下,一些养生书籍畅销不衰,在群众中掀起一股社会养生热潮,从侧面体现出群众对中医药保健的需求和追捧。“养生热”之所以能够在当今社会悄然兴起,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医药长久以来在民间具有深度的群众基础,以及人民群众对身心健康追求的日益强烈和对绿色保健治疗的无限向往[8]。

作为东方文化瑰宝的中医药文化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近年来华学习中医药的国家和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从最初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华人分布较多的亚洲国家,到现在的欧美等西方国家,目前中医药的影响已经遍及世界各地。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接收的留学生国别已扩展到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国家留学生基金委统计,目前在华留学生最多的10个学科中,中医药专业位居第2,仅次于汉语言专业,而在来华接受自然科学专业教育的留学生中,中医药专业留学生人数则稳居第1位[9]。中医药文化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中医药文化知识,而且承载着深厚的东方传统文化内涵,是外国留学生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前提和桥梁,他们如果不理解和热爱中医药文化,就不会来到中国,更不可能学好中医药知识。换言之,无论是中医药学生还是西医学生,要想学好中医药,也应该理解和热爱中医药文化,这是学好中医药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4如何以中医药人才培养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

中医药文化意义篇10

是选择‘大而全’还是‘专精特’,从出版社的规模、实力、人才、资源、历史发展等方面综合考虑,我们选择后者,立足中医药行业,精耕细作,做大做强。只有坚守自己的特色,发展才能持久。从宏观角度来说,中医是国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已经延续了近千年的历史,在各类传统文化国粹中,最具实用价值。”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是我国唯一的部级中医药专业出版社。自创办以来,中医药出版社锐意进取,用心血、汗水、胆识、智慧实现了出版社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稚嫩到成熟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已成为规模最大、最权威的中医药专业出版机构。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医药出版社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中医药政策和出版方针,为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知识,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中医药出版人按照把出版社建设成为“弘扬中医药文化的窗口,交流中医药学术的阵地,传播中医药成果的载体,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摇篮”的指导原则,努力加强内涵建设,打造出版核心竞争力,为中医药事业的大发展再铸辉煌。

回首20年

快速发展,铸就品牌

建社20年来,中医药出版社从最初建社时期的每年出书十几种发展至目前每年出版新书300种的规模,年发行码洋从最初的十几万元发展至目前超亿元。从成立到现在,出版社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首先是初创时期,1989~1994年。这个阶段是初创发展时期,是艰苦奋斗、摸索经验、探索道路的阶段,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其次是快速发展阶段,1994~2004年。1994年,出版社对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那时候开始,中医药出版社有了一个比较大的飞跃,发行码洋从1994年的300万元,逐步提高到700万元、1300万元、2000万元,1999年达到了5000万元,增长速度惊人,同时图书质量明显提高,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医药权威出版社。第三,全面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2005年,新一任领导班子上任,出版社进入全面科学发展阶段。出版社2004年的码洋为6000多万元,到2007年,出版社码洋已经接近一个亿,回款接近5000万元,在总的发行码洋和回款上保持了近20%的高速增长,开创了出版社又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从1989年开始到现在,中医药出版社累计出版图书3000余种,在出版结构上,中医药出版社建立了四大出版板块,一是中医药学术著作,二是中医药各级各类教材,三是中医考试辅导用书,四是生活保健养生类图书,基本形成了以临床学术专著为主,以科普读物为辅,突出科学性、实用性,门类齐全,覆盖面广的图书结构。出书范围包括中医药政策法规汇编、年鉴、专刊、专辑;全国各级各类中医药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中医药理论、临床著作、科普读物;中医药古籍点校、注释、语译、影印、复制本;中医药译著和少数民族文本;中医药各种丛书、类书及工具书;全国性中医药期刊杂志;各种医药电子出版物等。

20年来,中医药出版社通过不懈努力,以专业品质赢得了中医药界和广大读者的认可,确立了自己在中医药出版领域的地位,并基本实现了该社提出的“只要是中医药书我社最多,只要是中医药教材我社最全,只要是中医药书我社最具权威性”的目标。

寄语社庆

改革发展的契机

为庆祝出版社成立20周年,中医药社以“学术”和“科普”为重点,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部头”作品。其中包括“实用系列”,以行业权威专家、国医大师命名的《周仲瑛实用中医内科学》、《石学敏实用针灸学》等,这些学术著作都是代表中医药时展水平的标志性图书,也显示了中医药出版社在行业内的领军地位。此外,该社还将推出养生保健类、科普类的相关图书,例如针对各省的“分省养生保健手册”,目的是配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加强文化与科普宣传建设规划。国家中医药局已经成立了“文化与科普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的办公室就设在中医药出版社。同时,中医药出版社在中医药各级教材的市场比重也较大,地位重要,因此出版社还将举行“中医药教材建设研讨会”,从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角度和事业发展的高度,探讨下一步教材建设的规划。

“20周年社庆是一个大事情,从去年,我们就开始计划。社庆如果仅仅是一种庆典,就失去了纪念的意义,因此要明确社庆的目的和意义”,王国辰表示。2009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出版社转企改制之年,也恰恰是中医药社成立20周年,三个因素叠加,注定了2009年的不平凡。作为专业性出版机构,如何在市场格局重构的变革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和发展方向,将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中医药事业自身的发展,国学热潮的持续,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提升,让我们对市场充满信心”,王国辰说:“我们就是要围绕中医药行业‘大做文章,做大文章’,强化自己的专业性,从根本上确立自己的权威地位。”

在转企改制“整理老家底”的过程中,中医药出版社把建社之初的社训找了出来,“诚信、奋进、严谨、博大”的口号彰显了中医药出版社创始人对出版社的期望,20年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中医药人对此的思考与求索。改制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通过改制,解决出版社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出版社未来的发展规划和思路问题。因此,在本次社庆活动上,中医药出版社“广发英雄帖”,请有关专家为出版社未来的发展把脉,通过社庆,明确发展方向。

精耕细作做大做强

面对国家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出版市场大环境发生了变化,为应对新的市场竞争格局,从企业发展的整体性、长期性和战略性考虑,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提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思想,以“名家、名著、名社”三名战略为具体实施方案,抓住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的难得机遇,实现出版社新的跨越式发展。“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种战略,是基于我们对出版社现有状态的清醒认识,是选择‘大而全’还是‘专精特’,从出版社的规模、实力、人才、资源、历史发展等方面综合考虑,我们选择后者,立足中医药行业,精耕细作,做大做强,只有坚守自己的特色,发展才能持久。从宏观角度来说,中医是‘国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已经延续了近千年的历史,在各类传统文化国粹中,最具实用价值”,王国辰表示。

“三名”战略具体来说,就是要吸引、培养并建立一支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名家”队伍,通过名家吸引更多专家、学者、作者加入到中医药社的队伍中,围绕中医药板块,做大做强;出版一批对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有贡献力的“名著”,进而成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名社”远景。通过大力实施精品战略,扩大原创品牌和再创品牌,对具有品牌效应的重点选题予以必要的保证措施,使出版社的品牌图书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优势。全社上下不断强化忧患意识、机遇意识、精品意识、权威意识,在巩固20年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全面调整产品结构,力争在“十一五”末,将教材教辅、学术著作和科普生活类读物的销售实洋比例调整为4:3:3,即教材教辅占全社销售实洋的40%,学术著作占30%,科普生活类图书占30%,并在中医药行业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权威性。

同时,以“三名”战略为抓手,中医药社将在下一个五年规划中实施“走出国门、传播岐黄、造福世界、和谐中医”的国际化发展战略,适时推进海外发展计划,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继而巩固该社在中医药出版行业的龙头地位。

展望未来

传承中医药文化,开拓蓝海

20年来,中医药出版社得益于千年中医药文化的滋养,成长于中医药事业的大环境中,与中医药事业紧紧连在了一起。作为部级中医药出版机构,中医药出版社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致力于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宣传和普及,并树立了自己在专业出版、教材建设、中医药文化建设方面的权威地位。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包括中医药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迎来了“复兴辉煌”的历史机遇。中医药事业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医药出版社作为传承中医文化,普及中医知识的专业机构,将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自己的使命,为中医药事业的大发展不懈努力。在过去的20年里,出版社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了很多工作,但王国辰表示,与千年中医药文化相比,“我们的工作远远不够,还有很多遗憾,需要全体中医药人更加努力,保护、传承、发展好中医药事业。”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也给出版社提供了全新的机会。目前,提高大众的健康水平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人民群众对养生保健越来越重视,中医药作为传统医学在国家医药卫生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疾病预防、治疗“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背景下,发挥出版社的行业优势成为新的亮点,同时,这些生活科普类图书也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今后,中医药出版社将不断加强中医药文化、科普生活类图书的选题策划,加大投入力度,增强竞争力,使该社在中医药科普生活类图书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