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十篇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十篇

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2:30

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篇1

内容摘要:作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青海省,其生态建设法治化进程中存在生态法理念滞后、生态保护地方立法不完备等问题,法律运行中也存在许多缺陷。基于此,本文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树立区域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理念,完善地方立法,规范行政执法,并对现行政策进行有效整合,以推进青海省生态系统保护的相关建设。

关键词:青海省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法律政策

青海省生态系统保护相关法律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法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主流意识仍支配人们行为。尽管从理论上政策上都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但观念的转变比政策和行为的转变难度更大。作为生态系统保护法律制度建设的基础工程,生态法理念并没有深入到立法部门、执法部门的公务人员意识中。第二,区域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理念没有形成。青海省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区域生态系统保护理念为指导。如果没有区域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理念,依然沿用传统生态系统各要素保护的模式,则青海省生态系统保护必将事倍功半。尽管在政府的文件中生态立省、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观念不断强化并被广泛宣传,但这种宣传和强化仅仅是停留在对青海省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上面,对具体涉及到需要借助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问题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区域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理念并没有被重视,青海省生态保护立法和执法实践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缘由于此。

(二)青海生态保护地方立法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青海省省级及以下地方权力机关、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将近200件进行了统计、归纳和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地方立法水平不高。青海省生态系统保护立法尽管在数量上具有一定的规模,但在立法质量上普遍存在水平不高,针对性不强的问题。研究过程中,笔者对青海省地方立法文本与相对应的上级立法文本进行对比,发现青海省地方立法缺乏适合地方特殊性的制度创新,在许多文本中主要是对上一级机构的法律文本简单删改。第二,地方立法缺乏系统性。青海省生态系统保护地方立法,基本上针对上级机构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细化,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之间缺乏系统性,相互之间衔接不够紧密,体系不完整,地方立法体系显得零散。第三,地方立法操作性不强。地方立法是弥补国家法律不能完全适应地方特殊性的缺陷,但青海生态保护地方立法,没有很好的处理维护国家法律统一与结合地方实际之间的关系,在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地方立法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地方立法中的实际操作问题。第四,地方立法未能充分体现生态保护的区域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的综合管理性。生态系统保护是一项综合系统管理的工程,青海省必须按照区域生态的特点来制定并实施保护措施,但青海省生态系统基本上按照部门分离保护的现状制定法律,没有打破现有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第五,地方立法没有突破第一代环境保护法污染防止和治理的理念和模式,没有将立法的重点从传统的环境保护法模式转变到生态系统保护法模式。但目前青海省生效的很多地方立法文本仍然是前几年制定的环境保护的配套法规和规章,依然将环境保护法中的资源利用和环境污染防止作为中心,在生态保护方面处于被动局面。

(三)青海省生态保护法律实施存在的问题

青海省生态保护法的遵守基本处于自然状态,即大多数普通民众遵守生态保护法并不是因为知道法律规定而遵守法律,而是处于传统习惯和道德。在调研中笔者发现对生态保护法律遵守较好的往往是偏远地区的农牧民,受教育程度低,也不清楚国家和本地政府对生态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其遵守法律仅仅是基于习惯、道德或者,而违法者往往是了解法律规定的。

生态保护行政执法存在执法不严、部门相互配合不力、执法物质保障不足等问题。调研中发现一些行政机关在生态保护行政执法中存在执法不严问题,具体表现为对应当严格查处的生态违法案件查处不力,处罚不到位,致使违法者不能受到应有的制裁,导致一般群众并不认为该类行为属于违法行为,群起效之;行政执法涉及利益问题时许多部门争,而无利益的相互推诿。同时,由于青海省生态保护涉及面积广阔,行政执法事项多,而执法人员相对较少,执法经费缺乏,行政执法机关物质保障难以满足现实需要。

青海省生态保护法律监督不力,缺乏法律监督体系。由于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法律监督方面尚无针对生态保护方面的具体规定,生态保护表面上关乎各个部门,但实际上这些部门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在法律监督体系不完善或者不能适应生态保护需要的情况下,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是必然的。

青海省加强生态系统保护法律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生态法理念教育

第一,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入、综合发展,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确立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理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发展是建立在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综合发展的基础之上。这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还对进一步完善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第二,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现有管理体制为确立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理念提供了制度基础。在我国现有法律规定的框架内,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体制是:统一主管部门负责具体生态系统管理的统一协调工作,其他有关部门,负责生态系统内具体生态要素的管理工作。这种统分结合的管理制度尽管存在协调性差、部门利益严重等弊端,但却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模式安排具有某种天然的耦合性。第三,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性要求是确立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的社会基础。传统的资源管理模式忽视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只注重对生态系统内各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而很难维持整体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则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态环境区域的特殊性出发,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维护生态系统。第四,生态系统保护中借鉴先进经验勇于创新的理念。自2002年10月GeFop12在我国启动以后,从学习、调研到项目试点区域的选定,再到战略与计划行动的制定,以及相关政策和法律等配套措施的日趋完善,都证明了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广泛运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的适应性。

(二)完善地方立法

青海省生态保护地方立法要以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模式为方向。从当前国内外生态系统保护的成功经验看,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是未来发展方向,国外已经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迂回道路,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一定程度上步其后尘,当前环境污染一系列问题均与传统立法模式有直接关系,在生态保护中单靠资源保护行不通,靠环境污染治理也是不适当的,只有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才可能做到生态保护目标的有效实现。青海省生态保护地方立法要按照区域生态系统制定法规规章。笔者建议将青海省生态系统按照自然属性,将全省国土按照草原生态系统、资源矿区生态系统和农业区生态系统划分,按照生态系统自然属性差异来规定保护的重点和方式。

打破部门分割、生态系统要素分割的立法框架。我国现行环境保护立法基本上采取分割生态系统要素的立法模式,但生态本身是一个系统,构成这个系统的各要素有内在的必然联系,系统内一个或者两个要素的变化会给整个系统造成影响。为了切实做到生态系统综合管理,青海省地方立法应该打破目前以生态要素为立法框架的模式,将某一区域的生态作为整体来对待。按照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提升地方立法的级别,解决行政区域与生态系统区域无法吻合的问题。目前青海省,自治州、县、自治县制定的规章或者自治条例,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其效力在该行政区域适用。由于生态系统区域与行政区划之间并不必然重合,如果一味按照行政区划而制定制度,必然会遇到制度与自然无法配套的问题。解决该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按照自然系统的客观要求提升地方立法的级别。笔者认为还可以考虑由某自然系统涉及的地方之间开展联合立法,或者由相关地方之间对同一法规或规章由各自的立法机构分别通过,这样既可以降低立法成本,符合现行立法体系要求,也可以做到同一生态系统中法律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

(三)生态系统保护法律的实施

第一,生态系统保护法律的宣传和普及。青海省大多数民众,从朴素道德意识和宗教意识中就具有生态保护的天然观念,尽管可能不清楚法律规定保护水源,制裁水源污染,但朴素意识观念与生态系统保护法律理念是同一的,必须加强对生态保护法律制度的宣传和普及,调动广大群众的生态保护积极性。第二,以奖罚分明来引导群众对生态系统保护法律的自觉遵守,让人民群众成为法律执行的监督者。生态系统保护法律遵守不尽人意,是因为破坏生态系统的行为表面上看没有直接利益受害者,现行诉讼制度缺乏完善的环境破坏行为广泛的诉权主体。必须对那些举报破坏生态系统乃至向国家公权力机关主张的行为予以奖励。相反对那些违反法律破坏生态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厉惩罚,从而使生态系统保护法律落到实处。第三,生态系统保护综合执法。现行法律按照生态要素分开管理、各自执法,这种现状与生态系统本身的综合性、整体性不相适应。为了弥补这种体制性缺陷,生态系统保护行政执法中的部门联动或综合执法尤为重要,在项目审批和违法行为查处过程中,从综合管理的角度审查相关单位的行为是否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其效果必将远远好于现行体制。第四,法律监督方面。尽管我国现行体制中法律监督部门很多,但实际发挥效用渠道并不多,因此生态系统保护法律的监督除党委、人大、行政监察等部门外,必须强化媒体和社会的监督,应该在省内权威媒体中专门设立生态系统保护法律监督的栏目或渠道,设立生态系统保护法律监督专线等方式,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到对生态破坏违法行为的监督之中。

(四)生态系统保护配套政策

第一,将生态知识和生态法律意识纳入干部培训必修课。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域,青海省的生态建设永远会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生态立省涉及各方面利益关系和协调,因此,必须将生态知识和生态法律意识的培养纳入干部在职教育之中。第二,将生态保护纳入干部考核体系。生态系统保护需要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此应当将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纳入干部考核体系之中,只有在全体干部中树立起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和工作职责,才有可能将生态立省战略落到实处。第三,将生态系统保护纳入经济建设项目审批的必备要件。目前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中更多的是关注污染物排放和污染治理的角度,属于被动性管制。作为主要生态功能区域青海来说,建设项目的规划立项和审批中必须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和保护,必须要符合生态系统保护的需要。第四,对现有生态保护政策按照生态系统管理要求进行整合。目前青海省的政策不能很好适应生态立省的需要,许多政策有必要进行修改和完善,制定出适合新形势需要的政策。第五,借体制改革契机综合生态保护管理体制。青海省有必要借行政体制改革契机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按照生态系统自然属性对行政机构权限划分进行变动,将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各要素部门中相关权力进行合并,整合为专门的生态系统保护部门,以此解决各相关部门在生态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将生态立省的职责完全放到整合后的生态系统综合保护部门。

参考文献:

1.杨树明.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研究[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赵绘宇.生态系统管理法律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王作全.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化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赵学清.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法理论与实践[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篇2

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和重要意义,概述了近年来的主要工作进展和成效。针对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实现由抢救性保护向系统性保护理念的转变,从按要素、分部门管理向按生态系统完整性和集中管理思路的转变,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建设,组织实施好重大工程,做好保护工作。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系统;自然资源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动物、植物、微生物)中的变异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等。

生物多样性具有生态、遗传、社会、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娱乐和美学等价值。生物多样性不仅是人类食物、药物和工业原材料的主要来源,是现代生物技术研发的必要条件,而且还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环境、固碳释氧、减轻自然灾害、减缓气候变化等多方面的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对生物资源的占有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人类共同关切的问题。联合国为此制定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目前有193个缔约国,是参加国最多的国际环境公约。2010年,第6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2011-2020年确定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号召各国采取积极行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也是联合国首次在环境领域将一个议题作为全球十年行动予以持续推动,充分表明国际社会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高度重视。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进展

我国地域幅员辽阔,地势起伏显著,河流湖泊众多,海岸曲折绵长,岛屿星罗棋布,地貌类型复杂,横跨多个气候带,造就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我国拥有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高等植物35000多种,居世界第三位,脊椎动物6400多种,占世界总种数的13.7%。我国生物遗传资源丰富,是水稻、大豆等重要农作物的起源地,也是野生和栽培果树的主要起源和分布中心。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部分区域生态功能得到一定恢复,80%以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外种群稳中有升,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的趋势得到减缓。

实施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政策、规划

颁布实施了野生动物保护、野生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等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编制实施了《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有关工作的通知》,经国务院批准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这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纲领性文件,确定了10个优先领域、30个优先行动和39个优先项目。这些法规、政策、规划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

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成绩显著

在就地保护方面,建立了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海洋特别保护区等为补充的就地保护体系。截至2013年底,全国建立自然保护区2697个,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77%,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12%。科学开展迁地保护,建立各类植物园230多个,收集保存了占中国植物区系2/3的2万个物种;建立了240多个动物园、250处野生动物拯救繁育基地,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和农作物遗传资源的收集和保存设施建设也得到加强。

开展了生物多样性基础调查和编目

组织开展了全国生物多样性基础调查、评价和编目,初步了解了全国生物多样性重点区域和重点物种的基本状况,建立了中国生物多样性数据库,编制了《中国植物志》、《中国动物志》、《中国孢子植物志》、《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等一批志书,建设了一批标本馆。

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进一步加强

成立了由25个部门组成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国务院领导同志亲任主席,研究部署生物多样性重大决策,统筹协调保护工作,指导“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生物物种资源保护部际联席会议、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工作协调组运行良好。很多省级人民政府成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跨部门协调机制,有关部门也逐步完善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

国际交流与公众宣传持续开展

认真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参与国际谈判和相关规则制定。开展中国一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等一系列合作项目,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与交流。组织开展“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安全意识明显提高。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尽管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初步调查分析表明,我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我国生态系统质量低下,森林、灌丛、草地生态系统质量为低和差等级的比例高。我国生态退化问题严重,全国90%左右的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40%左右的重要湿地面临退化威胁。生态系统人工化趋势加剧,滨海自然湿地面积与自然海岸线快速减少。一些物种的濒危程度加剧,我国高等植物的受威胁比例为10.9%,脊椎动物的受威胁比例为21.2%,物种的灭绝风险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遗传资源丧失与流失问题依然比较严重,一些重要农作物野生近缘种的生存环境遭受破坏,野生稻原有分布点中的60%~70%已经消失或萎缩。外来人侵物种危害加剧,初步查明我国已有外来人侵物种500多种,常年大面积发生危害的超过100种。工矿开发、资源开发、交通基础建设、城市建设等开发建设活动导致生态空间不断被侵占、被蚕食、被破碎,割裂了生境的整体性与连通性,降低了区域生态服务功能。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体制机制障碍亟待改革完善。一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机制不顺,按要素、分部门管理,造成保护工作缺乏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效率低下,山水林田湖系统管理的体制尚未建立。二是法律和政策体系不完备,以资源保护法律为主,开发与利用监管方面的法律较弱,体现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思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缺位,有效的财政保障和生态补偿机制政策尚未建立。三是严格的评价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尚未建立。在具体工作方面,还存在资源本底不清、变化状况不明、保护网络不全、保护基础设施薄弱、保护监管能力不足等问题。深入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2014年,总书记针对媒体报道青海省“砍”掉5%自然保护区让位采矿问题批示,各项整改措施务必兑现,要严格责任制,加强问责监督;针对秦岭北麓西安段违法建筑问题,要求务必高度重视,以坚决的态度予以整治,以实际行动遏止此类破坏生态文明的问题蔓延扩散。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也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在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会议上,张高丽副总理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任务作了部署。

今后一个时期,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挤压生态空间的问题将更为严重,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活动导致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和生境破碎化的问题更趋严重,生态脆弱、气候变化以及外来入侵物种、转基因生物、合成生物导致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的难度加大。今后一个时期,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环境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思路,按照生态系统管理方式的内在要求,在抢救性保护的基础上,全面实施系统性保护战略,多措并举,突出重点,不断提高保护工作的系统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

在保护战略上,通过实施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实现由抢救性保护向系统性保护转变

抢救性保护战略是20世纪90年代中,针对经济发展速度快,对生物多样性冲击大,亟需对一些重要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物种及其集中分布区域采取的紧急保护措施。抢救性保护战略最重要的措施是快速划建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各类保护地。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自然保护地发展最为快速的时期,不仅数量增加很快,种类也不断创新,除了自然保护区之外,还建立了一批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但也引起了一些问题,主要是:重数量轻质量,重建立轻管护;一些保护区是在未进行全面系统地生物多样性调查的情况下划建的,资源环境本底不清;一些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划定不合理,甚至将一些村镇和工矿企业划人保护区;不同保护地之间交叉重叠现象严重;保护区的管理还比较粗放,大部分还保持在看护的水平,保护区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为此,我们要及时转变保护思路,由实施抢救性保护向新常态下实施系统性保护转变,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要实施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实现职责明确、权责一致,对自然保护地实施精细化管理与保护,使保护地的各种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在保护体系上,通过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实现由要素管理向生态系统综合管理转变

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海洋、野生动植物具有物质资源与生态功能的双重属性,过去我们更重视其物种属性和经济价值,忽略了生态价值,而且按照资源开发和物质生产进行部门设置,不同资源由不同部门管理。但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才能发挥功能,要素管理人为割裂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另外,我国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12类,总数达到8800个,其中部级接近3300个,这还不包括具有保护功能的自然生态类旅游景区。毫无疑问,这些保护地的建立有力推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各部门根据各自分管的生态要素,创建不同的保护地类型、划建不同保护地,造成保护地种类多、数量大,不仅交叉重叠现象严重,更重要的是彼此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体系,影响了保护效果。下一步,我国应按照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原则统筹规划,建立与生态系统完整性相适应的保护体系空间格局。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要求,立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自然资源的双重属性,打破区域、流域和陆海界限,按照自然地理单元,对各类自然保护地进行系统整合,推动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打破行业和生态系统要素界限,实现要素综合、职能综合、手段综合,形成对生态系统从山顶到海洋的全要素、全过程和全方位的一体化管理,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以及生态系统健康。

在保护体制上,通过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实现由多头管理向统一管理转变

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涉及部门众多,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海洋特别保护区等各类自然保护地主要是按行业和生态要素分类建立的,分属环保、林业、农业、国土、住建、水利、海洋、旅游、中科院9个部门和单位管理。多部门的建设和管理方式人为割裂了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而且多头管理、重复管理影响了行政效能,更为严重的是权责不清,出成绩的事竞相争取,有责任的事相互推诿,一旦出了问题,分不清责任,严重影响了监管效果。国际上,大部分国家由一个部门负责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便于统一规划、统一监管和评估,确保了生态系统和栖息地完整性,提高保护成效。绝大多数国家都由环境部门负责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比如,德国、英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南非、印度、意大利、芬兰、瑞典等。我国应参照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经验,改革完善生物多样性管理体制,建立统一负责的保护管理体系。

在保护法治上,通过立法修法和严格执法实现生物多样性依法保护

我国了《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等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法律,但其中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内容比较欠缺。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自然保护区条例》制定于20多年前,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保护与管理的现实需要,有的规定甚至违背客观规律。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曾将“自然保护区法”列入立法规划,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出台。我国是世界上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遭受生物剽窃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我国生物遗传资源开发利用和惠益共享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导致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丧失和流失的形势十分严峻。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必须依靠法治,要尽快建立健全我国生物多样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安全管理以及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修改完善自然保护区条例。同时,要严格执法,严肃查处各种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违法违规问题。

在保护任务上,要通过实施生物多样性重大工程夯实保护基础和能力

2014年生物多样性国家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2015年将启动实施。关于重大工程,中央财政要率先保证资金,地方财政也要纳入年度预算管理。要以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为契机,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为重点,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摸清家底;构建全国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实现动态监控;加强生物多样性就地与迁地保护能力建设,打牢保护基础;实施生物多样性恢复工程,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示范。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合理补偿因保护生物多样性而受到经济损失的有关居民。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提升生物多样性管理者、经营者及志愿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及管理能力,培育公众的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良好氛围。开展自然保护区专项检查,重点检查采矿探矿、开山采石、水电开发以及核心区、缓冲区的旅游开发活动。

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责任重大,必须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领会好、落实好,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任务,作为维护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

主要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J].环境保护,2012(13):10-12.

[2]李干杰,创新机制强化监管推动自然保护区工作迈上新台阶[J].环境保护,2011(9):12-15.

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湖荡;稳定性;生态系统;水环境

水是人类生存之源,而湖荡被称为地球之“肾”,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湖荡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水环境生态系统,系统内的水量、水质和生物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湖荡生态系统的主体。长期以来,人们对湖泊脆弱性认识的不足,使人们在向湖泊索取的同时,忽视了对湖泊资源的有效保护,大面积的围湖造田、破坏植被等导致湖泊资源不断减少,水质不断下降。不仅使得湖内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同时使其周边生态系统也受到了极大的破坏[1]。

从发展的角度看,湖荡生态系统恢复效益由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组成,其中生态效益是湖荡生态系统恢复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正是衡量生态效益的一个客观尺度。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生态系统因受外界干扰而产生的耐久性、抵抗性;另一方面生态系统受到内部扰动后,回归到原始状态的能力,即还原恢复性。

鉴于湖荡生态系统所遭破坏的严重性,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对其进行保护同时,应对已受损害的湖荡生态系统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湖荡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1湖荡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

1.1湖荡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制约因素1.1.1动物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效率、效益和稳定性,而且还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并在生态系统协同进化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1.2人类活动对于湖荡生态系统的胁迫人类活动对于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生态学中被称为胁迫。对于湖荡生态系统的胁迫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工农业及生活污染物质造成包括氮磷等营养物和有机物的污染;(2)超量引水,使得其本身流量无法满足生态用水的最低需要;(3)通过对湖泊及其滩地的围垦挤占水域面积以及上游毁林造成水土流失,导致湖泊、湿地的退化;(4)不适当地引入外来物种造成生物人侵,使乡土种消失和生态系统水平的退化;(5)城市化以及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系统的胁迫。

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水利工程在不同程度上造成河流形态的均一化和不连续化导致生物群落多样性的下降,是水利工程对于生态系统胁迫的主要原因。

1.1.3自然条件与区位特征的影响平原湖荡湿地处于的水系位置;肩负的缓洪滞沥作用程度;上游流域面积、湖荡直接汇水面积、湖荡湿地水域组成及之间的连接河网、来水水量与水质等水文条件;行政区划,村落位置,人口,工农产业格局及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包括流域内城市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的入湖河流带来的污染物。对生态功能有重要影响。

1.2湖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机制1.2.1制约因素对湖荡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2]制约因素对湖荡生态系统时间结构的影响表现在,由于湖荡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因此系统的结构和外貌会随时间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制约因素对湖荡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影响,湖荡生态系统各个生物成分间,通过食物网和食物链发生直接和间接的联系,保存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

1.2.2制约因素对湖荡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制约因素对湖荡生态系统水文调节功能的影响。自然和人为的因素对水文调节功能的影响非常显著,湖荡系统面积数量上的减少和功能质量上的下降导致蓄水减少,调蓄洪水能力下降,土壤风化。改变了水分养分的循环过程。

制约因素对湖荡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环境恶化的基本特征。

湖荡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取决于生物多样性的状态。遗传多样性降低,能降低生物生存能力,物种灭绝使得生物多样性降低。

制约因素对湖荡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人为和自然因素改变了原有物理化学循环过程,改变了各元素的循环模式。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制约因素对湖荡生态系统小气候的影响。多水的自然体中,发生大量的大气、植被、土壤的辐射、感热和潜热交换、土壤热传导和土壤孔隙的热量传输,发生在水文过程中的大气降水和地表地下径流的输入、表面的腾发、水汽凝结、液态水的流动与渗透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气候环境。

1.3湖荡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平衡机制与临界特征1.3.1湖荡生态系统的平衡机制[3]生态系统的平衡反映了系统内生物间、各环境要素之间以及生物与各个环境要素之间的一种稳定的关系。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必然规律性就是生态系统的平衡的机制。

生态平衡的调节机制,主要通过系统的自然调控和人工调控来实现。由于具有自我调控和自我修复能力,才使淡水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谓稳定性具有两层含意,一是指对于外界干扰的适应力或称为弹性,二是在受到干扰后回到原平衡态的恢复能力。需要指出的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其适应性也是有限的。

1.3.2湖荡生态系统的临界特征[4]当系统演化超过某种临界点以后,会突然出现状态跃迁,但由于环境演化极其复杂,这种经济学中常用的优化方法可能并不适用于环境系统演化的临界性,环境演化有可能超过临界范围。

所以,研究环境演化状态跃迁的产生机制,分析环境演化在临界点附近的特殊行为就变得非常重要。

1.3.3湖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失调的临界标志湖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失调的临界标志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结构上的标志,结构缺损造成湖荡生态系统的某一组成成分消失,引起功能和效益的变化。另一方面,功能上的标志,包括能量循环受阻和物质循环中断两方面。

2湖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评价

从发展的角度看,湖荡生态系统恢复效益由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组成,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着手,分析湖荡生态系统恢复的生态效益,提出湖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评价体系[1]。

2.1系统整体稳定性及评价指标

湖荡系统稳定程度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说明,结合湖荡生态系统建设的需要,可以从重建和恢复后生物的多样性程度、自然保护区所占的比重以及自然灾害的等级三个方面出发,对湖荡生态恢复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

2.2系统结构稳定性与能值分析

系统的结构稳定性是从生态系统物种之间的作用强度入手,以物种之间的能量流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过程涉及能值理论与方法。能值分析理论就是将能值为统一度量标准,将系统内各种生态流转化为能量来计算。能值分析湖荡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的步骤是衡量湖荡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成功与否的尺度之一,能值分析的步骤可以分为四步:(1)收集各种数据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分类,用于评定的原始数据主要来自于实地调查和近年的考察资料;(2)绘制湿地能量系统图解,以期对湿地生态系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3)编制能值系统评价表,列出湿地系统的主要能源;(4)查取资料获得各种资源相应的能值转化率,求出各种能值转化率的数学平均值,得到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指数。

3湖荡水生态系统稳定性保护管理3.1原则与策略3.1.1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原则湖荡生态系统具有物种多样性和脆弱性的特征。因为生态稳定性原理,物种越丰富,生态系统越稳定。抗干扰能力就越强,功能越易发挥。

3.1.2注重湖荡生态恢复与重建

生态恢复和重建工作对于整个湖滨生态系统来说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削弱或减少剧烈的水土流失,防止湖滨区域内大量表层肥沃的土地受到冲刷,保护湖滨土地的肥力,提高周边土地的生产潜力。

其次,起到对湖滨生态系统的自身保护作用,恢复岸边植被直接保护了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流域内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对种群数量或种群结构的影响。第三,湖荡生态系统的重建和恢复有效提高了湿地的蓄洪能力,减少湖滨周边地区旱涝灾害出现的频率,增强整个生态系统的抗灾能力。第四,由于水土流失影响力的削弱,同时对湖滨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的实施,生态恢复使区域生态环境朝着有利方面发展,湖滨生态系统出现良性循环,这种良性循环保证了湖泊内物质和能量的输出和输入平衡,减少了进入湖区主河道的淤积,提高了整个水系的环境质量。

3.1.3注重湖荡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湖荡是个动态的生态系统,与周边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是从一个群落经过一系列的演变成为一个新的群落,历经很多短暂性的稳定和变换,直到相对稳定。实践证明,对湖荡采取必要的恢复和重建,有力地维护和支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1.4处理好水利工程的生态胁迫问题在研究水利工程满足人的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健康性与稳定性需求。水利工程要尽最大可能保护和恢复湖荡形态的多样性,采取必要的补偿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

3.2湖荡保护区管理

保护区所占比重即自然保护区所占的国土面积与湖荡的总面积的比值。建立各种湖荡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湖荡生态系统和资源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同时也是湖滨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中的重要组成。同时,保护区所占比重因此成为评价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指标之一。为了加强湖泊保护,有效发挥湖泊功能,合理利用湖泊资源,维护湖泊生态环境,防治水害,保障湖泊的可持续管理,必须在调查湖泊基本情况、开发利用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湖泊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湖泊的要求,编制湖泊保护规划,确定湖泊管理的范围及湖泊保护的目标、对策与总体布局方案,以促进流域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3.3湖荡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对策法律体制与宣传教育机制。完善的政策和法律体系是有效保护湖荡生态系统和实现湖荡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关键问题。

1)深入调查研究与全面监测。要加强湖荡生态保护区的水文监测管理、物种多样性监测管理和水环境监测管理。

因地制宜与分层的管理策略。对湖荡生态系统,其特征和功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措施,同时它还是等级系统,不同层次上的系统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功能,其管理目标也不尽相同。要求我们对湖荡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特征进行实时的监测和评估,并且随生态系统状况的变化不断调整管理目标与管理对策。

2)社区参与式管理模式。为建立湖荡保护区经济利益与物种多样性保护的结合机制,让保护区变为社区群众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动持久行为,就要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采纳建议,吸取经验,应用公众知识,最好要引入参与式管理机制。

3)科学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采取二者并重的原则,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涉及多部门多学科,利益主体较多,应统一决策、统一领导,避免多头管理,建立综合管理机制,协调各部门利益关系。

4小结

近年来,水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只有修复湖泊良性生态系统,湖泊富营养化才能真正得到控制。

根据生态系统稳定性原理,许多现存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不很完善,甚至接近或已经达到临界状态,需要进一步开展和实施对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方案制定,尽早实施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护措施。参考文献:[1]柳新伟,周厚诚,李萍等.生态系统稳定性定义剖析[j]生态学报.2004(11).

[2]蔡博峰,秦大唐.能值理论在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2004(05).

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甘肃生态文明自然保护区

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惜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自然保护区作为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直接、最具体的区域,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沿阵地和基本单位,更是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和示范基地。根据国家环保局2010年环境年报统计,我国自然保护区达到2531个,其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5.2%。其中部级自然保护区已达到323个,并有26个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生物圈自然保护网”,30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1.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

自然保护区保护珍贵的濒危动物、植物、地质剖面以及各种典型的生态系统,是研究各类生态系统自然过程基本规律、物种生态特性的重要基地,是观察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取得监测基准的地方,为人类活动后果评价提供基础准则,便于进行连续、系统的长期定位观测研究,为研究自然生态系统提供全面的天然“本底”,是各种生态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自然保护区里保存有完整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物种、生物群落、遗传多样性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保存有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过程和完整、稳定和连续性的生命支持系统,保留有具有代表性的天然生态系统或原始景观地带,都是极为珍贵的自然界原始“本底”。它为衡量人类活动结果的优劣,提供了评价的准则,对自然生产潜力、自然生态平衡、最优生态结构的研究,生物环境间的制约规律,天然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变化、分布及其活动规律,生物内部各品种间的消长与调控,以及环境因子改变后预测可能带来的后果;人类活动干扰与自然生物群落的自然恢复能力等研究,提供了特别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对探讨某些自然地域生态系统的今后合理发展的方向,研究和调节野生物种和生态系统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实现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自然保护区还是一些珍贵稀有的动、植物种的集中分布区,提供候鸟繁殖、越冬或迁徙停歇地,为研究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等提供天然场所;自然保护区保护了天然植被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在改善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物种资源,优美的自然景观,还可满足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有限制地开展旅游事业。当然它也是教育实验的好场所,宣传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馆。

2.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复杂性

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通道,多民族交汇融合地区,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西北地区民族团结发展和边疆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甘肃地处青藏、黄土、蒙新三大高原交汇地带,位居长江、黄河上游,又是一个内陆河密集的省区,承担了我国主要江河源头水源保护涵养、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生态功能,对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境内沙漠化的遏止、黄河和长江上游地区水源涵养林的保护、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等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影响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全国生态安全大局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甘肃地形狭长,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地貌复杂,跨越亚热带、暖温带、温带3个热量带,正好处于全国几大自然地区的交汇处,是全国唯一同时占有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三大自然区的省份。其地质构造复杂多变,地势起伏高差悬殊,区域分异明显,自然生态条件纷繁复杂,分布有寒温带针叶林、温带草原、暖温带阔叶林、青藏高寒植物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5大植被类型。森林、草甸、草原、丘陵、山地、高原、平川、沙漠、绿洲、戈壁和冰川冻土等地貌交错分布,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陇南山地、祁连山地、河西走廊内陆河流域及走廊北山山地等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生态环境复杂多样,造就了甘肃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与措施的复杂性。

3.甘肃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及其重要性

甘肃省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典型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独具特色,极具保护价值。全省境内分布有脊椎动物82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4种,一级保护动物33种(哺乳类19种,鸟类13种,昆虫1种),二级保护动物81种(哺乳类22种,鸟类48种,两栖类2种,昆虫类8种,鱼类1种),其中大熊猫、普氏野马、野骆驼、金丝猴、扭角羚、绿尾虹雉、雪豹、白唇鹿、藏原羚、野牦牛等是我国特有或濒危的野生动物。甘肃自然分布植被类型种类繁多,野生植物40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梓叶槭、香樟、榉树、水杉、岷江柏木、白豆杉、连香树、香果树、水曲柳、厚朴、发菜、独叶草等29种,甘肃省林业厅已研究但尚未公布的省级重点保护珍惜植物有七叶树、油茶、三尖杉、紫荆、油樟、武当木兰杉木、红茴香、黑壳楠等20种。

截止2012年,甘肃省林业系统已经建立自然保护区49处,其中部级自然保护区16处(表1),省级32处,县级1处。保护区总面积873.7万公顷,占甘肃省国土总面积的20.7%,在全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处在领先地位。这些保护区保护了甘肃省90%以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群和80%以上的湿地,是甘肃省生态保护的主体。

按类型划分: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24处,总面积356.87万公顷,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8处,总面积331.75万公顷,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9处,总面积120.85万公顷,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8处,总面积64.22万公顷;按区域划分:河西地区自然保护区有18处,总面积670.86万公顷,甘南地区自然保护区有10处,总面积120.17万公顷,陇南地区自然保护区有9处,总面积37.84万公顷,分布在陇东地区的自然保护区有3处,总面积26.21万公顷。分布在中部地区的自然保护区有9处,总面积18.61万公顷。

甘肃森林植被稀疏,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保护和发展生态系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其自然保护区布局科学合理,类型齐全,功能相对完备,不但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和维护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还在水源涵养、防止水土流失、减轻沙尘暴、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甘肃林业生态保护和管理的主体,对祁连山的保护,民勤的生态治理,敦煌西湖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甘南重要湿地的恢复和水源涵养,白龙江流域、黄河中上游、“两江一水”流域的生态治理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4.甘肃自然保护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管理工作不到位

甘肃大多数部级保护区虽然完成了一期和二期基础建设项目,但保护区建设的总体进度缓慢,基础设施建设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基层保护站建设还存在着资源监测设施不足,巡护设备相对简单,生活生产条件简陋,科技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满足不了当前保护区建设发展的需要。大多数省级保护区至今还没有建立管理机构,无人员无资金,各项工作几乎还处在停顿状态,有的保护区的社区共管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开展起来。开发建设项目监管不力,对非法采矿、修路、修筑设施、采石挖沙、建设水电站等违法违规行为采取的措施不力,监管力度不强,不能在源头上制止。

(2)保护区管理水平不高,科研监测工作滞后

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落后,方式粗放,内部管理混乱不规范,不能打破地域观念,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对区内发生的违法、违规、违纪等问题不能依法及时查处,导致乱占林地和乱捕滥猎现象时有发生;管理松散,方法简单,工作制度不健全,宣教工作不扎实,管理工作仅在原地踏步,甚至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本底资源不清,监测手段落后,资源监测不系统,形成科研工作滞后。人才队伍建设落后,职工整体素质较低且参差不齐,科研人才严重缺乏,人才的引进培养困难,有的保护区的资源监测不规范,甚至有的还没有开展资源监测,科研工作几乎处于停顿状态。

(3)思想认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

一些地方还没有从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有的地方把经济建设用地转向了自然保护区、湿地,危及生态安全,给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带来压力。部级保护区虽然在项目建设和资金等方面得到了国家和省上的支持,但仅仅维持了保护区日常性和基础性工作,如果要提升保护区科研、监测和管理的水平和能力,资金缺口仍然较大。大多数省级保护区还未建立起管理机构,已建立机构的保护区,事业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建设项目没有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计划之中,基础设施项目经费无来源,发展后劲不足。

致谢:甘肃省野生动植物管理局汪杰研究员,甘肃省治沙研究所魏怀东研究员给予文章很大帮助,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甘肃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林业志(1986-2005),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

[2]胡娟.论生态文明建设[J].科技促进发展,2007,(5):29-31.

[3]孙彦泉.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观[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16(3):7-10.

[4]赵建军.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J].理论视野,2007,(7):32-34.

[5]任建军.甘肃建设生态文明省探析,甘肃理论学刊2010,6:128-131.

[6]石玉亭.将甘肃设为西部大开发生态文明试验区,[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1):86-92.

[7]张韬,邱守仁.论甘肃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甘肃科技,2006,22(11):1-3.

[8]许振文.甘肃省生态安全分析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8(01):32-34.

[9]吴晓军.甘肃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J].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报告选,2010,(11).

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篇5

1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价值

在人口剧增、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巨大压力之下,天然生物资源趋于减少,使生物多样性面临极大威胁。这种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全方位的,包括了从遗传基因到生态系统乃至景观的各个层次。生物多样性具有经济、生态、科学研究、美学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就城市生态系统而言,生物多样性是城市工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人类物质生活的主要来源,还具有极其重要的环境资源价值,如调节气候、保持水平、降低噪音、降解污染物、美化环境等,同时,在人类生存中必不可少的娱乐、美学、社会文化、科学教育、精神及历史等方面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生物多样性以其积极向上的勃勃生机陶冶了人们的情操,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因此,它对于人们心理、道德和思想上的起点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也是难以估量的。

2城市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现状

城市生态环境是特定地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包括生物的、物理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通过各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建起来的人类聚居地或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体。城市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场所,又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基地,城市生态系统有其特有的生物多样性特征,即城市的生物区系组成(包括微生物、植物、动物)。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虽然人们竭力保持原有的物种,并有意识地进行绿化和园林建设,增加了一些人工景观单元,甚至无意识地带入了一些伴人生物,使城市中某些生物种类及其遗传品系有所增加,但总起来看,城市中生物多样性是不令人满意的,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人类自目的开发建设,使自然生物种类减少,而伴随着生物种类相应增加,破坏了城市的生物区系组成。

3角军决问题的出路和途径

由于城市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性,在人工生态环境系统中不具备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全面的、综合的系统,同时不具备自然生态系统中自我保护与修复功能,因此,人工生态系统相对比较脆弱一些。另一方面,其具有经济化发较好、资金储存量大、以及人类所需物质基础丰富,存在大量人类所需生产生活所需物品。其中,其物质的补充及丰富以及资源的积累需要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流动来实现的,人类只是利用其资源却忽略其环境的保护,将废弃物品修道自然环境中,生产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现象也给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危害。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威肋、自然生态环境,还使打破了人类与自然的共同生存,使矛盾日益增大,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必须进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从而探讨其对于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研究出具有科学依据的解决措施进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维护国家基本利益。

3.1将城市生态系统置于生物圈的范畴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城市居民为主体,以地域空间和各种设施为环境,通过人类活动,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改造和营建的人工生态系统。从归属看,城市生态系统属于陆地生态系统的人工生态系统,而陆地生态系统与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一起构成生物圈,所以城市生态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生物圈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建设和发展,不能只考虑自身,而必须从生物圈的范围来衡量。城市居民与任何一种微生物、植物、动物物种一样,都是自然界的一员,共同生活于生物圈,所以,人类不应凌驾于自然界之上,而应与之协调相处,遵循自然规律,以维持生物圈的良性运转。

3.2搞好城市生态园林建设

城市园林是一类以人工生态为主体的景观,以市区公园、广场绿地、庭院绿地、道路绿化带、森林公园、苗圃等。一个完善的、生态稳定的园林景观应是其结构与功能的高度统一、和谐的景观,其外部形式应符合美学规律,而其内部结构和整体功能,更应符合生态学原则和生物学特征,如群落的分层、镶嵌、生态平衡、生物与环境相互适应等。由于生态园林强调是人工园林和自然生物群落的有机结合,因而在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方面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如园林的空间异质性、园林类型的多样化及大园林规划等都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丰富所发展奠定了优越的基础。在美国,城市园林还积极参与了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体现出二多一少的特色,即树木花草多,野生鸟兽多,建筑少。在国内,许多城市的园林建设正逐步走向生态化、自然化。

3.3加强城市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研究应对城市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编目,并结合地理、植被、管理等建立城市多样性信息系统(包括数据库,图形库、专家系统库),同时建立监测网点进行长期监测。从而为生物多样性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依据。

3.4提高全民素质,强化保护意识

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跨界水生态系统保护国际法信息交流联合监测

跨界水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以跨界河流为例,它不仅为沿岸居民提供水源,还支持和保护两岸生态系统,为沿岸生态系统输送物质和能量。为促进这些功能的有效发挥,必须注重对跨界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以前单纯强调对跨界水生态系统的利用,对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随着跨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对生态系统保护的日益重视,从国际法视角出发,对跨界水生态系统进行有效保护越来越受到相关国家重视。

一、跨界水生态系统的概念

水生态系统是由水生生物群落和水环境共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和动态平衡系统。其系统内部各要素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着自然的、相对的平衡关系,称为生态平衡,对人们生产生活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如果生态平衡遭到破话,不仅威胁水生群落生存,还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负面作用,因此,加强水生生态系统保护是十分必要的。跨界水生态系统是指国际流域水生生物群落与水环境共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平衡系统。其生态系统好坏对周围环境具有重要影响,为防止跨界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应该依照国际法和国内法的相关规定,做好跨界水生态系统保护工作,促进其生态功能和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二、跨界水生态系统保护的国际条约

保护跨界水生态系统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也反映各国对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关注和对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愿望。各国在开发利用流域水资源时,既要结合流域内的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生态因素等,同时还要综合考虑流域内的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等因素,在开发和有效利用水资源的前提下,还要做好对流域内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将水量分配利用及水质保护有效结合起来,避免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一)国际条约。就已有的国际条约来看,目前有很多国际条约对跨界水生态系统保护作出相关规定,并确立相应的保护原则。例如,《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赫尔辛基公约》、《乌拉圭河规约》、《保护莱茵河公约》、《湄公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合作协定》、《多瑙河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合作公约》等。

(二)相关规定。《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第20条和第22条对保护和保存国际水道生态系统进行明确规定,要求尽可能维持国际水道生态系统的自然状态,并且保护和保存国际水道生态系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另外,该公约还关注国际社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就保护国际水道生态系统做出较为详细和全面的规定。例如,强调将水道作为共享自然资源,要求特别注重保护水道生态系统;就国际水道和生态系统、资源的公平、合理利用做出具体规定,但公约本身更强调对环境的保护,而不是现行利用;公约对生态系统保护和保全做出具体规定,重视污染控制和防治。《赫尔辛基公约》就跨界水体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生态系统方法适用做出规定,以实现对跨界损害有效防治,重视对跨界污染监测和防治。《保护莱茵河公约》以生态系统为本位,重视跨界水生态保护。《湄公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合作协定》就全面保护流域内生态系统做出详细规定,要求缔约各方保护湄公河流域环境、自然资源、水生生物,以确保流域内生态平衡,预防和减少有害污染,促进环境保护水平提高和流域环境改善。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尽管目前就跨界水生态系统保护尚无统一的国际条约,但在一些相关的条约、公约、议定书中开始做出具体规定,这反映各国政府开始重视对跨界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国际社会对国际河流开发、利用和管理是大势所趋。

三、跨界水生态系统保护的具体措施

纵观《赫尔辛基公约》、《乌拉圭河规约》等相关规定,目前,保护跨界水生态系统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这些规定在协调各国行动,保护跨界水生态系统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预防、减少及控制水污染。在保护跨界水生态系统方面,各国都有责任和义务,重点在预防、减少和控制水污染方面,以确保跨国河流水质不受污染,维持流域内的生态功能,使其更好发挥作用。具体来说,应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实现对水污染的预防、减少及控制。沿岸国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预防、减少和控制水污染,避免出现重大环境污染问题而导致水域受到污染和环境出现恶化情况。《赫尔辛基公约》第6、9、11、14条对此做出明确规定,并就采取的措施也做出相应规定,包括开展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建立预警预报系统、开展联合监测等。另外,沿岸国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协商和沟通,达成预防、减少和防治水污染协议,例如,建立共同水质目标和标准;开发预防、减少和防治水污染技术等。

(二)预防和防止外来物种入侵。沿岸国要采取相关对策,预防外来物种进入共享水域,因为这些物种的进入可能损坏水域生态系统,不仅影响周围生态环境,还可能对沿岸国带来损失。对已经侵入水域的外来物种,流域内沿岸国也应该加强协调和沟通,制定具体的应对方案,但目前流域水条约对此未做相应规定,这是今后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三)保障生态系统需水量。生态需水是为了维持生态系统功能或维持生态平衡所需的水量,国际河流必须确定流域生态需水量,以维持流域内生态系统平衡。目前相关国际条约、公约、议定书缺乏对这方面的规定,今后应该加强研究工作,预计生态需水量,从而实现对跨界水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

(四)加强相互协作及配合。跨界水生态系统是一个综合生态系统,包括湿地、陆地、海洋、气候、生物多样性等,而保护这些领域的多边和双边协定与跨界水生态系统保护有着密切联系,为取得更好效果,应该加强相互协调及配合,促进跨界水生态系统保护水平提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湿地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在保护跨界水生态系统方面,逐渐呈现出与国际水条约相互协作、配合趋势。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发挥相互之间的协调及配合,促进其作用的有效发挥,更好规范和保护跨界水生态系统。

四、中国保护跨界水生态系统的国际法对策

我国国际河流众多,流域面积较广,约占陆地总面积的21%,界河长度约占全国陆地边界的1/3,出境和流入界河的年均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26%。国际流域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不仅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还对与周边国家合作产生重要影响。但长期以来对这些问题不重视,跨界水生态系统保护仍然存在不足。为转变这种情况,今后在国际河流开发工作中,应该单独或与其他国际合作采取有效措施,重视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维持流域的自然功能和生态平衡,实现对环境污染的防治,有效保护流域内的水资源、湿地、陆地、生物多样性等。要想实现这些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照搬国际条约的相关规定,而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综合采取以下国际法对策。

(一)加强信息交流,有效控制污染。为实现对跨界水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沿岸国应该相互交流和共享水文数据等资料,为开展国际合作创造良好条件,这也是保护跨界水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前提。开展跨界水资源利用和规划时,或者国际河流发生洪涝、干旱等灾害时,各国有义务交流信息。目前,我国已经与印度、越南、湄委会签署报汛信息协议,向这些国家和组织提供雅鲁藏布江、澜沧江等汛期和水文资料。同时还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建立跨界河流突发事故应急通知和报告制度。但从总体上看,信息交流制度落后,相关工作比较薄弱,尤其是信息交流制度化程度不够,紧急情况下的信息交流缺乏完善规定。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与这些国家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尤其是跨界水污染事件发生后,应该建立快速信息交流制度,并单独或联合采取措施,实现对紧急事故的有效处理和应对,尽量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有效保护跨界水生态系统。

(二)开展联合监测,预防和减轻损害。通过监测能全面掌握跨界水生态系统的基本情况,有利于防止和减轻损害。可以加强与沿岸国的交流与合作,投资先进仪器设备,培养专业的监测技术人才,建立监测网,做好水生态系统监测工作,从而更好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目前,我国已经与俄罗斯加强跨界水质水体联合监测和保护工作,例如,2006年中俄签署《关于跨界水体水质联合监测谅解备忘录》、《关于中俄跨界水体水质联合监测计划》,双方开展联合监测的河流包括额尔古纳河、黑龙江、乌苏里江、绥芬河、兴凯湖。今后可以总结中俄两国在联合监测方面的经验,加强与朝鲜、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协商与合作,开展联合监测,预防和减轻水体污染和突发事件所带来的损失。

(三)注重相互合作,保护流域生态系统。主要是加强合作,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目前中国已经与俄罗斯加强这方面的合作,设立跨界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小组,中俄两国加强对乌苏里江、黑龙江、绥芬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另外,中俄还签署《关于兴凯湖自然保护区协定》,将兴凯湖作为中俄共同保护的自然风景区。今后可以总结中俄在生态系统保护方面的经验,加强与朝鲜、越南、哈萨克斯坦的合作,共同保护跨界河流的生物物种多样性。

(四)采取联合行动,开展跨界环境影响评价。目前就跨界水生态系统环境影响评价这方面的工作,国际社会尚无强制性义务,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可能会遇到跨界环境影响评价的挑战。为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跨界水资源开发中尽量实施跨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加强与沿岸国合作,明确跨界环境影响评价的义务、内容和程序。

(五)签订和实施相关条约,营造良环境好氛围。关于跨界水生态系统保护,中国与邻国签订相关条约,例如,中俄《关于合理利用和保护跨界水的协定》、中哈《关于利用和保护跨界河流的合作协定》、中蒙《关于保护利用边界水协定》,但总体上讲,条约数量少,层次低,不能适应开发和利用国际河流的需要。今后应该继续与更多国家进行谈判和协商,签署双边或多边流域水条约,并明确跨界水生态系统保护原则,或设立管理委员会等,从而更加有效的保护跨界水生态系统。

五、结束语

跨界水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作用,相关国际条约对跨界水生态保护作出相应的规定。中国在保护跨界水生态系统中,应该坚持遵循相关国际条约的规定,并采取有效对策,加强信息交流、开展联合监测、注重相互合作、采取联合行动、寻求流域生态补偿、签订和实施相关条约。从多个方方面入手,综合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对跨界水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孔凡斌.生态补偿机制国际研究进展及中国政策选择[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11.

[2]黄颖.跨界自然资源国际法规则的新发展――从可持续发展原则说起[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24-130.

[3]何艳梅.中国跨界水生态系统保护的国际法视角[J].河北法学,2013(3),62-68.

[4]何艳梅.国际水资源利用和保护领域的法律理论与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5]黄锡生,曾彩琳.国际流域生态系统法律性质的理论探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科学版),2015(1),131-135.

[6]戚道孟.国际环境法[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宜宾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城市是人类最主要的生活空间,亦是人类彻底改造自然的一种人居环境。在城市生态规划中一条重要的原则是乡土及生物多样性原则(nativediversity),它强调城市绿地系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后堡垒之一,城市绿地系统的保护与建设已经引起社会的日益关注,因为它是城市生态系统的还原组织,在城市生态规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绿地作为生物的栖息之地,其结构与动态都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密切相关。

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生物(以植物为重点)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范围是市域――宜宾市行政辖区范围内的两区八县,全境面积1329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宜宾市中心城区现状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翠屏区、南溪区和宜宾县,现状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1268平方公里。通过对宜宾市生物多样性的调查,了解其资源状况、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缺点,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原则和目标,探讨不同空间层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和规划布局。

1宜宾市自然概况和生物(以植物为重点)多样性总体现状分析

1.1宜宾市自然概况

宜宾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金沙江、岷江和长江的三江交汇处,属于四川、云南、贵州三省结合部,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城”。市域东西最大横距153.2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50.4千米,总面积约13283平方公里,素有“川南形胜”的美誉。地貌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体,整体地貌呈西南高、东北低的态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低丘河谷地区兼有南亚热带气候特征,立体气候明显。

1.2宜宾市生物(以植物为重点)多样性总体现状

1.2.1物种多样性现状

宜宾市植物物种较丰富,是“植物王国”、“香料之都”、“药物宝库”、“茶叶世界”、“天然竹海”。全市拥有乔灌木86科205属435种,竹类13属59种,属国家或省级保护的树种有22种,其中有6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银杏、伯乐树、珙桐、光叶珙桐、红豆杉、苏铁;12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金毛狗、厚朴、水青树、红椿、香果树、桫椤、梓叶槭、油樟、润楠、楠木、红豆树、任豆,4种国家三级保护野生植物:川桂皮、化香树、鹅耳枥、罗汉竹。全市现保存各类名木古树1065株。

1.2.2遗传多样性现状

宜宾具有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因此其遗传多样性也非常丰富。宜宾市目前的遗传多样性仅仅还只依赖于物种的多样性,并未建立细胞库、基因库等保护遗传信息的相关机构。

1.2.3生态系统多样性现状

由于多样化的地貌和气候类型,为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全市境内主要有森林、湿地、农田以及城市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包括各种低山常绿针叶林、阔叶林、竹林植被群落,亚热带阔叶林、灌丛、草丛植被群落,亚热带水果植被群落,亚热带竹林植被群落等。

1.2.4景观多样性现状

由于宜宾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其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景观多样性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此外,宜宾市城市绿地涵盖了生态绿地、公园绿地、道路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等多种绿地类型,使得城市绿地的景观类型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1.3宜宾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宜宾市生物多样性总体现状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6点:

(1)绿化植物种类单一,绿地结构简单;

(2)景观绿地的破碎化和片段化;

(3)自然生态系统弱,人工生态系统占主体;

(4)城区绿地组成结构不完善,空间布局不均匀;

(5)生态环境恶化,限制生物多样性发展;

(6)乡土植物保护的公众意识较弱。

2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原则

2.1科学分区原则

根据区域范围高程,坡度,坡向,植被等各项因素的影响,分析区域范围敏感性,并依据敏感性的高低进行敏感性分区,划分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

2.2保护优先原则

根据规划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特点和物种濒危程度,优先保护对维护整体生态平衡有关键作用的物种、珍稀濒危物种、古树名木及面临严重破坏的生态系统和原始生境,最大限度满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

2.3地域性原则

规划要根据规划区实际情况,保护对象的分布状况,保护和构建具有地域性特征的生态系统,充分挖掘开发利用好乡土植物,反映地域生态特征。

2.4景观生态原则

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创造差异化生境明显的缩影式景观,增加生物共存和密集程度。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网络系统,充分发挥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和服务功能。

2.5分类保护原则

对生物资源的保护主要采取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两种,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就地保护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文化遗址等,而迁地保护则是利用少量的生产绿地,如苗圃、花圃和城市公园等场所。两者做到统筹兼顾,并与生境的保护相结合。

3规划目标

2.3.1近期目标

采用建立宜宾市植物园、花木基地和珍稀植物迁地保护中心等方法,收集和保护乡土园林植物种群,强化乡土植物的引种、栽培、驯化与珍稀植物的保护管理工作。园林植物从400种增加到600种,其中乡土树种占到50%以上,突出地方植物群落的景观特色,使景观结构更加合理并促进鸟类等野生动物在城市绿地等植物群落中繁衍、生息,初步建立起乡土植物收集、保护和繁育的研究体系,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较强的技术支撑。

2.3.2中长期目标

进一步丰富城市绿地的生态类型及其植物种类,有意识地增加鸟类的栖息地、动植物迁地保护数量和种群;同时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对外来物种的管理,全面提高宜宾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水平。园林植物种类力争达到700种,其中乡土树种占到60%以上。

2.3.3远景目标

继续强化城市生物多样性规划的实施,达到城市绿地生态类型齐全、生物多样性结构合理的目的,使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达1000种,其中乡土树种占70%以上,建立起地方特色显著、城乡绿地系统相互融合,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显的山水园林城市。

3不同空间层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4.1生态敏感性分析

生态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干扰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反映程度,说明发生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难易程度和概率大小。敏感性高的区域,生态系统容易受损,应该是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建设的重点,也是人为活动受限或者禁止地区。

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主要支撑手段,采用具有强大空间数据处理分析功能的GiS软件和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为平台对宜宾市市域和中心城区范围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并且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理论,以此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科学依据。

4.1.1市域生态敏感性分区

宜宾市市域生态敏感性分为四个等级。市域南部地形较复杂,植被完整度高,生态敏感性高,自然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以及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也是生态敏感度较高的区。由南向北为山地,丘陵,平原;生态敏感性也呈南北向递减分布。在城市建设区范围生态敏感性最低。基于空间分析得出市域生态敏感性分析图,将宜宾市敏感性分为四大区即高敏感区、敏感区、较敏感区和低敏感区。

高敏感区――生态功能保护与禁止开发区,包括西南部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以及水源保护区。该区生态最敏感。环境最脆弱的区域,其自然条件较好,具有丰富的动植物种类,是宜宾市重要的就是保护区域及生态屏障。

敏感区――生态功能保护与限制开发区。主要以林业用地、农业用地和牧业用地为主,为过渡带,此地区自然条件较复杂,植被长势较好,是生物多样性的连接纽带。

较敏感――生态功能协调区,主要为农业用地和牧业用地。该地区地形较简单,植被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与破坏。动植物物种多样性较低。

低敏感区――生态功能协调区,引导建设区。主要为城乡建设用地,植被受人为干扰破坏较严重。是生态敏感性低的区域。该区主要进行迁地保护与生态修护。

4.1.2中心城区生态敏感性分区

宜宾市中心城区生态敏感性也为四个等级。基于空间分析得出中心城区生态敏感性分析图,将城区生态敏感性分成四大区,即高敏感、敏感区、较敏感区和低敏感区。

高敏感区――生态培育、生态建设的首选地。包括城区内主要的自然山体、水源保护区。自然条件较好,生态敏感性较高,具有丰富的动植物种类,是宜宾市城区范围内主要的生态屏障。

敏感区――该区植被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但该区在城区生物多样性维护上起着联结纽带的作用。该区主要以林业用地为主,规划时应该提高绿化覆盖率,增加生物栖息的场所。

较敏感区――该区以农业用地为主,生态敏感性较低,自然条件较差,受人为影响较大,动植物各类和生物多样性较低,对该地主要进行迁地保护和生态修护。

低敏感区――主要为城市建设用地,生态敏感性低,受人为干扰和破坏极大。对该地部分区域主要进行生态修护。

4.2市域生物多样性分区保护规划

4.2.1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以生态高敏感区为主,包括宜宾市西部和西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如屏山县、珙县、高县、筠连县和兴文县等地。该区域多属中山地貌,目前自然环境的整体状况保存较好,因而本次规划将该区作为宜宾市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育区。此类区域生物多样保护的要求是维持其原有的生态过程和植物演替过程,除特殊情况(如出现森林火灾、大规模病虫害等)外,一般应尽量减少人工干预。具体工作的方法,可采用按生态承受能力设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或森林公园的方法,并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保护和管理,控制外来物种的进入,以达到保护生态、维持生物多样性水平与特征和发展自然旅游的双重目的。

4.2.2丘陵生物多样性培育区

以生态敏感区为主,主要包括宜宾市东北部和东部的整个市域低山和丘陵地带,如南溪区、江安县等地。就整个市域的角度看,该区域气候温和,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适合植物生长且有一定的植被丰富度(如越溪河省级风景名胜区、越溪森林公园、云台山森林公园和青峰寺森林公园等地),但由于长期人类开发建设的影响,该区域自然生态状况破坏较大,宜将该区作为生物多样性的抚育区。此类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要求,一是保护目前生长状态较好的天然林,采取封山育林、限制旅游人数、控制建设用地选址与规模等手段,力争现有天然林质量不再降低、数量稳中有升;二是对目前质量较差的林地加强抚育,同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按照周边自然山林的植被构成状况补充毁损的林木,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

4.2.3平坝及城镇生物多样性恢复区

以生态低敏感区为主,主要包括宜宾市域城镇体系涉及的各级城镇规划区,尤其以宜宾中心城市和区域二级城镇以上的城镇建设区为主。从分布上看,此类区域穿插在市域山地和丘陵之中,呈散点分布状态,并与周边自然环境有较多交叉.相对于整个市域,此类区段的生物多样性一般较为贫乏,物种相对比较单一,宜作为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区。此类区段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除全力保护城镇周边残留的少数森林斑块和特征性绿地外,主要是控制区域存在的农业面源污染,杜绝高污染的工业门类布局,以便为该区域的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水平的逐步提升创造条件;在城镇建设的过程中积极采用乡土树种、改变城镇绿化单纯追求园林绿化色彩美和形式美的现状,尽可能在城镇周边山系、城镇内的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等处模仿自然,组织较多植物组成的、乔灌草搭配的生态群落,使城镇内部的生物多样性水平逐渐得到提高。

4.3中心城区生物多样性分区保护规划

4.3.1点

(1)区域主体、自然环境特点与多样性状况

点――面积和范围都比较小,绿化形式较为简单,树种和生物多样性不丰富。主要以城市中街头、广场、道路、防护绿地等范围面积较小的绿化单元为主体。

(2)保护措施

①尽量增加点状绿化的数量,使整个城市绿量增加;

②选择抗性较强,对有害气体和物质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树种,增加城市生态效益,从根本服务于整个环境改变;

③尽量模仿自然的生境,采用自然的植物群落,提倡乔灌草合理的搭配。

4.3.2线

(1)区域主体、自然环境特点与多样性状况

以线状或带状形式存在,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块状绿化间的连通性,影响块间物种、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交流。线状绿化给物种的空间扩散提供一个连续的网络系统,可以增强体系的连接性。在本次规划中,该部分主要由河流廊道、主要道路绿化组成,并且绿色廊道的宽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表1)。由于宜宾市水系分布范围广,其作为主要“线”状系统,河流滩谷更是部分生物生存的必要环境,因此对河流廊道的保护和规划尤其重要。

表1绿色廊道宽度控制范围

名称宽度作用

河岸植被带≥30米降低温度,增加河流中生物食物的供应,控制水土流失,有效过滤污染物。

道路绿化带≥60米满足动植物迁移、繁衍和传播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环城区防护林带600-1200米减弱城市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创造自然化、物种丰富的景观结构。

高速公路两侧防护林带50-100米给动植物物种交换建立通道,满足动植物迁移、繁衍和传播,降低斑块的破碎度。

国道、省道、快速路两侧防护林带20-50米同上

铁路两侧防护林带20-50米同上

区域水源保护生态敏感区水系及沿岸150米范围减少水土流失,保证水源质量以及城市用水安全。

(2)保护措施

①沿河流廊道增加滨河公园,线状绿地,增大河流廊道的宽度,重视对水生生物的培育和应用,不仅从观赏性更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模仿自然生境,提倡乡土植物的运用和乔灌草多层次合理配置,尽可能少用纯林、草坪,增加园林植物品种。

②对于道路绿化,应当按道路,所处位置,合理规划树种,或实施一街一树的道路绿化建设方法。对有隔离带的道路,配置时除了满足行车安全外,应当实施多层次绿化,增加道路绿量,对整个中心城区的保护起到积极的协调作用。

4.3.3块

(1)区域主体、自然环境特点与多样性状况

它的类型、形状、面积、数量、组合、动态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产生影响,其组合与数量影响着其景观功能的发挥,是城市的不可或缺的生态屏障,在宜宾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最终形成遍布城区的“绿岛”。

该范围块状绿化主要包括几个类别:第一,城市公园类:市级公园和区级公园。第二,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第三,主要为周边自然环境的原生态程度高,人为破坏活动较少,保留有较多原始生境栖息地的生态绿地区域,是宜宾城市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区域生态平衡的关键区域,是宜宾城市的不可或缺的生态屏障,在宜宾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2)保护措施

①生境与生物多样性恢复重建

在公园建设规划中,重视对自然生境的恢复;在生境的保护基础上,对现有的次生灌丛开展森林恢复重建,增加植物多样性;对低效的单一的人工林进行疏伐,降低乔木层密度,补植乡土阔叶大苗,促进复杂的生态系统与丰富的物种生存环境的逐步形成;沿河流湖泊水源涵养林等生态公益林与村落生态环境的建设,以提高区域植被水源水土保持能力,恢复植被。在满足公园休闲娱乐等社会功能的同时,尽可能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较为完整的生态环境。

②完善现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强化管理

一些保护区虽然开展了有效的保护,但由于生境相对孤立,物种交流不畅,需要将本区域进行更为细致的总体规划,建立增加保护景观斑块,通过廊道规划与建设,将各类保护区有效联结。完善保护区不健全的管理机构,增强执法力度。

保护现有生态系统和特殊生境,如山地生态系统等典型生态系统,湿地、河流、湖泊生态系统等;保护自然保护区以外的其他生境和物种,如择伐森林、次生灌丛、放牧场、农田等广大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需要结合天然林保护工程与退耕还林工程,强化管理。

4.3.4面

(1)区域主体、自然环境特点与多样性状况

主要是在规划中占面积最大,链接度最强,对景观控制作用最强的景观要素,作为背景,控制和影响着生境斑块之间的物种迁移。本次规划中主要由农田、农林模式、林牧业用地组成。

(2)保护措施

主要以保护农田生态系统和农业景观为主,大力营造各类水土保持林、速生林,调整优化树种结构,完善提高农田林网,全面提高生态系统和农田景观的多样性建设。强化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管理,防治源污染。

结语

通过本次宜宾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编制,针对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6点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首先,建立点、线、块、面相结合的城市生物多样性网络,在城市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以及河流等的建设过程中,配置多层次、混交复层结构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植物群落,注重乔、灌、草以及层间植物的多层次搭配,组成近似天然的植物群落。其次,在空间布局上,以中心城区与周边8个县为核心逐渐向外扩展,形成迁地保护向就地保护过渡的分布格局;市域内人为干扰较小的山地及各类保护区等区域作为以林地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为主的生境及乡土生物多样性就地保育中心,而中心城区与周边8个县则以园林绿地多样性及乡土生物多样性迁地保育为重点。最后,严格执行绿地系统规划,控制城市绿线,确保生物多样性规划落到实处,以广泛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普活动、政策宣传和强化法律的方式呼应生态园林城市的发展目标,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级领导干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建立起宜宾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在今后的城市生态建设中,应针对现状存在的某些不足,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加以解决。唯有如此,城市生物多样性特色才能获得更好地运用,城市化进程才能更好地迈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俞孔坚.从世界园林专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看中国园林专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J].中国园林,1998,14(1):18-21.

[2]mcneelyJa,millerKRetal.Conservingtheworld’sbiologicaldiversity.Gland,Switzerland,1990.

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篇8

一、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原则

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原则是实施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关键,应把握以下检修原则:

一是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应严格执行(87)水电电生字第108号《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测条例》、GB/t7261-2000《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JB/t9568-2000《电力系统继电器、保护及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规定。

二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实施状态检修,应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为首要原则,加强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对检修项目、检修间隔进行合理调配。

三是加强状态检修全过程的管理。低消耗,高可靠性是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关键。应对影响性和经济性较大的主要设备,依靠监测手段,对其进行预防性检修;状态检修应兼顾经济效益,及时发现问题,更新和淘汰设备,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四是改变传统观念。采用状态检修与预防性检修、故障检修相结合的混合式检修方式,摒弃无计划,缺乏针对性的检修,避免到了检修期就大拆、大换的浪费现象。

二、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做好微机选型工作。状态检修是以设备的运行现状为基础的检修方式,是对设备运行状态信息进行收集并对设备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而实现真正的系统维护和检修。具备高效的硬件设施是保障设备可靠运行的前提,所以,应从电源稳定性、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等方面做好微机选型和保护工作,为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第二,重视设备的初始状态。与变压器、开关等电气一次设备检修不同,继电保护、电表等与控制保护有关、属带弱电的二次设备,其状态监测对象不是单一的元件,而是一个单元或一个系统,是对各元件的动态性能的监测,而状态检修也不单纯是检修某个环节,而是对设备设计、订货、施工等全生命周期负责,即对系统初装、设备运行情况以及确定检修的恰当时机等各个环节都必须予以关注的全过程的管理。所以在设备运行之前,必须对设备有充分的了解,掌握设备铭牌数据、型式试验及特殊试验数据、出厂试验数据、各部件的出厂试验数据以及交接试验数据和施工记录等原始信息。

第三,注重设备运行状态的统计分析。实施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应有大量科学、有效的信息,能准确描述设备运行状态和用于分析与决策。所以,必须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利用成熟的在线离线监控装置和技术,对设备进行连续监测和测试。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各物理量、参数之间的内在与外在的联系,指导状态检修至关重要。

第四,准确评估设备运行状态。实施继电保护状态检修,须首先对主要设备状态进行技术评估,根据设备运行工况、负荷情况、状态检测数据以及各类缺陷和故障等综合信息,依据相关标准规范、设备技术参数和指标等数据,对设备的状态信息进行量化评分,对设备的正常状态、可疑状态、真实状态、可靠性下降状态及危险状态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评估。

第五,重视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技术管理。继电保护状态检修需要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管理来支撑。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通常处于静态,电力系统运行中,更需要了解的是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在是否能够快速准确地动作,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仿真或模拟技术,动态掌握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运行异常或发生电力事故时的参数变化,检查继电保护装置的逻辑功能和动作特性,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真实状况。电力系统技术管理应以设备资产为核心,以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为主线,涵盖变电运行的检修、试验、继电保护等专业。

此外,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周期的合理确定、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和故障诊断系统的完善等也是继电保护状态实际应用的关键。

三、结论

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估

中图分类号:S75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2-0099-02

1保护区概况

甘肃兴隆山部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中部的榆中县境内,兴隆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兰州市东南约40km处,座落在榆中县西南隅,总面积29583.6hm2,是甘肃省距省会城市兰州市最近的一处部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一个“绿色岩岛”,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1986年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部级自然保护区。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是国务院1988年批复建立的部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原始云杉林、马麝等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2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类型复杂多样,种类十分丰富。已知有野生植物982种,其中:苔藓植物49种,蕨类植物25种,裸子植物9种,被子植物789种。根据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1984年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兴隆山有国家保护植物1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的保护植物有21种。区内不仅植物种类繁多,而且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目前已知有1295种,其中:森林昆虫1048种,鱼类2种,两栖类4种,爬行类6种,鸟类123种,兽类25种,蜘蛛类87种。在1295种野生动物中,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15种,其中i级保护野生动物有4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有1种、附录Ⅱ有15种、附录Ⅲ有3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名录的有27种;列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名录的有6种。由此可见,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基因等方面所具有的多样性是我国西部干旱区域中不可多得的,而保护区完整的生态系统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保护区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3原始代表性保护价值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是以花岗岩为主的古陆,在大地构造上是介于秦岭地槽系和祁连山地槽系之间的秦祁台块上的孤岛状的石质山地。本山地自寒武纪前隆起,经过加里东、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等新老造山运动的影响,到了第四纪初,形成了现在的山脉水系。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山体因受造山运动的显著抬升和切割作用,山地多成“V”型的陡壁深谷,山脊多成峻峭顶峰,形成高山峡谷地貌和阴凉、多雨、湿润的气候环境,伴山脉河流而生长的植物几经演化才成为现在的区系。由于本区成陆历史悠久,致使这里保存着一些古老的野生动植物种类。这里没有生态环境的污染,局部地区还能反映其原始古老的自然状态。

兴隆山是黄土高原最西部少有的G色岩岛,处于东亚大陆深处,属东部季风区,大陆性高寒湿润半湿润气候。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在植被方面具有高山草甸草原、寒温性灌木林、寒温性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及半干旱灌木林,又是珍稀树种云杉、青e、青海云杉等分布的北限;动物方面是省内主要药源动物马麝分布的最东端,数量集中,天敌又少,在全省麝资源普遍遭到破坏的情况下极富代表性;境内马ド街鞣甯叽3671m,是黄土高原唯一超过3600m的高峰,有着特殊的代表性。

从种子的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结果看,保护区的植物区系中科、属、种的分布类型多样,在国内15个分布型和31个变型中,兴隆山有15个分布型、13个变型,地理成分很复杂,联系相当广泛,但在分布型类型中以北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确定了兴隆山植物区系典型的温带性质。

4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保护价值

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表示了该生态系统抗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它反映了群落、生境和物种对环境改变的敏感程度,脆弱的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

兴隆山是西北黄土高原最西端的绿色孤岛,处于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和干旱的高原生态系统的交界面,具有较大的脆弱性。如果遭受较为剧烈的环境因素变化和人为破坏,生态系统很难重新恢复。兴隆山紧邻省会兰州市,经济发展对动植物资源的需求、社会发展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破坏等都可能造成生态系统不可逆转的破坏。

保护区原始的森林生态系统历史上经历了三次较大的破坏。一是秦、汉时期统一以后为巩固后方而进行了大规模的屯边移民;二是唐宋时期经济发展造成了对土地、草场资源的需求,大量开辟荒闲坡地,甚至毁林造田,大部分森林资源被破坏;三是元、明、清至民国末年,人口大量激增,迫于生计,刀耕火种和对能源的大量需求,使森林屡遭破坏甚至达到完全摧毁的地步。保护区目前森林主要以原生次生林和人工恢复森林为主,具有很高保护和研究价值的近于原始状态的云杉林、青e林保存有一定面积。因此,必须马上对其加强保护,以阻止森林生态系统继续遭受破坏。

5生态区位重要性保护价值

兴隆山是耸立在我国西北干旱黄土高原地区的石质山地,是黄土高原上唯一高度超过3600m的山峰。由于高大山体对东南季风的阻挡和茂密的森林形成的小气候环境的影响,保护区内的降水明显高于区外,全区有大小河流、溪流30余条,年径流总量5000多万m3。由于保护区海拔高和封闭的环境,无工农业污染,似黄土高原上的一座绿色水库,为榆中县县城和社区10个乡镇10余万人的工农业和生活水源。因此,保护好区内的资源,将促进自然生态环境改善和当地工农业生产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从而实现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与生态

6科学研究价值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因地域纬度和经度的跨度小,热量纬向变化和经向水分变化不明显,植被的水平带分布没有明显表现。但是,本区系黄土高原上孤岛状的石质山地,地势高耸,气候条件呈明显垂直变化,对于植被的形成及植物种类的分布有着深刻影响,导致植被垂直带状分布十分显著。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具有明显的植被垂直带谱。从海拔1800m到海拔3670m,相对高差1870m。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候、土壤、生物、地形等变化悬殊,呈现出明显的山地垂直分布带谱。由下至上,依次分为草原带、山地灌丛带、亚高山针叶林带、亚高山矮林带、高山灌丛带和高山草甸带,包罗了从温带到寒温带的景色,是欧亚大陆从温带到寒温带主要植被类型的缩影。因此,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科研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香亭.甘肃兴隆山部级自然保护区资源本地调查研究[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

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篇10

1.1森林工程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其都具有着不同的特征,并且一旦该区域的生态系统出现问题,造成生态系统群落不健全,就会形成区域性生态不平衡。因此在进行森林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应把握好森林工程施工与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生态系统保持完整,可以实现物种的多样,这对于提高森林工程的建设水平有着一定的帮助。因此森林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区域间生态系统的完整,以达到保护环境,加强建设的双赢目的。

1.2环境保护与森立工程建设随着现代森林工程建设理念的不断转变,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森林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核心思想。因此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森林工程的建设一般都会以环境保护为指导思想。具体来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工作人员需要保持当地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避免对环境造成伤害。其次,加强对非生物环境的重视,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避免对生态平衡的破坏。最后,强化林区的水土保持,避免因植被的破坏造成林区的水土流失问题。

1.3物种保持与森林工程生态环境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物种的繁衍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森林工程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经常对具体区域中的物种造成破坏,使得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难以继续维系下去。因此在对森林工程进行革新后,新的森林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侧重的对物种保持问题进行了关注。首先,工作人员会在工程施工前对当地的相关物种进行调查与整合,针对物种的生产情况进行建设方案的制定。其次,在进行森林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加强施工的管理工作,避免因为违规施工造成物种的伤害。

2森林工程和生态系统保护的内容及措施

2.1树种结构保护树种的选择应该与具体区域的实际环境相联系。一般来说需要综合该区域的气候情况、水文情况以及土质情况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同时在植树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树种的搭配,实现树木的多样性。并且还要在更新造林时保留和诱导能和更新树种借重的小树,形成混交林,还有深根系树种和浅根系树种混交,阴性树种和阳性树种混交,形成人工混交林。采伐是森林工程建设的工作内容之一,为了保障森林中的树种结构,有关工作人员在实际采伐的过程中,应养成保护性采伐的良好思想。所谓保护性采伐就是对于采伐过程中不成材的幼树予以保留,以方便今后对采伐地区的重建,为行成混交林打好基础。

2.2维护森林的空间性一个完备的森林系统其不仅树木种类齐全,同时在空间结构上也相对完整,具有良好的生态平衡效应。这种空间结构一般包括树木种类的多样,植被品种的齐全,无论是从高处还是到地表,都有相应的植被进行覆盖。这种完整的空间性很容易受到森林工程建设的破坏,出现空间的不完整性,进而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森林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有计划的对森林进行砍伐,按照森林的层次性、分布性等特点,对森林进行选择性砍伐,有效的保护森林空间性的完整。在森林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有时对森林进行砍伐并不是对森林的破坏,而是对森林的一种保护。这主要是森林中树木在进行生长的过程中,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一些对周边树木生长有害的不良树木,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对这些树木进行有效的去除,才能保障其余林木的正常生长。为了保障森林的健康发展,有关人员对于低效林会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具体来说相关工作人员会通过铲除有害树种,保留有益树种,种植新树种等方式,对低效林进行完善。这种人工干预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自然林木的生长质量,同时也有利于保障森林树种的丰富性。

2.3保障森林的阶段性森林系统在进行生长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阶段性,一般我们会将其分为时间度量、中等时间度量和昼夜季节三个方面。非生态系统的短时间结构变化,能体现林分群落结构的周期性变化,从而引起森林生态系统群落结构的外貌变化,对工程的策划、工艺的设计和作业的运行都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