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回收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9:19

垃圾分类回收的方法篇1

[关键词]深圳市生活垃圾垃圾分类收集

中图分类号:tF04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142-01

生活垃圾按来源可分为居民垃圾、机团垃圾、街道垃圾、绿化垃圾、果蔬垃圾、饮食服务业垃圾,按其性质又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垃圾分类包括分类收集、垃圾分拣、分类利用和分类处置等多方面,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失败,而多部门对垃圾分类环节的多头管理极难形成合力,在实际的操作中也易互相掣肘。

一、深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

深圳市公共道路上的垃圾桶一种是标识着“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另一种没有任何的分类标志。七成市民在公共场所会有意识地将垃圾分类投放,但因为不知道如何分类或者多数垃圾桶本身没有区别等原因而没有进行分类。对居民垃圾分类的问卷调查显示,深圳市近八成市民对家庭垃圾没有进行分类,多把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混装在一起投放在小区垃圾桶(池)里,仅有的分类是将能卖钱的可回收垃圾拣出;此外,深圳市小区中大多数垃圾桶没有分类标志,即使是分类垃圾桶,垃圾也没有分类投放。

可回收垃圾经过“居民、拾荒者、环卫工人”3个环节的筛选得到回收利用。然而对于餐厨垃圾、生活干垃圾(如废纸、金属、塑料、玻璃、纺织物、橡胶制品、陶瓷、渣土、婴幼儿妇女及病人的卫生用品),以及废旧电池、灯管、油漆桶、过期药品等有毒有害垃圾并没有分类,垃圾混合收集后首先运至垃圾中转站,然后运到垃圾处理中心,最终被填埋或焚烧。在一些机团单位和街道,垃圾桶虽然具有分类标识,但多数没有发挥作用。一方面,垃圾箱里的垃圾没有严格分类;另一方面,深圳市目前环卫部门和环保公司并没有垃圾分类运输车,可回收垃圾装置和不可回收垃圾装置最终用途都一样,并没有起到应有的垃圾分类作用。

果蔬垃圾、绿化垃圾和餐饮垃圾均为有机垃圾,其来源和成分相对简单。目前深圳市果蔬垃圾以卫生填埋及简易堆填为主要处理方式,餐饮垃圾基本是私人回收为主或卖给养猪场等进行废物利用。对于绿化垃圾,福田和罗湖区的做法是直接运往下坪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较大的枝条则送往枝桠粉碎厂粉碎,进行简易堆肥;南山区收运后的绿化垃圾大部分与生活垃圾混合收集,送往垃圾焚烧厂或填埋场进行处置;盐田区和原特区外则主要采用简易堆填或直接回归绿地方式处理。

二、深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配套政策和执行措施乏力。

深圳市政府于2002年颁布了《深圳市城市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实施方案》,细化了垃圾分类的具体规定,对制定垃圾分类的详细标准,明确相关管理责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相应的法律体系和规定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一是立法过于原则性、缺乏可操作性。如对垃圾如何分类、分几类的没有明确规定,这给管理部门的具体实施带来了难度,使执行力大为降低。二是法律责任不够明确。现行立法缺乏地违反城市垃圾分类法律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流失的相关法律责任规定。这样既不利于垃圾分类义务人履行分类的义务,也无法对垃圾分类的违法行为有效制裁。

(二)统一收费,缺乏鼓励因素。

根据2007年施行的《深圳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深圳采取生活垃圾处理费和水费绑定收取的方式,特区内居民用户按13.5元/户・月定额收取;其他用户按排污水量计收,每立方米排污水量缴纳垃圾处理费0.27元(相当于按垃圾产生量125元/吨),而排污水量一般按用水量90%计算。每年征收的垃圾费达5亿元左右。这种“一刀切”的方法虽然对政府收取垃圾处理费有充分保障且简单易行,但是这种收费方式不论垃圾分类与否及垃圾实际量多少,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不能起到任何的激励和诱导作用。

(三)政府部门多头管理,难以形成合力。

垃圾减量和分类收集是一项系统工程,但目前全市生活垃圾清运、处理由市城管局负责,废旧物品回收、再生资源利用由市科工贸信委负责,有毒有害垃圾和电子垃圾又由市人居环境委负责。人人有责的结果容易导致人人都不负责。就纵向来看上级对下级的指挥监控不力,导致有禁不止;横向上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出现有费可收、有利可图的事情多家监管,“打篮球”争抢利益,而有责无利或责大于利的则“打排球”互相推诿,有的部门在部门利益竞争的驱使下,进行“选择性执法”,有的甚至重审批轻监管、乱审批不监管,部门之间缺乏明确完善的协调合作机制。

(四)宣传教育不到位,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淡薄。

政府部门、学校和广播传媒都提倡并积极宣传垃圾分类,但由于对如何分类和收集投放的宣传不到位,大部分的市民也仅是养成了垃圾要入箱的习惯,投放垃圾时,仍然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混在一起投放;分类垃圾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形同虚设。我们的宣传工作还任重而道远。从幼儿园和学校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对建立垃圾分类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幼儿园和多数学校由于没有意识到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在升学率和提高成绩的压力下,多把环保宣传当成应景和做秀,并没有真正投入精力,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五)垃圾末端处置简单粗放,未形成产业链。

深圳市目前垃圾末端处置有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垃圾分类后,收集后又混合处理,影响了居民积极性。或垃圾虽有分类收集,却不能实现分类运输,混合装运的结果使得垃圾分类成为一句空话,也使城市街头的分类垃圾桶成为一种摆设。二是垃圾处理硬件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社区的垃圾基础设备,比如垃圾转运电瓶车改装、垃圾中转站技术升级等所需资金,都是物业处无法承受的,需要政府出资。而政府又无如此大的财政预算,这就形成了矛盾。三是有毒有害垃圾和餐厨垃圾处理复杂,触及利益。有毒有害垃圾的处理,由于企业处理成本高,政府的补贴又不到位,从事相关行业的企业就少之又少,也使一些推行社区有害垃圾收集的物业小区陷入尴尬境地。餐厨垃圾的处理,虽有正规的餐厨垃圾处理站,但却面临开工不足的问题,每天处理量仅占到饱合量的40%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一种经济因素在起作用。将餐厨垃圾承包给固定人员回收是餐饮行业的普遍做法。如果实行餐厨垃圾的集中专业化处理,将会触及到一个利益链,直接和潜在的阻力相当大。四是可回收再生资源利用的垃圾种类繁多,而我市目前并没有一个与垃圾分类有关的专业市场,并建立相应的配套设施和管理制度,因此目前要实现垃圾分类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垃圾分类回收的方法篇2

关键词:垃圾分类;清运方案;重心法;优化选址;Dea模型

中图分类号:tU757文献标识码:a

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是指从源头上将垃圾分类回收与再利用,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我国城市众多,大多数城市的垃圾分类化处理水平尚浅。在垃圾的分类回收与清运过程中,垃圾中转站的作用占据主要地位,为减少垃圾运输成本、降低二次污染及提高装载效率提供了可能[1]。为此,探索科学的分类方法与垃圾中转站优化选址,对提高垃圾回收处理的效率至关重要。

1国内外垃圾分类回收与清运现状

在国外,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将垃圾分类回收进行了推广。例如在德国,每户有4个大垃圾桶:绿桶(收集食物残渣、花草果皮、残枝落叶等生物垃圾);蓝桶(收集各种废旧报纸广告等);黄桶(收集各种塑料食品包装、塑料水瓶、易拉罐、日常废旧塑料等);黑桶(收集除上述垃圾以外的其他垃圾)。另外,每隔几条街,设置有专门的垃圾桶回收各种丢弃的玻璃瓶子,家具电器,政府规定在专门的时间由专门的人员来清理。

在我国,虽有分类垃圾桶,但回收多采用混合收集方式,实际效果不明显。在清运方面,混合收集的垃圾需要被运到中转站进行分类,工作量大且效率低下。在垃圾处理方面,我国主要采用焚烧、填埋的方法,对环境危害极大。

由此可见,我国目前垃圾分类回收与清运体系存在很大缺陷,提高垃圾分类与清运水平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2垃圾分类回收与清运方案探索与垃圾中转站选址

2.1现阶段可行的分类方法

从经济与社会综合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可行的垃圾分类处理方式如下:厨余垃圾可以使用脱水干燥处理装置处理,处理后的干物质送饲料加工厂做原料;可回收的垃圾可以分类收集,分别回收再利用;有毒有害的垃圾可以运送到专门的处理中心集中处理;不可回收的垃圾可以运送到填埋场或焚烧场。

因此,可以结合垃圾的最终去向将垃圾进行以下分类:可回收类(如纸质垃圾、玻璃类垃圾、塑料类垃圾、可回收金属类垃圾等);不可回收类(如不可燃的硬性垃圾,如砖瓦、瓷器等);厨余垃圾类(如一般性厨余垃圾和生物垃圾);有害垃圾(如电子垃圾、化学垃圾、医疗垃圾、建材垃圾等)。

2.2垃圾收集方法与清运方案拟定

垃圾收集清运时,可以结合垃圾分类方法,采取“四分一整”体系:

“四分”:将收集点的垃圾桶分成4个收集箱,用以收集4大类垃圾;将小型垃圾收运车的车厢分为4个区域,用以盛装垃圾收集点的4大类垃圾;将一个中转站设置为4个区域,用以囤放分类收集后的垃圾;将大型运输车分为4种车型,专车专运各类垃圾。

“一整”即通过垃圾转运车,将垃圾回收与转运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自始至终进行分类,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这样,垃圾清运的各个环节便可以很好的联系起来,同时省去了在中转站对垃圾进行分类的麻烦,节约了运输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清运效率。

2.3垃圾中转站位置的优化

垃圾收运系统包括收集、中转、运输3部分,并由中转站划分为收集和运输2个阶段.垃圾的收集、中转和运输形成了整个“逆向物流”网络结构[3]。

在该结构中,垃圾收集点的垃圾只能就近运往一个垃圾中转站,而对于一个垃圾中转站可以接受其覆盖范围内的多个垃圾收集点的垃圾;同时,一个垃圾中转站的垃圾进行分类后需运往不同的垃圾处理场。我们知道,垃圾收集点与处理厂一般是固定的,而垃圾中转站却可以灵活设置,因此,中转站位置的选择对于降低运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使清运路线最短,可以参考物流选址的理念,引入重心法,确定垃圾收集点与处理中心重心位置作为单个中转站的选址位置。

5结语

5.1结合实际,提出了一套较为可行的垃圾分类回收与清运方案

经过研究,采用迭代重心法建立了单个中转站的优化选址模型,并引入Dea提出了对优化前后中转站效率评价的方法,最后以一个实例对两个模型进行了验证,证明了其可行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5.2存在以下不足

中转站优化选址模型仅考虑运输成本,具有一定局限性;相关数据来源具有一定主观性,精确度不高;实例分析的对象有一定局限性,不能代表一般性地区。在后续的研究中,将在这些方面逐步完善。

5.3垃圾分类回收与清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其设计因素众多,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结合各地域特殊的人文地理条件,科学的制定垃圾回收与清运方案。

参考文献

[1]董杰.小型垃圾中转站效率评价Dea模型实证研究——基于满意度评价体系[J].当代经济,2012(2).

[2]贾传兴,彭绪亚,刘国涛,刘长玮,翔,邓镓佳.城市垃圾中转站选址优化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J].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1).

垃圾分类回收的方法篇3

【关键词】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化

我国是世界上垃圾处理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有资料显示我国600多座主要城市生活垃圾年产量接近2亿吨,人均年产垃圾500公斤,并且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许多城市已经陷入“垃圾围城”的尴尬境地。而在城市生活垃圾中,居民生活垃圾占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的60~70%。但目前居民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机制效率并不高,大量可回收物品混同于普通垃圾流入垃圾处理厂进行焚烧或填埋等方式的处理,这不仅增加了垃圾处理的时间和成本,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一、对城市居民生活垃圾的界定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是指包含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产生的垃圾,具体细分为厨余垃圾:指一般家庭餐前餐后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如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可回收垃圾:可以再生循环利用的垃圾,包括废纸、玻璃、塑料、金属、布料等;有害垃圾:需特殊处理的垃圾,如废旧电池;其他垃圾:一些难以回收的垃圾,如厕纸。

二、建立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回收机制意义重大

随着城市中心的不断开发利用,出于综合的考虑,垃圾处理厂一般建设在离市中心很远的地方,这样增加了垃圾处理的成本。并且随着近期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城市人口即将迎来下一个高峰,城市居民垃圾的产生量也将大幅度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置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对大气、地下水、土壤和植被等也造成污染,危害了人们的健康,解决好城市生活垃圾的意义重大。同时,城市生活垃圾也被认为是最具有开发潜力并将不断增长的一种资源,因此研究城市生活垃圾回收机制的现状,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回收率,将“垃圾围城”变成“资源围城”是现代城市发展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回收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居民对垃圾分类观念迷糊不清

随着城市化的加剧,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概念并没有特别清楚的认识,多数只知道垃圾桶上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并且无法正确将一些不常见垃圾进行分类,因此在扔垃圾时也没有严格按照垃圾桶上的指示。当然这些分类远远是不够的,会给后续回收环节带来不便。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本身学术界对垃圾分类的研究就很不成熟,对于垃圾分类的研究必须全面分析垃圾的物理、化学等性质以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分类过多可能造成垃圾回收设备和程序变得尤为复杂,占用太多时间和资源,分类过于简单又可能给后续处理带来很大的麻烦。另外,居民自身对分类知识的不全面也是原因之一。很多居民忙于追赶城市化的快节奏生活,并没有用心对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

(二)缺少回收动力,分类投放效果不佳

从政府的角度看,目前仅制定了一些规定仅对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工作提供技术指导,但并没有出台一套完整的针对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监督居民的行为,导致垃圾投放行为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从个人的角度看:环保意识尚未真正植入人心,在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相冲突时居民多会倾向于前者。想要将回收机制落实到实处,必须打好群众基础,使居民深刻意识到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性。

(三)垃圾回收行业未能真正市场化、产业化

目前,我国的垃圾回收处理产业依旧是以政府补助为主的公益性事业,这样的运营模式并不能长久,并且运行机制效率不高。没有有序的市场竞争和完整的产业链条支撑,也造成管理上的障碍,比如很多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拾荒者,他们经常在垃圾箱中翻找有价值的垃圾,将整理好的垃圾又再次弄乱。

四、解决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回收机制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学术界加强对垃圾分类的理论研究

高校和一些科研中心应加强垃圾分类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究,注重基础层面的调研。生活垃圾的成分十分复杂,并且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季节也会有所不同。在研究垃圾分类的理论和技术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变化,使理论和技术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适应更大范围的使用。

(二)扩大对居民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力度

政府要加强宣传工作,通过网络、广播、报刊和电视等媒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环保宣传和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工作,比如:通过央视或地方电视台增加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公益广告。各级学校加强对环保和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提前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开展一些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校园活动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大奖惩和监督力度

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包含对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全部过程的约束,涉及对回收主体、回收客体和回收内容的全部要素的政策规范,才能使城市生活垃圾回收机制具有让人信服约束力。同时,可以借助舆论的力量进行执法监督,惩恶扬善,奖惩分明。

(四)以小区为单位建立“社区回收便利店”

要想将拾荒者真正纳入到整个环保行业,形成产业链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首先需要取消个体流动商贩的形式,按地区对他们进行身份识别统一编号分发废品回收专用证,再以小区为单位设立社区回收便利店;将分类好的生活垃圾变卖给便利店赚取积分,积分可用来兑取便利店的日常用品或者指定商家购物折扣,这样也能带动商家的消费人群提高商誉。最后由有指定回收证的人来提取便利店中分类好的垃圾卖给垃圾中转站,这样也扩大了环保行业的岗位需求,让拾荒者不再过“游击”生活,政府也需制定一些特殊政策给他们的家庭带去关怀。另外,垃圾回收产业运营不能光靠政府补贴,需转变成有竞争能力的企业性质,通过投标或者招标的形式将民间基金聚集起来。

如果地球上连一滴干净的水,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没有,那还要赚那么多钱,拼命城市化有何用?为了更好地保护气土水要管理好生活垃圾,有效回收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是实现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最有效的方法。只要人人都切实做到垃圾分类回收,共建一个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型社会,城市将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李艳,安云云.城市垃圾回收系统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7:150-151.

[2]谢和成.城市垃圾回收利用的必要性及对策[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5.04:42-44.

[3]张玲玲.垃圾分类回收行为研究现状探讨[J].硅谷,2015.02:233-240.

垃圾分类回收的方法篇4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日本经验

abstract:thegrossquantityofurbangarbageinChinaisincreasingyearbyyear.But,thegarbagedisposalisstillmainlyleftinpilesonexposedyardsorburiedundergroundthusbringingabouttheproblemssuchaspollutionduetogarbage,wasteofresourcesandshortageoflandareaforgarbageburying.thebestwaytosolvetheproblemsisgarbagesorting/recovery.themainreasonswhythegarbagesorting/recoveryprocessissodifficulttoimplementinChinaaretheout-of-dateideas,lackoftheoretical/practicalinvestigationrelevanttotheprocessanddeficiencyofgovernmentaleffortstodothat.inthisrespectJapaneseaccumulatedplentifulexperienceincludingthenationalpolicyofurbangarbagedisposalbysorting/recovery,completestatisticaldataprovidedbylocalgovernments,feasiblecuttargetinunexecutionandthesystematicandcarefuleducation.allofthesearethelessonstobelearnedbythegovernmentsinChina.

Keywords:urbangarbage;sorting/recovery;Japaneseexperience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基本国情是:人均资源不足,技术相对落后,城市管理水平不高。要处理好经济、社会、环境三者间的关系,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用循环经济模式取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体现在生产方式的改变上,则要求建立工业生态系统;体现在生活方式的变革方面,则要求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实行分类回收,而不是一味地丢弃。要探讨中国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问题,首先要分析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及问题。

一、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

先来看看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总量的增加情况。2002年,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3?638万吨[1],比上年增加1.2%;2003年,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4?857万吨,比上年增加8.8%[2]。

要精确地计算某一年的全国城市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是困难的,原因是我国还缺乏精确的统计数据。如有2000年的城市人口数据(200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但却没有2000年的城市垃圾产生量的数据;有2002年的全国城市垃圾清运量,但却没有精确的城市人口统计数据。

然而,计算某个城市某年的人均垃圾产生量,是可以做到相对精确的。比如大连市的情况,2003年的年清运垃圾总量为54.75万吨[3],平均每天1?500吨。2003年大连市区人口为274.78万[4],平均每天每人产生垃圾为0.55千克。

长期以来,中国大陆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露天堆放。即未经任何处理就地堆放在各城市周围的垃圾场里。由于产生垃圾的量大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各大城市逐渐被垃圾场所包围,学术界早已有“垃圾围城”之说。

近年来,随着政府环境意识的增强以及环保经费投入的增加,一些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修建垃圾填埋场对城市垃圾进行卫生填埋的比例在逐渐提高。以辽宁省的沈阳和大连为例。大连市早在几年前就实行了“垃圾袋装化”,每天产生的1?500吨垃圾的98%都进行卫生填埋;沈阳市近两年也投资修建了两个大型的垃圾处理场,其中较小的老虎冲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日处理能力为1?500吨,日处理能力达到沈阳市生活垃圾的40%。从全国的情况来看,2002年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为7?404万吨,占垃圾总量的54.3%[1];2003年的无害化处理为7?550万吨,占城市垃圾总量的50.8%[2]。

2002年国家建设部曾委托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和桂林等八个城市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先期分类回收废纸、废塑料和废电池。但进展效果并不理想。大连市中山区的桂林社区,被媒体称为是全国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单位之一,但据笔者考察,与日本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状况相比,差距还很大。

应该说,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个世界性难题。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这个难题的出路,就在于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如果不解决城市垃圾分类问题,就无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任何一个垃圾填埋场都要占用土地,而且每个修建好的垃圾填埋场都有一个使用年限的问题。例如,沈阳市苏家屯的老虎冲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为97.25公顷,使用年限为40年。假如现在沈阳市的生活垃圾已经进行了分类,并回收了其中的50%,那么就可以由于堆放垃圾所占用的库容体积减少一半,而使这个投入很多成本的老虎冲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年限延长到80年;如果回收了其中的90%,而只将其中不可燃的也无法回收的10%送去填埋,那么,这个填埋场的使用期限就可以大大延长,可以使用400年。可以设想,如果不进行垃圾分类,不仅垃圾中可作为资源的部分无法进行充分地回收,就是作为垃圾填埋场的土地资源也会日趋紧张,何谈城市乃至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笔者就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问题同几个城市的城建局环境卫生处的负责官员进行过访谈,访谈对象中几乎没有

对目前的城市垃圾分类现状持乐观态度者。是什么原因使得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难以实行呢?

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中

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城市生活垃圾回收难以展开的原因很多,既有政府职能部门管理者的管理观念方面的问题,也有学术界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理论与方法缺乏研究以及研究的深度不够等问题。此外,国家及各地方政府究竟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重视到何种程度也值得反思。

1.观念方面的问题

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无论是政府部门的管理者还是普通的城市居民都还处于模糊状态,至少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满足于对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状况与水平的认可。20世纪90年代之前,国内很少有城市投资修建垃圾填埋场,无论是垃圾场还是遍布于城市大街小巷的垃圾箱,给人的感觉是恶臭、令人恶心。因为居民拒绝在自家门前摆放垃圾箱而同城市或者街道(社区)管理者发生冲突的事件时有发生。但经过短短的十几年,很多城市实行了垃圾袋装化,撤消垃圾箱而采取了“垃圾不落地”的回收方式,恶臭气味大大减少,对于垃圾处理方式的改进,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市民,都有明显的感觉。同一些官员谈起此事,都认为能达到这个程度已实属不易,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垃圾回收方式不过如此,不要急于实行分类回收。其二,观念方面的问题还表现在对于垃圾分类回收难度的认识上。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人员以及垃圾处理场的管理人员访谈时发现,真正能经常接触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负责人士几乎都指出了垃圾分类过程的困难。垃圾分类在经济上究竟是否合算?现有垃圾中的有价值成分比如纸张、金属以及塑料等已经被拾荒者捡走,剩下的主要成分大多是厨余,有多少价值还很难说。如果将厨余等有机物用于堆肥,限于肥料质量及成本等因素又很难保证农民愿意购买。更何况,由谁来进行分类?由谁来投资?居民是否认可等都不好说。所以,结论就是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好是好,但现在恐怕还没有到那个地步。

2.理论研究方面的缺乏

应该说,学术界对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正是造成对垃圾分类的观念模糊不清的原因之一。下面这些问题是亟须研究的: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与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经济的关系。学术界从理论上深刻理解和阐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政府决策者在城市发展战略方面给予垃圾分类以应有的重视。

从事环境管理研究的人员要对垃圾成分结构进行细致的研究。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季节,垃圾的产生量和垃圾的成分都会有显著的区别。而垃圾成分的区别确实又影响到下一步的决策,比如是否要配备垃圾焚烧设施以及使用何种功能的设施才合适等等,就必须考虑到垃圾中有机物的量及各组分的比例。这方面,学术界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就目前而言,还很少见到具体的不同城市的垃圾组分分析的研究报告。而没有翔实而准确的实证研究报告,政府管理者便缺乏作出决策的科学依据。

还要对居民有关垃圾分类回收的认可程度加以研究。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生活垃圾的分类涉及到社区里每个家庭的很多方面。比如,对居民的教育问题,是向居民收取垃圾分类的费用还是向居民支付收取废品的费用?或者说,现在的旧报纸、空罐头瓶、废包装纸箱等都是由拾荒者(收废品的)收走,虽然便宜,但居民还是能够卖一些钱的。分类回收是否要支付居民的“卖破烂”后得到的这部分钱?从一定意义上说,市民的支持程度在垃圾分类方面将起到决定作用。

还要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构建加以研究。现在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系统还有很多问题。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是,如果可以实行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究竟该由哪个部门来具体负责更合理?在我国的很多城市,垃圾填埋场是由环境保护部门来建设的,但具体的城市垃圾的处理却由城建局的环卫部门来管理,该如何协调和理顺两个与环境管理有关的职能部门间的关系?其次,如果要进行垃圾的分类回收,每个城市里的成千上万的拾荒者将面临“失业”的危险,是否会产生相应的社会问题?该如何组建垃圾分类回收的人员,是从下岗的失业工人中重新招收,还是从目前的大多来自农村的拾荒者队伍中选择?是二者兼而有之还是利用原有环卫工人即可?这里不仅有如何合理构建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问题,还有着保证社会稳定的政治学和社会学问题。

3.需要政府做出相应的努力

政府需要做出的努力包括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健全,以及与生活垃圾处理相关的政策的确立。虽然说中国早就将“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作为两项基本的国策,但是,显然“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的施行力度要小于“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一个领导干部可能因为超生一个孩子而被撤消职务,但却很少有因为环境保护不力而被撤职的干部。衡量、考核干部的政绩,首先要看当地的经济增长指标和社会稳定程度而非其他,因此在城市发展的战略决策时,在财政预算的资金投向方面,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这一问题不受到重视反倒成了普遍的正常的现象。在城市垃圾分类回收方面,日本政府的具体做法很值得我国各级政府借鉴。

三、值得借鉴的日本城市垃圾

回收经验

日本从1989年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回收,20年来在废弃物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对居民投放生活垃圾的具体管理,乃至于对居民进行关于循环经济知识的教育等各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参考。

1.国家政府必须重视相关法律的确立

日本政府历来重视资源问题,1999年由内阁会议通过并由环境厅在2000年出版的《环境白皮书》中明确指出“21世纪是环境的世纪”,日本要面向21世纪来建构“最适量生产、最适量消费、最小量废弃”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日本确立了“环境立国”的发展战略。在这种战略思想指导下,各种垃圾回收利用的技术开发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法律保障体系的确立也不断地得到突破和完善。

日本在1970年就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到现在已经过多次大规模的修改。1990年日本制纸联合会为防止二恶英类物质的污染,制定了《纸浆制造业自主限制方针》。1991年国家制定了《再生资源使用促进法》即《再循环法》。1995年,制定了《关于促进容器包装分类收集及再商品化法律》即《容器包装再循环法》(1997年实施)。1998年制定了《特定家庭用电器再商品化法》即《家用电器再循环法》,从2001年4月开始实施。2000年制定了《推动建设资源再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建筑工程材料再循环法》、《食品循环资源再生利用促进法》等,均从2001年起开始实施[5]。

我国应该学习日本在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方面的做法,制定更加具体配套的可操作性强的相关法律。

值得借鉴的还有日本政府建立的一套合理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以千叶县的佐仓市为例,市政府下设一个环境课,专门负责对各社区的居民垃圾的回收。居民在家里就按照环境课下发的“垃圾回收日历”的具体要求,将家中的生活垃圾分类完毕,这个管理机构约定每个月的某个星期的某一天专门回收可燃物、不可燃物以及其他的类别,居民对此一目了然。这种系统化、制度化的回收系统从设计时的考虑到具体的实施步骤都十分细致,对于每个环节的管理,均行之有效。

2.政府应该有确定的规划和清晰准确的削减目标

各地方政府应该有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清晰的废弃物削减目标,这一点日本政府的做法是很可取的。无论是长期的垃圾削减目标,还是每年具体的削减数量,在日本每年公布的《环境白皮书》中都有准确可靠的数据。比如“一般废弃物排出量的推移”、“一般废弃物的最终处理场地的剩余容量和剩余年数的推移”、“一般废弃物的循环率的推移”、“不法投弃件数及数量的推移”、“容器包装占一般废弃物总量的比率”、“一般废弃物的构成”等信息,从1989年到1998年,每年都有具体的数据。环境保护部门的努力工作及对这些信息的公布,不仅可以使研究者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可靠的资料,同时也便于民众能了解到这方面的信息,有助于提高民众的环境意识。

3.对居民要进行系统而细致的循环经济知识的教育

应该清楚,居民是垃圾分类回收的主体,他们的认知程度决定了垃圾分类回收的成败。有观点认为,日本国民的基本素质尤其是表现在环境意识方面要远比不发达国家的民众好,对此我们也持相同看法。但我们认为要改变民众的环境意识并非难事,要相信大多数的居民对于垃圾的分类回收是持支持态度的,关键在于管理者的具体做法是否易于被民众接受。如前文所说的佐仓市的环保部门有很好的居民环境教育措施,不仅在专门用于回收各类垃圾的不同颜色的垃圾袋上印有明显的各类图案,同时还将大型垃圾的收费标准一同发给每个家庭。政府的环境管理部门还定期给居民授课,内容就是与循环经济相关的各类知识。日本还将环境教育与环境法律相结合配套实施,规定每年的10月为“再循环推进月”。为得到国民的理解与合作,每个推进月都进行广泛的普及教育活动。期间举办各种形式的报告会,对推进循环利用有功劳的人士加以表彰,而经费则由地球环境基金出资支持。

当然,对日本垃圾分类的作法也要作具体的分析,未必要全盘照搬。比如,日本的垃圾收费制度中对粗大垃圾的收费标准较高,投弃一个旧电视要支付500日元。我国城市家庭垃圾回收是否收费以及如何收费是要针对具体国情及具体城市的经济水平来确定的。

参考文献:

[1]200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eB/oL].(2003-06-05)[2008-07-31]..

垃圾分类回收的方法篇5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日本经验

abstract:thegrossquantityofurbangarbageinChinaisincreasingyearbyyear.But,thegarbagedisposalisstillmainlyleftinpilesonexposedyardsorburiedundergroundthusbringingabouttheproblemssuchaspollutionduetogarbage,wasteofresourcesandshortageoflandareaforgarbageburying.thebestwaytosolvetheproblemsisgarbagesorting/recovery.themainreasonswhythegarbagesorting/recoveryprocessissodifficulttoimplementinChinaaretheout-of-dateideas,lackoftheoretical/practicalinvestigationrelevanttotheprocessanddeficiencyofgovernmentaleffortstodothat.inthisrespectJapaneseaccumulatedplentifulexperienceincludingthenationalpolicyofurbangarbagedisposalbysorting/recovery,completestatisticaldataprovidedbylocalgovernments,feasiblecuttargetinunexecutionandthesystematicandcarefuleducation.allofthesearethelessonstobelearnedbythegovernmentsinChina.

Keywords:urbangarbage;sorting/recovery;Japaneseexperience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基本国情是:人均资源不足,技术相对落后,城市管理水平不高。要处理好经济、社会、环境三者间的关系,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用循环经济模式取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体现在生产方式的改变上,则要求建立工业生态系统;体现在生活方式的变革方面,则要求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实行分类回收,而不是一味地丢弃。要探讨中国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问题,首先要分析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及问题。

一、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

先来看看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总量的增加情况。2002年,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3?638万吨[1],比上年增加1.2%;2003年,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4?857万吨,比上年增加8.8%[2]。

要精确地计算某一年的全国城市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是困难的,原因是我国还缺乏精确的统计数据。如有2000年的城市人口数据(200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但却没有2000年的城市垃圾产生量的数据;有2002年的全国城市垃圾清运量,但却没有精确的城市人口统计数据。

然而,计算某个城市某年的人均垃圾产生量,是可以做到相对精确的。比如大连市的情况,2003年的年清运垃圾总量为54.75万吨[3],平均每天1?500吨。2003年大连市区人口为274.78万[4],平均每天每人产生垃圾为0.55千克。

长期以来,中国大陆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露天堆放。即未经任何处理就地堆放在各城市周围的垃圾场里。由于产生垃圾的量大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各大城市逐渐被垃圾场所包围,学术界早已有“垃圾围城”之说。

近年来,随着政府环境意识的增强以及环保经费投入的增加,一些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修建垃圾填埋场对城市垃圾进行卫生填埋的比例在逐渐提高。以辽宁省的沈阳和大连为例。大连市早在几年前就实行了“垃圾袋装化”,每天产生的1?500吨垃圾的98%都进行卫生填埋;沈阳市近两年也投资修建了两个大型的垃圾处理场,其中较小的老虎冲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日处理能力为1?500吨,日处理能力达到沈阳市生活垃圾的40%。从全国的情况来看,2002年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为7?404万吨,占垃圾总量的54.3%[1];2003年的无害化处理为7?550万吨,占城市垃圾总量的50.8%[2]。

2002年国家建设部曾委托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和桂林等八个城市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先期分类回收废纸、废塑料和废电池。但进展效果并不理想。大连市中山区的桂林社区,被媒体称为是全国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单位之一,但据笔者考察,与日本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状况相比,差距还很大。

应该说,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个世界性难题。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这个难题的出路,就在于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如果不解决城市垃圾分类问题,就无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任何一个垃圾填埋场都要占用土地,而且每个修建好的垃圾填埋场都有一个使用年限的问题。例如,沈阳市苏家屯的老虎冲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为97.25公顷,使用年限为40年。假如现在沈阳市的生活垃圾已经进行了分类,并回收了其中的50%,那么就可以由于堆放垃圾所占用的库容体积减少一半,而使这个投入很多成本的老虎冲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年限延长到80年;如果回收了其中的90%,而只将其中不可燃的也无法回收的10%送去填埋,那么,这个填埋场的使用期限就可以大大延长,可以使用400年。可以设想,如果不进行垃圾分类,不仅垃圾中可作为资源的部分无法进行充分地回收,就是作为垃圾填埋场的土地资源也会日趋紧张,何谈城市乃至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笔者就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问题同几个城市的城建局环境卫生处的负责官员进行过访谈,访谈对象中几乎没有

对目前的城市垃圾分类现状持乐观态度者。是什么原因使得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难以实行呢?

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中

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城市生活垃圾回收难以展开的原因很多,既有政府职能部门管理者的管理观念方面的问题,也有学术界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理论与方法缺乏研究以及研究的深度不够等问题。此外,国家及各地方政府究竟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重视到何种程度也值得反思。

1.观念方面的问题

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无论是政府部门的管理者还是普通的城市居民都还处于模糊状态,至少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满足于对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状况与水平的认可。20世纪90年代之前,国内很少有城市投资修建垃圾填埋场,无论是垃圾场还是遍布于城市大街小巷的垃圾箱,给人的感觉是恶臭、令人恶心。因为居民拒绝在自家门前摆放垃圾箱而同城市或者街道(社区)管理者发生冲突的事件时有发生。但经过短短的十几年,很多城市实行了垃圾袋装化,撤消垃圾箱而采取了“垃圾不落地”的回收方式,恶臭气味大大减少,对于垃圾处理方式的改进,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市民,都有明显的感觉。同一些官员谈起此事,都认为能达到这个程度已实属不易,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垃圾回收方式不过如此,不要急于实行分类回收。其二,观念方面的问题还表现在对于垃圾分类回收难度的认识上。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人员以及垃圾处理场的管理人员访谈时发现,真正能经常接触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负责人士几乎都指出了垃圾分类过程的困难。垃圾分类在经济上究竟是否合算?现有垃圾中的有价值成分比如纸张、金属以及塑料等已经被拾荒者捡走,剩下的主要成分大多是厨余,有多少价值还很难说。如果将厨余等有机物用于堆肥,限于肥料质量及成本等因素又很难保证农民愿意购买。更何况,由谁来进行分类?由谁来投资?居民是否认可等都不好说。所以,结论就是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好是好,但现在恐怕还没有到那个地步。

2.理论研究方面的缺乏

应该说,学术界对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正是造成对垃圾分类的观念模糊不清的原因之一。下面这些问题是亟须研究的: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与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经济的关系。学术界从理论上深刻理解和阐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政府决策者在城市发展战略方面给予垃圾分类以应有的重视。

从事环境管理研究的人员要对垃圾成分结构进行细致的研究。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季节,垃圾的产生量和垃圾的成分都会有显著的区别。而垃圾成分的区别确实又影响到下一步的决策,比如是否要配备垃圾焚烧设施以及使用何种功能的设施才合适等等,就必须考虑到垃圾中有机物的量及各组分的比例。这方面,学术界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就目前而言,还很少见到具体的不同城市的垃圾组分分析的研究报告。而没有翔实而准确的实证研究报告,政府管理者便缺乏作出决策的科学依据。

还要对居民有关垃圾分类回收的认可程度加以研究。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生活垃圾的分类涉及到社区里每个家庭的很多方面。比如,对居民的教育问题,是向居民收取垃圾分类的费用还是向居民支付收取废品的费用?或者说,现在的旧报纸、空罐头瓶、废包装纸箱等都是由拾荒者(收废品的)收走,虽然便宜,但居民还是能够卖一些钱的。分类回收是否要支付居民的“卖破烂”后得到的这部分钱?从一定意义上说,市民的支持程度在垃圾分类方面将起到决定作用。

还要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构建加以研究。现在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系统还有很多问题。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是,如果可以实行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究竟该由哪个部门来具体负责更合理?在我国的很多城市,垃圾填埋场是由环境保护部门来建设的,但具体的城市垃圾的处理却由城建局的环卫部门来管理,该如何协调和理顺两个与环境管理有关的职能部门间的关系?其次,如果要进行垃圾的分类回收,每个城市里的成千上万的拾荒者将面临“失业”的危险,是否会产生相应的社会问题?该如何组建垃圾分类回收的人员,是从下岗的失业工人中重新招收,还是从目前的大多来自农村的拾荒者队伍中选择?是二者兼而有之还是利用原有环卫工人即可?这里不仅有如何合理构建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问题,还有着保证社会稳定的政治学和社会学问题。

3.需要政府做出相应的努力

政府需要做出的努力包括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健全,以及与生活垃圾处理相关的政策的确立。虽然说中国早就将“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作为两项基本的国策,但是,显然“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的施行力度要小于“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一个领导干部可能因为超生一个孩子而被撤消职务,但却很少有因为环境保护不力而被撤职的干部。衡量、考核干部的政绩,首先要看当地的经济增长指标和社会稳定程度而非其他,因此在城市发展的战略决策时,在财政预算的资金投向方面,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这一问题不受到重视反倒成了普遍的正常的现象。在城市垃圾分类回收方面,日本政府的具体做法很值得我国各级政府借鉴。

三、值得借鉴的日本城市垃圾

回收经验

日本从1989年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回收,20年来在废弃物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对居民投放生活垃圾的具体管理,乃至于对居民进行关于循环经济知识的教育等各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参考。

1.国家政府必须重视相关法律的确立

日本政府历来重视资源问题,1999年由内阁会议通过并由环境厅在2000年出版的《环境白皮书》中明确指出“21世纪是环境的世纪”,日本要面向21世纪来建构“最适量生产、最适量消费、最小量废弃”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日本确立了“环境立国”的发展战略。在这种战略思想指导下,各种垃圾回收利用的技术开发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法律保障体系的确立也不断地得到突破和完善。

日本在1970年就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到现在已经过多次大规模的修改。1990年日本制纸联合会为防止二恶英类物质的污染,制定了《纸浆制造业自主限制方针》。1991年国家制定了《再生资源使用促进法》即《再循环法》。1995年,制定了《关于促进容器包装分类收集及再商品化法律》即《容器包装再循环法》(1997年实施)。1998年制定了《特定家庭用电器再商品化法》即《家用电器再循环法》,从2001年4月开始实施。2000年制定了《推动建设资源再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建筑工程材料再循环法》、《食品循环资源再生利用促进法》等,均从2001年起开始实施[5]。

我国应该学习日本在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方面的做法,制定更加具体配套的可操作性强的相关法律。

值得借鉴的还有日本政府建立的一套合理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以千叶县的佐仓市为例,市政府下设一个环境课,专门负责对各社区的居民垃圾的回收。居民在家里就按照环境课下发的“垃圾回收日历”的具体要求,将家中的生活垃圾分类完毕,这个管理机构约定每个月的某个星期的某一天专门回收可燃物、不可燃物以及其他的类别,居民对此一目了然。这种系统化、制度化的回收系统从设计时的考虑到具体的实施步骤都十分细致,对于每个环节的管理,均行之有效。

2.政府应该有确定的规划和清晰准确的削减目标

各地方政府应该有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清晰的废弃物削减目标,这一点日本政府的做法是很可取的。无论是长期的垃圾削减目标,还是每年具体的削减数量,在日本每年公布的《环境白皮书》中都有准确可靠的数据。比如“一般废弃物排出量的推移”、“一般废弃物的最终处理场地的剩余容量和剩余年数的推移”、“一般废弃物的循环率的推移”、“不法投弃件数及数量的推移”、“容器包装占一般废弃物总量的比率”、“一般废弃物的构成”等信息,从1989年到1998年,每年都有具体的数据。环境保护部门的努力工作及对这些信息的公布,不仅可以使研究者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可靠的资料,同时也便于民众能了解到这方面的信息,有助于提高民众的环境意识。

3.对居民要进行系统而细致的循环经济知识的教育

应该清楚,居民是垃圾分类回收的主体,他们的认知程度决定了垃圾分类回收的成败。有观点认为,日本国民的基本素质尤其是表现在环境意识方面要远比不发达国家的民众好,对此我们也持相同看法。但我们认为要改变民众的环境意识并非难事,要相信大多数的居民对于垃圾的分类回收是持支持态度的,关键在于管理者的具体做法是否易于被民众接受。如前文所说的佐仓市的环保部门有很好的居民环境教育措施,不仅在专门用于回收各类垃圾的不同颜色的垃圾袋上印有明显的各类图案,同时还将大型垃圾的收费标准一同发给每个家庭。政府的环境管理部门还定期给居民授课,内容就是与循环经济相关的各类知识。日本还将环境教育与环境法律相结合配套实施,规定每年的10月为“再循环推进月”。为得到国民的理解与合作,每个推进月都进行广泛的普及教育活动。期间举办各种形式的报告会,对推进循环利用有功劳的人士加以表彰,而经费则由地球环境基金出资支持。

当然,对日本垃圾分类的作法也要作具体的分析,未必要全盘照搬。比如,日本的垃圾收费制度中对粗大垃圾的收费标准较高,投弃一个旧电视要支付500日元。我国城市家庭垃圾回收是否收费以及如何收费是要针对具体国情及具体城市的经济水平来确定的。

参考文献:

[1]200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eB/oL].(2003-06-05)[2008-07-31]..

垃圾分类回收的方法篇6

笔者在以色列学习参观一月有余,对以色列垃圾分类处理的做法感触良多。垃圾污染对于人类生活的严重危害,不仅仅是对生活环境的污染,更重要的是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而垃圾,只有混在一起时才是垃圾,一旦分类回收就是资源,就连那些被称为微型杀手的废电池等物品也可以化害为利,可以说垃圾是一种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据相关资料记载,人们对于“垃圾场寻宝”的关注由来已久——第一个项目是在1953年以色列的黑瑞亚垃圾填埋场启动,目标是回收富含矿物质的垃圾碎屑以改善当地柑橘园的土壤质量。

而我国的垃圾分类处理要根据自身实际,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垃圾资源化道路。从这一点讲,以色列给了我们不少的启示。

垃圾分类处理意义重大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产生许多生活垃圾。而目前许多城市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还是多采取填埋和焚烧的方法。垃圾填埋的费用很高,处理1吨垃圾的费用约为200元至300元人民币。另外,还存在占用土地资源,污染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等问题。而垃圾焚烧,目前仍存在很多争议。

垃圾分类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分捡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点显而易见。1、减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腐蚀。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可减少垃圾数量达50%以上。2、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会导致动物死亡,因此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危害。3、变废为宝:垃圾中的纸张、塑料、金属等很多物质都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使之重新返回人类身边,这种变废为宝的过程就是垃圾减量的过程。

在以色列,“希里亚山”这个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这个矗立在以色列第一大城市特拉维夫市郊的垃圾山存在了将近半个世纪,堆放了当时整个以色列四分之一的垃圾。不过令人叫绝的是,以色列政府在十年前将其关闭之后,并没有简单地清理掉这座山,而是把它作为昔日破坏生态的标志保存下来,警醒后代。

现在的希里亚山已经变身成了先进环保技术的示范教育基地,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了无数当地百姓到此休闲娱乐。改造后的垃圾山已经不再散发刺鼻的气味,公园管理人员告诉笔者,目前垃圾山已经被覆盖上了2米~3米厚的土壤,并且有专门的沼气回收设备散布在各处,使垃圾不再散发臭味,而产生的沼气可用于整个公园的发电。下一步,他们打算将整个垃圾山用一层塑料薄膜加一层土壤覆盖,用来回收雨水,并实现整个垃圾山的绿化。到时候,游人就可以登高俯瞰特拉维夫的海岸线了。

希里亚山脚下的游客接待中心每天都要接待络绎不绝的学生旅游团和访问团。中心里所有的东西都是由垃圾回收之后的再生物制造的。家具由再生木材制成,座椅由旧轮胎制成,装饰物是由五颜六色的易拉罐、玻璃瓶等制作的。学生每天在这里学习环保知识并自己动手用环保材料制作各种生活和装饰用品。外面的院子里是错落有致的人工湿地,被垃圾污染的水体经过湿地的过滤后可以用来灌溉花草。在环保示范区里,垃圾处理设施利用生物技术可以将每天运到此处的生活垃圾数量减少90%,经过分解处理的垃圾再由这里被运往南方沙漠地带进行统一填埋。现在临时的户外垃圾处理厂将来会被封闭的处理车间取代,游客在这里将完全感觉不到垃圾的存在。

希里亚山脚下的塑料瓶在要搬运的垃圾中占很大体积,而空瓶回收可以降低垃圾的运输费用。据测算,每收集1000万个空瓶子,可以省去500吨垃圾,即1万美金的垃圾运输费。由于赫里亚垃圾填埋场被关闭,运至以色列南部的垃圾成本要远远高于1万美金。为了降低垃圾运输成本,特拉维夫市率先开始回收空瓶,该措施深得民心。原来估计一年收集300万个瓶子,但实际收集到了1000万个。收集来的空瓶,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卖给以色列的工厂,或出口国外,使这个行业有所盈利。

如果按照中国的垃圾产量: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亿~7亿个,废塑料占生活垃圾的4%~7%。分类分捡出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分类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分捡出1吨易拉罐能冶炼出1吨铝块,可少开采20吨铝矿。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确实我们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可再生资源。

以色列垃圾分类的成功事例可以说明,垃圾进行分类很有必要,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中国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还处于起步阶段,(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存在着分类不细、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督等问题,因此我们通过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垃圾分类有助于后续处理

由于垃圾数目及种类繁多,在物理化学性质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也因为各个国家的具体国情不一致,所以对于垃圾的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垃圾分类收集是垃圾处理环保化的前提条件,垃圾分类收集的必要性首先在于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在垃圾处理的几种方法中,源头处理最重要,不分类就不能处理。分类分好了再拿去填埋、焚烧,才能产生良性循环,降低对空气和土壤的污染。

垃圾分类回收的方法篇7

关键词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必要性;难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7)11-0294-02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升,垃圾产量也急剧增长,垃圾组成成分日趋复杂,以填埋为主的处理方式存在处理费用高、浪费土地资源、污染水资源等弊端,为解决上述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是完全可行的,如果农村工作将垃圾分类处理常态化,常抓不懈,垃圾产生的环境污染肯定可以得到有效遏制。

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理念的推动下,不少县启动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经济条件稍好的村都在村道旁设立了垃圾桶,公共区域配备了环卫人员,并且对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及时清运。在这一模式下,垃圾遍地的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观,农村环境整体整洁度提高,但是垃圾终端处理问题也逐渐显现。

1我国农村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式

1.1我国农村垃圾的分类

农村的垃圾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有机垃圾。主要包括厨余废弃物、瓜果皮壳、畜禽粪便、树枝花草等可堆沤植物类等。二是无机垃圾。主要包括灰土、煤渣、碎瓦片、碎陶瓷等。三是可回收废品。指具有回收价值可循环再利用的废物,包括废纸、废塑料、玻璃瓶、金属、织物及废旧家用电器等。四是有害垃圾。指垃圾中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包括废电池、废灯管、废油漆、暖瓶胆、水银温度计、小电器、电子元件、农药瓶、药品、杀虫剂、美发用摩斯起泡瓶、医疗垃圾等。五是其他垃圾。包括不可回收的塑料包装纸、废纸巾、女性卫生用品等[1-2]。

1.2垃圾的终端处理方式

一般情况下,垃圾最后的处理方式分为焚烧、堆肥、填埋和再生处理。能回收利用的都是可再生处理的,如金属、塑料瓶等;堆肥适用于厨余垃圾和果皮等有机垃圾;焚烧一般适用于塑料制品,日常产生的垃圾多为此类,焚烧的优点是会将垃圾的体积变为原来的5%左右,重量大约是原来的1/15,再进行填埋,但是焚烧处理费用高,且要求焚烧物一定要干燥,如果水分过高焚烧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二f英,这就是为什么我国焚烧炉一直有但却不常使用的原因,因为我国的垃圾是干湿不分离的;填埋是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垃圾处理办法,成本较高,但因为操作简易而得到广泛应用[3-4]。

1.3目前农村垃圾处理方式的缺陷

村里收集的垃圾通过“镇转运”环节压缩中转到县,最后到县级填埋场进行垃圾填埋。然而,随着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产量日益增多,垃圾成成分日趋复杂。数据表明,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人均日产量为1.07kg,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年产量近3亿t,农村垃圾的大幅增长导致出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垃圾量猛增致使填埋场消化垃圾压力剧增。农村与县城垃圾的总日产量变成原来县城垃圾日产量的数倍,这使得县级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年限大大缩短,大量的垃圾填埋场堆埋成山。二是垃圾填埋场侵占土地资源严重。根据测算,每1万人1年所产生的垃圾总量至少需要666.67m2土地进行填埋,那么一个100万人口的县,每年填埋垃圾就需要永久性占地6.67hm2,土地浪费数量令人咋舌。三是垃圾填埋处理的费用高昂。通过填埋的方式处理垃圾的费用为200~300元/t不等。四是垃圾填埋场周围的环境受到污染。一方面填埋场周边臭气熏天(夏季尤为突出);另一方面即使填埋场做了防渗漏处理,但是地下水还是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2农村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垃圾直接填埋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有目共睹,解决此类问题的最根本办法就是进行垃圾分类。“分”即意味着节约与环保,“混”则是浪费与污染,垃圾产生之后,通过对其第一步的投放进行指导与控制,将混杂的垃圾按照属性分类,提高垃圾的纯度和价值并降低垃圾的处置成本和难度。

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在对垃圾进行处理时焚烧占70%以上,并且比例还在不断上升。以在垃圾分类回收上做得很好的日本为例,日本大阪舞州工场是一个大型垃圾处理厂,经过24h不间断自动化运转,舞州工厂每天可以燃烧处理900t普通垃圾、逾100t大型垃圾。普通垃圾经过焚烧炉900℃高温的焚烧以及分解、除臭等过程也是发电的过程。该工场现在发电达量到了21990kw,每年能有6亿日元的卖电收入,十分可观。反观我国农村垃圾填埋的处理方式,缺点显而易见,而优点仅仅是操作相对简单。而我国未加大力度推行垃圾焚烧处理方式主要的原因就是垃圾分类不到位,导致垃圾焚烧的单位处理成本高,并且有可能会造成二次空气污染。要想将垃圾的价值充分利用起来,使其产生经济效益又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垃圾分类处理是目前最好的路径。

3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的难点分析

其实,在村民将垃圾投向垃圾桶之前,已经经过了初步的筛选,能够直接进行出售的废品,如废纸、塑料瓶、玻璃瓶、金属等都被筛选出来搁置一边卖给废品站。剩下的厨余垃圾、塑料包装、尘土等基本都是混合收集混合处理的,这给垃圾后期处理增加了成本也提高了难度。

3.1村民垃圾分类意识薄弱

对于垃圾分类,农村比城市起步晚,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到位,再加上留守的村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因而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薄弱,无法正确认识到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时,公众媒体支持的力度远远不够,垃圾分类宣传在广度、深度、频度上亟待加强。

3.2垃圾的分类指导不明确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即使有垃圾分类的意识,也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分类,而垃圾桶上也很少有清楚的说明。比如,现在绝大多数地方的垃圾桶都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2类,然而人们并不清楚哪些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哪些又属于不可回收垃圾。例如,废纸可以回收,而对于一次性纸杯是否可回收,不少人都有疑问。又如厨余垃圾普遍理解为厨房做菜或日常饮食剩下的垃圾,但打包用的一次性餐盒就不属于厨余垃圾。由于垃圾分类指导的不明确导致了垃圾分类的可操作性大大降低。

3.3配套设施落后

配套设施包括硬件设施的配备和垃圾清理人员的配备。虽然部分地区已配备了垃圾桶,但是个别偏远山区由于经济水平较低或居住分散等原因还未将配套设施配备到位。然而,即使某些村配备了分类垃圾桶,从外观上看垃圾桶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2个不同分收口,但实际上这2个口都通向同一个垃圾桶,也就是说其实垃圾桶内部是不分类的。有些具有垃圾分类意识的村民在扔垃圾时将垃圾分好类,分别放置于不同的垃圾回收桶,但是很快发现他们原先分类好的垃圾被清运人员混在一起装进了垃圾车,因而有意识进行垃圾分类的村民见到这样的情况之后便不再愿意进行垃圾分类,因为即使进行分类也是徒劳。

4完善农村垃圾分类的对策

4.1加强垃圾分类的意识教育

万事开头难,垃圾分类要在一个地方贯彻实行,没有30~40年的坚持是实现不了的,在这期间要加强群众的环保意识,要让群众感受到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必须从孩子开始抓起,培养他们的垃圾分类意识,直到整个社会形成了垃圾分类的意识并自动去实施才算成功。

对于垃圾分类意识的培养,校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日本作为一个垃圾分类回收极其成功的国家,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他们从幼儿园开始就进行相关的教育,通过家庭层面的教导、学校里开设相关的课程、到垃圾处理工厂现场参观等方式,基本上每个小学生都能熟练自如地根据规定进行垃圾分类。现在日本的年轻人所谓的环保意识只是遵循规矩而已,但我国民众缺少这样的环保规矩意识,因为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育极度缺失。培养孩子的垃圾分类意识可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方面增加垃圾分类方面的书籍与图册的发行;另一方面学校增设相关课程并组织和举办主题活动。长此以往,孩子们的垃圾分类意识必能有一个显著性的提高,通过孩子的意识和行为影响家长,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4.2加大垃圾分类宣传

主要是两大类的宣传,一类是垃圾分类的意义宣传,另一类是垃圾具体分类和操作宣传。首先,在电视上播放公益广告进行宣传,同时保证投放精准。在农村地区,电视是村民娱乐活动的主要项目,电视广告可以收到最为广泛的宣传效果。但是,对于农民来说,广告投放的具体频道与时段也有一定特征,地方频道和天气预报类节目时段的广告投放更具针对性。其次,纸质资料宣鳌t诖迕窕疃点张贴垃圾分类宣传单,经济条件允许的村向每户发放特制的挂历,将垃圾分类具体内容嵌套其中并将有害垃圾的回收日期勾画出来,以便村民随时查阅。最后,活动宣传。定期举办垃圾分类宣讲活动或者垃圾分类知识有奖竞答评比,胜出者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如生活用品,尤其号召家庭主妇和儿童参加活动。

4.3垃圾分类指导简单化

在指导村民进行垃圾分类的过程中,不能照搬日本那样8~9种分类方法,如一个饮料瓶都要拆分成瓶盖、瓶身、商标塑料纸3类分别进行投放的做法。在垃圾分类的初级阶段,要避免由于分类过于复杂而导致村民出现抵触情绪,只需在家设置3个垃圾桶进行简单的分类即可。一是厨余垃圾,以湿垃圾为主,可以放置村内沤制池堆沤,最后形成的有机肥回归农田;二是可燃类垃圾,主要包括塑料包装纸、干的废纸巾等;三是不可燃垃圾,主要包括灰土、煤渣、碎瓦片、碎陶瓷等,因为北方多数农村都是自行烧煤供暖,冬季煤渣产量较多,此类不可燃垃圾需要单独用垃圾桶盛放。剩下的可回收垃圾一般农户都会自行收集好,而有害垃圾由于每户平时的产生量都很小,所以只需把有害垃圾集中放置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等待挂历上标示的收集日再进行投放即可。

4.4完善垃圾分类的配套设施

在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时,配套设施需要跟进。主要涉及4个部分的设施,即分类垃圾桶、垃圾沤制池、垃圾收集与运输设施、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其中,由于垃圾构成中70%为可堆腐的厨余垃圾和菜叶果皮等有机垃圾,可就近建造可堆腐垃圾沤制池,将这部分的垃圾集中沤肥就地消化能大大减少农村垃圾的运输量和填埋量。而垃圾收集人员的专业培训也必不可少,以免出现将分类好的垃圾混合装运的情况。

5结语

垃圾分类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做好的,这至少需要2代人的努力。事实上垃圾分类重要的是如何充分发挥村民的主动性,将垃圾分类投放意识植入村民心中,用意识规范村民每一次的垃圾处理行动,垃圾分类问题才能得到妥善解决,长此以往,将垃圾分类处理常态化,常抓不懈,必定能还农村一个整洁、干净的环境。

6参考文献

[1]钱展.浅析日本的垃圾处理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现代交际,2011(6):16-17.

[2]魏垂敬.农村垃圾分类处置切实可行[J].中国发展观察,2014(3):53-55.

垃圾分类回收的方法篇8

关键词:社区垃圾分类;对策研究;湘潭市

湘潭市以创建“两型社区”为突破口,在社区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一是以建立“两型社区”为契机,我市大多数街道乡镇都成立了“两型社区”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组织领导。二是在社区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上,大多数社区注重宣传、通过多种激励措施注重引导和群众参与,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从目前现状来看,我市社区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尚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存在的问题出发,为全面推行社区垃圾分类,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创新宣传手段,搭建网络宣传平台

一是要提高垃圾分类回收的常规宣传力度,搭建多层次、多渠道宣传平台。通过公益广告语、广告牌、电子荧屏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引导。通过电视公益片和现场培训指导,将宣传重心转移到分类方法和操作的指导上;通过编写实用的《垃圾分类指导手册》等方式,在社区发放,指导居民规范处理日常垃圾。例如:我市羊牯塘街道制作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小树叶卡通贴纸,贴在社区公告栏、投放至居民家中,让居民熟知垃圾分类方法,引导和培养公民的垃圾分类习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常规宣传方法上,可以通过在重点节日(如“世界地球日”)、重要法律实施纪念日(如《环境保护法》)、敏感时期(如雾霾天气)开展专项的垃圾回收处理宣传教育,增强宣传的实效性。例如,湘潭大学羊牯塘社区联合湘大各社团、协会,在世界环境日广泛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知识抢答赛、万人签名、辩论赛等专题活动,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很好地调动了大家参与的积极性。二是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媒体已成为了人们生存生活方式,要通过开设垃圾分类与生态文明教育专题网站,通过开设社区论坛、官方微博、人人网公共主页,建立飞信群、QQ群、微信群等互动平台,建立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为居民送达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成果,定期与垃圾分类、生态环保相关的信息,督促社区居民时刻注意自身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是否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

二、创新分类回收模式,实现垃圾回收产业化、网络化

一是建立垃圾分类回收“一条龙”的运行机制,实现垃圾回收产业化。我们可以借鉴株洲市攸县建立的“一肓匠厝桶四筐”的一套垃圾分类回收的运行机制。在果园里、稻田边、菜地里或者山林边设置凼肥坑,用来处理厨余垃圾,在各村设置垃圾焚烧池和有害垃圾收集池,用来焚烧纸杯、卫生纸等不可回收垃圾和收集电池、废旧灯具、化妆品等有害垃圾;“三桶”放置家中,用于临时收集和运输有害垃圾、填埋垃圾和焚烧垃圾;“四筐”用来分类存放玻璃、塑料、金属和纸张等可回收垃圾,最后由城中垃圾回收公司定期定点上门免费收取垃圾。二是实施“互联网+分类回收”模式,实现垃圾回收网络化。社区垃圾分类,意义更重要在于变废为宝,实现垃圾资源化循环利。在新媒体时代,通过设计微信、QQ通信平台、移动app等移动化、社交化的快捷链接方式,实现居民、上门回收人员、垃圾处理方的网络对接,构建网络垃圾回收系统运行模式,实现垃圾回收的多元互动一体的信息化运行模式。建议借鉴深圳推行的“回收哥”垃圾分类模式。深圳利用手机app、微信和网站实现居民线上交投废品与“回收哥”线下回收的深度融合。老百姓只要轻点手机,就可预约安全可靠的“回收哥”上门服务,几分钟搞定废品分类难题,从而实现了垃圾回收分类模式的创新。

三、综合多种激励措施,建立利益导向机制

一是政府应加大垃圾分类回收的奖励经费投入,设立垃圾分类和减量推进专项奖励经费,对垃圾分类和减量业绩突出的社区和街道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对垃圾分类和减量达标的家庭,按照一定比例给予物业收费补贴。二是社区应建立家庭环保积分e卡通。居民持卡定时、定点投放,做到干湿分离、分类放置。实施积分奖励制度,如15-25分奖励6元,26-40分奖励10元,41-60分奖励14元,奖金自动存入分拣卡的账户中,居民可以使用这张e卡通里的积分换取再生纸笔记本、环保手电筒、环保购物袋等小礼品;可以用e卡通乘坐公交车,也可以在e通卡联盟商家消费。对在社区垃圾分类中表现突出的家庭,由社区免费提供垃圾回收袋或者直接给与其它物质奖励,并作为评选社区环保类“两型家庭”等的主要条件之一。通过激励手段,有力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参与积极性和参与率、分类效率。

四、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构建多元治理机制

一是要以社区居民为主体。建议成立由社区、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楼门小组等组成的垃圾分类监督委员会,使他们成为社区垃圾分类治理的宣传者、倡导者、监督者,检查社区内的垃圾堆放点,同时,规定社区中的每一户家庭轮值做值日生,在轮值日如果垃圾堆存处发现没有分类的垃圾,就由当日轮值家庭负责进行分类。如我市羊牯塘社区没月一次的二手物品交易和义卖等形式的活动就是很好的尝试;二是要从青少年开始培养垃圾分类回收意识。社区与学校联合开展垃圾分类环保活动,并把参与垃圾分类作为中小学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的重要内容,以“一小带全家”的模式,使小学生成为家庭和社区垃圾分类的“小使者”和“小能手”;三是要注重运用发挥老年人的优势,发动离退休老人支持和参与家庭及社区垃圾分类。如高新区桥湾社区组织老人定时、定点上门收取废旧电池、纸盒等轻便、易保管的可回收垃圾的方法值得借鉴;四是要注重发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教师、学生在垃圾分类中的表率作用,在全市党政机关、学校、宾馆、公园等选择一定数量单位开展垃圾“零废弃”试点,并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标准,从源头做好垃圾减量与分类。五是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注重发挥环保志愿者在垃圾分类宣传、做“文明湘潭人”劝导员中的作用,通过以点带面,形成人人参与垃圾分类,人人争做文明市民的良好氛围。

垃圾分类回收的方法篇9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中图分类号]F323.22[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5)-3-324-1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扩张以及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产量、种类迅速而增加,垃圾处理任务越发繁重,垃圾处理难度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上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差、垃圾处理企业参与程度不高、垃圾分类市场化水平低等问题,导致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一直处于薄弱水平。完善城市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工作,实现城市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已经成为城市环境卫生等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这对于保护城市生态,节约利用资源,营造舒适、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1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

1.1城市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途径。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在城市垃圾中,金属、塑料以及废纸等可再生利用的生活垃圾占到40%,实现这些资源的回收利用,必须依靠垃圾分类回收,并进行无害化的处理来实现。

1.2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减少城市垃圾的总量。

将城市垃圾分为可再生垃圾、不可再生垃圾和有害垃圾,可再生垃圾可以直接进行回收处理应用,变废为宝,不再属于垃圾范畴,因而通过垃圾资源化程度的提高,减少了需要处理垃圾总量。

1.3垃圾分类回收有助于更好的保护环境。

现阶段我国对于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焚烧以及堆肥,其中一些可再生垃圾尤其是金属、塑料等,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分类回收处理,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同时也会造成土壤、水体等环境污染问题。

2当前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率较低,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是资源再利用的基础,但是现阶段大部分城市的垃圾收集管理方式仍然是混合收集,一些可回收利用的垃圾部分被污染,失去了再次利用的价值,由于未能实现源头的分类回收,因此增加了生活垃圾后期处理的困难。

2.2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严重。

由于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基础条件较差,垃圾回收过程中机械化处理设施相对较为匮乏,尤其是在收运过程中,因此造成了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中的二次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2.3部分城市居民对于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参与积极性不高。

一些城市的居民对于生活垃圾缺少分类收集的意识,甚至是对于可再生垃圾、不可再生垃圾以及有害垃圾的概念模糊,导致了在城市中设置的分类垃圾收集箱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影响了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实施。

3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实施模式研究

3.1逐步建立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在城市垃圾的分类处理上,应该建立具有城市垃圾分类投放、收运转运以及分类处理流程的收集系统。首先,在垃圾的标准分类上,应该按照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以及有害垃圾等类型的不同,合理的分类并设置不同的收集桶进行分类收集。在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点的布设上,应该根据居民区、办公楼等不同功能区域合理的设置,并重点确保分类收集垃圾容器的容量满足要求。其次,在垃圾的收运转运上,应该尽可能的采用密闭车、压缩车,解决垃圾收运转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最后,在垃圾分类收集的末端分类处理方面,应该根据不同类别的生活垃圾,单独制定相应的垃圾无害化以及资源回收利用处理方案,真正实现城市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与减量化处理。

3.2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

第一,在源头实现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不仅可以减轻后期垃圾分类处理的繁重工作任务,而且还可以有效的解决一些可再生垃圾的污染问题。因此,城市环卫管理部门应该强化对于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管理的宣传,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广告等载体,积极地宣传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意义。

第二,在城市垃圾分类管理上,可以探索采取分类收集工作由小区或单元负责管理的模式,通过按照城市小区或者是住宅楼单元设置垃圾分类管理员,动员城市居民自觉的参与到城市垃圾的分类收集工作中。

第三,应该严格执行好国家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以及其他的地方环境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对违法垃圾分类回收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处罚,增强城市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回收的责任意识。通过采取这些措施,确保城市居民积极地参与垃圾分类回收管理,实现源头上的垃圾分类回收。

3.3不断提升城市垃圾回收处理技术。

垃圾回收处理是城市垃圾管理工作的末端,也是整个城市垃圾管理最关键的环节。城市环卫管理部门应该不断的提高城市垃圾的处理技术水平,真正实现无害化与资源化。在具体的生活垃圾处理上,对于可回收垃圾应该由专业的处理部门通过回收利用、焚烧热解、生物处理进行统一的资源化处理,有害垃圾则应该由城市危废中心等环保部门进行专业的处理,餐厨垃圾则应该通过单独分类收集、密闭运输等进行合理的处理,其他垃圾则可以通过填埋、焚烧等措施进行处理。重点是遵循无害化、资源高效利用的原则,对不同的分类垃圾采取最有效的手段进行完善的处理。

4结语

城市垃圾的收集处理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不仅会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更会制约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在对城市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上,应该遵循无害处理、资源利用的基本原则,完善城市垃圾的源头分类、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等处理流程,充分利用生活垃圾中的可利用资源,提高生活垃圾处理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一蓉.从国外城市垃圾的分类处理看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发展方向[J].天津科技,2011,01.

垃圾分类回收的方法篇10

按照当前的技术,回收一吨废纸可再造出800kg好纸,可以挽救17棵大树,节省3m3的垃圾填埋场空间,少用纯碱240kg,降低造纸污染排放75%,节约造纸能源消耗40%至50%。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钢0.9kg,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污染;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只要经过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以生产0.3吨有机肥料。

今年3月1日开始,杭州市8个小区成为杭州市垃圾分类第一批试行小区,今年年底前,杭州市将有40%的生活小区实行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将分为可回收物、厨房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四类。

垃圾分类,对广大市民来说,并不是一个新名词。2000年,杭州就成为全国第一批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但结果是十年难磨一剑。现在,杭州再次轰轰烈烈实行生活垃圾分类,人们不禁要问,这次能走多远?

垃圾分类为什么“退出江湖”

1990年代中期,国内一些城市开始倡导垃圾分类收集处理。马路边、社区里常能见到颜色各异的垃圾箱。

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变废为宝。

然而,这样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却始终在国内迈不开步子,不少分类垃圾桶实际上早就形同虚设,原因在哪里?记者日前走访了部分社区和居民,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部门管理不到位;市民环保意识低,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不强;丢垃圾时图方便,怕麻烦;不知道垃圾该如何分类;分类垃圾箱少等。

垃圾分类,城市一道难言的伤痛

每天的生活垃圾,我们往往都会把它放进垃圾袋,然后随手扔进小区垃圾收集点,至于这些垃圾最后都运到了哪里,如何处理,很少有人会去考虑。

按照现在世界人口估算,每人每年产生300kg垃圾,60年的垃圾总量如果全部堆放在赤道圈上,可堆成高5~10m、宽1km的巨大垃圾墙。这就等于把整个地壳的岩石圈和水圈外又镶上了一个垃圾圈,它已经开始围困着全球的陆地和海洋,污染着全球环境。

美国科学家预测,地球正处于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中期,与人类自身造成的环境污染密切相关。

我国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重的国家,目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占地约80多万亩,近年来又以平均每年4.8%的速度持续增长。全国600多座城市,已有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且有四分之一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

显而易见,城市垃圾处理的能力并没有跟上垃圾增长的速度。以北京为例,现有生活垃圾处理场地490处,其中大型垃圾卫生填埋场4座,中型垃圾卫生填埋场3座。累计填埋量3206万吨,总占地面积10km2,已经接近饱和。

处理垃圾付出的代价

目前,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是国际上通用的三种垃圾无害化处理方法。其中,卫生填埋是垃圾经过焚烧或者堆肥处理工艺、实现垃圾利用最大价值后,剩余残留物的最终处理方法。

建造垃圾填埋场的费用较为高昂。据估算,建造一个日处理垃圾200吨的卫生填埋场,需要资金2亿元。一个日处理垃圾500吨的垃圾焚烧场需要5亿至6亿元。1995年以来,国家花费了300多亿元用于清运和处理这些垃圾。北京市日产生活垃圾总量达近2万吨。每运一吨垃圾,从垃圾中转站到垃圾堆放场至少得花100多元人民币。一年光运这些垃圾就得耗去6亿多元,其中还不包括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每吨100元左右)。

面对围城垃圾这枚巨型“炸弹”,许多城市又从填埋变成了焚烧。已经拥有焚烧炉的城市包括哈尔滨、大连、天津、北京、上海、深圳、宁波、温州、武汉、重庆、广州、太原……这个名单还在不断增加中。与此同时,与垃圾焚烧有关的争议也日趋白热化。

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研究所专家赵章元认为:“焚烧不是一种最好的、科学的垃圾处理方法。污染不可避免,其中二恶英是谁都不敢否认的一级致癌物,而且累积效应是十分可怕的。”

面对垃圾焚烧厂在中国迅猛发展的势头,美国环境健康基金全球化学安全项目总监约瑟夫・迪冈提出忠告,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最好不要买那些昂贵的机器,因为如果垃圾中大部分都是厨房垃圾,纸张,塑料(可以回收利用)。

一位环保组织的工作人员表示,无论填埋还是焚烧,都不能真正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真正的解决,一定要重视源头消减。包括净菜进城,限制消费性包装,循环利用包装物,建立完善废品回收系统,鼓励生产环节节省资源和循环利用资源,垃圾分类收集,垃圾计量收费,对垃圾排放大户实施惩罚性收费,对电池、灯管和包装等生产企业征收处理费等。

垃圾分类在国外

在一些特别注重环保的国家里,处理垃圾最有技术含量的环节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甚至被看作是一个外国人是否融入该国的标志。

日本:扔垃圾分日子

日本有家用分类垃圾箱,同时,扔垃圾还要分日子,每户都有统一发的表格,写着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玻璃、罐头、电池等10余种。如可燃垃圾(包括果皮、菜渣等)是每周一、三、五扔;每周二可扔旧报纸;每月第四个周一可扔不可燃垃圾,如电池等。日本垃圾袋是半透明的,所以扔了什么垃圾一目了然。

英国:3个垃圾箱

每个英国家庭都有3个垃圾箱,黑色垃圾箱装普通生活垃圾;绿色垃圾箱装花园及厨房的垃圾;黑色小箱子装玻璃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3辆不同的垃圾车每周一次将其运走。普通生活垃圾主要是填埋,花园及厨房的垃圾用作堆肥;垃圾回收中心则回收42种垃圾,如眼镜、家具等。

瑞典:垃圾能换钱

瑞典的许多超级市场都设有易拉罐和玻璃瓶自动回收机,顾客喝完饮料将易拉罐和玻璃瓶投入其中,机器便会吐出收据,顾客凭收据可以领取一小笔钱。瑞典的清扫公司给每户居民4种纤维袋,分别盛放可以再利用的废纸、废金属、废玻璃瓶和废纤维。清扫公司利用特制的废弃物回收车每月登门收集一次,对其他垃圾则是每周一次。此外在公寓、旅馆等公共住宅区设有专门的收集装置。

德国:出台《垃圾处理法》

德国从1972年就出台第一部《垃圾处理法》,规定垃圾分类、减量以减少填埋等,规范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理行为,有机物禁止填埋、禁止焚烧。按照规划,到2020年,实现所有城市垃圾不填埋、不焚烧的目标,全部再利用。

美国:根据所倒垃圾数量进行收费

美国最直接的刺激措施是根据所倒垃圾数量对人们进行收费。一些州对饮料瓶罐采用了垃圾处理预交金制,此法可使垃圾在重量上减少10%~20%,在体积上减少4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