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的现实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9:16

医养结合的现实意义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重庆医科大学临床专业一系、二系、三系现有各年级学生,采取整体抽样调查方式,抽取600人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54份,有效回收率为92.3%。

1.2方法

问卷抽查法。问卷共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客观选择题,共10题,旨在了解被调查者法律基础知识水平;第二部分为认知程度调查,共3题,分别是“医患关系中医务人员权利及义务了解程度”、“执业过程中涉及法律问题认知情况”和“对医疗纠纷中合法行为了解程度”。根据1~10题检测结果将学生分为a、B两组,正确率高于60%分为a组(答对6题及以上),该组呈现“医学法律基础知识相对较强”;正确率低于40%的分为B组(答对4题以下),该组呈现“医学法律基础知识相对较弱”。1~10题内容摘自“执业医师法律法规考试”相关题目,内容涉及“医疗事故处理”、“执业医师行为”、“追究医疗刑事责任机关”、“《母婴保护法》知识”、“献血法立法目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规定”、“甲类传染病疑似病人报告时间”、“违犯《医师法》承担责任”、“《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内容”、“患者权利”和“确立脑死亡意义”。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9.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医学生的法律知识掌握情况

在554份调查问卷中,关于医学法律理论检测题目中正确率超过60%的可视为“医学法律基础知识相对较强”,共计205人(37.0%),该类问卷分为a组;正确率低于60%的为“医学法律基础知识相对较弱”类,有349人(63.0%),该类问卷归为B组。

2.2对医患关系中医务人员权利及义务了解程度

在554份收回的调查问卷中,对医患关系中医务人员权利及义务见表1。kruskal-wallis检验,a、B两组医学生医患关系中医务人员权利及义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8271,p<0.01)。被调查医学生“医学法律基础知识相对较强”组较“医学法律基础知识相对较弱”组对医患关系中医务人员权利及义务更明确。

2.3对执业过程中涉及法律问题认知情况

医学生对执业过程中所涉及法律问题的认知情况调查结果见表2。kruskal-wallis检验,a、B两组医学生职业过程中涉及法律问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1.4868,p<0.01)。“医学法律基础知识相对较强”组较“医学法律基础知识相对较弱”组的医学生对执业过程中涉及法律问题更清楚。

2.4对医疗纠纷中合法行为了解程度

关于医疗纠纷中合法性为了解情况。kruskal-wallis检验,a、B两组医学生“医疗纠纷中合法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7097,p<0.01)。“医学法律基础知识相对较强”组较“医学法律基础知识相对较弱”组对医疗纠纷中合法行为认识更为清楚。

3讨论

3.1强化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加强法律意识教育,有利于应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法律素养偏低的状况。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情况堪忧,本课题问卷结果呈现,在554份返回的有效问卷中,有205人(37.0%)属于“医学法律基础知识相对较强”,349人(63.0%)医学法律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如此情况不加以调整,可以预见,后者在未来的医疗卫生事业工作中将会面临巨大法律困扰。无独有偶,一项关于2014年某医科院校《医学生法律素养的调查报告》显示,68.7%被调查者属于“法律知识薄弱”,24.2%被调查者呈现“对法律知识初步掌握”,只有7.1%的医学生对法律知识达到掌握程度,这一结果较欧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伴随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法律素养必成为当代社会人的必备素质之一,医疗从业者的法律素养也将是其开展工作的必备素质之一,必须强化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其次,强化法律意识教育,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毕业后将投身医疗卫生事业,执业过程中不免会遇到涉法问题,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较高的法律素养是其日后开展工作的必要能力。本课题调查结果显示,医学法律基础知识较好的同学在关于“医患关系中医务人员权利及义务”、“执业过程中涉及法律的问题”和“医疗纠纷中合法行为”等问题的认知程度上都显著好于另一组学生,在全面提高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基础上增强其法律意识,有利于医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

3.2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途径

医养结合的现实意义篇2

关键词医学生培养综合素质教育转变观念能力培养

现代科技和医药卫生事业迫切需要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切实加强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技发展,各学科的相互渗透,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出现,特别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化越来越明显。这些发展趋势要求当今的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既要有相应的专业素质,又要有专业学科相关的学科知识,而且学会和应用现代化技术的手段,及时捕捉各种新的知识信息,培养创造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分析力和综合能力,这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迎接医学科学发展的挑战具有重要的意义。

1转变培养观念

为顺应国际教育发展的大趋势,适应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要求我们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医学生培养观念,转变重专业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传授知识,轻视创新能力培养等观念。在医学生培养的指导思想上,切实转到注意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思路上来,下大力气提高医学生培养质量,使医学生真正成为思想素质好、工作适应能力强、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都能满足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人才[1]。

2优化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明确之后,优化培养方案就成了最重要的问题,如何设置课程,选择教材,开展教学,使学生获得所需要的素质和知识结构,这些都需通过优化培养方案来实现[2]。近些年来,一些院校制定的医学生培养方案一般都是各院校学科点能开课程的汇编,很多并不能充分反映当代科技的重大成就和前沿成果,所开课程很多内容陈旧,教材不规范,有的只有讲课提纲和参考资料,还有少数课程连讲义都没有,这种情况不能保证教学质量,靠这些培养方案及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质量很难适应未来科学的发展。因此需要改革课程体系,按照培养跨世纪人才的要求和新的专业目录的课程体系的需要,按照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要求,切实加强素质教育的能力培养,整体优化课程结构,认真做好医学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设计,构建新的教学计划,体现医学教育特色,形成独具特色的医学教学模式,实现数量粗放型教育向质量效益型教育转变[3]。

3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

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是为人民服务及做好服务的保证优秀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体魄,是树立良好医德医风的必要条件。学校是净化心灵的场所,教师是文明的传播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人格品质、道德修养,直接影响着学生,一名好的医学教师甚至会成为医学生从医后,还不断回头讨教的终身导师。对学生的身心素质教育应该掌握灵活的教育方式,避免生搬硬套的灌输式教育,应根据青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学生在切身体会中培养优秀的人格品质[4]。

3.1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师生中广泛开展各种社团活动、教师文化、节日文化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学生受到自然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崇高的情操,宽阔的胸怀[5]。

3.2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教师间形成文明高尚的互帮互助的同事关系,做到为人师表,同时更应深入到学生之中,解决大学生思想、心理、情绪及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医学生自我调节,承担困难、挫折的能力。

3.3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培养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可以说,对医学生的身心素质培养,是对医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重要条件,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身心素质,才能适应和驾驭飞速发展的当今医学[6]。

以上所说到的三方面的素质教育,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制约的,每一种素质都对其他素质产生作用和影响。现代人才的培养必须是既重知识,又重能力,更重素质,而医学人才的素质教育更是集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素质教育的建设对提高医学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发展祖国医学、振兴医学事业,改变传统教育的弊端,加速医学现代化具有积极而久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冉素娟,李廷玉.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培养高水平儿科医学人才.重庆医学,2005,2:225.

[2]林晖,魏永越.实施“三早教育”,努力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27.

[3]马金龙,高彦丽,南瑛.当代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8:50.

[4]胡彦,赵先柱,陈俊国.国内外高校教师培训研究对医学助教培训体系构建的启示.重庆医学.2006,21:2010.

医养结合的现实意义篇3

[摘要]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已有了深刻的变化和长足的发展,医疗服务市场逐步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模式转变,这给医院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新形势下医院如何进行人才培养,如何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人才是医院管理者应该重视的课题。

[关键词]医院;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a)-154-02

人力资源是影响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最重要战略资源,企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不断加大学科技术建设力度,积极开展医学科研和创新,努力培养跨世纪专业人才”[1],是医院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经济中能持续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1医疗服务市场的形势与医院人才需求的特点

1.1医疗服务市场的形势

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重新明确了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主义公益事业”的性质,并提出医疗机构改革要“以病人为中心”,明确了医院的办院宗旨仍然是要体现“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些实质内涵体现了新时期医院的工作具有更强的服务性。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服务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逐步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医院经营步入不完全市场经济的轨道,我国医疗服务市场进入了不完全竞争的市场[2]。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步完善,医院发展的外环境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独立经营实体的医院,已不能再由政府统包,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医院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由之路。

1.2新时期医院人才的特点与定位

针对新时期医疗服务市场形势的发展变化,医院人才的特点是应具备品德、服务、技术、经营和管理等全方面的素质。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人民服务,就要求医务人员要有高尚的品德、全优的服务理念、高超的技术,同时,医院进入市场经济,就要有经营的理念和质量效益的观点,管理是各项工作的关键,管理人才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多数医院管理人才匮乏,且多数公立医院中的管理人才是由专家型人才转换而来,这在过去计划经济时挥了应有的作用,但在今天市场经济的考验面前就显得力不从心,思路不阔,重点轻面,全局观念不够,有的还存在心胸狭隘,不能任人唯贤,不利于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新形势下医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社会主义高尚品德、有服务意识与服务技能的、掌握现代医学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心胸宽广、任人唯贤、掌握现代经营和现代管理技能的专业人才。

2新时期医院人才培养的思路

2.1人才效益性的认识

医院人才培养首先要认识投资与效益的关系。医院人才的知识转化可给医院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效益的产生具有间接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正是由于效益间接性和长期性的原因,加上医院管理者任期制的影响,一些医院往往对人才培养存在短期效益的思想与行为,采取医院人才的“拿来主义”(主要靠引进人才),“实用主义”(缺什么人才就引进或培养什么人才,什么时候缺,什么时候引进或培养)。人才培养缺乏规划性、目标性和延续性。这必然影响了医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医院远期目标的实现。所以医院人才培养应具有规划性与目标性,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培养制度,并长期开展工作,这样才能培养出医院所需要的人才,才能真正体现出人才培养的效益性。

2.2实行点与面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法

医院人才培养的原则之一应该是实行全员性培养。全员培养中应注意做到“点”与“面”的结合,“点”的培养,即指重点人才的培养,一般是从中、高级职称的中青年人员中选择重点人才苗子,定目标、给任务、加压力、重投资,强化品德与学术的造就,对其设立的培养目标是专业学科带头人,培养目的是使其较好地掌握新技术,跟上现代医学发展的步伐,使医院保持某方面的先进性。“面”的培养是医院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方面,首先,医院人才结构是一种由高、中、初档次医学人才互补形成的合理、稳定的能级结构,如临床学科的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的结构。只有各能级人才的合理存在、功能互补,才能发挥医院人才的最佳效果。其次,由于现代医学专业分工的精细化与病人的疾病、心理、社会因素的复杂化,使得医院人才群体性特征更显重要,也就是说,疾病的诊疗过程常常需要多学科、多能级的医务人员共同参与;医疗工作的完成有赖于医院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与有序配合。所以,只有搞好“面”上的人才培养才能使医院功能得到正常发挥,才能提高医院总体服务水平与医疗技术水平,真正增强医院整体实力,提高医疗市场的竞争力。医院人才培养应采取分层次培养的方法,初级人才主要是基础与素质的培养,尤其强调的是“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近年来对临床住院医师实行的一套科学化、标准化的全面、全程培养的方法,对医院人才培养具有战略意义。中高级医院人才培养侧重于掌握深、高、新的医学知识与技能,以及传、帮、带的能力。

2.3服务技术性人才的培养

现代医疗卫生工作突出服务性,要求医院在人才培养中必须改变重技术轻服务的传统观念,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具有专业技术素质与服务素质的服务技术型人才。服务技术型人才培养必须重视两个“三基”的训练,一是“技术三基”的训练,即通过医学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专业技术素质。二是“品德三基”的培养,即道德基础培养、法制基础教育及心理、社会基础知识教育。道德基础培养是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与职业道德意识;通过民族与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事业心与奉献精神;通过群体意识教育,培养集体亲合意识,个体互补意识,勤奋钻研精神。法制基础教育是要通过法制教育,尽快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观念与意识,使之能自觉地依法行医。心理、社会基础知识教育是通过医学心理学与社会人文知识的教育,使之懂得病人心理因素的作用,社会联系的影响,掌握与病人沟通的技巧,提高服务社会、服务病人的意识与水平。

2.4注重临床型医学人才的培养

医院人才培养应面向病人,面向临床,培养大批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医学人才。由于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其人才的成长周期较长,只有在临床一线,与病人直接沟通,严密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并坚持在诊疗工作中长期实践,不断积累,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优秀医学人才。但近年来出现了种种不利于临床型医学人才培养的不良现象,例如,现代先进医疗仪器的广泛应用,一方面为临床提供了便利的诊疗手段,另一方面也因此出现了一些临床医师重仪器、轻临床,放松了临床基本功的训练,一些医院因此淡化了严格临床培养的好传统。现有职称评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重文凭、轻实践,重外文与论文,轻临床的倾向。人事制度上医学人才或苗子随意改行,放弃专业改管理,管理专业人员又得不到重用,不能因人而用,发挥人才的最大优势,这些都影响了临床医疗梯队的正常建设,影响了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

2.5注意医院管理人才的培养

医院管理人才的培养问题均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观念上,对医院管理干部看成“脱产干部”“非专业人员”“不产生效益的行政干部”;培养上缺乏计划性和目标性,常“以干代培”,“以修代培”;途径上存在不重视卫生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而多是从医疗专业技术干部中选拔培养,忽视管理人才的专业性、科学性,认为临床专业技术干部锻炼一下就可以成为管理专业干部。其实,管理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高科技的科学,它具有生产性和效益性,尤其在新的形势下,医院运行机制上明显的市场性与经营性,以及内涵建设上对质量效益的要求,使医院管理作用凸显重要。只有搞好医院管理人才的培养,搞好医院科学管理,才能提高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才能给医院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使医院的正常经营与发展得到保障。

2.6量才而用、充分发挥人才的激励效应

在管理上要科学合理的设置工作岗位,配备合适的人才,明确不同岗位的责、权、利,完善岗位考评制度,合理使用精神、物质激励手段,发挥人才的最大作用,同时要尽可能满足人才的成就感和心理满意度,改进奖金补贴分配方法,加大知识、智能、能力、贡献在奖金补贴中的比重,在人才使用上做到“四用”,成绩显著的优先任用,贡献突出的破格重用,有发展潜力的抓紧使用,有棱角有创劲的大胆使用。以此增加对人才的吸引,促进人才快速增长,激活内部的竞争力[3],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使医院建设达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华.新形势下军队医院建设发展的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4,11(4):1-5.

[2]袁惠云,黄淇敏,罗蒙.公立医院医疗市场开发的机制研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3(3):288-290.

[3]王文聚,李晓琼.军队医院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3(3):269-270.

医养结合的现实意义篇4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岗位胜任力;职业素养;专业教学;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9)03(c)-0141-03

胜任力一般指的是某一工作中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的深层次特征[1]。临床岗位胜任力是指医疗服务中熟练运用沟通技能、学术知识、技术手段、临床推理、情感表达、价值取向和反思行为,以求所服务的个人和社区得到优质服务[2-3]。口腔医学技术是一个朝阳专业和产业,该专业的毕业生是到义齿加工企业、矫正修复体公司、口腔医疗器械公司从事义齿研发和制作、工艺的发明和改良、口腔设备及口腔材料发明和改进等工作。这就对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新的岗位能力要求。该专业毕业生不但要熟悉口腔和牙齿的解剖生理功能特点,更要有熟练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思路并最终解决问题。专业培养的目标和手段要紧密地和产业企业的要求结合起来,不能培养眼高手低的理论高材生,也不能只是企业流水线上的熟练工人。经过深入企业调查,和企业管理人员访谈,构建和确定口腔医学技术本科毕业生的最核心的岗位能力为:①复合型理论知识,要熟悉口腔医学尤其是牙齿颌骨的形态功能等,也要熟悉高分子化学、材料学、美学等方面的理论;②熟练的操作技能,懂操作,会操作,能够解决实践中的问题;③以沟通、审美、合作、创新为主的综合能力。

我国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起步较晚,口腔修复技师主要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改革开放将口腔瓷修复技术,钛铸造技术,精密附着技术,种植义齿修复技术,CaD/Cam技术引入我国,带动了口腔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人群口腔保健意识和口腔治疗水平的提高,社会在需要高素质口腔医师的同时,也需要高水平的口腔技师。此外,随着医疗高分子化学、口腔材料学、口腔设备学和口腔美容学等学科的发展,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义齿公司的技师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我国口腔医学技术人员的培养层次低,专业相关知识、专业操作技能、自我知识更新和适应行业发展变化的能力等即岗位胜任力与岗位要求相距甚远,不能适应专业发展的新要求。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本科教育急需发展,2005年,四川大学率先面向全国招生。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专业培养体系大部分院校还是参照医学培养模式即公共课程部分、专业基础部分和专业部分。而口腔医学技术是理学范畴,注重的是知识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的是实用型“技师”人才[4]。泰山医學院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专业2013年起面向全国招生,该校以胜任力为目标,对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专业教学体系进行了一些探索,总结如下。

1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导向,调整理论教学模式,夯实专业基础知识

口腔医学技术本科教育培养的是技师,既能胜任口腔修复、正畸工艺的各个流程和操作技术,又能够对实践中的如流程革新、技术发明、材料合成等进行思考,从而解决问题,促进口腔工艺技术的提升。夯实专业理论是胜任力的基础。通过课程体系的分段“整合”、教学内容的整体“融合”,使医学、工学知识在学生身上得到有机“复合”。我们在教学中不断调整课程体系:①打破三大块模式,融入更多的实验、见习、实践课程,精简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类课程,增设高分子材料学、医用分子材料学、美学、口腔医学美学、数字图像处理、口腔医学概论等课程,加大三大教学模块之间的衔接和融合。②实施模块化教学,将相关课程、实验重复课程模块化[5]。以口腔材料学为例,除前三章总论部分外,课程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分别为口腔内科学材料、口腔修复学材料。由于以上两门课均有涉及相关材料的实验课,所以可以删除口腔材料学实验课,将口腔材料学理论课拆分至两门课相应章节同时授课。③调整理论、实验课时比达1:2,更多地在实验实践中学习,培养动手能力。2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导向,培养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提升技能水平

学生的操作能力是其核心能力,培养出的学生必须能动手,会动手。围绕这一核心目标,逐步落实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的原则:①实验教学改革,将可摘局部义齿工艺学、固定义齿工艺学、活动矫治器工艺学等课程教学搬到实验室中,以实验教学为主,在做中学,先预习,再到实验室实验,最后带着疑问和实验心得看书、看课件,教师答疑。②见习模式和见习方法的研究,开学初专业教育放到义齿加工中心或相关设备公司,大一寒暑假即开始预见习,学生到广州、深圳、东莞、青岛、日照、泰安等地的义齿加工公司观摩学习。③实习模式研究,大三下学期开始实习,更多的融入产业,实习时间延长至18个月。反复的实践,使学生对口腔工艺流程、义齿加工仪器设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具备了较高水平的技工操作水平和岗位胜任力。

3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导向,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培养口腔医学技术本科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是其基本能力。国内口腔技师的水平与国外优秀技师比较,最大的差距不是技术学习和应用方面,而是突出地体现在内在的人文知识、专业素质及基本功的欠缺上。学生的人文修养、美学修养、交流和沟通能力对其技能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如技师加工的义齿,不仅仅是产品,更应该是艺术品,从美观、使用、舒适度、个性化等方面提升自己的水平。教学过程中:①开设医学心理学、口腔医学美学、修复工艺质量管理课程;②选修医患沟通、大学语文、奇石鉴赏等课程;③举办见习、实习讲座,请有关专家和技师现身说法,交流义齿加工过程中的好于坏、得与失;④鼓励学生参与教师和企业的科研项目。通过各种环节,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综合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达到学生理论学习、实践能力、科学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的培养目的[6]。

4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办好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本科教育的几点思考

①口腔医学技术与口腔医学在名称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但二者理学学位与学士学位的区别对学生的就业方向、志愿报考等影响是十分重大的。是否考虑使用口腔工艺技术等名称也需广大同行讨论。

②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减少生源的流失。学生入学后,真正清楚口腔医学技术和口腔医学的区别后心理落差较大,转专业率高,如该校2013级转专业率为29.4%,2014级为28.0%,这说明学生对口腔医学技术的专业认可度不高。同时,口腔医学技术毕业生转行率较高,很多人对本行业满意度不高[7]。王洪生[8]指出,口腔医学技术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一致的达到50.6%,62.7%的对目前的工作不满意或一般满意。入口和出口两方面都不甚满意,说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本科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才培养方向和定位还需进一步的明确。

③是否设立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本科教育的准入制度,实地考察师资、实验培训条件、实训基地、图书等,严格本科办学的准入。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专业在2013年之前全国只有10余所院校开设,近几年有井喷趋势,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纷纷申请设置该本科专业,教学水平良莠不齐,培养的人才也不一定具备胜任岗位的能力,严重影响了该专业的社会地位。对这样一个相对精细化的朝陽专业,办学的准入要求是否要更严格、更苛刻。

④细化口腔医学技术本科教育的培养标准,加快研究生培养。目前口腔医学技术有统一的教育教学的标准和要求,按照高等教育和产业对接的要求,是否尽快组织高校、企业、毕业生代表进一步研究、细化教育教学标准。另外,口腔医学技术的研究生培养高校非常之少,加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会对本科教育起到一个促进作用,也会对其专业地位有一个提升,也会对口腔医学技术本科教育教学反哺,加快其发展。

⑤尽快完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本科教育的教材体系。目前还没有一套适用于该专业的全国高等教育统编教材。有的院校使用自编教材,有的使用高职高专教材,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必须以胜任力为目标,精选、完善适合人才培养需要的专业课程及实验教材,形成知识配套、结构合理、内容协调、特色突出的口腔医学技术教材体系。目前,该校已编写《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拟编写《口腔素描学》和《口腔修复工艺质量管理学》等理论与实验教材。

⑥加强知识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前从事口腔医学技术教学的教师主要都是临床修复的医生,师资队伍知识结构不能够完全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师不能只是理论型的教师,而是懂教学、懂生产变革、懂经济的知识复合型人才。理论知识要丰富,动手操作和科技变革的能力更要强化。选派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践,同时聘请企业一线专业技师进校参与教学工作,逐步建成与企业联系紧密、规模稳定、人员互动、水平较高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9]。

医养结合的现实意义篇5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素养;中华传统文化;融合

1溯医学生职业素养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契合之源

1.1人本观

“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源起春秋时期名相管仲:“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指出人是江山永固的根本。《尚书五子之歌》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强调民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核心。人本思想在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中亦显而易见。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之《千金方》说:“人命之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生动地诠释了医者对生命的敬畏、尊重。纵览我国现代医学发展史,不难发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医学人文领域应用最为广泛,可以说达到了深入人心的程度。以病人为中心,患者至上,关爱病患,兼爱平等,尊重隐私等等无不体现出对患者的人文关照。事实上医生不是无所不能的,但人文关怀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医疗技术本身的局限性。“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唯有坚持“以人为本”,方能杏林春暖。

1.2和合观

有子在《论语》中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大意是人际关系以和谐为贵,和谐的基础离不开彼此尊重,以礼相待。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把“人和”的位置放在“天时”“地利”之上,可见人和的重要性。“和”有和合、和平、和顺、和谐之意。它“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5]。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宽厚、与人为善、求同存异等思想无不体现出“和为贵”的柔性追求。当下,医患关系问题最大的症结在于缺乏有效沟通、相互理解和换位思考,“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作为医生要善于心理换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懂得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以和为贵是化解医患矛盾、促进医患和谐的灵丹妙药。

1.3仁德观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生动地阐释了德行的重要性。意为君子需拥有宽容、坚忍、谦和的态度和光明磊落、磅礴大气的胸怀,像厚实沉稳的大地一样品德高尚载育万物。中华传统思想中崇仁尚德的道德理想和境界对医学文化的影响甚为广泛,诸如“医乃仁术,无德不立”“仁者爱人”“仁心仁术”等,并将医者使命和国家责任紧密相连,主张先“医人”而后“医国”,北宋杰出的思想家范仲淹曾说过“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从侧面说明了医生的使命堪比国家重臣,悬壶济世,德高位重。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论,至今仍是医务工作者的行为规范。他认为,对于求医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6]。可见,仁学与医学合为一体,架构起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伦理道德体系。

2悟医学生职业素养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之道

2.1天人合德:自觉与他律相结合

国学大家钱穆先生曾言:“‘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明代思想家张载认为,“天人合一”概括起来有两层含义,一是倡导“天人一致”,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二是主张“天人合德”,人应该效法天地,涵养身心,完善自我,诚明致知。“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与近年来医学界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相通的,不把“人”作为一个超然独立的实体,而是看作复杂的自然社会环境中的一员。人的健康受制于自然、社会等多种因素,医生在治病时除了关注疾病本身,还应关注自然、社会和心理等多因素的影响[7]。医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人命关天,责任重大,所谓“天”就是他律,“人”就是自觉,“合”就是担当。遵循“天人合一”就是要有医学的整体观、大局观,常怀感恩之心、良善之心,宽厚之心、包容之心。自觉自律、向善向上,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8]。

2.2知行相资:明理与践行相统一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王守仁所著《传习录》中有云“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意为“知行合一”。精读明阳心学,可将其深意理解为三段论,一是“知”的“良知论”。良知就是天理,是天赋道德,是与生俱来的潜藏内心深处可激发、可转化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具有内在性,强调人的道德认知。二是“行”的“方法论”。是由致知格物、胜私复礼修炼而成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具有能动性,强调人的道德实践。三是“合一”的功夫论。即坚守本心、“知行相资”、觉知躬行、明辨是非、抑恶扬善,达到明理与践行的统一。当前,我国医疗卫生系统沉疴积弊仍然存在,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是正风肃纪的关键所在。“知行合一”以其深刻独到、笃实精察的道德理想成为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遵循。唤醒和净化医学生内心的道德良知、道德觉悟和高尚境界,摒弃浮躁倾向和物欲追求,以文化人,成就大智、大诚、大真、大爱的大医、良医、明医、儒医。《国语》认为医生不仅能治病除痛,有“医人”的小作为,还要心怀天下,有使命担当“医国”的大情怀,此乃“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知行合一”立足本心,志向高远,既有知是知非的知识心,有知善知恶的道德心,有知明知暗的责任心,有知取知舍的平常心,有知进知退的行成心,此亦为医者之心。

2.3义利兼顾:重义与轻利相协调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义利”思想是一个复杂的命题。其核心问题集中在“义”与“利”的价值判断和多元导向。法家更加倾向于“贵利轻义”,道家的态度是“既超道义又超功利”,墨子以为“义,利也”,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义以为上”。义利的理性思辨绵延至今,社会进步和人性复苏的推手将儒家“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浮出水面,成为大众接受的主流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受社会多元化思潮的冲击,部分医学生存在着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倾向,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优秀传统文化是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好教材”。通过把握与运用传统民族美德有助于正确处理好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9]。义利观在医学生教育中的价值体现就是将“重义轻利”的观念扎根心中,并成为其职业精神。《诗经小雅小旻》有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语形象生动,深刻明晰。同源同理,它道出了作为一名医生应当遵循的职业操守:顾全大局,谨言慎行,重义轻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3谋医学生职业素养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耦合之术

3.1认识与实践相统一,固职业素养与传统文化融合之“本”

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培育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首先需要从认识入手,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价值理念和思想精髓,进而从实践落脚,激发学生的意愿、情感,判断和责任。构建完善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是第一步。以学科融合,资源共享、多校联动的模式建构医学生“人文学科课程群”,实现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的各学科与医学的深度融合。增强医学人文课堂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第二步。教师需不断创新思维模式,着力深耕和研磨专业内涵,创造性地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高度耦合,推陈出新,不落俗套,让新思想冲击头脑。复旦大学“网红”教授陈果的思修课之所以堂堂爆满,其根源在于她深刻、生动、优雅、有趣的授课形式。开展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教育实践活动是第三步。医学生医德教育的软肋在于实践,因为只有通过贯穿于医疗实践过程每个细节中的医德教育,医德才能作为一种内化的自觉感知和行为模式[10]。我校开展医学生体验式教育实践活动由来已久。在假期开展“做一周见习医生”的活动长达15年,“校友开讲啦”活动已持续两年,医学文化教育展示基地入驻寝室。床边教学、临床见习、生产实习阶段注重医德医风教育的浸润,学生在实践中体察医者境遇,聆听医者教诲,感悟医者情怀,从而达到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3.2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铸职业素养与传统文化融合之“魂”

中华传统文化智慧精深,理念超然,气度高雅,神韵飞扬,集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身,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所谓科学性就是求真,艺术性就是求美。去伪存真,尽善至美,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优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科学发展和艺术传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说,要唤起传统文化生命力,让更多美好的经典在时隔千百年之后流行起来,传承下去;唤起传统文化生长力,让古代先贤的情怀、智慧能在时代语境里观照当下,并能扎根、发芽、开花、结果,赋予今人以积极的思考和正能量[11]。《国家宝藏》《中华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集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于一身,为校园传统文化教育注入了鲜活的人文思想和强劲的精神力量。我校有着70年发展历史,校园充满浓厚的医学人文气息:“博学洁行、厚德济世”的校训深入人心;“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文化科技艺术节”“红医社”“医学巧绘”等活动异彩纷呈,极具人气;人体科学展览馆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成为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摇篮。

医养结合的现实意义篇6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职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精神塑造 

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类技能型人才。作为设有医学专业的高职院校来说,除了具备高职教育的共性之外,还应具有自身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其培养出来的高职医学专业学生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懂得尊重生命。 

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厚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尤其汇集了中国医学家智慧的、优秀的古医文,是培养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宝贵财富,医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必须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形成并传承。 

一、研究现状 

在多元化价值观共存的今天,人文精神的缺失是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为高职生的“价值困惑”,生源质量较差,但又关乎大众安危的高职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表现得更为严重。不少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对民族优秀文化、优良传统知之甚少,甚至造成了价值观的错位和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今后的工作。当前,培养高职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俨然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和趋势。 

针对这种现状,设立医学专业的高职院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向来以其独有的特质承载着传承和延续传统文化、思想责任观念、价值观念、人际和谐等民族人文精神的重任。高职语文课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大学”上,即通过提升高职生的生活感受力与认知能力,使其具备人文关怀意识,所以高职院校医学专业的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更要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医学专业语文教学应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塑造学生人文精神为主要目标。 

2007年,教育部高教司第38号文规定:“大学语文应作为高校全体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此后,大学语文的地位有了显著提高。然而,我国高职院校医学专业语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一份来自医学院校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少学生反对把《大学语文》设为必修课,其主要原因是:第一,大学语文教材多沿用中学《语文》教材编纂体例,没有充分考虑高职生的特点,缺乏创新;第二,高职语文教师仍然使用“课本、粉笔、黑板加嘴巴”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注重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感受;第三,教师过分强调大学语文的工具性,而忽略其人文性,忽略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综上所述,具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作用的语文教学对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极为重要和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研究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高职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背景分析 

1.现实背景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同志提出了“中国梦”的指导思想,他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用“三个必须”来指明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即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先生认为,“中国梦”就是要以中国的方式建构一个社会理念、一种生活理想、一套价值观,中国文化复兴的根本要义就在其中,简而言之就是重塑人文精神。 

重塑人文精神,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和内在需要,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执着追求的梦想。儒家强调“修齐治平”是实现文化振兴、民族复兴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要条件。儒家精神已融入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它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是振兴中国文化,实现“中国梦”的内在需要。 

高职院校医学专业有其特殊性,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医学专业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这正符合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要求。而关爱病人、敬畏生命是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核心,它要求医务工作者应具备较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道德感,具有高尚的医德修养、良好的沟通技能、端正的医学态度,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目的;它要求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关心患者的身体康复状况,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灵,充分理解患者、尊重患者,能够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帮助广大患者以身心都健康的状态重返社会,继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医学教育和人文学科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尊重和关爱生命的有效途径,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较高人文素养的医生才能更好地推动医学的发展。正因为如此,培养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精神就成为“医学职业本身的要求”“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医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必须”。 

2.理论背景 

医养结合的现实意义篇7

论文关键词:1,研究背景与甚础

1、军训能够提高新生的政治思想觉悟

军训通过对大学生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和有针对性、指导性的理论教学,使大学生增强了爱国主义感情和集体主义观念,提高了其思想觉悟,增强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感。

2.军训能够锻炼新生的意志品质

军训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依靠强制力量,在艰苦复杂的条件下,在超强度的训练中磨练学生意志的一种教育活动,学习、生活、训练各个方面都有严格的条例条令规定规范。新生军训一般为2—4周,时间紧,内容多、强度大、要求高。一般在每年秋季入学进行,受训新生必须在计划时间内完成队列队形、军体拳、军歌等科目训练,每天长达8-10小时,紧张严肃和艰苦的训练锻炼了他们强健的体魄、培养了他们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体会到了团结就是力量,懂得了坚持、尊重、感恩等品质。这些意志品质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3.军训能够提高新生创新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促进专业课的学习

新生通过军训学习军事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创新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从而有利于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势,拓展思考的空间,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

4.军训能够培养新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根据国防教育必须有效地结合到普通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计划中这一指导原则。新生军训必须有目的的围绕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开展一系列活动。广义的职业素质包括德、智、体三方面,狭义的职业素质主要指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交际协调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随着围绕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新生对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所表现出的心理障碍逐渐消除,更加深了新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使新生的未来职业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1]

二、医学院校军训的现状

目前理论界形成了“立足校内,部队主训,军政并重,训管结合,教养一致,服务国家,战备国防”军训指导思想,[2]构建完善了军训模式模块:集中军训模块、理论教学模块、巩固军训成果模块、科学完整的考核模块、评估模块。目前,医学院校军训的现状如下:

学校各级领导都比较重视军训工作,能够投入符合军训要求的人力、物力、资金等进行军训工作,军训一般由当地的军事院校官兵承担,学校辅导员、班主任跟训,时间为2-4周,训练科目集中为队列队形、军体拳、军歌演唱等科目,理论教学为国防知识讲解、军事史、军事科学讲解、爱国主义影片放映等形式。从理论界的考核、评估模块再结合笔者工作总结,医学类院校军训可在集中军训模块、理论教学模块、巩固军训成果模块上拓展空间:

(l)集中军训模块、理论教学、立项课题、电化手段运用等模块的内容组织上要紧密结合专业素质教育,形式要丰富、提高军训效果。

(2)要充分发挥军训成果的长效作用。集中军训结束,没有一个继续教育管理的机制,使军训学生的精神状况很快地回到原来的位置,未能巩固军训成果。

三、针对这些问题建立医学院校军训模式的内容分析

首先要明确国防教育必须有效地结合到普通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这一思想。因此笔者依照国情,从法规、制度、运行机制、教育训练内容等方面人手,结合医学院校专业设置,人员管理方法,试图构建一套合理的训管结合、教养一致的军训模式模块。

(1)军训参训人员模块上要完整。集中军训,理论界探讨有三种形式,校内复转军人参加施训,部队和校内复转军人共同施训,部队承训。针对医学院校特点医学院校军训参训人员应由部队教官与本校复转军人、专业教师三方组成。部队教官如果能让军事医学学校承担军训任务最好。

(2)理论教学。军事理论教学是高校学生军训的第二阶段。军事理论课被列人教学计划,是军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中训练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延伸。医学院校军训工作在理论教学模块上要充分结合医药卫生专业的特点,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医德医风教育。

①比如在新生军训典礼上,所有新生都要宣读《医学生誓词》,:“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社会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3]

②参观医学伦理学展馆,加深对医学崇高神圣性的认识,加深对所学专业意义的认识。

③军训结束由学校相关领导、名师、名医、军训教官向学生授白大衣或护士帽,使医学生再次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④通过电化手段宣传优秀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军事医学知识、开展国防安全教育课,增强学生爱国主义、国防观念与意识教育。

(3)巩固成果。巩固军训成果,是许多学校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针对此阶段时间周期长、难度大的特点笔者诠释学术界“训管结合,教养一致”的原则,提出三项措施:

①军训结束后军训优秀积极分子选拨为班级干部直接参与各院(系)新生管理教育工作中,以继续保持集中军训成果。

②结合专业特点,对一些特殊专业的学生,采取更严格规范的军训后期管理。比如高职学生年龄小正是形成人生三观的重要时期要继续保持其军训期间火热的激情要对其进行军事化的管理,早上要出早操,晚上要晚点名等。

③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根基营造良好巩固氛围

采取既有围绕当代中国经济政治形势的形势政策课,又有相应的人文学科专题报告;既有现场观摩,如军事夏令营、到部队学习及参观英雄事迹;又有围绕重大节庆日、历史纪念日开展庆祝活动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形式。通过这些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的责任心,提高了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陶冶了情操,丰富了课余生活,开拓了视野,而且还巩固了军训教育的效果。通过这些巩固措施,能够净化校园环境,创造一个文明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④以实际行动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为乡亲们、军烈属、残疾人、孤寡老人等(假期留校生可为校内军烈属、教职工、离退休人员)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真正在思想上、实际行动上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四、研究的意义

本文旨在抛砖引玉,揭示了普通医学院校学生军训的特点、规律和不足,提出了医学院校军训模式的基本思路,构建了特色突出的一套医学生军训的基本方法和指导性原则。为贯彻落实《兵役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医疗队伍后备人才探索了一条新路,同时对医学院校通过军训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的目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国强.浅析高校新生军训的育人功能及发挥.科教文汇.2008年第六期

[2]鲍晓慧.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模式研究.当代经济.2006年第3期(下)

医养结合的现实意义篇8

 

体验认知视角为我国医学生伦理道德责任心的培育模式带来了非常大的借鉴意义。即在这一过程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应当有效的结合体验认知视角来进行,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对于体验认知视角下医学生伦理道德培养模式进行探究和分析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教学意义和医学意义。

 

1医学生伦理道德培养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1.1当前医学伦理道德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初步走访和问卷调查,虽然我国的医学生伦理道德课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和进步,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所以有必要对现存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并逐渐加以解决[1]。①最为严重的问题主要包括了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缺乏权威性、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在课程时间安排、课程合理性确定的过程中其整体水平都有待提升。有的学校安排“医学伦理学”课在大二时学习,有的安排在大三学习。就我们学校,“医学伦理学”安排在大三有见习课时学习,但课时量太少,班级人数太多,无法达到伦理道德教育实际目标[2]。虽然此时学生有专业技能的有效支持,并且在医学知识和医学专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但据调查,医学伦理教师们、专业技术教师们、公共课教师们、学生管理人员等没有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所以学生在医学伦理道德方面的真实体验和感受不深,导致医学伦理理论难以转化为实际行动[3];②医学院校教师认识上,一般教师认为医学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是医学伦理教师的事,与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这也是医学伦理道德难以达到内化育人的目的。事实是医学伦理道德课的真正落实关系到医学院校的所有教师及管理人员,这要归因于学校对所有教师教育结果的评价不够科学;③在教学方法上,依然以理论灌输为主,尽管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但学生真正参与互动和采取实际行动的机会很少[4]。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不能体现终身化教育的要求;④如果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部分医学生对于医学伦理的看法往往是这门课程的理论性过强,并且假大空的内容较多,因此没有实际的意义并且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这种学习态度的存在使得医学伦理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并且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5]。基于此,积极探究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医学伦理道德培养模式是医科大学院校各个老师的责任和义务。医学伦理道德教育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漫长性,因此这意味着医学生应当注重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并且对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最终能够更好地促进医学教学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6]。

 

1.2医德失范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价值的多元化发展使得部分不好的负面思想和理论影响到了医学生的培养和发展,这集中的体现在了医德的缺失和部分医生拜金主义的形成。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价值标准的变迁和心理失衡往往也会促使部分导医生将追逐经济利益放在了救死扶伤的责任之前,并且天价收费、就以先送红包等事件屡禁不止,也很好的说明了医德失范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7]。有极少数人甚至没有“红包”不看病、不手术,失去了基本的职业道德;不少医务人员对待患者“冷”、“硬”、“推”、“拖”,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态度粗暴,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矛盾,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所有的这些医德失范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医生们在学生时和在工作后缺失医学伦理道德教育[8]。因此,在各大医科院校,加强医学生医学伦理道德的教育,探索有效的医学伦理道德教育模式意义重大并非常有必要。

 

2医学生伦理道德培养模式的主要目标

 

2.1医学伦理对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要求具有全面性和实践性,它在思维和行动两方面都有较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医学生的培养要以态度、知识、技能协调发展为目标。

 

2.2使得医学教育模式真正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新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2.3为了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真正的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对于医学教育模式进行合理的改良与革新,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医学生的医德和医学伦理修养。除此之外,在培养医学生医学伦理的过程中我们还应当使其认识到医学伦理自身所具有的重要性,从而能够使其牢固的确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价值取向。

 

2.4通过学生对医学伦理道德实实在在的课堂上,临床实践上,生活上的体验~认知~感悟~内化~接受等过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非道德现象,从而能够更好地形成优秀的医德观念,并且也能同时提升自身的医学水平和待人处事的哲学。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医学生应当注重将自身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工作热情[9],从而能够达到真正培养适应新形势医学发展需求的医学人才。

 

3医学生伦理道德培养模式探究的主要内容

 

3.1在各科学习实践以及临床实习中“体验(embodied)”医学伦理教育医学生对医学伦理道德的体验是方方面面的,贯穿他所有的学习生活,包括医学伦理课堂、各科专业课课堂、公共课课堂、临床实习、学生管理等。这就意味着医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在医学伦理课堂上去完成。传统上的认识是医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是伦理道德老师们的职责或者是实习时专业课教师的职责。其实,医学生的伦理道德的教育关系到医学院的所有教师及管理人员,所有教师都应担起对所有医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让学生接触到的一切都围绕高尚的医德为核心的潜意识的价值体验[10]。

 

体验哲学是胡塞尔的现象学内容之一,对亲身体验的经历的认识,一般说来都较为深刻。尤其从“embodied”这个构词,“em”就是“in”的意思,“embodied”就是被嵌入身体的体验,所以医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要通过这种体验,学生才能真正认识体验的内容。

 

3.2在各科学习实践以及临床实习中“认知(cognition)”医学伦理教育在各科课程学习、校内外各种各样亲身对医学伦理道德的体验活动以及临床实习中,医学生会对医学伦理道德认知会更加深刻。这里的认知就正如“embodied”这个单词的构词所展示的词义一样,是嵌入身体,心灵的体验所带来的认知[11]。

 

3.3在各科学习实践以及临床实习中“感悟(understanding)”医学伦理的精髓我国的医学学生在进入医院学习后,往往会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而对于医学伦理的理解较为浅薄,并且部分医学生在内心深处并没有对于医学伦理从根本上重视起来,其对于医学理论的理解还较为肤浅、较为模糊。那么,这就需要老师们的正确引导,各科老师都负有培养学生伦理道德的责任。比如,医学伦理学教师在上了理论课以后,让每个学生对每周的见习课写医学伦理道德心得[12];又比如,辅导员在给学生开展活动之后,应该让每个学生写思想汇报或者是医学伦理道德体会等等。这样让学生在反思过程中感悟到医学伦理精髓,潜移默化伦理道德精神。

 

3.4在医学生的各种学习和实践中“内化(internalization)”医学伦理道德知识和精神应改变过去那种试图通过短暂的课堂教学和临床实习,就可以培养医学生高尚的医德的奢望,医德的培养始终贯穿学生整个的大学阶段和今后的工作生涯,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医德认知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等重要的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对于其医德和医学素养进行有效的增强。除此之外,在内化的过程中,医学生还应当注重理论对照和榜样学习等方法的合理应用,最终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行动能力和实践能力[13]。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内化医学伦理道德知识和精神的目的。

 

3.5医学生在医学职业生涯中“接受(acceptance)”医学伦理知识伦理查房制度能体现是否真正接受了医学中的有关伦理方面的知识。举例来说,在查房的过程中,能够接受医学伦理的医生往往都具备很强的和患者沟通的能力以及人文情怀,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和配合意愿。除此之外,接受医学伦理知识还集中体现在医生还应当具备法制观念和爱岗意识,从而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语言和服务能力,最终能够和患者进行高效的沟通[14]。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医生应当注重知情谈话制度等制度的合理执行,并且用和蔼可亲的态度来对待需要帮助的患者,从而能够更好地提升服务的人性化和合理性。

 

4医学生伦理道德培养模式探究基本思路、途径

 

4.1培养模式基本思路所有医学院校的教师和管理者纳入医学伦理道德教育中来各个科目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有其自身对医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责任并落实到实处并且医学生的医学伦理道德教育始终贯穿大学学习的整个过程中。①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的教育责任。目前,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的教育承担起培养医学生伦理道德意识培养的主要责任和主导作用;②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教育责任。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教师除承担起教授学生高超的专业技能,还要承担起教授学生良好职业操守的职责,专业理论知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比较高的,学生一般比较崇敬专业理论知识教师,因此,专业理论知识教师要真正落实“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献身带头作用。

 

4.2培养模式实践途径①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营造润物无声的氛围。加强医学伦理系统教育、重视医学人文素质的养成、注意典范直观教育、树立医院形象、扩大医院影响;②建立道德教育制度,形成激励约束机制;③因材施教,形式多样开展医学伦理教育,内容上要加强针对性,教育标准要有层次性,方法上要增强灵活性,教育形式多样化;④建立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每个月写在实践中的伦理道德心得并监督实行情况;⑤加强学生的伦理道德培养意识,首先要加强老师及管理者的伦理道德意识。

 

5结论

 

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持续进步和医学生培养模式的持续发展,体验认知视角下医学生伦理道德培养模式探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医学教师应当注重合理地借鉴体验认知视角下的医学生培养模式,从而能够更好地对于学生的伦理道德进行持续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医学伦理道德教育模式分别只是针对医学生的道德实践中的某一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会是完美的,并且都具备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医学教师在体验认知视角下医学生伦理道德培养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其进行合理的完善,并且认识到其中存在的局限性来合理的做到扬长避短,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我国医学生培养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医养结合的现实意义篇9

[关键词]医疗机构;病养老人;精神护理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高龄和患病老人由于家人无暇照顾,不得不住进养老院,虽然物质生活问题得到解决,但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和精神需求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和满足。为解决病养老人的医疗问题,我院于2008年成立了集医疗、护理和生活照顾于一体的病养科,主要收治各类患有各种慢性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在工作中,我们发现,虽然经过我们的综合治疗,老人的病情能得到控制,但疾病复发率很高,且老人由于长期受疾病折磨,家人难以在身边照顾,普遍出现焦虑、烦躁、不配合治疗等情况,部分老人出现明显的忧郁症状。为探索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通过招募青年志愿者进行培训,然后一对一对病养老人实行心理干预和精神护理,同时配合综合治疗,结果发现实行一对一精神干预对缓解病养老人的心理症状,促进病情康复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现总结精神护理取得的经验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自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38例进入病养结合科的老年患者,男性23例,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58岁;女性15例,年龄最小的62岁,最大的87岁。其中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30例,占总病例的78.94%;患有糖尿病的8例,占总病例的21.05%;听力障碍5例,占总病例的13.15%;出现精神抑郁症状的有5例,占总人数的13.15%。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15例,占总病例的39.47%,完全不能生活自理的23例,占总病例的60.52%;经过培训的青年志愿者给予3个月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精神护理干预,分析观察精神护理效果。

1.2方法对38例患者除一般性综合治疗外,对老年患者的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在交谈中主要注意耐心、用心交流,话题选择适合病养老人的需要。主要方法为倾听、疏导和精神抚慰。通过精神护理前后对老年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兴趣爱好热情、精神状态、与人接触能力、对自己病情恐惧感以及疾病复发次数等项目由一名主治医师进行打分,每项最高20分,共计100分。对比精神护理前后的效果。

1.3统计学方法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精神护理前后的变化明显情况,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针对性一对一精神护理干预后,有30名老年的精神面貌有明显的提高,占总人数78.94%,有效果的6例,无效的2例。病情复发次数较实行精神护理前明显减少的24例,占总人数的63.15%。通过医生打分,在进行精神护理前,平均分数35.89分,在通过精神护理后平均分数为78.12分,增长明显。5例有精神抑郁症状的老年人,明显缓解的有3人,60%,有所缓解的1人,20%,1人没有效果,20%。通过统计学比较在精神护理后分数较精神护理前有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病养老人由于长期患病,亲人又不能在身边照顾,普遍感到焦虑、烦躁,部分产生抑郁症状。上述病态心理和精神状态使他们的免疫能力进一步下降,各种疾病反复发作,疾病的发作又加重了他们的精神症状,形成恶性循环。通过青年志愿者和医护人员与病养老年的交谈、沟通,充分了解病养老年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需要,在取得老人的信任后,循序渐进地有针对性地采取精神干预措施,使病养老人焦虑、烦躁以及抑郁等症状得到缓解,精神状态的改善使机体免疫力增强,慢性病的发作次数减少。具体实践中,要求志愿者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注意仪表端庄,不穿奇装异服,以免造成老年人的反感;态度亲切友好,情绪饱满,给病养老人带来愉快的交谈感觉;在交谈时学会用心倾听,讲究语言艺术,真诚的注视对方的眼睛,给对方亲切感以及信任感。也要重视动作的重要作用,比如在患者出现病痛时,要善用肢体语言交流,分散病人对病痛的注意力,体现亲情的关怀。

综上所述,针对医疗机构中病养老人的精神护理对老年人的病情康复有十分积极地作用,在社会老龄化程度日益严重,失能老人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病养老人需要在有医疗服务和生活照料相结合的病养机构度过余生,探索和推广通过精神护理缓解其心理和精神症状,不仅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更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余先会.浅谈老年患者抑郁症的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J].临床护理,2011,24(5):226-226.

[2]王桂杰.老年性脑血管病的精神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7):139-140.

医养结合的现实意义篇10

关键词:医学生;医德教育;德才兼备

医德,作为一种崇高的职业道德,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老百姓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对医务工作者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作为未来医疗卫生事业主力军的医学生,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大学期间是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塑造良好医德的重要时期,把握这一关键时期对医学新生进行良好的医德教育,对培养高尚医德、精湛医技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必要性

医学院校要抓好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就要对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教育对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首先,德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德教育是医学院校德育的基本内容之一。高等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专门医学人才的重任,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必须认真研究如何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使学生懂得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实现救死扶伤的医学目的,这关系到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道德水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赋予我们的重要历史任务,对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医学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医技精湛的医学生,更要培养医德高尚的医学人才。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医德,“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等至理名言,表明了中国几千年的医学文化,在漫长的进化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特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从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到缪希雍的“医乃仁术、济人为本”,再到现代外科学之父裘法祖“忠诚祖国、俯首为民”的大爱精神,都要求为医者有高尚的医德。而时代的发展要求医学毕业生大部分从事基层医疗,故更需要有崇高的医德修养。然而,近年来的学生选择医学专业除热爱医学事业外,也增加了实用成分和功利色彩,从医不是因其崇高而是为其实惠,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是为谋私利,由此就很难避免未来的白衣天使误入歧途。当今医学院校重医技轻医德教育已成为普遍现象,殊不知如果行医者没有崇高的医德,那么就有可能损害患者的利益,走向犯罪以至危害社会,如:器官移植沦为器官盗窃、器官买卖,安乐死成为亵渎生命,人工生殖走向克隆人类等;个别义务工作者不严于律己,医德修养淡薄,崇尚拜金主义,以致出现了用假药、滥检查、收回扣、要红包现象;还有甚者不以患者生命为重,导致医疗事故,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身心伤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医学教育中的医德教育应得到加强,在起点上给未来的白衣天使正确的引导,以防受不正之风影响,使医学新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培养献身医学,恪守医德,精益求精的精神。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内医疗资源进入国际优化总渠道,在国际范围内进行资金、科技、管理经验、知识、人才等要素的优势互补,这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引进和学习世界优秀文化的最新成果、先进的医疗管理经验包括医学职业道德教育经验,从而推动医学职业道德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也有利于扩大人们的知识范围,促进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医学职业道德教育带来更加丰富的教育内容,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各级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将走上国际大市场,市场的参与各方不仅需要借助于现代经营管理和现代技术,而且还需要借助于人才的主动性、创造性及职业道德自觉性,否则,难以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这必然要求医疗行业更加重视医学职业道德教育。

二、大学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实践途径

2.1加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一个人的成才具有重要作用。就医学新生而言,应以热爱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教育主题,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使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人生观,树立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并作为终身的奋斗目标付诸行动,实践于整个的大学生活和学习中。

2.2加强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教育。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开学伊始,就应该对学生进行医学生誓言教育,要使医学生意识到,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是医学永恒的主题,自己不单单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同时还应该是一个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道主义者,只有在这一宗旨的指导下,才能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才能在面临危险、情感等问题时,做出正确的抉择,如在抗洪救灾中,在SaRS肆虐中华大地时,在抗雪救灾里以及无情的5.12汶川大地震中,都有医务工作者无私的付出,有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通过医德教育,使医学新生们意识到医学在和谐社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挑战,在民族大难面前和人民需要时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为广大人民服务。

2.3加强在实践中医德教育。对医学生来说,暑期社会实践就是进行医德教育很好的实践课。在实践中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素质。医务工作者是需要合作精神的,如一个手术的实施需要几个人的参与,一项新技术的开展需要许多人的团结合作,而当前大学生独生子女渐多,往往欠缺团结合作意识,所以社会实践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在社会实践中要严格要求,正确诱导,切忌走过场,敷衍塞责。

2.4加强医学教学中的医德教育在医学教学内容中渗透医德教育,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学生易于接受。由于每门课均有其特点,可以依此为据,进行不同形式的医德教育。如在人体解剖课的实验课上,除讲授内容外,还可以结合外科手术中由于大夫责任心淡薄造成的器官错切、多切引发医疗事故;在组织学教学中,可以结合由于临床医生的疏忽造成病理切片漏诊、错诊等问题,对医学生进行为医者要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教育,既体现了学好医学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严谨求实的品德品质。如此将医德教育融于专业课教学中,既做到了教学又做到了育人。#p#分页标题#e#

2.5加强校园文化中的医德教育。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医德形成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海报、条幅,特别是校园网等有效手段,大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宣传医德高尚医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或直接邀请他们给学生作报告,使新生亲身接触到榜样,感受榜样的高尚医德和崇高人格,加深对医德的理解。再者邀请医院主管人员讲述医务人员医德低下的实例作为反面教材,使同学们对医德有比较具体的认识和看法,增强是非分辨能力,自觉抵御不正之风。

2.6开展以医德教育为主题的素质教育周活动,弘扬高尚医德教育。定期组织班级学习讨论,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发挥优秀党员、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把崇高的思想品德作为大学生入党的先决条件;开展素质教育周,组织以医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知识竞赛、文艺晚会等,以不同的形式使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感悟医德,既锻炼了自己,又在参与中使自己的道德情操得到了洗礼,并营造了良好的崇尚高尚医德的校园氛围。

2.7加强临床实习期间医德实践道德教育。建立学校与医院联手教育的模式加强临床实习期间医德实践,即学校侧重抓医德理论教育,医院侧重抓医德实践教育。这种教学模式既有益于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对医院的医德医风也是一种促进,获得双赢;要组织力量制定医德实习计划,使临床实习期间医德实践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当前我们的医德教育之所以效果欠佳,在一定程度上与我们对医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大关系,多数院校在医学生实习阶段只注重提高医学实习生医疗技能,忽视了医德教育的开展,而这一阶段的医德教育往往更为有效。

三、医学生德育教育的长期性

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永恒主题,良好的医德医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医疗卫生系统的重要体现。医学生是未来医疗事业的主力军,他们的医德医技如何,将影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因此,医德教育必须从基础抓起,从医学生抓起。加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使他们继承中华医德的优良传统,突出表现社会主义医德的新时代特点,提高未来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医疗卫生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对医疗服务的新要求,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良好医德修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校、个人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医德教育是医学院校学生工作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在现代市场经济对医疗卫生战线产生巨大冲击的环境下,发扬中华医学的优良传统,建设新型的社会主义医德,使大学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尚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正确的引导,使医学生健康成长为21世纪优秀的医学人才,同时医学院校也应积极探索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新途径、新思维,借鉴“大医精诚”思想,吸取我国传统医学“杏林文化”之精华,理论结合实践,做好大学医学生的医德教育。

参考文献:

1.徐红梅,金卫东.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德育递进教育的培养途径研究[J].中医教育,2002,21(4):11-12.

2.马博,孔婷婷,桥爱国.浅谈医学生的德育教育【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7,28,(3):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