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利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6:07

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篇1

论文关键词: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研究现状

 

传统的理论和企业经营实践中的误区,使得我们对企业盈利模式认识不到位。难以有效地指导企业的发展战略,尤其是难以培育出有高盈利能力的企业。而这正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宗旨是相违背的。企业的盈利模式是在与竞争对手的角逐中,设计和实施的可为企业带来显著、持续利润的经营方式,是其特有的赖以盈利的商务结构及其对应的业务结构1。成功的盈利模式必须能够突出一个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独特性2。

上市公司是企业形态中的特殊群体。上市公司群体不仅对于促进建立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这使得我们对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有关盈利模式的研究开始不断涌现。这些研究成果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企业盈利模式以及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的相关研究进行汇总、梳理和分析,指出盈利模式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一、我国有关盈利模式研究概述

通过对“CnKi博硕士论文及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以“盈利模式”为检索关键字,在

文献标题中进行检索,检索出文献共计733篇上市公司,其中期刊论文622篇,博士论文0篇,硕士论文95篇,会议论文16篇。在检索结果里,搜寻有关上市公司的相关研究,只有3篇期刊论文,针对性研究文献非常少论文开题报告范例。(见表1)。

表1“盈利模式”相关文献检索情况

 

 

 

期刊论文

博士论文

硕士论文

会议论文

合计

盈利模式

622

95

16

733

上市公司盈利模式

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篇2

一、研究假说

1999年后,根据我国证券发行的有关法规规定,不管是首次发行(ipo),还是配股、增发、可转换公司债等再融资,“净资产收益率”计算所采用的净利润均是以“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孰低”原则确定的,而且St摘帽处理时也同样考虑“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正值”的相似条件。同时,随着大多数投资者自身素质的提高,他们在对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时,也常常将非经常性损益从利润中剔除出去以观测公司的核心盈余。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不仅是上市公司监管的重要信息披露指标,而且对信息使用者正确解读公司盈余质量、做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也具有重要意义。“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在众多监管领域中广泛应用,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吴溪,2006;孟焰等,2008),核心盈余便成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时更加关注的问题,从而通过盈余管理提高核心盈余的动机也就愈加强烈。分类转移的盈余管理方式重点在于提高核心盈余,而且具有手段隐蔽、成本较低的特点,更有利于上市公司达到提高核心盈余的目的。本文认为,在有关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的政策出台后,企业在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时,有强烈的动机将经常性损益项目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互置,例如将某些经常性费用列为非经常性损失,或将某些非经常性收益列入核心盈余中,从而粉饰公司的核心盈余来展示其未来发展能力。此即为mcVay(2006)提出的分类转移方法:有意将利润表内一些项目进行人为“错误”的分类,比如将经常性费用归为非经常性损失,或将非经常性收益归为营业利润。由此,本文提出假说H1: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相关监管政策出台后,上市公司存在分类转移的盈余管理行为。

纵观研究盈余管理的文献,可将盈余管理行为大致分成三种:操纵真实交易的盈余管理行为、操纵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行为及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行为。与前两种手段相比,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手段承担的盈余管理成本较低:一方面既不会像真实交易盈余管理一样影响公司将来的正常运营,也不会产生在未来会计期间需要转回的应计类项目;另一方面,在一定会计科目之间分配费用或损失本身存在一定较强的主观性,使得审计师很难确认完全正确的划分方法。此外,分类转移手段并不会影响利润总额,审计师也不会对此过多关注(nelsonetal.,2002)。因此,分类转移是一种相对简单易行而且手段隐蔽的盈余管理工具。

尽管分类转移相对于其他两种盈余管理方式成本较低,较易操作,但实施分类转移的盈余管理行为也是有一定成本的。mcVay(2006)认为对于那些可以通过盈余管理来达到分析师预测的公司来说,进行分类转移的“收益”非常高。企业会根据盈余管理的成本与收益来选择盈余管理方式,而在我国资本市场,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有避免亏损盈余管理动机及满足上市(ipo)、再融资、St摘帽等财务指标方面的约束条件。对于亏损公司,管理层通常会通过推迟或提前确认非经常性项目来进行盈余管理,为以后扭亏留下一定的空间。比如管理层在预计亏损的会计年度加大提取减值准备以实施“大洗澡”,然后在未来需要扭转亏损的会计年度进行转回;管理层也可以在处置历史不良资产时有意选择在预计亏损的会计年度予以确认;通过有意识地安排在需要扭转亏损的会计年度确认政府补贴等非经常性收益。对于亏损公司,相对于其较高的盈余管理成本,分类转移可实现“收益”较小,不易达到较为满意的盈余管理目标。因此,亏损公司不会存在明显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而对于盈利公司,通常更多是面临满足上市(ipo)、再融资等情况,存在很强的盈余平滑管理动机,以达到高盈利满足配股、增发、发行可转换公司债等资本市场再融资的盈利要求,尤其是当其盈利水平接近再融资的财务指标要求时,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收益会更大,从而有更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操纵核心盈余。此外,盈利公司也会采取盈余平滑手段以避免公司业绩出现大起大落,向外传递稳步成长的信号。因此,本文认为分类转移的盈余管理方式主要存在于盈利公司中。由此,本文提出假说H2:盈利公司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行为更加明显。

二、研究设计

1.样本选取与数据说明本文研究的问题为1999年12月份出台的上市公司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的监管政策是否影响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从而采用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方式。考虑到2007年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和信息披露影响较大,本文选取1999至2005年的上市公司为基本研究样本,涉及1998-2006年数据。其中1999年为政策前阶段,2000至2005年为政策后阶段。经删除数据不全的样本公司数据,本文最终得到6832个观测值。由于在1999年上市公司尚未开始披露非经常性损益数据,本文对非经常性损益采取了以下计量方式:根据利润表项目对上市公司发生的非经常性损益做出估计,即依据利润表的结构,将利润表内的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与其他业务利润①,合称为非核心盈余,正值项目与负值项目分别称为非核心收益与非核心损失。

2.模型设计本文采用mcVay(2006)设计的预测盈余模型分行业、分年度进行回归,估算每一个上市公司的核心盈余②及下期核心盈余增长值,进而得到分类转移判断模型。模型如下(变量定义见表1):本文预期对于有非核心盈余的公司来说,当其确认较多的非经常性损失和较少的非经常性收益时,报告的核心盈余水平会放大,因而未预期的核心盈余水平(Un_Ce)就会放大;亦即,当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时,公司第t年的未预期核心盈余水平会与第t年的非核心收益成反比,同时与第t年非核心损失(本文的非核心损失用负数表示)也成反比。对于上述模型,为了扣除其他因素(如公司真实经营业绩的增加等)可能造成的对模型中各变量之间关系的影响,本文在检验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方式时进一步考虑:由于核心盈余项目会重复发生,而非核心盈余则是偶发性的。如果管理层在第t年进行了分类转移,即将经常性费用分类转移为非核心损失,而将非核心收益分类转移为核心盈余,则会使得第t+1年核心盈余增长放缓,因而第t+1年未预期的核心盈余增长(Un_Ce)会放缓。亦即,由于公司在第t年进行分类转移,其第t+1年的未预期核心盈余的增长会与第t年的非核心收益成正比,与第t年的非核心损失也成正比。

三、实证检验

1.两阶段非核心盈余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对比两阶段非核心盈余可以发现,在政策出台前,上市公司发生的非核心盈余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值为0.0366,而政策出台后减少为0.0200,且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另外,将非核心盈余细分为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与其他业务利润等具体项目,可以看出,在政策出台前,上市公司发生的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与其他业务利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值分别为0.0116、0.0050、0.0044、-0.0038及0.0091,而政策出台后,均显著变小为0.0069、0.0030、0.0024、-0.0043和0.0068。尽管这些项目的变化趋势相同,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与其他业务利润通常表现为调增利润的项目,发生数量明显变小,而营业外支出作为调减利润的项目发生数量(金额的绝对值)却明显增加。当将正值的非核心盈余项目与负值的非核心盈余项目分别汇总时①,得到非核心收益与非核心损失,可以发现,非核心收益显著性变小,非核心损失的绝对值显著变大。对比政策前后各变量的中值变化,亦有同样的结论。如果上市公司存在分类转移这种盈余管理方式,即将非经常性收益归为核心盈余或将经常性费用归为非经常性损失,将表现出非经常性收益的减少或非经常性损失的减少。而对比政策前后两阶段非核心盈余,从统计数据上看,恰好符合分类转移这一盈余管理方式的特征。

2.核心盈余预测模型结果本文将样本分成两阶段,分别按模型(1)与模型(2)进行回归。对于每个公司,用该公司所在年度、所属行业的其他公司进行回归得到估计的回归系数,再运用模型计算该公司的预期核心盈余。由此,对于每个公司,对应一组模型(1)与模型(2)的回归系数。本文主要运用Stata10.0进行数据处理。表3显示,样本按模型(1)回归得到各变量回归系数的均值与中位数与预期符号相同,均通过显著性检验。比较模型(1)中的各回归系数,可以发现,上期核心盈余是当期核心盈余的重要影响因素,两者相关性较高,Cet-1在两阶段的均值、中位数分别为0.6673、0.6688与0.7747、0.8001,表现出当非经常性损益政策出台后,伴随着监管部门强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这一概念,上市公司披露的核心盈余的持续性与预测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其次,主营业务收入负增长率与当期核心盈余具有较大的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在两阶段的均值、中位数分别为0.2578(0.2222+0.0356)、0.2371(0.1898+0.0473)与0.2940(0.2840+0.0100)、0.2616(0.2511+0.0105),而主营业务收入的正增长率对当期核心盈余的影响不大,说明主营业务收入的下降,将伴随着较大幅度的核心盈余的减少,与预期相符。此外,当期的应计利润也是当期盈余的重要影响因素,与当期核心盈余显著正相关,这与Sloan(1996)的结论一致。表4列示了模型(2)在非经常性损益政策前后两阶段的各变量回归系数的均值与中位数。分析各变量的回归系数可以看出,后期核心盈余的增长与当期核心盈余呈负相关关系,表明当期核心盈余较小时,上市公司往往伴随着后期盈余较大的增长,这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操纵现象相一致。当期核心盈余相对于前期的增长与后期核心盈余的增长在第一阶段显著正相关,在第二阶段的回归系数变小,且回归系数均值、中位数均不显著。这说明上市公司的盈余增长在各期之间没有一致性,而是伴随着上市公司的需要而进行不同方向的调整,表现出核心盈余较大的波动性。而净营运资金周转率的增长与核心盈余的增长在两阶段均显著负相关,应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与核心盈余增长的相关关系符合预期。

3.分类转移检验结果为了检验政策实施后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分类转移的盈余管理方式,本文将样本分为核心盈余亏损组与核心盈余盈利组,分组进行检验。(1)核心盈余亏损组检验结果核心盈余亏损的公司回归结果如表5与表6所示。对于模型(3),在第一阶段,非核心收益对未预期核心盈余的回归系数为-0.161,与预期符号相同,但不显著;非核心损失与未预期核心盈余的回归系数为1.921,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与预期符号相反。第二阶段两变量的回归系数符号与第一阶段相同,但非核心收益与未预期核心盈余的负相关性、非核心损失与未预期核心盈余的正相关性均为显著。两个阶段模型(4)的各变量回归系数均与预期符号相反,表明核心盈余亏损的公司并不存在分类转移的盈余管理方式,而且政策前后两阶段不存在差异。值得注意的是,非核心损失与未预期核心盈余显著负相关,这意味着上市公司未预期核心盈余越低,上市公司发生越多的非经常性损失项目(绝对值),而在下期盈余中,将此非经常性损失项目(如资产减值)进行转回,实现盈余的大幅增加,从而与下期未预期核心盈余的增长成反比,这与“大洗澡”的盈余管理方式表现相同。(2)核心盈余盈利组检验结果核心盈余盈利的公司回归结果如表7与表8所示。模型(3)的回归结果表明,在第一阶段,非核心收益、非核心损失与未预期核心盈余均为负相关,但不显著;而在第二阶段,两变量与未预期核心盈余显著负相关,系数分别为-0.075、-0.646,与预期相同。模型(4)的回归结果表明,第一阶段两变量的回归系数不显著,而在第二阶段,非核心损失与未预期的核心盈余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为0.292,而非核心收益的回归系数不显著。这说明在第二阶段上市公司存在将经常性费用归类为非经常性损失的现象。由此,本文的假说1得到验证,即“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的监管政策出台后,上市公司存在分类转移的盈余管理方式。可见,新的监管政策尽管强调了核心盈余的重要性,却引致上市公司产生新的盈余管理方式———分类转移,而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方式的隐蔽性使政策并未充分发挥预期的监管效果。此外,将盈利公司与亏损公司两组的结果进行对比,亏损公司不具有分类转移的盈余管理动机,在两阶段中均未发现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行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本文的假说2,即盈利公司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行为更加明显。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比“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政策前后两阶段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本文发现对于亏损公司,政策前后可能存在着“大洗澡”的盈余管理方式,而不具有分类转移的盈余管理动机与表现特征;而对于盈利公司,在第二阶段呈现出将经常性费用归类到非经常性损失的分类转移现象。这表明,尽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的监管政策强调了核心盈余的重要性,但却引致了上市公司产生新的盈余管理方式———分类转移。正是由于“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在众多监管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核心盈余也便成为上市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时更加关注的问题,从而通过盈余管理进行提高核心盈余动机也就愈加强烈。上市公司运用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是将一些经常性的费用项目划分至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列示,或将一些非经常性利得归类为经常性项目列示。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方式的重点在于提高核心盈余,相比其他盈余管理方法具有成本较低、手段隐蔽的优点,既不存在像真实交易盈余管理一样可能影响公司未来的正常运营,也不会产生在未来会计期间需要转回的应计项目,同时又可以帮助上市公司实现提高核心盈余的目的。

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篇3

关键词:盈利模式;“政策性盈利模式”

1建设和运营中的困境

地铁作为一种方便、快捷、舒适、安全、准时、运量大和环保的交通工具,已成为解决各大城市目前所面临的交通问题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然而,地铁造价之高,运营亏损给地方政府财政上带来的压力之大,也令许多城市感到十分困难。

国际上2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大都有自己的地铁。但我国除了北京、天津、上海、广州这几个城市外,其余的2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基本还没有地铁。就是已经有了地铁的城市,地铁规模也相当小。从1965年我国开始修建第一条地铁到现在,中国总的地铁通车里程还很短,这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城市发展要求是极不相称的。现在,中国正兴起一轮建设地铁的热潮,2002年在建、拟建、正式立项报批地铁项目的城市达到20多个,正在扩建或建设的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大连、深圳、南京等城市,而成都、杭州、沈阳、西安、哈尔滨、青岛和苏州等城市也都已做好建设地铁的规划。然而,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地铁建设浪潮中,如何解决资金来源,如何在运营上实现资金收支的基本平衡成了一个大问题。www.133229.Com

地铁属于投资和运营成本都非常高的项目。例如,美国巴尔的摩地铁每千米造价为1900万美元-2500万美元;华盛顿为6300万美元;中国香港地铁跨越海峡,每千米造价7500万美元;日本地铁的造价高达每千米1亿美元。从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城市在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三条地铁线来看,综合平均造价每千米均在6亿元-8亿元人民币。如此巨大的建设投资对于目前中国的城市来说是难以负担的。而且,地铁运营成本非常高。世界上大多数地铁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要靠政府财政进行补贴,这对地方政府来说又是一项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如何筹措建设资金和维持运营收支平衡成了制约中国地铁发展的主要问题。

2盈利模式是根本问题

地铁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对于地铁公司来说,其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即地铁在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及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因此,传统上人们将地铁看成是准经营性项目,由政府投资建设,由政府对经营亏损进行补贴。但是,地铁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都非常巨大,地方政府无力负担,单靠政府会制约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

目前,“多元投资,商业运作”的模式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多元投资就是要突破目前融资体制的限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对于社会资金来说,以债务方式向企业投资的债权人要求企业定期偿还其本金和利息,以权益方式投入企业的股东则要求股权收益。而地铁公司如果不能盈利,就没有资金来偿债和为股东带来回报。此外,地铁公司要想实现商业化运作,也必须要解决盈利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筹、自建、自营、自还的商业化运作机制。所以,地铁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和维持运营平衡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地铁公司如何盈利的问题。盈利问题解决了,采用多元化的筹资方式就可行,资金来源问题就可以解决;盈利问题解决了,运营上就可以自给自足,不用政府补贴;盈利问题解决了,公司运作上就可以有许多有效的方式可供采用。

3盈利模式探讨

探索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对国内各城市地铁的发展来说意义非常重大。然而,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问题又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地铁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香港地铁公司是一个特例。据香港地铁公司公布的资料,他们仅凭票务收入就可以实现盈利。但是,我们在看到地铁公司有盈利而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应保持审慎的乐观。因为,香港地铁公司所处的情况很特殊。虽然高效的运营管理是其盈利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香港独特的社会情况也是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具备的。香港地区面积狭小,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居民收入水平高,客流均衡稳定,这对于地铁公司来说是一个十分有利的环境。只有在这种环境下,香港地铁才能维持日平均228.4万人次的客运量,才能维持亚洲最高的票价。所以,香港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对盈利模式的探讨还要根据地铁所处城市的具体情况来合理规划,否则是没有意义的。

在寻找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之前,首先要明确地铁公司必须要盈利,其次地铁公司是可能盈利的。之所以说地铁公司必须要盈利,是因为:如果地铁公司盈利与否并不太重要,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为这种社会公益性事业寻找盈利模式,或者没有必要这么急迫地寻找地铁公司的盈利模式。就像其他有些社会公益性项目,通过政府补贴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也是可取的。地铁公司是可能盈利的,因为地铁公司有票务上的收入和大量的乘客,而乘客就是公司最宝贵的资源,只要能创造性的利用这些资源,公司就可能实现盈利。此外,地铁公司还拥有很多其他资源,资源开发收益也是地铁公司的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

从香港地铁公司公布的年报看,地铁公司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车费收入、非车费收入(包括车站内其他业务收入、租务及管业收入)和物业发展收入。车费收入取决于票价和客流量;非车费收入取决于地铁公司对地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而物业发展收入主要取决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地铁公司对物业的开发能力。所以,概括起来讲,要想让地铁公司盈利,可以从两个方面影响相关的可控变量,即从地铁公司方面和从政府方面。地铁公司所要做的就是提高运营管理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通过优质服务吸引更多的客源,以及努力利用和开发相关资源以获得收益。而政府所要做的就是为地铁公司有效的做好上述工作提供支持。主要是政策上的支持,也可能有财政上的支持。地铁公司的盈利将是地铁公司自身努力和政府大力支持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4政策性盈利模式

从世界上大多数地铁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可以看出,单靠地铁公司本身的运营很难扭转经营亏损的现状。所以,问题的焦点就落在了政府的支持上,地铁公司盈利的关键是政府想不想让地铁公司盈利以及通过什么手段来盈利。首先,要纠正地铁是公益性事业,经营必定亏损,必须由政府投资建设,并由政府对经营亏损进行补贴的观念。因为:首先,虽然地铁是公益性基础设施,但是政府无力全额承担地铁的建设投资和经营亏损;其次,地铁公司只有实现盈利,才能更好地履行为市民和城市发展提供服务的承诺。1996年,香港政府通过了“集体运输铁路条例”,条例规定,地铁公司必须按商业原则经营,不得出现经营亏损,政府虽然为公司的惟一股东,但如果因政府干预经营而导致经营损失,港府必须予以赔偿。可见,香港政府特别关注地铁公司的盈利,因为地铁公司不能盈利,其自身就无法健康地生存和发展,而对于政府则是一个大包袱。香港地铁公司是世界上少数能盈利的地铁公司之一,而且香港地铁公司目前运营状况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同步进展,这是香港地铁公司和香港特区政府共同致力于让公司实现盈利的结果。

那么政府如何通过自己的支持让地铁公司盈利呢?政府对地铁公司的支持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1)政策手段引导客源。政府可以利用市场手段和价格杠杆来调节城市交通结构,利用收费、税收、许可证等手段鼓励或限制某些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鼓励人们更多地选择地铁这种交通方式。例如,对于私人轿车可以采取“鼓励拥有,限制使用”的办法,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应限制私人轿车的使用,如德国慕尼黑市限制个人开车进城,美国旧金山规定汽车载员3人以上时方可走快行道;或实行汽车通行证制度,如意大利罗马市规定只有持通行证的车辆才准驶入城区,而这些通行证不仅价格高,而且数量有限;或是增加汽油消费税,加大汽车使用成本;或增加城区内轿车停车费用等。对公交车交通系统进行重新规划,用公交车来弥补地铁不能覆盖的区域,避免交通线路重叠,以减少公交车争夺地铁客源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轨道交通资费,以鼓励居民大量使用地铁这种交通方式。向市民宣传地铁的好处,鼓励市民乘坐地铁,以减少地面交通和环境压力。

(2)调整定价政策。票价是决定地铁公司收入的重要因素,香港地铁公司票务收入在运营总收入中所占比重高达80%。而北京、上海等城市地铁票价相对较低,这是这些公司经营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地铁票价的制定上,目前一般是政府定价,地铁公司没有根据运营成本和乘客情况来决定票价的权力。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提高,政府可将定价权适度交给地铁公司。在地铁票价的制定上可采用地铁公司提议、听政会通过、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方式,以使票价能基本反映成本状况。

(3)政策上给予特殊优惠。地方政府可以针对地铁公司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在公司资产折旧、税收等方面给地铁公司以特殊优惠,从而降低地铁公司的运营成本。现在,在不提设备折旧的情况下,上海和广州地铁公司在运营上基本可以实现收支平衡甚至有少量盈利。地铁公司资本存量大,固定资产价值高,每年的折旧数额巨大,所以,在折旧上的政策优惠可以缓解目前地铁公司亏损严重的情况。但是,这样却会造成严重的潜在亏损。在税收上,政府可以降低地铁公司的税率,或通过税收返还等方式,以降低运营成本。也可以将税收纳入用于地铁建设的专项基金,使税收重新流回地铁公司。

(4)政策上给资源,供地铁公司开发。地铁的建设势必会使地铁沿线的地价升值。地方政府可以将地铁沿线的部分地上资源,主要是土地资源,交给地铁公司开发,用地上来养地下。这也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城市的通用做法。例如,香港地铁公司就是香港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对于这些土地资源,地铁公司可以成立专门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自行开发,也可以与其他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开发,共同受益。

(5)财政补贴。即政府对地铁公司的经营亏损进行补贴。由于地铁公司经营的初期很难实现盈利,而且,地铁公司的亏损部分又是政策造成的,即政策性亏损,所以由政府对地铁公司的亏损进行补贴有一定的合理性。例如:香港政府明文规定,地铁要“以审慎的商业原则运作”,港府保证每年在成本扣除和15%的利润之外给予补贴,发生的差值由政府补贴。通过政府补贴让地铁公司盈利,可以使地铁公司能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加强投资者的信心,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地铁。可以采用这样的做法:由地铁公司制订一份长期的审慎的财务计划,并且每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交一份下年度的财务预算,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后作为日后政府对地铁公司进行补贴的依据。政府根据财务计划和地铁公司实际的经营状况对经营亏损进行补贴。这样既可以调动地铁公司搞好经营的积极性,又可以保证地铁公司的健康运营。

总之,在地铁公司目前不可能通过自身运营实现盈利的情况下,政府在各方面的支持是地铁公司盈利的重要途径。地铁公司目前的盈利模式必定是“政策性盈利模式”,即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在政策甚至财政上给予地铁公司以支持,从而帮助地铁公司实现盈利。政策性盈利模式并不是要加大政府对地铁公司在经营管理上的干预,而是政府在政策上给地铁公司大量的、能让地铁公司在一定期限内取得可能盈利的优惠,然后由地铁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逐渐向商业化运作过渡。其目的是,加强地铁公司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加强投资者对地铁公司的信心,吸引多方投资,使地铁公司在投融资、建设、运营和资源开发上形成良性的循环,从而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恺宁.中国地铁.瞭望新闻周刊.2001.4.

[2]程明霞.地铁建设蜂拥而上2000亿投资何处着落.经济观察报2003.3

[3]香港地铁公司业绩公告.2003

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篇4

关键词:财险公司;盈利模式;辩证分析

文童编号:1003-4625(2010)04-0092-02中图分类号:F840.3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财险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却陷入了全行业亏损的困境。争取实现财险行业承保盈利,作为行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已被监管层和各家财险公司提上议程。随着保险市场秩序的不断规范,以及资本市场在爆发式的增长后呈现的持续低迷,如何建立未来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是财险公司目前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目前财险公司的盈利模式分析

盈利模式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的、企业特有的赖以盈利的经营模式及其对应的业务结构。财险公司的盈利模式是由外部经营环境、公司治理结构、战略定位、经营模式、市场策略等多方面综合决定的,并没有一个固定模型。

一般来讲,财险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承保业务和投资业务,其利润来源体现为承保利润和投资利润,因此其盈利模式归根到底就是承保盈亏和投资盈亏的不同组合。总结目前国内市场上财险公司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以投资业务为主的盈利模式。其实质是将在承保业务上获取的现金流,再加上资本金、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等其他资金来源,作为保险投资资金,主要投入到股票、债券等市场上获取投资利润。如果承保盈利,则公司的利润是承保利润加投资利润;如果承保亏损,则用投资利润来弥补,多余的利润就是公司的经营利润。

(二)走综合经营和集团化发展之路的盈利模式。财险公司的综合经营是指在财险的基础上成立控股公司,再进入或直接进入其他金融领域,如寿险、银行、证券等,通过发挥范围经济、交叉销售和综合理财的优势,实施更多的金融创新,实现保险公司的价值最大化。此模式已成为保险行业发展的趋势。

(三)靠专业化经营来降低销售成本和生产成本的盈利模式。专业化经营是指集中公司主要资源和能力用于所擅长的核心业务,减少销售成本和经营成本的增加,从而有效地降低成本,实现承保利润,以此带动公司的成长。如目前市场上的车险专业公司、责任险专业公司等。

(四)以增加机构扩大保费规模为主的盈利模式。从国内财险公司的成长过程可以看出,多数保险公司在开业之初即通过增设机构来扩大市场规模和保费规模,短时间内将公司规模扩展到全国各地,以期通过保费规模的扩大来扩大市场份额。在公司经营的前几年基本处于亏损状态,但在公司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实现规模效益,并通过加强经营管理等措施,实现长远盈利。

(五)优化组织架构和业务结构,通过价值链管理的盈利模式。保险公司价值链包括展业、营销、承保、理赔、人力资源、直到价值实现等一系列价值增值活动和相应的流程。价值链管理的意义就是优化核心业务流程,降低保险公司组织和经营成本,提升保险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归结到根本上就是实现承保利润。

以上几种盈利模式是目前存在于我国保险市场上的主要盈利方式,多数盈利模式是以一种混合的方式贯穿于各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并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转换。

二、财险公司的现金流模型及盈利模式探讨

财险公司作为金融企业,除了具有一般企业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外,还具有金融属性。因此,对财险公司盈利模式的探讨不应止于主营业务类型(即承保业务和投资业务),还应该深入到其现金流模型来分析。下图是一张财险公司现金流模型的简要演示图:

其中虚线表示的是承保业务因收入在前、支出在后的时差而留存在保险公司,可用于投资的现金流,巴菲特称之为“浮存金”。浮存金的资金获取成本取决于承保业务的综合成本率。浮存金的大小视公司业务规模、现金流管理等因素而定,一般来讲,其占承保收入的比例为40%左右。

因此,从财务角度来看,财险公司盈利主要取决于:1.承保业务的盈亏;2.承保业务的规模和现金流管理水平;3.投资收益率。

三、建立财险公司可持续盈利模式的相关建议

对目前的财险公司而言,缺的不是对盈利模式的认识,而是如何更好地处理一些关系和问题,如: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的关系、投资业务和承保业务的关系、保费规模与业务质量的关系、两核管控与营销的关系等。基于对这些关系和问题的思考,以上述对财险公司盈利模式的辩证分析为基础,笔者对建立财险公司可持续盈利模式有如下粗浅建议:

(一)坚持“两个轮子”走路,“一个方向盘”带路。“两个轮子”是承保业务和投资业务,历史地看,尽管保险资金运用对于提升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如果承保业务长期亏损,单纯依赖投资盈利的经营模式并不能持久。财险公司应根据自身承保业务的盈利能力确定资产配置战略,努力在承保业务与投资业务间寻求平衡,必须两者并重。“一个方向盘”是承保业务的综合成本率,企业经营、绩效评价、预算管控、考核奖惩都必须以综合成本率为核心指标。

(二)保持适度的保费规模和合理的增长率。一方面,摊薄职场费用、人力成本、行政开支等固定成本需要一定的保费规模,否则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另一方面,适度的保费规模及合理的增长率所贡献的现金流是维持公司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适度的保费规模可以通过如下公式测算得出:

盈亏平衡下保费规模=年最低运营成本/1-(赔付率+保单获取成本率+管理费用率)

(三)强化现金流管理。财险市场的激烈竞争、财险费率的市场化、财险行业的高税负已经极度压缩了承保业务的利润空间。根据上面描述的财险公司现金流模型,如果没有现金流,财险公司将很难实现盈利,而有效的现金流管理则有助于增大公司的盈利空间。

举个例子,假设某年度保费为100,浮存金占保费收入比例为40%,年度可用资金平均余额为浮存金的50%,年度投资收益率为6%,则浮存金当年的投资收益=100×40%×50%×6%=1.2。不要小看这1.2,其对降低综合成本率的贡献将直接达到2.4个百分点(假设按1/2法计提责任准备金),这还不考虑这部分浮存金在以后年度的收益。如果进一步强化现金流管理,以提高浮存金比例的话,其对降低综合成本率的贡献将更大。

有效的现金管理手段包括资金集中管理、收支两条线、减少资金在途和沉淀以及运用it先进管理工具等,通过这些手段可以提高浮存金比例。

(四)建立成本管控的长效机制。企业的经营方针,归根结底始终是围绕着“生存发展,开源节流”八个字。开源是增加业务来源,扩大业务规模,提高人均产能,降低成本费用率。节流是合理降低费用开支的绝对额。两者是成本管控的两个方面,要建立财险公司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就有必要合理降低成本。

1.号召全员培养良好的成本管控意识,树立正确的成本观。对有效益的投入要积极大胆,没有效益的投入则要坚决杜绝。

2.成本管控制度化和日常化。同时加强预算管理,做到开支有据、管控有度。

3.建立成本管控的奖惩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光荣.民族保险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第二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篇5

【关键词】股利政策上市公司创业板

一、创业板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特征

(一)股利支付方式多样性

通过对现存的496家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指标的统计和整理分析得出。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有379家、424家、108家上市公司在年报中公告了股利分配政策,其中有175、197、34家采用直接分配现金股利的方式,146、169、51家公司派现并转增,其中2013年发放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占已宣告或已分配股利公司的88.65%,发放现金股利并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公司占公告分配股利公司的38.52%。

从上统计分析可以总结出,板上市公司所采用股利分配方式有派现、、派现并送股、转增、派现送股并转增、派现并转增五种模式,所表现的是传统股利分配方式相互组合形成的分配模式,

(二)每股现金股利支付率高

根据创业板上市公司从2013-2015年年报公告中,对股利分配的相关数据统计。2013年度现金股利分配水平平均每股分红0.1344元,股利分配率平均达31.1301%,分配比例较高。2014年的每股分红水平有一点下降,平均为每股分红0.1227元,股利分派率率也略下降为30.4128%。2015年每股分红又呈现上升水平。但整体分析每股股利分配率都呈现较高水平,说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基本都处于高股利分配水平。

由此表明,派现在创业板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中是普遍选择的方式,派现公司数目所占比重也较大。这与我国主板市场现金分红少的现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转增比例高

按照国际惯例,上市公司每10股转增5股及以上的股利分配行为都属于高比例转增。由数据分析可得,在2013年有167家在年报中公告转增股本,其中每股转增在0.5-1之间的公司数占所选转增方式公司总数的57.49%,所占比例较大超过总数的一半;2014年年报中公告转增股本的194家公司中,每股转增在0.5-1.5之间的公司数占所选转增方式公司总数的75.78%,超过总数的一半;2015年年报中公告转增股本的66家公司中,每股转增在0.5-1之间的公司数占所选转增方式公司总数的39.39%,超过转增比0.5的总比例和为84.85%,远超过总数的一半。

以上分析说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大多偏向于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方式向分配股利,其中大多数的上市公司都使用高比例转增方式。

二、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选择的因素

(一)公司的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指公司创造利润的能力。盈利是公司发展的目的,同时也是发放股利的基础。公司盈利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股利的支付水平:如果公司的盈利能力很强,则说明有较多的可供分配的利润,因此股利支付率水平也随之较高,反之,股利支付水平就较差。

(二)公司规模

公司的总资产能够直接的代表公司的规模,通常可以用公司的总资产这个指标来衡量公司成长能力。公司在不同的成长周期,对规模的要求也不同。当公司处于成长期且规模较小,此时正是需要规模扩大的时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满足扩大需求;成熟期或衰退期的较大规模的公司,这时不需要再扩大规模,且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资金。公司规模和公司股利政策的选择基本正比例相关,即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公司规模越大,发展越稳定,更倾向于选择分配现金股利的方式。

(三)货币资金充足率

公司有充足的现金的条件下,就有能力发放现金股利,同时也可以将这些现金运用于公司的日常运转,以致于获得更多的现金。如果公司持有这些现金却不进行新的投资的话,可以向股东发放较高的现金股利,这样也可以减少财务风险;相反,如果公司没有足够的现金,则倾向于选择低股利政策。

三、政策建议

(一)提高公司自身的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

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直接关系到其分配股利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公司的盈利水平高,管理者就会选择分派高比例的股利,以此来向市场提供良好的业绩状况,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但是与此同时,一些盈利能力不好,甚至出现负值的公司有时也会分配股利,这样的信息可能会误导投资者的短期决策,而对于长期而言,若公司不加以改善,则最终会损害投资者利益。因此,创业板上市公司应该不断地提高经营能力,扩大规模,在提高自身盈利水平的同时保障盈利质量,实现企业价值和股东权益最大化。

(二)根据企业规模和成长周期选择股利政策

创业板上市公司在选择股利政策时要结合公司规模和所处的成长周期。对于规模较大且发展较稳定的企业来说,不用再考虑筹集资金来扩大规模,而对于获得的充足的资金可以支撑现金股利的需要,这时,公司一般应选择较高比例的现金股利分派方式;对于规模较小且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公司需要筹集资金来扩大规模和稳定增长,这时没有过多的资金来支撑现金股利的分配,这时公司一般不分配或低股利分配现金股利;对于处于成熟期或者衰退期,且公司规模达到最大,这时公司可以通过更多的途径获得资金。

(三)进行现金分红应充分重视企业的现金流水平

上市公司在进行分红决策时,要考虑公司是否持有充足的现金流量。根据上述分析,一些企业经营现金流量为负值却仍进行高比例派现,这样会影响公司股息持续性和长远发展。正确认识现金流量和现金股利的关系,确定公司有充足的先进支撑现金股利时才可以进行分红,当然,若公司盲目的将闲置的多余的现金分配掉,可能容易损害内部小股东的利益,激化股东间的矛盾。因此,合理的安排现金流进行分红是非常重要的。

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篇6

一、新准则下电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分析

新会计准则共有三个层次: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以及32项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财政部对于建造合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6项具体准则未相应的应用指南)。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与国际惯例趋同的准则体系。新准则的指导方针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新准则促使其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对维护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意义重大。

(一)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限制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有一定程度的限制,主要表现在:

(1)合并范围的确定原则。新准则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明确了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往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将持股比例作为确定是否纳入合并范围的唯一标准,使得母公司可以通过改变持股比例来缩小或者扩大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新准则规定母公司应将其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纳入合并范围,将是否拥有对被投资单位的实际控制权作为纳入其合并范围与否的依据,从根源上限制了一些企业通过改变持股比例来改变合并范围,从而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2)资产减值准则。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项目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时进行会计处理。在旧准则下,企业将资产减值准备的大规模冲回作为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现行准则实施后,虽然坏账准备等项目的减值准备可以转回,但由于企业盈余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上述减值准备不得转回的项目,因而大大限制了企业利用“秘密准备”制造虚假利润的行为。

(3)存货计价方法。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计价方法通过存货购入价格的变动影响企业当期的利润,企业在存货计价方法选择方面存在较大的自主空间,可能基于调节税负或者使企业不被“St”等目的而在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新准则的这一规定对于企业通过改变存货的计价方法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

(二)新会计准则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供的新空间新会计准则虽然在某些方面限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的行为,但在其他一些方面又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新的空间,主要有以下方面:

(1)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原则。新准则规定,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价应当采用公允价值,且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新准则还将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产生的损益从在报表注释中进行反应转移至表内列示,这一规定对拥有较多金融工具的企业的利润有较大的影响。再加上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固有缺陷,很有可能使得某些企业通过将对金融工具的操作作为进行盈余管理的新途径。

(2)固定资产准则。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当使用寿命预计数和预计净残值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进行调整。这就给予了企业更大的自由,企业可以通过会计估计的变更来调整各期的折旧费用,进而以影响各期利润。由于固定资产的金额一般比较大,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微小改变就可能造成利润较大幅度的增减变化,进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3)投资性房地产准则。新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确认和计量;在进行后续计量时,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满足特定条件时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这一规定改变了企业的收益计量方法,以往只有当投资性房地产在卖出后才能确认收益,而现在只需进行价值重估就可以确认收益。公允价值的确定涉及到很多职业判断的因素,而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受到其专业水准及职业道德的影响,因而这一规定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4)无形资产准则。新准则将无形资产的研发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并规定开发阶段支出可以资本化。这将减少企业费用,从而减小对当期利润的影响。无形资产的研发业务非常复杂,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难以彻底区分,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提供了新手段。

(5)借款费用准则。新准则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由固定资产扩大到存货、投资性房地产以及无形资产等,资本化的借款范围由专门借款扩大到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企业可能通过调整一般借款资本化或费用化的金额和时间来调节利润,从而成为进行盈余管理的新途径。

(三)新会计准则下电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变化电力行业有其鲜明的行业特征,是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企业,尤其是企业固定资产的比重很大。电力行业作为与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关键产业,严格地受到国家的管理。从盈余管理的动机考虑,电力上市公司出于公司业绩和政治因素的考虑会进行盈余管理。结合电力行业的特征,新准则下电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有:由于电力行业本身固定资产比重大,电力上市公司可能利用新的固定资产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电力行业本身是资金密集型企业,且借款比例大,电力上市公司可能利用新借款费用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电力行业的特点决定其资产减值准备较多,新资产减值准则将会减少电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根据上文的介绍,新会计准则在一些方面限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同时在另一些方面又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提供了新的空间。新准则对电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也不例外。结合电力上市公司的特点,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电力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

假设2:电力上市公司利用固定资产准则进行向上盈余管理

假设3:资产减值准则限制了电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二)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本文选取的样本根据研究其他综合收益的需要,剔除了St等特殊的情况,选取了沪市30家电力上市公司2009年至201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数据统计和分析通过eXCeL和SpSS17.0软件完成。

(三)研究方法具体如下:

(1)盈余管理的计量模型。国外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盈余管理的研究,盈余管理的计量始终是盈余管理研究的核心问题。在现阶段的研究方法中,主要是将“可操控性利润”作为标准来衡量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西方会计学者对现有的几种方法的可靠性评价结果为:修正的Jones模型的效果最佳,迪安吉洛模型效果最差。Jones模型和修正的Jones模型明确地将经济环境的变化引入了对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估计中。横截面Jones模型中的参数采用的是截面数据而不是时间序列数据,因而该模型没有对时间长度的要求,并且该模型是唯一能够一贯识别出盈余管理的模型,因而本文采用修正的横截面Jones模型来分析盈余管理。

关于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计算。本文利用修正的横截面Jones模型对2009年~2010年我国电力上市公司可操控性应计利润进行计算,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各年度样本公司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获取模型中各参数的估计值。模型为:

tait/ai,t-1=αi(1/ai,t-1)+β1i(?驻ReVi,t-1/ai,t-1)+β2i(ppei,t/ai,t-1)+εi,t(1)

其中tait为i公司在t年度内的应计利润总额;ai,t-1为i公司在t-1年度末的总资产;?驻ReVi,t-1为i公司第t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与第t-1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的差额;ppei,t为i公司在t年度末的固定资产原值;ε为残差值。

第二步,运用上述模型得到的参数估计值(αi,β1i,β2i),计算得到各个上市公司的以上年度资产计量的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nDai,t,其计算模型如下:

nDai,t=αi(1/ai,t-1)+β1i[(?驻ReVi,t-?驻ReCi,t/ai,t-1]+β2i(ppei,t/ai,t-1)(2)

其中,nDai,t为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驻ReCi,t为i公司第t年度的净应收款项与第t-1年度的净应收款项的差额,其他变量的含义和式(1)相同。

第三步,计算得出各个上市公司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i,t,总体应计利润为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与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之和,即

Dai,t=tai,t-nDai,t(3)

其中,Dai,t为i公司在t年度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

关于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t检验。根据修正的横截面Jones模型,只有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显著地异于零时,上市公司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2)运用主成分分析盈余管理的手段。结合电力行业的特点,本文选取表示财务杠杆的流动比率(CrrntK)和资产负债率(DebtR)、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CFo),固定资产(Fa),资产减值准备(ioa)建立以下模型进行分析:

Dai,t=α0+α1CrrntK+α2DebtR+α3Fa+α5ioa+ε(4)

其中,Dai,t是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从表1的描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电力上市公司存在盈余管理。

(二)回归分析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出,固定资产、资产减值与可控收益相关,即固定资产准则和资产减值准则是电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与本文的假设1致,但回归方程的整体解释程度不是特别高,电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还有待继续发掘。

由表4的结果可以得出,各个自变量的相关性良好,没有出现严重的共线性,整个方程的解释度不高,但是模型的检验结果显著,可以解释因变量。

四、结论

通过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假设成立,即电力上市公司利用固定资产准则进行向上的盈余管理,资产减值准则对电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起到限制作用。这一结论对辨认如电力行业这种资金密集且固定资产比重大的行业的盈余管理有一定帮助,报表使用者可以重点关注这方面的信息,从而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对此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盈余管理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向利益相关者传递企业经营稳定的信息,有利于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过度的盈余管理会使会计信息失去应有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影响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决策。由于新会计准则实施的时间较短,相关数据不太充分,本文所得的回归方程的解释度不太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财务数据,进行更加全面具体的分析,从而找出解释程度更高的回归方程,找出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更加理性地分析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

参考文献:

[1]马文芳:《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研究》,《中国总会计师》2007年第2期。

[2]沈烈、张西萍:《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会计研究》2007年第2期。

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篇7

关键词:股权再融资;关联交易;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存在“一股独大”或者少数几个大股东拥有公司绝对控制权的情况,大股东对公司的经营越策和运营很少受到其他股东的影响。这使得我国上市公司表现出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配股和增发成为上市公司则是股权再融资最主要的方式。为了取得配股和增发资格,上市公司普遍采用盈余管理的方式,而关联交易成为上市公司运用最多的盈余管理手段。针对上市公司利用实际控制权通过管理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本文拟从股权再融资动机下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入手,揭露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对我国盈余管理的理论研究、监管机构的政策制定、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投资者的决策行为等提供参考。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teoh等(1998)、Rangan(1998)和Yoon等(2002)通过对增发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增发期间存在盈余管理行为。Gordon等(2003)研究表明,特定类型的关联交易,但并不是所有类型的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程度是显著正相关的。DuCharme(2004)等的研究发现,在股票发行期间公司操控性流动应计利润的金额较高,而在股票发行之后操纵性应计利润却会减少,股票发行期间操纵性应计利润与发行之后的业绩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国内学者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再融资过程中也表现出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Jian和wong(2006)研究发现,在企业集团中的公司有退市或者发行新股的动机下,上市公司会有较大规模的关联交易行为。Gordon等(2003)研究得出,特定类型的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程度通常呈现出显著正相关的关系。

(二)国内研究孙铮和王跃堂(1999)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配股动机下上市公司有盈余管理行为。洪明渠(2008)研究了上市公司再融资前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无论是增发还是配股的上市公司,与同行业其他公司比较而言,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明显高于其他公司。而且再融资前的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明显高于再融资之后。高雷和宋顺林(2008)研究得出有配股动机的公司,更倾向于采用第一类关联交易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而不采用第三类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刘峰等(2004)研究表明股东持股比例逾高,逾有可能实施大关联交易的转移利益;而股东持股比例越低越倾向于通过股权转让、担保或抵押的方式。而大股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多的将利润留存在公司,获得更多的现金流。姜国华等(2005)的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未来年度的盈利能力与大股东对资金占用额是显著负相关,说明大股东占用公司资金会给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负面影响。张鸣等(2005)则研究了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经济后果,发现大股东资金占用是导致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下降的直接原因之一。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无论是配股公司还是增发公司再融资前为了取得再融资资格、增加融资收入,都可能采用关联交易的方式,操控性应计利润来进行盈余管理。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1:股权再融资动机下盈余管理与关联交易正相关

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或子公司之间有密切的关联关系。这种关联关系使得上市公司在与其子公司或母公司进行交易的时候,不受外部不利市场环境的影响。但由于第一类关联交易脱离了市场的监督,远离交易的实际过程,并且关联交易信息披露不规范,所以交易双方能控制交易的整个过程,外部投资者也有理由怀疑企业进行第一类关联交易的目的。国内学者将关联交易分类分别研究不同类型的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关系的文献却较少。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2:第一类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正相关

大股东和小股东都有股利分配和资本利得,但大股东同时还有控制权产生的额外收益。而现有的法律体系对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有关条款不是很健全,就有能导致大股东利用有关职权输送利益,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从盈余管理和关联交易的研究成果中可发现,第二类关联交易为非经常性关联交易,通常计入线下项目(非经常性损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3:第二类关联交易在盈余管理与盈余管理正相关

假设4:担保和抵押等第三类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正相关

(二)样本的选取和数据来源本文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中,选取2008年至2009年有配股和增发行为的上市公司,同时剔除下面数据:金融类上市公司;暂停交易的上市公司;数据缺省的公司;数据异常的公司;连续两年有增发或配股的公司,不能确定是哪一次增发或配股而引起的操纵应计利润行为,故应剔除;同时发行了B股的公司。最后所得的样本数是207个。本文的主要数据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系统2006年至2009年的数据。

(三)变量定义本文变量主要有:

(1)因变量。本文的因变量是衡量盈余管理程度的变量。国内外研究表明修正的Jones模型在衡量盈余管理方面更好,本文也采用修正的Jones模型衡量盈余管理程度。计算方法如下:计算总应计利润:其为剔除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净利润,即tat=nat-CFot。其中,nat是第t年的净利润,CFot是第t年经营现金流量,tat是第t年的总应计利润。估计模型参数:tat/at-1=a1(1/at-1)+a2(ReVt/at-1)/+a3(ppet/at-1)+u,其中at-1为第t-1年末的总资产,所有变量都经过t-1年末总资产进标准化处理,便于消除公司规模差异造成的影响,ReVt表示第t年的主营业收入增加额,ppet表示第t年的固定资产,a1、a2、a3分别是模型参数,u是误差项。根据以上所求得的参数a1、a2、a3,计算非操纵性应计利润:nDat/at-1=a1(1/at-1)+a2(ReVt-ReCt)/at-1)/+a3(ppet/at-1)+u,其中,nDat表示第t年非操纵性应急利润,ReCt表示第t年的应收帐款增加额,u是误差项。计算操纵性应计利润Da:Da=|tat/at-1-nDat/at-1|。(2)自变量。本文使用关联交易金额来度量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规模,用Rpt表示(人民币)。分别按照对关联交易的分类设置三类关联交易变量:第一类关联交易、第二类关联交易和第三类关联交易,分别用Rpt1、Rpt2和Rpt3表示。(3)控制变量。本文选取衡量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公司成长性和年度虚拟变量等指标对模型进行控制。公司规模(SiZe):公司规模越大,越有可能给公司带来规模效应,从而对公司的盈余产生影响。资产负债率(LeV):本文以资产负债率作为衡量公司财务风险的指标。资产负债率越高的公司,其违反与债权人之间契约的风险就越大,管理层就可能选择可将未来期间的利润转移到当期,通过粉饰财务报表来掩盖不良的财务状况。经营活动现金流量(CFo):采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控制变量。成长性(Gw):具有成长性的公司多数都是主营业务突出的公司,主营业务利润的比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质量和获利能力。因此,利用主营业务收入变化率可以较好地考查公司的成长性。本文将成长性(Gw)作为一个控制变量。年度控制变量(Year):年度控制变量(Year)是虚拟变量,本文选取的是2008年至2009年的样本,年度为2008年是取1,2009年取0。研究变量的定义表如表(1)。

(四)模型构建本文采用研究模型如下:

Da=α+β1Rpt+β2SiZe+β3LeV+β4CFo+β5Gw+β6YeaR+ε。上述模型中的Da、Rpt、SiZe、LeV、CFo、Gw、YeaR这些变量在变量定义中有详细的介绍,α和β是系数,ε是误差项。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1)所有样本的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表中可以看出操纵性应计利润的最大值是5.34,平均值0.71,可见股权再融资动机下的盈余管理程度比较高,盈余管理现象很普遍。(2)不同关联交易类型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本文分别按照关联交易的三种类型,对关联交易的盈余管理程度进行了描述性统计,207家样本公司中有161家公司发生了第一类关联交易,174家公司发生了第二类关联交易,143家公司发生了第三类关联交易,5家公司没有关联交易。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采用了第二类关联交易的公司,其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平均值最大,为0.67。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第二类关联交易的盈余管理程度比第一类和第三类关联交易的大。

(二)回归分析(1)所有样本的回归分析。多重共线性检验本文对自变量和控制变量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得出的结果如表(4)。从表(4)中可以看出,变量之间的相关基本在0.5以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对所有样本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可以看出,代表关联交易的自变量Rpt的回归系数为0.159,p值是0.005,即在1%的水平下是显著的,且变动方向也与预测的一致,这也验证了本文的假设一。这说明在股权再融资动机下,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程度越大,其盈余管理的程度也越高。同样,公司规模(SiZe)和成长性(Gw)也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公司规模和成长性对盈余管理的程度也是显著的。而资产负债率(LeV)和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CFo)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再融资的年度(YeaR)对盈余管理程度也没有显著的影响。(2)不同关联交易类型的回归分析。本文又分别选取对161家发生了第一类关联交易的公司,174家发生了第二类关联交易的公司,143家发生了第三类关联交易的公司分别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中的Rpt分别由Rpt1、Rpt2和Rpt3代替。回归的结果如表(6)、表(7)和表(8)。从表(6)、表(7)和表(8)中可以看出,第一类关联交易的回归系数为0.05,但是并不是显著的,这验证说明本文的假设二不成立。出现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购买与销售商品、提供与接受劳务等经常性的,属于正常的企业间的交易,并不一定是企业用来操纵盈余的手段。第二类关联交易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且在1%的水平下是显著的,这验证了本文的假设三。但是对第三类关联交易样本的回归分析显示,第三类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程度并不是显著相关的,这与本文的假设四相违背。这可能是因为担保和抵押类关联交易,虽然发生的频率和金额比较高,但是对收入和盈余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三)稳健性检验(1)所有样本模型稳健性检验。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主营业务和其它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主营业务和其它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该交易或事项的性质、金额和发生频率,影响了正常反映公司经营、盈利能力的各项交易、事项产生的损益。本文在稳定性检验时,将经行业调整的非经常性损益替代操纵性应计利润来衡量盈余管理程度。借鉴Chen和Yuan(2004)、沈玉清(2009)等的做法,非经常性损益的计算方法为:首先计算该公司所在行业的非经常性损益的中位数,再将该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与行业中位数相减并取绝对值,即得到该公司经行业中位数调整的非经常性损益(enoi)。用enoi代替Da,对所给模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如表(9)。表(9)表明将行业调整的非经常性损益与关联交易正相关,相关系数为3.51,p值为0.001,在1%的水平下显著。这与用操纵性应计利润做因变量的回归结果是一致的。而经行业调整的非经常性损益除了与公司规模相关外,与资产负债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CFo)、公司的成长性(Gw)和年度控制变量(Year)都是不相关的。(2)第二类关联交易模型的稳定性检验。表(10)表明,经行业调整的非经常性损益与第二类关联交易规模是正相关的,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与其他的控制变量不相关。这也与用操纵性应计利润做因变量的回归结果是一致的。

四、结论

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有下一年度股权再融资动机的上市公司,会通过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不管是用操纵性应计利润,还是用经行业调整的非经常性损益,来衡量盈余管理,所得到的结果都是盈余管理程度与关联交易正相关。(2)盈余管理程度与第一类关联交易规模并不是显著正相关的,这说明购买与销售商品、提供与接受劳务等经常性的,属于正常的企业间的交易,并不一定是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3)盈余管理程度与第二类关联交易规模显著正相关,这说明上市公司倾向于采用第二类关联交易来进行盈余管理。我国监管部门应该在第二类关联交易的监管方面加强力度。(4)盈余管理程度与第三类关联交易,及担保或抵押,并不是显著正相关的,这说明虽然大股东资金占用其对公司经营有负面影响,但是担保或抵押并不是资金占用的唯一方式,担保和抵押对公司盈余并没有直接的影响,不是管理层操纵盈余的主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高洁:《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篇8

【关键词】盈余管理;太阳能光伏产业;上市公司;新兴产业

一、引言

太阳能光伏产业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发展空间,是引领社会和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于2005年出台一系列促进其发展的相关法律,如《可再生能源法》等,为太阳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09年,国家实施“光电建筑”和“金太阳”示范工程,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政策,进一步促进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的发展。众多优惠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2009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跃居世界第一。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运用会计方法使管理者自身利益和公司价值达到最大化的、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的行为。国内学者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大多集中于a股上市公司,而对特定行业的研究较少。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由于内外部环境的特殊性和行业自身发展的瓶颈,其盈余管理行为既有上市公司的共性,也存在其自身的独特性,比如运用盈余管理获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补贴、专项拨款以及政策优惠等等。因此,有必要对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展开专门研究。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盈余管理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截面琼斯模型对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对于正确认识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改善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提高投资者决策有效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文献回顾

西方经济学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琼斯(1991)指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有资本市场动机、履行契约动机和税收动机,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有操纵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时间、进行关联方交易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帕斯亚托(2008)认为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有:规模、成长性、资产结构、现金流、波动性等。

与国外相比,我国关于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偏重于以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国外理论进行实证研究。孙铮、王跃堂(1999)以1997―1998年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数据为样本,选择Roe作为指标,运用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确实进行了盈余管理,其盈余管理的行为与政府的监管政策中的配股、特别处理和摘牌政策有着密切联系。陆正飞、魏涛(2006)对中国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的行为和非经常性损益的关系进行研究。他们认为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以达到配股政策的要求,而且配股成功后,一旦上市公司不采用非经常损益进行盈余管理,其利润会出现严重下滑。安进芳(2012)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进行研究,认为上市公司从事盈余管理动机有以下六种:税收动机、高管更迭动机、公司人内部竞争动机、管理层报酬动机、银行借款动机、实现盈利目标动机。

上述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主板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然而,与主板上市公司相比,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存在规模小、上市时间短、核心技术落后、市场不完善等差异,导致有些研究结果未必能够有效解释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因此,关于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就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本文借鉴国内外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的特点,研究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高管报酬、股权集中度、公司业绩、经营活动净现金净额和资本结构的相关关系。

根据委托理论,所有者为激励管理者努力工作,往往会将公司业绩与管理者的薪酬福利相挂钩。由于信息不对称,所有者只能通过会计盈余水平来判断管理者管理公司的业绩和努力程度。这就使会计盈余成了影响管理者报酬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管理者会运用盈余管理手段调节会计盈余使其自身利益达到最大化。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高管报酬正相关。

根据盈余管理相关理论,与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相比,高股权集中度的上市公司其大股东对董事会拥有更多的控制权,会通过关联交易等方式进行盈余管理,降低会计信息质量,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股权集中度正相关。

公司业绩作为衡量公司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一直受到各相关利益者的高度重视。投资者用其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值得投资,监管部门用其考核上市公司是否满足融资、配股以致停牌退市等重大事项的条件。因此,上市公司会出于实现投资者预期和达到融资、配股条件的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以改善公司业绩。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公司业绩正相关。

众所周知,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有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小化、“大冲澡”等。当管理层出于利润最大化动机时,往往通过操纵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时间、进行关联方交易等方式增加本期会计利润,然而相关交易并没有现金流流入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不会随之增加;当管理层出于利润最小化、“大冲澡”等动机时,往往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和非经常损益等方式减少本期会计利润,而相关交易并没有现金流流出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不会随之减少。所以,公司盈余管理与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呈负相关关系。由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4: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负相关。

根据信号传递相关理论,当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时,意味着其面临较高的财务风险。这时,管理层为增强投资者信心,往往会选择通过盈余管理来改善公司业绩,从而向投资者发出有能力偿还债务的积极信号。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5: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

(二)样本的选取和数据来源及变量的定义

本文以2009―2011年期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9家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分析。样本数据来源于聚源数据工作站、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交易所网站。

本文结合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特点,共设计了6个变量:盈余管理、高管报酬、股权集中度、每股收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资产负债率。变量具体定义如表1所示。

表1中的被解释变量Da(盈余管理),本文使用截面琼斯模型度量其程度,具体如下:

Da=ta/a-nDa

其中,Da是公司本期的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代表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ta为公司包含线下项目的总应计利润,即ta=ni-CFo,其中ni为净利润,CFo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a为公司上期期末总资产。nDa为公司本期的非操纵性应计利润,可由方程(1)得出。

nDa=?琢1(1/a)+?琢2(?驻ReV/a)+?琢3(ppe/a)(1)

方程(1)中,ΔReV为公司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和上期主营业务收入的差额。ppe为公司本期固定资产原值。?琢1、?琢2、?琢3为行业专属系数,可由方程(2)计算得出。

Ga/a=?琢1(1/a)+?琢2(?驻ReV/a)+?琢3(ppe/a)+?着(2)

方程(2)中,Ga是公司的线下项目前总应计利润,即Ga=eBXi-CFo,其中eBXi为经营利润,CFo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着为残差项。

四、实证分析

(一)模型建立

本文以盈余管理为被解释变量,以高管报酬、股权集中度、每股收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资产负债率为解释变量,建立以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具体如下:

Da=?茁0+?茁1top3+?茁2top10+?茁3epS+?茁4CFo+

?茁5LeV+?着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第一,我国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2009―2011年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的Da均值为-0.02,其盈余管理程度弱于a股整体水平。本文认为这和太阳能光伏公司的上市时间较短有关。同时,2009―2011年度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Da的最大值为0.12,最小值为-0.28,说明该行业盈余管理程度存在一定差异。

第二,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受股市大环境影响。当处于牛市时,管理层倾向于披露利润和向投资者传达积极信号;当处于熊市时,管理层倾向于隐藏利润或者少披露利润。2009年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的Da均值为正,股市出现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反弹行情,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倾向于披露利润和向投资者传达积极信号;2010年、2011年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的Da的均值有所下降,说明这两年股市疲软,所以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倾向于调低利润。

(三)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从回归结果可以发现,回归模型调整后的R2为0.465,该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解释变量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回归模型中各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小于10,表明各解释变量不存在显著的多重共线性。在该回归模型的回归分析中,高管报酬(top3)与盈余管理程度(Da)的回归系数为0.03,在1%的水平下显著正相关,故支持假设1;股权集中度(top10)与盈余管理程度(Da)的回归系数为0.001,在5%的水平下显著正相关,故支持假设2;每股收益(epS)与盈余管理程度(Da)的回归系数为0.03,p值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故否定假设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CFo)与盈余管理程度(Da)的回归系数为-0.001,在5%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故支持假设4;资产负债率(LeV)的回归系数为-0.0004,p值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故否定假设5。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就29家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对于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高管报酬对盈余管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与Koch和wall(2000)的观点一致。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出于平滑盈余、大冲澡、着眼当前、最大化可变性等四种动机的驱动,根据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进行盈余管理,以保证自身薪酬的最大化。

第二,股权集中度对盈余管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说明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越高,操纵盈余的机会越高。这与黄谦(2006)的观点一致。

第三,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对盈余管理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是因为企业的营业收入可以由现销和赊销两种方式取得。营业收入由现销方式取得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里。这部分一般来说进行盈余管理的难度较大,企业一般会通过构造赊销交易进行盈余管理。不过,赊销方式在增加营业收入的同时,也增加了应收账款。企业使用应计利润法进行盈余管理之后,各年净利润自然会出现变动,然而现金流量不会随之改变,所以二者呈负相关性,这也证实了Barthetal.(2008)的观点。

第四,每股收益和资产负债率对盈余管理没有显著的影响。这与国外学者和夏立军等(2005)的研究不一致。究其原因,2009―2011年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平均负债率为50%,资本结构较合理,无严重的偿债压力。同时,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得到国家相关税收优惠、专项资金补贴和低息贷款的支持,资金来源较充裕,无迫切的大规模融资需求,故也没有强烈动机对每股收益和资产负债率进行盈余管理。

综上所述,高管报酬、股权集中度、经营活动净现金净额对盈余管理有显著的影响,而公司业绩和资本结构对盈余管理没有显著的影响,体现了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特殊性。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应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规范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现有的会计准则体系,既为企业会计工作提供了基本的行为规范,也为管理层提供了一定的自主选择空间,为其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客观条件。因此,政府应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合理地减少会计准则中的自主选择项目,压缩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以限制其盈余管理的范围,增加其盈余管理的难度。

其次,应优化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管理者报酬结构。逐步建立健全以会计信息为基础的短期激励与以市场价值信息为基础的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报酬结构,将管理者利益与股东利益捆绑在一起,引导管理者注重提高企业总体价值。

最后,应健全太阳能光伏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适当地增加董事会中的独立董事的比例,一定程度上提高独立董事的报酬,强化独立董事履行责任的意识,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对大股东的监督、制衡的作用,保障投资者利益。

【参考文献】

[1]孙铮,王跃堂.资源配置与盈余操纵之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1999(4):3-9.

[2]陆正飞,魏涛.配股后业绩下降:盈余管理后果与真实业绩滑坡[J].会计研究,2006(8):52-59.

[3]安进芳.盈余管理的动机及规范对策[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2(1):47-49.

[4]黄谦.大股东和经理人持股与盈余管理的关联性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6(9):109-111.

[5]夏立军,鹿小楠.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信息披露质量相关性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5(10):145-150.

[6]黄梅.盈余管理的总体应计利润计量法综述[J].会计之友,2008(8):61-62.

[7]Jones,J.earningsmanagementDuringimportReliefinvestigation[J].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Spring1991(6):193-228.

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篇9

【关键词】财险公司盈利水平营销方式盈利渠道

一、财险公司盈利水平低的主要因素

1.保费过低返还过高

随着财险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价格战争不可避免,随意打折现象非常普遍,使原来精打细算出的保险产品定价也因此失去了原本应该有的盈利能力。如何恶性竞争的结果导致财险主体不断想出优惠政策,甚至将手续费等返还给保户,有的财险主体的返还标准甚至高出行业监管标准的上限,导致保险公司成本过高。

2.营销方式简单化

财产保险的营销渠道有三个,其一是通过业务员直接与保户面对面销售相关产品;其二是运用数据库里的资料,确定市场,然后联系客户,销售产品;其三是利用保险公司的柜台或银行、邮政的柜台销售产品。这对保险公司的盈利模式的发展形成了瓶颈。

3.风险评估形式化

在行业内部,如何划分风险等级没有统一的标准,尤其是对保险标的物现时价值的评估以及对承保风险的评估流于形式,保险标的一旦出现巨灾或全损,财险公司便会受到巨额损失,严重时甚至导致财险公司遭遇灭顶之为,失去偿付能力。

4.内部管理粗放化

个别财险公司,内部管理粗放化,程序控制不严,常出现有章不循或无章可循,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的现象。尤其是在理赔环节,现象也时有发生,水份较大,使保险公司的理赔成本增加。同时,个别关键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技术素质较低,现场查勘、检验估损、损失理算等工作无法胜任,致公司内部的成本一高再高,其损失难以估量。

二、财险公司的主要盈利渠道

财险公司的盈利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把承保业务现金作为投资资金

把承保业务上获取的现金作为投资资金是财险公司的普遍采用的盈利手段之一,这些资金多半会投入到股票、证券等,以此来使利润扩大化。这样,无论是承保的业务是盈利还是亏损,公司都可以通过投资后的利润来扩大收益或加以补充。只要最终的结果是正数,那么财险公司的经营就有利润。多余的利润就是公司的经营利润。就拿财险公司争夺的车险市场为例,即便是车险市场综合成本率超过百分之百,承保业务严重亏损,可是,财险公司还是会大量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以获取更多的客户,取得更多的保费,其目的便在于获得大量的现金,以便把这些现金用于投资,获得更高的利润。这种投资方式虽然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通过获取投资的收益来获取利润,但是,如果公司承保的利润亏损过大,而这部分的亏损要全部靠投资的收益来补充,那么其风险的巨大是可想而知的。

2.降低销售和机构成本

“节省的就是利润”,这是一条真理。无论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这种算经济帐的方法都是正确的。降低销售和机构成本是许多中小保险公司必须考虑和采用的一个盈利方式。财险公司通过充分发挥自己所擅长的核心业务产品的销售,来推动整个公司的稳步发展,并以此来减少因盲目扩大规模而使增加的销售和机构成本,使承保利润尽可能高,进一步促进公司的健康稳步发展。这种方法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就有成功的先例。当时的,还是一家中型保险公司将业务重心由个人财险(车险)转向企业工伤和责任保险,这一核心业务产品最终成了该公司崛起的战略转折点,这个利基市场的战略思想至今是所有保险公司推崇的最佳方略。

3.获取更多的保费

从中国财险公司的成长过程可以看出,多数保险公司在开业之初即通过增设机构来扩大市场规模和保费规模,短时间内将公司规模扩展到全国各地,以期通过保费规模的扩大来扩大市场份额,长期下来也能够实现规模效益。该种盈利模式的特点是在公司经营的前几年实现盈利比较困难,基本处于亏损状态,但在公司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进入盈利期,再通过保险公司加强经营管理等措施,就可以实现保险公司的长远盈利。该种盈利模式也是目前中资保险公司主要选择的盈利方式之一,但这对许多中小公司而言效果并不明显,过分增设分支机构耗尽资本金而相应的保费规模却没有达到,后期管理也没有跟上,反而导致了公司的经营困难,这也是目前中国的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粗放式经营的主要体现。

4.优化产品结构和管理流程

无论是哪一家保险公司,都不可能仅依靠核心业务产品而发展,一定要通过各种方式,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优化自己的产品结构,以此来降低风险。与此同时,保险公司也越来越重视业务流程的管理,以此来降低因内部管理的疏漏而导致公司的组织和经营成本,以此来提高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最大赢利空间,提升公司的竞争力。这种办法是各财险公司应对国际及中国财险市场中财险承保收益负增长困境的较好办法。

三、提高盈利水平的主要措施

鉴于影响财险公司盈利水平低的诸多因素存在和财险公司的主要盈利渠道的受限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财险公司的盈利水平。

1.修改不适销的老产品,加速研发新产品

受国际经济环境大氛围的影响以及自然灾害的频发,财险的经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持续发展仍然是举步维艰。加之财险的种类虽然繁多,但是竞争的核心产品却全部围绕着是屈指可数的企财、车险和货运险。虽然说目前已有许多公司增加了责任险、信用保证险、短期健康险等险种,而且社会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是业务量始终是差强人意,发展速度也极其缓慢。财险公司应该及时修改不适销的老产品,让这些老产品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市场需要,同时,要加速研发新的险种,用新产品来占领市场,以拓展公司发展的空间。经验告诉我们,新产品上市初期阶段,其费率与保额的匹配一定会优于老产品,市场的竞争也不像老产品那样激烈,其盈利空间相对老产品来说较大,其发展空间也会相对较大,比较容易在市场竞争中形成规模,使业务总量大幅提升。

2.实行精细管理,降低成本,增强风险控制能力

保险公司在卖出一个个保单的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实行精细管理,尽最大可能降低成本,增加风险控制能力是争取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

首先,要改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开展好核保、核赔工作,尤其是各个关键环节,不能出现半点儿疏漏,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做到有章必循,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对承保标的风险评估要科学、准确,通过核保程序控制,将那些不可保风险坚决在第一时间剔出,不能因疏忽或人情而降低标准;认真核赔,既要保护被保险人利益不受损害,又要杜绝骗赔、诈赔事件的发生,更要杜绝因为人员的素质差、业务不精导致工作失误而增加赔付金额,或是因为工作人员考虑人情关系而导致公司赔付过高造成的损失,要将理赔环节中的“水分”全部挤出,将赔付率降至合理的位置。

其次,要改变全部承保为分保管理。就是根据《保险法》中的相关规定,本着本公司安全经营的原则,将各险种的自留额标准细化,把超出标准的那些比较大的承保项目以及风险比较高的业务及时地分保出去。通过这种再投保的方式,提升承保能力,降低经营风险。

第三,“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在企业管理中如此,在财险经营中也是这样。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是提高财险公司盈利水平的关键环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财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到防灾防损工作的开展,做好人员和财力的整合工作,大力支持承保者全面开展防灾防损的各种活动,全力配合承保者进行隐患排查,以便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想办法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达到防灾防损的目的。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防范工作,既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又能减少支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赔付率。

第四,要重视高赔付率的原因分析。为了使财险赔付率降低,就要及时分析赔付率高的原因。要加强承保业务的风险动态管理,不断优化险种结构,对有效益的险种,大力发展,扩大规模;对赔付率较高的险种,一定要组织人员认真分析其赔付率高的原因,对症下药,调整对策。尤其是因为赔付率过高而一时难以获利的险种,一定要果断采取措施,使其淡出或退出市场,而对那些暂时不能获得,但有发展的险种,可以等待有利时机,条件成熟后再考虑重新投入市场。

3.坚持以人为本,创建高效团队

无论是开发新险种,还是阻塞管理漏洞,或是规章制度的出台,开源节流的节约挖潜性工作的开展,归根结底都在于人。因此,财险公司要想提高盈利水平,首先要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熟悉并深刻领会本公司的经营理念,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思想指导下,立足本岗,努力工作。基层员工能将自己肩负的任务指标高质量完成,中层员工能上传民意,下体民情,起到支撑的作用,领导决策层能够听取群众意见,给员工创新平台,鼓励员工开发新的险种,寻找新市场,开拓新局面。让每一个员工都充分认识到,安全是效益,效益是公司的命脉,也是员工的经济来源。其次,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利润的分配要科学、合理,既要考虑到公司的扩大经营发展壮大的投次,又要考虑到员工的收入。员工的收入要在考虑其保费收入的同时,还要加大与利润挂钩的权重。只有公司上下都能从思想上、行动上时时刻刻想着经济效益,想着利润,才能不断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

4.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有的退保或换保险公司投保的客户,原因除一部分人对保险公司的理赔不满意外,许多客户都是因为对保险公司的服务不到位表示不满。所以,财险公司要提高盈利水平,保证客户不流失,保证客户稳步持续增加,就要从承保开始到后续理赔为止,全程保持优质服务,无论是业务咨询、灾害预报,还是日常的办公会议,财险公司都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可以通过电信设备、物联网等高科技手段来实现全面的自动化办公,必要时可以通过聘用或外包软件、硬件的维护人员,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5.工作流程细化、标准化

按规章办事,按流程办事才能更好地避免疏漏,才能更彻底地挤出“水分”。财险公司的经营要经过多道程序,需要多部门间的合作才能完成。从承保、核保、查勘、理赔、财务到人力资源管理、客户服务等,所有的环节都应该按工作流程进行,实现标准化作业,各不同岗位上的员工,毫无例外地,人人都要按照标准化的工作流程进行所有的操作,并按照标准化的工作流程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和预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人为操作的失误,减少因操作失误造成的损失,同时,通过工作流程的细化和标准化,还能够规范员工的行为,为客户提供更优秀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兰.财险公司如何提升盈利能力[J].中国保险,2011,04.

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篇10

关键词:“11超日债”业绩变脸盈余管理坏账准备

盈余管理一般是指公司管理层使用会计方法或通过安排真实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的内容,从而误导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于公司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契约。盈余管理不但与投资者保护制度密切相关,而且会影响会计准则和政策的制定,是当前会计和金融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融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随着国内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和壮大,其融资过程中的盈余管理问题应引起债券投资者、信用评级机构以及监管部门等债券市场参与各方的重视。本文以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11超日债”为对象,研究该公司在公司债券发行前后如何进行盈余管理,从而揭开其业绩操纵的面纱。

事件简要回顾

2011年3月18日,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召开2010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拟发行公司债券的议案》,并且将上述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刊登在2011年3月19日的《中国证券报》和《上海证券报》上,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进行了披露。本次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10亿元,期限不超过5年,附第3年末发行人上调票面利率选择权及投资者回售选择权,起息日为2012年3月7日。

然而,在“11超日债”发行之后,因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亏损,根据深交所《公司债券上市规则(2012年修订)》的相关规定,“11超日债”暂停上市。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发债前后的“业绩变脸”问题引起了市场参与方的广泛关注。为研究这一问题,本文借助盈余管理模型进行深入分析。

盈余管理指标的计算方法

首先,需要对“11超日债”发债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进行估计。参照国内外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同时使用以下两种方法来估计盈余管理程度。

(一)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程度的估计

基于行业分类的横截面修正Jones模型是衡量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理想方法。总应计利润包括非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和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前者是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应计利润,而后者则是企业出于某种动机进行盈余管理而产生的应计利润。该模型具体的计算过程如下:

首先,计算总应计利润(totalaccruals,ta)。

(1)

其中,i表示上市公司,t表示年度,ni表示上市公司某一会计年度的净利润水平,CFo表示上市公司某一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水平。为了尽可能减小上市公司规模差异给研究结论所造成的影响,上述模型中的所有变量都除以上一年度的年末总资产。

其次,计算非可操控性应计利润(non-discretionaryaccruals,nDa)。

(2)

其中,nDa表示经上一年度总资产标准化的非可操控性应计利润;表示营业收入的增加额,因为随着公司经营业绩的变化,总应计利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表示应收账款的增加额;ppe代表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总额;a代表上市公司的总资产。

为了估计公式(2)中的各个参数,本文采用分行业、分年度的方法对下列模型进行回归,从而得到各个参数的估计值:

(3)

其中,ta为总应计利润水平,、、、为参数的估计值,为随机误差项。

再次,计算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iscretionaryaccruals,Da)。

由于总应计利润由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和非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两部分构成,所以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计算方法如下:

(4)

在计算的过程中,使用发债主体所在行业上市公司的截面数据对公式(3)进行估计,并且按照年度每年估计一次。

(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的估计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指标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首先,建立经营现金净流量模型。使用模型(5)估计公司当期正常的经营现金净流量,用公司实际的现金净流量减去估计出来的现金净流量,便得到操控性经营现金净流量。

(5)

其中,CFo表示企业当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SaLeS表示当年的主营业务收入,SaLeS表示当年的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情况,a表示上年年末的总资产。

其次,建立生产成本模型。使用模型(6)估计企业当期正常的生产成本,用企业本年度实际的生产成本减去估计出来的生产成本,便得到操控性生产成本。

(6)

其中,pRoD表示企业当年总的生产成本。

再次,建立酌量性费用模型。使用模型(7)估计企业当期正常的酌量性费用,用企业本年度实际的酌量性费用减去估计出来的酌量性费用,便得到操控性酌量性费用。

(7)

其中,DiSeXp表示企业当年的酌量性费用。

最后,建立真实盈余管理总量模型。为了衡量真实盈余管理的总体效应,将上述三个衡量指标结合为一个综合指标。具体见模型(8)。

(8)

其中,DRem表示真实盈余管理总量,DpRoD、DCFo、DDiSeXp分别表示操控性的生产成本、经营现金净流量以及酌量性费用。

“11超日债”发行前后盈余管理行为分析

(一)发债企业业绩突变的原因

2012年2月,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宣称2011年度盈利超过8200万元。一周以后,该公司公开发行了10亿元公司债券,并且在3月26日宣告推迟公司年度财务报告的时间。直到4月16日,该公司了业绩快报修正公告,将2011年度的净利润由盈利8300万元变为亏损5800万元,净利润前后相差大约1.42亿元。对于公司债券发行前后的业绩突变,该公司给出的解释是计提了坏账准备,主要由于欧洲国家的太阳能补贴政策存在着很高的不确定性,公司对部分应收账款追加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由原来的5%提高到10%。从计提坏账准备的时间节点以及公司给出的理由来看,在公司债券发行之后追加坏账准备,很可能是该公司的主观安排。从盈余管理的角度来看,通过对坏账准备等应计项目进行操纵,从而来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是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比较常见的手段之一。

从“11超日债”发行前后的表现中可以初步推测,在该债券发行过程中很可能存在着盈余管理活动。按照公司债券发行条例的规定,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需要提交最近三年及最近一期的财务报表,那么,除了在公司债券发行节点前后存在着明显的盈余管理之外,“11超日债”在发行的前后几个会计年度中是否存在着盈余管理活动,以及采取何种方式来进行盈余管理,都有待通过更为详细的财务数据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

(二)发债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深入分析

按照证监会的行业分类代码,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制造业中的电子行业。由于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公告的公司债发行时间为2011年3月,下面本文将详细考察“11超日债”发行前两年以及当年,该公司的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并且与行业的平均值进行比较。

本文计算了2009至2011年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各年度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其中,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从操控性经营现金流量、操控性生产成本、操控性酌量性费用以及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指标四个层面来度量。同时,按照同样的方法计算得到2009至2011年度该公司所在的电子制造行业的平均盈余管理水平,即行业平均值1,并将该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与行业平均值进行比较(见表1)。

数据来源:计算盈余管理指标的基础数据来源于wind资讯金融研究数据库

通过将“11超日债”发债企业盈余管理指标与行业平均值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以下特征:

一是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指标来看,在“11超日债”发行前两年,即2009年和2010年,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分别为-0.064和0.137,均大幅超过了行业平均值。尤其是在公司债券发行前一年,该公司存在着显著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行为。而在公司债券发行的当年,即2011年,该公司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水平低于行业平均值。这主要是因为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活动并不改变公司的真实盈利水平,只是通过将应计项目在不同的会计年度进行调整,来改变某一会计年度的盈余水平,因此多记的盈余在以后年度还需要转回。这就解释了为何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在公司债发行的前一年度高于行业平均值,而在公司债券发行的当年又低于行业平均值。

二是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指标来看,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09年至2011年的操控性经营现金净流量盈余管理水平均低于行业的平均值,说明其进行现金流量操控的可能性不大。2009年和2010年操控性生产成本盈余管理水平分别为1.558和1.847,显著超过行业平均值0.706和0.878,在公司债券发行当年该指标有所下降,略低于行业平均值。这说明该公司在发行公司债券之前,很有可能通过增加产量来操控生产成本,增加公司的盈利水平。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该公司存货水平的变化得到验证。2009年和2010年该公司的存货水平分别为16956.85万元和25751.29万元,2011年6月增加到470848.44万元,存货水平增加迅速2。2009年和2010年酌量性费用盈余管理水平分别为0.216和0.159,略高于行业平均值0.131和0.146,公司债券发行当年该指标低于行业平均值。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总量来看,2009年和2010年该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分别为1.245和1.674,远高于行业平均值0.454和0.639,公司债券发行当年则略低于行业平均值。

综合来看,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发行公司债券之前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并且同时使用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两种方式来进行盈余操控。其中,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主要发生在发行公司债券的前一年,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则在发行公司债券的前两年均存在,并且主要通过增加产量的方式来进行操控性生产成本盈余管理。由此可见,除了在公司债券发行前后月份中通过计提坏账准备进行业绩变脸以外,该公司在发债前的会计年度中也存在着盈余管理现象。

结论与启示

盈余管理是资本市场中广泛存在的现象,一些公司在进行融资活动之前经常出现盈余管理行为。股票市场中的盈余管理和财务问题已经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随着国内公司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和规模扩张,这些问题已经扩展到了债券市场。

在上述案例中,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12年2月底公告盈利,在一周之后发行了无担保公司债券,公司债券发行结束一个多月以后便公告亏损,其时间节点的选择,存在着显著的盈余管理动机。通过上文的深入分析,该公司其实在公司债券发行之前的会计年度中已经存在盈余管理问题。该公司债券融资中的盈余管理行为,为公司债券市场传递了信号,说明公司债券发行主体的盈余管理等财务诚信问题应该成为对公司债券进行投资价值评估的重要影响因素,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需要考虑到这一因素。

按照证券交易所债券上市规则,连续两年亏损的企业发行的公司债券将被暂停上市交易。由于2011年及2012年连续两个会计年度均为亏损,“11超日债”已经暂停上市交易,而回售期为发行后的第三年年末,这将对公司债券的流动性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投资者在对公司债券进行定价时,需要考虑到连续两年亏损所带来的债券流动性问题。因为按照债券定价理论,债券流动性是影响其价格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另外,虽然发行时的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均为aa级,在业绩恶化的情况下,评级可能随时会被下调,评级下调后往往有大量机构投资者会将该债券调出投资组合,这也会对债券的流动性造成冲击。

综上所述,投资者在对公司债券进行投资和定价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发债主体的盈余管理活动。对于信用评级机构来说,也需要在评级的过程中纳入盈余管理因子,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出发债主体的真实信用水平。而一旦投资者和信用评级机构考虑到了盈余管理因素,将对公司债券的定价和融资成本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注:

1.笔者根据上述盈余管理模型中的公式,计算出电子行业中每一家公司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水平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然后得出电子行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平均值。

2.数据来源于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投资系

参考文献:

[1]杨大楷,王鹏.股权集中下的大股东侵占和债务融资的关系研究评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9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