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关键要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09:14

创新的关键要素篇1

[关键词]管理创新;滨海高新区;调研;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303[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熊彼特[1]把“创新”的概念定义为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新组合。此后国内外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扩展了创新理论的内涵,从而衍生出技术创新、文化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等相关概念。从创新的内容来看创新理论主要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三方面。目前国内外有关创新理论的研究中以管理创新为主题的相关研究较少,如BusinessSourcepremierDatabase中管理创新类论文占技术创新类论文的约2.3%,同样在中文期刊数据库中管理创新类论文占技术创新类论文的约23%[2]。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已不再仅靠生产要素就能够实现,企业需要经过不断地创新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等,才能持续保持企业的强大生命力。一个企业的发展不仅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管理制度的创新、管理流程的创新、管理方法的引进等同样成为关键。管理创新作为创新理论的重要部分,国内外的学者对管理创新进行了广泛的研究。Birkinshaw(2006)[3]认为管理创新是以实现企业组织目标为目的的创新和实践一种全新的管理方法、管理技能的过程。Hamel(2006)[4]认为管理创新应该明显背离传统的管理原则、管理流程和实践以图改变管理工作的方法。王晋源(2003年)[5]认为管理创新是指企业家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对企业管理战略、组织、技术、文化管理的方略组合进行重新设计、选择、实施与评价,以促进企业管理系统综合效能不断提高的过程。李子和(2003年)[6]认为管理创新是指改进现有管理制度和方法或引入新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为事业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王锐兰(2003)[7]认为管理创新可以分成有效和无效两种形式,在有效的管理创新取得成功以前必然存在资源的浪费、人员的闲置和抱怨情绪等,但无效的管理创新是有效性的前提和保障,而且不可避免。张双喜(2007年)[8]认为管理创新是创新思想导引下的“作业创新”。芮明杰[9]认为“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

本文认为管理创新存在于从产品市场调研到设计最后到售后服务全过程,以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竞争力为目的的对资源有效配置的创新性的变革。管理创新的过程涵盖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为了探寻管理创新的关键要素,我们在战略管理、技术创新管理、决策管理、工艺设计、运营管理、营销服务六个过程对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企业进行调研。一方面了解高新区企业在管理创新中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探寻企业真正需求所在。为此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调研更深层次地掌握高新技术企业在管理创新方面的需求,为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地引入或开发相应的管理技术、方法和工具提供参考。

2滨海高新区企业问卷调查与分析

滨海高新区的企业既有大型国际企业也有国内外中小企业,处于起步阶段或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内部尚未形成完全规范和适合自身特点的快速发展的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思想等,管理上的不断创新是管理者们所面对的最大挑战。我们课题开展方式依次为:首先,实地调研高新区企业管理创新现状,主要采取与企业高层管理者交流座谈的方式并辅以资料收集、问卷调查和企业现场实地考察;其次,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对获取的数据与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提炼管理成功经验、亮点,掌握企业管理需求;最后形成调研报告,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创新技术、方法、工具;最后结合具体企业的需求,打造高新区管理创新示范性企业。

课题组在2011年4月份对企业管理创新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从宏观方面对接受调查企业的管理创新现状、待解决的问题等,分别从图1中的战略管理、管理制度、组织结构、财务管理、营销、人力资源及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设问调查。通过问卷各分项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

(1)在生产运营管理上:有53.3%的企业生产管理技术对生产过程增效作用一般,而仅有12.5%的企业认为良好的生产管理对产品和技术的创新起到很好促进效用。其中只有一家企业引入精益生产,其余仅停留在知道精益生产的方法和技术层面上,高达20%的被调查企业表示不知道精益生产。

(2)在技术创新管理上,绝大多数企业在战略管理中较重视技术创新,并注重技术与市场创新的整合。

(3)在战略管理上,部分被调查企业管理战略制定得不是很明确,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明确的管理战略,但最终实施效果不是很理想。

(4)在组织管理创新上,66.7%的被调查企业为了应对环境变化会主动采取组织结构调整,这些特点正面反映出区内企业正不断探索适应市场的组织结构。但37.5%的企业表示公司治理和组织管理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公司发展。

(5)在财务管理上,约75%的企业实施或正在实施全面财务预算;79.17%的企业实施或正在实施全过程财务控制,并有一定成效;66.7%的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较合理。

(6)在营销管理上,58%以上的企业认为自身营销管理水平能够适应企业发展。

(7)在人力资源管理上,41.67%的企业感到缺乏专业管理人才,有20.83%的企业认为急需进行人才管理机制的创新。

(8)在企业信息化上,只有20%的企业已经应用mRpⅡ/eRp进行资源管理。

3滨海高新区重点企业调研与提升策略分析

在前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2011年5月至7月,课题组深入到区内11家企业,通过与企业高层座谈和现场考察参观等形式,围绕企业基本情况(发展历程、经营方式及理念、组织架构、主要产品、发展前景等)、管理现状(行业特点、行业地位、管理基本情况等)、管理成功经验、管理需求等关键环节开展企业实地调研分析工作。课题实地调研所选11家企业全部为生产制造类型。其中加工制造4家,数字设备制造4家,成套设备生产制造、药品生产、新材料加工制造各1家。通过对被调研企业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共性特征:(1)企业主要依靠高新技术占领市场,每个企业都形成了一套适合所在行业及企业自身特点的独特的企业经营模式。(2)企业产品具有附加价值高、市场潜力大、发展速度快等特点,积累了许多独特的管理成功经验。同时,在市场份额和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对管理能力提升有较强要求。(3)企业为了保证产品高利润,更关注新产品的快速研发、快速达产,以实现快速占领市场的目标。但由于技术创新中更依赖于个人的聪明才智,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同时,也由此造成企业对人的依赖性较强。(4)企业更多关注技术研发、市场份额,多数企业对运营管理方面关注不够,企业经营流程化、标准化较弱。(5)重视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但总体应用水平不高。

从企业对产品制造链上各个环节的关注情况看(如图1所示),企业最为关心的是技术创新和生产运行管理两大关键环节,其次就是战略管理。生产运行管理和战略决策管理是一直以来管控一体化研究的核心内容,而技术创新实际上也与管控一体化密切相关,技术创新的成果是管控一体化基础数据库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管控一体化未来要纳入管理控制范畴的首要内容。仅就这11家企业而言,如果实施“管控一体化”必然能够提升其管理能力与信息化水平。

经过调研我们总结出11家企业对于管理创新的一系列的需求,如表1所示。

4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创新的提升策略研究

通过以上调研我们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快速发展,整体实力和管理水平都有较大提高,但伴随着公司市场和经营规模的扩大,企业对管理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在管理提升方面的问题和需求也不断出现。为了克服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的管理创新的相关问题,我们应该建立面向高新技术企业的全过程精益管理方法,即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以精益研发、精益设计、精益生产和知识管理为导向的提升策略(图2),具体包括:

4.1在高新技术企业引进精益研发技术

精益研发是一种以精益为目标、以质量总线为统筹、以虚拟样机为载体的研发方法,集成了技术创新、协同仿真以及立体质量设计三大核心技术,在不显著增加产品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技术含量,从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产品质量的跨越式提升。从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建立连续、均衡、柔性的精益研发流程。

4.2在高新技术企业倡导精益设计技术

将精益思想应用到工厂设计阶段,融合价值工程、人因工程、并行工程等先进的管理理念,强调在工厂布局、物流系统、工艺流程、信息系统等环节的设计阶段导入精益理念,实现从源头上消除企业的浪费,避免仅从某一局部去改善已经出现问题的生产环节。精益设计的思想应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即产品的质量保证从设计开始。

4.3精益生产技术

精益生产方式是彻底地追求生产的合理性、高效性,能够灵活地生产适应各种需求的高质量产品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其基本原理和诸多方法,对制造业具有积极的意义。精益生产的核心,即关于生产计划和控制以及库存管理的基本思想,对丰富和发展现代生产管理理论也具有重要作用。精益生产的体系建设应该与营销体系建设和供应体系的建设相一致,进行计划与信息的实时交流。

4.4企业信息化技术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人机合一的有层次的系统工程,包括企业领导和员工理念的信息化;企业决策、组织管理信息化;企业经营手段信息化;设计、加工应用信息化。

5结论

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关键,企业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效率,管理创新在企业创新中处于综合统筹、指导协调的地位。滨海高新区成立以来区内企业发展总体上健康良好,但与国外企业管理的实力相比差距依然较大。本文在对区内11家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出区内企业管理创新的不足和进行需求分析,从而为企业提升管理能力提供参考。本文从企业信息化技术、精益生产技术、精益设计技术、精益研发技术四个方面阐述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管理创新的有效手段。我们愿意结合滨海新区企业的实际建立一种稳定、高效的管理创新的发展路径,为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苏敬勤,崔淼,张竟浩.企业家视角下外部取向管理创新决策-基于探索性多案例识别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07):1112-1113.

[3]Birkinsha.wJ,mol.m.HowmanagementinnovationHappens[J].SloanmanagementReview,2006,47(4):81-88.

[4]Hamel.G..thewhy,whatandHowofmanagementinnova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2006,84(2):72-84.

[5]王晋源.对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与探索[J].经济师2003(7):145.

[6]李子和王兆丁.当代科技创新呼唤高校科技管理创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1):59.

[7]王锐兰.管理创新的经济学思考[J].2003(4):25-26.

[8]张双喜.论管理创新的基础和能力[J].特区经济,2007(1):270.

创新的关键要素篇2

关键词: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关键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1)11-0104-05

一、引言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当前,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益发凸显,但是受自身规模、资金、人才、环境等方面限制,我国中小企业还面临诸多发展难题,尤其是在管理方面,很多中小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在如今全球化、市场化、知识化的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要想参与国际竞争、获取持续的市场竞争能力,就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管理能力、提供管理水平,这其中,管理创新是关键。管理创新是现代中小企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有力手段,中小企业只有树立管理创新意识,不断吸收采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不断在管理上进行创新,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自己的核心能力。当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家已经认识到了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开始积极采取实际行动投入到管理创新的实践中。但迄今,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总体效果并不理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对究竟什么是管理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实际工作中哪些是管理创新的重要着力点等基本问题缺乏清晰准确的认识。

2009年9月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加强管理,推进管理创新等一系列举措。当前,推进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提升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引导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培养企业能力的关注热点。

鉴于此,本论文选取中小企业管理创新问题进行研究,深入挖掘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因素,便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试图在梳理管理创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因素模型,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前期基础。下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相关内容的国内外文献回顾;第三部分是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的介绍;第四部分是在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析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关键因素;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论与启示。

一、文献回顾

对于管理创新的研究由来已久,国外管理创新研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Stata、Benghozi、Senge等。Stata首次明确区分了管理创新和产品创新、流程创新,并把组织学习看作是管理创新发生的主要过程,并且指出组织学习可以导致创新,尤其是在知识密集的产业中,个人与组织的学习引导创新,才能成为组织中唯一可持久的竞争优势的来源[1]。argyris和Schon认为在相同的组织条件下,组织学习在未来可以使得组织增加创新的能力[2]。Benghozi把管理创新与市场创新和技术创新区别开来,指出面对多元化、企业间竞争加剧、技术变革加速等市场环境,企业要解决的问题不只是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还应有管理的问题,如内部协作流程、发展费用的控制、个人管理等[3]。Sinkula等认为创新需要依赖于高层次的学习,即产生性学习才能使组织在各阶段克服创新障碍,一味地搜寻组织记忆中过去的知识,只能产生适应性学习,无法对创新有所裨益[4]。proctor详细介绍了创新思维的方法及其在管理领域中的应用[5]。20世纪90年代,Senge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修炼与实务》中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这一管理创新的新思想,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并强调以企业全员学习与创新精神为目标,在共同愿景下进行长期而终身的团队学习[6]。

近年来,我国的学者对管理创新的概念十分重视。常修泽认为管理创新是一种更有效而尚未被企业所采用的新的管理方式或方法的引入,管理创新是组织创新在企业经营层次上的辐射,其主要目标是试图设计一套规则和服从程序以降低交易费用[7]。芮明杰认为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管理创新至少包括五种情况:提出一种经营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或方法、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进行一项制度的创新[8]。杨洁认为管理创新是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的客观规律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进、改革和创造,创建起新的管理模式、方式和方法[9]。黄仁祈提出企业文化、组织学习与组织创新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着具体正向的互动关系,并且对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产生正面的影响[10]。田华基于组织机构重构提出了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途径[11]。王亚玲通过对“智猪博弈”模型的分析,强调在市场机制作用下,通过政府合理干预,改变企业创新活动的合理收益,从而改变其行为取向[12]。张静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分析,从管理观念、组织结构、市场和技术等方面提出了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举措[13]。

由此可见,国内外学者对于管理创新问题进行了诸多研究,其中国内学者更关注管理创新中的“管理”,而国外学者更关注管理创新中的“创新”,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但当前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研究成果的理论性较强,而对于实践中如何操作等问题关注度相对较弱;二是此类研究大多围绕大中型企业进行,缺少对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实证研究;三是国内有关管理创新的文献更多集中在内涵等理论层面,缺少针对管理创新推动因素的重视和考察。本研究认为,管理创新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具备创新精神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活动等都是管理创新的内容。管理的本质在于创新,管理创新应该渗透于企业管理全过程,企业通过对管理各项职能活动的创新,更好地运用人、财、物和知识等各项资源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管理创新是企业各类创新活动的基础。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指标体系,通过对多家中小企业的实证调查,获取一手数据,进而对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入挖掘和探析。

二、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吸收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听取了相关领域多名专家的意见,建立起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在预调查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由26项指标构成的调查问卷,该问卷代表本研究对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进行衡量的指标体系,使用Likert七级量表形式(采用“非常不赞同”到“非常赞同”的逻辑顺序)。本研究籍此进行实证调查,然后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以获得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关键影响因素。

本文通过问卷对地处山东省济南市、泰安市、日照市、辽宁省大连市等地的21家中小企业展开实证调查,企业所在行业涵盖住宿与餐饮业、制造业、零售业等。在中小企业的选取标准上,本研究采用我国2003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对中小企业的定义,该法第2条规定: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90份,回收141份,其中有效问卷128份,有效率为90.8%。调查对象中,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占31.25%,中层管理人员占43.75%,基层人员占25%。

鉴于本研究使用的调查问卷系初次提出,本文首先对其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使用SpSS17.0软件对问卷进行信度分析,结果显示:本问卷的26项指标,其Cronbachα系数为0.90,问题标准化后的Cronbachα系数为0.91,因此本次调查的结果是可信的。本研究通过因子分析来测量问卷的效度,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效度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得到6个因子,解释比例共计66.51%,Kmo值为0.86,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值为0.00,因此本研究的指标具有较好的测量有效性,并且可以说明进行因子分析是合适的。

三、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关键因素探析

在前一部分研究基础上,本文对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目的在于挖掘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中的关键因素,从而形成最终的管理创新指标体系。具体的因子分析结果、因子构成等如表1所示,因子的碎石图如图1所示。

因子1的指标包括:管理创新需要明确的战略规划(X16)、管理创新需要高层领导的重视(X15)、需要对管理创新内容进行详细论证(X20)、管理创新需要规范的决策机制(X17)、企业能够恰当地容忍管理创新中出现的失败(X21)、管理创新需要领军人物(X18)、管理创新需要有效的评价制度(X19)、企业能够摆脱旧有制度体制的束缚(X26)、管理创新需要良好的激励机制(X22)、管理创新需要充裕资金(X23)、管理创新有赖于创新所需的信息(X8)。不难看出,上述指标主要反映了管理创新的战略、规划、制度和机制等方面,由此将该因子命名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战略和机制因素”。

因子2的指标包括:管理创新需要不同部门间的合作和协调(X10)、管理创新需要企业实施知识管理(X9)、企业员工能够积极参与管理创新(X24)、管理创新需要企业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模式(X25)。上述四项指标主要反映了管理创新所需要的学习型组织构建方面,由此将该因子命名为“学习型组织构建因素”。

因子3的指标包括:管理创新是企业全体成员的事情(X1)、管理创新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X13)、企业重视对员工进行管理创新方面的培训(X14)。上述指标主要反映了管理创新全员参与方面的因素,由此将该因子命名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全员参与和培训因素”。

因子4的指标包括:管理创新取决于企业文化(X5)、管理观念的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关键(X7)、管理创新取决于追求创新的价值观(X3)。这三项指标主要反映了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方面,由此将该因子命名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文化因素”。

因子5的指标包括:管理创新需要政府部门的指导(X11)、管理创新需要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X12)。可以看出,这两项指标主要反映了管理创新的政策环境方面,由此将该因子命名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政策环境因素”。

因子6的指标包括:管理创新是企业高层领导的事情(X2)、管理创新是企业内部的事情(X4)、企业以顾客为中心、围绕顾客需求进行生产、服务和管理(X6),其中数据前两项指标是负向影响作用。综合来看,这三项指标强调了企业外部顾客需求的重要作用,由此将该因子命名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顾客关系管理因素”。

据此,本文构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关键因素模型,如图2所示。

该模型系统阐释了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中的核心要素,即战略和机制因素、学习型组织构建因素、全员参与和培训因素、文化因素、政策环境因素以及顾客关系管理因素,这六大类因素决定了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能否有效开展、能否取得切实成效。

对于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战略机制因素(因子1)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管理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而是需要中小企业领导从战略高度重视和长期开展的活动,没有企业高层领导的坚决支持,管理创新只能是一句空话,中小企业为了长期顺利实施管理创新举措,还需要建立配套的决策机制和激励机制,并在资金和信息等需求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因子2)是重心,关系到企业长期发展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育,中小企业实施管理创新,应该首先摈弃传统的金字塔组织结构,塑造企业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形式,并为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和工作协调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鼓励基层员工积极参与到学习创新活动中来,塑造企业全员创新的氛围,从而推动企业的知识管理,为学习型组织建立奠定基础;全员参与培训(因子3)是保障,确保了企业自上而下参与到管理创新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人的作用,中小企业管理者应明确并围绕企业的共同愿景和目标,实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引导员工参与企业的全面管理,同时应建立起全面的激励机制,促进全员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员工对工作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从而提高工作热情,增加学习自觉性,增强管理创新意识;文化(因子4)是内核,是中小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驱动力,管理者应该根据自身企业的发展规划建立“全员创新”的价值观理念,引导全体员工围绕这一价值观持续学习,倡导员工养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使学习与创新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政策环境(因子5)是外部支撑,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是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着力点。中小企业是市场竞争中的弱者,普遍存在管理水平较低、人才缺乏、信息不畅、产品竞争力较低等困难,迫切需要政府为其提供法律与政策环境、融资担保体系、科研技术培训、网络信息服务等各方面的支持,从而满足中小企业在生存、成长、发展中的管理创新需求;顾客关系管理(因子6)是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方向,即围绕顾客需求开展生产经营和管理,管理创新不是一项企业封闭的内部行为,顾客需求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源泉,企业应该从顾客视角下确定管理创新的具体路径和实施重点。在企业内部,从管理创新机制建设再到管理创新文化建设,从管理创新的总体规划到具体实施,都应围绕顾客,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创新策略,才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面临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中小企业若想建立快速响应的业务流程管理机制,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保持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性,必须以顾客和盈利为导向,从不同层面推动企业的管理创新。本文对管理创新的理论进行梳理,在吸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建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在数据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六项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关键要素,分别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战略和机制因素、学习型组织构建因素、全员参与和培训因素、管理创新文化因素、政策环境因素以及顾客关系管理因素。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需要企业自身以明确的战略机制作为导向,恰当的激励机制作为配套,建立完善旨在培养企业长期学习能力的学习型组织,积极推进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和管理机制,切实开展深入有效的培训和教育,以人为本发挥全员创造性和积极性,发挥企业文化的内在驱动力,将管理创新理念打造成企业的核心文化进行传承,重视顾客价值,以顾客为中心并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交流沟通,同时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保障工作,为中小企业做大做强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环境。研究所揭示的各类关键因素代表着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着力点,是中小企业管理创新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关系着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能否有效开展,甚至决定了中小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否长期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可以籍此帮助中小企业对自身管理创新水平进行测评。

目前,国家中小企业管理部门正在拟定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加强管理的办法,要求力争在3―5年内使我国中小企业基本建立起比较科学的管理制度,基础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14]。可见,在当今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充分认识推动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因素,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创新活动,并在管理创新的基础上提升中小企业经济效益是近几年需要坚持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Stata,anizationLearning:theKeytomanagementinnovation[J].SloanmanagementReview,1989,30(3):63-74.

[2]argyris,C.,Schon,anizationLearning:atheoryofactionperspective[m].ma:addison-wesley,1998.

[3]Benghozi,p-J.managinginnovation:FromadhoctoRoutineinFrenchtelecom[J].organizationStudies,1990,11(4):531-554.

[4]Sinkula,J.m.,Baker,w.e.,noordewier,t.aFrameworkformarker-BasedorganizationLeading:LinkingValues,Knowledge,andBehavior[J].JournaloftheacademyofmarketingScience,1997,25(4):305-318.

[5]proctor,t.管理创新精要[m].周作宇,张晓霞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6]Senge,p.m.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修炼与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7]常修泽.现代企业创新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8]芮明杰.现代企业管理创新[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9]杨洁.企业创新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10]黄仁祈.企业文化、组织学习、组织创新与企业核心能力间之关系研究[D].台北:国立成功大学硕士论文,2003.

[11]田华.基于组织结构的中小企业管理创新[J].甘肃科技,2006,(1).

[12]王亚玲.构建中小企业创新的政府支持系统――基于“智猪博弈”模型的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11).

[13]张静.对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J].经济师,2009,(2).

创新的关键要素篇3

成功的事业必须具备两个成功的条件:其一是变革机会;其二是战略妙算。

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是人才,而对国家技术创新战略来说,妙算的关键就在于认清环境形势及影响,并营造创新环境和注重人才的培养。

在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下,我国的创新环境是由我们和其他各国共同营造的,而各国利益的冲突必然反映到环境中来。这就形成了环境对我国创新活动支撑与制约并存的复杂局面。因此,我们在把握环境形势时,必须认清以下四对矛盾:

其一是机会的竞争与垄断。创新机会来源于某种社会需求。如果满足同一需求的手段并非唯一,就会出现竞争。当某种满足需求手段受到专利保护时就形成了垄断。

其二是市场的关闭与开放。各国在开放要素市场的同时,又不愿被他国占领国内市场,由此必然设壁垒以关闭本国要素市场;另外,本国的创新成果需要向他国销售以壮大产业,所以某些大国在封锁本国要素市场的同时还在谋求打开他国销售市场。

其三是市场的认可与排斥。决定创新成败的关键因素往往不是技术,而是非技术因素,关键是市场态度。被市场排斥的技术成果必定夭折。

其四是人才的流失与聚集。创新人才可以从环境向创新主体聚集,也可以从创新主体向环境疏散。

在矛盾重重的创新环境中,我们更关注不利因素对我国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

首先,底层技术垄断和要素市场封锁压缩了我国产业的创新空间。信息技术的原始创新机会极少,绝大多数机会都是跟随创新的,但是跟随所需的底层技术往往都被专利保护。由于我国上游技术整体薄弱,因此离不开国外上游技术的支撑,但国外对华技术禁、限运政策又大大滞后了我国技术研发时间,并压缩了技术研发空间。

其次,市场排斥导致我国创新成果夭折。由于我国和跨国公司的创新成果在技术、成本、质量上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创新成果往往因被市场排斥而夭折。

再次,人才流失疏松了我国创新主体内核。当前,在华就地取“才”开展研发的跨国公司日益增多。目前,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的比例已经超过了95%,其优良条件和优厚待遇成为我国信息技术人才流失的主要诱因。

为了改善环境的不利影响,政府应该大力创造环境的有利因素。首先,政府要引导创新的方向。其次,再好的科技规划若没有有力的配套政策也只是一纸空文。在诸多政策中,涉及资金和市场的政策最为关键。除了规划和政策外,在可能的情况下,政府有必要亲自参与全国性创新活动组织。再次,政府要保护知识产权,推动标准制定。创新成果是一种知识产权,国家要加大相应知识产权保护。为进一步发挥创新成果的盈利能力,各国拼命将本国的创新成果塞进国际技术标准。另外,政府在创新主体的研发实力还不够强大的情况下,任其在竞争性市场中摔打是不明智的。政府应该协助其培育、扩大甚至创造市场需求。为本国重要高新技术装备建立政府收购和采购制度,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资金短缺问题是目前企业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当前,我国技术创新活动的资金项目往往偏重于前瞻性、储备性和战略性。由于投放方式的问题,最具创新活力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往往极难得到支持,很多好项目都因得不到资金支持而无法持续。因此,政府要改变投资结构,更好地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政府要帮助企业吸引创新人才,还应该促成创新联盟,通过合作,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创新的关键要素篇4

关键词中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7.01.068

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创新的主体动力是人,推进全民族的创新必然要从创新型人才培养做起。中学生正处于最富想象力的思维活跃期,是养成各种素质的基础期和关键期,创新型人才培养必然要从中学生抓起。

1在中学生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1)创新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标的教育,它要求学校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归根结底要靠教育,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键是当前教育体制的改革,只有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改变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理念,才能真正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创新教育要求教育者要认识到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将教学过程作为学生不断认识、发展、完善自我的过程,要着力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学习习惯,让创新成为学生的本能意识。

(2)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自从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来,素质教育成为各级学校教育实践的改革目标,但人们在什么才是素质教育、素质包括哪些方面、如何衡量素质教育等方面存在着疑问和不解。其实文件中已经给出了明确的解释,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看出,创新教育不是离开素质教育另搞一套,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把素质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成为实施素质教育、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素质教育不仅是多开展一些音、体、美教育,关键是要落脚到人才培养,尤其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上。推进素质教育本身就需要不断的创新,需要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各方面实现创新,可以说素质教育的深入贯彻落实离不开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两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3)中学生正处于创新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中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然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做起。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创新教育以高等教育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抓住关键期,中学阶段恰恰是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心理与生理趋于成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可塑性大,容易接受新的信息,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不断提升,这就为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心理、生理基础。忽视了中学阶段的关键时期,等他们进入大学后再重视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往往会事倍功半。从实际成长过程来看,那些在中学阶段就表现出较强的创造欲望并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乃至工作后都会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并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绩。

2影响中学生创新教育的因素

(1)大多数学校仍然是以升学为目标,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受中国传统教育体制和社会现实的影响,当前很多中学的教育仍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教会学生如何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成为很多学校的首要任务,升学率的高低成了检验学校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准。在这样的现实下,很多中学生被培养成了考试的机器,他们将课本知识死记硬背,缺乏灵活运用,考上大学成为了他们高考之前首要的奋斗目标。学生们将大量的时间、精力用在能够取得高分的标准答案上,为了分数,他们无法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对于那些不列入高考的科目或者占分低的科目,他们没有时间深入学习,这就为他们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带来了一定影响。而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贯通能力恰恰是创新发展的基础,单纯的应试教育已经成为中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严重障碍。

(2)中学创新类师资匮乏。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者和引导者,从某程度上说,教师的创新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学的创新教育成效。当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的培训越来越受重视。但中学教师的创新教育能力,明显还有所欠缺。受繁重的教学任务限制,他们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科研能力尚显不足,在学生潜质开发和创新能力培育方面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甚至在部分教师身上存在习惯于单向传授知识,对探究式学习、参与式教学规律研究不够,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发挥的不够等问题。作为实施创新教育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如果教师不具备基本的创新教育素养,采用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创新教育的要求,必将对中学生的创新教育产生严重的阻碍。

(3)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单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越来越受到各学校的重视。但受高考指挥棒的限制,部分学校仍然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成绩、轻素质等现象,应试教育造成了对学生的考查偏重一般性、程式化的知识,而难以考查创造性、批判性等创新型人才必备的能力,更难以考查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质、团队精神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课程改革推进困难、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竞争压力过大、健康状况下滑等问题凸显。①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不利于引导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利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3中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1)着眼学生人生发展,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领域的基本问题,是教育各要素,如课程、教学、评价等的动态结合,设计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评价等多个要素及制定目标、培养过程实施、评价、改进培养等多个环节,反映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是理想人才的培养之道,是理论的具体化,②回答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应着眼于学生的人生发展,真正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好顶层设计,多方整合资源,尊重教育成长规律,在引导学生学好习的基础上,着重培养他们会学习的能力和爱学习的情感,结合课程知识,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社团活动、实践活动,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多途径、多层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建立大学中学相互贯通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教育阶段的有机衔接和相互配合。当前的中学生为了升入理想的大学,终日沉浸于题海之中,学习目标就是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尽可能高的分数。进入大学之后,高校又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对于在中学阶段已经形成禁锢性思维的大学生来说,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其路漫漫。为了打破这一现状,中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可以从大学、中学提前对接,建立互通有无、相互贯通的人才培养机制。没有具有创新意识的中学生,就不会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从国际教育发展历程来看中学和大学两者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是同等的,两者应该在一个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系统中,才能有利于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③部分高中的先行先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他们通过建立创新教育实验班、开设ap课程(大学先修课)等多种方式提前与大学建立联系,培养出了一批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和创新素质、符合大学的培养要求的高素质学生。

(3)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n,纳入学分管理。应该说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但遗憾的是目前几乎没有面向中学生开设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在中学生中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美国为例,创业教育已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并渗透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阶段的课程学习中。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开设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对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升创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必要探索开设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中学教学实际的相关课程。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具有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师资是创新性中学生人才培养的前提,没有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改善和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就不会有完善的中学创新教育。中学教师应该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不断更新、学习新知识,努力让自己成为适应教育发展规律的创新型师资。同时,中学在提升自有师资队伍创新教育水平的同时,也可采取积极主动措施,聘请高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具有实际创新经验的社会人士担任学校的外聘师资,多途径、多方式加强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为中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注释

①钟秉林.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与高中学校人才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5(10).

创新的关键要素篇5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方法;人文教育

在德育的创新教育中,教师往往把对学生心智的培养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而忽略了对学生道德方面的培养,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学生的培养十分不利,也不利于社会未来的发展。因此,学校必须让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正确认识德育在创新教育中的地位,必须把握德育和智育之间的关系,树立德育为智育服务,为智育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的思想。同时,德育又是智育的灵魂,它对于智育的成功和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一、“健全人格”的教育

所谓“人格”就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21世纪将属于能承担社会变化和经济改革所带来冲击的人格健全者。培养“健全人格”应成为学校德育关注的焦点。为此,学校德育应从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重组德育内容、培育学生的主体性、构建以发展学生道德判断力为主线的德育运行机制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二、创新品质的教育

创新品质是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必须具备的品质。要不怕风险,敢于质疑,善于发现。具有创新意识是科学创造的必备素质,勤奋刻苦和顽强的意志及坚韧的毅力是创造发明成功的保证,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品质是完成创新成果的坚实基础。创新品质的教育要与课堂教学密切结合,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要以学生个性品质培养为主,狠抓成长过程,淡化步调统一。

三、创新方法的教育

创新方法的教育不仅有利于真正贯彻素质教育,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学生真正的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的智力与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四、人文素质的教育

创新的关键要素篇6

关键词:保险公司;关键岗位检查;创新

中图分类号:F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自2008年5月启动关键岗位检查以来,通过开展日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检查,及时发现、纠正关键岗位人员的错误和违规行为,有效地控制了风险,保护了公司资金安全和资产完整,促进了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但是由于关键岗位检查制度建立比较晚,在实际工作中面临很多问题,影响了风险监督机制的发挥。因此,探讨进一步创新关键岗位检查工作,防范操作风险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目前关键岗位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岗位检查,是指对公司确定的关键岗位人员各时期日常操作处理结果和重大事项等进行主动跟进、动态核验的一种关键风险监督机制,包括日常检查和机动检查等形式。随着检查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公司制定了《关键岗位检查工作管理规定》、《关键岗位人员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了关键岗位检查系统(KpimS),组建了关键岗位检查队伍,发现了各级关键岗位人员违规问题、业务系统缺陷,挽回了部分经济损失,及时纠正了一些违规行为,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关键岗位检查工作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一)关键岗位检查人员风险敏锐度和风险防范意识有待加强

风险识别是有效防范风险的关键。在工作中发现部分检查人员本身对风险点、风险因素不明确、不清楚,风险敏锐度和防范意识较弱,这一现象严重的阻碍关键岗位检查工作的开展,不利于有效识别风险,从源头防范风险。

(二)关键岗位检查人员配置紧张、人员素质不强

关键岗位检查工作涉及公司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检查人员不仅要熟财务、懂业务还要知系、懂管理,因此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但实际中要么关键岗位人员入司时间短,对业务不熟,要么是年龄结构较大,胜任能力差,公司人员配备紧张,一人多岗,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政令不畅执行力差,风险管控水平逐级弱化

措施能否落到实处、发挥预期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公司、各岗位人员是否“各守其位、各尽其责”,而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是上热、中暖、下凉,很多工作在执行过程中自上而下逐级弱化,很多基础工作流于形式,敷衍了事。

(四)关键岗位检查深度、广度有待加强

在实际检查中仍存在着走过场、只查表象不深究、或者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不能触类旁通,根本解决实质问题。检查的深度与广度仍需不断加强。

二、创新关键岗位检查工作思路

就我公司关键岗位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来看,目前最紧迫的是要进行管理模式创新,通过管理模式创新,创新关键岗位工作目标,降低检查成本和费用,提高检查效率效果。

(一)目标创新,以改善公司运营,增加公司价值为关键岗位检查目标

关键岗位检查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应通过风险管理为公司增加价值,帮助公司实现经营目标。这里所说的“价值”并不是公司从保险销售和投资中直接产生和创造的,而是检查人员通过在认识和评价风险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通过职业判断,以建议、书面报告或其他方式,将分析结论提交给有关管理层,为公司减少损耗和风险,改进公司运营及公司治理流程,从而带来巨大的机会利益。

(二)职能创新,优化前置管控制度的执行环境,进一步提高制度执行的效率和效果

随着公司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宽、管理模式的持续创新,侧重于事中或事后的关键岗位检查方式受到人力、成本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可能会逐渐降低风险管控的效果。因此,通过以岗位为核心、以风险为导向,强化岗位风险的前置处理和有效预防,构建预防更加超前、监督更加有力、制度更加完善的岗位风险长效防控机制,促使关键岗位检查由风险揭示型向风险预警型转变,将更有助于塑造良好的风险管控环境。

(三)技术创新,改进关键岗位检查手段,建立操作风险管理系统

公司应当建立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将该系统与现运行的关键岗位检查系统进行整合。管理信息系统至少应当记录和存储与操作风险损失相关的数据和操作风险事件信息,支持操作风险和控制措施的自我评估,监测关键风险指标,并可提供操作风险报告的有关内容。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能够进行对各种风险的计量和定量分析、定量测试;能够实时反映风险矩阵和排序频谱、重大风险和重要业务流程的监控状态;能够对超过风险预警上限的重大风险实时信息报警。

(四)制度创新,制定关键岗位检查激励办法,实现激励模式创新

公司对从事关键岗位检查员工的个人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既要求检查人员应当熟悉业管、财务、销售管理或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业务实务又要独立客观,公正勤勉,忠于职守,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和敏锐,勇于承担责任。但是具备以上素质的检查人员是不可能在一个薪酬待遇低,职业发展空间受限,努力却看不到回报的岗位长期任劳任怨的,针对以上问题,公司应建立关键岗位检查人员激励机制,让员工感到自己的付出与所得是对等的,从而发挥出最佳的潜能,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激励的方法很多,就我公司关键岗位检查工作来看,公司可通过职业途径激励法和报酬激励法提升工作积极性,塑造高效率、高绩效、高目标达成率的优秀团队。

1.职业途径激励法。公司应该根据关键岗位检查人员的不同职业需求,来满足不同价值观员工的需求。一方面可以将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推到管理者岗位上,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只想呆在本专业最高位置而不愿担负管理责任的检查人员,公司设立的技术升迁途径,设立起“技术级别”,以达到他们的职业目标。

2.薪酬激励。薪酬可以说是一种最重要的、最易使用的方法。在员工的心目中,薪酬不仅仅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员工自身的价值、代表企业对员工工作的认同。

创新的关键要素篇7

关键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085-02

引言

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归结为“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这两者正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知识学习方式、非教学培养途径等,它们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系统[1,2]。我国教育的改革,己从上世纪80年代初能力的培养、90年代初素质的教育,发展到如今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人才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已成为教育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

一、改革的目标及内容

针对目前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目前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不足等问题的原因,探索与实践基于素质本位的计算机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抓住影响学生培养质量的“瓶颈”所在,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寻找专业能力和素养培养的关键点和保障体系,以实现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结合改革的目标,需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1.优化课程体系及“关键点”课程定位与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课程体系是对专业的直接界定,同时也是学生知识体系结构的外在体现。由于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渗透,其知识组织结构和核心基础知识也逐渐日益庞大。“关键点”课程是指在课程体系中,对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能起到特别关键作用的课程。如何寻找“关键点”,优化课程体系,发挥有限的教学资源,在重点课程和能力方面强化训练,严格把关,对整体专业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课程体系中的“关键点”确定之后,为了保障“关键点”课程的教学质量,须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教学模式、考核体系等方面予以完善。

2.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在专业素质教育中的渗透。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等人文素质的培养主要是一种养成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需要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社会实践等环节体现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在专业素质教育中的渗透,进行长远的、全面的设计和规划。

二、改革的措施

针对上述改革的内容,制定了相应的改革方案与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对课程体系优化及“关键点”定位研究。课程体系是由分散在不同学期、完成不同培养任务的课程所构成的。构成课程的基本元素是知识点与技能点,其对学生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大学期间,学生应学习的课程大致可划分为如下四个层次: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以及专业拓展课程。在这四个层次的课程体系中,为每一个层次选取“关键点”课程。“关键点”课程的选取属于一个系统科学的范畴,须从专业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学科优势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等方面加以考虑。在具体操作时,可结合问卷调查、专家分析等方法,并辅以相关的分析方法对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门课程进行认真研究,确定其课程的归属问题。

2.对“关键点”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关键点”课程教学质量建立保障体系:

(1)“关键点”课程的教学需要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教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于要有一批能胜任创新型教育的新型师资。教师是教育的主体,高质量的教学取决于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关键点”课程的教学必须配备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必须从现有的师资队伍中抽调“精兵强将”,或通过引进的方式引入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高级人才,也可以将教师派送到各著名的企业去充电、培训,使教师队伍能做到学科交叉,优势互补,从而保障“关键点”课程的教学质量。

(2)从制度上保障“关键点”课程的教学。首先,加大“关键点”课程理论和实验实践教学学时数,使其有足够的教学学时保障;其次,必须为“关键点”课程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如多媒体教学设施的配备、建立“关键点”课程开放性实验室等等。

(3)对学生素质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学生素质考核评价体系是以学生个体为对象,根据社会向高等教育提出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运用科学的测评手段,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素质等做出客观的分析与价值判断。

三、实践与探索

以我校理工科学生进校的第一门实践课程――《计算机公共基础实验课》为例,简要说明在实验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优化、考核方式改革以及在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的具体情况。

《计算机公共基础实验课》属于理工科学生的计算机类公共基础课程,也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关键点课程之一,其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扎实的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创新能力。五年多来,我们在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很有意义的探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教训,通过不断的完善与改进,课程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在市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改革的内容具体如下所述:

1.改变传统“填鸭式”、“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基于开放实验室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师集中布置课程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学习方式、考核方式等任务要求。学生自行制定学习计划,并利用课余时间到开放实验室完成自主学习。开放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并安排有教师以及研究生助教值班,主要负责学生学习过程中疑难问题的答疑与指导。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回归到了学习的主体,使教师转变为学习主体的帮助者与促进者,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还锻炼了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2.为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几年来,不断完善、丰富了个性化的学习平台。该平台包含有课程所要求学习的所有知识点(技能点)的文字介绍、视频操作录像等教学资料。

以下表1是近五年来,学生课程成绩的具体情况统计数据:

从上表的数据,不难看出课程总的教学效果正在逐年稳步提升,课程改革成效显著。

分层分模块的教学体系与开放自主的课程教学模式,不仅与当今主流的个性化学习理念相吻合,满足了90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有效缓解机房承担课程安排的压力并实实在在将授课教师从繁重、重复率高的教学环节中解脱出来,使其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学生、关注课程建设。预约考试与机考相结合的考核模式,让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与精力放在了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而不是只追求一个最终的考试结果。

创新的关键要素篇8

关键词:生产创新;技术机会;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5-0151-04

生产创新活动,是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对生产技术活动进行的创造性开发与改进,包括生产工艺流程、加工技术、操作方法和生产技术装备、产品成本、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开发和改进…。因为生产出新产品才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所在,因此可以说生产创新活动是企业技术创新非常关键的环节。而技术机会是影响生产创新活动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它为生产创新提供动力与源泉,也为加速实现生产创新提供契机。这样,就很有必要研究生产创新活动中的技术机会。

一、生产创新活动中技术机会的基本规定

按照陈昌曙教授的观点,技术是实体性因素(工具、机器、设备等)、协调性因素(工艺、流程等)和智能性因素(知识、经验、技能等)组成的体系。这样,生产创新,即生产技术的创新,可以分为实体性生产因素的创新、协调性生产因素的创新和智能性生产因素的创新。下面将结合这三类生产技术的创新来探讨技术机会的本质、来源及其利用问题,以便抓住技术机会实现生产创新。

(一)实体性生产因素创新中的技术机会

实体性生产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等,实体性生产因素的创新就是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等的更新、改装和改造。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等是企业的物质资源,也是企业生产的基础,因此要正确处理生产与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的关系,使二者紧密结合。实体性生产因素创新中的技术机会是指生产创新主体感知并确认了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等在更新、改装和改造方面的可能性。主要包括以下三层含义:第一,实体性生产因素创新,主要包括下面两方面的创新,技术机会即存在于其中。生产工具、机器、设备有各自的使用性能,它们都要在一定的作业环境中完成各自的功能效用,而其功效是否能够如人所愿,是由功能范围、工作精度、可靠性与寿命、宜人性等因素决定,这些方面的问题与新的要求都有可能成为技术机会;另外,除了实际功能以外,生产工具、机器、设备也应该考虑人们在使用时精神上的愉悦感,因此比例与尺度、均衡与稳定、简洁、和谐等美学要求都为实体性因素创新提供机会。第二,实体性生产因素创新的主体,与生产创新主体一致,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掌握一定专业、工种的科技知识、技能与经验的技术劳动者,是借助于一定技术手段的中介,把技术创新R&D主体的活动成果有效地转变成为合格产品的创新活动人员。第三,技术机会的本质是一个过程,是创新主体认识技术范式和技术轨迹的过程,也是创新主体能动地建构技术创新可能性的过程。因此生产创新主体对技术装备创新可能性的认识与建构,是利用这种技术机会的关键。这种认识与建构过程存在于技术工人对技术装备的局限性和问题的发现过程中,存在于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的保养过程中,存在于创新R&D主体与生产创新主体的合作过程中,也存在于创新决策主体对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的理解上。从对事物的模糊认识到逐渐清晰,从片面认识到整体把握,进而实现技术创新。

(二)协调性生产因素创新中的技术机会

协调性生产因素,主要是指生产工艺、流程等因素。国内某些产业,如汽车、电子等,虽然技术引进较早,但是发展至今,与国外企业的技术水平差距仍然很大。原因就在于它们只重视硬件引进、技术装备的改造,忽视了工艺、流程等软件的引进,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导致企业陷入了“技术追赶”的陷阱,因此,很有必要推动协调性生产因素的创新。协调性生产因素创新,具体表现为企业研究和采用新的或者有重大改进的生产方式,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原材料以及能源消耗或改进现有产品生产的创新活动,包括生产工艺流程、加工技术、操作方法等方面的创新,是企业生产创新的突破口。协调性生产因素创新中的技术机会是指创新主体对工艺、流程创新的可能性的认识与建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层含义:第~,研究协调性生产因素创新的过程对于挖掘其中的技术机会进而实现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当然,企业不会同时对其全部主要工艺、流程进行创新,需要通过分析诊断现有企业流程以选择最需要创新的流程,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考虑:哪些流程遇到最大的麻烦、哪些流程对顾客影响最大,哪些流程当前最容易进行成功的创新,这些恰恰是创新的技术机会所在;第二,工程师、技师和技术工人是企业生产劳动的主体。他们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水平,决定着生产技术的水平并最终决定产品的全面质量水平;第三,一个企业的工艺、流程创新模式与其竞争战略、产品创新、生产能力和组织特征紧密相关。因此,创新主体在认识与建构了这种技术机会的基础上,还要保证与企业战略、能力和组织特征等方面的匹配。

(三)智能性生产因素创新中的技术机会

在企业生产创新阶段,生产者实际上是按照他对R&D样品的主观映象和操作规程进行生产的,而这种主观映象和操作规程是根源于生产者过去经验积累上的创新能力。智能性生产因素,即生产者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动作因素,如操作技能、技巧、诀窍;二是智力因素,包括知识、经验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如想象力、直觉、灵感、推理能力、预测能力等);三是情感因素,如信仰、信念、价值观等。如果说实体性生产因素的创新是客体意义上的创新,那么智能性生产因素的创新就是主体意义上的创新。智能性生产因素创新过程中也存在着技术机会,是创新主体的警觉、知识、信念、认知图式、价值取向以及创造性思维等隐性知识的形成与创新的过程。交流是实现隐性知识创新的主要方式,而交流要受到环境的影响,不同的环境创造出不同知识,不同的知识创造速度、效果和效率。这种交流环境被称为是“场(Ba)”,“场”中蕴涵着大量的技术机会。第一,“伊丹场”,是由日本伊丹敬之教授提出的新的组织管理理论,即“场管理”。这种管理从研究人们的心理活动出发,关注怎样提高人们的心理能量问题,即通过场的作用来促进人们的思维和灵感,为隐性知识的个体交流创造机会。第二,“停留场”,是以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硅谷(si[1iconValey)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他们认为提高组织竞争能力的关键是交流、联系和创造。组织内部的“停留场”是给组织成员创造宽松自由的交流环境,促使组织内部的各类知识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和形式(语言、文字、表情等)进行交流与共享的场所,这为个体与组织的智能性生产因素创新提供了大量技术机会。第三,“4Ba”,是日本野中郁次郎研

究和解释知识创造过程时提出的开创性理论。野中将“场”(Ba)定义为:“知识创造、共有、活用所共有的环境”。Ba为知识创新提供了可能性,在客观意义上为智能性生产因素创新提供可能性,是各种要素耦合成的对知识创新有利的形势。这需要其中的创新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这种技术机会,充分利用这种有利形势带来的技术机会,进而实现智能性生产因素的创新。

二、生产创新活动中技术机会的来源

(一)实体性生产因素创新活动中技术机会的来源

在产品种类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除了关心自己所使用的产品外,也开始关注生产这些产品的生产工具、机器、设备。尤其在人机工程学、工程心理学的理论和人性化思想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时,实体性生产因素的创新已迫在眉睫。

第一,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实体性生产因素创新活动中技术机会的首要来源。当代科学技术超前于生产并对生产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是当代社会生产的鲜明特点。科学发现日益走在生产的前面,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科学一技术一生产”的一体化进一步向“科学一技术一生产一市场”的一体化发展。现代工业生产,生产工具网络化、智能化,数控机床和数控制造中心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生产工具的信息含量急剧增加,信息网络本身也成了公用的或专用的重要生产工具。在这种技术进步的挑战下,现有生产工具、机器、设备受到了现有高科技水平的推动,需要不断改进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的整个系统,使工具系统具有前所未有的快速加工能力,成为实体性生产因素创新过程中技术机会的首要来源。

第二,生产工具及机器设备自身生命周期规律的挖掘,成为实体性生产因素创新活动中技术机会的重要来源。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会导致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的更新换代,同时,生产工具、机器、设备也有自身老化的固定周期。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的生命周期理论是根据系统论、控制论和决策论的基本原理,结合企业的目标和实际经营状况,分析研究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生命周期内的技术和经济方面的问题。这种生命周期同样包括产生、成长、成熟和衰亡四个阶段,同企业的生长轨迹相似而且密切相关。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的陈旧、有形和无形磨损严重以及管理落后,都使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的能力走到生长极限。因此在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生长的极限,它们的更新改造已经非常迫切。除了受固有的老化原因影响之外,影响更大的可以说是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的市场寿命。当使用这种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失去市场时,生产工具、机器、设备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二)协调性生产因素创新活动中技术机会的来源

在生产过程中,技术人员有时突然会从一种常规的生产工艺、流程中有所感悟,进而在这种技术机会的作用下产生一种工艺、流程上的创新和改进,使生产中遇到的故障得到较好的解决,使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第一,企业发展战略的工艺、流程预创新是协调性生产因素创新活动中技术机会的首要来源。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战略种类中的一种,是对企业发展的谋略,是关于企业发展中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预期,即它的发展性。当前,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必然带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和新产品的迅速增长,这是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现代信息技术为传统企业提供了重组、再造企业的资源链、经营链与市场链,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无限可能性。在此背景下,企业发展战略的工艺、流程预创新提供的协调性生产因素创新活动中技术机会的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未来产品型号发展必需的关键工艺;二是为提高产品技术水平而需要解决的一些关键工艺;三是从技术发展趋势看必然要发展的生产工艺和流程,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柔性制造系统(FmS)等都属于重大的工艺创新。

第二,产品创新过程中的工艺实时创新为协调性生产因素创新活动中的技术机会提供重要来源。产品创新过程中的工艺实时创新,即产品研制阶段的工艺创新。这种创新主要源于产品,成为当前产品设计投入生产的技术瓶颈,主要为正在研制的产品服务。这种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匹配问题主要关注在不同的技术发展水平、行业及经济发展水平下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动态发展规律。事实上,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是互补的。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可以不断改善、更新产品、增加产品种类以及改善产品组合;而工艺创新可以改善生产工艺、优化生产过程进而得到高质量和低开发成本的产品,可以说新产品开发和科学研究的需求是产生工艺创新的必要条件。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协调互动是影响一个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一过程中的工艺创新更多的是利用现有技术进行二次开发。

第三,规模经济需要的工艺后创新也是协调性生产因素创新活动中技术机会的主要来源。西方经济学界对规模经济问题一直很重视,其中投入一产出分析理论和规模收益变化规律的理论就是对规模经济学的重要贡献。所谓规模经济,就是大规模生产导致长期平均费用的递减,从而创造出比小规模生产时更好的生产效果”…。规模经济需要的工艺后创新,即批量生产阶段的工艺创新,其创新源是规模经济,目的是使试制的产品达到批量生产的质量和效能的要求,其实质是科技成果的工程化。科技成果的工程化,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关键环节。努力提高高科技研究的水平及其工程化的程度,已经成为各国提高综合国力、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战略选择。目前的工艺、流程创新大多属于此类。

(三)智能性生产因素创新活动中技术机会的来源

从生产技术上看,为实现创新R&D活动中开发设计的先进技术,需要有先进的工艺和设备,更需要有掌握这些技术本领的人。提高直接从事生产创新活动的技术工人的操作水平,是关系到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

第一,与实体性生产因素和协调性生产因素的匹配程度是智能性生产因素创新活动中技术机会的直接来源。与实体性生产因素和协调性生产因素密切相关的因素就是生产技术人员的水平。合格的生产技术人员能够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保证生产效率符合要求,进而保证产品质量;而不合格的操作人员却很难做到这一点,更别提对创新的机器与流程的使用与适应。这就为生产技术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找到提高其素质的来源。

第二,“干中学”以及“生产中学”行为是智能性生产因素创新中技术机会的重要来源。20世纪60年代,阿罗提出了重要的“干中学”思想。阿罗认为,技术进步可看作是人们不断从其环境中学习的结果,一个经济系统的知识量,取决于过去的经验,而生产技术的提高,则主要是因生产而积累经验的结果。在此基础上,丹诺斯・索斯菲萨尔(DhanoosSutthiphisal)提出了“生产中学”,这是比干中学更狭义的概念。丹诺斯认为,在靴鞋和纺织品工业发展时期,生产中学就意味着从鞋和纺织品的生

产中学习生产技术,生产从而使参与生产成为学习、扩散新技术的渠道;在电气工业时期,生产者从电气设备、供应品和生产中学习。结合“于中学”和“生产中学”理论,就有了新生产活动中的学习到熟悉生产过程和改善生产过程本身的学习,这些为智能性生产因素创新的技术机会提供了内在动力。

第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培训为智能性生产因素创新的技术机会提供外在动力。除了生产创新主体自发的学习以外。企业还很有必要将技术劳动者的创造力开发作为重要培训内容,为其在生产创新中创造一个适宜的创新环境,使技术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得以充分发挥,这样就更有利于生产创新主体自觉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可以说,没有大批掌握高超技能的产业技术工人,就不能形成企业生产创新的真正优势。技术工人的知识、技能、经验水平,决定着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发挥能动作用的可能性及其对企业生产技术进步贡献的大小。

三、生产创新活动中技术机会的利用

(一)促进生产机会与技术机会的契合

生产创新活动中的技术机会,与资源基础论和生产机会密切相关。要想分析生产创新活动中技术机会的利用问题,很有必要对资源基础论和生产机会进行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源基础论日益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并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重要方法。资源基础论思想最早源于彭罗斯在1959年出版的《企业成长理论》一书。她把企业看作一个复杂的、结构化的能力与资源的联合体,认为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管理单位,还是一个生产性资源的集合体。她在书中提出了生产机会的概念,认为一个组织的生产可能性随着有用资源的数量和种类的增加而提高,但组织本身的持续的成长则依赖于其生产机会。而并不是必然地随资源的积累而扩张。即使在成长中的企业积累了一个它所能追求的生产可能性的扩张背景,但也要满足可察觉性、有动机性和有能力三个条件,只有这样,此生产机会才产生扩张,并因此促进企业成长。

生产机会的概念与生产创新活动中的技术机会的概念都指出了机会在创新活动中和在产业动力学方面的作用和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重叠和相似,尤其是在知识和资源基础论方面。但是二者还有很大的不同,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研究领域不同。生产机会是把一套资源(投入)转变成另一套资源的生产可能性。主要运用在生产理论中,与生产函数、生产集合、库存理论等密切相关;而生产创新活动中的技术机会是指配置一定资源实现生产创新的可能性,主要属于技术创新领域,与科学技术领域的进步密切相关;(2)生产机会的基本内容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的利益,可以为资源的配置和协调服务的可能性,是企业家和管理者分配资源时能够发现,并且愿意,同时也有能力采取行动的可能性;而生产创新活动中的技术机会,除了与资源密切相关以外,还与技术生命周期、技术范式和技术轨迹等概念相关。尽管二者存在着差别,但是资源基础论以及生产机会的思想对分析生产创新活动中的技术机会问题还是非常重要的。

创新的关键要素篇9

关键词:人力资源;创新素质;培养模式;员工素质

随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员工的创新素质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一个优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推陈出新,一名优秀员工的成长也离不开不断创新。只有员工的创新素质得以提高,企业的发展才能更具活力。在我国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员工的创新素质被长时间忽略。直到近些年来与国际接轨,在国际市场中创新素质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效益,我国企业开始逐渐重视员工创新素质的培养。然而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接下来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员工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1.对于员工自身的重要性。创新素质对于员工的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每一名员工的成长与发展都需要是实践中获得。创新素质的培养能够激发员工的实践积极性,通过不断地进行创新实践,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面对现在激烈的人才竞争局面,员工自身素质的提高无疑是给自己增加更多选择的机会。因此,创新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员工自身的全面发展。

2.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名员工的努力,同样员工素质的提高也会发过来促进企业整体实力的增强。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就是核心竞争力,而在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创新能力又是一项较为重要的要素。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资本市场占领一席之地,就必须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员工创新素质的培养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之一。

3.对于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员工创新素质的培养不仅对企业、员工有积极的作用,从宏观角度分析,员工创新素质的培养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众所周知,每一个行业的创新与进度都不是一夜之间完成的。它需要生产经验的不断积累,而这些积累又是由普通的基层员工来完成的。因此,员工创新素质的培养能够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二、我国企业员工创新素质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员工创新素质培养模式单一。我国企业员工创新素质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培养模式单一。企业在对员工创新素质的培养上,往往采取单一的培养模式,也就是普通的培训。即在特点的时间将一批企业的员工集中起来进行简单的创新能力培训。这种培训模式的时间短,实践性较差。因此,培训效果也经常不尽如人意,成为导致企业员工创新素质长期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因素。

2.企业的重视程度不足。现在我国部分企业知识一味的追求生产效益的提高,而忽视了员工创新素质的培养,十分不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员工在自身创新素质的培养上较为被动,一般都是企业组织创新活动。因此,企业的重视程度就成为了员工创新素质培养的关键要素之一。而在这一点上,我国的大部分企业恰恰没有做到。这也是目前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普遍较弱的原因。

3.员工自身的思想问题严重。目前我国企业员工在自身创新素质的培养上处于被动的地位,主要依靠企业的培训。这样一种现状导致员工的思想出现懈怠,他们认为自身创新素质的提高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关键还是在于自身的业务水平。这一落后的思想观念使得他们很难主动地去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因此,员工思想落后也是目前我国企业员工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之一。

三、对于我国企业员工创新素质培养模式的建议

1.扩展员工创新素质培养渠道。在企业员工素质培养中,首先应拓宽培养渠道,打破现在单一的培养模式。可以通过交流学习,组织参观等等途径对员工的创新素质加以培养。通过全面的创新培养模式促进员工的积极性,此外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组织员工进行进修,以提升员工的创新能力。

2.企业应加强员工创新素质的培养力度。在以前,很多企业不太重视员工创新素质的培养。但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现在如果还没有重视员工创新素质的培养。那么也就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因此,企业应加强员工创新素质的培养力度,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能力培养活动。同时,在企业内部开展一定形式的创新能力大赛,在企业内部营造创新素质的氛围。

3.加强员工的创新意识教育。员工的创新意识不足是目前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激发员工创新的积极性,才能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此,企业在注重生产的过程中,也要适时的开展创新意识培养活动。同时,通过企业文化的形式将创新意识传输到员工的思想中来,通过企业创新氛围激发员工对于自身创新素质提高的要求。

四、结语

企业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其创新素质的提高关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只有在员工创新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扩大企业市场份额,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相信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员工创新素质的培养将会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内容。

参考文献:

[1]孙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第一资源,2010(01):16-18.

创新的关键要素篇10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影响;研究

文章编号:1004-7026(2017)04-0097-01中国图书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

1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1.1理念上发生了变化

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发展必须改变财务管理理念,理念是改革的关键,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重点放在企业的利润,对企业可持续长期发展考虑不周,注重企业短期的经济效益。现在企业发展管理理念促使企业进行多方盈利,考虑企业各方面都得到保障,为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企业管理者理念的更新,是财务管理改革,追求创新的关键因素,因此管理者必须更新理念,改变思想意识。

1.2竞争与合作共同发展要求企业创新

同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竞争,但现在企业管理理念是在竞争中寻求合作,谋求双方共同发展,在企业发展上力争创新。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在合作的基础上,发挥双方共同能力,在技术上、管理上进行创新改革,利用先进技术,改变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多元化的财务管理方法共存,以双方获取更大利润,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3復杂的市场经济增加了财务管理难度

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企业在不断变化中的发展,这样给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发展增加了难度,企业的发展要根据市场发展规律,遵循市场发展为导向,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开拓市场需要的产品,让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

2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

2.1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

目标是努力的方向,但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是动态变化的,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财务管理目标需要改革,在知识经济的主导地位下,财务管理目标需要实现企业的盈利,在盈利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在寻求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加强企业自身能力发展,财务管理目标是保障企业的经营者、合作伙伴、公司员工都达到盈利,知识在企业管理中的参与,改变了财务管理的模式,提升了财务管理职能。

2.2资本结构的优化创新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部门必须根据企业财务的实际情况,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可靠的财务分析报告,优化企业资本结构,让其有限的资本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资本结构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策略,随着知识资本逐渐在企业资本中的位置不断提高。传统的金融资本为主的资本理念已不适应当前形势,因此根据当前知识资本重要性凸显的现状对资本结构进行优化创新。资本机构优化的创新,这是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必须提升企业资本结构优化创新,保障企业利润最大化。

2.3财务成果分配方式的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占据主导,财富分配的分配方式中要加入知识资本的位置,通过将知识资本位置的确立,是具备知识资本的人员能够通过自己的知识能力在企业财富分配中获得应有的报酬。在现有经济体制下,财务成果分配形成发生改变,不是以工作量,工作时间为分配依据,将以知识资本的参与程度为成果分配形式,也就是说现在根据工作能力进行成果分配形式,激发知识成本参与企业改革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发展在不断改革,其分配形式必须改革以适应企业改革发展需要。

3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策略

3.1企业财务管理标准的提升

企业在激励市场竞争的背景下,财务管理标准需要发展及不断创新,财务管理部门管理者需要提高素质,这是企业财务管理标准提升的关键因素,现有财务管理者有的不适应现代财务管理发展需要,必须提高其素养,提高其专业能力,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

3.2财务部门学习能力的提升

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是全方位的,随着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运用,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因此财务管理部门为了跟上企业的发展也要学习先进的管理手段。企业财务部门通过不断学习既满足了财务人员自身发展的需要,提高了财务人员的竞争力,又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了动力,对于一家企业来说,这种学习能力是其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参考文献:

[1]彭华.论网络经济时代财务管理创新[J].全国商情,2016(36).

[2]张继德,胡月.新常态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动因、初始条件与策略研究[J].会计研究,2016(08).

[3]赵莉萍.财务管理创新问题研究[J].山西农经,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