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工作发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3:08

农业农村工作发言篇1

——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韶关市农业局局长江少强

(二оо七年三月二日)

同志们:

根据大会的安排,我就2006年农业农村经济完成情况和2007年农业农村工作作个发言,请指正。

2006年,我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上级农业农村工作的有关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克服了超百年一遇特大洪灾和局部龙卷风、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有效防控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猪链球菌等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据统计,2006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63亿元,增长3.4%;农民人均纯收入3976元,增长6.4%,实现了大灾之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预期目标。

纵观2006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领导重视,措施落实,农业各行业平稳发展。粮食、蔬菜、花生、甘蔗、烟叶等大宗农作物的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升,农产品质量普遍提高,种植业产值增长3.7%;生猪、山羊、家禽饲养量和出栏量增加,畜牧业产值增长3.7%;江河名优鱼类养殖面积增加,三角鲂、光倒刺鲃的水库养殖及网箱养殖面积扩大,水产品产量增加,渔业产值增长5.2%。二是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七大主导产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接近80%,特色农业成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龙头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辐射带动农户能力增强。2006年30家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0.2亿元,带动农户16.9万户,农户户均增收2960元,平均增长5%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发展壮大,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仅我市的省级8家试点单位,到去年止就发展成员1335人,带动1.06万农户生产同类产品。其中社(会)员人均生产经营收入4330元,比经营同类产品的一般农户高995元,高出32.3%。三是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成效显著,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应用,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农田机耕率达44%。在仁化、乳源、曲江、新丰、乐昌、翁源等地建立了6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有53个,基地面积达10多万亩。四是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的效果。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百万头生猪生产工程项目”进展顺利。2006年全市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共75个,合同总投资14.9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83亿元,其中我局负责引进项目17个,合同投资总额4.83亿元,实际到位1.2亿元,农业招商引资的领域涵盖种植、养殖、加工流通各个行业。五是农业救灾复产重建家园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先后调运了两批杂交水稻和玉米种子共15.67万公斤,组织机耕机收服务队,出动机耕机收农机具6万台套,帮助灾民抢收抢种,抢收农作物93.62万亩,抢收粮食6000吨;抢种农作物113.47万亩,其中补插水稻11.5万亩,改种经济作物6.17万亩。仅抢收和补插两项,可增收稻谷5.12万吨,投入农业救灾复产资金1.5亿元。灾后“四个二”复产增收活动效果显著,参加农户10030户,其中种植蔬菜的灾区群众有7130户、种植蔬菜16583亩、户均种菜2.3亩;养殖生猪的有6431户、22693头、户均3.5头;养殖家禽的有7188户、239557只、户均33.3只。户均增加纯收入2068元。重建家园工作取得重大胜利。到2007年元旦为止,全市21177户全倒户中有20303户搬入新居,占总数的96%。重建的126条新村中,已竣工的有120条。其中乳源县、浈江区、曲江区、南雄市、翁源县、始兴县、仁化县、新丰县的全倒户100%搬入新居。剩下的874户全倒户2月8日前全部搬入新居。如期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倒户2007年春节前全部搬进新居的目标要求。六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有效防控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猪链球菌的疫情发生。七是农村改革有新举措。落实种粮大户补贴、综合直补、石灰岩地区特殊补贴等资金达2230多万元。落实购置农机具补贴政策74.92万元。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第二轮家庭承包面积174.23万亩,全面取消农业税近2亿元,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逐步规范,向农民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和乱摊派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八是农村面貌有新变化。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村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完成农村危房改造或新建住房3.4万户(其中全倒户重建21177户),新建沼气池37295个。目前,全市农村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农村低保对象和五保对象均实现应保就保,有9.1万多农户、42.8万农民用上沼气,近六成农户住上安居房,近八成镇通行政村公路实现硬底化,六成多行政村实现广播电视光纤联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63.7%,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客观地说,大灾之年我市农业农村经济能够保持持续稳步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是政策好、市场旺、人努力的结果,同样也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三农”工作和各级农业部门、基层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努力奋斗的结果。2006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令人鼓舞。

但是,在成绩面前,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仍有差距。一是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按可比口径比较),2006年我市农林牧渔的产值比例为61:6:26:7,代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养殖业产值偏低,与全国的59:4:26:11、全省的47:3:28:22仍有一定的差距。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比例是47:25:28,而全省为15:68:17,全国为21:59:20,农村二、三产业的比例偏低。二是农民人均纯收入不高。农民增收门路和途径不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2006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976元,低于全省农民收入5080元。在农民收入中我市农民非农收入的比重还不到一半(46%)。城乡差距也在拉大,2006年我市城市居民收入为12040元,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倍。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仍有待提高。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农产品商品化基地规模不大,农民联合组织进行生产经营的商品化基地不多;作为农业产业化关健环节的农业龙头企业,总体规模还不够大,覆盖农户面不够广;产业化的链条不够长,产业总体效益较低;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水平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所有这些都有待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加以研究解决。

2007年,我们将认真落实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九届十次全会、市第十次党代会以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围绕一个中心、突出重点、实施五大工程项目、做好四大服务”,继续加强农业农村工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围绕一个中心。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中心,继续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农业投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通过特色产业带动,企业、组织推动,社会联动,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努力把全市广大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突出重点。从资源比较优势出发,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优质稻、优质蔬菜、烟叶、特色水果、优质畜禽、优质鱼、竹类等七大主导产业,积极发展花卉、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农业,努力建设具有韶关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带、产业群,全面提升韶关农业竞争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一是大力发展“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建设一批专业镇、专业村。二是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科技园和技术创新专业镇。三是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支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四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公司组织、大户牵头、能人带头,培育和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领农民进入市场,发展效益农业。五是大力发展农业名牌产品,全面实施名牌战略,培育一批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名牌产品,努力创建农产品品牌。六是大力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创办农业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示范点,引导和组织农民按市场准入条件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论证工作,建设一批经过权威认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七是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农业,依托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以农业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相融合的花卉、蔬菜、精品水果、珍禽等农业观光示范园,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农业,通过优美的农业自然环境及其相应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过程和农业劳作吸引游客,满足人们“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的需求。八是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五大工程项目。一是实施新农村建设创业人才培训工程,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力度,使经过培训的学员有能力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扶持农民创办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兴办农产品流通服务业,发展特色、高效、现代农业和优质农产品加工业,加快非农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是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注重沼气综合利用,带动种植业、养殖业快速发展。三是实施住房改造工程,不断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全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四是实施百万头生猪养殖工程,早日形成全市300万头生猪养殖能力。五是实施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工程,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农村工作发言篇2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大河镇2018年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汇报,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2018年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强化规范运营,着力乡村旅游富民兴镇

充分整合资源,依托七二、石牛两村的气候、交通优势,着力乡村旅游富民兴镇,指导乡村旅游协会换届,促进乡村旅游产业规范运营,截止2018年全镇建设乡村旅馆达53家(贫困户新建11家),直接或间接从事乡村旅游业人数达到186余人,共接待游客近2万余人次,乡村旅游业营业性综合收入约200余万元。贫困人口直接从业人员数13人,间接从业人员数77人。

(二)强化内融外引,着力培育农业经营主体

2018年选择培育大户10户新造方竹12000亩;引进贵州大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1000亩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引进桐梓节节高专业合作社打造方竹苗圃基地500亩;引进贵州省佳和益民农牧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在我镇兴办种植中药材1470亩。

(三)强化结构调整,着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1、全力推进玉米调减。在石牛、天桥建设800亩蔬菜基地;在全镇建设1000亩红梁种植基地;在石牛、向阳建设西瓜种植基地300余亩;在龙坪建设南瓜种植基地100亩;在罗溪建设辣椒种植基地100亩;超额完成烤烟种植任务1250亩。

2、创新思路,形成现代畜牧业格局。结合我镇实际发展需要引进农业企业,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畜牧业发展格局,品种改良、规模养殖、生态养殖有序推进,春秋两防、非洲猪瘟防控、防疫网络建设等工作有效落实,畜牧养殖由较小的家养、散养逐步转向标准化养殖龙头企业带动的发展模式,发展规模逐年增大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018年我镇投入项目资金200万元,建设2000多平米的能繁母兔养殖场,带动259户贫困户参与肉兔养殖,贫困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项目投入扶贫项目资金180万元发展生猪、肉牛养殖,覆盖11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规模化蛋鸡养殖场1个10000羽。实现贫困户全覆盖目标,发展成效取突破性进展。

(四)强化经营体制完善,着力产权制度改革

1、强化对土地承包权的物权保护,推进农村承包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进一步完善农村经营体制机制,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助推现代化农业更好更快发展。在县确权办的指导下,完成土地确权外业测绘7个村37个小组,全镇应签合同3001户,已下发合同2717户,已签认可合同2284户,已申请打证1934户,已颁证1504户。

2、农村集体资产清理,目前以完成清理登记汇总,归档,公路152086米914.118亩、水渠53800米308.994、耕地2492.6亩、荒山185.09亩、山塘9.16亩、山林7774.71亩、广场15.91亩、房屋200平方米、停车场0.24亩、办公楼6.25亩8间、学校3间4.54亩、公厕6间0.21亩、卫生室5间0.9亩、集体资金31.126472万元;成员确认情况:7个村均完成三榜公示,确认成员数11813人。组建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镇级已召开培训会,镇成立领导小组,村成立工作筹备组,正在有序开展中。

    (五)强化农业安全生产,着力保障农民增收。

一年来,我镇调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按属地管理原则,认真落实管行业必管安全责任制。强化农机、食品药品等安全生产检查整治,共检查农机车辆12辆次,开展农机驾驶员集中培训4次50余人次;开展食品安全检查15家;组织集中安全宣传4次,召开群众会150余次。通过明细责任、强化监督检查、重整改落实等方式,确保了全年农业安全零事故发生。

(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一是建设安全饮水工程小水池58口,安装管网8.4万余米,引导群众建立完善7个村37个村民组安全饮水管护制度,确保已建饮水工程全面发挥效益,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二是完成“组组通”公路建设28.012公里,全镇37个村民组全部通上硬化路,80%群众户户通上硬化路,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产业发展

1、采用“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等一体化发展模式,继续将贫困户纳入到产业链条中,形成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实现村社合一全覆盖发挥实体作用,确保产业发展全覆盖,贫困户能稳定脱贫。

2、抓住乡村振兴,推进产业发展特色化,进一步发展烤烟生产、肉兔养殖、猕猴桃、中药材(天麻)种植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产销衔接,着力打造七二香辣兔、红心猕猴桃等产业特色化、品牌化。

(二)改革工作

1、积极配合测绘公司将前期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力争2月底前全面完成颁证和档按归档工作,申请县级检查验收。

2、2019年2月完成产权制度改革“资产清理”“确员”“组建农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及资料分类装档工作,三月份完成证书颁发。

(三)其他工作

1、畜牧工作。2019年实现生猪存栏6000头,牛存栏2000头,羊存栏3000头、兔存栏30000只、禽存栏30000羽目标;二是做到防疫全覆盖;三是继续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力度,切实做到防止疫情发生、扩散和蔓延,把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当成常态化工作来抓

2、继续加强农业保险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农业保险工作,为2019年产业发展做好有力保障。

农业农村工作发言篇3

同志们:

现在开会。为保证会议召开质量,请大家关闭手机,严格遵守会场纪律,认真领会会议精神。

这次全县农村工作会,是在春节过后,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第二个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的重要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县委十五届二次全会精神,总结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分析形势,全面部署今年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任务。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四大班子领导;县处级包乡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主管农业副乡镇长;各包村单位负责人;县农口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各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等。

今天的会议会期半天、共有四项议程。一是传达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二是表彰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三是典型发言。四是县政府主要领导讲话。

下面,进行大会第一项,请县政府副县长同志宣读《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下面,进行大会第二项,请县人大副主任同志宣读《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下面,请各位领导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颁奖。

首先,请先进帮建单位代表卫生局、民政局,先进支农单位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石油公司,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代表贺丰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上台领奖。

下面,请全县优秀村干部代表、、上台领奖。

下面,请全县农业生产十大带头人代表、、上台领奖。

希望受到表彰的单位和同志要珍惜荣誉、戒骄戒躁,再创佳绩、再立新功。各乡镇、各部门要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学习他们的宝贵经验,弘扬他们的奉献精神,继续把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摆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来抓,为实现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这里重点强调一下,作为我市、乃至全省唯一获得cctv三农人物奖的农民代表同志,为我县农业工作争了光、添了彩,值得大家好好学习。

下面,进行大会第三项,请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分别作典型发言。发言的顺序是:乡政府、乡政府、村、农机合作社、、。下面:

请乡政府领导发言;

请乡政府领导发言;

请村领导发言;

请农机合作社吴德显同志发言;

请同志发言;

请同志发言。

以上六位同志,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向大家介绍了农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和农机合作社建设、土地规模经营、粮食流通、大鹅养殖等方面的好经验、好作法,希望各乡镇、村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学习和借鉴。

下面,进行大会第四项,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县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县长同志讲话。

会议总结讲话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任务艰巨、分量很重。刚才,副主任同志宣读了县委、县政府《关于表彰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主席台领导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颁奖;六个单位或个人分别作了典型发言。县长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做了立意高远,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催人奋进的讲话。讲话对农业标准化、特色化、产业化,城乡一体化,以及乡村发展和涉农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出了具体安排,明晰了今后农村工作的主攻重点,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希望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认真抓好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下面,就进一步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精心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这次会议,可以说,既是一次深入践行创业创新创优主题、促进全县农业农村好中求快发展的动员会,更是一次明晰思路、抢抓机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农村示范带建设的推进会。会后,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县长的讲话要求,抓紧召开不同层次的会议,进一

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并调整完善各自的发展思路,细化各项工作任务,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行动到位。要通过多种形式,尽快把会议精神传达到广大乡村干部群众中去,使他们解掌握县委、县政府关于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思路和举措,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这次会议精神上来,统一到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目标任务上来,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要广泛调动起全县上下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顺利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二要精心组织备春耕生产。目前,我县春耕生产面临着春旱、玉米种源紧缺、农资价格上涨、粮食库存30%等不利因素影响。尤其是去年秋旱干封冻,去冬今春降雪比常年减少62%,如果春种前没有有效降雨,将对一次播种保全苗带来很大难度。对此,要全力落实抗旱措施。水务、农业开发部门要迅速整修全县218眼抗旱井,加快200眼抗旱井施工步伐,确保春季7万亩农田实现井水灌溉。各乡镇要组织农民利用河水发展提水灌溉;紧随融雪进度,及时跟进整地保墒。要全力加快粮食变现。充分利用期货市场行情、专家解答、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搞好粮食市场供求形势分析,及时粮食价格信息,引导农民认清粮食需求及价格走向,克服惜售心理,适时售粮变现。暂时不卖的,要指导农民科学降水储粮,防止霉变损失。要全力保障资金投入。信用社、农行等金融部门要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鼓励茂田牧业、生资公司等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民垫付部分生产资金、赊销农业生产资料,确保春耕生产投入不降低。要全力加快下摆农资。正确引导农民消除观望等待心理,抢早采购储备玉米种子、柴油等极易发生供给不足物资,适时储备化肥、农膜等生资。另外,涉农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大对农用生产资料市场的检查和整顿力度,尤其是加大玉米种子市场清理整顿力度,确保顺利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确保全县农业生产安全。

农业农村工作发言篇4

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市农村工作暨开展“万名党员扶农助困”活动动员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XX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部署20*年农业农村工作;对开展万名党员扶农助困活动作动员。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联系领导;市委各部委、市级各部门、各人民团体主要负责人;各镇街党委书记、分管农业的负责人、农林水中心主任;XX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部分重庆在合直属机构、金融部门主要负责人。

今天大会共有五项议程,下面逐项进行:

第一项议程,请市人民政府XXX同志总结2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

第二项议程,由主持人宣布20*年度粮食生产目标责任考核结果;

第三项议程,大会发言(每位同志发言时间在10分钟以内):

1.请市农业局局长*同志发言;

2.请市林业局局长*同志发言;

3.请市水利农机局局长*同志发言;

4.请市生猪办主任*同志发言;

5.请钱塘镇党委书记*同志发言;

6.请沙鱼镇党员代表*同志发言。

第四项议程,签订责任书:

1.请市政府副市长*同志与合阳城街道、太和镇、云门镇的党委书记签订防汛抗旱责任书;

2.请市政府副市长*同志与钱塘镇、大石镇的党委书记签订20*年粮食生产责任书。

第五项议程,市委书记纪涛同志作大会总结。

同志们,今天上午大会的各项议程进行完毕。下面,我就如何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再强调三点:

一要深入贯彻,狠抓落实。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这次会议精神传达好、学习好、落实好,准确把握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在工作部署上给予重点支持,在政策制定和资金投入上给予重点倾斜,在干部力量配备上给予重点加强,努力开创我市“三农”工作新局面。

二要认真总结,理清思路。各级各部门要根据这次会议精神,对去年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总结,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进行认真分析,理清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思路,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拿出具体的措施,搞好万名党员扶农助困活动,努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农业农村工作发言篇5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养老就业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人占全部人口8%以下者称为青年性国家或社会;8%-10%为成年性国家或社会;10%以上称为老龄化或老年性国家或社会。200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0.97%,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1/5,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事实上,我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农村老龄问题比城市更严重。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影响,特别是给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的农村带来更大的养老压力。就我国农村的国情来看,家庭养老仍居主导地位,但同时更提倡农民自养。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而对于我国,且不仅如此,长期以来人们在一直争论不休的“三农”问题上达成一种共识:21世纪中国的问题在农民,农民的问题在就业。在这个节骨眼上,农村老年人就业问题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一、我国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现状

1、农村老年人口的规模与特征

据1999年人口普查,中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7285万人,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2000年,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镇高1.24个百分点。而且这种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届时,中国老年农民将近2亿。

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巨大,而其自身的条件又决定着其必然是一个弱势群体。首先农村老年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低。相对于城市人口以及农村其他人口而言,农村老年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更低,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了农村老年人口如今的贫困状况。其次农村老年人口基本上都从事农业活动。他们依靠农业收入作为全部或主要生活来源,分散经营的现状使其经济收入偏低。另外农村老年人口是中国农民“活到老,做到老”终身型农业劳动者的典型。从整体而言,中国农村老年人口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2、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现状

自从1980年第一次提出人口老龄化问题至今已有25年。但在实际上人们对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认识还不是很充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还非常不力。人们对于老年人的关注,更多的是体现在对城镇老年人方面。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

(1)土地是农村老年农民的“命根子”,是其生存的唯一保障。城镇老年人基本上由于离退休制度的存在,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从原来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而中国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与土地之间的特殊关系,导致农民除了依赖土地之外,没有其他任何额外的保障。要生存,必须依靠土地。因此,只要身体允许,从事农业劳动也就成了中国农民的“日常工作”,在这里没有年龄的制约。

(2)收入低,生活质量极其低下,这也是对目前农村老年人的真实写照。在我国,95%的农村老年人没有养老金而只能靠土地劳动收入和子女供养。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从事农业所能获得的收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从子女供养的角度来看,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形成的“民工潮”以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这一方面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但同时又引发其他问题。其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儿童,农活基本上都是由老人来承担,劳动效率低,土地收入少。其二,外出打工的劳动力由于普遍的文化素质偏低,导致其在外也主要从事一些劳动强度大、时间长、工资低的服务性行业。较低的收入扣除自己在外的生活费用外,剩余不多,难以顾及老人和儿童的生活、学习等开支。其三,现在社会尊老思想观念淡薄,这在收入较低的农村地区可能尤其明显。这些现状导致农村老年人在维持自身生存的情况下还要照顾孙辈的学习和生活,从而导致了农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低下。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农村老年人是集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于一身的特殊群体。

(3)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局限于传统的耕作方式是农村老年人生产状况的集中反映。存在了几千年的耕作方式在如今的农村依然普遍存在。用牲畜犁田地、手工播种、锄头除草等一系列的农业耕作工序都离不开人力。春种夏播秋收,随着季节的更换,一轮一轮的农耕活动也在不断地重复。即使有些新式的农耕机械可以操作,但由于老年农民自身的素质也难以驾驭。高强度、长时间的耕作对农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量农村老年人从事简单而繁重的农业劳动,这种状况对于不断加剧的农村人口老龄化状况提出挑战。虽然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养儿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但在新形势下,提出老年人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养”是可取的,也是必要的。因此,在农村不断加剧的人口老龄化过程中,适度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家庭养老、护老的压力。

二、发展农村老年产业的意义

对于老年产业这个问题的研究,相关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论述,老年产业是从老年人消费需求的角度提出的,满足老年人衣、食、住、用、行等方面需求以及精神需求的各种产业的总称。

1、农村老年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这里所指的农村老年产业,或者说是发展适合农村老年人就业的产业,主要是针对低龄健康的农村老年人口,具体而言是60-74岁农村老年人口而开发的适合其本身特征的老年产业。若无特殊说明,本文所指皆是此意。与城镇老年产业相比较,它更强调“老有所养”,而不仅是“老有所用”、“老有所乐”。与农村其他产业相比较,它更注重的是工作能否实现一定程度“老年人自养”的目的,而不是将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出发点。

从上面的农村老年产业的含义分析中,可以看出农村老年产业具有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劳动强度弱是农村老年产业最基本的要求。因为农村老年产业从事的主体是一些低龄老人,从生理上讲,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强度弱的工作,以与传统农业相区别。第二,技术要求低。由于我国农村老年人本身的科学文化层次低决定了这个产业的技术要求也不能太高,否则老年人无法操作。第三,与农村当地的自然资源联系密切。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是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必须遵循的原则。农村老年产业主要解决的是“老人自养”问题,它的投入越低,就越能够实现,也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

结合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要想发展农村老年产业,那就必须结合农村现有资源来进行组织。在实践上有一部分学者提出相应的形式,虽然他们的初衷不是为发展老年产业,但从中却给我们不少的启发。例如农村庭院生态农副产品种植、加工业这种凭借农村庭院作为“基地”,充分利用农村有机废弃物进行小规模、高品质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的产业。这种方式以农村庭院为主要活动范围,符合农村老年农民的体质要求,同时在生产工艺上也是在老年农民所掌握的范围之内。事实上还有很多具体形式可供选择。当然这些方面要真正发展成产业,还有许多的环节需要设计,这需要时间。

2、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对于农村老年人自身的意义

由于生理上的限制,农村老年人不能够胜任劳动强度大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同时老年人受教育状况决定了其不具备独立承担现代农业发展所有的基本能力要求。目前农村老年人现状,一方面不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同时加剧了老年人“看病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难以获得较高的农业收入。但农村老年产业发展后,农村老年人顺利地从繁重的传统农业劳作中脱离出来而从事其他劳动强度弱、劳动时间较短且有一定收益的工作,从而实现“老有所养”、“自养”,在这个过程中达到“老有所乐”的境界。另外由于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基本上都是老年农民的现实,使得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对于发展现代农业也具有深远影响。

3、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对于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专家指出,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从中可以看出发展现代农业,对于自身素质相对较低的老年农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而年轻农民更有利于这方面的发展。现代农业逐渐朝机械化、科学化方向发展,这要求农民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农村老年人自身文化程度低,受教育机会即使有,他们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也远不如年轻劳动力效果明显。若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加速农业大军由老年化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转变。因此,发展农村老年产业,有利于协调和完善农村产业体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经济要发展,必须依靠产业发展。老年产业与其他产业相辅相成,从而使农村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体系更完善。同时发展农村老年产业,使老年农民从土地上脱离出来,为青年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也有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三、发展农村老年产业的思路与对策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求有合适的土壤,发展农村老年产业更是如此。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并且让人们从心理上来理解并接受这种现实选择。从政府到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来做好这件事。

1、开发农村老年产业过程中政府的职责

(1)积极宣传,引导农村老年人口从土地上脱离出来。对于中国农民而言,劳动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习惯。这种心态下,我们想要将老年人从土地上脱离出来,并不是一个短时间内所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是单方面所能解决的问题,但这是必然趋势。要让农村老年人明白,并不是只有从事农业就是劳动,从事其他行业仍然是劳动。另一方面中国农民通情达理,特别在对待下一代上更具有一种常人所不具备的谦让。只要让他们明白,让年青人从事农业,既利国又利民,配以有效政策,他们自然接受。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必须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要借助新农村建设这个东风,树新风,积极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

(2)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力促农村老年产业的顺利开发。要使农村老年农民到一定年龄就从土地上脱离出来,必须依赖老年产业的发展。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可谓困难重重,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居主体地位,但政府在初期要积极引导。要结合农村各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特别是结合当地老年人口的实际情况来发展相应的老年产业。只有农村老年产业能够顺利地发展起来,才能够将老年人口从土地上吸引过来,同时又能够让他们继续保持劳动的良好习惯,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老有所用”,实现“老有所乐”,达到“老有所养”(主要指的是自养)的目的。

(3)政府要积极解决建立农村老年产业所需的资金问题。对于农村老年产业的发展,资金是难题中的难题。就农村本身状况而言,没有太多的能力来解决资金问题,而老年农民更是弱势群体,就其自身也不可能来提供资金。当然随着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若是所有的资金都由国家财政承担当然也是不可行的。但鉴于农村老年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力促其他产业资本进入老年产业,同时配备强有力的措施。例如,鼓励乡镇企业投资老年产业,还可以引导农民工“回流”创业的资金来为农村做实事。

2、开发农村老年产业过程中基层组织的职责

作为中央与广大群众联系纽带的基层组织,在发展农村老年产业过程中必须积极、主动、配合中央的行动,贯彻实施相应的各项政策,做好广大农村老年人口的引导工作。与老年人口家庭保持紧密的联系,将国家相关政策传达于每一位老年人口,要让他们随时随地掌握国家国关于老年人口的相应政策。由于农村老年人口受教育水平不高,因此在进行宣传工作时不可流于形式,必须采取简单而有效的方式让农民清楚、明白。对于农村老年产业所涉及的众多环节,都离不开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与服务。我们要借助新农村建设这股东风,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农村老年产业的发展助一臂之力。

3、开发农村老年产业过程中老年人自身的职责

外部环境再好,再优越,要想真正有成效,还是取决于其主体力量自身状况。在开发农村老年产业过程中,我们广大的农村老年人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农村老年人口要积极关注和了解国家各项老年政策。众所周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新型农民。根据陈义平先生的解释,新型农民是集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几方面于一体的特殊群体。就其能动性而言主要表现为在推动自身富裕和农村现代化中具有强烈进取心,为创造财富而渴求现代科技、智力开发和政策支持以改造自己的革新精神。农村老年人口毫无疑问也是新型农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农村老年人必须充分了解和利用各项有关的政策来为自己服务。特别是要弄清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这个基本国情,更要了解这种状况对农村老年人所带来的种种困难和压力。

(2)农村老年人口要积极提高自身的水平。前面已经分析过目前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受教育机会很少,几乎没有什么文化。但现在整个环境已经改变了,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来获取相关知识。人老心不老,农村老年人口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外界资源并结合自身长期积累的经验来充实自己,发展自己。中国有句古话:活到老,学到老。这么做的好处自不必说,对于农村老年产业的发展而言也是有利的。

(3)农村老年人要自信,要树立大局意识。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并不是强调老年人不能实现传统的家庭养老,而非得实行“自养”。这种方式的提出,是在现实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同时这只是一种辅助方式,在农村仍然坚持以“家庭养老”为主,同时辅之以“社会养老”和老人一定程度的“自养”。同时将老年农民从土地上脱离出来,并不是说老年人就已经不能胜任农业劳动,已经是“无用之人”。主张发展农村老年产业,目的是要给广大农村老年人口提供一种更合理、更人性化的工作环境,这本身也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同样能够将老年人的智慧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大量农村老年农民从事农业劳动的确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不仅对于国家、社会或是集体、个人而言都是不利的。我们必须改变它,使它朝向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只有积极发展适合农村老年人就业的产业,同时老年人积极投身进去,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才有出路。

【参考文献】

农业农村工作发言篇6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农业资金;解决思路

农村养老保险不但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金融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农村养老保险关系到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以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金融问题,农村社会保险又与某种融资体系相联系,并影响着社会资金在各产业之间的配置。本文主要关注农村养老保险作为一种金融方式对农业资金造成的影响,即社会保障基金带来的农业资金流出的问题。

一、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带来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存量的增加

1993年开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正式推向全国有条件的地区。此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范围虽然不断波动,但总的来看仍呈扩大的趋势。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农村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为5374万人,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354亿元。尽管目前看来,这部分资金总量尚不高,但是,随着“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必将大幅增加。因此,有必要对这部分资金的流向加以分析,以明确其对农业的影响。

二、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使用方向

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而言,进行投资来对积聚的养老基金进行保值与增值,对于保证养老金的按时、足额支付,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按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社保基金投资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买卖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企业债、金融债等有价证券。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使得大量资金向非农领域流动。对于银行存款而言,目前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主要存于农村信用社或邮政储蓄系统。农村信用社资金的贷款方向,集中于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其中,乡镇企业贷款有相当大的比重投到非农领域。邮政储蓄系统长期以来实行资金存入中央银行,依赖于储户于转存中央银行之间的存款利差,成为中央银行回笼资金的一种手段,即使将这部分资金推向金融市场,由于与其他行业相比,农业基础建设投资,周期长、风险大,所以,农业的贷款并不具有吸引力,银行贷款款的流向,只能以非农产业为主。对于国债而言,国债的发行目的是为了弥补赤字与筹集中央建设性预算的部分资金,对弥补赤字而言,无论是作为政府人员的工资还是用于政府采购,都是使资金进入非农领域,并在非农领域周转。对建设性预算而言,除了农田水利、生态环境建设和农网改造的资金是流向农业之外,其余国债项目的资金都是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对于其他的金融工具,如股票、公司债而言,更是各种非农产业的主要筹资手段,使得资金流向非农产业。

然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的来源,又主要是农业资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对象是非城镇户口的农村人口。因此,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所交纳的资金,也只能是农村人口收入中的一部分。固然,农村养老保险覆盖人群中包括了大量乡镇企业人员和外出打工人员,他们的收入主要来自非农产业。但是,这些人员是原属于家庭保障范围的,他们向社会保障的转移意味着原有家庭保障格局的打破,使得由他们进行家庭保障的另一部分人群也必须纳入社会保障,以保障其老年消费。因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不可能仅仅面向这些“离土”人员的,还必须包括这些人员所对应的原家庭保障中的人员。这后一部分人群的收入却主要是农业收入,他们交纳的保费,也只能源于农业收入。农村家庭本身就是一个生产单位,农村居民的收入,不仅用于整个生命周期的消费,还必须用于农业生产的投资。就此而言,农业收入与农业资金具有一定程度的等价性,源于农业收入,就是源于农业资金。总的来说,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的来源,仍有相当部分是属于农业资金的。

因此,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筹集和运作的结果,是资金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净流动,其资金来源是农业,其资金使用是非农产业。农村养老保险规模越大,养老保险基金积累的越多,农业资金的流出也就越多。而从长期趋势来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范围只会越来越广,保险基金的规模也只会越来越大,与之相应,农业资金的流出会越来越多。

三、农业资金流出的经济后果

农业资金的流出会造成以下三个主要后果。

1、农业资金流出的最直接后果,是农业的萎缩。作为一个生产部门,农业需要不断的将获得的收入重新进行投资,以维持简单或扩大的再生产。农业资金对农户自筹配套资金的依赖性较高,而农户自筹资金的获得,主要是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因此,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所带来的农户可支配收入的减少,会使农户的生产支出显著降低。目前,我国农村的金融体系尚不发达,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投资主要是依靠家庭积累,农户缺乏其他的融资渠道来弥补参加社会保险所交纳的资金,这也减少了家庭进行农业投资的规模。

2、农业资金流出的另一个后果,是造成了农村养老保险不足的恶性循环。农业资金的流出,要求在农业生产中用更多的劳动来替代资本,使农业中劳动力的使用量增加。而劳动投入的边际效益又是逐步递减的,因此,农业资金的流出,使得劳动带来的收益越来越低,农业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也就越来越小,农村人口的外流规模也就越来越大。不断增加的农村外流人口加剧了原有家庭保障的解体,形成了对社会保障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带来了农业资金的流失。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农业萎缩的速度将越来越快。

3、农业资金流出的第三个后果,是降低了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提高提高主要还是依靠农业的新要素投入,农业资金的流出,减少了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农民对土地的要素投入也就相应减少,导致农业竞争力的下降。而随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范围的扩大,作为资本要素的农业资金的流出也越来越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会因资金的缺乏而难以进行,这就使得我国农业的成本始终偏高,难以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价格竞争。

四、解决农村养老保险引起的农业资金流失的思路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农业资金流出,既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也危及农村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但是,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又是势在必行的,这就需要一个与农村养老保险同步的农业资金补偿机制。本文建议采用以下思路进行应对:

1、建立农业资金的回流机制

通过建立资金回流的机制,可以抵消建立养老基金的影响,方案如下:

(1)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于农业建设国债

补偿农业资金的第一个方法,是把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的资金,再用于农业建设。这可以有两种方式:直接投资于农业,或者购买用于农业建设的国债。但是,直接投资的方式是不可行的。一方面,农业投资的风险较高,而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对投资的安全性则有严格的要求,出于安全性的考虑,直接投资于农业也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按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所允许的社保基金投资方向也不包括对农业的直接投资。因此,购买用于农业建设的国债,也就作为补偿农业资金的重要手段。一方面,用于农业建设的国债的资金是流入农业的,另一方面,国债作为一种国家信用,其风险很低,也可以满足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安全性的要求。

(2)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单纯以购买国债方式来回流农业资金是不够的。就目前的农村贷款而言,主要是用于短期资金周转的,而不是用于长期的农业投资。因此,存入信用社、邮政储蓄系统的农村养老保险,是难以回流到农业的。这就必须由财政出面,来引导农业资金的回流。一方面,可以加大国债资金对农业的投资规模,以抵消农村养老保险所带来的农业资金流出。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农业贷款贴息等方式,来促进农业贷款的增加,以增加农村养老保险存款流回农业的比重。

2、以渐进方式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设

鉴于农村养老保险对农业资金的影响,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设也必须是渐进的,以避免对农业造成大的冲击。一方面,要使农村养老保险结构与我国的社会结构相适应,使其有一定的地区差别;另一方面,推进的速度又不能太快,以保证资金回流的机制能逐步与社会保险体系的建设相适应。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是相当不平衡的,农村收入的地区差距也很大。对农村收入高,农业收入比重低的地区而言,农村养老保险所保障的人口,以在非农产业工作的人口为主,社会养老体系建设对农业资金的影响较小。但是,对农村收入低,农业收入比重高的地区而言,农民用于养老保险的资金只能从农业资金中获得。社会保险范围的迅速扩大,会使农业资金大量流出。因此,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设,必须承认这种差异,农业收入为主的地区,还要以家庭保障为主,非农收入比较高的地区,方可逐步增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比重。并且,农村养老保险的建设,要与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相配合,同步推进。

3、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就城镇养老保险来看,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第二、三产业内部的融资方式,来自第二、三产业的工薪收入,以养老基金的方式筹集起来,之后仍然以直、间接的方式投向第二、三产业。而农业养老保险,正如上文所论述的,不论作为存款还是购买国债,都是用于非农部门。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农业贷款的高风险与土地生产率的下降。由于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发达,对长期贷款与农业基础投入的风险难以准确测算,有限的贷放量往往带来高风险,这是信用社所难以应对的。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发达,也造成了农业生产的资金瓶颈,抑制了农业生产规模效益的形成。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农业对资金的吸引,不能把农村养老保险建成农业生产的融资来源。因此,加强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促进农业收益率的提高,降低农业融资的风险,是将农村养老保险带来的农业资金分流吸引回农业的重要手段。从长期来看,这是减弱农村养老保险分流农业资金的最终解决途径。

注释:

①参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2006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网站(/)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3]gopinath,m.,kennedy,agriculturaltradeandproductivitygrowth:astatelevel,analysis,ame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economics,1982,5,pp1213-1218

农业农村工作发言篇7

关键词:新疆农村人力资本建设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217-03

现代化农业的经济形式,必须是高度商品化和社会化,贯穿农业再生产过程的,应当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使农业成为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化产业,其核心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农业装备设施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和农民素质现代化(田魁祥等,1998)。①要合理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着重抓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基层农技服务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就业本领,提高农民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能力。②上述都提及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问题,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新疆相比内地省市在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上更是“贫困”,这是新疆农业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新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根本上是依靠农村人口中的人力资本存量,因此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与积累机制和保障机制的构建对新疆农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新疆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的人口基础

新疆2010年末总人口2181.3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06.72万,占人口总数比重59.91%。新疆农村地区少数民族的生育政策较宽松,农村人口的增长率一直较高。何谓“自然劳动力”,是一国或地区所拥有的能用于生产活动的具有正常行为能力的潜在劳动人口即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本是指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投入而形成的资本,也就是那些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科学认知及较高价值观的劳动力。新疆地区人口受教育状况如图1[资料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及新疆调查年鉴(2011年)]。

新疆农村地区人力资源质量的高低是人力资本存量的决定因素。依照经济发展理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将主要取决于农村人力资本的存量。因此,新疆农业经济的发展还依靠自然劳动力资源的增长,即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能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新疆农业经济发展要实现质的突破,必须加快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使农村劳动力的知识和生产技能得到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具有劳动力数量及劳动生产率的放大作用,成为推动新疆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新疆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的关键点是少数民族传统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和语言障碍

1.传统的思想观念使得少数民族农民不愿意接近外部社会。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有着深厚的民族习俗和强烈的,民族内部环境又相对独立,这大大加剧了本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同其他文化的隔膜,严重地限制了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部分少数民族农民与外界的交流。民族语言与宗教的不同导致民族生存意识的不同,造成部分少数民族农民不愿意远离家乡和面对外界的挑战,更不愿意关注外界的变化。这种“不愿意”使得心理承受力也显得十分脆弱,部分少数民族农民宁愿留守家乡,也不愿出去务工。如2007年刘纯彬和李叶妍的问卷调查在天津市津南区打工的100多名新疆女工,绝大部分仅一年就返乡了③。

2.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率低:语言障碍明显。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占绝大数,南疆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当地农民长期使用本民族语言,如维吾尔语,而学习汉语的意识和机会都较缺乏,较少掌握汉语。新疆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南疆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尤其是汉语教学的普及力度,提高南疆地区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和深入开展双语教育模式。汉语言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为容易了解和融入外界社会,减少成年后外出务工的语言障碍,增强外出务工的社会适应能力④。据此,新疆农村地区的科普工作也必须立足现实,要广泛采取“双语”途径,搞好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农民的农业技术知识普及工作。

三、新疆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环境分析

1.新疆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低。根据本文图2中显示的数据得出新疆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较低,其中受过高中及中专(含)以上文化教育的劳动力人数过低,占比10.1%,受过大专及以上的占比仅为1.5%。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9年的统计数据,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受教育分布显示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占比16.71%,该统计数据高于新疆。新疆是边疆民族地区,其计划生育政策相比内地省市较宽松,造成新疆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供给率较高,这也给新疆农村地区的教育普及带来较大影响,进而给新疆农村人力资本的培育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另一方面,新疆农村地区受过较高教育的劳动力又较集中于乡镇企业,这给农业生产也带来一定影响。

农业农村工作发言篇8

关键词:法律援助;农村法治;农村普法

1 我国农村法律援助的现状

1.1 我国农村法律援助的成就

(1)国家重视并不断加强农村的法律援助工作。国家越来越重视新农村的法律援助工作,特别是农村的普法教育工作,在“五五”普法期间,首次把农民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司法部也将加强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确立为09年全国法律援助重点工作,准备从健全工作体系、畅通援助渠道、扩大援助范围、加大办案力度和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人手,从政策上把农村法律援助推上更高的台阶。各地政府响应国家政策,纷纷在乡镇建立起司法所或建立起调解庭,同时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工作。

(2)一些农村建成“民主法治村”影响并带动其他村落的法治建设。响应中央的号召,一些村落根据本地方的具体情况,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律援助工作,利用网络、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宣传法律知识,也利用党员电教、科技下吞、放电影板报、宣传橱窗等形式,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有些还按照“符合法律、顺合民意、便于操作、可持续性”的原则,制定了上与法律法规吻合,下与农村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村民自治章程》、《村民代表会议议事制度》等并上墙公布,增长本地农民法律知识,建成“民主法治村”。

1.2 我国农村法律援助存在的问题

(1)从全国范围上看,各地方农村法律援助工作发展不平衡。在我国,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的农村法治建设硬件和软件设施比较齐全,法律援助工作开展顺利。而在中西部等落后地区,法律援助的各项工作进展举步维艰,有些村落甚至还没有开展过法律援助工作。即使在同一个省市,法律援助工作发展也失衡,富裕的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相对于贫困的农村进展和实效更显著。

(2)各地方的形式主义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多地区在发挥地方自治时只是注重形式,疏于实效。许多法制宣传栏形同虚设,宣传内容更新缓慢,内容稀少。工作人员在普法时,工作方式简单,官本位思想严重,不考虑农民的实际情况。目前,大量农民外出打工,地方政府却没有做好有关劳动权利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只是象征性地贴一些法制海报。

(3)司法机关有失公正。我国司法的平等原则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可我国某些城区的基层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对于农民作为当事人的案件,对待农民态度冷淡,甚至不予理睬;在受理农民作为当事人一方的案件中,歧视农民,偏袒另一方当事人,做出不公正的判决,致使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保护。

(4)律师等法律工作者怠于农村的法律援助。根据我国《律师法》的相关规定律师有履行法律援助的义务。在实践中,某些市、县会有由市、县比较优秀的律师组成的律师演讲团每月或每季度到农村里向农民们讲解相关的法律知识、解答疑问、或者赠送法律书籍。但是,这个律师援助阵容还是比较小的,存在许多只为自身利益而袖手旁观的律师,他们下乡宣传法律知识只是为了完成政府交给的任务,并没有认真宣传法律知识。面对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并对法律宣传兴致不高的农民,许多律师也就敷衍了事或知难而退。法律援助被称为法治社会里的“穷官司”,很多律师不愿意接付不起律师费的农民的案件。

(5)大多数村干部和农民法律意识不强。很多村干部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只知道有法律这么一回事,并不明白用法来管理村寨;大多数农民也没有权利意识,总把自己当作义务人,所以他们对是否以法维护自己的权益无所谓。对于市县在农村的普法工作,如法律知识的讲解、法制电影的放映,许多农民都表现表现冷淡,抱着观望的态度。而农村的法制宣传栏、法律书屋也是无人问津。大多数农民认为农村法治建设是村委会或村干部的事,与自己无关,学不学法照当农民,治村依不依法照按常规办。

2 我国农村法律援助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由于政治、历史、地理环境等因素,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失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水平高,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落后。而实现法治国家又必须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上的不平衡必然导致各地政治、科技等方面的不平衡,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也会有差距。根据湖北等五省的问卷调查,当今农民发生纠纷选择法庭诉讼的仅占18%,根本原因在于农民自身法律素质低。

2.2 农村法律援助的专项基金尚未确立

在农村,农民遇到纠纷往往直接找村委会、找派出所处理,或者直接找法官而不到法律服务所咨询,很大原因在于找他们是不收费的,且政府没有法律援助的专项资金帮助他们提起诉讼。缺乏经费保障也制约着农村法治宣传教育的广泛性,使一些大型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不起来。有些地方甚至把法治宣传教育穿插于其他会议或活动中,乡镇司法员的待遇也偏低,很多司法所拿不到国家的补贴,影响其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2.3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较低

在我国,除了公、检、法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求要具备相应的比较专业的法律知识外,对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并无此要求。在倡导依法治国的今天,国家机关采取各种形式要求其工作人员学法并定期检测,但很多都只是形式,很多公职人员对法律仍是只知皮毛。显然这制约着他们农村的法律援助工作的成效。而在公、检、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很多是转业军人,并不都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司法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是司法公正的重要因素,这种情况明显是不利于司法公正的。

2.4 法治宣传教育在农村不易进行。宣传效果低

在缺乏法治统治的中国,特别是在国家法与民间法冲突严重的广大农村,包括道德、宗教、习俗等在内的众多非法律手段,却常常成为广大农民解决民间纠纷的首要途径,而成为事实上的法律途径的“前置程序”。发挥着定纷止争、调和民间关系的重要作用。而法律在人们严重似乎太严厉、太没有人情味,常常成为农民不得已时的选择。基于这样的实际,农民对法律宣传教育往往不屑,很多时候,只有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如免费提供一餐饭等,农民才可能参与到法治宣传活动中。农民的冷淡态度浇灭了宣传人员的热情。还有,很多地方法治教育没有把握住农村和农民的脉搏,教育内容与农村的现事情况和农民的现实思想不合拍,有的调子太高,把道理将空了;有的口气太大,理不在点子上,话不在心坎上,你们不入耳,不入心,不入脑,使得法治宣传效果低。

3 落实农村法律援助的对策

基于我国是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这一实际,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搞好农村法治建设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那么,落实农村法律援助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新农村,稳定农村发展,推动我国的法治建设。

在上述诸多原因中,笔者认为经济上的原因是根本原因,而农村普法教育工作不到位、收效不大是重要原因。因此,笔者认为落实农村的法律援助最主要是有效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具体对策如下:

3.1 建立农村法律援助的专项基金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下。对于农村的法律援助工作,建立起专项基金实属必要。国家可以用财政的手段予以支持,建立起农村法律援助的专项基金,并且该基金应该向中西部地区倾斜。该基金用于提高农村司法人员的待遇,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用于农村的普法的宣传教育工作,从而使普法工作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用于填补人民法院减免农民的诉讼费用,从这一角度保障司法平等公正,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使其从心理上信任法律。

3.2 充分发挥法学学生的作用

目前全国各大高校都有法学专业,各地方可以开展寒暑假法律援助志愿活动,组织这些法学专业学生深入农村进行诸如法律宣传等法律援助活动,既可以增强他们专业知识、丰富他们的社会实践经历,也可以弥补农村法律援助经费的不足。学生们的青春活力与热情可以感染农民,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我们也可以充分发挥优秀法学毕业生的作用。目前,我国法学专业的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合计达30万人,其中本科生为20多万,法律硕士学位研究生2万多人,法学硕士研究生6万多人。当前法学的就业形势颇为严峻,许多优秀的法学毕业生不知何去何从,不知怎样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最终造成大量人才资源的浪费。面对我国农村当前的情况,各个地区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在司法所和村委会中设立几个岗位,南法学毕业生担任,农村中的调解员也可以由法学毕业生担任,再怎么艰苦的环境总会有人愿意去。还有,我国目前有些省市建立了村官制度,可以适当选择优秀的法学毕业生担任村官。这样的队伍更加专业,深入农村中,融入农民的生活,便于有针对性地带法律进农村,提供法律援助,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针对农村中常见的土地、婚姻、继承等纠纷问题,让这些法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去讲解更专业、更清晰,让农民们更愿意接受,也使得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获取有益的经验。

农业农村工作发言篇9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村教育;发展;推动;促进;协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仍然较为滞后,农村教育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有限。因此,探究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教育之间的协调促进关系,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根本之路。

一、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教育的推动作用

(一)农村经济发展会加大农民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可能性

对于农村家庭而言,教育费用的支出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教育投资是一项较大的日常消费活动,很多家庭在保证子女获得基础教育之后,很难拿出更多的金钱来投资自身或子女参与的其他教育形态。在经济发展不充分的条件下,教育永远不是每个人必需的消费品,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农民收入的增加,其增加教育投资的存量成为可能。无疑,教育投资的首要问题是经济问题,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农民会让子女接受更多的教育,也会让自己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除了这种实用型的心理之外,农民在经济收入增长后获得物质需求的解决,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精神生活的改善上。更重要的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民对教育投入与产出有着更多的切身体会,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的必要性和意义。农民在获得财富的过程中,认识到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及其对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性,特别是进城务工农民,对此的感受更深。从这个意义上看,农民需要维持其当前的生活质量,必须维持其自身及子女的受教育水平,保持教育投入与其生活水平维持正比例关系。在舒尔茨看来,人力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既是一种消费过程,也是一种投资过程,在这种投资过程中获得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其一般物质投资获得经济效益[1]。因此,对于农民而言,农村经济的发展,从其经济动力及投资意愿上保证其对教育投资的可能性。

(二)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第一,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教育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于农民而言,教育投资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其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用具有强烈的经济回报期待。如果农村经济发展能为其子女或其自身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他们就能够看到教育投资带来的实际利益,以后可能就会有更多的资本投入教育中。当农村经济发展后,会有更多的小型企业到乡镇地区进行投资,各类小型的加工型、订单式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生产人员补充,这就为农村教育的毕业生提供了就业的机会,这些人就不必去城市就业,可以大大减少其到异地就业的机会成本。比如,像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农村成人教育的毕业生在乡镇企业中就业就是此例,这些企业能够吸纳毕业生,对于农村家庭而言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第二,农村经济的发展,能够为农村教育的毕业生立足农村提供了条件。从客观来看,在城市化大潮中,农村教育城市化似乎是大势所趋。由此,在农村教育实践中,其课程体系、价值取向等方面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离农”色彩,农村教育成为城市教育的附属品,农村学校的毕业生取向基本上也是城市。从这个意义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能够让农村教育的毕业生看到农村社会发展的前景和希望,特别是与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学生,能够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得到展示的平台和机会,这样他们就可能会留在农村发展自身的事业,农村教育的“为农性”才能落实[2]。

(三)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

教育是公共产品,需要大量的投资,只有具备较好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农村教育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民有更多的能力来改变教育投入中的设施环境和硬件条件。比如,为自己、子女购买电脑设备、广泛使用互联网,这些教育硬件设施在为其自身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其强烈感受到教育、科技进步带来的冲击力,催生其投入教育的热情。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教育培养的人才带来更多的教育示范效应。在农村中,一些接受较好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农民通过科技达到兴农之目的,通过科技改变自身的经济状况,如此就使得教育投资的附加效应得到展现。他们的成功在无形中能够起到更多的榜样作用,鼓舞更多的农民愿意通过教育来改变自身的命运,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创造一个较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二、农村教育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价值

(一)农村教育发展能够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作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一环,正在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但从客观来看,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占据重要地位,农业中的低层次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既制约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也制约农业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其突出表现就是,农业生产率仍然较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现象依然突出。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方式转型以及农业现代化,既是其手段也是其根本目标,需要大力推进农业生产者的素质提升。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现代农业不仅需要农民具备较高的科技素质,还需要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和设施。教育无疑是提升农民素质的核心手段,教育改造在传统农业改造、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占据核心地位。通过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提升农业生产者掌握最新农业科技、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还能够提升农业生产者了解市场风险、应对市场变化的管理及经营能力。而这些素质、能力、技术必须通过教育的发展来达成,没有教育作为手段就无法实现农民自身的现代化。从全国整体情形看,我国农业生产者的素质是偏低的,高中以上学历的仅占5.6%,甚至有9.5%文盲,可见,通过教育发展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其根本发展之路。

(二)农村教育发展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释放大量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的出路是从农业部门转向非农部门,从农村转向城市。这既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也是农业经济转型的必然过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迄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这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呈正比的,非农收入比重逐渐在农村家庭收入中占据主导地位。但目前的劳动力转移还是呈现出粗放化色彩,进城农民从事的还是低端职业,主要是农民的综合素质不高。因此,通过教育发展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是重要的,教育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如下促进作用:第一,能够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问题。农民工受教育水平越高,其就更能够实现在非农部门就业,能够增强其职业竞争力。第二,解决民工荒问题。之所以出现民工荒,不是因为农民工少,而是能够掌握熟练技术的农民工少,教育的发展能够提升这些农民工的技术和能力,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民工荒[3]。第三,有助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稳定。进城农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搜寻工作时间越短,失业率就越低,更能够适应工作环境,保持工作的稳定性。第四,有助于提高转移农民收入。其教育程度越高,越能够熟练掌握各类非农的生产技术,就越能够取得较为稳定的收益。第五,有助于降低社会管理成本。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民工的就业、收入稳定,就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自身的犯罪率及对城市的抵触心理就会大大下降,如此就能够减少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

(三)农村教育发展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我国经济经历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急剧拉大,贫富差距明显。要解决社会财富分配不公问题,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是根本路径。这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还是避免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途径。从这个意义上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形成合理化的社会财富分配格局,是关系到中国社会顺利转型的大事。当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施路径有很多,比如,财税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但教育改造的意义是最大的,是其根本手段。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是提高生产率的基本手段。农村教育的发展既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条件,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前提;同时教育还能够促进非农就业,提升非农收入比重。当然,教育发展与收入差距的关系,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社会公平问题[4]。通过教育的改造,推进农民素质的提升,能够促进农民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双向流动的发展能够帮助农民走出贫困陷阱,能够强化教育公平对社会公平的意义。如此,农民就能参与到社会“大蛋糕”的一次分配体系中,不再局限于二次分配中。这种通过教育改变农民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根本格局,是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手段。

三、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村教育发展的互动对策

(一)巩固农村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在农村教育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教育对象是广大的农村青少年儿童,这些人的素质关系到未来我国农民整体素质。从长远看,要提升农民素质,必须重视农村基础教育的地位。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农村教育开展的最终目的是要提升这些农民的素质,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因此,农村基础教育不仅是关系到农民、农村教育的问题,还关系到整个国民教育素质整体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看,提升农村基础教育的地位,是提升农村人口素质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降低农村基础教育的辍学率,在保证入学率的前提下,改变农村基础教育的具体教学教育方式,从身体、心理等方面加强对基础教育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尊重农村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侧重于科学技术、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着眼于培养未来高素质的农民。

(二)构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

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农民,需要一大批能够适应农业现代化生产方式、市场经济、信息化发展要求的农民。但当前农民的整体素质及受教育程度是不乐观的,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一小部分,即便是在这批人中,其多数人还是缺少能够掌握农业科技知识的能力。因此,需要对农民不断进行教育培训,提升其受教育程度及相关技能,能够成为时代转型中的新型职业农民。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在农村建立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能够让农民在终身化的教育和学习氛围中接受熏陶。这样一来,就大大突出农村教育的社会功能,将自我教育和外在教育进行结合,建立起能够适应农民需求的终身教育体系。农民能够在这样的教育结构体系中自如地进行学习,能够自如地获取教育资源,进而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模式。当农民形成个性化学习模式之后,教育改造的功能就会凸显,就能够保证农村教育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致性。

(三)完善农村“三教统筹”体系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农村教育形式、层次、方式、功能的全方位创新。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培育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的新型农民,这就要求在稳定好基础教育地位的同时,大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实现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基础教育并进的地位。这三种教育形式的统筹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农民素质的基本措施。农村教育的对象是广泛的,不仅包括农村的青少年儿童,还包括广大的农民。因此,在稳定基础教育的同时,还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地位,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机学校、农业技术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大学等平台,充分发挥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优势,对农民广泛开展各类非学历培训教育,构建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充分保证农民自身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教育需求。

(四)完善农村教育的管理及投入机制

从2000年以来,国务院制定“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但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直到今天依然没有太大的改善,因此,必须在“以县为主”的体制下,建立多元化的农村教育投入体制。具体而言:第一,加大中央财政的教育经费投资的转移力度。教育是公共产品,农村教育更是如此。中央财政应该按照区域的差异化发展,确立多级多类的教育经费分担比例。比如,对于农村基础教育,按照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经费应该加大投入或是由中央财政全部投入;对于经济发达地区,中央财政要较少投入,以地方政府为主。对于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而言,也是如此,按照经济发展水平,确定中央财政的投入比例。第二,建立农村教育发展基金。在中央财政加大投入的同时,地方各级政府尤其是省级政府应该加大配套投入,鼓励民间资本的投入力度,在多种投入途径的基础上,建立农村教育基金,通过发行教育债券的形式来筹措经费[5]。第三,完善“以县为主”的投入体制。“以县为主”的经费投入机制,必须明确县级政府、乡镇政府在保障农村教育投入中的责任,针对税费改革后的农村财政状况,县级政府应该将农村教育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中;省级、市级财政要加大财政支付转移,提升县级财政的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美]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78.

[2]王贤.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互促关系[J].职教论坛,2008(21):54-58.

[3]杜育红,梁文艳.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人力资本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70-78.

[4]冉幕娟,吴永球,陈永丽.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关系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06(1):70-75.

农业农村工作发言篇1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转移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特别是男性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去实现非农就业,农村出现了新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与留守儿童”群体。随之而来的农村“空心化”与“农业女性化”现象,成为学术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课题。所谓农业女性化,是指农村农业生产和农业劳动越来越多地由妇女承担和完成的现象。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的报告《粮食及农业状况(2010-2011)》指出,中国农业劳动力中的女性比重近48%。事实上,这一数据低估了中国女性的农业劳动参与率。早在2006年,全国农村农户中女性农业从业人员占比就已达53.16%,全国31个省(市、区)中,多个地区这一比例均超过了全国平均数,其中江苏省竟高达61.74%[1]。也许,“农业女性化”并不是大多数人特别是广大农村妇女和妇女工作者、妇女研究者愿意看到的现象,但是,不管人们愿不愿意看到也不管人们愿不愿意承认,“农业女性化”确实已经成为既定现象或趋势。值得深思的是,这一现象对于农村女性而言意味着什么?它对农村女性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文认为,与“男工女耕”相伴而生的“农业女性化”是中国农村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必然产物,这一现象既在某种程度上给农村女性带来了挑战,使女性面临着扮演多重角色的压力与困境;又为女性角色的变迁创造了新的条件,为女性地位的发展与提高带来了新的机遇。

2农业女性化给妇女发展带来的挑战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众多农村“留守妻子”成为现代农村中一个独特的新群体。她们在丈夫外出务工期间承担起了复杂的双重角色,即被强化的传统家庭角色与现代农村社会经济角色,受到了来自传统和现代的双重挑战,这无疑会带来妇女角色转换与角色扮演的冲突。

2.1农村妇女的角色冲突

首先,农村妇女的传统家庭角色被进一步强化。这种传统家庭角色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性别分工中的“主内”,也就是“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包括婚姻角色、生育角色和家庭生活角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现代化进程中,除了承担传统婚姻、生育角色以外,农村妇女的家庭生活角色被进一步强化。尽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少家庭的男性已经开始介入家务劳动,多数妇女已由专职的家务劳动者角色转变为家务劳动的主要分担者或共同参与者。但是总体而言,家务劳动领域仍沿袭了“内”的属性而主要由妇女承担。调查数据表明,有89.6%的农村妇女承担家务劳动,其中家务劳动完全由妇女承担的占49.2%,由夫妻共同承担的占40.4%[2]。在那些男性劳动力外出的家庭中,妇女自然承担着全部的家务劳动。其次,农村妇女现代农业生产者角色的确立。在农村男性劳动力外出以后,他们留下的属于家“外”性质的劳动生产与对外交往等事务,也一并成为妇女承担的事务。妇女承担起繁重的生产劳动任务,担当起农业劳动者的角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2006年全国妇联在河北、吉林、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南、四川、云南和甘肃10省、50个县市、100个村庄的10000名成年妇女中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74.7%的农村妇女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其中与丈夫“一起干”的占54%,妇女“单独承担”的占20.7%。从妇女劳动对家庭经济贡献来看,全国妇联的调查显示:有61.3%的妇女与丈夫一起创造家庭收入,其中吉林高达81.2%,2005年,被访妇女个人人均年收入为7794.65元,占家庭年均收入的49.01%。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就业。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农村留守妇女更是独立承担了本应与男人共同承担的家庭责任与义务。她们不仅要操持繁重的家务,而且还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农村家庭出现了“男工女耕”的性别分工新格局与农业女性化趋势[2]。

2.2农村妇女地位的边缘化

尽管农村妇女已成为农业劳动主力军,为农业经济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并没有因其承担和扮演的双重角色而得到彻底改变,她们的地位日趋边缘化。这是因为:一方面妇女所从事的家务劳动往往不用而且也难于用货币衡量,而且中国传统文化把家务劳动看成是妇女分内之事;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的特性决定了从事农业生产所获得的纯农业经营性收入不高。由于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主要取决于其经济地位,而经济地位又主要取决于经济收入。所以,虽然妇女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了一定的收入并且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对男性的依赖程度降低,但是,妇女的纯农业经营收入毕竟不在家庭收入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妇女地位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当前农业领域中的性别鸿沟依然存在,这限制了女性获取从事农业生产所需的资源,包括信息、技术援助、金融服务等。Fao报告《粮食及农业状况(2010-2011)》充分肯定了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认为妇女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妇女是粮食安全的关键。但是,与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突出贡献密切相关的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农业领域发展不足,其主要原因便是女性没有平等地获得提高生产力所需的资源和机会。从家庭管理与支配权、家庭事务决策权来看,妇女的地位尤其是“留守妻子”群体的地位也并没有明显的改善。首先,在家庭管理、支配权方面,与过去相比,妇女在家庭中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她们可以共同掌管家庭财产。有调查资料显示,56.8%的妇女和丈夫共同管理家庭经济[2]。但在支配权上,“性别不平等毕竟明显,妻子对家庭收入自由支配度小于丈夫,说明妻子支配家庭经济的实权不如丈夫大,丈夫的权力占主导地位”[3]。其次,从家庭事务决策权来看,妇女仅在重要性程度低、涉及财产金额小的事务上具有完全的决策权,这些事务主要属于家庭消费领域;在家庭消费领域中涉及金额大、重要性程度高的事务与生产领域中的事务,基本上仍由丈夫做出决策,比如购买大件家具、家电、修盖房屋、投资贷款、购买大件生产工具或交通工具等。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妇女的生存境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女性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巨大变迁。特别是在农业女性化背景下,“妇女的重要性得到了体现,他们改变了自己在传统文化结构中的位置,在家庭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4]。但是,农村女性的传统家庭角色从未淡化,甚至自觉不自觉地被强化,而新的农业生产者角色又成为妇女的重要角色,这势必造成妇女扮演双重角色的紧张状态,加剧妇女双重角色的冲突。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于农村妇女而言,进一步提升自身在家庭与社会中的地位依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在承担双重角色的过程中,农村妇女亦获得了真正走上独立道路、实现真正男女平等的契机和新条件。

3农业女性化给妇女发展创造的机遇

对于广大农村女性而言,怎样才能充分利用社会转型特别是农业现代化转型所创造的条件和机遇,在机遇中求发展呢?本文认为,有两个方面是十分关键的,它们对于农村妇女的进步、独立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1在角色扮演中求独立

不论是传统家庭角色还是现代农业生产角色,对于妇女的独立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两个角色的履行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家庭的稳定,也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发展。通过家庭传统角色的履行可以为妇女赢得男性和家庭成员的尊重,从而提高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通过农业生产角色的履行,可以进一步扩大妇女在农村乃至全社会的影响,为她们赢得全社会的尊重与相应的社会地位。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农业生产角色的扮演,可以为妇女确立自立、自强、独立的良好形象,并且获得相应的经济收入,从而摆脱对男性的依赖。对农村妇女而言,扮演农业生产者角色无疑更富有挑战性。因此,农业女性特别是留守妇女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修养。要多利用闲暇时间学习农业知识,积极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研究农作物生长的规律、条件与环境,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操作水平,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率与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应根据自身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与种植品种结构,同时改变农业生产策略。只有这样,农村妇女才能更好地完成她们的角色,为进一步走向社会创造条件。

3.2在角色期待中求平等

妇女的独立与发展、妇女的家庭地位或社会地位问题,说到底就是一个妇女全面发展的问题,一个男女平等的问题。但是无论是妇女地位的提升与改善,还是男女平等的实现,都与角色的扮演密切相关。或者说,角色扮演是人们获得某种地位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角色扮演,人的地位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按照角色理论的观点,角色期待可分为自我期待与社会期待,前者是指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的自我期待,后者是指他人及社会对自己扮演的角色的期待,换句话说,社会期待就是人们期盼某个人或群体能成功地承担起希望他(她)承担的角色的状态。因此,上文所讲的“在角色扮演中求独立”实际上就是妇女角色的自我期待,而“在角色期待中求发展”主要是指妇女角色扮演的社会期待。从家庭的角度看,“男工女耕”中的“女耕”或者“农业女性化”是家庭中外出的男性和其他家庭成员对妇女尤其是“留守妻子”的角色期待;从社会的角度看,“男工女耕”中的“女耕”或者“农业女性化”是社会成员对农村妇女的角色期待。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实现城镇化与国家现代化进程必然要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流动,但是这一进程理所当然地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当然,这并不是说农村的现代化、城镇化可以以牺牲妇女利益和妇女发展为代价。事实上,利用社会机会较多的优势,从家庭走向社会,也是农村妇女扮演好社会角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从家庭走向社会,是妇女改变社会地位的第一步。虽然作为家庭劳动力配置结果的“男工女耕”性别分工,依然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存在的性别歧视与性别不平等意识,也依然沿袭了传统分工模式中所具有的“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性别次序。但是,毕竟妇女已经从狭小的家庭“内”领域迈向了家庭“外”领域,这一个小小的变化或进步,恰恰为妇女从家庭私人领域走向社会公共领域提供了“过渡性”平台。恩格斯断言,“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5]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农业女性化为妇女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