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特色体育课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3:08

小学特色体育课程篇1

一、问题的提出

1.体育教学方式内容不丰,难以奠基学生终身发展

长期以来,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方式简单,内容不丰,影响了学生终身优质发展。学生的体育意识未能得到充分挖掘,运动习惯、运动技能、体育知识、体育能力、体育精神等未能获得充分培养,体育兴趣未能得到充分激扬。尤其是在以体育德、以体育智、以体育美、以体育劳等方面还有较大待挖掘的教育空间,学生的整体体育发展状况堪忧,难以奠基其终身优化的素质发展,更难以培养起能够担当体育强国重任的一代新人。

2.绝大多数小学对体育教育认识不足

虽然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出台文件政策要求强化学校体育,包括一小时体育锻炼、强化两操、强化课外体育运动,尤其是要改革创造学校体育课程,但当今绝大多数小学体育教育整体还处于比较粗放的状态,绝大多数学校在体育教育上还仅仅满足于以下几种任务状态:一是实现学生体育达标,二是满足于学校在办学评估当中体育不减分或增加分,三是满足于体育个别或某些特色项目的培养,四是培养少数运动员,为学校争光。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小学对体育的认识,尤其是体育育人价值的认识还有很大不足。

3.体育特色课程资源开发不足,未能有效补充国家课程

4.绝大多数小学尚未建立起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

体育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同于语、数等学科课程大量依托教材展开,体育课程更多体现为活动形态、实践形态,而知识层面的体育课程相对属于较小的一部分。从体育知识课程向体育活动课程、体育运动课程转化,以及由校内课程向校外融合,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在“五唯”(唯分数、唯升学、唯论文、唯文凭、唯帽子)理念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学校缺乏信心、缺乏能力建构起发展学生体育素养的课程体系。

5.我校拟把体育作为尚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断强化

我校在体育素养的培养及体育素养培养的课程探索上已经迈出了一定的步伐,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开发了一到六年级的身体健康知识课程、中国古代体育史课程、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课程、民族体育课程、体育节日课程等系统的校本课程,为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积累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和思想基础。此外,尚美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呼唤着体育与美育的大整合和大融通,呼唤体育自身素质与结构的改善与提升,这就使指向学生体育素养的体育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践成为必须突破的现实需求与现实难题。

6.加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是重要政策走向

小学特色体育课程篇2

在素质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下,怎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实惠的发展,是诸多教育者和教育理论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当今教育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创建多种高质量的特设办学学校来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是当前教育需要解决真实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学校结合本地或者本校现有优势来发展特色项目,即以科技、体育、艺术等多学科知识相互结合发展起来的各类特色学校。

2、创建普通小学体育特色学校维度

我们创建特色学校是以体育项目为特色的,应该以培养学校体育核心文化为根基、塑造传统体育精品课程、满足学生参加体育的需求、大力打造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体育文化的塑造给予特色学校创建提供了基础与保障,体育特色课程创建和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是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渠道,然而特色学校创建中学生和教师是主体。

2.1塑造学校体育文化。体育文化是学校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淀一种感情、一种气氛,形成的是以在校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以校园精神为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并指向“健康第一”。创建一所体育特色项目的学校需要提炼出全校师生的价值观、情感等,并把学校这种价值观的精神体现出带有鲜明的体育文化特征。根据调查研究,一所好的体育特色学校所塑造的体育特色项目应该保持与学校文化价值观一致性。学校体育文化所要体现的是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所在,校园的体育文化必须通过体育课、课外活动及竞赛等方式来传播。此外,还应该对学校的现有体育设施进行改良,通过学校媒体(广播、标语宣传栏)对体育特设项目宣传,达到对校园环境的再设置的效果,从而满足学校、教师、学生的需求。

2.2体育特色课程与教学。体育特色课程的开发是根据学校自身的资源以及学校师生的需要情况下建设出来的,是建设体育特色学校的重要载体与工具。每个学校校园环境都有可能成为特色课程开发的条件,结合校园里每个场景把体育特色课程结合进去,同时要把体育特色课程中所体现教育性和艺术性完整的结合进去。在这方面,海拉尔市一部分小学充分利用教学环境在学校操场体育馆内开设各种特色体育游戏,例如:常规项目包括足球、篮球、排球、田径、乒乓球、羽毛球等:特色体育项目有橄榄球、轮滑、围棋、国际象棋等,使学生完全融入到体育锻炼中来,满足学生参与体育的需求。部分小学的校园整体建筑设计融入很多体育元素,学校把操场的建设与教学楼完全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很方便,而且在学校开设特设体育游戏项目,例如:健美操、体操、体育舞蹈、足球、跆拳道等特色项目,学生可以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到操场上参与体育项目,这样大大增加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进一步增进了学生活动的动机,是一种特色课程与体育教学整体结合。

2.3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是课程的制定者与课程的组织者的重要纽带,教师专业能力对课程发展有直接影响。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的实施者,他们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了体育特色学校的成败,必须根据体育特色学校建立培养一批能够胜任特色课程的专业化教师。他们不仅要能够胜任传统体育课程,而且能够利用灵活的、创新的教学方法来组织特色课程,还要科学研究,专业技能过硬,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例如: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在2008年开始实施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计划,通过5年的时间对老师进行培训,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创建特色学校能够给体育教师提供一个良好发展的校园环境,鼓励老师进行教学创新,同时建立专门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对体育老师进行考核,奖励教学成果突出的体育教师。学校还应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到标杆体育特色学校学习先进经验,到大学中进行短期培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国家投入人力和物力,提升体育教师群体的整体素质,使教师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来,使体育教师的职业精神充分体现出来。(本文来自于《华章》杂志。《华章》杂志简介详见.)

小学特色体育课程篇3

关键词:“四色教育”;办学特色;小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8-0019-04

南京市汉口路小学创建于1933年,位于古都金陵中心城区鼓楼区和文脉绵长的汉口路。汉口路是南京核心文化教育片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等国内多所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此,整个片区环境优美、文化浓郁、学风井然,学校长期受其濡染,形成良好的办学传统和氛围。2006年以来,学校加入小班化学校行列,从“励行”的校训精神再出发,坚持“尊重每一个,发展每一个,幸福每一个”,提出了“在这里,每一个都重要”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民国建筑风格,现代教育理念;氛围宽松愉快,生活丰富多彩;多元项目实施,全面素质培养”的办学特色。作为一名初次接触小班化教育的校长,在我陶醉并一直尽心继承、完善与发展汉口路小学优秀办学文化的同时,也在思索着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方向。“四色教育”这个关键词渐渐进入我的脑海,汉口路小学已经做的,现在正在做的,将来还要做的可以沿着这个道路继续走下去。“四色教育”引领我和我的同事们探寻着、研究着、体验着、践行着。

一、“四色教育”的内涵释义及哲学基础

“四色教育”是指在充分尊重学生天性和差异的前提下,通过丰富多彩、不断生成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四色教育”中的“四色”由“红黄蓝+绿色”组成,其中红、黄、蓝作为三原色,寓意不同人的不同本色和天性,绿色作为原色的生成色,寓意在教育过程中人在人和人、人和环境相互交融中的成长与变化;同时教育应当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外显。“四色教育”既承认和重视“人”的先天个性与差异,又重视后天教育教学对“人”的改变与提升,由内而外体现了学校教育的本质特征与应然状态,体现了小班化教育“一个都不能少”的价值追求。

汉口路小学“四色教育”源自学校小班化教学中普遍采用的“四人小组”形式和“四色学习单”。所谓“四色学习单”,是以四种颜色为标识,体现学习差异的一种个性化学习单。2009年初,汉小进行“使用个性化学习单,提升学生良好的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研究”的课题研究,课题组董毅老师上研究课,在小组合作的环节,使用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铅笔来代替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让老师们眼前一亮:这样的学习单能更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的课堂学习,发展学生个性化的能力,而且操作灵活,设计方便。课堂生活中偶然的发现使得“四色学习单”应运而生。并有了以下几点共识:四色学习单是用四种颜色鲜明标示的,四色学习单可以代表不同的学习角色,四色学习单可以分成不同的学习内容,四色学习单体现老师实施个别化教学等。就这样,“四色学习单”成为汉小小班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特色,为体现与尊重小组中每一名孩子的个体性与独特性,反映由他们共同组合小组的丰富与精彩,选用不同颜色表示小组中的不同角色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其中所蕴含和表达的教育理解在于——每一名儿童都是独特的、个性的、精彩的、亮丽的,每一个小组都是独特的、生动的、变化的、美好的。

“四色教育”则是“四色学习单”的提升与超越,是一个具有校本特点的教育概念。它是在前期关于四色学习单的教学研究以及对学校文化的梳理与反思中自然生成的一个教育形态,是学校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的代表。它为学校小班化教育的高品位、高层次发展提供了策源与愿景,是学校下一步发展的整体设计,它必将促进学校办学品牌的形成和办学水平的提升,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和全体师生的共同成长。可以说,“四色教育”是学校小班化办学进入新阶段后的理性思考与愿景构想,更是学校小班化办学新的规划与行动纲领,它融入了汉小人对学校的归属与热忱、对儿童的爱心与关怀,更倾注了汉小人无限的教育真情与教育智慧,展现了汉小人高远的教育视野与教育气度。

从哲学层面来看,“四色教育”反映了本原与延异、个性与共性、先天与后天、个体与集体、一般与特殊等的辩证统一。儿童作为个体的“人”,天生具有独特的个性,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个性和发展的可能性。教育首先要尊重这种个性和差异,回归原点,防止异化;同时,“人”又处在学校、家庭与社会之中,只有经历社会化的过程,担当相应的社会义务和责任,才能称其为人格健全的人,学校教育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环节,承担着人的社会化的重要使命,学校教育要实现的“一般”应当蕴含在“特殊”之中,要展示的“共性”应当体现在“个性”之中,要实现的“延异”应当建立在“本原”之上,要培育的“集体”应当立足在“个体”之上。“四色教育”通过“四色”的借喻意义,表达和反映出学校教育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差异化、个性化发展为基础,通过特色鲜明、相对统一、不断生成的实践行动,实现绿色的办学目标,培育理想的教育生态。

二、“四色教育”的文化背景和行动纲领

汉口路小学“四色教育”来自四种文化:

大学文化。学校创办以来,一直位居南京大学校区范围之内,接受南京大学深厚文化底蕴的熏陶与润泽,学校与南大关联十分密切,校训“励行”缘自南大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学校建筑主体色和南京大学同样是“青灰色”,学校很多实践活动在南大开展……大学文化氛围对学校办学和学生成长影响深远。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说:“汉口路小学不是办在南大旁,而是办在南大里。”学校也由此提出“南大文化滋养,小班茁壮成长。”

大师文化。学校现有一百多位家长系南京大学博士、教授、青年才俊。学校校友中有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田刚,原南大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韩星臣,著名画家、原江苏省美术馆馆长朱葵等大师,他们关心学校发展和孩子成长,既是珍贵教育资源,也对学校文化具有潜在积极作用。

小班文化。学校是南京市首批小班化试点学校,办学成效突出。推行小班化不仅实现了学校班级形态的转变,更完成了教育理念的转型,儿童在更自由、更自主、更宽容的空间得到更多的关照和更切合的发展。学校也在小班化实验中实现转型发展,系全市15所小班化示范学校之一。

校本文化。学校有80年历史,具有典雅古朴的民国风格、精致悠然的校园环境和优良办学传统,在接受大学文化熏染、大师文化影响、小班文化融合中,学校确立了新的办学目标,提升了办学品质,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文化,并在进一步创新、发展之中。

四种文化中,大学文化、大师文化、小班文化是源,校本文化是宗。四种文化既是“四色教育”的文化基质,也是“四色教育”的实践背景,其中,大学文化与大师文化是地域与历史所自然形成的文化影响,小班文化则是学校办学发展新的选择与实践,它们作为源泉,不断影响、丰富校本文化的发展与演进,最终融进校本文化之中,引领与丰润着“四色教育”的实践与前行。

通过梳理学校文化的脉络与走向、审视“四色教育”的内涵与特征,立足南京区域发展和自身实际,学校确立了三项行动纲领:

一是小学办在大学里。是指学校不仅居于南大校园之中,长期受南大文化氛围的氤氲、文化气质的濡染和文化精神的辐射,更在于学校善于不断发掘与运用南大的各种教育资源,为儿童的幸福成长提供土壤,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滋养。

二是本色之中创特色。是指课堂教学应当是学校教育、尤其是小班化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四色教育”的起源在课堂,“四色教育”也将始终立足课堂,以深化教学改革、激发课堂活力为主旨,不断形成与发展、不断培塑与明晰自身特色。

三是三原之上求多元。是指学校遵循教育规律与原则,尊重每一个独特的生命和他们天然的生命姿态,平等和欣赏地看待每一名孩子,同时通过教育实践让这些个体互相融合、影响、生长,让每一个生命多元、自由绽放。

三、“四色教育”的框架结构

“四色教育”的架构系统是一个立体网络,分为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四色教育”的两个维度设计,以“四”的标识彰显为出发,但不局限和拘泥于“四”的数量与形式,其建构体现出开放性与发展性。

纵向维度由四色文化环境、四色课程、四色课堂、四色社团、四色教师等版块组成。

——四色文化环境。主要有缤纷励园、动感励园、汇智励园、和实励园等。首先,校园环境巧妙利用建筑风格和地形特点,凸显鲜明厚重的复色特征,通过色彩丰富、典雅清新、和谐宜人的景观设计和环境改造,打造具有文化意蕴和育人氛围的校园环境。其次,班级环境建设体现学校小班化办学的“在这里,每一个都重要”的核心价值,展现小班化教育的特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都能感受到尊重与需要,获得肯定与自信。第三,学校专用室等场馆的环境布置从固化的、刻板的、介绍式的、被动认知的、图片与文本式的构造转变为活动的、生动的、立体的、激发探索热情的、实物与情境式的布置。

——四色课程。主要有“大学课程”、“大师课程”、“大学生课程”、“小学·大学微型图本课程”等。学校在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中贯彻“四色教育”的理念,让课程具有小班教育的特征,具有学校办学的特色。下一步,学校将结合区位优势与前期积累,继续依托南京大学文化为主题,以“大学课程”、“大师课程”、“大学生课程”、“小班课程”四个组块为内容,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不断积累,充分合理使用好南大的各种资源与素材,对学科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与活动课程的校本化构建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实践。

——四色教学。在学科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四色教育”的理念与目标为出发,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础,以“类”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建构与形成有效促进教与学方式深层变革、促进教与学品质高位发展的路径、策略,乃至具有学校特色的模式,实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与学习过程中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生动发展。四色教学的探索将继续以四色学习单的课堂实践成果为基础,进一步从学生成长的层面深化研究与探索,同时不断进行理性思考与提升,逐渐形成四色教学、四色课堂的成熟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推广。

——四色社团。主要以“书香校园”、“科技校园”、“民俗校园”、“足球校园”四大特色为主体板块,分绿草足球队、红蜻蜓合唱团、蓝精灵航模组、黑白围棋队、黄蝴蝶读书团等三十几个社团。比如,学校用整层楼的空间特设四色民俗工作坊,设立陶艺吧、剪纸室、版画坊、皮影间、面塑廊等。在“四色教育”的育人理念指导下,学校梳理原有的各项活动,同时根据学校实际与教师兴趣特长进行统整,通过名称、标志、口号等赋予其鲜明的四色特征,使其形成完整的、具有学校校本特色的活动体系,最终实现为儿童的生动发展与幸福成长服务的目标。四色社团注重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与艺术技巧,培育儿童美的心灵与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四色社团主要利用学生放学后的时间,由孩子自主选择,学校免费为儿童的兴趣特长发展提供服务,实施个性化的“儿童成长方案”。四色社团尊重儿童的发展需求,给儿童的幸福成长添砖加瓦,自开办以来,学生的参与率达百分之百,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喜爱。

——四色教师。学校成立“四色教师成长中心”,通过特级教师“周婷工作室”、青年教师发展工作室、励园中年教师研修班、励园班主任工作室等平台和载体,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乐于奉献、状态积极,梯次合理、结构适当,实绩丰厚、彰显个体风格和个性化生长、充满职业幸福感的教师团队。“四色教师成长中心”是“四色教育”理念的具体化实现,是努力“成就教师”的具体化举措,最终目标是让“个性、快乐、热忱”成为汉小教师形象的关键词。

比如,学校近两年让教师以“四色学习单的深化应用”研究为抓手,组织了“四色学习单课堂围观”、“四色学习单中的每一个”、“四色课堂回音壁”、“四色学习单的再回眸”等研讨活动。从四色学习单(教学实施策略)四色教学(教学方式变革)四色课堂(小班课堂风格),就是试想在学科的课堂研究螺旋递进中,在教学的具体实施中,以四色教育的理念与目标为指导,以儿童的个体差异为基础,建构与形成有效促进教与学方式深层变革、促进教与学品质高位发展的教学实施路径、教学策略,乃至具有学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儿童在学习活动与学习过程中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生动发展。教师在这种主题式研究中,更丰厚了以“四色学习单”为特性的课堂实践成果,进一步从儿童成长的层面深化探索,不断进行理性思考与建构,逐渐形成四色教学、四色课堂的基本模式,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智慧。在这样的团队研究中,超过半数的教师成长为市、区“杰出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

横向维度由科学、艺术、人文、自然等要素构成。

——科学。要求“四色教育”的各项教育设计、教育实施与教育效果,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符合教育学与心理学的要求,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际。

——艺术。要求“四色教育”的设计与实施具有艺术性,能通过教育的艺术化设计与实施,使教育效果得以更好地实现。

——人文。要求“四色教育”的设计与实施具有人文性,体现尊重、信任与关爱,具有人性的柔和与光辉。

——自然。要求“四色教育”的设计与实施能够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教育的过程与效果真实、流畅、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四色教育”的愿景是“幸福儿童、成就教师”,这是学校所有教育设计与行动的旨归。

小学特色体育课程篇4

【关键词】特色课程与时俱进特色文化

这所学校建在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主要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基于这一点,宁国市开发区小学在创办之初,学校管理团队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确立了阳光教育办学理念,努力将学校建设成美丽花园、书香学园、文明乐园、温馨家园,成为家长放心、社会认可、政府满意的阳光教育品牌学校。

学校制定了《特色发展实施纲要》,决定将体育舞蹈、葫芦丝吹奏、剪纸艺术作为学校特色教育课程,创设朝气蓬勃、乐教好学、格调高雅、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氛围,培养性格活泼、身心健康、自强自立、合群合作,有爱国情怀、具有广阔视野的阳光少年,使学校成为师生相长、充满成功与快乐的阳光学校,使教育事业真正成为让人民满意的阳光事业,并通过特色教育培育阳光、温暖、健康、博爱、多彩、和谐、尚美、奋进、提能的学校文化,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一、与时俱进,确立特色课程,明晰学校特色文化方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一直以来,很多学校在学校课程方面苦于找不到很好的载体,没有能在教学实际中很好地贯彻落实。而开发区小学超前谋划,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理性定位,将体育舞蹈、葫芦丝吹奏、剪纸艺术作为学校特色校本课程来实施。特色课程不仅仅是完成一项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使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道德修养、综合能力真正得到提高。在特色课程确立的过程中,校长是引领者。有人说过,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优秀的校长应该具有丰富深厚的精神文化素养。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该是一个道德高尚、学识渊博、有思想、善管理,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心,有献身精神的教育者,还是一个有改革意识与创新精神的改革者。所以,校长要有较高的修为,能够创建、理解并表达学校特色课程的共同愿景,坚持自己的教育信念,深刻认识特色课程建设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发展的过程。在实践层面上要不断提升课程品质,要带领教师不断学习,逐步创造校本化、个性化的特色课程;同时,要不断提高特色课程的领导力和执行力,使课程管理逐步从制度管理转向人文管理,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应成为学校课程管理的核心。因此,要通过特色课程的创建,让特色课程的核心理念植入人心,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明晰学校文化方向。

二、扎实推进,落实特色课程,促进学校特色文化发展

学校特色课程一旦确立,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抓好落实,为了切实落实特色课程,学校确定了特色课程的负责人,组建了特色课程的教学团队,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学习《学校特色课程实施纲要》和《特色课程实施计划》,让全体教师都成为特色课程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成特色课程推进的团队和共同体,强力推进特色课程的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科学安排专业教师进行特色课程教学,同时加大特色课程教师培训力度,制定特色课程教学考核方案和特色课程建设奖励制度,从根本上保证特色课程的实施。在特色课程的学习中,提出不求每一个学生一样发展,但都要发展;不求每一位学生同步提高,但都要提高;不求每一位学生相同规格,但都要合格,使学生们选准了学习坐标,扬起奋进的风帆。同时,重视强调体验,重视过程,激发学生自主体验、自主发展的强烈愿望和自信,关注自己的成功体验和价值,并使他们的身体获得健康成长,心灵得到丰富滋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在教师教学评价机制上,学校还制定了《阳光教师考评细则和奖励办法》,引领教师们在寂寞的教育事业中尽情地品味幸福,由平凡走向卓越,由传统走向现代,使教育工作成为教师一种内在的需要和内部动力,秀出美丽人生。在学生评价机制上,学校推出《阳光少年(儿童)成长手册》,改革评价方式,摒弃模式化、刻板化的评价用语,提倡个性化、人性化的阳光评语;增加评价时段,由终结式向阶梯式转变;开展自评互评、班主任评价、家长评价及社区评价,最后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个人,促进学生进步,鼓励多元发展。这样,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全面落实特色课程的过程中,使校园更加阳光、更加温暖,师生在和谐奋进的氛围中共同生长,进一步彰显了“阳光、温暖、健康、博爱、和谐、多彩、尚美、奋进、提能”的办学理念,促进了学校特色文化发展。

三、深化研究,发展特色课程,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升华

开发区小学在实施特色课程的过程中,认真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精神,加大教育创新力度,把宝贵的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和谐统一起来,把现有的教育资源和特色优势充分利用起来,认真调研,科学定位,实时开展了体育舞蹈、葫芦丝吹奏、剪纸艺术等课程教学,在一开始就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方式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特色课程是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为学生探究、感悟、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锻炼,在体验中成长。课程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得到了广大家长的支持,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这一现象鼓舞人心,更加坚定了学校推进特色教育的决心。在推进特色课程教学方面得到了专业委员会的高度赞扬,被安徽省民族管弦乐学会授予“葫芦丝教学基地”称号,标志着开发区小学特色教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受到了上级领导和专家的赞赏和肯定。因学校在特色课程方面的影响力,市教体局将市小学校长研究会学校特色发展论坛设在开发区小学,参与论坛的校长们普遍认为,开发区小学特色教育真正走上了自己的特色之路,这样的经验值得借鉴。

开发区小学在进行特色课程教学中,在传承吸纳的基础上还将不断整合创新,在实践锤炼的基础上进行体验内化、完善提升。用可操作性的语言将特色思想、特色内容、特色操作程序规定下来,形成制度,保障特色可持续发展,弘扬学校核心价值观,并内化为广大师生的言行。

小学特色体育课程篇5

关键词:区域教育发展;教育转型;乐学

中图分类号:G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6-0013-04

江南何处好,乐居在吴江。“十一五”以来,苏州市吴江区坚持教育率先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协调发展,2007年,率先通过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但是,把教育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背景中来分析就会发现,教育领域存在着与经济领域相似的问题:经济过度看重和追求GDp,教育过度看重和追求升学率;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加大资源和能源消耗,教学质量提高依赖加班加点和题海战术……教育正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进入“十二五”,我们围绕吴江市委市政府“乐居吴江”的建设愿景,以“让学生快乐地学,让老师幸福地教”的“乐学之区”打造为目标,突出了“转型”这一关键策略,提出并实践了“四突出”、“四转型”、“四提升”,使我区基础教育实现了“三个变”:变外延发展为内涵发展、变量的发展为质的发展、变高耗低效发展为可持续发展。

一、突出“文化”,转型学校特色,提升办学品位

我区的特色学校建设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于本世纪初,是吴江教育走向全省、走向全国的一张靓丽名片。我们将特色学校定位于“风貌独特、理念先进、文化先进、质量较高的学校”,初步实践并提炼出“预构于策划,落实于整合,体现于文化,提升于科研”的吴江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从整体上看,学校特色还停留在项目的层面,不仅没有深度,而且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化。为此,我们提出特色学校的转型,这种转型的切入口是“文化”。

首先,从文化的视角定位学校特色。我们觉得,从文化学的意义上分析,学校的办学特色主要涵盖精神、制度、物质三个方面,具体来说,学校的办学特色呈现的是“3e”结构。一是理念要素,包括办学宗旨、学校特有的精神及信条、学校教育思想、教育策略等;二是行为要素,指学校实现办学理念的具体行为;三是视觉要素,以视觉作为媒介,将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特质等抽象语言转换为具体符号概念,以有形的方式展现出来,是理念要素和行为要素的外化。学校的特色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特色学校就是文化先进的学校。所以,我们要求学校从文化的角度定位学校的办学特色。在具体操作上,要求学校思考、分析并回答“我是谁”、“我要干什么”这两个问题,引导学校认真梳理学校历史,提炼学校特点,特别是学校的文化传统,从学校的文化的“根”上去提炼学校的办学特色,明确学校的特色和文化发展的走势。

其次,变关注学校为关注学生。特色学校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因此,特色项目的确定需要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但是,有些学校基于功利诉求,在特色学校建设中过于强调所谓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具体特色项目的选择上刻意避开其他学校的优势,寻找比较“冷门”、“边缘”的项目作为特色发展方向,学校的意志替代了学生的意志,特色成为学校外在的“包装”;有些学校从师资优势的角度去定位特色,教师意志替代了学生意志,特色成为教师特长的汇聚。譬如,有所小学根据学校作为体育传统校的优势,开展了乒乓特色小学创建,于是,乒乓就成为了学校的特色项目。这样的特色建设定位有些“偏”,只迎合了学校的需要,只迎合部分学生的需求,对于不喜欢乒乓或者没有乒乓基础的学生来说,乒乓特色的建设就没有多大意义。针对这一现象,该校在挖掘原有乒乓特色项目培养学生合作、共享精神这一价值的基础上,从文化的视角提出了实践“共融”教育的特色转型。这样,不仅仅是乒乓,其他学科和领域都有共融的价值可以开发利用,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共融的特色建设中获得主动、活泼的发展。

第三,建设体现特色的校园文化。我们认为,校园文化是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一个标志,是办学特色的名片。因此,我们在学校特色建设的过程中,把建设与办学特色相匹配、体现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作为特色学校建设的主要内容。我们组织了“十佳校园景点”评比、校园文化建设巡礼等活动。我区中小学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做到了“三性”。一是系统性,学校系统考虑,制定科学、合理、高效的方案,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可行性、科学性的论证。二是主题性。用主题理念、办学特色去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环境和形象的设计,同时用校园环境和学校形象烘托学校的主体理念、办学特色,实现校园环境、形象、理念、特色的一体化,形成富有整体感的影响力。三是人本性。充分发扬民主,引导师生参与文化建设。学校特色建设方向的确定、特色文化建设规划的制定等,都引导师生过程性参与,体现他们的意志。

我区走向文化的特色转型给学校与师生带来了无穷的创造空间。由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转型为阳光教育,由科技创新特色转为闪光教育,还有智慧教育、成长教育、融和教育、创意教育、活力教育等等,都是由特色项目转化为特色文化的典型。

二、突出“整合”,转型课程建设,提升内涵水平

在课程的转型中,我们提出“基于整合理念,走向课程文化”。整合是整体形成的环节和过程,整合的核心是联系的建立,追求最优化和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首先,把学科意识转为课程意识。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发现,关于课程与教学,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包括教育行政以及教科研部门在内,都还停留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学科甚至课文(章节)层面,缺乏整体的、系统的课程意识,缺乏课程的领导、规划力,缺乏课程的开发、建设力。为此,我们提出从学科意识走向课程意识,要“既见树木,更见森林”;在机制上,我们努力形成上下联动机制,着力抓好教研员以及校长的课程领导力、理解力、规划力、指导力,从而成为区域和学校课程的领导者。例如,盛泽实验小学校长薛法根提出“校长要提高课程领导力,把自己的教育梦想‘卖’给老师”,他们以“秀外慧中的阳光儿童”为培养目标,构建了基于学科课程标准的嵌入式课程、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性课程、基于学生主体需要的多元化课程、基于校本文化资源的浸润型课程等四类课程。

其次,把课程难点做成亮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又必须通过校本化实施来落实,但同时又是“三无课程”(国家只规定了课程标准和基本的授课时数,没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参,没有专业的指导教师,没有可以借鉴的教学经验),如何实施是个难点。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有效实施作为课程转型的突破点,并努力把它打造成为我区课程建设的亮点。我们从课程功能、课程资源、开发主体、课程管理等方面进行各种要素的整合,保证学校高效实施课程。目前,我区已经形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学期“六个一”范式: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一个专题网页、一本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汇编、一次成果展示活动、一名负责教师、一个教研组(中心组)。学生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会了新的学习方式,提升了综合能力。

第三,帮助学校行使校本课程权力。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还学校以课程建设权,为了帮助学校用好这个权,我们着力推进校本课程的建设。“校本课程是学生呼唤出来的”、“教师的一个特长就是一门课程”、“身边的一个资源就是一门课程”、“一个社团就是一门课程”成为我们校本课程建设的原则和策略。我们承担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整合理念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充分肯定学校积极有益的校本课程建设的探索,文本的、非文本的,教材的、非教材的……只要符合校本课程的基本特征,只要有利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都认可为校本课程。于是,多种形态的校本课程在各中小学焕发出迷人的魅力。我们每两年组织一次优秀校本课程评比,已历三届,评出了一批有一定质量的校本课程,并遴选出14门整合成“鲈乡风”系列校本课程,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三、突出“优效”,转型教学评价,提升教学质量

2006年,我们确定了“实施有效教学,推进课程改革”的教学改革策略,提出“提升课堂品质,提高课堂效益;打击课堂泡沫,构建有效课堂”的推进原则,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课堂教学转型中,我们认为,在继续强调教学的有效性的同时,还要在“优”字上做文章。

首先,从“朴素”、“实惠”切入课堂教学变革。我们坚信:课堂兴,则教育兴;课堂解放,则教育生产力解放;课堂生动,则教育文化生动。为此,我们提出课堂教学要返璞归真,把“本真”、“至简”、“细节”、“宁静”、“实惠”作为优效课堂的追求目标。特别要求教师的教学追求精致,做到“五个一”:每一句话都要力求字字珠玑,每一个提问都要力求富有启发,每一种设计都要力求精心巧妙,每一道习题都要力求典型规范,每一步环节都要力求严谨相关,切忌漫不经心和随心所欲。

其次,变“以教论教”为“以学论教”。课堂教学的传统评价集中点在教师身上,教师课堂表现的成功与否主要决定了课堂教学的优劣。为改变这一局面,我们把“以学论教”作为课堂评价的重要指标,把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做到“四个转变”——换一个角度: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学的角度去评价;挪一下位置:观察学生,从能观察学生的视角听课;变一下指标:学生情感,从学生的情绪情感去确定指标和权重;寻一个境界:师生和谐,从实现师生教与学的交融上确定价值取向。

第三,变“学习获得”为“促进学习”。我们实践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在关注学生发展结果的评价的同时,更关注学生发展过程的评价;在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的评价的同时,更重视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简单地说就是:评价不重结论,而是重改进;评价不单追求结果,而且关注过程;评价不以定量为唯一维度,而是定量与定性结合。许多学校在这方面都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如:汾湖高级中学的“三率一本”的精致化管理,就是将评价重心投放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吴江实验小学的“一师一卷”、山湖花园小学的“学生起点分析”、南麻中学的“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四学”模式等,都是改进学生评价的有益探索。

四、突出“范式”,转型研究方式,提升教师的“教研力”

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路径,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幸福的道路”。但是,当前中小学教研方式存在粗放、肤浅等问题,教研方式不转型,教师专业水平难以提升,区域教育的转型也无法实现。因此,我们着手课堂观察,深化主题研究,努力促进吴江教研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粗放走向精细。

首先,由封闭走向开放。新课改以来,我区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校本教研蔚成风气,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也不可避免地有着校际封闭性的先天不足,特别是专职教师匮乏或是师资数量不足以建组的小学科,更是难以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教研活动。为此,我们实施小学科的联片教研活动,这种教研方式打破学校壁垒,使小学科教师具有更强的学科发展、自我发展的意识。黎里片小学科初步探索出“校际评课、校际互访、校际专研、校际同行”教研活动模式;中学松陵片利用网络平台,使联片教研组成员突破空间束缚,随时进行互助研讨。我们还鼓励“自由恋爱式”跨校教研,如汾湖实验小学、金家坝中心小学、山湖花园小学确立了校际教研协作制度;同里中学、同里初中则与苏州市区、常熟、太仓等地的学校结成五校联盟,开展“合作、共享、提升”的联区教研活动。教研室为联区教研搭桥铺路,如小学思品、初中语文学科分别与太仓、昆山两地教研室建立了教研互访关系,定期开展有主题成系列的区际教研合作活动,在“碰撞、互惠”中实现着教师的专业成长。

小学特色体育课程篇6

1.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在项目工作目标上,抓住“特色课程建设”的“牛鼻子”,以顶层设计为基础,聚焦特色课程建设这一重点,提倡将环境资源作为课程的载体和条件,将制度创新作为课程实施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富有校本性和区域性的特色课程,使学校文化深入到课程与教学层面,为学生创造边动手、边认知,边体验、边探究的学习机会,实质性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

2.结对发展,以优带新。要求基层学校以“1+1”结对共建的形式开展工作。即,一所具有较好学校文化建设基础,已经形成较为鲜明的学校特色和文化品牌,在特色课程建设中有着成功经验的学校(下称共建学校),结对帮扶一所具有一定学校文化基础和特色项目基础的,亟待通过学校文化建设,发展特色文化的学校(下称建设学校)。“1+1”结对学校由学校自主申报,区教育局推荐,市教育局审核认定。先行学校与建设学校应正式签署协议,明确结对帮扶工作方式、特色文化建设规划、特色文化建设目标,并就建设成果接受市、区教育局考核评估。

3.市区联动,强化保障。为强化项目工作保障,市教育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文件(宁教初[2014]13号),明确了各区教育局是实施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工程的责任主体,要求设立专项经费切实保障项目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对经认定的每个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在市教育局、财政局给予20万元经费奖补基础上,各区按每个项目不少于40万元安排配套经费。在过程管理机制上,市、区教育局将依据项目建设规划,加强对项目建设情况的检查视导,对建设成果进行验收评估,并将共建学校对建设学校的帮扶力度和实际效果作为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市将依据相关考核评估情况认定一批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示范项目并给于经费奖励。

4.全程辅导,以评促建。市教育局将促进学校发展作为首要目的,注重从起点开始,全过程对学校进行培训指导。先后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对申报学校开展了三轮咨询、指导,在此基础上,市局推荐6所学校参评立项为省级特色文化建设实验学校,组织市级项目评审,确定市级项目实验学校18所。2014年下半年,市教育局开展了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培育对象的遴选,从已经具有一定的特色文化建设成效的学校中,确认12所,加大扶持力度,打造新的品牌学校,对全市进行示范引领。如此,形成了“品牌学校引领———示范学校培育———实验学校提升”的三层次梯级推进机制。

二、阶段性实践成果及反思

1.完善顶层设计,规划发展注重整体性。通过培训引导和示范引领,项目学校进一步加强了顶层设计的意识。从办学理念方面,对学校精神文化各要素重新审视和完善,对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的进行梳理和新的建构,避免了文化建设主题模糊,特色不明的现象。通过顶层设计,特色文化建设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办学思路的逐步清晰完整。

2.充分挖掘整理,建构特色凸显区域性。区域资源是学校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充分发掘学校所在社区的教育资源,是使学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相融相生,不断获取社会资源支持,以利于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府西街小学的“诗意民居”、瓜埠中心小学的“古镇游学”、东坝中心小学的“创意民俗”等主题,将特色文化和特色课程建设建基于区域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的独特资源,为特色的生成创造了很好的基础。

3.关注办学传承,生成特色注重延续性。我们要求学校要避免为了打造新特色而放弃办学历史中已经形成的具有一定影响的项目,要注重在传承中发展特色。古平岗小学的“悦动童谣”、孝陵卫中心小学的“悦心儿童剧院”,就是在学校十多年特色活动基础上的课程化改造。

4.融入现念,发展特色体现创新性。不少项目学校借鉴当前国内外课程发展的先进理念,如Setm的理念、学习社区的理念,创新学校的课程实施方式,使得学校的课程建构更加贴近儿童学习研究的前沿。小行小学“地铁研究院”、秣陵中心小学“故事农场”等概念的提出,就体现了与新理念的融合。

5.提倡综合课程,学习方式体现活动化。我们强调学校的校本课程发展要有别于国家课程的形态,大力倡导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突出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综合性特色课程,为学生创造边动手、边认知,边体验、边探究的学习机会,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体现课程的活动化。在申报评审中,我们已经发现,绝大多数学校已经摒弃那种领域单一的特色课程规划,适合不同学生学习需求的综合性、统整性课程已经更多出现。

6.重视基地建设,物化环境突出资源性。在物化建设中,每所学校不仅着力建设品位高雅、独具匠心的学校环境文化,更将学校环境资源作为课程实施的支撑保障,注重将物化环境建设与课程特色结合起来,建设校内的课程基地。通过这一轮的建设,市教育局预期将完成10个左右的校内课程学习基地建设,并将实现基地的辐射功能。纵观18所市级、6所省级特色文化建设学校的工作实践,虽然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仍有一些亟待厘清的认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总体而言,表现在:一是,一些学校在文化建设顶层设计中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对整体建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理念系统、实践系统和保障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着简单化的现象,将一事一物一课程理解为特色文化建设的全部,忽略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二是,在学校的教育愿景、办学理念的梳理上,概念较多,内涵宽泛,缺乏个性;三是,特色课程不能支持学校文化在育人上的特色追求,对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这一关键问题,把握不够到位,存在着“特色文化是一个框,什么都往里装”的问题;四是,某种意义上,学校文化是校长办学理念的折射,但从校长心目中的学校文化走向全校师生文化追求的过程中,仍有一个解读、理解、认同的过程,学校在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加强自上而下的沟通、宣导,也要关注自下而上的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发挥教师、学生、家长、校外专家和社区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得文化成为共同的信念。

三、进一步加强区域推进工作的思考

1.凝聚共识,倡导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三个坚持”。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核心就是要促进每一所学校的发展,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在敏锐地认识到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之后,行政支持、高位引领、扎实推进是职责所在。今后,市教育局将通过有力的引导督评,提升区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特色文化建设的认识,使得每一个区都将“区域推进特色文化建设”作为促进每一所学校内涵发展、实现区域内小学优质均衡的重要抓手。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把握“三个坚持”的原则。一是要坚持“区域推进,整体发展”。区域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是从整体上规划、行政上支持、理念上更新、措施上跟进,是为了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所有的学校寻求物化中的人文追求与办学实质的精神凝炼,以每一所学校良性的发展整体推进“教育名城”建设的宏伟蓝图。二是要坚持“各美其美,美美相容”。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要每所学校成为“每一个”,而且是“独特的一个”,学校的发展应当是差异均衡发展,避免同质化,以期实现各美其美,美美相容。三是要坚持“内涵丰厚,深入细节”。优质学校建设是一个优质化的过程,是通过改革过程中的“增量”与“进步”实现对学校自身的不断超越,并非是一个静态理想目标的追求。学校特色文化的重构、教师的能量提升、学生的学力提高、管理的科学规范等都折射出一个学校丰厚的内涵,区域推进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不只是建立学校的理念系统、形象系统或者打造一个品牌,还应深入至学校的每一个细枝末稍。

2.梯次发展,抓好特色文化学校建设的“三个层面”。因为学校发展的阶段不同,我们要认识到在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方面所存在的阶段性。既要充分发挥先行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又要使先行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锻造特色,打造品牌;既要着力与改造与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又不可忽视基础薄弱学校的内生力量;既要关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强弱两头,又要使得有一定基础的学校加快发展,尽快成为优质的特色学校。首先,在本市具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名校、特色名校,这一类的学校,已经成为特色文化建设工程中的“先行学校”,成为“1+1”策略中的领头羊。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有关专家及学校领导、教师,对这些学校的特色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研究,提炼有效的特色发展范式,使得他们由特色品牌到学习样板,更好地凸显示范作用。同时,要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对这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他们不断发展。其次,要实施对已经形成一定办学特色学校的提升工程。要帮助他们不断理清思路,加快特色发展,孕育新的特色文化名校和特色办学品牌。市教育局在今年底,实施了特色文化示范学校培育对象的评审,将这些学校作为工作目标,已经通过评审认定了一批,将对他们采取经费和政策的支持,孵化这些“准特色文化名校”。第三,加强对基础薄弱学校或新兴学校的特色建设引领。这一批学校,以省首批认定和市跟进认定的20余所为代表,市教育局将与区教育局一起,进一步细化特色建设的工作举措,通过强化管理、结对发展、专家指导、目标督评等有力手段,切实提升他们的建设实效。

3.重点推进,强调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三个结合”。特色课程是学校特色的根本表现,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元素,也是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工程的重点内容。要通过课程建设,使学校文化深入到课程与教学层面,实质性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

一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要引领学校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背景,学校文化建设应当与课程、课堂改革的核心理念紧密相融,围绕国标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结合学校的特色资源、特色项目,围绕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使学校特色文化进入课堂和学科,与每一个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联系在一起,与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市、区教育局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将深度整合教育行政、教研室、教科所以及基层学校的多方力量,切实加强对特色文化建设学校的督评和指导,将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与学习方式转变等作为重要的着力点,努力改变文化建设与课程建设梳理的现象。

二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教师发展紧密结合。教师是特色课程开发的主体,作为主体,一方面,需要教师在开发特色课程的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实践的机会有限、经验不足,更需要教师在开发课程的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不断提高自己开发课程的能力。学校应当把特色课程发展作为学校核心实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将课程发展的全程,作为有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契机。我们将加强与在宁高校、研究所的联系,开展多层次、多方式的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培训,推动针对课程发展的教师团队建设,不断打开教师课程视野,提升教师课程能力。

三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紧密结合。学校特色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学校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特色的学校,才可能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的学生;没有特色的学校,只能使学生成为“千人一面”的“标准件”。学校特色建设应大力倡导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突出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综合性特色课程,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4.强化指导督评,构建区域推进特色文化建设的“三个机制”一是建构特色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完善工作推进的“评估奖补机制”。组织有关方面力量,加快研制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以鲜明的目标导向,引领学校不断优化实践。以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开展市、区两级对有关学校的定期督导、评价,明确工作阶段性目标,对于工作推进扎实、有效的学校,实施市级奖补、区级增量配套,保障工作富有成效的学校得到更多的行政支持。

小学特色体育课程篇7

关键词:学校体育;特色体育课程;维吾尔族舞蹈;高校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10-0081-04

高校特色体育是相对于其它类型高校所特有的校园体育,是同类高校中与众不同的个性校园体育。目前,国内多数高校在特色体育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地域特征、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传统特色及学生兴趣等因素,使大学生对高校体育课程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性。通过特色体育课程来建设高校和谐校同文化,是现代化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和重要举措,它能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对当代大学生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本文就维吾尔族舞蹈在部分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实践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开发和利用维吾尔族舞蹈文化资源,不仅可改革传统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实现大学体育课程的优化目标,还有利于构建多元化的高校特色体育课程体系。

1 维吾尔族舞蹈文化

维吾尔族舞蹈主要包含5种风格迥异的传统舞蹈,其中塞乃姆流行天山南北各地,北疆塞乃姆动作轻快利落,东疆塞乃姆动作稳重大方;刀郎舞流行叶尔羌河畔地区,以两人为一组的对舞形式来表演保存至今;夏地亚纳流行新疆各地,以南疆最为突出,舞蹈的基本步伐以小跳步为主;纳孜尔库姆流行于鄯善、托克逊、哈密等地区,是男性即兴舞蹈,以两人为一组在赛乃姆或吐鲁番木卡姆舞蹈的后半部分表演;萨满舞流行于南疆喀什、莎车一带,舞者沿着逆时针方向前进,随着鼓点起步,高潮部分有连续性跳转等技巧性动作。

维吾尔族是善于吸收与融汇各种文化之长的民族,在进入西域以后,不仅继承了西域乐舞饮宴风俗与“城郭之国”的歌舞技艺,而且融入回鹘汗国游牧生活时期的文化习俗与萨满教的思想观念,使西域乐舞文化内涵丰富多彩,表演形式多样化。村民簇居生活为经常举行各种群众娱乐活动提供了可能,由此产生了集歌舞、文学于一体的维吾尔族重要民俗活动“麦西来甫”(歌舞聚会),集中体现了民族风情、语言特色及社会人文因素。由于大型群众性歌舞聚会的经常举行,维吾尔族的各类传统舞蹈通过聚会表演进行传承和演绎,最终形成了融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套曲――木卡姆。经过发展创新,将维吾尔族舞蹈的不同种类的经典动作融于一支舞蹈中,称为麦西来甫舞蹈。

2 开设维吾尔族舞蹈课程的必要性

2.1 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文化边缘化与文化危机。从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角度出发,民族传统体育需要大力保护、继承与发展。学校是人类文明和优秀文化得以代代传承的主要基地之一,青年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传人,学校可发挥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有效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作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之一的维吾尔族舞蹈,其鲜明、丰富、多变的表现形式,舞蹈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以及特有的内涵都是其他歌舞艺术所不能替代的。通过学校教育来继承和弘扬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表演文化,逐步实现少数民族传统表演体育最优化,使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认识和了解更加深人、全面,有助于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互交融和继承发展。

2.2 特色体育课程结构的优化需要

高校特色体育课程的开发融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如今的高校特色体育课程大体有时尚运动项目课程、休闲娱乐课程、民间游戏和民族传统体育改造项目课程、国外武技课程、文化益智课程、保健体育课程等。课程设置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特色课程内容的多样化与体育课程的个性化设置相辅相成,形成了健身与竞技、传统与新兴、民族与国际等多层次课程新体系。

现代大学生在追求强身健体的同时,还对个体的审美意识、形象教育、团结精神等内在的精神文化层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体育艺术类课程深受高校学生的青睐。维吾尔族舞蹈具有典型的西域舞蹈风格,乐曲节奏轻快,舞蹈动作自由奔放,融技艺性表演和娱乐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审美观赏价值,将其作为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内容,可优化特色体育课程结构,丰富校园体育生活。

3 维吾尔族舞蹈课程实施

3.1 课程内容

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与舞蹈相结合的运动,维吾尔族舞蹈以其独特的魅力进入校园。本课程教学主要以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手型、基本手臂动作和基本步伐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向舞蹈套路组合以及舞蹈技巧性动作组合发展。本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一是指综合性大学的公共选项课,学生能够自主选择维吾尔族舞蹈作为体育课程,二是指维吾尔族舞蹈作为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类选修课内容。维吾尔族舞蹈必修课属于体育艺术类课程内容。根据不同的学习对象,针对性地安排和调整课程的内容、方式、授课教师等,有利于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3.2 教学方法

面对大学生的体能差异性较大、舞蹈基础参差不齐的现状,在实施维吾尔族舞蹈课程的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课堂化、课余化、终身化的特点。在班集体上课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班内小组教学和班内个别教学,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全班学习质量。

班内小组教学是指在全班上课的基础上开展小组(2~8人)学习活动,把教学的重点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可将程度不同的学生安排为一组进行舞蹈学习,以便组内学生相互交流促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深入各小组指导和督促,随时解决小组中的学习难题;小组学习结束时,可进行总结和舞蹈表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信心。

班内个别教学是指在全班上课的基础上,对班上能力较差或较强的学生分别教学,使舞蹈教学内容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调动每个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使之在教学活动中受益;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可在舞蹈的单个动作练习、分段组合练习、成套动作练习的过程中,逐步自学和训练独立思考能力。

3.3 教学手段

单个周期的课堂教学手段形式也可多样化,在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中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也可组织学生集体观看维吾尔族舞蹈相关音像资料,通过对华丽多彩、工艺精湛的舞台服饰和道具的了解,再辅以

对该课程的文化渊源与传承的介绍,能够多角度、深层次地深化教学内容,使单调的传统教学课堂形式得以丰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信息量,还能够优化舞蹈理论的有效教学时间。

在维吾尔族舞蹈的技能学习阶段,可对班内小组采用创新合作、展示评价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创新合作手段首先是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如何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去收集维吾尔族舞蹈资料;其次是培养学生对舞蹈队形队列的创编能力,学生可在舞蹈学习过程中,结合组内其他学生所收集的舞蹈表演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舞蹈的队形队列创编,使学生真实体验到舞蹈技能提高的成功感。

展示评价手段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个性以及自我表现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评议成套舞蹈组合队形队列创编是否合理的能力。学生将会在评议过程中,不断地把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增加对理论的理解,并结合别人的意见,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完善。在评价的方式上,教师应依据不同的学习态度、进步幅度和实践能力等实行激励性评价,学生应该重视自评和互评,最终才能提高舞蹈技术水平。

3.4 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让教师初步掌握特色体育课程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组织、课程设计等基本理论,为维吾尔族舞蹈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拓宽其民族体育艺术类的知识领域,重新构建教师的体育表演技能结构,提高体育教师对特色课程的开发能力,形成特色体育“维吾尔族舞蹈课程”开发队伍。再次,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课程负责人组织课程组成员开展维吾尔族舞蹈课程教研活动,实行相互听课和共同备课制度,实现师资的优势互补,快速提高整个课程组的业务水平。最后,要加强科研能力建设。明确该课程组科研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开展维吾尔族舞蹈研究,并将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做到特色体育课程的教学、科研的双向促进和良性循环。

3.5 教学评价体系

维吾尔族舞蹈课程的开发需要学校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确保该课程的健康运行。评价主体有领导、教师和学生,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方式,使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维吾尔族舞蹈课程教学评价内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对课程开发教师的评价,主要从学生选修人数、教学效果、领导与教师听课评价、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五大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第二是对学生的评价应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学时给予不同分数;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平时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情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相应分值;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针对不同的选修和必修课程类别,教师可采用教考分离,聘请专家考评等多种方式考核。另外,该课程负责人应及时对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及教学考核的评价进行反馈,课程组可根据反馈信息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和改进。

4 课程实施效果

维吾尔族舞蹈课程始终以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培养实践能力和团结精神为前提。目前,新疆大学的公共体育选项课中已开设“刀郎舞”课程,经过3年的创新与发展,现已成立由教授负责的特色体育课程组,课程组教师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和高超舞蹈技能,2009年该课程评为校级精品课程。通过对比该课程的学生选修人数呈逐学期增加趋势,横向对比全校公共体育艺术类课程的选修人数,从开课的第2学期至今,该课程人数已超越健美操课程,与拉丁舞课程人数一样多。该课程的顺利实施为大学生提供了集体锻炼的机会,在提高身体机能的同时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已将塞乃姆和夏地亚纳两种舞蹈动作糅合编排出“麦西来甫舞蹈”,作为体育艺术类课程的创新课程已进行4个学期授课。每个学期期末,聘请专家对实验班和对照班采用双盲评比法进行现场考评。经现场反馈,在主修体育艺术类项目的学生中,有85%汉族学生喜欢学习维吾尔族舞蹈,95%的少数民族学生非常支持维吾尔族舞蹈进入大学课堂。对比考核结果可知,学生经过麦西来甫舞蹈的学习,加深了对不同舞蹈特点的技能了解,提高了不同舞蹈风格展演时的准确性,特色民族音律的熏陶有助于提高体育艺术类学生的音乐素养。

小学特色体育课程篇8

关键词:健康第一;民间体育;校本课程;体育特色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4-0016-03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人的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然而,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却依旧不容乐观。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战略主题。我们认为,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孩子知识,还要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不仅要关注孩子的智力发展,还要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

我校很早就重视体育与健康教育,以民间体育活动为突破口,坚持走体育特色发展之路。我们希望,让每个孩子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快乐,让每个孩子在体育运动中健康发展,让每个孩子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我们提出“让健康为生命奠基,让阅读为生命领航”的办学理念,坚持“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宗旨,营造“大体育”环境,彰显体育文化,不断拓展体育特色建设内涵。

一、起步:科研先导,民间体育创特色

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是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实践过程,也是对学校自我认识、再提高的过程。早在“九五”期间,我校就坚持开展“活动课程和活动教学”的研究,拟定了《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编写了《活动设计方案》,参与了全国重点课题“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研究”的探索和实践,重视了乡土教材的开发和民间体育的开展,并在“以活动促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立足校本,以民间体育活动为突破口,开发活动课程。学校还成立创建课题领导小组、课题研究指导小组、民间体育活动指导小组三级组织管理网络,真正做到以课题为载体,把创建学校特色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我校先后两次参加了在温州、上海召开的全国活动课程研讨会,并进行了大会交流,学校特色建设的经验文章刊于《学校体育》。

我校以科研为先导,把民间体育活动列为学校的特色项目,以毽绳活动为重点,发展毽球运动,全员参与、师生共乐。跳绳、踢毽项目在省、市内享有盛誉,毽绳比赛连续多年在市内夺冠。有4位学生荣获全国体育(跳绳)“雏鹰起飞”小能手称号,历届毽绳比赛共有300多人次在省、市级获奖。早在2000年就承办江苏省首届“金达来”杯中小学生跳绳、踢毽比赛,获小学组团体冠军。在教育科研理念指导下的体育特色建设,培养了一大批科研型教师,大大增强了特色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力促进了特色教育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不断提升了学校体育特色建设的知名度,学校被评为江阴市aaa级特色学校。

二、推进:满足需求,课程设置多元化

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教育目的都要以课程为中介才能实现。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全面培养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载体和依据。为使“健康第一”理念真正落到实处,我校以课程为载体来形成突破口,通过拓展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创设环境课程等多种渠道,让学生享受体育的快乐!

(一)拓展国家课程:民间体育进课堂

体育运动的自身特点是它的娱乐性、趣味性和竞技性,而民间体育活动项目因趣味性浓,更加贴近生活,更加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正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魅力。因此,我校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民间体育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自觉健身的意识,有力地推进了学校体育特色建设。

一是在教材的呈现上,坚持把学生感兴趣的民间体育项目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切入点,适时融入到相对浓缩的基础教材教学中。如:要发展学生跑的能力和腿部肌肉,发展学生手的控制和协调能力,就融入“抛铁环”;要发展学生的手臂力量,提高投掷能力,就融入“打陀螺”;要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培养学生的敏捷性,就融入“跳绳、踢毽”等等。这样,通过融入喜闻乐见的民间体育形式来完成跑、跳、投、掷等基本体育技能的教学,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体育活动内容。二是根据新课程理念,采用分组活动方式。即在完成主教材任务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民间体育项目:如打陀螺、滚铁环、跳方格、跳皮筋、掷沙包、跳花绳、骑单车等,然后自己组合,通过游戏或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这种根据兴趣让学生自主选择民间体育项目,自由活动,学生参与管理的做法,很快改变了以前学生那种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情绪。同时,在活动中,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创造力、组织能力以及自主能力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三是根据季节及教材内容的不同来安排民间体育项目。如春季放风筝、夏季学游泳、秋季登山、冬季开展拔河比赛等。可以说,民间体育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提高人文素养,激发创新意识,寻求人生乐趣的重要途径。

总之,在每节体育课的内容组织上,我们以学生能掌握的程度,以能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为标准,尽可能地为学生准备内容各异、形式多样的“自助餐”,让学生自主选择,以此来满足学生运动的欲望,从而发展体力和智力。

(二)开发校本课程:自主选择求发展

学校特色应该有特色课程作支撑。校本课程是推动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它是对国家课程的一种补充,一种凸显,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呈现。

学校体育追求的是人的生命成长与幸福生活的融合,能同时夯实学生的体质基础和智力基础。作为终身体育的必备素养和外显标准,我校明确提出学生体育运动要“四会”:人人会跳绳踢毽,人人会下国际象棋,人人会游泳,人人会一项球类运动。因此,我校的体育校本课程设置主要有三块。

一是按达标要求的必修课。在一、二年级的校本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节国际象棋课;三、四年级,每周一节踢毽跳绳课;五、六年级,每周一节球类运动课。

二是按特长分组的选修课。主要开设男足、篮球、乒乓球、田径、象棋、羽毛球、踢毽、跳绳等选修科目,打破原有班级建制,重新以项目分类组织教学,每周一课时。

三是按兴趣选择的活动课,开设跳长绳、多足跑、棋类、花样踢毽、踢花毽、滚铁环、丢沙包、跳皮筋……多样化的体育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充裕的选择空间,每周一课时。

开发校本课程的同时,我校每年投入一定经费,添置民间体育课外活动器材,以满足学生活动的需要。许多学生还自备了民间体育活动器材,学校里带一套,家里备一套,确保了体育活动的全员参与。每天的阳光体育活动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校园里一片沸腾,活动室、操场、篮球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三)创设环境课程:潜移默化促成长

我校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全,学生活动室、篮球场、足球场、塑胶跑道、50米标准游泳池等设施为师生提供了广阔的体育活动空间。进入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幅的健身宣传墙画,精心制作的宣传橱窗中有近几年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学校运动员获得的奖杯、奖状和各种锦旗。“体育特色墙”呈现的则是一幅幅民间体育活动画面,“让孩子从小学会游泳”、“让孩子在活动中发展”等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每一块标牌,每一行文字,每一只奖杯,每一面锦旗都像一位无声的老师在积极倡导着健康理念,让学生浸润着体育文化。作为隐性课程的环境课程以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环境影响着学生,起着陶冶、导向、激励等功能,是体育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学校每年都举行“春夏秋冬”四季运动会,春天的趣味运动会,缤纷多彩,彰显体育的无穷魅力;夏季的游泳比赛,你追我赶,享受体育的无限快乐;秋季的田径运动会,龙腾虎跃,展示体育的勃勃生机;冬季的毽绳比赛,热气腾腾,呈现体育的无限精彩。

三、发展:以人为本,让健康为生命奠基

叶澜教授指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持续提高而进行的社会化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引领孩子体验生命精彩,提升生命质量。”[1]我校以体育特色为抓手,提出“让健康为生命奠基”的办学理念,恰恰是对生命的重视。

健康的身体乃万事之本,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今天,人的身心健康已经从边缘走向核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学校体育工作应着眼于人的身体素质,着眼于人的和谐发展,着眼于人的生命成长,这已使全校上下形成了一种价值共识。近两年,我校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乘着阳光体育政策的东风,秉承传统,继往开来,不断拓展体育特色建设的内涵,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运动,进一步丰富青少年业余生活,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经逐级申报、各级评审并由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我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于2011年1月被命名为“部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我校的体育俱乐部形成了以校长为核心、以体育教师为骨干的组织管理体系,同时聘任有体育特长的非体育专业老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兼任教练。俱乐部将从本地青少年实际出发,结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并根据不同年龄特点,组织青少年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和培训,以适应不同层次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同时增强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民意识,着力提升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形成“全员参与,共同提高”的大体育文化氛围。

“春风化雨育新苗”,我校对体育特色建设的执著追求与不懈努力,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江苏省“冬锻”先进学校、无锡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无锡市第八届运动会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江阴市aaa级体育特色学校、江阴市田径传统学校、江阴市输送体育后备人才先进学校……多年来,我校田径、游泳、跳绳、踢毽、国际象棋等项目在市级以上屡获佳绩,还为省、市输送了大批优秀运动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健康素质有了全面的提高,“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理念已深入全体师生心中。

小学特色体育课程篇9

【关键词】课程群统整实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及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之后《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很快做出批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校本课程的构建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以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的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革过程。

学校通过对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查、评估,并充分利用学校、地域等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系列,促进学生素养提升、幸福成长,彰显学校特色一直是本校思考的问题。

一、基于学校现状与问题

(一)推进教育改革

学校教育,除了要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关注学生的素养发展,促进其幸福成长,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学生的幸福成长,可以以课程为依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构建系列适合学生多元发展、幸福成长的课程群。

学校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出现了很多的深层矛盾。特别是课程开发随意性、应付性多,重“量”的多,而真正立足于科学育人,重视“质”的少。鉴于此,我们就应该从教育的核心问题入手,在学校文化的背景下,着眼儿童成长的差异性,以课程统整与优化为手段来构建学校生成性选择性课程。这个研究不但有助于我校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还有利于发现深化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深化课程改革积累经验,探求规律,提供研究样本。

(二)促进师生成长

多年来,我校在不断加强课程建设,在创新性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中国刺绣艺术之乡这一地方教育资源,进行苏绣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系列的开发,开发了十多种选择性校本课程。课程品质影响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此,学校重整课程结构。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学校整合国家课程,构建选择性校本课程群,逐步形成系列基于国家课程且符合国家标准的、符合学校学生发展成长需要的选择性课程;对已经开发的课程进行统整与优化,进而再开发,形成课程群,继而科学育人、全面育人,也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契机。

(三)提升学校内涵

我校始建于1914年,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底蕴深厚、深受苏绣文化浸润的百年老校。学校以“吴地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底色,营造出浓浓的吴文化书香校园。近几年来,学校逐渐确立了“特色育人,给孩子幸福人生的起步”的办学理念,构筑开放的教育发展模式,形成了其独特的发展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学校先后被表彰为“中国轮滑示范学校”“苏州市特色文化学校”“苏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2015年9月,学校被吸收为苏州市百年老校协会会员单位,被授予世界遗产教育青少年基地。学校的课程建设得到较大发展,形成了“艺术怡情、科技启智、体育健身、世遗传承”四大特色。但在当今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强。基于此,我们确定以“构建选择性课程群,促进学生幸福成长”这一主题为抓手,希望通过选择性课程群的建构实施,更好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学生素养,促进学生幸福成长,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特色。

二、创新校本课程管理体制

课程群构建发展是一项很大的工程。构建选择性校本课程群几乎涉及所有学科的所有教师,需要合理配置各种人力物力资源。只有进行有效的领导管理,才能保障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与顺利实施。

(一)组织保障

1.成立课程发展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课程发展工作,对有关课程发展问题进行决策,由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德育处的负责人和部分学科教师组成。

2.成立课程实施管理小组,由分管教学副校长和教导主任组成,具体负责学校课程的开发、认定、开设以及选课指导等工作,对课程发展实施全过程管理,为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3.成立学校课程评价小组,由校领导、教务主任和部分学科教师组成,负责对课程进行全面评价。

(二)课题引领

我校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都开展了课程开发方面的课题研究,我们将学校的课程构建定位为促进小学生幸福成长的选择性课程群,又在十三五期间立项了省级课题《基于学生个性成长的选择性课程群构建和实践研究》,希望通过选择性课程的建构实施,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学生素养。

三、构建校本课程群资源

(一)彰显地域特色,挖掘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扎根于地域文化之中,立足于学校文化传统。我们学校坐落于太湖之滨钟灵毓秀的镇湖,是全国闻名的刺绣艺术之乡。独特的地方资源造就了镇湖实验小学“苏绣文化”的特色教育。我校多年前就确定将“苏绣文化”作为办学特色之一,且围绕它开展课题研究,进行苏绣文化校本课程的探索和实践,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精神、体艺等综合素养,帮助师生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推动学校的素质教育及创建学校特色等都有积极的意义。我校目前已经开发《镇湖绣艺》《绣中奇葩》《苏绣恒成》等地域特色校本。

(二)规划统整,形成校本体系

学校依据育人目标(健康、善良、智慧),编制学校选择性课程群构建的整体规划,架构学校课程框架,完善构建选择性校本课程内容、选择性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及自我评价。在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同时,依据学生个性特点及学科特点,统整各种资源,开发选择性课程群,以统整、优化、编写为主要形式,包括:课程新编、课程改编、课程拓展、课程整合。

到目前橹梗学校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多达二十多门,学校把众多校本课程整合为“学科类”“区域校本特色类”“科技艺术类”“小公民生活素养类”等四个系列,自此,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经过了一个由零乱到系统、由分散到集中的发展过程。

1.学科类:开发“多样性”补充选择性课程(包括拓展性作业)。

2.域校本特色类:学校位于中国刺绣艺术之乡,充分依托地域资源,进行苏绣艺术校本的开发,开发《镇湖绣艺》《绣中奇葩》《苏绣恒成》等地域特色校本。

3.科技艺术类:结合学校社团建设,统整学校“轮滑基地建设”“世遗传承”等创建项目,进行“实践性”个性社团课程开发。艺术社团类,如评弹社团、美术社团、硬笔书法、合唱社团;体育社团类;棋类社团;科技社团类等。个性化素养课程的开发,遵循了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

4.小公民生活素养类:结合学校德育品牌建设开发德育微课程“小公民生活素养微课程”――《明理篇》《润德篇》《尚学篇》。

(三)创新实施模式,提升课程质量

课程的价值就体现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之中。根据我校实际,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坚持开放与统一相结合,培养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原则,供学生选择学习,分步实施。

1.跟帖需求,开设课程群

培养学生的素养,促进其幸福成长,应当引导学生在教育情境中自我建构。我们在课程构建实施的过程中,更加突出学生的个性成长需求,制定选择性课程群实施方案,进行选择性课程学习平台的建构。

课程统整,艺体课程引入镇小元素。

2.个性成长,缤纷社团形成课程超市

学校构建了基于兴趣爱好的缤纷社团课程和基于个性发展的菁英社团课程,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超市。首期缤纷社团超市一共开设了艺术、文学、外语、体育、益智、实践等六大类52个社团。学生在每周的缤纷社团活动中,科学探究,感受艺术,动手实践。在一次次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

3.多向贯通,构建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我们进一步思考我们的育人目标,提出了我校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健康、善良、智慧”,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路径,构建指向学生个性成长的选择性课程群。

在这样的学生艺术素养培养路径中,实现了学生特长发展的层次性、递进性。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从根本上增强了我校素质教育特色发展的“厚度”,赋予学校课程建设新的动力。社团活动特色化,特色建设校本化。学校以教科研为基础,立足校本课程开发,推进学校不断发展提升。

四、完善课程评价机制

校本课程的评价,是校长和教师对本校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评价策略,才能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进而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真正使校本课程促进本校学生的幸福成长和发展。

校本课程的评价,既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

(一)对学生的考核评价

1.校本课程的开设和管理由教导处和社团中心进行考核。

2.学生校本课程成绩评定采用等级制。

(二)对教师的考核评价

1.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计入工作量,增加量化分。

2.教导处随机听课,检查开课教师的课程计划、课程教案、教学档案等。

小学特色体育课程篇10

所谓的体育特色课是教师个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反映,是一种体育教学技巧,是体育教学规律进行科学认识和合理运用的结果,这种课是个人体育教学风格体现,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不可复制的。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智慧,言谈举止,思维,想法各不相同,从而通过不断的课堂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不同的体育教师,不同的体育教学风格,形成了体育教学中的多种特色,对传统特色小学体育教学起到巨大的推力。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许多小学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结构对课堂教学的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它特色创新部分的教育培养作用。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一味追求时间在各个部分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而忽视了教学质量。小学体育新课程倡导主体性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一、突破传统的教学形态

规范课、模式课确实非常重要,是形成特色课的重要条件。“教无定法”是现代小学体育教学提倡课堂教学,结构的多元化,根据课的类型、教材内容|、组织形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人有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课堂结构,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即完成一节课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也要在内容之间巧妙转换,体现小学体育教学的连惯,不断发展和突破,提高教学质量。

二、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小学体育教师在新授课模式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小学体育教师不再只是知识技能的传受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小学体育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的表现: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习惯、掌握小学体育锻炼方法和发展学习小学体育的能力;创设丰富的小学体育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一轻松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例如,小学教学单手肩上投篮时,由学生自己先尝试找出投得准的方法,然后与同学进行交流,在学生找到动作方法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和示范。

三、转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小学体育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具有如下一些角色行为: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因而坚信每个小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对周围的人对某一个学生的评价小心采纳,对学生不能形成先入为主的成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尽量地给每位学生同等机会,要经常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结果和实施奖励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要经常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察觉到了教师在期望上的偏差,随时审视,随时纠正。

四、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

课堂教学过程的变化。当小学体育教师以知识技能作为传授重点时,传授过程是将知识、技能分解,并将其从部分到整体、有组织地加以呈现,学生通过观察、练习,再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当小学体育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进行教学时,教学过程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监测学生在解决问题后的反思。教师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步骤。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将不再是固定讲解、示范、而是在操场上和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一起感受运动的喜悦。在教学中,体现合作分组,我的分组做法并没有固定的模式,田径教学按体能分组,体操教学以“升降级”浮动分组。球类教学按技术水平。“选项”教学以兴趣分组。教学比赛以“友伴”组合分组,考核按能力分组。

五、实现教学风格的独特性

要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必需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传统特色小学体育教育的优势,转化不利条件,正视自己,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突破,既尊重传统,也不要被传统拘束。既学习各地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要创造适合本校小学体育教学实际的方法,使每节小学体育课都做到教法新颖,措施有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每节课都体现自身的价值和特点,在教育改革中走出适合自己的路子。如教快速跑,则安排“长江、黄河”、“喊号抓人”等快速反应能力的游戏;上跳越课,则安排“人、枪、虎”、“斗鸡”等活动下肢为主的游戏;上投掷课则安排“击球进圈”、“双人角力”等着重活动上肢的游戏。球类教材主要安排灵敏性、协调性要求较高的游戏。

【参考文献】

[1]马少忠.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方法.中小学教育,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