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十篇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十篇

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9:30

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人文素质重要性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具有引领人生发展的功能。中学古诗经典诵读与教学,有助于我们用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感染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人格,创造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

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大板块――古诗词教学,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现代文教学不可替代的,加强中学生对古代经典诗句的学习,可以提高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度,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

一、明确古诗词教学对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一)通过古诗词教学,学生能够增强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通过古诗词教学,学生能够增强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树立报国之志,如杨炯的《从军行》和岳飞的《满江红》等。

(三)通过古诗词教学,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增强认识,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蜀道难》、白居易的《忆江南》和曹操的《观沧海》等。

(四)通过古诗词教学,学生学会分辨人物的美丑、分析事件的善恶,形成高尚的人格。

二、明确古诗词教学对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方法

(一)激发学习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古诗词具有抽象概括、语言精练含蓄的特点,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我先从贴近生活、容易理解的古诗入手,如李白的《静夜思》、《送友人》及柳宗元的《江雪》。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诗通过描绘山村秋日傍晚的恬美景色,表现了诗人高洁的意趣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全诗充满了诗情画意,“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等美好意象交错连缀,组成了一幅恬美的山居秋暝图。学生学了此诗,自然会感觉到古诗如此美好,想学古诗的欲望油然而生。

(二)课堂教学

大纲中安排的古诗词要按要求授课,除此之外,我还在每节语文课前拿出5分钟专门进行古诗词训练,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诵读活动,如表演读、赛读等,变枯燥的背诵为欢快的记忆,

(三)课外补充

要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仅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利用晨读十分钟、课外活动十分钟学习古诗词,升旗时在国旗下演讲,平时抓瞬间“因地制宜”也可以训练。如两位学生闹矛盾,在解决矛盾时可以引用曹植的《七步诗》,从而既化解矛盾,又学习古诗。再如,当看到春天美好的风光,我随口吟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学生见景物也随口吟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通过美景配对活动,既能让学生理解古诗,提高应用古诗写作的能力,又能让学生移情于家乡的山水风光,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四)寓操行评定中体味

学生的操行评定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操行评定对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行为表现作出科学的评价,其目的在于鼓励学生正确评价自己,肯定自己,发扬优点,承认缺点,克服弱点,纠正思想品德发展中的偏差,促进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果操行评定中插上一两句古诗词,就别有一番风味,会对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我在给学生评语时,就借鉴这样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写给满怀壮志的学生的;“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应惜少年时”是写给贪玩不珍惜时间的学生的。

总之,三年来我运用古诗词学习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我感到,古诗词教育贯穿德育教育始终,从课内到课外,从活动设计开展到总结评比、国旗下演讲到操行评定,时时处处都可进行,让学生在接受中华古诗的文学滋养和文化熏陶的同时汲取德育养分,在继承和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健康向上的道德精神和人生信念,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参考文献:

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篇2

本文主要介绍了文化育人在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可以让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的个性,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育人在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教育工作者应该寻找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将文化育人的作用尽情发挥,从而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

关键词:

文化育人;素质教育;人才培养

1引言

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应该贯穿文化育人的理念,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通过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现代人才教育的要求。

2文化育人在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

2.1为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人类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在高职院校中也是一样,只有为学生的成长和素质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养成,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文化育人的实施,可以使整个学校充满文化的气息,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也会受到文化气息的熏陶和感染。文化育人可以为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一个生动活波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充满生机的校园中不断发展自己。校园文化活动是文化育人的一个重要内容,学习应该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每当一届的学生进入学校之后,教师对应该对学生宣传校园文化,并举办关于校园文化的各种校园活动,例如各种演讲比赛、体育比赛以及文化表演比赛等都是体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只有高职院校整体上呈现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等风貌和校园文化,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

2.2文化育人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高职院校中,学生来自不同的城市、家庭,受到不同的家庭教育,因此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在高职教育中,虽然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也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在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贯彻文化育人的理念,可以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多种途径和方法。在贯彻文化育人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中,同样应该开展各种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的活动。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中,要求学校不能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开展不同形式的内容和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例如擅长体育的学生可以参加体育课外活动,口才好的学生可以参加口语演讲比赛,有文艺特长的学生应该在文艺表演中展现自我。为了让不同性格特征以及特长的学生都能够拥有展现自我的平台,学校应该充分开展各种内容和形式的活动,这样不仅能创建一个文化育人的良好的氛围,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3文化育人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高职院校中也是一样,应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提出更高的重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在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培养过程中,文化的熏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职院校的教育过程中,其实可以将对学生的教育看成一个学生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因此,将文化育人的理念贯穿到教学教育过程中,可以不断增加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内涵,学生也会在充满文化内涵的教学氛围潜移默化的提升自己的素养和素质。因此,院校应该开展各种不同的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活动,使整个校园的文化内涵可以得到提升。不仅如此,通过开展文化育人的活动,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人才培养目标本身就是以培养技能型的人才为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应该比一般的学校更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在文化育人的过程中,会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可以说几乎全部的活动都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的,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3发挥文化育人在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中作用的方法

3.1树立文化育人的新观念

在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过程中,要想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更新观念,树立全体师生的文化育人的新观念。为了树立全体师生的文化育人的新观念,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教育,从而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另外,还应该对高职院校的教师和职工进行文化育人思想的培训,不断更新教师的人才培养观念,尤其是对一些年龄比较大的教师,更应该加强其对文化育人观念的认识,只有让教育工作者接受和认同文化育人的观念,培养其贯穿文化育人思想进行教育和教学的思想,才能让教师在教学和教育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工作以及教学开展文化素养的养成教育。只有加强了教师的思想认识,才能让整个学校都笼罩在浓厚的文化育人的浓厚的氛围中,从而对学生开展文化素养的教育工作。在更新教学观念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校的教师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到本校的教育理念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在一些高职院校中,很多教师都不能正确认识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是一些专业课的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的提高,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培养,认为那是其他教师的责任,从而导致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过程中,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强教师对文化育人重要性的认识。另外,高校本身也应该认识到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的文化素养教育的责任。在现阶段,文化育人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教育的大背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将文化育人作为一项日常的基本工作和责任,之后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

3.2构建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体系

文化素养属于一种综合性的素养,因此在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培养过程中,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仅仅依靠一部分人的努力是不能完成的,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只是通过某一种方法和途径也是不能实现的。因此,在高职院校中,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就必须开展多种形式和多种内容的活动,让学生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应该构建一个完善的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体系,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高进行系统和完善的培养,才能真正取得一定的效果。在构建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体系的时候,首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结合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在构建学生文化素养培养体系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课程建设提出更高的重视。在高职院校中,无论是哪个专业的学生,都应该接受文化素质课堂体系的学习,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让学生能够从多个相互联系的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接受全面的教育。另外,学校还应该加强文化素养教育的队伍建设,在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支撑,才能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文化素质教育。在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和形式来进行,例如可以对教师进行培训,招聘专门的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师,从而不断提高文化育人的教师队伍的建设。第三,还应该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设置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同时安排专业的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如果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师,一些学生可能会不愿意单独进行咨询,因此学校还可以对每一个班级的学生都开展一定的心理课程,从而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健康教育,为文化素质的培养奠定厚实的基础。

3.3有效融合职业素质培养和文化素质培养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过程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以实现教学目标为指导,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能型的人才,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已经转变成了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将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文化素质的培养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在实现职业素质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对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培养是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因此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也不能忽视了本校的教学特点,依然应该对学生的职业素质的提高提出相应的重视。在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过程中,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职业素质的提高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在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过程中,文化素质的培养可以提供文化基础,从学生的职业能力也能一定程度上看出学生的文化素质。而在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过程中,可以强化学生对职业素质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对职业素质提高的重视度的认识。在将职业素质培养和文化素质培养有效融合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同时加强学生科学精神的提高。

4结语

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的素质培养和提高需要依赖良好的教育环境,而将文化育人理念贯穿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就可以为了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提供一个非常良好的环境。此外,文化育人还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学生的素质养成中,学校应该树立文化育人的新观念,构建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体系,同时有效融合职业素质培养和文化素质培养。

作者:程立珂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姜军.浅析大学素质教育中的文化育人[J].北方经贸,2011,(5):76-77.

[2]陈平,严燕.论文化育人视野中的通识教育与高素质人才培养[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81-84.

[3]周立华.文化育人思路下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困境分析及实践路径[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21-25.

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篇3

论文摘要:就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与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体育对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发展非智力因素、提高思维水平、进行美育教育、拓展和完善个性等人文素质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可从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加强理论课教学、保障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完善学校体育竞赛活动等多条途径,促进学校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也应是学校体育未来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1 前言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在增进学生的健康、培养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的改革,制定并实施了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然而应当看到,体育对人的教育意义,除了在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等方面的作用外,它对培养人文素质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往我们对体育的认识往往侧重于生物学方面的意义,而忽视了其在人文教育方面的作用。本文试图就学校体育对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进行探讨,为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参考。

2 当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紧迫性

新世纪,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给现代人带来了巨大的享受和自由。但同时也导致了一些人一味追求物质生活与享受,而忽视了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在中国,当前青少年一代均为独生子女,家长在为子女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外,更是对他们的文化课学习成绩寄予了极大的希望。而忽视对下一代各种生活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关心他人、与人交往、与人合作,以及良好品质与精神等的人文素质培养。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的人文素质培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美国于1994年签署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就把对学生进行促进个人良好品德的教育,规定为美国2000年国家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美国学者博伊认为:“如果学生只局限于太狭窄、太技术化的知识,就难以具有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以及人道主义精神。”应该把儿童教育成有仁义之心和关心他人的人,具有运用他们的技能为更大的社会目标服务的价值观念。日本教育界强调并加强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日本提出的现代人才素质要求中,将有高度教养和出色人品放在了第一位。韩国在学校专门成立了教养部,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专门的教育与培养。由此可见,人文素质已成为新世纪世界各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现代化建设首先要求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不仅仅只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更是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各项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 学校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

国内学者认为,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人文知识,二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既是构建在人文知识之上,也隐含在人的各种社会实践之中。人文素质“涉及的是人自身如何处理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社会属性方面的问题。它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的外显而展示个人”,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

从价值功能上看,体育的作用亦在于优化人的心理与人格、关切人的生存与价值,增进人的自由与幸福,表现在关怀人生实现和促进人的发展;从价值评价上看,体育的评价标准更注重精神、民族、主体等。因此,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作用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存在着“重理轻文”;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的倾向。就学校的体育教育而言,也只注重生物性的体质增强与技能掌握,而忽视人文性的学生个性与道德精神等的培养。当前人文素质培养之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而体育教育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上,体育是在具体的身体运动之中,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合作、协调配合、遵守规则、参与竞争。同时,学生又是在克服身体困难中,实现超越自我、增强意志、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因此,与其它学科相比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更为直接、具体,并是在身体的运动之中实现,是身体与心理发展的统一体。体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中,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3.2 增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相关研究表明,影响一个人的成就除了一定的智力因素外,更大程度上是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如意志力、进取心、自信心、自我控制力、自我激励、人际关系、处事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等。心理学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在人的成长成才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起着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体育是一项具有按一定规则参与竞争;通过意志努力超越自我;与他人合作争取胜利;相互交流愉悦身心等特点的教育活动。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不仅能够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与配合,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更可以在意志努力和复杂的情感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以及自信心等多种非智力因素。而这些非智力因素正是人文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3.3 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人们普遍认为,科技教育紧密地同逻辑思维相联系,它保证思维的条理性与求同性,这是一切正确思维的基础。人文教育(特别是体育教育)却紧密地同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相联系,它保证思维的求异性与创造性,这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所以,在体育教育中注重对思维的启发,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这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3.4 有助于美育教育的实施

早在1906年,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就指出,“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具备真善美之德,欲达此理想,于上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是也。”美育不仅是教育的一部分,也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体育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欣赏运动之美(即审美),在实践中感受运动之美(即美感),更能够让学生体育运动中创造美,实现自我完美的追求。由此可见,体育教育对学生美育教育的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5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拓展与完善

完善的个性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学校教育中的应试教育仍然存在,加上学生中主要以独生子女为主。这就造成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个性发展的不足和弱点。体育运动要求参与者在一定的规则规范下张扬自己的个性。在教师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竞争中,在通过意志努力克服自身生理障碍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这对于学生个性的拓展与完善有着独特的作用,这也是室内教学和理论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4 学校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4.1 以学生为主体,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传统的体育教学是采用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练习的方式。这种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注重的是学生动作技术的掌握和体能的增强。而忽视了学生在运动中的情感体验、同伴之间的交流,以及个性发展等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因此,应改革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加强教与学双方的互动。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性、创造性,锻炼其意志、培养其情感、铸造其性格、熏陶其审美观的多种体育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4.2 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主导性作用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在体育教育中贯彻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保证。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因为,首先,教师只有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人,才能在挖掘学生潜能的同时尊重学生的自由和价值;第二,教师只有把握好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在教学中对所学的行为、意识做出正确的评判和引导;第三,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才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意志、责任感、爱心等各人文素养,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4.3 加强学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

学校体育理论课应是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应改变以往许多学校只在雨天临时安排的状况,而应将理论课教学在教学计划中有计划地安排。结合理论课的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将学生在实践课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和行为意识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这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不可缺少的一条重要途径。

4.4 重视和保障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按规定学校每天都应安排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师和家长往往过于强调学生的文化课学习,而使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难以得到重视和保障。尤其是中小学的毕业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大多被占用。课外体育活动是以学生自我为主的活动,小伙伴共同进行竞赛和游戏,可增进相互的交流。大多数学生也会在可能产生的冲突中学会处理和解决矛盾的方法。共同兴趣爱好也能使学生形成以体育活动为中心的社会小群体,根据社会学理论,小群体是个人通向社会的一座桥梁,也是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因此,重视和保障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4.5完善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吸引全体学生的参与

体育竞赛中学生的情感体验、行为意识最为丰富和复杂。体育竞赛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教会学生遵守规则、培养荣誉感、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的最佳时机。以往学校的体育竞赛受“选手体育”的影响较大,参加体育竞赛的大多是有特长的学生,而大多数无体育特长的学生,往往被排斥在运动竞赛之外,最多也只是充当一个观众。学校体育竞赛应是全体学生的竞赛,应通过组织“拉拉队”、服务保障队等方式,将全体学生都吸引到体育竞赛之中。以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育对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与功能。

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女子大学;文化素养教育;比较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女子学院最初创办是由于女性被排除在高等教育机构之外,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一批有识之士开创了单一性别的女子高等教育的形式,使女子也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大量的男子学院开始招收女生,变为合校教育机构。现在,女性可以进入任何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接受教育。目前,国内外关于女大学生文化素养教育有所不同、各具特色,有必要开展比较研究,提升女性素养教育质量与水平。

二、中国女子高等院校文化素养特色教育

优雅女性素养是文化素养的体现,是女人的基本素质之一。所谓女大学生优雅女性素养教育就是在学校内部开展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女大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旨在指导她们明确正确的人生方向,形成健康、高尚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充分展示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这不仅是优雅女性素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是女子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重要特征。全国现有独立设置的女子普通本科学院3所、女子高职学院3所,这些院校办学条件日益改善、办学特色逐步显现、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在全国高等教育系统和妇联组织系统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它们是培养优雅女性文化素养的摇篮。女子高等院校高举“特色教育”旗帜,在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校园文化、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注重培养高层高雅现代女性人才,关注女性综合素质教育,强调“四有”精神的培养。例如,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以培养人格独立、品德高尚、气质优雅、富有科学精神和生活情趣的现代知识女性为目标。这种优雅女性素养特色教育可落实到学校的校风、校训中。山东女子学院的校训是“坤德含弘,至善尚美”,蕴含了对一名大学生应当具有的精神追求。坤德含弘,就是希望女院人要具有大地般的德行,具有大地般滋养万物而又无所不包的宽广胸怀。该校训体现了独特的精神文化,体现了对学生陶冶性情、提升美德的要求,也是女院人自强不息、自我更新、追求志存高远、追求至善的内在动力。女子高等院校开设了许多女性特色课程,不仅培养了一批“特质”女性专业人才,而且传播了先进性别文化,扩充了大学课程资源。当前,女子高等院校优雅女性素养教育要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根本,针对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三观”以及道德与法律观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引导女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使女大学生尽早、尽快成长成才,服务于社会,奉献于社会。

三、韩国女子大学文化素养特色教育

韩国女子大学在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办学理念与大学文化。截止到2012年,韩国现有女子大学14所,其中梨花女子大学已有12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韩国建校最早、规模最大的私立综合型女子大学。重视女性婉约气质和传统素养的塑造,既强调培养独立性强,有实干精神的女性领导人,也不忘在教学中着重加强对女性学生传统文化和艺术修养的教育,树立女性人格中温柔贤惠的部分,使女性既具有传统东方意义上的女性美和贤良持家的品性,又具有基督精神宣导下宽厚、博爱、服务社会的美德。韩国女子高校在培养女性人才上,也相当重视对女性传统素养的塑造。首尔女子高等学校创办当初,提出“女子嫁为人妇的责任”,并确立了“妇德涵养”“率先垂范”的目标,旨在将女性培养成为贤妻良母。对女性的教育理念是“女子只有成为贤妻良母,才能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依靠”。淑明女子大学更是奉“贞淑、贤明、正大”为宗旨,培养为国家和民族服务、奉献的韩国女性。韩国女子高校以女性为专门培养对象,以培养知识型人才和专业型人才为基本的人才培养目标。淑明女大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健全而有教养的文化人,培育透彻的职业观和专业知识兼备的专业人才”。其目标是培养有创造性思维的个体,她们拥有服务人类的高尚心灵,具备创造性思维和道德是非观,同时具备成为一名全球公民的资格,也就是培养女性创造能力,建立正确价值观,帮助其获得全球公民素养。

四、中韩女子大学的异同及借鉴

(一)相同之处

中韩女子大学的办学宗旨都是以培养知识型和专业型女性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女性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服务意识,提升性别意识,追求男女教育权的平等发展,强调为女子提供等同于男性的教育。注重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强女性能力的培养,提高女性的职业技能,给予了女性更多受教育的机会和就业的机会,并把女性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强调女性文化素养教育,致力于培育具有高尚传统美德和现代知识的女性,力推优雅女人。每项素养教育都以发挥女性特长、锻炼女性能力为目标,涵盖了适合女性所学的各类特色专业,体现了女性细腻心思、创意丰富等特点的专业素质教育。

(二)不同之处

基于女子大学办学的发展历史进程视角来看,中国的女子高等院校女性文化素养教育比较粗犷,韩国的女子大学女性文化素养教育比较精细。韩国的女子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在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办学理念与大学文化,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中国的女子高等院校更多关注的是以培养知识型和专业型女性人才为目标;而韩国的女子大学不仅以培养知识型和专业型女性人才为目标,同时,还注重培育女性领导力,培养美德和智慧并重的女性领导人。设置了诸多女性领导力培育专业,培养了许多杰出女性领袖。

(三)借鉴之处

韩国女子大学历史悠久,办学经验丰富,在女大学生文化素养特色教育实践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示例,值得借鉴。首先,要提升中国女子高等院校的特色教育质量和水平,确保特色专业和特色课程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竞争力强。同时,强化特色学科构建,加强传统特色学科领域研究与建设,创建研究型大学。在培养知识型和专业型女性人才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女性的领导力,强调培养独立性强、有实干精神的女性领导人,让更多的杰出女性脱颖而出。女子高等院校女性素养特色教育的立足点是提高女性的道德文化素质,指导她们正确的人生方向,形成健康、高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育优雅女性素养;要深刻理解女性素养教育的内涵,明晰女性素养教育的基本途径,确保女子高等院校女性素养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巧针.美国女子大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2]叶友华.传统文化与女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研究[C].山东社科论坛传统文化与美德山东建设研讨会论文集,2014,(05).

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关键能力;高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224-02

高职高专工科类院校中,主要是以“物”为工作对象的技能性专业,其在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与文科类院校有较大区别,但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工科类与文科类院校都有着共同的特征,是各个专业都必须具备的职业要求。然而,人文素质教育却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弱点,高职教育更多地关注职业岗位需求,着重培养学生的业务技能,却忽视学生全面综合素质教育。面对这一问题,中国高职教育借鉴国外“关键能力”培养模式,试图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而关键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人文素质教育中得到启示。因此,开展高职高专大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应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

一、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1.教育者注重实用化取向,忽视人文知识的培养。现今中国高职教育主要倾向于“职业教育”,不少高职教育者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只不过是补充一些人文知识、提升学生审美品位、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而已,其与实用性较强的职业教育无紧密联系。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方面地强调学科体系的独立和完备,而忽视相邻学说的兼容和渗透,特别是对交流表达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这就有悖于当下高职教育推行的“关键能力”培养。

2.学生人文素养普遍偏低,对“关键能力”的认识狭隘。高职学生普遍被认为人文素质偏低,缺乏人文知识,如今的学生对阅读中外文学名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反应冷淡,而对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非常热衷。许多学生在语言文字表达、文学艺术修养等方面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在他们看来,拿到了某个等级的证书就意味着自己具备了相应的职业能力,而掌握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质与关键能力无关。然而,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是辩证统一的,没有足够的知识做支撑,能力再高也只是空中楼阁,更谈不上具备关键能力了。

3.学生人文精神相对匮乏,“能力”无法施展。不少高职学生只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感兴趣,但由于人文素养较低,常感思想苦闷、精神压抑、情绪消沉。他们有自我奋斗的愿望,但对人生理想不明确;他们渴望实现自我,但无起码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想显示自己,但综合素质条件不足;他们渴望成才,但良好的专业能力却不能带给他们自信。这些问题是现今高职院校学生普遍遇到的,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而教育方面的缺陷造成学生缺乏人文精神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可见,在强调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应把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中,只有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学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才可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1.终身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有学者认为,终身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思想正在取代传统的教育思想,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核心理念。然而,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正在于:对高职院校综合素质培养的性质认识不清,人文素质教育仍停留在表面层次,教育导向被“就业性”拖着鼻子走,仍未充分意识到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理念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

2.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影响。近年来,素质教育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随着高职院校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学校由“职业人”的培养目标深化为“社会人”。同时,受国外职业教育对“关键能力”培养模式的关注,中国的职业院校开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关键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良好方向。“关键能力”的培养是以一般能力为导向的整体主义能力观,它注重基本的,具有普适性的一般能力。关键能力(keycompetency)最早由德国提出,是指专业能力以外的跨专业、跨岗位的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都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美国提出了未来劳动者应具备的五种基本能力和三种素质:合理利用与支配资源、处理人际关系、获取并利用信息、综合与系统分析、运用各种技术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基本技能(读写算、听和说)、思维能力、个人品质(责任感、自信心、社交能力、自我管理)等素质。日本提出21世纪教育目标时指出:培养宽广胸怀与丰富的创造力、培养自主自律精神、培养在国际事务中能干的日本人。而中国则在深入研究关键能力内涵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重点注重学生交流表达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以及追踪和掌握高新技术的能力等六个方面关键能力的培养。

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篇6

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是人的身心特点的综合的、内在的、整体的体现。[1]文化素质是知识与能力的总汇,它通过人的态度、能力、办事方式来具体体现。[2]文化素质包括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它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体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教师的文化素养是一种综合的心理特征,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在拥有一定文化知识并加以内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反映教师的人格、气质、情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个性品质。一个教师的文化素养一定程度上反映在他是否具有广博的知识,是否具备严谨治学、认真执教、乐于奉献、尽职尽责的精神与品格,体现在他是否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一、提高教师队伍文化素质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教师通过继承、传播、发展和创造人类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对学生在思想上、人格上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完善学生的创新性知识、提高其创新能力、发展其创新人格等来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1.提高教师文化素质有利于完善创新性知识。所谓创新性知识,是指对创新实践活动过程具有工具和手段意义的主体的知识系统及其结构。在创新实践活动中经常发生作用、直接产生效用的知识主要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综合性知识和方法论知识。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递知识。首先,文化素质较高的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他们不仅能够给予受教育者基础知识、方法论知识,而且能够将这些知识整合,与专业知识结合形成综合性知识,从而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创新知识。其次,文化素质较高的教师注重人文与科学的统一,传授的知识拥有合理的结构,因此他们能从受教育者的特点出发,保证知识结构的活力。

2.提高教师文化素质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人在观察、思考等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的本领,是促使创新活动顺利进行的主体心理条件。首先,拥有较深的文化素养的教师思维的深度、广度和活跃程度较高,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力、灵活敏锐的内心感悟。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观察力、想象力会作为一种隐性知识传递给学生。其次,拥有较深的文化素养的教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有机结合,他们注重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发展,引导受教育者使思想符合实际,理论符合实践;他们强调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培养受教育者掌握并运用准确高效的判断和分析工具,对受教育者在思维方式上全面的训练,发展了他们的创新性思维。

3.提高教师文化素质有利于发展创新人格。创新人格是一种整体的人格,是人的一种独特而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是人所具有的某些对创新能力发展和创新任务完成起促进或保证作用的人格特质。首先,具备深厚文化素质的教师涉猎文史哲、艺术、自然科学等众多学科,科学知识、文化知识相对平衡,习惯用理性去追问一切现存事物存在的合理性。这对于培养学生不满足于现状,敢于打破各种陈规陋习,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有一定的同化作用。其次,教师的文化素质表现在能内化有积极意义的科学文化知识,能长久保持良好的心情,健康的心态,经常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这种良好的心情、积极的情绪、强烈的进取心、坚韧的意志力会在教学过程中感染受教育者,通过长期的影响作用,通过突出而强烈的激情直接冲击和改变着大学生原有的情感和情感倾向,促进性格的强化和移化,使他们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在共鸣中陶冶情操、熏陶思想,从而形成良好的创新精神。再次,创新人格除了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外,还包括正确的人生追求,良好的道德修养,团队合作精神等其他非智力因素。高校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受教育者求真、求善、求美,指导他们要以负责的精神慎用科学,正确认识社会和人生,塑造高尚的人格,进而增强责任感、事业心,做到敬业奉献,开拓进取。

二、我国高校教师队伍文化素质现状

从1998年提出的“三注”到“三结合”,都从提高教师文化素质的角度强调对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求学校将教师的培养和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结合起来,将教师的继续教育纳入到学校素质教育整体规划中,将提高教师素养作为学校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加以统筹规划,进行整体实施。这些体现了教育部门对提高教师文化素质的重视,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文化素质。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教师队伍的文化素质整体水平还不高,大学教师的自身素质仍有待提高。以前教育中的一些弊端,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师资队伍的先天不足:中学文理分班,带来人才思维方式的偏颇和综合素质的不足;高校的学科设置比较单一、专业面狭窄,影响了几代人的知识结构甚至思维方式;长期以来的重理轻文,致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分离。[3]高校理工科教师缺乏人文素养,文科教师缺乏科学素养的情况没有大的改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师的价值观受到了冲击,使得一些教师动摇了职业信念,降低了师德水准,淡漠了责任感,以致敬业精神不强,过多地注重自我价值。这些都表明高校教师的文化素质仍有待提高。

三、提高教师文化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教师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培育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转变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观念,增强文化修养,使其不仅具备高深的学科造诣,高尚的人文精神,同时蕴含良好的道德修为,与时俱进,不断从人类文化的宝库中汲取营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1.转变传统观念,重视文化素质的基础地位。学校要意识到提高教师文化素质的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真正提到议事日程上,认识到强化教师的文化素质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且关系到其培养的人才的素质。利用一切渠道宣传文化素质教育思想,把文化素质教育摆到应有的地位上,转变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使之认识到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不仅要重视广大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的力量,同时也不能忽视调动文化素质教育教师的积极性。要在广大教师中统一认识,使他们认识到专业授课质量与文化素质的高低有极紧密的关系。

2.增强文化修养,提升教师的文化素质。传统教育模式不仅使很多教师“文理分家”,而且也使他们“文史哲分家”。呼吁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并不是对教师文化水平的一种低估,而应从积极意义上阐述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的道理,并要找到正确的渠道使这方面的道理能够落实。[4]教师的文化素养,尤其是教师队伍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短期内不可能完成。因此,各高校必须从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认识提高教师队伍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建立某种激励和培训机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文化素养。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建立培训机构,分阶段、分层次地对广大教师进行培训,加强教师的学术水平培养,倡导人文与自然学科类教师互相取经,共同提高。二是通过各种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师外训进修,优化其知识结构,提高其文化素养与业务素养。三是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各种办法,激励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提高大学生和大学教师的人文素养,不宜采用同一模式,应当从他们的专业出发,通过自修的方式,使人文素养不断提高,关键是启发和引导”[5]。四是引进一批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兼备的教师,充实学校师资队伍,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以满足日显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只有教师的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在整体上提高了,才能真正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才能使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做得更加持久有效,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不断迈上新高度,才能在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3.抓好师德建设,注重内外兼修。德为师之本。传道是为人师的首要任务。有许多院士、科学家、专家、学者一直很受学生爱戴和好评,原因不仅仅在于他们在科学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更在于他们对祖国人民的高度责任感、为科学的献身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他们身上散发出的无穷人格魅力。可见师德是教师育人的利器。因此,要加强教育工作者的师德建设,弘扬教师的敬业精神,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文化素质。一方面,学校应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奉献精神,切实注重和关心学生素质的全面成长,坚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应注重个人文化素养的提高,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要有高尚的情操,要有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言传身教,通过所从事的学科的特点,通过自身的治学态度来对学生施加影响,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创新人格。

参考文献:

[1]文辅相.论素质与素质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教育思想研究专刊),1997(6):19-22.

[2]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文化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素质教育;评价;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47-02

一、素质培养观念

学生素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整体性,以及自身与认得能力、行为等方面基本评价要素,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技文化知识素质和生理、心理素质,属先天遗传和后天习惯性的辩证统一,自然生物性和社会变化性的辩证统一,个体和群众性的辩证统一。从育人角度,学校教育需要为培养全面素质教育提供保证。多渠道、规范化、系统化的学校教育是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协作完成,是师生双向互动的结果。在实施素质培育过程中,需注重三个工作侧重点:一是坚持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导地位,必须坚守上层建筑的主阵地,保证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这是全部学生素质培养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二是坚持科技文化知识素质教育的基础地位,这是学生基本素质的最根本体现,也是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标志之一。三是坚持心理、生理素质教育的保障地位,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需求,实施因人而宜的个性化的咨询、疏导、预防和促进教育,在具体目标的规范下的自主发展。

二、素质评价指导原则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着力点,这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任务。因此,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相对于其他能力的培养,往往将学生所具备的职业能力培养,放在相对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以使学生的能力结构与专业岗位要求相一致,从而实现与职业岗位规范相适应。而理论知识则以够用为度,并不过分注重其理论支持体系的厚重性和完整性。除了这二者要求之外,客观衡量学生教育合格程度,还需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训练。职业学校所设计的学生评价方案,当为理论知识、专业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其设计目的在于将宏观的素质教育指导原则作为学校核心要素之一,将其落实在教育设施方案之中,并转化为可衡量的具体评价指标。

三、素质评价管理

通过对素质分析,客观反映学生素质状况,既为学生健康成长进行导向,又促使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得到提高,从而保证人才的质量。其评价工作考虑以下设计思路:①坚持导向性。评价指标要体现党的教育方针和新世纪对学生素质的要求,要遵循人才培养和人才成长的规律,既要考虑反映对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素质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素质不断培养和提高的发展需要,以便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使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②注重针对性。素质评价要实事求是地客观反映学生素质真实情况,具有可信度,并对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有积极推动作用。③兼顾整体性。学生素质评价是全面评价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以及由此反映出的知识、能力、素质指标,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质量和素质状况。④强调规范性。素质评价要有科学依据,评价方案要合理,评价的指标体系要明确,评价的程序要规范,评价的过程要公开,评价的办法要公正,以使评价结果真实反映学生的素质。⑤具有可比性。素质评价评价指标尽可能量化,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使评价结果客观反映学生素质真实情况,便于进行分析和比较,这是科学评价学生的基本特征。⑥便于可操实施。科学制定素质评价指标,使每项指标都有准确的含义和相对独立的内容,且符合和遵循人才培养和人才素质的客观规律,以合理性为前提,以简单性为基础。简单性要以科学性为条件,要使学生素质评价便于实施推广。⑦可持续评价。素质评价指标作为评价学生素质的尺度,自身须有相对稳定性,要有利于发挥评价的目标导向功能,又能对学生素质进行纵向比对,利于把握其客观规律,保持素质培养的连续性。

四、素质评价方案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教育的目的,素质评价须与教育目标紧密结合,发挥其主导作用,培养具有适应岗位的专业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能力、工作与思维的创新能力、社会应变的竞争能力、团队精神的合作能力,这是学校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素质评价也是按学校素质教育的要求,依据知识、能力、素质相互协调发展的素质教育三位一体模式,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人”为目的而设计。①知识指标。按照预定设计的培养目标,掌握的理论专业知识,具有科学和文化基础知识,其中,包括专业理论知识、文化基础知识。②能力指标。能力指标包括专业技能、学校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创新的能力、与人际社会交流融合的协调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要素。③素质指标。素质指标主要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和生理素质等,其中,思想素质包括政治、道德、文明素质、公民意识等。

五、素质评价方案实施

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统一的人才模式的本质体现了现代素质教育观念,有助于培养体现时代要求。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模式中,学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应接照培养目标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进行分解,设立指标和权重,通过量化突出评分标准,以便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的目的。在具体操作过程,应接照德智体美等方面进行赋值与加权,进行量化评价,集合量化和考核指标,要以使评价结果更为真实、客观,便于实施为基点。①比重分配。设计方案中,为体现基础理论知识体系所具备的相对系统性,可将其评价比重设定为30%;为突出职业能力达到职业岗位的社会适应性,可将其评价比重设定为40%;为保持素质教育的完整性特点,可将素质要求量化为具体指标,其评价比重设定为30%。②指标设计。评价指标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要与培养方案目标保持一致;具有涵盖性;评价指标可以量化;在一维测度基础上展开和延伸。③权重赋值。以专家经验法为权重评价为主要依据。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多层次、多指标的权重系数。其中,根据评价体系指标中的重要程度,兼顾完整性的可量化指标赋值相对较高。④评价标准。采用五级符号标度,并对此提出相应要求。将量化评价做基础,经评价结果回归、逐级综合,再分析和价值判断,最后得出整体评价结果。⑤描述要求。设计指标内涵各自独立,不相互重叠和包含;设计指标彼此不存在因果关系;素质行为、素质教育、素质成果三者结合;定性内容采用多层评定法。

学生评价毕竟不是教育目的。布鲁姆认为,制定目标就是为了便于评价。将学生培养方案化作教育行为目标,才能实现教育行为的可测量化。而对教育行为的有效测量评价,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管理方式。对于立足于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社会要求而言,学生素质评价更观注于学生的能力结构改善,更希望借助量化可测的教育平台,客观评价学生发展潜能,形成激励教育氛围,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优良学校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重要性紧迫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时代对现代职业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使高职教育实现“以能力为本”向“以素质为本”的转变,是当前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学校必须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高技能人才。

一、职业素质及职业素质教育

什么是职业素质?人们对这一概念没有一个固定的解释,普遍的观点是:指人在社会分工中因从事某种职业而应具备的精神、素养、知识、能力的总和。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职业素质教育从广义来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提高职业素质为目的的教育。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心理和职业精神等内容的教育。

二、高职院校开展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

高职教育与大家熟悉的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虽在层次同属高等教育,但前者属于职业类教育,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后者属于科研类教育,培养科研型、学术型人才,也就是说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性质、类型、培养目标与教学特点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具有高职教育自身的特色。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既要达到高等教育的基本规格要求,又要具有职业教育特点,要面向实际、突出应用性、实践性,毕业生有较强的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特色。由此可见,高职教育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获得相应职业领域所需的能力为出发点和终结点。职业素质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内涵,是高职教育特征的必然要求,是主动适应企业的需要,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更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社会用人单位对职业素质要求明显提高

在经济迅速增长、技术迅速进步、产业结构大规模调整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对于聘用人才的挑选更加严格,他们在招聘人才时,不仅仅以职业技能作为标本,他们更多的是注重求职者的职业素质。目前,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大学生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相差甚远,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纸上谈兵”“好高骛远”的现象十分明显。面对这种现象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国内外对职业素质教育十分重视

1972年,德国劳动市场与职业研究所所长梅腾斯教授提出了“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指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能力之外取得职业成功所必需的一种基本能力,具体包括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信息处理、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能力。此概念一经提出,立刻得到了全球认可。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也都推出了培训测评体系,并列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我国对加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也高度重视。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意见》中提出:“既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向全国发文,推广职业核心能力认证项目。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自我培养

大学生是职业素质培养的主体,在大学间应该学会自我培养,这是提高职业素质必不可少的方法,是形成职业素质的内因。因此,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各种实践中主动培养独立性、学会分享、感恩、勇于承担责任。在思想、情操、意志、体魄等方面进行自我锻炼,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学会从逆境中寻找机会。同时,要配合学校的培养任务,完成知识、技能等显性职业素质的培养,通过自我对职业活动的认识和实践,形成较强的职业素质。

(二)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对策

1.构建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围绕培养职业素质这一主题,高职院校要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求,明确高职专业所对应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要求,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职业素质密切相关、应用率高的专业知识内容,并根据职业的不断变化和新的要求,不断充实新技术、新材料,逐步构建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学体系。

2.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高职院校要将学生必备的素质和能力落实到相关的课程和教学大纲中,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企业文化元素,使学校职业素质教育与企业对接,为今后进入职场,快速适应职业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3.把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实践教学中。由于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教学是有效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通过这三个环节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规范学生的职业行为,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实现与职业岗位零距离的人才培养。

4.发挥校园文化在素质养成中的教育功能。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重高职教育的自身特点,着眼导入行业元素,根植于行业文化,充分发挥院报、校园网、校园广播等媒体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以此为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搭建平台。并通过专题班会、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启迪,促进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

总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和学生本身,还需要政府方针政策的正确引导,需要良好社会环境的支撑和健康网络文化的熏陶,特别是需要家庭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只有在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共同协作下,才会使素质教育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安琰石.素质教育全书[m].北京:经济时报出版社,1997.49-50.

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医学教育;学生;人文素质

医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又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双重学科性质。美国的恩格尔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新的医学模式的本质是人文关怀和人性化,这种模式提出后很快得到了医学界的普遍认可。新的医学模式对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意味着医学院校在人才的培养中除了科学精神的培养,对人文素质的培养也至关重要。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不仅要具备精湛的医疗技术,还应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培养医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探索并提高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专业学科知识相融合,是医学教育者和教育管理部门值得关注的课题。

一、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近年来,医患关系成为社会生活的热门话题,医疗事故增加、医患纠纷增多、医闹现象频发,医生这个职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关注医疗行业和卫生教育将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到了更加重要的层面。医学生是高等教育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将来从事的工作面对的特殊群体决定了他们执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面对希波克拉底誓言,尊重生命、救死扶伤、关爱病人,需深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意义之重大。医学生从进校开始就应该对将来从事的职业有明确的认识,除了对医学理论知识的认真学习,在行为和道德规范上也要以医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我国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步较晚,医学生的主要来源是高中毕业生,文化素质基础较差。在医学教育中偏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略了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加之科学合理的人文课程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是滞后的。不少医学院校的学生片面的将人文素质理解为“对患者态度好”“有责任心,有爱心”“医德高尚”等,这种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脱节的现象,使人文危机日渐严重。重视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推动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将人文教育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出较高人文素质的医务工作者,促进医疗技术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二、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彰显专业课程中的人文魅力

专业课教师应视野开阔,跳出专业的限制,站在更广阔的平台,以平等、博爱之心去关注人类健康。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及互尊互爱、谦虚谨慎的人文精神;增加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培养学生热爱本职、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重视医学专职教师的人文学习,在授课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在课程建设中,打破专业课程的局限,将人文素质培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二者的融合不是1+1=2式的简单添加,而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谐发展的过程。例如专业课教师在讲授疾病的治疗用药时,可以给学生介绍药物发明的背景知识,每一个药物的背后都凝聚了无数位科学家的智慧与汗水,科学家们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学术精神可鼓励学生树立为提高医学水平而努力的理想信念。

(二)突出人文课程的重要地位

由于目前尚没有关于人文素质培养的统一标准,在专业性较强的医学教育中,专业知识教育处于中心位置,而人文素质培养的相关课程却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位置,或直接被政治理论课替代,有的学生认为学好专业知识就可以成为好医生,人文社科知识并无太大意义,因此不重视人文课程的学习,走马观花的完成内容。加之人文课程的设置尚未形成系统性和科学性,随意性很强,人文课程和医学课程、人文课程和人文课程间的联系性较差,理论知识重复,内容生硬,实用性差,造成教师不重视,学生也不“感冒”。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是建立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之上,课程设置由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三大类组成,医学人文课程在课程总学时中的比例达到20%~25%,除此之外,问题、案例和实践教学也是国外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医学人文课程的实用性,不仅仅是进行理论和概念的灌输,在课程安排上,将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医学辩证法等人文社科课程逐步纳入必修课程计划,让人文课程不再是“空壳子”。人文课程老师要打破课程的界限,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人格魅力,通过尝试接触医学知识,让医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在人文课程教学中,以往多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将理论灌输给学生,教学方法单一,考试形式呆板,学生通过背背理论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没有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提倡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例如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情景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可增加师生互动,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重视实习实践的作用

医学的实践性很强,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是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过渡的重要阶段,在学生的见习、实习过程中注重人文素养教育,有助于学生将人文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不再“纸上谈兵”。在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可能对将来的职业和生活感到迷茫与困惑,在实习中通过带习教师的指导,加强正面的宣传和引导,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鼓励和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社会与生活,遵守社会道德,营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团结友爱的工作氛围,使学生能更快适应社会,更好服务社会。在实习的具体环境中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在实际工作中积累责任心,其效果是课堂理论教育达不到的。

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需要培养医学生沟通和交流能力,而人际沟通能力欠佳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在临床实习工作中学习沟通技巧,需要反复实践才能不断提高。对病人的治疗不是医生单独能够完成的,例如在病情的诊断中需要辅助科室的协助,医嘱执行需要护士的密切配合,在实习中注重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养成相互信任、紧密协作的工作态度。临床指导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和对待患者的言行会对学生起到榜样作用,而这种隐形的教育方式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带教医院要严格选拔临床指导教师,培养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以高尚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作风、精湛的业务水平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在实习实践中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和运用医学知识的同时加以人文精神的思考,例如如何将医学文化继承和创新,如何将高深的医学知识为大众所掌握,如何从病人实际出发选择使病人获益最佳的治疗方案等,使学生在工作中充分领会人文精神带来的愉悦,激发学生心灵的感悟,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此外,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活动所承载的人文体验教育更易于学生接受,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为人处事,如何与人和谐相处。

(四)提高师资队伍的人文素养

高校教师肩上不仅担负着专业知识的传授,还承载着人文精神的传播。重视高校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教育者的精神风貌、治学态度、价值取向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是在校期间,对学生以后执业和生活也会产生长久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其意义是深远的。但是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的扩招,青年教师数量增多,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虽然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科研水平较以前有所提高,但是受到教育观念偏差、课程设置缺陷以及社会大环境消极因素等影响,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并没有相应提高。教师应成为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具备人文素质才能的双师型工作者。促进师资队伍专业水平和文化修养的全面提升,形成教-学、教师-学生的良性循环,才能为学生的人文素养及综合素质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旧观念,改变重专业轻道德、重技术轻人文的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培养出富有竞争力、创造力和实干精神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在师资培训课程中开设人文讲座,增加可利用的人文社科资源,安排组织不同层次的教师(老、中、青)进行人文和社科培训,支持教师到高层次综合性大学学习和进修;鼓励医学课程教师与人文课程教师交流学习,增加医学教师的人文知识,补充人文教师的医学知识,形成医学与人文的和谐交融,将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人文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贯穿于教师培养的全过程。邀请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工作,将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敬业、进取、仁爱、创新、自律”等精神文化和人文素养传达于他们,关爱学生、脚踏实地、不断耕耘,引领青年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在教学实践和育人管理中自我约束、自我学习、不断进步。

(五)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氛围

加强高校的文化活动建设,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与热情,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邀请国内外的人文专家和医学专家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文化、哲学、历史、艺术等社科知识讲座;邀请高水平的艺术团体走进校园,让学生感受高雅艺术的魅力,受到艺术氛围的熏陶;加强社团文化建设,通过书法、绘画、舞蹈等培训活动提高人文品味,丰富文化生活;打造优雅别致的校园环境建设,从建筑设计、艺术布局、人文景点中体现出学校的文化特色和素质内涵,彰显出人文品味,引发学生产生校园文化共鸣。通过营造层次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严谨的校风和学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打造和谐的建筑景观等内容,形成高品位、良性循环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陶冶情操,升华情感。

综上所述,在医学院校教育中,人文知识的传授是不可缺失的。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医学生在校期间,而要贯穿于医学教育的整个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崇尚真理、追求真善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祝鸿程,夏媛媛.医学人文精神早期培养的思考与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3):390-391.

[2]吕跃军.试论医学人文教育改革与创新[J].大理学院学报,2013,12(3):76-79.

[3]林晓冰,郭文海,汪玉梅.在医学实践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4):15-17.

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篇10

摘要本文从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化发展与创业素质培养的内涵和现状入手,提出加强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并针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特点,进行相关的要素分析,探讨创业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高职职业化发展创业素质培养

1创业素质培养与学生职业化发展关系探讨

高等职业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针对特定的职业岗位(群)而进行的,具有很强的职业针对性、实践性和开放性。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化发展正是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实施人才培养活动,使学生在未来从事某项工作过程中,形成由职业意识、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所构成的职业素质,并符合职业标准和规范,获得职业资格的过程,核心是职业素养的养成和强化。创业素质作为职业素质的重要方面,是学生职业化发展教育的关注重点。有效强化创业素质培养会提升学生职业化发展水平,学生的职业化发展程度和实效性可以在创业素质培养环节中得到体现,从而为学生走上创业之路奠定基础。

2基于职业化发展要求的创业素质培养内涵与现状分析

创业素质是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全面地、较稳固地表现出来并发挥作用的身心组织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它既是人的职业化素质中有待开发的创业基本素质潜能,又是已经内化形成的人的创业基本素质。创业素质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性素质;第二层次为发展性素质。基础性素质包括文化基础知识、认知策略、态度;发展性素质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精神、创新精神。

创业素质培养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创业教育这一理念的提出,它倡导和注重实际创业能力,要求把创业素质培养提高到与职业性教育同等的地位。这一理念最先被美国所接受,设立了国家创业教学基金,广泛实施创业教育。欧美各国主要大学在创业素质的培养教育方面起步也较早,倡导创业管理教育。此后,这种趋势在亚洲各国得以传播,中国国内陆续出现了大规模的创业大赛,高校也陆续开设了创业相关课程。

高职院校虽然近年来正逐步引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和创业实践环节,但是绝大多数高校对此并没有表现出特别关注。即使将创业教育引入校园,也只停留在第二课堂活动层面,效果不明显,实施创业教育的广度、深度不够。就创业教育的重要方面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而言,尚未形成系统性体系。

3实施创业素质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关键

(1)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经济的环境看,创业时代已经到来。新经济环境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广阔舞台。高等职业教育肩负“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之使命,引领大学生走向创业之路,是时代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2)创业教育走向高等学校,已成为国际化趋势。国家经济和文化的整体实力,要依靠成千上万的创业者来支撑。创业素质的培养要以人才培养的立意,去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这些创业者,不但能经营经济,也能经营文化、教育、科技,甚至用经营理念来理解政治、人生和国家。

(3)创业素质培养会增强学生职业化发展内驱力。创业素质能力作为大学生“第三本护照”,不仅要求学生的掌握一定创业知识和技能,并且要求加强创业素质培养及创业个性品质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因此,开展创业教育,培养良好的创业素质,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作为高职教育特定群体高职学生创业素质能力的培养,无论从时展看,还是从经济发展看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看,都是当前促进学生职业化发展必须研究的课题。转贴于

4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路径和要求

尽管人们对于创业是否可以培养的问题已形成一致意见,但对创业应提供什么样的课程和培养方法问题尚存在分歧。早期创业素质培养内容是围绕创业、商业计划撰写,其理论依据是创业成功是人格特质的成功;构建新的创业素质培养体系应遵循学生职业化发展规律,以创业行动为导向,同时要求引入人格、技术或行业经验,建立创业领域特有的体系及创业素质培养模式或方法。

4.1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素质培养要素分析

创业素质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可以说,创业素质培养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素质教育的过程,它包括创业思想的确立、创业氛围的形成、创业技能的培养和创业认证。按照基础性素质和发展性素质两个层面的分析,需要对高职院校学生特有群体的特征进行阐述,确立高职院校创业素质培养的基本组成和结构性特点。

高职学生创业素质培养体系的要素可以描述为,培养学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创业精神及创业理想;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如独立性、敢为性、适应性、合作性、坚韧性、自律性等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业的社会交往能力、创业的财务管理能力、金融理财能力、资本运营实务操作能力及开拓创新能力。创业素质是基础性和先决性的因素,归纳创业素质的范围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创业动机、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能力、创业心理、创业知识等等。

4.2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素质培养基本策略

创业素质的培养机制构建的理念可以从三方面理解其含义:一是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自谋职业、创业致富的能力和本领;二是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的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心理品质;三是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开创的个性和社会变革的参与者。其目标是在于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

根据创业素质培养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目标,按照理论整合的特定要求和结构法则组织起来,确立创业素质培养的目标体系、结构体系、方法体系和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创业素质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模型体系。一是创业基本素质框架,主要从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和创业社会知识结构方面的构建;二是创业素质培养基本模型,主要从创业素质培养目标和内容、领域和范围、方式和途径等方面展开;三是创业实践活动模型,注重创业实践活动的系统化、职业化和强化实践驱动性等方面;四是创业素质培养评价模型,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和实施评价的可操作性办法。

参考文献

[1]姜荀著.职业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245-248.

[2]李新仓,杨晓非.国外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8(9).

[3]赵志军.关于推进创业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