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物业管理难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5:02

学校物业管理难点篇1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物业管理服务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高素质人才匮乏成为制约物业服务行业发展的瓶颈,这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物业管理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物业管理专业;行业转型升级

0引言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发逐步深入,为了适应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深圳市政府率先在全国提出“谁开发,谁管理”和“建好一片,管好一片”的要求。1981年3月,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公司成立了内地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三十多年来,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经历了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过程,在城市居民中的知晓率和接受度不断提高,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到2014年年底,我国物业服务企业10.5万家、管理规模164.5亿平方米、从业人员711万、年营业收入3500亿元,较2013年均取得了较大的增长①。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房地产开发得到快速发展,这也推动了物业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物业管理行业已经进入了企业整合、品牌塑造、业务创新和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报告》指出,物业管理行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向服务集成商转变,已渐成趋势,行业责任边界有待进一步厘清、成本上涨影响行业盈利能力、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等诸多问题,始终是行业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物业管理行业人才需求情况

我国的物业建筑面积不断增长,物业管理行业发展前景广阔,需要大量的物业管理专业人才,不仅仅是体现在需求数量方面,还体现在需求质量方面,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人员供不应求成为物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这跟社会偏见和物业管理行业自身的结构密切相关。在一次社会调查中,很多人认为物业管理专业没什么好学的,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将来主要是从事保安保洁工作,物业管理工作社会地位低且工资待遇差。“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是全社会对物业管理行业的印象。目前正在从业的物业管理人员有些来自部队退伍军人,或企业转制员工,有些是外来剩余劳动力,他们不熟悉现代物业管理的模式,也有一些是在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毕业的人员,他们经过学校的系统培训,具备一定的综合管理能力,但不熟悉物业管理的细微方面。物业管理人员总体素质低导致业主满意度低。业主投诉物业管理企业及其工作人员的事件频频发生。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表明:制约物业行业发展的关键是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匮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物业管理服务行业的要求早已经从“保卫”、“保洁”的初始阶段发展到对社区物业品质服务、私有物业保值增值、市政物业企业化管理的阶段,这必然需要大量的具有高素质、优服务、会管理、懂经营的较高层次物业管理人才。智能化、网络化是未来物业管理的发展趋势,专业知识缺乏的从业人员将不能胜任未来的工作需要,这对物业管理专业的学历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有必要提高物业管理教育层次,加速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物业服务水平。

2高校物业管理专业相关情况

2.1设置物业管理专业的学校数量少、层次低

从1996年北京林业大学创设第一个物业管理专科专业,至今,中国物业管理院校教育已经走到第二十个年头,我国开办物业管理这个专业的高等院校日益增多。全国包括本科院校、专科学校以及高职、中职学校中,有物业管理专业的接近300所,其中大多数都是高职高专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本科发展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广西大学于2003年获得国家教育部的第一个物业管理专业本科招生许可,接下来几乎每年都会有高校获得审批设置物业管理专业本科,2014年,物业管理本科专业正在招生的学校有17所。在广东省,共有186所高等院校,其中二本以上37所,高职高专院校78所。在这186所高等院校中,有包括广州大学、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在内的28所学校设置了物业管理专业,其中广州大学在2013年获得物业管理本科专业办学资格,是这28所学校当中惟一一个本科学历物业管理专业。总的来说,物业管理学历教育层次较低,大部分省份仍停留在大专层次和自考层次,尚未开设物业管理本科教育,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2.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科学

设置物业管理专业的学校类型各异,有财经类、理工类、师范类、农林类以及综合性学校。物业管理专业所属院系也不相同,有的院校物业管理专业归属于工程管理系,有的院校归属于工商管理系,学科定位的不清晰导致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科学。“培养高层次实用型高级管理人才”是目前大多数物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深圳、上海和北京为例:深圳的物业管理走在全国前列,深圳的物业教育也开展的比较早,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深圳高校的物业管理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地沟通技巧,将培养目标定位为“服务型人才”,“服务型”人才擅长积极主动地进行交流沟通,能以服务取胜,但不熟悉物业管理技术类工作,难以驾驭综合管理工作;上海高校的物业管理专业重在培养熟知现代物业设备设施运行维护技术的“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能解决一些技术性问题,但缺点是管理和经营理念不足,也难以胜任综合管理工作;北京高校物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既安排了综合管理知识的学习,又安排了各类细微问题的学习,计划虽好,但是教学时间有限,课程安排上或面面俱到,难以突出重难点;或顾此失彼,难以均衡。总的来说,目前的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得过于短视,不利于物业管理专业在行业发展中的长远作用。

2.3师资力量薄弱

1996年北京林业大学创设第一个物业管理专科专业以来,我国开展物业管理教育不过20年的时间,开设物业管理专业本科的高校少之又少,而高校的教师对学历的要求又相对较高,所以现有的高校中物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几乎没有科班出身的,绝大部分都是相关专业改行的教师,而且年龄普遍较低,实践教学能力较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物业管理的系统知识掌握有限,授课时不能举一反三,只是按照自己熟悉的内容安排教学计划,学生很难学到全面系统的物业管理知识。

2.4教材建设滞后

由于目前物业管理专业开设的时间较短,层次较低,并且物业管理专业往往不是重点建设专业,院校投入不足,使得建材建设落后于实践教学。教师在授课时,随意性较大,有的课程没有针对性的教材,任课教师选择其他专业的相关教材,例如:物业客户关系管理就直接选用客户关系管理的教材,没有针对性;要么使用自编讲义,课程的知识点由教师自己把握,难以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3应用型本科院校物业管理专业发展建议

3.1提高物业管理专业的办学层次

随着物业服务行业的转型升级,物业管理的工作人员即要能够驾驭具体事务,还要具备发展的眼光,能够考虑企业的未来,这对高校开办物业管理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的开设物业管理专业的高校招生层次低,满足不了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高校需要提高物业管理专业的办学层次,来满足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向纵深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满足企业及社会需求。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的上海上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通过世博会向大家展示:物业管理正在从传统的“小区物业管理”走向现代服务业,培养能够驾驭大型、高智能化物业或场馆的运营的管理人才,作为人力资源储备的院校方,要及时作出面向市场转型期的教学调整。

3.2明确培养目标,回归管理学

传统的物业管理企业主要进行房屋维修、设施维护、绿化、保安保洁等四项基础业务。现代物业管理涉及到的物业种类繁多,正在向房屋管家、资产管家、生活管家升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传统业务进行外包,减少具体事务的管理,集中精力提供优质服务。这增加了对物业经营管理型人才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物业管理专业应定位于物业管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向管理学科回归,重点培养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以适应物业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的需要。广州工商学院对2015届物业管理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会导致学生就业后在企业缺少一种持续的发展动力,这也是很多学生为什么不能在物业管理公司一直干下去的原因。

3.3加强物业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采取措施改善目前物业管理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重点关注教研室主任的培养,重视专业骨干教师的培养,可通过学术访问的方式,选派有进步要求的骨干教师去国内先进院校或国外进修培养;也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聘请行业、企业资深专业人士及企业能工巧匠充实专业教学团队,为特色专业建设服务。同时,学校的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物业企业的正常运作,积累行业一线管理及实践经验,提高年轻教师为物业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广州工商学院与广州锦日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东莞鸿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采用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双方共同组建专兼职专业教师团队,专任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和调研,企业的专家按计划到学校举行讲座,双方教师定期进行教研活动。

3.4加强物业管理专业教材建设

物业管理专业教材的选取或编写要坚持实践的观点和教学第一的观点。可由高校从事物业管理专业教学的第一线教师牵头,组织教师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一起参与。针对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等进行研讨、论证,敲定教材知识点的分配、内容组织和结构,保证编写出来的教材具备实用性。广州工商学院与校企合作企业共同建立新型的课程体系,增加了“双师”型编者的比例,更好地体现了教材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4结论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物业管理人才,就要提高物业管理专业的办学层次,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物业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使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符合物业服务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注释:①中国物业管理协会,《2014年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报告》。

参考文献:

[1]李霞.高校物业管理专业发展之我见[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1):85-90.

[2]应佐萍.从智能建筑发展看智能物业管理专业前景[J].价值工程,2011(13):104-106.

学校物业管理难点篇2

1.1收发地点不合理

很多校园内部相对封闭,禁止外边的车辆进入,校园内部的店铺属于各个私营老板,店铺独立有车,各自分别负责送货。这样使得物流成本较大。受校园地理位置和学校政策等方面的影响,高校的快递领取点位于校园某一个地点或者门口,师生收取快递不方便,通常至少需要15分钟,这些导致了满意度比较低。另外零乱分散的快递给校园环境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1.2发送快递方式

不规范高校校园某一个地点或者门口为学校划定的快件集中地,但有的时候会有多个取件的地点。各个快递人员通过电话或者短信等方式让师生只在规定时间段内自取。这样做时间较为紧张,有时因为上课或者其他事情,导致无法按时取,严重影响老师和同学的作息和学习时间。通常快递货物摆放的区域狭窄简陋,师生取件时造成了一定的拥堵;货物摆放混乱,经常造成货物的丢失;取件场地一般都为露天经营,天气恶劣时很多快件不能放在地上,导致很多快递员不愿意送件。所有这些不便和不规范影响到了快递公司的业务长期性。

1.3服务态度较差

许多快递人员并没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在主观意识上得过且过,良好服务观念的缺乏,导致快递人员从思想观念上就没有服务的意识。特别是一些快递公司的员工不受公司管理制度的约束,缺乏基本的服务用语,而且态度还蛮横。有时发生了货物丢失、货物破损等情况,快递员和商家相互推诿。

1.4物流整体运作效率不高以及安全问题

从整个学校来看,各个店铺都是自营配送,不仅增加了校园的机动车数量,分别要承担物流费用,而且由于校园只有两条路通向内部以及地形复杂很容易造成车辆行驶缓慢,造成配送一次的时间较长,配送效率低下。校园作为货物高度密集、车辆快速流动的区域,还存在人车混杂、交通拥堵、停车困难、交通安全隐患等诸多问题。

2对形成问题原因的分析

2.1校园快递市场接近寡头

市场很多校园快递点数量少,在市场结构方面接近寡头市场。符合寡头市场的特征:厂商的数量很少,每一个点在市场上都占有非常大的份额;厂商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每个快递点在做出决策时,都必须考虑其他点会做出什么反应;由于学校政策的原因,新点进入非常困难;非价格竞争激烈,因为快递价格不能随意变动,非价格竞争就变得非常激烈。学校其他人员或者学生想提供高校快递服务进入校园几乎不可能,限制了自由竞争。

2.2学校方面缺乏管理

学校管理中一定要遵循市场规律,要使快递管理规范精细,就必须建立在制度化的基础上,学校管理者务必要建立起一整套快递管理制度。在制度建设上,要特别注意让学校的规章制度建立在可行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学校收取较高的门店租金费用,出于利益必须保护商铺的垄断地位,排出了自由竞争,这样做使得很多同学校外去找快递公司,最后会导致校内快递业务量的损失。除此以外在组织方面,学校对校园的物流缺乏统一管理,也没有专门收发快递的部门,学校也没有专门的文件,除了收费任其发展。

2.3大学生服务维权意识不强

快递公司主要营业范围为文件与包裹,校园大学生作为消费群体往往表现不够理性和超前消费,对快递公司的服务要求不够精细,使得部分快递公司与人员忽视了良好的服务。出现服务质量问题后大学生不愿为了维权多浪费时间和精力,再加上大学生涉世不深,对待快递企业过于理想化,不懂得提前去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益,即便在被侵权后也不知道该采取有效的法律武器去维护自己的权益,时间久了之后往往不了了之。

2.4快递公司方面的原因

学校方面缺乏管理快递赔偿金额少,服务时间不稳定,高昂的租金费使得快递点的物流成本难以控制,在各个高校快递网点发送能力不足导致了快递公司送货效率低下。快递基层员工职业服务水平较差、师生维权意识不强等因素助长了快递公司服务不规范。物流作业量增长迅速,使得快递公司更多考虑如何布点来满足基本需求,并不急于考虑提高服务水平。

2.5人员素质不高

特别是基层业务员和基层管理人员文化程度不高。物流快递公司一线基层从业人员工作辛苦,工作压力大,对企业忠诚度不高,人员流动性较大。物流快递公司管理人员的问题在于管理者综合素质不高,很多管理者依靠最开始创业的资历晋升到了管理者岗位,但他们限于自己的水平,普遍骄傲不逊、妄自尊大,给快递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阻碍。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会影响企业的战略战术决策与服务水平。

3破解校园快递难题

第一,未来的终端配送模式是采用商店便利店、共同配送等形式积极开展送货上门服务、拓展寄送业务和代购、代送礼物等个性化服务。校园快递点应该努力降低价格和改善服务态度。一般小而轻的快递不提供上门服务还可以,但是对于重件,很多快递公司很少能够每日提供上门服务,要求客户自取,这会引起很多消费者的不满意。第二,学校的政策校园应该开明,秩序必须规范。搞垄断并不能为企业和学校带来高效率,校外还有很多的快递公司,而且长时间的垄断也不利于校园商铺的发展。杂乱无章的快递公司点,极易给校园环境的稳定造成不安定的因素,学校要制定规范的秩序。第三,收货模式作为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传递方式可以成为解决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的关键。具体实现形式可以概括为两类,即公共储物柜和私人(专用)收货箱。国外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自提方式是通过公共储存柜实现的。而国内校园快递依赖公共储物柜目前是无法实现的,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取货模式,把配货上门与自提方式结合在一起,在配送点实现送货。例如阿里巴巴开展的“阿里巴巴服务站”试点业务活动,是专门提供校园快递系统解决方案,服务站以提供快件收发、自提等服务方便高校学生取件和寄件。校园小邮局采用信息化运作,将即时信息以手机短信的形式通知收件人,领取人到小邮局报上短信密码即可取件。第四,该学校以创业项目为主导,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成立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物流运作室,下一步的工作将引入类似小麦公司的业务合作模式,将很多快递综合在一起。物流运作室提供便利的办公条件,运作室里面配有电脑、办公桌椅、货架、托盘、电子称等一系列的硬件设施仓储场地。而且有很多的老师为创业教育和快递公司提供智力支持,学生、教工、企业可以增进了解、互相学习。为了让快递公司更好的落户学校,学校可以从工商注册到代申请许可证,从办理贷款、保险等流程一路为其提供各种协助和便利。

4结语

学校物业管理难点篇3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22日

物流产业作为我国新兴产业,近十年高速发展。物流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井喷式的增长,高等院校面向市场需求,纷纷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不可否认,物流管理专业在高校中的开设,为我国物流产业人才的需求解了燃眉之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高校物流类专业人才培养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或实践教学环节难于真正落到实处)、师资队伍本身在实践能力上的缺失、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物流产业的需求脱节等。物流产业发展的不均衡性,导致高校物流人才培养外部条件存在巨大的差异。珠三角、長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或中心城市物流产业相对发达,所在地物流类专业在产学研对接中有先天的优势,而处在内地的二三线城市的地方性高校,物流产业欠发达,物流人才培养外部环境上的劣势显而易见。在物流相对不发达地区,一方面地方物流产业发展急需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来推动;另一方面物流专业人才难培养,培养出来的又留不住,形成了恶性循环的局面。以笔者所在的三峡大学为例,学校处在湖北西部水电重镇宜昌,经济发展水平在湖北有一定影响,但与沿海发展地区相比,又有很大的差距。物流产业作为宜昌的支柱产业之一,政府高度重视,近些年发展速度较快,但较之沿海城市,物流产业总体水平较低。三峡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存在地方性院校存在的典型问题,如难于在本土找到高水平的物流实习基地,毕业生留在宜昌本地发展的数量较少,双师型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较低等一系列难题。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是地方性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2013年教育部召开的三次重要会议主题重点突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加快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加快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加强校企合作,是培养新时期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研究地方性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与本土物流产业互动融合发展的一般规律,探寻地方性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深度融合的机理、模式与保障措施,为地方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实践提供可资参考的方法理论,促进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同时,助推地方物流产业发展。

一、地方性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与本土物流产业互动融合的动因与机理

(一)合作互动中地方高校物流专业的诉求。校企合作动机来源于内外两个方面:内部主要是教学资源需要低成本的更新,高校核心竞争力形成需要调动一切社会资源,打造学生培养价值增值的动态网络;外部因素来源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需要校企通过对接培养创新人才。地方性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中因为高水平的实习基地的缺失,而造成培养过程中实践环节难以落实而影响培养质量,迫切需要与物流企业合作建设高质量的实习实训基地来填补人才培养的短板。同时,高校也需要一批既懂专业理论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在现有高校教师主要来源不变的条件下,也必须通过与产业的融合来培养。同时,从学生就业角度看,高校也需要加强与企业的互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也需要通过企业的实践来实现,因此企业也是高校的科技试验田。

(二)合作互动中本土物流企业的诉求。物流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其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如何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这一关键目标,与高校物流专业的互动,也必须围绕这一目标。在这样的逻辑下,物流企业与高校物流专业的互动,主要诉求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与高校的合作,获得高校的智力支持,通过高校的科研成果在企业转化实现企业更好的收益,同时通过智力资源改进企业的管理,帮助企业发展等;二是高校的物流毕业生作为优质的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之一,也是物流企业最想获得的高校资源。此外,企业与高校互动,对于地方物流企业而言,可以提高企业的层次和社会影响力。

(三)地方高校物流专业与本土物流产业融合的现实困难性。我国物流的总体特点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物流产业相对发达,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物流产业也相对落后。地方高校通常处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物流产业总体还处在较低的业态水准,物流产业以小散弱的家族企业为主,鲜有高水平大规模的企业。这也导致高校与地方物流产业的互动融合中双方诉求难以完全匹配。高校人才培养所需的业态水平较高,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的物流实习基地本土比较难于找到。对本土物流企业而言,发展提升需要大量的物流专业人才,而本地高校物流管理毕业生就业却又瞄准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导致本地培养的人才留不住。物流企业小散弱是否意味着不能为本土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所用,地方性高校毕业生是否一定要到沿海才有发展空间?地方性高校物流专业真的难于与本土物流产业融合发展吗?从笔者所做的前期调查和实践来看并非如此。地方高校物流专业与本土物流产业有互动融合发展的内在诉求。

二、地方性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与本土物流产业互动融合的模式、路径

(一)互动融合的模式。由于地方物流产业中以小散弱的物流企业为主,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都比较弱,无论从地位的对等性还是从需求的契合度上都难于找到与高校对接的理由,因此在与高校的对接中往往缺乏积极性。因此,地方高校物流专业必须主动迈出对接的第一步,利用自身在智力资源上的优势积极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助推企业发展,同时引导并指导企业参与到校企深度合作中来。从企业提升、师资互助、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多个口径,推进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与地方物流产业互惠互利合作,通过由浅入深,渐进推进的方式实现校企融合发展。高校主动、企业受益、合作参与、创新模式、互利共赢,是融合发展的必然思路。

(二)互动融合的路径。基于物流管理专业自身的特点及本土物流产业的实际,采用多接口、渐进式互动融合的发展路径比较切合实际。以物流企业集聚的物流园为切入点,通过高校与物流园区的合作,让教师以物流园区企业为平台,深入园区中小型物流企业,助企业管理提升,同时园区成为高校物流人才培养认知实习基地。在正面效应获得的基础上,可进一步鼓励物流企业家走进高校,通过管理培训、在职学习等方式,为本土物流企业家在理论素质提升,学业进阶上提供帮助,让本土物流企业家认识到知识在物流企业经营中的价值。在前面工作做好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吸纳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让学生能够更深入的了解物流实践,同时也让学生在企业实习深度参与的过程中更多了解企业,培养与企业的感情,在后续的就业中提高留在本企业发展的几率。此外,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多征求本土物流企业家的意见,让企业家能深度参与到高校物流人才的培养中来。

三、地方性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与本土物流产业互动融合的保障机制

(一)建立政-企-校三方联动沟通机制与制度框架。校企深度融合落到实处较难,能够长期维持更难。需要配套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通过政府在推动校企对接中的指导性作用,建立政-企-校三方联动的沟通机制及形成校企合作的制度性框架来保障校企融合发展的可持续性。校企对接融合发展,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发展中需要补齐的短板。但问题是,高校与企业双方都没有能力去要求对方与自己合作以及怎样合作。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就应该发挥其在校企融合中的指导性作用。通过政府牵头,建立政-企-校三方联动与沟通的平台,让校企双方在一个更权威的制度性框架之内进行合作,双方合作的意愿动机才更强烈,合作的有序性,常态性才能有保障。

(二)建立校企融合双边激励机制与配套措施。政-企-校三方合作机制只提供了一个平台,如何让合作富有成效,还必须要有双边融合的激励机制与配套措施。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在政-企-校三方合作框架下,建立一套以校企双方融合发展关键诉求满足度为主要指标的激励机制来保障政府参与下的校企融合发展的可持续性。校企融合发展中,高校关注的是产业资源能否有效地为人才培养所用,可以通过实习基地数量,学生人均企业实习时间、企业管理层作为导师指导学生的数量和时间等来衡量校企融合中企业对高校物流专业的贡献。而企业看重的是高校的优质智力资源及高校的品牌效应,则可以通过高校为物流企业提供的优质毕业生数量、高校教师为作为企业发展顾问时间、为企业发展及管理提升咨询项目的数量、高校为企业提供人才培训的学时人数等指标来衡量高校对本土物流企业的贡献,并通过政府税收优惠、校企合作补贴、企業家社会荣誉、人才优先满足、双师型教师的奖励等配套激励措施来保证校企双方在融合发展中的积极性。

(三)强化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法规建设。诸多国外应用型高校办学经验表明,强有力的立法是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最有效手段,也是校企间深度融合良性发展的根本保障。德国职业教育成功很主要的原因在于其一系列的关于职业教育的强有力的法律规定了企业在人才职业教育中的法定义务。德国有《职业教育法》、《改进培训场所法》、《职业学院法》规定政府设立产业合作委员会监控校企合作,规定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可免交部分国税。地方性物流本科专业与本土物流产业的融合,除了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法规外,地方政府也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将国家层面的指导性政策在本土具体化,来更好地指导地方高校与产业的融合发展,让高校与产业融合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四、三峡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与本土物流产业互动融合发展实践

(一)专业主动融入物流产业,助推本土物流产业发展。近几年,三峡大学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充分利用本土物流产业资源,实现双方持续良性互动融合发展,主要做法如下:物流管理专业以三峡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契机,鼓励教师走进本土物流企业,承担物流企业发展顾问,促进了物流专业与本土物流产业交流与互动,提高了专业在本土物流产业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物流专业教师走进宜昌本土物流企业老周物流、三峡物流园、晶海物流园、爱奔物流园等企业,担当企业顾问,为企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得到了企业的普遍好评,同时也扩大了三峡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在宜昌物流界的影响。

学校物业管理难点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物流管理;人才培养

0引言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高职教育具有“教育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出符合企业和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生产、服务、管理”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1]。物流行业融合了生产、运输、仓储、信息等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操作型人员。目前就业市场上,一方面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另外一方面企业面临着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供需矛盾,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同时满足企业的用人需要,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1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现状

1.1校企双方的合作理念存在差异

首先,高职院校作为教育的主体方,对校企合作缺乏正确的认识,校企合作往往拘泥于表面形式,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也没有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和企业签订实习合作协议,仅仅是为了完成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规定或者完成上级部门的评估要求,协议所涉及的实质性内容不多,可操作性不强,学校忽视了企业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导致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其次,大部分物流企业规模不大,校企合作意识淡薄,把校企合作当作招聘员工的一种途径。企业不注重、不参与到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认为人才培养是学校单方面的任务,企业只选人不育人,忽视了校企合作中企业方对人才的培养[2]。

1.2校企合作双方目标不一致

物流企业的直接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在目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背景下,企业在用人观念以及用人制度方面较为急功近利。如果不能较快产生经济效益,企业一般不太愿意接收学生进行实习。同时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企业要派专门的人员指导学生实习,浪费企业的人力、物力;此外,企业还担心在实习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而学校方以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由于双方目标的差异,合作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冲突。

1.3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

校企合作长期、稳定的开展,必须要建立起健全的管理体制,对校企合作双方进行长效、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但现阶段,校企合作双方的关注点没有聚焦在相互帮助、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上,还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合作体系,无法达到校企双方共赢的态势[3]。虽然,现阶段教育部门、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校企合作一系列的政策性文件,但这些基本都是指导性意见,尚未将具体措施、规定、方法落到实处,且文件中对企业方的优惠政策以及对学校方的支持力度,取得的效果都较为有限。

2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困难的因素分析

2.1校企合作外部条件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尚未形成合理的运行机制,缺少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依据做支持。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获得的收益不对等,企业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出现了“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这些外部条件的欠缺导致物流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难以向前推进。

2.2学校方合作能力不强

学校教师队伍在校企合作的开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任教师缺少物流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和技术,不能为企业解决其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专任教师大部门时间都用在学校日常的教学、科研事务中,两方面因素使得企业缺少合作的热情[4]。

2.3企业方合作参与积极性不高

与学校进行校企合作的企业数量可能较多,但很多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为便宜的劳动力,不想也不会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这些企业校企合作不稳定,经常出现企业退出校企合作。由于企业和学校追求的目标不一致,在企业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时,也会使得校企合作难以推行[5]。

3南京城市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机制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是一所公办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创建于2006年,学院一直秉持着培养实践操作型、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经过这些年来的全院师生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物流管理专业被确立为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群核心专业、南京市重点建设专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培养出了大批专业知识深厚、服务技能娴熟的物流专业性人才,但在专业发展和职业建设过程中也出现过以上问题,现对学院物流管理专业采取的校企合作机制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如下:

3.1构建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学院构建了由“政府、物流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四方组成的校企合作组织结构。学院与南京市物流行业协会开展深层次的合作交流,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借助物流协会的广泛资源,为学院和当地企业的校企合作提供了便利。此外,发挥学院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教研室主任、教师的人脉资源,很多老师借助于自己的社会资源联系当地有意愿和学院进行校企合作的物流企业,推进学生实习实训的开展。目前,已经有多家企业和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包括苏宁云商、宜家家居、京东物流、孩子王、苏果超市、萱子饰品、宏图三胞等。学院为每家校企合作企业指定一位专门的实习基地责任老师,负责与企业、学生沟通交流,准确掌握企业需求,了解学生就业意向,为企业、学生、学院三方信息的交流牵线搭桥,确保长期企业顶岗实习、短期企业实训能够有效平稳的展开。

3.2推进“四阶段递进、学训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物流管理专业采取基于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2+2+1+1”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2+2+1+1”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是指:将高职教育的六个学期按照能力层次的要求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大一两个学期(2)的校内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学习阶段;第二阶段:大二两个学期(2)的物流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期间包括校企合作企业的短期实训、专业课程的校内实训、组织学生企业参观学习以及参加省市的职业技能大赛等,增加学生对物流企业和物流岗位的直观认识;第三阶段:大三第一个学期(1)校外长期顶岗实习,企业、学生双向选择确定顶岗实习单位和岗位,其中实习时间不少于6个月,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将理论知识融入具体实践操作中;第四阶段:在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习结束后,一部分学生会继续在原来实习的岗位上实习或者和单位签订正式工作合同,另一部分学生会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就业单位。

3.3建设“校企融合、信息双向传动”的教学平台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校企融合、信息双向传动”的信息化平台,将物流工作实际操作中的场景和遇到的问题融入物流专业课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对物流工作岗位有个直观的认识。学院专任教师在物流专业理论知识方面有优势,物流企业技术人员的优势在实际操作的熟练性和工作岗位的专业技能。往往专职教师在实际操作和专业技能运用方面不如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同时,企业技术人员往往能做好,但不一定能指导好、讲解好,也不定熟悉其中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这样对专职教师和物流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对接,相互学习、信息共享,形成信息的双向传动平台,实现“专职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取长补短、双赢的局面。同时,学院学生毕业论文实行“双导师”制,即一位校内专职教师,一位是学生实习单位企业工作人员,实现校内、校外共同指导,双方相互学习。通过企业、学校系列的合作,提高了学院老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从中获益更多,将校企合作落到了实处。

3.4发挥物流管理专业的引领带头作用,推进物流专业群建设

财经与商贸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群涵盖的专业有物流管理、连锁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以及商务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中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成果等都可在其他三个专业中进行开展和实施,从而推进南京市现代服务类专业群的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实现以点带面,全面渗透,逐步全面开展的局势。

4结束语

校企合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学校、企业共同努力,同时离不开政府、物流行业协会正确的引导和支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设计、实训实习等方面要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紧跟物流企业的需求,多形式、多层次的与企业进行合作,加深校企资源的相互开发和使用,实现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的局面,为我国物流行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志强,朱桥艳.“珠三角”区域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现代服务业专业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5(5):4-8.

[2]黄才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3):66-69.

[3]陈玉芳.物流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科技经济市场,2014(10):156-157.

[4]李英.物流管理专业深度校企合作的路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4):170-172.

学校物业管理难点篇5

(一)实用教材少,难以满足教学需要

因为“物流热”,市场上物流管理专业书籍种类繁多,水平参差不齐。教材和教辅版本多,内容雷同几近抄袭,缺少规范性的基础教材和理论性强的专业教材,部分教材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特别是物流实训教材异常缺乏,真正符合高职特色与教学要求的物流专业教材较少。同时,现有高职物流教材许多是本科教材的“压缩饼干”,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大多和区域经济、物流行业和职业发展联系不紧密,不能适应教学需要。另外,有些教材内容枯燥、陈旧,或是外国教材的原版翻译,与我国物流行业企业的现实状况相差甚远,不但给教师的教学带来难度,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

(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由于高职学生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物流管理专业又是一个跨多学科的融合性专业,因此需要一支既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备大量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才能胜任教学工作。因为物流专业历史短,专职教师中一部分人是由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甚至是计算机等专业经过短期培训或自主学习后转行而来的,物流专业知识底蕴不足;一部分人是通过招聘而来,起初是本科生,近年来研究生占有一定的比例,从学校毕业就走上讲台,既缺乏教学经验,更缺少企业工作经历;整个师资队伍中高职称的教师少,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教师更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从物流行业企业聘请兼职教师,承担实习实训教学工作。但兼职教师队伍的聘请、管理以及培训缺乏有效机制保障,一些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缺乏,教学素养不高,从而造成教学效果不佳。

(三)实习实训条件落后,难以形成操作技能

物流管理专业应用性较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现代化的物流设施设备,熟练使用物流信息技术。为此,既需要有技术含量高、软硬件条件好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又需要有足够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需要。许多高职学校囿于师资、资金的约束,校内实习实训仅是用一些简单的相关设备或软件进行业务模拟操作,实践教学难以得到保障。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中许多不过仅仅是学校在企业挂牌而已,校外实习实训更加难以保障。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往往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偏重理论教学,侧重知识的系统性,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较少,导致学生没能学到应有的技能,没能形成实际操作技能。

(四)企业参与不够,难以深度开展校企合作

在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下,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无疑会直接增加高职院校的办学成本,影响其经济效益和办学效益。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认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义务,不愿为人才培养支出成本,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尽管高职院校意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但由于学校和企业是不同的两个利益主体,受不同的利益驱使,校企合作不易深入开展,一般比较松散。此外,绝大多数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很难批量承担学生实习实训,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差异较大,客观上也阻碍了校企之间的有效合作。

二、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对策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定位专业特色

由于办学历史、院系和专业设置、地理位置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不同的高职学校在不同的学科专业、教学设施与设备、社会资源以及市场对人才需求等方面拥有各自的优势。在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时,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办出专业特色。首先,培养目标要明确。物流专业涉及面广,包含的环节多,高职院校要结合已有的办学条件和优势、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布局和物流资源,主动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市场调研和专业细分,确定培养目标,打造区域特色品牌专业。其次,课程设置体现特色。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状况及其未来变化设置课程体系,淡化知识的完整性,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在技术和方法方面下功夫,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下功夫,在职业标准与岗位要求相对接方面下功夫,在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下功夫。第三,教学内容选择以岗位要求为重点。分析物流岗位需要的技能和知识,与岗位技能衔接起来选择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尽可能贴近工作岗位,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还要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行业岗位适应和转换能力。

(二)内部培养与外部聘用相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开设时间比较迟,师资力量薄弱一直制约着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可以通过多种措施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整个队伍的教学水平。一是对于从其他专业“半道出家”转岗而来的教师,可鼓励其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或优先参加各种专业培训,或参加科研活动,或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以提高其专业知识素养;二是对于新进教师,可以委派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教师“以老带新”,带领和指导新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帮助其成长起来,增强团队整体素质,助推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三是要积极吸纳优秀人才。可以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吸收适合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优秀人才,也可以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引进一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及时添加新鲜血液;四是定期、分批地派遣缺少实践经历的教师到企业锻炼,在企业一线进行实训操作,既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形成实践操作技能,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五是学校要积极主动从物流企业聘用一些具有理论基础的技术骨干和技术能手来校担任实习实训兼职教师,进行实习实训教学,改善师资结构,增强实践教学力量。

(三)自编或选择实用性教材,提高教材质量

教材建设应本着“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原则,紧跟物流教育和物流行业发展的趋势,服务一定的职业岗位(群),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行业企业对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高职教师了解学生基础、高职教学规律,熟悉编写教材的基本规范,而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熟知行业的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掌握大量新鲜实例,把两者结合起来,既反映行业职业的要求,也反映教育教学的要求,有利于教材编写。可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深入物流行业企业调研,分析专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同行业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合作,编写实践性较强的具有学校和行业企业特色的校企合作教材;高职院校也可以组织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对物流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首先编写讲义,形成教材的基本框架结构,在讲义使用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和修改,逐步完善,然后形成教材,使学生能学习到最新的、实用的物流专业知识和技术;当然,还可以根据学校的专业定位,有目的地选择具有行业企业特色,体现时效性、实用性、适用性的教材。

(四)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创造更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很强,实践教学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桥梁。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构建实践教学平台,能够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一是加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加大资金投入,与专业方向相匹配,扩充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规模,添加实习实训设备和软件,增强校内实践教学条件。二是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职院校特别是经费比较紧张的高职院校,应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主动联系那些规模比较大、技术力量比较强、软硬件比较好的企业,合作建立适量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外实习实训机会。三是尝试与兄弟院校合作。不同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特色不同,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上也各有千秋,要积极探索与兄弟院校相互开放实习实训基地,取长补短,实现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共享,达到共赢。

(五)以利益为驱动,促进校企深层次合作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市场经济下,校企合作必须以利益作为驱动。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过硬的软硬件条件和充足的资金,在校企合作中优势比较明显。打铁还须自身硬,学校必须要能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项目攻关、员工培训等服务,同时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为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才能对企业有吸引力,才能找到和企业的利益结合点,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才能顺利开展。因此,学校需要转变观念,尊重企业的利益,立足双方共赢的思路,增强为企业服务和提供人才的能力,和企业积极沟通,才能深化校企合作。

三、结束语

学校物业管理难点篇6

由于自身素质及学习基础等原因,一般来说高职学生工作后的起点较低,职业上升曲线比本科生更平缓,图1能够说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有不同的职业上升曲线。由图1中能够看出,总体来看高职生由于职业上升曲线的限制,对战略规划与决策管理以及较为复杂的管理层次的知识能力需求较少,主要还是初级操作和简单管理知识,因此课程设置中此类“实务操作”性质的课程较多,而在本科课程中常见的规划类(如物流系统规划、交通规划)和数学及数据类(运筹学、数据库原理)的课程内容在高职层次课程中一般没有。同时,尽管有些课程名称高职和本科的相同,但是其讲授深度和内容相差很大。当然也会有少数的高职生其职业上升曲线也能达到甚至超过本科生的平均水平,但是课程设置针对的是大多数高职生,因此这少数优秀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学习需求只能通过其他途径来获得满足。

2影响因素二———院校所在区域物流状况

不同区域的物流发展阶段和侧重点不同,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当中本地(或就近)生源以及毕业后留在本地(或就近)就业的学生比例一般较高,所以物流管理方向设置应考虑与区域物流发展形态及用人需求相衔接。以下通过表2来说明这一点。

3影响因素三———院校的行业背景

很多高职院校曾经附属于某个大型企业或者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因此相比本科院校其行业背景特征更加明显。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方向设置和课程设置应该充分利用这种背景,这样能在就业、校企合作等方面占据优势(如表3所示)。

4影响因素四———物流技术进步

从学科属性上看,物流管理属于应用性非常强的边缘叉学科,因此课程当中应该将最新的物流设施设备、物流技术涵盖进去,以帮助学生适应毕业后的工作岗位并获得认可。尤其是对于高职层次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更是如此,因为高职毕业生工作单位多为民营企业,利润至上的观念和“跳槽”的高频率使得民营企业不希望招到“生手”,所以不能给毕业生像国企和事业单位一样长周期的“适应期”,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当中考虑实习课程和工作岗位的“接轨”。表4即说明课程内容应和物流技术进步保持同步。

5影响因素五———师资和实训条件的限制

在某些情况下一些课程(或某些课程内容)有开设的必要性,但是由于师资条件和实训设施设备的限制不具备开设条件。主要是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教师本身没有接触过实际的工作,仅凭临时的理论学习而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很难讲出来有用的知识,更不用说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能力;另一方面即便教师具备了讲授该课程的能力,但是该课程的实作性很强,不通过身临其境的实际工作环境的感知、实际设备和实际软件的使用难以掌握相应的能力。

6综合分析

学校物业管理难点篇7

关键词高校住宅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业主委员会监管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6.01.007

problemsandConsiderationsonthemanagementoftheSpecial

maintenanceFundsfortheResidentialBuildingsinUniversities

GUDewen

(nanjingtech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1816)

abstractaccordingtotheactualproblemsencounteredinresidentialmanagement,thebackgroundoftheestablishmentofspecialmaintenancefunds,combinedwiththecurrentsituationofhousingtypesandmaintenanceinuniversities,thepaperputsforwardtheideathatisbeneficialtotheoperationlevel,expectingtocrackthedilemmaofstartingspecialmaintenancefund.

Keywordshousinginuniversities;specialmaintenancefundsofhouse;ownerscommittee;supervise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富裕了的国民愈来愈重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安居乐业成为首选。特别是近十年来,房地产增值效益凸显,身兼居住与投资功效的住宅,在家庭资产结构中占据的比重愈来愈大。

但是,随着住宅“年龄”的增长,其出现许多“生病”迹象,高层建筑物电梯、消防系统、智能化系统等更是问题频发,要彻底“医治”好,就必须投入维修费用进行维修保护。此时,业主对自己住宅的“养老金”与“保命钱”――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也日益被关注。住宅管理部门透明公正运作这笔关乎百姓住宅“百年大计”、“沉睡”着的资金已势在必行。

1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产生、建立的背景

90年代以前,我国各项民生实行计划经济,城镇居民的供职单位根据单位房源、分房规则,分配住房给员工居住使用。90年代以后,随着住房体制的改革,企事业单位将员工享有使用权的家属楼、宿舍区等住宅卖给了员工,不再负责房屋的维修,社会化的物业公司实行有偿服务与管理。而“生大病”的房屋要“医治”,需要维修经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便顺应而生。

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维修基金概念。1998年12月16日,原建设部、财政部联合颁布的《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住宅维修基金的使用项目。2007年3月16日颁布、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第62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明确指出:维修资金属于业主共有。

2007年12月4日,原建设部、财政部以165号令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表述,交存的主体,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标准,并从使用原则、比例分摊、使用程序、应急维修、列支排除项、增值滚存等方面,给予了详细的规定。

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衍生的过程可以明晰,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更新和改造,全面进入住宅日常维护的管理体系中。

2高校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

2.1高校教职工住宅类型及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现状

目前,高校教职工住宅一般有三种类型:第一种基本上都是1998年11月30日前的房改房,即享受国家房改优惠政策购买的已售公有住房;第二种为没有个人产权证的新区工作用房;第三种为学校租赁给住户的未售产权承租房。

第一种类型房改房,高校教职工购房时按照其专有部分建筑面积缴纳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学校代表售房单位从售房款中一次性提取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经当地物业管理部门批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自行存管在学校财务专用账户里。第二种类型新区工作用房,没有个人产权证,其性质为一次性付清房租永久或一定年限的租赁。其维修资金的归集直接交到学校财务专用账户里。第三种类型承租房,实质是周转房性质,学校只收取住户少量的租金而未收维修费用。

三种类型的住宅,房屋权属性质不同,维修费用提取存在差异。因此,作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管理者,在实施维修过程中如何把好舵,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2.2高校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的难点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沉睡”多年,与房屋缺少维修经费的矛盾日益凸显,物业公司和业主迫切希望有法宝来破解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的难点。

难点一:一户不同意,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动不了。

房屋“生大病”需要的维修费用非常多,可学校的住宅管理、工程维修部门无权动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必须由业主委员会按照《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要求涉及维修的所有住户签字,如果一户不同意,动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计划只能搁浅。目前,很多高校都未启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根本原因在于业主对是否启动不能达成共识。

“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和“业主大会依法通过使用方案”的规定,充分体现了使用程序的民主性。但是,由于所涉及维修的项目与某些业主关联度不大,房屋出租找不到房主表决,更多的业主对公共事务冷漠,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程序复杂等等因素,导致业主诸多不同意见,否定启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有观点认为,教职工购买房改房和一次性付清房租租赁新区工作用房时,缴交的维修资金存管在学校财务账户里,利息都归学校了,应该由学校包揽房屋维修费用。

房改时学校代表售房单位,根据购房人工龄越长,房龄越长,房价就越低的政策,住宅福利性质出售给教职工。为此,个人缴纳的维修资金占缴纳总房款的比例也就越低,这在当时物质生活还匮乏的年代,能以这样超低价格购买到属于个人所有的住房,引得无数年轻人的羡慕。实际上,根据购房人工龄、房屋折旧率调节的房价导致的结果,就是购房人和售房单位共同归集的维修资金因购房人工龄越长反而总量不多,这为日后这些老旧房屋巨大的维修费用缺口埋下了资金危机的隐患,这是当时购房人没有想到的。在当今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年代,学校每年专项拨款用于住宅区的维修费用,远超财务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账户里总资金的结息收益。

还有观点认为,业主委员会及业主大会组织不规范、能力不强,专业素质不高、业务不熟悉,存在业主委员会主任与物业服务公司相互勾结、侵吞、挪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风险;其次,缺少有效的监督部门实施审计。因此,学校使用管理、监管这笔“养老金”、“保命钱”,教职工放心。

作为代表和维护小区业主合法权益的民间组织,业主委员会在运作过程中,确实存在诸多不规范问题,如:业主委员会形同虚设,无凝聚力和战斗力;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无法有效运作;没有上级、无人能管,擅自决定重大事项,严重损害了业主合法权益;与物业服务公司联手,骗取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进行共有部分的维修,出租住宅区共有部分谋私利等事情屡见不鲜等等。但是这些不规范问题,在高校知识分子居住的住宅区是可以通过制度规范约束的,这也是高校住宅管理部门今后需要深入探究的。

笔者认为,上述两种观点,其实质是患上了“依赖综合征”。教职工早已习惯享受学校上门无偿服务,工程维修随叫随到,方便快捷;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安全的保管在学校财务账户,每年学校还有专项经费补贴住宅区的大、中修,审计部门是这笔资金的保险锁,这些都是教职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启动不了的根本原因。

难点二:房改房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总额少,后续续交极为困难。

高校房改房小区内的道路、地下排水管等,房屋屋顶、墙体等几乎都处于待修状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总额少,教职工担心本就有限的资金会很快花完。此外,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余额不足首期交存额30%时,续交的对象是否包含售房单位,至今没有明确说法。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本就不愿意动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教职工,更不同意续交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难点三:很难找到认可的维修企业实施维修。

目前,已实施社会化物业管理的高校住宅区,按照物业管理行业的普遍行规,物业服务公司自行承担单件单项500元以下的维修项目;按照维修流程,学校负责维修单件单项超过500元以上的维修项目。目前,学校住宅管理部门承担、工程维修部门实施维修,每年学校专项经费支付了所有住宅区的所有维修费用,至于找哪一个工程队维修,教职工业主完全不用过问。

一旦启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所有的维修工程都必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其操作程度极为繁杂,教职工业主不赞同。

难点四:第三种类型的承租房租赁给住户时未收取维修费用,目前学校包揽了该类型房屋的全部维修。

教职工业主不同意承租房“不劳而获”享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其有违《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受益人和负担人相一致的原则”。

3破解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启动难的一些思考

3.1民主选举,规范运作

高校房改房业主都是学校的工作人员,业主委员会成员由学校从中指定人员担任,新区工作用房住户委员会成员,经过全校公开选举产生。这些成员在学校也担任着相应的职务,其责任感与使命感比较强,高校启动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具有水到渠成的优势。

3.2专户存储,滚存使用

高校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分学校自行管理和市房地产管理局委托管理两种管理形式。学校自行管理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以物业管理区域为单位,按幢建帐;业主交存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按房屋户门号设分户账,核算到户,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投资增值收益、共用设施设备报废后回收的残值转作本金,积少成多,夯实了资金基础。

3.3规范招标,监管维修

业主委员会根据物业服务企业每年提交待修项目的维修方案及预算,执行学校招投标流程,在涉及维修的2/3以上业主(住户)满意的情况下,完成维修。业主(住户)委员会每年定期公布资金的使用明细账目,审计部门给予审计督查,上好安全使用的“保险锁”。

综上所述,启动和使用高校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是切实可行的,其妥善运作,关乎每个教职工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房屋安全使用效率,延长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使用寿命,维护教职工业主财产利益,高校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科学合理使用的后续作用将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2003年6月8日国务院第379号令《物业管理条例》.

[2]2007年3月16日第62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3]2007年12月4日原建设部、财政部165号令《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

学校物业管理难点篇8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供需之间存在结构错位。其中,主要的问题是供给错位,即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特殊领域物人才培养不足和高层次人才奇缺。据此,提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走差异化之路、紧跟行业需求和尽快步入高端三方面建议。

【关键词】

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供需结构

近年来,现代物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促生了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强劲需求。不过,很多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不好。这主要是由于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不相匹配所致。换句话说,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供需之间存在结构错位。

1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供给错位

由于需求无法改变,所以只能从供给中找问题。从人才培养角度看,物流管理人才供给错位主要体现在同质化严重、特殊领域和高层次人才奇缺。

1.1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

目前,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很多,主要分为本科类高校和专科类高校。专科类高校重技能培养,所以他们的人才培养更专,很多都有自己的特色,并与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由此,专科类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率很好。但是,本科类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程度很高。尽管有一些本科高校开设采购物流、港口物流、国际物流等物流管理专业方向,但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并没有将采购、港口和国际等专业特色突显出来。这种人才培养的同质化,一方面加剧了高校同专业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也不能有效满足企业对差异性人才的需求。例如,在天津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十余所高校中,除个别高校外,绝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没有本质区别。其实,所有高校都能基于自己的特色及区域需求来设定物流管理专业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1.2特殊领域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不足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并没有从特殊领域物流人才的需求角度去考虑问题。例如,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物流人才需求量很大,但是相应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高校很少。类似地的,还有物流成本管理人才、物流金融人才、国际物流人才等。尽管有某些高校开设了国际物流、采购物流等专业方向,但是他们并没有从企业需求角度对这些专业方向进行及时调整,也没有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高校必须转变观念,不能还是延续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大方向不变,必须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特殊需求角度寻找合适的专业小方向,并据此设计对应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师资等。为此,我们必须基于企业需求对物流管理专业进行方向分解以满足差异化的人才需求。

1.3高层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欠缺

高层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主要指的是战略型物流人才。他们具有前瞻性思维,能够从全局把控物流活动,从战略高度分析和把握行业的发展趋势。物流企业在招聘中发现物流配送总监、市场拓展总监、仓储经理、采购经理、国际货代销售主管等高端人才十分紧缺。这些高端人才很显然都必须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例如,物流配送总监通常需要有8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实战经验必须由社会大学来去培养,这种客观问题很难由高校解决,但是高端人才也不能缺少相关的理论素养。不过,我国对于物流管理高端人才的培养体系缺失。大家都很清楚,高校中有emBa、mBa、mpa等提供的高端人才继续深造机会,但是很少有专属于物流管理相关领域的课程。这无形中阻碍了物流管理专业高端人才的发展。

2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针对上述提及的供给错位,必须从走差异化之路、紧跟行业需求和尽快步入高端三个方面来优化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2.1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走差异化之路

为避免同质化,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差异化,具体的差异化路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于高校特色与优势找准物流管理专业小方向。例如,天津市民航学院的特色显然在航运方面,为此可以从航运物流角度进行重点建设。而天津财经大学的特色在于会计与金融,为此可以开设物流金融与物流成本等专业小方向以进行差异化人才培养。绝大多数高校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为此可以考虑是否能基于这些特色与优势设立物流管理专业小方向。二是,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设定物流管理专业小方向。例如,江浙地区的电商很多,那么电子商务物流人才需求会有强劲,为此隶属这些地域的高校可以设立电子商务物流方向。而对于天津、上海等港口城市,港口物流人才需求量较大,类似地可以设立港口物流方向。

2.2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紧跟行业需求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并不能固守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根据行业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设计等。现在,绝大多数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基本一致,并没有本质区别,尤其是在课程设置几乎完全一样。尽管有些高校提出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但是他们并没有相应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等。为此,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有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战略眼光,并根据行业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二是,根据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对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师资队伍等进行科学调整;三是,找到针对性强的物流企业与其洽谈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最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2.3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尽快步入高端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高端需求旺盛已成既定事实,但是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并不健全。这就要求高校在现有的高端人才培养体系下融合物流管理专业高端人才的培养。这一方面需要相关部分从政策上加大对物流管理专业高端人才培养办学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需要高校整合各方资源开发物流管理专业高端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相关支持政策的出台难度较大,我们很难左右。但是,在利益驱动下,高校完全可以借助当前高端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进行物流管理专业高端人才的培养。例如,emBa和mBa可以开设物流管理专业方向,将培养重心聚焦于高端物流人才的培养。其实,唯一的难点是缺少高质量的师资、课程体系与内容。这有待高校通过整合资源以尽快解决。

【参考文献】

[1]张初兵,刘玉斌.基于校企合作《物流金融》课程的教学设计[J].中国市场,2014(18).

[2]哈里森・范赫克,李严锋,李婷.物流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3]张余华,现代物流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学校物业管理难点篇9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国家对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部署,也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1]。校企合作在高职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取得长远发展,在软件和硬件上均有质的飞跃。以校企合作推动和促进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导向,校企合作为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载体和平台。校企合作模式推行以来,经过许多高职院校的探索和实践,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成为高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战略路径选择。但应该看到,目前的校企合作形势不容乐观,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有限,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造成学校单方面热衷的局面。学校是知识和智慧的中心,能为企业提供的是人力资源和长远利益,而企业是追求价值最大化的利益群体,企业可能更看重于短期和实际利益。当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已深刻认识到企业形象、品牌价值的重要性,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与学校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学校与企业是校企合作参与的主体,两者利益的平衡是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是校级重点建设专业之一。物流管理专业于2003年设置,2004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经过7年的建设,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宝贵的经验,探索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物流服务中心教学企业模式,为培养高端技能型物流人才奠定了基础。

2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200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2006年,教育部专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明确指出职业院校要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把此项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新思路、新措施和新方法。物流管理专业发展历史不是很长,但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中,有二十余所学校将物流管理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之一。现阶段,物流企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亟需人力资源作为战略支撑。校企合作成为主流趋势,并逐步走向深化。

2.1校企合作形式和内容多样化,特色明显

近年来,许多地方的政府、学校、企业在校企合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比如,天津市推出的“校企一体、产学相融”的校企合作模式,山东省总结出了“学校自办产业型、校企合一型、校企契约型、工学交替型”四种校企合作模式[2]。校企合作形式多种多样,根据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编制的《校企合作的内容与形式对照表》[3],校企合作形式有:(1)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2)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3)企业为教学提供实践机会;(4)企业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5)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设备;(6)企业与学校联合实施订单培养;(7)企业委托学校进行职工培训;(8)企业向学校提供教育培训经费;(9)校企联合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校企合作内容涉及培养技能人才全过程的9个方面,即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实习教学、教学评价、研究开发、学生管理,多以学生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为主。许多学校和企业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开展的校企合作形式和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更符合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和企业的需要,如开展的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特种物流等领域的合作,特色优势非常明显,定位非常清晰,校企合作已向更深层次发展。

2.2校企合作模式缺乏利益平衡和长效深度合作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独特的模式,是学校本位模式和企业本位模式在优势方面的结合[4]。因此,校企合作需要学校和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培养人才,但目前基本都局限于工学结合模式,如校办企业模式、企业命名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半工半读模式、顶岗实习模式等,或在企业设立教学实训基地和引企入校共建实训基地。上述模式在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给予重视。校企合作长期以来基本上还停留在职业学校与企业双方自愿结合的层面上,大部分属于自发的、短期的和不规范的,甚至是靠关系维系的较低层次的合作,始终没有形成统一协调的、行动自觉的整体行为,更没有上升到政府行为。从国内外校企合作的成果经验来看,我国校企合作普遍存在政府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学校、企业认识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都使得校企合作难以形成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成熟合作机制,校企合作表现为一种自发的、浅层次的、松散型的状态。对学校和企业来说,联系并不紧密,学校更多的有求于企业,合作的主动权在企业,而企业参与广度和深度却很有限。由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校企合作基础薄弱。

3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创新模式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广东省较早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之一。依托现代物流产业优势和特点,注重精细化、专业化领域,物流管理专业构建了“以岗位为点,以物流运作过程为主线,工作任务驱动教学与实践实境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强化专业核心能力和工作能力培养,体现“技能专长+可持续发展”。目前,已与38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实施校企一体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中心建设,通过企业化、市场化的教学实践运作,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促进学生优质就业和顺利创业,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物流服务中心教学企业模式。现代物流服务中心由院系领导、物流管理教研室负责建设和运营,社会企业参与,通过经营管理市场化、教学实践企业化形式,构筑点、线、面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

3.1校企合作共建南方物流学院

优势互补,与有影响力的物流企业创办产学研基地。2004年11月,物流管理专业与南方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校企合作方面迈出更坚实的步伐,进行高层次新模式的探索-建立南方物流学院。南方物流学院是中国首家校企联办的高等职业物流专业学院。南方物流学院的成立,是物流行业实现产、经、学相结合的一次创举。南方物流学院充分发挥企业和高校的各自优势:南方物流的品牌、管理模式、实习场地、设备、资金,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教学场地、设施,将成为有一定深度、集专业研讨和行业建设发展规划于一身的科研基地,成为培养物流行业精英的基地、理论研讨的中心,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发展成为本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基地。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校企联合办学教育模式,南方物流学院将重点为社会及物流界培养大批适应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物流专业人才,并实现物流人才链的无缝链接。

3.2校企合作共建智能物流研发中心

“筑巢引凤”,引企入校建立实训科研中心。物流管理专业与广州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双方共投资人民币400多万元,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研发中心。现代物流研发中心有两大功能模块:现代物流实训中心和现代物流模拟仿真中心。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提供现代物流研发中心所需的场地、师资、部分建设资金;速投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最新研究开发成果、技术骨干队伍、最新物流应用技术与成果、研发资金。通过校企共建现代物流研发中心,将其建设成为广东省重要的集物流研究、教育、培训、学术交流和技术推广为一体的示范性物流基地。制定产学研合作计划,通过双方的科研攻关、技术示范与推广、实践教学、就业指导与人才招聘等方式,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机制与模式。在广东轻院与速组建的校企研究团队中,聘请学校教师成为企业项目工程师,参与公司软件的研发,不断推出最新的智能物流成果。同时,利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地理优势(广州校区和南海校区)和优质教学资源,邀请广佛地区广大中小型物流企业、制造企业到现代物流研发中心参观学习,示范性推广共同开发的技术成果。

3.3校企合作共担项目物流

主动出击,与物流企业深度合作,开展项目化物流合作。很多物流企业承担某些特定项目的物流组织与管理,如交易展览会、体育赛事、工程项目等物流活动,短时需要大量物流专业人才补充。具体做法是:物流企业采用人力资源外包方式,将物流业务外包给学校;企业负责学生的岗前培训和业务指导,接受学生的各项咨询,派出熟练岗位人员指导和引领学生进行工作和总结;学校制定实习方案,委派专业老师协调指导,关注学生思想动态,跟进项目管理。项目收益由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利润分成,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获取一定的实习工资。2010年与南方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承担亚运物流项目,安排物流管理专业2008级149名学生实习,主要负责竞赛场地物资的调拨、运动员、竞赛官员行李的接送、亚运会赞助商物资的押运等艰巨任务,实现了亚运会物流服务的零差错、零事故、零失误,得到了亚组委以及亚运会、亚残运会综合物流独家供应商南方物流集团的一致好评。2011年与深圳市海格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承担第26届大运会物流项目,安排物流管理专业2009级、2010级共110名学生为大运会赛事人员提供行李运输服务。企业高度赞扬我校师生表现出的优秀工作态度和业务能力,并为10名学生颁发“优秀行李服务生”荣誉证书。这种组织形式的难点在于项目组织难度较大,需要多方配合。学校与企业签订物流项目协议后,及早制定实习计划和实习方案,对突发事件有预案。主要措施有:(1)人员选拔严格化。在学生人员选拔上严格按照企业招聘流程操作,确保学生人员素质高、政治思想觉悟好,能在岗位上发挥关键作用。(2)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化。政治教育工作始终渗透在学生工作动态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排除隐患,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3)过程指导全程化。指导老师和学生同吃同住,在服务第一线多次开会讨论实习计划和实习岗位工作安排问题,与同学们共同探讨实习困难和现实要求。(4)后勤保障及时化。指导老师负责与企业的协调,将学生的要求及时反馈给企业领导,及时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确保学生工作无后顾之忧。

3.4校企合作创办快递代办点模式

整合资源,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将快递行业先进的操作设备、真实的企业环境引入学校,开展经营性的快递服务。具体做法是:与佛山顺丰速运有限公司联合创办快递代办点,采用“企业管理+学校经营+学生实习”的运营模式构建校园快递服务平台。学校提供必要的场地,顺丰公司提供相应课程的培训师,对快递代办点实习学生进行专业及实践方面的授课,进行岗前劳动纪律、安全防护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等知识的教育,选派素质好、业务精的员工对实习学生进行指导。快递代办点业务范围:(1)快递服务:接收快递公司进入学校的快件,统一地点,统一时间段派件;在校老师的快件可以送至本人手上,做到“门到人”服务;接收所有校园内需要外发的快件并代收快递费;对货到付款的快件,代收货款和快递费。(2)送货上门服务:可根据学生需求,对不同时间、贵重物品和特殊要求的物品提供价格折扣和送货上门服务。(3)传单服务:承接商家广告宣传业务,为商家提供校园各类广告、宣传单等宣传资料的派发。(4)个性化服务:根据师生不同的需求,量身打造相应的业务,如提供个性化包装,代购生活用品、药品、书籍,代送鲜花、礼物至指定人或指定地点等。设置岗位有:(1)经理;(2)值班经理;(3)收派员;(4)客服员。经理由指导老师或企业委派,负责制定快递运营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和快递店经营,跟踪反馈工作事宜,突发事件的处理。其他岗位全部由学生来承担,学生负责快递代办点的日常运作与管理,市场推广与客户关系管理等工作任务。财务收支:(1)财务收入。校园快递收件、派件业务费用提成;提成费用包含每件快递固定收取费用+运费折扣+单件快递续重额外计费收入;其他业务收取费用。(2)财务支出。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费用和水电费用;学生顶岗实习工资和劳务支出;指导老师实训指导费用。绩效机制:(1)逐步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体系,对快递运营部所有工作人员实行绩效考核;(2)对工作人员实行业务提成制度,具体收件、派件业务提成方案由现代商务服务中心董事会制定财务制度确定。(3)制定奖惩制度,对认真负责、保质保量完成工作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对违反规章制度,工作业绩差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处分,直至除名;(4)定期开会总结,学期末评选优秀“实习员工”,颁发奖金和荣誉证书。

学校物业管理难点篇10

物流业在我国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缺口也越来越大,对物流专业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行之有效的模式来实现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文章从创新型物流人才培养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现状,最后,对如何构建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物流管理;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

一、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的意义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技术领先于高科技前沿和占有大量的创新人才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否者就容易失去立足之地,被市场所淘汰。对于目前的高职院校教育而言,怎样去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正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当今社会瞬息万变,创新已经成为客观评价人才能力的必要条件,哈佛大学校长曾言:“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因此,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培养适应高新技术发展和市场竞争条件下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关键点。同时,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对高职院校教育提出的重要战略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来源之一,客观要求其更新教育思想,并科学地转变教育理念,深化改革和不断探索与其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创新,努力培养拥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现代物流是物资、人员、信息技术等资源在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领域中所构建的社会化综合物流服务体系。在前述背景下,并伴随着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促使现代物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不断地发展,这就客观要求高职院校的物流教育不断更新改进教学方式或方法,源源不断地为现代物流产业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与国外现代物流教育相比,我国物流教育正处于发展初期,因此,在高职院校教育中,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其重要。

二、高职院校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起步比较晚,然而学科发展却非常迅速,最近十几年内,高职院校均陆续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在开设数量与日俱增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目前物流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在物流教学中,实践环节和理论环节的对应比例严重失调,这将导致物流专业培养的人才缺乏创新和实践能力。理论教学与市场需求相背离,所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均不能够满足物流市场的人才需求。当前,我国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尚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物流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目前的高职院校教育依然受国内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大多数院校的物流专业培养计划不能够完全满足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理论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导致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脱离现实。因此,高职院校在制定具体物流人才培养目标时,要依据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要,而不能够只参照过去物流行业的人才需求标准,不然,将会导致培养目标涉及范围小、易忽视专业实操能力及实践工作岗位特点等诸多现实情况。

(二)物流实训基地功能薄弱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逐步认识到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为了促进物流管理专业顺利开展实践教学环节,提升物流学生的实践能力,各高职院校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与社会物流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并逐步设立校企联合的实习基地,但是,这些实习基地功能十分有限,仅为学生提供参观物流企业工作场所及日常工作流程等简单的介绍。与此同时,实习基地数量有限,物流专业学生数量较多,导致在诸多操作类和设计类等内容在实习基地中较难开展,严重削弱了实习基地应有的作用和功能,影响了实践环节教学效果。

(三)物流学科体系亟待发展和完善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经历了二十多年才发展起来,学科课程体系正逐步更新和完善中,部分高职院校在开设物流管理专业时,依据自身的学科特色设置课程体系,尽管学科名称均是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专业,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严重差异。有些院校在缺乏对物流专业的可行性分析的前提下,盲目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仅仅简单地将与物流管理相关的专业更名为物流管理专业,在具体课程设置方面仅仅是增加了部分相关课程,缺乏系统性课程设置和学科体系,导致物流管理专业在大专阶段的教育良莠不齐。

(四)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教学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物流教育起步较晚,专业的物流管理教师人才非常有限,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主要是由相关学科的教师组成,教师缺乏相应的物流实践工作经历,这极大地影响了物流专业的教学质量。与其他较成熟的基础理论学科不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大部分是由交通运输、工程机械或其他学科转型而来,他们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知识可能还仅仅处于探索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学效果令人担忧。此外,物流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缺乏与相关企业的交流与合作,自身实践能力欠缺,有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的教师数量非常有限,物流专业师资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

(五)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存在一定困难

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存在困难的原因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经营目标有所不同。物流企业是生产经营性的组织,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因此,较难去接收技术和经验均缺乏的高校毕业学生,由此,高职院校较难和企业建立长期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此外,我国物流行业尚处在发展初期阶段,许多物流企业实际还仅仅是传统的仓储企业或货运企业,并不具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专业化现代管理和运作体制,由此并不能够给物流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岗位和实训基地。

三、高职院校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探索适合社会需求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向

国内高职院校设置物流管理专业时需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并与各自院校的特点相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科优势。高职院校在物流各个环节都想全面进行研究和教学是不现实的,在进行教学与研究中应有所侧重。管理类院(系)可偏向于物流规划或进行供应链管理的教学研究,物资类院(系)可侧重于仓储和库存优化方向,交通类院(系)可偏向于运输规划方向的研究和教学。一些传统的物流相关专业如储运工程、电子商务、包装工程,可以偏向于该领域和物流管理环节相结合的工程技术教学和研究。高职院校物流管理教育不仅传授学生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尤其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才有利于学生在将来的物流工作岗位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学习、深造,并培养职业综合素质能力。

(二)培养课程体系创新,进一步强化

实践教学,注重校企合作高校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关键之一是科学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物流实践和课程实验新体系。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环节,可借鉴国内外“管理学平台模块”的课程设置方法,相应的物流管理课程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优化课程模块设计,注重模块课程的设置。另外,越来越多的高校在积极实行“校企合作”,在此环境下,可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组织新生到物流企业、仓储基地等处参观,使学生对物流系统形成感官认识,也利于后面物流专业课程的学习。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立“订单班”,以便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同时,也可以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例如物流实训室、沙盘实验室等。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充分满足物流管理实际运作的需求。

(三)大力提高物流师资水平

教学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力量。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师资力量明显不足。物流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在招聘物流教师时,在专业上适当把关,积极引进有在物流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作为专业教师;另一方面,可适当培养有教学经验且专业相近或有交叉学科的非物流专业教师,例如,学院可邀请国内外知名物流专家、物流企业资深负责人来校讲座,与学校专业教师进行学习和交流,或者组织在校物流教师队伍出国培训,学习先进的物流理念。从而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现有资源与优势,提高物流专业教师力量。

(四)重视教材建设

好的教学质量,离不开合适的教材作为保障。但目前市面上各种物流教材,很大部分在对物流相关概念和理论的描述重复性高。案例的选择不够新颖,解析不够全面切题,导致教材的整体规范性较差,缺少体系完整且指导性强的专业教材。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还在教材的选取。首先,国家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应进一步规范教材编写市场,可组织物流领域的资深教授编写体系优良的教材,还需参考国外的优秀教材。其次,一些整体实力比较强的高职院校可提供合适的师资、物力、财力编写合适的教材。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引进企业的相关经验和案例编写适合自己校情及市场需要的教材。

四、结语

总而言之,物流业在我国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物流专业人才的缺口也越来越大,对物流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行之有效的模式来实现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目前,在我国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要培养应用型的物流管理创新人才,应依据社会需求,根据物流行业对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制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要注重应用性和创新性,贴近生产、管理实践,教学内容要高度关注物流行业发展动态,努力保持物流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前瞻性,与此同时,要特别注重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此外,还要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适应物流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从而才能保障高职院校物流管理创新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武克华,李艳丽.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1).

[2]李选芒,赵居礼.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09).

[3]顾波军,全永波.能力导向物流管理人才实践培养模式研究[J].学术视点,2011(05).

[4]曹允春.特色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