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的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0:55

文学艺术的发展篇1

着眼于人的公平发展

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世界艺术教育大会所形成的《艺术教育发展路线图》,把享受艺术教育的权力提高到了人权的高度,指出“艺术教育应该为所有人提供参与文化和艺术生活的机会”。今天,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艺术不是一部分人的专利,不是少数人独占的资源,而应该是全社会成员共享的财富。事实上,艺术这笔财富不会因为占有的人多了而削减其价值;相反,占有它、享受它的人越多,这笔财富的含金量越高。教育公平,理所当然地包含了艺术教育的公平。可以说,没有艺术教育的公平,也就不会有整个教育的公平,社会的公平也将失去一块重要基石。高校艺术教育应该是普及的、平等的,应该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跨越式发展,而高校艺术教育却远未达到广泛普及的程度。许多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缺失了应有的艺术教育,就这一点而言,他们是艺术教育的弱势者。高等学校要为这些弱势者补上艺术教育这一课,使每一个大学生都成为艺术教育的受益者。在普及的基础上注重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加强普及,使大学生在艺术教育的陶染下真正成为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引领者和传播先进文化的生力军。

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

当今社会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诉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强烈。人们在更全面、更科学地以美的规律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进程中发现,审美素质是人的重要素质。按照儒家的观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和全面素养的形成,必然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缺一不可。高校艺术教育应当传承我国传统教育的合理内核,通过艺术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素养。我们应当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高度来增强推进高校艺术教育的使命感。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美育(艺术教育)”作了专门论述:“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认识,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这就将艺术教育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艺术教育是实施全面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是促使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艺术教育的功能在于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品质,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其重要任务就是培养人的审美力、想象力、创造力。显然,艺术教育在人格的培育方面,可以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艺术教育着重于化育人的心灵,进而使人成为身心合一的、有着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教育工作者应站在时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在培育人的智慧、道德、情感、意志、品格、审美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把艺术教育作为促进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个切入点或突破口,发挥其育人功能,推动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着眼于人的和谐发展

人的和谐发展是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全面发展,其基本特征是人的高素质与高能力的结合,具体表现为情操的高雅和创造力的旺盛。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艺术修养,陶冶高雅情操。当下,人们已经习惯于大哄大嚷的广告效应,适应了狂轰滥炸的炒作效果。一些追求功利、注重感官享受的流行文化形成了一种泛娱乐化的媚俗风气,左右着受众,误导着年轻人乃至全社会的审美情趣。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艺术教育应该担当起彰显时代精神、倡导高尚品位、弘扬先进文化的责任,用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来熏陶、濡染青年一代,引领未来国家栋梁、社会中坚的审美价值取向。艺术教育有助于发展形象思维,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创新意识、开发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2006年在葡萄牙召开的世界艺术教育大会的主题就是“构建21世纪的创造能力”。李政道先生也说过:“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事实上,正是富于灵性的审美追求和严谨邃密的科学精神的结合,点燃了科学创造的激情,激发了科学创新的动力。高等学校要成为思想文化创新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基地,就必须重视艺术教育。二如何在实践中实现高校艺术教育以人为本、以育人为中心的发展呢?以往的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总体来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应进一步深化对于艺术教育的性质及其价值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和巩固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关怀下,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以及各高等院校进一步提高了对美育和艺术教育工作的认识,明确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地位和指导思想,加强了对学校美育工作的领导。各地高校从各自的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艺术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应进一步深化对艺术教育性质及其教育价值的认识,使艺术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巩固。高校应继续着眼于建立健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解放思想,积极改革,努力探索,使艺术教育成为提升学生艺术素养、激励创新精神、提高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层面上,而应该被提升到特殊育人的高度,应该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受到应有的关注。

第二,以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为重点和切入口,全面提高高校艺术教育的课程实施水平,逐步建立健全艺术教育管理体制。2006年,教育部下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并规定“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高校要以此为依据,切实加强课程建设,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推进艺术教育课程改革,使高校艺术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同时,应重视高校艺术类教材建设,努力打造一批质量高、特色鲜明、深受学生欢迎的艺术教材,不断提高艺术课程建设水平。在推进艺术教育的实践中,应抓住两个关键:一是理顺艺术教育管理体制,推进教学管理制度化;二是推进艺术类选修课开设的规范化。许多高校设立了艺术教育中心或艺术教研室等院系一级的管理机构,专职负责管理、协调全校的艺术教育,从教学管理体制上保证了艺术教育的实施。有些高校结合本校实际开设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艺术类课程,并实行学分管理。还有些高校则通过举办各种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开展健康的审美活动。各高校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探索,为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课程支持。

第三,加强高校艺术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工作力度,切实提高高校艺术教育的师资水平。高校艺术教育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是师资问题。教育部门可以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组织教学观摩活动和出国考察等形式,多级别、多层次、多渠道地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良好的敬业精神、一定的艺术教育理论水平和较强的艺术教育能力的专业教师。

为主动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教育部推出了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项目,委托有关院校实施高校艺术教育师资培养计划。这项计划将大大改变目前高校艺术教师数量不足、学历偏低的状况。高校自身也应该加强艺术教育科研工作,提升广大艺术教师的积极性,引导、鼓励艺术教师申报科研课题,提高艺术教师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要以科研促提高,以活动推普及,推动高校艺术教育跨上新台阶。

第四,充分开发艺术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艺术氛围,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要以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艺术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活跃艺术教育,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这有利于大学生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健康有益的外来文化中,从我们党和人民与时俱进的最新实践中,不断汲取精神的营养和力量,自觉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文学艺术的发展篇2

关键词音乐社会艺术文化

中图分类号:K825.76文献标识码:a

音乐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现象之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从产生起就具有社会功能,早期音乐都与诗歌和舞蹈结合在一起的;从音乐的发展历史看,音乐与政治、经济、宗教、历史、文化都有联系,特别是与文化的联系更为密切。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加强音乐与社会生活、姊妹艺术、艺术之外学科的联系,强化音乐教学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1音乐与社会生活

音乐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具体反映,对社会生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原始社会就有了音乐的产生,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生存,与自然进行抗衡,为了获取食物人们不得不在打猎、畜牧、劳动中使用工具或信号器具,用来壮林声威,利用音响效果激发群体,同时也吓倒了猎物,渐渐地制造出了发出声响的物体,这就是原始乐器的产生。随着音乐艺术的发展,它与动作、姿态联系逐渐紧密。原始的巫术,利用“人类在世界上说出的最柔软的一种语言”――音乐,伴着舞蹈,来召唤心灵的感染力。而宗教音乐正是利用音乐“煽起仇恨心,也能煽起爱心和提高信仰的火焰强力”的特点。音乐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性,而且由于在长期的实践中孕涵民族的审美经验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认清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审美观,充分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和价值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不影响正常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外音乐艺术实践及音乐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强化课堂音乐教学效果,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使学生对音乐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同样,教师应要求和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尽量多参加社会音乐活动。在社会的舞台上,通过独立学习音乐,表演音乐的经历,切实感受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体验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音乐与姊妹艺术

音乐是艺术门类的一种,与艺术门类中的其他成员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如:舞蹈、戏剧与音乐融为一体;诗歌、影视与音乐相伴相随;纯视觉艺术如绘画、雕塑、建筑等与音乐也有相通之处。建筑有“凝固的音乐”之称,书法被称为“无声之音”;抽象派画家康定斯更是把绘画中的色彩、造型看成是丰富的音响……

音乐与各门艺术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是因为它们之间有相同的属性,即艺术的形象性与情感性。人们通过对艺术形象地感知和联想,了解作品的意义,丰富情感体验,积累审美经验。根据这一共性,我们可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借用其他艺术形态,对学生进行音乐和艺术审美教育,这也是音乐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特点。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和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的沟通融洽”。在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如歌剧《白毛女》一课中,可以让学生欣赏歌剧后自己创编,在班里表演。通过表演使学生体会歌剧的概念,同时了解歌剧的历史背景及历史意义。在实践中使学生得到锻炼,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享受到音乐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熏陶,从而培养学生对美的表现能力和自信心。

3音乐与艺术之外学科

作为人类反映自然和社会现实生活、表现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音乐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之间是完全应该沟通、交流和融合的。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

在音乐欣赏中,文学基础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作品的理解,了解和掌握中外不同时期历史、文化背景,才可提高我们对艺术的感受、理解、分析和表达的能力。作曲家辛沪光的交响诗《嘎达梅林》,就是通过音乐刻画出蒙族英雄对草原、生活的热爱,并与黑暗的封建势力英勇顽强作斗争的精神。在学习中,可以深刻体会到音乐作品与历史地理等学科是密不可分的。艺术欣赏不是单一的倾听,只有结合其他相关学科,才能更好地领会音乐作品的蕴涵。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强化音乐与文化艺术的联系,实现音乐与文化生活的交流与互补,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有利于改变传统教育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形成集艺术思维、科学思维为一体的综合思维能力、动静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文红宣.理论创新与教学传承――对我国传统音乐基本理论三项重要研究成果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7(02).

[2]杨丽霞.管窥中国传统音乐在视唱练耳中的发展状况――对三部高师视唱练耳教材的调查分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03).

文学艺术的发展篇3

【关键词】民族艺术文化;传承与发展;高校教学

当今国际视域下,各国纷纷彰显本民族文化,加快本国申遗步伐。据资料显示,自2004年8月我国加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国已成为拥有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名录和优秀实践名册最多的国家。虽然“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名单已达1986人,但1986位传承人中,235人已经离世,剩下的传承人50%以上超过70周岁,老龄化严重。谁来继承与发扬?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扶持非遗的传承发展,一方面培养接班人是重任,另一方面,非遗进入生产状态才能更好的得到发展。

中小学现在大多将非遗内容作为体验课程,从小培养对本土艺术文化兴趣氛围。高校,是培养能够服务于社会的专业人才大本营,高校艺术类专业是培养继承发扬非遗人才的主力。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承不应该成为一句空话或是一个口号,它需要我们去不断的探索,赋予它源源不断的生命能源。

我们都知道,在大家都受到外来文化冲击,追崇外来物质的时候,若要培养优秀的本土设计人才,首先要转变大家的思想观念。前期韩国影视席卷中国,大家都在追捧韩星,喜爱“韩风”,无论从韩服还是艺术剪纸,在这种“爱屋及乌”的影响下圈粉无数。可是大家应该了解,日韩文化很多都是从我国古代学习发展起来的,我们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了解多少?设计元素能利用多少呢?在此不得不感叹日本设计师的出色表现,在他们的设计作品中,设计元素全部具有本土特色,而设计风格又与国际接轨,尤其是在包装设计中,优秀设计作品层出不穷,设计师们在不断探索地方产业与传统工艺的交织发展。

作为西北重省的甘肃,本身占据了艺术文化地域资源优势。通过八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融合了丝路文化、黄河文化、敦煌文化等,民间艺术文化从剪纸、香包到敦煌石窟,都彰显出博大精深的陇原特色文化。现展,我省已从工业大省转型发展旅游产业,衍生而出的旅游产品离不开本土民族文化特色。

我们学院属于工科院校的特色专业。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将甘肃本土特色文化内容融入课程教学。老师们都在尝试在课程中加入本土民族文化特色内容,例如在图案创作课程中,以天水伏羲文化为主题;在书籍装帧课程中,以庆阳剪纸文化为制作方向,在插画设计中,以敦煌壁画为设计元素等等。在此,分享几点自身感受:

首先,知识的传承离不开教师对设计市场变化的敏锐嗅觉。2017年4月19日,以“互联网+丝绸之路文化文物ip设计产业对接”为主题的第八届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展在台北开幕,提取了敦煌、彩陶、铜奔马等甘肃特色的文创产品大受欢迎,可见适当的元素加上适当的媒介,就可以开拓出一片广阔市场。再例如,我院老师在材料与工艺课程实践中,重点研究漆艺文化在设计中的利用。漆工艺设计史,在中国长达7000年。漆器因其自身的材料特点,实用性非常强。唐宋时代,器皿类的漆器开始退出适应领域,转向陈设欣赏方面发展,技艺更加精湛。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以漆工艺为展示手段,利用本土民俗元素为图案进行的设计创作,展示出独特的视觉艺术魅力,从观赏性的漆画到环保手作的包装设计,设计作品都完成了一个目标――即保有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又实现了结合现代生活进行创意提升,可以进入市场的条件,传承与发扬的目的也达到了。

其次,我们发现,只依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还不够,我们期盼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者,能够作为导师进入学校进入课堂,开设相关公共课程或讲座,让更多的学生去体验了解,同时让非遗传承人作为活态文化真正“活”起来。

最后,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多举办相关设计元素的赛事。在2015年图形创意课程实践环节中,正好赶上“民间艺术”m校园活动,主题以庆阳香包展开。我们以此命题,让同学们去进行设计制作。大家虽然都知道庆阳香包很有名,但是真正关注的并不多。在进行了详细的资料收集后,大家都对香包设计有了重新认识,从图案设计到绣品制作都引发了浓厚兴趣。所以说,以民间艺术为主题的设计活动,可以刺激学生的认知主动性,正所谓先有传承而后发扬,也就是说,必须先学会并掌握,才能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走下去。虽然仅出现了一次这样的活动,但是教学收效却很好,希望能够有更多这样的活动平台让大家都能够传承和发扬我们璀璨的民族文化。

非遗不仅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文化多样性的鲜活样本,更是当代生活的底蕴和滋养,是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的创意资源宝库。非遗的保护传承,不仅是面向传统的挖掘、整理和学习,更是面向未来的文化建构。我们要充分利用丰富深厚的非遗资源,将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现代转化,融入生活,服务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负起文化建设和价值引领的重任。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结合甘肃地域文化特色开设以传承保护传统文化艺术的课程研究”课题(GS【2014】GHB1171)成果。

参考文献:

文学艺术的发展篇4

摘要:声乐表演具有较强的艺术审美价值,通过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分析音乐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达,能够更好的表现声乐表演带给观众的审美价值。鉴于此,本文拟通过分析现代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艺术的影响,分析声乐表演艺术发展趋势,以明确现代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的启示。

关键词:现代音乐美学;声乐表演;艺术;

一、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对声乐表演的影响分析

(一)音乐美学的现象学理论对音乐创作的理论指导

对于声乐表演来说,优秀的音乐作品是声乐表演价值的一种体现,因此,也就强调了在声乐表演艺术中音乐创作的重要性。如何更好的进行音乐创作,积极的利用音乐美学理论作用明显。上世纪初期,现象美学开始萌芽,自此现象美学理论被提出,该理论一经提出就得到了音乐界专家的普遍关注,且针对现象美学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现象美学的研究发展,也进一步丰富了现代音乐美学的理论体系。从哲学角度上来说,每一项事物都是两面性的,因此现象学美学的研究同样遵循了哲学上的这一观点,并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从客观角度上来说,其研究的重点主要是针对事物的本身特点;而从主观的角度上来说,主要是针对人的主观意识为研究对象,进而通过对人的感官体验和审美需求进行研究,具体到声乐表演艺术中,其研究的对象则主要是针对声乐表演艺术的观众,通过对声乐表演的创新和技术提升,达到声乐表演与观众之间的统一性,满足观众视听审美,这也是现象美学研究对声乐表演艺术质量的一种重要的衡量标准。那么对于声乐表演艺术中的衡量标准是什么?笔者认为应该是在对声乐表演作品、表演形式等方面实现与观众的共鸣,满足观众角度的感官、心理、精神上的审美需求。

纵观我国声乐表演的发展,从传统单一的声乐表演形式,到经过不断的创新与发展逐渐成为一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声乐表演艺术,另外在现代美学研究中现象美学不断的进入我国的音乐艺术中,东方音乐艺术与西方艺术实现了结合,不断的丰富了我国声乐作品内容,其创新发展的理论价值也更加增强。由此可见,对于声乐表演艺术来说,现代音乐美学中的现象学理论对于声乐表演艺术的观赏性、审美性具有较强的影响价值。

(二)现象学音乐美学理论对声乐表演中“同一性”的解释

现象学美学的研究已经近一个世纪,可以说现象学美学的研究也为音乐艺术带来更多的理论价值,尤其是从音乐作品的创作以及声乐表演这两个方面,其中在音乐作品创作中,现象学为其提供了创作理论基础,而在声乐表演方面,现象学则为其提供了表演的艺术效果和表演目的。具体到对声乐表演的“同一性”问题上,现象学音乐美学理论进行了特殊的解释,具体如下。

众所周知,声乐表演艺术主要是由表演者、乐谱、剧本三个部分组成。可以说,这三个部分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具体来说,声乐表演的表演者根据乐谱的内容进行歌唱和表演,但是不同专业水平的表演者对于乐谱的演绎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表演风格,因此观众的审美享受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同一性”问题,针对声乐表演中的这一问题,现象学美学理论进行了解释,现象学认为在声乐表演中,表演者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对乐谱的创新,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演绎出来,突破一成不变的乐谱演唱,将乐谱的符号和音节进行创新,编创过程中融合表演者的特殊风格,而“同一性”问题也能够很好的避免。现如今,现象学音乐美学理论对声乐表演中的“同一性”问题的解释,已经被广泛的认可,并通过表演者进行编创展现。可以说现象学美学理论的这一解释,促使声乐表演艺术更加具有生命力,表演形式也更加鲜活。

(三)音乐美学中的释义学理论对声乐表演的美学影响

释义学是现代音乐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且对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也是不断促进现代音乐美学发展的主要动力。释义学美学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从客观的角度对历史进行解释,在声乐表演中,则主要是针对声乐表演的发展历程,释义学于19世纪正式的融入到声乐表演中,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中,融入对音乐艺术历史的编创,通过表演者、乐谱的演绎反映出某个阶段的音乐艺术,可以说,释义学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促进了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的完美结合,尤其是在传统音乐形式逐渐淡化的背景下,释义学美学理论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更加具有历史价值。

总之,现如今,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都多多少少受到了释义学理论的影响,可以说音乐作品对于时代的表现力越来越强,但是还需要注意的是释义学理论过于注重对事物表面的研究,其研究深度不够,对此20世纪初期伽达默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挖掘了音乐作品中更加深层次的艺术内涵,例如某个音节和旋律所展现的音乐历史和年代,进而更好的丰富现代音乐作品的创作符号。由此可见,释义学理论对于声乐表演中音乐作品的内涵、历史等研究都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二、现代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的启示

(一)现象学音乐美学理论引领声乐表演的艺术延伸

从现象美学理论来看,其注重对事物的全面发展,因此声乐表演艺术的研究,能够从现象美学理论中得到一些在客观和主观上的启示。

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表演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对于表演者来说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例如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等,不断的扎实表演者的专业技术,以便对音乐作品和乐谱进行创新,更好的发现音乐作品的内涵魅力,创作符合演唱者自身且独具特色的音乐作品。与此同时,现象学音乐美学理论还强调对音乐的历史、文化内涵研究,因此,表演者在进行声乐表演中,还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更加准确的表达音乐作品的历史性和审美性,达到音乐作品、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审美协调。

另一方面,有利于丰富声乐表演艺术的作品形式。同一种音乐曲目,进行不同的演绎,所展现出来的艺术形式也是不同的,通过现象学音乐美学理论的启示,可以不断的丰富声乐表演艺术的形式,民族、美声、流行等音乐形式相互融合与创新,对于丰富声乐表演艺术作品形式,完善声乐表演理论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二)释义学音乐美学理论对声乐表演艺术的理论支持

声乐表演艺术不同于一般的语言艺术,因此音乐作品所表现出来艺术内涵也具有其独特性。在某个音乐作品的演绎,所要传达的音乐内涵往往不仅仅是音乐表面的意思,还包括音乐作品创作、演唱者以及欣赏者的情感,因此,从现代音乐美学理论角度来看,声乐表演对于音乐符号的呈现,就不能够机械化的进行乐谱演唱,还应该从释义学理论出发,深度挖掘音乐作品内在的价值,通过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注入相应的情感,这样演奏出来的音乐作品才更加能够走进欣赏者的内心,赋予音乐作品从内而外的生命力。可见,声乐表演艺术需要释义学音乐美学理论作为支撑。

三、现代音乐美学研究下未来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

(一)加速声乐表演艺术历史文化与时代的结合

随着音乐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音乐界专家和声乐表演者不断的开拓创新,运用现代音乐美学理论,创作出符合新时展需求的音乐作品,提高新时期音乐美学的审美价值。现代音乐美学的研究,不仅是对声乐表演艺术全面的创新,同时也是对音乐历史文化、艺术内涵的一种全新解释,可以说,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声乐表演艺术历史与时代的融会贯通,无论是音乐作品、历史文化、表演形式,都让音乐作品拥有历史和时代的双重角色,这也是新时期、新思想、新理念的一种结合,不仅丰富了声乐表演的理论基础,而且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二)全面客观的看待声乐表演艺术

在未来的声乐表演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现代音乐美学中提出的现象学、释义学等理论基础,全面客观的分析和认识声乐表演艺术,这也是声乐表演艺术未来发展的必然需求。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认识:一是全面客观的认识声乐表演的主体。声乐表演者作为声乐表演艺术的主体,其不仅是单纯的将音乐内容表达给观众,更重要的是能够利用现象学理论,充分的发挥表演者自身的专业知识,不断的进行艺术创新,满足观众的音乐审美需求,达到情感艺术、审美艺术与音乐艺术的统一。二是注重声乐表演的实践过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够更快的推进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因此,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必须要紧密的联系实践,将现代音乐美学理论融入到表演中,突出作品的现代化风格和历史文化气息,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和补充音乐作品的不足之处,并积极的借鉴西方先进的音乐理论,用实践促进艺术发展。

(三)充分的认识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和艺术性

时代赋予了音乐不同的艺术魅力,因此,对于音乐表演者来说,就需要充分的认识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音乐作品需求不同的角度对于音乐作品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需要全面的认识到音乐作品中的创作思路和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综合多个角度和层次需求充分的认识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和艺术性,正确的演绎和表达音乐作品。

充分认识声乐表演风格的时代性和艺术性。表演风格是音乐作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不同的表演风格能够表达不同历史内涵的音乐作品,而且通过历史角度对音乐作品进行诠释,然后再结合表演者的风格,演绎音乐作品的内涵。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音乐美学研究下声乐表演的风格,不仅要体现音乐的历史文化艺术,同时还要融入时代的表演风格。

(四)不断的追求声乐表演的创造性

在未来的声乐表演艺术发展中,需要不断的追求声乐表演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也必须要充分的运用现代音乐美学理论,并敢于对音乐美学理论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例如现象学理论对声乐表演中观众需求的挖掘,结合对现代音乐美学理论的认识,进行艺术创新等。

文学艺术的发展篇5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角度;民间工艺美术;教学利用价值

一民间工艺美术于艺术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间工艺美术的逐渐衰退

随着时代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巨大便利,随着而来的还有艺术设计理念的强大冲击,在不断变化、不断更新的社会大环境中,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和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传承发展受到了机械化的生产模式的限制,在这样的生产模式之下,很难保证工艺品的质量和民间艺术的个性[2]。

(二)西方艺术设计理念的激烈冲击

我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战略使得西方的文化大量传入我国,传入我国的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间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接触、发生碰撞。在文化的融合和碰撞中如何保持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了诸多关注。忽视了传统民间艺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发展,而大肆强调西方的文化和艺术设计理念,极大的阻碍了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3]。

(三)我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不继

随着时代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互联网,而在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和新文化因子,这些文化因子借由网络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不断的进行入侵和渗透,使得传统文化理念在大量新文化因子信息的不断冲击中被埋没,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艺术元素散落各处。民间工艺美术与信息时代的脱离,而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中,其艺术价值被逐渐淡忘,难以传承和发展[4]。

二民间工艺美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引入的意义

(一)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民间艺术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悠久的历史中几千年历史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所形成的艺术形式,是历史文化传承创造的遗产,是组成我国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民间艺术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历史岁月的洗礼,除此之外,民间的风俗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民间艺术的形成。将民间工艺美术引入艺术设计教学中,不仅是对民间工艺美术价值的体现,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更是对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保护[5]。

(二)有利于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间的融合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革、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文化间的碰撞融合也愈发激烈,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刻不容缓。将民间工艺美术引入艺术设计教学中,有助于现代艺术同民间艺术之间的相互融合,通过文化间的融合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在高校艺术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和民间工艺美术元素,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索发掘,找寻其价值以及意义,在保留传统民间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借鉴现代艺术[6],多元化我国艺术教学,创作饱含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美术元素的现代艺术作品。

(三)有利于学生艺术视野的拓宽和艺术教学效果的提高

在高校的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中,注重将民间工艺融入到艺术设计教学中,通过对现代艺术设计元素的吸收借鉴,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艺术教学效果,还能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掌握现代艺术设计知识的同时对民间艺术进一步加深了解,开阔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创造能力、思考能力、创作能力的培养,并对艺术设计教育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提高学生的创作参与度和艺术感受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推动高校艺术教学水平和质量。

三艺术设计教学与民间工艺美术相结合的策略

(一)重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高校教学计划的实施方向和实施方式都是在教学理念和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开展实施的,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下不断产生新文化,而新文化多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并对传统艺术造成了强大的文化冲击。艺术类高校以及高校中的艺术类专业是挖掘、探索、传承传统文化和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载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重视教学理念的重构和教学观念的转变,为促进艺术设计教学与民间工艺美术之间的结合构建教学新理念、新观念。在开展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课程设计工作时,基于现代艺术设计知识的学习前提下,独创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突出我国教学体系的优势,充分将本土文化优势融入到艺术设计教学设计中,丰富艺术设计教学课堂,增加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工艺美术元素的融合实践环节,树立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观念[7]。

(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在高校艺术设计课堂教学增加民间美术的课程设置,增加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提高艺术设计课堂教学质量。通过民间美术课程的加设创新高校艺术课程设计体系,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新活力。教师在实际的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侧重于民间传统艺术的教学,加强对民间传统艺术的介绍,加大对学生民间传统艺术的培养,注重周边艺术环境的创设,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良好传统文化环境有助于学生创作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探究兴趣。邀请民间艺术家走进高校的课堂,亲身讲授民间艺术,带领学生集体去民间采风,实地亲身感受民族艺术。

(三)激发创作灵感,鼓励实践

艺术是自由的、是多变的、是灵活的,艺术设计的教学不应局限在理论的教学和学习中,而应该是实践的、自由的,给予学生开阔的创作空间,在自我摸索中寻找创作灵感。民间工艺美术是艺术设计的灵感源泉之一,在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中寻找创作灵感和设计思路,并融合到作品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自由创作的环境、机会和时间,鼓励学生实践,切身感悟,找到自己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灵感。

(四)用生活化的眼光欣赏代表作品

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在民间流传了数千年,究其原因是出于民间,民间工艺美术设计要想被大众所喜爱、所接受,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要贴合民间,就要“接地气”。因此在进行艺术设计时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将日常生活实际借以艺术的形式加以表达。在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将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搬进课堂,给学生呈现不同的传统文化风俗、民族风情。

文学艺术的发展篇6

对我国艺术教育发展的启示我国在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艺术教育过程中,正在融入世界的艺术教育发展之中,因此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艺术教育发展目标与策略,将会有助于我国的艺术教育发展走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

(一)参照其发展目标

对我国艺术教育发展目标进行审视和完善在艺术教育发展规划方面,我国陆续出台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和《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总体上把艺术教育发展放在学校艺术教育层面,关注学校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师资等方面的发展,对艺术教育的基础结构和可持续性发展、艺术教育活动的质量发展、艺术教育应对和解决社会与文化挑战等方面关注不够。因此,应该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术教育发展目标,对我国的艺术教育发展目标进行全面审视、适度完善,以建立起完整的国家艺术教育发展体系并融入世界艺术教育发展之中。

(二)借鉴其策略与行动项目

对我国的艺术教育发展进行反思和指导1.将我国艺术教育体系纳入世界教育环境之中,同时坚持民族文化的精髓、价值和传统继续加大官方与民间的艺术教育国际交流活动,鼓励各相关部门的相关人员以留学进修、参观考察、访问演出、学术研讨、国际互联网与多媒体等形式开展国际交流,学习、借鉴各国艺术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扩大我国艺术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始终坚持把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文化的价值和民族文化传统作为艺术教育的核心内容,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艺术教育发展道路。

2.在依法治国战略推进过程中加快

艺术教育相关立法来支持艺术教育发展在我国,有关艺术教育的立法要么以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或意见的形式出现,要么包含于文化或教育法律法规之中,并没有形成单独的艺术教育法律框架。我国的艺术教育是否需要专门的立法予以保障,在我国依法治国进程中还只能是追求,不具备立即形成的条件,但是在立法进程中关注和涉及艺术教育却是应该的。

3.在深化教育改革和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建设进程中改革

艺术教育基础我国的艺术教育基本依托于学校艺术教育,而学校艺术教育受到升学和艺术类高考的影响,已经更多的走向专业艺术教育,正在脱离大众化的艺术教育。要继续调整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同时改革艺术教育基础,加大力度发展校外艺术教育和国际艺术教育,吸引更多的人士和团体加入到社会艺术教育发展之中,建立起综合的、全面的艺术教育系统。

4.优化文化和艺术教育机构布局,合理配置艺术教育资源

在我国,文化和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也导致了艺术教育在不同区域、不同群体间的不均衡发展,甚至出现了艺术教育资源浪费和短缺并存的情况。因此应该优化现有的文化和艺术教育机构布局,尤其是新增的文化和艺术教育机构要向偏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合理配置艺术教育资源,实现艺术教育覆盖全部区域、全部人口。

5.聚集有创新意识的各方力量解决艺术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我国艺术教育发展中的最大问题是艺术创新意识、艺术创新环境、艺术创新人才和艺术创新资源等不能满足艺术教育创新发展和艺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因此应该吸引有创新精神的专家、教育和文化机构、协会和非政府组织参与到艺术教育发展之中,尤其是艺术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总结

文学艺术的发展篇7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理论研究从20世纪初便开始兴起,建国之后更是在理论建设发面有着长足的进步,“实用美术”观点、“工艺文化本元论”以及现代设计观念等观点纷纷出现,对我国当代工艺美术理论研究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我们现在研究工艺美术理论有着很好地借鉴意义。

一、20世纪50年代――80年代的中国工艺美术理论变迁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是个承上启下的阶段。随着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成立,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理论研究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带动下,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理论研究和工艺美术历史研究在借鉴20世纪二三十年代观点的基础上不断深化,陈之佛、庞薰?、王朝闻等学者也纷纷对中国工艺美术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对以往的工艺美术观点进行兴革,形成了一批赋有时代特色的工艺美术理论研究成果。这种研究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分化,因此笔者将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作为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史上一个整体阶段进行阐述。

(一)“实用美术”观点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的中国工艺美术理论研究成果众多,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关于工艺美术的定义、原则、本质、社会功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方面,其中以陈之佛的“实用美术”观点最具有代表性。“实用美术”观点强调实用与美的统一,要求工艺美术必须兼顾实用和美两方面的要求,工艺美术的落脚点必须放在真正服务于大众上。

长久以来,中国的工艺美术在宫廷工艺、文人工艺、宗教工艺、民间工艺四者的滋养下不断发展前进,各个历史时期的工艺美术也各具特色自成体系,但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工艺美术却真正进入了低谷。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大机器生产的产工业品大量涌入,这些产品的物美价廉使得中国传统的工艺产品备受打击,中国传统手工艺产业一落千丈。辛亥革命之后,宫廷工艺体系解体,文人工艺、宗教工艺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影响日趋衰微,这时的中国手工艺产业以民间工艺为主导,开始向西方学习,引入大机器生产,各种手工作坊兴起,但由于其在工艺形态等方面并无改观,因此中国的手工艺产品仍然没有实力与西方竞争。与此同时,发端于清末的关于手工艺是“奇技淫巧”的狭隘观念迅速发展并影响深远。建国初期,工艺美术更是被许多人错误地理解成“手工艺”,使得“工艺美术”一词一直受到许多非议。

“实用美术”观点之所以能够成为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中国工艺美术理论的代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以往狭隘工艺美术观点的纠正。人类的生存要求决定了人类最基本的造物观念是要优先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衡量造物活动的最低标准便是是否能够实现衣食住行用的物质要求,即一件器物是否具有实用功能,在物质要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审美――才会应运而生。在历史的发展中,尽管这种精神文化要求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不断提高,产生了以审美鉴赏为主的造物,但这种造物一旦脱离了实用要求的规范,那么它就失去了造物最基本的价值支撑,从而在以后的发展中失去动力,真正沦落为供少数人鉴赏把玩的“奇技淫巧”,其结果只能是消亡。“实用美术”观点将工艺美术从“奇技淫巧”中解放出来,对工艺美术造物的实用原则进行强调,把以往专注于审美的理念打破,将实用要求和审美要求放在等同的位置上,同时将工艺美术的受众由以往所认为的“皇室贵族”转变成普通大众,重新确立了工艺美术的地位与作用,对建国初期将工艺美术品与手工艺品或工业品相等同的简单划分进行驳斥,影响了中国现当代工艺美术发展态势和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的行进模式。

(二)与时俱进,顺应时展

建国初期,由于中国工艺美术产品体系发展不完善,因而市场受到西方产品的严重侵蚀。在这种情况下,大量西方工艺技术和审美观点被引入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产业遭到强烈冲击。“实用美术”观点认为当时的中国工艺美术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层面上,在引进国外的工艺技术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传统工艺技术的改良与开发,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艺人的素质,从而提高我国工艺美术产品的整体实力。“实用美术”观点在以往单纯重视产品“美”的基础上加入了“实用”的要求,并将二者的地位等同,这使得工艺美术真正融入大众的需要之中,确立了工艺美术服务于当时社会发展、经济实用的造物原则,对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实用美术”观点提倡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在把握传统的同时,按照现代市场要求对传统工艺形态进行改造。“实用美术”观点从理论上指出了中国工艺美术产业的前景和发展方向,将传统工艺的发展与时代进步相结合,在中国工艺美术衰微之际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标支着工艺自觉时代的到来。

二、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工艺美术理论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我国一方面积极开发国内资源,一方面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与经验,在这种大环境下,80年代以后的中国工艺美术理论发展逐渐分化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对80年代之前的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另一个是对80年代之前的工艺美术的批评与思索。虽然两个方向立足点不同,但二者都注重工艺美术的宏观建构,探寻工艺美术的文化特质,完善了工艺美术理论体系与学科构架,属于中国工艺美术理论重要的发展成果。

(一)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

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方面以张道一先生提出的“工艺文化本元论”(该观点被收于张道一论文集《造物的艺术论》中)最有代表性。

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工艺美术从十年浩劫中渐渐复苏,工艺美术产业渐渐兴起,但工艺美术理论亟待完善。当时社会上普遍注重工艺美术的审美价值,认为工艺美术是一门类似于绘画、雕塑的“纯艺术”,忽略其实用价值,使得工艺美术日渐脱离大众需求,工艺美术产品日趋落后于西方,更造成国内对西方工艺品的盲目崇拜和模仿。针对这种情况“工艺文化本元论”指出:人类文化都是由最初的一种综合的、一元的文化形态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或分离,从而形成特定的文化类型;工艺美术是一种带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的本元文化,是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造物艺术。

“工艺文化本元论”对造物活动的本质规律进行了探讨,同时也为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工艺文化本元论”在深刻探讨人类造物活动的实用因素以外,更强调物化过程中对于精神文化因素的理解。我们不能单纯从物质性或精神性上探讨人类的造物活动,造物的核心价值便是二者的统一,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细致,造物活动必将随着社会需求而发生分化,产生所谓的“实用艺术”与“纯艺术”之分,当这种分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又不可避免地回归本元,这种分化与回归的最终目的便是适应生活发展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我们要将工艺美术放到整个造物的脉络中把握,将其实用性和审美性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摒弃以往认为工艺美术是由实用性和审美性简单“结合”的论断。

“工艺文化本元论”不但从哲学领域为我们认识工艺美术的双重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更将这个论断推广到整个艺术领域,并从文化学的角度出发,对艺术的产生发展规律进行归纳。与此同时,与工艺美术相关的领域在这一时期也得到同步的发展,如民间美术、艺术学等,工艺美术的发展对民间艺术研究和艺术学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工艺美术的批评与思索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促使中国打开国门相西方学习,“设计”一词也被随之引入,在随后的发展中,“工业设计”作为与“设计”相对应的学科在中国渐渐确定下来。在工业设计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持续着对传统工艺美术的批评与思索,工业设计认为传统工艺美术观念过于老旧,阻碍了工业社会发展;认为工艺美术是一种以手工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手工艺文化,“无法与工业文明、商品经济的外部环境协调”①;发展空间过于狭窄等。与对工艺美术的批评与思索相对应的是这一时期工业设计理论的发展,其中以柳冠中的设计文化论最为典型(该观点被收于柳冠中论文集《苹果集:设计文化论》中)。

设计文化论对工业设计的概念、范畴、特征、目标等一系列要素都进行了阐释,认为“设计是协调诸矛盾因素的人类改造自然与自身的主动的创造行为”②,工业设计一切以人的需要为核心与出发点,是一种“创造合理的使用方式”的文化,柳冠中曾解释道:“合理的使用方式是工业设计的原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见证,也是人类社会未来的雏形。它包括主宰――人;对象――物;目的――生存。人是主导因素。‘使用’是指人的行为过程;‘方式’是人类文明、文化的具体化;‘合理’是审美标准。因此将为人(或人类社会)作为目的的行为,体现了人类的文明与文化水平,又合乎时代的审美标准,这就是工业设计的全部内容。”③

工业设计对工艺美术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为工业设计在中国的发展开拓了空间,使得工业设计能够迅速在国内立足并发展起来,1997年国家正式用“设计艺术学”取代了“工艺美术学”使得设计学科得到进一步完善。但总体来看,当时工业设计对工艺美术的批判还是有失偏颇的,张道一先生曾经激烈地批判工业设计:“在理论上豪言壮语、大话连篇,诸如‘设计哲学’、‘国土设计’、‘生活方式设计’之类,实际上连‘设计’的概念都不熟悉,更谈不上对其内涵与外延的理解,溢美之辞超过了本质性的分析;在历史问题上,割断了它与手工业的漫长联系,甚至把西方的‘设计运动一百年’当成了设计史的全部。”④通过对比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的主要观点可以发现,二者其实是殊途同归的,我们可以把工业设计看做是传统工艺美术在新时代的发展,所谓的“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只不过是在不同社会条件下对造物活动的不同称谓而已。

三、当代工艺美术理论深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艺美术理论也在产生着发展与深化,当代工艺美术理论在以往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特征,日趋注重专题性研究与大的理论框架下的子学科体系构建,同时工艺美术所涉及的范围逐渐扩大,一些新兴学科被囊括其中,当代工艺美术理论也在多学科、多角度的交叉研究中不断深化拓展,促进着在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的造物艺术的发展。

(一)设计理论的发轫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设计理论主要集中在设计造物的哲学、文化学含义上,并在随后的20年中发展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当代设计理论发展与以往相比,出现了较大差异。当代设计理论较多集中在对具体的设计行为的分析,如设计者、产品受众、产品流通、人机互动、设计教育、设计管理等方面,利用调查、实验的方法从工程技术角度对设计进行量化分析,注重产品的感性意象与学科间的互动,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理论研究逐步开始由普遍向特殊发展,在大的学科体系中构建出更为细致、专业、针对性更强的子学科体系,并以专题研究的形式,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的交叉研究。

笔者认为,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当代设计理论的发展必将与以下三点紧密相连: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哲学、文化学意义上的造物与具体设计实践相结合,在利用普遍性规律指导与完善生活实践的同时,将在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新方法引入理论的探讨之中,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实现设计的最终目的。

第二,有计划地引进和吸收西方先进的设计理论,将之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保持理论建构能与科技同步发展。

第三,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发掘中国传统工艺的价值与活力,将中国传统工艺理论与西方先进经验相结合,构建一套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文化理论体系,并将之介绍出去,促进理论的推广与传播。

第四,抓住信息化的时代特征,构建适合信息时代的理论体系,充分利用便捷的信息交流提高设计实践的效率与质量。

(二)工艺美术的学科互动

工艺美术理论的发展与学科体系的建立离不开各相关学科的共同发展。关于工艺美术理论研究所涉及的多学科互动,田自秉先生曾在1991年发表的《论工艺美术学》一文中指出:“工艺美术学已不只是单纯的美术创作活动的研究,而是一个与多学科相关联的交叉学科,它是一种围绕着物的美化和环境美化而进行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互相协调的综合体。这些学科互相联系,彼此制约,共同影响。”⑤工艺美术的学科互动的研究实际上是对工艺美术表现形式的分析,工艺美术作为一个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综合体”,将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变、人类审美观念的变化都囊括其中,任何社会需求或观念的变化都会在工艺美术的表现形式上有所体现,因此这就决定了工艺美术的发展必然是多学科、多角度共同发展的,我们对工艺美术的研究也必须从多学科、多角度的视野展开。田自秉先生在《论工艺美术学》一文中还同时列举了当时工艺美术学涉及的学科种类,其中主要包括:“工艺创造学、工艺功能学、工艺美学、工艺科学、工艺经济学、工艺心理学、工艺信息学等。”⑥显然这个划分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工艺美术发展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艺美术理论的进步,现代社会的工艺美术所包含的范围越来越大,其学科的交叉性和综合性越来越强,围绕工艺造物的实用和审美原则,现代工艺美术所涉及的学科种类在以外基础上不断扩大,包括:哲学、美学、文学、文化学、历史学、传播学、符号学、社会学、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方面,为我们研究现代工艺美术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促进了当代工艺美术理论的发展。

注释:

①柳冠中.普罗米修斯――工业设计,苹果集:设计文化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72页.

②柳冠中.当代文化的新形式――工业设计,苹果集:设计文化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7页.

③柳冠中.当代文化的新形式――工业设计,苹果集:设计文化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3页.

④张道一.不要亏待图案[J].设计艺术.2003(1).

文学艺术的发展篇8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区域性特色构建

一、中外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概况

从世界大学的总体发展现状看,公共艺术教育在西方很多大学已经十分完善,具体实施形式有如下几种:开设艺术课程、组建艺术社团、举办艺术节、设立艺术博物馆等。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简称mit,即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自20世纪40年代起,正规的艺术课程纳入学科体系已有60多年的历史,开设有视觉艺术导论、艺术史、现代艺术和大众文化、西方音乐、和声与对位、爵士乐等15门课程。英国牛津大学的业余艺术社团多达一百多个,涉及各种艺术类型,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哈佛大学设有3所艺术博物馆,是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1]。

中国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始于清末民初,改革开放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堂,新成立的大学堂参照西方,开始发展公共艺术教育,如北京同文馆、两江师范学堂、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等,设立“图画手工科”。民国时期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有了更进一步发展,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最具特色。蔡元培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提倡美育,他在全校亲自开设《美学》课程,并积极支持设立画法研究会和音乐研究会等公共艺术社团[2]。清华大学常年开设“昆曲与绘画”课程,根据1926―1937年国立清华大学时期,全校开设课程门次数的统计,1929―1930学年度,1930―1931学年度,全年开设“昆曲及绘画”课程3门;1931―1932学年度,1932―1933学年度,全年开设“昆曲及绘画”课程2门次;1935―1936学年度下半年开设“昆曲及绘画”3门[3]。改革开放后,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真正得以蓬勃发展。1978年清华大学最早设立公共艺术教研室,成为“”以后最早面向所有学生开设艺术课程的学校。此后随着教育部一系列指令性文件的相继出台(详见下表),如《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等,尤其是2006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指出了公共艺术课程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全国高校得以全面开展。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办得十分有特色、有实效。以开设艺术课程为主,并积极成立艺术社团,定期或不定期通过艺术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每三年举办一次的全国大学生艺术节更是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亮点[5]。部分国家重点大学,其公共艺术教育得到高度重视,发展较好。如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开设40门课程,覆盖了音乐、美术(视觉艺术)、舞蹈和戏剧四大类,每一类课程又兼顾了基础知识与名作赏析、艺术实践与表演、艺术美学三个层面,要求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选修13个学分的人文科学与文化艺术类课程才能毕业[6]。综观全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尽管在教学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总体现状仍不乐观,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观念上不够重视。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广义的艺术教育。教育对象为非艺术专业的全体大学生,教育目标是提高艺术素养,不是培养艺术家,很多学校的师生从观念上对其不够重视。

(二)师资力量薄弱。

大多数高校没有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由艺术学院教师兼职,或者聘任校外专业教师兼职,专业教师擅长技法教学,达不到侧重人文素养和人文价值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要求。

(三)艺术课程单调无特色。

自2006年教育部公布了高校应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相关文件后,全国大多数高校陆续开设了相应的八门课程,但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单一、特色性不明显等客观问题。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关键,从目前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反映的情况看,普遍感觉课程内容单一枯燥,或者存在教学内容太过专业,没有突出“公共性”,与学生预期的教学内容有较大落差。

(四)学生兴趣不高。

就学生而言,部分学生眼中视公共艺术教育为“鸡肋”,存在学生选课只为拿到学分的普遍现象,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较差,兴趣不高。

鉴于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学者们进一步反思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体系构建问题,结合地方大学的教学实际,构建具有区域性特色的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成为主流趋势。

三、整合地方艺术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资源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需要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地方文化等多元文化源泉的滋养。公共艺术教育课堂作为艺术文化播布的重要阵地,把地域性艺术资源运用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技法实践中,一方面使地方艺术资源可以进一步得到传承,为地方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前景,另一方面使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更丰富,提高学生兴趣,从而推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构建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的前提。

首先,国家教育政策注重地方艺术资源引入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堂。《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指出:“艺术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学习和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形式的现代化、多样化,拓展艺术教育的空间,提高艺术教学的质量。”2014年《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艺术课程”。该文件指出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应有自己的发展特色,积极开发各地区的区域性艺术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课程,这为地方艺术资源引入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区域特色性建构提供了制度保障。

其次,中国区域广阔,历史文化悠久,通过近些年对于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地方艺术资源丰富。以河北省为例,其依托燕赵传统文化,拥有丰富悠久的地方艺术资源,目前所收录的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艺术文化资源多达290余项,涉及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各艺术门类,为公共艺术教育区域性特色构建提供了丰富资源。多数的民间传统艺术目前普遍面临因缺乏有效的继承和保护,逐渐濒危甚至消亡。通过把民间艺术融入课堂,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起本土区域文化的高度认同感,使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成为民间艺术资源保护和开发的重要载体和发展平台,从而使民间艺术资源结合大学生群体的力量,在传承和保护上迈出重大一步,这是一种公共艺术教育和非遗保护两层面的双赢之举。

(二)整合地方艺术资源,构建大学公共教育的地域性特色体系的实施对策。

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是传统艺术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发展阵地,把地域性艺术资源运用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技法实践中,将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地转换为新的文化理念和表现手段,这是地方艺术发展和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特色性发展的共同诉求。

地方艺术资源中的民间艺术,传承记载了民族文化的发展演变史,具有信息丰富和文化价值突出的特点,蕴含丰富的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内容,从具体实施层面而言,地方艺术文化资源可按照不同艺术门类的特点,通过如下几条途径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第一,民间艺术引入课程教学。民间美术或民间音乐等纯欣赏性的艺术,可以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倾听,感受民间艺术的特色和魅力。如民间年画、农民画、剪纸、泥塑等,首先通过田野调查,收集相关作品丰富的图片资料及民间艺人访谈的视频资料,制作成课件,结合幻灯片的播放和讲解,让学生直观性地感知民间艺术的审美性、文化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间艺术家的平民智慧和审美情趣。

第二,开展民间艺术的专题讲座。请民间艺术家及相关研究专家学者共同举办民间艺术专题讲座。民间艺术家在讲座现场直接展示其手工艺,再现工艺制作的现场,使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民间艺术,生动而直观,增强讲座的趣味性,使大学生直接感知民间艺术的发生发展、创作方式及其艺术特质等方面内容,对民间艺术有更直观的感知。相关研究专家和学者可以就现场的艺术作品,为学生展开民间艺术相关文化学术价值的理论性导入和讲解,提升专题讲座的学术水准。上述二者的巧妙结合,使民间艺术专题讲座既感性直观,又不乏学术理性探索,可以使学生对民间艺术有更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第三,开辟公共艺术教育第三课堂,即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民间艺术的实践基地或民俗博物馆,到第一现场亲自接触、亲身感受各种地方艺术文化,通过与民间艺术大师的近距离接触和交流,了解其艺术创作思想,使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和领略民间艺术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艺术表现程式。

第四,举办民间艺术文化节。每年或每学期,定期举办民间艺术文化节,通过学校与民间及部分文化部门的合作,邀请个地方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家,包括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多种艺术类型,可以设置多个学生可以与民间艺术家互动的环节,如剪纸、泥塑、面塑、糖人等,让学生亲手参与制作。对学生而言,这种活动的教育意义较为深刻,且影响较为广泛。

(三)除注重本民族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也应该注重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除了注重本土本区域的文化资源,同时应积极关注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国外很多大学对于地方艺术资源十分重视,在注重本土本民族的文化同时,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艺术亦高度重视。如美国大学公共艺术课程既体现出对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艺术的关注,又体现出对其他国家及民族的文化艺术的重视。哈佛大学“文学和艺术”课程中不仅有《美国的文学与美国的环境》,还有诸如《中国古代艺术和宗教》、《日本古迹》、《非洲艺术中的王权与神话》;哥伦比亚大学开设有《中国唐代绘画》、《南北朝绘画与佛教》[7]等。因此,在整合本土艺术资源的同时,亦应重视对其他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借鉴和引入,丰富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充实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教学,以多元化的公共艺术教育形式,构建出具有区域性兼特色性的教育体系。

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区域性特色构建的意义

随着中国大学教育理念的转变,即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就公共艺术教育的性质而言,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民间艺术是中国的基因,是文化传承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以其朴实、本真的特点呈现出独特魅力,是高校大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间艺术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整合地方民间艺术资源,积极融入地方高校普通公共艺术教育,丰富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资源,构建公共艺术教育的区域性特色教学体系,这是一种双赢举措。一方面推动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使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得以合理利用,改变其濒危的现状,使其文化性和教育价值得以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沈致隆.哈佛大学和mit的人文艺术教育及其哲学思想[J].高等教育研究,1999,2.

[2]叶朗.北京大学艺术教育的传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3]方惠坚、张思敬主编.清华大学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34-135.

[4]教育部网站:http:///s78/a17/twys_left/moe_794/moe_795/.

[5]2015年举办第四届,2012年举办第三届,2009年举办第二届,2006年举办第一届.

[6]李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启示.2006年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文学艺术的发展篇9

〔关键词〕文化艺术;产业化;路径研究

区域文化艺术产业化过程中,会面临一些瓶颈问题。比如区域内高品质文化艺术活动缺乏,人才资源匮乏;区域文化艺术在开发和利用方面,缺乏相应的专业管理和发展策略等。而区域内所属高校的艺术实践活动,如果与区域文化艺术产业化之间能够谋求一条适合彼此发展的结合之路,就会很好地解决区域文化艺术产业化进程中的问题。同时,高校艺术实践活动也因此获得了更大、更广的发展空间。那么,如何构建适合两者共同发展的路径,成为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

一、区域文化艺术产业化与高校的关系

区域文化艺术的发展与当地高校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互生共荣。一方面,区域文化艺术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当地高校的文化艺术特色;另一方面,当地高校在传承区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引领了区域文化艺术专业性的发展。区域文化艺术是高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源泉,当地高校拥有所在区域最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通过多样化的艺术实践创新与学术研究,丰富区域文化艺术形态。高校的艺术实践活动从“阳春白雪”,走向“下里巴人”,实际上会更加体现出艺术实践作品的价值,从而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产业化进程,区域文化的产业化也促进了当地高校艺术实践的持续、良性开展。

二、区域文化艺术产业化与高校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必要性

(一)传承区域文化艺术是开展高校艺术实践活动的使命从传统意义来看,高校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重任。区域内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区域文化艺术产业化的影响,高校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更是对区域文化认可的体现,两者相辅相成①。高校在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时,不断丰富区域文化艺术内涵,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区域文化质量。与此同时,高校是人才培养基地,当学生对区域文化艺术有更深厚的了解后,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今后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

(二)区域文化艺术产业化与当地高校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必要性首先,区域文化艺术是当地高校进行艺术实践作品创作的来源。比如黑龙江省黑河地区,这里生活着鄂伦春、达斡尔、俄罗斯、满族等26个民族。黑河学院与当地鄂伦春族新生乡成为共建单位,黑河学院音乐学院作为鄂伦春文化艺术研究基地和艺术实践基地,对这一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摩苏昆,进行了深层次的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师生排演了摩苏昆剧目《艾么汗乌娜吉的亲事》,获得全省乃至全国民族学家的关注与重视。除此之外,黑河学院音乐学院作为瑷珲镇的帮扶单位,学院教师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和艺术形式,研究、创作并上演了瑷珲玛虎戏《神佑古城》等优秀剧目。因此,高校的艺术实践创作与理论研究,来源于当地文化艺术资源。其次,当地高校高品质的艺术实践活动推动本区域文化艺术产业化发展。区域文化艺术产业化是当地文明的体现,是区域文化艺术实现经济价值谋求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要。比如,黑河市新生乡立足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并将其与旅游有机结合,打造了“鄂伦春民俗文化艺术”和“北方游猎乡”两大特色品牌。黑河市推动民族文化静态保护与活态传承,几年来连续举办的黑河“中俄文化大集”、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达斡尔族“库木勒节”、瑷珲“上元节”、四嘉子“颁金节”、五大连池“圣水节”等民族、民俗文化艺术及旅游活动。而这些活动中都少不了黑河学院音乐学院艺术实践团的参与和支持,学院师生创作的作品,有的还被确定为当地旅游系列活动常驻保留剧目。可见,区域文化艺术与高校艺术实践活动,两者互相依存、紧密结合,必须形成合力搭建互生共荣的发展平台。

三、区域文化艺术产业化与当地高校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路径

(一)高校为区域文化艺术产业化发展提供支持高校往往汇集了一批致力于研究本区域文化艺术的师资力量,并在区域高校内结合当地特色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比如黑河学院在鄂伦春艺术实践领域取得了杰出成果,齐齐哈尔大学在达斡尔族文化艺术研究中结出了硕果,以及佳木斯大学在赫哲族文化艺术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进展,哈尔滨师范大学在黑龙江区域内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师资培养中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些高校,对所在区域内的文化艺术发展、“非遗”项目保护、民俗文化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其科研成果为地方政府部门制定区域文化产业化发展规划、创办区域文化品牌,提供科学依据及人才支持。

(二)区域文化艺术产业化与当地高校艺术实践活动协调发展一方面,在区域文化艺术产业化进程中,高校艺术实践活动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比如高校艺术实践团开展深入社区、送文艺下乡,面向社会举办专场音乐会等艺术实践活动,在满足民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提升大众文化艺术品味。高校内需要建立专门的艺术实践中心,对艺术实践活动进行规划及管理,并负责相关事宜的沟通协调。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与区域内高校加强联系,拓展多元化实践教育基地,为高校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平台,并且对区域内高校艺术实践活动给予相关政策支持、经费支持等实质保障,鼓励其参与到区域文化艺术产业化进程中。

(三)多渠道跨专业结合路径教育部提出建设“双一流”高校和学科体现了中国教育对学科特色、学校特色的重视。因此,学校开展特色艺术实践活动,也是体现一个学校特色办学和内涵提升的重要举措。黑龙江省许多地方高校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现有的资源,着力抓住区域文化艺术资源,凝练学科特色,建设特色艺术实践活动。例如黑河学院,在对俄文化艺术研究交流及鄂伦春“非遗”艺术的传承保护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黑河学院音乐学院有鄂伦春艺术实践团、合唱团、舞蹈团、民乐团、管乐团、键盘乐团、剧社七个学生艺术实践团,分别由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教学,排演艺术实践作品。除此之外,还有美术学院的俄罗斯冰雪画作、鄂伦春旅游文创作品研发,文旅学院的区域内旅游业发展方案。这些艺术精品和科研成果不应仅仅圉于高校内,更应该走向大众,服务于社会。高校的艺术实践活动与区域内文化艺术产业化发展紧密结合,不仅丰富了民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民众文化艺术品味,而且促进当地旅游业、文创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良性化、特色化发展提供助力。反过来,当地政府也应该为区域内高校的艺术实践活动提供政策支持及经济倾斜,为高校艺术实践活动与区域内文化艺术产业化发展提供通道。比如,为高校艺术实践活动提供免费场地使用,举办每月文化艺术惠民日。鄂伦春民族艺术团艺术实践活动与当地少数民族旅游业项目开发结合,艺术团的演出可以是免费的,学生以获得学分的方式参加艺术实践活动,但需要政府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为艺术团演出制作服装、道具。另外,区域政府与所在地高校积极开展跨学科合作,深入挖掘区域文化艺术资源,建设极具区域文化艺术特色的科研团队,将文化、经济、艺术等多维度综合考虑,使特色艺术实践活动成为提高高校知名度,促进区域文化艺术产业化发展的有力抓手。

文学艺术的发展篇10

关键词:大学艺术馆;品牌定位;文化育人;艺术审美

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大学精神与文化品质的诠释和重塑、大学文化的传承与认同,对每一所大学都十分重要。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几乎无一例外都拥有深厚的文化传统,都拥有一座或多座内涵丰厚的博物馆。特别是大学艺术博物馆,已逐渐成为一流大学的重要文化载体与生动表征,成为融思想性、知识性、文化性、艺术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立体教科书”,成为大学校园中人文艺术滋养的“心灵钥匙”,成为开启大学人创造性潜能和艺术生活的“文化密码”。

2006年5月15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馆(以下简称“北航艺术馆”)正式落成开放。“灵感需要空间,想象插上翅膀”,这句饱含诗意的开馆主旨语,为此后十年北航艺术馆的发展埋下了不懈求索的伏笔。所谓“艺文载道,闳约深美”,即我们始终怀着一颗艺术的心灵,坚持品牌定位、长期积淀、文化立馆,在大学美育和文化育人的路径上,在营建大学艺境的过程中,守护文化的镜像,播种审美的意蕴,涵养艺术生命精神的星空。

坚持品牌定位,树立文化育人的理念与思路

北航艺术馆的定位,是一个坚持“公益性、专业化、高品位”、承担文化育人功能、面向师生及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文化传播空间和艺术展览场馆。十年间,我们探索以展览为核心的工作模式,持之以恒地将高雅艺术引入校园,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品格和社会影响力,对师生和社会观众进行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发挥人文艺术滋养和公共文化传播作用,开启了一扇艺术、人文与科学精神之花竞相绽放之窗。在校本部和沙河校区举办展览逾200期,校内外观众超过百万人次,被媒体誉为“中国高校最有影响力的公益性公共艺术传播空间”。

北航艺术馆坚持服务于大学的发展建设,以传播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大学精神为理想,以展陈、研究、收藏和推介艺术及其探索性、创造性、丰富性为手段,致力于大学艺境的营建、大学人和社会公众审美艺术素养的提升,从而在文化传承创新中扮演着大学独特的角色。

北航艺术馆坚持服务于大学的人才培养,以“灵感需要空间,想象插上翅膀”为宗旨,坚持“文化育人”的核心办馆方针,着眼于艺术感悟与体验、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常年不间断举办高品位的展览,免费面向师生和社会观众开放,成为逐渐完善的大学公共艺术传播空间和展览场馆。

北航艺术馆坚持服务于大学的文化引领,着眼于育人理念和传播模式的更新,以适应大学人的精神审美需求,建设惠及大学和社会的美学公共课堂,成为创造性思维的拓展和高雅艺术激荡碰撞的交流活动场所,乃至大学文化发展的风向标和新阵地。

坚持长期积淀,涵养艺术审美传播的文化场

十年来,围绕举办高品位的展览这一核心加以构建,涵养和积淀了浓郁的大学公共艺术传播文化场,形成了人文艺术素养教育和公共艺术传播品牌。

一是从展览内容看,200余场展览包括国内外重要艺术作品、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精品、师生的艺术与科技作品等。其中,体现国家水平的文化艺术展和体现世界水平的国外大师作品展,占到了相当的比重。例如: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风采展,中国美术馆馆藏国画经典,世界艺术大师达利、毕加索、希施金的作品展,瑞士建筑与视觉展等,无论是展览层次、规模,还是作品内容与艺术水平,都堪称一流,较好地提升了北航艺术馆的整体品质。

二是从展览形式看,北航艺术馆常规展、邀请展、申请展相互辉映,群展、个展接踵而至、类别多样,几乎涵盖了所有艺术门类,成为学校与艺术家沟通互动、大学文化与高雅艺术激荡碰撞的桥梁。北航艺术馆坚持以展览为核心的工作模式,组织构架、运行条件与管理制度、策划执行与学术保障等方面,都围绕举办高水平的展览这个核心环节不断完善推进。

内容丰富的展览,既是一种艺术的物化与思想的表达,也是北航艺术馆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生命养分。北航艺术馆通过策划举办各类展览,提升自身的学术品格、鲜明风格和社会影响力,逐渐形成以自主策划举办“双年展”为重点,以策划举办“常规展”“邀请展”和“申请展”三类形式为版块的良性运作机制。此外,还不定期为大学生、教职工及老同志策划举办书画、摄影等专题展,使师生在分享艺术魅力的同时参与到文化建设之中。

三是从展览效果看,北航艺术馆每月举办展览两次左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师生和社会观众,使其受到艺术的感染和启迪。十年间,北航艺术馆注重依托丰厚的学术资源、品牌优势和不断探索的公共教育形式,为师生、社会公众开辟美育渠道和提升文化艺术素养的第二课堂,也为艺术类学生的专业教学提供了实践平台,深化了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审美教育的内涵,拓展了观众的文化艺术视野,在润物细无声中使观众受到心灵感化和艺术启迪。例如:举办“20世纪中国画风采”中国美术馆馆藏作品展期间,邀请美术理论家作“延续与开拓: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与中国画的演进”报告,从社会与艺术互动的历史观出发,详细地介绍了20世纪中国画的演进过程,为观众提供了欣赏经典艺术的全新视角。

坚持文化立馆,拓展创造性艺术生活新境界

近年来,学校在创新文化建设机制、统筹文化场馆建设、开展人文艺术素养教育等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天的校园遍布着多样性的文化场馆,艺术滋养着校园空间,拓展了文化育人和校园创造性艺术生活的新境界。

十年来,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对北航艺术馆不断给予关注,全国几十家主流媒体、网站先后数百次跟踪报道北航艺术馆的做法及成效。《人民日报》曾在“焦点”栏目的“传承人文”专题中,介绍北航艺术馆“在展览中做到艺术性与科学性结合、社会艺术人士与北航师生作品结合,给学子的创新思维和想象插上翅膀。”《光明日报》刊文指出:“作为全国高校第一所向社会免费开放的艺术馆,北航艺术馆已经承担起向社会传播人文精神的重任,成为高校与社会分享文化之美的桥梁。”《中国文化报》的报道认为北航艺术馆“在展现高校艺术教育及成果,推动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促进艺术创作的探索性、独立性、科学性与学术价值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堪称‘中国高校最有影响力的公益性公共艺术空间’。”著名艺术家吴冠中先生生前曾莅临正在举办其个展的北航艺术馆,如此评价道:“这才是大学,这才是美育,中国的大学早就应该这样了。”

北航艺术馆始终谨记并秉承的文化育人使命

一是作为大学文化土壤中播种的一粒发芽、开花的种子,北航艺术馆通过生动多元的传播途径,促进艺术与大学人的亲近、大学与社会公众的亲近,促进校内外观众对艺术的认知和学习,它的姿态是开放的,也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品质的。

二是北航艺术馆不仅是大学校园里的艺术馆,更是社会公众的艺术馆,其职能也不仅仅是展陈艺术品,更重要的是用艺术的手段,展示对人的成长与发展的关注、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悟、对社会与未来的思考。

三是北航艺术馆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美术馆,其核心使命是传播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将艺术性、知识性、创造性与传统性相交融,启发大学人及社会公众的灵感思维,并为教育、研究以及大学公共艺术发展服务,成为开启创造性潜能的“心灵钥匙”和“文化密码”。

四是北航艺术馆将致力于建成中国坚守大学之道,最具独立精神,最具个性、包容性、辐射性和开放性的大学文化艺术传播品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