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民营经济情况汇报十篇民营经济情况汇报十篇

民营经济情况汇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45:06

民营经济情况汇报篇1

1、统一思想,强化认识。

认真贯彻落实《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强化资源保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市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及时召开专门会议,就积极做好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做了安排部署,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为做好突出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2、建立组织机构。

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科科长及分局长任成员的突出发展民营经济领导小组。同时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了《市国土资源局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措施、要求。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局网站、标语条幅、信息宣传、活动等渠道,大力宣传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重要意义、政策方针、主要内容等。宣传我局贯彻落实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新举措,为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4、强化土地的集约利用,提高民营企业土地利用率。

结合我市实际,将民营经济发展用地纳入年度用地计划。在符合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民营企业在新建、改建和扩建中的合理用地需求,优化土地利用开发格局,为我市发展民营经济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强化土地的集约利用,积极提倡引导民营经济发展项目进入工业集中区建设,促进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

民营经济情况汇报篇2

我局党员总人数为名,其中在职党员名,离退休党员名。在一年来的工作中,我局党组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带领全体员工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充分发挥了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一、把党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局党组高度重视党务工作,把党务工作放在统领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政工的负责人靠上抓。落实了党组成员和支部委员党务工作责任制,落实了基础管理、先进性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规划,对各项工作措施进行了完善,为加强党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开展了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我局深入开展了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并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以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⒈教育形式灵活多样。采取集中学习、业余自学、局领导辅导、党员相互交流学习体会、请党校老师讲课等多种形式组织学习培训,组织党员观看有关革命先烈及英雄人物事迹录相片等,接受革命传统和党性教育,做到重温过去,把握现在,不忘根本,牢记宗旨,使学习真正入心入脑,强化了学习效果。

⒉做好结合文章。在学习教育活动中,我们做到立说立行,具体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把先进性教育同抓好机关党员的思想作风建设结合起来。摸清底子,把准脉搏,掌握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增强他们严格按办事的自觉性。二是把先进性教育同做好民营经济工作结合起来,尤其是迅速贯彻落实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全区民营经济工作的重点、目标、工作措施,重新进行理顺调整,进行调查研究,总结民营企业先进典型经验,制定民营企业扩大融资和减轻负担的具体方案,全局党员干部精神振奋,信心倍增,焕发了工作热情。三是把先进性教育同办实事、送温暖结合起来。针对我局离退休党员多,患病住院老职工多的情况,我局组织在职党员干部到离退休党员和患病老职工家里走访慰问,积极为他们解决生活、就医等方面的困难。还落实了党员干部帮扶责任制。由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王格庄镇张家村为贫困户送去了近千元的救助金和面粉、肉、蛋等物品,把党的温暖送到贫困党员和贫困户的家中。我局还积极帮助莒格庄镇落实“村村通”工程捐款总额达一万元。我局还积极改善办公环境,今年全局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为各科室每个人配备了电脑,对办公室进行粉刷,投资十万多元新上供暖设备,为干部职工创造了温暖舒适的工作环境。

⒊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搞好先进性教育最根本的在于建立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今年,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局将原有的机关工作制度重新加以修订,制定了机关工作十九项制度,其中主要涉及党务工作的有六项:一是局党组工作制度。二是局党组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三是行政接待制度。严格压缩各类宴请,严格控制陪餐人数,尽力降低接待费用。四是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对区里出台的机关干部“八不准”要求进行了细化,提出了局机关工作人员十条纪律要求。五是廉政和行风监督制度。为了搞好全体干部的廉洁自律,我们定期和不定期地向企业征求意见,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六是考核奖惩制度。为了保证制度的落实,我们将各项制度执行情况列入了机关考核奖惩内容,考核情况每季度通报一次,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通过以上这些制度机制的引导、规范和约束,使班子成员和工作人员廉洁守法意识明显提高,廉洁从政、勤政为民的工作作风明显好转。

三、加强了基础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制度。我局多次召开党员大会,重要问题都提交党员大会讨论决定。党组成员会议基本上每周一次,日常工作中重要问题都提交党组研究。党小组会议每月达到两次以上。主要是学习党内文件和上级批示,落实党组的工作安排;听取和接受党员思想汇报和工作汇报,党员互相交流思想实际,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我局还坚持上好党课。党课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结合本单位党员状况和工作实际,生动活泼、有针对性、形式多样地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教育等。同时我们还积极做好党报党刊的订阅、党费收缴等工作。还积极参加机关工委组织的机关运动会等活动,取得了较好成绩,我局所在的机关五团名列团体总分第二名。

四、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建设。我局党组坚持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同时,党组成员做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要求同志们做到的,领导成员首先做到,要求同志们不做的,领导成员坚决不做。对干部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事业上帮助,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全局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急企业所急,帮企业所需,真心实意为企业、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实现了机关转变职能、促进经济发展。今年以来,围绕发挥好民营经济主管部门的作用,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⒈加强了调查研究。深入到重点镇、街道办事处、部分民营企业、有关主管部门、执法收费单位,通过走访有关人士、开座谈会等形式,摸清了民营经济基本情况,找准了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同时到本市××、××等县市区民营经济主管部门学习取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我区民营经济工作和搞好部门工作定位的意见。还结合实际情况,研究起草了关于强化对民营经济工作组织领导、完善区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加强民营经济工作考核、落实民营企业家政治经济待遇等工作意见,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肯定。

民营经济情况汇报篇3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民营企业平稳较快发展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指导企业调整发展战略,帮助解决民营企业资金、要素等问题,提振信心,激励

企业加快发展。一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发展民营经济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自经民营[2009]2号文件,继续坚持领导定点联系区县工业和亿元企业等制度,全力支持企业发展;二是结合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活动,开展民营企业专题调研服务工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更为宽松的环境;三是协调争取了省上对我市工业气、运、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支持,最大限度地为重点民营企业、重大项目的生产建设提供生产要素保障。

二、加强民营企业培育,增强发展后劲

民营经济情况汇报篇4

一、经济运行情况

*年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共计24家,其中民营企业7家,占规模以上企业家数的29.17%。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和出货值分别为219304万元和54312万元,其中民营企业总产值和出货值分别为127908万元和10186万元,分别占规模以上企业的58.32%和18.75%。

*年6月份,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共计63家,其中民营企业43家,占规模以上企业家数的68.25%,比*年1月份增加了5.14个百分点,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和出货值分别为509774万元和218878万元,其中民营企业总产值和出货值分别为299615万元和103405万元,分别占规模以上企业的58.77%和47.24%。比*年1月份分别增长了1.34个百分点和9.15个百分点。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创新突破。区委、区政府及时成立了翔安区民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我区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实施细则。实施细则的制定充分体现周边地区的优惠政策我区都能借鉴的原则,为我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使我区对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上放得更宽,在投资领域上放得更开,在经营方式上放得更活,在注册条件上放得更松,真正做到了放心、放手、放胆。在贯彻落实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

(二)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全区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区五套班子领导和市民营办领导出席了会议,林国耀书记、吴南翔区长作了重要讲话。会议重奖了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和纳税大户,确定了20家区重点民营企业,重点民营企业实行五套班子领导和部门领导挂钩制度。会后,政府办、组织部、监察局等挂钩部门立即深入挂钩单位乐安制衣、大家族鞋业、吉和制香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困难。形成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

(三)根据自身实际,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重点,在当地经济发展规划的领域和行业中,只要能向民营经济开放的,都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在内厝划出一定地块,创办民营创业基地,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周边民营入驻。

(四)除国家和省规定外,区级部门一律不准设置登记发证的前置条件,企业注册实行核发临时营业执照和预备期管理试点,允许跨行业经营,成立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挂靠在招商服务中心),在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业务指引下开展工作,为民营企业开展全方位的服务工作。

(五)鼓励民营企业参与能源、交通、水利、工业区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组改造,参与投资兴办教育、文化及公益性事业。例如:鼓励引导大型民营企业银鹭集团进行巷北工业区标准厂房建设;出台相关政策允许部分民营企业与村办、镇办企业脱钩,进一步明确产权,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更广泛的空间;规划文教园区,引进华天涉外学院等民办高校在我区兴办教育、文化及其他公益性事业。

(六)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积极探索“引进来、走出去”的有效途径,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经济合作,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我区银鹭集团、如意集团、万里石集团、舫昌佛具成功嫁接了外资,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

(七)建立企业工作午餐会制度,为加强和改善政府与企业间的沟通联动关系,切实解决企业在投资、筹建、建设、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区政府决定建立企业工作午餐会制度,由区领导亲自主持,会议主要收集、了解企业在生产中遇到问题,明确责任部门,在下一次午餐会前必须及时解决并将解决落实情况反馈给企业,对因政策原因无法及时解决的,也向企业说明原因,取得企业谅解。例如:厦门弘信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反映,今年2月6号与翔安区鉴定《投资框架协议书》,征地100亩建立弘信翔安工业基地,但该基地建设审批手续缓慢,午餐会上,有关部门及时解释:公司与区政府签订的是《投资框架协议》,凡是签订投资框架协议的项目其土地皆为基本农田,应待调整后方可建设。今年我区共举办四次午餐会,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45件。

(八)培育产业集群成效明显。开展了全区民营企业产业调研。目前,我区初具规模的民营企业产业集群比较突出的有粮食加工、汽车运输、农副产品加工、贡香制造,针对发展现状和民营企业的特点,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培育全区民营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思路,规划建设贡香城、汽车城等市场,引导全区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区域聚集为特征,以功能定位、资源整合、科技创新为手段,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积极促进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的有效聚集,做强支柱产业,提升特色产业,培养成长型产业,推动“三个转变”实现农民、企业、政府、投资者“四赢”的成功经验,指导各镇结合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我区银鹭集团、如意集团、兴盛食品被评为国家农业龙头企业;新时鲜、源水水产等7家企业被评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齐翔食品、华普水产等14家企业被评为区级农业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为我区农村民营经济发展起到带头作用。

(九)继续推进民营经济外向化发展。在积极帮助民营企业获取进出口经营权的同时,广泛组织企业参加产品交易和商务洽谈活动,引导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年我区13家民营企业组团参加了市经贸局组织的赴日考察活动,组织9家民营企业参加了*年沈博会,组织9家民营企业参加第二届福建省网上投资洽谈会,组织6家民营企业参加第二届福建省商品交易会,进一步推动了我区民营经济的外向化发展。截至今年6月份,全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累计出货值为49465万元,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出货值的41.77%。

(十)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积极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通过建章立制和流程再造进一步促进了局机关依法行政和职能转变:一是制定和完善10多项工作制度,进一步促进了广大干部规范行政行为,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优化办事流程;二是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三是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证》,继续清理、削减行政审批项目,并积极推进“一站式”服务,例如:针对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民营企业因历史遗留的产权问题、拓展用地问题采取相关部门集体办公的形式一次性给予解决;四是持续开展“治乱减负”,工作成效继续巩固扩展。

(十一)实行名牌战略。我区民营企业实施细则第十二明确规定,对*年1月1日以后获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一次给予50万元的奖励,获省级名牌产品和省级著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给予30万元建立,获市级著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励,扶持力度居全市各区之首,极大调动企业创优意识,从新区建立到目前为止,我区获得著名中国驰名商标一项,福建省著名商标一项,厦门市著名商标三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一项,福建省名牌产品四项。

(十二)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国家和市、区科技部门加大对民营企业的科技扶持力度,*年国家和市、区科技等有关部门扶持我区民营企业资金高达563万元人民币,比2003年的165万元增长了2.41倍,截至目前我区共有民营高新技术企业4家、民营科技企业23家、通过iso和其他管理体系认证的民营企业12家,为我区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十三)充分利用商会和行业协会作用。区人大、区政协充分利用区商会、各行业协会开展民营经济工作,多次调研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为区委区政府提供决策的依据。

(十四)加大了对发展民营经济的宣传导向,各级新闻媒体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大力宣传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大力宣传民营经济对国家、对社会的巨大贡献,大力宣传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大力宣传民营企业的典型人物,大力宣传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今年五一,我区评选7名市级劳模,其中就有4名是民营企业家,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关心和爱护。

三、今后工作要点

(一)、发展目标

实施重点扶植工程,加快发展民营经济。重点扶持企业,推动中小民营企业上规模,力争至2008年底培育3-5家年产值达5亿元企业、30家年产值5000万以上企业、100家年产值500万以上的规模企业,把我区营造成厦门市最具活力的民营经济发展区域。

(二)、工作重点

1.积极实施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根据民营企业的特点及其在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统筹下,实施科学的符合其角色定位的发展战略。一是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结合我区产业发展规划,培育一批与我市大企业大集团配套的中小民营企业集群,不断提高地方产品协作配套水平,同时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特点和比较优势,大力发展贡香、农副产品加工、汽车运输产业集群。二是实施集中发展战略。认真贯彻实施厦委[2003]14号文及配套文件精神,推动民营企业向工业集中发展区聚集。三是实施分区域推进战略。根据我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对中心城区、近郊区及远郊区不同区域要求的区别,在产业发展的选择上各自有所侧重,促进城乡就业和农民增收。

2.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一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新高潮。二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及14个部门的配套文件,把国家、省、市有关放宽民营经济投资领域、经营范围、注册资本、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限制,以及在融资、税收、劳动用工等方面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到实处,并继续清理、废止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三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上,广泛宣传国家、省、市发展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宣传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四是广泛听取企业呼声、广集民智。继续坚持实行领导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和对话制度,搭建党委、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直接、畅通、高效沟通的平台。五是切实搞好民营企业投诉受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投诉受理机制和工作网络,认真受理影响和制约民营经济发展、侵害民营企业权益的各类投诉,有效地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3.继续推进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和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积极与市民营办联系沟通,争取市财政支持,尽快筹建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

4.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开展项目年工作。一是鼓励和引导广大的民营企业紧紧围绕我区电子信息、机械(含汽车)、食品等主导产业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和产业集群发展,积极与相关大企业大集团协作配套,在重大项目发展的分工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精、特、新”作用。二是紧紧围绕壮大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以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为重点,下大力气抓一批农副产品深加工大项目,培育一批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不断壮大龙头企业队伍,提升经营水平。三是积极组织民营企业广泛参加国内外各种商务考察、经济技术合作洽谈活动,不断提升开放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注意招大引强,开展项目招商和专业招商,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带动我区扩大产业化规模,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密切跟踪引进利用外资、内资重点项目,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协调有关部门切实搞好后续服务。四是不断完善区民营企业服务中心功能,积极整合社会中介资源,为民营企业提供创业辅导、企业诊断、信息咨询、市场营销、投资融资、贷款担保、产权交易、技术支持、人才引进、人员培训、对外合作、展览展销和法律咨询等社会化的服务。

5.大力推进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继续加强对民营企业技术进步的政策扶持,引导民营企业把握市场脉搏,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一是鼓励和引导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相关产品,做到产品生产、研发和项目储备的良性循环;二是鼓励和引导传统型加工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快速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是鼓励和引导广大的民营企业积极采取与大企业配套、加盟名牌企业等等方式,提升技术水平;四是积极争取国家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市科技专项经费、市级产学研技改资金,为我区民营企业专业化发展、与大企业协作配套、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等提供支持;五是尽快建立区级产学研技改资金和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民营经济情况汇报篇5

为配合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省人大常委会组成视察组对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视察。5月4日,省人大常委会民营经济视察组召开会议,听取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会议由省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魏立昌主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润璞和杨绍明参加了会议。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李元才汇报了目前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近几年,尤其是2007年以来我省民营经济保持了30%以上的快速增长,截至2008年底,全省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34.5亿元,同比增长33.6%,民营经济发展实现了大突破,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

刘润璞副主任在听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汇报后指出,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给民营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多困难。今年是我省经济发展面临很大困难的一年,也是三年腾飞计划的最后一年,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推动全民创业,是吉林经济的潜力和所在,希望通过人大的视察活动,能对全省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刘润璞副主任还对这次视察活动提出了要求。

(文/张俊英图/陈立忠)

杨绍明会见匈牙利农牧经济代表团

为增进中匈两国在农业领域的相互了解,促进经贸交流,以匈牙利农业和乡村开发部副部长石尔曼弗兰茨为团长的匈牙利农牧经贸代表团于2009年3月28日至30日,对我省进行了友好访问。3月29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绍明在省商务厅会见了代表团全体成员,并出席了中国匈牙利农牧经贸合作洽谈会。

杨绍明副主任首先对代表团的来访表示欢迎,并向客人简要介绍了吉林省省情。他说,吉林省是全国商品粮大省,加工制造业比较发达,科技、教育实力雄厚,旅游业独具特色。希望双方共同努力,创造机会,挖掘潜力,达到互惠双赢。

民营经济情况汇报篇6

根据《省政府关于调整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市政府关于调整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文件精神,为了全面摸清全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及农用地面积情况,建立中扬镇人均农用地台帐,为调整后征地补偿相关费用测算提供依据,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成立机构及职责分工

成立中扬镇人均农用地调查领导小组,明确“一办二组”具体责任,为保证此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调查内容和方法

此次调查包括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调查,确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用地面积,建立人均农用地台帐,具体的调查内容和方法是:

1、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数据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数据库以村民小组(片)为调查单位统计上报,镇农经、计生、财政、民政、派出所等部门深入村组对镇报数据进行核实确认,确保调查数据准确。

下列人员可计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数据库:

(1)户口在该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享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并承担相应义务的常住人员;

(2)入学、入伍前符合第一项规定条件的在校大中专学生,现役义务兵、士官(不含现役军官)以及大中专学生毕业后户口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尚未就业的;

(3)入狱、劳教前符合第(1)项规定条件的服刑、劳教人员;

(4)第二轮土地承包后计划内出生的人员;

(5)因合法的婚姻、收养关系,户口迁入本集体经济组织的人员,是在迁出地已不享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

(6)根据国家移民政策,户口迁入本集体经济组织的人口

(7)户口迁入本集体经济组织实际居住,在原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无稳定非农职业,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接纳为集体经济组织的人员。

下列人员不计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数据库:

(1)历次征收土地已进行安置的人员;

(2)户口在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包括以前承包土地的)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编工作人员;

(3)原户口在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承包土地经营,现已死亡的人员;

(4)户口虽在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但离经有关部门批准离退体,退职并领取退体金或养老保证金的人员(含因子女顶替,本人户口回乡的离退体、退职人员);

(5)户口虽在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但不享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常住人口;

(6)原户口在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承包土地经营,现已结婚户口迁出后,在迁入地已依法享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或已纳入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人员。

2、确定农用面积,农用地面积以国土部门土地变更调查2010年12月31日数据为基础,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统计以农民小组为单位。涉及农村集体农用地的以村(居)为单位统计上报,镇组织水利、国土等部门深入村组对各村居填报数据进行核实确认,确保统计数据详实准确。农用地分类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为依据事实,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坑塘、农村道路、沟渠、田坎设施农用地。

3、建立人均农用地台帐,根据调查确定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数据库和农用地面积,填写《区中扬镇X村农户人口基本情况调查表》、《区中扬镇X农村集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统计表和区中扬镇X村人口、农用地情况汇总表,建立人均农用地台帐。

4、公示上报调查成果。各村(居)对上报的表格数据进行核实把关,并对外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个工作日,公示结束后,经相关部门签字盖章确认后上报。

三、工作要求

1、时间要求。此次调查工作从6月18日开始7月18日结束,按照要求将调查成果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2、表格填写及上报要求

(1)调查成果包括区中扬镇XX村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情况调查表,区中扬镇XX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统计表和区中扬镇XX村组人口,农用地情况汇总表。

(2)《区中扬镇XX村》人口,农用地情况汇总表中填农用地面积和人均农用地面积时保留小数点二位(0.00);权属单位按照农用地权属填写,涉及片集体权属的填小组(片)名,涉及村集体权属的填村(居)委员名称。

(3)上报成果时,纸质料和数据光盘分别上报一式两份,纸质资料和光盘数据必须一致。纸质成果上报前须经相关部门签字盖章确认,涂改无效。

民营经济情况汇报篇7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省人民政府关于营造优良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推动民营企业产业升级为目的,以完善产业链为重点,以两大园区为载体,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优良环境,推动大型民营企业、外地企业积极投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形成新一轮民营企业投资热潮,切实促进民营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原则

1、政府引导。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引导作用,搭建民营企业项目对接平台和招商引资长效机制,完善鼓励和推进民营企业产业项目对接、落地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投资环境。以国家产业政策、省市区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为指导,多层次地开展招商项目推介活动,加强对延伸产业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对区域经济实力有较好推动作用的民营企业项目招商。

2、重点突出。投资项目重点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开展项目对接。针对我区产业链发展的薄弱环节,瞄准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民营企业开展定向对接,加快建立和完善产业集群配套。强化现代服务业的项目对接,加大对生产业、信息服务业、服务外包等领域的招商,促进现代服务产业的层次提升。突出合同项目,突出有前景、有把握的项目,确保一批质量高、规模大的投资项目协议、合同在洽谈会上签约。

3、注重运作。充分发挥区工商联、商会、外地在榕商会、各行业商协会的桥梁作用,加强与全国民营企业交流互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以资本、技术、品牌为纽带,开展区域招商、园区招商、产业招商、商协会招商、上门招商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对接招商活动。

4、互利共赢。充分发挥省会核心城区的区位和资源禀赋的优势,通过区域协作交流合作,吸引民营企业来投资发展,带动全区产业优化升级。

三、组织领导

成立区民营企业产业项目对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包括区政府办公室、区委宣传部、软件园、科技园,区经济发展局、区发改局、区外经局、区贸发局、区工商联、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环保局、区旅游局、区园林局、区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国土分局、软件园、洪山科技园等部门及十街(镇)的分管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区经济发展局,负责全区民营企业产业项目对接与落实的日常工作。

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工

1、区民营企业产业项目对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辖区民营企业产业项目对接工作方案;编制辖区招商引资产业项目;制定推动辖区产业项目对接、落地的配套政策;组织辖区开展民企项目对接工作;落实辖区产业项目的策划、洽谈、对接工作,联络、邀请相关民营企业,落实具体参会和签约名单;完成对接投资项目目标任务;并向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及项目对接成果。

2、区经济发展局负责做好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督促落实领导小组议定的各项工作;牵头梳理、汇编近年来我市、区出台的促进民营经济和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建立信息报送制度,负责汇总产业对接项目和工作进展情况。

3、区发改局负责对我区投资项目情况调查摸底;牵头编制招商项目目录;负责招商项目的审查把关、项目的上报审批,协调项目对接落地的有关问题。

4、区工商联负责联络国内知名民营企业、外地商会、外地在榕商会,建立联络机制,了解民营企业的项目需求,邀请国内知名民营企业参加省市区项目对接活动,为民营企业产业项目对接牵线搭桥,组织做好民营企业回归投资项目对接工作,推动回归工程。

5、区贸发局、区旅游局负责相关领域产业项目对接。

6、区工商局、区劳动保障局负责协调产业项目对接、落地过程中涉及政策咨询、行政管理等有关事项。

7、区外经局负责涉及民营企业的外资项目,协调和进出口政策咨询等有关事项。区科技局负责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对接,协调有关科技项目的洽谈、咨询工作。

8、区环保局、国土分局配合区发改局对产业招商项目进行咨询和预审。国税局、地税局负责协调产业招商项目涉税事项。

9、区委宣传部负责协调会议筹备和召开期间的媒体宣传工作。

10、区财政局负责落实会议预算经费。

五、筹备工作机制

(一)成立相应机构,形成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各街镇成立相应机构,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落实,指定具体承办部门,明确职责分工,组织开展工作,加强与区直部门和商协会联络协调,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做好洽谈会前的各项筹备工作。建立信息报送制度。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从4月起至今年年底,每月10日和25日前分别向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及项目对接成果。

(二)各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工作小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综合组、项目组、宣传组3个工作组,各组由一个单位牵头,有关单位积极配合,做好洽谈会筹备工作。牵头单位负责落实本组的具体工作人员、工作职责的细化和具体分工,并负责检查落实本组工作进展情况,并及时反馈向领导小组办公室反馈。

1、综合组:负责制定民营企业产业项目对接工作总体方案,总体工作的组织安排、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负责对近年来我市、区出台的促进民营经济和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进行梳理、汇编;负责区情和主要产业园区招商宣传册的汇编;负责收集各地、各部门的联络、邀请、对接工作情况;负责会场布置、参会代表报到和食宿协调安排;做好重要来宾重大活动的衔接;协调车辆调度等会议各项服务工作;汇总工作进展情况;编制会议经费预算并管理会议经费;落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2、项目组:负责收集、汇总全区产业项目对接成果,定期公布项目对接进展情况;负责编制招商目录和签约项目的审查、落实和组织协调工作。

3、宣传组:负责编制会议宣传计划,组织召开新闻会邀请新闻单位,做好宣传报道;指导各有关媒体和各街镇的宣传工作。

六、进度要求

积极推进洽谈会召开前的各项准备和民营企业产业项目对接工作,上半年项目洽谈对接有具体成效,三季度项目对接成果扩大,确定一批大项目在洽谈会上签约。

(一)第一阶段(-月)进度安排

1、着手组织起草区民营企业产业项目对接工作方案,组织汇编招商宣传材料,组织各开展民企产业项目对接相应工作,梳理扶持民营经济和推动产业项目对接落地的配套政策。着手组织投资项目情况调查摸底,并编制招商项目手册。着手与工商联系统沟通联系,并与外地商会、外地在榕商会联络推介,建立联络机制。

2、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编制完成招商引资目录,制定出台有利于产业项目对接的配套政策措施文件。

3、全区各街镇、区直有关部门、两大园区加强与全国民营企业沟通联系,做好宣传、引导、洽谈、服务工作,启动赴外地和在本地的投资项目推介活动,全力推进民营企业产业项目对接各项工作,谈成一批协议或意向项目。

(二)第二阶段(5-6月)进度安排

1、完成区情和主要产业园区招商宣传册、民营经济和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等汇编工作。完成招商项目的预审和招商项目目录的编制工作。

2、各相关部门继续加强与全国民营企业沟通联系,重点开展与全国排名前列民营企业投资项目推介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项目对接。

3、相关部门通过推介、洽谈,做好意向项目和拟签约投资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扩大项目对接成果,谈成一批项目。

4、各相关部门根据民营企业合作项目对接情况,推荐上报民营企业参会和签约项目名单给领导小组办公室。

5、领导小组根据“预期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原则,对推荐上报项目进行筛选,确定一批有影响力的拟在洽谈会上签约的产业项目。

(三)第3阶段(7-9月)进度安排

1、各有关部门继续做好项目洽谈、对接工作,梳理汇总、审核、推荐上台签约民营企业产业项目,做好洽谈会召开前各项准备工作。

2、根据省市正式会议通知要求和会议议程,明确洽谈会参会人员和项目。

3、9月中下旬参加在北京举行的洽谈会。

4、完成会议总结报告。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积极行动

区直各成员单位、两大园区、十个街镇要充分认识民营企业产业项目对接的重大意义,把民营企业项目对接工作作为继续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的重大任务来抓。精心组织,积极行动,提前介入,靠前服务,主要领导亲自督导、全程推进民营企业项目对接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民营经济情况汇报篇8

以县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生态经济强镇”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强新农村三项工程建设的工作力度,保证年初拟定的《村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能够较好地得到落实。

二、领导组织

成立检查督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成员、包村干部为组员的走访组织。

三、检查内容

经党委研究决定,准备用3天时间,深入到14个行政村对新农村三项工程工作进行逐一检查走访督导。检查内容如下:

富民建设方面:主要查看规模设施农业建设情况,农﹑牧业产业园区情况、合作社组建运营情况,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强村建设方面

1.村屯规划方面,查看村屯规划建设实施情况,违章违法建筑情况,危旧房改造情况。

2.主要查看村集体经济积累和收入情况,册外地和开荒地承包费收缴情况。

3.村容整洁方面,查看每个村的示范屯环境卫生连片整治情况(绿化、净化、美化、柴草堆放情况),围墙建设情况。

4.基础设施方面,查看村部配套设施建设情况,村部办公卫生情况。

5.科技支撑方面,膜下滴灌完成指标情况,参加科技培训情况。

6.文明建设方面,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体育健身广场、文化大院建设运行情况。

7.生态建设方面,查看各村春季造林完成情况、环村(屯)林、庭院和宅旁绿化情况、街道林完成情况。

8.综治维稳方面,各村汇报联防队组建及运行情况;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情况;矛盾纠纷排查情况;查看维稳台帐,村部是否实行领导坐班制,查看坐班日志。

固基建设方面

1.组织建设方面,各村汇报项目支书建设和帮扶带动情况;党员领办创办经济组织情况;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村书记承诺践诺情况;建立健全服务群众机制情况;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培训情况;村书记队伍和党员队伍参训带富培养情况。

2.民主管理方面,“三重一大”事项是否按照六步工作法执行情况,查看会议记录,三资服务制;勤廉双述民主评议情况;查阅档案记录。

四、检查方式

(一)本次检查督导工作采取“大走访”的方式,督导组带领14个村书记、村主任对每一个村新农村三项工程建设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督导。

(二)采取村书记做汇报的方式,检查督导组到村部听本村村书记做汇报,要求村书记对本村新农村三项工程建设十项工作内容逐一汇报,并上交政府一份工作汇报。

(三)本次检查走访督察采取打分制,通过听汇报和实地走访查看,对14个村的新农村三项工程建设完成情况进行逐村打分,进行评先选优。

五、检查走访时间及路线

本次检查走访时间从10月28日至10月30日,共3天。

六、相关要求

(一)督导组、14个村书记、村主任于28日早8点30分到政府集合,统一走访。

(二)检查指导组务必保证人员齐全,特别是包村干部务必全程参与并协助各村做好迎检工作。

民营经济情况汇报篇9

一、建立定期研究工作机制

(一)县委、县政府每季度召开一次经济运行分析会,专门听取由县统计局牵头的经济运行情况汇报,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安排。(参加人员:县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县统计局领导班子,各镇主要领导,农场分管领导)

(二)由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县统计局负责组织每月召开一次统计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当月全县统计工作及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出谋献策。(参加人员:县分管领导,县统计局领导班子,县统计局各专业股负责人,各镇分管领导、统计员,农场分管领导、农场统计员)

(三)各镇(场)每季度要召开统计工作分析会议,一是由各村(居)委会、作业区统计员或统计协管员汇报当季各种生产、经营、投资的统计情况,分析各类数据报表,查漏补缺;二是镇(场)领导要对汇总的各类数据做好分析,重点分析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和计划,第一时间部署安排,认真抓落实;三是以会代训,对村(居)委会、作业区干部、统计员、统计协管员进行一次统计业务知识培训。四是各镇(场)每季度开展一次统计数据“清查”活动,目的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对开展统计工作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到位的统计员、统计协管员,各镇(场)要提出责任追究的具体意见。(参加人员:各镇(场)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包点领导、镇场统计员)

(四)各村(居)委会、作业区每月底上报数据前要召开统计工作碰头会。由村(居)委会书记、作业区负责人主持,集中收集汇总本村(居)、作业区统计工作各种数据、信息,查看是否有遗漏,确保应统尽统。

二、建立统计数据的收集、汇总、审核、上报工作机制

(一)村(居)委会、作业区统计员或统计协管员负责定期收集、整理本村(居)、作业区的相关统计数据;镇(场)、部门统计员负责定期收集、汇总本镇(场)、部门的相关统计数据。

(二)各镇(场)、各部门要成立统计数据资料审核小组,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在审核统计数据质量时一定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尊重客观实事,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在审核专业数据和综合数据时要注意把握好衔接关系和平衡关系,严格执行国家统计标准,统一统计口径,保证统计数据真实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于变动幅度较大的统计数据,必须附有分析,说明原因。

(三)各镇(场)、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按时上报各类统计报表。各镇(场)、各部门的统计上报数据必须经过审核合格,统计报表一式两份由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一份报送县统计局,一份留存备案,以保证本单位统计资料的统一性与完整性。

(四)各村(居)委会、作业区,各镇(场)、各单位的统计报表、统计台账均应按种类、年份的不同分别装订成册,并保存于专柜。

三、建立部门联动机制

(一)建立部门统计工作管理制度。各部门要严格执行《统计法》,部门实施的统计调查项目,要依法接受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的统一管理。在系统内实施的调查项目须报县统计局备案;涉及系统外的调查项目须报县统计局审批后方可实施;国务院有关部门布置的调查项目应先到县统计局登记备案,后才实施。

(二)建立健全部门统计数据报告制度。各部门各行业要依法向县统计局提供本部门本行业包括国民经济核算、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年度统计年鉴、全面小康监测、政府宏观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分析等所需要的基本统计资料,部门统计资料必须经单位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审核签名,并加盖公章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同时要抄送一份给县统计局。

1.基本单位名录库统计:县工商、地税、质监、民政、编办等部门每年8月31日前向县统计局提供本年度1至6月底新增、变更和注销单位资料;次年2月28日前提供上年度7至12月底新增、变更和注销单位资料。

2.核算统计:每季度后8日前,县邮政局、人民银行、电信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提供金融、通信统计数据;县人社局、就业局提供就业、从业人员和工资统计数据;县财政局提供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统计数据;县地税局提供营利业营业税统计数据;县交管所提供交通运输统计数据。

3.农业统计:县林业局、水产服务中心在年度和季度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林业、水产品年报和定期报表的同时要抄送一份给县统计局;县畜牧局做好日常畜牧业服务工作时,整理工作中形成的畜牧行政记录资料,如畜禽防疫记录、能繁母猪、猪苗,鸡苗、鹅苗补贴记录等形成统计资料,并按季度提供县统计局,协同统计局、调查队对各镇上报的畜牧业统计数据进行评估,对存在漏报的单位,责令限期核查补报;县农业局、农机中心、农技局等单位负责统计工作人员参与对本县年、季报数据统计数据的审核工作,从本部门日常工作中掌握的情况,对各镇上报的统计数据质量提出审核意见。

4.投资、建筑和房地产统计:每月1日前,县发改委向县统计局提供上月项目立项情况;县住建局提供上月办理的建设许可证情况;县房产管理局提供每月商品房销售情况;在建的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的业主单位提供上月的投资进度情况。

5.劳动工资统计: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每季度最后一个月30日前将本单位本季度的劳动工资统计报表抄送统计局。

6.小康监测统计:每年5月15日前,县就业局提供城镇登记失业率统计数据;县国税局和地税局提供各镇税收统计数据;县财政局提供R&D(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和公务员退休人数统计数据;县农村养老保险局提供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统计数据;县社保局提供城镇居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和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单位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和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离退休人员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和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统计数据;县新农合办公室提供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统计数据;县教育局提供高中阶段毕业生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统计数据;县妇幼保健院提供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和新生儿出生人数统计数据;县法院提供刑事犯罪(被告人判决生效)人数统计数据;县安监局提供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人数统计数据;县国土局提供地表水达标率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达标率统计数据;县林业局提供森林覆盖率统计数据。

7.旅游、贸易和住宿、餐饮统计:县旅游委每月3日前提供上月抽样宾馆过夜旅客人数、天数和开房率统计数据;县商务局每季度后3日前提供上季度新增批零、住宿个体和企业名录资料;县国税局每季度后3日前提供上季度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的总营业税额统计数据;各镇(场)每月后2日前报送年营业额500万元以上的批发与零售业分单位营业额、年营业额200万元以上的住宿与餐饮业分单位营业额,季度后3日前报送上季度年营业额500万元以上的批发与零售业总营业额、年营业额200万元以上的住宿与餐饮业总营业额。

8.工业、交通统计:县科工信局每月1日前提供上月新增、变更和注销的工业企业单位名录资料;县交管所每月3日前提供上月交通相关统计数据。

9.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县财政局、教育局、文体局、公安局、国土局、卫生局、林业局、住建局、旅游委、社保局、农保局、新农合办公室、安监局、调查队、电视台、农行、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局、邮政局、有线电视分公司等单位每年4月底前,向县统计局提供上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统计数据。

10.年度统计年鉴编撰:县水务局、气象局、公路局、邮政局、电信局、旅游委、教育局、图书馆、有线电视分公司、电视台、卫生局、社保局、民政局、公安局交管大队、扶贫办、公安局等单位每年6月底前,向县统计局提供上年度统计年鉴编撰所需相关统计数据资料。以此建立起我县的统计数据交换平台,达到互补、双赢与资源共享的目标。

(三)建立部门统计资料制度。各部门本系统的统计资料,要与县统计局的相关资料一致;涉及全局性的部门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在前要经县统计局审核。各部门通过新闻媒体对外统计信息,要严格执行国家安全保密制度。

(四)建立部门参与大型调查工作制度。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和参与政府主导的大型统计调查活动,如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等,共同完成调查任务,共享调查成果。

四、建立健全企业统计工作机制

(一)各企业单位统计员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按时如实收集、整理、汇总、审核、分析、上报本企业的统计数据,统计报表一式两份经单位主要领导审核、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一份报送县统计局,一份留在单位备案,以保证本单位统计资料的统一性与完整性。符合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的企业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统计报表制度,按要求按时上网报送本单位的各类统计报表,同时将上报数据以纸质版经单位主要领导审核签字盖章后留在单位备案。

(二)县统计局每季度采取以会代训或分头上门指导的方式对企业统计员进行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和业务知识培训。

(三)实行重点约谈,强化责任落实。县统计局采取平时督查和年终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对企业统计数据和统计员进行严格考核评比,对开展统计工作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到位的统计员,企业要提出责任追究的具体意见。对有意迟报、拒报、瞒报、漏报统计数据的企业,县统计局主要负责人或县分管领导根据实际情况约谈该企业的主要领导。

五、建立联席会议工作机制

建立部门统计协调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县领导或政府办主任担任会议召集人,县统计局局长担任副召集人,根据整合部门统计资源的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部门分管领导或统计负责人的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部署部门统计工作。

六、建立落实责任人负责机制

(一)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分管领导抓统计员,统计员抓统计协管员的工作机制。

(二)分管领导、统计员要随时了解和掌握本镇(场)、单位的统计工作动态和经济形势,出现重大问题的应及时向主要领导汇报,并及时采取措施给予解决。

(三)分管领导应根据县统计局的要求,结合本镇(场)、单位的实际,及时对阶段性的统计工作提出意见,经研究后进行安排部署,并认真组织实施,加强督促,狠抓落实。同时做好全镇(场)统计相关工作的协调和处理。

七、建立统计工作奖惩机制

民营经济情况汇报篇10

关键词:外贸企业财务管理

随着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我国外贸进出口经营权大幅度的放开,加剧了外贸企业之间的竞争。同时由于近年的金融危机以及国内加工成本不断上涨等因素,使得目前外贸形势变的复杂和严峻,致使很多外贸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不断显露出来。从外贸企业长期发展来看,要有效解决好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一方面要不断转变经营理念和管理机制,另一方面,财务管理是外贸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外贸企业各项资金的使用价值,从而提高外贸企业的竞争力。

一、强化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管理者认识到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这主要是因为财务管理通过各种价值形态对外贸企业资金运动能够形成综合性的管理,并且逐渐渗透到外贸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中。

(一)财务管理直接影响到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

财务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外贸企业的经济活动和各项资金流动。如果说资金是外贸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血液,那么财务管理就是外贸企业的心脏。外贸企业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就是从资金投入到资金回收,然后再从中获得利润的过程。因此,如果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很容易导致整个外贸企业资金出现运用不恰当的现象,这样就算在外贸企业其他各项发展战略制定都合理的情况下,外贸企业的发展目标也是很难实现的。例如:同样多的资金应用在不同的企业中,有的企业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而有的企业则入不敷出。因此,关键的问题就是财务管理。在外贸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应该立足于企业实际情况、坚持围绕发展战略、加强企业资金管理、不断协同其他各项管理战略、整合一切有效资源,从而形成较强的综合实力,以便有效实现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二)财务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项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外贸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竞争中的独立主体,其经营情况的好坏对其生存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但最终目标的实现要有相关保障条件的配合。良好的财务状况是实现目标的条件和保障。但是良好的财务状况需要企业管理者协调好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各项关系,处理好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只有规划并实施好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和发展。因此,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必须是顺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不断改进管理手段、实施科学合理的财务决策,从而确保外贸企业能够顺利完成战略目标。

二、我国外贸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为了更好的应对国内外的竞争压力,迫使我国外贸企业不断进行财务管理的探索。但是由于受到目前外贸行业内管理体制和水平的制约,从而导致我国外贸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较为落后,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拘泥于传统思维定式,思想观念滞后

外贸企业在不断经营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下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影响,拘泥于传统思维定式,始终没有对整个外贸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的控制。除此之外,在全球资本市场不断完善的环境下,很多外贸企业的管理者无法将财务管理效果与企业的资产市场价值较好的联系起来,没有完全了解资本市场发展中的市场价值,思想观念滞后。

(二)资金管理松散,使用效率不高

在外贸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金管理方式落后,资金管理松散,从而导致外贸企业经营过程中资金应用效率低下。其中主要表现在:有的集团的下属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多余的资金,但是有的下属企业却急需要资金;有些下属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虽然并没有出现明显资金不足的现象,但是由于其他原因也是一味的向集团总公司要钱,而集团总公司只是简单的查看报表无法准确掌握下属公司的经营情况。以上这些情况不利于外贸企业资金应用,同时也在无形中增加了经营风险,不利于外贸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占据优势地位。

财务信息出现失真的现象较为严重。由于一些外贸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是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软件进行管理,它只是使用单一的核算或者报表系统,无法及时对外贸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跟踪与分析,这样在较大的程度上降低了管理层对真实经营状况的掌握机率,甚至可能导致管理层决策出现被误导的情况。

(三)外汇风险增加,阻碍发展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制度也随之深化改革,随着人民币地位的不断提高,面临着升值的压力,这又给我国外贸企业发展增加了不利于因素。外贸企业业务周期长,国内外市场变化速度快。从接定单到完成生产,出口收汇、汇率变化幅度较大,因为汇率的变化有可能直接导致业务由盈利变为亏损。外汇风险增加,在较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外贸企业的发展。

三、强化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意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强化外贸企业财务管理意识是完善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因此,在外贸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应该不断强化财务管理意识,将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参与、控制、协调、预测等工作融入到业务经营之中。通过加强外贸企业经营管理者以及员工的财务管理意识,切实转变经营管理者的财务管理观念,通过不断加强相关法律以及财务知识的学习,提高外贸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促使企业中的所有员工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二)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为了确保外贸企业各项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以及使用过程的规范性,需要不断加强外贸企业的资金管理。在外贸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应该不断优化融资结构。外贸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将一些闲散的资金重新进行投资和生产,有效降低外贸企业经营发展的成本费用。同时,还可以通过增加融资渠道来优化企业各项资金的运用。因此,外贸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加强资金管理,可以有效防止资金出现体外循环的现象。

(三)加强外汇风险的防范,提高外贸企业竞争力

在外汇风险日益增加的环境下,外贸企业的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外汇风险的防范工作,及时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首先,外贸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该合理调整商品的价格,可以在与客商商谈的过程中,事先考虑到人民币升值的情况,适当提高产品的报价,以便达到企业与客户共同承担外汇变化的风险,有效降低汇率风险;其次是外贸企业应该合理选择计价货币,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其中可以选择由人民币结算与其他多种货币相结合的计价方式,这样便能够有效减少货币升值对企业造成的损失。最后,外贸企业还可以利用金融工具防范汇率风险。企业应该运用多种融资手段,争取提前收款,从而锁定风险。例如,企业可以使用外汇期货、出口押汇、打包贷款等方式规避外汇风险。通过加强外汇风险的防范,强化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有效增强外贸企业的竞争力。

(四)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使利润最大化

成本控制是外贸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关键内容之一。如今的外贸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只在单一环节进行价格控制,已无法满足外贸企业经营过程中制定的成本控制目标。因此,必须在供、产、销每一个环节上提高成本控制能力,强化成本控制。一方面,在采购环节要控制进价,抓好质量。根据外商对产品要求,挑选适合的生产企业。在选择生产企业时要考虑价格、生产能力、运输成本等因素。但不能一味追求低价而忽略生产能力,这主要是因为生产的产品因质量或规格不能满足外商的要求而发生返工、退运甚至索赔,反而得不偿失,更无利润可言。另一方面,在内部管理方面控制成本。例如,控制固定资产的使用成本。应该从购买、使用、维护和清理方面着手,从而减少侵占商品销售利润的折旧额。还有,通过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和合理的分配制度,把员工的收入与企业的效益挂钩,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重视和加快出口退税。确保退税按期及时申报,足额退回。退税资金是外贸企业的现金流入量,直接影响到资金周转,及时足额的退税可以加速资金周转,减少企业利息支出,降低企业成本。

参考文献:

[1]黄天舒.浅谈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外贸企业财务管理[J].财经界,2013,(33):18.

[2]徐文强.外贸企业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2013,(09Z):93.

[3]张莹.基于内部控制的外贸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当代经济,2013,(17):14-15.

[4]朱晓虹.政府部门定期调查对促进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启示[J].国际商务财会,2013,(9):54-57.

[5]崔来玉,武绍凌.探析中小型外贸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途径[J].商场现代化,2013,(17):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