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学的优势十篇经济学的优势十篇

经济学的优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45:04

经济学的优势篇1

关键词:茶叶贸易;比较优势;经济学分析;措施

中国的茶叶因其悠久的历史和与众不同的特色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从古代的贵族到平民百姓,无一不喜欢茶叶,茶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的国饮。自改革开放以来,关于茶叶的投资逐步增多,并形成了如今的茶叶市场。当前,中国茶叶市场的各项体系区域完善,并因其独特的发展规律与丰富的种类而成为不可替代的商品。提升茶叶市场投资是为了扩大优势,进一步促进茶叶流通,从而带动中国茶产业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通过经济学角度,挖掘茶叶市场投资的比较优势,达到一系列目的,是提升茶叶市场投资优势及扩大茶产品销量、建立名优品牌的有效手段。

1基于茶叶市场投资比教优势的经济学分析框架

1.1信息不对称

首先,要了解信息不对称的含义。在交易中,由于成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等,就会产生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导致掌握较多信息的一方会处于优势,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处于劣势。信息掌握得越多,在交易中越有优势。而处于不利方的人将会因信息不对称而更加不利,在茶叶市场中,存在典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优势多的一方,向优势少的一方释放信息,或通过政策的干预,方可获得更多解决问题的方式。

1.2茶叶厂商的议价能力

增加茶叶厂商的议价能力,是源于其对茶叶品牌的把控。作为商品的生产商,首先,厂商承担着茶叶品牌的建立和质量的把控责任。其次,厂商通过获取竞争对手的信息,深入了解茶叶市场现状,并进行深刻的市场调研,认真分析,制定生产策略,控制生产成本。厂商的议价能力关系到茶叶商品的价格,如果欠缺这种能力,整个茶叶市场价格体系可能会出现失控的状态。厂商议价能力提升取决于多个方面,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形成垄断的市场将通过与厂商协商的方式实现利益最大化,由买方的实际情况决定厂商的议价能力。

1.3消费者购买欲望的提升

对于茶叶商品而言,在市场中迅速提升知名度的最好方式就是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并对产品产生购买欲望的消费者是茶叶可以畅销市场、树立品牌的决定因素,厂商要牢牢把握这一要素,想方设法使消费者对茶产品产生购买欲望。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如何及时抓住消费者的需求是关键。

2形成茶叶市场投资比较优势

2.1注重茶叶产品信息的和宣传

茶叶作为一种商品,与其他产品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得天独厚的市场优势。但是,由于茶叶种类繁多,却鲜有大品牌,因此,在茶叶的信息和宣传等方面就需要认真思考,从而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中,尽管中国的茶叶出口整体呈上涨态势,但由于欧盟加大了对中国茶叶的检测力度,导致茶叶价格不断下降。在经济学视角下,茶叶信息与品牌塑造相辅相成,消费者正是通过完善的茶叶信息才会进一步了解产品与品牌。我国不乏茶叶产区,这些产区多风景宜人,将茶叶信息不断完善,对于茶区而言,无疑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通过茶产品宣传带动茶区旅游业的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使消费者加深对茶叶品牌的印象。茶叶品牌的缺失使得茶叶市场必须要重视茶叶的信息和宣传,茶业也要不断加大这一力度,尽快形成茶叶投资市场中最重要的比较优势。

2.2茶叶厂商议价能力的提升

提升厂商的议价能力,一方面取决于产品的品牌,另一方面是基于茶叶厂商自身的品牌号召力,而且后者是形成品牌的基石,需要一定时期的积累。提升厂商品牌号召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提升厂商的实力,适当借助外部力量,实现厂商在这一区域内的辨识度。因此,茶叶厂商可通过“抱团”的方式达成利益共享,也就是提升了议价能力。对于中国多数茶叶厂商而言,零散、规模小、投资力度有限是硬伤,因此,这种抱团式的利益共享则成为现阶段中小型厂商提升议价能力的最直接手段。

2.3尝试灵活多变的营销组合

这里的目标消费者主要是指能够真正对茶产品进行消费的终端消费者。一般情况下,中间商可得到一定的利益,但对于茶叶生产商而言,此种销售模式存在的弊端是不言而喻的。为了提高厂商的效益,厂商可以借助区域旅游项目与消费者开展互动,通过灵活多样的营销方式吸纳更多终端消费者。

3整合优势中的难点问题

以经济学为角度的茶叶投资市场比较优势分析在实行的过程中,会遭遇种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对症下药,方可具备正确的方向。

3.1茶产品信息与宣传的时间界定

茶产品的信息和宣传并不是随时宣传或即可,而是要遵循一定的周期性。以茶叶产区为例,风景宜人的茶叶产区通常可作为旅游胜地,但旅游也分淡季和旺季,这与茶叶产品的信息息息相关。茶叶与传统的节日关系不大,其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与旅游产业息息相关,在旺季的时候茶叶信息,进行品牌宣传,不仅可以使更多游客了解茶产品和与之相关的地域文化,还能够使更多人对茶叶产品和品牌充满兴趣。此外,针对茶叶的信息可以创造时机,以更加新颖的方式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3.2茶叶旅游市场的定位关于茶叶的旅游市场开发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首先,茶叶所在的产区往往景色秀丽,具有很强的资源优势。其次,将茶叶产品与旅游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营销模式,因此,旅游市场的定位问题十分关键。一旦定位出现偏差,或者不合时宜,从旅游产业到茶产业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巨大的损失。简而言之,旅游市场的定位需要能够足够支撑茶叶的营销和推广。

3.3维系茶商之间的利益平衡

茶叶厂商选择抱团共享利益后,其后续问题主要就是利益之间如何平衡。在进行茶叶销售和推广的过程中,往往现实因素会直接压倒设想的条件,仍然会有一部分人为了谋求最大利益而互相挤压,从昔日的同盟者变成互相拆台的商业敌人。对于茶商而言,如何维系利益平衡,确保每一方都能得到既得的利益,预防拆台的情况,这需要茶商认真思考。利益平衡源于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一方面需要时间的考验,一方面需要使各方认识到利益的来之不易。3.4茶叶营销组合的设计在茶叶营销中,需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销售,方可获取最大利益。获得利益的前提是捕捉到目标消费者,这些消费者需要通过有效的营销组合吸引足够的注意力。因此,在众多人群中,茶叶应如何脱颖而出,为更多人所记住,是需要业内人士思考的问题。以最具代表性的茶文化来讲,通过茶文化与旅游产业形成营销组合,就是一种良好的组合方式。通过茶文化传承本地文化精髓,其所产生的文化效应,将激发更多的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4构建措施

4.1从范围经济中着手实施

关于茶叶投资市场的开发,当结合旅游资源时,需遵从范围经济的原则。具体来讲,可通过当地的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出与当地茶文化特色相结合的旅游项目。这些旅游项目要各有针对性和侧重点,如纯参观游览项目,实际体验项目,回归田园的农家乐,茶艺表演,品茶论茶等等。项目要从不同角度全方位体现茶文化和茶产品特色,以旅行的方式贯穿其中,成为一个个生动别致的项目,体现范围经济的效应。

4.2综合决定茶叶信息时间

在茶产品信息宣传方面,需要综合考虑时下宣传的时间节点。可与茶叶产区的风俗习惯和节日主题相结合选择时间,或者根据茶叶市场中最热门的商业洽谈会选择最佳时点。最终的决策,还要预计游客光临的大概数量而进行最终敲定。

4.3行会出面平衡利益

茶商之间的利益问题需要由第三方出面解决,最好的人选就是当地茶叶生产协会。与政府不同的是,作为非政府组织,行业协会在茶业内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可以为当地的茶商树立典范,规范其言行。通过行会出面平衡茶商之间的利益,通过共有的品牌发挥自身优势,不同茶商的产品就会呈现出差异化。在利益面前,各方就会根据自身优势,平衡利弊,形成真正的战略合作关系。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经济学角度提升茶叶市场投资比较优势,进行进一步的构建,需要通过茶叶产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结合茶叶产品进行销售。大力挖掘茶叶市场的比较优势,结合茶文化的精髓和当地宝贵资源,寻找推动茶叶市场发展的有效途径,并以此与各界人士共勉,共同推动我国茶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洲.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中国茶叶生产与出口战略转变[J].兰州学刊,2007(4):62-64.

[2]谢庆.广东省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基于钻石理论模型的分析[J].南方农村,2013(10):13-19.

[3]闫逢柱,张文兵.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6):80-85.

[4]万青,闫逢柱.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分析与政策建议[J].资源科学,2006(4):118-124.

[5]陈坚.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10(3):34-42.

[6]张红旗,圣涛.我国主要产茶省份茶叶产业竞争力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34-38.

经济学的优势篇2

【关键词】比较优势理论发展剖析演进路径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历程

(一)绝对比较优势。

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代表著作《国富论》中首次提出了绝对比较优势理论。他认为,社会各微观经济主体按照自己的特长实行分工,进行专业化生产,并通过市场进行交易,最终会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当这种交易活动超出一个国家的范围时,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就产生了,这一理论被称为绝对成本或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认为,绝对优势既可以是自然形成的,也可以是后天获得的,每个国家都具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条件,进行专业化生产后其生产成本较低,彼此交换产品对参与交换的所有国家都是有利的。

(二)相对比较优势。

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理论是在亚当斯密的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本国所需的所有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各国都可以从国际分工中获得更大的利益,这就是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思想。相对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比较优势既存在于绝对优势的最大优势里,也存在于绝对劣势的最小劣势中。以相对比较优势为基础,世界各国进行产品贸易将使参与贸易的各个国家都获益。

(三)要素禀赋学说。

20世纪上半叶,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世界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的相对差异是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必要条件,因此,赫克歇尔-俄林学说被称为要素禀赋学说。由于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优势来自于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认为相互依赖的多种生产要素的差异是比较优势的源泉,因此要素禀赋学说是对亚当斯密的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相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和补充。

(四)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在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产生问题上提出了与传统理论迥异的观点,他们认为,各国并不一定因为本国的资源禀赋而参与国际分工,国际分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本国的历史、某个偶发事件和过去政策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国际贸易是由规模报酬递增所驱动的。相当一部分国际贸易,特别是经济特征相似国家之间的贸易,其产生的原因不是国与国之间在资源禀赋上的差异,而是规模报酬递增形成的国际分工。

(五)新兴古典学派内生比较优势理论。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首次将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它真正统一考察了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做出了具有重大创新价值的理论解释,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是内生比较优势理论。虽然分工前没有优势或劣势,但由于其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函数,在投入不变时,其产量大于分工前,这就是内生分工优势理论的思想。

二、从比较优势理论的沿革浅析经济学动态演进路径

从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简要回顾中可以看出,经济学理论的沿革和发展有着其内在的必然联系,存在着理论发展的必然路径。

(一)对假设条件进行修正和改进。

不同学派的比较优势理论之间,观点和假设存在着很多差异,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但深入分析这些理论的观点和假设,能明显看出其间的传承印记。亚当斯密认为财富增加依赖于劳动分工,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可以使每个国家都增加财富,国际贸易的产生在于各国生产成本上存在绝对差异。大卫·李嘉图则在国家之间生产函数不同、消费者偏好相同的假设下,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上解释了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影响。其后,赫克歇尔、俄林进一步在分析中加入资本要素,得出要素禀赋不同引起了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引发了国际贸易。从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历程中可以看到,迫于在理论与现实之间保持一致性的压力,细化和推进假设条件的设置是导致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原因之一。

(二)新理论和新方法对已有的研究内容进行深化。

亚当斯密从绝对技术差异和分工优势角度提出了绝对比较优势,大卫·李嘉图从技术相对差异上分析了相对比较优势。赫克歇尔、俄林则从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禀赋差异入手,说明要素禀赋差异将导致各国在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的差别。之后,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等人从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角度切入,提出新贸易理论。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学派则将流行的交易费用概念引入比较优势分析,着重研究了内生分工优势。回顾比较优势理论前后的发展历程可知,新学派的理论都是对旧学派理论的完善,是引入新理论和新分析方法对已有的研究内容进行深化的过程,学者们相继提出了新的比较优势源泉或影响因素,使得比较优势理论研究从分工前扩展到分工后、从生产领域扩展到交换、消费领域的各个环节中,推动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三)在实践检验中发现问题推进理论体系的改革。

比较优势理论发展过程中,对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学说的实证检验,里昂惕夫之谜引起了学界较大的反响,这种争论反过来促使了人们对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每一理论的成立和成熟都需要经历实践的考验,亦有众多经济学家活跃在对著名经济学理论的实践检验当中。实践检验的结果若与理论预测一致则说明该理论可以成立,而一旦理论与实践检验出现差别则新的研究宣告开始。

(四)理论沿着从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的方向推进。

人们在对比较优势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约束条件的考察中,关注的焦点已从先天性的资源禀赋等因素逐步转向分工与专业化、技术差异、制度创新、人力资本配置等后天性因素,已从静态比较优势转向动态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理论的沿革延续了众多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动态轨迹,这也标志着比较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完善。这一研究动向为理论研究者推进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启示,保持动态的研究意识和思维将有利于推动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三、对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启示

结合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从中我们可以找出经济理论动态演进的几条一般规律。所以我们在进行经济学理论研究时,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寻找突破口。

(一)考察假设条件的设置。

假设条件是经济学理论得以建立的前提,是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假设条件如何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理论的研究深度和论证的可信度,甚至可以决定理论的发展前景。考察假设条件的设置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起点,若能在假设条件设置上有所突破,则很可能揭开新理论的面纱。面对已有的经济学理论,研究者们可思考该理论的假设条件是否具有足够的抽象性和简洁性,足以研究到复杂现象的本质。同时,更要考虑该组假设条件是否存在继续深化、细化的可能性,从而推进研究的准确性和理论论证的严密性,扩大理论的适用范围。

(二)推进论证体系的深化。

论证体系是经济学理论的核心,经济学理论的科学价值最终取决于该理论论证体系是否严密,论证内容是否严谨。对经济学理论进行研究,可尝试在论证体系上寻求突破。研究者可思考,该理论的论证内容是否存在继续深挖的空间,可更换角度从新视角分析老问题。推进论证体系的深化并不是一件简易的事情,这需要深厚的基础知识和创新的思维模式,然而,一旦在论证体系上有新的进展,则可能是突破性的、历史性的。

(三)通过实践检验辨别理论真伪。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检验辨别理论真伪是经济学理论论证的重要环节。实证研究是通过实践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可靠方式,利用最新的理论、技术以及越来越简便实用的计量软件对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从检验的结果中辨别理论真伪,推进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但同时,研究者们也应保持适度,切忌滥用、迷信实证研究,陷入实践检验的沼泽中。

(四)从动态化的视角深化理论研究。

动态化体现在推进研究时,从假设条件、论证体系、实践检验等方面全面立体的改进,同时也体现在从动态的视角上,采用动态的分析方法深化理论研究。研究者可以用动态演进的视角分析现有理论,思考该理论是否沿袭了从静态分析到比较静态,再到动态分析的方向发展。同时,还可考察现有理论在整个动态演进过程中的位置,判断是否存在继续动态化发展的可能。只要找准了理论所处的现实阶段,从动态化的视角分析问题,研究者就能找到理论的前进方向,开拓理论新视野。

经济学的优势篇3

【关键词】区域;优势产业;区域经济;产业集聚

1.区域优势产业的理论基础

不同的经济理论视角对区域优势产业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界定。目前国内关于区域优势产业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考虑区内资源要素现状,确定优势产业;二是以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运用钻石模型对区域产业所处的竞争环境进行分析,结合产业市场竞争力表现,确定区域优势产业。我们将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从而确定区域优势产业内涵的理论基础。

1.1区域优势产业的定义及特征

(1)区域的界定

在我国,行政区域内通常拥有功能结构完整的经济系统,但经济系统是开放的,行政区界不能阻隔不同经济系统的对接开放,因此按不同层次的划分,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域有所区别。本文中的区域主要是指行政区域,而非经济区域。

(2)区域产业系统的发展目标

区域产业系统发展的最终目标在于使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增强区域产业的竞争力和实现经济福利最大化,同时充分发挥不同区域产业系统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产业系统的发展[1]。

(3)区域间关系的假定

在一国经济体系中,微观、中观、宏观的纵向关系是引导、服从关系,高层次系统拥有信息优势和资源优势,所进行的产业规划、功能定位更具宏观指导性和综合统筹性,因此低层次产业系统的发展应坚持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以符合更高层次系统发展方向和定位为制定本区域系统产业政策的首要前提。不同的区域经济子系统既有各自的地区利益,也有共同的宏观目标和国家宏观协调机制,因此它们应加强合作,合理进行产业分工以获取经济福利最大化,但不同区域的同一产业所面对的市场是同一的,互为竞争对手,各自的发展都意味着对资源要素的竞争性占有、利用、对公共产品的排他性利用,因此它们还存在竞争关系。而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尽量发挥互补性,使区域合作大于竞争,从而谋求整体福利最大化。因此不同区域产业的发展关系应该是互补性合作大于竞争。

1.2区域优势产业定义

区域优势产业内含相对性和动态性,在不同的时间或空间维度下,它是变化的[2]。区域优势产业应考虑一国背景下区际间的合作与竞争,它的发展不只是单纯地有利于优化区域内产业结构,更应是在促成区际产业互补效应充分体现的前提下而实现的区域优势的发挥。因此区域优势产业的动态发展除应体现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向外,还应体现国家对不同区域进行不同功能定位的战略意图。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基础在于优势的发挥,因此需要注重对区域内优势资源要素的利用,通过市场机制作用,在政府的引导扶持下,使它快速发展以推动区域经济和区际间协作的发展,进而使区域内经济福利达到最大化。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区域的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区域现有的比较优势未必是持久的,因此只有依托区域内比较优势,通过形成并发挥竞争优势,才能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使优势本身具备一定的自组织和自发展机制,保证区域优势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分析,我们认为区域优势产业是指:以区域的功能定位为基本立足点,依托区域内所拥有的现实或潜在比较优势,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共同作用下,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面向国内国际不同层次的市场,在产业价值链条中某环节或多个环节有着决定性影响的、产业绩效高、产品市场空间广阔的产业或产业群[3]。

1.3区域优势产业的基本属性和特征

区域优势产业作为经济客体对象,有着它的一般属性,通过分析它的基本属性有助于我们把握其本质。我们认为区域优势产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属性。

(1)系统性

从系统经济学的观点看,区域优势产业系统有其完整的功能特征,经济元和经济联系特征明显,优势资源、产品、产业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系统。区域优势产业既是相对的高级系统,拥有众多企业厂商、消费者群体、商会等子系统;它又是相对的低级系统,在它的外部存在众多平行性系统、高层次系统。因此区域优势产业具有系统性属性。

(2)相对性

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系统既是认识主体也是认识客体,既包括对外部经济世界的认识,也包括指向自身的认识;区域经济系统的认识不仅包括同层次之间,也包括不同层次之间的。因此不同区域经济系统的认识主体、资源位、比较的特征时空尺度、自身的知识、信息、偏好和对未来的预期都是不同的,决定区域优势产业的界定有着相对性。

(3)动态性

区域优势产业的基础是优势资源要素,在短期内它是难以变化的,但长期来看则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区域优势产业需要随着资源要素禀赋条件和产业配置能力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也是动态过程,区域优势产业可能发展为区域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

(4)综合性

区域优势产业是综合性优势共同作用的系统,仅具有单一的优势不可能形成优势产业,资源、技术、产品上的优势应是基础性的构成。几种优势并非简单的叠加,应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机制把其有机地联系起来,各种单一优势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把优势进一步放大和扩张,从而整合成产业的优势。结合区域优势产业的定义和基本属性分析,我们认为区域优势产业主要具有六个特点。

①弱可模仿性。优势产业既是众多优势资源共同作用的产物,也是对优势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平台;它具有较强的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可模仿性弱。

②时空性。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或时间纬度)有着不同的优势产业,不同的区域层次(或空间维度)也有不同的优势产业选择。

③发展性。优势产业拥有优势资源或较好的经营管理体制,需求市场较稳定;由于收入弹性高等因素作用,发展空间也较大,从而产业的增长率较高。

④创新性。优势产业的优势都将体现于产品,因此它的重要表现特征在于拥有受市场欢迎的创新产品。此外优势产业还体现于形成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生产流程创新等企业创新机制,保障优势产业的持续发展。

⑤产业关联性。区域优势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发展较好,关联产业间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动循环,优势产业对它的前后向产业及辅助产业具有一定的拉动或推动作用,它有可能发展为区域内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

⑥差异性。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优势产业,彼此互补协调发展。优势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区际间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合作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避免区域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趋同,最终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2.我国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我国产业集聚变化情况

我国公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2002年)将经济活动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四级。门类采用英文字母编码,大、中、小类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本文的产业集聚研究对象为第二产业B门类采掘业、C门类制造业和D门类电力、热气、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本文对产业集聚的统计数据均来自于相关年份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统计对象为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我们把研究时段定为1999-2003年(缺1998年数据)。我们以工业总产值作为各地区各产业经济规模大小的衡量值,产业集聚度的衡量采用空间基尼指数和e-G指数1988-2003年各指数的计算结果见表1。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1999-2003年,Gini指数下降的有8个行业,e-G指数下降的有3个行业,这3个行业也在Gini指数下降的8个行业之中。指数下降的行业主要集中于自然资源采掘与加工行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一些利润较高的行业,如烟草制品业,但总体来说,下降幅度不大,一些行业的下降程度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从整体上看,我国产业集聚程度在持续提升。采掘业及资源密集型加工业一直在我国产业集聚中占有重要地位,虽然其集聚程度有下降的趋势,但这一趋势还不明显,而高科技产业和一些规模经济性较强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产业集聚程度一直在提高,且有不断增强的趋势。

2.2我国地方优势产业地区分布

产业集聚促进了地区分工水平的演进,从而在各地区形成专业化优势产业不断强化的态势,如浙江的“原发型”专业化产业区和广东主要依托外资形成的“嵌入型”专业化产业区,都形成了以产业集聚为主导形态的区域经济格局,并出现许多产品销量位居全国乃至全世界第一的专业化产业区。我们用区位商来衡量我国地区优势产业的现实状况[4]。从理论上讲,如果某产业的LQ(区位商值)>1,则该产业具有相对优势。在实际操作当中,我们取LQ≥1.5。对某地区优势产业的衡量,不能仅仅看其产值或资产规模的大小,还应考虑到就业规模大小,否则,该产业只具有“飞地式”经济特征,对促进当地劳动者就业的贡献有限,难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福利水平。我们利用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计算出各地区的区位商值及其相对应的优势产业,见表2。

2.3我国地方优势产业分布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优势产业主要为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一部分资源加工行业。中、西部地区的优势产业主要是采矿业、一部分资源加工业以及一部分轻工业行业,如食品、饮料制造业。因此,从相对优势的角度看,内陆地区的产业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从而使各地区经济有朝着专业化分工格局发展的态势,这也从区域分工指数、产业集聚指数中得到反映。我国区域分工指数、产业集聚指数整体上升,说明地区之间的分工水平在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发展越来越明显,从而使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虽然地方保护主义、诸侯经济目前仍较为普遍,但这不能从整体上阻挡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

总体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大量的文献已证明了这一事实。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的劳动分工水平有所提升产业集聚态势得到增强,相对优势产业在各地基本上出现[5]。但是,内陆地区的相对优势产业基本上还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对当地的自然资源依赖程度较高。

3.简要结论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是从就地取材开始,根据当地的资源而逐渐形成产业集群,非常符合系统性和动态性的两个属性。如何促进发达地区成熟产业向内陆地区的转移,以进一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刘丽琴.论珲春市优势产业的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孔庆峰.论我国比较优势产业发展的外部制约因素及对策[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4]梁琦.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及其国际比较[J].世界经济,2004(12):32-40.

[5]水.产业经济学(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经济学的优势篇4

内容摘要:比较优势理论作为一个成熟的经济学理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变革中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和重视。区域物流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和增长极,它的发展,不仅关系着物流作为一个行业的兴衰,更是对区域经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产生影响。如何在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导下实现区域物流的创新发展是本文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比较优势区域物流创新模式

比较优势理论对区域物流发展的重要意义

比较优势理论产生并形成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两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先后提出了绝对成本论与比较成本论,20世纪30年代瑞典两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又提出了要素禀赋论,认为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各个国家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这种理论形成的背景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这种理论更加信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模式的差异,比较优势理论早期较少的被运用在经济发展中进行探析,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企业的管理者意识到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对企业制定目标、战略规划的可操作性和优势。

对于区域物流而言,区域物流作为一个新型产业能否得到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密不可分。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地区经济活动的类型和种类。具体到区域物流发展,区域经济下的各种环境要素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区域物流发展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一个地区是否适合发展区域物流,应该以何种模式发展区域物流这些都需要根据区域特征因地制宜。一个地区和一个产业要实现融合的最佳效果,实现利益最大化,就必须对本地区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将这种比较优势转化为地区强大的竞争优势,实现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行业的共同发展。因此,有必要将比较优势理论运用于区域经济和区域物流的结合分析,这对于区域物流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和一个有效的保障方式,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制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才能实现区域物流的稳健发展。

比较优势理论内涵解析

比较优势理论作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学的产物,并不一定完全适合于我国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格局,因此,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除了保留原有的相关理论以外,在新时期,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特色,我国的经济学家和理论工作者又将比较优势理论的内涵进行了新一轮的拓展和升华。

(一)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的来源是是生产中所需要涉及到的不同生产要素。根据不同的生产要素学说,比价优势的内涵也不尽相同。国际上的通行理论标准是将比较优势分为两种,一种是外生比较优势,而另一种则是内生比较优势。外生经济优势是指由外部与经济系统的各种因素所决定的客观状况和水平,是先天性的条件差别所带来的优势利益,这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这是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重要内容。内生比较优势是指由经济体系运作内部各因素影响决定的优势利益,这种比较优势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需要发挥人的主观劳动积极性,围绕着既定利益标准展开拓展活动。例如当某一个国家决定重点支持某一个行业时,就会内生出原本并不存在的经济优势,这可能包括国家对行业的资本投入加大、政策倾斜更加明显、组织制度更加合理等一系列主动创造才能存在的优势。从比较优势理论来看,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占据主导地位的要素即为比较优势的主要来源。这些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内容和模式都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善,这也是区域物流比较优势必须关注的部分。

(二)拓展的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的运用和发展,相当于一次意识理念的移民和融合。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优势比较理论必然有许多与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经济现状不相融合的部分,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应该遵循我国的客观情况,对于比较优势理论选择性的借鉴运用。同时,联系我国特有的新趋势和新情况,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进行丰富和发展,打造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特色比较优势理论。

我国优势理论的拓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外部规模经济优势。从经济学的理论评述上,外部经济是指当整个产业的产量(因企业数量的增加)扩大时(企业外部的因素),该产业各个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外部规模经济优势是一个行业的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可能出现的一种比较经济优势。第二,后发优势。后发优势其实是一种经验借鉴优势,它是指在世界上已经存在着众多发达国家的现状下,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可以从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经济发展道路中借鉴经验和吸取教训。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作出更明智的发展战略,从而避免出现发达国家已经出现过的错误和已经走过的弯路,以更加科学便捷的方式途径实现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缩短同经济水平较发达国家的差距。对于我国这种发展中国家而言,对后发优势的关注,是新时期比较优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创新比较优势。创新优势与传统比较优势的不同在于,传统的比较优势都是基于已经存在的要素进行比较,创新优势是指大家都没有的,但是可以通过创新来制造和实现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无论是发达国家抑或是发展中国家,在创新比较优势上都处于同一起跑线,每个国家和地区都能够结合特色进行创新,将这种比较优势落到实处,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比较优势理论下区域物流发展的模式创新

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的分析,我们对比较优势理论已经有了较为全面和清晰的认识,如何将比较优势理论顺利的运用于区域物流的发展中,如何实现比较优势理论下区域物流发展的模式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自然环境优势

自然环境作为自然资源的一种,属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内容。由于物流行业的特殊性,对于交通的便捷度比一般的行业要严格许多,因此从自然环境角度来考察区域物流是否应该发展和如何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国的地势走向是西高东低,南方地区多丘陵,这种先天的自然环境因素就决定了一个地区的交通便捷发展程度。一个区域是否适合发展物流业,交通状况是首要的考虑因素。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中东部地区更加适合发展物流业,因为有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航线组成的运输网,并且地质条件比较平稳,从便捷性和稳定性上都有利于物流业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优势

区域物流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有些地区,区域物流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极。区域物流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灵活发展,同时,区域经济的整体水平又影响着区域物流的发展类型和发展规模。在我国,不同区域经济的优势产业和优势项目各不相同。区域物流的发展必须向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产业靠拢,才能够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例如在煤矿也比较发达的山西、河南地区,物流运输的主要内容应当就是以能源运输为主的物流方式,一是有广大的市场,二是有成熟的运作模式。对于经济水平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外贸行业发展较快,因此与之匹配的应该就是以消费购买为主的小商品物流运输,这也是我国近年来区域物流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把握好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才能对区域物流的对象、模式有比较精准的定位。

(三)重视外部规模经济优势

规模经济优势意味着相对成熟的发展行业和发展模式。对于区域物流的发展而言,当一个地区的物流水平已经较为平均和稳定的时候,就应当考虑整合该地区的各项物流资源,形成庞大的规模经济。这种规模经济,不仅能够增加区域内部各个物流企业的竞争实力和协作水平,更加能够加强区域与区域之间物流活动的规模,进而促进整个物流市场的发展。对市场需求的重视,有利于培育本区域战略产业的竞争能力。规模经济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可以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优势,而成本优势是每一个需要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企业都关注的问题。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区域物流的发展还是处于各自为战的起步阶段,平均成本较高,整个物流行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四)政策倾斜优势

区域物流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产业,其发展壮大必然会受到各种国家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影响。对于我国这种政府在尊重市场规律前提下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适当的政策倾斜会给整个行业和企业带来相应的比较优势。政府重视对物流企业的政策支持,有利于物流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有利于培育物流产业的竞争优势。同时,由国家的政策支持,可以制定国家的战略性物流发展政策,促进物流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促进外部经济产业的发展,重视对高级要素的培育,有利于尽快获得强大的国际竞争能力。

(五)培养区域竞争优势

各种比较优势,归根到底是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将各种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的竞争已是全方位的竞争,这种竞争优势的打造,除了企业内部的成本优势以外,还需要制定适合全行业的区域物流业系统发展的竞争规则,实现区域物流之间、区域物流内部的良性竞争,良好的竞争环境才是企业得以继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六)技术创新优势

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传统的劳动力优势将逐步减弱,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各行业追求的重要方面。对于区域物流的发展而言,这种技术的创新主要是指对物流集散技术、与交通工具的对接合作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在全行业的操作模式都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谁能够有效抓住技术领域的创新,谁就将站在全行业的制高点,取得属于自己的比较优势,从而加强自身竞争力的建设。

(七)法制健全优势

区域物流作为一种经济活动,除了受到市场经济的波动影响以外,也应该受到国家法律的规制。我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所有的民事活动、经济活动都应当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经济法并没有对物流行业进行明确的立法,这是法律的滞后性使然。但是当区域物流逐渐成为一个大规模的行业时,法律就必须重视这种在全国范围内经营的经济活动,明确而规范的立法,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规制,更是一种保障。有了健全的法律,企业的发展壮大就有章可循,并且,更容易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实现与外部经济体的协作和发展。这是区域物流往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区域物流的发展,并不是单独一个物流行业的发展,它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政策、税收政策、市场准入政策、人才培养政策等都影响到一个地区的区域物流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将区域物流的发展与比较优势理论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好处就是,可以通过对各个细节要素的考察比对与区域物流的发展模式结合起来,建立恰当的研究模型和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地把现代经济理论与我国物流发展的前景相结合。同时,积极拓展比较优势理论研究的新模式,根据比较优势动态拓展的理论模式,在坚持现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比较优势结构,通过制度创新发展我国的区域物流产业,实现区域物流产业的长期发展。这是将比较优势理论运用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陈依慧.比较优势与中国产业发展战略选择.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4)

2.何国勇.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学家,2004(5)

3.赵晓晨.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J].经济经纬,2007(3)

4.张军.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J].特区经济,2008(3)

5.韩美贵.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南京现代区域物流体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

6.叶杰刚.国内外物流理论研究概况[J].经济学动态,2000.4

经济学的优势篇5

关键词:贸易理论优势产业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优势产业形成基础

(一)优势竞争理论

优势竞争理论来源于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的著作《国家竞争优势》,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波特根据当时的企业竞争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情况,从微观企业竞争优势向国家层面的宏观竞争优势进行理论和实践推导,得出各国企业、产业以及商品在竞争优势上的表现千差万别,特定产业和企业在微观层面上的竞争优势具有累加和循环促进效应,进而形成整体性竞争优势,波特以此为根据,发展创立了用于分析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表明了国家内形成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具有互助促进作用,关键要素的非均匀性强化会影响产业的升级潜力。

(二)“后发性”优势理论

“后发性”优势理论特指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以引入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学习国外成熟经验的方法而取得产业较快发展的模式,以开放的姿态而取得跨越式发展。这一产业优势理论的创立者为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他在总结上世纪六十年代意大利和德国战后重新崛起经验的基础上,以“落后优势”和“落后条件下的有利性”研究发展了该理论,格申克龙认为落后地区通过采取有别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更有可能实现较高的发展速度和产业繁荣状态,理由是相对落后的经济状态为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这种发展的空间性包括了制度性利好和技术性潜力等优势,通过积极的发掘,落后地区的潜在发展动能可以得到迅速释放,做到经济增长的“后来居上”。

(三)产业间比较优势理论

1.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派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扩展,由传统的既定经济结构最优资源配置过渡到经济结构与技术的互动演进,发展出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杨小凯认为产业内生性比较优势和外生性比较优势区别在于比较前后的生产率差异,前者是基于生产方式和专业化的事后选择,可以在生产条件类似的国家间产生,不同的专业生产决策产生了不同的事后生产率差异;后者是由于先天性生产条件差异而产生的贸易效率区分,基于要素资源禀赋的相对和绝对差异,是由事前产业差异就决定了的。比较而言,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具有更强的指导性意义。

2.传统产业优势理论。传统产业优势理论经历了由“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到“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过渡。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主张社会主体以特长分工而进行专业化生产,实现全社会的最大化福利,分工在国家间进行就产生国际贸易;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突出了落后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认为只要具有产业比较成本优势就可以进行国际贸易,获取额外收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品价格的差异最终来自国家生产要素相对存量差异,进而产生的比较优势决定国家间产业贸易的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和相对比较优势理论都设定了既定的生产要素禀赋条件,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衡量的技术水平决定比较优势的形成,而要素禀赋论恰恰相反,以既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为设定依据,更多强调比较优势来源的要素存量因素。

3.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解释既有经济学家林德的“需求相似理论”作为铺垫,也有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的补充完善,前者认为产业的初始状态为国内经营,产业的外延和国际化是因为国内市场的饱和或偶然因素作用,属于被动外延,且一般都限定在需求和国民收入水平近似的国家之间进行,理由是需求和收入差异较大的国家和地区间交集产品较少,产业内贸易联系程度低。克鲁格曼认为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是产业内贸易建立的基础,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产业间贸易和规模经济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具有共容性。林德和克鲁格曼的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向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转变基础上,以规模不变向规模递增为假设,较为贴近现实,发展了传统产业比较优势理论。

我国优势产业理论研究发展的四维视角

核心视角。基于核心视角的优势产业研究将产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作为定义基础。王德强(2008)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是区域地理、文化、要素及劳动力生产优势,区域经济发展潜力通过优势产业集群效应得以体现,因此,建立区域经济优势要以建立区域内产业竞争优势为先导。基于核心视角的优势产业理论研究为区域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初始行动参考,相关的产业竞争优势领先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二者之间的结构相关性实证探析处于起步和探索过程。

产业视角。产业视角的相关研究以发展速率、行业关联以及经济增长贡献率作为基础。刘国庆(2010)将优势产业界定为在经济总量中占据权重较大、运行状态平稳、财务指标良好、资源利用效率高和进一步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或产业,这类产业在既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都可以产生较高的投入产出比;李文学(2009)从产业的结构升级潜力角度对优势产业进行定义,认为优势产业可以指引产业升级,利税总量较高,既可以由关联性产业组成产业价值链,也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形成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产业网络。

贸易视角。国内关于贸易视角的优势产业研究以竞争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展开。孙友林(2011)认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和优势产业概念对等,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结合实际上就诠释了国家和地区的优势产业;吴志兵(2009)指出,地区经济的功能定位是优势产业基本立足点,在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地区的既定比较优势可以转化为产业内竞争优势,在国内和国际不同建设层次的市场中,优势产业在经济价值链条总具有影响力大、绩效高、市场空间广阔的特点。张亚林(2010)认为对于优势产业的界定不能局限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任何的偏颇都会导致概念混淆、指代不清。

综合视角。从综合视角出发的优势产业研究在贸易视角的基础上增加了主导产业理论,即优势产业概念包含主导产业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三个部分。赵坤鹏(2011)指出地区间发展的比较优势可以构成区域优势产业基础,地区间在自然资源、劳动力、地理位置和文化历史、科技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导致不同的空间和时间性投入产出比,进而体现地区产业竞争优势。洪建军(2010)认为优势产业首先必须是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产业,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进行规模化生产,构成国内生产总值的较大比重,一般是以处于支配地位的行业或产业集合的形式存在。综合视角下的优势产业界定更为全面,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概念。

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动态变化和可持续发展

(一)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

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是针对区域优势产业甄别而言,重点突出了在区分同一地区内不同类型产业比较的同时,还要注重不同地区间的同类型产业对比,将优势产业的界定放大到更大的范围内,产业的比较由区域内走向区域间。在区域间的产业比较中,用于比较的个体或集体间必须具备经济水平相当的特征,以此来避免对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产业优势而导致的无效现象,即不发达地区潜在优势产业可能会得到虚假评估,丧失优势地位。优势产业具备现实发展条件时,无论是大产业划分,还是产业内部细分,其范围都不再局限于一个或一类产业,多层次的产业集群优势得以呈现。图2说明了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

(二)优势产业的动态优势变化

国内外关于优势产业的研究大多突出和承认外生比较优势在产业发展起步阶段的重要作用,生产要素禀赋优势对地区产业专业化的长远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一般来讲,在认定产业具备外生性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企业和政府的共同投入可以使得产业进一步向内生比较优势发展,集专业化生产、规模经济、人力资源优势、产品富集性、需求供给因素和交易效率于一体的发展优势可以促进产业发挥领先作用,并推动相关产业成长。需要注意的是,后发性产业优势的形成需要在规划之初就制定相关的后发优势战略,学习和引进优势产业技术,借鉴先进制度管理模式,优势产业的领先地位实际贯穿产业发展进步的全过程,后发优势战略的制定实施对于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加速作用。优势产业动态变化过程如图3所示。

(三)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包含狭义的环境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包括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性,产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贯穿整体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当一个行业可以及时的制定并实施能够创造高额市场价值的战略,而任何的产业竞争对手和潜在进入者都无法及时的跟进或模仿这种战略,并且缺乏进入的能力和信心,就可以认为产业具有优势性和可持续性。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特性来自于七个方面,分别为产业环境、产业战略资源、产业核心竞争力、产业战略执行能力、产业内人才能力、产业文化以及产业创新力。获得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依靠耐心和长久经营,可持续竞争优势维护不能在当下就产生额外效益,即便是发达国家的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长久化行动。

结论

通过基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国内外优势产业发展研究可以发现,优势产业建立在地区性的外生性比较优势基础之上,通过实行先发或后发性的优势战略,产业内生性比较优势可以得到加速培养,进而过渡转变为竞争优势。以产业或产业群形式存在的优势产业依赖自身的经济优势,将持续性领先同地区不同类型产业和不同地区的同类型产业。

参考文献:

1.刘立民.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分析-基于区位熵的实证分析[J].西部金融,2012(5)

2.张文武.我国优势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J].求索,2013(1)

3.安树伟.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优劣势分析[J].生态经济,2011(5)

4.王恩胡.我国西部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优化发展对策[J].商业时代,2012(1)

5.王业强.产业特征、空间竞争与制造业地理集中-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4)

6.汪戎.转变资源型产业发展方式的路径探索-2012年中国“资源型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J].管理世界,2012(5)

经济学的优势篇6

关键词: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关系

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894(2008)06-0019-04

正确认识是进行科学实践的前提。若不能正确地把握不同理论问的区别和联系,在应用理论指导实践时就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本文拟就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关系作一探讨,以澄清某些认识误区,使相关实践活动获得正确的导向。

一、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发展

比较优势的思想发端于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富论》第四篇第二章中提到不同国家生产商品的固有的或后天获取的“自然优势”(naturaladvantages)和交换的合理性。--之后,李嘉图将亚当・斯密的绝对比较优势思想发展为相对比较优势思想,并将这种思想理论化和应用于国际贸易研究,初步形成了比较优势理论的框架。按照李嘉图的观点,比较优势,即不同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差异,该差异源自各国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劳动生产率不同的国家根据相对优势进行生产和交换,双方均可获利。

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看,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存在诸多局限性。其中最令人不满的有两点:一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仅涉及劳动力一种生产要素;二是该理论难以解释多种要素存在情形下的比较优势来源。对李嘉图理论的不满导致了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倍受关注的是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份额理论”。该理论构造了一个包含“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的模型。该模型从要素禀赋结构差异及其所导致的要素相对价格的国际差异的角度探寻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得出了一个国家应出口哪些密集使用本国富有要素的产品,进口哪些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的结论。并指出,通过国际自由贸易可以使生产要素得到有效配置,通过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可使“要素价格均等化”,并影响产业布局。

在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之后,贸易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数据收集和处理技术的进展,及由此而产生的对贸易理论进行实证检验的可能性。里昂惕夫发现,美国进口资本密集产品与出口劳动密集产品的状况,与美国资本充裕而劳动稀缺的现实不符。这就是所谓的“里昂惕夫难题”。该难题的提出,使人们对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普适性产生了怀疑。为了对现实作出新的解释,一些研究者引入人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对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进行改进,在更广泛的基础上揭示不同国家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还有一些研究者试图通过放弃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部分重要假设来构建“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从以下两个方向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

发展方向之一,放弃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关于规模收益不变的假定,研究规模收益递增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指出一国的企业或者行业可能仅仅由于历史或偶然的原因较早地进入某个产业,从而可以较早地扩大生产的规模,并利用规模经济形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优势。

发展方向之二,放弃赫克歇尔―俄林关于贸易参与国在获得生产技术方面具有相同可能性的假定,研究不同国家的企业或产业获得不同水平或内容的技术的可能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技术可获得性差异理论,既可以用来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也可以用来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就发达国家而言,即便两个发达国家在开发技术方面具有相同的能力,由于随机性因素的影响,开发出来的具体技术也是存在差异的,且不同国家还可能专业化地开发不同产品或生产技术,因而,两个国家的技术能力相同并不意味着最终产品相同,具有相同技术能力的国家仍然存在贸易的可能性。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而言,其研究结果是导致著名的产品或技术“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该理论认为,新的技术和产品一般是在发达国家首先开发成功的。当产品和技术趋向成熟并进入标准化阶段时,产品的生产则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与产品和技术的这种生命周期相适应,首先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新产品,其后则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成熟的标准化的产品。至于为什么新的技术和产品总是首先在发达国家开发成功,研究者则一般从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的角度予以解释,认为,只有富裕国家才有可能支付得起昂贵且具有高失败概率的研究和发展费用。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观点,处于创新期的产品为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处于发展期的产品为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处于成熟期的产品为资本与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处于衰退期的产品为一般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产品的产地也从技术创新的国家向其他国家转移,由此决定了国际贸易的走向。研究者们还得出了以下结论: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最有可能具有相似的消费者偏好与市场需求特征,当一国的厂商计划进行跨国经营时,他们最有可能进行开发的市场首先应当是与本国收入水平相当的市场,从这个角度讲,收入水平相当的国家间的贸易量应当是比较大的。

贸易理论的上述新进展与国际贸易发展的要求是相适应的。按照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国际贸易应当主要在要素禀赋结构相差较大的国家间进行。然而,20世纪中期以来的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却是要素禀赋结构相似的国家(地区)间的贸易――主要是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占有国际贸易的主要份额。新贸易理论为国际贸易的这种新的发展动向提供了解释。

二、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的系统构筑者是迈克尔・波特。波特于1980年、1985年和1990年相继出版了其著名的竞争3部曲:《竞争战略》(CompetitiveStrategy)、《竞争优势》(Competitiveadvantage)和《国家竞争优势》(theCompetitiveadvantage0fnations)。三部著作一脉相承,自成体系,成为现代管理学界的权威论著。《竞争战略》,运用作用于一个产业的5种竞争力模型。确定了分析产业及其对手的理论框架,提出了获取竞争优势的成本领先战略(overallCostLeadership)、差异化战略(Differentiation)和目标集中战略(Focus)。《竞争优势》采用价值链分析方法,论述了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的方法和途径。《国家竞争优势》,利用所构建的“钻石体系”模型,探讨了国家、州(省)与其他地理区域如何取得持久竞争力的问题。波特认为自己所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区别在于:后者集中在宏观经济政策(政府预算赤字、货币政策、市场开放或民营化)或劳动力、自然资源、资本等生产要素方面;前者则突出强调主要根植于商业环境的地点竞争力,认为劳工、资本和自然资源并不能决定繁荣,因为取得这些资源并非难事,竞争力来自企业以当地的资源生产出更具价值的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力,生产力的提高则离不开国家和区域的竞争环境。他所

构筑的“钻石体系”模型,从“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战略与竞争背景”、“相关产业和支援产业”等4个方面探索了竞争力的来源、变化及其对政府与企业的意义。

三、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关系辨析

目前,有关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关系的认识存在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不相容,只能择其一。另一种观点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不存在本质的区别,只是采用了不同称谓。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均有片面性,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分别隶属于经济学与管理学两大学科,二者既相对独立,也相互联系。

1、两种理论相对独立波特明确指出,其研究的领域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给自己的定位是管理学家而不是经济学家。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本质区别在于,经济学致力于解释经济现象,揭示经济规律,是一门认识世界的学科;管理学致力于提供实现预期经济目的的途径和方法,是一门改造世界的学科。虽然经济学和管理学呈现出交织发展的特点,但仍存在较为清晰的边界。

第一,理论基点不同。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点是交换和贸易,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点是竞争。尽管比较优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先于竞争优势理论,但二者在逻辑上并不存在严格的前后相继的关系。波特虽然提及比较优势理论在探讨竞争力问题中的应用,但并未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建立竞争优势理论,而是另辟蹊径,对比较优势理论所未涉及到的植根于商业环境的地点竞争力进行了系统研究。

第二,作用目标不同。作为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的比较优势理论是从历史的、客观的角度,对已经发生的国际贸易及相关的经济现象做出解释、分析和判断,为预测国际贸易发展趋势,选择合理的国际贸易模式提供科学依据。作为战略管理理论基础的竞争优势理论,则是从价值创造的角度,致力于为经济行为主体做出合乎价值取向的决策、设计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方法。作用目标不同,理论体系框架及其应用范围也必然有所不同。

第三,发展路径不同。作为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绝对比较优势”到“相对比较优势”、从“外生变量”到“内生变量”、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的历程。作为战略管理理论基础的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则经历了从企业微观层面向产业中观层面乃至国家宏观层面的历程。

2、两种理论相互联系笔者强调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相互独立,并不意味着否认二者的相互联系。在笔者看来,比较优势理论中所论及的生产要素自然秉赋、技术水平、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无疑是形成国家、区域、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尽管波特更多地是从管理学角度构建竞争优势理论,却未曾割断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况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并不能涵盖竞争优势理论的全部,还有众多的国内外学者从其他视角(比如生产要素禀赋)对竞争优势问题进行研究。相应于经济学是经济管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隶属于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也必定是隶属于管理学的竞争优势理论的重要基础。

经济学的优势篇7

关键词 后发优势;跨越式发展;工业化道路

一、后发优势与跨越式发展的内涵

后发优势的研究最早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绝对优势理论。此后,学术界便从资源禀赋理论、区域理论、制度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方面对后发优势理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美国的社会学家m·列维和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的理论。列维认为现代化进程的后来者,其后发优势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后发国对现代化的认识要比先发国在自己开始现代化时对现代化认识丰富得多。第二,后发国可以大量采用和借鉴先发国成熟的计划、技术、设备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第三,后发国家可以跳越先发国家的一些必经发展阶段,特别是在技术方面。第四,由于先发国家的发展水平已达到较高阶段,可使后发国家对自己现代化前景有一定的预测。第五,先发国家可以在资本和技术上对后发国提供帮助。而格申克龙认为后发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后发国家能够利用发达国家经验,学习先进的成果来加快自己的发展,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第二,后发国家领导人和知识分子具有危机意识,从而为国家发起的现代化运动提供了思想准备。

跨越式发展的理论依据是后发优势理论。该理论的提出主要受到戴维·罗默1986年提出的“新经济增长”模型理论和世界银行总结的韩国快速追赶发达国家的模式启发。跨越式发展理论认为落后国家有可能追赶发达国家。社会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进程,但不排除某个历史时期的某个国家或地区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跨越式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它是指落后国家或落后地区,为了缩小与先进国家或地区的差距,直接吸收人类先进文明成果,主要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先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率先突破,并带动和促进其他行业、其他领域和其他地区快速跟进,最终实现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和国家发展水平整体跃升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式。

二、后发优势与跨越式发展的关系

后发优势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它不等于跨越式发展。后发优势是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只有在巩固、创造和发展优势上下工夫,使优势真正转变为胜势,后发优势才能形成跨越式发展的充分条件。

(一)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

首先,世界经济一体化为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经济、贸易、资本、技术与信息的全球化,为后发地区引进先发地区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创造了条件。这些都为后发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其次,后发地区对外开放为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提。后发地区的对外开放并不仅限于经济,它更是意识、行为和观念的开放。它不是单纯的进出口、招商引资,而是整体经济外向度的提升,是各个领域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后发地区通过全方位对外开放,不断学习提高,把本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从而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可能。

最后,后发地区存在的要素禀赋优势为后发地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要素禀赋的后发优势不是指后发地区要素拥有的绝对量、相对量或要素禀赋条件的好坏、优劣方面的优势,而是在于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的后开发以及资本相对稀缺而形成的后发优势,这是一种后发性的比较优势。要素性的后发优势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劳动力成本低和资本相对稀缺。

(二)利用后发优势向跨越式发展转化的条件

1、后发地区具有良好的制度创新环境。制度是经济活动中内在的核心要素,制度创新是经济活动内生变量的核心,经济活动中的一切创新都要依赖制度的创新来推动和促进。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而不是技术、资本因素,制度变迁决定着技术变革,决定着资本的配置方式。因此,后发地区首先必须发挥制度创新的优势,深化改革,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才能真正推动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2、后发地区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后发地区经济落后、技术落后拉大了同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地区的距离,从而产生了可以跨越的空间。通过对先进地区的开放,使自己认识到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进而通过引进先进的因素特别是先进的科技要素,大幅度增加资本和技术投入,实现超常规发展。如果后发地区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那么跨越式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3、后发地区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采取跟随战略的结果很可能是差距越来越大,被拉得越来越远。盲目的赶超战略违背经济成长规律,事与愿违,不仅不能实现总体上的经济赶超,而且还会扭曲资源配置,阻碍经济发展。渐进式、分步式的追赶战略即后发优势战略则是可行的选择。后发优势战略是通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资本、技术、结构、制度等方面的差距,加速后发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其着眼点在于学习,力求通过模仿创新来实现经济追赶,后来居上。

4、后发地区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本。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不仅可以使落后国家和地区以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参与国际竞争,而且是吸引外资的重要条件。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和高技能的熟练工人可以使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顺利进行,并使技术创新成为可能。落后国家和地区应注意人力资源的开发,其中用科技武装起来的劳动者的培训更为关键,这是跨越式发展实现的重要条件。

5、后发地区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市场潜力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市场扩张是任何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落后国家和地区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建设一些新兴的产业和部门以及对传统产业和部门进行改造,通过上述产业和部门的发展来带动经济的起飞,进而带动其他方面的全面进步,实现跨越式发展。但一个产业和部门的发展,除必须具备一定技术和设备外,更重要的是看该产业和部门的产品是否拥有市场或市场潜力。如果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那么将会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形成巨大的推动力。

三、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江西工业化跨越式发展

(一)后发优势在江西的一般表现。后发优势是在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并存情况下,发展中地区所具有的内在的、客观的有利条件或存在的各种机遇。发展相对落后的江西具有的后发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技术的后发优势。技术性后发优势表现为后发地区从先发地区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并经模仿、消化、吸收和改进提高所带来的利益。另外,后发地区还可以利用信息资源,在高新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后发优势不仅能使传统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还可以依托高科技人才,利用新信息在高新技术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对于江西来说,经济的落后、工业化的差距,直接表现为技术上的巨大落差和技术进步的缓慢。江西要加快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实现对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的追赶和超越,必须要以更短时间和更低成本实现技术的持续创新和进步。而今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化日益普及,为江西发挥技术创新的后发优势创造了有利条件。江西要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后发优势,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先进技术,实现比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更快的技术进步速度;同时,要在引进、消化、吸收过程中,不断培育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这是江西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2、制度性后发优势。制度性后发优势是后发地区向先发地区的制度学习,即效仿和借鉴各种先进制度并经本土化改进所产生的效益和益处。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决定着一种经济的激励结构、决策结构、信息结构及其运行方式,从而决定着经济变化的走向,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而制度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能够有效地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的制度安排,将会鼓励和促进社会的资源开发、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对于后发地区来说,经济落后的关键,在于制度的不合理。因此,学习、借鉴、模仿和移植发达国家经过长期实践积累和探索所形成的成熟、完善的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使用的各项制度,并对之进行本土化改造,以较快的速度和较低的成本完成各项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实现较快的制度创新,是后发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经济学的优势篇8

【关键词】国家安全;国家经济安全;经济竞争优势

一、问题的引出

1943年,美国报纸专栏作家李普曼首次提出“国家安全”这一概念。传统上,对安全构成威胁的主要因素为宗教冲突、民族矛盾、领土纷争等。随着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安全观也发生很大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理解,国家安全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外交安全等五个层面。在冷战期间,国家的安全观主要体现在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两个层面,而其他安全层面均从属并服务于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冷战结束后,国家安全战略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使经济因素成为影响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更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支柱。由于各种壁垒的设立,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日益加剧和频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国经济的发展。为此,世界各国先后调整国家安全战略,并将国家经济安全战略至于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位置,如,俄罗斯于1996年第一次明确提出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并在《国家经济安全战略》中强调“保障国家安全应把保障经济安全放在第一位”。

近些年来,各种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尤其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和2009年希腊债务危机并逐渐扩大,使世界各国重新考虑国家经济安全状况。2011年5月,美国债务违约危机更是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恐慌,这严重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安全状况。然而,国家经济安全的外在表现就是国家经济竞争优势,因此,这些危机也给各国国家经济竞争优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正是基于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竞争优势之间存在这样的内在联系,文章将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相关研究现状

早期,很多学者对国家经济安全就存在不同的观点和理解。例如,西方政治学者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一国经济强权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军事学者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指维护一国的经济免受外部因素的侵害;而有些经济学者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一种经济竞争力及由其带来的相应的国际政治地位和能力[1]。但到目前为止,“国家经济安全”的定义仍然没有得到统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学术界对“国家经济安全”的理解和研究有了很多新的进展。在国外,neuetal.(1994)对“经济安全”有两重理解:第一,经济安全是使一国面临可能威胁或妨碍其经济利益的事件、事态发展或行动时能够保护那些经济利益;第二,经济安全赋予一国塑造符合自身利益的国家经济环境的能力。[2]Richards(2009)研究了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融合,并认为测量真实的经济安全水平,需要运用经济物理学的相关知识。[3]pankov(2011)探讨了2008-2010世界经济危机形势下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际经济安全问题。[4]在国内,卢林(1990)将定义“国家经济安全”为:维持公认的经济生活水准和确保本国资本对影响国计民生的国内重要经济部门的控制。[5]赵英等(1994)认为,应该根据国家经济安全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来定义“国家经济安全”: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国家经济抵御国内外各种干扰、威胁、侵袭的能力以及国家经济得以存在并不断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6]聂富强(2005)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一个国家经济整体处于不受各种因素尤其是外部因素的冲击,即使受到冲击也能保持经济利益不受重大损害的状态,维护这种状态的能力及其所获取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安全。[7]此外,叶卫平(2008)认为,国家经济安全不是指各个产业安全和区域经济安全的简单累积,而是指一个国家经济战略利益的无风险或低风险的状态,表现为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没有受到严重损害,使得经济危机的风险因素处于可以控制的状态。[8]顾海兵和张一弓(2010)剖析了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在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安全战略中的重要性,并得出我国经济安全战略的内容和形式。[9]叶卫平(2011)分析了维护经济安全对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且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怎样发展经济及如何保障经济安全进行了论证,并认为经济安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10]张汉林和魏磊(2011)从九个方面构建中国经济安全量度体系,以反映中国经济安全的整体状况,并通过评估和判断经济安全所面临的局部问题,提供可量化的决策依据。[11]

作为国家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家经济竞争优势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外在表现。因而,如何通过增强国家经济竞争优势来提升国家经济安全水平,就成为研究的关键。在国外,aleshchenkoandnedelea(2008)研究了开放市场条件下俄罗斯的国家经济竞争优势,并认为,在当前基于低技术再分配产品阶段,俄罗斯的经济竞争力将继续由于策略性价格因素的存在而得以维持。[12]macerinskieneandSakhanova(2011)从理论框架和方法论方面研究了哈萨克斯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经济竞争力,并认为哈萨克斯坦具有经济竞争优势是由于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稳定的宏观经济形势。[13]azarov(2012)强调,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乌克兰必须充分调动其国家经济竞争优势。[14]在国内,林子铭(1992)提出从管理教育层面来建立国家经济竞争优势[15];章玉贵(2010)提出在结构升级与战略转型中构筑中国经济竞争优势,从而提升国家竞争力。[16]秦嗣毅和胡根华(2011,2012)从国家经济安全的视角研究了中国经济竞争优势状况,并对比分析了中国与美国、日本基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国家经济竞争优势。[17]-[18]

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关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鲜有文献阐述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竞争之间的联系。基于此,文章进一步探讨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竞争优势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以提升国家经济竞争优势,从而提高国家经济安全水平。

三、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竞争优势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因素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首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一国国家安全水平就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安全水平。因而,提高国家经济安全水平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由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外在表现是国家经济竞争优势,因此,提高国家经济安全水平,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稳定的状况,就为增强国家经济竞争优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家经济安全是一个相对较为抽象的概念,它首先应该表现为一种经济的竞争力,而这种竞争力就表现为经济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在当今世界的开放形势下,各种竞争逐渐加剧并愈演愈烈,这使得增强经济竞争优势就成为各国竞争与合作中的首要战略。一般情况下,如果国家经济安全水平越高,状况良好且稳定,经济免疫力越强,且风险防御能力也较强,那么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就越强,其经济竞争优势也会越强;然而,如果国家经济安全水平较低,状况欠佳且不稳定,经济免疫力较弱,且难以抵御外界不利因素的冲击,那么该国的经济就会失去竞争力,也就无法获得经济竞争优势。

国家经济安全是能够使一国经济处在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运行状态,而这一良好的经济运行状态又需要国家在经济上获取一定的竞争优势。因此,一国国家经济安全程度越高,其经济竞争优势就越容易获得,其水平也会越高。当一国经济处于安全状态时,经济就能够获得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这有利于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当一国经济处于不安全状态时,有利于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因素不能得到有效地发挥,从而妨碍或阻止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因此,一国应该通过维护其经济安全水平来提高经济竞争力水平,进而增强国家经济竞争优势。

国家经济安全是能够使一国经济在整体上抵御外部风险。影响一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因素主要来源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因而国家经济所面临的风险有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其中,内部风险主要包括国家经济制度、三大产业结构与政策、金融、科技、战略性自然资源等等。就这些内部风险如何影响国家经济安全方面,许多学者和实务者都作过很多详细的阐述。就外部风险的来源,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在世界经济方面,各种危机的频繁爆发,使世界经济的发展动力不足,这严重影响了一国的经济运行状态;在国际合作关系方面,如果一国在政治和军事关系等方面不能处理妥当,将会影响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从而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冲击。因此,一国经济必须能够有效地防范、抵御这些风险,才能提升国家经济安全状况,进而提高经济竞争优势。

我们认为,国家经济竞争优势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竞争与合作进程中,一国(或地区)所表现出来的经济实力及获取更多经济利益、更有利国际经济地位的能力。因此,一国经济竞争优势越强,经济实力越强,就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也能够获取更有利的国际经济地位;反之亦然。实际上,国家经济安全是一国经济竞争优势的综合反映,而这一优势又体现在经济竞争力上。如果经济竞争力越强,经济越具有竞争优势,那么国家经济安全水平也就越高;反之亦然。因此,对经济竞争力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就应该提高其绝对规模水平和相对质量水平;而对经济竞争力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则应该采取有利的措施来减少或消除,从而减少它们对经济竞争力的负面影响,并使国家经济竞争力朝增强的方向发展。正是基于此,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考虑如何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提高国家经济安全水平,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稳定状态。

综上所述,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竞争优势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即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即国家经济安全能够提升国家经济竞争优势,而后者又能够促进前者的提高。实际上,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竞争优势是经济竞争过程的内在表现形式与外在表现形式,而这两种表现形式具有一致性。

四、政策建议

第一,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与区域合作,获取公平竞争的国际环境,从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减少外部风险的不利影响。同时,积极利用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安全。

第二,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推动经济高效运行。同时,完善与国家经济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国家经济竞争优势的增强提供保障。

第三,建立科学的投融资机制,增加人民币汇率波动性,避免“热钱”给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同时,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科技创新力度,为经济提供可持续增长的驱动力。

第四,开展技术合作、技术互换,发展循环经济技术,开发新能源,来发展低碳经济,抢占全球新一轮经济竞争的制高点。

第五,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大力发展民主政治。加强政治互访、增进政治互信,促进政治安全,为国家经济竞争优势提供良好的国内外政治环境。

第六,加强军事交流,扩大军事合作,加大国防与军队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快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提升国家核威慑的力量,以增强国家的军事安全,为国家经济竞争的提升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RobertGilpin.thepoliticaleconomyofinternationalRelations[m].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87.

[2]neuC.R.,newC.R.andwolf,C.Jr.theeconomicDimensionsofnationalSecurity[m].Santamonica:RanDCorporation,California,1994.

[3]Richards,JamesG.economicSecurityandnationalSecurity:interactionandSynthesis[J].StrategicStudiesQuarterly,2009,3(3):8-49.

[4]pankov,V.economicSecurity:essenceandmanifestations[J].internationalaffairs,2011,57(1):192-202.

[5]卢林.经济安全问题的性质、发展及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0,(7):39-44.

[6]赵英,胥和平,邢国仁.中国经济面临的危险——国家经济安全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7]聂富强.中国国家经济安全预警系统研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8]叶卫平.国家经济安全的三个重要特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1):35-40.

[9]顾海兵,张一弓.后30年:中国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总体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0,(1):10-14.

[10]叶卫平.论经济安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2):56-60.

[11]张汉林,魏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安全量度体系构建[J].世界经济研究,2011,(1):8-13,87.

[12]aleshchenko,V.,nedelea,a.CompetitiveadvantagesofthenationaleconomyunderConditionsofopenmarkets[J].theannalsofthe“Stefancelmare”UniversityofSuceava,FascicleoftheFacultyofeconomicsandpublicadministration,2008,8(1):17-21.

[13]macerinskiene,i.,Sakhanova,G.nationaleconomyCompetitivenessofKazakhstanRepublic[J].inzinerineekonomika-engineeringeconomics,2011,22(3):292-299.

[14]azarov,m.premiersaysitisnecessarytomobilizecompetitiveadvantagesofnationaleconomy.(2012-02-16)/[2012-03-30].nrcu.gov.ua/index.php?id=148&listid=164269.

[15]林子铭.以管理教育来建立国家经济竞争优势——中国所面临的战略问题(代序)[J].管理工程学报,1992,6(5):2-5.

[16]章玉贵.在战略转型中构筑中国经济竞争优势[J].经济视角,2010,(1):10-11.

经济学的优势篇9

关键词:后发优势;后发劣势;杨林之争;民主法治

一、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研究回顾

(一)后发优势理论的思想渊源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后发优势理论源于古典贸易学派的比较优势论。李斯特(1814)提出影响工业化程度的,除了经济因素之外,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其他因素,从后发国家的角度探讨了经济赶超战略。格申克龙(1962)在总结德国、意大利等国追赶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后发优势概念,即后发国家在推动工业化方面所拥有的由后发国家的地位所致的特殊益处,并论述了后发国家取得比先进国家更高速发展及实现赶超的可能性。列维(1966)从现代化角度,在肯定了后发优势的同时,也指出了与后发优势并存的后发劣势:后发国家由政府组织大规模的行动来实现赶超,这可能会影响民主政治的发展;后发国家往往容易首先看到先发国家取得的成果,却没有考虑形成这些成果的因素和条件。阿伯拉莫维茨(1986)的“追赶假说”,论证了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现实性,提出后发优势是一种潜在优势,将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需要一定的条件。南亮进(1992)认为日本20世纪50-60年代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从后发优势中受益。但随着技术差距的缩小,由于日本没有将其模仿能力改造为自主创新的能力,最终导致经济发展失去了动力。伯利兹和克鲁格曼的蛙跳理论(1993),指出后发国家拥有技术上的“跳跃性”后发优势。范艾肯(1996)提出了开放条件下后进国家基于后发优势的经济追赶模型。这些研究都从不同角度发展了后发优势理论。

国内学者从90年代起引入了后发优势理论并进行了发展。陆德明(1999)提出基于后发优势的“发展优势”理论框架,用以解释经济发展的动因、过程、机制和政策等。郭熙保(2004)从发展经济学理论出发,认为后发优势表现在五个方面,即技术、资本、人力、制度、结构后发优势。国内学者还将后发优势理论用于研究区域经济问题。王必达(2004)以技术模仿创新、制度移植变迁和结构动态优化为主要内容,揭示了区域后发优势的形成机理。窦丽琛(2004)选取了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1991-2002年的统计数据,对技术后发优势的存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落后地区缩小同先进地区的差距,必须首先提升对技术扩散的“吸收能力”。

(二)“杨林之争”及评述

1、制度模仿与技术模仿。杨小凯(2000)提出:落后国家模仿技术比较容易,模仿制度比较困难,改革制度会触犯一些既得利益,因此落后国家会倾向于技术模仿。落后国家可以在没有好的制度的条件下,通过对发达国家技术和管理模式的模仿,短期内取得发达国家必须在一定的制度下才能取得的成就,但会给长期的发展留下许多隐患。观点主要是:以技术模仿代替制度模仿是后发国家的后发劣势;模仿应该由难而易,在进行较易的技术模仿之前,先完成较难的制度模仿;制度模仿特别是改革具有根本的重要性。林毅夫(2002)指出:经济发展主要决定于资本积累、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三个方面,其中技术进步最根本。作为发达国家,其技术已经处在最高水平,技术进步只能来自于创新。后发国家则不一样,客观上存在技术模仿和引进的可能性。通过技术模仿和引进,发展中国家可以实现技术快速变迁,进而实现高资本积累和快速的结构变迁,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观点主要是:技术模仿是后发国家后来居上的主要依据;制度是内生的,制度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制度不具备短期内建成的可行性。

2、对“杨林之争”的评价。杨林之争,实质上是关于后发国家的经济发展应该走技术模仿还是制度模仿之争。首先,后发优势是多维的,其中技术和制度的后发优势起着基础性作用。杨小凯提请关注后发劣势的观点,使后发优势的内涵更加全面和完整。林毅夫回避制度保障在后发国经济追赶中决定性作用的观点稍显片面。合理的制度安排是技术层面的潜力转化为真实发展条件的前提,单纯的技术模仿或制度模仿都不可取。其次,民主体制不是实现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在这个方面,杨小凯的观点略显激进。经济绩效是各种因素合力的结果。同一制度下的各种安排之间具有互补性,不同制度下的各种安排又具有替代性,没有简单的充分、必要条件关系。经验告诉我们,保护产权、民主法治是有效的制度保障,是经济长期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

二、后发劣势逐渐成为后发国家的更大现实

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以后发优势理论来解释日本、韩国等国家赶超战略的成功,并以此来激励后发国家的工业化。应该说后发优势的确客观存在,但其实现却需要理想的条件。

对于当今的后发国家,发展条件更加恶劣。绝大部分后发国家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过剩和人才流失问题;长期的剪刀差阻碍了资本积累,并激化了国内矛盾;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大大提高了工业化成本;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商品严重过剩,市场约束十分明显。在内外部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同时,德、日、韩、苏式的发展模式对于当今的后发国家已不再适用,后发劣势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更大现实,如何探寻合理的制度安排,使潜在的后发优势转化为真正的后发优势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中国三十年经济改革历程的制度思考

(一)(1978-1983年)“摸着石头过河”及双轨制的形成

改革伊始,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策略,做出变更性的增量式制度调整。一是在土地仍归集体所有的条件下,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的形式恢复农业发展。二是在保持公共财政与企业财务合一的前提下,实行“分灶吃饭”财政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三是在生产资料的流通和定价上实行双轨制。即计划调拨行政定价与市场买卖协商定价并存。四是成立对外开放“经济特区”,逐渐与国际市场对接。

双轨制造成的效果是双重的:一是民营企业迅速成长起来。数量由1981年的183万户增长为1985年的1171万户,年均增速达159%。同时,对外贸易总额和FDi也迅速增长。二是体制的缺陷造成了广泛的寻租环境。

(二)(1984-1993年)经济改革目标逐步明确

随着80年代初期对改革研究的深入和对外国经验的汲取,改革理论研究已经逐渐超越了80年代初期着重讨论的“放权松绑”等具体措施的水平,进而研究采用哪种经济体制来破除计划经济的旧体制。在此期间,政府和学者纷纷对东亚模式和欧美模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三)(1994-1997年)新经济体制的建立

在经历了1984-1987年的曲折探索后,经济改革的目标更加清晰。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方案,要求在20世纪末把市场经济制度初步建立起来。由此经济改革进入了整体推进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实现了商品价格的市场化;1994年开始财税、金融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90年代后期国有企业股份化公司化改革;1997年确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994年后,中国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主要表现在:民营经济份额的提高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的形成(见表1);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逐步形成;宏观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

(四)(1997年以后)毫不动摇的坚持改革开发

市场制度的初步建立,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是30年改革开放,GDp以每年近10%的速度增长,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位(见表2)。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08年的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2008年的4761元。

概括来说,中国的改革采用的是增量改革战略,保持经济在改革过程中稳定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土地产权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特大型国有垄断企业改制停滞;要素市场和资本市场严重滞后;政府在经济生活中扮演过重角色,提供了寻租的温床;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法治建设缓慢。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迅速发展的市场失去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从而逐渐突显了制度后发劣势的负面影响。

四、现实启示

(一)加强自主创新,避免技术模仿陷阱

技术模仿陷阱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技术进步往往处于“引进-模仿-在引进-再模仿”的被动循环之中,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沦为永远的追随者。二是技术引进溢出效应不明显。

调查表明,在中国以合资方式引进技术中,属于硬技术的设备引进占80%以上,属于软技术的技术服务、咨询等占不到20%,普遍存在技术依赖心理。国内学者谢洁以国产化程度来衡量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技术扩散,并以关键性中间投入品是否已经国有化为标准把国产化分为浅度国产化和深度国产化两个阶段。以此为依据,对上海浦东新区80家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FDi企业进行调研,其中共有93%的FDi企业有技术扩散行为;占总数77.5%的企业处在浅度国产化,深度国产化的占FDi企业总数的16.25%,而真正进入技术创新阶段的FDi企业只有5家,占6.25%。从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投入看,吸收投入远低于引进投入。国内学者远德玉就日本与中国在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上进行了对比(见表3)。

后发国家如不培育自身的科技“造血”功能,随着技术缺口逐渐缩小,后发国家将陷入被动局面。我们一定要杜绝“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不断创造“引进-模仿-创新”的良性循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二)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挖掘制度后发优势

没有高效的制度保障,潜在后发优势不但不会转化为现实,而且会沦为后发劣势,成为发展的桎梏。我们不能忽视对高效科学制度的探索。挖掘制度优势的关键,要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身产权、民主和法治建设,加快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通过法治建设在各种权利主体之间正确的配置权利,规范政府的行为,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民主,强化民众对政府的控制与监督,向建立法治政府的目标努力。

(三)努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全方位利用后发优势

首先,在经济改革的实际推进上,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继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和完成国有企业的股份化改制;加强商品和服务市场的反垄断执法和资本市场的合规性监管;建立和完善新的社会保障体系,打造健康全面的社会基础设施。其次,根据国内国外实际情况全面综合利用好多维的后发优势。

参考文献:

1、南亮进.日本的经济发展[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

2、林毅夫,蔡,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杨小楷.后发劣势,共和与自由[Z].在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双周经济学研讨会上的发言及与会者的评论与讨论,2000.

经济学的优势篇10

关键词:比较优势;显示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战略;比较优势陷阱

中图分类号:DF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2006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76万亿美元,增长24%;其中出口9691亿美元,增长27%;进口7916亿美元,增长20%。截止到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也累计过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中国改革开放后采取的基于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的贸易政策所取得的经济增长奇迹是有目共睹的,但最近几年中国能源危机、贸易摩擦不断、产业升级困难、某些沿海地区出现人力资源短缺等经济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思考。

在经济发展理论上,经济学家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注:在本文中提到的地区是指世界上有些经济独立但不是国家的区域。)开展对外贸易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这个问题上早就达成了共识,但是究竟采取哪种经济发展战略却一直存在着争论。有人提出传统的比较优势发展理论已经不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取而代之的是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等经济发展理论。

本文拟介绍比较优势理论及其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中国目前所具备的显示比较优势,进而提出一些中国现阶段仍然需要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来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原因。

一、比较优势理论与发展战略

比较优势理论产生于对国际贸易现象的分析,也是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之一,并随着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大卫•李嘉图对国际贸易模式的研究是比较优势理论的起点。按照李嘉图的论述,所谓比较优势就是由于劳动生产率差异而引起不同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相对差异。李嘉图认为,每个国家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并从中获得社会福利的提高。这种见解在李嘉图年代及其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了自由贸易理论的真知灼见。但随着经济实践的发展和现代经济学的崛起,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单一劳动生产要素投入的假设在解释多种比较优势来源时就发生了困难。

随着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理论”(H―o理论)弥补了李嘉图理论的局限,引入了多种要素投入假设的分析框架。萨缪尔森、罗勃津斯、斯托尔托等人在H―o理论基础之上,进一步揭示了贸易对生产、消费和收入分配的影响。H―o理论解释了要素禀赋结构相差较大的国家之间的贸易,至今仍然可以解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以资源禀赋差异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贸易,从这一点来说,H―o理论是正确的,而且没有过时。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规模优势的出现,H―o理论无法解释发达国家之间大量的行业内贸易。

在H―o理论之后,“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使得人们对H―o理论的普适性产生了怀疑。这种怀疑丰富了比较优势理论,有研究者通过对H―o理论进行改进,引入人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在更为广泛的基础上来考虑国家之间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就能够解释难题,并且实证检验结果也证明上述改进基本上是有效的。另一部分研究者通过放弃H―o理论的部分重要假设条件来构造“新的贸易理论”。其中,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放弃H―o理论关于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假定,研究规模收益递增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实际上说明了一个国家可以从规模经济上获得比较优势。以弗农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放弃H―o理论关于贸易参与国在获得生产技术方面具有相同可能性的假定,研究不同国家的企业获得不同水平技术的可能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弗农的贸易理论的提出让人们认识到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上的差异也是比较优势的来源之一。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和技术可获得性差异贸易理论既可以用来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也可以用来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也有部分研究者从收入水平的差异、消费者偏好等需求方面提出了有关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部分解释了收入水平相当的国家之间的贸易。

以上是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个简单回顾。国际贸易是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经济现象,单个经济理论模型当然不能解释所有的国际贸易实践,但这些模型提供了现有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框架,也为国际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从这些理论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从供给方面还是需求方面对贸易现象做出的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归根结底在于不同国家贸易产品价格上的差异,而这些价格差异就是来源于不同国家生产成本上的比较优势不同。因此,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国际贸易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支持一些现有的对国际贸易的基本认识:比较优势是贸易的基本动力,而要素禀赋与技术差异是决定国际分工方式与贸易结构的主要因素[1]。

既然比较优势是贸易的基本动力,并且贸易的发展是促进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之一,而来源于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技术水平不同等因素的比较优势决定了最终贸易产品价格水平的高低,那么可以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按照其要素禀赋结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其产业和产品的专业化分工,就成了这个国家在全球化时代提高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依据。这就是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理论的逻辑基础。

特别值得介绍的是,林毅夫及其合作者提出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是一种针对发展中国家如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赶超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该理论认为,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根本差别在于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别。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会诱导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进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这样的企业和产业才有自生能力,并能够从本国的比较优势中获得最大的竞争优势,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剩余,国家才能够最大限度地积累资本;同时,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国家的企业能够低成本的从更为发达的国家引进先进技术,从而使得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报酬率不会因为资本快速积累而迅速下降,进而使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与发达国家不断接近,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较快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水平向发达国家收敛,最终达到获得高层次竞争优势和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的目的。根据比较优势发展理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协作,经济发展会沿着一定的路径自然演进(自然资源密集型――劳动力资源密集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陈飞翔,1994;Lin、CaiandLi,1996)。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知道,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它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和指出了一个国家发展国际贸易的方向。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对外贸易在一个国家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而比较优势理论也就成了一个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经济理论之一。

二、中国现阶段的显示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战略是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来的,实际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国民经济从资本密集型的、以重工业为导向的发展战略转向劳动密集型的、以比较优势为导向的发展战略,这一转变使得中国能够更好地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并在过去20多年中极大地刺激了贸易和经济的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

许多学者通过一些实证研究证明了中国以比较优势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国际贸易的增长,进而带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Chang和ping(2002)的研究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他们首先用RCa方法度量了中国(1980-1998年)各行业(SitC0-8)的显示比较优势,结果表明:中国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并且在1995年之后资源密集型行业不再具有显示比较优势,这说明我国已基本实现从资源密集比较优势向劳动密集比较优势的转变,但是,我国在绝大部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还处于比较劣势。他们构造了一个计量模型证明,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显性比较优势对出口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陶俊用类似的方法验证了Chang和ping的观点,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渐扩大和贸易自由化的影响,中国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逐步与其劳动资源密集的禀赋相吻合。在中国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比较优势可以合理地解释中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和数量的变化[2]。

上述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在中国的成功,也验证了处于发展中的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这些研究基本上是采用2000年之前的数据。笔者将增加中国加入wto之后的相关数据,一方面从中国近五年来的进出口商品构成的绝对数据的变化情况看比较优势的变化,另一方面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各种商品的RCa指数来显示中国比较优势的变化。下面表1和表2分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5年的进出口商品的有关数据: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文中其他数据除非特别说明都是同一出处。按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itC),出口产品包括十大类:0―食品和鲜活动物,1―饮料和烟草,2―非食用原料,3―矿物燃料等,4―动植物油等,5―化学品及其相关产品,6―按原材料分类的制成品,7―机械及运输设备,8―杂项制品,9―未分类的产品。通常将0―4类初级产品定义为资源密集型产品,第6、8两类制成品定义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而5、7两类制成品定义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第9类定义未分类的其他产品(这类产品在进出口中的数量很少)。

首先,从中国加入wto之后的进出口商品构成的绝对数据看比较优势的变化。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国出口商品的前三甲是第6、7、8三类产品,并且这几年来的增长速度很快。从表2中看出,中国历年来最大的净出口产品是第8类杂项工业制成品,2005年净出口值高达1333.2亿美元(2005年中国全部的净出口值刚刚过1000亿美元),这些杂项工业制成品(包括纺织品、服装、鞋类、玩具、家具等)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净进口的产品主要有第2、3、4、5等四类产品,这些产品不是资源密集型就是资本密集型的产品,而资源和资本正是中国相对稀缺的资源。因此,中国目前的贸易格局基本上可以用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出口量最大的第7类产品,这类产品属于国际贸易中比较活跃的大宗贸易产品,贸易的数额较大,并且这类产品中有很多种商品都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从表2中可以看出,第7类产品近两年来已经成为中国的净出口产品了,而且在2005年的净出口额位居第2名,达到616.3亿美元。这说明中国在发展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中国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市场分额。

其次,从RCa指数看中国的比较优势变化。匈牙利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elaBalassa)提出的显示比较优势(RCa)指数用来衡量一国j的出口商品i的显示比较优势,由该种商品占国家总出口的比重相对于在世界出口中的比重来决定。其具体计算公式①如下:

注:①公式中X表示出口值,脚标i,j分别表示行业和国家。如果RCaij值大于1,则表示该国家在这种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反之,若该指数小于1,则这种产品没有显示出比较优势,或者说显示出比较劣势。

②根据联合国世界贸易统计数据计算。

表3和图1就是根据RCa指数的计算公式和相关年份数据计算出的中国各种商品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及其趋势图。从表3和图1中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代,中国的显示比较优势在于资源密集型产品,其次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到1990年代初,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中国的显示比较优势由资源密集型产品向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转变,并从1995年开始,中国的显示比较优势完全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从1990年开始,中国一直以来最具比较优势的产品是第8类产品,这类产品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样值得关注的是第7类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显示比较优势的变化,在2003年之前,中国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一直处于显示比较劣势,但相对于其他产品RCa指数的下降趋势,第7类产品RCa指数一直呈现出较快的上升趋势,并在近三年中显示出比较优势。这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带动了产品、技术结构的升级。

注:①此图以表3的数据为基础,图中横坐标数字1―9依次表示表3中1980―2005的各个年份。

通过数据分析中国现阶段的显示比较优势,我们可以得出三个结论:(1)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实现了显示比较优势从资源密集型产品到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转换;(2)中国现阶段最大的显示比较优势仍然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3)中国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劣势一直在减弱,并初步显示出一定的比较优势。

三、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战略选择

对上述数据的分析证实了比较优势发展理论在中国经济发展实践中的成功,依此看来用比较优势发展理论用于指导制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可行的。

但经济学界永远都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领域。经济发展理论界还有另一种声音,那就是“比较优势陷阱”的存在。该理论认为,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来参与国际分工,将永远成为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在科技创新突飞猛进的国内外环境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难以为继,从长远来看,最终会失去竞争优势。国外也有学者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在适用范围上有极大的局限性,它没有抓住现代世界经济中取得经济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因而不可能为制定合适的政府政策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辛格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呈现不断恶化的情况。发达国家凭借其贸易垄断地位,仍对发展中国家采取歧视性贸易政策,这进一步把发展中国家推进了“比较优势陷阱”。

基于“比较优势陷阱”的存在,很多经济学家主张不应该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取而代之的是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实际上,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有很多相通之处,各自又都在其应用的前提条件下自成体系。值得指出的是:(1)如果可以认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隐含的条件之一在于当一个国家要素禀赋结构升级时,政府必须对产业升级时率先进入新产业的企业提供一定的补贴以补偿创新的外部性,这个观点与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观点是一致的。但是,大多数学者在运用“动态比较优势”这个概念时仅仅是指本国当前没有、将来才会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这样来制定经济发展战略难免会陷入违背比较优势的赶超战略的误区;

关于一个国家采取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下的种种内生的经济制度安排及其经济绩效表现的有关描述请参见林毅夫等人的相关文献,在这里不赘述。(2)竞争优势理论中强调的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之间并不存在相互对立的替代关系,相反,只有充分地发挥经济的比较优势,一个国家才有可能创造和维持自己的产业竞争优势。在实践应用中,竞争优势理论提出的国内市场规模、产业群聚等原则是企业和国家在选择行业时有用的参考原则,但竞争优势理论没有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路径问题做出回答;(3)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基于本国要素禀赋结构升级而保护本国现有的比较优势产业的升级,这与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战略殊途同归。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一般用于讨论同等发展程度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政策和贸易关系,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实际操作中实施战略性的贸易政策的成本较大。因此,相比于其他理论,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理论中的前提条件更符合发展中国家经济所处的阶段,经济发展路径更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

综合比较优势原理和前面数据分析中的结论,笔者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现阶段仍然是适用的,并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适用,中国经济贸易发展战略的制定仍然应该以比较优势发展理论为基础。理由如下:

第一,比较优势是贸易的动力之一,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能够很好促进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纵观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的经济实践,比较优势是贸易的基本动力,贸易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第三部分中的数据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按照比较优势战略发展实现了对外贸易蓬勃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应该注意的是,经济发展促进的资本积累将引起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2006年底,有人估计,广州市2006年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进入发达经济的门槛;另有数据显示,上海、深圳、苏州、厦门、大连等发达的沿海地区也将相继进入这个门槛。,从而本国比较优势也将发生变化。如果没有适时进行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必将出现引言中提到的相关经济现象。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应该抓住变化的比较优势适时引导有条件的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进而得以更好的发挥变化了的比较优势。

第二,现阶段中国并没有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比较优势陷阱”与比较优势原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他们是对立统一的。作为一把双刃剑,它提醒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考虑遵循比较优势原理的同时也要规避“比较优势陷阱”。第三部分中的数据分析表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导向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成功的实现了显示比较优势从资源密集型产品转向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时,随着资本积累水平的提高,要素禀赋结构出现了一定的升级,反映出了产品、技术结构的升级,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有所显示。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中国经济并没有陷入“比较优势陷阱”,而是沿着比较优势的发展路径升级。

第三,现阶段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显示比较优势在国内很多地区中还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贸易形式的转换过程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在劳动力成本未大幅上升以前,不宜转换成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特别是对我国这样一个劳动力充裕、就业压力巨大的大国而言更是如此。根据上面的数据,我国大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约为2.2,差不多是刚刚显示出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品RCa指数的一倍。而韩国及我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1980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显示比较优势系数分别是4.95、6.98、5.24,这就说明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发展,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在过去的20多年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西部地区还有很大的释放空间。这也就是说中国还是应该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来发展经济,在比较优势发生变化的沿海地区可以扶持和鼓励主动承接国外资本和技术更为密集型的产品生产实际上有数据显示,大多数的跨国公司先前在东南亚、香港、台湾地区的相关资本和技术更为密集型的产品也在向中国大陆转移,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向西部地区转移。,在一些欠发达的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继续发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最大限度提高资本积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从而促进全面的产业、技术结构升级。

第四,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有利于经济中的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根据发展经济学的研究,经济增长来源于资本的积累和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依赖于资本的投入水平,因此,资本积累的能力成为经济增长和发展过程的关键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实现按比较优势安排产业结构,资本积累十分迅速,但人均水平较低。2006年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2006年居民储蓄突破16万亿元人民币。但是,中国的2006年人均GDp仅为1970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1/25,日本的1/21和世界平均水平的1/4,大体上与乌克兰、摩洛哥相当,在全球排第110位之后。按照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理论,中国只有继续遵循本国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企业和产业才能最大程度地创造经济剩余,国家才能最大程度地积累资本。另一方面,面对资本的初步积累,虽然中国整体上的的数据表现出来技术升级也在发生变化,但现实中的产业升级困难、沿海地区劳动力短缺等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技术进步会导致产品要素密集度的动态变化,延缓因为资本快速积累而迅速下降的资本报酬率,从而可以实现比较优势的转化。因此,如何实现低成本较快的技术进步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健康持续的发展。克鲁格曼等人认为,企业获得先进技术主要通过两种渠道:其一是技术创新(innovation);其二是干中学(Learningbydoing)。技术创新是通过自主研究和开发活动(R&D)来获得的,这需要大量资金作后盾,而干中学的技术进步是一种相对简单的低成本引进。一般而言,作为先进技术的拥有者并非有意转让或传播其技术,而是在贸易、投资或其他经济行为中自然输出了技术,即所谓的“技术外溢”。广大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多是通过第二种途径获得。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分工的技术引进,不断进行“干中学”,可以实现低成本的技术进步。因此,只有继续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才能吸引国外的投资,才能从大量的国外投资、贸易中分享到“技术溢出”的好处,实现较快的、低成本的技术进步。

第五,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能更好的提升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国际金融风险。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遭受严重打击的国家像韩国、印尼等,一般都是在追求赶超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以此作为经济增长的基础。由于这种产业不符合这些国家经济上的比较优势,在政府的扶持下虽然能够把它们建立起来,但和发达国家的同类企业相比竞争力差,因此,外贸容易有赤字。相反,在这次危机中受影响较小的祖国大陆及我国台湾、我国香港以及新加坡的外债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不高,外汇储备很大,短期债务对外汇储备的比率相当低,关键就在它们的产业发展更好地遵循了它们的比较优势,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也更有盈利能力,贸易盈余更多,有更多的外汇储备,从而更容易抵御金融危机的风险。近几年来,国际资本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越来越高,这其中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中国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下的多年高额的贸易顺差,另一方面在于国际政治压力和国际投机资本对人民币的炒作。中国化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本出路也在于继续坚持比较优势战略的发展,抓住机遇进行外贸、外资体制改革和完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适当的进行人民币升值,进口更多的本国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资源、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鼓励本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并向国外转移部分不符合本国比较优势的产业,同时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最终降低高额贸易顺差、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所引起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仍处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制定外贸和经济发展战略需要继续遵循比较优势原理,鼓励发展与本国要素禀赋和技术结构相一致的产业,这样才能实现最快的资本积累,从而进一步巩固中国经济内生增长的基础。中国现阶段的最大显示比较优势仍然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应该继续发挥这种比较优势,实现更快的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现阶段中国要素禀赋结构出现了一定的升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显示出来比较优势,这在很大程度上验证了比较优势发展理论中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促进产品、技术结构升级的论断。这就要求,应该注意到中国有的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已经在发生改变,这些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技术结构也将发生变化。因此,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关注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努力规避“比较优势陷阱”,从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变化中抓住产业、技术结构升级的机会,正确应用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实施战略性贸易保护政策中合理的成分来指导经济的发展,实现健康、快速、持续的经济发展,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实现赶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