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一语文基础训练十篇高一语文基础训练十篇

高一语文基础训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44:57

高一语文基础训练篇1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8-0-01

高职学院口才课是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课程,口才能力的培养涉及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口语交流,同音同质很重要。如何更好地交流,使交流更有效,是口才训练课的核心问题之一,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普通话的实际应用。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我们要让学生先进行普通话语音训练,只有发音准确清晰,让听的人听得清,才能体现口才能力的有效性。

高职口才课中的普通话语音训练(以下简称语音训练)不仅仅是音节发音练习,应该是指依照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以语音的四要素(音高、音长、音色、音强)为声音基础,以《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元、辅音、音调为语素基础,以气息训练、共鸣控制、音调调节、节奏控制等项目为辅助的综合训练方式。

在明确了语音训练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我们要对高职口才课程实践教学中语音训练的难点进行分析,具体问题如下:

1、语音训练是一个逐步矫正语音,克服方言影响的训练过程,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方言种类繁多,大部分南方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在普通话语音训练中难度较大,训练效果不明显。

2、高职层次学生对普通话认识不足,造成对口才课程中语音训练的轻视、忽视,或因方言原因羞于启口,训练参与热情与程度不高。

3、基础语文能力仍待提高。语音训练是以基本的语文能力为基础的,高职层次的学生在实际训练中应加强基础语文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识字与读音的关系,比如有一些汉字发音不准确,归根到底是基础语文能力不足的原因。

4、气息训练及共鸣控制需要长期、刻苦、严格的训练,学生较难养成良好的气息、共鸣训练习惯。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声音沙哑,底气不足,说话声音细小,无法展现口才能力,在学习怎么说,说什么之前(思维逻辑训练),要对气息、共鸣部分进行训练,以优质的发声技巧作为基础,提高声音的有效性。

针对高职口才课程有效性的要求及教学中语音训练难点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到语音训练作为基础知识存在着易懂难学的特点,在实际授课中应制定如下对策:

1、根据学生基本情况进行方言区域划分,不同方言特点的学生可进行针对性教学。随着高职院校全国性招生工作的不断推进,学生群体早以呈现地域多元化,我国汉语方言体系也十分复杂,一般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客家方言区、闽方言区和粤方言区,教师应在教学之前根据学生的生源地、民族对方言区域进行划分,针对不同方言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笔者所在区域为天津,属于北方方言区,一部分学生存在舌间前音z、c、s与舌间后音zh、ch、sh混淆,零声母前添加n的现象等等;南方各省的学生,如广东、福建、海南等方言中舌面前音j、q、x读成舌根音g、k、h等问题,需要我们事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再有的放矢的开展教学工作。

2、进行合理的课时比例分配,将语音教学融入到整个口才课程全过程中。首先,语音训练基础课时应占到总体课时的四分之一,第二,在讲明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普通话语音进行全面的发音、朗读训练,在后面的朗诵、演讲、辩论及实用口才实践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求学生以普通话语音为基础展开练习,提高语音训练的强度,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3、改革练习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建立一帮一的学生互助模式。可以通过绕口令练习、上课前群体朗诵练习、即兴演讲练习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方言顾虑,提高对口才课语音训练的重视程度;由普通话基础好的学生,与语音训练比较困难的学生结对子,进行一帮一发音互助;要求学生通过广播、电视等方式,对普通话语音进行学习和体会等等,使学生语音练习不分课内、课外,养成良好的普通话习惯。

4、普通话语音词汇及语法练习。

普通话的词汇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但是普通话词汇也不等同于北方方言,它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北方方言主要表现在基本词汇上的一致。我们可以让一些同学将方言中的部分词汇,讲出来和同学们分享,再将方言词与普通话词语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解二者在读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区别和差异,通过比较,熟练地掌握普通话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知识,同时提高识字水平。

5、气息、共鸣、音调、节奏四方面的改善。

气息是声音的力量源泉,它也是决定声音有效性的重要方面,在朗诵、演讲、交谈等语音实际应用中,有效地控制好气息,才能很好的驾驭声音。不懂得用气就不会科学的发音,也就不能完美的表达,要掌握呼吸和换气的技巧就要对气息进行训练。首先,在每次上课之前,要组织学生进行气息训练,全体同学在站立的姿态下,深呼吸,由老师提示要领;第二,要求学生在早上晨操与体育课上合理练习呼吸;第三,在巩固气息的基础上,通过大段文章朗读练习,使学生掌握换气的技巧。具体的训练方法主要包括深浅法、强弱法、疾徐法、换气法、以情调气法等。

共鸣是指人体器官共振的现象,做好共鸣练习,可以使我们的音色圆润、优美动听,提高声音的美感。共鸣主要包括鼻腔共鸣、口腔共鸣、胸腔共鸣,要通过能锻炼不同部位共鸣的声韵母来练习共鸣发声,比如通过前、后鼻韵母来练习鼻腔共鸣;通过开口呼的单、复韵母来练习口腔共鸣等,在熟悉了韵母发音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共鸣练习,一举两得。

高一语文基础训练篇2

【关键词】写作高中学生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121-02

英语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的一个必修环节,是高考中的一项重要考点,在高考试卷中占25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学生最怕的也是作文,常常感叹:“语文作文难,英语作文更难。”尤其是我们山区生源基础极差的高中,许多学生在考试写作文时,深感笔头沉重,无从下手,要么廖廖数词,草草了事;要么通篇是中文式句型结构和错字,甚至有些学生干脆直接忽略作文,交白卷。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笔者根据本地学生的生源特点,总结如下:

生源基础差是造成英语写作难的主要原因。因为本地是经济落后的山区高中,教学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中考成绩好的学生基本考到外地高中了,留下来的学生中有80%的英语中考成绩都不到50分。学生在初中时没有打下良好的英语基本功,造成词汇贫乏、不懂语法和写作技能生疏等。上高中后,随着学科增多,学习时间减少,英语课程内容既增多又加深,更是令学生感到英语犹如天书一样听不懂、学不会。尤其是最高综合能力体现的作文,更是让学生感到高不可攀,无从下笔。我作为一名山区高中的英语教师,深知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曾经听到某些老师说:“学生英语基础太差,单词都不认识几个,还写什么作文。还是把精力多放在背单词上,能看懂阅读就可以了。”可是放弃作文就等于放弃高考的25分,这将对学生的前途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我不但不会忽视,反而更加重视把作文作为一项重点的教学任务去抓,积极地探索能适合山区生源基础差的高中英语写作训练方法。

一词汇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写作文就是对英语基础知识的运用,没有一定的词汇量作为基础,学生就无法正常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词汇的积累训练非常重要,我采取的策略是:(1)平时的例行听写。听写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去背单词。由于学生基础差,每次听写单词不宜太多,太多学生记不住,反而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建议每次以10个单词或词组为限。(2)开展拼写单词比赛。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每月开展一次,范围限制在本月所学的单词、词组。范围小,就减少了背的难度,学生才有兴趣主动参与。对成绩好的学生给一些物质奖励。(3)提倡课后阅读。阅读是提高学生写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这对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很有帮助。布置的阅读任务,要和本单元课题有衔接的作品,以吸引学生主动去求知的兴趣。而且文章不宜太长,要让学生容易理解。如在学习Unit3themillionpoundBanknote,我让学生去阅读这篇戏剧的结尾,并简单概括内容,单词数在100~120个之间,这能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大量的课后阅读,既能增长词汇量,又能熟悉一些单词的用法、句子的时态、优美的语言表达和句子的基本结构。在“读书破万卷”的前提下,学生在写作文时,引发联想,自然而然就会套用。

二以培养兴趣,树立信心入门,先简后难,循序渐进,增强写作训练

由于本校学生英语基础太薄弱,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对英语已经失去了信心,就更别提写作文了。所以在高一教学时,我以极大的耐心,慢慢地循循善诱,用各种手段方法诱其入门。我视学生如初学者,先从最简单的句子练起,学会表达一些简单的意思。如iamastudent.Heismyfriend.ilikeplayingbasketball.等这类语法结构简单,单词常用的句型。这种练习可以通过看图写话,连词成句,用所给的词组来造句等形式来完成。经过一定的句型训练之后,学生的词汇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也了解了一些基本语法、词法和时态,就可以开始训练写简单的小作文了。作文题材不可以太大、太复杂、太理性化。如“earthproblems”就太理性化了,学生有限的词汇量会让他们无从下手。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学校,描述一次旅游,自己的周末生活情况等。这样的题材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涉及的词汇都是最常用的,教师可适时给予提示,以减轻写作的难度。写作训练不可以完全脱离教材独立进行,有时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命题。但也并不是每一单元都做针对性的训练,要根据单元的内容和学生的基础来选择单元题材作文。如CultureRelics,这一单元结合太多的说明和历史知识在内,不适合写作文。而在Festivalaroundtheworld这一单元,涉及的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非常适合训练写作。我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熟悉的节日来写。由于学生刚学完本单元,熟悉相关的词汇、时态、句型,知道查阅和运用,写起来就不会觉得束手束脚。此类的单元作文训练延续到整个高中教材上完。

三分阶段,定题材,长期地、有计划地开展写作训练

要使学生写出好的作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经过长期地、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写作训练。高一是强化入门训练,以写简单句为主。初步训练多使用简单句,只要学生能把意思叙述清楚,就是流水账似的作文也应给予肯定和鼓励,甚至对基础特别差的学生,可降低要求,仅要求尽量多写单词,写对单词。即使写出满篇的毫无英语语法结构的中国式作文,也要多多鼓励和表扬,令其树立信心,能有兴趣继续写下去。到了高二年级,大多数学生都能主动去学习、去写作了。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基本知识,我在训练作文的内容和结构上开始适当地增加难度。如使用一些形容词、副词作修饰,适当采用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等,这样作文就会增添几分文采,避免文章过于单调。在出题上,

可选择较为大一点的题目,如environmentalprotection、HowtoKeepHealthy等,以增强写作难度,提高训练写作的技能。高三年级时以训练历年高考题型为主,综合训练各种题型,让学生掌握高考动向,如提纲作文、提示作文、图表作文、书信应用文等。训练学生熟练运用各种文体的格式和常用的表达法,要求学生记大量的范文和常用的句型。

四及时批改和评价,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批改和讲评是写作教学必要的组成部分。批改并不是简单的给个分数了事,也不是有错必纠,这不但费时,而且过多的纠正,最后就成了教师自己的作品,这还不如直接展示给学生范文。我更看重的是通过批改去发现每个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否进步。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要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励学生有写下去的信心。作文批改完后,不要分发下去就结束了事,否则学生只会看了分数后就置之不理。教师应及时做好讲评,强调某些普遍存在的错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让学生纠正自己的作文,并把范文抄写背下,力争做到每篇作文学生都能实打实的拿下,积少成多成为自己随时都能借用的范文。

总之,只要在作文教学中持之以恒地、耐心地去教,加强基本功的训练,鼓励学生大胆地去写,一定会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高考时水到渠成,圆满地攻克作文,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高一语文基础训练篇3

关键词:幼儿教师职业口语口语训练

一、幼儿教师普通话口语训练的重要性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进行口语表达是其工作的重要载体和表达方式,同时也是其自身综合素质的表现。幼儿教师如果不能或者是不善于口语表达就会给幼儿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障碍。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口语表达是其最为基本以及最为重要的一种工作技能。大量的研究调查表明,要是能够在幼儿的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教师形象,就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更是如此。此处良好的教师形象并不是说外表要多么光鲜亮丽,指的是教师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带给学生相应的吸引力以及感染力。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就是通过语言表达的方式对幼儿产生影响,使用语言来打开学生的心灵以及智力。因此,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应当对自身的职业口语能力进行不断的提升和完善,加强职业口语方面的训练,要使用良好的职业语言来影响幼儿,使得教师和幼儿之间能够形成一种友爱的教学氛围,避免出现枯燥的语言教学方式以及暴力语言现象的出现。

二、幼儿教师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策略

1.积极的心理状态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普通话和学好教师口语的情感是教师教学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因而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心理状态是搞好教学的起点。实践中,我们主要通过观摩、欣赏活动,要求学生对教师优秀的口语表达过程和能力进行审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古往今来成功人士的成长过程和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良好的课堂和语言表达环境,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师生感情和学生互帮互助的习惯,巩固学生对于幼儿教师口语能力训练课程的积极情感。通过进行学生学习的积极心理状态的培养,可以始终维持良好的课堂氛围,诱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口语表达训练,也强化了训练效果。

2.模块化安排理论与训练内容

教师口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普通话语音理论及发音技能、一般口语表达技能和教师职业口语表达技能。由于内容庞杂,在教学中宜抓住重点、以训练为主线安排教学。在训练内容的安排上,要根据从易到难、从基础到综合的顺序,如先安排朗读的训练再安排说的训练,先安排字词朗读的训练再安排文章朗读的训练等等。在内容的安排上做到循序渐进,便于学生掌握和接受。遵循从读的训练到说的训练这条主线,模块化安排教学内容,在每一模块教学中及时进行检查和反馈,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技能。

3.因材施教地进行课堂教学

幼儿教师口语能力训练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具备不同文化基础和语言习惯的学生在实际训练中各自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也差别很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将学生分层、分类,针对每一类学生的实际,分别确立他们长期、中期、短期的训练目标和计划,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和训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的口语能力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确立短期的训练目标,借助学生既有口语能力和表达习惯中较好的因素进行教学和练习。所谓因势利导,不仅仅指教师要利用学生个人的基础和学习习惯,也包括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群体的基础和生活习惯,所以教师还必须善于安排每类学生进行交互辅助训练。需要提出的是,这种学生的交互训练对于双方的学习提高都有帮助。那些表达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有效地发挥对基础较差的同学的引导和示范作用,而他们在对基础相对较差的同学进行辅导的时候,既可以发现自己的一些不足,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某些教师教学技能。因为我们一些学生在学习口语时遇到的问题一般都会在幼儿园的孩子身上表现出来,所以有利于他们将来更好、更快地进入教师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普通话是幼儿教师的职业语言。提高幼儿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不仅要加强理论学习,开拓眼界,还要继续不断地与幼儿进行交流沟通,在实践中才能使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杜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2]许凌虹浅谈“教师口语”的职业技能及其训练[J].芜湖联合大学学报,1997,(4)。

[3]林香教学态势语如何无声胜有声[J].今日教育,2007,(2)。

高一语文基础训练篇4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语文实用能力训练题设计

语言是思维的形式,是交际的工具。汉语不仅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但是在我国的语文教学中,特别是高职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过于强调对语文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了对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训练,过于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完整而忽视语文能力的培养,因此,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是高职语文教育的痼疾。笔者认为,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不仅具有工具性、人文性,更应具有实用性。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研究和设计与五年制高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习基础相适应的,能够为未来就业所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题,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实用能力。设计五年制高职语文实用能力训练题应关注以下策略:

一、重构目标,提升训练的实用价值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为宗旨,是学生学好专业课程,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应着眼基础,突出能力,注重应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建构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1.体现训练目标的多元性。实用能力训练目标要体现多元化社会的发展趋势,使目标单一性与多元性有机结合。如融“听”、“说”、“交际”于一体的口语听说训练题的设计,就应该能使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2.突出训练目标的交际性。语文能力训练是一种社会交际能力的训练,除了口头的交际训练外,还必须突出广泛的书面语言交际训练,以克服教学时空限制,扩大交际的范围。

3.注意训练目标的个体性。学生的知识基础、认识水平等都存在个体差异,训练题设计的整个过程都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而灵活地制定不同的个体性教学目标,变换各种不同的训练内容,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在训练题设计中,教师要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性,以及同一专业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提供不同层次的训练内容,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尽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例如,在设计口语交际中的“解说”这一具体内容时,面向旅游专业和动漫专业的学生,所设计的训练题内容应有所区别。如针对旅游专业的特点,解说应该较好地与导游词的特点联系起来。而动漫专业学生的“解说”应该与他们的“脚本设计”等专业知识相衔接。

二、开发资源,突显训练的课程意识

在实用能力的训练实践过程中,课程不再是预设的规范性的教学内容,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新知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因此,在设计实用能力训练题时,要注意开发多样化的训练内容。在对课本有关内容的学习外,还必须强调和突出内容的补充、拓展和开发。

1.补充训练内容。训练内容包括应用文写作、听话训练、说话训练、阅读能力训练和书写训练等。将活泼而且多样的体例呈现给学生,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实用能力。

2.拓展训练内容。语文学科有别于其它学科的地方,在于它既具有鲜明的独立性,又具有广阔的兼容性。在实用能力的训练中,学生既要培养实用能力,同时也牵涉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因此,在训练内容中必须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教材内容,还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为此,教师要注意把训练内容与日常生活中的语文知识结合起来,举一反三,“添枝加叶”,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体所反映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拓展课堂知识的容量。

3.开发训练内容。设计一些可以借助网络来完成的训练题,给学生提供一些与之有关的内容链接,或者设计一个学习议题,组织学生进行在线和非在线的讨论。这些有助于将日新月异的知识信息反映到课程之中,从而极大地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精选形式,提高训练的有效程度

1.活页式题型设计,便于组合、分层和反馈。题型页面可考虑采用打孔活页形式,按课时编写。训练题每次上课前发下,由学生慢慢积累成册,一阶段结束复习时可以重新归类梳理。这样处理的好处有:首先,教师课堂教学时容易把握和操作。这种按课时编写的训练题,是配合本次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来设计,目标单一明确,和课堂教学流程相互辅助,每一个知识点也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其次,有较强的灵活性,使用时不必受到页面或空间的限制,课堂教学可以进行各种有效组合。如“招聘启事”和“求职应聘”的组合;“简历”和“求职信”的组合;各种条据在现实中综合运用的组合等等。调动起课堂教学的创造性,最大限度的合理使用教材。

2.要点与训练题组合形式,在教学流程中贯穿

训练项目采用训练题组的形式,针对课堂教学基本环节对应设计相关提示、案例和训练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边讲边练,促进知识点的落实和强化。

设计时每个训练项目可以根据高职学生认知的特点和训练需要,在训练设计上灵活变通,以“应用文写作训练”――条据的写作为例:

这一训练项目的活页练习设置可以分为“情景描述”、“学写活动”、“学写向导”、“学写提示”、“案例点击”、“典型词句”、“写作实训”、“评价标准”等几个环节。“学写向导”、“学写提示”就是训练习题中的知识点概述部分;简要概括出“条据”的写作知识点,帮助学生抓住写作关键,起到引导和提示的作用。

“案例点击”、“典型词句”就是教师讲授写作要点时,以现实生活中的“条据”引发的案例作为补充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一开始的“情景描述”、“学写活动”和后面的“写作实训”就是训练题的设计部分,配合课堂教学。这些部分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和知识储备来设计,通过有目的的设置“陷阱”,再对“踩入陷阱中的病文”进行修改,学生会很自然地进入到“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容易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条据的规范和细节的重要性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

[2]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柳士镇,洪宗礼.汉语文教材评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4]温立三.新教材练习设计的变化及教学建议[J].中学语文教学,2006,(10).

高一语文基础训练篇5

[关键词]初中英语练习模式

《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认为,英语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依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资源配置,进行适当的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英语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精心设计练习,不仅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学科综合素养所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关注教学中的“练习”,是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之一。

一、突出英语的“听练和读练”,帮助学生积累语感

1.注重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信息捕捉能力

新课程英语教学认为,英语教学应该以丰富的语言材料为背景,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认为,通过一定方式的语言输入,不仅能够为学生的练习听力提供了物质载体的基础保障,还对培养学生对英语材料的敏感度和语言信息捕捉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笔者以为英语听力训练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1)语言背景知识展现,即让学生在具有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通过听录音材料或者观看英美原版影视资料来加强训练;(2)听中思辨模仿,即鼓励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加强语音的辨别和意思的理解,例如,单词:too和two,teacher和teach,eye和i等;语句:①aretheystudents?和aretherestudents?②myclassisthere.和myglassisthere.③Look!thereisabox.和Look!thereisabus.(3)应试技巧培养训练,即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对学生的英语听力技巧应该予以重视,尤其是一些所谓的听力知识考点,特别像听力材料中的数字、动词、处所方位名词等地方应予以留意。

2.注重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很多教学专家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哑巴式英语”问题;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朗读的信心和勇气,便于他们能够发现问题。事实上,李阳所创设的“疯狂英语”就是最好的说明事例,其核心的原则是“ienjoylosingface”(我不怕丢面子)。学生在这样的阅读环境下,不仅充分地调动了嘴巴的功能,还培养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为,英语阅读应该抓住以下几方面:(1)关注课文的阅读,即要求学生在跟读的基础上,反复的朗读,以提高语感能力;(2)背诵经典名篇,即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积累一定的名言警句,为书面表达锦上添花;(3)注意有意识的阅读,即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依据语言材料,进行思考,尤其是运用英语进行思维,增强外语习得的能力。

二、突出英语的“说练和写练”,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1.鼓励学生大胆言说,激活学习潜能

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注重默读,丧失了言说的表达机会;(2)害怕犯错误,不愿运用英语进行表达;(3)不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缺少运用英语进行表达的机会。

对此,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鼓励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体味其中的感情基调;(2)大胆复述课文,即可以对照课文以此类转换的方式进行复述,或改变人称进行复述,还可以抓住大意,简要复述;(3)练习交际对话,即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话的使用,鼓励学生通过小组互相练习,个人交流等方式予以进行训练。这样的训练,不仅帮助学生克服口语表达的紧张心理,还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语言表达的信心。

2.注重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书面表达是英语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考查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所不可缺少的项目。这是因为,学生通过写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以及完整表达思想的能力。同时,在写的训练中,学生能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进而活用语言,发展其创造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在听和读的训练中捕捉主要的语音信息,从而正确理解语言材料。

写作训练的方法,应该注意:(1)依据教材文本内容,最好是抓住课文这个语言材料不放,笔头、口头复述并举,缩写或改写。(2)围绕英语知识点,提供语言点,让学生连句成文。(3)注意语言知识的分类进行系统训练,以了解和掌握相应的文体写作知识及技巧。当然,在写的过程中要把握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有针对性地训练。

三、突出学生自主练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一语文基础训练篇6

论文摘要:文章认为在新课程改革和课堂学习的发展中,仍要重视“双基”训练。

论文关键词:改革;“双基”训练

为创建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国家教育部于20世纪末开展了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全国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这次课程改革,语文课程在四个方面体现了全新理念:一是改“教学大纲”为“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如教学大纲或教科书)。二是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三是强调语文实践。四是主张探究性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语文教育实践提供一种理性规范。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实际上是语文教育规律的一种论释。语文课程标准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以培养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学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双基”仍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

我在语文教育实践中,注重小学生“双基”训练,学习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并指导学生如何学习语文。

一、训练要为学生的母语发展奠定基础

以小学语文第八册《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三自然段的教学为例。为确保语文基础训练顺利完成。首先,指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用普通话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尤其是生字、新词。语速适中流畅,初步读出符号在语句中的作用。在全国推广普通话的形势下,这一环节很重要,关系到拼音能力的巩固和形成,查字典、使用计算机等问题。还有母语的语音面貌,教师一定认真对待。我重点指导的字音是“浙”是四声调:zhe,而不读zhe。新词“森郁”,反复读,直到让学生读顺口为止。并指导学生发音时的口腔位置,学习修饰声音,让语音动听,有感染力。同时避免学生根据汉字造字规律把“郁”yu读成you。还要进行生字、新词书写指导,继续强调笔画顺序和书写时的间架结构,字迹要工整漂亮。如“森”的结构是上下结构,但三个木怎样能写得更顺眼,让学生仔细观察、多练笔。因为汉字有书法美之说,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明珠。因此,基础的训练要落在母语的发展上,不然训练也只能是顾此失彼,空中楼阁。"

二、训练要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语文教学强调训练,是使语文教学的内容有起点、有过程、有结果。也就是要凸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过程和方法”.落实“知识和能力”。要求阅读与字词的掌握相互结合、互相交融。让阅读过程成为训练的有益载体。在此基础上,训练本身又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二、三自然段,叶圣陶先生写双龙洞的路两边看到的景物时,写有“新绿”这个词。表面来看,“新绿”是刚长出的浅绿色植物,使眼前一亮;但从深处理解,包含着作者一路上看到很多景物和即将游览的双龙洞,使作者心里一亮,产生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为学生理解后几个自然段中,作者那细致观察、细微的感受、细腻的描写作了铺垫,可以说激起了学生随作者游览双龙洞的热望。将对文本的理解产生极好的益处。阅读教学中,还要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并学会根据课文需要整理资料,如第一眼映入眼帘的是映山红,后半句又提到杜鹃,还是家里的,怎么回事,从整理的资料来看,是同一种植物,而且映山红颜色很抢眼,因作者想表达“这里的比家里的更精神”的需要而同时出现。体会写作的精巧与用意。

三、训练要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形式—习作

高一语文基础训练篇7

一、研读《考试大纲》,科学备考

《考试大纲》是历年高考权威的依据,随着《考试大纲》的不断更新,几乎每年都有一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范围变动。这就要求教师切实钻研、学习《考试大纲》,熟悉《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熟悉考点的基本内容,依据《考试大纲》对教学有整体构想,做到“心中有类型,脚下有路子”,对庞杂的内容复习才会既考虑知识系统的完整性,又照顾到各个知识点的落实和延伸,安排好高三复习的整个过程。对学生而言,教师一定要在每个专项复习时将《考试大纲》对每个知识点的考查要求告知学生,如现代文“六种能力”的考核、诗歌鉴赏考查的两大考点、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考点的分布、作文要求的变化等。学生知道了“考什么”,不再因语文的面广量大漫无边际而生畏难情绪,才能更好地针对考试重点来复习,考起试来才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二、夯实基础,重视积累

语文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语文复习并不需要做很多的难题,而是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基础知识点平时重视积累,语音字形、名句名篇、成语、熟语等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可以采用“零存整取”的方法,即在平时的学习中分散记忆,化整为零,这样可以减轻记忆的负担,还可以采用滚动复习的方法,使知识逐渐系统化、网络化。每天定时定量的积累,学生也不会感觉任务繁重,而记忆的效果比临时抱佛脚要好得多;考点训练的同时,对必备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储备于脑,以便随时提取运用。重视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进行解析,让学生熟悉命题特点,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最后落实到能力训练上,精选一系列习题练习,形成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才能化知识为解题能力。

三、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高三总复习少不了训练,而训练没有层次,学生会丧失信心。要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成为“乐知者”,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训练一定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层推进。只有训练有梯度,才能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答题的信心,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班里成绩不同的学生也要区别对待,对尖子生在每次考试后,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一对一讲解,帮助他们对每次考试进行比较分析;对后进生也要主动去关心,帮他们找到差距,准确定位,树立信心,如果他们丧失了学习热情和信心,就会影响到班级纪律和其他学生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注意提问他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被遗忘的角落,考试后询问一下他们遇到的难题。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办法,有的学生需要更多的关注,有的恰恰相反需要一段时间的冷处理。

四、精选习题,优化训练

这里主要说的是高考语文第三阶段的复习,即三月份之后的复习更灵活一些。这一时期如果不针对具体情况,仍然大量地做题以求量的积累并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我的做法是:1.选题做,教师认为题目比较典型、答题规范的挑选出来讲,比如一份试卷中作文比较新颖就练写作文,其余忽略不看。2.能把答案讲清楚的就讲,自己都讲不清楚的给学生说了只会让他们更糊涂。3.讲题有重点,避免面面俱到。所谓有重点,就是力求一套试卷中能讲明白一个类型题。比如新闻类压缩题,有几种情况:概括一句话新闻;新闻标题;新闻短评;拟写新闻导语;拟写新闻结语等等。要把解题思路步骤、答题用语、答题格式反复强调告诉学生,达到让他们触类旁通,举一反三。4.重点题有比较有分析,同一个类型题要引导学生注意命题人的意图和他们不同的表述方式。适当的选题,加上有目的的讲解,既可以给学生指出做题方向,也可以给他们答题思路的引导,避免多走弯路。

高一语文基础训练篇8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语文所具有的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能力的工具性特点,并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教材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语文实用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和社会效益。教师要结合不同课文的不同特点,为实现上述目标选择教法、组织教学。

1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初中阶段是我们国家九年制全民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我们要在改进教学方法上功夫。所以教师既要抓住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理念,又要针对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但心理上尚不成熟,逻辑思维能力有待加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的心理特点,在促进学生独立的思想指导下,把学生“扶上马”,并为学生牵蹬引缰,为他们放开思维自主学习“送一程”。按照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单一到复合的教学基本原则,我们对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进行分项集中训练,努力在初中阶段使学生的写字、口语、应用文写作等实用性语文能力基本过关,在不加重学生的负担的基础上,让学生系统掌握相关语文知识和技能。

如在训练学生写字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实用性的原则以硬笔为主。加强对学生进行硬笔书法训练,并为了巩固和复习中华民族的书法精粹,辅之以软笔书法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把教师讲解示范与学生定时定量练习相结合,可先通过板演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用笔要领,再让学生像古代学生描红学习书法一样,摹写基本笔画、偏旁部首,然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临写基本笔顺、基本结构。在这个练习阶段,要让学生学习小组的互评矫正和教师评价分析相结合,最后让学生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独立背帖练习,逐渐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并把写字训练与课文字词教学融会贯通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与教材内容的有机联系。

2根据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可以说,中学语文教材的选编都是围绕着这一目标的。无论是选用的文言文课文,还是现代白话文课文,都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学习、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但是文言文毕竟在现实的交流、交际中不再广泛使用,要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能力,还必须以现代文为主。以白话文为基本工具的现当代文学使学生在阅读接受起来没有像面对文言文那样的语言障碍,当代文学作品更是和当前的汉语同步,而且所选的课文都是在语言运用方面的典范之作。这些课文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现代汉语语汇,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法,而且不同体裁的课文对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和写作能力都大有帮助。教师在讲授现代文时,要注意采取与文言文不同的教学方法,切忌上成单纯的知识传授课,要放开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尽量让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着重让学生自己分析、比较、运用,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如朱自清在《背影》中运用了一系列的描写“父亲”去买桔子的动词,可以让学生运用比较、替换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确,并及时地让学生活学活用,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准确描写自己或亲人朋友在生活中的一系列动作,让语文能力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要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先要排除学生怕字当头、惧怕当众开口讲话的羞怯心理障碍,让学生有说话的勇气和学习兴趣;然后在口语交际的练习中,对学生进行发音准确、语速、语调得当、中心突出、条理分清、表意准确、文明礼仪等基本功训练;在此基础上可在口语交际训练课上,创设口语交际情境,指导学生了解准确复述、口头问答竞赛、即席发言、交谈采访、对特定的对象进行解说、小组讨论、正反方辩论等各种口语交际形式的基本要求。

3利用应用文写作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高一语文基础训练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听说训练

时代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教学体质也在不断地革新,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创新初中语文课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话题。在21世纪,我们有机遇也同时面对挑战,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抓住机遇,克服种种挑战,不断地开拓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知识。对于初中语文科来说,教师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因为听说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语文的目的。教师应该为学生设计阶段性的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接下来,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初中语文教学听说训练,进而为在教育事业中奋斗的老师们提供一些新的方法和思路。

一、初中语文听说能力的重要性

听写能力虽然只是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目的之一,但确实能够反映出学生基本功的扎实程度,并且良好的听说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本条件。语言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为了提高语文成绩,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他科目,所以语文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就“听”和“写”两个能力来说,“听”能反映出学生的辨别能力,“写”能反映出学生的创新能力,把这两个方面牢牢地掌握好,能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初中语文听说训练的方法

1.分段进行训练

初中语文的听说教学容易受学校教育、家庭环境和自身水平的影响,所以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将听说训练分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三个层次来开展教学。

教师要掌握七年级学生听说的能力,制订基本的训练模式,鼓励学生多说话,让学生可以大胆说、放心说,以改变学生没话说、不敢说的局面。在每节课堂上进行三分钟的演讲,学生按照学号进行,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变得敢说、爱说,并且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经过了两年的基础训练,九年级的听说训练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拔高,这个阶段主要以口头作文为主。教师根据九年级语文教材合理安排作文题目,旨在对课文进行扩展、对听说能力进一步提高,要确保演讲过程语言清晰、流畅,具有文采,令人信服。

2.“听、说、读、写”相互结合

“听、说、读、写”四个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组成部分。所以要将四个部分完美结合,使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听、说、读、写”的训练是紧密相连的,只有懂了才会说,会说了才会写,从而体现出口语表达、文字理解、聆听能力的整个语言文字功底。通过“读写”促进“听说”,进而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长足的提高。

3.课内外相结合

初中语文听说训练要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在课外进行扩充学习。学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对课堂上的听说训练进行延展,通过这样对语文的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例如讲述同志诗词的时候,要对同志所写过的优秀诗词进行查找,从中挑选自己喜欢的几首有感情地进行朗读,或者将诗词分角色让学生一起来朗读,在诵读的过程中体味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听说能力,并且感悟同志当时的创作意境。

在具体的教学训练中,教师一定要因材施教,根据全班学生的整体实力制订相应的训练计划,既要兼顾课程的整体进度,又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质,这样才能呈现出一个完美的训练计划,以保证学生切实学到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胡玮玮,李继峰.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2(10):156-158.

[2]李蕊伟.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学周刊,2011,10(22):55-59.

[3]邱焕明.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J].学周刊,2012,12(10):115-118.

高一语文基础训练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应用能力;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用来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能力的工具性特点,充分认识并尽快纠正上述偏向,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语文实用能力的培养,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和社会效益。教师要结合不同课文的不同特点,为实现上述目标选择科学的教法,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初中阶段是我们国家九年制全民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我们要在改进教学方法上功夫。所以教师既要抓住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理念,又要针对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但心理上尚不成熟,逻辑思维能力有待加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的心理特点。按照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单一到复合的教学基本原则,我们对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进行分项集中训练,努力在初中阶段使学生的写字、口语、应用文写作等实用性语文能力基本过关,在不加重学生的负担的基础上,让学生系统掌握相关语文知识和技能。

如在训练学生写字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实用性的原则以硬笔为主。加强对学生进行硬笔书法训练,并为了巩固和复习中华民族的书法精粹,辅之以软笔书法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把教师讲解示范与学生定时定量练习相结合,可先通过板演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用笔要领,再让学生像古代学生描红学习书法一样,摹写基本笔画、偏旁部首,然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临写基本笔顺、基本结构。在这个练习阶段,要让学生学习小组的互评矫正和教师评价分析相结合,最后让学生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独立背帖练习,逐渐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并把写字训练与课文字词教学融会贯通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与教材内容的有机联系。

二、根据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可以说,中学语文教材的选编都是围绕着这一目标的。无论是选用的文言文课文,还是现代白话文课文,都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学习、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但是文言文毕竟在现实的交流、交际中不再广泛使用,要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能力,还必须以现代文为主。以白话文为基本工具的现当代文学使学生在阅读接受起来没有像面对文言文那样的语言障碍,当代文学作品更是和当前的汉语同步,而且所选的课文都是在语言运用方面的典范之作。这些课文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现代汉语语汇,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法,而且不同体裁的课文对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和写作能力都大有帮助。教师在讲授现代文时,要注意采取与文言文不同的教学方法,切忌上成单纯的知识传授课,要放开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尽量让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着重让学生自己分析、比较、运用,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要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先要排除学生怕字当头、惧怕当众开口讲话的羞怯心理障碍,让学生有说话的勇气和学习兴趣;然后在口语交际的练习中,对学生进行发音准确、语速、语调得当、中心突出、条理分清、表意准确、文明礼仪等基本功训练;在此基础上可在口语交际训练课上,创设口语交际情境,指导学生了解准确复述、口头问答竞赛、即席发言、交谈采访、对特定的对象进行解说、小组讨论、正反方辩论等各种口语交际形式的基本要求。

三、利用应用文写作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