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电工技术实践报告十篇电工技术实践报告十篇

电工技术实践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21:53

电工技术实践报告篇1

在假期中实习当然很好,假期不主要是用来休息玩的,假期中还可以参加社会实习,增加自己的能力,不过我选择在学期中实习,尽力抽出时间,在平时和周末去参加实习。

上周做了一周的电工技术实习,虽然刚开始有些盲目,但最终还是顺利完成了任务,也收获了一些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但感觉时间有些短暂,要是学校能多安排一些这样的课程,而不是一味的光讲理论,我觉得我会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

一、实习目的:

通过一个星期的电工实习,使我对电器元件及电路的连接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打好了日后学习电工技术课的基础。同时实习使我获得了自动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际连接技能,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培养了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二、实习内容:

1.拆解自动控制电路、收拾桌面、地面,打扫卫生

2.观看关于实习的录像,从总体把握实习,明确实习的目的和意义;讲解电器元件的类别、型号、使用范围和方法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元器件

3.组装、连接、调试自动控制电路;试车、答辩及评分

4.讲解控制电路的设计要求、方法和设计原理;

5.分发与清点工具;讲解如何使用工具测试元器件;讲解线路连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6.书写实习报告

三、具体如下:

1.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器元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数字万用表。

2.熟悉手工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3.了解电器元件的连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4.基本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路的连接。

5.熟悉控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及工艺流程,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电器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控制电路板。

6.熟悉常用电器元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

四、实习心得与体会:

1、对连接自动控制电路实习的感受

在一周的实习过程中,最挑战我动手能力的一项训练就是连接电路。对我来说,这无疑是一门新的学问,既是一种挑战,也使我学到了很多有使用价值的知识。这个实习是我最感兴趣的实习,因为从小我就喜欢组装和拆卸。总结这个实习,我感觉自己有时候十分的粗心。刚开始检测电器元件的时候,由于粗心,竟然将已损坏的元件误检测成为正常元件,结果导致我又重新连接线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连接元件过程中,由于事先没有计划好元件之间的连接,导致接线在电路板上长距离绕行,既浪费了材料,又使电路板面显得凌乱。但值得欣慰的是,我连接的线路的接线头达到了老师讲解时提出的似露非露的标准。在这个实习环节中,我明白了细心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十分的不足,缺乏锻炼,在这种情形下无法胜任以后的工作,所以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应该努力的将理论与实际联合起来,着重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使自己面对以后的工作时有一定的底气与信心。

2、对交流接触器的认识

交流接触器广泛用作电力的开断和控制电路。它利用主接点来开闭电路,用辅助接点来执行控制指令。主接点一般只有常开接点,而辅助接点具有两对常开和常闭功能的接点,小型的接触器也经常作为中间继电器配合主电路使用。

交流接触器的接点,由银钨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高温烧蚀性。它的动作动力来源于交流电磁铁,电磁铁由两个山字形的幼硅钢片叠成,其中一个固定,在上面套上线圈,工作电压有多种供选择。为了使磁力稳定,铁芯的吸合面,加上短路环。交流接触器在失电后,依靠弹簧复位。另一半是活动铁芯,构造和固定铁芯一样,用以带动主接点和辅助接点的开断。

3、对中间继电器的认识

中间继电器是一种特殊的接触器(即开关)。它上面是常闭触点,下面是常开触点,当线圈通电后,利用电磁力使上面常闭触点分开,下面常开触点闭合。它用于在控制电路中传递中间信号。

中间继电器的结构和原理与交流接触器基本相同,与接触器的主要区别在于:接触器的主触头可以通过大电流,而中间继电器的触头只能通过小电流。所以,它只能用于控制电路中。

五、实践总结

1、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实践出真知,纵观古今,所有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就奢谈在未来的科研尤其是实验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做控制电路组装与调试时,好几个元件的间距特别小,稍不留神,就把连接好的接线又弄断了,但是我还是完成了任务。最后,特别感谢在实习过程中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

2、我从小就对这种小制作很感兴趣,那时不懂连接和组装,却喜欢把东西给拆来装去,但这样一来,这东西就给废了。现在的电工实习课,正是学习如何把东西装回去。每次完成一个步骤,我都像孩子那样高兴,并且很有成就感。

3、电工电子实习,是以学生自己动手,掌握一定操作技能并亲手设计、制作、组装与调试为特色的。它将基本技能训练,基本工艺知识和创新启蒙有机结合,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高技能人才,仅会操作鼠标是不够的,基本的动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4、对电工技术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系统的了解。我了解到了控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制作与工艺流程、连接电器元件的技巧等。这些知识不仅在课堂上有效,对以后的电工技术课的学习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六实践建议:

1.本次实习中,一些工具数量太少(比如万用表),经常出现几个小组共用一件工具的情况,建议以后能增加工具的数量;

2.建议将仪器存储柜中有故障的仪器和无故障的分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电工技术实践报告篇2

【关键词】电力技术监督管理创新实践举措

要进一步提升电力公司生产精益化管理水平,加快实现本质安全,企业必须以提升设备健康水平为目标,充分发挥技术监督支撑安全生产的作用。加强对主设备的设计选型、制造、安装调试、运行检修和退役环节的全过程进行技术监督,加强设备运行分析。健全电网设备技术监督异常预警、告警制度。而这些措施的顺利实践需要企业对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视,才能从本质上对其管理、技术水平得到提升。

一、电力企业技术监督管理工作概述

技术监督是企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方面。所以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管理的电力企业,其技术监督管理更是面临着相对更严的要求。电力企业在不断重视企业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电力企业作为生产电能的重要产业,所以在电力企业不断重视技术监督管理发展的背景下,企业技术监督管理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并且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相适应安全生产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只有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电力技术监督管理的创新实践的举措

(一)专业团队一体化运作,提高保障与支撑能力

专业团队一体化运作即地市级公司专责与基层单位专责一体化协同工作机制。各专业主导本专业的技术监督工作,细化、分解、下达本专业技术监督各项工作任务,全过程指导、督促、检查、评价本专业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市公司各专业技术监督专责负责组建该专业团队,完善三级技术监督工作网络,充实专业团队技术监督力量。通过月度协商制度,加强工作网络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掌握各专业技术监督工作动态。

(二)深化管控,提升设备安全监督能力

一要继续升华周计划对生产作业的管控,将设备带电检测、专业化巡检要求纳入周计划管控,并及时跟踪考核计划执行情况,做到全过程监督好设备。二是要求各专业上报年度、月度工作计划,具体到责任人、完成时间。市公司将利用月度会议实时跟踪各单位完成情况,同时开展不定期pmS中数据抽查,对发现上报数据不真实的将给予通报。三是强调对关键指标的上报,如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主变跳闸、断路器运行损坏、线路跳闸等重要指标,要求发生故障应第一时间上报市公司,对发现主设备故障未及时上报的单位给予严厉考核。

(三)坚持全过程技术监督,确保监督不留死角

在电网规划设计阶段,要参与规划设计,变电工程重点审查设计图纸,设备选型等工作,落实“十八项”反措和家族缺陷治理等要求。线路工程重点审查防雷、防污、防冰等技术措施落实,加强对线路路径选择、地线保护角选取、外绝缘配置、防雷辅助措施选择等环节审查。要加强设备安装调试和验收阶段技术监督,隐蔽工程必须提前进行跟班验收。运维检修阶段,对新投运设备一个月内应开展、三个月内应完成带电检测和首次状态评价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将隐患消除在设备试运行期间。

(四)细化指标,提升技术监督管理

各专业加强监督基础管理,细化日常工作开展,对pmS帐数据准确性、缺陷消除率、设备反措执行情况等应给予日常督察整改,市公司将结合技术监督检查、月度协商会、不定期下现场督查等分析收集相关数据作为评比考核参考。要求班组建立健全的基础管理制度,按要求落实人员至具体设备,档案管理、原始记录要建立规范的记录本和归档流程。对各单位设备试验报告录入及时性、报告准确性、报告审核率、异常报告分析正确性和及时性进行检查和考核,特别是对试验缺项、漏项的要加大考核力度。

(五)深化状态检修,提高技术监督设备管理

深入开展设备状态检修工作。设备状态检修严格按照要求做到定期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全面实现状态检修工作常态化管理。结合状态检修工作,提高技术监督设备管理,加大状态检修复查提出问题的整改力度,实现状态检修工作常态化,做到有计划、有整改、有落实、能闭环。全面清理绝缘、化学、保护试验计划,与检修计划管理人员密切配合,确保年度试验计划完成。全面提高技术监督设备的健康水平。

(六)加强现场监管力度,实现人员设备可控

一是加强检修现场监管力度,各检修单位加强管理人员管控现场力度,各专业技术监督专责加强下现场督查、督导,提升设备检修、试验质量,确保人员设备可控。二是加强现场作业总结和分析,对现场出现各种设备、人员异常现象组织相关人员专题分析和交流,提高班组人员现场处理和故障分析能力。严格执行设备异常分析和跟踪制度,坚持故障设备7个工作日完成设备分析,异常设备跳闸等做好每月分析,严格执行技术监督异常设备跟踪制度,确保异常设备跟踪不超周期。

(七)健全工作考评机制,提升技术监督工作质量

结合公司精益生产年活动要求,完善技术监督考核办法,建立协同考核机制,各专业工作情况直接与各专责考评挂钩,每季度就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通报考核;定期开展指标考评,以“小指标”管理,促工作质量整体提升。将技术监督与专业工作紧密结合,以各专业月度计划与年度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考评,评价结果纳入电网运行管理考核。

三、总结

对于电力技术管理日后的创新和实践工作中,实践和创新应该处于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而对于管理模式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找出并采取措施解决,积极吸收国内外典型的优秀经验和教训,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在此基础上,针对本公司电力技术监督管理现状,合理地进行创新和实践,才能从根本出发让电力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的工作水平和效率得到整体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学宏.国华电力技术监督管理创新与实践[J].电力技术,2009,12:15-17+29.

电工技术实践报告篇3

一、电子技术实训课程分析

电子技术课程是电子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电子技术课程是重要基础课程之一。电子技术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具备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不仅为学习其他后续课打下基础,同时其很强的应用性本身已成为适应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必要条件。电子技术实训是“电子技术基础”课程非常必要的实践训练环节。它的任务是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简单电子电路设计、电路仿真与调试、电路焊接测试等。系统地进行电子电路的实践训练,学生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应用的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领域中发展最迅速的一个分支,内容不断更新。电子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产品层出不穷,伴随而来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与日俱增。现代电子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主要体现在:产品不再是单一技术的载体,软件与硬件技术沟通在一起,使产品智能化;技术的外貌与作为与其发展源头的基本理论已相差甚远,技术的应用已难以从其基本理论直接推理,而按照技术规范操作却很容易实现新技术产品的全部功能;集成电路内部结构复杂而线路简单、功能完备、使用方便。

二、改革思路

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主线,加强学生新技术检索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自主学习、开拓创新等综合能力。

三、改革方案

(一)实训资源构建

(1)引入有效实验项目。实验项目的选择对于实训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项目选择时不能太小、太散,这样很难实现相关的实验效果。也不要选择太大太难的项目,这样很难让学生掌握,教师也很难驾驭,从而降低了实训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学项目的选择要以兴趣为出发点,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理解的真实实验项目。这些项目最好是具有实践应用性的,让学生通过实践过程即学习到知识与技能,又有成就感。例如,可以在实训中引入调频收音机制作项目,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调试制作一台收音机。

(2)将实验项目分割为实验任务。实验项目可以按照电子技术课程的三大模块来选择三个实验项目。第一模块为模拟电子技术,第二模块为数字电子技术,第三模块为综合应用。而每一模块都必须再根据课时的需要,分解成为实验任务。任务的分解需要按照项目的实现过程,进行合理有效的分解,并且每个任务都有相应的知识穿插。对于每一个任务都要开发任务书与实验报告。任务书中需包含任务名称、任务描述、知识获取途径、任务验收标准等。实验报告中需要包含实验名称、实验目标、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实验反馈等。

(3)开发实训资源。对于电子技术实训课程来说,需要开发很多配套的实训资源。其中,即包括硬件实训室又包括教学资源的开发。

(二)教学方法改革。

对于电子技术实训课程其教学方法应该进行积极改革。积极利用学生课后时间,使实训课程的学习由课内延展至课外,使学习过程由一个人学习变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实践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应本门课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课前布置实训任务。课前教师为学生下发实训任务书与实验报告。让学生按照实训任务书的要求阅读与准备相关学习资源,完成知识的基本吸收过程,设计实践过程。

(2)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课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课前计划进行实践,填写实训报告书。教师进行指导,随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3)课上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作品并展示介绍。每一模块完成时,以小组为单位将本模块实训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展且并做汇报介绍。

(三)教学手段改革。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服务于电子技术实训课程的仿真实训平台也应运而生,很多在实验室操作难度大、实践资源有限的实验可以在仿真平台上完成。因此,要积极引入并运用实践教学平台。

(四)考核模式改革。

对于实训课程来说,考核模式一直是教师积极探索的话题。实践中建议采用小组成绩与个人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即要包括理论、技能,同时也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等。

四、小结

电工技术实践报告篇4

【关键词】数字电路与系统实验;本科工程教育;研究性教学;交互式教学

【abstract】theresearch-basedteachingrequiresteacherstoorganizeteachingbyexplorewaystocultivatestudents’curiosityandcreativity.UsingtheFpGatechnologystudents’learninginterestandstudyeffectcanbeinspiredandimprovedinexperimentteachingofdigitalcircuitsandsystem.thoughthereformandexploration,thestudents’abilityofexplorationresearchandengineeringskillscanbeimprovedforthenationalundergraduateelectronicdesigncontest.inthispaper,undertheguidanceofresearch-basedteaching,applicationofFpGatechnologytothedigitalcircuitsandsystemexperimentteachingbecarriedontheinvestigativeteachingmethodandtheexplorationpractice.

【Keywords】Digitalcircuitsandsystemexperimentalcourse;Research-basedteaching;Bachelorengineeringeducation;interactiveteaching

0引言

课程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主渠道,推动课程体系创新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趋势之一[1-3]。电子信息类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理工类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学生在大学教育阶段的主要工程性实践环节,它对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十分重要,实验教学效果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及就业都将产生直接影响[4-8]。

数字电路与系统实验课程是数字电路理论课程学习到工程师转换的一座重要的实践桥梁。我们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立类似科学研究的氛围,以引起学生深刻体验和共鸣。通过该实践环节的磨砺,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数字电路和模数混合系统的理解,增强工程应用和工程实践能力,为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电工电子实验系列课程是南京邮电大学独立设置的实验实践课程,也是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同时也是理论性、实践性和工程技术性都很强的必修课程;是江苏省重点建设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本文在研究性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应用FpGa技术对数字电路与系统实验教学进行研究性教学实践,探索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教学方法。

1授课内容的变化

目前CpLD/FpGa有着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和DSp及CpU并称为电子系统的三大基石。CpLD/FpGa具有体系结构先进、支持在线编程、应用灵活、集成度高、功能强大、设计周期短、开发成本低、开发工具先进、产品标准化程度高、性能稳定以及可在线检验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通信、仪器仪表、工业控制、信息处理等系统的设计与生产中。而掌握CpLD/FpGa设计技术已成为当今硬件工程师和iC设计工程师的必备技能。

在授课内容上体现了继承与发展。即:继承基于中小规模集成的电路设计并实现数字电路,发展目前产业常用的CpLD/FpGa实现数字电路。通过本课程授课内容的更新,使学生通过本课程掌握VHDL的程序设计方法与CpLD/FpGa的硬件设计与实现方法,培养在硬件、软件方面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授课内容的变化,使学生既掌握设计与调测基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基本电路的调测和差错能力,同时训练学生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软件,为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提供必要的知识积累。

2授课形式的变化

依托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部级实验中心平台,并结合授课教师的科研背景,我们编写了偏重与基础实验技术与工程应用的普通高等院校电工电子实验实践系列教材,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案例,强化电工电子实验课程的工程技术性,并形成电工电子实验技术知识体系。同时积极完善该课程的教学视频、电子教案、综合芯片数据表文件、实验案例以及工程案例等线上资源,保证课程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在授课形式上打通理论课和实践课程的鸿沟,将数字电路理论课中的设计报告和研究报告在实践课程中加以实现。要求实验报告都要以科技论文的形式书写,尽早锻炼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研究和沟通能力。

3考核形式的变化

针对研究性教学的形式,我们构建了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评分标准既包括了平时实验报告的提交与报告质量、实验操作情况、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同时还包括了交互式学习的内容。在传统的“平时+期中+期末”考核方式的基础上,加入了平时实验操作成绩。考试和期中测验允许学生携带自行准备的参考资料进入考场,同时试卷分为实践部分(60分)和实验技术与实验理论部分(40分)。同时,由学生自主完成各种创新实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灵活的考核模式,有利于学生锻炼工程实践能力,完备学生的电子电路设计与实现的知识体系。

4结束语

针对学生在工程实践、创新能力薄弱的难题和瓶颈,我们在电工电子实验实践课程中引入研究型教学模式,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进教学内容,切实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该教学改革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校实践教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积极踊跃,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自信,参加竞赛并获各类奖项越来越多。我校在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和美国机器人公开赛等重要赛事中,屡创佳绩,近3年来获得省级以上大学生电子类设计竞赛奖共计近200项,其中部级90余项。基于研究型的数字电路与系统实验实践课程改革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许晓东,卞良.本科工程教育研究性教学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43-49

[2]成谢锋,郭宇锋,黄丽亚,肖建,孙科学.大电子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和教学方式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9):164-167.

[3]K-xueSun,Yu-hanCheng,Xie-fengChengandJianXiao.massivelyopenonlinecourseseffectivepracticesonengineeringeducation.2015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ducation,managementandSystemsengineering(emSe2015).2015(8):127-130

[4]郭志雄.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2):155-156.

[5]李锡,林连山,麻志滨,樊薇薇.加强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推动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7):118-120.

[6]孙科学,张瑛,唐珂,肖建,成谢锋.基于FpGa的电工电子实践课程的改革与探索[J].电子制作,2015(15):68-70.

电工技术实践报告篇5

关键词:计算机;电工实验;特点;强化

电工技术是电学专业、工程类专业、机械制造等专业必修的基础课。按新教学大纲要求,该课程实践环节应掌握电路原理分析的仿真、验证性实验,单相、三相电源的参数测定实验、仪表的使用与数据的采集,电机的原理、电机的控制分析验证等内容。虽然是一门传统课程,但是为了与现代工业、科技相适应,课程内容有了很大的更新和改进,添加了计算机绘图、仿真等内容,因此计算机技术作为现代教学创新的催化剂,给机电专业教学带来了新的变革,已经全面地融入电工课程实验实践教学之中,并且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

1新时期计算机在电工实验中的应用现状

1.1电工实验室的与时俱进

以前,电工技术实验室通常是在水泥台或木桌上放置许多不同的仪表,每次上课前教师都要花很长时间准备实验,调试各种仪器仪表。如今则是一体化的智能型联网实验仪器台,是集计算机、示波器、多种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各种按钮于一体的系统,完全用计算机控制实验许可和进程,方便管理。这样的实验室配置是以“职业岗位培养模式”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符合新时期大学生电工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体现了专业能力培养与市场接轨的时代特征。

1.2计算机网络教室是传统多媒体教学的升级

电工技术实验室的每个试验台配有一台计算机与教师机联网,教师可以控制每台设备的电源和信号,可以同传图像数据、文件等。讲授理论课时,教师将教案、ppt利用网络教室系统进行播放,让学生实时观看和听课。网络教室系统替代了传统意义上的多媒体投影教学系统,更加方便快捷。上课时学生在实验室查资料、计算、用绘图软件进行绘图,在自己的试验台上完成作业,实时提交给教师检查;教师可以在线给出相应的成绩和评价。

1.3实验中计算机不可缺少

如今电工、电路原理实验均涉及被测量信号的采集与储存,因此计算机在实验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如用电压电流表测量实验电路中的数据,需要将数据直接收集到计算机中教师设定的实验报告表格中,然后由计算机按照设定的计算公式自动分析计算出结果填入表格中,同时用示波器将得出的波形传入计算机中,学生利用图形抓取软件将其波形抓取下来生成相应的图片,载入相应的文档或加入实验报告中。最后,学生可以直接提交电子实验报告给教师检查评价,也可打印出纸质的实验报告交给教师存档。这样省去了教师在黑板上写,学生绘制实验报告格式表格,画出相应的原理图和制作数据表格的过程。

1.4仿真是学校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目前高校采用仿真的方法进行电工技术、电路分析教学。仿真必然依托计算机,因此计算机是仿真实验教学的工具和核心,如戴维南实验、叠加定理实验,若采用仪表测量数据总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最后的测量计算结果综合各个环节的误差,将与定理内容不完全符合,而利用仿真实验数据则相对准确。通过这两种实验,学生对实验的方法和手段有更深入的理解,在以后的实验中将增强对实验方案的选择能力。同时也是对实验室缺少相应仪器设备的有益补充。对仿真软件的应用是现代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因此学校应与时俱进积极采用这一教学方法。

1.5计算机是开放实验的主战场

我院实验教学采用计算机网络课堂平台,教师的课件、大纲、作业、实验实训报告、测试题库、相关教学视频及答疑交流平台等内容均建立在此平台上。学生在网上预约实验;教师网上管控设备。因此,计算机是开放式实验的“主战场”,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都离不开计算机,这种自主学习、开放式教学模式已经颠覆了传统的实验实践教学模式。

2计算机技术在专业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

2.1传统教学模式悄然蜕变,学生实验兴趣得以提高

在传统的机电专业教学中,受教学条件限制,对于抽象又难以表述的理论知识或教师无法演示的实验及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实验论证等,学生学习时缺乏兴趣[1]。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网络课堂的应用则能实现由抽象到具体、由静态到动态、由平面到立体的转变,把工厂搬到教室屏幕中,替代了传统的黑板和粉笔、挂图等教具,因此,教学内容生动具体、多样化,改变了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学生实验兴趣得以提高。

2.2提高教学效率,消除不真实的想象

计算机在实验室一般具有展示课件、播放光盘、仿真软件实验平台等多项综合功能,比传统实践教学内容丰富得多,可省去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和抄写实验报告的时间,也可突破有些图形无法在黑板上展现的局限,提高了教学效率[1]。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相对封闭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不了某些真实的场景,计算机技术则能具体地模拟展示事物及事件过程,展示特殊场景,如触电事故、雷击事件、短路故障等,消除了学生不真实的想象。

2.3使教师、学生掌握专业前沿知识

计算机在现代机械电子工业生产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如今的电路绘图已经完全运用计算机进行,软件有multisim,protel99se,proteuspCschematic,CaDautocad等。CaD绘图与设计、数据分析不再是用笔和纸能完成的工作了,均须借助计算机的分析处理,因而教学时计算机的参与必不可少,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前沿知识及先进技术,才不会造成学校培养与企业使用脱节的尴尬情况。

2.4利于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

电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多,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要反复演示讲解。目前,学生做电机控制实验时,在试验台左边是计算机屏幕,其上呈现的图像可直接作为参照,还可以在计算机上设置动画,更加形象易懂。学生在试验台的右边连接控制电机线路。还可以将实验步骤、操作过程制成视频,播放时可随时停止和继续播放,学生还可以反复观看,这样既减少了教师重复讲解,也利于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

2.5能弥补设备器材的不足

院校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实验室常会出现元器件不齐全现象,有些是因为器材更新快,有些是因为昂贵无力购买,仿真实验设备可以解决这一难题,而且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设备器材也不会轻易丢失,免去无力找回而影响下次实验的麻烦。

3强化计算机在实验中的功能,使实验教学改革达到最佳效果

3.1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的积极性

在目前的机电专业教学中,强调学生利用计算机网路工作学习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因而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着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自主实验的积极性。教师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融合,施教方法和教育理念由封闭性、理论性向开放性和实践性转变。教师自身要加强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练好新技能,驾驭好新形势下的实践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意识。

3.2合理运用计算机技术

在电学专业实验教学中计算机技术已不可缺少,仿真、CaD、电路、电机拖动等课程应掌握的内容图形较多,课件制作比较难,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因此,需改变过去的教学风格,让教师真正把计算机当做自己教学的工具,利用计算机技术优化课堂实践教学,有针对性地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取得最佳效果。如训练电工技能中的接线工艺、安装焊接工艺、器件的拆装、电机安装及故障排除、攀爬电杆训练等[1],就不能完全依赖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必须使用真实的实验设备训练学生的技能。

3.3提高软件、课件运用效果,促进实验教学改革

学生学习仿真软件、绘图软件时会有一定难度,为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应创新教学方法,降低教学难度,使学生快速适应新的教与学的模式。因此,新教学模式体现新技术和当前科技实际,应统一规划、建设,做好软件和课件制作,适时更新内容和器材,使之达到科学性原则,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教学,真正达到促进教学改革的效果。

3.4合理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实践能力

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新的实验器材,使之毕业后达到新的岗位要求,是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应该考虑的问题。灵活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项目探究法等教学法,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课程教学进行到2/3时,将教师主导下的项目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式的项目设计教学模式,由学生分组或单独完成项目。学生利用计算机计算、绘图、看视频,查阅相关资料,提出设计方案,讨论方案,执行方案,报告总结评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和实训,学会用计算机控制电路,采集、处理信号的实验方法,参与工艺流程设计与运行控制,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教师一方面激励优秀学生,使其创新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重点督促辅导后进的学生,实现全体学生实践能力均达到合格要求的目的。

4结束语

目前我国正努力实践科教兴国战略,教育应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高科技,不应停留在落后的方式、手段、观念、设备上。充分利用计算机在实验教学中的功能,处理好软件问题,确保网络的畅通,让学生在无障碍的环境下学到先进的技术,让计算机技术成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助推器,促进教师提高能力推进教学改革的催化剂,使计算机电工实验室成为学生科技创新的孵化器,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社会急需的机电专业具有创新能力、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电工技术实践报告篇6

图1大会主会场图2出席年会的各位嘉宾年会围绕“后危机时代工业的创新利器”主题展开7月28日上午的大会开幕式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数学软件分会秘书长张云泉博士主持,中国力学学会促进工程应用与产业结合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教授,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信息化协会理事长王泽玉研究员分别致欢迎辞和开幕词参加开幕式的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计辅》主编钟万勰教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杜善义教授,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事业部凌天钧总工程师,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nVH总工程师庞剑博士,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碰撞安全总工程师赵会博士,同济大学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主任、《计辅》编委杨志刚教授,大连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院长吴锤结教授,陕西省国防科技和航空工业办公室信息中心张林鹏处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副总干事崔素荣女士,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信息化协会秘书长沙峰副处长,西门子pLm公司生命周期仿真市场总监BUSHRichard先生等

开幕式之后的主旨报告由王泽玉研究员主持钟万勰院士作题为“力学与控制的Cae”的报告;庞剑博士作题为“汽车nVH-Cae的问题与挑战”的报告;吴锤结教授作题为“中国高性能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的报告;BUSHRichard先生作题为“仿真分析市场的发展方向”报告;英特尔公司工作站服务器产品市场经理罗一峰先生作题为“借助英特尔应对Cae领域设计分析和仿真带来的挑战”报告专家们的精彩报告不但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博得与会代表的阵阵掌声

图3中国科学院院士、《计辅》主编钟万勰教授图4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副院长庞剑博士图5《计辅》编委、同济大学杨志刚教授图6西门子pLm公司BUSHRichard先生每届年会的“Cae技术趋势论坛”都是重头戏,今年的报告更是精彩纷呈,组委会精心选择各个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知名专家为大会演讲同济大学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主任杨志刚教授作题为“汽车空气动力研发――试验与仿真”的报告;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教授作题为“等几何分析方法及工程应用”的报告;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岳中第研究员作题为“探讨两化融合,Cae瓶颈与破解之道”的报告;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李春亭主任作题为“打造Cae平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报告;LmS公司技术总监石银明博士作题为“设计验证阶段仿真解决方案”的报告;安世亚太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徐掠虏┦孔魈馕“让Cae仿真成为产品设计的驱动力”的报告……专家们的报告内容前瞻性很强,理论与实践并重,赢得与会代表的高度赞赏

图7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图8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李春亭主任本届年会还设国防科技工业、汽车交通、先进制造科技与应用专题分会场,为航空、航天、兵器工业、汽车、船舶、通用机械、电子等行业的代表提供专业研讨和交流的机会

电工技术实践报告篇7

关键词:《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验教学;实践能力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是重庆科技学院四年制自动化本科、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程,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检测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能够熟练地应用各种检测方法和手段。《自动检测技术》课程具有内容覆盖面广、涉及的知识点多等特点,学生不仅要通过理论课的学习掌握传感器及检测技术的相关知识,还需要通过实验加深对常用传感器、测量电路以及常见非电量参数检测方法的掌握和理解。因此课程实验在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实验的开设情况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教学为48学时,其中实验教学为8学时,原教学大纲规定实验内容包括应变片、热电偶、热电阻、差动变压器、霍尔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及测量电路实验,但开设的实验均为验证性实验,学生缺乏对传感器选择、应用以及信号处理综合能力的训练,学生学完课程后难于建立自动检测系统的整体概念,对检测技术的掌握仅是停留在传感器工作原理的层面上,不能上升到综合应用的层面。

为了提高学生的传感器应用和实践能力,有必要对《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二、课程实验内容设计

1.课堂演示实验

以前在传感器部分的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的方式,学生反应内容很抽象,难于理解,更难想象怎么应用。为此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将传感器的应用通过课堂边教学边演示的方式插入到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中,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传感器。

演示实验主要在课堂授课中完成,由于讲课、实验同时进行,因此一般在实验室完成,上课前做好实验准备工作,保证实验能围绕讲课内容顺利进行。

2.基础实验

精选3~5个实验项目,通过实验让学生熟悉实验设备,逐步掌握常用传感器及相应处理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测量方法,学会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正确撰写实验报告和分析实验结果,为后续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打下基础。教学学时6学时,要求学生实验前预习,完成预习报告;实验前检查预习报告,合格后方能实验;实验完成后有指导教师检查实验结果;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结果。

3.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的,它运用某一课程或多种课程知识,对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以及查阅资料的能力。本课程由教师提供多个设计性实验题目,学生任选其一,根据教师给定的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和实验指标,自行设计实验步骤,提出实验工具和器材,经指导教师检查通过后方可实施。学生应独立或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写出实验报告。通过完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让学生学会传感器选择、信号处理、显示的基本方法。

目前提供了3个设计性实验题目:振动测量实验、位移测量实验、电子称设计。由教师给出设计参数,要求学生正确选择传感器,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设计信号处理电路,画出测量装置电路原理图;在实验设备上接线实验。学生也可以自行提出实验题目,但需经过指导教师认定后方可进行实验。

要求学生实验前期充分熟悉设计题目,明确设计任务;自行查阅相关资料,确定实验方案,必须由指导教师审查通过;绘制测量系统电路原理图,由指导教师审查通过;进入实验室完成实验,课内2学时未完成的学生可以申请课外学时完成;实验完成后,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注意事项

1.注意学生的进程安排,让学生自己安排工作进度,重要的阶段要及时向老师汇报进展情况,如果进度把握不好,或者前面内容做不好,将影响实验的顺利进行,甚至导致实验失败。因此指导教师要加强前期对学生的指导,使学生对整个系统设计过程都能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设计更完善。

2.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对完成得好的学生要多给予表扬,对实验有困难的同学多给予鼓励。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提供较宽阔的思维空间和选择余地,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3.为了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重视实验,将实验成绩计入学生的课程总成绩,占10%~15%,包括实验前期准备、实验成绩和实验报告成绩。

四、实验效果

上述实验内容在本校05级、06级自动化专业《自动检测技术》课程中分别予以实施,通过演示实验,多数学生课后能理解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感觉非常直观,不再觉得抽象。通过基础型的验证实验,一方面熟悉了实验装置,另一方面也掌握了常用传感器和处理电路的原理及应用。

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在实验前均积极准备实验,从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包括上网、到图书馆、找生产厂商等,了解了很多实际应用的知识。遇到问题及时和指导教师交流,教师也积极给予了回应,师生互动更多,这反映出学生在实验中的积极性很高。指导教师一般都是引导性地指导学生,具体问题还是由学生解决。经过调查了解到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这次教学改革是成功的,我们对两个参与教改的班级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同以往的实验课进行比较,结果有95%的学生认为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比以往课程中的全部为验证性实验更有帮助和提高,有90%的学生表示欢迎这类实验。另外相当部分学生认为通过设计性实验,提高了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报告撰写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电工技术实践报告篇8

 

 

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申报书

项目名称: 汽车音响系统台架的整改 

项目类型:实验教学内容整合与创新研究 

课题设计论证

1.本课题的界定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子产品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性能方面的要求,对大众而言,对汽车的安全性、能源利用及汽车的舒适性、免维护、智能化等多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汽车音响系统试验台架作为实践教育环节引入到教学当中,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实验内容相匹配,弥补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显的非常重要。本课题是实用新型的汽车音响系统实训台,旨在提供一种操作简便、运用性强、易于掌握的汽车音响系统实训台架,本实用新型可以充分展示最新类型汽车音响的组成结构和工作过程,进行故障设置和排除实验,使学生更为直观的的了解和掌握汽车音响系统的结构原理。也为今后的校企合作的发展打下基础。

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目前,国产汽车音响产品的品牌市场占有率已经迅速提高,且汽车音响产品已改变了过去人们由卡座向CD升级的消费趋向,转而开始追求由纯听觉的CD享受产品向视、听、导航等多媒体享受产品的“升级”消费。汽车音响从家用音响发展起来,从am收音机到am/Fm收音机,再有磁带收音机,现在发展到CD机、mD机、电视机、DVD机。总之随着家用音响的发展,汽车音响已发展到多功能、数字化、高性能、大功率,越来越接近家用音响的效果。汽车音响一般不主张一步到位,高档汽车音响价格昂贵,应从不断升级换代中感受到更高级别的音响带给人的收听乐趣,如果一下子就把音响做到顶级标准,就少了那种不断更新的新鲜感和满足感,而且顶级音响的音效一般用户不一定能够适应。

   国内的汽车音响生产商大多数处于来件组装阶段,在市场,成本上的优势一点都比不过松下,索尼、JVC等国外企业差,但在品牌知名度、技术积累等方面与于他们存在不小差距。特别是技术开发设计方面,国内企业起步很晚。虽然国内汽车音响市场相当红火,但是像家用音响一样,国内企业没有掌握汽车音响的核心技术,这是中国整个汽车音响行业的内心深处的痛。而且,汽车音响又因自己的特点,在核心技术方面的弱势地位更加明显。解决产品技术研发核心也是中国汽车音响行业出口面临的问题,一旦核心技术研发问题解决了,中国汽车音响行业出口需求便会迅速增长。我国汽车音响技术的发展,应该是从1994年以后才开始有了初级阶段,从更换主机、更换简单的扬声器,直到安装功率放大器和低音的阶段,这时才有了音响系统。随着改革开放,国外著名品牌的进入,才使我国汽车音响改装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改装技术方面通过交流培训得到了提高。

   国外汽车音响的发展比较早,所以技术也相对比我们先进,但也有些发展比较晚的国家,但他们的汽车音响发展比我们快,比如俄罗斯,也刚刚解决生活困境,但是开放及发展比我们的国家迟,但他们的音响发展水平比我们高很多。故对汽车音响系统的改装与升级,具有一定的意义。

3.本课题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

(1)本课题的研究为汽车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一个重要的教学示教板,而且比原来的汽车音响系统示教板更具有实用性、科学性,专业性。其最重要的特征是能为理论教学提供汽车音响系统的教学课件,能有效的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对汽车音响系统的理论难点与核心实践技能的掌握都有着明显地优势。更深入地来讲,使得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达到更好的一体化目标。

(2)为更好地了解汽车音响系统工作原理,掌握汽车汽车音响系统,可设计一个更便于实践教学的汽车音响系统台架。

(3)使学生置身于模拟现实汽车音响系统的环境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在现代汽车工业领域中,对汽车电气设备认识和掌握的目的。#www.haoword.com#

(4)形成《汽车电器系统》课程的工学教学标准,改变现有教学方法,建立适合市场办学桥梁。

(5)加强学生对国际通用及国家所颁布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的应用训练,学习并积累现场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和经验。

4.具体研究内容

(1)改装汽车音响系统示教台架

(2)改进汽车音响系统的音响效果。

(3)修改课程教学大纲和建立实践操作手册(或任务书),编写学习项目卡,实验报告以及制定考核方式。

5.研究拟达到的目标:

(1)深入学习《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内容,构架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桥梁。

(2)建立该课程适合应用型人才办学的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及考试考核标准。

(3)实现校内实训场所基地建设,发挥基地的综合效益,用好汽车音响系统台架,在雷克萨斯、奥迪、本田雅阁等汽车上进行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汽车汽车音响系统,改装音响系统台架,能够分析常见的音响系统故障,排除常见的汽车音响系统的故障,为企业培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

6.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有:

(1)我们学校汽车学院实践教学中音响系统台架的改装。

(2)适应我们学校学生实践教学的音响系统示教板。

(3)汽车音响系统的升级,活得更优质的音响系统。

(4)为《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中音响系统提供教学大纲、计划。

7.课题预期的成果形式(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卡、教学示教板教具等。其中,教学示教板、实验项目卡、实验报告为必备成果)。

 本课题成果形式如下:

(1)汽车音响系统实践教学示教台架一台;

(2)实验报告、项目卡各10份;

8.课题预期的效益

课题研究阶段,首先在江西科技学院汽车工程系进行实践与试用,逐步向全院推广。课题结题后所形成的相关资料,必备成果。通过公开以及展示汽车音响系统台架来提供省内外兄弟院校参考以及购买相应成果。

9.实施计划(含不少于两年时间的年度进展情况)。

2013年12月——2015年3月  汽车音响系统台架全部改装完成;

2015年4月——2015年6月   实验报告10份、项目卡10份;

10.本课题的特色、创新及推广应用价值

(1)特色:

1改装效果来源于实践,用更先进的实物来反映效果;

2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更生动、具体,更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3准确反映学生的专业特点;

4符合当今汽车行业的需要以及发展。

(2)创新点:

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突破了传统的汽车音响系统音质低,功能单一的缺陷,真正的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打破了学校也可以为社会培养专门应用型高级人才的瓶颈。

(3)应用价值及推广途径:

   应用价值:本课题将为高等院校《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质量提高起作用,并且可以把汽车音响系统改造台架推广到市场中,为汽车专业实践教学的提升打下基础;

推广途径:通过省内外的兄弟院校来考察最终成果,以及利用网络资源、媒体进行推广。

11.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实践操作法:本课题开展以后,通过不断的实践操作来改装原来的示教台架。

(2)成果分析法:通过改装以后的音响系统,进行不断的实验与分析,最终把改装的台架达到最佳效果。

(3)实物验证法:通过最终形成的汽车音响系统改造台架,来进行实践教学,并且访问学生这种示教台架的演示、学习效果。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

   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

 (1):汽车车音响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向大功率多路输出、多喇叭环回音响、多碟式镭射CD等方向发展;

(2):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的汽车音响,可对汽车音响内容起到有效的散热降温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樊伟伟.汽车美容与汽车用品店经营全攻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赵福堂.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庞剑.汽车噪声与振动.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5)林平.汽车总动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6)张福信.汽车音响改装.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2.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1)、王金山,62岁,机械设计及制造,教授,高级工程师,现任汽车中心主任,参研的“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普通高校教学成果三等奖”;1999年主编《汽车故障检修技术问答》教材;2005年主编的《汽车波形技术分析方法》教材,1997—2006年参与教育部“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国家重点高职高专教学手段与方法现代化的开发与研究》,主要承担Cai课件的策划与稿本的撰写,成果通过教育部部级鉴定,并获课题成果二等奖;2010年参加教育部组织的《高等级职业院校四年制机电一化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的研究》,承担了北方片区关于该项目的调查和资料搜集工作,并完成了《高职高专四年制汽车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目标、知识结构与人才培养规格》的研究报告;成果已鉴定。参与高等院校“分段模块式教学”的教改工作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国家教委颁发了荣誉证书。

(2)、吴刚,专业为汽车与拖拉机,,高级工程师,江西省汽车维修高级工考评员,现年50岁,2008年在广东白云学院任教,并在科研和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绩;现任江西科技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电子电器教研室主任,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维修设备的经验。多次带学生参加江西省的大学生竞赛,并取得3等奖的好成绩。

 (3)、樊富起,32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用,学士学位,汽车技术中心主任,在实践教学一线从事实践教学工作8年,主持校级课题1项,参与省级课题2项,发表省级论文2篇;

(4)、张定军,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士学位,在实践教学一线从事实践教学2年

(5)、段增义,车辆工程,硕士学位,在理论教学一线从事实践教学2年

3.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我院汽车实训中心先后被评为江西省示范性实训中心和部级实训中心示范性建设单位,依托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全国示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做为学院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将以学院文件形式予以明确,这为项目的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证。

目前我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及实验型设备,校园形态由传统教室格局转变为“教学工厂”。尤其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已经投入汽车电器、汽车车载网络实训室建设,为学生创作校内生产性实训和该项目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改革基础和校园环境。由于学院的校企合作已经初具规模,并建立了多样化的经费筹措机制,这就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经费上的保障。

 

 

 

                          

 

 

 

四、预期研究成果

主要阶段性成果(限报10项)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

01

2013年12月——2015年3月

汽车音响系统台架全部改装完成

示教台架

陈典桢、吴刚

02

2015年4月——2015年6月

实验报告10份、项目卡10份

报告

张定军、王金山

 

 

 

 

 

 

 

 

 

 

 

 

 

 

 

 

 

 

 

 

最终研究成果(限报3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和系列研究论文)

序号

完成时间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

01

2015年3月

汽车音响系统台架全部改装完成

 示教台架

陈典桢、吴刚

02

2015年6月

实验报告10份、项目卡10份

报告、项目卡

段增义、樊富起 

 

 

 

 

 

 

 

 

 

 

 

 

 

 

 

 

五、经费预算

序号

支出项目

预算金额(元)

依据及理由

1

图书资料费

100

开展项目研究所需的资料收集、复印、费用,以及必要的图书购置费

2

调研旅差费

500

开展调研活动所发生的交通费、食宿费及其他费用列支

3

专家咨询费

800

在项目研究过程中遇到难点问题请教专家的接待、交通费等

4

印刷费

400

示教台架平面字样的印刷

5

小型会议费

200

探讨成果改进方案、改善成果

6

材料费

4000/台

所需示教台架的器件以及安装所需仪器的购置

 

合  计

6000

 

六、推荐、审批意见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保证课题负责人之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完全属实,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合承担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够提供完成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同意承担课题的管理职责和信誉保证。)

                         

                      公     章: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专家组评审意见:

 

评审组长签章:

                                                                 年   月   日

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审批意见

 

                             公     章:

                              负责人签章:

电工技术实践报告篇9

XX技术有限公司实习报告

摘要: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更好的实践服务。在大学四年中,我学习到了众多关于营销管理类的知识和理论,增长了自己在营销方面的储备知识。同时我也深知理论应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在这两个多月中,我在XX技术有限公司市场部参与了实习工作。实习中我学习到了业务的扩展,客户维护等多方面的营销管理经验,深刻体会到实践中的营销工作的运行情况。关键词:业务扩展;客户管理;实习报告

本次两个多月的实习,是我从理论到实践,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契机。在XX技术有限公司两个多月的实习中,我开始真正接触一个公司的营销管理工作,将之前从书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次实习不但帮助我积累了较多的营销方面的实践经验,也让我懂得了如何更好的融入社会。

一、单位简介

XX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为企业提供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tBt)全方位服务的专业机构。瑞旭技术拥有一支涉及化工、制药、机电、纺织、轻工、塑胶、汽车、玩具、商检、外贸行业专业人士构成的高素质核心团队,是国内最早研究欧盟ReaCH法规的专家团队,为企业提供tBt咨询及检测服务。公司在全国众多地方设有子公司和办事处,同时在爱尔兰顿多克设一家独立的化学品法规顾问公司,致力于提供全面的ReaCH法规服务,与国内公司相互合作。在中国ReaCH解决中心的领导和帮助下,瑞旭技术得到了国内外ReaCH法规

相关负责机构的大力支持,并与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沟通渠道,成为国内掌握法规相关信息最及时最准确的服务机构。

二、实习计划

本次实习是进入公司市场部进行学习实践。实习时间为1月11日到3月26日,其中包含了半个多月的春假时间。总共实习时间大约为9周,双休日除外。此次在市场部的学习,以开拓市场和客户关系管理等为主要内容,以电话销售电话沟通等方式进行。同时在实习初期,也有一些培训以及辅助相关部门工作等事项。具体实习计划如下:

电工技术实践报告篇10

高校电类本科专业指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和自动化专业等.这些电类专业在专业基础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是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主力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有助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2高校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信息产业部人事司共同主办,负责领导全国范围内的竞赛工作.各地竞赛事宜由地方教委(厅、局)统一领导.为保证竞赛顺利开展,组建全国及各赛区竞赛组织委员会和专家组.以高等学校为基本参赛单位,参赛学校应成立电子竞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校学生的参赛事宜,包括组队、报名、赛前准备、赛期管理和赛后总结等.高校在组建成立电子竞赛工作领导小组时,如果学校电类专业单一,可设常设机构,由具体电类专业所在院系负责、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后勤集团等单位参与;若学校电类专业较多,可由电类专业相关院系轮流担任理事,按届组织,其它院系积极参与,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后勤集团等单位参加,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在参赛小组的选拔中,首先由学生自由组队报名,要求组队后的3个队员各自具有较强的能力且队员之间能配合默契,在单片机系统设计与应用,模拟和数字电路的应用,硬件焊接与调试,计算机编程以及撰写设计报告论文等方面要有所分工;然后组织报名参赛队进行选拔考试,内容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传感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应用,典型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案,对电子竞赛的了解,参加竞赛的优势自述等;最后指导教师根据各参赛队成员选拔考试的结果、面试表现以及综合考虑各参赛队在团队合作、硬件制作、软件编程、报告撰写能力等方面的实力,确定参加竞赛的组数和各组成员.电子设计竞赛的命题范围广,涉及到电子技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单片机技术、可编程器件等多门课程,并鼓励新技术的应用.这就要求赛前指导老师要有更宽的知识面和更丰富的实践经验.年青教师对新技术、新软件上手快,但实践经验缺乏,老教师经验丰富但计算机应用和新技术的掌握上又有不足.为了发挥特长,实现互补,在赛前指导上成立赛前指导小组,在小组中注意年龄和特长的结合,注意学科的结合.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知识和经验的相互渗透和补充促进指导老师的业务素质的提高,这使教师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和科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师资队伍建设.

3参赛学生的培训

3.1参赛学生的现状

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一般是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已学习了很多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在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单片机编程能力、查阅文献能力方面.但是在模拟电路,单片机硬件,电路安装工艺,如何根据系统性能指标设计电路方案和确定单元电路的性能指标,单元电路调试排错能力,系统的联调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学生在此前的课程中,虽然学习过一些电子设计制作中常用的软件,如protel电子原理图的设计,印刷电路板设计绘制,以及电子逻辑分析仿真等,但是缺乏一定的深度,其熟练程度需加强.常规电子仪器(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仿真器、扫频仪、万用表等)的使用不够熟练.虽然学生在电工电子、电子线路等实验课中使用过常规电子仪器,但是往往更换型号后就不能很快地熟练使用,影响电路的调试速度.另外学生的“单片机原理与技术”课程实验通常采用普通的51单片机,而电子竞赛往往会使用一些功能强大的单片机,因此在开发工具和仿真器方面存在差异.学生在培训期间,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在电子竞赛中涉及的知识点的深度和实践动手能力方面能得到很快的提升,这样才能确保在电子竞赛期间顺利完成竞赛的设计任务.为了鼓励电类大学生积极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培训全部过程(包括前期课程与后期竞赛培训),可在完成竞赛训练作品设计与设计报告后,由指导教师给出相应成绩,可替代相应一门课程或实践环节的成绩,如“电子系统设计”、“认识实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等.

3.2培训内容选择、方案讨论及实际制作

如何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内尽快地提高参赛学生的设计开发和实践动手能力是培训阶段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辅导中采用实战训练的方法,即模拟进行一次次的竞赛过程.包括给各组布置不同的设计题目、限时提交设计方案、全体队员集中由各组分别介绍设计方案并进行交流讨论、指导教师点评、各组分别实际制作、撰写设计总结报告,最后进行实物演示和总结答辩,这样尽管每个组只具体设计制作了一个系统,但是通过互相交流,对其它组所涉及的技术也有较系统的了解,在以后类似技术的实际设计制作过程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培训开始时,向参赛学生详细介绍大学生电子竞赛的竞赛规则、竞赛命题、评审和评奖等方面的情况,邀请已参加过电子竞赛的高年级学生介绍参赛期间的注意事项及参赛体会;对历年的大学生电子竞赛题目、实现的方案、获奖小组的总结报告等进行深入的破析和讨论;让参赛学生对竞赛及要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引导学生既要重视困难又不能畏惧困难,在充分认识本小组的优势与弱势的情况下,心理上充分地做好艰苦训练的准备.组织责任心强、具有相当专业技术水平和经验丰富的老师,针对电子竞赛的特点,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应用技术方面进行讲解,讲解中对基本电路的原理,实现的方法,相关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设计及调试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作简明的介绍,对涉及的电子元件进行实物展示,对一些辅助设计软件、查阅科技论文的方法及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及应用的网站作一些推荐性的介绍.

从历年的竞赛题目中确定各参赛小组的第一次训练题目,尽量做到各参赛小组选择不同的训练题目,按照电子竞赛的要求,规定在一个适当的时间内完成实物的制作、性能指标的测试、总结报告的撰写.然后由各小组对训练情况进行详细的介绍,各小组之间展开广泛的讨论,商讨是否有更好的实现方案,设计的电路及测试的结果是否合理,撰写的报告是否严谨,尽可能地发现训练中的不足之处,辅导老师根据各组的完成情况进行讲评.要求各小组根据讨论情况在1~2天时间内完善制作的实物及报告,同时要求各小组对另外小组的实物进行测试,通过相互交流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在第一个实际系统设计后,协商电子设计竞赛第二次训练题目,要求尽可能多地涉及未曾接触的知识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然后各小组演示实物的功能,测试电子系统的各项指标,注重测试方法是否正确,测试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于差异较大的需要认真分析其原因,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实施.最后,要求各参赛小组认真整理前一阶段培训完成的实物,单元电路要求注明电源要求、详细且清楚的输入输出接口信息,达到的性能指标并形成文字,软件要求有整体的说明,需要占用的资源说明、语句有详细的注释.辅导老师对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向学生做详细的介绍,对竞赛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也需要提醒学生.在参赛的前一天不安排具体的工作,保证学生能休息好,以极佳的状态参加电子设计竞赛.

4竞赛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1注意竞赛纪律

全国电子设计竞赛采用全国统一命题、分赛区,“半封闭、相对集中”的组织方式.竞赛题目在竞赛开始时打开(如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9月2日8:00正式开始).每支参赛队限定在提供的a、B、C、D、e、F等题中任选一题;要求认真填写《登记表》内容,填写好的《登记表》由赛场巡视员暂时保存.参赛者必须是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应出示能够证明参赛者学生身份的有效证件(如学生证)供随时备查.每队严格限制3人,开赛后不得中途更换队员.竞赛期间,可使用各种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但不得在学校指定竞赛场地以外进行设计制作,不得以任何方式与他人交流,包括教师在内的非参赛队员必须回避,对违纪参赛队取消评审资格.竞赛开始后,为保证竞赛工作顺利进行,参赛学校应组织专人负责提供竞赛所需设备、元器件、后勤保障等工作.竞赛结束后(如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9月5日20:00竞赛结束),上交设计报告、制作实物及《登记表》,由专人封存,并在指定时间前送到指定地点.

4.2竞赛题目分析及方案设计

参赛队员应仔细阅读所有竞赛题目,根据自己组3个队员的训练情况,选择相应的题目进行参赛制作.选择题目应注意题目中不应该有知识盲点,即要能够看懂题目要求.如果不能看懂题目要求,原则上该题目是不可选择的.设计制作分基本要求和发挥部分,一般各占50分,设计总结报告30-50分(2009年30分,以前50分).应注意的是基本要求的各项分值题目中没有给出,但在发挥部分给出了各小项的分值,选择题目时应仔细分析各项要求.确定竞赛题目的时间原则上不要超过两小时,题目一旦选定,中途不要随意更改.确定竞赛题目后,参赛小组的3个队员应认真讨论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应考虑制作的可行性,包括元器件是否能够采购到都必须考虑.设计方案可以提出一到两个,或者确定一个方案,对有些部分作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方案.同时应尽快提出元器件清单,确定元器件库中没有的元器件,提出采购清单.元器件采购清单应提供元器件名称、型号、规格、数量、替代型号及规格.确定方案的时间应不超过6小时.

4.3元器件的采购和设计装配制作

元器件采购是保证竞赛顺利进行的基础,没有元器件,作品是不可能制作成功的.因为竞赛题目事先不知道,学生作出的设计方案也是各不相同,需要的元器件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元器件,但不可能完全备齐.竞赛中采购是必须的.不同的院校在不同的城市,要保证能够采购到竞赛所需要的元器件,应在竞赛开始前两天,派1-2名老师到比较大的电子市场去采购,找好元器件供应商.竞赛开始后,竞赛学生不断的提出需要的元器件清单,由教师去购买,并以最快的速度运送给竞赛学生.在竞赛中,各队学生可以按照在训练中的分工,按照软件编程、硬件制作、设计总结报告写作三部分分头进行,每个队员各有侧重,注意分工合作.设计制作过程中,可以分模块设计、安装、调试,一步一步进行.3人之间要注意多沟通,多交流.遇到问题,要冷静处理,不要慌张.在设计、安装、调试的每一步,都需要两人以上进行核对和检查.特别是到总调试阶段,一定要格外小心,通电前一定要两人以上进行核对和检查,不要急于通电,否则通电烧掉作品而前功尽弃.作品应该在第四天的下午全部完成,到第四天下午没有完成的功能和指标,也就不要再做了.很有可能的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指标和功能,结果将已完成的部分弄坏了.负责设计总结报告写作的队员,要根据软件和硬件设计队员提供的电路图纸、程序清单等设计资料,按照设计总结报告写作要求进行整理.到第四天上午,除测试数据外,应全部完成.测试数据可以在作品调试完毕,竞赛结束前补充到设计总结报告中去.竞赛一般在第四天下午8点结束,上交设计报告、制作实物及《登记表》,由赛场巡视员封存.封存时应注意文件完整,符合竞赛要求.作品要妥善包装,要能防止运输和搬运过程中的冲击和振动.整个竞赛时间是四天三夜,要注意竞赛时间的合理安排,注意休息和饮食,参赛学校应组织专人负责提供饮食后勤保障,使参赛学生保持充沛的精力,圆满完成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