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构建地理高效课堂十篇构建地理高效课堂十篇

构建地理高效课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58:14

构建地理高效课堂篇1

[关键词] 高效课堂课前准备精心实施训练与评价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从启动到现在已经有十余年了。随着改革的普遍推开,一个核心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构建高效课堂是实现改革目标的最佳方法。但如果看看我们周围的地理课堂,现状却是让我们触目心惊的:首先初中学生普遍把地理学科作为副科,不给于足够的重视;教师普遍采用较为单调的方式教学,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接受率很低。结果也很明显:教师虽然花了大量的精力去上课,但学生却兴趣很低,学得很痛苦。在这种情况下,改革地理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成为地理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构建高效课堂,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用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选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在课堂上实现教学目标,解决疑难问题,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一、地理课堂低效的原因

美国学者艾德加·戴尔1946年提出“学习金字塔”理论,他认为:不同的学习方法,会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1]例如,我们上课常用的讲授法两周后学生只能记住5%的知识,阅读法两周后学生只能记住10%的知识;但如果使用实践练习的方法则可以保留75%,快速使用的方法竟然保留达到90%。由此可见,课堂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直接的关系。只有教师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参与,让学生主动学习,师生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改变低效的地理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提高成绩。

二、教师课前准备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地理课堂作为在教师主导下进行的一项活动,要求教师对其有充分的准备。一般来说,教师应该重点准备以下几个方面:熟悉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并能正确运用、熟练掌握教材内容、能够根据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只有这些都具备了,才能说你已经有了上好高效课堂的基础。

三、精心实施

实施过程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最重要环节。要做好这一步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明确。在上课之前,教师应该首先展示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习什么,达到什么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2、方法得当。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2]一堂好课,不一定要采取哪一种固定的方法,但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找出一种既能清晰流畅地讲清教材知识,又让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比如初一地理教材中的“地图”这一节,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我在备课中经过研究,果断采用让学生实践练习的方法:让学生画一幅校园平面图。先把全班分成四组:第一组负责量算各建筑物的长宽及距离,确定比例尺;第二组负责分辨各地理事物之间的方向;第三组负责确定表示地理事物的图例和注记;第四组负责把前三组的成果汇总画出校园平面图。经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许多基础知识不须讲解学生已经掌握了,比光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3、选用合适的教具。地理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一个明显区别就是图多,绝大部分地理知识都可以在图上展现。所以我在上课时尽量多使用地图册、地球仪、多媒体等教具,让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地展现出来,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地球的运动”一节内容,学生对于地球的公转过程难以理解。我在教学当中把地球的公转过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依次演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的光照图,让学生分析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影子长短的变化。通过多媒体过程演示,学生对这四个节气的异同点有了深入的了解,加深了对地球公转的认识,实现了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4、合理掌控教学进程。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应该自始至终把握着教学教学的节奏:从目标展示、课程导入、合理分组、内容讲解、重点突破、难点释疑、效果评价,教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分析、讨论、思考,逐步实现教学目标。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教学方法的掌控:教师应该给学生讲清楚用什么方法,应该注意的事项,并帮助学生逐步完成过程,达成学习目标;

②学生注意力掌控:据研究,中学阶段的学生每次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大致为25—30分钟,过了这个阶段注意力就容易分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尽量把新课讲授的时间尽量不要超过30分钟,剩下的时间可以进行知识结构总结,达标训练等主动性总结训练,争取知识当堂掌握。

③课堂纪律的掌控:由于学生是未成年人,并且各有各的特点,所以课堂经常容易出现各类突发事件,影响教学进程。实际上这也是教师必备的一个基本功,能够随机应变,果断行动,尽快处理突发事件,使之不至于影响教学的进程。

5、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导,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如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地理,利用声音、图片、实物投影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海陆的变迁”一节时,我先播放日本大地震的图片和视频,然后让学生思考:地震的原因是什么?日本为什么多地震?它和地质构造有什么关系?先引起学生的思考。然后讲述“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讲完之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对照思考,主动讨论,慢慢明白了板块构造学说及其引发地震的基本原理,轻松高效地掌握了知识。

四、训练与评价

一堂课上的好不好,不是以老师讲的有多精彩,而是以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形成了能力来评价的。所以,教师要通过适当的训练让学生掌握知识,并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发现精讲多练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必经之路。在课堂上,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后,要精选一部分紧扣课堂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查漏补缺。最后,小组之内相互检查,做到“人人清,堂堂清”,并持之以恒,脚踏实地地提高成绩。对学生来说,有了正确的评价,他们也就知道了问题出在哪里,有了努力的方向。

总之,高效课堂是时代的要求,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减轻学生负担的必要途径,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措施。我们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不断创新教法、改进学法,才能让地理课堂的效率不断提高,让地理教学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构建地理高效课堂篇2

首先,教师只注重教学,而忽视学生的学习情况。现在许多教师都会觉得课本知识量比较大,知识点比较多,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所以教师要将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点,这样的想法就成了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式,也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自主性,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结果形成了学生两极化的局面。其次,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知识获得的过程以及方法,学生得不到情感激发,不能激发自身的学习热情。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能力培养自然成了空话,在无准备的情况下上课,自然也问不出来问题,不能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课堂效率低下。最后教师只注重章节知识的复习,忽视知识的系统性以及完整性。教师如果不能够深入的研究教学材料,对于中考的出题方向以及命题趋势就不能掌握,学生不能够掌握知识形成的规律以及地理的认知规律,自然不能够养成知识实际运用能力,导致事倍功半的结果。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明确考试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

通过对近些年中考考试试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全面的看出中考试题主要考研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考试具体的方向为:

1).不同的试题要求以及目标。基础性、单一性以及典型性等几点可以充分的表现中考的主要特点,中考试题基本上都包含这几项特点,这些试题都注重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学科运用能力进行测试,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授以及复习都要以这些特点为复习方向。

2).试题不同的结构以及特点。中考地理试卷一般分为一卷和二卷,一卷的测试形式为单项选择题,考察的主要内容不仅包括乡土地理以及中国地理,还要包含世界地理的知识;二卷一般以综合题的测试形式呈现,试题主要有灵活性大、开放性强等特点,这一部分的试题主要将能力立意作为主要目的,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以及运用素质,所以评分标准也会显现较强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2.注重基础知识掌握能力。

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掌握情况不仅决定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还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所以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扎扎实实的进行地理课的复习工作,帮助学生准确扎实的记忆重要以及基本概念,让这些知识成为学生能够随时运用的知识。在复习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思想,其次教师还要向学生提出三个方面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1).学生所处的区域在全球的绝对位置在哪,它与相邻区域有什么样位置的关系。

2).通过对本区域内地的气候、地形等特点以及其分布信息的研究,推断出工农业以及自然情况都有什么特点。3.跨区域进行专题比较,例如选取中亚以及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等地区进行干旱成因,主要形成特点比较,最后分析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类似于这样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区域地理差异知识的认识,还可以开阔思路,用更符合地理科学研究要求的方法进行。

3).通过知识整合形成系统性知识。要想真正的掌握并灵活运用知识不能够满足于简单的记忆知识,还要学会挖掘知识与知识之间内在的必要联系,将每个知识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弄清楚,只有让学生懂得知识的主要内容以及衍生原因才能够做到真正的掌握知识,全面理解区域地理的主要特点。在进行地理知识复习时,教师不仅可以采用小专题的方式进行复习,还可以根据课时的多少来整合教学内容。在整个初三的复习中一共包括两轮复习,首先按照章节顺序进行系统的复习,其次再用专题的方式进行详细复习。在复习时要注重大胆的进行取舍,选取中考试题的主要出题趋向以及重要知识点进行复习。在第一轮复习中把握地理知识的复习主干进行,第二轮复习中要对重点难点进行着重复习。教师还要注意掌握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将这些联系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点的主要线路,进而实现对整体知识的把握,这样才能够建立学生的知识掌握系统,达到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目的。

结语:

构建地理高效课堂篇3

【关键词】高效地理课堂构建兴趣师生关系

新《地理课程课标》的基本课程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这一理念体现了地理人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可见,新《地理课程标准》更加注重让地理教育首先体现“教育”的功能,关注人的素质提升和人的发展,然后才是用“地理”去“教育”,这是新《地理课程标准》的本质特征。然而,地理课堂是所有这些目的的实现和特征的体现的重要载体,所以,构建地理高效课堂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的课堂。那么如何构建高效地理课堂呢?

一、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这是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前提条件。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地理新课标要求地理新课程注重“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教育理念。

具体来说,主要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初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关爱生命,善待环境。初中地理新课程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科学性的和谐统一。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鼓励学生带着兴趣走进学习是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起点。学生只有真正对地理感兴趣,才会把地理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与终身发展的需要。

在新理念指导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教师的作用与地位发生了本质变化。首先,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其次,教师成为学生建构自己学习意义的促进者、评价者,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乃至学习资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是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灵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与方式,鼓励学生将思维的过程展示出来,不追求学生回答出唯一标准的答案,而是让学生敢于说出内心真实所想,教师帮助学生分析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始终围绕学习主题开展学习活动。教师不仅要追求学生学会,而且更要强调学生会学;不仅鼓励师生对话,更要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生生之间共同学习与进步。

三、建立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障,而民主性则是和谐师生关系的特征。现代教育要培养的是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给学生有选择的余地,尊重学生的选择,与学生平等对话,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民主性的形成关键在于教师,因为课堂的实施是由教师发起的,教师决定着课堂的走向。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消除畏惧、活跃思维、发展个性。新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而非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教师要学会鼓励和倾听学生发言,学会创设学习情境,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环境。

四、加强备课环节的研究力度

备课中教学设计的研究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教师想要上好一节课,必须把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等落实到备课中。只有我们下功夫备好课,才能抓住学生心理吸引学生,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才能有利于学生发展。

备课要备什么呢?要从以下四方面备:

(一)研读课标:新《地理课程标准》呈现了课程目标、内容及实施要求等,备课的实质就是对课程目标和实施标准的领会,是将课程目标转化成课时目标的过程。

(二)钻研教材:教材是备课的核心,各种教学参考书都是对教材的延伸和扩展。教师要了解全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教学建议等,对全册教材形成完整的认识。

(三)了解学生:要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已经知道了什么,包括已掌握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本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四)设计教学:把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重点考虑如何组织和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实施课堂教学,把对课程标准、教材及学生的分析和研究转化为教学策略。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启动,新的课程理念与深刻内涵还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研讨、探索与反思。只有来源于实践的理念才是鲜活的,扎根于实践的理念才是永恒的、持久的。只要我们地理教师认真学习,不断实践,自觉反思,新的课程理念必将会为我们所用,地理学科的功能也必将会得到进一步的体现与发挥。

【参考文献】

构建地理高效课堂篇4

关键词: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8-045-1新课改要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能够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构建高效课堂,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改变传统的依靠教师学习的学习方式,形成自我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这里就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做些研究。

一、通过有效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把握程度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原有的知识水平,高效课堂教学要通过有效导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能够有效地通过旧知识,通过原有认识,学习新知识,不断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能积极探索,获得新的认识和发展。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积极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动的教学情境,情境中要融入学生熟悉的内容,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获得新的发展。比如,在教学《气象灾害》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导入,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一些与台风有关的影片,截取相关段落,为学生创造出一种生动真实的氛围,使学生能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使学生联想到一些与之有关的自然现象,这些都是学生的“旧知识”“旧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研究生活中遇到的恶劣天气,对于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影响和灾害,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气象灾害的认识,不断促进学生新知的形成,这对学生的有效学习,对于构建高效课堂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创新教学方式,构建高效课堂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构建高效课堂,作为教师要积极地努力,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要围绕教学内容和学生爱好,设计出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有效学习,获得发展。如果教师不进行教学创新,依然用一言堂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除了简单地识记一些知识之外,很难得到综合发展,这样高效课堂的构建只能是失败的。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教具,使教学能够化繁为简,使学生能有效领悟教学内容,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能够有效学习。比如,在教学“地壳中的矿物”的内容时,如果教师利用传统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就需要凭着自己的一张嘴把十几种岩石特性讲给学生听,这对教师而言是很辛苦的,对学生而言更辛苦,学生听得无趣,学的辛苦,想要进行相关识记更是难上加难。但如果教师可以把岩石的标本拿出来进行直观教具教学,学生可以亲自摸摸标本,感知岩石的色泽、晶粒大小,岩石的硬度,学生在直接的接触中,就能有效掌握常见岩石的性质特点,这样,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相关知识,同时,学生对岩石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

再比如,教师也可以通过利用生活中的问题,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把所学知识融入到问题情境之中,引导学生思考,研究,促进学生积极的解决问题,学习知识,这对于学生的思维的发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也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在教学“太阳高度角”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一改传统的知识讲授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一些杂货铺在门口会放一把遮阳伞,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下,遮阳伞向外延伸多少最合适,遮阳效果最好?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一户农民要种植大棚蔬菜,问两个塑料大棚之间的距离多少最合适,能够保证蔬菜一年四季都有良好的的采光?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学生的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很高,学生需要学习有关大阳光、太阳角度的知识,学生需要研究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对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提升都有积极的作用。

其实,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的方法有很多,教师需要敢于创新,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成功构建高效课堂。

三、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构建民主和谐课堂气氛对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知识,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作用,要认真打好情感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快乐学习。

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种交流的过程,其中既有知识的交流,也应该有情感的交流。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不断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亲密的师生关系,赢得学生信任和尊重,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要用爱与学生相处,要不断地激励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缓解教学中的紧张气氛,不断为学生创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学习紧张情绪,才能使学生轻装上阵,调动潜能,获得有效的发展。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构建高效课堂,使学生能够在地理学习中不断学习知识,提高认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切实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教育才是时代所需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参考文献]

构建地理高效课堂篇5

关键词:高中地理师生互动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课堂,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而这正指出了“教学的本质是一个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通过对话交往与沟通中共同创造的活动。”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加强互动,促进动态生成,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人文性,让学生可以持续发展。[1]

教学中最主要的人际互动就是师生互动,可以说师生互动对于课堂教学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教师要做到的就是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做到因势导利,给学生创造认识、思考、质疑等活动的机会,加强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交流,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师生互动的课堂教育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环境中,在互动中共同发展。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师生情感互动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互动产生的依据,只有这样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师生双方以对话、平等、包容的关系相处,让课堂氛围达到和谐、融洽,教学相长。[2]

1.树立正确学生观

第一,相信学生。每个学生都巨大的发展潜力,课堂互动中教师不能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要相信和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互动。第二,要做到尊重和热爱学生,这是教育能够取得成功的前提。第三,要了解和研究学生,熟悉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与学生建立一种合作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与他们是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的。第三,做到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与学生平易相处,不仅有教与学的严肃、紧张,也有师生快乐的相处,在这样融洽的心理氛围中更能促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激发,智慧得以升华。

2.创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想交流的过程,要想实现和谐互动,教师必须要为学生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正如“亲其师,信其道。”被学生喜欢的教师,也更能激发出学生潜能。

二、走进学生,了解学情

高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发展的青年初期,其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其思维的系统性、独立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上。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渐渐的学会了逻辑加工的思维方法,在认知活动中他们更喜欢去探究事物的根源,也敢于去探索,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他们也愿意接受有理论、有说服力的论断,正是由于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得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成为了可能和需要。然而要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必须要走进学生,熟悉学生,真实的掌握学生的学情,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设计的时候,从学生的实际情感出发,适当的增减教学内容,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地理事件,设计难易适宜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从而实现课堂的动态生成。

三、丰富教学方法,教法合宜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的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互动中,积极的去生成。如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情境式教学,让学生展示个性;通过启发式教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互动的碰撞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运用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充分的进行互动交流,促使互动生成。

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积极探究,加强课堂互动。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的本源在于问题情境,而且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一个好的问题,往往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求动机,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因此,通过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探究和解决的状态下,让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的地理方法去解决新问题。在鲜活、多样学习环境的刺激下,学生交流的话题增多了,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更能促使学生的思路大开,促使互动发生。

总之,课堂师生互动本就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而有效教学离不开课堂有效的师生互动,然而要想更好的实现师生互动,仍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发现、研究,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构建地理高效课堂篇6

关键词:地理课堂;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高效地理课堂是指在老师引导下,全体学生自主参与,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地理课堂学习任务,从而促使学生地理能力最大化发展的地理课堂活动。高效地理课堂是我们追求的教学境界,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高效地理课堂的构建谈几点策略。

一、从学习目标的升华中构建高效地理课堂

学习目标是引领学习的灵魂。在设定学习目标时,不能只满足于问题的解答,应立足于人的发展,通过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思辨问题,让学生探索,这既能体现学生的认识活动,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格素养。例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山西省为例》的教学中,在完成了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条件的教学之后,可设计“根据材料,尝试评价庆阳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并提出加强陇东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这样的探究问题,学生在合作、探究问题中不仅可以知道家乡的煤炭资源在全国能源分布中的地位,更能了解到加强陇东能源基地建设存在的难题,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学好知识,将来投身到庆阳能源资源的开发中去,把庆阳打造成“西部能源之都”。这样的问题设计,无疑使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升华到了雕塑人、培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

二、从学习内容的拓展中构建高效地理课堂

以学生为本,研究学习内容,跳出教材,结合当地生产实践,开拓学生视野,也是高效课堂实践中的大胆尝试。如,在“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中,课堂上学生首先自主学习,知道季风水田农业的地理分布和生产特点,再结合读图归纳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一般方法,最后,可设计探究题目:“从自然、社会条件等方面解释陇东小麦产区的区位优势”,对课本知识进行拓展,学生从课本的案例中跳出来,回到身边的生产中,学习内容丰富了,也实现了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课改理念。

三、从教学情境的预设上构建高效地理课堂

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出发点,联系生活学地理,营造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充满着地理问题的种种奥妙,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课堂探索。如,在教学“应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时,创设这样一种情境:某同学家夏季从房地产公司买了一套底层的商品房,看房时房间的光线还好。过半年入住却发现房间里阳光照射不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讨论后他们知道楼房底层要获得太阳光照,关键在于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和影长,从而确定楼距。这个源自生活的地理问题是从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挖掘的学习情境资源。

四、从教材整合中构建高效地理课堂

课堂上可以按照课文的前后顺序指导学生学习,但有时打破常规,进行重新整合,往往能使学习过程出现意想不到的新意。例如,在《河流地貌的发育》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学习聚落密度与河流地貌的关系,得出“河流中下游地区聚落的密度大,上游地区聚落密度小”的结论,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有这样的分布特点?”接着引导学生从河流地貌的角度来分析,最后对形成这些地貌的原因进行探究,完成本节课的学习。这样整合教材,打破了教材先学河流地貌,后学河流地貌与聚落分布的关系的顺序,让学生带着疑问追溯原因,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学习效果非常好。

构建地理高效课堂篇7

关键词:新课改;高效课堂;生活情境;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0-014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0.92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滔滔不绝的知识讲授者,而是融入到了学生中,和他们共同探究地理教材中的知识,分析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参与下,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把教师当成了自己学习的榜样,通过努力探究和深入思考来提高自己的地理综合素质。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获得较高的效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在探究教材内容时,能从图片和地图中获得更多的有用信息,促进他们探究效率的提高。

一、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教材中包括很多抽象的知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采用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学重难点时,教师对这些知识进行详细的分析,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在缺乏思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的都是死知识,他们不具备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要深入探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逐步深入地探究地理知识。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积极地进行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他们能灵活地调取已经掌握的地理知识,分析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在学生进行思考探究时,教师的指导对他们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的点拨和启发能拓宽他们的思路,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掌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使地理教学在师生的积极互动下高效进行。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加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地理教材中的很多知识都和生活相联系,在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分析地理知识,探究地理现象,能有效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把理论知识和生活相结合,能拉近学生和地理学科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已经掌握的地理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摆脱了学习死知识的被动学习状态,积极地投入到地理学习中,通过思考和探究来促进他们地理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地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经常发生地震区域的地质情况,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同时,还可以让他们通过网络和书籍查阅世界各地与我国地震地带相似地质情况的区域。通过引导和拓展,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他们通过探究,深刻地掌握了地震发生的原因,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就感,有利于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来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三、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丰富课堂知识容量

高中地理教材中包括丰富的知识,涉及天文、地理、人文、景观等。要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仅仅靠他们的自主探究很难实现。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把这些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转化成直观的影像,在让学生探究过程中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让他们在有限的学习时间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

在设计教学课件时,教师要灵活地根据教材内容选择素材,通过精心设计,把这些内容集合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图片、视频等内容,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下进行学习,更容易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让他们跟随多媒体的引导进行深入探究和思考,有效掌握教材中的重难点。多媒体具有知识再现的功能,通过教学信息的反馈,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进行重复播放,使学生有效掌握这些内容,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四、开展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能让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和分析。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他们根据新知识来调取已经掌握的知识,在探究、分析、运用知识、理解、运用的过程中提高地理综合能力。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方式不再是被动的记忆,而是进行主动思考和分析,使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获得不断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效率,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些探究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逐步深入的思考,通过思维的深入和发散,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在问题引导下的探究学习方式中,学生不仅能有效掌握这些知识,还能提高他们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学生地理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五、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新课程注重“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教学原则,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力争改变过去“一言堂”的局面,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合作、探究式学习,努力做到转变自己角色与地位,由过去课堂上的权威变为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朋友、指导者。

构建地理高效课堂篇8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3-0081-02

地理是初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长期受升学教育观念的影响,初中地理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非中考科目、教学课时有限、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总体效率低下等方面。要更好地践行新课程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我们就必须立足现实,从强化教学设计,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入手,诱发学生思维和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共鸣,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显著提升。

一、结合学生实际,合理优化教学内容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诚然,教材内容并不等于教学内容,统编的教材并不完全适合所有的学生。要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精神,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反复研读、感悟、领会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抓住主干地理知识,根据任教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思维习惯,结合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经验,围绕地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合理的教材整合,实现对教材的“再加工”、“再创造”。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以教材为基础,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做到“不只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确保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示范性和针对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例如,对于“地图上的方向”这一教学内容,我们把物理中的参考系融入其中,让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地图上东南西北的概念,明确了地理方位的相对属性。

二、开展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取得教学的成功,关键的要素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展现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必须对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变革,努力创设与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相对应的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使相对静态的地理知识呈现出灵性和美感,以此触动学生的兴奋点,促进学生对地理的认知逐步由好奇升华为兴趣,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对于“欧洲西部”的教学内容,学生由于少有接触,仅凭教师对教材的机械描述,很难引发学生的认知同感,造成课堂教学的枯燥、僵化。为此,我们以多媒体资料片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一边听着动人的音乐,一边欣赏着风光旖旎的西欧诸国的山川河流。绚丽多彩、动感十足的视频资料将原本略显沉闷的课堂教学烘托得充满活力与精彩,从而有效深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激活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心理取向,更加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引导合作探究,促进学习方式转变

新课程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学生个性发展,倡导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学习方式。所以,初中地理教学设计应该把“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合作探究,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本着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的原则,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能引发共鸣的探索问题,引导学生就此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不同观点的交锋,形成锐意创新、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学会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习地理,在能动的参与和探究中自主获取地理知识。比如教学“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时,我们就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设置了如下探究问题:①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②为什么南极比北极更寒冷?③为什么把南极地区称为“天然实验室”?④南极大陆地下有丰富的煤说明了什么?组织学生对这些教学问题展开合作探究,就自然地将“讲堂”变成了“学堂”,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学生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求知,在“探究”中创新,既促进了地理新知识的增长,又切实体现了新课程“问题是教学的开端、主线和归宿”的教学理念。

四、运用激励评价,愉悦学生情感体验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初中地理新课程教材增加了形成性评价的内容,开创了学生学习评价的新篇章。我们应该明确学生是活生生的、富有个性、不断发展的个体,他们的内心深处总是期待着老师能给他一份肯定、一个鼓励。所以,我们要在初中地理教学设计过程中,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课程学习特点建立重视发展、淡化甄别和选拔的科学评价方式。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既要关注学生地理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地理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要用欣赏的心态看待每个学生,以褒扬和激励为基本原则,从多个角度做出有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让自己的评价贴近学生的心灵,愉悦学生自信学习地理的情感体验。当激励性评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增添了学生扬帆启航的信心和勇气时,学生学习的灵感自然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在轻松的心理状态下,他们更积极大胆地活跃于地理课堂,确保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就必须在教学设计中融汇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弘扬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在高效的课堂学习中提高地理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汤成文.试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3).

构建地理高效课堂篇9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优化课堂教学;导入;重视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249-01

衡量课堂高效,一看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和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增长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获得的。下面笔者将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构建高效地理课堂教学。

1.做好课前备课工作

课前备课工作对于构建高效课堂很重要,教师不仅要认真研读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的重难点,备好课,更应该备好学生。不同程度的班级备不一样的课,同一个班级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备课。此外,给学生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如初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地理知识,如果没有做有效的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课堂效果就难以实现了。因此,学生认真地做了课前预习,然后带着问题和良好的心理优势进入课堂,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会发挥出来。

2.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2.1做好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良好的导入会对课堂教学的成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良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把他们引入探索知识奥秘的境界,为后面各环节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导入的方式有多种,在地理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常用的方法有:联想导入、故事导入、教具导入和提问导入等。例如:学习"地球仪"的有关知识时,可以用联想导入,先让学生猜谜语:"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别看它的个子小,载着大河和高山。"当学生猜出谜底是"地球仪"后,教师可提出问题:①地球仪是依据什么标准制作出来的?②它有哪些基本的点和线?③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和名称如何在地球仪上表示出来?这样就把地球仪及其有关知识的课题导入了。教具导入是利用直观教具导入新课,初中低年级的学生,其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太强,教师很有必要引导他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水平,而教具的应用,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学生对直观教具非常感兴趣,一幅挂图,一张投影片,一个模型,都能引起学生的惊奇、感叹。因此,利用教具导入,能从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富有吸引力的直观现象,从而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用提问导入,如讲解初一《世界人口问题》时,可以先出示漫画《苦难的母亲》,提出问题:①这个"母亲"是谁?地球――我们人类的"母亲"为何遭受苦难?②为何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数量多会给"母亲"带来苦难?③我们如何使"母亲"摆脱苦难?问题导入,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会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所学的新课中,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2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针对地理学科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本人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⑴手势法:如初中教学中让学生用自己的拳头做模型,来认识山脊和山谷;用自己的手掌来记忆亚洲的地形和河流的流向。在高中教学中让学生用左右手手势来表示南北半球物体水平运动的偏向规律、气旋和反气旋、水平气流和中心垂直气流的运动规律等。⑵口诀法:在讲解日本国特点的时候,可以把它的特点编成"人多地少,平原小;火山地震,灾害多;"用"高高低低"四字口诀来判断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的凹凸形状与高低气压的分布,同时也可以用此口诀来判断南北半球等温线的弯曲形状与气温高低的关系。⑶谐音、诗句法:此方法在地理知识记忆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地壳中的主要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可用"洋闺女贴给哪家美"的句子记忆等。⑷图像法: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但学生对地图应用能力较薄弱,教师要多指导学生看图、识图、绘图、用图,并尽可能使地理知识图像化,做到化文为图、图文结合。⑸数理结合法:运用数学和物理学的方法定性和定量分析地理现象和规律,如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黄赤交角时用到几何学的知识,分析月球和太阳表面重力加速度时用到物理上的万有引力知识等。⑹实地考察法:到野外实地观察课本上所讲授的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等。凡此种种,都是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活读书",并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技能,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2.3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辩论、讨论、座谈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内容的讨论,在分析、探讨中形成竞争交流机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他人的见解,例如:在学习"日本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时,通过阅读图、内容,引导学生讨论:①日本是许多重要资源的缺乏国,为什么会有发达的钢铁、汽车、化学、纺织业?②日本利用什么优越的自然条件进口原料来发展工业?③为什么日本的工业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④日本采取什么方法使其经济得到高速发展?这样循序渐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和谐的气氛中掌握重点,获取知识。这样的做法可以步步引导学生进入高度思维状态,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例如:在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时,通过座谈的形式,让学生探讨我国的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出现的危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让全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把学生引导到自主学习的轨道上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采取"自我评价方式,进行自我对话";让学生在体验中深化认识,自主发展。因为只有学生真心感悟和亲身体验到的知识,才能最终沉淀到他们内心深处。每个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有不同的收获,而且会体验到学习新知识的乐趣,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课后作业布置要有梯度

课后家庭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复习。高效的课堂离不开作业对知识的巩固与复习。对于高中学生教师应该布置自主性强的拓展性作业,也可以布置实践性作业。对初中学生布置一些简单易理解的作业,同一个班级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布置有梯度的作业。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通过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践,可以有效推进教学研究工作,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构建地理高效课堂篇10

[关键词]教学方法高效课堂探究学讲直观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119

高效课堂是各任课教师都努力想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新课改下的高效课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效率最大化,还包括效益最大化。也就是说,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课堂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地理知识,使学生学习必备的地理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地理教师,我们要选择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确保高效地理课堂顺利实现。本文以几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为例对如何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进行论述,以确保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

一、探究教学法的应用

探究教学法是指让学生在问题思考、探究中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确保高效课堂顺利实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要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这样一来是要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突破课堂重难点,二来是为了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对学生健全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确保高效地理课堂顺利实现。

例如,在教学《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以洪灾为例》时,由于本节课的知识与日常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灵活应用能力,也为了确保课程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引导学生对下面几个问题进行了探究思考,即:①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洪灾?②为什么我国会频频发生洪灾?③自然灾害对人类会造成哪些危害?④对暴雨洪涝灾害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什么?⑤怎样做能够防止洪灾的发生?……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这样的自主思考问题的过程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且,也能帮助学生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的同时,素质水平也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学讲教学法的应用

学讲教学法是指让学生在自主先学、小组交流讨论、质疑拓展以及总结思考的一系列活动中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鼓励学生多交流,为高效地理课堂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时,我选择的是学讲教学法,首先,在预习环节,组织学生借助网络资源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兴起,并引导学生带着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同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过程是怎样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是什么?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展示自己的交流成果,比如,有学生说: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是由于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还有学生说: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等等。之后,我再一次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质疑,组织学生自由思考:改革开放前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最后,引导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以巩固所学内容。

如: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密切相关的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历史基础好B.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改革开放促进它的城市化C.港澳经济的辐射促进了该地区城市化的进程D.城市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组织学生完成上面的几道练习题,以巩固学生前面改革阶段所学的内容,确保高效课堂顺利实现。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还要讲,要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表达出来,这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综合素质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施学讲教学法时,我们要相信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高效地理课堂的主体。

三、直观教学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