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十篇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十篇

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58:12

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篇1

关键词:甘肃;农村;区域经济;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048-2

1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为了支持西部地区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和《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计划》的出台、《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等文件均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规划与支持,可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甘肃省围绕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使得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甘肃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经济发展一直是影响全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如何进一步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2.1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2.1.1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

2.1.1.1土地资源丰富

甘肃的土地资源丰富。全省土地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七位,人均占有土地量居全国第五位。

2.1.1.2水利资源丰富

无论发展农业还是工业,水资源都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水资源分布决定着土地开发整理的模式及工业的发展。甘肃省水能理论总蕴藏量为1724万千瓦,居全国第十位,可装机总容量为1069万千瓦(已装机265.2万千瓦)。

2.1.1.3动植物资源丰富

甘肃省地形狭长,省域跨度大,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其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省内现有森林总面积382.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3.42%。树种繁多,主要有冷杉、云杉、栎类以及华山松、桦类等。甘肃省草场以天然草场为主,主要分布在海拔2400---4200米之间气候高寒阴湿的甘南草原、马衔山、祁连山等地。

甘肃境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共有650多种,其中有90多种属于部级珍稀动物,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地包括成县、文县、康县、武都、两当、天水等。文县让水河、丹堡一带,已列为全国第十三号自然保护区。甘肃是全国药材主产区之一,现有药材品种9500多种,居全国第二位。马铃薯、啤酒大麦等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位,肉用羊、食用百合、酿酒葡萄、啤酒花等产量位居全国前五位。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全国首屈一指的马铃薯生加工基地、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啤酒大麦啤酒花生产加工基地、肉用羔羊基地、高原夏菜基地等,为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1.1.4气候条件

甘肃省气候干燥,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年日照时数为1700-3300小时,自东南向西北增多。

甘肃省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灾情也比较严重。可以根据甘肃省气候资源的分布状况,开展气候资源的分区规划,并根据各区的气候特点,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为甘肃省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1.1.5财政投入

甘肃省实际利用内资也由第三产业不断向第二产业集中,就固定资产投资来讲,第一产业实际利用内资占全部实际利用内资的比重由2005年的3.2%上升为2010年的5.2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率非常低。

2.1.2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最常用的一种企业内外部环境条件战略因素综合分析方法,他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安德鲁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把战略构成分为制定与实施两大部分,在战略制定过程中,要用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组织内部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的机会与威胁的相互制约因素,并主张利用自己的优势和机遇来克服自身的劣势和威胁,从而实现组织的发展。虽然Swot分析法经常应用于营销学领域,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开始把他应用于社会领域。因为农业是一个独立行业,可以与其他行业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也自成系统,因此,Swot分析法也适用于甘肃省农业发展的研究。

2.2制约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2.2.1自主创新意识薄弱。作为欠发达省份,农村的体制和机制与发达农业省份趋同化的现象比较突出。学习和借鉴农业发达省份成功经验的深度不够,自我探索的能力不足,自主创新意识不够,等政策、等财力支持的现象比较突出。

2.2.2人力资源支撑体系不够完善。甘肃省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源支撑体系的不完善,造成在农业技术普及过程中的技术吸收能力、学习能力、操作能力等能力明显不足。引进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难以与相关产业技术和劳动力进行合力匹配,使一些技术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本省难以实现其市场扩张的目标,弱化了技术的驱动效应。

2.2.3对外开放的体制和机制不够灵活。一些地方只重视招商引资,而招商引资的后续管理和服务机制不够完善。在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市场容量小、各类人才缺乏的前提下,甘肃省必须进一步加大政府职能转变的力度,形成足够灵活的对外开放的体制和机制。

2.2.4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心理效应缺失。甘肃省长期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的状态,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和心态仍然存在。对外开放的社会心理效应的缺失,不但制约着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社会环境的形成,也影响着人们对改革开放的心理预期和参与的积极性。

2.2.5政府财政投入不能保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不能保证农村的发展需要。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所需要的财政资金严重缺乏。广大农民充满致富的愿望和信念,但是生产和发展资金严重匮乏已成为一大障碍性因素。

2.2.6农业结构单一,生产效率低下。甘肃属经济落后地区,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农民依靠土地为生,非农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偏低,农民的非农收入较少。多年来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不太明显,以粮为主的单一农业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其收入主渠道仍然来自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使农民不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3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结合上述分析结果,论文针对不同发展程度的农村经济,分别给出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我们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开展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与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业的产业融合;全方位提高农民素质等措施,完全可以实现我省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3.1大力推进产业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产业融合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产业融合改变了农业产业发展基础、产业之间关联、产业结构演变和产业组织形态。应积极促进科技创新,为农业产业融合提供先决条件和根本保障;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为农业融合构建良好的信息平台;充分利用产业融合的扩散、渗透与诱导作用,推动农业的结构转换和升级;转变政府观念与职能,构建并发展融合型农业体系,同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3.1.1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在农业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产品的制造流程和空间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农产品价值链的拆分与重组特征明显。高新技术在农产品中的大量应用使得产业技术之间相互渗透和交叉,产品加工环节增多,大大延长了产品价值琏,价值琏的增值环节越来越多。在价值琏重组方面,产业融合的作用更是明显。产业融合导致农业内部各子产业之间渗透交叉与重组,从而形成导致农业价值琏重组,甚至创造出全新的价值琏。生态农庄、生物产业就是明证。

3.1.2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是带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根据统计,我国目前流通成本占商品价格的50%左右,零售商的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20%以上。产品从生产到销往用户手中,95%的时间损耗在储存、装卸、等待加工和运输方面,而同时物流费用平均占到总成本的50%。因此,将现代物流产业与农业更好的融合起来,对农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通过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农业物流投融资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业物流保险体系,对农业物流中的运输、仓储、配送等风险进行承保,并针对不同的标的和风险,开发出多样化的保险合同菜单;进一步发展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

3.1.3大力推进农家乐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与现代农业,在时代特征、业态特征、功能特征上都具有一致性。从目前而言,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已成为我国新时期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和谐的一个新举措。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引导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增收致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城乡统筹,实现协调发展。

3.2全方位提高农民素质

加强农民社会主义道德观和荣辱观教育,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用崇高的信仰、远大的理想来教育广大农民群众,用正确的思想、科学的理论来武装他们的头脑,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加强农村教育投资,改善农村教育结构,为农民素质的提高奠定一个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强农民操作技能认证制度的创新与建设,为农民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

3.3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健全农业保障的机制

做大农业龙头企业,以企业集群发展带动区域农业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全力推进标准化生产;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国家财政对遭受风险农户的救济力度;树立科技兴农意识,在政策制定上,真正把发展高科技农业摆在重要位置,为高科技农业的发展指出方向。

参考文献

[1]丁越华.当代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评述[J].开发研究,2012,(2):74—79.

[2]项继权.当前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政策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09,(1):30—35.

[3]张蕾,蔡志坚,牛利民.低碳经济与我国农村发展[J].生态经济,2010,(9):73—76.

[4]李忠斌,张婷婷.关于民族地区农村工业化发展问题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8,(3):116—121.

[5]李周.改革以来的中国农村发展[J].财贸经济,2008,(11):82—127.

[6]刘洁.典型农村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7,(专):57—62.

[7]谢延文.论我国农村发展路径[J].特区经济,2007,(10):142—143.

[8]闫永,刘志峰,韩玉勇.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模式)生态农庄[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717—9718.

[9]刘玉琼,艾大兵.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路径反思[J].农业经济,2010,(9):27—28.

[10]曾国平,罗航艳,曹跃群.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计量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9):100—102.

[11]赵峰.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制约及发展方略[J].农村经济,2007,(12):45—47.

[12]方华,赵海,徐雪高.2009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综述[J].红旗文稿,2009,(24):8—10.

[13]陈玉福,刘彦随,龙花楼,王介勇.苏南地区农村发展进程及其动力机制——以苏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0,(1):123—128.

作者简介:李含宝(1982—),男,汉族,甘肃华池人,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9级农村与区域经济发展专业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篇2

【关键词】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宏观调控

环渤海区域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环渤海地区处于日渐活跃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主要出海口和对外交往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作为中国北方核心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环渤海地区具备良好的基础,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组合优势尤为突出,同时环渤海地区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海洋经济”和“大陆经济”的连接枢纽,强大的创新能力、发达的金融业也使这里成为外商在北方投资最密集的地区。全球80多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其中40%以上设在北京;而天津拥有的外商投资企业有1万余家;大连的外资企业数量和质量在全国达到一流。环渤海地区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经济区。①

环渤海地区已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国第三个大规模区域制造中心。环渤海地区在保持了诸如钢铁、原油、原盐等传统的资源依托型产品优势,同时新兴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也发展迅猛。环渤海区域经济已进入到一个跨越式发展期,未来环渤海经济在全国经济中的比重会进一步增大,渤海区域沿海经济走廊相互协作的逐步深入,环渤海5省市提速发展的态势将会进一步明显。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加速时期,由此带动的重化工业加速发展也将为“环渤海经济圈”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环渤海地区未来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从一定意义上说,环渤海经济圈是保证中国政治和经济稳定的核心地区,是“三北”地区发展的引擎,是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前沿,它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日益显现。但随着渤海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区域间各级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如何界定和发挥政府职能已成为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高层次的区域协调机制,消除地方保护,促进区域“共同市场”的形成

二战后,随着区域合作组织如欧盟、美加墨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盟、非盟等等成立与发展,国际间这种经济合作组织已经迅速得以发展,且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影响。根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库尔・奥尔森有关国际上区域集团引起的“管辖权统一”的理论,“管辖权统一”对各种特殊利益集团是一种制约,它极大地减少了贸易壁垒的长度,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增长。奥尔森指出:“由于在相互独立的国家之间实行了自由贸易,就不能通过任何方式再利用政府的强制权利来加强卡特尔组织所需要的对产出的限制了。同时,也没有任何方式在所有国家中间再去建立维护特殊利益集团利益的法律,因为并没有任何共同的政府存在。”②奥尔森所谓的“管辖权统一”就是指国家间经济合作制度。“管辖权统一”理论不仅适用于国际间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同样也适用于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中各省市之间的合作。

(一)进一步发挥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的作用,加大区域间政府的合作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深的前提下,加强区域联合发展已成为环渤海各省市的共识。目前,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以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系会为代表的协调机制。③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通过20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和不懈努力,为环渤海区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环渤海乃至全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2004年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系会通过了《2•12廊坊共识》、《5•21北京建议》、《6•26廊坊框架》,第一次将环渤海的发展与东北亚的发展结合起来,第一次建立了官、学、商共同参与的政府推动、市场驱动的对话磋商机制,第一次实现了环渤海地区领导人联手打造中国第三增长极的“全家福”;2008年联席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推进环渤海区域合作的天津倡议》确定了环渤海区域合作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给环渤海区域合作带来崭新的工作局面。

自联席会第十二次会议以来,各成员市围绕《推进环渤海区域合作天津倡议》和工作议案狠抓落实,环渤海区域合作不断扩大,经贸交流日趋活跃,合作成果日益显著,科技、交通、旅游、环保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合作机制更加完善和健全。同时,还分别成立环渤海区域环保合作网络组织、环渤海区域口岸合作组织、环渤海区域人才协作联盟。会议期间还举行了环渤海地区项目合作签约仪式,集中签订了16个合作项目,合作金额达182.69亿元。

(二)加强政府协调机制,逐步建立统一有效的权威性区域协调机构

政府要在环渤海城市群中发挥协调作用,逐步由低层次松散型到高层次紧密型的环渤海区域性协调机构,作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本着共同发展的目的制定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综合安排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金融、资源开发等内容,协调解决区域联合的重大事项,制定区域协同发展的政策,推进区域合作的进程,最终形成一个有效的统一指挥与协调权威性机构,以利于形成统一协调的行动。因此,各级政府应建立政府协作、区域合作市场中介组织参与等法律制度,保证在区域横向合作活动中,政府逐步实现从全能型政府转变为有限型政府、从审批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从高成本型政府转变为高效率型政府、从传统型政府转变为现代型政府的职能转变。

为了协调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保证区域横向合作计划的有效实施,各级政府还可以考虑成立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构或区域性的经济协调专业职能机构,负责区域经济开发的统筹、协调和监督。同时为发挥区域经济发展中社会力量的作用,鼓励建立区域性联合经济自治组织,协调区域内各类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区域性联合经济自治组织应由区域内各类企业自愿参与,代表区域内企业的共同利益,反映企业的共同要求和愿望,沟通政府与企业的联系,加强行业的内部协作关系,搞好区域内企业的自身管理,促进区域性各类企业的共同发展。

此外,为适应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渤海区域间政府应在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市长联系会作用的基础上,有步骤、分阶段地建立环渤海区域间协调机制,包括社会团体、高等院校及学术机构、行业协会等之间各种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多元化的区域合作机制体系。还可以针对区域经济联合的具体合作内容成立相关专题工作组,协调区域合作中的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冲突问题,以谋求共同发展的目标。

区域间各级政府多层次的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走向成功的关键。目前,环渤海区域发展的种种制约和障碍清楚地表明,区域内各省市间迫切需要一定程度上的“管辖权统一”,以消除地方壁垒,减小对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制约,促进区域“共同市场”的顺利形成。各级政府应当把握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从提高区域间联合紧密度、健全统一的市场机制、建立交流合作长效机制、提升区域合作层次等方面入手,通过组建环渤海企业合作促进会,从深层次上推动了区域合作的发展。

二、充分利用环渤海的科技资源优势,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利用,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竞争力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科技力量最强大的地区,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环渤海经济圈已经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电子、汽车、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各具特色的产业带开始形成。北京有中国最大的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科研、贸易、生产基地,集中了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的优秀人才;天津开发区已成长为环渤海沿海经济活跃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it制造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电子通讯设备、液晶显示器等生产基地;各级政府应当结合本地的实际,充分利用环渤海区域的强大科技资源优势,制订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的相关规定,鼓励本地企业创造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进而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

各地政府应推动和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重大科研课题的联合攻关,加快建立区域科技项目合作机制和成果转化平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并且,结合本地实际,对与外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重大科研课题合作研发的当事人给予各种优惠和扶持政策,包括提供资金资助、给予物质奖励、优先职称评定和聘用等方面,以此发展研发机构,建立科技服务体系,培育自主品牌,提高技术研发转化能力。应建立健全人才合作交流机制和区域性人才市场,完善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区域内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鼓励和保障人力资源在区域间合理流动,各地政府应该对流动人才的户籍迁移、社会保障、子女的入学入托等问题给予当地居民同样待遇。充分利用本地区高科技人员集中的优势,进一步发展跨区域、跨国际的科工贸、科工农等多种形式的联合体,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

政府可以采取适当优惠扶持鼓励建立区域内技术市场,完善持续激励自主创新和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体现技术参与收益分配的制度,加大鼓励区域间技术服务优惠政策的力度,对科技中介机构开展区域间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给予税收扶持;加强区域技术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技术市场公共服务能力,大力推进技术市场的信息化建设,结合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建立面向社会、辐射全国的技术交易服务平台,支持区域性技术交易网络的建设。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口岸最集中的地区,是最大的粮食、煤炭、原油等进出口物资中转基地。要充分发挥本地区港口群的优势,扩大国内外经济联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尽快实现与国际市场对接,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联合发展,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

三、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制订区域宏观调控法律规范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区域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区域间各省市产业结构不合理、不正当竞争、地区保护和市场条块分割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环渤海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要打破行政和市场壁垒,充分发挥市场的功能,则必须依赖政府的宏观调控。美国为了解决区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不平衡,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注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并制定了相应的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法律规范。为了对落后地区进行治理开发和促进经济发展,美国分别于1933年通过了《麻梭浅滩与田纳西流域开发法》、1961年颁布《地区再开发法》、1965年《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法》等一系列法案,并成立了相应的机构,负责领导、组织管理和规划落后地区的开发与经济发展。这些立法举措,一方面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各级主体的行为提供了法律规范,同时也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协调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协调机制。④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并注重依靠法律制度来保证其实施,这是美、日等发达国家发展区域经济的主要措施,这一成功经验,也完全适用于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制度的完善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并且,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基本性宏观调控立法还处于空白。由于没有统一的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基本法,从而也使得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制度难以建立,也就无法更好地发挥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尽快制订宏观调控基本法是极其必要的。但在没有基本法的前提下,环渤海区域各省市政府也应积极探讨制订相关的法律性文件,予以促进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目前,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实行联席会议制度,自2004年以来,环渤海经济合作联席会议通过了《廊坊共识》、《北京倡议》、《环渤海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即《廊坊框架》),以及《中国北方环渤海11城市旅游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环渤海信息产业合作框架协议》等专门性文件。这些文件就其性质来看,都是政府间的协议,属于行政契约,而不是法律性文件;就其内容来看,大多是一些原则性规定,以及各省市政府间一种意向或共识,对于经济合作协调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并不多,且缺乏相应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的规定。对于文件相关的解释、合作争议的解决、违约责任的承担等问题都没有具体的规定,这种缺乏法律强制机制和实施机制的区域经济合作不具有稳定性,也就无法起到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作用。因此,环渤海区域政府应当积极探索,本着合作的精神与共同发展的目的,达成具有相应法律效力的区域性法律规范文件,这样,才能真正保证环渤海区域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四、建立并完善环渤海区域性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的法律制度,促进公平竞争秩序的形成

一个区域性共同市场的形成,依赖于一个区域层次乃至全国层次的健全完善的公平竞争的制度。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其内在要求是确保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和市场竞争上上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规则;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要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各省市政府应当制订适合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统一制度和政策,加强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环渤海区域各省市政府要从区域大局出发,修改、制订或逐步取消妨碍区域市场一体化形成的相关制度与政策,在税收优惠、招商引资、资金扶持以及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政策上力争统一协调,保证区域内各类市场主体享受同等待遇;同时,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环渤海地区交通网络、信息网络的投资,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各地改善市场竞争环境,引导、扶持和重视私有经济的发展,繁荣市场经济,增加环渤海经济圈的竞争力。

注释:

①2010-2015年环渤海经济区产业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②王昊.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思路[J].新视野,2009,4.

③周立群,舒萍.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建议[J].珠江经济,2008(7).

④赵颖.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法律机制的构建[J].河北法学,2009,9.

参考文献:

[1]周立群,舒萍.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建议[J].珠江经济,2008,7.

[2]王震,李宜良.环渤海区域经济促进政策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4.

[3]王昊.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思路[J].新视野,2009,4.

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篇3

一、影响**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税收问题

(一)税制结构层面的制约因素

部分税种的制度设计不合理,极大地制约了**北部湾经济区优势产业的做大做强,具体表现在:

1.增值税方面。目前,增值税试点改革至今仍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北部湾经济区内实行的还是“生产型”增值税,不利于**北部湾经济区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利于**北部湾经济区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也不利于培育中小企业的发展。

2.营业税方面。一是营业税起征点明显偏低。目前**北部湾经济区营业税起征点除保险营销员每月为3000元外,其余是执行最低标准,为每月1000元。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营业税起征点明显偏低。二是娱乐业营业税税率过高。三是对技术转让,无形资产、不动产转让取得的收入缺乏税收优惠支持,不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资源税方面。**的矿产、能源资源非常丰富,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但我国现行资源税法不利于**北部湾经济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财政优势。一是资源税税率过低,税率级距不合理,使得**北部湾经济区一方面低价输出农副产品、能源、原材料,另一方面又高价购进加工产品、制成品,承受了利润的“双向流失”。二是资源税计税依据不合理,税收优惠面窄幅度小,不利于资源综合利用和保护产业、朝阳产业的发展。三是资源税征收范围窄,仅对矿产品和盐类资源征税,收入规模小,税负偏轻,既不利于**北部湾经济区增加财政收入,也不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

4.所得税方面。在企业所得税方面,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但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一定的过渡期限,这种过渡性的政策存在内外差别,对内资企业还是不公平的。在个人所得税方面,现有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并没有体现对人力资本教育的支持,没有考虑科技人才教育投资成本的情况,没有实行税前足额扣除的优惠,不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北部湾经济区。

(二)税收政策层面的制约因素

1.区域性税收优惠对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不突出,不利于**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尽管新的企业所得税明确了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税收优惠体系,但在《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通知》中仍然继续保留了较多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规定,如对设在特区的企业等。这些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目前在**北部湾经济区基本都无法享受,对**北部湾经济区内的内外资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另外**北部湾经济区目前迫切需要发展交通、钢铁、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以及高科技产业,而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如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的产业倾斜度明显不够,弱化了税收杠杆在调节产业结构和实现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

2.税收优惠手段过于单一,优惠范围过于狭窄,不利于增强**北部湾经济区自主创新能力。现行税收优惠形式主要以降低税率、减税、免税、退税等直接减免优惠为主,而对于加速折旧、投资抵免、技术开发基金等间接优惠手段运用较少,这对于当前**北部湾经济区要率先和重点发展的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经营周期长的基础设施、能源交通、石化钢铁、高新技术等重大产业和项目的引导作用和效果就不够明显。同时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涉及面比较狭窄,涉及的优惠税种主要集中在企业所得税,其他税种的优惠政策则比较少。

3.现行部分税收优惠政策的优惠时限已不多,将会削弱**北部湾经济区的政策比较优势。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优惠期限是10年,现只剩3年,如不适当延长政策的执行时限,有可能使得**北部湾经济区现有的政策优势在与国内其他区域的横向比较中逐步受到削弱。而且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后,能享受按15%税率的企业在过了5年的过渡期以后也将恢复为法定税率。

4.涉外税收政策扶持力度不足,制约了**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内尚未设立保税港或保税物流园区等特殊的海关监管区,在一般进出口贸易和加工贸易上没有明显的政策比较优势,不利于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和加工制造基地。边境税收政策也与**北部湾经济区对外全面开放开发的新形势不适应。

(三)财税体制层面的制约因素

1.地方税立法权高度集中于中央,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作为刚刚起步的**北部湾经济区,尤其需要有自主性和灵活性更大的政策环境。但在目前这种高度集权的财税管理体制不利于针对北部湾经济区出台一些地方性的促进重点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不利于**北部湾经济区因地制宜地发挥当地的经济优势和资源优势,开辟新税源,增加财政收入。

2.地方税种结构不合理,主体税种不突出,不利于为**北部湾经济区提供稳定可靠的财力保障。由于我国目前省级以下分税制没有真正建立,地方税缺少名符其实的主体税种,因此**北部湾经济区缺乏对地方财力具有决定性影响且收入规模大、来源长期稳定的主要税源,特别是在**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不断加快的形势下,这种财力状况是难以满足基础设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对资金的巨大需要的。

3.现行财政体制按“基数法”进行税收返还和体制补助,不利于解决地区财力分配不均的问题,也不利于提高**北部湾经济区的财力水平。

(四)税收协调层面的制约因素

**北部湾经济区与国内外各区域经济之间的缺乏税收政策协调机制,影响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从国际层面看,**北部湾经济区与东盟国家之间缺乏税收政策协调机制。由于各个国家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的存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和现行税制差异的存在,影响了区域间的相互经济贸易。从国内层面看,**北部湾经济区与国内各经济区域成员之间缺乏税收利益协调机制。由于税收管辖权与税收归属权的背离,导致税收收入在辖区间转移,影响了区域内部、区域成员之间的税收利益公平分配。

二、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一)从财税体制层面上,要尽快建立完善省以下财税体制,增强地方财政实力,为**北部湾经济区财力的稳定增长提供体制保障

1.要适度下放地方税税收立法权和管理权。建议区别不同情况,经中央批准,适当下放地方税的一部分立法权和解释权,允许省级开征某些适合地区特定情况的税种,以及在一定范围内确定其税率的权力,以利于**北部湾经济区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及财化的需要对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税种履行开征或减免权,因地制宜地发挥当地的经济优势和资源优势,开辟新税源,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2.要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不断改革地方税制。要积极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解决好各级政府间的财权配置问题,加强地方税制的改革和完善,合理确定主体税种,构建以财产税、资源税等为主体税种的地方税制体系,从根本上扩大**北部湾经济区地方税的收入规模,增加地方财力总量,为经济区加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税源支撑和保障,最大限度地满足**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经济快速发展对资金的巨大需要。

3.要建立带扶持性税收返还财政架构。一是建议对中央税以及共享税的分成和返还比例进行适当调整,加大中央财政对**北部湾经济区的税收返还力度。可考虑将现有的增值税地方分享的比例由25%适当提高至30%或35%;将全额上缴中央的消费税改为中央与地方按一定比例分成的共享税;将企业所得税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收入归属的办法改为中央与地方分率计征的共享税,或者按现行所得税共享税办法在中央与地方进行分成。二是建议对在**北部湾经济区内跨区域生产经营的企业,优先试行在经营所在地全额或部分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做法,以确保跨地区经营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收入成为地方税收收入的组成部分。三是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解决**北部湾经济区财政支付困难的状况。

(二)从税制结构层面上,要对税收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为做大做强**北部湾经济区优势产业提供税收制度保障

1.增值税方面。一是建议请求国家比照东北和中部地区增值税转型的有关政策,尽快批准在**北部湾经济区推行增值税转型试点改革,更好地促进**北部湾经济区需要重点发展的石化、钢铁和铝加工、林浆纸、能源、电子与信息产品制造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有利于**北部湾经济区承接东部更多的产业转移,对拉动投资、鼓励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更新换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建议改革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办法,放宽一般纳税人的资格认定,尽量减少增值税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性歧视。

2.营业税方面。一是建议将**北部湾经济区域内营业税的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二是适当降低娱乐业营业税税率。三是对**北部湾经济区内技术转让,无形资产、不动产转让收入给予税收优惠。包括对单位和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收入,经自治区税务机关批准免征营业税;对无形资产、不动产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不征营业税,对其股权投资收入不征营业税等。

3.企业所得税方面。建议在贯彻好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不违背税法统一性的前提下,积极向国家和**政府争取提出以下税收优惠政策:一是要争取国家给予享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待遇,即对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按现行折旧年限不高于40%的比例缩短折旧年限;对受让无形资产的按现行摊销年限不高于40%的比例缩短摊销年限;调整职工教育经费的扣除规定,允许职工教育费用据实扣除。二是根据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五条,建议向国家争取对在**北部湾经济区注册、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在**北部湾经济区注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办企业,三年免征两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研制(含自行研制、联合研制)的高新技术成果转让取得的收益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三是根据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建议向**政府提出对区外企业和个人到**北部湾经济区独资或联营新办的企业,从生产经营之日起五年内免征地方企业所得税;对投资者将从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于该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作为资本投资开办其他企业,经营期不少于五年的,可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纳的地方企业所得税;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自治区科技主管部门认定后,自生产经营之日起五年免征三年减半征收地方企业所得税。

4.个人所得税方面。建议争取国家在北部湾经济区内实行吸引人才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提高费用扣除标准,对吸引人才的专门补贴予以免税;对技术人才在技术成果和服务方面的收入可比照稿酬所得,实行应纳所得税额减征的办法;适当扩大科技研究开发人员技术成果奖励的个人所得税的免税范围;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科技人员个人的有关奖励免征个人所得税。

5.资源税方面:要对现行资源税制度进行改革调整,引导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一是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对水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开征资源税,增加**北部湾经济区的税收收入,促进资源、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实行从价比例税率,适当提高税率水平,更好地运用税收杠杆调节资源级差收入,促进资源产品价格上升,缓解西部资源外流导致的利益外流,建立起较为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三是要适度给予地方政府在一定幅度内调整资源税税率的权力,使资源税成为调控区域内各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的重要手段。

(三)从税收政策层面上,要加大税收政策扶持力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1.要建立以产业优惠为主的税收优惠体系,增强产业发展的导向性作用,做大做强**北部湾经济区的优势产业。要逐步减少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形成一个以产业优惠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格局,突出产业性导向,同时辅以少量特殊的区域税收优惠(如民族贫困地区税收优惠政策),以体现对**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对于**北部湾经济区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能源和基础原材料工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以及机械、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以及产品出口企业等支柱产业应根据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向国家争取减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以引导资金向优势重点产业聚集,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结构。

2.要建立灵活多样的税收优惠手段,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是要实行以间接优惠为主的税收优惠,增加加速折旧、投资税收抵免、税前扣除、延迟纳税、亏损结转等优惠手段的运用,更好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投资诱导作用。对国家鼓励类产业和**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的产业和企业用于生产的机械、先进设备或专门用于研究开发的设备、设施年折旧率可达30%—40%;需要缩短折旧年限的可给予特别折旧,允许某些特殊企业不扣除残值计提折旧;技术开发费可据实计入成本,当年计入有困难的可在今后三年内分摊。对于技术开发费年增长10%以上的企业,还可以再按照实际发生额50%抵扣应税所得额。二是建议规定外来投资最低额度限制,对低于最低额度标准的投资不再给予税收优惠待遇。

3.要扩大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范围,适当延长部分优惠政策的执行时限,巩固**北部湾经济区税收政策的比较优势。一是扩大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的范围,降低政策准入门槛。将不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内的**北部湾经济区优势产业、支柱产业纳入优惠范围,同时适当降低《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中关于主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达到70%的比例限制,在税收上优先鼓励和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具有市场潜力和投资价值的重点产业发展。二是增加减免的税种和形式。要将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的税种由企业所得税扩大到其他税种,把亏损、微利等真正需要鼓励和扶持的企业纳入享受优惠的行业,特别要以中央税减免为主,突出国家对**北部湾经济区崛起的实际扶持。三是适当延长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优惠期限。建议国家把原定的享受优惠政策到2010年的时限再延长10年到20年,以吸引外来资金对**北部湾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等获利回收期较长的项目进行投入。四是建议对**北部湾经济区的企业应缴纳的地方分享部分的企业所得税,在“十二五”期间之前继续减征或者免征,以扶持和促进**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

4.改革完善涉外税收政策,促进**北部湾经济区的大开放大开发。一是建议争取国家尽快批准在钦州港设立保税港区,在南宁设立保税物流中心,同时赋予北海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的功能,并争取实施一系列特殊的进出口优惠政策和海关监管政策,使**北部湾经济区尽快的融入国际竞争。二是尽快调整完善各项边境贸易税收政策。建议国家适时提高边民互市贸易的免税额度,由目前的3000元提高至8000元。建议国家调整小额贸易的出口退税政策,适当放宽出口退税的范围,对按人民币结算的边境小额贸易出口,除国家限制出口的特殊商品外,可以享受国家的出口退税政策。同时将边贸进口货物的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改按法定税率全额征收,并将所得税款50%的比例返还**北部湾经济区专项用于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四)从税收协调层面上,要加强**北部湾经济区与国内外各区域经济之间的税收政策协调

1.从国际层面上,要注重加强**北部湾经济区与国际经济区域之间的税收协调。一是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多边国际税收协调体系,消除各种税收障碍,促进商品、资本、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二是要重点解决好**北部湾经济区与东盟国家的税收协调。在直接税方面,要积极主动地同东盟各国签订双边税收协定,利用税收协定来解决税收管辖权的划分和所得税双重征税等重大问题。在间接税方面,要统一协调最低税率,避免税收优惠的恶性竞争,逐步实现增值税、消费税等间接税在税基、税率上的一致,形成有利于区域间经济交流与合作的税收政策环境。三是要大力推进**北部湾经济区与东盟国家税收人员之间的跨国交流,条件成熟的还可逐步建立健全双边和多边的协商与对话工作机制,使各方能够在政府层面上就税收协调的一些重大原则问题经常交换意见和看法,推动各方在国际税收协调方面合作的顺利进行。

2.从国内层面看,要构建区域税收合作机制,推动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共赢。一是要加强区域税收利益协调,建立各区域之间税收收入归属争议协商解决机制。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实行法人所得税制,容易出现税收管辖权与税收归属权的背离问题。因此有必要尽快建立各区域之间税收收入归属争议协商解决机制,解决有税源区域无税收而无税源区域得税收的问题,防止**北部湾经济区等不发达地区的税收向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的不合理转移。二是要建立区域税收征管合作机制,共同打击区域偷逃避税犯罪活动,提升各成员的征管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税收优惠政策》,《四川财政》,2000年12期。

2.郭时伟:《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财会研究》,2004年3期。

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篇4

【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欧盟经验教训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ropeanUnion—eU)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communities)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欧盟至今已经进行了6次扩大,现拥有27个成员国,人口达4.8亿,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欧元,成为全球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欧盟的区域发展经验对于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欧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经验

1.完善的机构设置,为跨界治理提供制度基础

当今世界组织间网络合作的成功典范莫过于欧盟的区域合作。在纵向上,欧盟区域合作的组织体系形成了超国家、国家、跨境区域、地方等多个等级层次,实现了各个层次的权利平衡和利益表达机制的畅通。就横向看,欧盟的区域协调组织名目繁多,在整个区域合作政策的制定、执行和反馈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日益彰显出公共部门、私营机构与第三部门的“合力”作用。在这些组织群体中,区域协会、银行、利益团体、政策联盟、政党、公共舆论等形成几股重要的力量。这一系列区域合作的制度框架,形成了一套稳固的制度基础。

欧盟是一个“特殊政体”,一种远远超过国际组织,但又不符合联合国国家思想的政治体制。这一“特殊体制”显示了欧盟在协调跨界行政主体方面的能力,其能力是由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目标和工具以及执行政策目标和运用政策工具的组织形式所构成。欧盟共有5个主要机构,欧洲理事会、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其他重要机构还有欧盟审计院、欧洲中央银行、欧洲投资银行、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区域委员会、欧洲警察局和欧洲军备局等。

2.坚实的法律基础,保证了合作组织与政策工具的合法性

政策是行为主体制定的,而且还需要由行为主体来运用,行为主体制定和运用政策工具还要有相应的合法性。因此,组织机构及法律框架构成了欧盟经验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是欧盟的法律基础,它规定了欧盟的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以及政策行为主体的组织架构。根据这个法律,欧共体的行为主体形成了主要由欧洲委员会、部长理事会、欧洲议会及区域委员会等组成的组织架构。欧盟的区域合作取得的重要进展,与其合作的法治文化和健全的法制规则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在起初的《欧共体共同体条约》还是在后来的《欧盟条约》中,区域合作法制化的思想一以贯之。欧盟及成员国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对法律法规的制定,且文本内容非常详细,操作性很强。据欧盟官员介绍,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形成的规划和法律法规文本,能够充分反映企业、居民和政府的意愿,并能使企业、居民和政府有章可循,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欧盟各项政策实施的每一方面和每一步都遵循严格的定义、规范和量化标准,以保证政策实施的科学性、高效性、公平性和公正性。由定义、规范和标准构成的机制指导援助决策可以避免长官意志,避免地方与决策机构间的纠纷,以及避免由此造成的决策拖延,同时也有可以铲除腐败的根源。

3.实施共同农业政策,促进农业与农村的发展

1962年1月,在统一市场、共同体优先和财政一致的前提下,欧盟前身——欧洲共同体的欧洲委员会建立了欧洲共同农业政策的基本框架。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最大的特点是:对内实行价格支持,对外实行贸易保护。同时,欧盟部长理事会确定的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的三项基本原则:单一市场原则;共同体优惠原则和共同财政原则。共同农业政策的运行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市场机制、货币补偿金机制、欧洲农业指导与保证基金(eaGGF)和共同市场组织来实现的。

欧洲共同农业政策从成立之初就成为日后欧盟建立包含商品、服务、人员、资本均能自由流动的单一市场的基础,并因农业在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成为协调共同体内政治、经济情况各不相同的各经济体的黏合剂。回顾共同农业政策的演变,欧盟农业政策目标在过去40多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从促进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产品自给率水平转变为减少过剩、提高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发展和维护农村社区等。综观共同农业政策的发展变迁可以看出,欧洲各国在各个阶段针对不同经济形势而制定的农业政策是比较成功的。共同农业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农业的发展和欧洲经济的复兴,推动了欧洲一体化事业的进程。

4.欧盟推行区域政策,缩小成员国间的差距

早在欧共体成立之初,就已经认识到地区差距会威胁到一体化的进程。1958年的《罗马条约》前言强调,“切望通过缩小存在于各地区间的差距和降低贫困地区的落后程度,加强各国经济的一致性和保证它们的协调发展”。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欧盟区域政策两个重要的举措。

问题区域的确定。“有问题地区”包括为了形成一种能够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经济和社会的基础结构而需要提供长期援助的不发达地区;为了通过生产性投资来调整产业结构,抑制夕阳工业的发展,促进新兴工业的建立而需要短期或中期援助的地区;受世界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或受共同体政策影响以及预计要受到影响的地区;边境地区。在法律的框架内得到确认的“有问题区域”能够得到区域政策的支持和直接的财政援助。

协调成员国的政策工具。政策工具涵盖了欧洲区域发展基金(eRDF)、欧洲社会基金(eSF)、欧洲农业指导和保证基金(eaGGF)、结构和聚合基金(StructuralandCohesionFunds)以及其他的投资机构。这些资金来源于欧盟共同财政预算,主要是通过欧盟内经济区域、成员国和欧盟委员会3个级别之间互协商,以长期区域发展项目形式或专门计划的形式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手段来实现的,用于援助成员国贫困地区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5.实行共同社会政策,逐步实现欧盟社会聚合

欧洲联盟是由世界上一些社会政策体系最为完备的福利国家组成的,但欧盟没有把成员国中发展完善的社会再分配制度统筹起来,根据欧洲统一大市场的需要,通过成员国和欧盟的双重努力,逐步建立独特的社会政策体系。在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欧盟逐步建构了一个“社会政策区域”,以解决其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所面临的诸如失业、贫困等重要社会问题。这个“社会政策区域”是通过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的签署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1994年,欧盟委员会通过了《社会政策白皮书》,1997年通过的《阿姆斯特丹条约》将社会政策的发展导入了一个更新更广的领域。2000年,欧盟《社会政策议程》提出了社会欧洲的建设目标:实现欧洲社会模式的现代化。

欧盟的经验就是,把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与消除社会排斥结合起来,使欧盟的成员国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把原有的不同国家的社会政策粘合起来,并通过欧盟的作用,缩小它们之间的差距,在一体化的范围内进行社会整合。

6.重视科技发展战略,实施科技一体化

自1984年欧共体实施《第一个科技发展和研究框架计划(1984-1987)》以来,欧盟已经落实了六个科研总体规划,它们在促进共同体范围的科研合作,克服成员国间重复研究、浪费资金及势单力薄等弊端,发挥欧洲整体科技优势方面,做出了贡献。科技框架计划从共同体出发,指明未来4年或5年期间共同科技研究总的发展方向,通过整体规划,确定共同体的所有研究与开发行动,包括这些行动的科学技术目标、优先领域、项目安排、经费预算等。科技框架计划的具体执行方式主要包括3种,即由共同体研究中心进行的直接行动、由共同体资助并在成员国的研究中心进行的间接行动、可以超越共同体范围的所谓联合行动(如在成员国间或在成员国与有关联系国之间展开)。显而易见,由于共同体的大力介入,欧洲科技框架计划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成员国间的科研活动协调,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重复以提高研究项目的效率,并最终对提升欧洲科技水平产生积极的推动力,因此它在共同科技政策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欧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教训

欧洲联盟仅仅是一个国家邦联,但它不是一个联邦国家。过去50年里,它的政治制度不断演变,建立在一系列条约基础之上。在实现经济政治一体化的进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欧盟的决策机制问题。欧盟的决策机制是首脑会议和欧盟理事会。首脑会议实行共议制,如果在某个问题上一时无法取得共识,则推迟到下次首脑会议再议。这种决策机制虽然降低了大国操纵的机率,但在公平与效率问题上出现了无法兼顾的两难境地。此外,对欧盟委员会(欧盟的执行机构)的大小和席位分配、对欧盟议会席位多少和分配也都存在着争议。随着欧盟的扩大和一体化进程的深化,欧盟在政策协调上难度增大,甚至出现僵持局面。

二是利益分配问题。成员国内部经济差距大,扩大后机构和协调更加困难;为应对日益增长的各项开支,2004年初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今后十年的年度预算框架,预计预算额将从目前的1,000亿欧元增加到2013年的1430亿欧元,即占到欧盟生产总值的1.15%。这一建议遭到净摊款国的反对。由于各成员国经济基础不同,受惠国和净受惠国之间就存在无法避免的利益分配问题。

此外,欧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存有一定困惑,这在目前的制宪问题上反映得尤为明显。欧盟是在摸索中成长的,今后究竟是走向邦联、联邦还是其它形式的超国家联合,欧盟领导人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一致的意见。

参考文献

[1]卓凯,殷存毅.区域合作的制度基础:跨界治理理论与欧盟经验.财经研究,2007,(1).

[2]韩喜平,李罡.从价格支持到农村发展——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演变与启示.理论探讨,2007,(2).

[3]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赴德国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培训团.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启示与借鉴.中国经贸导刊,2004,(10).

[4]赵昌文,Swain,n.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5]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基础与欧盟国家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篇5

关键词:区域经济;法制;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0-0177-02

一、区域经济法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区域经济法制作协调,才能保证区域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我国提出了要统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涉及的方面很多,如基础设施、产业结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如果只是非制度化调整,则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长期协调发展,需要建立区域经济之间的法制协调,实现区域经济由非制度化向制度化管理,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法制保障,响应我国的政策,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

区域经济是对部分地区进行行政区域或者地理位置的划分,导致经济上具有相互联系的综合体,主要是根据地域特色进行地域划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协调区域中不同的行政政策,区域经济法制协调发展是解决区域经济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立法冲突、执法保护、司法不协调等,以保证区域经济的稳定。

(一)区域经济法制协调发展的内容

区域经济法制的协调发展主要包括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协调。立法协调主要是对不同行政机关的立法活动上的沟通,保证立法系统的完善和和谐,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执法协调是区域经济在执法过程中进行的协调,它包括宏观的和市场监督方面的协调。其中,宏观方面的执法协调保证区域间进行有效的执法交流和协作,市场监督的执法协调是对区域经济进行监督指导,促进区域经济的执法效率。司法通常涉及到政治方面的问题,司法协调通常也会有政治干预,保护地方经济,使区域经济不能协调发展,而是相互对立。要保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处理好司法协调不受政治的影响,减小政府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区域经济法制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区域经济法制的协调发展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的制定需要通过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协调。第一,法制统一同地方的立法有机结合的原则。我们在保证法制统一的基础下,让区域立法发挥其应有的特性。区域立法应该根据我国的宪法和法律进行制定,不能相互抵触。区域经济法制要在中央的统一立法下制定相应的规则,并要根据本地的特点和需要,尽量统一协调,避免各种冲突,保证区域经济法制的协调发展。第二,保证效率和公平兼顾的原则。公平就是在区域经济法制协调发展中,需要做到公平公正,并且要兼顾效率问题,做到不同地区的经济地位平等,减小区域经济差距,促进区域经济法制调控的发展。第三,要有互利共赢的原则。利益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法律作为上层建筑促进了基础经济的发展。利益不仅存在于各个行政区域,还存在于整个区域中,要实现利益共赢。总之,就是权衡区域中各个行政区的利益和自我调整,实现区域经济法制处于和谐互利共赢的目的。

三、我国区域经济法制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立法时没有完善的法律协调机制

我国法律中规定的中央和地方立法有职权划分和协调机制。职权划分是要求中央和地方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地方立法的执行。协调机制包括不抵触原则、冲突裁决机制等。虽然我国区域立法的法律协调机制有了一定的发展,且有较强的指导性,但是它主要针对宏观上的统筹协调,在实际中运用和操作能力都不强。在区域立法时,应该将重点放在区域经济法制协调发展的立法程序建设之前或者建设过程中,尽量避免出现冲突以后才进行相应的调整。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是独立的,不能进行独立的调整,需要依靠中央经济的支撑,但是它们之间的协调机制却不完善,需要加强中央和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保证区域经济法制协调发展的重要要求。

(二)区域经济法制易发生冲突

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造成区域经济法制容易发生冲突,主要是由于不遵守立法的规定,有的甚至在自身权限之外。我国的地方立法呈现膨胀式的发展,有立法权限的地方机关数量不断增大,其增长速度超过了中央立法。地方立法的调整范围针对地方的具体事项,制定权限也向中央立法机构延伸,在地方立法发展迅速的今天,冲突也由此产生。常见的区域经济法制冲突有对外商企业的优惠税收政策的冲突,如“两免三减半”;有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容易发生的冲突,如新建或者扩建一些禁止的、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不同地区对土地的租赁有不同的规定,不同地区对劳动合同、法规政策等都有一定的差异,道路交通规定的安全政策的差异等等。这些冲突阻碍着区域资源的配置效率,甚至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也是造成我国区域经济法制发展不协调的重要原因。由于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行政划分等差异,造成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它会使我国金融体系不完备、权利分配不当、财税体系不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各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我国要发展成完善的市场经济机制,保证资源优化配置,利用国家统一的立法机制来协调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不合理的,如劳资标准、土地价格、地方产业等,不能实现一刀切。可以根据我国的法律和经济政策,给各地相应的立法和管理权,制定出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特点的经济法规,才能为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提供一定的保障。

(四)对各种冲突没有完善的解决机制

区域协调机制能监督和管理经济法律行为,还能为经济立法事项作出全面的统筹和开发,这样能有效协调区域立法机制,防止各种冲突。虽然我国区域经济法制增长速度很快,但是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立法协调机制,对各种冲突没有完善的解决机制。所以,需要加强区域经济法制的协调发展,建立完善的解决机制,保证各种区域经济的冲突都能够很好地解决。

四、我国区域经济法制协调发展的完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立法协调机制

立法协调机制是为了保证区域间经济具有井然有序的立法机制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要想提高区域经济立法的良好质量,需要保证区域立法的协调和透明机制。针对不同的地区,身份地位有很大差别,即使是对同一部法律,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各地区对中央立法的认识差别也很大。因此需要完善立法协调机制,才能保证我国法制的统一,排除区域经济法制发展中存在的障碍,促进区域经济法制的协调发展,保证区域经济健康、稳定、和谐的发展。地方政府之间应该磋商协议,要保证协议的制度化,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区域立法机制。区域立法的协调是在全国立法机制下各地区政府之间立法的协作,它是建立在现有的法律法规基础之上的,只是协调立法机制的内容,立法的主题和权限、法律法规的等级范围等都没有改变。它要保证各地区经济法制的内容和实施互补,在法规制定时要各个地区共同探讨,根据各地区的建议,建立符合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机制。

(二)利用司法机制的协助

我国司法体制存在着不协调的地方,需要建立完善的司法协调机制。首先,要对司法建立统一的标准,通过利用司法鉴定机构的协作,在保障司法鉴定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建立统一的司法鉴定的相关标准,保证司法机构的公平和公正,对于司法活动,可以通过各地区的司法机关的协商来达成统一的标准,保障司法的权威性。在司法活动中,还需要具有统一的证据公开标准,保证采集证据、认证证据时的有序进行。其次,加强司法机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助。对于异地文书的送达,可以通过异地委托送达机构,保证文书送达的及时有效。对异地司法文书的执行,可以通过司法协调执行机构,对不同地区的案件,可以委托当地司法机关进行执行,同时还要有跨区域调查取证、不同地区管辖单位、区域法律等的协助,保障司法资源的整合,保证各区域司法机关的协调配合。区域之间具有很强的地方保护主义,要保证区域经济法制的协调发展,需要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保障公平,对不同区域可以通过加强区域联合,也可以通过寻找其他的渠道,如纪检委,来保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促进区域间执法的协调与合作

区域执法的协调和合作就是让不同的机构和部门相互合作,形成一个统一的机构,从而实现执法的监督和检查、处理过程以自身单位的名义执行。首先,这种方法能够促进多部门之间强强联合,避免出现执法过程中的重复情况。在执法联合时要通过各地区的政府部门经营领导,保证和执法部门的协作。其次,可以利用行政协助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活动中出现的难题。它通过向其他行政部门发出申请,以协助解决相关行政问题。建立完善的不同区域案件信息的移送和交流机制,保证案件资料能够及时送达,避免出现拖延的现象。对于跨区域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可以建立一个区域联网的信息交流平台,如建立电子档案、市场主体信息库等,保证信息的共享。还要建立完善的行政执法争议、区域执法的协调机制,对执法过程中出现的争议,根据不同地区的管辖单位,根据不同部门之间意见和建议,协商决定该争议的解决策略,保证区域经济法制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小蓓.我国区域经济法制的协调发展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

[2]赵慧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宏观调控法制完善初探[J].科学之友,2010,(11):87-88.

[3]周菊.区域经济发展的法制协调机制浅析[J].政法学刊,2010,(5):34-39.

[4]刘银.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篇6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093-02

1成渝经济区形成的历史条件

从古至今,巴蜀两地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属西南内陆地区的重庆和四川地域范围广,人口数量多,经济体量大,工农业基础好,科技力量雄厚,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在自然条件,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等各方面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成渝经济区形成的历史条件:

(1)成渝地区都处于西南这一特殊区位,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国家改革开放之后,成渝两地已经成为了西部地区最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是其他各省无法比拟的,从经济实力来看,成渝两地2007年的GDp是1.3万亿元,已居全国第四位。故成渝两地肩负着振兴我国西部的重要使命。

(2)成渝两地资源丰富。在我国甚至全世界来看都是水能资源比较密集的地区,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除石油资源之外的各种能源都是位居全国前列的。人文景观方面,重庆有壮美的三峡,成都有世界水利工程的奇迹都江堰等,这些都为两地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找到了契机。

(3)两地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四川是我国第一劳动力大省,重庆人口密度也很大,整个经济区规划人口接近一亿。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为两地的发展创造了人力条件。

(4)相较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成渝两地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历史渊源:1997年前,成渝两地同属四川省,在社会文化,经济生活各个方面联系十分紧密,经济布局上也极具互补性。

2成渝经济区的发展现状

1997年重庆直辖以来在包括经济在内的各领域的发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城市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书记来到重庆以后,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全新的“重庆”模式。2009年以来,“五个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建设思想的提出又把重庆发展推向了一个新起点。同样,以成都及其周边为核心的四川今年来发展也十分迅速,在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四川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大省之一,拥有包括人文和自然两大环境在内的雄厚经济发展基础。

重庆四川的快速发展以及两地经济文化的密切联系也为两地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可谓是呼之欲出。

其实早在2004年,成都、重庆两省市就签订了“1+6”合作协议,第一次提出打造成渝经济区,“新增长极”的说法就已经出现。2007年4月2日,重庆市政府和四川省政府签订《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确定成渝经济区将覆盖成都、重庆为核心的四川14个市和重庆23个区县。一纸协议,令成渝经济区从猜想走向现实,标志着成渝经济区的正式成立。在2008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建设成渝经济区已被列为本届中央政府今后5年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成渝经济区建设已写入2010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将从政府间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

但是两地在发展中却并没有真正地达到双赢的效益。其原因主要在于川渝两地同属西部,在全国布局中产业层次都比较低,产业发展也大致处于同一层次上,在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结构方面非常接近,并且对东部地区转移的产业承接能力也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因此,川渝之间非常容易对相似的区域发展资源进行争夺,进一步加深产业发展上相互博弈的困境,产生出两地产业结构趋同化的突出问题。其次,政府之间签署的经济区共建协议,也仅仅是从交通和基础设施合作破题,产业调整也许可以称之为“萌动状态”,而最具经济区意义的、由市场直接推动的产业合作、统一市场以及具有行政效力的跨区域政府协调机构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3成渝经济区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成渝经济区的建立可谓是成绩和不足并行,但是无论如何,成渝经济区建设都可谓是势在必行,也就是说成渝经济区的建立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渝经济区的建立是加强川渝合作也是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必然选择。川渝地区整体实力都非常突出,川渝两省市是西部经济基础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一旦整合联动,分工合作,就能形成西部地区最大的人才、资金、信息、商品等生产要素的集散地,发挥西部最大市场的作用,并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巨大的支撑、带动作用。对带动西部大开发、大开放,推进全国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促进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2)区域合作与区域一体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主流的形势,以区域带动整体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通过区域合作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区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这充分说明区域合作和区域一体化路线在我国是完全行得通的。在西部地区、在中部地区,都应该有类似长三角、珠三角当量的增长极。可以促进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各自发展自身具有优势的产业,通过交换合作来达到双赢的局面。成渝两地完全满足区域合作和区域一体化的条件,应当顺应潮流和趋势积极建设成渝经济区以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双赢局面。

(3)成渝经济区的建立对改变西部产业结构,提升西部地区的发展质量产生巨大的作用。以高技术领域的it产业为例,金融危机使相关产业向拥有人力资本优势的西部加速转移,以成渝为代表的西部地区正在崛起。2009年10月,英特尔宣布对成都工厂增资7500万美元。11月底,英特尔完成对上海封装测试厂整合到成都的搬迁。2009年8月,惠普2000万台笔记本电脑项目落户重庆。同时,重庆还进一步与台湾广达达成协议,准备建立4000万台笔记本的加工基地。这表明,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资源正在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西部地区流动,成渝地区应该把握好这样的大好趋势,做好合作与分工,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变,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特别是it等高新优势产业的转移。成渝经济区应做好产业发展的定位,与西部其他地区一道,做好产业结构分工,发展优势产业,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

(4)国家的政策也积极支持成渝经济区的建立。特别地,成渝经济区建设已写入2010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将从政府间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90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东部沿海地区在已有的政策优势的影响下,运用人力资源和制度资源优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前三十年东部、后三十年西部”,政府政策的倾向已经开始逐步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区域转移,东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随着政府干预的减少而不断增强,西部也就成为未来经济建设的重点区域。成渝经济区应当把握好国家的政策,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使川渝两地的经济更上一层楼。

(5)成渝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也会对周边地区的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首先:就对成渝两省省内各县市的影响来说,成渝经济区在空间格局上将形成双核五带格局,依托便利的水运和铁路交通,必将带动周围的各个区域带,形成联动效应。其次,就对周边各省来说,成渝经济区位于西部地区从北至南的中心位置,西安――天水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则为两翼,向西北、西南双向推进。有利的中心区域位置,成为了连接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纽带,促进资源在西部地区的流动和分配,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第三,在西部生产的产品可以从这里走出国门,进入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等亚欧大陆腹地,促进与周边国家经济的交流和发展。这将是我国继沿海开放战略之后,又一个新的开放战略举措,这种发展趋势也是势不可挡的。而成渝经济区在这个开放战略中的地位可谓是重中之重。

4对成渝经济区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成渝两地的快速发展及其取得的巨大成绩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在成渝经济区的建设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就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从政策方面来讲:国家应该在成渝经济区内部实行与国内其他地区不同的特殊和灵活的措施,鼓励成渝经济区发挥西部的中心纽带作用,形成西部地区排头兵,示范区的作用。可通过政策在税收、分配等方面给予优惠的政策,加大对成渝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拨款力度,颁布能够引导优秀人才流动的积极政策,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的素质。地方政府则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和发挥上级优惠政策的效用。把握优惠政策的时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人才,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产业集群的建立。其次,地方政府应通过政策内生化获得政策优势能差。要在政策的制定上推进政策方案的地方化科学化,要推进政策的创新性执行,灵活采取各种政策执行方式,建立适当的政策执行组织。最后,应当向其他地区学习政策制定和执行政策的经验,对先进经验中政策本质的学习,掌握政策内生化的技巧和规律。从企业方面来讲,应该把握好政府颁布的各项优惠措施,利用对自身发展有利的政策,使企业从中受益。

(2)成渝地区应加强交通设施建设,为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和谐号”的通车,为两地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但仍然有很多的不足。一是,“和谐号”动车组的车次有限,不能满足人口的快速流动。并且98元的车费对一般乘客来说还是过高。其次,“和谐号”动车组也只限于对人的运载,货物的运输仍然并不迅速,这样严重影响了两地的物资交流。第三,“和谐号”动车组的提速只限于铁路运输,使交通运输方面呈现出单一化的弊端。所以,成渝地区交通条件的改善也十分必要。首先,应增加“和谐号”动车组的班次,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同时适当降低价格。第二,发展货物运输专线,提高两地物流的速度。第三,加强其他交通设施的建设,是运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3)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两地的人口的素质。在颁布吸引优秀人才的优惠政策的同时,发展本地的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通过政策确实能够吸引到一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西部建设之中,但是这并不能完全满足西部地区发展的需要,提高整个地区的人口的素质还得从发展本地教育的根本出发。在成渝地区,已经有像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这样一流的大学,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发展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促进成人教育的发展,通过成教,夜大等形式让更多的人拥有再次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中小学中,要积极解放学生的思想,倡导创新性启发性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教育乃发展之本,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才能为地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人力保障。

(4)加强成渝两地的分工与合作,促进产业的分工与调整,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和升级。以优化产业为关键,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是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完善产业体系。要从成渝经济区产业分工的角度,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引进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机械汽配、冶金建材、食品饮料等主导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二是在“抓大扶小”中实现企业梯度发展。加快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创业辅导、技术支持、信息服务和人才培养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态绿洲”,并推动骨干企业快速做优、做大、做强。三是在科技交流合作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构筑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以科研院所为依托,以政策引导为支撑的技术创新体系。四是在推进节能减排中转变发展方式。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生态经济。

(5)完善成渝地区区域管理的体制与机制的配套措施。首先,健全区域管理的法律基础。健全法制,保障各项机制的实施。第二,要不断完善区域开放的政策体系。在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以划分明确的主体功能区位载体,研究与主体功能区相配套的财税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金融政策,人口政策等。第三,加强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支持。中央政府有必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尽快研究出台促进区域合作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在政策鼓励上给予更多的机会和权力。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篇7

论文摘要:伴随社会转型进程加剧,我国区域关系已经进入新的阶段,法制化已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应首先明确区域关系法制化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区域关系法制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找到实现区域关系法制化建设的正确途径。

一、区域关系法制化建设的内涵

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政府就十分重视区域经济发展和宏观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我国是一个大国,更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一直十分突出。党和政府花了很大的精力试图缩小或者消除区域间的发展差异,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一方面表现为各个区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另一方扩大了各区域的发展的差距,而且这种趋势还处于一种不断扩大的趋势。区域有强有弱,有大有小,彼此相连,就会发生各种关系。特别是涉及到经济发展时,各个区域不可避免的发生联系,彼此间既有积极的推动,也会有消极的摩擦和冲突,因此必须关注对区域关系的研究。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条件的不断发展变化,区域关系日益暴露出诸多问题,亟待进行整合。我国区域关系法制化建设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为此要处理好下面的两个基本关系:一是区域关系法制化建设与区域内经济建设的关系。区域关系法制化建设是健全区域法制乃至法治的过程,是从区域发展的各项建设中的精神方面和制度方面的建设,从而涉及到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个方面。二是法制目标与区域建设其他目标的关系。区域关系法制化建设就是要使得区域建设的各项活动全部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建设法制化的区域关系。

二、区域关系法制化是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建设法制化的区域关系,实质上是在加强区域的法制意识,培养区域法治能力和意识,使得区域的发展有章可循。区域的发展,必须是协调的发展,而且是在法制基础上的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源头上抓起,通过区域关系法制环境的建设,为今后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其次,区域关系法制建设是我国的一个薄弱环节。我国区域关系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区域的合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相关的法律依据却严重滞后。因此,必须加快我国区域关系的法制化建设,做到依法规范区域建设。最后,区域关系法制化建设是有效解决区域政府因利益导向而产生的政府失灵的重要手段。作为政府除了提供一般性的公共物品外,还提供包括一系列的地方性政策法规。鼓励或限制区域内某种产业的发展,支持或抑制某些企业的成长等区域性政策法规均对区域优势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区域关系法制化建设的途径

要实现区域关系的法制化,要从几个方面进行改善,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制定和完善区域法律体系。首先,制定全国统一的区域关系的政策法规。区域的协调发展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作支撑,中央应及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以协调区域合作的平衡发展,规范各类地区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如何从区域协调上升到国家协调,目前学界的主张大致有三种,一是主张制定统一的国家政策;二是主张将“国内区域合作”入宪,为相关的立法提供宪法依据;三是主张制定区域关系单行法。其次是要进一步完善行政协议机制。主要方式有:区域内协议主体的多元化、改善行政协议的程序和完善行政协议的内容。提高行政协议缔结程序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除了要强调政府的制度导向外,还应重视公众或有关市场主体的参与,应尽快建立听证会、意见征求会等渠道,广泛收集公众和市场主体的意见和建议,使行政协议更好地体现区际民意。第三是加强立法合作,减少立法冲突。区域关系中的各个主体在制定立法计划时,要充分交流,相互了解。及时清理和修改过时的法律。区域内各立法主体共同对已出台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进行认真清理,对违反上位法,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有违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精神的,应予以修改或废止。以创新的精神,加快制定一批急需的相关法律。(二)坚持依法行政,严格区域关系执法。建立执法长效机制。区域关系执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区域关系立法目的能否实现,关系到区域内所有公民直接利益和区域管理水平的提高。应当加快体制完善,包括明确执法队伍及执法权限,规范执法任务和内容,加强执法协调,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做到严格执法。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合作机制。加强中央政府的协调能力,设立专门的区域执法协调管理机构,对区域合作中的行政执法问题进行宏观指导,解决区域成员之间、区域成员与中央政府之间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维护区域行政执法的公正与效率。(三)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区域内法律意识。区域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区域内各个主体的参与。一方面使得区域内各个主体熟悉区域关系法,了解区域关系法赋予其的各项权利和义务,一方面,培育区域内各个主体的守法意识。区域内各个主体法律意识的增强,不仅可以消除和减少违法现象,更有助于做到自觉依法办事,依法实施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称为制衡和监督政府的重要力量。(四)加大监督力度,扩展监督途径。为了保证区域内各主体始终做到依法办事,就必须加强对区域捏活动的有效监督。因此,进行监督的主体,除了政府本身的监督部门外,还应该包括居民、中介组织和第三方等,完善民主监督、法律监督的形式,增强监督的实效性。因此,监督对象包括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其他社区组织、社区居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转贴于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区域合作初显成效,整体上呈稳步推进的态势,已基本形成功能各异、协作关系较密切、逐步实现经济融合的区域经济。区域发展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协商等非制度手段来推动,更需要通过完善立法、执法协作机制等法律手段来加以保障。在新的发展阶段,要我国的区域建设向纵深发展,真正实现合作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格局,必须加强区域的法治建设,构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法治框架,使目前政策型合作机制向法治型合作机制转变,通过法制的协作化,进一步实现管理的协调化和经济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篇8

[关键词]GmS;制度因素;国家战略

[作者简介]黄阳坚,广西大学商学院2007级国际贸易专业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1-0089-02

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制度是对人和组织行为的规范,它是人和组织为适应环境、合理配置资源、实现目标最大化的必要手段。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C.诺思认为制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他指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制度因素可以从其思想基础、管制力、实施和权利结构的调整等方面对经济的运行产生影响。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思想基础

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开发的思想基础可以归结于四个方面: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维护区域政治稳定、加强区域间经贸合作、合作处理社会公共问题。

同时,该次区域六个国家实行着三种不同的政治模式和社会制度:中、越、老是社会主义国家,泰国、柬埔寨实行君主立宪制,缅甸是军事化政治体制。在这种情况下,结成次区域一体化或合作开发的安排,可以共同提供国家安全、和平环境,也有助于减少邻国间的政治摩擦、减缓社会及政治压力、巩固民主与政治制度、提升谈判和讨价还价能力。而通过国内政策协调,简化次区域国家间的边境手续,简化在贸易程序和管理上的烦琐规定,实行公开透明的标准认证,可以提高次区域内部的货物、产品以及各种生产要素高效流通。此外,GmS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合作思想基础,即合作处理社会公共问题。

广西于2005年正式加入大湄公次区域经济合作,这使广西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方面,由于广西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主要连接枢纽地区,加入GmS合作,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区域内各国之间的资金、技术、物资、人才流动,充分发挥各成员国优势,在农业、信息通讯、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和湄公河流域开发等重点合作领域,使得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GmS合作开发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有力;另一方面,由于广西地处中国西部边境,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水平与国内较发达省份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基础设施、人力资源、贫困等方面问题是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广西加入GmS体系,给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可靠有效的解决途径。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制度管制力

首先,管制范围。GmS合作开发的地域范围覆盖了埔寨、老挝、越南、泰国、缅甸、中国(云南、广西)等六个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国家,总面积约256万平方公里。六国本着乎等协商、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统筹兼顾的原则,在交通、能源、电讯、贸易、投资、旅游、农业、环境、人力资源开发和禁毒等十个领域开展合作。相比较而言,次区域之外的其他国家与地区完全被隔离在GmS合作开发体系之外,没有获得CmS援助与贷款的可能性;而次区域内的其他领域合作,获得GmS援助与贷款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广西在多个领域申请获得CmS项目批准并已经投入建设。GmS合作交通基础建设着实加快丁广西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的建设步伐,加速构建区域通枢纽和物流基地。

其次,管制力的产生。《GmS经济合作未来十年战略框架》(2002年)是GmS合作发展的整体指导文件,该战略框架文件指明2002年至2012年GmS的合作重点在于加强跨部门基础设施联系、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提高私营部门的竞争力、人力资源开发、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在此框架下,几乎每个合作领域都有一至多个具体的协议文件,如交通领域的《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定》、贸易与投资领域的《大湄公河次区域贸易投资便利化战略行动框架》、农业合作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部长联合声明》与《GmS农业合作战略框架与农业支持核心计划(2006~2010)》、信息领域的

最后,管制力的大小。GmS最高决策机构为领导人会议,日常决策机构是部长级会议,下设高官会、工作组及专题论坛。次区域六国贯彻“通过加强各成员间的经济联系,消除贫困,促进次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宗旨,在亚洲开发银行的协调下,通过协商一致的合作原则,进行GmS重点开发领域的项目开发。自1992开始合作至今,GmS合作已经历了18个年头,期间的合作开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被公认为是亚洲诸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中一个成功范例。

广西加入该次区域时,正处于GmS第二个十年规划期间。GmS合作开发的重点是“提高区域各国的竞争力”、“实现次区域长期增长、平等和繁荣”。从正式参与至今的5个年头里,广西在GmS合作开发体系中获得了很大发展,基础建设、贸易与投资等多个方面有了很大改观,而广西也在GmS合作开发中发挥了作用,以自身的比较优势援助或帮助其他成员国的发展,在收获GmS合作开发的利益与权利时,也履行了加入GmS体系的承诺与义务。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制度执行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主要的执行者是领导人会议、部长级会议、司局级高官会议、各领域的论坛和工作组会议。GmS领导人会议是最高决策机构,每三年举行一次,各成员国按照字母顺序轮流主办,目前已举行三届;部长级会议是日常决策机构,自1992年起每年一次,下设高官会、工作组及专题论坛,每年分别举行会议,并向部长级会议报告。在执行环境方面,参与GmS合作开发的六国,虽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一致,但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基本同处于一个发展阶段,同时虽然这些国家当中有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社会主义国家,但是都实行开放型的市场经济,并且都推行“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换句话说,GmS合作开发的制度执行是在一个相对平稳、各国政治与经济环境差异不多的平台上开展的。

四、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对广西权利结构的影响

首先,为加强对广西参与GmS合作开发的组织和领导,协调好规划与行动,许多专家学者提议定点设立广西参与GmS合作领导协调小组或其他相应的专门办公组织机构,组长、副组长由自治区领导担任,组员则由相关的地级市政府领导担任。另外在各个地级市设立GmS工作组,组长、副组长和组员分别由相应的部门人员担任。如此,则为广西参与GmS合作开发提供组织保障,统一领导和协调行动和规划,利于各地及全区参与GmS合作开发的统筹、布局规划以及与外省乃至其他GmS成员国的工作衔接。

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篇9

关键词:保税港区;功能创新;政策建议

从2005至今,国务院先后正式批准设立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海南洋浦保税港区,中国保税港区的发展建设格局已基本形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保税港区管理暂行办法》(2007年),“保税港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口岸港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国保税港区是我国在对外开放新进程中的一种海关监管模式,是自由港的雏形。

1中国保税港区设立的背景

1.1我国“新开放观”的重要举措

回顾过去近30年来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是对外开放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以点状开放为主,通过建立一系列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沿海开放区,确立我国对外开放的三个层次。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以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为标志,是对外开放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对外开放全面加速,对外开放政策以数量扩张型为主,通过建立保税区,形成对外开放的最高层次。进入新世纪之后,是对外开放的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对外开放政策导向从数量扩张转向效益提升,通过设立国家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先行先试对外开放和制度创新方面的重大举措。2005年以来,国家通过建立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等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进一步推进改革和对外开放。与前期的经济特区和各类开发区相比,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优势不在于国家的优惠政策,而在于能够先行先试国家确定的有关对外开放和制度创新方面的重大改革举措。设立保税港区就是我国“新开放观”的产物。

1.2 我国保税区发展转型的迫切要求

按照wto协议,2006年,我国关税水平大幅度削减,保税区的非关税壁垒将逐步解除。保税区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三个“优势弱化”,即外贸经营权的放开,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弱化;关税的逐步下调,保税区的“保税”优势弱化;出口加工区发展很快,保税区的出口加工优势弱化。特别是与国际普遍认同自由贸易区或自由港区在功能、体制和监管方式上的不对等,已日益成为制约中国企业以及来华投资外资企业扩大国际合作的桎梏。我国保税区对投资者尤其是外商投资企业的吸引力逐渐下降;我国的保税区转型迫在眉睫。

1.3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实际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有赖于经济活跃区域的带动,这点可以用增长极理论来说明。增长极是一个带动周边腹地经济增长的城市中心,一国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自的地区为辐射区域的格局。保税港区的形成是高度外向型经济,能够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促进区所在地乃至整个腹地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2中国保税港区的开发开放价值

一是保税港区作为国际物流和航运中心,可以通过推动区港联动,实现一体化运作,在保税港区内提供现代的、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适应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发展的需要,帮助跨国公司降低经营成本,产生的聚集效应能带动区内仓储业、运输业、海运服务业、贸易业、金融业、保险业、信息业的等多种服务业的发展。

二是作为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的先行区。与其他区域相比,保税港区具有更大的开放度、在免关税上更加完善、在实施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方面更能率先与wto的规则全面接轨。

三是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发动机”。保税港区作为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分工的平台,通过与区内区外进行的垂直专业化或水平专业化,形成产业间的前后相联系,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中,并在区内区外形成特定的产业集群、产品链或是产业链,通过乘数作用,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或发动机。

四是作为试验区金融开放和资本运筹的中心,开展物流金融、离岸金融、外汇改革等金融开放的试点。

五是通过集聚和扩散效应,打造试验区的“区位品牌”。而保税港区的一系列功能,通过资金、人员、商品和信息的自由流动和集聚扩散,可以创造或提升“区位品牌”效应。

所以说,我国保税港区其所具有的开发开放价值,除了保税区原来所能发挥的各项功能外,更强调其开放的质量、效益、外部效应、示范性和制度创新价值。随着保税港区的市场化、自由化和便利化的不断加强,以及与全球网络化和信息化的不断融合,保税港区将从最初的“政策飞地”逐渐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通过国际商务活动的拓展,服务和辐射周边区域,创立综合区的“区域品牌”,并通过以对外开放为主的各项制度创新,成为我国综合改革配套的前沿。

3 中国保税港区的功能创新

从上述理论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保税港区的开发开放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如何实现保税港区价值,作者以为其关键在于保税港区是否能够进行功能创新。

3.1目前我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目前,中国海关监管的特殊区域有三种类型:一是保税区;二是出口加工区;三是保税物流园区。

3.1.1 保税区我国提出设立保税区的设想是1984年。1990年,中国决定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决定在上海外高桥设立第一个保税区。1992年始,国务院又相继批准了大连、天津港、广州、深圳的福田、沙头角和盐田,海口、张家港、福州、宁波、青岛、厦门象屿、汕头、珠海共计15个保税区,其经济功能为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四大功能。中国保税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扩大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3.1.2 保税物流园区(区港联动)2003年12月,正式批准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和外高桥港区作为第一个区港联动试点;2004年8月,批准青岛、宁波、大连、张家港、厦门象屿、深圳盐田和天津保税区与其邻近港区为第二批区港联动试点。保税物流园区作为具有口岸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为了充分发挥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和港口的区位优势,形成“前港后区”格局的一种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安排,在毗邻保税区的特定港区或在已经国务院批准的保税区规划区域内,划出专门供发展现代国际物流产业的独立封闭区域。区港联动以保税物流园区的形式出现,是保税区在多年发展的基础上,政策功能完善和转型的重大一步。

3.1.3出口加工区2000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15个城市建立首批出口加工区。这些出口加工区是由海关24小时监管、实现封闭式管理模式的特殊区域,主要功能是服务于产品外销的加工贸易。主管海关通过简化通关手续,为守法加工出口企业提供更宽松的经营环境和更快捷的通关便利,实现出口加工贸易在海关“一次申报、一次审单、一次查验”的通关要求。这是继保税区之后又一个部级特殊对外开放区域,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近年来,出口加工区成为投资最密集、出口加工企业最集中、单位产出最高的特殊经济区域。出口加工促进了加工贸易总量的增长,对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对吸引高新技术、高附加值投资项目发挥了聚集作用,并且对区外经济发展起到了辐射作用。

3.2 保税港区与“三区”政策及功能创新

中国保税港区,在区域功能上,兼具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和口岸通关功能。这是因为,保税区具有保税仓储和保税加工功能,不具备港口作业功能,也不能享受出口退税政策;出口加工区仅仅具有保税加工功能;保税物流园区具备保税物流、保税仓储功能,可享受出口退税政策,但不具备保税加工功能。而保税港区集中了这三个区域所有的优惠政策,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三者的功能和港口功能集于一身,即在上述三个区域内可以开展的业务,在保税港区内都可以进行,所以保税港区的优惠政策是最高的。在区域政策上,保税区叠加“入区退税”政策,实现与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在政策上的统一;在监管模式上,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监管模式,真正实现便利、高效的运营环境。具体参见表1、表2。

4 结论及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保税港区的设立与发展是在我国不同阶段开放政策的演进与区域战略安排的指导下,在渐进开放思路和经济体制转型背景下,充分考虑到区域性发展战略的前提下提出来的。保税港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中最前沿地位、对外开放的最重要门户,其实质是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整合和政策叠加。基于此,中国保税港区的发展,今后需要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4.1建立法律保障和促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

中国保税港区成为我国先行先试对外开放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平台。但是我国关于保税港区的全国统一的立法缺失,尚没有出台全国统一的保税港区法律、法规。法制不健全是制约保税港区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缺乏以国家名义的立法,致使我国保税港区在现实管理中存在着体制不顺,多头管理的现象,与自由贸易区的规范管理存在着相当差距。建议尽快推出全国统一的保税区法规,对保税港区功能、地位从法律上加以确定。建议成立全国保税港区发展协调委员会,作为国家常设机构,负责研究制定保税港区发展的政策规定,同时成立全国保税港区协会,推动各保税港区的健康发展。

4.2 加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

保税港区在海关管理上能否真正做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是实现“货物进出自由”的关键。建议海关进行海关监管制度创新,将监管重点放在“二线”(即自由区与非自由区之间的隔离线)卡口上,海关设在区外办公,加强巡察,一般不入区查验货物;货物入区向计算机备案,出区核销,真正做到了货物入区自由,生产经营自由。

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篇10

[论文摘要]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10+1模式)这一经济课题研究已经过了十多年的历程,有必要对次区域合作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对次区域合作的十年的历程进行回顾,对次区域合作的成就和阻力进行总结,对次区域合作的发展对策进行探讨。其中主要是次区域合作的对策探讨,分别为政府对策、企业对策、“桥头堡”对策和次区域局部自由贸易区对策等。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主要包括合作范围、合作方式、应采取的合作对策等。

一、理论基础

(一)规模经济理论

所谓规模经济,实际上就是机会成本递减的情形。简单地说,就是单位要素投入量所耗费的成本比由这种投入所带来的产出量或收益少。规模经济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外部规模经济,另一种是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来源于产业或行业的规模大小。即当一国的某个产业或行业规模比较大时,相互在技术方面的影响和节约成本方法上的影响比较容易传播和推广,因而可以起到规模经济的作用,其结果是在同样单位要素投入的情况,得到更多的产出。内部规模经济则产生于某个企业内部的生产规模的扩大。

在中国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中,主要指的是外部规模经济。加强区域合作尤其是是自由贸易区后,可以使产业或行业规模大大扩大,产生外部规模经济。同时由于国际分工的细化和比较优势的作用,也可使某国的某一强势工业或某一企业大大扩大内部生产规模,产生内部规模经济。

(二)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这一原理的基本点是:(1)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2)这种相互依赖、日益扩展到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扩展到各个方面,而不只是哪两个国家、哪两个民族的相互依赖,也不是在某一领域内的相互依赖,既包括物质的生产,也包括精神的生产;(3)这种依赖是相互的、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单方面的;(4)经济上这种相互依赖的纽带,把各个极不相同的民族联结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经济体系,促进了某些民族隔阂和民族利益对立的消灭,有利于物质生产变成在科学的帮助下对自然力的统治,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相反,孤立的状态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处于落后状态的主要原因。

相互依赖的本质原因是:(1)生产力具有一种内在的扩张力;(2)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要冲破分散、狭隘、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格局,在广阔的空间内代之以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3)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各自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形成各自的经济社会特色;(4)在加速率的作用下,技术的空间推移规模大大扩大,推移的速度大大加快,技术的更新期大大缩短;(5)资本的国际化。

(三)地域分工与贸易理论

地域分工与贸易理论经历了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等一系列的演变阶段。

马克思主义地域分工理论要如下几个要点:(1)社会生产专业化以至商品生产各个阶段的专业化,在空间上就表现为地区专门化,导致地域分工。地域分工是在广阔的区域内,按商品分工实行生产的专门化。这种分工,把一定的生产部门固定在一定地区;(2)地域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3)地域分工的性质及其进步意义;(4)地域分工的作用取决于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变革。

二、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必然性与阻力

(一)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必然性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外部环境开放性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发展

1.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和多边贸易谈判的艰难推动了开放性区域合作的快速发展;

2.经济发展多样性和互补性,推动了开放性区域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

3.apeC的阶段性成功,推动了开放性区域合作的快速发展;

4.社会文化上的亲和或联系以及地缘关系促使不同国家或地区结成区域市场。

(二)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阻力

1.目标定位的模糊。东盟合作首先是从政治层面上起步的,至今为止,仍主要停留在政治层面上,但“10+1”却要求从经济层面上展开合作。

2.社会制度等的差异。在东盟内部和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存在着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巨大差异甚至对立。

3.主导力量的错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必须有经济上占优势的强势国家或联盟来主导,但“10+1”模式框架下,因为主要停留在政治层面上,却在相当程度上由东盟来主导,但东盟各国却经济上和中国有相当的差距。

4.政治关系的滞后。在中国东盟的合作中,政治关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经济上的迫切要求合作却遇到政治上的领土纠纷、“中国威胁论”等的阻挠。

5.美国、日本等的干扰。东盟的联合和发展,影响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控制了以及日本在东亚的优势地位,东盟和中国的合作更加会削弱美国对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并会加剧与日本在资源争夺、产业扩张方面的对立和竞争。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由来

(一)区位优势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处于东南亚、南亚和中国大西南的结合部,面积23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2.5亿,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农业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区位优势特别明显,在资源和市场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充满巨大的贸易和投资机会,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深入一点看,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腹地涉及东南亚和南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大约拥有20亿人口,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重要的战略物资补给地,有望成为21世纪世界和亚洲新兴的巨大市场。

(二)亚洲开发银行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亚洲开发银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项目(GmS)自1992年起开始实施,提出交通、能源、电讯、环境、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贸易与投资和农业等8个重点合作领域。该合作机制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部长级会议,其二是司局级高官会议和各领域的论坛和工作组会议。

(三)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amBDC)

1996年举行了第一届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部长级会议,正式启动了东盟倡导的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机制,每年召开部长级会议和高官会。其目的是将东盟与湄公河流域地区经济联系起来,以老东盟成员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带动新东盟成员的经济发展,形成扩大的经济增长圈。确定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贸易、农业、矿产资源开发、工业及中小企业发展、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和科学技术等八大合作领域。

(四)湄公河委员会(mRC)

新湄公河委员会是在1957年成立的湄公河下游调查协调委员会的基础上产生的。湄公河下游的泰、老、柬、越四国于1995年在泰国青莱签署了《湄公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合作协定》,强调根据可持续发展思想,对整个湄公河的水和相关资源以及全流域的综合开发制定计划并实施管理。

四、促进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探讨

(一)政府对策

1.建立澜湄次区域经济共同体,利用好有关国际协调机制,编制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的发展规划,研究和制定次区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简化贸易程序,减少非关税壁垒,简化签证手续、货币兑换方式等。应把这一地区建成一个经济共同体,一个自由贸易区,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经济政策一体化。

2.加大投入,尽快改善和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彻底改善交通现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尽快建设我国进入东南亚、南亚陆上国际大通道,重开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形成我国西南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加快疏浚澜湄水上通道、建设泛亚铁路等工程的步伐。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把重点放在旅游、环保、人力资源开发、贸易与投资等领域。

3.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发展高科技。在发展边境贸易、互市贸易以及易货贸易中,非国有经济发挥了轻便灵活的优势,扩大了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新增长理论创始人罗默说“一些亚洲国家的增长主要得自于他们从工业经济国家中得到相关的技术知识,并将这些知识用于国内经济,以提高生产率”。

4.更新观念,进行区域创新,加强生态环保,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应跳出梯度转移和资源的约束,以创新要素积聚为核心的区域创新理论来指导区域经济的发展。培育区域网络,建立区域创新系统,积聚品牌企业,发展“产学研”三螺旋模式,重视环境保护和保护生物多样化,建立自然保护网络,保护珍惜物种,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5.开展跨境“科技示范区”、“自由贸易区”试点,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在政治上,消除次区域国家间历史和现实的矛盾,消除对抗和冲突。建立经济特区以促进边境贸易应该是澜湄次区域经贸合作的一种有效形式。

6.建立次区域信息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应大力建设区域信息网络与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可首先集中于旅游和物流。

(二)企业对策以基础设施建设的tot项目方式为例

1.tot项目方式简介

tot(transfer/移交operation/经营transfer/移交)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兴起的一种最新的项目方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领域中正被广泛的应用。中国企业以tot项目方式把大湄公河次区域缅甸、老挝、泰国、越南、柬埔寨五国(项目的拥有者)已经投产运营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在一定期限内(特许经营期),以这些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现金流量为标的一次性从缅、老、泰、越、柬五国获得其经营权,特许经营期满后,再把这些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无偿移交回缅、老、泰、越、柬五国政府。

2.中国企业以tot项目方式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

中国企业通过tot项目方式应用,可直接参与解决大湄公河次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发展速度慢、管理落后、技术滞后、资金短缺等的问题;可以为其引进资金;可以为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改善大湄公河次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营管理水平,帮助中国企业可持续的在该区域占据领导地位;巧妙地回避了缅、老、泰、越、柬五国政府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控制权,易于满足缅、老、泰、越、柬五国特殊的经济及法律环境的要求,易推广使用;有利于盘活缅、老、泰、越、柬五国现有公共基础设施的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保值增值,有利于缅、老、泰、越、柬五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高速发展;可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中国的劳务输出和技术贸易发展;可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培养“中国导向”人才;可为中国实现“以经济合作带动政治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和发展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桥头堡”对策以云南为例

云南拥有多样性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在中东自贸区的进程中,云南可以与东盟国家开展广泛的合作。

1.建立贸易通道和边境贸易区。可利用中国与东盟国家良好的经济互补性,以澜湄次区域合作开发区、昆明曼德勒发展走廊、昆明河内发展走廊等“一区两走廊”为依托,沟通中越边境水运通道和口岸通道,为双方创造贸易与投资便利化的条件。

2.建立金融中心。1998年12月东盟首脑会议通过决议:决定从1999年1月起,外国投资者可在投资范围、资本货物进口、出口配额、经营税收、审批程序等方面,在不同东盟国家中所有行业向区域外投资者开放,并给予新的投资优惠。

3.建立信息平台。在昆明和河口、磨憨、瑞丽三个主要边境口岸城市分别建立技术先进、信息全面、内外相通、能够便捷交流的信息枢纽,推进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4.产业合作开发。利用云南和东盟良好的经济互补性,实施云南与周边国家的跨区域、跨国界合作,提高双方经济层次和产业水平,促进贸易的良性发展。积极引导国内资金、技术、人才、管理通过云南参与东盟国家开发,加大基础产业发展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5.开发生物、边境旅游资源。加强云南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加快退耕还林还草和污染治理步伐,为中东自贸区建设提供生态屏障。充分利用云南和周边国家的旅游资源,推出边疆风情、原始森林、独具民族文化的旅游精品路线,共同构建世界级“中国大西南与中南半岛”黄金旅游圈。

6.开发水电能源。云南边境经济区具有地质地理条件好,水库淹没区人口少、耕地少、电站建设投资少、效益高的特点。因此,应积极争取国家、国际的投资规模,实施水电能源综合开发。

7.在昆明构建国际公共事务办事机构及商贸交易中心。

(四)次区域局部自由贸易区对策以中国河口越南老街自由贸易区为例

1.建立次区域局部自由贸易区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河口老街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的指导思想,总的来说,就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针、扩大对外开放,把河口老街自由贸易区是建立与西南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合作机制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河口老街自由贸易区促进中国西部和西南地区的发展。

2.建立战略

河口老街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要实施四大战略:

(1)大经贸战略。即边境贸易和大经贸、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一起上,努力扩大商品和服务领域的出口规模。

(2)走出去战略。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对越南及东盟国家的投资,以扩大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

(3)发展特色经济战略。河口老街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要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树立新的发展观,改变过去有什么资源就开发什么产品的传统发展模式,转变为发展本区域内有比较优势、有特色的产业及产品。

(4)“内外合作”战略。通过河口老街自由贸易区把大西南联合起来,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及东盟合作开发。

五、结束语

中国东盟次区域合作是在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成为必然而又在现阶段无法迅速实现的情势下,由各方努力而所作的先行试点,同时也是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东盟次区域合作中,现时期政府要经济扮演“铺路者”和“先行者”的角色,开展对话、磋商协调、编制规划、放宽政策、加大投入、示范拉动、更新观念、信息共享等;企业也应积极介入到次区域合作中去,尤其是抓住前期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龙头的契机,以tot或Bot项目方式参与并占领次区域合作中的经济领域制高点;在地缘上有得天独厚优势的西南省份更要立足西南,面向东南亚和南亚,将“西部大开发”和“走出去”战略结合起来,积极开展传统意义上的领域和非传统领域的合作;局部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试点和必经阶段,各方应慎重把握机会,更新观念,制定宽松的政策环境,积极争取局部自由贸易区的成功和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林其屏,《开放性区域经济合作一种新的世界经济合作模式》,《亚太经济》,2004-3,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