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减少环境污染的建议十篇减少环境污染的建议十篇

减少环境污染的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15:44

减少环境污染的建议篇1

在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之际,环境污染以成为了全世界以及全深圳市共同面临的重点问题。深圳作为一座国际花园城市,却出现了另一番不协调的景象:深圳河水变得混浊、发臭;汽车尾气弥漫着整个城市的上空,变的灰蒙蒙的;公园里随处可见果皮垃圾;到处都有牛皮癣小广告……。善待城市环境,对于每一个家庭都非常重要,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痛快给自己带来灾难。为了让天更蓝,让水更清,让我们的深圳更加清洁美丽,所以,我建议大家:一、爱护环境,保护水资源,节约的用水,不要让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

二、垃圾分类,废物利用,保护再生资源,要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三、少用一次性物品与筷子,多多种树,让树更好的美化深圳。

四、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降低噪音,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我们只有一条深圳河,她如果被污染了就不再清澈;我们只有一个深圳,她如果被破坏了就不再美丽……。保护环境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行动,取决于你、我、他。为了绿色,为了这美丽的深圳,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减少环境污染的建议篇2

关键词十一五规划;污染物减排;指标分配机制;环境治理;市场转型

中图分类号X7;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08)06-0080-07

环境治理理论与环境政策研究已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环境治理”可以定义为“政府机构、公民社会或跨国机构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机制管理和保护环境自然资源、控制污染及解决环境纠纷”[1]。针对中国面临着的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国家通过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方式规定了我国中短期环境治理的达标任务。然而,一个令人深思的现状是,“十五计划”期间国家唯一没有实现达标的任务就是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而在2006年3月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国家首次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人口、资源、环境等8项指标列入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的范畴。国家“十一五”规划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累计消耗应比“十五”期间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累计排放总量减少10%。但根据2007年初国家统计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万元GDp能耗只下降了1.23%,而CoD排放却增长了1.2%,So2排放增长了1.8%。也就是说,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节能、减排任务均远未达标,特别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降反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尴尬局面呢?本文在分析了中国现行环境治理体系和国家污染物减排指标分配机制等相关问题的基础上,从市场转型对中国环境治理结构的影响的角度回答这一问题。本文指出,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的市场转型对环境治理结构造成了重大影响,而环境治理结构反过来也应与市场转型相适应。当前中国污染物减排任务没有实现达标的重要原因是国家减排指标的分配机制无法适应我国市场转型的需要。这一问题也突出反映了我国环境治理的制度设计落后于我国市场转型的步伐这一现实。为此,本文在最后提出一系列针对国家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分配机制的政策建议。

1中国的环境治理体系

中国的环境治理在中央政府层次上由立法、规划、检测与保护、民主监督等几大体系组成。中国的环境立法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负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设环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其主要任务是研究解决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编制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参与编制环境保护规划。2008年以前,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主要由国家环保总局负责。1998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升格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作为国务院主管环境保护工作的直属机构,它负责对中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管。2008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又升格为国家环境保护部。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要从事调查研究、提出问题和建议、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国家还建立了若干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工作领导小组和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并建立了区域环境督查派出机构,以加强部门和地区间的协调与合作。

在实际环境治理过程中,中国的地方政府在地区环境治理中发挥实质性作用。在地方,中国实行的是各级政府对当地环境质量负责的制度。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各有关部门依照法律规定实施监督管理的环境管理体制。在省、市、区、县及某些地区镇的管理层级上,环保职能部门称为环保局或环保办公室。它们与国家环保总局是同构的。它们的主要职能是执行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法规和政策,并协助起草当地的环境条例。[3]

地方环保职能部门一方面接受上级环保职能部门的指导,另一方面接受所属地方政府的领导,这种双重管理是不平衡的。国家环保总局和省级环保局为市、县环保局提供政策指导。而地方政府则为环保局提供每年的预算资金、批准其行政级别的提升、决定其机构人员的任免,甚至对某些资源进行分配。可见,地方环保局受地方政府的制约是实质性的,而地方政府对地方环保局这种实质性制约对地方环境治理具有深远的影响。首先,地方环保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地方财政。在没有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财政政策以前,一部分排污费可以留在地方环保局手中。但是自从“收支两条线”的财政政策实施以后,地方环保局的资金由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提供。地方环保局对地方政府的独立性则随之丧失。其次,地方政府对环境和经济的关系问题认识上还存在偏见。政府常常将环境保护置于次要地位。[4]尤其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矛盾,地方政府不得不做出取舍。虽然在2006年召开的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提出了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三个转变”包括: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努力做到不欠新帐,多还旧帐,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4月17日出席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并作重要讲话》)的战略指导思想,但是,目前各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在短期内还会存在。

中央环境政策在地方的贯彻实施主要依靠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来完成。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在1989就已纳入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2005年12月的《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明确指出落实环境保护领导责任制:“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和本系统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政府和部门都要有一位领导分管环保工作,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5]

2“十一五”期间国家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的分配机制

指明文件颁布的先后次序对我们的分析至关重要。有关“十一五”期间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有关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的一系列文件颁布的先后次序如下。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文简称“中共中央建议”)。2005年10月22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3号)。2006年1月至3月各地方人大全会表决通过各省(市、区)“十一五”规划。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8月5日《国务院关于“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批复》(国函[2006]70号)和2006年9月17日《国务院关于“十一五”期间各地区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计划的批复》(国函[2006]94号)。至此,我们从这些政策文件中可以基本理清国家污染物减排指标的设定及其分配机制的脉络。

首先,各省(市、区)独立制定“十一五”规划中主要污染物的减排任务。由于最先颁布的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共中央建议”并没有明确规定“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而只规定了“采取严格有力的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所以,各省(市、区)在编制“十一五”规划时,只能在参考本地具体情况(主要包括经济状况和预期)的基础上,根据“十五计划”中有关主要污染物减排10%的指标提出污染物减排任务,以完成指标制定。另一方面,由于先前的“中共中央建议”和“国发33号文件”都没有要求各地在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中需要定量地规定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因此,只有19个省(市、区)的“十一五”规划规定了定量的减排指标,而其它地区减排任务一般以“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下降”或“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非定量限制规定。

到2006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国家“十一五”规划,规划明确规定“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五年累计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但是,由于各地制定“十一五”规划在先,全国人大通过国家“十一五”规划在后,显而易见的结果是,各地指标加总无法于全国指标匹配。

为解决上述国家与地方政府规划不统一的问题,国务院又对各地“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进行了追加规定,并要求各地严格执行。2006年8月国务院批复的由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发改委编制的《“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下简称“总量控制计划”)的“国函70号文件”强调:“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必须严格执行。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国函70号文件”规定:各省(区、市)要将“总量控制计划”确定的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年度计划,分解落实到基层和重点排污单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分配原则是:在确保实现全国总量控制目标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各地环境质量状况、环境容量、排放基数、经济发展水平和削减能力以及各污染防治专项规划的要求,对东、中、西部地区实行区别对待。

各省(市、区)原先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中的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与“国函70号文件”规定减排指标存在较大出入。宋雅琴和古德丹(DanGuttman)统计了各省市地方政府2006年制定的“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指标。在所有19个提出了量化指标的省份中,有3个省(皖、津、冀)的国家分配指标与地方减排指标基本持平;有5个省(甘、黑、吉、湘、沪)的国家分配指标低于地方减排指标;有9个省(鄂、宁、辽、陕、豫、浙、粤、苏、鲁)的国家分配指标高于地方减排指标;有2个省份(滇、川)有一项指标高于国家分配,而另一项指标低于国家分配[6]。我们可以看出,中央与地方在污染物减排的目标上存在分歧。中央政府在国家“十一五”规划颁布后编制“总量控制计划”的过程中,基本上没有考虑地方政府的初始意愿。新的国家分配的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事实上废除了各地原先已经由地方人大通过具有地方法规效力的“十一五”规划中的有关规定。

3市场转型中的环境治理结构变迁

本文的核心问题是,在“十一五”开局之年,为什么我国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远未达标,并且出现不降反升的局面。上述关于国家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分配机制的分析只能解释部分原因,即中央政府在进行国家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的分配时,基本没有考虑地方政府的初始意愿。但这一机制分析还不足以全面解释为什么各地方政府在“十一五”开局之年没有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市场转型中环境治理结构变迁的理论框架,来解释中国环境治理结构变迁以及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失效的问题。

(1)市场转型。中国市场转型作为整个社会转型的一部分,其起点是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市场转型作为一种分析问题的理论框架,最初被用来分析与社会结构分层和社会流动等有关的社会学问题。而在中国转型期,中国全社会在不同领域已经并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中国的市场转型并不只是单一维度的,它由许多过程交织而成。我们可以从理论上抽象出“放权让利”、“市场化”和“工业化”等三个主要特征作为讨论转型期中国环境治理结构演进的理论起点。

“分权让利”是指中央向地方政府下放财税权、投融资权和企业管理权的改革过程[7,8]。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原本由国家控制的产权和相应的剩余控制权在改革中转移到国家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手中。[9~11]

中国改革的“市场化”是在体制外“增量改革”的诱发和推动下,体制内的“存量”经济成分由“计划轨道”经“双轨”阶段而逐渐过渡到“市场轨道”的改革过程。[12,13]这一过程集中表现为中国企业的体制结构的变迁,即从原来的公有制为主体逐渐演变为目前的公有制和其他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体制形态[14,15]。由于路径依赖的存在,在中国的市场化的过程中,旧有的适应计划经济条件的环境治理体制不会立即完全改变,而新的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环境体制正在逐渐形成[16]。

所谓“工业化”,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由生产技术落后和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业国过渡到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的先进工业国的过程。从工业结构变动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将中国的工业化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即轻工业化阶段、重化工业化阶段和技术集约化阶段。其中,重化工业化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以原材料工业为主的时期和以重加工业为主的高加工度化时期。原材料工业为主的时期主要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重工业逐渐进入以重加工业为主的高加工度化时期[17]。

(2)“放权让利”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影响。“放权让利”可以解释地方政府在坚决执行国家分配的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的意愿和能力的缺失。上文已经指出,中国的地方政府在地区环境治理中发挥着实质性作用。而“放权让利”使地方政府获得了更多财权和经济管理权,这就激发和增强了地方政府的经济活力和政府管理的自觉性。一系列的变化对地方环境治理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是并存的。首先,放权让利在很大程度上使地方政府在转型时期对环境治理的实际影响力得到了加强。而且分权和更大的自主性将导致地方环境政策更好地适应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其次,分权使地方领导关心经济增长和投资胜过环境政策的进步和环境条例及标准的严格执行。[18]第三,分权加深了各地区环境治理状况的差异。相对富裕省市虽然在整体上有能力更加关心环境变革并且加大投资,但由于地方财政自主性强,富裕地区对下达的中央指令的服从意愿降低。而可供分配的财政资金较少的地区往往面临着除环境问题之外更多问题。这些地方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对有限资源的竞争往往更加激烈,而部门竞争中环保部门常常处于劣势。[13]因此,“放权让利”改革不仅影响了地方政府执行中央分配污染物减排指标的意愿,而且在部分地区还影响了当地环境治理的能力。

当然,在一些环境治理领域与“中央放权”相反的进程也同时发生。在一些环境治理领域,中央的权力得到了加强。比如,中央政府加强了环境保护项目的直接投入,并对地方政府建立评估体系,如城市环境质量检查体系和国家环境模范城市等。但这些评估体系都是软约束。另外,在这一系列评价基本建立的基础上,中央政府评价地方官员的标准从政治和经济方面向环境治理方面扩展。省市领导常常签署协议保证达到特定的环境目标,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从这些制度安排可以看出,中央政府通过对环保直接投资,以及对地方政府官员评价体系的改革加强了对地方环境治理的控制。

但是,建立地方官员环境评价体系,甚至在实行了地方领导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情况下,地方首长将更多精力放在环境保护任务上的动力仍然不足。这是因为中国的五年规划与政府任期并不同步。根据“国函70号”文件规定,“十一五”期间(2006-2010)各主要污染物减排执行情况,将在2010年进行期末考核。而在那时接受考核的第十一届政府任期则是2008-2013年。因此,任期为2003-2008年的第十届政府在任内不需要承担2010年期末减排考核时的责任。

(3)市场化对环境治理工具的影响。市场化使环境治理体系必须适应新的市场机制,因而在市场化过程中新的环境治理工具不断涌现。首先,在国有企业之外,出现了大量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而且许多国企和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都经历了私有化。因此,环境治理体系的管理对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次,环境治理成本因企业的数量增多和分散性而增加。对一些中小非国有企业的信息掌握不足或不准确,使得治理的方式已经无法完全遵循原先的行政控制手段。第三,市场化也为环境治理提供了一些新的手段。表1反映的是历年来环境治理手段适应市场经济而发展变化的情况。从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经济工具、自愿项目和信息公开等适应市场的环境治理工具在中国被逐渐引入。最后,中国加入wto和对国际贸易参与程度的加深使得环境治理相应地作出了合乎国际市场要求的调整。如对环境认证(如iSo)的引入就是环境治理适应国际市场的例证。[19]

从上面观点可以看出,市场化改革使政府通过下达污染物减排指标的行政性手段对生产企业行为加以控制的能力减弱。在中央政府向各地方政府下达污染物减排指标后,各地方政府就会向下级政府逐级分解污染物减排指标。而基层地方政府再根据当地产业布局,将各项污染物减排指标分配给各个企业,要求它们按照减排指标严格执行。但是,作为那些非公有制治理结构的企业由于并不需要从政府那里争取更多资源,它们并没有足够的动力去严格执行地方政府的行政命令。因此,仅仅依靠行政命令的形式从中央到地方再到生产企业逐级分解污染物减排指标的做法,在市场化改革已经得到充分发展的当代中国,已经无法实现预期效果了。从2007年开始,环保部门同金融监管机构合作,颁布实行了“绿色信贷政策”(green-creditpolicy)[15],以金融手段提高那些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企业的成本,可以说是中国环境治理部门应对市场化改革的一次新的尝试。

(4)工业化对环境治理结构的影响。中国各地区的工业化过程和产业结构也一直影响着不同地区的环境治理结构。首先,由于工业化程度以及产业结构上的差异,工业化地区和以重工业为主的地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分别较非工业化地区和轻工业为主的地区大,这导致中国不同地区受到的环境压力各有不同,而所需环境治理投入及节能减排弹性(即“削减能力”)也不相同。其次,即便同属于重工业,不同领域重工业行业的主要污染物组成和它们污染物排放量也有很大差异。下表2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对各工业行业“三废”排放量的统计排序。从表2可以看出,当一个地方的支柱产业向某类工业行业倾斜时,其污染物主要组成将随之发生变化。这就意味着当地政府在组织环境治理的工作中,需要根据产业结构进行合理配置资源。从全国范围来看,如果中央政府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宏观环境治理,不仅容易造成环境资源配置不合理,更有可能造成地方政府无法或不愿执行中央政策的情况。

然而,为实现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更确切地说,为应付污染物减排考核,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特定的“技术处理”实现在考核年达标。如果仔细比对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国务院“国函70号”文件批复的“总量控制计划”,我们就可以看出,2006年3月通过的国家“十一五”规划的专栏2“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是带[]的五年累计数,即规定“十一五”期间五年主要污染物累计排放总量要比“十五”期间五年累计排放总量降低10%。但到了2006年8月国务院批复环保总局和国家发改委编制的“总量控制计划”则是要求各省(市、区)在2010年比2005年实现某个污染物减排的特定比例。这样一来,补发的各地区减排指标,相当于把原来国家规划中的“五年累计”排放总量控制模式变成了“期末”排放总量控制模式(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关于节能20%的约束性指标上。详见国务院“国函[2006]94号”文件)。

两个文件的不一致就为地方政府的“技术处理”提供了制度缺口。笔者了解到,由于高耗能高污染重点行业减产能够得到较大污染物边际消减能力,地方政府具体的做法是,计划仅在考核年当年让某些重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略微减产,而让其它工业企业适当增产,以实现在考核年当年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继续保持增长的情况下,暂时实现污染物减排达标。从当地GDp账面分布上来看,减少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做法确实符合中央所鼓励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的精神。但是,这样做实际后果是那些高污染工业企业的单位GDp污染物排放量仍然保持原有水平。也就是说,中央关于通过在重点行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来降耗减污的要求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一旦通过考核,这些企业恢复正常生产,它们的排污能力不会有任何减少。

4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以分权让利、市场化和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市场转型过程对环境治理结构造成了重大影响,而环境治理的各项措施反过来也应与市场转型相适应。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这一法规性文件中规定污染物减排约束性指标,并逐级向下级政府分配并最后落实到生产企业的做法,是当前我国环境治理的重要工具之一。目前,国家“十一五”规划中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在开局之年没有实现达标的重要原因是国家污染物减排指标的分配机制无法适应中国市场转型的要求。这一问题也突出反映了我国环境治理的制度设计落后于我国市场转型的步伐这一现实。结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国家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分配机制的制度安排建议。

(1)强调以多年累计排放总量控制为原则,制定污染物减排指标分配计划。在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是以五年累计排放总量为控制原则的。因此,在今后中央与地方各相关后续政策文件中,决策者必须严格按照多年累计排放总量控制这一原则制定各级政府和各类生产企业的污染物减排指标。这里指的相关后续政策文件,不仅包括国务院、环保部和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各类全国性环境政策以及污染物减排指标分配计划,以及各级地方政府污染物减排计划,还应该包括各级地方领导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中的有关环境评价标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针对各级地方领导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中有关多年累计环境指标的年限,应与其任期相一致。

(2)实行污染物减排总量和重点行业单位GDp污染物减排双指标控制。由于不同行业污染物的消减能力不同,政府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减少指定重点行业企业的产量可以暂时实现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但是,那些污染物排放严重的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又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仅仅依靠产业结构调整,减少这些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势必造成这类产品的市场短缺。更加理想的实现节能减排的措施应该是依靠清洁生产、技术进步和循环经济等机制来实现。这些措施不仅可以降低污染物排放量,而且能够减少本行业单位产值的污染物排放量。因此,为鼓励依靠清洁生产、技术进步和循环经济等机制进行节能减排,而不只是依靠减产来减排,我们在这里建议国家的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体系中,在制定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指标的同时,还可以实行特定重点行业单位GDp污染物减排指标,并要求各地实现两套指标同时达标。通过主要污染物减排双指标控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顺环境治理过程中的“条”“块”关系。

(3)实行地区指标分配和年度指标分配相结合的污染物减排的双向分配模式。目前,国家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的分配机制主要是由中央向地方政府进行指标的横向分解。虽然“国函70号”文件规定了“从2006年开始,环保总局、统计局和发展改革委每半年向社会公布各地区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情况,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年度检查和考核;2008年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2010年进行期末考核。评估和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但由于相关规定中并没有明确在未来五年内各地方政府“每年”应该按照什么样的速度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最终减排任务,因此“年度检查”并没有真正的约束力。这也就造成了“十一五”开局之年各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减反升的局面。为解决这种矛盾,我们建议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的分配过程中,实行横向与纵向并重的双向分配模式,即对国家污染物减排指标总任务既要进行横向地区分配,同时也要对五年污染物减排累计指标进行各年度纵向指标分配。

(4)减排指标分解和相关区域、经济和产业配套政策同步实施。考虑到市场机制减弱了环境治理过程中行政指令的执行效力,我们建议在国家制定的主要污染物减排分配指标的同时,出台相应的区域、经济和产业配套政策。这些配套政策应以经济工具为主,这样做就可以激励地方政府和相关行业企业认真履行减排责任。另外,配套政策不能搞“一刀切”,应根据地区具体情况进行制定。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中所规定的四类主体功能区有差异性地分配污染物减排指标和制定相关配套政策。

致谢:与正在Georgewashington大学访问的清华大学宋雅琴博士的讨论使我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wanxinLi.environmentalGovernance:issuesandChallenges[J].environmentalLawReporter,2006,(36):10505~10525.

[2]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省略/gongbao/content/2007/content_571573.htm.[StatisticalCommuniqueof2006nationaleconomyandSocialDevelopmentofpeople’sRepublicofChina[R].省略/gongbao/content/2007/content_571573.htm.]

[3]abigailR.Jahiel.theorganization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China[J].theChinaQuarterly,1998,(156):757~787.

[4]phillipStalleyandDongningYang.anemergingenvironmentalmovementinChina?[J].theChinaQuarterly,2006,(186):333~356.

[5]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StateCouncil’sDecisiononCarryingoutConceptofScientificDevelopmentandimprovingenvironmentalprotection.(GuoFa〔2005〕no.39.]

[6]宋雅琴,古德丹.“十一五规划”开局节能、减排指标“失灵”的制度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7,(9):25~32.[SongYaqin,DanGuttman.aninstitutionalanalysisonFailureoftheenergyConservationtargetandpollutantemissionControltargetofthe11thFiveYearplan[J].ChinaSoftScience,2007,(9):25~32.]

[7]andrewG.walder.LocalGovernmentsasindustrialFirms:anorganizationalanalysisofChinastransformationeconomy[J]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95,101(2):263~301.

[8]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wuJinglian.economicReformofContemporaryChina[m].Shanghai:ShanghaiYuandongpress.2003]

[9]JeanCoi.FiscalReformandtheeconomicFoundationsofLocalStateCorporatisminChina[J].worldpolitics,1992,45(1):99~126.

[10]Barrynaughton,Growingoutoftheplan:ChineseeconomicReform.1978~1993[m],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5.

[11]刘欣.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多元动力基础――一种权力衍生论的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2005,(4):101~114.[LiuXin.themultidimensionalDynamicBasisofSocialStratificationinContemporaryChina:apowerGenerationexplanation[J].SocialScienceinChina,2005,(4):101~114.]

[12]林毅夫,蔡,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三联书店,2002.[LinYifu,CaiFang,LiZhou.miracleofChina:DevelopmentStrategyandeconomicReform(Revisionandenlargement)[m]Shanghai:Shanghaipeople’spress,2002.]

[13]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wuJinglian.economicReformofContemporaryChina[m].Shanghai:ShanghaiYuandongpress,2003.]

[14]SusanShirk,thepoliticalLogicofeconomicReforminChina[m].BerkeleyandLosangeles: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3.

[15]VictorneeandRebeccamatthewsmarkettransitionandSocietaltransformationinReformingStateSocialism[J].annualReviewofSociology,1996,22(1):

401~35.

[16]CarloswingHungLoandSaiwingLeung,environmentalagencyandpublicopinioninGuangzhou:theLimitsofapopularapproachtoenvironmentalGovernance[J].theChinaQuarterly,163:677~704.

[17]吕政,黄群慧,吕铁等.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与问题――“十五”时期的状况与“十一五”时期的建议[J].中国工业经济,2005,(12):6.[LvZheng,HuangHuiqun,Lvtie,etal.processandproblemsofindustrializationandUrbanizationinChina:Statusduringthe10thFiveyearplanandSuggestionsofthe11thFiveyearplan[J].Chinaindustrialeconomy,2005,(12):6.]

[18]arthurpJmol,neilt.Carter.China’senvironmentalGovernanceintransition[J].environmentalpolitics,2006,15(2):149~170,156.

[19]abigailR.Jahiel,China,thewto,andimplicationsfortheenvironment[J].environmentalpolitics,2006,15(2):310~329.

[20]HanShiandLeiZhang,China’senvironmentalGovernanceofRapidindustrialisation[J].environmentalpolitics,2006,(15):271~292.

[2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环发〔2007〕108号),2007年7月30日颁布.[Stateenvironmentalprotectionadministration,people’sBankofChina,andChinaBankingRegulatoryCommission’sSuggestionsonCarryingoutpoliciesandRulesofLaw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andpreventingfromCreditRisk.(HuanFa〔2007〕108.]

[22]安丽,赵国杰.排污权交易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9~93.[anLi,ZhaoJianguo.theStudyonevaluationindex

Systemandevaluationmethodofemissionstrading[J].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2008,(1):89~93.]

[23]多金环,王圣,石德禹.我国重点行业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宏观要求及政策建议[J].环境保护科学,2008,(3).[DuoJinhuan,wangSheng,ShiDeyu.macroRequirement

andpolicySuggestionforenvironmentalprotectionandenergySaving&emissionReductioninmajorindustryinChina[J].environmentalprotectionScience,

2008,(3).]

[24]陈东景.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分析[J].生态环境,2008,(1).[ChenDongjing.analysisontheregionaldifferencesinmainpollutantsemissionintensityinChina[J],ecologyandenvironment,2008,(1).]

theinfluenceofmarkettransitiononChina’senvironmentalGovernanceStructure:

aStudyonStateallocationmechanismfortheindexofpollutantemissionReduction

ZHUXufeng

(ZhouenlaiSchoolofGovernment,nankaiUniversity,tianjin300071,China)

减少环境污染的建议篇3

 

论文摘要:分析了国外绿色税收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探讨了中国建立绿色税收制度的必要性及应采取的措施。

 

所谓绿色税收,又称环境税收,是为了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推进清洁生产,实现绿色消费而征收的税收。与绿色税收的概念相对应。绿色税收制度,包括绿色税收法律制度及税款征收管理制度和税收考核评价制度。

 

1绿色税收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60年代,由于工业化的迅猛发展。许多国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累积性的环境污染问题,使生存和发展都受到了严重威胁。加强环境保护,以税收强制手段控制全球环境退化度问题。已成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197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第一次提出了发展与环境问题,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使关注环境保护问题的可持续发展准则得以公认。随着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确立,为解决全球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环境退化问题,经济学家庇古率先提出“政府利用宏观税收调节环境污染行为”的环境税收思想,是绿色环境税收得以产生的思想理论基础。

 

随着国际贸易中关税壁垒和绿色壁垒的宏观税收调控作用的突现,世界各国已逐步开始探讨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环境税收”问题,促使经济学家庇古的“宏观税收调节环境污染行为的绿色环境税收”理论得以实行.于是顺应世界潮流的绿色环境税收应运而生。

 

绿色环境税收制度最早在欧洲诞生,瑞典1988年第一次赋予绿色税收这一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手段以法律形式,随后德国、日本、挪威、荷兰等国也先后征收二氧化硫税。德国和荷兰还征收水污染税,用于保护水资源。为了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90年代初丹麦、芬兰、荷兰、挪威、瑞典和美国相继开征了碳税。例如,美国已着手对每吨碳征收6~30美元的碳税,并开始征收交通税,每次行程收税1~4美元。此外,还有噪音税、固体废物税等保护环境的税收。环境保护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受到重视,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的一些国家也先后开征绿色税收.或对原有税种进行“绿化”使之具有环保功能。

 

1992年6月.在巴西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会议认为污染者应该承担污染治理的责任.国家当局应努力促使内部负担环境成本.并且适当照顾公众利益.而不扭曲国际贸易的开展,对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的产品征税。1994年,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在马拉喀什签署最后文本的前夕.gatt决定成立wto“贸易与环境委员会”,专门负责解决因环境问题而产生的贸易争端,力求使环境问题的处理制度化。该委员会在工作计划中拟首先考虑的问题包括为达到环境目的的收费和税收。1997年12月,160个国家在日本京都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呼吁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5%。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各国除了使用直接干预和硬性规章制度等传统政策工具外.还采用绿色税收和排污许可证两种政策.其中绿色税收是目前各国控制污染的主要手段。

 

归纳起来,国外实现的绿色税收有如下特点:

1)有着相同的国际依据 率先实行绿色税收的国家,其绿色税收的征收和改革措施都以《京都议定书》和其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协定为共同依据。oecd和欧盟成员国已经在绿色税收改革方面提出许多新措施.这些组织已经成为各国进行绿色税收改革讨论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

2)对二氧化碳排放征税是绿色税收改革的关键实现环境目标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对目前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征税。但是.由于很难准确地测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所以该税是按照排放气体中碳的估算含量来征收的.这样就使各国的绿色税收税率差异相当大。

3)绿色税收具有环境目标和收入目标获取收入并不是实施绿色税收的主要目标.因此绿色税收一般都不会取得大量收入。从oecd的数据库看,19个发达国家从绿色税收中取得的收入占gdp的百分比不足2%.其中希腊高于4%,墨西哥和美国最低.只有1%。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的绿色税收改革都有双重目标.一是改善环境,二是利用筹集的资金纠正其他税种对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所以绿色税收具有环境目标和收入目标的双重性。

4)环境目标和产业竞争之间的关系在绿色税收的设计和征收中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有的国家没开征此税.又没有其他补偿措施.所以已开征绿色税国家的企业可能以公平竞争为由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减免税收。这样就使得一些已开征绿色税的国家最后又放弃了一些绿色税种。如芬兰对电力部门豁免碳税,丹麦也用自愿协议取代了碳税.挪威为了应付石油部门投资的下降.正在考虑取消碳税。在缺乏补偿措施的情况下,绿色税收可能会影响国际竞争。

2建立绿色税收制度的必要性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十分关注资源环境保护问题,已开始利用法律和经济手段进行环境保护.特别是1993年以来,我国基本上形成了利用行政手段保护环境的排污收费制度.国家已规定了污水、废气、废渣、噪声四大类100多项排污收费标准。

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通过收费使环境的外部成本得以内部化。并为环保工作提供专项资金。排污收费制度,使我国在调控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这种排污收费制度存在不少问题,制约其作用的发挥。1)排污费的征收标准偏低.且在不同污染物之间收费标准不平衡。2)征收依据落后,仍是按单因子收费。即在同一排污口含两种以上的有害物质时.按含量最高的一种计算排污量.此收费依据不仅起不到促进企业治理污染的刺激作用。反而给企业一种规避高收费的方法。3)排污费征收管理不规范.征收率低.征收成本高.相当一部分被环保部门用来维护其机构人员支出;征收阻力大.排污费不具有完全的强制.立法基础薄弱。权威性差。4)排污费的使用不科学。原应该用于环境治理的费用被人为地挪作他用或被挤用.使用分散,周转慢.影响了治污步伐和排污费的使用效益。

我国现行的税制中.涉及自然资源的税种包括资源税、城市房地产税、土地增殖税、农业税等,而无涉及环境保护的专门税种。在国际贸易中也没有开征旨在环境保护的绿色关税。结合我国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现实.在我国建立绿色税收制度就显得尤为必要。

将排污收费制度改为绿色税收制度。具有以下有利因素:1)强制性和权威性增强。税收由国家法律规定.并保证其实施.人为因素较少.有利于减少拖欠.也有利于杜绝“乱收费”现象。2)排污税收的目的在于抑制污染,而非原先的收费侧重于污染产生后的治理.有利于纳税人加大自身的环保投入.有动态的激励效果。3)有利于专项管理。用税收方式征集环保资金.有利于专款专用.增大环保的投入。4)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排污税收边际成本较收费降低。5)税收环保条款能增强企业环保意识.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建立和完善绿色税收制度的建议

3.1建立专门税种

开征环境污染税。污染税是为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环境退化度.实现绿色清洁生产.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对资源、环境的破坏污染行为征收的环境污染税种。目前,环境污染税缺位.治理污染的资金主要通过征收排污费筹集。在中国环境污染13趋严重.环保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有必要改排污收费为征税.对排污企业课征污染税。借鉴国际经验,污染税可细化为水污染税、大气污染税、污染源税、噪音税、生态补偿税等一系列专项新税种。在税基选择上,以污染物的排放量课税.一方面刺激企业改进治污技术.另一方面也不会妨碍企业自由选择防治污染方法。对应税包装物.可用企业的产量为税基。在税率设计上,不宜按“全成本”定价,防止税率过高而造成生产抑制.导致社会为过分清洁而付出过大代价.最适宜税率应等于最适资源配置下每单位污染物造成的边际污染成本,在实践中可采用弹性税率.根据环境整治的边际成本变化.合理调整税率.同时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污染程度的企业实行差别税率。

3.2完善现行资源税

资源税是为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实现代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或限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根据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的稀缺程度差价征收的绿色税收种,是绿色税收主要税种之一。1)扩大征收范围,将目前资源税的征收对象扩大到矿藏资源和非矿藏资源.可增加水资源税.以解决我国31益突出的缺水问题;开征森林资源税和草场资源税.以避免和防止生态破坏行为.待条件成熟后.再对其他资源课征资源税.并逐步提高税率.对非再生性、稀缺性资源课以重税。2)鉴于土地课征的税种属于资源性质.为了使资源税制更加完善.可考虑将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并人资源税中.共同调控我国资源的合理开发.同时扩大对土地征税的范围,并适当提高税率,严格减免优惠.加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意识。3)完善计税方法,加大税档之间差距。为促进纳税人珍惜和节约资源.宜将现行资源税按应税资源产品销售量计税改为按实际产量计税.对一切开发、利用资源的企业和个人按其生产产品的实际数量课征。

3.3实施绿色关税制度

进口关税.主要是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或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和技术。征收进口环保关税,这与国际上通行的“污染者负担”原则一致.作用在于提高进口质量,增加环保产品的进口,减少污染产品的进口。严禁或严格限制有毒、有害的化学品或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危害产品的进口,在允许进口的情况下.大幅提高上述有毒、有害产品的进口关税。出口税的主要对象是国内资源,包括原材料、初级产品和半成品,作用在于有效保护不可再生资源,改善出口结构,尽量减少此类产品的出口,鼓励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同时应注意的是实施环境关税制度应以国内建立起环境税收体制为前提.否则单独对进出口产品征收环境关税将违反国民待遇原则,易导致贸易争端。

减少环境污染的建议篇4

污染环境建议书作文范文

亲爱的全体少先队员们:你们好!

你们是否注意到身边的环境日益恶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眼中的绿色逐渐减少,天空渐渐披上灰色的外衣,河水越来越浑浊。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吧!我向你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植树、养花、种草。每位少先队员都可以拿自己的压岁钱去果园认领一棵小树苗,利用屋前或屋后的空地植树、养花或种草,这样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净化空气。

二、大家要认真阅读环保书籍,每个少先队员要通过阅读了解环保的重要意义。向身边的人宣传,让大家都知道环保的重要性,更好地保护环境。

三、清理小河。我们可以利用星期六或星期天的空闲时间去清理小河里的淤泥和垃圾,疏通河道,使河水流动,变得更加清澈,还小鱼、小虾们一个美好的家园!

四、不浪费纸张,不浪费粮食,节约用水、用电,节约燃料,共同保护地球的有限资源!

少先队员们,大家觉醒吧,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身边做起,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保护好自己,希望大家能做好以上几点。

建议人:

日期:

污染环境建议书范文

尊敬的环保局局长:

您好!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我们。原来的地球是多么的可爱、楚楚动人,可是,现在的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变得贪婪起来,地球已经变得不再美丽了。

您知道吗?其实,人类做出的很多事情都是属于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表现。例如:洗手和洗碗时水龙头开得很大、洗手搓肥皂时不关水龙头、本子和白纸还没写完就扔了、大量排放有毒气体、大量排放污水、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汽车后面的排气管排出的废气等等,都是在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所以,请您一定要让大家改正这些不好的行为。

局长先生,您知道为什么人类会变得这样吗?我觉得这是因为你们环保局的环保意识没有宣传好,要么,就是你们宣传的东西不能让人们心服口服,所以,你们环保局也要多宣传一些有效的环保意识,让人们能够更加清楚的知道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坏处,从而让人们开始保护地球。

在此,我向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对于用水较少的家庭,实行低价收费;对于用水较多的家庭,实行高价收费。

二、在春天的植树节时,开展植树活动,然后对于参加植树的人发礼物。

三、在夏天时,开展一些“捡垃圾”活动,然后对于参加者发一些奖励。

四、对于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行为实行高额罚款。

……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吧!

建议人:

日期:

污染环境建议书

敬爱的市长伯伯:

您好!

我是xx区xx小学四年级的小男生,也是一名环保小志愿者,地球的哭泣让我伤心,不知你是否看到了地球的伤痛?随地吐痰的人、乱扔废旧电池的人,让地球中了病菌的毒,乱扔垃圾的人尤其是垃圾袋到处飞扬,让地球脏乱不堪……

市长伯伯,从品德课上我还知道了,鸟类数量的不断下降,原来是乱砍滥伐让鸟儿们缺少了居住的家园;工厂里排放的污水污染了河里、海里的鱼,大批的鱼类中了毒,鸟吃了鱼自然就会死去,大批的鸟死去,当然也就破坏了生物规律中的食物链,这太可怕了!为了建设我们无污染的家园,为了让地球恢复往日的欢笑和健康,请接受我的建议:

1、善待地球,就是善待我们自己,为每家工厂建造一个污水处理管道。

2、善待地球,就是善待我们自己,向每个市民提议,做文明人,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3、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减少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备购物袋或提篮。

4、善待地球,一定要杜绝乱砍乱伐的现象发生。

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孙耕,市长伯伯,希望你能抽时间思考我的建议,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让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做环保志愿者,那么未来的蓝天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我们人类就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幸福。

减少环境污染的建议篇5

关键词:总量减排;问题;环境质量;协作;督查

引言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近些年国际上使用较为普遍的环境管理措施,其通过限制和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改善流域和区域环境质量的目的。实施污染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更是调整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转变发展模式的重要战略途径。“十二五”将污染减排总量控制确定为约束性指标之一,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政治意志,赋予了污染减排艰巨的历史使命。但总量减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通过对污染减排工作实践的研究,对总量减排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总量减排目标未能与区域环境质量目标相结合

由于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长期环境欠账的积累,我国不少地方的环境承载力已接近甚至超过极限。实施总量减排的目的是促进增长方式转变,遏制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上升势头,促进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十三五”期间,除上述两项指标外,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两项指标。虽然国家对省(直辖市、自治区)、省对市分解减排任务时,考虑了当地发展水平和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采取了差异化的分配方式,但是,由于没有与区域环境质量目标相结合,因而差异化程度不够。从实践来看,一些地方污染物排放基数较小、环境质量相对较好,但是由于缺少足够的减排项目,导致减排任务完成困难;而另有一些地方,环境污染较重、环境质量较差,但是削减空间大,减排项目多,反而更容易完成减排任务。产生这样的偏差现象,就是由于总量减排与环境质量没有挂钩造成的。

1.2总量减排实际成效与核算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总量减排的成效反映在通过核算认定的本年度较上年排放量的减少上,但受核算方法等的限制,核算的减排量与实际情况难免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一些对环境质量有实际改善效益的工程措施,受制于核算体系等方面的原因未能得到认定。如近几年开展的小锅炉整治,因一些锅炉不在“十三五”环境统计基数之内,虽然进行了淘汰整治,但减排量没有被认定;经信部门淘汰的一些落后产能项目,同样由于不在环境统计之内而无法得到承认。二是出于完成减排任务考虑,各地可能倾向于高限上报甚至虚报部分减排量,一旦未被发现,就会产生减排虚高现象。三是出于同样原因,各地存在一些新建项目特别是违规建设项目,没有及时纳入环境统计,导致当地账面排放量较实际偏小。

1.3一些工程减排项目难以持续发挥减排效益

治污工程建设是推进总量减排的关键手段。对各类治污工程的建设要求和减排效率认定,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随着减排工作的持续开展,建成投运的减排工程越来越多,总量减排管理部门对已经通过减排认定的项目关注相对较少,而日常环境执法监管如果没有完全联动跟上,就会导致一些已建成项目不能持续发挥减排效益。从实际工作中看,城市污水处理厂、大型燃煤发电机组等一直是环境执法重点监管对象,其减排效益能够做到持续稳定;但是对一些非重点监控行业,在工程建成并通过当年减排核查核算后,日常监管往往有所放松,时常出现运行负荷下降甚至污染物排放反弹的现象,这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减排工程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

1.4推动总量减排的部门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总量减排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不同行业企业和政府不同主管部门,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的主管部门是住建部门、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标准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是农业部门、落后产能淘汰关停的主管部门是经信部门、老旧机动车的淘汰的主管部门是公安交管部门、火电企业的行业主管是发改能源部门等。推进总量减排,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密切协作。然而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建立起良好的协作机制,不少市、县把总量减排这个理应由政府承担的责任简单地看做环保部门的任务,加上相关部门责任没有落实到位,导致当地环保部t承担了过多的压力,减排工作实施也不理想。

1.5总量减排目标要求与统计基数缺乏有效衔接

总量减排成效的直观体现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环境统计工作中,由于受到基层环境统计业务水平等因素影响,企业污染物排放量虚高与偏小、虚报与漏报等问题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对于排放基数相当但统计基数一个虚一个实的两个行政单位,在下达减排任务时必须区别化对待,而在考核时,因去除虚量带来的所谓“减排量”要尽可能排除。减排核查核算的一个重点就是排除这些干扰因素,尽可能公平地将减排压力传导到各地,实事求是地核定减排工作成效,但如何把握尺度、合理量化,往往依赖于核查核算人员的水平和工作经验。

2对策与建议

2.1根据区域环境功能目标,确定减排指标和目标

过去开展的总量减排是以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控制目标,没有与区域环境质量挂钩。总量控制指标采用“自上而下”的分配形式,即各省根据国家下达的总量减排任务,以各市的现状排放量为基数,通过测算减排潜力,分配减排目标任务,各市再将控制目标分解落实到县(市、区)和重点排污单位。这种以行政区划为单位且未充分考虑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的分配方式,地方出于完成任务的需要,存在层层加码的现象,县级的任务往往偏重,甚至一些工业基础较差、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市,完成减排任务也感到吃力。从环境管理精细化角度考虑,总量减排应该以区域环境质量改善为导向,依据区域环境功能目标,确定减排指标和目标。在认真测算减排潜力基础上,结合当地环境主体功能区特点,合理确定减排指标和削减任务,对于污染严重区域,减排任务要加重;而对于环境质量较好的区域,可以在保证环境质量稳定达标的前提下,适当减轻任务。

2.2减排核查核算应以地方自查为主

总量减排核查核算方式应转变为以地方自查为主,自下而上逐级审核上报并对数据负责。企业负责上报基础数据并对其准确性负主要责任;市级环保部门对企业数据真实性进行审核并初步计算减排量;省级环保部门根据年度日常监督检查情况,对项目减排量进行核定;环保部组织对各地上报的减排项目进行抽查,并最终认定各省总量减排进展情况。这种改变过去由环保部核查到具体项目的做法,建立以企业和地方环保部门为主的“谁申报谁负责”和“谁审核谁负责”的工作机制,有利于落实企业的减排主体责任和环保部门的属地监管责任。

2.3建立减排工程项目的长效监管机制

治污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是总量减排的主要支撑。要适应绿色发展的形势需要,建立企业自我约束与环保外部监管相结合的长效监管机制,发挥治污工程持续减排作用,达到改善环境质量的最终目的。要综合运用各种环境管理手段,强化日常执法监管,引导企业在生产全过程中减污、控污、治污。一是量化认可企业通过开展清洁生产、提高管理水平、改进操作工艺等带来的污染物减排,充分反映管理减排成果。二是加大日常监督检查频次,不仅要加强对当年减排项目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情况监管,还要加强对往年已经认定减排量项目的运行管理情况的监管,避免出现减排量被认定后监管就弱化的情况发生。三是严格环境执法,对因故意停运治污设施等造成排污量增加的企业要倒扣减排量,并依法严肃查处。

2.4完善政府各职能部门联动协作机制

推进总量减排必须建立起体现部门职能并且各负其责的联动工作机制。“十二五”期间,省、市、县政府一般都建立了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相关部门的减排职责分工,建立了协作推进机制。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协作力度层层衰减和逐年削弱的问题,导致环保部门承担了巨大压力。“十三五”期间,要从改进考核机制入手,充分发挥相关主管部门作用,形成“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落实与追究制度,让环保部门回归到统一监督管理上来,形成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减排工作机制。

2.5修正环境统计基数,科学确定减排目标任务

“十二五”总量减排是以2010年环境统计数据为基数的,由于不是包括所有的排污单位,因而排放基数比实际排放量要小;同时,减排项目认定结果与企业实际排放也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加上新增量等核算方法和内容不断变化,所认定的排放量未必完全反映当地实际排放现状,若以此确定“十三五”减排目标任务的基数,难免会有偏差。因此,编制环境统计年报时,要系统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剔除因各种因素造成的排放虚量,将环境执法大检查和日常监管发现的形成事实排污的环境违法项目以及其他漏报、少报的排污项目全部纳入环境统计基数,修正环境统计基数,为确定减排指标提供科学依据。

2.6完善减排长效督查机制

各级环保部门应以污染物总量减排国家和省级目标责任书重点项目为抓手,通过总量日常督查、环境执法检查、多部门联合督查、重点项目抽查等形式,对当年污水处理厂、火电、钢铁、水泥、平板玻璃、机动车、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等重点行业企业和排污量大的其他企业实行监督检查全覆盖;加强对往年认定项目的后督察,建立减排工程督查机制。及时汇总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梳理问题清单,反馈给各市政府及环保局,将其作为各市环保工作的重点,限时解决,将企业违法排污线索移交环境监察部门查处;及时建立企业总量监管档案,对问题项目的整改情况及时回头看,确保整改要求得到落实。要加强环境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3结语

总之,污染物总量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尽管社会各界空前重视,但各地总量减排工作开展不顺利,仍存在着总量减排目标未能与区域环境质量目标相结合、总量减排实际成效与核算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以及一些工程减排项目难以持续发挥减排效益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根据区域环境功能目标,确定减排指标和目标、减排核查核算应以地方自查为主、建立减排工程项目的长效监管机制、修正环境统计基数,科学确定减排目标任务、完善政府各职能部门联动协作机制以及减排长效督查机制等对策建议,从而确保总量减排工作落到实处,更好地为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少宇.浅析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3)

减少环境污染的建议篇6

摘要《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已进入关键时期。通过结合新《环境保护法》和新时期大气环境管理实践,从立法模式、目标导向、政府责任和制度逻辑等方面提出《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改建议,指出应积极尝试改革立法方式,树立改善空气质量的立法思维,充分体现政府为质量达标负总责的立法思路,建立“质量达标—总量控制—排放达标”相互联动的制度框架,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管理体系。

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清洁空气:立法模式:环境保护法

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目前,国务院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尽管总体上与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相比有了很大改进,但与新时期大气污染防治和空气质量改善要求依然有较大的差距,科研学术界对目前的修订草案也依然有很多分歧和争议。新《环境保护法》的许多精神以及一些有意义的条款都没有在《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中得到体现,《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从立法模式、目标导向、政府责任、制度逻辑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值得商榷和改进的地方。为了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得到一个真正向大气污染宣战、让老百姓对蓝天有期待的“清洁空气法”,提出五条框架性修改建议。

尝试改革立法方式,建立科学立法新模式

尽管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但新《环境保护法》为新时期科学立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模板。根据新《环境保护法》的框架要求,环保立法工作近中期将面临着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制定“土壤环境保护法”的任务。为更好落实新《环境保护法》的要求,真正实现保护大气环境的目标,《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需要提高到国家层面,建议尝试改革立法模式,突破部门立法的限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来立法,让公众和专家充分参与立法过程。法律制定要突破传统的“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思维。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即使无法做到像近300页的美国《清洁空气法》那样详尽,也要尽可能成为一部职责清晰、规定详细、可实施操作的法律,为重拳治霾、铁规减排、依法行政、环境法治奠定法律基础。

如果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土壤污染防治法”这种惯例去制定单项法,那么上位法应该是“环境污染防治法”,而不是《环境保护法》。建议以《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为契机,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并吸取《环境保护法》修订的经验,将现行的以原则性要求为主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扩充成为包含详细法律规定的“清洁空气法”(以下统称“清洁空气法”),以增强法律在实施中的实用性和权威性。根据行政程序,以往的做法是先由全国人大颁布《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再制定实施细则,环保部门再制定实施办法,地方人大或政府再制定条例和规定。这样一方面造成实施时间拖延很长;另一方面留给行政部门很大的“法律空间”和“自由裁量权”。

明确清洁空气目标,支撑环境管理转型

防治环境污染是我国环境立法一直以来围绕的主题,其重点是对各种污染源的排放行为做出法律规定。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立法目标应该适时进行调整,清晰树立面向改善环境质量目标的立法新思维,为全面实现环境质量导向的环境管理转型提供法律支撑。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具备实现向环境质量管理转型的法律、体制和公众基础。为此,建议把《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名称直接修改成“清洁空气法”,作为面向民生、科学立法、依法治国的突破口,切实推进空气污染依法治理工作。而且,建议已经启动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和准备制定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分别更名为“清洁水法”和“清洁土壤法”或“土壤环境保护法”,为支撑面向环境质量的管理转型提供法律保障。

清洁空气是确保公众健康的必要条件。建议把保障公众健康放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首要位置,“清洁空气法”要体现这一要点。政府部门不应回避空气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在环境保护立法过程中要加强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干预这种影响的有效措施。建议“清洁空气法”要在条款中具体体现新《环境保护法》第39条的要求,把大气污染的健康影响和大气污染防治的健康效益落实到法律条文中。例如规定建立更加有效的灰霾重污染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以及根据对健康影响的干预效果评估各级政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效等。同时,建议增加法律条款,明确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及政策的制定要求,要进行社会一经济一技术一环境综合分析,特别是费用效益分析和公众健康影响评估。落实政府目标责任,建立达标管理机制

“清洁空气法”要充分体现污染源对排放达标(包括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负责、政府对区域空气质量达标负责的总体立法思路。明确空气污染控制或空气质量改善的目标期限,真正落实辖区政府改善空气质量的责任。建议在“清洁空气法”中进一步明确大气污染防治的最终目标,通过保护大气环境减少或防范大气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授权政府对未来可能恶化的大气环境问题尽早进行预防和应对,以避免类似氮氧化物减排工作和pm2.5污染防治工作启动太晚,错过最佳控制时机的情况再次发生。由于“十一五”期间没有对氮氧化物采取总量控制措施,导致氮氧化物排放量上升了37%。为了让百姓看到我国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决心,建议国务院明确制定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时间表,在“清洁空气法”中明确国家空气质量达标的期限,在“十三五”期间至少有一批城市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如果不能在法律中明确提出时间表,则建议增加一项要求“各级政府2016年6月5日之前本地区空气质量标准达标期限,并向社会做出承诺”的条款。

考虑到大部分城市目前都达不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因此不达标城市必须实行严格的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制度。这是“清洁空气法”要重点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落实政府环保目标责任制的根本途径。建议新的“清洁空气法”专门设立一章对此做出详细规定,给出全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时间表和路线图,分别对目前已经达标的、近期(如五年)能够达标的、中远期实现达标的城市提出空气质量管理要求。对于不达标地区和城市,新法律应该亮出几个“杀手锏”,如党政同责、区域限批、行业限批。考虑到目前城市群的迅速发展,法律对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和区域空气质量改善规划的协调也应做出规定。在达标规划的技术层面上,要注意空气质量改善和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及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生态保护的协同问题,注意排放总量控制与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以及主要“双高”行业的生产总量控制的关系,明确提出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优化减排管理模式,理顺总量控制机制

污染减排是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支撑手段,是实现蓝天白云的“硬道理”。但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是基于技术可行性和基于减排潜力测算的总量控制,总量污染减排与质量改善、企业达标之间存在着脱节。随着以质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模式的确立,“清洁空气法”需从立法层面调整优化污染减排的手段与模式,制定、实施基于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多种污染物环境容量控制方案,提高总量减排的精确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此,建议将现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嵌入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框架中,运用污染源达标排放、超低排放、最佳可行技术改造等多重手段,共同推进污染减排。对于远距离传输的高架点源以及可监测、可统计、可核实的大型污染源,实施全国和区域总量控制;对仅限于局地影响及监测、统计基础薄弱的污染源、污染物,以治污减排工程、技术、管理、政策推动作为重点,强调地方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对排放标准实施的监管。

新的“清洁空气法”还应理顺总量控制、达标排放等多种排放控制手段之间的关系。目前,上述手段之间尚存在不衔接和相互矛盾的问题。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全国所有燃煤电厂若全部实现达标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三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约为500万吨;而按照“十二五”总量控制要求,除烟粉尘外前两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合计为1550万吨;若所有燃煤电厂都实现超低排放,即烟粉尘排放浓度10毫克/米3、二氧化硫35毫克/米3、氮氧化物50毫克/米3,上述三种污染物的排放量合计为160万吨。因此,建议“清洁空气法”进一步理顺质量达标、总量控制以及达标排放三者之间的关系,以质量达标确定总量控制目标,以总量控制作为制定排放标准的依据,通过排放标准的修订来实现总量控制和质量达标。

排污许可证制度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普遍实施的一项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了排污许可证制度,但国务院和环保部都一直没有出台详细的法规。“清洁空气法”应该明确这项制度与企业排放标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总量控制制度以及将来的环境税制度之间的关系。作为应对当前企业排放普遍超标问题的法律“底线”,建议“清洁空气法”明确规定企业应全面实施达标排放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同时规定排放标准和排污许可证是对企业监督的关键法律依据。

强化经济激励手段,全面公开环境信息

目前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没有充分体现《环境保护法》确立的“多元共治,多策并举”的思路。草案尤其缺乏对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治理大气污染的法律规定。总体上看,这一立法缺陷与我们以往要求企业“必须怎么干”的传统立法模式有直接关系。因此,“清洁空气法”除了要关注不同污染防治对象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平衡好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包括媒体与民间组织)之间的关系,确立清晰的政府主责、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体系。因此,“清洁空气法”要特别强调地方政府以及非环境保护部门的责任,对清洁空气“督政”给出具体规定和法律依据。

建议“清洁空气法”要确立法律、行政、市场和信息多种手段“并举”的框架。特别是市场经济激励型政策,也是需要政府出面制定和组织实施的。因此,建议“清洁空气法”把一些目前试点证明有效、可以全面推广的经济政策予以固定化,如排污权有偿使用、环境责任保险、大气治理补偿、环境税费等制度,对于那些没有全面试点但有很好发展前景的经济政策手段给出一些鼓励性的法律条款。

环境法治最基本的保障是环境信息公开。新《环境保护法》的最大亮点也在于此,其用单独一章确立了信息公开在环境保护中的独特地位。新《环境保护法>要求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力,而且环保部门也应该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便利。建议在“清洁空气法”中,将企业排污信息和空气质量监测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环境公益诉讼专门形成一章,并制定可操作的公众参与大气污染违法举报奖励制度。还要特别设立大气环境信息公开负面清单制度,以全面建立政府和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常态化制度。

主要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eB/oL].2014-11-30.http://npc.gov.cn/npc/xinwen/lfgz/flca/2014-12/29/content_1891880.htm

[2]epa.Cleanairact[eB/oL]./epw.senate.gov/envlaws/cleanair.pdf.

[3]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eB/oL]./npc.gov.cn/huiyi/lfzt/hjbhfxzaca/2014-04/25/content_1861320.htm

减少环境污染的建议篇7

一、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的现状

**市农村畜禽养殖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加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发展规模集约化畜禽养殖探索了新路。然而,由于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防治起点低,随其衍生的环境污染、环境纠纷也较为普遍,防治和调解该类问题更是困难重重。

全市20个镇(街道)有1500余家养殖场,其中规模养殖(牛50头、猪500头、鸡、鸭、鹅5000羽)养殖专业户300家左右,养殖场、养殖专业户业履行环保审批手续的只有47家,占养殖业的16%,有粪尿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场52个,占规模场总场数的17.3%,全市规模养殖场粪尿综合利用率88.5%以上。

1.规模化养殖场能在建场时就确立循环经济的理念

规模化养殖场基本能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建立起生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利用的生态循环方式,尽力达到生态平衡,杜绝污染环境状况的发生。如**惠丰生猪专业合作社围绕解决养殖污染这一重点,寻求变废为宝的途径,并经多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符合当地实际的生物链工程,生猪——产生粪便废弃物——进行沼气发酵——其沼气用于养殖照明、取暖等,废液用于牧草种植——进入养殖新一轮循环。

2.小型养殖场点大部分环境管理不到位

小型养殖场大都存在废水废渣乱排乱堆问题,加速了当地水环境、气环境、卫生环境恶化,蚊蝇满天飞,恶臭顺风飘,门窗无法开启,用水全靠自来水,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畜禽养殖非规模化和养殖高度密集化,畜禽所产粪便数量大大超过其处理能力和合理使用能力;畜禽养殖分散化,导致粪尿随意排放和较难处理废弃物。2008年,全市每年产生的畜禽粪尿量万吨,折算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吨,其中进入水体的化学需氧量流失量吨,相当于全年工业企业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产生的固体废物量为万吨,相当于全市工业固废的倍,对全市的环境容量带来了很大的压力。(2)养殖场基本无污水废渣处理设施,只是人工清理后随意堆放,没有起到堆肥的完全效果,常因雨水造成二次污染。(3)养殖场粪便污水氨氮含量很高,病原体多,流入沟河造成水体污染。(4)距离民房较近,养殖场的异味难闻。(5)养殖场粪便因大部分直接还田,造成局部土地污染严重。(6)养殖场的设计和布局不尽合理。为了便于加工、销售和运输,大多数建在人口较密集区域,农田占有量相对较少,使养殖业与农田利用脱离。全市300多个大、中、小型养猪场中%以上的养猪场位于人口集中区附近或城郊结合部、镇村结合部。以生猪养殖为例,养殖场点镇个,镇有个,镇个。

二、养殖污染的主要成因

1.法律法规的不够完善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建设管理在《禽畜养殖业污染管理办法》、《禽畜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中有明确规定,但对于养猪500头以下、鸡3万羽以下、牛100头以下的养殖场未作规定,特别缺乏微小型养殖场管理的标准和要求。地方性法规一时难以出台,基本上是民不报官不究,即使环保局到现场查处因无法可依,只能协调卫生防疫部门共同查处,对养殖业主进行教育和建议其改善环境卫生,从而放任了微小型养殖场污染状况的存在和扩展。**镇**村某养鸡场,建办于***年,主要从事蛋鸡养殖,目前存栏数约***羽,该养鸡场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鸡粪未作任何处理,露天堆放于鸡舍西侧,下雨时部分鸡粪被雨水冲入北侧沟河,致使河水发黑发臭,对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由于业主养鸡场未达到规模,环保局只能教育建议养鸡场业主建设集粪池化粪池等污染防治设施,确保养殖过程中产生的鸡粪经有效处理后或外运以及加强卫生管理,做好灭蝇杀菌工作,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养殖业主环境意识薄弱。

2.1.无履行环保审批意识

全市除了规模化养殖场履行了环境影响审批手续,**%以上的微小型养殖场未申报、未环评,无审批手续。其中一部分养殖场建场时虽未达到规模养殖,但在以后扩建中达到了规模养殖却仍未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手续。全市家畜养殖场中****养殖场进行了环评,履行了“三同时”手续,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使养殖场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可以彻底解决畜牧业的环境问题,其它**个肉鸡养殖场、**个蛋鸡养殖场、**个肉鸭养殖场、**个蛋鸭养殖场均未办理环评和审批手续。

2.2养殖场点选址不当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设置有管理法明确规定,但对于微小型(猪500头以下、鸡3万羽以下、牛100头以下)养殖场未作规定,从实际情况看,众多的微小型养殖场地点设置均无书面的审批手续,养殖户建址随意,大都距居民集中区较近,有点养殖场点原远离城镇和居民小区,但随着城镇开发建设,现今又相邻城镇或居民小区,有的养殖场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规模,其产生的污染对周边的影响也相应扩大,虽然**市自2007年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共关闭(搬迁)了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46个,治理限养区内养殖场15个,非禁养区内新建成畜牧小区5个,从一定程定上减少了散、小、脏养殖场,但也还存在一些选址不当的问题,应加大力度关闭(搬迁)选址不当的养殖场。

2.3.污染防治投入不足。

养殖业主注重规模扩大、增加产出,而污染防治考虑不多,污染防治的投入明显不足,从全市生猪养殖场情况看,**%以上的小型养殖场缺乏干湿分离污染防治设施,实行了干湿分离的养殖场大部分仍未建规范的废渣储存场所,还有**%的养殖场相应的集粪池和化粪池也未建成,生猪粪便任意排入外环境。

三、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建议

1.基层镇村把好第一关,属地管理,防治提前介入

镇村基层政府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把好第一关,协调国土局、农业局、建设局、环保部门应加强“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各行政村,群众积级参与,防治提前介入,在管理上、技术上以及养殖场地的建设上逐步深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凡是在农村建设养殖场的,属规模养殖的,应督促业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建设相关符合国家标准的污染防治措施,环保局要严把审批关,对防护距离和污治设施达不到要求的禽畜养殖场不予审批;对有一定数量但没有达到规模养殖数量的养殖场,要督促其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凡是不能做到的,乡镇政府要在用地等方面给予限制。对于未达到规模养殖的散养户,建议镇村积极引导为主建设集粪池等基础性防污设施。

2.按照慈政办发[2007]120文件,引导一家一户松散型养殖模式改为区域化集约型养殖

根据我市实际尽快制定地方性补充规定,如进一步明确卫生防护距离、设置集粪池、废渣的储存地面进行水泥硬化,粪尿干湿分离等,明确各养殖户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促使养殖户规范行事,使管理者有法可循,对违规者有法可查,保证各项整治措施和要求得以认真贯彻落实,努力形成科学的规范的环保生态型饲养模式。对违规者提出相应的处罚办法,

3.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治理力度

以废弃物“减量化”原则为指异,积极改造现有的畜禽场棚,建成三大收集系统,粪便干物质收集系统、尿液污水收集系统、现有养殖场污染进行综合整治,削减敏感区域的饲养总量,推行清洁生产和生态化养殖,粪尿采用无害化方式处理,其它散养户要以外送或联建沼气池等治污设施的方式,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督促养殖业主要采用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提高畜禽的饲料利用率,尤其是提高饲料中氮的利用率,并积极实施固体和液体、粪与尿、雨水和污水三分离,降低污水产生量和降低污水氨、氮浓度。对已集约化畜禽规模养殖场,应按照规定从严管理,从源头控制污染及污染问题的产生。对微小型养殖户协调镇村对其清理整顿,要求业主进行污染治理,对那些难以治理或治理后仍不符合养殖条件的应限时关闭或转产。

4.养殖场要有规模且选址必须合理。

结合新农村建设,养殖场点必须合理选址,尽量远离城区和居民集中生活区。也可以由镇村统一协调,将目前的一家一户松散型养殖模式改为区域化集约型养殖,也可以打破镇、村、组的界限,建立几个集中养殖小区,建设共用的污染处理中心,减少一家一户配套设施投入,减少养殖成本投入。

**市目前已按慈政办发[2007]120文件,建立了畜牧集中养殖区,市级六部门联合踏勘同意结合,将目前的一家一户松散型养殖模式改为区域化集中型养殖。目前,该养殖区占地约**亩,位于牛3家村,进场的养殖户有6家。该村的养殖户方江年,养鸡养猪养羊,前些年在房前屋后小规模饲养,但由于群众嫌养殖臭味难闻,邻里关系日趋紧张,当村里建议其搬迁畜牧集中区养殖,他第一个积极响应,积极利用猪粪喂鸡,鸡粪羊粪肥鱼塘,形成了小型生态循环养殖产业链,减少了养殖成本的投入,增加了经济收入,邻里关系日趋和睦。

5.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引导养殖户发展生态养殖。

畜禽污染整治既关系到农村生态环境卫生改善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一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结合的公益事业,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引导养殖户科学养殖,采取农牧、林牧、渔牧、肥牧结合等方式,重点建设循环性畜牧业工程,实行生态养殖,促进农村畜禽养殖场环境综合治理。

减少环境污染的建议篇8

【关键词】总量减排;日常监督;减排引导

总量减排是指减少CoD、So2等污染物的总排放量,环境污染的加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了当前发展考虑的重点问题,国家积极倡导环境保护。总量减排即是环境保护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促进各级政府对总量减排的重视,确保减排工作能够落实,必须对其进行日常督查。

1、总量减排日常督查的重要作用

工业发展在促进经济水平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使得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反过来又牵制了经济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对环保愈发重视,积极开发清洁型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以实现绿色城市、生态城市的建设。CoD、So2等污染物在总量中占的比例最多,污染较为严重,应减少其总排放量。

为取得较好的减排效果,需加大监督力度,做好日常检查工作。日常督查有利于加强各级政府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视,加深对其理解,并督促其贯彻落实,做好减排核查核算工作,同时,在督查中可发现相关政策在贯彻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如某环保督查中心,在实际工作中采取地市和行业结合督查的方式,于2013年3月中旬,针对管辖范围内的医药、电力、石化、钢铁等700多家企业展开了日常督查,掌握了各种污染物的来源、污染程度、排放量、治理状况,对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将企业信息输入了信息管理系统,使得环境监管力度有所加强,为核算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2、总量减排日常督查中存在的缺陷

通过此次督查,该督查中心对以往存在的问题作了总结:

2.1缺少法律保障,职能不明确

该督查中心的职能集中于地方对国家相关法规政策的具体执行状况,对象应包括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和环保部门等。从日常督查中可看出,减排项目检查在此次工作中占了很大比例,如企业是否有超标排污的行为、是否积极采取排污措施、是否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等,但在宏观方面则有所忽视,包括政府治污的资金投入、是否建立健全减排机制。另外,在环保政策、治污标准的具体落实程度,以及环保部门履行责任等方面浅尝辄止,不够深入。原因有二,首先,现有法律尚需健全,区域环保督查中心的职能不明确,法律地位比较模糊,以至于在行使权力时力度较弱;其次,监督对象不明确,规定中的“地方”具体指什么缺少明确规定,阻碍了实际操作。

2.2缺少针对性,且领域单一

结合以往督查分析,督查工作多在污水处理厂、烧结机脱硫、电力脱硫脱硝等领域开展,涉及锅炉、化工、石化等领域的督查次数相对较少,地方环保部门在这些行业的督查力度明显不足。从这次督查以后,中心相继对辖区范围内其他行业做了全面调查,多数企业在总量减排中都存在问题,而真正主动按规范标准进行治理的企业更少,几种常见的污染物都超过了规定排放量,对减排结果十分不利。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全部工业企业中,有1153家企业配置有25蒸吨的锅炉,约有4500台,而安装有脱硫设施的只有515家,且多处于直排状态,使得减排潜力发挥较小。原因在于,督查工作中针对性不足,督心不合理,没有考虑排污程度。

2.3督查作用较小,惩罚环节出现问题

督查中心在实际工作中以检查为重,但没有处罚的权力,导致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即检查对象较多,也都发现了具体存在的问题,但由于惩罚力度不足,使得督查也就起不到实际作用。很多企业都积极配合检查工作,但由于处罚力度较小,难以起到震慑效果,企业依旧我行我素。该中心在前两年检查的减排项目逾千,且大都存在问题,但上报之后接受处罚的却没几个。原因主要在于督查之后的处置反馈机制存在缺陷,关于如何处理没有规范程序,处理机构分工混乱,处置反馈方式缺少统一标准。

2.4机制不顺,督查效能有待提高

作为环保部派出机构,区域督查中心主要负责为环保部及相关司局服务,完成其交派的任务,但实际工作开展起来有很大难度,因为尚未建立沟通对接程序,工作协调机制不健全。所以,在实际中会有很多临时性的工作,对减排日常督查形成阻碍,降低其工作效率,而且不利于调动地方环保部门的积极性,甚至还会引起误解,降低了督查效能。此外,督查任务的内部统筹也不健全,重复督查、跟脚督查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但影响督查效果,也加重了地方接待负担。

3总量减排日常督查中的改进建议

3.1找准定位,明确划分督查功能

总量减排工作较为复杂,为避免出现混乱和重复,环保部应合理分工、优化资源配置,科学划分督查范围,并明确规定检查对象和内容,同时设置统一的检查标准和方法。除了具体减排项目,还应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督查力度,促使其将相关政策法规贯彻落实,并将督点进行转移,用于机制建设、资金投入、责任分解等方面。认真检查其他环保部门是否按照规定履行应有的责任,通过抽查企业环保达标率,对企业执行标准规定、达标排放的情况加以重视。

3.2充分发挥减排引导的作用

污水处理厂、火电厂等领域较为传统,产生的污染物数量较多,但因受到重视,落实情况良好,在总量减排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经过多年的减排,其潜力已挖掘殆尽,不能再局限于这一领域,应将重点放在其他领域,如工业锅炉、化工、石化等,这些行业的排污量也较为严重。因此,在这些领域,环保部应严格制定排污标准,加大督查力度,并出台相关法规政策,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快减排进度,促进减排工作。可借助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及实施细则的出台,加大对相关排污企业的舆论宣传力度,出台分类指导政策,积极引导上述行业推进减排治污工作。

3.3不断完善反馈机制

为使督查工作发挥最大作用,应制定合理的反馈机制,采用全流程闭环检查的方式。督查中心在编写督查报告时,应如实填写地方政府对环保政策法规落实的具体状况,尤其是污染较严重的企业,最好提出环评限批建议,或将存在发现的问题直接通报当地政府,加大整改力度。

3.4提高督查效能

针对督查效能较低的状况,可改变督查中心的督查方式,如“打包式”、“捆绑式”等。在临时接受的任务必须完成的基础上,统筹整合日常督查,对所到区域的减排项目一并展开检查工作,尽量不要出现重复或扎堆督查现象,并时时保持高压态势,减轻地方的接待负担。此外,督查工作还应有所突出,严抓环境问题,促使地方政府推动减排。针对违规较严重企业,应予以严惩。

4、结束语

环境污染这一世界性的问题与人们生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为减轻污染程度,加强环境保护,应积极采取总量减排措施。若要取得较好效果,需加强重视,加大督查力度,促使各地方政府、企业能够按照规定履行应有的责任和业务。

参考文献

[1]熊跃辉,耿瑞江,邢长城.如何使减排日常督查发挥更大作用[J].环境保护,2013,22(19):143-144.

[2]徐广华,陈静,王兴国.关于总量减排监测体系考核的思考[J].中国环境监测,2011,27(1):130-131.

减少环境污染的建议篇9

建议在北京试点治理pm2.5

2012年年初,北京市环保局首次公布了过去十年来北京市pm2.5浓度趋势的研究性结果。尽管过去十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呈下降趋势,但按照即将颁布的新国标,2010年的年均值仍然超标一倍。今年,北京市政府拟办的35件实事中,“pm2.5治理”被列为“一号实事”。

贾庆林表示,对于北京治理pm2.5,建议由环保部牵头在北京做个试点。虽然北京已提出了多条措施,但现在对治理pm2.5还知之甚少,这要上升到国家层面,从北京试点治理pm2.5做起,给全国创造一些做法,让北京起一个示范作用。

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称,北京首先监测了pm2.5的数据并将积极治理,尽管治理可能不是一两年,可能是以十年为单位的。政府还提倡无煤城区,要把北京建成无煤市,尽管有些难度,但有的区县已经开始不烧煤了,以减少大气污染。贾庆林表示,希望北京努力成为全国第一个无煤城市,切实改善首都空气质量。

北京市市长郭金龙表示,北京要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动城市环境建设和城市服务管理再上新台阶。对于大家很关心的pm2.5问题,要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我们有决心在这方面迈出新的步伐,以更好的空气质量体现出首都科学发展的一个方面。”

北京提出植树造林20万亩目标

北京提出了2012年植树造林20万亩的目标。刘淇称,种树不仅改善生态环境,有经济价值,而且可以涵养水源。

贾庆林表示,北京下决心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确保树木成活、成林,进一步确保城市的绿化水平。对于今年20万亩的目标,希望能超额完成,真正治理pm2.5大有作为的就是种树。

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通州区委书记王云峰就pm2.5治理提出多条建议。他建议,治理pm2.5应打破行政区划的概念,从国家层面协调跨区域大气污染纠纷,制定统一的环保政策,设立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资金。

王云峰说,首先应建立大气污染防控的举国体制,仅从行政区划的角度考虑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已经很难有效解决大气污染的问题。从国家层面建立大气污染的联合防控监督协作治理机制,协调解决跨地区大气污染的纠纷,协调制定区域统一的环保政策,并建立适用于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测评体系。

此外,还要研究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设立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资金,对区域污染减排项目予以适当的经济补助。

减少环境污染的建议篇10

关键词农村污染;现状;节能减排;建议;辽宁彰武

中图分类号tK0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2)11-0210-01

近几年,国家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并对节能减排工作做出了重大部署[1]。彰武县是一个农业县,要实现彰武县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便不能忽视农村节能减排工作。因为随着对城市工业污染源防治力度的加大,城市环境日益改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却没有根本的改观,尤其是农村面源污染已成为污染防治的瓶颈,成为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方面[2]。

1彰武县农村污染现状

1.1农药、化肥使用不合理,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不断蔓延

农民为了尽可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往往在生产中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由于不能被作物完全吸收,导致一些化学物质在土壤和水体中大量残留,有的则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全县农村人口每年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基本上是直接排放和露天堆放,严重污染了耕地和水体。

1.2规模化养殖带来的畜禽粪便污染日益突出

全县规模化养猪场几百家,养牛养羊户几百家,养鸡场上千个,每年产生大量的畜禽粪便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畜禽粪便还将逐年增多。这些畜禽粪便和养殖污水大都不经处理自然堆放或直接排放。养殖污水中腐败性有机物在细菌作用下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水体厌氧分解,使水体变黑变臭。

1.3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污染难以逆转

一是地膜污染。由于地膜在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随着地膜覆盖栽培面积的扩大、使用年份增加,耕地土壤中的残膜量不断增加,该种污染靠自然降解难以逆转。二是农业投入品包装物污染。目前,除大包装化肥包装物被农民回收利用外,农药及小包装化肥包装物基本上没有回收,而是随意丢弃,严重污染环境,其中农药包装物造成农药残留,化肥包装物形成白色污染。三是农作物秸秆污染。由于秸秆过剩,多数农作物秸秆没有得到综合利用,很多秸秆被就地焚烧,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污染空气;没有焚烧的秸秆,或弃置堆放,或推入河沟,经日晒、雨淋、沤泡引起腐烂,产生污水,污染了水体。

2彰武县农村节能减排的建议

2.1重点治理排污企业

一是狠抓节能减排工程不停顿。争取彰武县城市污水处理厂早日正式通水运行,确保完成化学需氧量削减的任务。同时要把二氧化硫减排的任务落实到各企业,明确责任,落实治理设施建设计划[3]。二是狠抓产业结构调整不松劲。实现节能减排最有效的措施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方面,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商贸会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综合运输等生产业;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增效、减排、降耗、节能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竞争力,用循环经济模式来提升资源性产业[4]。三是狠抓“双高”行业节能减排不动摇。从源头上控制新建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坚持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条件。

2.2抓好农村节能减排工作

一是推进农村生活节能。推进秸秆气化、固化也是开发农村可再生能源的一种方法,可以推广秸秆裂解气化、生物气化和秸秆固化成型技术。发展节能型住房,推广应用隔热、省地、保温新型建筑材料,引导农民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和建造太阳能房。发展集约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普及户用沼气,推进人畜分离养殖小区的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5]。二是推进畜禽养殖节能。推广节能养殖模式,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资源调节畜禽舍温度;推广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及生态、高效、集约畜禽养殖技术,降低饲料和能源消耗[6]。三是推广节药节肥技术。推广应用低残留、低毒、高效农药新品种及低容量喷雾技术,减少农药用量。提倡增施有机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四是推进耕作制度节能。在广大农村建立起高效的耕作制度,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实行免耕或少耕,发展生态农业。五是推进农业机械节能。推广节能型柴油机、燃油添加剂和主机余热利用、燃用重油等节能技术产品,提高农业机械生产性能,更新淘汰部分老旧农业机械。六是推进乡镇企业节能。在制砖企业推广节能风机、窑炉密封、新型节能转窑、空心砖等节能技术。尤其是加强乡镇企业能源消耗管理和节能设备更新改造。

3参考文献

[1]刘树庆.农村环境保护[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2]李子华.农村生产与发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3]王建彬,郝平,王倩倩.对当前农村地区节能减排工作的探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4):47-49.

[4]薛利媛.关于推进农村节能减排的几点思考[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1(8):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