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会资源特点十篇社会资源特点十篇

社会资源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07:28

社会资源特点篇1

【摘要】从群体的角度和一般意义来讲,社会资本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是嵌入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中的有价值的资源,这种有价值的资源本质上是一种结构性的资源,既能促进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的互动,又在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的互动中产生。尽管中国社会是一个关系本位的社会,但是关系资本并不等同于社会资本。怎样从为个人、小团体和小圈子所拥有的私人产品转化为群体、社会所拥有的准公共产品和甚至纯粹公共产品,是社会资本在完成本土化对接后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本土化对接后的现代化转型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互惠机制、转换机制、共建机制和共享机制的有效运行,而机制的有效运行取决于组织间的力量的大体均衡、各种组织目标的互补与兼容以及组织体系中主导力量的形成。

【关键词】社会资本公共产品转换机制

自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社会资本理论逐渐成为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社会资本成为各学科广泛使用的跨学科概念,是世界各国学者用来解释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范式。它甚至被西方国家的决策圈看成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新思路。因此,得到了学界和官方的广泛认同。

但是,还没一个完全得到公认的社会资本概念。正如“有多少个社会学家就有多少个关于社会的定义”一样,“有多少个社会资本研究者就有多少个关于社会资本的定义”。

一、社会资本含义的纷争与批判

国内有人将这些不同的定义简洁明了的归纳为五种类型。通过较为详细归纳和总结,可以发现资源说还是处于主导地位,下面简单梳理一下它们的具体表述。

1.资源说。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是嵌入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中的社会资源。这种观点在社会资本理论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布尔迪厄把社会资本界定为“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那些资源是同对某种持久性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林南(2001)认为,“社会资本——作为在市场中期望得到回报的社会关系投资——可以定义为在目的性行动中被获取的和/或被动员的、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有人甚至认为,“社会资本是指人际和企业关系网络中以及通过人际和企业关系网络所能获得的资源,包括信息、构思、线索、商业契机、金融资本、权力与影响、情感支持、甚至还有良好的祝愿、信任与合作。”

2.能力说。认为社会资本是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亚历詹德罗•波茨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通过他们的成员身份在网络中或在更宽泛的社会结构中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获取能力不是个人所固有的,而是个人与他人关系中包含着的一种资产,社会资本是嵌入的结果。”

3.功能说。认为社会资本是能为人的行动带来便利的社会资源。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根据其功能来定义。它不是一个单一实体,而是由一系列拥有两个共同要素的不同实体所构成,这些要素均由社会结构的一些方面构成,而且它们促进了参加者(无论是个人或者法人参加者)的某些行动。”

4.网络说。认为社会资本从形式上看就是社会关系网络。张其仔认为社会资本就是社会关系网络,他无疑忽视了信任、规范以及制度等在社会资本概念中的重要地位。

5.文化规范说。认为社会资本的本质是信任、互惠等文化规范。弗朗西斯•福山社会资本界定为,“社会资本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一个群体成员共有的一套非正式的、允许他们之间进行合作的价值观和准则。如果该群体的成员开始期望其他成员的举止行为将会是正当可靠的,那么他们就会相互信任。信任恰如剂,它能使任何一个群体或组织的运转变得更加有效。”

帕萨•达斯古普特、伊斯梅尔•撒拉格尔丁将有关社会资本的定义概括为三种主要观点,认为帕特南提供了最严格的定义,把社会资本看做对社区生产能力有影响纳人们之间所构成的一系列“横向联系”;科尔曼提供了更具普遍意义的概念,把社会资本看做支配人们行动的所有横向和纵向的社会结构和准则;后来其他学者提供了更加宽泛的观点,认为社会资本除包括前两种观点的内容外,还包括使准则得以发展及决定社会结构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

然而,正像任何一种新的理论必然会引起争论和批评一样,社会资本理论在西方学术界一经出现就引起了广泛的论争并遭到了激烈的批评。肯尼思•阿罗甚至主张放弃,因为“度量社会相互影响的概念或许是一种错觉、一个陷阱。不是考虑多一点或少一点的问题”因此极力主张放弃社会资本。

二、社会资本含义资源说的本土化对接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人所奉行的关系说和所践行的关系网,是社会资本理论的滥觞和实践。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指出,相对于西方社会来说,中国社会既不是个人本位,也不是社会本位,而是一个关系本位的社会。梁认为中国社会的伦理特性是通过“关系”体现出来的:“不把重点固定放在任何一方,而从乎其关系,彼此相交换;其重点实放在关系上了。伦理本位者,关系本位也。”费孝通先生提出“差序格局”的概念来描述中国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特点。“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费孝通在提出这一概念时着重指出,这种“差序格局”发生在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里,这种乡土社会有它自身的特点。比如,“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乡土社会是一个社会变迁很少而且变迁速度很慢的社会”、“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等。从以上这些描述和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血缘为中心的传统亲属关系占据重要地位的熟人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血缘特性、熟人特性和差序格局是其基本特征。

居延安教授在《关系管理》一书中指出,关系价值包含人文特征和经济特征。的确,在中国这样特殊的人文社会里,对于关系资本的认识要兼顾其经济特征和人文特征。其实,这对于有着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人,无论他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老百姓,都深有体会并深知其妙,都或多或少为自己、家庭、朋友和单位等等建构关系网。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关系资本并不等同于社会资本。杨光飞认为,社会资本蕴含着一种公共性,是对市场和政府功能缺失的有益补充,而关系资本的建构则更多的是基于一种工具理性,是在规避正式制度的前提下,通过“特殊主义”的秘密渠道获得的;并进而认为关系资本的升格会引发集体行动的困境——不仅在总体上大大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同时也不利于一种普遍主义制度的建构,而且也不利于现实制度、政策的选择。由此可见,关系资本既有利也有弊。关系是中国社会文化与结构的重要表征,正确地认识关系资本,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关系资本,规避其不足,更重要的是,要适时向现代化转型,则是中国转型过程中必须学习的一门新课程。

三、社会资本含义资源说的现代化转型

怎样从为个人、小团体和小圈子所拥有的私人产品转化为群体、社会所拥有的准公共产品和甚至纯粹公共产品,是社会资本在完成本土化对接后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

结合学者们的论述,本人认为,社会资本从群体的角度和一般意义来讲,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是嵌入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中的有价值的资源,这种有价值的资源本质上是一种结构性的资源,既能促进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的互动,又在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的互动中产生。社会资本能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从而能避免自身供给的不足。尽管社会资本是群体共享的资源,但对于个人来说,也有着内在的驱动力,个体不仅能以成员资格共享组织内的各种资源,而且能凭借组织平台分享组织外的各种资源,从而每个人都有着建构社会资本的动力。因此,作为特殊公共产品的社会资本是可以内生的。当然,内生是有条件的,重要条件之一是资源不能处于一种结构锁定状态之中。作为一种结构性的资源,社会资本既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又从本质上来说能满足社会群体共同需要。因此,从本质上讲,社会资本也是一种公共产品。当然更多的体现为一种准公共产品。社会资本本身蕴含着共建、共享和共同发展的核心理念。在群体内部和之间长期互动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微妙而伟大的机制,如互惠机制、转换机制、共建机制和共享机制。

每个人、群体或组织都拥有各自的各种各样的资源,每个人、群体或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也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对于社会来说,多样化的群体或组织之间的互动能够产生更多的社会资本,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从群体或组织的视角来探讨社会资本就显得更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尽管也更有难度。

尽管个体拥有各自的各种各样的资源,但不足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因为个体的个人资源要远远小于个体的社会资源,而个体的社会资源更远远小于群体或组织的社会资源,也因此,更多的个人和组织以更快的速度融入当今这个网络社会之中,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更深更广的融入当今的全球化之中。

只拥有有限资源的个体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只有融入各种群体或组织之中,在群体和组织内外进行资源交换和投资,互惠互利。在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的长期互动中,更多的资源融入其中,并得到了长期的互惠和转换,人们积累了各种各样的共建机制,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共享意识。而这种共建机制与共享机制是息息相关的,有共建才有共享的可能,共享也能进一步推动共建,如果只有共建没有共享,那么共建迟早会瓦解。

本土化对接后的现代化转型的成功与否,取决于那些机制的有效运行,而机制的有效运行取决于组织间的力量的大体均衡、各种组织目标的互补与兼容以及组织体系中主导力量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福山.信任一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m].远方出版社,1998.

[2]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3]曹荣湘.走出囚徒困境一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4]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95.

[6]张其仔.社会资本论一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7]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8.

[8]C.格鲁特尔特,t•范•贝斯特纳尔.社会资本在发展中的作用[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9]迈克尔•武考克.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社会资源特点篇2

关键词:

在知识经济的新形势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能用社会各方面服好务的关键所在,在工作中,应当把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为我们档案室做好档案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指导思想。那么,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措施和发展趋势。

一、从档案信息资源的内涵,研究档案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所谓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将档案信息资源中的各种使用价值予以揭示,并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方法,使之直接服务于社会各项活动或工作,满足人们的各种利用需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内涵是十分广泛的,它应包括档案信息的整理、管理水平,提供利用的方式、方法、手段,主动服务的形式,档案管理现代化程度以及档案信息在现实中所创造的价值等诸方面。从档案信息资源的内涵可以看出,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以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做为主线带动档案工作的整体发展。任何一个系统,都是寓于比它更大的系统中,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档案工作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首先要获取档案这一物质,并占有丰富的档案信息量,经过科学的加工和处理,才能完成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这一环节,而档案工作只有通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这一主渠道,才能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和价值。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不仅是整个档案工作中最富有活力的重要环节,而且是形成该系统良性循环、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效益的重要保证。因此,研究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应单个进行研究,应从系统整体上出发进行研究。

二、从档案信息资源的特点,研究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档案信息不仅具有信息的一般共性,而且还具有特殊的个性。它的主要特点是:本源性、回溯性、凭证性、积累性、内向性和社会性。信息按其性质可分为原始信息和经过处理的信息。档案信息属于原始信息,是各部门对某一活动的最初的数字、文字和图像等的直接记载,所以本源性是档案信息最主要的特点,本源性信息是加工信息的基础,任何信息资源都起源于原始信息,因而档案信息在社会信息系统中居于特有的地位和作用。信息按其时间特征可分为回溯性信息和预测性信息。档案属于记录和反映已经发生的活动、事物及其过程,即用来追溯以往的信息。通过它可以利用前人的劳动进行创新,也能为现实的研究、决策和预测提供基础。凭证性是这种信息具有证据作用。档案是原始材料,是反映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能起到别的信息所起不到的凭证作用。档案一般是以文件的形式陆续形成的,而又以文件组合体的形式持久地存在和运动的,所以它的联系性较为突出。这种联系一是指同一类信息可以在不同的档案全宗里发现,因为许多立档单位常常是从不同的职责出发办一件事情,因此反映同一问题,有的决策、有的执行;有的从某个侧面反映某项工作,这是表现在空间方面的。二是指同一事的在时间上有联系,这种联系有短有长,形成的文件有多有少,有时需要查找百年以上的记录,这是表现在时间方面的。此外,还有这一事物同那一事物的联系,既表现在内容方面的和表现在信息的形式方面的。与联系性特点相关,档案信息还具有积累性的特点,档案信息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往往具有连续不断以至定向积累的特点。其表现是立档单位的档案整体,是在连续性的活动中长期积累形成的,而且只要某一档案形成单位存在,其拥有的档案成份总要有规律地得到补充。档案信息互相联系和积累的特点,要求信息提供的全面性,才能便于研究和利用。档案信息的内向性特点是指有些材料在一定时间里仅限于规定的控制范围内使用。但从总体来说,档案是社会性的信息记录,内容无所不包,是各行各业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产物,又用于社会实践之中。从上述特点来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是智力上改造档案中的事实,也不是机械地提供事实,而是在考虑来源联系与机构联系情况下获得映象。是要在广义上和多种意义上认识档案可能具有的无限用途。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应从广度和深度上开,突破案卷或文件标题所反映的内容,充分挖掘全部有使用价值的信息。

三、如何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开发与利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开发是利用的前提,为利用提供信息基础,开发也离不开利用,达到开发目的和提高开发水平都要通过利用才能得以实现。那么,档案部门如何适应社会利用规律,有效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呢?

1、首先是加速思想观念的更新。必须树立以下二个基本观念:一是服务观

档案管理体制要牢固树立为社会各项事业服务的观念。要克服"关起门来办档案"的倾向,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二是开放观念。过去,档案工作"保"的观念强,"开"的观念弱,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我们一定要充分开放档案,合理利用档案。只有牢固树立服务观念和开放观念,并付诸行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才能与社会利用规律相适应。

2、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计划部署和组织协调。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要适应社会利用规律,必须加强计划性,合理部署。档案的逐步开发,全社会性利用的出现,要根据各个时期社会利用的情况,研究制订出开发的计划,然后进行部署。开发工作自然就有条有理了。

社会利用有时要打破地域界限,这就要求进行越地域开发利用的组织协调、统筹规划,运用现代通讯技术实现档案信息网络化,把散布在各地、各部门的独立的计算机系统和终端相互连接起来,形成档案信息网络,使档案信息与信息化大流通接轨,这是综合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方式。

3、加强社会利用的动态分析,增强开发的应变能力。社会利用是很活跃的事物,在社会利用循着基本规律发展的时候,也可能出现局部变化,档案工作者必须经常研究和分析社会利用的动态,提高应变能力,使开发工作基本保持与社会利用需求相统一。例如,社会编史修志的兴起,社会中心活动的开展,利用档案将打破往常状态,出现利用高峰期或旺势,档案部门如能及早地掌握和预测到这个动态,就会采取主动措施来加强开发工作。否则,对社会利用的"超常"情况反映不敏感,应变不及时,将使开发工作陷入被动,适应不了社会利用需要。

社会资源特点篇3

   一、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性

   林业企业是现代社会经济组织中的一种形式,既有普通企业的共同特征,又有其独特特点。因此,林业企业社会责任也有特殊性。

   (一)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极端重要性

   林业和农业一样,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林业不仅要为广大的消费者提供林业产品,还肩负着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林业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林业基础产业的地位决定了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极端重要性。林业企业的产品一般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如果林业企业提供给社会的产品存在安全问题,将给人们造成直接的伤害。因此,不管是政府还是消费者对林业企业社会责任问题都格外重视。

   (二)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物质基础的薄弱性

   林业与农业一样,是一个弱质行业,部分林业企业(尤其是种植型林业企业)对自然资源依赖性较强,林业企业的经营业绩除了受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影响外,还受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由于自然条件的客观性和不可控性,使得林业企业经营风险大、效益不确定,使得大部分林业企业缺乏广泛实施社会责任的物质基础,直接导致林业企业社会责任具有物质基础薄弱性的特点。

   (三)环境责任地位突出

   有学者指出,林业企业社会责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蔡剑辉、张春霞(1999)认为,狭义的社会责任就是林业企业对社会和生态环境应承担的责任。由此可见环境责任在林业企业社会责任中的突出地位。林业在构建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林业企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及其加工产品,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连。因此,保护社会生态环境是林业企业的重大责任。林业企业不仅要考虑物质财富创造问题,追求经济利益,更要考虑如何实现林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二、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分析

   林业企业是现代经济组织的一种企业形式,因此,林业企业首先要承担所有企业都应该履行的共同的一般社会责任。由于林业企业的特殊性,它还应该承担一些特殊的社会责任。由此,我们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般内容;从林业企业的产业链来分析其特殊内容。

   (一)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般内容

   企业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因此,林业企业应该追求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可持续发展,需要承担对股东、消费者、商业伙伴、员工、政府、社区和环境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般内容如表1所示。

   (二)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内容

   在分析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时应考虑林业企业的特殊性,林业企业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产销链上。因此,笔者基于林业企业产销链角度分析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内容。我们认为,林业企业的产销链主要包括采购环节、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内容如表2所示。

   三、提升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原则和措施

   提升林业企业社会责任,首先需要考虑林业企业自身的特点,针对林业企业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其次,需要政府完善法律、法规,需要消费者进行监督,需要企业提高认识,采取必要的行动。

   (一)原则:根据林业企业的特点提升企业社会责任

   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林业企业有两个典型的特点。一是林业企业以森林资源为依托。森林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如果开发利用适当,森林资源可以做到永续利用。但是,森林资源的生产周期比较长,在整个过程中,林业企业不仅投资回报期较长、资金周转慢,而且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高,经营风险大。二是林业企业的产销链具有不同特点。如上文所述,林业企业的产销链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等过程。在不同的过程,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和表现形式差距比较大。因此,在研究如何提升林业企业社会责任时,要充分考虑到林业企业的特点,要充分考虑林业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不同要求与特征,在行动中,要始终遵循这一原则,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最终目的是实现林业经营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社会资源特点篇4

[关键词]社会网络资源配置功能

企业是嵌入一定的社会网络之中,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发展必然受到社会网络的影响。企业网络结构是企业与其外部的各种企业、组织机构等行为主体之间基于各种目的所形成的各种关系的集合,社会网络自身并不是经济资源,而是动员经济资源的渠道。由于资金、信息、生产要素等往往是稀缺资源,因此,在这些资源的获取上采用社会关系网络这样的非正式关系也就不足为奇。

一、社会网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1.为企业获得资源提供捷径

目前,社会网络呈现出新的趋向——资本化。社会网络资本化的社会动因是利益驱动,其现实化的原因在于制度的缺失。谋求建立社会网络被企业当作占有社会资源的捷径。社会资源最重要的特点是稀缺性。要不断的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获得这些稀缺的资源,由于社会资源是嵌入社会网络之中的,因此企业就会将社会网络看作是重要的支持手段,即把社会网络本身当作一种能够带来更多社会资源的特殊的资源。

2.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高度可用的社会网络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开支,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企业网络的形成降低了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由于企业之间长期频繁的合作增加了彼此间的信任,在信任的基础上企业之间将减少许多不必要的交易费用,从而降低彼此的交易成本。企业通过社会网络以成本优势获取资源和信息的能力对企业产生极大的影响,低成本优势的资源获取是企业社会网络导向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网络导向战略所带来的重要产出。分工与专业化理论认为企业网络通过分工提高了企业效率,使企业分别从事各自擅长的业务,互助合作,从而使整个企业网络的总收益最高,最终使企业网络中的企业都能受益。

3.有利于降低道德风险

从降低道德风险视角来看,中国人际交易模式主要是建立在社会关系网络基础之上的,通过建立特殊的人际关系来获得彼此间的信任,因为越信任对方,达成交易的可能性就越大。为了减少风险和不确定性,人们在交易过程中就尽量利用特殊信任关系,这种关系的好处在于信息的相对完全性和共享以及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在此种条件下从事交易不一定是最优的,但可以大大地降低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二、社会关系网络在资源配置中的特点

按照波兰尼对人类经济生产方式的划分,社会资源的配置关系存在着三种类型:权力授予类型、市场交换类型和社会关系网络,前两者属于正式制度安排机制,而后者则属于非正式制度安排机制。

与作为正式制度安排的政府和市场相比,社会网络在资源配置中有着自己的特点。在资源配置中,资源需求方和供给方处于社会网络之中,双方为平等关系,配置通过信任和承诺来进行。在一定规模的网络中,由于信息的完全性,可以避免欺诈等行为使得交易成本降低,这时它可以成为资源配置中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时的有利补充。

同时,社会关系网络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也会具有负功能,表现为社会网络的过度使用会使网络成员利用社会资本从网内获取资源时对网外社会成员造成剥夺效应,相应地增加了局外人涉取稀缺资源的成本。

总的来说,社会网络作为配置资源的非正式制度的外部性会增加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社会网络的资源配置方式相对于正式制度而言,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这主要体现在其表现形式上。非正式制度规则是无形的,它一般没有正式地制成条文,也不需要正式的组织机构来实施,它存在于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之中,正是这种无形的表现方式,使得非正式制度可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发挥作用。

三、社会网络合理配置资源的措施

社会网络在资源配置中既存在正功能、显功能的影响,也存在负功能、潜功能的影响。政府需要创新非正式制度,通过制度创新来约束社会关系网络的负功能,同时加强社会关系网络中正功能的发挥。而日益强大的理性认知力量可以促进非正式制度的转化与创新。

首先要重视习俗文化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要很好地发挥对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就必须有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环境。法院等强制机构执行的正式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而市场机制运行所需要的守法观念、契约观念等却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我国社会的这个特点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要克服这种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现象,就必须努力树立契约观念。

其次要塑造道德理念。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发现在市场交易中只有利人才能利己,市场交易可以使各方都得到好处或者在不损害他方利益的前提下使某一方得到好处,正因如此才会出现自愿互利交易的场所。维持和优化市场交易秩序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就是利人利己。市场道德与不道德的分界线,就是市场主体是利人利己,还是损人利己。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需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治本就是制度建设,特别是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其中突出的是道德规范建设,这实际上就是形成全社会共同遵守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夏扬.社会关系网络资源配置作用的经济学分析.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社会资源特点篇5

关键词:社会资本;行动;结构;关系

中图分类号:C912.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5.34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5-80-03

一、经典理论综述

(一)资本理论回顾

1.古典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这个概念最早由马克思作为私人资本的对立面来使用,这和今天的社会资本概念不尽一致。马克思将资本定义为资本家或者资产阶级获得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当关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时,则资本是期望在市场中获得回报的投资。(林南,2005)该理论通过市场中动态的流动过程体悟资本的价值与意义。对于马克思来说,处于流通链中的人明确分为资本家与劳动者两大阵营,资本被牢牢掌握在剥削统治阶级的手中,而作为被剥削的劳动者则未曾体现出资本的生产与积累,林南将马克思的资本理论称为“古典资本理论”。

2.新资本理论

贝克尔等经济学家在舒尔茨等人的影响下开始关注经济过程中劳动者的能动性,于是人力资本这个概念开始得到普及,新资本理论也逐渐成形。贝克尔认为,与物质资本不同,人力资本是劳动者由于获得知识、技能和其他在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对雇主或公司有用的品质而增加的价值。新资本理论与古典资本理论皆从资本家、生产商、雇主和公司的视角出发。(林南,2005)所不同的是,在新资本理论中,劳动者不再被动的任人宰割,而能够在自我动机的指引下通过增加自身的人力资本价值对自身进行投资,例如教育技能的提高。一旦劳动者通过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积累而开始享有自己的剩余价值利益时,劳动者也能够转化为资本家,资产阶级与被剥削的工人阶级的分界由此呈现出灰色地带。

(二)社会资本相关理论回顾

1.布迪厄

现在意义上对社会资本的系统关注可从布迪厄说起。从某种角度来看,布迪厄可被视为马克思的继承者,他在人力资本中看到的并非劳动者的自由意志与自我利益,而是统治阶级深入骨髓的符号暴力。他认为,社会的统治阶级通过控制教化活动(比如教育)――使主流的符号和意义内化于下一代,将自身的文化价值强加在其他阶级身上,从而实现统治阶级的再生产。(林南,2005)

布迪厄将资本分为三种表现形式: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现实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与拥有或多或少制度化的共同认可的关系网络有关,换言之,与一个群体中的成员身份有关。它从集体拥有的角度为每个成员持有,在这个词汇的多种意义上,它是为其成员提供获得信用的‘信任状’。”(Bourdieu,1986)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体现的是资源,而资源则与确定群体的关系网络紧密相关。则,社会资本取决于个人联系的规模和这些联系中所含资本的容量或数量。他认为,投资于社会关系的目的在于把自我的、私有的特殊利益转化为超功利的、集体的、公共的、合法的利益(布迪厄,2003)。因此,通过社会资本,行动者能够涉取经济资源,提高自己的文化资本,与制度化的机构建立密切的联系。(张文宏,2003)

2.科尔曼

科尔曼偏向结构功能视角。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结构的一个方面;在结构内它便利了个体的某些行动。在科尔曼看来,社会资本是从关系中获得的、现实的或潜在的资源(林南,2005),它并不能被普遍定义,只有当它对个体产生作用时才可称之为该个体的社会资本。

林南认为,功能观点易引起同义反复,导致科尔曼社会资本的理论概念模糊不清。但笔者认为,更贴近现实的恰在于社会资本的特殊性而不是如何界定社会资本的问题。科尔曼与布迪厄同样强调将社会资本的考察与“关系”相连。所谓相连首先是社会资本的载体必须存在于一个确定的群体,而不能依附于个人,其次,个体根据不同的需要所发掘出的社会资本是不同的。同样一份资源,也只对某些人有用从而被称为资本。可以说,资本的价值是在交换中得到体现的。

3.帕特南

帕特南认为,“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比,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和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社会资本提高了投资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帕特南,2001)。在帕特南关于意大利南北社会的研究中,社会信任与合作作为社会发展的资本得到了凸显。可以认为,帕特南把社会资本等同于市镇、都市甚至整个国家这样的社区中的“公民精神”的水平。在他看来,社会资本与政治参与之间存在正向关联,他使用社团或第二类/第三类社团――如家长―教师协会(apa)、红十字会、工会、宗教群体、互助及嗜好俱乐部的参与率来测量社会资本,通过投票、给国会写信、参加集会和政治会议等形式测量政治参与度,得出了美国社会资本在20世纪60-90年代急剧下降的结论(帕特南,2001)。该观点遭多方抨击,人们普遍质疑他关于社会资本的测量方式与因变量的设置。林南指出,社会资本应通过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来测量。如果将适用于集体的原理套在个体身上,就会出现生态谬误。(林南,2005)虽然现代美国社团的各项指标下降,但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信息资源共享逐步扩大,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个体行动者参与到新形式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中,社会资本未降反升。

4.格兰诺维特与伯特

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使人们认识到弱关系和桥梁在获得信息中的优势地位,而行动者利用弱关系的目的性则未有突显;伯特在结构洞理论中用player替代actor,这表明他眼中的行动者是积极能动的,那些有结构性机会的行动者会采取行动(投资)来利用这些资源和资本获利。林南认为,虽然这些理论可以分析出目的性行动的重要性,但行动在社会资本理论中值得更加直接的正面强调。(林南,2005)

二、林南关于社会资本理论的探索

林南总结社会资本理论不同的视角之下所存在的共性为:社会资本由嵌入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中的资源组成,当行动者希望提高目的性行动成功的可能性时,他们可以动员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行动者在行动中获取和使用的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林南,2005)据此,林南在《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第三章提出社会资本定义与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任务:

社会资本理论应该完成3个任务:第一,应该解释资源如何呈现出价值,以及有价值资源在社会中如何分配――资源的结构性嵌入;第二,应该显示,个体行动者如何通过互动和社会网络,对这些结构的嵌入性资源――机会结构――的获取变得有差异;第三,应该解释,为了有所获,如何将这些社会资源动员起来――激活的过程。

至于对资源的理解,林南认为,资源可分为作为人力资本的个人资源与作为社会资本的社会资源两种:个人资源可以通过他人转让、自我努力获致及双方交换3种方式获得,其中,位置资源与完全为个人拥有的资源需分别考虑;类似个人资源,社会资源既包括他人的永久性资源,也包括他们通过等级制结构中的位置控制的资源,行动者必须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社会关系获取社会资源。

关于结构,林南强调社会结构主要由位置、权威、规则和人这四要素组成,它们共同界定了社会的宏观结构:一个为维持集体资源,并且/或者获得一种或多种有价值资源的协调体系。这个体系是一个呈金字塔状的等级制结构体系,越高的位置意味着越大的权威以及对规则更大的主导力量。

关于行动,林南则指出行动趋向与位置具有关联性。社会结构与个体行动者是互相强化的,结构给予其位置人资源回报及规则解释权,人中各方面经验的差异则可能导致社会结构的变迁。在社会行动中,对于处于任何位置上的人,行动者受维持和获取资源的目的驱动,需要通过互动维持与获取社会资本。这样的互动可分为同质/异质性互动两种,同质性互动多与表达性行动相连,是最常见也是维持社会资源所必须的行动;异质性行动则多与工具性行动相连,要求参与双方付出更多的努力,低位行动者可以通过异质性行动获取社会资本,而高位行动者则可收获声望之类的资本利益。

三、关注行动:本土研究探索之可能

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关注行动,或者说是行动的动机。他指出异质性互动与同质性互动之间如何选择,选择带来的结果等等。这其中选择之后的结果与选择对象的关系则很容易形成因果联系。也就是说,该理论前提是人的行动基于理性选择。因此在针对社会关系的行动研究中,真实具体的行动似乎处于一个隐匿的位置,问卷符号反而表现出更具普适效果的权威。以数据简化人的行动动机分析,这样的研究范式是否适合中国国情?林南的理论与研究对于社会资本理论在中国本土的探索将可以产生哪些可能影响?这一点是笔者希望继续探索的。

如果社会研究中存在中西的分野,那么华裔社会学家林南终究属于西式的研究范式。尽管他的调查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他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概念以及行文框架都显示出清晰的西式思路。也因此,他的理论无法完美地契合中国社会。即便如此,林南仍展现出一种微妙的中式思维,即对行动的关注。中国国学的治学传统不喜点破,最为精妙的理论不在赤露,而在于其形象的推远,用比喻、故事行为完成一种思想的架构,也即,“实践悟真知”,知的传递在于接受者的顿悟,而悟来源于实践,通过行动传递真知。

中国本土关于实践行为的学术研究除去林南这样的数字模型范式,尚有其它的途径。例如翟学伟强调叙事的个案力量,相比林南,翟学伟对行动与知识的关联贯彻得更为彻底,深入生活的个案观察较枯燥的数字命题更具生命力,这样的表述方式符合重悟的思维模式。但同时,如果对叙事个案的精选与转述把握不当,这种方式也容易形成重复堆砌的问题,倘若不能够在个案之间看到层层递进的侧重点,那么个案与知的融合则会产生偏差,使之悟也易使之混乱。如果说西方二元对立思维范式的优点在于帮助人们更清晰明确地把握思想,则放弃二元对立的连续统的缺点便在于可能导致得意而忘解的局面。

中西在致知途径上的分异,港台学者亦早有察觉,他们一再倡导研究本土化。例如心理学界的杨国抒等人从概念框架的角度入手摒弃西方的逻辑;关注殖民史的陈光兴则立志以亚洲作为方法,首先就是以亚洲的资料文献为论述参考,是从材料的本土化入手;翟学伟则否定“本土化”一说,认为所谓的“化”仍是以西方作为根基,但西方的成就并非本土的对立面,翟学伟追求的是如何放弃西方的规则,但保留西方对本土现象的敏感性――学习西方学术对研究视角的不断发掘。从中国本土的现象出发,翟学伟放弃二元对立框架而选择以连续统作为说明的维度,他努力避免在概念上过多纠缠而更为关注行为的操作,他试图以平衡性的维持策略来说明本土的关系操作。然而可惜的是,他的理论出发点与实践研究之间并未形成完全统一:对西方理论的漂亮梳理与概念名词的分辨仍然存在,而行为研究本身尚缺乏一个连续性的框架性体系展现本土力量,这导致该表述下的本土研究始终无法脱离西方研究作为支撑。如果需要关注的是西方研究中引出概念、方法与框架的敏感性,那么这样的敏感性在本土研究中究竟如何运用表现方显得当?

甚至,在西方现代教育席卷全球的今天,思想的受众普遍学习的已是西式的理解方式。一旦本土的行为与理解方式之间存在偏差,那么,要去调和这种偏差,与其倾力挣扎出本土的研究范式,是否需要先去反省本土实践中认知与行为已然存在的偏差作为研究的起点?

四、结语

关于社会资本的定义虽然不同的学者视角不同,仍存在模糊性与争议,但正如林南所归纳的,不同理论的趋同在于将社会资本与社会关系建立关联,对于社会资本的研究多需要从关系入手考察。但在社会资本的研究中,社会关系又仅仅作为社会资本获取的途径成为相关命题假设的一部分,具体关系的理解与选择,关系的负责纠结,关系本身如何一步步确立,关系背后所反映的社会文化机制,在社会资本理论当中尚缺乏充分的成果以供借鉴。

《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一书作为一本理论书籍很好地回顾了各家理论。事实上,从书名即可窥见林南的雄心,这本书所将要展示的社会资本理论不仅要以结构与行动为出发点,或许反之,社会资本的理论同样成为了展示社会结构与行动的一个视角。另一方面,由于本书难以解答笔者关于本土关系操作的困惑,笔者因而试图探索关于中西研究的分野,值得赞赏的是翟学伟等人已迈出本土研究的步伐,文化情境作为背景开始被纳入考量的体系,更为多元的资料表述开始为阐释力证,即使尚未见到坚实连贯的本土研究体系,然而关于中西的偏差,通过这些人与他们所开拓的方向,已让人看到将偏差在认知层面梳理清晰的可能。

参考文献:

[1]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02).

[2]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刘少杰.以行动与结构互动为基础的社会资本研究―评林南社会资本理论的方法原则和理论视野[J].国外社会科学,2004,(02).

[4]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5]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6]托马斯・福特・布朗.社会资本理论综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02).

[7]汪和建.自我行动的逻辑理解:“新传统主义”与中国单位组织的真实的社会建构[J].社会,2006,26(02).

[8]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翟学伟.是“关系”,还是社会资本[J].社会,2009,29(01).

社会资源特点篇6

一、综合实践活动:崭新的课程资源观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极大地拓展了课程内容的概念,确立了开放、整合的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即课程内容来源,指一切具有教育价值并能被纳入课程体系、有利于实现课程与教学目的的各种物质、精神和人力因素。其形态包括精神、事物、人员三个方面;其范围包括学校课程资源、社会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资源三部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具有主体性、开放性、整合性、地方性、实践性、生成性等特征。

首先,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三条线索四大领域五个方面”内容不是以传统“课文”的形式而是以若干“主题”的方式呈现出来,每一个主题又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内容,从而打破了传统学科课程内容的呈现模式,实现了各学科知识内容的整合和融通,增进了教学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开放性。课程内容应当而且必须摆脱传统“教材”及其“知识”体系的局限,开放到学校和社会现实生活的事件、现象、情境和实践活动之中,开放到学生的实际经验系统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而且应该参与课程的开发、主题的确定以及课程的实施全过程;学校可根据课程目标及课程实施指南所提供的内容领域,按照《学习包》所提供的范例,根据自身特色与条件自行选择适当内容,确定合适主题,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根据自身特色与条件,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确定合适的活动主题和活动开展方式,使课程更加适合我国各地经济建设的特点,使学校办学更有特色。

第三,整合性。课程内容向学生呈现关于个人、自然、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世界,每个方面、每个领域、每个主题都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各个学科的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中,不是以分割的拼盘的形式出现,而是以融合的整体的形式出现,从而实现各科知识的整合,消除学科的隔阂,增强学科间的沟通,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完整地认识世界,形成健康和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四,地方性。课程内容不应是国家钦定、全国划一的,而应当是根据我国各地各校发展不平衡、特色各异的特点,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及教育的状况和发展需要来确定的,从学校师生的实际生活(注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生活”与日常生活的概念有别,它是师生校内外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及生活活动的总和)出发,密切关注学校师生生活的社区所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顾及时令、节日及政令,尽量就地取材,突出社区实际,体现地方特色。

第五,实践性。课程内容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充分发掘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不是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在课堂和学校的围墙内而是在师生特别是学生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以及广袤的社会范围的交互作用过程中构建课程内容并实现课程的价值。课程内容组织应有利于学生亲历亲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和实践,切实保证让学生走出课堂和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积极参与到各项实践活动、各种实际行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等操作实践性活动和“想象”、“反思”、“体验”等情感体验性活动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乐趣,培养和训练动手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生成性。课程内容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它应当而且必须摆脱传统“教材”及其知识的局限;“主题”不是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它只提供一种指南和一些范例,具体内容则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去充实。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师生应当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及教育的状况与发展需要和学校及师生的实际生活来自行确定适合自己的主题,也就是说,应当从校内外、从生活中、从实践中去寻求和提出活动的主题,应当允许师生在实施过程中超越现成主题去不断生成新的主题,开辟新的活动探究领域。

这种课程资源观极大地拓宽了对课程教学及其内容的认识。第一,过去,人们简单地将课程教学及其内容狭隘地理解为教学计划中规定的科目及其教科书中的知识,课程资源仅限于学校课程,自然、社会中各种有教育意义的人的、物的和意识的资源均未被纳入教育资源范畴,他们的教育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第二,课程活动被认为只是学校及其人员尤其教师的责任,课程教学主体仅限于学校师生尤其是课程教材的编制人员,不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且广大家长和社区相关机构及其实践活动人员也认为课程活动于己无关;第三,课程实施即教学的范围被限制在学校课堂这个狭小封闭的空间范围内,课程教学方式被片面地理解为学校师生之间的授受“主—从”式活动,从而对课程资源的广泛性、开放性及其开发利用价值认识不够。由于学校教育及其课程体系的封闭性及其与社会的隔膜,社会的课程资源拥有者缺乏为学生、为教育服务的意识,不了解学生的需求,不支持学校的活动,造成严重的各种校外课程资源闲置浪费现象。第四,教师、学生和家长不知道从哪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现在,人们认识到,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广泛,同时能够根据某种教育目的或需要进行整合的,它们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丰富多样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和自主设计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在体验中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对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

二、主题及其与课程资源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以“主题”为内容呈现形式、以“实践”活动为实施途径和方式进行。这是它与学科课程以系统知识为主要内容形式、以课堂为展开途径和形式进行的显著区别。它只有《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及各指定领域的《实施指南》,而没有课程标准、教学全国及师生通用的统编教材,各地各校可以根据《指导纲要》及《实施指南》的要求范围组织编写(也可选用外地组织编写的)适合本地本校师生分别使用的材料(教师用的称为《教师指导用书》,学生用得成为《学习包》),两者在编写体例上有很大区别,而且每个班级每个教师甚至每个学生都制订具有班级、个人特色的个性化活动方案;同时由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性和活动创生性,这种资料或方案也并不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非执行不可,而只是作为活动实施的参照而非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教师应指导学生从各科学习中、从日常生活中、从活动情境中、从各种课程资源中去生成新的目标、新的主题、制定新的计划,并且应当承认这些新的目标、新的主题、新的计划的合理性及其存在价值。

“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种具体活动的核心问题,在《学习包》中,类似于传统教科书中的“课文”。二者的区别在于,“课文”是以系统的学科知识为基础,“主题”则是以广泛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课文”知识是以分科的形式呈现,“主题”经验则是以融合的形式呈现;“课文”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在学校课堂里封闭性地进行,“主题”的活动虽然也沿用传统“教学”的名称,但它不限于学校课堂,而是在包括社区和家庭的开放性的广阔空间里进行的,而且从根本上不是教师“教授”的即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学方式进行的,而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的“实践探究发现”学习方式进行的。

“主题”更不是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例如,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用书“学习包”中,尽管围绕课程内容的三条线索四大领域五个方面设置了一些主题,但这些主题仅仅是一种指南和一些范例性问题,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师生应当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及教育的状况与发展需要和学校及师生的实际生活来自行确定适合自己的主题,也就是说,应当从校内外、从生活中、从实践中去寻求和提出活动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是在主题的引导下并围绕主题展开的实践活动过程,允许师生在实施过程中超越现成主题去不断生成新的主题,开辟新的活动探究领域。

课程资源只提供课程内容选择的范围,而不提供具体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是以“主体”形式呈现出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课程资源提供了“主题”需要选择的广阔范围,“主题”则是其课程资源的凝练表现。主题的开发、选择与设计对于中小学校师生尤其学生来说,会感到有一定困难,不知从哪里做起。结合各地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开发设计的经验,笔者以为,首先,必须遵循《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提出的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体现学校的特色,反映学校所在社区的特点和联系显示日常生活等原则。其次,应当反映当今社会发展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综合实践能力、探索创新精神、个性品质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客观要求,当代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身心发展的内在需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及其实施长期存在的问题以及历次课程改革特别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及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发展趋势。再次,应当以当代社会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为客观依据,以当代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教育学特别是当代课程理论为理论指导。再其次,应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尤应注重学生情感体验与生存体验的获得与增进,有助于学生人格、个性的全面、协调发展。具体说来,主题的开发、选择与设计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首先,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及其实施指南所提供的内容领域,按照《学习包》所提供的范例,根据本校所处的教育层次及其特色与现有条件以及学生的年龄阶段及其特征、特长自行选择适当内容范围,确定合适主题;应当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结合起来加以整体设计。

其次,应当尽量就地取材,根据社区发展的实际需要,体现活动的地方特色,并与“地方课程”开发与建设结合起来考虑,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和地方蕴藏的巨大课程资源,如人口、能源、生态、环保、交通、城建、消费、文化、教育等都是主题的不竭源泉。

第三,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教育程度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原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状况、兴趣爱好、文化教育背景及其实际生活经验等,重视那些来自中小学生现实生活并对他们自身、家庭、学校以及所在地区的发展具有实际价值的主题,以便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实施;应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力求语言生动、格调清新、形式活泼、情趣盎然、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他们活动的兴趣、展现他们的特长、发展他们的个性。

第四,应切实保证并提供尽可能多的能够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参与实践,自主活动,动手操作和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切忌学科化、课堂化、理论化倾向;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开放的学习与发展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多元自主的实际锻炼、展现才干的机会;应能帮助师生转变传统“授受式”教学活动方式,特别是促进学生改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使其形成自主学习意识、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动手操作探究能力及其完善健全的经验结构。

第五,可从某一指定领域切入或从各学科知识出发,但其设计及其实施都不宜受学科知识体系或领域的局限,应恰当地跨越并整合各学科知识,从其他相关学科或领域中选取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内容加以重组、综合和拓展,并综合地运用各学科知识于实践活动中,从而实现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学科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整合,以便使学生形成对周围世界的完整认识和全面体验。

第六,教师或指导者应预先实地考察,考虑实施的可行性,以确保主题活动顺利、有效而安全地开展。应考虑课程资源的特点、学校现有师资、设备、场所以及当地社区的其他条件,要充分利用或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行动,共同实施,以达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

三、主题开发与设计策略

(一)充分发挥各类课程主体的作用

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主体的作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教师不仅是课程计划的执行者,教科书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应当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主题活动的设计者,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价值;应当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围绕学生的发展,引导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教师还应当教师指导学生为解决问题而采用各种手段和形式从各种渠道和环境搜集、整理、研究信息,在分析思考和实践探究的基础上,又可能提出新的问题。学生不仅应当接受人类传承下来的丰富系统的文化知识,而且应当自主参与、积极反应和主动创造,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真正主人,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

其次,要充分发挥家长和社区机构人员的作用。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学校师生的事,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帮助和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拥有者即学生家长和社区机构工作者不仅应当提高为教育发展、课程改革服务的责任意识,而且应当就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积极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进程。应当建立一套社会广泛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运行机制。全社会都应当树立为学校教育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各类社会资源只有与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课程与学生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其更大的功能与价值。

(二)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

本次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政策。综合实践活动是典型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开发与管理的课程。在其开发、实施和实施过程中,国家负责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和各指定领域的《实施指南》,不制定该门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不组织编写师生共用的统编教材;将具体的课程教学材料的开发、设计、编制权下放给地方和学校。

地方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要求范围,根据当地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与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和地方蕴藏的巨大课程资源,如人口、能源、生态、环保、交通、城建、消费、教育等都是活动主题的源泉,组织编写(也可选用外地组织编写的)适合本地区师生分别使用的材料。

学校可根据课程目标及课程实施指南所提供的内容领域,按照《学习包》所提供的范例,根据自身特色与条件自行选择适当内容,确定合适主题,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根据自身特色与条件,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确定合适的活动主题和活动开展方式,使课程更加适合我国各地经济建设的特点,使学校办学更有特色。

学生应充分发挥自主性,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参与设计、自己选择主题、自己组织实施、自己进行评价,将活动主题内容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作为改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使其发展更有特长。

(三)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实现课程资源的序列化、层次化

所谓整合,就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进行整体设计,使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在教师与学生,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技能,学习活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指定活动领域等方面实现融合与统整,这既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性质的要求,更是社会协调发展、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

首先,必须加强各科各领域各种课程资源的整合。内容领域及其主题范围既要注意学科知识的综合,又要注意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内容主题的贯通;既要体现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又要保持本领域活动的实践特色;还要将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为学校教学和学生发展服务。内容的选择可从各学科知识出发但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局限而有利于综合地运用各学科知识于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掘和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价值并将其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中;要把四大指定领域的内容融合起来加以设计和实施,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中选取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内容加以重组、综合和拓展,从而实现学科知识的综合和学科与实践的整合,以便充分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谐发展的宗旨。

其次,应当重视课程资源的积累提升,实现课程资源的序列化、层次化。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参与合作、成果分享和将所学理论知识综合运用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也是社会相关人员参与协作、成果分享、共建社区文化和社会文化资源融进学校教育活动的过程。学校在其内容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做好课程资源的积累和提升工作,建立课程资源库,分类分层管理,形成纵横序列,逐渐深入提升,使之与不同类型学校的办学特色、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水平、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不断提高的教育要求相适应。

(四)提倡因地制宜,开发本土化课程资源

学生和学校以及社区的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素材,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均有着自身的优势,不仅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而且条件相对缺乏的农村学校都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比如,农村地区、边远落后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以及城市薄弱学校相对来说可供选择利用的社会信息资源较少、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缺乏,但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优厚,这些地区的学校完全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同当地的社会经济建设、生产劳动技术、科学技术应用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等活动结合起来进行,努力开发本土化的课程内容资源。

选择和确定课程内容主题时,应根据课程目标,尽可能就地取材,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注重发掘和利用学校和社区资源,必须充分反映学校特色、社区特点及其要求。

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必须考虑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原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状况、兴趣与爱好、文化教育背景及其实际生活经验等实际情况;主题及其案例设计还应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力求语言生动、格调清新、情趣盎然、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方法多样,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和提高他们的课程活动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做到课程资源开发的个性化。活动展开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将活动内容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作为改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

社会资源特点篇7

苏州高新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旅游资源十分富集,分布面较广,自然资源以“一湖(太湖)、一山(阳山)”为主;人文旅游资源则围绕“一河(京杭大运河)”而展开,其他自然与人文资源交错点缀其间,构成高新区数量众多、种类齐全的旅游资源结构,为旅游产品的深入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从高新区资源状况看,集聚度高、特色鲜明、感召力强的主要是特色自然旅游资源,“真山真水园中城”已成为描述高新区的经典话语,阳山、大石山等山地自然资源如同颗颗明珠镶嵌于苏州的城市之中,自然景观优美,生态环境良好;太湖旅游资源尚未开发,保持了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旅游后发优势明显;白马涧桃花水母被誉为生物进化研究的“活化石”,这些都为高新区自然生态旅游的开发奠定资源基础。

高新区历史文化悠久,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其特色人文旅游资源主要为两类,即以刺绣、石雕等为代表的传统工艺类文化旅游资源和大运河文化旅游资源。

高新区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导向留下了许多特色的社会旅游资源,秉承高新区发展脉络,将这些特色社会旅游资源有效整合,可以凸显高新区的区域特色,彰显高新区的区域个性文化,而随着休闲旅游的快速发展,现代人求新求异的观念在旅游中得到相当体现,这些特色社会资源以独具特色的形象展示在旅游者面前,能够充分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的心理,因此可以成为高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一极。

二、苏州高新区旅游资源开发指向

第一,树立开放的旅游资源观。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时代性特征,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提高,人们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旅游资源的范畴在不断扩大。就高新区自身而言,其众多特色的产业优势资源使其旅游资源的界定早已超出国家标准,潜力性资源丰富,因此在高新区旅游开发中,应在国家规范的基础上,立足高新区自身特点,采取“跳出资源看资源”的战略,树立开放的旅游资源观,挖掘具有开发潜力的特色资源,诸如上述的各类社会旅游资源,突出高新区“科技、生态、人文”的特点,从更高层面上重新看待旅游资源,放宽视野,兼收并蓄,促进高新区旅游资源的更好开发。

第二,旅游资源开发的选择性。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有主次之分,资源优势要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因此高新区旅游开发必须走“品牌之路、精品之路”,尤其要注重开发建设出自己的拳头产品、核心项目,以此树立高新区旅游形象,推动整个旅游业的发展。高新区旅游发展应根据市场需求,对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行认真筛选,推出有市场前景具有较高旅游价值的重点景区、重点项目,以项目为突破口,实施项目引擎战略,实施政策、资金的倾斜,集中优势的人力、财力和精力,突出几个亮点,创建出精品品牌,来带动其他资源的开发,在重点开发建设的同时,在条件具备、市场有保障的前提下积极指导其他资源的开发建设。

第三,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旅游资源开发的主流,其核心是追求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一致。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时,要注重生态环境、自然风貌、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建立一整套利益分配共享和旅游开发后果评估机制,用法律的手段保障旅游开发对高新区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程度,尤其在旅游开发的初期阶段更要注意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最终建立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促发展的良性发展模式。高新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主要在经济上引导产业结构向良性化调整;在环境上开发与保护并重,塑造优美的旅游环境、优美的城区环境、休闲环境及生活环境。做到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最终做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协调发展。

三、苏州高新区旅游资源开发方向

1.加强旅游资源的集聚整合,注重区域内外的互补联动。虽然高新区旅游资源在大空间上呈现集聚化态势,但在小空间上则表现出点多、分散的格局,以人文资源为例,除镇湖刺绣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外,其他的人文旅游资源品位度不高,市场影响力有限,因此,高新区应以整合意识统领旅游资源开发,如在运河开发上,以运河为主轴,串联沿河景点,集中打造运河文化带。同时重视与苏州其他区域及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组合开发,以周边成熟景区为依托,突出差异,聚集人气,形成内部整合,外部联动的动态发展格局。

2.以市场发展为导向,以快乐、轻松、休闲为开发基调。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在进行市场――产品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开发高新区旅游产品,并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致力于引导消费和创造新的旅游需求。高新区应以自然生态山水为基础,深入挖掘各类社会旅游资源,在产品开发和体系结构上,以现代城市休闲理念为指导,以快乐、轻松、休闲为开发基调,进一步突出休闲旅游特色,在旅游开发中实现文化轻松化,生态休闲化,打造苏州乃至长三角的休闲新天堂。

社会资源特点篇8

关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传统的经济发展观仅指经济产出的增长,而现代的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可持续发展。资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资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资源,一类是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制约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笔者仅从自然资源的角度,结合湖北省的实际情况,对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谈几点想法,供读者参考。一、湖北省资源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田土地资源特点湖北省是一个东、西、北面环山,中间低平、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呈现山地占优势。平面面积较小,水域面积广阔的特点。湖北省自然条件复杂,具有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各种地形和红壤、黄坡等各种类型的土壤。在总面积中,山地占55.5%,丘陵和冈地占24.5%,平原和湖区占20%。截止1998年底,湖北省耕地面积为334.25万公顷,其中水田178.895万公顷,早地153.821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84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2亩,接近人均耕地面积危险线0.8亩。森林资派特点1998年底,湖北省森林面积为482.47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那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为25.97%,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1.2%。1998年湖北省林材采伐量为149.78万立方米,造林面积达24.172万公顷。水资源特点湖北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气来源充足,多年平均降水量达2167亿立方米,供水条件超过蒸发能力,属于水资源富足区。湖北省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1.94%,而水资源总量达1巧0.6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4.2%,加上过境客水,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7.5%。能源资源特点湖北省能源工业经过多年建设,现已有煤炭、石油、水电和火电等部门,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墓础。湖北省能源蕴藏与分布的特点是:煤炭很少,油气不多,煤炭质t和赋存条件差,多“鸡窝”矿,埋藏分散。但水资源富集,开发条件优良,弥补了能源不足的缺陷。犷产资源特点湖北省矿产资源丰富,截止至1997年,已发现矿产资源136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86种,分别占全国已发现矿产和探明储量矿产种类的85%和57%。湖北省矿产资源具有5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矿产种类多,规模大,特别是化工、建材和冶金工业所需的重要矿产资源及配套辅助资源种类较全,储量规模较大;二是矿产资源分布上具有地区特点;三是共(伴)生矿多,富矿少;四是需要地下开采和选矿的矿产资源多;五是部分大宗能源和急需矿产资源不足。湖北省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近年来兴建大量水利工程和用水设施,目前水力发电,湖北省居全国第一。在全国各地区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表中,湖北省的综合优势居全国第六位。但湖北省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此并不相称。其中原因很多,从资源开发利用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时自然资源的开发缺乏全面的、整体的规划。由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全面性、综合性,从而造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益差。以矿产资源为例,湖北省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但开发利用率不高。低回采率、高贫化率、低回收率、低综合利用率及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水平低等,是影响矿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在采矿上,采富弃贫,采易弃难,造成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如磷矿资源利用率仅33%,煤矿回采率仅25%一35%。—自然资源的盲目开发,甚至抹夺式经营,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由于人为地割裂了资源与环境整体系统的关系,造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伴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一些地方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为了自身和小集团利益,对矿产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严重破坏了矿山和周边地区环境。又如,森林的乱砍滥伐,对水资源的严重污染,这既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又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也给经济带来了重大损失。—自然资源开发与科技投入、资金投入不协调,造成开发效果差,转换能力差。自然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需要科技的支持和大量资金的投人,然而在现实中,自然资源的开发与科技、资金的投人未能同步进行,致使一些地区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尚处于开采、初加工阶段,极大地限制了自然资源开发、加工的经济效益。—缺乏适当的政策倾料和法律保护。资源产业作为基础性产业,投资大、周期长、组合性、整体性强,由于缺乏适当的政策倾斜和法律措施,使一些资源产业的骨干企业面临着筹集资金、引进外资等困难.从而制约了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二、资派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源泉和条件,它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特点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自然资源状况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同生产出一定产品的劳动消耗是密切联系的。资源越丰富,开采越容易,一定产品所消耗的劳动就越少,以同样的劳动消耗所能获得的产品量也就越多。可见,资源的多少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美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到迅速发展,除了经济关系和人口等方面的原因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资源开发制约着产业结构和生产力的布局。资源开发状况对产业结构的制约作用,首先是通过资源的结构状况影响和制约具体劳动的结构来实现的。正是由于具体劳动的种类不同,才最终形成该地区具有地方色彩的社会分工和产业及部门结构。此外,资源的种类和数量状况对产业结构的类型特点也有一定的影响。#p#分页标题#e#资源开发、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资源的丰富程度愈味着自然斌予社会自然财富的数量。自然资源并不等同于社会财富。要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社会财富,必须依赖于社会经济系统的有效运行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正是由于这个道理,世界上才出现资源富饶的穷国和资源贫困的富国,即所谓“富饶的贫困”和“贫困的富饶”。资源开发是生态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对资源最优利用和合理保护的实质,就是要使组成生态经济系统的经济和生态之间合理地进行物质转换和能量的流动。从生态经济学角度来看,对资源的优化利用、开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经济活动能更合理地开发各种自然资源。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尽量发挥各种资源的多种经济用途,注惫管理和保护好自然资源。三、加强湖北资派的合理开发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形成了互相制约的紧密关系。要发展经济,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就必须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资源。针对湖北省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对策之一,严格遵循“可待续发展原则”。“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影响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因素。寻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最佳匹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是要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并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湖北省是资源大省,也是人口大省,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但环境压力也很大。因此,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必须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努力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策之二,开展资源全面调查和整体规划。湖北省自然资源丰富,其蕴藏量居全国前列。近十年来,由于急于发展经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不够重视,缺乏确切的统计数据和科学的整体规划,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因此,应汇集各方面专家进行综合考察,制定科学的开发利用规划,并纳人湖北省国民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之中。要在对土地、水资源、能源及矿产资源全面测定和综合研究的荃础上,提出地区开发方向,统筹规划,达到整体开发、综合利用、合理保护的目的。对策之三,建立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商品高价、原料低价、资源无价”的价格体系,企业缺乏节约意识,因而造成资源紧张的局面。改革开放团后,我国进行资源价格改革,但是资源的价格仍然较低,而且很多资源依旧停留在无价和无偿开采阶段。资源的低价格只反映了其开发成本,很少考虑再生成本。定价的不科学压低了资源利用的成本,促成资源超量开采,使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难以确保。通过建立合理的资源价格关系,可以充分体现资源的自然丰度、稀缺性、供求关系和开发利用条件,不仅能使开发者有效保护资源,而且能使利用者精心节约资源,促进生产结构从资源密集型向资源集约型、质量效益型转变。对策之四,加快科技进步,提高贵派开发利用水平。依靠科技开发利用资源,可以从两个方面实现:一是开发代替资源;二是节约能源和降低原材料的消耗,使投人同量的资源产生更多的产品。要提高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层次。在开发利用湖北省各种自然资源,特别是优势资源,如水资源和磷、膏、铁、铜等矿产资源方面,应加大科技投人,提高它们的科技含t,改变过去“一等原料、二等加工、三等价格”的局面。通过科技进步开发第二原料,也就是加强废料回收利用,使原料循环利用。可以节省大t能源和材料,减少和消除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依命科技进步,有利于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湖北省共(伴)生矿丰富,在这方面加大科技投人力度综合利用,将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对策之五,树立“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观念,走利用本地资源与外部资源相结合的道路。湖北省水资源丰富,但能源资源贫乏。面对21世纪的挑战,湖北省应立足自己现有的资源优势,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磷、青、铁、铜等矿产,同时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引进一些外地资源,如煤、油能源资源等。对策之六,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种资派市场。资源的有限性和传统开发利用的粗放性,以及资源的严重浪费等状况,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建立资源产权制度和发展资源市场,把资源产业纳人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通过建立和发展资源产品市场和资源产权市场,促进资源的合理流转,使资源流向环保惫识强、并拥有较强科技开发能力的资源经营者手中。对策之七,加快有关法规和制度建设,给资源开发利用以政策倾抖和法律保护。湖北省资源产业还处于成长期,资源市场还未建立,资源产品低价、无价现象还大量存在。因此,可以通过政府制订有关倾斜政策,给资源产业以支持。此外,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是政府指导和干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我省资源开发立法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严重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要在坚持贯彻执行《土地法》、《矿产资源法》、《森林法》等法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有关地方性法规,不断完善我省的资源开发利用法规体系。

社会资源特点篇9

【关键词】红色资源湖北开发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简介】李源峰,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D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14)08-0021-03

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湖北留下了丰富多样的红色资源。开发红色资源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湖北红色资源开发的意义

1.提高湖北人民的精神面貌

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支点和中心,湖北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湖北省内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制约着支点作用的发挥。特别是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滞后性,严重影响了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在革命老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顽强拼搏、不怕牺牲、勇于探索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烈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民,但这些地方经济疲软、公共基础设施差、人民生活水平低的现状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困惑,甚至有些地方政府萌生了“靠山吃山”,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得过且过的想法。开发红色资源,不仅仅在于提高地区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更在于传播革命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提升人民的精神面貌,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比其他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开发利用红色资源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湖北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仅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例,在公布的四批共353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名单中,湖北有17个,并且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红色教育基地。湖北红色资源的开发,诠释了具有湖北地域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和发展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式和内容,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湖北地区的进一步深化。

3.推进湖北全面深化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整体部署,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步推进。湖北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湖北省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湖北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的应然和必然要求。文化建设搞得好,才更有利湖北经济社会的发展。湖北始终坚持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理念的现实体现,是湖北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文化建设领域的特色内容,是实现湖北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历史性跨越的重要途径。

二、湖北开发红色资源的优势

1.外部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一极,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地位。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下一步深化文化机制体制创新,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湖北省进而提出了“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战略目标。这就为湖北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湖北红色资源的开发、红色产业的发展处于大有可为的机遇期。

2.内部因素

湖北是文化大省,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湖北是中国红色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湖北的红色资源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历程,从中共建党、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在湖北:1920年成立的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推动了共产党的成立;八七会议见证了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京汉铁路大罢工把中共工人运动推向了高潮;新四军军部在武汉的成立,对抗战起到了积极作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实现了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的转变;武汉长江大桥,见证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风风雨雨,等等。在历史的长河中,湖北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资源优势。

三、湖北红色资源开发的问题

湖北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开发的内容和形式,拓宽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依然存在着对红色资源的认识缺乏,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滞后,资源的深层开发不足等问题。具体表现在:

1.红色资源经济价值挖掘不够

红色资源具有历史见证、文化传承、政治教育、经济发展等价值。但是,湖北的红色资源开发存在着不平衡,注重强调红色资源的政治教育价值,而忽视了资源本身的经济价值。到目前为止,对于湖北红色资源的经济效益挖掘不深,缺乏具有规模效应、集群效应和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红色资源尚未实现产业品牌转变。

2.开发来源单一

红色资源的开发涉及到文化、环保、林业、旅游等多个部门,条块式的政府模式势必造成各部门之间协同配合不足,甚至出现掣肘。同时,旧的机制体制过度强调政府对于资源开发的扶持,文化产业的准入门槛高,限制了社会资本的流入,降低了红色文化市场的活力。而政府作为红色资源开发的主体,财政资金往往无法满足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严重影响了红色资源开发。

3.创新能力较差

目前,创新能力不足阻碍了湖北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创新能力不足更多体现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简单化,红色旅游项目同质化,内容和形式固化,宣传渠道单一化,红色资源整合不充分等方面。最主要的是,红色资源开发运营模式僵化,没有实现政府与市场相结合,从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创新不足的问题。

4.红色文化产业整体效益不显著

近年来,红色旅游火热升温,革命老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经济效益增长显著。然而,作为产业资源而言,红色资源开发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些与红色文化、资源结合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产量喜人,但经济效益不佳。红色旅游作为红色产业发展突破口的同时却未能带动整个产业的进步。

四、湖北红色资源的开发思路

1.开发与保护并重

湖北红色资源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是资源的保护。首先,提高党和政府、人民群众对于红色资源的保护意识。湖北省各级党委和政府作为红色资源保护的主体,必须加强对红色资源的重视程度和保护力度,加大资源保护的社会宣传,积极营造“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的保护格局。其次,对现存资源实行集体保护,定期对革命遗迹、遗址、文物进行维护和修缮,加强对省内文物单位的申报工作,建立完善红色资源存档制度。再次,以开发促保护。保护红色资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的开发利用,进而促进资源的保护、再生,形成“保护―开发―保护”的良性循环,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2.加强政府主导和制度创新

2011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努力实现湖北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战略目标,对于红色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这就为湖北红色文化建设、红色资源开发提供了宏观上的指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红色资源的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可效的方针政策。制度创新方面,深化文化机制体制创新,实行现代管理制度,加强对于资本的运作,强调政府对于红色资源开发的财政投入,加大对相关行业的政策支持,加强革命老区的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放宽红色资源开发、红色文化产业建设的市场准入门槛,积极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和境外资金的投入,增强红色文化建设领域的市场活力。

3.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产业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势必将红色文化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考虑到红色文化产品和消费群体的特殊性,这就要求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要找准切入点,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积极引导红色文化与传媒、影视、教育、图书出版等行业的结合,善于发现潜在的消费群体,推陈出新,打造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红色产业。

4.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业

首先,大力塑造红色品牌。长期以来,湖北的红色品牌效应并不凸显,红色旅游的知名度不高。而红色旅游品牌的塑造,关键在于深度挖掘红色资源的文化内涵。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对省内红色资源科学分析、重点把握,着力塑造湖北红色品牌。其次,整体打造湖北红色旅游品牌。将武汉、鄂东和鄂西红色旅游置于整体系统下,通过加强各区域的联系与合作,发挥集聚效应,实现全省红色旅游的联动。再次,加强文化品牌宣传。加强整体宣传和个体宣传结合的方式,以荆楚文化、巴土文化为依托,用红色品牌吸引人、感染人。

5.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红色资源的开发必须紧扣时代主题,牢牢把握时代潮流,紧密与科技进步相联。不能仅仅将网络作为红色文化传播、红色旅游宣传的平台,更要将其作为红色文化创新的发源地和试验场。加快红色资源与科技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拓展红色资源的发展空间。

人才培养为红色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撑,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湖北红色资源开发的迫切要求。在红色文化传播方面,注重培养一批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对红色文化有深刻了解的专业性人才,特别是需要发挥高校的育人作用;在红色资源开发方面,急需培养一批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懂得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现代管理经验的组织管理人才;在红色旅游发展方面,需要培养一批深入了解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对旅游景点熟练掌握,解说深入浅出、运用自如的优秀导游人才。

6.打造革命老区的特色品牌产业

红色革命老区多数处于山区,有着非常多的特色资源,其原生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深受人民的喜爱。比如红安的花生、红苕等,都是湖北的本土资源。然而这些产品局限于运输不便、销售渠道窄等因素,发展前景不明朗。要帮助革命老区的本土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要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品牌产业。革命老区的品牌产业要做强,必须根植于本地的红色文化。优质产品和红色文化合力打造的红色产业,增加了品牌的附加值,有利于在省内和全国范围内开拓市场,促进老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2011,(21).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02).

[3]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01).

[4]吴小莲.湖北红色资源开发及其产业化发展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3,(5).

社会资源特点篇10

关键词:派;政治资源;配置;衡量标准

中图分类号:D6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一、引言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于政治资源问题的研究较为深入,可谓成果丰硕,但大多数都集中在对于执政党政治资源的研究上,而对于派的政治资源问题研究却不多,特别是对派政治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具体针对此问题研究的著作寥寥无几,学术论文也很有限。综观现有相关研究成果,大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即:派资源体系问题研究、派职能资源问题研究、我国政党制度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研究。派资源体系问题主要集中在构成、特征和完善三个方面,派职能资源问题研究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大视角”,一个是从参政议政的角度研究派参政议政资源体系,另一个是从民主监督的角度研究监督资源的开发、意义等,我国政党制度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研究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观点“整合论”、“开发论”和“巩固论”。综上可见,目前学者们对于派政治资源问题在构架、运行、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形成了阶段性成果和有价值的学术观点,但从总体来看派政治资源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对派政治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涉猎甚少。从研究内容来看缺乏对派政治资源的内涵以及合理配置衡量标准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我们以上述问题为重点,深入研究派政治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二、派政治资源的基本内涵

派政治资源作为我国政党政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优化的配置派的政治资源有利于充分发挥派的功能和优势,对于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大限度地实现多党合作制度的功能和价值,对于我国政治发展的健康推进,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而梳理和概括派政治资源的基本内涵是研究派政治资源等相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一)相关概念梳理

政治、政治资源及政党执政资源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准确把握这三个概念,对于我们概括和分析派政治资源的基本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政治一词原指城邦中的统治、管理、参与、斗争等各种公共生活的总和。马克思将政治定义为,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列宁也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政治资源是政治生活中十分重要的概念。对于政治资源的概念国内有学者认为,“政治资源是维持政治共同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力量与源泉,它同任何物质资源一样,都在一定的环境中生长、积累、消耗、再生长,从而维持着政治共同体的延续,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落都将导致政治共同体失去其存在的理由。”[1]国外研究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如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认为:“政治资源是一个人可用于影响他人行为的手段。因而政治资源包括金钱、信息、食物、武力威胁、职业、友谊、社会地位、立法权、投票以及形形的其他东西。”[2]所谓政党执政资源,是指政党执政所必需的各种积极因素、能量及来源。执政党只有掌握了足够的能量才能够执掌好政权和巩固好政权。派的政治资源具有政治资源的属性。派是中高层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干部型”政党,代表不同的社会群体,具有群众性和先进性特点,派在维护政治稳定、推动政治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作为参政党的派是与中国共产党紧密联系的政治共同体,共同维持着政治共同体的存续,从这个角度分析,我们认为派政治资源具有政治资源的属性。派政治资源同时也是一种政党政治资源,虽然不是政党执政资源,但作为辅助执政党执掌政权巩固政权的特殊“政党”,派政治资源在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同时,同样具有政党执政资源的特质。

(二)派政治资源的基本内涵

通过对政治资源和执政资源的比较分析,我们将派政治资源的基本内涵定义为:能够为派实现政治目标、履行职能提供有效支持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要素的总和。从支配方式的角度将派的政治资源划分为直接支配政治资源和间接支配政治资源。直接支配政治资源是指派直接拥有资源的情况下可对资源进行支配的政治资源,如,权力资源、组织资源、理论资源、历史资源等。间接支配政治资源是指派不直接拥有资源,但可以通过对资源的二次支配而间接支配的政治资源,如,制度资源等。直接支配政治资源是间接支配政治资源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与基础,而间接支配政治资源则有利于直接支配政治资源的巩固,有利于派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完成参政党使命,二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各个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派的政治资源又呈现出一些特性,比如联盟性、干部性和局部性等。派的性质决定了各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这说明派不是单一阶级的政党,也不是阶级联盟,而是一种政治联盟,其政治资源必然带有联盟性质。派在长期的组织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协商确定的范围和对象为主,以大中城市为主,以有一定代表性的人士为主”[3]的“三个为主”方针,这表明各派都有各自的发展重点和范围,体现了派其政治资源的干部性和局部性。

三、从“物尽其用”的原则出发,概括派政治资源合理配置的衡量标准

派拥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政治资源,每一种政治资源都有其独特的、无可替代的功能和特点,离开各自独特的功能发挥领域,就会发生政治资源的错位现象,这就要求派政治资源的合理配置。“物尽其用”是指让各种东西的功能都充分发挥出来,泛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不浪费。派政治资源在配置过程中实现“物尽其用”,就是指派在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框架下,坚持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充分发挥各派和无党派人士自身资源和优势,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为推进我国民主政治进程广泛凝聚智慧贡献力量。从这个角度对派政治资源合理配置的衡量标准进行分析,无论是对于派自身功能充分发挥,还是对派政治资源的充分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物尽其用”的原则出发分析派政治资源合理配置的衡量标准,将其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否有利于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衡量派政治资源合理配置的根本标准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派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判断派政治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的根本标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中,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归根到底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形式和制度保证。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作为人民政协主要参加单位的各派拥有丰富的政治资源,这些政治资源和派政治联盟的性质是分不开的。丰富的政治资源来自于其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派政治资源优化配置后,可以使派的优势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可以成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派政治资源的充分利用关键在配置是否合理,关键看通过配置,能否使其真正代表各自所联系的群体,在政协这个广阔的舞台上积极履行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表意见,以此来改进政府工作,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促进人民当家作主目标的实现,如果能做到,说明这种政治资源的配置是合理的、得当的,反之即是不合理的。

(二)是否有利于发挥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价值和功能,是衡量派政治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标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派共同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大成果,同时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实现形式。判断派政治资源配置的是否合理,就要看派是否在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维护稳定等方面真正体现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价值和功能。派政治资源优化合理配置要能够使多党合作制度在政治参与上把各种社会力量纳入政治体制,广集民智,广求良策;要能够使多党合作制度有效反映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愿望和诉求,畅通和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协调利益关系,从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要能够使多党合作制度以合作、协商代替对立、争斗,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内耗,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要能够使中共紧密团结派,形成高度的政治认同,最大限度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社会走向现代化;要能够使中国共产党与各派互相监督,推动执政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三)是否有利于派履行职能的有序、稳定和高效率,是衡量派政治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标准

参政议政是派的命脉,民主监督是派的职责,派这两大职能能否履行的有序、稳定和高效是衡量派政治资源的配置是否优化合理的关键标准。参政议政主要是指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派的民主监督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派互相监督的一个方面,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政党体制内,在团结合作的政党关系基础上,通过民主的方式对共产党实行的一种政治监督,是在接受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为支持和帮助共产党更好地执政、加强党的建设而实行的监督。若派政治资源配置合理则有利于派履行职能这种政治运作的有序、稳定和高效率,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派拥有的各种资源的使用价值,使其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对来自于履行职能以外的其他资源提出要求和支持,对完成履行职能所需的资源进行整理和分配,更好的开展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确保履职运作的稳定、高效率。派政治资源配置不合理就会阻塞履行职能所需其他资源的渠道和路径,影响其他资源对履行职能的支持,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质量和效率。因此,衡量派政治资源配置是否优化合理的关键标准是要看其是否有利于派履行职能的有序、稳定和高效,

(四)是否有利于派政治资源以外的其他资源的优化配置,是衡量派政治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标准

派拥有广袤、丰富的资源,资源的种类多样,除政治资源外,派还拥有经济资源、文化资源、意识形态资源等多种资源。是否有利于这些政治资源以外的其他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判断派政治资源是否合理配置的重要标准。包括派政治资源在内的其他所有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的最佳状态应是“通过政治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实现政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这种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来自于派政治资源及其以外的其他资源的共同支撑,各种资源的平衡优化配置,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政治要实现这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依托于对各种政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即包括派政治资源在内的其他所有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而单一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其他资源的优化,进而达不到整体资源的均衡发展。因此任何一种资源在配置过程中都要考虑到是否有利于其他资源的合理配置,派的政治资源也不例外。如果通过对派政治资源的配置可以使派职能得以充分发挥,通过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使一些领导干部及群众,自觉约束和控制社会短视行为,引导和激励人们从长计划,从而有利于减弱恶性膨胀的物质欲求,使党和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民主,降低经济、文化资源的消耗,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从而降低社会发展成本,那么这种有利于派政治资源以外的其他资源的优化配置的方式就是合理。反之,在政治资源以外的其他资源选择配置方式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是否有利于政治资源的合理配置,因为各种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所以衡量派政治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标准就是看其是否有利于派政治资源以外的其他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沈艳兴.“两个转变”:政治资源的新生点[J].探索,1996,(3).

[2][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