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十篇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十篇

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0:37

社会建设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稳定;转型发展

社会稳定是保证现代社会秩序有条不紊进行的前提条件,是社会转型时期决定国家最终走向的重要因素。只有实现社会稳定,才能够使全体社会成员全心全意地建设与发展。可以说,社会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及品质,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核心价值观。稳定的核心在于社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这是我党全心全意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诠释和具体体现。可见,就建设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稳定问题展开探析,对于在非常时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1社会稳定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社会稳定问题“脱颖而出”,成为了阻碍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法制意识在此过程也得到增强,同时各种社会稳定问题也不断显现,利益诉求表达更加多元化。由此聚集的社会矛盾更是引发了各种不同的突发性事件,如:群众上访、群众堵塞交通要道等,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与发展。倘若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但会影响到建设和谐社会的进度,更有甚者还会引发社会危机。对此,国家应加大对社会所存在问题的研究力度,注重社会稳定的维护。另外,社会稳定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自由个体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相信只有确保社会的稳定性,才能够把社会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才能更好地缓解社会矛盾。除此以外,确保社会稳定性,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水平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还有利于避免社会政治秩序陷入混乱。

2建设和谐社会视域下应对社会稳定问题的对策

2.1切实加强领导队伍干部队伍建设

首先,党要脱离传统维护工作观念的束缚,牢固树立符合时展潮流的“稳定也是政绩”观念,并把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主义社会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其次,严格实行人员责任制,明确各人员、各领导的责任,对社会稳定问题的目标任务进行细化,严格考核维护稳定成果,并予以一定的奖惩。除此以外,为了把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扼杀在萌芽阶段,党还可以实行挂牌督办和领导包案制度,对一些因为工作失职、渎职而引发社会稳定问题的单位、领导和个人,追究其有关职责,并施以一定的惩戒。如此一来,在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干部队伍带领下,再辅以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制度体系,势必能够形成全党、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终极目标。

2.2协调和维护利益主体合法权益

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进行分析,我国所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在此背景影响下,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不同的利益主体,其主要体现在社会结构中不同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毋庸置疑,不同的利益群体与社会阶层自然会有着其不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利益诉求等。面对着种种的不同,有关职能部门必须深入其中研究,并用一种正确的价值理念和工作方式去尊重和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切忌出现偏袒某一方利益、某一群体的行为。只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协调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不仅能够获取人民群众的认可,还能够实现社会稳定。

2.3努力提高公民的法律、法制意识

公民是构成社会的主体单位之一,无论是建设和谐社会还是维护社会稳定,都有赖于公民自身的文化修养以及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如前所述,当前环境下,社会群众的法制意识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他们总是习惯用一种因循守旧的逆向表现抗拒时代潮流,这无疑影响到社会的长久稳定性。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法制、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一旦他们在经济领域得到满足,他们就会参与到社会政治活动中,试图从政治领域获得相应的利益满足。显而易见,提高社会公民的法制意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2.4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

近年来,党政府坚持把综合治理工作放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对各地区、各单位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挥协调,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和综合治理工作。第一,加强信息化建设,做好综合治理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建档工作,确保综合治理工作基础牢固。第二,大力开展隐患排查活动,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着力创建平安、和谐社会。第三,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以群众身边的一些案例为主线,以案例讲法规,教育社会群众用正规的法律途径来表达自身的诉求;引导执法队伍依法行政,自觉维护社会安定。第四,还要加强社会治安的防控体系,积极开展针对各类突出治安问题的整治工作,统筹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

2.5构建社会公平的保障体系

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必须构建一个公平的保障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缓解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保障弱势群体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建设和谐社会视域下,在构建保障体系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积极推进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资金、人力投入,尤其是一些经济落后的偏远山区,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保障弱势群体能够公平享有受教育权利。其次,重视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公共医疗服务设备的建设力度,切实提高基层群众的医疗保健水平。最后,还要完善住房保障管理体系,切实落实廉租房、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度,引导房地产商合理发展以及购房者合理消费。

3结论

总之,社会稳定与建设和谐社会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和谐的社会是保证社会稳定的前提基础和条件,而社会的稳定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社会转型期,做好社会维稳工作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故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对社会稳定问题的关注力度,找出有效对策,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闫杰.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病态社会心理分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2]蒋耘中.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7).

社会建设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社会建设改善民生重要性总体思路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106-01

十报告指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可以看出,改善民生始终是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我们党和政府长期坚持的一个工作重点。

一、社会建设和民生的界定

社会建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外延相一致,包括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狭义的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五位一体”中的一位,它同狭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内涵和外延是基本一致的。我们通常所讲的社会建设一般都是指狭义的社会建设,它包括社会事业建设、社会制度和体制及机制建设、社会结构建设以及社会管理。

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包括上学、就业、看病、养老、住房等问题。

二、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改善民生

(一)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社会建设中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并且还要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公平问题,所以,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改善民生。

(二)改善民生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重要基础

民生问题是立国之本,特别是改革已经走到今天,这个问题能否解决,关系到能不能巩固政权。民生问题体现在经济社会的具体问题上,但实质上是政治层面问题。重视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必须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与实惠,必须大幅度地改善民生,才能巩固执政基础。

(三)改善民生是破解当前一系列突出矛盾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还存在着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比较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一个共同抓手,就是着力改善民生。一方面,通过改善民生,可以为破解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奠定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化解和稳妥处理这些矛盾本身就是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

三、改善民生的总体思路

(一)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在于通过改革建立起制度化、法制化的保障

我们已经在城乡建立起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等,这是做得比较好的方面。但是有一些制度还坚持得不够好,如用人单位必须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金等。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但对于一些微利企业或民营企业实施起来还有一定难度。因此,解决民生问题,建立起面向民众的相关民生制度和法律是必要的,能不能落实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改革

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的职工养老保险待遇不平衡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才能得到解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进一步改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我们有理由相信,将来在退休养老的待遇问题上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公务员一定会统一到社会保险上来。只是现在官本位的思想还比较严重,随着社会的呼声不断加大,随着人们的思想不断的统一,这个问题早晚要解决。

(三)改善民生要从国情出发,逐步进行

改革开放前,我们国家在民生方面有很多欠账,那个时候人们甚至还吃不饱,所以当时解决粮食问题关键是产量。当时增加粮食产量一个是注重品种的培育,一个是使用化肥。但是现在对粮食品质的要求高了,不但要吃饱,而且还要吃得好。所以强调不使用化肥,使用农家肥,要绿色食品。所以说解决民生问题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四)改善民生要坚持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

要达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建立相应的机制:公民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机会均等化机制;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按贡献共享的机制。现在最苦的是城镇下岗职工,他们既不能与城镇上班族相比,也不能与农民相比,他们是最苦的一部分人。所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定不能忽视了这部分人的利益。

(五)改善民生要建立能真正解决民众利益的诉求机制

社会建设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先进性建设重要领域

“党的先进性建设”,不仅从纵向视角揭示出其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深化发展、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而且从横向视角展示出其始终与时展同步伐,不断拓宽、延伸、覆盖新领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新经济、社会组织是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重要的新领域。

一、加强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保证党与时展同步伐的需要

同志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展同步伐”。这是衡量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根据。

新经济、社会组织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形成的新时期产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而且业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与深入发展的时代性标志。新经济、社会组织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新经济、社会组织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新情况、新变化,无疑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性课题:在新形势下,怎样才能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作用延伸覆盖到新经济、社会组织中?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有责任把社会各阶层、集团、群体整合凝聚在党的周围,领导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既要对公有制企业实施政治领导,也要对各类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实施政治领导。但以往长期形成的党的基层组织构架与运行管理机制却没有覆盖这股新生力量而形成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空白”地带。尽管党的十五大以来,各地各级党组织加速了在新经济、社会组织中的党建工作,并积极探索新机制,积累了一些新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新经济、社会组织的迅猛发展相比,新经济、社会组织中党的先进性建设依然表现得明显滞后。这种状态如果不迅速改变,党的执政基础和根基就会受到影响,党的力量就会被削弱,党的执政地位就有可能会动摇。因此只有准确把握时代脉搏,顺应经济社会生活新变化,创新机制,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拓展党的执政空间,有效占领新经济、社会组织这一党建工作新领域,确保党建工作与时展同步伐,才能使党永葆自身的先进性,筑牢党执政的根基。

二、加强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根本要求

新经济、社会组织的产生与发展,引发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嬗变,带来了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根本性变革:(1)工人阶级内部分层多样化。新经济、社会组织员工所占从业比例的大幅上升,不仅打破了国有工人群体的单一结构,而且使其所占从业比例呈大幅下降之势。新经济、社会组织的员工人数在整个工人阶级队伍中已经占到了相当惊人的比例。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随着知识经济和科技成果对经济生活领域的快速辐射,传统的制造业特别是重工业和生产一线员工所占的从业比例大幅下降,而专业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营销人才及商业、餐饮、旅游、金融证券、保险、法律、会计审计、技术咨询、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员工数量呈高速增长之势,其从业人员所占比例已远远超过传统产业工人。工人阶级内部结构的新变化,从总体上看,是工人阶级充满活力、与时俱进的体现。它标志着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阶级基础不断增强,先进性不断发展,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迅速提高。从长远来看,这有利于工人阶级与中国先进生产力相联系,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发挥工人阶级的整体优势,有利于党的阶级基础的巩固与增强。(2)农民阶级内部出现新的社会分层。农民阶级中分离出了乡镇企业工人、农民工、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阶层。乡镇企业工人和农民工阶层常年或绝大部分时间在乡镇或城市从事产业或服务性劳动,虽身份还是农民,但就其所从事的职业和阶层来看,他们已经逐步转化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工人阶级中的新生力量。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阶层中,不仅有些人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政治地位,而且有些人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村民自治的领头人,在农民中有着较强的影响力。(3)其他新社会阶层的出现。这是伴生于传统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嬗变的另一新变化。正如同志指出的,“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而且,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这种变化还会继续下去”。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或具有较强的商品经济经营能力、创业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或掌握优势的社会经济资源,或拥有某项专门技术与技能,或具有现代科技知识、较高的学识水平,不少人是硕士、博士或留学归国人员。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新变化中所形成的新社会阶层,既是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壮大队伍、增强凝聚力和影响力所不可忽视的新领域。因此,党要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就必须积极应对社会阶层结构的这种新变化,不仅要积极地将其中的优秀分子聚集到党内,而且要将其中的广大群众吸引到党的周围。这是因为,“伟大而艰巨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群众共同加以推进”。我们党之所以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先进性,不仅在于她的阶级基础先进,是由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而且因为她是以人类最先进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她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事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只有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党才能永葆先进性。新经济、社会组织中的管理人员、科技人员、普通工人及其他新社会阶层,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生力量。他们中的大多数与当代中国最先进的生产力紧密相联,是最富科技创造力的阶层之一,其本身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尤其是具有高知识结构和拼搏创新精神的优秀分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同样是推动我国经济前进的重要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说,能否把其中的先进分子,尤其是其中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凝聚到党内,壮大党的队伍,事关党的生命和未来。我们党只有以博大的胸怀与视野,积极持续地吸纳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才能真正永久地形成巨大的组织优势,真正在全社会形成生生不息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才能兴旺发达。正如同志所指出的,“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因而凡有群众的地方就应该有党的工作,如果党组织对某个领域里的群众工作不能有效覆盖,党就会同那里的群众失去有效的联系和沟通,其结果是:党由于无法听到这部分群众的真实呼声而难以从中吸取政策营养,这部分群众的正当权益和要求也必然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奋斗目标由于缺乏基层组织的传递渠道,必然会难以得到这部分群众的普遍理解、支持、参与、监督,从而难以化为这部分群众的自觉行动而真正落到实处;党由于在这个领域失去了深入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机制,也必然无法把这部分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发挥好、保护好,从而使党与群众息息相关的血肉联系受到损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失去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的有效的联系和沟通,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就势必会受到削减,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就势必会受到影响。

三、加强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推动党建工作创新的根本途径

应当看到,在长期的执政实践中,我们党所奉行的传统组织形式、领导体制和活动方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创立的。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不仅从根本上破除了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的经济运行方式、社会组织形式以及群众生产与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根本变化,而且也使党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变化。新经济、社会组织是党执政以来从未遇到过的新领域,这就必然对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新的创新要求。因此,党要保持持久旺盛的生命活力,就必须适时之需,应时之变,积极创建适应新要求的新体制、新机制和新的活动方式。新经济、社会组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事物,其不仅在产权结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方面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而且其新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利益格局、思想价值观念等也在这里展现得最为充分,身居其中的党的基层组织的活动空间、活动方式、活动内容必然与公有制企业党的基层组织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探索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的先进性建设,有利于我们总结和吸纳新鲜的实践经验,创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从而真正形成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勃勃生机与活力的新机制。这对党的高效执政、永葆先进性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为此,要坚持解放思想,勇于打破常规,积极实践,大胆创新,科学探索与总结基层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新经验,努力寻求新规律,科学创建新机制、新规范,积极寻找新内容和新方法,力求在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有新的建树,走出一条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新路子:(1)要努力探索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新规律。由于新经济、社会组织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紧密相联的新型产权结构形式,因而必然要求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活动空间、活动方式、活动内容要与新经济、社会组织的新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相适应。所以,我们必须用改革精神和创新态度勇于打破常规,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新规律。为此,各级党组织要大胆探索,努力在思想、作风、组织建设上寻找新规律,总结提炼新经验。(2)科学创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新机制。应当看到,新经济、社会组织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独立运行的经济实体,因而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深层次问题不是建立了党组织就可以解决的。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大政方针是明确的,问题的关键是缺少可操作性措施,因而不易落到实处。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建理论工作者要加大调查研究力度,对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的先进性建设所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门别类的调查研究,摸清搞透,然后给予理论上的回答与指导,并制定出相关的解决办法;要大胆实践,不断总结和吸纳新经验,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循环往复过程和相互交流,共同开创出新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新局面;要强化制度建设,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力争归纳出一套比较成熟的做法,提出一系列比较有效的措施,总结出一个比较系统的思路,并从制度上、体制上、机制上加以定型,强化其可操作性,使之易于落实。(3)积极寻求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新内容、新方法和新思路。在工作内容上,要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贯彻,引导和监督这部分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并通过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影响和带动企业主和其他员工拥护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工会和共青团等群众组织,通过服务团结企业主和其他员工,扩大党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召力;形成合理的利益磋商机制,做好企业主与员工各方的合法权益的维护、协调、监督工作,增强党对企业主和员工的凝聚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做好本企业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增强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意识,激发其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在活动方式上,要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与生产经营活动和各种服务活动结合起来,与保证监督结合起来。要坚持多手段、多渠道,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和社会资源,灵活多样。

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的先进性建设对于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和执政地位的巩固来说,确实是一个新要求、新挑战。但只要我们以科学的精神和务实的态度,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就一定能够开创出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新局面,并由此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党的先进性建设推进到一个更高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07-01.

社会建设的重要性篇4

   一、法治能够清晰界定社会管理各主体职责,提升社会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伴随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推进加剧了社会分化,社会变得日益多样,政府面临更加复杂的治理环境。这种背景下,执政党和政府的管理主体地位受到冲击,必须依靠社会组织和广大民众来共同管理社会事务,社会才能达到稳定和谐的运行状态。为及时回应挑战,社会管理主体必须实现多元化。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了社会管理的总体格局,这就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从国家包办到国家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取得了明显进步。同时,各管理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不同,这在社会管理格局的表述中也有所体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管理起领导作用,是整个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指向标;政府负责,是国家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必然要求,要求政府切实担负起应尽的职责,从而推动社会管理向前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社会组织能够有效配合政府行为,是连接政府和人民的纽带;公众是社会管理的对象,更是社会管理的主体,广大公众的参与能够从根本上减轻政府的负担。这种格局下,社会管理各主体各司其职,管理活动规范有序。但实际情况却是党委依法执政能力不足,在解决问题时权力至上、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公信力下降、社会组织得不到认可,管理活动得不到广泛支持、公众参与规范化程度不够。法治保障纳入社会管理体制,恰恰能够解决上面一系列问题,提高共产党治国理政、依法执政水平,明确界定政府的权利范围,促进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形成,方便社会组织的管理活动,同时赋予和保障公众应有的权利。法律给予各主体不同的职责,并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社会主体各居其位、各得其所,享有其应有的权利,也履行其应尽的义务,有效地避免了越权和失职现象的发生,大大提升了社会管理规范化水平。

   二、法治能够保障社会在规范化、制度化框架内运行

   规矩是人类生存与活动的前提与基础,我们总是在规与矩所形成的的范围内活动。世间万物,小到日常琐碎,大到国家大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社会有序的运行同样离不开规矩。规矩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障。法律法规是规矩,制度规范是规矩,伦理、习惯、道德都是规矩。正是由于规矩的约束和制约,社会才如此井然有序。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我国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一方面,原有的单一的利益格局被新的多元化利益格局所取代,另一方面,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后开始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利益分化引起的利益矛盾和诉求多元化引发的冲突更加频繁,表现形式更为多样,为避免矛盾引发的社会混乱,必须采取必要的手段加以规范。伦理、习惯、道德在保持社会稳定上发挥的作用需要建立在人们拥有较高素质的基础上,事实的情况是人们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而素质水平却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这样一来,依靠伦理、道德的力量来保障社会的规范运行具有较大的难度。此时,社会急需能够约束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方式和途径,法治应运而生。作为衡量社会是否有序运行的最重要标尺,法治能够有效规制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借助法治的力量,人们的行为得以规范,通过稳定、明确的法律规范,社会得以有序、健康发展。

   三、法治能够保证社会管理更具权威性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法治体现出国家的权威,这种权威来自于立法机关的权威性,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们拥有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的权利,它们所制定的宪法、法律、法规都是它们权威性的延伸,也是它们权威性的体现。法治的权威性得到了国家强制力的保证,任何组织和个人一旦触犯法律,都会受到严厉的处罚。有国家强制力做后盾,法治的权威得以彰显。在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全球化深入推进的今天,中国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许多社会矛盾。在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时,如果选择法治之外的手段,不仅不能有效地解决矛盾和争端,更易在处理矛盾的过程中引发新的矛盾和争议,问题只能越来越多,社会管理停滞不前。借助法治的力量处理社会矛盾和冲突,回避了个别领导干部依权力办事的现象,提出的举措和建议也更具说服力,避免和减少了争议,社会管理的效果更加权威。

   四、法治能够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社会建设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社会文明;人文关怀;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在城市建设迅速发展中,污染越来越严重的危害人类健康,能源尤其是水资源的枯竭为城市的存在打了个大大的问号,安全让母亲不敢让孩子在屋外独自戏耍,塞车令城市失去了活力和效率,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愈来愈近然而心灵却越来越疏离……作为城市建设中重要一员的建筑师,无论从责任道义还是自身专业上,都需要认真思考这些问题。通过建筑师认真而又负责任的设计,尽量减少自身设计对城市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危害。

在“人类环境科学”基础上的建筑学,使众多建筑师真切体会到了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感到了新趋势下当代建筑师的责任和创作的冲动。“可持续发展”作为时代的主旋律促使建筑学有了重大的发展,人居环境的研究成为一门科学,建筑、城市和园林则成为其主导学科。研究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和创造无废、无污、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建筑文化已成为当代建筑师的历史使命。

二,如何体现绿色建筑设计的人文关怀

绿色建筑倡导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建筑理念,将人文关怀的思想引入到绿色建筑的设计当中,在当今社会,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绿色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的体现了其环保、节能以及亲近自然的特点,因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了建筑设计发展的又一热点方向。

在绿色建筑发展的过程当中,人文关怀始终是绿色建筑设计的灵魂。绿色建筑中“绿色”的含义主要是指建筑的可以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自身的使用功能,并且在建筑物的修建与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一种概念。可以说,绿色建筑的建设的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因此,在绿色建筑的设计当中,需要充分的尊重使用者的主观感受,体现出建筑本身的人文关怀。而只有在绿色建筑中充分提相处人文关怀的精神,才能够完整的实现绿色建筑的设计初衷,确保绿色建筑能够更好的为使用者服务。

三,绿色建筑设计节能的意义

1,建筑设计与能源节约的关系

发达国家的能源统计,是按产业、交通、居民和商业等四个部门统计。很容易得到建筑能耗数据,即居民和商业能耗之和,其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左右。我国的能源统计模式与发达国家不同,是分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及邮电通讯、批发零售、生活消费和其它等多个部门统计。如果将后三个部门的能耗当作建筑使用能耗,则我国的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的比例多年来一直在20%左右。

在很多建筑中,也没有区分各部分能耗。如通常认为在公共建筑中,空调采暖的能耗在总能耗中占最大比例,其实这一结论在我国并没有实际数据的支持。国内建筑物中能耗计量很粗糙,一般只有冷水机组有单独的功率表,空调的末端装置和输送系统的耗能无法与其它动力设备和照明的耗能区分开来。

建筑节能已引起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筑节能是指节约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建筑照明的能源消耗。建筑师应积极按国家有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改善人们的建筑热环境质量,提高采暖、空调和电器的能源利用效率,减低建筑使用能耗,为节约能源,作出积极的贡献。

建筑与社会文明的关系

建筑的构筑因其复杂性和长期性往往滞后于同期科学文化发展的进程。在思想上,一个有代表性的建筑往往凝结了这个时代最辉煌的科学艺术文化成就,最后它甚至会超越它的形象本身,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象征而穿越千年,世世代代的影响后人。这时的建筑所代表的意义也已超越了一般建筑师所讨论的范畴。

上述问题同时揭示了建筑物作为阶级社会的产物,会为相应的阶级服务。在学习建筑史时就不难明白建筑物中形制、形象所反映的森严的等级、阶级思想。虽然建筑不会成为社会进步、建筑变化的先锋,它会随着设计人或是使用者思想的变化而变化。最终会形成时代所赋予的鲜明特征而代表这个时代的成就和没落。虽然在物质上建筑不是速朽的,但它们都改变不了最终湮灭的结果。但其在精神及文明上的传承和影响却是长久存在的。所以建筑设计在文化和哲学上的意义显而易见。

建筑自然美和生态美的关系

建筑,凝结了建筑师的情感。在传统(自然)美学中,它强调形式与功能的结合,注重体量、色彩、比例、尺度、材料和质感等视觉审美要素及空间给人的心理感受。具有代表性且为世人所传诵的作品皆出自大师之手,因为他们独具各自的风格,美妙的构图、精致的比例、完美的空间组合无不给人美的感官享受。显而易见,这种偏重审美的评判取向均是以人为衡量的标尺,它为了人类而美。实际上建筑并非只为人而美,它包含着自身的价值。汉斯.萨克塞指出:“物体的美是其自身价值的一个标志,当然这是我们判断给予它的。但是,美不仅仅是主观的事物,它比人的存在更早”。

在自然中,众多生命与其生存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协同关系与和谐形式就是一种自然的生态美。“空气、水、植物在生命维持的循环中相互协调,这本身就是美,并创造着美”。建筑师的创作是一种人工环境的创造,如果我们不否认当代建筑设计的最高目标应该是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人工生态系统的话,那么在建筑这一人类基本生存的环境中,也完全能够在遵循生态规律和美的创造法则的前提下,借助于建筑师的生态观念、高超的科学技术和结构手段,进行加工和改造,创造出具有生态美学标准的人居环境。

生态美是以生命过程的持续流动来维持的,良好的生态系统遵循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定律,具有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建筑的营造应具有生命力,减少景观的破坏、环境污染及能源额耗等。人工与自然的互惠共生,使人工系统的功能需要与生态系统特性各有所得,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这就造就了人工和生态景观的和谐美。对建筑而言,和谐不仅指的是视觉上的融洽,而更应包括物尽其用、地尽其力、持续发展。建筑最终服务于人类,在争取到自然与和谐的前提下,创造出使人生理、心理、现实、未来的需求能得以满足且具有健康特质的建筑应是当代建筑师设计的一个原则。

三、如何更好的体现出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关怀

想要更好的体现出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关怀,首先要改变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在重视建筑物生态功能的同时,考虑到建筑的设计对使用者产生的影响,秉承以人为本的基本设计理念,将人文关怀的思想融入到绿色建筑的设计当中,使绿色建筑的设计处处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精神。

其次,要巧妙的利用多种建筑结构与建筑手法,充分的发挥创新精神,将不同的设计技巧有机的结合起来,注重细节的设计与规划,力求在建筑的每一个角落都体现出人文关的设计理念,达到人文关怀与绿色建筑的有机结合。

最后,要积极学习外国的先进设计理念与技术方法,不断提升我国绿色建筑的设计水平,在绿色建筑设计与时俱进的同时,更好的体现出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社会建设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私德公德【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

“德”是源自社会公众内心的情感和信念,是指社会个体的品行和道德。“德”可以分成公德和私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社会公德的培育,相比之下,私德的地位被忽视,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构建。笔者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私德建设进行相应的研究,图理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建设之间的关系,强调私德在社会道德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指出,目前社会道德建设中“私德不利、公德难显”的尴尬处境。面对这一难题,不仅要提高社会成员对私德建设的重视度,更要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私德建设的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建设相辅相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道德建设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建设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两者都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上提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求社会公民能够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道德建设则强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要求公民在社会生活中能够严守道德。道德建设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形成,是对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延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道德建设的基础,核心价值观中个人价值的体现则集中于私德方面,在道德建设过程中需要“公私并举”,将社会公德和私德置于同样高度,以此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要求逐渐形成,是我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逐渐达成的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符合社会公众的利益要求。道德建设是我国长期推崇并坚持开展的社会活动。相比之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倾向于一种抽象的形态表达,而道德建设则是一种具体化的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赖于道德建设,通过道德建设加深社会公众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需要借助教育宣传让公众知晓,更需要以道德建设方式让公众在生活中践行。作为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私德也能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私德的重视程度亟待加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涵、代表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更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我国的社会秩序稳定、人际关系和谐,社会发展态势良好,但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仍存在“私德不利、公德难显”的尴尬情况。

从社会发展态势来看,社会公众对于公德的遵守更加注重,但对于私德则存在认知缺失。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国也始终希望提炼出一种统一的社会价值,希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道德建设。在这种观念下,私德的重视程度亟待加强,只有人人遵守私德,社会公德才有更加牢固的基础。私德建设理念不被重视,社会公众忽视内心的道德判断、社会公众缺乏责任担当,私德培养意识薄弱等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私德缺失的外在表现,只有重视整个社会的私德建设,将私德与公德置于同等位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建设才能真正实现。

坚持德法相辅,维护传统美德

传承道德理念,守住心性良知。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私德建设,需要传承良好的道德理念。一直以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始终注重主体性和道德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关于私德的重要性随处可见。在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私德建设时,应该将经典的道德理念进行传承,通过道德传承来提高对私德的重视程度。此外,守住心性良知也是注重私德的一种表现,心性良知是自己内心道德的一种评价标准,社会公众只有能够在内心中遵守道德,守住心性良知,才不会为自己的私利而违反内心的道德准则。因此,传承道德理念,守住心性良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私德建设的重要前提。

培养责任意识,注重担当精神。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一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重点,社会公众在社会生活中要考虑个人利益,但更要考虑到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只有将私德和公德同时考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得以实现。只有社会个体能够尊重真实的自我,能够尊崇自己内心的感悟,既遵守私德,又遵守公德,才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培养责任意识,注重担当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私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弘扬和谐文化,消融矛盾冲突。中华民族一直都以和谐文化著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强调着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道德建设的重要目的也是为了维持社会和谐,保障人与人之间和平共处。私德并非仅关注个人,也关注一个个团体的和谐共处,在遵守私德的情况下,社会团体之间的摩擦会逐渐减少,相应的矛盾也能得到有效控制。一旦社会中的团体都能够和谐共处,更多的集体组织都会变得和谐稳定,社会自然就会趋于平稳。由此看出,私德在调整人际关系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私德的影响下,社会团体间也能够和谐共处。因此,弘扬和谐文化,消融矛盾冲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私德建设的重要基石。

坚持德法相辅,维护传统美德。道德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但仅依靠道德准则并不能对社会和谐起到决定性作用。法律作为道德的最低标准,在社会生活中以强制力对公众进行约束,一旦社会公众中出现极度违背道德、触犯法律的现象,法律将以强制手段要求个体尊重社会准则、遵守道德规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既要利用道德标准,又要以法律为武器,通过两者的结合对社会个体进行有效约束。私德和公德都是道德建设的关键,而道德建设需要法律武器来保驾护航,比如2013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明确将“常回家看看”纳入其中,就是以法律保护道德的典型案例。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内容,社会和谐稳定不能单纯依靠法律这种强制性手段,更需要借助道德建设这种柔性方式,坚持德法相辅,维护传统美德,提升社会成员整体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践行。

(作者单位均为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注:本文系南通大学2016年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的契合接口研究”(项目编号:2016GJ00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张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公民道德建设的思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年第2期。

社会建设的重要性篇7

事物的发展总是辩证的,我们不仅要认识到社会公平为社会信用的实现创造了重要的前提条件,而且也要认识到社会信用对社会公平的实现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指出:“从理论上讲,以平等权利为基础的社会公平要受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4](p48)社会信用作为重要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条件之一对社会公平有着明显的制约和促进因素,为社会公平的实现创造了重要的环境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信用为促进社会公平提供了重要的环境保障。

(一)社会信用理念为促进社会公平提供了重要的理念支撑

社会信用理念是社会主体进行社会信用活动的思想灵魂。如果社会主体秉持着正确的社会信用理念,那么其在社会行为过程中就会采取一些社会信用行为,而这样的社会信用行为的发生不仅会直接推动社会主体的社会公平行为,而且还会为社会公平创造必要的环境。首先,要树立社会信用价值理念。由于价值理念在主体的思想行为中的价值导向功能十分突出,社会信用价值理念对社会主体的社会信用行为的价值导向功能也就显而易见了,要通过倡导和树立科学的社会信用价值理念为社会公平理念的树立提供理论支撑。其次,要树立社会信用义务理念。社会信用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体的承诺,更蕴涵着对社会主体践行承诺的要求,这个要求就是社会主体要履行社会信用的义务。而有了社会信用义务的有效履行,必然会带来社会公平的更大的实现。所以说,社会信用义务理念为社会公平理念提供了重要的理念支撑。最后,要树立社会信用维权理念。社会公平的实现既需要外在力量的推动,也需要社会主体自觉增强其本身的维权意识,树立自觉的维权理念。如果社会主体的信用维权意识不强,没有树立起社会信用维权理念,势必会助长社会信用问题的滋长和蔓延,社会失信甚至政府失信也会因此而蔓生,使社会公平受到一定的挑战。

(二)社会信用环境为促进社会公平提供了重要的环境保障

社会信用环境虽然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决定性因素,但却是实现社会公平必不可缺失的重要外在环境要素之一。社会信用环境作为社会公平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公平的实现产生着重要影响。社会信用环境状况如何,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公平环境的状况,反映了社会公平的状况。我们要采取必要措施,营造良好社会信用环境,为促进社会公平提供重要的环境保障。笔者以为,首先,要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文化环境。文化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虽然不是那么直接,但却是非常深远的,同样,社会信用文化环境也会对社会公平的实现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要通过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文化环境,熏陶和影响社会发展环境,进而推动社会公平环境的改善。其次,要营造积极的社会信用征询应用环境。社会信用状况如何,与社会信用的征询应用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社会主体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向交往对象征询对方的信用等级,并根据对方的信用等级和信誉程度决定是否以及在多大范围内与其进行交往,就必然会刺激和推动社会主体更加自觉地履行社会信用行为,从而间接地推动社会公平的实现。

(三)社会信用制度为促进社会公平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在促进社会公平的所有外在因素中,制度因素是最重要的外在因素。如果制度比较健全完善并且执行有力,那么社会公平就能很好地得以保障。社会信用制度作为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安排,对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也必将发挥积极作用。所以,提出,我们“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加快社会信用制度建设,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维护社会信用”[3](p438)。首先,要建立社会信用法律制度。社会信用法律制度是保障社会信用得以实现的根本制度,也正因此,社会信用法律制度在社会信用缺失和社会不公比较严重的背景下也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了。这就要求国家有关部门抓紧社会信用立法工作,通过提供更多更好的社会信用法律制度为社会公平的实现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其次,要建立社会信用管理制度。由于社会信用具有很强的伦理特性,加之人们对伦理管理的方式方法问题存在较大的分歧,造成对社会信用管理的虚化和弱化,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强对社会信用的管理,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社会信用管理制度。最后,要建立社会信用服务制度。社会经济越是发展,对社会信用服务的需求也就越多,这就需要有关部门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信用服务需求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推动社会信用服务制度的制定和有效实施,为促进社会公平提供一定的制度保障。

三、努力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信用的良性互动

社会公平是实现社会信用的重要前提条件,社会信用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环境保障,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两者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要求我们在推进社会公平和社会信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辩证地把握和处理两者的关系,努力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信用的良性互动。

(一)树立社会公平和社会信用良性互动的基本理念

互动理念已经成为当下我们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基本理念。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这种普遍联系性必然内生和体现于事物之间的互动性,这是客观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普遍性。根据上述客观规律,社会公平和社会信用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必然有着密切的联系性,决定着社会公平和社会信用之间的互动性,这就内在地要求我们树立社会公平和社会信用良性互动的基本理念,且只能强化而不能消弱这个基本理念。

(二)营造社会公平和社会信用良性互动的舆论氛围

舆论氛围是推动社会公平和社会信用实现的重要外部环境,有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就能对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和执行社会公平和社会信用的政策提供压力和动力,同时也会给各类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公平和信用的社会行为提供舆论压力和精神支持。因此,在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平和社会信用的舆论氛围的同时,还要积极营造社会公平和社会信用良性互动的舆论氛围。这不仅需要有关部门的积极引导,需要新闻媒体的积极参与,更需要广大社会主体积极投身于社会公平和社会信用良性互动的社会实践中去。

[摘要]十报告对党的建设新的总体布局有七个基本点。党的建设的总基调是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党的建设的主线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党的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的基础性建设的框架是由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构成的。党的建设的能力保障主要来自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能力、自我完善能力、自我革新能力、自我提高能力。党的建设的目标导向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建设的价值取向是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十;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0X(2013)01000907

党的十报告结合十七大以来党的建设的新探索、新成就,从着力探索遵循党的建设规律、领导规律、执政规律的内在要求切入,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本质要求入手,在对十七大提出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进行丰富完善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规划设计了党的建设新的总体布局。这一新的总体布局在十报告中被表述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深刻解析十关于党的建设新的总体布局的这一规划设计,就必须牢牢把握其中的七个基本点。

一、党的建设的总基调: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就是切实增强对推进党的建设、党的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紧要性、迫切性的认识,认清肩负的历史任务、历史责任与历史使命,为将党的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和水平而不懈奋斗。这种紧迫感的缘起与强化主要来自我们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考验、危险两个方面。

当前我国处于新的战略机遇期,世情、国情、党情的整体态势对我们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创造更加辉煌的执政业绩十分有利,我们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碰撞化、民主浪潮化、科技飞速化、思想多元化都同时呈现,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中虽然面临着诸多波折,但和平、合作、发展的总体态势仍然保持和延续,争取有利的国际政治环境、舆论环境来实现我国大发展是完全可能的。从国内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呈现科学发展的整体态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景一片光明。从党内看,经过近来一些事件的洗礼,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团结统一在新的基础上得到了不断保持与巩固,党内团结、党与人民的团结、党与外部世界的团结达到了新的水平,党内民主大发展的情势下党的生机活力、创造力、自我更新能力均得到了很大增强。上述有利发展机遇是我们党长期努力的结果,非常难得但又很容易稍纵即逝,全党同志必须着力增强紧迫感,用好当前的战略机遇期,努力将机遇转化成科学发展的机会,带领人民群众努力创造执政的新辉煌。

与此同时,党面临的挑战、考验与危险也前所未有。在2011年纪念建党90周年讲话中提出了我们党正在面临的“四大考验”与“四大危险”。他指出:“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1]党的十报告对此进行了重申。党面临的这四大考验、四大危险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党的长期领导与执政的深化一直处于不断加重之中。面对严峻的考验与危险,我们必须克服对党的事业漠不关心的疲沓心理,真正从思想上增强关注关心党的事业发展的紧迫感,积极应对考验并化解危险。如果我们思想上对党面临的危险与考验不重视、不关心、缺乏紧迫感,行动上不去积极防治,则很可能葬送党的前程、终结党的生命。

权力与责任是不可分割的两面,权力的背后就是责任。党的领导、党的执政过程,不仅有执掌权力的风光,更有沉甸甸的责任,必须看到权力背后的责任,切实增强责任感与责任意识。全党同志增强责任感首先要增强抓党的建设的责任感,增强落实党要管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责任意识。我们党是我国的领导党、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能否切实抓好,能否创造更加辉煌的执政业绩以切实取信于民,这从根本上取决于我们党,首先取决于我们党的自身建设能不能搞好。如果党的自身建设搞不好、自身的肌体软弱无力,就会导致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出来,党内民主流于形式、制度要求形同虚设、腐败分子肆无忌惮等方面的严峻问题。如果我们党成为这样问题成堆的党、先进性与纯洁性严重丧失的党,就没有资格去继续执政,人民也不允许我们继续执政。因此,从当好领导党、执政党,从更好地担当起领导任务、执政使命的角度看,党的十要求全党同志首先着力增强抓党的建设的责任感、责任意识,这符合政党政治逻辑的内在要求。

二、党的建设的主线: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党的建设的主线是贯穿于党的各项基础性建设中的主要脉络,在纵向体系上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则将党的各项基础性建设串联起来。因此,党的建设的主线所起的作用就是对党的各项基础性建设的串并作用,其存在情状类似于串并佛珠的“丝线”。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党的建设主线是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党的十则将党的纯洁性建设的内容融合其中,强调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

[摘要]社会公平与社会信用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环境;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社会发展所要达致的重要目标。社会公平与社会信用是有机统一的,阐明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促进两者的良性互动,不仅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选择,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要求。因此,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在明晰社会公平与社会信用的辩证关系基础上,努力促进两者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社会公平;社会信用;良性互动

中图分类号:B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0X(2013)04-0088-04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我国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其中,社会公平和社会信用问题就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两个日益严峻且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如何认识当下我国的社会公平和社会信用问题,如何认识社会公平和社会信用之间的关系并有力推动两者的良性互动,不仅关系到能否有效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而且关系到能否顺利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基于此种认识,本文拟就社会公平和社会信用及其良性互动的实现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社会公平是实现社会信用的重要前提条件

社会信用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以承诺和践行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行为,是一种抽象的社会存在。这种抽象的社会存在的实现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笔者以为,在社会信用实现的诸多社会历史条件中,社会公平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

(一)社会公平原则为实现社会信用提供了根本指导原则

指出,我们要“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1](p21)。这不仅勾勒出了社会公平的保障体系,而且提出了社会公平的根本指导原则。鉴于社会公平原则是社会发展的一般指导原则,因此,也可以把社会公平原则视为社会信用得以实现的根本指导原则,并在推进社会信用建设过程中努力践行这一根本指导原则。第一,以权利公平原则为指导。权利公平原则是社会公平原则的灵魂,也是社会信用建设原则的灵魂。在社会信用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权利公平原则贯彻于社会信用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切实保证和维护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基本权利,不断树立他们的权利公平意识,增强他们的权利公平的信心。第二,坚持机会公平原则。机会公平原则是社会公平原则的逻辑起点,也是推进社会信用建设的起点原则。坚持社会信用建设的机会公平原则,应该从实现教育机会公平开始,“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2](p18)。在实现教育机会公平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就业机会公平,切实保证发展机会公平,并使这几个机会公平原则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推动社会信用建设的机会公平的实现,进而推进社会信用的实现。第三,坚持规则公平原则。规则公平原则是社会公平原则的指针,为社会公平原则指明了方向。在推进社会信用的实现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规则公平原则,以规则公平原则守望社会公平原则,防止和克服在规则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偏离社会公平轨道的异化现象的出现。唯其如此,才能使规则公平原则真正地指引并促进社会信用的实现。第四,坚持分配公平原则。分配公平原则是社会公平原则的核心,也是推进社会信用建设的核心原则。只有坚持分配公平原则,才能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才能够增强人们的社会信用信心,进而推动社会信用建设的发展。第五,坚持结果公平原则。结果公平原则是公平原则的终极指向,也是推进社会信用的终极原则。没有结果公平原则的落实,其他公平原则的落实就失去了方向和意义,也会使社会信用建设中的其他公平原则的价值难以实现。

(二)社会公平环境为实现社会信用创造了重要的环境条件

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社会信用的实现也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笔者以为,在社会信用实现的诸多环境条件中,社会公平环境是比较重要的环境条件,因此,我们要着力营造社会公平环境。首先,营造公平的政治环境。政治环境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境要素,也是推进社会信用建设的关键环境要素。指出:“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社会信用,各级政府乃至各级司法、执法部门要共同努力。”[3](p438)通过各级政府部门的努力,营造公平的政治环境,有助于改善政治信用状况,提高政治信用水平,从而推动社会信用建设水平的提高。相反,则必然会恶化社会信用状况和降低社会信用水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平的政治环境为实现社会信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其次,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市场机制的建立激发了人们的活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市场机制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这就给一些人留下了钻市场机制空隙的机会,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必然会造成一些社会信用问题的出现。因此,通过市场机制的完善,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和规避社会信用问题,推动社会信用建设。最后,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竞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形成社会信用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的竞争过程中,却往往存在着竞争的不公平性,这就使通过竞争促进社会信用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促进社会信用的实现,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公平竞争的实现,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社会建设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148-02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中指出,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笔者对广东省各大类型高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研究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实效性提升的机制构建。研究表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新时代条件下,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基地建设实效性。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

1.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大学生的培养要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综合作用。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实践的平台,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实践基地,大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社会实践基地的平台为大学生开放,可以使得大学生在成长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社会实践平台的作用,从而有效的利用社会资源。

2.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高校的改革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的发展需要进行体制改革,高校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全面复合型人才。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理论知识扎实同时动手实践能力也强的人才。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基地建设,可以为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稳定的平台,将学校教学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可以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促进高校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提高高校竞争力。

3.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是应对严峻就业形势的必然要求。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给大学生的实践锻炼提供更多的平台,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使得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经验,并在实践过程中锻炼意志,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促进大学生全面、自由、个性、和谐发展。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活动现状

1.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度认识度高。调查结果显示,在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情况与重要性认识情况中,只有3%的同学表示“没参加过社会实践”;只有4%的同学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重要。可见,绝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很重要而且乐于去参与。对于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度和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度都是比较高的。

2.高校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作用不足。调查问及“所在学校是否有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时,只有35%的同学表示“有”;对于学校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所起作用程度的调查中,只有37%的同学认为“帮助很大”,50%以上的同学认为“没有帮助”或是“没感觉”。可见,一方面,目前大部分高校提供的社会实践基地不多;同时,大部分同学认为学校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起到的帮助程度不足。

3.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指导不足。调查问及“参加社会实践时有没有老师给您做前期和相应的指导”时,只有24%的同学表示“有,充分且有效”,有53%的同学表示“没有”或“不知道”。可见,在社会实践开展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校给予的有效性指导不足。

4.高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仍需多方提高。调查问及“学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能满足需要的原因有哪些”的时候,同学选择的各种原因当中,“社会实践内容不丰富”的占23%,“社会实践活动目标不明确”的占27%,“社会实践平台建设不够”的占19%,“社会实践经费不足”的占16%,“社会实践活动场地建设匮乏”的占12%。可见,目前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还是有不少的方面需要加以提升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要,特别在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设立上需要进一步明晰,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上有待进一步丰富。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原则

1.明确目标与讲求实效相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一方面要明确建设目标。社会实践基地作为大学生受教育的基地,其主题设计、活动安排都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来进行,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培养方向来提供相应的实习平台;另一方面,要讲求建设实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不搞形式主义,要在全面策划的前提下认真贯彻实施,力求取得实际效果,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实践形式,通过实践基地平台,切实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实现教育培养目标发挥作用。

2.自愿理解与互利共赢相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特别是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要做到自愿理解和互利共赢相结合。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是首先建立在学校和实践基地双方的自愿结合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双方的互利共赢:一方面要注重选取生产运行良好、实践条件充足等方面比较利于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多方面能力的实践基地,要选取便于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基地;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要重视结合自己理论知识优势特点,将理论应用实际,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社会实践基地的发展做出贡献,为社会实践基地创造效益。

3.稳定协作与长效发展相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一方面要注重建设过程中的稳定协作。高校与社会之间所建的实践基地要有稳定性,注重双方的稳定协作,为学生提供长期的实践机会,注重建设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建设过程中的长效发展。通过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通过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注重发展性,注重促进实践基地和学生的长效发展。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实效性提升机制

1.制度的建立健全与贯彻落实是根本。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长效发展,需要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及贯彻落实,要通过相关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明确双方的职责与义务。比如可以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与落实制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效果评估和反馈制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管理制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长效运行机制等制度的建立健全,通过制定详细科学可行的基地建设方案和管理细则,签订有关实践基地合作协议,从而促进社会基地在整体管理原则、组织领导机构、基地建设规范、设备设施建设及经费使用、师资队伍、实践条件、实践形式与内容等方面的制度化、规范化,从根本上保障实践基地建设的进行,对于基地建设的开展发挥保障作用。

2.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典型推广是重点。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作用,充分利用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要主动与城市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加强联系,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互利合作的社会实践基地。一方面,可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基地建设的新模式,将高校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上的成果优势应用于与各类企事业单位中的社会实践合作中,发挥高校人才的作用。产、学、研相结合的过程中,高校要注重通过结合科学研究的开展,通过大学生人才的输送,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学校科研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和实践基地单位的优势资源,创造双赢的局面。另一方面,要发挥先进社会实践基地的典型示范作用。对于取得良好成效的实践基地,要充分发挥其模范引领的作用,将相关先进经验予以推广应用。通过利用网络媒体等渠道拓宽和提高社会实践基地的辐射度和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推进基地建设。

3.实践活动的灵活创新与成效提高是关键。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基地建设得以顺利开展与长效发展的前提,社会实践活动质量与成效是基地建设的重点,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活动形式的灵活创新,要注重融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第一,要加强重视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校要加以重视,在各方面条件上予以支持,并通过指导老师机制的建立,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及时给予指导与引领,提高实践活动的专业性与实效性;第二,要突出专业特色。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要结合专业特点选取合适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着重突出专业特色,充分发挥高校在对大学生的专业培训方面的优势,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理论优势。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群众所需、学生可为的实践活动,增强实践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第三,要打造活动品牌。社会实践活动要有品牌意识,通过品牌活动来给高校、企业和学生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品牌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划引导,强化基础管理,与时俱进,创新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效用。比如可以通过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大型体育赛事服务活动、社区社工服务活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科技教育卫生三下乡活动、列车乘务员公共服务活动等形式,与相关部门建立实践基地对接点,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促进社会实践基地的长效建设。

参考文献:

[1]张佳.探析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3(4):157-158.

[2]张素芬,刘启定,兰勇,刘涛.校企对接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刍议――基于农业院校视角[J].教育与职业,2013(6):39-41.

[3]蒲海.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6):197-198.

社会建设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党的建设;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科学分析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入研究我国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深化了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虽然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式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增大。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认真研究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在总结我国历史经验和吸收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改革和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全面系统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即发展目的、本质、要求、模式、路径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1、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目的有了更清醒的把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对社会主义发展价值目的的明确回答。

2、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意义和本质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第一要义,离开了发展就谈不上社会主义,发展不快不是社会主义,发展不好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的“硬道理”。对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明确的回答:“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此后不久,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在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这表明我们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个词序的变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认识的深化,是对新阶段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更是对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认识的深化。

3、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内涵和基本要求作了更全面的概括。科学发展观明确指出我们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实施“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社会更加和谐”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个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指导思想、目标、原则以及主要任务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这些科学论述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要求全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要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举措。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状态,不是一种社会形态,它既可以体现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又可以体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上。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过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战略举措。只有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全体人民能够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安居乐业,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才得以充分体现,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才得以巩固,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三、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提出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系统回答了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怎样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重大问题

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形势下,对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提高党的执政水平,进行了一系列理论上的阐述和实践上的探索,特别是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阐述,进一步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

1、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先进性是党的生命,先进性建设是执政党最根本的建设。不仅在理论上论述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总结了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建设的经验,而且对新形势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提出了六条具体要求。在实践上,党的十六大以后,我们党在全党范围内普遍进行了一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个党的执政能力如何,对于能否长期执政至关重要。为提高全党的领导和执政水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全面总结了党的执政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要不断提高我们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等五种能力。《决定》提出的“五大执政能力”建设,不仅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是我国建国以来领导思维和执政路径的一次飞跃。

四、深化了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认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科学回答了我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农村、怎样建设新农村的重大问题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和农民的和谐也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决议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2006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重大理论突破和战略举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要求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对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概括为五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即农村生产力要得到发展;农民生活水平要得到提高;农村基础设施要得到改善;农村社会事业要得到发展;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要推向前进。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体现了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建设思路,涵盖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生动地展现了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图景。

社会建设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社会建设民生关系协调

   作者简介:屈先蓉,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中图分类号:C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5-151-02

   我党在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社会建设”这一概念,这一报告在提到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任务时,充分强调要坚持“加强社会管理与建设,推动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创新”。在随后的中共中央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中共中央进一步提出了要“推动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协调一致发展”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布局。紧接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第八部分又特别阐明陈述了关于“加快推进以改善人民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出了“社会建设与人民的幸福安康紧密相关。一定要在经济逐步发展的根本上,逐步重视社会建设,着力与保障社会民生,推动我国社会体制改革,逐步扩大公共服务,促进并完善社会管理,重视社会的公平正义,以保障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推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此可看出,“社会建设”这一概念在我党各个阶段的重要文献中被涉及时,其含义一直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那么,究竟应如何来理解社会建设的核心内涵呢?

   一、“社会”的双重内涵:社会建设的逻辑起点

   正是在总体控制型社会向多元开放型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总体性社会高度分化,企业社会职能逐渐剥离,社会控制方式逐渐转化的情形下,现代意义的“社会”得以形成。全体系中的“社会”更侧重于从宏观层次来阐述社会与经济、政治、环境、文化等一系列因素之间的有机关系,着重提到这一庞大体系中各层次、各领域间普遍存在的互动且和谐之关系。局域的“社会”是集中论述人际或者说是社会关系,这些关系大体包含这三个方面: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或认为社会是一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并列的具体发展领域,但在阐明陈述构建和谐社会所需面对的问题、任务和形势的时候,又不能够完全离开经济、政治及文化领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自然与人的和谐和社会关系的和谐两个方面,但关键还是指要社会关系的和谐。

   当然,一方面虽然“社会”的概念有全体系的和局域的区别,但是区别仅是相对的。在实际运用和理解当中,它们是不能简单完全分开的。由此,应将全体系的“社会”和局域的“社会”概念结合加以使用。另一方面,只有对应到双重社会转型的实际情况,才能够深深把握和解释社会的内在涵义。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逐步从政治领域中分化出来并具备相对独立的色彩,并按各自内在的逻辑展开,不再带有或慢慢抛却原来的政治色彩。与之相对应,政府开始转变职能,发挥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承担相应社会事务,推动社会领域的产生和扩展。因此,在社会不断分化的基础上,高度同质性社会体系最终分解为有着相互联系与区别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四个领域,进而反向推动着总体性社会向多元社会的转化。

   概而言之,社会具有双重内涵:一方面是指在社会分化基础上形成的“社会领域”,这里强调的是社会领域与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的相对独立性,有着自身内在逻辑和独特的运作机制;另一方面是指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领域之间的“关系状态”。这里强调的是社会领域作为大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结,不能割裂看待和理解社会领域,而应在关系视角的指引下,正视某种程度的失调与断裂的现实情形下,看到各部分间的内在统一性和不可分割性,各系统间的彼此协调、良性互动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体系的有序运行。

   二、关注民生与协调发展:我国“社会建设”的核心内涵

   正如社会有全体系的和局域的一样,社会建设也有全体系社会建设与居于的社会建设的区别。全体系的社会建设,是指囊括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各子系统在内的全体社会大系统的大建设。局域的社会建设则侧重于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各个子系统并列的社会子系统的管理和建设。同样,社会建设虽有全体系的和局域的之分,但是这种区别也只是相对的。全体系的社会建设当然要凭借各个子系统的建设来获得支撑,其中已经包括局域的的社会建设的内容。一样的,局域的社会建设如果没有整个体系的社会建设作为其身处的大的环境,没有其他各子系统的有机配合,也就很难独自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的子系统。所以既能以从全体系上运用社会建设,也可以从局域上加以运用。

   因此,社会建设的内涵集中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关系层面的社会关系建设,即协调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二是实体层面的民生改善,也就是说,社会建设要以解决对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日常生活影响最大、联系最密切的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重点,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来。

   社会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仅仅将社会建设看作是社会领域问题的解决,或者是科学研究、文化教育、体育健身、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建设,这显然没能准确把握社会建设的内在涵义。首先,应该将社会建设放在有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加以理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四位”是一个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特殊的领域与规律的有机系统,彼此互为条件、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经济建设为基础,为文化、政治、社会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政治建设为根本,它为文化、经济和社会建设提供坚实而有力的政治保障;文化建设为灵魂,它为政治、社会、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则对文化、政治、经济建设具有辐射作用和统合功能,也是促进精神文明、经济发展以及保持政治稳定的重要纽带。

   其次,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如果要生存、发展,就必须要从事获取经济利益、物质利益等、以能够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活动。然而在获得这一系列利益的社会活动期间,人与人彼此之间就必然产生了沟通和联系,由此而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从根本上而言是一种利益关系。事实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无不浸透着利益。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增强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定利益关系的大变动和调整,显现出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失衡。一些人获益颇多,一些人获益则很少,还有一部分人利益受到了一定的损害,更有甚至遭到了绝对剥夺,利益获取的不均衡与产生社会紧张,乃至社会冲突等不无关联。由此,要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缓和及化解社会冲突,推进关系层面社会关系建设,即协调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其深层次工作应该是关注和正确处理社会中的复杂利益的关系,而且还要要准确把握主要利益矛盾。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建设要首先发展好教育、实践扩大就业的发展计划、优化收入分配制度革新、加速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建立最基本的医疗卫生规章制度、完善社会管理,明显就是更加注重从不同方面满足广大群众的利益要求、协调社会成员的利益关系。

   再次,实体层面的社会建设是指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事业以最终改善民生。社会主义社会事业可以解释为保证社会团结、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安全、保障社会可续性,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服务活动与公益性支持的总和,其对社会发展与运行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没有一定的社会事业,那么不仅社会的和谐、秩序与可持续性发展是完全不能实现的,而且连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也是不会存在的。由此可以说,任何社会都应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使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以便为社会的良性运转以及社会成员的全面协调发展创造一定的必要条件。从当前我国现实情况看,经济社会失衡的实质乃是社会事业的发展落后于经济的发展,社会事业发展逐步不能满足并符合我国人民群众的需求。故进一步加速发展社会事业更是有着不一样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而教育、医疗、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具体民生问题的改善最终有助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子系统间关系以及社会中复杂利益关系的协调。也就是说,实体层面的民生改善和关系层面社会关系建设相互促进,最终推动社会和谐与永续。

   此外,社会建设是一项持续的社会工程。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的发展进程在未来可预测的一段较长时间要具有持续性、连续性。人类物种的延续是社会建设的根本前提和基本要求,因此,我们推进发展,必须充分考虑人类和外界环境的和谐共处关系,必须充分考虑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既要搞好经济增长,又要重视环境资源指标;必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既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增长,又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充分的留够充足的发展空间以及发展条件。从而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做到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以及人口的发展和保护相互协调,坚持走发展生产、物质富裕、生态平衡良好的文明发展之道,保障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而从全面提高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活与发展水平,以达到实现社会和谐与可持续性发展。

   概而言之,社会建设的核心内涵是发展社会事业以改善民生,促进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协调。

   参考文献:

   [1]唐钧.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的基本途径.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