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物流前景十篇农村物流前景十篇

农村物流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9:34

农村物流前景篇1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村物流;分析

新型的交易模式――电子商务因为我国互联网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以及经济的飞速增长,在全世界尤其是中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及趋势。文章以电子商务为背景通过物流知识对农村物流进行研究,了解农村物流的现状及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建议。

1电子商务背景下农村物流的发展现状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

1.1农村市场的需求

近年来,京东商城、阿里巴巴、淘宝网等电商平台发展迅速,同时也给众多的快递企业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据统计,我国在2015年快递业务量突破200亿件,2016年预计将达到275亿件。但从目前各电商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电商的业务主要来源于城市网购人群。中国的近14亿人口中,农村人口约有7亿,在城市网购人口和网购能力已接近饱和的情况下,农村市场成为了各大电商目前布局的重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曾在2014年预测,2016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总量有望突破4600亿元。而随着电子商务在农村市场的广泛深入推广,农村物流这个规模超1000亿的市场也成为了物流领域的下一个蓝海。

1.2国家政策的支持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2016年中央的“一号文件”,重点强调了对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设施支撑,提出完善跨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开展冷链标准化示范,实施特色农产品产区预冷工程,以及实施“快递下乡”工程,加快完善县乡村物流体系。与2015年中央的“一号文件”相比,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还重点提到了要鼓励大型电商平台企业开展农村电商服务,支持地方和行业健全农村电商服务体系。

1.3电子商务各巨头的重视与发展

跟随着电子商务发展稳健的脚步,多个企业都相继着眼于农村这片“蓝海”,开始布局农村市场物流网络。作为电商巨头的阿里和京东也在同一战场――农村电商中厮杀着。

阿里巴巴集团在2014年10月启动了旗下淘宝网的“千县万村”计划;2015年7月在淘宝上线农资频道,涵盖了从种子、农机、肥料、农药、饲料、兽药等产品;未来三至五年内,阿里集团计划投资百亿元,建立一千个县级淘宝服务中心以及十万个村级淘宝服务站,目标覆盖全国三分之一的县级六分之一的农村地区。此外,针对部分农村网络覆盖不完善,村民对网购流程不熟悉等情况,阿里希望借助村级服务站,与现有的乡村小卖部结合,以佣金提成的形式激励店主,帮助村民代购。

京东商城目前逐渐形成农村电商“3F战略”,即工业品进农村战略、农村金融战略,以及生鲜电商战略。京东农村电商战略的核心是建立县级服务中心和京东帮服务店两大战略。并依托县级服务中心,推广乡村服务站。县级服务公司全部由京东自营,聘请对乡村生活极其熟悉并具备一定市场开拓能力的人作为主管。此外,县级服务中心还承担代客下单、招募与培训乡村推广员等功能。据统计,京东乡村推广人员人数在2016年4月底已达到15万,服务15万个行政村;京东县级服务中心超过1100家。而京东帮服务店则采取加盟的形式,主要解决京东商城自营的大家电在物流、安装和维修上的各种需求。京东希望通过县级服务中心和京东帮的有机结合,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并有力实现家电等工业产品的下乡。

2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

2.1对农村物流认识不到位

农村物流涉及到物品生产、销售、消费等一系列过程,还有信息系统的流动过程,以及客户需求、成本、效益等各个方面。并不像很多农民认为的只涉及农产品和农用物资的买卖,以及物资的存储和运输过程。

2.2农业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的交通道路条件和城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2)农村的宽带覆盖率和移动互联网使用率较低;(3)大部分快递公司没有在农村设置完善的配送网络,许多偏远农村的农民要到镇里才能取到快递,快递的门到门服务无法实现等。

2.3专业从事农村物流的人才缺口大

随着我国高校物流类专业的开展,近年来我国物流人才短缺的情况有所缓解。但从物流人才的质量来看,中高端人才的缺口仍然很大。农村物流较城市物流而言,范围广、底子薄,因此行业内缺乏精通农村物流的人才,尤其是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有丰富的农村物流操作经验的人才。此外,作为近两三年刚刚开始开拓的物流领域,目前也没有院校对各种这种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农村物流人才,导致各层次人员参差不齐。

2.4农村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

在我国,农村的信息网络落后,而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技术信息和市场的农村家庭只有26.9%。网络在乡、村出现断层,农产品市场交易信息采集、整理和的工作不能有效进行等各种因素造成的农村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此外,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支撑,电子支付和移动支付在农村的使用率也较低。

2.5农村生产经营分散

农村物流的服务对象绝大多数是数量庞大的个体农民,由于农民的生产经营较城市居民更加分散,这就导致了农村物流的服务面相比城市物流更加广阔,服务对象的数量倍增,物流服务的难度巨大。生产经营的分散性是制约我国农村物流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

2.6相关法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农村物流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所以相应的规范管理和调节市场运行的制度、法规,市场运行秩序还需进一步的规范。

3电子商务背景下农村物流的发展对策分析

3.1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加快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2)统一农村物流车辆管理;(3)推进农村物流枢纽站场建设;(4)完善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布局。

3.2构建农村物流信息平台

农村物流信息系统对提高物流服务效率、经济效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设完善的农村物流信息系统便是当下发展农村物流的当务之急。

3.3培养农村物流专业人才

就目前而言,农村物流知识的普及和农村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艰巨且急需解决的任务。农村物流专业人才,不仅要熟悉精通城市物流活动,更要针对农村物流的特点开展符合特点的物流活动。

3.4完善农村物流政策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对农村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2)发展第三方物流即专业的农村物流企业;(3)整合现有农村物流资源,实现农村物流体系和运作的规模化;(4)加紧制定我国宏观的农村物流政策。

参考文献

[1]刘滢.浅谈中国农村物流业的现状与发展[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2(3):43-45.

[2]张威威.新时代农村物流发展浅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7):10-11.

[3]刘丽.我国农村物流动态联盟模式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0.

[4]苏星燕,陈治亚,周艾飞.基于电子商务的农村物流新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1(09):85-86.

农村物流前景篇2

关键词:“互联网+”;电商物流;现状;存在问题;优化策略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为了电商在农村市场的蓬勃发展,并推进城镇化战略以及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特别是国家的大力倡导支持下,农村电商不仅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而且也使农村电商经济迎来了爆发式的发展。同时,更多的农村居民进入城市工作,并成为网上购物生活的应用和普及,这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不断发展。虽然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但是我们也应该从中看到其发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所以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之下,如何解决农村电商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应对挑战是当前农村电商服务人员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互联网+”时代农村地区电商物流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广阔,电子商务的物流发展在许多一线城市以及二线城市已经趋于饱和状态,而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能不断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二次开发。因此,我国的电子商务正在将发展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农村地区。

(一)网络交易额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速度飞快,并且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根据有关部门进行的数据调查,早在2015年,农村地区的电商交易额就已经超过了3500万,同比于2014年增长了将近一倍。根据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农村地区的网络购物市场依然具备较强的活力,并且每年的交易额数据也在稳健增长,通过观察2014年到2016年的农村地区电商网络交易额,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农村地区的电商网络交易额,正在以飞快的速度逐年攀升[1]。

(二)移动终端网民数量不断增多

在互联网加的环境背景下,农村地区网民的购物方式已经由电脑端不断向手机端发展,这就促使了我国电商网络平台营销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在2014年,我国农村地区的移动端电商网络用户已经达到了2300万人以上,并且实现了第一次超过网络终端用户的规模。经过了几年时间的发展,我国的网络用户规模也在不断增长,尤其是手机网络用户端的规模呈现出突破性的增长模式。根据目前发展的状态来看,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机支付与购物和物流配送服务,将会在农村地区得到进一步的普及。

(三)农村电商网点的扩展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网点数量不断增多,目前已经覆盖了超过半数的县级地区。而在国家政策的不断支持下,互联网的电商企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纷纷在农村地区布局了相应的电子商务网点,通过打通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与物流一体化,不断实现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网络的全覆盖,而发展到2017年年底时,我国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所有行政地区村落的电子商务网点覆盖,这一举措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人们的生活购物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

(四)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网点不断完善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改善,而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也是提高农村地区物流网点建设的重要因素。首先,政府部门大力投资我国农村信息化网点的建设,这就为农村地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在2020年我国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超过了一半,农村地区的信息服务网站覆盖率也在不断提升。而我国交通部门所的关于农村地区的网点结构布局,也要求农村地区不断加快电子商务,物联网网点的建设体系,从而有效地提高农村地区的物流服务水平。除此之外,我国中央财政部门也对扶持农村地区电子商务进行了专项拨款工作,为当地的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相应的财政支持[2]。

二、我国“互联网+”时代农村地区电商物流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配置不合理

目前在电商物流飞速发展的时代,我国基础物流设施的建设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首先,我国农村地区的基础物流设施相对落后,并且大部分的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前期投入不足,相关的物联网软件工程设计以及硬件设施都不够完善。除此之外,不同的运输方式之间也难以实现有效的衔接。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铁路运输物件相对来说规模较大,并且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较高,适合物资的中途运输。而公路运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更加适合中短途的物资运输。航空运输虽然运输的成本费用较高,但是时效较快,更适合跨省或跨国等长途运输。但是目前我国铁路物资运输的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总体来说,相关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较为落后。其次,我国农村地区的许多物流企业,区域较为分散,在利用相关基础设施时效率较低,并且还存在网点重复建设的现象,而不同快递公司有时很可能,会在同一时间向同一地区配送同类型的订单,这就会导致资源的重复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运输成本[3]。

(二)农村与城市地区发展具有差异性

电商企业在我国的一线城市等其他城市中较为流行,这主要是因为城市中的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上班时间较多,再加上交通拥堵的状况,为了能够有效地缩短消费时间,选择电商购物则是一种物美价廉,又能够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购物的方式。因此,电商购物在城市中备受青睐。而在农村地区,农民是消费的主体,农村地区普遍交通较为便利,并且农民的日常生活节奏较慢,具有较多的时间进行购物。因此,对于电商购物这种方式的认可程度较低。

(三)品牌差异性

目前在我国的电商购物网络平台中,通常都强调平台的商品是否属于正品,但是我们发现在农村地区通常正品都打不过物美价廉的当地杂牌。很多品牌产品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一定的价格体系,不会因为偏远的农村地区和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低而受到干扰。品牌产品的生产通常会集中在同一个地区,然后通过相应的配送体系,才能进入农民的视野,通过层层分销,贩卖给农民的价格自然不低。再加上相应的物流成本,便已经超出了农民所能够接受的消费水平。因此,电商购物平台中的正品与农村地区杂牌相比,未必具有优势。

三、解决“互联网+”时代农村电商物流问题的优化策略

(一)与农村邮政机构实现合作共赢

中国邮政配送区域较为广泛,并且在各个较为偏僻的农村地区都设有基础网点。但是由于中国邮政的配送成本较高,并且速度较慢,导致消费者普遍使用别家快递网站进行购物。而农村地区的顾客则使用邮政服务较多,邮政企业既具有快递服务也具有办理业务的功能,邮政的工人在农村地区都有一定的业务往来基础,而邮政快递与农村物流的有效合作,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还能够有效地提高物流的效率,通过实现邮政机构与电商快递的深度合作,为建立起高效的物流配送模式打下了坚实良好的基础[4]。

(二)加强政府的引导

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体系发展是一项较为系统化的工程,需要农民与当地的政府和互联网部门之间的参与。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考量,对农村地区的电商网点统筹规划,充分调动每个部门的参与积极性。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利用农村地区的地方优势,结合传统行业的集群化布局特点,对农村地区的电商网点进行科学布局。同时还可以吸引外来资源,不断开拓电商网点建设的合作渠道。从农村地区的地方产业发展上来看,在进行电商网点布局时,应该结合地区销售行业集群化的特点,对一些建立淘宝或其他电商网点可能性较大的农村区域进行大力的扶持。其次,农村地区在建设电商网点的过程中,由于基础设施花费资金较大,因此面临着融资较为困难的现状,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于电商企业扶持农村地区网点建设的制度,引导电商企业在农村地区的网点建设中制定合理的准入门槛,从而实现双方的共赢。

(三)应用先进的农村地区物流装备

农村地区的物流网点在建设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地拓展,适合农村公路的运输方式,在农村地区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农村道路车辆运输标准。在运输物资的过程中,可以以新型燃料的汽车作为物流的主体,不断应用在农村地区物流车辆的配置中,并且制定符合农村道路特点的道路规范制度,对运输车辆进行有效的管理。除此之外,在一些地势较为复杂的偏远地区,应该应用电动车等其他农产品运输工具,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运输资金,还能够结合当地的道路特点,实现高效的运输[5]。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的电商占比还是相对较小,但是目前随着互联网终端设备的普及,以及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商企业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也不断加快,而农村地区电商配送难的问题,已经成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政府应该加强对于农村地区电商配送行业的引导,促进农村地区邮政机构与电商配送的合作,推广适用于农村公路的物流装备,从而不断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的电商配送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倪小丹,呼格吉勒,李珍,杨嫦翔,杨怡敏.融合“互联网+”的农村电商物流新兴业态探析[J].物流科技,2017,40(03):56-59.

[2]刘子杨,赵静.“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物流新发展[J].中国商论,2017(22):18-19.

[3]周香.基于互联网+的农村电商物流app信息平台构建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8):119-120.

农村物流前景篇3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村商贸流通;物流商;培育

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农村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的相关政府部门在对近些年来的城乡关系与三农问题的解决经验等进行深入考虑的基础上,提出和制订了一系列促进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思路与策略。这些政策与思路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思想的束缚,采用富有强烈系统性的思维来重新考虑城市与农村的发展的关系,从而在制定和出台一些政策的时候适当地向农村倾斜,在发展城市工业经济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充分发挥工业发展的优势来反哺农业,从而促进农村的发展,进而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我国政府在2012年制定的《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流通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与优势,到2020年要争取建立一个开放、有序竞争和城乡一体的物流流通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相关政策与措施,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农村的发展进程。但是当前城乡资源的不均衡,又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我国农村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采取措施实现农村与城市市场一体化,是当前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与因素。因此,发展和建设农村商贸体系对于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在分析当前农村商贸体系的相关理论与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农村商贸流通体系构建的现状,并且以物流商这一流通主体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培育的具体途径与方法,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村商贸流通物流商培育体系。采取措施有效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市场的一体化,是当前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城乡一体化的视角下,建设一个较为完善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是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措施。近些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对其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水平进行了相关评估。在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物流流通体系的建立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因此,很多农村都开始着手建设和完善商贸体系,加强流通主体的培育与发展。但是虽然我国政府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来鼓励农村商贸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但是由于农村的物流起步较晚,相关理论的建设还很不完善,因此当前很多农村的商贸体系流通主体的培育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与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结合具体案例来分析当前农村商贸流通主体的培育,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城乡一体化及农村商贸流通体系概述

(一)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及分析

当前学界对于城乡一体化的定义并没有形成固定的结论,本文在参考国外的相关理论和结合当前我国实际的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指当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或阶段的时候,城市与农村进行有机结合,通过以城带乡和城乡互动等形式,来使得城市和农村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和谐发展,并且公共资源与要素实现均衡配置的一个互动的动态过程。它的主要目标是要在很大程度上借助城市工业经济的优势,改变农村落后的经济面貌,在市场体系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不断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打破原来传统观念所建立起来的城乡对立或者城乡二元的错误结构,促进农村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城乡一体化的程度的指标主要包括经济、社会、空间和生态四个方面。其中,城乡空间一体化的评价标准则主要是依据市场流通以及信息流通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准确反映一个地区的城乡一体化水平与进程,从而为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效的数据。

(二)农村商贸流通体系概念及流通主体界定

商贸流通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不仅仅单纯地指各类交易的一个总和,而且很大程度上还包括在进行各类交易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社会关系。流通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则主要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到达消费领域这一过程中的运动。本文所说的农村商贸流通仅仅是指狭义上的商品流通。商品的流通是当前连接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纽带与桥梁,是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的有效剂。农村的商贸流通主要是指在当前农村发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农产品、日用品或者生产资料等物品,借助一些流通渠道或者方式来实现从生产地转移到消费区域的一个活动。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则主要是指实现这些涉农产品的流通过程或活动的渠道和保障它们正常与安全流通的管理等要素构成的体系。当前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主要包括流通主体、客体、载体以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具体来说,第一,农村商贸流通的客体主要是指那些涉农产品,如包括棉花、玉米、蔬菜、水产品等在内的农产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农村居民生活或消费需要的如家用电器和服装等的日用品,一些能够保证农产品顺利生产的包括化肥、农药、种子和农业机械等在内的生产资料等。第二,农村商贸流通中的载体则主要是指进行农产品交易的各种市场与流通的渠道或者方式。市场是涉农产品进行交易与流通的重要场所,当前农村的市场主要包括批发与零售两类,而流通方式与渠道则主要是指涉农产品由生产地到消费地的方式与路线等。当前农村的流通渠道与方式主要包括直接与间接两种,其中,直接的方式就是生产者直接将产品卖给消费者,而间接的方式则主要是利用商业中介,如物流、合作社等机构,将产品又生产地输往消费地。第三,所谓商贸流通体系中的管理体系则主要是流通过程中能够为确保商品顺利流通的一些基础设施、政策法规、信息服务等相关平台以及市场监测等。农村商贸流通体系中的流通主体,则主要是指在当前农村市场上,具有一定能力参与到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人或物。当前农村商贸流通主体大多包括农户、合作社、零售便利店、运销户、龙头企业和物流商等。当前学界对于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的流通主体具有多种不同的看法,对于哪种形式的流通方式将成为我国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的主要流通主体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些主张将合作社作为主体,但是当前我国合作社的发展相对来说还有很多的不足,不能够有效地满足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发展的需求;也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农村中的连锁超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涉农产品的成本,提高农民的效益,从而认为可以将其作为流通主体。但是本文通过多方面对比,决定将物流商作为本文的农村商贸流通主体。物流商主要是负责物流与配送两方面工作的组织。所谓物流就是指将产品或资料从生产者或者供应者手中传到消费者手中的运动,而配送则主要是包括集货、拣货、配货等在内的活动,是当前物流活动中的一个末端环节。当前农村的物流不仅包括农村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必需品的物流,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包括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包装在内的销售物流。物流商的培育与发展对当前农村商贸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很多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还非常不理想,比如进驻的物流商很少等,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涉农产品市场的拓展,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注重农村商贸流通体系中物流商这一流通主体的培育成为当前农村商贸体系建设的关键。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农村商贸流通主体培育现状与问题

(一)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农村商贸流通主体的培育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关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政策的出台,我国的农村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随着农村商贸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深入人心,我国政府部门也出台很多的惠农政策以及关于促进农村流通产业发展的文件,从而使得农村的商贸流通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进程不断加快。当前,越来越多的农村拥有了发展势头良好的市场,也有更多的物流商进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的信息流通和农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进而促进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比如,以山西省为例,在初步建立起农村商贸流通体系之后,该省农村社会消费品的消费额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山西省农村的社会消费品消费额不断上升,农村市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同时也不难推断出当前我国农村的消费额占全国的比例仍然很低。通过对我国农村商贸流通体系主体的培育可以归纳出以下几方面信息。首先,在当前我国农村的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过程中,呈现出主体多元化的趋势,比如,农户个体、经销商、零售商、合作社和物流商等。这些流通主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的建立,在农村市场的建立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和实现了涉农产品与大市场的有机对接。仍然以山西省农村为例,2013年该省的农村商贸各类流通主体的数量以及创造的价值如表2所示。从表2不难看出,当前山西省的农村商贸流通主体中,数量最多和发展速度最快的农村经纪人与合作社,而盈利情况较好的是物流商,但是进驻农村的物流商的数量相对来说还比较少。其次,从农村的商贸流通体系中物流商这一流通主体的培育情况来看,当前农村物流商的培育与发展和城市物流业的发展相比,仍然相对较为滞后,而且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我国农产品的物流总额在社会物流总额中的占比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具体数据见表3。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商品的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将城市的物流行业与农村的物流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建设畅通的“绿色通道”,将高质量的农产品快速地运往城市,满足人们对新鲜农产品的需求,成为城乡一体化目标实现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农村商贸流通主体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在当前我国农村物流的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之前传统的重工轻农观念的影响,使得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呈现二元结构,从而使得物流在农村的发展很不景气。虽然进行年来我国采取了很多措施不断促进和鼓励农村物流的发展,并且确实也取到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当前我国农村物流的基础设的水平却仍然远远落后于城市物流的水平。当前很多农村的物流的基础设施很薄弱,有一些偏远的地区由于公路设施等不够完善,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物流网络的一些配套设施难以完善,而且也没有较为先进与现代化的仓储设施来储存和保鲜农产品,从而造成了农产品的浪费与损失。此外,当前农村的物流设施的标准化和机械化的程度相对来说还比较低,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农村物流体系的发展。2.当前农村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由于我国农村的物流行业的发展起步较晚,而且没有和城市的物流进行有效地对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农村物流的信息化程度偏低,常常出现信息传递不顺畅的情况。当前我国仍然有很多农村没有建立起互联网等设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网络信息化断层的局面。当前农村的网络普及率大概仅在7%左右,而农村仍然有过大半的人们不懂网络知识(见表4)。因此,在农村中利用互联网进行买卖涉农产品的几率非常低。如此低的信息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交流,不利于农民及时掌握市场上涉农产品的供需变化。比如在山西的农村,虽然有一些农村已经建立起了农业网站,但是其各类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的程度并不高,而且更新的速度也有待提高。而且山西有三分之二的较为偏远的农村,还没有完善相关的仓储设施和网络设施等,从而阻碍农村商贸流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3.农产品流通缺乏完善的体系。我国农村物流的流通方式与城市相比仍然比较落后,特别是西部地区,对于农产品的流通缺乏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当前很多农村的物流体系仍然缺乏一些较为标准的商品准入制度与商品的检测制度,从而使得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证。而且在农业的生产与经营方面仍然呈现出小生产大市场的趋势。据笔者查阅资料与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拥有涉农企业50万家,其中84%的企业是采用作坊式的经营方式。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零散的小规模的物流企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发展的需求。此外,当前农村很多农产品的流通仍然采用自然物流等方式,没有对产品进行保鲜处理,从而在运输过程中造成产品的极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我国果蔬、水产品和肉类的腐损率就分别达到了23%、17%、46%。这种缺乏有效管理的物流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商贸流通主体物流商的现代化培育进程。

农村商贸流通主体培育对策

(一)统一规划城乡物流站点并不断

完善农村物流设施的建设为了提高当前农村商贸物流商这一流通主体的培育水平,要对城市和农村的物流站点进行有效统筹与规划,同时不断采取措施完善其物流设施的建设。首先,要将农村物流业的发展规划划入到城市物流业的发展过程中,依据前期的有效控制来安排和规划好农村的各类物流网店的布局,尽量做到使其合理科学;其次,政府相关部门要对农村物流的培育给予支持,比如从财力和物力等方面支持和帮助培育一些较有影响力的龙头物流企业;对将客运站改造成物流网店的企业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对农村中一些具有发展物流市场或者是连锁超市的农户或企业给予一些优惠扶持的政策等。最后,相关政府还要在坚持政府、市场和企业三者的不同分工原则的立场上,对当前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且充分发挥其作用,将站场的资源发展为物流网点。

(二)建设产销一体化的物流连锁的超市

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从当前农村物流行业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的需求出发,政府部门要积极鼓励一些兼具有物流配送服务能力的连锁超市进驻到农村来,并且在管理过程中,坚持统一配送和结算的管理原则,加强对它们的管理,从而建设起一个集物流平台与运输服务等服务为一体的物流管理模式,进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农村商贸流通物流商主体培育工作的发展。而且在政府对城乡的物流网点进行统筹规划的背景下,物流企业也能够灵活地将一些改造过的物流网点作为自身的仓储或者中转中心,甚至可以将其建成一个连锁超市,从而不断扩大物流网点的覆盖范围。这样,农民只要将自己的农产品等货物送到就近的连锁超市,经过城市物流的加工与包装,产品就能及时地送达到消费者手中,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流通环节与时间,促进产销一体化的水平不断提高。

(三)促进农村物流的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建设

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建设是培育农村商贸流通物流商主体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构建和完善农村的信息化网络平台,才能促进农村物流业不断发展。因此,相关政府和领导要积极和交通等部门沟通联系,督促和配合他们建设和完善农村信息化网络平台,从而使得资源和信息实现共享。此外,相关政府也要注重帮助农村物流连锁超市和物流企业引进一些专业的人才,从而不断促进物流企业的发展。

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益凸显。其中农村商贸流通主体的培育问题最为突出。因此,在当前城乡一体化的视角下,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就要做好农村商贸流通主体的培育工作。这不仅是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的需要。本文在对当前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和流通主体等概念界定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当前我国的农村商贸流通主体的培育现状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归纳出当前我国农村商贸流通主体培育过程中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程度低和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与不足,并且针对这些问题,对流通主体的培育提出如下建议:第一,要在城乡一体化的视角下,对城乡的物流站点进行统一规划,并且不断完善农村物流设施的建设;第二,建设产销一体化的物流连锁的超市;第三,促进农村物流的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强波.江苏城乡一体化农村配送体系的构建[D].江苏大学,2010

2.吴慧敏.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山西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

3.吴委哲.基于城乡一体化农村物流发展思考[J].研究与探讨,2014(1)

4.白茄茄.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城乡双向流动的商贸流通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

农村物流前景篇4

关键词:农村河道;特点;存在问题;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a

我国农村河道数量众多、沟壑纵横,具有农业灌溉、调蓄洪水、调节气候、削减污染物等功能,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直接表现。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侵占河道、任意排放污染物的情况严重,导致农村河道水环境质量下降和河道正常防洪排涝功能减弱。因此,治理农村河道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需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水质,增加景观功能,保护水资源,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农村河道的特点

农村河道包括一个县境内河道或跨县的小河道和较小的排涝及山洪沟道,目前纳入“全国中小河流治理规划”正在治理的河道大部分属于农村河道。与城市河道相比,农村河道有其自身的功能和特点。

1.1功能多样性

农村河网是河网水系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其分布紧密。农村河道在农村水利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是灌溉排涝的主要通道,又是蓄水调洪的重要走廊,同时也是景观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农村河道还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有些河道是城乡饮用水的水源地。农村河道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生态景观价值,为新农村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发展条件。

1.2河道结构多样性

农村河道按地貌形态和流经地区的不同,一般分为山区河流和平原河流两大类。山区河流流经地势高峻的山区,平面形态十分复杂,河道曲折多变,岸线和床面不规则,径流系数大,汇流时间短,水面比降一般较大。平原河流流经地势平坦、土质疏松的平原地区,河床纵坡平缓,积水面积大,汇流时间长,水面比降一般较小。

1.3水环境问题多样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侵占、污染河道的现象日益增多,加之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农村河道水环境污染状况越来越严重。农村河道水环境恶化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是:河道断面不规则,且大多未经工程治理,易导致岸坡坍塌、形成险工。而且农村河道基流小,水域不宽阔,水体自净功能差,生态环境质量脆弱。人为因素是:沿河企业随意设置排污口,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道中,对河道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造成了污染;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化肥,通常只有10%~20%附着在农作物上,其余都流失到土壤和水体中,在农田灌溉和降雨的作用下,这些农药、化肥渗入地下,污染了地下水环境;人们只考虑自己方便,将大量生活垃圾直接弃置于河道中,而没有考虑后续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些都会导致农村河道水环境质量的持续下降,阻碍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

2农村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河道是泄洪、引水、灌溉和解决人民群众生活及工农业用水的命脉,长期以来为防汛抗旱,减轻自然灾害,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农村河道呈现出功能弱化、水质退化的情况。

2.1河道保护的意识不强

多数地区的农村,对河道保护的意识淡薄,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很多地方的村民把河道当成垃圾场,随意弃置各种生活和建筑垃圾,加重了河道污染,加之近年来经常出现违章建筑(构筑)物侵占河道的现象,使有的河道基本上失去了排灌防汛的基本能力。

2.2河道水环境已到了最后的底线

很多农村的河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工业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到河道中,其水体自然净化功能退化,水质污染十分严重;还有部分河道无人管理,水草、浮萍、杂物以及各种垃圾等长期积聚在河道中,使河道变得脏乱不堪;河道治理工作难落到实处,一些河道长年淤积,水流不通,几近干涸。

2.3河道保洁工作不到位

大部分农村的河道都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基本上没有保洁工作,即便有的地方有,也多数是连基本工作都做不到位,对河道的保洁工作认识不到位,缺少专人管理。加之河道水流具有流动性,使得上下游、左右岸保洁工作职责难以分清,相互扯皮推诿的事时有发生,难以转变河道的“水”况。

3农村河道综合治理措施

实施农村河道综合整治既是当前改善水环境面貌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和实施城乡统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要因河制宜、标本兼治研究和制订农村河道综合整治举措。

3.1加大河道整治力度

要遵循农村河道生态的多样性和沿河居民群众需求的多元化,针对河道所处地段、重要程度、功能效益,在满足河道生态性和沿河居民群众的安全性、亲水性和休闲性等综合需求的前提下,因河制宜、统筹优选堤岸防护形式,以达到“堤固、洪畅、水清、岸绿”的治河理念。

3.2轮流实施河道清淤

结合河道整治和冬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主要河道的清淤疏浚,统一规划实施,解决农村河道普遍存在淤积严重、泄洪不畅、调蓄能力弱化、水质较差等实际问题

3.3水环境生态修复

农村河道水环境对降雨、调蓄洪水、农田灌溉及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农村水环境污染分布广、面源污染严重、治理难度大的特点,综合考虑灌溉供水、防洪排涝、生态环境方面的要求,以改善农村水环境状况、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为目标,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对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因地制宜,科学制定治理方案。

目前主要的水环境修复技术措施有: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稳定塘技术、生物浮岛技术和土壤处理技术。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是指在河床表面种植成活率高、抗水性强、生长周期长的水生植物,形成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通过水生植物降解、吸附的作用,达到对污水治理的目的。稳定塘技术是指创造一个有利于菌类和微生物共同繁殖生长的环境,利用微生物厌氧功能产生的氧气,最大限度地对污染物进行有效去除。生物浮岛技术是指借鉴天然岛屿的生态作用原理,采用绿化和漂浮技术相结合,在人造浮体上种植植物,岛上的植物可为鸟类提供休息和筑巢场所,下部植物根系可为水生生物提供生存环境,同时能吸收可引起富营养化的氮和磷。土壤处理技术是指以土壤层作为净化介质,将污水有控制地导入具有一定构造和良好扩散性能的土层中,在土壤的渗滤和毛细管作用下,通过过滤、吸附和土壤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

3.4农村河道生态治理

协调农村发展与河道生态保护的关系是河道整治工程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在维护河道原有的自然形态和水文特征的同时,还需要保持河流景观与其周围环境的和谐。根据农村河道自身特点,其生态治理包括生态护岸设计和河岸景观设计两个方面。

3.4.1生态护岸

生态型河道护岸是利用新型防护材料与植被相结合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不仅能减轻水流冲蚀,同时也能够为动植物生长繁殖提供场所,有自我修复和净化能力。护岸可以分为非生物材料护岸和植物(生物)型护岸两大类,常用的有:1)植物护岸。在边坡种植芦苇、杨柳等水生植物和湿地植物,其根系发达的特点,对岸坡的水土保持有很好的作用。2)天然材料护岸。包括木桩、竹笼、石笼、石积(无规则堆积)护岸等。3)绿色生态混凝土护岸。由无砂多孔混凝土、表层土和保水材料组成,绿色生态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同时有施工期短和工程造价低的特点。4)土工合成材料护岸。有抗冲刷能力强、易于水生动植物和微生物生存的特点,如三维土工网、三维植被网、土工织物袋、土工格栅等。河岸生态修复应选择亲水性和透水性较强的非生物材料。

3.4.2河岸景观设计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一般认为拓宽河道行洪断面、裁弯取直能提高河道的防洪防灾的能力,但往往忽略了河道景观要求。应综合考虑河道的防洪行洪能力和生态环境的相互结合,将河道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河道清淤同步进行,使农村河道景观接近自然景观。

4结语

农村河道既是重要的水利设施,又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河道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工程,理念是基石,规划是关键,技术是支撑,管理是保障。加强农村河道整治,还其优美、宜人、充满生机的原貌,是当今城乡建设发展的一大潮流趋势,也是很好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卢宝倩.滨岸缓冲带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水资源保护,2007(S)

农村物流前景篇5

关键字:乡村城镇化景观生态研究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a

一、乡村城镇化问题及研究现状

乡镇企业发展、劳动力转化和小城镇建设构成了乡村城镇化的实质内容。乡村人口减少,城镇人口增加;城镇发展,城镇地域扩大,农业用地转用为工厂、住宅等非农业用地;农民由专业农户转化为兼业农户,进一步脱离土地成为非农户;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和文化教育差别不断缩小,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方式趋同等。

由此看出,乡村城镇化不仅是一种人口、社会、经济现象,也是自然、文化发生嬗变的复杂过程。它在带来一定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免因人们过于强调经济生产价值而产生一些问题。从区域内城镇化现状来看,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村城镇化问题

1.城镇规划不合理,布局混乱。

有些地区在城镇建设时片面追求"高、大、新、全",规划脱离实际,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增加了保护土地的压力。有些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则是规划设计缺乏超前性,城镇内部工业、商业、住宅功能分区不明确,城镇基础设施薄弱,镇容镇貌差。

2.城镇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这个问题尤以乡镇企业发达地区最为严重。在这些地方,乡镇企业一般布局分散,规模小,甚至出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之况,又缺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污染治理,因此环境污染程度严重。

3.城镇及城镇周围自然景观退化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自然景观大量被人工景观代替。自然景观的萎缩直接导致绿地面积减少,自然环境的舒适程度和美学价值降低。同时,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生境类型趋于简单化、破碎化、影响了生物多样性。

4.城镇地方特色丧失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当地自然环境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但在现代科技文明的冲击下,这些民族文化特色正面临着失去光辉和走向衰落的危险,五花八门的建筑式样也掩盖了当地文化的内涵。

(二)乡村城镇化研究现状

目前,对中国乡村城镇化的研究主要是从地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集中在乡村城镇化与我国城镇化道路,区域乡村城镇化特征,乡村城镇化与农业的非农业转化,乡村城镇化与小城镇,以及乡村城镇化的动力与模式等方面。乡村城镇化理论研究已达一定水平,为城镇化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

因此,只有融合上述学科的研究成果,站在一个更高、更广泛的角度来研究研究乡村城镇化,才能揭示小城镇空间格局和功能演变、发展的规律,并藉之合理规划和建设小城镇,有效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小城镇既能跟上现代化步伐,又能与自然环境和谐融合,保持原有的传统风貌。

二、景观生态学思想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空间格局对生态过程影响的科学。

(一)城镇的景观结构

景观由景观元素组成,景观元素指地面上相对同质的生态要素或单元,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有拼块、廊道、基质三种类型。城镇体系中不同规模等级的城、镇(包括村),本身便可看作一个景观单元,它们由不同类型的景观元素(建筑物、街道、农田、河流、公园等)组成,彼此之间既具一定的空间异质性,表现为有不同的空间形态、分布格局和不同的职能。但在更大尺度的空间地域内,它们又可被看作为镶嵌分布的同质性景观斑块,相互联系,互为依赖,共同构成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城镇体系,担负起区域社会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任务。从此意义来讲,某特定空间区域内的城镇体系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便构成了一个更高等级的景观单元,具有更复杂的结构、功能和空间格局。因此,研究乡村城镇化,可从城镇、城镇体系的景观结构入手,分析城镇化引起的空间效应和对地域发展的意义。

(二)城镇的景观功能

1.生态流的空间聚集与扩散

景观的功能包括了能量流、物种流、信息流、物质流及价值流等在景观元素间相互迁移的一系列生态过程。具体表现为:

(1)生物过程,如某一地段内植物的生长、生物群落的演替、物种的空间运动等;

(2)非生物过程,如风、水、土和其它物质的流动;

(3)人文过程,包括人类的空间运动、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及与之相关的能流、物流、和价值流。

城镇的流通职能、生产职能、消费职能等在此都可理解为是一景观元素内或几个景观元素间流的交换。受景观格局影响,这些流分别表现为聚集与扩散,如一城镇兴起后对周边乡域的经济牵动作用,其先进生产生活方式向农村的扩散,信息的传播,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在城镇的集中,商品的流动等。此外,城镇化带来的自然植被和野生物种消失、农田被占等也是景观元素间生态过程改变的结果。

2.城镇景观的自然性和人文性

景观生态学依人类对景观的影响程度不同将景观分为自然景观、管理景观和人工景观三大类。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乡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单纯就某点状要素而言,无人居住的自然环境-人类进入后的村庄-镇-城市-大城市这一系列的演化过程,正反映了从自然景观到人工景观的过渡。传统城镇景观的各种特征都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融合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习俗而形成的,仅从住宅形态、建筑材料、构筑形式上我们就能辨出地域差异和民族差异。建设新城镇或改造旧城镇,都不能脱离这种自然性和人文性。

3.城镇景观的演化

城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城镇数量的增加、城镇人口比重的提高、城镇占地面积的扩大以及城镇居民生活的实质性改变等。因此,城镇化即意味着一个城(镇)景观单元内部斑块-廊道-基质的结构、功能发生变化,也意味着由不同规模等级城镇组成的城镇体系景观在大尺度地域范围内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和功能变化。这种变化在时空上受着自然环境的制约,但对作为人类生产生活基地的城镇而言,人类活动无疑在其中起了重要主导作用。在乡村城镇化过程中,人类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变土地状况,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建筑物扩张等。这些活动打破了自然景观中原有的生态平衡,对自然界起着破坏或建设作用,从而决定了城镇景观的演化方向和演化速率。把握住这一点,从城镇的景观结构和景观功能来分析乡村城镇化内外促动因素,可以预测城镇化发展动向,为建立城镇化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4.城镇景观的价值

城镇景观及其组成的城镇体系景观都属于一种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生态系统,兼具经济、生态、文化和美学价值。当前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如规划混乱、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民族特色丧失等,都是因为只重视城镇的经济生产价值而忽视了其它价值的恶果。

农村物流前景篇6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景观;鹿田村;景观建设

1引言

当前,乡村旅游正在各地农村蓬勃发展,但不论哪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一般都只注重直接经营与服务设施的建设,忽略了旅游赖以发展的景观。而作为乡村旅游主要的目标对象,旅游景观也是旅游持续发展的保证。本文从乡村旅游、旅游景观分析入手,以双龙风景区鹿田村区域景观建设策划实例,对乡村旅游景观进行了探讨。

2乡村旅游概述

2.1乡村旅游的产生

综合各类咨询,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的法国,并很快在欧美等工业化国家流行。这是由于工业革命后,大量原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向城市聚集。其中一部份人群不定期地回老家探亲,还有一部分人则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从城市暂时回到农村。这种从城市向农村,短暂的人口逆向流动,在发达国家规模不断扩大,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刺激了所在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这种“返乡”规模的扩大,渐渐形成了一种产业趋势。同时,这种服务于短期“返乡”的相关生产和服务等经营活动也走上了规模发展的轨道,形成了工业革命以后的传统的乡村旅游。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高度聚集,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不但要承受快节奏的生活,工作的高强度和压力,同时还要承受经济发展的副产品——环境污染对人们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的伤害。所以,人们纷纷选择逃离城市,回归自然。故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这就是前往农村的旅游者的动机,明显区别于回老家的传统旅游者,形成了现代乡村旅游。其主要特征是:旅游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旅游经营者也提供更加周全、到位的服务。旅游者则更加充分地享受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同时也给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2.2乡村旅游的发展

由于旅游业与其他产业高度关联,吸纳的就业人员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相关产生的拉动作用大,被誉为21世纪“世界第一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旅游业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种贴近自然的体验模式,其发展则更加迅猛。据资料显示2001年意大利有1万多个乡村旅游企业,共接待游客2100万人次,营业额达4.3亿美元,比上一年度增加12.5%。美国有多达30个州明确针对农村区域的旅游政策,其中14个州在旅游总体规划中包括了乡村旅游。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都认为,乡村旅游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经济多样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我国,乡村旅游近10年来发展迅速,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极大地丰富了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同时,也增强了城乡间的有效互动,成为了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以“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为口号的年度旅游主题.[1],就是“中国和谐城乡游”。近年各地大力开展的“魅力乡村”建设评比等,也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人数已达3亿人次,产生直接旅游收入400亿元。另乡村各种业态的旅游经营生产活动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对当地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理念、观念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3乡村旅游的含意

乡村旅游目前尚无一个确定、统一的标准。西班牙学者Gilbertandtung(1990)认为:乡村旅游(Ruraltourism)就是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方式。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oeCD,1994)认为:在乡村开展的旅游,田园风味(rurality)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

以色列的arieReichel与odedLowengart和美国的adymilman(1999)简明扼要地提出:乡村旅游就是位于农村区域的旅游。具有农村区域的特性,如旅游企业规模小,区域开阔和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等特点。

国内也有对乡村旅游含意的不同解释和定义,概括地说,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的自然和人文客观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其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

但是,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已不仅仅是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或依托农村区域优美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基础上的农村观光。休闲和农事体验等传统的游览方式,且进一步拓展了会务度假、文化娱乐和养生保健等许多新兴的旅游內容与形式。

2.4乡村旅游类型

尽管乡村旅游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变化发展,其概念和含意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具体的旅游模式和旅游产品也呈现出多样化.[2]。但是,综合国内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和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其基本类型可归纳为以下几类: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以农庄或村域游为主,包括休闲农鱼庄、茶果园、农业教育科普园等,体现休闲和增长知识为主题;以乡土文化为主题,包括民俗、民族传统文化的乡村游;以康乐养生为主题,包括康体休闲疗养和健身娱乐型的乡村旅游。

3乡村旅游景观分析

3.1旅游景观类型

乡村旅游的兴盛,既有旅游需求增加的因素,也有乡村旅游景观特质所具有的独特吸引力.[3],即乡村游会给旅游者带来不一样的旅游体验与享受。这是因为,乡村旅游景观不仅仅是指乡村所在地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简单展示,是在乡村开发旅游过程中智慧的结晶,形成了特有的旅游景观格局,包括优美的地貌,优良的环境,丰富的地域文化和多彩的乡情民俗等构成的景观聚合体系。

乡村旅游景观作为一个完整的景观系统,从旅游的主体——游客感知的角度出发,就审美或体验(感受)的对象(景观)的空间属性和范围而言,可分为如下四个层面(村域、村落、村貌、院落)。

(1)村域景观。指开展旅游活动乡村所在地及周围区域的地理景观综合体,是一个总体感觉和大尺度的整体评价,可以由山川、河流、森林、草原、农地和村落等斑块构成。它涉及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动植物和社会经济与人文历史,是一个大范围和区域的概念。某种意义上是乡村的基础景观或背景,是大多数乡村开展旅游的基础条件,有时甚至是这一区域的特色景观或主景观,成为开展旅游的决定性条件。如罗平梯田、婺源油菜花等著名景观,它一般由不同特质的数个主导性的景观斑块来影响旅游主体,即游客对村域景观的认知(感知、取舍和体验)。

(2)村落景观是指乡村聚落及近旁空间所形成的景观构图,是一个复合型多视角的景观斑块,为村域景观的一个特殊分区,是游客对乡村聚落整体轮廓观赏审美和感知的对象。如浙江武义的俞源阴阳太极景象村景观,浙江兰溪的诸葛八卦村景观,江西婺源的江湾村景观等,是村落的外在形象构图或印象,是中等尺度上的视觉景观概念。

(3)村貌景观是指旅游村庄具体的建筑风貌、街道、广场、标志性设施等公共性、共同性或共有性特色所形成的,让游客具体感知所形成的综合性印象。当前大多数古村庄和风情村游所宣传或向游客展示的,大多属这类景观,其实质是许多具体景观复合、叠加所产生的抽象化了的感知。如安徽的西递村,江苏的瑶里村,浙田的洞背村等的旅游景观,是一个意念化了的抽象化的聚合型感知的概念。

(4)院落景观是一个小范围的具体的景观,是对构成村落的具体而又一般性的建筑体单元空间的感知概念。如浙江东阳卢宅的萧雍堂、福建永定的土楼、江西婺源的大夫第院落,是游客对某一院落进行具体游览感知层面的景观尺度,包括院落房舍布局、门栏柱式或建筑构件雕饰等印象。

3.2旅游景观属性

乡村旅游景观根据其存在形态.[4]、构成属性及组成元素等要素的属性,可分为自然、建筑、农耕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等类型。

自然景观是指在自然界自然存在的,非人类作用形成的景象,如山川、河流、天象、森林景观等。建构筑物景观指建筑物本身或其与花草树木等元素相互组合构成的景致。农耕文化景观是指由于人类农耕生产和生活,形成与创造制作的景象和景物等,如生产生活工具,作物果实景象等。非物质文化景观指特点范围内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形成和累积,并流传的非物质的文化现象。如艺术、语言、风俗、民间技艺、传说等。这些非物质文化现象一但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供游客感知,也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旅游景观。

3.3旅游景观现状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晚,发展却很快。经过十余年的迅猛发展,在旅游产业中已有相当的比重,为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当前,乡村旅游经营的模式主要有:a).农家乐。主要以提供住农家屋.吃农家菜为主。B).果园农庄游。主要是开展采摘活动,以及参观了解农耕活动。C).村落观光游。主要是开展古村落和民族村寨观光与风情表演观光。

由于上述乡村游模式的局限性,都较普遍地存在项目单一,游客逗留时间短等缺陷。究其原因,从游客的需求和出游动机层面分析,作为开始旅游活动基础的旅游景观建设存在短板,未能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归纳而言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缺乏景观建设规划与有效实施。主要表现在开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未进行景观建设规划,或有效实施规划。造成直接开展旅游经营可获收益的设施是到位了,但开展旅游活动的基础——景观建设则缺位。这以农家乐表现最为突出。

(2)旅游景观原始单调。这主要表现在“村域”和“村落”景观上,村庄周围缺乏必要的景观建设和保护措施。以开展乡村观光游的表现突出。

(3)景观设施粗糙简陋。主要原因是投入不足和赶时髦,比较集中地表现在“村貌”和“院落”层面的景观建设,以及“农耕文化”、“建筑”属性的景观打造方面,以乡村观光游类的乡村旅游表现较为突出。

(4)景观设施华而失味。这与设施陋糙正好相反,钢筋水泥代替了原生态的石木材料,与环境融合协调的院落被洋房取代等,其在各类型乡村游中均有表现。

4鹿田村环境资源

4.1双龙风景区简介

双龙部级风景名胜区.[5]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区北侧,金华山中段南坡,面积80km.2。金华山诸峰迤延,山势险峻,绵延180km,主峰大盘尖高1313m,千米以上的山峰十余座。这里层峦叠嶂,林森树密,水石争奇,温暖宜人,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旅游、休闲、避暑胜地。

双龙风景区于1994年被批准为部级风景名胜区(国务院函4号文件),1996年由北京大学编制完成“总体规划”.[6],并于2008年完成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总规确定,双龙风景区是以山岳地貌和森林为背景,赤松祖庭,岩溶奇观为特色,观光度假、康体休闲、文化朝圣等为主要旅游活动的部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区根据资源禀赋和保护资源与科学利用的原则,划分为六大景区,有双龙洞景区、黄大仙景区、大盘天景区、赤松景区和家园里景区。其中,黄大仙景区以黄大仙(赤松)文化为主题,道教文化为主线,黄大仙祖庭(祖宫)——赤松宫为核心,开展大仙朝拜,传统文化游览,休闲避暑和健体养生为主要内容。

4.2鹿田村概况

鹿田村座落于双龙部级风景名胜区的黄大仙景区内,全村人口280余人,分属99个家庭户。村落处海拔550~600m,是金华山南坡的第二级平台。域内少农田旱地,计划经济年代由政府提供返销粮,历史上以高山作物和采售薪柴为主。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转向旅游经营,至目前除少部分村民栽培园林大苖外,主要收入来源于旅游的相关经营活动,包括农家乐(餐馆)和依托“祖宫”从事香烛等祭拜用品售卖,近年有少量农家住宿和旅游休闲食品零售。

双龙风景区不计进入景区休闲避暑(无需购票)的人数,近年仅凭票(含各种优免)游览溶洞和宫观等封闭管理景点的游客,年游客量就达50余万人次。而鹿田村距离双龙风景区核心景点双龙洞仅10min车程,沿游步道步行约30min,且紧邻黄大仙祖宫。故到双龙风景区游览的游客到达率超过60%(双龙)。另外,鹿田村傍有鹿湖(水库)水上乐园,距金华市区中心也仅约20km,故有很多市民专程到鹿田吃农家菜、休闲或消暑。再有,近年来祖宫道教委每年都举办规模不等的道教养生培训班。时间短的一周,长则近月,人数少则几十人,多的达近400人,参培学员一般来至全国各地,甚至有的来至欧美。

4.3旅游景观资源

鹿田村区域(几乎涵盖黄大仙景区的大部分)其旅游景观资源十分丰富,除有被称为“江南道观之冠”的黄大仙祖官外。还有鹿田水库(鹿湖);是明清贡茶“举岩茶”的发源地和茶叶基地,“举岩茶制作工艺”还是部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相关史料和文献记载,鹿湖也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大仙传说”中黄大仙入道、修炼、牧羊和得道成仙之地;村中尚存有建于清代的“婺学讲堂”鹿田书院;村庄及村西南侧向与鹿湖间有数百亩的石浪景观;据明清地方志记载,鹿田还曾出产一种叫“蜂儿蜜”的优质香榧,村北有听雨轩;中国游圣徐霞客当年考察金华山时,还曾投宿村傍的西寺庵。

2012年11月绿色科技第11期5鹿田村旅游景观建设

5.1指导思想

鹿田村旅游景观资源丰富,但鹿田村区域是双龙风景区两大核心景区之一的黄大仙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其建设必须依从风景区的总体规划,并在景区详规的具体指导下,科学合理开展区域景观建设。根据相关规划和鹿田村的资源情况,结合规划、策划和景观学原理,以及工作体会和经验借鉴,旅游景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服从风景区的相关规划;以自然生态为基础,文化体现为目标;围绕大仙圣地黄大仙祖宫营造仙境氛围(总体景观或景观整体印象);不进行小而全和喧宾夺主的景观布设。

5.2原则分析

鹿田村旅游景观建设,依照指导思想,结合地形地貌和旅游资源现状,从合理、可行、经济的角度,其原则是:利用地形地势、植被、文脉等资源禀赋,构建不同的景观斑块,形成各具特色的分区景观;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地貌,科学地进行仙界环境氛围建设;利用自然生态的材料和手法实施村落及其环境设施的建设;根据历史文化遗存,突出文化积淀,展现古朴、自然、生态的风情和生产场景,以及日常生活风貌,彰显景区规划思想;村舍建设依山就势布局,构建仙境农舍村落。

5.3旅游景观建设

为了充分吸纳现有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的成果经验,结合鹿田村的实际情况,根据拟定的建设指导思想和原则,以及前述的景观分析方法(范畴层面和构成属性),对鹿田的旅游景观建设进行规划布局和策划。

鹿田村旅游景观总体格局和风貌,是与景区各类规划和定位相适应,营造“仙山胜景、大仙祖庭”的环境氛围与风貌,让人感觉是一个养生修炼(对道教而言,还可以得道成仙)的风水宝地。具体景观类型(幅度属性范围),结合景观要素分类,景观布局,对区域(视野范围,约1.5km.2)内的旅游景观进行建设策划。

5.3.1鹿田区域景观

区域景观由八个分区景象构成,分区叙述如下。①村落分区——见后村落景观。②稀树坡地区,以村落为中心,南及西南侧为稀树石浪草坡地自然景观,除散落的大小不一的岩石和古樟、枫香、板栗、榆树外,增加附石生长或团簇状分布的茶树。以自然原生态的实景,展现“举岩贡茶”产地和黄大仙牧羊地两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的风貌。③鹿湖分区,在二区(稀树坡地区)南侧为鹿湖(水库),保持一定水位和良好的水质,并在水位涨落带(消落区)及库尾湖湾等立地条件较好的局部,布设自然态的植物,增加区域灵气。④举岩明珠区,鹿湖东侧游道内的三座小山包,其中两座梯阶水平带的举岩贡茶茶叶基地,增植少量独立大树和丛状小乔或灌木,丰富茶园景观构图;南侧的一座小山包,则严格保护,促进形成繁茂的常绿针阔混交林,似一颗点缀在鹿湖的绿色明珠。⑤延年益寿区,村落西及西北侧山体坡度小于30°的区域,保持现有散生的松、樟、苦槠和椤木石楠等大树外,栽植香榧树。香榧不仅树形林相优良,且是优质高档干果,并暗喻养生益寿和道教修炼之长生不老的洞天福地意境。香榧树寿命长,且从开花、结果、成熟要三年,故树上呈现三代同堂景象,历来是长寿安康和繁荣兴旺的象征。⑥四季景象区,在五区和村落北侧(山体坡度常大于30°),为次生常绿落叶阔叶天然林,春有烂漫的紫藤、樱花等山花宣柒的灿烂春光,秋有枫香等红、黄色的色叶树种形成的多彩秋色,夏季争荣浓绿,冬时常显素裹银妆,林貌的季相变化明显,通过人工定向促进措施,强化季相变化的显著程度和提升景象的优美度。⑦祖庭圣地区,村落(一区)的东北侧为黄大仙祖庭圣地,祖宫与村落间有大片的毛竹林和园林绿化大苗基地,以营造道教氛围和提升大仙祖庭“气场”为主。⑧自然林相区,四区(三座小山包)外侧山体(游道外侧),为次生天然林,属典型地带性植被——针阔混交林,通过严格的封山育林强化森林景观。

5.3.2村落景观

村庄整体依山就势向北呈“L”型布局,院落根据具体的地形和地物(如大树、巨石)等高低前后错落布设。并尽量保护村落原地貌,对村傍、路边古木大树进行留植,如香树、马尾松、水杉、榆树、弹子树等,形成村落忽隐略现,仙气缭绕(特殊的地形条件使其在春夏常出现飘浮的云雾)的恬静山村景观。

5.3.3村貌景观

总体风貌是恬静、祥和、古朴和自然。除进村路外,道路采用块石铺筑。具体村民庭院和各类公共建构筑物的布置,根据具体的地形,并与其它建构筑物、古树和巨石的位置相协调,力争和谐构图,错落布局。建筑物高度两层,采用类似于徽派建筑的黑瓦白墙形式。

5.3.4院落景观

在建筑风貌总体一致的前提下,具体建筑物和庭院的形式根据地形地物确定。但院落的庭院围隔采用栅栏等开放式结构,并尽量利用巨石大树等进行庭院构景。庭院合理布设茶叶制作、品茶和修炼养生元素,构造出两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的仙境文化氛围。

5.4措施与方法

乡村旅游景观的建设,涉及自然地理和旅游资源,更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故在景观建设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和可行的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景观建设前期,应根据区域相关发展规划,如风景区总规、详规等,编制乡村区域的景观规划,指导景观建设。

(2)充分利用既有的地物地貌元素构建目标景观,如地形地势、古树、天然林木、石滩地等,形成自然和谐的景观。

(3)通过工程措施,加强保护,定向培育和改造等方法,实现规划的目标景观效果。

(4)景观建设过程尽量使用当地元素,不仅节省投资,总体协调自然,同时更能体现景观效果。

(5)在保护环境和文化的前提下,景观建设必须为旅游发展服务,且无不良影响,并按计划实施。

(6)景观建设应以大众共享为宗旨,既考虑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经营者、游客),同时惠及当地及周边居民,否则将难于实现。

(7)立足于持续和谐发展,量力而行。

6结语

乡村旅游景观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量,本文主要是从旅游发展和操作的方面,尝试性地以感知构图和组成元素对景观进行了一些肤浅的分析,并以此为线索,在注重自然环境和文化等资源的理念指导下,对鹿田村的景观建设进行了策划性的探讨,并强调了其与区域发展规划相协调。

参考文献:

[1]张春辉,白凯.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与游客忠诚:以场所依赖为中介变量[J].旅游学刊,2011(2):67~68.

[2]丁妍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析[n].中国旅游报,2012-09-03(11).

[3]王寿鹏.基于旅游者的旅游价值模型及其应用[J].旅游科学,2011(6):112~114.

农村物流前景篇7

1.通过“土”儿童的眼睛,观察“土”景物,欣赏“土”景物的美。农村的孩子不像城市的孩子生活在窄小的空间里,即使有那么几个公园其景物难免留下人加工的痕迹,且处处嘈杂,处处喧闹,而农村却恰恰相反,每一处的景物都是纯自然的、是宁静的、是平和的、是流动的、是舒洁的。我们的孩子,生活在这样一个博大的童话国里,能说不美吗?如果说他们不能感受到这种美,那是你不让他的眼睛去看,不让他的思想去想的结果。

农村自然景物一般包括特有景物和流动变化的景物。特有景物在边远的农村的确有很多,只是可惜没被开发利用,把她们的美藏在深山大谷里。如小溪的源远百折;山石的峻拔险怪。这些景物,没有半点人工的斧凿,却能使人留连忘返,撼人心魄!只要我们的老师舍得一点时间,带自己的学生去看一看,去欣赏一下这大自然的风姿,那我们的学生定会从中受到许多美的感染,定会产生不可抑制的写作激情出来的。

2.通过“土”儿童的眼睛,观察“土”的变化,激发“土”热爱。农村如果按改革开放前后来进行对比,那这种变化的确是令人吃惊的。改革后,农村的物质、精神生活都起了很大的变化。农村有了自己的“土”工厂,自己的“土”企业家,自己的“土”工程师。山上绿化了,园里果化了,田里高产化了,栏里、塘里养殖专业对口化了,从而家里也现代化了,精神也现代化了。尽管他们千变万化,他们之间中多数人那种朴实、善良、勤劳、俭朴、助人为乐的品质并没有变。生活上的变化,一般来讲学生是比较容易观察得到的,但要了解农民精神上产生的变化,那就有困难了,这方面主要是要求我们的学生抓住农民在改革后表现出那种宏大的抱负。要抓住这一点,就必然要求我们的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父老乡亲的一言一行,看他们做什么事,怎样做这些事的;听他们说的话,想他们为什么说这些话。到他们工厂、果园、林场、养殖场里去,亲自参加一下劳动,加深了解,增加体验,一定可以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来。

3.挖掘“土”语言,表现“土”情趣,形成“土”风格。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农村的作文教学,如果能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那么作文的材料还是取之不尽的,但要写出真正具有农村风格的作文来,其中语言的功夫是非常的重要。古往今来,哪一位文学大家不具备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农村的小孩,做的是“土”事,接触的是“土”人,见的也是“土垢风景”,因之,他们的语言也应是“土”的。作为一个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这些“土”语言,及时肯定、总结,以点带面,加以弘扬。因为这些是我们农村作文的最大优势。如果舍其优势,而去盲目追求用词的华丽,结构的新奇,那岂不是舍本逐末,白费力气。

农村物流前景篇8

1.1自然环境

婺源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是以分水岭和出口断面为界限所形成的典型小流域,其东部靠近浙江衢州,南部接壤江西三清山,西部毗邻江西景德镇,北部环绕安徽黄山,地理位置独特。婺源小流域的主要地形地貌是典型的丘陵地貌,其山地面积占婺源总面积83.09%,因而村落多呈现原始的古朴风貌,也被誉为“中国最美农村”。在婺源县,现今保留的完好古村落达170多个,其中理坑、汪口两个古村落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在婺源古村流域中,其自然环境保持着原始的村落面貌,形成了典型的自然—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自养型农耕生态系统。婺源古村流域结构中心是原始的古村落和部分现代居民住宅,古村落的周围是保护良好的自然环境,在两者的相互影响下,经过上百年的发展,这一流域渐渐形成了现在半人工化半自然化的乡村旅游胜地。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相对完整的保存状态,婺源古村流域凭借其文化与自然交融的发展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古村落文化。这一小县城在原来的农耕生态基础上,保持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加之其油菜花田的自然景观,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遗址,渐渐成为全国闻名的农村旅游景点。

1.2治理现状

1.2.1群众生态环保参与积极性低

近年来,婺源朝着旅游景区的发展方向不断前进,越来越多的游客进入,导致垃圾污染越来越严重。当地旅游参与者还未形成良好的习惯,随意将垃圾丢弃,不按管理规定进入河水、湖泊嬉戏,这与游客的环保意识低有直接联系。此外,当地居民参与积极性较低,面对垃圾不及时处理,这些人为的破坏累积起来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坏。

1.2.2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有待改善

在婺源县,农村生活垃圾已经成为当地环境治理的重要部分。一方面,当地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和垃圾处理习惯较差,随地乱扔垃圾;另一方面,古村落的垃圾处理设施较差,往往居民的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堆积起来对当地环境的污染造成较大影响。此外,当地政府对农村垃圾处理的重视度不够,这也是导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较差的重要原因。

1.2.3农村餐饮住宿业等小规模个体经营户监管程度较差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进入婺源,从事农村餐饮、住宿业等的小规模个体经营户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在这些个体经营户的管理中,仍存在许多个体经营户无证经营、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未按要求取得环保部门管理整改意见等问题。

2婺源小流域生态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1基础设施不完备,限制生态经济的发展

婺源地理位置居于赣、浙、皖三省交界处,良好的人文气息与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婺源的“软实力”,这种“软实力”是婺源小流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婺源小流域经济的发展是依赖其生态而存在的,而婺源生态的维护与改善也离不开其经济的发展。可以说,生态与经济对于婺源而言,是协同作用的,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宏观层次与微观层次分析,两者都是缺一不可的元素。基础设置的完备与否是婺源“硬实力”的体现,这种“硬实力”对婺源小流域生态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婺源的小流域范围内的基础设施仍旧不完备,其范围内的道路、公共设施、旅馆等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缺陷。婺源虽有像星江湾国际酒店之类在当地较为出名的旅馆,但其旅馆配套设施以及其食宿条件仍然比其他发达省市旅游景点设施相差较多。时而宽窄、时而略显粗糙的道路也是婺源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之一。此外,婺源的公交车车况差、车次少,有待提高。婺源小流域范围内虽是古镇群落,但可以在保持其历史文化建筑物的同时,注重基础设施的完备问题,基础设施的不完备制约了婺源的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是婺源现如今面临的瓶颈之一。

2.2管理与人才滞后,影响生态经济发展

管理与人才是一个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对于婺源的生态经济来说,管理与人才也是其发展所必需的因素,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和匹配的人才对于婺源的生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婺源小流域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婺源的旅游管理机构主要是婺源旅游管理委员会。相对于其他著名旅游景点,婺源管理管委会对婺源当地的整体旅游管理与规划缺乏相应的规范以及先进经验。其具体表现在片面注重婺源小流域的景点管理与规划,而忽视了婺源小流域范围内的整体管理与规划。旅游管理当局虽然采取了一系列人才培养措施,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没能针对性地引进人才、规范管理,存在滞后以及疏忽现象。要提升管理与规划就是要注重引进人才,特别是信息化、电子化方面的管理与应用人才,要有针对性以及规划性地采取相应方面的措施[1]。这种人才应该是具有先进的管理观念以及对生态经济综合方面有深刻理解的。

2.3现行流域管理手段与经济行政手段略显不足

婺源现行的小流域管理手段以及经济手段存在薄弱的环节。其小流域管理手段薄弱在其管理体制的不成熟,分群落、分区块侧重的点不同,但划分缺乏理论与实证的检验,有一定的缺陷。小流域管理手段的核心应当注重小流域区块统一管理、统一协调,小流域范围内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都是应当协同发展的。在经济行政手段方面,婺源在小流域治理改善上虽然一直跟进、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但是其措施背后的经济逻辑与行政逻辑没有得到一致的协同。其根本还是在于制约经济行政手段的体系与机制还尚未构建完善,使得经济行政手段存在一定的机会主义行为,这种机会主义行为体现在重经济、忽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3小流域生态经济建设途径的实践与探索

3.1调整产业结构,以旅游业为主

,多种产业协同发展婺源小流域的产业结构目前仍然不够成熟,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应当顾及农业的发展。目前来看,农业和旅游业还是孤立的,没有形成有效的互动。在发展产业经济的同时,也注重生态保护和民计民生。

3.1.1改变种植业结构,推动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在种植业中,传统农产品像粮油等的需求弹性较小,而另一些产品如观赏性植物、林木、水果的需求弹性大,而且在新农村旅游的建设过程中,观赏性植物需求一直存在,林木、水果的需求稳定增长,政府可以增加这方面的投资以促进农民收入提高,并且为精准扶贫提供方法。

3.1.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中发展潜力最大、生态最友好的莫过于旅游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既可以为小流域内的小城镇提供更多的就业,又能使各产业得到协调发展[2]。婺源作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地,应当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自己的生态禀赋,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来带动流域内经济发展。

3.2将生态农业系统建设作为发展生态经济的基础

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至今,已经获得许多成熟的模式,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一类是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系统,这两类系统都值得婺源借鉴,婺源应建立适合自己的模式。

3.2.1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

在婺源流域内,不同的海拔高度有不同的地形,又有不同的光照、水量、土质和气温。这就导致生物的种群是呈立体分布的。因此,婺源小流域内的村落可以建立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以获得最大的效益。在不同的地区、高度上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季节,改变发展策略,从而建立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

3.2.2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系统

为了增加当地农业系统的效率,必须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即减少排放、增加产出。种植业的废料可以交给养殖业,养殖业的废料也可以反馈给种植业,这样可以减少对外的需求和废物的排出。这种物质循环的建立可以有效减少废物排出,保护环境,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婺源地区可以借鉴其他地区成熟的模式,找到适宜的地形,建立一个立体循环的农业系统。

3.3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建立生态产业体系

孤立的发展农业不能够发挥当地农业的潜力,婺源小流域的农业是有潜力的,这份潜力来自与和周边其他产业的有机结合。合理地将农业与旅游业、工业结合起来,能够使得农业不再只是农业,融入婺源地区优秀的旅游优势,赋予了当地农业更多的活力。

3.3.1生态农业产业化

考虑到婺源小流域的地理交通条件、旅游业现状、农业现状和工业基础,要想做到农业、工业、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就应大力推广生态规模农业。分散的农户个人或者小农户组织,不能很好地做到规模经营,没有规模经营,就无法发挥规模优势,对工业、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就微乎其微。应当积极主动与婺源周围发达地区的大企业联手合作,政府主动出击,寻找已经成体系的农业集团企业,强强联手,共同建立农业品牌企业,建立农业种植基地,建立示范点,使得周边农户能够学习并采用先进的发展模式[3]。这也能够使得流域内有更多农业产业化成为领头企业,起到示范领导的作用。

3.3.2发展生态旅游业

婺源旅游业是建立在其文化禀赋、生态禀赋上的。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发展生态旅游业,使得生态农业也为它的特色旅游加分。用原生态的农业给旅游者最好的旅游体验,用最先进的农业发展模式给企业或者个人提供学习的场地。当地的立体生态系统还能为旅游者提供各种不同方位、不同景致的体验。

4婺源古镇群落小流域生态经济综合治理的思考与建议

4.1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专业服务质量

调查发现,婺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主要依赖于旅游业的发展。随着婺源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其对旅游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然而,婺源目前尚未对基础旅游设施进行完全覆盖,许多“路边景区”尤其是免费参观的景区,严重缺乏基础设施。同时,婺源县施行旅游公司承包机制,旅游产业运营的专业化达不到要求,人才培养滞后。县域内的旅游资源分配不合理,不同景区由于级别不同,其服务质量、旅游基础设施有显著差异,而这一现象会产生一系列的负作用。游客在旅游质量上得不到保证会,会对景区产生心理落差,进而影响整个景区的经济效益。所以,完善婺源县域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迫在眉睫。

4.2优化整合古镇群落资源,深度挖掘小流域生态经济潜力

调查发现,婺源古镇群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虽然婺源正在大力开发中,但是整体的开发水平与整合程度不高,这启示着婺源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基于理论和实际的综合治理。而治理的关键是要分析婺源潜在的资源利用水平,把婺源的资源潜力开发出来,有序地整合婺源的相关资源。目前,婺源制定了《婺源县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将旅游产业科学发展提上日程,推进全景式打造、全产业融合。整合各个景区村落,比如打造“江湾——篁岭——月亮湾”生态旅游区,以篁岭为例,将篁岭村的原住民以承包制的形式雇佣起来,配合打造篁岭景区的“晒秋”景观,一方面让人文资源得到利用,将人文与旅游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解决了原住民的就业问题,落实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

4.3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实现环境可持续性

调查发现,旅游产业的发展伴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问题。婺源作为一个依靠自然资源人文景观为经济发展重要基础的县域,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人文景观的维护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婺源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会进入景区,景区也会根据游客的需求增加商业产业。这就造成了不可避免的人为环境污染,以及对古镇群落的原生性造成破坏。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与和生态资源原生性的保护,需要各个层次的努力,从政府到居民到游客,每个参与者都有责任。因此,需对游客加强宣传教育,同时出台旅游制度以及游客行为规范。比如,采取景区指标预警的机制,当日接待游客达到一定限度时,采取橙色或红色预警,随即调动人力对景区进行安全防护并减少当日接待人数。

4.4普及生态经济效益教育宣传,提升居民参与程度

调查发现,婺源小流域的生态经济发展需要各个社会层级的参与,其中居民的参与尤为重要,其对地方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和产业优化升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婺源应该注重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态经济参与程度。首先应在本地居民中树立正确的生态经济作用意识,让大家了解到生态经济发展对婺源整体、对居民个人的作用,以及居民参与程度对于婺源小流域经济的重要影响。为此,婺源可通过线上线下宣传的方式,比如下到各个乡镇点对点为居民宣传生态经济意识,线上利用电视台及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媒介来对年轻人进行意识宣传。同时,各级政府应注重政务的公开性、透明性,只有让居民切身感受婺源经济的发展未来、公民对政府管理工作的监督影响,大家的参与度才会显著提高。

4.5政府主导,建立科学的配套产业政策

科研小组调查发现,在产业整体发展和优化转型的过程中,政府始终扮演着主导的角色。同时,政府出台的产业政策对县域内产业的发展起着引导的作用。地方的针对性政策可以起到因地制宜的作用,比如,将精准扶贫与旅游产业的转型结合起来,在篁岭村景区将人文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婺源在全国首创“旅游110”联合执法调度中心,将旅游产业的各个利益相关方联合起来。由此看来地方政府的主导可以使经济的产业升级达到新的高度,婺源小流域作为以旅游经济为主农业为辅的生态经济圈,政府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产业配套政策,更好地服务其特殊的产业形态。

作者:汤晟江一平严敏捷邓文柔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肖文燕.20世纪国外流域管理经验及对鄱阳湖流域管理的启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6),83-88.

农村物流前景篇9

关键词:林业新农村推动

宁陕县林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森林资源得天独厚,县域面积367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5.6%。县内有野生植物1178种,有红豆杉、香果树、兰科植物等大量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主要树种有松、桦、杉、栎、漆、杜仲、辛夷、七叶树、红豆杉、竹、板栗、核桃等;药用植物有:党参、当桂、丹皮、柴胡、五味子、金银花等:花卉有:山荼、杜鹃、牡丹、兰花、等i山野菜有:竹笋、蕨莱、香椿、神仙豆腐(六道木叶汁生产)等。种类繁多的生物种类,浩瀚的大森林,秀美的高山峡谷,茂密的原始森林、壮观的银河瀑布、神奇多姿的溶洞,美丽的大草甸、辽阔的万亩竹海,还有那一条条清澈的河流构成一幅仙境般的美丽画卷。形成的森林景观、山体景观和水体景观和自然风光景观,是发展绿色食品、特色药材和森林生态旅游。推动林业产业化建设的天然资源宝库。由此展示了宁陕大地增绿、农民增收的美好前景。宁陕林业的大发展,就是农村的大发展,农民的大丰收。

发展林业是推动农村生产发展的保障。因此,新农村建设与林业有先天的联系,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在山区,林业建设的领域在山区。解决处理好林业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山区发展的问题,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长期以来,对山区的发展,我们探索总结出的“潜力在山、希望在林”,“治穷之本在治山,治山之道在兴林”的发展经验,就是遵循和体现了山区发展与林业建设的内在规律性。农村生产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生态与生产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发展林业,促进农民增收,是实现农村生活宽裕的主要途径。实现农村农民生活宽裕,核心是农民增收。发展林果业,农民增收最直接、最现实、最快捷;发展种苗业,农村最有条件,农民最易掌握技术,是发展种苗业的主体;发展花卉业,农村发展潜力和增值潜力巨大: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建设森林公园,直接吸引农民搞第三产业,转移劳务,增加收入;实施退耕还林,直接受益是农民。

发展林业是实现村容整洁的有效手段。村容整洁,不但要村庄周围、院落干净卫生、房舍明亮、道路硬化宽畅,道路水系井然有序,更重要的是使家居环境、村庄环境和自然环境既有碧水青山蓝天,又有鸟语花香,实现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优美。发展林业,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改善人居条件和环境;通过村《镇)美化、四旁绿化、庭院绿化、见缝插绿,创建绿色家园。以村为单元,整村推进,建“绿色小康县”、“绿色小康村”、“绿色小康户”,实现村在林中、人在花中。使农民享受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优美环境,创建文明和谐、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物流前景篇10

国家出台了“互联网+农业”战略后,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借助线上交易的发展,农村物流也搭上了快速发展的顺风车。传统物流企业和互联网零售企业在加大对农村市场开拓力度的同时,也纷纷布局农村物流体系,由此使得农村物流既呈现出现代物流的共性,又保留农村地区物流的特性。“互联网+农业”时代,农村物流发展的现状是既有国家政策扶持、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等优势,又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人才不足等劣势。如何借助互联网补齐农村物流发展短板,发挥政策优势做大做强农村物流体系,解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让农民在“互联网+农业”时代背景下获得最大收益,是农村物流不得不审视和思考的重要命题。

1.“互联网+农业”下农村物流的含义和特点   

1.1“互联网+农业”下农村物流的含义   

传统上,农村物流是指农村地区的进行的一系列简单的物流管理活动,以农业的生产为中心。据此可知,农村物流首要的任务为农业生产活动所服务的,其次才是为了满足居民生活需要。   

在新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农村物流的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流概念,它是新型的、围绕农村地区发生的,以满足农民生产活动和生活需要的科学规范的物流管理活动。农产品的输出和农业生产资料的输入是主要的农民生产活动,它的核心是农产品物流。

1.2“互联网+农业”下农村物流的特点 

“互联网+农业”下的农村物流既有传统农村物流的特点,又呈现出新的特性,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1.2.1分散性与城市的密集生产生活状态不同,农村生产、生活大都是分散的。农村家庭有的依交通要道布局,有的依地势、地形布局,星罗棋布。在一些地势复杂的偏远山区,农户散落户于不同的山头,地势的复杂性和门户的散落性给生活资料和农产品的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1.2.2季节性   

农产品的生产随着四季节气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因此,农村物流也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在春种时节,主要进行化肥、种子、农药、农机等大宗货物的运输,而在秋季,需要搬运、加工和储存大量的农产品。在非农忙时节,农村物流需求则变得相对有限,供需差异较大。要想满足农产品的这一季节特性,农村物流体系的建立需要更多科学技术的指导。 

1.2.3非对称性   

与城市的各种商品物流频繁交换不同,传统农村物流以农产品为中心,重农产品输出而轻消费品输入,农村物流输入与输出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伴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享受性消费越来越被重视。据数据显示,“双十一”期间“农村网络消费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服装鞋包、家装家饰、食品保健,分别实现网络零售额170.23, 85.43, 106.98亿元,均高于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可见,依托网络消费平台农村物流又出现了新的挑战性和非对称险。

2,“互联网+农业”下农村物流现状

2.1国家政策扶持自“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国家接连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支持现代化农村物流体系建设。

2.2农村电子商务内生性因素逐渐强大   

到2017年6月,中国网民已高达7.51亿。其中农村互联网用户占31.4%,人数多达2亿3000万。

2.3农村物流配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京东于2015年初率先推出先锋配送计划,以免费加盟模式在全国试点成立京东配送站。加盟者只要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能够自己提供配送车辆,京东就为其提供包括电脑、打印机、一体机和海报在内的办公设备和一定的资金补贴。随后又出台京东帮服务店计划,为网民提供物流配送、商品换新、货到付款、上门取件等相关服务构建,解决大家电“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

3,“互联网+农业”下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

3.1物流配送体系仍不完善

3.1.1农村地区交通设施仍不完善   

相比于城市较为完善的交通设施,农村地区仍显得不完备。近年来,国家在农村基建上投入力度逐年加大,村民利用国家“一事一议”奖补政策不断改善村内交通环境,农村落后地区产品“走出去”和消费品“引进来”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3.1.2物流配送站点医乏   

物流集散中心和农产品配送站点缺乏也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在很多农村落后地区,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压根没有物流集散中心,农产品的输出主要依靠中间商和政府大规模采购,而中间商以营利为目的,不合理收费现象严重,加之缺乏资金,往往规模较小,整体上不能形成物流体系。

3.1.3冷链物流仍然医乏   

针对农村地区的生鲜商品,运输、销售需要借助冷链物流环节才能实现。所谓冷链物流,就是指依据自身特性需要冷藏、冷冻的产品,例如海鲜、乳制品、蔬菜鲜果等,从产品的生产或采集到产品的储存、运输,再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可以提供保鲜服务的物流体系。冷链物流具有的优势显而易见。

3.2物流信息不对称   

3.2.1部分地区网络依然不畅   

随着国家“村村通”等工程的实施,特别是近两年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推行,东部沿海除个别地区外,基本实现了网络覆盖,这进一步刺激了农村网民基数和电商规模的扩大。   

3.2.2缺乏必要的物流信息更新平台   

现代物流以物流大数据为依托,在信息及时更新的基础上实现互通有无和成本控制。 

3.3农村物流专业人才紧缺   

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得人才者更容易得天下,相反的,没有人才的经济是难以做大做强的。农村物流企业要想在“互联网+”时代契机下发展的更强大,经济发展的更长远,必须加强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重视和培养。而懂管理、会经营的物流人才的短缺无疑会限制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4、基于“互联网+农业”下的农村物流发展趋势分析

4.1“互联网+农业”背景下农村物流前景仍然广阔   

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而电商脱贫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电商脱贫就是要借助互联网资源做大做强农村产业这篇文章,依托传统农业资源优势,借助国家资本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培育新兴产业,带动农民整体脱贫。

4.2不断完善农村物流配套体系 

4.2.1筑牢农村物流配套设施底子   

进一步完善农村物流配套设施,一方面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另一方面需要引入社会资本,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多方参与共建机制。

4.2.2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破解农村地区鲜活产品的线上营销难题,扩大鲜活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关键在于构架线下农村地区冷链物流体系。

4.3搭建线下农村物流大数据平台   

以政府为主导,或者以政府鼓励、企业主导模式搭建一个多方参与的线下农村物流大数据平台。即借助现代物联网等手段整合与产品生产有关的地域、上地、种植过程、运输等资源,让这些产品信息都展现在公众视野,便于经销商和消费者对农产品有更详细、直观的认识。

4.4不断培育农村互联网人才和物流人才   

4.4.1推进农村“互联网+物流”人才的职业教育工作   

当前我国农村物流人才的培养还主要受经费的制约,为此各级政府应积极对农村互联网人才和物流人才培育倾斜资金和政策,培养一批能够适应“互联网+农业”时代农村地区迫切需求的综合性、专业性人才队伍。

4.4.2提高现有农村落后地区物流从业者的业务技能   

加强对农村落后地区物流从业者的技能培训,鼓励富有实践经验的农村物流从业人员现身说教,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培养出一批懂理论、会经营、实践的新型农村物流人员。 

4.4.2为大学生回乡创业、就业提供激励   

培养、引导更多懂物流、会科技、能创新的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就业。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支持、引导物流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自愿到农村指导服务,鼓励他们积极的创业,在广阔的农村地区学以致用,为“互联网+”时代下的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