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十篇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十篇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9:11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篇1

(一)靠天吃饭的格局必须得到根本改变。湖北省地处南北过渡地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适宜作物多样化,应该说生产潜力比较大。但是由于水利设施老化,抗灾避灾农业发展不够,农业保收能力比较弱,规避灾害能力比较差。自2000年以来,我省作物受灾面积一般在5000万亩左右,旱与涝的灾害占70%以上。2003年中稻高温热害,粮食减产20亿斤。2004年是好年成,受灾也有2300万亩。2005年一开春低温冻害,受灾达1400万亩。目前,我省除江汉平原和鄂北岗地的部分地区外,其他大部分地区生产受制于天命,还是望天收。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农田生产基本条件,因地制宜发展避灾农业,科学安排作物茬口,提高农业保收能力,真正做到藏粮于地、藏富于民。

(二)农业比较优势的原则必须牢牢坚持。市场经济大潮中,发展农业人人亦云,跟着别人屁股追,效益难提高,农民难致富。前些年吃了不少的亏,如稻谷每斤不到0.4元,西瓜每斤才5分,谷贱伤农、瓜贱伤农。近些年,我省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主动适应市场,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调整生产结构,发展优势和特色农业,种植业抓布局优化,发展板块;畜牧业改变一家一户的传统方式,发展小区;水产业依托水资源,精细喂养,建设片带。把优势做优,把特色做特,把产业做活,成为上下共识。农民从调整中尝到甜头,在夹缝中得到好处,如仙桃市依托地缘优势,发展水产业,占武汉市鲜鱼供货量的75%。云梦县蔬菜越做越大,特色菜藜蒿占领了武汉市场。因此,抓住了优势,就抓住了市场主动权,就抓住了增收增产的牛鼻子。

(三)农产品加工增值必须紧紧抓住。湖北省作为传统农业区,在生产发展上比较强,在加工增值上相对弱;在生产上办法多些,在增值上措施显得不足,农业发展出现明显的短腿现象。近些年,我省在搞活产品流通、发展加工业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发展了一批具有一定带动能力的合作经济组织或龙头企业,但是企业普遍不强,一般产值不过3、5亿元,没有在全国叫得响、打得出的品牌。象河南的双汇去年产值260亿元,基地遍布大江南北;湖南的旺旺产值过100亿元。这方面我省差距还不小。只要把农产品流通加工增值问题解决好,把农民生产出来产品的后路解决好,我省农业将会有一个质的上升。

二、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应把握的原则

一是实行高产优质高效与多种多收相结合。在人地矛盾尖锐的境况和市场优先的原则下,生产出更多的优质安全产品和提高土地产出率同等重要。选择的品种要优质化,生产过程要标准化,提高产品的档次。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安排茬口和利用生物互生关系,选用适宜的种、养模式,一种多收,多种多养,立体种养,提高资源利用率,既增加产量和效益,又保护地力。

二是实行产业化经营与结构调整相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的关键抓手。结构调整的成果,通过发展产业化经营、进行加工增值来巩固与提升;产业化的壮大,通过结构调整来提供丰富的初级产品。各地的优势农产品基地,要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方向,与市场对接,与农户对接,让农民分享部分农产品的社会平均利润。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内引外联,招商引资,加强与龙头企业嫁接,提升产业化水平,改变我省农产品加工滞后、带动力不强的问题。结构调整也要避免跟风,产业化经营要防止雷同,做到各打各的特色牌,各唱各的品牌戏。

三是实行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生产的目的是让人民生活更富足、更和谐。现在我省耕地亩平使用肥料59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一倍,农业污染由点到面拓展。因此,农业生产应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妥善处理好农业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不能吃子孙饭、断子孙路;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加强对植被的保护,实施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改变传统的牺牲环境还粮食的格局。宜耕农田防虫治病采取生物措施与化学措施相结合,动物养殖严格控制饲料残留,提高无公害、有机和绿色产品的比率。

三、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农业的出路,关键在于增长方式的转换,最终取决于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当前,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已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抛弃传统思维,用市场化、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尊重群众创新精神,把农民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农民主动调整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创造财富的能力。

(一)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应做好水这篇文章。我省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江河湖汊多,走好水这着棋,全盘皆活。水既是我省的优势,也是我省的包袱,一般年份有半年时间防洪抢险,包袱变成财富,意义深远。目前,大江大河治理比较好,重点是改造农田灌溉体系,抓住国家增加中小水利投入的机遇,鼓励农民投工投劳,修建末端渠系,提高水的利用率,做到涝能排、旱能灌。制定激励和鼓励措施,充分利用好水面,开展特色养殖,唱响洪湖鱼、清江鱼、梁子湖鱼等品牌。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农业,增加第三产业收入。

(二)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应依靠科技应用。农业的发展和增长,必须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这些年,我省农业发展很快,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明显,但与发达地区差距比较大,科技对农业贡献率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科技应用普及率不高。今年,我省确定为农业实用技术落实年,目的是要引导农民,利用科技,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部门就是组织和发挥好农技推广多元化的渠道,调动多方面积极性,把农民需要的技术送到家中,送到田头,不出现科技断头、科技滞留现象。各地应结合实际选择实用、成熟的农业技术,确定主推技术,避免遍地开花、到处不结果。针对农村劳力不足的实际,大力推广实用农机,抢住季节,抓住农时,减轻劳力负担。建立责任制度和奖励机制,落实责任人,确定技术落地目标,加强督查,确保见到实效。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篇2

大户经营模式

大户经营,是指部分无力经营或外出就业不愿经营承包地的农户,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将土地流转给种植能手、农机大户等经营主体进行规模经营。种植能手和农机大户可利用其在资金、技术和农业机械方面的优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此种经营模式灵活性强,有利于农民的利益的提高,但其土地流转行为具有短期性和不稳定性,无法形成土地流转主体的长期收益机制。从各地的农地规模经营的经验来看,在一些非农产业发达和农地资源条件优越的地方,此种经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创造了条件,带来了农户流转出土地使用权的迫切需要。同时,优越的农地资源有利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的展开,使得农地规模经营有利可图,增加了种植能手、农机大户等扩大经营规模的积极性。

股份制经营模式

农地股份制经营最早在广东南海市展开,是在稳制、分权、放活的原则下,农户自愿联合起来,将土地使用权按照公平的市场价格折价入股,由集体经济组织或者专业的土地经营者进行统一的生产管理,农民组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以土地承包合同为依据,按股权分享土地经营收益。农地股份合作制度作为农地经营实践的产物,实行按股分红与按劳分配的结合,实现了农地价值形态与实物形态的分离,体现了公平与效率、激励与约束的有效结合,有利于耕地集约化和标准化经营的长期展开,能有效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优化上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生产效率,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流转。由于各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地股份制经营应先在农村经济较发达、农业劳动力转移较快的地区逐步开展,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结合具体农业项目在部分地区进行农业股份制试点,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渐展开。

农业合作组织经营模式

农业合作组织经营主要有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经营两种类型,主要采用“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运行方式。一方面,农业合作组织可以通过转让、转包、租赁和入股等土地流转方式从不愿经营或无力经营的农户手中获得土地经营权,或通过“以服务换经营权”的方式,从兼业农户手中获得土地部分的生产经营权,对土地实行规模经营,加大农业先进科学技术和机械应用,通过农业生产资源的优化组合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农业合作组织还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为农户提供代耕、代收、代育等方面的有偿服务,有效组织农户进行集体生产,形成区域内的规模经营。农业合作组织经营作为一种较灵活的经营方式,其适应性较强,经济欠发达地区可利用其摆脱农户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企业经营模式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篇3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西部发展;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4-090-03

作者:樊志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杨凌,712100/段鹏飞,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党建部讲师,博士;陕西,西安,710061。

在国际上,农业产业化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高德博格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然后迅速传入西欧、日本、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在我国,农业产业化是1993年山东省在总结潍坊市农业和农村发展经验时,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战略首先提出来的。之后,农业产业化就不断地发展,党中央对这种经营方式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肯定。如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就曾指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十五届三中全会又强调指出;“农村出现的产业化经营,不受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的限制,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在2003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次指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一定要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2007年1月中央下发的“一号文件”再次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同时强调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其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措施,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经之路。为此,我国西部地区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涵义和基本特征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涵义

所谓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资源开发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的带动。按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原则,将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产品,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形成区域化经营,社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从而实现农业产业的整体规模效益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在我国,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我国农村经营体制继家庭承包经营以后的又一重大创新。从这个概念可以看出,农业产业化经营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二是要实行经营一体化;三是要培植主导产业。并在主导产业的关键环节建立龙头企业,以带动整个一体化经营的强劲发展;四是形成一种利益互补机制,使农民真正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得到好处。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特征

对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考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历程和现实实践,其最基本的特征有六个方面。具体而言:

1、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技术集约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优质化为方向,准确把握农业生产的外部环境诸种因素,侧重解决质量问题,在农业产业化链条的每一个生产环节上。技术都要达到标准化。

2、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服务社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把分散的、互不联系的个别生产过程转变为相互联系的社会生产过程,这样不仅可以利用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而且还能够组织有关科技机构,对共同体内各个组成部分提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技术、经营、管理等全程服务,促进各种要素直接、紧密、有效地结合。

3、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生产专业化。围绕某种商品生产,形成种养加、产供销、服务网络为一体的专业化生产系列,做到每个环节的专业化与产业一体化协同相结合,使每种产品都将原料、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制作成为最终产品,以商品品牌形式进入市场。

4、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布局区域化。每个支柱产业或生产系列,按照区域比较优势原则,设立专业化小区,按小区进行资源要素配置,安排商品生产基地布局,从而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

5、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经营一体化。各有关环节联结成一个严密的有组织的产业链,实行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综合经营,使外部经济内部化,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

6、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管理企业化。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联结方式,构成一体化的联合体,采取合同契约制度、参股分红制度、全面经济核算制度,互补互利,自负盈亏,讲求效益,对全系统的营运和成本效益实行企业化管理。尤其是龙头企业按照现代企业模式实行公司制度,以法人身份出现,带动农业产业经营企业化。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对我国西部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作用

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在当前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西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同志曾经指出,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的重大变革,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战略措施,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农业农村工作中带方向性、全局性的大事。发展农业产业化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持续提高农业竞争力,稳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西部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选择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有效吸纳先进生产要素、以工业化的理念和生产方式来拓展农业的发展空间,从而提高农业规模效益的新途径,它对创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行行政区划体制下,以区域性城镇为中心,西部一大批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运而生和发展壮大,是在产业政策上对城市搞工业、农村搞农业的城乡分治模式的突破,并进而有效促进西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对统筹城乡发展和实现西部农村现代化也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西部调整农业经营体制、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制度基础。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与农户的连接。既发挥了农业家庭经营成本低、生产管理精心等优越性,又弥补了小规模分户经营难以调整结构、把握市场、获得产后利润等缺陷,为家庭经营注入新的活力。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非常适合我国西部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有效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使农业的整体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可以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可以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使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不但从种、养业中获利,还可分享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增加收入。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西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我国西部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对我国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各个层面的结构调整都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对农产品品种和质量、农业区域布局和产后加工转化进行全面调整的过程,也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向深度进军的过程。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带动我国西部千家万户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生产,避免分散的农户自发调整结构所带来的盲目性和趋同性,全面推进新阶段我国农业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解决新阶段我国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等深层次问题,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途径。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全面提高我国西部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进入新阶段,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竞争。当今农业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农业生产者和单一农业生产层次的竞争,而是包括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整个农业产业综合生产力水平的竞争。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造就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龙头企业通过组织农户,实行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充分发挥家庭经营和农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再依靠精深加工和提高科技含量,创出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参与竞争,这样既可以提高农业的总体效益,也可以提高农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我国西部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耕地状况差异大,农户经营规模小,农业基础薄弱,农业劳动者素质不高。是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经营的基本特点。实现农业现代化。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各设施和管理方式等改造传统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必须立足我国西部地区的特殊情况,依靠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整体规模效益的提高和农业产业升级。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经营制度,是各项农村政策的基石。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与千家万户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可以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引导分散经营的小规模农户组成专业生产联合体和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科技创新的有效组织载体。有效地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集约化经营。是适合我国西部农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一种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形式。是在长期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我国西部现代农业的应对措施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我国西部现代农业必须重视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龙头企业是关键环节,没有龙头企业就没有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强弱和牵动能力大小,直接影响产业化经营的规模与成效。为此,发展农业产业化应以乡镇企业为联结点,以龙头企业为突破口,以小城镇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各地在农产品资源、劳动力以及加工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再上新台阶。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必须城乡统筹。在城镇体系及产业布局上,应统筹考虑农产品生产基地、小城镇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合理布局,注意把那些劳动密集型的城市加工企业配置到农村城镇。应引导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下乡,农村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进城。并在土地、工商、税收、金融等方面,对农产品加工给予政策扶持,促进其不断发展壮大。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我国西部现代农业必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由于农民处于分散的、无组织状态,农民没有真正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在与大公司的博弈中处于弱势和被动的地位,其权益难以保护。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无论从经营管理和协调对话方面,都难以直接应对每个企业和市场,也使得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规模很有限,难以形成有效的沟通渠道。因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必须要在农户和企业及市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同业联合体等,或通过经纪人和能人牵头兴办中介组织、创建专业服务组织等方式,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大力推动“公司+农户”的模式逐步向“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形式过渡,并提倡农民合作组织自身创办龙头企业,让农民组织与经济实体有机融合,使农民合作组织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连接载体。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探索建立合同约束、服务合作、利益分配和风险保障等机制。通过推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建立风险基金,实行利润返还等办法,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关系,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我国西部现代农业必须实施农业标准化

农业迫切需要实现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换,其转换的方向正是现代农业的方向,而这种转换,首先需要的就是农业标准化。实施农业标准化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基础,农业产业化是实施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重要手段。在目前的条件下,单纯依靠增加农产品数量或提高农产品价格来增收的余地很小,必须强化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通过实施标准化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培育优质高效名牌农产品,从而不断提高农产品效益和市场占有率。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我国西部现代农业必须重视发挥政府作用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篇4

关键词: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家庭农场;合作社;“公司+农户”;市县示范区

中图分类号:F30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5-03-05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但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速的工业化进程,我国逐渐从农业大国走向工业大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人口转移。而由于农业的效益比较低,农业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农村常驻留守人员多为妇女、儿童和老人,土地大多处于缺乏有效管理或无管理的状态,农村土地出现了种与不种,谁来种,怎么种等问题。传统农村土地经营者向城市农民工的转移,粗放式的管理土地,后续土地经营者的缺乏等因素都将归结于一个问题,现代农村的土地如何经营?面对这一问题,深化,加强现代农业的专业化管理、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是长久之策。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加快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和管理网络,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引导规范运行,着力加强能力建设。2015年、2016年的一号文件依然将适度规模化经营列入重点工作。2017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指出,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通过村组内互换并地等方式,实现按户连片耕种。完善家庭农场认定办法,扶持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可见,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必要性和急迫性,适宜的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必要性和关键性。

一、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基本概念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第十六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承包方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

(二)农村土地流转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权,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农村土地流转其实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权利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从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农户所有的财产权利,主要目的将农业生产向大户、经营能手和专业化的农产品生产经营集中,从而产生边际产出拉平效应和规模效应,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

(三)规模经营

规模经营是指土地使用生产经营者将农地流转实现土地的相对集中,从而达到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而可能获得的经济利益。由于农地的生产经营规模的选择改变而引起经济收益的增p变化,具体表现为农地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递减、规模收益不变三种情况。

(四)适度规模经营

适度规模经营是在一定的适合的环境和适合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设备、经营管理、信息等)的最优组合和有效运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二、徐州市农村土地的经营模式

(一)以种植大户为主的家庭农场模式

以种植大户为主的家庭农场模式是指那些熟悉农业种植技术且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大农户,通过转包或租赁土地等土地流转方式来获得大量土地的经营权,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效益的一种经营模式。

家庭农场模式形成的原因:一是充分的土地资源。由于传统家庭承包经营导致农户种植分散,农业经营收益过低,达不到规模效益。且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很多农户弃农从商或弃农从工,因此促使土地原有承包者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从而为种植大户承包土地提供了土地来源。二是种植大户拥有的内在因素。种植大户大多是农业起家,从事农业种植经营很多年,总结了很多丰富的农业种植技术且这些大户大多具备承包土地所必备的经济实力。两者兼备的大户在经营流转到手的土地时得心应手,经济收益也提高了。三是出台的政府政策扶持。为了促使农业有效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国家相应的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市县区也制定了相应的家庭农场配套政策,如对经营家庭农场所申请的银行贷款予以贴息扶持;组建家庭农场协会,提供农产品种植、销售培训;对经营稳定、推广应用新技术且收益较高的家庭农场给予资金奖励等。这些政策也推动了种粮大户的发展。

家庭农场模式经营的特点。一是在经营规模上,不断扩大。如徐州市铜山区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普遍较大,首批申报的51家种植类家庭农场经营面积均在50亩以上,50-100亩的有2家,占3.9%;100-500亩的有42家,占82.4%;500亩以上的有7家,占13.7%。二是在经营方式上,种植大户普遍采用现代机械种植或推广应用新技术,种植范围大、生产效率高,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化发展,推进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三是在种植的农作物品种上,产业覆盖区域不断拓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市场行情,开展农作物种植。家庭农场涉及区域广泛,从水稻、玉米、小麦到蔬菜瓜果、苗木花卉。

家庭农场模式的制约因素。一是资金的制约。单个大户资金不充足且融资渠道有限。调查显示,种粮大户大多数是农民,原始积累的资金数量有限,而发展大规模的承包土地种植,是需要大量的原始资金投入的。虽有一定的政府信贷扶持政策,但农村信贷条件苛刻,信贷额度低等,使得种植大户融资困难,经营能力有限,发展规模有限。二是土地承包期限的制约。由于流转的土地承包期限较短,从而产生的各种不确定性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农田进行大规模的设施改良,若初始投入资金过多,短期内收回投资额的概率很小,因此种植大户不愿意对承包的农田进行大规模长久的投资,以改善土地资源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三是生产经营风险大。由于部分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各种水利设施也不完善,这些因素导致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大多数农民种植都是“靠天收”,时刻存在着破产风险。

(二)以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主的经营模式

农村股份合作制是农户之间、农户与集体之间,本着自愿原则组织起来,按照协议或章程,以资金、实物、劳务、技术等作为出资,从事生产与经营,通过民主管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一种农村经济组织制度,其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两种特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是广大的劳动人民在其他的土地流转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过程中创新的土地流转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效益,提高了农村生产力水平,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农业发展对土地规模化经营和承包土地权流转的要求,实现了农村经济进一步的发展。

合作社经营模式的形成原因。一是传统土地经营方式变革的时代需要。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原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弊端日益明显,现代农业要实现土地经营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然而传统土地制度经营规模有限,且过度分散,原有的以户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模式阻碍了土地、资金、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与现代高效农业的有效结合。在传统土地制度变革势在必行的背景下,农村股份合作制应运而生。二是政府引导,相关政策出台促使土地合作社得到保障。调查显示,政府在组建土地合作社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各地各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合作社基本上都是由村委会或者政府主要领导组织成立的。2007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设立和登记、成员的相关义务和权力。组织机构和财务管理都给出了相应的规定,并且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也做出了规定。为了促使合作社又好又快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还给出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都给出了很好的法律指导和规定,规范了土地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合作社经营模式的特点。一是农民以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实现集约化与规模化发展,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充分保障了合作社成员的合法权益。二是创新了土地经营模式,提高了农民的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农民将土地斥资入股,以股份形式加入合作社,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的目标。农民加入合作社后,按照合作社要求统一生产,合作社以规模化的方式进入市场进行交易,从而降低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盲目性,提高了农民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和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合作社经营模式的制约因素。一是政社不分,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作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合作社与村社区组织之间本应完全脱钩。但是,现实情况多是合作社内职位主要由村干部兼任。如,村委会主任兼任合作社经理,村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理事长等。若村干部的管理能力不够,又因兼任合作社领导人,没有第三方能对合作社组织形成有效监督,将会造成经营失误和监督机制的失效,损害股东利益。二是农民入股意愿不高。农民的积极参与和普遍认同是土地股份合作制有效实施的前提,但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农民对土地股份合作制理解不够,特别是年纪偏大的农民,土地收入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入股意愿较低。三是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低。当前大多数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规模扩大再生产,不能集中土地和扩大农业经营规模,而且农民利益无法得到充分w现,导致大量合同纠纷和侵权行为的发生。

(三)以“公司+农户”的企业经营模式

企业经营模式是指有资本实力的龙头企业提供资本,租赁当地农民的土地,购买相关的农用机械,以工厂的模式从事有关农业的生产活动,并且雇佣当地农民在工厂里面工作以达到规模经营效益的经营模式。

企业经营模式形成的原因:一是企业的内在原因:拥有充实的资本,能够租赁大面积的土地和购买大量农用设备。进驻农业领域发展的企业大多资本充足、管理科学、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良种良方,这给企业经营模式提供了先期必备的发展条件。二是政府的引导,政府起到牵引和推动企业在农村经营的作用。当企业打算在某地农业领域发展时,政府就开始沟通外来企业和本地农民,这种沟通起到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

企业经营模式的特点:一是企业建立的农场大多种植经济作物和发展其他能追求高利润的产业。如徐州月亮湾农业观光园多样化经营,由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农业产业化、休闲度假等板块组成,已建成千亩葡萄观光采摘基地、千亩红豆杉基地、300多亩桃花园、良种马繁育基地、生态餐厅、葡萄酒堡、儿童娱乐体验中心、农副产品展示销售中心、多功能会议餐饮中心等项目。二是土地流转期限长,流转规模大。企业与农户签订的土地流转合同期限普遍较长。由于企业经营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效益才能盈利,只有长期稳定且规模大的土地流转才能使企业经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经营模式的土地流转规模普遍较大。如,徐州月亮湾农业观光园,流转土地面积5000亩,这样为收回原始资本投入提高了保证。三是采用现代化公司运作模式,经营效率高。企业在经营农业领域时,将企业先进的管理运作模式带入农业领域,使得农业经营的效率大大提高。科学的管理运作方式是企业经营模式的一个很大的亮点。

企业经营模式发展的制约因素:一是行业差异的制约。一些外来公司一直从事于非农业领域,当进入农业领域发展时,就缺乏相应的农业耕作和销售经验,使得公司效益不高甚至亏损。二是企业与农户关系的制约。由于天然的农商隔膜使得农户与企业沟通不足,导致双方相互了解和认识都不足。另外企业将土地过多过久的流转致使一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缺少了土地的保障,使得一些农民对企业产生不良情绪,因此,企业与农户之间往往缺乏良好的合作关系。

(四)以市县示范区为载体的经营模式

市县示范区是指在具有一定优势的地区建立农业基地,并对周边区域起到示范、带动的作用。一定的优势是指农田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农业技术、组织管理等基本符合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地区则泛指合适的郊区和乡村。它是我国政府为了推进农业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而提出的一种经营模式。

市县示范区经营模式形成的原因:市县示范区建设的主体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和农民等多元主体参与。它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

市县示范区经营模式的特点:一是市县示范区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核心。市县示范区因地制宜,根据当地优势和特点,围绕粮食、蔬菜、瓜果、油料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大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的投入,着力引入现代农业要素,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带动农民从农业中增收,充分发挥主导产业对区域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二是市县示范区以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为引领,以政策为导向,在品种和技术选择上先进适用,把常规技术与新技术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市县示范区以推进区域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为基本立足点。区域性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市县示范区建设的导向性目标。市县示范区是一种生产要素聚集的载体,通过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方式,将土地、资金、技术、管理方式等生产要素有机地聚集在一起,使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如,徐庄镇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基地,示范区面积为10800亩。示范基地是以小麦种植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为主的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模式。该示范区针对徐庄镇小麦生产特点和制约因素,应用优质专用品种,应用科学施肥和节肥技术、绿色防控和节药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和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栽培技术,依托农技中心技术力量,开展适合该镇小麦不同行株距配置、不同时期施肥、不同施肥量、生物防控、有机质肥料、精准喷药试验示范,确定该镇小麦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模式。经过科学的管理种植,整个小麦绿色高产创建示范区平均亩产500公斤以上,其中,高产创建千亩核心示范平均亩产550公斤以上,高产攻关田600公斤以上。通过项目实施,辐射带动全镇小麦均衡增产高效。示范区平均单产比非示范区平均单产增加10%以上,新增50公斤,达到500公斤,部分达到550公斤以上,亩增效益110元以上。

市县示范区经营模式的制约因素:一是农村人力资源薄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具有高中文化水平以上的青年农民大多外出打工,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越来越少,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农村人力资源薄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迫切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村人才队伍。二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人员少,基层组织机构不健全,目前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都落后于农业科学研究。

三、徐州市农村土地经营模式对比分析

(一)徐州市农村土地经营模式共同点

通过对徐州市四种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比较,虽然家庭农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公司+农户”和市县示范区在组织架构、经营模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从本质上看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特征:具有适度的经营规模;遵循市场运行规律;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经营规模较大,具有辐射带动效应

农村土地流转的加快,改变了农业经营者的土地经营规模结构。家庭农场模式中的种植大户通过转包或租赁土地等土地流转方式获得大量土地的经营权,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效益。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组织模式与利益机制的创新,实现了社员小规模生产基础上的合作社经营规模化,这也是中国小农基础上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方向。对于农业企业而言,通过调查发现,90%以上的被调查农业企业拥有生产基地,且基地规模大。农业企业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不仅稳定了生产资料,而且带动了周边农户,创造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县示范区以政府为主导,依托土地集中连片的自然优势,围绕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内在要求,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大力推广和应用农业新技术,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目前,全国各地农村都致力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首要问题是解决经营规模小的问题。当前,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的唯一出路就是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2.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一是土地规模经营是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农户依法、自愿和有偿的原则下进行的。土地规模经营的参与主体利益是靠市场来调节的,不违背各方主体的意愿,不损害各方主体的利益。二是土地流转依靠法律保障。不管以何种形式进行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当事各方都签有“协议”或者“合同”,一次保障各方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三是这种生产组织方式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客观要求。

3.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是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农村土地产出率增大,农民的收入高于自行耕种。而农民流转出土地后,又可以根据自身素质和技能,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农民收入。二是降低市场风险,保证农民利益。流转出土地后,农民通过租金或者分红等方式收益,摆脱了自耕时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而土地流转签订的“合同”或“协议”,也在法律上保证了农民的利益。三是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收到了良好成效: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富裕人员外出务工经商、规避市场风险等,农村的整体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最后,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符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保产量,促增收”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规模经营通过土地流转进行的大面积耕种,采用机械化作业、推广优良品种和新技术,使得生产成本降低,粮食产量较散户种植模式有了大幅增高,这对确保粮食供给甚至国家Z食安全有着重要战略意义。

(二)徐州市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不同点

家庭农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公司+农户”和市县示范区等四种农村土地经营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产生了较高的效益,但四种模式各自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具有各自的局限性。从形成原因、经营特点和制约因素等方面来看,四种模式的关系可以通过表1做以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徐州市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形成与实现,既有政府的积极推动,如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等;也有市场选择的结果,如种植大户和农业企业模式等。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引导和市场导向是其实现的主要途径,就政府与市场两个因素将徐州市目前的四种主要农地经营模式作以分析(见表2):

四、徐州市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徐州市目前四种土地规模化经营模式中可以看出,尽管各有弊端,但总体符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农业机械化、品种优化等农业生产发展方向的要求,除了要根据徐州市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之外,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以此保证土地使用效率和农民经营效益。

(一)尊重农民意愿,规范土地流转管理

土地规模经营是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上进行的,而“农民自愿”是土地流转的最基本要求。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违背其意愿强制农民流转土地,更不能运用行政权力粗暴地进行土地流转。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让农民受益,是土地流转的核心问题,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目的。

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也要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管理。一是要规范土地流转手续。土地流转双方应在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统一文本格式的书面流转合同,并将流转合同报村委会备案和乡镇农经管理部门登记。二是要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土地流转合同应明确流转土地的形式、面积、坐落、用途、起止日期及期限、流转双方的个人信息及权利义务、流转价格及支付方式、流转合同到期后地面附着物及相关设施处理和违约行为处置办法等。三是要加强对流转土地的监管。

随着农民对土地规模经营意识的提高,坚持农民自下而上与政府自上而下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好土地流转,让土地规模经营受益更多的农民。

(二)发展农村教育,培育现代农民

发展农村教育不仅仅要重视农村群众基本素质、学历的提高,更要注重农村职业教育,开展以科学种田为主的综合性技能培训,培养具备现代化种植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农民能手,既是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的必然需求,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需求。一是加强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长班与短训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现场指导相结合、印发资料与设点咨询相结合、外出参观学习与聘请农业专家现场讲解相结合等多种培训方式,组织农民参加符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情况的技术培训,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培训体系。二是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络,构建农民远程教育的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农村职业教育水平。利用远程教育网络,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农村致富信息和市场产品供求信息,避免盲目跟从。三是鼓励种田能手和返乡创业人员进行土地规模经营,为他们提供政策保证和技术资金支持,培育新型农民,带动周边农民学习发展。

(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依附土地而生存,即便是在当前社会发展程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土地仍然是农民的重要的生存保障。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承担着心理寄托、社会保障、就业和福利等多项功能。基于这种农民长久形成的传统保守的心理,如果将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行流转,会对农民的心理、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等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土地流转又作为事关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具体措施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政府要做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时,应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投放力度,多方位的筹措保障基金,建立基本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加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制定力度,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各项社会保障工作,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范围,使失去土地的农民能够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失业保险、工商保险、生活救济等各项权利。

(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在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与之配套。一是加快农业基础生产设施建设,加强水利、电力和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保证旱天可以灌溉、涝渍可以排降,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可以及时进出市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积极改造中低等产田,加大标准农田和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为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二是针对目前已有的农业基础设施进行相应的改进、保养,使其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避免大范围的重复建设,降低土地规模经营的成本。三是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将农业生产与市场信息密切联系,为农民做好农业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等工作打下硬件基础。通过密切联系各级农业市场,力求快速、准确的农业市场信息,使得广大农户能够根据市场动向及时调整生产方向,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五)加强政府扶持力度

在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过程中,政府必须转变自身职能,发挥服务型政府作用,制定各项扶持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一是出台优惠政策。如:增加对在土地流转基础上进行农地规模的经营主体的专项补贴政策,对规模经营者实行税费和贷款优惠政策,在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方面出台相应优惠政策等。二是加大财政支持。要加大对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主体的转移性支付,市、区政府要将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的建设、运行和维护费用列入财政预算,并且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专项奖励和补助资金,用于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培育规模经营主体和激励相关服务组织的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各级财政还应对部分农业项目的扶持和重点产业的培育进行资金保障。三是强化金融信贷支持。中国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尽可能对实力强、信用好的规模经营主体在信贷额度、贷款手续和利率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对流出土地且有创业意愿的农户给予适当小额贷款,为其创业致富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方中友.农地流转机制研究――以南京市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

[2]魏锦.以农民股份合作制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方式变革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4,(10).

[3]谷聪.城乡一体化视域下我国家庭农场经营模式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4]田小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探讨――对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4.

[5]张照新,赵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困境摆脱及其体制机制创新[J].改革,2013,(02):78-87.

[6]杨桂云.规范与完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流转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1,(12).

[7]袁小慧,华彦玲,王凯.江苏省农户水稻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创新研究[J].江苏农业学报,2014,30(3):645-653.

[8]张爱军.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选择[J].商业时代,2014,(36):117-120.

[9]童彬.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理论构造与制度创新研究[J].理论月刊,2014,(08):129-133.

[10]潘滨.新农村建设中土地经营新模式探究[J].当代农机,2013,(01):72-73.

[11]朱佳,金丽馥.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股份制的探索[J].中国集体经济,2015,(07):1-3.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篇5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微观经营主体;塑造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而发展现代农业关键是要塑造出有利于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突破“小而全”生产经营方式、具有引进现代生产要素内在激勋、进行专业化和商品化生产经营的农业微观经营主体。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指出,家庭经营要向采取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因此,必须在小规模经营农户基础上,塑造出现代化微观经营主体。笔者认为,从我国实际出发.必须在逻辑上继起、时间和空间上并存的3个层面上塑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现代化微观经营主体。

一 大力发展企业化经营农户

小规模农户在我国农业微观经营主体中占绝大比重,没有这些小规模农户的企业化,我国农业企业化无从谈起。但在短时期内把2.45亿小规模农户改造为企业组织并实现农户组织形式企业化绝无可能,而推行农户经营行为的企业化却具有较大可能性。通过推行农户经营行为企业化,使传统经营农户转化为企业化经营农户。

我国的实践表明,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在农户现有生产要素规模和水平基础上将小规模农户纳入到大规模生产经营体系中来。使农户以市场为导向,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进行专业化、商品化、标准化生产经营,因而是培育企业化经营农户的有效途径。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要完善和规范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推行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实现农户和市场的有效对接,而小规模农户自身难以完全实现这种对接,需要借助于一定的中介组织,形成以中介组织为纽带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在我国农业产业化实践中,探索出了“市场+龙头企业+农户”、“市场+农民合作社+农户”、“零售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农户”、“市场+农业科研院所+农户”、“市场+农民科技协会或研究会”、“市场+政府技术服务部门+农户”等多种组织形式,其中,真正能实现农户和市场对接的,是“市场+龙头企业+农户”、“市场+农民合作社+农户”、“零售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农户”等形式。因此,应重点推行“市场+龙头企业+农户”,“市场+农民合作社+农户”、“零售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农户”等产业化组织形式,推动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以加快提升农户的企业化经营水平-二是要在产业化各个主体之间建立起科学的联结形式。要以契约关系和参股关系为主要方式在公司和农户之间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组织连接形式和利益分配机制,凡具备条件的应鼓励通过参股方式,建立起紧密型“公司+农户”经营组织,并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政府有关部门应在税收、信贷、进出口等方面出台各种优惠政策,给予引导与扶持。

二 大力发展农业准企业

所谓农业准企业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企业经营行为和组织特征的农业微观经营组织。主要包括:①农业大户。是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村“能人”为主体,通过一定的生产要素积累和集中,形成农业生产、加工、购销以及涉农服务等的具有一定规模和经营能力的农户;②农户联合经营和合作经营组织。前者是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土地承包权和使用权分离,实行多个农户共同作业,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以及涉农服务的经营联合体。后者是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入股,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以及涉农服务的经营联合体,③紧密型“公司+农户”组织。这种紧密型经营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企业的组织和行为特征,属于准企业性质的经济组织,④农民合作社。在国外尤其发达国家,一般把农民合作社界定为企业范畴,如美国农业部农村商业和合作社发展中心给合作社下的定义是:合作社是一种用户所有、用户控制和用户受益的公司型企业。从我国实践来看,大多数合作社规模不大,组织形式不规范,功能不健全,因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企业性质的经济组织。

大力发展农业准企业.除了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紧密型“公司+农户”经营组织外,还要大力发展农业大户、农户联合和合作经营组织以及农民合作社等。

首先,大力发展农业大户、农户联合和合作经营组织,并促进其进一步创新。(1)对具备一定条件的农业大户、农户联合和合作经营组织.通过登记注册,使其具备法人资格,在享受一般农业企业优惠政策基础上,给其更优惠的政策,(2)通过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引导农业大户、农户联合和合作经营组织扩大经营规模,引入现代生产要素;(3)有关部门应在市场信息收集、市场进入和开拓、技术创新等方面,为农业大户、农户联合和合作经营组织提供服务,(4)要引导农业大户打破血缘关系,形成以契约关系为纽带的内部组织方式,改进经营管理方式,发展成家庭农场或农业公司。要引导农户联合和合作经营组织通过合伙制、股份合作制或股份制等形式,进行规范化改造,发展成联户型家庭农场或农业公司。

其次,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并加以规范。(1)加强政策扶持,多种形式发展合作社。要突破地域界限,尊重农民意愿和选择,发展各种类型的合作社。政府部门要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并在技术和信息提供、人才培养、合作社间合作等方面为其提供服务;(2)引导合作社建立健全内部机制。要建立明晰的产权机制、科学的管理机制及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等;(4)促进有条件的合作社进行联合。通过政策引导与扶持。促进一些内部组织与管理比较规范、功能比较完善、规模比较大的合作社走联合的道路。

三 大力发展各类农业企业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篇6

   关键词:农产品连锁经营;问题;对策

   1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的意义

   (1)农产品连锁经营避免了传统经营方式的弊端。传统农产品经营方式以是农贸市场(由众多个体小商贩构成),农产品批发市场(由农产品批发商构成)为主。规模小、交易环节多、交易手段落后,流通成本高;农产品来源渠道复杂,市场仓储、保鲜设施不完善,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首先连锁经营购销责任分明,产品质量有严格把关,有助于净化市场,避免假冒产品流入市场。其次连锁经营有助于规范流通秩序,提高流通效率。连锁企业实现大规模、快周转、低成本的优势,充分发挥规模经济,降低流通成本。再次,发展连锁经营,有助于形成统一、稳定的销售网络。

   (2)农产品连锁经营有助于解决农产品销售困难,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是实现生产和消费对接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连锁企业能够广泛收集市场信息,使农民能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品种和产量,优化资源配置;另一方面,提高农民市场主体地位,提高农民在价格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力,能够提高农产品的整体价格水平,有助于解决长期存在的农产品卖难和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问题。

   (3)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有助农村产业化发展,从根本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方面,连锁经营需要产业化的支撑。连锁经营的优势最终来源于整合过的农产品产业链上的资源,通过产业化支撑连锁经营。大流通必定要与大生产相适应,规模化、产业化和组织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连锁经营为产业化和订单农业提供市场前提。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和中间企业必然要适应连锁经营的要求,提升规范化运作,进行订单式生产,逐步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双赢,实现产业化经营。

   2农产品连锁经营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目前已具备发展连锁经营的条件。首先,农业生产产业化程度提高,大生产必然要求大流通,传统的分散经营的方式必将改变。其次,农产品标准化程度提高,为农产品规模化流通和销售奠定基础。再次,消费者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进步。对安全消费,健康消费和文明消费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是。在推进农产品连锁经营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1)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无法发挥品牌共享的优势。生产连锁经营的优势就是在与连锁企业共享品牌和信誉,提供统一的管理和服务。而我国农产品无标生产、无标加工和无标流通,假冒伪劣的现象仍然很严重。许多连锁企业甚至不能提供相同的产品、服务和价格,所谓的品牌共享效应也就不能有效发挥。在构建农产品标准体系、农业标准化和流通领域标准化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特别是一些非规范认证机构和乱认证行为的出现,不断扰乱农产品标准化工作的正常进行。

   (2)农产品深加工水平较低,产业链较短。产业链是产业层次、产业关联程度、深加工程度和产品满足消费程度的表达,产业链越长,可加工程度就越深。农产品产业链包括农产品从生产、加工、运输配送、市场销售过程中的所有相关产业。我国农产品产业链相对较短。大部分农产品都是未加工或者是简单初加工,深加工程度低,竞争能力低,产品销售渠道狭窄,产业链短已经成为限制农产品连锁经营的桎梏。

   (3)供应链管理水平低下,导致农产品连锁企业质次价高。供应链管理是指通过对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将核心企业和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等相关企业连接成一体,重新整合企业核心资源,提高联合效率,减少不确定性,从而提高整体运作的效率和效益。供应链上各个企业是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战略合作关系,追求的是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单个企业的利益最大化。每个企业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只专注经营核心业务,而将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这样既能将有限的资金集中于核心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又可使辅助性业务高效率、低成本地运作,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目前,连锁经营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着供应链过长,相关企业合作关系不紧密,农产品经过反复倒手,质量下降,价格提高,使消费者转向农贸市场。

   (4)缺乏高效的第三方物流支持,物流配送落后。我国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农产品和农资专业物流企业比较缺乏,现有的国有农业流通企业,例如粮站、种子站、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缺乏规范的经营管理机制和有效激励约束机制,效率低下,亏损严重。而且现有流通企业缺乏相应的保鲜、冷冻设施,现代化、信息化程度较低。物流配送落后导致农产品流通成本高,流通半径小,流通环节多。据统计,物流成本约占农产品成本的30%~40%,而生鲜农产品甚至在60%以上。而发达国家一般控制在10%以内。

   (5)连锁经营规模小,无法发挥规模经济效益。由于农产品连锁经营企业规模较小,没有农村生产基地,经营网点分散,专业配送落后等原因,企业不能做到订单生产、批量采购、专业配送。导致各个经营网点大多各自从农贸市场采购,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3推动农产品连锁经营的策略

   (1)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建设。从现有比较成功的农产品连锁经营的经验来看,有稳定的货源提供高品质产品是其共同点。实力雄厚的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生产基地,实行标准化生产,既能保证货源,又能保证产品质量。

   生产基地为农产品标准化提供了基础。应该加快农产品标准的制定。对农产品的品质、保鲜处理、包装、计量等质量标准做出统一的规定,对主导农产品品种标准,产品质量分级,专用标准,生产规程,质量检测体系,农业投入品及其合理使用建立符合中国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推动上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重量标准化、包装规格化。

   (2)依托农产品龙头企业和深加工配套产业,实施品牌化战略。初级产品档次低、价格低廉、市场面狭窄,经过深加工既能提升产品竞争力,尤其是品牌产品更是品质和服务的象征。对于拓宽销售渠道,提高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起到重要作要。选择与生产基地和农民联系紧密,有一定规模。具有较强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形成龙头企业,依托龙头企业,对产品进行深加工,为发展连锁经营奠定较好的基础条件。鼓励相同业态或经营内容相近的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方式,进行资产与业务重组,建立产权清晰的股份制核心企业,以此带动连锁经营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跨地区发展。

   企业联合为品牌战略的实施提供条件。农产品及初加工品其可仿制和复制性非常大,也十分容易形成产品自身个性化和差异化特点,企业自有品牌产品设计和推广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实现农产品品牌效益。需要企业面向市场、面向消费者制定可行的营销组合策略,充分发挥农产品品牌优势。

   (3)建立农民合作组织。实现生产和销售对接。农业合作组织是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经济组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流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农村合作组织能够将农民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联接起来,解决农民的“卖难”问题。其次,农村合作组织可以将农民组织起来增强谈判能力,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民的弱势地位,对农产品价格有一定的影响力。

   通过建立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组织,如专业技术协会、农业合作社、粮农、果农协会等,将生产农类产品的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农民组织化的程度。目前我国的农业合作组织有如下几种形式:①农户出资,用产权连接的“专业合作社十农户”模式;②农户不出资,用合同连接的“公司十农户”合作组织;③用会员制连接的农业合作组织,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类服务协会。

   (4)依托第三方物流,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水平。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各企业相互依存。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一是要求供应链上的企业都要有核心竞争力,从事核心业务的经营,将非核心的业务外包。二是加强各个企业的联系,培育企业间的信任。企业的自利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将极大损害整体利益。

   对连锁经营而言,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资源整合,生产和销售企业可将产品配送委托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专门的物流管理人才、先进的加工配送设施,具备高度系统化、集成化和信息化的管理体系,能够对物流资源快速整合,具有规模经济的基本特点。依托第三方物流不但可以减轻其自建配送中心的资金压力,减少其物流成本,使企业专注于提高核心竞争力,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而且提高整个供应链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农产品配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保证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畅通无阻。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篇7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但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速的工业化进程,我国逐渐从农业大国走向工业大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人口转移。而由于农业的效益比较低,农业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农村常驻留守人员多为妇女、儿童和老人,土地大多处于缺乏有效管理或无管理的状态,农村土地出现了种与不种,谁来种,怎么种等问题。传统农村土地经营者向城市农民工的转移,粗放式的管理土地,后续土地经营者的缺乏等因素都将归结于一个问题,现代农村的土地如何经营?面对这一问题,深化土地改革,加强现代农业的专业化管理、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是长久之策。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加快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和管理网络,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引导规范运行,着力加强能力建设。2015年、2016年的一号文件依然将适度规模化经营列入重点工作。2017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指出,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通过村组内互换并地等方式,实现按户连片耕种。完善家庭农场认定办法,扶持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可见,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必要性和急迫性,适宜的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必要性和关键性。

一、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基本概念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第十六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承包方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

(二)农村土地流转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权,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农村土地流转其实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权利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从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农户所有的财产权利,主要目的将农业生产向大户、经营能手和专业化的农产品生产经营集中,从而产生边际产出拉平效应和规模效应,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

(三)规模经营

规模经营是指土地使用生产经营者将农地流转实现土地的相对集中,从而达到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而可能获得的经济利益。由于农地的生产经营规模的选择改变而引起经济收益的增?p变化,具体表现为农地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递减、规模收益不变三种情况。

(四)适度规模经营

适度规模经营是在一定的适合的环境和适合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设备、经营管理、信息等)的最优组合和有效运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二、徐州市农村土地的经营模式

(一)以种植大户为主的家庭农场模式

以种植大户为主的家庭农场模式是指那些熟悉农业种植技术且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大农户,通过转包或租赁土地等土地流转方式来获得大量土地的经营权,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效益的一种经营模式。

家庭农场模式形成的原因:一是充分的土地资源。由于传统家庭承包经营导致农户种植分散,农业经营收益过低,达不到规模效益。且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很多农户弃农从商或弃农从工,因此促使土地原有承包者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从而为种植大户承包土地提供了土地来源。二是种植大户拥有的内在因素。种植大户大多是农业起家,从事农业种植经营很多年,总结了很多丰富的农业种植技术且这些大户大多具备承包土地所必备的经济实力。两者兼备的大户在经营流转到手的土地时得心应手,经济收益也提高了。三是出台的政府政策扶持。为了促使农业有效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国家相应的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市县区也制定了相应的家庭农场配套政策,如对经营家庭农场所申请的银行贷款予以贴息扶持;组建家庭农场协会,提供农产品种植、销售培训;对经营稳定、推广应用新技术且收益较高的家庭农场给予资金奖励等。这些政策也推动了种粮大户的发展。

家庭农场模式经营的特点。一是在经营规模上,不断扩大。如徐州市铜山区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普遍较大,首批申报的51家种植类家庭农场经营面积均在50亩以上,50-100亩的有2家,占3.9%;100-500亩的有42家,占82.4%;500亩以上的有7家,占13.7%。二是在经营方式上,种植大户普遍采用现代机械种植或推广应用新技术,种植范围大、生产效率高,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化发展,推进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三是在种植的农作物品种上,产业覆盖区域不断拓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市场行情,开展农作物种植。家庭农场涉及区域广泛,从水稻、玉米、小麦到蔬菜瓜果、苗木花卉。

家庭农场模式的制约因素。一是资金的制约。单个大户资金不充足且融资渠道有限。调查显示,种粮大户大多数是农民,原始积累的资金数量有限,而发展大规模的承包土地种植,是需要大量的原始资金投入的。虽有一定的政府信贷扶持政策,但农村信贷条件苛刻,信贷额度低等,使得种植大户融资困难,经营能力有限,发展规模有限。二是土地承包期限的制约。由于流转的土地承包期限较短,从而产生的各种不确定性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农田进行大规模的设施改良,若初始投入资金过多,短期内收回投资额的概率很小,因此种植大户不愿意对承包的农田进行大规模长久的投资,以改善土地资源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三是生产经营风险大。由于部分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各种水利设施也不完善,这些因素导致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大多数农民种植都是“靠天收”,时刻存在着破产风险。

(二)以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主的经营模式

农村股份合作制是农户之间、农户与集体之间,本着自愿原则组织起来,按照协议或章程,以资金、实物、劳务、技术等作为出资,从事生产与经营,通过民主管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一种农村经济组织制度,其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两种特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是广大的劳动人民在其他的土地流转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过程中创新的土地流转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效益,提高了农村生产力水平,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农业发展对土地规模化经营和承包土地权流转的要求,实现了农村经济进一步的发展。

合作社经营模式的形成原因。一是传统土地经营方式变革的时代需要。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原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弊端日益明显,现代农业要实现土地经营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然而传统土地制度经营规模有限,且过度分散,原有的以户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模式阻碍了土地、资金、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与现代高效农业的有效结合。在传统土地制度变革势在必行的背景下,农村股份合作制应运而生。二是政府引导,相关政策出台促使土地合作社得到保障。调查显示,政府在组建土地合作社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各地各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合作社基本上都是由村委会或者政府主要领导组织成立的。2007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设立和登记、成员的相关义务和权力。组织机构和财务管理都给出了相应的规定,并且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也做出了规定。为了促使合作社又好又快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还给出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都给出了很好的法律指导和规定,规范了土地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合作社经营模式的特点。一是农民以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实现集约化与规模化发展,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充分保障了合作社成员的合法权益。二是创新了土地经营模式,提高了农民的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农民将土地斥资入股,以股份形式加入合作社,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的目标。农民加入合作社后,按照合作社要求统一生产,合作社以规模化的方式进入市场进行交易,从而降低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盲目性,提高了农民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和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合作社经营模式的制约因素。一是政社不分,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作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合作社与村社区组织之间本应完全脱钩。但是,现实情况多是合作社内职位主要由村干部兼任。如,村委会主任兼任合作社经理,村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理事长等。若村干部的管理能力不够,又因兼任合作社领导人,没有第三方能对合作社组织形成有效监督,将会造成经营失误和监督机制的失效,损害股东利益。二是农民入股意愿不高。农民的积极参与和普遍认同是土地股份合作制有效实施的前提,但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农民对土地股份合作制理解不够,特别是年纪偏大的农民,土地收入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入股意愿较低。三是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低。当前大多数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规模扩大再生产,不能集中土地和扩大农业经营规模,而且农民利益无法得到充分?w现,导致大量合同纠纷和侵权行为的发生。

(三)以“公司+农户”的企业经营模式

企业经营模式是指有资本实力的龙头企业提供资本,租赁当地农民的土地,购买相关的农用机械,以工厂的模式从事有关农业的生产活动,并且雇佣当地农民在工厂里面工作以达到规模经营效益的经营模式。

企业经营模式形成的原因:一是企业的内在原因:拥有充实的资本,能够租赁大面积的土地和购买大量农用设备。进驻农业领域发展的企业大多资本充足、管理科学、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良种良方,这给企业经营模式提供了先期必备的发展条件。二是政府的引导,政府起到牵引和推动企业在农村经营的作用。当企业打算在某地农业领域发展时,政府就开始沟通外来企业和本地农民,这种沟通起到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

企业经营模式的特点:一是企业建立的农场大多种植经济作物和发展其他能追求高利润的产业。如徐州月亮湾农业观光园多样化经营,由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农业产业化、休闲度假等板块组成,已建成千亩葡萄观光采摘基地、千亩红豆杉基地、300多亩桃花园、良种马繁育基地、生态餐厅、葡萄酒堡、儿童娱乐体验中心、农副产品展示销售中心、多功能会议餐饮中心等项目。二是土地流转期限长,流转规模大。企业与农户签订的土地流转合同期限普遍较长。由于企业经营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效益才能盈利,只有长期稳定且规模大的土地流转才能使企业经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经营模式的土地流转规模普遍较大。如,徐州月亮湾农业观光园,流转土地面积5000亩,这样为收回原始资本投入提高了保证。三是采用现代化公司运作模式,经营效率高。企业在经营农业领域时,将企业先进的管理运作模式带入农业领域,使得农业经营的效率大大提高。科学的管理运作方式是企业经营模式的一个很大的亮点。

企业经营模式发展的制约因素:一是行业差异的制约。一些外来公司一直从事于非农业领域,当进入农业领域发展时,就缺乏相应的农业耕作和销售经验,使得公司效益不高甚至亏损。二是企业与农户关系的制约。由于天然的农商隔膜使得农户与企业沟通不足,导致双方相互了解和认识都不足。另外企业将土地过多过久的流转致使一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缺少了土地的保障,使得一些农民对企业产生不良情绪,因此,企业与农户之间往往缺乏良好的合作关系。

(四)以市县示范区为载体的经营模式

市县示范区是指在具有一定优势的地区建立农业基地,并对周边区域起到示范、带动的作用。一定的优势是指农田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农业技术、组织管理等基本符合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地区则泛指合适的郊区和乡村。它是我国政府为了推进农业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而提出的一种经营模式。

市县示范区经营模式形成的原因:市县示范区建设的主体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和农民等多元主体参与。它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

市县示范区经营模式的特点:一是市县示范区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核心。市县示范区因地制宜,根据当地优势和特点,围绕粮食、蔬菜、瓜果、油料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大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的投入,着力引入现代农业要素,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带动农民从农业中增收,充分发挥主导产业对区域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二是市县示范区以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为引领,以政策为导向,在品种和技术选择上先进适用,把常规技术与新技术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市县示范区以推进区域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为基本立足点。区域性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市县示范区建设的导向性目标。市县示范区是一种生产要素聚集的载体,通过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方式,将土地、资金、技术、管理方式等生产要素有机地聚集在一起,使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如,徐庄镇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基地,示范区面积为10800亩。示范基地是以小麦种植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为主的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模式。该示范区针对徐庄镇小麦生产特点和制约因素,应用优质专用品种,应用科学施肥和节肥技术、绿色防控和节药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和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栽培技术,依托农技中心技术力量,开展适合该镇小麦不同行株距配置、不同时期施肥、不同施肥量、生物防控、有机质肥料、精准喷药试验示范,确定该镇小麦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模式。经过科学的管理种植,整个小麦绿色高产创建示范区平均亩产500公斤以上,其中,高产创建千亩核心示范平均亩产550公斤以上,高产攻关田600公斤以上。通过项目实施,辐射带动全镇小麦均衡增产高效。示范区平均单产比非示范区平均单产增加10%以上,新增50公斤,达到500公斤,部分达到550公斤以上,亩增效益110元以上。

市县示范区经营模式的制约因素:一是农村人力资源薄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具有高中文化水平以上的青年农民大多外出打工,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越来越少,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农村人力资源薄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迫切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村人才队伍。二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人员少,基层组织机构不健全,目前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都落后于农业科学研究。

三、徐州市农村土地经营模式对比分析

(一)徐州市农村土地经营模式共同点

通过对徐州市四种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比较,虽然家庭农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公司+农户”和市县示范区在组织架构、经营模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从本质上看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特征:具有适度的经营规模;遵循市场运行规律;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经营规模较大,具有辐射带动效应

农村土地流转的加快,改变了农业经营者的土地经营规模结构。家庭农场模式中的种植大户通过转包或租赁土地等土地流转方式获得大量土地的经营权,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效益。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组织模式与利益机制的创新,实现了社员小规模生产基础上的合作社经营规模化,这也是中国小农基础上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方向。对于农业企业而言,通过调查发现,90%以上的被调查农业企业拥有生产基地,且基地规模大。农业企业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不仅稳定了生产资料,而且带动了周边农户,创造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县示范区以政府为主导,依托土地集中连片的自然优势,围绕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内在要求,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大力推广和应用农业新技术,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目前,全国各地农村都致力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首要问题是解决经营规模小的问题。当前,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的唯一出路就是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2.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一是土地规模经营是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农户依法、自愿和有偿的原则下进行的。土地规模经营的参与主体利益是靠市场来调节的,不违背各方主体的意愿,不损害各方主体的利益。二是土地流转依靠法律保障。不管以何种形式进行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当事各方都签有“协议”或者“合同”,一次保障各方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三是这种生产组织方式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客观要求。

3.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是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农村土地产出率增大,农民的收入高于自行耕种。而农民流转出土地后,又可以根据自身素质和技能,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农民收入。二是降低市场风险,保证农民利益。流转出土地后,农民通过租金或者分红等方式收益,摆脱了自耕时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而土地流转签订的“合同”或“协议”,也在法律上保证了农民的利益。三是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收到了良好成效: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富裕人员外出务工经商、规避市场风险等,农村的整体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最后,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符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保产量,促增收”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规模经营通过土地流转进行的大面积耕种,采用机械化作业、推广优良品种和新技术,使得生产成本降低,粮食产量较散户种植模式有了大幅增高,这对确保粮食供给甚至国家?Z食安全有着重要战略意义。

(二)徐州市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不同点

家庭农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公司+农户”和市县示范区等四种农村土地经营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产生了较高的效益,但四种模式各自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具有各自的局限性。从形成原因、经营特点和制约因素等方面来看,四种模式的关系可以通过表1做以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徐州市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形成与实现,既有政府的积极推动,如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等;也有市场选择的结果,如种植大户和农业企业模式等。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引导和市场导向是其实现的主要途径,就政府与市场两个因素将徐州市目前的四种主要农地经营模式作以分析(见表2):

四、徐州市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徐州市目前四种土地规模化经营模式中可以看出,尽管各有弊端,但总体符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农业机械化、品种优化等农业生产发展方向的要求,除了要根据徐州市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之外,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以此保证土地使用效率和农民经营效益。

(一)尊重农民意愿,规范土地流转管理

土地规模经营是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上进行的,而“农民自愿”是土地流转的最基本要求。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违背其意愿强制农民流转土地,更不能运用行政权力粗暴地进行土地流转。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让农民受益,是土地流转的核心问题,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目的。

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也要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管理。一是要规范土地流转手续。土地流转双方应在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统一文本格式的书面流转合同,并将流转合同报村委会备案和乡镇农经管理部门登记。二是要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土地流转合同应明确流转土地的形式、面积、坐落、用途、起止日期及期限、流转双方的个人信息及权利义务、流转价格及支付方式、流转合同到期后地面附着物及相关设施处理和违约行为处置办法等。三是要加强对流转土地的监管。

随着农民对土地规模经营意识的提高,坚持农民自下而上与政府自上而下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好土地流转,让土地规模经营受益更多的农民。

(二)发展农村教育,培育现代农民

发展农村教育不仅仅要重视农村群众基本素质、学历的提高,更要注重农村职业教育,开展以科学种田为主的综合性技能培训,培养具备现代化种植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农民能手,既是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的必然需求,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需求。一是加强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长班与短训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现场指导相结合、印发资料与设点咨询相结合、外出参观学习与聘请农业专家现场讲解相结合等多种培训方式,组织农民参加符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情况的技术培训,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培训体系。二是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络,构建农民远程教育的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农村职业教育水平。利用远程教育网络,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农村致富信息和市场产品供求信息,避免盲目跟从。三是鼓励种田能手和返乡创业人员进行土地规模经营,为他们提供政策保证和技术资金支持,培育新型农民,带动周边农民学习发展。

(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依附土地而生存,即便是在当前社会发展程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土地仍然是农民的重要的生存保障。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承担着心理寄托、社会保障、就业和福利等多项功能。基于这种农民长久形成的传统保守的心理,如果将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行流转,会对农民的心理、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等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土地流转又作为事关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具体措施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政府要做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时,应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投放力度,多方位的筹措保障基金,建立基本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加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制定力度,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各项社会保障工作,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范围,使失去土地的农民能够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失业保险、工商保险、生活救济等各项权利。

(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在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与之配套。一是加快农业基础生产设施建设,加强水利、电力和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保证旱天可以灌溉、涝渍可以排降,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可以及时进出市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积极改造中低等产田,加大标准农田和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为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二是针对目前已有的农业基础设施进行相应的改进、保养,使其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避免大范围的重复建设,降低土地规模经营的成本。三是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将农业生产与市场信息密切联系,为农民做好农业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等工作打下硬件基础。通过密切联系各级农业市场,力求快速、准确的农业市场信息,使得广大农户能够根据市场动向及时调整生产方向,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篇8

关键词:甘肃;农民组织化;农民合作意愿;组织模式

发展高效益的现代商品农业,不仅需要农业技术的变革创新,而且也需要农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创新。鉴于20世纪以来,中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制度环境已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因此,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的组织形式就应该是面向市场配置资源,进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户广泛参与社会分工与生产协作,有利于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整体效能提高的组织形式。但目前甘肃农村占主流的农业微观经营组织却依旧是规模不经济、缺乏社会分工和竞争力孱弱的个体农户,不仅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组织形式严重缺失,而且现行的制度框架(包括农业产权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和农业管理制度等)也存在许多与市场经济体制相悖的地方,致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源要素的投入和个体农户的重视程度,缺乏在更大范围、更高层级上配置资源,组建产业集群的现代组织体系,因此,要推动甘肃农业上规模、上水平,就必须把技术的创新与组织的变革结合起来,依靠农业和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来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一、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性

第一,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现阶段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主要表现在生产和流通两个领域。从生产领域来看,一方面,农户生产经营分散,土地规模较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另一方面,个体农户无力也不愿化气力去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致使农业的持续发展缺乏后劲。此外,农业组织形态的缺失使农业基础不稳,农业对自然资源条件的依赖性大,比较效益低,农民增收困难。从市场流通领域来看,农户经营行为分散,面对复杂多变的农产品销售市场,营销乏力。因此,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把无序的分散经营转变为有序的统一经营,使农业资金、土地、人才、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形成团队作战能力,就能极大地提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第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应对入世挑战的迫切需要。分散的经营格局,致使农民不愿意进行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效益低下,即使有科技含量高的农业新品种,也因配套技术跟不上而被迫放弃,导致农产品品质低劣,标准化水平低。面对入世后日趋激烈的市场化、国际化的挑战,甘肃农业明显缺乏强有力的参与市场竞争的经营主体,农产品无产地标识、绿色标识和无公害标志,精深加工程度低,知名品牌少,包装粗糙不上档次等原因,致使农产品缺乏竞争优势。此外,在农产品生产信息获取方面,也存在着手段落后、渠道不畅、虚假信息泛滥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些都说明,目前分散经营的个体农户根本无法规避小生产与大市场脱节带来的市场风险。因此,只有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以组织或法人的身份进入市场,进行交易谈判,就能克服农户家庭经营信誉度低、谈判能力弱、信息不对称、市场风险大的弊端,进而以规模化优势提高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第三,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农民组织化水平,与农业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程度一样,是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状况的重要标志。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史表明,农业生产和市场的变化大都经历了以农民家庭私人农场为基础的横向与纵向联合的阶段,即随着生产和市场的发展,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在组织化方面存在规模细小、封闭生产、土地平均分配等缺陷。当今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民组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美国、欧洲的农业合作社,日本的农协等都是农民自己的组织,他们以这些组织为载体,把农民组织起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从而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为此,要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就必须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

第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提升农民素质的重要举措。在甘肃农村特别是在边远山区,农业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农民的市场意识、科技意识和现代经营意识淡薄,农业生产还停留在人畜并作、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生产阶段,农业科技推广和新的种植模式、养殖方式的普及应用因种种原因严重受挫,农民沿袭传统生产方式,固守旧的生产生活习俗,对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认知水平低,主动接受的积极性不高。如果有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牵头,将个体农民组织起来,使他们在现代企业的组织模式和制度框架下接受改造和洗礼,通过农村能人、骨干分子和技术人员的培训指导,引导农民转变观念、规范行为,提升综合素质,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应用新技术,就能培养出建设现代农业所需要的“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

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模式选择

甘肃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带性差异较大,不同区域农业的布局结构与农民的认识水平也不尽相同,要变革创新农业的组织形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必须根据各地实际,选择农民易于接受且有利于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组织模式。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以下四种农业组织模式比较符合甘肃实际,应重点扶持并大力推广。

第一,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模式,它既与国外的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有相似之处,也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关键是农民要参与龙头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利益分配。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甘肃河西灌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迅速,目前已围绕商品粮基地建设、粮油加工、玉米制种、酿造原料、酒类生产、蔬菜加工,形成了有一定规模实力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构建起了政府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广泛参与、中介组织服务的农业发展机制。为适应农业社会化生产和市场化程度提高的要求,龙头企业必须在产业链上,按照分工协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把个体农户组织起来,携手发展具有明显地域优势的特色产业,以共同应对市场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这已成为目前甘肃省河西农业灌溉区发展最快、最普遍的农业组织模式。这一模式依靠“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公司+专业市场+农户”的运行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动了现代商品农业的发展。

第二,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模式。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在不改变农业产权关系,不削弱农民独立自主经营地位,不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前提下,通过农户的劳动联合、资本联合、生产联合来组建使用者拥有控制,按照成员出资额和交易量(额)进行盈余分配的特殊农业企业。依靠合作社这一特殊的农业企业形式把分散经营的个体农户组织起来,统一农业投入品的采购供应;统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技术规程和培训服务;统一农产品品牌、包装、价格与销售;统一产品和基地的认证认定。从根本上解决了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诸多政府想管管不了、集体经济想统统不了、个体农户想办办不了的事情。合作社利用自己特殊企业的身份和国家政策保护的优势,在发展现代商品农业的同时,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现已成为甘肃省中部干旱农业区、陇东黄土高原区最具代表性的现代农业的组织模式与制度安排。

第三,现代公司制农业企业联营模式。公司制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主体,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人为核心的组织形式不同,公司制企业以资本作为运营与利润分配的核心,通过自愿入股的形式,把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公司制的农业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通过农户联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户联营的农业企业化经营模式也是当今发达国家农民组织形式发展的一种趋势。目前,甘肃省的一些城郊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产业聚集以及产业转移形成了诸多适合农户以资本入股联营为特征的企业组织。于是,公司制企业便成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尤其是乡镇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造之中,是农村建立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主导力量。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公司制企业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将日益凸显,对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四,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聚集模式。建设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解决影响园区周边地区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在转化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同时,引导当地农业发展的目标方向,使其成为具有区域代表性、示范带动性与辐射引领性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近年来,甘肃许多地方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民参与、群众受益”的运行机制,以项目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积极推进科技产业化,培育发展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引导周边农户通过土地转让、资金入股、劳务服务、合作开发等方式,参与以地方支柱优势产业为支撑的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不仅转变了农业的发展方式,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三、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对策建议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质上就是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农业组织形式把农民引入到农业产业分工、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轨道上来,目的是以工业化的经营理念谋划农业,工业化的生产流程改造农业,工业化的管理模式管理农业,以期整体提升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的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运行。为此,结合目前甘肃省农业微观经营组织“散、弱、小”,农民各自为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覆盖范围小,运行效率低的实际,应重点采取以下对策措施来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第一,重视农民的教育培训和示范引导,着力提升农民的合作意识。长期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后遗症,使许多农民产生恐合症,谈合色变,他们宁愿单打独斗,也不愿合作发展,致使农民长期处于一种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状况。为此,要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必须首先培育农民的合作意识,通过教育培训,使农民深刻认识:一个人有不是真正地有,一家富不是真正的富,大家有才是真的有,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城乡共同繁荣、社会全面进步、全民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现实的大量实证说明,农民只有走向合作,抱团打天下,才能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才能通过分工协作打造出具有强势竞争力的农业特色产业,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第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依靠农业合作组织的引领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既是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提升农民组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和地方主导产品的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在农业产业链上将个体农户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组织起来,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义务又有权利,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利益共同体,从而在农民共同利益的驱动下,依靠农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和经营模式的创新,带动个体农户加入合作社,以合作社为基本经营单位进行农产品的统一生产、加工与销售,以此改变分散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使个体农户在合作社的制度框架内走向联合,形成具有较高效率的农业微观经营组织。

第三,培育农村整合资源的载体,搭建驱使农民自觉联合的组织平台。一是办好各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通过农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这一交易平台,把千家万户的产品吸收进入市场,驱使农民为防范市场交易风险,成立维护自身利益的组织机构。二是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驱使农民转变观念,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在农业产业链上进行分工合作,进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建立健全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依靠农资供应、农机服务、科技推广、项目资金扶持、作物病虫害防治、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规模化养殖技术指导与疫病防治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驱使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四是发展“订单农业”,建设商品农产品生产基地。“订单农业”的发展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的经营风险,而“订单农业”的实施必须以商品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前提,因此,农民只有走向联合才能通过土地的合理流转建设规模化的商品农产品生产基地。基层政府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通过建设商品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驱使农民提高组织化水平。

第四,利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扶持倾斜,促使农民自觉提高组织化程度。农民组织既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团体又不同于工商企业,承担着一定的公共服务职能,而且农民组织尚处于孕育起步阶段,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脆弱,亟需出台落实支农惠农的扶持保护政策。因此,国家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包括资金扶持、项目扶持、科技扶持、培训扶持、信息扶持等要有意识地向规范的农民组织或农业组织倾斜,使个体农民认识到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首先考虑的是与多数农民利益有关的农业组织的整体提升发展,而非一家一户的发展,这样,就能引导和促使个体农户牵手合作,创办企业,建立组织,或者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从而自觉提升自身的组织化程度。

参考文献:

1、张学鹏.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功能地位及模式选择[J].开发研究,2006(10).

2、王士海.中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滞后的经济解释[J].重庆社会科学,2007(10).

3、冯开文.合作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廉高波.中国农村经济组织:模式、变迁与创新[D].西北大学,2005.

5、甘肃省农牧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其发展[m].甘肃省农牧厅,2007.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篇9

论文关键词:“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政策建议

1、“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产生的原因

1.1、“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产生的背景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的比重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68%,但是农业的产值仅仅只有全国GDp的13%(2006年数据),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农业生产力的低下,农业作为一个弱势产业、农民作为一个弱势群体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农业作为一种产业有着不同于其它产业的特点,首先,体现在产品上,农业生产受到天气、气候、季节、土壤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农业产品的生产,而控制这些影响农业生产的外生因素又是极其困难的,农业的先天敏感性注定了农业产品很难做到规模生产;其次,农业生产面临着很大的市场风险,农民的生产活动往往远离市场,而且农业的生产周期又比较长,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很难接受到市场信号的指导,因此常常会发生收成好了,却卖不了一个好价钱,这就造成了“谷贱伤农”的现象时有发生;再者,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虽然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生产,但是这又引发了一个问题,就是农户过于分散,无法产生规模效应,形成产业集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扩大了农业生产的风险,使农民无法得到产业化生产所带来的好处。

1.2、“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存在的理论基础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社会的分工需要各种合约来进行安排,有效的合约安排造就有效的社会分工,有效地社会分工会产生有效率的生产方式,而一种产业组织形式,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合约安排。根据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奠基人贝恩的理解,产业组织是指生产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构,它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怎么样创造一种既能避免垄断的弊病,又能使生产者获得规模经营的有效条件。而将这一理论应用到农业产业的研究中,重点就是探讨农业产业部门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经济成果之间的关系(SCp分析框架)【2】,即在特定市场条件下,使农业的生产不仅能够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而且能够给农户带来稳定可靠的经济效益,同时有较强的能力抵御市场外部条件的变化给农户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美国、日本的农业产业之所以能取得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它们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国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也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这种农业产业组织模式,既要体现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能够给农户带来切实可靠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符合中国的地少人多的国情,以及农村试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客观实际【1】。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这就决定了中国不可能照搬国外成功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实施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众多实践证明,“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能够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我国农业实现产业化经营的有效组织形式。

1.3、“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产生

正是由于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决定了农业生产必须寻求一个更稳定和低风险的农业产业模式,“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因此孕育而生。“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采用“订单农业”的方式来指导农业生产,即龙头企业在农户进行农业生产之前就与农户签订产品购销合同,这就保证了农户产品的销路,无疑是给农户吃了一颗定心丸,大大的降低了农户的风险。其次,该模式中的公司往往对农业产品的需求量很大,需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多家农户进行联合生产,扩大产品生产规模,这样就有利于形成产业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再者,在该模式中,基地作为公司与农户的“中介”,在其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代替公司负责组织农户的生产活动,并对农户的生产活动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另一方面,它也充当农户的“代言人”,一旦发现公司有损害农户的行为发生时,它会作为农户的代表与公司进行谈判,这有利于农户提高自己的谈判资本,降低自己的谈判成本,从而使公司的违约成本提高政策建议,降低了公司的违约可能。总而言之,“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是对传统农业生产的一种组织创新,使农户原本处于农业产业组织之中的弱势地位提到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生产。

2、“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运行方式

2.1、“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在我国的发展

“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在国内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泰国正大集团在深圳建立了第一家合资饲料厂,至今在国内有100多家企业和合资分公司,它们围绕蓄、禽、水产饲料的生产和销售,建立了配套的种鸡场、养猪场以及多级技术服务体系,采取有中方联营公司和农户签约,向农户提供鸡苗、饲料、防疫药品和饲养技术,按预定的价格回收成鸡等方式,推动养鸡业的发展,带动饲料销售。20世纪80年代末,瑞士的雀巢公司与黑龙江省政府达成生产奶制品协议,建立了双城雀巢有限公司。此后国内一些加工企业争相模仿,出现了像四川希望集团、广东温氏集团等一大批大型饲料企业【1】。

2.2、“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运行方式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作为一种合约的成功必然有着它独到的优越性。农户作为农业产品最基本的生产单位自然希望能够进行持续稳定的生产,公司作为工业产品的加工生产单位自然希望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原材料供应,而“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作为一种组织创新使农户的持续稳定生产、公司持续稳定的原材料供应都成为现实。农户在这个合约中得到了更有利的交易条件,如技术服务,公司在这个合约中不仅使处于自己产业链上游的产品供应得到了保证,并且降低了这个环节中的交易费用,使公司能够专心应对下游市场,扩大生产以提高市场占有率。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是以一个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农业公司为龙头,利用基地的作用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最终以合约的形式把农户和公司连接起来。农民负责生产,公司负责加工和销售,而基地充当二者的“中介”作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公司利用自身靠近市场信息的优势提前对农产品价格进行预测,通过与基地签订合约的形式确定本年度生产数量、品种及主要品质和技术指标。公司不仅与基地签订合约,也与农户签订合约。公司与基地以经济合同的形式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为了保护农户的利益,公司在合约中会指明一个最低收购价,这个最低收购价有可能低于当年农产品实际价格,也可能高于当年农产品实际价格,目的是当市场价格突然下降很大时,农户那不至于受到很大的损失,这对农户的利益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因此也被成为最低保护价。在生产过程中,基地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户实行技术培训、物资采购、生产期间的日产管理或标准化的生产规程。待农产品收获之后,由基地根据公司与农户签订的合约,进行检验、收购,最后由公司进行最终加工和销售。

2.2.1、公司起主导作用

公司在整个生产经营模式中起着主导作用,正是公司对农产品的需求,才使得公司、基地与农户连为一体。公司作为一个对市场信息时刻保持高度灵敏度的生产单位能够把生产的各个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并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来调整产品的生产,并且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具体来讲,公司通过自己的信息网络了解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品种、品质、规格等的需求,然后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将这些信息传达到农户和基地手中,引导农户合理确定产品结构和生产规模。公司作为一个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能够带领农户与市场接轨,实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公司通过农户集中生产的方式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从而使自己的生产成本下降,有利于扩大产品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形成当地的主导产品,并最终创造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2.2.2、基地起关键作用

基地在这个生产经营模式中充当公司与农户的“中介”,对于“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这个合约安排的实施,基地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基地一方面与公司签订合同确定本年度农产品收购的数量和价格,一方面负责组织农户的生产,确保产量。基地的表现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又可以分为农民专业协会、村级经济合作社和贸工农一体化企业,其中农民专业协会表现形式为农户一起共同开发、生产、经营,或就某一产品的生产技术进行交流、推广和学习,属于多功能的农民合作组织;村级经济合作社表现形式为农户共同生产和经营,实行民主决策制度、农户进退自由的原则,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的互助性经济合作组织;贸农工一体化企业是为了拉长产业链,扩展生产经营范围而介入了农业生产的贸工农一体化联合经营企业,为实现了纵向一体化的进行农业生产的企业,一般属于法人机构【3】。本文研究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第二种,这也是现实中存在最多的一种形式。基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基地是公司与农户之间的桥梁,充当了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断层,将农户与公司结合在一起,使产、销连成一线,降低了公司与农户之间的交易费用,减少了市场风险。其次,基地有助于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多家农户集中进行生产,有利于规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再者,基地的存在有利于农户提高自己的谈判资本,降低自己的谈判成本,从而使公司的违约成本提高,降低了公司的违约可能,是该合约安排能够长久的持续下去的有力保证,从长远来看,这对双方都有利。

2.2.3、农户起基础作用

农户是现代化农业最基层、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农户的职责是按照公司对农产品产量、质量、规格的要求进行生产,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免费论文。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很难实现规模生产,一方面,虽然可以通过机械来部分代替农户进行农业生产,但是在一些农业生产环节中,至少在目前农户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决策主体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农户在农业生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作为一种组织创新有着很多内在优越性,给农业产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好处,被认为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形式,但是作为一种合约安排,它仍然存在它的局限性。部分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地区的农业产业的发展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它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

3.1、信息不对称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存在着信息和履约方面的缺陷。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合约理论认为,由于信息费用的存在且不可能降为零,这就导致了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所以合约是不完全的,也就是说合约存在着违约的风险。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由于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中,公司直接面对市场,可以时刻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因此公司在与基地的合约中处于信息优势,而且每年农产品的交易价格一般都是公司确定。具体表现为,在市场价格低于合约价格时,公司存在强烈的压低交易价格的动机,另外,他也可以利用合约的不完全性,在合约制定时就向自己的利益偏移而去损害农户的利益,而处于信息劣势的基地和农户无法阻止这种行为发生。按照博弈论,当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能够遇见未来行为的结果时,如果预期的结果对己方不利,它就不会选择合作,或者利用自己信息优势地位去改变合约的某些条件,以使预期的结果对自己有利【4】。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只有在预期的结果对自己有利时,公司才会选择合作,这就加大了合约的不确定性。

从农户的角度来说,由于大多数农户的法律意识淡薄,普遍缺乏长远意识,可能为了短期的利益而不惜放弃长期的利益。具体表现为:当合约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时,农户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可能虚报产量,以增加履约的数量,而增加的部分可以从市场中购买,以赚取合约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反之,当市场价格高于合约价格时,农户可能隐藏产量,以减少履约的数量,而将隐藏的产量按照市场价格卖出。这也加大了合约的不确定性【4】。

3.2、基地中介组织的不完善

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中,基地的组织法律地位不明确。在市场化不断深入的今天,许多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仍然是以民间组织的形式存在,无法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

在基地的内部构架方面,由于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实行农户进退自由的制度,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合约价格大于市场价格时,农户觉得有利可图,便加入农村合作组织,一旦发现合约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时,便觉得自己的利益受损,马上就宣布退出农村合作组织,这就导致了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资产和成员的不稳定。这使得基地无法履行合同中规定的对农户的权力和义务,因此有些地方即使有基地的存在,但是当地农户还是“单打独斗”,基地的作用没有凸显出来。而且当基地一方违约时,公司即使向法院起诉政策建议,基地也可以以法律地位不明确为由不承担法律责任,这导致了基地的违约成本很低,加大了其违约的可能性【4】。

在基地的人员管理方面,由于基地成员的流动性和资产的不稳定性,导致基地很难在组织内部实行标准化管理、制度化运行政策,从而使基地服务农户的职能难以得到实现。由于基地几乎对农户没有实行任何约束性的制度,处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农户往往都表现得很松散,农户之间的凝聚力很低,缺乏集体行动的意识,农户背离基地分配给自己的生产任务而自行决定生产的事情时有发生,这违背了基地最初组织农户统一进行生产的意愿。

因此,基地中介组织无论是在内部构架方面,还是在人员管理方面,都亟待进一步加强。

4、政策建议

为了在弥补“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制度缺陷,需要一定的制度优化安排,即在不改变该模式的优势的同时,对该模式存在的缺陷进行修正以避免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4.1、制度优化安排存在的理论基础

杨小凯—博兰德的专业化分工演进模型认为,人们对专业化水平有一个最优决策,所有人的专业化决策一起决定了当时经济的劳动分工水平,分工的水平决定了当时的经济增长率。分工的演进扩大了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的扩大又反过来促进了分工的潜力,同时提高了交易成本。只有分工演进到一定水平并保持进一步分工的潜力,人均收入的在增长率就会随着时间而不断提高,从而经济增长率的持续提高是有可能的【5】。

该理论认为,专业化分工在产业生产过程中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同时专业化分工存在着进一步分工的潜力,当专业化分工进一步细化时,就可以使原有的合约安排更有利于产业的生产,在理论上,农业产业组织模式分工可以进一步进行细化和优化,使之达到一个最优状态,这是“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制度优化安排存在的理论基础。

4.2、制度优化安排的具体体现方式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合约安排的完善。当合作将无限期地合作下去时,或者说任何一方的违约成本都高于其的违约收益时,任何一方追逐短期利益、背离合作的动机和行为都是不理智的,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会根据遵循经济人的假设,实施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于是就会选择履约,此时,合约能够长期稳定的持续下去。因此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合约中,应加强任何一方的违约成本,具体来讲,可以引入信誉度指标,公司可以给每家参与生产的农户的信誉度评级,一旦发现某农户出现违约的现象时,立即降低该农户的信誉度级别,采取不予再次合作或与之类似的措施,使农户的违约成本提高;同时基地也可以代表农户给公司的行为进行信誉度评级,一旦发现公司有损害农户的行为发生时,也可以采取不予再次合作的措施,使公司的违约成本增加。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当某个行业所面临的竞争变得激烈时,处于合约双方的违约成本就会提高,因此增强公司和农户的竞争意识也很重要。

完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内部构架。基地作为“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中的公司与农户的桥梁,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针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内部构架和人员管理上的缺陷,需要政府、基地和农户的共同参与。首先政府作为一个公共机构应当支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要在关于建立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舆论宣传、政策引导和提供市场信息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广大农户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中必要性的意识,同时对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信贷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措施。其次,作为农户来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摒弃追逐短期利益的狭隘思想,科学合理的参与基地的相关工作。最后,对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本身,一定要加强修炼自身的“内功”,在花大力气在完善组织的内部构架上,加强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人员管理,成立相关职能部门,在市场信息的收集、技术方面的培训、生产计划的制定等诸多方面对广大农户服务,尽最大可能维护广大农户的利益,在广大农户中凸显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

增强政府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作用。政府作为一种重要的外生力量对于农业生产模式的运行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农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具体来讲,政府要健全和完善农产品市场的市场竞争法规,进一步规范农产品市场,杜绝农产品交易过程中强势一方利用自身的优势压榨弱势一方的行为发生。同时,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鼓励农业企业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进行一体化经营,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使农户的收入得以增加。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篇10

一、新型农民培育的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因素

1.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地转变,市场化与城镇化带来新的经营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形式与市场化建设地不断深入,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也得到了深刻的转变,一方面大型农业合作社与农业公司为市场提供了基本农产品地制造与输出,另一方面家庭式农业生产方式趋于自给自足,农村耕种能力与劳动力人口下降,市场化与城镇化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广泛形成一线农民急需要现代机械技术以及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农村教育培训需求强烈。

2.现代农业政策与农业发展方向的变化,促使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国家应该针对农村发展以及农业扶贫工作做了专项的制度调整,对农村定点扶贫工作重视程度高,并将其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在进行,相关农村优惠政策正在更加广泛与深入的制定与完善,加之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定制农业与绿色农业深受广大消费者的追捧与重视,这也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农村急需对传统生产经营模式进行改革,这就需要新型农民人才。

3.农村人口与人口素质两极化差异明显,老龄化与年轻化相结合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处于落后地位,使得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几乎都涌进周边城市与城镇,导致农村劳动力难以满足更加多样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同时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许多大学生等新一代农民也进行农村生产经营第一线,使得农村人口与人口素质两极分化严重,新型农民培育需要制定两套差异化的教育培训计划,才能真正满足农村成人教育需求,适应农村培育新环境。

二、从农村成人教育视角做好新型农民培育的策略

1.关注农村基本教育生态环境,实现对农村地区基本情况的掌握

为了做好农村新型农民的培育工作,首先需要加强对农村基本教育生态环境的调查,一方面加强对农村人口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的调查与了解,另一方面还应该对本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发展现状、民俗文化特点、周边城镇农业需要等方面进行了解与掌握,实现对农村地区基本情况的全面掌握,进而为新型农民培育策略的制定与优化提供教学支撑,实现农村教育培育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2.坚持农业生产技能培训,重点对现代农业模式与农业机械的培训

同时还应坚持新型农民培育过程中加强对农业生产技能的培训,重点放在对现代农业模式以及农村机械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应该将农业机械化操作以及机械化操作背景下的大面积农业生产形式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分析与讲解,让新型农民养成农业集体化、公司化、市场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理念。

3.转变农村生活经验理念,引入互联网思维与定制化农业

此外还应该转变农村传统的生产经营理念,尤其是应该转变农村自由、自主、随意的农业生产模式,应该将互联网思维(电商思维)与定制农业思维融入到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来,实现农业生产的定向化、定量化、定价化,促使农业生产面向市场、面向需求。比如农村可以将绿色无公害农业与城镇居民的需求对应起来,实现从生产到消费之间的无缝对接,让农业生产与农业消费融为一体,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理念的转变。

4.关注文化教育,积极适应新农业环境与新政策环境

同时新型农民培育还应关注农业人口的文化教育工作,尤其是应该集中、细化、多层次地进行对新农业环境与新政策环境的讲解与分析,帮助农民对国家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具体地区的农产品市场环境有一个准确有效地认知与理解,进而提高农民对新农业生产与新农业创新的适应能力,让农业生产与农民综合技能发展、个人文化素质发展结合起来,促进科学农业、有效农业、经济农业的农业生产理念地形成。

5.做好农业生产转型,实现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劳动力输出三管齐下的培训

最后还应该做好农业生产转型,需要将农业人口进行三种形式下的培训,一是一线的农业生产操作,主要培训方向就是基本的农业操作技能,包括农业日常管理与机械操作;二是农业活动管理人员培训,主要培训对农业活动的现场管理能力以及农业市场的开拓与管理能力;三是针对进城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根据劳动力的工作方向进行提前集中化的培训,实现新型农民培育的多样化与实战化,优化成人教育效率。

三、新型农民培养过程中应该注意问题

1.关注农民的个体差异化,制定简单清晰的培训计划与培训方式

在进行新型农民培育的过程中,尤其应该关注到每一个农民朋友的具体情况,将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向尽量简化、细化、操作化,让农民能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好,实现新型农民培育的简单化、实战化、有效化。同时还应该根据农民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合理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以及培训方式,落实为农民服务的培训理念,进而提高农村培育的培训效果与培训作用。

2.关注农民的技能需要,实现农业普遍培训向需求培训转变

在进行新型农民培育之前,首先应该充分了解农民群众对技能方面的基本需求情况,让农业教育培训建立在个性化的教学需求之上,实现农业普遍培训相需求培训转变。比如向水产养殖户讲解水产养殖技术以及水产市场经营方式,向农业种植户讲解农业生产的新模式与新方法、新需求。保障农民可以接触到自己想要了解与掌握的培训技能与知识,结合农民的认知能力与性格特点,才能真正做好新型农民培育工作。

3.关注农业方式转变,完善农民自我素质的提升与拓展

帮助农民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以及学习能力,重点帮助农村完成对现代农业方式如电商模式、定制农业模式、农业旅游模式等生产经营模式的理解与运用,同时完善农民对相关模式的基本知识理论与理论操作技能,实现农民对新农业、新生活、新形式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深度理解与实践运用,让新型农民培育不再是停留在技能培训,而是一种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的再改造。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