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法治制度建设十篇法治制度建设十篇

法治制度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2:09

法治制度建设篇1

毫无疑问,我们要建设的廉洁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廉洁政治。其主要特征:一是坚持人民民主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真正体现人民当家做主。二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三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四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五是坚持全面推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系统性、协调性、实效性,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检验廉洁政治的最高标准,这样的廉洁政治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反映人民的意愿。

建设廉洁政治,是一项涉及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方方面面的复杂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其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任务,就是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政治不廉洁,从根源上说是权力滥用、所导致的。规范权力行使,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构建关住权力的制度笼子,一方面要加强以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国家廉政立法,建立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二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绍华同志的这部著作,正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和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廉洁政治目标,着力构建关住权力的“制度铁笼”,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和创新研究所取得的积极成果。这部著作以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深入研究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和创新,具有重要政治意义和现实价值。

这部著作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坚持全面规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快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的实践过程。论述了如何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以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为重点深化重要领域改革。论述了领导干部必须算好“七笔账”,筑牢不愿腐败的“思想防线”、不能腐败的“监督防线”、不需腐败的“保障防线”、不敢腐败的“惩治防线”。

法治制度建设篇2

 

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条件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条件的变化,迫切要求我们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其中,包括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能力。在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下,依法治党不仅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和根本要求,而且对依法治国“起示范和带动作用。”依法治党关键是党内民主的制度建设。

 

一、实现党内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需要。”在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法定的执政党,它对国家和社会实行政治领导,党在国家和社会中的这种重要角色和地位,决定了党对中国的政治社会生活具有强大的驱动力和巨大的影响力。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起示范和带动作用”,依法治党状况对依法治国同样“起示范和带动作用”。党不仅要成为依法治国的倡导者、推动者和执行者,而且要通过自身制度化和法律化建设成为依法治国的榜样、模范和先导。然而,受中国传统专制文化、中国共产党产生的特殊背景和特殊历史任务、建国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党内“左”的思想等共同作用和影响,我们党在民主制度化建设方面存在着明显缺失和缺陷,乃至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正如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总结的,是由于“我们没有能把党内民主和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民主加以制度化、法律化,或者虽然制定了法律,但却没有应有的权威。这就提供了一种条件,使党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现象滋长起来,也就使党和国家难于防止和制止‘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发展。”古人云:“以古为鉴,可明得失”。恩格斯指出:“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学习来得快。”“文化大革命”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在党内生活中必须摒弃“大民主”、“人治”式民主,实行法治式的民主,必须以法治党,实现党内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二、构建党内民主制度的完整性、健全性

 

民主的本意既然为“众人之治”,就必须制定大家都遵守的规则,即法律和制度。如果没有健全的制度和法制,也就不可能以法治党,这就是所谓“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因此,法治的最重要特征是法律和各项制度的健全,使之有效地通行于整个社会生活诸领域判断一个政党法治化程度首先看这个政党制度的是否健全。制度是把人们在某一领域中长期实践获得的经验加以总结归纳概括和定型,以条例、规则的形式体现出来,用以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行为规范。党内民主制度就是把长期以来党的领导工作和党内生活中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和概括,以党内法规、条例、规则的形式体现出来,用以规范党员和党组织行为的一种行为规范。因此,党内民主一开始就不仅仅是思想意识和工作作风问题,更重要的是党内民主制度的建设问题。中国是一个只有专制传统而缺乏民主精神的国家。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缺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断冲击和破坏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并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但是,即使是这样一场彻底的民主革命,也不可能对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旧传统彻底上扫除干净。“旧社会灭亡的时候,它的死尸是不能装进棺材、埋入坟墓的。它在我们中间腐烂发臭并且毒害我们。”也“毒害”我们的党内生活。从建国前一直延续到建国后,从战争时期一直延续到和平时期,并且至今还在发挥“惯性”作用。虽然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党的自身建设,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时期由于受党的地位和革命斗争形势的制约,很难创建一套比较健全的党内民主制度。即使有相关的制度,在当时特殊条件下也很难落实。如在战争时期,形势瞬息万变,如果事事都按规定的民主程序来决定,肯定要贻误战机。因此,在长期的革命斗争时期,我们只能把党的建设的重点放在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上,至于党的制度建设,只能等到革命斗争胜利后。新中国成立后,受“左”的思想的干扰,我们一度把共产党组织形态的先进性同民主制度的建立划等号,误以为共产党的先进属性会使党内民主自然生成,忽略了对党内民主制度及实现形式的探索,实践中仍然偏重于党内民主的思想意识教育和作风建设,导致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成为党的自身建设的薄弱环节。在这种情况下,对我党来说,建立和健全党内民主各项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党内民主制度,既是无产阶级政党据以组织队伍、开展活动所必不可少的要素,也是规定了政党及其成员活动的根本原则和基本规范。只有建立和健全党内民主的各项制度,才能为依法治党提供制度保证,才能实现党内生活的正常化、健康化。

 

三、维护党内民主制度的尊严性、至上性

 

法治取代人治,不仅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中心内容,而且是衡量民主政治成熟与否的标尺。孟德斯鸠说过,“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仅仅是一种权利,即“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自从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就没有出现过脱离法律规范和约束的民主。民主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民主就没有法治。法治是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离开了法治,民主不仅会失去规范和保障,而且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专制。从这种意义上说,只有实行法治,才能实现现代民主政治。法治意味着崇尚法制和秩序,反对无政府状态和冲突,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在法律面前都具有平等的地位。任何政治权力和个人都必须服从法律,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最高的优先性、权威性和至上性。相对于依赖于个人的道德品质,具有强烈的随意性、不确定性和专断等特征的人治来说,法治主要依靠具有客观性、确定性的制度和规范。党内民主是一种以体系化的法律和制度性规范作为支撑的国家制度,虽然它不像国家民主那样以国家强制力作为支撑,但它对党的组织及党员干部行使党的权力和党员群众的行为起明显的规范和制约作用。因此,在党内生活中,“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只有把党内生活纳入法治化轨道,确立党章及党的各项制度在党内生活中的权威性、严肃性、至上性,才能实现党内生活的正常化、健康化,才能从制度上保证党员的各项民主权利,使党“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也才能保持党内生活的正常化,否则亡党在所难免,在劫难逃。邓小平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深刻地指出:“一个国家的命运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面,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险的。不出事没问题,一出事就不可收拾。”同理可推,如果一个政党的命运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面,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险的。不仅不可能不出事,而且一出事就是大事,会危及到党的生命。江泽民在深刻反思前苏联和东欧共产党垮台的惨痛教训的基础上高屋建瓴地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党内民主重要性的论断阐明了,只有在党内生活中维护党内民主制度的尊严性、至上性,才能避免“文化大革命”的历史重演,才能避免“重蹈”前苏联和东欧共产党垮台的“覆辙”。

 

四、追求党内民主制度的体系性、权威性和功效性

 

所谓制度化,就是“组织与程序获得价值和稳定的过程”。作为一个渐进过程,民主制度化一刻也离不开制度建设。在一般意义上,制度建设主要是通过特定的组织行为改进原有规程或建立新规程,以追求一种更高更好的组织效率和社会效益。对党内民主来说,制度化所追求的目标通过制度的体系化、权威化和功效化等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因此,党内民主制度化建设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提高党内民主制度的体系性。党内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根本制度即民主集中制。它是所有制度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也是其它制度赖以创立的原则和基础。因此,党内民主制度化的重点就是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二是基本制度,包括党的代表大会制,党内民主选举制、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制度、民主科学决策制度和党员权利保障制度等。这些制度则是规范党的机构运作和党员行为的法定程序和有效规则。三是具体工作制度,如党委会及其常委会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等。它是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的在党的生活中的具体化,也是维持各级党组织日常工作的保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党内民主制度的建设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先后颁布并实施了旨在保障和促进党内民主发展的一系列党纪、党规等,初步建立了保证依法治党的框架制度体系。成就固然巨大,但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化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如制度过于笼统、原则,制度之间缺乏链接,不配套等。因此,必须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以完备的制度保障党内民主”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化水平。第二,树立党内民主制度的权威性。目前,在党内生活中存在的许多党内民主制度没有能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党章。党章是全党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党组织内部运作的最高准则,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必须在党内具有不可抗拒的权威。任何一级党组织和党员都必须严格依照党章办事,严格遵守党章的规定。如果违反党章规定,都必须严肃查处,追究责任。第三,提高党内民主制度的功效性。机制是一种功能,它具有协调和润滑作用。“党的组织体制和活动机制把党的组织和活动的诸要素,如党员、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干部、各种规定和要求等有机的连接起来,加以组合、协调,使组织能够像活的机体一样运作”。因此,党内民主体制和机制是把根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有机有效地连接起来的传送带。离开了党内民主体制和机制,再好的根本制度也无法得到体现,再切合实际的具体制度也不可能转化为实际。换言之,离开了党内民主体制和机制,党内民主制度就无法实现预期的功能。因此,发展党内民主必须“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高党内民主制度的功能,增强党的活力和动力,使我们党内生活呈现出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法治制度建设篇3

1.一组两会屯级自治制度

一组两会屯级自治制度是以屯为基本单元开展的自治制度。从组织架构上来讲,就是党小组领导下的户主(代)会和理事会自治制度。党小组设组长一名,组员两名,组员由屯内党员协商推选产生,对一组两会起行政领导作用。户主会由屯内所有户主组成,主要是根据党小组的提议,召开户主会议对屯级公共事冬和公益事业进行协商决议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是一组两会中的议事决策机构。理事会是/组两会中的执行实施机构,设会长一名,成员若千名,对户主会负责,向户主会报告工作,负责执行落实理事会的决议,小组和主的。

2.调查情况及调查方法

2.1调研地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以广西贵港市覃塘区龙凤村平田屯、新归屯、陈归屯、内龙屯4个具有代表性的屯为样本。这些样本都采用一组两会自治制度,而且都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着成效,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双增长。

2.2样本选取

在本次走访调查中本组调查人员了解到在覃塘区屯级自治单位常住人口中老年和留守儿童占到了总人数的69.5%。其中屯内青壮年以留守妇女为主,负责农务劳作和照顾老人孩子,其他青壮年长期外出务工,对屯内事物不甚了解。屯内居民文化程度较低,以初、高中文化水平居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不足20%,多为在读学生或已迁出屯外居住。

2.3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个人访谈、问卷发放和文献分析等方法。个人访谈深入当地村民家中,选取了不同性别、年龄层次、职业分别进行采访。问卷发放采取抽样的方法,选取奇数生产队为问卷发放对象。本次调研共发放、回收问卷50份,有效问卷32份。全部调查问卷回收后进行统一进行编码,并利SpSS22.0进行了统计分析。文献分析法主要是阅读和整理屯内历史文献、政务制度资督k经济发展沿革记录和纠纷调解记录等公共事务办理记录。

3.调研结果分析

本次调研围绕“一组两会制度下民主法治建设”将调研内容分为问卷对象基苹信息、基层民主自治参与情况调查、政务公开、监督反馈制度和法治制度五个方面,总计24小题,并从后四个层面剖析调研地民主法治建设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对应策略。

3.1一组两会自治参与情况调查

在此次凋查中我们将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作为了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该层面的调查和访谈中笔者着重了解屯内居民对一组两会制度的认知度、参与度和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该t彳度了解程度普遍较高,但对于一组两会的成员的选举和换届规则,当地居民知之甚少,很少有人能清晰、完整、准确地说出相关规定。此外,当地居民对村内政务并不热心,召开一组两会时仅户主(通常为家中男性长者)参加。其他家庭成员更少参加到协商中去,尤其是当地女性(如图1所示),很少有人参与到户主会的协商过程中去,这从侧面反映了当地女性地位低下,缺乏法律常识,在权利意识方面明显低于男性。

3.2政务公开情况调查

在一定程度上,政务公开的效果取决于政务透明度和公开途径两个维度。调研依据这两个维度对屯内政务公开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的居民认为一组两会政务公开做到了定期公开,而34.4%的居民则认为屯内一组两会没有进行政务公开。31.3%的居民认为屯内公开的信息详实有效,另外21.9%的居民责任为屯内公开信息公开含糊不清,实用性差。针对同一问题的反应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笔者结合统计数据发现公共政务公开途径平均值仅为1.56分(满分为4分),这有可能就是出现如此反差的主要原因。在本小组入户访谈过程中发现在当地活动中心公开栏贴有一组两会成员图、屯内财务使用明细、电费表等信息。此外,从当地居民口中我们了解到屯内财务公开途径极少,在活动中心公开栏张贴大字报是唯~^主动公开途径。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一^组两会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不强,更新频率较低。

3.3监督反馈机制

如果说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一个有机体,那么监督反馈机制就是作用于这个有机体,保证其良好发展的外生性力量。但当地一组两会制度并没有相应的监督反馈机制,促进其民主法治建设健康化。从组织结构上来讲,一组两会就是党小组领导下的户主会协议,理事会执行,显然这一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反馈机制,尤其是财务监督反馈机制不胜人意,这一点也得到了统计数据的证实。本次调研针对选举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两方面的监督与反馈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8%的居民认为当地的公共财务监督效果良好,34.4%的居民认为监督反馈过程困难,65.6%的居民认为反馈效果不理想。由此可见,监督反馈机制的不完善、途径的欠缺和过程的困难,导致问卷监督反不理地不满的现。

3.4法治制度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国民法治水平的重要途径,强化依法治理,加强法治教育责任重大。过去几年里,覃塘区加大普法力度,效果显着。调查表明,过去几年里参加过民主法治教育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1.3%\且经常参力卩过普法宣传活动的人占46.9%(如图2)。可见民主法治宣传在基层自治中越来越被重视,人们参与这些活动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此外,我们了解到村民遇到纠纷,一般会选择找户主会会长解决,或者双方大吵或大打一架,只有极少数的人会选择报警或者提起诉讼。存在这种现象,主要是人们受传统的观念的影p向,认为报警或者向法院起诉不是光彩的事情,而且在他们的普遍认知中,法院起诉费用高昂,难以负荷。过去几年,覃塘区开展的普法活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地居民处理纠纷的方式。调查显示,当遇到法律纠纷时,40.6%的居民愿意诉诸法律,寻求帮助,50%的居民希望能得到当地德高望重的人进行调节,只有9.4%的居民表示会武力解决,以暴制暴。

当地举办的普法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惠及了百姓,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欢迎和支持。统计显示,81.3%的居民认为这些普法活动对自己有帮助,有必要定期举办,剩下的18.7%的群众认为开展的普法活动对自己没有帮助,但大家都表示应该开展更多的普法活动。据了解,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屯内居民遇到的法律问题以债权债务纠纷,宅基地纠纷,土地承包、流转纠纷居多。此外,屯内多数青壮年常年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和儿童增多,儿童教育问题日渐严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也呈现上升趋势,但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4.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4.1公民参与度低

在当地居民中老年人数占大部分比例,且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水平总体不高,所以只有极少数居民了解弁参与到屯内一组两会成员的选举中,有一部分居民从未参与过选举,居民本身法治观念意识并不强,与居民自身不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也有一定的关系,很多人在村委会选举中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对自己享有的基本权利也并不是很清楚。从性别差异上讲,女性民主法治意识更为薄弱,许多女性表示从未参与或关心过组两治的是农村妇女社会地位低的缘故,另一方面是对自身权利不关注的缘故造成的。从文化水平上讲,民主法治意识与文化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文化水平越高,民主法治识强#内政关也高。

4.2政务公开制度不健全

一组两会屯级自治制度在政务公开的内容和途径等方面表现出随意性和滞后性,致使政务公开难以有效推进。从公开内容上讲,当地政务内容呈现出相当大的性。地民内政公开新,政务公开栏中每年除了会公布两会信息外,最常公开的信息就是水电费信息、卫生费信息。一组两会对地公、公、政力的和等众最关心的内容公布较少,公布内容和时间都具有较大随意性,实用性差。从公开途径上讲,政务公开途径明显滞后。现行主要公开途径为大字报,忽略了线上公开。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地网民非常多,不少地方实现了wiFi覆盖,但当地政务公开并未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进行线上公开。

4.3缺乏民主监督反馈机制

从组织结构上讲,一组两会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没有设立对应的监督部门,也没有开设反馈渠道。从工作流程上讲,一组两会成员既管理农村公共事务,又管理农村集体经济事项,如果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落实不到位,容易造成滥用职务权力谋求私利的腐败。调查结果也显示,当地居民普遍存在有一种非诉心理,信“访”不信“法”,在遭受不公正待遇之后,有50%的人会更愿意向身边亲朋好友寻求帮助或者任其继续发展,以暴制暴。此外,34.4%的居民认为一组两会没有正式的监督反馈部门,其他居民表示一组两会没有监督反馈机制,或将希望寄托在上级监管门。

4.4民主法治教育效果差

民主法治教育实用性差,流于形式。据当地居民反应以往开展的民主法治教育往往采用简单易行的方式,缺乏专业性、实用性和趣味性。首先,目前一组两会开展的民主法治教育活动主要包括派发书籍、以会代训、宣传海报等传统手段,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这些方式的投资回报率要远远低于预期。其次,以往开展的民主法治教育活动内容单一贫乏,疏于计划、缺乏专业设计,导致民主法治教育活动与新农村建设时期的新问题、新矛盾吻合性差。第三,居民学习积极性不高。由于法律知识的枯燥无味,法律条文晦涩难懂,加之文化水平有限,当地居民多为被动接受知识,很少有居民主动学习。因此,不少村民建议应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活动,增加普法活动的实用性。

5.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策略

5.1营造参与型政治文化

参与型政治是指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作为整体以及体系的输入方面和输出方面都有强烈而明确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并对自己作为体系成员的权利、能力、责任及政治行为的效能具有积极地认识和较高的评价。参与型政治文化培养的是参与型的公民,这样就有助于提高政治参与度,完善参与机制>拓宽参与渠道,调动居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根据民主法治建设的调查情况,要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第一,摒弃家长制,执行“一人一票制”,特别是鼓励年轻人参与,给年轻人更多机会,充分保证每个彳^民都能真正地按照个人意愿进行投票选举。第二,要尊重女性,提升女性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屯内妇女在基层自治过程中,尤其是在养老和教育发挥关键支撑作用,应给予这些妇女在民主政治上的参与度、参与层次、参与比例、参与渠道上一定优待,为其政治束缚松绑。

5.2健全政务公开制度

完善的政务公开制度是监督行政权力和保障公民行使权力的有效途径,防止行政主体对权力的滥用。在政务公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公开内容的规范化和公开途径的创新应用。政务公开内容应在明确行政相对人,明确法律责任的前提下,公布公民最关心的时事热点以及与公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各项公共事务,逐步规范政务公开制度。在政务公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公开内容途径的创新应用,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创新公开途径,提升政务公开。

5.3健全监督反馈机制

在一个尊重法治的社会,社会公众与政府之间应该存在监督与被监督的良性互动,而且,政府要在这个良性互动中学会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作为”完善监督反馈机制,保证监督反馈效能。第一,设立监管部门。设立监管部门,增加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的监督意识,这是强化监督的最基础性的工作。第二,完善反馈渠道。完善反馈渠道才能将监督结果发挥成效,使权力运用规范化。第三,要从严执法。对违法、违纪、违规问题和不接受监的行为,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监督反馈机制应贯彻一组两会制度的始终,保持政务、政务透明,做到监管无处不在、无处不透明。只有在这样的外生力量作用下,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才能持续地、稳定地、健康地发展壮大。

5.4增强法制教育效果

民主法治建设最终还是要落到老百姓民主法治素养上去,因此要千方百计地提升农民民主法治素养,增强普法效果。第一,丰冨民主法治教育形式。除了传统的教育形式,还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民生活习惯,增加微信、微博等新型形式。第二,加强民主法治教育实用性。根据新农村建设期间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及时制定教育计划方案,更新民主法治教育内容,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第三,增加民主法治教育趣味性。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如果民主法治教育变得生动有趣,受众的注意力很自然就会集中,收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民主法治教育过程中要将晦涩的条文简单化、趣味化,方能变被动为主动。

6.结语

法治制度建设篇4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理性的产物。2009年5月31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级干部进修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看守工作作为我国执法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也有相应的一席之地,探讨如何在看守工作中贯彻落实政治文明建设,对提高民警素质、保证执法质量、保障监管对象的合法权益都有现实意义。我相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发展,政治文明研究和政治文明建设将普及到社会政治生活的不同层面,将会极大地促进我国政治制度的创新,照亮人类政治发展的大道。一、政治文明的涵义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的“政治文明”条目:政治文明,即“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在人类历史上,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先进阶级,通过对社会革命改造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形态。在新的社会形态里,统治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政治统治,需要建立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状况相适应的社会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民主制度。在这些制度中,人们的民主、自由、平等的权利实现程度相应获得新的提高,这就是政治文明进步。”通过对这段话的辨析,结合对历史上政治文明概念的变迁的考察,我们可以概括出政治文明涵义的基本要素:第一,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政治意识、制度文明和法治文明等只是政治文明的构成因素,不能代替政治文明;第三,政治文明与政治文化有较多联系,但只有进步的政治文化才可称之为政治文明;第四,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包括静态的进步成果和动态的进化过程两个层面,不能将之视为仅仅是过去的政治成果;第五,政治文明是一个整体,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二、政治文明的结构体系与看守工作研究对象政治文明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政治进步形态,是一个由不同部分构成的协调有序的政治系统。我们可以将政治文明化分为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部分。看守工作也可按研究对象来加以划分。从研究的主体对象(人)看;一类是我们的看守民警;一类是被监管的对象;从研究的客体对象(工作)看:看守所的工作可分公安行政和对监管对象的管理两类。下面,我将结合政治文明的结构体系,探讨看守所不同类型的对象所要达到的政治文明建设目标:1、提升素质,实践政治意识文明建设政治之所以蕴含着文明,主要是因为政治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而不是自然发生的。如前所述,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而这种进步状态首先表现为一种精神状态,其次才表现为制度和行为。有了这种精神意识,人们才去建立制度和规范,并运用这些制度和规范去约束人们的政治行为。因此,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政治意识文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看守工作中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开展:我认为应该按照研究主体的不同,加以区分。对于看守民警(包括领导干部),我们应该运用政治思想教育、政治道德教育、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建设等手段,着重使之养成具有良好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等四个方面的文明的政治心理;具备公平、公正、理性、权责一体为核心的政治道德。对于监管对象,我们要对其进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和法制教育,使之达到认罪服法,知法守法、积极改造的文明个体。2、规范看守工作,实现政治制度文明政治制度是政治意识的承载者,同时对政治行为进行有效规范。政治制度一旦建立就必然成为政治行为的约束者,而且它的作用也必须通过规范政治行为而体现出来。在看守工作的建章立制方面,近年推行的警务规范化建设可以说是对政治文明建设的富有成效的尝试,取得了较好成绩。我认为在制度文明建设方面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审慎原则。审慎就是负责任,是重分析而非规定。我们应该认识到一项制度不是把人的精力导向某一个单一目标的导管,也不能想象出一个多种用途的渠道来补救这一形象。一项制度实际上是一个活跃的事物,自行突入一个有各种相互作用的力量的领域,以复杂的形式和在不同程度上改造这些力量。因此,我们不能对后果的复杂性掉以轻心,粗制滥造制度。(2)制度建设的规制功能要合理、合法。政治制度的重要功能就是给政治生活和政治行为划定边界。对于看守所而言,任何制度只要是关于民警与监管对象或者是两类不同的工作的,就必然会涉及到权利义务的重新界定。由于在押人员属于弱势群体,所以我们在制度建设时,首先要把握好权责规制的合法性,以确保制度不会侵犯客体的权益,具有长远性和可行性。其次,还应该从合理性方面加以考虑,不能出于追求自身利益的欲望驱动,无视在押人员的合理要求。制度的建立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还要经得起公开的考验。(3)要寻找制衡措施。制度可以说是一种博奕的结果,它体现了态势的均衡。在看守所内,这种均衡由于人员权利的不一,其均衡点是偏向于我们的民警这一方的。任何制度如果想长期存在,必然要有制衡,而不能依靠强力和机遇。看守所制度的制衡力来源于外界(人民群众和相关单位)和所内(在押人员)两方面,后者也就是赋予弱势群体对制度的监督权。3、推进看守工作管理水平,表现政治行为文明在一定意义上讲,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还不算是政治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才是真正的政治文明。因为没有政治行为文明,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就会无从表现出来。政治行为文明的灵魂是有序。由于政治本身是“众人之事”,因而,任何形式的政治行为都会是一种群体行为活涉及群体的行为。而只要是群体行为,必然就会有一定的程序和规范。因此,有序可以称为政治行为文明之魂。在看守工作中,是否能保证监所秩序井然是衡量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而看守所工作的有序实际上秩序和自由的完美契合。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实现对在押人员合法权益的最大保障,包括对因人员的不同性质而产生的不同层次权利的保护和对违反监所管理规定人员的依法处罚;二是对管理工作权限的明确,杜绝执法和管理中存在的滥用职权现象。三、如何通过看守工作实践政治文明我认为看守工作中实践政治文明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力度:1、法律素质是提升公民文明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民警和在押人员普及法律教育。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然要求公民法律素质与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同步进行、同时提高。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一是依法治国要求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作为看守民警,不懂法不知法,何以当家作主?二是扩大基层民主,让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在押人员法律知识贫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何谈起?三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公民生产、生活、工作,处处遇法,事事有法,在押人员如果不知法,不具备法律素质,今后走向社会势必寸步难行。2、要对在押人员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保障其合法权益。看守所在押人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第二条的规定为:(1)被逮捕、刑事拘留的人犯;(2)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下,或者余刑在一年以下,不便送往劳动改造场所执行的罪犯;(3)一审被判处死刑等待执行的罪犯。第一类人员中,还包括部分一审被判处有罪,等待二审裁定的人员;同时判处徒刑的人员以其政治权利是否被剥夺,又可以再细分为两类人员。在监管工作中,我们应该认清这些关押对象权利层次的不同,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保护其合法权利。当前在看守工作中,在押人员的有部分权益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已经萎缩:如(1)《看守所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人犯每日应当有一至两小时的室外活动。个别看守所由于场地限制,无法实现。(2)《看守所条例》第十条规定了看守所收押人犯,应当进行健康检查;第二十六条规定人犯患病,应当给予及时治疗。但对于关押期间,在押人员的身体健康权则没有明确规定,其原则似乎是“无病不理”。我认为应该参考正常公民每年对其进行一次身体检查,一方面保障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保障了监所的安全。3、赋予在押人员意见表达权。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六大自由或权利,我们可以简称为意见表达权。我国宪法很重视这六项权利,不仅如此,依据宪法的规定,我国还制定了许多相关法律以保障这些权利的实现。看守所在押人员也是公民(即使被判处死刑,也没有剥夺其公民权),我们应承认他们有表达意见的权利,这是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承认他们有意见及意见表达权,就是把人当人,而不是当成能发声但无意见的动物。赋予在押人员意见表达权对于改进我们的工作,防止腐败现象都有监督作用。4、慎用处罚权。对在押人员的处罚,《看守所条例》规定了两种情况,一种是违反监规的;第三十六条规定:看守所对于违反监视的人犯,可予以警告或者训诫;情节严重,经教育不改的,可以责令具结悔过或者经看守所所长批准予以禁闭。一种是构成犯罪的;第三十七条规定:人犯在羁押期间有犯罪行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将情况通知办案机关依法处理。这里主要谈第一种,对违反监规的,处罚应该慎重,尤其是要合乎程序。条例中这条规定的立法本意应该是有两道程序,对违反监规的,首先给予警告、训诫;当警告、训诫后,情节严重,经教不改的,再禁闭。我们在执法过程中,一定要慎用处罚权,要按照程序走,不能逾越,一步就跳到禁闭。5、行政透明化。《看守所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人犯在被羁押期间,遵守监视,表现良好的,应当予以表扬和鼓励;有立功表现的,应当报请办案机关依法从宽处理。对此,我支队专门建立了相关的减刑假释细则,但无论是条例,还是细则,似乎都将这条规定视为公安内部的行政审批制度,没有较多地考虑已决罪犯的知情权。而这项制度一方面恰恰涉及到在押如人员自身的最大权益;另一方面对申报减假人员的资格评估,缺乏来自制度外的监督机制。一项行政制度是否合理,除了在制定时要客观、公正合理划分权责外,还需要在执行时有透明的环境和来自制度外的监督制约,才能逐渐完善。参考资料1、[美]斯蒂芬·L·埃尔金等《新宪政论》2、[德]克劳塞维茨《论战争》3、[美]汉米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3、虞崇胜《政治文明论》4、应松年《依法行政十讲》5、范振雄: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执法水平6、范忠信:生存权、意见表达权与人权7、洪艳蓉:现代法制中的弱者保护8、张方:法律素质是公民素质的基本组成部分

法治制度建设篇5

论文摘要:概述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确立、巩固和发展过程中,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法制化建设方面的推进,提出今后加强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法制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最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标志着我国进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作为全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战线也进人了新的历史阶段。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阶级关系、党派关系发生了新变化,该时期统一战线已不再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它已发展成为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国家统一的爱国的政治联盟。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迅速发展,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并且朝着法制化方向不断地发展。

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确立,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法制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为了实现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统一战线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邓小平指出:“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也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①。现阶段“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缩小,而是应该扩大。它已经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②“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都是我国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同我们党有过长期合作、共同战斗的历史,是我们党的亲密朋友。在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斗争中,各民主党派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推动和帮助各自的成员,所联系的人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参加对国内外敌人的斗争,也作出了宝贵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不可忽视的作用”。即肠小平同志对民主党派、工商联的光荣历史道路和变化了的性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作出了科学的结论,并且对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对象、范围、方针和任务作出了一系列的科学论断。为了强调完成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邓小平同志曾经明确指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共同奋斗,还要为促进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共同努力”。在党的十三大召开之前,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协助和支持下,逐步恢复组织,并开展工作,发挥了各自的特点和成员的优势,开拓了为四化建设服务的广阔领域。

为了保证我国新时期实现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把国家的事情办好,邓小平1979年10月19日在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宴请出席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代表大会代表时讲话指出:“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以后,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又进一步提出了同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江从而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确定为我国的政治制度并确定长期不变的方针,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一大创举。在谈到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民主法制关系时,邓小平接着指出:“在当前新的长征中,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实行互相监督,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对于增强和维护安定团结,共同搞好国家大事,是十分重要的。在国家政治生活和各项事业中,由于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的地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工作做得好坏,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同时由于我们党的执政党的地位,我们的一些同志很容易染上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习气。因此,对我们党来说,更加需要听取来自各个方面,包括民主党派的不同意见;需要接受各个方面的批评和监督,以得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克服缺点,减少错误。”鲍肠小平于1980年8月28日在全国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指出:“我国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具有空前的广泛性,”“人民政协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重要组织,也是我们政治体制中发挥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互相监督的重要形式”,“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在政治上要充分发扬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促成“我国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中,做出积极的贡献。”③

邓小平对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确立和对新时期民主党派性质的科学界定,揭示新时期建立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与优点,深刻阐述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对于促进和保障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相互监督和亲密合作的客观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为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人法制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不断巩固,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法制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统战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爱国统一战线逐步形成生气勃勃的局面。1982年1月23日的《中央统战部关于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纪要》中明确指出:今后要使统战工作有一个较大的进展,要认真贯彻执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切实尊重各民主党派在宪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使我国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政治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并且指出:人民政协是我国各民族、各阶层、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和一切爱国的统一战线组织。要依靠政协各级组织,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开展各方面的统战工作。1982年9月旧,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指出:“我国各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时期同我党共同奋斗,在社会主义时期同我党一道前进,一道经受考验。在今后的建设中,我们党还要同所有的爱国民主党派,爱国民主人士长期合作。”中共十二大,全面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正反两面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确定了新时期的总任务。同时,还确定了中共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这标志着我国爱国统一战线全面巩固壮大和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同时标志着我国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合作历史中结成的“净友”关系在新时期达到了新的合作共事阶段。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全国人大当日公布施行的新宪法,在《宪法》序言中第一次写到:“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这使各民主党派都享有在宪法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从而激发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积极性有了空前高涨。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此得到了宪法的确认,有了宪法根据,并且爱国统一战线的继续巩固和发展,也从宪法上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事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我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一个重大进步,同时也是这一事业和这一制度从此全面走向法制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果和具备了最根本、最重要的宪法条件。

三、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随着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继续深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各民主党派积极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碗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精神,制定新时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纲领,于1983年底召开了各自的代表大会,都相应地修改了章程,章程都明确地规定,坚持贯彻中国共产党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参与国家大事的政治协商,献计献策,充分发扬民主监督作用。从此,各民主党派的活动异常频繁,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所取得的工作成绩越来越突出。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的十三大在北京召毛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党的十三大报告进一步地强调了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地位和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作用的重要意义,并郑重地提出,把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各民主党派,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三大报告精神,采取了一系列的新举措。从政治、经济、文化、一国两制的实现等各个领域广泛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了确保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89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制定公布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明确地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并且规定: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意见》的公布,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1992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把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目标。根据党中央的《意见》,各民主党派人士群情激昂,广泛动员起来积极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发挥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作用。各民主党派以参政党的身份参加人民政协,并注重发挥党派的集体智慧和整体优势,以党派的名义对国家和地区的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举荐民主党派成员在各级司法、监察机关和其他政府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民主党派成员按照法律程序参加国家政权,直接参加各级人大和政府活动,与中共一道管理国家。1992年11月后,各民主党派相继召开了新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在实现领导班子新老交替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根据我国统一战线的迅速发展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成熟的新情况,根据社会主义民主的进一步发扬和社会主义法制进一步健全的需要,于1993年3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人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使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法制化建设进人新的历史阶段。

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法制化建设的新思考

2000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决定》,再一次肯定了“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重要法宝,在21世纪实现民族振兴和祖国统一事业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该文件中同时要求:“继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发〔1989〕14号),健全配套措施,使多党合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多年的实践中,在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产生了特殊的效应和作用,然而,依照党的十五大提出“实行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和2002年3月全国“两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和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努力,推进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法制化制度建设。

1将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积极的、完整的、丰富的政治主张通过法定方式,突出重点地、较好地纳入法律范畴,上升为国家意志,变成全党和全国人民、全体民主党派和人士能自觉遵守的法制规则。其一,可以把我们党已确认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与我国的“根本制度”一样,明确地写人我国宪法,得到宪法的确定;其二,可以把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政治地位和“民主党派之间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平等”①的规定载人宪法;其三,可以把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和原则以及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进人人大、政协、政府机关、司法机关担任职务的规定和原则,明确地写进宪法和法律之中,以保证我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长期存在和发展”,并使之法律规定具体化,以增强其可操作性。

法治制度建设篇6

周伯华

同志们:

这次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局长座谈会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上半年的工作,部署安排下半年的工作,重点研究加快推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问题。两天来,各省区市工商局的负责同志介绍了上半年的工作情况和下半年的工作打算,相互借鉴学习,交流了经验。有九位省区市工商局长进行了述职述廉汇报,准备充分,内容丰富,效果很好。总局四位领导讲了很好的意见,对下半年和今后的相关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同志们认真抓好落实。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次会议开得圆满成功,很有收获。下面,我就上半年的工作情况和下半年的重点任务,讲几点意见。

一、坚持“两手抓”,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上半年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今年上半年,我国先后发生雨雪冰冻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依法履行职责,奋发有为工作,为夺取抗灾救灾全面胜利和保持经济发展良好势头做出了积极贡献。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工商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抗震救灾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行动迅速,采取得力措施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取得很好成绩。一是各级工商机关高度重视,领导靠前指挥,迅即全面展开抗震救灾斗争。总局党组心系灾区,情系灾民。主要领导第一时间了解灾情,并先后三次派出由总局领导带队的工作组,分赴四川、重庆、甘肃、陕西等灾区一线,慰问工商干部,指导帮助抗震救灾工作。受灾地区各级工商局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迎难而上,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四川省工商局反应迅速,局长李柏云等领导干部在地震当天夜晚即赶赴绵阳灾区,深入一线指挥抢险救人。受灾地区市、县工商局和基层工商所负责同志,以高度的责任感,及时组织和指挥本系统、本单位展开抢险救人、救治伤病人员、恢复重建,工商机关的抗震救灾工作紧张有序地全面展开。二是各级工商机关切实履行职责。紧急广泛动员,切实做好维护市场稳定的各项工作。总局先后制定下发十二条政策措施、十条意见和相关专门文件,及时动员和部署,对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全系统支援灾区和维护市场稳定、保障灾区市场供应等提出明确要求,当即向灾区紧急调拨10辆食品检测车、100个食品检测箱等物资。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灾区工商机关,一方面组织力量抢险救人和救治受伤人员,积极开展恢复重建工作;另一方面强化监管措施,开展市场巡查。维护市场稳定,保障食品安全和市场消费安全。特别是四川省工商局承担了省委、省政府交办的整个食品安全监管的重任,积极开设灾区生活必需品应急市场,对于保障灾区市场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灾区群众的广泛赞誉。三是全国工商系统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全力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工作。总局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干部带头捐助和交纳特殊党费积极支援灾区。各省、区、市工商局领导带头,动员机关和基层工商干部捐助,从节约经费中筹集资金支援灾区,不少省级工商局还同灾区有关市县开展了对口支援恢复重建工作。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系统捐款捐物支援灾区折合人民币1亿多元,同时,各级工商机关还积极引导和动员个体工商户和企业向灾区捐助和组织商品运输,为保障灾区市场供应贡献力量。全国个协、私协系统共组织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24亿元。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全国工商一家亲、全国工商心连心的大团结、大协作精神。回顾前一阶段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深刻感到我们工商队伍经受了洗礼和考验,充分彰显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的红盾精神,充分证明我们这支队伍是一支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工商事业,政治上过硬、业务上过硬、作风上过硬的干部队伍,是一支“国徽头上戴、责任肩上挑”,党和政府信赖、有强大战斗力的干部队伍。抗震救灾中工商系统涌现出来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展现出来的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为国徽增了辉,为红盾添了彩,是我们全国工商系统的光荣。为表彰先进,鼓舞士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总局联合决定,授予四川省汶川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工商局“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授予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工商局局长斯卫平、绵竹市工商局剑南工商所副主任科员范银富、平武县工商局南坝工商所副所长李勇等3名同志“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抗震救灾英雄”荣誉称号。同时,总局还决定,授予四川省绵竹市工商局等9个集体“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授予四川省德阳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曹长芒等13位同志“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我们要广泛宣传这些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激励全系统广大干部奋发努力、开拓工作,为夺取抗震救灾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双胜利做出更大的贡献。总局还决定建立工商系统抗震救灾和应急抢险档案,铭记这段难忘的历史,记载这些感人的事迹,总结积累宝贵经验。以利在今后工作中应急处置突发问题借鉴和参考。

今年上半年,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积极投入抗灾救灾的同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的部署,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回顾三十年不平凡的历程,进一步增强了自豪感和责任感。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恢复建制三十年。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积极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回顾总结工商部门恢复建制三十年不平凡的历程。进一步增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加坚定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做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一是认真回顾总结三十年,进一步增加了自豪感和责任感。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通过广泛开展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工商部门恢复建制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加深了对“三个基本建立”历史成就的理解,增强了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增强了信心,鼓舞了斗志,激发了进一步开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新局面的热情。二是努力做到“四个统一”,进一步拓展了职能空间。各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实际,努力做到“四个统一”,对履行法定职能的新认识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和检验,拓展了工商职能,强化了市场监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不仅得到了全系统广大工商干部和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的认可与支持,而且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三是积极推进职能转变,进一步提高了监管效能。各级工商

行政管理机关把转变职能作为更好履行法定职责和提高监管服务水平的重要任务。总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认真研究上报“三定”方案,科学合理确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能、地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研究探索新的监管领域。改进和创新具有时代特点的监管模式和方法,积极促进职能转变。各地采取了一系列转变职能的新举措。创造了新经验。

(二)以推进“四化”建设为抓手,积极构建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了监管执法水平。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的部署和总局推进“四化”建设意见的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大力推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加快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促进了依法行政,提高了监管执法水平。一是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和监管工作“四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提高了登记监管水平。规范登记注册行为、规范登记管理程序、规范登记服务制度不断加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深入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监管进一步规范,外资登记管理数据联网及监测分析系统建设步伐加快,登记监管模式有新的创新,促进了登记监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北京对全市所有企业按照风险度和信用度进行分类分级,确定信用监管的重点。上海依照守法诚信度、行业风险度、动态警示度“三度”分类标准,实施近距离、远距离和零距离监管等监管方式。重庆健全数据质量建设长效机制,夯实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数据基础。二是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深入推进,维护市场消费安全的能力明显增强。商品准入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全面实行,食品安全索证索票和购销台账制度广泛建立,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和食品质量分类监管稳步推进,食品安全和商品质量监管信息化网络建设进展顺利。浙江、江苏、广东、四川、云南、天津、江西等地大力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店建设,福建、辽宁、湖北、河南、内蒙古等地积极探索建立大型商场、超市和食品批发市场电子台账。新疆在全区推广了食品索证索票电子监管系统。宁夏试点推行了食品批发商销售台账、销售凭证、食品零售商进货台账“三合一”的新模式,积极探索解决经营者“建账难,坚持难”的问题。山东将农村食品监管“四项制度”向城区延伸,扩大了范围。总局先后召开了全国工商系统奥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下发了专门通知。开展监督检查等,突出加强了奥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全国各地和奥运赛区城市工商机关加大监管力度,认真落实奥运食品安全监管各项任务。北京市工商局承担了保障奥运食品安全的重要任务,建立了北京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和工商奥运保障前沿指挥中心,健全奥运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和信息化监管网络体系及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为保障北京奥运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总局在浙江召开了全国工商系统推进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经验交流现场会,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扎实推进。广东、浙江、上海等地积极采取制定实施意见、开发管理系统等措施,加强了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和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工作。各地扎实开展了涉奥的知识产权保护、消费维权、广告监管和反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三是消费维权“四化”建设全面展开,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总局在福建召开了全国工商系统推进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暨经验交流会议,12315集中受理中心和“一会两站”建设力度加大,12315进市场、进企业、进超市、进学校等不断扩大。消费维权体制、机制和规范化建设迈出新的步伐。总局制定了推进消费维权“四化”建设的意见。各地全面推进消费者和企业和解制度、经营者自律制度、消费纠纷调解制度和申诉举报制度建设。福建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支持,解决了各级工商机关12315机构、编制和经费问题,把12315消费维权建设列入2008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将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社会效果良好。北京、上海、浙江、山东、河北、海南、甘肃等地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整体推进。深圳、西安、广州、杭州、成都、济南深入推进消费者与企业和解制度,创新消费维权机制。四是广告市场监管机制建设步伐加快,监管力度明显提高。以药品、医疗广告为重点,严厉打击违法广告行为,遏制违法广告反弹。积极探索推进网络广告管理建章立制。发挥广告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坚持和完善广告联合监管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广告前咨询制度、备案制度、广告审查提示制度。出台地方性法规,积极建立广告监管长效机制。江苏建立多媒体广告监控平台,在12个省辖市统一配置监测设备。五是商标行政保护机制逐步完善,保护力度逐步增大。商标授权经营制度进一步推广实行,探索实行了商标品牌市场准入和商标查验对比等监管措施。推动了商标行政保护长效机制建设。总局把加快审查和审理、解决商标注册和评审案件积压作为“八件大事”的头等大事来抓,签订目标责任书,采取充实审查力量、调整内设机构、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年审查商标注册申请比去年同期增长76.1%,审理评审案件增长58%。六是打击传销工作“四化”建设有力推进,打击效果明显提高。各地加快建立完善全国传销组织者、骨干分子和参与传销人员档案库,推进和规范了“创建无传销社区(村)”活动,及时将打击传销纳入本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范围,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广东建立了省内打击传销区域联防协作机制。七是治理商业贿赂方式方法不断改进和规范,工作成效进一步提升。各地积极探索治理商业贿赂与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有效联接等工作方法,加大了对社会热点难点领域商业贿赂行为的监管查处力度,促进了监管效能的提高。沈阳在识别假账上下功夫,总结出了“财会收支平衡法”,成功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八是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等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执法行为更加规范有序。健全完善了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意见等,加大了打击限制竞争行为、商业欺诈、合同欺诈、“傍名牌”、走私贩私等工作力度。黑龙江建立完善陈化粮监管制度,严格抓好各环节监管。吉林、广西、湖南、云南、青岛、济南、长春、大连等地采取与名优企业联系机制,提高打击“傍名牌”工作力度。九是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为“四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网络保障。各地积极实行网上登记监管和执法办案,加强办公网络体系建设,推进信息化在市场监管执法和消费维权等工作中的广泛运用。重庆实现了100多万户市场主体上亿数据的大集中、大联网、大共享和大应用。贵州省工商局基本实现了网站状态实时监管。

(三)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改进监督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取得新成果。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积极创新机制,改进管理,制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一是促进各类市场主

体健康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宁波、西安、武汉、厦门等地积极开展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分析利用工作,为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分析报告。各地积极出台支持企业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努力提供高效便捷服务,促进了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截至6月底,全国实有内资企业860万户,外商投资企业28万户,个体工商户2728万户。二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效明显。各地继续做好支持淘汰产能过剩、技术落后、污染环境等企业的变更、注销登记等工作。制定出台政策措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支持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是推动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成效突出。总局和各地继续支持举办和参与举办了各类经济贸易洽谈会。长三角地区合作深入推进,建立完善了执法联动、信息共享、品牌联保、量罚适当的执法协作机制。泛珠三角执法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化,推进了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支持浦东新区开发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滨海新区建设、成都城乡统筹试验区建设等都取得积极成效。各地积极对口支援、支援三峡库区和青海藏区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工作力度大,收效好。四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绩显著。“红盾护农”行动深入开展,查处农资违法案件2.6万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2.3亿元。合同帮农、合同示范文本推广工作全面开展。积极推进商标战略的实施。陕西、安徽等地开展了“一所一标”工作,积极推进“商标富农”。山西等地建立完善了合同帮农、示范文本推广等多项工作制度。五是关注和改善民生,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收效良好。各地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促进就业的方针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政策支持,设立再就业咨询窗口、再就业培训点等方式,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湖北、青海举办“帮扶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多渠道实现就业。自治区工商局在“3・14”事件发生后,采取有力措施,迅速应对处置,全力以赴做好市场和商户的稳定工作。贵州省工商局在全省抗凝冻、保民生和灾后恢复重建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被省委、省政府荣记集体一等功。

(四)认真落实“五抓”,大力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树立了良好的工商形象。今年以来。各地按照“五抓”和“三个过硬”的要求,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3・14”事件及“5・12”汶川特大地震,检验了我们队伍建设的成果,充分说明我们这支队伍是一支经得住考验、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一是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各地以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为重点,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努力使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勤奋学习的模范、团结务实的模范、开拓创新的模范、廉政勤政的模范。二是队伍建设力度加大。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采取开展练兵比武、培养执法办案能手、认定公职律师、实施基层执法人才培训工程等有力举措,加大了队伍建设力度,努力造就政治上、业务上、作风上过硬的高素质工商干部队伍。三是机关建设效果突出。各地围绕建设服务型机关,不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取得了良好成绩。2007年度,天津、河北、黑龙江、新疆、哈尔滨、西安等6个单位被列为政风行风评议“免评单位”。在22个参加当地行风评议的省区市工商局中,吉林、上海、河南、济南名列第一,陕西、青海、宁夏、山东、山西、辽宁、江西、沈阳、大连、厦门、成都等名列前茅。行政审批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总局在江苏召开了深化政务公开工作会议,政务公开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局务公开稳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扎实开展。福建省工商局提早部署,开展检查验收,全省系统提前一个月实行政府信息公开,江苏、吉林、甘肃、青岛、南京、哈尔滨等地提前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准备工作。安徽省工商局修订出台二十项基本管理制度,努力推进机关规范化建设。四是基层工商所规范化建设有新进展。各地采取建立基层建设分级指标考评、等级评定、创建星级文明规范等办法,大力加强基层建设管理。五是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各省级工商局普遍实行了述职述廉汇报制度,大部分省市开展了基层工商执法人员向监管服务对象代表述职述廉活动。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试点工作扎实推进,权力监督制约制度进一步完善,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取得新的成果。

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今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分关键的一年,也是奥运之年,国际国内形势出现不少新的复杂因素,雨雪冰冻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恢复重建任务繁重,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难度加大,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在即,形势逼人,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毫不放松。一手抓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决不动摇,按照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的部署,全力以赴、突出重点抓落实,确保完成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特别要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监管和开展“平安奥运行动”工作力度,确保流通环节奥运食品安全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各地要按照6月13日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的部署。认真贯彻总书记、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抓好奥运食品安全、消费维权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各项工作。一是强化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确保奥运食品市场消费安全。各地要按照全国工商系统流通环节奥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的要求,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层层落实监管任务和措施,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特别是奥运赛区城市工商部门要加大对辖区食品经营主体资格的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对奥运食品专营专供流通企业的监管,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索证索票和购销台账制度,并积极推进建立电子台账,加强流通环节奥运食品质量监测、快速检测,突出抓好奥运赛场周边重点区域经营食品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食杂店等重点场所的监督检查,健全奥运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确保涉奥人员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确保涉奥人员不发生重大消费侵权事件,确保涉奥地区市场稳定。二是强化奥运知识产权保护、广告监管和消费维权工作,确保维护奥运期间良好的市场秩序。要按照奥运知识产权保护法律规定,落实制度,细化工作,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奥运知识产权得到保护。要严厉查处在广告中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用权的行为、未经授权许可在广告中使用奥运标志的行为以及在广告中侵犯奥运赞助商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查处擅自的烟草广告及变相的烟草广告,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主题公益广告活动,进一步营造和谐有序的奥运广告市场环

境。要进一步加大奥运会期间消费维权工作力度,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的作用,及时受理和处理消费者咨询、申诉和举报,强化综合分析和消费引导功能。三是强化和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确保平安奥运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总书记强调指出:平安奥运是北京奥运会取得成功的最大标志,也是我们最重要的国家形象。各地工商机关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最近召开的全国处理突出问题及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高度重视本地区、本单位的和安全稳定工作,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主要领导负总责,层层签订责任书,迅即全面开展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及时采取整改和防范措施,切实把矛盾和安全隐患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并对重点人员、重点部位和重点问题实行领导保包责任制,采取有效防控和监管措施,严防群体上访事件和不安全事件发生,确保本系统、本单位安全稳定,不发生进京上访滋事事件。

(二)加大市场监管执法力度,确保市场稳定。各地要继续围绕影响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严格监管,严厉打击,严肃查处,确保市场稳定。要采取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等有力措施,严厉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行为;充分运用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等制度,切实提高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成效;依法推进反垄断执法工作的深入开展,积极参与打击走私贩私、扫黄打非等各项工作;加强竞争执法工作,严厉打击囤积居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缺斤少两、哄抬价格以及散布虚假信息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借灾区重建之名进行强制交易、强制服务、滥收费用和商业贿赂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继续深入开展打击“傍名牌”专项执法行动;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严厉查处无照经营和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集中力量开展粮油肉、副食品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切实保障市场交易秩序;继续加强对合同、经纪和拍卖行为的监管,进一步探索加强网络市场监管。

(三)加大服务工作力度,确保支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一是积极促进市场主体加快发展。要改进监督管理,提高服务效能,积极支持国有、集体企业深化改革,继续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健康发展。二是认真落实国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策部署,严格按照国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实现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安全生产等目标要求,依法做好有关企业的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和吊销营业执照等工作。三是认真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推进商标战略的实施,增强商标意识。四是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继续参与主办和支持举办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等经贸活动,深入推进区域执法和服务发展协作机制建设,促进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五是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进一步完善红盾护农、经纪活农、合同帮农、商标富农、权益保农、政策爱农、市场助农等工作机制,努力构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六是积极做好支持、三峡库区、青海藏区工商事业发展的工作。要总结经验,完善措施,进一步提高工作实效。七是切实关注民生,坚持不懈做好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我在这里特别强调,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既要改进管理、提高效能,又要依法办事,严格程序。属于省级工商局职权的,制定出台的政策意见要报总局备案。属于总局权限的,应经总局批准后施行。

(四)加大宣传和协调工作力度,确保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工商部门恢复建制三十周年纪念活动顺利进行。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也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恢复建制三十周年。各地要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总局印发的《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活动方案》的要求,积极采取报告会、纪念会、座谈会、举办展览和媒体宣传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和纪念活动,坚持纪念活动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相结合,与回顾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恢复建制三十周年伟大成就相结合,与对各级领导干部继续解放思想和全系统广大干部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相结合,纪念活动要形式多样,注重实效。总局将组织开展纪念大会、纪念座谈会、有奖征文等八项纪念活动。要通过总结回顾历史,使广大干部职工增强作为工商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激发立足本职开创工商行政管理新局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各地要积极主动工作,及早研究谋划,认真做好制定“三定”方案的有关准备工作。

(五)加大对口支援地震灾区工作力度,确保灾区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和有效。一是灾区工商机关要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积极做好灾后重建工作。要节约挖潜,压缩开支,尽可能增加恢复重建的经费。要全面掌握本系统、本单位的受灾情况,按照先基层后机关的原则,尽快修复、重建基层工商所,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秩序。同时,要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反映,争取加大对本系统、本单位恢复重建的资金投入。二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维护灾区市场稳定。灾区工商部门在抓好自身恢复重建的同时,要切实履行职责,进一步做好生活必需品应急市场建设,保障市场供应;进一步加强市场巡查和执法检查,维护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卫生防疫等工作,切实防止重大疫情的发生,三是积极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全国工商系统要按照国务院统筹对口支援的总体要求,继续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勤俭节约,积极筹措资金,大力支持地震灾区工商所恢复重建工作,更好地履行市场监管职能。总局为进一步加大对灾区工商所重建的支持力度,从今年基层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中按比例切块支援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灾区。

三、进一步落实工作措施,加快推进“四化”建设

推进“四化”建设,是巩固和发展三十年的成就与经验,进一步开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新局面的战略举措;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与时俱进。建立健全现代市场监管体系的迫切要求:是努力做到“四个统一”和构建长效管理机制的重要抓手,对于工商机关履行职能和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改革发展具有重大现实作用和长远战略意义。各地要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创新和落实,不断提高“四化”建设水平,努力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一)必须突出推进“四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各地要把履行法定职责作为“四化”建设的重点任务,紧紧围绕“五大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在提高执法效能、服务质量和规范管理上下功夫。真正把长效管理机制由理念、目标变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模式、工作机制。扎实有效地推进“四化”建设。一是扎实推进市场主体登记监管工作和完善服务体系的“四化”建设。重点是在巩固和完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等监管制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

步规范登记注册行为,完善登记管理程序,创新登记服务制度。完善市场主体准人服务体系。建立无照经营查处规范工作有效机制等,确保市场主体资格合法有效,有力促进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二是扎实推进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监管和消费维权工作的“四化”建设。重点是建立健全食品市场监管制度和机制,健全食品市场准入机制,完善食品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制度,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店规范化建设。深化商品准入制度改革,健全商品主体信用分类和商品质量分类监管制度,推进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规范商品质量监测和快速检测工作,进一步大力推进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加强消费维权制度和体制、机制建设。三是扎实推进公平竞争执法工作的“四化”建设。重点是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机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建立健全防治商业贿赂长效监管机制。规范经纪人经纪行为和合同行政调解等。保护经营者合法权益,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四是扎实推进保护商标专用权和广告监管工作的“四化”建设。重点是研究改进商标审查和评审制度,健全和实施恶意申请、恶意异议提前审查、提前裁定制度,规范商标行为,规范驰名商标认定工作等。在推进广告监管“四化”建设方面,重点是完善广告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广告监测制度,进一步强化广告监管执法等。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制度和机制。有效保护商标专用权和查处虚假违法广告,切实维护商标和广告市场秩序。五是扎实推进打击传销和直销监管工作的“四化”建设。重点是制定和完善举报投诉受理、案件线索排查、应急处置、与公安和教育部门协作等方面的制度措施,推行区域联合执法模式,建立完善全国传销组织者、骨干分子和参与传销人员档案库。规范“创建无传销社区(村)”活动。完善打击传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办法。进一步规范直销行为等,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必须明确推进“四化”建设的着力点。“四化”建设涉及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范围广,任务重,必须进一步明确工作着力点,切实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要把着力点放在总结提升成功经验上,切实把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好做法上升为制度、规范和机制。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是“四化”建设的不竭源泉。各地要对三十年来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提升。对形式多样、各具特点的做法进行分析研究,认真总结,科学归纳,凡符合履行工商行政管理法定职能、推进依法行政、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要求的,要及时加以固定和推广。二是要把着力点放在强化对薄弱环节的监管上,紧紧围绕解决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建立健全制度和机制。要从屡禁不止、屡打不绝的违法违章行为中查找监管执法的薄弱环节,从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方面查找薄弱环节,从监管服务对象反映强烈的问题人手查找薄弱环节,从依法行政和规范执法行为的要求上查找薄弱环节,着力解决监管执法、服务发展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这些问题和薄弱环节的发生和解决中,善于发现和总结规律,举一反三。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防范和解决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丰富“四化”建设的内涵。三是要把着力点放在加强对新兴领域的监管上,切实研究符合时代特点的市场监管新制度和新办法。要针对网上交易、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加快制定监管法律法规。积极创新符合我国国情、符合监管执法需要的新举措、新制度。切实提高“四化”建设的创新性、有效性。

(三)必须注重抓点带面、分类指导。各地要进一步增强推进“四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健全工作机制,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分类指导,严格责任考核,强化责任追究。确保“四化”建设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一是要抓试点、抓推广。“四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搞好试点、树立典型、循序渐进、逐步推广。要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一些地方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首创的做法,要允许、支持和鼓励。要按照“四化”的要求,对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组织力量认真总结并及时推广,有条件的,按照程序逐步上升为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在内容上。要推广市场主体准入、食品安全监管、商品质量监管、广告市场监管、商标行政保护、公平竞争、打击传销、消费维权、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典型做法。在层面上,要推广省级工商局、市县工商局和基层工商所等方面的典型经验。二是要抓机关、带基层。抓机关与带基层相辅相成。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节约型、和谐型机关,为基层当好表率。要真正面向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服务基层,想方设法为基层推进“四化”建设创造条件、提供支持。要下大气力抓好基层全面建设,进一步夯实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高基层效率。要切实规范基层工作人员的执法和服务行为,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三是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市场监管领域情况和问题比较复杂。各个地区、各个阶段重点不同,监管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四化”建设不搞“一刀切”。推进时间不搞整齐划一。各地既要不折不扣地落实总局提出的“四化”建设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通过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提高监管服务效能和水平,又要从实际出发,区别不同情况,实行分类指导,把“四化”建设与履行职能和推动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解决好本地区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四)必须重视加强信息化建设和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是“四化”建设的技术支撑,队伍建设是“四化”建设的组织保障。一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以现代化手段保证“四化”建设有力推进。以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管执法效能和服务发展水平已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要把企业登记管理、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监管、公平交易执法、商标专用权保护、广告监督管理、直销规范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四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通过信息化体现出来,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体系,提升现代化监管水平,努力实现网上登记服务、网上监管、网上执法办案、网上消费维权、网上监督制约、网上规范行为。同时,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建设。加强网上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推广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实现政务工作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和规范运行,进一步提高服务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能力。二是加强队伍建设,为推进“四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狠抓教育培训。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强化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培训,加强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编辑出版《中国工商行政管理概论》。充分发挥行政学院等培训基地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干部培训规模,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要狠抓工作规范。建立健全机关工作规则和行为准则。严格工作制度和工作纪律。扎实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努力建设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要狠抓工作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各级干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工作透明度,切实把行政权力的行使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的轨道,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认真贯彻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规划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中央政治局常委贺国强同志的重要讲话要求,把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任务,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研究建立工商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法治制度建设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政党法治;政党现代化;考量维度

中图分类号:D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决策,体现了我们党对时展脉搏和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要求的高度自觉和清醒把握。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不是权宜之计,是我们党从政党现代化建设的长远需要出发作出的战略部署,是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考量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成果及对党的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为此,政党法治作为政党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有效实践模式,可以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客观的评价维度。

一、政党法治是政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政党法治是政党依法管理政党组织和规范政党行为的有序政党治理,以及由此在政党内形成的法治精神和法治价值追求。政党法治既是一种现代化的政党管理模式,也是一种科学化的政党运行机制,还是一种上升为价值目标的政党精神。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要提高自身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就必须探索法治化的政党治理新途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这就实际上提出了执政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我们党要肩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历史任务,就必须加强政党治理,建立起政党现代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推进党的现代化水平。对此,政党法治以其现代化价值目标和强大治理功能不仅成为执政党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机制,而且也是执政党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首先,政党法治能够实现政党管理现代化。这里的政党管理主要是指对政党内部的管理,包括对政党组织、政党成员和政党资源的管理。笔者认为政党管理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就是组织结构的稳定化、成员权利与义务的法制化和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其核心问题是党内民主的有序实现。政党法治能够减少党内民主管理的随意性,实现党内民主的法制化和稳定化。政党法治通过政党法和国家宪法规定党的组织结构,规范和协调党组织与成员之间以及各类资源之间的关系,保障党内成员的权利与义务,实现党内和谐,保持一种有序治理的现代民主模式。

其次,政党法治能够提高政党运行现代化。简单地说,政党运行现代化主要是指在党际交往和政党实践中对政党权力的依法规制。与政党管理相比,政党运行更能体现政党的发展价值,是政党权力的社会作用过程。政党运行依赖制度支撑,其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制度现代化,即政党在制度建设中要始终面向时展,始终保持制度的稳定性。政党法治有利于推进政党制度法制化进程,形成制度创新的长效机制,保证制度规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政党法治通过对政党制度的依法规范,使政党权力有了一个高效而稳定的实践载体,提高了政党运行的现代化水平。从深层意义上讲,政党法治提高政党运行现代化的“目的在于对政党权利进行保护,对政党权力进行约束,旨在按规律治理政党”。[1]

再次,政党法治能够推进政党执政现代化。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执政现代化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包含“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和执政环境”[2]的现代化在内的政党执政建设的综合性概念。可见,执政现代化的首要问题是执政理念的现代化。政党法治不仅是一种符合现代要求的政党治理模式,更是一种适应时代需要的政党执政理念。政党法治反对“人治”,坚决抛弃传统的以“官”和“权”为本位的国家治理形式,以法治精神为指引,通过构建法治方略、建设法治体制、丰富法治资源、创造法治环境等推进政党执政的法治化。特别是对于在法治精神贫瘠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政党法治更是我们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走向执政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由此可见,政党法治既是政党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模式,也是政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政党法治不排斥道德和人文关怀,不是对法治的绝对崇拜。它是把现代法治精神纳入到政党治理,使政党建设更加适应时展要求的政党建设新模式。所以,政党法治也是国家现代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执政党的角度看,政党法治已经超出了政党治理的一般意义,而是与国家执政相联系的政党权力社会运行的现代化理念。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历史任务,目的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党执政的现代化水平。因此,政党法治作为衡量执政党执政能力和现代化建设程度的重要标尺,也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了时代考量。

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以政党法治为考量维度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重大实践命题,表明党对自身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新境界。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党的现代化水平,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的发展进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指出,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那么如何把学习科学理论和先进知识在全党形成制度,如何评价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积极成果,如何通过学习型政党建设推进党的现代化水平,都是我们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对此,政党法治作为政党现代化建设的综合评判尺度,也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考量标准。

第一、政党法治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制度化考量。政党制度是政党建设的一个基本内容。在我们党的各项建设中,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邓小平说:“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3]p333因此,建设、完善党的各项制度既是学习型政党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基本目标。在建设实践中,只有把学习科学理论和先进知识纳入到制度建设中,才能卓有成效地推动学习型政党建设进程,与此同时也才能在学习型政党建设中提高制度的科学化水平。

从历史上看,我们党历来重视制度建设,已经创造了许多具有时代特征的好制度,但是党在自身建设方面还是反反复复走了许多弯路,问题的关键就是这些好的制度在实践中没有很好地坚持下来。所以,健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特别是通过政党制度法制化来实现政党制度运行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利于推进制度建设的现代化。这也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应有之意。政党法治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政党制度的法制化,它能够克服政党制度建设中的随意性,防止以制度为载体的政党权力的滥用。从学习型政党建设的角度看,政党法治不仅能够为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撑,也是学习型政党建设理应达到的政党治理状态。为此,我们党通过不断学习,可以把先进的思想、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制度创新中去,特别是实现把与时展相符合的法治理念同政党治理有机结合,将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重要内涵。据此,正是在制度环节上,政党法治为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了一种评价维度。

第二,政党法治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民主化考量。民主是一种价值追求,也是一种管理方式,具有极其丰富的人文意蕴。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以保障党员民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广泛凝聚全党意愿和主张,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可见,党内民主建设的根本问题是执政党成员民利的保障与实现问题,这是政党民主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做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决策,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深入学习的过程中,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提高党员的民利意识和党内管理的民主化程度。党内民主的实现又会带动人民民主,为党的民主执政奠定社会基础。

民主与法制历来是一个统一的矛盾体。从社会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民主的实现离不开法制的保驾护航,特别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法制的实现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就意味着民主的生态现状。发展党内民主的核心是保证政党成员对党内权利享有的平等性以及政党成员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不论是担负领导工作的党员,或者是普通党员,都应以平等态度互相对待,都平等地享有一切应当享有的权利,履行一切应当履行的义务。”[3]p331政党法治崇尚平等,富含法制原则,充分保障政党成员在权利与义务上的对等。所以,政党法治虽然表现为对政党治理的法制化,但体现的最终价值却是对民主的保护和推动,在政党的民主化建设中具有工具价值的味道。从这一点来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与政党法治具有了辩证统一性。因此,政党法治作为具有普适价值的政党治理与建设模式,在政党民主化建设方面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了评判参照体系。

第三,政党法治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法制化考量。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化实现的必要条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5]p511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相适应,中国共产党也必须不断增强法制素质,提高政党治理的法制化水平。在国际全球化加速发展和国内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执政党建设的法制化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毫无疑问,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法制建设,没有关于党的立法,就无所谓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更谈不上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领导。正是在这一要求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提出必然内含了对法制的学习、对法治理念的培育、对依法治党能力的提升等政党建设内容。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就提出了组织党员、干部重点学习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从各国政党建设的实践来看,要想构建一个健康有序的政党治理和发展体系,就必须尽可能地减少“人治”的风险,推行法治,走政党建设的法制化道路。为此,许多国家的政党都制定了专门的政党法律来规制政党行为,把政党管理与政党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这也正是政党法治在政党治理方面所表现出的基本运行方式。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执政经验的大党,始终从世界发展和国内建设的需要出发推进党的创新性建设,取得了大量成果。但是与其它一些国家政党相比,我们党的法制建设有明显不足,“人治”现象在一些地方还相当严重。这里有历史原因,也有法律发展相对滞后的影响。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中,加强对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学习,有利于提高政党成员的法制素养,使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在党内迅速生长。这是我们党在现代化建设中排除“人治”风险,走法治治理道路的思想基础。所以,政党法治在法制化维度上也为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了一种考量。

第四,政党法治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现代化考量。所谓政党现代化,是指“政党适应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需要,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使自身结构、功能、机制和活动方式不断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过程”。[6]p293政党现代化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党都在不断努力并希望达到的发展目标。对于有着七千多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要想实现执政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就必须首先推进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使党的发展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现代之路。因而,政党现代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中心环节,也是建设一个高水平执政党的综合体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吹响了我们党向现代化进一步迈进的号角。因此,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也就成为我们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把我们党建设成一个现代化学习型政党的深层目标。

政党法治能够使政党治理始终保持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科学状态,是政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所以,它理应成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价值方向。一方面,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本身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使学习在全党形成制度、形成规范,并在法制支撑下以有效的学习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另一方面,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我们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开展对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和新经验的系统学习实现党的创新建设,提升党的现代化水平。可见,无论从学习型政党自身建设的需要出发,还是从学习型政党对政党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出发,政党法治都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应该最终达到的现代治理状态,体现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对执政党现代化发展的意义。

三、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中推进政党法治

政党法治既然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维度考量,那它也是我们党在建设学习型政党中要努力达到的政党治理状态。政党法治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一样,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我们在建设学习型政党中着力从以下三方面出发,有计划地推进党的法治治理进程。

第一,开展对党的基本理论的学习,夯实政党法治的思想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的基本理论是我们党进行政党建设的思想源泉,也是政党法治的思想基础。特别是那些有关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是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包含了思想、制度、文化、法治等诸多内容,是对党进行法治治理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来源。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开展对党的基本理论的学习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开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思想武器。对它的深入学习既能有效地防止政党法治在运行中偏离社会主义轨道,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党法治建设道路,也能使政党法治从中获得大量的智力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能够为政党法治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会不断地从时展的需要出发推动政党法治进程,实现政党法治创新。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体现出的一些人文思想和道德精神,可以直接转变为某种法治理念,为政党法治的有效运行提供价值支撑。

第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政党法治提供组织保障。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在学习型政党建设中推进政党法治的重要环节。政党法治作为政党的现代化治理模式,必然要求政党组织具有丰富的法治理念和科学的现代知识。因此,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使党成为愿意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学习的政党组织,才能紧跟时展步伐,才能在现代知识的学习中实现持续创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推进政党法治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就是要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由此,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首先就是要在组织内培育浓厚的学习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是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内在推动力;其次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学会在实践中创新,特别是要着力提高党组织的综合素质。这些都会有力地推动中国共产党法治建设的进程。

第三,开展对宪法和政党法的学习,提高依法治理政党的能力。政党法治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对政党的依法治理。这就要求政党组织及其成员必须具有强烈的法治观念和相应的法律知识,否则政党法治就会成为一种空洞的理论和说教。因此,要在学习型政党建设中推进政党法治建设就要在全党内大力开展对宪法、国家法律和政党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全党的法律素养和依法治党的能力。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全党法律学习的首要内容。一方面,对宪法和国家法律的学习有助于全党把握我国法律的基本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另一方面,在我国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中有大量的有关政党的条款,它们在党的权利和义务、党的领导、党的秘密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对它们的系统学习有助于充实全党的法律知识,提高党的法律应用能力。这种对宪法和政党法律法规的学习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内容,在提高政党法治治理能力的同时也必然会增强我们党依法执政的有效性,真正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

总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我们党在深刻认识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回答的不仅仅是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类型的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回答了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自身现代化建设的问题。然而,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效果以及它在推进政党现代化中的有效性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客观评判。政党法治作为与政党现代化相统一的政党治理理念和政党治理模式,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和系统的制度架构。正因为如此,它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就形成了价值性和工具性的综合评判尺度。无论在制度化、民主化、法制化,还是在现代化维度上,政党法治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考量既有观念形态的价值考量,也有实践形态的工具考量。这也是政党法治能够评判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成效的重要原因。政党法治是政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既是我们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我们党实现现代化运行的模式选择。我们要以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为契机,大力推进政党治理的法治化进程,实现我们党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韶兴,张垚.论政党法治建设的价值意义[J].理论学刊,2005(1).

[2].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4-8-24.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法治制度建设篇8

关键词:新中国;法治建设;政治发展;两个30年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1―0047―05

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能否正确地认识这个问题并且切实加强法治文明的建设,事关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对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而言,法治是一个历久常新的问题。之所以“说它是一个老问题,因为这个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过明确的阐述,党中央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也都有明确的指示。但它又是一个新问题,因为在‘’横行时期,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而且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深入,社会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关系、新观念,需要法治建设与时俱进、持续发展。回顾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有几个基本问题需要我们密切关注和认真思考。

一、如何认识新中国法治建设探索和发展的一贯性和阶段性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探索,终于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适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以人为本,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实施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推进各项工作法治化。笔者认为,60年来,探索、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始终没变,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国情,探索和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思想主题的一贯性决定了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一贯性,决定了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必定始终指向“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主题,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性质和特征决定的。当然,历史主题的一贯性并不意味着新中国法治建设的线性发展。事实上,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是在一个目标和一个主题的指引下,通过不同阶段的探索和建设,逐渐实现法治建设的科学认知,不断趋向社会主义法治文明。

从法治进步的意义上,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废除反动法统,批判旧中国的旧法制,创立社会主义新法制的新秩序、新理念,形成并建设人民民主法制。在这一时期,国家革故鼎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摒弃了剥削阶级的旧法制思想,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依法创立了国家的政权制度和政府运行的法律制度,完成了司法改造运动;初步建立起新中国的法学教育、研究体系;等等。第二个阶段,主要是拨乱反正,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树立法律权威并将它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原则和实践目标。当时,国家法治建设百废待兴,尤其是法律体系、法律制度和法律认同亟待提升。在这一时期,我们完成了现行宪法的制定,恢复了国家政治运行的法制化,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两手抓”;克服了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决心,并加强了实践力度,建立健全了司法机构、行政执法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重建并完善了法学、政治学等法治教育体系;等等。第三个阶段,主要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准备、形成和确立,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这一时期,加强了立法工作,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成为依法治国的主要环节;积极运用法治方式实现国家统一和维护国家,妥善处理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等等。第四个阶段,主要是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这一时期,科学规划了法治建设新格局,实现了法治建设的新发展;确立了党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基本形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深化全民普法,认真培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效地实现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三位一体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和司法公正建设日新月异,整体良好的法治环境不断生成;等等。

当然,新中国的法治建设也经历了徘徊和低潮时期,甚至产生某些严重倒退。但是,这些问题并不能掩盖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伟大成就,也为我们当前和以后的法治国家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进步的阶段和挫折的时期都应该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组成部分,是其发展状况的时代反映,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形成和完善的客观体现。因此,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贯性和阶段性非但并不矛盾,而且是彼此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

二、如何理解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基本特点

60年来,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既经历了坎坷和曲折,更取得了进步与成就。不论是艰苦探索时期,还是蓬勃发展阶段,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具有一些基本共性和内在特点。

其一,阶级性。马克思指出:“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最后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动的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_3’因为法治具有阶级属性,因此任何复杂法治形态都可以通过阶级分析的方法予以剖析和说明。如果抹杀了法治建设的阶级性,那么就等于舍弃了法治文明本身,也就意味着将无法科学地认识和说明法治国家。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类型的法治建设,是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而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法治文明,是现代法治的先进形态。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群众享有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支配权的基础上,通过法律制度、法律规范和法律机制来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治理形式,是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治文明。法、法律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是人民自主管理国家的有效途径。法治和法治理念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这就保证了其本质的先进性和利益代表的最广泛性。离开这一基础属性,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一切成果将不复存在。

其二,复杂性。法治不是一种独立的政治治理模式,也不是一种孤立的法律制度结构,更不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唯一载体。它的存在既离不开政治发展和其自身发展的历史,也无法脱离任一时代的社会背景和经济、政治、文化结构,因此它的建设发展是各种客观要素、历史传统和先进经验的综合体,是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对此,西方纯粹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凯尔森认为:“法是人的行为的一种秩序。一种‘秩序’是许多规则的一个体系。法并不意味着像有时所说的一个规则,它是具有那种我们理解为体系的统一性的一系列规则。如果我们将注意力局限于个别的孤立的规则,那就不可能了解法的性质。将法律秩序的各个特殊规则联结起来的那些关系,对法律的性质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明确理解构成法律秩序的那些关系的基础上,才能充分了解法的性质。”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始终紧紧依靠中国发展的基本国情和根本矛盾,根据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发展需要而不断改革提升法治建设的结构和水平。在战略上,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结构上,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构筑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的有机统一;在内容上,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包含了法治理念、法律体系、法治政府、司法体制和人权保护等多维内容;在发展上,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融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布局中;在前景上,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成为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文明、开放和进步的政治文明载体。这些都得益于法治建设体系的复杂性,更得益于复杂体系内目标、结构、动力和方法各要素的有序排列、互动发展。因此,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复杂性既是多元性的体现,又是一体化的表征,更是层次性和进步性的指代。

其三,民族性。西方历史法学学派的代表人物萨维尼曾经指出:“对于法律来说,一如语言,并无决然断裂的时刻;如同民族之存在和性格中的其他一般性取向一般,法律亦同样受制于此运动与发展。此种发展,如同其最为初始的情形,循随同一内在必然性规律。法律随着民族的成长而成长,随着民族的壮大而壮大,最后,随着民族对于其民族性的丧失而消亡……民族的共同意识乃是法律的特定居所……只有通过历史,才能与民族的初始状态保持生动的联系,而丧失了这种联系,也就丧失了每一民族的精神生活最为宝贵的部分”。而对于社会主义社会而言,列宁也肯定“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的这种或那种类型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显然,作为社会主义和法治文明的交汇和载体,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也具有明显的民族性。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历史证明,任何抛弃本国国情,盲目照抄照搬他国法治模式的尝试,必然会陷入法治思想和制度选择的混乱,阻碍中国的法治进步,甚至在世界法治文化之林中失去自立之地。现时代,强调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民族性,就是要突出我国法治建设的中国实际,即“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只有把握清楚了中国法治的本土资源、自身特色和自我定位,才能够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其四,动态性。不同社会形态和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中,法治建设都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阶段相联系,以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为基础。这意味着,不同社会结构因素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法治建设发生变化。对于法治建设而言,这种动态变化既体现为法治内容在进步性地按量递增,而且也可能表现为法治要素的结构,性调整甚至缩减,但最终都会反映在法治建设的文明化。这是法治动态性必备的量变和质变。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十分清楚地体现了动态性特征。在其发展历史中,既有高速发展时期,也有低潮挫折时期;既有制度确立和增长时期,也有制度修正和削弱情况;既有不同建设要素的突飞猛进,也有各个发展要素的协调并进;既有法制探索的量变递增带来的理念、制度和行为的质变需要,又有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质变引发的法律体系、依法行政、司法体制改革的量变发展。总之,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是在摸索和思考中不断推进的,始终处于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态协调发展的良性探索之中。

三、如何看待法治建设过程中两个30年的问题

2008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暨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则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时间发展的意识中,人们自然而然地会将新中国发展的前后两个30年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是经验和规律总结的需要,它可以提供新的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重要对比参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来看,正确地认识前后两个30年的关系问题需要把握住三个基本点:第一,新中国60年,不是两个30年的简单相加,而是从一个平台到一个新平台的历史性飞跃。第二,不能用后30年否定前30年,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三,不能用前30年否定后30年,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社会主义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焕然一新_8j。对于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而言,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动摇,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动摇。

要坚持好这“两个不动摇”就要求我们:一是将新中国的法治建设看作是一个完整的法治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在法治探索的螺旋式发展结构中逐渐进步并最终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历史过程,是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指引下不断深化各项法治建设内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二是不能用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建设成就否定新中国的前30年的法制成就,应该客观地认识到没有人民民主法制的建设就没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没有社会主义法律思想的树立就没有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正确选择,没有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伟大创建就没有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当代成果,没有法制建设的徘徊、踯躅与挫折就没有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强决心。三是不能用建国之初法治建设的特点来掩盖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的新变化与新创建。必须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建设是奠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现实基础,是党和国家在总结前30年法制建设的成就、规律和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先进观念、可靠制度和有效机制的综合体,是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时代代表,是世界法治文明的最新成就。

客观而科学地看待上述前后两个30年的发展,需要我们更加注意法治建设的群众基础,即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法律保障入手,更新和完善法治理念的公平感;需要我们更加注意法治建设的制度完善,即利用法律制度的规范性和强制性与人治遗毒、和腐败现象进行更加坚决的斗争;需要我们更加注重中国法治建设的国际化,即自信而广泛地与世界各国进行法治建设的经验交流和理论探讨,将社会主义法治的先进理念、制度优势和群众认同介绍给全世界,既批判西方法治的普世主义,又维护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发展环境。前后两个30年的变化,恰恰说明了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是承前启后、不断进步的文明化过程,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未来法治建设中最应依赖的法治模式、法治文化和法治传统。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关系问题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历史发展表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首先,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核心。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这一总体布局的四大建设之一,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范畴。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一再强调民主政治在国家建设发展中的根本地位,明确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优良状态,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的必然结果,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正确方向,塑造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合格主体,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体系内容,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发展进程,发现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新生动力,运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合理机制,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然选择。政治生活的一切实际都必须将政治建设的民主化、文明化作为建设主题,这也意味着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地位不可动摇。

法治制度建设篇9

【关键词】政治文明/不平衡性/战略选择

现阶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平衡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只有认识这种不平衡性,并结合实际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才能取得切实的成效。

一、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不平衡性的主要表现

1、政治文明构成要素之间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政治文明不仅包括政治意识、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文明,而且包括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人权的发展等。政治文明各构成要素既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有各自内在的发展规律。小康社会政治文明各构成要素的发展并不是同步前进的,这种不同步性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首先,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的发展落后于政治制度的发展。政治制度是政治文明的制度形态,是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核心,它包括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是政治统治、政治运作和社会管理的法律化和制度化。政治法律制度以统治阶级为主导来确立,并在本质上为该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其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此相联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选举制度、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制度等,也是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国法制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些基本的主要的政治制度符合我国的实际,已经和正在发挥重大的作用,充分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日趋完善。但是,社会主义的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的某些方面却滞后于政治制度的发展。在政治意识方面,体现现代政治文明的自由、平等、人权、法治、尊严、价值、平等、公正、正义和安全等民主精髓并没有深入到人们心理结构的底层,积淀为人们的政治心理素质,人们还缺乏自主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等。在政治行为方面,政党、团体、公民的政治行为文明也有待提高。政治生活中存在的无政府主义与自由化倾向,无视法纪规范的大民主现象,政治生活的盲从与自发行为,干部中的家长制作风、等级特权,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以及官僚主义、以权谋私、欺上瞒下、任人唯亲等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其次,社会主义具体政治制度的发展相对滞后于基本政治制度的发展。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它第一次否定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现象,把人类的政治制度文明推到了新的高度。但是,一种政治制度具有优越性不等于这种制度的优越性在实践中就能发挥出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不仅是一种国家制度,也是以法律确认和保障的制度体系,是体系化的制度。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就是以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为宗旨,将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里的民主生活、民主原则、民主形式、民主程序,用系统的制度和法律加以确认,使之具有制度上、法律上的规范形式,保证国家政治生活健康有序地运转和发展。然而,社会主义国家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对制度建设重视不够,习惯性的政治运动、群众斗争等方式取代了应有的制度功能,政治民主缺乏制度化、法律化的保障,并且在相当程度上混淆了基本政治制度与具体政治制度的内在联系,很少注意建立健全具体政治制度和运行机制,并以法律形式加以固定。

再次,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发展相对落后于政治制度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律制度的建设有了根本性的发展,但与民主制度进程的要求仍然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法律制度还不完备、不健全,致使许多民主行为缺乏法律规范,“人治”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比较突出。邓小平早在1979年就指出:我们的各项法律制度很不健全,“我们好多年实际上没有法,没有可遵循的东西。”(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9页。)特别是由于我国没有经历资产阶级共和国阶段,封建主义的长期影响使人们的法制观念淡薄,再加上小康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的政治文化素质都比较低,要建立起完备的法制,其任务就更为艰巨。

由于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是政治制度文明的基础,政治制度文明是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的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的相对滞后,加上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本身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社会主义政权的具体运行机制和方法手段上的缺陷,必然导致人们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可程度,政治制度在执行中的合理性程度,政治制度化程度,都还存在许多问题。而政治制度的不完善和政治体制的不科学又会影响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的提高。

2、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之间互动互进,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一般地说,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与其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是呈正比例的。但是,现实的和历史的发展过程也表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水平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可能会出现不同步的情况,这种不同步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同一个国家和社会里,“三个文明”发展的不平衡性。比如,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从总的情况来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在许多方面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改革开放的形势和要求还不相适应,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文明建设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在许多时候和地方,政治文明建设事实上还没有提高到应有的战略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其次,在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中,“三个文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政治、文化发展水平并不一定处于时代的前列;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的国家,其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却不一定落后,有时还会超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它的政治文明的发展有时也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

可见,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三个文明”的发展水平常会出现“不成比例”的状况,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不能简单地、绝对地划等号,经济的发展未必会导致政治文化的发展,而政治文化的落后也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有时在一些特殊的条件下,一种不好的甚至很坏的政治制度也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这样的事例在人类历史上并不罕见。当然,能否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状况,但是,判断政治文明的发展状况还有其它标准,其中社会利益的分配是否公正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

3、政治文明在不同的领域、地区和不同的群体中发展的不平衡性。从世界范围来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由于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发展状况不同,政治文明所处的演进阶段也不同。即使在同一个国家、同一民族中,政治文明在不同的领域、地区和不同的阶级、阶层中的发展也是有差别的。从一般的情况来说,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先于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发达地区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先于经济落后地区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城市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先于乡村政治生活的民主化;脑力劳动阶层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先于体力劳动阶层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由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沿海与内地之间、农村与城市之间、不同行业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人们对民主的理解和要求以及参政意识和能力也必然存在着差别。导致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们文化素质的差异以及各种体制的制约。列宁曾经说,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苏维埃政权在原则上实行了高得无比的无产阶级民主,对全世界做出实行这种民主的榜样,可是这种文化上的落后却限制了苏维埃政权的作用并使官僚制度复活。说起来苏维埃机构是全体劳动者都可以参加的,做起来却远不是人人都能参加,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注:《列宁全集》第2版第36卷,第150页。)邓小平在谈到普选时也曾讲到,我们现在只在基层搞直接选举,而在高层实行间接选举,是因为“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人口这么多,地区之间又不平衡,还有这么多民族,高层搞直接选举现在条件还不成熟,首先是文化素质不行。”(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42页;第177页。)人民即使行使个人的选举权、言论自由权,如果没有文化、缺乏民主意识、民主知识和民主习惯,要自由地、完全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也是很难达到的,更难做到真正的参政、议政。

二、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战略选择

1、要把政治意识文明建设放在十分重要和优先的地位。

首先,坚持“价值优先”的原则,确保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政治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的观念形态,是政治意识的进步状态。它在政治文明结构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国家制度的创设、施行,以及对公民个人的政治行为起着主导作用。政治意识是社会政治生活、政治关系和政治现象的主观反映,它包括人们的政治传统、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其中,政治价值在政治意识中处于核心地位。一种先进的政治意识,首先要以人类的基本价值为取向,它包括马克思所倡导的个性的解放和自由人的联合体,以及人的尊严、自由、价值、人权、平等、公正、正义和安全等内容。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他们对政治价值取向的选择是自由、自主的,但是这种选择必须要遵循党的基本路线的规范,否则,人民的政治意识取向就会失去方向。为此,我们必须维护和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坚持和巩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对于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要把肃清封建主义残余作为提高人们政治意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根深蒂固。从50多年来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曲折进程来看,阻挠主要来自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十年“文革”,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恶性发作,社会主义民主遭到极大的摧残和破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这种封建专制主义的残余仍然有很大的影响,等级制、特权制、家长制、官本位、领导职务终身制、人身依附关系、文化领域中的专制主义作风等封建社会的政治意识在人们的头脑中远没有消除,这就必然导致人们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习惯比较淡薄,民主生活比较单一和不成熟。因此,现阶段应坚持不懈地肃清封建专制主义的残余影响,以铲除造成国民“劣根性”的思想文化基础,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前提和基本条件。

2、把政治制度建设摆在核心的位置,在现阶段要把建立和健全具体政治制度和运行机制作为制度文明建设的战略重点。政治制度文明是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的保障,要维护和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要规范人们的政治行为,没有一套合适的政治制度是根本不可能的。进行制度文明建设,必须根据其内部各要素发展不平衡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

首先,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传统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把国家权力集中于党,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党的权力又集中于少数人甚至个别领导人手中,而且没有监督。其结果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得不到建设,经济和社会都缺乏活力。我国原有的政治体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苏联模式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同志指出:“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党的领导是不能动摇的,但党要善于领导,党政需要分开”(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42页;第177页。)。要通过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解决好党与政、党与法的关系问题。

其次,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展党内民主,就是要完善和切实执行党内的各种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要使党的各级领导真正由党员或党员代表选举产生,真正对自己所领导的党员和人民群众负责。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不仅是党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战略选择,是一条切实可行、易于见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之路。

再次,实现决策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在现阶段的中国,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决定国家命运的时代已成为历史,实现决策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仅是一种潮流,而且是政治活动的最基本的原则,这也是一个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避免重大失误的最有效的保证。我们要不断完善决策机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各级决策机关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向社会公示的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防止决策的随意性。

复次,建立科学配置和有效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注: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这是我们党在总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经验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结论。如何建立科学配置和有效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这是小康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也是解决传统政治体制权力过分集中的关键性问题和中国政治走向民主化、法治化的关键性问题。

最后,继续加强法制建设。一要把有形法制建设与无形法制建设结合起来。由于我国是一个缺乏法制传统的国家,法制理论建设和人们法制意识、观念的培养与提高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法制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顾。我们既要继续加强有形的法制建设,即法律条文、法制机构、法制队伍的建设,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加强无形的法制建设,即法制理论、法制思想的建设。二要把“依法治国”作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社会一直实行人治,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立后,这种情况并没有完全消失,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是虽有“法制”而没有完全“法治”。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必须实行依法治国。

3、根据地区、行业和人群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推进政治文明建设。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应当允许和鼓励不同的地区和行业采取不同的形式逐步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正如列宁所说:“在到达完全的共产主义以前,任何形式都不是最终的。”(注:《列宁全集》第2版第35卷,第217页。)马克思也指出:“什么东西你们认为是公道的和公平的,这与问题毫无关系。问题在于在一定的生产制度下什么东西是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16卷,第146页。)也就是说,在到达完全的共产主义以前,任何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形式也都是过渡性的,只要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目标,只要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都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用。因此,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人群中,政治文明建设应该实施不同的内容和采取不同的形式,即使推行相同的措施,其政治文明的实现程度也肯定会有差别。

我们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形式的多样化与同一性结合起来。一是我们不能不加区别地让所有的地区、行业、人群都实行同一种发展政治文明的措施。在政治文明建设的问题上,决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应当让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先行一步。二是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发展政治文明的途径也具有不一致性,我们也不能让各个地区、行业都具备了一定的物质条件,让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民主素质才开始推进政治文明建设,那就会阻滞政治文明的发展。三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引导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出适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的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形式。我国广大农村实行的村民自治、农民“海选”村委会干部、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等做法,就是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新途径的有益探索。实践证明,这是符合农村实际的,必须积极引导和鼓励。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还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形式。

法治制度建设篇10

关键词: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十以来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成果,是党在社会主义治理道路上长期探索的经验总结,标志着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表明我们党治国理政视野的开阔、治理能力的提升。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基层治理法治化是基层治理现代化转型的必经之路,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的构建必然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一、界定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的内涵

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是基层治理法治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理解其内涵首先得理清基层治理法治化内涵及制度机制运行的内在机理。

(一)基层治理法治化内涵

对于基层治理法治化内涵,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各抒己见,有的认为基层治理法治化是一种权力依法运行的过程,有的认为是一种建构基层的方式与手段,或者认为是一种民主发展形式,或是一项系统工程,但从总体上看,这些观点都涵盖了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内核,即将基层的一切活动纳入法律的话语体系中。笔者认为,基层治理法治化就是指坚持在法治型党组织的领导下,推进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引导基层自治组织依法治理,内化法治理念,规范政府与社会、市场、个体之间的关系,逐步实现基层政府、社区和农村自治组织法治化建设的过程。

(二)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内涵

在社会学中,机制是指事物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事物在有规律性的运动中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长效机制就是能保证事物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实现最佳效果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单的说就是“带规律性的最佳模式”。[1]因此,所谓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就是指在基层治理过程中,把法治化建设纳入基层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一切事务中,以“良治”为目标,促进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方式、治理环体、治理路径等实现最大效用的运行体系和作用原理,它是贯穿于基层治理法治化全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各种因素的本质联系。

(三)基层治理法治化与长效机制之间的关系

构建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就是要体现制度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特性,使基层治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深入有序地开展。没有好的制度,达不到“制度化”,没有好的制度执行力,达不到执行的“规范化”。唯有更加自觉并善于运用法治这个集中体现现代化治理本质要求的思维和方式,才能保证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概括地讲,基层治理法治化为长效机制构建指明了方向,长效机制为基层治理法治化提供了保障,二者耦合于基层治理范式的现代化转型。

二、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基层治理法治化自身的特性、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发展要求对长效机制构建提出了必要性:

(一)基层治理法治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基层治理法治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就意味着此工程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要相互协调推进,从横向来看,基层治理涉及到的各个方面都要纳入法治轨道,从纵向来看,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是一个将国家政策内化为基层群众行动指向的过程,任重而道远。基层治理法治化的系统性、长期性就决定了完备、稳定、规范化的长效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二)构建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是解决基层治理困境的重要抓手

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基层文化基因隐含的潜在困境;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带来的附加困境;基层治理法治化过程中面临的新困境。新旧困境交织的复杂社会环境在运作过程中产生了以下问题:治理理念“表面化”、治理主体“模糊化”、治理民主“形式化”、治理路径“口号化”、治理方式“即兴化”等,这些困境和问题既为基层治理向法治化转型提供了必然选择,也为长效机制的构建提出了现实要求。

(三)构建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是提升基层法治建设的主要引擎

基层治理法治化目标的提出既是对当下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面临的挑战和压力的回应,也是对全面建设法治国家的一种路径探索。制度是政策实施的保障,将国家战略部署落实为基层治理法治化的一整套体制机制,并且是相应的长效运作机制才能有效地整合基层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规范国家与社会、市场的关系、重塑社会秩序,形成基层社会共同推进治理法治化的良好局面,从而推动我国依法治国的总体进程。

三、目前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构建存在的问题

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的构建是当下一个热点也是重点话题,不少学者针对基层治理法治化面临的瓶颈问题提出相应的路径或机制构想,进行了有益探索,与此同时,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具体表现在:

(一)对长效机制认知程度尚浅

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是当前国家从上至下达成的共识,尤其在基层法治化建设的实践相当活跃,但如何从整体上落实基层法治化建设的目标,如何为此目标的实现构建长效机制,是当前基层面对的挑战。由于基层各治理主体的局限性,基层法治建设中出现的形式主义工程或突发性建设等现象不在少数,一时的成效不能代表整体的成效,实现基层治理法治化目标,除了提升法律意识,还需要胸怀格局意识。

(二)制度规范让位于“即兴式”举措

根据国家法治目标的指示,基层治理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法治实践,营造了基层法治建设的氛围,其中不乏一些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举措,激活了基层法治建设的活力,但也不能忽视其潜在的“碎片化”特点。在实践的基础上要遵循“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升华理论”的原则,将科学性举措提炼成完善的制度规范,避免“人存政举,人走政息”的后果,从长远角度系统性规划基层法治建设的持久力。

(三)长效机制构建内容带有模糊性

制度机制是解决基层治理法治化工作失衡的强力支撑,因而制度的构建首先应基于对基层现实社会问题的准确评估,根据基层人民群众的需求来寻求基层治理法治化实现的问题意识。但在实践中制度的构建内容往往带有盲目性,缺乏实地调研的精准性、全面性,这不但削弱了制度的功能属性,也制约了基层治理法治化实施的整体效能。因而,完善长效机制的构建内容迫在眉睫,具体应从构成治理法治化体系的每一个要素入手。

四、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完善策略探析

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是一个层次分明、内容丰富的系统,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完善:

(一)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传播机制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和精神实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传播机制的建构要从传播主体、传播过程和外在环境三个方面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在传播主体定位机制方面,按照其各自功能与职责的不同,将其分为三重功能维度的主体:“决策―导向”主体、“阐释―深化”主体、“传播―普及”主体[2];在传播过程方面,要注重传播认同机制的构建,目的是培养积极的公共精神,“公共精神是一种关心公共事务,并愿意致力于公共生活的改善和公共秩序的建设,以营造适宜人生存与发展条件的政治理念、伦理追求和人生哲学”[3]。从传播外在环境看,还需从政策、人才队伍、财政等方面构建保障机制。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传播机制,旨在营造法治文化氛围,使基层干部到基层群众都能将法治理念内化于心。

(二)构建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参与、监督机制

基层治理主体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整合基层多元主体资源,调动社会力量协同参与基层法治化治理是充分发挥基层群众主人翁作用的重要基础。首先,要在制度上明确基层党组织、基层政府、基层群众、社会组织等各治理主体的责任与权力范围;其次要完善各治理主体之间的沟通机制,尤其要畅通公众参与渠道,提升各个组织间的协同合作能力;最后,要落实基层监督机制,形成有效的监督态势,解决社会监督、行政监督乏力的问题。

(三)构建法律法规建设与运行机制

提升基层各治理主体的法治意识和治理能力,除了普及法律知识外,完善法律法规是关键。由于当前基层法律法规存在空白、不规范、滞后性等缺陷,不仅削弱了法律的权威性,也引发了基层社会的矛盾、冲突,因而地方人大、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加快完善基层法律法规、乡规民约等的建设与运行机制,确保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四)构建法治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机制

法治指标体系是指用以反映法律制度本体及其相关各类要素运行状况的结构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有机统一为表征,用以判断评价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法治化进程的一种计量、评价逻辑结构系统。[4]科学构建法治评估考核机制是衡量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进程中制度制定、实施、成效等科学性的重要参考标准,能够及时修复不完善的体制机制及治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合理配置基层资源、及时回应群众的生活期待,从而保证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的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常态化。

(五)构建吸收借鉴机制

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目前已取得一些成功案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恩施市“沐抚”经验,将“层级调处”和“法律援助”相结合,阿鲁科尔沁旗村务契约化管理模式,“党建+宁波模式”等,虽然地域的特殊性决定了治理方式的特殊性,但成功经验会提供新的切入点或示范意义。因而,基层在突出地域特色,用底蕴彰显内涵的同时,还应借鉴其他区域的丰硕成果,这就为吸收借鉴机制提供了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林建成,安娜.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域下构建生态治理长效机制探析[J].理论学刊,2015(3).

[2]张雁.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机制[D].东北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