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十篇农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十篇

农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2:09

农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篇1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观光农业;休闲体育;融合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各地乡村积极开展乡村文明建设,加快民主、富裕新农村的建设脚步。从怀化市的发展现状来看,在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保证观光农业稳步提升,同时需要实现观光农业与休闲体育融合发展,保证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序进行,建设特色旅游产业模式。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应探索怀化市旅游业模式,促进怀化市旅游业不断发展。

1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党的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思路。表示,在农业工作中,所面对的不仅是农业、农村、农民之间的问题,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对此,强调,“三农”问题是目前发展建设中的重点内容。为了保证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需要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立足于地方特色,促进乡村经济稳步发展。怀化市积极施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高度关注乡村特色,与当地农业发展情况相结合,规划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观光农业产业[1]。此外,为了进一步彰显其在发展观光农业中的优势,怀化市政府将休闲体育与观光农业进行了充分融合,进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旅游模式。

2怀化市观光农业与休闲体育融合发展的问题

从怀化市具体的发展情况来看,农村地区在旅游产业布局方面,不但需要对农村地区所具有的地方特色进行充分考虑,还需要加强对旅游产业布局的合理规划,从而保证旅游产业发展,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施行。就怀化市发展观光农业的相关工作来看,对怀化市具有的农业优势进行充分利用,并设计出了一条符合怀化市地方特色的旅游发展方向,同时实现了观光农业与休闲体育融合发展,并获得了一定成就。然而,在其发展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

2.1观光农业与休闲体育之间融合不紧密

怀化市在发展观光农业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凸显乡村特色,施行了休闲体育与观光农业的融合发展。然而,从发展现状来说,二者之间的融合并不紧密,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割裂发展形势。观光农业的目的是为游客带来轻松愉悦的旅游体验。为此,在观光农业产业的布局方面,需要将工作核心放在游客体验上。从目前怀化市的旅游布局来看,虽然有效丰富了乡村旅游产品,并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休闲体育内容,然而二者之间的融合并不紧密,导致怀化市观光农业与休闲体育无法实现有效融合发展,旅游产品结构缺乏合理性,仍旧需要进一步发展。

2.2产业结构不合理

为了有效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保证产业链结构的合理性及完善性,从而保证观光农业在运行中能够获得更可观的经济效益。从现阶段怀化市的观光农业发展状况可知,虽引入了休闲体育,但在整体结构体系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导致产业布局缺乏完善性。正因如此,使得怀化市在发展观光农业方面无法实现与其他产业有效融合发展。产业结构方面的问题使具体的观光农业布局存在着与一二三产业之间关系不紧密的问题,难以实现观光农业对其他产业的有效带动。在此过程中,虽然怀化市高度关注观光农业的发展,同时为保证观光农业的长效发展,与休闲体育进行了融合[2]。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由于其在具体运作中未重视产业链的结构合理性,导致在发展观光农业方面无法实现高效运转,这也使观光农业无法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和附加值。产业链不完善,直接导致观光农业的发展难以满足游客的需要。可见,怀化市在今后的观光农业长远发展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上升空间。

2.3基础设施不完善,游客旅游体验差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兴旅游模式,观光农业具有非常出色的发展优势。为了加速观光农业进一步提升,怀化市主张将休闲体育与观光农业融合发展,旨在为游客提供最佳的旅游产品。然而从怀化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使游客在旅游中无法获得理想的旅游体验[3]。观光农业与休闲体育融合发展,保证良好的游客观光体验,不仅要从旅游体验层面制订决策,还需要在规划旅游产业布局时加强对相关业务的关注,重视基础需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完善。从怀化市的观光农业布局现状来看,此方面的欠缺使其在开展观光农业与体育休闲的融合发展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基础设施,这对于改善游客旅游体验具有巨大的影响。

3怀化市观光农业与休闲体育融合发展对策

3.1找寻共同点,保证观光农业与休闲体育高效融合

虽然怀化市长期以来都高度关注观光农业及休闲体育的发展,对二者之间的融合发展给予了足够的关注。然而从融合的现状来看,结果并不理想。因此,为了促进两方面的融合发展,怀化市需要在融合工作中加速找寻共同点,加强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从而保证观光农业与休闲体育有效融合。由于观光农业是观光旅游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观光农业布局中合理搭建体育休闲设施,可以赋予观光农业的趣味性。在吸引游客前来旅游的同时,能够让游客充分体会到休闲体育具有的趣味。从怀化市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在发展观光农业的过程中,为了真正融入休闲体育,需要积极找寻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利用当中存在的共同点,保证游客在观光旅游中能够获得更好的休闲体育体验[4]。

3.2合理规划旅游产业结构

怀化市在发展观光旅游产业时,不仅需要关注观光农业的发展,还需要丰富相关旅游产品,实现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发展中,可以通过“政府+企业”或“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促进观光农业与企业之间的有效融合。在此模式之中,不但可以提升观光农业的号召力,同时能够为两方面的融合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在企业融入之后,可为农户带来充足的资金支持。在促进观光农业发展的同时,还能够为休闲体育设施引入提供极大的经济支撑[5]。通过应用以上方式,可促进怀化市观光农业与休闲体育融合发展,为二者之间的融合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帮助乡村发展观光农业的同时,通过引入休闲体育设施,可以保障旅游产业链结构布局更为合理。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完善,观光农业与休闲体育的融合发展具有良好发展形势,不仅可以保证游客的农业旅游体验,同时能够为游客提供其所期望的休闲体育体验。

3.3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布局

从怀化市施行观光农业与休闲体育融合发展的现状来看,为了有效促进二者之间的融合,实现怀化市旅游产业布局效益最优化,需要立足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布局。为了促进怀化市观光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融合,需要在规划旅游产业方面重视基础设施布局的进一步扩展。通过合理的基础设施布局,保证游客获得最佳的旅游感受。从观光农业的角度来看,在游客观光时,需要以游客的视角出发,开展农家饭、农业采摘等活动,为游客提供最为便利的旅游服务。在此过程之中,加强融入体育休闲项目,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布局,不仅能够方便游客游玩,同时能够吸引游客前往怀化市旅游,保证游客的旅游感受,提升怀化市的经济效益。

农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篇2

【关键词】休闲农业;农村;产业融合

1引言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融合理论逐步兴起并逐渐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大方向。而产业融合这一说法最早由西方学者提出。当时西方国家快速发展,服务业与农业、工业不断交融,分界线逐渐模糊,进而形成了新的产业模式,被称为产业融合。我国的产业融合理论研究开始比较晚,国家在经济进入转型期以后开始逐步加大在产业融合方面的指导和投入,进而使我国的产业融合开始飞速发展。农村产业融合是指以农业为基础,纵向延伸进而发展农业相关制造业及服务业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2014年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被提出;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年12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农业创新型发展新模式的探索不断出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进程明显加快。2021年,党的五中全会明确把“乡村振兴”列入我国“十四五”发展的重要规划之中,农村的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城乡融合发展等问题已经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核心问题。而农村产业融合打破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借鉴先进的科学技术,把农林渔牧生产作为第一环节,农产品加工作为第二环节,农产品的销售以及观光旅游业的发展作为第三环节,三个环节紧密相连,形成规模化、高科技的种植、养殖、加工以及服务产业链,农业功能被不断延伸,农村产业融合也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休闲农业是农村产业融合的典型模式。休闲农业以传统农业生产为核心,以乡村文化为依托,以休闲旅游为特色,吸引城市居民在节假日进行观光旅游。20世纪三四十年代,休闲农业在意大利兴起,最初是瓜果种植园拓展的采摘和观光业务,后经过不断发展,形成了集观、吃、住、种、玩、购、教为一体的多层次、综合性、大规模的休闲娱乐场所。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国家和日本的休闲农业蓬勃发展,各种农业观光园区结合自身特点推出的假日游、亲子游、怀旧游成为了当时人们假期的最佳选择。这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传入我国成为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我国的休闲农业从最初的“丰收节”“美食节”庆祝模式到农业采摘园、休闲农庄模式再到科技农业示范园区、生态种植园区等高科技种植管理园区模式。休闲融合了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打破传统第一产业的限制,拓展了传统农业的发展空间,通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来带动第一产业的进步,通过观光旅游业带来整个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产业的兴旺,实现了生产要素和利益在三大产业间的合理配置与流动,增加了农民收入,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呈现出一种飞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2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我国休闲农业经过近40年的发展,逐步呈现出了科技化、规模化的态势,走出了一条“政府、企业、集体、农户”的多维发展道路。借助近年来的网络销售便利,我国的休闲农业更是实现了线上线下共同推进,宣传、销售甚至虚拟旅游都成为当前的热门形式。

2.1农业子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休闲农业出现并不断发展至今,始终围绕着农业与旅游业的不断渗透与融合这一核心。我国当前休闲农业多数是以农业生产结合采摘、观光为主要经营模式,包括小规模的家庭农场、农家乐,中等规模的农业示范区以及较大规模的农业公园等。伴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休闲农业从最初单纯的种植业为主,慢慢融合了农业的更多子产业,至今已形成了集农、林、牧、渔为一体的多方面、全覆盖的聚合型农业生产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和趣味性,同时也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化动力。

2.2高新技术融合发展模式

休闲农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一个分支。现代化农业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我国休闲农业也衍生出以高新技术为主要“卖点”的高科技种植管理园。高科技种植管理园多数以“高效、清洁、无公害”的现代农业种植管理技术作为切入点,在实现科学管理,集约生产、高效产出的同时,建立对外开放的生产示范基地,吸引游客进行观光、体验,使游客在游玩的同时获得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的知识,拓宽视野。因此,这种休闲农业主体成为了很多年轻人以及有儿童的家庭的首选。

2.3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

伴随着我国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休闲农业也呈现出“实体+网络”的发展态势。在2020年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的影响下,旅游业受到了较为明显的冲击,休闲农业主体的经营受到了严重影响。于是很多经营者借助我国发达的电商和直播产业,把农业休闲旅游“搬”到了网上,通过VR全景技术,实现了在线观光旅游,通过“直播”等方式,发展出了新的网络观光模式。

3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优势

休闲农业的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是现代化农业的实现路径之一。我国的休闲农业发展具有极为显著的优势。

3.1政策支持力度大

早在2006年提出的“十一五”规划中,就提出了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2014年政府提出要在土地、金融各个方面鼓励乡村旅游发展,各省市都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2020年“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政府工作报告和视察时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也给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市场需求旺盛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逐步转变,对于旅游休闲的需求不断增加。长期住在城市的居民对乡村的质朴生活充满向往,加之融入在乡村休闲旅游当中的文化背景和民俗传统的吸引力,乡村休闲旅游成为了一种最好的放松方式和娱乐享受。物质生活的富足和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城市居民对于乡村休闲旅游的需求一再扩大,成为休闲农业发展的最强动力。

3.3农业产业融合趋势明显

一直以来,传统农业生产效率低、产值低、发展慢,导致我国农业与工业、服务业发展不均衡,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日益显著。以休闲农业为代表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收入、加速农村发展的主要途径。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增加了产业附加值,成为了农业发展的趋势,渐渐为更多的农业生产者所接受,为休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4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休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4.1设施落后

休闲农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农村传统农业的基础之上的,而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乡村配套设施有待健全。很多中小型休闲农业项目是以家庭为基础,由农家院和周边农田组成,经营者可以改造自己的房屋和土地,但是对村集体的道路、卫生等配套设施和环境无能为力。同时,部分地区出现由经营者自主出资铺设道路、设立停车场的现象。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政府组织勘察设计,很多自主修建设施工程质量较差、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严重影响了当地的交通和整体规划。总体来说,休闲旅游所需的住宿、医疗、网络等配套公共设施不够健全,项目数量少、安全无法保证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型休闲农业主体的发展。

4.2项目趋同

我国虽然不断发展出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经营模式,但是总体来说,当前的休闲旅游项目依然存在形式单一、项目趋同的问题。由于休闲旅游的经营主体多为家庭或者村集体,设立项目缺少科学规划和现代化管理,普遍采用“农家乐”或“采摘园”等传统农业体验式模式,缺少高科技种植技术与现代化展示,更无力建设配套的种植基地、教育基地以及销售基地。这些项目仅仅是把传统农业和旅游业嫁接,无法衍生出完整的产业链条,同质化严重,缺少市场竞争力,容易被模仿和淘汰。

4.3要素投入有限

农业休闲项目长期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缺少专业人才指导和设计的项目融资非常困难。经营休闲农业项目的普通农村居民缺少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持,无法把现代种植技术融入自身项目,严重阻断了农产品的深加工和销售;同时,由于缺少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和长期发展规划能力,个体经营的休闲农业项目往往缺少行业竞争力和长期发展潜力。

4.4产业融合不足

我国的农业发展项目大多是农家乐等单一的体验性项目,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较为生硬,只是简单的拼接和组合。同时,农产品加工业和销售业发展较为滞后,科技含量较低,无法发挥出农业科技的带动作用。事实上,这种模式根本发挥不了二、三产业带动农业发展,实现产业联动的作用。

5休闲农业发展问题分析

造成休闲农业发展瓶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来说,主要是政策、布局、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5.1配套政策不完善

尽管中央不断出台支持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但是各地对于休闲农业的发展仍然处于尝试阶段。相关部门对于休闲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尚未形成完整体系,致使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仍然面临“用地难”“生产难”“引资难”“用人难”的问题。同时,多数地方政府限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对于休闲农业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仍没有明确指导意见或相关实施规定。

5.2政府规划不充分

地方政府对于本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缺少系统的产业发展规划,导致休闲农业发展与本地特色、区域优势结合不明显,产业发展与地方发展、城市规划不匹配,最终造成休闲农业发展竞争力不强、地方特色不明显、主体分布不均衡、发展格局不明晰等问题。由于政府没有统一规划,很多休闲农业主体跟风经营、模式单一、没有长期发展目标和远景规划,更无法因地制宜地拓宽经营范围,扩大经营规模。

5.3管理标准不规范

由于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有农村家庭、村集体和企业,经营业务横跨农业、旅游业、服务业,涉及的管理部门较多,各部门管理标准不统一,甚至会出现一定的管理冲突。各部门还未将涉及休闲农业发展的管理条例进行区分、整合,导致休闲农业发展中面临的用地问题、规划问题、政策支持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难以高效地进行管理和服务。

6休闲农业发展政策建议

6.1加强地方政府政策支持

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有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无论是健全的基础配套设施还是强力的人才引进政策,都需要政府的扶持和推进。由政府部门对农村基础道路、停车场、给排水、医疗、购物以及网络等公共设施进行改造和维护,将基础设施建设融入农村居住环境改造工程,为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奠定基础,让地方休闲农业的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同时,休闲农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才的缺乏,所以地方政府部门要加大相关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同时,政府部门可以参与休闲农业项目的设立和管理,实现地区内人才、资本、资源和劳动力联动,构建一个完整的要素投入流动和配置体系,让休闲农业项目的发展融入地区农业发展整体,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成为地方经济腾飞的主要推动力。

6.2进行全面发展布局

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文化、产业、自然风光等优势,对休闲农业发展进行全面的、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通过分层、分地区、分重点的细化布局,结合本地文化特色、自然景观资源、居民生活特点,大力支持文博产品的宣传与开发、自然景观的深入体验、民俗文化的展演以及农产品深加工和销售等延伸产业链也可以相应发展起来,形成不同产业协调发展,产学研共同进步的新格局。最终形成地区一体、错落分布、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产业融合的新发展格局,形成与其他地方不同质的、有特色的、吸引人的休闲农业。

6.3优化政府管理协调机制

农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篇3

1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产业结构的深入发展,产业间融合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大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行业竞争合作不断加强,产业边界越来越模糊,产业间的壁垒正在变低,最终产生融合,出现一个新的产业。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2]。同时河北的乡村旅游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管理人才的匮乏,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瓶颈。然而,河北省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红色文化是吸引游客的关键所在。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产业融合理论为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给出启示,河北省要借助京津冀一体化和雄安新区的发展,通过技术、交通、人才等方面的融合,探索适合河北乡村旅游与现代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途径,更好地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走出一条既能留住青山绿水,又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双赢路径[3]。

1.1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传统农业模式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解决了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并为我国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这种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瓶颈阶段,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在国外农产品的冲击下,价格不可能走高,“洋米”“洋面”甚至“洋肉”在“外洋轮船”的驱动下,已经对我国农业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比如,美国、巴西的大豆对东北大豆产业的冲击,东南亚的水果对水果市场的压迫,巴西、澳大利亚肉牛对黑龙江肉牛养殖的挤压。在这种背景下,农业发展走出一条融合发展新路是时代的客观要求。

1.2城市居民“天性”的客观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化迎来快速发展期,城市人口数量激增。但是城市的高楼大厦在某些方面对人的“天性”是一种束缚,城市居民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在减少,更难觅到儿时的乡愁。当前的乡村旅游不能很好地满足城市居民对大自然的“回归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能在某个方面满足城市居民“天性”的隐形需求。

1.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

首先,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可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升级。例如,张家口崇礼地区在做好冰雪项目的同时,要结合本地的特色,促进一年四季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打造北方的冰雪之都、避暑胜地。第二,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可以推动农村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村旅游在河北遍地开花,但总感觉少了一丝乡村味道。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能够让游客体验到乡村的味道。

1.4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迫切需要

农村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山区等一些偏远地区,这些地方由于未受到外界的过度开发,原生态保持比较好,但是这些地方也往往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脱贫总体战略目标,简单对当地资源的开发,往往会适得其反,需要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融合,让旅游者既能体验到自然的魅力,又能感受到乡村浓厚的气息。

2制约河北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

2.1管理机制制约

乡村旅游的开展需要很多部门协调,这主要是乡村旅游的种类及分布不同,这也是导致乡村旅游发展相对缓慢的一个原因。曾经出现过一个山多个部门管理,一个湖多个部门管理的现象。这种多部门管理导致乡村旅游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也出现了各自为政,不能很好地整合资源的局面。农村土地权还正在落实中,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还不成熟,这也制约了乡村旅游农场或者旅游庄园的经营。

2.2管理水平不高

河北省乡村旅游有一些做得比较成功,但是总体来说还存在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一些乡村旅游管理者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整体规划和长久发展意识不强,开发模式单一,不了解城镇人需求,盲目模仿。一个景区出现某种模式之后,便有很多乡村旅游简单照搬模仿,出现了景区与乡村旅游同质化,不能体现自己的特色。区域整合不足,某些地方管理者仅看到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利益,缺乏一个整体规划。

2.3专业人才缺乏

乡村旅游资源多集中在相对偏远的地区,交通不太方便,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生活水平不高,虽然守着良好的资源,在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方面显然还是不足。虽然一些地区有较好的顶层设计,但是在实施管理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偏差,出现了导游及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管理人才缺失,导致农村旅游资源开发不到位,严重制约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

2.4经营理念落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我们环境意识觉醒的一个证明。随着生态意识的不断增强,环境保护正在成为旅游发展的一个大方向。但是当前一些乡村旅游在经营理念上还存在问题,很多农村旅游为了更快实现经济效应,没有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规划。一些农村管理者为了吸引旅游者而没有原则地妥协,任由旅游者破坏践踏环境,乱扔垃圾,造成农村环境的破坏,一些旅游资源在短时间内遭到严重的破坏。同时一些经营者本身缺乏相关法规的制约,在进行景区开发时,没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促进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的策略

目前,河北省比较高端的乡村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河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具体分析、精准定位,找出适合河北省的融合开发模式,可以将河北乡村打造成京津的后花园,更好地服务农村的经济发展。

3.1加强领导,积极探索管理体制

党的报告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种稳定的承包关系有利于地方政府与经营者形成长期的规划设计,有利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在充分调研乡村旅游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的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管理体制,切实解决多头管理体制,理顺利益分配机制,形成多部门联动,促进产业融合[4]。乡村旅游的规模化发展需要土地规模化经营,乡村旅游的转型与升级有赖于乡村集约化的进程。根据相关土地流转政策,可以改变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一户的耕作模式,土地经营由零散变为集中,土地资源可形成连片专业化规模经营。乡村根据资源类型与市场需求等因素,实现区域性的大规模生产和差异化发展,使农业产业区域化、农业景观集约化、村庄主题化,从而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升级。

3.2加强规划,引导树立市场观念

不断提高对产业发展规划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结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聘请相关专家编制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融合的规划,规划要体现出前瞻性、特色化和科学化,要根据河北省不同的自然特色、区位优势、文化底蕴、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习惯,规划设计出主题鲜明、适合不同群体的休闲农业类型,将河北省与京津休闲旅游项目有效串联,形成整体推进发展的态势。组织相关专家与学者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指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经营管理观念,增强市场竞争意识。为了避免盲目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打破以单体景点吸引游客的传统促销方式,以复合型资源和整体形象产生魅力,形成强势吸引,塑造乡村旅游的品牌。

3.3更新理念,积极提高服务水平

农业休闲的发展与农村旅游的融合需要管理者和经营者及时更新理念,对现有模式进行大胆的创新,只是一味地模仿别人必然会影响其发展,河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必须走出自己的特色,这不仅需要管理者更新观念,还需要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在农村灌输一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才是农村旅游市场发展方向的理念,奠定两者融合的群众基础,形成人人参与的氛围。加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通过积极吸引高端人才,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融合奠定人才基础。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服务方面,要积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推行规范化管理与标准化服务,积极开展示范户的创建和星级评定,更好地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还要积极营造高质量的服务环境,各部门及各单位要积极配合好,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建设提供支持,不断学习先进地区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方面的经验,制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联席服务制度,更好地解决服务方面的问题,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打造河北省一流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目的地。

3.4加强产业协作,积极引导产业融合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河北省旅游产业部门要打破部门分割的思维,以开放的观念为产业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要跳出本产业看待产业发展形势,树立大旅游观念,以产业部门的联动政策的出台,促进旅游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政府应在旅游业融合发展中发挥积极的宏观管理作用,同时要发挥市场在实现旅游业融合发展中的导向作用。此外,还要加快放松行业管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必然要求休闲与旅游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只有这样乡村旅游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随着河北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休闲农业正在成为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河北省农业休闲活动正在逐步丰富起来,基本形成了踏青赏花、农事体验、民俗文化、农耕教育、体育竞技、音乐舞蹈等休闲形式。河北省各地方根据自己的旅游特色,积极吸引城乡居民参与,例如武强县周窝村音乐节带动周边乡村旅游的发展;廊坊市举办的中国廊坊第什里风筝节,带动了当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邯郸市举办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启动仪式暨绿色骑行活动,更是让城镇居民积极参与到绿色环保健身活动中来。

农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篇4

[关键词]旅游村镇;建设;融资

[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1-0091-03

[作者简介]金治中(1974-),男,汉族,湖南临澧人,讲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会计理论,旅游经济;肖薇(1974-),女,汉族,湖南临澧人,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会计理论,旅游经济。

[基金项目]海南省高校科学研究项目“海南特色旅游村镇建设研究”(批准号:Hjsk2012-60);琼州学院海南省重点(扶持)学科“旅游管理”(批准号:琼教高[2010]80号)。一、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出旅游逐渐兴起。而走入农村,欣赏自然的田园风光,呼吸清洁的新鲜空气,品尝农家的瓜果蔬菜,游览古老的村落民风,也逐渐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旅游休闲方式。在全国各地不断推广和发展村镇旅游的同时,海南省借助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的契机,启动了特色旅游村镇建设项目。目前,海南省的很多村镇如位于临高县的新盈镇、位于琼中县的营根镇等都已经列入省重点特色旅游村镇发展规划。另外,海南省计划在2015年前,建设50个左右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村庄。特色旅游村镇建设有利于改善当地落后的经济面貌,是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但是村镇要发展旅游产业,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才能有效保障旅游项目的顺利开发。因此,旅游村镇如何有效融资成为亟待探讨的课题。农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融资难问题特别突出,很多学者在这方面做过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例如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周月书、杨军,2009)[1]、西部农村融资(谷慎、张俊、邓旭萍,2011)[2]、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融资(李晓渝、王文献,2006)[3]、农村公共品融资(岳书铭、綦好东、杨学成,2005)[4]等。目前对旅游村镇建设融资研究还很鲜见,笔者在此进行初步探讨。

二、海南省旅游村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机遇

目前,海南省旅游村镇建设刚刚起步,其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存在诸多困难。

(一)面临的困难

1基础建设比较滞后。目前,海南省很多村镇的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还非常落后。长期以来海南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地区通水通电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例如,海南省育才镇,尽管距离蜚声中外的三亚市仅四十多公里,但周边很多村庄村民直到2013年才饮用到干净的自来水,通往三亚市的部分路段也才改造完成。而在海南岛中部,特别是五指山周边坐落在群山环绕的山坳中的村镇,通往县城和市区的道路交通状况还非常差。另外,一些村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低,严重制约着旅游产业的发展。

2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海南省由于长期基础教育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导致当地村民的文化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而一些有文化知识的年轻人,宁愿到外地长期打工,也不愿意留在经济落后、地势偏僻的家乡发展。由于很多村镇的人口整体文化层次偏低。一些村民对发展旅游业认识不足,遇到关于土地征用、村民出资等现实问题时,难以协调和达成一致意见,还会产生矛盾和分歧,致使旅游村镇建设难以开展。

(二)面临的机遇

1国际旅游岛开发带来机遇。海南省旅游村镇建设发展是在国际旅游岛开发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极大提升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影响力。海南特色旅游村镇的建设作为国际旅游岛开发的配套项目,也受到了高度重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如果村镇开发的旅游项目能够符合旅游者需求,同时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并且村民能够形成共识,共谋旅游发展大业,那么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海南特色旅游村镇建设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倍增。

2政府的积极支持。政府对旅游村镇的发展进行了科学规划。首先,对海口演丰镇等十个村镇进行了建设规划,又遴选了20多个村镇作为第一批优先发展项目,并且还将计划启动若干行政村的旅游项目建设。通过政府的规划引导与多种政策优惠的扶持,尽管一些偏远村镇当前还缺乏一定的经济实力,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但也会获得优先发展的机会。例如地处偏远地区的水满乡,尽管交通等条件还比较落后,也获得了政府的许可和支持,正在加快村镇旅游建设步伐。

三、海南省旅游村镇建设融资途径与困境

旅游村镇的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资金的获得一般有三种途径。一是自有资金,即村镇利用自身的力量,通过村民自筹资金来进行旅游项目开发;二是引进资金,利用外部力量发展旅游;三是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以下对这三种主要的融资途径进行逐一分析。

(一)通过村民自筹资金

发展村镇旅游业,本是一件有利于村民的事情,大家也非常期盼,但是某些因素会导致从村民手中难以筹资。首先是村民的意识。长期以来,海南的基础教育落后,大多数村民只有小学文化,有些甚至只有两三年的受教育经历,导致其难以接受新鲜事务,而且有时还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其次,投资旅游产业的效益并非立竿见影。因此说服习惯于春耕秋收的村民出资进行旅游村镇建设并非易事。另外,即使通过入股的形式参与投资,一些村民也会因旅游项目建设周期和回收周期都比较长,短期内见不到效益,而要求退股撤资,导致后续的建设发展资金链断裂,旅游村镇建设不能可持续发展。

(二)通过引进外部资金

通过引进外部资金,借助外力发展村镇的旅游产业,在村镇发展初期急需资金的情况下无疑是雪中送炭。一方面可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提升村镇的旅游管理水平。但是,市场的资金具有逐利性,对资金的投放首先考虑的还是未来获取利润的可能性,资金回收的安全性等问题。由于发展村镇旅游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各种旅游项目是在村镇原有土地上开发的,而且都是集体土地,因此,旅游产业的发展会受到当地村镇经济文化环境的制约。另外,正是由于政府的指导性,许多旅游村镇纳入规划并不是按照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原则,而是采取一种平均分配名额的方法,具有一定的计划性。由于没有市场的土壤,其成长就会存在天然的缺陷。譬如,县(市)领导可能为了完成省里分配的任务指标,会通过一定的评选方法选取某几个村镇作为特色旅游村镇发展目标,关注的重点是这些村镇是否达到省里规定的一些硬性指标。而村镇为了获取稀缺名额,有时也会通过造假,临时达到要求,有些甚至通过受贿而获得指标。因而尽管村镇的旅游发展项目获得了上级批准,但是否具有发展前景仍难以预料。正是由于政府的政策性,一些村镇临时组建的旅游村镇领导班子仍然是原有的村干部或者镇干部,通过行政管理方式同市场经济中自负盈亏、风险自担的企业化管理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由于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与责任心会受到外部投资主体的怀疑,外部主体投资时也会更加谨慎。因此,旅游村镇进行外部融资也会存在不小的困难。

(三)通过银行借贷

银行等金融机构资金充裕,向其贷款获取发展资本是最好的办法,但这种途径也有难度。首先,农村的贷款渠道有限。尽管我国除了工商银行等四大国有银行外,还有很多地方性银行,但是真正面向和支持“三农”发展的还只是中国农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等国有金融机构,因此,农村的贷款渠道相对狭窄。其次,向银行贷款还需要满足如符合账务处理规范、项目发展前景好、需要相应的担保等条件,但是这些条件对于村镇来说多数难以满足。例如,在财务方面,村镇财务由于其经济总量有限,财务工作长期缺少监管,财务人才匮乏,账务核算混乱现象目前还屡见不鲜。没有执行规范财务制度,也就难以满足贷款条件。再次,由于海南农村经济长期以来发展缓慢,基础配套设施相对落后,并且村镇管理水平也十分有限等原因,其可持续发展前景令人堪忧,也难以满足银行对项目的遴选要求。最后,银行对贷款也有担保的苛刻要求,而海南很多村镇家底薄弱,能够实施担保的价值物并不多,因此,担保能力不足也制约了向金融机构的贷款。

四、海南省旅游村镇建设融资对策探讨

海南省旅游村镇建设融资困难成因很多,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要有效地解决旅游村镇建设融资困难问题,必须根据旅游村镇建设的实际情况,一方面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引导资本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金融创新,保障旅游村镇长远建设发展所需的资金。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海南省是农业大省,长期以来经济相对落后。道路、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发展缓慢,为了吸引投资,政府可以在这方面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筑巢引凤,借助外部资本发展村镇旅游。

(二)明晰产权

村镇发展旅游产业引进资本的前提还是需要明晰产权。资本的进入存在较多风险,资本的安全需要法律的保障。由于村镇发展旅游业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域外资本投入以后受到当地人员素质、文化风俗和经济环境的制约性较大,一旦投资后,如果遇到具体的项目开发、收益分配等问题与村民的文化风俗、传统习惯不相符,而且事先没有详细的契约明确各自的权力和义务,协调的难度就会很大。因此事先各方应详细协商,明晰产权,保障投资主体的利益,这也有利于增加外部主体投资的积极性。

(三)灵活扩展入股方式

在旅游村镇建设初期,困难很多,这时最重要的是团结广大村民,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人心齐、泰山移”,把大家的力量汇集起来,也能解决资金紧缺的燃眉之急。例如,可以通过入股分红的方式,把村民的余钱集中起来。入股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村民除了可以使用现金、土地入股之外,还可以用劳力加入股份。村镇里劳力相对充裕,在旅游建设时需要大量的劳动投入,因此,可以用劳力股份的形式来实现双赢。通过劳力入股,可以缓解旅游村镇建设时资金的压力,同时也能调动村民旅游村镇建设开发的热情。

(四)政府支持建立多层次的信贷体系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日趋活跃,对金融支持需求逐步增大。海南省村镇应顺应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潮流,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经济活跃度不断提升的同时,吸引社会各种力量的参与和支持。政府需要适时转变观念,建立与海南省旅游村镇发展所需求的金融贷款机制,并且不断提升信贷投放力度。同时,在政府严格监管以及能够合理有效防范各种信贷风险的基本保障下,政府应鼓励民间兴办直接为海南村镇发展旅游产业服务的中小型金融机构。由于小型金融机构运营成本较低,同时也直面资金需求者,掌握的信贷需求信息比较充分,经营灵活,因此能够拓宽旅游村镇建设时的融资渠道。

(五)充分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

一般而言,政府对某一个产业的支持只是在其发展的初期力度较大,一旦产业趋于成熟和稳定后,政府会适时取消各种优惠政策。在海南省旅游村镇发展初期,省政府给予了一定的扶持,例如无偿拨付配套发展资金,享受免税等各种政策优惠。这对各村镇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在海南旅游村镇建设的初期,海南省政府的关注度会较高,支持力度也会比较大,在这种状况下,村镇需要牢牢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创造各种条件,争取在发展初期能够获得尽量多的政府资源,来推动本地旅游村镇的开发建设。

[参考文献]

[1]周月书,杨军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因素分析——来自江苏吴江和常熟的问卷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09(7):77-85

[2]谷慎,张俊,邓旭萍双重二元结构下化解西部农村融资难的对策——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1(1):33-40

[3]李晓渝,王文献我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融资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06(6):120-123

[4]岳书铭,綦好东,杨学成基于农户意愿的农村公共品融资问题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11):47-53

农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篇5

[关键词]“互联网+”;生态农业;产业融合

生态农业是现代化的高效农业,是与工业、服务业相结合的全新产业,是农业与经济发展、资源保护、环境和谐的统一。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是国务院办公厅倡导的针对目前经济新常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新举措。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农业提质增效;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为产业融合下的生态农业长远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互联网+”包含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科技,与各产业的结合创新有助于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在产业融合的环境下,“互联网+”战略将使生态农业的发展更加多元和丰富。

1产业融合背景下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1.1加强农村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是以牺牲资源环境来换取农产品的增产增收。这种粗放型的农业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农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是不科学、不可持续的。而生态农业在保护农村资源环境的同时,帮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一种协调、绿色的农业发展方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生态环保的方式来代替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生态农业与旅游观光业的结合就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村和农业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1.2拓展农业产业链。利用地区其他优势产业,用高效的方式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拓展整条农业产业链,并提高农业的效益和附加值。比如农产品选种到销售的整条产业链可以利用工业科技、现代化仓储、多式联运、冷链物流、新型营销手段等方式完善生态农产品的全产业链流通。也可以挖掘生态农业的旅游价值、文化内涵以及健康绿色生活概念来拓展生态农业的多种功能。1.3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发展。发展多元化的生态农业对于建设新型农村、提高农业质量和农民生活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产业融合可以帮助农村劳动力从工商行业回流到农村。有技术有能力的“新农人”或者说“职业农民”将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的生态农场经营提高农产品产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实现降本增收。此外,农民还可利用生态农业的观光教育功能,促进农村的旅游业和民宿业发展。这些渠道和形式使农民不再单一依靠种植农产品获取生活来源,客观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1.4转变农业生产管理方式。在农业生产管理方式上,产业融合促使农业合作社、合作农场等形式出现,实现了农业规模化管理。并且利用高科技及互联网信息化,比如,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农业监测信息系统、预测系统和农产品信息系统等,使生态农业搭乘新一轮科技创新的东风,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以及农产品单位产量和质量。1.5推进农业机制体制改革。各产业融合有助于推动农村供给侧改革,补齐农业供给结构短缺。这有利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更多地运用市场手段配置土地资源,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配置效率。此外,产业融合也为政府出台各类支农惠农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比如,可以通过农业金融体制改革,利用“互联网+金融”手段解决农业发展资金问题,以及建立生态农业全产业链的融资平台。

2产业融合背景下发展生态农业的瓶颈

2.1农业生态环境仍有待恢复。绿色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改革初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所以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比如在工业化的背景下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和污染问题以及农业用水的浪费问题较为严重。又如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工业用地增加导致耕地资源被占用,各产业向农业要资源的现象层出不穷。加上大气污染导致的极端气候频发使农业生态化发展受到制约。2.2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较低。长久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模式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作坊式生产。农业生产的细碎化使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机械化和现代化发展受到制约,导致单位土地利用率不够高,制约农业单位产量提升。此外,由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承包经营体系还未建成,各项农村土地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涉农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不足以起到强有力的带头作用,所以导致依托规模化经营的生态农业从选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存在瓶颈。2.3生态农产品流通成本过高。生态农产品从选种种植到销售中间的流通环节存在不少问题。比如采购环节经历从农户到收购商再到批发商三重关卡导致生态农产品价格不够透明;库存环节由于农场品的季节性和生产分散性导致库存量难以下降,进而导致库存成本高;在运输和配送环节存在运输方式选择问题和运输路线规划问题。总体来说,这些问题都是由于生态农产品的供应链环节过于复杂、上下游信息不畅导致的。2.4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是生态农产品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生态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加工欠缺导致生态农产品的质量不够稳定;另一方面是由于农业科技和信息化水平的制约导致的生态农产品检验系统、监管系统和对有问题的生态农产品的高效召回系统不够完善。此外,各项技术标准如环境质量标准、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检测标准等执行不够到位,最终给绿色生态农产品在全国市场的扩张带来压力。2.5农业领域复合型人才短缺。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大量有知识有技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商业,“职业农民”数量减少,削弱了农业的发展力。并且,现代农业领域需要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农村体力劳动者,而是与农业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相匹配的农业专业人才。另外,生态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准营销等环节则需要既掌握农产品特征又熟悉农业市场需求的跨行业人才。如果不能尽快培养出一批高素质、有文化、擅经营的“新农人”,那么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还将困难重重。

3产业融合背景下“互联网+”助力生态农业发展的建议

3.1生态农业“智慧化”发展。农业生产的细碎化阻碍了生态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国务院倡导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在生产环节加强标准化和机械化。而生态农业的规模化需要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通信技术的结合,并且农业科技的创新又可以倒逼农业生产向规模化发展。因此生态农业“智慧化”迫在眉睫。首先在生态农业的生产管理过程中,可以运用“大数据”进行精准化控制和种植,包括按时灌溉系统、农业生态环境实时监控系统、以及与农产品安全相关的农产品病虫害预测。其次,运用物联网技术包括GpS、RFiD等技术实现对生态农产品的识别、定位、追踪和溯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生态农产品安全问题。另外还可以进行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分享涉农知识和资源,帮助生态农业经营管理决策更加科学合理。3.2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化发展。生态农产品供应链竞争激烈和信息不透明,容易引起供需不对称以及交易费用高等问题。互联网信息化为农产品的销售打开了新局面。电商企业与生态农业的融合发展是打通生态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可行方式,比如阿里巴巴集团的“农村淘宝”业务。除了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还有o2o模式即线下咨询线上交易等方式,这极大便利了卖方和消费者,使产供销环节大大减少,降低了生态农产品的流通成本。生态农产品物流运输方面,利用冷链物流、可视化物流监控等技术,提高配送效率。此外互联网社区平台以及app如BBS、微信、微博等都对生态农业的发展大有裨益。比如生态农产品可以通过公众号进行专题宣传;农村生态农产品咨询可以通过app了解;也可以利用微信微博与客户进行实时分享和沟通,帮助维护客户关系。3.3生态农业文化内涵发掘。将生态农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赋予生态农产品更深的文化内涵,结合品牌化发展策略,加强生态农业的吸引力,有助于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加强,人们对回归自然本真有着更多的向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农耕文化兴起。通过对农村当地的生态文化发掘,加以提炼,以生态农产品为载体把绿色、自然、人文、生态的理念发扬出去。利用互联网宣传绿色农业品牌,确立以绿色消费为内核的营销策略,帮助树立消费者的生态价值观和环保消费观。比如通过直播平台向消费者展示生态农产品的种植过程和加工过程,让消费者有参与感与互动感。3.4生态农业与互联网金融协同发展。相较城市金融业的繁荣,农村金融服务存在服务类别少、金融产品项目不全等缺陷。农户及农村合作社融资困难且缺乏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而互联网金融平台具有高效、便捷的特性,只需电脑或者移动终端就可以帮助农户解决寻找资金信息、网上借贷以及网上支付等问题。比如,支付宝就开发了很多小额农业信贷业务。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有助于解决农村农业规模的扩大和生态农产品交易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农村的广阔市场也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所以建立生态农业全产业链的金融平台,对生态农业和农村金融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3.5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有助于农村劳动力的回流,也有利于农户增加收入。基于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可以在农村开展高科技农场观光游、农耕文化科教游、养生休闲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项目。并且,将信息化融入生态农业旅游,如把农庄特色旅游风景在旅行app上进行具体地点标注,吸引城市游客。利用互联网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贴吧等生态农产品信息和农家乐菜单吸引游客前来观光采购;宣传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进行生生态观光旅行项目的口碑营销。同时,实施绿色生态品牌战略,结合天人合一等农耕文化,确立以绿色消费为内核的营销策略,帮助树立消费者的生态价值观和环保消费观;通过产业融合,将休闲娱乐、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产品消费合而为一。

4结语

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互联网手段是引导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粘合剂。目前,生态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阻碍,如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农业信息系统不够完善、跨行业农业人才短缺等。面对这些困境,互联网以其独特的优势为产业融合下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思路。如,农业科技、农业信息系统信息化有助于农业的科技创新和农业新型人才的培育;大数据、物联网促进“智慧农业”发展;电子商务帮助生态农产品销售;互联网金融为生态农业发展找到资金支持;各类app助力生态农业与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产业融合背景下,互联网和生态农业的结合还存在诸多的可能性,这将使农村的发展更加健康和持久。

作者:张梦馨单位: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红川.“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5(16):143-147.

[2]顾益康.浙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路径[J].浙江经济,2016(6):10-11.

[3]黄之珏.发展“互联网+农业”推动智慧农业、智慧农村建设[J].经济论坛,2016(1):86-87.

[4]刘海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案例研究[J].经济纵横,2016(10):88-91.

[5]王柏谊,杨帆.“互联网+”重构农业供应链的新模式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6(5):75-78.

[6]赵溪巍.浅析“互联网+”战略下的生态农业发展[J].世纪桥,2015(10):56-57.

[7]周永刚.“互联网+”背景下生态农庄的精准营销模式探析[J].农业经济,2015(10):128-129.

农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篇6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山地牧业;融合发展;云南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背景,利用农业资源、农业景观和农村环境,以农林牧副渔生产和农村文化生活为依托,以休闲农场、休闲农庄、观光景区、市民农园等为载体,以增进人们对农业及农村体验为目的,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功能特性和一二三产业融合特征的新型产业形态[1]。2018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0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8000亿元[2],根据农业农村部2019年12月的统计,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2019年接待游客超32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8500亿元。在传统意义上,旅游业和畜牧业分属于2种不同的产业,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以及畜牧产业的发展,在云南省内出现了一批融合企业,包括昆明锡伯龙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云南凯普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等。云南省作为我国的畜禽资源大省,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中加强具有地方特色畜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但能将畜禽产品的精深加工、销售和服务有机结合,而且能满足旅游者对特色肉类和禽蛋的消费和购物需求,还能有效促进云南山地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已有许多学者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开展了不同角度的研究,但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与畜牧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还很少[3-7]。笔者根据国内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统计资料,结合云南省畜牧产业的现状,分析了云南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中山地牧业资源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1云南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现状

1.1概况

云南省作为我国的旅游大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2017年游客总数达57339.81万人次,其中海外旅游人数667.6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6922.23亿元,旅游收入前三的州(市)分别是昆明(1068.66亿元)、丽江(821.90亿元)、大理(650.82亿元),其中一日游游客达28385.95万人次,比2016年增加29.41%,收入达1511.03亿元,比2016年增加48.91%[8]。2018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旅客(包括口岸入境一日游)69516.46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4.18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8698.97亿元,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8991.44亿元[9]。

1.2休闲农业和乡村品牌建设情况

到2019年云南省已建成了一批多样化“土字号”“乡字号”知名品牌,据不完全统计,云南共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1个、示范点11个;在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推介名单中,云南有特色民居村5个、现代新村2个、历史古村1个,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荐名单中,云南共有13个村入选,有3条线路入选农业农村部2018年100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有20项农产品、3项特色养殖产品、6种特色食品、11种特色手工艺品入选2019全国乡村特色产品目录;同时还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6处。

1.3发展战略

云南省高度重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工作,按照“以旅游促农业,以农业促旅游”的发展思路,把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打造等发展战略紧密结合、综合推进,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行动,建设一批特色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打造乡村健康生活目的地,根据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统计,2019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2300亿元。

2云南山地牧业和畜禽资源现状

2.1概况

从2012年起云南省委省政府把山地牧业作为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17年云南省畜牧业产值1289.5亿元,肉类总产量419.2万t、牛奶产量56.8万t,禽蛋产量30.3万t[10];2018年畜牧业产值1237.12亿元,肉类总产量425.99万t、牛奶产量58.21万t、禽蛋产量32.72万t[9]。根据《云南省畜禽遗传资源志》的统计,云南省共有畜禽遗传资源(含培育品种)89个,包括猪12个、牛15个、羊20个、禽27个、马8个、驴2个、犬2个、兔1个、蜂2个。

2.2特色品牌建设情况

云南省农业厅等部门在2011年组织了“云南六大名畜”的评选活动,评选出了“六大名猪”“六大名牛”“六大名羊”“六大名鸡”,评选活动扩大了云南省地方特色畜禽遗传资源的影响力,对地方特色畜禽品种的市场推广和开拓产生了积极作用[11-12]。2019年云南省根据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战略目标,将宣威市的火腿及生猪产业、寻甸县和巍山县的肉牛产业以及广南县的高峰牛产业列入“一县一业”示范县和特色县名单,重点发展生态绿色畜牧产业[13]。

2.3特色畜产品情况

云南省自然环境优越、畜禽品种资源丰富以及多民族的饮食文化特点,造就了畜产品种类繁多、特色各异的良好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在云南省仅风味牛肉干巴产品就有近百个品种,其中小锤干巴、火烧干巴、油淋干巴、牦牛干巴等享誉海内外。火腿加工无论从产量还是品种上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宣威火腿、三川火腿、诺邓火腿和老窝火腿等比比皆是。近年来,随着邦格集团、东恒集团、云岭广大集团、双友牧业等企业加大了对滇南小耳猪、大河乌猪、茶花鸡、瓢鸡、云岭牛等特色资源和产品的开发力度,对于充分利用地方特色畜禽资源,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加速畜产品市场的拓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存在问题

3.1产业互动不足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畜牧业作为两种不同的产业,现在都隶属于农业农村部门归口管理,但是在云南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与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各自为政,没有意识到要逐渐打破产业边界、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加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与畜牧业的融合互动,不仅可以做大做强云南省的山地牧业,夯实畜牧产业实体经济的基石,还可以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寻找新动能、开辟新空间,从而达到多赢的局面。

3.2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

根据项目组对昆明金殿和三家村水库2个片区12家农家乐的调查,拥有蔬菜、水果和畜禽生产基地的农家乐寥寥无几。以西山区金色大地农家乐为例,其供应给游客的蔬菜、水果和肉类95%左右是从昆明马街农贸市场购买,仅有5%是从周边农户购买或自己养殖的。虽然2018年9月云南成立了乡村旅游协会,同时从2019年起普洱茶、咖啡、红米等一批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已在“游云南”app上线销售,但从产业利益连接机制上来看,云南省地方特色畜禽养殖企业(户)缺乏开发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的意识,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融合程度不高。

3.3畜禽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不足

近年来,国内畜禽精深加工企业不断涌现,但云南省内畜禽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明显不足。在云南省宣威火腿加工产业是畜禽产品精深加工的代表,但在宣威市仅有20余家企业从事火腿加工,只有1家企业年产值在1亿元以上,年加工原腿1000t以上的企业只有3家,加工企业普遍存在小、散、弱的情况。同样以肉羊为例,云南省虽然培育出云南半细毛羊、云上黑山羊2个新品种,也有云岭黑山羊、龙陵黄山羊、罗平黄山羊、石屏青绵羊、宁蒗黑绵羊、兰坪乌骨绵羊等15个地方肉羊和绵羊品种,但迄今为止省内还没有一家肉羊产品深加工企业,胴体外调或分割包装数量极少,肉羊未经深加工就直接上市,导致产品附加值极低。精深加工企业的短缺导致云南省畜牧产业与销售、仓储、物流等环节融合程度低,综合产值不高。

3.4营销手段和方式落后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升级,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等方式的广泛运用,消费者对特色畜禽产品的需求趋于多样化、优质化、个性化和便捷化,但云南省地方特色畜禽产品的营销手段和方式还大多停留在简单的买卖关系,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

4发展建议

4.1创新理念,加大产业融合

云南省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大对地方特色畜禽产品的重视,特别在策划和开发旅游线路时要对相关产业有所侧重。同时畜禽养殖企业营销人员要创新思路,认识产业融合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主动走出去了解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大力发展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产品,着力构建“公司+基地+农户+加工企业+旅游产品”或“公司+合作社+加工企业+旅游产品”的产品销售模式,也要加大“旅游农庄(都市农庄)+养殖基地+加工企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构建和示范推广,力争为云南省地方特色畜禽产品闯出一条跨越发展的路子。

4.2加大企业和人才培养力度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云南省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出台相应的产业融合发展的扶持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各地要按照特色畜禽资源的优势提前布局,以调整产业结构为切入点,加大地方特色畜禽资源文化的挖掘、宣传和推广,紧紧抓住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机遇,造就一批产业融合的典型企业。比如宣威市就可以利用宣威火腿的优势,探索建立一批融合发展的产业示范项目,推出一批与火腿相关的旅游路线或美食观光游路线,开展产品的推广与示范,从而带动生猪养殖及火腿加工企业的发展。同时还要在探索在省内高等院校开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相关课程,加大对旅游和养殖从业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努力培养一批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农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篇7

(青岛大学旅游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国策的提出,已有近8年的时间了。这项政策的出台,说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迫切需要解决,而解决之道重在寻找乡村持续发展的实现之路。回顾8年的历史,城乡统筹的政策目标是清晰的,而实践过程则充满坎坷。各地,包括200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都市和重庆市,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一系列手段探索,得到的评价却是毁誉参半。

概括起来,学术界对当下城乡,统筹实践活动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出于对GDp和地方财政高速增长的功利主义追求,一些地方把统筹城乡发展简化为工业化与城市化,不惜动用行政力量,实施“工业消灭农业,城市吃掉农村”的措施,农地被圈,村民上楼,不仅打破了城乡相对平衡的状态,而且进一步掠夺了乡村生产要素,损害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二是在“去农化”的过程中,乡民的权益未能得到体现,生计前景堪忧,有失公平公正,致使干群关系紧张,政府形象受损。三是过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导致农村社会结构被瓦解,乡村文化的面貌和根基受到严重冲击,不利于维护全社会的稳定和谐,破坏了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毋须讳言,学术界的这些批评是有道理的。追根刨底,在统筹城乡发展政策背景下出现新的城乡失衡,主要原因在于乡村力量孱弱,无法同城市化力量抗衡。有意思的是,在中国,乡村力量的孱弱,很大程度上是由藐视乡村的主观导致的。更有意思的是,存在一个例外,那就是乡村旅游的兴盛。英国诗人库柏(Cooper)说过: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制造了城市。在一些人藐视乡村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离开了他们的惯常环境,到上帝创造的乡村去寻找生活的体验和精神的愉悦。中国乡村旅游的兴盛证明了乡村力量的自在性,而西方发达国家乡村和乡村旅游的曼妙进一步告诉人们,自在的乡村力量是持续的,乡村可以让人类生活更美好。无数的案例证实,发展乡村旅游不仅符合市场经济潮流,能为乡村提供新的经济活力,而且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有助于传承中华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有益于缩小城乡差别和维护社会稳定。可以说,发展乡村旅游尽管不是所有地方统筹城乡的普遍手段,但却是具有基本条件的一些地区统筹城乡的重要选择。可惜的是,这个科学逻辑因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喧嚣,迄今在旅游界之外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仔细推敲,乡村的力量最终要体现和落实到乡民的身上,否则就是凌空舞蹈虚唱高调。乡村旅游的市场前景和综合功能不容忽视,但是如果只看到乡村旅游的价值而不能坚持乡民的立场,乡村旅游发展也会步入歧途,沦为城市化的附庸和投资商的幌子,无法发挥惠农作用。坚持乡民的立场,意味着无论是政府,还是投资商,抑或学术界,都要切实尊重乡民的主人地位,尊重他们的合法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选择。目前国内的乡村旅游发展出现了不少喧宾夺主、鸠占鹊巢的现象,媒体最近披露的高尔夫球场、综合度假区等大型项目的开发尤为典型――在政府的支持下,投资商圈占了乡村土地,却把乡民隔绝于旅游运营和利益分配之外。不得不承认,由于历史原因,乡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均处于劣势,要避免主人地位的落空,近期还得寄希望于政府的公允,长期则要靠一系列的制度建设――这也可以看作是对学界的善意提示――研究乡村旅游,不能停留于技术、形态层面,必须尽快深入制度层面。

毫无疑问,乡村性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依托和灵魂。有些学者据此强调乡村文化风貌的保护,并进而广延至传统生产方式的维护,他们希望传统的小农经济得到维系,因而反对土地集约利用。若站在乡民的立场上,认识可能完全两样。由于在城乡对比中处于落后地位,乡民必然把发展放在第一位,他们渴望有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居住条件,从而使乡村风貌保护面临内生压力。乡村性是变动的,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如果乡村旅游带来的绩效低于乡民的期望,为发展旅游而保护乡村的逻辑就会崩溃。由此来看,乡村的升级和乡村旅游的升级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发育合作组织、实现集约利用是其中的内容之一。当然,这种转变应当是乡民自主的选择,而非政府或者投资商的强迫。

由于长期重城市、轻乡村,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乡村地区在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落后甚为显著,常常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制约。政府应当加快城乡公共投入均等化的进程,对有旅游潜力的乡村应该有特别的财政支持政策。其实,这也是落实乡民主人地位的应有之义。

笔者认为,研究乡村旅游应当从城乡统筹入,从旅游发展出。乡村力量的存在和壮大是乡村旅游兴盛的前提,乡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人。最后引用海德格尔(Heidegger)《存在与时间》中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让我们抛开那些屈尊俯就的熟悉和假冒对乡人的关心,学会严肃地对待那里原始单纯的生存吧。”

(作者系该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收稿日期:2011-07-11)

推进城乡统筹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 汪字明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200062)

有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优先要解决好的战略性命题。毋庸置疑,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东亚典型传统农耕文明特色的农业大国。在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标志的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民现代性角色的转型发展,是民族复兴与国家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三农”问题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产生的约束和影响日益凸显。为此,城乡统筹是“十二五”期间实现科学发展所面临的最基本、最优先的公共政策命题。

从根本上缓解“三农”问题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约束和影响,关键是纠正发展进程中的“城市中心主义”偏向,从国家战略支撑的基础或根基的视角,摆正“三农”问题在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基础性战略地位,加快城乡统筹的力度,全面提升“三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三农”问题解决好了,既是中国发展的潜在后劲所在,又是发展的安全保障,还是发展的战略支撑。近来,凸显的食品安全与“城市病”的高发,进一步彰显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紧迫性。“十一五”期间,国家已经确立了城乡统筹的基本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为此,成都、重庆率先开展了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综合改革示范,各地也在努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科学发展的进程。建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就是要通过“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多予少取”,实现人口、知识、技术、资本、商品、服务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相互融合,互为依托,互为市场,逐步实现城乡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城乡统筹,建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有多条路径:一是乡村工业化、

城镇化,如华西村模式;二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类似模式;三是乡村旅游化,一些典型的古村落,如安徽西递、宏村模式。最近,结合新农村建设,出现了一批复原山村特色,展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乡村旅游模式,这种模式也可称为“旧瓶装鸡尾酒”模式,山东泗水泗张镇大王村正在尝试这种发展模式。其实,这些模式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将旅游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路径。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表明,且正在证明,旅游化可能是基于工业化、城镇化或公共服务均等化之外又一条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依赖。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生态结构仍然处在急剧变革与转型阶段。基于公共政策层面,发展旅游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路径。网友在“微博”上说得好,“旅游不仅是经济的一片天,也是百姓的一片天”,足见其重要性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起步于“农家乐”模式的中国乡村旅游,其首要的功能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至今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功能目标仍然置于突出的战略地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城市化、工业化转型以及基于生态文明导向的经济绿色发展方式转型,乡村正在面临着文化建构、社会建构、生态文明建构的重要使命,乡村旅游的功能目标也将处于一个伟大的新变革阶段。为此,适应转型变化的新发展阶段,乡村旅游发展重在质量建设:

一是要重新认识发展乡村旅游的战略高端性与全局统揽性。涉及“三农”问题的旅游发展命题,有“乡村旅游、农业旅游、农家乐、乡村度假、社区旅游”等方式和产品,其中,“乡村旅游”具有战略高端性、全局包揽性与地方文化的示范性。在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明正面临着消失和现代化侵蚀,逐渐变化成为一些“文化孤岛”。重视乡村文明和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国家成熟的标志。早在1949年,英国政府就颁布了《国家公园和乡村进入法案》,旨在保护乡村遗产资源和风景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居民户外游憩需求的需要。在中国,乡村是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城乡二元格局”很可能是一种永恒存在的“文化景观模式”和“生活方式”,变化着的只是城乡相互间关系的依存与和谐程度以及城乡聚落数量对比的变化。对乡村文明的寻根以及乡村户外游憩体验,将越来越成为日益旺盛的消费需求,乡村也逐渐成为愈来愈稀缺的游憩资源。应对城市居民户外游憩需求的高速膨胀,提升乡村旅游的高端战略地位,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最具成效的战略领域。

二是要还原乡村旅游产品的高端属性,规避乡村旅游发展的同质化、低俗化。中国经典的东亚农耕文明以及传统乡村生活、生产与居住方式,是人类文化遗产的活标本,并呈现出与地方文化一脉相承的地域性特点,是具有世界市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一些传统古村落文明,已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但应该看到,基于急功近利的旅游经济功能优先模式,乡村旅游产品属性的经济异化现象十分突出,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同质化、盲目学习与克隆式模仿,甚至出现一些腐朽没落的低俗化倾向,影响了乡村旅游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为此,要正本清源,根据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周期规律,引导乡村旅游产品发展的高端性指向,推进乡村旅游从农家乐到休闲度假等产品多元化发展,开拓乡村旅游产品高端化发展的新格局。

三是加强乡村文化、农业文化遗产、农耕生态文明遗产的保护力度。上海在推进国际性大都市建设的进程中,保护和发展了朱家角、枫泾、崇明生态岛等乡村旅游经典。长三角地区古镇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示范,维系了高城市化地区发展格局中乡村文明经典的保护和传承。国家有关机构也在推进旅游特色名镇名村的标签地申报和评定工作,先后颁布了两批国家旅游特色名镇名村的入选名录。保护和发展乡村文明遗产、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农耕生态文明,是国家现代化成熟的标志,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保障。为此,各地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普查、抢救和发掘一批具有国家意义和地方文化传承价值的乡村文明、农业文化遗产以及彰显农耕文明品质的乡村田园文化样本,通过遗产标签地等有效形式,予以弘扬和放大,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标签地属性的乡村遗产旅游示范目的地。

四是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乡村旅游发展与体验环境。一些欧洲国家经典乡村旅游目的地保持着经久不衰的魅力,主要在于其优美的自然田园环境,比城市更优越、更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和资源,以及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方式和文化遗产魅力,还有高素质的乡村旅游经营人才。长期以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城市中心主义偏向,使得乡村始终处于现代化发展的边缘地位。农业设施化、化学化以及城乡生产、生活垃圾处理的公共服务供给的滞后性,带来农村生态环境的面上污染,直接关切食物安全,关切水、大气、土壤生态质量,人民群众对干净水、新鲜空气、洁净食品、优美环境等充满期待。为此,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要切实改善乡村旅游发展和游憩体验环境,大力提高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建设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和清洁家园。

五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规范发展、示范发展。乡村旅游产品的高端性、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在于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方式的原真性、高品质体验,也是乡村居民生计质量全面提升的根本途径。维系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方式的原真性、高品质,是乡村发展的固有品质和内在诉求。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异质性,才构成和谐社会的一体两翼,相得益彰,社会生态才丰富多彩,生生不息。因此,切不能用工业化、城市化的惯用思路和手法推进乡村旅游,更不能采用城市扩张惯用的强势土地流转等手法,破坏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安宁。要充分尊重乡村居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意愿,引导居民充分认识“维系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方式的原真性、高品质”,也是一种发展方式,而且是一种具有可持续能力的科学发展方式。只有基于凸显“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方式的原真性、高品质”的文明发展成果,加以旅游规范,推进示范,引导乡村旅游产品的升级和转型,才能走出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的新路子。

注:本文是作者在“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发展研究年会”城乡统筹与旅游发展论坛上发言的核心观点及拓展。

(作者系该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收稿日期:2011-08-02)

旅游发展和城乡统筹 陈耀

一、旅游――促进城乡统筹的新途径

聚居的、行政的城同聚积的、经济的市相结合,便成为集中全社会大量物质和文化财富的城市。

多年来,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乡村的人财物等资源快速向城市聚积,致使城市迅速膨胀的同时,广大乡村的经济和文化呈现空心化、空虚化趋势,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以至于生活着更多人口,并孕育、供养了城市的乡村,变成经济滞后、文化落后的代名词,农村、农业、农民成为要重点解决的“三农”问题。上海世博会广让亿万人知晓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宣传口号,是对这种状况的一种注释。

全民共同富裕、城乡和谐发展是党和国家执政为民的重要目标,当乡村“三农”问题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形成鲜明对比时,城乡统筹不仅是学术界的研究课题和社会的热门话题,还成为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

纵观我国实现城乡统筹的途径,一是城市扩张型,二是工业促进型,三是商业带动型。第一种:当城市街道从三环扩展到六环,当一个小渔村建成为一个大城市,一些乡村便被统为城市了。第二种:一些工业发达地区的乡村从“五小”工业起步而发展致富,有条件配套各种设施,大大缩小了与城市的差别,村民福利待遇甚至超过城市。第三种:有的乡村利用靠近交通要道的优势,建设市集发展商贸,促使乡村逐步城镇化。以上途径各有特点,但是那些面积更广大的,既不是城郊又不是国家计划要建设城市的乡村,那些经济文化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又不靠近交通要道的乡村,其城乡统筹有没有新途径?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发展旅游,尤其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旅游业定位于战略性产业,提出“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等,使发展旅游成为城乡统筹的新的重要途径。

二、旅游――创造“乡村让生活更幸福”的基础

同我国乡村相比,“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重要原因是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多年来,包括各项社会服务事业和各种基础设施保障在内的公共服务主要侧重于城市,使乡村因失血过多而憔悴和苍白。

旅游业为促进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农家乐、乡村民俗风情村、古村古镇等乡村休闲观光产品,让来去匆匆的城市游客看乡村景、住乡村屋、品农家饭而乐。然而,城市观光客对乡村与城市要有均等化公共服务的要求并不高。当享受良好公共服务和富裕生活的城市观光客体验到城乡差距,面对乡村而产生优越感、同情心或进行猎奇式欣赏时,当农民在为城市游客服务中产生对城市和城市人的羡慕时,乡村旅游在设施建设、接待方式、乡村文化等方面往往出现两极化倾向。一方面是城市化倾向:乡村模仿城市建造楼房、街道而成为有城市外表和喧闹、缺城市公共服务的城市化乡村,而有的老村古镇被圈成卖门票的景点,公共空间退化为企业专营场所;另一方面是原始化倾向:乡村民俗民族文化及其载体老村古镇被理解为古旧,成为吸引城市游客但并不被乡村居民引以为自豪的表演形式和展示物。乡村经济发展如果以失去乡村文化特点为代价,则不是城乡统筹的要义,也减弱了旅游促进城乡统筹的特色功能。

旅游促进城乡统筹,既不应乡村城市化,也不能乡村原始化。应该在争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上,开发展现乡村魅力的旅游产品,发展同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有机结合的旅游新业态,更要创造同城市互相呼应和吸引、互为补充和促进的另一种美好生活空间。在我国大力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并且包容性增长被提到议事日程的新时期,旅游业如能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同时,创造“乡村让生活更幸福”的坚实基础,就能更好地促进城乡统筹,逐步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三、旅游――应在城乡统筹中大有作为

近年来,国家将解决“三农”问题放到重要位置,加快对乡村公共服务建设巨大欠账的“还账”行动,旅游应当借此东风在促进城乡统筹中大有作为。

旅游促进城乡统筹,不仅仅是帮助农村发展经济和农民脱贫致富,还应一方面促进城乡共同富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另一方面打造拥有优越生态环境、优美景观环境、优雅文化环境和优质服务环境,并保持乡村化特点的新农村,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突出城乡文化特色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使城乡互相吸引和欣赏,城市游客的乡村度假和农村游客的城市体验都成为富有魅力的旅游产品和生活方式。对此,旅游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实现以上目标,第一要更新理念,认识到城乡统筹也是“乡城统筹”,城乡都应该“让生活更美好”;第二要科学规划乡村发展,使乡村公共设施具有旅游化功能的同时体现乡村文化特点;第三要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大力开发让乡村为之自豪、让城市为之陶醉的乡村旅游业和乡村度假产品。

城乡统筹中旅游发展的几大挑战 孙业红

城乡统筹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之一,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视。城乡统筹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终通过城乡互动实现城乡共赢的发展格局。

城乡统筹过程中,很多资源在政策的鼓励下不断从城市流向乡村,很多发展的理念也随着城乡统筹的深入而不断变化,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旅游逐渐成为城乡统筹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其正面作用显而易见,主要体现在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缩小城乡的经济差距,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解决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丰富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而且,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具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项目也改变了中国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模式,让中国式乡村旅游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充分体现出旅游在城乡统筹中的有效作用。

然而,不少地区对于城乡统筹存在误解,演变成一种“乡村城市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念倡导下的很多农村改革也误变成一场将农村改造为新城市的运动。很多地方的乡村旅游在这一发展浪潮中迷失了方向,失去了旅游发展赖以生存的吸引力,成为发展中的“遗憾”。笔者在多年的研究过程中目睹了很多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和挑战,认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的丢弃

随着城市生活价值体系逐渐进入农村,原来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农村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受到巨大冲击和挑战,在不恰当政策的引导下,许多传统知识和文化逐渐被遗弃,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许多乡村地区为发展旅游推倒传统的木建筑,盖起明亮的砖石瓦房,有些按照城市建筑的样式修建宾馆接待设施,有些农民购进城市里的旅游纪念品,有些地区占用农田发展游乐和休闲项目……这些远离乡村旅游科学理念的发展模式在我国不在少数,失败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对城乡统筹理念的误解让这些地区失去了原有的旅游竞争力,也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殊不知,具有比较优势才能产生竞争力,越是传统的,才越是具有吸引力的,保护当地的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旅游资源是旅游持续发展的根本。

二、农民和地方社区利益的忽视

按照国际上的概念解释,乡村旅游应该是基于社区和农民利益的,然而,很多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政府干预过多,营利模式中企业所占份额过大,本地农民的利益难以得到保证。部分企业以协助地方发展的名义占用地方土地,发展房地产,并冠以“旅游地产”的美名,征用农民的土地,使农民不仅难以参与旅游发展,而且失去了原有的生活保障。对于真正的乡村旅游来讲,农民和土地是不可分割

的,土地离开农民就会失去原有的吸引力,而根植在土地上的文化也将随之消失,相应的旅游竞争优势也将不复存在。盲目地将农村改造成城市,不仅无法保证地方的文化根基,而且也会使城市居民失去休闲的乡村环境,所有这些都与城乡统筹的原则背道而驰。只有保证农民和社区的利益才能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真谛,也才能真正实现城乡统筹的目标。

三、农村劳动力和旅游从业者的流失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受到城市综合发展环境的吸引进入城市寻找生计,使农村可以参与旅游发展的农民逐渐减少。从国内外概念上来看,乡村旅游都不一定有农事活动和农业本身的参与,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脱离农业生产的乡村旅游已占很大比重。但是,农业活动本身也是一种旅游吸引物,可以提高旅游的吸引程度。另外,本地劳动力参与旅游对于增加其“地方感”,提高对传统知识和文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从整体上来看,需要加强对本地劳动力和旅游从业者作用的重视,通过各种途径减少其流失。

当然,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其科学规划理念和发展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旅游成功的保障。笔者参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项目多年,目睹了几个试点地区的发展,发现正确的行动需要先进的理念来引导,而先进的理念需要及时的行动做保障。几个试点区的旅游正是处于城乡统筹背景下的遗产地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以上几大挑战,需要各利益相关方通力配合加以解决,努力使旅游成为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城乡统筹背景下保护与发展协调共进的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

城乡统筹下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 杨振之

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与产业边界的模糊化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必然结果,可以说,产业融合的程度是判断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强度、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产业自身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寻求同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和乡村旅游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成就与问题都很突出。在中国当前着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必须寻求两产业之间更深度的融合提升,即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乡村旅游的发展相互渗透,在产业链上相互延伸整合,产业结构上优化升级,形成新的产品和业态,实现产业价值增值。

土地流转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前提条件。自2007年6月国家批准成渝两地为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实验区以来,成都在土地流转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创新与尝试,并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土地流转政策的实行使得农村土地经营由零散变为集中,土地资源形成连片专业化规模经营,资源与生产要素的聚集有利于大资金的投入,有利于农业产业化更好地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农业的集约化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产业景观和背景支撑,增加了现代农业的休闲体验内容。二者的融合互动发展,能相互提升,产生“1+1>2”的双赢效果:第一,增长产业链条,增加产业边际效益。产业融合的过程中,产业链经过整合,能更大程度地发挥产业边际效益。以葡萄酒闻名于世的法国西南部城市波尔多(Bordeaux)正是整合出一条贯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条,从葡萄的产业化种植,到精湛的葡萄酒加工技术,再到以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工艺、品尝、葡萄园体验、葡萄酒养生和葡萄酒庄住宿为特色的系列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实现了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第二,有效调整产业结构。融合互动带来与其他产业竞争合作关系的改变,不同产业在土地、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各展所长,各取所需,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产业结构在这种融合互动中得以调整和优化。第三,促进新兴产业、边缘化产业的诞生。不同产业之间的交叉、衍生,通过产业技术融合推动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产业结构调整中新的增长极和新的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必然使得新的产业业态应运而生,这是新的市场需求的产物,因而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旅游之间有着天然的互动关系,为推动二者之间进一步的融合提升,可以因地制宜地从以下五大具体的产业融合形式中寻求适合的路径:第一,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可以促进第一、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农业产业实现集约化生产以后,还可以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深加工本身又能够和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变成旅游产品,如普罗旺斯(provence)的薰衣草和图卢兹(toulouse)的向日葵,就是从农产品种植到农产品深加工再到旅游业,实现了三次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第二,农业产业、旅游业与其他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作为第三产业的一部分,现代服务业对三产业的渗透,加深和加快了产业之间融合发展的程度和速度,它与旅游业配套以后,交叉融合形成新的业态,如与乡村旅游关联的农产品订购、销售、配送。第三,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文化和创意并不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只有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将其商品化和市场化,才能实现产品的高附加值和高端化,如依托乡村、工厂形成的艺术社区、艺术家聚落等。第四,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农业与旅游业的发展本身就需要现代科技的介入,同时,现代科技的进步也为产业之间的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动力,二者相辅相成。现代农业的发展以科技为支撑,农业科技又会被转化为乡村旅游产品。第五,是信息产业要融合进去。信息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很强的感应度和带动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信息技术都将在产业融合的进程中扮演最为重要的角色。乡村旅游的发展今后将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渗透。

需说明,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的融合以及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只发生在几个产业之间的交集部分,就每一个产业而言,产业自身的边界仍然是清晰的。交集越多,产业融合的程度越深,产业边界也就越模糊,而这种交集往往是非常活跃的经济增长因子。

农业旅游:产业融合与城乡互动 张文建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一项具有核心意义的基础性任务。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是必由之路,而近年来迅速兴起的农业旅游则是发展农业服务业的有效途径。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农业旅游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具有创新意义的都市型产业,又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而成的新型农业服务业。农业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产业融合与城乡互动,表现为一系列的内涵转变和形态创新。

在这个解构与重构盛行的年代,产业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随着产业之间边界的突破和某种程度相互融合的实现,传统产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农

业旅游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交叉重合而成的新型业态,是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相互延伸融合的产物,通过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的挖掘,使旅游吸引物的内容得以丰富,旅游活动的范围由此扩展到了物质产业部门;而旅游服务向农业部门的延伸,也使农业从满足人们生存需要扩展到了满足人们发展与享受的需要,使农业服务业得到了优化发展,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有效途径。农业旅游一般依托城镇化发展,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休闲游憩需求和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物。大都市周边的农村通过发展农业旅游,从为旅游业提供生产要素转而直接呈现出旅游供应商的特征,涌现出一批与旅游结合的产业型和服务型村落。产业融合和城乡互动是农业旅游的本质属性。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农业和旅游业被多数人认为是毫不相干的,这种观念一方面是受到时展的局限,另一方面也受到长期产业分界思维的局限。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农业与旅游之间的潜在关联日趋显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回归自然,强调淳朴的人际关系和后工业文明时代,使得农村优美的自然风光、清新的空气、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等为现代人所向往,使农业的相关资源成了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而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闲暇时间增加,现代人从追求有形的物质消费转变为追求无形的体验消费,使旅游经历的消费成为增强农业消费无形性的重要手段。人们逐渐把关注的焦点从放在各自产业内部自身的提升转向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这种对于传统产业分界思维的摆脱,有利地促进了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界限的打破,推动农业与旅游业从原来毫不相关的两大产业实现相互融合。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兴起是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那么,当前农业旅游盛行则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结果。

农业旅游使农业的劳作方式、农田风光等原本属于农业范畴的事物成为可被依托发展旅游活动的内容,有效地拓展了旅游业可依托资源的类型,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迎合了旅游者多种多样、求新求变的旅游需求,推动旅游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农旅结合,实质是通过二者间的要素依赖与对接,达到供给优势与需求优势的最佳结合。

同时,随着农业旅游功能的被发掘,农业的产业面得到延伸和扩散,农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被有效吸收;农民获得额外的旅游收入,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农业旅游吸引城市居民向乡村流动,促进城乡经济文化的交流;各类旅游设施的建设,各相关行业的发展,农民的观念不断更新、素质不断提高,促使乡村面貌的改善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旅游是产业经济高度化之后的产业创新。这一新型产业形态将以极大的扩散渗透效应推动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传统第一产业与新兴第三产业突破产业之间的界限,相互扩散,渗透融合,一方面有利于朝阳产业拓展发展空间,丰富产业内涵,另一方面更有利于改造传统产业的产业结构,提升其价值创造能力,促进其产业的能级提升,改变产业发展的颓势。农业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渗透融合,这不仅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旅游向农业产业部门延伸,使旅游更好地为农业服务,促进农业的转换和升级,让农业增加新的现代服务业元素。因此,可以说,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服务业。

农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篇8

关键词休闲观光;发展现状;措施;问题;对策;江苏大丰

中图分类号F592.7;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15-0316-02

随着现代农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与需求不断提高,休闲观光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业态迅速兴起,它延伸了现代农业产业链,拓展了传统农业功能。近年来,大丰市提出“旅游兴市”的战略,在用心打造“麋鹿、湿地、知青、水浒”等旅游品牌的同时,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因势利导将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在以农为本的前提下,不断摸索休闲观光农业发展途径与方向,朝着地方特色浓、生态环境优、经济效益好、运转机制灵的目标努力。

1发展现状

大丰市在《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中把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作为今后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大亮点,通过有机融合第一、二、三产业,大力发展集观光、休闲、科普、体验、生产、购物、饮食于一体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不断拓宽农业生产功能,培植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整合农业农村现有自然及生态资源,把休闲观光农业与造林绿化、生态修复、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以现代农业示范村、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基础,打造一批生态观光农业园、农业科技园、主题农庄、农家乐专业村和休闲观光农业精品路线。发展丰收大地、盐土大地、恒北早酥梨生态观光园,荷兰花海、九洲生态旅游农业科技园等一批既具有示范引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功能,又能丰富城乡居民生活,美化环境的休闲观光农业景点。丰收大地、大中镇梨园风光被评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景点,2012年丰收大地还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荣誉称号。九洲生态旅游农业科技园评为江苏省乡村二星级旅游景点。希望的田野、荷兰花海等现代农业园区都将打造各具文化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景点对外展现[1-2]。

2发展措施

大丰市休闲观光农业及乡村旅游业与苏南其他一些地区或周边县市相比起步较迟,同时缺乏先进的发展规划理念,但由于领导重视程度高,赶超速度较快,差距正逐渐缩小。

2.1行政推动

大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提出“以工强市、两海齐抓、生态立市、旅游兴市”四大战略,重点突出“请到麋鹿故乡来”这一主题形象,整合现有旅游和文化资源,打造湿地、森林旅游品牌和知青文化品牌。但鉴于景点少、分布乱、缺品牌的现状,提出积极推动现有景区创建升级。把长三角(国际)森林旅游度假目的地建成综合性旅游目的地,以部级麋鹿保护区为核心,加快景点开发,2~3年形成一条完整的生态旅游线,并把乡村游作为重要补充穿插到旅游线路中[3-4]。

2.2科学规划

为提升休闲观光农业的品味与层次,科学规划是前提。丰收大地、盐土大地聘请国内权威规划设计单位对园区农业功能进行准确定位,既突出生产示范又体现观光休闲功能。市委主要领导多次要求,各镇要建1个规划面积666.67hm2,核心区200hm2的现代农业园区,并将休闲、体验、旅游元素融入园区设计中,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实现一、三产业联动发展。

2.3宣传推介

大丰市通过举办麋鹿生态旅游节、麋鹿节和其他农事节庆活动,加快休闲观光农业的宣传推介,唱响休闲观光农业品牌,丰富城乡居民的休闲生活,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目前该市主要举办的节庆活动有4月的梨花节和郁金香观赏活动、5月的麋鹿生态旅游节和10月的国际麋鹿节,对宣传休闲观光农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12年丰收大地金品苑“城市氧吧”荣获华东赛区创意精品优秀奖。大丰市盐土农业休闲观光一日游线路被评为江苏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3存在的问题

尽管大丰市休闲观光农业亮点不断呈现,但由于起步晚,体系建设滞后,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规划上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前瞻性,休闲观光农业建设随意性大,布局不合理,功能不配套,创意元素不多。二是片面注重观赏性而忽视农业主体功能。片面追求人造景点建设,不注重在农产品产、加、销上做文章。三是带动农民致富能力不强。开发的休闲观光农业景区多数是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主要出发点是为了迎合上级领导的意图,未能从休闲观光农业的内涵上去挖掘价值。五是重建设、轻管理。地方政府投入巨资负债打造,但后续管理费用大无力承受,缺乏经营管理能力,生命力不强。六是品牌不响,影响不大,游客不多,收益不高。作为农业部门只能帮助引导,出谋划策,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4发展对策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变化,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拓展农业功能,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美好乡村的客观需要,是集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于一体的新兴朝阳产业。一是科学规划休闲观光农业。积极对接《江苏省“十二五”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规划》和《盐城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科学开发、统筹发展”的原则,突出规划的前瞻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挖掘资源特色和农耕文化,打造特色品牌。二是着力打造休闲观光农业产品。充分挖掘自然生态、特色农业、田园景观、村居民舍、乡土风情等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满足多种类型市场需求,促进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协调融合,打造休闲观光与乡村旅游、度假旅游有机结合的休闲观光农业产品。包括以生态景观、乡村风光为依托,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城郊休闲型,以特色农作物观赏、采摘、游乐为依托的观光休闲型,以沿海风光渔海一体化为特色的沿海风光游。三是切实加大宣传推介。通过举办农事节庆活动、农产品博览会、大中城市旅游产品宣传活动,加强与旅游部门合作,把休闲观光农业景区串联到周边大中城市旅游线路中去,实现合作共赢。此外,还应积极参加美丽乡村、美丽田园、魅力休闲乡村评选活动,宣传推介一批在省内外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休闲观光农业精品。

5参考文献

[1]姚海琴.休闲观光农业从业劳动力现状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18):455-458.

[2]熊丙全,李谦,刘益荣,等.我国观光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J].四川农业科技,2011(3):6-8.

农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篇9

关键词:小中甸镇;农民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034-03

一、小中甸镇的农牧民发展资源概述

小中甸镇下辖三个村民委员会,即:联合村、和平村和团结村,共50个村民小组,1754户农户,农业口9186人,劳动力4963人,全镇耕地面积25850.5亩,人均耕地2.81亩。

小中甸镇位于云南省迪庆香格里拉县城南部,小中甸镇交通十分方便,滇藏公路贯穿全境,还有林区公路,遍布于3个行政村的78个自然村。小中甸镇和国际著名的旅游圣地香格里拉同在青藏公路上,外部交通便利。牧区公路四通八达,与周围乡镇景点(如白水台、虎跳峡、五镜大溶洞等)联系紧密。小中甸镇本身也有洋塘曲花海已开发较为成熟的景点、诸多尚未开发的自然风光景点及潜力巨大的当地生活风俗体验旅游。小中甸镇自身具备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民族风俗旅游资源。

小中甸镇自身拥有开发较成熟的洋塘曲(即和平村地带的花海景点),没开发的有团结村月亮湖草原等景点。小中甸这块秀丽神奇的高原孕育了各民族善良、旷达的性格,使得这一区域的民族文化节日独具魅力。五月端午赛马会是全县最隆重的节日,还有藏族的“格冬节”“丹巴节”“达拉节”“俄妆花节”、纳西族的“二月八”和彝族的“火把节”。各民族都用不同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境内民族歌舞千姿百态。相较于香格里拉县城藏民家访的高度商业化操作模式,小中甸镇尚未开发的藏民家访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发展乡土气息浓厚、原滋原味的藏民生活风俗的家访旅游。林地770178亩,牧草地416701亩,水域面积9084亩,未利用荒山67656亩。千年古树随处可见,原生态中草药、松茸菌类等林下资源丰富。可以借此发展林下旅游业,如古树游览、松茸菌类捡拾观光旅游等。与之相连可以带动藏族农家乐饮食业、住宿、放牧观光旅游、交通、骑马等旅游项目。小中甸镇完全可以发展为一个多种旅游方式并存的旅游胜地。将诸多旅游方式和旅游景点结合起来形成规模,促进农民增收。

由于本地采取的是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放牧业又为种植业提供了充足的粪肥。小中甸人民崇尚自然,极少使用化肥和农药进行种植和牧业。因此,发展生态种植业和牧业,有当地农耕文化的保障。

二、小中甸镇农民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新文盲”率高是阻碍小中甸镇农牧民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访问的98户问卷中,农户户主的最高学历是初中,70%以上的是小学。100%的受访者认为文化水平不高是导致家庭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如果按“新文盲”(又称功能型文盲)概念来界定,受访者当中有95%以上的农户户主是文盲(“新文盲”是指联合国重新定义的两种情况:不会使用计算机交流沟通,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地图、曲线图等)。同时,受访者当中有技术的农民占总数的5%。

农民新型化(农民职业化)是中国未来农业发展必要的途径已成为社会共识。而新型农民(职业农民)必须具备三个要素:高文化水平、有技术、懂经营。因此,如何快速地在小中甸镇培育更多的新型农牧民(职业农牧民),提高广大农牧民的文化水平和经营水平,对于当地农牧民和政府将是一个重大挑战。很多对农民的培训更多的是注重对农牧民进行技术培训,而较少对当地农牧民进行文化教育和学习能力的培育,以及指导农牧民运用现代化学习工具。因此,农牧民在进行自我学习和对社会及市场信息获取能力发展较为缓慢,从而使当地大部分的农牧民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

(二)剩余劳动力多且转移困难

小中甸镇辖三个村民委员会,共50个村民小组,1754户农户,农业人口9186人,劳动力4963人,人均耕地2.81亩。虽然小中甸镇是云南人口密度最小的地方,但人均只有2.8亩的耕地。造成小中甸镇剩余劳动力的其他原因主要有:

1.耕地面积少,全镇总面积879平方公里(1318405亩),其中耕地面积41433亩(1990年统计数为27054亩),林地770178亩,牧草地416701亩,水域面积9084亩,居民点占地6488亩,交通占地6865亩,未利用荒山67656亩。但是为了保护三江源的生态环境,小中甸镇不能随意开垦荒地充作耕地。因此,小中甸镇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必将会越来越少。

2.农作物一年一熟,吸收劳动力能力差。小中甸地处高寒坝区,年平均气温5.8°C,极端最高气温26.5°C,极端最低气温-19.4°C,无霜期10天,年均降水量849.8毫米,农作物一年一熟,并且耕种方式粗放,农闲时间多。因此,当地农业种植吸收的劳动力数量很少。

3.地处边疆,周围缺少发达的城市吸收劳动力小中甸镇地处迪庆州下辖的香格里拉县、德钦县两个县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1个自治县。周围没有一二三产业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同时,小中甸镇距大中城市较远,这对小中甸镇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了不便。

(三)农牧民家庭现代化金融理财意识较差

小中甸镇农牧民现代化金融理财意识及理财能力较弱,对当地农牧民家庭的收入及资金积累产生了阻碍。同时,当地农牧民缺少市场信息接收汇道难以融入中国市场经济中来。

调研中估计,当地约有90%的农牧民没有购买任何现代化金融理财产品。约有50%的农牧民对现代化金融理财产品缺乏了解,对金融理财这个词都很少谈及,仅是知道有股票和国债存在。约有20%的农牧民认为没有能力或时间进行理财操作,且认为理财风险很大,不如存银行获取利息。10%的农牧民则表示愿意购买一定的国债,但是却不知道在哪里和什么时间买。由此可见,当地农牧民家庭户主现代化金融理财意识较为薄弱,缺少金融理财的基础知识。

导致这一结果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大多数金融机构,偏爱在城市居民中开展家庭金融理财产品宣传和理财业务拓展,而忽视对农村农牧民的理财服务。尤其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只设有很少的金融服务机构,同时服务对象也多是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和农牧民的存款业务,农牧民家庭理财服务几近于零。二是农牧民家庭的户主受教育水平较低,调研中高中文化水平以上的户主所占比例低于10%。同时,获取市场和社会信息方式落后,知识更新速度慢。这就对农牧民的金融理财知识学习和理财意识的培养造成了阻碍,使农牧民难以通过这些活动真正地融入中国这个大市场和社会现代化发展中去。

(四)大部分农户家庭的经营意识依然较薄弱

调研中发现,当地农牧民的家庭经营意识两极分化,一小部分农牧民户主家庭经营意识较为现代化,但是大部分的农牧民家庭经营意识较为落后。

造成经营意识较为落后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少数民族与汉族在语言风俗习惯和心理上存在很大差别,不容易参与现代社会经济活动,难以享受现代经济发展的利益,农牧民的经营意识也就显得薄弱和思想保守。二是远离城镇、信息闭塞,地理位置偏远,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和经营思想的碰撞。

但是,一小部分家庭经营意识较为现代化的农牧民户主已经意识到向城市家庭经营和企业经营进行学习,并对此进行资金投入,参观很多企业和家庭发展模式,并与企业管理者进行交流学习。而多数村民一年就只进一两次城,支出事项也仅限于一些生活用品。这就导致当地一小部分农牧民与整个社会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而大部分农牧民则依然落后于整个社会发展的速度。同时,由于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农村的教育落后,农民的教育水平普遍不高,知识匮乏,按照知识的溢出效应来讲,农民之间交流新思想和新知识就非常慢。

(五)整体上先富农牧民带动农牧民发展的力量不足

这一问题是由诸多原因造成的,一是当地先富起来的农牧民人数较少,对当地农牧民发展的带动难以起到规模上的作用。二是小中甸镇当地先富的农牧民从事的行业,很多情况下不能做到带动整村农牧民的发展(如从事装载机出租生意的和挖掘机服务生意。这样先富的农牧民在当地占较大一部分比例)。而从事养殖业和中药草种植业能够带动大量农牧民发展的先富农牧民数量较少,这就导致先富农牧民带动当地发展存在规模上的欠缺。

同时,当地缺乏高教育水平的人才,尤其是先富农牧民在带动发展时,缺少高素质的人才辅佐,经常处于单独作战的状态。使得先富农牧民,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想办法和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三、农民发展建议

通过对上述小中甸镇农民发展问题分析,笔者认为,促进小中甸镇农民快速发展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

第一,发展生态旅游业,最好由村民自己组建公司,尽可能地将利益分配向农民倾斜。尽可能开发多种旅游方式,形成综合性规模性旅游区。最好村委能组成旅游合作联社,将旅游开发的利益分配权从公司争取到合作社的手中。这样,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培育了当地农民经营能力、意识,以及提高农民自我学习能力,催生农民发展团队。

第二,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包括文化知识,技能培训,尤其加强对农村干部的管理和治理理论的培训和意识培养。同时,加强对村先富人口进行重点培养。注意发现、培养和总结、宣传农村优秀致富带头人的先进典型事迹,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形成“致富光荣、发展为大”的共识。另外,引导和鼓励致富带头人热心公益事业,为群众办实事,帮助群众发展经济。

第三,完善农村的信息网络建设,对农民进行计算机通信技术进行培训。政府统筹协调,发挥在农村社区信息网络建设中的推动性作用,在政府的牵头组织下,以综合信息网为窗口,全方位地整合各项涉农公共资源,综合开发涉农信息服务,实现信息内容资源的整合服务和应用的整合创新。政府应着力组织进行信息资源数据库的统筹开发和建设,为信息服务站点提供优惠政策如税费减免等;统一乡村信息服务中心站点建设,规范农村信息服务行为;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定向培育一些服务商,推动研发适合农民使用的农业知识软件,构建立体的产业信息网;指导发展特色信息服务站点,做好信息服务站点的综合利用。

第四,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步伐。扩大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建立农民投资专业合作社。解决农民紧急用钱时的借贷问题和闲钱的增值问题

(1)根据调查,村民的贫困80%以上是因为突发事件需紧急用钱造成的。因此,建立村民金融互助资金将是解决小中甸人民贫困的有效措施。(2)由于大多数农民缺乏投资能力和投资信息,造成的农民闲钱放在家中贬值或者在银行获取少量的利息,所以农民的闲钱几乎不存在增值,农民相较于城镇居民缺少相当一部分收入(如买国债等获得的收入)。因此,应建立村民金融互助组织,帮助农民改善闲钱的增值现状(如帮助农民买一些国债、基金等),同时向农民传播投资的知识(债券、基金、股票等基础知识),增加农民对投资的理性认知。

第五,注重对农民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近年来,香格里拉县小中甸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种植玛咖、重楼、秦艽等中药材,吸引了大批中小企业到小中甸投资种植中药材,同时也带动了一批当地农民专业种植户,小中甸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小中甸镇农民收入也稳步上升。但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的目的是人的发展,在招商引资的同时,更要注重辖区内的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生产技术的培训和农民经营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艳.松滋市王家桥镇农民增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连玉君.人力资本要素对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作用机制――兼论西部人力资本积累策略的选择[J].财经科学,2003,(5):95-98.

[3]谢学军.基于农民收入结构视角下的农民增收问题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和兴华.提高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云南香格里拉县格咱乡纳格拉村的调查报告[J].云南科技管理,2009,(4):24-25.

[5]郭庆海.我国农村家庭经营的分化与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0,(5):33-37.

农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篇10

一、璧山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统筹规划缺位 

一是参与主体多,但各自为政。璧山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基本上是以企业、业主、农户自主开发,未能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合力,不能提供集中集群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不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旅游品牌。二是缺少整体规划。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投资主体由于能力局限,忽视前期深度调研和整体规划,发展随意性较强,市场定位不明,项目设计雷同,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配套,简单仿效,粗放经营,存在突出的无序性和盲目性。 

(二)产业支撑乏力 

一是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关键认识不清。许多人误以为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要么是“请城里人到乡下走一走,看一看”要么是“办个农家乐,让城里人吃吃饭打打牌”,在实际建设中,让游客参与、体验的项目很少甚至没有。这导致休闲旅游内容不丰富,产品单一,缺乏吸引力,不能吸引回头客。二是不注重农业产业链条完善,导致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受季节和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璧山过去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建设大多利用农作物花期和果实成熟期吸引游客,如八塘镇樱桃谷、大兴镇葡萄风情园等。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应致力于完善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商品—礼品—体验品”的转变、增值。 

(三)管理体制滞后 

一是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缺乏明确界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兴起时间非常早,有资料记载,意大利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现农业野趣,与农民同吃、同劳作,或者在农民家中住宿。近年来,国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方兴未艾,但对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内涵外延及品质要求、环保要求迟迟未能明确。二是多头管理,造成管理缺位或政策冲突。目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多头管理,造成了实际上的管理不到位,政策、制度、行业管理等无法统一,而单个业务部门难以牵头组织实施相关发展规划,导致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处于自发和无序发展的状态。 

(四)扶持力度不够 

一是没有专项扶持资金。投资者无力兴建道路等基础设施,政府通过产业补助资金建设的基础设施往往又达不到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要求,导致许多相关的道路、配套设施等软硬件设施较差,有的地方旅游车根本进入不了。二是缺少优惠鼓励政策。现有的扶持政策只是从农业产业角度进行扶持,缺少鼓励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的专门政策,激励力度不够政府的引导作用难以体现。三是用地问题未能解决。目前土地问题是制约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的突出政策性因素。必辅助设施建设以及规模扩大都受到土地要素制约,以致于项目建设中的建筑物多数系违章建筑。 

二、璧山区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探索及经验 

(一)统筹规划,打造“主题农业公园” 

璧山引入“主题农业公园”概念,在璧北10万亩蔬菜基地、璧南10万亩果木基地和璧西5万亩果木基地观光带基础上,统筹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一是建设“绿色蔬菜主题公园”。分别围绕璧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蔬菜核心种植基地、科普教育基地、春海花乡生态休闲农庄、云雾山樱桃谷等景区(点),拓展蔬菜产业的休闲观光功能,建设“绿色蔬菜主题公园”。二是建设“精品水果主题公园”。围绕璧西沃柑科普教育基地、福禄山庄、卫寺蜜柚种植基地、露德堂、璧山葡萄风情园等景区(点),建设“精品水果主题公园”。三是建设“特色苗木主题公园”。围绕璧南翰林山庄、渝西苗木基地、稻菜轮作示范园、三合茶叶种植基地、欧洲月季观赏园、禹王观戏台、谢唯进故居、登云坪凉伞云遮、汉代画像石棺遗址等景区(点)建设“建设特色苗木主题公园”。 

(二)突出重点,狠抓产业链条完善 

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是农业现代化的方向,基础是农业,关键也是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要取得好的发展,必需依托原有的农业发展基础,深入挖掘当地农业的特色、特点,丰富和完善农业产业链条。璧山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从农业资源、生产条件、季节特点、经济状况出发,结合“主题农业公园”规划,打造一批集精品农业生产、科普教育、农耕体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业园区;注重“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开发独具特色农业产品,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形成了我区集“游、玩、吃、住、购”为一体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特色。 

(三)規范发展,构建质量管理体系 

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要健康发展,核心是提高服务质量。璧山着力通过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实现规范管理,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保驾护航。一是明确建设标准。璧山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项目(农家乐、美丽农庄等),在经营环境、硬件设施等方面制定统一建设标准,实行划分等级经营。二是明确服务标准。璧山对接待规范、客房服务、餐饮卫生、安全保障、游乐区管理等方面,制订行业管理标准和服务管理办法,做到对标管理、有章可循。三是注重人员培训。璧山针对农业劳动力素质能力特点,大力开展农艺知识、菜肴烹饪、食品卫生、安全生产、诚信意识、森林防火等方面培训,提高了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