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线上授课教学模式十篇线上授课教学模式十篇

线上授课教学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1:52

线上授课教学模式篇1

关键词:翻转课堂;线上教学;医学检验技术

翻转课堂就是打破传统的学生课上学习、课下作业的模式,创造学生课下学习、课上练习巩固的一种新的课堂模式[1]。翻转课堂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任务驱动式原则、学生主导式、内容多元化、评价体系化。新冠肺炎防疫期间,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首次利用mooC等优质线上课程教学资源,依托学校在线课程平台,积极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线上教学尝试,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收获颇多,现分享如下:

1方法

(1)在线教学授课对象:2017级医学检验技术本科、2018级医学检验技术专科1班和2班,共计109人。(2)在线授课课程:“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寄生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输血学与输血技术”“分子诊断学”。(3)在线教学方案:分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4)在线授课方式:录播、mooC、钉钉直播等。

2效果

2.1自我评价

以“临床寄生虫学检验”课程为例,依托学校在线平台,得到了教学活动、学生作业成绩、课程习题、课程资料等数据(具体如图2所示)。这些数据不仅是在传统教学中很难轻松得到,而且能客观反映出每门课程线上教学各测评细节,使教师做到及时总结、及时发现问题,有助于课程资源的建设,并能为课程的过程考核提供精准的客观数据,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2学生评价

线上教学开展中期,我们通过问卷星针对线上课程教学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学习意向结果显示:81.58%的学生在疫情期间愿意接受线上教学的方式,5.26%的学生很喜欢线上教学方式。学生的满意度调查显示:60.53%的学生评价授课教师的表现为“优秀”,35.53%的学生评价为“良”。老师线上授课方式测评显示:57.9%的学生更喜欢“直播授课+互动”的线上授课方式,97.37%的学生全程参与了线上教学,表明在校学生对线上教学模式是很认可的。

线上授课教学模式篇2

[论文关键词]网络 面授 英语教学 教学模式 

 

一、背景 

传统的以教师面授为主导的课堂英语教学模式历经了历史和时代的考验,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正面临着挑战,其弊端日渐显现。单一的面授教学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也很难做到同时满足班级内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需求,学生也不大可能按自己的步调安排学习。 

利用网络资源实施教学活动,不但可以实现最优化的教学资源共享,同时还可极大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但另一方面,鉴于部分院校教学条件和师资水平的滞后,网络教学的实施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实践也证实传统课堂面授也有网络教学无法替代的优势。因此将“课堂面授教学和网络在线学习”两种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教学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二、网络环境下英语学习的特点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学习主要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的在线视听说及大学英语读与写的教学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利用计算机网络的非线形超文本结构,使学生不必拘泥于原有的信息呈现顺序和方式,可以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学习内容、进度和方式,主动参与知识结构的重组和建构活动,形成课本、光盘与网络课程之间相互补充和支持的有机体系。多媒体学习资源和教学管理平台与教材配合构成立体化网络课程,打破了教学时空的界限,拓宽了教学内容。网络在线学习可把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大学英语学习内容以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多种方式同步输出,把传统课堂教学中枯燥的板书文字变为生动的动态画面,使整个学习过程更加生动、直观、有趣。网络教学模式中高质量的语音材料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也有效弥补了传统英语课堂不能满足学生对听力需求的缺陷。同时,网络在线学习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真实的语言声像资料,学生可不必过分地依赖教师的课堂面授和书本知识。此外,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利用其强大的交互性为学生架起了与教师、同学和外界英语爱好者亦或英语本民族人沟通的桥梁,为在线网络学习者提供练习使用英语的真实环境和机会,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自主学习绝不是没有教师参与的学习。教师在促进学习者自我实现并定期向他们提供帮助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徐锦芬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的调查研究也表明,现阶段中国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较低,他们已经适应以教师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教学模式,习惯于依赖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学生过分依靠自主学习,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网络学习应有机结合面授教学,充分发挥二者的长处,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长足发展。 

三、网络学习应有机结合面授教学 

如何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是目前英语教师关注并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传统的课堂面授教学和新技术条件下的网络教学各有优势,相互之间难以取代,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更好地利用两者的优势, 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倡导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的同时,也应意识到保留现有传统教学模式优秀部分的必要性。课堂面授教学模式能长久存在是有其必然原因的,众所周知,真实环境下的语言交流不仅仅包含语音、文字,还涉及肢体语言、所处位置、外表、着装等各种各样的信息。同时,面授教学中师生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教师能够给学生及时的信息反馈,增加学生的学习认同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此外,课堂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无疑是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教师精练的语言表达、师生共创的语言实践环境也都是网络学习所无法取代的。但是,由于面授教学受固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较大,如果单纯依靠面授,无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在线学习与面授结合弥补了两种教学模式的不足。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优势,在网络上学习课程内容;在面授课程中,教师详细讲解单元训练中出现的疑难点,解答学生自主学习中的疑问并补充必要的基础知识与语法分析等。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但要求教师根据教与学的实际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监控,而且要求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以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为目标,更要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 

我们知道,教学模式是联系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和桥梁,是在一线教师大量教学实践基础之上经过深刻的理论研究和总结得出来的可供操作的教学方式方法。它的变革必将导致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教学理论的重大变化。因此,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改造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落后部分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就成为突破口。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一线大学英语教学经验,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提出将网络教学有机融入传统课堂面授教学模式中,形成“课堂面授+网络教学”的新模式。 

四、网络学习与面授教学相结合英语教学模式的实施 

1.建立教师、学生和学习内容相配套的教学体系。首先,教师要学习现代技术条件下的教学理论知识,利用校园局域网和教材开发商提供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实验测试。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对学生英语语言学习能力进行摸底;了解他们学习的方式方法、学习需求、对网络教学与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认识等相关信息;然后,教师根据获得的一手信息设计网络学习和面授两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其次,学生也要了解信息技术支撑下实施英语教学活动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如学习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网络学习者,如何使用网络课件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可利用教学平台上提供的丰富资源,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下载或在线学习。一个模块的任务完成后要完成教师在教学任务区域布置的阶段性学习任务,并把作业通过在线系统网上提交。教师通过事先在网络学习平台上设定的练习参数跟踪学生过时或即时学习情况,如上网时数、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做题的正误率、参与论坛次数等。在线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可先通过系统菜单中学习区的论坛加入到小组参与群体讨论寻求解决的办法,若还没有解决,学生可将自己的问题和想法用书面的形式提出,待面授教学时交给教师一并解决。教师也可作为学习者之一参与论坛讨论,在同学们的讨论中解决问题。通过网络学习完教师指定的单元学习任务后,学生要参加面授教学活动,通过与同伴互动、师生、生生面对面的交流体验语言应用环境。在面授教学中,教师主要根据网上学习中所监控到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深入讨论。学生可以提出各自网络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对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答疑解难,适时发表意见。在面授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的疑难问题和关心的话题组织进行,在活动中复习巩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以达到画龙点睛之效。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面授+网络教学”这一全新教学模式中的网上学习部分,学生必须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之相匹配。自主学习要求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有能力决定自己的目标,能够有效地利用学习资料、精心安排学习时间、积极发展学习策略”。我校的网络学习主要是通过大学英语教材的出版方开发的自主网络学习平台完成的,理论上说,只要有网络服务的地方,学生便可享受网络学习资源。由于每个学生英语基础、学习动机目的各异,在处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根据本人的学习实际进行网上学习时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帮助学生们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课堂面授+网络教学”英语学习模式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一环。 

3.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当好学生学习过程的助推器。现代教育理念倡导转变教学中师生的角色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引导、辅助、推动学习者学习目标的完成,让网络学习和面授教学成为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主场所,这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语言学家newby fraster和clayton认为:知识是在认知过程中主动形成的,并非被动地接受而形成;学习者通过完成学习活动中的任务并进行反思而获得知识。在“课堂面授+网络教学”教学模式中的面授部分,教师应结合网学实际以循序渐进、启发诱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悟出所提问题的答案,避免直接告知。教师还要有意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班内小组活动踊跃讨论,各抒己见的习惯。 

4.调整评估指标,加大网络学习成绩在总分中的权重。从理论上讲,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既能弥补过分依赖网络学习所产生的放任性、自由性,对学习者学习效力进行有效跟踪,促使学生不间断学习;又能改变单一的面授教学模式中忽略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学习积极性。但如何对网络学习给予科学的评价,如何在网学与面授之间找到平衡点却又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又一展现。笔者认为,在成绩的比值分配上,网络学习与面授各占50%为宜。面授的最终成绩可通过“笔试+课堂表现”来评定。因在线学习的效果是通过在线时间、练习进度、网上小测验、在线作业等几个部分保证的,故网络成绩就可由这几个部分叠加后给出。 

5.网络教学与面授教学相结合应重视的问题。教师首先应当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经验,才能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其次要有熟练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能力,以有效利用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制作生动而实用的教学课件,适应新形势的教学模式;同时,不但必须具备以学生和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思想,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满腔热情地迎接新的教学模式带来的挑战,做到在实践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找经验。教学单位要定期组织教师相互交流授课经验,倡导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认真评比,推广成功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面授课质量;同时,注重对学生意见的收集,如定期举办学生座谈会、采用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所想所思,并将其反馈给教师,帮教师拾遗补缺,不断提高网络监管和课堂授课的水平。 

线上授课教学模式篇3

基于网络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模式是应用网络课程开展网上教学和面授导学,并借助网络课程对网上教学和面授导学进行一体化设计的教学模式。本文首先阐述了基于网络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然后以“管理线性规划入门”课程为例,介绍了该网络课程的主要栏目及应用这些栏目实施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过程;最后运用有效教学理论,从两个角度分析了该模式的有效性。实践证明:基于网络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与学效果,推进网络课程的应用。

【关键词】网络课程;面授导学;网上教学;混合式学习;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58x(2013)06—0056—05

一、构建融合式教学模式的背景

e-Learning(electronicLearning,即“数字(化)学习”、“电子(化)学习”、“网络(化)学习”等)有很多优势,如提供了很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互动等,但也有很多不足,如学生需要很强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师生之间缺乏面对面的情感交流等。21世纪初,人们又提出了B-Learning(BlendedLearning,即“混合式学习”)。混合式学习不仅能扩大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延长课堂教学时间,改善面授学时不足引起的教学效果不佳等,而且能支持学生运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1]。美国滨州大学校长认为,单纯的课堂讲授和网上个别化学习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将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融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可以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

目前,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主要针对“成人、在职、业余”学习者,按照“五统一”要求,实行网上与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倡导混合式学习。由于网上教学资源主要分布于非统一集成化的平台上,教师难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同时多媒体资源的种类与形式也比较单一,只是简单地罗列在一起,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开展混合式学习。虽然,有研究[2][3]针对上述缺陷做了一定的探索,但因通用网络教学平台缺乏个性及灵活性,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应用效果也大受影响。

近几年,笔者使用电大系统的“经济数学基础”和“物流定量分析方法”两门国家精品网络课程(网络教育))开展网上教学和面授导学,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由此产生了依托网络课程进行网上教学与面授导学一体化设计的想法,以提高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效果,弥补现行教学平台的不足,实现网上教学与面授导学的深度融合。

二、基于网络课程的融合式

教学模式的设计

“融合”在汉语词典中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事物熔成或熔化为一体,而“混合”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掺和在一起。“融合”是一种“混合”,但更强调事物间的“交织性”,强调事物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相融。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相比,融合式教学模式更强调将网上教学与面授导学交织在一起。

基于网络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模式依托网络课程对网上教学和面授导学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便于学生进行混合式学习。该模式要求网络课程设计能有效地支撑网上教学和面授导学,并达到网上教学与面授导学的深度融合。所以开发满足上述要求的网络课程是实施基于网络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前提,网络课程的质量直接影响该模式的教学效果。

基于网络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模式根据胡新生等[3]提出的一体化基本设计思想,将教学总学时分成面授导学学时和网上学习学时两部分,通过n个相对独立的教学任务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总任务目标,按照“网上学习——面授导学——网上学习”顺序,借助于网络课程进行课前网上预习(需要网络课程提供个性化预习的教与学环境)、课堂重难点讲解(需要网络课程提供网上直播和实录后的上传区)和课后网上复习(需要网络课程提供个性化复习的教与学环境)。其中,相连的两个环节(指网上学习和面授导学)互为联系与补充,前一环节为后一环节打基础,对学生起指导作用;后一环节对前一环节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给教师和学生同时提供反馈信息;网上学习与面授导学过程相互依存,互相渗透,循环巩固。见图1。

图1融合式教学设计框架

从图1可知:网络课程将网上学习和面授导学整合在一起,通过设置相应的栏目支撑课前网上预习、课后网上复习和课堂网上再现。在第一个网上学习环节,我们不仅要求教师在网络课程上指导学生学习,而且要求学生应用网络课程进行课前预习;在面授环节,我们不仅强调以导学为主,而且更关注应用网络课程来组织教学;在第二个网上学习环节,学生自主进行课后在线复习,未参加面授导学的学生可通过观看面授导学的实录播放及网络课程中的直播进行在线学习。

基于网络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契合远程学生的特点,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考虑到多数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时间紧张、需要同时兼顾工作与学习等特点,该教学模式对面授学时的安排原则上不大于该课程总学时的一半。通过面授导学一方面解决学生在网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促进情感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实践探索

下面以“管理线性规划入门”课程为例,探讨基于网络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模式。

(一)网络课程设计思想和主要栏目介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以及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属性。本网络课程根据这一理论,在对远程教育成人学习者的特征与需求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管理线性规划入门”课程操作性、应用性强的特点,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对课程进行系统设计。教学设计包括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有效教学策略的选择。学习设计包括系统的渐进式学习、跳跃的查找式学习、应用的案例式复习、仿真的计算实验室实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包括学的效果评价和教的效果评价,其中学的效果评价采用随知识点学完后的在线作业、章学完后的本章测试、课程学完后的综合测试,以及网络课程中依据媒体浏览与互动等指标建立的分层加权综合评价模型开展;教的效果评价采用由网上答疑情况、线上学习指导情况、在线课堂效果等指标建立的分层加权综合评价模型开展。设计的总体框架如图2所示:

图2网络课程设计总体框架

渐进式学习:如图3所示,横向坐标为课程的各教学环节,纵向坐标为课程章节的知识体系,二者共同构成二维智能仿真“教”与“学”环境。对于每个知识点,学生通过助学区、操练区、互动区和拓展知识完成学习,教师通过了解学生使用网络课程的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图3渐进式学习界面

查找式学习:如图4所示,查找式学习是通过查找关键词进行相关内容学习,包括精确的字典方式查找和模糊的搜索方式查找。

图4查找式学习界面

案例式复习:如图5所示,案例式学习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对本课程知识进行梳理和复习。

图5案例式复习界面

计算实验室:如图6所示,计算实验室提供有matLaB软件等若干个在线仿真计算实验。

图6计算实验室界面

教学评价:如图7所示,教学评价是应用本网络课程开展教学评价,由学的效果评价和教的效果评价组成。

图7教学评价界面

(二)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管理线性规划入门”课程是电大系统开放教育的一门必修课,课程共54学时。根据本课程特点、学习者特征及学习方式等因素,总学时被分成面授导学27学时和网上学习27学时。深圳电大每次面授3学时,课程教学总任务需分9次完成,即将教学总任务分为9个教学任务。比如,第i(i=1,2,…,9)个教学任务借助于网络课程,按照“网上学习——面授导学——网上学习”的顺序安排课前网上预习、课堂面授导学、课后网上复习。教学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首先,教师在课程论坛第i次面授导学内容(见图8),指导学生在渐进式学习栏目中进行课前预习。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浏览助学区(见图3)中的课程导学、系统精讲、例题讲解,了解该小节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并自学相应的教学内容,如果遇到问题可在互动区(见图3)中的网上答疑中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再在操练区(见图3)中的跟我练习中按提示操作,达到课前预习的目的。

图8课前预习指导帖

其次,在面授导学环节教师利用教学评价栏目(见图7)点评网上预习情况,督促和鼓励学生认真完成下次网上预习。教师通过查阅学生网上学习行为,确定重难点讲解内容。若讲解的是某章节内容,就边讲解边演示渐进式学习栏目(见图3)中的课程导学、系统精讲、例题讲解,点评互动区中的问题答疑等,师生在课堂互动中完成操练区中的跟我练习和该小节的导学任务。若讲解的是某个概念或名词,则利用查找式学习栏目(见图4)进行查找并确定讲解内容,通过边讲解边演示有关内容完成导学任务。在一章导学任务完成后,教师可通过边讲解边演示案例式复习栏目(见图5)进行辅导。对于面授导学中涉及实验内容的教学任务,通过边讲解边演示计算实验室栏目(见图6)的方式也能达到仿真指导计算实验的效果。

最后,学生在听完面授导学课后再使用渐进式学习栏目和查找式学习栏目进行网上复习,通过再次浏览系统精讲、例题讲解、在线课堂(面授导学在该栏目直播或实录后上传)和知识拓展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通过在线作业测评自查学习效果(在线作业有自动评分功能)。完成一章的学习后,学生可浏览案例式复习栏目进行复习,并使用本章测试(见图2)进行章节知识的学习效果测评和自查。如果学生在网上复习中遇到问题,可根据问题内容分别在课程论坛和网上答疑(综合问题在论坛,知识点问题在网上答疑)中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与指导(见图9)。

图9指导与答疑帖

在基于网络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模式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使用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学习,是网上学习的主体;教师使用网络课程进行面授导学,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学习内容的一个中心任务,从任务的确定、实施到完成,教师是通过面授导学和网络课程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的。

(三)有效性分析

早在20世纪中叶,受西方教学科学化思潮的影响,人们开始关注教学哲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理论基础,研究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有效教学理论重点关注教学效果与效率、学习者的进步和发展、学习效果的可测性和量化、教师的反思意识、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根据这一理论,基于网络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从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分析有效性

(1)“仿真”课堂环境降低了学生的孤独感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与通用网络教学平台相比,网络课程创设有更有效的“教”与“学”情境。基于网络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网上个别化自主学习的优势,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了教师在网上学习中的指导作用和在面授导学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能够较好地发挥教师在远程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网络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模式不是应用网络课程简单地将网上教学与面授导学结合起来,而是强调应用网络课程将这两种教学方式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深度融合,即在进行网上教学时注意安排适当的面授导学,在面授导学时强调有效利用网络课程。

(2)网络课程在面授导学中的运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远程开放教育中的面授辅导,在基于网络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模式中是教学的辅助形式,起“导学”和“助学”的作用,主要是讲解课程的重难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网络课程开展自主学习。借助网络课程,学生可在课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教师可通过边演示边讲解网络课程的内容,增大课堂讲授的信息量,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3)学习效果评价关注过程与结果

“管理线性规划入门”网络课程对学的效果评价和教的效果评价建立了分层加权综合评价模型,具有比目前通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更适应在线学习的科学评价体系,能全面反映学生网上学习的真实水平和能力。采用基于网络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模式,该课程应用定量的评价方法,全面考评教与学的过程与结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教学策略,切实保障教学效果。

2.从班平均成绩中分析有效性

笔者与另一位同事在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共六个年级中每年级各教一个班,分别实施基于网络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模式和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统计这两类班的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平均成绩(表1),发现:①采用基于网络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模式的班级比采用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班级终结性考试班平均成绩高,这说明在网络课程环境下进行网上学习更有效,基于网络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②采用基于网络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模式的班级比采用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班级形成性考核班平均成绩低,但终结性考试班平均成绩高,这说明基于网络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形成性考核更科学、客观、全面;③如果将采用基于网络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模式的班级的形成性考核班平均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对应得到终结性考试班平均成绩的一个排序,它与终结性考试班平均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基本保持一致,即形成性考核班平均成绩高的班级,其终结性考试班平均成绩也高,这说明基于网络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①在基于网络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模式中,网络课程的设计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在线学习的兴趣和教师面授与网上教学的效果,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②在面授导学时,教师使用网络课程的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网上学习的效果,这说明基于网络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推进网络课程的应用;③基于网络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面授导学网上直播时教师能否与线上学生进行实时互动,网络课程中的教学评价设计是否可考虑面授导学的一些指标,等等。

[参考文献]

[1]白文倩,李文昊,陈蓓蕾.基于资源的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4):42-47.

[2]孟香惠,赖小乐,李珊珊.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残疾人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应用[J].天津电大学报,2012,(2):33-37.

[3]胡新生,张朝霞,熊锟,张福萍.开放大学背景下面授教学与网上教学一体化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7):48-52.

[4]郭丹.混合式学习有效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7):153-156.

[5]崔巧红.混合式学习视角下的成人教育教学模式研究[J].教学实践研究,2012,(23):239-262.

线上授课教学模式篇4

【关键词】网络教学教学模式网络教室

一、网络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不仅是教学内容的网络化和教学手段的革新,而且是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变革,最重要的就是教学模式网络化。网络教学一般包括以下教学模式。

1.同步讲授模式。网络教学并不是要完全推翻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要继承其优点,用现代教育技术加以改进和完善。以教师为主、以课堂为主的讲授模式在传统教学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也是最经典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可以突破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让更多的学生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参与学习活动。基于网络的讲授模式可以分为同步式和异步式两种。这里先介绍一下同步讲授模式。

同步讲授模式是一种模拟真实课堂教学方式的双向实时交互式网络教学。采用这种模式,教师与学生在一个虚拟的空间中进行“真实课堂”教学活动,实时地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音、数据和视频等信息传送到远程教室或学生桌面终端,学生接受教师授课信息,也可与其他学生交流。

2.异步讲授模式。异步讲授模式是在网上提供教学课件,学生可在网络教室集中学习,或在计算机上单独点播教学课件学习,并可通过计算机网络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讨论。www.133229.Com这需要网络课件或网络课程以及相应的网络教学平台来实现。

3.自主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模式是一种完全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不过,这种模式不同于一般的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学。做法是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制作网络学习材料,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自主掌握学习进度,选择学习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完成练习和作业。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于电子邮件、网上答疑系统等及时获得教师的辅导和帮助。

4.协作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是指利用网络建立一个相互交流的帮助的环境,为本地的或远程的多个学生提供对同一学习任务彼此交互和合作,用多种不同观点和方法完成学习任务的环境,达到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目的。协作学习方式有4种,即竞争(多个学生针对同一学习任务通过网络进行比赛式学习)、协同(多个学生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伙伴(与伙伴相互交流、相互鼓励)与角色扮演(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学习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在网络学习条件下,师生分离、学习同伴分离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不适应,协作学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这种负面影响。最简单实用、应用最广泛的协作学习手段是bbs,它能实现一种非实时的讨论环境。

二、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教学平台,又称网络教学支持(支撑)平台。网络教学平台包括硬件教学平台(支持网络教学的硬件设施、设备)和软件教学平台(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系统)。

1.网络教室。网络教室是目前最主要的网络教学便件平台,能上网的计算机也可作为教师和学生的网络教学终端。典型的网络教室通常由教师主机、学生终端、管理主机和网络教学中心等部分组成。

教师主机:又称教师终端,需要配置摄像机。实时授课时,教师的图像与声音播放给学生终端和课件点播服务器。教师可以控制教学过程,向某个学生提问,或与学生讨论问题。

学生终端:又称学生工作站,一般也配置摄像头,学生加入网络教学课堂收看教师的上课实况。在听课过程中,可通过聊天室或话筒向教师提问,也可以与教师或同学讨论问题,课后,还可以点播老师的实时授课内容。

管理主机:又称管理终端,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管理,包括审批和管理教师、学生的注册信息,查询和统计教师、学生、课件和上课信息等。

网络教学中心:提供网络教学服务,包括课件服务器(将教师上传的课件进行)、教学管理服务器(组织和管理教学信息数据)、课件点播服务器(组织和管理实时授课课件的点播,或提供非实时授课课件的点播)。

网络教室的功能很多,最主要的教学功能如下。

实时视频: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双向传递视频音频信息。既可以将教师自己的教学内容同步地播放给全体学生或部分学生观看,也可以将学生的信息同步地播放到其他学生终端或教师主机上。

辅导答疑:教师实现个别是辅导。教师可以通过主机联通任意一个学生终端,观察学生的操作,并可以与学生进行同步互动的操作,从而实施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个别辅导答疑。

“电子举手”:当学生有困难或需要帮助时,学生可以通过控制器教师或同学发出求助信号。当老师提出问题需要解答时,学生也可通过“电子举手”进行提问或回答。

监控管理:将教学过程纳入到教师的控制中。教师可以通过主机查看任一学生终端的当前操作,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远程遥控学生终端。

双向对讲: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对讲。

信息查询:当本地网中的信息和资料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时,学生可以通过internet进行更广范围的资料搜寻。

2.网络教学软件平台。一个完整的网络教学软件平台,也是一个网络教学应用系统,一般包括以下子系统。

备课系统:在线编写教学内容、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参考资料等,在线提交本地编写制作的教学材料(如课件、教材和教案)。

授课系统:支持实时同步授课或非实时异步授课。

学习系统:支持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协作式学习。

辅导答疑系统:包括基于web的无人自动答疑和由教师通过网络所进行的实时或非实时辅导答疑。

作业系统:包括基于web的作业布置,学生在线完成和提交作业,教师在线批改、点评作业和作业资源库管理等。

讨论学习系统: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实现协作学习模式的重要途径。它应当包含发起主题讨论、参与主题讨论和讨论内容管理等内容。

网上实验系统:配合试验课教学,在网上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实验操作环境,供学生在线完成各类实验。一般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或模式实验来实现。

测试与评价系统:学生在线考试、教师在线阅卷、学习效果评估、学生自测、题库管理。

教学分析系统:自测效果分析、作业情况分析、答疑情况分析、考试情况分析和讨论情况分析。

教务管理系统:教学计划、学生注册、认证管理和学生成绩管理等。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教育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

线上授课教学模式篇5

关键词:mooC;同等学力;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141-02

在教育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基于“开放共享”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是全球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即大规模开放性在线课程,就是近年来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它是一种针对大众人群的、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在线课堂,是远程教育的最新发展。

一、mooC教学模式的兴起与特征

mooC兴起的时间并不长,一般认为,mooC这一术语由加拿大学者Bryanalexander和DaveCormier于2008年提出,后用于GeorgeSiemens和StephenDownes合作开设的一门大型网络课程“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和连接的知识”。mooC自提出以来,为互联网产业及在线学习、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影响,美国高等教育界将其比作教育史上“一场数字海啸”,2012年,还被国外学者称之为“mooC之年”(YearofmooC)。

目前,mooC主要有联通主义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cmooC和美国知名高校运用行为主义的方法开发的xmooC两种模式。2012年以来,由于Coursera、Udacity、edX等平台供应商的推动,同时得到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认可与加盟,xmooC获得迅猛发展,无论规模、受益面还是社会影响均远超cmooC,成为mooC的主要形式。xmooC课程的学习流程大致如下:学生要事先进行注册,课程开始后教师要定期课程课件、授课视频、作业等内容。授课视频可以提供多种语言字幕,从而适合不同国家学生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可以通过短篇视频的资料辅助和问题测试,对学生集中学习注意力和增加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针对学生的作业成绩评定方式有多种,例如学生自评、在线自动评分、学生互评等途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考试,并及时取得考试成绩。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xmooC将平台作为基础,将课程作为单元,将教学理念、教学过程、课程、平台综合为一体。xmooC突破了以往的以专业为基础课程建设的教学组织结构,以名校为依托达成教学目的,是一种传统教学在网上同步或不同步开放并互动的不同形式的远程开放教育。因此,相比cmooC来说,xmooC的结构化的课程体系和系统化的平台支持服务更容易被学习者所接受,并容易与以学位教育为主的主流正规高等教育课程接轨。

mooC模式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大规模、在线和开放。“大规模”主要体现在学习人员的数量上,与传统课程相比,mooC模式不受数十或者数百人数的注册范围和数量限制,它甚至支持数十万人同时注册和学习。“在线”是指师生教学活动完全在网上完成,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开放”是指课程资源免费开放,课程的内容可以自由传播,实际教学不局限于单纯的视频授课,而是同时横跨博客、网站、社交网络等多种平台。因此,mooC模式将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一切传播手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将大量优质教学资源展现在全世界人们面前。毫无疑问,mooC是高校教学方法的一次大变革,对传统的高校教育带来的影响将是深远而巨大的。

二、我校同等学历在职研究生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工作,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史上一大重要举措,是中国开展非学历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标志。多年以来,我校为适应中医药事业和医疗市场发展对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需求,一直开展此项工作,为许多没有条件接受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人员提供了在职学习、深造和提高的机会。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学校研究生院的统一管理下,基础医学院从2007年起开展了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培养工作,先后开办了中医临床基础、中西医结合基础等专业的研究生课程班。经过几年的实践,该项工作日趋成熟,与之相适应的各种规章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并日臻完善。课程学习是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培养的重要一环,按照培养方案,学员必须完成36学分的课程学习,实践发现该环节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学员来源复杂,学习能力差别较大。同等学力人员绝大部分是有工作的,分别来自于高校、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企业等,原有知识水平有高有低。年龄从20岁到50岁,跨度较大,有的本科毕业不久,有的已经工作多年。这就造成学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方面差异较大,使得授课老师在教学深度上难以把握。

2.工学矛盾突出,课程学习的时间与效果难以保证。目前,我院同等学历研究生课程学习,主要是利用周末时间上课,授课方式和内容与全日制研究生相似。这样学员通常需要1.5~2年的时间才能修完所有学分。同等学力研究生由于采用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还得承担单位的工作任务,单位任务忙时,学习往往会受到影响,因此,工学矛盾使得学员课程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不能够得到充分保证。

3.课程设置和授课方式缺乏针对性。研究生班在课程设置中往往忽略了在职的特点,套用全日制的一些教学计划,或者采用同样的课程体系,这对同等学力人员来说是不合适的。造成了学员在课程学习中感到任务重,困难大,教学效果欠佳。

三、将mooC模式引入我校的在职研究生教育,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

基于上述同等学力人员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改进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建立一种开放、灵活的教学体系可能更为适合在职研究生教育的推进和发展。mooC的兴起,为现有的同等学力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模式。其中最为突出的优势是,mooC在线授课的方式克服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的空间和效能,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地点和时间,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组织学习,给更多因时间、地点限制而无法深造的学习者提供了许多学习机会。因此,mooC教学模式将有效缓解在职研究生课程学习中的突出问题,极大地推动我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首先,针对水平参差不齐、工学矛盾突出的在职学员,mooC教学模式能满足其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保证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其次,目前受地域条件限制,在职研究生招生基本局限在北京地区,mooC教学模式将大大扩展课程活动范围、学生的地域范围,如果付之实践,可实现我校在职研究生面向全国招生,提高招生规模和受益面。

四、基于mooC模式的在职研究生在线授课方式的设计与管理

基于mooC理念,我们对在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材料的设计和编排提出了构想,使其更为适合网络授课。课程将根据在线授课的特点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并提供相应的教学大纲、ppt、适用的教材等,其中核心内容为制作授课视频材料。在制作视频材料时,可借鉴微课模式,将现有的每堂课教学内容拆解成几个知识点,制作成微视频。以《中药学》为例,可将主治功能相近的2~3味药进行对比讲解,形成一个微视频。与以往的课程视频相比较,微视频的优势主要在于可以让学习者学习注意力更加集中,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此外,在线还提供与视频教学相对应的习题和小测验,帮助学生及时检查学习效果。

mooC模式,不仅仅在于提供大量优质的在线学习材料,更为重要的是,借助网络平台,能够模拟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过程,组织和引导学生深入参与课程学习。可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网络资源,构建一种新的在线授课方式,以加强对学生在线学习的管理。首先建立课程主页,并链接于学校研究生管理系统,以便于学生注册、进入。在开课前教师可利用邮件或网页公告及时开课时间、课程安排等信息,授课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每周定时视频教学材料,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自主选择时间完成视频观看、作业等。课程持续时间与常规教学一样,约7~8周。授课期间,可在学校的论坛开辟专区或利用QQ群,组织网上讨论,与学习者进行实时互动交流,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最后,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参加结业考试。

综上所述,基于mooC理念,开展对在职研究生课程的大胆创新,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实现网络授课,将克服目前教学上的诸多问题,极大地提高研究生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推进同等学力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艳辉.mooC起源及其概念初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8(6):1-3.

[2]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远程教育,2012,(3):32.

[3]唐九阳,周广新,郑龙,肖枫涛.mooC:军事职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36,(3):9-11.

[4]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4):67-75.

[5]王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发展与应用:从cmooC到xmooC[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13-19.

[6]刘娣.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存在问题与影响因素分析[J].科教文汇,2009,11(15):6-7.

线上授课教学模式篇6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艺术设计;课程改革

近年来,我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社会经济活动持续恢复和发展。但是,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就教育层面来看,面对持续三年的疫情反复,各大院校纷纷采用了线上教学模式,以确保教学质量不受疫情的影响[1-2]。就学生而言,为适应线上教学,其学习习惯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根据对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近年来线上教学活动的持续跟踪调研,笔者认为线上教学模式在具有极大便利性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基于笔者的调查研究,分析线上教学模式的优缺点,探讨艺术设计专业线上教学模式的发展路径。

1线上教学的优势与问题

1.1优势

(1)空间上的优势: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为保障全体师生的生命健康,老师学生无法进入学校课堂,不能集中在教室上课,在这一特殊的应急情况下,在线教育解决了这个难题。多元化的网上平台可以确保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让老师可以“不停教”,学生可以“不停学”。线上教学模式成功地突破了空间限制,使课堂教学不再受环境的约束,实现“停课不停学”。(2)时间上的优势:传统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固定时间内进行授课,只有在有限的课余时间才能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授课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课程安排,缺乏灵活的授课形式。在后疫情下的线上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的沟通变得更为便捷和灵活,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来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疑惑,并且不受上下课、上下班以及白天晚上的束缚,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3)教学模式的多元化优势: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主,课堂教学方式单一,课堂上的学习环境仅局限于课堂和实习基地。在线上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地点,选择电脑、手机等多种学习工具,宽松的学习氛围更可以让学生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学习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能批判性的学习,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课程资源的优势:由于区域、师资配置、以及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的选修课程只能局限于学校教师的相关课程,并不能充分满足所有学生对学习的期望。同时,老师们参加的教学讨论活动,也仅仅是同专业方向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学术合作。而线上教学平台突破了这些限制,它可以连通全国乃至全世界优秀教学资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通过线上平台获取想要的教学资源。线上教学能够解决传统课堂、师资的局限,克服由于客观原因而导致的教师资源分配不足,从而使资源更合理、更公平、更有效的被利用。

1.2存在的问题

进入后疫情时代,为了网络教学的顺利开展,笔者选取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作为案例,通过对学生期末考试的情况分析,以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在疫情期间学习的情况。从学生对授课知识掌握程度来看,线上授课的效果与线下授课仍然存在着明显差异,具体表现如下:(1)教学质量下降:从学生期末试卷作答情况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深度不够。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不熟悉网络教学形式及网络教学平台。原备课方案被打乱,师生沟通设备有限,网速卡顿等。上述原因导致网络教学效率下降,课程内容传达准确度和清晰度不足等问题。(2)线上授课时,师生的沟通受到了阻碍:线上教学平台的弹幕、提问系统等多种提问方式具有时差性,以及由于学生的缺乏自主、紧张等心理因素的影响,无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由于无法直面学生,无法判断学生是否认真听讲和知识的掌握程度等,致使学生的上课效率并不是特别好。(3)师生的情感交流缺失: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会与学生进行课堂上的互动,产生一定的情感交流,但是线上教学却隔着屏幕,互动减弱,会影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课堂上的知识变得枯燥无味,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同时,线上教育中缺乏教师直面的威慑性监督,使得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学习效果较差,故大部分学生对课程内容接受度低,学习效果降低或无效学习的可能性加大。

2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模式流程

2.1课前流程

课堂预习是实施线上教学模式的基础。主要采用网络在线方式,教师在通过选择腾讯会议、学习通、钉钉等线上学习平台的基础上,按照预先的教学计划,让学生自主进行预习。线上学习平台能够及时反馈信息,学生在预习阶段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的答疑板块向老师快速反应。平台的便捷性让教师协助学生预习,可以将课程重点和难点上传至云端教室,通过学生的及时反馈让教师能够更加准确地提出针对性完善方法。

2.2课中进程

课堂过程是线上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其实施方式有: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在进行情景模拟时,教师要事先准备好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便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的讲解;在分组讨论阶段,教师要清楚地了解教学内容,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在学生回答后进行更深入地评论,实现知识的有效传递;在教师讲解阶段,这个环节是在提问、讨论、点评阶段结束后,教师只需将课程内容细化讲授,指出教学的要点和难点。教师在强化与学生互动的前提下,确保教学的有效性,通过上述教学实施过程,可以及时地将信息传递,使得教师能够更有指向性地引导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点。

2.3课后评估

线上教学模式具有一个重要特征,它把传统的阶段性评估方式转变成了一种过程性的评估方式。在完成当节课程的教学后,利用线上平台的多种交互形式布置作业,对学生提出相应的作业要求。通过线上平台,还可以对作业进行及时地反馈和快速地修改,并能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最终实现对学生课堂内容接受程度的有效监测。

2.4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线上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网络环境下,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传统授课模式的有效延伸。与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同,线上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可以有效地缩短学习的时间,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去获取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其指导和辅助作用,引导学生科学安排课后时间,整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料,让学生积极利用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使学生形成更深刻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寻找到更有效更适合自身学习特点的自主学习方法,以此达到加强线上教学良好效果的目的[3]。

3线上教学改革策略

3.1重视虚拟仿真技术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在后疫情时代,当疫情严重影响到无法现场教学的时候,为解决空间跨越的不便,“元宇宙”这类概念受到社会关注。它与当下网络时代的三维体验式虚拟环境不同,其充分说明了虚拟技术即将全面进入人们的生活[4]。虽然这项技术还处于发展初期,但将其引入教育虚拟仿真对实现和强化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线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经验,将线下实践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的研发与线上课程进行深度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尝试采用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来进行艺术设计教学操作。在进行线上课程实践过程中,教师可将题目设计成实际案例或完整的项目来通过线上讲解,利用线上虚拟仿真平台对科研项目完整的工作流程进行全方位的展示,使学生在任何地方均能够“身临其境”。

3.2引进校外专家参与在线实践教学的改革

由于多次防控疫情的持续升级致使实地活动受到局限。仍需应对疫情期间特殊情况组织和发动教师人脉资源,跨区域、跨国界调配师资力量,开展共同研发在线教学实践课堂的活动,制定策略指导实地教学活动在线上的有效实施[5]。在后疫情时代这一特殊时期,校企联合开发线上课程对培养人才和提升教学质量非常重要。利用互联网途径,邀请有工作经验者通过线上平台为实习和实训课程提供经验,同时也可以利用现居环境邀请地方企业家传授经营公司的经验,使学生接触真实项目。此外,学生可以通过设计领域的专家教授,在线上了解真实项目解析、学习,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也可邀请专家共同参与并对其进行指导。通过上述措施,实现了校企协同共享,为企业提供线上人才输送,解决了学生实习和本地学生就业的问题。

3.3以学团形式为载体打造虚拟仿真实践平台

学团是高校较为常见的一类学习团体,通常以学生组织的形式展现。艺术设计专业学团让学生在更好地接受学校专业教学的同时,通过学团对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并将教学内容与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团,主要内容是扩展和延伸课堂教学的主干。在后疫情时代,实践项目、自我培训、专业技术提升、创新能力增强都可以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在线完成,以学团为载体与社会接轨,将疫情对于教学成效的影响降到最低。随着后疫情时代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师生在不出校门的前提下,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活动,加强课堂内容,通过各种线上平台交流,来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虚拟仿真技术搭建实践平台体系,通过把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各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和教师科研工作者有机结合,以协调各门实践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通过虚拟仿真实践,再将其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进而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意识。同时,虚拟仿真技术也为教学和科研改良提供新的机会,教学环境的多样化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并以学生学习作为核心目标逐步展开,将虚拟仿真技术平台的资源共享最大化地利用,以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

3.4后疫情时代实践教学路径“线上+线下”

在后疫情时代,疫情蔓延有着不确定性,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在全球范围内,疫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有可能会出现局部区域零星爆发。这一现状倒逼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故呈现出线上教学改革模式[6]。在未来,我们需规划建立线上线下综合实践教学模式,课程内容从线上线下两个角度分别展开与合理化开发,随时应对突发事件,随时切换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以此达到课上课下双向巩固学生知识能力吸收与掌握的最终目的。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属于理论较深入、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例如,在外出写生实践课程期间,为了应对疫情这一类突发事件,在线上虚拟平台,可以通过提供虚拟场景作为教学内容进行实践。虚拟仿真系统的存储功能可以让学生与教师进行多次课程内容回顾,便于为后期对课程内容进行二次学习。但是线上教学也有局限,对于需要触摸、近距离感知的实践课程,在线教学平台无法完成。经历疫情过后,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线上虚拟实践教学的易重复性能够让学生多次开展实践训练。线上实践课程与线下相比,能够更有效、更直观地建立三维空间感、抽象设计概念和空间尺度的理解,上述知识对艺术设计类学生极有帮助。

4结语

在教学形式的多元化、教学资源共享、时间和空间的便捷灵活性方面,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比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线上教学为各大高校的多领域课程注入了新的生机,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教学模式的深度改革,最终达到师生碎片化的时间被及时有效利用进而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网络教学的弊端也日益显现。首先值得关注的就是电子设备的种类繁多,学生过度依赖电子设备会分散学生关注点,因此产生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其次,线上教学时间上的灵活性也具有一定的弊端,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进行线上学习,但这种情况并不利于学生全面的知识系统的形成,很多时候只能学到零散的皮毛,无法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后疫情时代,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必然顺应历史潮流,同时也对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严峻挑战。基于此,学生的重心仍要扎根于课堂,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教师通过课堂讲授为学生构建知识理论框架,将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进一步丰富教育内容,不断增加学生的学习知识广度和深度,并做进一步地拓展和研发。线上平台的出现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知识的获取途径,最终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育教学体系。我们应该顺应时代形势,抓住这次传统教学变革的机遇,突破旧有的教育观念,构建新的教育体系,推进我国教育变革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秉林,南晓鹏.后疫情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思考[J].教育研究,2021,42(5):108-116.

[2]王竹立.后疫情时代,教育应如何转型?[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4):13-20.

[3]常振华.线上教育背景下高职课程教学的多元化趋向[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9):148-149+153.

[4]李祺,聂为之,房朝晖,等.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线上项目式教学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2,39(1):199-203.

[5]王红军,吴昊,桑宝国,等.后疫情时代的教育变革与思考[J].中国民族博览,2020(15):99-101.

线上授课教学模式篇7

关键词:在职研究生;mooC;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120-02

一、引言

在职研究生教育是通过不离岗的学习形式培养在职人员,提高社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的一种教育制度。由于在职研究生边工作边学习,目前大部分在职研究生的授课集中在假期和周末。由于社会上的很多工作在某些阶段存在繁忙期,而且很多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担任着重要角色,使学生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方面存在着较多矛盾。在职研究生的年龄跨度大,知识结构和经验差异也较大,学习目的也存在较大差别,因而给在职研究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二、在职研究生教育中的问题

在教学时间安排方面,由于在职研究生的授课通常集中在假期和周末,學生需要在短时间内学习大量课程,其结果是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很难完全理解学习的内容。而在课后对所学知识的消化过程中,由于学生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工作,因此很难与授课教师面对面地沟通,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从而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学生假期和周末有事不能来校,欠课、缺课现象严重[1]。当学生希望在下一次课之前补习时,由于受传统的面授式教学的限制,学生在未到场的条件下较难获取完整的课程内容,所以无法及时补习拖欠的课程。

在教学进度安排方面,由于人对知识的理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课程进度的安排需要符合人接受知识的特点,分不同层次由浅入深地安排教学内容和进程。但是由于在职研究生的授课大部分在假期和周末,时间有限且非常集中。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安排上,难易程度不同的课程将同时并行开设,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多困难和问题。此外,在时间有限且非常集中的高密度授课环境下,学生很难利用课间让老师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授课深度安排方面,由于在职研究生的年龄、工作性质、基础知识背景、学习目的等差异较大,在设置在职研究生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深度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同时授课的在职研究生有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讲解运用计算机工具处理农业信息的课程时,如果照顾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需要增加较多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但这些知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已经在本科阶段学过。由于传统的在职研究生的教学,采用的是同时面授的方式,所以无法实施分层次教学,从而降低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mooC及其特点

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是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它以旧的课程开发模式为基础,借助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实现了更大范围的知识传播与教学互动,成为网络时代人们学习的新途径[2]。mooC教学平台通常分为管理平台和学习平台两个部分。管理平台主要进行课程管理和教学管理。课程管理包括教师将需要讲解的知识分层次制作成的视频,每个层次根据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布置的作业和测试题等;教学管理包括学生的学习进度管理、测试管理、作业完成状况管理、在线讨论管理、教学统计评价等。学习平台主要包括课程学习和互动答疑两大部分。课程学习包括在线观看视频、在线做作业、在线测试等;互动答疑可以在线问问题、查看老师回复,也可以查看其他人参与该问题互动的讨论内容。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mooC教学模式具有学习时间和地点不受限制、教学互动性强等特点。mooC克服了视频公开课的单一观看模式,与只开放学习资源的开放式课程的区别在于mooC不仅开放教育资源,更注重教与学的互动[3]。mooC的这些特点,大大地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效率,使得它能够成为在职研究生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

四、引入mooC的重要性

基于mooC的上述特点,mooC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较好地解决在职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时间安排方面,在职研究生可以根据工作的忙闲,自主地调整学习时间,通过网络学习mooC平台中的课程内容、参与互动,从而减轻了传统模式下假期和周末学习的压力。遇到问题也可以及时与教师沟通,避免了上面提到的因假期和周末面授模式下授课时间有限且非常集中带来的学习问题。

mooC的教学模式也可以较好地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假期和周末课程过于集中,教学层次交错的问题。mooC平台上可以放置全部的授课的课程以及各门课程之间的层次关系说明,学生可以按照课程顺序由浅入深地自主进行学习。

mooC的教学模式也可以很好地满足不同层次的在职研究生对学习的不同需求。mooC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没有授课时间的限制,mooC平台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不同深度的学习内容自主学习。

mooC教学模式的完善的互动性,解决了传统模式下学生与教师沟通困难和沟通不及时的难题。传统模式下由于每门课的授课时间集中、密度大,学生与授课教师的课下接触时间少,所以教师很难发现学生的问题,即使教师在与个别学生的沟通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也只能对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指导,如果是共同性问题,教师也很难有机会告知其他学生。而在mooC模式下,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教师的解答面向所有选择该课程的学生,该课程的每个学生都能及时了解学习中的问题。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mooC平台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和经验。此外,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会引起其他学生的共鸣,从而引导出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这种问题触发问题的过程,使得教师和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引入mooC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mooC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和深度,并具有较强的互动性,但是发挥这些mooC教学优势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学习自觉性,能够自主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和进度。对于缺乏学习自觉性的学生,会出现以工作忙没有时间为由平时不学习,课程考核时才突击学习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加紧平时在线管理,将课程总体考核由最后集中考核分散成平时考核、中期考核等几个阶段,加强学习过程的管理。

mooC教学模式下的考核通常也是在线完成,学生边学习边自测,及时了解学习中的自身问题。这种学习方法对于真正渴望获取知识的学生来说是非常便利的学习方式,但是对于那些只图获取文凭的个别学生,存在通过代考获取高分的现象。采取传统的离线考核是打击这种行为的有效方法之一。另外可以给积极参与互动的学生加分,鼓励学生参与互动。

mooC教学模式的授课方式是以视频授课为主,可以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丰富的学习资源,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于课程难度不大、需要有大量资料和知识支撑的课程。但是对于一些抽象性、推导性强的课程,以及计算机编程等方面的课程,单纯的视频授课方式学生容易遇到困难。因此可以采取mooC模式与传统面授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在mooC平台授课的基础上增加面授指导。针对难度较高的课程,让学生首先通过mooC平台进行自学,获取对课程知识的整体性认识,进而通过面授模式为他们解析疑点、难点问题,强化具有实践应用价值的重要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加透彻[4]。

六、结束语

处于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在职研究生教育给社会人提供了良好的受教育机会,是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目前传统的集中面授的教学模式导致在职研究生教育中存在授课时空限制、教学进度及深度冲突等问题。本文通过阐述mooC教学模式的特点提出了引入mooC教学的重要性,在论述引入mooC教学模式优势的同时也分析了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朱伟,吴志发,牛忠国.在職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8):192-194. 

[2]张敏.时代高等教育的变革与挑战[J].中国电力教育,2014,(18):8-9. 

[3]余方.中国高校网络教育研究-mooC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4. 

线上授课教学模式篇8

关键词:雨课堂;模拟电子技术;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2-0082-03

一、引言

混合式教学概念是在混合式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混合式学习(BlendingLearning)最早由学者JoshBersin于2002年提出,主要是对e-Learning反思后的回归。混合式教学,就是要把传统课堂面授式教学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w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

目前对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转课堂、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以及结合mooC的创新课堂模式,从实践效果来看,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深度学习,在小班授课制下教学效果改善显著。然而,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由于缺乏高效便捷的师生互动工具,线上学习与课堂教学仍然处于割裂状态;另一方面,教师所设计和组织的混合式教学活动,在大班授课下其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受到了很大限制,使得大班课堂的翻转难以实现。

因此,提高大班授课的课程参与度,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需要在现有课堂中融入一种促进互动和反馈的教学工具,使得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迅速而便捷地沟通。清华大学mooC平台给出了解决方案:雨课堂。

雨课堂是由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互动式智慧教学工具,将“学生课前―教师课上―学生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给予了全新的体验,最大限度地促成了师生互动。雨课堂通过使用微信号实现了教师课前推送教学内容、课上实时答题、弹幕答疑与学生多屏互动和学生数据分析等功能[2]。

雨课堂的推出解决了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问题,为混合式教学的落实提供了便利。如何利用好这一工具,加快高等教育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步伐,需要一线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们开展深入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二、雨课堂的特点及主要功能

1.雨课堂的特点

雨课堂是应用于微软powerpoint(2010以上版本)中的一个插件,能够与课堂教学、mooC平台紧密结合,是一种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混合式教学实现手段,具有以下四个突出特点[3]:

(1)全天候。雨课堂的应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覆盖了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答疑乃至测试、作业等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只要有数字终端和网络信号,课程的教与学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2)个性化。不同于mooC,雨课堂的教学过程充分考虑了授课对象的个性化需求。对于课前预习、课堂讲授中没有理解的内容,学生可以点“不懂”,教师通过管理界面能够及时了解有多少学生对哪些内容点了“不懂”,授课时可以动态调整教学进度,课后可以实施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此外,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提高,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3)零投入。雨课堂是零投入、便携式的智慧课堂。对于教学管理方,不需要投入资金购买昂贵的硬件设施,只要有普通的多媒体教室、流畅的网络支持,雨课堂教学就可以开展。对于教师而言,亦无需进行专门的操作培训,只要会使用微信,会制作ppt,就可以轻松玩转雨课堂。对于学生来说,一部开通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通过微信扫码就可以与雨课堂亲密接触。

(4)大数据。雨课堂的管理平台能够生成覆盖课前-课上-课后每一个环节的个性化报表,提供全周期、立体化的教学数据,帮助教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据驱动式教学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教学进度,这对教学效果改善的意义无疑是重大的。

2.雨课堂的主要功能

雨课堂将在线教育和实体课堂的优势相融合,并通过以下几个主要功能,实现全新意义的混合式教学。

(1)微信推送教学资源。教师可将课前预习ppt、课堂同步ppt、限时完成的测试题、作业等教学资源通过微信平台给学生,还可以设置提醒功能,督促学生按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2)共享名校视频资源。雨课堂不仅可以添加教师自己录制的音频、视频等,还允许添加mooC视频以及优酷、土豆和腾讯等平台提供的网络视频。实现优质数字教学资源的共享,促成更大范围内的公平教学。

(3)弹幕实时问答互动。传统课堂上,教师提问时,学生由于各种顾虑回应不够积极,并且班级人数较多,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见解,课堂互动效果不佳。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开启弹幕功能,学生通过手机实时回答教师的问题,答案会显示在屏幕上,然而学生并不知道答案是由哪个同学给出的,打消学生担心答错等顾虑,以头脑风暴的方式促进了课堂问答互动。

三、《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工科高等院校电类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物理概念的理解,又要逐步建立工程思想,因而大多数学习者都会觉得这门课很难吃透。多年来,致力于《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从未停歇,文献[4-6]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不同角度着手进行教学理论以及实践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习形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慕课、翻转课堂、私播课等的兴起,对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12年以来,国内高等教育mooC蓬勃发展,爱课程网、学堂在线以及网易公开课等平台了海量、优质且免费的课程资源,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空间和时间上的更大自主性。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名校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观看视频、在线互动讨论、完成作业与考试,最终还可以获得证书。

然而,慕课的兴起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将会被取代。对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而言,该课程的工程实践性决定了面对面教学仍然是必须且主要的教学形式。

具体的实体课堂中,教师普遍感到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强,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缺乏主动的批判性思考,课堂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不高,师生互动效果欠佳。

本文在上述背景和形势下,利用投资少、收效快、便于操作的教学工具雨课堂,开展《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建立实体课堂与网络课堂的有机联系,取长补短,顺应翻转教学的改革要求,构建全新意义的教学范式。

四、《模拟电子技术》混合式教学实施方案

1.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混合式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根据某个具体的教学单元的目标及内容,首先构建“学情分析―教学要素组织―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实施”的基本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w情分析指的是对学习者的基本特征、已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认知结构、学习风格等有一个大致了解,并分析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他们有哪些自和交互行为?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学情分析的目的是根据学习者的熟练程度确定教学目标,为后续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教学工作的实施提供依据。

教学要素组织包括教学参与者(教师与学生)的准备活动,教学中所需的教具、设备等的调试,以及整理所用到的ppt、视频、教学进程文档等教学资源,上传至雨课堂,生成微信二维码。

教学活动设计,是指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学情分析,确立多种教学要素的呈现顺序,并从认知逻辑关系出发,协调讲授、讨论、问答互动等教学活动。

实施混合式教学时,必须要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任务。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应该通过雨课堂的管理平台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堂讲授、分组讨论、课后答疑辅导等环节,以雨课堂为媒介,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法,使得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达到情境上的统一。

2.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实施

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最忌将网络课堂与实体课堂进行简单叠加,只注重形式上的“混合”,而忽视内涵上的“融合”。为了避免混合式教学流于形式,教师需要利用好雨课堂这一教学工具,对多种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使得教学资源、教学情境、教学方法更好地服务于混合式教学的全过程。

基于雨课堂的《模拟电子技术》混合式教学实施结构如图2所示。

3.混合式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考察学生在网络学习、课堂学习、互动环节、小组项目等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从而形成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

应用雨课堂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够提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全部基础数据,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同步学习、问答互动、限时测试以及在线考试,方便建立个人电子学习档案,有利于对混合式教学的效果形成客观的评价,也利于实现基于大数据的教学反思。

混合式教学评价是基于过程的评价,相对于传统“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机制,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积极性。

雨课堂的大数据分析功能,相当于给教学的各个环节配备了精密的“仪表”,教师能够及时、全面地获取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在课程进行过程当中就知道哪些学生在学习哪些内容时遇到了困难,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五、结束语

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课程改革的必然方向。本文阐述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了目前混合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以新兴的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为载体,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构建了新型的便携式智慧课堂。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雨课堂混合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提高学生在课前―课堂―课后每个环节的参与度,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实现大班授课真正意义上的翻转教学。

毋庸置疑,在唤醒学习的原动力、让教育回归人才培养本真的召唤下,混合式教学将大有作为。然而若要落实到规模化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不仅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与全身心投入,还需要教师群体逐步转变观念、转换角色,更需要学校的教学管理机构在政策上、机制上给予更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2]曾瑞鑫.学堂在线召开会推出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J].亚太教育,2016(24):1.

[3]臧晶晶,郭丽文.滴水成雨――走进雨课堂[J].信息与电脑,2016(8):235-236.

[4].《电子技术》教学中引入eDa的探索与实践[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7(增刊):37-39.

线上授课教学模式篇9

关键词:教学过程管理;软件工程;流媒体;教学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8228(2012)03-15-02

processmanagementintheteachinginformationsystem

JiangJie,Dongtianyang,Chentieming,wangXiaohao

(CollegeofComputerScience&technology,ZhejiangUniversityoftechnology,Hangzhou,Zhejiang310023,China)

abstract:tosolvetheproblemthattraditionalteachinginformationsystemslackthedesignofteachingprocessfortheengineering-orientedcourses,thispaperpresentsanewinformationsystemincreasingprocessmanagementfunction.ByconsideringthecharacteristicsofSoftwareengineeringcoursesintheteachingprocess,thispaperextendsthetraditionalteachinginformationsystemsandaddssomenewfunctions,suchastheteachingschedulearrangementandautomaticmonitoring,multimediapresentationsofcasebasedonthestreamingmediatechnology,theonlinefillingofsoftwareengineeringdocumentsinwordformatandteachingqualitytestingandteachingperformanceevaluationcombinedwiththelearningprocess.

Keywords:teachingprocessmanagement;Softwareengineering;streamingmedia;teachinginformationsystem

0引言

现在很多高校通过网上教学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源数字化,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在授课时间和场地上的限制,是对传统教学的一个有益补充。

对于教学信息系统,研究较多的是从技术出发[1],例如采用web技术[2]、多媒体技术[3]、Blog[4]技术等来支持系统设计。通用性的教学平台往往也只是设置了一些课件共享、作业批改、教学邮箱互动、教学成绩统计等功能来辅助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实际上,作为教学的一种促进手段,教学信息系统功能设计要符合教学者和学习者实施教学过程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者对一门课程具有引导、管理和评价功能;学习者在合理的教学过程指导和监督下,完成课程学习,接受教学质量、教学成果检查,并对施教者给予一定的评价。在一些通用的课程管理系统中,系统的功能设置往往过多注重教学阶段成果检查、教学材料共享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而会忽略对课程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管理和监督。

本文将以工程性课程―软件工程为例,分析在建立教学信息系统时应考虑的问题,并给出该课程教学信息管理系统中关键部分的设计和实现。

1软件工程教学过程特点

软件工程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主要介绍软件工程、软件工程过程、软件管理的方法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5]。该课程的教学实践的目标是,使授课对象了解和掌握开发软件项目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本课程可以采用“工学结合、强化实践”的原则来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活动。作为工程类的课程,软件工程的教学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⑴学习和实验体现了逐步求精原则

逐步求精是软件工程实施中需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它可以体现在每个工作流过程中的迭代和递增[6]。对于软件工程的教学实践来说,也需要遵循这一重要的原则。从授课对象最初接触到课程的理论概念直至可以以小组形式完成的一个项目产品,其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循序渐进的。从项目实践的角度,软件工程课程实验成果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学生需要在一段持续时间逐渐建立起工程思维方式,并经过反复几次修改和扩展,最终形成可验收的成果。软件工程的工程特性需要我们按照软件工程过程要求来进行教学环节设计,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引导和掌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着引导,分配和教导的作用。对教学环节的严格实施意味着对授课对象软件工程实践起到更好的指导和管理作用。

⑵过程的实施和管理使其有别于其他课程教学内容

软件工程与其他计算机课程,如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测试和软件设计模式等课程是互为基础,相互影响的。它在软件工程的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对程序设计课程、数据库课程的综合应用,也是软件工程测试、设计模式等课程的基础。在一些学校的课程安排上可能在讲授软件工程课程的同时,相关的其他课程授课也在同一学期同步进行。要使得软件工程课程与其他课程有所区别,需要将授课对象的注意力引导到实验实施过程中的软件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的把握。需要强调的是作好软件过程的实施和管理,才能处理好和其他课程所教授内容的衔接和深化。

⑶软件工程教学案例内容的多样性

软件工程系列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使课程的授课对象真正能够在软件行业中发挥作用。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不应拘泥于教材的内容。在讲解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同时应介绍一些新方法、新技术。教师可以从案例的分析过程中提炼出理论知识,然后用类似案例对授课对象进行课堂模拟实践来验证已经阐述的理论观点,使授课对象体会到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的这一过程。案例可以来源于实际的项目,也可以来源于网上的一些资源。

⑷软件工程文档撰写的标准化

软件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是各种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在软件工程中,会涉及到软件制品的撰写。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可采用“项目小组”的形式,通过小组成员的组合以及每个成员的分工,组织实施软件开发。在开发过程中需要遵照软件开发的工作流程,做好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环节,以及编制产品文档。文档的撰写需要符合一定的格式与标准。提供文档编写模版,可以起到一定的撰写约束和规范化作用。

⑸评价学习成果与实施过程紧密结合

由于软件工程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但更多体现出的是其工程性,需要授课对象通过课程学习积累一定的经验。因此对授课者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授课对象学习成果评价不能只看可运行的项目成果和笔试成绩,需要和课程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过程相结合。对过程的评价体现出了对授课对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综合评价。

2基于过程管理的综合系统设计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管理系统][教学进度安排与监控][案例资源多媒体展示][软件工程规范文档生成][教学成绩评定][授课计划安排][教学日历制定][实验安排][文档类资源上传][案例资源浏览][音视频资源制作][文档模板定制][文档在线生成][文档查看][成绩评定配置][作业统计][成绩评定][教学质量评价]

图1基于过程管理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管理系统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设计了软件工程课程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为实现软件工程课程的过程管理目标,我们在传统课程管理系统基础上增设了教学进度安排与监控、案例资源多媒体展示、规范文档生成、教学成绩评定等功能。

2.1案例资源多媒体展示

案例资源多媒体展示模块为学生提供在线阅读文档资源和在线点播视频资源的功能。系统提供教师对展示案例资源的访问控制,支持教师将上传的文档资源转换成SwF格式[7]的文件,以统一的界面供用户浏览。同样教师上传的教学视频资源则统一转换成系统播放器支持的视频格式,支持在线点播。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可以更清晰地浏览和观看案例演示结果,系统提供互动的教学课堂功能,包括教师发送和授课对象接收两部分,主要实现远程语音、视频、文本等多媒体信息的实时传播和同步演示功能。

系统采用FlashmediaServe[8,9]的流媒体技术与数据同步构建web服务,提供即时音视频播出功能。以FmS平台为核心,实现了主播端(教师端)的音视频多媒体信息有效采集、编码、转换,向客户端进行有效传输的功能。教师通过该功能在实施音视频在线授课同时,可通过在线录制将授课内容录制储存起来,以便在授课结束后,学生可以继续学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用到的某些具有版权保护的教学课件,可以向授课对象演示,但拒绝学生下载要求(如图2所示)。

图2在线文档查看

2.2教学进度安排和监控

图3授课计划安排

教学进度安排和监控模块主要是用于教师安排教学进度并监控教师教学活动的完成进度。每学期的开学初,教师都会根据课程大纲要求制定一份详细的授课计划,如图3所示。

教师确认提交进度安排后,系统会根据教师生成的进度安排,在相应的时间提醒教师作业或批阅作业。课程模块中的课内作业模块与教学日历模块关联。教学日历模块根据授课计划里的授课起止时间来安排具体的教学日历内容,并启动后台程序对每个教师作相应的进度监督,对教师的作业情况和批阅作业情况,系统可给出相应的统计。统计结果可以为评定教师的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2.3软件工程文档的模版定制和生成

软件工程规范文档生成功能包括添加规范文档模板和生成规范文档两部分。教师可以根据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添加各种软件工程的规范文档模版,如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文档,软件设计说明文档等。学生根据作业进度安排可以在线填写,按照模版定义的格式最终生成一份包括字体、行距、标注都一致的规范文档。文档可以保存在授课对象本地。由于该模块和教师布置作业进行了时效性相关,超期的作业将不允许被修改和提交。

文档自动生成及教学进度表生成主要利用了JaCoB和itext[10]开源组件。相应的操作步骤为:利用open函数打开word文档模板,查找模板中要替换的内容;成功找到后,将用户输入的内容替换模板中的内容,并将文档光标下移一个位置;重复操作至所有内容替换完整,利用save函数保存文档;最后,用close函数关闭word。

2.4与学习过程相结合的成绩评定

授课对象学习水平的评估关联到课程作业的模块和成绩评定标准。教师可以进行评估标准配置,系统根据教师选择的标准获取所有已交作业的授课对象信息,并列出授课对象总提交作业次数、正常提交次数和延迟提交次数等。系统预设一些基本的算法,按照教师选择的算法来提供对学习过程的总体评价。

3结束语

本系统可以为满足综合性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提供过程监控和评价。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研究教学过程的信息化管理问题,着重通过建立教学过程模型来实施教学过程的管理。

参考文献:

[1]王珠珠,张伟远.我国普通高校网上教学平台及网站建设的现状分析[J].

中国远程教育,2005.3:40~44

[2]王若愚.基于weB的教学平台的分析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

学,2009.

[3]王绍卜.基于weB的校园多媒体教学平台技术研究[J].实验技术与

管理,2006.V23(11):88~90

[4]何鹏,邱建林,顾翔.基于Blog与RSS的主动探究式教学平台设计[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31(17):3932~3935

[5]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6]StephenR.Schach著,邓迎春,韩松邓等译.软件工程面向对象和传

统的方法[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7]adobeSystemsincorporated.macromediaFlash(SwF)andFlashVideo(FLV)FileFormatSpecificationVersion8[S].SanFrancisco.Ca94103.

[8]adobeSystemsincorporated.FlashmediaServerUsersGuide[eB/oL].省略,2005-3-7

线上授课教学模式篇10

摘要:针对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专业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章结合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两者的优势,设计一个在线教学平台支持下的混合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分为课前在线学习与提问互动、课堂面对面教学、课后在线测试与学术沙龙三个阶段。该模式已经在数字图像处理等课程教学中进行了探索性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选修课教学;在线教学平台;在线教学;课堂教学;混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268-05

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严峻形势。对于国内各类院校普遍开设的计算机专业来说,这种状况尤为严重,一方面,每年有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特别是普通院校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专业岗位,另一方面,也有很多it企业找不到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根据我们对国内100多家it企业和300多名本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大部分it企业需要专业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专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应该具备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敏感性,拥有e极探索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敬业精神、突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上,应该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1]。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主要任务。目前,国内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是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承担着扩展专业视野,培养创新性思维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功能[2]。因此,专业选修课在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计算机专业选修课并没有发挥相应的教学功能。主要原因在于目前计算机选修课教学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忽视了学生的认识主体作用,不利于学生学习和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引发出许多丰富多彩的网络化在线教学模式,近年来,慕课(mooC)、翻转课堂、微课等在线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3-9],这些新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中师生的地位和关系,在学生学习和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表现出较大的优势。然而,在线教学模式也存在学习者身份难以认证、教学监控难度较大、课程实验尚未有效解决等缺陷。因此,国内外一些学者纷纷提出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9-11]。笔者所在学校正处于向应用型转型发展阶段,近几年来,笔者所在的团队针对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基于多年数字化学习技术的研究成果,团队与企业合作研发了“潜能在线”教学平台。在该平台的支持下,我们设计了一个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并在数字图像处理等课程中进行探索性实践。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专业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据我们了解,目前,国内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计算机专业选修课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少,教学内容相对滞后,课堂教学满堂灌输,考核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1.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少。自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高校陆续开展学分制教学改革,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在人才培养中取得了许多经验与收获[12]。但同时,也逐渐形成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必修课重要,而选修课相对次要。因存在上述认识误区,各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上,专业必修课学分学时较多,而选修课学分学时较少。比如,笔者所在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必修课一般设置为3―4个学分,课时为48―72学时,而专业选修课一般只有2个学分,课时为4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8,实验学时14。但是,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减少多少,比如,笔者所担任的数字图像处理课,大纲规定的内容偏多,包括绪论及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变换、图像增强、图像编码、图像复原、图像重建、数学形态学原理等内容。采用传统教师主讲的教学模式,教师根本无法在规定的学时数内完成大纲要求的内容。

2.教学内容相对滞后。目前,在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专业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一般以教材为主,以教师的科研及学科前沿为辅。由于课时少,任课教师只能依照教材,讲授大纲要求的内容,没有多余的时间讲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然而目前,多数教材内容陈旧,跟不上最新发展形势,造成教学内容相对滞后,学生缺乏兴趣。大多数计算机专业选修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教学功能。

3.课堂教学满堂灌输。计算机学科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学科教学理论还不完善。学科教师往往学习数理学科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因而缺乏主动学习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少数学习积极的同学可能会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多数同学则可能会因缺乏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比如,数字图像处理是集光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学科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13]。它涉及数学、物理、信号处理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算法较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任课教师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准备一些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求知的欲望,让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顺利地开展后续的课程教学。

4.考核机制不完善,缺乏对学习和应用创新能力的考核。目前,多数高校的计算机专业选修课考核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试卷考核、论文考核、作业考核、实践考核等。试卷考试答案标准固定,学生靠死记硬背就可以通过,成绩不能反映学生的学习和应用创新能力。论文或作业考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学习和应用创新能力,但容易出现抄袭现象,成绩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实践考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学习和应用创新能力,然而,因没有形成科学标准的实践考核办法以及评价机制,很多实践考核流于形式,最终成绩也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因此,需要完善考核机制,把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纳入考核范围,使成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和应用创新能力。

二、“潜能在线”教学平台支持下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为解决当前计算机专业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加强学生学习和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所在的团队吸纳了慕课(mooC)、翻转课堂、微课等在线教学模式的优点,利用“潜能在线”教学平台,设计了一个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专业选修课教学的混合教学模式。该混合教学模式转变了师生的角色,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推动者和指导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的中心。模式包括课前在线学习与提问互动、课堂面对面教学、课后在线测试与学术沙龙三个阶段。

1.课前在线学习与提问互动。该阶段是为克服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满堂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缺陷而设计的,采用当前在线教学模式的先进教学理念,教师通过网络提供学习任务和学习资源,引导并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具体来说,课前教师利用“潜能在线”平台中的在线导学模块创建导学卡,通过导学卡学习任务以及学习资源。学习任务包括学习内容、重点难点、要求完成的作业等,学习资源包括电子教材、教学ppt、授课微视频以及网上可以利用的资源等。学生根据导学卡在线上自主学习,同时,利用“潜能在线”平台中的提问互动模块提出问题,通过问题与教师以及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

2.课堂面对面教学。该阶段是利用传统面对面课堂“易于组织实施、互动便捷、效果直接显著”等优势,通过汇报、展示、讨论、教师重难点解析和总结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课堂面对面教学主要由学习汇报、课堂讨论、重难点解析以及课堂总结四个部分组成。学习汇报由学生汇报在线学习以及作业完成的情况;课堂讨论就重难点及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参与指导;重难点解析由教师讲解,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课堂总结由教师对本节课教学过程、在线学习情况、学习表现、学习成果进行点评及总结。

3.课后在线测试及学术沙龙。该阶段通过在线测试以及应用性课题,检查学生学习知识的成效以及应用知识的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目的。具体过程如下,教师利用“潜能在线”平台中的虚拟考场,将纸质考卷通过扫描,或者将电子文档考卷制作成电子考卷上传到平台。学生登入虚拟考场,完成课后在线测试。另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布置一些应用性的课题,让学生课后去完成,然后通过“潜能在线”平台中的公共聊天室,定期组织在线学术沙龙。

三、混合教学模式在数字图像处理课教学中的探索性实践

基于团队设计的混合教学模式,我们在数字图像处理等课程中进行探索性实践。下面就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实践情况做一下介绍。团队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设计了七个专题,并给出了每一专题各教学活动的学时安排表,如表1所示,其中,第一个专题因为是第一次上课,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其他专题采用混合教学模式。此外,每个专题两个实验学时根本不够,所以实验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实验课上主要是汇报实验情况以及展示实验结果。

1.前期准备。利用“潜能在线”平台进行混合教学,需要完成一些前期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在平台中创建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把教材扫描到平台制作成电子教材,并建立知识点的目录体系结构。其次,教师学生登入平台,选择已创建的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最后,对学生进行“潜能在线”教学平台的使用培训。

2.教学实施。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针对每个专题,我们设计了11个教学活动,利用“潜能在线”教学平台,分14个步骤展开,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它展示了教师、学生在“潜能在线”教学平台和课堂的整个互动过程。

(1)在线导学。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n堂上面对全班学生授课,因此,课前备课,必须依据全班大多数人的情况,准备授课内容和安排教学进度。准备的内容和安排的进度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在混合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转变了,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只需准备学习内容和相关的学习资源,通过网络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我们设计了“在线导学”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准备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并通过我们团队开发的在线导学模块,把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出去。学习内容按知识点组织,教师根据知识点制作教学ppt、授课微视频(10分钟左右)等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网站、论坛、图书、论文等可利用的资源,布置相关的作业和练习。然后,把这些资源按知识点制作成导学卡,通过在线导学模块提供给学生。表2列出了我们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实施过程中,每一专题的知识点。

(2)在线自主学习。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单向传授知识,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动性,也忽视了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挖掘,不利于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设计了“在线自主学习”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已有的基础,选择合适的内容,安排合理的进度,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这种方式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求知欲。

(3)提问互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上教师满堂灌输,课后师生见面不易,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极少。为此,我们设计了“提问互动”教学活动,通过提问互动模块,学生随时可以与教师以及同学进行互动交流。互动的主要形式包括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评价问题回答的情况等。通过这一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和提问质疑的能力。同时,提问互动数据也是期末学生学习能力考核的依据。

(4)在线解答。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很少有时间让学生提问,因而,也就很少解答学生的问题。在混合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随时通过提问互动模块提出问题。因此,我们设计了“在线解答”教学活动,教师通过提问互动模块或公共聊天室,采用文字、语音或微视频等多种方式,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5)在线作业。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堂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两者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差,如果课堂上有些知识点没听懂或课堂上听懂课后忘记了,完成作业就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设计了“在线作业”教学活动,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后,可以立即在线完成作业。如果哪些知识点没听懂,可以重复听授课微视频。此外,学生在线提交作业后,教师可以及时对作业进行批改和点评,其他同学也可通过网络平台对该同学作业进行点评,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作业的质量以及相互的点评数据,也是期末学生学习能力考核的依据。

(6)学习汇报。混合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在线自主学习获得知识,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推动者。因此,我们设计了“学习汇报”教学活动,学生在课堂上汇报在线学习的情况、展示完成的作业。学生通过这一活动锻炼了协作学习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教师通过这一活动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发现其中的问题,为后面的重难点解析和课堂总结做准备。因为选修学生人数比较多,有39人,所以我们把全班划分10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汇报。学习汇报的情况作为期末学生学习能力、应用创新能力考核的一个依据。

(7)课堂讨论。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课堂听课学习知识,因课时有限,教师没有时间组织课堂讨论。在混合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外通过在线平台学习知识,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因此,我们设计了“课堂讨论”教学活动,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专题重难点知识以及热点问题,选择合适的论题,组织课堂讨论。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课前认真准备论题,在课堂上参与讨论。表2列出了我们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实施过程中,每一专题选择的课堂讨论论题。该教学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协作学习、应用创新能力以及表达的能力。学生课堂讨论上的表现作为期末学生学习能力、应用创新能力考核的依据。

(8)重难点解析。在混合教学模式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要引导学生了解本专题的重点难点,并辅助学生掌握重点难点。因此,我们设计了“重难点解析”教学活动,教师根据提问互动、学习汇报以及课堂讨论等阶段了解的情况,对本专题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惑答疑。

(9)课堂总结。在混合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辅助作用。在每个专题学习结束时,需要教师进行总结。因此,我们设计了“课堂总结”教学活动,对本专题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对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学习表现、学习成果进行点评。

(10)在线测试。在混合教学模式下,各种教学活动由教师统一安排,学生自主完成。因此,我们设计“在线测试”教学活动,利用在线教学平台的虚拟考场,教师事先提供在线测试的内容,学生课后自主完成在线测试。该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检测自主学习的成效,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补缺补漏。在线测试的成绩作为期末学生学习能力考核的依据。

(11)学术沙龙。传统教学模式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设计了“学术沙龙”教学活动,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应用性课题,通过在线教学平台的公共聊天室,组织在线学术沙龙。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教师布置的应用性课题,参加在线学术沙龙,交流课题完成的情况、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等。表2列出了我们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实施过程中,每一专题选择的应用性课题,这些应用性课题都来自我们团队在研的饮用水源水质生物在线监测项目。该教学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应用创新能力。

3.学习评价。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依据出勤、作业、实验以及期末考核等情况,u定学生学习成绩。这种评价方式不能全面的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也不能反映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采用混合教学模式以后,可以利用在线教学平台提供的统计功能,对学生参与提问互动、学术沙龙等活动以及完成作业与在线测试的情况进行统计。同时,教师还可以记录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汇报、作业展示、课堂讨论等活动情况。这些数据较全面地反映了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学习和应用创新能力。因此,我们把这些数据与传统课堂的考勤、平时实验和期末考核等数据组合在一起,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具体来说,期末成绩评定分成两大块: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平时占70%,期末考核占30%。平时成绩又包括考勤、线上活动表现、课堂活动表现、实验等四个方面,其中,考勤占10%,线上活动表现占20%,课堂活动表现占20%,实验占20%。线上活动表现主要考核学生参与提问互动、学术沙龙以及完成作业与在线测试的情况,课堂活动表现主要考核学生参与学习汇报、作业展示以及课堂讨论的情况。

4.实施效果。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应用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教学效果显著。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统计数据中展现。整个学期学生在提问互动模块中提出的问题数为113,其中,有一定质量的问题数为47,参与提问互动交流的学生人次数为486,参与学术沙龙的学生人次数为203;在课堂讨论上发言的学生人次数为78。以上统计数据表明,各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还是比较高的,也从侧面反映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从学生参与互动交流、课堂讨论以及学术沙龙的情况看,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以及应用创新能力比之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有较大的提高,之前的教学中,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的训练较少,更谈不上应用创新能力的训练。从学生的学习汇报情况看,采用混合教学模式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到明显的加强。

四、结束语

专业选修课的教学问题广泛存在于各类高等院校中,如何上好专业选修课,关系到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学生学习能力及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提出的混合教学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践验证,希望与同行们一起不断摸索,找到更理想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何丽,华斌,刘军.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4,(2):5-9.

[2]卫绍元,佟绍成,吕义.高校专业选修课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2012,(2):52-43.

[3]蒋,费洪晓.面向mooC的新型教学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4,(9):17-20.

[4]伍民友,过敏意.论mooC及未来教育趋势[J].计算机教育,2013,(20):5-8.

[5]王莉莉,陈德运,唐远新.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翻转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5,(16):53-62.

[6]高丽萍,刘亚,彭敦陆,等.翻转教学在算法设计与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4,(11):59-61.

[7]吕晓,崔良中,郭晖,等.计算机语言与软件课程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5,(28):54.

[8]吴文峻,吕卫锋.大数据时代的大规模开放在线教育[J].计算机教育,2013,(20):9-10.

[9]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4):27-32.

[10]蒋,费洪晓.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5,(3):120-125.

[11]齐红,符祝芹.Blackboard平台支持下的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5(3):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