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气候变化对水利工程的影响十篇气候变化对水利工程的影响十篇

气候变化对水利工程的影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6:51

气候变化对水利工程的影响篇1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文;水资源;影响

中图分类号:p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220-01

气候变化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之一,了解和研究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对于了解相关的水文水资源系统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运行管理、开发利用、规划管理等具有重大意义。必须要对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进行分析,了解具体的研究方法,对其影响有大致了解,对其中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积极的改正,采取措施进行弥补。

一、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方法

1、气候变化情景的生成技术

各个地区之间的气候变化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不能通过气候的预测很准确的表述各个区域的气候变化,即便是测量到的值也不是一个精确的,只是大致的估计范围,是一种可能出现的结果,这就被称为情景。可以根据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对气候变化情景的生成技术进行研究。比如说通过任意的情景设置,对可能出现的情景进行模拟,或者是通过对以往一系列气候环境的研究资料进行分析,进而得出自己想要的结果,亦或者是通过大气环流的模式,对气候变暖的可能情况进行分析。所有这些,都是气候变化情景的生成技术。

2、水文模拟技术

这是指通过模型来模拟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为保证水文模拟结构的准确性,因而保证模型的通用性和便于利用性;现有资料的准确性;模型内在精度的精确性等等。所有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保证这些问题的准确,才能较为正确的反应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1]。

3、水文遥测系统的运用

所谓的水文遥测系统就是指一些自动化的技术和设备,这些技术和设备主要是为了采集远距离的水文信息。水文遥测系统主要有三个部分构成,这三个部门合理组合更加便于水文资料的搜集、储存、整编、分配和检索。通过水文遥测技术可以搜集到大量的信息,更方便对水文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分析。进而更好地研究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二、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系统的影响

1、气候变化对我国河川径流的影响

河川径流一般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比较敏感,气候的变化一有变动就可以在河川径流上反映出来。比如说我国从北到南,由干旱到湿润,山川河流对气候的变化反应迅速。在气候变化较为严重的今天,全球变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种状况下,气候变暖对我国山川河流的影响主要可能表现为三种结果,一种是北方径流量增加,南方减少;一种是南方增加,北方减少;还有一种是南方北方的径流量都减少。

2、未来全球变暖将导致我国西北高寒山区冰川萎缩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影响下,对冰川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极地地区冰川面积的大幅度减少,这可能会造成冰川退减,一些流域干涸等情况的出现,使一些干旱的地区变得更加干旱,对我国影响最严重的是北方地区,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2]。

3、随着全球变暖的影响,可能使降水量发生变化,蒸发量变大

全球气候变暖,不可避免的会对各个地区的降雨量产生变化,进而使全球的平均降雨量发生变化,可能会使平均降雨量增加,降水变率也会相应的增加或者减少,但不容置疑的是蒸发量一定会增加,这样就会使河流变的越来越干枯,干旱也会越来越严重。

三、减少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不利影响的对策及措施

1、实行人工降雨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变化下,降雨量逐步变得越来越少,各地的水资源会越来越贫乏,尤其对于西北黄土高原等干旱地区,由于降水的缺乏,草木生长面临更大的困境,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也会更加的突出。这就需要通过人工降雨的措施,人为的制造降雨,满足一些严重干旱地区的水量需求,最大限度的为干旱地区提供降水[2]。

2、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在气候变化如此干旱,水资源如此缺乏的情况下,除了采取人工降雨的外在方法,必须通过增加植被的覆盖率来涵养水土,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壤的需水量,并且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洪水的强度。在降雨的过程中,能相对的涵养住水源,增加地表水的含量,并且丰富地下水资源,进而能通过不懈的努力最大可能的改善气候条件。

3、加强有关科研工作

从事与气候或者与水文水资源相关工作的工作人员,必须要致力于人工降雨工作的研究,更加的投入到相关的科研建设中去。国家必须要加大对于这些工作部门的资金投入,除了资金,还要及时的更新设备和工具,并且要加大投入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一个科研机构只有具备这些充分的条件,才能发挥好科研机构本身能开发的潜能。更好地致力于人工降雨工作的研究,以及跨流域调水工作的研究,以便能更好地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4]。

4、加强气象服务和农田水利建设

为面对气候变暖环境下气候变得越来越干旱、水资源越来越缺乏的现状,必须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以便更好地利用水资源,节能保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气象预报的服务,即时汇报天气情况,并且增强天气预报的精确度,以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加强对气候变化的抵抗能力。

结束语

气候变化的研究涉及到许多领域和许多学科,它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近年来,全球变暖越来越明显,这就对水文水资源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需要研究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研究方法,进而探讨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以及不断采取措施进行改善其中不利的方面,以更好地促进生态环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利平,秦琳琳,胡志芳,曾思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文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水利学报.2010,10(11):13-14

[2]吴志勇,郭红丽,金君良,闫桂霞.气候变化情景下黑河流域极端水文事件的响应[J].水电能源科学.2010,11(02):32-33

气候变化对水利工程的影响篇2

关键词气候变化;影响利弊;有序与定量适应;主动应对;中国

中图分类号F12;X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4)01-0007-07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401002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挑战。《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编制,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基础性工作,然而新的国际形势和国内需求需要我们继续开展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编制工作。鉴于此,香山科学会议于2013年6月18-19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了以“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重点问题凝练与判断”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下称香山会议)。作为香山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气候变化的影响受到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会议指出,当前,对中国来说,一个核心基础问题是: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与经济社会系统的影响程度到底有多大?利弊如何科学界定?虽然国家和地方已经编制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并开始了部分实践。然而,如何有针对性地根据气候变化影响的利弊,采取不同行动,合理利用气候变化的有利影响、规避不利风险,仍需要科学认识和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其程度,从而实现有序适应气候变化,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会上,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写专家组组长刘燕华参事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部署,特别提出要形成以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气候变化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全球范畴的我国气候变化国策、减缓和适应的关系等为主题的专题报告,进而清除政策与研究之间存在的障碍与瓶颈,缩短我国发展战略、国际战略与气候变化研究的差距。根据会议要求,整合大量相关研究成果,经反复修改,遂成此文。

1气候变化对中国不同领域与区域的总体影响

气候变化的总体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不同领域和区域造成的直接影响;通过对水热格局、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造成对不同领域和区域经济社会系统的间接影响;减缓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的间接影响。

1.1不同领域

(1)自然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分布、生产力、服务功能等形成可辨识的影响,并可能造成物种减少、生境栖息地退化等危害。东北多年冻土区伴随着气温的显著升高和降水量减少,植被覆盖显著下降[1];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下降[2-3],而新疆、青藏地区净初级生产力则呈增长趋势[4];内蒙古中部大部分地区的植被在总体上保持基本稳定,少部分地区的植被覆盖得到了明显改善,极少部分地区仍存在较强的植被退化或土地沙化趋势[5-6]。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还包括:树种分布变化、林线上升,物候期变化,生产力和碳吸收增加,林火和病虫害加剧等[7-11]。

气候变化使得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改变,使一些物种在原栖息地消失[12-13],如与上世纪中期相比,青藏高原东部青海湖地区豆雁、灰头鸫、白头鹞、鹌鹑和文须雀等26种鸟从湖区消失。此外,气候变化还可导致有害生物分布范围改变,危害加剧,并引起物种栖息地退化[14-16]。

(2)自然资源(水资源、能源等):气候变化导致不同区域的降水变化趋势不同。总体上,西部地区降水量增加趋势明显,华北、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南方地区降水量有所增加[17]。海河、黄河、辽河等北方河流的实测径流量减少较为明显。

由于气候的变化,人们生产生活对能源的需求发生变化,北方地区冬季增暖明显,采暖日数减少[18];夏季高温则对空调技术、建筑物结构、隔热水平提出新的需求[19]。同时,减缓气候变化需要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加大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对能源供应结构形成影响[20]。

(3)第一产业(农业):气候变化导致的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利弊各兼[21]。在西北干旱区,一方面,干旱区热量资源得以改善,作物生育期延长,天然植被气候生产力显著增加;另一方面,干旱区热害与冷害等极端气温事件增加,光照资源显著减少,水资源严重缺乏和分布不均,这造成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22]。东北地区热量资源持续增加,使得作物种植结构发生较大变化[23]。由于气候变暖造成了全国种植制度界限不同程度北移、冬小麦和双季稻种植北界北移,熟制的变化可能使种植制度界限变化区域的粮食单产增加。然而降水量的减少造成了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北界向东南方向移动[24]。1980-2008年气候总体变化趋势,包括气温、降水、太阳辐射等,分别导致了小麦、玉米和大豆产量降低了1.27%、1.73%和0.41%,而水稻增加了0.56%。其间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的区域和作物是我国北部和东北部干旱和半干旱区的玉米和小麦,在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气候增暖引起干旱加剧)的综合作用下,该区玉米和小麦生产已受到较大负影响[25-26]。

(4)第二、三产业(工业、建筑业、旅游业):气候变化对工业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但气候变化通过其对农业和自然资源的影响而间接地对第二、三产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生产来看,气候变化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使农产品生产和价格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那些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部门的生产[27];气候变化也可通过影响能源和水土资源的可获得性或交通运输成本而影响工业生产的布局和决策。从需求来看,气候变暖会增加对空调、冷饮和啤酒等工业产品的需求,促进其扩大生产规模[28]。

相对于工业生产,建筑业和旅游业受气候变化(尤其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会较大一些。气候变化将促使暴雨等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增加,从而直接威胁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安全水平,也对建筑物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提出了新的要求[29-30]。气候变化会引发环境景观与生物物种多样性的调整,毁坏当地的自然特色和人文旅游资源,从而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会致使地区交通停滞甚至瘫痪,气温和湿度等在短期发生骤变会影响旅游人数和逗留时间,从而影响旅游业的收益[31-32]。

(5)社会系统(城市、公共健康、重大工程):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事件增加、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可能较大影响社会民生发展。随着极端降水频率的增加,城市内涝频发[33];气候变化引起的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不仅直接影响人体健康[34-35],同时也会使传染性疾病的患病风险增加[36-38];气候变化对若干气候敏感性极高的重大工程具有重要影响[39-44],包括:沿海核电工程、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山地灾害防护工程、寒区公路铁路工程、沙漠化防治与水土保持工程、内陆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等。

(6)自然灾害:在气候变化影响下,大部分地区极端天气事件的频次与强度显著增加[17,45-46],包括:极端干旱、洪涝、冰雪冷冻、高温热浪等。年均极端高温的次数上升,而年均极端低温的次数有所减少;华北与东北部分地区干旱化有加剧的趋势;长江中下游、西南部分地区洪涝灾害频次与强度显著增加。

1.2不同区域

华北地区总体暖干化趋势明显,水资源紧张态势加剧,气候变暖导致的热量增加也影响该区的农业产量及布局[47-49];东北地区最明显特征是热量资源增加,然而东北西部地区干旱趋势同时加重,农作物由于积温增加,种植面积扩大[50-51];华东地区受到的最显著影响为气温升高导致的高温热浪对人体的影响[52],以及日趋加重的洪涝灾害;华中地区近年洪涝灾害加剧,湿地面积减少,且部分虫媒疾病传播范围扩大(如血吸虫、钉螺)[53-54];华南地区热带气旋个数减少、强度增加,而且海平面上升明显,进而导致的红树林和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严重[55-57];西南地区大部分区域增暖,而四川盆地的气温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干旱、洪涝灾害频次增多,程度加重,山地灾害呈频发趋势,同时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退化、岩溶石漠化加剧[58-62];西北地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冰川退缩,降水总体增加,农业产量有所增加[63-64]。

1.3减缓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虽然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会产生直接影响,但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是应对或减缓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即通过采取减缓措施而产生的间接影响为主。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包括实施碳税、碳关税、碳交易等经济政策措施和推广低碳环保技术等技术措施,这些措施的采用将对社会经济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65-68]。

从短期来看,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将对中国社会经济系统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高耗能产业的影响最为明显;但从长期看,部分负面影响会逐渐被正面影响(如有利于扩大政府税收和低碳经济投入,促进节能减排技术、清洁能源产业和绿色经济的发展等)所抵消。不同减缓措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总结如下:

(1)碳税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但要付出能源密集型部门产出下降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等经济发展成本。现有很多研究表明碳税对降低碳排放具有明显的效果;然而,征收碳税将提高能源使用价格,显著拉升能源密集型产业(也是高排放)部门的生产成本,对其产出和出口产生较大负面影响。虽然由于资源配置效应,征收碳税对低排放产业部门的产出和出口有促进作用,但是中国目前的经济从总体上看是以高耗能或高排放的产业为主,总体经济增长、社会经济福利和就业将受到一定负面影响[68]。

(2)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对全球碳减排的效果不很明显,但对我国产品出口和经济发展产生较显著的负面影响。为了避免自身产品竞争力下降与碳泄露,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将对未承担约束性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国家征收碳关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而且出口产品中隐含碳排放量较高,欧美等发达国家所征收的碳关税将对我国高耗能行业出口、产出和总体经济造成负面影响[69-71]。特别是碳关税政策具有较强的效仿效应,发达国家同时实施碳关税政策在短期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将更为显著。现有研究表明:虽然碳关税对全球减排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效果非常有限。

(3)采用低碳环保技术将促进国内企业的转型升级并减少碳排放,虽然在短期内对中国经济发展将产生负面影响,但从长期上看,有助于培育出新的行业和经济增长点[72-73]。短期内,采用低碳排放技术需要企业增加设备和技术的投资,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对国内生产和市场占有份额以及产品出口将产生负面影响。但从长期上看,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长期平均生产成本,有助于企业生产的转型升级,提高企业长期竞争力。同时,随着低碳排放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将培育出新的行业(如新能源行业)和经济增长点,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气候变化影响利弊共存、弊大于利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不同领域与区域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影响,总体上利弊共存,弊大于利。

2.1有利影响

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对我国有利的方面包括:①气候变暖导致的北方部分地区种植制度界限变化区域粮食单产增加;②部分高、寒地区热量资源增加、作物生育期延长,如青藏河谷、东北地区,使得种植品种、范围都明显增加;③西北地区降水增加,气候由暖干化向暖湿化发展,青藏高原、内蒙古等部分地区植被覆盖度得到显著改善,有利于遏制荒漠化趋势;④短期温度上升可能使作物产量有所增加;⑤冰川融水增加,使得塔河等流域径流量增加,有利于西北干旱区绿洲农业的发展;⑥中国森林生物量碳库累计增加;⑦气候变暖会增加对空调、冷饮、啤酒等部分工业产品的需求,促进其扩大生产规模。

减缓气候变化措施间接影响的有利方面包括:①有助于节能减排技术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形成新的产业部门和经济增长点;②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向低碳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有效降低经济发展对石化能源的依赖和污染物排放,为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提供契机。

2.2不利影响

气候变化的近期直接影响不是十分明显,而中长期高幅度增温负面影响比较突出。主要包括:①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频率与强度的增加,可能造成重大的自然灾害损失;②降水时空变化的空间差异,导致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洪涝干旱频繁发生,部分地区的水资源极度匮乏可能加剧;③大幅升温将加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导致生产力与服务功能下降,生境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甚至导致部分物种灭绝;④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风暴潮频率、强度增加,海岸侵蚀和咸潮入侵加剧,并显著影响海岸带生态系统;⑤极端农业气象事件导致作物产量降低,农业病虫害增加;⑥气候变化引起的人体健康问题、重大工程建设问题等;⑦极端气候事件对旅游业影响较大。

应对或减缓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间接影响在短期内将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①提高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国内产品生产价格,对高排放企业的产出和出口产生不利影响;②对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GDp和就业的增长将有所减缓。

3应对气候变化的建议

为了有效适应气候变化,合理利用其有利影响、规避不利影响,从而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3.1趋利避害

趋利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方面,目前较多地表现在农业上的适应。针对气候变暖的事实或未来气候变暖的情景,充分利用气候变暖带来的热量资源和无霜期延长等有利条件,采取调整种植结构和作物布局、改变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和开发新品种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作物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发展反季节果蔬[74-77]。

在趋利的同时,由于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近海和海岸带环境、能源、重大工程、工业、交通、区域发展等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需要采取避害的适应措施[74-85]。包括:适应国家战略的制定、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的监测评估、适应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支持、公众意识的提高、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3.2有序适应

为避免人类无序适应活动所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需要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协调不同部门以形成有序适应,从而实现科学应对气候变化,达到“有序应对、整体最优、长期受益”。包括: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加强气候变化及极端气候事件影响机理的实验与综合评估模型研究,开展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与风险分析,评估已经发生的气候变化以及全球持续升温情景对各领域和区域的综合影响;加强气候变化适应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气候变化适应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规划的结合研究,开展适应气候变化政策制定和立法研究,以及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86];强化不同部门与领域的协同协作,加强多维知识和学科领域的联合,紧密结合现有政策、规划以及资源管理、社区发展、增进生计能力、持续发展和风险管理等相关决策过程,强化适应能力[87]。

3.3定量适应

加强定量适应气候变化研究,并付诸实践。定量适应主要包括:①加强气候变化的定量影响与风险监测评估,尤其区分不同驱动因素的影响,从而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定量目标;②加强适应技术和措施的定量成本效益分析,通过开发成本-效益分析、多目标分析和风险-效益分析等方法定量评估适应的效果[88-89];③需要借助定量和定性方法,对不同适应措施和技术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明晰它们的风险、适宜性和优先性,判断其适应效果,进而可为未来不同时段的适应措施选择提供科学依据[90]。

3.4主动应对

减缓气候变化(或减排)将减缓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特别是在短期内的经济和就业增长,为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①逐渐调整国内产业结构,扶持低碳行业的发展,在国内外实施碳税和碳关税前有效地降低高碳排放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以减少未来碳税和碳关税实施对总体经济发展的影响;②深入研究碳税、碳关税和碳市场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做好应对发达国家对我们征收碳关税以及我国征收碳税和实施碳市场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等的准备;③深入研究各种技术减排措施的成本与效益,在短期内对减排和经济增长目标进行权衡;④加大减排技术研发投入和技术引进以及经济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技术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使其成为我国新的产业与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毛德华,王宗明,宋开山,等.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和土地覆被变化的响应[J].中国环境科学,2011,31(2):283-292.

[2]刘会军,高吉喜.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npp变化的影响[J].资源科学,2009,31(3):493-500.

[3]李秋月,潘学标.气候变化对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空间位移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10):1-6.

[4]张山清,普宗朝,伏晓慧,等.气候变化对新疆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10,27(6):905-914.

[5]王军邦,陶健,李贵才,等.内蒙古中部moDiS植被动态监测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0,15(6):835-842.

[6]张戈丽,徐兴良,周才平,等.近30年来呼伦贝尔地区草地植被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地理学报,2011,66(1):47-58.

[7]张峰,周广胜,王玉辉.内蒙古克氏针茅草原植物物候及其与气候因子关系[J].植物生态学报,2008,32(6):1312-1322.

[8]郭连云.青海同德近50年气候与草地畜牧业生产的关系[J].草业科学,2008,25(1):77-81.

[9]方精云,杨元合,马文红,等.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库及其变化[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0,40(7):566-576.

[10]戴君虎,王焕炯,葛全胜.近50年中国温带季风区植物花期春季霜冻风险变化[J].地理学报,2013,68(5):593-601.

[11]郭兆迪,胡会峰,李品,等.1977-2008年中国森林生物量碳汇的时空变化[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3,43(5):421-431.

[12]马瑞俊,蒋志刚.青海湖流域环境退化对野生陆生脊椎动物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6,26(9):3061-3066.

[13]袁婧薇,倪健.中国气候变化的植物信号和生态证据[J].干旱区地理,2007,30(4):465-473.

[14]赵慧颖.呼伦贝尔沙地45年来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7,26(11):1817-1821.

[15]吴春霞,刘玲.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的全球气候背景分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25(5):95-97,104.

[16]李林,吴素霞,朱西德,等.21世纪以来黄河源区高原湖泊群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自然资源学报,2008,23(2):245-253.

[17]张建云,章四龙,王金星,等.近50a来我国六大流域年际径流变化趋势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7,18(2):230-234.

[18]陈莉,方修睦,方修琦,等.过去20年气候变暖对我国冬季采暖气候条件与能源需求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4):590-597.

[19]陈峪,叶殿秀.温度变化对夏季降温耗能的影响[J].应用气象学报,2005,16(增刊):97-104.

[20]ipCC.ClimateChange2007:SynthesisReport.ContributionofworkingGroupsi,iiandiiitotheFourthassessmentReportofthe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R].Corewritingteam,pachauriRKandReisingera(eds.).Geneva,Switzerland:ipCC,2007.

[21]wangJ,HuangJ,Yant.impactsofClimateChangeonwaterandagriculturalproductionintenLargeRiverBasinsinChina[J].Journalofintegrativeagriculture,2013,12(7):1267-1278.

[22]孙杨,张雪芹,郑度.气候变暖对西北干旱区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7):1153-1162.

[23]纪瑞鹏,张玉书,姜丽霞,等.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玉米生产的影响[J].地理研究,2012,31(2):290-298.

[24]杨晓光,刘志娟,陈阜.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i.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和粮食产量可能影响的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2):329-336.

[25]taoF,ZhangS,ZhangZ.SpatiotemporalChangesofwheatphenologyinChinaundertheeffectsoftemperature,DayLengthandCultivarthermalCharacteristics[J].europeanJournalofagronomy,2012,43:201-212.

[26]XiaoD,taoF,LiuY,etal..observedChangesinwinterwheatphenologyinthenorthChinaplainfor1981-2009[J].internationalJournalofBiometeorology,2013,57:275-285.

[27]张永勤,缪启龙.气候变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1,10(2):121-126.

[28]陈宜瑜.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评估(ii):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影响与适应、减缓对策[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2):51-57.

[29]ipCC.ClimateChange2007:thephysicalSciencebasis.Summaryforpolicymakers.ContributionofworkingGroupitotheFourthassessmentReport[R].the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http://ipcc.ch/Spm2feb07.pdf,2007.

[30]李瑞,张红,张洋.气候变化对我国住宅产业发展环境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70-73.

[31]刘慧芬,陈会敏,裴启云.气候变化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及对策研究[J].江苏商论,2011,(1):135-136.

[32]钟林生,唐承财,成升魁.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讨[J].中国软科学,2011,(2):34-41.

[33]陈峪.中国主要河流流域极端强降水变化特征[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6(4):265-269.

[34]陈凯先,汤江,沈东婧,等.气候变化严重威胁人类健康[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1):19-23.

[35]钱颖骏,李石柱,王强,等.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6(4):241-247.

[36]杨国静,杨坤,周晓农.气候变化对媒介传播性疾病传播影响的评估模型[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6(4):259-264.

[37]鲁亮,林华亮,刘起勇.基于天气因素的我国登革热流行风险地图[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6(4):254-258.

[38]杨坤,潘婕,杨国静,等.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血吸虫病传播的范围与强度预估[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6(4):248-253.

[39]程国栋.局地因素对多年冻土分布的影响及其对青藏铁路设计的启示[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3,33(6):602-607.

[40]王涛,吴薇,陈广庭,等.近10年来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空间分布的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3,33(增刊):73-82.

[41]康志成.中国泥石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2]戴会超,王玲玲,蒋定国.三峡水库蓄水前后长江上游近期水沙变化趋势[J].水利学报,2007,10(增刊):226-231.

[43]任国玉,姜彤,李维京,等.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情势影响综合分析[J].水科学进展,2008,19(6):772-779.

[44]王国亚,沈永平,苏宏超,等.1956-2006年阿克苏河径流变化及其对区域水资源安全的可能影响[J].冰川冻土,2008,30(4):562-568.

[45]章大全,钱忠华.利用中值监测方法研究近50年中国极端气温变化趋势[J].物理学报,2008,57(7):6435-6440.

[46]邹旭凯,张强,任国玉.中国气象干旱指数及其监测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0,15(4):371-378.

[47]费宇红,陈宗宇,张兆吉,等.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华北平原水资源影响分析[J].地球学报,2007,28(6):567-571.

[48]wangJ,mendelsohnR,Dinara,etal.theimpactofClimateChangeonChina’sagriculture[J].agriculturealeconomics,2009,40:323-337.

[49]谭方颖,王建林,宋迎波,等.华北平原近45年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9,30(1):19-24.

[50]廉毅,高枞亭,沈柏竹,等.吉林省现代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简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3(1):46-49.

[51]石淑芹,陈估启,姚艳敏,等.东北地区耕地变化对粮食的影响评价[J].地理学报,2008,63(6):574-586.

[52]谈建国,郑有飞,彭静,等.城市热岛对上海夏季高温热浪的影响[J].高原气象,2008,27(增刊):144-149.

[53]ZhouXn.epidemiologyofSchistosomiasisin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2004[J].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2007,13(10):1470-1476.

[54]黄世宽,熊汉锋.湖北省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J].鄂州大学学报,2008,15(5):38-41.

[55]韩秋影,黄小平,施平,等.华南滨海湿地的退化趋势、原因及保护对策[J].科学通报,2006,51(增刊ii):102-107.

[56]胡娅敏,宋丽莉,刘爱君.登陆我国不同区域热带气象气候特征的对比[C].//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7]时小军,陈特固,余克服.近40年来珠江口的海平面变化[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8,28(1):127-134.

[58]moseleyRK.HistoricalLandscapeChangeinnorthwesternYun-nan,China[J].mountainResearchandDevelopment,2006,26:214-219.

[59]程建刚,解明恩.近50年云南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5):19-26.

[60]崔鹏.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泥石流滑坡及其减灾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08,(12):31-34.

气候变化对水利工程的影响篇3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

中图分类号:tV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1

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建对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如土壤、水、植物等)的影响不尽相同,因此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eia,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来判断工程整体的环境影响,即分析、预测和评估水利水电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并以此为根据做出减轻或预防不良影响的措施。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即在工程竣工验收之后运行一段时间,观察检测相应指标后进行综合性系统的评价,其根本目的是检测工程运行后对环境的影响。传统上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综合后评价的指标较多,且各项指标评价标准模糊,互不相关,笔者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对其进行综合后评价的方法进行论述。

一、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影响一个地区长期或某段时期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众多而杂的,人们至今还无法确切说明各种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自然因素仍然是影响气候的主导因素,人类活动对于地区性气候的影响亦不可忽视,尤其是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导致原先的陆地变成水库或湿地,改变了地方性小气候,直接影响到大气环流。此影响表现在气温、降雨、雾和风等气象因子的变化上。

2.对水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如水库的修建,使原本流动的水停滞在水库里,从而对水体造成一定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水库非汛期截流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造成断流,下游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另外河流流量减少,亦降低了河流水体的自净能力,造成下游水质不断恶化;以发电为主要目的修建的水库,其在电力系统中往往担任峰荷的作用,水流量的日变化幅度较大,下游河道水位变化随之变化,因而直接影响了航运、灌溉引水位和养鱼等;水库蓄水增加,水面面积增大导致蒸发量的增加,水汽、水雾也就会相应增多。

3.对土壤的影响

水库长期蓄水会引起库区土地浸没、沼泽化和盐碱化。在水库浸没区,土壤中的通气条件较差,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力下降,活动减少,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作物的生长;水位大幅度上升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长此以往,土壤出现沼泽化、潜育化,而过分湿润的土壤致使植物根系衰败,呼吸困难;另外由库岸渗漏补给的地下水在毛细管作用下升至地表,强烈蒸发后使水中盐分浓集于地表,形成盐碱化;盐碱化的土地土壤溶液渗透压过高,会引起植物生理干旱。

4.对动植物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不仅对陆生植物和动物都会造成直接破坏,也会直接导致局部气候的改变。如土壤及水环境的变化又会间接影响到动植物的种类,种群结构及生活环境等;修建水库造成的淹没区中原有植被随之大量死亡;土壤中可溶性盐含量增加导致水体氮磷含量加大,库区周围的营养物质随雨水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华现象严重。

二、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综合后评价方法

水电工程环境综合后评价的目的是从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和维护生态平衡观点出发,根据工程竣工验收之后运行一段时间环境中各因素的变化,对此工程进行综合评价。整个评价过程包括影响识别,影响监测,影响评价,综合评价四个步骤。

1.影响识别

即提出水利水电工程运行后可能受到其影响的环境因子。首先要对工程完成后运行状况及其运行特征进行综合了解;在此基础上及时做出环境现状调查与描述;并根据项目概况、工程特性等进行工程分析;将各影响因子利用清单法或矩阵法列举出来;综合分析后提出有较大影响或情况不明的环境因子(如水温、水文、水位、地下水土壤的酸碱性变化、土壤含水量、土壤化学性质以及下游河道的淤积变化状况等),进行影响监测。

2.影响监测

即在水利水电工程运行后对提出的需要检测其变化的环境因子进行实时监测。工程竣工并运行后,实时监测记录运行每一阶段的水温、水文、水位、地下水土壤的酸碱性、土壤含水量、土壤化学性质以及下游河道的淤积变化等指标,尽量记录每一阶段各项指标的具体数值,再用多参数的模型进行定量计算。其定量方法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数学模型计算,特征指标或经验公式,调查和度量,以分析水文、水力情势变化引起的影响等。

3.影响评价

即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对每个单因子的影响,对环境质量的改变,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并计算相应的投资、效益关系,最终目的是研究环境改变是否有利。进行影响评价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修建与不修建工程情况下的各环境指标对比法,以诸环境因子的变化程度与环境质量做函数图,以确定环境质量的变化(环境质量的定量可采用0-10分评价,10分表示环境质量最好,0分表示环境质量最差),分析投资、效益关系,以研究各项目因子的影响能否接受。

4.综合评价

其目的在于判断各环境因子对环境影响的总指标,以便比较和判断工程的环境影响优劣,对工程提出决策性结论。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综合评价时可采用环境评价系统、多目标分析和投资、效益分析等方法。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应在项目运行的各阶段分别做相应深度的考察工作。综合各时期数据,详细论证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有关改善措施。

参考文献:

[1]盛松涛,李星,张贵金.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研究[J].人民黄河.2012,34(10):110-113.

气候变化对水利工程的影响篇4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国家也正积极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特别是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因为水是维持人们生活的重要资源,并且水是一种动态物质,所以要对其进行水利系统的建设。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比较复杂,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发展的和谐相处。所以,为了使环境有一个稳定的状态,必须要对生态环境进行维护,最大程度上保证水利工程与自然的共同良好发展。

1.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对局部气候的影响1.1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对局部气温的影响

农村气候和城市气候有一定的差别。水利工程建设后,空气能量和强度有很大变化,并且变化较为明显,最终使水利工程附近的气温发生较大改变。在一些较大的水库,冬天气温比陆地气温高,温差在2.9℃左右;在夏季环境中,很大程度上开始降温,在一些干旱地区较为明显。

影响水利工程局部气温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水面水分的蒸发量比较大,空气湿度增高,大大增加了降水量。而气流在局部水域中由于风速较大,出现下沉运动,又大大降低了水量。在一些较为湿润地区,有充足的水分,空气中的水分上升运动的强弱直接影响到降水量,所以,水利工程中的一些客观情况决定着降雨量。

在一些干旱地区,降水量的多少和空气湿度有关。水利工程周边的空气湿度比陆地高,和陆地相比有很大的降水优势。因此不管是哪个节气,水利都能够影响降水量。

2.水利工程建设对水质、水温的影响

水利工程在河流上建立坝堤,使坝堤形成一种较为丰富的水环境,在水环境的基础上能够大大改善库区水动力条件,条件的改善影响着水动力,出现水深和水面增加的情况。水域的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造成水质和水温的变化,直接对堤坝下游河流环境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

水质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水的质量,从而影响运行效果。水质的变化一般情况下体现在泥沙增加,水中重金属的沉淀和水营养化等,导致水质出现不同程度指标的变化。坝下游中水质的变化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主要原因是受到库区水质和水量的影响造成水自身净化能力的改变。在一般情况下,在河道水质现状良好的基础上,水利工程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不会影响下游河道水质,如果污染水质进入到河道中,水库的调蓄作用将大大减少河道水量,加剧水质的恶化。

3.水利工程建设对天然河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位置一般选择在天然河道中,这使水利工程在运行的过程中极大破坏了河道正常的生态环境,降低了环境中的多样性。在天然河道上进行水利工程修建,不但对河道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而且对河流中的水流量影响也比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河道中水流和水质的变化,导致河道上下游中的泥沙含量发生很大变化;对河道中的水温也会造成一定的改变,特别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水温的改变最大。水温的变化与水库具有水体大、水面宽的特点有很大关系,加上阳光直射,使水面具备了水温环境。当水库处于蓄水状态时,水面反射阳光比陆地上要小很多,大大增加了水面温度,直接导致河道中的水温比坝前水温要低,坝前水温由于不断升高,直接威胁到水生物的生长。

水利工程建设在很大程度上由于河道温度的不断升高,使周边整个地区的气候产生变化,特别是工程完工的时间段,突然有比较宽阔的水面积,使水面的蒸发量大幅度增加,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由于大气中水汽含量浓度比较高,使一定区域内的气候发生改变,首先是湿度增加,其次是降雨量增多,并有较多的雾霾天。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水利工程生态平衡有了很大了解,这对水利工程的发展非常重要。

所以,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还应考虑到环境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要落实国家提倡的和谐发展理念,最大程度上做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和谐相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会投入更多的先进技术来控制环境带来的不利变化,通过对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从根本上进行水利环境问题的改善和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会使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实施和不断深入。

4.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水利工程除了对周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之外,对社会环境也产生了较大影响。社会环境影响主要包含了一定范围内的土地占用、淹没区和居民迁移安置等。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较大的建筑面积,这就意味着需要占有一定土地,这些土地面积的占用往往是一些房屋、工厂和森林等来作为工程建设场地,甚至为了能够达到施工的要求不惜破坏文物古迹,这在很大程度上不但破坏了社会环境,而且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水利工程建设会使水位有一定程度上的升高,附近地区由于受到水位升高的影响,直接导致土地的盐碱化,有的土地甚至不能进行耕种。与此同时,水利工程建设导致的区域性气候变化,会造成不同程度上的疾病传播,不但威胁到人们的出行,还威胁到人们的健康。水利工程建设,迫使周边很多居民迁移,被迁移的居民需要一个新的居住环境,并且利用新的资源来建设新的企业,如果新城市规划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应当注意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所以,要以和谐发展为目标,使水利工程建设和环境相互融合,促进两者更好的发展。建设人员需要在工程建设之前进行必要的环境分析和检测,评估建设会对该地区造成的各种影响,然后从整体布局上拟定工程建设中的不同要素和环境改变程度。

在工程的建设时,需要对建设的各个环境进行环保理念的实施。比如,在工程建设后期需要建立环境监测机制,并组织对环境跟踪分析的团队,如果出现有异常变化之处,应找出原因采取积极措施,最大程度上保证环境不受建设影响。在水利工程建设的预算中,需要把环境补偿金放到预算当中去,拨专款用于后期环境的改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平衡进行必要的构建,能够在很达程度上缓解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在此基础上也有利于地方经济的较快发展。通过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环境进行必要的预防和改进,使整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得到更好构建,最大程度上使建设工作符合和谐社会的标准。

气候变化对水利工程的影响篇5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ecologicalenvironmentundertheinfluenceofengineeringconstruction,includinglocalclimatetemperatureandlocalrainfall;scientificevaluationofwatertemperatureisaffectedbywaterconservancyprojectandmaketheeffectofconstructionofwaterconservancyprojectontheenvironment,makewaterconservancyprojectsforthebenefitofthepeopleatthesametime,reducetheharmtotheenvironment.

Keywords:waterconservancyproject;ecologicalenvironment;influence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据了解,全国已经建成了各类水库八万多座,累积堤防长度近三十万公里,初步形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等水利工程体系。水利工程可以抗御洪旱灾害保障社会经济安全,也可以促进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还可以保护水土资源等等。尽管有这些重要作用,但是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引发了生态和环境资源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持续深远的不利影响。所以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影响,才能确保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保证水利工程在经济建设中的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些影响主要指的是水利工程建设对流域气候的影响。

1水利工程建设对局部气候的影响

目前最大的水利工程建设是三峡大坝,它对地域降水的影响引起了世界上许多研究机构的关注。她们利用测试仪器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如测量热带降雨率和地表温度高分辨率。代表研究机构为美国太空总署(naSa)和宾西亚州立大学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卫星数据及数字模拟表明,三峡大坝造成的用地的变化,即三峡大坝蓄水量在从2003的66米急速的提高到135米,造成了大坝和秦岭之间区域的降水的增加,三峡大坝附近的降水量的减少。目前,我国正在进行许多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这会改变工程区域的气候环境条件。其中,水库总库容在10亿m3以上,水域面积在100km以上的大型水库对周边气候的影响尤为明显。其影响分为两方面:气温和降雨。

1.1对局部气温的影响

水利工程,如水库,建成后库区与空间的接触由陆面变为水面,这使得与空气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均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气温发生变化。库区和周边的温度一般呈增高趋势,其中春季平均气温增高1.5℃,夏季变幅不大,秋季平均增高0.5℃,冬季平均增高0.6℃;

在冬季,大水库(水深>7m)的平均气温可比陆地高1.8℃~2.9℃;而在夏季大水库一般是发挥降温作用,在干旱地区降温效果尤为明显,平均可降低1.0℃~4.0℃,在高原地区则会表现出较小的增温效应,大约是0.2℃~0.8℃;在春秋两季,大水库年平均气温可增加0.8℃~1.9℃,对极端的低气温可增加3.0℃~5.0℃,气温日较差平均减小2℃左右,年较差减小1.5℃~2.0℃,在干旱地区可能减小5℃左右。因此,对局部气温影响比较明显的是大水库。

1.2对局部降雨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降水的影响主要有,一是水面蒸发较强,空气湿度较大,会使降水增加,产生正效应;二是空气的运动,当气流进入水域后,由于风速增大,流线辐散,使得空气产生下降运动,进而使降水减少,产生负效应;三是在温暖季节,水上的温度会比陆地上低,大气层结构与陆上比起来相对稳定,从而不利于对流发展,同样会使降水减少,产生负效应。在湿润和比较湿润的地区,水汽会比较充足,而且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是对流的发展或空气上升与下降运动的强弱,所以在温暖季节,第二和第三两个因素的负效应起主要作用,由此,水域及其周围邻近地区的降水会有明显减少的趋势;而在冷季,起主导作用的是降水增加的正效应,其影响效应远大于使降水减少的负效应,在湿润和比较湿润的地区,水域及其周围邻近地区的降水将会有增加的趋势。在我国季风区,因为在暖季降水比较集中,因此那时的水域一般都对其附近地区降水量产生减少的效应[3]。

在干旱地区,由于对降水的决定因素主要是水汽来源或空气湿度,而全年各月,水域及周围的空气湿度都大于干燥的陆地,尤其是相对湿度要大得多,水域比干燥的陆地具有绝对有利的降水条件,所以不论是在冷季还是暖季,水域都会产生使降水增加的正效应。介玉娥对小浪底水库进行了统计分析后,得出了库区降水量的变化,最终结果表明在库区周围的55km左右范围内,其平均降雨量增加了16.9%。

2水利工程建设对水质及水温的影响

宽阔的水域环境,会改变库区水动力条件,而在河流上筑坝建库则会使水域环境宽阔。水的流速变慢,水深、水面宽成倍增加,造成库内水体水质、水温发生变化,从而造成坝下游河流的水环境变化。库区水质变化的主要体现为:库区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的沉降、泥沙含量的增加。库区水体水质限制坝下游河道水体水质,以及坝下游河道水体自净能力。

通常,如果河道水体水质本底状况较好,那么水库工程的建设对库区及下游河道水体水质几乎没有不利影响。但是,如果水质本底状况不好,由于水库工程的调蓄作用使河道水量的减少,这将有可能加重水质污染。

3科学评价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我国水资源含量居世界首位,理论蕴藏量为6.76亿kw,可能开发利用的达3.78亿kw,但是水资源开发程度却不到20%,而发达国家为60%。可见,差距之大。近年来我国对水资源的开发加强,使得水利工程建筑技术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为了水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还总结生态环境影响方面的经验,制定相关的规划和法规。

通过总结经验得知,尽管水利工程在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发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水利工程对水利建设对流域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流域的生态效益必须考虑。这就要求在工程建设前期,科学的评价水利工程可能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影响,趋利避害;在水利工程的运行阶段,监测环境影响得到反馈信息,并跟踪评价,注意运行方案调整和改进要及时,修补已经造成的破坏,是破坏降到最低。

4结语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方面,分析其对局部气候,水质和水温两个方面,可说明其影响是必然存在的。不但要考虑水利工程发挥重要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社会和环境效益。把科学评价水利建设对环境影响作为水利工程的一项基本指标,趋利避害,才能保证水利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保证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汪恕诚.水利建设与生态保护要协调发展[n].经济日报,2005o08o2(2).

气候变化对水利工程的影响篇6

关键词:水利施工;生态环境;施工影响

近些年来由于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使水利工程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水利工程涉及发电、供水、灌溉、排涝、防洪等多个方面,在保障我国居民安全、国家经济建设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水利工程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影响了施工地区的气候、环境、生态、资源、水质等各个方面,所以要认真处理好水利施工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的监管,减少因兴修水利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

1、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1.1水利工程对气候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气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对局部气温的影响和对局部降雨的影响。水利工程对局部气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常见的水利工程例如水库建成之后,原来和空间的接触是陆面,现在变成了水面,能量转换的强度和方式都发生了改变,会让局部的气温改变。通常来说,水深大于7米的大水库冬季气温比陆地就要高出1.8°C~2.9°C,大水库在夏天就会发挥降温作用,可以降低空气的温度大约为1.0°C~4.0°C。高原地区的温度会增高0.2°C~0.8°C。在春天和秋天,大水库对于气温的影响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能够将极端低气温提高3°C以上,干旱地区可以减少5°C上下。水利工程对于局部降雨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水利工程的空气湿度很大,水面蒸发很强,能够加剧降雨。气流在进入水库上方的时候,因为风度太快,就会导致下沉运动。在温暖的季节,大气层结构稳定,水上温度比陆面低,能够产生减少降水负效应。在比较湿润和湿润地区,在暖季的第二第三负效应主要体现,周围相邻的地区的降水减少。在冬天的时候,降水增加正效应超过了减少负效应,所以比较湿润和湿润的地域降水增加。我国的季风区大多在暖季降水,所以通常都会让周围地区降水减少。在干旱的地区,空气湿度和水汽来源是降水的只要原因,地区周围的空气湿度比陆地大,所以水域地区更加有利于降水,所以不论在什么季节,都会促进水域的降水。

1.2水利工程对水质的影响

河流上的水库能够让水域更加宽阔,库区水动力发现改变,原本流速很急的水现在变成了静水。水面和水深都增加了很多,水温和水质都会发生变化,导致了水环境发生了变化。由于泥沙含量增加和重金属下沉,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指标也会发生变化。通常来说,河流的水质很好,对下流的影响不大,若是污染比较严重,就会加大了下流的污染程度,给居民用水带来影响。

1.3水利工程对土地的影响

在兴建和改造水利设施的过程中,水利工程对土地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由于蓄水、疏浚河道等因素的需要,本身就会占用大面积的土地,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临时水利设施和废渣废料等都会占用土地。若是水利工程建设中不能及时处理堆弃废渣废料,就会影响山坡和表土,周围的植被都会被破坏。严重的话就会造成水土流失,不但到土地资源产生了影响,还会造成河道拥堵的现象。

1.4水利工程对生活的影响

工程垃圾、废料的废弃物资的处理对水利建设者来说也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因为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很容易产生大量的工程垃圾和生活垃圾,如不妥善处理就会对居民的生活造成恶劣影响。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废弃的砂石料等废渣废料,也会对土地产生污染,让居民不能正常的进行耕种。水泥、粉煤灰、石灰、土石等悬浮物,会因为雨水的冲刷进入到河道中,对河水和土地产生影响。这些严重的生活垃圾都会对环境和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

2、水利工程施工中保护环境的措施

2.1增强环境承受力

在进行水利施工的时候,若是需要对水文和河流进行改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好河流自身需水量的保护。在施工的时候,要对施工场所因地制宜,选择最佳的施工场地,减少耕地和移民的费用。

2.2做好施工环境规划

水利工程施工要提前做好规划,在中标阶段,就要施工企业做好废渣废料、粉尘颗粒的处理工作,严格进行污染指标的监控。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土地、噪声、水质、大气都要进行监控,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环境的伤害。在施工以后,哟啊及时恢复植被和农田,提高绿化设施,保护生态环境。

2.3加大管理力度

水利工程相关的施工监控部门,要加对强施工单位的监管,严格按照我国的法律法规进行条监督,对林业、土地、水利、环保等方面做好发展协调规划,减少对大气、水土、水质、噪声、土地的保护。对于严重损害环境的单位要进行严厉的惩处和制裁,责令整改,加强环境保护。

3、总结

水利建设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局部气温、气候,水质、水温,土地以及群众的生活等方面都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所以,水利监管部门要对施工单位和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减少因水利建设对环境的危害。总之,虽然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有着不利的影响,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仍然是利大于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要我们科学合理的加以利用,是一定会为人类造福的。

参考文献:

[1]王海云.遥感与分形理论在确定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1(6):52-53.

气候变化对水利工程的影响篇7

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我们应大量修建水利工程,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可见,水利工程已成为我国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水利工程在发电、灌溉、防洪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http://起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然而,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我们必须重视的。

一、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当地气候的影响

在通常的情况下,大气环流控制着地区性气候,但是在建立了大、中型水利工程后,原本的陆地变为了湿地或水体,使局部的空气变得更加的湿润,这也影响了当地的气候。对气候的影响主要包括气温、降水和风雾等气象的变化。

2.对局部降水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降水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降水量的增加,降水地区分布改变,降水时间分布改变。

由于修建水利工程后,地区内形成了大量的积水,在太阳的辐射下,空气的蒸发量就会增加;降水地区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迎风面降水多,背风面降水少,水坝和水坝周围地区的降水相对减少,水坝地区的降水相对增加;由于大气对流的影响,夏季一般降水多,冬季降水相对少。

3.对水文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修建会影响周边的环境,改变河流下游的流量。水库不仅能存储大量的洪水,还能截流非汛期的基流,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引起河流下游的水量大幅度地减少,甚至出现断流。这不仅导致周围地下水位下降,还导致很多的生态环境问题。比如,下游的河湖绝水,导致河湖干枯;下游周边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在河流的入海口,由于河流的减少会导致严重的海水倒灌,影响入海口地区的农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由于泄洪量的变化,使河流的水位变化的幅度增大,影响航运、养鱼和引水灌溉等活动;当水库下游的水量减少时必会造成水质的污染和恶化。

4.对水体的影响

水库建设对当地水体有着巨大的影响。例如,影响上、下行的行速;水库容易发生污染的现象,出现严重的水华,水质变差;随着水库的建成,水库存蓄的大量的积水,导致水面扩大,水雾和水汽增多等等问题。水利工程对水体的影响可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库区积水能减缓流速,有利于表面的悬浮物的沉降,从而促使水体的色度和浊度下降,库区内藻类活动可将低水体的硬度。

消极影响:由于水库大量存水,水流的流速减缓,降低了大气和水体之间污染物的扩散能力,导致复氧的能力变弱,使得库区自净能力减弱;库区内的水体有利于藻类的光合作用,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水库内腐烂的有机物能消耗水体中的氧气,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此外,长期积累的悬移质不易迁移,有毒物质和重金属物质存在其中就会导致严重的次生污染。

5.严重影响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

水生生物受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改变了河流的水生生物系统,还导致水生生物的生长环境遭到破坏。此外,由于有机物和土壤中的氮、磷相融合,再加上水库周围农田、草原的养分和降水直接进入河流中,从而创造出有丰富营养的有机物。由于水库的建设,阻碍了鱼类的迁移路线。水利工程切断了河流,严重影响了鱼类的生命周期;水利工程还改变了鱼类的生存环境,水库的建立使鱼类的多样性发生较大的变化;严重影响鱼类的繁殖,影响鱼类的产殖活动,导致鱼卵的死亡。

水利工程的建设能直接破坏陆生生物和植物。水利工程还会导致严重的土壤盐碱化,间接地影响动植物的结构、种类和生存环境。水库的建设使河流周边的植被减少,影响了生物多样性;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大量的物种的灭绝。不仅如此,水利工程还会影响农业生产,土壤的盐碱化会降低农产品的产量。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周围的空气湿度增加,使湿地和沼泽地的面积有所增加,这对当地生物的生长带来了好处。

针对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我国开展高度重视和发展生态水利工程。生态水利工程在传统的水利工程的基础上,注重水生态的修复和保护工作。生态水利工程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传统水利工程与现代生态学的有机融合。生态水利工程能够兼顾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二、加强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

1.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是对于新建的工程,在进行传统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河流生态的保护。对于已经建设好的水利工程,要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重点进行修复,实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转贴于http://

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保护和修复河流多样化的原则。我们都知道每条河流都有不同的特点,具有多样性http://,所以,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不能盲目的去效仿成功的案例,而是要根据每条河流的不同特征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二是保持和维护河流自我修复的能力。河流能进行自我修复能力,这种修复能力不仅能减轻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的消极影响和破坏,还能减少人们对河流破坏之后的人为修复,对河流的可持续发展起着经济促进作用;三是以修复整个水体系统为主要目标。河流与周边的田地和城镇相互联系,它们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所以,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和关系。

2.生态水利工程的作用和意义

(1)生态水利工程能保护河流的多样性。生态水利工程要求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之前,要对河流的现状和河流的地貌情况进行深刻的调查和评估。包括调查河流的构成和形状,河流水位的变化幅度,河床的稳定性,河床的材料和河流的横截面形状等方面进行仔细的考察和研究。它还包括对河流生物的调查,对河流周边动植物的分布规律、数量和种类进行分析,并且建立生物数据库。

(2)生态水利工程能保护河宽,减少工程占地。加强生态水利工程,能够减少河流两岸的占地面积,增加土地的有效使用面积,减少工程占地。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能更好的保护好河流的宽度,减少违章建筑的占地。此外,还能避免直立式护岸的缺点,使河道的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的景观、生态系统相协调。

(3)生态水利工程有利于河床岸坡的防护和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基础上,注重生态和景观护岸形势的多样化。为了让动植物、鱼类、水域植物等有更好的栖息和繁殖的环境,避免使用不透水的材料,尽量使用良好垫层结构和反滤结构的堆石。

气候变化对水利工程的影响篇8

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对于促进我国的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搞好水利工程对于我国的经济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实中,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很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大多数就是在天然河道上修建水利工程,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破坏了河流长期演化成的生态环境,使的河流局部形态均一化和非连续化,从而改变了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天然河流上需、修建水利工程会改变河流的自然形态,引起局部河断水流的水深、含沙量等的变化,进而影响河流上游及下游的水文泥沙发生变化。而水文、泥沙的改变是影响河流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动力。进而影响到河流的水温、水质、地质环境以及局部地区的气候。首先,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改变天然河道的水质水温,尤其是水库的建设。因为水库具有水面宽、水体大、水流迟缓等特点,再加上水体受太阳辐射等作用,使的水库具有特殊的水温结构。当水库蓄水以后,由于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要小于陆面的发射率,从而使得水面热量辐射值增大,造成水库蓄水后的坝前水温比天然河道水温高,水温的变高就会对于鱼类的繁殖不利,尤其是对于下游的鱼类繁殖不利,导致推迟鱼类产卵期。其次,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对河流的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该区域的河流水速减小,一方面,降低了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导致水质自净能力下降。另一方面也会使沉降作用加强,导致水体重金属沉降加速,导致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最后,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对该区域的气候及地质产生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影响该区域的气候变化,尤其是水库的建设,会形成广阔的水域,导致蒸发量将比水库建成前明显增大,进入大气的水汽增多,导致该区域的降水增多,雾天增多,改变原来的气候。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可能引发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形成。

2.水利工程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最显著的,其主要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及运行过程中。一方面,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破坏大量的林地、草丛、农田等植被。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进行,施工方要进行工程占地等行为,结果就会造成大量的植被被破坏,可以说大量的植被破坏影响了陆生动物的栖息地,同时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大量的不经处理直接向河道排放,从而改变了河道的理化性质,恶化了河道岸边的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水利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污染使大量的动物被迫迁移,结果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而另一方面,在水利工程运行期内,也会导致大量的植被被水利工程(尤其是水库建设)所破坏。在河流区域周围,植被种类多样,而破坏这些植被使得这些植被生存环境丧失,造成物种群居减少,使得该区域的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结构发生变化。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运行也使该区域的湿度增大,导致栖息于低于该区域湿度的鸟、兽的生活范围遭到破坏,被迫向其他地区迁移。而且水利工程的建成也会阻碍动物的迁移,大大影响了动物的生活习性。

3.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淹没区和工程范围内土地占用和居民迁移安置,工矿交通等基本设施的拆迁重建,以及文物古迹的保护和迁移等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都是以牺牲该区域的土地、房屋、森林、城镇、工厂甚至文物古迹等,给该区域造成很大的损失。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该区域水位上升,该区域附近受到水利工程的影响,使耕地盐碱化,甚至可能成为沼泽地。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该区域的气候发生变化,造成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的疾病传播,影响人群的身体健康。可以说,为了水利工程的建设,该区域的人们就要搬迁,而对这些移民进行安置,就要进行新城规划及建设,并且利用新城的现有资源来兴办一些工厂、企业,促进移民生活,但是如果这些建设不合理,就可能造成第二次污染,产生一些新的环境问题。

在我们大力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正确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促使二者和谐发展。

3.1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经济建设、水利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主要手段,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但要进行经济评价,而且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地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合理选址提供依据,防止由于布局不合理给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首先要进行环境状况调查,对当地的气候环境、水文、水质、土壤、水生生物、人口等进行调查。其次就是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对当地的环境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并预测造成影响的程度。最后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从整体上评价拟建工程的各要素和过程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及改变程度,为比较选择方案提供依据。

3.2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我们要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我们应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同时为鱼类产卵提供条件以及为鸟类和水禽提供栖息地和避难所。在工程的建设阶段,应优先考虑采用环保的技术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时,要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长、动物成长的环保材料。在水利工程完成阶段,应建立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进行环境跟踪评价,发现有明显不良影响的,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把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水平。

气候变化对水利工程的影响篇9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保工程;局地降水;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促进经济的平稳、持续发展,对矿产、林木、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逐年加大,随着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许多地区的区域性气候发生了变化,并影响了局部的降水量。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水利和水土保持工程作为调节区域性气候的有效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对河流和水土的治理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一、水利水保工程概述

水利工程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控制和调节自然界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以实现除害兴利的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和新能源战略的实施,水利工程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水利工程项目不仅有效的调节了地表水和地下水,促进了区域气候平衡的恢复,还通过对水力资源的利用将自然界的水利势能转变为能够供人们使用的电能,从而达到了除害兴利的目的。

水土保持工程是防治水土流失的一项措施,我国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破坏,很大一部分反应到了水土流失中。水土流失主要的产生原因就是人们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包括过度开荒、过量放牧、过度的林木开采等。水土保持工程师利用工程学的原理,通过工程或者生物的方法实现对山区、丘陵、干旱等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的地区进行防治,并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水土保持工程包括山坡防护工程、山沟治理工程、山洪排导工程、小型蓄水用水工程等。水土保持工程能够有效保护并遏制水土流失现象,并对区域性气候实现有利影响,促使区域气候和生态环境恢复,能够有效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水利工程对局地降水的影响

水利工程作为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工程项目之一,不仅能够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还会对区域性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水利工程是通过水库控制水量,并用水利带动涡轮实现发电的工程项目。水库的建设,会淹没大量的田地和农田,形成大面积的积蓄水,在阳光的照耀下会为局部地区提供大量的湿润空气,提高区域气候的湿润程度并促进降雨量的增加。

但将水利工程的影响范围扩大来看,水利工程还能有效避免洪涝灾害的反复发生,当洪涝灾害发生时,降雨量的激增会导致河流面积的扩大,河流水域面积的增加,会导致水汽蒸发量的加大,促进降水的生成,导致洪涝灾害的反复发生。水利工程的水库,不仅有调节水量控制轮机转速从而控制发电功率的作用,其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在洪水来临时实现有效的蓄洪。水库的蓄洪作用,能够减少水库下游的河流表面积,从而降低洪水来临时由于河流表面积拓宽导致的水蒸气大量蒸发,在实现蓄洪作用的基础上还能有效降低河流区域降水量,从而为防洪减灾提供方便。

正常情况下,水库仅仅会对小区域气候产生影响,并不会对河流的流域面积内气候产生影响。虽然水库会积蓄大量的水资源以用于生产和灌溉,但在正常降雨的条件下,水库积蓄的水量平均到整体河流中并不会给河流面积带来影响,因此,水利工程会带来区域面积降雨量增加,但不会造成河流下游降雨量的减少。

通过对水利工程对区域降水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一般来说,水库效应产生的区域降水量增加多发生于冬、春两季,一般会区域降水量会较水库建设前多15%左右,这主要是由于冬、春两季由于水库的温度效应,需要给地层空气增暖,使大气的不稳定度增大,对流作用加强导致的。而夏季则降水量增加的不明显,由于秋季会发生干旱,为了保证下游充足的供水量水库会向下游泄水导致水库面积减小,因此秋季的区域降水量则会比平时降低3%左右。

三、水保工程对局地降水的影响

水保工程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土壤侵蚀,保持水土,防治水土流失,其治理对象往往是小流域的坡面和沟道,并且以土壤水资源和土地的保持和综合利用为宗旨,目的是为了保土蓄水、拦截泥沙和合理排蓄变害为利。在水保工程中,虽然会利用到固态版、砂石填充或者建造人工地下挡水层等方法方法进行水土保持,但大多数水土保持工程为了确保工程能够实现对目标区域实现长期的水土保持,会采用栽种水土保持林地、灌木以及栽种水土保持农作物或植物等自然水土保护法,因此水土保持对区域降水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水土保持能够提高土壤的含水量,并利用植物以及工程措施实现土壤对水的保持,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区域气候。在没有进行水土保持工程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大部分都是由河流表面蒸发而来的,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面通常比较干旱,平时的降水也不能有效的被突然吸收保持,大多径流入河流中。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完成后,干旱的突然会提高蓄水能力,土壤的湿润会导致区域内地表水蒸发的数量加大,促使周边的空气变得更加湿润,因此水土保持会增加区域降水。因此,由于水土保持工程导致土壤下垫面性质改变,尤其措施面积扩大、林草植被度提高和截留雨水数量增加,同时大量库坝塘和高标准梯田所拦蓄径流量不断增多,增强了林冠蒸腾和下垫面蒸发,增多了内源水汽,加快了区域水分循环,从而在春、夏、秋、冬四季均会较大的提高区域降水量。

综上所述,水利水保工程作为人们对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有效措施,其对区域降水的影响是不同的。水利工程对区域降水的影响会随着季节而变化,而水土保持工程则会促进区域降水,从而进一步提高区域土壤含水量,帮助土壤恢复植被覆盖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最终实现区域性水土流失的治理。因此,我们在进行水利和水保工程建设时,不仅要考量其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还需要保证工程项目建设不会给区域气候和降水量带来较大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水土资源的治理中实现水利工程和水保工程除害兴利的目的。

参考文献:

气候变化对水利工程的影响篇10

关键词: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城市森林;空间规划

abstract:theextremeweathercausedbyclimatewarminghasastrongimpactonhuman’slife,andleadstoourreflectiononurbanplanningandmanagementmethods.Urbanforestasoneoftheurbangreeninfrastructurecanmitigateandadaptglobalclimatechangeswithitsadverseeffectthroughappropriateplanning.thispaperrethinksurbanforestplanningpatternswiththegoalofmitigationandadaptionofclimatechangethroughcognizingthebeneficialfunctionofurbanforestonclimatechanges,referencingdomesticandinternationalpracticalexperienceofurbanforestplanning,combinedwithdomesticissuesofurbanforestplanningandconstruction.theplanningstrategies,spatialconfiguration,andregulationmethodsiselaborated,hopedtominimizetheimpactofclimatechanges,maximizecomprehensivebenefitsofurbanforest,andmaintainurbansustainableecologicalenvironment.

Keywords:climatechange;mitigationandadaption;urbanforest;spatialplanningreflection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7)-01-46(7)

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日趋频繁的极端温度、强降水、强台风等多种极端天气严重影响着城市,引发洪涝、高温、沙尘暴等灾害。在城市规划领域,国内外学者都做了较多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理论探索,如新城市主义、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低碳生态城市、适应性规划等[1-3]。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能在应对气候变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减少城市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小雨洪冲击和污染,减缓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城市局部微气候,降低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最小化灾害损失。然而目前城市森林规划的内容相对单薄,重指标轻服务,未重视其内在生态适宜性,难以缓解气候变化给城市带来的不利影响,发挥综合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笔者试图梳理城市森林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借鉴国内外城市森林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经验,结合国内城市森林规划建设的现实问题,重新思考城市森林规划模式、规划策略、空间布局和管控方法,以求最小化气候变化的影响,最大化城市森林综合效益,改善和维持城市可持续生态环境。

1城市森林与气候变化

城市森林的生态服务效益来自其自身的结构和组分,在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同时也通过其反射率、气温及降水等的变化对城市局部气候起反馈作用。合理的城市森林规划与管理能提升城市整体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的缓冲能力和适应能力,缓解气候变化影响。

1.1城市森林的概念和范围

城市森林的概念源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美国和加拿大兴起,80年代被引入国内。1994年,中国林学会成立城市林业专业委员会,将“城市林业”“城市森林”“城郊型森林”“城乡绿化”“都市林业”“城市国土绿化”“城市园林”“生态园林”“花园城市”等概念统称为“城市森林”[4]。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城市森林的概念和范围仍存在部分分歧,但基本上把城市森林共同认定为,在城市及其周边范围内,以木本植物为主,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游憩活动场所,促进人们健康,提升城市景观形象等多种功能为目的,具有生态、社会、经济等效益的生物和非生物的综合体,包括树木、小型植被、野生动物、土壤、水、空气和在里面的人等,且与城市体系紧密联系,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5-8]。需要强调的是城市森林具有多种服务功能,其首要的生态功能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缓解与适应气候变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范围上城市森林超越了传统的城市绿化范围,把市区、郊区及远郊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9],其组分包括城区绿地、郊区的片林、护路林、河道林、农田防护林、水体等[10]。

1.2城市森林应对气候变化的作用

城市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减缓气候变化,二是适应气候变化。两个方面同等重要。

(1)减缓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是控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增加碳汇量,稳定或降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浓度,缓解气候的进一步暖化。城市森林通过植被光合作用,森林土壤等固定有机碳,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绿地率能提升吸收高碳能源消耗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虽然有学者认为城市森林在直接固碳方面对于城市碳减排贡献率是较低的,但城市森林还可以通过树冠遮荫和蒸腾作用调节温度,减少建筑物制冷与供暖设备的能源消耗从而间接降低碳排放量[11]。

(2)适应气候变化。为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或社会系统对气候变化已有的或可能发生的影响会做出一种调节,以降低相关极端情况的脆弱性或增加其弹性,这被称为适应性规划[12]。需要适应的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包括温度变化、海平面上升、降雨量变化、热带风暴、物种减少等环境状态。城市森林能具体适应性作用包括:恢复和促进城市水循环过程,缓解洪涝、干旱与水环境污染;减少地表辐射,增湿降温,防风降尘,遮阳避光,调节微气候,提升环境舒适度[13];通过森林绿道,引导低碳出行方式和健康游憩活动;保存生物栖息地,保障物种多样性;促进低碳生态的环境教育等。

2国内外城市森林规划实践

2.1国外城市森林规划实践

20世纪70年代美国马里兰州南部地区就开始编制城市森林规划[14]。之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受到影响也开始了城市森林的规划实践,通过政府部门和地方团体的合作,对在建成区内和建成区外,以及公有和私有土地上的所有树木进行规划和管理(表1)。

普遍的方法和程序是先对现有树木的进行详细调查,检定、库存并记录城市森林的健康和状态,再以此为基础确定规划目标,提出完成目标的策略。

国外的城市森林规划都有比较注重现状树木调查,不仅关注数量指标,而且还关注质量问题,注重公众参与以及政府、公共机构、非利益团体、私有机构之间的协作。不同国家规划的侧重点不同。美国的城市森林规划如西雅图、波特兰比较片中城市建成区的树木管理和维护,对公园和行道树树木的调查非常翔实,按城市土地利用(居住,商业,工业,交通,开放空间,自然区域等)进行分类管理。欧洲的城市森林规划如伦敦、多伦多强调社区间的协作,长期并最大化社会、环境和经济回报。澳大利亚的城市森林规划如悉尼、墨尔本则较关注弹性、健康、多样的森林,并与开放空间规划、水敏性城市设计(wUSD)及城市集水区策略(CityasaCatchmentstrategy,2009)联系。

国外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森林规划,关注气候变化给树木带来的影响,包括生物物理特征的变化、水需求的变化和疾病虫害等。普遍的气候响应框架为:合作――脆弱性评估――森林适应性资源――示范项目。

2.2国内城市森林规划实践

国内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进国外的城市森林概念,并在90年代后期得到广泛认同和传播,对城市森林的功能、生态服务价值、作用机理和评价方法等展开研究[22]。大部分研究在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特征,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效益,绿量研究,森林植被类型和植被群落结构的碳汇能力、蓄水能力、碳储存量估算等方面。

在21世纪初期进入城市森林建设的规划与实践阶段,上海、北京、广州、成都、重庆等城市相继开展了城市森林规划和建设。2004年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的评定程序,依托每年举办的“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来授予“国家森林城市”[4]。国内城市森林规划的普遍流程也是从现状调查开始,制定规划目标、指标、范围和期限,结构规划和总体布局,分类规划,确定重点建设项目,制定实施政策与管理等,但注重指标、口号和形象工程,建设成本大,在规划目标、范围、内容等方面尚未达成共识,编制方法各异。

3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森林规划的思路探讨

3.1国内既有城市森林规划不足以应对气候变化

虽然国内城市森林规划已经如火如荼进行了十多年,编制方法和指标体系已相对完善,但笔者认为既有规划思路仍然不足以应对气候变化,难以缓解气候变化给城市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大化发挥其综合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前期基础资料搜集和树木调查阶段未足够重视对当地气候情况的认识,包括温度、降水量、日照、风力风向、空气湿度及极端天气等,也未对城市碳排放清单进行搜集和估算。因此难以确定适宜的规划目标、策略及措施。

(2)未重视把环境单元特别是不同尺度的流域单元或城市间成区内部的集水单元作为城市森林空间组织的基本单位。人工划定或依托各级行政边界的管理单元与环境单元错位,使得森林内在生态系统割裂,自然生态过程被破坏和阻隔。

(3)重指标轻服务,盲目追求规范指标,缺少对使用需求及社会经济导向的考虑,难以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高温、干旱、内涝、水短缺、污染等)下城市栖息者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使用需求与生态、社会与经济的综合公共效益。

(4)未分析和评估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内在适宜性,规划流于形态和形式,难以实现城市森林空间结构布局与功能的高度耦合,主观圈画绿地和盲目造林,忽视内在功能性低碳生态环节,使得建设与维护成本高昂。

(5)城市森林空间涵盖土地宽泛,分属城市建设、国土、农业、林业、水利、园林、交通等不同管理系统,各部门职责分散,管理意图各异,导致城市森林内在生态系统被众多部门人为分割管理。

3.2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森林规划思路

3.2.1规划内涵与模式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森林规划是以低碳生态城市、城市碳氧平衡、适应性规划、流域规划与管理、森林景观恢复等理论为依据,以气候变化影响为主要切入点,在充分调查城市碳排放状况、气候环境要素以及现状林木情况的基础上,对城市森林的总体数量、功能结构、空间布局与形态、植被群落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减缓和适应性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森林规划应依托自然生态过程(特别是流域生态过程),与城市基础设施相结合,能够满足城市栖息者(人和动物)适应不同气候环境要素的多样性和包容性需求,并在减少资源消耗的同时尽可能减小人工建设带来的环境负荷,让自然做工,规划建设低成本投入和低碳过程维护。从现状调查与分析、确立规划目标、制定规划方案、方案比较与选择、管控与实施等方面形成对应气候环境要素的减缓和适应性规划模式(图1)。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森林规划模式,有以下几方面重点:

(1)多目标复合:城市森林以生态目标优先,保护森林流域过程和植被群落,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兼顾社会、经济和安全目标,综合效益目标与气候适应子目标相结合。(2)多尺度结合:城市森林的概念经过发展涉及尺度跨度较大,从市域、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到建设区应把握各个尺度的规划架构和规划重点,以及上下相邻尺度之间的关系。(3)建设区与非建设区全覆盖:城市的非建设区的绿色森林空间与城市内部建设区进行功能整合,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新城代谢”,保障城乡区域碳循环、水循环、能量循环、物质循环等自然过程。(4)环境单元与规划单元耦合:环境单元特别是流域单元是保证森林内在自然生态过程连续的基本单位,规划单元边界的划定需尽量包含环境单元,维护其完整性。(5)多功能承载:与灰色基础设施结合,提供城市通风、排水、调温、增湿、遮阳、防灾、动物栖息、游憩、交通等多功能需求,作为绿色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与舒适度。(6)动态适应性:通过景观自组织性和恢复性设计增强城市森林的适应性,承载气候变化的压力,保障城市森林建设、运行、维护的全过程低碳节约。

3.2.2规划策略和空间布局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森林规划策略需围绕四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生物多样性、水、碳储存、文化与教育(表2)。生物多样性越小,森林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就越大。增加生物多样性能增加更适应未来气候树木的可能性,维持地方生态系统功能。水的策略包括水资源需求、水环境生态,水安全,适应气候变化影响下用水量和水资源变化,保护森林流域生态过程,促进植被恢复,加强建设区的雨洪渗透、过滤和储存。碳储存是城市森林减缓气候变化的直接贡献,阻止森林碳流失到大气中,在增加区域内总碳储量的同时还需注意高大乔木的种植和维护,提升碳密度。文化和教育是城市森林应对气候变化的间接贡献,但却非常重要,通过森林文化的认同和环境教育,能引导低碳生态的出行方式、游憩活动及其它生活方式,进而减少碳排放,也是社会经济目标之一。

在规划目标和策略引导下进行城市森林空间布局,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

(1)城乡生态空间一体化区域,布置生态踏脚石恢复碎片化森林景观,人工基础设施廊道和自然蓝绿廊道相结合,通过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农田林网等复合林网构筑城乡整体森林景观生态网络。

(2)根据城市森林与气候要素的城乡梯度特征,从郊区、边缘区到建设区,对应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四大策略(生物多样性、水、碳储存、文化与教育),对不同功能类型的城市森林进行分类空间规划和布局(表3)。

(3)加强城市边缘区的森林补给与生态维育,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生态呼吸”的咽喉区能方便流入和合理消化输出健康的自然物质流,利用自然能减少城市综合耗能,将郊区洁净空气导入城市,同时也是环境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需注重关键衔接节点的生态维护。

(4)在城市建设区内,选择适宜性用地,利用本土植被发展乔灌草垂直植被群落结构,争取结构上空间上效益最大化。发展低冲击绿地建设模式,布置吸水、净水、储水的生态基础设施,包括雨水花园、街边沼洼池、植被过滤带、季节性湿地等。

3.2.3管控方法

城市森林由于涵盖广泛,分属城市建设、国土、农业、林业、水利、园林、交通等不同部门管理,各部门的管理重点不同,管控难度较大,需分级控制、分类引导和分步实施。管控内容可分为五个方面:总量控制、结构控制、功能引导、指标控制和形态控制(表4)。与城市总体规划衔接,落实“减缓适应”导向下的人均功能需求总量,进行指标的定量控制;落实城市森林在区域尺度的“基质-斑块-廊道”结构,进行定形的结构控制,再在细分的环境单元或城市片区上进行功能引导。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衔接,落实“减缓适应”相适应的指标体系,如多样性指数、郁闭度、树冠覆盖率、农田林网密度等;落实社区、街区尺度上城市森林的形态控制。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