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十篇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十篇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6:50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篇1

一、当前教师条件性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对条件性知识的学习研究,导致专业发展的停滞

当前,教师对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的学习都比较重视,但是对条件性知识的学习却有所忽视。特别是教师对近几年来国内外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成果了解严重不足,对新课程改革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一些教师由于缺乏条件性知识,无法把专业知识与教育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在教学上也无法做到游刃有余,这样就导致教师很难在自己的专业上有新的突破。

(二)忽视对条件性知识的积累,导致教育理论知识的缺乏

很多教师自认为,自己在走上教育岗位前都接受过比较全面的、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条件性知识是没有问题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教师在岗前学习的这些知识是静态的,而教育是不停地向前发展的,条件性知识会随着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由于缺乏学习,很多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增加而不断地丰富,反而是不断地在弱化。

(三)忽视对条件性知识的更新,导致教学效能的降底

很多教师错误认为条件性知识不用学习,只要有一定的教学实践时间,这个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教师由于忽视条件性知识的更新,存在着用静态的条件性知识去解决动态的教育问题,用过时的教育理论来指导现在教学的情况。由于条件性知识的陈旧,很多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时候,无法给学生提供明确的思考方向,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导致教学效能的低下。

(四)忽视对条件性知识的构建,导致教学创新的不足

很多教师习惯只在自己的专业知识范围内下功夫,没有积极去去拓展条件性知识作为自己教学知识的支撑。条件性知识需要教师不断地消化吸收,需要教师对知识进行重新的逻辑梳理,才可能内化成为自身的知识。由于条件性知识的缺失,很多教师无法有效地运用教学资源,无法对教学进行创新,也无法让学生有效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上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也极为有限。

二、教师条件性知识的优化措施

(一)教师需要构建“教育学思维”

1.教师要全面驾驭现代教育理论

时代的日新月异是教师知识面临的第一挑战,新时期的新课程、新理念对教师的知识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今社会赋予教师更多的责任,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新世纪的教育事业发展很快,教师的教学工作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是教师面临的重要挑战。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可以让教师掌握教育领域的基本知识,领悟教育基本原理,深化对教育有关理论的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掌握,从而促进教育能力的提高。教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教育观念、教学方法都必须不断地更新、拓展、充实、提高。同时作为教师,学习一些现代教育理论,才能够对“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科学,为什么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这一类的教育老问题产生一些新的感受和领悟。教师只有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才能让自己在工作中认清教育发展的方向。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还可以培养教师的独立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批判精神以及面向未来的超前观念。

2.教师要熟悉教育法律、法规

教师要学习的教育法,应该是广义的教育法,是由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教育原则和教育制度,调整国家、社会、教育机构、教师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2]教师是学生的学习榜样,首先就要带头“守法”,要做到守法就要带头“学法”,只有学习法律后才能够做到“知法”,才能够清楚知道那些行为是违法的,以及在工作、生活中如何去规避违法行为。通过教育法的学习,教师才能够意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心中装有法律,用法律规范自己,超越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知法、守法的教师。教育相关法律是教师的行为规则,学习教育相关法律后,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做了不能做的事情以后会受到怎么样的惩罚。近些年来,教师违法的案件不断发生,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很多教师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并不知晓。如果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这种惨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3.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在现代教育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及时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知识和技能,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教育技术是依据教育理论与科学知识,开发和使用多种媒体及其他学习资源,优化教与学的过程的一种理论与实践。[3]教师要认真学习当前出现的教育技术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才能够提高驾驭现代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只有熟悉了教育技术的运用,才能够有效地教育和指导学生,才能够卓有成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相比于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现代教育技术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如教师教学中应用ppt的形式来展示教学内容,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借助一些网站来获取新的知识从而渗透到教学中,可以保证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的脚步保持一致,不与社会发展脱节。在教学中,教师通过音频、视频、数码图像的应用,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更生动形象地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师必须将教育技术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才能够使教学的效能得到提高。

4.教师要了解中外教育历史

历史是一种教会人们生活的手段,历史是认知过去的学问。所以,在文明的时代,“智者应学历史,不学历史不能成为智者;贤者应学历史,不学历史不能成为贤者”。教育史就好比记忆,教育过去的功过得失,都可以作为教师的借鉴。假如教师没学习教育历史,就好比一个人没有了记忆会一直不断的犯相同的错误,不知道要改进。美国教育家巴茨指出,研究教育历史不是解决目前的实际问题,但却能够使我们看出目前的重要问题是什么,这些重要问题是怎样出现的,过去是怎样解决的。[4]一个教育政策的出台,也往往是在旧政策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或创新,所以不了解历史,就无法计划今后,更谈不上如何创新和进步。教师学习教育史不单是要吸取前人的教训,而是通过了解过去而更了解现在。教师学习教育史才能高瞻远瞩,以史为鉴,指导现在和未来。所以教师学习教育史虽然是在学习过去,但是这样不会导致教师越来越退步,相反,不学习教育史的教师对教育问题,缺乏比较全面的看法,缺乏对问题的洞悉和批判能力,才会越来越退步。

(二)教师要增强“心理学意识”

1.教师要熟知基础心理学

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塑造“灵魂”就应对“灵魂”这种现象有所了解,这里讲的“灵魂”就是指心理。[5]教师要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就要学习基础心理学,学习基础心理学对教师顺利开展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基础心理学其实是一门研究人类思想与行为的科学,当中提及人的成长、认知、教育、学习、习惯,以致病态的心理等。人类的每一种行为和心态,基本上都能以心理学的角度去解释。学生中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既影响学生健康个性的建立,也妨碍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受到阻碍。所以教师要掌握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才能够懂得学生在成长时期所存在的危机和心理矛盾,才能够选择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学习基础心理学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十分重要,学习基础心理学有利于教师更好、更完善地了解教学问题、处理教学问题。学习基础心理学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加强自身修养。学习基础心理学,还能够丰富教师的思想和观点,能够开阔教师的视野。

2.教师要通晓发展心理学

教师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构建学生的心理,要从生命全程的角度去分析学生的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学生心理各阶段的年龄特征。发展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类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转变,其中儿童期(包括青少年期)是发展心理学的重点部分。通过发展心理学的学习,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心理与成人心理的差异、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是怎么样的,以及当学生在不同时期有心理障碍时应当如何处理等。素质教育的推进是由国家和社会决定的,而不能由发展心理学来决定,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素质教育需要发展心理学的应用研究和研究成果的应用。[6]经过对发展心理学的学习,教师不但可以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的各个时期的规律有比较透彻的了解,而且对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能够有足够的知晓。教师学习了发展心理学,才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关于学生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基本理论问题,使自己能够了解学生各种心理发展的趋势,从而有一个全面了解学生发展的纵向图景。

3.教师要精通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就是“教和学”这个过程的所有方面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已不再是心理学理论的教育学延伸,而是以心理学为指导来研究人类社会现实的“教与学”的问题。[7]在当前强调素质教育、大力发展学生能力的前提下,不管是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对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比过去的要求更高。教师不但要注意“教什么”的问题,更要注意“怎么教”的问题,所以教育心理学也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必修课程。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后,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差异才能够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才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教师只有将科学的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中,才能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教师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理论,才能够适应新世纪的教学需求,才能够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师与生的关系。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奉送真理,更应该“授人以渔”,要教会学生学习,所以缺乏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的教师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4.教师要学会心理辅导技能

现代社会越发展,人的精神生活将越来越重要,心理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心理辅导知识亦将越来越重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学生对未来充满向往,但面对现实也有着许多的困惑和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教师掌握心理辅导方面的知识就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可以避免学生形成更加严重的偏差,从而让学生健康成长。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难免会碰到种种心理难题和心理困惑,例如:学习兴趣缺失问题、自我效能感低落问题、早恋产生的情感问题、挫折承受力差的问题、人际关系不协调问题等等。如果具有心理辅导方面的知识,教师就能很好地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前干预,才不会让学生陷入心理困惑之中而不能自拔,最后导致心理疾病,甚至是精神病。教师就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指航灯、垫脚石,应该帮助学生看得更高、更远。所以教师了解一些心理辅导方面的知识后,才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工作做到学生内心深处。

(三)教师要提升教学法(pCK)水平

1.教师要懂得采用教学法知识来指导教学

学科教学法知识(简称pCK)是教师对特定的学习主题内容进行转化和表征,并对学生的学习困难进行预测,适应学生的差异,用学生可以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的知识。[8]国内的师范院校根据不同的学科都相应地设置了教学法课程,其目的就是让师范生在本学科教学时,能够掌握课程的特点和规律,懂得采用教学法知识来指导教学。只有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够设计好教学,才能够在教学中激起学生发现、探索和创造的欲望。

2.教师要形成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教学法知识

教师在“教学前”学习掌握的教学法知识,必须要达到既广博又深刻的程度。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随着教育的发展、变化不断地吸取新知识,充实更新自己的教学法知识。在“教学后”,教师可以将教学法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相互渗透、融合,并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形成教师本人个性化特征的教学法知识。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法知识,作为“教学前”的准备、“教学中”的依据与“教学后”的反思。这样教师才能够根据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特点扬长避短、灵活运用教学法。

3.教师要通过教学法知识来积累教学智慧

教师在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也不能够忽视学科教学法知识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教师才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优化,才能够突出重点和分散难点。教师通过学习教学法知识才能够对学科教学的认识更上一层楼,才能够积淀深厚的独特的教学智慧。具有了丰富的教学智慧的教师才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对学科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尤其是对重点难点、相关点、逻辑关系能够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够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辛涛,申继亮,林崇德.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师范教育的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06):13.

[2]李恩慈.论教育法对教育权的规范和保护[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92.

[3]赵厚福,刘兆臻.教育技术的技术本质与定义[J].电化教育研究,2005(02):13.

[4]郭法奇.再论什么是教育史研究[J].教育学报,2009(08):120.

[5]章志光.心理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

[6]林崇德,辛自强.发展心理学的现实转向[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01):06.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篇2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

B844.2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不断涌现的各种新技术、新应用正在以其无所不及的触角和超乎想象的巨大威力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状态与发展前景,课程教学亦置身其中。近年来,一种被称为“微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方式悄然兴起。10分钟左右的视频展示,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单个知识点的讲授……微课程以其“短、小、精、趣”的特点,迎合了移动信息时代要求和大众心理,在国内外课程教学领域中得以快速发展。这一股“微课风”也逆袭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彻底打破了原有的封闭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近乎取缔了之前教师作为知识垄断者的身份;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的个性化需求,较大幅度地推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总之,微课程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与学的方式正发生着重要而有意义的变化,引人思考。

一、微课程:信息技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对接要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心育课程有机结合的产物。从两者之间对接的可行性上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反思体验、轻知识灌输,重应用性和关注点,轻学科化与系统性,比较适用微课程教学。从笔者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微课程教学的实践上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之中,将心育知识碎片化、教学交互即时化、学生学习个性化、课堂教学体验化、教师发展专业化;对满足大学生们对于心理课程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变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产生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能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对于心理课程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应用中,微视频的制作是整个微课程实施的支点。一个一个的微视频都是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特别是重难点。它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指向性明确,设计与制作都是围绕着这个知识点展开。开发与制作成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不但能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强化巩固知识,也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所有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相对适中,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我校广大师生可以流畅地在线观摩查看,当然也可灵活方便地将下载反复使用。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基本上能看到主要的知识点,并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时间自选备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可以让学习者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充分利用零碎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思考,大学生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能获得最大可能的满足。

(二)能较幅度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重视学生个人体验的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不仅仅在于掌握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而且更加在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传统的“一师一堂”的课堂式教学难以给学生“反刍”的空间,而微课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运用简明生动的微课视频和《学习内容与个人反思学习单》,引发学生的体验,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经历来建构心理健康知识,体验、感悟知识背后的意蕴,通过体验与实践形成优良的心理品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旁观者、接受者师生的交流多数时候是单向的。而通过微课,核心的知识点学生已在课前预习,课堂中师生之间用以多向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讨论与分享,学生在多元互动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从而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教学效果自然更显著。

(三)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课程任课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学习的重要教育资源,教师的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通过微课学习和反思,分享到的不仅是丰富的教学资源,更是各自的教学智慧,这种研修方式更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通过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不断深入反思,归纳总结,借助微课这一工具,可以将隐性成果显性化、显性成果标准化、研究成果传媒化、科研门槛草根化,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此外,通过微课进行听评课、教研活动的方式突破了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变革了教师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也将会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微思考:微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在将微课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结合过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通过“课前观看微视频学习知识、课上进行知识讨论与内化”的方式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革新。为检验其效果,我们进行了教学实践与研究。在实践研究中发现,有的课堂教学并没有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分析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教学仅仅做到“形似”而非“神是”是教学实践效果没有明显提升的主要原因。事实上,要真正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效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课堂教学,笔者认为需要从重新定位师生角色,重组心育课堂内容,重建课堂教学对话等三个基本方面着力。

(一)重新定位师生角色

微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让新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深刻地认识到现代化信息时代我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也是知识的贩卖者。教师学习知识,并向学生出售知识。然而,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微课的开发,取缔了教师的这一优越的身份和地位。海量的知识信息在网络上堆集,以供挑选与取用。较之旧时代的教师,新时代的教师、特别是大学教师,在学生已具备较好自学能力的情况下,在课堂教学中面临着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大的挑战和更多的机遇。

(二)重组心育课程内容

微课程比较适用于比较独立的核心概念或知识点,对比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微课程可能鞭长莫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多以专题形式出现,容易将知识内容进行切片处理,比较适用微课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重组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教”的设计,更要注重学生“学”的设计。精心制作微视频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教学得以实施的支点。

(二)重构课堂教学对话

马丁・布伯区分了三种对话:装扮成对话的独白、技术型对话以及真正的对话。将这个分类引入到教学改革,可以发现师生之间的教学对话也可以分为独白型教学对话、技术型教学对话和生命型教学对话。第一重是教师用预设的标准答案对学生进行提问,表面上看起为是师生对话,实际上是教师自说自话的独白。第二重是教师只关注自己教学行为技能的表现,而忽略对行为技能背后的教育意义;只涉及到对话者的心智,不涉及个人情感或意义。第三重对话是师生之间互相尊重,把他人置于与自己平等的位置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感悟和体验进行的心灵碰撞与交流。微课程框架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对话正是需要对话中每一位参与者都真正心怀对方或他人的当下,并带着他自己与他们之间建立一种活生生的相互关系。在独白型和技术型对话中,教师只是作为公共知识的代言人,其个体生命往往是缺席的。我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不仅是教书,更不要忘记了育人育心。教师自我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课堂教学对话的重要资源,教师的整体在场与完全投入有助于形成师生的相互信任,有助于营造平等的对话氛围,使学生的真实思考和想法体现出来,师生之间的对话就成为真诚、平等、真实的精神相遇。

参考文献:

[1]Shieh,David.theselecturesaregonein60seconds.ChronicleofHighereducation,2009,(26):1-13

[2]educause.7thingsyoushouldknowaboutmicrolectures[eB/oL].

[3]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4]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1、华

[5]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基础教育课程,2013,4

[6]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7]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篇3

关键词:心理学;教学生活化;课程

心理学课程在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高师)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是高师师范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当前我国“以本为本”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基本路径下,提高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尤为重要,各高等院校纷纷进行了提高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改革,高师院校的师范类、心理学类课程尤其处于改革的前沿。

1教学生活化理念的兴起

自古以来,教育家们就非常重视教育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观点,都清晰地表达了教育跟生活、学习跟生活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在现当代教育发展过程中,西方首先系统阐述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而后才传入我国。这一过程有赖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以及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推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倡导“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等观念,为当代民主社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20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广泛的教育理论之一。杜威“教育在其本身之外无附加目的”的观点,进一步明确了教育与生活、教育与社会不可割裂的关系。在杜威看来,教育不是强制学生静坐听讲和闭门读书,教育就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1]教育离不开学生生长的环境,教育只有在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中进行,与学生的成长和生活经验相结合,才是符合当今社会和个体发展的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杜威在其“做中学”教学观念中进一步指明,只有脱离学校围墙的桎梏,把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带入课堂活动,学生才能真正做到结合实践、学以致用,学到对其社会生活有价值的经验,才会真正获得个体的成长。杜威的教育理念为现代民主社会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导向和参考作用。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于20世纪上半叶创造性地吸取与改造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与当时中国的教育实践相结合,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他指出真正的生活教育必须“适应于中国国民全部生活之需要”[2],并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不断实践和丰富生活教育理论体系。陶行知明确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等观念,主张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3]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反对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4]他从反对中国传统八股教育出发,点明了教育与生活一衣带水的关系,把教育和当时中国救亡图存的时代特点相结合,突出了教育解决实际事务的功能特点。此外,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更进一步明确表达了“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而把学生的生活树立为学校教育活动的中心。[4]陶行知对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应用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对之后中国教育思想及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厚长远的影响。教学生活化理念在我国的再度兴起得益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领域解放思想、兼收并蓄,主动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推动了四十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因为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再次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推崇,成为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方向之一。我国自21世纪以来推行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在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基础教育一线教师进一步意识到,生活世界是课程必须有的内容,要把教育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融入教育改革进程。教学生活化理念作为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重新诠释,再一次深入人心,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和参考,积累了丰富的实践与改革经验。

2高师心理学课程的生活化渊源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心理学对人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21世纪影响最重大的学科领域之一。但无论心理学学科如何发展,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始终不能脱离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

2.1心理活动的发生离不开社会生活实践

现代心理学与生理学结合,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物质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各种各样反映形式中的一种高级反映形式。[5]这已成为心理学界的普遍共识,是科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心理的形成除了必须具备正常健康的脑机能外,还要接收来自机体内部和外部客观世界的各种信号刺激。对于人类而言,除了来自自然环境的信号刺激外,更为重要的是来自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信号刺激,因为只有在社会环境中,人类的心理活动才能形成。世界上不同地域人类的文化特色和心理特征,是受不同自然环境和不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在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心理需要从机体生活的环境中不断汲取刺激信号,心理系统才能不断形成、完善并正常运转。从人类心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人类心理的形成离不开客观现实,尤其离不开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

2.2心理学课程以社会生活实践为前提

心理学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生成了名目繁多的心理学课程,目前各类学校开设的心理学课程大多是系统介绍人类心理活动,帮助人们认识心理活动、揭示心理规律的正式课程,旨在传播心理学知识,是人们认识、接触心理活动的重要途径和窗口。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的认识不断累积,发展为系统的心理学学科知识。当前,不仅高师开设了心理学类的师范类课程,部分普通高校也把心理学类课程作为必修课程。这一方面是因为心理学课程确实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认识人类和自身的心理活动和成长;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当代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学习心理学课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心理活动,有效预防心理疾患的发生,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看待心理疾病,起到有效宣传心理学知识的作用。

2.3心理学的学习离不开实践与体验

在学科性质方面,心理学是介于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之间的中间学科。学习心理学课程,不仅要学习掌握抽象的书本理论知识,更要结合生活实践,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心理活动、心理成长的实践知识。心理学课程的学习离不开学习者对人类生活大环境的关注和实践,心理的发生、发展都必须在社会生活大环境中塑造。学习者认识心理、学习心理学知识时,要结合自身对心理活动的体验与理解,形成对人类心理的正确认识,真正明白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准确掌握心理学知识,做到活学活用。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知识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只有把知识学习与学习者自身心理成长相结合,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学习迁移。心理学课程要为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心理活动创造一个结合生活和个体成长实践、能够真实体验心理活动的环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高师心理学课程教学生活化策略

高师院校是培养未来教师的特殊学校,未来教师专业素养的形成有赖于高师院校系统全面的专业课程建设。师范类课程是高师院校培养师范生及未来教师的特色课程,有助于师范生系统全面地掌握“育人”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师范类课程决定了师范生应具备的教育属性,师范类课程的教学是培养师范生教育属性的重要途径。心理学课程帮助师范生了解和掌握人类心理活动的形成规律,为其将来开展教书育人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师范类课程中占据重要位置,是高师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3.1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知识不是空洞的说教,它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心理学知识内容本身来源于生活,具有丰富的生活色彩。心理学课程教学需要广泛、深入地挖掘心理学知识的生活素材和资源,使书本知识与学生的实践生活有效联系起来。这就需要课程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处理,丰富心理学教学内容,从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入手,拉近学生与心理学书本知识的距离,使心理学知识对学生吸引力更强,得到学生更多的关注和青睐。在备课环节,教师要深入挖掘与心理学知识有关的生活资源,把心理学书本知识还原成实际的生活形态,从而降低书本知识的枯燥感,结合生活实践、学生个体成长和心理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阐述心理学知识,以引发学生共鸣,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心理体验去认识心理学知识。例如心理学“注意”部分内容,“注意”作为意识活动的特殊机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践列举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注意的各种现象,让学生清晰明了地区分和理解各种应注意的现象,活学活用。生活化的教学就是要挖掘与心理学书本知识有关的生活资源,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缩短书本知识与学生的距离。

3.2体验式的教学方法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学习者的生活实践,学习者只有能够体验到知识带来的收获和益处,学习才会真正发生。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事实,只要生命存在,每个人都会深刻感受到自身的心理活动和成长。个体的心理活动和心理成长体验是心理学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课堂中,如果能让学生体验微妙的心理活动和变化,将会引发学生巨大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课堂学习的效果,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教师要通过自身教学语言的组织和特殊教学手段、措施的应用,为学生创造可以体验心理过程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认识和体验自身心理活动的发展过程,加深对心理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大大提升心理学课堂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心理学有关“智力”的内容中,教师通过精心组织与安排,让学生在课堂中接受智力测验,亲身体验和感受智力活动的有趣过程,引导学生对智商和情商进行对比,形成正确的认识。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激发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生活实践产生真实有效的影响,从而使学生真正受益。

3.3拓展式的教学形式

知识来自于社会生活实践,学习知识不能局限于课堂,而应该回归广阔的社会生活大环境。学习心理学知识不是简单地背诵知识,而是要结合生活实践并应用于生活实践。因此,心理学教学一定要突破课堂的空间和时间限制,将课堂教学拓展到学生生活的大背景、大环境中,使学生在社会生活大背景下理解和学习心理学知识,感受到人类心理活动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课程教学要重视和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体验心理活动,将学生在生活中涉及的心理学资源带入课堂,使之成为心理学课堂的一部分。例如当今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可以将心理学中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与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压力、紧张和焦虑等情绪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保障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并应用这些技巧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心理学课程中含有丰富的生活资源,教师如果忽视了心理学课程的这一特点,心理学课程教学将退化为简单的书本知识传授。要在心理学课程教学中贯彻生活化教学理念,需要从课程教学理念、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对课程教学进行系统全面的改造,才能为学习者营造生活化的学习氛围。当前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要紧紧抓住心理学课程的特点,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拉近课程知识与学习者生活实践的距离,将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融入学生心理活动和心理成长的过程,进而改善心理学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4.

[2]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76.

[3]李庚靖.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之现状[J].上海教育科研,2002

(4):31-34.[4]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77.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篇4

关键词:通识教育职业教育

虽然说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就业,但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应该让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学科知识,努力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通识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何谓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于19世纪初由美国博德学校的帕卡德教授最早明确提出,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全面素质教育。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自从20世纪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

二、国内外的通识教育

许多国家的精英教育是以通识教育作为基础的,其理念在于给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充分重视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美国的常春藤名校基本是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甚至跨越文理分科,称其文凭为“文理学士”。

台湾通识教育的实施要比大陆早得多,对通识教育的研究也相对成熟,在秉承“全人教育”为通识教育理念的追求下,建立了相应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在吸收西方先进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经验的同时,形成了十分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实践模式,形成了多种形式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式。[1]

我国通识教育设置分类:一是均衡沟通类,文理科互补;二是经典类,开设经典课程,传播经典传播文化;三是议题类,关注议题。三种分类各有千秋,但在实践中更为稳妥、更为常见的是将三者的结合。[2]

三、职业教育中加入通识教育的意义及必要性

现在的职业教育强化学生工作技能的培养而缺乏对基础知识、人文学科的重视,教育的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倾向持续增长。科学、历史、地理等这些基础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相当缺乏,试想如果没有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山川河流的认识,谈何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我们的职业教育不仅是培养有技能的一线操作人员,更应该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综合素养合格的社会公民。

职业学校的学生起点低、基础差,很大一部分是初中毕业以后就进入职业教育,很多高中的基础课程没有学习;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效果不好、学习成绩不理想,很多知识都没有掌握牢固,更不要奢望知识体系的建立;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能力较差,对课程之外的学科学习缺乏动力,甚少染指;青年学生中道德滑坡的现象日渐严重,很多学生自身要求不高并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变的急功近利、好逸恶劳,以自我为中心,漠视他人、漠视社会;另外从学生未来发展的空间来看,需要让学生适应各种技术和知识方面的变化。这些就需要强调通识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必要性。

四、如何在职业教育中开展通识教育

1.加强对通识教育的认识

很多职业学校只是简单的开设一些德育课、文化课,学时少,没有连贯性。有些学校简单地认为只需给学生多开设一些课程供其选择,通识教育就算完成任务了。开设的课程大都没有经过精心策划,考核松散,学生轻松通过。同时职业学校偏于重视专业教育而轻视通识教育而导致了学生也不重视,大部分学生都抱着应付考试的心理。专业教育是职业学校承担的重要使命,然而在职业教育中,如果过度重视专业教育,就会使培养出来的人才专业面过于狭窄,从而难以成为适应性强的社会人才。《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哈佛大学的校长科南特指出,单单获得知识、发展专门技能和专门能力并不能为理解奠定宽厚的基础,而理解恰恰是维护我们的文明的基本因素。[3]这里的“理解”即要掌握广博的基础知识,而且在运用中能做到融会贯通。职业学校只有加强对通识教育的认识,才能将其上升到一定高度,学生才能从中受益,以致维护和发展我们的文明。

2.精心设计通识教育的课程安排

职业学校就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应积极开展调研、讨论,参考国内外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慎重选择课程,精心安排。适当增加历史、地理、法律等必修课程;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等选修通识教育课程,每位学生必须取得相应学分。并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和反馈不断的对通知教育课程进行调整,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专业课程中教师有意识的注入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是通识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的在教学工作中注入通识教育,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给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应该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自己教授的专业知识,把握专业学科与其他知识间的关联;其次,教师需要充分备课,善于引导学生。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备课时机,找到课程内容的融合点、切人点、突破点,将其他学科的知识接引嫁接过来,引导学生去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发现与其他事物的关联,建立和完善自我的知识体系。第三,教师在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知识完备性给学生起了很好地榜样作用。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新知识,同时也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知识的完备性会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将通识教育运用到具体实践中

如果只是将通识教育流于形式,没有认识其精髓,可能通识教育就变成让学生什么都懂的泛泛的知识教育,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业压力,也浪费了学校、老师的人力精力,这就违背了通识教育的真谛。香港中文大学何秀煌教授指出通识教育的目的: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平衡的心智,健全的视野和开朗的理性,继而涵养人心感情,发扬人间道义。[4]个人拥有这样的心智、视野和理性就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有效地进行学习,才能有所突破进步,不落后于社会。通识教育中有意识的培养这些素养,不仅要对通识教育的课程进行考核,也可开展通识教育的读书会、交流会、班队活动、课外讲座等,还可以适当的设置竞赛环节,比如辩论赛、知识竞赛等等,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以赛助学,寓学于乐。不仅带动个人的积极性,也在学校范围内形成了一种很好地学习氛围。

结语

职业教育要立足职业,兼顾素养,在突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还需要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充分考虑学生的社会属性,让他们的心智得到全面的发展,也终将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常甜,马早明.台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理念、模式与问题.现代教育论坛,2014(5):78-85.

[2]刘玲.哈贝马斯与通识教育.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8):83-87.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篇5

[关键词]心理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差异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136-0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这项工作,既需要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还需要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深入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一般特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我们必须在工作中找到科学的方法,提高工作的效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与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效果。在新时期只有掌握心理学相关知识与方法,才能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w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一、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在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

(一)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传统的依靠个人的感情经验支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暴露出它自身的缺陷与不足。随着心理学的发展,有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吸收了心理学相关知识,进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把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大进步。

(二)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越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科学的教育活动,是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与方法进行教育的一种活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充分认识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遵循人的思想活动的规律,因此具有进步性和优越性。

1.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环境下的一种可行性办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引导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伟大工作。作为一种教育人的工作,我们必须正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存在固有的矛盾,社会的日益进步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益规范,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正确处理好思想教育工作者、被教育者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等等。实际上,这些矛盾在深层次上体现在人们的认识、人类情感、人类意志、人类的态度等心理维度因素中,在浅层次上,则比较明显的体现在人们经历挫折后某种心理上产生的一种不平衡感。

2.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知识是一种新的积极的尝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学是一门规范的新兴学科,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来说,它更加侧重于从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上和人类的生理机制科学方面来研究具体的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用心理学知识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而且能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二、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心理活动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树立学生正确思想的科学,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交叉,相互包容的内容,我们如果想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必须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当前在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针对性不强

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不强。在实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往往忽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即“一刀切”现象普遍存在。

(二)专业人员缺乏

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的“量”和“质”两个方面都不足。从量上来看,学校配备的思想政治教师的数量,低于学生的实际需求;从教师的质量上来看,很多思想政治教师自身素质较低,业务能力也较差。一些学校配备的心理学工作者都是没有经过心理学专业训练的非专业人士来替代的,在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中,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是当前在思想政治教学中采用心理学的困境之一。

(三)课程建设滞后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化,存在过争议。“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是否能通过上课来解决”这样的争论远远没有止息,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心理学来取得原有的教学目标,正在以多种形式进入大学生的课堂,这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尝试。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建设滞后,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解决措施

1.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要杜绝“一刀切”现象的出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融入到大学生中去,与大学生做朋友,多交流多沟通,尽可能的去了解每个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兼顾每个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遇到问题时,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每个大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古代孔子提出“因材施教”,即要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实施教育,就要做到了解教育对象的优势、劣势和各自特点。同样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只有做到首先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选择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高校配备相关的专业人士

在过去,高校的人才引进往往忽视了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导致高校心理学专业的人才缺失,缺乏专业的心理学人才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了更好的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和成效,高校必须重视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引进,必须在高校教师队伍中,增添专业的心理学人才,培养一批专业的心理学教师。配备专业的心理学教师,在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少走弯路,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有效的途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效果。

3.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化进程

高校需要调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心理学课程体系。我们需要进行这种积极的尝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心理学来取得原有的教学目标,让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以多种形式走进大学生的课堂中去。

三、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途径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被教育者都是个体的人,他们之间的差异性非常明显。在同样的条件下,他们关于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存在着差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被教育者之间存在的个体心理差异。

(一)运用个体气质差异理论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气质是指个人行为全部动力特点的总和,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气质特点,这些特点有规则地相互联系着,形成不同的气质类别。气质类型有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四种类型。每一种气质类型的特点和表现都不一样,每一种气质类型的人的表现和特点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根据大学生不同的气质类型,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面对多血质这种气质类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就要善于利用他们灵活性高、对什么都感兴趣的特点,快速引导他们对所讲述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面对黏液质这种气质类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就要针对他们反应比较慢,但是情绪稳定、能够坚持做一件事情的特点,采取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不能急于一时,而要慢慢引导他们接受所传授的知识内容。面对胆汁质这种气质类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就要针对他们具有强烈的热情、情绪易激动、性急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尽快的染起他们的热情,避免他们产生厌倦烦躁的情绪。面对抑郁质这种气质类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就要针对他们具有行动表现上迟缓、有些孤僻、遇到问题困难时优柔寡断,面对危险时极度恐惧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多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照顾他们的感受,采取缓和的教育方法。

(二)运用个体性格差异理论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它是人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使外界客观世界的影响在个体的反应机制中保存、巩固下来的,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在个体的行为之中,构成每一个体所特有的行为方式。每个大学生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要了解每个大学生的性格特点,依据每个大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

(三)运用个体能力差异理论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能力是人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现代心理学理论研究表明,个体能力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水平和结构差异。个体能力的差异一般表现在四个维度中,第一能力类型的差异,人的能力类型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第二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第三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第四能力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在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正确认识到每个大学生的能力是不一样的。由于大学生中存在年龄的不同,性别的不同,发育快慢的不同等,导致大学生的能力不同,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性。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兼每个大学生的能力水平,根据每个大学生的能力水平,采取对应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刚.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努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2):44-49.

[2]陈勇,陈蕾,陈F.立德树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4):9-14.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篇6

一、调查准备工作

选择县内的84个学校的156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调查针的实际要求,通过各种渠道查询资料,制作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教和学、学生评价等方面的知识,收回的问卷数量为148份,回收率94.87%。

二、调查过程与数据解读

以评分的机制对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判定,如果得分接近60分,则表明教师对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存在较多不足。

(一)年纪的影响

在此次调查中,30是以下的岁以下能答对教育心理学知识有108名(72.97%)能顺利掌握,教和学的知识能答对者有99人(66.89%),能答对与学生身心发展有关的知识的人有95人(64.19%),能答对学生评价方面知识的有96人(64.86%)。30岁到50岁之间的教师,分别有92(62.16%)、95(64.19%)、89(60.14%)、90(60.81%);50岁以上分别为75人(50.68%)、78人(52.70%)、76人(51.35%)、77人(52.03%)。

(二)教学时间的影响

教学时间低于5年的教师能答对教育心理学知识有71名(47.97%)能顺利掌握,教和学的知识能答对者89人(60.14%),能答对与学生身心发展有关的知识的人有85人(57.43%),能答对学生评价方面知识的有88人(59.46%)。教学时间在5年到10年的范围,分别为102(68.92%)、105(70.95%)、110(74.32%)、109(73.65%),教育时间超过10年的分别是95(64.19%)、91(61.49%)、90(60.81%)、88(67.57%)。

(三)学校层级的影响

小学的教师能答对教育心理学知识有112名(75.68%)能顺利掌握,教和学的知识能答对者108人(72.97%),能答对与学生身心发展有关的知识的人有109人(73.65%),能答对学生评价方面知识的有111人(75.00%)。初中分别有91(61.49%)、89(60.14%)、78(52.70%)、79(53.38%)。高中分别有62(41.89%)、58(39.19%)、63(42.57%)、65(43.92%);职业高中分别有110(74.32%)、109(73.65%)、105(70.95%)、114(77.03%)。

三、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知识掌握能力的对策

(一)转变教师的观念

学校要组织宣传活动,让教师了解到教育心理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政府教育部门可以利用自身的行政能力,对教师展开职业教育,对各中、小学的教育情况进行调查,编制教育心理学的宣传手册,分发给教师,让教师了解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好处,逐步意识到这项知识的重要性,进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此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掌握。教育部门也要利用自己的官方微信平台和官方微博,以教师乐于接受的方式宣传教育心理学的知识[1]。

(二)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在分析了教学时间对教育心理学知识产生的影响后发现,教育时间低于5年的教师和教育时间超过10年的教师在各项得分上相对接近,而教育时间处于5年到10年的教师的得分出现了峰值,说明教师在教学5到10年才能让教育心理学的知识熟练掌握,在教师正式就职前,开展教育心理学的指导,能让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此外,高中教师学历较高,但在校学习时没有注重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学校的工作重点是高考,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培训不足。以上的情况表明,中小学教师出现的问题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在开展培训前,要认真考虑以上因素。让小学、初中、高中乃至职业高中的教师均能得到针对性的培训,每种类型的教师均能知晓自身的缺点,在不同的时间段展开特殊类型的教育心理学培训[2]。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篇7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一起构成高等教育。“通识教育是科学、人文、艺术全面素质的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加强通识教育,“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塑造他们高尚的精神品质,使其具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基础和正确的思维、表达及判断能力,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从而使他们成为能肩负起时代重任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由此可见,只有通识教育才是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理想的真正体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其主要任务也是要提高人的素质,“使学生在良好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掌握创造性的学习方法,最终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全面综合的素质,以及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融合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特点和专业特色,形成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里的全面素质教育中包含了通识教育,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了人文素质教育,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目标中也对通识教育做出了要求。目前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学习者一般是有一定的工作、年龄在20-30岁的成年人,由于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加强专业知识的教育和人文教育,让他们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增强建设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知道,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是在利用其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学习,所以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创设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由选择自己想学的内容,学习者主要以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实现多元化、多层次的自我发展。”这种自主学习是在利用远程教育学习资源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时间、学习方式进行的,是一种主动学习。这种学习模式主要靠学习者的学习动力、方式、情操意志和综合素质来实现,即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可以说,基于远程开放教育的这种学习特点,更应积极培养开放教育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开放教育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的重要条件,也是预防开放教育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必要的心理品质。这种非智力因素是指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他们脚踏实地的刻苦精神,树立起遇到困难不退步,勇往直前的信心和责任感”。

二、开放教育中发展通识教育之理念更新

目前在我国,“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通选课’只是学生主要课程以外的附加课,在实际教学中大多被看成是额外的、次要的课程,大都没有严格的训练要求,往往成为学生混学分的课,或是增加点儿课外兴趣的课”。通识教育的实践,“还局限于基本知识的传授,没有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考判断能力、理性选择能力和高尚人格品性。通识教育不管是哪一门科目,都只是一个入门、一个工具、一个教材,最终都以达到其本质精神所追求的内涵为目的。不管是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主要探索的本质内涵都是人类精神的自由、心灵的满足、生命的尊严、生活的价值、资源的善用、宇宙的和谐等,这是通识教育的精神”。正如甘阳教授所说:“通识教育的根本,首先在于能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相关课程和教学方式,如果在课程和教学方式上无法落实通识教育的理念,那么其他方面的所有改革,例如成立‘文理学院’等,未必有太大意义;反过来,如果课程和教学方式上能够体现通识教育理念,那么其他外在形式方面未必一定要作大规模的变动。”与普通高校一样,开放教育中的通识教育同样也存在这些问题。因此,为了在开放教育中更好地实施、发展通识教育,就要明确或更新有关通识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

1.正确把握通识教育的本质内涵

一般来说,教育学上的学习有三个层面的要求:“一是认知方面的学习。它要求让学生了解该门科目的基本内容、理论等实质内涵;二是技能方面的学习。它要求让学生掌握该门科目在实际中的运用和操作;三是情操意志方面的学习。情操意志即意志品质的学习是通识教育的终极目标,认知和技能的学习,是导入的前置阶段,任何通识科目都需以上述通识教育的本质内涵为主要的教学目标。通过通识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既具有学识,又具有高尚人格;既具有工作和生活的能力与意趣,又具有关爱他人与社会及自然的人文情操和通达共识的境界。”可以说,通识教育注重的是情操意志方面的学习,把学生作为“全人”来培养,在教学方法上,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教育内容上应注重全面素质、人文素养的提升。

2.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非对立的关系。专业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性,专业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专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与本领”。而通识教育注重的是非专业性的、情操意志方面基本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教育相比,通识教育“是指更为一般的、基础的、普通的知识的教育,是专业教育的有效补充。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才是开放教育适应社会中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当前职业变换频繁的情况下,对于开放教育的学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可以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责任意识,增强他们的选择能力和判断力”、“使学生能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收集资料,与人交流合作,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

3.协调好通识教育与开放教育的关系

开放教育中的学生多数是在参加工作后,由于自己的专业水平或知识结构已不适应所在工作岗位的要求或社会的发展需求,需要进行专业学习或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上更新、提高专业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水平,提高就业率和生存竞争力,以适应工作或就业需要。因此,“与普通高校相比开放教育更需要开设通识教育。由于开放教育主要是针对在职成人学生的专业教育、注重应用型的教育。所以,不同于普通高校,开放教育开展的通识教育更注重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素质与人文素养的教育,通过开设通识教育能够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或技能的基础上,学会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从而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和职业转变的要求”。可以说,开放教育开设通识教育应达到的目标是:“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即一定的通识能力,能适应社会或工作岗位变化的需要,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的学生要具备知、情、意三方面的能力与潜力。”

三、开放教育中发展通识教育之策略

既然开放教育开设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能够根据自己工作需要、求职需求或社会环境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适应的能力与本领。即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这种人需要具备辨别一般性价值、独立思考、作出适当明确判断和与人沟通这四种的能力。那么,开放教育在开设和实施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就应该以这一教学目的为出发点,制定出适合开放教育通识教育的相应发展策略。

1.解决通识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结构问题

所开设的课程能否发挥其作用,主要要看课程结构设置是否合理、科学,即结构问题。课程结构是指“学校课程中各组成部分,重点要考虑各种内容、各种类型、各种形态的组织、排列、配合的形式”。可以说,在开放教育中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如何设置和合理搭配很关键,每个专业应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的编排,要进行整体设计与优化。这种编排与设计具体体现为教学计划的制定。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学校的通识教育的课程应包括自然学科、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三大领域。根据专业特点的不同以及课程设置的不同,通识课程在某一专业或所开课程中所占的比重应该不同、课程开设的顺序应该不同。开放教育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通识课程可以从自然学科、人文学科、社会学科所涉及的课程中挑选,要在考虑专业特点的同时,主要作为对现有较窄的知识体系的某种补充这一出发点进行课程的设置,课程的设置可以打破传统按学科设课的模式,所设置的课程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主要方法,有利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校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或专业规则时,要深入地研究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之间的关系,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设置,要反映出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的结构特点和比例。目前很多学校开设的通识课程在本专业教学计划中所占的学分与教学时数是所有课内学分数和教学时数的10%左右,现在有很多学者提出:“可以借鉴国外大学在通识课程中设置‘核心课程’的做法,将所设置的‘核心课程’作为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延伸和补充,逐步将通识课程的比重提高到25%左右。”使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能够合理结合和配置,能真正地发挥专业课程“深”和通识课程“博”的作用。

2.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内容整合问题

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内容的整合也需要更新认识。一般而言,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认知方面、技能方面和情操意志方面这三个层面。从课程结构的重心来看待,专业课程着重要解决第一和第二个层面的学习,而通识课程则侧重于第三个层面的学习。可以说基于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特点,这种教育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构建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利用工作之余,从开放教育提供的多种媒体资源中汲取有用的信息或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技能,就需要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对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衔接好二者之间所涉及的内容。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应体现出是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延伸和补充,课程应侧重于基础性和补救性的内容,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的通识课,使学生能在认知方面、技能方面和情操意志方面这三个层面都获得知识或提升水平、能力。通识教育所涉及的自然学科、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三大领域的课程内容比较注重学生的文化修养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在这些内容中,开放教育的学生应怎么修课?修课的比例是多少?应该修完多少通识教育?所修的课程应占多少学分?应修哪些课程?对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或专业规则时应该有一个合理规划。我们可以借鉴其他一些学校的做法。如:美国大学通识课程的学分大都占30%-40%;在台湾,通识学分仅占毕业总学分128分中的28学分,其比重为22%,而专业学分占100学分,其比重为78%。我们认为,根据开放教育的特点,其课程结构的比重应逐渐调整为:专业课程占45%,通识课程占25%,公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占到30%。“在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涉及上,要既能使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相得益彰、又兼顾学科之间、专业和通识之间的平衡,同时也与现代社会生活经验相关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给学生以独立思考和表达、自主选择和充分体验的机会,真正使通识教育课程走向‘生本’”。

3.通识教育的传授方式

开放教育中实施通识教育时应注意:(1)要结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根据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设置通识课程,要合理设计不同专业、明确专业划分的主干学科体系,缩减基础课程重复或划分过细的专业,拓宽专业基础课程或通识课程的范围。(2)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开放教育学生的特点,按照专业或学科的特点和知识系统,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能力、方法的培养,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成人的学习优势。提倡“讲授+阅读+讨论+论文”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要将通识教育的思想渗透到课程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要求学生要加大阅读量,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讨论方式,如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讨论要结合讲授与阅读的内容,重点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讨论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使学生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掌握沟通的方式。在讨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完成小论文,对自己的认识与观点进行理性思考和归纳总结,使其得到升华”。在传授方式上,可以采取课堂教学、报告讲座、小组讨论、网上阅读、网上课程论坛发帖讨论等方法。通过这些形式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人文素质、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观察能力,提升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设置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篇8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师;知识修养;知识结构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34-02

独立学院教师的知识修养与素质构成,是独立学院教师履行和完成独立学院课程教学职责所必须的职业修养的总称,主要内容包括思想修养、知识修养和能力修养。知识分经验知识和科学知识两种。这里说的是科学知识。独立学院教师能否搞好教育工作,不仅在于知识量的储备上,对知识理解的程度如何,而且在于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是否优化,是否具有整体功能。只有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充分发挥知识的综合优势,提高独立学院教学的质量。

一、优化知识结构的重要性

优化知识结构是适应当前知识向整体化发展的需要。当前知识发展的总趋势和特点是知识从高度分化走向高度综合。自然科学内部之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社会科学内部之间互相渗透,不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产生了一系列交叉学科,社会科学内部亦然如此。一门学科其自身的发展是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纵向发展。任何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互相促进,互相丰富和充实。只有纵向与横向的结合,才能多角度、多层次地看问题,从而克服单向思维、单层次看问题的局限性。所以,建立优化知识结构是适应走向整体化的客观需要。优化知识结构是适应时代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现代科学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一个小领域与其他领域联系起来,具有多种学科知识的专门人才,即一专多能的人才。教师,特别是独立学院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一专多能。优化知识结构是独立学院教师自身提高的需要。旧的知识结构已不完全适应新的时代需要,必须更新知识,优化知识结构,这是广大独立学院教师的共同心声。不少的独立学院教师通过网上查询、函授自学和社会实践等渠道进行学习,并积极探索优化自己知识结构的途径和方法,使知识结构更能适应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知识结构是否优化,已经成为衡量独立学院教师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

二、优化知识结构的构成要素

1.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是指教师讲授学科的知识。独立学院教师可以在结合古今中外大量丰富生动的实例的基础上,从现代管理学、心理学、逻辑学、语言学、传播学、舆论学、交际学、公共关系学以及服装、烹饪、机床、种养、计算机等角度出发,全面考察独立学院教育活动的内涵、要素及其一般程序。高职教师对自己所教的课程一定要打好扎实的基础,这种基础表现在对讲授课程的整个理论知识,内在联系,重点难点,理论联系的重点,该门课发展的历史及其当前研究的现状,研究这门学科的方法,这门课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和技能传授的基本点等。教师只有具备了雄厚的专业基础知识,才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它的基本内容,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

2.掌握较广博的文化科技知识。独立学院教师不仅要系统掌握和具备扎实的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还必须有广博的文化科技知识。精和博是辩证统一的,学识要精必须以博为基础,只有广博才能精深。知识库好比一个金字塔,塔顶愈高,塔底要求愈宽,塔底愈宽,塔顶才能更高。只有以广博的文化科技知识为依托,知识结构才算是优化的,独立学院教师讲课和传授技能才可能做到重点突出,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纵横驰骋,把学生引入知识殿堂,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科技知识,就要学习历史、地理知识,阅读有关的文学艺术作品;要懂得音乐、体育方面的基础知识,特别要重视当代最新科学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学习。总之,教师的文化科技知识越广博,兴趣越广泛,就越有利于与学生交朋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威信,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3.掌握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独立学院教师还必须具有深厚的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特点进行教学。教师不仅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而且要善于把教育理论运用于实践,掌握一定的教育技能和技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独立学院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就需要很好地学习。现在教育理论科学分类很多,门类复杂。一名独立学院教师虽不能精通全部教育科学理论,但是,有几门主要的教育科学理论是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教学法也是需要经常改进和掌握的,对于那些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教学法,忽视教学、教育规律研究的现象,必须加以克服。教学法的研究,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由此可知,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是独立学院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对其他学科如交叉学科的学习也不应忽视。总之,独立学院教师的知识结构是由独立学院教育的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以及文化科技知识和教育科学理论等要素构成的。它是一个多要素、多系列、多层次的动态综合体,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基本上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包括独立学院教育的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这是基础,可称为核心层次。第二个层次指广博的文化科技知识,称为中间层次。第三个层次即教育科学理论,是方法,是手段。这三个层次虽各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但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优化知识结构的基本途径

1.强化知识的整体联系性。现代知识具有整体性特点,独立学院教师要有意识地把所学各门学科知识在消化理解和融会贯通的基础上互相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只有将自己的知识形成体系,在运用时才能发挥知识的综合优势。比如,讲述和传授有关机床的知识与技能,回答有关机床的问题,不是一门单纯的机床知识可以完全解决的,需要运用各方面的知识。现在,不少教师把自己所学的各门科学知识联系不起来,或不能很好联系起来,呈现分散状态,很难发挥综合优势,这应当引起高职教师的重视。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篇9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教学评价;改革

受西方心理学理论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的大学教育心理学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阻碍了大学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发展与进步。以下,笔者结合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心理学教学,分析当前高校教育心理学课程在教育教学上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手段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

一、当前高校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与教学材料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教材主要有两种倾向,其中一种主要强调的是为实际应用服务;另一种则是侧重于对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研究。对我国过去的心理学课程研究进程进行探究不难发现,以往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采用的心理学课程材料主要倾向于上述第一种,即强调的是以教育实际为根本出发点,研究侧重点在于研究心理学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和规律。所以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在编撰过程中,主要从学习知识和技术能力、道德教育、审美教育以及学科教学、个体差异等角度出发进行教材内容组织。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学术价值和主体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被忽视,从而成为为其他学科教学服务的一种附庸。近十年,西方心理学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在其辐射影响下,各种心理学教育理论和思想开始传入我国,对我国的教育心理学课程产生巨大影响。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的引入,影响了我国一大批教育心理学家。这些教育心理学家急于让人们重新关注并重视心理学这一课程,同时又能突出心理学课程的科学特性,急于求成、过犹不及,又将教育心理学课程引入了一个教学“怪圈”,也就是过分强调心理学的学理价值,专注实验室研究结果,而主观或客观上忽略心理学课程对教学实际的辅助作用。至此,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经历了从“中化”走向“西化”的发展阶段。在教育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二者发生碰撞时,二者之间的共性又完全被显现,如二者采用的教材都是以陈述性知识的表征与获得程序性知识的表征与获得等内容为核心。正是由于教育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二者之间在教材内容上呈现出太多的重复性和交叉性,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发展在方向选择上摇摆不定,阻碍了我国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健康长远发展。

(二)教学和评估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取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主讲、学生听讲。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其内容也涵盖以学生为主的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等思想理论,包含合作学习和探究教学等主题,但教学实质仍是“满堂灌”“一家言”。这样的教学方式,这样的知识传输,不仅达不到教育教学目的,也不利于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指导自身进行有效学习。除此之外,教育心理学采取的教学评估和评价方式也亟待改革。以往的教育心理学课程考试主要采取笔试的形式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这种“纸上谈兵”的考核方法主要检验的是学生对心理学概念、理论等的记忆与理解,触及不到教育心理学教学的初衷和本质,同时学生在读、写、背、记、考等一系列程序化的学习动作中,“会考不会用”“考前背,考后忘”等现象成为常态。这点与当前社会要求的大学生能够灵活地使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有能力去创造新的知识这一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如何有效调整教育心理学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

上述我们提到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心理学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以及评估方式上等都存在明显的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地调整我国大学的教育心理学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才能让其更加科学、客观地体现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学科的发展水平,彰显学科独立的主体价值和学术价值,同时又能行之有效地为实际运用服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呢?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结构体系不断优化

众所周知,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以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以及学习条件的科学,教学主要内容有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理论和教学、分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与教师等等。由这些心理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构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结构体系,其中的各项内容各有侧重,比如,在“心理发展与教育”部分,主要侧重的是对皮亚杰、埃里克森、维果斯基等人的心理发展理论进行学习,而“分类学习心理”部分则侧重研究心理学知识结构、技能形成、学习策略、解决问题、社会规范和道德等的学习过程和促进条件。

(二)理论观点及时更新

当前,主流的教育心理学倾向是以强调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建构知识的能力,同时强调将“教学材料”转变为“学习材料”。为了反映这一转变,应当及时地对教材或者其他材料中已有的知识理论和观点进行补充和更新,以使其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比如,目前的教育心理学的主流强调的是以学生为本,因此就有必要在“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理论和教学”部分以学生为中心内容进行强化,包括对皮亚杰、埃里克森、维果斯基等的心理发展理论中阐述教育意义的内容进行更新、补充和再阐述。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就需要先对学习的本质、过程和条件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对此,就需要对认知学习理论、人本学习理论以及建构学习理论等内容进行及时补充和更新,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前景等。对“学生”和“学习”概念进行详细解构,促进学生掌握扎实的教育心理学理论。

(三)注重对学生应用实践的指导

教育心理学研究是为教学和学习服务,旨在通过心理学研究,解决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连串问题,提高教学和学习质量。所以,在大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必须突出体现教育心理学学科的实践导向作用,将动机激发、知识建构、学习策略、技能形成等等内容,作为教育心理学教学和学习的主体。比如,笔者在“动机激发”中,根据行为强化理论实施奖惩手段,根据期望——价值理论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根据目标理论调整教学架构,并通过这些与成就动机理论相关的理论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

三、对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进行改革

针对教育心理学这样一门理论与实践交叉的学科,我们应当结合不同的教学主题,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实施改革。

(一)提倡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与其他学科不同,大学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理论性很强,其中概念性内容在课程教学中占据十分大的比重。针对概念,应当以教师讲授为主。但在此基础上也要有所转变,特别是要积极发动学生广泛参与,将课上得生动有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自我讲授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心理学理论进行讨论和质疑,增强学生学学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兴趣,并最终通过兴趣引导,促使其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同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的问题中去。

(二)开展小组合作与探究

上面我们提到,大学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研究的主体对象就是学生,研究与讨论的问题都与学生实际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应当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现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主动探究和运用知识。同时,在发动学生个体探究的基础上,也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进而加深学生对主体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选题的深刻理解并且灵活地使用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人际沟通能力。

(三)课堂观察和案例分析相结合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是运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通常会安排实地听课和观摩录像,选择典型课堂教学视频或者教学录像让学生观察,或者带领学生实地听课,要求他们将观察和分析的结果,以案例分析报告的形式提交。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教学优劣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最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鼓励学生阅读高水平的文献

此外,还可以通过高水平的文献阅读方法,鼓励学生独立地阅读文献,独立地积累数据,尤其是尝试与教育心理学相关的英文文献。在学生自主完成文献阅读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任务,比如,读书笔记,或者是设计调查问卷等,鼓励他们积极地进行交流与研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采取多样化评价手段

最后,在对大学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进行学习成果评估中,也应当采取多样化的评估方式,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下以“分数高低论英雄”的评价方式,倡导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比如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论文的撰写质量,实践活动完成的实际情况,以及创新能力等等,与结业考试一齐,作为结业考核的重要指标,彻底摆脱“一张试卷定终身”这一落后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活学知识、乐学知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大学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的建构与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教育心理学学者和教师的共同推进才有可能实现。未来,希望与各位同仁一道,共同推动教育心理学课程取得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大顺.高师院校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河西学院学报,2009,(4).

[2]国云玲.主体性创新性主动性师范性——关于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1).

[3]高磊,江克斌,邵飞,金广谦.基于SpoC平台的钢结构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6,(1).

[4]甘怀敏.微课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中面临的挑战[J].疯狂英语,2016,(1).

[5]张艳君.积极心理学下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教学改革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3).

[6]张海.“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多媒体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

[7]蔡莉莎,吴恒玉.基于翻转课堂的单片机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6,(1).

[8]苗斌.浅谈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式[J].内江科技.2016,(3).

[9]陈刚.如何增强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能力[J].青年教师,2006,(12).

[10]强化学校装备建设助力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6,(4).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篇10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教学效果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幼儿心理学”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中不可推卸的责任,应通过潜心探索与实践,引领学生掌握幼儿心理特点等基础知识,为学生的其他专业课程学习和日后的学前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学前教育对于人的社会性、人格品质发展极其重要

社会性、人格品质是个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学前期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在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与周围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婴幼儿逐渐形成和发展着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奠定着行为、性格、人格的基础。研究表明:6岁前是人的行为习惯、情感、态度、性格雏形等基本形成的时期,是儿童养成礼貌、友爱、帮助、分享、谦让、合作、责任感、慷慨大方、活泼开朗等良好社会和人格品质的重要时期;并且,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性影响,其影响并决定着儿童日后社会性、人格的发展方向、性质和水平;同时,儿童在学前期形成的良好的社会性、人格品质有助于儿童积极地适应环境,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

二、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学前期是人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最重要的时期,在人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同时,学前期还是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想像力、创造性等重要的非智力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处于学前期的儿童虽然发展变化迅速,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但是这种发展特点只是说明了婴幼儿具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要将这种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需要成人提供适宜于儿童发展的良好环境,尤其是良好的教育环境。已有研究证明,早期教育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单调、贫乏的环境刺激和适宜的学前教育的缺乏,会造成儿童认知方面的落后;而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并给以e极的引导、帮助和教育,则能够促进其认知的发展。另一方面,学前教育的质量还直接关系到儿童能否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对个体的认知发展和终身学习产生重大影响。不适宜的学前教育(如单纯对儿童进行机械的学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不但会损害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内在的学习动机,降低其自我效能感,而且会使儿童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产生长远的消极影响。

三、调整教学内容

中等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的教学目标就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学科系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从业素质,能够在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分析幼儿心理状态,筛查幼儿常见心理问题,构建符合幼儿心理需要的教育措施。为此,我们结合学生就业需求,将高等教育出版社统编的《幼儿心理学》教材全书内容调整为四部分:心理学概述、幼儿心理特点、国内外儿童心理研究发展新趋势和幼儿常见心理问题。教学中以心理学概述、幼儿心理特点为基础,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幼儿心理理论知识,包括幼儿生理机制等生理心理学知识、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等发展心理学知识和教育幼儿方法等教育心理学知识,明确幼儿知、情、意发展,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发展特点。以国内外儿童心理研究发展新趋势的教学,探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儿童智力早期开发、0~3岁亲子教育等国内外儿童心理研究新理论和新成果,让学生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知识,拓宽学生视野。以幼儿常见心理问题为教学重点,着力研讨幼儿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幼儿心理问题破解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改革教法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