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十篇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十篇

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5:32

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篇1

多年来,不同国家或地区都在做类似的探索。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核心素养的框架并不相同,有的走的是“全面路线”――把学生的所有素养都包括在内,有的走的是“简约路线”――只涉及一些关键的、高层级的素养,但在核心素养指标的选取上都反映了社会经济与科技信息发展的最新要求――创新能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等,内容虽不尽相同,但都是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

近些年,我国也开始强调核心素养教育。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把“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作为十条措施中最为基础的一条,引起了广泛关注。

事实上,北京市几年前就开始了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工作。2012年,北京教科院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北京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现状,研制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27个学科的教学指导意见、学科能力标准及教学指南;2015年又出版了《学科能力标准与教学丛书》共19册。

近年来,北京市还依托成熟的市、区、校三级教研网络,充分利用教科研院所广泛、开放的教研体系和合作团队,开展了很多相关方面的研究。先后建立起了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北京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评价指标框架。

2013年,教育部启动重大攻关项目“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研究”。该项目结合我国实际,从国家层面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制定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总体结构框架及相关指标体系。与此同时,北京市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索研究工作也开始进入新阶段。

2014年10月,为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北京市教科院还与培生公司合作,举办了为期3天的“于课程教学中培养和评价21世纪核心素养”的培训会,来自北京市10个区县和20多所中小学校的科研人员和教师近80人也到会聆听。

2014年11月,北京市教委印发中小学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禁止小学阶段进行统考、统测;并将学生初中三年参与物理、化学开放性的实践活动成绩纳入中考评价体系;中、高考语文试卷增大古诗文、现代文阅读量。本次教改意见的提出,标志着北京中小学学科教学将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篇2

一、语文素养与语文核心素养

1.语文素养

在课程建设中,“语文素养”出现于2000年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使用修订版)》,文中着重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注意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同时,在课标下文对语文素养做出相应的阐释:“语文课程应该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笔者认为,“语文素养”是一个综合词汇,它包括语文听、说、读、写、思在内的综合能力,也包括语文学习习惯、语文情怀、语文思维、健全人格等在内的综合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学中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的社会需要语文课程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一系列的问题依然需要我们去思考。

2.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初步形成语文学科素养,这些所习得的素养能够在未来生活中融入生活,是个人与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因此,将语文核心素养定义为:以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习惯和健全人格为理念;以加强学生倾听、表达、阅读、书写能力为目标;培养语感;提高文本解读能力、合作能力、语文学习能力。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大框架中,通过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本能力、语文综合素养等三个维度的构建,分别逐步促生学生三个阶段的对应素质:第一阶段,识生字生词,做优美句段篇;第二阶段,培养学生解读文本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语文学习习惯;第三阶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培养语文情怀,健全学生人格。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特征

1.综合性与实践性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学科内容是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有效载体,语文核心素养同样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特征。

第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知识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语言文字学习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前提与基础,核心素养所指明的跨学科能力在语文学科上有着极强的体现。例如,学习其他学科需要先学好语文,能正确的识字写字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前提条件。

第二,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语文学习注重三维目标的实现,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基本能力有解读文本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感能力、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语文学习习惯等。

第三,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素养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语文教育须当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怀,健全学生人格,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之心。其综合性是指语文学科培养出来的人具有综合的素质,同时,语文综合素养也是实践的,它要求我们身体力行,进而养成健全的人格,使人的个体良好发展统一于社会的整体发展。

2.动态性与终身性

语文核心素养具有动态性特征。语文核心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日常生活和语文学习过程中慢慢培养起来的。在不同的教育阶段,语文核心素养必当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必须根据不同阶段特征制定相应阶段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长期的任务,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深化的动态发展过程。

语文核心素养具有终身性特征。一方面,语文的学习贯穿于人的一生。语文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原有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基础上逐渐生成、培养、建立起来的。另一方面,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是与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紧密结合的,它体现了对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3.工具性与人文性

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篇3

媒介素养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媒介手段向受教育者传递与媒介相关的知识、态度、价值观和技能的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不断提升个体选择、分析、使用和传播媒介资讯的能力。

1933年,英国学者力维斯和丹尼斯·汤普森在《文化与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中首次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经过八十年的发展,西方媒介素养教育已趋于成熟。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起步相对较晚,最早可追溯到1997年学者卜卫引入“媒介素养教育”概念的学术论文,它开启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之路。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媒介素养教育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涉及对象大都集中于教育工作者、媒体人及大学生群体。随着我国“三农问题”愈益受到重视,不少学者把焦点集中在了家庭结构缺失、临时监管不力、学校补位不足的农村留守儿童身上。他们大都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媒介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影响较为明显,并由此提出了一些提升个体媒介素养的建议和对策。毋庸置疑,国内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从某种程度上讲,对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一、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研究反思

反思一:媒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消极影响是否更为显著?

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尽相同。多数研究者认为媒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消极影响更为显著,并由此提出对其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然而,这类结论大都是基于对理论的逻辑推理,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撑。也有研究者发现,媒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消极影响与一般儿童比较并无太大差异,并认为没有必要将农村留守儿童单独作为一个特殊的分化群体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个体心理韧性水平的差异,在与媒介互动过程中受媒介影响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他们或因媒介而导致心理失衡、行为偏离,出现人格障碍;或因媒介而宣泄情感、转移痛苦,进而历练出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

因此,需采用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不断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媒介素养的比较研究,以进一步证实将农村留守儿童单独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否则,将农村留守儿童单独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将大打折扣。

反思二: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意义是什么?

有学者认为,培养农村留守儿童具有媒介理解与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地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己,乐用媒体、善用媒体,积极参与社会发展,是其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意义。也就是说,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要达到预期效果,个体需完成认识、理解、审视和利用媒介四个阶段的任务。

农村留守儿童是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可知农村留守儿童在不同阶段的认知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在形式运算阶段前,农村留守儿童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审视能力都还很差。由于农村留守儿童跨越了多个认知发展阶段,不可能每个阶段都能完成认识、理解、审视和利用媒介的任务。

因此,本文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意义在于:根据不同阶段农村留守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实际,提升其相应阶段的媒介素养能力,或是认知媒介的能力、或是理解媒介的能力、或是审视媒介的能力、抑或是利用媒介的能力,最终使个体逐步自我完善。

反思三: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该如何有效实施?

研究者对此问题也有过一些建议和对策,诸如开设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其他学科等。然而,在经济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绝大多数教师自身的媒介素养还很低,即便开设相关课程,也缺乏专门的师资队伍予以实施,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其他学科更是无稽之谈。此外,部分研究者还从参与式视角进行了探索,即通过系列实践活动,提升农村留守儿童认识和审视媒介的能力。然而,有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大都较为内向,主动性和参与性相对较差,开展参与性实践活动能否确保他们积极参与,达到预期效果尚值得商榷。

可见,对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开展灌输式教育可能更为有效,如从构建四级阶梯的视角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者需根据不同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分层次、多视角、讲实效,逐步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对形式运算阶段前的农村留守儿童,应着重培养个体的媒介认知能力,包括对媒体本质、媒体常用手段的认知,以培养个体的媒介情感和媒介态度;对形式运算阶段后的农村留守儿童,应着重培养其对媒介的审视能力,包括对媒介内容、媒介形式及媒介利用的审视能力。

二、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促进措施

要切实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应在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媒介素养的比较研究,以及根据不同阶段农村留守儿童认知特点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促进。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尤其是父母教育大多处于真空状态。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媒介素养教育的重任就落在了学校方面。然而,我国农村广大地区教师自身的媒介素养还很低,更谈不上指导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因此,加强农村地区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或大力引进媒介人才已势在必行。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对农村教师开展媒介素养培训工作,提升其媒介素养;或引进中小学媒介师资,通过他们来指导和促进农村儿童媒介素养教育。

2.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加拿大和英国已建立了一些媒介素养教育的公益性网站,构建了媒介教师联盟,建立了媒介素养协会。在我国亦可建立相应的协会组织,通过组织的力量,协调各大高校新闻传播和教育技术等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定期或不定期对农村教师开展公益性的在线或现场媒介素养培训工作。此外,相关专家学者还应积极编写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读物,由政府部门、教育主管单位或爱心人士征订、采购,免费发放给农村学龄儿童。

3.充分利用假期返乡的大学生群体

以村委会牵头,组织本村假期返乡大学生,尤其是新闻传播和教育技术等专业的大学生,为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服务。对形式运算阶段前(11岁之前)的农村留守儿童,返乡大学生应该多采取讲解或讨论等方式,如讲解电脑的基本功能、结构,让农村留守儿童掌握基本的办公软件,学会查找资料等;对形式运算阶段后(11岁以后)的农村留守儿童,应采用案例探讨、专题讲座等形式,如开展关于媒介暴力的危害、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以及如何有效利用媒介抵制不良影响等专题讲座,使农村留守儿童自觉抵制媒介的不利影响。

此外,还应积极利用nGo、社会团体、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村官、大众传媒等力量不断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篇4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地位重要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地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的教育实践活动,必然打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烙印,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和支配。我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指导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确的阶段定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复杂多样的时代背景,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多质多维的生态环境。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窘境和困惑很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焦点和矛盾问题在学生思想里的折射和反映。

近年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域,有的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一般的基础道德教育;有的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有的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弱化归因于高校扩招而导致的生源质量的下降,有的则归因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素质的低下。这种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看作孤立的系统,囿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谈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孤立分离的定位,或离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过低评价或过高要求,必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脱离社会实际,解决不了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而陷入困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价值实践、价值关系在观念层面的集中反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将长期面临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这些课题不仅是当今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而且是大学生十分关注和关心的涉及自身成长、成才的重要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中不应该回避这些课题,而是应该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丰富教育生态环境中积极汲取养分,激发起大学生对人生、对社会与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深度思考,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定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背景下,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追求。

2.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确的目标定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必须深入进行基本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1]这一问题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2](p247)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如何培养人”强调的是教育的途径、方法。“培养什么人”则是强调教育的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首先只有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才能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一个体系,它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具体目的组成的”。[3](p127)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大学生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动体现,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所应体现的精神风貌和青年气质;“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解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具体目的的总领,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什么人”问题的明确回答,确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努力方向。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目标定位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对“怎样培养人”这一具体实践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定性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包括世界观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等内容在内的多样、复杂的动态系统。其中,世界观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基础层次,思想政治教育是主导层次,心理教育是中介层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实践活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我们所讲的思想政治教育特指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党性即阶级性和先进性。2004年,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在当前的国际国内条件下,敌对势力同我们争夺下一代的斗争依然十分尖锐复杂。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向我国大学生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企图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年轻一代全盘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最终达到他们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目的。我们决不能丧失警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在大力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同时,下功夫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政治鉴别力,有效防范和抵御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高校是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阵地,直接承担着传承和创新先进文化,为党和国家输送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丧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丧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导向性,那么高校的教育事业必将走上歧途。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创造必要的精神文化条件和道德、舆论环境,把社会制度中的价值规则和价值目标加以系统化、具体化和日常化,进而转化成为社会公众的基本共识和追求的理想,遂使社会的集体目标和集体行动成为可能,以此动员和整合社会力量,维持社会秩序稳定,促进杜会发展”。[4]由此可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可靠保证。

2、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化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目标定位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务。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就在于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性,使大学生不仅在情感上,而且能从世界观的高度,理性地接受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5]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就是要引导教育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个人信仰与社会主导信仰的统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思想基础,是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体系结构上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提,进一步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打造成为当代大学生共同的精神支柱。

荣辱观问题是大是大非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内涵的重申和完善,体现了先进性的导向和广泛性的要求。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应侧重于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同时,当代大学生作为掌握现代化科学知识的特殊群体,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因而在思想道德上应有更高的追求,应体现出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先进性。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导进行高校德育建设,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解剖分析后不难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进一步强化。

3.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分层作用

“就表现形态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即特定的社会和阶级所要求、所确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我们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Ⅰ;第二个层面即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根据相应的教育目的,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对教育内容Ⅰ进行组织、编制,以直接用于教育活动内容,我们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Ⅱ……思想政治教育内容Ⅰ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思想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Ⅱ更多地表现为由这种理论体系加工而成的教育信息体系”。[6](p342-343)

从思想政治教育分层角度出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具有紧密的契合性和互补性。《意见》主要围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而展开,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进行组织、编制,加工而成的教育信息体系,可以划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Ⅱ的层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观念的规划,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统领和普遍的指导意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和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思想观念建设上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因而可以划归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Ⅰ的层次。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Ⅰ的规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准则。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具有真理性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具有普遍真理性特征。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很强的价值导向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体价值导向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事业的兴盛、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先进性和广泛的包容性,既担负着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力量、振奋人心等多重使命,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因为具备了上述特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组织编制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体系才会有强烈的说服力、感染力,从而能够取得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强调优先发展教育.新华网,2006-08-3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高静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本质及其社会功能[J].新疆科学论坛,2007,(4).

[5]徐柏才,张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

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篇5

关键词:核心素养;英语教学;教育改革

核心素养,是在世界教育变革进入瓶颈期,中国教育进入深水区的大背景下生发而出的。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英语教育也正面临新的变革要求。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在全球视野与本土精神中汲取养分。

一、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是整个社会对新一代人的发展所提出的新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核心素养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一是掌握基本学科知识,包括听说读写、语音、语法、词汇等;二是通过英语课程学习而获得的素养和各种能力,如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全球化视野等;三是培养对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能力,如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这些素养当中,与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英语教育理念既有相重叠的,也有根据新时代、新形势背景所新提出的新维度,但无论如何,这些素养的培养应当是整体的、具有本土特点的。小学阶段是儿童成长十分重要的教育阶段。小学阶段,是儿童初步感知周围环境、发展各种能力的关键阶段。正是从小学开始,大部分孩子开始正式接触二语学习,同时开始丰富的人际交往并能够参与一定的社会活动。落实好核心素养的关键理念,也必将有利于儿童各种能力的发展,为儿童日后的学习打牢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在于教育实践,核心素养确定之后,如何在实践中推进,如何在实践中加以反思、改革,应当成为我们新一轮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点。我们应当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反思课堂,重建教学,促进中国英语教育的新发展。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原则

英语作为一门必修学科,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双重价值。王蔷指出“英语学习是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过程,学生在理解与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建构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学会学习,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教学活动应当围绕以下几点开展:

1.聚焦真实学习的发生

学习真的发生了吗?这是一个值得广大研究者与教师反思的问题。受传统科举思想以及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潮流影响,应试取向的外语教育理念长期占据着我国的教育实践,在这种教学实践中,我们只看到了“一流考生”却不见“一流学生”。学习过程是基于学生内部认知的过程,是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相互联结、逐步建构的过程。从认知主义心理学角度看来看,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简单积累,而是通过语言的学习,内在建构符号的意义,透过这些语言符号组成的结构来实现人的有效交际。信息加工理论也认为,人们的语言学习是人类大脑将符号化的语言形式加工处理成形象化的内在意义的过程,是将符号与原有知识背景相联系,从而将之纳入到长时记忆当中的过程。虽然我们的课堂熙熙攘攘,看似热闹,但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了学习过程中来仍有待确认。当前教育实践中,“人在心离”的课堂并不少见,语言知识意义的有效生成受到阻碍,学生学习的境脉受到阻隔,生不论是在知识学习层面还是能力与思维发展层面都受到了限制,甚至受到教育负向效果的影响。看似热闹但缺乏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活动本质上是对学生学习生活的破坏。而保证学生在课堂内真实学习的发生是实现核心素养的基础条件。

2.着眼生命课堂的实现

英语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学习一项语言技能,同时应注重通过外语学习和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与借鉴,促进学生自身价值观、人生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语言与我们的生命是紧密相连的,是基于生命活动的符号性表达。着眼学生的真实生命体验,将教学活动融入到学生生活当中,是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小学生对于生活的感受是直接的、生动的,是基于情境的。现实生活中,语言学科天然的情境性与生活性为其教学提供了条件。英语教学设计应当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既保持英语学科的实用元素,使英语学习时刻为生活服务,又能够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体验,将之与儿童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使兴趣英语化,生活情境英语化。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既有语用体验,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生活成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源头。通过将学科知识与可感知的生活经验贴合起来,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获得真切的体验,是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重要突破口。

3.创生学习策略,支撑“学”的优化

“学习策略对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有指导意义。”学习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面貌与学习能力。“学会学习”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之一,是“终身学习”理念得以实践的重要支撑,也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大突破方向。然而在我国当前教育实践中,“学会学习”的真正意蕴与价值仍处在被遮蔽的窘境。一线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机制,以及支持学生学习的策略知识缺乏系统、深入的培训。学习策略有着一般策略与专门领域策略之分。例如,作为语言学科,英语与汉语在语言机制、功能以及心理过程上具有颇多类同之处,故而在学习策略上均需要一定的记忆策略、交际策略等宏观策略来促进高效学习的发生。而与汉语相比,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学习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过程与机制,在语言学习的早期,母语学习基本上是“习得”的过程,即通过自然情景中的练习获取,二语学习则多为“学得”,是通过有计划的、模拟的情景进行的学习。学习材料与学习境脉的不同导致学校教学中的英语学习急需策略指导。这其中即包括包容性较强的一般学习策略,也包括在其框架下调整、延展、生发而出的英语专业学习策略。但不管怎样,学习策略的应当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依据自身学习体验与学习需求而动态生成与调整的,只有创生学习策略,支撑起“学”的优化,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一流学生”而非“一流考生”。

4.关注新兴学习理论,打造信息化时代新课堂

任何英语课堂在传播客观知识的背后,都应指向人的发展,指向人的核心素养。随着心理学等学科在儿童学习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我们对儿童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也应当发生相应的变革。同时,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条件下的人工智能与学习理论的深度结合已经为我们的学习与教学提出了新思路。如何打造信息化时代下的新课堂也成为了我们所面对的新课题。信息时代的新课堂,必然是信息交互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学活动的主必须是儿童,儿童主动去获取、交换信息。将知识情景化、交际化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其主动探究的精神与能力,同时也是符合脑科学领域所提出的人脑信息加工机制的,能够在完成客观知识学习的同时发展学生综合素养。信息时代的新课堂,必然是实践化的课堂。小学阶段学生英语学习的中心是模仿、是游戏。我们的课堂是否应当继续局限于课堂?这是值得反思的。当前,许多学校也已经开展了大胆的尝试。比如建立模拟地球村,开展DiY课堂等。而在这些活动当中,都可以将我们的英语知识、英语运用镶嵌到中间去。信息时代的新课堂,必然是学生合作,自主学习的课堂。学校教育之所以宝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学校环境中有着丰富的社会关系。其中,于儿童而言,友伴关系又是最为重要的关系。友伴关系往往可以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能够产生思维的碰撞,不论从培养学生教技能力的角度,还是从培养其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篇6

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应坚持的道德准则与核心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涵上主要指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理想的民族精神,并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所构成的价值观念。应用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中,既是满足教育目标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必然途径[1]。

二、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一)高职院校认知的偏差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我国产业发展也由现阶段技术密集型以及知识密集型产业逐渐取代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能够为产业升级发展提供职业人才的便为高职院校,其要求对学生培养的重点应集中在职业素质方面。从许多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传授的内容主要为职业技能以及相关专业的知识技术等,并未重视德育工作方面的开展。

(二)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尽管许多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已开始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应用,但由于所选用的教学模式过于陈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难以深入人心。通常在讲授关于思想法律以及社会主义理论内容过程中,大多教师受教学学时或其他因素影响,多将内容集中在理论层面。而且高职院校教学本身更注重职业性,而教师有限的职业经验很难使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出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与实际需求等想脱离的情况。另外,新课程改革要求中也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入适当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特别针对理论内容较强的思想政治内容,若单纯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以及相关理论,将很难实现教学的预期目标。

(三)多元文化的冲击

高职院校阶段的学生处于思想价值观念成型阶段。但在多元文化时代下,许多学生面临价值思潮时很难客观、理性的处理问题。当出现道德困惑状态时,便容易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导致高职院校中面临严重的精神道德危机。也因如此,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将很难获得良好的效果。据相关数据统计,现阶段在高职院校中,大约80%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影响的因素多来源于市场经济环境变化与多元文化的冲击[2]。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发挥的策略

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提出能够使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精神方向得以引领,如同西方思想学家多诺休对价值观的解释,其认为社会中统一价值观的缺失是造成道德大杂烩局面的重要因素,甚至对社会的存在起到颠覆性的作用。

(一)教育理念的树立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主要体现在职业技能与道德素养两方面。教学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首先要求院校与教师充分认识其应用的必要性。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需对以往完全集中于职业技能培养的观念进行改变,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并融入教学方案以及教学任务中。

(二)教学方式的改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发挥应以良好的教学方式为载体。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需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观中要求的与时俱进精神,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适时引入相应的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法以及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所在。同时针对以往教学模式存在问题,也可适时采取情境构建以及其他如辩论的方式,或利用多媒体方式促进学生对职业素质方向的掌握,发挥个人价值观念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引领作用。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职阶段学生在思想行为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个性特点与时代特征。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应对学生主体个性的尊重,避免利用完全灌输思想的方式影响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精神内涵与实际作用,获得学生的接受与认可。这样在一定的条件下学生会自发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在学习与生活中[3]。

四、结论

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篇7

(一)教育是实现文化领导权的重要手段

文化领导权思想是葛兰西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它甚至成为葛兰西思想的代名词。葛兰西所说的文化领导权,即是统治阶级通过对本阶级集团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宣传、渗透,获得市民社会广大民众的认可,以此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支持。掌握文化领导权以市民社会广大民众“自愿的”同意为前提,以达成统治阶级思想观点指导下的“集体意志”为旨归。“集体意志”一旦形成,将会形成“一道十分坚固的防线”,这道“防线”在关键时刻能起到有效的防御作用。“这些国家的‘市民社会’已经演变为更加复杂的结构,可以抵制直接经济因素(如危机、萧条等)的灾难性后果。市民社会的上层建筑就像现代战争的堑壕配系。在战争中,猛烈的炮火有时看似可以破坏敌人的全部防御体系,其实不过损坏了他们的外部掩蔽工事;而到进军和出击的时刻,才发觉自己面临仍然有效的防御工事。”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军事的同时,一刻也没落下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牢牢掌握了文化领导权这道“坚固的防线”。无产阶级要摧毁这道“防线”,必需通过文化建设活动“普遍取代常识和旧世界观”,完成这一活动的要求是“要永不懈怠地重申自己的论据(虽然要提供花样翻新的文字表达形式):重复是影响人民群众思想的最好的教导手段。”[1](p252)此外,葛兰西还明确指出教育是实现文化领导权的重要手段。“发挥积极的教育功能的学习和发挥约束与消极功能的法庭,是最重要的国家的行为,但实际上,为了达到同样的目的,还有许多其他的所谓民间的活动和创举,它们合在一起构成统治阶级的政治和文化的领导权的工具。”充分利用好教育这一工具,使无产阶级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获得最广泛民众的理解和认同,无产阶级也就掌握了文化领导权。

(二)教育要普及化

普及教育使普通公民特别是体力劳动者也能接受教育,从而无差别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普及化不仅能提高公民的基本素养,还能让公民更好地理解、认同无产阶级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葛兰西认为,普及教育的前提是实现国家办学、义务教育。“教育培养新一代的全部职能由私人的变为国家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划分集团或等级,将教育普及到整个下一代。”[3]普及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素质教育和公民教育。儿童自接受教育起,素质教育就应该和基础教育并驾齐驱,由于儿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价值观,此时的教育效果最理想也最持久。公民意识的培养也应该从小抓起。小学阶段就应开始培养公民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心,明确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除了传授‘工具性’的教育内容———读、写、算、地理、历史———尤其应该涉及如今遭到忽视的一部分教育内容,那就是‘权力与义务’以及国家与社会的初步概念,这些要领作为一种新世界观的基本因素向不同传统社会环境所传达的概念,即那些可以被称作民间的概念提出挑战。”[1](p22)此外,儿童阶段还要加强公民的法律和纪律教育,培养公民自我约束的能力。

(三)教育要均衡化

教育均衡是教育效果的重要保障,而教育效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广大民众对无产阶级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实现教育均衡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即公立学校教育与私立学校教育的均衡、灌输式教育与启发式教育的均衡、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均衡、普及教育与分层教育的均衡。

1.公立学校教育与私立学校教育的均衡

葛兰西指出,以公立办学为主,私立办学为辅,才是最好的办学形式。当家庭作为教育费用的主要承担者,就不可能实现教育的“广泛化”。公立学校以国家承担学生的学习费用,这样才不会划分集团或等级,才能实现教育的普及。但公立学校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因为教学设施、科学资料、教职员工等等将会扩大。私立办学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国家的经济负担,还能丰富办学形式。

2.灌输式教育与启发式教育的均衡

葛兰西认为,灌输教育与启发教育实现均衡,才是最理想的教学方法。葛兰西极力推崇“创造性学校”,认为“创造性学校”是现行学校的顶点。“创造性学校并不是指培养‘创造者与发明家’的学校;它指的是研究与认识的一个阶段和一种方法,而不是指不惜任何代价以求新求异为义务去完成预定‘大纲’。它表明,学习过程尤其是要通过学生自发自觉的努力来进行,而教师所行使的职能是友好的指导———正如大学中所进行或应该进行的那样。”“创造性学校”进行启发式教育的第一阶段是“纪律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习惯一旦养成,采用启发式教育的教学效果最理想;如果不具备这种条件,灌输式教育的教学效果反而更好。

3.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均衡

葛兰西认为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才是最好的教学形式。葛兰西首先指出劳动的重要性,“劳动的观念与事实(理论与实践活动)是小学所潜在的教育原则,因为正是通过劳动,社会与国家秩序(权利与义务)被引入和参与了自然秩序。”然而传统学校只注重基础教育,忽视劳动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致使传统学校不能胜任培育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工作。只有将传统学校基础教育与适应生产劳动需求的专业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均衡,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4.普及教育与分层教育的均衡

葛兰西指出,普及教育的同时要进行教育分层。教育的“广泛化”,既有利于提高公民的基本素养,也有利于统治集团掌握文化领导权。但另一方面,葛兰西认为分层教育非常重要。“对所有能力与态度进行某种‘分层’是有用的,对在那些能够加速培养最为落后和未受训练者的具有最高技能和最先进者的指导下所形成的工作团体加以某种‘分层’也是有用的。”[1](p21)由此可见,教育分层的依据是学习者的学习程度差异,这也与现代教育所倡导的“因材施教”思想相吻合。

(四)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知识分子

葛兰西特别关注知识分子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知识分子作为上层建筑的“活动家”,其主要职能是宣传和教育所属阶级集团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帮助本阶级集团获取文化领导权。每一个阶级集团都需要依托知识分子为自己寻求合法性支持,所以,知识分子并不是独立的阶级,除农民阶级外,每个阶级集团都有自己的知识分子阶层。葛兰西对知识分子的理解独具特色,他认为知识分子并不是单纯掌握知识的人,而是掌握了知识财富并在一定社会结构中参与领导上层建筑的人。从历史的角度可以将其分成两类:一类是传统的知识分子,另一类是有机的知识分子。所谓传统的知识分子,是指在历史中产生而现今赖以生存的生产方式已不复存在,但仍保留的知识分子。有机知识分子是现代生产方式的产物,他们与自己所属阶级集团有着紧密的关系,与传统知识分子的最大不同是他们明确地表达所属阶级集团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有机知识分子的培养与文化领导权的实现休戚相关。“任何在争取统治地位的集团所具有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它为同化和‘在意识形态上’征服传统知识分子在作斗争,该集团越是同时成功地构造其有机的知识分子,这种同化和征服便越快捷、越有效。”[1](p5-6)葛兰西还指出,知识分子与广大群众的联系越密切,在宣传无产阶级文化和意识形态时就越容易获得群众的理解和认同,也就更利于实现文化领导权。学校教育在知识分子的培养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教育要以培养知识分子首任,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培养出一种新型的直接从群众中产生出来,而还同群众保持着联系的知识分子精英。”

二、葛兰西教育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

(一)掌握文化领导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首要目标

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思想观念体系和观念上层建筑,对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意识形态能对现行统治的合法性和现实生活的合理性进行论证,还能指导实践,为人们提供精神动力。葛兰西指出,统治阶级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如果得到民众的理解和认可,能发挥“水泥作用”,实现最大范围的团结和统一。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使它备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视。一方面,高度重视自身的意识形态建设,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构筑起一座坚固的城墙;另一方面,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手段不断输出本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妄图实现文化霸权。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典型代表,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资本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对象。同志强调:“我们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等方面都与西方国家存在完全的不同,这就决定了我们同西方国家的斗争和较量是不可调和的,因而必然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十分尖锐的。西方国家不论从国际战略格局上来说,还是从意识形态上来说,都绝不会希望看到像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顺利实现和平与发展的。而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搞垮我们的领导、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4]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必须把意识形态建设当作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来抓,具体来讲,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占领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进而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

(二)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是掌握文化领导权的重要途径

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应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反击落后意识形态教育、素质教育三方面着手,以此确保文化领导权的实现。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占领文化阵地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占领文化阵地,就必须将该体系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第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媒体宣传中。各类新闻媒体应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舆论势头;挖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代表,积极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树立全社会学习的榜样;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作用,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第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学校教育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大中小学的教育、日常管理及课外活动中得以充分体现。第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文艺作品创作生产中。充分发挥文艺作品的载体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地融入到文艺作品及文化活动各个方面。

2.以反击落后意识形态教育确保文化领导权

当前,我国的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一,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威胁着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文化渗透主要采取三种方式:直接的文化宣传、以文化商品为载体进行文化渗透、以教育和学术交流为掩饰向各类社会精神进行文化渗透。尤其是文化商品和学术交流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影响更大。其二,各种社会思潮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认同。种种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因其系统性和理论性,容易让人陷入理论误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质疑、动摇甚至背弃。其三,多元价值取向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冲击。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由此带来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在价值观念上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反击落后意识形态的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各种落后意识形态的反动本质,正本清源,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媒体舆论、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文艺作品创作。

3.以素质教育长保文化领导权

我国的素质教育是以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为旨归,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但在实践中,我国的素质教育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其一,忽视道德教育。素质教育没有注重“素质”的培养,反倒以升学率、就业率等作为衡量教育效果的标准。其二,教育方法落后。过多的“灌输式”教育使学生丧失了自学能力,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其三,轻视实践劳动。过分重视理论教育,忽视社会实践,致使学生成为“纸上谈兵”的“人才”。鉴于此,我国应着力加强素质教育,重视德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思考的能力;增加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与时俱进的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条件的不断变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提出新要求。教育要做到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环境变化提出的新要求,才能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1.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保障

文化发展贴近实际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文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教育的层面上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保障文化发展贴近实际生活。但我国的学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人才动手能力低下,与群众关系淡漠;媒体宣传、文艺作品等在表现形式上曲高和寡,与大众文化格格不入。其结果是,文化发展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文化走不进群众心里,得不到群众共鸣。学校教育应高度重视实践活动,保持与群众的紧密联系;各类宣传媒体、文艺作品和文艺活动等应符合大众文化。具体来讲,就是多生产一些广大群众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的文化产品;多举办一些广大群众可以参与、愿意参与的文化活动;多提供一些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群众需求的文化服务等等。

2.以现代公民意识教育保障

政治文明建设在全社会的推进政治文明是人们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政治文明在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它与国家政权直接相连,决定着精神文明的性质;而精神文明对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公民意识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它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的觉醒是政治文明的保障,公民意识越发达的国家,政治文明程度也就越高。公民意识教育应从小抓起,在入学阶段就应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开展,逐步提高我国公民的主人翁责任感,为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保障。

3.以均衡发展的教育保障

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篇8

所谓价值取向,即价值标准所取的方向。从本体论的角度看,我们把价值取向叫做价值的指向性;从价值观的角度看,价值的指向性就是价值取向。无论是取向还是指向,其实质是以谁为价值主体,并对价值主体的需要,目标和理想作何理解的问题。而农村基础教育价值的取向受社会特别是农村本身的发展趋势来影响,取决于谁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价值主体的问题。农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是指课程主题在课程改革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的价值选择时所表现出的价值倾向。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建国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

二、建国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国家现代化的进程,我国先后开展了八次比较大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改革。对这一历史过程的回顾与反思,有助于我们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与脉络,理清其价值取向的演变,特别是对当前如火如荼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重双基阶段(五十年代)

新中国建立以后,在当时政治、经济和社会全面学习苏联的背景下,教育和课程也全面学习苏联。其中,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成为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中心任务。

这种以“偏重双基”为核心的课程价值观,其实是教学认识认下的具体体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曾发挥过积极的意义,但由于长期以来一直被过分强调,导致了我国的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说,其弊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教师而不重学生。第二,重管教而不重自觉。第三,重统一而不重多样。第四,重传授而不重探索。

(二)、培养智力和能力阶段(六七十年代)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前苏联以赞科夫为代表,在美国以布鲁纳为代表,先后提出了以发展学生智力为核心的教学理论体系,差不多以席卷世界之势在各国教育界传播开来。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教育理论界也展开了关于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关系的大讨论。

其基本观点和共同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教学程序上,主张“先学后教”或“先练后讲”,这是对“先讲后练”、“只讲不练”的传统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批判性思考的结果。

第二,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坚持“学生自定步调,教师异步指导”。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速度进行自主学习,而不必“齐步走”,但同时又不主张完全的“个别教学”,除个别学生(包括优秀生和差生)允许完全自定步调外,绝大部分学生则必须阶段性地集中学习,接受教师的统一指导。

(三)、强调非智力因素阶段(八十年代)

在关于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关系讨论的中后期,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认识到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除了智力的因素之外,还涉及到情感、意志的因素。1983年,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明确提出,教学活动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这一时期,关于非智力因素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我国心理学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都无一例外地表明,非智力因素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

(四)、注重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阶段(九十年代至今)

经过改革以来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在课程目标上,过于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实施中,过于注重接受学习、机械训练、死记硬背,扼杀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能动性。

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把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迫切要求教学活动应当把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核心任务。同时,在世纪交替之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

1999年6月13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将课程改革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纲要》明确了基础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总之,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逐步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的一项核心任务。

三、农村教育课程改革的多元价值取向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课程存在的多元价值取向主要有:为升学服务的价值取向、为本地农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价值取向、为农村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兼顾升学的取向、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基础的价值取向、为“三农”服务的价值取向。村基础教育的价值主体主要者是农村学生,而农村学生为改变当前的境遇为了向更好的环境流动,他们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为升学服务的,他们观念中只有升学是改变他们的最佳途径而这种取向在表面上有造成了与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取向相左,而兼顾二者取向则是农村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重大进步。但在农村课程改革中这种兼顾的取向如何体现在课程计划中则又无良好的模式。内容的设置怎样能体现兼顾二种取向又成了问题,教育改革过程中怎样避免非此即彼和跛脚式的改革则又是教育管理和实施者头疼的问题。

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篇9

(一)徽商文化。徽商文化是古徽州商人在长期的商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富有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包括以“徽骆驼”为形象代表,以徽商经营哲学、经营理念为内在特质的精神文化;以徽商经营之道、商业理论等为代表的制度文化;以徽商经营商品、会馆、商标商号、商业环境等为代表的物质文化。徽商文化是我国商业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1]-[2]

(二)“五阶段·五主题”教育。“五阶段·五主题”教育是三年制财经商贸类高职院校为了弘扬徽商精神(赴国急难、民族自立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审时度势、出奇制胜的竞争精神;同舟共济、以众帮众的和谐精神;不辞劳苦、虽富犹朴的勤俭精神),根据财贸类企业岗位需要,针对学生在校的五个学期,每个学期分别开展一项主题教育活动的一种财贸素养教育方法。即在第一学期对学生开展爱心教育、第二学期开展形象教育、第三学期开展责任教育、第四学期开展创新教育、第五学期开展创业教育。

(三)财贸素养。财贸素养是指财贸类企业的员工在工作过程、工作岗位上应表现出来的品质和修养。财贸类企业员工的主要工作岗位以服务业岗位为主,其主要服务对象为人、财、物,相对制造类等以技术操作为主的岗位而言,财贸类企业工作岗位的特点是工作对象和工作环境的多变性,因此,要求财贸类企业的员工具备较强的爱岗敬业精神、创新能力、责任感,较强的口语技能、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努力维护企业形象等综合素养。

二、当前财贸素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观念不能适应教育环境的变化。当前,财贸类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思想浮躁,人生理想信念淡漠;道德修养不高,社会责任感不强;不能合理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等问题。而面对现状,部分职业教育者存在着思想重视不够,精力投入不够,方法探索不够等问题。此外,“学会做人”诸如: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素养养成,需要长期的、系统化的、循序渐进的培养。因为投入的回报周期较长,所以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着重技能、轻素养,重做事、轻做人的现象。

(二)教育手段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多样化。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逐渐扩大,办学层次增多、开设专业增多、在校学生增多。相比之下,素养教育的手段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存在着维持现状较多,发展后劲不足;活动品种单一,花色调料不足;大众共性偏多,个性特色不足等诸多问题。

(三)教育过程受到学制安排的不利影响。由于高职教育突出的是技能型、应用型、职业型教育,因而理论教学时间要比本科院校短得多,这就使得财贸素养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时间上的矛盾,怎样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教育效果,这是职业教育面临的一道难题。[3]

三、财贸素养教育体系的建设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章中明确指出,国家教育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4]截止2013年底,安徽省普通高校共计106所,在校生1052123人,应届毕业生280106人。作为财经商贸类高等院校,必然要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新一代徽商的重任。构建以“传承徽商文化、弘扬徽商精神”为目标,实施以“爱心教育、形象教育、责任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为主线的财贸素养教育体系,以徽商文化为基础,以财贸职业岗位技能为依托,以职业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属性为基点,把职业教育、人文教育有机融合,使社会需求、职业特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树立财贸职业使命、规划职业生涯,将传统徽商文化与现代商业文化的优秀成果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商业文化底蕴,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育人队伍和育人机制,全面提升学生的财贸素养。四、财贸素养教育体系的建设内容

(一)传承徽商文化,培养财贸人才

培养一代新徽商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靠财经商贸类院校来教育培养。作为培养新徽商的财经商贸类高职院校,无论是在专业课程安排上还是在校园文化活动中,都要考虑徽商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课程安排上,要安排一定量的课时让学生学习徽商文化的相关知识,诸如徽商发展简史、徽商的特性、徽商的经营之道、徽商的用人观、徽商的公关艺术、徽商的理财思想、徽商的哲学理念等等。[5]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定期开展践行徽商精神的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定期举办以传承徽商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二)深化主题教育,提升财贸素养

1.围绕五个主题。引用“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分专业、分年级、分学期、分主题设置相应的模块,根据社会发展对新徽商的要求,结合财贸类岗位特点,确定了爱心教育、形象教育、责任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五个“活模块”,作为财经商贸类高职院校财贸素养教育主题。当然,其它各类院校可以借鉴思路、因地制宜,根据学历层次、学制、专业的不同确定相应的主题,不同学期的主题模块也可以交叉组合。十年育树、百年育人。“五阶段·五主题”教育可以比作育树造林工程。专业技能是高职人才培养核心,相当于大树的树干;五个学期开展五个主题教育,相当于大树的树枝、树冠,与专业技能共同构成大学生职业素养内涵。校园相当于树根,是五主题教育的根基,为五主题教育提供养分,促使人才成长。社会相当于大地,是滋养人才的土壤,是树木生存的大舞台,也是检验五主题教育质量的依据。因此,建立科学的财贸素养教育体系,实施“五阶段·五主题”教育必须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丰富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培育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打造四个平台。一是口语训练。高校的各个院系可以统一安排口语训练时间,也可以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自行安排,每学期结合专业特点,围绕相应的教育主题探讨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展口语技能训练;二是主题班会。围绕“五阶段·五主题”教育内涵,确定每学期主题教育班会的内容,每个班级每月围绕一个主题召开主题班会,每学年由各个院系举行“五阶段·五主题”教育主题班会观摩交流会,加强理论探讨,丰富内涵体系;三是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依托企业、服务三农,把社会作为“五阶段·五主题”教育的大舞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四是证书认定。院校制订《财贸素养教育证书认定考核办法》,建立完善师资库、试题库,对于同时具备四项基本条件(获得一项社会认可的职业技能证书、财贸素养教育理论测试合格、学生综合素质考评良好以上、在院系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中获得优秀奖以上奖励)的学生,统一颁发“××院(校)财贸素养证书”。

3.提倡四个结合。一是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让“五阶段·五主题”教育走进课堂,让主题教育活动融入专业教育,体现“以艺术手段开展专业教育,以专业内涵提升艺术品位”的指导思想;二是统一指导和分项探索相结合。院校指路子、系部搭台子、班级想点子、学生练式子。结合专业特色、年级特点,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不拘一格,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并积极在全院范围内加以推广;三是入学教育和创业教育相结合。学生教育和管理方法强调“抓两头,促中间”,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除了进行军训、专业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外,组织学生系统学习《五阶段·五主题教育读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在学生毕业前则围绕创业教育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职业岗位技能生产实习、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大赛,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学校优秀毕业生到校开展就业创业指导讲座;四是校内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将“五阶段·五主题”教育舞台由校内向校外延伸,开展与省内外院校交流学习,组织校际学生联谊活动;组织省内高职院校专业策划大赛,组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大赛、文体项目大赛等;邀请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对“五阶段·五主题”教育进行评价指导。

4.开展四个进入。一是进课堂。学院成立“五阶段·五主题”教育项目教研组,配备专兼职教师,分专题举办讲座;将“五阶段·五主题”教育内容纳入各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相关内容写入“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授课计划;二是进公寓。根据“五阶段·五主题”教育指导思想,制订《“五阶段·五主题”教育进入学生公寓实施方案》,开展“安全卫生月”星级文明宿舍评比表彰、举办宿舍才艺大赛等活动,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三是进活动。紧紧围绕“五阶段·五主题”教育,结合专业技能的培养开展学生活动,以主题为指导、以活动为载体,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主题教育目的;四是进职场。指导学生结合学习和实践“五阶段·五主题”教育,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设定职业目标,实现主题教育价值最大化。

(三)注重校园文化,促进全面发展。

1.坚持优良的校园文化育人理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优良的育人机制,大力促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理想远大、信仰崇高;崇尚科学、学识广博;努力探索、追求新知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打造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完善校园文化制度建设,深入探索以财贸素养为中心、以专业素质为重点、以娱乐文化为载体的校园文化活动机制。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具有凝聚力和渗透力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加强校报、校园网、广播等媒体的建设,举办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弘扬徽商文化,广泛开展诚信教育,依托校内外财贸素养教育基地打造各种品牌文化活动,突出校园文化活动的技能特色和职业针对性。

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篇10

一、研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2016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召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会,会上,课题组负责人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二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三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迫切需要。

三个背景里都有“迫切需要”。令人深思!

首先,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如此。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改革。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素质教育”目标。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全面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了我国教育的种种弊病。直至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针对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要求建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并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

其次,教育领域从未停止过改革的步伐,尤其是高考招生的不断变革。改革开放以来,高考科目由“老文理分科”“四科目组”“大文理分科”“侧文侧理”,现即将进入“3+(6选3)”新高考模式。高考命题由“标准化考试”“统一考试,分省命题”“全国统一命题”。高校招生体制由“单轨”“双轨”“并轨”。招生形式由“凭高考分数录取”高考生+保送生高考生+自主招生。招生依据由高考成绩高考成绩+中学推荐保送生高考成绩+高校自主招生,并即将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第4种模式。

第三,基础教育领域积极变化。20世纪90年代,随着教改纲要的出台,全国的中小学校迈上素质教育的改革之旅。回顾改革历程,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教育理论界热闹的概念纷争和教育实践者积极的模式探索,其结束应以前教育部部长何东昌上书中央为标志,何老在写给同志的信中就基础教育的种种弊端深表忧虑,呼吁国家尽快采取应对措施。第二阶段可界定为理性反思和体系构建阶段,随着两次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家提出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并颁布了相关文件,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在此背景下,为什么还会出现“迫切需要”呢?从当前教育实际看,改革效果不尽人意。问题出在哪里?我以为,就学校层面而言,有两个因素。其一,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承担着太多太重的外部压力。人才标准被定格在高校品牌上,子女幸福被寄托在高考分数上,学校质量被建立在成绩数据上。在多重压力下,迫于生存,学校转变为生产高分考生的工厂,教师异化为培养高分考生的工具。其二,教育内部纵向割裂。国家宏观培养目标未能细化到各学段,对学生的培养缺乏系统性、连贯性、渐进性。两个因素制约着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其共同点是忽略了对“人”的滋养和蕴育。因此,教育“立德树人”的核心职能被削弱,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缺失,素质教育更是难以内化和深化。

朱永新教授说“教育改革方向必须以人性化、多样化、个性化为导向,形成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研究学生核心素养也要着眼“人”的全面发展,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体现从知识本位到社会本位再到个人核心素养本位的渐进规律,旨在解决“迫切需要”的问题。

二、推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保障是什么

改革贵在行动,重在行动,难也在行动。教育作为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困难和阻力可想而知。为避免一哄而上的迎合行为、换汤不换药的形式主义,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作为配套措施。对普通高中,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要修订课程。课程是学校教育内容及进程的总和,起着核心统领作用。其总方向是实现培养目标,核心指向是“人”。新课程应把核心素养作为依据和出发点,明确各学段、各学科的具体育人目标,增强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体现学科素养;合理设置必、选修内容,增加学生自修。

二要修订教材。据悉,高中教材正全面修改,新教材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基础性和选择性,提供发展空间;增加学业质量标准,提供详实科学的考评依据。

三要改革高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据此,高考命题力求更准确地反映人才培养标准和要求,更重视学科素养的检验和评价,更重视“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要改革招生。扩大办学自可能是使高校焕发生机的重要抓手。落实自主办学,高校先应拥有自主招生权。只有放开,才能打破高考招生旧格局,利于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此外,普高招生问题亦不容忽视。目前普高招生带有选拔性,如何立足学生素养,制订科学合理的选拔标准,有待研究。

五要改革评价。一是社会评价问题。社会对教育的评价,我们应加以引导。教育主管部门应主动发声,积极引导社会关注学生精神成长、教师职业精神和学校文化品质,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和声。二是学生素质评价问题。继国务院行文,湖南省政府2016年3月出台的《湖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五个方面考察学生综合素质。2002年湖南省澧县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即开始类似尝试,现仍进行,给学生印发的《素质发展手册》得到了普遍认同。学生填写规划、家长过程评价、教师阶段评定已成常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积极意义。但我担心,一旦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到高校录取参考范畴,其是否仍能像以往那样自然呈现。

三、践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是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肩负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责任。结合我校的实际,我觉得一是综合实施,二是文化育人。

综合实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把核心素养作为整体概念来看待,不对各类素养分开来解读,更不做进一步细化,它就是“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共同要素。二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不针对培养学生某种素养而进行功能分割,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综合实施即以传统文化的“和”字思维,整体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文化育人,即运用学校文化力量涵育学生素养。我校前任校长赵绪清在《优质高中应该有自己的文化特质》一文中提出文化特质是学校的灵魂,其核心是校园精神,其本质是价值判断,基础是人本管理。多年来在此思想的引领下,我校致力于建设有灵魂的学校。

一是弘扬校园精神。长期办学实践中,我校形成了独特的校园精神:“崇尚忧国忧民,培养有高尚品德的人;崇尚经世致用,培养有真才实学的人;崇尚勤奋刻苦,培养有进取精神的人”,为充分发挥校园精神的作用,学校积极进行文化建设,举办文化活动,增进学生的文化认同和自豪感、使命感。

二是内化价值观念。学校整体价值观的基本定位是立足“和”,追求“德”。“和”字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一种融合力,在办学实践中主要体现为校园和谐、教师和畅、师生和睦。学校以德行立人,使其内化为师生共同追求,为教师设立“贴心育人奖”,鼓励学生以健康的思想感情、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发展目标。

三是坚持人本管理。学校坚持“以身作则,以情感人”的管理思想。将干部定位为“不是官,是优秀老师的代表”,工作在前,待遇在后;真诚关心每位教师,帮助教师解决生活相关问题,提供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