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技进步的意义十篇科技进步的意义十篇

科技进步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3:07

科技进步的意义篇1

与人类的认识规律一样,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认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经历反复和曲折。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并不是孤立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其他社会意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特定时候,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既然如此,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呢?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含义。科学技术观,简称马克思主义科技观,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作为一种观点、看法、态度,总是一定的人对科学技术的观点、看法、态度。这种对科学技术的观点、看法、态度不仅与他所生活的社会的科技文化、所接受的科技教育有关,而且更与他的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关。他对科学技术的观点、看法、态度不仅直接影响着他本人的相关行为,而且间接影响着他周围人对科学技术的态度乃至行为。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其基本内容,是对科学技术的价值属性、社会效益、社会推动作用、人类历史地位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推动历史的发展的正确认识。正如上文所说,科学和技术属于社会意识,因而也属于一种历史观。既然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属于一种历史观,那么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就不可避免地与特定的社会观相关联。一般来说,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虽然具有相对独立的和客观的形式,但也带有阶级属性和意识形态。因此,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研究的内容虽然与科学技术有关,但内容也决不能局限在这个范围。这里,我们不难推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最大的特点从属于历史观受到历史观的影响,又对历史观有较大的影响。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主要特征

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马克思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一脉相承,是对当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总结概括,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其内涵丰富,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学技术本质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本质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以社会生产的发展为物质基础的,社会生产不断为科学技术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开辟出新的研究领域,是科技进步的物质保证和不竭动力;反过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又会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强大力量。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体。

第二,科学技术人才观。毛泽东提出对于科学家要委以重任。邓小平对科技人才极其重视,对科技人才的管理使用作出了很多精辟的论述。江泽民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胡锦涛进一步肯定了科技人才在社会进步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第三,科学技术和谐观。毛泽东认为如果对自然界没有清楚的认识,自然界就会对我们予以处罚。邓小平指出,科技发展是处理环境问题的最为有效的方式。江泽民认为,我国科技的发展必须要坚持保护环境。胡锦涛指出,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保护发展体系。

第四,科学技术创新观。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在一个比较短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邓小平提出要善于自力更生创新。江泽民把创新提到了关系国家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胡锦涛关于自主创新的思想体现了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指明了中国科学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实践意义

3.1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对当今以及今后我国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当代中国科技事业继续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指针。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指导思想,就要做到:必须长期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技生产力观,将科学技术提升到关系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的战略性高度。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主义的诸多任务中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第一的地位,在发展生产力的诸多任务中要把科学技术摆在第一的地位,更好地促进科学技术和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和科学技术这两个时代潮流的结合”,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国家安全的维护以及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提供重要的保证。

3.2促进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

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为指导,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关系到人民的幸福安康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更是关乎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关键。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要求农村现代化、农业科学化,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广到中国来,将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经验应用到中国来,把农业从过去的传统的发展模式整体转变成现代的发展模式。显然,邓小平的这个观念客观上要求农业作业的机械化,效率化。因此,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下,我国农业要想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学习掌握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提高农业作业的机械化,提高生产劳动的效率,节约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还要掌握并研究生物科技,发展培育新型无污染的化肥农药,提高单产量;借鉴学习无土栽培、海洋养殖、安全的转基因技术

科技进步的意义篇2

《科学技术进步法》自1993年10月1日施行以来,我国科技工作发生了一系列载入史册的大事件,其中有关科技工作的大政方针迫切需要从法律角度予以确认;科技工作的成功经验,亟待上升为法律予以普遍施行。任何法律都有个经过实践检验而完善发展的过程,包括宪法在内的法律几经修改就是明证。科技法律作为一个新的法学体系,尤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律体系方面,更需要不断探索;《科学技术进步法》作为科技法律的“基本法”,对其他科技立法具有指导意义;适时修改完善可起到提纲挈领之功效;况且《科学技术进步法》已施行8年,对其修改的过程,也是个宣传、动员、组织社会各界进一步重视科技工作的过程。本文试图就《科学技术进步法》的修改问题谈点看法:

一、对科技认识的深化亟待用法律予以确认

199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是中央根据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它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带有根本性和长期性的大战略;它不仅仅是指导科技部门的行为准则,而是指导全国科技工作的行动纲领。科教兴国实施几年来的显著成效也说明,这一决策英明正确。因此,迫切需要把科教兴国的战略以法律形式确认,通过法律保障使其成为调整全社会科技关系的带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

党的15届5中全会在关于“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建议中把“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作为指导方针之一,随后由国务院提出计划纲要草案,经全国人大批准,正式写进“十五”计划。

把科技进步和改革开放并列作为两大动力,摆在和改革开放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党和国家对科技进步认识的深化和发展,科技进步和改革开放一样,都是强国之路,这一重要命题,需要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法律,用以规范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的行为。

二、《科学技术进步》的调整对象亟待修改

一是《科学技术进步法》要把相关的国家行政组织纳入调整范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情况下,经济建设必须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而《宪法》和《组织法》又赋于了各级政府经济管理和科技管理的职责,因此科教兴国是各级政府的最大任务,各级党政第一把手都要亲自抓第一生产力。适应这一要求,《科学技术进步法》必须把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当承担的科技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下来。

国家行政组织是我国科技行政主体的主要承担者,但这一特点并不妨碍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成为相对人。也就是说某一级政府,政府有关科技、财政、税务、工商、人事等部门在科技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被管理地位时,它便成为行政相对人。现行的《科学技术进步法》仅仅对科技管理部门的法律责任予以明确,而没有把其它国家行政组织中涉及科技行政法律关系的相对人的权利义务明确下来,亦没有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是《科学技术进步法》要把国有企业及科技计划的受益人纳入调整范围。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技法律要考虑公有制为主体这一中国国情。负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的国有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科技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尤其是负有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等)责任的国有企业更需要明确其在科技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并规定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高新技术企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获得科技计划支持的企业也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丰富的科技实践为科学技术进步的修改奠定了基础

资金、人才和环境是制约科技进步的突出障碍,而《科学技术进步法》恰恰在这些最紧要的问题上过于笼统原则。例如,对政府科技经费的投入只提到“国家”“国家财政”,而没有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级财政”提要求;且只讲“逐步提高”投入水平,而没有定量要求;只有科学技术经费增长的相对数要求;而没有经费基数和绝对数增长要求。至于“不作为的法律责任”就更谈不上了。针对地方科技投入不足问题,各级科技部门从1995年开始,通过创建科技兴市、科教兴市先进城市,采取倡导鼓励的办法,促进了地方科技经费的落实;从1998年开始,各地通过实行党政科技目标考核责任制的形式,督促科技经费的落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些行之有效的办法需要总结完善成为法律条款,加之,政府科技投入不到位的地方仍不少,的确需要以国家法律形式,从定量要求上予以规范,使其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特殊的强制力。在解决科技创新的资金方面,政府除加大财政投入作为引导外,采取税收优惠政策为扶持手段,虽然目前出台了不少这方面的政策,但由于《科学技术进步法》中没有关于有关部门不执行这些政策的制裁办法,致使这些政策落实的难度大,不少企业只能望梅止渴。

为鼓励高新技术发展,创造科技创新的软硬环境,全国相继成立了53个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各地纷纷创建科技园区,落实人才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便捷服务,打造优良的基础设施,某些地区如北京市还出台了有关条例。这些成功经验都需要在《科学技术进步法》中予以肯定,通过法律规范予以推行。

近几年来,涌现了一大批重视人才,重视研发投入,加大自主知识产权开发的优秀企业,为《科学技术进步法》规范企业科技行为提供了大量生动实例。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在引导企业加大投入的同时,必须发挥法律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对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此外,走出科技立法的误区,加大科技执法检查的力度,也是修改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执法检查监督,就发挥不了法的作用;而仅有检查,没有制裁处罚,就没有体现出法的权威和震摄力。因此,《科学技术进步法》应当在规范法律后果方面,对科技工作的不作为行为制定惩罚性的法律条款。

四、其他立法不能替代《科学技术进步法》的修改

以上笔者从三个方面说明《科学技术进步法》在内容上修改的必要性。而涉及法律的修改,要按照《立法法》规定的程序才行。能否采取法律解释或行政法规的立法途径来解决呢?

法律解释只涉及“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显然法律解释不能解决笔者所提出的三个问题。

采取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办法也不能代替《科学技术进步法》的修改。首先,两者立法层次不一样,《科学技术进步法》作为科技法律的基本法,对科技法律体系建设具有指导作用,是其他科技法律的上位法;如果其在有关重大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上不明确,势必影响下位法的制定。其次,科技法律关系涉及方方面面尤其是和其他部门法、经济法的衔接问题;唯有作为科技“基本法”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在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科学技术的一系列专门法才能较好地解决可操作性问题。第三,《科学技术进步法》的修改滞后已对科技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科技法的前瞻性、预测性要求必须立即着手《科学技术进步法》的修改问题。

作者单位(地址)邮编电话

袁国顺湖北省襄樊市科委4410210710-3511223

科技进步的意义篇3

关键词:鲍德里亚;使用价值;消费社会;科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F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101(2013)02-0024-06

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自然属性,是物品成为商品的必然的条件,任何物品要成为商品首先必须具有可供人类使用的价值。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商品丰盈的消费社会之中,在商品逐渐被系列化和系统化的工业生产中,作为商品自然属性的使用价值是否还存在?换句话说,人们在购买商品时是否还像以往一样关注物的有用性?对此,后现论家、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JeanBaudrillard)在他的早期著作中做出了别样的回答。在鲍德里亚看来,“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在消费社会中物越来越成为一种符号,也就是说,商品不再以使用价值为基础,而是一种象征性的符号,消费者不是对具体的物的功用或个别的使用价值有所需求,他们实际上是对商品所赋予的意义(及意义的差异)有所需求。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基础的物的结构演化和数目的繁多使物的效用性逐步消失。创造了大量使用价值,并使消费社会丰富的科学技术,在促进消费社会发展的同时却又受到该社会的阻碍和限制,也就是说,使用价值走向符号的过程也是消费社会对科学技术限制的过程。

一、使用价值的丰盈――科学技术对消费社会的促进和推动

尽管鲍德里亚的使用价值批判理论是以对使用价值的消解和消亡的批判为目的的,但是这一理论的逻辑始点却是使用价值的丰盈,也就是说,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描述是从琳琅满目的商品开始的。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则对商品的丰富性起着主要的促进作用。

(一)使用价值的丰盈

消费社会是指后化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在消费社会里,价值和生产都具有了文化的含义。讨论消费社会时,鲍德里亚首先强调了消费社会中物的丰盈和商品时的系列化和系统化现象,“今天,在我们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1](p1)。在鲍德里亚看来消费社会的根本变化在于物的丰盛性,人不再被人所包围,而是被物所包围。使用价值的丰盈不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物品的不断繁衍和各种需要的增加上,而且还表现在制造界对物品生死周期的加速上。

(二)科学技术对消费社会的促进

尽管鲍德里亚在其早期著作的《物体系》的导论中,开综明义地指出“我们分析的对象不是只以功能决定的物品,也不是为分析之便而进行分类之物,而是人类究竟透过何种程序和物产生关联,以及由此而来的人的行为及人际关系系统”[2](p2),但是为了论证的需要,他还是对物的功能性进行了大量论述。不仅如此,鲍德里亚还强调了科学技术对商品功能性发展的作用,“甚至这样说都不会显得奇怪:物品最具体的一面便是科技,因为科技演进和物的结构变化实为一体。”[2](p3)虽然鲍德里亚逻辑上对使用价值一直持批判态度,但是他却并没有否定科学技术是消费社会中使用价值的根基。

1.科学技术的两个层面

什么是科学技术?怎样界定科学技术?学术界一直没有达成共识。严格说来,科学技术是个在工业社会中成立的命题。鲍德里亚根据技术与物的功用性的关系把科学技术分为两类:一类是远离日常生活的实验室及高科技发展的有限领域,如航空工程、太空技术、航海科技等。这类科学技术所追求的是物的功能效力,以使用价值最大化为主要的目的。如航空业,它迫切需要发展的是最具体的技术,从而符合其安全、速度和效率的功能。在这些领域中,技术发展急迫需要凸显结构要求,而其集体的、非个性化的特性却使流行的影响力降到最低。另一类是和日常生活中物体系相关的科学技术。这种科学技术在基本遵从商品使用价值的基础上,更多地把精力消耗在个性化和流行中。比如,汽车的状况是把变化改进的精力花费在玩弄外形的游戏上,却在发动机和水冷却方面保留了低技术。鲍德里亚所关注的是第二种科学技术以及在技术之上物的功用性和意义关联。在举证航空工业之后,鲍德里亚紧接着论述到,“在这类情况中,技术发展依循的是一条几乎纯洁无瑕、不受干扰的道路。可是我们很清楚,要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系,这一类技术结构分析将是破绽百出、效力薄弱”[2](p5)。

2.物的科技层面变化是本质的

科学技术与商品的相关性是一个近代社会的话题。早在农耕时代,在科学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商品生产甚至谈不上技术,因此,用于交换的商品既是消费者对使用价值的购买,同时商品本身又大都带有生产者的个性特征。随着社会的演变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和商品越来越密切相关,某种程度上而言,科学技术决定了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鲍德里亚把物界定为由科技层面和由需求所造成的心理和社会层面的两个部分构成。在鲍德里亚看来,“严格地说,物的科技层面变化是本质的,而物在其需求及实用的心理或社会层面的变化则是非本质的”[2](p3)。作为本质性的科技层面必然决定由需求所引起的非本质的心理和社会层面。

鲍德里亚指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使物的功能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物的整体结构中的每一个元件不是在功能冲突的妥协中存在,而是不同功能在同一元件中得到整合。以汽缸为例,老式的汽缸,每一个单元都被当做一个绝对本位来处理,只在爆炸循环的某一段落里起作用,之后就不再作用于其他零件了,这些零件就像轮班上阵的工人一样,它们的功能只能在封闭的系统里才能完成。新式的汽缸同老式相比有了很大不同。单就散热板而言,它除了机械功能之外,还可以保护汽缸盖不受瓦斯冲撞变形。老式汽缸的每个零件的功能是相互冲突的,整体是部分折中妥协的结果,而新式汽缸的结构是一个整体,不是部分的折中。在新式汽缸里,每一个元件的功能得到了极致的发挥,而发挥的前提则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真正的技术问题,其意义为不同功能在同一元件中的整合”[2](p4)。同样,在日常生活中,过去的家具摆设和物的功能更多地彰显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道德向度,而随着社会和家庭的变迁以及空间的缩小,隐身自如的橱柜、随时折曲和伸张的椅子甚至消失的家具和物则随处可见。我们且不讨论鲍德里亚意义上家具和物所负载的表达力,单是物的功用化变化本身就已经说明科学技术的张力。

科学技术不仅使物的使用价值得到极大发挥,而且还在生产上使其模式化和系列化。鲍德里亚曾断言,在工业社会中,没有一件供人消费的物品是以单独的类型出现的。换句话说,今天的工业生产是以规模化和批量化为特征的,而以流行的模式化为支撑点的生产体制之所以得以维持的基础却是科学技术。尽管鲍德里亚语境下的科学技术的大进步几乎停止,只有改良、附带化的改进还在进行,但是科学技术对生产模式产业化的支持却是无法否定的。

二、使用价值的消解和死亡――消费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阻碍和限制

尽管鲍德里亚把物的科学技术的变化定义为本质层面,但是他却对这一层面不感兴趣,他甚至认为纯粹技术的物品与我们是不相关的。鲍德里亚感兴趣的是“物品的合理性和需要的不合理性如何大起争执,而这个矛盾又如何引出一个前来解决它的意义构成体系,而不是科技模型,因为在它虽有它基本的真理,物品的生活体验真象却持续地和它分离”[2](p5)。对鲍德里亚而言,参与到我们生活的实用物品,不是以技术的效用性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而是持续地逃离技术的结构性,走向一个二次度的意义构成,即逃离技术体系走向文化体系。换而言之,今天人们在消费时不仅仅关注物的使用价值,同时更多地关注物的延伸――文化和社会的意义。

(一)使用价值的消解和死亡

使用价值的消解和死亡一方面体现在传统道德、个性化的消失上,另一方面则是商品不再被从具体的用途上去看待,而是从其全部意义上被看待,物走向了符号。

1.传统道德、个性化的消失

鲍德里亚指出,传统生产社会中的物品是人依自己的需要,使物品共存于一个功能化的环境里。尽管在这样的环境里许多物品像老式汽缸一样都在它们各自的功能里互相隔离,经济性能低、一致性也不高,但是物品的功能却体现了人的个性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人与物的紧密相关也使物得到一种密度和情感价值的“临在感”,从而彰显了道德的尺度。鲍德里亚指出,在以生产为特征的“匮乏”社会中,生产决定消费的种类与形式,产品的消费具有实物性、使用性和功能性特征。换而言之,在生产社会中,消费的对象首先是有用性和功用性的商品。从“匮乏”的生产社会转变到“丰盛”的消费社会是鲍德里亚理论逻辑的真实所在。今天的物品在回应新的需要的同时,在使用方式上更加具有弹性,同时物与人的关系也更为自由,个人在社会关系中拥有更多不受拘束的空间。按鲍德里亚的意思,在消费社会中,人们拥有最大限度的自由,人们可以选择任何想购买的东西。尽管今天的物品在其功用性上大为进步,物品更具有了适空性和适时性,但这一进步却并没有改变传统物体系中功能的不协调状态,相反还对其所体现的道德秩序和个性化进行了彻底的破坏。我们所使用的物品不仅失去了其临在感,而且也失去了它的内在组织,更为可悲的是这种组织已被破坏且未被重建。

2.物的意义的完备

鲍德里亚对使用价值的批判并没有停留在传统道德和个性化的消失上,而是顺其逻辑的张力继续往前发展。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人们的消费逐渐从商品的物质性和功用性中解放出来,消费所关注的焦点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商品所指称的意义和负载的个性特征。也就说,承载商品的不再是它的有用性,而是意义层面的社会地位和个性化身。鲍德里亚断言,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来讲,人们从不消费物本身,而是从广义的角度把物用来当作能突出自己个性的意义符号。比如,相同马力、品牌的汽车会因为外观设计的差异性而产生巨大的差价,而人们对某一汽车的消费,不是由汽车本身的运输功能,而是由其意义层面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对鲍德里亚来说,消费社会中的物不仅具有意义,而且还具有意义上的完备性。也就是说,消费者不会再从具体的用途上去看待单个商品,而是从其全部意义上来看待它们。我们在购买一款名牌西装的同时,必须连带购买与之匹配的衬衣、领带和皮鞋等,这不是为了实用,只是为了意义的完整和齐备。这里意义的齐备不是由使用价值需求层面产生的,而是具体情境生发下的暗示。洗衣机、电冰箱、洗碗机除了各自为器具之外,同时又被广告和大众传媒形成了集体观念,在这个观念中,商品好似一条链子,它们不再是一串简单的商品,而是一串意义,一串相互暗示着更复杂的高档商品的意义。

3.物被符号化

如鲍德里亚所言,消费社会并不止于丰盛以及丰盛的表象,在本质上,它是一个等级严格的社会,而划分消费社会等级的标准则是鲍德里亚提出的“差分编码”及“社会的区分逻辑”,这种划分逻辑是形成消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核心。消费社会中,物的意义具备是其走向符号的前提。物的意义的充分发展必然使物最终走向符号。正是因为物具有了象征性和意义指涉,消费的主导方面的商品才被赋予“符号”。也就是说要成为消费的对象,商品必须首先成为符号。在消费社会中,商品都是以系列的形式出现的,商品内部包含着既相互对应又相互否定的差别次序,也就是说,商品中包含着能揭示社会等级、地位和权力的社会秩序。商品成了制定差异秩序的扮演者,一定的商品对应一定的功能、权力和社会地位。与商品包含的等级相对应,需求也由一系列等级构成。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物所体现的道德的消失使人们在物面前享有最大程度的自由。而对物的无止境占有和对新鲜物品的体验带来的最大程度的幸福是人们进行消费的动力。消费了比别人多的商品,意味着比别人更大的权力,同时也预示着在消费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幸福。另一方面,在等级性的需要中,一种保持距离和符号区分的社会等级的必要性原则也需要绝对的维护。为此,人们开始歇斯底里地在消费中实现他人话语的导向作用。换而言之,人们进行消费的主要动力是某种精神的需要,而不是物质的需要,消费社会中的消费已经脱离使用价值的必要层面,而变成炫耀性的消费。

(二)消费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阻碍和限制

消费社会中商品生产的基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讲,现代意义上的每个单件商品都是科学技术的结果。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不仅使商品在量上极度丰盛或富足,而且在质上也加快了商品的更新换代,使物更适合人。总之,科学技术对消费社会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技术与物品体系的关系本来是紧密相关、和谐演进的。但是充斥着商品的消费社会却打破了这一相关和谐性,这一社会不仅没有促进科学技术进步,而且客观上阻碍和限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1.发明几乎停顿

物品非结构性的配件的大量繁衍,促成了物品扬扬必胜的状态,而正是这种非结构性元素组成了流行和引导性消费的社会通路,也就是在它们身上,技术的演进开始倾向停顿。正如汽车产业一样,今天汽车的改进不是发动机本质部分的改进,而是其外观、配件等非本质部分的改良。当商品不再作为被使用价值呈现在人面前,而是在符号意义上表征社会地位及“个性”特征的时候,科学技术也只停留在物的外表改观上,就像绘画一样,“当当代绘画不再能够清晰地揭示这个世界的真理的时候,我们能从签名中获取一些意义、一些提示,由此也获得一种保证”[3](p86-87)。鲍德里亚指出,今天技术的改良、包装和完善化追求的是物品的威望感,而不是结构上的创新,“的确,无关宏旨的改善、复杂化、附带体系(为了安全感或威望)都在培养一种有关‘进步’的伪意识,而遮盖了基本变化的紧急性……流行以它次级系统的无协调蔓衍,属于偶然的领域,因此也是形式无限再兴的领域,和市场开发最能发挥到极致的领域。在技术的垂直性和利润的水平线之间――在技术发明的不断超越,和一个依照生产的目的性造成的物和重复形式的封闭体系之间,存在着基本的对立”[2](p145)。对此,鲍德里亚感叹到,今天,发明几乎完全停止了。

2.科学技术被赋予新的内涵

使用价值向符号转化的过程,即符号的生产过程,源自于对有用性的破坏。大众传媒在将使用价值转变为符号的同时,“技术和知识从它们客观的实际中分离出来,被凸现差异的‘文化’体系再发掘。由此这个领域变成了消费的延伸,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赋予它生产、体系以及符号的相互作用等诸多内涵”[3](p108)。在物的符号化过程中,科学技术也被赋予了新内涵。当生产的目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其意义层面的关系和差别生产,“当代垄断性生产决不仅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而一直也是关系和差异(垄断)生产”[1](p59)时,也就是说生产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物的生产时,科学技术也失去了其本真的意义。

三、使用价值批判的价值和意义

鲍德里亚作为法国当代著名的社会理论家,其理论不仅涉及领域广泛,论点新颖,而且对当代欧美理论界也有着巨大的影响。鲍德里亚早期思想既受列菲伏尔日常生活研究的影响,同时也深受乔治・巴塔耶(GeorgesBataille)思想的影响。在批判性的社会学框架内,鲍德里亚的早期作品试图把列菲伏尔、巴塔耶和情境主义者发起的日常生活研究与研究社会生活中符号生活的社会符号学结合起来,其关注的中心是消费社会中的物体系、消费社会和符号政治经济学。与后期作品相比,鲍德里亚前期思想更加学院化和容易理解,但是却被遮蔽并相对忽视了。尽管学术界对鲍德里亚褒贬不一,但是,无论如何,他对使用价值的批判有着非常大的价值和意义。

(一)使用价值的没落和消费意识形态对人们需求的控制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特征

对传统政治经济学而言,人们对商品的消费是对其使用价值的消费。在生产领域,需求是生产的动机,同时生产又决定消费。鲍德里亚从现代社会中人与物的关系入手,从特殊的需求理论出发,提出消费者不是对具体物的功用性或使用价值有所需求,而是对商品所赋予的意义有所需求。物不仅是一种实用的东西,它具有一种符号的社会价值,而这种价值又是最根本的。正如鲍德里亚所言,“当我还将冰箱作为一架机器来使用的时候,它并不是一个物。它是一个冰箱。在物的意义上来谈冰箱或者汽车是另外一回事。也就是说,与它们如何冷藏食物,或者如何运输,这些‘客观’的事实没有任何关系。这里所谈论的物是一个无内容的功能存在”[3](p41)。鲍德里亚在这里最想告诉读者的是需求对象对商品符号背后意义的需求是消费的社会逻辑与工业社会的生产逻辑之间的分界线所在。从实物或者使用价值的需求过渡到其背后的符号意义需求,仅仅是一步之遥,但是跨出这一步却是非同寻常的。鲍德里亚看到了当今社会中人们对商品品牌和象征意义热爱的社会心理以及在这种消费行为基础上所构建的消费文化的存在。鲍德里亚理论的更深意义在于,在消费社会中,人们消费商品如果仅仅消费功能实用性,就意味着是面对一种物质消费和为了物质获得而工作的虚无感,而消费的活力在于人们自身意义的彰显。在生产和需求的关系上,鲍德里亚的理论试图证明,人们是先体验到了生产之后商品宣传的图像及使用此商品的生活趣味,才开始明确自己和那种商品发生关系后的意义,最终才去购买商品。今天铺天盖地的广告传媒确实从一定层面彰显了鲍德里亚意义上生产对需求的决定作用。当下我们消费的动机不仅仅是需求,而是受消费意识和大众传媒的影响对物的社会地位、权力意义和个性化象征的追求。

(二)鲍德里亚揭示了消费意识形态和生产体制对科学技术的阻碍

鲍德里亚指出,消费社会中物的大量繁衍和人们消费行为的频繁发生不仅没有促进科学技术本质层面上的进步,相反却阻碍和限制了技术进步。鲍德里亚极度赞成路易斯・孟弗尔德关于技术与文明的论述。孟弗尔德指出,美国在经历过科学技术的风光时期之后,也就是1940年之后,发明突然之间停止了。而阻碍技术进步的主要障碍就是品味、流行、浪费和商业利益的相结合。如果说孟弗尔德看到了阻碍当代技术创新发展的社会表象,那么鲍德里亚则找到了这一阻碍的根本症结――资本主义生产体制。鲍德里亚指出,目前的生产体制一方面在运作,另一方面却阻碍着真正的技术进步。换句话说,阻碍和限制消费社会中科学技术的不单单是控制整个消费社会的消费意识形态,究其本质而言则是资本主义生产体制。资本主义生产体制在限制科技进步的同时,也阻碍了社会关系的重构。在鲍德里亚看来,人、技术和物品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相互结构的,在同一文明中,这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当技术受到当代生产体制阻碍的同时,人所构成的社会关系也幸免不了,“技术和物品都在承受和人所承受相同的奴役――具体的结构程序,也就是技术的客观进步,所受到的阻碍、歧流和退化,和人的关系具体社会化的程序,也就是社会的客观进步所承受的一致”[2](p144)。

四、使用价值批判理论之缺失和局限性

在以符号和意义构成的消费社会的框架中,鲍德里亚的使用价值批判理论确实有着不可否认的价值和意义,但是,我们在肯定鲍德里亚使用价值批判理论之价值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该理论还存在着缺失和局限性。

(一)鲍德里亚对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史理论基础的缺乏,使其对消费的分析与生产分析相脱节

在马克思那里,消费活动是作为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出现的,它与生产、分配、交换组成生产与再生产的序列。鲍德里亚虽然对消费进行了详释,但是他却几乎未涉及生产方式和劳动领域,没有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鲍德里亚对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史基础的缺乏,导致了他未对资本主义显而易见的部分,如投资、储蓄、过剩等进行讨论。尽管鲍德里亚注意到马克思所强调的生产第一性,并指出应该根据生产体系来分析消费,但是他的使用价值批判理论似乎暗示了需求和价值在消费社会中主要是由消费和流通创造出来的,社会组织和社会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消费和流通。事实上,鲍德里亚也从未真正清晰地分析符号逻辑与资本积累的逻辑关系。在使用价值符号化的过程中,鲍德里亚把消费看成是消费者对资本控制的强迫接受,而没有从经济学层面说明,对于既希望消费增长又不要超过生产增长速度的资本家来说,消费构成了问题。我们生活在一个受资本和生产所决定的社会,而鲍德里亚却过分地强调消费,并赋予其作为主导性的社会力量的特权。使用价值批判理论的目的是消解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是补充或替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我们无法判定。

(二)片面夸大了当代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阻碍和限制作用

鲍德里亚在论述消费社会对科学技术的影响时,直接断言消费社会使科学技术限于停滞状态。当今技术的发展充其量只是修缮型的非本质层面的进步,本质的创新却几乎没有。对于鲍德里亚的上述见解,笔者认为有些危言耸听。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所开始的第三代科技革命使科学技术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以微电子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为标志、以广义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技术革命不仅引起了当代技术领域的巨大变革,而且还形成了新兴技术群。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技术、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及海洋技术等在许多领域均获得突破性进展。由于鲍德里亚早期著作发表于20世纪70年代左右,确切地说,此时的他没有看到和经历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浪潮。因此,我们说,随着消费社会的日趋发展,科学技术不仅没有陷入停滞,相反却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鲍德里亚通过对由符号和意义构成的消费社会的分析,不仅详尽揭示了商品使用价值向符号转化的过程,而且还深刻论述了科学技术同消费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的来说,鲍德里亚理论既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又有明显的思想缺陷,同时在这一思想背后又蕴含着他对社会的无奈和失望。

参考文献:

[1]【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科技进步的意义篇4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217-03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根源,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但是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有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的表现,这表明科学技术发挥作用时要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消除科学技术的异己作用时同时也要实现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科学技术造福人类。

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最高的社会革命力量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源,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1],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的推动力”[1]。科学技术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是“历史的有力的杆杠”,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2]。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创造先进的劳动工具,把观念的存在变成客观的存在,创造出新的客观存在,从而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生产方式的改变也必然引起社会形态的改变。例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特别是极大促进了欧洲近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把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称为预告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封建社会的贵族土层炸得粉碎,指南针帮助资产阶级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其殖民地,印刷术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近代分工,蒸汽机和机器的应用,成为“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2]。17世纪和18世纪从事制造蒸汽机的人们也没有料到,他们所制造的工具,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使全世界的社会状态革命化[3]。随着科技进步,人类活动范围越来越扩大,各民族交往越来越多,人类历史逐渐由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已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国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态的闭关自守的状态”[1]。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社会进步的内容体现在科学技术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认识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在实践中越来越自觉地把人的目的性和规律客观性统一起来,不断摆脱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束缚,不断从必然走向自由,不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程度,使人不断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社会的主人,科学技术的进步直接表明了人的自由程度。正如马克思在谈到“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时曾经写道:“自由王国只是在必要性和外在目换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活领域的彼岸,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搏斗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这个自然必然性的王国会随着人的发展而扩大,因为需要会扩大;但是满足这种需要的生产力同时也会扩大,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交换,但是,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在这个必须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挥,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须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4]。

科学技术对社会主义国家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列宁说:“劳动生产率,归根结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5]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发展科学技术,只有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把农业,工业和国防事业的发展转移的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建立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才能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才能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关系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一个问题。

科技进步的意义篇5

关键词:技术科学科学技术

关于技术的定义,百家众说纷纭。技术一词最早来源于希腊文techene(工艺、技术、技能)与logos(词、讲话),意思是对造型艺术和应用技术进行论述。所以最早的“技术“(techene)一词原意是指技能、技巧和能力等。著名学者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中说,技术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所谓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预考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法。”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技术,是搞‘技术工作’中的技术,是生产技术、工程技术、医疗技术是针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技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认为,用科学的语言来讲,技术就是各类工具的发展、制造及其运用;用专门的语言来讲,技术是根据对自然规律及其内在联系的认识并有意识地用于它来设计和使用各种复杂工具和器械。

在近代历史上,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比技术出现得早,牛顿力学开始于十七世纪,而蒸汽机技术则开始于十八世纪。但是在东北大学技术哲学博士文库中吴致远著的《技术的后现在反思》一文中这样说的“技术是科学的本质”,而技术的理解是技术的本质来源于科学。海德格尔对科学和技术的思考是沿着不同的思路进行的,他对科学的思考很详细,而对技术的思考则很深刻,合理的将他的关于科学和技术的思考结合起来,使得表面上看似不同的两条思路都得到统一的理解。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已经家喻户晓,人们普遍相信,科学知识中有能够创造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巨大潜在力量。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双面性,而技术对科学也存在着相互的作用与反作用。对于新现象的出现以及新问题的发生都伴随着技术的开发与探索,以便扩展和推进科学研究的范围为科学的研发创造出更加先进的仪器及设备。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共同进步,带动了资本主义工业机器化的进步更加促进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观点的提出,是马克思对科学技术就其生产和发展过程的阐述。技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支撑着社会活动,按照生产的方式决定技术的存在。就其所表达的社会属性,是按照生产过程的实际经验和社会意识共同组成,而科学技术存在的特征则是以“一般社会生产力”和“直接生产力”所表现的知识形态。

人们习惯“科学”和“技术”连用在一起,形成“科学技术”简称科技。科技包含两个含义,是在不同的范畴之内的。科学在理论层面,可以说是技术在实践过程中的理论支撑,通过在理论层面的研究,总结出方法,用于实践,研制出崭新的产品。于此同时,技术是科学是实践生产中的应用,可以说是介于科学和生产活动中的,起着无法代替的作用,假如没有技术这个中介,科学在生产中就没有意义可谈了。

邓小平同志曾经这样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不仅从本质上进一步规定了科学技术属于生产力,而且第一次明确了现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决定力量。这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继承,更是发展。纵览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例,科学技术的力量为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的文明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带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计算机、通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科技企业的崛起,也造就了我国的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工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从而有效的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事实已经为我们证明,高新技术研发及其产业投入使用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支柱。人是社会的人,在社会中生存,就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科学技术是由自然科技、人文科技和社会这些必不可少的元素所组成的结晶。

社会环境的改变化带动着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及环境的改善。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所占比例为发达国家的四十分之一,若科学技术能转化为生产所需的生产力,将最大程度的提升生产率,使经济发展更加迅速。同时所起的作用也超越了资金、劳动力对经济的支配作用。科学技术对军事和对政治的影响力。科技在军事中处主导地位。和平年代,发展成为科技强国成为各国为实现现代化共同努力的方向。如今的科学技术水平早已成为主导国际政治斗争中的主要因素,而军事强国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中体现身份的象征。邓小平就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可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二零零九是我们祖国建国六十周年,大家都清楚的记得二零零九年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的阅兵式,新型的武器装备,充分的说明了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社会进步的推动力。表现的生产创造能力造就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但是不正确的使用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却是对世界范围内的环境影响及诸多问题。以及科学技术时,常常以“中性”下定义,科学技术以及各种领域所掌握的技术在生产中应用,使其发挥到最大的作用,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人类的文明以技术的使用为标志,而科学技术则创造人类文明的第一生产力。技术应用于实践,为社会的发展创造出广播、电视、电影、录像、网络等传播思想文化的新方式,为建设更加丰富的精神文明做出了贡献。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人们的精神享受,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及意识形态,更是为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技术和科学技术的推广,已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也使人类的精神享受在不断的得到满足。如今社会已步入到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其所创造出的价值,将会在人类文明的发展道路上继续发挥出无限的能量,做出更加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凤朝.科技企业跨国并购规制与实务.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刘大椿.现代科学技术的价值考量,《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1年.

[3]段伟文.技术的价值负载与伦理反思,《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8期.

[4]陶世安.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全面整合科技资源人民网.2004年6月1日.

[5]赵绪民,吴明江,李军.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效应.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9月.

科技进步的意义篇6

[关键词]时代主题;新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11)03-0102-05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一论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三者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特征的自觉把握。正确认识世界形势和科学把握时代特征,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时代依据。中国共产党人正确把握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特征,顺应时代潮流,回答时代要求,解决时代问题,引领时展,开辟了符合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时代特征的认识

马克思在《序言》中深刻地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一个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这些精辟的论述为无产阶级政党认识时代特征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列宁首先明确提出要把时代特征作为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考察,并对此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实践。他在《打着别人的旗帜》中提出:“只有首先分析从-个时代转变到另一个时代的客观条件,才能理解我们面临发生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即首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特点。”

邓小平根据时代特征发生的变化,明确指出:“现在世界突飞猛进,科技领域更是如此,中国有句老话叫‘日新月异’,真是这种情况。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指出:“我们党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进一步提出:“正确判断时代特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制定目标任务,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政党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是衡量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根据。”“历史表明,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特征和世界发展的总趋势,科学制定和实施符合我国实际和人民愿望的目标和任务,我们党才能始终站在时展的前列和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潮头。”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

邓小平率先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这―重大判断。1984年10月,他指出:“国际上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战略性意义。”1985年3月,他明确地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_他认为:“对于总的国际局势……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一九七八年我们制定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方针,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判断上的。”

根据邓小平的这一科学判断,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党的十四大报告延续了党的十三大报告的提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提出:“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开篇就明确提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认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中指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始终没有变化,这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上都有明确的认识。在2004年明22日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大会上,正式提出了“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策宣言。2005年12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进一步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新科技革命”的准确把握

早在1958年1月就明确提出:“现在要来一个技术革命,以便在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内赶上和超过英国”,“提出技术革命,就是要大家学技术,学科学”,“从今年起,要在继续完成政治路线上和思想路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把党的工作的重点放在技术革命上去,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全党注意。”1963年12月他又说:“科学技术这一仗,―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现在生产关系是改变了,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

邓小平一贯重视科技工作。1975年,他在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时就曾指出:“科学技术叫生产力。”1978年,他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

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邓小平总结了新科技革命发展以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经验、新趋势,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他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陕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近十几年来我国科技进步不小,希望在九十年代,进步得更陕。每一行都树立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一定要打赢。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邓小平用宽广的世界眼光看到了新科技革命的勃兴,由此制定了科技和教育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宏伟战略,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多次论述了新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深刻的革命,大力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从总体上逐步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努力接近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是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要坚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发展科技,才能事半功倍。党和政府根据我国国情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确定的这项国策,必须在各级干部的思想上牢固树立起来,切实贯彻执行,长期坚持下去。”“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他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正是基于新科技革命勃兴的时代特征,中国共产党人确定了“科教兴国”战略。在1995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中国要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这是顺利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正确抉择。”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把科教兴国战略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多次论述了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关键在创新的思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提出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科技革命的时代特征,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人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也步人了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发轫于上个世纪中叶的新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发明和广泛应用,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也引起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面对汹涌澎湃的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起直追。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高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地位,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四、中国共产党人对“经济全球化”的高度自觉

邓小平虽然没有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论述,但是始终用全球化的思维,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为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提供了时论依据;提出了中国必须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为中国在全球化条件下的对外开放确立了社会主义方向;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参与全球化的基本途径,为中国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强的基础;倡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全球化进程中为中国对外开放提供强有力的国际环境。

多次论述经济全球化是时代特征,并以此作为国家制定大政方针的依据。他指出:“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世界经济而孤立地发展。如果能够加以正确引导和驾驭,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社会稳定。”“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进程,具有两重性。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弱势,如果没有正确的对策就会落入更加不利的位置。”“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发展有利也有弊。”“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不能看到有风险、有不利因素,就因噎废食,不敢参与进取。同时,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加强防范工作,增强抵御和化解能力,以切实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自己。”

加人世贸组织,是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决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要在这个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新形势,继续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强大动力。”

在2003年6月指出:“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这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在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各国、各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市场更为开放,资金、技术、人才等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更加广泛和

迅速,为加强国际合作、解决共同发展问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南北差距拉大,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经济和金融风险增大,全球环境继续恶化,跨国犯罪严重,面对挑战增加了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的紧迫性。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刻,我们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求同存异、扩大合作,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方向演进。”“经济全球化,既给各国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努力使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体制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人人享有发展的世纪”。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多极化”的深刻认识

邓小平在1990年3月3日指出:“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看起来,我们过去对国际问题的许多提法,还是站得住的。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变化。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极也好,五极也好,苏联总还是多极中的一个,不管它怎么削弱,甚至有几个加盟共和国退出去。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邓小平的这段话包含着多极化是世界格局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应做好明确的定位。

多次论述了世界多极化的时代特征:“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两极格局已经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新格局的形成是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世界多极化的形成尽管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种趋势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对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充满复杂斗争的长期过程,但这一历史方向不可逆转。这是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当代世界矛盾,全面审视和平力量和战争因素消长的基础上作出的重要判断。”“推动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称霸和反霸的斗争将长期存在。…一走向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世界多极化看做是一个时代特征,认为“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并提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重大战略理念。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和谐世界”思想再次写入中央正式文件。2007年10R,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和谐世界”的思想作了进一步阐发。

六、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发展”的坚定意志

中国共产党人_贯重视“科学发展”这一时代的要求,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编的《邓小平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两本书,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自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尤其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进一步界定后,科学发展观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意志,成为引领时展的理论指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典型的时代特征。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是认清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认清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要发展起来就必须对外开放;认清了世界各种经济体制的长短利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的惟一选择;认清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世界各国的竞争突出地表现在综合国力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上,等等。我们才制定了许多不同于过去的政策,才使我们所做的一切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整个世界还会发生许多新的变化。我们仍然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进一步走向世界。”

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以及中央文献中的相关论述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对时代特征的认识是科学的、自觉的,并一以贯之地、坚定地把时代特征作为制定国内外大政方针的主要依据,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7

[4]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42―143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07―01(1),

[8]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351

[11]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1

[1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科技进步的意义篇7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

[作者简介]王智永,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哲学专业,广东广州510053

[中图分类号]B51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11-0116-03

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著作《与文明》和《单向度的人》中,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激烈而深刻的批判,对人性和资本主义,对科技发展带来的异化及其产生的工业化社会进行了批判。从《与文明》到标志其“社会批判理论”成熟的著作《单向度的人》,循着马尔库塞的足迹,通过探讨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及其中对技术理性批判和关于以科技发展为背景形成的单向度的社会一发达工业社会理论的阐述,让我们来更加进一步认识马尔库塞思想体系的谬误和合理性,从而辩证地认识其理论,借鉴其合理性,摈弃其谬误。

一、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

马尔库塞在早期的著作《与文明》一书中,指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受压抑的社会,攻击性的社会。他认为,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批判对象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缺少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这一基本事实,包括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都是压制人的自由意志和个人自由的,而自由和幸福是不可分的。他认为“幸福的实质就是自由”、“自由的原型就是欲望压制的解除”。《单向度的人》是标志他的批判理论趋于成熟的一部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他指出,社会批判的锋芒主要不是针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而是社会文明和技术理性对个人的压制。他指出,科学技术越进步,人的自由感和幸福感就越低。于是人的历史就是一部压制史。并更进一步阐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异化,对科技进行了理性批判,他重点分析了科学所造成的恶果――压抑、异化。他认为,无论是科学技术本身,还是以科学技术发展为根基的技术理性,其发展都呈现出两面性质。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使财富的不断增长,成为安抚和满足目前存在的潜力的主要生产力;但是,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导致了新的统治形式,即科学技术成了与群众脱离的、使行政机关的暴行合法化的技术理性的统治形式。并且马尔库塞认为,迄今为止的文明都是压抑性的:尽管技术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发自然和精神资源,但它同时也在生产过程中造成了对人的渐进的奴役。当科学―技术理性以富足和自由的名义结成操纵和控制社会的新形式后,它就开始形成了一种“更好的统治”,它能“同化一切替代方案”,把所有的对立面都整合起来,从而由人的解放的力量转变成了人的解放的桎梏。由于与传统的政治统治相比,技术理性在现代工业社会中行使统治职能时较少使用暴力和强制手段,因而其统治具有更大的合理性,也更容易被人们所认同和认可。从而使人们在日益增长的生产力为人们所提供的质高量多的各种消费品――高级的轿车、豪华的住宅、组合的音响、齐全的厨房设施等等面前,心甘情愿地而不是被迫地接受技术理性对人的统治。由于技术统治已取代了政治统治,对抗、矛盾已经或正在消失,“人们思想的独立性、自觉性及政治对立的权利……正逐渐被剥夺了基本批判功能”。在书中,他将这一原则的丧失归罪在形式逻辑、实证主义及其所孕育的技术理性身上,认为这三者是导致人和社会单向度发展的三股祸水,由此他展开猛烈的批评和攻击。他指责技术理性已将现代社会粉饰成一个技术社会,技术理性是统治着一个特定的社会的社会理性。并据此断定: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压制了人们内心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力量的单向度社会。

“单向度性”是指发达工业社会以新的控制方式同化了社会中的反抗力量,消解了一切革命的企图,排除了一切异己存在的可能性,从而使这个社会中的所有人都认同这个社会,自觉地融入这个社会,成为其驯服的公民,发达工业社会在一切方面――无论是经济制度、政治制度,还是科学、工艺、艺术,抑或哲学和日常思维,都趋向一个维度、一个色调、一种声音。没有了批判、否定只有维护和捍卫。社会与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都丧失了具有创造性社会批判功能的那个向度,只剩下维护、肯定现存秩序这样一个向度。“单向度性”使当代资本主义制度趋于稳定并进而促使广大民众失去批判与否定意识的“超然力”。这种“超然力”的源泉是科学技术的控制功能。马尔库塞说在工业发达国家,科学技术不仅成了创造用来安抚和满足目前存在的潜力的主要生产力,而且成了与群众脱离的,使行政机关的暴行合法化的意识形态的新形式。事实上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原因就在于它的极权主义性质源于技术进步而非恐怖与暴力,即占据统治地位的是技术理性。马尔库塞认为,极权主义的共同特征主要不是表现为是否施行恐怖与暴力,而是表现为是否允许对立派别、对立意见、对立向度的存在。人类接受技术理性的统治,自甘沦落为非本质力量工具的唯一理由是基于生存的需要。由于物资的匮乏。人类为了维持生存,就不得不进行合作,接受一种劳动组织方式和资源分配方式对本能的压制。他认为现行的本能压抑主要不是产生于劳动之必要而是导源于由统治利益实行的特定的社会的劳动组织,它根本不是必要的压抑,完完全全是一种多余的压抑。这种“多余的压抑”不仅体现在对自然的压抑上,更主要体现在对人的压抑上,其作用是把人束缚在特定的合作框架之中,从而导致了人类劳动的异化。

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进入黄金的发展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到了一定缓解,这从马尔库塞的观点看来,发达工业社会是人全面遭受压制的社会。社会文明对个人的本性实行了全面的管理和统治,科学技术是一种新的社会统治力量,其发展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的统治和对个人的控制带来了极大的困惑,在无法对资本主义发展作出本质解释的情况下,他片面地认为阶级关系被经济关系所代替,阶级对立被技术进步引发的新型生产形式所掩盖,并且他还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危机已经演变为意识领域的科技进步和意识形态的结论,从而无产阶级正慢慢失去了阶级意识,意识不到自己“否定资本主义”的地位和身份,放弃反抗斗争,甚至积极参与到维护压迫着他们的社会制度的建设中。进而,他认为当代的社会革命不再是政权和改变经济制度的政治革

命和经济革命,而是改变人的心理结构、解除人的心理压制的“生物学的革命”或“心理学的革命”。他认为传统的政治概念不再有效,现在的革命应当从意识革命人手,建立“反文化”战线,培养“新型的人”――即性本能彻底解放的人。主张“大拒绝”,即拒绝服从专制统治、参加抗议游行和青年学生运动,但“大拒绝”的目的不是旧的政权和制度,而是“唤醒”人们被压制的“反抗精神”。

因为批判的哲学着眼于未来,马尔库塞就把未来理想社会的实现完全依赖主体的能动性,将目标锁定在不切实际的乌托邦社会主义身上。他指出,劳动是一种游戏,并信誓旦旦地要把劳动废止,一切冲突、敌对和反抗将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满足和肉体的感受,将是对立的统一和“宁静生存的真正和谐”。在他看来,马克思“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的学说是建立在无产阶级普遍贫困化理论基础上的,而这一状况在现代社会已经有了根本的改观,据此他认为,从消费方面说,社会阶级已经同化了,工人阶级已经跟资本主义合为一体了。他把无产阶级的崇高追求降格为“”和“满足和肉体的感受”。

二、对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辩证的认识思考

随着20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马尔库塞理论的前瞻性和合理性对现今社会,仍然具有着重大借鉴的意义。

首先,马尔库塞对技术的批判:一方面指出技术的发展进步支撑着巨大的工业生产,指导着人们累积财富,讲求效益的最大化、效率的最大化,使生产成为可计算、可测量的人类活动;另一方面,在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人的创造性、自由性也渐失,可计算代替了灵活性、能动性。技术理性的神话广泛地浸透人人类生活、人类的文化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人的性格结构和心理特征。提示我们在对待科技快速发展中产生的负面效应,和科技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进步,而且还有对人们的束缚和压抑,以及提示我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的重视,从而正确的认识科技,利用科技规避科技负面效应发挥着作用。其次,他在研究社会问题时的方法是多样化的,在研究过程中,他特别注意社会心理因素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就提示了我们在研究社会问题时,既要从宏观方面研究社会,也要注意对社会的微观研究,要多方面、全方位研究。另外,虽然他的理论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进行了一定深度的抨击,但由于理论指导的偏误,他未能也不可能找到人类解放的正确之路,然而却提示我们要重视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然而,马尔库塞对现代科学技术作用的理解是片面的,他把科技表述为一种意识的革命,他说:“被表述为技术统治论意识的科学技术本身,在日常的实证思维方式之中已开始替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而扮演起意识形态的角色。”科技管理已深入到国家政权领域,“成为统治人民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生活一切其他方面的工具。成为‘人民解放的桎梏’”。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从实质上看,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生产力发展与现存生产关系的冲突必然会日益加剧,从而会引发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表现在劳动者与现存社会制度的关系上,劳动者反抗现存社会制度,要求进一步改变生存状况的意识,而不是马尔库塞所预言的那样会日渐减弱直到消失,这样马尔库塞就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之中。在其理论体系中,马尔库塞关于已经不存在了阶级斗争提倡意识革命的观点也是片面的,其并没有认识到当时的真实情况,只是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迅速发展的片面性,没有看到战后世界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不仅没有停止过,而且愈演愈烈,西方国家无产阶级纷纷建立自己的工会组织和政党,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虽然工人的收入待遇有大幅度提高,但工人的阶级地位没有改变,资产阶级依靠垄断资本主义统治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从工人手中掠走了更多的财富,阶级斗争并没有消失。另外,他关于未来建立乌托邦似的社会又是不现实的,是与马克思主义完全相悖的。从实践角度看,马尔库塞关于未来社会的实现方案显然既不明智更不合理,是注定要失败的。他不是以向前看的眼光批判现代社会,而是向后看,表露了浓郁的怀旧复古、浪漫悲观的情调;他们缅怀虚构的中世纪田园牧歌式的精神宁静,想退回到前现代时期;他们一味推祟精神,否弃物质,鄙弃大众又俨然以大众的代言人自居,表现了十足的贵族、精英倾向。在他那里,与社会化大生产相伴而生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先进性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少数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裸的英雄史观。

科技进步的意义篇8

关键词:林业工程;营林造林;工作意义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社会愈发重视林业产业的发展,我国多地的林业工程经多年发展,林业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森林资源,解决了相应的生态问题。但在林业工程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营林造林缺少规划、科学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限制了林业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基于这种情况,从营林造林工作的实际意义出发,探索营林造林科学发展的有效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林业工程中营林造林工作的实际意义分析

(一)营林造林的生态意义分析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生态问题较多,自然生态调节能力较低,水土流失问题及土壤沙漠化问题较为严重。营林造林工作可有效增加一定区域内的森林面积,提高当地水土保护能力,提高森林生态调节能力,从根本上解决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等问题的不良影响,净化城市空气,降低自然灾害的破坏,因此营林造林工作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作用。

(二)营林造林的社会意义分析

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森林资源具有特殊意义,提供丰富森林物产的同时,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是人类生存的重要保障。营林造林工作可有效增加城市周围的森林面积,净化人们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同时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促进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营林造林的经济意义分析

林业作为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广泛涉及造纸、木材加工、化工等行业,是重要的工业生产原料。营林造林工作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仅体现在原材料提供方面,森林面积的增长相应带动了旅游行业的发展,解决了部分地区林农的就业问题,并围绕林业旅游促进了餐饮、酒店等周边产业的经济发展。

二、营林造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人才匮乏

营林造林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涉及树木种植、培育、防病虫害等多个方面,对于相关工作者的知识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目前林业相关专业技术人才数量较少,多数营林造林一线工作者并未接受过专业的知识培训,限制了营林造林的进一步发展。

(二)管理监督缺失

营林造林作为一项福泽后代的生态工程,具有规模大、周期长等特点,需要科学、先进的管理监督工作配合,才能保障林业工程的良性发展。就目前林业发展而言,管理及监督工作缺失较为严重,一方面多地林业产业仍沿用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缺少对于林区的科学生态管理,不利于林业长期发展;另一方面,对于林业发展,相关部门存在监督不及时的问题,导致林业发展问题发现、解决滞后问题,从而限制了林业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三、促进营林造林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措施分析

(一)加强人才培训

人才资源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发展资源,各地林业相关部门,只有全面加强营林造林人才培养工作力度,打造出专业知识技能过硬的精英队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林业发展技术薄弱问题,确保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和科学技术得以有效落实,促使一线林业工作者在实践中得到知识技能并进一步成长,从而达到促进林业工程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加强林区科学规划

我国地域广袤、环境复杂,不同地区的地理地貌及森林资源需求等差异巨大。因此,在实际开展营林造林工作前,应做好相应的林区规划工作,从当地实情出发,合理确定营林造林工作计划,科学调整经济林、生态林比例,在满足地区生态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尽量丰富林区树木种类,合理利用当地优势树种开展营林造林工作,从而提高营林造林工作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

(三)强化林业发展管理

营林造林工作的发展离不开林业部门的支持和政府的引导。各地林业部门应优化林业监督制度,加强林业发展管理,对林业工程建设实施动态质量跟踪管理,保障林业发展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并得以科学解决,从而促进营林造林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营林造林工作作为林业工程的基础,其工作意义与林业工程意义相同,即促进林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和谐发展。但就现阶段林业发展状态分析,营林造林工作仍存在人才匮乏、管理缺失等问题。因此,各地林业部门应全面加强人才培训和林业监管工作力度,从根本上解决林业发展科学技术薄弱问题,从而实现营林造林工作意义的升华。

参考文献:

[1]朱文弘.探讨林业工程中营林造林工作意义[J].民营科技,2015(02).

科技进步的意义篇9

一、培训学习的收获

1、认真学习,充分认识培训学习的重要性

我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总觉得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特别在当今发展迅速的时代,学习就更加重要,一个人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必定被时代所淘汰。我从事科研管理工作,比起一般人更加需要科学文化知识和管理技能,也就更加需要注重学习。从事科研管理工作,需要较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现代科技理论知识、现代管理技能,了解和掌握国家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个人美德,只有学好了这些内容,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才能做好科研管理工作,提高科研管理效率,保证科研管理质量,促进科研工作深入发展。因此,我平时一定要十分注重学习,认真学习党的理论,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加强个人修养,切实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业务工作技能,提高个人品质修养,具有从事科研管理的岗位能力和技能,适应科研工作不断发展的形势需要,能够独立完成单位布置下达的各项科研管理工作任务,确保把科研管理工作做好,提高管理效能,团结带领科研人员刻苦勤奋、忘我工作,促进科研工作不断深入发展,取得科研新成绩,为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发挥科研的作用,作出科研新贡献。

2、细心领会,初步掌握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次培训学习的一个最大收获是初步掌握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学习“三基本”理论,听取“五当代”报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在这基础上,懂得了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一个统一整体,统称为“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当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集中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集中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了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得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把一个贫穷落后、人民衣食不足的国家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初步成为小康社会,人民过上丰衣足食生活,在世界的地位日益重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与作用。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五方面:一是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确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经的特定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任何工作都要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而不能超越。二是提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指出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使得经济建设能够突飞猛进。四是提出“一国两制”和祖国和平统一理论。指出在一个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五是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使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作为一名科研管理干部,我必须认真学习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掌握其精神实质与深刻内涵,用来指导自己的工作,使自己的科研管理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3、学好知识,提高素质能力

这次培训,我学习了科技发展规律与科技战略、科技组织管理与执行力、所长助理的角色把握与能力提升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综合知识与能力训练。这些内容、知识涵盖了科技工作发展、科研管理工作、工作执行力建设等方方面面的最新知识与理论成果,对于科技发展、科研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指导、借鉴作用,具有很大的实用效果,作为我们科研管理干部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牢固掌握。参加培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科研管理技能,切实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与管理能力,能够承担单位赋予我的工作职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工作的完美与高效。要进一步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充分认识知识与技能在科研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使自己今后更加自觉加强学习,争当一名学习型干部,用学习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指导自己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促进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培训学习心得

参加这次科学院党校第培训班学习,我感触很深,收获很大,总的说来,要达到培训学习的目的,不辜负单位领导的期望与党校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必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促进各项工作发展,为科技发展做出成绩奉献力量,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要充分认识科研院所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科研院所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提升科研院所党建水平,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要着重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科研院所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落实“”制度,制定理论学习计划,始终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及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好落实,进一步提高科研院所基层党组织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完善工作、议事和管理制度,增强科研院所基层党组织对重大问题的科学决策能力。二是推进党务公开工作,促进党内民主决策,保障党员民利,融洽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和谐党组织建设,为各项科研工作开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三是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不断提高党员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能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科研人员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做好工作,促进科技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积极培养科研人员中入党积极分子,关心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进步,端正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坚持按党员标准发展新党员,为科研院所基层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扩大科研院所基层党组织队伍,增加科研院所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促进科研院所党建工作深入发展,以党建工作带动科研业务工作发展,营造党建工作、科研业务工作齐头并进、蓬勃发展的良好氛围。

2、严格要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要当好一名科研管理干部,必须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满足不断发展的科研管理工作需要。一是提高政治素质。要努力按照政治强、业务精、善管理的复合型高素质的要求对待自己,加强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和管理素质,公平公正、洁身自好,清正廉洁,做到爱岗敬业、履行职责,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率先垂范,严以律己,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全力实践“团结、务实、严谨、拼搏、奉献”的时代精神。二是提高知识素质。要适应科研管理工作在当前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努力学习各方面知识,熟悉科研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在科研管理工作上,不存在知识缺陷、当门外汉,有丰富的知识去搞好科研管理工作,赢得科研人员的支持和信任。三是提高道德素质。要热爱本职工作,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廉洁奉公、作风正派、严守职业道德,以优良工作作风搞好科研管理工作,赢得科研人员的拥护和支持。四是提高心理素质。要具备遇事不惊,沉着冷静,能够受辱负重,化解工作中遇到的阻力,解决存在的各类矛盾与问题,做到顽强拼搏,矢志不渝。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要站稳立场,把握好自己的工作角色,积极协助院所领导做好工作,做到工作到位而不越位,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工作,促进院所科技工作发展。要树立服务意识,正确认识管理就是服务,强化宗旨意识,把自己看作是科技队伍中的普通一兵,要开动脑筋,想方设法,搞好服务。既服务好院所领导,又服务好每一个科技人员,当一名科研工作的后勤兵,支持大家放手开展科研工作,取得优异科研成果。

3、精心培育,努力建设精品团队

作为科研管理干部,关键是要带领自己的团队,致力科研业务发展,取得科研成果。在精心培育、努力建设精品团队上,要精心培育科研人员,努力建设精品团队,在科研工作中取得出色成绩。一是具有目标意识。团队的目标意识就是围绕科研中心工作任务,结合自身工作职能与岗位职责,做到工作一流、业务精良,朝着既定的科研目标任务奋勇前进,实现工作突破,取得科研成果。二是具有忧患意识。要正确认识在科学日新月异、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情况下,科研工作难度越来越大,要树立忧患意识,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增长才智,使业务知识充足、业务技能增强、科技手段先进,促进科研工作发展,力争取得科研成绩。三是具有发展意识。发展是硬道理,要想方设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始终做到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科研,以发展意识搞好科研工作,努力取得新成绩,为科技进步作出新贡献。

4、强化责任,提高工作执行力

科技进步的意义篇10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体系的物质利用、能量平衡和资源消耗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工业社会初期,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提高经济和财富的增长来达到社会的发展,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人类日益面临着不平衡发展和环境恶化带来的后果。为了能更好的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好的发展,缓解经济发展的压力,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其发展方式和路径上更倾向于“文化”:即人类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环境的改善、生态的优化、资源的节约利用、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科学发展之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大战略意图。指出: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包括科学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及思想体系,这是实现我国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尽其能,尊重诉求,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社会。她要求把治国理论的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发展的各个方面。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社会的经济要高度的发达,而高科技是经济的高度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科技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和财富的增加是一种良性的循环模式。因此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在争先恐后地发展高科技,促进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别是面对当今跨世纪的历史时刻,在国际国内形势处于重大发展变化的历史阶段,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和把握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持续发展繁荣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科学作为认识人类,认识世界(包括人自身)探索未知的一种实践的一种实践和精神活动方式及其成果,构成了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科学不仅作为一种经济力量有力的推动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力量有力推动着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通过大力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使科学的思想意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术,科学实践活动,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大众化来促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可以起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双重历史使命。通过科学与社会主义在文化上紧密的结合建造一个社会知识基础和平台来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好转、社会的全面和谐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对于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全民素质和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2科学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指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从事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方式,以及由这些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包括形成的制度,规范和风俗习惯的总和。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包括人自身),探索未知的一种实践的和精神活动方式及其成果,构成了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科学文化是最近对人类文化进行研究过程中所思考的一个新概念。通俗的说就是指社会大众对科学的需求和消费现象,是科学的思想意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术,科学实践活动,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等等的大众化。一般我们把科学文化指做知识智力意义上的文化,它首先是一种超越民族、地域的文化,是一种以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不断更新进步的泛世界文化。其次它是以自然界为指向、基于严谨的科学知识、规范的科学方法、理性的科学思想而形成的文化体系。科学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综合体,其对人类发展的真正意义在于科学的广泛普及、技术创新机制的运转,以及科学理性精神在社会整体文化中的高扬。从科学文化的内涵让我们认识到了科学不仅作为一种经济力量有力的推动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它还作为一种文化力量有力的推动着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全面的科学文化应包括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三个方面。器物层面的科学文化表现为科学的物化成果;制度层面的科学文化表现科学的社会建制;观念层面的科学文化表现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文化学或从文化论的高度来研究科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有助于超越狭隘的科学观,树立一种新的科学观,从而更加全面而深刻地理解科学的根源、动力、目的、意义和价值。

3我国加强建设科学文化的紧迫性

在当今社会科学文化的力量已成为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是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用科学文化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将科学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既是中国未来的发展大计,同时也是迅速适应国际竞争环境的当务之急。

但由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要实现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达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建设起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以实现教育,文化,科学,技术的发达,都将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人们的旧思想,旧习惯也长期落后于社会存在;特别是难以抗拒的大自然的严重天灾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困扰也是不能摆脱的;同时,由于我们现处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中,以及我们的社会主义暂时还属于初级阶段,这就从总体上而言,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还不会太高。另外,在科学文化普及的方面,由于我们的许多工作,宣传的方法还主要依靠报纸书刊等,用影视作品来反映科学文化方面的素材少之又少。其思想基点也仅停留在宣传,普及一般科学知识的层面上,科学文化宣传的力度远远低于社会发展的程度。当今封建文化和迷信行为还有发展的趋势也是国民科学素养水平低的一个表现,这也说明了我国社会还缺乏科学的文化氛围。以上的种种原因都说明了目前我国科学文化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社会政府部门和各界人士应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促进科学文化的加速发展。

4进一步加强科学文化建设的建议

(1)提高13亿人的科学文化素质迫在眉睫。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人们谈到科学文化素质就认为随着人们科学文化知识的增长,公民的文化素质会自然而然地提高。这种想法对吗?据调查显示,我国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变化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是不对称的,由此可以看出科学文化素质是不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而自动提高的。由于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当今一些富裕起来的人竟热衷于迷信愚昧活动,反科学,伪科学活动也时有发生,这也跟缺乏科学的世界观有关,同样的有人认为科学文化素质会随着人们科学文化知识的增长而自动提高的说法也是错误的。人们所具有的一定或较高的文化程度乃至专业技术水平与科学精神,科学世界观是不能自动划等号的。在现实社会中有不少受过高等教育的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成为邪说的痴迷者,就是很好的例证。从上面的事实说明了我们应把提高我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到日程方案里,加大培养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力度。

(2)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和民族综合素质的竞争教育的职责之一就是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知识,提高公民的素质。要高度重视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对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文化和人才支撑。

(3)为科学文化的发展提供需要的文化氛围。

广泛的利用社会宣传,新闻宣传,网上宣传,手机短信等多种宣传形式,深入宣传创建科学文化的重要意义。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让科学文化大众化,更接近人民群众。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科学文化带来的新变化和利益,能够自觉自愿的参与到创建科学文化的活动中来。

(4)让科学文化走出象牙塔顺应中国社会文化产业发展潮流。

为发展科学文化,科学文化战线也将密切关注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在2002年1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中国文化蓝皮书——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这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编撰的中国第一本代表国家水准的文化发展蓝皮书对文化产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告诉我们,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中国下一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要不断的从社会文化中吸取营养的,它们两者是相互借鉴和渗透的。将科学文化融入顺应到中国文化是未来文化发展是主要趋势。

(5)进一步加大科学文化的普及力度。

中国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巨大变革中,它不仅表现在对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改革,而且更为深刻地推动了我国社会文化的变迁。由于目前科学文化的传播还不是很完善,而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也是急需科学文化来支持的,因此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文化的实施力度。即通过宏杨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思想和科学观念,推广与应用科技成果,传播科学理论,传授科学方法和实用技术,宣传科技精英人物、推动科研活动机制对整个社会机制的促进,评价当前科学技术,尤其是前沿科学领域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成果等方面来加大科学文化的普及力度。通过加大普及力度来提高全社会的整体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海林,徐建培.科学技术史概论[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5.

[2]黄顺基.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美)阿伽西.邬晓燕,科学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张居安,李秀珍。西方文明史.[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5]刘冰,李正风.自然辩证法参考读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