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十篇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十篇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0:45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篇1

一、理论背景: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内容与启示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与主要内容

2000年,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理论的创始人塞里格曼(Seligman)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发表了《积极心理学导论》(positivepsychology:anintroduction)一文,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利用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

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补充和完善,其基本理念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积极心理学研究人性中的积极层面,认为心理学研究是为了帮助人们生活得更健康、更快乐、更加充实有意义。积极心理学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致力于促进个人、社会以及整个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存在巨大的潜能,都能决定自我的多种基本需要,都重视自我发展,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积极心理学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动机、能力和潜能等。

第三,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积极预防的思想,认为应该致力于培养可以抵御心理问题和疾病的力量,而不是仅仅修正心理缺陷或治疗心理疾病。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积极情绪与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社会环境、积极情绪与健康等多个方面。从个体层面而言,积极的人格特征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塞里格曼和彼得森通过反复的调查研究和分类,将人类的性格力量划分为6种核心美德和24种性格力量。6种核心美德是智慧和知识的力量(包括创造性、好奇心、热爱学习、思想开放和洞察力)、性格力量(包括诚实、勇敢、坚持和热情)、人道主义的力量(包括善良、爱和社交智慧)、公正的力量(包括正直、领导力和忠实)、节制的力量(包括原谅、谦虚、审慎和自制)以及卓越的力量(对美和优点的欣赏、感激、希望、幽默和虔诚)。

(二)积极心理学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并非全盘否定传统心理学,关注积极人格也不是完全回避心理问题。积极心理学更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向功能,主张发挥学生优势、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给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诉求。

首先,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对青春期心理问题、危机进行干预,它也应对学生的积极人格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强化。

其次,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对心理缺陷、伤害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学生自身所拥有的力量、能力和潜能的发掘,要相信学生的许多积极心理潜质是可以通过学习、生活实践而得以开发和培养的。

再次,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关于学生心理问题或疾病的研究,也是关于学生学习、生活及成长过程中健康、快乐和爱的研究。

二、实践探索: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中心理课教学内容优化

心理课是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课堂是心理课的主要阵地。从优化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如何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领下,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特点和优势,在教学实践中对心理课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优化,从而提高心理课教学的有效性,让心理课真正成为帮助学生发挥积极优势和潜能,促进学生积极人格培养的“幸福课”,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实践和探索的过程。

笔者从事过三年初中心理课教学和四年高中心理课教学实践,一直立足课堂,思考如何将积极心理学理念渗透到高中心理课教学内容和实践中。四年来,笔者边教学、边研究、边总结、边改进,逐步探索如何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潜质,最终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力量和优秀品质。

(一)建构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中心理课教学内容框架

目前上海高中心理课程没有完全统一的教材,大部分教材的内容结构主要是根据学生存在的心理发展问题进行架构,具体涉及认识自我、学习辅导、情绪辅导、人际交往辅导和职业生涯辅导等单元内容。

借鉴积极心理学对积极人格品质的研究,结合高一学生的年龄阶段和身心特点,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对现有心理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重组与更新。按照“主题单元学习专题课时”的逻辑层级架构,初步将心理课教学内容划分为四大主题单元。具体包括积极的个人优势(发现并利用个人特长)、积极的情绪体验(打开快乐之门)、积极的社会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生命成长(激发内在动机,锲而不舍实现目标)。在此基础上,分解主题单元,形成若干学习专题,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1.积极的个人优势

本主题单元关注如何发现及利用个人优势。

专题1为“培育发挥个人优势”,其主要目标及内容是理解和欣赏24种性格优势,认识每个人都独一无二并具有潜能;积极参与个人优势实践的活动,有意识地尝试积极自我认同的方法。

专题2为“开发创造力”,其主要目标及内容是理解创新特质,掌握发散思维方法,培养创新意识;积极参与创新思维训练活动,在创新思维训练活动中体验到愉悦感和成就感。

专题3为“聪明学习”,主要目标及内容是认识自己的学习习惯与风格,尝试时间管理方法;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改善自己的学习效果。

2.积极的情绪体验

本主题单元关注如何帮助学生更快乐,满意地体会过去、快乐地感受现在和满怀希望地面对未来,从而帮助自己更加幸福地生活。

专题1为“主观幸福感”,主要目标及内容是了解自己的幸福感受,学会适当表达个人情绪;分享积极情绪,提升情绪洞察和调节能力,学习运用多种方法保持愉悦心境。

专题2为“学习乐观”,主要目标及内容是了解乐观的含义、主要特征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意义,体验积极归因的方法;使人生态度和思维方式转向乐观,从而激发成功的动力和行为。

专题3为“希望和梦想”,主要目标及内容是理解希望的涵义和意义,体验个体对未来预期的积极情感;学会运用梦想分类和转换期待对象的方法,促进自己行为的积极改变。

专题4为“探索人生意义”,主要目标及内容是感受和分享心流体验,珍惜生活中所拥有的美好;善于发掘自己的人生价值与意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3.积极的社会关系

本主题单元关注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习者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主观幸福感。

专题1为“改善亲子关系”,主要目标及内容是感受父母的爱,表达对父母的爱,激发家庭责任感;学习运用积极对话的双赢技巧,与父母协商解决问题。

专题2为“发展和谐的伙伴交往”,主要目标及内容是感受、体验和谐的同伴交往氛围;学会沟通与合作。

专题3为“感恩与宽容”,主要目标及内容是体验感恩与宽容,学会表达感激之情和宽容之心;学会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对待误解,发展宽容有度的交往能力。

专题4为“青春期情感”,主要目标及内容是了解两性差异,认识异往应遵循的原则;感受纯真的“青春情感”,学习适当地表达情感和学会等待,尝试应对情感困扰。

4.积极的生命成长

本主题单元关注个人内心成长,帮助学习者激发内在动机、掌握目标的抉择和执行以及在逆境中反弹。

专题1为“在逆境中反弹”,主要目标及内容是感受面对逆境时,永远不放弃希望的态度。尝试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行为去面对逆境、心向未来。

专题2为“提高自决能力”,主要目标及内容是感受心理需要获得满足的积极情绪体验;学会遵从内心,面对人生做出积极的选择和改变,从而提高自决能力。

专题3为“促进行动能力”,主要目标及内容是感受目标承诺的积极体验,愿意为目标付诸努力与行动;尝试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制定合适的目标和可行的行动计划。

(二)形成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中心理课的专题教学案例设计

在开展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一心理课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已有实践进行反思。根据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一心理课“主题单元学习专题课时”的内容框架,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求,形成教学内容优化后的《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一心理课专题教学案例》。在主题单元和专题的框架下细化专题,每个专题根据教师和学生需要灵活设计课时,具体课时内容示例见表2。

课堂上主要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团体游戏和活动、心理测验、情景剧、影视欣赏、拓展阅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感受和体验中思考和分享,让学生看到自身存在的积极优势和力量,不断发挥这些优势和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三、进一步的实践方向和思考

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对高中心理课进行优化的实践探索还处于初步阶段,在以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除了不断完善积极心理课的教学内容,还需要思考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的问题,以及高中积极心理课如何与小学、初中的课程衔接和学段贯通的问题。

关于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除了倡导积极鼓励的评价导向和及时评价,客观评价工具的开发和使用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由于心理学科的特殊性,心理课教学评价确实存在不易操作、学习成果难以量化或可视化等困难。教师如何做到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保证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兼顾教学评价的多样性和形成性等,都是需要进一步实践和思考的问题。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篇2

1.丰富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关注问题的成因、对策的探究等描述层面的问题,较少关注如何满足学生心理的需求和定位,这在一定程度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主要倡导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拥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具备调适自己心理的能力,只是有的被暂时遮住了而已。在此理论指导下,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将从崭新的视角来展开工作。

2.创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工作理念及工作手段。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是在传统的“问题导向”模式的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下形成的。积极心理学则是以研究人类积极力量与美德为主要内容的科学,从消极逐渐转换成积极,这是一次理论的创新。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在于发展一门挖掘和培养人类积极力量的科学,运用适当的测量和评估标准探索个体内部的积极力量,采取纵向研究的方式探究积极力量的形成阶段和方式,并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干预和预防消极力量的滋生,从而更好地塑造个体内部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测量与评估技术也得到了创新和提高,作为一套以正面指标来评价心理健康状况的新型体系,其技术手段主要是把结构化的问卷作为测评主体,并与其他方法有效结合,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测评体系。

二、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构建

1.积极心理学体系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构建一套完善的积极心理学体系为基础,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将积极心理学理论注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中,全面、科学、实效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一,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培养。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认知性和情感性的整体评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养成是其积极情绪体验培养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我国出现教育资源的短缺、学业繁重、就业压力加大等现象,导致大学生缺乏主观幸福感,形成消极的心理状态。因此,为使大学生能够积极面对压力和挫折,培养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积极心理学认为,主观幸福感的获得有三种基本的积极体验,即对过去生活的满意感、对现在生活的福乐感、对未来的希望感,这就衍生出培养大学生积极体验的三个子目标。积极心理学主张,通过引导大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过去生活的愉悦上,摆脱痛苦的经历,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感;通过调动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目标明确性,加强他们的福乐感;通过引导大学生建立信心面对未来的挫折,提高他们的希望感。只有从这三方面入手,才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第二,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完善。拥有积极人格的个体会采取更富有成效的应对策略来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和困境。因此,如能培养大学生形成合理的归因方式、解释风格以及内在的心理动力,就可以帮助他们不断完善人格。积极心理学把人格分为乐观型和悲观型两种。赛里格曼认为,人们在面临成功或失败时都会自我解释其原因。乐观型解释风格认为失败或挫折只是暂时的,由外因引起,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改善,或者当外部环境改变时情况自然会好转;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则会认为失败和挫折是长久的甚至不可改变的,并且他们会将此悲观心理转移到其他事情上。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往往是自信的、积极的,注重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外物;而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往往是消极的,注重外界的影响,他们容易形成压抑,紧张,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问题。因而,调整大学生的这些负面情绪,需要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归因方式,从而形成积极的解释风格。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篇3

北京市怀柔实验小学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有针对性地实施积极心理教育,使学生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积极”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意是指“实际而具有建设性的”或“潜在的”意思,因此,“积极”既包括人外显的积极,也包括人潜在的积极,而心理学中的“积极”,一般是指“正向的”或“主动的”含义。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积极品质和幸福的一门心理学学科,它包括三个主要内容,即积极情绪、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具体来说,积极心理教育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积极优势”关注如何发现及利用个人特长(优势),包括个人优势、创造力、学习风格等。二、“积极情绪”关注如何更快乐,围绕过去、现在、未来的积极情绪体验,主观幸福感、乐观与希望。三、“积极关系”关注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和谐与冲突、感恩与宽恕等。四、“积极应对”关注如何从灾难与挫折中重生,包括抗逆力或心理弹性等。五、“积极成长”关注如何帮助学生激发内在动机,实现目标,包括自我决定论、目标选择与执行意图、自我效能等。学生从自己的优势中获得自信心和成长的力量。六、“积极组织”关注学校如何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和技术,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师的幸福感以及学校效率。

怀柔实验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各个年级都开展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的教育形式多样,如心理活动课、主题班会、学科渗透等。

四年级的《传递幸福》心理活动课通过对小学生进行生命养育的教育,让学生感受母亲的爱,并学习珍惜和回馈。其发展性目标符合四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感。针对当前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独生子女娇惯、不珍惜父母的爱等问题,通过视频清晰、生动地展现了母亲从孕育到养育的艰辛,让学生体验到了父母的爱和辛苦,进而心生感激、感恩之情。同时,这堂课还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邀请了家长们一起参与课堂,便于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教育理念,有利于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的延伸。家长在课堂上了解了孩子的另一面,即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且回馈给父母爱,比如,孩子早早地为母亲准备了礼物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谢。“爱要大声说出来”这个活动环节将课堂推向高潮,触动了母亲和孩子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她们热泪盈眶,喜极而泣。

《传递幸福》活动课的优点主要有:第一,每一个活动都准备得很充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二,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快乐,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第三,课堂氛围比较活泼。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地方有:第一,活动的内容不必太多,一节课有一两个活动就足够了,关键是看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什么;可以对学生在一两个活动体验到的东西加以深入探讨,予以升华,这样效果或许会更好。第二,教师在提问时暗示性太强,如连续问了好几个学生“你快乐吗”,教师的意图很明显,是把学生往积极方面引导,但这种封闭式提问对学生发现自己的内心无益,可以问“你做这件事有什么感受”,等学生作出反馈后再作引导,会更好一些,如果学生回答“感到快乐”或其他积极情绪,教师进行肯定就行了;如果学生回答的是消极情绪,教师可以追问原因,再化解消极情绪。这样学生无形中就能觉察和认可自己的消极情绪,并学会调节情绪。因为我们无法预料学生会产生什么情绪,如果教师只是封闭式地问“你感到快乐吗”,学生会为配合老师而说快乐,这会让没有感到快乐的学生认为自己产生消极情绪是不对的,学生的消极情绪被压抑和隐藏,得不到及时的处理。而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是接纳自己,积极调节情绪。接纳自己包括接纳自己的消极情绪,承认消极情绪的客观存在,学习积极地调节和转换消极情绪,并不是要求学生压抑自己的消极情绪。

五年级《大声说出爱》是一堂亲子沟通课,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课堂,学生、家长、教师都真情流露,教学效果很好;课程内容和时机恰当,三天后就是母亲节,课程内容是感受母爱并表达对母亲的爱,家长们(母亲们)很受感动,学生也进一步理解了母亲的关爱,为融洽的亲子关系打下基础,也为将来可能的亲子冲突做了很好的预防与缓冲。

需要更进一步讨论的地方是:第一,课程主题是“大声说出你的爱”,但活动中只提到母爱,有局限性,爱有很多种,还有父爱等其他形式的爱;

第二,活动内容引导性强,但有强制的痕迹,学生的回答雷同,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的发展。

六年级的《明天会更好》活动课运用巧妙的实验使得学生学会积极心理暗示并对未来进行展望。这堂课的精彩之处在于:第一,教师上课充满激情和热情,学生很投入;第二,活动设计精巧,其中“扎马步记忆单词”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了坚持的重要性和努力坚持学习后的愉悦,很好地体现了积极心理教育的宗旨;第三,“水晶球实验”巧妙地呈现了意念的力量,让学生亲眼看到水晶球随着学生的意念而摆动的神奇,真实的体验和感受比单纯的说教讲解更令人信服,学生由这个实验体会到了自我暗示(信念)的力量,会启示学生自觉运用积极心理暗示鼓励自己克服困难;第四,这节课的精彩还在于给学生创设了展示自己特长和优势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的优势中获得成长的力量,并在此基础上畅想未来。

《明天会更好》心理活动课体现了《纲要》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即: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找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起到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作用。

这堂课值得商榷的地方有:第一,活动课的主题是“明天会更好”,课堂内容似乎跟主题不太密切,单个的活动很精彩,但综合起来主题不够突出;第二,“水晶球实验”后,教师对其所蕴含的意义挖掘不够深入,没有进一步的说明和升华,引导学生积极运用心理暗示不够;第三,教师只是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梦想并贴在黑板上,没有分享和讨论,梦想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不够明显。

五年级的《分数》是一堂数学课,渗透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教师以学生自己动手探索(折纸)的方式教学生学习“分数”的概念和加减运算,教学形式生动,学生容易接受,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篇4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就业指导课程;大学生;探索

随着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普遍面临就业难的问题。近年来,因就业问题引起的大学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较常见,甚至发生自杀悲剧。2007年《大学生就业指导》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修课程之一。课程旨在指导学生寻求职业发展,培养潜力和创造力,以适应社会需要。积极心理学在国内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研究目的主要是探索个体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寻找个体潜能。这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目的一致。此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析如何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育。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现状

我国高等学校就业指导课起步较晚,与国外的就业教育差别很大。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单一,学生就业心理模块知识陈旧

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中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就业背景、就业技巧、就业政策和就业所需表格填写训练等。各个高校课程内容基本一致。武沁宇等研究认为目前高校就业指导缺乏与学生专业课程衔接,难于提高大学生实际就业能力[1]。较少高校有专业心理老师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心理调适等。与心理有关的内容知识基本无更新。

(二)课程倾向于职业技能培训,忽视就业心理、职业道德等引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多倾向于传授求职技巧,如介绍信、推荐信和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而较少涉及学生的价值观导向、就业心理调适和积极的就业观引导。大学生在就业之前,首先会在心理上有一些变化。受传统“学而优则仕”思想等影响,加上就业竞争激烈,多数个体易表现出焦虑、失落等心理表现。张弛等调查522名大学生,76%认为“最让自己感到紧张和忧虑的事情”是就业问题[2]。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第二个“心理断乳期”。情绪容易波动,耐挫力弱。在面对就业压力或受挫之后,找不到合理方式应对,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甚至自杀等危机事件。

(三)课程实施形式单调,缺乏创新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定位是一门指导性强的应用型学科,需要学生实践和实际操作,且需要根据大学生每个阶段不同特点进行指导。较多学校就业指导课成为理论课的讲授,学生配合度不高,没有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大一到大四所讲内容没有变化。大部分高校依然采用以一名老师面对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上大课的模式为主。

二、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近年,积极心理学在世界范围内兴起。认为心理学不仅仅是对创伤、缺陷和疾病等进行研究,更重要的是帮助人类去发掘潜能和力量,使人们更幸福、快乐,并得到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中也不缺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如仲尼、左丘、韩非子等都是在逆境终成事业。其积极的思想都可以为大学生学习和内化。

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宗旨主要是发掘学生潜能,增强积极的人格力量,显示了一种积极的教育理念。赛里格曼教授以“每天记录三件好事”、新的署名力量、感恩拜访和大笑练习为内容,发现这些练习能最大程度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生活态度,甚至影响到人生态度和工作信心。有研究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到抑郁症治疗、医学教育和企业管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探析

(一)嵌入积极的教育理念

《大学》中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重要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素养。当前“就业难”问题除了就业人口基数大和专业限制外,与大学生自身依赖性强、逃避进入社会、耐挫力差、自卑心理等有较大关系。英国哲学家拉金斯提到“年轻时代是培养、希望及信仰的一段时光”。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态需要从入学开始,贯彻整个大学生活。在教育过程中将责任意识和感恩结合起来,教会大学生勇于面对生活中各种挫折。

(二)构建“积极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随着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严峻就业形势使大学生从入学开始承受不同的就业心理压力。积极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仅要吸取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还要考虑不同阶段特点和实践性的特点,每个学段有其特定的教育内容和任务。大一大二阶段应该以“择业指导”为主,主要包括认识自我、优势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由于大学新生处于适应期,心理波动比较明显,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此阶段重点在于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解决现实困惑,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和应对,引导进行职业生涯探索,掌握职业要求和社会需求,挖掘学生自我成长的潜力。第二阶段应该以就业指导为主。学生掌握就业指导知识外,鼓励学生实践,通过调查走访、案例讨论、团队合作等方式增加学生对就业的积极心理体验,鼓励学生创新自己的求职技巧和方法。强化互动,学生参与教学,如运用霍兰德职业能力测验(mBti)认识自己的兴趣和性格特点。

(三)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大学生就业团体辅导实践

积极心理学认为在教育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重视学生自我成长的经验。体验和参与式学习是完成这一体验的重要途径。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等提出了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群体参与的团体积极心理辅导新模式[3]。设计活动依据“幸福”三因素理论,包括积极的情感、积极的参与性和追求有意义的生活三部分。团体辅导的内容包括培养积极情绪、积极的应对和认知方式、积极的人格品质。按照这三个内容进行具体的活动形式。如“寻找自身优势”、“三件好事”、“感恩探访”等。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意义。课程尚处于开发和探索阶段,对于授课老师也需要扩宽思路,在现有体系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方法探索新的形式,提升教学效果,最终服务到大学生群体。(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参考文献:

[1]武沁宇.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4.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篇5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心理学的研究重心偏向到心理疾病的评估与矫治。过去的半个世纪,“疾病模型”驱使下的心理学,俨然成为一种偏重问题、流于消极的“类医学”。自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产生后,人们总是对病态的人、罪犯和心理变态者具有浓厚的兴趣,一些变态的案例和超乎寻常的犯罪经常引起人们神经的兴奋,而献身、奉献和慷慨等人类优秀的品质则淡出心理学家的视野。

从病态心理学走向积极心理学

尽管病态心理学是20世纪心理学的主流,但同样也存在着马斯洛这样的心理学家,关注着人类的积极一面。作为人本主义阵营的领军人物,马斯洛专门研究最出色的人物、超常人物、名人、大学里的尖子,并称这些人为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承认这种人确实很少,且大多是60岁以上的人。但正是这些优秀的人给我们幸福生活以对照的镜子,给我们平凡的生活提供榜样,给我们发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的机会。通过模仿和内化这些人类精英,我们可消除自身的怯弱、自卑、无意义生活的痛苦,可治疗我们内心的矛盾、冲突、自我中心式的烦恼,我们虽然不可以直接模仿这些最优秀人的生活,但我们可以内化他们身上积极的心理品质,发现他们之所以成为优秀人的自我概念、动机特点、行为特点、人际关系特点和对待生命的态度,从而使我们走向优秀,迈向幸福。虽然马斯洛是当代积极心理学的先知,但由于马斯洛很少将自己思想置于科学经验的标准上进行检验,而21世纪是一个信奉科学的时代,所以他的积极心理学思想并没有导致一个崭新的心理学领域的产生。

直到世纪之交,以赛利格曼为首的心理学家对人类积极品质进行科学研究,积累了大量科学心理学的资料,首次将人类的积极品质置于科学的标准下进行检验,从而诞生了当代积极心理学,这种积极心理学立即轰动了全世界,积极心理学运动的蓬勃兴起重新唤起了心理学对于人类幸福生活与积极品质的关注。在积极心理学的浪潮中,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便是哈佛大学的“幸福课”。一直以来,哈佛大学公选课中最受欢迎的是经济学,但进入21世纪后,一个年轻的名为本・沙哈尔的积极心理学家改变了这一切,他开设的积极心理学一人类幸福的学科作为公选课被评为大学生最喜爱的公选课,每年有800多名大学生选修这门课,成为大学生最爱选修的公共课。由此可见,当代积极心理学一经出现,很快受到了巨大认同。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关于人的幸福与力量的科学,其研究领域涉及三个层面:在主观水平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例如幸福和安宁、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以及流畅和快乐;在个体成长水平上,积极的心理学主要研究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坚持、前瞻、天才,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等;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积极的公众品质,例如责任、利他、关爱、文明、自制力、容忍力,以及职业道德。可以说,积极心理学的重点并不在于其内容,而在于其独特的视角,在这个视角下,包含着方方面面的内容。为了能够使读者更加直接地接触到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以下以“积极情绪”为主题,呈现一些涉及积极情绪的研究与日常技巧。

积极心理学家弗里德里克森指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所具有的一个规律,就是它们会进入递增的循环。由于情绪情感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所以若一个人的生活以消极情绪为主导,他就更容易进入更加消极的状态。反之,以积极情绪为主导,他就更容易进入积极的循环。根据情绪的这一规律,弗里德里克森等通过研究,得出了进入积极循环的关键,那就是一段时间内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比率(积极率)要超过3:1。研究表明,积极率高于3:1的人,就会进入积极循环,进而开始一种朝气蓬勃的生活。生活中大多数人的积极率只在2:1左右,而患抑郁症的人积极率甚至不到1:1。积极率的发现意味着人们应当有意识地提升积极情绪,降低消极情绪。这不仅使自己在当下的感觉良好,还能使自己进入积极的循环,进而更加积极地迎接工作与生活。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激发积极情绪,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增加对过去积极事件的回忆。当人们被要求回忆积极事件,人们很容易会想起那些最令人幸福的时刻,比如考上大学、男女热恋等,但这样的事件毕竟是少数。然后,人们还能够回忆起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欢声笑语,比如与同事聊天、关于自己孩子的趣事,等等。但若再要求想下去,恐怕回忆积极事件的工作就成了一件绞尽脑汁的事了。因此,增加回忆的方法就是从简单动手,平时收集那些带着积极情绪的物品,也许是相关的照片、也许是朋友的小礼物,然后将它们分类整理。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时不时拿出来看一看,让自己重新沉浸在当时的体验之中,从而唤起当时的积极情绪。这样的工作并不复杂,但就是这样简单的工作,可以很好地维持人们的积极情绪。请注意这并不是让人们沉浸于过去的回忆中去逃避现实,实际上这种唤醒积极情绪的方法恰恰能使人们从工作与生活的压力中快速恢复,以更好地面对生活。

无论是积极情绪的规律,还是提升积极情绪的技巧,都还有很多。以上两个例子不难看出,积极心理学一方面着眼于严格的科学研究,另一方面着眼于实践,为大众提供更有效的实践指导,帮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用积极心理学进行心理治疗

积极心理学运动,意味着心理学视角的转变。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积极心理学并不是只关注积极的一面,而忽视消极的一面。换句话说,积极心理学是对以往心理学取向的补充与拓展,而不是对传统心理学的替代。

近年来,一些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疗法相继出现。特别是像接纳与承诺疗法和生活质量疗法等新兴疗法,具有较为系统的理论和坚实的实证基础,对旧有的心理疗法进行了较大的拓展与变革。积极心理学加入心理治疗,提供了一种关于人的更加完整的视角,因为以往的心理学在评价与诊断人的时候,往往固守着消极心理学的偏见,将评估人的心理疾病的症状、心理问题的表现当作首要任务,仅仅诊断与评估消极情绪,如把免于心理疾病当作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在心理健康标准中,把具有正常的智力、自我意识、自我调节或认知客观等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而对于乐观、宽容、创造性、利他和幸福感等积极的心理品质缺少关注。

当我们从负性情绪的角度把一个人评价为少焦虑或无焦虑,少恐惧或无恐惧时,这个

人似乎就是心理健康的。可实际上,免于心理疾病只是心理健康的一个基本条件。一个少有负性情绪的人是否积极地热爱生活,是否有效地发挥了个人潜能,是否活得精彩,是需要努力才能实现的。在以往的心理健康评价标准中,孤僻者、脆弱者、妄想狂、忧郁者、攻击性等成为主要关注的内容。如果从他们身上发现一些心理活动的规律,然后将其推广到全人类身上,结果将会怎么样?必然降低对人性的期望。大千世界,众多文化,不同国度,生活着许多情绪积极、内心快乐的人,他们体验着常人难以体验的幸福,每天都充实而有意义地生活着。心理学应当去研究这些超级健康的人、内心充满积极性的人。其实,从相反的角度可以说,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些心理最健康的人和最积极的人,我们也就不能理解心理病态。

下面的问题是,如果要加入积极的视角,应当如何加入?尽管快乐与悲伤很难同一时间存在,但是,消极品质和积极品质可能是相互独立的,一个人消极品质少并不意味着他必定具有积极品质,同样,一个个体积极品质多也未必意味着这个人消极品质必然少。人的积极品质和消极品质很可能位于不同的脑区,具有不同的神经中枢,具有不同质的适应任务。然而,尽管科学的发展还不能提供一个整合积极与消极品质的模式,但积极心理学倡导一个更加全面完整的评价人的模式,即倡导两维的评价模式,我们既要诊断心理疾病,关注负性情绪,同时也要了解积极的心理品质,关注积极的情绪。心理学不仅要诊断人的抑郁情绪,而且要诊断人在挫折后的心理弹性,什么样的人在经历失败和挫折后,能更快地恢复幸福感,具备战胜挫折的能力,以及经历挫折时的专注与灵活等。美国心理学家克耶斯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两维诊断与评价系统,即以心理疾病和幸福感两个坐标轴,将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划分为四个象限:完全心理健康(高幸福+低疾病)、部分病态(高幸福+高疾病)、部分健康(低幸福+低病态)和完全病态(低幸福+高疾病)。以这样的视角去评定一个人,能够更好地发现一个人的资源,发现在单纯消极视角下所忽略的内容,进而为患者的恢复提供更大的帮助。

具体而言,对一个人积极方面的评估,可以分成三个部分:1、积极的情绪状态,包括:幸福与快乐、兴趣、满意感等。2、积极的心理功能:包括自我接纳、个人成长、生活目标、对环境的掌控和自主等品质。3、社会性的幸福感:包括社会接纳(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相信他人的善良)、社会实现(相信社会是积极的,认为社会具有积极成长的潜能)、社会归因(相信奉献社会是有价值的)、社会凝聚(认为社会是理智的、合逻辑的)、社会整合(归属于某一团体,与团体分享生活)。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篇6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 启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C-0073-02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尽管许多的高校陆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发其潜力,完善其个性,培养积极、乐观的人格,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未普遍开展,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工作的开展。高职大学生与本科院校大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能一味地照搬本科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现行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性质定位不清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习求》明确指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各高校至少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覆盖全体学生。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许多管理者和教师对此项工作的认识仍然很肤浅,也就导致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情况参差不齐。有的学校一个学期以开一次心理健康讲座来应付;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但是课时的设定不规范,一门课也仅仅只有4个课时,根本无法算是一门完整的课程;有的学校甚至根本就没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时,学校对该课程有三种观点:第一,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持“无用论”,认为该课程开设与否都无所谓。第二,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就是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这显然忽视了广大学生的发展性心理教育。第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持“万能论”。这些错误的认识,必然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

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同样存在着观念、认识上的偏差。主要表现在把人的心理问题神秘化,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互动和参与。

(二)课程教学内容同质化

长期以来,学校是通过思想教育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课程教学形式上是通过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增加心理教育的部分内容来实现的。然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虽然相关但并不是等同的,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来达到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受到形式和内容的制约,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也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要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中独立出来。

然而,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仍然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内容存在有部分重复,在当前采用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材中,都论及“心理健康及其标准”、“人际关系”、“恋爱”、“网络”等相关内容,这些内容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要论及的,尽管侧重点各有不同、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有所差异,但同时在大一开设,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另外,在一些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学校,所有年级、所有专业均使用同一个教学大纲,忽视了学生在不同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一味的为教学而教学。

(三)课堂师生交流互动不足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习惯机械地套用传统学科课程教学模式,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成为纯粹的心理学知识学习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课堂完全由老师掌控,教学时间由老师控制,教学活动由老师发起和推动,学生只是活动的响应者,这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难以发挥其主体性和能动性,更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实践能力。

(四)课程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从教材来看,到目前为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教材和辅导内容。在现有的教材中,存在有学科本位或社会本位的价值观取向,忽视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难以发展和提高其心理素质。

从师资来看,学校师资力量单薄、专业化水平不高。目前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老师,有从事社科教学的教师,有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还有医务人员和心理学工作者。不可否认,这些教师在实践中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他们当中一些人观念比较陈旧、僵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的认知准备,缺乏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技术和经验,原有认知行为模式也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

二、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positvepsychology)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它是一门研究如何正确把握人生的科学,即研究如何使生命更有价值与意义。积极心理学假设:人们的美好和卓越与问题和疾病同样都是真实存在的。因而,主张认识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积极心理学给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视野,尤其是它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影响很大,对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清教育方向,明确教育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三级功能:“以消除心理障碍为主要内容的初级功能,以维护心理健康为主要内容的中级功能,以促进心理发展为主要内容的高级功能。”按照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只是危机干预或心理咨询,不能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的教育方向应该是发展学生的积极心态,培养其积极心理品质。因而,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新一代国民心理素质。具体应以发展为重点,关注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协助学生在其自身和环境许可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心理功能,使得其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二)以学生为本,科学设定教学内容

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设定需要通俗化、贴切化、操作化、富有指导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针对所有大学生开设的课程,它既有别于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也有别于思政课。它在内容上需要具有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但又不能过分注重理论;它需要富有指导性,但又有别于思政课的说教。教学内容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对学生的生活富有指导性。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我们可以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致分为两种,即显性课程(explicitcllrricu-

lurn)和隐性课程(implicitcurriculum),并在这两种课程形态下融入切合大学生实际、操作性强的内容。如显性课程,我们可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通过心理情景剧、心理电影、心理读本等将生命教育、幸福教育、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挫折教育、爱情心理、情绪调节、创新教育等内容有效地融入进去。而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校园文化、校园生活、家庭教养方式、社会促进等方式,使受教育者获得心理发展方面的经验。它以间接、内隐的方式,通过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来影响其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是学校一家庭―社会有效合作的产物。

另外,大学生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是有所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具有层级性,按照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比如,大一新生最主要的问题是适应,而大二更多的是集中在学习策略、人际交往等方面。

(三)转换教师角色,凸显课程的体验性

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体验理论在方法论上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即通过积极体验来发掘和塑造人类自身的积极潜力,促进大学生更好地适应、更有效地应对压力和更幸福健康地生活。孟昭兰认为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的,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学生的课堂,他们是教学的主体,而老师在整个课堂中仅仅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方法上不但要具有灵活性、多样性、互动性,更要注重体验性。因为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一个行为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体验的过程。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中,我们应以团体活动训练为主,以个别化认知性咨询辅导为辅。具体可以通过心理情景剧、角色扮演、心理游戏、案例分析、心理测验、心理放松训练等专业技术的使用,让更多的学生融入到课堂中,使更多的学生充分体验积极心理、积极情绪和积极心理品质带来的主观幸福感、心理享受和生活的快乐,提高其应对消极事件的能力,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达到优化心理品质的目的。同时,应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教学中心,而是学生的伙伴、导演、辅助者、策划者。

(四)灵活测评,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课程,它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程,它不是以提升专业技能为教学目的,因此在考核方式上不能一味地用传统课程考核的办法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故一般学科课程教学对教学效果的分数评价标准,并不适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它不能真实反映出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我们可以通过发展性评价和情境性评价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如作品分析、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及情景性测验、成长历程等。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篇7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教育;积极心理学;引入;意义;举措

一、积极心理学的实质

积极心理学兴起于90年代后期,由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martine.pesilgmnan提出。它是指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内在资源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1]在此之前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思想中蕴含了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趋向于自我实现的需求,总体来说,“人的基本特征不是敌意、破坏、或邪恶的,而是积极向善的,恶是由后天环境压抑导致的。”[2]

积极心理学将传统心理学称为消极心理学,因为传统心理学侧重“治疗”,是以纠正人的弱点为主的病理学模式,研究的对象心理学中的“病人”,主要采取实验室方法进行研究,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可以分为病人、普通人和有天赋的人,我们不仅要研究如何治疗病人,还要着重研究普通人和有天赋的人,它将科学心理学拉回现实生活中,采取人文方法研究如何丰富普通、健康人的内心生活世界、培养有天赋的人,侧重“培养”。

积极心理学的实质是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品质,对个人而言,一方面,它研究的是积极品质如乐观、宽容、善良、勇气等,另一方面研究的是积极情绪,如满足感、幸福感等,以此来缓冲心理问题;对社会而言,它研究如何创造好的社会环境促使个体发挥积极层面,实现社会和谐,如社会制度、职业伦理等。

二、大学生管理对积极心理教育的需求

积极心理教育利于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许多父母因为生活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因而非常关注大学生的物质需要,但常常忽视了大学生的精神需要,部分大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缺少幸福、希望、信心、兴趣、快乐、宽容和满意等积极品质,焦虑、抑郁、嫉妒、自卑、猜疑、心灵闭锁等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传统心理学注重问题解决的研究容易使学生形成思想误区,认为去做心理咨询的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才去做的事情,因而对心理学及心理咨询拒而远之。积极心理学更关注人性的积极面,让学生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它可以帮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内在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解决问题,并从自身经历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另外,心理与身体是相互作用的,积极情绪有利于预防疾病和患者康复,因而更利于学生生理健康。“在面对压力事件时,自我报告通常处于积极情绪状态的人更不易生病;而对于病人,那些处于积极情绪的人更愿意接受医生的建议、配合治疗并进行锻炼”,[3]

积极心理学利于构建和谐集体。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在一定的集体中生活、学习、工作和从事其他活动,每个人都是班级、学校或社会的一个细胞,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不应脱离社会系统。积极心理学通过对大学生集体信念、集体目标的教育“使不同价值取向和目标需求不同的个体能按一定的组织规则结合在一起,并在多元的价值取向中找到共同的需要和价值目标。”[4]以此来确保大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奋斗,降低班级、校园管理的内部损耗。同时,利于形成大学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氛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利于构建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同时在和谐班级、校园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必然会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贡献。

三、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引入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形成良好校风

积极心理学是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渠道,高校要充分利用这种途径。高校做好学校的硬件及软件的建设,让学生生活在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中,打造良好的校风和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以活动为载体开展阅读、体育活动、音乐活动、科技大赛等活动,丰富大学生生活,以微博、微信、网络为媒介潜移默化的给学生传递正能量。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设积极心理学相关课程,培养大学生自我及朋辈教育的能力,强化其人格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2、提高教师素质,在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不应再以重点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作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工作理念,应把积极心理学的新理念注入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注重搭建心理咨询中心、心理辅导员、学生心理联络员三级心理教育队伍,使其了解自身职责,形成积极向上、心情愉悦的心理品质,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向其他同学传递积极情绪、引导其他大学生探索积极的心理能量,营建友爱互助的氛围。教师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学生心理的发展,日常生活中教师应注重培养智慧、仁爱、勇气、正义、节制、宽恕、真诚、热情、民主、乐观等积极人格品质,增加个人积极情绪,以向上的姿态感染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3、发挥家庭的作用,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等对子女的积极情绪、积极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在教养方式上,专制的父母塑造的孩子易胆小、顺从、被动、冷漠,民主的父母塑造的孩子宽容、阳光;在家庭氛围上,父母离异、家庭不和会造成孩子不善于与人交往、自卑、嫉妒、逆反等不良心理反应;在温暖的氛围中成长的孩子才有能量去温暖别人。另外,父母对孩子要有适度的期望,期望过高会加深孩子的心理负担。总而言之,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基本知识,采用正确的教育艺术、丰富的教育内容,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同时要以身作则,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4、不断完善社会制度,提供积极心理大环境

每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一个人心理的形成离不开他生活的社会。“积极心理学需要综合考察良好的社会、积极的社区以及积极的组织对人的积极品质的影响,发展着的社会背景培养着人的素质,社会关系、文化规范与家庭背景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5]因此,社会也应该不断的完善自身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为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形成提供有利的大环境。

【注释】

[1]顾群,杨平.中国的大学课堂需要积极心理学[J].成人教育,2010(08).

[2]张艳红.积极心理学在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12).

[3]李金珍.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4]贺喜秀.积极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探究[D].中南大学,2008.

[5]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作者简介】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篇8

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确立积极的“心理健康观”。积极的“心理健康观”不是关注学生是否存在“心理异常”这一客观事实,因为把学生的心理状态表达成“心理异常”本身就带有歧视或否定的色彩。这一定是更接近学生心理状态的“真实”表达吗?一定要把学生建构成心理有问题的人吗?或许我们在“心理健康”的认识上有其他的思维变式,如果学生不被建构成“心理异常”的话,也许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会有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比如,在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如果学生a对自己偷东西的行为并无悔意,那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者不是将a建构成有问题的“道德败坏的学生”,而是对a的行为进行另外的建构。可能对a是个怎样的人有许多不同的建构:a本质上是个好人,只是以偷东西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怨恨;a以偷东西的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等等。在这种积极的建构中,帮助a获得了对自己行为不同于往常的建构,从而在这种新的建构中重构新的自我,进而达到心理的协调状态。

二、学生观———学生角色的社会建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如何看待学生和如何看待心理健康,同样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着眼点。社会建构论认为,人之所以成为人是社会的建构。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这一社会角色的认识上,教育者也应看到是社会成就了学生的角色。换言之,如果学生不是用社会普遍认同的方式表达自我,那么其结果是他们特殊的表达方式不被社会认同和理解的。由此而言,正是在社会的建构中人们对学生这一角色形成了固定的认识。比如,人们通常认为学生应该遵守纪律,以学习为主要任务,不该谈恋爱等等,这些对学生角色的认识都不是本质性的。即这些认识并不是学生自身固有的根本属性,也不是学生成为学生角色的标志性特征。所以,学生的角色是社会建构的。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认识到学生的角色是作为一种“事实”被社会所建构的,学生不是生下来就拥有学生的身份。如果一个学生不认同自己的学生角色,那么周围人则认为他的思维方式不符合社会主流思维方式,这个学生则被视为异常。对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者的关注点要放在学生角色的建构上,要引导学生用他人所认同(共识)的方式来表达自我,进而建构自己的角色,使之获得周围足够多的人的认可。

三、教育目标———以“关系”为中心,非以“问题”为中心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总是习惯于问同样的一个问题:学生的问题在哪里?教育过程中还有哪些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地方?这让我们看到,无论是教育者还是教育对象———学生,他们都陷入一种负性的思维模式中,即先从弱势或问题出发来看待人和事件。从另一视角看,学生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他们为什么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而且还会在各个方面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传统心理健康教育通常的问法是:学生为什么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找到其中的根源,从根源入手去解决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如若只关注教育对象糟糕的部分而不关注积极的部分,其最终结果会导致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以问题为中心”。如果人们一直纠结于究竟有多少“心理问题”的话,是永远得不到一致的答案的。以此理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是去发现问题,只能是对心理问题修修补补,或者称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将原本就在眼前的美好、积极的事物忽略掉。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遵循现代文化的因果叙事,即凡事皆有因,有因必有果,消除原因就能改变结果,这种教育理念是本质主义的表现,它认同自我形成后的相对稳定性及其在行为中所体现出的规律性。因此,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无不倾向于从教育对象的内部寻找原因,来解释其存在的心理问题。社会建构论则认为,因果叙事只是许多叙事之中的一种,是被现代文化建构起来的,心理问题不是内在的“客观事实”,由什么导致了这种所谓“事实”的发生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理解某种“事实”和特定的意义是如何被建构的。由此,我们认为在教育目标上,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要放弃对“心理异常”形成的关注,将视角转向学生内在主观意义的建构上来。客观事物本身并不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是学生对客观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而且这种赋予的意义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学生建构出的意义进而影响和制约着自己的心理。可以说,真正对学生起作用的不是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客观事实,而是学生对所发生的客观事实建构出来的意义。社会建构论强调关注现实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互动,因为所谓的“心理问题”这一“客观事实”是出现所谓“心理问题”的单独个体无法建构的,而是在人际互动的过程中这个个体建构出来的一种意义系统,即该个体存在“心理问题”。那么,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以“关系”为中心,在积极的“关系”中建构积极的意义,而非以“问题”为中心。具体而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关系”为中心,是要教育者放弃“问题的关注”,转而关注他们与学生的关系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尝试建立一种积极的关系,进而关注在积极的关系中所建构的积极的意义。这意味着在这种积极的关系中,学生放弃了与社会主流的意义系统的有冲突的建构方式,而转向一种符合社会强势意义系统的建构方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意义系统与社会主流的意义系统之间的差异,进而建构出新的意义,使之与社会主流的意义系统相协调,以一种新的、积极的意义建构消除既有的矛盾,帮助学生恢复或达到某种理想的心理协调状态。

四、教育内容———积极的人格、积极的环境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这说明,它不只关注个体获得良好的发展并建立起高质量的生活,还意识到积极的团体或组织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中国社会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集体的力量,生活在这一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人特别注重社会取向,他们会以集体的标准为参照。由此,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涉及两个方面:积极的人格、积极的环境。人格心理则涉及三个方面: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个性倾向性(态度、需要、动机等),及自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要建构高职生积极的人格,也主要涉及这三个方面。其中,自我处于核心地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建构积极人格的关键点是形成积极自我。进一步而言,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要以“自我”为中心展开。具体来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要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对学生积极自我认知的教育。一方面,开展自我认知的内容教育。自我认知的内容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回答“我是谁”,学生对自我的了解往往是模糊的、不全面的、不客观的。通过教育,让学生对自我所包含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这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即主要让学生在生理、社会角色及心理等三个层面了解自我,让他们对自己的身体、相貌、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能力、气质、性格、情绪和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获得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开展自我认知的方式教育,这是在自我认知的内容教育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全面的了解自我并不代表学生能积极地认知自我,这就需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者展开自我认知的方式教育。当学生只关注到消极的自我方面时,教育者要让学生认识并体验到他们在认识自我时存在个体的差异,也会受到个体内在心理环境和外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关注点聚焦于积极的自我方面,并将积极自我的影响力最大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物理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积极的社会心理环境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由于其角色的特殊性,他们生活的场所主要是校内、校外、家庭,他们所处的社会心理环境富有多维性。依据社会建构论,本研究认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建构积极的环境的关键点,是发挥学生的积极力量。因此,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形成积极认知环境。自我认知是对“小我”的认知,环境认知是对“大我”的认知,“小我”结合“大我”在关系互动中展现出一个多样化的自我。通过积极认知,让学生的“小我”积极地影响“大我”。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要建构学生新的、积极的个体意义系统,使之与社会主流的意义系统相协调,才有可能形成对社会环境的积极认知。其次,引导积极适应环境。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要让学生在一种“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并重建一种新的平衡,这也是社会建构论思想的重要体现。社会建构论强调个体的意义系统与主流的或强势的意义系统之间要协调,这种协调就是一种平衡。因此,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与周围环境(主流的或强势的意义系统)的适应。再次,积极影响环境。从某种程度上说,尽最大可能去改变环境是一种比较高级、比较主动的适应,而这正是社会建构论思想的写照。社会建构论主张个体的积极力量可以带动社会的积极力量,这是一个“关系的存在”。当学生个体的意义系统与主流的或强势的意义系统之间出现矛盾或是不协调时,与引导他们适应环境相比,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更强调让学生树立起个体对环境的积极影响,从而建构一种新的、积极的环境,这是一种主动、积极的社会建构。

五、结语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篇9

1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对教学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他们知识结构相对系统,专业程度更高,接受能力更强,学习目的更加明确;但积极性较难调动,配合意识较差。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把学生的主导情绪状态分为三个类别:一是积极的、快乐的情绪状态;二是既不快乐,也不沮丧的中性的情绪状态;三是消极的、不快乐的情绪状态,如经常人们经常变现出来的的焦虑、紧张、烦躁等情绪。研究表明:强烈的求知欲、清晰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和进取心等积极的心理因素是学生赖以生存,不断突破自己的驱动力。

2提升教师的积极情感

积极心理学能够发挥积极的心理能量,人们运用其自身外显的或潜在的积极力量来调整心理状态,并改变其悲观的人生态度。外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不断从教学中获得满足感与自信。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教师应正视各种压力,以此转化为动力,享受外语教学的乐趣。积极心理学理念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控自己,由“消极”变为“积极”;激发自己的内在潜力,全面展现自己的爱心、责任心、耐心和宽容心。

3构建积极和谐的研究生外语课堂

课堂环境是教学的环节之一,是学生学习和知识传授的主要途径;同时,它也是一个组织系统,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影响着系统功能的发挥。外语课堂,不仅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体验过程,同时又是师生之间多形式的交互过程。

研究生的学习时间和形式更加灵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外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可以被淡化或者忽视。怎样能构建一个和谐的外语课堂,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课堂这个空间,促进学生身心积极的发展、能力的快速提高,是研究生外语教育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首先,改变传统的外语教育关注理念。以往的教育过于关注学生的缺点,过分强调弥补弱势,会造成忽视学生个性特点,抑制学生天性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外语教师,应特别注重学生固有的积极能力和积极潜能,创设良好课堂氛围,让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培养并形成积极的品质;在教学活动中既要发挥教师的独特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身心最优发展。第二,重视师生的情感需求。师生的情感需求既包括信任感、归属感、安全感,又包括自尊心、爱心、自信心、灵活性、趣味性等。在课堂上,教师需改变传统课堂上的主宰者、决策者的角色,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学生换位思考,真诚的对待学生,努力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焦虑感,形成其安全感。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生活的快乐,这是学校教育的职责,更利于课堂环境中学生积极力量的调动、激发。学生,也应该尊重老师的付出,体谅老师的辛苦,积极的配合教师教学,让教师在课堂上收获满足感,以更好的发挥积极力量投入到教学中去。学生之间,也要不断增加积极的体验,多参加小组活动,合作学习,增进了解和感情,以形成融洽的同学关系。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充满自主性、安全感、归属感的积极、和谐的课堂会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

第三,重视师生的双向活动,使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课堂内容是有限的,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学科知识专长,丰富内容的情感性和趣味性。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性处理,尽可能赋予无情感因素的教学内容以适当的情感色彩。针对研究生的特点,也可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科研内容,介绍研究方法与思路,或对社会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促进师生共同思考,参与性与趣味性共存,形成了积极参与的学习氛围。

4小结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篇10

心理健康教育近三十年发展以来,教育部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总体规划要有具体细致化要求,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具体全面指导,在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中作出了明确强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重在建设,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与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由此可见,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与形式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教育,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从课程观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含显性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也包含隐性课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显性课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要作用。显性课程就是学校在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的进入到课表中的课程,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教育,包含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目前,大多数高职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少数高职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高职院校应将面向全体学生的预防性课程与发展性课程纳入必修课程,而选修课程也不可忽视,应将面对特殊群体的矫正性课程与延伸性课程纳入选修课中。在显性课程进度安排时也应根据不同年级来进行开设,例如大一新生普遍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大二学生普遍面临的学习心理问题,大三学生普遍面临的择业心理问题。同时,针对特殊群体的选修课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角色的学生进行开设,针对学生干部心理素质、贫困生自信心、情绪压力调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开设,主要的开设目的是学生迫切需要的心理选修课程。(二)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是隐性课程,狭义的隐性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的环境下取得的全部经验,主要通过学校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校园生活、校园文化建设来让学生间接的内隐的方式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潜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心理能力与品质。在高职院校中,隐性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广义的隐性课程不仅包含学校情境下的经验知识的获得,还应包含家庭教育与社会大环境中社会事件的影响。隐性课程中的社会环境中正面的或者负面的信息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而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更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隐性课程这方面学校、社会与家庭要三位一体来进行建构和努力,学校要注重校园环境、管理制度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引领建设;政府与社区社会团体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家庭中要构建充满关爱、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1]。

二、纳入“积极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一)积极的预防思想。一些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内容安排方面,通常是把心理问题、因果分析、调适措施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以案例导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成因及探讨解决方式,采取的是“关注问题”式的教育方式,这种课程内容安排从某种角度上往往将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消极的受教育对象,让学生过多的反思关注甚至怀疑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这样往往取得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还容易让学生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进行对号入座,反而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2]。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将积极心理学纳入课程内容中。积极心理学主要倡导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情绪体验,认为应更注重人性的优点,而不是弱点,认为个体自身具有积极的抵御精神疾病的能力,更注重探究如何帮助个体培养激发自身的这些优秀品质,以此便能积极的起到有效预防,如果仅仅关注个体自身的弱点与缺点,其实并不能取得有效的预防效果。因此,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中纳入“积极心理学”的预防思想,则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的心理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乐观、自信、幸福感等方面的情绪体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3]。(二)兼顾社会层面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内容方面应避免过分偏重个体层面的缺陷与弱点,更多的帮助学生关注群体与社会心理的探讨,因为人的内在积极力量的激发与群体、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因此在课堂之外的隐性课程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利用大学生心理社团,在多数高职院校中,都有各种形态各异的心理社团,如“心理健康协会”“心理小组”“心理服务社”等,这样的社团群体能够很好的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隐性课程的形式来弥补显性课程的内容。除了社团群体的影响之外,学校应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通过如心理健康报纸,橱窗、宣传册、心理图片展览、心理电影赏析等传统媒体方式来进行,还应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网上论坛,网络直播等形式来进行教育。

三、“以发展为核心”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

(一)构建三大模块的课程群体系。在课程体系方面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干课程模块,以积极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延伸课程、热点课程作为支撑课程模块,以专题讲座及专题活动等课程作为补充课程模块,形成科学全面的课程群体系。三大课程模块体系相辅相成,各具特色。主干课程模块应结合高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来进行课程设计,充分考虑必选课程的实用性;同时,围绕积极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方面开展延伸课程与热点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进行课程体系的支撑;开展多种学生有兴趣的专题讲座与专题活动,如心理情景剧表演、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作为补充课程模块,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培养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二)建立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在课程的实施中,注重理论到实践的延伸,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案例教学、任务驱动,还可以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测试、心理角色扮演、心理视频等多元化的辅助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理解心理学理论与生活实践中的相关性,提升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兴趣。师生在教学环节中应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相互尊重,彼此信任,老师能够去引导学生觉察、感受、发现自我,在讨论、争辩中提高对心理健康调适的能力,调动学生改善自我的动机与强烈的愿望,从而优化自身的行为习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本就是以促进学生心理成长为目的,如何帮助学生发展成为更好的人,需要从外在的教育转化程学生个体自觉、自省的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应从教导式教学转变成自主式、探索式、对话式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也应看成是师生共享智慧、经验、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与组织过程中实现潜移默化的心理成长与升华。

作者:赵思思单位:武昌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