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十篇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十篇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0:43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篇1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社会主导价值观念;性格优势;乐观;主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就是在一个社会中具有主导、引领和规范作用的价值观念。而积极心理学则是利用“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学科”。在积极心理学出现之前,心理学关注的仅仅是个体心理障碍问题,并且致力于修复个人生命中的问题。但是积极心理学独辟蹊径地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积极品质、专注于研究如何建立个体生命当中的美好品质以及如何让人类变得更加幸福。它帮助人们在“逆境”中学会如何克服困难、渡过难关,从而获得生存并得到良好的发展,同时帮助那些处于顺境的人变得更加快乐、收获更多幸福。因此,积极心理学对于建立和谐社会、坚持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社会导向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石作用,换言之,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对于社会具有引导作用,而积极心理学对于社会大众具有教育意义。

2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乐观”这个简单的词语高度概括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它是每一个民族价值观念中都非常重视的品质。乐观不仅仅可以缓解当代人的就业压力、减少生活当中的挫折感受,同时还可以大大抵御当代社会很多流行的疾病。这是一种“现实的乐观”,它使得人不盲目、不自欺,这种现实的乐观可以让个体以一种更加理性和客观的态度来看待现实世界。面对生活困难时,他们往往更能克服艰难险阻、产生更少的负面情绪。乐观主义者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策略来进行情绪的调控方法,从而让自己一步一步的朝着更幸福的方向去努力。实践和研究都表明乐观主义在当今社会是非常重要而且缺少的思想品质。

“性格优势”这个词高度概括积极心理学当中积极品质的内涵。它是一个整合的概念,这样心理学家们可以在一个系统的框架内重新理解这些优秀的人格特质。价值实践分类体系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成就之一,智慧型的人是最具有性格优势的,他们往往是非常的爱好探索和发现、热爱学习、喜欢接触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巧、善于寻找新颖独特的解决方案。同时考虑问题总是比较的全面、不妄下结论、不刚愎自用,并且还博闻强识、洞察悟性,因此性格优势理论对于现行的心理健康评级体系具有补充与完善的作用。而当代心理学那种病理倾向使得我们过分关注心理疾病的诊断与矫治,对此,seligman认为心理健康意味着对人积极机能的发掘。正是因为如此,积极心理学又被称为是“抵御心理疾病的最好武器”。所以积极心理学的工作重点就放在了激发性格优势与积极潜能上,显然性格优势已经成为干预心理疾病的一种全新途径。同时,心理学家将认知层面上的性格优势比喻为头脑优势,而将情感层面上性格优势成为心灵的优势。

3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意义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对于个体进行内在的改变,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则是对于个体进行外在的要求,它们两者是相互促进、不谋而合的。所以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具有引导作用,而积极心理学对于当代中国人具有教育意义。乐观、性格优势、主观幸福感这些都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不过这些西方词汇在中国传统的民族精神当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到。

个体心理认知成分是个体对于态度对象所具有的知觉、理解、信念和评价,它是价值观念形成的核心。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当中的知识和观念是在理性认识过程当中形成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对于整个国民来说具有长远意义的。但是个体健康的心理认知因素是接受并认可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执政党要尽可能多的培养大众积极的情绪体验、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判定思维习惯、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以积极为导向的教育意义。

根据研究表明;积极的人格特质总是善于接受自己、悦纳自己、独立自主、适应环境、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在践行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念的过程当中,学校和社会对于体积极的人格特质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责任。党和社会有责任培养教育者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品质,重视将积极的认知作为价值观念教育的心理加工机制,这样才可以真正发挥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应然作用。

参考文献

[1]廖小平.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辨证――兼论改革开放以来主流价值观的变迁[J].教育与探新,2008.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篇2

在1998年美国心理学年度大会上,塞里格曼(Seligman,martine.p.)指出心理学不应该只研究人类的弱点和问题,而应该同时关注人类的美德和优势,他一针见血地点破了当代心理学发展的弊病,以史上最高票当选美国心理协会主席。他大力提倡建立一门研究积极的心理科学――积极心理学,并为这门新学科奠定了结构体系,他是全世界公认的“积极心理学之父”。

积极心理学是指以普通人的力量和美德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和美德进行研究。积极心理学中的乐观品质,不仅能预防和治疗抑郁症和神经症,同时还能让人变得更加快乐,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积极心理学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的心态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生活。

二、小学课堂教学的特点

6、7岁到12、13岁是儿童开始进入小学学习的时期。小学生正处于掌握知识、培养兴趣、发展人格的关键时期,这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在这一阶段,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从游戏转移到课堂。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体现出如下特点:

(一)小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逐步退居次要地位,知识性逐渐凸显出来

在小学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个性特点、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在继续迅速发展。随着年级增高,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逐渐下降,知识性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学习,一方面与他们自身的身心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与教师自身的“吸引力”有关。

小学生的经历有限,心理活动纯真、直率,没有明显的闭锁性,其情绪情感的表达比较外显,不善于修饰和控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接受的程度如何,一方面在于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水平,如果课堂教学中所传授的知识是学生能力范围以内的,他们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接受的,那么他们就会产生成就感,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无疑是有帮助的;如果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超出小学生的现有水平,而教师的讲解又不透彻,那么学生就会产生挫败感,慢慢的学生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吸引力”也影响着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小学生强烈的向师性,决定了小学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也决定了小学教师的感染与影响无处不在。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二)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很多隐性教育资源对小学生影响深远

小学生全面、良好的人格发展是在完整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仅有理想化、标准化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我们更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的各种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仅是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通过实践从而接受教师影响的过程。小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在师生的交往活动,感知教师的情绪,主动地把握和建构知识。同时,由于教师劳动的示范性、长期性,教师的一举一动同样也具有榜样作用,而这种榜样作用的影响可能比有意识的知识教育更为深刻、长远。如果小学生在校体验到的更多的是教师的负性情绪,这将对小学生的发展和师生关系产生阻碍。学生对教师不尊敬,甚至产生敌意情绪,他们就会拒绝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拒绝老师的指导。教师情绪不仅会影响小学生当下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而且会而且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产生潜在的、广泛的、长远的、深刻的影响。

三、积极心理学对小学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

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知识教育,使用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中的隐形课程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也必不可少。在当前着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大环境下,积极心理学中的乐观品质对小学课堂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一)充分发挥小学课堂中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使课堂教学趣味性与知识性并重

教学不等同与一般活动,它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是一种理论化的实践,是一种智力性实践。在小学课堂中,隐形教育资源无处不在。教室的布置、座位的安排、教师的言谈举止等等,都会对小学生产生影响。在课堂中,我们要积极地挖掘各种资源,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发觉小学生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悉心布置教室,使教室的每一个细节处都表现出活泼的气氛,在这种活泼的气氛中,潜藏着各类知识;对座位的安排,不仅要照顾相对幼小的儿童,也要考虑到学生间的带动作用,增强班级凝聚力;教师的言谈举止更要注重其示范作用,严肃与活泼并重。

(二)转变教育观念,以理解的心情对待小学生成长中的错误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的局限性,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错误。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以人为本,以学生的长久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理性对待学生的问题和错误。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学生成长中出现的许多现象和问题作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学生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促使学生利用这些积极的心态来帮助身边的同学。

(三)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使每个学生学会学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为日后长远的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其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应进一步赋予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学会学习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好奇心。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篇3

1.1人性观上的继承与发展

心理学是关于“人”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从人出发又归结到人,每一位心理学家都有一种关于世界和人的限定概念,并以此作为研究工作的一项指针,一种人性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心理学研究的观点、证据的收集和解释,以及心理学理论的建构。刘华甚至提出,人性应该成为心理学统一范式的逻辑起点。笔者深以为然,故而从人性观出发探讨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人性观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大理论基础,人性观居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地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厦是在其人性观的基石上建立起来的。人本主义学家非常重视人性的研究,总体来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人性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认为人性是人的内在本质,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性并不是一个静态固有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范畴;有机体内部有积极成长倾向,驱使着有机体向着完满发展,人性具有自主性、内发性、选择性、形成倾向和实现倾向的特点;人性中具有善良性、道德性、建设性、积极性、向上性、可信赖性的价值定向。积极心理学继承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其最基本的假设就是,人们的美好和卓越,与疾病、混乱和悲痛同样都是真实存在的。积极心理学呼吁心理学不仅要关注疾病,也要关注人自身的力量;不仅要修复损伤,也应该努力构筑生命中美好的东西;不仅要治愈创伤,也要致力于帮助健康的人实现其人生的价值。无论是人本主义还是积极心理学都反对把人看作是受本能驱使的动物或被环境决定的有反应的有机体,反对悲观主义人性观和消极心理学,把心理学的研究视角从各种心理疾病、行为拉回到对人自身的探索中来,人本主义提出人是有尊严、有价值、充满潜能的独特个体,认为人有积极成长的倾向,人可以自由选择、自我实现,使自身趋于完满,沿着这一思路,积极心理学进一步挖掘人的积极品质和优点,相信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获得幸福,帮助人们探索生活的意义。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一脉相承的,但是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最大的继承就是人性观的继承,他们先后举起了心理学研究人性的旗帜,使心理学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回归于人性的科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一起为人性绘制了一幅宏伟蓝图,共同诠释了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都对人性有着积极乐观的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把人性观视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的逻辑起点。

1.2研究对象上的继承与发展

因为人本主义强调研究人的内在本质,研究人的尊严与价值,所以其坚持把健康的人作为研究对象。与此相似,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性的优点与价值,致力于使正常人生活得更好、更有意义,所以其研究对象自然是普通人。

1.3研究内容上的继承与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弘扬人的尊严、价值,探索人的动机、愿望,提出人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人可以进行自由选择。积极心理学也在努力构建一幅关于人类优秀品质、美德的宏伟蓝图,既研究人的积极主观体验,如幸福感、愉悦、满意、感激等,也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如兴趣、创造力、审美力等,除此之外,积极心理学还研究积极的机构。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存在着共同的研究主题,两者都强调研究人的需要、积极情绪和积极人格等。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学在研究内容上表现出更为开放的视角。人本主义心理学一直把注意力集中于人自身,马斯洛建构了以似本能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高峰体验论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实现思想体系,罗杰斯提出了自我理论和人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法,罗洛•梅主要探讨人的现时存在价值、自由选择,提出了存在本体论和存在人格理论。以存在主义与现象学为主要理论支柱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主体性与主观性,重视自由、价值、选择、责任、自我、潜能等方面的研究,其始终关注着人自身,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在形成和发展现实人性中的决定意义。而相比较而言,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就开放得多,其主要包括三个研究主题: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以及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在个体层面,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愉悦与积极体验、主观幸福感、个性、价值、兴趣、能力、成就与健康等;在群体与社会层面,积极心理学也致力于研究能够承载美好生活的社会构成———友情、婚姻、家庭、教育与宗教,它十分重视人际关系的研究。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类自身的性格力量、美德,同时,它也跳出了个体自身,在更为广阔的社会与群体层面研究人类的幸福与生活的意义,更加重视社会环境的作用。因为积极心理学相信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不仅是建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而且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最直接来源。可见,积极心理学也表现出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其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好,同时重视对群体与社会机构的研究,重视人际关系,这一切不仅有利于个体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关乎着人类的命运。

1.4研究方法上的继承与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其主要观点的理论根源,以现象学为方法论基础,以整体分析、现象学方法和个体特征研究法等为具体研究法。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促进了心理学方法论的变革,它反对方法中心主义,主张研究对象决定研究方法;反对科学主义,坚持科学方法与人文科学方法的统一;反对原子主义方法论,坚持整体分析法。诚然,人本主义提出的方法论构想是好的,但在实际中,其仍然过分强调主观经验的重要性,重视描述和经验性的分析,这是因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多推崇存在主义和现象学,过分强调内在的自我,过分强调理论假设、推演或类推而忽视实证研究,这就给人本主义打上了思辨哲学的印记。人本主义在后来的发展中甚至成为一种反实证主义倾向的心理学,从而走向了主流心理学的对立面,限制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相比之下,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表现出了十分包容的态度,它一方面继承了人本主义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另一方面又不拒绝非实证研究方法,既用实验、测量和分析,也重视描述分析和存在分析。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克里斯托弗就认为,获取有意义的证据可以有多种渠道,科学不应该只崇尚其中的一种渠道而忽视另外的渠道,科学的心理学可以从严谨的实验室实验中获取数据,也可以从对独特个体的个案研究、访谈,以及大众的普查,历史资料的分析等渠道中获得实证。积极心理学对研究方法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2总结与展望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篇4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消极心理学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塞里格曼·谢尔顿(Knnonm.Sheldon)和劳拉·金(LawraKing)。他们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2、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与现状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就曾倡导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人本主义思潮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对积极心理学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全球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物质财富极大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精神追求却相对落后,负面心理层出不穷,而传统心理学许多理论似乎只把人当作动物或机器,而忽略了人内在的潜力和主动性。因此,积极心理学就在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客观社会环境的呼唤以及传统心理学研究的片面化等情况下应运而生。《美国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杂志分别在2000年和2001年发表了积极心理学专辑。1998年11月,在美国召开的第一次积极心理学高峰会议明确了积极心理学今后的发展方向———成为世界性的心理运动。积极心理学在短短几年内,已从美国扩展到加拿大、日本、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受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关注。

二、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

1、积极的情绪和体验

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极其关注的中心之一。对于积极情绪,B.L.Fredrick(1998)提出了拓延———构建(broaden2and2build)理论,认为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都有拓延人们瞬间的知———行(thought2action)的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人的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同时,其他实验研究表明,积极情绪拓延了知———行的个人资源,而消极情绪则减少了这一资源,而且,积极情绪有助于消除消极情绪。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2being)、快乐(happiness)、爱,等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新的热点。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自己对于本身的快乐和生活质量等“幸福感”指标的感觉。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间关系的追踪研究表明,只有3个月内的生活事件会影响主观幸福感。对于生活事件男女两性有相似的反应,但也存在着一些性别角色的效应:女性持续地体验到琐细的小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而男性则更倾向于受近期的整体条件的影响。关于人格因素对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发现,与主观幸福感联系最为紧密的人格特性为信任、情感稳定性、控制欲、耐性等等。跨文化研究表明,人格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情绪成分的影响是泛文化的,而对于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的影响则是受文化影响的。

2、积极的人格特征

在积极心理学中,积极的人格特性(positivepersonality)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兴趣。Hillson和marie(1999)在问卷研究的基础上将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1)正性的利己特征(pi:positiveinpidualism);(2)与他人的积极关系(pR:positiverelationswithothers)。前者是指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感觉独立、感觉到成功或者是能够把握环境和环境的挑战;后者则指的是当自己需要的时候能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看重与他人的关系并对于已达到的与他人的关系表示满意。积极个性特征中,引起较多关注的是乐观。

3、积极社会环境

基于群体层面的积极社会环境主要研究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影响天才发展,创造力的体现、培养、发挥等社会环境因素上。Kasser等人对18岁青少年的研究表明,“母亲是冷酷、挑剔、爱控制人、不民主”的青少年更可能关注外部、实利的价值;而“母亲是温和、易接受人、民主”的个体则更有可能发展内在的价值。williams等人的研究证实:当孩子们的周围环境和师友提供了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他们最有可能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反之,这些孩子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方式。[]

三、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

1、积极教育

积极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强调教育并不只是对学生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而主要是发掘、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并在实践中进行扩展和培育这些积极品质。积极教育就是要创建一种教学环境,让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能力、热情、勇气、坚强等得以充分发挥,而不是给予过多的约束、控制。另外,积极教育的目标是把所有人尽可能地建设到一个他可能达到的理想状态,这一理想状态是依每个人具体情况制定的各自可能达到的动态的理想状态,不求一致,但求尽力。

2、积极心理治疗

塞里格曼(Seligman)(2002)在《积极心理治疗手册》中提到“积极心理治疗”主要是指积极心理学思想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运用,并不是指某一特定的疗法,而是一种反对过去以问题为核心的病理性心理治疗,提倡把注意力集中在增进和培养人自身的各种积极力量。积极心理治疗吸收了东方佛教、道家和禅宗等思想,着眼于冲突、烦恼和苦恼的积极面,致力于加深自我认识,接纳自己,从而建立自我信任和安全的新生活模式。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在《积极心理治疗》中提到了积极心理治疗的五个阶段:a.观察/保持距离阶段;b.调查阶段;c.处境鼓励阶段;d.语言表达阶段;e.扩大目标阶段。

四、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1、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诞生标志是1961年创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和1962年成立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协会”。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戈尔德斯坦等。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内心生活体验,它看重人的积极面,强调对人的尊重,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核心。

2、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关系积极心理学是在前人研究的土壤基础上成长起来的,特别是在研究对象和内容、方法论以及治疗观上,既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同时又有超越。

(1)积极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方面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超越积极心理学反对大量地对人类负性情绪即消极情绪,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消极心理学的研究,它和人本主义一样强调人性的优点和价值,探索人类的美德、爱、宽恕、感激、智慧、控制和乐观等等,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人性积极面。可以看出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进行了继承,不仅如此,积极心理学还有了更进一步的超越。人本主义心理学忽视了人的个性,价值和创造性所依赖的社会环境和历史制约性,而积极心理学则充分注意到这个问题,它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情绪与健康等方面。积极心理学拓展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长期感兴趣的许多类似问题,把那些难以量化,难以实证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具体化,并进行实验或实证性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篇5

半个多世纪的研究证实,生命意义的感受与心理功能积极与否密切相关;生命意义的缺失与某些精神疾病高度相关,如无意义感是慢性酒精中毒、低自尊、抑郁、自我认同危机等疾病的重要征兆(Yalom,1980),而当个体感觉生命富有意义时则会提升个体的积极情感(King,Hicks,Krull,&GaisoDel,2006),如幸福感(Ho,Cheung,&Cheung,2010)、生活满意度(Zika&Chamberlain,1992)和希望感(mascaro&Rosen,2005)等。从Flank(1962)的“意义治疗”(Logotherapy)到最近几年兴起的“意义中心治疗”(meaning-centeredtherapy)(wong,2007)等临床研究同样证明重获意义感对于受到生命挫折及创伤的个体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由此可见,加强生命意义心理学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毋庸置疑。事实上,国外对生命意义的心理学研究方兴未艾,相比而言,我国学者对此问题的关注与研究较少,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了解国外生命意义心理学研究的进展与动态对于国内展开此项研究无疑是有所裨益的,也是“后发”研究所必须的。

1、生命意义的理论取向

当生命意义进入心理学研究的视野时,心理学家们试图将这一概念逐渐从哲学领域中分离出来。Frankl最先提出了“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self-transcendence)”这一概念,此后“存在的意义(existentialmeaning)”、“个人意义(personalmeaning”、“人生目的(purposeinlife)”以及“生命意义(meaninginlife)”等概念陆续出现,并随即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专门术语。与哲学上的“生命意义(meaningoflife)”相比较,这些概念更加强调人们所感受到的最重要的、个体本身的、具体的价值,以及个体对人生目的或人生重要事件的价值体验。基于这些生命意义的心理学概念,伴随着主流心理学理论的发展,生命意义理论研究的流变从传统的存在心理学取向、动机与人格取向、转向相对主义观点,再发展到最近兴起的积极心理学取向。不难看出,生命意义的理论流变承载着西方心理学从存在主义心理学到人本主义心理学再到积极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脉络。

1.1存在心理学取向一一“存在就是意义”

在诸多的哲学流派中,存在主义强调人的生命是“让自己经历的人生充满意义,并担负相应责任的过程”(Reker,2000)。一些心理学家站在存在主义的立场上,把存在、选择、自由、责任、焦虑等概念引入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强调人类的选择能力以及在逆境中寻找意义的能力。存在主义心理学取向将生命意义分为两个层面:

其一,生命意义是一种超越人类所能理解的规律或秩序。Yalom(1980)称之为“宇宙生命意义(cosmicmeaning)”,即“生命超乎于普遍存在,人类的生命体在宇宙中与其周围环境达成一种和谐”。它包含了超越个体的某些东西,比如,精神上的崇拜。Frankl(1962)和Fabry(1980)同样认为宇宙中有一种超越人类且无法被验证的规律,他们称之为生命的“终极意义”,而其他一些人称之为“彳神”、“自然,、“生命”,或“生态系统”。在这个层面上的生命意义飘忽不定、很不具体,它给人们带来的是不断追寻意义的恒久动力,但其目的地似乎永远无法到达。

其二,生命意义体现在个体拥有的人生目标和经历的人生重要事件中。Frankl(1962)认为,生命的意义因人而异、因时而变,是个体在特定时间里感受到的特定意义;虽然每个人都在被生命所追问,但是个体只能用自己的生命经历去回答、用责任感去回应。相对于宇宙生命意义,Yalom(1980)在这一层面提出了“陆地生命意义(terrestrialmeaning)”,即个体在实现自己的目的和目标过程中体验到生命是有意义的,表现为一种完全世俗的意义。Reker(2000)也持相同观点,他认为生命意义包括个体拥有人生的目的和向着目标奋进的动力,同时也包括个体对人生事件和经历所持有的价值观。因此,在Reker看来,生命意义是一个四维度结构的概念,包括意义如何经历(包含认知、行为、情感的结构成份)、意义经历的内容、意义经历的多样性和意义经历的质量。

生命意义的心理学研究始于存在主义心理学,它一度成为生命意义研究领域的主要流派。尽管Flank提出的“自由意志”、“责任”等概念仍活跃在当今生命意义的研究领域,但心理学理论的分化与发展使得存在主义心理学已不再是“领衔主演”。动机与人格取向、相对主义观点、积极心理学取向等理论流派对生命意义的进一步阐释,使生命意义的理论研究逐渐脱离了“哲学风格”,真正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1.2动机与人格取向——“不断的自我实现”

尽管maslow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其哲学基础也来源于存在主义,但他提出的动机和人格理论推动生命意义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偏离了存在主义。maslow(1954)基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最迫切的需要是激励个体行动的主要动力。在满足低层次的需要迈向高层次的需要这一过程中,个体获得更加丰富的生命意义。此外,maslow还发现,在需要的最高层次上,即自我实现层次,人们常常提到生命中曾有过一种“神秘”的经历和未曾体验过的幸福感,maslow把这种感受称之为“高峰体验”,它是通向自我实现的途径之一。因此,在maslow看来,生命的意义既来自于个体需要不断满足的过程,又来自于自我实现的过程,以及经历高峰体验的过程。Beumeister(1991)也假设人们有“活的有意义”这样的需要。他提出了个体获得意义的四种需要,即需要获得一种目的感、需要澄清自我价值观、需要培养一种效能感以及需要拥有自我价值感。这四种需要是个体寻找人生意义的动机所在。如果这四种需要能够得到满足,个体就会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充满着意义,反之就会产生挫折感、萎靡不振和情绪不稳等征兆。

maddi(1970)也从动机与人格的角度对个体生命意义的追寻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对意义的追寻主要源于个体先天本能的倾向,但后天的生活环境对其也有影响。他将人格分为“核心”和“边缘”两个水平。核心人格是个体与生俱来的,而边缘人格则是个体在先天本能和生活环境相互作用下习得的。边缘人格的理想状态--个体独特性(individualism)会让个体拥有意义,并使个体感觉到能够有力的控制自己命运。

1.3相对主义观点取向一一“产生信念,获得意义”

Battista和almond(1973)总结了宗教、存在主义、人本主义等取向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论述,提出了一种所谓的相对主义观点。他们强调任何信念体系(如,对神的崇拜)都能够指导人们获得生命的意义,并认为生命意义感就是个体对人生的积极关注以及对人生理想和生活目的的坚信程度。在他们看来,如果个体认为生命是有意义的,那么这表示他正在形成一些关于“生命是有意义的”信念,从这些信念中产生自己人生的目标以及让自己努力地去实现这些目标的动力,个体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获得一种积极的意义感。

相对主义观点从哲学对“生命意义”的阐释出发,提出了一种心理科学的分析框架。它与其他理论观点的不同之处在于个体获得积极生命意义的决定因素是信念产生的过程,而非信念本身的内容,这对发展积极的生命意义具有重要作用。

1.4积极心理学取向——“意义在于积极的追寻”

本世纪初,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近几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拓展,生命意义也进入了其研究的视野,Steger、wong等站在生命意义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前沿展开了相关理论的探讨。

Steger(2006)认为如果生命没有意义,个体便会面对一种枯燥无味、令人颓废的人生。他将生命意义定义为“个体存在的意义感和对自我重要性的感知”,并提出了生命意义的二维模型,gr‘拥有意义(presentofmeaning),,和“追寻意义(searchformeaning”。“拥有意义”是指个体对自己活得是否有意义的感受程度(强调结果;“追寻意义”则是指个体对意义的积极寻找程度(强调过程)。Steger认为个体只有积极地寻找生命意义,才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真正的快乐与满足,也才能真正拥有“有意义的人生”。

wong(2007,2009)将存在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理论相结合,提出了“意义管理理论”(meaningmanagementtheory,mmt)。该理论阐述了个体管理意义的过程,这些意义与满足人们生存和快乐的基本需要相关。wong认为意义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人们的内心世界,既包括自我感受、期望、知觉、思想,又包括内心的呐喊和对秘密的渴望;意义管理的对象则是人们所有的恐惧与希望、记忆与梦魇、爱欲与憎恶、遗憾与欢庆、怀疑与信任,以及人们经历的种种意义。通过管理来发现快乐的源泉和人生的希望,从而获得一种意义感和满足感,用来应对人生的挫折、不幸和死亡。

积极心理学取向使得生命意义心理学理论研究视角从关注人们的消极心理功能逐渐转向积极心理功能。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存在主义心理学中“焦虑”、“选择”、“经历痛苦”等概念逐渐被积极心理学中的“乐观”、“积极”、“希望”等概念所替代,生命意义的获得不再仅仅局限于抑郁、自杀、死亡等消极心理因素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更加关注普通人的积极心理因素。与此同时,积极心理学融合其他理论产生了多样的理论分支,丰富了生命意义的理论研究。比如,积极心理学融合存在主义心理学理论,促使“积极存在心理学”(wong,2009)的产生水到渠成。该理论认为如果个体想获得生命的意义,最好的方法就是关注个体自我成长的积极作用而不是消极的死亡防御。与存在主义心理学相比,该理论既强调个体“存在的意义”,又重视积极心理功能的拓展。

总之,以上四种理论取向分别从生命存在的目的和价值、意义获得的动力、意义产生的过程等角度对生命意义进行了阐释,各述其道,莫衷一是,但总的来说,无论哪种理论观点下的生命意义都是个体主动获得的一种情感和价值体验。

2、生命意义的测量

生命意义在理论研究上的争鸣给测量带来了一定难度,但正因如此,研究者们基于不同的生命意义理论取向,并借鉴其他相关心理学理论,从多种理论视角开发了不同功用的测量工具。从现有文献来看,对生命意义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维度:生命意义感和生命意义源。生命意义感是指人们在经历人生事件中获得意义的感受程度,生命意义源是指人们在人生过程中借以获得意义的具体事件。研究者们主要从这两个维度开发了大量的测量工具。

2.1生命意义感的测量

大量的研究显示,生命意义感与消极的或积极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如何有效的测量生命意义感,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心。研究者们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不断推陈出新,研制和开发出不同功用的测量工具。这些工具侧重于测量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感受强度。其中生命目的量表(purposeinLifetest,piL)、关注生命指标(LifeRegardindex,LRi)和一致感量表(SenseofCoherence,SoC)是测量生命意义感最常用的量表。

生命目的量表由Crumbaugh和maholick(1968)发展而来。该量表基于意义治疗的基本观点,用来测量Flankl提出的“存在空虚感”和“自由意志”这两个概念。后续的研究报告了其内部一致性从0.70到0.97,建构效度和同时效度的研究也证实了该量表适合用以测量生命的意义和目的(如:Zika&Chamberlain,1992;Stegeretal.>2006)。

关注生命指标由Battista和almond(1973)从相对主义观点发展而来,包括“人生规划”和“目标实现”两个分量表。Battista和almond仅报告了量表的临时稳定性为0.94,但后续的研究对LRi进行了进一步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如Debats(1990)报告了两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分别为0.79和0.80,以及整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为0.86。效度研究显示该量表与正向校标(包括幸福感、生活满意、自尊、正向情感)和负向效标(包括焦虑、敌对、抑郁、心理痛苦和消极情绪)存在相关,(如Zika&Chamberlain,1992)。

一致感量表由antonovsky(1987)从健康和应对的理论视角发展而来,包括三个分量表(理解力、处事能力、意义感),尽管它本身不能直接测量生命意义的概念,但可以通过测量个体的控制力和自我效能测量出与意义相关的特殊世界观。有些研究者在研究中仅使用意义感分量来测量个体生命意义感。在antonovsky的26个研究中,整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从0.82到0.95,时间间隔为两年的重测信度为0.54。

使用piL、LRi和S0C进行的相关研究基本证实了它们高度的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然而,在量表的开发和应用的同时,学界的相关讨论也应运而生。比如,在生命意义感的结构维度上,研究者存在不同的观点,如piL是单维度结构,而LRi则是两维度结构。此外,一些研究者对量表本身也提出一些质疑,比如,有些研究者认为piL的许多题目都是表达抑郁的感受或态度,成为了间接测量抑郁的工具,从而与测量心理健康的量表相混淆;SoC的“意义感”分量表中有许多题目关注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而不是意义;LRi中“目标实现”分量表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生活的一种美好感受”(DeVogler&ebersole,1980)。尽管如此,这三个量表自开发以来不仅被广泛应用于生命意义相关研究,而且还带动了后续量表的开发。

20世纪90年代,随着生命意义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拓展,研究者们又陆续开发了许多测量生命意义感的量表,如Reed(1991)从健康与应对角度开发了的自我超越量表(Self-transcendenceScale,StS),Reker(1992)从态度测量角度发展了生命态度量表(Lifeattitudeprofile-Revised>Lap-R)。进入21世纪后,基于临床、心理健康等不同的研究需要,研究者们开发出更多的测量工具,如精神意义量表(SpiritualmeaningScale,SmS)(masaro,Rosen,&morey,2004)、生命意义问卷(meaninginLifeQuestionnaire,mLQ)(Steger,Frazier,Kaler,&oishi,2006)、生命意义评估量表(theScheduleformeaninginLifeevaluation,SmiLe)(Fegg,Kramer,L”hoste,&Borasio,2008)、生命意义指标(meaninginLifeindex,miLi)(Francis&Hilis,2008)、以及有意义生活的测量(meaningfullifemeasure,mim)(morgan&Farisides,2009)等,这些量表的开发预示着生命意义感的测量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其中Steger等在2006年开发的mLQ在测量内容上有新的突破,而morgan和Farisides在2009年开发的mim在测量方法上也有很大的改进。

Steger等(2006)认为现有的量表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难以满足临床测量的需要,二是大部分量表都偏重于测量个体“获得的(或拥有的)生命意义感”的结果,而忽视了“对意义积极寻找”的过程。基于这两点,他们结合积极心理学理论发展了“生命意义问卷”(mLQ)。该量表包括“拥有意义”和“追寻意义”两个维度,Steger使用mLQ进一步探讨了生命意义与宗教(Steger&Frazier,2005)、人格和认知风格(Steger,Kashdam,Sullivan,&Lorentz,2008)、以及年龄(Steger,oishi,&Kashdan,2009)等变量的关系,并获得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

除了在传统的定性研究基础上获得测量工具外,有些量表的开发使用了因素分析法获得量表的条目。如morgan和Farsides(2009)发展的“有意义生活的测量”(mim)量表,该量表的编制直接在piL和LRi题目的基础上形成条目库,使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从条目库中获得二阶5维度结构的量表。在此研究中,经过信效度检验,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学测量指标。

经过半个世纪的研究和开发历程,生命意义感测量工具已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研究者们不断尝试新的测量方法,探究新的测量内容,使生命意义感的测量形成了piL、LRi和SoC^m依旧经典,新量表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些量表的大量开发和广泛应用又为生命意义的心理学研究拓宽了道路。尽管如此,量表在开发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些重要因素在量表开发过程中常常被研究者所忽视。比如,年龄和文化因素是生命意义的重要变量,因为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的被试对生命意义感知程度有所不同。此外,定量研究法是大部分研究者们开发生命意义感量表最常用的方法,在量表开发过程中,仅仅使用这种单一的方法往往会丢失一些重要的信息。

2.2生命意义源的测量

相对于生命意义感而言,生命意义源的实证研究起步较晚。从测量方法上看,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者多使用定性方法来探讨不同人群的生命意义源。进入90年代,研究者逐渐使用定量研究或定性与定量的混合研究方法陆续开发出生命意义源的测量工具。从测量结构上看,生命意义源主要集中在关系、个人发展、宗教以及服务等几个维度,而且,测量结果显示,不同的社会-人口背景、个体发展阶段、文化和种族特征等导致了生命意义源表现不同。

DeVoger和ebersole(1980)最先设计了一份意义问答题(meaningessayQuestions,meQ)用来调查人们生命意义的来源。问卷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让被试写下什么是他们目前经历的最有意义的事情;另一部分请他们举例说明。他们使用这份问卷对青少年、大学生和成人等不同人群进行了一系列定性研究。研究发现“关系”、“服务”、“成长”、“信念”和“获得”是这些人群共有的生命意义来源。

进入90年代,研究者逐渐使用定量研究、定性与定量的混合研究陆续开发出生命意义源的定量测量工具。Reker(1996)使用定量的方法发展了生命意义源简述量表(Sourcesofmeaningprofile-Revised,S0mp41)并进行了修订,该量表包括自我关注、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和自我超越4个维度。有研究者将该量表在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以色列被试中进行了测试,内部一致性信度从0.71到0.80,三个月的重测信度为0.70。效度检验结果显示,该量表与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和个人意义感呈正相关,与抑郁呈负相关。

prager(1997)使用S0mp量表对澳大利亚和以色列女性进行了一项跨文化研究,他们发现两国18-29岁的年轻女性被试除了在“自我超越”这一意义来源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外,在其他3个生命意义来源的水平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他们认为个体所认同的价值和意义会被固定在一定的历史文化群体中,人们在获得生命意义的来源时具有文化和语言环境的敏感性。为了弥补S0mp量表跨文化测量的不足,prager与他的研究小组(2000)用定性和定量混合的方法,以阿拉伯人和犹太以色列人为被试,发展了生命意义源量表(SourceofmeaninginlifeScale,SmL),该量表包括家庭关系、家庭和社会价值观、物质观、宁静/和平、自我发展、人际关系/归属感、休闲活动、与动物相处、与伴侣的关系、公共意识以及生活满意等11个维度。测试结果显示,SmL避免了阿拉伯和犹太以色列两种文化差异的影响。

由于meQ难以进行统计已较少被研究者使用,而S0mp41设计简单又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因而成为后续研究常用量表之一。相对于S0mp~R,SmL发展出了更多的维度来测量生命意义的来源,但从结果不难看出,SmL有些维度似乎显得重复和繁杂,比如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和伴侣关系3个维度都表示人们之间的关系,因此可以合并为一个维度,即关系维度。

2.3生命意义感与生命意义源测量的综合化

近年来,生命意义感与生命意义源的测量走向综合已成为一种趋势。Schnell(2009)基于行动理论发展了生命意义源和生命意义感问卷(theSourcesofmeaningandmeaninginLifeQuestionnaire,Some)。他提出了一个所谓的“意义等级模型”,模型有5个由低到高的层次构成,分别是知觉、行动、目标、意义的来源和生命的意义。Some由151个题目组成,既包括对26种意义来源的测量,也提供了对意义感和意义危机感的测量。生命意义源分量表包括4个维度,即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秩序和幸福;意义感分量表测量个体对经历过的有意义事件的主观感受程度;意义危机感分量表则测量个体由于空虚感和受挫感而导致无意义感的程度。

Some的开发推动生命意义测量在内容和方法上都向前迈出了新的一步。相对于以往量表,该量表在测量内容上试图对积极的生命意义感、消极的生命意义感和生命意义源进行综合测量,覆盖面相当广泛。不过,这种面广量大的“求全”量表也有明显的缺点。比如题目内容过多、施测时间过长,这些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尽管综合测量尚不完善,但不可否认,这种积极的尝试确实为后续量表的开发提供了另一种研究思路。

3、研究的展望

生命意义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和测量工具的开发如今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重大的进展。理论研究从关注消极心理功能转向积极心理功能,不同理论的整合又带动了新的研究导向;测量工具的开发凸显与理论取向的应和,测量方法更加多样化;跨文化研究也悄然兴起,这些研究进展都将推动生命意义的应用研究。我们可以预见,生命意义的理论研究、测量方法、跨文化研究以及应用研究等将会取得更多研究进展。

3.1积极心理学为生命意义的理论研究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积极心理学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矛头指向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这场运动已波及生命意义的研究,并为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让人们在寻找意义的过程中超越自身的不快乐、狭隘、愤怒、嫉妒、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以更积极的、建设性的心态来面对生活的挑战。与此同时,积极心理学和其他理论的交叉融合将进一步拓宽生命意义的理论研究,这种发展趋势不仅仅局限于上文所述的存在积极心理学,还将扩大到更广泛的理论领域,如人格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相结合,探讨哪些积极的人格因素会让人们获得更丰富的生命意义。

3.2生命意义的测量方法将更加多样化

生命意义的测量方法也有许多发展的空间。第一,定量与定性的混合研究将越来越被研究者们所重视和使用。混合研究以运用顺序法或并行法等资料收集方法为研究策略,以能最好的理解所研究的问题为目标,因而这种方法将为研究较为复杂的生命意义概念和生命意义的获得过程提供了一种既指向研究主旨又具有操作化的研究方法。第二,今后的研究需要更多的纵向设计。对不同时间点上的相同人群进行重复测量的纵向设计方法可以探讨不同时间点上变量之间的关系,这将为生命意义感和生命意义源的发展阶段提供一种动态的描述,如跨年代的纵向设计和跨年龄段的纵向设计等。第三,尽管SmL提供了一种跨文化测量的先例,但在其应用中仍旧受文化的限制,研究者或许能够探索出更多跨文化测量的方式。由于图片具有直观和不受文化因素影响等特点,因此,使用图片开发非言语的测量工具进行生命意义的跨文化研究将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3.3跨文化研究将成为生命意义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

文化影响着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跨文化研究将会成为生命意义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Steger等(2008)根据独立性文化系统和互依性文化系统的理论,使用miL量表探讨生命意义的追寻和生命意义感在美国与日本被试间的差异已是跨文化研究的经典范例。但必须承认的是,生命意义的心理学跨文化研究刚刚起步,未来的研究热点将集中探讨不同文化模式下的人们在获得生命意义的心理形成机制方面有何文化差异,以及同一文化模式下,跨年龄段、跨时代的人们在获得生命意义的来源上存在哪些差异,这些分别着眼于横向和纵向两个不同维度的跨文化研究对于人们进行跨文化沟通和理解将具有重要意义。

3.4生命意义的心理学及其相关研究将进一步扩展其应用研究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篇6

[摘要]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以积极的生命情感、积极的生命品质、积极的生命关系、积极的生命意义为核心内容,旨在帮助职校生实现知识技能掌握与人生幸福追求的双赢。建构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树立积极生命教育的现念,开设校本化的生命教育模块课程,在职校生活中嵌入积极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努力提升职校教师的积极生命素养,拓展积极生命教育的网络平台。

[

关键词]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积极心理学

[作者简介]郝永贞(1982-),男,山西寿阳人,江苏理工学院院长办公室,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德育与生命教育;崔景贵(1968-),男,江苏海安人,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心理学。(江苏常州213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职校生心理与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研究”(课题批准号:BJa13009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得到江苏理工学院心理教育研究所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5)19-0049-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重视生命教育,这一国家教育战略层面的规定使得生命教育由“要不要开展”的理论阶段逐渐转向“如何开展”的实践探索阶段。近年来,生命教育在江苏、上海、湖北、辽宁、黑龙江、云南等地得到积极实施,但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诸多的困境,需要从全新的积极视角重新认识和建构职校生生命教育。

一、消极倾向:职校生生命教育实践的现实困境

(一)功利化的教育目的使职校生生命教育停留在乌托邦状态

受“何以为生”的功利化教育观念影响,职业教育工作者虽然知道生命教育对职校生生命成长的重要意义,但出于现实的考量,他们还是将知识技能的掌握作为职业教育的首要目的。因为学业、技能、就业是可以量化的指标,也是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家长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显性因素。虽然近年来职校生自杀、校园暴力、吸毒、厌学等现象屡见不鲜,但一些职业教育工作者认为只要强化教育管理,上述现象就能避免,生命教育充其量只是锦上添花的点缀。这种功利化的心态和侥幸心理忽视了职校生生命成长和发展的基本诉求,使生命教育很难在职业学校推广。

(二)问题化的教育模式使职校生生命教育沦为工具性教育

生命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大多源于应对青少年自杀、伤害他人及对异类生命的伤害等危机事件。这种取向的生命教育模式主要指向生命自身的安全和他人生命的安全,把保护生命、尊重生命作为教育的重点,试图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毒品预防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矫正青少年存在的各种生命问题,达到帮助青少年保护生命、珍惜生命的目的。不过,一些职业院校采取的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矫正教育模式,使得生命教育停留在珍惜生命、预防自杀的消极层面,大多仅作为一种权宜之计,而忽视了生命教育更为重要的激扬生命,使人活得有尊严、有价值的使命,使生命教育成为失去内在价值的工具性教育。

(三)同质化的教育内容使职校生生命教育有名无实

国内生命教育仍处在起步阶段,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层面都不够成熟。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职校简单移植套用中学生或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进行职校生生命教育。虽然不同教育对象的生命教育在内容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职校生明确的职业定向性使其具有特定的心理和生命特征。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职校生会更多地思考“我是谁”和“我将走向何方”等人生课题,在考虑未来发展及人生抉择时更具现实性;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上,他们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老师的管教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在情绪情感方面,不少职校生存在比较突出的自卑心理,容易给自己贴上“失败者”“淘汰者”“低能儿”“边缘人”的标签。职校生这些特有的心理和生命诉求,需要生命教育给予深切的回应与观照,而同质化的教育内容遮蔽了职校生独有的生命诉求。

二、积极范式:职校生生命教育的科学建构

(一)积极心理学视角:职校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研究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为出发点,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寻找其规律,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并获得幸福生活。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的积极力量和品质的研究,为现代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和积极因素。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职校生生命教育是立足于职校生生命的基本诉求,应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充分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来激发职校生的积极生命体验,挖掘、培养职校生的积极生命品质,建构积极的生命关系,追寻积极的生命意义,以实现知识技能掌握与人生幸福追求双赢的教育。

1.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生命教育是生命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是源于生命教育与积极心理学在促进生命成长和发展方面共同的追求——幸福和丰盈的人生,在这一共同目标下,生命教育涵盖了更广的内容,而积极心理学提供了更有效的实现路径。

2.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职校生生命教育是其他取向生命教育的有益补充。积极心理学取向并不排斥健康、伦理、社会、生死等取向的生命教育内容。当下,职校生确实存在着生命意识淡薄、生命观念扭曲、生命意义虚无等问题,需要对其进行保护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的教育。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生命教育从积极情绪体验、积极生命品质培养、积极生命关系建构等方面人手,更能激发职校生的积极力量,满足职校生的心理需求和生命诉求。

3.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职校生生命教育是一种既教人“何以为生”,又教人“为何而生”的双赢教育。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实践表明,积极情绪能产生更为全面的注意力、更加积极的思维,积极生命品质的培养和自身突出优势的发挥能带给学生更多的成就感、意义感、幸福感,而这种幸福感、意义感反过来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双赢的教育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优势,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甚至可能带来职业学校精神面貌的彻底改变。

(二)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职校生生命教育更强调从积极的视角对学生进行积极力量的培养与挖掘。

1.积极的生命情感教育。积极的情感是个体在内外事物的影响之下而感受到快乐的、积极向上的情绪。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积极情绪能促使个体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使认知更全面、准确,特别是能产生一些创造性或创新性的思想和行为,而且这些思想和行为也更容易迁移到生活的其他方面。积极情绪可以扩展并建构人的智力、社会和身体资源,积极情绪的累积可以成为人们抵抗挫折与不幸的心理资本。面对职校生积极情绪体验的严重缺乏,积极的生命情感教育迫在眉睫,这也是生命教育最有效的切入点。

2.积极的生命品质教育。人性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更有助于人类深刻地理解自己。长期以来,受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职业学校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忽视了积极生命品质的培养与发现。积极心理学家用科学的方法归纳出各种不同文化都推崇的6种美德:智慧与知识、仁爱、正义、勇气、节制、精神卓越,并提出了拥有上述美德需要具备的创造性、勇敢、感恩等24种积极生命品质。这些积极生命品质的建构可以通过有效的教育来增强,但更为重要的是发现学生的积极品质,并在每天的生活中发挥这些品质。

3.积极的生命关系教育。人的生命与周围的事物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与周遭生命、所处环境的共在。这种共在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多重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生命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更能积极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也更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与幸福,倾向于为他人与社会奉献爱心,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反观当下的职校生,或多或少存在着生命关系紧张的状态。因此,对职校生进行积极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物我关系的教育应该成为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

4.积极的生命意义教育。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以价值、意义和目标作为归宿。人之为“人”的本质,应该说就是一种意义性存在、价值性实体。人的生存和生活如果失去意义的引导,成为“无意义的存在”,那就与动物没有两样,这是人们不堪忍受的。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可以实现高远目的和生命意义的可靠之路一那就是追求幸福。积极心理学大师塞利格曼指出,幸福不在遥远的未来,幸福不只是愉悦,幸福来自每一天应用你的突出优势(积极的生命品质),并将优势用于增长知识、力量和美德,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盈蓬勃。积极的生命意义教育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到生命的真正含义,进而拥有乐观幸福的人生。

(三)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的实践策略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职校生生命教育既是一种积极的生命教育理念,更是一种积极的生命教育实践。它更注重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全方位的过程、全员化的投入来改善职校生的生命状态,激发职校生的生命活力,提升职校生的生命质量。

1.树立积极生命教育的现念。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生命教育要求职业教育工作者改变过于关注知识技能掌握的传统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至上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让学生活出生命的精彩。具体来说,就是要从发现、矫正学生生命问题为主导的观念,转向挖掘、培养学生积极生命力量的新理念。坚持积极的教育价值观,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的生命潜能,每一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突出优势,并且可以通过发挥和加强优势,增进生命积极品质。即使面对学生出现的生命问题,教师也应该以积极的视角、发展的眼光,予以正确引导。

2.开设校本化的积极生命教育模块课程。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生命教育需要专门化的课程来实施与支撑。根据积极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可开设积极情绪、积极品质、积极关系、积极意义等专题模块课程。这些课程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积极心理学的方法进行改造和改组,变成校本化的生命专题课程。例如,可通过每晚临睡前写下当天的三件好事、感恩、宽恕等练习,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通过寻找和运用自身突出优势练习,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通过沉浸体验练习,引导学生发挥优势专注地做事情,体验成功后的满足感;通过积极主动回应练习,培养学生积极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对不好的事情进行反驳,培养学生乐观的解释风格,形成乐观的人格;等等。这些模块课程都可以借鉴和运用积极心理学经过反复验证的各种量表,通过前后测验让学生感受积极的生命力量。

3.在职校生活中全方位嵌入积极生命教育。生命教育要取得实效,还要在学校生活中进行全方位的渗透。例如,可以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各种问题,找出不好事情的积极方面,培养学生的乐观品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导学生寻找自己和同学的优点,进行积极地评价;通过德育课认识生命的积极力量,讨论生命的意义,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通过开展各类积极生命品质最突出人物评选等校园文化活动,发挥榜样的引领与示范作用;通过开展关爱孤寡老人、关注留守儿童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艰辛与美好,激发积极力量。

4.提升职校教师的积极生命素养。不管是开设生命教育专门课程,还是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积极生命教育,都需要教师掌握积极生命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教师自身的情绪、状态以及教学方法都能够影响学生们的整体学习氛围。因此,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力量,首先要提升教师的积极生命素养。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生命教育要求教师无条件地接纳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和态度去发现学生积极的品质及优势。同时,也要求教师改变自己的认知风格,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工作、学生和家庭,进而增强自身的积极能量。

5.拓展积极生命教育的网络平台。今天的职校生置身于信息高度发达、价值多元的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成为职校生的一种生活方式。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生命教育不能回避这一现状,而是要积极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生命教育。如学校可以开通官方微博,宣传积极生命教育的理念、知识、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创建博客、微博,与学生分享生命经验与体会,坦诚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教育管理者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向学生推送积极生命的练习方法和案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积极的生命教育。此外,还可以开发积极生命教育的应用软件、游戏等,引导学生在有趣的网络文化与活动氛围中进行生命教育的自我学习、体验与感悟。

研究证实,在积极、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更有可能拥有积极的情绪和乐观向上的品质。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职校生生命教育,需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之间良性互动的教育支持与合作体系,来推动积极生命教育范式的科学建构与有效实施。

[

参考文献]

[1]崔景贵,职校生心理教育论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

[3](美)马丁·塞利格曼.持续的幸福[m].赵昱鲲,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4]孟维杰,马甜语.积极心理学思潮兴起:心理学研究视域转换与当代价值[J].哲学动态,2010(11).

[5]郝永贞.90后职校生生命观存在的问题与教育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11(9).

[6]高清海,人就是“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篇7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人性;心理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261-01

一、积极心理学的源起背景

二战后,由于战争造成的伤害,美国的心理学把重心放在了评估、治疗精神疾病等方面,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并没有带来人们意料之中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相反,人们感到了更多的生活压力和焦虑以及精神上的空虚。积极心理学之父Seligeman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一职后,利用他的影响大力宣传他的积极心理学主张。在美国心理学年会上,Seligman竭力主张将将积极心理学提升到重要的位置上。《美国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杂志分别在2000年和2001年发表了积极心理学专辑。由此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项影响全世界的运动迅速展开。

二、研究范围

(一)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认为对待过去如果能做到满意或者满足,即是积极的情绪体验。由于每个人对生活的满意点不同,对待同样的事情产生的态度也不同。满意点越低越容易满足。积极心理学把投入的生活(engagedlife)看做是幸福的因素之一,这也是对待现在的一种积极体验。所谓的投入的生活是一种追求愉悦的心理状态。快乐是积极心理学家研究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积极体验的一种。在积极心理学创立之初,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影响快乐的外在因素的小组。研究发现影响快乐基准线的外在因素包括遗传、生活条件和自身所从事的自发性活动。同时积极心理学家们并不否认甚至非常重视内在的修为对快乐的作用。

(二)积极的人格特征

人格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人格的研究一直受到科学家们的重视。积极的人格特征也引起了很多心理学家的研究兴趣。积极心理学家认为要过幸福的生活需要发挥自身的才能、兴趣和优点。因为对兴趣和才能的研究随处可见,他们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优点和美德上。研究者找到了几乎所有文化里都认同的人类的六大类美德:智慧、勇敢、仁慈、公正、节制与超越。积极心理学家认为人不必始终盯着自己的缺点不放,却可以全身心投入,发挥自己的优点,就能培养出各种卓越的能力,原本的苦差事也就不再叫人那么痛苦。

积极心理学对积极人格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一些理论没有被实证研究,还不能被广泛接受和认可。此外,人格理论过分强调外在品质的培养,把人格的发展等同于品德培养,这也受到了许多质疑。

三、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和受到重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人们日益重视精神健康的时代,积极心理学的促进幸福的主张符合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它的意义主要表现的以下两个方面:

(一)积极心理学是对已有心理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在积极心理学发展之前,多数心理学家把视角放已经产生的问题上,而很少关注如何预防问题的产生,同时,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人性的弱点,从消极的角度解释它们。积极心理学着眼于人性里的优点和积极的东西,利用优点克服困难,这也应了中国成语:扬长避短。克服缺点的过程痛苦而漫长,很多人不得不宣告失败,而发挥优点的过程却是快乐和幸福的。当然积极心理学并不否定病理性心理学的作用,它只是帮助心理学界重新找回被遗忘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德。

(二)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博采众长,既有实证,也有继承和学习前人经验性的、过程定向的方法,很好的促进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积极心理学并不把自己看做是对过去心理学的一种代替,而仅仅看作是对已有心理学的补充,因此它不会排斥利用已有的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为自己服务。

积极心理学既是继承,又是创新。积极心理学和人本主义理论有着同样的主题,但它提出了主要培养人的积极方面和人本思想有了很大的不同。它在东方文化里寻找契合点,充分肯定佛教里某些思想对人的意义,如冥想、瑜伽等。这种中西文化包容的思想更易于被接受和认同。积极心理学的诞生让心理学的发展有了新的方向,我们的生活也会随着它的深入人心而变得更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篇8

【关键字】积极心理学;滥觞;内容;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1

1.积极心理学的滥觞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有着非常短暂的历史,这一概念一般认为是在1998年由塞利格曼提出的,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对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荣格对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人类潜能的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心理学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1]。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是随着二战的结束,人类迎来了总体形势和平、局部战争的局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由于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而产生困惑,越来越多的人们更加重视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追求。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识到,心理学不仅应着眼于心理疾病的矫正,而且更应该研究与培养积极的品质,这一切都需要人们从积极的角度出发,去审视周围的一切,研究普通人的美好的心理品质和良好个性特征。以马斯洛等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在19世纪60年代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观点:以人的积极性为基本宗旨,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突出人性中积极向上的一面;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性关怀,这成为心理学历史上的一次创举。

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来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是积极心理学主要理论参照。积极心理学倡导者和提出者Seligman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曾在动物实验的研究发现“习得性无助”[2]。也就是乐观、积极心态等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1998年1月,塞利格曼在全美心理学大会上发表演讲,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2000年1月,塞利格曼(Seligman)与奇克森米海(Csikszentmihalyi)共同发表以《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题的文章,正式宣告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的诞生。

2.积极心理学的内容

2.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用来研究人类建设性力量和美好道德品质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3]。这股思潮的发起者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塞里格曼•谢尔顿(Knnonm.Sheldon)和劳拉•金(LawrraKing)。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兴起为有点沉闷的心理学界带来了新鲜空气与血液,它倡导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它扩充与完善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视阈,使心理学与教育、社会工作、企业管理等领域增强了跨学科的交流与互动,为这些高实践性的领域进一步提供了可依据的理论基础。

积极心理学把矛头指向过去以消极心理为主的传统心理学[4]。积极心理学专注于研究人的积极方面,如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的价值观、性格优势、幸福感、兴趣、能力、健康等。它主张研究人类的积极个性品质如智慧、友爱、善良等,充分挖掘人类建设性的潜力,促进个人的和谐统一发展,目的是使人类走向幸福。

2.2积极心理学的三个层面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回归到普通人,应该研究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生活与发展,以及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发挥其潜能[5]。它强调个体和群体的积极心理力量,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一是主观层面:着重研究个体对过去(满意度、成就感)、现在(爱、幸福、快乐、愉快)、未来(期望、乐观)的积极感受。

二是个体层面:主要研究积极的人格特征(自尊、友爱等)与个人良好品德(天分、善良、正义、勇气等)的形成机制与测量方式。

三是组织层面:积极的组织机构,如学校、家庭、非商业机构、公司等,着眼于创造有利于发展人积极力量和品质的社会、公司制度。

2.3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积极心理学吸收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绝大多数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如量表法、问卷法、访谈法和实验法等),并把这些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与人本主义的现象学方法、经验分析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它甚至想模仿传统主流心理学的DSm而建立自己的DSSwB(幸福的诊断和统计标准),这使得积极心理学从一开始就让心理学界看到了一张熟悉而又亲切的脸[6]。

积极心理学采取了更加包容的态度,它以实证的研究方法为主,同时也不拒绝非实证的研究方法,这也是它比人本主义心理学高明之处。它几乎继承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一切实证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调查法等等。另外,它还采纳了人本主义现象学的方法,如在研究人的积极进展时就采用了大量的演绎推理,甚至还用文化解释学的方法来论述个体的发展历程。

3.小结

积极心理学作为新兴的心理学思潮,在其发展的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给心理学界带来重要影响,也引起许多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和兴趣。积极心理学在国内的研究和发展历程很短,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理论基础单薄、多单纯介绍国外研究成果、多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缺乏培养学术型专业人才的环境等方面。总的来说,处于起步阶段的积极心理学在国内还有许多未知亟待探索,有许多空缺需要填补。未来的积极心理学研究者理应开阔研究视角和思路、加强学术创新、着眼于跨学科研究,并致力于构建有利于培养积极心理学专业人才的良好学术环境,那么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繁荣发展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Seligmanmep,Csikszentmihalyim.positivepsychology:anintroduction[J].americanpsychologist,2000(1):5-14

[2]Seligmanme,maierSF,GeerJH.alleviationofLearnedHelplessnessintheDog.Journalofabnormalpsychology,1968;73(3,pt.1):256-262

[3]SheldonKm,KingL.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3):216-217

[4]任俊,叶浩生.西方积极心理学运动是一场心理革命吗?[J].心理科学进展,2005,(16)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篇9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Seligeman 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6-090-02

积极心理学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最早的倡导者为美国心理学家Seligrnan。

1 积极心理产生的背景

二战后,由于战争造成的伤害,美国的心理学把重心放在了评估、治疗精神疾病等方面,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并没有带来人们意料之中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相反,人们感到了更多的生活压力和焦虑以及精神上的空虚。大多数心理学家的都在致力于研究人类的消极情绪和行为,心理学的两个基本任务之一――使所有的人生活的更好――似乎被遗忘了。积极心理学之父Seligeman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一职后,利用他的影响大力宣传他的积极心理学主张。在美国心理学年会上,Seligman竭力主张将将积极心理学提升到重要的位置上。《美国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杂志分别在2000年和2001年发表了积极心理学专辑。由此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项影响全世界的运动迅速展开。

2 研究范围

Seligeman认为“积极心理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人们通过理解和建立积极的情感、满足及意义,而变得更幸福”。他认为幸福就要:愉快的生活、充实的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研究就是围绕着幸福的三个方面为目的进行的。积极心理学提倡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强调心理学要着力研究每个普通人具有的积极力量。积极力量具体包含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积极的组织制度。

2.1 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对积极情绪体验的研究包括了很多方面,主要有主观幸福感、满意和满足、充实与快乐、希望与乐观等等。

主观幸福感在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占有首要的位置。美国心理学家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后的一种积极体验。它由三个方面组成:生活满意、高水平的正性情感和低水平的负性情感。积极心理学把主观幸福感作为个体积极体验的核心,同时也是生活的最高目标。

积极心理学认为对待过去如果能做到满意或者满足,即是积极的情绪体验。由于每个人对生活的满意点不同,对待同样的事情产生的态度也不同。满意点越低越容易满足。过去的生活经历对每个人来说都会有坎坷、挫折,也会有开心快乐。面对人生的诸多不幸,我们应该坦然接纳,因为我们无法拒绝。积极心理学把投入的生活(engagedlife)看做是幸福的因素之一,这也是对待现在的一种积极体验。所谓的投入的生活是一种追求愉悦的心理状态。快乐是积极心理学家研究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积极体验的一种。在积极心理学创立之初,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影响快乐的外在因素的小组。研究发现影响快乐基准线的外在因素包括遗传、生活条件和自身所从事的自发性活动。同时积极心理学家们并不否认甚至非常重视内在的修为对快乐的作用。“转向内在,最重要的是不再强求外在世界符合自己所愿”就会得到快乐。希望与乐观是对未来的积极情绪体验。peterson研究后得出结论高乐观主义的人倾向于拥有更好的情绪和生理健康,更有耐性、更易于成功。刘易斯和克里沃。做过一个调查研究,发现具有高希望并能采取适当应对策略(如主动与人交流,参加娱乐活动等)的孩子明显比其他孩子更少焦虑情绪,并且生活更积极。

2.2 积极的人格特征

人格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人格的研究一直受到科学家们的重视。积极的人格特征也引起了很多心理学家的研究兴趣。积极心理学家认为要过幸福的生活需要发挥自身的才能、兴趣和优点。因为对兴趣和才能的研究随处可见,他们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优点和美德上。2004年,塞利格曼和彼得森出版了《优点的分类》一书,旨在制订一本可以检测出人格优点及美德的诊断手册。塞利格曼把人格优点定义为:能表现、执行并培养出某种美德的方式。研究者找到了几乎所有文化里都认同的人类的六大类美德:智慧、勇敢、仁慈、公正、节制与超越。积极心理学家认为人不必始终盯着自己的缺点不放,却可以全身心投入,发挥自己的优点,就能培养出各种卓越的能力,原本的苦差事也就不再叫人那么痛苦。

积极心理学对积极人格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一些理论没有被实证研究,还不能被广泛接受和认可。此外,人格理论过分强调外在品质的培养,把人格的发展等同于品德培养,这也受到了许多质疑。

2.3 积极的制度(positiveinstitution)

每个人的生存都离不开起所处的环境和社会制度。社会制度非常重要,它既是建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也是个体积极体验的直接来源。积极心理学在社会制度方面主要研究了国家、工作单位、家庭和学校等。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显示了一个国家人民幸福指数跟经济状况并不成正比。国家的发展不仅仅应该只重视GDp的增长,同时也要把幸福指数作为衡量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在制度的研究上,积极心理学家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学校和家庭方面。Seligeman的研究团队曾专门花了近15年的时间在学校追踪研究幸福教育的结果。研究证明在学校开展幸福教育可以成功减少学生的抑郁,提升快乐。积极心理学对家庭的研究主要从增加家庭幸福感方面来进行。它认为成员间的亲密关系对幸福感体验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积极心理学家们在这方面做的研究尚不够深入,更多的理论需要提出和实证。

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意义

3.1 现状

积极心理学从二十世纪末诞生至今已有十余年。世界各国的学者纷纷加入介绍和研究的行列,积极心理学因而也得到了极其迅速的发展与推广。有关研究积极心理学的专著也被纷纷推出,这些书总结了他们的发现和所使用的科学方法。宾夕法尼亚建立了专门的心理学会,每年召开一次心理学大会,邀请世界各国的研究者们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心理学家们在美国的一些大学开设了积极心理学课程,受到学生的喜欢和热捧。美国心理学家们正在中小学展开实验,教授幸福课,收到了很好的反馈。

在我国国内,也有很多教授学者关注着积极心理学的进展,并不懈的做着相关的翻译和研究。越来越多的人正通过他们了解积极心理学,并在生活和工作用其理论和成果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但是,在国内,由于对其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学者们做的更多的是介绍和研究其理论意义,很少见其被应用于实践,尤其应用于教育界,更不用说大规模的推广了。

3.2 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和受到重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人们日益重视精神健康的时代,积极心理学的促进幸福的主张符合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它的意义主要表现的以下几方面:

(1)积极心理学是对已有心理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在积极心理学发展之前,多数心理学家把视角放已经产生的问题上,而很少关注如何预防问题的产生,同时,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人性的弱点,从消极的角度解释它们。积极心理学着眼于人性里的优点和积极的东西,利用优点克服困难,这也应了中国成语:扬长避短。克服缺点的过程痛苦而漫长,很多人不得不宣告失败,而发挥优点的过程却是快乐和幸福的。当然积极心理学并不否定病理性心理学的作用,它只是帮助心理学界重新找回被遗忘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德。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篇10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14-0115-03

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学习生活为了什么,是否能在学习生活中体验到高品位的幸福,是否能树立为人类福祉而奋斗的幸福观,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必须面对的,也是思政课教师、人文社会科学类教师需要重点研究和探讨的。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确立自身的学习生活目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因此,本文旨在探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内涵和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通过多种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从理论层面上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比较典型的解释是套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科书里的解释,即: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其继承者对幸福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但综观目前学者们的研究,对这一概念内涵的展开还是不够的。马克思的幸福观是从马克思的中学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开始有所探讨的,他认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趣,以人的动态和谐幸福为核心内容的,即:动态幸福观、和谐幸福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幸福观。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1997年首次提出的,它关注于人类美德和幸福,致力于人类积极品质和建设性力量的挖掘,改变了西方传统主流心理学过分关注心理疾病的消极病理性取向,使心理学的功能变得更加积极完善,并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心理学的一股新思潮。由于积极心理学主张从积极入手,以发展个体的内在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品质为主要目的,使其在教育目标上与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旨归具有内在契合性,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那么如何通过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将积极心理学有机整合到高校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中,将理论上的可能性转化为实践上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就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校11级、12级学生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教学实践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和方法促进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探讨,总结出以下较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希望能对这一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有所启发和促进。

一、幸福观大讨论

积极心理学认为拥有更多积极体验的学生,容易看到事件蕴涵的积极意义。因此,我们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中便引入了幸福观大讨论。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有其基本内涵的,但幸福却没有完全统一的概念。在幸福观大讨论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幸福本身没有固定不变的定义,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理解,让学生在开放式思维中去探讨幸福的涵义,激发思考和参与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头脑风暴法,即由全班同学都来充分思考并回答自己所理解的“什么是幸福”这个问题,也可以对其他同学的回答进行补充和评价,通过多种观点的比较和碰撞,深化同学们对幸福观的思考。第二种方式是小组互动讨论,即小组同学课前思考何谓幸福、如何实现幸福等问题,然后在班上进行分享交流和交互式教学,各小组之间可以针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老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积极的引导和促进对话展开的作用。

这种开放、互动的德育对话具有一种生成性机制,可以不断促进学生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使对话指向更深刻、更富启发性的层面。而且,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开放式教学中体验成功、感受成功,可以改变师生间传统的主客体关系,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同学们在幸福观大讨论中都各抒己见、积极踊跃地提出了多种看法。通过讨论,还启发学生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古代人是否比现代人幸福?如何提高幸福的质量?国内高校为什么没有开设专门的幸福课?

哲学家们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提出问题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很好的思维训练,再通过与其他同学的讨论和分享,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以及何谓幸福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从而达到了探究启发式教学的目的。

二、任务驱动教学

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提高学生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活动中的积极体验次数,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正向力量的发展,这种发展又有利于个体积极情绪体验的产生,从而促进个体的成长和生活幸福感的提升,因此积极心理学常把积极情绪体验的培养作为核心。任务驱动教学就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设计的,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课程主题设计教学任务,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特定任务相结合,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要求按学习小组完成任务,之后在班上进行交流、总结和提升。由于这种方法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能产生一种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活动,形成感知学习活动的良性循环,增强学习中的成就感、愉悦感,进而促进学生的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正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趣,这同时也是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在宗旨。

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的“适应人生新阶段”部分的教学中,我们安排每个学习小组围绕“大学生活目标”这一主题制作小组海报。海报内容包括组名、组标、小组寄语和目标等,形式不限但要富有特色,从不同侧面展现出对大学新生活的憧憬和未来的理想。在经过小组展示和课堂分享环节之后,老师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启发同学们进一步深入思考理想、奋斗、奉献社会和幸福之间的关系,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理解。

三、情景剧教学

情景剧教学是指模拟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经过艺术的加工与整合,通过角色扮演、场景、人物、对话、视频等生动形象的手段表现一个故事情景,在故事中反映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现象或矛盾冲突,引发大家的思考。情景剧教学要求通过小组合作,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小组每个成员都必须担任一定的角色,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做观众和协助者。这一教学方式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话语境。同时,情景剧这一独特形式还有助于将宏大叙事与个体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建立个体与周围世界的真实关联,进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师生主体间的话语共享。

实践证明情景剧教学非常受学生欢迎和喜爱,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创造性和参与热情,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感受问题情境,有利于理论知识向生活实践的迁移,促进了学生的知行合一。另外,在情景剧的准备过程中,需要积极查阅相关资料,撰写剧本,经过多次排练,才能最终表演,这一过程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合作与信任,也使课堂更加积极活跃,本身就可以说是一种快乐学习的过程。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学生参与度比较高的快乐课堂,也是一种很好的幸福教育活动。从更深层次讲,人生亦如剧,如何看待剧中的人、情节亦如何看待现实中的人和事,通过分析“剧中人”进一步分析“实践中现实的个人”的生活世界,有利于克服目前许多道德教育内容与日常生活存在巨大反差、不根植于鲜活的现实生活、无视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使道德教育变成“原则推衍”的苍白说教,缺乏层次性和生动性的问题。使同学们在亲身参与道德情景剧的素材搜集、稿本撰写和编导演绎的过程中更自觉、更深刻地去思考人生价值、道德原则与幸福观等问题,从而在寓教于乐中达到教学目标。

四、热点问题探析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个体应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有责任呼吁积极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社会舆论,遏止不良社会现象的蔓延,以提高公众的幸福感。在思政课堂进行社会热点探析也是一种较常用且较为有效的教学手段。但如何引入关于幸福观的热点问题呢?21世纪开头几年,人类有所觉醒了,被人类淡忘了多年的“幸福”一词,渐渐成了热门话题。据《生命时报》报道,哈佛大学自2004年开设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幸福课以来,这门课日渐火爆,成为哈佛选修人数最多、最受欢迎的课程。国内知名学者张尚仁先生于2008年在云南大学开设《幸福论》的选修课,学生选课热情非常高,在全国各地、各大媒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见,幸福问题已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在十报告中四次提到幸福的概念,把“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作为我们的一个美好愿景和共同奋斗目标。在思政课的幸福观教育中,我们在结合热点问题探析的同时还将全国各地关于建设幸福新生活的实践作为鲜活的事例进行讲解或讨论。例如,通过结合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从优秀共产党员干部幸福的基础、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优秀共产党员干部幸福的基本要求探讨优秀共产党员干部的幸福观。课堂上,我们还结合学雷锋活动,学习思考雷锋关于幸福的理解,使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说“为人民服务”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

另一方面,随着西方经济危机的蔓延和持续,使得各国部分学者希望从东方思想里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出路,从而使东方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也是应该让学生学习了解的热点问题。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幸福观的论述,最有代表性的是老子的幸福观,通过对老子幸福观的研究,提炼出老子的幸福辩证法、何为幸福,老子幸福观对现代社会的意义等,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幸福观。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幸福观是中国人自身通过实践和理论探索总结出来的精华,这方面内容的研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题中应有之义。因此,通过思政课堂给学生讲解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幸福观内容,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智慧和精髓,有利于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更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五、幸福观作业

积极心理学看重现实生活意义对提升幸福感的作用,主张通过自我决定的活动,为个体提供一些“制造意义”的机会,如义务支教、清扫公共卫生、到敬老院服务等,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存在的价值和奉献的快乐与幸福。

这一理念对于思政课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教育也很有借鉴意义。在以往传统的课程作业中,学生习惯于从书本或网络上查找答案,虽然可以起到知识性考核的作用,但对于培养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却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布置关于幸福观的作业时,我们首先要求学生一定要联系自身实际和社会实践来展开,各个小组要组织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或志愿服务,变小课堂为大课堂,让学生在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实践活动中去体会什么是幸福,去自发地思考什么是正确的幸福观等问题,更能提升教学效果。

在思考题目的选择上,通常是选择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以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如:教育与幸福的关系;经济发展与幸福的关系;人际关系与幸福的关系等问题。要求回答时避免空谈理论,应用直白、通俗的话表达自身对于幸福问题的思考和理解。布置作业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什么是幸福等理论知识,而是为了让学生结合生活世界中的体验和感悟,去思考、探究和发掘生活中关于幸福相关问题的丰富意义和内涵。课后,教师再推荐一些关于幸福观方面的书籍给同学们进行课后阅读,如: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科伦理学》、约翰・格雷的《人类幸福论》、鲍吾刚的《中国人的幸福观》、老子的《道德经》、高兆明的《幸福论》、冯俊科的《西方幸福论》等,使同学们在全面了解和比较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认识和理解。

六、结语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价值追求,人类追求的其他目标都是有原因的,唯独追求幸福是没有原因的。“每个人的意识或感觉中都存在着这样的原则,它们是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须加以证明的……例如,每个人都追求幸福。”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发展,始终是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联系在一起的。追求人类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这样的社会理想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的研究必然要从现实的人出发,对人的现实生活及其发展予以特别关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就是近年来人们在探析马克思等经典作者的思想,结合我们的具体实践,总结出来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令人关注的中国民众“幸福指数”问题和最近央视“你幸福吗?”问题采访引发的热议,都提示我们:正确的幸福观对个人和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可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改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客体关系、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有益于大学生自我人格和世界观、人生观的完善与发展,从而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正向积极的幸福观的树立。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和方法引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不仅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还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在今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更加深入地去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

[2]姬兴涛,孙东梅,杜红.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整合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探索,2013,(3).

[3]叶德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浅析[J].教育评论,2009,(3).

[4]欧文辉.浅论优秀共产党员干部的幸福观―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的启示[J].世纪桥,2011,(17).

[5]欧文辉.老子思想对现代幸福观的启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