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意义十篇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意义十篇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9:56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意义篇1

关键词:医院感染;感染率;常规环境卫生监测;影响

中图分类号:R82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所谓医院感染,主要指的是患者在入院后所发生的一系列感染病症,包括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后在院内获得所发生的感染。常规环境卫生监测是医院为了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而进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它的主要监测项目大体包括有:医护人员的手、空气以及物体表面等方面的卫生情况,其主要的检测方法为:通过对细菌的培养,来观察和分析监测项目的细菌类型和总数。本文选择2008年03月~2013年03月间,在我院住院时间大于2天的患者若干例,并对他们住院期间的医院感染率和常规环境卫生检测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在2008年03月~2013年03月间,入院时间>2天的患者若干例,具体2008年患者859例,2009年患者963例,2010年患者854例,2011年患者908例,2012年患者943例。患者的年龄大约在28岁~84岁之间,平均年龄大约为49.55±6.75岁;女性患者有2096例,男性患者有2431例。全部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情况、临床病症等方面均存在对比性,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将全部患者按照年份的不同划分为5组,并分别对他们进行医院感染率和常规环境卫生方面的检测。

1.2.2医院感染率检测:对全部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进行顺序登记,并由医院组织感染专职人员对他们进行跟踪调查。调查人员要详细的观察和记录患者每天的病症情况,并仔细查阅每天的患者出院病历,而后准确、全面的填报其相关的报表和资料。要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相关政策规定对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判断和确诊,并对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分析。

1.2.3常规环境卫生检测:医院选择抽调一批经过专业培训的专职人员组成检测组,对医院内部的一些重点科室(例如重症监护室、治疗室、供应室无菌区、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换药室、针灸推拿治疗室等等)进行常规的环境卫生质量监测。具体方法为:采集各个科室中的空气、医护人员手表面以及各类物体的表面卫生常规监测标本,并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和检测,并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关医院卫生标准规定进行检测结果的判定,并对其卫生检测合格率进行统计和分析。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4.0软件对不同年份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以及医院进行的常规环境卫生检测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当p<0.05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常规环境卫生监测的情况比较

医院在进行常规环境卫生监测过程中,主要对空气、医护人员手表面以及各类物体表面的卫生情况进行检测,详细情况见表1。

表1常规环境卫生监测内部各个方面检测结果的比较

2.2常规卫生监测合格率同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之间的比较

经统计学分析,在全部被抽查患者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即为:5.01%、3.95%、3.62%、2.75%、2.12%,各组患者之间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p<0.05);医院进行常规环境卫生监测的合格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即为:92.45%、93.78%、94.08%、94.89%、95.69%,各组患者之间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p<0.05)。详见表2。

表2常规卫生监测合格率同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之间的比较

3讨论

医院常规环境监测,要指的是对医院内各个科室的各方面卫生情况进行的常规性监测,其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医院的环境卫生质量,控制病菌传播,降低院内感染率。医院感染,要指的是患者在住院后获得的一系列感染病症,它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后由住院期间获得的病菌引起的感染情况。经过统计结果分析显示,我院自2008年以来,每年的医院感染率成逐年下降的趋势(5.01%、3.95%、3.62%、2.75%、2.12%),每年的常规环境卫生检测结果呈逐年升高的趋势(92.45%、93.78%、94.08%、94.89%、95.69%),这表明医院进行常规的环境卫生监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控制医院感染情况的发生率,但其合格率却不是医院感染率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刘香莲.医院常规环境卫生监测对医院感染率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20(06):375-376

[2]曹卫平,毛雨,孙炳吉,陶纲,王岚.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及其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2012,22(13):3509-3510

[3]陈亚.医院常规环境卫生监测及对医院感染率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0,15(04):2920-2921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意义篇2

[中图分类号]R17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335-01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建设者和库区人民艰苦努力,至2009年底,三峡工程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具备全面发挥设计的防洪、发电、航运、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巨大综合效益的能力。三峡工程建设,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随着三峡工程建设运行,逐步显露出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公共卫生方面主要是库区居民公共卫生服务理念、服务能力、人群健康现状变化及影响因素、传染病疫情、地方病疫情、鼠、蚊类等生物媒介等监测工作,将这些监测工作纳入库区公共卫生服务重点监测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确保三峡工程综合效益可持续发挥的需要,也是结合国内外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后引发相关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深刻教训及经验的需要。总书记提出,移民工作要“努力使库区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劳动就业有着落、脱贫致富有盼头,同心同德建设和谐稳定的新库区”。总理强调,需要解决库区生态环境、地质灾害防治、移民安稳致富三个重大问题。公共卫生服务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库区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维护库区社会安稳与和谐发展起积极重要作用之一。建立三峡工程运行后库区人群健康监测系统,对水库运行期间的相关传染病疫情、地方病疫情和生物媒介进行监测,科学分析,认真总结,为国家科学制定和出台政策提供可靠依据是我们重要职责和工作任务。

1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库区居民身体健康、居民生活环境改善、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为重点,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既能力,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理念,确保新库区群众健康知识能力显著提升,确保新库区居民人均寿命值和幸福生活指数显著提升,确保实现到2020年人人享有公共卫生基本保障服务。

2监测范围

2.1兴山段涉及三个乡镇十三个行政村、居委会所辖范围人口及区域面积。

2.2兴山段水库水域175米回水线以下消落区。

2.3监测基准年为2010年。监测水平年,近期为2015年,远期为2020年。

3监测依据

3.1《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关于开展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的请示》(国三峡办呈字[2009]6号),《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纲要》(审议稿)。

3.2《三峡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对传染病流行潜在传播危险性评估研究项目操作手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三峡地区人群健康调查和研究》(主编:肖东楼,杨维中),《中国重点传染病和病媒生物监测报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人群健康监测重点站2008年技术报告》。

3.3结合过去在库区已开展人群健康监测有效方法及总结好的经验。

4监测内容监测人群健康现状、变化及影响因素,传染病疫情、地方病疫情,鼠类、蚊类等生物媒介等。

4.1基本情况从人员结构、经济状况、卫生资源变化等进行统计分析。

4.2传染病疫情监测总发病情况、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重点传染病及暴发疫情,监测点内统计全年报告传染病资料分析。

4.3疾病死因分析出生与死亡、婴儿死亡等死因分析,人均寿命与出生缺陷分析。

4.4地方病监测主要是对碘缺乏病与地氟病监测;对加碘食用盐加工、流通、销售、食用环节检测,对集中、高危人群体格检查等开展监测工作。

4.5健康人群血清学检测监测自然疫源性疾病感染情况,加强重点人群传染病防控工作,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防治出现大的爆发疫情。

4.6介水传染病检测乡镇卫生院、人民医院每年5-10月份开展肠道门诊(重点监测霍乱、菌痢、伤寒、0157:H7)等病原菌检测和培养。

4.7生物媒介种类及其宿主动物带菌(毒)检测检测病种有莱姆病、乙脑、钩体、出血热、鼠疫、无型体和附红细胞体病等。生物媒介密度监测:每年5-10月份上、下旬定点进行蚊媒监测,鼠密度监测采用夹夜法每年4月和9月各进行一次监测。

4.8寄生虫病监测乡镇卫生院、人民医院开展发热门诊血检,检测疟原虫,每年5-10月份在库区淹没区沿河两岸查找血吸虫钉螺,对来往疫区的流动人口和从疫区大量引进草坪植被、淡水养殖产品、大牲畜进行血吸虫病监测。

4.9居民生活饮用水监测在库区淹没区和移民安置新区人群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检测细菌指标和理化指标)。

4.10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重型精神病监测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精神心理性疾病等一组疾病进行体格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并纳入规范治疗、管理,适时监测。

4.11孕产妇系统管理与监测从婚检、孕期建卡管理、检查、增补叶酸、住院分娩、产后访视等监测出生人口素质。

4.12职业病监测对工矿企业从业人员、移民安置产业从业人员接触有毒有害、粉尘、噪声、辐射等监测分析。

4.13大众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加大对居民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5监测点的设立在三峡库区兴山段的峡口镇、高阳镇、古夫镇三个新库区移民乡镇建立疾病监测点和生物媒介监测点;发挥县CDC、乡镇卫生院公卫科和村卫生室基层网络作用,落实三级监测网络信息化,明确各级工作任务与质量要求,工作经费纳入公共卫生经费考核发放。

6工作配合部门由于此项工作非独立部门能完成,牵涉面广,周期时间长,涉及到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需要积极开发行政领导,得到政策、资金支持和领导的重视;同时离不开移民、环保、农业、林业、气象、水利、统计等各方的鼎力相助,只有在这些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下,使得三峡工程建成运行期兴山段公共卫生传染病监测工作顺利开展。此项监测工作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意义,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也,更具有重大发展战略意义,党和国家把这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交给我们库区疾控卫士,我们要以向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担当起任务,用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态度去完成好、执行好,确保向党和国家交一份客观公正、科学可靠的报告,确保向新库区人民交一份满意答卷;为新库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纲要[R].审议稿,2009,3.

[2]肖东楼,杨维中主编.三峡地区人群健康调查和研究[m],第二辑,中国协和医科大出版社,2007,6(1).

[3]王宇,杨维中主编.中国重点传染病和病媒生物监测报告[R].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意义篇3

[关键词]环境监测;医院感染;合格率;感染率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6)28-0142-04

医院是患者高度集中的场所,病原微生物会在医院环境内通过各种途径侵入抵抗力低的易感人群而造成医院感染[1],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院感染管理已成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感染控制以科学监测为依据,感染管理为手段,能进一步达到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目的[2],目前我国的医科院校中尚无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学科[3],本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也没有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目前本院已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等进行医院环境卫生监测多年,现将日常环境卫生监测结果与医院感染率进行比较,判断监测是否有意义、监测手段及监测频率是否合宜等因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2015年环境卫生监测项目、数量和合格率以及医院感染监测例数、感染例数和感染率均来源于本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主办的《医院感染管理简讯》。

1.2标本采集

由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专职人员依照《消毒技术规范》等规章制度的操作程序,对相应部门的采样点进行采样。

1.3方法

监测方法和结果判定,按照原卫生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执行,空气采样用平板暴露法(沉降法),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和无菌物品用棉拭子涂抹法,湿化液、消毒液、透析液、水(污水)用倾注法。

1.4诊断标准

根据原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诊断。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2008~2015年医院环境监测合格率

共监测标本20179份,其中空气14526份,占72%,合格率最高的是消毒液(100%),最差的是湿化液(76%),具体的监测情况见表1、2。

2.22008~2015年医院感染率

共监测234160例,感染3096例,平均感染率1.32%,其中以2009年感染率最高(4.64%),2013年最低(0.70%),见表3。

3讨论

医院感染情况:共监测234160例,感染3096例,平均感染率1.32%,低于刘开琴等[4]报道的1.73%,更低于杨金燕等[5]报道的2.66%,2008~2015年医院感染率依次为3.09%、4.64%、1.33%、2.22%、1.44%、0.70%、0.80%、0.78%;均低于国家原卫生部三甲医院感染率

医院环境卫生监测合格情况:共监测标本20179份,合格18634份,平均合格率为92.34%,高于徐北霜等[11]报道的90.50%;空气平均合格率为94.00%,均高于陈淼等[12]报道的78.00%和张月红等[13]报道的92.72%,医务人员手平均合格率为86%与李六亿等[14]报道的干预后医务人员手的卫生可达的85.17%和赵爱华等[15]报道的87.82%相近,物体表面平均合格率为83.00%,低于赵丽仙等[16]报道的98.3%,却高于刘芳菲等[17]报道的58.14%;湿化液平均合格率为76%,高于朱小玲等[18]报道的使用24h合格率60%,却低于此报道的一次性吸氧装置中湿化液合格率100%,无菌物品平均合格率为99%,与杜江等[19]报道的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为98.87%相近,消毒液合格率高,几乎达到百分之百,与刘娟等[20]报道的100%相近。2008年和2009年进行透析液监测,2010年至2013年却停止监测,2014年又开展了监测;监测期间平均合格率为97%,低于曾玉辉等[21]报道的98.79%,却高于于明明等[22]报道的87.3%;水(处理后的污水)平均合格率为91%,高于黄金波等[23]报道的75%,8年中经统计:χ2空气=786.55,χ2医务人员手=79.08,χ2湿化液=76.34,χ2物体表面=15.19,p均0.05;说明医院环境卫生监测中空气、医务人员手、湿化液、物体表面的合格情况变化有差异。2009年医院环境卫生监测项目中的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湿化液的合格率是最低的,而当年医院感染率却是8年中最高的,2010年以后明显加大了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监测频率,逐步调整监测方案后,医院感染在2010~2012年波动中明显降低,证明调整监测是合理的、有意义;2013~2015年合格率维持较高水平,经统计χ2医务人员手=1.14,χ2物体表面=5.46,χ2湿化液=0.35,p均>0.05,空气χ2=86.69,p

总之,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目前的监测均明确了监测目的,确保了监测质量,保证了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监测,发挥了监测作用,但是本文认为医院环境监测工作还可以在节约资源的情况下发挥其更科学的作用,所以仍然有需要完善的方面,建议停止无菌物品的监测或者改善微生物室达到监测条件时再进行此项监测;停止物体表面、湿化液的常规监测,改成目标性监测;空气和医务人员手可以适当减少监测频率,消毒液需保持现在监测频率;透析液每月至少用量化法对其进行一次细菌学监测;提倡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监测并加大监测频率。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调查以及工作中怀疑与任何环境和用品等有关时,应立即进行其目标性监测。

[参考文献]

[1]周慧,白丽霞.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31(1):78-79.

[2]钟振锋,萧帼穗.医院感染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179-180.

[3]李六亿,郭燕红,赵艳春,等.全国医院感染管理专业设置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3):309-311.

[4]刘开琴,孙莉,范九波,等.2010―2012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13(8):497-499.

[5]杨金燕,索继江,许玉冰,等.综合医院两年医院感染情况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8):1898-1900.

[6]⒄裆,金大鹏,陈增辉.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819.

[7]朱小芳,赵霞,郑润菊,等.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0):2239-2241.

[8]康运凯.某医院2013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1):60-61.

[9]李丹,徐丽丽,王国权,等.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1):5294-5295,5317.

[10]李金梅,李家斌,王进.综合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102-104.

[11]徐北霜,董健,郗德凤.2012-2013年德州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4,20(8):598-600.

[12]陈淼,陈岩,许欣.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31(21).257-257.

[13]张月红,吴奕征,陆建红,等.医院连续4年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3):284-285.

[14]李六亿,袁建峰,赵艳春,等.医疗综合目标评估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的影响[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14(1):16-19.

[15]赵爱华,韩书林.泰安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3):222-223.

[16]赵丽仙,王缓,钱丹,等.2010-2014铜陵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监测[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3):218-219.

[17]刘芳菲,李金娜,何小静,等.应用atp生物荧光法调查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清洁度[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1):52-55.

[18]朱小玲,王华,张艳,等.氧气通路中连接口及湿化液细菌污染的监测与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7):81-83.

[19]杜江,刘南,朱兵,等.重庆内部分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监测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3):224-226.

[20]刘娟,徐勇,于雪岚,等.内江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十年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4):324-325,328.

[21]曾玉辉,林香玉,蔡水波.血液透析室透析液及透析用水细菌污染调查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6,(1):85-86.

[22]于明明,徐斌.2012-2014年淮坊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8):756-757,760.

[23]黄金波,蓝云清,潘孝猛,等.丽水市各类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调查与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1):42-44.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意义篇4

【摘要】目的对空调旅客列车内环境进行卫生学研究,为今后空调旅客列车的技术改造和卫生管理提供卫生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有关卫生标准、规范对国产25G、25K型空调旅客列车车厢内微小气候、空气质量、物理因素进行检测,测得的数据采用SaS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温度、相对湿度的合格率较低;噪声和照度符合卫生标准;25K型车的Co和细菌总数低于25G型车,而Co2高于25G型车,硬座车厢的Co和Co2高于其他车厢,Co和Co2随列车的运行有递增的趋势,细菌总数在同一车型的不同时点和不同车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应加强空调列车空调设备的管理和保养,使其能够达到良好运行状态,在冬季取暖时应开启空调设备的加湿功能;要维持良好的空气质量,空调旅客列车的通风换气有待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小气候;环境卫生

【abstract】objectiveahygienestudywasconductedontheinnerenvironmentofrailwayaircondi-tioningpassengertraintoprovidehygienebasisforthefurthertechnologicaltransformationsandhygienicsupervisionofairconditioningpassengertrain.methodsonthebasisofrelatednationalhealthstan-dard,anexaminationwascarriedontothemicroclimate,airqualityandphysicalfactorsinthecompart-mentsofdomesticallyproduced25Gand25Kairconditioningpassengertrain.thedataobtainedwerestatisticallyanalysedbysoftwareSaS9.0.Resultsthequalifiedratesoftemperatureandrelativehu-miditywerelower;thenoisyandthedegreeofilluminationconformedtothehygienicstandard;Coandthebacteriumcountof25Ktrainswerelowerthanthoseof25Gtrains,whileCo2wastothecontrary,CoandCo2ofhardseatcompartmentswerehigherthanothercompartments,andCoandCo2in-creasedprogressivelyalongwiththetrainmovement.thebacteriumcountofthesametypeoftrainswasnotremarkablydifferentatdifferenttime.Conclusionsthemanagementandmaintenanceofaircondi-tioningequipmentsintheairconditioningtrainshouldbestrengthened,sothattheycouldbeenabledtoachievethegoodrunningstatus,thefunctionofincreasedegreeofhumidityoftheairconditioningequip-mentsshouldbestartedwhenheatinginwinter;andventilatesandairexchangeofairconditioningpas-sengertrainwaitedforfurtherimprovementtomaintaingoodairquality.

【Keywords】microclimate;environmentalhealth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适应现代运输的需求,铁路运输部门投入了大量新型空调客车,对原有的客车进行了更新换代,25G和25K型已成为铁路客运的主力车型。为从卫生学角度对铁路空调旅客列车内环境质量进行全面、系统研究,为今后空调客车的技术术改造和管理提供卫生学的依据,于2005年12月对合肥列车段的空调客车车厢内环境进行了全程监测与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分层随机抽取合肥列车段2趟进京列车t63/4(25K型)、1409/10(25G型)为研究对象。

1.2监测项目和方法

1.2.1监测项目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照度、噪声、细菌总数、新风量。

1.2.2仪器泰仕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teS-1360数字式温湿度计、teS-1332数位式照度计;北京市天跃科技开发公司生产的CRowConCo分析仪、tY-9800aCo2分析仪;国营第四三八0厂嘉兴分厂生产的HS5920声级计;德国teSto公司生产的testo425数字风速温度仪。

1.2.3监测方法在列车的前、中、后部分别选取2节硬座、1节软卧、2节硬卧共5节车厢,每节车厢设3个监测点,高度为1.2m[1]。在列车的运行前及运行中每隔2小时采样和测定一次。细菌总数使用沉降法采样[1]。新风量使用通风口风速测定标准方法[2,3]。

1.3质控措施参加人员均经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监测方法按国家有关标准方法执行;执行标准为GB9673-1996《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监测前所有仪器经国家指定的技术监测单位检查合格;现场监测数据有专人复核。

1.4统计方法使用数据分析软件SaS9.0进行数据分析,所有数据经正态性检验,发现资料近似符合正态分布;对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温度、相对温度和风速合格率的差异25G列车的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合格率分别为48.9%(44/90)、58.9%(53/90)、100%(90/90),不同车厢的温度、相对湿度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5K列车的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合格率分别为55.6%(50/90)、11.1%(10/90)、100%(90/90),温度、相对湿度的合格率以硬卧为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冬季在车窗基本关闭的情况下,两种车型空调列车的风速符合卫生标准要求,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合格率均较低,温度主要是超过标准值,相对湿度是低于标准值。空调列车的温度及相对湿度的变化不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仅随空调装置制冷与供暖的作用不同,采取除湿与加湿的作用状态调节而改变。为保证车内旅客与乘务员的舒适及车内空气质量良好,应加强空调设备的管理和保养,使其能够达到良好运行状态,在冬季取暖时应开启空调设备的加湿功能。

本次调查的两组车底均为夕发朝至列车,从调查结果来看,两种车型的一氧化碳和细菌总数均符合卫生标准要求,25K型车的一氧化碳和细菌总数要低于25G型车,可能主要是由于25K型车是新型空调车,从车体设施设备、卫生管理、人员素质和旅客成分都要优于25G型车。

Co2的浓度可以反映出人体代谢产生气体污染物的综合水平,也可以反映出室内通风换气的实际效果,具有重要的卫生学意义。Co2的浓度在两种车型有随运行时间而递增的趋势,在后几个时点Co2的浓度超过标准值,说明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车厢内Co2不能得到有效稀释而不断聚集,导致Co2浓度增高。目前,国产空调列车在通风换气方面,包括设计和日常检修尚需进一步改进。25G的Co2平均浓度低于25K,主要是由于25G型车体的密封性比25K型车差,对Co2有一定的稀释作用。不同车厢的Co2浓度有差异,以硬座车的浓度为最高,主要与旅客数和车厢的通风换气状况有关。

车厢内的Co主要来源于旅客抽烟[4],空调列车采取了禁烟措施,此次研究的两组车底均为夜间运行,因此,Co浓度控制较好,两种车型硬卧车的Co浓度控制优于硬座和软卧。25K型车的Co浓度有随运行时间而递增的趋势,25G型车的Co浓度是先降后升,可能主要是由于t64次是出车库后始发而1410次先运行一短途后始发。25G型车的细菌总数随列车的运行有递增的趋势,各车厢间无差异,25K型车的细菌总数比较稳定,细菌总数主要与车厢的空气流通和环境卫生有关,说明25K型车的环境卫生保持较好。

新风量的测定有多种方法,由于受列车运行的条件限制,本次测量在车厢内送风口布点,使用通风口风速测定标准方法,测定的结果只能粗略地反映列车的通风换气情况。从整体来看,25K型车的通风效果好于25G,25G型车硬座、硬卧和25K型车硬座的新风量偏低,通风换气有待进一步改善。

目前,对旅客列车内环境的卫生学研究主要以断面调查为主,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着重调查研究旅客列车,特别是长途旅客列车微小气候、空气质量[5]在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维持空调旅客列车良好的微小气候和空气质量,保障广大旅客及乘务员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铁道部教育卫生司.铁路站车卫生监督指南[Z],1996.37-48.

[2]GB/t18204.1~30-200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S].

[3]刘惠厚.空调旅客列车新风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1,18(5)5:302-304.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意义篇5

关键词:学校卫生监督和检测问题分析重要性策略探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644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384-01

新时期,促进学校监督与监测工作的程序化和法制化,是当前学校发展的重要任务。但是,据相关了解发现,学校的卫生监督与监测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各种不协调和不统一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健康生活环境。本文主要分析了学校卫生监督与监测中的问题,阐述了统一、协调学校卫生监督与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并为学校卫生监督与监测的统一和协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和措施。

1学校卫生监督与监测问题分析

目前,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监督与监测工作的不协调和不统一性,卫生监督与监测部门职责职能不清,在很大程度上给学校的卫生工作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下面分析以下具体问题。

1.1卫生监督和监测部门职能混乱。学校的卫生监督和监测工作分别由监督所和疾病防控中心(CDC)负责,其中监督所属于政府相关部门,CDC属于技术服务部门。要进行卫生监测工作必须要在政府监督部门的支持下才能进行,政府监督制约着监测工作,因此学校的卫生监测工作只能被动进行。更何况的是,政府监督部门和监测部门职能混乱,分工不明确,两者之间相互制约和干扰,阻碍了学校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1.2学校健康监测和疾病预防难以开展。通常来讲,在学校都要进行相应的健康体检和疾病防控工作,监测部门通常设立相应的监测项目,然而监督部门并没有此监测项目,这样使得监测工作无法进行。更重要的是,监测部门无法对学生实施疫苗接种工作,当学校出现常见传染病时,就在无形中增加了疾病防控中心的工作。两者之间的不协调和统一,导致学校卫生监督与监测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1.3学校饮食监测不力。饮食在学校卫生监督与监测中非常重要,饮食健康直接关乎学生的身体健康。但是据调查显示,学校的饮食监测工作趋于停滞,对学校餐厅的公用餐具以及纯净水等都无人监测。这主要是由于监督部门中并没有监测计划工作,监测要配合政府监督部门来完成,而政府监督部门中又没有监测计划任务,导致监测部门无法进行监测工作。

2学校卫生监督与监测的统一协调重要性

当前,国家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也越来越关注。学校卫生监督与监测对及时发现和处理学校传染病以及其他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生活和成长的环境至关重要。学校卫生监督属于政府部门的职能,而学校卫生监测属于疾病防控中心的职责,两个部门性质虽然不同,但同为卫生部门,两个部门的相互配合和合作,能够更好的开展和推进学校卫生监督与监测工作,从而在政府监督下,做好学校卫生的监测,在监测中有利于及时发现学校卫生问题以及常见传染病等,从而采取合理的措施,及时进行解决。

3学校卫生监督与监测的统一协调策略研究

实现学校卫生监督与监测的协调和统一,对学校卫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控制常见疾病的发生,对出现的问题也能及时进行解决,为学生成长和学习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针对学校卫生监督与检测中存在的不协调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措施和策略探讨。

3.1明确监督与监测部门的职能规范。学校卫生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并且学校的卫生工作牵扯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厅、政府部门、卫生监控部门等都负有相关责任。针对学校卫生工作监督与监测不协调和统一的情况,要明确各个管理部门的相关的职责,规范每个部门的责任和义务,理顺各部门之间的职责与关系,严格遵循卫生、教育等部门下发的监督部门与疾病防控中心的工作规范。明确相关职能、合理分工、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学校卫生工作监督与监测的协调、统一。

3.2加强学校部门重视和支持。学校在协调和统一学卫生监督和监测工作的协调和统一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学校卫生监督与监测的不协调和统一,学校领导应该加强重视,协调各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把学校卫生工作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重视并解决学校卫生工作中的问题。另外,学校要重视食品和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卫生监督,并在监督的指导和配合下,完成学校每年的健康监测工作,使促使学校的卫生监督与监测工作逐步走向成熟。

3.3健全学校卫生法制管理。学校在管理卫生工作的过程中,普遍遵循《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范,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卫生工作向法制化发展。但是,该《条例》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出来,导致学校卫生监督不力,无法促进监测工作的进行。为此,我们要修订和健全《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补充和明确卫生监督的内容、对象、监督主体等内容,协调学校卫生监测与监督之间的关系,加强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共同推动学校卫生事业的发展,构建和谐校园。

4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卫生监督与监测的协调和统一,对促进学校卫生事业的发展发挥着深远的影响。能够促进学校的卫生监测和监督工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健康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新时期,我们要正视并认真分析,学校卫生监督与监测的不协调和不统一问题,创新管理形式和内容,不断采取新策略和措施,努力推进学校卫生监督与监测的协调统一,共同促进学校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琼美.对2009年~2011年期间文山州职业卫生监督与监测情况的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03)

[2]潘德鸿,乔胜利,窦志勇,翟恩来.四川省安县震后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实施与研究[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9(02)

[3]王军,朱正盛.镇江市丹徒区学校卫生监督工作现状调查及对策[J].中国校医,2013(09)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意义篇6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区卫生厅召开的转变干部作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会议精神,紧密联系卫生工作实际,动员部署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构建开放*、和谐*,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营造良好环境。下面,我代表市卫生局党委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重要意义

最近,自治区党委、政府联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决定》,要求在全区集中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活动,这是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广西优化发展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区卫生厅召开了相应会议,市卫生系统全体同志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转变干部作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思想和行动真正统一到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立即行动起来,从本部门本单位抓起,从自身做起,迅速投身到工作中来,使转变干部作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成为卫生工作人员尤其是机关工作人员的共同愿望和自觉行为。

第一,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能力和工作水平的必然要求。卫生行政部门是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如果卫生行政机关的领导水平、执政能力,行政效能低下,那么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体现公平公正就会成为空谈。只有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进一步对机关管理要素进行有效整合,才能提高行政工作效率,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局机关科室、各单位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以科学的行政决策、有效的行政管理、优质的行政服务,更好地实现群众的愿望,满足群众的需要,维护群众的利益。切实把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各阶段工作认真做好,使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和技能,为*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人民的健康作出贡献。

第二,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是优化发展环境、转变工作作风的有效措施。近年来,通过政务环境评议评价和行风建设、机关效能建设、推行政务公开、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等活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医疗卫生单位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机关作风建设上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工作激情。一些干部满足于当“太平官”,做“太平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乏进取之心。二是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时有发生。办事推诿扯皮、办事拖拉等现象仍然存在,甚至有“吃、拿、卡、要”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三是“衙门”作风在机关仍然存在。有“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现象。一些工作人员对前来办事的群众爱理不理,甚至盛气凌人,缺少感情。四是科室(部门)之间协调不够。五是利用职权、审批权、管理权为单位、团体和个人谋取私利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背离了党的宗旨,同人民群众的利益格格不入,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将或者说已经影响了卫生部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就是要切实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使卫生行政机关和直属各卫生单位的行政能力、行政行为和医疗服务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符合广西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第三,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是实现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今年是全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年,是全市卫生事业发展面临良好机遇和挑战的一年,在全局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关系到我们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关系到卫生改革能否深入进行;关系到实施“十一五”规划,夯实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是否上水平。因此,我们在加快卫生硬环境建设的同时,更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软环境”,为社会提供更公平的卫生法律环境、更便利的卫生服务环境、更高效的卫生政务环境、更规范的卫生市场环境。广大卫生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立足全市发展大局,牢固树立“发展为上、投资为本”和“环境比投资更重要”的理念,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紧抓快干,切实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使卫生行政机关和直属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工作作风有明显的改进,服务能力有明显的增强,办事效率有明显的提高,发展环境有明显优化,更好地为我市经济建设服务,为保障人民健康服务。

二、准确把握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方法步骤

这次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解决各级卫生行政机关及直属医疗卫生单位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建设法治、服务、责任和效能机关为目标,以更新观念、转变职能、创新管理、完善制度和规范行为为主要内容,以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为重点,力争年内使机关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保障人民健康服务。

这次开近年来,工商分局注册窗口大力实施“市场准入畅通工程”,从办事环境、审批体制、办事效率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着力营造便民、高效的办事环境,为创业者提供了畅通无阻的工商登记渠道。“市场准入畅通工程”,是工商分局登记注册窗口针对社会群众和投资者办理程序复杂、期限长、办事难的情况而实施的一项系统性的便民工程。通过实行集中办理、一审一核、一站式服务等有效措施,切实改革登记体制、简化审批环节、提高服务针对性,从而大大减少了办事人员的奔波往返,提高了办事效率。自实施市场准入畅通工程以来,注册窗口的工作人员坚持特事特办,难事难办,着力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窗口的办事效率、服务态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三、转变为提高执法效能,依法保护好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

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务院“三定方案”的规定,工商机关担负着依法监督市场交易行为,保护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责。立足工商职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要突出关注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围绕热点难点维权。热点问题往往是带普遍性和在消费者投诉比较集中的领域,如电信、家电、餐饮、旅游、美容、装饰装修、互联网销售、房地产、教育、医患等,我们要严格规范其经营行为,加强服务领域的消费维权工作。难点问题往往是一些重点行业、强势企业,利用自己的独占或强势地位,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这类投诉、申诉和举报,我们要敢于碰硬,突出开展维权专项执法检查,真正做到解难事、办实事,努力把消费维权的好事办在消费者的心坎上,让人民群众满意。

二是做到方便快捷维权。要按照“强化执法、规范运行、完善网络、提升水平”的要求,着力推进*行政执法和维权体系建设。要加大*中心和“一会两站”建设力度,扩大*进社区、农村、市场、企业、商场、餐饮娱乐场所、景区、学校等的网络体系,方便消费者投诉和解决问题,快捷高效受理处理消费纠纷和查处侵权案件,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把消保维权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实施农作物品种质量监管关口前移,变过去出了问题介入处理的“后置”管理为源头管理、全程监控,确保农民远离假种子。针对一些不法经营者将假冒伪劣向农村转移,坑害农民的违法行为,要强化对农村市场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以“送货下乡”、“厂家直销”等名义向农村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是强化商品质量监测。商品质量监测是强化市场监管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要建立和完善商品质量监测体系,继续抓好食品和重要商品的定向监测、跟踪监测和基层工商所快速检测。省、市工商局已分别为分县局配备商品质量监测车,并给基层工商所增配一批快速检测仪,对商品质量监测的经费也给予了保障。我们要突出对群众日常生活必需、市场销售量大的食品,以及消费者反映问题多的商品加大质量监测工作力度,及时进行消费提示和警示。强化商品质量监测后,对问题商品和不合格商品的处理工作。

四、转变为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创建一支政治上过硬、业务上过硬、作风上过硬,“三个过硬”的工商干部队伍

结合今年4月以来全市工商系统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五摒弃、五树立”主题实践活动,再面临当前停征“两费”的新形式,我们在队伍建设上归根结底要加强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通过成立分局学习考核检查组,将学习效果纳入绩效管理,切实提升全局干部队伍的素质,使每一名干部都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树立坚定的信念及崇高的意志品质。只有有了一定的素质才能知道工商管理人员应该摒弃什么应该树立什么,也才能从内心理解两项存在长达20余年的行政收费为何一朝取消?只有行为品质达到一定高的境界,才会有责任心去践行一个工商管理人员应该摒弃和树立的东西,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一是要加强学习。采取学习、培训、岗位练兵、实践锻炼等方式,使我们这支队伍涌现更多的“办案能手”、“维权能手”、“管理专家”,全面提高监管执法人员从全局和政治上把握与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监管维权的能力、协调配合的能力、处置突发问题的能力等。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意义篇7

【摘要】目的:通过托幼机构环境细菌总数检测,了解辖区托幼机构环境消毒效果,提出监督意见,确保消毒效果,保障幼儿健康成长。方法:以《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GB15982-2012为依据,对托幼机构空气动态、皮肤粘膜消毒液、手、玩具、物体表面采样进行细菌总数检测。结果:空气动态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5.83%,皮肤粘膜消毒液细菌总数合格率为100%,手细菌总数合格率为40%,玩具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3.55%,物体表面细菌总数合格率为76.19%。结论: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落实不够完善,尤其是托幼机构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细菌污染率较高,存在较大隐患,必须加强托幼机构消毒管理。

【关键词】托幼机构;环境卫生;细菌;检测

【中图分类号】R72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74-02

消毒与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病流行的有效手段,特别是搞好学校和托幼机构消毒卫生工作对于防控青少年和儿童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托幼机构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对托幼机构环境进行细菌总数检测是了解托幼机构环境消毒效果,确保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为了解深圳市南山区西丽片区托幼机构环境消毒现状,南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4年6月对西丽片区7所幼儿园开展了环境细菌总数检测和卫生评价,现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检测地点和对象

随机在托幼机构教室对托幼机构室内空气、皮肤粘膜消毒液、手、玩具、物体表面进行采样。

1.2采样和检测方法

依据《消毒技术规范》[1](2002版)、GB15982-2012为依据,室内空气在无人条件下,采用自然沉降法进行采样监测。物体表面、幼儿及教师手、餐具在清洁卫生,在每所托幼机构选择不同朝向、不同楼层教室对室内空气、皮肤粘膜消毒液、手、玩具、物体表面进行采样和进行细菌总数的检测,检测仪器均校正后使用。

1.3检测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依据《广东省医疗机构、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检测技术方案》(广东省医疗机构、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检测技术方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2]。

2结果

2.1室内空气检测

7所托幼机构检测室内空气24间,合格23间,不合格1间,空气动态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5.83%。

2.2皮肤粘膜消毒液检测

7所托幼机构皮肤粘膜消毒液检测7份,合格7份,皮肤粘膜消毒液细菌总数合格率为100%。

2.3手检测

7所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双手涂抹检测25份,合格10份,不合格15份,手细菌总数检测合格率为40%。

2.4玩具检测

7所托幼机构玩具检测31份,合格29份,不合格2份,玩具细菌总数检测合格率为93.55%。

2.5物体表面检测

7所托幼机构物体表面检测42份,合格32份,不合格10份,物体表面细菌总数检测合格率为76.19%。

3讨论

检测结果表明托幼机构消毒质量不容乐观,在各项检测中托幼机构工作人员手和物体表面合格率比较低,分别为40%和76.19%。托幼机构工作人员手不合格说明工作人员在接触污染物后没有及时消毒造成污染。物体表面检测主要采样为台面和毛巾,毛巾合格率低可能与幼儿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乱摸而又未按规定进行及时消毒,其他物体表面不合格率较低可能与消毒液的使用浓度不够、消毒频次不够、间隔时间过长有关[3]。

皮肤粘膜消毒液检测合格率100%说明托幼机构在消毒产品购买上均保持了足够重视,购买了合格产品。室内空气检测24间,合格23间,合格率为95.83%,可能与空气消毒用紫外线安装不合理、消毒照射时间不足、长时间未更换灯管照射强度不够有关。

托幼机构环境细菌总数检测分析,间接反映了托幼机构领导对卫生消毒工作不够重视,保健医生对消毒工作认识不到位,没有严格遵守消毒管理制度及措施[4]。卫生监督单位对托幼机够每年进行监督指导,对未按要求消毒的托幼机构无相关处罚措施,不能引起托幼机构对消毒工作的足够重视。

4建议

卫生监督部门加强对托幼机构的巡查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及整改期限。托幼机构领导要高度重视,完善各项消毒制度和措施,使消毒工作制度化、经常化。托幼机构保健人员及直接消毒人员要进行消毒知识的培训,把消毒工作落到实处,不走过场,确保消毒效果,有效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确保幼儿健康[5]。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消毒技术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194-205.[2]卫生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3]申同洋,杜晓旭,王晓军,冯笑.托幼机构细菌污染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4):372-372.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意义篇8

关键词:遥感技术;环境监测;运用

遥感技术的应用,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领域广泛渗透。结合GiS、GpS等技术的协同发展,“3S”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技术已成为推动保护环境、资源利用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以其具有的大面积同步观测、多波段全天候工作、瞬间成像功能等优越特点,并与航空航天领域结合,已逐渐成为环境监测领域的高成本效益的监测工具,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遥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水环境污染监测

遥感技术在水环境污染中的应用,主要是分析水体的光谱特征、确定水体界线、水体温度以及反演水体悬沙规律、叶绿素规律等,基于统计关系的定量反演或定性的进行遥感影像分析,最终确定水体的综合水质指数,反应水质污染现状。环境监测领域正逐步由定性监测发展到定量反应,同时这也是遥感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遥感技术应用于水环境监测,可较高精度的反应出水体的泥沙浊度、叶绿素水平、水体温度,并可对SS、SD、Do、BoD5、CoD、tn、tp等指标有一定指示作用,对水体富营养化的监控有一定作用。并且目前应用海洋遥感卫星进行海洋污染监控效果较好,对大范围的海洋石油污染、海洋化学污染具有一定重大的意义,具有较大应用。

2、大气环境污染监测

目前,遥感技术应用于大气环境监测主要是对其进行臭氧监测、气溶胶含量监测、有害气体和热污染监测,以及对沙尘暴的监测、酸沉降的监测等,随着传感器科技的不断进步,应用十分广泛,全球目前唯一臭氧测量手段即为遥感。采取卫星为传感器搭载平台的遥感技术收集大气信息和地表信息区域性更大,而且是瞬间完成的,应用于大气污染调查,可最大程度避免其误差产生,有利于对大气污染进行动态监测。

遥感用于臭氧监测时,主要是通过测量臭氧对热红外辐射量的吸收,进而分析臭氧含量的。但遥感技术用于有害气体监测仍是通过间接解译敏感植物受影响状况。对灾害性的大气问题的监测主要是包括沙尘暴、酸沉降、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等问题的监测,严重危害环境质量,属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许多传感器的特定数据对其便有较好的观测效果,如美国noaa的高级甚高分辨率辐射计,便可对气候监测、厄尔尼诺现象等许多环境灾害进行描述性监测。总体来说,现如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遥感技术应用于大气监测发展迅速。

3、植被生态监测

植被生态监测被各种监测均视为重要监测项目,所有监测卫星均需特殊考虑植被周期及生长规律,以便获得更好的监测效果。植被生态遥感的应用主要应用于:植物生态健康状况解译、植被动态变化的调查城市绿化调查、草场资源调查、林业资源调查等。根据植物不同种类、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对植被生态状况可以进行良好细致的把握。在我国植被生态监测极为重要,其不仅关乎国民经济,而且影响生态安全问题。因此植被生态监测意义重大。

4、土壤及土壤污染监测

遥感技术应用于土壤监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土壤关系着农业生产、流域非点源污染、沙尘暴、矿产资源等。土壤监测中的遥感技术应用是将土壤类型、土壤分布规律根据遥感影像解译出。由于土壤监测是大范围的监测,因此具有监测效果较好的传感器为大波段、覆盖范围较大的传感器。

5、土地利用监测

遥感技术应用于土地利用监测即为以传感器为“手段”对土地利用进行分析,对土地覆盖利用变化情况进行表达,进而对城市环境规划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城市土地利用遥感图像资料通过解译,可进而可对城市发展、森林覆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等进行检测。对此可进行间隔长度为五年或十年的跨度,经过图片叠加,可发现分析出明显规律。

由于现如今城市热岛效应愈加剧烈,已达到干扰生态的程度,遥感技术对城市热岛的监控,有利于分析其产生原因,改善其现有状态。遥感技术应用于城市还突出贡献于城市热岛效应方向,如Landsat7的热红外波段6即对地表温度、水温变化以及城市热岛有特别的判断作用。

二、遥感在环境监测中运用的前景

通过对遥感技术及GiS、GpS技术的开发研究,随着遥感影像获取技术的日益精湛,传感器的精度水平及应用水准逐步提高,环境监测中的遥感技术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今后的发展中,主要对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的智能化进一步提升,使其由遥感数据直接智能自动处理,节省人力消耗。最后,发展智能化技术是需要一定时间和精力的,因此技术良好的团队,以及优秀的遥感技术管理技术是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

遥感技术目前在环境监测领域已广泛应用于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监测,但由于很多技术还满足不了定量分析的需求,对大部分的形成机理仍有盲点,多数只是从影像资料直观定量分析,因此在技术上还应有所提高,对其高精度传感器需进一步开发以及相关制度体制需进一步建立。但由于其所具优点点突出,应用前景良好。

总结:

遥感技术是一种高科技技术手段,是一种高投入并具有可持续性可观回报、可观效益的高科技技术。但遥感技术仍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虽可广泛的、快速的、动态的掌握信息,但是通过遥感这一“碧空慧眼”也只是能够获得地表信息,即环境监测的所需的环境数据资料,同时还是需要具有一定技能的相关工作人员对其数据进行分析、解译等配合工作,才能使遥感更加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叶圆圆,高良敏.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4.02(09):58-60.

[2]吴志毅,韩萨出日拉.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环境.2013.05(08):150-151.

[3]王丽宁.浅谈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05(11):157.

[4]石丽娜,赵旭东,韩发.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J].贵州农业科学.2010.01(11):175-178.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意义篇9

【关键词】缺勤;空气污染;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R339.35X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10)07-0820-02

prevalenceofpupils'illness-inducedabsenceinairpollutionareaintangshan/anFeng-mei,GaoHong-xia,wanGXi,etal.Departmentofpreventivemedicine,northChinaCoalCollege,tangshan(063000),Hebeiprovince,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prevalenceofpupils'illness-inducedabsenceinairpollutionareaintangshan,andtoexplorethefeasibilityoftakingpupils'illness-inducedabsenceasasensingindextopublichealthofairpollution.methodstotally1332pupils,whoresideinindustrialarea,cleanarea,sowntownandneartrafficcenterrespectivelywerechosen.theprevalencerateofpupils'illness-inducedabsencewasinvestigated.Resultsafterindividualphysiologyfactorsandindoorairpollutionbeingbalanced,theillness-inducedabsencerateswere32.6%,30.2%,40.1%and24.8%,respectively(p

【Keywords】absenteeism;airpollution;Comparativestudy;Students

空气污染是危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中国环境与健康领域的第1个纲领性文件《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7-2015年)》于2007年11月22日启动,其阶段目标是,2010-2015年我国将开展实时、系统的环境污染及其健康危害监测,建立国家环境污染及其健康危害的监测网络和预警体系,其中包括确定人群健康监测指标,建立空气污染与健康监测网络。

目前基于临床资料的研究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指标主要是门诊量、入院率、死亡率[1-4],但混杂因素很难控制,如人口的流动性、病人的职业接触史、吸烟史、饮酒史、年龄等。该研究以敏感人群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排除小学生的生理因素及其家庭室内污染因素干扰的条件下,了解不同大气污染区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探讨其作为反映大气污染影响人群健康的监测指标的可行性。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根据唐山市1993-2001年连续9a的大气监测资料,分别在环境污染程度不同的工业区(重工业所在区域)、清洁区(远离重工业,以大规模住宅小区为主)、商业区(综合性经营、个体餐饮网点密集区),以及交通区各选取1所小学(学校距大气常年监测点1000m以内),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7~14岁的小学生共1332名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均无胸肺疾患,且在该地区居住时间大于3a。

1.2方法按统一拟定的调查表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一般情况、家庭生活环境及患病情况,近1a的缺课情况,同时测量其身高、体重、胸围。其中因病缺课情况排除事假、外伤等伤害事故、食物中毒等意外原因发生的缺课。采用1次因病缺课为一病例(次数),另一种疾病或同疾病再发生1次则为又一病例(次数),小学生人均因病缺课率=小学生因病缺课人次/同期监测总人数×100%[5]。在研究大气污染的影响时,必须排除生理因素、家庭因素及室内污染因素的混杂作用[6-9],本次调查将室内污染因素中的有关变量经整理、分类、量化后合并成新变量[10],包括人均收入居住条件指数(LiCD)、吸烟指数(pSmK)和室内空气污染指数(nap),以得分绝对值衡量严重程度,得分越高,情况越差。

1.3统计方法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aS软件进行分析。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百分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结果

2.1大气污染状况分析工业区、商业区、交通区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总悬浮颗粒物(tSp)均高于清洁区(p值均

2.2各区小学生生理因素及家庭因素、室内污染因素比较对各区小学生进行比较(表2,3)发现,各区小学生间的生理因素、家庭因素、室内污染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3各区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比较表4显示,各区小学生因病缺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05,p

3讨论

因病缺课率是小学生体质的综合反映,是小学生健康受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11-12]。调查结果表明,工业区、交通区小学生因病缺课率高于清洁区,表明大气污染可使小学生因病缺课率增加,其原因可能是污染物长期反复作用于机体,致使机体的防御机能下降,综合体质减弱,易患各种疾病[13-14],导致因病缺课率上升。表明小学生因病缺课率可以作为反映大气污染影响人群健康的监测指标,其特点有:(1)敏感性强: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户外活动时间长,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是大气污染的敏感人群,因此实用性和敏感性强。(2)有效避免混杂因素的干扰:在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中,一般要求研究对象在所研究区域居住时间至少3a[6],而原有指标入院率、急诊病人数、门诊量等易受流动人口与异地就诊、病人的职业接触史、吸烟史、饮酒史、年龄等多种混杂因素影响,且混杂因素很难控制;而用小学生因病缺课率这一指标,因小学生就近入学,居住地点相对稳定(其迁移情况学校可及时掌握),无职业接触史、吸烟史和饮酒史,因此有效避免了混杂因素的干扰。(3)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强。现有指标门诊量、入院率、死亡率等,资料来源于医院,受医院管理水平的影响大,且病人构成复杂;而小学生因病缺课率情况,在国家统计局批准的学校卫生情况报表中[15],使因病缺课率这一指标的资料完整、规范。(4)反映情况及时、快捷,易于收集、管理和比较。学校卫生情况报表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逐级上报,使因病缺课率这一指标具有反映情况及时、方便、快捷,易于收集、管理和比较等优点。

综上所述,用小学生因病缺课率作为反映大气污染影响人群健康的监测指标应该是切实可行的,其应用中的有关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4参考文献

[1]GoLDBeRGmS,BURnettRt.theassociationbetweendailymortalityandambientairparticlepollutioninmontreal,Quebec1.nonaccidentalmortality.envirRpcen,2001,86(1):12-25.

[2]孙惠乐,刘燕,梁晓梅.空气污染对日门诊量的影响.环境与健康杂志,2003,20(5):289-291.

[3]张金良,周瑾,谢绍东,等.北京市空气质量与每日居民死亡关系的研究.环境与健康杂志,2003,20(2):75-78.

[4]邓晓为,张燕萍,段青.太原市空气污染与儿童门诊量相关性研究.环境与健康杂志,2002,19(1):44-49.

[5]布坤涛.4所中小学校学生因病缺课分析.中国校医,2005,19(2):138-139.

[6]姚志麟,陈秉衡.环境卫生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323-325.

[7]高红霞,冯福民.唐山市工业区大气污染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研究.环境与健康杂志,2000,17(3):349-354.

[8]高红霞,张艳淑,高云霞,等.空气污染对儿童部分免疫及肺通气功能的多因素分析.环境与健康杂志,2002,19(3):204-206.

[9]钱建明.肺功能正常值测定方法―相对比法.中国卫生统计,1985,2(1):43.

[10]宋宏,蔡承铿,任铁玲,等.石油化工企业外环境空气臭氧水平与儿童健康关系的研究.环境与健康杂志,1998,15(2):621-626.

[11]QianZm,CHapmanRS,tianQX,etal.effectsofairpollutiononchildren'srespiratoryhealthinthreeChinesecities.archenviForHealth,2000,55(1):126-133.

[12]王少利,郭新彪,张金良.北京市大气污染对学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的影响.环境与健康杂志,2004,21(1):41-43.

[13]徐秀娥,谢国辉.南雄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63-64.

[14]刘美娟,董光辉,潘国伟,等.鞍山市大气污染对儿童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环境与健康杂志,2006,23(3):198-200.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意义篇10

环保总局、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建设部、卫生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林业局《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

(环保总局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建设部卫生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林业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农村环境形势严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我国农村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一些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统筹城乡环境保护,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摆上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下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切实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二、明确农村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三)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把农村环境保护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以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起来,切实抓好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着力推进环境友好型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四)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农村改厕和粪便管理、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农村自然生态保护。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各地实际,按照东中西部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农村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

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加强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以技术创新促进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积极创新农村环境管理政策,优化整合各类资金,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

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发挥各级政府主导作用,落实政府保护农村环境的责任。维护农民环境权益,加强农民环境教育,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民及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农村环境保护。

(五)主要目标。

到2010年,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有所控制,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摸清全国土壤污染与农业污染源状况,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一定进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率提高10%以上,农村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率以及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率均提高10%以上;农村改水、改厕工作顺利推进,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5%,严重的农村环境健康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提高,农民生活与生产环境有所改善。

到2015年,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加剧的势头得到遏制,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和公众环保意识明显提高,农村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着力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

(六)切实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把保障饮用水水质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配合《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的实施,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的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与管理,根据农村不同的供水方式采取不同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应建立水源保护区,加强监测和监管,坚决依法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保护区。要把水源保护区与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结合起来,明确保护目标和管理责任,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加强分散供水水源周边环境保护和监测,及时掌握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防止水源污染事故发生。制订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大力加强农村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和监测,开展地下水水功能区划,制定保护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评估,掌握水质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达到卫生标准。

(七)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污水、垃圾污染治理。逐步推进县域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小城镇和规模较大村庄应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可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对居住比较分散、经济条件较差村庄的生活污水,可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进行处理。逐步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方式,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加强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标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把农村污染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发展清洁能源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综合利用作物秸秆,推广“猪-沼-果”、“四位(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一体”等能源生态模式,推行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等措施,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八)严格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加强对农村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防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污染严重的企业向西部和落后农村地区转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淘汰污染严重和落后的生产项目、工艺、设备,防止“十五小”和“新五小”等企业在农村地区死灰复燃。

(九)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大力推进健康养殖,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科学划定畜禽饲养区域,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综合利用方式,重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对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等措施。开展水产养殖污染调查,根据水体承载能力,确定水产养殖方式,控制水库、湖泊网箱养殖规模。加强水产养殖污染的监管,禁止在一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围栏养殖;禁止向库区及其支流水体投放化肥和动物性饲料。

(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采取技术、工程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在做好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能力。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在粮食主产区和重点流域要尽快普及。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在高污染风险区优先种植需肥量低、环境效益突出的农作物。推行田间合理灌排,发展节水农业。

(十一)积极防治农村土壤污染。做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查清土壤污染现状,开展污染土壤修复试点,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环境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主要农产品产地、污灌区、工矿废弃地等区域的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示范。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十二)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农村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加强对矿产、水力、旅游等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管,努力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重视自然恢复,保护天然植被,加强村庄绿化、庭院绿化、通道绿化、农田防护林建设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严格控制土地退化和沙化。加强海洋和内陆水域生态系统的保护,逐步恢复农村地区水体的生态功能。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外来有害入侵物种、转基因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环境安全管理,严格控制外来物种在农村的引进与推广,保护农村地区生物多样性。

四、强化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措施

(十三)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抓紧研究、完善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按照地域特点,研究制定村镇污水、垃圾处理及设施建设的政策、标准和规范,逐步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的投入和运行机制。对北方农业高度集约化地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南水北调东中线沿线、重要湖泊水域和南方河网地区等水环境敏感地区,制定并颁布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技术标准。加快制定农村环境质量、人体健康危害和突发污染事故相关监测、评价标准和方法。

(十四)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各级政府要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日程,研究部署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组织编制和实施农村环境保护相关规划,制订工作方案,检查落实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各级环保、发展改革、农业、建设、卫生、水利、国土、林业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效率,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加大农村环境监管力度,逐步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建立村规民约,积极探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自我管理方式,组织村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工作。

(十五)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中央集中的排污费等专项资金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地方各级政府应在本级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重点支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质改善和卫生监测、农村改厕和粪便管理、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农村环境健康危害控制、外来有害入侵物种防控及生态示范创建的开展。加大对重要流域和水源地的区域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加强投入资金的制度安排,研究制定乡镇和村庄两级投入制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

(十六)增强科技支撑作用。在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科技资源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推动农村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农村健康危害评价等方面的环保实用技术。建立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制度,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通过试点示范、教育培训等方式,促进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