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泡沫最初的表现十篇经济泡沫最初的表现十篇

经济泡沫最初的表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2:29

经济泡沫最初的表现篇1

关键词:房地产泡沫;国际比较;防治措施

一、前言

对于泡沫一词,根据前美国经济学会会长金德尔伯格的定义,它是指一种或几种资产价格在一段时期内连续地陡然地上升,引发投资者产生在未来获得收益的预期,从而投入大量投机资本,最终使价格飚升脱离其价值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状态。

所谓房地产泡沫是指由房地产投机等因素所引起的房地产价格脱离市场基础的持续上涨,也就是土地和房屋价格极高,与其市场基础价值不符,虽然账面上价值增长很快,但实际上很难得到实现,形成一种表面上的虚假繁荣。

本文从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原因入手,对美国、日本和东南亚房地产泡沫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房地产泡沫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对我国不断升温的房地产热潮有所警示。

二、房地产泡沫的国际比较

(一)美国的房地产泡沫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曾发生过由于房地产泡沫而引发的危机。最初发生问题的金融机构集中在主营房地产存贷款业务的储贷会,其后波及到商业银行。储贷会在美国有相当数量的资产额。曾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度逼近商业银行的40%,住宅抵押贷款市场份额达到商业银行两倍之多,是美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战后繁荣时期中,在国家优惠政策推动下,储贷会一度发展极为迅速。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随着金融自由化逐步推进,其他金融机构加入竞争行列,各种条例的取消也使储贷会丧失利率优势,支付能力不断下降。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跌,房地产客户违约率从1988年2.25%猛增到1990年6.54%,因而形成大量银行不良资产,专门从事房地产的储贷会则普遍陷入严重困境之中。到80年代中期,商业资产供给超过了需求,在德克萨斯州城市里空房率达20%甚至30%,导致房地产价格急剧下跌,其中以西南部各州为甚,致使从事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的储贷机构贷款损失惨重。

从2000年开始,股市“泡沫”破裂和经济衰退导致近40年来最低的利率和低收入增长率,美国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出现了与房主收入增长率相反的趋势,房地产“泡沫”有所上升。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2002年曾否认房地产“泡沫”的存在,但许多经济学家则认为美国房地产“泡沫”其实很大。目前正在袭击世界经济的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充分应证了当初一些经济学家的正确判断。

(二)日本的房地产泡沫

日本地价偏高的问题一直存在,随着日本经济在二战后的复苏,日本的地价尤其是城市地价也以惊人的速度上涨。1955年到1980年的25年间,日本城市地价的年最高增幅达到42.5%,年涨幅超过20%的次数就有8次。一项关于地价指数与价格指数之比的考察表明,1986年日本地价指数与物价指数之比大约是1956年同期的25倍。从1986年开始,日本经历了战后最严重的一次地产价格膨胀,涨幅惊人。到1987年末,日本全国的地价总额已经折合美国地价总额的4倍。到了1990年地产泡沫破灭前夕,日本地价指数与物价指数之比在短短四年内迅速攀高至1956年的68倍。

日本此次地价泡沫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主要的原因,一是日本20世纪70年代逐步开始推行的开放国内金融市场使日元利率自由化的举措;二是日本对金融货币政策的调整为地产泡沫的出现提供了便利;三是因为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土地量最少的国家之一,整个国家对于土地和房产都有一定的心理偏好,以土地或房产的方式保有财富也是泡沫出现于房地产业的重要心理基础。

1990年,日本的地产泡沫由于政府干预等原因开始破灭,房价大幅回落。这次地产泡沫破灭对整个国家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投机于房地产的企业大量陷入财务危机,各金融机构由于贷款难以回收和持有的地产抵押贬值,纷纷倒闭。这种混乱的局面最终造成了日本经济长达十年的低迷。

(三)东南亚的房地产泡沫

有关专家认为:银行信贷扩张在东亚国家和地区房地产泡沫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东亚金融危机中具有代表性的泰国、马来西亚以及香港地区的银行信贷与房地产泡沫危机表明:银行信贷在房地产业的过度扩张不仅是造成房地产泡沫的重要原因,而且在泡沫崩溃和经济、金融危机中也起了同样重要的作用。

东南亚各国在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房地产价格暴涨,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向房地产部门。据统计,泰、马、印、菲的金融机构投放到房地产的资金占其贷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0%、29%、20%、11%。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房地产日益暴露严重的供过于求现象,大量楼宇闲置。泰国房屋空置率高达20%,菲律宾为15—20%,印尼为18%,马来西亚的数量也不少。房地产价格下降,房地产泡沫开始破裂,直接的后果是银行的呆账、坏账大幅度增长。房地产危机导致银行危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遭受极大破坏。因此,消除导致泡沫经济的深层因素,力戒发生泡沫经济,是处于经济发展和开放的国家应引以高度重视的问题,不可掉以轻心。

三、国际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共同原因

通过对美国、日本和东亚等国家和地区房地产泡沫的比较分析,各个国家的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共同原因,主要有政府宏观调控失误、银行贷款的过度支持、宽松的金融环境和过剩的国际资本流动等。

(一)政府宏观调控失误

政府行为对房地产泡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土地市场不成熟及相应经济体制不完善的条件下,所采取的政策存在局限性。另一方面是在土地供给有限和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容易滋生权力寻租现象,为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提供了温床。不论是何种情况的调控不当,都容易引起泡沫现象。例如以“政、官、财”一体化为特点的日本政府在经济泡沫化过程中采取种种政策将国家发展目标从实体经济转向金融业,原来应该投向物质生产建设的资金也转而流入金融投资领域。政府的诱导、投资者的冲动与金融机构本身存在的内部不完善结合在一起。在政治、企业、社会三种力量的推动下,房地产投机达到白热化的程度。

(二)银行贷款的过度支持

由于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开发商仅仅依靠自有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其开发资金主要来源就是银行贷款。但金融支持过度,大量的资金涌向房地产市场,就会不断堆积金融风险,给泡沫的产生埋下了隐患。在这方面表现最为明显的是东南亚国家。在没有建立有效的银行监督和立法机构的情况下,许多银行或是直接贷款给房地产等高回报率的领域或是通过控股、参股方式将资金变相投入房地产公司。这些资金的流入使房地产价格极速膨胀。

(三)宽松的金融环境

宽松的金融环境为房地产泡沫的产生提供了温床。纵观各国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原因,会发现其中或多或少都有金融环境的因素。例如美国国会在1980年通过的《放松管制和货币管理法案》中有关取消利率最高限度、放松资金来源、允许各种带息支票存在、同意各类存款机构分区域交叉等决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金融业的发展,但是也为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四)过剩的国际资本流动

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配置提供渠道;另一方面,错误的经济信号将误导大量的国际游资在国际间流动,则可能会成为国际游资流入国出现资产泡沫的原因。房地产泡沫在这种条件下,就会被进一步放大。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币的升值,相应的中国的资产价格相对于国外资产价格也有很强的上涨预期,所以流入中国的投机资本很多投向了房地产市场。例如我国2004年的外汇储备余额达到6099.32亿美元,其中后三个月外汇储备猛增954亿美元,几乎占到全年增加额的一半。然而,这三个月的贸易顺差总和却仅仅只有280.7亿美元。这增加的外汇储备大部分流向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而反过来,不断上涨的房地产价格又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过度的投机造成更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这是一个正循环的强化过程。

四、房地产泡沫的防治

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直接关系到整个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房地产业高速发展的最佳时期,因此,吸取国际房地产泡沫的经验教训,预防和减少我国房地产泡沫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防止政府调控失误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因此,政府应该对该行业进行干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背景的改变,对房地产的影响往往是巨大而深远的。单一的应对措施往往无能为力,所以政府要采取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税收政策的稳定性、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控制,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系统等一系列综合措施。

(二)加强对银行的监督管理,防止银行贷款的过度支持

推动房地产泡沫产生的资金,绝大部分都是从银行流出的。因此,必须加强对银行的监管,包括银行资本充足率、资金流动性、风险管理与控制能力等。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结合其他的措施来预防房地产泡沫。比如加强对房地产价格的检测和调控,公开尽可能多的市场信息,减少市场中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情况,设计合理的土地税制来控制土地投机,比如土地增值税、土地闲置税等等。与此同时,必须大力发展多元化的房地产金融市场,形成具有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工具的房地产二级金融市场,以分散银行信贷风险。

(三)规范房地产融资行为,防止低利率形成的宽松金融环境

规范房地产融资行为,严格审批房地产贷款。资金是房地产投资过热的资本来源,控制了源头就从根本上控制了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过热。因此金融机构要合理有效利用金融手段来进一步规范房地产融资的行为。

严格审查住房开发贷款发放条件,切实加强住房开发贷款管理。强化个人住房贷款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发放个人住房贷款。规范个人商业用房贷款管理。

(四)警惕过剩的国际资本流动

在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高投资率以及大力吸引外资的经济增长模式要求有一套合理的资金流向监管措施,以防止国际短期投资的投机性涌入。

加强对外资的监控,主要应采取以下的措施:要以外资直接投资为主,间接投资为辅,以长期外债为主,短期外债为辅,控制外债的总规模;控制外债的投向,鼓励外资投向技术领域,严格限制外商投资房地产和金融资产的规模;在引进外资的同时,还应调整本国的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生产能力,提高抵御外资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范如国.房地产投资与管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汪利娜.房地产泡沫与预防措施[J].经济经纬,2003(1).

经济泡沫最初的表现篇2

当前,从经济学家到平民百姓,许多中国人都在议论人民币升值、房价大涨、股市飞涨,这一切经济的表象与日本当年何其相似。有一些人提出了善意的担忧,中国是否会重蹈日本的覆辙?

无论如何,探究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日本“失去的10年”对于今天的中国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2007年10月底,深秋的东京已经很有些凉意。走在忙碌的东京街头,随便哪一个日本人都可以给你讲一段泡沫经济的故事。

年轻的出租车司机会感慨地说,如果赶上泡沫经济年代开车就好了,那时候动不动就会有人拿出大把钱来,要求从东京打的到名古屋(大约300公里),东京的出租车司机一年的收入可以达到1000万日元。但现在是钱少车多,出租车的生意大不如前了。言语间满是对泡沫时代的向往。

在地铁老工作人员的记忆中,JR中央线在泡沫破裂的20世纪90年代,似乎成了破产者自杀的最热门地点,只要一报告JR中央线紧急停运,那肯定又有人卧轨自杀了。所以你可以看到,东京的地铁都安装了半高的屏蔽门,其最初的安装目的是为了防范自杀的人。

今天的大学毕业生会告诉你:80年代有一种说法叫“割青麦”,就是公司在学生快毕业的时候就把他订下来,然后以进修的名义送到夏威夷去,因为怕被其他企业抢走。而一进公司的时候,老板就拿出10万日元说“今天不用上班了,你拿着钱去银座买衣服。”市道曾经是如此地景气。

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吹起的这一个泡沫,是人类经济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一个。在泡沫破裂后的15年间,日本都在为这个泡沫还债:经济萧条、政局动荡、犯罪率上升。

“1993年的时候,日本人用了22年的时间,终于使人均GDp从世界第18位,达到了世界第一;但到现在,又经过了14年时间,日本的人均GDp从第一回到了第18。”东京电视台著名的经济评论家莫邦富告诉记者。

泡沫

那是一个迷乱的年代。在日本的街头巷尾充斥着“炼金术”之类的大众读物,“理财技巧”成为全民流行语,一半以上的日本人都持有股票

东京银座,全球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三越百货门口那一对石狮子,冷眼看着经济的潮起潮落。

1989年,泡沫经济的最高峰,石狮子眼前的银座四丁目的地价,是每坪(3.3平方米)1.2亿日元。东京的另一个地标――东京帝国广场,广场下面一平方英里土地的价格,居然比整个加利福尼亚的土地价值还高,一个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日本正沉浸在一个“地价不倒”的神话中。“把东京的地皮全部卖掉就可以买下美国,然后再把美国土地出租给美国人住。”莫邦富说,“在当时的日本报纸上这样的言论经常可以看到,并且被大部分日本人接受并引以为豪。”

据日本国土厅公布的调查统计数据,80年代中期,随着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行业,日本地价开始疯狂飙升。自1985年起,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横滨和神户6大城市的土地价格每年以两位数上升,1987年住宅用地价格竟上升了30.7%,商业用地则跳升了46.8%。1990年,6大城市中心的地价指数比1985年上涨了约90%。在东京都市圈,从1986年开始,出现了几乎是垂直式的地价上涨,高峰期1990年的地价大约是1983年的2.5倍。

随着地价暴涨,城市住宅价格也开始水涨船高。一般来说,劳动者仅靠工资收入所能购入住宅的价格限度应是年收入的5倍左右。在1990年,东京都市圈的住宅价格与年收入之比已经超过了10倍,在核心地区更是达到了近20倍的水平。即使在大阪都市圈,这个比值也超过了7倍。

除了地价,股市正创造着另一个“不败”的神话。日本证券公司的老板骑着火箭在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出现。1989年末,日经平均股价高达38915.87日元,相当于1984年的3.68倍。1989年末最后一天更是创下接近4万日元的历史最高。当时,日本股市的市盈率高达80倍(其时,美国、英国、中国香港的市盈率为25~30倍)。但人们并没有预计到危机,“当时,日本曾经有40个经济学家对前景预测,没有一个人认为会出现经济危机,都对将来表示乐观。”山一证券前副社长北川文章向记者回忆起当年的市场。主掌日本经济的大藏省也发表了预测:平均股价不久将升至6万~8万日元。日本举国欢腾。

那是一个迷乱的年代。在日本的街头巷尾充斥着“炼金术”之类的大众读物,“理财技巧”成为全民流行语,一半以上的日本人都持有股票,一向以高储蓄率和节俭出名的日本人在银座排着队买LV的包。这种现象在日本是前所未有的,因为从明治维新后的殖产兴业时代开始,日本一直有一种基本倾向:重视实业、轻视虚业。所谓“虚业”主要指投机,尤其是股票市场上的投机。日本人把炒股的人称为“株屋”,就是“炒家”,一直没有什么好印象。老百姓的钱财主要是存在银行、保险公司和邮局。在“股市不败”和“地价不倒”的泡沫经济时期,老百姓纷纷把存在银行里的钱拿到了股市,“你不买股票,你就是笨蛋,一年的投资回报就有100%。”莫邦富说。“银行拿着大把的钱来劝你买地,地价在不断上涨,而利息又接近于零。如果从银行借入资金来购买土地的话,肯定会因土地升值而大赚一笔。买了土地,银行又会以这块土地为担保,去买别的土地,如此循环反复。”邱永汉告诉记者,邱永汉在日本被称为“赚钱之神”,是一个历经日本几十年的经济风云而不倒的投资家。

日本的资本家四面出击。1989年,在夏威夷,可以建高尔夫球场的山谷只有一个还在美国人手中,其他全部被日本人买了。最有代表性的是东京亿万富翁横井英树,他购买了伦敦郊外的泰姆公园、英国南部的朱比特山以及苏格兰久负盛名的标志性建筑――格莱乃普城堡和西班牙巴塞罗那郊区的菲尔格拉宫殿。1991年,还以4000万美元将被视为纽约心脏与灵魂的帝国大厦收于麾下。

破裂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曾经回忆,他在东京的表哥在泡沫经济前夕,用5亿日元买了一套房子,结果到1990年中期,只值1亿日元

格林斯潘说:“不到泡沫破裂人们便无法断定它是不是泡沫。”

1990年市场交易的第一天为转折点,日经股价落入了地狱。自那时候开始,日本股票市场陷入长达十多年的熊市之中。直到今天,日经指数仍然在17000点的位置振荡。

紧接着是地产。许多日本人还清楚地记得,1990年9月,日本国营广播电视台nHK连续5个晚上在黄金时段播放了有关土地问题的特别节目,指出地价是可以下跌的,并提出应让日本的地价下降一半,同时主张进行土地税制的改革,限制房地产融资。这一节目像颗重磅炸弹,其巨大的舆论冲击力揭开了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序幕。以这一节目的播出为转折点,日本的地价自二战结束以来第一次开始急速下跌。

1991年,巨大的地产泡沫自东京开始破裂,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土地和房屋根本卖不出去,陆续竣工的楼房没有住户,空房到处都是。房地产价格狂跌,当年,6大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就下降了15%~20%。据2005年日本国土交通省发表的地价统计数据,日本全国的平均地价连续14年呈下跌趋势。与1991年相比,住宅地价已经下跌了46%,基本回到了地产泡沫产生前1985年的水平;商业用地下跌了约70%,为1974年以来的最低点。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曾经回忆,他在东京的表哥在泡沫经济前夕,用5亿日元买了一套房子,结果到1990年中期,只值1亿日元。

当日本政府意识到泡沫的严重性时,他们采取了强硬的挤泡沫手法。首先提高银行利率,进行宏观调控。自1989年5月始,日本央行3次上调贴现率。1990年8月,为防止海湾战争带来的油价上涨的冲击,日本银行将贴现率从4.25%一次性上调到6.0%。在短短的一年零三个月里加息3.5个百分点,可见其力度之大。

其次是从财政政策上入手。1990年3月,大藏省在政府税制调查会中设置了土地税制小委员会,探讨对土地税制的强化问题。10月,确定了以设立地价税为支柱的土地税制的改革方向,并制定了《土地基本法》,次年4月开始征收地价税。1990年12月,土地政策审议会决定要拉低地价,正式开始挤压泡沫。

事后的统计表明,日本因股市和房地产暴跌而造成的损失达6万亿美元。破产者开始大量涌现。经济的萧条直接蔓延到了政治和社会领域,并且直抵民族文化的根基。日本的电视节目曾经流行对90年代的首相进行排序的游戏,十多年的政治动荡、内阁走马灯似的变换,连日本人都说不清90年代日本到底出了多少个首相。日本即便在二战后极度困难的时候,都没有出现如此混乱的政治局面。

在日本国会议员,曾在宫泽喜一内阁任经济企划厅长官的野田毅看来,用“礼崩乐坏”来形容泡沫经济破裂对日本社会的影响一点也不为过。在这一点上,作家宫崎骏的眼光无疑更加敏锐。

在宫崎骏的《千与千寻》里,主人公是1990年出生的独生女千寻。宫崎骏从孩子的视角出发,讲述日本社会的故事:泡沫经济破产后的长期不景气,旧有社会体制的难以改革,国民对政府内阁的强烈不信任感,这些都是成人的麻烦;而在孩子的世界里,学校道德败坏,校园暴力不断,少年犯罪更是司空见惯的黑暗。怎样找一把钥匙打开光明之门,在宫崎骏的故事里,千寻最终激发出身体里全部的潜能,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冒险。但野田毅认为,“日本社会再也回不到以前那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利益主导了一切。”

中国

谁都不能否认中国目前经济的表象与日本当年的相似性:人民币升值、股市上涨和楼价的疯涨

在长达15年的萧条之后,2005年开始,日本经济终于进入“景气恢复”之中。一些从泡沫创痛中走出的日本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就是世界经济版图上的下一个泡沫。人民币升值、股市上涨和楼价的疯涨,这一系列似曾相识的现象,让经济学家们更加热切地将今天的中国经济与当年的日本经济进行类比分析。

“中国已经清清楚楚进入了泡沫经济,完全没有错。”有着日本的格林斯潘之称的原英资一连向记者强调了3遍。

谁都不能否认中国目前经济的表象与日本当年的相似性。首先,导致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被视为日本泡沫经济的起点。1985年9月,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等5个发达国家的财政部长及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决定5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兑主要货币有序地下跌,以增加美国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

在“广场协定”达成前一天的东京汇市上,1美元=242日元,而到了1985年底,美元就已跌破了200日元的大关。到1988年年初,美元甚至跌到了1美元=128日元的水平,在短短不到两年半的时间里日元升值了将近一倍。日元升值预期极大地刺激了境外资金大规模地流入,推动房价及股市持续、大幅上涨。今天人民币正在逐步升值之中,邱永汉认为,人民币最终升值的目标将是“1∶5”。

其次,流动性过剩,这一经济学的专业词汇在2007年成为了中国老百姓熟悉的词汇。为了防止日元升值带来经济萧条,日本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策政策。由于担心日元升值将提高日本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导致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下降,日本政府提出了内需主导经济增长的政策,开始放松国内的金融管制。日本中央银行连续5次下调利率,利率水平由1985年的5%降至1987年3月以后的2.5%,在当时为日本历史上最低。相关数据显示,1987~1990年间,日本货币供应量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0%,远超出其名义GDp的增长率。

第三,在本币升值的背后,中国和日本都面临着同样的压力,就是与美国的贸易摩擦,拥有大量的国际贸易顺差。中国商务部最新的预计显示,2007年全年中国贸易顺差将达到2500亿美元,这还是在中国政府不断减少出口退税政策,大力压制出口后的数字。

第四,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中国也同当年的日本一样出现了地价和股市的大幅上升,并相互促进。在土地神话盛行的泡沫经济时期,日本的投资者们把目光投向了企业拥有的土地资产,也就是说着眼于企业资产的隐含利益,评价股价时着眼于地价上涨的风气盛行。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过去拥有较多地产的企业,即使现在其本行收益为零,也会由于地价上涨而增加每股股票的收益,其股价因此而上涨。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的钢铁和重化学工业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本已被看作夕阳产业,此时却由于其拥有的地产而成了香饽饽,股价急剧上涨。这一股市投资的小小细节似乎也能在今天的中国股市中找到大量的案例。

“问题有两个,人民币升值要掌握在什么程度;对于现在的进入了泡沫经济的阶段怎么控制好程度。这两个问题,如果解决好就可以顺利地通过泡沫困难的时代。”原英资认为。

警惕

在最前沿的金融学研究中,日本泡沫经济被解读成一场“货币战争”。中国正着手避免资产泡沫风险

虽然对于日本经济界“中国已经步入泡沫经济”的论断并不为大多数中国经济学家认同,但经济学家们一致的观点是,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值得中国警惕,中国应避免步日本的后尘。

对于泡沫经济最大的土壤――日本金融体系和银行运行机制的反思,也许是对中国最可宝贵的经验。

“中国已经意识到日本金融危机的原因,并已经开始着手规避资产泡沫可能积累的风险。如果不犯日本当年的错误,中国可能创造应对近代以资产泡沫为特征的经济危机的最新模式。”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说。

在最前沿的金融学研究中,日本泡沫经济被解读成一场“货币战争”。

“假设我是美国财团,我也清楚地预期到日元升值,假设我在1983年,用100亿美元兑换成24000亿日元,进入日本市场,购买日本股票和房地产,日本经济的蓬勃导致股市和房地产发疯一样地上涨,1985年日元开始升值,到1988年初,股市和房地产假设我已经赚到了一倍(5年才翻一倍是最低假设),那就是48000亿日元。这时,日元升值到1∶120。我把日本的房地产和股票在一年中抛售完,然后兑换回美元,那么,就是400亿美元。在5年时间中,我净赚300亿美元。”这是一个网友假设的最简易的“货币战争形态”。

经济泡沫最初的表现篇3

此外,罗杰斯有一句话很耐人寻味,他说:“我现阶段不买人。像你说的,它们已经涨了很多,特别是过去几个月。我想等一些事情发生,使股票下跌后再买入。”罗杰斯在等的“事情”是什么?也许,看了本文你就能明白个中奥妙了。

虽然中国股市的言论自由度越来越开放,就如同中国对外越来越开放,网络发达,博客等成为提供股市信息的渠道,这样的环境或许比全球其他地方都要发达与开放,真的是“大鸣大放”,人人似乎想发表其个人的意见,都不受到限制。但是,作为自命投资大师的罗杰斯先生,刚刚才从美国大老远到中国来,却大肆鸣放“空头”论、“泡沫”论,是否要考虑一下时空环境的不同。本人从1993年到上海来之后,对国内股市及经济投入很多精力研究及参与,一直都是虚心对待国内股市及投资人,虽然在台湾股市研究及投资已有20多年,也经常与国内投资圈的朋友相互交流,提供过去成功的投资经验作为心得,但是不轻易放话“多头”或“空头”言论。虽然罗杰斯先生长期在美国这样发达的金融市场投资,被尊称为“投资大师”,但是想想您到我国来的时间没有多长,甚至像候鸟一样,停停看看,走马看花,但您在中国股市还是“新手”,也是“菜鸟”,建议您要多努力,投入更多的心力了解中国,并在未来将您的经验传承给您的下一代。倘若您想在中国成为中国的投资大师,那请您应更虚心向中国投资人提出您真正的实力及经验,而不是摸到一根“鸡毛”想当“令箭”。

第一问:能否不要总以“中国通”自居?

中国幅员很广,人口众多,13亿人口,您能想想占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他的胃纳量有多大吗?您想过吗?可能您都很难想象。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经济不断发展,至今经济经过3个周期的发展,经济规模创下的是中国五千年来的繁荣景象。从深圳为窗口的华南最早开放,到华东、华北渤海湾,直到东北三省,每一个五年经济政策周期,中国都是采取稳健的渐进发展方式,成熟一个区域,再开发一个区域的方式,中国的发展还没有到达饱和,从沿海到内地,您看到的是先开放的沿海,您看到已发展起来的中国大城市,但中国经济及区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多地方您看到吗?

您的泡沫论是怎么定义的,我想那个泡泡是您心中长期以来的投资心结,是否憋了太久了,无法抒发,才跑到中国来发表您的高论。

不要老是自称“中国通”,中国很大,您都去看过了吗?中国人口很多了,您都看过了吗?中国的居民心里在想什么,您都知道了吗?中国的国情是什么,您了解吗?请您好好想想,这样历史既深且广的国度,您看透了吗?您看过城市的人,那您去看过农村的人吗?若前面几个那么简单的问题,您都答不出来,就不便在中国股市大放任何言论。虽然有人相信您那套大师投资哲学,但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市场,都有其不同的环境及制度结构,就像看不同的产业,不同的公司,不同发展时期,也要用不同的标准去看待。但您对待处于高成长的公司及地区投资,却要用您那套看成熟期甚至衰退期的思维及标准去对待,请教您是否已老了,喜欢用老旧的想法来看待新的世界。

第二问:没有真正认清趋势及中国股票,怎能称“大师”?

从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后,开启了中国证券市场摸石头过河发展道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您看过了吗?中国的国情您真正了解了吗?中国上市公司早期的结构您知道吗?从2005年开启的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股市的影响,甚至未来经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您清楚吗?作为我在上海待了14年的半个上海人,我都很虚心地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向对我国股市发展历史可以巨细无遗、一一道出的老专家请教,您是否也可以如此?否则,您不会在媒体还大肆宣扬您曾买过轻骑的B股,原本您想向中国的投资人夸耀您把握了1999年至2001年B股那一波难得的投资机会,但您却无心暴露了您身为美国投资大师,竟然会将一家被集团因关联交易欠款高达20多亿元的公司,纳入您的投资组合内,这个真是不可思议。您在对中国B股投资时,真正了解中国上市公司的背景吗?还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吗?

难道说,您觉得当初B股只是便宜,就可以随便乱买?另外,持股长达6年都没有交易,名为看好中国股市,实际也套牢了。这就难怪为何B股在2001年真正出现疯狂的飙涨行情时,您没有提出泡沫论之类的言论来提醒中国的投资人的原因吧。后来B股走了整整4年的下跌行情,您怎么没有认清中国股市的趋势呢?那时因为您手中有持股,因此,却没有在当时有泡沫的行情中提出警示。请问,现在您手中是否已没有a股或是B股?用两张嘴皮喊是不用本钱的,是希望可以逢低买进吗?

第三问:中国股市的泡沫论,标准是什么?

虽然您曾看好中国前景,看好中国有13亿人口之大,看好庞大的潜力市场,但之所以提出中国股市泡沫论,是否已修正您之前对投资中国的观点,信心开始动摇了吗?所谓的泡沫论,您的标准是什么?就目前中国股市的现况,“二八现象”已有反映,中国上市公司股价并非全面性上涨,有部分公司股价上涨,可是大部分公司股价却没有涨,指a股有泡沫的标准到底是什么?用个比喻,无论是指肥皂水上的泡泡,还是指滚烫上百度的水上泡泡,被指有泡沫的,泡泡越来越大,却是肥皂水太浓,但仍有太多,不仅没有泡泡,连肥皂水都没有。这个市场处于一个不完全均衡的现象。说到有泡泡的另外一个表征,指市场过热,就像开水沸腾时,开水上才有泡泡,等开水冷后,才没有泡泡,但开水若温度仍维持在沸腾状态,是因为柴火仍持续燃烧,但以中国股市日换手率仅在1.5%以下的水平,这算过热了吗?开水算沸腾了吗?若没有过热,哪来的沸腾,哪里来的泡沫呢?

更奇怪的是,目前中国仍未开放境外个人可以买a股,您却对a股提出泡沫论的看法,您是用什么做标准来评估?若从B股与a股之间的价差,您是否应该更关心B股?而B股从2005年7月21日汇改之后,B股指数至今涨幅3倍,与a股走势是联动的,上证B股指数从50点上涨至今,也与上证a股指数涨幅相近。从您是境外投资人的角度,为何只对a股提出泡沫论,而没有对B股提出任何意见?上海B股指数从2001年245点至今,仍未突破新高,成交金额也未达到当初的水平,您都不觉得B股有泡沫,为何大指a股有泡沫,这一点是否因为您手中持有B股,避而不谈。倘

若不是,既然您都不觉得B股有泡沫,而与其一样涨幅的a股却有泡沫,您的标准又在那里?

中国股市若是如您讲的有泡沫,现在泡沫已有多少,要挤出多少泡沫,才算合理?若真的有泡沫,是否立刻就会破,就会消退?既然放出泡沫论,请说清楚,而不是随意放“空”气。虽然贵为投资大师的您,对中国股市公开表达看法,是否要比照符合中国分析师的相关规定,是否有意图影响中国股市行情,从而让我们产生有扰乱金融市场的疑虑呢?

第四问:中国证券市场已出现大变革,您知道吗?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中国证券市场推出史无前例的大改革,以平均十送三的对价,解决中国股市长期以来的股本结构分置的问题,造就中国股市的大变革,您了解管理层投入了多少的心力,上市公司投入了多少的成本,进行股权分置大改革,才有今天中国证券市场的成果,您知道吗?更重要的是,这个机制的变革,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有多大,甚至对中国未来经济持续发展的影响有多大,您知道吗?

以过去您看到中国股市的发展,来看待现在及未来中国股市的发展,请问您看到中国证券市场变革的全过程吗?您参与了吗?您那候鸟式的考察,能看清中国股市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从2001年7月之后,长达整整4年的空头下跌走势的整理,仅仅用了一个2006年展开回升行情,也仅在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大型上市公司回归a股,也才超过2001年6月当时创下2245点高点,高出700多点,但同一时候的亚洲股市却大涨特涨,除了我国台湾股市没有创新高外,我国港股都上了两万点,远远摆脱亚洲金融风暴阴影,创下历史新高,国企H股指数也创下万点的行情,而2001年仍在一千多点徘徊,至今也未听闻您提出港股、H股有泡沫。

人民币升值也才从2005年7月21日汇改之后,在“两改”(股改及汇改)的带动下,中国股市至今也还不到两年,从过去中国股市的多头周期来看,也至少都会有两年的时间,短短两年的行情,也仅是突破大盘局,创新高的走势,中国经济成长率在2006年也创下10.7%的近年来新高,足以支撑股市成为经济晴雨表的角色,何来泡沫可言。

第五问:人民币升值,是否与强势美元时代的股市一样?

最近太多投资圈的朋友,都很关心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其实,很多人都没有经历过本币升值,也不知道本币升值会给股市产生什么影响,会对一个国家经济产生什么影响。许多人都希望能借鉴日币等亚洲货币在20世纪80年代升值的经验,但都会遇到一个模糊地带,那就是中国是否会像亚洲国家当初那段升值光景所产生的现象。这当中是有区别的,中国是一个大陆型经济体,与这些亚洲岛屿型经济体相比又有所不同。而日本从广场协议后,日元开始升值,带动亚洲区的汇率升值,与此同时,人民币仍持续对美元贬值,那时,中国还没有股市,但当上世纪90年代初亚洲货币已逐渐升值到尾声时,美元也逐渐走向强势货币,中国股市也开始发展,中国股市却在强势美元的背景下,出现汇率贬值,造成1993年中国股市从1500点下跌到325点。而我们看到,美元在升值的初期,却也没有见到您提示股市过热的风险,即使在2000年美国股市在强势美元最鼎盛时期以及新经济的浪潮推动下,也未见您提出泡沫论,而当时的华尔街却已没有人提“本益比”,而是像网络创新一样,推出“本梦比”这个评估市场的新名词,也不见您提出泡沫论。

同为大陆型经济体,倘若人民币升值与当初强势美元时代的美国股市相比,现在正处人民币升值初期的中国股市,就会像90年代初期美国股市一样,那时的美国股市有泡沫吗?若没有,那更别来论述当前中国股市已出现泡沫。中国股市是一个仍未重估它真正的价值,等待真正反映它应有的价值,无论从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以及资产重估、两税合一、产业整合升级、全球化扩张、私有化等因素,都让中国股市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同中国已进入wto,是要进一步开放,是会对全球开放这个大趋势,您作为所谓投资趋势大师,这一点怎么没有看清楚呢?以一个进入中国股市十多年研究者身份的建议,请用虚心而且还是一个中国股市“新手”的投资者心态,学会“入乡随俗”,就像您让您的下一代学习中文,看好中国未来的发展,让他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一样,真正表现出一位投资大师的风范,让中国投资人与您共享,不要像炒家一样,那会与豺狼虎豹没有两样。

经济泡沫最初的表现篇4

【论文摘要】伴随着兰州市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兰州市房地产市场发展是否健康倍受关注。本文利用1998年~2007年兰州市相关经济数据,选取指标法、计量模型法两种方法对兰州市房地产泡沫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房地产市场发展正常,并没有出现严重泡沫现象。【论文关键词】房地产泡沫兰州市近几年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大量人口向城市聚集和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许多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尤其是住宅价格的上涨。兰州市作为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科技、文化、经济中心,其房地产的发展也处于空前的繁荣之中。以2011年为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达48.15%,商品住房价格增长率达24.57%。伴随着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人们对兰州市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状况产生疑问。兰州市近年来的房地产发展状况究竟如何?是否也存在着泡沫的成分?本文首先运用指标分析法对兰州市房地产泡沫做出初步判断,然后基于投机理论运用计量模型法进一步证实房地产泡沫存在的可能性。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尽可能反映市场的真实状况,并能为政府、投资者和行业企业进行相关决策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一、基于指标法的泡沫分析指标法,即根据某个特定的指标值来判断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该方法计算简单,结果明了,能够直接说明问题,所以被广泛采用。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采用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房价收入比、房价增长率/GDp增长率三个指标来对兰州市房地产泡沫存在的可能性进行初步判断。注:本文所使用1998年~2006年兰州市相关数据均摘自《兰州统计年鉴》,2007年数据直接来自兰州市统计局投资处。1.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该指标直接反映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是否合理,是反映房地产投资扩张是否过度的基础性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房地产投资等。房地产业投资所占比重过高,会挤占基本建设、更新改造资金,从而使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一般认为该指标的合理区间为18%~25%。从表1可以看出,1998年~200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低于这一合理区间,2011年~2007年一直处于合理区间范围内,并没有表现出泡沫迹象。2.房价收入比判断房价是否正常,最常用的指标就是房价收入比,它是衡量居民购房承受能力的指标。所谓房价收入比就是指每套住房平均价格与居民家庭平均年收入之比,反映了居民家庭对住房的支付能力。通俗一点讲,就是居民家庭要用多少年的收入才能买到一套平均水平的房子,该比值越大,说明要用更多年的收入才能买到同样的房子,反映房价偏高,居民的支付能力降低了。在国际上通常认为,房价收入比如果维持在3~6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情形。房价收入比的计算公式为:房价收入比=每套住房平均价格总额/居民家庭平均年收入=商品住房均价×人均住房面积×平均家庭人口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家庭人口数=商品住房均价×人均住房面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文中人均住房面积按照全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进行计算,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商品住房均价采用兰州市商品住房销售额除以兰州市商品住房销售面积表示。该指标的动态变化可以给我们提供衡量泡沫经济的非常重要的信息。若居民收入和房价同步增长,则房价收入比保持不变,这说明房地产市场属于基本正常;如果房价比收入涨得快,房价收入比突然快速上升,这意味着居民须花费更长时间的资金积累来支付房款,说明居民的购房能力下降了,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有悖常规的运动,可以据此判断房地产市场投机需求大,泡沫成分急剧增加。从表2计算结果可以看出,1998年~2003年兰州市房价收入比稳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从2011年起,比值开始提高,2007年达到最高值为7.44,从这一指标的变化可以看出兰州市居民买房变得越来越困难,应该引起重视。但总体上看,并没有出现房价收入比的大幅上升,从而不能断定房地产泡沫的存在。3.商品住房价格增长率/GDp增长率该指标是根据房地产泡沫的含义来设计的,是测量虚拟经济相对实体经济偏离程度的动态指标。用GDp增长率代表实体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的发展是以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的,该指标测量商品住房价格增长率相对实体经济的增长率,用来监测房地产泡沫化程度。通常情况下,房价的涨幅应与GDp的增幅相接近。该指标值越大,表明房地产的价格偏离实体经济的程度就越大,相应的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可能性就越大。一般认为该指标的警戒值为2,如果超过2,则说明房地产业存在泡沫。从表3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除2004、2006两年外,兰州市商品住房价格的增长率均小于GDp的增长率,2004、2006两年也低于警戒值2,表明兰州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态势良好,房地产价格的变化没有脱离实体经济的支撑,没有泡沫迹象。通过对上述三个指标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兰州市房地产发展基本正常,并未发现严重泡沫现象。但指标分析法较为粗略,存在缺陷,指标的标准多取自国际经验,不一定适用于兰州的房地产市场,另外对同一个房地产市场进行判断时,采用不同的指标进行分析,往往会出现相互矛盾的结果。为进一步证实上述判断,下面采用计量模型法进行分析。二、基于计量模型法的泡沫分析房地产泡沫的本质是一种价格运动现象,是由于人们预期未来价格变化而产生的群体投机行为,从而导致房地产价格脱离市场基础而持续上涨,因此投机行为是房地产泡沫形成的主要原因。鉴于此,房地产泡沫存在的可能性可以通过对房地产投机度的测度来反映。如果房地产市场投机度较高,超过设定的临界值,则可判断房地产市场存在大量的投机行为,房地产泡沫存在的可能性较大;反之,房地产泡沫存在的可能性较小。本文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房地产投机泡沫检验模型来测算兰州市房地产投机度,进而以此判定兰州市房地产泡沫存在的可能性。1.房地产投机泡沫检验模型根据投机理论,投资者主要从两个方面获得投机收益:一是房地产所有者从物业的使用中获得收益;二是房地产所有者预期价格变化导致其资本收益的增减量。可用如下公式表示价格的构成:(1)其中pt代表t期的房地产价格;ptm代表资本收益为零时的房地产价格,被认为与收入y和短期贷款利率i有关;Ht代表房地产作为一种资产获得的预期资本收益的现值。(2)其中,Ht+1*代表下一期预期资本收益,it代表t期的利率。(1)、(2)式表明房地产价格由两部分构成,即房地产的使用价值加上房地产在各滞后期收益的现值,前一期的利率通常用于折算下一期资本收益的现值。根据正反馈机制,房地产预期资本收益Ht+1*与前一期收益有关,也即它受到前一期价格增长率gt的影响。因此房地产价格构成可具体表达为下式:(3)pt代表房地产价格,yt代表居民可支配收入,it代表贷款利率,gt/(l+it)代表过去房地产价格实际增长率,ut代表随机误差项。上式即为价格预期影响下的房地产投机泡沫检验模型。根据周京奎(2004)的推导,房地产投机度(用字母θ表示)可近似表示为θ=-α3/α2,根据国际经验,θ的预警值为0.4,投机度若大于0.4,则表明房地产市场存在明显的泡沫成分。2.兰州市房地产投机泡沫的实证检验本文采用1998年~2007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选取兰州市历年商品住房平均价格代表房地产价格变量pt,兰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代表收入变量yt,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利率代表利率变量it,一年期贷款利率按实行的时间作加权平均处理,利率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运用eviews5.0软件对(3)式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下:上述回归方程中t统计量比较大,说明解释变量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是影响因变量的重要变量;F统计量也比较大,说明模型的线性关系显著成立;R2=0.97,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周京奎(2004)在推导房地产投机度时,假定p/i<0,所以最终推导结果为θ=-α3/α2,本文实证结果为α2=252.73>0,即p/i>0,所以相应房地产投机度θ=α3/α2,又因为α3=9.93,投机度θ=9.93/252.73=0.04,远小于0.4,由此可以判断兰州市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投机度较低,投机行为较少,尚未出现房地产泡沫。三、研究结论本文结合指标分析法和计量模型检验法,对兰州市近年来房地产泡沫的存在与否进行了综合判定,结果表明:兰州市近年来房地产价格呈现的上升态势是有实体经济基础支撑的,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基本面保持了一致,房地产投机水平很低,并无泡沫迹象。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房价收人比指标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表明兰州市居民买房越来越困难,应该引起重视。参考文献:宋忠敏:上海房地产泡沫的实证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4:124~134余健:南京市房地产市场预警系统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4:50~51刘慧路正南:我国房地产泡沫的实证分析[J].经济纵横.2006,(2):103~104周京奎曹振良:中国房地产泡沫与非泡沫—以投机理论为基础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53~5

经济泡沫最初的表现篇5

【论文关键词】金融泡沫;投机资本;房地产泡沫

一、引言

从1636年荷兰的郁金香泡沫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近400年的时间里,人类在金融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金融工具不断丰富和完善,但再先进的金融模型似乎也无法阻止金融泡沫的产生,而投机资本正是催生泡沫的主因,特别是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推进,金融资本在国际间大范围流动的阻力越来越小,交易成本越来越低,这种资金无摩擦的流动使得金融泡沫更容易产生,规模和影响也越来越大。例如08年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裂导致全球陷入金融危机,至今都未能完全恢复。本文正是试图探讨投机资本是如何催生金融泡沫,金融泡沫的产生直至破裂具有哪些特征,最后具体到我国目前的房地产泡沫现状及解决途径。

二、投机资本的利与弊

牛津字典对投机的定义是:对商品、股票和证券等的一般性买卖行为,与普通交易或投资不同的是通过市场价格的上升或下降来获取利润。根据这个定义,所有那些买入(卖出)某一样资产只是为了今后能够以更高(更低)的价格卖出(买入)的交易都是投机易。而以投机易为运作手段的资本就称之为投机资本。

投机交易依靠不确定性而存在,不确定性既是投机交易的利润来源,同时也是风险的源泉。但投机资本的存在对金融市场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并且是必不可少的。期货市场就是最好的例子,众所周知,期货交易由于高杠杆化,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征,然而最初期货交易的诞生却是为了规避风险,也就是套期保值交易。一直到今天,期货市场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生产者通过套期保值交易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同时为商品进行合理定价。但是如果市场中仅有生产者或称套期保值者,出于交易者人数较少及交易方向趋同等原因,套期保值交易往往难以达成,这时就需要众多的投机者进场交易。于是期货市场的存在就可看作是套期保值者通过放弃盈利的机会,将亏损的风险转嫁给投机者,而这各取所需。目前期货市场上绝大多数的交易者都属于投机者,正是投机交易的存在,使得期货市场可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为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然而投机之所以为人所厌恶,是因为投机交易和投机资本在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同时会产生一个副产品——金融泡沫。金融泡沫是指由于过度的投机,使得金融资产价格严重高于其合理的价值的经济现象,这种价格和价值严重偏离的状态难以长期持续,一旦无法为继,资产价格就会快速大幅下跌,导致泡沫破裂。如同投机一样,金融泡沫也有其两面性,在泡沫产生和膨胀阶段初期,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经济快速增长,金融资产的持有人也从中获取了丰厚的回报。然而随着泡沫进一步膨胀,价格偏离价值的程度越来越严重,赚钱效应使得人们开始盲目、疯狂,产业资本不满足于实体经济的利润率而转投金融领域,虽然虚拟财富依然在增长,但是其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贡献已经越来越小,甚至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最终出于各种原因导致泡沫破裂,由于资产价格严重下降,资产持有者面临巨额亏损,同时债务违约等问题相继出现,导致银行、保险等金融领域资产状况迅速恶化,同时,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也会通过成本、需求等途径波及实体经济,导致经济下滑甚至产生萧条。

综上所述,投机资本的存在有其必要性,但必须加以控制,否则只会产生一个又一个的金融泡沫。

三、金融泡沫形成至破裂的过程

1.泡沫的形成

根据普林斯顿经济学家Jose′a.Scheinkman和熊伟的研究,泡沫的产生是源于投资者对于重大经济问题的意见不一致。具体过程多空双方对价格的走势有很强的分歧,看空的投资者会抛售甚至做空,但是由于做空的成本非常大,而且风险也很高,所以一般的投资者都不会站在空方这边,这样多方天然就占优势。当价格上升的时候,空方就损失惨重,促使价格进一步上升。而多方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引来更多的新投资者,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由于市场上有很多群投资者,当一批投资者认为价格过高时,总有另外一批投资者进入市场推高价格,或者是原来看空的投资者转变观点。在不同群体的投资者的推动下,价格会越来越高,泡沫形成。

如果从宏观流动性的角度分析,金融泡沫的产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整体流动性泛滥导致,这时金融泡沫往往产生于资金容量庞大的资产领域,例如股市、楼市等,这样的泡沫往往持续时间较长,规模和影响也较大。但要注意宽松的货币政策只是引发泡沫的可能诱因,但不是充分条件。例如日本在过去20年间长期实行“零利率”的政策,但是依然没有再度引发资产泡沫。另一种是结构性流动性泛滥,也就是市场上整体资金并不十分宽裕,但由于难以寻找到良好的投资标的,使得投机资本集中于少数资产领域,这些资产类型往往是之前被资金关注较少,因此具备足够升值空间的品种。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泡沫往往存在于一些小众化的投资品市场,例如艺术品、珠宝玉石、红木家具等,这种投资品市场往往依赖其稀缺性而存在,因此资金容量较小,相应对整体经济的影响也有限。

在泡沫的形成阶段,价格刚刚开始偏离其价值,但因投资者对资产价值的判断没有统一的标准,这时候市场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的投资者并不是以“投机”为目的的,而一旦价格开始推升,赚钱效应显现,嗅觉敏锐的投机资本就会大举入场,为价格加速上涨提供动力,也就进入了泡沫的膨胀期。泡沫膨胀

泡沫形成时价格的走势是稳步上升,但是进入膨胀期后,价格会加速上涨。在泡沫膨胀期会出现下列的现象:理性的投资者从一开始就看出了泡沫的存在,因此做空或观望。赚到钱的投资者开始抛出手中的筹码,但是有更多的新投资者进入,所以价格还是加速上涨。很多新进入市场的投资者赚到钱,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下,这些人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而更多的人也决定一试身手,价格被进一步推高。最初理性的投资者开始怀疑自己的初始的判断,由于害怕错过这次机会,所以也开始买入。在不同的投资者之间,分歧仍然很大,看空和看多的投资者都占相当大的比例。

3.泡沫破裂

泡沫持续膨胀,直到有一天,当资产价格上涨到几乎没有人愿意接受的程度,或者市场上出现重大转变时,泡沫到达了顶点。这时几乎所有的投资者终于达成了价格过高的共识,因此一同抛售。而此时,由于很多投资者承担了过大的风险(比如借债买房或炒股),价格的下跌导致他们(以及他们的债务人)的财务状况急剧恶化,泡沫破灭了,价格的下滑比上升时还要快。这就是着名的明斯基时刻。一般来说,泡沫上涨期(形成、膨胀)和下跌期(崩溃)的用时比例大约为5比3。即如果是一个持续8年的泡沫,其中5年是上涨,3年是急跌。

四、我国房地产泡沫分析

我国目前宏观经济的一大难题就是高企的房价。特别是北京、上海等一、二线城市,房价已经上涨到了百姓难以承受的地步。因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以求平抑房价,如收紧银行房贷,出台限购政策,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等,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抑制投资性购房需求,同时提高保障性住房供给,使房价回归合理区间。

那么我国目前是否存在房地产泡沫呢?通常,房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快速上涨可能是出现房产泡沫的预警信号之一。就中国而言,过去10年城镇新建住房平均销售价格年均上涨了9%,09年涨幅则达到了两位数。在一个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的经济体,房价以这种速度上涨也不让人意外。不过,官方公布的房价数据并没有按地段或质量进行调整。由于销售的大多数新建房屋往往距离市中心越来越远,官方的房价数据并不能准确反映出房价随着时间推移而上涨的真实情况。中国最大的二手房中介公司——中原地产也公布大城市二手房销售均价。中原地产的数据显示一线城市平均房价的上涨幅度远高于官方数据反映出的情况。用来评估房地产泡沫的一个常用指标是房价收入比——即一套住房的平均价格相对居民年可支配收入的比率。而中国的房价收入比非常高:老百姓通常得用9到10年的收入才买得起一套房;而在一些大城市,这一比率最近攀升到了20年。在发达国家,房价收入比通常在4-6年。另一个与房价相关的指标是租金回报率,也就是房屋不动产的资产回报率。据中原地产的统计显示:目前一线城市房产的租金回报率已经跌破了3%,上海更是已经接近2%。这一回报率已经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说明目前投资房地产的资金并不以收取租金为获利手段,而是依靠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属于典型的投机资本。其实,我们可以用更简单的标准来判断,当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房价过高了,买不起房了的时候,就可以断定房价存在泡沫。

与一般的金融泡沫相比,楼市的运行规律稍有不同。楼市泡沫的推动力主要是恐惧。在泡沫的形成阶段,只有比较富有的人群才买房,而随着房价的增高,原来不具备买房实力的人群陷入对未来的恐慌,从而以“倾家荡产”或“创新”的方式加入楼市。因此,市场上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新奇现象,比如高价倒卖楼号,合伙买房等。另外,楼市几乎没有做空机制,因此理性的投资人最多也就是观望而已,这样楼市就被多方完全占据。另外一个推动楼市上涨的因素是卖方的“惜售”行为,具体表现为新楼盘推迟开盘以等待高价,或者二手房卖主在签约前后仍多次涨价等。惜售行为在泡沫上涨期会助推价格上涨,但是在泡沫崩溃期会导致卖方不能及时止损,加大损失,从而进一步压低房价。在某一个时间,多方的热情退去或是遇到重大的经济或政策环境转变,价格开始下跌,此时市场会等待原来观望的购房人购入从而继续抬高房价,如果还是没有人买房,这就是房价见顶的信号,楼市泡沫开始破裂。

针对我国的情况,可能有多种因素会触发楼市泡沫破裂,例如:信贷大幅度收紧、利率大幅提升、允许资本外流、股市或其他资产市场持续表现良好等,也有可能到了某个时点房价不再上涨,房地产的实际资产收益率为负,从而造成需求下降。

经济泡沫最初的表现篇6

经济泡沫问题古已有之,只是于今为烈。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狂热”、18世纪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与英国的“南海泡沫”,接触过世界经济史的人都耳熟能详。中国古代历史上鲜有经济泡沫的记录,若不是进行严格范畴的界定,那么“洛阳纸贵”也可能是一种经济泡沫。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视经济投机为正常理,因此将经济泡沫无论在广度、频度、烈度上都不断推向新的极致,以至于我们今日之生活近乎与泡沫为伍。经济泡沫形形,当下人们最为关注的是房市与股市疯狂,这就是资产泡沫。

“非理性繁荣”与资产泡沫

在世界经济史上,一国往往因为经济政策不当而导致资产泡沫,而资产泡沫最后引致金融危机的事件屡见不鲜。资产泡沫最容易在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生成,在本人记忆中,最典型的是日本资产泡沫与金融危机。i985年,日本土地资产总值是176万亿日元,到1989年达到521万亿日元,四年上升近两倍。东京地价上涨尤为严重。在地价飚涨的同时,股市价格也急剧上升。日经225股价指数在1985年为13083点,到1989年已上升至38916点,四年上升同样近两倍。“日本奇迹”泡沫巨大,最终破灭的后果也严重而持久。20年后,日经平均指数还在10000点徘徊,大约是当年高峰的1/4,日本六个最大城市的平均住宅地价也只是20年前的1/3。

1997~1998年的东亚金融危机,资产泡沫也扮演了重要角色。20世纪90年代后,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房地产价格在最高和最低时的比率分别达到了3倍和2倍。虽然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房地产最高和最低价格的比率分别只为1.25倍和1.32倍,相对较小,但这两个国家房地产的空置率却远较马来西亚高,分别达到了15%和10%,1997年以后不动产供给过剩的现象更加严重。空置率居高不下是房地产泡沫形成的一个显著标志。

当今世界,凡是以房地产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繁荣的国家,最后几乎都未能逃过资产泡沫膨胀与金融危机的命运,似乎必然要遭受“摩天楼魔咒”。通常在一国经济上扬过程中,该国政治家或企业家一般都豪情万丈,纷纷通过兴建摩天大厦来“宣扬国威”。远的有1908年纽约胜家大厦、1931年帝国大厦及1974年芝加哥的成利斯大厦;近的有1997年落成的吉隆坡双子塔、2004年启用的台北101以及2009年底完工的迪拜塔。这些摩天大厦建成之日,通常差不多也就是泡沫经济破灭、金融危机爆发之时。有经济学家做了苦心研究,发觉“摩天楼魔咒”的灵验程度还不低。舞会有曲终人散之时,色彩斑斓的泡沫也有最终爆破的一天,真所谓“眼见他起朱楼,眼见他宴宾客,限见他楼塌了”,一个个试图要刺破青天的摩天楼往往成为见证轻狂岁月的标志。

就世界经济史来看,资产泡沫越大,爆破时破坏力也就越大。对于资产泡沫的产生,经济学家的研究可谓汗牛亢栋。结果不外乎:流动性催出来的,政治家或金融家吹出来的,还有投资者跟出来的。一个超级资产泡沫的诞生通常都是伴随着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金融资本总是不断争取自己的最大自由,最好不受任何约束与监管,而监管缺失的金融投机则成为资产泡沫酵母。如此,金融投机在低成本资金、高财务杠杆、高债务的基础上,迅速做大一个个资产泡沫。迪拜就是用1元钱玩超过10元钱的游戏,财务杠杆超过10倍。迪拜酋长马克图姆曾经讲过“梦想没有极限”,“只要我盖了机场,就会有人来一只要我盖了饭店,就会有人住”。当然,经济泡沫的不断膨胀少不了经济学家的帮腔,他们不断撰文认为,资产泡沫有利于激发“财富效应”,如楼价与股价上涨有助于消费者增加开支,股价上升有助于企业融资与再投资,如此有利于经济增长。

耶鲁大学著名金融学教授罗伯特・希勒则提供另类有趣而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很多金融危机并不是由技术因素或政府政策造成的,而是所谓“故事”触发的。“故事”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好的“故事”催生“理性繁荣”,坏的“故事”催生“非理性萧条”。1929年“大萧条”的“故事”让几代美国人刻骨铭心,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顿时让美国人想起了“大萧条”,这个悲惨“故事”摧毁了他们的信心,导致经济“非理性萧条”。希勒于2000年出版了《非理性繁荣》一书,认为投资者并非人人都是理性和精明的,正是他们的非理性和从众行为催生了投机性泡沫,最终让股市进入了一种“非理性繁荣”的状态,而“非理性繁荣”的结局就是“非理性萧条”。

迄今,围绕资产泡沫形成原因,经济理论工作者发明了一系列理论,由此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然而,资产泡沫非但没有解决而且还越来越严重,这也算得上是为解决一个泡沫而诞生了一个更大的泡沫。

美国以金融诬术诱骗世界

1920年,有一个叫查尔斯・蓬齐的美国人,编造“故事”向投资者讲述赚大钱的可能性,实际上此人是通过利用下一轮投资者的投资支付上一轮投资者的方式来骗取钱财,这就是著名的“蓬齐骗局”。现代金融业务越是先进,其炼金术(诬术)特征越是浓厚,在吹起一个个色彩斑斓的金融泡沫后,将别人钱财转移到自己的钱包,只是“蓬齐骗局”的本质特征没有改变。

世纪金融大危机曝出麦道夫诈骗案,涉及金额500多亿美元。一个人、一小撮人玩金融泡沫可以施加“诈骗”的罪名;而一大群人、整个行业乃至国家都玩金融泡沫,则美其名曰“金融创新”。长期以来,美国华尔街诸多机构、人员从事的就是这个行当。美国市场的金融产品差不多占了世界的一半,金融业创造的利润占美国总利润的40%。金融大鳄索罗斯深谙其道:“一般金属无法被咒语变成黄金,但是人却可以靠推销假理论和假预言而在金融市场上致富,在政坛上独揽大权。”

自20世纪80年代初里根政府发动新自由主义革命以来,美国金融资本的扩张以及于世界的泛滥史无前例,由此在上世纪80年代房地产、90年代科技网络以及如今金融服务这三大领域都吹起了极大的泡沫,而且都最终酿成金融危机。资产泡沫破灭与金融危机使外国在美国的巨额投资血本无归。80年代美国强迫日本接受“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日本流动性过剩,资金大量流入美国,投资美国的房地产,促使房地产泡沫迅速膨胀。但是,当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灭时,日本损失惨重。此后有研究表明,日本在80年代对美贸易顺差的总和几乎都赔了进去。90年代,美国掀起科技网络热潮,吸引了包括欧洲在内

的大量外国资本流入美国。到21世纪初,科技网络泡沫破灭,而这些外来资本又成为最大的牺牲品,许多外国企业的投资赔得精光,一些被卷入美国保险业务的欧洲金融机构,甚至最后还必须分担美国企业的损失。但是,华尔街在泡沫的涨落中赚取了极其丰厚的收益。

此次金融海啸席卷整个西方国家,为稳定金融与刺激经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利率压低到历史最低水平,大规模购买长期债务工具,由此流动性从整个西方国家喷涌而出,投机资金泛滥,热钱肆虐。长期以来,日本因为实现零利率,而使日元成为融资套利交易的借入货币,如今美联储也将联邦基金利率降低至并维持在0~0.25%的水平,美元也成为套利交易的借入货币。自2009年3月以来,各类高风险资产――股票、能源、大宗商品及其他信贷工具――的价格持续强劲上扬,新兴市场股票、债券与房产的上涨幅度更大。

货币利差交易持续的时间越长、规模越大,资产泡沫就越大,随后泡沫破裂的冲击也就越强烈。而且,美元的发行规模、交易的便捷、使用范围远远超出日元等其他货币,因此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更大更深远。未来,如果美联储调整利率而使美元借入成本突然提高,或相关因素导致美元走势逆转而突然升值,那么投资者需要迅速回补其美元空头头寸,杠杆化的利差交易将不得不在很短时间内平仓,由此将引发所有高风险资产的集体崩盘。当初,日元套利资金的持续涌动与急速抽逃,直接导致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如今,美元套利资金规模更大,对亚洲的挑战也将更加严峻。

经合组织2009年9月指出,在各国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将利率调降到历史新低后,全球经济将面临新一波资产泡沫风险。日本野村控股在《2010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G3(美欧日)经济复苏幅度将很小,美联储2011年初前不会调升利率。这将驱动资金大规模流入亚洲,2010年亚洲资金的流入会像海啸般猛烈。

中国率先复苏,率先遭遇泡沫困扰

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市场广泛接轨以及经济金融化不断深化,中国的资产市场正在经历一个接一个的“非理性繁荣”。存在有其合理性,但存在并非都是合理的。股票市场自诞生以来,一直就有忽大忽小的批评与指责之声。近几年从1000多点到6000点再到1500点,可谓大起大落。潮涨潮落之间不仅是数字符号的变动,更有财富从一个人口袋向另一个人口袋的转移。

1992~1993年的房地产泡沫虽然只是集中于个别地方,但是造成恶果历经多年才得以消化,曾经被泡沫埋没的海南省直到近年来才得以恢复元气。然而,被金融诬术驱使的投资者一般是没有什么记性的,大多数人都相信“市场上自有比我更傻的傻瓜”,总是认为自己应是侥幸者,泡沫不会在自己手上破灭。

2003年以来房价一直扶摇直上,只是在2008年放慢了脚步,进入2009年再次直冲云霄,部分城市房价已超过最火爆的2007年水平。2009年,上海、深圳、杭州、北京等中心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了30%~50%,局部地区甚至实现翻番,而且房价上涨浪潮正涌向二线城市。一线城市的房屋租售比普遍已超过1:300的警戒线(该比数是用作判断房屋是否具投资价值和存在泡沫与否的标准)。房屋销售价格与居民家庭年可支配收入比普遍超出20~30倍,远远超过世界银行给新兴市场界定的3~7倍的合理范围(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房屋泡沫严重的几个城市也不过6倍)。房屋空置情况愈发严重,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诸多楼盘空置率达50%以上,远远超出5%~10%的国际合理指标范围,反映商品房已严重积压。

2009年12月,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载文称世界范围内七大金融泡沫迫在眉睫,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位居第二。中国房地产市场膨胀起巨大泡沫是诸多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首先,一个垒球史无前例的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投机环境。来自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要多少有多少”的套利资金充斥世界,浩浩荡荡涌向新兴市场,涌向中国。西方政治家、金融家、经济学专家自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直在力捧中国,不断炒作中国因素,如今已形成官商学“三合一”的鼓吹人民币升值合唱团,诱导游资涌向中国。而香港亦早就成为炒作中国内地题材的金融平台,成为相关国际游资的集散地,国际游资通过香港可以伸缩自如地投机中国内地资产市场。

2009年中国内地近10万亿元人民币的新增贷款,令资产泡沫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膨胀。有专家指出,其中有20%左右的信货资金流入房地产和股禀等赘产市场,推动资产价格飙升。这虽然给市场带来了繁荣,提振了大众信心。产生了所谓“财富效应”,但是从长期看,这种资产投机带来的资金分流效应与价格调节机制的混乱必令实体经济“失血”,从而削弱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2003年以来的资产泡沫使许多拥有额外住房的人一跃跻身于富人行列,诸多就发生在身边的致富动人“故事”,激发越来越多的民众跃跃欲试。在中国股市建立初期,深圳流行这样一句话:“再不买股票,你就是深圳的最后一个穷人。”目前在上海、杭州、北京,同样的话又在响起:“你再不买房子,你就可能沦为中国最后一个穷人。”

经济泡沫最初的表现篇7

一九九八年一二月,网络分析师预测亚马逊的股票会上升到每一股四00美元。这位网络分析师就是当年三二岁的亨利·布罗杰特,当时,亚马逊的股票只有二四0美元摆布,而且,许多分析师认为亚马逊的股价已经经到达顶峰,没有上涨空间了。但是,布罗杰特预言的次日,亚马逊的股价就上涨了一九%,不出三0天,涨福为一二八%,超过了四00美元的目标。尔后,布罗杰特被赫赫着名的美林证券收编,取代了分析师乔纳森·科恩,由于科恩认为亚马逊股票的上涨空间至多只有五0美元。在随后的几年里,布罗杰特成为华尔街的红人,与摩根斯坦利的玛丽·米克分别被誉为“网络先生”以及“网络皇后”。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二000年五月倒闭,这是欧洲资金最雄厚的网站,资金一.六亿美元,而被收购时只卖了三七万美元。它的倒闭拉开了网站倒闭的序幕。截止到二000年年底,美国有三七五家网络公司倒闭。同时,代表新经济的纳斯达克股指起伏跌荡,纳斯达克指数从二000年三月份的最高峰五一三二点跌至一二月二九日二四七0.五二点。年底收盘股票总市值只有五千多亿美元,只至关于三月狂潮时,思科公司的股票总值。二000年全年美国新型网络公司裁员人数到达创记录的四.一二万人,其中一二月第1次超过万人。

而亚马逊自从上市以来,历来没有盈利记录。在一九九九年亏损三.五亿美元以后,亚马逊的Ceo贝佐斯把公司定位为“孵化器”,即把公司从1个单纯的在线书店变为1个在线超级市场,而后成为“1个电子商务孵化器”,匡助企业启动自己的公司。比如,亚马逊前后与网上药店、以及在线汽车销售公司等公司签订了合同,进1步拓展业务规模。而到了二00一年贝佐斯再也不把亚马逊称为孵化器了,而是把合作对于象从过去的网上企业,调剂为网下企业,比如CircuitCity,Borders以及target等零售商。显然,这些网下零售商可以给亚马逊带来真正的现金流,而不是不断降落的股票。

这时候,咱们的网络分析师亨利·布罗杰特又发表了弘论,他在二00一年一月的分析讲演中写到:“以每一家合作企业带来0.七五亿美元计算,那末,每一年将会为亚马逊增添三.七五亿美元的收入。”但是,布罗杰特这次看走了眼,亚马逊的收入并无像他预测的那样上升,就连亚马逊的看家本领――网上书店的销售也呈现了下滑。过去,华尔街的分析师认为亚马逊网上销售在二00一年底的销售额可以到达五0亿美元,虽然“九一一事件”以后,美国家庭的网上购物呈现了必定的增添,然而实际上现在的销售额只能到达三0亿美元。

依据《华尔街日报》二00一年一一月一五日报导,美林团体的新总裁奥尼尔对于企业进行改革,大量裁员,裁员人数占全部员工的一五%,即有七000人面临下岗,就连“网络先生”也未能幸免,虽然他可以取得价值二00万美元的补偿金,然而,他将面对于大量的索赔官司,由于在网络股泡沫以后,布罗杰特依然鼓吹持有,使患上许多股民上当受损。布罗杰特被辞退的动静,1时间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

过去,投资分析师认为:“在这1阶段,盈利其实不能说明甚么。投资者能够理解,在行业的初期增长进程中,维持高速增长以及占有市场份额拥有极其首要的战略优势。”

那末,如今,咱们应该如何来看待以及评价网络泡沫呢?

网络股的泡沫决裂对于于人们回归理性分析是10分必要的。在人类历史上,已经经阅历了无数次泡沫经济的魔难。一八四一年,1位苏格兰历史学家查尔斯·麦凯写了1本名为《异样而普通的妄想与群集性的狂想》,该书详细讲述了一七世纪以及一八世纪欧美产生的几回金融浪潮以及泡沫经济,这是文献中第1次提到泡沫这个词。

理论预期理论认为,价格是在可能患上到的信息规模之内,由介入市场交易的成员使用合适于当时当地具体情况的标准经济模型而构成的。他们认为市场价格不可能彻底脱离根本的价值,除了非是信息完整错了。其理论假定是市场上只有1种目的、1种思想,可是从历史上察看,参加市场交易的人常常受各种不同的目的所驱使,他们带着各自的成本、出于不同的目的,具有不同的信息进行交易。例如在初期的铁路投资中,最初的投资者是那些在筑路权方面的生意人,他们想从这里捞1笔钱去作其它的生意,随后而来的第2批投资者,关切的是铁路经营的利润丰富与否,再来的第3批人,只是看见铁路股票不断上涨,有益可图,只想通过转手赚取差额。

一九九五年八月国际货泉基金组织《国际资本市场》讲演中提到:尽管对于泡沫的具体定义请求有1个对于特定市场的模型,但当资产价格上升完整因为经济单位指望其上升时,这类资产是所谓的“处于泡沫之上”。理论界钻研了两种泡沫:理性泡沫以及其它泡沫。理性泡沫是著名的傻瓜理论的数学情势化。但是,实际上理论界尚无达成对于泡沫状况的统1认识,至于它是不是可能产生也没有1致的看法。理论家们试图用数学法子阐明理性泡沫的存在,这倒不是由于“非理性的泡沫”不存在,而是由于数学上难以处理。

这类以泡沫开始,并以各种情况的金融危机(但不必定总有危机)而告终的投契行动,其投契现象随不同的时间而异,包含的规模很广。其中包含:一六三六年荷兰郁金香的畅销、一七一九年--一七二0年南海公司圈套、一八二0年约翰·罗的密西西比泡沫、一八四六年--一八四七年英国的铁路狂热;尤其是,本世纪210年代产生在美国“疯狂的投契”──佛罗里达的投契浪潮,更是让人难以置信。

很遗憾,人们并无从这些泡沫中汲取教训,从一九二八年开始,股票市场投契在华尔街股市从新树立起海市蜃楼,金融参谋罗杰·巴布森敏锐地预感了它的到来,然而,人们并没给予足够的注重。到一0月二一日,狂跌在所难免,当天的兜售量高达六00多万股,连股票行情自动记录器都没法及时反应,直到收盘后接近二小时,最后1笔交易才在股票行情自动记录器上实际记录下来。连著名的内在价值理论的前驱者--欧文·费雪都没法接受这1事实。一0月二四日,兜售量扩展到一三00万股,一0月二九日再次放大到一0多万股。要知道,一九二九年的一六00万股相对于于一九八五年纽约股市的一0亿股!

经济泡沫最初的表现篇8

书名有误导。英文原版书名中的“Breakout”有爆发的意思,但对于作者的中心思想,更贴切的书名应该是《突围的国家》,或者也可以命名为《一蹶不振的国家》、《退潮的时候,才知道哪国在裸泳》。

全书共十四章,前十二章是按国别或地区分析。也会横向与其他国家,纵向与该国历史对比。作者对各国的基本面和机遇都看地比较透彻,只是可能因为工作的关系,往往用比较委婉或“高级黑”的方式道出。而最后两章进行了总结,也呼应了前面的高级黑。

在作者看来,新兴市场过去十年的普遍繁荣,很大程度上并不是这些国家自己的功劳,而是赶上商品泡沫,台风一来,猪也会飞。这里的商品主要指初级产品,包括能源、原材料等。这一泡沫和上一个时代的网络泡沫惊人相似。中国制造催生了很大一部分对初级产品的需求,又被快钱急剧放大,“变成了可以像股票一样进行买卖的金融产品。”

商品泡沫会“引导个人和国家的巨额财富流向错误的领域,落到越来越不配得到它们的人手中。”和网络泡沫一样,这场狂欢行将结束。在过去200年中,商品价格整体持续下降且可预测。在过去20年中,制造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例持续下降。作者相信,中国与商品之间的关联也将很快解体。

没有泡沫是好泡沫,所有泡沫在破灭时都带来一定的痛苦。这时各国的经济表现将依赖各自的基本面,而不是同一个宏观趋势。因此各国的痛苦程度和长度大不相同。资本将流向生产力更高的地方。而那些越享受泡沫繁荣的国家也越痛苦。初级产品价格上涨抬升币值及所有产品的价格,也就削弱其他所有部门的国际竞争力。

“身处一场美妙宴会,根据游戏规则,我们知道某一刻黑骑士将破门而入,结束狂欢。那些先行离开的人或许能幸免,但是音乐和美酒如此诱人,我们不想离开。每个人都在问,‘几点了,几点了’,可是所有的表都没有指针。”

国内海外投资相关从业人员都该翻翻这本书。商品泡沫的现象,以中国之大,书中提到的十二个国家都能在国内找到类似的区域,房地产造成的商品泡沫类似的效果,因而对国内投资也富有指导意义。实际上国内的商品泡沫已经至少局部显现,比如鄂尔多斯的“鬼城”,其他还需要拷问时间。

经济泡沫最初的表现篇9

1产业革命背景下金融投资泡沫的历史回顾

所谓的产业革命,是指由于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进而使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出现崭新面貌。历史上的每一次的产业革命,受益于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使能够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产业成批出现,形成产业集群,而资本逐利的天性,必然使其追逐这些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潜在的巨大获利机会,事实上,迄今为止,历史上每一次产业革命的特定阶段,都出现了金融投资热潮,而且这些金融投资热潮无一例外地都演变为投资泡沫,并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泡沫破灭的结局。在分析引发投资热潮泡沫化及泡沫破灭的驱动因素之前,有必要对历次产业革命背景下的金融投资泡沫作一个简单的回顾。伴随第一次产业革命,即工业革命到来的金融投资泡沫是18世纪80-90年代的“运河热”。由于工业革命大大改进了当时的生产技术,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商品出现过剩,大规模的商品贸易开始繁荣起来,而运河是当时商品贸易所依赖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运河热由此诞生,这使得州和地方政府的运河债券充斥了当时的证券市场。但运河热很快以运河恐慌结束,泡沫破灭后剩下了一堆无法偿还的运河债券。在“运河热”之后兴起的是“铁路热”,这是在以蒸汽、铁路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背景下产生的。“铁路热”使铁路股票成为当时伦敦交易所最主要的交易产品,而差不多同一时间,美国也出现了铁路热,纽约交易所挂牌交易的铁路股票从1835年的3只增加到1840年的10只,再到1845年的38只。英国的铁路热在1847年崩溃,铁路股票狂跌。美国当时受到的影响较小,但最终也在1857年崩溃。在这两次早期的金融投资泡沫后,伴随着第三次产业革命--钢铁、电力和重工业时代与第四次产业革命--石油、汽车与大规模生产时代的到来,金融投资史上又相应爆发了1884-1893年和1920-1929年的两次泡沫。同样,这两次金融投资泡沫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破灭,尤其是在第四次产业革命中,大规模生产方式带来了汽车产业繁荣,推动了金融投资热潮及随后的泡沫化过程,最终在大萧条的股灾中轰然破灭,从图1标普综合股价指数实际值的变化中可以看出,1929年后,股市巨幅下挫,使股指剔除通胀因素后的实际值回落到接近1920年的水平。到了20世纪90年代,对网络股的追捧成就了信息产业革命中金融投资热潮的巅峰,纳斯达克指数从1000点上涨到5000点以上,随后市场从狂妄转为恐慌,最终崩溃,2000年4月开始,纳斯达克指数最低跌至2800点,跌幅近半,而网络股重灾区中跌去90%以上的股票比比皆是。这五次大规模的金融投资泡沫是伴随人类历史上的五次产业革命产生的,但是在科技进步频繁的20世纪下半叶,在互联网泡沫之前,还发生过60-70年代的电子热和80年代的生物技术泡沫,前者在1962年破灭,后者在80年代中后期破灭,当时大多数生物技术公司的股价跌去了3/4。

2科技泡沫生成的驱动因素分析

2.1市场对成长股的偏好

资本市场对成长股的青睐历来有之。经典投资理论中就有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与菲利普•费雪的成长投资两大派系。在近50年美国机构投资者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基本是价值投资与成长投资轮流占据上风、各领。前者如20世纪70年代对“漂亮50”的投资,后者如60年代电子股、80年代生物技术股、90年代互联网股票的投资。而根据永续增长的股利折现模型推导得到的市盈率公式为:pe=d×(1+g)Ke-gd为股利支付率,Ke为权益资本成本可见,除了股利支付率、权益资本成本这两个相对确定的因素,公司收入、利润的增长率是影响上市公司估值水平、进而影响其股价水平最为关键的因素。产业革命中,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将诞生了一批新兴产业,其或开拓新的市场,或取代传统产业,但都享受新兴产业在初创、成长阶段的高速成长,尤其当其中的某些产业具备了成为经济部门主导产业的潜质时,资本市场投资者将见证其从初创到成长的快速壮大过程,因此,在产业革命,投资者对新兴产业的增长情况给予厚望,给予较高的估值,这是驱动产业革命背景下金融投资泡沫的最基本因素。

2.2新兴产业创新盈利模式将享受估值溢价———以互联网泡沫为例

对于股票投资来说,分析一家企业的投资价值,最根本的在于分析其盈利模式,也就是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这个过程决定企业的未来生死,决定了企业的相应投资价值和投资类型,也决定了一个投资者应该采取的操作策略。盈利模式不仅使有些企业长期就是比另外的企业挣钱多,从估值角度来看,有些企业因为其盈利模式而比另外的企业享受更高的估值。崛起于产业革命的新兴产业,由于其不同于传统产业的特质、属性,或能创造一种全新的盈利模式,而处于这些产业中的企业,自然更多地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享受估值上的溢价。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信息产业革命中的互联网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型:互联网硬件设备生产商(思科、3Com)、互联网软件生产商(微软、甲骨文)和分别从事互联网中介(雅虎、Cnet)、互联网电子商务(eBay、亚马逊)的服务提供商。比较上述四类公司在互联网泡沫中的估值水平,可以发现,无论是互联网硬件设备生产商,如思科、3Com,还是互联网软件生产商,如微软、甲骨文,在互联网泡沫的巅峰,其静态pe最高也没有超过200倍,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雅虎、eBay等服务提供商的静态pe却曾达到数千倍。这种估值水平上的差异导致网络设备厂商的股价表现明显逊色于服务型网络公司。而分析其内在原因,最根本的是市场对“新经济”盈利模式的认同,尽管事后投资者为这种盲目的自信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2.3市场的心理因素———人类的直线型预期模型与博傻理论

(1)人类的直线型预期模型———利用短期趋势预测未来。市场中的投资者有一种思维倾向,当看到某种投资品上涨的时间越长,就认为这种趋势越有可能保持下去。相反,如果某种投资品下跌的时间越长,往往会认为它越有可能在未来继续下跌。这体现出,通常我们对未来的预期是直线型的,然而实际上,未来是以曲线型和周期性的方式发展的,因此,这种想法在大多数时间是完全错误的。它使我们在周期的顶部变得非常乐观,对风险视若无睹,而那时恰恰是风险最大的时候。而正是这种思维惯性助长了泡沫的膨胀。

(2)博傻理论。在泡沫急剧膨胀的过程中,保持理性变成一件痛苦而又艰难的事情,与热衷投机的人相比,保持冷静和理智反倒显得太过保守、跟不上潮流,尤其当发现身边的朋友一个个一夜暴富,这种诱惑很难不使人暂时抛弃理智,开始铤而走险。当泡沫发展到顶峰,投资者被跟风的心理控制,既然第一个人能够获利,那么第四个、第五个、甚至第六个人也应该可以。人们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因为他们预期会有一个更大的傻瓜会花更高的价格从他们那儿把它买走,所以,只要不成为最后的傻瓜就行了。然而,泡沫的破灭往往来得迅雷不及掩耳,最终必须有人为这种疯狂的投机买单。

3科技泡沫破灭的驱动因素分析

尽管泡沫膨胀使资本市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正如“衰退的唯一原因是繁荣”,泡沫催生下的“美好时光”,其必然终结于泡沫的破灭。在狂热阶段的尾声,泡沫都具有一项基本特征:它们在结构上是无法持续的。两种结构性的紧张关系使得狂热进程不可能无限期地持续下去,它们存在于在新兴产业的现有需求规模和潜在供给规模之间,也存在于真实财富与账面财富之间,而这正是导致泡沫破灭的根本原因。第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在于,对于产业革命中诞生的新兴产业,企业家与市场中的投资者往往会过于乐观地估计其成长速度,尽管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任何新兴产业的成长都需要经历相当一段时间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时间为消费者所接收,逐步形成自己的市场份额,另外,如果新兴产业是对经济体中传统产业的替代,在其成长过程中也必然会受到传统产业的反扑与围剿,使其成长的过程增添曲折。因此,对新兴产业市场需求增长速度的错误估计,造成了对新兴产业的过度投资,导致潜在供给规模快速扩张,大大超过现实需求规模,供求之间的失衡最终必然是使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企业盈利状况急剧恶化,最终使大量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走向破产,投资泡沫轰然破灭。再以互联网泡沫为例,当时的投资者乐观地认为:只要把光缆像皮肤一样,甚至像空气一样覆盖到地球表面,就会引发源源不断的需求,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1998年到2001年期间,全球地下埋设的光缆数量增加了5倍,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每根光缆的传输能力增加了100倍,因此,光缆的总传输能力增加了500倍。但是,在此期间的需求只增加了3倍。随着众多宽带供应商过度投资导致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其激烈争夺已下滑的业务需求量,互联网宽带的价格在一年之内下滑了50%。另外一个结构性的紧张关系产生于,尽管新兴产业的生机还在继续着,但经济产生真实财富的增长速度却显然跟不上投资者们集体信念“创造”资产收益的速度。除非出现奇迹,企业收益增长的速度根本无法继续给予投资者们已经习惯了的高额回报。确实,产业革命下金融投资泡沫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对新兴产业利润预期的膨胀,以早期的“铁路热”为例,一些早期铁路的实际利润的确很高,但是,高利润预期和人们的从众投机亢奋一起,最终引发了“赶时髦”(bandwagon)效应。遍及全国的铁路建设浪潮,由于没有顾及国内网络的宏观布局造成了许多重复建设。这意味着,许多线路和公司必将亏损甚至刚开始建成就会出现亏损。最终,铁路投资者大多因各种问题而血本无归。

经济泡沫最初的表现篇10

关键词:泡沫经济;典型案例;金融风险;防范

繁荣和破产,有序和无序,记忆和失忆,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历史重复上演着惊人相似的一幕。没有一次危机与前一次相同,但是有一些可以应用的普遍原则,忘记这一点就会自担风险。资产泡沫形成与膨胀导致银行风险不断累积,进而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断上升。“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而爆发。”[1]1980年以来发生在12个国家和地区的16次较严重的金融危机中,有12次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资产泡沫。然而,每一次经济衰退几乎都与资产泡沫的形成和破灭有着必然联系。资产价格的崩溃将引发大面积的违约,并进一步演变成金融危机。

一、泡沫经济的典型案例分析

(一)从1634年的“郁金香狂热”到1719年的“密西西比泡沫”

从“郁金香狂热(tulipmania)”到“密西西比泡沫(mississippiBubble)”,上演了经济发展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泡沫经济。荷兰从1634年持续到1637年的“郁金香狂热(tulipmania)”通常被认为有记载的最初的投机泡沫。郁金香泡沫所炒作的只不过是一种商品,牵涉到的人数有限,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泡沫经济。在荷兰郁金香泡沫迸裂80年后,1719年出现了著名的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堪称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泡沫经济”。

“密西西比泡沫”的起因可以说是金融制度变革的结果。约翰·劳(JohnLaw)在法国历史上第一次尝试了金融创新产品“债转股”实验和大规模的纸币发行。1717年8月,约翰·劳组建西方公司,首先以减息优惠条件替政府偿还债务,借以取得向政府发行银行券的权利,然后用政府的债务作抵押发行股票,政府用银行券向公众还本付息,公众则用银行券购买约翰·劳公司股票。在王室的支持下,约翰·劳一方面大量发行纸币,另一方面大肆扩张公司业务,并且将巨额国债转变为公司的股权,同时允诺高额的股息。因此,信用与实际经济相互促进与扩张,公司的股票急剧上升。1719年7月25日,约翰·劳取得了皇家造币厂的承包权。为了取得铸造新币的权力,印度公司发行了5万股股票,股票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连续疯狂窜升了13个月,涨幅超过了20倍。由于货币的大量供应,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最终人们对股票失去信心,导致股市崩盘,危机的到来是必然结果。1720年5月股市开始崩溃,连续狂跌13个月,跌幅为95%。上演了人类历史上一次最早、最经典的泡沫经济。它最典型、最直接揭示出泡沫的本质特征,在乐观预期的刺激下,信用过度扩张和股票价格上涨相互刺激的典型特征[2]。

密西西比泡沫是由货币的大量供应造成的,而经济发展并没有真正达到这个水平,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最终人们对股票失去信心,导致股市崩盘,危机的到来是必然结果。

(二)从1980年代日本的泡沫经济到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从1950年代起,日本经济步入了高速发展期,在1956—1973年期间,经济增长速度平均为9.3%,是当时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1980年代中后期,由于连年巨额贸易顺差,美国与日本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为了缓解美日贸易矛盾,1985年9月,美日等五个发达工业国家财政部长及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plazaHotel)签定了“广场协议”,旨在降低美元对日元等货币的汇率。“广场协议”的签定直接导致了日元的急剧升值,在“广场协议”生效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日元快速升值达20%。另一方面,为缓和对美贸易关系,日本必须振兴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基于以上两种原因,日本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扩张型的财政政策。日本的金融机构从1986年开始,连续5次下调利率,从原来的5.0%降至2.5%,在降低利率的同时日本还大力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逐步放松对外汇、金融市场的严格管制。

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得日本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泡沫经济急剧膨胀,日经平均指数由1985年12月的12977点上涨到1989年12月的38130点。1986—1990年,全国商业用地平均价格累计涨幅达67.4%,明显脱离了实体经济并形成了严重的泡沫经济。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投机热潮,日本央行采取了多次大幅度提高利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1988—1990年,日本银行提高利率3.5个百分点,结果日本泡沫经济在1990年底终于破灭了。从1990—1993年,日本的股市下跌了约70%,楼市下跌了60%多,泡沫经济崩溃。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还没完全从危机中缓过劲来,1996年金融危机又悄悄地降临东南亚,吞噬着十多年来处处呈现出高增长和低通胀的繁荣景象,各国几乎是毫无防备地陷入了灾难。

1980年代以来,东南亚各国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加上国外大量资本的输入和风险溢价的降低,使得投资和信用规模急剧膨胀。据winstonetal(2004)统计,在1990—1996年间流进东南亚其他国家的信贷资金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香港为48%,印度尼西亚为62%,菲律宾为115%。同时期不良贷款率也急剧攀升。以泰国为例,1990年代初期国外资本大量涌入泰国,1990年泰国的资本净流入是97亿美元,占GDp的11.3%。到1995年资本净流入增长了126%,达到219亿美元,占GDp的13%[3]125。在大量外国资本涌入之后,泰国的银行系统放松了贷款条件,迅速扩张信贷。信贷扩张的结果是股市和房市交易火热,资产价格迅速攀升,泡沫现象越来越严重,基本上泰国的银行系统已经被房地产挟制了。到1996年,泰国净外国财富头寸是-1018亿美元,占GDp的55.9%,显示出了巨大的金融风险。一个将资产的30%—40%投向房地产的银行系统,其损失将是巨大的。由此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危机的导火线是1996年美元汇率走强,日元对美元贬值,整个东南亚国家的国际收支出现恶化。首先是泰国出口下降,现金流开始萎缩,随之影响了股市和房地产的现金流,投机者发现他们的现金在大量缩水,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破裂,银行不良贷款和损失不断攀升。泰国中央银行在清查银行账目时,发现泰国境内银行不良贷款数额惊人,与此同时,又相继爆出了曼谷商业银行和曼谷都市银行丑闻,预示着泰国银行危机的到来。于是恐慌开始蔓延,挤兑现象由此爆发,造成银行流动性枯竭。进而导致投资者信心动摇,亚洲房地产泡沫1996年由泰国开始破灭,危机如山火一样蔓延,难以控制。1997年5月,泰国最大的金融公司第一金融公司(Financeone)倒闭;1997年6月27日,16家金融公司被勒令暂停业务;1997年8月5日,另外42家金融公司被勒令暂停业务。至此,泰国银行业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1997年10月,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香港相继陷入了危机。东南亚一些创造奇迹的国家受到了猛烈的打击,一个又一个国家不断传出坏消息。1997—1998年间亚洲各大城市商用房地产资产价格急剧下跌,平均下跌40%。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使这些国家的银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灾难,给各国经济带来程度不等的巨大损失。

1980年代的日本金融危机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有一个共同点:信贷扩张而引发资产泡沫,进而引发金融危机。但不同之处在于:1980年代的日本是由于低利率导致投资过热,引发资产泡沫,导火索是美元对日元贬值。而东南亚危机是由于外来资本的涌入引起的投资过热,是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给亚洲国家带来的冲击。泡沫经济的教训再次告诉人们,“超过资本价值的任何增长都仅仅是想象中的事情;不管普通算术如何延伸,1加1都不会等于3个半,结果,任何虚拟价值都将是某些人或另外一些人的损失。对此,唯一的阻止办法是及早出售,让魔鬼抓住最后一个人。”[4]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人们争相抛出资产,以免遭受损失,从而造成金融业的混乱局面,危机的爆发势不可挡。

(三)从1929年的美国资产泡沫到2007年的金融海啸

1929年股市泡沫引发的西方大萧条是至2007年美国金融海啸爆发前为止,最为严重、持续时间最长、波及范围最为广泛的经济萧条。

一战结束后,192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稳定繁荣的局面,带动了金融制度的变化与金融创新:首先,无论老企业还是新企业,都通过大量发行股票融资,推助了股票市场的快速发展。其次,一种重要的金融组织创新——投资信托基金(investmenttrusts)大量出现。1921年之前,美国的投资信托基金只有40家,1929年为750家[5]。从1924年到1928年给股票经纪人的非银行贷款的5.5亿美元(约占贷款总量的25%)增加的38.85亿美元(约占贷款总量的60%),大量的非银行贷款使得联储限制股市投机的努力受挫[6]。同时,由于美国股市繁荣,大量资金从欧洲、日本流向了美国。因此,信用扩张对1920年代末期美国股市泡沫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此外,由于股市不断上涨,投资股票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其他领域,更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的资金进入股市,导致股票价格不可遏制地处于一个危险的高位,最终于1929年10月24日(所谓的“黑色星期四”)崩溃,引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马克思曾预测,传统市场利润的下降促使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新转战新的市场。从金融危机的历史来看,房产业始终是金融风险防范的关键领域,也是导致金融风险的风向标。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仍是从房产业的泡沫开始的。

由于激烈的竞争,银行的息差和边际利润大幅下降。从1990年到2007年,美国银行的净利差从4%下降到3.4%。从1980年代到2007年,华尔街的佣金下降了约1/3,同期,承销利润从12%下降到了5%[3]277。在残酷的竞争威胁下,西方的大型银行开始向新兴主权国家放贷以寻求更好的效益,但预期收益最终失败。如美国银行向拉美国家放贷,最终损失惨重。于是西方又把投资目光转向了新兴市场,花旗银行率先在新兴市场做起了消费信贷并获得巨大成功。由此,引发了银行业的整合。随着荷兰国际集团(inG)的成立,紧接着美国花旗集团、瑞士瑞银集团(UBS)相继诞生。至此,全球金融服务整合模式应运而生,银行业务从保险、证券和资产管理中的单一模式中走出来,出现了银行、保险、资产管理和证券业务综合业务的金融控股公司。随着金融服务规模的扩大,从国家到地区到全球,整合成为一种潮流,不仅仅是网络的整合,还有产品整合和平台整合。另外,投资组合催生了风险管理的创新,由此也催生了金融工程。1987年,美国国际集团(aiG)也走了多元化的路线,开始提供创新型金融产品。金融衍生品的发明与流行,无疑是金融服务业的创新与发展,但是,巨大的衍生性放大效应,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风险。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算,全球金融资产(包括银行资产、股票市值、债券市值)总值达230万亿美元,是2007年全球GDp(55万亿美元)的4倍。相比之下,全球金融衍生品的名义价值达596万亿美元,大致相当于全球GDp的11倍,是全球金融资产总值的2.6倍。虽然估算的金融衍生品总市值只有14.5万亿美元,但毫无疑问的是,金融衍生品蕴涵的杠杆化增加了全球市场上的流动性[3]280。参见图1。

由图可以看出,金融衍生品的这种高杠杆化导致过剩的流动性,实际上是虚幻的,和实际资产相比是虚高的,产生了所谓的影子银行,影子银行严重掩盖了真实的杠杆水平。由于流动性过剩,对于抵押的门槛要求越来越低,产生的流动性质量也越来越差,风险也越来越大。一旦市场有风吹草动,资产市价下行或者买出资产兑换流动性,危机的发生势不可挡,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酿成2007年的金融海啸。

二、泡沫经济引发的思考

从1719年密西西比泡沫经济之后的近300年的时间里,世界各国发生了多次金融危机,金融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风险防范意识也越来越强。但是,金融创新产品不仅没有叫停,反而花样繁多,越来越复杂,让人眼花缭乱,一些金融衍生品是否有风险,风险到底有多大,也很难预测。

20世纪末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带来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进一步开放。传统的金融业经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全球日益发展的需要,金融经营模式的创新及金融衍生工具很快大行其道,迎合了现代市场和现代经营观念的需求。简单的以货币信用为基础的金融工具,正在被日益精细和复杂的以综合信用与风险为标的的金融衍品所取代。正是这种变化,使得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近20年来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创新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同时,不断提高的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的复杂性与技术性,不仅形成了许多新的金融风险,而且对金融机构的风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像病毒随着人类药物的研发而发生变异以增强抗药性,提高自我生存能力一样。金融产品的研发,也给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的改进,成为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1990年代以来,以资产证券化、CDo和CDS为典型代表的金融风险转移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新,提高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增强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弹性,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货币资源配置效率。但是,风险只是被转移,并没有消失。随着金融风险的表面上转移和表面上的分散,看起来好像风险离金融基业越来越远,但是,金融产品创新的根基实体经济的安全性,仍然是导致金融危险的祸根,这个祸根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因为风险的转移造成了安全假象,使监管部门掉以轻心。衍生品离金融基础越远,越容易忽视风险,越可能产生更大的杀伤性风险。产品的创新,使银行把房产业贷款变成了债券的形式发售,银行的流动性得到了很快的回收,流动性又可以循环利用,于是产生了流动性过剩的幻觉,为贷款条件降低提供了必要的和有利的条件,于是低利率和低门槛贷款,使得一些收入低很有可能违约的人获得了贷款,风险就此悄悄地扎根了。

从亚州金融危机的地区传播性来看,亚洲危机属于地区性的网络事件,是亚洲传统银行业受到来自西方金融市场模式的冲击造成的,是传统的金融危机和货币危机。但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是现代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创新对金融市场的挖掘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从危机爆发的原因、广度、深度和复杂程度来看与亚洲危机相比不是一个级别,属于金融系统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内的危机。

1929年的金融风暴是金融杠杆过度,进而引发股市过热造成的;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原因是复杂的,但是金融创新过度造成流动性虚假过剩和风险试图转移要负主要责任。二者的共同点是:金融创新忽视了金融基业的风险。由此看来,金融业要想规避风险,还需要金融基业稳健。

由此可见,资产泡沫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加大了金融风险。资产泡沫的生成、膨胀直至迸裂的过程就是金融风险形成、扩大、爆发,乃至引发全面金融危机的过程。依据金德尔伯格对17世纪早期至20世纪晚期各国发生的金融危机的研究,房地产在危机之前的投机中屡屡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几乎在每次重要的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的酝酿和爆发过程中都伴随着房地产价格的剧烈波动。从理论分析的角度看,房地产泡沫可以导致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等在内的多种金融风险,但是从房地产泡沫的经验来分析,在这些风险中最主要、最直接,同时也是危害最大的风险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由于房地产业需要资金量大且投资周期长,注定与金融业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因此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业必然要受到泡沫破灭效应的严重冲击。在房地产泡沫破灭的过程中,随着人们对房地产市场信心的丧失和房地产价格的急速下跌,最先受冲击的就是信用掉期。股市和地产业在国民生活和投资领域占据着绝对的重要地位,因此房产和股市往往会成为投资和投机的热点和焦点,作为金融危机防范的关键领域实不为过。

三、对我国金融风险防范的建议

中国当前的资产市场的过热现象有目共睹,房产价格的过分膨胀,我国已经引起业界、众界和政界的广泛关注。2008年9月以来,我国央行连续五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连续四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共释放流动性约8000亿元,使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大幅增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一枝独秀。但是,与此同时,应该清醒地看到,刺激性经济政策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由于流动性充裕,导致国内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大大增加了金融风险。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政府应适当考虑刺激性政策的退出机制。房地产市场自身调节的局限性在于市场需求的无限性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不好解决。政府当前应适当收紧信贷或引导信贷投资渠道,考虑刺激性经济政策的在房产业适度退出机制。中国的房地产业已经捆绑了银行业,如果房地产泡沫处理不当,造成价格大幅度下跌,银行会有巨大坏账,对银行系统和经济发展的冲击将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政策退市也要慢慢地退,慢慢地收紧银根。

第二,调控房地产预期,严控房价非理性风险。房地产业是中国经济的关键性产业之一,在本轮经济复苏中充当了引擎。但是,房价持续高涨,甚至有向其他领域扩展的潜在危险性。尽管国家调控效果已经显现,但笔者认为,政府已经出台的政策,将增大房地产市场交易摩擦和成本,有力地打击了房地产投机,但这些政策仍属“治标”之策,应及时确定并推出“治本”之策,并注重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谨防以短期政策代替长期政策,下决心和持续韧性改变政府职能。政府应把重心放在调控房地产预期上,管理流动性和改革供地供应制度,双管齐下。

第三,加息和增加投机的资本成本。在流动性管理方面,在回收流动性同时,考虑准备金率之外的非数量化货币政策,比如加息等手段,以有效抑制通货膨胀预期,增加房地产投机的资金成本等。

第四,改变土地财政政策。在土地供给方面,在当前的财政体制和征地制度框架内,各级地方政府严重依赖土地出让金收入,这成为中国房地产调控的悖论之所在。为实现突破,亟待改革现行征地制度,增加可以参与土地供给决策和利益谈判的群体,有效增加土地供给,有针对性地扭转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状况。中国经济需要根本的改革,从房产调控所引发的将是中国发展方式的转换,以及经济增长动力的重建。

第五,遏制资产短期过旺形成的高危泡沫。不论是成熟市场还是新兴市场在经济繁荣时期,资产的短期过旺都是危机的信号。密西西比泡沫的形成,是过多的纸币发行短期内引起股市大泡沫,然后崩溃;1929年的美国风暴是由过分的杠杆引发股价暴涨,然后暴跌;198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是由于低利率政策导致市场投资过旺形成的;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是由输入性流动性过剩造成信贷过度,引发的资产泡沫;2007年的金融海啸原因复杂但也不外乎过分的杠杆、低利率、衍生品创新过度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论是哪一种情况,最终都是由过多的流动性投入市场,造成某些资产尤其是房地产或股市过热,尤其是短期内资产价格过旺,形成高危泡沫,最后破灭,造成经济崩溃。

另外,房地产和股市价值不是无限的,房产和股市的价格不能过分偏离实体经济的真实水平。如果资产在短时间内出现过分膨胀的不理性现象,要倍加质疑金融风险。而且,短时间内对房地产价值的掠夺性开发,会导致市场支付潜力丧失弹性,从长期看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会导致过度的贷款消费、过低的贷款门槛、不理性的生财之道等非正常行为等,这些都是经济发展的隐患。国家应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多管齐下,加大房地产市场的信息透明度,花大力气平衡房价与购买力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Charlesp.kindleberger).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m].朱隽,叶翔,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1.

[2]瞿强.资产价格泡沫与信用扩张[J].金融研究,2005,(3).

[3]沈联涛.十年轮回——从亚州到全球的金融危机[m].杨宇光,刘敬国,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4]约翰·卡斯维尔.南海泡沫[m].伦敦:克莱赛特出版社,1960:120.

[5]white,e.,(1990b),“theStockmarketBoomandCrashof1929Revisited”,Jep,4(2),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