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优缺点十篇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优缺点十篇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优缺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2:28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优缺点篇1

口腔生物医学材料具有比较广泛的应用范围,不只是在因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牙体组织和颌面器官缺损的修复方面进行应用,还可能在鉴别诊断口腔疾病方面具有辅助作用。生物医学材料可实现对缺损组织与器官的修复和置换,恢复组织或器官的正常功能。随着迅猛发展的科技水平,口腔生物医学材料的制作方法也具有明显的改进,日益推出复合型与功能型形式各样的生物医学材料,并日益优化其性能。 

2.资料与方法 

通过对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有关文献的数据库的检索,并进行较深入地分析。结合临床口腔生物医学材料应用的特点,比较分析有关数据。口腔生物医学材料基础性研究、临床应用的生物医学材料等相关文献都是重要依据,并将与目的无关的研究结果予以排除。 

3.结果 

按照材质类别可将口腔生物医学材料分为金属、高分子及非金属生物复合材料三类。金属类材料在临床口腔生物材料中是最早应用的一类材料,这类材料优点是具有较高强度、较强韧性、获取容易等,在临床中应用广泛。还可结合其成分将金属类材料分为纯金属、合金及特种金属三种,在临床中纯金属类材料应用不多,应用较多的主要是合金和特种金属。合金类金属材料由不少于两种金属元素组成,尽管其延展与抗压等物理性能低于纯金属材料,但在应用中生物安全性较高,所以在临床中具有比较广泛的应用。钴基合金材料目前广泛应用的合金类材料,主要有钴铬钨镍和钴铬钼合金两类,具有抗腐蚀性较强的性能,高于单一金属材料40倍。但在加工制作过程中比较烦琐,所以相对具有比较昂贵的价格。此外,机械性能也比纯金属类材料高,通常在替换颞下颌关节与颌面部内固定大面积骨折中应用较多。钛合金与上述金属合金材料相比较,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相容性,在人体植入后不会产生排斥反应和毒副作用,生物相容性较好。通常在种植牙基桩制作、固定骨折及骨缺损替代植入性材料中比较常用。但在使用中金属材料也具有不足之处,诸如在使用中因人体具有比较复杂的内部环境,因人体内长期存在金属材料部会造成离子向体内微渗入,进而产生较大的副作用和毒性。 

在现代口腔生物医学材料中非金属生物复合材料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生物活性陶瓷,该材料是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吸附性的一種陶瓷,通常具有羟基,为多孔形,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在体内生物活性陶瓷能够降解吸收,通常在生物体内用于骨诱导材料对新生骨生长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在实际应用中骨传导性与诱导性良好,所以通常该材料可用于修复骨缺损的一种支架材料,在支架的周围利用填充材料的良好生物学活性充填覆盖,以实现对缺损的修复作用,并使材料增加生物相容性。二是惰性生物陶瓷材料,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铝和氧化锆,硬度高,生物相容性好,所以通常在内固定骨折中应用较多,在制作口腔全瓷牙内冠中也比较常用。三是复合树脂,主要混合有机树脂基质和无机填料形成,在特定条件下是能够引发化学性反应的一种修复材料,在修复小面积牙体缺损时比较适合。在临床中目前主要应用的有光固化、化学固化及复合固化等树脂类材料,该材料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良好的仿真性、较高的生物相容性、比较耐磨等优势。 

在临床中高分子类材料是一种比较广泛应用的材料,稳定性强,聚乙烯和聚丙烯是其主要成分。与其它材料相比较,该材料在人体中不能降解产生离子,因此不具有毒性。抗冲击性和抗摩擦性也较强,所以在替换人工关节中应用比较广泛。高分子类材料中的硅橡胶材料耐高温、腐蚀及透气性较高,所以在制作颌面部复体及口腔印模精确制取材料中应用较广。另外,该材料可降解,经一段时间后可形成小分子化合物而随人体基础代谢排出患者体外。 

4.讨论 

通过研究分析生物材料有关文献资料,在口腔临床生物医学材料中选取金属材料、高分子、生物复合材料三大类分别进行研究。大部分高分子材料与生物复合材料都是由不少于两种材料构成,对这类材料进行制作时,可利用相关技术对材料微观构造进行改变,使材料特性和优点得到充分发挥,对不足之处进行有效弥补,对生物材料赋予新的生物特性。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强度较高,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在特定环境下能够降解吸收,在临床应用中完全满足。在高分子材料与生物复合材料中,我国开展相关的研究相对较晚,并在研究初期发展相对较为缓慢,但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已由最初的盲目效仿逐渐发展到自主研发,由质变迅速发展发展到量变。口腔医用生物医学材料目前在我国已逐渐由传统的单一功能、非专一化、低效逐步发展为功能完善、复合化、专业化及高效,发表的生物医学材料的相关文献也跃居世界第二。 

随着医学技术及材料技术的快速发展,口腔生物医学材料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在临床研究中已逐渐由常用的无机材料转变为有机材料,有机类生物材料在开展较多研究的就是多糖类物质。天然多糖类物质中壳聚糖属于其中一种,其生物相容性良好,抗菌性能优异。通常该类材料被用于对各种材料进行塑造以便于长入细胞和将应力传递至骨与骨之间。壳聚糖类物质因其生物相容性和细胞黏附性较好,而被广泛用于各种细胞因子和药物载体,实现对遗传信息进行传递以及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 

5.结语 

综上所述,口腔生物医学材料近年来已由传统的单一型材料逐渐过渡到新的复合型、智能型和功能型材料,生物医学材料可实现对缺损组织与器官的修复和置换,恢复组织或器官的正常功能。随着迅猛发展的科技水平,口腔生物医学材料的制作方法也具有明显的改进,日益推出复合型与功能型形式各样的生物医学材料,并日益优化其性能。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种材料在组织工程学及口腔临床应用中将得到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殷武雄,李玲.医用骨修复碳素增强生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5.10 

[2]欧阳建安,王大平.多孔钽应用于骨科的生物材料特性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4.8 

[3]黎淑婷,黄华,周永明.不同表面处理对聚乳酸可吸收桩与树脂核间粘结性能的影响[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5.4 

[4]余森,于振涛,张强等.医用钛合金表面载银抗菌涂层的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4.7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优缺点篇2

[关键字]pLa骨钉;生物可降解材料;金属合金材料;内置骨固定材料;二次手术;并发症

[aBStRaCt]inbiomedicalpolymermaterialfield,biodegradablematerialsincreasinglyattractedpeople’sattention.Biocompatibility,noneedtoreoperationofbiodegradablematerialsbone-screwwasbecominghotspot.thispaperreviewsthebone-screwmaterialsbymetalalloytobiodegradablematerials,andthedevelopmentofthepLa’sperformanceandmodification,currentlypLabone-screwresearchachievements.

[Keywords]pLabone-screw;biodegradablematerials;metalalloymaterials;thefieldofmedicine;asecondsurgery;complications

1综述

骨钉是一种骨内固定物,具有固定、维持骨折处的稳定的作用。[1]骨折愈合的基本病理过程包括骨折局部血肿机化、骨痂形成和骨塑形成3个阶段。根据wolf定律,生物学骨折固定的要求为:在骨折愈合早期使骨断端坚强固定;在骨痂形成期(临床愈合期)使骨折断端有微动;在骨折临床愈合后进入骨塑形期,骨折局部应有应力通过等。[2]即骨折内固定物必须具有在骨折处最小移动的几何对齐、传递压力功能和避免过度拉或剪切应力通过的作用。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复杂而严格的多功能要求,这是大多数金属材料和无机材料难以满足的;而合成高分子材料与生物体(天然高分子)则有着极其相似的化学结构,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一定的生物相容性及简便的生产、加工成型特性,使其在生物医用领域占绝对优势。其中,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最引人注目。因为医用高分子除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韧性及生物学相容性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生物降解性,以便被生物体内吸收或排泄,可以免除患者需二次手术的痛苦。[3]骨钉也由原来的金属合金骨钉向生物可降解材料骨钉发展。

1.1骨钉材料的发展

60年代初,骨折部位的内固定并不是用骨钉,而是用骨水泥粘接。初期的骨水泥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pmma生物稳定,如果固定失败,将很难从骨中除去而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于是发展了非骨水泥方法用螺钉代替粘接,以求早期固定,一旦待新生骨向预留孔隙间生长达到一足应力要求后,金属螺钉将被取出。[4]以金属螺钉作为骨的内固定物标志着固定的诞生。重点介绍骨钉材料的两种类型。

1.1.1金属型

金属合金材料(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合金等)骨钉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能实现早期的坚强固定,尤其是承受重力的骨,疗效可靠。但其有三个显著的缺点:①由于金属合金材料骨钉的力学性能和人体致密骨的不匹配,而且其力学性能不能随骨折愈合过程而动态变化,出现了医学上的“应力遮挡效应”,导致骨质疏松或自身骨退化,影响骨愈合后的强度。[5]②这种金属合金材料材质决定了其长期埋入人体组织体液内,易于电解磨损和腐蚀,导致局部的炎症反应和组织坏死。③金属合金材料骨钉需要进行二次去除手术,增加患者经济、心理及身体上的负担。

90年代初,生物陶瓷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骨钉领域也得到了应用。在金属合金材料骨钉表面涂上一层al2o3或Zro2陶瓷涂层,其隔绝了金属与骨组织等直接,避免了上述金属合金材料骨钉的前两个缺点。而且含有人体骨组织等形成的化学元素成分的陶瓷涂层直接和骨组织等形成了矿化物的结合,对生物相容性差的金属合金材料骨钉意义重大。

非晶金刚石涂层具有优良的耐用性,即使一些骨钉被安装了很多次也没有明显的分层。由于涂层的惰性和生物多样性使得机体产生最低限度的反应,提高骨连接的速率。

无论是生物陶瓷涂层,还是非晶金刚石涂层,这些无机涂层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金属合金材料骨钉的性能。

1.1.2生物可降解材料骨钉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生物可降解材料现己成为骨内固定材料研究的热点。

生物可降解性骨钉具有生物可降解吸收性和力学性能的衰减性,免除患者需二次手术的痛苦。生物可降解性骨钉的三个优势恰好是金属合金材料骨钉的缺点。在理论上最符合骨折生物学固定的要求。

使用高强度的可降解吸收性材料作骨内固定材料,在骨折早期能实现坚强固定,随着自身骨的愈合,可降解材料的强度、刚度不断衰减,其载荷可逐步转到新生骨上,满足骨折愈合动力学的要求。克服了应力遮挡,提高了自身骨的修复效果。因此,高强度的可降解吸收性骨内固定材料在骨内固定治疗中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2]

在体内能被降解吸收的有机低分子化合物有许多,但具备骨折内固定物所需要的理化特性的却仅有很少几种。比较适宜的是聚乳酸(pLa)、聚乙醇酸和聚对二氧六环。除了这些同聚体外,各种聚乙醇酸和聚乳酸的共聚体也必被广泛试用。这些化合物在化学结构上属α-聚酯。[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聚己内酯(pCL)作为骨钉已应用于临床。

可吸收固定物的价格昂贵。一付55mm纤维增强棒的价格是同型号金属表层多孔螺丝的15倍。一根欧洲进口的生物可降解材料骨钉需要一千多元。

1.2目前pLa骨钉的研究成果

1.2.1聚乳酸(pLa)

聚乳酸(pLa),也称聚丙交酯,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淀粉原料经由发酵过程制成乳酸,再通过化学合成转换成聚乳酸。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聚乳酸制品废弃后在土壤或水中,3o天内[7]会在微生物、水、酸和碱的作用下彻底分解成Co2和H2o,不污染环境,这对保护环境非常有利,是公认的环境友好材料。因此,聚乳酸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能完全降解的生物环保材料,被视为继金属材料、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之后的“第四类新材料”[8]。

pLa是一种重要的脂肪族聚酯类生物降解材料,无毒、无刺激,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学领域被广泛用作组织工程、人体器官、药物控制释放、仿生智能等材料。然而,pLa存在不少缺陷,比如性脆(纯的pLa断裂伸长率仅为6%[9])、耐冲击性差、在自然条件下降解速率较慢、与软组织的相容性差、合成过程较为复杂造成产品价位高等,不利于pLa的广泛应用。因此,对pLa进行改性制备pLa基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成为高分子材料研发的热点。[10]pLa改性方法主要有物理改性:如填充、增塑、共混;化学改性:如嵌段共聚、接枝共聚。

尤其是pLa的脆性大、抗冲击性差极大的限制了其在骨钉领域的发展,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增韧改性。增韧改性可以通过共混和共聚两大类方法来进行。其中,共混增韧是获得新型聚合物材料的最有效方法,且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pLa与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可生物降解树脂共混,材料受到冲击时,内部会形成微裂纹而吸收大量的能量,从而起到很好的增韧效果。[11]共聚增韧是通过与其他单体进行共聚反应,在pLa分子链上引入另一种分子链,降低分子链的规整度,或者削弱高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力,可提高pLa的抗冲击性能。

1.2.2pLa骨钉的研究成果

大多数的pLa骨钉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内,pLa骨钉和金属合金材料骨钉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别,但pLa骨钉不需要二次取出手术显示了明显的优势。这种优势使得pLa骨钉、pCL骨钉等生物可降解材料骨钉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Bostman在五年内治疗了881例不同类型的骨折患者。在相同的治疗时间内,与aSiF型钉板固定作比较,结果表明无明显差异。Verkeyen等人用羟基磷灰石充填聚乳酸(pLLa-Ha)材料,研究表明,其具有很高的压缩强度和抗张强度。[12]1984年tormala等研制出自增强聚羟基乙酸和自增强聚L乳酸等可吸收性骨内固定复合材料,其强度可与aSiF相媲美,已应用于临床治疗脚部骨折。[12]

浙江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心外科邹宗望[13]等用左旋聚乳酸骨钉对19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治疗,结果均治愈且无并发症。partio等[14]用左旋聚乳酸螺丝固定51例多处骨折患者无一失败。

但在众多研究成果出现的同时,有的研究发现,pLa骨钉植入体内会引发并发症。Bostman等[15]查阅了一个创伤中心516例用聚乙醇酸或聚乙醇酸和聚乳酸共聚物制作棒治疗患者的情况,经过统计得:固定失败需再次进行手术的概率为1.2%,切口细菌感染率为1.7%,迟发非细菌性炎性组织反应需手术引流率为7.7%。迟发炎症反应的主要特点是相当持久,手术后近期内患者没有局部或全身因创口问题的特征。之后,在愈合创口上突然产生疼痛、红斑及波动性脓肿。骨折固定至临床反应出现平均时间为12周(7-12周)。据文献[16]报道,pLLa植入人体3年后,在缓慢降解的后期出现炎症和肿胀并发症。

1.3总结

目前,虽然金属合金骨钉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生物可降解材料骨钉不可比拟的优势――生物可降解吸收性、力学性能的衰减性和免除患者需二次手术痛苦,正在推动其迅速发展。pLa的脆性、抗冲击性差、在自然条件下降解速率较慢、与软组织的相容性差、合成过程较为复杂造成产品价位高等限制了其发展,尤其脆性、抗冲击性差极大阻碍了其作为骨钉的临床应用,所以对pLa进行增韧改性,使其具有骨钉高强度、高抗冲击性能的要求。目前,pLa骨钉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众多研究表明,同一时期内,pLa骨钉固定骨折的效果和金属合金材料无明显差别,而且无需进行二次手术。但也有少部分研究表明pLa骨钉将引发并发症,这将有待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1]artoKoistinen,SeppoS.Santavirta,HeikkiKro¨ger,ReijoLappalainen.effectofbonemineraldensityandamorphousdiamondcoatingsoninsertiontorqueofbonescrews.Biomaterials26(2005)56875694.

[2]艾永平等.可降解骨内固定材料研究进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49.

[3]傅杰等.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1).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9,21,2.

[4]王远亮等.生物可降解聚乳酸骨科材料研究进展.功能材料,1995,26,6.

[5]刘东钱等.浅谈可吸收骨内固定材料在骨科临床应用中的利弊.基层医学论坛,2006,10,6.

[6]季卫平.可吸收骨折固定物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册,1992,15,3.

[7],杨云翠,张小英.聚乳酸的合成及降解机理的研究.科学之友:下旬,2009,6,115.

[8]雷燕湘.聚乳酸技术与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当代石油石化,2007,15,1.

[9]曾方,王文广,夏邦富.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塑料制造,2006,8,33.

[10]杨小玲,王珊,张卫红.聚乳酸基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在医用领域的研究进展.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0,1,59.

[11]强涛,于德梅.聚乳酸增韧研究进展.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26,9

[12]王元亮,赵建华.生物可降解聚乳酸骨科材料研究进展.功能材料

[13]Qiu,Hongjin;Yang,Jian;Kodali,pradeep;Koh,Jason;ameer,Guillermoa.acitricacid-basedhydroxyapatitecompositefororthopedicimplants.2007,10,27.

[14]邹宗望,杨美高等.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新医学,2008,39,5.

[15]partioek,etal.actaorthopScandinavicaSupplementum1990,237,43.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优缺点篇3

针对目前高校“成果多、转化少、推广难”等问题,为促进高校科技、资本、产业的良性互动,我们特开设《项目点睛》栏目。本刊将邀请技术、市场、投融资等多位专家对高校有较高市场价值的科技项目进行多角度、立体化点评,重点项目安排在本栏目逐期刊登,敬请广大读者及项目投资者关注!

本期重点推荐

项目介绍

组织和器官的丧失或功能衰竭是人类健康面临的主要危害之一,也是人类疾病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据美国的一份资料显示,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患有各种组织、器官的丧失或功能障碍疾病,每年有800万人次需要修复手术,年耗资超过400亿美元。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因创伤和疾病造成的组织和器官缺损或功能障碍病例居世界之首,每年仅因烧伤需进行皮肤移植的患者就达百万之多,每年各种骨、软骨损伤患者达300万人,其中需人工关节置换术者达100万人,国外进口人工关节在国内销售额每年达2亿元人民币。

目前,对组织和器官的损伤或功能衰竭的治疗有三种方法,一是移植别人或动物同类器官;二是自体组织移植;三是人工合成代用品。但就移植而言,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其一为组织的相容性,即所移植的组织或器官受到免疫排斥,难以永久性替代受损组织、器官的功能;其二为供体的严重不足,全世界每年有两百万患者需要进行器官移植,而可供移植的器官只有两万个,在过去的五年,有1万名美国人因等待移植器官而死亡。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供体不足的情况将越加严重。自体组织移植,尽管不存在免疫排斥,但必须牺牲人体正常组织来修复病损组织,在病损组织修复的同时,又形成了另一新的组织缺损,是一种以创伤修复创伤的治疗模式。自体组织移植也同样会受到供体来源有限,而不能满足大面积组织、器官缺损修复的需求。人工合成代用品尽管具有不限量的优势,但植入后易导致异物反应,继发感染而最终被排出体外。因而上述治疗方案最终仍难以修复受到损伤的组织或器官使之功能得到长期恢复。那么,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组织、器官丧失和功能障碍是科学界特别是生命科学所积极努力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本研究成果所开发的皮肤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是以天然胶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复合壳聚糖等其他天然或合成生物可降解材料,采用仿生学的方法,制备得到双层皮肤支架材料。通过理化性能测试、体内外降解实验、生物学实验以及动物实验,测试了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理化性能和降解性,并优化了支架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同时确定了不同形态支架的加工工艺,掌握了材料与细胞之间的作用机理。

经动物试验研究表明,本项目开发的生物材料具备以下功能:(1)生物材料能使细胞粘附并生长;(2)材料及其降解产物不会引起炎症及毒副作用;(3)材料能加工成三维结构;(4)材料孔隙率不低于90%,保证了细胞-材料作用能大面积进行,提供了细胞外再生的足够空间;(5)在完成组织再生后高分子能较好地被机体吸收;(6)高分子支架的降解速率与皮肤组织细胞再生速度相匹配。另外,项目的技术制作工艺还使支架材料形成致密的表层可以防止细菌入侵及体液的快速蒸发,多孔的内层有利于组织的长入。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采用无机纳米银颗粒增强胶原―壳聚糖复合材料的抗菌性,具有较高的抗菌效率,在7天内持续抗菌,并能减少换药过程中二次损伤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项目持有者

张其清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物材料、组织工程、生物纳米技术和控制释放药物体系研究、产品开发和指导研究生工作。

2002年12月受聘于厦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医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党委班子成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所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生物材料及人工器官研究室主任;厦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福建省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学科负责人;厦门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厦门市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

技术专家点评

潘仕荣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年天津大学高分子专业本科毕业,1982年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研究所高分子专业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现任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材料理事。1981年从事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材料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抗凝血材料和生物降解材料及其医学应用。

目前,治疗烧伤、烫伤、交通意外等所致的皮肤缺损时,医生最常采用的治疗方式都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主要是从被烧伤者本身的正常部位提取皮肤。当遇到皮肤烧伤面积较大的患者,自身可以用来移植的完整皮肤有限时,医生不得不采取先移植一部分植皮,然后让患者自身重新长出新皮肤后,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皮肤移植。这也意味着患者不但要历经数个周期的治疗,并承受着昂贵的医疗费用和数次身体疼痛的折磨,而且还要让患者在治疗创伤的同时又添新伤。但是,当遇到有些烧伤面积严重到自身无完好皮肤可以移植的患者,医生只好采取异体皮肤移植的办法,或采用亲属皮肤甚至猪皮。这种异体移植,很容易产生异体免疫排斥反应,易造成移植后的皮肤坏死,而且异体器官的来源十分困难。若采用的异种器官为猪皮,那么免疫排斥反应会非常严重,且这些治疗方法因价格十份昂贵,一般患者无力承担,最终只好放弃治疗,故寻找一种理想的皮肤替代物是临床上一大急需解决的难题。

目前,由厦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张其清教授课题组开发出的“医用复合型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成果,其利用从贝类、螃蟹壳、虾壳等海产品中提取出的壳聚糖材料,与其他天然材料复合,制成多孔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医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并用从人体内不同组织器官中提取出的种子细胞,一同在体外环境构建出具有生命功能的组织器官后再植入到人体内,从而可对病缺损部位进行治疗性修复。同时,该项目还系统研究了皮肤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体外构建技术、修复皮肤缺损、冷冻保存等一系列基本科学问题,并开展了利用组织工程皮肤替代物修复动物皮肤缺损的临床前实验研究。经动物全层皮肤缺损的修复实验表明,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具有创口症反应轻,抗菌性能和组织相容性良好,并能促进创面愈合等优点。该人工皮肤在组织学和功能上完全接近天然皮肤,具有分化良好的表皮层和真皮层,有一定弹性,可随意移动、剪切、缝合、移植手术操作简单,适合于较大面积移植,并且能够抵抗胶原酶消化,在体内能够自然降解。其组织相容性好,能永久性地覆盖创面,具有很强的抗感染能力,移植成功率高,减少抗生素的应用,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移植后换药次数少,术后护理也简单,避免了反复手术。另外,病人在移植成功后,创伤形成的疤痕很小,能够达到较好的美容效果。研究结果基本解决了组织工程皮肤产业链上一系列关键科学问题,为皮肤组织工程的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厦门大学这项研究成果标志着我国在组织工程皮肤领域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继组织器官移植及重建手术之后,治疗病缺损组织器官的第三种手段,是一项既有理论意义又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成果,适合于治疗大面积烧伤、慢性难愈合性溃疡及肿瘤切除后的皮肤缺损,其市场前景广阔。

市场专家点评

卢世璧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骨科专家。现为中国人民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骨科研究所所长。

卢世璧院士于1958年调入中国人民总医院骨科,历任骨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等。现任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院士,华裔骨科学会理事,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理事长,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医疗技术应用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骨组织库分会主任委员,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

如何加速伤口愈合并消除疤痕和肢体在大面积烧伤后自体皮源不足的情况下及时覆盖创面、减轻创面收缩和疤痕增生是目前临床医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厦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张其清教授课题组开发的组织工程化人工皮肤正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根本途径。

据统计,每年全世界由于炎症、溃疡、外伤、烧伤、肿瘤手术后以及先天性畸形等原因造成的皮肤缺损和异常病例不胜枚举。仅在中国,每年仅因烧伤和溃疡导致的皮肤缺损病人超过2500万人,其中每年需要皮肤移植的病人超过300万人。由于组织工程产品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近年来,国际上一些大的企业和制药公司纷纷开始进行组织工程产品的研制,据调查,美国研制组织工程产品的市场销售量每年增加22.5%,而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尚无相关产品。国外同类人工皮肤的市场售价为每张2万元人民币(每张大小:10cmX25cm)。就国内而言,目前天津市场使用的同各异体皮1.5元/cm2,北京市场使用的脱细胞异体真皮18元/cm2,猪皮2元/cm2。当然各种皮肤及代用品价格各地或有不同,仅以天津地区为例,一位中度烧伤病人治疗费约为3万~5万元,重度烧伤病人治疗费约为5万~10万元。按一个适应症病人每年消耗1000元组织工程化人工皮计算,一年可创产值60亿~120亿元。

另外,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及体育运动的普及,由意外造成的伤害不断增加并向青年组发展,由肿瘤、感染、生理功能减退以及其他病因导致的组织缺(病)损的发病率也很高,所以该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且呈上升的趋势。

厦门大学的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兼具理论和实用价值的项目成果,经试验表明,其构建人工皮肤的方法简单、技术路线成熟稳定,标志着我国在组织工程化皮肤的研究领域已经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厦门大学研制的人工皮肤一旦产业化,其价格可在每张0.1万~0.3万元人民币范围内,只为进口产品的一半。据市场调查,美国每年的烧伤病人比例为1‰,欧洲每年的烧伤病人比例为3‰~5‰,由此可见,人工皮肤的市场需求量非常大,而我们可以凭借低廉的价格优势参与国际竞争。

投资专家点评

冯恂金融学博士,国联证券研发部总经理。

证券市场六年的工作经验,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优异的团队管理能力。

目前国联证券研发拥有金融工程组、行业公司组和核心客户组三个研究服务团队,与行业监管部门、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证券时报和券商、基金等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并逐步在业内树立良好声誉。

医用复合型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开发是一项国际前沿课题,它是运用生物医学工程学等的方法和技术,将种子细胞、支架材料以及生物活性因子等结合起来,在体外构建具有生命功能的组织器官,然后再将构建的这种组织器官植入到体内,用于病缺损部位的修复治疗,目前,发达国家都投入巨资开展组织工程产品的研发。我国“十五”、“十一五”规划也将组织工程列入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是“973”、“863”、支撑计划等资助的重要方向。

该项目的主要技术成果――复合型组织工程化人工骨和组织化人工皮肤支架材料以及在体外构建了组织工程化的组织器官,从目前的行业发展情况来看,该成果在胶原、壳聚糖材料的选择和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等方面都具有较为明显的创新,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且福建省是海洋大省,贝壳类海产品极为丰富,支架材料的来源非常广泛,这样其成本比现有的合成材料要低三分之二,发展这一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成本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厦门大学拥有该产品的独立知识产权,为未来产业化生产奠定扎实基础。

美国已经有多个人工皮肤产品,并占据了许多国家的市场份额。日本也计划两年内实现人工皮肤技术的国产化。我国虽然在皮肤组织工程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绩,但离人工皮肤的工业化还有一段距离。从现在看来,新技术对我们产业的注入度还比较低,虽然我国的科研未落人后,但这一领域的产业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高技术材料和制品市场90%以上都被进口产品占据。华西口腔医院每年采用的几百颗人工种植牙和近百克人工骨,均为进口产品。从先进的实验室技术,到真正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目前国内还是有一段距离的。现在的局面是:研究人员不是专业经营人才,加之资本有限,产业化过程中难免小打小闹;而企业独立研发又难以突破技术瓶颈。

而该项目目前仅仅是部分组织在动物实验中获得成功,未来还面临着临床试验的效果考察及如何与国外产品竞争等市场开拓情况。这些问题都尚属未知,而且组织工程化器官的临床应用标准也有待建立与健全,这些都是技术推广与产业化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难题,同样都需要时间。另外在这一段时间内,也可能会面临被新技术或新工艺(例如对复合组织器官构建探索的新成果)所替代的变数。从投资的角度来说,虽然该项目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方向广阔,但是需要较长的投资时间,并且伴随着一定的投资风险,真正落到产业化需要科研人员与企业家联手共同解决。

阅读完张其清教授的成果项目“医用复合型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后,我不禁将之与一个名叫夏莉女孩的经历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曾经备受社会关注和让人感动的故事,故事的起因就是源于主人公夏莉被泄漏的天然气爆燃而致重度烧伤。据报道,当时的夏莉已经面目全非手严重变形,两个眼睛红肿得像灯笼,全身都贴着纱布。医院的鉴定是,她上身和四肢是深二度烧伤,创面正好占了全身的一半。

亲生父亲的抛弃和养父母及社会的关心暂不赘述,烧伤对其影响是我今天所联想到的。对烧伤病人来讲,每次手术不是最痛苦的,因为可以麻醉,但最痛苦的,一是怕感染,只要创面存在一天,危险就存在一天;二是留下永恒的创伤,由于当时的资金和技术因素,夏莉只是度过了危险期,创面复合了,脱离了生命危险,却留下了疤痕。经过自己坚强的毅力,已经拿到硕士学位的夏莉准备步入职场时,却因为容貌“吓人”而一再被拒之门外。

我在想,如果当时夏莉有足够的资金支付医药费,那么可以到国外接受组织细胞再生手术修复,也许不会留下一张“吓人”的容貌。但当时的境况是亲生父亲因不堪医疗重负偷偷溜走,是养父和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才使得脱离生命危险,所以期望高额的资金支持是不现实的。我又在想,当时的医院,在得知夏莉的情况后,不但竭力治疗,而且减免医疗费。如果当时医院拥有了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医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技术,那么肯定会用于夏莉的创伤修复,也就没有因烧伤留给夏莉永恒的伤痛,夏莉可能在拿到研究生证书后走上工作岗位。办公桌前的她,嘴角挂着甜甜的微笑……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优缺点篇4

关键词:新时期;医院;档案;收集与归档

一、医院档案收集与归档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国内医院的档案收集与归档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档案意识薄弱,特别是档案的收集与归档的意识不高,医院档案材料收集不齐全以及档案案卷归档质量不高等。这不仅使查阅、管理档案的效率降低,而且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全局工作的展开。医院的档案收集与归档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医院档案收集与归档的意识缺乏

改善医院的医疗设备与医疗环境,提高医院医疗、保健等技术水平,努力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一直是医院的工作重心。因此,医院的多数医务人员只重视业务的提高,而忽视了医院的档案收集与归档工作,造成了档案意识薄弱,在实际工作中,不重视档案材料的收集、保存与积累,更甚者将一些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材料进行随意处理,或个别部门为了档案查阅方便,就采取将档案材料长期留存与本部门,而不向档案室移交,这就增大了档案材料收集的难度。

2.医院档案材料缺漏与不规范

医院在档案管理的收集与归档工作中缺乏与档案管理部门的有效沟通,导致在档案材料收集与归档方面就出现了大量的材料丢失与缺漏的现象,同时档案材料归档中,多注重纸质材料的归档,而对实物、电子、声像材料的归档较少;此外,档案材料大多在不同时期,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因此,档案材料中日期前后不一致或没有签字确认等不规范现象层出不穷。如:2010年底,我院计划将建于80年代初原留医部大楼进行拆卸重建。因年代久远,医院遗失了留医部大楼的国有土地使用证、土地红线图等基建资料。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我院在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手续前,必须先办理土地使用权遗失补证手续,需要提交补发土地证书申请、调查、审批表,刊登“遗失声明”公告的报纸,应缴纳有关税费凭证等资料。因为档案材料的丢失与缺漏造成医院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还拖慢了医院的发展步伐。

3.档案归档案卷的质量低下

成套档案材料某部分缺失、档案材料填写不规范以及档案所记载的内容与实际内容不符等一系列问题都直接影响着归档案卷的质量问题,使档案的质量下降,档案的价值降低。在实际的档案收集与归档工作中,部分科室由于立卷工作的繁琐,常常略过立卷程序,而直接把分散的未经整理的档案材料移交到档案室中,不仅使档案室的工作量增大,而且不利于档案材料的利用。

二、新时期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的方法与对策

在新时期医院医疗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的档案收集与归档工作一定要将科学性与政策性相结合,使医院的档案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服务。结合医院档案收集与归档的工作实际,提出具体措施如下:

1.强化医院档案收集与归档意识

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都与档案管理的意识不强有关,因此,医院要引起对档案的高度重视。医院在档案工作中,院领导要对档案工作高度重视,对档案工作进行精心研究,并制定出适合医院自身实际的整改措施,从经济投入、人员配备、设备装具购置等方面给予医院档案工作大力支持,确保档案工作的正常运转。此外,医院的档案工作要建立坚强的领导班子和过硬的工作队伍,确定领导责任制,并制定档案工作的阶段性目标,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以及服务意识、档案意识,使档案工作协调有序进行。

2.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对档案材料进行科学规范管理

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要以医院的规章制度为前提,与档案收集与归档工作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建立审查与核对机制,材料的收集、鉴别、归档、保管与保密、鉴别与销毁的制度等等。医院在档案工作中要落实岗位责任制与健全的归档制度,对于医院各类档案均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如仪器设备档案归档制度、科研档案立卷归档制度等等。同时医院档案办公室要定期与各部门联络,深入到各科室,指导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等具体工作,确保档案材料收集无遗漏现象,使档案工作顺利开展。此外,在档案的收集与归档中可以制定科学、实用的档案分类编号方案,建立全宗卷和档案管理台帐,将各种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包括声像、实物档案、文书档案等。在档案材料收集、借阅、归档等一系列过程中要做好登记,实施档案材料的规范管理。

3.转变观念,提高归档案卷的质量

新时期医疗改革背景下,档案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它为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各项事业提供信息服务,让“死档案”变成“活信息”,是医院扎扎实实抓好档案工作的动力。在档案工作中,要敢于向传统的档案工作管理观念提出大胆的质疑,培养档案工作人员的独立思维,解决档案工作中的新问题。在档案工作要注重服务观念的转变,告别坐等上门借阅提供利用的旧观念,改被动式服务为主动式服务,使档案工作的效用得以真正发挥。

为充分的发挥档案工作的效用,改变档案使用的观念,需要对问题相似的档案材料可按时间先后顺序,组合成卷,并在案卷质量检查合格后,由单位负责人签字装订案卷,做到为借阅提供方便;对于立卷归档材料要进行整理分类,按照归档时间进行归档;在组卷的过程中,各科室要做到不将文件材料留在本部门,保证归档案卷内材料的完整性与系统性,这点需要对科室人员宣传档案完整性的重要性,发挥个人自觉性;以医院各项活动产生的文件材料为归档重点,并在档案材料整理过程中,要保持文件材料的本来面貌,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合理安排整理工作,减少对文件与材料的损伤;对于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材料,要单独收集进行立案归档,在档案材料传阅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登记并记录借出时间表述传阅期限,让借阅者合理安排归还时间;各科室的负责人要熟悉本部门的档案材料归档范围、立卷归档的程序等,并严格执行,这点需要让负责人明确新时代下档案工作的效用,通过宣传及培训等方式改变坐等借阅的观念,提高归档案卷质量,开展主动式服务,让档案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三、结语

在医院档案收集与归档工作中,档案材料收集信息量大,归档难度大,加上当下医院档案收集与归档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强化医院档案收集与归档意识,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对档案材料进行科学规范管理,转变观念,提高归档案卷的质量的方法及对策,以适应新时期下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发挥出档案的最大效用。

参考文献:

[1]徐鑫,阮英丽.医院电子档案的收集、归档与保护[J].中国医学创新,2009,6(7):105-106.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优缺点篇5

隆鼻术是将一个成型的植入体埋植到鼻背的皮肤下面,从而改变鼻子的形状。隆鼻术适合于鼻子低平的男女,有时也被用于矫正唇裂继发畸形和外伤后遗留的鞍鼻畸形。假体的成分,直接关系到隆鼻手术的成败,以及手术效果的评估,是将要接受隆鼻手术的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

隆鼻假体的历史

早在80年前,人们就曾用凡士林、明矾、陶瓷、金、银、铂、赛璐珞、象牙,甚至黑海石、指甲、鸭胸骨、牙刷柄等,作为充填材料,用于鼻部美容。上述材料或因刺激过大、排出率高;或因质脆易破碎;或因价格昂贵,来源困难等,均被放弃。

上世纪20年代,液体石蜡作为填充剂,一度被广泛应用,并持续数十年,直至普遍报导该材料易引起石蜡瘤,才停止使用。随着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各种高分子材料相继问世,用于整形外科并取得了良效。但对于隆鼻美容术,因排出率较高,远期效果尚难定论,故许多医生主张用自体骨组织或软骨组织做隆鼻材料,但受到骨组织的吸收及增加受术者痛苦的影响,应用同样受到了限制。

隆鼻假体优缺点解析

临床应用表明,隆鼻所用材料,不论是自体或异体,活性或非活性,天然或化学合成,都有一定的优缺点,只有根据具体情况,酌情选用。

自体骨组织

自体骨组织隆鼻是隆鼻材料中应用较早的材料之一。主要优点是,移植后易成活,不会发生排斥反应。

隆鼻用的自体骨组织多取自于髂骨,亦有取自肋骨、胫骨、颅骨等。自体骨隆鼻,存在骨组织弹性差,塑形困难等问题,因此术后外观显得不十分自然。而且自体骨的取材不方便,骨源有限,切取还会造成受术者的第二次痛苦,甚至发生并发症等后果。远期还可发生骨吸收,造成外形态改变,受术者难于接受。目前已较少用于隆鼻美容术。但对于复杂的鼻畸形或严重鞍鼻的矫正,还是需要选用自体骨移植。

自体软骨组织

自体软骨组织是隆鼻术中较常用的自体组织,它的主要特点是不具有血管,易成活;植入后对组织无刺激作用,可长期保持其原有体积及细胞形态;易削切成所需大小及形态,因此隆鼻术后,外观形态自然、逼真。

与自体骨组织隆鼻一样,自体软骨组织移植隆鼻,也有发生吸收变形的可能性。同时手术也要造成除鼻部以外的创伤,对于无特殊畸形的受术者来说,这是难以接受的。

用于隆鼻美容的自体软骨,最常用的是肋软骨,其次有耳廓软骨、鼻中隔软骨。前者骨源丰富,适用于畸形严重,需骨量大的;后者因骨源有限,适用于轻度鞍鼻或低鼻音。

同种异体组织

同种异体组织隆鼻,是指用新鲜尸体的骨与软骨组织,经过特殊处理后,作为隆鼻材料,进行隆鼻。隆鼻后异体骨与软骨,仅起暂时性机械支持作用,最终为自体骨取代。

由于同种异体组织的来源困难,数量及质量难以保证,而逐渐弃用。

异种组织

目前用于隆鼻术的异种组织主要是:牛鼻中隔软骨、牛肋软骨及小牛胸骨,经特殊处理后,可用于人体的隆鼻术。它的优点是材料来源方便,丰富,易塑形。而它的缺点是虽经特殊处理,但个别还存在较弱的抗原性,有发生排异反应的可能性,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吸收,因此远期效果不甚满意。由于要经特殊处理后,才可用于人体,因而在普遍应用方面,存在难度。目前隆鼻应用异种组织者还是较少的。

生物组织代用品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化学合成工业的进步,适用于人体的生物组织代用品已成为现实。组织代用品的进步,都会为美容整形外科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进入上世纪70年代,常用的生物组织代用品中常见的有:液体硅胶、象牙、造牙材料、固体硅胶、人工骨材料及膨体聚四氟乙烯。

1液体硅胶

在我国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期广泛应用,液体硅胶注射隆鼻,经临床观察证明,术后可引起鼻部发生持久红斑、肿胀、鼻梁皮肤坏死及肉牙肿,甚至毁损面容。且液体硅胶可向四周扩散浸润、渗透,无清楚界限而难于处理。美国已严令禁止使用。国内许多学者主张禁止使用或慎用。

2象牙

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一般不会发生排斥反应,但因其坚硬,雕刻塑形较困难,以及动物的保护,而逐渐被放弃用于隆鼻。

3造牙材料

应用于隆鼻的造牙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是较早用于隆鼻的固体型生物组织代用品之一。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用于隆鼻时需调合,极易污染。如果术前不彻底清除污染,就很容易引起感染、疼痛及排斥反应等并发症。同时由于其假体制备较复杂,操作也相对困难,目前已较少用。

4固体硅胶

是目前最常用的隆鼻材料,为高分子硅化物。早在1972年就开始使用,经过二十多年的观察,尽管其并发症发生率可达5%~20%,但因其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价格低廉,仍为目前临床首选的隆鼻材料之一。现在各国的医院根据医生的习惯不同,将隆鼻硅胶制作成各种模型,然后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再将模型作一定的修改,经过严格的消毒后直接用于手术。它的主要缺点是,不能与机体建立起血液循环,形成组织连接,仅为纤维组织包绕,所以可在组织薄弱处穿出皮肤。由于纤维包膜的挛缩,可造成硅胶假体的体表投影,而影响外观效果。

5人工骨材料

主要是指羟基磷灰石。它是人体骨组织的主要无机成分,因而其生物相容性良好,无毒、无致畸、致敏及致癌等副作用。目前已广泛用于口腔科及骨科。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开始用于隆鼻美容术。由于操作简单,塑形容易,特别鼻梁低者,术后效果尤为满意。但因为它没有支撑作用,因此对鼻尖低的人来说,效果较差。

6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

从医学角度,是目前最为理想的生物组织代用品。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特有的微孔结构,无毒、无致癌、无致敏等副作用,而且人体组织细胞及血管可长入它的微孔,形成组织连接,就好象自体组织一样,因此它的隆鼻效果十分满意。eptFe隆鼻材料于1995年从美国引进国内,但因为价格昂贵,影响了它的普遍应用。

7自体牙隆鼻

最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课题组在朱友家教授带领下,开始了利用自体牙隆鼻的研究。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优缺点篇6

1.1胶原蛋白的生物学性质与功能

胶原蛋白的生物学性质与功能主要表现在:

(1)低抗原性,与其它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质相比,胶原蛋白的免疫原性非常低。过去人们曾认为胶原不具有抗原性,近十年来的研究表明:胶原具有低免疫原性,不含端肽时免疫原性尤其低;

(2)可生物降解性(易被人体吸收);由于天然胶原紧密的螺旋结构,大多数蛋白酶只能打断胶原侧链,只有特定的蛋白酶才能使胶原蛋白肽键断裂。在胶原酶的存在下,胶原的肽键将逐渐打断而水解,胶原肽链的断裂随即造成螺旋结构的破坏,从而胶原将被蛋白酶彻底水解,这就是胶原的可生物降解性,可生物降解性是胶原蛋白能作器官移植材料被利用的基础。

(3)生物相溶性,是指胶原蛋白与宿主细胞及组织之间良好的相互作用。因胶原蛋白本身就是构成细胞外基质的骨架,胶原分子特有的三股螺旋结构及其交联形成的纤维或网络构成细胞重要组成成分,故胶原材料无论是在被吸收前作为新组织的骨架,还是被吸收同化进入宿主,成为宿主组织的一部分,都与细胞周围的基质有着良好的相互作用,表现出相互影响的协调性,并成为细胞与组织正常生理功能整体的一部分。

(4)细胞适应性和细胞增殖作用,可与细胞相互作用并能影响细胞形态,各种细胞可在体内及体外直接或间接与不同类型的胶原作用,并通过这种作用控制细胞的形态、运动、骨架组装及细胞增殖与分化;胶原有利于细胞的存活和生长,不仅能促进细胞的增值分化,而且对细胞的分裂机能也有效果;

(5)促进血小板凝聚;胶原纤维一旦与血液接触,流动血液中的血小板立刻与胶原纤维吸附在一起,发生凝聚反应,生成纤维蛋白,并形成血栓,进而血浆结块阻止流血,达到促凝血作用。

(6)力学性能;天然胶原紧密的螺旋结构对高强度的力学性能起重要作用,在生物体中,胶原是为结缔组织提供强度的主要蛋白组分,因而可在广范围内满足肌体对机械强度的要求。

1.2胶原蛋白制备生物医学材料的特点

前述生物学特性与功能,使得胶原蛋白成为最有用的生物材料之一,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用途。因胶原易加工成型,故纯化的胶原蛋白可制成许多不同形式的材料,如膜,带,薄片,海绵,珠体等,但以膜形式应用的报道最多。胶原制备膜用于生物医学,除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组织可吸收性、生物相容性、弱抗原性外,还主要有:亲水性强,抗张强度高,具有类似真皮的形态结构,透水透气性好;高抗张强度和低延展性决定的生物塑性;官能团多,可进行适度交联改性,从而可控制其生物降解速度;可调节溶解(溶胀)性;与其它生物活性组分一起使用,具有协同效应;可与药物相互作用;交联或酶处理去端肽可使抗原性降低,可隔离微生物,有生理活性,如有血凝作用等优点。同时也存在以下缺点:胶原的分离纯化及加工处理复杂,分离的胶原交联密度、纤维大小等具有多样性。酶解胶原速度多变,条件难于控制;且纯胶原干燥后质地脆,成膜能力并不强,其膜延展性低,易干裂,抗水性差,遇水易溶胀,在体内易降解,潮湿环境中易受细菌侵蚀而变质,此外还可能导致一些副反应,如组织钙化等。故实际应用中,常常通过一定方法将胶原蛋白改性,通过改性避免胶原蛋白制备材料的缺点,提高胶原的拉伸强度及抗降解能力,降低膨胀率,改善胶原的力学性能与抗水性。

2改性方法

迄今为止,已见有许多对胶原蛋白改性的报道,其改性的手段主要有:(1)交联改性法,(2)通过与其它高分子材料共混改性,该法也是胶原基材料制作中常用的方法,以下分别阐述胶原蛋白的这些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

2.1交联改性法

指使胶原分子内部和分子间通过共价健结合提高胶原纤维的张力和稳定性的方法。该法又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低温等离子体法,生物学方法;其中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是最常用的交联改性方法,生物学方法改性胶原蛋白主要在研究有关动物老化的生命现象中涉及,在研制胶原基生物医学材料中少见报道。

2.1.1物理方法

通过物理手段对胶原蛋白改性有紫外线照射、重度脱水、λ射线照射和热交联等方法。胶原溶液如被紫外线等照射,将在分子间产生交联,粘度增加,生成凝胶。目前常用的紫外线交联胶原膜的方法是将胶原膜放在铝箔上,距离254nm紫外灯20cm高度,照射1~5h。前几年weadock[3]对紫外线照射的胶原膜进行力学性能和胶原酶试验表明:交联胶原膜的萎缩温度ts和抗胶原酶解的能力均显著高于未交联胶原膜。重度脱水也是胶原蛋白物理改性中常使用的方法,该法是通过脱水导致胶原分子间交联,从而增加变性温度,改善胶原的性能。近年有研究者用该法改性了胶原膜,结果表明:改性后胶原膜生物相容性提高,降低了水溶性,影响了膜与成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4]。物理方法改性原蛋白的优点是可避免外源性有毒化学物质进入胶原内,缺点是胶原膜交联度低,且难以获得均匀一致的交联。

2.1.2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比物理方法改联度高,且能获得均匀一致的交联,对调节、控制胶原的各性质均有效。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化学试剂交联胶原,以提高其交联度、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化学改性法具体又可分为使用化学试剂交联、侧链的修饰、生理活性物的固定化三种方法。化学试剂交联法中常用的化学交联剂有戊二醛、己异二氰酸酯、碳化二亚胺、叠氮二苯基磷等,其中戊二醛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试剂,大量实验证明:戊二醛能提供有效交联,但有细胞毒性,且其用量难以控制。故人们一直希望有一种交联剂,既能用于胶原材料的交联,形成稳定、生物相容性好的交联产品,又毒性低,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人们不断开发着新的交联剂,近年人们使用的酰基叠氮化物、聚环氧化物或京尼平交联等,不会引入明显的毒性,且可获得理想的交联效果[5]。所见报道中,多是使用一种交联剂对胶原蛋白交联改性,但基于目的不同,也有几种交联剂结合使用对胶原蛋白交联改性的报道,如有研究者为了解决人工心脏瓣膜晚期钙化问题,筛选出环氧丙烷化学改性戊二醛处理生物瓣的方法,可明显减低瓣膜组织胶原蛋白末端游离羧基含量。动物实验表明,经改性后的瓣膜组织能保持较好的组织稳定性和机械抗张强度、免疫原性测试为阴性,符合临床应用[6]。侧链修饰就是对胶原分子侧链的氨基和羧基进行化学修饰,改善电荷分布,使胶原获得新的特性的方法,例如将胶原氨基丁二酰化,可变成负电荷丰富的胶原。与未修饰胶原蛋白相比血小板粘附能,血纤维蛋白形成能都弱,有抗栓性;然而如将胶原羧基甲基化获得的正电荷丰富的胶原,生理条件下血小板粘附能、活化能都高,生成大量血纤维蛋白,比未修饰的胶原蛋白显示了更强的血栓性,显然,侧链修饰可赋予胶原新的特性。与交联改性相比,在生物材料领域,利用侧链修饰对胶原改性所做的工作还较少,今后,除对胶原进行适当的交联处理改性外,还应考虑通过胶原的化学修饰来进行改性,通过将性质不同的支链接枝到胶原大分子上赋予胶原以新的特性,研制新一代改性材料和开发新的改性方法。生理活性物的固定化是以胶原为支撑体,将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固定化后再使用,例如将表皮生长因子和骨形成因子等生物活性蛋白包容于胶原中,它能促进皮肤组织和骨组织的再生。化学方法虽然可获得均匀一致的交联,但存在着引入外源有毒试剂,残留试剂难清除等缺点,近几年人们又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辐射引发等交联改性胶原材料的新方法,一些报道[7~9]表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改性胶原或胶原复合膜可使材料表面引入不同基团,改变材料表面化学组分和结构,从而改变材料的特性,如使之更具有细胞识别位,提高表面能,改善表面极性等。

2.2其它高分子共混

胶原因其具有优良的生物学性质和功能,在生物材料领域倍受关注,但单独使用,性能单一,且因有亲水性强,在体内易被胶原酶降解等不可避免的弱点限制了它的应用。但如将胶原与其它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的合成或天然高分子共混,组成一种多相固体材料,在性能上胶原与其它高分子取长补短,互相补充,既可改善胶原材料的性能,又可制备出单一胶原材料所不具有的许多特性的新材料,从而扩大胶原材料的应用范围,并向实现发展“理想”生物材料的目标迈进。胶原基“复合材料”的概念由此产生,以下介绍胶原与其它高分子共混形成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2.3.1与合成高分子共混

已见报道的与胶原共混的合成高分子有许多,其中有不可生物降解的聚甲基烯酸酯及丁烯酸酯、聚氨酯、聚酰胺和可生物降解的聚乙烯醇、聚乳酸、聚谷氨酸、聚乙醇酸等,20世纪80~90年代初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是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和聚乙烯醇与胶原共混,其报道集中于复合方法、复合机理、理化及生物学性能、材料表面和整体结构、表面修饰的方法和机理以及水凝胶的溶胀扩散等的研究,相关研究中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聚乙烯醇主要用于与胶原复合制备水凝胶[10~11],作软组织替代、药物缓释等。近几年随着人们对胶原蛋白以增殖细胞为首的许多生物功能的认识,利用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聚乙醇酸、聚酸酐、聚谷氨酸、聚亚乙基四乙酸等与胶原共混改性制备可吸收外科缝线、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如组织引导再生材料)的相关研究相对增多[12~13]。合成高分子与胶原蛋白共混复合制备胶原基材料存在以下问题(以膜形式的人工皮肤为例):(1)聚氨酯、尼龙等不降解高分子材料,因不能进行生理代谢,与胶原蛋白复合后只能用做外层敷料不能永久代替皮肤;(2)聚酯、聚谷氨酸等可生物降解材料,生物性能好,可降解、可代谢,是目前研究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之一,但如果相对分子质量小则强度不够,相对分子质量大难溶于水,溶解时出现降解,影响材料的机械强度,并且其降解之后的产物将使其周围组织的酸度提高,出现无菌性炎症。

2.3.2与天然高分子共混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优缺点篇7

鼻子在头面部占着中心位置,是十分引人注目的五官之一。的确,一个人的鼻形若坚挺、得体。无疑会增加面部的美感。然而,由于东方民族的血缘关系,有相当一部分人,鼻梁骨的发育形成较差,造成鼻梁低平或塌陷,表现为马鞍状,医学上称为鞍鼻畸形,为此,需要在鼻梁上衬垫一种充填材料来弥补缺陷,进行隆鼻美容。

那么,美观的鼻形究竟是如何呢?有不少人在门诊一味地要求医生把自己的鼻子垫高,言下之意越高越好;还有人看到某某外国明星很漂亮,便要求医生照明星的鼻子为自己整形。其实,这些都带有盲目性,都是不科学的态度。美容外科专家从美学角度研究认为,鼻子恰似一底朝下的三棱锥体,位于面部中央,其高度和长度及比例在面部五官中应与个体相协调。就鼻梁而言,其长度应为面部长度的1/3,鼻尖的高度应为鼻梁长度的1/3,鼻小柱与上唇人中所成角度应为90°。鼻梁起点在东方人,是位于两眉连线与两眼内眦角连线的中点(而西方人却位于两眉连线中点)。侧面看,鼻梁为平斜形,斜度与垂线成30°。鼻尖应稍隆起尖挺。符合上述各点的即有美感(见图1)。相反,鼻梁过低或凹陷,偶见驼峰状;鼻尖如钩状或圆形;鼻翼过份宽大或扁平;鼻孔上仰等等都不甚美观。

在社会人群中,大多见鞍鼻畸形缺陷。本文就此着重谈谈鼻梁垫高的隆鼻美容术。首先,受术者除具有鞍鼻畸形的特征外,尚需年满18周岁,鼻腔及副鼻窦没有炎症,亦没有其他一般手术的禁忌症。术前,医生要为其选择合适的充填材料,并雕塑成合适的形状。充填材料必须性能稳定,植入皮下组织后能够永久保存,没有任何组织反应。以往,曾用过象牙骨、自体髂骨、自体或异体软骨,但由于象牙昂贵、自体取骨有损伤、软骨植入易被吸收等问题而被弃用。目前,应用最广的是成形高分子医用硅橡胶材料。先将其压制成柳叶形或“L”形两种模型,使用时再根据具体病人修整成合适的宽窄、厚薄。柳叶形仅垫高鼻梁,“L”形同时垫高鼻梁和鼻尖。高分子硅橡胶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稳定性和组织相容性,一般没有异物反应。动物实验表明无毒、无致癌作用,所以隆算手术者大可放心。亦可用液体硅橡胶注射的方法,但因隆起效果不确实,若方法不当还会引起某些麻烦而被慎用,该法在国外已被禁用。现在,还有学者研制出另一种叫作羟基磷灰石的材料做为充填材料,有许多优点,不久将被推广。

隆鼻手术在局部麻醉下,于右侧鼻翼缘切开仅1厘米的弧形切口,用器械在鼻梁皮下分离形成腔隙(见图2);若用“L”形支架则在鼻小柱中再分离,然后塞入雕塑好的支架,手术历时仅半小时左右,出血不多,疼痛不明显,切口缝合后无须包扎,1周后拆线,切口疤痕不明显,术后大约肿胀3~7天后便消退,术后外形大多满意(见图3)。极个别者可能会因某些原因而感染、皮下血肿或位置歪斜而需再次处理,但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优缺点篇8

【关键词】静脉输液容器;玻璃瓶;塑料瓶;医用塑料软袋包装;优缺点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0-150-01

静脉输液技术用于临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已成为当今临床预防、保健、治疗、护理最常用的一种用药方式。静脉输液的生产、使用,离不开静脉输液容器,而输液容器材质也从当初的玻璃瓶,到如今玻璃瓶、塑料瓶与塑料袋共存的局面;输液方式经历了从开放式、半开放式到全封闭式输液系统的发展过程。静脉输液容器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所包装药品和临床用药的安全。通过本文对当今静脉输液容器材质优、缺点分析,为静脉输液容器的生产与应用提供参考。

一、静脉输液的意义

新型输液工具与产品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静脉输液技术与理念的改变;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静脉输液理论与实践的进步,促进静脉输液专业化进程。

二、静脉输液治疗的目的

补充人体血液中的水、电解质及调节酸碱平衡;补充机体所需的能量及营养物质;输注需要快速起效,又不能经口服或肌肉注射给药的患者;输注各种血液成分,提高肌体的携氧能力或改善机体的凝血功能等。

三、.静脉输液治疗的优点

能口服给药的病人,可静脉给与液体、药物、营养和其他溶液;静脉给药可经血液循环迅速到达全身,在抢救病人时能争取时间;通过控制给药速度,使血液药度保持相对平衡,最高与最低血药浓度差值比较低;按需要给药能及时起效。

四、输液治疗的缺点

静脉输液可给病人造成一定的创伤及并发症;侵入性操作能增加病人感染的机会;输液治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病人的行动;穿刺时或治疗中可引起病人的疼痛或不适;相对费用较高。

五、玻璃输液容器

(一)半开放输液方式

输液时需在瓶口橡胶塞处另外插入通气管,使空气进入瓶内,液体方可输入人体。

(二)优点

玻璃瓶造价低;透明性好,物理、化学与热稳定性优良,耐压瓶体不变形,气密性好。

(三)缺点

1.生产工艺复杂:需经过洗瓶、灌装、加垫薄膜、塞入橡胶塞、轧铝盖等,增加了药液污染的机会。

2.运输与贮存不便:玻璃瓶装输液在运输及储存过程中所占空间大,破碎的可能性较大,不耐低温,生产中清洗困难易造成污染,破屑脱落的碎片进入药液,运输及储存不便。

3.玻璃材质自身缺陷:玻璃输液容器在制备、灭菌、包装与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脱片、裂痕破损等。脱片可致输液后可能引起脉管炎、静脉栓塞等现象;裂痕破损可引起“微生物感染”及热原反应的风险。如果脱片、破损等在输液使用前未被察觉,将给患者的健康、生命安全造成很大隐患。

4.橡胶塞:输液器针头穿破胶塞进入输液容器,可能引起橡胶塞的微粒进入所包装的药液。

5.半封闭式输液系统:输液过程中必须与外界空气相通产生压力。而空气中的灰尘、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尘螨等)可由此进入瓶内引发输液感染。

六、塑料瓶

(一)输液方式:半开放式输液系统

(二)优点

包装瓶体积小、重量轻,不易破碎,耐碰撞,运输便利,化学性质稳定,无溶出物,不掉屑,一次性包装使用,避免交叉污染,生产自动化程度高,人为影响因素小等。

(三)缺点

有的材质(如pp)因成型方式不同,瓶体透明性不如玻璃瓶,有一定的变形,气密性较玻璃瓶差,输液过程中仍需要插空气针,以保持透气性,不能加压输液等。

七、医用塑料软袋包装

(一)全封闭式输液系统

在全密闭状态下输液,大气压直接作用于袋体使液体流出,输液过程不需要使用通气管。

(二)优点

操作简便,体积小,重量轻,不易破碎;加药时被污染的概率明显低于瓶装输液;在输液过程中不需使用空气管路,避免液体与空气接触,杜绝了气载微粒污染输液的可能;接口摒弃了橡胶塞直接接触药液,明显减少输液中的微粒。

(三)缺点

软袋膜材价格较高;不宜包装易形成结晶的液体,否则易刺破包装袋;专用的制袋、灌封设备价格高昂,生产成本高于其他包装容器。

综上所述,医用塑料软袋输液容器,与其他输液容器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它是集玻璃瓶、塑料瓶等几种输液包装技术的优点与一身,是一种较完善的输液包装技术。

参考文献:

[1]严朝贵.我国大输液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J].中国药房,1998,9(6):246.

[2]成新邦.静脉输液容器的发展[J].国外医药,2000,20(1):64.

[3]黄胜炎.国外输液剂品种发展概况[J].国外医药,2000,21(2):109.

[4]张利,薛晓英,张丹靖.静脉输液技术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5(1).

[5]陈敏章,蒋朱明.临床水与电解质平衡[m].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6]廖跃华,孙怀远,牛波.输液包装技术研究[J].包装工程,2005(5).

[7]李新生,廖成.医院大输液两种包装优缺点及展望[J].重庆医学,2002(3).

[8]史桂芳,宋秀芳,吴春华.玻璃瓶与聚丙烯瓶装输液对安全大输液影响及比较[J].天津护理,2001(06).

[9]张立贤,潘玮琪,曹彦杰,褚振辉,李顺康,刘庆华.一种新型给药系统――聚烯烃非pVC软包装输液[J].中国药业,2002(7).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优缺点篇9

关键词:本文

楔状缺损是牙体硬组织非龋源性疾病,是牙齿唇、颊侧牙颈部的牙体硬组织发生的慢性消耗,导致牙颈部硬组织逐渐丧失,由此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患者最常抱怨感觉痛苦以及审美缺陷,对其情感状态及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寻求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方法阻断牙体硬组织的进一步缺失,减少牙齿的敏感度,同时减少充填材料的脱落对牙医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研究分别采用了树脂、流动树脂以及富士九对卸妆缺损进行修复,评估其临床修复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8月~2013年1月,在河北省眼科医院口腔内科就诊的156例患者,共585颗楔状缺损牙齿。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194颗患牙,采取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B组193颗患牙,采取流动树脂充填;C组,198颗患牙,采取富士Ⅸ充填。

1.2纳入标准①无龋坏,牙髓活力正常,牙周组织健康;②无根尖周病变;③患者依从性较好,积极配合,术后采用BaSS刷牙发刷牙;④年龄为

1.3方法首先使用超声波对患牙周围存在的牙结石以及色素沉着进行清理,对于存在牙合干扰以及早接触点的患者预先进行调牙合,消除牙合干扰。深度较深的楔状缺损先用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保护牙髓,然后根据不同充填材料对患牙进行窝洞预备以及窝洞充填。a组,排龈线进行排龈使窝洞完全暴露于视野中,常规窝洞预备,牙合壁预备小短斜面。B组,排龈,常规窝洞预备去除硬化牙本质。C组,排龈,去除硬化牙本质。其余均按照说明书进行充填

1.4评价标准以美国公共健康部制定评定系统(USpHS)为评价依据。成功标准如下:①充填体无折裂和脱落;②边缘完整且密合无缝,无新楔状缺损缝隙产生;③牙体与充填体无色变;④无继发龋;⑤术后牙髓活力正常且无敏感症状。随访2年,若未达到其中任何一项则表明治疗失败且需重新治疗。

2结果

2年以后,对三种充填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三种材料的总成功率无明显的差异(p

3讨论

楔状缺损是牙颈部的牙体硬组织在咀嚼应力作用下发生疲劳损伤,并与外部机械和化学因素长期协同作用下,发生的慢性进行性丧失的疾病。牙体的楔状缺损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都比较高。楔状缺损形成的原因较复杂,大致有牙齿合力、磨损、酸蚀或特殊结构引起的。对楔状缺损的修复不仅可以改善缺损牙齿的不美观,而且对牙本质的过敏症状及牙髓病变有着预防作用。由于楔状缺损部位的不明显,因此修复过程中很难进行固定,时间长了易造成脱落。

虽然三种材料的总成功率无显著差异,而且三种高分子材料在治疗后2年复查时,均出现了许多缺陷,表明这三种材料目前的物理性能均不能满足楔缺修复治疗的要求;但富士Ⅸ及流体树脂与牙体组织的黏结优于复合树脂材料;复合树脂材料的硬度优于流体树脂;复合树脂材料的色彩稳定性优于富士Ⅸ。

光固化复合树脂硬度强,色泽及透明度与天然牙比较相近,因此其具有良好的美学修复效果,其在前牙美容修复中已经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但由于其牙本质的粘接力较差,膨胀系数高,聚合收缩力较大,边缘封闭性较差,容易形成裂隙产生继发龋脱落等。富士Ⅸ是楔状缺损最常用修复材料,与牙髓-牙本质器官具有非常好的生物相容性,与牙齿形成真正的化学结合--以氢键和离子键形式相结合,产生强有力的粘结;可释放氟离子,预防继发龋;且对牙髓刺激小,是温度和电的不良导体,操作简便,大大缩短了临床操作时间。但其吸水性强、性能易受环境影响、充填体得不到良好抛光等缺点。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优缺点篇10

[关键词]楔状缺损;流体树脂;复合树脂

[中图分类号]R7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5-0837-02

thecomparisonofclinicalcurativeeffectinthecureofwedge-shapeddefectsinelderlypeople:usingtwodifferentresins

LiUQi-liang,SHaoHai-bin,LiBi-e

(DistrictofStomatology,HuzhongHospital,Guangzhou510800,Guangdo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clinicalcurativeeffectofusingfluidresinandcompositeresininthecureofwedge-shapeddefectsinelderly.methodsSelectatotalof206teeth,usingtheself-controlledstudymethods.Usingfluidresinandcompositeresintorestorethedefects,respectively.Clinicalexaminationsweremadeafter6,12monthsoftreatment.Resultstheclinicaleffectweresimilarafter6months,withou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but1yearslater,thefluidresinismuchbetterthancompositeresin,thedifferencebeing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1).Conclusionthefluidresincouldachievegoodclinicaleffect,wouldbeanidealfillingmaterial.

Keywords:wedgeshapeddefect;fluidresin;resincomposite

楔状缺损是牙齿颈部硬组织在咀嚼应力作用下发生疲劳并与外部机械和化学因素长期协同作用下,发生的慢性进行性丧失的疾病[1]。临床上以中老年患者居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楔状缺损患病率高达86.67%[2]。在口腔门诊工作中针对老年人楔状缺损的特点,如何正确选择充填材料,对恢复老年患者牙齿正常解剖形态和咀嚼功能,解除老年患者的疾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流体树脂和复合树脂充填老年人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探讨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选择2008年5月~2009年3月在我科就诊患者98例(男54例,女44例),年龄60~70岁,共206颗患牙。纳入标准:①选择轻、中度楔状缺损的患牙;②左右至少有对称的患牙各1颗;③患牙无明显龋坏,无充填物,牙髓活力正常,牙周健康;④X线片检查根尖周无病变;⑤患者知情同意,能配合治疗,术后采用Bass法刷牙。

1.2材料和设备:选用光固化通用型复合树脂(DmG公司,德国),tetricn-Flow纳米瓷化流体树脂(义获嘉伟瓦登特公司,列支敦士登),康泰克自酸蚀粘接剂(DmG公司,德国),光敏固化机(赛特力公司,法国)。

1.3方法:①盲法设计:实验由2名医生完成,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查,评估由1名医生完成,所有治疗操作均由另1名医生完成,评估医生不了解治疗信息。②治疗方法:采用自身对照设计,一侧楔状缺损采用流体树脂充填,共103颗患牙;另一侧采用复合树脂充填,共103颗患牙。因选择患牙均为轻、中度楔状缺损且无继发龋,所以不垫底,不制备洞型,在自然光下进行比色,用75%酒精行牙体清洁、隔湿、干燥、两种材料分别按各自的说明书完成常规操作,充填,光照,调牙合,抛光。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6个月成功率比较,两种树脂修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效果相似(见表1);1年成功率比较,两种树脂修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体树脂在修复楔状缺损时优于复合树脂(见表2)。

3讨论

楔状缺损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充填,其临床治疗效果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患者的口腔环境、咬合力的大小、患牙缺损的严重程度、修复材料理化性能、医生的临床操作等,其中充填材料是重要因素之一[4]。因此,生物组织相容性和理化性能好的修复材料,对提高楔状缺损修复体的质量和寿命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治疗楔状缺损临床主要采用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修复,玻璃离子水门汀能持续释放氟离子,有一定的防龋作用,但沈一吟等[5]的研究显示,传统型玻璃离子对牙周组织健康的负面影响较大,此材料色泽协调性差,硬度低,患者不是非常满意,因此不是理想的充填材料[6]。光固化复合树脂虽具有仿牙色,修复牙齿色泽理想,机械性能好,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较好的抛光性。但它对牙髓刺激性大,术后患牙敏感度高,易致牙髓病变;充填后易产生微渗漏导致继发龋;且流动性差,勉强压入窝洞不易压实,易产生气泡造成充填物脱落,使临床医生感到棘手。随着口腔材料学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为治疗楔状缺损提供了新的手段,流体树脂由于它兼具复合树脂及玻璃离子特性,通过化学粘结和机械嵌合与牙体组织结合,粘结力强,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和流动性,倍受国内外口腔学者的关注。tetricn-Flow纳米瓷化流体树脂这种具有高流动性,包含纳米填料的含氟流体树脂的应用给修复老年人楔状缺损提供了新的选择。它是将纳米级陶瓷颗粒加入树脂的基质中,融合纳米填料,颜料及添加剂三位一体,使充填材料颗粒更细,与牙齿的粘合力更好,边缘微渗更小,维持时间更长;拥有超高的X线阻射,并能持续地释放离子,对牙髓的刺激性小,有利于避免继发龋及牙髓病变的出现;注射式针头可直接将充填材料注射到修复部位,易于填入小窝洞,可有效排除气泡,使充填物不易脱落;并对固化光敏感性高,对自然光敏感性低[7]。LabeHa等[8]研究发现,流动树脂充填V类洞未发现其与牙体之间的脱粘结,认为是由于低弹性模量材料能将聚合收缩聚集的应力通过自身的弯曲变形加以释放的原因,能大大减少微渗漏的形成。此外,操作亦较复合树脂简便,节省椅旁时间,再者具有良好的抛旋光性能,色泽光泽美观。综上所述,流体树脂操作简单,应用便捷,疗效稳定是修复老年人楔状缺损的一种理想材料。分析本研究结果,失败的病例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楔形缺损面过于平坦或开阔失去固位形者,未适当作潜凹以增强固位。有文献报道不预备洞型是造成楔形缺损脱落的原因之一[9]。②流动树脂固化后强度较低,耐磨性稍差[10]。③隔湿不够严密,修复前有唾液污染牙面。④未严格按光固化操作规程。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老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行动不便,情绪容易变化,治疗前首先要对老年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沟通,如预期的修复效果,费用等,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在治疗过程中,笔者体会到由于老年患者口腔情况比较复杂,牙龈退缩或增生,临床上须对暴露的根面进行脱敏治疗或排龈后再作充填;要充分预备倒凹斜面,减少脱落率;还要适当降低咬合关系,避免颌力过重而造成充填物脱落;修复前禁用丁香酚类药物,以免影响粘结及固位,修复面要清洁,严密隔湿,避免口腔内唾液污染;光照的时间和强度要足够,严格按光固化材料操作规程,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另外术后还需加强对老年人口腔卫生宣教,使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并建议定期作口腔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提高楔状缺损治疗率和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伟楼.夹层技术用于活髓牙Ⅳ类洞充填[J].上海口腔医学,l999,8(1):46-47.

[2]刘佼佼,刘荣森,王晨.老年人牙齿楔状缺损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8,6(2):65-68.

[3]杨宏宇.三种方法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9):20-21.

[4]刘明霞,柏祥娥,张颖丽.流体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13):2662.

[5]沈一吟,陆群,魏本娟.不同充填材料修复对楔状缺损患牙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11):1389-l392.

[6]范洪亮.Dyract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患牙的疗效观察[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2,16(2):171.

[7]李珊,马盼香.瓷化纳米树脂tetricn・Ceram治疗牙颈部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J].口腔材料器械,2010,19(4):196-197.

[8]LabellaR,Lambrechtsp,VanmeetbookB,etal.polymerizationshinkageandelasticityofflowablecompositesandfilledadhesives[J].Dentmater,1999,15(2):128.

[9]邢晓燕,张青松,刘士有.老年人楔状缺损临床治疗评价[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5,3(2):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