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绿色管理制度十篇绿色管理制度十篇

绿色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5:57

绿色管理制度篇1

1.涉及环境保护的税种太少,缺少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专门税种。这样就限制了税收对环境污染的调控力度,也难以形成专门的用于环保的税收收入来源,弱化了税收在环保方面的作用。

2.现有涉及环保的税种中,有关环保的规定不健全,对环境保护的调节力度不够。比如就资源税而言,税率过低,税档之间的差距过小,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起不到明显的调节作用,征税范围狭窄,基本上只属于矿藏资源占用税。这与我国资源短缺,利用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的情况极不相称。

3.考虑环境保护因素的税收优惠单一,缺少针对性、灵活性,影响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效果。国际上通用的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延期纳税等方式均可应用于环保税收政策中,以增加税收政策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而我国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内容。

4.收费政策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对排污费的征收标准偏低,而且在不同污染物之间收费标准不平衡。其次,征收依据落后,仍是按单因子收费,即在同一排污口含两种以上的有害物质时,按含量最高的一种计算排污量,这种收费依据不仅起不到促进企业治理污染的刺激作用,反而给企业一种规避高收费的方法。另外,在征收方式上不规范,排污费的收费方式由环保部门征收,不仅征收阻力很大,而且排污资金的使用效果也不理想。

二、国际经验对我国实行绿色税收政策的启示

欧盟许多国家实行的绿色税收政策,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一是对废气、废物排放征收环境税;二是改变税法鼓励方向,对污染行为征税;三是对一般性废弃物和污染征收成本支付税。借鉴国际上环保税收政策,我国的绿色税收政策应坚持以下原则:

1.绿色税收政策应以调控为主,聚财为辅,积极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为了不加重纳税人的总体负担,新增的生态税将通过降低其他一些税的税负来加以抵消。西方国家在实现税制绿化的过程中,非常注意保持微观经济主体现有的总体税负基本不变。比如在开征新的环境税的同时,降低企业的其他税收负担。我国实现税制绿色化应该建立在不加重企业负担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税费制度的改革,在开征生态税收之后,应及时将企业缴纳的大多数环保方面的收费

(如排污收费、水资源费)并入生态税收中一并征收,以避免重复征收,加重纳税人负担。

2.新开征的环保税要保持税收收入的中性,本着“谁污染谁纳税”与“完全纳税原则”,达到税收的横向与纵向公平,并且要使新开征的税种与现有相关税种相互协调配合,以期形成绿色税收调控体系。

3.征收的环保税款要建立环保专项基金,严格实行专款专用制度。由财政部门编制专门的预算,由审计部门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审计,确保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三、建立和完善我国绿色税收制度的建议

(一)调整和完善现行资源税

1.扩大征收范围,将目前资源税的征收对象扩大到矿藏资源和非矿藏资源,可增加水资源税,以解决我国日益突出的缺水问题。开征森林资源税和草场资源税,以避免和防止生态破坏行为,待条件成熟后,再对其他资源课征资源税,并逐步提高税率,对非再生性、稀缺性资源课以重税。

2.完善计税方法,加大税档之间差距。为促进经济主体珍惜和节约资源,宜将现行资源税按应税资源产品销售量计税改为按实际产量计税,对一切开发、利用资源的企业和个人按其生产产品的实际数量从量课征。通过税收手段,加大税档差距,把资源开采和使用同企业和居民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以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率。

3.鉴于土地课征的税种属于资源性质,为了使资源税制更加完善,可考虑将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并入资源税中,共同调控我国资源的合理开发,同时应扩大对土地征税的范围,并适当提高税率,严格减免措施,加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耕地意识。

(二)开征新的环境税,建立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专门税种

1.借鉴国际经验,分期分批开征水污染税、大气污染税、污染源税、噪音税、生态补偿税等一系列专项新税种。在税基选择上,以污染物的排放量课税,一方面刺激企业改进治污技术,另一方面也不会妨碍企业自由选择防治污染方法。另外对应税包装物,可用企业的产量为税基。在税率设计上,不宜按“全成本”定价,防止税率过高而造成生产抑制,导致社会为过分清洁而付出过大代价,最适宜税率应等于最适资源配置下每单位污染物造成的边际污染成本,在实践中可采用弹性税率,根据环境整治的边际成本变化,合理调整税率,同时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污染程度的企业实行差别税率,在征收管理方面宜作地方税,地方政府应将征收上来的税款进行专门保管,专门用于环保建设事业。

2.开征环境污染税。目前,我国环境污染税缺位,治理污染的资金主要通过征收排污费筹集。在我国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保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有必要改排污收费为征税,对排污企业课征污染税。

(三)完善现行保护环境的税收支出政策

1.减少不利于污染控制的税收支出。严禁或严格限制有毒、有害的化学品或可能对我国环境造成重大危害产品的进口,大幅提高上述有毒、有害产品的进口关税。

绿色管理制度篇2

一、电灯与电器设备

(一)上班时,使用电水壶集中烧水,减少用电量,使用厕所后做到随手关灯;下班后,关闭办公室内所有的灯、电脑等电器;

(二)及时关闭会议室的电灯和空调;

(三)天气晴朗的时候,使用自然采光,减少用电量;

(四)采购电器用品时,在考虑价格因素的同时,尽量挑选省电、省能源的产品。

二、通风设备及空调

(一)用完会议室后要及时关闭会议室的空调、换气扇;

(二)办公室使用空调时,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冬季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

(三)在天气好的时候不开空调和电扇,引入自然风;

(四)办公室使用的电扇或取暖设备下班后及时关闭。

三、节约用水

(一)随手关上水龙头,遇到没有关紧的水龙头马上关紧;

(二)为保护水源,减少污染,应尽量使用无磷洗涤剂、可降解清洁用品等。

四、有效减少废弃物

(一)提倡无纸化办公或者以传阅文件的形式,减少复印纸张;

(二)复印文件时,尽量采用正反面打印方式,节约用纸;

(三)提倡减少纸巾的使用量,多用抹布、毛巾。

五、办公用品回收再利用

(一)提倡打印、复印时,将单面用过的纸张回收再利用;

(二)设立“办公用纸回收箱”,可将废弃办公用纸、报刊报纸等集中收集;

(三)提倡使用再生纸,可替换内芯的笔、碳粉盒和充电电池及其他可循环使用物品。

六、改善办公室工作环境

(一)将复印机放置在不影响员工办公的空气流通处,防止噪音和空气污染;

(二)种植绿色植物,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

绿色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措施

1引言

绿色的城市建筑具有很好的环境,只有不断走可持续发展路线,才能使城市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绿色建筑工程在推进与管理中的问题,且作出有效的措施探究。

2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2.1绿色建筑的法规政策落实不到位

绿然建筑,这一节能话题目非常的笼统,对法律责任不明确,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很难操作。另外,对绿然建设的设计方面,由于标准性强,对施工材料的监管不到位。建设方是不是要执行绿色建筑,从设计和施工标准都只是表面上的形式,并不落实到位,使得绿然建筑工程管理的推进不受到法律的保障。

2.2评估体系不健全

评估体系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绿色节能建筑的进步,对于绿色建筑出台部分评价体系,像绿色建筑小区建设的技术等,但评价体系不健全,有局限和片面性,对于工程建设的技术评价只适用在住宅和公共建筑等这些单一建筑上,对复杂的建筑就无法做出全面系统的评估。同时,建筑工程没有一整套应用性强,涉及面积广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这大大制约了绿色建筑的发发展。

2.3管理水平低

在绿色建筑管理方面。专业的人才非常缺少,好多绿色建筑管理者都只是传统的建筑管理观念,应用的管理模式也是传统粗放的。另外,我国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专业知识缺乏,所以这些专业人员较少,这直抒妆影响着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同时也制约着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其次,因绿色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好多施工人员都没有银色建筑理念,不知道绿色建筑的标准和规范,同时缺乏绿色建筑中施工技术的专业指导,使绿色建筑的管理目标难于实现,且还常常出现违规绿色建筑的作业标准的现象。

3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分析

3.1健全法规政策

对于绿色建筑的管理和有效的控制,需要政府职能部门要发挥充分的作用,对建筑业的绿色工程管理要作出长远规划,协调好绿色建筑的审批、验收等工作,且健全绿色建筑的管理体系,在绿色建筑管理中加在宏观调控,才能推进绿色建筑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政府要健全绿色建筑的法规,综合我国的绿色节能建筑业的实况,制定出一个长远的规划战略,不断加强完善绿色建筑的服务体系,使绿色节能建筑得到健康发展。

3.2健全评价体系

(1)制定出绿色建筑制度,建设中按绿色建筑的规范评价标准,评估建筑单位的资质条件,保证绿色建筑的施工完全且务资质条件,对不符合的建筑企业一律拒之门外,严格按绿色建筑的制度执行,对部分不备绿色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不给于审批,使我们绿色建筑业得到健康发展。(2)对绿色建筑工程管理要全面进行评价控制。绿然建筑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质量验收都要一个完善的规范制度,评价管理落实到位。另个,对于建筑企业,要完善绿然施工的相关制度,制定科学绿色建筑工程管理评价体系。同时,绿色建筑质量管理的监理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注重绿色建筑评价管理,在招标、设计、施工这些过程中,都要严格执行节能标准,审批节能材料和施工技术,把绿色管理制度落实到位,方能提高绿色建筑的工程管理。

3.3强化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1)在建设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扩展绿色建筑的专业管理人才渠道,为使达到绿色建筑管理的要求,要通过社会招聘、专业高校的录取等方面,强入大量的绿色建筑工程中管理人才,集结招聘施工和管理的双向人才,从而提高绿色建筑管理的队伍建设,也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推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的顺利实施。(2)作为建筑单位,要大量的对员工素质培训。若要提高绿色建筑的管理水平,建筑单位要加强对绿色建筑的施工、监理、技术、管理这类人员的素质培训,建立激励制度,把绿色建筑管理人员的绩效待遇和培训实况结合,严格把绩效工资制度和岗位技术等级工资制度落实到位。培养工作人员的节能环保的认识,要求全体员工参加培训,学习节能知识和技术,从而提高绿色建筑的管理水平。

3.4绿色建筑的管理部门的督导

(1)健全专业的绿色建筑管理组织。为使我国绿色建筑业的健康发展,要结合国情,建立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部门,使绿色管理的质量水平得到提高,也使绿色建筑业的健康发展。(2)建立绿色建筑的交流机制,使不同区域的绿色建筑交流合作。不断学习国外的优秀经验。所以建立绿色建筑的交流平台,可以使国与国之间的绿色建筑技术借鉴,促使我国绿色建筑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

4结束语

总之,我国不断重视节能环保。随着人们的绿色环保认识的提高,绿色建筑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我们要不断学习研究绿色建筑管理中的问题,强化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促使我们绿色建筑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金明.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关键问题研究[J].工业.2016,2(8):19~21.

[2]王如亮.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关键点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5,3(7):22~24.

[3]郜章银.对于如何推进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关键问题的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4,5(9):37~38.

绿色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财务管理;煤炭企业

面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就是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进而调整和优化经济及产业结构,最终实现国家富强和可持续发展。煤炭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目前大多数煤炭企业资源浪费、破坏较大,“三废”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不断深入,绿色财务管理将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因此,笔者认为,迫切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绿色财务管理为契机,统筹研究煤炭企业的资源开发、安全保障、环境治理、经济效益等各项工作,为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探寻道路。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些探讨。

一、生态文明理念和煤炭企业绿色财务管理内容

(一)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以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以未来人类的生存发展为终极目标。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其次强调自然、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它是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生态文明主要体现在意识、制度和行为三方面。意识文明是确立一种进步的生态思想。制度文明是建立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行为文明是开展有利于生态文明的一系列活动。

近年来,我国推进的绿色矿山建设就是煤炭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煤炭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层面。经济层面主要是发展方式的转型,煤炭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要紧紧围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等环保生态的目标进行。政治层面是指党政领导干部要成为企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建设者、实践者和示范者。文化层面是指企业开展各种文化活动都要体现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引导企业员工转变观念。社会层面是指企业要通过和谐社区的建设,进一步推进区域共谋发展、共享发展。

(二)煤炭企业绿色财务管理内容

绿色财务管理就是综合考虑有限资源、环境保护、企业盈利和社会效益的一种财务管理。煤炭企业绿色财务管理包括绿色筹资、绿色投资、绿色营运、绿色分配四方面内容。

绿色筹资是煤炭企业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战略去吸引投资者的注意,有效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煤炭企业的绿色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应根据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的不同发展阶段灵活掌握。可以利用国家对煤炭企业的绿色政策取得财政专项拨款;也可以借助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在煤层气开发等项目上取得政策性或低息贷款;还可以通过发行绿色债券、绿色股票等方式寻求民间资本的参与。

绿色投资就是在加入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本后,煤炭企业所采取的投资模式。绿色投资可分为两大方向:自然资源有效利用投资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投资。煤炭企业是重污染、高耗费企业,两大方向都应有所涉及。要投资新建矿井水处理站和生活污水处理站;要在综合机械化采煤、综合机械化掘进设备和工艺方面投资,确保安全回收煤炭资源,减少废弃物的对外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要投资大量资金进行采空塌陷区复垦治理、煤矸石综合治理。

绿色营运就是煤炭企业在资金营运过程中要保持动态平衡,要保证不发生生态环境问题。为了保持这一动态平衡,不仅要合理估算现金流入量,而且要合理估算现金流出量,尤其是其中的绿色流量,煤炭企业要考虑到环保形象好而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增加的收益现金流量,考虑到正常的环保成本,加大绿色宣传费用、绿色设备购置费用、绿色设备运行费用,在资金营运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绿色管理的思想,进行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销售。

绿色分配是通过制定合理的绿色利润分配政策,达到宣传环境保护的目的,形成绿色积累,用于煤炭企业再发展。一是使绿色股的股利发放顺序早于普通股股利,但后于优先股股利;二是早期绿色投资者的分配比例要高于晚期绿色投资者,鼓励投资者尽快加入绿色投资行列;三是绿色债权人可以按一定比例参与一般投资者的利润分配,行使参与煤炭企业债券的权利;四是提取绿色公积金和绿色公益金,为煤炭企业后续的绿色经营提供资金保证。

二、煤炭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现状及面临的难点

目前,国内多数煤炭企业基本能认识到绿色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有实行的主观意愿,但迄今为止既没有总结出完善的绿色财务管理思想,又没有探索出全面的绿色财务管理策略,均是在单个环节实行。在我国,煤炭企业绿色财务管理行动才刚刚起步,不如发达国家的企业那样积极,它们对绿色财务管理持观望态度。一方面说明我国煤炭企业管理者因循守旧,满足于现状,缺乏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说明在煤炭企业推行绿色财务管理有一定的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绿色财务制度缺失使绿色财务管理失去依据

制度是规范、约束企业行为的一系列规则,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历史,制度起着关键作用。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比如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等,但都没有涉及到绿色发展内容,只是传统意义上的规范。发展绿色经济,要从制度层面上构建绿色经济的增长模式和运行机制,这就必须对传统会计和财务进行反思,有所突破,然而,迄今为止,有关绿色财务方面的制度尚未出台,都只是在讨论。因此,由于我国缺少绿色制度的指导与约束,导致煤炭企业不会自发地实施绿色财务管理。

(二)监督管理力度不够使绿色财务管理实施不力

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需要政府、行业和企业自身三方监管。实施初期,企业多数是绿色费用的增加,看不到绿色管理带来的效益,这时政府监管起主导作用,但我国政府管理部门自身能力较弱,一方面由于环境因素和自然资源难以确认、计量和管理,政府很难作出准确判断;另一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危害生态环境的处罚力度远远不够,导致政府不能有效监控,造成企业违法成本偏低。所以,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企业不会主动实施绿色财务管理。这时如果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起作用,对煤炭企业开展绿色财务管理无疑也是一种约束。但我国行业协会地位弱化、相应的职能得不到真正履行,在推行企业绿色财务管理过程中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企业实行绿色经营获得效益后,其经济实力增强了,受利益驱动的影响,进行绿色财务管理,自身的监管能力就会加强。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绿色管理才刚刚起步,还谈不上企业自身的监管职能。

(三)企业自身实力不足使绿色财务管理失去动力

我国煤炭企业缺乏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实力,其制约因素主要是人员素质、科学技术和资金限制。首先,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意识对企业是否推行绿色财务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对绿色财务管理的实施也有很大影响。我国煤炭企业高管人员对保护生态环境没有足够的认识,其财务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很难准确预测及估算生态问题,从客观上讲,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受到了人力资本的制约。其次,我国多数煤炭企业技术相对落后、产业层次较低,如果实施绿色财务管理,防止对环境造成破坏,就需要利用科技力量,改进生产工艺处置废弃物质、生产出可以降低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的替代品、加强污染的监控及检测、科学治理污染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必然增加成本,这不仅需要有效的技术支持,而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受到了科学技术和投入资本的双重制约。

三、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培植绿色文化,抓住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核心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煤炭企业要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就必须进行绿色宣传,培植绿色文化。首先是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宣传,企业的这些灵魂人物要权衡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要变“环境发展与企业发展无关”理念为“环境发展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理念。只有这样,以绿色财务管理理论为指导,才能在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时兼顾到资源环境和生态平衡问题,承担起本企业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达到全面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是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宣传,教育他们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社会责任风险、环保风险、企业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始终贯穿于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各环节中,贯穿于资金筹措、资金投放、资金耗费、资金收回和资金分配全过程中。最后是加强对其他人员的宣传,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环保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绿色意识,树立他们的绿色思想。

在培植企业绿色文化的具体方法上还可借鉴和吸收国外的一些做法,如设立专门机构,由煤炭企业负责人直接负责,定期企业的“绿色宣言”,制定企业的绿色战略计划,监管企业的环保情况,进一步将“绿色”理念渗透到企业经营的各个角落,使“绿色”意识触及到职工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转变理财目标,为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指明方向

煤炭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而淡化企业对环境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但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的今天,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正在悄悄发生改变,越来越青睐绿色商品,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因此,煤炭企业必须考虑变革,进行绿色经营、绿色管理。绿色财务管理目标就是在传统财务管理目标中加入社会及生态效益因素,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改变目前环境成本外在性的局面,其内涵是在不破坏环境和不浪费资源的前提下,组织好资金运动,协调好财务关系,实现经济、环境、社会三效益和谐统一的企业价值最大化。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炭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的必然需求

循环经济是将经济活动有序地组织成一个“资源-利用-再生”的封闭性的循环反馈系统,它以“充分利用资源”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它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符合绿色财务管理理论的经济增长模式。近年来,煤炭经济发展迅速,但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也开展了一些循环经济项目,但还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煤炭企业应把发展煤炭循环经济工作纳入常态化轨道。一是走科技创新之路,研究无煤柱开采技术、采空区固体充填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主通风机变频改造技术、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加强环保手段与洁净煤技术的衔接,推动洁净煤技术的发展;二是建立一套绿色保证制度体系,以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煤炭企业只有将循环经济纳入自己的发展战略,才能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产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实行绿色会计,奠定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基础

煤炭企业造成了自然资源被极度开采,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这从根本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相结合,充分强调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维护生态平衡,优化生态环境为核算对象,是通过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各项内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一种有效的价值管理。有了绿色会计提供的这些绿色信息,煤炭企业的绿色财务管理才会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使煤炭企业的责任向社会延伸,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真正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加大奖罚力度,强化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监督管理

我国政府虽然也出台了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不仅存在明显的滞后性,而且可操作性差、处罚力度不够。因此,政府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紧细化环境和资源立法,约束企业,比如生产环节的污染排放标准、超标排放的各级处罚措施;第二,对于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除国家特需的企业外),一律不予注册登记,从根本上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循环;第三,建立一套完整的绿色指标评价体系,用来评价一项活动的环保绩效及资源利用绩效,如绿色收益率、绿色市盈率、绿色可持续发展力等,对绩效好的要重奖,对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要重罚;第四,积极推行iSo4000认证制度,对于真正符合标准的企业颁发“绿牌”,大力宣传,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知名度。

(六)制定优惠政策,为推进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创造条件

国家应倡导企业向环保、节能、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发展,支持和鼓励“绿色产业”,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优惠和倾斜,增强“绿色企业”的竞争力。第一,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对资源节约型企业、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配合地方政府整治生态环境需要而搬迁的企业,减征或免征税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企业,可加计征税。如德国征收差别环境税、丹麦对特定排放物征税。第二,降低企业筹资成本。在信贷方面给予绿色企业倾斜,使他们尽快筹到资金,开展绿色经营,取得绿色收益。第三,给予企业财政补贴。政府可以筹集专项基金,对实施绿色管理的企业或对企业实施的某些环保项目给予补贴。第四,政府实施绿色审计。政府在进行审计时,要有义务地披露企业绿色信息,比如绿色经营措施、环保措施,或者这些方面的问题,以便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或给企业形成舆论压力。

【参考文献】

[1]宋晓华,郭亦伟.中国绿色低碳经济区域布局研究[m].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

绿色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绿色企业文化;障碍因素;基本途径

[作者简介]龙玉祥,孝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湖北孝感432000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10-0078-04

一、绿色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绿色文化就是环境意识和环境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生态文明观和科学发展观。它是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进,能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它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基本特征。

绿色企业文化是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以绿色文化为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以发展绿色生产为基础,以满足员工和消费者的绿色需求为目标,以开展绿色经营为实现方式,从而实现员工、企业和社会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培育绿色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理念的重大变革,是企业价值观的升华。

绿色企业文化有自己的内在结构体系,主要由绿色观念文化、绿色体制文化、绿色经营管理文化、绿色物质文化等几个方面构成。其中绿色观念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企业绿色价值观、企业精神、绿色经营理念等内容,绿色观念文化是绿色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绿色企业文化的思想基础。绿色体制文化是指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相应的制度体系,是联结企业观念文化与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的纽带,是绿色企业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绿色经营管理文化是指企业在自己的生产经营管理行为中反映出来的文化,主要包括企业的绿色生产、绿色管理、绿色营销等方面的内容,是绿色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绿色物质文化是指企业的物质环境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包括企业的生产资料、设施、产品、企业标识、商标等要素,是绿色企业文化的物质载体。

二、培育绿色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在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的21世纪,企业能不能积极、主动地实施绿色企业文化,以顺应生态文明的时代潮流,这对企业的前途和命运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一)绿色消费浪潮的普遍兴起要求企业培育绿色企业文化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的生活质量全面提高,企业必须关注消费需求的新变化,即人们在消费行为中更加注重对健康、安全、舒适和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更加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不仅要善于发现需求、满足需求,更要积极引领市场潮流,主动地引导消费和创造消费,帮助消费者建立科学的消费观,达成企业与顾客深层次的心灵沟通,共同构建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心理契约,培养顾客忠诚。因此,为了避免不合理需求引发的不合理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导致自然资源的浪费、损耗和衰竭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企业需要调整经营方向,树立新的伦理观和生态价值观,培育绿色企业文化,实施绿色管理战略,把握市场主动权,抢占绿色市场先机,谋求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

(二)“绿色壁垒”的影响促使企业建立绿色企业文化

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了严格的环境标准,只允许满足这些标准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这一现象被称之为绿色贸易壁垒。目前,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阻碍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首要的非关税壁垒,而且覆盖的的范围也越来越大。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我国企业必须大幅度提高环保意识,建立绿色企业文化,改变企业生产、管理方式,切实改进产品环保质量,才能冲破绿色壁垒,免遭贸易制裁,继续保持产品出口的优势。

(三)金融机构的绿色核算模式迫使企业培育绿色企业文化

绿色核算模式即环境会计,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环境收益和环境损失进行核算和报告,对企业的环境行为作出客观评价,以协调企业与环境的关系。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越来越严格的今天,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越来越注重企业环境问题对其信贷和投资决策的影响。因此,企业应强化环境保护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风险,使企业的投融资渠道能顺畅,获得长足发展。

(四)企业自身利益驱使着企业须培育绿色企业文化

建设绿色企业文化,实施绿色管理,不仅能降低能耗,避免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节约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且还能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把企业职工的思想行为统一到企业的发展目标上来,培养员工的认同感和忠诚感。同时,它还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让企业能够取得社会和公众的好感,从而使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实现有机的结合。

三、培育绿色企业文化的主要障碍性因素分析

(一)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缺乏绿色价值观和绿色经营观

长期以来,企业都以追求利润为目的,许多企业特别是企业经营者对绿色主张的要求认同程度不深,重视程度不高。首先,从产品的开发来看,许多企业依然追求豪华、精美,很少考虑采用环保性材料。其次,生产过程中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和做法在企业中仍然存在,企业对实施清洁生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再次,在经营观念方面,企业对实施绿色经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传统经营观念仍居主导地位,仍然把追求近期利益和微观利益放在第一位,缺乏绿色信息的传播和宣传的责任意识,缺乏引导绿色消费、开辟绿色市场的经营策略。

(二)企业绿色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和相关制度不够健全

绿色企业文化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系统来支持。首先,企业没有提升环境管理部门在企业组织体系中的地位,没有赋予其必要的权限参与企业有关绿色文化建设的重大决策。其次,没有建立企业环境管理制度或已建立的环境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一套有效的企业绿色文化的经营运行机制和绿色经营评估体系,无法对企业绿色文化的实施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再次,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在我国企业的普及程度不高,对实施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三)我国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健全

近年来,我国环境立法的步伐逐步加快,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环境体系,但是我国环境立法存在相当数量内容的空白。首先,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以环境污染为例,在有毒有害化学品管理、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生物技术安全等领域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其次,环境法律的可操作性差。我国现有的环境法律过于原则,缺乏配套的法规、规章和实施细则,法律规范不具体,法律责任界定模糊,使得法律的可操作性差。再次,行政干预影响环境法律执行。我国许多地方的行政部门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只从狭隘的地方利益出发,

认为GDp是硬指标,环境是软指标,对引进的企业降低环境保护要求,对环保部门的执法行为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大大减弱了环保部门的执法力度。

(四)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意识和机制没有形成

健全的公众参与环境监督制度能有效地保障社会公众对企业环境行为的知情权和异议权,对企业建立绿色企业文化、实施绿色管理起到很好的监督和促进作用。我国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制度不健全,没有制定保障环境信息公开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使社会公众未能充分发挥其监督的重要作用,推动我国企业绿色经营的发展。

四、我国企业绿色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一)强化绿色经营意识。塑造企业绿色观念性文化

通过对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岗位专业技术培训,使企业经营者和员工提高环保意识,树立绿色价值观。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把企业员工的思想行为统一到企业的发展目标上来,以发动广大员工积极参与节约能源、改善环境为基础,增强企业对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改善的认同和决心,使广大员工树立绿色理念,以良好的环境和优质的产品回报社会。同时,也体现企业对员工生活环境的改善、对员工身心健康的关心,从而能实现企业与环境、企业人际关系和企业员工自身心态三种和谐的统一。

(二)建立健全绿企业色管理机构和环境管理制度,构建绿色体制性文化

1,建立绿色管理机构,组织和实施环境管理工作。建立绿色管理机构,提升该机构在企业组织中的地位,并赋予该部门必要的权限,使他们参与有关企业绿色经营的重大决策,按照绿色经营的要求对企业内部管理体系进行调整,建立企业各级次的环境管理部门,配备专职的环境管理人员,使企业的绿色经营总战略得以层层落实。

2,以绿色文化为导向,建立企业环境管理制度。企业环境管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运用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对损害环境利益的行为进行控制。其中包括:把建立绿色经营的目标责任制作为考核各部门实施绿色战略的重要手段,把各级部门实施绿色战略的绩效作为考核的重要条件;建立一套有效的企业绿色管理运行机制,使企业管理由对经济系统的单一管理转变为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系统的双重管理;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绿色管理评估体系,检查企业绿色文化在经营管理中的实施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估,促进企业绿色经营不断向纵向发展。

3,依据环境管理标准,系统、规范地建立绿色管理体系。企业若想成功地建设绿色企业文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尽早取得“三证书”,即iSol4000环境管理标准、iS09001质量管理标准、oHSaSl8001职业卫生与安全管理标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它如何根据自己产品与服务的环境、质量性能、职业卫生与安全等重要指标来进行决策与资源分配;同时通过降低成本、绿色设计、绿色网络和绿色销售等活动而体现出来。企业只有具备了以上三条硬件,并将它们容纳到质量管理体系中,才能从根本上说明该企业实施了绿色发展战略,才能为建设绿色企业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倡导清洁生产。打造绿色产品文化

企业经营者首先树立环保意识,要认识到清洁生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认真搞好清洁生产宣传教育和技术的培训,使广大员工树立绿色理念,以良好的环境和优质的产品回报社会。以产品设计和开发为起点,确定产品在材料选择、产品结构、制造工艺以及产品的使用到产品废弃后的处理等方面都不污染环境,增加产品的绿色含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改变过去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强化绿色质量管理。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资金和技术是影响清洁生产的基础性条件。企业应不断努力,寻求多种途径克服资金和技术问题。实施清洁生产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进行技术创新,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二是对企业现有传统工艺进行改善,找出物耗、能耗高,污染严重的薄弱环节,进行适当的技术改造。从清洁生产的实践的情况来看,后一种模式比较符合当前大多数企业的实际,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方面大多数企业都具备承受能力,对目前实施清洁生产是比较现实和有效的。

(四)提高绿色营销水平。培育绿色服务文化

绿色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油田建设;绿色施工管理;技术创新;清洁生产

中图分类号te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2)68-0054-02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目前国内外对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等方面关注比较多,对建造过程中的绿色施工关注不多,所以为了在绿色施工理念上全方位控制,我们把绿色施工分为设计理念上的绿色管理和施工阶段上的绿色施工。总之,在规划、设计阶段,进行总体方案优化,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保证。施工过程控制方面主要是施工过程控制,保护环境。其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编织出绿色的大网护佑我们的美好家园。

由于全世界能源紧张的现状,引起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很多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的形式对节能提出更高要求,绿色设计则被称为是“工业生产的又一次效率革命”。绿色设计是不光要在技术层面上考虑,还要在设计的思维和原则上下功夫。从绿色设计的内容可以看出绿色设计的出发点主要是在技术层面上,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的角度出发,这是“自然为本”的设计思想的反映,也体现了现代

设计师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设计中的绿色思维还应该包括安全、自然、人性的含义,这样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产品。要求设计师以一种更负责的方法去设计更加简洁、长久、完美的产品。例如1994年,philipstarck为法国一家公司设计的绿色电视,除了在技师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术上选用了一种可回收性材料,在造型和风格上,也体现了简约、持久、安全的“绿色”感觉。

1设计方面将绿色环保作为今后重要的设计目标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清洁的节能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2)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

3)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4)提供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身心健康。

现阶段我们主动地尝试去利用太阳能,自然光照明,自然通风和降温,考虑太阳能光电转换系统进行设计。因地制宜的采用清洁能源进行设计施工。

例如:新疆某地有一种建筑,墙壁材料由当地的石膏和秸秆混合建成,保温性很好、建造成本也很低廉,是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

又如:很多城市的高层建筑利用太阳能光电转换系统进行设计,将白天的太阳能转换成晚上的霓虹灯点缀我们美丽的城市,既节省能源有美化环境。

2施工阶段上的绿色施工管理

如何把绿色施工管理过程做好是我们研究讨论的方向,大致分为三大块措施考虑:1)思路上绿色措施;2)技术上绿色创新措施;3)管理监督体制上的绿色合作措施。

思路上绿色管理措施:

建筑企业实施绿色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所有的工作都是由人来完成,要想使绿色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必须进行广泛深入的教育、宣传和培训,让企业每一个员工清楚绿色施工的重要性和含义,养成自觉参与的习惯。

企业最高管理者制定绿色发展战略,运用绿色理念来指导所承包工程的竣工,并且确保实施绿色施工,技术性、管理性工作的人员要从施工的准备阶段编制绿色施工方案方面从源头减少或消除污染,并从污染控制转向清洁生产,提高生态效率。

另外,还要强化建筑工人的教育,他们的积极参与会更有效地推动绿色施工的实施。

例如:河南油田油田建设有限公司在工地宣传栏目张贴绿色施工宣传图册,营造绿色施工氛围。定期组织施工班组进行绿色施工学习培训,按照绿色施工方案要求,教育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认真按照方案和技术交底实施,实现绿色施工常态化。通过开展持续教育与培训,改变他们在施工过程中不重视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的态度和做法。

另外还开展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评比活动,组织全员评审优化,并广泛开展学习,以便各项措施得以落实实施。

3技术上绿色管理创新措施

1)把绿色施工理念真正贯穿到施工全过程中必须要绿色施工的技术和管理创新。

例如:绿色施工方案的合理优化与创新,甚至每一道工序都要进行优化,认真合理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绿色施工的评价管理以及各项技术控制措施等等,根据自身技术优势,实现技术革新,减少施工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程序和环节,以期达到缩短工期,节约成本的目的。

例如:河南油田油田建设有限公司组建一个有权威的、有组织能力、效率高的项目领导机构,并层层分解工期目标,落实责任,订立规章制度保证目标的实现,都是实际中有力的组织措施。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应采取动态控制,及时检查工序质量,处理好交叉施工的安全防护以及文明施工问题等等都需详尽的统筹安排,取得的技术上保证施工质量,管理上高效便捷,保证了绿色施工通道的有效控制;

2)技术创新也取决于大力推广应用新型环保材料和节能型设备,以及先进成熟的施工技术,加强数字化工地等信息技术应用,积极引进、吸收和消化国际先进科学技术科技成果,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的步伐。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绿色施工管理将是未来施工管理创新及施工企业发展的方向。大力推行绿色技术,尤其是在我国现阶段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改革生产工艺,合理利用资源,开展“清洁生产”,尽量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促进现场施工与环境相协调,才能使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下去。

关键词油田建设;绿色施工管理;技术创新;清洁生产

中图分类号te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2)68-0054-02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目前国内外对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等方面关注比较多,对建造过程中的绿色施工关注不多,所以为了在绿色施工理念上全方位控制,我们把绿色施工分为设计理念上的绿色管理和施工阶段上的绿色施工。总之,在规划、设计阶段,进行总体方案优化,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保证。施工过程控制方面主要是施工过程控制,保护环境。其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编织出绿色的大网护佑我们的美好家园。

由于全世界能源紧张的现状,引起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很多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的形式对节能提出更高要求,绿色设计则被称为是“工业生产的又一次效率革命”。绿色设计是不光要在技术层面上考虑,还要在设计的思维和原则上下功夫。从绿色设计的内容可以看出绿色设计的出发点主要是在技术层面上,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的角度出发,这是“自然为本”的设计思想的反映,也体现了现代

设计师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设计中的绿色思维还应该包括安全、自然、人性的含义,这样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产品。要求设计师以一种更负责的方法去设计更加简洁、长久、完美的产品。例如1994年,philipstarck为法国一家公司设计的绿色电视,除了在技师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术上选用了一种可回收性材料,在造型和风格上,也体现了简约、持久、安全的“绿色”感觉。

1设计方面将绿色环保作为今后重要的设计目标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清洁的节能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2)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

3)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4)提供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身心健康。

现阶段我们主动地尝试去利用太阳能,自然光照明,自然通风和降温,考虑太阳能光电转换系统进行设计。因地制宜的采用清洁能源进行设计施工。

例如:新疆某地有一种建筑,墙壁材料由当地的石膏和秸秆混合建成,保温性很好、建造成本也很低廉,是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

又如:很多城市的高层建筑利用太阳能光电转换系统进行设计,将白天的太阳能转换成晚上的霓虹灯点缀我们美丽的城市,既节省能源有美化环境。

2施工阶段上的绿色施工管理

如何把绿色施工管理过程做好是我们研究讨论的方向,大致分为三大块措施考虑:1)思路上绿色措施;2)技术上绿色创新措施;3)管理监督体制上的绿色合作措施。

思路上绿色管理措施:

建筑企业实施绿色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所有的工作都是由人来完成,要想使绿色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必须进行广泛深入的教育、宣传和培训,让企业每一个员工清楚绿色施工的重要性和含义,养成自觉参与的习惯。

企业最高管理者制定绿色发展战略,运用绿色理念来指导所承包工程的竣工,并且确保实施绿色施工,技术性、管理性工作的人员要从施工的准备阶段编制绿色施工方案方面从源头减少或消除污染,并从污染控制转向清洁生产,提高生态效率。

另外,还要强化建筑工人的教育,他们的积极参与会更有效地推动绿色施工的实施。

例如:河南油田油田建设有限公司在工地宣传栏目张贴绿色施工宣传图册,营造绿色施工氛围。定期组织施工班组进行绿色施工学习培训,按照绿色施工方案要求,教育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认真按照方案和技术交底实施,实现绿色施工常态化。通过开展持续教育与培训,改变他们在施工过程中不重视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的态度和做法。

另外还开展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评比活动,组织全员评审优化,并广泛开展学习,以便各项措施得以落实实施。

3技术上绿色管理创新措施

1)把绿色施工理念真正贯穿到施工全过程中必须要绿色施工的技术和管理创新。

例如:绿色施工方案的合理优化与创新,甚至每一道工序都要进行优化,认真合理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绿色施工的评价管理以及各项技术控制措施等等,根据自身技术优势,实现技术革新,减少施工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程序和环节,以期达到缩短工期,节约成本的目的。

例如:河南油田油田建设有限公司组建一个有权威的、有组织能力、效率高的项目领导机构,并层层分解工期目标,落实责任,订立规章制度保证目标的实现,都是实际中有力的组织措施。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应采取动态控制,及时检查工序质量,处理好交叉施工的安全防护以及文明施工问题等等都需详尽的统筹安排,取得的技术上保证施工质量,管理上高效便捷,保证了绿色施工通道的有效控制;

2)技术创新也取决于大力推广应用新型环保材料和节能型设备,以及先进成熟的施工技术,加强数字化工地等信息技术应用,积极引进、吸收和消化国际先进科学技术科技成果,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的步伐。

存入我的阅览室

3)精心施工,让“清洁生产”贯穿于绿色施工技术全过程控制

(1)如何贯彻“清洁生产”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节约能源,二是减少污染,具体要求和措施如下:在进行工艺和设备选型时,优先采用成熟、能源消耗低的工艺设备。在可能时,对现有的能耗大的工艺及设备逐步替代、淘汰。以清洁能源代替污染大的能源等;

(2)施工现场对建筑施工的材料、水等资源“清洁生产”管理

在施工现场建立废弃物的回收系统,对废弃材料进行分类收集、贮存和回收利用;减少施工期问的用水量;在现场设置雨水、污水收集、沉淀处理池,经过处理的雨、污水用于冲洗车辆、降尘、灌溉等;

(3)当前我们绿色重点是使油区施工工地的污染防治变清洁有效

施工过程中的油区污染物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油区污染主要来自地下石油钻井泥浆和井喷原油及管道原油泄露和原油本身的污染。它是通过具体工艺设计,和严密的环保防患措施的制定来保证环境不被污染。我们与当地环保局通力配合,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技术设备检测气体和水质,从源头防止油污污染博湖水资源,让油气混合物进入三相分离器分解产生油气水等物质,分解的气体经轻烃回收装置产生液化气天然气进行回收利用;分解出的原油进行销售;分解的污水经沉降反冲,再经一级二级三级过滤装置加药使污水水质达到国家检测标准,再经污水泵回注地下2000多米深处。并对可能的油污,泥浆拉回到定点处理场统一处理固化回收等措施进行控制,从根本上解决污染源的发生,,通过“清洁生产”减少对环境负面的影响。

4建立绿色管理监督体制及合作措施

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管理到位。监督体制及合作贯穿施工全过程,为此,企业要抓好以下工作:

1)建立完善绿色施工管理及监督制度

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责任。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管理到位。在实施全过程管理中首先要根据施工队伍自身情况和工程的特点及质量通病,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再结合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

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应抓住目标制定,目标展开和目标实现三个环节。施工质量目标的制订,应根据企业的质量目标及控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经验的新施工产品以及用户的意见和特殊要求等,其中同类工程质量通病是最主要的质量控制目标;目标展开就是目标分解与落实;目标的实施,中心环节是落实目标责任和实施目标责任。各专业、各工序都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管理,从各个侧面发挥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作用,从而使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2)严格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通过安全工程师的现场监督检测,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对野蛮生产,违章作业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确保安全生产秩序正常运行。总之,施工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管理体系要素要求,不断完善相应制度,建立相应责任、教育、检查、事故统计、报告、处理、预评价制度以及活动开展程序制度、操作规程等,将绿色绩效指标纳入员工的考核体系,使企业绿色管理的所有活动过程都有制度指导、约束,不留制度“管理真空,做到制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保证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

5结论

绿色施工已成为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施工设计和施工的全方位绿色控制管理,我们将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深入扎实地做好绿色施工各项工作。通过企业施工管理窗口,营造良好的安全文明施工氛围,树立新时期绿色施工管理的新形象,加快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施工管理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振良.浅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广东建材,2005(10).

[2]中国国情下的绿色建筑[J].中国建材资讯,2006(1).

[3]武卫江.浅谈施工企业技术创新[J].山西建筑,2006(2).

3)精心施工,让“清洁生产”贯穿于绿色施工技术全过程控制

(1)如何贯彻“清洁生产”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节约能源,二是减少污染,具体要求和措施如下:在进行工艺和设备选型时,优先采用成熟、能源消耗低的工艺设备。在可能时,对现有的能耗大的工艺及设备逐步替代、淘汰。以清洁能源代替污染大的能源等;

(2)施工现场对建筑施工的材料、水等资源“清洁生产”管理

在施工现场建立废弃物的回收系统,对废弃材料进行分类收集、贮存和回收利用;减少施工期问的用水量;在现场设置雨水、污水收集、沉淀处理池,经过处理的雨、污水用于冲洗车辆、降尘、灌溉等;

(3)当前我们绿色重点是使油区施工工地的污染防治变清洁有效

施工过程中的油区污染物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油区污染主要来自地下石油钻井泥浆和井喷原油及管道原油泄露和原油本身的污染。它是通过具体工艺设计,和严密的环保防患措施的制定来保证环境不被污染。我们与当地环保局通力配合,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技术设备检测气体和水质,从源头防止油污污染博湖水资源,让油气混合物进入三相分离器分解产生油气水等物质,分解的气体经轻烃回收装置产生液化气天然气进行回收利用;分解出的原油进行销售;分解的污水经沉降反冲,再经一级二级三级过滤装置加药使污水水质达到国家检测标准,再经污水泵回注地下2000多米深处。并对可能的油污,泥浆拉回到定点处理场统一处理固化回收等措施进行控制,从根本上解决污染源的发生,,通过“清洁生产”减少对环境负面的影响。

4建立绿色管理监督体制及合作措施

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管理到位。监督体制及合作贯穿施工全过程,为此,企业要抓好以下工作:

1)建立完善绿色施工管理及监督制度

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责任。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管理到位。在实施全过程管理中首先要根据施工队伍自身情况和工程的特点及质量通病,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再结合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

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应抓住目标制定,目标展开和目标实现三个环节。施工质量目标的制订,应根据企业的质量目标及控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经验的新施工产品以及用户的意见和特殊要求等,其中同类工程质量通病是最主要的质量控制目标;目标展开就是目标分解与落实;目标的实施,中心环节是落实目标责任和实施目标责任。各专业、各工序都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管理,从各个侧面发挥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作用,从而使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2)严格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通过安全工程师的现场监督检测,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对野蛮生产,违章作业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确保安全生产秩序正常运行。总之,施工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管理体系要素要求,不断完善相应制度,建立相应责任、教育、检查、事故统计、报告、处理、预评价制度以及活动开展程序制度、操作规程等,将绿色绩效指标纳入员工的考核体系,使企业绿色管理的所有活动过程都有制度指导、约束,不留制度“管理真空,做到制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保证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

5结论

绿色施工已成为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施工设计和施工的全方位绿色控制管理,我们将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深入扎实地做好绿色施工各项工作。通过企业施工管理窗口,营造良好的安全文明施工氛围,树立新时期绿色施工管理的新形象,加快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施工管理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振良.浅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广东建材,2005(10).

[2]中国国情下的绿色建筑[J].中国建材资讯,2006(1).

[3]武卫江.浅谈施工企业技术创新[J].山西建筑,2006(2).

存入我的阅览室

3)精心施工,让“清洁生产”贯穿于绿色施工技术全过程控制

(1)如何贯彻“清洁生产”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节约能源,二是减少污染,具体要求和措施如下:在进行工艺和设备选型时,优先采用成熟、能源消耗低的工艺设备。在可能时,对现有的能耗大的工艺及设备逐步替代、淘汰。以清洁能源代替污染大的能源等;

(2)施工现场对建筑施工的材料、水等资源“清洁生产”管理

在施工现场建立废弃物的回收系统,对废弃材料进行分类收集、贮存和回收利用;减少施工期问的用水量;在现场设置雨水、污水收集、沉淀处理池,经过处理的雨、污水用于冲洗车辆、降尘、灌溉等;

(3)当前我们绿色重点是使油区施工工地的污染防治变清洁有效

施工过程中的油区污染物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油区污染主要来自地下石油钻井泥浆和井喷原油及管道原油泄露和原油本身的污染。它是通过具体工艺设计,和严密的环保防患措施的制定来保证环境不被污染。我们与当地环保局通力配合,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技术设备检测气体和水质,从源头防止油污污染博湖水资源,让油气混合物进入三相分离器分解产生油气水等物质,分解的气体经轻烃回收装置产生液化气天然气进行回收利用;分解出的原油进行销售;分解的污水经沉降反冲,再经一级二级三级过滤装置加药使污水水质达到国家检测标准,再经污水泵回注地下2000多米深处。并对可能的油污,泥浆拉回到定点处理场统一处理固化回收等措施进行控制,从根本上解决污染源的发生,,通过“清洁生产”减少对环境负面的影响。

4建立绿色管理监督体制及合作措施

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管理到位。监督体制及合作贯穿施工全过程,为此,企业要抓好以下工作:

1)建立完善绿色施工管理及监督制度

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责任。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管理到位。在实施全过程管理中首先要根据施工队伍自身情况和工程的特点及质量通病,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再结合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

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应抓住目标制定,目标展开和目标实现三个环节。施工质量目标的制订,应根据企业的质量目标及控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经验的新施工产品以及用户的意见和特殊要求等,其中同类工程质量通病是最主要的质量控制目标;目标展开就是目标分解与落实;目标的实施,中心环节是落实目标责任和实施目标责任。各专业、各工序都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管理,从各个侧面发挥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作用,从而使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2)严格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通过安全工程师的现场监督检测,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对野蛮生产,违章作业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确保安全生产秩序正常运行。总之,施工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管理体系要素要求,不断完善相应制度,建立相应责任、教育、检查、事故统计、报告、处理、预评价制度以及活动开展程序制度、操作规程等,将绿色绩效指标纳入员工的考核体系,使企业绿色管理的所有活动过程都有制度指导、约束,不留制度“管理真空,做到制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保证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

5结论

绿色施工已成为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施工设计和施工的全方位绿色控制管理,我们将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深入扎实地做好绿色施工各项工作。通过企业施工管理窗口,营造良好的安全文明施工氛围,树立新时期绿色施工管理的新形象,加快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施工管理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振良.浅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广东建材,2005(10).

[2]中国国情下的绿色建筑[J].中国建材资讯,2006(1).

[3]武卫江.浅谈施工企业技术创新[J].山西建筑,2006(2).

3)精心施工,让“清洁生产”贯穿于绿色施工技术全过程控制

(1)如何贯彻“清洁生产”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节约能源,二是减少污染,具体要求和措施如下:在进行工艺和设备选型时,优先采用成熟、能源消耗低的工艺设备。在可能时,对现有的能耗大的工艺及设备逐步替代、淘汰。以清洁能源代替污染大的能源等;

(2)施工现场对建筑施工的材料、水等资源“清洁生产”管理

在施工现场建立废弃物的回收系统,对废弃材料进行分类收集、贮存和回收利用;减少施工期问的用水量;在现场设置雨水、污水收集、沉淀处理池,经过处理的雨、污水用于冲洗车辆、降尘、灌溉等;

(3)当前我们绿色重点是使油区施工工地的污染防治变清洁有效

施工过程中的油区污染物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油区污染主要来自地下石油钻井泥浆和井喷原油及管道原油泄露和原油本身的污染。它是通过具体工艺设计,和严密的环保防患措施的制定来保证环境不被污染。我们与当地环保局通力配合,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技术设备检测气体和水质,从源头防止油污污染博湖水资源,让油气混合物进入三相分离器分解产生油气水等物质,分解的气体经轻烃回收装置产生液化气天然气进行回收利用;分解出的原油进行销售;分解的污水经沉降反冲,再经一级二级三级过滤装置加药使污水水质达到国家检测标准,再经污水泵回注地下2000多米深处。并对可能的油污,泥浆拉回到定点处理场统一处理固化回收等措施进行控制,从根本上解决污染源的发生,,通过“清洁生产”减少对环境负面的影响。

4建立绿色管理监督体制及合作措施

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管理到位。监督体制及合作贯穿施工全过程,为此,企业要抓好以下工作:

1)建立完善绿色施工管理及监督制度

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责任。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管理到位。在实施全过程管理中首先要根据施工队伍自身情况和工程的特点及质量通病,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再结合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

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应抓住目标制定,目标展开和目标实现三个环节。施工质量目标的制订,应根据企业的质量目标及控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经验的新施工产品以及用户的意见和特殊要求等,其中同类工程质量通病是最主要的质量控制目标;目标展开就是目标分解与落实;目标的实施,中心环节是落实目标责任和实施目标责任。各专业、各工序都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管理,从各个侧面发挥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作用,从而使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2)严格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通过安全工程师的现场监督检测,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对野蛮生产,违章作业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确保安全生产秩序正常运行。总之,施工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管理体系要素要求,不断完善相应制度,建立相应责任、教育、检查、事故统计、报告、处理、预评价制度以及活动开展程序制度、操作规程等,将绿色绩效指标纳入员工的考核体系,使企业绿色管理的所有活动过程都有制度指导、约束,不留制度“管理真空,做到制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保证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

5结论

绿色施工已成为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施工设计和施工的全方位绿色控制管理,我们将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深入扎实地做好绿色施工各项工作。通过企业施工管理窗口,营造良好的安全文明施工氛围,树立新时期绿色施工管理的新形象,加快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施工管理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振良.浅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广东建材,2005(10).

[2]中国国情下的绿色建筑[J].中国建材资讯,2006(1).

绿色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正文:

我国缺乏对绿色施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绿色施工的科学技术标准还没有完善,更多的是关注文明施工与安全施工。同时,由于我国技术落后,仍然采用传统落后的施工工艺与设备,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使用较少,再加上企业管理不规范、不科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可持续技术的推广。此外,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企业在对绿色建材的使用方面少之又少,由于建筑业大多数都是农民工,素质水平较低,在施工过程中缺乏能源节约、资源消耗等环保意识。如果政府没有强制要求,建筑企业很难主动实施绿色施工,通常都是喊的多,做的少。

一、影响绿色施工发展的因素

首先,我国绿色建筑施工是近些年才提倡的,因此绿色施工管理也是近些年才开展的,所以建筑行业大多数工作人员根本没有绿色施工和管理的意识,有的虽然有,但是概念还是比较模糊,总体来讲,绿色施工和管理意识缺乏。

再者,施工单位希望获得利益最大化,但是绿色施工和管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施工企业的效益,因此施工企业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不重视甚至是忽视绿色施工。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教育,很多建筑施工人员都缺乏专业的绿色知识,素质偏低,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到环保的要求,产生比较大的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等污染。

其次,在施工中,要进行绿色施工和管理,要想保证利益,势必需要在建筑材料上面降低标准,于是就存在一些施工企业选择不合格的施工材料,或者高耗能的施工材料,而且对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那么绿色施工就是一种形式,绿色施工管理就是一个空口号,得不到真正的实施。

再次,由于绿色施工属于新兴事物,在技术方面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因此需要进一步发展绿色建筑施工,这样才能提升绿色施工管理。在人员素质方面,由于大多数的施工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一方面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绿色施工理念,另一方面缺乏专业的绿色建筑知识和技能,环保和节能意识比较淡薄,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和设备仍然是比较落后的,而建筑施工的工艺和流程也不够科学和规范,缺乏对新的建筑工艺,新的建筑技术的引进和应用,这给绿色施工管理带来较大的阻力。

最后,绿色施工和管理,除了自身的管理,还需要有效的科学监管,只有加大绿色施工和管理的监管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现代绿色建筑施工的法律法规,那么绿色施工才能有法可依。只有制定了合理有效的绿色建筑施工的管理流程,把建筑施工的绿色效应纳入到建筑施工项目的全过程监管中来,切实地促进绿色建筑施工的发展,加强绿色施工管理,打造真正的绿色建筑。

二、绿色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没有具体的实施制度,可操作性较低。我国实施绿色施工还处起步阶段,发展速度较慢,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没有形成系统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虽然近些年来,我国也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但由于实施时间较短还存在很多漏洞,导致制度的可操作性较低。另外,很多建筑企业总是将公司效益摆在第一位,而不重视对于资源、能源的消耗以及对于环境的保护,这样就会使得很多高能耗工程也得以建成投入使用,从而给绿色施工管理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2.缺乏环保意识,绿色施工管理难以真正落实。现我国社会总体上都缺乏环保意识,整个社会缺乏一种良好的环保气氛,使得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时,很多管理人员本身就缺乏相应的环保意识,在进行管理时自然也就不会重视环保问题。另外很多施工人员的素质较低,缺乏绿色施工理念,绿色施工管理工作就难上加难。除此之外,绿色施工在短时间内也是需要投入一定成本的,而其收益却较长,导致很多管理人员因看不到其收益而在进行绿色施工管理时采取消极的态度,这也不利于绿色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

3.建筑企业对于绿色施工的重视度较低。建筑施工企业为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往往会采取极力降低成本的方法来实现,而成本的降低却经常会带来环境破坏和污染、资源浪费等不良后果。很多企业明明知道这一点,然而却因为经济效益的问题仍选择了这条道路。对于绿色施工的重视度较低,自然就会减少对绿色施工管理的投入,包括资金投入及人员投入。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绿色施工管理的发展。

三、当前进行绿色施工管理创新方向

为保证我国绿色施工管理的顺利实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必须改善绿色施工管理的现状,解决绿色施工管理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以真正实现建筑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组织管理。针对建筑企业的绿色施工和管理,需要建立和健全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在施工建设中,确定管理的内容和目标,这样才能有计划和有目的地进行绿色施工管理,良好的组织管理是保障绿色施工管理开展的基础。

2.规划管理。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该方案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3.实施管理(1)绿色施工管理并不是单纯地进行技术的管理,而是一项动态管理,需要从施工整个流程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便达到良好的效果。(2)每个项目都有各自的特点,每个项目所在区域也不尽相同,因此只有结合项目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绿色施工工作的宣传和推广,才能更好地开展绿色施工管理。(3)定期地对施工人员进行绿色施工宣传和学习,并对新员工进行深入的宣传,让整个施工团队整体提升绿色施工意识,才能提升绿色施工的管理水平。

4.评价管理(1)对照导则的指标体系,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2)成立专家评估小组,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至项目竣工,进行综合评估。

5.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实施绿色施工管理的法律依据,是唯绿色施工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的强制手段。因此国家应针对建筑行业当中所存在的能源消耗巨大的问题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以规范企业行为、控制能源消耗,为实现绿色施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6.加强管理,推动绿色施工管理的向前发展。加强管理是推动绿色施工管理向前发展的保障。针对相关审批制度要进行完善,在进行评判时不仅要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要结合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进行综合判断,以保证建筑项目能够科学、合理。比如说可在招标文件当中明确提出施工单位应履行的有关于环保方面的责任及义务,同时还要注意在承包合同当中也要加上此要求,以规范施工单位的施工行为。另外,加强行政监管,制定相关评估体系,比如说在进行工程验收时增加绿色施工技术的考评等,以保证绿色施工管理落到实处。

四、结语

虽然我国建筑行业在实施绿色施工管理方面还存在着重视不够、监管不够等很多问题,但是随着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管理力度地不断加强、管理技术的不断提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绿色施工管理将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绿色管理制度篇8

1概述

绿色物流指为减少对环境造成危害,充分利用物流资源而采取的一种节能环保的物流活动。绿色物流是一种新型管理理念,要求企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着眼长远发展,兼顾环境、资源与经济平衡发展。为实现企业绿色物流良好发展,一套系统匹配的企业绿色物流管理体系显得尤为必要。企业绿色物流管理体系指企业实施物流工作流程进行控制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等一系列支持绿色物流实现的各种成分的有机结合。建设企业绿色物流管理体系是实现企业物流绿色化的关键突破口,是实现企业利润和社会环境良好发展的重要保证。

2企业绿色物流管理体系

2.1绿色物流文化制度体系

(1)树立全员参与意识,制定绿色物流制度,加强文化建设。在建设过程中,从实际角度制定出适合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的绿色物流规章制定,培养和谐的绿色物流文化。发挥全体成员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是实施绿色物流有效保证。在实施全过程中,发挥全体智慧,制定绿色物流战略目标、管理制度,形成企业自有绿色文化,为企业长久发展绿色物流长期造血。

(2)组织教育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按照“高级、重点、普及”三个层次开展培训。各企业在培训规划指导下,结合企业实际,对企所属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有计划地组织有关人员定期参加绿色物流HSe培训。对绿色物流管理人员,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注重企业的绿色文化建设。从而使绿色物流管理的内涵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

2.2绿色物流管理控制方法

(1)非绿色物流防范与预警控制。非绿色物流防范与预警控制系统地从计划、设计、制造、运行等过程中考虑绿色物流管理问题,找出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浪费因素、污染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建立使系统绿色物流最优化方案。比如评价设备、设施或系统的设计是否使收益与危险达到最合理的平衡;在设备、设施或系统进行试验或使用之前,对潜在的危险进行评价;评价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制度、标准、规范的规定,实现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风险评价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使潜在和显在的危险得以控制。采用这些先进的监测技术保证生产物流的安全,使物流能够高效连续地运行,同时使生产物流的成本最低化,并营造一个安全环保的环境,其本质上是在实现生产物流的绿色化。

(2)全过程的控制。全过程控制要求企业开展物流活动时不局限在控制具体环节,而是从源头到结尾实现全过程控制。绿色物流管理并不在乎单个企业的“绿色化管理”,更主要的是整个供应链的“全过程”绿色化管理。因此,要有效地实施绿色物流管理,企业必须确定绿色发展战略,并在企业内部确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地位。从整体上优化才能保证绿色物流的连贯性实施。

(3)关键点控制。关键点控制法指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对重要环节、关键环节采取重点控制,以实现各项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一种监管体系。通过对绿色物流关键点重点控制,实现对绿色物流全局控制。重点部位、关键环节,易错位置是考虑关键点的主要对象。控制点涉及物资采购、储存、保管、运输、流通加工等多个环节,从全局着眼确立控制关键点,采取必要制度措施,才能有效实施重点监控。企业充分分析实施关键点控制的内外部环境,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有效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为进一步保证实施质量,企业应组织定期检查,报送自查报表,及时找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措施及时加以纠正和完善。在实施过程中,应重视协调管理、动态监控,强化各部门在内控制度管理中的责任,动态调整控制管理策略,充分保证关键点控制在绿色物流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4)pDCa(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管理。pDCa循环法就是按照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这四个阶段按顺序开展管理工作,并且不断循环进行的一种科学方法。pDCa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绿色物流管理体系是一个动态的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框架,以持续改进的思想指导企业以系统的管理方法实现其系统目标。通过持续改进的过程使绿色物流管理更高效、更优化。

(5)应急补救控制。应急预案能使企业在第一时间对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的救援能做到有章可循。制定事故应急补救控制,要与实际相结合,针对各环节可能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环境污染事故,采取有效措施。事故可能造成的对周边地区人员及财产的危害,制定应急补救控制,应本着自救与社会援救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应对突发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储备、依托的单位及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及事故应急监测机构。同时,建立发生突发事故时的报告制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事故抢险救援的组织、环境污染的紧急处理、危险区的划定及隔离警戒措施、人群的撤离疏散以及环境应急监测的组织、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的启用和环境的恢复等预警机制。应急救援预案应分级控制、重点控制、明确责任、各施其职。平时要加强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做到各级指挥者、生产现场的操作者、应急救援人员人人能够熟练掌握,一旦发生险情或事故,能够冷静应对,妥善处理。

2.3绿色物流管理标准化体系

通过标准化建设,减少实施过程中的偶然性、自发性等错误出现。绿色化本身就是一个标准化要求。物流功能贯穿多个行业、部门,环节之间,若没有一套统一的标准方案,很难保证其各个部分有效衔接,这必然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消耗,甚至带来环境破坏,增加货物中途损失概率,迫使物流费用上升、客户满意度下降。对此,从标准化入手,政府部门创造条件,牵头相关部门,制定绿色物流标准,如制定汽车最低排放标准、车辆技术标准、装卸工艺标准、包装材料标准等一套全方位的标准体系,将有效保证与促进绿色物流发展。企业方面则可积极建立自己的绿色物流标准体系,对物流服务产品在策划、采购、运输、贮藏、加工、包装、信息处理、客户服务、废弃品的回收、再生等方面制定相关标准。在实施过程中,注重与国际标准接轨,用国际标准来规范自身的物流行为,塑造绿色物流形象,进而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4绿色物流管理评价体系

绿色物流管理评价体系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跟踪反馈评价,在实施下一个绿色物流循环pDCa开始时,对各单位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不断提高,以保证活动质量。通过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各内控主管部门坚持对本系统的关键控制点进行自查,管理部门对各部门检查情况进行督查,通过检查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了不符合事项,使各单位更加重视绿色物流发展问题。此外,企业应根据自身活动,制定一套绿色物流管理评价指标,对各个指标的运营状况监控分析,以找到改进点,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

2.5绿色物流管理激励体系建设

为促进绿色物流活动在企业中顺利实施,政府应大力支持,搭建政企合作绿色物流激励体系。政府积极发挥职能,从财政、政策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保障,对物流系统资源能源消耗、污染超标实施严格惩罚措施,对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流活动予以充分鼓励,借助政策补贴,比如对积极采用先进环保设备、清洁能源以及积极实施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实施“绿色补贴”政策,引导绿色物流企业参与政府物流活动,帮助企业建立绿色物流体系。政府支持和鼓励是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关键动力之一。绿色物流的成功实施也必将造福人民,政府鼓励企业发展绿色物流是保证绿色物流实施的动力源泉。对此,应加快建立政府引导、企业自觉激励的绿色物流激励体系,使之成为保障绿色物流管理体系有效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绿色;财务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一、绿色财务管理内涵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在确保实现盈利目标的基础上,还需考量对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这便是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核心,是提升工作水平的出发点与归宿点。伴随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各类环境问题、资源状况的日益复杂,大众环境思维的普遍树立,令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开展绿色财务管理,不仅可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绿色消费需求,同时,还可契合企业持续发展的长期利益目标,因而可获取政府机构、相关单位的广泛支持。一般来讲,传统财务工作体系包含一定局限性,倘若无法清晰明确企业发展经营取得的成本,不能明确企业发展阶段中面临的财务风险,便无法实施管控经营人员的综合业绩考察,制定准确、适宜的财务管理决策,对企业长期发展目标的明确、战略的制定极为不利。而开展绿色财务管理工作则呈现出明显的优势特征,主体涵盖筹集资金、管理投资以及有效分配等内容。实施绿色化的财务管理会令企业形成一定的绿色成本,进而令其筹资负担有所增加,因此可应用绿色负债以及绿色股方法,扩充筹资渠道,提升筹资水平。实践工作中,优选投资方案尤为重要,应全面考量投资方提品有否存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破坏行为,在投产阶段中则应有效的应用废弃物。分析研究投资风险阶段中,则应明确投资方案有否包含破坏环境的绿色风险,明确资源应用以及机会成本的具体关联。另外,在分配阶段中,应注重有效的绿色积累,可进行绿色公益金的良好提取以及股利支付。

二、我国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1.我国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包含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具有了进行绿色财务管理的工作条件,各企业领导以及财务工作人员给予了一定重视,并持续更新观念,强化自身素质建设。加之绿色会计学科、实践技术的更新、优化,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绿色标志的逐步执行,进一步加快了绿色财务管理的实践发展步伐,行业的管理控制,监督体制的逐步健全,为绿色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夯实了基础。当然,我国当前开展的绿色财务管理,仍旧存在一现实问题。首要问题在于较难进行环境效益的评估,且无法全面符合市场经济运行价值规律。同时,进行绿色财务管理势必提升企业投入成本,这对于技术水平较为落后,产业化水平不高的企业形成了不利影响。同时社会支持力度有限,相关政府单位借助搜集的环境信息设立政策体制,以期优化环境条件,而单一的借助法制力量并不能推进企业更快速及时的环境数据信息,再加上各界社会组织以及民众没能形成对环境条件建设的有效监督管理,进而呈现出推动力不足的状况。

2.绿色财务管理科学应对策略

为提升绿色财务管理水平,政府机构应优化制定各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法规制度、明确法律条文,强化执法管理,并制定有效的奖惩措施。对于执行绿色财务管理卓有成效,良好保护生态环境的企业应在税收以及信贷层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与优惠,引入绿色产业发展的竞争机制。同时,应积极创建绿色金融系统,规范制定绿色化的会计预算体制,强化审计管控与监督核查。从企业层面来讲,则应在明确发展目标的同时顾及到资源环境的保护应用以及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促进员工核心素质的全面提升,令其树立良好的资源环境思维意识,强化对绿色会计的核算管理。再者,现代化企业应更新管理发展理念,提升社会责任以及风险防范意识,可创建绿色筹资管理计划,在投入资金阶段中应全面考量环境成本以及相应的风险问题。应由整体层面促进企业创建统一化、集成性财务工作体系,成本管控以及评价系统。社会层面则应加强环境保护以及风险管理的宣传,注重对专项财务会计以及管理阶层人员的教育培养,令其科学认识并承担社会责任,做好环境保护,实现有限资源的持续性、再开发应用,进而明确系统化、全方位的绿色发展理念。应充分借鉴并学习国外发达行业的先进思想以及丰富经验,令绿色管理意识与科学发展理念真正引入到社会生产实践、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创建全社会共同认可的绿色价值观念。

三、我国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欠缺以及展望

纵观绿色财务管理实践状况不难看出,国外在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中总结了丰富经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国学者对该项工作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步,当然,其研究深度仍然需要继续延伸。目前较多文献仍旧停留于对管理角度的探讨层面,没能全面深入至管控制度上,进行系统的分析。有关怎样协调财务系统以及他类管控体系的功能作用,怎样创建优质的企业发展环境,有效应对绿色财务同当前财务工作的关系等内容涉及较少。同时,对于绿色财务管理工作的研究仍旧多停留于理论层面,较多学者反复的探讨工作内容、具体指标,却较少由实务角度展开体系创建的研究,欠缺可操作规范应对实际工作。进而对绿色财务会计体制的制定以及实行形成了一定制约。政府与行业组织的有关工作职能则应进一步的发挥效用。另外,当前的有关研究欠缺对绿色财务系统应用范畴以及影响成因的讨论。该系统应用于企业发展实践则会受到其内部以及外部环境、各类体制的影响制约。同时,行业不同、发展时期各异、种类不同的企业其实践意愿以及具体能力水平包含一定差异,因此进行理论研究的可操作性、引导性以及目标性仍需进一步强化。

为此,我们应针对研究实践中的欠缺问题,强化立法建设、树立风险意识,做好绿色财务管理以及企业形象的全面研究,方能真正预防财务风险,明确实践方向,借助绿色财务管理真正营造优质的企业形象,令其赢得社会声誉,树立良好的忠诚度,提升核心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总之,我国绿色财务管理工作仍旧需要进一步探索,优化发展,深入研究、不断拓展,方能真正应对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策略,提升技术水平、优化发展环境,在有利的监督管理下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与绿色化发展。

参考文献:

绿色管理制度篇10

   绿色物流指为减少对环境造成危害,充分利用物流资源而采取的一种节能环保的物流活动。绿色物流是一种新型管理理念,要求企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着眼长远发展,兼顾环境、资源与经济平衡发展。为实现企业绿色物流良好发展,一套系统匹配的企业绿色物流管理体系显得尤为必要。企业绿色物流管理体系指企业实施物流工作流程进行控制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等一系列支持绿色物流实现的各种成分的有机结合。建设企业绿色物流管理体系是实现企业物流绿色化的关键突破口,是实现企业利润和社会环境良好发展的重要保证。

   2企业绿色物流管理体系

   2.1绿色物流文化制度体系

   (1)树立全员参与意识,制定绿色物流制度,加强文化建设。在建设过程中,从实际角度制定出适合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的绿色物流规章制定,培养和谐的绿色物流文化。发挥全体成员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是实施绿色物流有效保证。在实施全过程中,发挥全体智慧,制定绿色物流战略目标、管理制度,形成企业自有绿色文化,为企业长久发展绿色物流长期造血。

   (2)组织教育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按照“高级、重点、普及”三个层次开展培训。各企业在培训规划指导下,结合企业实际,对企所属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有计划地组织有关人员定期参加绿色物流HSe培训。对绿色物流管理人员,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注重企业的绿色文化建设。从而使绿色物流管理的内涵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

   2.2绿色物流管理控制方法

   (1)非绿色物流防范与预警控制。非绿色物流防范与预警控制系统地从计划、设计、制造、运行等过程中考虑绿色物流管理问题,找出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浪费因素、污染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建立使系统绿色物流最优化方案。比如评价设备、设施或系统的设计是否使收益与危险达到最合理的平衡;在设备、设施或系统进行试验或使用之前,对潜在的危险进行评价;评价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制度、标准、规范的规定,实现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风险评价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使潜在和显在的危险得以控制。采用这些先进的监测技术保证生产物流的安全,使物流能够高效连续地运行,同时使生产物流的成本最低化,并营造一个安全环保的环境,其本质上是在实现生产物流的绿色化。

   (2)全过程的控制。全过程控制要求企业开展物流活动时不局限在控制具体环节,而是从源头到结尾实现全过程控制。绿色物流管理并不在乎单个企业的“绿色化管理”,更主要的是整个供应链的“全过程”绿色化管理。因此,要有效地实施绿色物流管理,企业必须确定绿色发展战略,并在企业内部确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地位。从整体上优化才能保证绿色物流的连贯性实施。

   (3)关键点控制。关键点控制法指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对重要环节、关键环节采取重点控制,以实现各项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一种监管体系。通过对绿色物流关键点重点控制,实现对绿色物流全局控制。重点部位、关键环节,易错位置是考虑关键点的主要对象。控制点涉及物资采购、储存、保管、运输、流通加工等多个环节,从全局着眼确立控制关键点,采取必要制度措施,才能有效实施重点监控。企业充分分析实施关键点控制的内外部环境,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有效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为进一步保证实施质量,企业应组织定期检查,报送自查报表,及时找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措施及时加以纠正和完善。在实施过程中,应重视协调管理、动态监控,强化各部门在内控制度管理中的责任,动态调整控制管理策略,充分保证关键点控制在绿色物流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4)pDCa(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管理。pDCa循环法就是按照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这四个阶段按顺序开展管理工作,并且不断循环进行的一种科学方法。pDCa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绿色物流管理体系是一个动态的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框架,以持续改进的思想指导企业以系统的管理方法实现其系统目标。通过持续改进的过程使绿色物流管理更高效、更优化。

   (5)应急补救控制。应急预案能使企业在第一时间对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的救援能做到有章可循。制定事故应急补救控制,要与实际相结合,针对各环节可能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环境污染事故,采取有效措施。事故可能造成的对周边地区人员及财产的危害,制定应急补救控制,应本着自救与社会援救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应对突发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储备、依托的单位及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及事故应急监测机构。同时,建立发生突发事故时的报告制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事故抢险救援的组织、环境污染的紧急处理、危险区的划定及隔离警戒措施、人群的撤离疏散以及环境应急监测的组织、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的启用和环境的恢复等预警机制。应急救援预案应分级控制、重点控制、明确责任、各施其职。平时要加强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做到各级指挥者、生产现场的操作者、应急救援人员人人能够熟练掌握,一旦发生险情或事故,能够冷静应对,妥善处理。

   2.3绿色物流管理标准化体系

   通过标准化建设,减少实施过程中的偶然性、自发性等错误出现。绿色化本身就是一个标准化要求。物流功能贯穿多个行业、部门,环节之间,若没有一套统一的标准方案,很难保证其各个部分有效衔接,这必然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消耗,甚至带来环境破坏,增加货物中途损失概率,迫使物流费用上升、客户满意度下降。对此,从标准化入手,政府部门创造条件,牵头相关部门,制定绿色物流标准,如制定汽车最低排放标准、车辆技术标准、装卸工艺标准、包装材料标准等一套全方位的标准体系,将有效保证与促进绿色物流发展。企业方面则可积极建立自己的绿色物流标准体系,对物流服务产品在策划、采购、运输、贮藏、加工、包装、信息处理、客户服务、废弃品的回收、再生等方面制定相关标准。在实施过程中,注重与国际标准接轨,用国际标准来规范自身的物流行为,塑造绿色物流形象,进而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4绿色物流管理评价体系

   绿色物流管理评价体系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跟踪反馈评价,在实施下一个绿色物流循环pDCa开始时,对各单位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不断提高,以保证活动质量。通过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各内控主管部门坚持对本系统的关键控制点进行自查,管理部门对各部门检查情况进行督查,通过检查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了不符合事项,使各单位更加重视绿色物流发展问题。此外,企业应根据自身活动,制定一套绿色物流管理评价指标,对各个指标的运营状况监控分析,以找到改进点,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

   2.5绿色物流管理激励体系建设

   为促进绿色物流活动在企业中顺利实施,政府应大力支持,搭建政企合作绿色物流激励体系。政府积极发挥职能,从财政、政策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保障,对物流系统资源能源消耗、污染超标实施严格惩罚措施,对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流活动予以充分鼓励,借助政策补贴,比如对积极采用先进环保设备、清洁能源以及积极实施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实施“绿色补贴”政策,引导绿色物流企业参与政府物流活动,帮助企业建立绿色物流体系。政府支持和鼓励是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关键动力之一。绿色物流的成功实施也必将造福人民,政府鼓励企业发展绿色物流是保证绿色物流实施的动力源泉。对此,应加快建立政府引导、企业自觉激励的绿色物流激励体系,使之成为保障绿色物流管理体系有效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