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计算机类专业方向十篇计算机类专业方向十篇

计算机类专业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4:42

计算机类专业方向篇1

摘要本文结合财经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实际要求,分析探讨适合财经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新模式。要求计算机基础教学从面向过程的教学方式向面向目标的教学方式转变,从传统的“六统一”模式向教学与专业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模式转变。

关键词财经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越来越宽广,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对财经类毕业生都有不同数量的需求。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对财经类专业学生的能力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财经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熟练应用各种信息处理软件,运用现代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如何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多种商务软件的应用技能,是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加强和改进财经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将对解决这个问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财经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财经类专业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一种,其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也存在一些共性或个性问题。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时间相对集中

教育部高教司颁发的【1997】155号文件要求大学的计算机教育不断线,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多数院校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均安排在大一阶段,后续课程安排较少。学生在大一学完必修科目之后,不能再继续接受系统的计算机教学,不利于知识的更新和完善。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由于我国中学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的教育不平衡,造成了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但是这种基础差异已经在逐渐弱化。目前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往往出现两个极端,要么无视这种差异,要么夸大这种差异。直接的表现就是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无所适从,教学目标不明确。

(三)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与专业结合不紧密

多数高校在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时简单按照文科、理科、工科几大类来分别设置,授课内容却并未考虑专业差别。现在信息技术已广泛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各学科自身对计算机课程也有相应要求,财经类专业更是如此。但是许多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侧重点往往停留在对计算机知识本身的学习和掌握上,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较少。

二、财经类专业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需求分析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财经类专业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经济领域的渗透,以及企业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的特殊要求,财经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相当强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比如会计学专业的会计电算化技能,财务管理专业的出纳软件、进销存管理系统、固定资产及设备管理系统的使用技能,金融专业的金融证券分析软件使用技能、物流专业的供应链管理软件使用技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工资管理系统使用技能等。财经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学到的只是计算机基础操作以及数据库的基本知识,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时将会有一定难度。

三、财经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探讨

财经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是“以应用为目的,以实践为重点,着眼信息素养培养”的教育,以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基础知识收集和处理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根本目标。因此,财经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且需要保证学生学到的计算机知识(技能和理论)有实用性,并具有较长的生命期。鉴于这些要求,财经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新模式探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从面向过程的教学方式向面向目标的教学方式转变

面向过程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学计划和过程,教学内容和进度是固定的。面向目标的教学方式,将更多强调教学的最终结果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比如office办公软件中关于eXCeL的学习内容,学生的知识基础虽然存在差异,但是需要达到的预期教学目标却是一致的。在将eXCeL入门知识讲清楚、透彻之后,设计特定的上机实践课程题目,使学生分小组分工合作完成。这样,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来完成题目设计中的基础环节,比如数据的录入和编辑,基础较好的学生来完成题目中难点,比如函数计算。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eXCeL软件的功能和操作,学会使用eXCeL工具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等。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完成这样特定的课程作业的同时也进行了相互学习,一方面可以弥补基础差异,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分层次地提高学习效果。面向目标的教学方式需要我们将教学注意力从对课程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向课程效果的检验上转移,更多地去设计有利于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课程题目,督促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从“六统一”模式向教学与专业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模式转变

目前,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大多采用“材、统一授课、统一上机、统一辅导、统一进度、统一考试”的“六统一”模式。这种“六统一”模式可以解决普及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要,但不能够很好地满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探讨新的教学模式时要考虑教学与专业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

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专业应用,参照教育部高校文科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编制的《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中的1+x+Y方案。方案中的1,即是《大学计算机基础》部分,方案中的“x”是指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内容要求的VFp、VB、aCCeSS等学习课程,方案中的“Y”类课程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比如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电子政务、eRp等。其中“1”和“X”为计算机基础必修课,安排在大学一年级授课。“Y”为与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基础选修课,安排在二年级或三年级授课。这样不同需求的学生都可以学习到最适合的课程,同时也保证了大学计算机教育不断线。

总之,计算机教学内容应面向专业应用,要实用化,要将最新的科研成果、最新技术发展引入教学,使学生参与到本专业与计算机相关问题的开发工作,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计算机类专业方向篇2

关键词:专业导向专业应用计算机基础课程

一、引言

受地区经济发展影响,我国各地中小学生计算机教育水平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均衡发展,同时国内大中院校各个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也不尽不同,因此如何合理地面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建立针对不同基础、不同专业、不同用户需求的分层、分类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以适应我国“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趋势,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目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充分考虑专业需求,多数高校沿用多年的“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为基本框架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层次化、差别化不够明确,在知识分层和专业分类教学方面体现专业应用需求的导向不够明确。学生毕业后在计算机操作能力方面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如何形成一套适合我国以非计算机专业应用需求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

所谓的“以专业应用为导向”,是指同一门计算机类课程在面向不同的非计算机专业时,在安排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均体现专业需求,以用人单位需求为考核目标。另外,是指在课程设计安排中,如何体现专业需求特点。

1.调研了解专业应用需求

任课教师与用人单位、毕业生及时沟通联系,通过广泛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计算机基础相关课程的基本能力要求,同时任课教师参与专业系部的专业团队建设,与专业教研室的教师交流,了解相关专业基本内容和学科体系,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过程,及时掌握专业发展动向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程度需求,广泛征集关于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形成相关专业计算机技术应用需要分析报告,完成相关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授课准备工作。

2.构建服务于专业的“1+X”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通过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及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调研,本文提出构建服务于专业的“1+X”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其中“1”为“知识普及课程”,该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引入计算思维的概念。“X”为按不同专业需求确定“专业应用课程”等后续课程群体,满足各个专业对计算机基础及应用相关知识的需求,并达到逐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目的。

(1)知识普及课程面向全部非专业大学生开设,但在具体教学中采用“分级教学”模式,入学后通过计算机能力考核,按计算机基础能力和专业需求进行计算机组班教育,实现公共基础知识与专业需求完美对接,体现“专业应用”教学模式。知识普及课程群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高等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及利用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追求软件与工具的最新版本;在内容选取上,以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计算思维方式为主,软件与工具是以有关理论技术应用的案例形式出现,利于软件和工具升级后的学习和拓展。

(2)专业应用课程群按照不同专业进行教学模块设计,分为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应用两类,从认知、实践和创新三个维度上梳理和优化大学生的计算机专业应用课程体系知识结构,以专业应用为导向,按照相应专业的计算机能力需求整合专业应用类课程群的知识模块,建立“知识模块化,训练项目化”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能力递增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与用人单位对接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教学。专业应用课程群教学设计如表2所示:

3.利用课程设计提高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是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突破课程局限,把课程设计范围拓展到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中。突破只注重知识、理论、经验的积累的局限与不足,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考核教师与学生的考核指标。在课程设计的制定过程中,充分与用人单位相结合,通过“任务拆分”、“小组合作”等多元化方式,尽可能地与实际工作相吻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结语

随着越来越多的院校、专业向“应用型”转变,服务于全体非计算机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必须与该形式相适应,建立符合专业实际需求的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本文对“以专业应用为导向,构建1+X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余文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101).

计算机类专业方向篇3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大类招生;地方普通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近年来计算机专业在规模上蓬勃发展,给更多的学子创造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但同时也存在着专业特色不明显以及教育质量需要提高等问题。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报告》)已于2006年9月通过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指导我国地方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办学的重要报告。

在目前的计算机专业发展形势和专业规范的指导下,地方普通大学计算机专业如何调整培养模式,突出特色,适应地方和社会经济发展,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教学改革命题。

2目前形势与问题

2.1办学规模

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院校率先开办计算装置与仪器专业开始,早期计算机本科专业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及应用等专业。20世纪90年代提出“宽口径”人才培养思路,计算机本科专业合并为一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世纪末,由于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软件等迅速发展,国家又批准设置了一批新专业,在本科层次与计算机学科相关的专业有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等,还成立了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

2004年初,本科学校679中的505所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全国专业点数之首,其中368个是1994年后开办的。仅仅经过短短的14年时间,2008年已有1180余所高校开设有计算机专业,在校生人数已超过80万,专业的设点数和在校生人数仍然位居全国各专业之首。目前,从清华、北大的一流大学到规模很小的一些地方院校,几乎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专业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

随着计算机本科专业的招生高校数量和在校总人数的增加,地方普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招生规模却呈现出波浪式发展态势:开办专业伊始,规模逐年扩大,学生人数剧增;至今,由于专业特色不明显、学生竞争力优势不强、就业状况达不到期望值等原因,各地又开始纷纷压缩招生规模。

2.2教学状况

地方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在培养人才定位上有明显偏差,教学内容设计存在明显的盲目性等问题。

对学生的专业定位和发展缺乏统筹规划,照搬其他学校的教学计划。学生在专业学习期间,对计算机专业的自豪感和兴趣丧失,选修外院系第二学位专业人数比例较大。

不遵守现有教学计划,随意更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的情况较普遍,质量无监督控制。调整教学内容的现象严重,教学过程和质量处于失控状态,无法达到应用的教学内容和难度要求,教师对专业基础课把关不严,致使学生学习理解计算机课程的能力普遍不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从专业基础课程开始,后续课程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差。

不重视计算机专业文化教育和专业基础课程。很多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教师是从外专业转行过来,对计算机历史和发展过程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指导重视不够。很多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到大学毕业时,对计算机认识和了解还是模糊的,在就业方向选择和走向现代信息化社会时无所适从。

有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急功近利,只重视眼前利益。普遍存在着忽视英语、数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多数学生只重视就业需要的专业课,甚至只愿意学习软件开发工具性的课程,其结果则表现为发展后劲不足现象。

专业课程特色不明显,选修课的方向引导性作用弱化。专业课设置趋同现象严重,学校没有自己的个性和专业特色。选修课的设置流于形式,几乎都成为必选课,学生失去选择权,方向引导作用不明显,反映了现有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不高。

2.3就业考研情况

2000年前,每年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仅有5~9万人,人才培养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业市场长期处于“卖方市场”。2000年以后,尤其是在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后,各高校竞相开设计算机专业,招生规模扩大,毕业生人数剧增,就业市场步入“买方市场”。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it产业的年增长率已远低于20世纪90年代32%的年均增长速度,众多it企业不断调整自身结构以适应行业发展和产业变革,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计算机与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技术等相近专业间挤占和竞争就业岗位现象更为突出,it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会需求愈来愈向名牌大学集中,就业格局逐渐明朗。近几年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初次就业率在90%以上,地方大学就业率则为60%~90%。地方普通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大多集中于学校当地与周边地区的非it性质的私营企业,从事着计算机相关工作,或者完全与计算机学科无关的工作。高校计算机专业初次就业率连年下滑,起薪大幅下降,成为就业市场上一大焦点。

许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为了逃避就业压力,使得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大增,计算机学科报考硕士人数位于各学科之首。考虑到计算机专业考研学生人数巨大,生源和教学质量参差不一,从200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起,国家教育部把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网络合并成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科目,实行联合命题和统一考试,这将对地方普通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产生重大影响。

3教指委的专业方向建议

针对计算机专业的一些毕业生专业特色不明显、竞争优势不强的现状,《报告》明确提出以“培养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建议,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归纳为三种类型、四个专业方向:科学型(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工程型(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和软件工程专业方向)和应用型(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对每个专业方向给出了专业规范,详细描述了人才培养的规格、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建议开设的核心课程。在目前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下,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且达到本科水平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一个学校在其中一种类型上通过评估合格,就被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办得合格。

3.1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工程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研究计算机和可计算系统的学科,包括它们的理论、设计、开发和应用技术。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基本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实践技能,并具备良好外语运用能力的计算机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着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知识与课程体系包含14个知识领域和15门核心课程,见计算机工程是研究计算机的理论、设计、实现、开发和应用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基本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并具备良好外语运用能力的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高级专门人才。着重于理论与工程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较高层次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与课程体系包含18个知识领域和16门核心课程,也见表1。

比较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设置的核心课程,有11门课程是相同名称,只是课程的执行学时和包含的知识单元略有不同。

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的实践教学体系都包括课程实验、综合设计、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

3.2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一门用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的学科。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具有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初步经验,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专门人才。软件工程教学既重视理论知识和较高层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重视软件设计和工程实践。包含10个知识领域:Se-Cmp计算基础,Se-FnD数学和工程基础,Se-pRF职业实践,Se-maa软件建模与分析,Se-DeS软件设计,Se-VaV软件验证与确认,Se-eVo软件进化,Se-pRo软件过程,Se-QUa软件质量,Se-mGt软件管理。共设置了27门课程,如图1所示,并分成a、B、C、D、e共五个模块。

在模块基础上形成四个可选参考教学计划,分别为a+C+D、a+C+e、B+C+D和B+C+e,每种计划平均课程数目一样,包含19门课程。制定具体教学计划时可只选其中一组实施。实践教学的形式包括:课程实验、综合设计、项目实践、企业实践、毕业设计等。

3.3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一门针对社会与各种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需求,提供与实施技术解决方案的学科,涉及对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网络等相关技术与产品的选择、评价、拓展、集成、应用与管理。培养具有如下特点的高级专门人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自然科学和数学知识,并具有创造性地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信息系统构建和应用的潜力;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信息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熟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应用知识,对信息技术的效用和发展趋势有深入理解和评估能力;有良好的组织管理和交流沟通能力,能根据不同组织和机构的需求,选择相应的信息技术,并能有效地实施;具备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该方向有12个知识领域:it-itF信息技术基础,it-HCi人机交互,it-iaS信息保障和安全,it-im信息管理,it-ipt集成程序设计及技术,it-net计算机网络,it-pF程序设计基础,it-pt平台技术,it-Sa系统管理和维护,it-Sia系统集成和体系结构,it-Sp信息技术与社会环境,it-wS系统和技术。15门必修课程:信息技术导论,信息技术应用数学入门,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系统平台,应用集成原理与工具,web系统与技术,计算机网络与互连网,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技术,人机交互,面向对象方法,信息保障和安全,社会信息学,信息系统工程与实践,系统管理与维护。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本专业方向的绝大多数必修课程都含有实验环节,一部分知识与技能更适合通过实践教学(而不是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下四个专业方向的培养各有侧重,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注重计算机的科学理论掌握,计算机工程偏向计算机的硬件实践,软件工程偏重计算机的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则适宜计算机的系统集成。

4普通高校教改措施

本科计算机教育中,目前单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下的单一的培养规格,难以满足众多领域的社会需求。计算机学科综合交叉的发展态势日趋明显,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应体现宽口径、分层次的模式,培养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等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其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有一定的差异。

按大类招生是高校采取的新的人才选拔培养模式。在这种招生方式下,高校按院系或学科大类招生,而不是按专业招生。学生在本科阶段前两年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三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双向选择的原则再进行专业分流。按大类招生能减少考生填报专业志愿的盲目性,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大学学习和生活,了解大学、学科、专业,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相对准确地预测和了解毕业时社会发展的趋势,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的专业方向。

地方普通科研教学型和教学型的大学计算机专业培养应瞄准it人才市场变化,调整模式,突出特色,立足培养符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工程型或应用型计算机技术人才。可结合教指委计算机专业规范和大类招生,建立以平台加模块的“2+2”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教学培养模式,开展涉及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教学管理、师资配备等一系列内容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4.1培养目标与方案

在充分评估社会或地区对计算机人才目标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定本校学生未来就业方向及其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据此制定学生培养方案与专业建设方案。

由于历史原因,普通大学计算机院系一般设置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计算机专业。依据教指委的计算机专业发展建议和专业规范,可有两种方式改革已有的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

方案一,把几个专业进行合并形成一个大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争取在新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里设置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等三到四个不同的专业方向。招生时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下统一招生,前两年是统一培养,但到后两年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

方案二,保留原来的专业名称,但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里设置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等专业修改为与专业规范大致相同。招生时,可按照各自专业招生,前两年仍是统一培养,到大二学年末则允许学生重新自由选择专业方向,在后两年按专业方向培养。

两种改革方式的核心就是要实现大类招生下的分类分层次培养,在高年级分流学生,使得每个人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求知思路和学习目标,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空间。

4.2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

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应实现两个目标:合理组织知识体形成一门门课程;合理安排课程数量与课程学时,使学生能够在规定的学制内完成所需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素质训练。

为了配合培养方式的改变,必须制定拓宽专业面和增强适应性的教学计划。把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学课程分成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构建由基础教育平台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

基础教育平台课程是由普通教育(通识教育)和综合教育类的课程组成,包括思想品德、政治法律、体育、外语、数学、物理、电工电子、经济管理、某些跨专业选修课等理工类学生必修的课程,这类基础教育平台课程由学校教务部门统一安排管理,课程由相应的院系派教师教学完成。

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主要指计算机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由四个专业规范所建议设置的核心课程的基本和共有部分经过适当抽取和组合形成。根据本文第3部分分析,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的相同核心课程有11门,软件工程不仅有计算机科学优先课程模块a,在其他模块也有与计算机科学相同或相近的课程,而且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是其他专业方向的理论基础。因此,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可由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的部分核心课程构成,具体的可在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离散结构、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基础、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数字逻辑、社会与职业道德等课程中选择,并形成对应的实践性教学内容。

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由代表各自专业方向的方向特色课程和高级课程组成,也包括专业的综合设计、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等。

采取“平台+模块”的教学模式,前两学年按大类实行基础平台教学,后两学年按方向实行模块教学。基础教育平台课程安排在前两学年,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安排在后两学年。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大部分安排在前两年,少部分作为共同开设课程可在大三上学期完成。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模式的重点是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的选择与教学。在基础平台课程教学中,可实行以外语和计算机编程为试点分类施教;在专业方向学习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给优秀本科生选配导师,培养各类不同的人才。

4.3课程大纲与建设

在院系和专业教研室的两级层面上,应组织教师认真研读专业规范,学习体会专业规范中对知识领域、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的教学要求。教学计划中所涉及的每门课程都要精心制定相应的课程大纲,并能根据专业发展进行适时调整。课程大纲应对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材选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应对学习该课程所需的各种先决条件(比如先修课程)以及该课程和相关课程的知识衔接问题做出准确描述。

核心课程的大纲编写教师应消化吸收规范中的课程描述,结合自己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乎规范的详细教学大纲。非核心专业方向课程的编写老师宜结合学校的行业背景,调查本地区需求和毕业生流向,制定有针对性和特色的课程教学大纲。

要强调教学大纲的严肃性。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宜由相应的课程大纲编写教师完成,非编写大纲的其他授课教师也应严格按照课程大纲组织教学。

应有计划地开展课程建设活动。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尽量选择国外典型教材和国内优秀教材,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应努力编写适合本校特点的教材。能结合课程特点尽量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互动式教学等,适当组织力量开发和利用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能根据计算机发展情况适时调整授课内容,并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4.4教学管理

计算机专业的大类招生与分类分层次培养对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传统的分管领导、教学秘书和专业教研室的教学行政管理基础上,对分离出来的学科基础平台课程需要增加独立的管理权限,从而形成相应的分类、分层次教学管理模式。建立执行严格的教学工作规范和完善的教学文档管理制度。结合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和考核办法,确保科学规范、严格高效的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畅通,这样将构成合理的教学管理架构――即为分管教学领导、教学秘书、教研室、课程组,再加上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委员会。

分管教学的院系领导负责本科教学的宏观管理。

教学秘书的人数根据在校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总人数而定,为1~2人,其主要任务是完成教学管理中的事务性工作。

教研室分为两类,一是学科基础教研室,二是专业方向教研室。学科基础教研室由一批固定的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其主要精力偏重于教学和教学研究,学科基础教研室主任受院系委托全权负责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的教学管理工作。专业方向教研室则由在这个方向有一点研究基础的教师组成,可结合科研方向从事相应的专业方向课程教学,专业方向教研室主任负责专业方向建设及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的管理工作。专业方向教研室之间是一种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既要共同支持学科基础教研室的工作,又要努力提高本专业方向的教学质量,彰显特色,吸引学生选择本专业方向。

课程组是讲授同一门课程的若干教师组成,一般隶属于学科基础教研室,共同完成全院系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工作。课程组中应确定主讲、辅讲和助教人员,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队伍。

教学指导委员会由分管教学领导、教学秘书、教研室主任组成,负责培养方案修订、课程规划与教学指导。教学督导委员会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组成,负责教学质量检查、评估和评价。

4.5教师配备

教师配备得当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潜能。适当分流教师,让他们到各自的岗位各司其职非常必要。在地方普通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数都有研究生学历,具有一定的科研要求和能力,多不安心于教学,在教学经验和专业素质方面有欠缺,因此可发挥青年教师的激情和积极性,多在结合科研和专业方向教学上发展。中老教师职称较高,比较缺乏科研的原动力,对计算机专业发展的敏感性略显不足,掌握新知识的积极性也不高,往往只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但应该看到,他们具有很好的工作经验和良好的工作态度,教学过程中认真负责,适合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的教学,也比较适合主持教研项目。

加强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与提高。青年教师已经成为一线教学的主力军,但教学水平亟待提高,应安排有针对性、有相当规模和时间跨度的青年教师业务培训计划。

建立制度化的助教队伍,安排专门的资金和相应的岗位。部分助教岗位应该安排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承担,新进教师应在助教岗位上锻炼半年到一年的时间。确定课程的主讲教师和助教,各自遵守明确的岗位责任和职业规范。主讲教师集中精力上课,助教讲习题课、带实验、改作业,共同配合完成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建设,从而能上好、上精一门课。

在学生专业方向的把握上,可以借鉴研究生培养的模式,由专业方向教研室给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配备导师,从全方位指导学生的专业发展。

5结论

计算机专业是全国招生和培养规模最大的本科专业,从清华、北大的一流大学到规模很小的一些地方院校,几乎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随着it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地方普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存在着专业特色不明显、竞争优势不强的问题。结合教指委的研究报告和专业规范,地方普通大学计算机专业应调整教学模式,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突出培养特色。在大类招生基础上,建立以平台加模块的“2+2”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分类分层次教学培养模式,是地方普通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一条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蔡启先.CC2004计算学科教程体系分析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77-81.

[3]刘乃琦.计算机专业(学科)面临的挑战与创新[J].计算机教育,2005(12):5-8.

[4]李明江.CCC2002、CC2004与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困惑[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6):43-47.

[5]蒋宗礼,赵一夫.试论我国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现状及发展[J].计算机教育,2005(8):22-26.

[6]徐子珊.以计算学科多样化应对it应用需求多样性[J].计算机教育,2005(12):45-47.

ResearchofComputerSpecialtyteachingReformBasedonSubjectenrolment

inprimarilyUndergraduateRanking

CHenYong-qiang,LiGuo-yong,penGLi-hua

(SchoolofComputerScience,wuhanUniversityofScienceandengineering,wuhan430073,China)

计算机类专业方向篇4

论文摘要: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其社会性和自身特点。针时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我院学生实际,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三个培养方向,需要构建不同课程体系。

一、引言

从1956年我国开始开办计算机本科专业以来,在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专业点从1956年的2所高校2个专业点发展到现在的598所高校847个专业点,在校生人数大约增长了万倍,达到40余万,构成一个巨大、复杂的专业,在规模上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精英教育注重厚基础和广普适应性,大众化教育更强调特色和适用应性,强调学校和专业更准确的培养定位。所以不同类型的学校培养目标的趋同性与学生在知识和能力实际培养目标上应有的差异,是实现精英教育转人大众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一系列好的做法和针对性很强实施办法,但这些做法或实施办法主要是基于本校的一些具体情况而制定的,缺乏通用性。为此,针对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实际,结合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研究和改革现行人才培养模式,是我院计算机专业办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院于1992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三年制专科专业,1997年开始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制本科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办学,我院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的修订,但目前仍存在不少值得深人研究的问题。具体来说,一是课程结构体系设置不尽合理;二是工程实践能力不强;三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强;四是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标准不够具体;五是缺乏团队协作或协作能力不强;六是综合分析和应用水平有待进行一步提高。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计算机学科组织结构和核心专业基础知识不断膨胀,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外延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要将学科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外延发展模式转变为内涵发展模式。具体的说,就是要根据社会需要制定不同的培养规格,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适当的分解,明确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

2006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提出了以“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建议。鼓励不同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下,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在规格分类的思想指导下,根据计算机学科覆盖面广,计算机专业规模大的特点,将计算机专业人才分成科学型、工程型和应用型3类m。依据我院学生实际情况和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为三个培养方向,即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软件、网络技术。

计算机应用:该专业方向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熟练进行程序设计和使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等解决实际问题,能从事高等和中等技术教育计算机课程理论教学、实验和实训指导的专业教师以及教学、教育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计算机软件:该专业方向培养在信息产业部门从事软件工程项目的分析设计、开发和项目工程管理工作,以及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管理维护工作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良好的规范化的软件工程设计开发素养,较强的软件设计开发能力,较好的外语水平,能够解决软件工程中的实际伺题。

网络技术:该专业方向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急需的高级网络工程技术人才,从事网络的规划和组网设计、网络工程设计和建设、网络运行维护及管理、网络安全防护和性能分析等工作,要求学生掌握网络工程中近代通信网络的基本理论及网络工程的实用技术,了解网络协议体系、网络互联技术、组网工程、网络性能评估、网络管理等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间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网络规划设计、网络运行管理和性能分析、网络工程设计及维护等工作。

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四个模块组成。专业必修课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路与模拟电子学、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专业限选课包括:计算机数值方法、web技术、计算机图形学、算法分析与设计、JaVa程序设计、人工智能概论;专业任选课对不同的专业培养方向设置了不同的课程模块,每个模块设置10门课程,学生可从中选择至少6门课程,计算机应用方向的专业任选课包括: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aSp.net技术、电子商务概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嵌人式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接口技术、数据结构选论、高等数学选讲。计算机软件方向的专业任选课包括: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aSp.net技术、电子商务概论、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计算机软件工具、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技术、计算机动画与虚拟实现技术、数据结构选论、高等数学选讲。网络技术方向的专业任选课包括: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aSp.net技术、网站建设与设计、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管理技术、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工程、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数据结构选论、高等数学选讲。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要求学生在前三学年修完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其中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限茵库实现三个不同培养方向上计算机学科的公共专业基础的培养。第四学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自己未来工作去向,选择一组方向课(专业任选课)学习,这样既可以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又可以兼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实现规格分类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合格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计算机类专业方向篇5

1.1“计算机科学”发展方向

“计算机科学”发展方向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实验计算机科学和理论计算机科学,其中包括了对算法的理论研究以及对计算的极限、计算系统的实现等等研究。“计算机科学”的主要学科分为计算理论,编程方法与编程语言,计算机元素与架构以及算法与数据结构着四门学科,除此之外还包括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并行以及分布式计算,人机交互,机器翻译,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以及数值和符号计算等等其他重要领域。“计算机科学”发展方向应该注重对学生计算机科学理论知识的培养,在夯实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研发能力,使学生在计算机相关领域内的问题时,能提出行之可效的实际解决办法[1]。

1.2“计算机网络工程”发展方向

“计算机网络工程”发展方向主要是研究计算机网络系统以及计算机的理论和设计等领域知识,其中还包括:以太网和无线局域网技术、数据结构、internet和网络互连技术、网络协议、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网络需求与规划、网络设计与理论、网络管理与维护等等。“计算机网络工程”学科主要学习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安全、网络设计等方面知识,培养学生的网络技术开发与设计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2.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

高等院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所以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计算机专业就业科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向。一、计算机应用。这类主要就业于初级程序员、信息与数据处理销售等。针对这些就业方向,学习应开设相关的课程教学,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程度,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二、网络方面。这方面主要从事网络管理、安全与维护方面工作。对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课程教学,减少计算机理论知识课程的设置[2]。

3.培养创新型计算机人才的策略

3.1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确定培养方向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培养目标的确立是培养创新型计算机人才策略实施的实际依据,它以实际社会需求为客观标准,来设置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任务、知识体系以及课程侧重点。创新型计算机人才的培养,需要以专业技能为核心、个人综合素质以及个人能力为基本,并对其进行有机结合,以完成人才的培养目标。其中又因为专业技能与侧重点不同,人才培养方向可跟为“研究型人才”、“工程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等三类。第一类注重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二类注重个人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三类注重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处理。

3.2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孟母三迁”的故事早已经告诉我们环境、氛围对人的学习和成长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说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营造一个良好而又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进行计算机理论知识与操作教学时,应该穿插一些实践操作或者是对学生自主设计的程序的分析和讲解,即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急迫感,促使学生对课堂教学注意力的集中,又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营造出一种轻松、浓厚的学习氛围[3]。

4.结束语

计算机类专业方向篇6

【关键词】计算机;就业;人职匹配

it产业的迅猛发展形成了大量的人才缺口,与此同时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们却面临就业难的问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2010届到2012届,连续三届蝉联就业红牌专业,且为2013年度就业预警本科专业[1]。

1计算机专业就业存在的问题

1.1自我定位存在偏差

学生容易在职业期望和职业方向选择上出现错误定位。职业期望中,对薪水期望过高,对于就业区域限制过窄,会对就业形成不良影响。职业方向上,很多人不考虑自己的知识技能储备,不能有的放矢的寻找合适的就业机会。

由于it产业的造富效应,使得计算机类人才对自身的职业终极定位就相对较高。在某普通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2013届、2014届学生中抽样调查,学生对毕业时薪水预期普遍在3000元以上,其中15.53%的同学薪水预期在5000元以上。又因为计算机专业的职业多种多样,专业技能需求不同,收入也不同。部分同学为了追求高收入,或者追求大城市就业,丢弃自己的专长,盲目选择流行但不适宜自己的职业。职业方向上的定位偏差增加了就业的困难。很多同学面对五花八门的就业信息,不知道如何挑选,盲目求职,造成企业需求和个人素质不相容,无法成功就业。

1.2专业技能薄弱,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计算机专业是新兴学科,知识的更新和发展迅速,学科知识爆炸式增长。目前计算机专业就业范围所涵盖的职业分工种类繁多,各种细分职业所需要的就业技能也不尽相同。目前的本科教育为了使计算机专业学生能更广泛的适用于社会,开设了较多的课程。由于课程多,学时少,实践环节少,造成学生的实际知识运用能力不足,面面俱到却无法精通。

在实际就业过程中,往往学生储备了多方面的计算机知识,却在就业时没有突出的专项技能而无法适应企业需要,形成岗位和人才无法对接。

2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就业指导

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灵活运用按需求职的就业指导模式和人职匹配的就业指导模式,实现较好就业。

2.1按需求职的就业指导模式

将职业需求和专业学习对应起来,在职业规划导向下进行学习,促进就业。

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就业职业主要分为3大类:1)计算机软件/系统集成;2)互联网/电子商务/游戏开发;3)计算机硬件,每一类又对应了多种职业。

计算机软件类有如下职业:软件工程师、研发工程师、需求工程师、软件测试员、软件Ui设计师/工程师。系统集成类有如下职业:系统架构设计师、系统集成工程师、系统工程师、系统分析员。对于其中的数据库及目前的数据仓储、数据挖掘等,还有数据库开发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员、eRp技术/开发应用、eRp实施顾问等类型的职业。这些职业对于专业知识主要需求为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系统结构方面。而这些职业中牵涉到嵌入式开发的岗位则需要嵌入式方向的知识和实际能力。

互联网/电子商务/游戏开发相关职业包括但不限于:网站运营管理、运营专员、网站编辑、产品经理/主管、产品专员/助理、电子商务/Seo、电子商务经理/主管、电子商务专员/助理、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互联网研发工程师、系统管理员、系统分析师/架构师、网络与信息安全工程师、语音/视频/图形开发、工程师、网页设计/制作/美工、Ui/Ue设计师/顾问、三维/3D设计/制作、Flash设计/开发、游戏设计/开发、游戏策划师、游戏界面设计师、特效设计师、视觉设计师。这些职位需要软件方面的基本能力和数字媒体方面的技能。

计算机硬件方面的职业如高级硬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硬件测试人员、计算机硬件维护工程师等,则对于计算机硬件基础和电子电子方面有较高要求。

综合国内多所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计划对比发现,计算机专业除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相对一致,在专业课的设置上差异较大。目前计算机学科大类所涉及的各种课程,其中不同细分方向侧重的课程差异显著,大体分为嵌入式方向、软件方向、计算机系统结构、信息安全、数字媒体几大块。

对于职业需求而言,学生并不需要精通所有的专业技能,只需要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加强具体职业所需要的技能,就可以实现较好就业。将专业技能和职业关系对应起来,如从事计算机系统工程方面工作则强化模拟电路、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接口与通讯、计算机eDa设计、X86汇编程序设计、计算机控制、分布式系统原理、电路分析、人机交互等知识。这样根据需求引导学生针对职业岗位提早准备,按需发展,强化职业技能,增加就业竞争力,使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思路更加清晰。

调查表明:虽然个人就业意愿差异较大,选择的职业差异大,但学生对个人能力方面评估差异不大[2]。这反应了目前专业教育属于基础知识储备完善,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但终端技能及实践能力存在明显不足的情况。对于就业技能薄弱的现实,要根据职业要求,结合计算机专业知识结构,指导学生补缺补差,密集学习以达到职业要求。

2.2人职匹配的就业指导模式

从个体出发,找出与个体最为吻合的职业岗位,这种人职匹配就业模式更加人性化,能带给求职者本体更大的满意度。

针对定位失衡的问题,在进行就业指导过程中,首先要帮助学生进行一次自我评估,做出较为客观的能力水平判断,找出学生对于专业方向的偏好。

对学生的薪水期望,要结合其专业知识水平,做出合理建议。在就业中攀比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攀比就业造成的无法就业情况,要让学生看到别人有的优势而自己没有具备的特质。当学生认识到知识水平、人际资源等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时,就会自然降低攀比的心理,回到比较现实的就业中。

对于专业定位问题,要找准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兴趣偏好。学生对某个细分职业的兴趣,对于其职业发展是很有利的。在寻找专业特长和偏好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成绩判断”的误区,即不分析各种职业所需的技能,仅仅凭学生不同科目的成绩高低,判断该生适宜以高分科目知识为主体需求的职业。

对于学生的偏好或者强势方面要总结归纳,概括出学生本人各方面的优势特长,结合其所有优势,寻找以特长为主体需求,求职者本体素质可以覆盖其他需求的职业岗位。如2013届毕业生S同学,对于多媒体技术方面有所偏好,其本人爱玩游戏,有个最大的特长是文字写作能力强,社会交往能力强,曾为某网站供文学稿。正逢某知名it公司需要一个游戏部推广文案,需要对视频音效有一定专业知识,文笔好,会玩游戏的人。S同学顺利签约。

由职业定位回溯专业技能的按需求职指导方式适用于一对多的职业指导,尤其适用于早期的职业规划。由求职者个人特长着手寻求人职匹配岗位的职业指导适用于一对一指导,更适用于求职阶段。两种职业指导互相配合,对于推动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有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计算机类专业方向篇7

(湖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北武汉430068)

摘要:针对当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分别从课程体系、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等角度对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研究,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发展提供一种创新的技术和艺术相融合的思路,使人才培养模式更适合社会需求以及地域经济产业发展要求。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科院校;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面向卓越工程师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校2014063)。

第一作者简介:刘罡,男,讲师,研究方向为演化算法、图像处理,lg0061408@126.com。

文章编号:1672-5913(2015)14-0009-04

数字媒体产业目前相关的技术研发、数字娱乐内容的生产发展速度迅猛,但专业数字媒体人才缺失却成为了中国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软肋。因此,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应运而生,成为近几年较多高校新增专业之一。数字媒体技术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学科专业,很多本科院校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认识不足,对专业人才培养缺少明确的规划和目标[1]。

数字媒体需要的专业知识涉及技术、艺术、人文社科等学科,其主要相关专业分为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两大类,它们在数字媒体类软件的开发应用领域中互有交叉。其中,技术学科涵盖了媒体素材数据采集与处理、媒体创作软件开发,以及媒体创作过程中的脚本设计、提高效率或实现特效的软件二次开发技术等;艺术学科包括美术基础、动画等设计软件的应用、数字影视后期制作技术等;人文社科主要包括传播与文化、视觉传达、影视动画艺术等。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并不只是简单为学生开设相关技术和艺术课程,而是在明确该专业主轴的情况下去融合技术与艺术。

1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分析

我国本科院校中数字媒体相关的专业主要分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和其他计算机专业相比,基础专业课程相同,最大区别是其着重于开设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等数字媒体处理,以及软件交互式设计、网站设计、游戏编程设计等数字媒体相关计算机开发技术的课程。数字媒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在某一具体领域的应用细化,其毕业生在掌握计算机理论和编程的基础上,对于数字媒体具备比较深入的理论知识、编程和设计能力,可从事数字图像、视频、音频相关技术的开发,以及网页设计与网站维护、多媒体设计制作、游戏程序制作等工作。

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和其他计算机专业相比差别比较大,其着重于使用相关计算机软件进行艺术创作,核心课程仍然是艺术创作类课程,对计算机理论和编程的课程要求不高。因此,本质上数字媒体艺术是对传统艺术类专业创作方法和创作思想的革新和扩展,是艺术和计算机技术融合的新型专业。其培养的毕业生除了应具备良好的艺术创作能力外,还要熟练掌握并运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可从事网站美工、游戏场景及人物设计、数字动画剪辑制作等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艺术类工作。

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各有侧重,但又有联系,两者很容易混淆。由于认识不足,部分本科院校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规划缺少明确的目标和思路,只是简单地在计算机专业技术课程中增加艺术类课程。同时由于总学时的限制,增加艺术类课程使得部分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停止开设,但艺术类课程也难以开设完整。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一般开设在计算机学院,而计算机学院缺少教授艺术类课程的教师,这也使得艺术类课程的教学达不到要求的效果。对于学生而言,该专业的学生学习内容过杂,缺少系统性,学生缺少完整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同时对艺术也是一知半解。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同其他计算机专业或者艺术专业相比,缺乏核心竞争力,学生对该专业没有认同感。本科院校如何认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尊重专业教育发展规律,培养有特色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属于数字媒体的两个方面,无论是从选拔过程、培养目标,还是就业方向来看,它们都有很大不同。一般而言,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属于工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属于艺术学。

目前国内外不少院校开了数字媒体相关专业,都在探索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英国高校数字媒体专业的本科教育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它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支撑,其中伯恩茅斯大学(BournemouthUniversity)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开设两门与数字媒体相关的专业,一门是设立在计算机学院的以学习数字媒体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图像为基础的数字媒体发展专业,另一门是设立在媒介、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以新媒体创意艺术为目的的互动媒体制作专业[2]。

浙江大学在复合型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培养方面也探索出一套有自身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体系。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数字媒体专业主要依托其实力雄厚的CaD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与众多游戏公司、影视集团、创意企业的合作,面向企业培养定制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实现以艺术创意为目标进行计算机应用方向的研究。游戏相关课程多、校企结合的实践机会多是浙大数字媒体专业培养的一大优势和特色[3]。

另外,中国传媒大学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以艺术设计学院为依托,把面向新媒体平台进行艺术再设计作为培养目标。由于学生普遍有较高的艺术水准,数字媒体只作为表达艺术创意的平台,数字媒体技术即各种数字媒体软件,仅仅是进行艺术设计的工具。其专业培养目标上倚重于艺术,因此课程设置上既有诸如美学等比较传统的艺术类课程,又有如音乐视觉化等很有新意的课程。其本科教学的目标可以理解为在新媒体平台上,利用数字媒体技术为打破艺术感知界限而进行艺术创新活动。

以上学校在技术或艺术的专业方向上有明确的培养模式,但是对于一般的本科院校而言,无论是从培养目标还是主干课程来看,都存在一定的偏差。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设在计算机学院,设置该专业的目的是从技术、艺术、创意、制作以及学术研究等多方面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社会急需、市场覆盖面大的,涉及影视娱乐、动画制作、网络媒体制作、游戏开发等行业的,具有创新精神、从事数字媒体设计和制作、兼通艺术和技术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

其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分为两类,一类是计算机技术类课程,一类是艺术基础及制作类课程。从该专业开设学院可以看出,其重心应该是计算机技术,然而其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和艺术类课程所占比重基本持平,没有明显重点,同时两类课程之间联系很少,没有形成融合的态势。

此外,艺术类课程需要学生有一定艺术基础,但几乎所有学生都没有此基础,导致艺术类课程缺少创意教学,最后成为对某个软件的操作学习。由于艺术类课程学时有限,与专业艺术类相比,学生所学的软件操作也极为有限,缺少相对应的创意思维。除此之外,计算机学院内能教授艺术的教师人数很少,师资严重不足,和同行也缺少交流。

由于总学时的限制,艺术类课程挤占了技术类课程的学时,导致应该开设的技术类课程无法开设,学生所学技术类课程没有形成体系,同时又缺少学习技术类课程的兴趣。更为严重的是,学生完全没有融合的思维,对技术类和艺术类课程学习容易陷入混乱,不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对于学生而言,艺术类课程比技术类课程难度低,因此部分学生会完全放弃技术类课程的学习,只学习艺术类课程,但又因教师教授有限,无法和艺术专业类学生相比。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仍从事传统的计算机技术类岗位,没有显示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特色。

3对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由上述现状可见,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存在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开设的课程过于宽泛,导致该专业培养的学生没有自己的特色,在市场上缺少竞争力。数字媒体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与专业,包含了许多发展方向,而任何一个专业的教育成功,需要在诸多可选的专业方向中确定主要方向,课程应该围绕主要方向进行开设,并适当地兼顾其他方向。

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对学科交叉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对已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以及艺术修养类课程进行精简,调整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尽量改变过去内容宽泛、面面俱到的情况,构建新的教学内容体系,优化教学内容[4]。考虑到实际情况,建议培养方式以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像学为专业技术方面的主轴,以数字媒体相关软件(如游戏程序开发)为中心,以作品创作为辅助,在此基础上强调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强化复合型实践技能的培养。

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可以分为2个递进的步骤:第1步,将学生首先培养为数字媒体方面纯粹的计算机技术人才,如从事数字图像处理、图形处理等的技术类编程人员;第2步,在此基础上,将相关艺术作品的创作软件或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作为技术的需求驱动和应用点,实现艺术和技术的无缝对接,培养出真正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培养模式优点是学生明确所学专业的重点,同其他计算机专业相比,有自己技术上的特色;同时,学生对所学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应用也有清晰认识。

据此,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将也分为2个递进部分:作为技术基础的普通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和以艺术为应用方向的应用技术类课程。普通技术类课程的设置主要包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基础等基础技术课程,建议在第1—4学期开设;而应用技术类课程的设置主要包括: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网站前端技术、游戏引擎基础、游戏人工智能、计算机游戏程序基础、3D计算机图形学、数字视音频处理等以艺术为主要应用方向的技术类课程,建议在第4—7学期开设。此外,可以在第6—7学期开设艺术辅修课,如:艺术基础、动画概论及工艺流程课程。总体课程结构图如图1所示。应用技术课程是基础技术类课程在艺术应用方面的扩展,基础技术类课程是应用技术类课程的根基。同时,3D图形学、游戏引擎基础等课程中的内容也可以用于媒体制作软件的插件开发,而对技术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应用创作软件来制作自己的个性化创意作品。

在教学方面,须根据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改变过去“以课堂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特别是应用技术类课程,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仿真案例、项目驱动、问题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内容教学的开展。在集中实践的教学环节中,建立“以作品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机制[5]。作品要强调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强化复合型实践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培养出社会所期望、有利于地域经济发展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复合创新型数字媒体技术人才[6]。

参考文献:

[1]杨哲.数字媒体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分析与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12):81-82.

[2]鲍枫,王以宁.英国高校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1,38(12):44-49.

[3]耿卫东,陈根才.挑战复合型动漫技术人才的培养: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回顾[J].计算机教育,2008(13):38-39.

[4]邱德红,肖来元,方少红.数字媒体技术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11):67-68.

[5]黄成云.数字媒体技术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36-47.

计算机类专业方向篇8

关键词:分类教学;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计算机应用的迅速普及,计算机已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社会对人才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不但要了解计算机,而且还要能应用计算机,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把计算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自己的专业和相关工作中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实施,应按不同的学科分为以下三个层次进行。

(1)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本层次目的是使学生建立起计算机意识和培养其使用计算机的最基本技能。

(2)计算机技术基础教育。本层次是整个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点。

(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本层次目的是使学生能初步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

为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对人才的需求,构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新体系作为一个重要任务必然会出现。

长期以来,我们学校都以“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这样课程的设置在原先学校规模比较小、学科比较单一的形势下是勉强适应的。但随着我们学校逐渐成为一所包括理工类、文科类、艺术类、医学类等的综合性大学,学校规模越来越大,特别近两年,学生数量剧增,专业的设置越来越多样化,这种单一的课程设置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求,也不受学生的欢迎。因此,如何建设好综合性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如何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分类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和新课题。

1构建以应用为目的分类、分层次的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框架是围绕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和业务能力所构成的课程结构。针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三层次要求,我校建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1)面向全体学生计算机操作使用能力培养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是第一学期开设的必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

(2)面向不同专业领域应用开发能力所开设的课程。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开设与专业应用能力相关的课程。这个层次的课程以计算机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为主,主要是在第二学期开设的VB、C、动漫等必修课程。第二层次将计算机作为工具解决专业中的问题。这个层次应是在熟悉计算机的相关功能与作用的基础上,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解决专业中的实际问题,主要是跟专业相关的选修课程。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层次的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双重要求。换句话说,讲授该层次课程的教师应以熟悉计算机的专业教师为主。

(3)贯穿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全过程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图1概括表示了课程体系的基本思想。

由于学时限制和各专业对计算机知识的要求不同,我们提出将计算机课程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三类,根据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开设若干门课,实施“1+1:X+n:Y”新课程体系,即:大学计算机基础+1(或若干必修课)+n(若干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案。

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需求,我校在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时采用了以下几种不同的方案。

方案一:“计算机应用基础”(必修)+“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B)”或“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必修)+“电子商务”或“多媒体技术”或“数据库技术与应用”(选修),适用经济管理类专业。

方案二:“计算机应用基础”(必修)+“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必修)+“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或“网页设计”(选修),适用信息类专业。

方案三:“计算机应用基础”(必修)+“动漫设计基础”(必修)+“计算机辅助设计”或“网页设计”或“多媒体技术”(选修),适用艺术类、广告等专业。

方案四:“计算机应用基础”(必修)+“计算机实用技术”(必修)+“多媒体技术”或“动画设计”或“数据库技术与应用”(选修),适用文科类专业。

方案五:“计算机应用基础”(必修)+“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B)或(C)”(必修)+“计算机硬件技术”或“网络技术”或“多媒体技术”或“数据库技术与应用”,适用医学、理科类专业。

其中,选修模块的建设主要通过专业自行建设和开设公选课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积极探索并实施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1)积极探索探究式、互动式、案例式、讲座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坚持“精讲多练”,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在教学活动中,从应用入手开展教学内容的设计,以案例为任务驱动,将案例教学方法应用于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面向应用快速开展学习,解决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方法的困惑与学习应用的迷茫,同时以讲座的方式在学生群中开展教学,发挥激发兴趣,引导选课的作用。如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强调以案例教学为驱动,以直观的方式直接引导、告诉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做什么、如何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以大作业或课程设计方式,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学习,加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2)积极探索并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满足各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积极开展因材施教、分类教学、注重个性化培养,以大作业、课程设计等为任务驱动,鼓励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

(3)动态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

各计算机基础课程必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计算机发展潮流和满足社会的需要。加强实践环节,对于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课程结束之时,布置综合性大作业,大作业也可与学生自身的专业结合,通过开展课程设计的方式,使学生已有的零散知识用线串起来,将计算机知识应用于本专业来。

(4)探索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中,主张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以作品、大作业的方式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坚持“教考分离”,对于操作性强的课程,以机考为主。例如,“动漫设计基础”和“计算机实用技术”在考核方式上我们采取了笔试+大作业的方式,既兼顾了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考虑了这些课程的实践操作性强等特点,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分类教学改革。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第一层次,各个专业都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它是整个课程体系分类教学建设的难点所在。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分类教学改革,要依照教学计划的要求,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测试。具体措施如下:

①了解差异,创建分类的具体办法。

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已初步将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全体学生划分为理工类和文科类两大类。针对理工科学生和文科类学生不同的特点,分别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式,进行分类教学。在改革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我们将继续对分类办法进行优化,例如,将文科学生分成艺术、经管和人文语言类等,将理工科学生分成理科类和工科类等。

②针对差异,对不同类别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目前大部分院校开设这门课程所包含的主要模块是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网页设计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数据库系统基础、程序设计基础、信息检索与利用、常用工具软件等。

按文科、理工科等专业不同的需求,我们可以选择相应的模块进行教学。表2为目前我校理工类学生和文科类学生分别需要掌握的知识模块。

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在因材施教方面,具体做法是分类教学、分类练习、分层个别指导。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一方面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做出调整;另一方面,也要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难度的实践题和练习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对班级中的后进生进行个别指导。

④推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不仅重视主教材的选择,还要注重相应辅助教材的选择。

在考核方式上,改革考试方式,推行无纸化。对于文科类学生,考试内容要侧重于对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的测试;对理工科学生,要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测试。

3结语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应以应用为目标,计算机作为工具,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和相关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我们通过开设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动漫技术基础等作为必修课程,网页设计基础、数据库基础等作为选修课程,实施分专业、分年级的分类、分层次教学,使学生既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又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处理本专业的应用能力,形成了连贯、分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满足了我校大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要求。

参考文献:

[1]董志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初探[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8(3):38-39.

[2]胡立智,李泽文,林瑜.对计算机公共课分级分类模块化设置的探讨[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校学报,2005,2(7):59-66.

[3]陆汗权,何钦铭.构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新体系研究[C]//陈国良,冯博琴,卢湘鸿,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5-49.

[4]尹建新,祁亨年,夏其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S1):117-120.

[5]李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谈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分层次教学[J].现代企业教育,2007(2):1-3.

[6]夏其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S1):114-116.

ResearchandpracticeonCategoryteachingofComputerBasisCurriculumSystem

XiaQi-biao,YinJian-xin,YiXiao-mei,XUFeng-ya

(Schoolofinformationengineering,ZhejiangForestryCollege,Linan311300,China)

计算机类专业方向篇9

关键词:UF-CDio;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专业能力;实践教学

0、引言

计算机专业的高等教育事业从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创建开始,至今已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和变化。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intemet在世界范围的兴起,使国内社会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激增,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急剧增加。据统计,至今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校有700多所,其中有40所财经类院校。根据对全国排名前10位的财经类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进行调研,其中开设最早的是于1998年开设计算机专业的江西财经大学,开设最晚的是于2007年开设计算机专业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但随着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的发展,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加大。由于计算机属于工学学科,在以财经管理类专业为主的高校中通常不是传统专业,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界定学科专业教学的范畴、内容和要求,以使培养的专业人才具有鲜明的财经背景特色和专业技能上的不可替代性,对于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通过对国内前10名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现状进行调研,发现财经类院校由于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与其他工科类院校相比较,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但也存在着自身的不足。普遍存在着专业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模式太广泛,课程设置不具有特色,实践能力较差,无法将计算机专业的工程特性与财经类院校的优势和特色相结合,使得财经类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与其他工科类院校的毕业生相比不具有竞争优势,无法有别于其他高校,突出财经类院校的特色,也就无法使财经类院校的学生在社会竞争中取得先机。面对这样—个问题,对于如何建设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且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新型人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2001年,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的林克平大学、查尔姆斯理工大学以及皇家技术学院合作开发了一个新型的工程教育模型——CDio,以培养各自国家未来的工程师。CDio是工程教育改革的创新工具,CDio框架提供了面向学生的教育,即强调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行(operate)现实世界的系统和产品过程中,学习工程的理论和实践。CDio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构思-设计-实现-运行作为工程的环境背景,由此获得一系列详细而合理的教学目标。CDio所设定的面向市场需求,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理念与财经类院校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目标是一致的。

笔者通过对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运用CDio理念,从多角度充分体现财经类计算机专业的特色化,紧密依托财经类院校的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提出UF-CDio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特色(UniqueFeature)与CDio模式相结合的创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

2.1以UF-CDio为目标制订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

财经类院校根据自身院校的特点,明确了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特色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以西安财经学院为例,在培养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在具备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财经管理类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所以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但是财经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生源劣于其他专业,因此形成过高的要求与学生自身能力之间的矛盾,从而无法将准确的专业定位和特色的专业建设的优势体现在培养的专业人才身上。

运用CDio理念,结合财经类院校特色,提出了一种以工程项目设计为导向、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特色工程教育模式——UF-CDio模式。UF-CDio的培养模式是将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和特色专业课程以工程项目为主线有机地结合起来,所需要学习和实践的专业知识都依托着工程项目。这样通过精心设计的特色工程项目,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目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克服自身弱点,达到培养出具有财经类特色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在明确UF-CDio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西安财经学院制订了以工程项目为主线的UF-CDio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及教学大纲等一系列教学文件,并于2009年开始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图1是西安财经学院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的鱼骨架图。

通过图l所示,整个培养计划为学生设置了1级、2级、3级3个级别的项目,并以l级为主线,2级项目为支撑,3级项目为基础。1级项目包含计算机专业的主要核心课程和特色专业课程,体现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主要能力要求;2级项目则引导一组相关核心课群的学习,重点突出了对某项能力的要求;3级项目则是针对单门课程,是为增强学生对该门课程内容的理解而设置的,3级项目根据课程的需要而定。整个培养计划通过3个层次的项目设计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通过经历项目构思与设计的实践过程,激发其专业兴趣和创新思维,并明确培养计划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2UF-CDio模型的课程设置

在分析了国内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运用UF-CDio理念,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方向)专业规范》中的12个知识领域,确定以特色工程项目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整个专业课程设置包括4大平台,见表1。

根据表1所示,可以看出整个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将财经特色与计算机学科相融合。在公共课平台上特别添加了商贸英语。在学科共同课平台中的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面向对象方法及程序设计等课程中加入经济管理系统作为教学实例。在专业课平台中,加入了财经类的基础专业课,使学生能够学习一定的财经类知识,为今后进行经济管理系统和财经类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打好基础。除此以外,还特别加入了财经类计算机课程,并且将经济管理系统和财经类软件作为教学实例贯穿在其他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中去。

依据UF-CDio教学模式,将每个课程平台及课程模块与项目相结合。1级项目必须完整地贯穿于整个本科教学阶段,使学生完整地得到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等方面的系统训练。l级项目是由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两个部分构成。初级阶段在大学一至三年级分步骤完成,主要通过4个平台中的课程模块为支撑,以特色项目为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对象,在不同年级以实践教学活动、专业实践、中期实习、学年论文等多种方式来实现,从而锻炼学生不同方面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初级阶段紧密衔接的1级项目的高级阶段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主要要求学生在完成4年专业课程学习与相关工程项目训练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得到的工程实践能力,系统地就—个特色工程项目完成构思、设计、实现、运用等全过程的训练。

2级项目是1级项目的支撑,2级项目以相关核心课程群和相关能力为基础,既是对相关课程群的综合,也是对整个教学体系的补充,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相关知识的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与终生学习能力的训练。根据图1所示,在整个本科教学阶段,设计了4个2级项目作为训练载体,加强计算机专业不同方面的核心课程的学习与综合应用。4个2级项目就是4个相关核心课程群,分别是硬件课程群、程序设计课程群、网络技术课程群、特色信息技术课程群,以4个方面课程群的综合课程设计来实施4个2级项目的训练。

3级项目是2级项目的基础,3级项目是单门课程内的项目训练。通过图1可知,每一个3级项目都是1个课程群中的一门课程,在每门课程的教授中要求每个知识点都要密切结合项目实例的构思、设计、实现、运行4个过程,使学生能够有目标的学习,从项目实例中更透彻地理解理论知识,再以课堂实验、课程设计等环节作为小规模的实践项目来强化知识的应用,使学生能够明白学习本门课程后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在哪里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2.3实践教学结合专业竞赛

通过实施UF-CDio模型的良好教学理念,以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项目实例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整个实践教学体系是以3级项目的课内实验、2级项目的课程群课程设计、1级项目的综合训练等多个环节有序结合起来的。在1级项目中的专业实践、中期实习、毕业实习环节中,为了更好地实现综合训练的效果,在西安软件园中建立了包括加中软件培训基地、深蓝软件培训基地、索创软件培训基地等多家企业的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参加实战项目的训练。除此之外,3级项目的课内实验和2级项目的课程群课程设计与计算机专业的竞赛相结合,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的内容都与相关竞赛内容相结合,从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从2009年开始,在西安财经学院计算机专业开始实施UF-CDio模型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西安财经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从2007年开始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全国网络信息安全大赛等多个国内外大赛,但在实施UF-CDio模型的实践教学体系之前,成绩并不理想,实施之后,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近几年西安财经学院计算机专业学生获奖情况见图2。

2.4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了保障学生的应用能力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首先应该提升教师的实践工程能力。西安财经学院计算机系每年派出多名教师参与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同时也邀请一些项目工程师参与到教学中。参与过实际工程项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项目作为实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讲解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西安财经学院计算机系以课程群方式划分,成立了专业竞赛组,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同时为每个班级配备了班导师,加强教授对学生的专业辅导,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计算机类专业方向篇10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高等院校开始向全体大学生进行计算机教育,并在非计算机专业中开设计算机课程。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占全体大学生90%以上,计算机基础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与计算机专业教育相区别,命名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成为各专业必需掌握的基础知识。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只可借鉴和参考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但不能简单照搬。原国家教委在1997年就工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学生应达到的目标: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知识以及利用计算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具备本专业与相关领域中的计算机应用及开发能力以及计算机文化素质。这也是对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教育的普遍要求。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类别众多,涉及范围广,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考虑学生毕业后涉足的行业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因此,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面向各专业领域,而不是面向计算机学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与计算机专业不同,其任务不是培养计算机专家或专门研究计算机理论的科研人员,而是培养能在各行各业中熟练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

2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层次结构发展情况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各高校相继开展了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会早在1985年就提出了层次教育的思想以设置计算机基础课;原国家教委在1991年成立了工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向全国工科院校提出计算机文化、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三个基础层次。这种层次结构体现了计算机基础教育循序渐进的特点,有助于根据不同专业开展针对性更强的应用技术教学。原国家教委在1995年制定的5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层次、名称、目的与任务及对象如表1所示。该课程体系主要体现了高校工科专业对大学生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软、硬件不断换代更新,网络、多媒体等相关技术日渐成熟,使计算机应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除了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语言等课程外,还需考虑把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有较大影响的新概念、新技术适当地引入课程体系,这样不仅满足了社会信息化需求,而且保证了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因此,各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层次及内容大多如表2所示。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在其撰写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8》(简称CFC2008)中提出各类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设计参考方案,它既是20多年经验的总结,又是指导计算机教育工作的重要文件。各高校可参照CFC2008建立有特色的、适合本校情况的课程体系。本文仅列出理工类、文科类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如表3、表4所示。理工类、文科类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现代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全面性和适用性。

高校师范类专业不仅在众多非计算机专业中占据数量较多,而且是高校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要求的不断增强,对师范生信息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而师范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则是重中之重。笔者通过长期对部分地区高校师范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研究以及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的调研、分析,建立了计算机课程参考体系,如表5所示。该课程体系是以大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知识体系结构为基础,同时兼顾师范类生将来从事教育的应用需要而构建的。

3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结合大量文献资料以及各高校在此方面的实际情况,认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发展中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各专业缺乏独立完整课程体系等问题。

1)课程设置脱离培养目标,对信息素质缺乏系统的教育,对学生计算机能力培养缺少整体研究与规划。

2)大学期间计算机教育应不间断。从各高校设置的课程体系中可以看出,大多在第一层次投入较大,而在后两个层次关注甚少,而且很多专业只在第一年,最多一、二年级开设计算机个别公共课程,在三、四年级较少或几乎未开设有关各专业计算机应用知识、技术的相关课程。

3)由于大部分高校对后两个层次不够重视,导致计算机课程设置未能体现各自专业特点,造成学生在后续学习中不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技术、辅助软件解决专业领域中的相关问题,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就业。

4)课程体系中理论和实践学时安排不合理。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上机实践达到对理论知识的领悟和理解,在非常有限的课时内,要保证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的安排一定要科学、合理,避免轻实践、重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