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空间文化艺术十篇空间文化艺术十篇

空间文化艺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0:38

空间文化艺术篇1

1.娱乐性和程式化

民间文化的娱乐性属于其自身原本的特点,而民间文化的程式化则是受到其传承需要和传达需要而建立起来的自有的、独特的艺术架构的表现形式。如京剧的脸谱、绵竹的门神(木版画)这种可以直接被民众所接受的审美方式,在空间艺术设计中却很容易桎梏空间艺术设计的思想和创新性。尤其是民间文化的程式化更是对空间艺术设计的发展在为其提供可以研究的民族文化历史的同时,也为其自身文化的开拓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有效因素。

2.民间文化的传承性

没有传承就没有发展,民间文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受到口口相传和言传身教继承方式的影响,在民间文化作品的传承和散播过程中不易保存其原汁原味的艺术特征和精髓,也正因为如此,在空间艺术设计时,因为很难掌握某项民族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轨迹,无法直接获得一手的文化史料,所以在进行空间设计时一般所见到的并不一定是原生态的民间文化,而是经过艺术提炼和形态变异的民间文化。

二、当代人居对民族文化的情感需要

当代人均收入的不断提升也为人居中空间设计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客观的物质条件。而当代人居设计里对于人性回归和生命本意的追溯则更符合人类在现代快节奏的文明发展面前,在心灵和情感方面强烈的归属感需求。以茶室的空间设计为例,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高雅品味和优质素养的表现窗口之一,在中国历代的民族文化传承中,受到各朝代人民喜好和采茶、制茶、泡茶等茶产业技巧的影响,不断地丰厚自身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因此,当茶室的空间环境能充分表现出宁谧、舒适、轻松、祥和和优雅氛围时,不仅能满足人类的生理需要,还能进一步满足其对自身精神层面的升华要求。中国民族文化崇尚自然、更在意空间设计中对阴阳五行的融合和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表现。而这种中庸和谐的态度也是当代人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急需对自身精神和内心进行调和的方式之一。所以,从当代人类在人居角度对民族文化的情感需要方面来看,民族文化相当于充当了媒介和背景的角色。

三、当代空间艺术设计对民间文化的运用

民间文化也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民文化。路易斯·康曾经说过,未来也源自对过去的融合和融化。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中对民族情感的提炼,对喜怒哀乐等情绪的直接和生动的表达,对人类心理的细腻还原以及对人类精神的研究等,均是现代化空间设计手段无法还原的。而一些具象化的民间文化符号如民间文化中秦腔、彩绘、泥人张、青花瓷等更是空间艺术设计无法进行精确融合的。基于此,民间文化在当代空间艺术设计中可以作为一种指导精神,也被认为是对色彩、塑形、光影对比度等的具象化指导。但是并不是当代空间艺术设计必须要进行依赖和学习的必要因素,因此,在进行当代空间艺术设计时,更要注意对民间文化的合理性应用。

空间文化艺术篇2

关键词:文化空间;民俗文化;艺术保护;井陉

引言

民俗文化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地理、人文以及历史等等,同时更深入人们的精神生活。近年来,针对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呼声增高,重视程度也明显提升,这虽然体现出现相关部门对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意识不断强化,责任感不断提高,但同时也说明外来文化对民俗文化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必须加强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解决当前的实际保护传承问题。本文以井陉为例展开研究,提出的保护和传承路径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1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多元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种类丰富,特点鲜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例如,我国河北省井陉拉花,是十分传统的民族舞蹈,起源于早年民间庙会、祭拜神灵的活动,井陉拉花在20世纪初迎来发展黄金时期,是当地人民十分热衷的舞蹈形式。我国对井陉拉花的保护重视度较高,不仅在1996年已经将其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拉花之乡,同时又在之后的2006年,将井陉拉花纳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这里仅是举例说明,井陉县还包括多种多样民俗文化种类,均体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民俗文化是中国最传统的文化类型,体现出较强的独立性特点,但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受到了多种外来文化的侵袭,对当代青年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思想造成了一定冲击和影响,导致民俗文化已经面临着十分危急的地位。除此之外,还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我国传统民俗文化逐渐消退,部分古老的民俗文化已经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由此可见,加强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已经凸显,这些均是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形成的艺术精髓和文化瑰宝,如果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必然是民族发展的损失。所以,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促进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与传承,是促进其源远流长发展的重要途径。

2当前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均是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瑰宝,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保护和传承意义深远。然而在当前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以井陉县为例,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当今已经逐渐消弭,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中。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现状,主要原因与人才缺失和匮乏有密切关联,导致民俗文化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如井陉县庙会重头的独特的民间技艺“皇纲”表演,在当今时代的实用性不足,许多年轻人并不愿意去主动保护和学习,导致经典的民俗文化面临着濒危的状态,不禁让人感到十分惋惜。其次,外部环境发生较大的改变,河北省城市进程速度较快,许多地区均建起高楼大厦,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传统的民俗文化气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逻辑均受到影响,民俗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被破坏,失去了传承与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最后,政府作用并未充分体现和发挥,导致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艺术保护和传承工作难以贯彻落实。一方面,河北省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为了提高整体的区域经济发展,对于井陉的民俗文化采取商业性用途的开发,这种手段很容易导致民俗文化变质,影响了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政府在民俗文化艺术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对于濒危的民俗文化,缺少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调动,使其重新焕发生命力,缺少长效的民俗文化保护机制。

3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具体路径

3.1树立正确保护传承观念

群众文化与群众民俗是民俗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与传承必须依靠群众的力量,树立正确的保护传承观念,有利于促使井陉县人民深入认知到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意义,使其从思想高度上提高认知,积极参与到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其一,可以从教育方面进行思想观念的层层渗透,对井陉县的人民群众展开民俗文化保护教育,使其均具备良好的保护观念。可以在井陉县当地的学校开设民俗文化课程,为学生系统化讲解民俗文化知识,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民俗文化与许多学科有密切关联,可以将民俗文化贯彻于地理、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其二,河北省政府应高度重视,对井陉县民俗文化的宣传加强力度,在地区内形成良好的民俗文化保护传承氛围,真正实现民俗文化人人保护、人人传承。

3.2营造良好保护传承空间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水和阳光,同理文化的艺术保护和传承,离不开良好的发展条件,只有打造优质的保护传承空间,才能促进井陉民俗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背景下,许多县级农村地区均在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许多地区的古建筑均被拆毁,对于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消极影响,民俗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外在空间环境受到了损坏。针对此情况,需要协同努力,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营造良好的保护传承空间,为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奠定坚实基础。并且针对井陉县的整体建设规划中,同样需要融入文化内涵,无论是建筑物等均需要保留传统的文化底蕴,减少表面气派。同时避免将传统古建筑的违规拆除,打造充满民俗文化气息的井陉县。

3.3发挥政府部门职能作用

事实上,文化空间与传统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与传承,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这也是政府部门工作职能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传统民俗文化大量衰退,这种现状要求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以井陉为例,政府部门可以大力推进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使旅游景区充满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这样不仅可以实现井陉县整体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实现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的有效保护和传承。针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强资金投入,并付出一定的人力与物力,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良好的条件。例如,针对井陉县来说,可以建设井陉民俗文化博物馆,构建民俗文化科研机构,促使对民俗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研究。

空间文化艺术篇3

[关键词]当代艺术物理空间心理空间社会空间陶瓷艺术

一、艺术与空间的关系

艺术作为一种满足人们特殊精神需求的审美对象,具有其自身的属性和特质,艺术作品作为连接客观世界和对象世界的媒介,并非是指简单的物质实体,还包括包括艺术家情感的熔铸、艺术欣赏者的审美感受以及引发欣赏者审美感受的空间环境等要素。纵观艺术品的发展轨迹,从实用艺术逐步演变成装饰艺术,空间要素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定位,成为当代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的内涵。艺术作品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物体,而是从根本上追求精神的享受。空间的作用除了表现出艺术作品所处的环境和文化、生态等因素外,还起到限制作用,规定了艺术作品的整体气氛。设计师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必须结合空间因素来设计作品。

艺术作品中空间的作用已经从单纯的物理空间延伸到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艺术作品中的“空间”概念包括物理空间、心理空间、社会空间三个层次,物理空间是指物质实体所围合的空间,心理空间则是由物理空间布置所引发的的心理上的空间感受。社会空间是对民主精神的呼唤。以“艺术家——艺术作品——空间环境——欣赏者”的有机统一性为原则,提高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文化内涵。

1、由艺术作品的物理空间延伸到心理空间

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要通过欣赏者的审美再创造,才能发挥它的美学价值。对艺术品空间的营造,是人们审美需求的物化表现。在当代社会,艺术品的创造不仅仅着眼于艺术品本身,而更加注重整体氛围的营造,同一件艺术作品摆放在不同的空间,会引发欣赏者不同的心理感受。这是由空间的特定属性决定的,空间是具有逻辑性和形态性的,特定的空间能使人感受到特定的知觉意义。对艺术品空间的营造,并非仅仅满足观赏者的视觉审美需求,也可以实现大众的心理补偿。

当代艺术是现代城市文化的产物,是表现城市文明和人类现代生活与理想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目的不仅仅是艺术作品的展示,目的是通过不断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改变大众对现代文明的认知。在城市,大众的私人空间是狭小的,人们希望公共空间弥补私人空间的不足,争夺更多的私人空间和自我实现的心理补偿,并实现个人与社会精神的对话。

2、由艺术作品的物理空间延伸到社会空间

艺术空间的营造除了满足大众的视觉审美需求和心理补偿需求,也是对民主观念的呼吁。人是空间创造的主体,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创造的空间都渗透着当时的社会意识、时代特征、文化背景等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因素。当代艺术对社会空间的诉求,不仅仅是为艺术作品提供良好的整体氛围,还是对公众权利的维护。当代艺术是民主化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回顾艺术的发展历程,在当代,艺术不再是少数人的,当代艺术已经被打上民主化的烙印,因此,建立一个真正体现民主观念的艺术运作机制,是当代艺术的必然使命。艺术家要通过使用民主化的话语权,体现出平等交流和公共关怀的价值观。艺术家必须努力在个人与公众之间寻找平衡点,通过艺术品的创造满足大众民主化的政治愿望,维护公众权利。

二、当代艺术的空间营造——以陶瓷艺术为例

纵观陶瓷艺术的发展史,陶瓷艺术逐渐从实用性向装饰性转变,陶瓷的装饰性是陶瓷原始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满足了人们的基本实用功能之后,从物质文化提高到精神文化的高度,所产生的陶瓷新功能。现代文化的多元化导致陶瓷艺术的多样性,把陶瓷与现代环境空间结合,是新时代陶瓷艺术多元化表达的新方向。在当代社会,陶瓷艺术逐渐打破单体化的格局,朝着整体、多元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

三、总结

当代社会制度和文化的多元化决定了艺术的多样化,空间与艺术的结合,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维度和思考。空间的营造并非只是为了满足大众的视觉审美需求,而是对艺术民主化的呼吁,建立一个真正体现民主观念的艺术运作机制是当代艺术的重要使命。通过物理空间的营造完成大众心理空间的审美需求和心理补偿,进而实现艺术的民主化,为公众争取社会空间的权利。当代艺术家要更加注重艺术作品的文情怀,通过艺术品的民主化精神维护公众权利,建立一个真正体现民主观念的艺术运作机制。

参考文献

空间文化艺术篇4

(1)北京大山子地区798工厂在中国LoFt空间正在迅速发展中,我们北京的798艺术中心是比较典型的,这里聚集了一批文化创意产业的人,艺术家把艺术品直接放置在LoFt里面。LoFt的空间提供了一个很随意,休闲,最大限度地激发想象的空间,所以最好的空间实际上是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的创意能够迅速激发出来,最快的诞生。廉的租金,把一些厂房租下作为工作室或展示空间。在“798”艺术家们就像滚雪球一样越聚越多。典型的现代主义包豪斯风格的工厂,整个区域规划有序,建筑风格独特,许多艺术家前来工作和生活,慢慢今天的798艺术区就形成了。出版社、艺术画廊、雕塑家、当代艺术家纷纷进入北京大山子地区798工厂,出现出版、设计、演出、艺术家工作室、展示等文化行业,同时时装、精品家居、餐饮、酒吧等服务性行业也聚集于此。在不知不觉中,中国顶尖的当代艺术与文化正凝聚于北京大山子地区“798”空间。工厂,画廊,工业生产,艺术创作,秩序规范,率性随意———这就是今天的798。

(2)昆明“创库”昆明创库又称上河车间,原来为昆明机模厂生产车间,坐落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坝路101号,空置后建立了20多个艺术家的工作室和展览、休闲、餐饮空间,成了非常有特色的昆明艺术家标志性的建筑。昆明创库是由空置厂房改建的艺术主题社区,在社区内广告人、艺术家、商人、策展人、学生、工人、艺术爱好者……各取所需。在这里不仅可以购买大众艺术品,还有更附传统性的艺术品、民间技艺和实验性当代艺术、戏剧、电影、舞蹈、音乐、演讲等演示和交流。展示当代实验艺术在这个由艺术家开辟的上河车间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项活动。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织融汇、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冲突与交融、时尚休闲的消费空间与简洁实用的创作空间交织汇聚,相互影响,形成了这一地区既有活力又富特色的社区。创库内的各种画廊、设计室、酒吧、文化传播公司等机构或企业,都因其各自不同的展运作模式和定位而互为补充。艺术家自觉地把自己变成公众艺术中心和公共生活的一部分,与当代城市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还促使市民和企业开始关注艺术,激发当代艺术的活力,以提高其形象和完整性力度。

(3)重庆“坦克库”“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由四川美术学院购买一个废弃的军事仓库改建而成。这是一个公益性的艺术机构,既保留了城市发展的历史印记又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可行性的探索,体现了文化与艺术、经济的发展关系。该艺术中心通过举办一系列学术论坛、艺术展览和交流项目吸纳艺术基金会的资助。艺术中心为创意专业人士、艺术家和艺术团体提供了一种新的理想的栖息地,对促进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拓宽了公众对当代艺术的了解和沟通渠道,扩大了社会对当代艺术的理解,丰富了相关机构和私人收藏家的中国当代艺术资源,提供了非常多的信息和良好建议,促进艺术和文化的健康发展。

我们过去的对空置工业建筑的改造往往是大修大补,甚至直接被“夷为平地”或局限于纯粹的外观建筑的改造。拆除和重建都浪费很多资源,而且破坏了历史和文化底蕴。空置空间可以通过室内设计艺术的方法“变废为宝”,原来的自由空间只需要些微的调整来适应新的功能需要的同时,又能保持原来的历史和文化。通过对比国内外空置工业建筑再利用的系统的理论和成功经验的实践差异找到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的距离和不足以及值得我们借鉴和注意事项。分析空置工业建筑改造和再利用的发展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阶层等各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试图找到一些适合中国国情,探索可持续发展空置工业建筑的可能性和有效性的应用和发展的过程。空置工业建筑使用价值、历史价值和景观价值其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尽管国外许多空置工业建筑改造的成功案例,可以成为我国空置工业建筑改造和再利用的参考,但毕竟国内外人文环境、时代背景和所有的细节都不同。研究的方向不仅要考虑建筑具有历史意义还要注意到它正在形成于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中,城市文化发展也是有重要意义的文化产业。

空间文化艺术篇5

【关键词】公共艺术雕塑城市公共空间活力

中图分类号:J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公共艺术作为当今城市中一种日趋重要的文化形式,起着愈加彰显的文化载体和城市地标的作用,并成为城市的符号与象征。地标性公共艺术可以成为一个“点睛”之笔,凝聚城市特色、维系都市空间。城市地标是当代城市中重要的文化代表之一,具体表现为一些建筑、景观、雕塑等构筑物,它们往往占据人们视觉与心理的中心,帮助人们迅速辨认其所置身的场所,并感知到城市独特的品性之所在。

美国城市学家凯文•林奇赋予了地标以指引方向的中心作用。诚然,在很大程度上,是那些意境幽深的公共艺术和人文荟萃的公共文化场景使人们加强对这座城市的记忆,如同“艾菲尔铁塔”之于巴黎、“自由女神像”之于美国、城徽“母狼”之于罗马或“美人鱼”之于哥本哈根……这些城市的视觉艺术形态不单体现本体的内涵,还更多赋有文化的意义,它们或彰显城市的文化特质,或凝聚城市的形象与气质,或凸显城市的性格与个性,或承载公众的理想与需求,最终积淀成为城市的象征与符号。公共艺术在给城市及其公共场所带来鲜明视觉印记的同时,也陶冶着大众的文化个性和市民人格。

人类的聚居形成了城市,城市的生命体特征是城市应该具有活力的前提。人本的公共生活空间是研究主题,形成人与城市公共空间的互动与共鸣是城市活力研究的旨归。

我们正面临着一种新城市状态――无处不在的网络互联。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设计,工程和规划的伦理基础――一个依靠边界和围栏构造的世界正转化为逐渐被网络和流动所统治的世界,虚拟的公共生活正在挑战传统城市公共空间存在的必要性,网络生活正在“解构”传统社会公共生活过程。

现代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越发忽略城市中的公共空间,但是城市生活的本质是交往,城市文化属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只有激发人们的使用和互动,才能实现具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处于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品不但能够满足功能需求,而且能够实现历史空间与现代空间的融合,公共艺术与公共空间的结合可以为公共空间注入活力。沟通空间构成视线通廊,激发人们对于公共家具使用的想象力,甚至形成独特的空间氛围。

公共艺术现象本身并不归属于现代主义艺术的范畴,它的根本宗旨并不在于对艺术体概念或艺术形式语言的改造,而在于艺术如何在社会公共领域中促进人们对共同事务和社会文化的公共参与,公共精神的张扬及公共福利事业的建设等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公共艺术的存在和创造,重在激发市民城市生活的热情。城市对公共艺术的需求与城市所具有的文化储存功能相辅相成。公共艺术品不只是借承载它的外在形式而存在,关键在于它被理解的状况、被参与和共鸣的程度,以及与环境共有的互动性。

如果说工业化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是“经济”的话,未来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可以说是“文化”。那么未来的城市文化将如何体现呢?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艺术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艺术已全面进入社会日常生活,或者说公共生活逐渐走向了艺术化。城市是市民的共居地,是一个大的公共环境,将“公共”与“艺术”结合成特殊的领域,就是为了给人们创造艺术化的生存环境。也就是说,走向“公共”的“艺术”将为城市的文化发展带来新的视野。

将公共、大众、艺术三者结合成一个新的综合领域是艺术走向大众的必然产物。艺术开始走向大众、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生活就是艺术”(波依斯),当代艺术越来越注重大众的参与,可以说公共艺术代表了艺术与大众、艺术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的取向。

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最终的目的并不是那些物质形态,而是为了满足城市人群的精神需求,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一个城市文化的意象。它是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路径与场景,是通过物化的精神场引导人们熟悉、了解自己城市的文化坐标。公共艺术在营造新的城市公共空间与环境景观的同时,也创造着城市的新文化,用人文精神滋润我们的生活。

科技的进步使个人的私有空间功能越来越完善,人们不需要走出家门就能了解世界,获得信息;同时,“当代生活的私有化却使中心公共空间的功能过时了”(Chidister,1988)[1],人们已经忽视了街道广场和公园,这导致了新的城市公共空间失去应有的功能,场地缺少活力。如何提升公共空间的活力,将人们从家里拉出来,带回到城市的公共空间中,是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如何运用当代公共艺术作为提升公共空间活力手段的途径,达到不仅能够满足基本的功能要求,而且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交往和思考需求,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目标。公共空间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交往的可能性和深度。艺术的公共化、文化的公共化,实际上是在协调整个社会的完善。整个社会的完善很难从物质分配上去完成,但是文化是可以做到的。

怎样的城市公共艺术形态与设计能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就城市公共艺术方面而言,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激发手段有哪些?对能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公共艺术形态做出具体归纳,是本论文倡导探索与研究的核心所在。从公共艺术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大众化等多向度,建立具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形态营造模式。

通过建构能够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公共艺术营造框架和设计原则,以及具体归纳营造公共空间活力的公共艺术设计手法,以期对当前城市公共空间活力提升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蒋涤非.城市形态活力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2]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刘茵茵.公众艺术及模式:东方与西方[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卡特琳.格鲁著,姚孟吟译.艺术介入空间[m].桂林:广西大学出版社,2005

空间文化艺术篇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建筑空间的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陶瓷壁画作为一种崭新的视觉文化艺术语言,不仅展现出陶瓷艺术美学的无尽魅力,同时也表现出人们对精神文化品质的追求和向往。现代陶瓷壁画走入建筑空间,不仅服务于建筑环境,同时又借助空间增强自身的艺术表现效果,两者互相融合、相辅相成。现代陶瓷壁画既具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功能,同时又具有装饰和美化建筑空间的功能,是构成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现代壁画和建筑空间

壁画是运用绘画、雕塑、镂刻等工艺技术,在建筑壁面进行装饰性创作的造型方法。世界上最早的壁画是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岩壁画,其表现手法即是将原始色彩涂抹在洞窟壁面的绘画装饰表现。壁画不同于一般的绘画表现形式,它是装饰艺术与空间环境之间相互关联的产物,是现代建筑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壁画的形式、内容、风格等反映建筑空间的功能和风格,从而提高建筑空间的档次和品味,赋予空间艺术文化气息。

现代壁画可分为绘画型壁画和工艺型壁画。其中,绘画型壁画主要以手绘表现为主,可用重彩画、岩彩画、丙烯画、水彩画和油画等形式在石壁、泥壁、木板、金属面板等表层中进行绘画表现。工艺型壁画则是运用多种造型手法和工艺手段,包括雕塑、壁刻、玻璃镶嵌、漆画、陶瓷、珐琅、纤维、金属、树脂等,充分发挥现代工艺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各种材质表现出来的质感和肌理效果,能够赋予壁面特殊的装饰表现效果。由于材料本身的牢固性能,使工艺型壁画的耐久性更强,从而减少自然环境对壁面的破坏和损害。因此,工艺型壁画也经常用于现代建筑大型户外墙面装饰表现。其中,现代陶瓷壁画作为一种视觉文化艺术,在建筑空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以建筑物的附随装饰而存在,通过与建筑空间的互相适应,达到建筑实用性与装饰性的和谐统一,从而赋予人们生存的建筑空间更多的灵魂和生命力,符合现代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

二、现代陶瓷壁画

陶瓷是一门古老的艺术语言,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掌握了原始的陶瓷烧制技术,并将其用于日常生活器皿的制造和生产。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陶瓷被用于陈设摆件、家具装饰、建筑装饰和古建构造等多个领域,使陶瓷艺术反映着人类社会日趋进步的精神文明。直到今天,陶瓷已经成为现代艺术多元化且独具开放性的艺术载体。建筑师和艺术家们将陶瓷作为创作和表现媒介,将其用于表达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形态和审美价值,并将陶瓷以更加自由、更加独立而崭新的方式与建筑空间相结合,发挥建筑空间的艺术品味和精神内涵,为建筑空间创造了更多具有艺术审美价值的表现形式。

陶瓷壁画被广泛运用于建筑空间中,是加强空间审美和精神内涵表现效果的集中体现。陶瓷壁画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魅力服务于人文建筑空间,同时也借助于建筑空间环境展现了现代陶瓷艺术的文化风采。陶瓷壁画是建筑装饰技术的一种艺术表现语言和形式,更是现代陶艺走入人们生活环境艺术的必然趋势。陶瓷壁画在材料属性和工艺方面有其特殊性:按照陶瓷壁画的创作工艺和装饰方法,可以将其分为彩釉、新彩、浮雕和马赛克;按照烧成温度可分为低温釉陶壁画和高温釉陶壁画;按照釉上工艺可分为釉上彩壁画、釉下彩壁画、釉壁画;在建筑空间中,陶瓷壁画的运用形式则可以分为室内空间陶瓷壁画和户外空间陶瓷壁画。

传统陶瓷壁画重装饰,轻造型,使用琉璃、马赛克、陶面砖等材料,多用新彩、彩绘、镂刻等工艺,依附图纸上的设计进行简单绘制和表达。常见的传统陶瓷壁画内容为中国民族和民俗传统图形、图案。现代陶瓷壁画注重表达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形态和审美价值,充分发挥泥土气息和陶瓷质感,运用浮雕、肌理表现、形态构成等多种造型手法,自由多样的表现形式,注重个人的情感表达和特殊韵味的渲染,将其融于建筑空间当中,赋予建筑空间更高的艺术人文价值和艺术环境氛围。

三、现代陶瓷壁画在建筑空间中的应用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进步,使现代陶瓷壁画成为建筑空间必不可少的表现形式。现代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也促使陶瓷壁画优势得到很好发挥。人们对生存空间的质量要求愈加提高,对建筑精神文化的追求,对建筑空间的艺术表达要求也就越高。现代陶瓷壁画使建筑空间环境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前提保障和优势基础。

(二)陶瓷壁画相较于其他壁画艺术语言有其特殊属性。泥土接近人性且最具亲和力,同时泥土本身具有丰富的可塑性特征,使建筑师和艺术家能够随心所欲地表达艺术情感。陶瓷艺术的泥性之美、釉色之美和烧成之美,加上艺术家与泥土之间的感情交融和工艺共通,使陶瓷艺术在工艺成型后增添了人性本源和亲切感,广泛被大众接受并喜爱。在壁画中注入人们心灵深处内在和外在因素是现代陶瓷艺术特有的视觉语言和审美内涵表现形式。现代陶瓷壁画用于建筑空间当中能够将陶瓷艺术的特殊表现形式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陶瓷艺术作为世界艺术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雄浑的历史文化背景。在传统陶瓷艺术基础上发展的现代陶瓷壁画能够赋予建筑空间无可比拟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进一步奠定了现代陶瓷壁画在建筑空间中普及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力。

(四)由于陶瓷坚固持久、防火耐磨和防水防潮等特性,以及陶瓷壁画制作工艺利用范围广泛,易于施工和安装,使现代陶瓷壁画更加容易融入现代建筑空间,更好地为营造建筑空间的艺术文化氛围服务,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

空间文化艺术篇7

关键词:公共艺术 环境空间 人文精神

公共艺术是城市环境中的一个特殊的景观空间要素。它的体量、尺度、比例、空间、功能、造型、材料、色彩等对城市空间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公共艺术设计及其相关环境因素的形成,不仅在于成就自身的完整性,而且在于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城市环境设计领域中,公共艺术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来实现,如建筑、城市雕塑、壁画、园林景观小品、公共设施、大地艺术、装饰艺术、行为艺术、表演艺术等。由于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现代城市公共艺术正越来越成为一门新兴而富于生命的学科。从世界范围来看,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无不关注城市文化艺术与环境建设,它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形象。

一、公共艺术含义与环境空间的对应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必将对改善生活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公共艺术作为城市中文化艺术的传播媒体,它不仅是高度物质文明的体现,而且还是人们寻觅的一个未来精神生活的空间。一件好的公共艺术作品,不但要求艺术家在改造时空的活动中发现新的造型和空间元素,而且要求观赏者所有的感官同时参与和感应。公共艺术又是一种纯粹赋予物体以形式和结构的载体,或者说是形式的创造活动和美学活动。作为一种试图赋予物质观察和文化现实秩序的创新行为,它始终关联着社会历史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它给予社会的物质秩序和文化秩序创造富有美感的形式和结构,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以及审美的需求。公共艺术与空间环境的关系是第一性的。在强调公共艺术作品的空间感的同时,拓展其时间感和流动感。它是将生活世界的各种因素,反映在空间形态、界面、构件等感觉体上。人们在置身这个空间环境时,由于形式与内容的结构相似而使公共艺术形态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便产生方向感,由方向感产生了认同感,使得公共艺术确立了与环境的关系,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关联,从而产生归属感。

公共艺术为人们的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一种可视的形态,而人们的活动又遍布生存环境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公共艺术随着人的活动而扩展成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环境形态。

公共艺术所置身的场所空间体现的是一种文化关系,是艺术家的创造与公众互动构成对话的领域。置身于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是最具有大众性的艺术,因为它直接向公众展示。与公众构成一个共同的场所空间,因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融于生活之中,显示其社会化的本质倾向。所以,一方面公共艺术作为场所的存在,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为人们审视生活的意义提供了一种角度,使观赏者感悟到其中的文脉与美感。另一方面,公共艺术设计有赖于场所因素,是一种整合性的艺术创作。

二、公共艺术的百分比制度

现今世界上不少国家在发展公共艺术上采取了“百分比制度”的有效做法,它的基本含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它的做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地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公共工程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第一,确立公共艺术基本的审美标准以及在环境中的存在比例与投资比例。按照公共艺术城市化的审美标准实施规范,现代化比较发达的国家公共艺术在城市环境中的比例为60%或7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的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艺术上都采用“百分比艺术建设”的措施,即政府根据地方经济实力制定出公共工程建设基金,用于环境艺术的建设。因此,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环境的美化载体,所形成的形态必然有着城市化的审美烙印。第二,组合与引导包括公共艺术社会化的运作机制,公共艺术是整体社会完整系统的一部分,在社会系统规划中担当着重要角色,担负着具体的社会实用功能,公共艺术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因此,公共艺术的运作机制必须服从经济规律,市场规律。这样就需要加强公共艺术与历史的关联性研究,通过对历史与艺术的探讨,了解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对公共艺术的影响。

三、公共艺术与人文精神价值

公共艺术多元化的形式形成与环境的有效联系,体现了公共艺术的文化哲学态度与精神。公共艺术是介于纯艺术与设计之间的综合性艺术。从公共艺术的本质属性来看,体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很多好的公共艺术作品能引起人们审美的想象;很多艺术家也越来越多地应用新的媒介、混合媒介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的情感意识。特别是公共艺术的目的性与功能性并存于设计,因而所产生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所以,公共艺术形式的表达实际上是对环境文化哲学态度与精神的综合表达,是一种设计文化。

随着现代公共艺术的发展,公共艺术已从纯粹意识形态的纪念性、宣传性而转向对艺术形式语言的探索;开始关注到环境艺术与地域文化及其生态环境的关系;强调设计对现实文化整体的关注与对话,开始了对城市环境及公共设施形态的整体规划与合理设计的参与。

结语

由于公共艺术不仅仅是把艺术设计展现于公共艺术空间,此外,它还要求艺术设计具有与社会大众进行对话的可能。一方面,公共艺术要能够产生与大众沟通的艺术语言及展示形态。另一方面,公共艺术不一定都要求具有观念上的前卫性,它同样可以表达人类恒常的理性与普通情怀。在多层次与多元化的文化时代,公共艺术具有较为独特和明显的文化价值,恰恰是它与所在的文化背景一道,被社会公众引申出更广泛的话题,并载入公共文化生活的视觉记忆的核心中,体现出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及“公共参与性”,体现出公共艺术与社会所产生的双向互动性。从另一角度来看,公共艺术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以艺术表达方式去传达公共社会领域的各种意向、价值观念及审美态度等。公共艺术所要强调的公共精神的基本态度,是力求在具有社会理性与道德理想的公众之间,恪守必不可少的“大众认同”。这种“大众认同”是公共艺术精神的内涵所决定的,也是公共艺术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基础条件。因此公共艺术必须体现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韩巍.形态.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邹文.美术社会观——当代美术与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空间文化艺术篇8

关键词:地理;景观;当代艺术

在我即将开始论述之前,首先强调一下在“艺术”研究中,依托于空间、地理位置是不可回避的重要历史依据,对艺术有着深远的发展意愿。艺术发展在任何时期都需要提供场所去实施并展开,从艺术与空间上去分析其相互影响的关系,正是地理层这个不可或缺的空间因素。因为在不同的空间属性环境下,产生的艺术及延伸影响也大不相同,不同的艺术意识形态及文化景观正是从中孕育而生的。同时,艺术形式的不同也是因为自身独特的语言,所处不同地理环境背景下各自的艺术标准也在通过不同的形式去表现并阐释。艺术有着内在的地理属性使得艺术语言个性独特鲜明,从地理纬度去研究中国当代艺术,将会对中国当代艺术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地理景观背景下清晰的描述艺术内在的复杂意义。本文将从宏观的空间环境去把握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作品影响及分析意义,希望探索出不同空间范畴中蕴含独特、丰富的艺术景观,给予更多人可能性的解释,使得以往单调乏味的艺术研究能够从抽象、空洞的叙述中更加具有当下性和现实意义,重新建立文化地域认同对中国艺术未来的发展意义。

一、历史研究的角度意义

对艺术实践以及理论研究大都通过以时间和历史作为主导,艺术史家和艺术家以及艺术爱好者潜移默化的被这种方式影响了他们的思维方式、艺术观念。当时间、历史的这个纬度被我们提出去解读艺术,这样的方法确实比较灵活清晰的论证了艺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不过,这样往往使得人们忽略了艺术作品中一些特定的地域观念,导致了一些误读甚至是对艺术产生了很多混乱的认识,大多是因为当艺术作品脱离了产生它的具体空间地理环境的解读。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时间”“空间”都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地理空间”滋养艺术的真实土壤。这才是艺术存在的真正前提。因此,在解构和重构艺术研究的过程中,注重空间的描述,论证为艺术融合和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提供更丰富的内容,更具说服力,这会是当代艺术研究的又一核心问题。当福柯曾经在《关于地理学的若干问题》中写到“空间被当作是死亡的、刻板的、非辩证的和静止的东西。相反,时间是丰富的、多产的、有生命力的、辩证的。”这充分的说明了,地理空间与时间历史相互牵制的平衡被打破,历史主导了地理,空间的概念被更强大的有关时间和历史的学说所压制。在人类社会化组织进程中,科学的历史发展观将时空概念打乱,使得人类的认识模式和地域意识,陷入碎片化、模糊的漩涡当中。著名的地理学家戴维哈维提出了“时空压缩”的概念,揭释了世界内在的崩溃,收缩成了一个“地球村”预示了一个高度一体化的压缩空间。这些都是在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逐渐脱离了自然地理空间环境,过于对科技的信仰追求。

二、艺术史论研究方法的开拓

许多著名的学者都有各自独特的视角。在《艺术风格学》以五对基本概念作为标准来描述早期文艺复兴、鼎盛文艺复兴和巴洛克三个时期的艺术风格特征,认为每一种成熟的艺术风格都是不同艺术家为之奋斗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艺术》讲述了艺术有着完全的自律性和自我完善性,是对自由创作精神的赞赏,预示着艺术开始静茹现代主义阶段。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构建了一种独立的历史链,形成了艺术在对视觉经验的复制和模仿这样历史演变系统上,在不同时期不同特点的动态发展,贯穿整个发展脉络的图式与匹配的模式。形成国际主义风格成为了社会的普遍意识在现代主义盛行时期,正是因为追求纯粹的抽象的美学,传统的艺术地理环境的重要性逐渐退出人们的意识导致的结果。在战争时期,对于人类文明的保护,博物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人类伟大的杰作避免毁坏得到了保护。但是这样也同时造成了“无联系性”“上下文失语”,“原时空语境对于作品的重要性本来是追根溯源的,但因为时代的转变已经变得无可挽回,艺术就是艺术品本身,愿境意识完全被消解。当《艺术的终结》提出“艺术界丧失了历史的方向,由于艺术的概念耗尽,出现的任何现象都将不会再有意义。艺术的时代已经从内部瓦解。”这样的言论轰动了世界,同时凸显了对早期建立的美术史研究格局和方法程式化、体制化的不满,缺乏对原地理语境的关联性不够。

三、当代艺术地缘性的思考

空间文化艺术篇9

【关键词】公共艺术;北京地铁;艺术作用

将地铁公共空间与艺术结合,在国际上已得到高度重视和有效实践。地铁作为现在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一环,不再以追求单纯的功能性为目的,世界各国都慢慢将地铁空间变为城市坐标体现的基点。无论是伦敦地铁中的“迷宫行走”,抑或是斯德哥尔摩宏伟的地下宫殿风格、东京地铁发人深思的《妙梦》,都在地铁公共艺术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地铁公共艺术发展至今已有几十年,艺术家们一直在积极寻找合适的表现形式,在单一的工程中寻求艺术的渗透和表现。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地铁建设速度的加快,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西安和重庆等城市都意识到地铁公共艺术的重要性,将其视为地铁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地铁公共艺术概述

“公共艺术”于美国发源,最初是以开放性、装饰性为目的,是在公共场所进行设计的艺术手段,在20世纪60年代末逐渐传入我国。伴随着文化生活的丰富,人们对城市的需求也增加了审美方面的考虑,由此而来的文化思考与生活环境的规划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随着公共艺术文化的不断衍变发展,公共艺术已经由一个笼统宽泛的概念转变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分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层面,出现在人们生活的空间中,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城市的节奏和发展。在人们对城市生活的欣赏与反馈过程中,不同形式的公共艺术层出不穷,而地铁空间作为城市交通重要一环,承担起衔接居所与工作场所的公共空间,已经慢慢突破了职能、功效与精神的限制。地铁公共空间的艺术设计不仅要满足其功能性,还要在开放性、认知性、影响性方面进行考虑,因此地铁空间将是一个多元化的公共场所。伴随着地铁交通的普及与发展,国际上公共艺术创作的目光逐渐转移到地铁空间中,将城市文化形态与区域思维模式形象化,融入地铁场景中。为满足公众审美需求,要以受众人群的感官功用和审美体验为契合点进行公共艺术的设计。相较于其他形式的交通,地铁突出的特点是高效、快捷,但也将出行者限制于固定空间中,而庞大的地下空间对于流动的人群而言,如同一座展馆一样,具有得天独厚的展示优势。半开放性的空间也扩展了公共艺术的维度,从墙面、地面、天花板各个位置都可以进行布展。公共艺术的形式也各有不同,而地铁公共艺术也在表现形式上经历了巨大的变革。由单一的画作形式,经过不断的变革、发展,出现了雕塑、壁画、浮雕等形式。从传统的视觉表达到视觉、触觉、听觉、空间等多维度的体验形式,通过与空间的相互融合、搭配,构成了同功能相适应的场景要素。与此同时,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也需要考虑到在特定封闭空间的展示同功能性场景的冲突问题。例如,地铁空间的设计是否具有导向分流的功能、色彩表达是否符合辨识功能区域、公共艺术能否在有限展示时间内达到审美目的,等等。在观看者的感官体验方面也要意识到,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艺术形式的追求不断提升,因此,人文、科技、自然等多方面领域都需要涉猎,设计时需要摆脱枯燥、俗套的手法,满足公众的精神享受与感官体验。

二、北京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北京建设了第一条地铁线路,成为国内首个拥有地铁交通的城市,这条线路以功能性为主,满足最基本的交通运输和战备功能。这时期的公共艺术主要表现在内部的设施装修中。简单贴面的柱子、简洁有序的天花板和明度不同的照明设施,构成了简洁素雅、沉稳端庄的氛围。1965年,第一批公共艺术作品以油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但由于难保存、主题性太强而被取消。让公众广而熟知的是1984年创作的《大江东去图》《燕山长城图》等6幅具有丰碑式意义的作品。20世纪80年代,设计师们开始意识到地铁空间中也需要审美和关注,在地铁2号线的建设中,首次在西直门、建国门、东四十条站创作了4幅反映传统文化和科技进步等内容的壁画,这为中国地铁公共艺术发展树立了标杆。这4幅壁画使用瓷板材料,运用树脂拼贴的方式,画面大气宏伟。尤其是建国门站的《天文纵横》,做工精细,构图巧妙,将天文星象与科技进步巧妙结合起来,浑然一体。但由于材料特性,后期留存与保养变得很困难。在其后的20多年里,北京地铁空间的艺术发展并没有太多的惊艳,只是沿袭前者,变动也只是发生在广告招贴上,由于广告的颜色鲜艳引人注目,使其占领地铁空间大部分的资源配比。直至21世纪初期,在4号线、5号线以及机场线等线路中才出现了一些与地域文化背景相适应、与地铁交通节点环境相协调的艺术品。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北京地铁公共艺术处于起步阶段,仅限于装饰性艺术品的形式,这是公共艺术以“静态”的“点”的形式介入到北京地铁空间。经历了近20年的空档期,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北京地铁公共艺术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举办世界性的体育盛会需要向全世界展示中国这一古老国度的文化风采与传统底蕴,公众对艺术享受的要求也与日俱增,这激发了公共艺术设计对多种艺术形式的探索。艺术家们开始探索更多的艺术主题与呈现方式的组合与架构。如2007年在地铁站内设计竞标中,中央美术学院团队提出“空间艺术化”,打破传统的视觉观赏模式,主张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利用多维度空间以增强感官体验。这一理念的提出,拓展了传统的设计思路,突破了北京地铁的公共艺术思维限定。例如,奥体中心站的设计理念为“消退”,为衬托奥运会主会场“鸟巢”与“水立方”的主要功能区,综合采用多种材料,如钢板、树脂、奥特版与玻璃丝绵的组合,以灰色为主色调,装饰奥运图标及符号,给人大气素雅的感受。同时,在奥运支线与机场线的设计中都针对受众人群进行设计,主题鲜明清晰。可以说,这时期对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研究为北京设施建设提供了范本,也为提升城市形象与发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契机。2012年是北京地铁公共艺术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地铁6号线一期、8号线二期南段、9号线北段、10号线二期38个站共58件公共艺术品的规划建设工作。经过广泛的征集与筛选,民众的反响强烈。此次大规模的公共艺术的出现、各种材料及展现方式的研讨、艺术主题和站点的配搭都是北京地铁建设历史之最,这也标志着地铁公共艺术走向成熟、日渐蓬勃的发展态势。这一阶段北京地铁公共艺术经历了由自发、创新的探索实践,到统筹、成熟的全面发展的转变,这是公共艺术以“面”的形式激活地铁空间。北京地铁公共艺术实现了蓬勃、有序的发展,体现传统文化特色、时代特征和人文精神的公共艺术品不断涌现,地铁公共空间更趋人性化、艺术化,得到市民的广泛好评。

三、公共艺术介入北京地铁空间的作用

公共艺术作为具有概括性的表现方式,体现着每一个城市及区域文化的发展历程,已经融入人文发展建设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价值。公共艺术不仅代表着对历史发展的反思,也是公众与城市之间交流共生的一种媒介,为人们增加对城市的认知与归属做出贡献,同时,也为思索未来发展的方向做出引导。公共艺术是功能性与审美性的融合体。地铁公共艺术发展至今,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最原始的招贴、壁画等单一的艺术形式,而是与地铁交通空间相互影响渗透,在满足地铁本身功能性的同时,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享受精神上的愉悦。公共艺术不只是一个从展览馆到交通空间的转移,更是城市地标与文化识别性的表现方式,借由多种艺术形态的展示使作品超越了传统视觉审美的范围,使观者以体验者的角色进入设计体验,直观地展现城市文化的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态度。公共艺术成为人与城市之间的纽带,将外在、象征性的环境景观抽象化,经过演绎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由于不同的城市历史发展与文脉传承不同,所形成的城市符号大相径庭,每个城市的公共艺术都会有不同的呈现手法。比如北京地铁2号线的《北京•记忆》,以能够代表老北京文化传承与历史价值的形象来展示京城的文化风采。地域性的文化元素能够唤起人们的城市归属感,提升公众的精神面貌。公共艺术是与城市的对话与沟通。艺术作品折射出公众的文化感受,不同的设计作品也反映着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对居住环境的理解与反馈,通过这一媒介达到与城市文化、经济、生态发展的连接。公众对不同的作品形式的反馈,反映了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对环境的态度,以此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做出指导,直观地表达出对未来发展目标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地铁公共艺术是满足城市功用性与时展性的重要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共艺术朝着多元的方向发展,通过多种形式、不同材料、不同维度进行完善与进步。地铁公共交通场所的公共艺术与一般的公共艺术存在差别,其设置环境基调是不同的,不仅需要考虑到现有封闭空间中的表达,也要意识到地铁这一交通方式流动性、快速性的特点,主题也要鲜明突出。同时,需要考虑到与交通本身功能性的融合。它包含的不仅是地域的文化性,也凝聚着对时代精神的吸收与借鉴。地铁公共艺术作为传播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形象的载体,反馈的是真实生活状态与城市发展的步伐。

结语

空间文化艺术篇10

1.缺乏人性化的交流空间

现有的艺术类高等教育空间没有为师生预留足够的公共空间和交流场所,教学基本上在课堂完成。学生要向老师讨教问题,一般也是在讲台上进行,或者随着老师穿过楼道进行简短的交谈,这样的设计缺乏对人的尊重和对交流的鼓励,更像是一个模块化的工厂。

2.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艺术类学科发展趋势

在多数整体式教学楼中,对艺术教学的针对性不够,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专业学科不断变化,当前艺术类高等教育空间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适应现代艺术的教学与实践,适应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及今后不断调整、发展等方面的要求。而一幢教学楼的使用时间是长久的,这使得艺术类高教教育空间设计面临挑战。

3.无法承载学校、城市的人文底蕴

只讲工具性的空间、技术性的条件、数字化的成果,但忽略了内在的东西。艺术当随时代,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文特色,但目前很多艺术类高等教育空间脱离其所处的环境,甚至照搬西方的设计,光鲜亮丽的外壳之下缺乏人文沉淀,更妄谈承载深厚的人文底蕴。

二、艺术类高等教育空间设计发展方向

1.注重艺术类高等教学空间多样性设计

由于艺术类教学的特点,并非只有教室才是教学的唯一选择,宽大的走廊、开阔的中庭、教学楼旁的草坪、走廊、平台、大厅也是实际功能意义的空间,都是可以供学生讨论、学习和交流的空间。具体来说,首先要有一个较大的交流空间,这个也是整个艺术楼的中心汇合处,这个空间较大,可安排咖啡厅、座椅、电话、书刊、布告栏等简单交流设施。其次,可在同层或不同层人们经常碰面的地点设立讨论区,如楼梯口可给予学生停留、交谈、娱乐相对独立的空间,可摆放一些桌椅;最后,走廊也是休息与交流的好地方,在不影响走廊宽度的情况下,可以安排一些长椅、展览框,或者自动售卖机,供来往学生休息、观赏和使用。这样,在不增加面积或减少面积的情况下给学生提供了交流的空间。此外,通过绿色植物的绿化、艺术作品或座椅的摆放作为隔断,将交流空间进行划分,这样增加交流区域的节奏感,形成开放和半开放、单独和群体、动态和静态的空间节奏感,更有利于学生交流,也增加学生的审美情趣。从整体上,通过节奏、排序、光线、渗透及层次划分,避免单调,形成变化效果,从而增强艺术感染力。

2.以人为本,鼓励交流

我们可以联想到西南联合大学,之所以在那个时代创造出令人羡慕的成绩,除了令人津津乐道的大师云集、自由之学风等,还有被人忽视的一点——因为身处暂时简陋的校舍条件,恰恰创造了一个自由、平等、密集的交流环境。学生过的是集体生活,和老师共处一个院落,“住也在那里,上课也在那里”。处在同一空间中的师生就会产生社会往,相互照面并体验到他人的生活感受,由此因灵感和激情的碰撞而共同创造出一个愉快、积极的交往空间。因此,未来艺术类高教空间,应该以人为本,以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为主线,营造更多的公共空间;应该打破以往的、原有的以老师为中心的静态、单调的教学布局模式,更多地放入互动的教学布局模式。建筑大师约翰•波特曼对公共空间的成功运用给我们的艺术类高教空间设计以启迪,他在建筑理论上提出“建筑是为人而不是为物”的设计指导思想,值得深思,使我们在未来的艺术类高教空间设计中的考虑要更多地从人出发,建立更多的鼓励交流的公共空间。比如,在课堂空间布局设计中应多考虑师生互动和学生间分组讨论等,使之成为适合师生进行各种交流的场所。课余活动聚会、联谊交流等可从一个空间向另一个空间延伸。所以,现代教学空间应该把聚会、展览、展示、课程设计、交流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一个共享的空间。设计大小不同的空间,私密和半私密的空间,自修和讨论的空间,教学和休息的空间等。而采用完全开放式的结构,将艺术展馆融入到教学设施中来,改变目前艺术展馆和教学楼相分离的局面,也不失为以人为本,鼓励交流的创举。

3.注重艺术类高教空间设计的效用和可变性

作为教学的组成部分,艺术类高教空间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其功用性中来,而不是仅将其视作增加教学设施的审美格调。首先要满足教学空间的需要,立足艺术类高教的特点,更大程度上满足讨论式学习、自主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对空间的要求;其次要满足展示的需要,比如与城市建设衔接,建立公益性文化展示平台、艺术场馆等。最后,要满足学习、交流的需要,如设立小型艺术类图书馆,提供阅读空间,引进商业化的咖啡吧,提供交流讨论区。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艺术类高教空间设计的可变性。建筑的使用年限动辄几十年,但对建筑的使用却常随时代而变,教学楼的设计应以“可变功能”的概念代替“固定功能”概念,使建筑最大程度上接近其最高使用价值。在现代整体式教学楼中,艺术类高等教育空间的灵活性问题尤为重要,未来艺术类专业学科不断变化,艺术类高等教育空间应具有灵活性、通用性,如减少隔墙、扩大空间,以适应学科间的不断调整、发展、更新等方面的要求。如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就是在以群楼的方式来适应未来多学科的分院独立教学管理方式。

4.注重艺术类高教空间设计的人文精神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