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云计算在金融科技中的应用十篇云计算在金融科技中的应用十篇

云计算在金融科技中的应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0:32

云计算在金融科技中的应用篇1

关键词:云计算金融分布式数据中心

云计算的英文全称是CloudComputing,是并行处理、分布式计算以及网格计算等基础的商业实现,其实现的基本原理是将计算进行功能划分,使其分布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可以完全脱离本地的计算机或者服务器,这样,便使得云计算的的运行与互联网网络极为相似,这样,便可以使得企业能够根据需求自动的调整应用,从而访问需求中所需要的分布式存储系统或者计算机。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分布式计算的核心便是将庞大的计算能力需求进行划分,变成非常小的模块,各个模块均被划分到不同的计算机中运行。最终将这些结果进行综合,得出的结果便是所需要的结果。

一、分布式云计算特点

具有超大的规模。“云”具有一定的规模,在企业中,私有的云一般都拥有数百上千台服务器,“云”能够赋予用户很强的计算能力,可以达到用户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

虚拟化。在任何地方,不管用户采用何种终端获取服务云计算均支持。这些资源来自“云”,而不是某种有形的固定实体。在应用中,用户不需要担心应用运行的位置,通过网络服务云计算就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甚至是超计算这样的任务。

可靠性极高。多个副本容错数据,计算节点同构可互相交换等使云计算比本地计算机更安全可靠。

可通用。多种应用均可以在“云”的支撑下构造,其不针对某种特定的应用,不同的应用可以在同一个“云”的支撑下运行。

可扩展性高。“云”根据应用和用户规模的增长可以进行动态伸缩满足其需求。

按需服务。“云”的资源相当丰富,可以按你的需求进行购买。

二、分布式云计算在金融业中的应用

云计算的出现,使得各个行业都投入到了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方面,金融行业自然也不例外,目前,很大一部分的金融交易平台都选择云计算技术,主要是因为,采用云计算技术能够使得金融交易平台节省开支,不需要花大价钱去购买昂贵的数据中心,云计算方案的实施还能够使得金融交易平台脱离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以及服务器等硬件设备,所有的技术问题都交给专业的、功能强大的云计算服务器提供商去实现。此外,云计算还解决了硬件以及软件兼容的问题,金融交易平台仅仅需要关心自身的业务。

金融交易平台之所以选择云计算进行一些方案的解决只要是因为云计算具有易用、可管、部署迅速等特性。传统都是自己去购买软硬件的模式,但云计算的模式相对比较灵活,同时也大大缩短了使用的成本,在很多方便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金融交易平台运用云计算解决方案,在很大的程度上简化了it基础设施的维护和使用。

我国与外国相比较,虽然起步的时间相同,在我国仍然处在起步阶段的时候,国外云计算的应用早已经进入了初步阶段,为什么会存在应用进程的差异呢?在国外传统意义上的外包可以自然的向基于更加灵活方便的云计算外包过度,而在国内,大多数的企业不敢尝试,对云计算的应用产生怀疑的态度,担心自己的业务放到云端是否安全,会比放在自己的机房可靠吗?会有很大的风险吗?等等原因主要是由于缺少it外包造成的。但随着业务的扩大,管理上与国际化的接轨,金融交易平台光靠传统的方式有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面对科技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国际化的统一,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一直领先于其他产业的金融交易平台面对迅速膨胀的市场需求,已经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金融交易平台的it系统已经跟不上国际化的发展。面对这样的挑战,国内金融交易平台开始采取措施积极应对。首先,许多金融交易平台采取并购、吸纳一些海外的投资进行资本的运作,扩大自身的规模,大大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其次,国内的金融交易平台也大大提升产品的创新力度,从服务水平到业务的网络向国际先进金融交易平台靠近。专家向金融交易平台提议,在金融交易平台系统中要合理的运用云计算,必须要全方面的考虑一些问题:首先要分析云计算可以给金融交易平台节约多少成本,以数据的形式进行分析,多提出一些有难度的问题。

云计算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可以大大的降低国内金融交易平台的it基础设施成本。在很多领域中,云计算很大程度上扩大了金融交易平台服务市场,给金融交易平台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可以改善金融交易平台吸引、留住和服务客户的方式。虽然云计算在金融交易平台系统中有很大的应用,但有人则认为,如果金融交易平台在没有充分的了解相关风险并不知如何成功避开风险的情况下,还是不要轻易的飞入云端。

三、总结

分布式计算的思想是未来计算的主流技术,是解决复杂计算问题的关键技术,基于分布式核心技术的云计算技术,其发展过程是一个相对比较长的过程,但是却已经确定了未来it发展的主体方向。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云计算,作为引领未来信息技术产业创新的关键战略性技术和手段,将使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必将在金融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金融行业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

参考文献:

[1]michaelmiller.云计算[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张建文,汪鑫.云计算技术在银行中的应用探讨[J].华南金融电脑,2009

云计算在金融科技中的应用篇2

以虚拟计算为核心的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架构,以物理机为单位的管理模式,对CpU、硬盘、网络等传统it资源都进行了虚拟化,变成云计算资源池化管理、动态调动和弹性伸缩的特性,使云计算成为可便捷获取的资源。

当前云计算已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且渗透到各行各业,金融行业也不例外,顺应发展潮流,推动金融it系统向云计算架构演进,毫无疑问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从金融行业自身角度来看,尤其是中小金融企业用户,在技术储备、人才储备、资源需求、投入产出等方面尚不具备自建私有云的条件。但中小金融机构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对云计算的需求同样迫切,尤其是采用具有深厚行业经验、监管合规要求的金融行业云,实属上乘之选。

精耕细作十年磨一剑

“数金云”由兴业银行集团旗下兴业数字金融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兴业数金”)打造,致力于为金融机构提供从基础设施到解决方案的全方位专业云计算服务。为帮助金融业采用云计算技术加速业务创新,日前兴业数金在北京宣布,将在已有的X86云平台及power虚拟化平台基础之上,采用iBmpowerSystems服务器及power云服务等技术以实现数金云服务内容与能力的升级,为金融行业用户提供更全面专业、安全可靠的金融云创新服务。

金融云服务和数字金融创新是兴业数金成立之初的两大定位,初期就制定了从银行云到金融云再到普惠金融云的三步走策略。“数金云”脱胎于兴业银行“银银平台”科技输出业务,自2007年推出中小银行信息系统托管运维服务开始,累计为超过300家合作银行提供信息化服务,已发展成国内大型的银行信息系统云服务平台。

iBmpower系统凭借着性能、稳定性、扩展性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一直在金融行业拥有大量应用,在金融关键业务领域扮演重要的角色。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power已经实现了与云计算更紧密的结合。借助iBmpowerSystems服务器及power云服务等先进方案完成基础设施云服务能力升级的同时,兴业数金亦将融合兴业银行集团金融业务、监管合规特性与十年运营积累三大优势,实施包括专属云服务、容灾云服务、备份云服务、区块链云服务、人工智能云服务、金融组件云服务等服务内容、服务能力全面升级,从而能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金融行业云服务平台。

六大服务全面升级

数金云是专注于面向金融行业客户,提供基础设施、金融平台应用到解决方案一体化、全方位的云服务,以安全可靠、专业服务、高效敏捷、开放创新、融合共赢为价值主张,是专业的金融行业云。

兴业数金将安全生产、客户信息安全作为生命线,携手iBm对SaaS层、BaaS层和paaS层的服务能力进行整合和提升,推出六大系列服务方案:专属云服务、容灾云服务、区块链云服务、备份云服务、人工智能云服务和金融组件服务。

专属云服务:作为基础的iaaS服务,专属云服务提供专属的私有网络,包括云主机、云硬盘、对象存储、负载均衡等资源。同时基于商业化的SDn架构,因此专属云网络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存储性能。

数金云专属云服务在融合架构方面不仅提供X86资源,还可提供power资源,同时支持分布式存储和集中式存储,满足金融业复杂产品应用的需求;同时,数金云通过计算资源池,多可运营、多存储、安全资源池技术,实现不同用户系统的全面隔离,确保数据安全,以达监管要求;另外在云网融合层面,用户可在专属云环境中,根据自身需求,灵活构建网络拓扑;在用户的需求方面,为金融行业客户提供专属的生产资源云服务、研发资源云服务和测试资源云服务等,均可按需构建和获取。

容灾云服务:为异地灾备需求的中小金融机构量身打造。兴业数金依托10年的运维经验推出的容灾服务,实现power平台、X86平台容灾架构的融合,资源灵活调度、按需分配能力,节约了社会资源,降低合作伙伴的成本投入,提供全面、可靠、专业的异地容灾云服务。

备份云服务:与容灾云服务相类似,为客户提供异地重要数据的备份云服务。

区块链云服务:基于iBmLinuxone平台的区块链服务不仅支持X86平台,还支持iBmLinuxone大型机平台。这种异构平台的区块链平台应用场景广泛,处理性能优越,大幅降低技术门槛,增强了业务的创新性。

人工智能云服务:基于iBmpower+CpU深度学习的平台,为金融客户提供便捷、高性能的人工智能云服务,适用于客户识别、视频行为智能监控等应用场景。

金融组件云服务:通过用户账户组件、机构网关组件等,显著提高金融应用的开发效率,为金融应用创新提供有利的平台服务。

数金云的六大云服为金融行业客户提供安全合规、诚信可靠、专业的行业云服务,帮助客户紧跟金融科技潮流、平稳实现业务转型。

珠联璧合共创辉煌

强强联手,兴业数金云十年磨一剑,创新之剑、专业之剑成功出炉。多年来iBm的基础架构方案在金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技术和方案帮助数金云形成一整套支持异构资源统一管理的全面融合架构。双方合作为更多的金融机构提供基于iBm认知系统以及区块链的云服务,借此实现it与业务创新,迎接认知时代挑战。

兴业数金与iBm的合作,也标志着国内首个支持powerSystems的金融行业云项目落地,将为银行、非y金融为代表的金融行业客户提供传统与创新应用相结合的多场景、专业全面的云服务解决方案。

相关链接

iBmpowerSystems开放平台

不断推陈出新的技术正在改变组织经营业务的方式。数据在呈爆炸式增长,这些数据来自组织内外,也来自移动员工、客户和潜在客户。这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即可以从中获得宝贵信息,并利用最重要的信息来提升业务结果。企业需要在高级分析、云和移动访问领域投资各种新工具利器,从而能轻装上阵,加快步伐,充分把握当今市场的机遇。

云计算在金融科技中的应用篇3

自凭借浙江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深厚的积累,以及最新并购的华通云数据强大的云基础设施的支持,浙大网新下。一步打算打造自己的人工智能云平台。去年10月26日晚间公告停牌起,期间在11月8日宣布拟收购浙江华通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通云数据”)80%股权,一直到最终完成这轮资产重组,并在今年1月7日复牌,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大网新”)这场长达70多天的资本行动终于宣告成功。

这场资产并购中,浙大网新向持有华通云数据的股权人支付了现金及股份对价共计18亿元,再加上自己此前持有的华通云数据20%的股权,华通云数据由此成榱苏愦笸新全资子公司。

这是出身浙大系并在2010年担任浙大网新董事长的史烈,为公司迄今主导的最大一次资本并购。

根据公开资料,史烈早年毕业干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后一直在浙大系科研和企业工作,先后任职于浙大计算机学院应用工程中心副主任、浙大图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02年8月起在浙大最核心的资产,也是上市企业的浙大网新担任公司总裁,2010年4月成为一把手后,开始主导了浙大网新的一系列转型与变革,并力图从全国的高校系企业中脱颖而出。

自2012年起,公司已经前瞻性地确立了“网新云战略”,提出以云计算引领it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基于云为客户提供全价值链的增值服务,通过云战略实现公司整体业务的顶层设计、深化协同,以此驱动公司的新一轮快速发展。

此后,在业务上,公司涉足了云产业链上的基础设施层、平台层、应用层、服务层等。其中,在基础设施层和平台层,公司通过投资、战略合作的模式,与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思科等合作伙伴共建生态圈,形成优势互补、资源整合的合作体系;在应用层和服务层,对应公司的智慧城市、智慧商务、智慧生活三大业务版块,拥有社保云、城管云、交通云、电子政务云等大量深入垂直行业的云应用服务。因此,通过前几年的运作,实际上,网新云服务已渗透在各大版块解决方案的系统架构中,成为其重要支撑。

基于前面的运作基础,史烈对公司的推进正式在去年提速,并明确提出向人工智能的发展战略的转向。他是如何思考浙大网新走出的这一步,以及未来的公司发展呢?新智能时代冰山一角已显现

《经理人》:浙大网新在去年的“动作”仍频,尤其是提出向人工智能的发展战略的转向,具体如何设计?

史烈:浙大网新之前的定位是“中国领先的it全案服务商”,但是现在我们希望能够在重点几个领域做大做强。为此,我们对业务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2015年我们剥离了做传统分销业务的北京晓通,并购了网新电气、网新信息、网新恩普三家公司,结合原来的优势业务,重点投入“大交通”、“大健康”、“大金融”三大行业,改善公司资产结构,优化业务结构,使得今年的盈利能力相比较去年有大幅度的增加。2016年12月,网新剥离快威科技传统集成业务,并购国内一流的云计算综合服务提供商一浙江华通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一系列的并购优质资产和剥离传统业务,网新增强自己的云服务能力,聚焦大交通、大健康、大金融三大行业板块,构筑业务新生态。在止亏的同时,网新并购盈利良好的公司,为公司争取了更大的利润值,也为业务的开展聚集资源,为技术发展、人才储备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

与此同时,业务上的调整也会和技术路线调整相结合。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如火如荼兴起,新智能时代的冰山一角已经出现。

《经理人》:请具体介绍一下网新现有的业务框架?

史烈:浙大网新在战略层面有辞旧迎新的转变,带来了业务框架的变化。在基于云的四大业务架构一一网新云服务、智慧城市、智慧商务、智慧生活基础上,网新重点发力大交通、大健康、大金融三大行业方向。其中,作为底层基础的网新云服务,在收购华通云数据之后,网新进一步放大了基础设施层和平台层的实力,成为中国云计算领域的翘楚。

华通云数据是一家云计算综合服务提供商,为客户构建云计算基础设施资源,提供数据中心托管(iDC)、政务专有云服务和互联网资源服务等。其主要客户是天猫、淘宝、阿里云和华数,也是杭州市政府唯一的数据中心提供托管服务商。其在千岛湖的云机房是中国第一个利用湖水冷源直接制冷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借助湖水冷却,90%时间都不需要电制冷,与普通数据中心相比全年可节电约数千万度,是截止目前全球同纬度设计pUe值最低、可靠性最高的大型数据中心之一。华通的到来,促进了网新自身业务的发展以及提供云服务能力的增长,也为公司大幅创造利润空间。

《经理人》:智慧城市建设领域,浙大网新已经践行多年,并且在智慧交通、市民卡、智慧城管、智慧会展、应急指挥、智慧园区等领域积累了大量成功案例。网新将从哪些方面入手,突破原先零散领域建设的局限,实现智慧城市总包服务商的身份定位?

史烈:浙大网新早在2009年就提出了智慧城市战略,并提出“绿色+智能+互联+协同”的核心理念,将创新科技与前瞻性管理思维进行有机融合,服务于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与运营。多年来积累了“互联网+社区”、“互联网+城管”、“互联网+人社”等大量成功案例。不仅如此,当下非常热的ppp建设模式,网新也是在这个概念出现之前,就率先尝试以公私合营的模式来参与政府的智慧城市建设,像杭州的庆春路过江隧道、运河隧道等就是Bt、Bot模式的范例。因此,现在的网新更清晰了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我们将从三个角度来实现智慧城市总包建设的突破。

首先,我们选择经济较发达的二三线城市作为我们的突破对象,从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建设、运营三方面为那些想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实现城市智能化运转的政府提供服务,实现智慧城市总包的落地。并通过项目总包切入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智慧城管等具体领域。

其次,借助ppp模式,有效解决政府资金不足的难题。网新在当地成立ppp项目运营公司,专门负责该区域的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吸收社会资金,成立ppp发展基金,政府也可以投资一部分钱,助力智慧城市建设。政府以年度采购服务的方式支付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的费用。这样的模式下,有限合伙人将政府资源和资金投入转为资本,通过该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在市场得到回报。

最后,利用人工智能,抢滩智慧城市新时代。现有的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无线传感网络系统、帮助政府搭建互联互通的城市公共服务平台等。然而,这样的智慧城市仍然是受制于人的控制,缺乏自主反应能力。人工智能的兴起,为智慧城市成为一个会思考、自主反应的有机体创造了可能。力图成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军企业

《经理人》:作为一家it公司,离不开技术支持。目前,浙大网新的技术路线有何变化?

史烈:我们看到,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大数据时代正在开启。并且随着计算成本指数级下降、云端并行计算大规模发展,大数据、云计算支撑人工智能产业爆发,具备自适应自主学习、直觉感知和综合推理、混合智能和群体智能等特点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理论和方法正初露端倪,人工智能研究迈向ai2,0阶段,俨然已经成为国内外it巨头投资的新风口,并且也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在国家战略层面得到政策支持。而网新的技术路线,从最早的“computer+X,到2015年的“互联网+”,我们去年又进一步升级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最前沿的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深入挖掘垂直行业的具体应用,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

首先是部署“大数据+”。浙大网新通过在智慧城市、智慧商务、智慧生活三大业务领域尤其是大健康、大交通、大金融等三大重点行业的业务积累,已经具有获取大数据的能力。以数据为基础,浙大网新坚持深耕大数据底层技术,在数据采集、数据清洗与整合、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数据交易平台等方面持续投入研发,建立高质量的大数据库。并且,网新有效利用自己的云数据中心,使数据上云,为大数据的储存、分析、运维与管理提供强大的后台支撑和保障。基于智慧城市业务沉淀的用户行为数据,整合海量大健康、大交通、大金融等多方数据,网新将以数据资产为核心,在各个垂直领域提供大数据应用服务,衍生出多种商业模式。

最近迈出的一步是“人工智能+”。去年10月8日,浙大网新与浙江大学联手建立“浙大网新一浙江大学人工智能联合研究中心”;去年10月17日网新又与tCL、中国银泰等合作设立聚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21亿元股权投资基金;去年10月25日,公司又与浙江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杭州网新准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关于共建紫金众创小镇人工智能、云计算及大数据产业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和创新孵化基地之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基地。通过这些紧锣密鼓的战略合作,公司正在全面推进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布局。

《经理人》:关于,人工智能,浙大网新下一步的具体部署计划是什么?

史烈:凭借浙江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深厚的积累,以及华通云数据强大的云基础设施的支持,浙大网新下一步打算打造自己的人工智能云平台。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处理能力,我们将充分利用深度学习、图像识别、视频分析、文本挖掘等人工智能联合研究中心的技术积累,构建人工智能服务云生态。一方面这个人工智能云平台将支撑网新自身业务发展,聚焦在大交通、大健康、大金融三大行业方向,围绕视觉内容理解、人工智能辅助医疗诊断、智能投顾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发。另一方面,平台型人工智能技术成果,将可以供许多智能民生应用的创业公司在生态圈里专注各自的市场和应用,这样我们的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就能有吸引力,我们的产业链就能更强健、更有生机。

云计算在金融科技中的应用篇4

(网经社讯)上周行情回顾:上周大盘再次反弹。沪深300呈上涨态势,上涨2.85%。从申万28个一级行业指数涨跌幅上看,各个板块均呈上涨态势,综合、传媒、计算机涨幅排名前三,分别上涨12.45%、10.91%和9.09%。计算机行业上涨9.09%,涨跌幅位列申万一级行业第3位,跑赢沪深300指数6.24个百分点。分板块看,上周计算机各概念板块中,各板块均表现良好;其中区块链板块涨幅最大,上涨11.76%;网络安全板块涨幅最小,上涨8.07%;智慧医疗板块上涨9.79%;智慧城市板块上涨9.91%;大数据板块上涨9.27%;云计算板块上涨9.07%;人工智能板块上涨9.36%;互联网金融板块上涨9.85%;电子政务板块增长9.97%。

政策动态: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工作方案》,将征集并遴选一批掌握人工智能核心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科研机构。《工作方案》确定了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无人机、神经网络芯片、开源开放平台、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等17个揭榜方向,每个揭榜方向涉及多个细分领域。国家将对评选为标杆企业的公司给予重点推广和支持。头部公司得到支持后将进一步拉开与其他公司的差距;头部公司利用技术与产业的结合,形成示范作用后,将进一步拓宽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技术落地的质量和数量,利好各ai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

巨头跟踪:腾讯首次公布云计算收入,云计算成为公司连接一切的坚实基础。腾讯公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腾讯的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逾一倍,本年前三季度的收入逾人民币60亿元。云服务在游戏及直播领域维持领先地位,并扩大了在金融及零售等“其他”行业的市场份额。腾讯云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仍然处于高速增长之中。国内云计算市场虽然受美国云计算市场增速换挡的影响有所降温,但据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2018年,30.8%的国内企业采用了云服务,其中19.8%的企业选择公有云;而在美国,80%的企业已使用云计算,我国企业上云还处于初步阶段,市场潜力大,企业业务的云化创新仍然任重道远。基于国内企业上云比率仍然较低,国内云计算市场短期的波动调整,不改我们对云计算市场长期的高速增长的判断。另外腾讯微信零钱通的上线,将正面对抗支付宝。零钱通除了基础的转入转出功能外,用户设置零钱通为默认支付方式后,还可以在各个消费场景使用零钱通直接进行支付,并将其用于信用卡还款等。零钱通还支持用户自动获取理财收益,最低1分钱起购,并可随时申购赎回。目前,零钱通已接入易方达基金易理财等货币基金。微信零钱通正式上线公测,也意味着微信和支付宝在全场景消费应用领域的对抗再度升级,将对整个金融科技领域产生巨大影响。

投资建议:计算机行业在经过过去几周的反弹后,目前行业估值达到40X,行业表现活跃。对于行业投资机会,我们持续看好云计算、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细分领域的公司。在云计算领域,关注国内公有云SaaS排名第一的用友网络。在网络安全领域,关注在网络安全行业技术积累深厚,产品定位领先,并不断拓展数据安全、态势感知等领域的启明星辰。关注医疗信息化龙头企业卫宁健康。关注在金融科技领域持续投入,并保持领先优势的恒生电子。另外关注业绩良好的细分领域龙头深信服、合众思壮、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等公司。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战升级;政策风险;行业发展不及预期。(来源:华鑫证券文/徐鹏编选: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云计算在金融科技中的应用篇5

关键词:云计算;公有云;私有云

1云计算技术的概念及分类

云技术是一种多租户共享、按需使用、高弹性和灵活性、量入而出的服务和应用,可用于支持多种解决方案。云技术主要有3种交付类型,即公有云、私有云及混合云。其中公有云不设立在用户工作场所,由供应商拥有并维护,以多租户共享及订阅式、按使用计费的模式,拥有灵活性及可伸缩性,并使用互联网连接;私有云设立在用户工作场所内部(有时也设在外部),仅限内部使用,虽具有可伸缩但是较缺乏弹性,主要通过私有内部通道接入,具有排外性、可控性;而混合云结合了公有云和私有云的特点,例如可以通过私有云进行数据存储,而其他重要应用使用公有云。多数银行的核心业务和敏感数据不适合采用公有云进行处理,因此私有云将是银行建设云计算技术平台的重要方向。

2互联网环境下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

互联网时代,终端设备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进步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行为特征,也影响着各行业的商业模式。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各个行业渗透,消费者个人行为特征向信息化、虚拟化和移动化转变,企业开始纷纷借助新渠道和新技术重塑传统商业模式。同样,银行业也面临着新的客户需求、新行业进入者两方面带来的巨大挑战。首先,客户行为模式发生着根本性变化,客户对银行忠诚度难维持,而个性化需求却更为突出,他们希望随时随地获得自己需要的银行产品和服务,并且会基于互联网自主的获取相关信息。因此对银行业提出了随时随地、量身定制的新需求。其次,新的行业进入者正在不断地蚕食银行价值链,网络借贷利用互联网平台直接将借款人和出资人连通,进而弱化了银行的中介角色,分流了银行贷款融资需求;各类网络理财平台降低了大众理财的门槛,削弱了银行存款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导致银行存款逐渐流失;第三方支付及移动第三方支付逐步占领了银行线上线下大大小小不同的支付场景,导致银行支付失去了其原有的中介职能。

3云计算技术在银行中的应用

为了适应消费者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并对抗新的行业进入者带来的市场竞争,银行可以通过打造私有云平台,构建一个覆盖银行整体的计算资源池,把总行各业务部门乃至各分行变为这个资源池的租户,从而在银行整体的大平台上满足各类不同的数据计算需求。在此基础上构建银行云服务门户、银行云服务管理平台、银行云服务运维平台。(1)将前台业务中的信息网络和商业信息源归入行业信息管理模块中。加强银行与外部合作机构的联系,获得准确及时的市场、客户、政策以及监管信息。(2)将前台业务中移动端、网络、呼叫中心和“”业务中的渠道管理、市场以及理财顾问归入客户信息交流模块。加强与客户的沟通、提升银行的客户服务能力。(3)将“”业务中的人力资源数据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归入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帮助银行进行员工信息的管理和更新,以及绩效考核管理。(4)将后台业务中的日记账簿管理和监管报告以及产品开发和产品风险管理分别归入监管管理和产品管理模块。定期向监管机构报告其运营状况,并对新开发的银行产品进行风险评估。(5)将后台业务中的计算机管控和安全管理职能归入计算机管理和安全管控模块。进行计算机架构建设及维护,对银行敏感数据进行保护和监控。

4结语

综上所述,借助于云计算技术解决互联网时代下的银行业解决客户需求不断提升、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等问题。促进银行线上线下业务融合,进行银行网点业务流程再造,充分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从而推动服务创新和渠道延伸,提升客户体验。为银行业务带来更多的竞争优势,节约运营成本、改善业务连续性、提升业务灵敏性、加强业务的创新性。

参考文献

[1]吴为滨、孙宝贵等.云计算技术在银行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资讯,2017(2).

[2]徐启昌.云计算与银行业务价值[J].中国金融,2016(1).

[3]王雪丽,胡波.基于云计算的银行信息化模式研究与设计[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2017(1).

[4]王雪玉.互联网银行挖掘云商机[J].金融科技时代,2016(8).

云计算在金融科技中的应用篇6

云计算是指基于互联网等网络,通过虚拟化方式共享it资源的新型计算模式,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网络统一管理和调度计算、存储、网络、软件等资源,实现资源整合与配置优化,以服务方式满足不同用户随时获取并扩展、按需使用并付费,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等各类需求。

云计算主要包括:架构即服务(iaaS)、数据存储即服务(D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云安全”和虚拟化应用等内容。云计算被认为是继个人电脑、互联网之后信息技术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统计资料表明,2010年全球云计算服务总收入达到700亿美元,2015年有望突破1800亿美元(见图1及表1)。

二、国际及国内云计算产业发展状况

美国自2009年开始“麦哲伦”(magellan)项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星云”(nebula)项目等应用示范工程,欧盟制定了“第7框架计划(Fp7)”,英国已开始实施政府云(G-Cloud)计划,日本提出了“霞关云”计划,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将云计算纳入战略性产业范围,从政策、标准、政府应用等方面制定了长期发展战略,我国云计算产业也获得了大的发展:

1.试点城市云计算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目前我国已有20多个城市开展云计算相关研究和项目建设,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国云计算产业产值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

2.市场参与主体丰富,商业模式日臻成熟。形成中国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it及iDC龙头企业、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云计算服务主力阵营。

3.云计算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市场认知显著提升。调查显示,云计算的市场认知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其中30%左右的受访企业已在不同程度地使用公共云计算服务。

4.云计算产业链和生态系统正加速形成和完善,产业全景布局已初步形成,构成了以基础设施层、平台与软件层、运行支撑层为基础,应用服务层为价值提升的产业发展格局。

5.已经初步形成环渤海区域、长三角区域、珠三角区域和成渝地区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格局,并呈现出云计算基础设施由经济发达地区逐渐向资源富集地区转移、中心城市成为云平台和软件产业发展集聚点。

随着云计算市场和应用的快速增长,有研究机构预测2013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将达到4448.4亿元,增长率为64.7%。2013-2015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预测情况如图2和表2所示。

三、云计算产业链全景与结构

云计算产业按其定义可具体分为四个方面,即以底层元器件和云基础设施为主的基础设施层,以云基础软件和云应用软件为主的平台与软件层,以咨询、集成、监理、运维和培训为主的运行支撑层,以云终端和云服务为主的应用服务层,如图3所示。

从产业结构来看,2012年,中国云计算产业仍以基础设施层为主,产值规模达到1266.1亿元,占中国云计算产业产值比例47.0%;其次是以运维、集成为主的运行支撑层,占中国云计算产业产值比例为24.4%;应用服务层产值规模达到482.0亿元,占比为17.8%;平台软件层比例最低,为10.8%,如表3所示。

据专业研究机构预测,2013-2015年,中国云计算产业链各环节产值预测情况如下表4所示。基础设施层在未来三年仍然是产值最大的产业链环节。

四、自治区云计算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一)自然地理优势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年平均气温0至8摄氏度,适于大规模数据中心设备的自然冷却,全年有7—8个月不需使用空调系统,有利于降低云计算数据中心运营成本。从地质和地理环境看,内蒙古拥有大量未开发利用的荒漠土地资源,绝大多数地区拥有比较稳定的地质结构,远离地震带,历史上也没有发生过大的洪涝灾害,能够保障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

(二)能源优势

充足的电力资源是云计算数据中心正常运营的基本保障。内蒙古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拥有独立电网,电力资源富集,电价比沿海城市平均每千瓦时低0.3至0.5元,目前全区电力装机的一半以上用于区内,风电装机占全国风电装机的1/3以上,充足的电力供应能够充分满足大型数据中心的运营需要,“关于内蒙古西部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有关政策扶持的通知”(内价发改字[2013]888号)中规定,规模大于3000个标准机架小于10000个标准机架的数据中心,用电价格按蒙西电网大工业子目录电价执行,最终用电价格不高于每千瓦时0.38元。

(三)区位优势

内蒙古自治区毗邻京津,地跨东北、华北、西北,邻近黑、吉、辽、冀、晋、陕、甘、宁八省区,具备了独立建设或与周边各省区联合打造云计算产业区域集聚区的基础条件,通过铺设贯通国内外的光缆通道,有利于实现“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统筹利用。

五、当前自治区云计算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基础设施发展速度无法满足云计算企业的发展要求,设施相对薄弱且盟市间带宽资源存在差异

自治区现有对基础电信网络包括城市宽带、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及连接国内主要城市的光纤带宽等需求主要是本地应用,盟市间带宽资源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光纤通路带宽不足难以满足发展云计算及相关数据中心产业需求,亟待加强。

(二)专业和高端人才缺乏

当前自治区信息产业基础薄弱,云计算领域人才成长缺乏产业基础,高端专业人才较为匮乏,尤其云计算领域产业发展急需的数据中心建设及运维、大数据应用、项目管理等方面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亟待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引进政策及培养机制。

(三)专项资金扶持政策

云计算基础建设项目通常建设周期短、投资巨大,当前自治区尚未出台扶持解决该类企业资金融通的专项政策文件。

六、自治区云计算产业发展建议

(一)电力保障

我区可为区内云计算数据中心提供稳定的双回路电力供应乃至多回路电力供应保障设施,同时,对从事云计算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服务、软件开发及运营支撑等企业优先列入大用户直供电范围,享受自治区同等客户最优电价优惠,保障其国内用电价格优势,降低此类企业运营成本,增强其竞争力。

(二)网络接入保障

我区应加快推动骨干网、城域网的建设步伐,优先保障云计算发展较快城市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现有云计算数据中心的网络需求。

应由政府主导,制定统一带宽行业价格标杆,并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保证第三方数据中心的利益,实现云计算服务商、电信运营商、第三方数据中心、行业信息中心协同发展。

(三)财税政策扶持

1.自治区设立云计算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定云计算产业专项资金相关使用办法及规范,积极争取国家发展云计算专项资金支持,按照自治区战略新兴产业给予针对性支持,同时,鼓励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自治区云计算产业发展。

2.税收优惠:对符合自治区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的企业,在税收方面可享受自治区“三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或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优惠措施,用于扶持企业发展。也可采取利税返还等政策,通过财政与税收手段支持云计算产业全方位发展。

(四)金融支持

1.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加大云计算产业领域的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电信运营商、第三方数据中心、it企业以及设备制造企业来我区投资建设云计算产业项目,同时鼓励区外云计算科技型企业与有实力的本土企业合作,实现科技与资本的有机结合。

2.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为符合条件的云计算产业相关企业给予信贷支持。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可开设云计算产业专项贷款,重点支持云计算数据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光纤网络等基础设施和云计算重点示范项目建设。

3.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云计算企业上市或发行债券融资。将云计算产业项目列入自治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范围,创新资金筹措思路,研究设立云计算产业投资基金,支持科技型和成长型云计算企业发展。

(五)市场支持

政府优先采购自治区内云计算企业提供的云服务,可由自治区云计算领导小组及经信委等单位牵头,统一进行政府部门数据设备采购。

(六)人才保障

1.我区应制定和实施人才引进和留用的优惠政策,在住房、户口、收入、子女上学、出入境等方面给予高技术人才政策扶助。

2.在云计算产业人才培养渠道上,构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多方联合共建云计算人才培养基地。

3.在云计算产业人才创新培养模式上,鼓励院校与企业合作大胆突破,在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教学组织形式、课堂形态和考试评价等方面进行前瞻性探索和试验,不断拓宽人才培养途径,优化人才知识结构。

4.积极建立健全人才共享机制,加强人才应用模式创新。大力建立与省内外其他区域或单位的人才共享机制,促进自治区内外云计算科技人才互动共享。

(七)技术保障

鼓励云计算服务企业和科研机构在自治区设立部级、市级、自治区级技术研发中心,对获得认证的部级技术研发中心给予奖励或资金支持。

(八)组织保障

充分发挥自治区云计算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自治区经信委等组织的领导协调职能,统筹协调指挥全区的云计算产业发展。

云计算在金融科技中的应用篇7

不同的是,云计算的商业价值目前已经为更多人所认可,高性能计算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力,其价值却并不像云计算那样受人瞩目。如今高性能计算将其在应用领域的趋势带到市场中来,用实际的影响力证明其更深刻的价值。

向应用进发

想要了解高性能计算的应用情况,就不得不弄清其产业背景。从市场的角度来讲,高性能计算机是高技术、高利润而且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的一个产业。高性能计算机在政府部门、科研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增强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美国和欧洲的经验已经证明,企业使用高性能计算机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率。

在我国,超算中心能够为企业和科研单位提供高性能计算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高性能计算得到更多的普及。超级计算机按应用类型可分为计算密集型(如大规模工程计算和数值模拟)、数据密集型(如数据仓库和数据采集)以及通信密集型(如协同工作和远程遥控)。与地方经济发展结构相结合,超级计算机的主要应用范围广泛。“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湖南大学建设办公室主任蔡立军教授介绍,在我国,超算中心跟随地区及国家的产业调整政策,在多个领域多触角延伸。在传统行业中,如天气预报、气候预测、海洋环境工程等数值模拟领域的研究将看到超算中心的身影。建筑行业中,如大型桥梁、隧道等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过程仿真、抗震与安全评估。而在商业领域,金融模拟分析,商业数据挖掘,物流与生产排程规划等将是超算中心发挥作用的主要渠道。

超级计算机之所以能够为众多行业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关键还在于其超速的运算能力,在实际生产应用中,仅以飞机和汽车制造为例,通过采用大规模高性能计算技术,波音公司将777飞机的研制周期从8年缩短到5年,工程返工量减少了50%;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研制2002年嘉美新车型时缩短了研发周期10个月,减少了试验样车数量65%。福特用高性能计算机构造了一个网上集市,通过网络连到它的3万多个供货商。这种网上采购不仅能降低价格,减少采购费用,还能缩短采购时间。福特估计这样做大约能节省80亿美元的采购成本。此外,制造、后勤运输、市场调查等领域也都是高性能计算机大显身手的领域。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除了传统的密集计算型科学领域需求持续增长,各类工业、民用企业领域的需求正以几何级数递增,如汽车飞机的制造、核电、钢铁、新材料等领域。因此,超级计算机中心的运行能力只有更紧密的与实际生产、经济发展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其效力。除此之外,高性能计算在城市服务领域的作为更加不可小觑。蔡立军表示,如果将智慧城市理解为城市内与城市间“互联网+物联网”的物物相联,通过超算和云计算将其整合,能够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世界的和谐融合。智慧城市少不了以超级计算和云计算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有限的计算,创造无限的可能,智慧城市要从超级计算和云计算开始。

总的来说,国外的高性能计算机应用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在各个领域都有比较成熟的应用实例。政府部门大量使用高性能计算机,能有效地提高政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监控和引导能力,包括打击走私、增强税收、进行金融监控和风险预警、环境与资源的监控和分析等等。

勇于突破屏障

高性能计算机能为企业和政府创造的价值是非凡的,国外的企业和用户已经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一个证明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80%以上企业的信息主管在选购机器时考虑高性能计算机,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这个数字只有1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超算中心在应用方面与国外有较大差距。造成差距的原因,除了科技创新实力有一定差距外,认识层面的普及和宣传也存在偏差。王鹏解释,高性能计算在科技领域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但在其他领域并不为人知晓,或者有些使用高性能计算的层面也没有被准确定位。在国内,这方面的市场引导和意识培养还很不够,没有让企业、政府和社会充分认识到高性能计算机的益处,从而导致了一些观念上的误解。一提起高性能计算机,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用于尖端科学计算的超级计算机。此外,超级计算应用时间的长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国在超级计算领域起步比发达国家晚,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近几年发展迅速,很快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超级计算的应用推广还没能全面跟上,即便是在发达国家,超级计算也是通过一个较长推动过程才做到广泛的普及。如在西方发达国家:进入21世纪,金融、投行、保险业开始使用超级计算做风险分析。但实际上,高性能计算机90%的用途是非科学计算的数据处理、事务处理和信息服务,并非是仅仅存在于“象牙塔里的阳春白雪”。

云计算在金融科技中的应用篇8

[关键词]云计算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行业互联网冲击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100-01

一、云计算与传统金融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国际互联网金融服务信息平台持续火热,互联网金融服务以其独特的经营模式与价值创造方式,打破了地面实体金融体系的地域限制与资源流通壁垒,给传统金融体系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也为更多的资本人士涉足金融领域、共享财富人生提供了可能。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金融是一个巨大的冲击,需要一条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支撑,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的金融企业或许都无法做到一家独大,独霸生态圈。或许,这不是金融业的竞争,协作共赢才是正途。

充分运用社交网络、大数据、云计算、搜索引擎、电商交易数据和数据挖掘等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对小微金融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和贷款定价。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已势不可挡,中国银行过度依赖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面临挑战。大力发展银行具有定价优势的小微金融已成银行业的共识,但由于小微企业并没有可信的财务报表数据,运用传统的方式并不能获取所需的财务信息。银行业可以借鉴互联网金融公司处理信息的经验,运用社交网络(例如LendingClub与Facebook合作)、云计算、搜索引擎、电商交易数据等互联网、计算机技术或平台,运用数据挖掘、模型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小微客户的还款意愿及还款能力进行准确评估,从而有效控制信贷风险,并实现交叉销售。

借鉴互联网金融p2p公司经验,发展节省资本的p2p撮合业务。由于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保持快速增长,而资本补充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因而银行业发展面临资本充足率的约束。目前银监会对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分别为11.50%和10.50%,部分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勉强达到规定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因此,调整资产和业务结构,大力发展低资本消耗业务是银行业的必然选择。建议物理网点不具优势的中小型银行通过建立p2p平台(可借鉴招商银行(行情,问诊)的小企业e家投融资平台),在监管政策许可的情形下,适度发展针对小微企业、零售客户的p2p投融资撮合业务,增加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减轻补充资本的压力。

二、传统金融行业在云计算冲击下受到的压力

1、贷款业务受到巨大冲击

今后随着网上金融业的蓬勃发展,大多数企业融资不再依靠银行中介,而是与资金所(持)有人直接见面,双方协商利率。对于企业来说,这个利率肯定低于银行贷款,而对于资金所(持)有人来讲,肯定高于银行存款利率,这是显而易见的。

2、取款业务大幅萎缩

以前人们将钱存到银行,用时到银行提取,但云计算开办后,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无须再到银行取款,在家中利用云计算就可完成支付。

3、定期存款明显减少

过去人们为了多获得利息,很多人在银行存款一般考虑定期。今后随着云计算业的日益完善,与投资实体企业或购买其它金融理财产品相比,银行的利息就显得微不足道。因此,今后银行的定期存款会明显减少,活期或定活两便成为存款人的主要选择。

4、利税下降

受贷款业务减少的影响,传统银行的利税将明显下降。

5、员工收入随之下降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银行业突飞猛进,银行利润不断攀升,员工收入也水涨船高,大幅提高,成为高收入群体之一。今后随着云计算业的崛起,传统银行利润将会相应减少,员工收入也将随之下降,高收入现象将逐步消失,这也符合当前收入分配领域改革的要求。

6、企业裁员大势所趋

因贷款、取款业务量的减少,传统银行营业网点用不了以前那么多人,裁员将是选项之一。

三、传统金融行业技术在云计算冲击下的改进

首先,传统金融企业的云计算团队成员需要有互联网思维,同时,互联网金融团队不应该被视为传统it部门的衍生机构,以固有的it模式或思维来推动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是个创新型的跨专业领域,团队成员需要新市场规划、经营管理、金融金融、网络营销、数据库营销、CRm应用、以及熟悉it和互联网技术等各方面的人才。互联网金融团队的领导者要对金融金融的市场、业务和销售熟悉,对电商等互联网模式有较深的理解,对互联网及新兴事物有持续的热情。只有选择了思路对头的人,谈传统金融公司的互联网金融浪潮融入才有了可能,否则,一切规划详尽、看似美好的发展战略、战术都会沦为空谈,得不到有效地执行。

虽然在互联网的从业者们看来,传统银行所处的银行业更为庞大、传统,似乎转变更慢。来自互联网的金融创新正在逐步吞噬银行的传统优势。但是银行业本身也具有it属性,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一直非常关注技术的发展,积极响应客户需求变化,不断将最新技术引进到客户服务中来。

四、结论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定位功能等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凭借社交网络、电商平台等积累的用户群体及其交易数据,互联网企业可以较高效地了解用户在金融服务方面的需求和偏好,这在创新、整合和定制化服务方面给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传统服务模式既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也带来了不少的启发。银行应该从管理理念、业务流程等方面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认真的学习,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不断研发和推出更贴合用户需求、操作界面更友好、处理流程更高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并且主动加强与电商企业、电信运营商以及各类互联网企业的业务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保持和巩固银行业多年积淀下来的客户基础优势、资金实力优势、品牌信誉优势以及稳健经营的文化优势。

参考文献

[1]周纳.信任问题----谈B2C模式电子商务的发展[J].商业研究,2003,(18):175-180.

[2]庞川.消费者网络信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4,(04).

[3]吴晓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信用风险屁评估研究[J].新金融,2011,(03):30-35.

[4]杨英梅.我国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及安全的环境构建[J].中国商贸,2010,(04):88-91.

[5]马桂琴.第三方支付信息安全保障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32):26-27.

云计算在金融科技中的应用篇9

关键词:云技术;VmwaRe;云终端;幻影桌面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1-0074-04

一、引言――借力云技术,摆脱困境

广东金融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是集实验教学、研发、建设与管理为一体,以金融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主体,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和英语自主学习中心为两翼,其他专业实验室为补充的经管类示范性综合实验基地。

由于学院是典型的经管类院校,这类学校的专业实验教学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仿真现实社会为基础来开展的,这就必然使用到大量的计算机技术和各类软件。[1]实验教学中心集中管理整个学院的各类学科专业实验室(以计算机为主体),各类实验软件纷繁复杂,而且各学科软件基本是在各个时期建设的,这就跟国内绝大多数经管类院校传统实验室一样,都面临着应用分散、资源利用率不高、数据信息共享困难、软硬件管理问题层出不穷的困扰。具体表现如下。

(1)烟筒式发展:对于众多的应用每一个都存在安装硬件、软件、运行环境测试,众多的环节导致部署一个新的信息系统往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这种系统建设方式可以称为烟囱式架构。[2][3][4]据有关调查人员测算,服务器处理器的平均利用率不足30%,浪费大量的性能以及空耗运转带来的虚能耗问题,既不经济也不环保。

(2)校内大量的资源无法很好地推送至校外,教师学生被束缚于校园孤岛式的体系内,而无法很好地异地远程访问、调度、分配、定制资源。

(3)单机管理、桌面管理由于设备、系统差异化根本无法集中控制管理,而且带来大量的单机灾备维修工作,损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4)服务器、交换机、存储设备间的连接太死板,无论哪个硬件环节需要做设备迁移,都会导致大量的网络等硬件的重新部署。而且每次调整都需要多方技术人员协同工作。

(5)服务器和应用程序结合得太死:不管应用程序是否工作,基本上都需要独立的一套服务器,无法随需供应资源。

(6)大多数pC服务器目前存在单机、单网卡等单点故障,由于架构的零散性,在现有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下,难以对现有的众多系统和硬件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信息化难题,伴随学院升本后高速发展机遇而带来的大量技术支撑与投入,多年来积淀下巨量的设备资源和信息资源足以构建庞大的资源池,学院以先进的云技术为依托,全方位打造以数据为中心、以服务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的云架构支撑体系,筑基夯实的实验教学体系运行支撑平台。[5][6]

二、整合资源,打造云计算平台

现阶段学院基本建成以支持异构的、资源充分整合并支持各系部各学科的中心支撑平台为核心的云计算平台,将学院各学科纷繁复杂的各类别实验教学软件或融入或整合或迁移至先进的云计算平台之中。最终实现资源池中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的统一管理,整合现有的实验教学应用系统,例如实验教学综合管理平台、虚拟交易所、智盛教学系统、实验银行软件、人力资源系统等等,并动态地为各个应用系统分配所需资源。另外,还可以为后续需要建设的应用系统(例如金融eRp、eRp开发、金融服务等等)提供通用的云计算资源平台。以面向全校性的公共服务平台身份,向全校师生免费开放,充分实现云计算平台下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1.整合资源构建虚拟化环境――云计算基础

首先,云计算是虚拟化基础上的一个理所当然的演进过程,没有虚拟化就没有云计算,因此虚拟化是云计算的基础。[7]

学院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在教学资源(教学资料、教学软件、应用软件等)、教学设施(基础网络、服务器、pC、其他基础设备等)都有了大量的积累沉淀,这就为建立虚拟化平台提供必要的先决条件。依据虚拟化的标准我们就可以将大量符合条件的软硬件资源整合进虚拟化的资源池中。学院云计算架构如图1所示。

学院的做法是以业界领先的虚拟化平台VmwaRe技术为载体,实施从桌面到数据中心的全面虚拟化解决方案,其架构如图2所示。VmwareeSXiServer是目前数据中心虚拟化应用的最佳软件平台。其工作原理是:直接在计算机硬件上面插入一个精简的软件层,该软件层包含一个以动态和透明方式分配硬件资源的虚拟机监视器。[8]多个操作系统可以同时运行在单台物理机上,彼此之间共享硬件资源。由于是将物理机封装起来,因此虚拟机可与所有标准的x86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设备驱动程序完全兼容。[9]可以同时在单台计算机上安全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每个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都可以在需要时访问其所需的资源。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逐渐积累的各类实验教学软件和平台多达五六十种。以往大部分的教学软件、平台运行于传统的物理服务器之上,每一台设备、每一个应用几乎都需要管理员去熟悉、部署、重复调试(安装),因为每一个都几乎是独立的个性体。[10]大部分软件不得不交叉并存于同一个物理系统上,更多的时候共用相同的数据库,导致各类兼容性问题频出,更致命的是单一软件的故障就可能导致多套软件不可用,管理人员疲于奔命。在实施VmwaRe虚拟化平台后,大部分的设备演变成一个完善的超级整体,就如大量的水分子组成了一个大水池。[11]通过控制中心(V-center)可视化管理,所有的设备就如一个超级计算机(云的雏形),管理集中化、应用透明化,每一个应用都可独立占用一个虚拟机,如同独享一台物理机而互不干扰。通过利用原有的相对强大的10台左右的服务器与10t左右的存储设备,就已经轻松运行了将近70台虚拟服务器(近60个应用)。同时淘汰出落后的硬件设备,并将早期的应用通过Vmotion技术实现不停机、在线迁移至更为强大的虚拟机中,达到统一管理、高效、稳定、节能环保的效果,而新的应用直接部署于虚拟化平台。虚拟机与服务器之间的映射关系如图3所示。

2.以数据为中心、以服务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将资源推送给全体师生

云计算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一种更加灵活、高效、低成本、节能的全新信息运作方式。

(1)以数据为中心

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数据就没有应用、就没有服务。[12]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沉淀了大量的资源,虚拟机资源池部分展示如图4所示。而这些巨量的资源整合将带来庞大的数据流,针对这些海量的数据存储,我们可以抽取、应用大量的数据分析、挖掘,去获取大量的新知识。

(2)以服务为中心

通过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体系,根据环境和用户需求的变化调整自身的运行机制,通过交互平台最终实现整个云计算系统的互联、互通、互操作进而实现按需提供服务,随需定制应用。教师或学生只需通过浏览器或虚拟桌面的访问方式即可实现校外、校内的文档、表格、课件的编辑制作,制作完成后的文件直接存放在服务器端。

(3)以用户为中心

数据存储于云架构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可以通过身份认证体系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pDa等移动设备在线调用“云端”的电子教案、教学视频、各种电子图书资源,随时进入模拟实验环境进行模拟实验等。

3.通过联想云终端、幻影桌面系统、VmwaRe桌面虚拟化方式全方位构建云桌面

云桌面是作为用户直接体验、使用云计算平台直观交互的桌面。联想云终端架构如图5所示。它是基于分布式云计算存储技术,集成互联网精华应用,依托高度加密算法,为互联网各个层次用户提供最简便、最丰富、最安全、最贴心的服务。[13]

(1)学院通过国内先进的it运营商联想集团自主研发的面向教育、企业it基础架构端到端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其对桌面/应用/用户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存储、统一计算,并向云终端交付windows虚拟桌面/应用。

实验中心将之部署于会议室、研究室以及部分课室。对于用户来说只要开启终端并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以及展现层服务器名称登录就可以使用各种应用软件,无需安装、按需定制,方便快捷,基本做到免维护。

(2)幻影桌面虚拟化平台是用于实现桌面pC操作系统和应用环境的集中控制和集中管理、应用环境随需供应以及提高pC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的虚拟化平台。平台界面如图6所示。

首先它实现了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集中化的类模块管理,使用户需要的桌面环境(包含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设置等)在网络上流动起来,通过扇区流的方式随需组合呈现并且载入到本地硬盘里。[14][15]我中心通过该桌面虚拟化平台将传统的本地硬盘存储系统软件的方式集中至服务器,管理好单一的镜像文件则相当于管理好了整个实验室的所有本地软件。通过递增的软件与原有镜像的组合方式就可扩展出多种软件环境,达到按需配置的要求。

(3)Vmware桌面虚拟化可为每位用户提供一个独立的虚拟机来进行桌面计算,通过为每位用户提供自己定制的操作系统,桌面虚拟化提供了企业部署集中式桌面所需的稳定性和性能管理功能。其架构如图7所示。

从云计算中心通过VmwareView为师生从本地和远程访问即时部署桌面。创建经审核桌面的映像,然后自动部署所需数量的桌面。VmwareView将桌面作为托管服务交付,使管理和资源集中化,并消除远程办公室的it基础架构。通过这种方式中心所有的资源使用将不再受地理位置、软件所需环境以及时间的限制,24小时运作的云平台可直接将所需资源以虚拟桌面的方式推送给用户。中心将之部署于物理位置分布较为分散的多媒体课室、学生活动室等。

三、结束语――“腾云”而上,高速发展

云计算给学院(中心)带来最直接的效益就是管理高效集中化、资源高度共享、设备尤其是服务器的新投入急剧减少(以前是购置一套软件就得相应添加服务器)、软硬件运行更为稳定且效率更高;校内资源随时定制,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皆可借助云平台学习、备课、教学、资源调用、存储,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优质的基石。?筅

参考文献:

[1]杨晋,陈圣飞.经管类学科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3).

[2]杨志彬.高校实验教学用服务器资源虚拟化部署[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7):75-78.

[3].云计算在院校教育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经济市场,2009(4):13.

[4]张广彬.云计算对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影响[J].中国冶金教育,2011(5):16-18.

[5]虚拟化与云计算小组.虚拟化与云计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07-210.

[6]张耀详.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J].ComputerSecurity,2011(5).

[7]雷万云.云计算――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8]VmwaRe公司白皮书.wmwareinfrastructure体系结构概述[S].北京:VmwaRe公司,2008.

[9]胡恒峰.浅谈云计算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其运用[J].信息化博览,2010(2):50-51.

[10]舒慧东.基于虚拟技术的实验室融合[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9):206-209.

[11]张莹.云计算技术在高校资源建设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资讯,2009(9):219-220.

[12]林沛.探索云计算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7):35-36.

[13]万利平,陈燕.云计算机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9):75.

云计算在金融科技中的应用篇10

【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88-02

一、引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我国互联网应用发展迅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强调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制造业和电子商务结合。伴随万物互联,大数据、云技术、超级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智能化进程也正在加速,对“互联网+”底层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互联网+”这样的国家战略,既为国内高校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更是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当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定位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前身是计算数学,1998年正式更名。目前,在国内共有280余所高校里开设。以安徽理工大学为例,该专业设立在理学院,为部级特色专业,同时也是安徽省特色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较强软件开发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该专业分为应用软件和计算数学两个方向。应用软件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软件开发、设计和测试能力。计算数学方向培养具有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存在的现实问题

从近几年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生与市场相适应程度反馈来看,当前该专业的定位与发展、师资建设、课程体系、社会实践等方面均显现出一些不足。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否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应值得深入的探讨。

1.专业方向界限模糊

主要分为信息科学与计算数学两个方向。以计算机科学为主的方向,与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的专业区别不明显,特点不突出。以数学为主的方向,与应用数学专业相比特征不突出。这导致了专业方向不伦不类,致使培养学生的结果是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强,数学能力也不强,学生就业起来较为尴尬。

2.学生实践能力偏弱

以良好的数学为基础,这个专业特点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经调研,该专业数学课程约占整个教学的450学时左右(平均学时)。因此,学生学习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时间并不是很充裕。另一方面,该专业缺乏有效实践基地,实践课程不能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不能有效与政府、企业、金融系统等需要结合。

3.课程体系紊乱

由于各高校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定位不一样,也使得该专业在不同学校课程体系设立千差万别。如有的学校把数学分析安排超过200学时,有的则仅安排96学时;有的学校开设运筹学,有的不开;有的开设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有的则不开设;有的开设信息类课程近20门,有的开设的仅10门左右。

四、“互联网+”背景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建议

“互联网+”时代到来了,这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创造了无比巨大的机遇。“互联网+”底层技术恰恰符合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点应该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机遇,因势改革,把这门学科真正做强做好,为社会发展和互联网建设贡献自己的超凡价值。

1.明确专业方向,突出专业特点

“互联网+”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企业”、“+金融”、“+医疗”、“+农业”等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该考虑与学校自身的特点结合,从而制订科学、合理、适用的专业方向。比如金融类高校可以从“互联网+金融”定位,医学类高校可以从“互联网+医疗”定位。定位准确了,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明确了,就业方向也清晰了。

2.重新定位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方向清楚了,就要重新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比如“互联网+金融”方向,就可以明确培养目标为“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计算机基础、金融学基础,掌握信息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互联网与金融结合的信息处理能力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这样的定位一目了然,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契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

3.制订科学的培养方案

要充分调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需要的数学理论基础和计算机理论与应用基础,合理调整课程体系,根据专业定位,科学制订培养方案。最好在第1、2、3学期内完成全部的数学理论教学和相关的计算机、领域(如金融学等)基础课程教学。专业课安排是最重要的,要根据当前急需的技术进行考量,如etl、DataQualityControl、mobileBusiness、mobileGovernment等,体现时代特色,完全适应当前社会需要为根本。

4.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与企业融合,联合培养学生效果最佳。如安徽理工大学,可以充分与“江淮云”(云计算、数据服务类多个公司)结合,一方面为公司服务,创造公司价值,一方面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考虑“互联网+”方向,决定实践的学时、目标等。

五、结语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专业,是一个横跨多个学科的新兴专业。他不但涉及数学基础、计算机理论,也需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的各个领域的知识。“互联网+”为信息于计算科学专业提供了发展机遇,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要及时调整思路,顺应变革,主动变革,才能真正做强做好,才能为社会发展贡献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闫娜.大数据视角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1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