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低碳物流的概念十篇低碳物流的概念十篇

低碳物流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8:02

低碳物流的概念篇1

【关键词】绿色低碳供应链碳排放成本模糊综合评价法

供应链的定义为:“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它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模式”。从上述概念可知,一条供应链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够称之为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供应商(原材料或零配件的供应商),制造商(例如装配厂、加工厂),分销商(例如批发商、商),零售商(、杂货店、专卖店、便利店、大卖场、百货商店、超市),此外还包括消费者。

管理好企业供应链的目标是多重的。最重要是要满足客户的需要的,这就要求企业要对整个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综合调度和管理,例如从采购原材料、库存的管理、生产产品、产品的配送、市场营销,一直到最终产品到达消费者。其次还要确保整个供应链的货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畅通无阻,最大程度地降低物流成本与库存管理成本。

然而,传统的供应链体系存在一个缺陷,那就是无法将“碳排放成本”计算其中。这就意味着,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是存在局限性的,只能够从商业、利润角度来进行管理,而不能够做到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绿色供应链的分析。

从供应链的概念出发,我们很容易得出绿色低碳供应链的概念。所谓低碳绿色供应链,并非只是将环境保护的标语挂在嘴边,而是要将绿色化的理念融入这个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中,计划、采购、制造、交付和回收――每一个流程都必须贯彻绿色低碳的理念,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碳排放的成本。

碳社会成本(socialcostofcarbon)简称碳成本(costofcarbon),是用于衡量超过某一个标准的排放量的二氧化碳对于社会的负面影响,这一影响通常用经济价值来衡量,因此碳社会成本的衡量单位是美元/公吨二氧化碳。由于碳社会成本很多情况下衡量的是未来的情况,因此,在实际计算时,还需要折算为现值。

在建立绿色低碳供应链的指标体系之前,首先要分析绿色低碳供应链的影响因素。绿色低碳供应链的具体影响因素具体包括:

第一,资产管理。资产管理可以反映供应链的“价值增值”,这也最能够直观体现供应链的绩效。资产管理可以显示供应链的实施和执行可否有利于整个组织的运营。

第二,成本管理。顾名思义,成本管理反映供应链的成本的高低。通过成本计算,可以为企业管理以及供应链的适时调整提供数字依据。

第三,客户服务。供应链的运作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和期望是衡量供应链的重要指标,是一个企业的首要目标。

第四,业务流程。供应链绩效的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业务流程能否顺利的进行,好的供应链的要能够应对业务流程的不断更新和优化。

第五,环境绩效。这一项是绿色低碳供应链的核心指标,评价供应链绿色化的程度,能够将了绿色化思想贯穿于供应链的各个流程中,引进绿色技术并且改变供应链的管理方式,从而将供应链产生的环境污染降到最低,资源、能源的利用率最高并且使得供应链的综合效益最优。

分析了“绿色低碳供应链”的影响因素,接下来具体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影响因素的分析,参考供应链绩效与相关的绿色评价体系,并结合现实情况,提出了绿色低碳供应链的衡量指标体系,以便对于整个绿色低碳供应链进行考核和优化,具体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

第一,财务指标。财务指标最能够直观地反映企业供应链的绩效如何,然而财务指标通常只能够反映企业近期的表现情况,而难以反映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还需要设置一些其他的指标来衡量企业长远期的效果。

第二,客户指标。顾客就是上帝,因此客户服务角度也是衡量一个企业的供应链绩效的重要方面。除了“产品质量合格率”、“准时交货率”以及“顾客抱怨率”等,还需要增加“顾客绿色认同度”的指标,以衡量企业绿色低碳供应链在公众眼中的环境声誉。

第三,内部流程。主要是指供应链内部流程优化的相关指标,使得企业可以随机应变,适时调整。具体而言是希望实现如下目标:提高响应性;减少提前期;减少单位成本;构成敏捷企业。

第四,学习和发展。该指标又下设为“开发成功率”、“员工人均培训费用”以及“环境保护了解度”,可以反映供应链的发展能力、员工的学习发展情况以及员工对于环境保护的了解情况。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属于典型的多目标综合评价的问题。目前常见的评价方法有:遗传算法、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模糊综合评价法是本文推荐用于分析绿色低碳供应链的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是“模糊数学”。1965年,由美国自动控制专家查德(L.a.Zadeh)教授首次提出模糊集合理论(fuzzysets)的概念,这一概念可以用以表达事物的不确定性,并由此延伸出了“模糊数学”的概念。

而模糊综合评价法,则是基于这一概念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理论,有效地将一些难以衡量的定性因素转变为更加直观的定量因素,这一理论解决了棘手的问题。例如在本文设计的指标体系中,“环保认同度”就是一个难以衡量的模糊概念,模糊数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难题。模糊以及难以量化的问题,以及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都可以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本文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在于,尚未进行实证分析来验证该种绿色低碳供应链的准确可行性,同时有一些指标尚未找到合适的衡量方式,例如客户对于企业绿色低碳供应链的认同度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a.K.C.Beresford,B.m.GardnerandS.J.pettit.theUnCtaDandwoRKpoRtmodelsofportdevelopment:evolutionorrevolution

maritimepolicy&management,2004(31).

[2]BirdJH.SeaportandSeaportterminals[m].London:Hutchinson,1963

[3]HayuthY.RationalizationanddeconcentrationoftheU.S.containerportsystem[J].professionalGeographer,1988(5).

[4]K1in.H.atowardstheBorderlessmainportRotterdam[m].tinbergeninstituteResearchSeries,1995.

[5]pollocke.e,Freeports,freetradezones,exportprocessingzonesandeconomicdevelopment[a].in:HoyleBS,pinderDa(eds.).Cltyportindustrializationandregionaldevelopment[C].London:Belhaven,1981.

[6]倪艳.区域物流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以湖北物流业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11).

[7]龚顺清.重庆建成西南物流中心策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8).

[8]沈小静,谭广魁,唐长虹.采购管理.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低碳物流的概念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评价体系;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X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01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使人类生活环境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增加,使全球变暖的趋势不断加速,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多角度从各领域对低碳经济进行了的研究,而关于低碳经济评价及相关理论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并且国际上至今尚未出台具有权威性的低碳经济评价体系。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级部门决策者共识,不少城市已经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发展目标,通过建设低碳城市、低碳示范区等,推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而国内对低碳经济评价的研究也刚刚起步,做好低碳经济评价,可以了解自己在低碳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促进自己在低碳经济领域的发展壮大。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其特点

1.低碳经济的概念和特点。学术界和决策者在低碳经济的概念尚未有明确的共识,低碳的概念最初是从人类的经济发展领域产生的,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并指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经济产出,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随后,低碳的理念由经济发展领域扩展到社会生活领域。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结能源结构问题,目标是减缓气候温室效应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庄贵阳是我国较早研究低碳经济的学者,他认为低碳经济是指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缓减气候变化。笔者认为,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高级的社会经济形态,其发展模式以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为支撑,以建立一种高效低排的低碳产业链为途径,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低碳化、人类生活消费方式低碳化,其核心前提是经济的稳步增长,最终目标是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2.低碳经济具有经济性、技术性和目标性三大特征。经济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二是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应导致人们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的明显下降。其发展模式相对于高碳经济,要求摒弃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同时,改变传统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充分发掘消费和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但不应导致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明显下降。技术性即通过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撑,低碳技术包括对现有能源技术的改造、能源效率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等。

二、低碳经济评价体系

1.低碳经济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为了科学地评价实现低碳经济过程中所处的发展阶段、存在的差距及可以采取的政策手段,在明晰低碳经济内涵的基础上,需要建立一个多维度的、科学的衡量其各方面发展水平的尺度,即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这套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要能够横向比较各国或经济体离低碳经济目标有多远,另一方面要能够纵向比较各国或经济体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努力程度。笔者在充分吸收和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优化与层次化相结合原则。对低碳经济进行评价,不仅要能全面反映循环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能较客观地反映城市发展的水平,又要避免指标之间的重叠性,因此应追求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最优或满意。为实现系统优化,应根据系统的结构分出层次,并将指标分类,使指标体系结构清楚,便于使用。(2)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不仅要能对低碳经济系统各层次、各环节进行高度概括,科学地揭示其性质、特点等内在的客观规律,其评价指标体系还需简繁适中,评价计算简便易行,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计算力求标准化、规范化,有明确的释义。使从现有资料中获取不到,但能够反映低碳经济现象、体现其特征的指标也应适当纳入,以体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原则。

2.低碳经济评价方法。(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低碳经济综合评价。目前国内关于低碳经济评价对象大多是一个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而对一个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分析、评价涉及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政策、低碳金融、碳汇、碳足迹等众多方面,同时其评价应多角度选取多个指标综合分析,所以区域性的低碳经济评价是一项繁琐、复杂的研究工作。运用层次分析方法来评价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因为层次分析法的特点就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2)基于物质流分析法的低碳经济综合评价。物质流分析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是描述物质输入、输出相关系统的路径及其输出量、输入量的一种系统工具。通过研究物质在环境―经济系统输入―贮存―输出的实物量变动,提示物质在特定区域内的流动特征和转化效率,从而找出环境压力的直接来源,为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为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三、结语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己经引起各国的关注。我国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投身于低碳经济的研究领域,并设立了很多低碳经济试点。但是目前有关城市低碳经济的研究文献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很少进行定量分析。应用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到,由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可能会对评价结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应不断对低碳经济评价指标进行修改完善,构建起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使其更具代表性,更符合实际,促进低碳经济先进的理念发展,为当前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低碳物流的概念篇3

1.1实现低碳的途径

一是低碳经济。主张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其基础是新能源、节能环保、更换能源的新工艺(如新能源汽车)。二是低碳生活。减少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如省电、节油、种树、回收可重复利用或可循环利用的生活资料等。三是发展碳汇。碳汇即从大气中清除Co2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由于森林具有碳汇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等吸收固定Co2的成本比工业减排低,所以碳汇林的重要作用正在日益凸显[1]。

1.2低碳理念在园林中的引入

在园林中能实现低碳经济和发展碳汇2个目标。将低碳经济和发展碳汇放入园林设计、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即是将低碳理念引入园林中。

1.3低碳园林的概念

目前,对于低碳园林的概念还不甚清晰,只有一个低碳景观的概念供人参考。低碳景观(LowCarbonLandscape)是指在景观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景观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碳景观已逐渐成为国际景观界的主流趋势[2]。

2节约型园林的概念

2.1节约型园林的概念

节约型园林自2005年提出以来,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一般指以最少的用地、用水和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干扰最少的绿化模式,为城市居民提供最高效的生态保障系统[3]。节约型园林,就是按照资源的合理与循环利用,在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

2.2节约型园林的营造

节约型园林的营造离不开节能、节财、节地、节水。节能,就是要大力发展节能型的施工方式和少设计能源消耗型设施。尽量在园林设施上做到可持续发展,尽量少设计大型广场、音乐喷泉等能源消耗大的设施。节财,就是要用最少的钱产生更多的绿量,要充分利用当地的乡土树种和草种,防止高价设计、买绿和建绿。节水,一方面要增加可利用的水源总量,另一方面要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发展节水、抗旱型绿地。提倡使用集水技术(地面透气、透水性铺装)和节水技术(微喷、滴灌等),注重雨水的循环、中水的利用,提倡使用再生水灌溉。节地,就是在保护城市原有生态绿地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改良或不改良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使园林绿化效益最大化[4-5]。

3低碳园林与节约型园林的关系

3.1低碳园林与节约型园林的区别

笔者认为,低碳园林应该包括在节约型园林之中。因为节约型园林中涵盖了节能的概念,而低碳的核心部分就是对于能源的生产及使用。并且现阶段的技术和方法在低碳的概念下生产出的产品和形成的各种理念有时跟节财的理念相背离。

例如,一株大树的移植或许在运输和移植的过程中产生了比树苗栽植更大的财力消耗,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说,一株成年大树在未来长时间产生的碳汇效果绝对大于树苗。低碳的实现需要前期准备相当长一段时间,这样在前期其实就无法满足节财的要求,但是以长远的眼光来看,低碳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情。

3.2低碳园林与节约型园林的联系

低碳园林与节约型园林有3个共同之处:一是要求在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及运营等环节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率;二是借助城市园林绿地完善城市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维持碳氧平衡、蓄水保土、调节温湿度、滞尘减污、防风减噪等方面的作用;三是最大限度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可持续发展[6-8]。

4基于低碳理念的节约型园林营造方法

4.1设计

设计结合地形,尽量少修改或不修改。尽量借助所在地原有的特色景观,最少地改变当地面貌。少设计或不设计模纹花坛、草坪等需要大量人工修剪的种植模式。多结合新能源的利用,将太阳能、风能等新兴的能源类型运用于设计中。外遮阳节能设施也是值得大力提倡的低碳景观元素。外遮阳的节能效果远远好于内遮阳,而且完全可以设计得精彩美观,既是对建筑节能传统有效措施的继承发扬,又可成为建筑物外立面的重要华丽装饰[9-10]。

4.2植物

在植物上尽量选择碳汇能力强的树种,如常绿树强于落叶树,阔叶树强于针叶树。坚持适地适树,多采用乡土树种。选择耐干旱、耐瘠薄、可以粗放管理的树种。在植物种类上尽量配置多层次的稳定群落,使单位叶面积达到最大。

4.3材料

低碳型园林材料的设计原则:推广使用地方材料,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循环使用人造材料,开发使用环保材料,巧妙利用废弃材料。

选择新型节能材料,在灯具、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做到节能。多使用当地材料,做到低排放、低人工。城市的灯环境,体现着现代化城市的繁华程度和艺术风貌。传统的灯光艺术是一种“静态艺术”。在科技发展的互动下,由于电脑灯具和计算机程序控制的出现,灯光艺术已发展成具有自我表现能力的艺术形式——动态艺术。与此同时,节能灯具也在蓬勃发展。奥运水立方节能灯光艺术、大运河杭州段灯光艺术等灯环境艺术设计中,均可以看到景观元素与低碳元素的完美结合;各种造型的太阳能利用与风能利用相结合的小区路灯,不仅实现了节能减碳,也为人居环境大增了艺术光彩[11-13]。

4.4管理

管理上尽量减少人工输出,减少修剪,减少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近年来,我国住宅区的景观环境建设得到了较大提升,同时也存在过于重视视觉观感而忽略了其实用性和功能性的不良倾向。低碳节能时代,不仅要求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而且要深入挖掘节能减排低碳型的景观元素。将低碳渗透入景观中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认可,积极筹划运营开发低碳项目。

5参考文献

[1]积极打造低碳人居环境[eB/oL].[2011-11-25].Http://www.CopYC.Cn/CompaRe?pURL=Http:///GXJLXH/SHowJKXX.aSp?newSiD=117043.

[2]什么是低碳景观[eB/oL].[2011-11-25].Http://LowCaRBonL/%e4%BB%80%e4%B9%88%e6%98%aF%e4%BD%8e%e7%a2%B3%e6%99%aF%e8%a7%82/.

[3]郭汉全.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8.

[4]贾春,任全进,于金平.谈我国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J].现代农业科技,2009(24):218-219.

[5]刘南方,刘伍生.低碳经济环境对构建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思考[J].才智,2010(8):57-58.

[6]闫煜涛,白丹.论节约型园林建设中园林材料的设计手法[J].华中建筑,2009,27(6):185-188.

[7]李清宇,黄耀志,周颖,等.低碳城市建设背景下的苏南小城镇公共绿地与生态经济一体化设计——以常州市嘉泽镇镇区滨水公共绿地为例[J].生态经济,2010(2):191-195.

[8]王润,刘家明,田大江.基于低碳理念的旅游规划设计研究——以福建省平潭岛为例[J].旅游论坛2010(2):168-172.

[9]王恩,包志毅,章银柯,等.杭州园林与低碳生活方式研究[J].杭州科技,2010(2):50-52.

[10]杨德昭.新社区与新城市:住宅小区的消逝与新社区的崛起[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11-23.

[11]杨文廷.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8,30(5):53.

低碳物流的概念篇4

关键词:低碳环保;原则;规划;实现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3-0065-03

1、低碳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

1.1降低景观园林的能源消耗

园林景观的营造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在设计中考虑其系统的能耗,园林景观在能源消耗方面主要为电能和水资源,由于园林景观系统的运行,贯穿于整个住宅使用周期,故降低其能源消耗具有较大的意义。在南翔华润a09地块商品住宅项目中,主要通过在园林空间中,将传统中使用的白炽灯、金卤灯更换为节能灯,优化回路设计,将整个景观空间中的光源按照景观设计动线,分为生活必需性照明(如主干道高杆灯),辅照明(如草坪灯、射树灯等),活动空间照明(儿童、老年人活动场地等照明),以此作为回路设计依据,使其在后期使用中能形成有效管控,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减少景观营造设计中,集中式大型水景的设计,起到了降低水泵电能的损耗及减少水的浪费的作用。通过上述手段在此项目景观营造中的运用,降低能耗的同时,也降低了后期的使用费用及维修费用,具有较积极的意义。不管是作为园林建设者,还是开发商,都应从节能环保的方面考虑,将自然中的山、水、石有机融于园林景观中,降低园林景观的能源消耗,提高其使用率,如图1。

1.2生态效益原则

在从生物学上我们都知道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来吸收二氧化碳的,可以将其转化为有机碳未存储在土壤中,然后将氧气释放到空气中,同时,植物还能起到挡风,防尘,降噪,改善小环境的作用,怎样将其使用在低碳园林设计中,最直接体现低碳的环保概念,可充分发挥这一作用。南翔华润a09地块商品住宅项目在园林设计之初,为了充分的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确定了以绿化为主,硬质景观为辅的设计原则,除必要的道路及较少的景观节点外,其余均为绿化,利用植物造景来区隔空间,注重环境生态的自然协调,最终呈现的软硬面积比达到约8:2。同时,整个园林空间均采用了较为丰富的地形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绿化面积。在植物配置上,以自然式为主,结合植物多样性,选用丰富的园林绿化植物,遵循生态、自然的规则。植物造景以乔木为骨架,灌木、树球作为搭配,草坪花卉作为铺垫,采用复合结构体系表现多层次、多色彩的生态环境。建筑周边以落叶乔木辅与常绿灌木,在保证室内阳光的同时,形成仿自然生态氧吧。通过此园林造景及设计手法,既能较好的融合了美观与实用,又能形成优良持久的植物景观以及生态效益,如图2。

1.3节材原则

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怎样选择既环保又实用的材料,不仅需要专业指导,还需要切实可行,园林材料种类繁多,工程量大,所以在选择上就需要格外注意。南翔华润a09地块商品住宅项目中,道路及节点广场等硬质铺装,未采用常规的陶土砖、烧结砖等材料,这些材料必须经过高温、燃烧等手段才能形成,结果就是会导致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取而代之的是建筑外立面石材的余料,大量石材余料的使用既经济又环保,同时,减少了不规则异形图案设计,大幅度提高了材料的使用效率。在软景的营造中,大量采用如香樟、朴树、桂花等乡土树种全冠移植,且与常规营造不同,不采用任何大规格截杆苗木,且自然式的绿化造景方式,也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植物的原貌,做到了经济环保低碳。园林景观材料的选择,尽可能采用低碳型园林的材料,从而减少对新型、人工、高碳型材料的使用,不仅仅是减少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节约成本,方便使用,同时也可正面体现出历史地域的特色,以及低碳环保理念在生产实践中的贯彻实施,如图3。

2、园林景观设计低碳技术

一个精致且美观的景观设计,在观赏性很强的前提下,也是社会建筑物下的一个完美果实。是科技与理想结合下的象征进步的产物,逐步从理想化到现实的一个实现过程。低碳技术的实施不仅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在对环境的影响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类对环境破坏也越发严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也越来越高,全球温度逐渐升高,所以,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生态问题的重要性,现在,必须要行动起来,大力倡导环保意识,低碳住宅,绿色住宅就是一个从根本人手环保的好概念,将低碳融入住宅景观、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不仅是环境的改善,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而低碳环保的概念不仅是潜力股也一定是绩优股,它是未来房产发展中的佼佼者,未来的发展风向标,人与自然是否协调,环境是否健康、舒适、优美都关系到一个整个社会发展平衡的问题,新时代的人们,具备新思想、新要求,是更加倾向于崇尚于回归自然,一定是将来的发展趋势,在降低碳理念具体融入到景观设计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不管是在设计思想还是理论实践中,景观园林设计可是说是一个开放的城市空间,看似是一个建筑的线索不尽其然,它也是一个故事,讲述了人与自然的交流、人与建筑的交流、人与城市的交流,它以特殊的符号、特殊的场景、特殊的实物与空间及自然融为一体,形象且立体化的展现城市建设的风貌,也实为城市建筑群中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如图4。

3、低碳园林规划设计策略

3.1低碳园林与精品园林之间的权衡;从理论思考层面上来说,建造低碳型园林与精品型园林两者是互相矛盾的,但以实际建造的概念来说,两者并不;中突,建设精品园林是视觉与本质两者媲美之后的饕殄大餐,是最终目标,而建设低碳园林是以建设低碳型园林为基础,实现节约、环保又精美的完美结合,是精品园林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的体现。

3.2现状中,建设低碳型园林与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低碳型园林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的建设措施是否跟未来的发展有冲突,这个问题的存在主要是建设低碳型园林最终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优良且长久居住以及生活。工作环境的,可是说一个载体,不可否认,在这其中的过程中,因为过度追求当前建设效果而置园林可持续发展不顾,所以,不管是开发商还是居住者,在这之间做好两者平衡,以为现在的措施为以后的问题埋下伏笔,因此,应当处理好低碳型园林当前措施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3.3低碳型园林建设需要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在我们如今的生活里,对各种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资源越来越稀少,浪费资源的现象也愈发严重,由此带来的环境恶化、气候变暖以及能源储量的问题,这些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如何合理利用资源,如何探寻可再生资源,从根本上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改变一次使用的模式,做出一些对生态、对环境有益的生产工作。例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选用能耗较低的光源作为照明,或者采用太阳能技术供照明使用,适当减少硬质景观面积,选用低碳铺装材料,搭配多层次的绿化组团,减少水景对水资源的浪费,将理论结合实际,落实到景观营造中,实现它的意义所在。

3.4合理开发、利用以及保护生态特质;在不同地方做建筑工作,都应遵循当地的生态特质,将因地制宜与低碳建设合二为一,合理开发,合理利用,不能一味寻求突破、创新而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应在利用的同时加以保护;例如湿地地貌不仅仅可以设计成可观赏性的湿地景观,更可以利用湿地水系替代水景,通过植物生态进化水质,达到节约用水的作用,还能有效的改善小气候环境,所以,建设者不能忽略在身边的可利用的自然环境,将自然环境合理利用,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降低景观建设成本的同时,也为城市的环保建设做出一份贡献,如图5。

3.5应强化园林景观的生态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组成是复杂的,系统的稳定性,是低碳型园林建设中需要强化的一个环节,单一的形式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只有当某块区域内,生态物种多样化了,系统才可以自我生存、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园林的养护开发成本开支也将得到降低,还可避免重复建设,一举多得。

4、景观设计中低碳理念的具体实现

“低碳”作为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保因素,为繁重的城市生活带来一股自然的气息,城市的建设不管是初衷还是最终目的,都是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更健康,所以,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广泛传播“低碳”理念,从概念变成实际的运用。南翔华润a09地块商品住宅项目为例,项目用地原本是一块农田,具备比较好的基础建设条件,整个项目围绕景观园林的概念来设计,注重绿化建造,把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进行融合,以此未突出古典主义的风格,形成与建筑相互辉映,相互衬托,显示其典雅、大气的环境氛围。项目社区的绿化体系由林荫大道、中心绿地、宅间绿化、庭院绿化、绿化带形成一个整体环境。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和种植上也是颇为讲究的,做到面面俱到,例如适当增加植物的多样性,对地块内的原有苗木进行了保护使用,合理搭配常绿落叶树种的比例,重视中间层和小乔木以及大灌木的使用,营造较为丰富的绿化层次,通过自然式的绿化搭配,较少植物强修剪等等,做到处处体现景观园林的特点。项目的具体要求和措施都是致力于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将低碳的技术以及理念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在住宅景观中探索低碳环保带给我们的美好生活。低碳理念在住宅景观中的实现,要求全体参与建设者都进行全方面的考量,从整体布局、概念设计、材料选择、现场施工等各个阶段人手,实现低碳景观,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消费方式,真正的使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做到“人人倡导,人人落实”,把低碳园林真正全面应用到园林景观建设中,使人们的生活真正像在呼吸大自然,处处体验低碳带给我们的舒适,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对低碳环保的理念,如图6。

低碳物流的概念篇5

低碳经济是指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方式,通过技术创新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来降低能源消耗,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利益与环境效益共同发展,促进人类长远发展,不断优化现有的生活环境。低碳物流是指通过降低碳排放量的方式来达到低排放、低污染的目的,达到环境保护的作用,其降低碳排放的手段主要有管理车辆行驶、引用新技术、引用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等。低碳物流强调要在物流运输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降低碳的排放,将低碳经济的理念引入到物流行业中,既可以促进物流行业健康发展,也是深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工作。

2低碳物流的重要性

首先,从企业角度来说,低碳物流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对于物流企业来说,企业成本的很大一部分便是运输成本,运输成本中的能源消耗的比重较大,能源消耗多会导致企业成本的增加,而倡导和应用低碳物流会提高运输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促进企业盈利能力的增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从社会角度来说,低碳物流有利于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低碳物流的推广有利于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利于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效应,共建美好和谐的社会环境,能够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这也是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要求,发展低碳物流无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再次,从思想理念角度来说,低碳经济有利于人们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通过低碳物流的发展可以有效带动生产和消费的低碳生产,在社会中推行低碳生活消费的理念,使得社会大众可以树立起低碳的观念。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消耗,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保问题,推行这一理念有着积极的意义。

3基于低碳经济理念的低碳物流运输策略

首先,树立低碳物流发展理念至关重要。要想促进低碳物流的发展,做好低碳物流业的发展,树立低碳发展的理念至关重要,只有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之下才能使人们的行为更加有方向性,才能在行为上践行低碳发展理念。同时要进一步学习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发展,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其次,政府要加强对低碳物流的发展。政府也要积极促进低碳物流的发展,其一,要对低碳物流的发展给予政策支持,对于低碳的交通工具给予鼓励和推广,对于碳排放量较多的运输企业征收更多的排污费,对低碳物流发展较好的企业给予相应的补贴与政策鼓励。加强低碳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提高效率,为低碳物流企业的发展奠定好金融基础,增加其融资渠道,促进物流运输网络化、高效化。其二,加强物流企业专业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时注重低碳经济理念的教育,在高校中设置低碳物流专业,并积极引导低碳物流企业的创新与发展。其三,要建立低碳物流的技术体系,积极引入先进的低碳物流技术,为低碳物流的发展提出中央的顶层设计,做好相关计划,积极发展新型能源、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科研创新和发展。其四,要做好低碳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现有设施的应用效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信平台建设。再次,企业在运输的过程中应采取多种运输方式。其一,要采取共同配送的方式,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有效做到集约发展和规模经济,防止重复运输和资源浪费,降低空载率,降低运输次数,从而降低碳的排放。其二,要采用更先进的运输方式,采取滚装运输、集装箱运输与传统甩挂运输方式相结合,有效降低碳的排放量并提高运输的效率。其三,可以通过对运输设备的改进来降低碳排放量,多采用无污染的运输方式也设备,充分发展电动汽车、清洁新能源汽车等,有效降低碳排放量。其四,通过多式联运的方式降低碳排放量,充分发挥各个运输方式的优势,根据运输方式的特点有计划地选择碳排放量较低的运输方式。其五,企业应加强信息化管理和相关人员团队的素质,进一步降低碳排放量。总之,低碳经济的理念对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十分重要,企业应积极发展低碳物流,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在整个社会中推行低碳物流。

作者:王昱衡单位:成都七中万达学校

参考文献:

[1]王艳,李作聚.浅谈低碳物流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商业时代.2010(14)

低碳物流的概念篇6

关键词:物流产业;低碳物流;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9.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10日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物流行业作为其他行业的工具,承担着重要的运输作用,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特别是互联网商业的发展,更是给物流产业带来了新的契机。发展低碳物流产业,是现代国际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低碳物流基本定义

从定义上来看,低碳物流是指在货物流转过程中,实现绿色控制、降低物流能耗,减小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合理规划,减小碳排放量等方式,提升物流产业发展层级,推动整体产业的集约化、环保化。发展低碳物流产业,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小环境污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产业发展沿革来看,物流产业在我国发展的r间并不长,属于新兴产业,低碳物流更是一个新兴概念。基于此,在传统产业基础尚未稳固的基础上,探寻低碳发展路径,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是我国物流产业发展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对于产业未来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发展低碳物流产业,也能有效提升我国自然环境承载能力。

二、我国发展低碳物流产业的影响因素

(一)产业发展层级相对较低。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物流产业在我国发展时间相对较短。1970年左右,物流产业才从日本引入我国,发展历史相对较短。从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物流产业尚属于发展起步阶段,不管是服务水平还是经营理念,与先进发达国家都有较大的差距。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交易的发展,物流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发展方式相对野蛮,整体水平仍然不高,而且物流行业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很多大型企业操作比较规范,经营情况比较好,碳排放量等也比较符合发展要求,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但是很多小型物流企业,依然保持着原始的操作模式,处于一种无序竞争的状态,发展能耗相对比较高。

从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程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从目前物流产业分布来看,在城市一般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物流网络,但是广大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相对仍然比较落后。由于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很多物流企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利于发展低碳物流产业,相比环境保护,很多物流企业更加关注企业自身的生存和经营问题,在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之间,很多企业更加关注自身发展的经济效益。

(二)尚未形成低碳经营理念。发展低碳物流产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发展低碳物流涉及到多个主体。从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很多物流业经营者并没有形成低碳经营理念。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来看,低碳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指导行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思想,对于物流行业发展而言,低碳经营思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从我国发展实践来看,普遍缺乏低碳经营思想。由于物流产业具有跨地域特征,要发展低碳物流,必须要有统一的思想指引,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的统筹协调,共建绿色低碳经营发展模式。但是,从目前发展实践来看,实施低碳经营策略,肯定要相应增加一些经营成本,但是在物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没有经营者愿意放弃这部分经济利益,在这样的局面下,我国低碳物流发展层级一直比较低,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很多经营者会认为,发展低碳环保产业,是政府的分内职责,与企业自身没有直接的联系,而很多政府环保部门在面对企业经营行为的时候,由于没有相应的执法权,后者由于资金人力不足,无法实现物流行业的动态管控,整个宏观调控能力也不够。此外,物流客户也是建设低碳物流产业的一个重要主体,从客户角度来看,也普遍存在环保理念缺失的问题。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发展低碳物流产业,要从产业发展理念入手,通过理念指引行动,实现总体发展层级的有效提升。

(三)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我国关于物流产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对于新兴产业依旧归入传统产业进行法律规制,在很多方面都是空白,由于立法的缺失,很多行业发展问题也都是通过一般性规定来管控,缺乏法规管理的规范性与针对性。对于低碳物流而言,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也没有相应的奖惩规定,对于企业自身行为,只有通过企业自律与行业规范来调整,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和滞后性,不利于低碳物流产业的长远发展。很多物业产业发达的地区构建了自己的法律体系,但是由于具有地域局限性,没有全国范围的指导意义,对于低碳物流产业发展而言,存在支撑力度不足的问题。基于这样的法律现状,很多物流企业忽视碳排放标准,采取野蛮发展的状态。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将既有物流行业纳入法律法规规范体系,是我国发展低碳物流产业的必然路径,同时也是基础性保障。

(四)物流基础设施亟待完善。由于起步较晚,发展层级较低,我国物流产业的基础设施亟待完善。从产业形态来看,物流产业具有较强的联系性,同时具有跨地域特征,由于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物流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和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同时在很多经济不发达地区,又存在基础设施缺失的问题。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产业机械化水平还不够高,缺乏统一的标准,对于发展低碳物流而言,这些都是天然的瓶颈。发展低碳物流,存在工作标准不明确,不同地区设施无法配套等难题,与此同时,也导致了物流产业发展效率较低的问题。在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指引下,构建统一的基础设施体系,是发展低碳物流的必然要求和基础保障。

(五)缺乏专业的物流人才。专业物流人才缺失,是我国低碳物流发展需要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物流专业,为现代物流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但是很少有高校开设低碳物流专业,缺乏专业的人才。从企业内部人才结构来看,懂物流专业知识的缺乏相应的环保理念,掌握环保知识的人又对物流基本知识缺乏了解,这是我国物流专业人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要想实现低碳物流的提档升级发展,同样必须解决人才方面的问题。

三、我国发展低碳物流产业的有效对策

(一)全面树立低碳物流发展理念。要想发展低碳物流产业,首先要从理念入手,用科学、环保的理念指导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在构建企业格局过程中,要强化环保知识的宣传与引导,不管是企业经营者还是政府管理者,都要建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与此同时,要注意对消费者的引导,共同构建低碳物流发展格局,推动低碳物流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系统化推进,共同建设绿色发展体系,实现现代低碳物流产业的发展。在发展低碳物流产业过程中,要注重节点把控,实现低碳化经营模式,减小碳排放量,提高环保效能,实现集约化经营与发展。通过理念引导,强化低碳发展层级,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强化低碳物流产业政策支撑。单单靠市场的力量,并不足以发展低碳物流产业,要想实现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管理机构的支撑。通过顶层设计、配套设施建设等工作,可以为低碳物流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从产业结构来看,物流产业发展具有跨区域特征,单靠市场很难做到低碳物流产业发展的协调统一。通过构建一体化发展体系,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从宏观层面为低碳物流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可以有效提升低碳物流产业的发展效率,构建全局性发展格局,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在具体工作中,可以通过收取排污费、增强政府补贴等方式,鼓励物流企业采取现代低碳经营模式,推动低碳物流产业发展。

(三)构建专业化人才体系。建设低碳物流产业,必须要有足够的人才支撑。在人才培养方面,一方面物流企业要加强企业人才的培训力度,提升物流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低碳经营理念与低碳经营知识,构建现代化的人才梯队;另一方面从高校角度来看,要及时进行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适应需要的人才,在专业设置上,可以o置低碳物流专业,专门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人才综合竞争力,适应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提高人才综合竞争力,为低碳物流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撑。此外,政府还要发挥自身宏观调控作用,强化人才引进与人才补贴等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物流行业工作,特别是对于偏远地区而言,要强化人才引进力度,提升低碳物流行业发展水平。

(四)构建一体化发展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发展低碳物流产业,要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抓住低碳物流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对全国物流分布进行通盘考虑,在建设基础设施的时候,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对接问题,统一建设标准,明确建设目标,实现规范化经营发展,避免各自为政、野蛮发展状态。在基础设施统一构建与维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区之间的情况,争取基础设施建设一步到位,按照低碳物流发展标准提前建设,避免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提升低碳物流产业发展总体水平。

(五)构建低碳物流发展法律体系。要想实现低碳物流产业的规范化发展,离不开法律的支撑,要将产业发展纳入法律规范体系当中,通过立法和司法解释的方式,对建设低碳物流产业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有效规制,提高产业发展的规范化程度。与此同时,通过明确立法的方式,也能保障低碳物流产业发展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和依据,对于违法标准的物流企业,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罚,形成明确的指引作用。构建一体化的物流规范体系,保障低碳物流产业发展,既要坚持立法先行,提升立法的前瞻性,避免出现滞后性,要参考西方先进国家的立法模式,同时根据我国低碳物流发展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适应我国低碳物流产业的发展需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经济产业的发展,物流产业迎来了发展契机,成为众多产业发展的必备工具。作为高能耗行业,物流发展对于自然环境存在着较大的影响,探索发展低碳物流模式,是国际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低碳物流发展实践中,要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探索低碳物流产业发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层级,优化产业结构,降低物流产业能耗,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将物流产业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主要参考文献:

[1]钟新周.发展低碳物流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2012.28.1.

[2]周芳.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助推我国低碳物流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2.26.10.

[3]李丽,邢俊兰.低碳经济趋势下我国低碳物流发展研究[J].商业时代,2011.31.

[4]王莹.低碳经济下的中国企业物流低碳化发展思路探讨[J].煤炭技术,2011.30.8.

[5]罗凌妍.低碳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5.

低碳物流的概念篇7

【关键词】汽车研发企业;低碳文化;文化建设

自2003年英国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以来,低碳经济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作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汽车产业,低碳化显然已成为汽车产业研发、生产的新方向,也成为新常态下国内汽车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要实现低碳化,汽车企业(尤其是汽车研发企业)需要从低碳能源、低碳技术等“硬件”着手,更需要从人的观念转变、行为方式的变革等“软件”着手,也就是要建立和培育一种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模式――低碳文化。

1低碳文化的定义及低碳化在汽车产业的发展

1.1低碳文化的定义

低碳文化是以低碳技术为载体,以新能源革命、减排二氧化碳为行为准则,以低碳排放、低碳消费、高效生产、循环利用为核心文化,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低碳的文明。一方面,它要求个人和组织要树立低碳意识、低碳规范和低碳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它要求个人和组织在物质层面和行为层面践行低碳理念。

1.2低碳化在汽车产业的发展

在全球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日趋严峻的形势下,世界汽车产业已进入全面交通能源转型期,国内外车企在各自国家有利政策的引导下,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空前高涨。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从无到有,2009年销量不足4千辆,到2013年已突破18万辆。产品丰富度也大幅增加,2010年美国市场仅有Leaf和Volt两款新能源车在销售,而到2013年已经接近20款,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技术渗透也已经从少数几家企业扩张到行业内各大主流企业都参与的状态。我国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政策。在各项利好政策的扶持下,新能源汽车在我国汽车市场的销量逐年增加,2009年为0.23万辆,2010年为0.74万辆,2011年为0.82万辆,2012年为1.28万辆,2013年为1.76万辆,2014年为7.47万辆,而到2015年,销量已激增至33万辆。180亿发展新能源汽车,一汽大众投资12亿元生产纯电动汽车,比亚迪定增150亿元,长城汽车定增168亿元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说,汽车产业低碳化在国内已经走上了“快车道”。然而,与之相适应的“低碳文化”似乎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还没有车企把低碳文化提炼出来,明确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并进行推广和宣传。

2汽车研发企业低碳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企业文化包括四个层次,即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核心文化。低碳文化的结构也是如此,因此低碳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2.1物质层

物质层是低碳文化的基础,如果没有物质层的实际存在,汽车研发企业的低碳文化建设便无从谈起。在汽车研发企业,在物质层面影响其低碳品牌形象有几个因素:一是,企业能否研发和制造出新能源汽车或轻排放量汽车;二是,企业是否使用低碳建筑和办公环境,是否使用低碳办公设备以实现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的低碳经营;三是,企业有没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开展公益事业。

2.2行为层

低碳行为是低碳文化在生产领域得以形成的行为保证,如果没有行为层作保证,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核心文化层都失去了低碳文化的主体承担者。在汽车研发企业,在物质层面影响其低碳品牌形象有几个因素:一是,企业在采购、储存、加工、运输等生产环节有没有用具体行动践行低碳文化;二是,企业有没有加大对低碳技术的研发;三是,企业有没有加强低碳工作和低碳生活理念宣贯,提高员工的低碳意识。

2.3制度层

汽车研发企业的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都会通过制度层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从外界因素来看,国家和地方的政策与法律法规的支持或限制都会影响汽车研发企业的低碳文化建设,企业可以通过政府或其他组织获得技术或资金方面的扶持。从内部因素来看,汽车研发企业可以根据国家和行业的政策和制度标准确定发展方向,同时结合自身的技术和资金实力制定低碳技术研发和低碳汽车生产的公司制度和战略计划。

2.4核心层

汽车研发企业的低碳文化核心层是从企业精神、价值取向等精神层面产生影响,它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在物质层、行为层和制度层是否采取低碳取向。企业所采取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模式,都是在其企业精神和价值导向的指导下行动的,也就是说企业的核心文化主导着企业的发展方向。

3汽车研发企业低碳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

3.1塑造企业低碳文化的核心层

塑造企业低碳文化的核心层需要经过一个由低到高、从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具体来说,汽车研发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树立低碳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将低碳文化提炼出来并融入企业文化理念,通过企业报刊、专题会议等媒介,向员工和社会宣传企业低碳文化理念,提高员工低碳意识;二是,加强低碳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制定系统、长期的学习计划,指定专人负责,形成制度化、定期化的学习机制;三是,从企业及员工的工作与生活行为中提炼低碳行为的标准,制定行为准则,对不符合低碳理念的行为及时给予限制或制止。

3.2制定企业低碳制度

文化的落地需要制度护航,汽车研发企业要通过制度建设来确保低碳观念的贯彻落实。一是,实施企业流程再造,确定汽车零部件采购、储存、加工、运输等环节的低碳性指标及标准;二是,制定激励员工低碳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明确员工生产及工作中哪些属于低碳行为,哪些不属于低碳行为;三是,建立绿色采购系统,将环境问题引入并整合到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以审计和评价供应商对环境的影响。将重视环境管理的供应商确定为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

3.3建立低碳奖惩考核机制

汽车研发企业内部要贯彻落实低碳文化观,倡导低碳行为,除了理念引导,制度规范外,还要企业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规范和考核。对低碳行为,企业应给予荣誉表扬和物资奖励。对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高碳行为,企业要给予适当的惩罚,约束员工行为。

3.4开展低碳研发与生产

汽车研发企业建设低碳文化,说到底还是为了能够在研发与生产中实现低碳化,这是根本目的,也是最终落脚点。具体来说,汽车研发企业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低碳化作为企业技术研发的主要方向,并为之制定中远期规划和详细的短期计划;二是,结合企业实际,引进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并进行研究,努力开发自己的低碳技术;三是,在现有的生产过程中,不断降低环境负荷,减少污染排放,加强对可再生材料的回收利用。

【参考文献】

[1]商鹏.汽车企业低碳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兰光华.企业低碳文化建设因素分析和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3(11).

低碳物流的概念篇8

“低碳”这一概念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从这一概念衍生出的低碳技术、低碳经济、低碳金融、低碳生活等将影响世界、改变中国。其中,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的调整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近年来,以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目标的低碳发展理念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题中之意

“低碳农业首先是一种理念,是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发展方向。低碳理念的本质就是降能节约。”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尚勋武说。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张全国对低碳农业又做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说:“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来源之一,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温室效应的影响。如何制定低碳农业发展政策,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区域经济发展中重点考虑的领域之一,尽快转变农业生产模式,发展低碳高效农业已成当务之急。”

当前,在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中,有一些生产习惯不符合低碳的要求,既不节约又污染环境。广西忻城县土肥站副站长蒙代表以施肥为例说,由于当地雨水比较多,暴雨通常会造成农田被淹没,传统的施肥方法使肥料的流失非常严重,不仅加大了成本,而且还污染环境,农民急需要一种能够控制释放速度的肥料。资料显示,我国化肥利用率低是化肥引起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除作物吸收利用和土壤残留外,约有50%以上的氦没有被作物吸收而流失到农田外,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及食品安全问题,如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板结、温室效应、农产品品质下降等。

张全国提出了发展低碳农业的建议,他认为,要培育低碳农业的管理理念,大力推动农业生产制度创新,实行涉农生产节能减排的管理考核责任制,从国家法律法规高度,逐步开发完善农业能源效率标准。他还提出,要重视对低碳农业的研究,包括能源、环境、建筑结构、给排水、绿地等碳减排与扩碳汇技术的集成应用研究。

科技支撑农业生产低碳化

尚勋武说,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从粗放型向精细化发展,低碳可做的文章很多。可以说,在农业领域,实现低碳可行性很强。

他说,农业多个环节都可以考虑如何做到低碳。他具体举例说,从农业投入品来看,比如水资源,农业耗水很大,但现在用水方式不合理,造成极大浪费。水用于灌溉,还要消耗电能,如果节水,就节约了灌溉用能,也就低碳了。

张全国则对低碳农业给出个概念,“低碳农业是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他进一步解释说,低碳农业是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像生态农业那样提倡少用化肥农药、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而在农业的能源消耗越来越多,种植、运输、加工等过程中,电力、石油和煤气等能源的使用都在增加的情况下,低碳农业还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碳排放的降低。

如何推行低碳农业,尚勋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加强技术的作用,在农业领域多推行低碳技术。二是生产模式的创新。比如集约化生产,通过合作社,专业协会推动集中生产、经营,提高效能。

张全国也持同样的观点:通过提高低碳农业的技术含量,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

以肥料研制的科技发展为例,我国在肥料技术研发上支撑了施肥的低碳化。来自山东临沭县农业局农经中心的刘建文代表表示,近年来临沭的肥料企业在研发、生产、推广应用的缓控释肥在低碳方面成效显着。他举例说,亚洲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基地――金正大集团研发并推广的上百种缓控释肥产品,适合我国大田作物。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副主任许为钢代表归纳了缓控释肥在低碳方面的优势:缓控释肥可根据作物养分需求控制养分释放,改变了化肥因溶解过快、养分流失而难以满足作物各生育阶段对养分不同需求的缺点,可以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简化农作物生产技术、帮助农民节本增收。

对于用科技支撑低碳农业发展,张全国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建议。他建议:第一,提升粮食核心产区的低碳农业基础建设。加大整合力度,重点建设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生态畜牧业、粮食(叶菜)功能区等项目,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打好基础。第二,加强培育适应低碳环境的优良品种。同时,要大力推动农作制度创新,推广一批稳粮高效、农牧循环、水旱轮作等发展模式。第三,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减轻农业发展中的碳含量。如用粪肥、堆肥或有机肥替代化肥,通过秸秆还田增加土壤养分等。

农村生活低碳时代来临

低碳方式不仅仅在农业生产上大有作为,农村发展低碳的条件也已经成熟。张全国说,发展低碳农业,要发展乡村新能源,实现农村用能结构多元化。如综合利用秸秆、畜禽粪便、太阳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资源,满足农村生活炊事用能、村镇生活用电及生活用热水需要。

20年前,将环保写进村民公约,并成立了当时全国唯一的村级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的浙江省宁波市滕头村,就是农村低碳的先行者,村党总支书记傅企平代表介绍说,建设“低碳”生态乡村,是农村发展的金钥匙。“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农村也应挑起担子。”傅企平认为,未来“低碳”生活是一种优质、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在西部农村大量推广太阳能灶,会大大减少因燃柴(草、木)、燃气、燃煤而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任启兴说。他说,我国西部地区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相对丰富,最适宜大量推广太阳能灶。任启兴建议建立财政支持政策,对农村购买太阳能灶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同时,大力扶持太阳能灶生产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帮助企业提高产量、质量和科技含量,以满足在农村推广使用太阳能灶的需求。

低碳物流的概念篇9

本文首先对于低碳园林的概念以及具体内涵等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然后提出了低碳园林的几个最为主要的原则,包括尊重场地、自然做功以及场地异质等,然后稍微的提及了构建园林的几个方法。

关键词:低碳;园林;现代生活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的迅速增长,人类的生活以及生产方式也都缺乏节制,这样就会使得我们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比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的臭氧层等目前正在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危机,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灾难性气候变化,这些加起来已经严重的危害到了全世界人类的生活以及生产安全。于是有人对此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新概念。这个概念指的就是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引导之下,要通过创新技术、创新产业以及开发新能源等多种手段来尽可能的减少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向外排放温室气体,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实现世界经济发展以及生态保护的双赢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低碳经济主要涉及到了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几乎涉及到了所有的领域。低碳的核心在于减少碳的排放量以及相应的增加碳汇量。

排放碳的主体是城市,根据有关的统计数据,在我国,城市的碳排放量占到了全国总排放量的九成,并且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人迁往城市,城市碳排放量的总体数量以及所占比重都在上升,所以说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发展低碳经济是必经之路,而建设低碳园林,则是其中一个关键的环节。

低碳园林的概念及含义

在城市中,园林绿地是一个有活力有生命的基础设施部分,这是城市的区域内仅有的自然碳汇,其主要效果就是可以有效的降低城市的碳排放量。在绿地中大量存在的植被以及湿地和微生物等,可以有效的吸收以及固定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所以说城市的园林绿地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的美化环境,同时还可以担负起为人类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的重大责任。

对于城市的园林绿地等进行合理的设计布置以及利用,可以有效的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并且还可以有效的减少建筑群的能耗,对城市的绿色交通进行引导,形成一个城市的农业基地,从而达到减排的整体效果。

低碳园林的具体含义,就是指在能够满足城市的园林绿地的主要功能的前提之下,在整个的绿地的生命周期之内,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园林绿地来让其在城市内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在材料的选择以及施工过程、随后的日常维护中,要尽可能的减少使用化石能源。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低碳园林就是一高观赏性、低污染、高碳汇以及低能耗等为主要特征的园林形式。

低碳园林的主要内涵,包括以下两个部分:首先是在城市内绿地系统的指导之下,要充分的发挥出园林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要尽量的增加绿化面积来提高城市绿化率,通过合理的选择与搭配植物来最大可能的提高城市植物群的碳汇能力,这样可以更为有效的改善城市区域的生态环境;其次就是在对城市园林绿地进行设计、建造以及后期管理维护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减少使用石化能源来降低排放二氧化碳的总体量,这样才更加的符合生态设计的原理。

构建低碳园林的原则

要尊重场地

对于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应该要从宏观上,对整个的场地进行整体规划,包括定性、定位以及定量等,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动结合当地的历史环境以及地理因素等来进行合理的布局。低碳园林的设计以及规划等,一定要顺应城市的绿地原貌,要根据场地本来的面貌来进行相关设计等。

针对不同的场地,其适宜发挥的功能是有所不同的,在设计以及规划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这一点,不同绿地所承受的功能则是对园地进行规划和设计的主要依据。在这个过程中贯彻低碳的原则,在对地形进行整理的时候应该以保护自然为主要目的,或者是根据绿地的不同功能需求来对地形做进一步的改造或设计,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的是因地制宜的原则,要通过改造来进一步来强调凸显出其原先的特征,不能够随意的改动自然地形,不然的话就不能够体现出场地的独特个性,还会增加出工程量。

一个优秀的园林绿地设计规划,只有在尊重场地的前提之下才可以完美的诠释出地域特色。场地的特征和其所属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地域环境则是形成了园林文化的基础,园林文化有着非常广泛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对于绿地场地之上原来就存在的建筑等的保留,和对当地建筑材料和植物的良好运用等,都为园林注入了当地的地狱文化以及绿地场地精神。

自然做功原则

这里提到的自然做功原则,就是指在具体的工作中要能够顺应自然规律,让建设好的工程能够更加坚固更加长久的发挥其服务功效。在园林绿地建设过程中,顺应自然的设计以及自我修复,这是对其最有效的适应以及结合。比如说在对园林的水闸进行设计和建设时,应该将水闸的闸口正对着水流,这样既能让水流顺畅的流过水闸,也可以让防止水流造成的隐患等,这样可以让水闸更为稳定以及长久的发挥其功效。从低碳的调度来进行园林绿地的设计和规划,不仅需要依靠技术来实现低碳化,同时还需要更加重视自然本身重要的价值来充分的发挥出自然规律的作用。

景观异质原则

景观异质性是景观生态学科中提到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景观的要素和组分,在景观中是呈不均匀分布的,这是景观最为基本的一个属性,其强调的是景观变异程度和类型上的差异。比如不同性质以及功能的园林,或者说在功能上相同但是在风格上不同的园林、同种风格可是在构成上不同的景观的园林以及在景观上相同在设计上不同的方法等。只要在园林之间存在着差异,就会表现出景观上的异质。景观的异质,这是对园林进行建设和后续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也是跟人们的心理需求相适应的。园林绿地的设计,要遵循的就是系统规划性质以及功能的定位,要充分的利用档次的地形以及植物,要运用其景观异质原则和创新的手法来营造出独特的景观,通过延长更新时间来达到低碳目的。

在另外一个方面,园林的主要美感是来自于景观异质性,这可以促使景观的构建更加的丰富多样。景观类型上的变异的的程度以及其差异性,为生物提供了更为多种多样的生长环境,这就有利于物质的延续和生存看,从而最终形成一个生物群落,从而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彰显自然原则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们从中获得了便利,但同时也隔绝了人跟自然之间紧密的联系。在园林的设计和规划中,其所承担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需要营造出自然回归的效果,更加重要的就是要引导并且协助修复自然,从而更好的文虎生态圈的平衡。

在对景观的形式进行设计时,还需要凸显其个性特征来对人们的视野和运动进行相应的引导,来启发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怪换。当人们开始注意并且最终认识到了自然的魅力以及欣赏到了自然变化过程之后,才可以更好的配合园林绿地的自然因素来让其发挥出更好的功能。

在营造低碳园林的过程中,主要用到的方法有对雨水的储蓄利用;园林绿地的构筑物;污水的净化循环系统建设;建造材料的选择以及植物增汇措施等几个主要的方面。

结语:

通过对于低碳园林的概念以及内涵的探讨,以营建园林的具体步骤为线索,以低碳为基本目标,从增汇和减排出发来构建新的低碳园林的原则和具体方法。希望本文可以对我国低碳园林的建设等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包秀艳.试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及措施[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5)

[2]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上海实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10)

[3]韩焕金.城市绿化植物的固碳释氧效应[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05)

低碳物流的概念篇10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碳会计核算碳排放

低碳经济是现代环保意识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后产生的能够满足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一种新兴经济模式,其基础为消耗低、污染低、排放低,其核心技术为能源减排技术。企业为了满足大环境下对低碳经济的要求,需要构建碳会计核算体系。目前,我国碳会计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业界乃也缺乏统一准则,科学合理的企业碳会计核算体系亟需建立。

一、碳会计

(一)定义

碳会计这一概念最初诞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挪威,当时仅仅是朦胧的大范围概念,并没有明确使用。在千禧年前后,碳会计这一专业词汇才开始在学术界中正式使用。现今所使用的“碳会计”一词,其概念涉及科学、生态、经济等诸多学科,其应用范围包括企业、国家等多个层面。

广义的会计主要是指财务会计处理范围广泛的会计业务,但碳会计与传统的会计概念不同,作为环境会计下的一个分支,其主要核算内容为碳排放核算与碳固核算等几个方面。目前,随着碳交易市场的逐渐扩大,碳会计的核算内容也逐渐扩大,碳资产和碳负债也加入进来。

目前,我国对碳会计的研究仍然处于理论刚刚起步的初级阶段,对其概念的定义仍非常模糊,学术界各有各的想法,在内容的界定上存在极大争议。不过,总的来说,碳会计还是与企业碳的排放传输沉淀吸收有关,其主体为企业。

(二)特征

(1)专门性,即碳会计信息披露要选择合适的内容,专门性要求碳会计信息应该选择影响运营但是不影响碳排放的信息进行报告。有用的才报,无用的不报。

(2)合理性,即企业报告的必须是真实的计量数据,若因为检测设备缺乏可靠性、碳计算技术不够发达或碳核算分布过于零散而使得真实数据得不到,则可以参考同行数据来估算企业自身的碳排放量。

(3)全面性,企业披露的碳排放信息要涵盖整个营运过程,采购、运输、生产都需要进行核算。

(三)对象

(1)由国家分配所得用于企业运营的配额。企业若想顺利进行营运需要从国家获得碳排放权,国家分配给企业的配额是免费的也是有限的,然而,企业实际运营时无法保证所有企业或所有生产过程都在国家配额范围内,若发生超额问题,就需要再次购买,否则将会受到国家队企业的惩罚。

(2)碳交易市场所得碳排放权。交易所得的碳排放权的性质可以大概的参考土地使用权,是一种持有时间较短的无形资产,核算时,需要计入当期损益。

计量属性。碳会计的计量不仅仅要对二氧化碳进行核算,还要包括其他温室气体。对于温室气体的碳排计量涉及在地的现实和历史排放量、省级清单的规划和历史排放量还有ipCC的历史排放量这几种计量属性。

二、企业碳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诸多科学研究人员在全球范围内按地域的区别,通过物质流分析的方法,开始对碳排放量与碳固量进行核算。企业也展开相同的研究对碳排放与碳固进行核算,由此,碳固和碳排放会计诞生了。

(一)碳排放

要进行碳排放会计核算,就要对于企业的碳足迹进行重点核算。碳足迹的核算标准可以参考《温室气体协议:企业核算和报告准则》这一指导性文件,对于在企业控制内的排放、企业购买电力后的间接排放、不受企业控制的其他排放,都可以根据《温室》内制定的不同标准来进行区别性的核算。

(二)碳固

企业碳固会计核算涉及到碳汇这一概念,企业的碳排放或通过碳汇吸收,或通过碳固技术将碳排放量封存以降低企业碳排对大气的污染。碳固方式有两种,其一是人工碳固,即企业购买碳固处理设备作为固定资产,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手段进行碳固技术处理;其二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生物碳固,这种方式以碳汇为主要方法,有造林育林、修复环境、保护湿地等等。与物化碳固手段相比,生物碳固更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三)碳排放权会计

碳排放权交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配额的取得和确认,另一方面是权交易与核算。

(1)取得、确认。现行的《京都议定书》主要是联合国为发达国家制定的对具有强制减排义务的国家碳排放量进行限制的一份文件,其基于全球的需求,因此配额的总量是固定的,额度已用完的国家可以向无配额要求的国家购买,无配额国家的企业可以不减排也可以自愿减排,由其国家政策决定。自愿减排的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需要参照强制减排的规则进行会计计量确认。

我国对碳排放权的资产分类尚不明确,确认为存货?还是无形资产?还是金融资产?学术界存在颇大争议。根据配额的目的性,暂时可以如此确认:国家分给企业的配额归类为无形资产;实际碳排放量超过国家配额,若从交易市场上购买则可以归类为无形资产,若未购买,其缺口视为“预计负债”;实际碳排放量少于配额,若留存至次年自用可以归类为无形资产,若近期销售则归类为金融资产;若企业处于销售目的购买的配额也要划归于金融资产这一类。

(2)核算。由于历史成本法忽略了配额的市场形势变化,碳排放权的计量最好采用公允价值法。这就需要确认配额的市场价值,通过与减排成本的比较,借助非市场信息来估计得出。

针对配额与实际碳排的差距,需要对差额进行会计处理。企业或购买超排量配额造成企业利益流出,或进行减排余下配额增加企业利益,这两者的会计处理,都必须至年末计算,无论超排还是减排,其得出的碳排放权损益都要在年末转入本年利润。目前最好的方案是单独设置碳排账户,以便于企业能够直接获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