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鼓励教育的意义十篇鼓励教育的意义十篇

鼓励教育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6:47

鼓励教育的意义篇1

一、赏识教育的含义和特点

(一)赏识教育的含义

赏识教育的字面含义为以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但赏识教育不仅仅只是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还包括合适的批评。赏识中“赏”字的含义是欣赏、赞扬、重视的意思,“识”字指的是认可和肯定的意思。赏识教育可以看成一种思维视角,即用认可的眼光看待世界,遇事情总往好的方面思考的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同时赏识教育还可以看成一种待人接物的欣赏心态。因此,也可以说赏识教育是在欣赏心态和认可的思维视角指导下的一种教育理念。[1]它的本质就是在心理层面对学生起到鼓励和暗示的作用,所以,在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应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赏识教育的特点

1.赏识教育的原则———师生平等和尊重个性

在学生管理中,辅导员、任课教师等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本着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观念,不偏爱、不歧视、不打骂、不侮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营造一个平等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2]教师尊重爱护学生,学生也必须尊重爱护教师,不顶撞不欺瞒教师,同时对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能按时按量地完成。只有教师和学生相互努力相互配合,才能营造出一个真正和谐的师生平等相处的氛围。

2.赏识教育的重点———因人赏识和因材施教

赏识教育要求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待不同的学生应该采用不同的赏识方式。教师要遵循生命的成长规律,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强化他们的优点。对于学生的缺点,教师应采取合适的方式指出并帮助其改正,使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身独特的存在价值,从而增强其自信心使其更加热爱生活。

3.赏识教育的难点———赏识和批评的关系

赏识教育中最难把握的一点就是赏识和批评的关系。赏识虽然是以表扬为主,提倡正面因素,但却不是一味地不加思索地去鼓励和表扬学生,这样就成了变相的溺爱。适时地、适度地指出学生的缺点,其重要程度不亚于表扬和鼓励。但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或指出其缺点,就需要教育者掌握好批评的方法。赏识教育是辩证的,慈而不溺爱、严而不苛刻才是赏识教育最好的度。

二、如何应用赏识教育

(一)自我赏识

自我赏识即自己对自己的赏识,是生活学习中自己不断给自己的认可。但它不同于个人主义,它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优点和存在的价值,能够自然地融入学校和同学之中。教师在自我赏识中也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使学生能主动地找到自己的优点,对于自己的缺点不恐惧,不轻易否定自己,而是想办法去改正克服。

(二)及时赏识

及时赏识就是要做到赏识及时,不能过后或超前,过后容易使学生怀疑自己,超前会使学生产生虚荣心,进而使其自大。及时赏识需要教师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其感觉到一种成就感,从而进一步努力学习,快乐成长。

(三)他人赏识

他人赏识也叫“他人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和人的联系愈加紧密,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注重个人在团体里的价值。在具体工作中,可以采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评模式,使学生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肯定接纳,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

(四)注重方式

赏识教育要取得理想的成果,就需选择合适的方式。例如谈心,大多数情况下,简单的一句话或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能起到一定的赏识作用,尤其是对于敏感的、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来说谈心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交谈能使人打开心扉,温馨和谐的谈心氛围有助于学生倾诉内心真实的感受,老师此时要注意聆听,并做出合适的回应,如“没关系”、“那很棒”、“会好的”等宽慰鼓励性的话语。

(五)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个性,都是独特的存在,因此赏识的应用要因人而异。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方式,比如对待缺点较多的学生,要多关注他们身上的长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创造更多的机会使他们得到改变和取得进步。[3]对于中等生要多对他们进行表扬,强化他们的存在感。对成绩、性格各方面较好的学生,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表扬,来肯定他们的做法,其次还可以发挥他们的长处,一起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对于不同特点的学生要注重赏识的方式,那些容易自卑的、成绩不好的或者性格存在缺陷的学生,对其的赏识不能过少,太少的赏识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对于比较优秀的学生,赏识教育的应用不宜过多,以免其骄傲自大,适得其反。

(六)建立鼓励机制和监督机制

建立合理科学的鼓励机制和监督机制能够更好地应用赏识教育。首先,教师要规范自身的行为,给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还要多和学生沟通,以营造相互信任和理解的氛围;其次,应设立奖励制度,当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平时表现达到一定的标准,可以适当地给予奖励,例如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奖学金等。设置了鼓励的机制,就要随之建立一个监督的机制,来保证鼓励机制的正常稳定运行,但是监督机制的设置要注重人性化,不然不仅起不到鼓励的作用,还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七)公平的竞争机制和考评机制

为了鼓励学生好好学习,每个学校在学期末都要发放奖学金、评选三好学生等,这就要有一定的竞争和比较,在考试之后根据成绩排名的初衷是为了鼓励学生,但是有的学校会存在着不公平的竞争,如给班干部和老师送礼的现象,要想真正实现鼓励的作用,就要设置一个公平的、透明的、严格的竞争机制,保证竞争的公平性与透明性。同时,考评机制也要合理,很多学校对学生的考评都只关注学习成绩,这种考评机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想使更多的学生获得鼓励,可以改进考评机制,除了成绩外,还可以加入平时的表现、社会活动、公益活动等多个考评内容。赏识教育是人性的、科学的,是更适合现代教育管理的教育方式,其平等、鼓励、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符合现代学生的心理发展。因此,赏识教育在学生管理中的运用值得推广。

作者:冯晓星单位:太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钟晖.高校赏识教育管理模式构建刍议[J].韶关学院学报,2007(2).

鼓励教育的意义篇2

【关键词】幼儿教育;赏识;鼓励

一、目前幼儿赏识教育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的幼儿教育中,普遍采取了赏识教育的方式。赏识教育是植根于基层教育土壤的,有着深厚的基础和较强的生命力。在现阶段的大多数幼儿园中,都以赏识教育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在形式上也是极其丰富的。当前的幼儿园的课堂中,老师采取了尊重孩子个性的教学方法,对孩子的学习热情进行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现在多数的幼儿园都把握住了赏识教育这个教育主线,在教学活动中,都围绕着赏识教育来开展教学。

二、幼儿赏识教育的过程及提高的措施

在幼儿赏识教育中,要在教育的全过程体现赏识二字,要使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赏识、鼓励进行。在幼儿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赏识的尺度,发挥赏识教育的积极作用,多角度多层面采取具体措施,提高幼儿赏识教育的质量。

1.幼儿赏识教育中,首先要学会尊重孩子

在幼儿教学中往往有种误区,就是孩子必须听老师的,在课堂上必须要跟随老师的思路,不能随意打断的老师讲话。这种误区的形成主要是在传统的幼儿教学中,对学生个性没有充分尊重,片面的认为孩子在课堂上必须乖乖的,必须听从老师的指挥,老师的思路一定是对的。这种误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主导了幼儿教育的发展。通过对赏识教育进行研究我们知道,孩子的个性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在课堂上要鼓励孩子提出自己不同的想法,老师也要认真的听取孩子的意见,并根据孩子的意见对思路进行调整,逐步完善幼儿课堂,倾听孩子的心声。

2.加强对孩子的正确引导,使孩子能认识到自身的优势

幼儿教育的目的就是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发现自身的长处,学会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强项。幼儿园是关键时期,是孩子一生学习的开始,必须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否则将耽误孩子的一生。孩子在幼儿时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老师的引导尤其关键,所以,在幼儿赏识教育中,老师的正确引导显得非常重要。孩子在幼儿时期,对自身的了解不够,对自身的优势也认识不足,老师要引导孩子认识到自身的优点,让孩子在今后的成长中,学会利用自己的优势。

3.加深对孩子的了解,进行适度的表扬

幼儿教育与其他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孩子尚处于幼年,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有些时候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欠缺一些,这就需要老师在进行幼儿教育的时候,需要多与孩子沟通,对孩子进行全面的了解,获悉孩子的动态和心理,使得在幼儿教育中能够做到对孩子心理全面掌握,促进幼儿教育的开展。在开展幼儿赏识教育的时候,对每个孩子有足够的了解之后,就能把握好表扬的尺度,使得对孩子表扬既能肯定孩子的成绩,又不过分,使表扬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加深对孩子的了解,是进行表扬和鼓励的基础。

4.老师要鼓励孩子参与教学过程,并对孩子进行表扬和鼓励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鼓励孩子参与教学全过程,同老师在教育活动中互动。这种互动式教育目前已经成为幼儿教育普遍采用的方式,在许多幼儿园中得以普及。在幼儿赏识教育中,老师需要做的就是鼓励孩子的一切正确行为,使学生能够从教学过程中获得乐趣,收获知识。所以,老师要在幼儿的赏识教育中,建立互动式教学模式,鼓励孩子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此外,老师还要做好对孩子的表扬和鼓励,让孩子能够通过互动式教育,建立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孩子的参与精神,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5.赏识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幼儿时期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在幼儿时期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使孩子受用一生。错过了这一关键时刻,在孩子后期的成长过程中,将很难弥补。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幼儿时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而说到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就必须要提到赏识教育,实践表明,赏识教育对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意义重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赏识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对日后学习的促进作用明显。其次,赏识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孩子能够主动的开展学习活动,减轻老师的负担。再次,赏识教育能够增强孩子的信心,使孩子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6.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的品质,在课堂上创造互相赏识的氛围

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在家里是小皇帝,是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都是唯我独尊的性格,不懂得关心他人。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就要着重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的品质,使学生懂得分享的美德,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关心身边的所有人。此外,还要在幼儿教育的课堂上创造互相赏识的氛围,让孩子看到别人的优点,并学会互相鼓励互相激励。这不但有助于孩子学到别人的优点,也有助于孩子改善自身的缺点,所以,幼儿赏识教育中,在课堂上创造互相赏识的氛围十分重要。

三、开展幼儿赏识教育的意义

从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幼儿赏识教育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赏识教育不但是幼儿教育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对幼儿教育的新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开展幼儿赏识教育,对孩子多一份关心、多一份鼓励、多一份欣赏,对老师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多一份激励,使师生关系融洽,更好的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幼儿教育中,老师要发挥主体作用,要从正面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老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多对孩子微笑,多对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要对孩子足够信任。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的潜在能力得到开发,才能达到赏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我们要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要利用好赏识教育这一有力手段,促进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一帆.《多给孩子一些赞美与鼓励》.《中国教师报·中国幼儿教育周刊》,2004年2月号,家教篇C版.

鼓励教育的意义篇3

【关键词】赏识教育;健全人格;自我意识

教育首先应关注的是人,人的情感、人的价值、人格的健全。而健全的人格特征需要长期的文化浸濡,需要一种真诚、公正平等、友爱的教育氛围才能养成,为了让学生形成这样的人格特征,赏识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别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和赞赏。赏识对于成长中的中小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作为教师,应该赏识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教师期许的目光里、赞美的语言中,找到自信,健康成长。

1进行赏识教育的意义

1.1理论意义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构成良好素质的核心是健全人格的培养。健全人格首先应有自尊心。自尊方能自信、自立、自强。《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卢勤女士认为:当代儿童有求朋友、求平等、求倾诉、求尊重、求赏识、求保护六大渴求。外界对他们的评价和认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影响着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进程和水平,最终反映在人格特征方面。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年龄越小、越需要外界的鼓励。小学阶段的儿童尚未形成对自己稳定的评价,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大多是依据父母和教师对自己评价而得来的。常常受到表扬鼓励的孩子更有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它能激励孩子增强战胜自我、完善自我。而总是受到批评,总是产生不快的内心体验,他们的情绪就越来越低沉,逐步丧失自尊自信和上进心。赏识教育不是坐着等孩子表现优秀时才给予肯定,而是主动地发现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给予赞许并适当放大,鼓励孩子发挥优点、克服缺点或弥补不足。

1.2现实意义

西方一位哲人说:“当一个孩子在十岁的时候,你让他感知了美,那么他将会一辈子追求美。”每个人都应学会赏识孩子,多给孩子一些鼓励,不管孩子取得的进步是多么微小。日本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发现,孩子在学说话、学走路那个阶段,进步最快。因为父母总是用最得意最欣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为什么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感受到竞争的压力,越来越需要赏识时,赏识却离得越来越远?越来越沉重的学习负担应是重要原因。多年来,应试教育使升学考试失败的阴影笼罩在大多数孩子的头上,学习活动在形成自我评价上起主导作用,严重地影响他们的自我评价、创造潜力和人格特征的正常发展。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形成过低的自我评价,并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害怕自己的学习活动。说明这些儿童不相信自己,把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弱点上面,集中于困难和失败。但是,这些儿童对称赞他们的话,对于一切能提高他们的自我评价的做法都非常敏感,他们同样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因此赏识教育虽然不是针对那些所谓的“笨学生”、“坏孩子”提出来的,但他们确实需要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清代思想家、教育家颜元认为:“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进行赏识教育的措施

2.1对孩子应具有真诚的爱,科学的爱是赏识教育的前提

冰心老人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无论哪个孩子,只要我们耐心寻找,必定能发现其有几个长处。俗话说:是锥子总会出头的。但如果锥子是放在铁盒子里,而不是布袋子,它能脱颖而出吗?人的成长同样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无论父母,还是教师,对儿童都不能感情用事,不能在满意时将其捧上天,成天夸个不停;不理想时,一见孩子就厌烦,气不打一处来,应自始至终充满爱。但爱不是纵容,不是无原则的迁就。爱的内容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不断丰富、扩展。科学的爱、真诚的爱应该是包藏着热爱、理解、尊重、信赖、鼓励、严格要求、期望等在内的复杂的情绪体验。教师只有把学生真正当做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才会对其具有情感;只有把学生的成长真正和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紧密相连,才会增强情感。而父母对孩子的爱属人之常情、天性使然,应少一些随意,多一些理智。真正的爱需要学习,需要在实践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

2.2赏识教育要目的明确,针对性强;讲究分寸,把握好度

可能是深受诸如杜威“儿童中心说”等教育理论的影响,现代西方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很重视对孩子的肯定,只要有一点儿进步,就给予表扬鼓励。表扬经常化,双方都很欣然接受,所以西方的儿童往往显得大方自信。但在中国的一些家长、教师看来,被表扬可能是一种潜在危胁,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加剧孩子的不安。因此,表扬必须注意分寸,讲究方式方法:第一,不要虚假的表扬。表扬和鼓励要求发自内心,要让儿童感到他们是值得表扬的。第二,不要笼统表扬。那种不着边际的空泛表扬并不会在孩子心中产生喜悦和激动效应,只会产生疑惑。第三,不要事事表扬。要让孩子逐步体验做事本身的愉快,学会自我肯定,而不是一味希冀得到别人的赏识。第四、把孩子看作独立的个体,鼓励孩子对自己的行动作出正当的评价。

2.3赏识教育强调正面化,但是必须与批评相结合

许多教师和家长在赏识教育上存在误区:认为只有严厉才会对孩子起作用,把“严格”理解为态度生硬,因而对孩子进行责骂、训斥;把严格与鼓励、赞赏截然对立起来。结果犯了简单化、片面化的错误.,我们强调正面强化,给孩子更多的激励、赏识,并不意味对孩子没有批评,没有处分。恰恰相反,对孩子的批评和处分不仅存在,而且是必要的。但是批评与处分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它的全部目的都在于帮助孩子提高认识,使孩子健康成长。批评与处分是一门艺术,我们倡导“多鼓励,少批评”;“表扬要当众,批评要个别”,特别严禁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在批评中要体现爱心,在表扬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有进步应及时肯定和鼓励。心理治疗专家詹姆斯・温德尔指出:“依赖表扬的孩子找不到自己的满足”,但过分的批评更有害;“父母们只晓得指出孩子的不足,但忘了有些缺点会变为实现理想的预兆。”赏罚都是可行的教育手段,但都要恰如其分,运用得当,应始终保持积极负责的态度。对儿童的教育训练要前后一致,常抓不懈,不断教育,督促和鼓励,不能前后矛盾,出尔反尔或自我否定。

总之,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作为孩子,能得到老师、家长的肯定和欣赏,是幸福的事情;而作为教师和家长,学会欣赏每一个孩子,用赏识教育打开学生的心灵,看到孩子们的不断进步,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卢勤.写给年轻妈妈[m].中国妇女出版社,1995.

[2]周弘.让赏识回到孩子身边[J].中外书摘,1998(2).

[3]孙云晓.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及教育[J].教育研究,1998(10).

[4]张佩珍、刘业雄.爱的心路:儿童心理概说[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5]顾明远.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出版社,2001(10).

鼓励教育的意义篇4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四川成都610041)论文摘要:提倡性法律规范是与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相并列的,在现实立法中大量存在,而且有不断增多的趋势。但这一规范并未被法理学界所重视。提倡性法律规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规范?为什么要设立提倡性规范?提倡性规范的价值究竟是什么?这样的立法究竟带给我们的法理学带来了什么?本文认为,在当代中国,人们对法律的期待远不限于建立秩序,而是包括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提倡性规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体现了法的现代精神;体现了法的人性化;通过肯定性评价,引导人们的行为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合理、和谐及平衡;节约了法的创制和运行成本。本文将从广义的“社会科学视角”来阐述立法中大量存在的提倡性法律规范带给我们的法理学启示:法的发展将从以惩罚机制为主逐渐向以奖励机制为主;我们应该关注部门法学对法理学的贡献;法学将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而成为一门国家治理艺术的“政策科学”。论文关键词:提倡性规范非强制性肯定性评价奖励法的现代精神成本人性化政策科学一、提倡性规范及其特征(一)、提倡性规范的基本含义1、什么是提倡性规范在目前法理学界,按照法律规范的效力强弱或刚性程度,一般把法律规则划分为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如有的人认为“按照权利、义务的刚性程度,可以把法律规则区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也有人认为“依照法律规范所表明的行为要求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强行性规范(或称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这种对法律规则划分,忽视了提倡性法律规范的现实存在性和重要性。实际上,提倡性规范在宪法、民法、经济法中都存在,尤其是在经济法中大量存在,而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那么,究竟什么是提倡性规范?众所周知,强制性规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命令或禁止人们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规范;任意性规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人们自由选择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规范。简而言之,提倡性规范是指规定在一定条件下,鼓励、提倡人们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规范。亦即:鼓励性规范、引导性规范。如中国宪法第19条中国家“鼓励自学成才”、“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的条款,第24条关于提倡“五爱”、第26条鼓励植树造林、第47条鼓励科学研究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范等。《民族区域自治法》第55条第三款“国家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国内外资金投向民族自治地方”、第71条中“国家组织和鼓励各民族教师和符合任职条件的各民族毕业生到民族自治地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并给予他们相应的优惠待遇”、《婚姻法》第6条中“晚婚晚育应予鼓励”、《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第4条“国家鼓励举办产品出口的或技术先进的生产型合作企业”、《外资企业法实施条例》第3条“国家鼓励外资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从事新产品开发,实现产品升级换代,节约能源和原材料,并鼓励举办产品出口的外资企业。”、《产品质量法》第6条“国家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并且超过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对产品质量管理先进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劳动法》第6条“国家提倡劳动者参加社会义务劳动,开展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和保护劳动者进行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表彰和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渔业法》第21条“国家在财政、信贷和税收等方面采取措施,鼓励、扶持远洋捕捞业的发展,并根据渔业资源的可捕捞量,安排内水和近海捕捞力量。”此类规范在我国法律中广泛存在。其中,提倡性规范里有一部分是属于道德性规范,本文不做详细讨论。法律中规定鼓励、提倡性规范的情形,古已有之,但为数不多;现代国家立法中颇为常见。在当代中国法学界,最早对提倡性规范做详细论述的是经济法学家、武汉大学教授漆多俊。他把提倡性规范与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放在一起讨论。他认为:提倡性规范之所以在立法中大量出现,是因为现代国家越来越注重积极促进、组建新的秩序,强制性规范则反映了国家注重对现存秩序的消极维护。每当社会变革时期,国家统治者为了推行某种新制度,确立某种新的秩序,往往于立法中规定一些提倡性的规定。现代国家立法,提倡性规范增多,因而奖励的规定较为普遍。有些文件对奖励做原则性规定,有些设‘奖励与惩罚’专章,有些更以‘奖励’作为法律文件的标题。在民法学界和宪法学界也有对提倡性规范的论述,较为代表的是:民法学界的王轶(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宪法学界的汪习根(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与邹平学(深圳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这些学者都把提倡性法律规范与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相并列起来讨论。但这一理论并未被法理学界所认同,这也正是我们应该予以重视的。其中,王轶把提倡性规范称为“倡导性规范”,认为“倡导性规范提倡和诱导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的时候采用特定的行为模式,减少或者避免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过程中间可能会遇到的风险”,是对“当事人对相关的事项没有通过他们的意思表示做出决”时的民事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的法律规范。汪习根认为:“提倡性规范作为一种新型的法律规范”,“对遵照该法律规范创设的行为模式的行为赋予肯定式的法律后果:或鼓励、或表彰、或奖励,充分体现了法的导引与激励功能。各国宪法对发展权内容的确定,不少采用提倡性规范的方式,而且多反映在序言、总纲、总则或政策之中”。“提倡性规范所设定的行为模式表达了国家对公民或组织的希望或对某种行为的价值肯定”。他还认为:调整方式上,宪法应做到“制裁性规范与提倡性规范相统一,以提倡和鼓励为主”.邹平学认为:“提倡性规范包括国家通过奖励、鼓励措施对某种行为加以引导的规范和国家把道德要求宪法化的规范”。“提倡性规范表达了国家对某种行为的积极肯定态度”。2、与提倡性规范相关的两个重要问题怎样理解提倡性规范?在此必须重审人们容易忽视的两个问题:其一是对“肯定性后果”的忽视。人们往往认为“后果”是否定性的需要制裁的,而忽视了后果也有肯定性的一个方面。实际上,法律后果分为肯定性后果和否定性后果两种形式。肯定性后果是确认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利益和状态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予以保护甚至奖励。否定性后果是否认行为及由此产生的利益和状态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不予以保护甚至对行为人施以制裁。本人认为:传统法和法学把纠正不当行为、恢复和维持某种既定秩序为法的唯一目的,而忽视积极(肯定)的法律后果对社会秩序的构建。现代法则需要更多地考虑提倡性规范所确认的积极(肯定)后果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和发展的更大意义的推动。其二,一般认为法的特征归纳在四个方面:1、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2、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3、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4、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因此,人们认为提倡性规范没有强制力,不具有法的严肃性,不符合法的一般特征。本人认为,“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并不能说明法必然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强制性规范才具有的,任意性和提倡性规范都不具备。当然,对于提倡性规范所带来的肯定性后果而产生的奖励的实施,是需要“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但这仍然不能说明法必然具有强制性。这是另一个误区。(二)、提倡性规范的三个特征特征一:提倡性规范的法律后果特别。当后果是肯定性时,需奖励性措施配套实施“提倡性规范”显著的特征是法律后果的特别。即:当人们违反提倡性规范时,法律后果是否定的,但不需要承担责任;当人们遵守,特别是模范地.成绩显著地遵守提倡性规范时,则有奖励这种肯定的法律后果。奖励只同提倡性规范相联系,只包含在提倡性规范之中,这是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所不具备的[12]。奖励,早在我国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已被采用,实行“信赏毕罚”,规定“壹赏”以奖励有功与农战和告奸者。后被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总结为“信赏必罚”的法治理论[13]。当代美国社会科学派法学家劳伦斯.m.弗里德曼则认为:制裁应当被分为奖赏和惩罚两大类,即积极和消极制裁[14],遵守规则的人获得奖励,而违反的人则获得惩罚。如税法中的优惠措施,政府对农民的补贴都是明显的奖励。他认为积极制裁(奖励)还包括:称号、荣誉、奖章和权力职位,还有微笑、握手和表扬。奖励和惩罚无是法运行所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从法的运行技术方面,两者可以更替使用,但其功用是互补的,是不可相互替代的。本人认为:惩罚机制的功能主要是定分止争,而奖励机制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导和构建。我们在运用惩罚机制的同时,也要重视运用奖励机制,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法的功能,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构建更加合理的秩序。倪正茂先生则更激进地认为:法的发展将从以惩罚机制为主逐渐向以奖励机制为主[15]。这值得我们深思。特征二:提倡性规范体现了法的非强制性强制性是法的一般特征。但在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忽视或否认法的非强制性一面。对此,本人赞同倪正茂先生的观点,即:法是强制性因素与非强制性因素的对立统一,不能过分强调法的强制性,而忽视或否认法的非强制性[16]。首先,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告诉我们,法是具有阶级性的,是反映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诉求的。那么,在这个意义上,凡维护其利益的法律,对于这些统治阶级大多数成员来说,是不具有强制性的,一般来说是被积极遵守的。其次,法的激励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靠非强制性,主要是靠诸如提倡性规范的积极引导,通过对积极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和发展的行为的肯定和鼓励,来倡导和构建新的社会秩序。再次,极端的强调法的强制性,造成强制性崇拜心理,就会导致威吓主义、惩罚主义以至重型主义。我们应该改变现在过分强调法的强制性的局面,恰当的制定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法制体系。本人认为,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倡性规范的大量运用,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征三:提倡性规范体现了鲜明的政策性原则,反映了社会现实的需要法律原则是指可以作为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或准则。它指导和协调全部社会关系或某一领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原则可分为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两大类[17]。政策性原则是国家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或实现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任务而做出的政治设计或决定,一般说来,是关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国防、生态环境的发展目标、战略措施或社会动员等问题,这些问题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18]。本人认为:提倡性规范的设计,体现了鲜明的政策性原则,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和发展的需要。例如,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办学;为了扩大就业和加快城镇化进程,而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国家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鼓励计划生育,鼓励环保,鼓励科研,鼓励引进外资,鼓励和支持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等等。虽然这些政策的实施,所依靠的法律规范不仅仅是提倡性规范,但是提倡性规范在这些政策的实施中广泛地存在着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譬如:宪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在宪法的这一提倡性规范的提倡下,社会各界纷纷举办各种形式的民办教育,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般的在中国出现。但鉴于民办教育在中国的重要性以及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制约瓶颈,为了促进民办教育的良好发展,2009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其中有许多条文是属于提倡性规范的,如第3条、第6条、第43条,且第7章专章规定了“扶持与奖励”。目前,我国民办教育蓬勃发展。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民办教育工作者协会副主席,黄河科技学院院长胡大白女士介绍:我国在1998年和2009年颁布了两个教育振兴计划,要建立一个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的教育格局,这是政府的基本政策。中国迄今已有1300多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有300多所[19],其中270多所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再如:2009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该法共45条,其中有21条是属于提倡性规范。该法的制定,也是国家政策的需要。由于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改革发展中,在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拉动民间投资、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中小企业实际发展中一直处于弱势,国家迫切需要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才有了《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制定和实施。二、提倡性规范的价值社会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不能把法律话语作为一个自给自足的体系。应该把法律话语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考虑,考察其实践效果,特别是把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逻辑学、历史学的方法综合起来运用,来分析法律问题、解释法律和法学问题[20]。总的来说,本人认为提倡性规范的价值体现在:体现了法的现代精神;体现法的人性化;通过肯定性评价来激励和引导人们的行为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合理、和谐及平衡;节约法的创制和运行成本。(一)、提倡性规范体现了法的现代精神。法律评价是指社会成员对社会规范、法律制度、法律活动、法律作用等法律现实所作的价值判断和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价值设定与选择,反映主体需要与法律之间的某种肯定或否定关系[21]。法律评价是从某一法律需要出发,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进行的。由于不同时代的法律需要和价值标准各不相同,所以,法律评价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例如,在古代中国,人们对法律的期待是“定分止争”和社会控制,而在当代中国,人们对法律的期待远不限于建立秩序,而是包括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单纯解决纠纷的法律制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不能得到富有时代精神的评价[22]。提倡性规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具有时代性,它体现了现代法的精神。法的精神是法律制度的灵魂。它决定与支配着法的价值取向、基本原则,指引与制约着法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制度性安排。现代法的精神,可以界定为以市场经济的本质和规律相适应的理性精神和价值准则,或被理解为现代法的核心理念、灵魂和主导评价标准,或被解说为蓄含于并对法的发展起支持性作用的一种内在理念的价值取向。从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律与要求来看,现代法的精神的应该包括五项内容[23]:权利本位、契约自由、效率居先、宏观调控、人文主义。本人认为:民法中的提倡性规范反映了“权利本位”与“契约自由”思想。例如,当“当事人对相关的事项没有通过他们的意思表示做出决定”时,“倡导性规范提倡和诱导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的时候采用特定的行为模式,减少或者避免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过程中间可能会遇到的风险[24]”。在这种情况下,提倡性规范(倡导性规范)的运用,是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充分尊重,反映了现代法的“权利本位”与“契约自由”精神。经济法中的提倡性规范反映了现代法的“宏观调控”与“效率居先”精神,如税收优惠等奖励措施的运用反映了现代法的“宏观调控”精神;对科技进步的奖励则反映了现代法的“效率居先”精神。另外,至于现代法的“人文主义”精神,本人认为这在民法、经济法、宪法中的提倡性规范中都有体现。(二)、提倡性规范的制定和实施,体现法的人性化。本人认为人性化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内涵,也是中国传统人本主义所始终向往的价值。人文主义是现代市场经济法治的基本精神,人性化也是现代法治德性的最高境界。提倡性规范的设计是体现了法的人性化的精神的,主要是基于对人“趋利避害”的经济理性的尊重。提倡性规范的目的在于期望人们为一定行为,但却不强制人们去作为,而是通过“奖励性”收益的引导和鼓励,让人们自愿的去作为。譬如,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大量运用了提倡性规范。该法在第四章专章规定奖励与社会保障措施,在保险、休假、劳动保护等方面给与支持与帮助,以鼓励晚婚晚育和计划生育,体现了法人性化的一面。如第25条规定:“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第26条规定:“妇女怀孕、生育和哺乳期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特殊劳动保护并可以获得帮助和补偿。公民实行计划生育手术,享受国家规定的休假;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给予奖励”。这些规定,不仅是基于对人“趋利避害”的经济理性的尊重,更是一种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关怀,是符合法的人性化这一精神的。再如,《宪法》第24条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见义勇为是“五爱”这一提倡性规范的一个方面,但以往并没有具体的奖励性措施。而北京市政府颁布的地方性法规《北京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中,就规定了对见义勇为人员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保护其合法权益。给予见义勇为人员的生命和财产所受到的损失以适当补偿,是符合法的人性化这一精神的。也只有这样,献身精神的德风才能持久发扬。(三)、提倡性规范通过肯定性评价来激励和引导行为主体的作为,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法律对个体行为的激励功能,就是通过法律激发个体合法行为的发生,使个体受到鼓励去做出法律所要求和期望的行为,最终实现法律所设定的社会关系模式系统的要求,取得预期的法律效果,造成理想的法律秩序[25]。提倡性法律规范的肯定性评价的作用正是法律的激励功能的体现。当行为主体违反提倡性规范所造,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当人们遵守,特别是模范地.成绩显著地遵守提倡性规范时,则有奖励这种肯定的法律后果。“提倡性规范”正是通过肯定性法律后果的奖励性评价来激励和引导行为主体的作为,引导人们从事社会需要的事业,或引导人们的行为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就业,调节人口比例,促进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平衡,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促进社会结构走向合理和谐。(四)、提倡性规范的实施,通过较小的运行成本,实现了较大的立法收益。经济学角度来讲,法的运行是需要成本的,我们应通过最小的立法、执法成本获取最大的立法收益,这样的法的运行才是最有效的。提倡性规范主要通过奖励性措施的引导,让行为主体积极主动的从事社会需要的事业,引导人们的行为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倡性规范往往具有运行成本少收益大的特点。以《中小企业促进法》为例,该法共45条,其中有21条是属于提倡性规范。该法从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服务五个方面进行立法,通过各种奖励性引导措施充分调动银行和各种投资担保机构及各级政府给与中小企业以资金支持,鼓励失业人员创立中小企业并对解决失业人员突出贡献的企业予以财政税收优惠,调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予以技术支持,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利用大中型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指导帮助和政策支持开拓市场,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为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提供服务,最终实现中小企业的繁荣发展,为解决就业、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以及优化财产业结构等方面做出贡献。可以说这部法律是“一石多鸟”,投入成本少,立法效益大且收益多样的一部法律,是符合经济原则的。再如,《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28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发展经济,给予资金、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支持、优惠;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家庭,在扶贫贷款、以工代赈、扶贫项目和社会救济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这就兼顾了国家控制人口数量的政策与贫困家庭发展经济的需要。因为在广大农村很多地方,依靠劳动力来发展经济是一些家庭的传统观念,政府对这些家庭发展经济的支持,解决了具体困难,一举两得,以较小的法的运行成本或得了较大的收益。三、提倡性规范所引发的法理学启示(一)、法究竟是什么?法究竟应该有什么功能?法的发展走向何处?在此,我想引用倪正茂先生的话,“法、法律不是人类从地底唤出折磨自身的魔鬼,而是人类用以帮助自身求得全方位解放的一大创造;法、法律的功能中,不仅有惩罚机制,而且有奖励机制;法、法律的发展,是一个从以惩罚机制为主逐渐向以奖励机制为主的运动过程[26]”。本人认为:我们应该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来研究法律、法学问题。我们应该从更广义社会科学意义上的理解“法律制度”。也许我们还应该进一步关注自然科学的发展对“法律制度”的影响,正如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我们对证据原则的认识一样,也许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对社会变迁的影响,我们现有的很多讨论将变成无意义的争论。(二)、法理学的研究需要关注部门法学的贡献。“如果说法学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学科,那么法理学就更不应当像中国目前的法理学界的研究这样,只是自言自语,与各个部门法以及其他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最新的特别是实证的研究成果几乎完全无关,以至于法学界对法理学的感觉似乎是有它不多,没它不少。法理学如果还可以称做‘法理学’或‘法学的基础理论’,那么它就必须对部门法或法律制度的一些基本问题做出一种哪怕是初步的但可能有启发的回答”[27]。提倡性规范由经济法学家提出已十多年,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立法实践与法学研究都有着重大意义,本文的分析便是证明。但是,法理学界至今仍未对这一理论价值予以关注。本人认为,这是法理学界应该反思的问题。(三)、对法律政策化的一点反思:法学将会成为一门国家治理之术——政策科学。法律政策化是指法律成为政策的基础,法律具有了政策的弹性和软约束力,法律要求政府必须制定导向性十分明确的政策,政府的作用就是在法律政策性选择的框架中将政策完善、细化,增强其操作性。随着市场经济和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化,法律政策化的趋势逐步显露。提倡性规范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大量出现的,是法律政策化的一种表现。对此有人认为,政策法律化(或者说法律政策化),具有不确定性,如政府不主导其施行,不利于法律的尊严,是否有悖于法的严肃性?是否浪费法治资源?是否法治的过分扩张?比如:有人指出,法律政策化也使得法的不确定性加大;同时,法律政策化的结果是使法律变得空洞,缺乏规范性特征,使法律的实施和效能的发挥更加依赖于政策的细化;法律政策化还使得法律有丢失强制执行效力的可能[28]。本人认为:上述质疑所关注的焦点是政策化法律的实施效力。实际上,这种担心是长期以来过分强调法的强制性的思维表现。正如上文所述,法的非强制性因素与强制性因素是同样重要的,不能过分强调法的强制性,而忽视或否认法的非强制性。对此,尤根*埃里希(eugenehrlich)为代表的法律社会学流派倾向于强调使法律制度成为一种自生自发的、非强制性工具的因素[29]。也就是说,非强制性因素在未来将会成为法律制度中的主要方面(这与倪正茂先生的观点是一致的)。本人认为,引起这一变化的深层原因将会被更多的关注,其深层原因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包括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法律毕竟是一种具有政治意义的实践理性[30]。法律在很大程度上是政策性的。众所周知,现实中法律促进社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部分是经济法的施行,而作为部门法的经济法本来就有很强政策性。再如,对少数民族权益保障以及民族地区发展的法律在很大意义上都是国家政策法律化的一种反映。再有,大量的国际公法在本质上是国家或国际政治团体之间利益博弈的结果,对于一国政府来说是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的。本人认为,考虑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法学研究将如波萨斯纳所认为,会“超越法律”,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而成为一门“政策科学”[31]。这种研究坚持一种灵活实用的理论立场,采用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人类学、社会生物学等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用以解决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问题,是一种国家治理的艺术[32]。结语:提倡性规范将会不断增多我国目前处于社会大转型时期,市场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经济生活的不断丰富,提倡性规范也必然不断增多。又由于我国的改革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改革,国家为了规范和引导社会和谐发展,必然会大量采取提倡性规范,以鼓励、引导社会主体的行为,促进社会总体上健康运行;同时规定奖励措施,以加强鼓励和提倡的效果。本人认为:我国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将会大量的运用提倡性规范。未来的《西部开发法》、《贫困地区经济开发法》、《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法》、《鼓励西部绿化法》等等之类的法律将会有所体现。国外已经在此方面做出先例。如美国1841年的《优先购买法令》、1873年通过的《鼓励西部草原植树法》、1962年的《加速公共工程法》;日本1961的《欠发达地区工业开发促进法》、1962年的《新产业城市建设促进法》、1972年的《产业再配置促进法》、1979年的《高技术工业集聚地区开发促进法》、1988年的《特定产业集聚促进发》、《山村振兴法》;英国1966年的《工业发展法》;德国1967年的《促进经济稳定与增长法》、《投资补贴法》等等之类的法律中,都运用了提倡性规范。总之,科技法与经济开发法、环境资源保护法、产业结构调整法等这些法律将会大量运用提倡性规范。-----<全文完>---------------------------------------------------见张文显主编《法理学》69页法律出版社1997年10月版葛洪义主编《法理学》255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修订版漆多俊:《论经济法调整方法》,《法律科学》1991年第5期。见漆多俊:《论经济法调整方法》,《法律科学》1991年第5期。见王轶《对中国民法学学术路向的初步思考》http://www.romanlaw.cn/subm-6.htm见汪习根《发展权法律规范的比较》http://www.riel.whu.edu.cn/juris/show.asp?iD=267见汪习根《论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重心定位》http://www.jus.cn/include/shownews.asp?newsid=669李龙、汪习根《宪政规律论》http://etc.gdcc.edu.cn/jpkc2004/xfx/ckwx/lwxy/b1/ch5/ll.doc邹平学:《宪法学教程》深圳大学法学院教学课件自深圳大学网站见张文显在《法理学》60页法律出版社1997年10月版如:张文显《法理学》54页,法律出版社1997版[12]漆多俊主编:《经济法学》第80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第一版[13]倪正茂:《法哲学经纬》第399页,上海社科院出版1996年版[14]劳伦斯.m.弗里德曼著:《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修订版[15]倪正茂:《法律效力的投资及其价值选择》,《现代法学》1995年第5期[16]倪正茂:《法哲学经纬》上海社科院出版1996版[17]张文显主编:《法理学》72页法律出版社1997年10月版[18]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53-54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修订版[19]《深度报道:中国民办教育现状解析》2009年3月11日国际在线[20]朱苏力:“也许正在发生”见《也许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法学》,法律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21]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242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修订版[22]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243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修订版[23]张文显;《市场经济与现代法的精神论略》,《中国法学》1994年第6期[24]见王轶:《对中国民法学学术路向的初步思考》http://www.romanlaw.cn/subm-6.htm[25]付子堂《法律功能论》68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26]倪正茂:《法律效力的投资及其价值选择》,《现代法学》1995年第5期[27]朱苏力:《法理学问题》新版译序-----见《法理学问题》理查德*a*波斯纳著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28]这一质疑是经济法学者王艳林所提出的。见张军建,王巍:《2009年中日经济法国际研讨会综述》,原载于《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9年第7期全文转载。[29]《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329页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30]朱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103页法律出版社204年5月第一版[31]体现在波斯纳的一系列著作中。[32]强世功认为:法学研究必须找回政治立场,并采用实用主义研究方法,作为一门“政策科学”,成为国家治理艺术。在《迈向立法者的法理学----法律移植背景下对当代法理学的反思》(《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一文中有总结。

鼓励教育的意义篇5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祖超

   教育激励,就是教育工作者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教育激励的主体是教育工作者,主要是教育者,有时是学生家长,有时是教育组织机构。教育激励的客体(对象)是受教育者,即学生。教育激励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积极上进;有时是为了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使其按激励者所期望的轨道和方向前进。本文拟对教育激励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初步探索。

   一、教育激励的模式

   教育激励是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其积极性,使其为实现某一目标而正确行动的教育过程。

   教育激励的模式是灵括多样的,在实际运用中也并非只用某一种模式,有时是交互使用的。这里为了叙述方便,概括介绍几种基本的常用的模式。

   目标激励模式。目标激励就是用吸引人去努力实现某目标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模式。激励者确立的目标要因人而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这样才能对学生有吸引力。对幼儿设置的目标尤其不能太高,也不能太远,只能是近期的,有时甚至就是当时能实现的。对中学生就可以定远一点的目标了。对于青少年和幼儿来说,激励目标的高远一般与其年龄成正比例关系。因此,目标有远近之分、高低之分、个体的与集体的之分(比如争创先进班集体、文明寝室等就是集体争取实现的目标)。目标激励模式又可分为若干种。一是信仰目标激励。信仰涉及到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也包括政治信仰、宗教信仰等。信仰目标激励似乎比较抽象,对少儿来说要使其具体化。二是道德目标激励。道德目标是分层次的,从幼儿到大学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学段等提出不同的道德目标,激励学生为之而努力。要鼓励学生增强成就感,对学生取得每一点细小的成绩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激励其不断追求新的成就,特别是对幼儿和小学生,要多鼓励。比如对很少回答问题的小孩,即使答错了,也给予鼓励,培养其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成就意识。成就目标很多,大的比如考上名校、竞赛获奖、争当三好学生,小的如争取习作发表、小制作参展、在晚会上演出、书画作品展出、回答问题得到表扬等。

   典型激励模式。典型激励就是用突出的、典型的人或事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模式。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谓榜样就是典型,榜样不一定都是先进的,有好榜样,也有坏榜样和落后的榜样。因此,在主要用先进的典型激励学生的同时,有时也可以用落后的典型对学生进行反面教育,告诉学生引以为戒。用典型激励学生时,既要注重以老一辈革命家、著名科学家、爱国人士的事迹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楷模,也要通过讲雷锋、赖宁等的先进事迹来激励学生。尤其还要多用学生身边活生生的先进典型来现身说法教育学生,这样效果会更好。各种类型的典型很多,有爱国将士、革命英烈、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等英模式典型,也有科学精英、发明大王、文学巨匠、艺术大师、企业大腕、技术能手、体育明星等各行各业的杰出典型,还有刻苦学习、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勤俭节约、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救死扶伤等各方面的先进典型。用典型来激励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各类典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教育激励学生。教师要善于在学生中发现、培养、树立各种先进典型,这样既是对各种先进学生的激励,同时也可以此激励全体学生,使他们向标竿式的同学看齐,学习有榜样,努力有方向,奋斗有目标。

   信任激励摸式。信任激励就是激励主体用自己的信任、鼓励、尊重、支持、关怀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模式。信任激励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模式。教师信任学生,对学生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有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信任激励可分为多种:工作信任----教育者把某项工作委托给学生去负责或办理,以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如让学生负责班组工作、团队工作、文体工作、科代表工作等,学生会很负责任地去完成老师和同学交给的任务。有的学校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和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实行学生干部轮流制,这种方法很好,符合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可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在锻炼中得到全面发展。人格信任----体现师生的平等,废除师道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人的尊严,讲求民主,崇尚平等,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和主人翁意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把各项工作和学习搞好。成就信任----信任学生能够积极上进,不断追求,取得成就。对他们取得的成绩,教师、家长要细心观察,及时鼓励,充分肯定,不能视而不见,不能无动于衷,这样会挫伤小孩子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成就感。尤其是对一般学生和较落后的学生,要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不能用老眼光看人,总是盯住其不足之处。要多对学生给予表扬、肯定、支持、关心、鼓励、理解、宽慰等,使小孩子在赞扬声中健康成长,在鼓励之中不断前进。友谊信任----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是朋友关系,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上级与下级的关系。要让学生感到亲切、和蔼、温暖、可信、可敬,彼此间相互信任,建立友谊,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加倍努力,激励才能真正见效。

   二、教育激励的原则

   目的性原则。教育激励有很强的目的性,无论教师还是家长等,激励学生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总是围绕实现某个总目标和几个长远目标进行一系列激励活动。当然,更多的是为实现某一近期的具体的目标而激励学生。无论正激励,还是负激励,都是有目的的,都是想实现某一愿望,无目的的激励是盲目的,也是无意义的。

   针对性原则。教育激励有很强的针对性,不会是笼统的、模糊的。激励的对象应该十分明确,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的激励不会完全一样。即使是对同类学生进行激励,也要因人而异。有的激励是针对思想品德教育的,有的激励是针对某一学科学习的,有的则是为培养学生的某种能力的,有的负激励则是矫正某位学生的某一不良行为的。针对性强的激励往往比较容易见效,激励的方式方法要运用恰当。

   及时性原则。运用教育激励一定要及时,越及时效果越好。及时的程度与学生的年龄成反比例关系,即年龄越小激励越要及时。当然,对中学生、大学生的激励也要及时。学生课堂回答得好,老师应随口赞扬,不要等到明天再表扬;当天某同学做了好事当天就表扬;某同学某科学习成绩一直不好,这次考试进步了,应马上表扬鼓励他;家长承诺小孩子某件事情完成得好就给奖励,也应及时兑现。若言而无信,或迟迟不兑现,以后的激励就不灵了。

   有效性原则。实施激励者应注意收集反馈的信息,某种激励实施后,到底效果如何,一定要关心实际效果,要关注、重视激励的有效性,不该表扬的表扬了,不该批评的批评了,都会适得其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负激励,一定要慎用。从我们问卷调查和收集到的大量案例来看,不少负激励不仅无效,而且还有负作用,有的甚至使学生丧失自信心、自尊心,加速向教师和家长所期望的相反的方向发展。教育激励的有效性原则很重要,这一点应引起教师和家长的足够重视。

   整体性原则。教育学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激励活动也是一个很复杂的整体。建立教育激励机制时,要遵循整体性原则,从全局出发,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不能光治标,要治本,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整个激励活动要协调一致,认识要统一,措施要得力,方法要得当,尤其不能相互矛盾。比如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张老师主张要创新,鼓励创新,而李老师反对学生创新,认为这是跟风赶时髦,结果弄得学生无所适从。又如对学生搞小发明小创造,不能王老师大力提倡,积极支持,而刘老师又说这是“小儿科”,搞小发明会因小失大,会耽误主考课程。两者激励的方向、目标不一致,会使学生茫然不知所措。

   三、教育激励的方法

   教育激励的方法多种多样,从教育激励的实践、课题问卷调查和收集的案例等来综合分析,不同的教师、家长对不同的对象,往往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归纳起来,常用的教育激励方法大致有如下10种:

   表扬法。指教师、家长针对学生某项事情做得好而加以赞扬。表扬又分口头表扬、书面表扬、当众表扬、个别表扬、一次表扬、多次表扬等。表扬法激励效果很明显,尤其是对幼儿、中小学生等很见效。小孩子喜欢听好听的话,喜欢听夸奖的话。得的表扬越多,学生的心情就越好,干劲就越大,就越努力学习和工作。表扬一般不发奖品,成本很低,不必吝啬赞美之词,当然也可发小红花、奖小红帽、出喜报、上板报、培报等。

   奖励法。奖励一般是指比表扬更正规的正面激励。通常会对获奖者给一点物质性的奖励,有时甚至还给点奖金,有时也只发奖状、奖证、奖章、奖品等。奖励法运用很广,如评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少先队员、十佳少年、各种积极分子、各种竞赛奖等。

   鼓励法。鼓励的方式很多,这里指表扬、奖励等以外的非正式奖赏。比如老师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上赞扬鼓励的语言,找学生亲切地谈话,交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对学生的表现满意时以目光、微笑、点头、竖大拇指等方式鼓励,考试前家长摸摸小孩的头、拍拍孩子的肩等也是一种鼓励。

   评比法。通过检查评定和比较学生思想行为等来评出优胜者以激励学生。比如操行评定、德育积分、评比先进班集体、先进(文明)寝室、评选优秀学生、积极分子等,也有某些专项评比,如评流动红旗、班组,评红花少年等。评比可以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增强集体荣誉感,可以比团结、比贡献、比风格、比干劲。

   示范法。示范主要是通过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来激励学生,有时则就在学生中发现和培养先进,树立榜样,然后号召同学们学习。

   引导法。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帮助其树立奋斗目标,提高思想认识,制定具体措施,为之努力奋斗。当发现有某方面的不良倾向时,及时引导其认识到危害,迅速改正,防患于未然,并指明正确方向,共同制定新的方案,争取新的进步。

鼓励教育的意义篇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大学生进行创业在当前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个人就业问题的解决,还可以通过创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吸纳闲置劳动力,是目前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大学生创业,不能仅仅只靠满腔热情,更需要有坚实的创业能力,这样的创业才不会流于失败。因此,高校必须注重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一、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创业教育”这一概念的提出始于上世纪末,1999年国家通过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地提出“创业教育”的概念,通过鼓励大学毕业生进行自主创办企业。随后,大学扩招,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压力骤增,于是国家更加鼓励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解决就业难题。尽管近些年,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不断涌现,但失败的案例也仍然存在不少,因此,高校之中创业教育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只重理论知识,忽视实践能力

当前,在我们国家,高等教育仍然是以学科标准为主,由教师主导,追求“小而全”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的主要内容依然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教学的主体仍然是教师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这样的教育模式出发,大学教育中很少会去关注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也就不能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无法为毕业之后的创业打好基础。以美国的教育为例,美国高校则更加注重方法的传授,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是教给学生如何通过自己的途径获得问题解决的办法,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主性,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2、缺少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

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并不完全相同,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任务是由就业中心和辅导员来完成的,并没有专业的创业教育教师。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就业创业或者职业规划的课程,但这些课程仍然多是选修课,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也都处于摸索阶段,没有统一的教材,授课教师也多没有真正的创业经历,讲课的时候一般都只能纸上谈兵,无法给大学生创业提供真正有用的指导。

3、未形成鼓励创业的良好氛围

尽管近些年我们看到大学生创业数量不断增加,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在每年毕业的几百万大学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并不多。自主创业需要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形成自我就业的意识,掌握自主创业的技能,培养创业的勇气和胆识。这些能力都需要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创造良好的氛围不断潜移默化地传输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不断地了解创业的意义,进而从心底接受创业、崇尚创业,才能在毕业的时候进行主动创业。但在现实中,高校之中并没有形成良好的鼓励创业的氛围,大学生毕业时主动选择创业的人寥寥无几。

二、改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

1、树立重视创业的观念

作为学校的管理人员,首先要认真学习和体会国家鼓励创业的政策,在国家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之下,无论是学校的就业服务中心,还是授课教师,亦或者是主管学生生活的辅导员,都必须树立重视创业的理念。要明白,大学生创业如今已经不只是针对极少数的学生而言,而是要将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作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契机,将创业教育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同时,在提高认识的时候,还需加强对创业教育的认知,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兴而综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其所体现的不仅是对学生专业素质的要求,更是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其目的在于培养有能力、有眼光、有胆识的大学生。

2、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教师队伍

由前所述,我们看到了高校之中缺少专业的、高素质的创业教育老师,因此,高校应当首先在全校教师之中有意识地创造条件,以增加教师对创业的了解和认知,甚至在有条件的时候,可以鼓励高校教师去亲自体会创业,逐步增加教师的创业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努力锻造出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引进一些社会上成功的创业人士,作为学校的客座讲师或者定期到学校召开创业讲座,以他们自身的创业经历为学生现身说法,以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索精神。

3、与社会各界携手创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高校如今已经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而应当打开“围墙”,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一起,共同为大学生一起创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例如,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与企业进行合作,不仅可以吸收企业的资金,还可以联系成功企业的创业者来当评委,以促进产学合作;或者是鼓励大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创业园区,走进市场,去参与实践和竞争。这种整体创业氛围的创造,当然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确实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例如缺少专业的师资队伍、未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但大学生创业在当前就业难的现状之下,又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国家鼓励“双创”的政策背景之下,高校必须注重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树立重视创业的意识,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培训,和社会各界一起努力,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华平.试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4(2).

[2]袁先海.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透视[J].大众客气,2005(10).

[3]胡先文.我校开展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的探讨[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5(1).

鼓励教育的意义篇7

关键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参与创新;置境设疑;培优补差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212-01

随着高考模式的改革和不断深化,高中历史课新教材,增添了大量阅读材料和插图,大大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对已热衷于大量的练习和机械记忆的可爱学生,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该尽快地适应时代需要和学生的实际,以真情实感、生动活泼的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其最大特色就是让学生以主体介入教学过程的始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让学生做学习过程的主人。惟有如此,方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新教材更适合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下边就以教材为例,以本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为例,谈几点粗浅看法。

1.树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观念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处在教育者的地位,学生处在受教育者的地位,但受教育者的地位不等于被动的地位,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以一个积极主动、有发展和创造潜能的个体进入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辅以科学的辅导,必然能促进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质量。

因此,课堂教学中就应该树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观点,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课堂中尽可能少讲,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使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主动地学习,而教师则给以及时的、科学的指导。从而在教师的精心指导和培育下,使学生创新意识、主体意识不断提高。如在讲解《欧洲的启蒙运动》一节时,首先让学生联系文艺复兴的内容,自己找出启蒙运动的兴起的原因,理解它的性质和核心内容是什么。然后,再以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去寻找答题掌握文艺复兴的概况,我主要设计了以下问题:(1)启蒙运动为什么起源于英国?(2)英国两位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各是什么,有何异同?(3)为什么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最高,运动的中心却转移到了法国?

这些问题,有的在课本上是现成的,阅读提炼即可,有的需结合教材进行思考总结,有的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历史思维方法,认真思考方能答出。这样一个问题式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贯穿本节课的始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了教学课堂的主角、主体,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充分利用了课堂时间,锻炼了学生阅读材料、总结问题、进一步思考问题的能力,基本上达到了“向45分钟课堂要效益”的目的,基本上解决了"3+X+综合"高考模式下,作为"小六门儿"的历史课,在有限的时间既完成任务,又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

2.鼓励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尊重学生的个性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是其主体性的重要体现。也只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方能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能动口的尽量让学生动口,凡是学生能分析总结的尽量让学生分析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标新立异,思维闪光点要尽可能给予鼓励性评价;对学生探究性问题中的失误持宽容态度并及时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自我矫正;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不按统一模式指导,不要求平均发展,允许学生各有特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因而,在每一节历史课教学中,我都坚持鼓励教学法,凡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都给以鼓励,即使答错了,也鼓励其参与的精神,对于差的同学,能看到问题,找到表层的意思即给以表扬,而不要求其一定会看到问题的实质,贯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引导其独立地、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独特的创造思维能力

鼓励教育的意义篇8

关键词:中学生;成功教育;途径

一、对成功教育的探索

1.家校是成功教育的前提

家庭与学校的成功合作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家庭就是一个让我们从小生长酝酿的地方。家庭的行为方式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对学生的成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和家庭既各有职责范围又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教育离不开家庭,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也离不开家庭的有力支持。

2.兴趣是成功教育的基础

“兴趣”是人的一种情绪,“兴趣”能产生人们的一种需要,“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尤其是对中小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增长来说,“兴趣”的作用更是巨大的。著名的发明家、企业家、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前行政总裁乔布斯的传奇人生正在于他跟着兴趣走,不由外界控制自己的感受。兴趣的魔力可见一斑。

3.学生是成功教育的主体

教师应该确立一个理念:所有的孩子都可成才,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师。在教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的前提下,通过帮助学生,逐步使学生自己争取成功。

4.教师是成功教育的关键

教师是成功教育的引领者。教师要走出“朽木不可雕也”的悲观情绪,冷静客观地看待学生,分析学生,对学生尽量实施鼓励性评价,让教师树立每个学生都可以成功的意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开发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成功中找到自信,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二、对成功教育实施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1.教师要率先垂范

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为人师表。教师自身对于学生的成功教育起到很大的作用。教师自身良好的师德可以给学生树立榜样,以深厚的思想情感、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示范,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2.成功教育要从点滴抓起

对学生进行成功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成功教育要从点滴的小事做起,我们可以从一些身边琐碎的小事中,看出一个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变化,也就在点滴小事中,这对于学生今后的成功会有很大的帮助。

3.为学生的成功教育创造发展空间

要想让学生取得成功,教师应尽最大努力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受教育的空间,留给学生一定的选择权,让学生去发展和发挥自己的特长,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与支持。教师应尽量在班级上营造大家都要进步的气氛,在学生遇挫折的时候,积极帮助学生,让学生相信自己很可能成功。

4.不要对成功的标准定得过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所望,本无可厚非。但是对于正在成长中孩子来说,一味地灌输“高人一等”的思想,要求孩子在学习上名列前茅,势必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思想压力,给学生带来严重的思想包袱,考试失利就会给学生自信心造成极大的打击。因此在进行学生的成功教育时,教师不要给学生订立过高的目标,目标的设定要符合学生的自身,只要学生尽了力,就要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可以直面人生,直面未来,才能培养学生平凡中超越智慧的人生境界。

5.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通过对成功人士的成功道路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凡是取得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勇于冒险,敢于尝试,善抓机遇,勇于创新。教师在成功教育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勇于冒险,敢于尝试,增强把握机会的能力,这样就能使学生养成积极、果敢、机敏的健康心理和性格。但需要注意的是鼓励教育的方式和程度要因人而异。在对学生进行鼓励教育时,就要根据学生个人特点的不同区分对待:对于积极性高、善于创新、勇于尝试的动力强的学生,就不必进行过多的鼓励教育,而是应着重对其行为进行适时地调整和纠正,使其少走弯路;对学习积极性差、思想消极、得过且过的学生则首先要使其认识到学生时期对人生的重要意义,虚度光阴对个人成长的危害,使之树立起对自己负责的责任意识,才能使其找准努力方向,然后再进行鼓励教育。

总之,成功教育是追求学生发展潜能的教育,是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的教育,是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机会的教育,它是以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为途径,以表扬、鼓励为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许东,敬瑞霞.再探社会新阶层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路径[J].黑河学刊,2011,172(11):69―70.

鼓励教育的意义篇9

摘要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如何运用鼓励的方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与掌握运动技能的潜力,从而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也是广大体育教师的工作职责与奋斗目标。本文从学生的心理入手,谈谈鼓励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鼓励体育教学应用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运用鼓励技术的方法

教师运用鼓励法激发学生,就性质上说,主要有启发性鼓励,期待性鼓励,特长性鼓励,公平性鼓励,评价性鼓励。在体育教学课堂上,根据师生信息交流分类,把鼓励技术分为两大类:语言鼓励和非语言鼓励。

(一)语言鼓励

1.口头语言鼓励,指教师用赞扬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这是鼓励的最主要方法,因为口头语言是师生信息交流的最主要途径。口头语言鼓励:又分为直接表扬和背后表扬。

(1)直接表扬:对于部分性格外向的学生作用很大,用热情的具有鼓励性的话来表扬学生,能增强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能给学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当学生完成练习后,如果完成动作好时,教师可说一句简短的鼓励词,如:“你真棒!”“有水平!”“太好了!”等;当学生的动作完成的不尽人意时,教师可说:“你能做的更好些吗?”“谁能比他做的更好?”;即使学生因为怕不愿做时,也可以说:“试试看,你会行的”、“谁来帮助他?”

(2)背后表扬:不直接对其本人夸奖,而背后跟他同学交谈,热情赞扬某同学长处,让听者自发地转告给受夸奖的同学。这样,受表样的同学听后会深深感受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分量,而且会避免他陷入被同学议论、讥讽尴尬境地,从而使他更加自觉地发挥自己的长处。

口头语言鼓励也可用于组织学生教学中,变批评为鼓励。如一上课,少数学生没集中注意力,教师可说:“现在多数学生做好了准备,等待老师上课。”,全班学生就会迅速地“进入角色”。课堂的中、后阶段,部分学生又会“旧病复发”,这是学生有意注意保持时间心理规律的真实体现,不足为怪,教师可说:“瞧!某某同学这节课听的最专心了。”这比简单粗暴的训斥要好的多。

2.书面语言鼓励,指教师在课后,用小纸条的形式,写下简短的带有鼓励性词句对学生进行鼓励的一种技巧。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对学生进行科学、全面、积极、合理的评价。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具体的指正,通过评语明确点出今后的要求与希望,使学生从评语中受益,促进学生不断思考、改进,坚定学习的信心。通过这种书面语言的鼓励,学生还能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自信心会由此而增强。这里撷取两个鼓励片断。

片断一。在教“鱼跃前滚翻”时,不同的学生会做出不一样的动作。这时,教师及时的叫学生对照挂图,引导学生对比后,指出同学们做的好的地方加以表扬。

片断二。一位平时大大咧咧的学生在一次排球垫球测验中由于马虎,成绩不是很理想。教师就在小纸条上写道:“别难过,态度决定一切。老师相信你行的。”的评语送给这位学生。果然,从此之后,该生做任何一件事情态度都是那么的端正,还受到了其他任课老师的表扬。

(二)非语言鼓励

1.肢体语言鼓励:肢体语言是最直接、最真实的表达。肢体语言亲切自然,学生能直接感觉得到。如:当学生把一件事作得很好时,抚摸一下他的头、竖起大拇指,显示出你的情绪变化,学生会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与重视。

2.表情鼓励: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热情的表情式。一个微笑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感,能在学生的心理留下持久的影响。如果老师想更好的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赞许、信任的目光、微笑的表情便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因此,在教学中不要吝啬你的微笑。

二、运用鼓励技术的技巧及效应。

(一)设立目标的层次性。目标是指期望达到的成就或成果。通过目标的设置来鼓励学生的动机,导向学生的行为。确立的目标要看得见、摸得着,切忌高不可攀,尤其要考虑对活动能力低的学生的鼓励,为他们所设的目标层次要低一点。如开展“跳马”练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再根据不同的小组,将“跳马”调节成不同的高度。每次练习后,给学生不同程度的鼓励。有的学生即使不能完整的完成“跳马”这个动作,只要动作有所提高,教师也要鼓励:“有进步”、“不错。”。

(二)注意鼓励的及时性。鼓励学生要及时,这样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稳定和持续的发展,日积月累形成良好的学风。课堂上,学生完成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后,更应及时予以鼓励。

(三)重视鼓励的综合性。几种鼓励技术可以同时运用,特别是口头语言鼓励、动作鼓励、眼神鼓励综合运用的时机更多,能收到的更好的鼓励效果。体育教师要准确的发挥主导作用,着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练习。心理学家研究证明鼓励有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鼓励性教学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给学生以勇气和自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给学生以努力的方向;可以形成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搭建成功的舞台,正是素质教育的内涵。同时对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动机,培养全体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指导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无疑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5.

[3]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6.

[4].体育之研究[J].

鼓励教育的意义篇10

四川大竹县8岁女童李微微为救落水小同伴不幸身亡,当地政府为其申报“见义勇为”称号未获批准。四川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和大竹县综治办认为,《四川省保护和奖励见义勇为条例》中对未成年人实施此种行为没有明确规定,李微微作为未成年人,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和自保能力,不具备见义勇为的相关要件;同时,对未成年人见义勇为要不提倡、不宣传、不鼓励,避免盲目模仿。

8岁女童救人不幸溺亡,令人万分惋惜悲痛,为其申报“见义勇为”称号却遭拒绝,这一结果令人不解。当地见义勇为审批机构给出的两个理由,都禁不起严格认真的推敲。首先,《四川省保护和奖励见义勇为条例》并没有为公民实施见义勇为设定年龄、行为能力、自保能力等门槛,也没有对未成年人“实施此种行为”不予认定的规定(全国其他地方也没有这样的规定),因此,以李微微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和自保能力为由,认定她“不具备见义勇为的相关要件”,不但在法律法规上缺乏依据,在逻辑上也是不能成立的。

对未成年人见义勇为不提倡、不宣传、不鼓励,避免引发未成年人盲目模仿,这是近年来我们在未成年人见义勇为问题上的重大观念转变。中小学生守则、行为规范中不再有“见义勇为”的提法,当年为救集体的羊群而遭冻伤截肢的草原英雄小姐妹、为扑救山火而牺牲的少年英雄赖宁等,都逐渐淡出中小学课本,不再被树立为未成年人学习的榜样。这种观念转变和教育方式的变化,符合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的需要,也是人性化教育和文明教育的必然要求。但是,不鼓励未成年人见义勇为,不提倡未成年人学习见义勇为,并不意味着对已经发生的未成年人见义勇为行为不能依法认定,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人们对见义勇为问题的认知是理性的,但现实往往是十分复杂的,置于猝不及防的危难情境,有的成年人敢于挺身而出,也有成年人选择退避三舍;大多数未成年人可能惊慌失措,也可能有少数未成年人出于“模糊的本能”,选择像成年人那样见义勇为,8岁女童李微微应当就属于这种情况。成年人实施了见义勇为行为,政府审批机构要依法予以认定,这是以国家的名义,对见义勇为行为予以承认和奖励;未成年人实施了见义勇为行为,如果国家反而不能依法予以认定,这不能不说是对未成年人的严重不公平,对像李微微那样做出了巨大牺牲的见义勇为者,这更是一种残忍的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