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智能建造建设方案十篇智能建造建设方案十篇

智能建造建设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8:15

智能建造建设方案篇1

[关键词]智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一、引言

中国西部地区从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实施以来,西部地区房地产业迅猛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加速,为建筑智能化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也带动了西部地区房产业和智能建筑的发展。所谓智能建筑就是以建筑为平台,综合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和网络等技术,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实现楼宇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是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和体现[1]。

西部地区建筑智能化的发展与我国东部及沿海地区相比起步较晚[2],发展历史短暂,使当前从事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能同时具备技术、施工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尤其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层出不穷,再加上智能建筑工程项目在设计管理流程、各阶段的设计深度和设计参与者等方面均与土建、安装等工程存在较大差异,使其在工程造价的管理上更为困难。

二、西部地区智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智能建筑是由各智能化子系统构成的,其工程总造价亦就由各子系统的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和软件编程及调试费组成[3]。由于建筑智能化在中国西部地区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智能系统的方案设计、施工图深化设计,以及工程的施工大多由设备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来完成,或由设备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协助设计院来完成,这使得智能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存在诸多问题[4]。

(一)盲目设置系统功能。业主在项目论证阶段没有经过充分的调研,对自己建筑物的需求不清楚,在“智能建筑”热面前,贪多求全,盲目接受技术支配,投入使用后发现问题多多[5]。或受管理人员的水平限制,建成的智能化系统没有充分发挥功能,致使智能建筑建设趋于形式,造成极大的浪费。

(二)计价依据不完整,计价过程不规范。西部地区的省市大多能根据《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设置本地区的“建筑智能化系统设备安装工程”定额分册,能进行智能化各系统的安装工程费用计算,这对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但其内容主要集中在线缆敷设和设备安装调试上,对系统调试、软件的开发、调试等项目的设置不够详细,许多工程报价习惯采用在设备材料价的基础上,按照行业惯例取一个比例作为人工费、机械费、附材费、管理费和利润,这使得不同投标人之间的报价相差非常大。

(三)招投标准备工作不够充分。除了一些大型的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项目外,相当多项目在需求分析阶段因业主不能提出具体需求,而导致智能建筑的智能化工程设计不能与主体设计同步进行。就算是同步进行,设计也仅仅考虑了公用线槽和部分管线预埋,无法提供较为准确的材料设备清单。于是投标人只能根据各自优化设计结果统计工程量清单,其中项目各不相同,评标人难以判断是否多算、少算。

准备工作的不足还表现在对系统选型和设备材料的前期市场调研不充分,智能化工程各系统的配置方案各异,不同品牌、型号之间的设备材料单价差别很大,这也导致了不同投标人之间的报价会有很大差异。

(四)评标办法和评标过程不尽合理。目前许多智能化工程是完全或部分参照机电安装工程或土建工程的招标程序和评标办法,简单地将各子系统或设备按“搭积木”的方式组合在一起,采用合理最低价的评标办法,忽略智能化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的特点。由于智能化专业人才的缺乏,评标委员并不都是智能化工程造价方面的专家,在评标过程中,要求评标人既要完成设计方案、设备材料选型的评审,又要进行技术服务和报价方案的评审,由于时间仓促,评标人难以对某一方案的性价比作出准确判断。

(五)承包商主导优化设计和深化设计。招标完成后,承包单位要根据设计院的图纸和招投标文件的要求进行施工图优化设计和深化设计[5],受自身利益的影响,承包单位往往借此机会对方案作出对自己利益有利的调整。如盲目提高设计标准、增加设备和线路的冗余,以供货周期过长等理由改变部分设备材料的品牌或型号,不合理地堆砌设备、不合理配置备品、备件等等,使工程实际造价大大超出中标价,造成投资失控。

三、智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特点

智能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特点与其设计流程密切相关,其设计流程可分为五个阶段: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系统设计、优化设计和深化设计。

(一)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工程设计的基础,智能化工程需求的提出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业主提供设计任务书,设计单位按业主提供的要求进行设计;二是设计单位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功能和业主的情况,提供相应的需求分析方案供业主评审。

该阶段需要实事求是地进行投资与收益分析,按建筑的使用要求进驻相关的智能化子系统,避免项目决策的盲目性,减少和降低投资风险。

(二)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是以客户需求为依据,完成智能化系统的配置和功能要求分析。

在该阶段需广泛调查研究,比较同类项目。认真进行功能分析、多方案比较和选择,最终确定技术先进、功能可靠、经济合理的智能化系统项目建设方案,从而计算出较为准确、切合实际的投资估算额,使工程造价从一开始就定位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上。

(三)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是方案设计的进一步深化过程,一般应与建筑主体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步进行。但在这一阶段,由于各系统的设备选型还没开始,设备安装方式、接线方式和电源供应方式还没明确,使投资额较难准确确定。

(四)优化设计。优化设计是投标人根据系统设计和招标文件的要求,结合选择系统设备的型号和具体技术特点,对系统设计进行优化和调整,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得出最经济的方案。

(五)深化设计。深化设计是在优化设计完成后,设计单位或承包商根据优化设计资料和招投标文件的要求完成传统意义的详细施工图。

智能建筑工程一般采用类似epc(即设计——采购——建造)的工程承包模式[6],此模式又称之为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其造价管理还具有以下特点:

1.不同品牌、型号之间的设备材料价格相差悬殊;

2.系统调试、接口软件和系统集成软件的二次开发费用占工程费用的相当比例;

3.承包商是系统优化设计、深化设计的主要完成者,在一定范围内可调整设计方案和工程变更;

4.在符合系统设计图和招标文件技术要求的前提下,承包商主导设备材料选型。

四、智能建筑建设各阶段的造价管理要点

(一)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智能建筑项目投资决策阶段主要是提出项目建议书,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定投资估算,最终编制设计任务书。在这一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该阶段,影响智能建筑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是项目合理规模与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由于目前无论是业主单位还是监理单位都缺少智能化工程方面的人才和工程经验,所以在项目决策阶段,业主或有关主管部门,尤其是国家或地方政府投资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必须广泛组织行业内的有关专家,会同业主方一起,根据市场调查资料,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切实、合理地确定项目的规模和建设标准水平,使项目建成后真正达到好用、够用,并留有适当的发展空间。

可以推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将建设项目从筹建到实施全过程中的资金使用和偿还责任落实到人。要认真进行功能分析、多方案比较和选择,最终确定技术先进、功能可靠、经济合理的智能化系统项目建设方案。

在此基础上,进行投资估算。投资估算方法主要有两种:比例估算法和指标估算法。在进行估算时,要注意套用指标的换算或调整,同时也需要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不断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定期相关的数据和指标,以供参考。

(二)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对于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除了项目决策之外,设计阶段对项目的功能、造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它决定的工程设计方案、构造方式、所用材料以及设备种类、型号等都对工程造价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设计阶段的方案优化或细微的变化,会对工程造价有重大的影响。

由于目前从事智能建筑专业设计的技术人员非常欠缺,造成设计人员不能充分地理解并做出满足业主需求的设计,把大量的工作留给系统集成商在二次深化设计时解决,造成投资者心中无数。因此,在项目初期应引入工程咨询,或聘请有经验的建筑智能化工程顾问公司,担负在设计阶段的设计监理的责任,监督设计质量、进度,检查限额设计的执行情况,协助业主组织初步设计的技术评审。

只有在深化设计通过设计评审后,才能正式签定合同。在深化设计评审中,要严格控制承包商以各种理由变更设备选型和其他关键材料的品牌、型号,若原投标方案中确实存在没达到技术要求的地方,需要调整设备、材料的品牌和型号时,要经过专家论证和技术部门、投资控制部门的审批才能变更,尽可能不要超出原招标文件推荐的材料设备清单范围,防止承包商通过变更设备材料的方式达到增加收益的目的。

(三)计价过程的造价管理。随着建设工程造价与国际惯例的接轨、《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实施,智能建筑系统的计价要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其基本思路就是“统一计算规则,有效控制消耗量,彻底放开价格,由企业自主报价,最终由市场有序竞争形成价格”,同时要注意报价的合理性、产品的技术优势以及系统调试方案、施工调试工艺的先进性。

智能建筑系统工程量清单计价在个性化方面比传统定额模式计价处理有了较大进步,但由于智能建筑系统工程计价的起步一般是源于地方定额或行业定额,经消化吸收变动过来的,因而从内容到形式上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地方定额或行业定额有关游戏规则的影响。对具体工程项目的个性特点的体现,尤其是满足如体育、医疗、别墅住宅小区智能化等特殊施工调试要求,仍然相对缺少。

(四)项目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在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招标方的造价控制;另一方面是投标方的报价策略。

对于招标方来说,目前很多项目通常都采用合理最低价中标法,但是,由于智能建筑自身的特点,如果实现低标价的技术方案没有经过充分的专家论证,离开了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其表面上的低价便毫无实际意义。所以,我们认为还是采用综合评分法较为公正、客观,其设计评分标准除了要考虑技术方案、投标报价以外,还要综合考虑运行维护费用、保修、售后服务和使用寿命等因数,这种方法会增加评标过程的工作量,但对整个项目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智能化工程使用成本加酬金的合同价模式能较好地提高承包商的积极性,鼓励承包商积极地优化设计方案,减低工程造价,缩短项目工期,同时这也要求业主在投资估算、设计概算、设计预算和施工预算等环节精心筹划,准确确定项目的目标成本。

作为承包商来说,选择投标策略至关重要。常用的投标策略有以信誉取胜、以低价取胜、以缩短工期取胜、以改进设计取胜等,投标策略中最主要的还是报价技巧。承包商应根据招标项目的不同特点、类别、施工条件、市场情况、竞争对手情况以及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等综合考虑而采用不同的报价方式。

(五)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智能建筑工程项目与其他项目一样,在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工程变更的管理;二是工程索赔的管理。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工程的变更修改。设计变更后要及时跟进发生变更的工程量计算、对比与原来的工程量,是否影响原来工程成本的计划、目标,如果超过时,要采取经济、技术、组织、合同等措施,确保工程成本目标、工程工期、其他费用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做好工程设计变更的有关经济、技术资料,为以后的工程结算提供有利的保障。另外,如果工程设计变更造成工程费用增加,工期延误等,应进行合理的费用和工期索赔。

索赔出现会导致项目的造价发生变化,索赔的管理也是对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手段。索赔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常见的社会现象,是一种以合同和法律为依据、合情合理的签证认可行为,是现代工程承包中不可避免的事情。因此,加强管理,加强合同执行意识,提高索赔的管理水平,对控制工程造价有着重要的作用。

(六)工程支付与结算的造价管理。智能建筑工程是优化设计、深化设计、设备材料供应与安装一体化的项目,较为合适的工程款支付方式分为四个阶段,合同签订后业主预付10~30%,设备、材料进场后支付30%左右,系统安装调试完毕并验收合格后支付至合同总额的90~95%,剩余的价款在保修期满后一次结清。这种支付方式既可解决承包商设备材料集中到货的资金压力,又可防止承包商在完成责任前获得超额利润。同时承包商本身也可根据工程量清单和工程进度情况,尽可能优化施工组织和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工序,降低成本和资金占用,保证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0[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2]陆伟良.中外智能建筑发展动态及21世纪展望[j].智能建筑,2001,(2).

[3]全国造价工程师考试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4]韩国华,荆成.智能建筑弱电项目管理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3,(3).

智能建造建设方案篇2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系统 工程造价控制 控制措施

1、引言

自从1984年美国首次出现智能建筑以来,建筑智能化便蓬勃发展,到80年代末,我国的智能化建筑也逐步开始出现,进入21世纪,智能建筑在我国的建设如雨后春笋,呈显出一股持续的建设热潮。时至今日,已辐射到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随着社会文化与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智能化的要求呈继续增长的态势,建筑智能化在整个建筑工程中投资比重也由原先的2-5%一路上升到10%,个别项目甚至达到15%以上。

所谓“智能建筑”,就是以建筑为平台,由楼宇自动化系统(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S)通过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机集成,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亦是人们常各说的3a智能大厦。

2、国内外智能化系统工程造价控制模式

2.1国外智能化系统工程造价控制

在国外大多数工程项目都是由社会咨询服务机构来管理,这些工程咨询服务机构在投资工程成本管理中起着支柱作用。造价工程师既为业主提供项目可行性与投资估算分析评价报告、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编制评价报告、工程招标服务,也为承包商提供成本规划、造价控制、项目管理、工程结算等服务。

2.2国内智能化系统工程造价控制

一般有业主(或招标公司)编制工程招标文件,承包商编制智能化工程设计方案及报价,评标专家组确定中标承包商,承包商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深化设计直至工程实施及竣工验收。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由于能力和观念方面的欠缺,国内的造价控制的注意力往往放在招标阶段和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上,而把对造价影响最大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忽略了,不能不说是一种舍本求末的做法。

3、加强我国当前在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造价的控制

3.1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主要是提出项目建议书,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定投资估算,最终编制设计任务书。在这一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对工程项目策划阶段的造价,许多业主有着错误的认识,认为造价越低越好。也有业主对智能化系统的期望过高,过分听从设备供应商的导向,提出了超过建筑物功能与规模实际需求的智能化要求,通常号称要“世界一流”、“15年不落后”等等。实际上,价格最便宜的或最贵的都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有满足用户使用需求、并能考虑将来的发展,才是最佳选择。实事求是地进行投资与收益分析,按建筑的使用要求进驻相关的智能化子系统,避免项目决策的盲目性,减少和降低投资风险,使设计任务书恰如其分,更具科学性和可靠性。应广泛调查研究,比较同类项目。认真进行功能分析、多方案比较和选择,最终确定技术先进、功能可靠、经济合理的智能化系统项目建设方案,从而计算出较为准确、切合实际的投资估算额,使工程造价从一开始就定位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上。

3.2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重要阶段,尽管设计费在建设工程全过程费用中比例不大,一般只占智能化系统成本的1%~2%,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70%以上。因为它决定的工程设计方案、所用材料以及设备种类、型号等都对工程造价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设计阶段的方案优化或细微的变化,会对工程造价有重大的影响。设计阶段工作水平的高低,设计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到施工阶段投资的多少,还影响到项目建成以后经济效益的高低。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2.1推行设计招标,择优选择设计单位

设计单位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设计产品的素质高低,而设计产品的质量好坏又直接影响工程的造价。推行工程造价和设计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招标方法,可以促使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不仅在智能化各子系统设计、使用功能上动脑筋,而且还要在如何降低工程造价上下功夫。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既要合理,满足业主要求,满足发展要求,又要造价合理,从而保证建设单位的经济利益。

3.2.2积极推行限额设计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在保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初步设计以及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同时,每个子系统的设计人员都有一个投资限额的目标。推行限额设计有利于强化设计人员对工程全过程的造价意识,有利于经济管理人员及时进行造价计算,为设计人员提供信息,使勘测设计小组内部形成有机整体,克服设计深度不够及勘测设计相互脱节的现象,改变设计过程不算账、设计完成见分晓的现象,使投资达到动态控制的目的。同时,推行限额设计还可以促使设计和造价人员进行项目全寿命费用的分析,使他们不仅要考虑项目一次性投资,还要考虑施工阶段和运行后的经济费用。

3.2.3要加强设计出图前的审核工作

加强出图前的审核工作,将工程变更的发生尽量控制在施工之前。从设计阶段所设计的成果来看,设计方案的不足或缺陷加以克服时,所花费的代价最小,可取得的效果最好。在设计出图前加强对设计图纸的审核管理工作,以求得提高设计质量,减少设计变更、签证,扭转投资失控的现象。

智能建造建设方案篇3

智慧旅游,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网络,借助便携的终端设备,实现各类旅游信息的自动感知、实时传送和挖掘处理,提升游客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活动中的自主性、互动性,为游客带来超出预期的旅游体验和无处不在的旅游服务,实现旅游管理数字化、旅游服务智能化和旅游体验个性化。

目前,全国很多地方都在进行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试点,但大多存在着系统独立建设、数据共享程度低、整体智慧服务水平差的问题。因此,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看,迫切需要有统一的标准规范、基础的公共平台、感知网络体系和统一的服务门户,为各地的智慧旅游提供公共的技术支撑,进而实现各地智慧旅游相关信息和应用的互联互通。

年3月起,在全国较早地展开了智慧旅游的研究,并得到了国家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年5月,国家旅游局同意在设立“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该中心作为全国唯一的服务全国的智慧旅游平台和窗口,将成为国家智慧旅游的数据交换中心、运营维护中心、呼叫服务中心,这也是当前服务全国的智慧旅游公共支撑体系的核心。概括起来,的“智慧旅游”建设项目,包含了一个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一个智慧旅游云计算平台、一个智慧旅游感知网络体系、一个智慧旅游联盟、一个智慧旅游产业谷等建设目标任务。

二、方案征集内容

目前,服务智慧旅游的云计算平台已经在建设之中,并将很快投入使用。本次活动主要是征集三个方面的内容:

1、智慧旅游示范市的整体建设解决方案;

2、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门户网站)建设方案;

3、智慧旅游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三、方案设计要求

1、总体要求:

(1)统一规划,顶层设计,分步实施;

(2)标准规范,接口统一,便于扩展;

(3)充分体现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4)充分展示智慧旅游带来的超出预期的体验和服务;

(5)要充分利用无线宽带、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

(6)要兼顾技术架构、服务模式、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等诸多旅游业生产经营要素;

2、具体要求:

(1)关于《智慧旅游示范市的整体建设解决方案》

a)方案描述:智慧旅游示范城市的建设是运用高性能信息处理、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等先进信息技术,以实现精确化管理、全程服务、互动体验为最终效果,逐步构建集旅游品牌营销、行业管理、商务运营于一体,面向全市旅游管理部门及景点景区酒店等旅游资源提供单位、组织、个人的多层面全方位的智慧旅游公共平台;以景区、酒店、交通、饭店、商场、休闲娱乐场所、旅游局、旅行社等为实施单位,涵盖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资源,结合安防、环境监测等领域的信息化改造,为游客、旅游企业、旅游管理部门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促进市旅游行业规范管理,带动旅游产业升级转型,使旅游产业真正成长为市战略支柱产业。

b)方案中旅游相关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分析、挖掘等各个环节的数据流要流向清晰、易于操作。

c)旅游活动过程中的资金结算方式要多样,资金流要安全、可行。

d)建设方案应尽可能采用行业已有的相关标准,并对接“智慧”建设相关规范,预留第三方标准化产品接口。

(2)关于《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门户网站)建设方案》

a)方案描述:平台要兼顾游客、旅游服务企业和旅游管理部门的各自需要,并根据游客类型(实名、非实名)提供不同的、贯穿旅游全过程的智慧服务,如游客的游前虚拟体验、计划制定、服务预订,游中的交易服务,游后的点评、投诉服务等。

b)方案的技术平台要符合智慧旅游的总体平台架构,并充分考虑未来的市场开发和运营平台的拓展,预留第三方标准化服务的相关接口。

c)门户网站的设计风格要美观、大气,架构要清晰、合理,并易于扩展。

d)鼓励平台建设单位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参与门户网站的运营。

(3)关于《智慧旅游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智慧旅游示范市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全面梳理相关技术和服务标准体系,为全国的智慧旅游支撑体系提供相关意见和建议。请投标单位结合本次项目方案的有关思考和过去实际操作案例,一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方案。

四、征集要求

1、所有方案投标人必须具备的条件:

(1)必须符合《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的相关规定;

a)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b)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c)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d)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e)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f)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注册资金不少于贰仟万元人民币;

(3)方案提供单位应具有从事相关项目的实际经验和成功案例

2、方案要求

(1)本次的智慧旅游示范城市()整体解决方案,只需做到逻辑设计即可,但设计方案应能够直接指导下一步相关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工作。

(2)建议拟参加方案投标的单位,根据所附联系地址直接到市经信委进行面对面交流,以充分了解项目建设背景。在方案设计过程中,也可及时向主办方提出咨询。

(3)投标单位需一次提供全部三个方案,否则视为方案不完整,并不予参评。

五、方案递交地址和时间要求

1、纸质文档一式三份按挂号信方式,请寄至市“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筹备组”收,(请注明“智慧旅游方案征集”字样)(省市丁卯南纬四路36号2号楼4楼),邮编:212001。

2、截止时间:年7月20日。

六、奖项设置

方案评审委员会将对送交方案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情况确定一家中标单位和两家入围单位,分别予以10万元和5万元的奖励。奖金发放前相关单位需提供正规发票。

七、有关声明

1、有意参与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体系技术和运营方案的团队及企业在规定日期内将方案通过指定方式送达主办方。

2、方案一经评选入围,则视为同意主办方拥有对方案的使用和处置权。方案入围者需在下一步的项目招标工作中全力协同制作相关招标文件。

3、设计人必须是方案的原创作者,设计人保证提交的设计方案不会侵犯任何其他人的知识产权。若发生由此造成的任何纠纷,一切法律责任及给主办方造成的损失由设计人承担;

4、凡参加本次方案设计的投稿者均被视为同意并接受本声明,无须书面或其他方式予以确认。获奖设计企业在领取奖金同时还须签订相关承诺书,以书面形式对上述事项再次作出书面声明;

5、本次活动所有有关的一切争议均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并在仲裁委员会仲裁解决;

智能建造建设方案篇4

银川市副市长郭柏春在2016tmF全球智慧城市峰会上指出:“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有利于解决城市发展中所带来的城市病,实现便民、利民、惠民,也有利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并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中一个可以启动的、无过剩之忧的新经济增长点,不仅可作为一国经济走出低迷之战略,也可成为区域发展战略。”

tmForum首席执行官兼总裁peterSany认为,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更为智能的城市,因此基于共同塑造未来,受益大众的生态合作至关重要。

中兴通讯首席战略官兼信息官陈杰表示,中兴通讯适时推出以大数据采集、存储、挖掘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城市3.0。

银川市2013年进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经过两年多的智慧城市建设,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环保等10大重点领域13个模块建设上独显特色,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城市“银川模式”。

化解城市病

通过智慧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智慧银川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城市病。

据了解,银川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把解决城市病问题作为重要导向之一,智慧交通将空间地理信息系统与即时交通大数据结合,进行流量预判和交通仿真,通过红绿灯实时调控、潮汐车道、绿波带和动态交通诱导等技术,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智慧环保通过定点与动态采集来获得居住环境和疑似源头环境数据,利用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找出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针对性地给出环境治理综合解决方案,解决环境生态问题。

而对这一切进行实时跟踪调查的职能机构就是刚刚投入运行的智慧银川城市运行指挥中心。在指挥中心大厅里,一面巨大的液晶显示墙实时显示银川道路、街区、环境情况,通过实时图像、数据统计、大气观测等多条数据信息,监控银川的城市运行情况。

总体来讲,该指挥中心集智慧银川的运行维护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城市管理副中心的三大功能于一体,归集了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旅游、平安城市等大数据提高政府应急管理水平,依靠大数据分析为城市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缓解看病难、办事难

智慧银川建设以把“便民、利民、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为目标,让更多市民百姓感受到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利好,尤其是缓解看病难、办事难等很多地方的民生通病。

截至目前,银川已部署智能快递柜、智能垃圾桶、免费wiFi、人脸识别门禁、大气与噪音监测系统、直饮水改造、智慧医疗系统等11项智能化设备配套的小区数量达到20个,预期到今年年底数量将增加到100个以上。值得一提的是,智慧医疗打造的五级诊疗体系,居民在家中利用健康体检仪即可实时监测27项生命体征指数,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家庭签约医生可对数据进行分析并提供及时的诊疗服务,必要时借助网络医院的辅助诊疗功能对接本地三甲医院,针对疑难杂症对接北上广深域外医院,真正做到了依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和区域内医疗资源配置进行分级,来缓解看病难。

目前,银川的未来城小区就是智慧小区的样板。小区内设置了智能快递柜、智能垃圾桶、智慧医疗系统等一系列改善居民生活的服务设施。其中智能快递柜的设置目的不仅仅是存放包裹邮件,而且还是一站式购物柜。小区居民可以通过手机app一键下单订购所需商品,快递人员很快便会将产品发送到快递柜中,方便用户购物。而小区内社区医院利用智能医疗系统帮助社区居民自助监测心率、血压、体重、体温等,了解自身基础健康信息。

智慧银川在行政审批体制改革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分析现有审批体制弊端后,银川市提出了改革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以一站式审批为主的简政放权阶段,将26个委办局的审批权剥离,放到新成立的审批服务局,并将局内审批节点缩为两个,以窗口审批为主,审批效率提高了78%;第二步是以网上审批、备案制、精准监管为主的放管结合阶段,原有的505项审批(许可)已有227项实现了网上审批,103项审批(许可)已改为备案制,建立了审管互动平台,对备案制的企业加大了抽检频次,同时建立了大数据跟踪制度,对新注册企业进行了跟踪数据采集,分析出企业违规的行业特点和法人群体特征,为监管部门提供精准指向;第三步是以需求为导向的优化服务阶段,企业在审批放开后最为需要的是中介服务,注册成立之前的咨询服务,成立之后的专项服务,智慧银川的审批大厅不单有各个审批窗口,一些为企业服务的中介也开始进驻,如担保公司和云服务公司。中兴通讯的“企业云”入驻市民大厅后,通过提供各项专业服务,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还获得了企业多维数据,以此建立了中小企业征信评级体系,并延伸了企业的上下游,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新的动能。

打造智慧城市生态圈

产业的发展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能便民、利民、惠民,为市民分享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还能为城市衍生出新的产业、催生出新的业态和改造传统产业。

智能建造建设方案篇5

关键词:智能建筑;智能化;弱电;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1984年1月,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进行了城市广场(Cityplace)的改造,在这次改造工程中首次使用了计算机技术进行各系统间的整合,实现了建筑内3a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与管理,由此拉开了计算机技术和建筑相结合的序幕,智能建筑(intelligentBuilding)由此而诞生,智能建筑项目管理也由此而生,在30年的发展和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项目管理模式和体系。

1、智能建筑项目管理内容

建筑智能系统由多个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系统著称,各系统之间又属于不同的技术领域,对应的管理部门也不同。例如:安保系统属于公安部门管理,消防系统属于消防部门管理,有线电视系统又属广电部门管理,所以建筑智能系统是一个比较复杂、牵涉面较广的综合性技术工程,其工程的总包管理既不同于土建总总包管理,又需密切保持与土建、装饰、机电安装等工程的配合。

根据智能系统建设基本程序,将工程项目管理划分为以下内容:

1.1项目工程及采用的技术定位;

1.2编写设计需求及初步设计总体方案意见;

1.3设备选型;

1.1工程招标文件(对设备、系统供应商)编制;

1.5对设备、承包商招标及选择;对系统供应商的资格、业绩审查;

1.6系统设备技术及商务文件评审;

1.7商务谈判、合同签约;

2、智能建筑项目管理质量要点分析

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控制则是为了满足合同及规范要求而采取的手段、措施和方法,也是生产过程中资金投入、进度控制和变更控制的基础。

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采用tQC(totalQualityControl)质量管理理念通过pDCa循环的方法实现项目的预期质量控制目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质量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事前质量控制是在从事具体的施工作业前以施工组织设计为依据,针对具体专业编制明确的项目质量方案,确定该项目质量实施目标,制定关键质量控制点,在质量失控时能够按照事前质量控制方案和预案进行纠偏。事中质量控制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周期,常采用“三检”的方式进行事中质量控制,即进行本道作业工序后操作人员对自己的作业成果进行质量自检,在进行工序交接或工作面移交时进行质量互检,作业中由专业质检人员进行专检。事后质量控制是对生产作业的质量是否满足合同要求和规范标准的判断,对质量合格产品进行认定,对质量不满足要求的按照标准规范和质量方案进行改进,保证质量要求在可控范围内。上述三个质量控制环节是质量管理循环的具体表现形式,从而利用进质量控制循环的方式满足固有特性要求。

智能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投资控制环节主要是指在建设方或造价咨询方确认审批的预算额度下如期、保质、保量的完成建筑的智能化集成工作过程。投资控制环节包含了前期资源计划、项目成本估算和预算、成本控制。其中资源计划是指为了完成智能建筑项目顺利实施而投入的人、材、机,项目成本估算和预算则是为了项目实施而投入的成本估算值和划分到各系统后的分项值,而成本控制则是根据项目的估算、预算和成本允许变化范围利用挣值分析法、aBC分析法及全寿命费用法对整个项目周期建设所涉及的成本进行分析和纠偏,以保证项目成本控制在允许或合理的范围内。

项目投资控制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资金投入风险,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常会出现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偏差过大,使项目实际的产能比达不到预期效果。造成投资失控的原因主要有客观意识、组织架构、技术实力及沟通协调等方面。客观意识是指前期对智能建筑的投资环境、投入资源和投资回报比没有进行深度的了解和可行性研究,在立项前为项目的投资及收益埋下了隐患。组织架构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部组织结构不健全、任命了没有投资控制经验的项目经理进行生产管理,使项目生产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而产生的投资失控。技术实力造成的投资失控由建设方因素和承建方因素构成,建设方技术实力是指其前期调研深度不够,而承建方的技术实力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技术实力达不到现场要求,或工程实施过程中采用了没有资质或相关经验的总、分包商。沟通协调则说明了在智能建筑施工过程中智能化承包、分包商与建设方、监理方、设计方、土建、装饰装修、机电、消防、供应商等单位由于沟通不及时等原因而造成生产过程出现了投资失控。

智能建筑涉及的智能化系统常于土建工程基本完成、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前进行,具有进场晚、作业面广泛和工期紧迫的特点,因此进度控制也是智能化承包单位的管理重点。进度控制的目标是使项目按合同计划时间投入使用,如果进度失控,那么最直接的影响将是增加项目各参与单位的资金投入。

为了规避进度风险,在智能化项目实施前应该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对项目中涉及的各项工程、工序的实施顺序、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项目制约关系进行计划和约定,明确进度计划的目的、要求、原则和内容。在进度计划实施过程中按照计划内容做好实施准备、过程记录和动态控制工作,对计划执行情况做检查,当实际进度偏离计划并在可控范围内时采取措施进行纠偏,当实际进度超出可控范围时为了实现进度目标应对原进度计划作出适当调整继续引导实际进度。在进度控制后期,对进度和计划进行对比,以关键路线和控制点为对象,发现并总结影响进度计划的原因,采取纠偏措施进行改正。

项目变更常发生在工程建设中,智能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变更也常遇到。变更存在于项目的全过程中和各参建单位之间,由于变更的不确定性,导致项目总投资增加、进度推迟、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在智能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要对变更制定纠偏措施和保持预控能力。

在发生变更时,应按纠偏措施和预案在第一时间做出响应。响应及时、处理方案妥当对项目的质量、成本和进度都有直接影响。发生变更时,变更的执行必须得到三方书面确认,然后根据变更实际情况选择影响小的措施或方案实施,在涉及到成本变更时采用偏差控制法、成本分析表法和进度-成本同步控制法对变更进行分析控制。

3、结语

从城市广场的智能化实施至今智能建筑已经历了30年时间,但建筑智能化仍然是一项新兴的计算机技术控制产业,在未来智能建筑发展的漫长岁月中,对于智能建筑的项目管理者来说需要不断学习、摸索、积累经验,运用各种控制方法和手段更好的服务于智能建筑项目管理中去。

参考文献:

智能建造建设方案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智能化;造价控制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1.093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化建筑已经成为了当前建筑工程发展的趋势,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对智能化建筑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建筑行业也有着飞跃式的发展,但在智能化建筑方面仍然与发达国家有着一定的差距。最为明显的是,虽然我国当前名义上的智能化建筑有很多,但是真正能够起到智能化建筑功能的建筑却少之又少。除此之外,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质量令人堪忧,往往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后各类故障频频发生,造成施工成本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为降低工程造价往往会以牺牲智能化子系统功能为代价[1]。这些问题直接的影响了我国建筑智能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1建筑智能化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成本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使用功能,因此,在进行建筑智能化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时,应当囊括整个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为造价控制工作的严密性提供有力的保证。在建筑智能化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开展过程中,所应该涵盖的范围相对较大,不仅仅是决策阶段、设计阶段等前期准备工作,招标、施工等后期实施工作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在我国的建筑智能化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开展过程中,人们往往更为重视后期实施阶段的施工成本节约化,而忽略了前期准备阶段的预算控制,这无疑是本末倒置,不但不能够达到较好的造价控制效果,同时也会由于刻意缩减成本而影响到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1.1决策阶段对造价控制工作认识不足

当前建筑智能化已然成为了建筑工程未来发展的走向,然而大多数业主对于智能化建筑的认识并不充分。在大多数情况下,业主只是从表面上要求建筑物拥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建筑功能,但并不了解满足这些功能需求需要建立多少智能化系统以及相应的子系统[2]。并且在决策阶段,业主也不能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仔细思考,直接造成了在前期决策工作进行时无法得出较为合理的投资估值。比如,由于对智能化建筑所应具有的功能不甚了解,从而低估造价数额、或是贪大求全,脱离实际情况而造成高估造价数额;或是由于对市场环境没有充分了解,从而导致估价不能够满足市场价格的动态变化等。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会使建筑智能化工程造价偏离实际情况。

1.2设计阶段对造价控制工作缺乏手段

设计阶段是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的基础,因为在工程正式投入建设中后,所有的施工工作都需要按照既定的施工设计来进行。我国当前实行的是设计监理制,这样便能够保证工程设计工作各方面责任有据可查,避免设计问题问责出现漏洞。但是这些制度同样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便是设计人员以及监理人员相对而言更为在乎技术层面,而忽略了工程造价,从而导致工程造价虚高不下;不仅如此,有很多参与工程设计工作的技术人员并不了解智能建筑投入使用后的实际情况,以至于在设计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这样不但不能够减少施工成本,反而会影响到施工质量。这些无疑多对当前的建筑智能化工程造价控制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1.3施工阶段对施工造价监管力度不够

当前大部分建筑智能化施工都在采用招投标方式,然而这种模式最大的缺点是很难在短时间选出最优方案。一般来说,在招投标工作开展之后,竞标的施工团队只有很仓促的时间对这个工程进行细致的工程施工设计,与此同时,留给业主进行方案评估的时间更短,因此,很难甄别出各个方案的优劣。由此可见,对施工过程中的造价进行控制管理成为了重中之重。由于设计仓促,设计方案中会出现的各种漏洞,而这些漏洞在施工过程中被发现之后,有些施工团队不会及时与业主进行沟通交流,而是为了赶工期而私自进行方案更改,从而影响到工程造价。在竣工进行款项结算时,极易出现业主认为施工团队多挪用了施工经费,而施工团队认为业主故意拖欠工程款项的尴尬境地。由于施工团队的私自更改方案而造成竣工后实际施工款项无法确定,成为了影响建筑智能化工程造价控制的又一大因素。

2建筑智能化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应对方法

建筑智能化工程造价控制需渗透到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够让造价控制工作发挥出最好的效果。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建筑智能化工程造价问题主要出现在三个阶段,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这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

2.1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项目决策是建筑智能化工程中最先开展的一项工作,而且其对于之后两个阶段的造价控制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决策阶段,主要采取的造价控制措施是进行工程项目的各项性能可行性研究以及投资估计。之所以要进行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因为当前很多智能化建筑的工程决策已经脱离了实际情况,业主所需要的建筑物智能功能在预计的投资预算下难以完成。同时,有一些决策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并且与当前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标准相悖,这样就使得既定计划中一些项目不能够完成。但是在进行投资估计时,这些不能完成的项目仍然被计算到其中,由此造成了投资估计值偏高。为了能够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最好是在进行投资估计时根据工程项目建议书以及已经得到的项目可行性报告对工程中各个项目进行审核,剔除不具备实现能力的施工环节,以紧缩工程预算,让工程造价能够更加符合实际需求情况。

2.2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设计阶段是其施工阶段的基础,同时也是进一步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在当前,进行建筑智能化设计的工作人员一般只是追求先进的施工技术,而忽视了由此带来的工程造价问题。虽然由此设计出来的各种施工方案能够较好的符合国家以及相关部门制定的工程标准,但是并不符合客观实际。这种按图索骥、不知变通的行为使得当前的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成为了造价控制工作中最大的障碍。技术和经济之间并不是不能够进行沟通与联系,设计人员的这种行为可以说只是为了减轻自身的工作量,而不去对市场情况进行调研以完善自身的工程设计。对此,我们必须对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及工程设计的考核度量方式进行完善,在进行工程项目设计调研时将市场经济情况纳入其中;在进行招投标工作时将经济因素加入考虑范畴之中;或是直接进行限额招标,以免设计人员依照自己的想法而忽略的客观实际。

2.3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下转第244页)(上接第99页)

施工阶段是将业主的决策与设计付诸行动的过程,这个阶段所涉及的范围是最广的,而且实施周期也是最长的。相较于前期准备的两个阶段,该阶段真正将生产资料投入到工程建设之中,由此将会消耗大量的资金与资源。但是,业主应该对施工成本消耗进行严格把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首先,业主应该挑选整体素质较高的施工团队,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也可以减少由于技术不完善、施工环节过于拖拉而造成的资源消耗。其次,业主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及时与施工团队进行沟通,了解当前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单价,避免中间环节出现问题而导致双方对于工程造价的认知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到竣工后的款项结算。除此之外,也需要在施工开始之前根据施工情况与施工团队的实际能力进行相应合同签订。之所以要采取这样的措施主要是为了能够得到法律责任认定,并且对施工团队的施工工作进行制约与敦促。并且能够在结算施工款项的时候避免出现意外争执。

3结语

建筑智能化工程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们对其功能要求的变化不断补充、更新内容,为当前的建筑工程发展提供了一个更灵活的平台,更好的满足当前人们对于建筑物的功能需求。上述的三个阶段覆盖了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每一个过程,这三个阶段的控制工作相对独立,也相辅相成,可以共同达成项目控制工作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相信我国对于智能化建筑施工的造价控制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智能建造建设方案篇7

目前,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华恒盛”)是国内智慧电能领导者,始终定位高端,在25年高端电源创新研发应用基础上,致力于打造国内数据中心物理基础架构平台解决方案领先品牌。

近日,科华恒盛成功牵手华东地区的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基地——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为该项目提供科华恒盛Kelong品牌KR33系列iGBt整流高端大功率UpS产品,并以其为核心制定云动力绿色数据中心配电解决方案。同时,科华恒盛中标了23台400KVa、两台300KVa和一台120KVaUpS及相关配电、电池系统,累计金额近千万元。

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一期数据中心项目使用了科华恒盛KeLonG品牌KR33系列的高端大功率UpS产品26台,以及供高可靠高效率的iGBt整流机型。该整流机型输入谐波电流低于3%,输入功率因素大于0.99,输出功率因素达到0.9,整机效率高达94%以上,市电输入与UpS输出电气隔离。此外,相关配电系统完全根据用户现场优化设计与摆放,电池系统安装单体电池在线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每节电池的状态。

据悉,科华恒盛近日又成功承建了四川雅安城市云计算iDC数据中心项目,项目金额千万元级。该项目为构筑雅安智慧城市,提供了包括发电机、配电系统、UpS系统、机柜系统、空调制冷系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和冷通道技术组成的整体解决方案,是继山东泰安云计算中心成功交付使用后科华恒盛承建的又一个政府城市云计算中心整体解决方案的高端项目。

雅安是国家试点的智慧城市之一,经历4.20地震灾害后,雅安智慧城市建设更显积极意义。此次雅安城市云计算中心iDC项目,是建设雅安智慧城市的关键技术支撑,也是把雅安打造成为中国西部“云谷”的重要保障。该项目将为雅安各政府单位统一提供信息化服务。

在雅安城市云计算iDC数据中心项目中,科华恒盛组建专业团队,通过研究项目方的真实需求,完成对实际地形的勘察,深入分析,在数据中心规划、设计和整合方案等方面,秉承高标准和绿色环保的理念。

在该项目方案的执行过程中,科华恒盛集中贯彻“绿色”和整体思维,从供配电、制冷、智能管理三角度进行详细规划设计和实施,为项目方打造科华恒盛极具特色的云动力绿色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也为雅安智慧城市成功试点提供有力的基础架构支撑,并为雅安城市灾后重建更智慧、更美好的城市做出自己的贡献。

2013年,科华恒盛已陆续完成华北油田iDC、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iDC、上海移动iDC、上海电信iDC、广东电信iDC、泰安云计算iDC、国富瑞(福建)灾备iDC、洛阳景安iDC等多个大中型iDC数据中心的项目,为科华恒盛云动力绿色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智能建造建设方案篇8

一、违法建筑治理专项行动情况

(一)贯彻落实《市违法建筑管理办法》

组织各级干部、职工和广大人民群众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市违法建筑管理办法》,根据《市违法建筑管理办法》制定了意见并下发各部门和社区、物管公司、建筑施工企业等基层管理单位。我局多次开展联席会,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努力解决违法建设等“民生”问题,通过网站、电视台等宣传媒体,使广大群众能认识到违法建筑治理的意义,让市民自觉维护好城市秩序,抵制并及时举报各类违法建筑行为,为城乡违法建设治理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制定违法建筑治理办法

根据《市违法建筑管理办法》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并出台了《县违法建筑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程序,明确了各部门管理职责,建立了违法建筑治理的联动机制。并且建立的违法建筑治理的长效机制及“发现——立案——调查——处理”的查处程序。

(三)建立两本台账

一是建立违法建筑登记台账。县城规划区、乡镇、工业园区管委会、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建立了违法建筑登记台账。对违法建筑进行逐片、逐楼、逐户调查摸底,摸清具体数量、面积和现状并实时上报依法打击违法建筑和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专项行动领导组办公室归集分类、建立总台账,为开展整治提供基础数据。

二是建立了违法建筑拆除台账。县城规划区、乡镇、工业园区管委会、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在建立违法建筑登记台账的基础上建立了违法建筑拆除台账,并实时上报依法打击违法建筑和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专项行动领导组办公室汇总。

(四)违法建筑拆除工作

今年以来,县城建综合执法大队对乱搭乱建、未批先建或超规违建、超期临建三类违法建设行为进行了分类登记管理,依法对已经建成的违法建筑分批次拆除、对新增的违法建筑尽快拆除。建设行政执法力度有了彻底的改善,规划区内的违章建设行为较上年得到了较好遏制,建设监察执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完成违法建筑拆除任务共计20176㎡,圆满完成了今年违法建筑拆除任务。

(五)打造无违法建筑示范小区

我县共有物管小区11个,重点打造了龙腾、恒阳和香山云岭3个无违法建筑小区,这些小区屋顶、阳台等建筑物和小区公共区域均无乱搭乱建的建(构)筑物。小区物管对违法建(构)筑物出台了管理办法,明确了小区物管的职责和住户的义务以及规范了小区公共区域搭建相关设施的程序。通过树立典范,带动小区建设逐步规范。

(六)全面推进治理工作

在市、县治理办的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城乡环境,构建和谐安居为目标,紧紧围绕“完善、优化、提升、示范”的工作方针,全方位消除盲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打造靓点。按照综合整治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便民惠民原则、辐射带动原则、安全原则对责任区街道可视范围内违法建筑进行治理,特别是利用屋顶、阳台、街道、主要通道道路乱搭乱建的行为,有效解决了乱搭乱建影响市容市貌的问题。

二、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专项行动情况

(一)领导重视

在县1215智慧城管平台建设的过程中,按照县委主要领导“本着精简、高效、全域、到位的原则,完善方案、优化设置,便于执行,供政府决策。”的要求,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率队到先进地区参观考察学习。经过各级领导的精心指导,多次修改完善设计方案。2014年1月16日县人民政府以兴府办函〔2014〕5号《关于印发县1215智慧城镇综合管理惠民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2014年1月17日中共县委以兴办函(2014)4号《关于成立县智慧城镇综合管理委员会的通知》。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钟军,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石明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县1215智慧城管平台于2014年6月完成了县1215智慧城管平台建设并正式调试运行。运行以来,县委书记先后5次实地调研指导,8次批示提出具体要求,县长也进行了多次调研指导和批示,省住建厅和市局领导多次深入现场进行精心指导。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县1215智慧城管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精心谋划

我县1215智慧城管启动至正式确定承建商运营商,前后筹备先后用了十个月时间,筹备期间我县先后两次派员参加全国数字城管培训会,多次组织人员到浙江、成都、重庆、、珙县等地方学习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新经验。《县1215智慧城镇管理设计方案》先后3次邀请北京数字政通专家及省市数字城管专家、安防专家、通信网络专家进行研讨,先后3次报住建部高萍专家进行修改和指点。省市专家、县级相关领导及县财政、发改、审计、监察、城管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进行了多次集体会审。

县智慧城镇管理筹备工作组,在各级专家、各有关领导和有关技术人员的全程参与和指点帮助下,发扬“5+2”,“白+黑”工作精神,连续奋战,夜以继日,不断付出,多次修改调整,集现代数字技术、云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天网技术、3s技术于一体,最终制定了符合实际的具有探索创新理念的比较科学完善的设计方案。整个谋划筹备工作过程体现了民主、严谨、科学、务实、有序。

(三)彰显特色

县1215智慧城镇管理建造了一套合符实际的实在实用的软硬件系统和创造了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北京、成都、数字化城管专家和电信网络专家以及公安天网安防专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具有六大特色:一是在全国第一个区县实现县域城乡数字化管理全覆盖。1215模式覆盖1个县城中心区、2个景区、15个乡镇。凡有地图支撑及3g网络的地方专职城管监督员均能够实现事件部件数据智能化传输致指挥中心进行立案处理;凡用12319全国城市热线、96198全省城乡环境热线的市民在全县城镇和乡村均能打通电话投诉上报各有关部件事件致指挥中心进行立案处理;凡用智能手机的居民只要下载市民通软件,均可随手拍下有关事件部件图片直接上报到指挥中心进行立案处理。二是全国第一个区县率先试点建设应用全时空子系统。为数字城管、社会管理、智能交通等各有关事件的查处应用提供全时空一体化的数据信息。三是西部地区第一个区县数字城管搭建利用云计算中心平台。改变了服务器传统分布式构架,进行了独立的集中式部署。充分利用了当前先进的云技术(云存储、云计算、云数据、云架构),为大数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应用垫定了基础。为新增县各有关行业信息平台建设预留了空间,并且在大大节约财政资金的同时,还能保障各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四是省内第一个区县以数字城管为基础,创造性建立开放独立的“多网合一”的综合性网络平台。gopn专网、电子政务外网、高速光网、3g无线网、互联网、“天网”、交通智能网、社会资源网等多网合一,成功建设了“综合一张网”,整合多方网络资源,实现横纵互联互通,开放兼容,为下一步各有关网络资源的接入打下了基础。五是省内第一个区县智慧城镇管理高规格成立两个开放式的中心,并配套组建了两个闭合式的机构。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城管委主任、县长为第一副主任的县智慧城镇综合管理委员会,智慧城管委下设“两个开放式的中心”即:以县委常委副县长为指挥长的智慧城镇管理指挥中心,以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为主任的智慧城镇监督中心。指挥中心主要是对县境内的一些急办难办的较为重大的事件部件进行统一指挥,监督中心主要是负责对一些不履职的部件事件专业处置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进行追究和问责。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组建了闭合运行的两个机构,即:专职的监督巡查大队和监督管理指挥中心服务部,实行封闭式主动发现、全面受理、审核立案、核查处置、准确结案,原则上不受其它任何部门和个人的干扰,每日拿出各岗位各部门各乡镇完成任务情况的综合报表。与此同时建立健全了《县智慧城镇综合管理指挥手册(试行)》、《坐席员管理考核办法》、《监督巡查员管理考核办法》、《部件事件专业处置部门管理考核办法》等制度机制。体制机制的高位配套,有力助推1215智慧城管实现全天候无缝监管、精准快速处置;有力助推科学考核、科学管理、科学服务;有力助推实现良性互动,强力促进市民素质的提升。目前已初步形成“一级监督、一级指挥、二级考核、三级联动”运行工作机制。六是贴近实际推广应用科学实在实用的数字化管理软件系统。软件系统设计及建设务求本地化,为“9+15”系统模式,即:九个标准子系统,十五个扩展应用系统。

(四)效果初显

2014年2月10日正式与中国电信分公司签订合同至2014年6月底全面完成软硬件建设,智慧城管已覆盖全县1个县城中心区2个景区15个乡镇,建立199个单元网格和23个责任片区,七大类部件,99小类,六大类事件,66小类。全县已配备领导通、城管通、处置通、执法通等260余台,环卫定位跟踪器150套,车载gps等终端设备23套,视频会商系统1套,应急手持终端20套,室外语音系统10套,综合执法指挥车1台,信息采集车2台,电瓶巡逻车9台。实现了城管gis地理信息、巡查信息、执法信息、部件事件信息、商铺店面信息、车辆信息等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县智慧城镇综合管理门户网站,实时城市管理和城乡环境信息,强化公众服务,12319、96198热线统一受理全县城市管理、城乡环境问题投诉和信息咨询。截止12月11日,指挥中心已立案件31702件,结案30550件,结案率达96%以上。为公安机关所需违法犯罪证据提供视频材料查询196件次。

智能建造建设方案篇9

智能城市形成全球风潮

智能城市是目前全球许多城市的重要建设项目,全球号称正在建设中的智能城市,保守估计超过100个。欧盟方面亦了智能城市计划,25座欧洲领先城市,将会采用大量全新的绿色能源技术。领先城市有如此发展规模,其他次级城市的局部智能化建设更是不计其数,iBm即宣称目前已与全球2,000个城市签订了智能城市发展合约,是其成立100年时所达成的重要成就。

著名的跨国组织iCF(intellogentCommunityForum),每年均有评选智能化程度高的城市作为典范。曾经入选到icF认可的全球智能城市名单者,包括荷兰阿姆斯特丹、西班牙巴塞隆纳、美国旧金山、中国台湾地区的台北市与桃园市等,显示全球各地逐渐将智能城市视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课题。

国际大厂陆续投入

iBm于2009年1月最早提出“智能地球”的概念,当时是由其Ceo彭明盛向美国总统奥巴马阐述。整体想法是将传感器(sensor)装入电网、铁路、建筑、水坝、油管等各种物体,再透过互联网链接,最后由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运算技术进行分析,实现社会与物理世界的融合。然而,美国政府并没有立即给予iBm所希望的响应,但iBm很快的看上中国人口多、经济快速增长、信息化建设较不足的特性,展开向各级政府游说。

以城市作为智能地球概念落实的载具,”智能城市”的想法很快的被中国各地方政府接受,昆明、南京等城市均有发展意向。回顾iBm在2010年间在中国智能城市的重大工程项目中,皆有相当大的斩获,囊括了包括沈阳、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建设计划;为了布局中国这庞大市场,iBm还设置了在地化的专门工作团队。除了iBm外,其他国际大厂如Siemens和CiSCo,当地大厂如华为、浙大网新,台湾地区电信大厂中华电信和远传电信等,都在中国多个城市展开智能城市建设合作。

涉及国安本土业者掘起

智能城市发展得如火如茶时,许多专家发出注意国家信息战略安全,不要盲从西方新理念的提醒。尤其当iBm于2011年爆发贿赂事件后,不可将悠关国家命脉的信息系统交由外国企业掌握的观点,开始急遽升高。因此,这些大型外商在中国^续推动智能城市时,遭到不少的阻力,部份已经签署备忘录的项目,后续也没有进展。

除了国家安全的考虑外,大型外商的解决方案过于空洞、报价过高也造成外商的优越条件流失。中国的智能城市发展基础为经济利益的创造,不像欧美国家以增进社会福利为前提,目标高远的大型方案还不如能满足地方官员想法的小型计划来得有效,本地厂商遂取而代之,东软国际、浙大网新、神州数码等业者与这些国际大型业者竞争时,也都获得胜利。此外,大型央企如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开始转型,采取先帮地方政府免费建系统,再租用线路的模式,也成功获得业务机会。

先有物联再求智能

从中国政府政策的内容,尤其是“十二五”规划的部份,对于智能城市的意涵仍然不是很明确。核心政策中主要提及的关键扶持技术为物联网,对智能城市并没有具体的指导和规范,或者任何辅导措施。可以确定的是,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将制定和推广中国自主编码体系,突破核心技术和重大关键共同性技术,目标为打造从传感器、芯片、软件、终端、行业应用的物联网产业链。

积极主导规格标准制定,排除国外厂商介入,试图建立自有产业,是中国政府发展重点产业的一贯模式。由此可见,中国政府对于智能城市的发展仍然采取谨慎务实的态度,并没有随国际大厂的营销策略起舞。以现阶段不成熟的产业能力发展智能城市,可能落入完全依赖外商的困境,不如全力将物联网技术建立起来,短期内或许就能够形成一股产业推力。然而,目前中国物联网的发展仍属起步,走在最前端的无锡也仅属于技术研究阶段,希望先物联再智能的策略恐怕也非一蹴可几。

获利模式与定义仍不明确

中国的智能城市建设方式,与国际发展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国际案例大多可见公私部门合作频繁,且有众多企业参与,并且以企业化方式管理项目进行。中国刚好相反,大多由地方政府与数家大型外商如iBm、CiSCo合作,或者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对厂商所提方案的依赖性很高,由于缺乏规划主轴和获利模式,“智能城市”逐渐成为业者拿来提升自己产品影响力的工具。例如,由中国与新加坡跨国合作建设的天津生态城,虽然已进入二期工程,但并未有具体的建设成绩,沦为房地产商推销物件的文宣口号。

智能城市的模糊定义,对一般企业的投资和参与,也造成举棋不定的负面影响,不知其究竟所指为何。目前由电信商与政府共同投资的”无线城市”,被视为智能城市,亦有厂商提出过去”数字城市升级版”的说法,直接视其为云计算运算和物联网者,也大有人在。试图将智能城市概念拆解时,很快就降低为各行业信息化深化的层级,如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再进一步要落实为具体项目时,则论及植物自动灌溉、路灯开关管理、用电监测等枝微末节。智能的深入感知、跨领域协同运作、分析与决策等本质,都没有出现在目前各国政府和厂商的合作方案中。

耗能监测为切入机会

将现阶段中国的智能城市发展,理解为城市相关行业的信息化深化,可能是较为适合探索商机的方向。目前沿海大城市正严重缺电,节电议题受到重视,厂商即可与当地业者合作,于新建案或旧大楼改建时,将智能电表和其他传感器的布建纳入建案施工项目。初步先由监测开始,待业管机关要执行控制时,再根据长期监测数据分析用电模式,提供耗能改善方案,即可产生锁住效果。

智能建造建设方案篇10

[关键词]智慧城市;发展状况;评价体系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3083

1引言

由于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在全球实践应用的逐渐深入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信息化的应用正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1]iBm提出“智慧地球”的发展趋势后各国相继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例如新加坡“智慧国建设”,中科院“感知中国”,使城市信息化得到深层次发展。作为省会城市的济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中心辐射的作用,智慧化的程度不仅是该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还对周边省区发挥经济社会效应辐射。

2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是在智慧化的新兴理念下,将信息化、生态化、人文化等因素融合而成,对城市智慧化程度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能够进行准确分析的评价体系,为智能化城市的建设与规划提供了合理依据。本文选取了《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的四个维度――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经济发展、智慧城市软环境建设,对目前济南市智慧城市建设状况进行分析。

2.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各项功能通畅、安全、协同运作的重要保障[2],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的迅速崛起为智能化城市规划打造了坚实的后盾。2014年数据显示,济南市宽带网用户2027万户,增长153%,与国内外其他智慧城市(佛山宽带无线网络覆盖率为98%、杭州无线网络全面覆盖、美国高速无线覆盖率为98%)相比网络数字建设相比,济南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完善。在当前“互联网+”时代标榜盛世,创新30时代即将到来的信息社会,智慧城市的价值应定位于让信息服务深入千家万户,惠及民生,实现社会的全连接。

2.2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

智慧城市通过搭建全连接的构架模式,智能高效的满足公共管理和公众服务的需求,解决城市病的困局。具体来说就是对内为政府城市管理和决策支持提供依据,提供便捷的、泛在的、高品质的城市服务;对外为作为城市主体的公众享受便捷的、泛在的、高品质的城市服务,同时能够便捷的、低成本的参与城市建设,让公众感受到智慧给生活带来的便利。[3]对于政府而言,济南智慧城市建设中在政务方面推出政务智能化比较完善,与浪潮推出的“爱城市・济南”能够将各类行政及服务信息开放协同,高效互动基本形成,优化方便市民生活,但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完善。对于市民而言,在交通方面作为全国拥堵第一的济南市在智能化交通管理方面建设不足,智能公交站牌虽投入使用但是所占全部站牌的比重较低,在改善车辆通行效率、提高交通流畅度、优化市民出行体验方面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在医疗方面,济南市市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高达百分之776%,使市民便捷准确地获得医疗卫生服务,但是健康档案的规范性有待提高;在医疗组织管理方面,个别县(市)区和机构的组织管理文件格式不规范、档案整理不条理、实施方案内容不全面。同时,在环境质量自动化监测及社区综合信息服务能力等方面济南未发展起来。

2.3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经济发展

“集约”能够提高城市资源利用和城市的运行效率。[4]企业规模的适当聚集,能够减少一系列成本的消耗,带来产业的规模经济,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全面提升社会经济效益。智慧城市利用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有效地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城市建设与信息服务有效的结合,打造“智能、高效、便捷”的城市化体系。济南市信息服务业主要集中于高新区,在信息传输服务业上多为分散小企业,难以发挥规模经济,实现信息资源的集约利用,较北京、上海等地高新技术人才储备较少;it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在高新技术区较快发展,实力较强,但是效益好的知名企业数目较少。

2.4智慧城市软环境建设

软环境的营造是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5]推进以济南为核心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发挥省会中心辐射,带动“1+6”都市圈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山东省为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推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为城市智慧度的提高营造良好的氛围。自提出建设“智慧泉城”后,市政府积极组织开展设计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各项事务,将“互联网+”技术扩散到发展的方方面面,以期大力提高城市智慧度。同时,在济南市多次举行的智慧城市建设培训会及相关创新大会,无不彰显济南对软环境建设的注重。在“智慧”的氛围中,济南对城市建设的规划应更贴近民生,贴近城市实际,结合济南的古城韵息、文化底蕴进行合理布局规划,切实解决城市问题。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居于省内中部地区,容易形成增长极模式的增长,它的发展以其独有的优势,带动着周边区域的协同飞跃。

3对策建议

在当前“互联网+”逐步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城市的智能化水平,提高无线覆盖率,力求在城市上+“互联网”,达到“互联网+城市”。探索新型流通模式,将新型互联网理念与智慧发展理念相结合,将本地化特色与公众服务相融合,打造智能化的服务体系;完善信息建立互通网,提升服务机构服务质量,依据自身特点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建设,加强行业管理智慧化。同时,由专业人士全面掌握生态系统状况,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研究城市发展趋势,选择战略,部署“智慧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各项战略任务,全方位地提升地区竞争力。

4结论

在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的分析下,济南虽已走在城市智慧化建设的路途中,但仍存在着不足。21世纪的智慧城市建设,不单单是城市规划、信息智能,更多的是融合社会、经济、产业、生态等多方面的因素,济南要想充分彰显其辐射作用,全面促进省会城市圈的经济跃动,必须正视这些问题,结合自身特色,创造出更高的效益。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多方协调,构建“智能、便捷、高效”的新一代城市,实现社会的智能信息化,便捷城市人群的生活,打造高效的城市环境,这也是城市建设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张永民,杜忠潮.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信息界,2011(2):28-32.

[2]巫细波,杨再高.智慧城市理念与未来城市发展[J].城市管理,2010(11):56-60.

[3]徐静,陈秀万.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4(7):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