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粮食生产发展十篇粮食生产发展十篇

粮食生产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5:47

粮食生产发展篇1

1.1粮食种植情况2013年,陇川县粮食播种面积28688.8hm2,平均单产5220kg/hm2,粮食总产量14.971万t,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2034.2hm2,单产6127.5kg/hm2,总产7.374万t;玉米种植面积13148.2hm2,单产4983kg,总产6.552万t;薯类种植面积1636.3hm2,单产3640.5kg/hm2(折粮),总产0.596万t(折粮);小麦种植面积816.7hm2,单产3570kg/hm2,总产0.291万t;豆类种植面积1053.4hm2,单产1495.5kg,总产0.158万t。

1.2粮食加工、销售情况陇川县主要有绿野粮业公司、鑫森米业、福睿精米厂、阿露窝罗米业、城子饵丝加工厂、鑫盛酒业等9家粮食加工企业,主要以加工稻谷为主,据统计,2013年加工稻谷2.3万t,占陇川县水稻总产的31%,生产销售精米、饵丝和米酒1.3万t,9家粮食加工企业年可加工稻谷7万t,现稻谷原料加工缺口4.7万t。注册有“绿野软米”、“户撒福睿”、“参象精米”、“阿露窝罗”、“鑫森软米”、“刘佳饵丝”、“三多饵丝”、“景颇缘”8个商标,产品供不应求,除满足县内州内市场外,还销往省内昆明、大理、保山、红河和省外贵州、广西、四川、上海等省市的批发市场,并进入当地超市销售。

1.3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情况陇川县注册有兴川粮油加工、益龙水稻种植、户撒润相水稻种植、户撒兴明水稻种植、城子春良马铃薯、城子永幸马铃薯6家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会员748人,带动农户3658户。

2存在的问题

2.1农资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上升,使种粮比较效益逐年下降,粮食种植户增收困难近年来,由于种子、化肥、农药、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上升,农民种粮成本大幅增加,而粮食价格涨幅低于成本增幅,农业比较效益下降。据调查计算,2013年粮食作物亩生产成本较2010年增加200元左右,由此带来生产成本增加,影响到农民种植积极性,增加了生产投入的压力,农民增收困难。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一半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业劳动力呈现结构性紧缺。农资价格连年上涨以及农村雇工成本的大幅增加,严重影响粮食生产效益的提高。

2.2农田基础设施滞后,中低产田比例大,高稳产农田少陇川县粮食作物生产用地,高稳产农田地仅占20%,中低产田占80%,水利化程度低,田间沟路不配套,农田保灌率低,受旱、涝影响严重,旱不能灌,涝无法排,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制约着粮食单产的提高。加之部分优质粮地转种其他作物或转作其他用途,新增标准农田耕作层恢复缓慢,同时由于土杂肥、农家肥等传统有机肥使用量急剧减少,地力下降明显,制约着粮食生产的发展。

2.3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留守的劳动力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相对偏弱,劳动技能提高难度大,影响粮食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制约粮食科技水平的提升。

2.4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与进城务工和种植经济作物相比,种粮效益明显偏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难度加大。甘蔗是陇川县的支柱产业,近年来,粮食生产和甘蔗生产争田的矛盾十分尖锐。在农民增收要求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双重压力下,需要寻找发展粮食生产与保持农民增收的结合点,稳定粮食生产。

2.5粮食加工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发展滞后一是陇川县粮食生产企业多而小、带动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粮食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二是稻谷加工原料严重不足,缺口4.7万t;三是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少而小,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程度低。

3发展思路

按照“增面积、攻单产;调结构、提品质;强产业、增效益”的总体思路,在稳定现有产能的基础上,努力挖掘增产潜力。通过烟、粮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实现小春拿钱、大春收粮,增加粮农收入,稳定粮食生产;通过加大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复种指数,扩大种粮面积,增加粮食产量;通过集约项目,集成技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加快粮食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提高粮食单产;通过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和品种、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含量、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等环节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通过大力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减少劳力投入,促进水稻生产节本增效;通过示范区建设,树立典型,示范展示,辐射带动,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陇川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1加大政策力度,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建立粮食生产责任制,由县政府与乡(镇)政府签订粮食生产责任书并进行考核,评出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粮食增产奖。认真落实中央、省、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加大财政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种植粮食作物的积极性,鼓励农民多种种好粮食作物。加大对粮食作物高产创建、科技示范户、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扶持力度。全县每年评选粮食生产优秀企业、种粮大户、优秀科技示范户、粮食生产专业服务合作组织和对粮食生产作出贡献的有关人员,县政府安排专项资金进行奖励。继续实施甘蔗提质增效工程,控制甘蔗种植面积,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生产科技贡献率,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3.2严格保护耕地,完善基础设施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其关键是要保护好耕地的数量,提高现有耕地的质量。

3.2.1加强《土地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宣传切实加强对土地开发利用的管理和监管力度,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制止粮田挖塘养鱼及取土烧砖瓦等破坏粮田行为;控制在粮田上种植多年生木本经济作物的面积,以利粮田的复垦。

3.2.2做好培肥改土,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切实抓好标准农田新增耕地的地力培肥,提高耕地质量,将标准农田的维护管理列入议事日程。实施中低产田综合治理,使陇川县中低产田面积逐年下降。

3.2.3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组织力量作好调查规划,落实资金,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3.3依靠科技支撑,提高粮食单产

3.3.1围绕烟粮生产模式(烟后水稻和烟后玉米),进行品种品质结构调整,积极引进、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加大对高产、优质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使粮食作物主导品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为提高单产奠定基础,通过合理搭配布局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不断提高粮食作物单产水平。

3.3.2大力推广省工节本增产增效技术通过全面落实粮食作物高产创建、间套种、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重大农业有害生物防控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推广水稻生产育插秧机械化、水稻节本增效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玉米地膜覆盖保水抗涝栽培技术、冬马铃薯大垄双行抗旱栽培技术、蔗前套种粮豆作物规范化高效栽培技术、冷凉多雨山区水改旱技术等多套区域性特色技术措施的集成组装利用,实现“科技增粮”的目标。

3.3.3加大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和甘蔗间套种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广玉米套种红薯、玉米套种豆类、玉米套种辣椒、甘蔗套种冬马铃薯、甘蔗套种冬黄豆、甘蔗套种冬玉米等间套种模式,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和种植效益。同时培肥地力,熟化土壤,增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3.3.4健全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对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和预警控制能力,重点抓好水稻稻飞虱、水稻稻瘟病、玉米灰斑病、玉米大小斑病、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实施粮食作物病虫综合防治,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统防统治面积比例,减少农药使用,改善防治效果。

3.4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重点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品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从陇川县实际情况出发,主要是培育和发展优质稻米、饵丝、米酒加工龙头企业,扶持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通过龙头带动,发展订单农业,带动农户面达到60%以上。通过建设6666.7hm2优质稻生产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创建无公害优质米品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产业化水平。

3.5开展高产创建,挖掘增产潜力开展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促进粮食作物优质高产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充分挖掘新品种、新技术的增产潜力,增加粮食单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开展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优质高产示范竞赛、优质高产良种展示和科技示范户活动,组织相关考察、现场观摩,加快优良品种推广,促进新进技术的应用,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增加粮食总量,确保粮食安全。

3.6强化服务职能,为粮食生产提供保障

3.6.1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资打假、农机安全等方面,在农村市场与信息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农业信息网、数字乡村网、三农通等网络平台功能,不断完善全县市场监管与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3.6.2抓好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按照“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要求,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标本兼治方针,一手抓执法监管,围绕种子、农药、化肥等主要生产资料,严把生产过程质量关。一手抓标准化生产,以“三品”认证为主,做好农业标准化示范推进工作,确保全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将全县范围内农资生产经营企业100%纳入监管范围,确保不发生特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3.6.3抓好种子市场管理做好种子经营许可证申请的审核工作,实行种子生产备案制度,实行“两杂”种子留样备查,保证种子生产安全;强化监督检查,从源头上确保种子质量。

3.6.4抓好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建立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主,以相关站所为辅的执法体系,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对象,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强化农资质量特别是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成果,为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源头保障,提高放心农资产品的覆盖面和市场占有率。

3.7创新技术培训手段,促进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针对科技推广覆盖率、农村劳动者素质偏低的实际情况,在工作中坚持以宣传培训为抓手,立足全县粮食产业布局和生产发展实际,把服务产业、支撑产业作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首要任务,以提高产量质量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为重点,围绕粮食产业发展急需关键技术和紧缺人才开展培训。采取现场培训、集中办班、入户指导等多种方式,将科技服务与生产需要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结合起来,送技术服务入户,送科技培训入户,提高科技培训、服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科技服务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通过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整体素质;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率达到90%以上。

粮食生产发展篇2

[关键词]粮食;风险;安全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要确保十三亿人口的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1%的人口,任务十分艰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确立,经济快速发展,生产要素自觉不自觉地由比较效益低的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移,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移。很明显地出现了世界性的三个不可逆转:即人口的不断增加不可逆转;耕地的不断减少不可逆转;粮食的消费增加不可逆转。其直接后果将是产粮大国保守主义抬头,将进一步作为战略物资的“硬通货”。世界性的“粮荒”将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摆在各国政府和世人面前。作为发展中的中国,人口众多,中央政府非常关注。笔者认为: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必须加大农业投入,提高种粮的比较效益;依靠科技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解决有人为农服务,提高家业技术的入户率。

一、加大投入,提高种粮比效效益

近年来,中央免除农业税,加大了农机、种粮、良种直补,减轻了农民负担。但由于种粮生产周期较长,又受自然风险的制约,分散的小农经济劳均占有耕地少,种粮农户所种粮食除自食外,商品量有限。近年粮价虽有上升,但化肥、农药价格的上升幅度远远大于粮价的上升,其结果是种粮的比从事其他行业的比较效益仍然低,导至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弃农务工,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特别是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缺乏。传统的精耕细作被束之高阁,更有甚者出现大量的“抛荒”,造成有限的耕地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加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限的耕地逐年减少。笔者认为,中央政府应出台钢性政策保护耕地,让中央提出的耕地警戒线18亿亩得到真正的落实,同时进一步加大农业,特别是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一是资金的投入。目前国际市场粮价远远高于国内粮价,试想能否将这部份差价拿出40%作为种粮农户的直接补助,即种植面积×产量系数(高产区系数大,广种薄收地区系数小);20%作为规范农资市场(化肥、农药、农机、种子)补贴,对国有大中型农药、化肥、农机生产企业进行原材料补贴,控制价格,种子补贴到种粮农户;40%作为商品粮补贴,40%的资金量除以国家计划每年收购多少粮食量,即为单位商品粮量的补贴金额,这样一来有利于耕地向种粮大户集中,让种粮劳动力比较效益接近从事二三产业(至少相当或接近外出务工效益),让一部份有头脑,会管理的农村新型农民从城市回流到种粮(油)第一线。二是政策投入。政策的入主要是在鼓励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机械化耕作,严格控制耕地,特别是基本粮地上下功夫;三是改善生产条件的投入,要将耕地出让金国家收取部份,全额用于基本农田改造,兴修大中型水利设施上,尽快将粮田改造为旱涝保收的良田。

二、依靠科技,大幅度提高单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蒸汽机的发明带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20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美国推广杂交玉米,使美国玉米亩产每十年增加100斤;“绿色革命”给人口众多的印度带来了希望,基本解决了印度的“饥荒”;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解决世界的粮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每年种植杂交水稻3.5亿多亩,增产的稻谷达350亿kg(每亩按增产稻谷100kg计),至少可供1亿人口的消费,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全世界主要稻米生产国推广。我国的粮食安全,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最终要靠科学技术解决问题。我国人多耕地少,土地后备资源不足,要保证粮食的稳定增长,保证粮食安全,将取决于农业科技新的突破。“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一项新技术推广可以造福一方百姓”,目前超级稻已面世,在现有杂交稻的基础上每亩增产100kg已成为现实,正向第二阶段冲剌,即每亩超过1000kg物新品种选育。要集航天技术、组织培养,基因等高科技为一体,尽快培育出一大批更具增产潜力的新品种。同时在低耗能化肥,安全有效低残毒农药、除草剂、及省工培技术的研究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可以设想,在上述领域谁占有先机,有所突破,谁就可以在世界上最先有发言权,谁就会在世界粮食生产上成为强者,到那里我们才能说保证了我们的粮食安全。

三、强化服务,稳定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要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将取决家业科技的突破和实用技术在更大范围的普及推广。依靠科技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根本战略方针。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科技与生产相结合的“二传手”。笔者在基层从事农技推广工作近二十年,目前的状况实在是令人担忧;本世纪初的机构改革,将乡镇农业服务机构下放到乡镇管理,上级业务部门只是业务指导,实际上上下已没有多少联系,有言者为“脱钩”了,知识上难以更新,业务中无人管了。加上经费不足,“有钱养兵,无钱打仗”,使基层农技人员无所事事;再者教育制度的改革,院校毕业生不包分配,自己求职,农业,特别是分散经营比较效益低下的农业,农业院校毕业生求职难,学生不报农业院校,农业院校生源少,纷纷改行办非农专业;农业中专纷纷停办,这样一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难以接收到新鲜血液。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基本上无农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农业推广单位,照此下去,再过十来年谁来推广农业技术?只有让农民“自学成才”!笔者认为,国家应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学子学农;鼓励农业院校“务正业”,招收农学专业;尽快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与上级农业技术管理部门挂钩,让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有人管,有事做、有经费、,做出业绩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转为公务员得以社会的承认,享受到相应的待遇。让农业技术真正地转化为保证粮食安全的生产力。

发展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检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投入,政策支持,各级政论高度重视,全社会高度关注。把政策投入、资金投入落到实处,严惩各种违规行为和挤占挪用发展粮食生产资金。

参考文献

[1]祝滨滨,刘笑然.新时期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措施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9(12)

[2]邵鲁.我国粮食供求、价格波动与安全问题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9

[3]刘铮.世界粮食危机挑战中国粮食安全[J].经济学家,2009(12)

[4]彭克强,刘枭.2020年以前中国粮食安全形势预测与分析[J].经济学家,2009(12)

[5]侯力.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耕地资源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08

[6]梅燕.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变化研究:模型构建与模拟分析[D].浙江大学,2008

[7]公茂刚,王学真.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区域比较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11)

[8]陈波.中国粮食安全成本及其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

粮食生产发展篇3

关键词:粮食生产;现状;对策;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F307.11-1(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4-5549-04

粮食安全是一个世界性战略问题。近些年来,国际粮食市场供求及价格波动日趋剧烈,未来世界粮食供应形势不容乐观。根据联合国预测分析,世界人口2000年为61亿,2050年将增长至93亿,增长50%以上[1];预计世界用于各种用途的粮食总需求将从1999年的186 400万t,增加到2030年的283 000万t。由于口粮消费的刚性增长,工业用粮快速增长和畜牧业发展对粮食消费需求的持续增加,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粮食型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致使当前世界粮食供求关系发生了两个关键性的变化。一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粮食产量增长率明显低于粮食消费需求增长率;二是当前世界粮食库存量和消费量的比值明显下降。因而世界粮食供给短缺,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实[2]。2009年同2006年相比,世界粮价整体上涨了83%。到2010年,世界粮食市场上大米、小麦、大豆、玉米的价格比2009年又分别上升了66.6%、137.5%、79.2%和34.6%[3]。这使得中国利用国际市场弥补国内粮食产需缺口不仅成本高、风险大,而且空间已经变得非常狭小。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和粮食消费大国,粮食产量和消费量约占世界粮食产量和消费量的20%。目前全球每年的粮食贸易量仅相当于我国每年粮食消费量的40%,在国际市场粮食供求呈偏紧态势的前提下,依靠大量进口来解决国内粮食问题显然已经不现实。由于粮食加工业、畜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同时受耕地、淡水资源等约束性因素的增强影响,未来粮食稳定供给的压力很大。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国内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夯实了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粮食生产的快速恢复,粮食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产不足需的态势依然存在。2010年中国粮食产量53 082万t,产需自给率大体在95%左右[4]。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粮食的供需将长期处于偏紧平衡状态,使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1湖北发展粮食生产现状分析

湖北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调出大省,也是水稻和小麦的优势产区。自“十五”以来,湖北省初步形成了以46个粮食主产县(市、区)为基础,以21个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县(市、区)为重点,以荆州、黄冈、襄阳、孝感市4个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为骨干的优质商品粮生产体系[5]。近几年,湖北省粮食总产量保持在2 325万t左右,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5%,居全国第10位。粮食种类以稻谷为主,长江、汉江流域被列为全国优质稻谷产业带,稻谷年产量1 600万t左右,约占湖北省粮食总产量的69%,居全国第五位。其次为小麦,年产量在325万t左右,约占湖北省粮食总产量的14%,鄂北岗地被列为中低筋专用小麦产区。其他粮食年产量在400万t左右,约占湖北省粮食总产量的17%。湖北省粮食年商品量在1 250万t左右,调销外省400万t以上,对保障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缺粮省份的粮食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以来,湖北省粮食生产问题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易元红[6]、杨林华等[7]分析认为,湖北省粮食可持续发展能力呈现出持续增强的态势,但还有诸多隐患。李晓敏等[8]结合湖北省1975年至2003年29年来粮食生产的相关数据,得出湖北省粮食生产效益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机械和农业劳动力投入的增加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郑鹏等[9]分析了湖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及潜力,并提出了通过实施五大工程、着力打造粮食核心产区以及重点提升六个能力来有效提升湖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议,使湖北省的粮食在10年内增产500万t。

2湖北省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势和潜力

2.1丰富的光热资源和良好的地理环境

湖北省地处亚热带地区,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及温暖湿润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雨热同季,雨量充沛;省内有江汉平原和鄂东沿江平原两大平原,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设施比较健全,非常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2.2国家政策对粮食生产发展的大力支持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和供应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生产上由南向北、由东向中部位移,供应上南粮北调转变为北粮南运,其中湖北省粮食生产在全国的地位有所下降[10,1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全国新增500亿kg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提出,要把中部地区打造成为高产稳产的粮食生产基地,到2020年,力争使中部地区粮食产量达到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3,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湖北省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其发展状况及其变化对中部崛起至关重要。作为农业大省,湖北省不仅要满足自身的粮食需求,还要为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贡献。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仍是我国和湖北省农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2.3农业科技资源丰富

湖北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业科技大省,农业科技资源拥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中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湖北省现有农业科技研发、教育机构近70个,农业科技人才5 000余人,其中有涉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丰富的农业科技资源可为湖北省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提供可靠的科技支撑。

2.4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增长潜力大

2010年湖北省粮食播种面积为406.84万hm2,比历史最高年份的1978年(554.48万hm2)减少了147.64万hm2,减幅为26.63%;比历史最低年份的2003年(357.27万hm2)提高了49.57万hm2,仅增加了13.87%。近年来,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的流失和粮食生产成本的增加,湖北省还出现了大量的冬闲田和抛荒地。因此,湖北省粮食播种面积还有较大的增加潜力。

湖北省粮食单产在1994年突破了5 000 kg/hm2,2009年达到了5 754.7 kg/hm2,15年间增长了14.00 %。国内自然生态条件相似的浙江省粮食单产在1993年突破了5 000 kg/hm2,1994年达到5122 kg/hm2,2009年达到了6 117 kg/hm2,15年间增长了19.43%。因此,与浙江省等农业强省相比,湖北省粮食单产还存在很大的增长潜力。

湖北省粮食总产自1985年以来基本稳定在2 000万t以上。2010年湖北省粮食总产2 315.8万t,比历史最高年份的1997年(2 634.4万t)还少318.6万t。因此,通过稳定增加粮食种植面积,进一步提高单产水平,湖北省的粮食总产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3湖北省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粮食生产在全国的地位有所下降,除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外,阻碍湖北省粮食发展的内在原因还有如下4个方面。

3.1缺乏高产、优质、广适性的作物新品种

与全国其他粮食生产大省相比,湖北省粮食作物的育种水平严重滞后。以水稻为例,品种问题表现为“三多三少”,一是外省引进品种多,本省选育品种少,在湖北省140万hm2杂交中稻面积里,本省选育品种的覆盖率只有11%;引进品种的生态不适应性造成了湖北省杂交中稻生产的不稳定性。二是两系杂交稻品种多,三系品种和常规品种少,水稻品种的同质性较明显,导致水稻对生物灾害和非生物灾害的抵抗能力不强。三是一般优质稻多,高档优质稻少,稻米品质大部分只达到国标三级优质标准,而且品质的稳定性不强,年度和地区之间差异较大,缺乏具有竞争力的高档优质稻品种已成为制约湖北省优质水稻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他粮食作物如小麦、玉米和马铃薯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3.2高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缺乏,机械化程度低

缺乏高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是除了品种外影响湖北省粮食大面积单产不高的另一个主要因素。“良种良法”才能高产,而湖北省粮食大面积生产上栽培管理粗放,栽培技术与品种不配套的情况比较普遍,生产上缺乏精量高效栽培技术和综合集成技术,或技术没有规范使用,不能实现大面积平衡增产。此外,由于湖北省主要粮食作物特别是小麦和玉米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利于土地集中连片实行规模经营,不利于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利于采用良种和推广新的适用技术,制约了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

3.3粮食生产效益偏低,农民种粮积极性难以维系

近几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实施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使农民种粮效益明显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所增强。但由于化肥、农药、种子、农膜、农用柴油等农资价格不断上涨,加上劳动力成本大幅提高,粮食的比较效益仍然偏低。据测算,全国粮食与棉花效益比约为1∶5、粮食与蔬菜效益比约为1∶4。由于比较效益偏低,农民不愿增加投入和精耕细作,不愿从事劳动强度大的双季稻生产,不愿主动采用新技术、新良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粮食单产提高。

3.4种业发展滞后,粮食科技发展不足

湖北省缺乏有影响力的种子企业,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家种子企业进入全国种业10强。过去湖北省水稻生产上有“楚国种稻,吴蜀供种”之痛;近年来,小麦生产上“湖北种麦,河南买种”的痛楚较之水稻有过之而无不及。究其原因,一是湖北省本地种子企业综合实力不强;二是小麦等常规粮食作物基本上没有自己的良种繁育体系[12];三是湖北省粮食产后的损失大,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如马铃薯种薯、鲜薯、加工原料薯的产后损失高达20%以上,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近百亿元。因此提高种子企业综合实力、研究解决粮食作物贮运技术是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4湖北省发展粮食生产的对策

4.1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成立省级专家顾问组,完善粮食产业科技的协调机制

湖北省应充分利用雄厚的农业科技资源,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既要重视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的培养,又要重视创新团队的建设;既要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又要重视农技推广服务人员的培养;既要重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又要注重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使之形成浩浩荡荡的农村科技人才大军。同时,要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的实施与建设,建立核心创新团队,确保研究队伍和研究方向的稳定。要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高级专家和科技管理专家,积极推进创新型团队建设,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根据外省好的经验和做法,建议在湖北省主要农产品生产或主要农业产业中,成立分作物的省级专家顾问组或顾问团,对主要农产品生产或主要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咨询与技术服务;要建立和完善部门会商机制,通过会商方式对重大粮食科技和产业发展问题进行决策,统筹粮食产前、产中、产后和前沿高新技术的协调发展。

4.2加大投入,依靠科技攻关,解决粮食作物单产稳定提高的技术瓶颈问题

新品种繁育技术、轻简化机械化节本高效栽培技术和主要粮食作物的安全生产技术仍然是目前制约湖北省粮食生产的技术瓶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切实加大科技投入,形成稳定扶持的长效机制。因为农业及粮食科技既具有科技工作的公益性,又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农业及粮食科研公益性特点决定了农业科研所获得的科技成果都属于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范畴,直接受益的都是农业、农村和农民,带来的效果是农业发展和全社会消费者普遍受益;农业及粮食科技特殊性决定了其周期长、见效慢的特征,需要持续稳定的投入支持。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针对粮食产业系统性强、多元化明显等特点,确保财政对粮食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同时要鼓励和引导企业与民营资本的介入,逐步融合建立国家、部门、地方和社会多元化的粮食产业链技术创新的稳定投入机制,为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撑与财力保障。

4.3加强对发展农机装备业的重视与支持,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

当前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劳动力结构已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对轻简化机械化生产技术的需求十分旺盛。为了适应这一变化的新形势,有必要针对粮食作物重点农时、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的需要,以成套的农业生产工程技术和装备为核心,将粮食生产关键环节(耕作、播种、栽插、收获等)的工程技术和实用高效成套技术装备进行组装与优化,提升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和全程机械化生产服务能力。同时加强农机农艺的融合,实现粮食生产的节本增效,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4.4优化种植业结构和耕作制度,充分发挥小麦等夏收粮食作物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

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的扩张,耕地面积的增加有限,而依靠科技提高复种指数是稳定湖北省粮食播种面积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解决现代耕作制度与已有粮食生产技术不配套的矛盾,研发多熟种植模式,发展双季稻、再生稻,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复种面积,也是粮食生产发展对科技的重大需求。在不同的粮食作物中,要充分发挥小麦等夏收粮食作物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夏收作物为湖北省的粮食总产增加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无论是面积还是单产,夏收作物仍然有较大的开发潜力[12]。

4.5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是当前湖北省农业科技的薄弱环节,今后要全面建立健全农业与粮食生产的科技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切实为粮食生产提供科技保障,加速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是要继续完善已有的农业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富民强县等农业与粮食生产服务制度、服务形式,提高粮食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二是完善农业与粮食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的系统配套,尤其是完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加快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支持已有科研成果的中间试验和示范推广。三是采取有力措施提升湖北省本地种子企业的综合实力,加强水稻、小麦的种子生产能力与供种覆盖面,不断提高农作物种子自给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行.世界粮食业未来发展的因素分析及中国的对策[J].世界农业,2004(4):8-11.

[2] 尹成杰.粮安天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3] 贾怀东.高粮价,冷思考[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1(8):33-35.

[4] 李琳凤,李孟刚.当前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2,26(4):109-115.

[5] 李兵兵.“十二五”湖北农业发展的环境分析[J].华中人文论丛,2010(2):21-24.

[6] 易元红.湖北省粮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310-1311.

[7] 杨林华,马文杰.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湖北省粮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37-40.

[8] 李晓敏,丁士军.对湖北省粮食生产效益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906-2908.

[9] 郑鹏,黄良港.湖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潜力及政策措施[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6):657-659.

[10] 何蒲明,王雅鹏,黎东升.湖北省耕地减少对国家粮食安全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10):52-57,63.

粮食生产发展篇4

一、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我市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以满足人口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为导向,以推进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一定的粮食自给率为目标,稳定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品质,实现粮食产量稳定增加、种粮效益明显提高。2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3.5万亩,力争48.7万亩,其中早稻播种面积保持在13.5万亩,力争14.1万亩,粮食总产17.0万吨,力争18.6万吨(各乡镇20*年粮食生产指导性目标详见附件)。

各乡镇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市下达的粮食生产指导性意见及计划任务,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认真抓好落实,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特别是要将早稻生产作为当前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

二、加强指导,搞好规划布局

各乡镇政府要集中精力,深入农村、田头,加强调查研究,倾听广大农民尤其是种粮大户的呼声,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粮食生产尤其是当前春耕备耕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各平原乡镇要形成稳固的水稻生产基地,扩大优质稻米生产规模,着力提高食用稻米品质。提倡种植“双季稻”,压缩单季稻种植面积。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大力发展旱杂粮生产。重点发展专用稻,按照口粮、工业用粮、饲料用粮等用途多样化要求,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同时,各乡镇政府要根据市政府有关扶持政策,及时研究对粮食生产的补贴方案,落实补贴资金,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健全和完善扶持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形成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发展订单农业,推进粮田规模经营

大力开展订单生产,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协调好农户与企业的关系,努力提高订单生产中的履约率。充分发挥各种专业合作组织、产业协会、农产品批发商及购销大户的作用,实现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购销大户与粮油种植大户的对接,按市场需求开展订单生产,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各乡镇政府、市农业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农户找订单,落实种植计划,建立稳固的订单生产基地。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让部分粮田向种粮能手集中,推进粮田适度规模经营,集中连片种植,建立稳固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稳妥的粮食产销关系。

四、依靠科技,提高粮食产量和效益

(一)组织实施粮食作物种子工程。各乡镇政府要根据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要求和当地实际,加强指导,确定优质、高产、专用的粮食作物主推与重点示范品种。农业部门要采取措施,积极调运和储备相关物资,落实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种子种类、品种、数量,确保生产需要。

(二)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今年要继续实施好单季稻“双百工程”,积极推广水稻超高产栽培(强化栽培)、稻鸭共育、轻型栽培、稻田免耕全程覆盖马铃薯栽培、平衡施肥等技术。同时加快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对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控制能力,开展水稻纵卷叶螟、螟虫、矮缩病等重大病虫害的区域性治理,并实施好水稻恶苗病和黑条矮缩病的预防技术。加强科技推广和技术培训,深入组织开展农业科技人员联大户活动,提高技术到位率和入户率。

(三)切实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积极引导和鼓励种粮大户和企业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实现粮食生产耕作、收获机械化,提高劳动效率。鼓励发展以机耕、机播、机收、秸秆还田、烘干等农机产业化作业为主的作业大户和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扩大跨区作业范围。加快先进实用技术和机具的创新、集成、组装、配套和示范,推广机械化耕作、播种、收获、烘干等节本增效技术和机械化还田、化肥深施等增加土壤肥力技术,促进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推进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

五、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粮食生产发展篇5

关键词粮食生产;现状;对策;云南马龙;马过河镇

中图分类号F32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3-0373-0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生产的水平是判断农业生产形象的重要指标,粮食生产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和整个社会的安宁。但马过河镇目前状况是,有部分人对粮食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存在误区,轻粮现象仍较突出,如对马过河镇人均粮食占有量不足400kg、人增地减矛盾突出的现象认识不充分等。据有关资料表明,要实现小康目标,要求2010年马过河镇人均粮食占有量要达到400kg以上,这样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可见,粮食生产问题将是影响马过河镇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进步严峻而又现实的问题。

1粮食生产的现状

1.1人增地减,人均耕地占有量逐年下降

按照历史的观念,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国家。但事实上我国耕地仅有不足1.07亿公顷,人均耕地只有733.4m2,仅为世界人均耕地的1/4。而马过河镇人均耕地不足666.7m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耕地被用来建房、修路、扩建城镇等,使可用耕地面积逐年递减,而人口的总量还处于上升期。如2003年马过河镇耕地总面积为863.3hm2,人均耕地面积600.0m2;至2008年耕地总面积仅存860.0hm2,人均耕地面积仅有566.7m2。5年来,人均耕地面积的年平均递减率为5.6%。据预测,到2010年马过河镇人均耕地面积将降至533.4m2。由于国家环境治理、退耕还林等政策的实施,以及马过河镇耕地后备资源的极度缺乏,马过河镇的粮食生产压力越来越大。必须充分认识马过河镇耕地逐年递减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正确处理好人增地减的矛盾,稳定耕地面积,才能稳定粮食生产。

1.2粮食生产投入不足,可比效益下降,影响粮农的生产积极性

粮食生产的重要性,不必多言,“无粮不稳”经过了千百年的历史证明。但是,近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增加与农业的投入不成比例,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不足成为现实。粮食生产的品种较单一,农业科研、新品种研发推广力度与现实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加之粮食生产的可比效益下降,农民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也在减少,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大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粮食生产的科学种植水平下降,并且在不少地方有抛荒等现象出现,致使粮食生产形成恶性循环。另外,马过河镇的粮食生产还存在粮食产品质量监管缺乏必要的检测设备、粮食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和个别粮农使用禁(限)农药等问题。

2发展粮食生产的对策

2.1进一步强化粮食生产的基础地位,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在考虑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对粮食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的认识不能动摇。粮食生产的稳定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各级各部门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要位置,切实加大投入。财政要尽可能地向农业专项倾斜投入,加快粮食产业开发速度,保护粮食安全。金融部门要按照商业信贷原则,采取小额信贷等方式,加大扶持种植大户和产业化企业的力度,重点支持生产规模的扩大,解决粮食产品经销、加工、收购中所需资金的贷款问题。当前,马过河镇要注意抓耕地和种植面积的相对稳定,因地制宜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生产积极性,不断增加农业自身活力,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千万百计确保耕地面积的稳定,同时齐抓共管控制人口增长,有计划地组织劳务输出,使马过河镇人均粮食稳定在一定水平。另外,“粮食生产要大上,科学技术挑大梁”的口号说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因此,马过河镇要依托科技发展壮大农业,重点推广先进实用的增产技术,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和服务,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确保粮食稳定增长。为此,马过河镇应尽快建立、完善科技兴农的指挥体系,改善农业科技服务条件,鼓励科技人员到农村施展才干,大力开展农民群众的科技培训和科普教育活动。

2.2加快结构调整,发展优质农产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在土地少、人口多的条件下,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是马过河镇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的首要任务。当前,在粮食生产效益比较低、短时间内又难以迅速改变的情况下,如果只重视粮食生产,而不提高粮食产品的市场价格,势必使土地经营者的收入长期徘徊在低水平。这不仅会挫伤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导致生产者的生产热情下降;而且会出现粮食生产的恶性循环,即多年来单一粮食种植结构所形成的低商品率、低积累率、低投入和后劲不足的问题难以冲破。因此,要解决马过河镇农业生产面临的难题,必须将着眼点和立足点放在优化农业内部结构上。要保持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在种植业内部实现“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的转变。在产品结构方面,以提高粮食总量和产出率为基础,增加其他果、蔬、花卉等优质农产品的生产,进一步加强对蔬菜、瓜果等副食品及营养品的加工和生产,改善人民的消费结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以此达到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目的。充分挖掘土地资源的潜力,科学利用和深层开发,走发展高效农业的路子,是马过河镇冲出粮食生产困境的最佳途径。要坚决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实现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良性循环,以经促粮,粮经并举。搞好粮经结构合理布局的主要原则是:对现有耕地应尽可能按照一定的比例种植粮食作物并发展对市场应变能力强的一年生经济作物;而对多年生经济作物、果树等,应开发荒山、荒坡种植,不再占用耕地。继续提倡“亩产千斤粮、千元钱”的种植模式,并且在较大范围内扩展这一模式,千方百计地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益。

2.3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推广基础,改善推广手段,培养科技人才,稳定农技队伍,为马过河镇粮食生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农技人员是宣传、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主力军,但由于缺乏经费,马过河镇出现了“有钱打仗,无钱养兵”的局面。政府应采取特殊政策,加强农技队伍建设,培育、提高农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加大深精加工技术的创新力度,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力度,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2.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

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加强对农田的综合治理,采取工程、生物和农艺措施相结合的办法,把植树种草、建设旱地蓄水池、整治坡面水系和建设农田排灌系统结合起来,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形成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良性循环系统。以充分利用现有水利设施为重点,狠抓除险加固、扩建增高等措施,积极发展农村小水利。

2.5搞好优质粮油开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按照产业化方式组织粮食生产,是保证农业高效的有效形式。当前应抓好龙头企业建设,扶优扶强加工企业;帮助龙头企业建设原料基地,使企业原料有保证,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加快优质粮食产品的开发步伐,发展订单农业。建立中介服务机构,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起来,增加农民收入。要重点研究新品种的选育开发、农产品的优质优价、扶持相关加工企业、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粮食收购政策保障等问题。

粮食生产发展篇6

1.1粮食播种面积锐减,粮食总产减少

首先,种植业结构调整压缩了粮食面积,粮食生产不能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人心,农民发展多种经营的积极性普遍高涨,粮食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古田县1995~2013年间,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得到改善,而粮食种植面积呈递减趋势。其次,种粮成本高,粮价低,种粮相对经济效益低,农民积极性不高。以平湖镇为例,2013年该镇水稻平均每667m2产量515kg,产值1400元,扣除种子、农药、化肥等物化投入236元、耕田费用120元等两项支出费用356元后,每667m2纯收入仅1044元;如果是用手工进行插秧、播种、田间管理、收割,平坦、大丘的好田平均要用6d,小而差的田平均要用10d,而这还只是粗耕粗种的用工,种粮1d的工资才100多元,古田县户均耕地约0.25hm2,年收入不过3000~4000元。所以,农民只是把种粮当成副业,比较外出打工、种食用菌和种水果,相对经济效益明显偏低。

1.2农民科技素质低下

由于农业相对效益低,农村有知识、有技能的青壮年农民都外出打工,从事粮食生产的多为“50、60”队伍,在吉巷乡岭边村还出现85岁老人种粮的现象。山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信息渠道不畅,科技培训难度大,新技术推广速度慢,良种普及率不高,粮食生产多是粗放经营、望天收。2013年,古田县虽遇风调雨顺年景,但全县水稻稻瘟病发生面积还是达300多hm2,占粮食播种面积的4.5%。

1.3基本农田建设放松,耕地质量下降

农田水利建设有所放松,中低产田改造投入较小。排灌设施建设多在平原发展,但重建轻管,其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山区田受到荒田的影响,水源不畅,大量原有水田改种旱作经济作物。部分配套水利工程闲置甚至弃毁,农业基础设施整体效能难以发挥。

2山区粮食发展方向

从古田县现实情况看,放松粮食生产势必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可以说,没有粮食的自给与安全,就不可能有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可以设想,在山区单纯依靠发展特色经济去换取粮食,靠调粮去满足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口粮消费,以及畜牧业发展的需求,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必须以粮食基本实现自给为前提。因此,对山区粮食生产发展方向进行科学定位十分必要。

2.1粮食生产要保证居民口粮基本自给

根据分析,古田县2013年粮食消费总量约为1.1亿kg,其中居民口粮消费总量为0.9亿kg,按每667m2耕地年产粮食500kg计,居民口粮消费则需1.2万hm2耕地用于粮食生产。

2.2要适应畜牧业发展对饲用粮生产的需求

2013年,古田县饲用粮消费量为0.2亿kg,而这些饲用粮基本上都是从外地调来的,占全县粮食消费总量的18.2%。随着养殖业迅猛发展,对饲用粮的需求必将急剧增加。

3山区粮食发展对策

古田县耕地资源相对充足,在现有生产水平下,只要把耕地充分利用,正确处理发展粮食生产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就能确保粮食生产自给。在当前国家重视粮食生产的情况下,也不能放弃了经过多年艰辛努力而取得的调整成果。发展山区粮食生产必须从提高科技应用、激活抛荒耕地上下功夫。

3.1要切实提供政策保障

贯彻农业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打击坑农害农行为,维护农民利益;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要按照“强化公益性、放活经营性”的原则,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尽快形成政府公益、企业有偿服务、中介组织服务相互补充的农技推广新格局,为粮食生产及农业综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3.2粮食推广项目应着重考虑提高种粮相对经济效益

如今古田县水稻每667m2产量已超500kg,如果从现有粮食单产水平上想再提高困难很大,而且也无法改变古田县种粮面积和总产逐年减少的局面。然而古田县现有荒田面积很大,如果能将这些荒田充分开发利用,古田县的粮食总产有望实现翻番。要将这些荒田开发利用,粮食推广项目如果再从提高单产上做文章显然行不通,故要从农民种粮相对经济效益上考虑,充分酝酿项目的可行性。表1是笔者近30年来参与或调查的古田县粮食推广主要项目的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在古田县粮食推广项目应用上,农民的看点主要是省工、省本、技术性不高的项目,而不是单产提高的项目。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提出的“精耕细作”的做法已被当地农民抛弃。粮食推广项目上也要适当考虑农民的意愿,不要强迫农民,项目验收上更不能弄虚作假,那样会让农民对粮食推广项目产生怀疑,不利于推广应用。

3.3几种粮食推广项目的探讨

目前古田县农民把种粮只是当成副业看待,他们是会把这种“副业”的经济效益与种其他作物或做其他工种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来决定是否种粮,种粮的相对经济效益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就自然提高了。而相对经济效益往往体现在种一天粮能赚多少钱,而不是体现在一块地能多收多少粮食上。因此,要巩固农民接受、已推广的几种技术。以下对几种未得到农民普遍接受并推广的项目进行探讨,供参考。

3.3.1再生稻

古田县20世纪90年代开始种植再生稻,平均每667m2能多收粮食200~250kg,增产幅度相当大。然而,再生稻在收割上用工很大,早先人工成本低较容易推广;如今联合收割机的广泛应用,再生稻收割用工大就显得尤其不经济。农民是这样算的:种再生稻头季稻一定要用手工收割,平均每667m2要用2.5个工日,在该县雇农民割稻每人每天工资,在平湖、凤埔一带是260元(而目前在该县有种植再生稻的地方正好是在平湖凤埔一带),在大东一带是200元;收割费每667m2650元、运输费30元左右、晒谷50元,共计730元左右,多收的粮食卖不了这么多钱。另外,种再生稻的再生季由于产量低,不方便雇收割机收割,有的还要用手工收。同时,再生稻还要多用肥料、农药,每667m2成本80元左右,管理上多花1.5个工日。因此,再生稻推广项目农民不易接受,较难推广。如果再生头季稻能改成机械收割,而不计较再生稻的整齐度和产量,也许农民会容易接受。

3.3.2抛秧

在播种和插秧上每667m2可以省1个工日,但每667m2会减产15~30kg。20世纪90年代古田县有推广,面积较大。由于抛秧在手工收割上每667m2要多花费1个工日,对比之下,也就没有省工,然而每667m2还要多用种子0.5kg,所以抛秧无法推广。但有联合收割机的应用,抛秧在收割上就不需多花工,播种和插秧上每667m2省1个工日就可有效益,所以可以试推广。

3.3.3免耕直播

每667m2可收粮食400~500kg,可省育秧、插秧、翻犁田等5个工日。20世纪90年代古田县推广了上百亩,但由于技术要求高,手工收割难度大,缺乏资金、技术扶持,免耕直播无法实施。如果在技术上加以辅导,该项技术具推广可能性,有可能成为向抛荒田要粮的好项目。

3.3.4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

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是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的最好办法,特别是对迁飞性害虫,如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特别好,既可降低农药成本,又可省工。但以现有的一家一户种粮规模,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难以实现。因为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要求高,需要有较为准确的病虫发生信息,要了解病虫害发生规律和掌握一定的农药使用知识,同时还要有一定规模的水稻种植面积和机械设备来实现。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必须要有适度规模经营面积,配套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有植保知识的科技人员相配合。

3.4因地制宜以提高农民种粮相对经济效益为目标,努力提高保障水平

3.4.1要切实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

耕地是构成粮食等农产品生产能力的核心要素,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不可替代的资源。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和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严格耕地管理,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要强化执法检查,整顿非法占、用地行为。

3.4.2要切实加大山区农田基本建设力度

要因地制宜加强山区粮田机耕路和水利设施建设,减轻山区农民劳动强度,扩大旱涝保收面积。要多途径筹集资金,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尤其是对山区村的项目支持。不能把有限的项目资金投在平原基础条件好的田块搞所谓的形象工程,重复建设,而应将资金投入到真正需要农田基本建设的地方。比如,吉巷乡薛后村前路、棋盘丘、坑口洋3个自然村的农田除了在村庄附近有百来亩地没有抛荒外,其余集中在际坑至番岩和洋坪至亭下洋两大片区的上千亩农田均被抛荒。通过调查发现,农田被抛荒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农田离村庄较远,山路陡峭,交通不便,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这3个自然村急需有两条机耕路来开发抛荒田。还有些山田抛荒是因为水源不畅,野猪危害所造成的。为此,增加山区农田基础建设投入,消除安全隐患,是防止山区农田抛荒的有效途径。

3.4.3要把粮食直补资金投放在农田基本建设上

近几年的粮食直补,每年把几千万元资金直接打入广大农户账户上,农民只会把它当成是一种农民户口的政策收入,根本调动不起农民种粮积极性,反而造成种粮面积逐年减少。如果把这些资金投在粮田的基础建设上,那发挥的作用也许是巨大的。

3.4.4农机部门要研发出适应山区小块田小型农机具

粮食生产发展篇7

随着产业化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转移[1]。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2%,而农村人口只占48%。而城镇化每提高1个百分点,农村人口将减少1000万。2011年,外出务工农民工总数达到了1300万人,其中59.8%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家从事粮食生产的大多数是留守老人和妇女。农村劳动力极度缺乏,请工难、请工贵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双抢季节表现尤为突出。此外,耕地及人均资源占有量也呈逐年减少趋势。人均耕地面积仅540m2,不到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60%,以目前省耕地面积年均减少2.3万hm2的速度估算,预计至2020年人均耕地将低于534m2的警戒线。

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

尽管国家一再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但与种植经济作物相比,种植粮食的效益仍然偏低,2005至2011年双季稻单位面积(667m2)种植效益比棉花、烤烟、西瓜的种植效益分别低25.8%、26.5%、17.2%,种植黄瓜、辣椒和莲藕的效益分别是种植双季稻收入的3.1、2.5倍和3.9倍。尽管粮价上涨,种粮效益有所提高,但与务工收入相比,种粮收入仍然低下。2011年,平均种粮效益为950.4元/667m2,农民种667m2双季稻,平均要14个工日,日种粮工资水平约为67.9元。而在农村务工一天最低可收入80元,高的可达100~120元,在城市从事建筑、装修等技术性工种的,一天可收入120~140元,有的甚至更多,种粮收入明显低于务工收入。

农业生产技术推广普及难

由于农村缺劳力,种粮效益低,农民种稻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传统的精耕细作被粗放耕作所取代,投工投劳减少,耕作管理越来越粗放。种粮的农民文化程度低,不懂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农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尚在起步阶段,技术力量薄弱、服务不优、实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粮食生产的发展。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粮食生产对水土等条件依赖性强,农田基础设施不能适应现代粮食生产需要。机耕道路建设严重滞后,影响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推进。3粮食生产发展的新对策粮食生产发展要实现稳定面积、稳定双季稻、改善品质、防灾减灾、节本增效、均衡增产、规模经营,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目标,就必须采取新的对策和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粮食生产的持续协调稳定发展。

创新方略方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粮食生产的方略是“一主两翼”,“一主”是稳定发展水稻,确保播种面积410万hm2以上,双季稻面积稳定在290万hm2以上。“两翼”是扩种玉米和薯类(甘薯、马铃薯)种植。玉米生产大有可为,发展玉米生产能有效缓解饲料粮大量调入,促进粮食结构优化。可扩种到55万hm2,增加10万hm2以上,总产达到35亿kg,增产16亿kg是完全可能的。薯类生产空间很大,特别是马铃薯生产,面积能够增加一倍,达到20万hm2。马铃薯粮菜兼用,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磷钙矿物质、维生素,可作主食,也可作为蔬菜等辅助食品。其生育期短、增产潜力大,耐储,是冬春粮食作物,也是南方冬季农业开发的重要内容;甘薯可恢复到50万hm2,比2012年增加35万hm2。在发展方法上实现生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组织化。手段上要突破全程机械化。重点是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最终实现粮食产业经济的发展目标。

创新复种增产模式,科技提升生产水平

有效利用温光资源,改革耕作制度,积极稳妥发展双季稻生产,提高稻田生产力。优化双季品种科学搭配,示范推广超级杂交早稻+超级杂交晚稻、优质早稻+超级杂交晚稻、超级杂交早稻+优质晚稻、玉米旱地分厢间作套种、马铃薯+双季稻(或中稻)等五套高产种植增产模式,努力挖掘产量潜力。成建制整体推进“高产创建”,加大高产创建力度,发挥示范带动效果。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现水稻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协调发展。

组装集成栽培模式,推行生产标准化

精耕细作是粮食生产的优势,要对传统实用高产栽培集成组装进行技术规范,进一步发挥其增产效果。在技术路线上,要按照粮食高产稳产要求,严格规范水稻播种期、移栽期、安全齐穗期和收获期,避免盲目、随意改变上述“四期”,对传统高产栽培中的地膜覆盖、合理密植、湿润灌溉、适时收割等技术,按不同作物、不同生态区、不同种植制度、不同品种制定生产技术规程,推广生产标准化。

推广内涵式发展模式,实现“五良”配套

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增产潜力大,其核心是要做到“五良”配套。一是以良种为龙头,引导农民选用抗性好的高产优良品种,扩大杂交种的种植比例;二是以良田为基础,建设标准良田,科学培肥地力,着力解决重金属含量超标及农药残留等问题;三是以良法为手段,集中推广科学育秧(苗)、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等技术;四是以良制为纽带,在耕作制度上要根据不同地域的温光资源,对粮食作物熟制进行合理布局,恢复发展推广双季稻;五是以良机为突破口,要大力推广机耕机插、机收和机械植保,实现全程机械化。3.5推进轻简避灾稳产模式,实现节本增效要解决粮食生产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益低的问题,努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益,改变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劳动效率偏低的栽培技术模式。推广轻简栽培,要大力推广旱育秧、抛秧、机插秧等节地、节膜、节肥等技术;推广水稻间歇灌溉节水技术,推广旱地间作套种技术,天水田改制技术;推广水肥耦合技术;推广轻简适用的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创新生产组织模式,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要积极引导发展规模经营,培植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组织,探索专业化服务新模式,龙头企业联基地、联大户,进行订单生产。延长产业链条,开展精深加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加强行政推动、示范带动,开展高产创建大协作,整合资金和项目,促进规模生产与经营。加速生产方式的转变,大力培育种粮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速经营方式转变,大力培育病虫统防统治等技术专业合作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实现服务方式的转变。4粮食生产关键技术的集成与推广在栽培模式优化、抗逆因子防控、资源安全高效利用等3个环节上,提升常规技术,创新关键技术,集成组装高产高效配套技术、水肥高效利用技术、轻简栽培均衡增产技术、抗逆稳产技术,促进湖南粮食稳产高产持续发展。

水稻生产关键技术的集成与推广

推广良种,科学搭配超级杂交稻小面积单产已突破900kg/667m2,在大面积上杂交水稻的一般单产也比同等条件下常规稻的产量高50~100kg/667m2。品种对产量的贡献率在40%左右。因此,要加大推广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性的品种。就品种而言,高产是永恒的目标,是粮食安全的保证;优质是满足需求多样化,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多抗是产量的前提,没有抗性就没有产量;广适性是品种生产力的体现。一季稻区在确保安全成熟的前提下应选择生育期长的品种;双季稻区则应选择日产量高、秧龄安全弹性大、适于机插的品种。双季稻品种搭配要以确保晚稻安全齐穗为前提,既不浪费温光资源,又要确保安全成熟,实行双季稻满负荷品种搭配,这样可以在不增加农民劳动强度的条件下实现依靠高科技附加增产粮食。湘北地区早晚稻品种搭配应以中熟配中熟为主,适当搭配中配迟;湘中地区以中配迟为主,适当搭配迟配迟。湘南地区应以迟配迟为主。高产与优质始终是矛盾的,但优质要兼顾高产。在优质稻开发上要分类指导,杂交稻选择高产优质品种(米质2、3级)。常规稻选择高档优质品种(米质特、1级),以确保开发效益和产量的同步提高。

合理密植,增苗增穗无论杂交稻、常规稻,还是早、中、晚稻,普遍插植过稀,有效穗不足,严重影响单产。要采取穗粒兼顾的技术路线,即大穗型品种攻多穗,多穗型品种攻大穗。在大面积生产上,有效穗普遍偏少,常规稻偏少3万~5万穗/667m2,杂交稻偏少2万~3万穗/667m2。在技术措施上实行增种增蔸增苗增穗。增种“:多用半斤种,增产一担谷”。大田用种量杂交稻增加0.10~0.25kg/667m2,常规稻增加0.5~1.0kg/667m2;用种量达到杂交早稻2.5kg/667m2、常规早稻5kg/667m2,杂交晚稻1.5kg/667m2、常规晚稻3.5kg/667m2,杂交中稻1.5kg/667m2。增蔸:增蔸0.2万~0.5万蔸/667m2,常规稻12cm×24cm或9cm×24cm,杂交稻12cm×24cm或15cm×21cm,大穗型超级稻15cm×24cm或双龙出海(宽窄行15cm×21/27cm)。增苗:基本苗常规稻增加3万~4万株/667m2,杂交稻增加2万~3万株/667m2。增穗:构成产量的单位面积(667m2)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4项经济指标中,对产量影响大的是穗数和结实率,而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相对稳定。因此,增穗是增产的关键。增1万穗/667m2即杂交稻增产40kg/667m2,常规稻增产25kg/667m2左右。杂交稻穗数,大穗型品种超过17万穗/667m2,多穗型品种超过20万穗/667m2;中稻、一季稻在18万穗/667m2以上,双季早、晚稻在20万穗/667m2以上;常规稻穗数,早稻在28万穗/667m2以上,晚稻在25万穗/667m2以上。

肥水耦合,节氮节水肥料是水稻的粮食。一些高产丘块,过量施用化肥,不仅浪费资源,而且还污染地上地下水。节肥的着眼点应放在按需施肥、平衡施肥、配方施肥,以减少肥料浪费[2]。化肥物美价廉,起效快。低碳不应首先消弱化肥使用量,有机农业实际上是无机当家,无论化肥还是有机肥都要经过微生物的分解成为无机养分,才能被植物吸收,大分子的有机物是不能直接吸收的。科学施肥就是要以产定肥,按需施肥,以土定氮,测土配方,大力应用平衡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次性施肥技术、节氮抗倒技术,实现水肥耦合。每100kg稻谷需施n1.8~2.2kg,施n高于2.3kg也会减产,且不经济。n、p、K的比例为1∶0.5∶1,大田施肥总量为n10~12kg/667m2,p2o55~6kg/667m2,K2o10~12kg/667m2。施足基面肥,适施分蘖肥和穗肥。n肥50%~70%作基面肥,20%~30%作分蘖肥,10%~20%做穗肥;p肥全部做基肥;K肥基、蘖肥各50%。也可采用一次性全层施肥,将专用复配肥料在犁田时一次性施入耕作层土壤,但在砂壤土中不宜采用。搞好田间水肥管理,防止淹水深灌、串灌、漫灌,协调生长发育,达到健根防倒的效果,要推广干湿交替的灌水方法,湿润旺根壮杆重穗,增粒增重增产,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和肥料利用率。

综合防控病虫,绿色稻米生产水稻主要抓好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的防治,以预防为主,绿色防控,及时预测预报,专业化统防统治。绿色稻米生产重点推广“蜂—蛙—灯”生产模式:赤眼蜂防控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通过人工方法在室内大量繁殖赤眼蜂,在虫害发生前期将赤眼蜂放到稻田中,以补充稻田中赤眼蜂数量的不足,促使害虫在大量发生之前得到抑制;蛙类防控稻田中多数害虫,人工繁殖一定数量的变态蛙,在秧苗移栽后3~5d将变态蛙均匀地释放到田间,适当给稻田中的蛙补充饲料,并注意稻田生境的调控,构建稻蛙共作系统;用益害分离型扇吸式诱虫灯防控害虫,利用水稻害虫的趋光、趋波、趋色等生物学特性诱杀成虫,有效控制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害虫的数量,降低田间卵量和虫口密度,利用电风扇扇吸原理,气流主动吸收昆虫,利于保护益虫。这些举措对二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稻螟蛉等害虫的诱捕力比频振式杀虫灯高3~4倍;作物生境调控害虫,通过优化稻田和非作物生境的景观来调节害虫与天敌的相互关系,达到控制稻田害虫的目的,利用田埂等种植豆类、玉米等建立绿色通道,为蜘蛛等害虫天敌的生存发展提供条件。

科学推进水稻机插,有效融合农机农艺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关键在于机械插秧。水稻机插面积不到20万hm2,全程机械化仅5%左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机型不合理,缺蔸率高(10%以上)、每蔸苗数粗细不均(30%以上)、普遍插深(6cm以上占70%多)、双季晚稻适宜品种少。育秧质量直接关系到机插质量和插后生长发育,早稻要选择大棚或工厂化育秧,提高秧苗质量,适龄(小于25d)机插。无论早、中、晚稻行距均不能超过24cm,现有的机型有两个问题,一是行距30cm,过宽,基本苗不足,严重影响产量;二是只能插小苗,不能插大苗,严重制约双季晚稻机插的发展。要改进机型,调窄行距,增加基本蔸、基本苗。提高插秧质量,控制机插植伤,控制机插深度,提高整田质量和把握沉淀时间,是防止深插、缺蔸的有效措施。因此,农机与农艺要相融合,插秧机械与水稻生产特点要相互适应。改进现有机型,改良育秧方法,制定机插规范,加强机手培训,筛选适于机插的双季晚稻品种。

玉米生产关键技术的集成与推广

“天水田”改制扩种玉米天水田及易旱稻田改种玉米,能提高保收率,产量比早稻高10%以上,用工少2~3个/667m2,种子、肥料少支出约100元/667m2,值得及易旱地区推广。

旱地间作套种玉米玉米间作套种大豆或甘薯,辣椒地、棉花地、蔬菜地均可间作套种玉米,实行多熟种植,能有效提高复种指数。

推广玉米增产增效技术推广良种,满足多样化需求。城郊地区种植甜玉米、糯玉米、水果玉米,满足鲜食玉米的需求。湘西湘南地区选择高产紧凑型中熟偏早品种,避免季节性干旱影响。要普遍增加种植密度。提高施肥水平,施足底肥、轻施苗肥、巧施杆肥、重施穗肥、酌施粒肥。高寒山区要推广地膜覆盖技术。

薯类生产关键技术的集成与推广

推广应用马铃薯脱毒技术。马铃薯易感染多种病毒,导致薯块变小、畸形、种薯退化等。利用茎尖组织培养结合病毒检测,进行马铃薯脱毒,进而生产脱毒马铃薯用于生产,可有效防止种薯退化,大幅度提高产量。

粮食生产发展篇8

一、奖励标准与条件

粮食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设立五项奖励。

(一)粮食生产标兵、先进乡镇奖

全县评选1个标兵乡镇和4个先进乡镇,奖金额度分别为8万元、5万元。

获奖条件:

1、粮食实际播种面积比年增长1%以上,标兵乡镇双季稻面积占水稻面积的100%,先进乡镇双季稻面积占水稻面积的99%以上。

2、标兵乡镇双季稻亩产达到950公斤以上,先进乡镇达到920公斤以上。

3、严控直播稻。早稻直播控制在5%以内,晚稻杜绝直播。

4、创建病虫专业化防治示范片2000亩以上。

5、实施湘米工程,与省定16家骨干企业实行订单生产高档优质稻1万亩以上。

6、没有耕地抛荒和插花种植。

(二)五·五工程竞赛奖

1、保面扩面竞赛。各乡镇必须在年的粮食种植面积基础上,实现稳中有增,不得减少,种植面积每增1%,计10分,按比例递增。对扩面较大的乡镇前三名给予奖励,每个乡镇奖励5000元。

2、高产竞赛。由县农业局组织测产验收,每个乡镇抽查10%的村、每个村抽查5个点,早稻平均亩产量达到450公斤以上、晚稻平均产量达到550公斤以上。奖励前三名,每个乡镇奖励5000元。

3、良种良法竞赛。由县农业局组织抽查10%的村,每个村抽查5个点,进行田间调查核实。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80%以上,其中高档优质稻20%以上,与省定16家骨干企业订单生产1万亩以上。奖励前三名,每个乡镇奖励5000元。

4、商品贡献竞赛。以省定粮食加工骨干企业和县内加工企业粮食收购情况为依据,计算各乡镇粮食生产商品贡献率,凡达到60%以上的乡镇,奖励前三名,每个乡镇奖励5000元。

5、农技服务竞赛。县、乡农技人员办示范板块,搞好试验、示范,推广一项以上新技术,并取得成效,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服务,取得明显成绩的,评出20名粮食生产技术服务能手,每个奖励1000元。

6、先进村场竞赛。每个村场无论粮食生产面积大小,均参与竞赛,主要比“压单扩双”率、比湘米工程优质率、比良种良法推广率、比商品贡献率、比直播控制率,综合排名,奖励前十名村场,每个村场奖励5000元。

7、粮食增产百分之五竞赛。凡总产增产5%以上的乡镇,以县农业局现场核查田间测产为依据,奖励前三名,每个乡镇奖励5000元。

(三)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奖

全县评选20名为全县粮食生产作出突出贡献的县、乡、村干部,每人奖励1000元。

(四)实施湘米工程先进村奖

全县名额不限,每个奖金5000元。

获奖条件:与省定16家骨干企业订单生产高档优质稻面积1000亩以上。

(五)种粮大户先进奖

全县评选10户,每户奖励3000元。

获奖条件:

1、粮食播种面积在200亩以上,双季平均亩产950公斤以上。

2、双季稻面积占粮食总面积95%以上。

二、考核评定

粮食生产责任制考核、评定工作由县粮食生产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由专人严格考核,经公示后报县政府审定。

粮食生产发展篇9

一、督查目的

通过深入持续开展安全生产督查综合行动,进一步促进省粮食局和区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以及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各项工作的落实,促进粮食收储公司及各分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建立健全隐患治理和危险源监控制度,加强事故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工作,努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确保完成事故隐患整改,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督查组织领导和督查方式

(一)组织领导

区粮食局隐患排查领导小组牵头负责本次百日督查综合行动的组织领导,在区安委会办公室的指导协调下开展督查,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的粮食行业管理科负责职责范围内百日督查综合行动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督查方式

1、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听取收储公司及各分公司关于隐患排查治理及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认真查阅相关文件、记录和资料。

2、深入实际,重点督查。要突出重点,主要是药剂库、出租房、用电安全、熏蒸环节、仓储保管等事故易发的场所和时机进行重点督查。通过明查暗访,实地检查,真正掌握安全工作实情。

3、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责令整改,能当场解决的,要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要提出整改要求和时限,限期整改。

4、反馈意见,提出要求。督查过程中,要适时向收储公司及各分公司通报督查情况,指出问题,提出建议和要求。督查结束后,及时向区安监局反馈督查意见。

5、回头看,跟踪督办。对本次督查指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要求收储公司及各分公司研究整改措施,迅速抓好整改。

三、督查内容

(一)收储公司及各分公司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订和实施安全生产规划情况;

(二)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分解落实20*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情况;

(三)加强安全生产队伍建设及开展工作情况;

(四)制定落实安全生产奖惩措施,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情况;

(五)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进展情况;

(六)对汛期、台风期间防范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七)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标准化、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情况。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认真贯彻执行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通知》(余政办〔20*〕78号)精神,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精心组织和开展此次安全生产百日督查综合行动。收储公司及各分公司的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第一位的责任,组织开展好本单位自查工作。

(二)突出重点,全面深入。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必须遵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开展督查工作,坚决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督查必须保证覆盖100%的库点。要统筹兼顾,全面督促收储公司及各分公司彻底排查隐患和问题,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切实把隐患治理和事故防范工作抓好抓实。

粮食生产发展篇10

食用植物油是城乡居民重要的生活必需品。抓好油料生产,对于稳定食用植物油市场、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油料生产效益偏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全国油料种植面积持续下滑,产量徘徊不前,国内食用植物油产需缺口不断扩大。当前,加快恢复发展油料生产、保障市场供给任务十分紧迫。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抓好油料生产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综合有效的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油料生产迅速恢复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就促进油料生产发展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油料生产发展的基本原则、目标和任务

(一)基本原则和目标。油料生产和供给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同时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满足需求的不断增长。发展油料生产要避免与粮食、棉花争地,把重点放在主攻单产上,同时要调整品质结构和区域布局,着力培育东北及内蒙古高油大豆、长江流域“双低”(低芥酸、低硫苷)油菜、黄淮海榨油花生以及特色油料等优势产业带。力争到2010年,我国油料种植面积比*年扩大6%左右,总产量增长14%左右。

(二)主要任务。一是适当恢复种植面积。长江流域扩大冬闲田油菜种植面积,东北及内蒙古地区通过合理轮作等适当恢复大豆面积。二是努力提高单产。通过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到“*”期末,油料单产比*年提高6%左右。三是大力改善品质。要加强新品种选育,大力推广高产高油新品种,到“*”期末,使油料含油率平均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四是积极开发特种油料。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芝麻、胡麻、油葵、油茶、油橄榄等作物生产,加强生产管理,提高单产水平。

二、加大油料生产扶持力度

(一)扩大大豆良种补贴规模。继续对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种植高油大豆实行良种补贴,补贴规模由目前的1000万亩扩大到4000万亩。同时,要完善操作办法,提高良种覆盖率和种植水平。

(二)设立油菜良种补贴项目。从*年起,在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优势区(包括*),实施油菜良种补贴,中央财政对农民种植油菜给予每亩10元补贴,鼓励农民利用冬闲田扩大“双低”油菜种植面积。各地在实施油菜良种补贴时,要注意避免粮油争地,影响粮食生产。

(三)建立对油料生产大县的奖励政策。为调动主产区发展油料生产的积极性,从*年开始,中央财政将综合考虑粮油生产情况,统筹研究对油料生产大县与产粮大县的奖励政策。

(四)加快油料生产基地建设。为促进我国油料生产发展,“*”期间国家将增加油料生产基地建设投资规模,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大豆产区、长江流域油菜产区建设一批生产基地,重点改善良种繁育和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提高油料综合生产能力。

(五)开展油料作物保险试点工作。为降低油料生产风险,稳定农民种植收益,国家逐步将油料作物纳入农业保险范围并给予保费补贴。各地要积极支持保险机构开展油料作物保险业务,鼓励和引导农户投保。

(六)促进油料产业化经营。积极引导一批生产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油脂加工企业,在主产区建立原料生产基地,与农户签订产销订单,开发低芥酸菜籽油、优质豆油、花生油及其他精深加工产品。积极支持“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继续扶持各种形式的产销衔接活动,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努力提高油料生产组织化程度。

三、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一)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增加油料作物“种子工程”等项目资金投入,积极推进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建设。加快大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择优支持油料品种培育与产业化,推动优质油料新品种繁育及其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加快高产、优质、高效、多抗的新品种培育,加强相关配套技术集成创新,加快建设油料作物育种技术平台和新品种产业化基地。

(二)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加大农业科技入户项目对油料主产区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广油料重大技术和优良新品种。重点推广高油大豆、“双低”油菜、高产花生新品种,加快普及大豆密植、油菜轻简栽培、花生地膜覆盖等技术,分品种建立高产示范展示区,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各级农业部门要制订工作方案,加强技术培训,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巡回指导,帮助农民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三)提高生产机械化水平。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积极支持油料播种、收获机械研究和开发,结合机械作业调整油料品种选育目标,推进油料生产机械化,切实解决油料生产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问题。进一步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资金规模,支持发展油料生产机械化,抓紧启动重点油菜产区全程机械化工作试点。

四、完善大豆和食用植物油市场调控

(一)健全大豆和食用植物油储备制度。进一步完善大豆及食用植物油中央和地方两级储备体系,适当扩大大豆和食用植物油的中央储备规模,并择机分步充实储备库存,充分发挥储备吞吐作用,以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大豆油料生产能力,保证国内市场供应。鼓励大型国有粮油加工企业适当增加商业周转储备,由国家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具体承储企业和承储数量,政府给予一定的贷款贴息支持。

(二)建立油料和食用植物油产销预警体系。加强油料及食用植物油信息分析和预警,建立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采集系统,及时生产、进口、流通等信息,引导生产发展,维护市场秩序。各地要强化油料和食用植物油产销形势分析,开展定点跟踪调查,准确上报生产、购销、库存等相关数据,搞好信息引导工作。

(三)培育油脂、油料期货市场。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功能,稳定企业和农民生产收益,促进油料产业健康发展。在已有大豆、豆油、菜籽油品种的基础上,增加棕榈油期货交易品种,尽快挂牌上市,支持国内油脂和油料生产、加工、贸易企业参与期货市场交易。支持有关期货交易所在产区和物流集散地设立期货交割仓库,面向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运销大户和农民开展期货知识宣传和培训,引导企业和农民利用期货交易进行套期保值。

(四)控制油料转化项目。进一步制定扶持国内油料和食用植物油相关产业政策,坚持食用优先,严格控制油菜转化生物柴油项目。从紧控制油料和食用植物油出口。

五、科学引导社会消费

严格执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签的标识》,统一大豆产品标识,要求列入标识目录内的大豆产品必须按照规定在醒目位置显著标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采取多种途径,引导市场消费行为,实现优质优价,促进国内油料生产。加强宣传引导,合理食油、用油,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减少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