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公共建筑定义十篇公共建筑定义十篇

公共建筑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5:46

公共建筑定义篇1

关键词:城市文化;文化建筑;公共空间

1城市文化及文化建筑公共空间的解读

关于城市文化的定义,有从对文化的概念进行延伸的方法,例如台湾学者张丽萍就通过对文化的概念进行延伸,将城市文化定义为人类生活于都市社会组织中,所具有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一切都市社会中所获得的任何能力及习惯;也有较为广义的定义,学者郑为民认为城市文化是人生活在城市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综合,也就是有形的城市空间文化和无形中精神层面的文化。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学界普遍使用的是广义的城市文化的定义,即认为城市文化是人类生活于都市社会组织中,所具有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一切都市社会所获得的任何能力及习惯。文化建筑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城市与建筑的连接空间,如广场、灰空间、界面空间等;建筑间的公共空间,如文化建筑与其他建筑形成的公共空间、建筑改扩建中产生的公共空间;建筑自身的公共空间,如庭院空间、共享大厅、过厅、廊道等空间。文章从城市地域、建筑之间、建筑自身三个由外到内的层面,探讨城市文化语境下文化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

2城市文化对文化建筑公共空间的作用

城市是人文的空间化。城市文化本质上涉及的是人与城市的关系,人、历史、文化及其关联,成为城市的灵魂,而文化建筑公共空间正是将城市灵魂空间化的场所。对于一个参观者而言,一座城市的文化建筑就是这座城市灵魂的体现。城市文化对文化建筑公共空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空间文化和历史文脉文化两个方面。城市空间文化是空间化的城市灵魂,是物质化了的城市文化;历史文脉文化是城市的内涵和精神特质,这种精神特质不仅体现在城市空间上,更体现在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3城市文化下的文化建筑公共空间设计

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文脉特色,充分了解自身特点成为城市良性发展的关键。我们可以从城市文化的对文化建筑公共空间的影响的两个方面来对这些城市特点进行分析:

3.1延续自然聚落的地域特性

诺伯格•舒尔茨曾指出人文场所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精细化,对不满足人类定居的部分进行补充,最为关键的是人类必须对自然的理解象征化。为使文化建筑能够延续自然聚落的特征,必须对自然聚落进行类型学以及精神层面的解析,新地域主义的可以这一思想的生动体现,代表案例主要是西扎的波诺瓦茶室。波诺瓦茶室完美的契合了地形,整个建筑的体量与屋顶形式,使其如同在布满岩石的海岸上生长出来一样,平面的布局也反映出与地质结构向适应的处理方法,各种细节的处理无处不体现出西扎对葡萄牙乡土建筑传统的探索。

3.2对历史人文的延续与尊重

对应城市文化中的历史文脉文化,历史文脉是一个隐性的概念,需要我们结合类型学等建筑理论进行分析提炼,使历史与现代进行对话,形成场所的归属感。文化建筑的公共空间承载了众多集体记忆与历史文脉,需要在设计中结合当地特殊的历史人文与风俗习惯,并进行提炼与象征化,才能够符合当地历史文脉的文化建筑公共空间。代表案例是刘克成设计的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刘克成根据中国唐代里坊制的居住模式,进行提炼与象征化,建成的博物馆平面具有古代城市的居住模式,却又在空间上进行了创新,形成了错落有致的展览空间。

4文化建筑间的公共空间设计

建筑间的公共空间在空间体量上较小,却更接近人的尺度,这里公共空间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类,即新旧文化建筑之间的连接空间,多个文化建筑间形成的公共空间以及文化建筑与非文化建筑形成的空间。城市空间文化对这些空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与城市空间的连通性,这种连通不仅体现在城市公共交通上,更体现在步行空间的延续上。让•努维尔设计的卢塞恩文化中心,基地位置相对复杂,努维尔的设计处理了火车站、码头、汽车站的人流,并通过广场与灰空间的组织,使人流更加方便的到达文化中心的广场。对城市步行空间的延续上较好的案例是矶崎新设计的深圳文化中心,主要包括图书馆和音乐厅两大功能,通过二层平台的人车分流,实现了步行空间的延续。历史文脉文化对这些空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脉的延续与地域特征的提炼与象征化上。这种延续不仅是视觉上的模仿,更是空间感受的再造。在处理新旧关系时,后现代主义的观点普遍认为,用玻璃幕墙连接老建筑与新建部分是较为合理的延续历史文脉的做法。这点,皮亚诺设计的摩根图书馆和博物馆扩建工程就不失为典范。

5建筑自身层面的公共空间设计

建筑自身层面的公共空间相对与前两者的层级,显得更为精细化,是体现文化建筑精髓与特色的空间,主要包括建筑的庭院空间、共享大厅、过厅、廊道等。一般来说,共享大厅是整个文化建筑公共空间的高潮,不仅在空间上协调功能空间与交通空间,更在造型意匠上延续历史文脉或是进行未来感的尝试。这里是城市文化的两个方面共同创造出来的。共享大厅的空间形态一般为内缘型、外缘型与内核型。不同的空间类型产生的结果也是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内缘型一般能将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良好的过渡,如鲁塞尔文化中心的大屋盖形成的灰空间就将城市公共空间良好的过渡到建筑的公共空间;外缘型一般直接与城市功能空间相连,使得文化建筑更好的使用城市功能空间;内核型能够有效的组织各个功能空间,并能规避掉一些外部的不良因素,形成自己特色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明洁.当代中国文化建筑公共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公共建筑定义篇2

关键词:“新城市主义”滨海城(Seaside),社区营造实践

 

一、“新城市主义”基本概念和原则

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急速扩展,以低密度平房和小汽车交通为主体的近郊发展给城市带来了交通拥塞、空气污染、土地浪费、内城破坏等问题并使邻里观念淡薄。作为一种以再造城市社区活力的设计理论和社会思潮,“新城市主义”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美国兴起,是对被忽视了近半世纪的美国社区传统的复兴。1993年的“新城市主义大会”抨击了1933年的雅典宣言,其基本理念是从传统中发掘灵感,并与现代生活的各种要素相结合,重构一个被人们所钟爱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紧凑性邻里社区。

新城市主义者基于一个十分简单的原则:社区的规划与设计必须坚持公众价值比私人价值更重要的原则。首先,邻里中心应当由公共场所来界定,由地方的公共设施和啇业设施为之活跃氛围;其次,每个街区都应当有不同的住房类型和土地使用方式,足够的灵活性是为了便于有需要时能很容易地改变功能;再者,土地使用模式、街道布局和密度都应当有助于使步行、骑自行车、使用公共交通成为代替私人机动化交通方式的选择;还有,建筑物不应被看作是独立于周围环境的摆设,它们应当与街道、公园、绿地、庭院和其它开放空间保持一致,并为空间限定作出贡献。免费论文参考网。

二、“新城市主义”主要设计理念与开发模式

(一)设计理念

“新城市主义”独特的设计理念突出的反映在对社区的组织和建构上。邻里、分区和廊道成为“新城市主义”社区的基本组织元素;其构筑的未来社区的理想模式是:紧凑的、功能混合的、适宜步行的邻里;空间和内涵适当的用地功能分区;能将自然环境与人造社区结合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功能化和艺术化的廊道。

1、理想“邻里单位”理论

“新城市主义”把佩利于1930年代提出的“邻里单位”理论发扬光大,并归纳了一个理想邻里的基本设计准则:有一个邻里中心和一个明确的边界,每个邻里中心应该被公共空间所界定,并由地方性导向的市政和商业设施来带动;最优规模----由中心到边界的距离为1/4英里(约400米)的空间;各种功能活动达到一个均衡的混合----居住、购物、工作、就学、礼拜和娱乐;将建筑和交通建构在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街道组成的精密网络之上;公共空间应该是有形的而不是建筑留下的剩余场地,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的安排应优先考虑。

2、分区

随着信息革命和环境技术的发展,严格的功能分区思想已不再被尊为惟一的经典,在土地使用中允许多种功能活动来兼容支持,用地功能分区的结构则是按照与邻里的结构相类似的方式组织;有清晰的边界和尺度,有明显特征的公共空间,有互相联系的环路服务行人,并通过公交系统与更大的区域发生联系。免费论文参考网。

3、廊道

廊道既是邻里与功能分区之间的联接体又是隔离体。在郊区化模式中,廊道仅仅是保留在细分的功能地块和商业中心之外的剩余空间;但“新城市主义”将其视作连续的具有视觉特征的城市元素,由与之相邻的功能分区和邻里所界定,并为它们提供出入的路径。

(二)开发模式

在邻里与社区的组织、建构方式上,新城市主义在实践中形成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开发模式:一种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称作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另一种是“传统的邻里开发”,即tnD(traditionalneighborhooddevelopment)。

toD模式由“步行街区(pedestrianpocket)发展而来。是以区域性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一般不超过600m)为半径的范围内,包含着中高密度住宅及配套的公共用地、就业、商业和服务等内容的复合功能社区。

tnD模式则试图从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概念中吸取灵感,实践中与房地产市场相结合。其社区的基本单元是邻里,邻里之间以绿化带分隔,每个邻里规模约40~200英亩(16~81hm2左右),半径不超过1/4英里(约400米),从而保证大部分家庭到邻里公园的距离均在3min步行范围之内,到社区中心广场或公共空间仅5min的行走路程;内部街道间距为70~l00m;住房的后巷作为邻里间交往的场所,是设计的重点之一;会堂、幼儿园、公交站和商店均布置在中心;每个邻里均包括不同的住宅类型,适合不同类型的住户和收入群体。与toD模式不同的是,tnD更多的是以网格状的道路系统组织邻里。

三、新城市主义的社区设计实践、策略与方法

从1981年DpZ主持的滨海城开始,新城市主义的代表人物们主持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社区工程项目,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系统的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这里结合滨海城一例进行分析。

滨海城(Seaside)位于佛罗里达州西北部的海岸地带,占地面积约32.4hm2

是一个供居住及旅游度假的多功能社区。自1981年建设实施至今已建成住宅300多栋,并一直处于建设、发展之中。由于其设计理念及建成部分的独有特色,滨海城逐渐受到了高度评价;在20世纪90年代,滨海城的模式被推广或模仿。

分析滨海城的设计、营造过程,可以发现其具有如下特点:

1)过程的组织

设计过程的组织作为“方法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质量,DpZ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从一接到滨海城项目开始就将其定位为美国南方地域特色的小城填的风格,从而避免了现代主义城镇发展的那种随机性。然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与开发商戴维斯一起游遍佛罗里达和美国南方的小镇,对这些小城镇进行测绘、资料收集和研究,为滨海城初步勾勒了一套规划方案,并提出对传统和目前流行的空间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改变和重构;在此基础上,他们又邀清了许多人士包括建筑师、木匠、房主、手工艺者、艺术家等共同商讨制定了一套基本的原则和滨海城建设法规。指导以后不同建筑师、不同时期的设计保持有机协调和统一;他们也完全意识到一两位建筑师设计出来的城镇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多样性和变化。只有许多人的多样化作品的集合,才能形成一个真正城镇的特征。由此.他们集合了多个和多样的设计师,并在较长的时间内逐渐完成设计。

根据市场变化和居民的具体需求,其设计建造是一个不断试验,不断总结、调整、发展的持续过程。DpZ为滨海城拟定的未来发展计划,是由若干个小的邻里单元逐渐组成的一个较大的城市。

2)建设法规

滨海城建设法规(theSeasideUrbanCode)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出于对公共空间质量的高度重视,主要是对街道、广场以及建筑间的停车安排提出条件包括道路和停车带的宽度、园林绿化、街道的排列方式、街道的宽度以及建筑高度与街道宽度之间的比例关系等),其目的是设法提供居民步行休息和会面交往场所的良好公共环境,设计在不牺牲步行者利益的前提下,满足汽车的通行、停放需要。第二部分主要包括城镇设计法规和建筑设计法规两部分。免费论文参考网。城镇设计法规从城镇规划设计的角度对建筑提出设计要求(其中包括建筑的使用、建筑布局、建筑高度和停车安排等),用以确保建筑之间相互协调,形成连续的街道景观,提供安全、宜人的步行环境等。建筑设计法规涉及建筑的平面形状、材料使用以及施工方式等。很明显,建筑设计法规旨在创造协调统一的城镇景观。

滨海城建设法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它有在特定的地区使用特定的建筑类型的规定。法规中共列举了8种建筑类型,所有8种类型均由DpZ通过对美国南方城镇调研筛选而来。类型一是用于城市中心商业广场的,它有带拱廊的“公共墙”,建筑一般为3-5层;类型二也属于“公共墙”一类,是用于城市市政广场的,檐口和阳台都严谨地对位,以适应较为严肃的市政场面;类型三是用于市政区域后面的混合区的,它还是“公共墙”一类的,是3层高的联立住宅或力公室。这三类建筑类型构成了市中心连续的组织结构,是基本类型。后5种类型都是有关住宅的类型。如“城市别墅”、“邦阿楼”、“独立住宅”等。8种建筑类型为不同建筑师设计的变化提供了基本限定与依据。

四、评价与启示

新城市主义是对现代主义城市理论批判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是基于20世纪60-70年代“社会工程时期”各种建筑和城市设计研究的成果。在新城市主义的系统理论中,很容易发现简•雅各布的“城市多样性”观念,R.罗西和R.克里尔的类型学研究理论以及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等的影子。可以说,新城市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模式”和“古典模式”共同的扬弃。首先,新城市主义的产生是直接针对现代主义城市理论所导致的各种严峻的社会,环境问题的。如新城市主义反对现代主义建立于效率、物质富足基础上的城市空间无控制蔓延,反对以小汽车交通为主导忽视人文精神的发展方式,尤其反对那种虚无的个人主义。作为手段,城市主义的倡导者们选择了富有“人文情怀”的“古典模式”;但同时,新城市主义继承了现代主义运动中的理想主义成分,他们设计的社区(城镇)在形式上虽然不像现代主义的,但是其后面的动力,即改善居民工作生活条件,提供有生命力的场所,通过物质手段来创造社区等,均与Ciam的信念一致。其次,新城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反映了对启蒙时代原则的信仰,这些原则注重民主参与,理性和法律。故而新城市主义极为重视社区、工作议会,指社区各种团体参与的与设计相关的会议和讨论)和设计法规。因此,新城市主义的“古典主义”特征更多的不在于其建筑风格,而在于其有关进步,开明的社会和政治观点以及内含的人文主义、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

对于新城市主义,应有客观全面的认识;它是当代多元化发展时期对城市及社区发展方向探索力量中的重要一支,它在价值观念,理论原则及实践方法等不同层面均具有了相对系统、完整的架构,并有所创新。但同时,它也并不完善,我们不能将它当作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中心城市向外扩张,各地正兴起在城郊建造新城的运动,“新城市主义”的观念、理论与实践可以带给我们许多的启示与借鉴作用。但由于我国社会所处发展阶段的特殊性,以及出现的问题与新城市主义所面对、力求解决的实际问题有很大差异,我们又不能一切照搬,只能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选择的吸收改进,方为上策。

参考文献

1、新城市主义宪章.[美]新城市主义协会编;杨北帆、张萍、郭莹译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

2、张捷、赵民.新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田园城市思想的世纪演绎

北京.中国建筑的工业出版社.2005.4

3、王彦辉.走向新社区:城市居住社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2

4、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5

公共建筑定义篇3

关键词:艺术化,公共艺术,城市建筑,建筑形态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1.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1.3百分比艺术建筑 

在公共艺术融入城市建筑空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欧美国家已有相当长时间的成熟运作,在发展公共艺术的宏观规划机制上摸索并建立了“百分比艺术建筑”的作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涵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作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建设新建筑的时候,从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这种作法好处在于,依靠长期立法和政策的强制性保障,使公共艺术的建设实施资金有了非常稳定的保证,从而使得城市公共艺术顺利健康的发展。 

法国早在1951年制定了“1%”法律,并在1960年后普遍施行,美国的公共艺术就是在“百分比艺术计划”这一法律化形式的推动下逐步走向兴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要城市的建筑形式由以往注重立面建筑装饰的砖石低层建筑发展至国际风格的玻璃、钢结构的高层建筑,建筑往上发展的同时建筑间留出了大量公共空地,在政府“百分比艺术计划”的援助下,在州、市、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下,大批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得以产生,创造出美国现代城市新景观。美国各大城市里费城最早将“百分比艺术计划”法律化,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更于1967年成立。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里,由国家艺术基金会配合国家综合服务部开展公共艺术推广工作,在政府建设工程预算中拨出低额百份比用作公共艺术基金,通常是建筑预算的1%,由此70年代以后美国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百分比艺术建筑”可以说明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在具体推广实施过程中,是与建筑密切相连的,利用建筑工程的部分预算,通过政策和法律来保障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融合。 

2.城市建筑公共艺术化的建筑形态选择 

2.1纯几何体 

公共建筑定义篇4

关键词:公共建筑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传统的建筑文化中,我们可以找到能与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产生关联的传统建筑文化元素。在目前的传统建筑的外部造型设计中,其建筑形体构成和屋顶形式都具有独特的造型特征。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具有真实性、流动性和模糊性的特征。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具有结构露明、结构装饰化和模数化的特征。在建筑结构细部处理上,中国传统建筑表现出构造与装饰结合、模数化和可重复性的特征。

1传统文化与公共建筑设计的关系

所谓的“传统文化”,从时间上来讲,首先是指过去式的文化,即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点滴创造、积累、发展起来的文化。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辉煌文化成就,就是那个时侯积累发展的。其次,所谓“传统”文化,又是指文化的现在式或正在进行式,即指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的文化。那些出现在过去且一直延续到于今天的文化,才能称之为“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是落后的文化,它是人类创造活动中逐渐被保留下来的,是文化中的精华。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我们不能把传统文化陈列在博物馆里,而是要继续发扬光大再创新。

建筑在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人类悠久的文化传统与底蕴,积淀了人类丰富的文明与智慧,展示了人类社会文化的脉络,成为了他们自己所属的民族、时代、地区的文化集中反映。它是人类文化、艺术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始终与文化领域保持着广泛而密切的关系。文化艺术的差异一旦形成,就有其相对的独立性,而且反过来制约着可观的社会物质存在及其发展,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各国文化还存在着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点。

“民族性、地域性是建筑设计创作的重要问题,如果对此没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就不能很好地把握和运用,很难创造出让人能够产生共鸣的作品。民族性与地域性形成的原因取决于地理环境,在原始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地理障碍对人类的活动有着极大的影响,甚至是起了完全隔离的作用,地域与地域或种族部落,群体与群体之间缺少信息交流,因此也就形成了不同民族和地域文化艺术形式的差异。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有什么样的语言系统,也就有什么样的文化艺术形态构成文化艺术的信息,所以我们常常把建筑与语言体系联系起来看地域民族文化。文化与社会不断趋向同化,全球化过程加快,吞没了许多文化的差异性和世界的多元性,但也更加漠视了传统性。强调地域性和民族性,才能保持建筑文化的多元性,避免枯燥乏味的功利主义与仿古思潮的泛滥。

2传统文化在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中包含有许多基本要素,如建筑功能、外部造型、建筑空间、建筑结构细部、结构形式、建筑材料等许多方面。本文通过对相关实例进行分析,发现在所有这些设计要素中,外部造型、建筑空间、结构形式、建筑结构细部这四个要素在大型公共建筑的传统文化表达中涉及较多。

在实际的公共空间设计过程中,每个要素都可能对大型公共建筑的整体表达产生影响。对于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来说,建筑外部造型给人以最直观的第一印象;建筑空间影响到人在其中的重要感受;建筑结构形式对于建筑形式和空间的塑造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建筑结构细部设计则是完善整体设计概念表达的关键。因此,在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中,必须将这些要素进行统筹考虑,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

2.1建筑结构的外部造型

所谓造型,有广义造型和狭义造型之分。广义的造型是指一切可感形象的塑造,它可以是视觉性的、听觉性的、甚至是以视、听觉为媒介的想象的形象。狭义的造型是指一切可为视觉感知的形象的塑造,无造型的东西只存在于抽象的思维之中。建筑造型是指其狭义的造型,即将不同的点、线、面、体以及色彩与材质等的造型要素组合成整体的形象。

大型公共建筑的外部造型是其建筑结构与内部空间的外在反映,是最容易表达建筑构思和最能直接表现建筑特色的设计要素。大型公共建筑由于其内部空间相对较大,往往具有巨大的体量,其外部造型更是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外部造型是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中表达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设计要素之一。大型公共建筑外部造型设计的要素有形体、色彩、肌理、尺度、方向、位置等。其中能与传统文化发生了联系的要素主要有形体、色彩和尺度等。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层叠出挑,雄伟有力,是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型公共建筑中应用的成功范例。

2.2建筑空间

建筑空间包括建筑外部空间和建筑内部空间,本文主要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讨论的建筑空间以建筑内部空间为主。建筑内部空间是建筑的本质所在,也是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中体现传统文化的重要设计要素之一。大型公共建筑空间设计要素包括空间方位、空间尺度、空间形状、空间界面、光影、色彩等许多种。通过分析大量实例,本文认为其中的空间尺度、空间形状、空间界面是大型公共建筑空间设计中,能充分表达传统文化(特别是与传统建筑空间产生联系的)的主要要素。如庄严恢弘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宏大的内部空间与外部柱廊和黄绿相间的琉璃瓦,华丽典雅,及富民族特色,是传统文化运用的典范。

2.3建筑结构形式

对于大型公共建筑这种建筑结构类型来说,结构形式的影响是非常的巨大。其结构形式往往直接影响建筑的体量、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每种不同的结构形式会形成不同的内部空间形态和外部形体。大型公共建筑发展到现在,其结构形式复杂多样,基本的结构形式包括:桁架结构、钢架结构、拱结构、壳体结构、折板结构、网架结构、网壳结构、悬索结构、膜结构等。按其形态来进行分类,这些基本的结构形式可以分为:直线(面)结构、曲线(面)结构和直曲线(面)相结合的结构形式。其中,直线(面)结构包括框架结构和平面桁架、网架结构、折板结构;曲线(面)结构包括张弦桁架结构、拱形桁架结构、拱结构、网壳结构、膜结构和壳体结构;而直曲线(面)结合的结构形式则是通过将直线(面)结构与曲线(面)结构混合使用,更加丰富了大型建筑结构的形态。例如,从古希腊雅典文明到奥运鸟巢,从古罗马阿尔勒堡垒式剧场到北京国家大剧院,是古今中外传统文化不断延续升华的经典之作,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2.4建筑结构细部设计

所谓的建筑结构细部,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和定义。《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是:建筑结构细部是制图或复制图画时用较大的比例另外画出或印出的部分。在综合文献资料表述看来,建筑结构细部设计应该是建筑设计过程中对具有独立功能的部分进行精加工的过程,它对于建筑整体概念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大型公共建筑这种较大体量和蕴含较高技术要求的建筑结构设计来说,建筑结构细部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建筑结构细部设计可以使大型公共建筑更好地表达其技术特征和设计理念。对于建筑结构细部的分类,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按其所处部位,可将其分为功能性联结建筑结构细部、结构性联结建筑结构细部和形态性联结建筑结构细部。按建筑结构细部所起的功能分,又可分为构造性建筑结构细部和装饰性建筑结构细部。这两种分类各有不完全的地方,本文通过对实例的整理分类,将其分为功能性建筑结构细部、结构性建筑结构细部和装饰性建筑结构细部。当然,一般而言,细部总是先以功能性的形式出现,如中国古建筑有的"彩画",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为了保护木材而在结构的露明部分施以油彩,其次才是美观的问题。

3结束语

由于大型公共建筑本身的特殊性,它与传统文化之间更加难以联系起来。本文通过对传统元素和大型公共建筑的关系做初步探讨,完善国内对于传统元素运用和大型公共建筑设计的理论体系,以期能够为需要表达传统文化的大型公共建筑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濮苏卫,蔡东艳.建筑空间构成设计.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公共建筑定义篇5

关键词:艺术化,公共艺术,城市建筑,建筑形态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1.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1.3百分比艺术建筑

在公共艺术融入城市建筑空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欧美国家已有相当长时间的成熟运作,在发展公共艺术的宏观规划机制上摸索并建立了“百分比艺术建筑”的作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涵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作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建设新建筑的时候,从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这种作法好处在于,依靠长期立法和政策的强制性保障,使公共艺术的建设实施资金有了非常稳定的保证,从而使得城市公共艺术顺利健康的发展。

法国早在1951年制定了“1%”法律,并在1960年后普遍施行,美国的公共艺术就是在“百分比艺术计划”这一法律化形式的推动下逐步走向兴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要城市的建筑形式由以往注重立面建筑装饰的砖石低层建筑发展至国际风格的玻璃、钢结构的高层建筑,建筑往上发展的同时建筑间留出了大量公共空地,在政府“百分比艺术计划”的援助下,在州、市、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下,大批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得以产生,创造出美国现代城市新景观。美国各大城市里费城最早将“百分比艺术计划”法律化,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更于1967年成立。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里,由国家艺术基金会配合国家综合服务部开展公共艺术推广工作,在政府建设工程预算中拨出低额百份比用作公共艺术基金,通常是建筑预算的1%,由此70年代以后美国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百分比艺术建筑”可以说明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在具体推广实施过程中,是与建筑密切相连的,利用建筑工程的部分预算,通过政策和法律来保障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融合。

2.城市建筑公共艺术化的建筑形态选择

2.1纯几何体

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说:“所谓建筑就是集中在阳光下的三维形式的蕴蓄,是一出精美的、壮丽的舞台剧。我们可以在阳光下看见物体,明暗对比浮现出它们的形状。立方体、圆锥、球体、圆柱以及棱锥等都是原始形状,光使其形状突显出来。其形象是明确的、可触摸的,没有模糊之处。因此那都是‘完美的、最完美的形状’,无论谁都无疑会同意这个看法,既使是儿童、粗人与哲学家。这也是造型艺术的本质条件。”

建筑

空间形态利用纯几何形体来艺术表达,就是要利用准确规范的几何形体,通过一定的数学法则,形成简洁纯净的建筑空间。几何形通常有正方形、菱形、长发形、圆形、扇形、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等等,几何体通过重复、连接、分散、加减、分割、聚合、切削等设计手法,进而组合衍生出更为复杂的建筑空间形态。纯几何体构建的“建筑化”的公共艺术空间的平面、立面的形态都很规则,并且强调形体大面积的视觉效果,不作过多的细部造型处理,主张体现材料本来的色彩、质感和肌理。

2.2雕塑体

强调体积组合,块面凹凸与面积关系,特别注重光影对形体的调节效果。通常对形体进行加减处理,采用切角、削边、凹进、凸起等手法、使建筑形态在光与影、明与暗、虚与实的作用下显得新奇、独特,达到惊人的效果。

格拉茨现代美术馆(图2)为英国建筑师彼得库克的作品,以蓝色的塑料玻璃拼贴而成,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友善的外星人”。这座坐落在格拉茨市中心的超现实主义建筑与红顶尖塔的古堡、钟楼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是格拉茨最经典的标志景观。格拉茨现代美术馆的整体形态是一种超现实的仿生式的雕塑体。格拉茨现代美术馆是彼得库克“生物存在式建筑”理念的体现和诠释,与周围传统建筑的视觉反差和突兀也使该馆被形容为“城市怪兽”、“外星人入侵”,而不规则的前卫造型又被人们称为是“有鳃的巨兽”、“巨型膀胱”、“毛毛虫”等。建筑分五部分:中间凸起的部分称为“Belly”(胃);屋顶貌似心脏血管的称为“nozzles”(管口);屋顶的柱状物是可以眺望全城的休闲吧Sushi-Bar既“needle”(针管);地面支撑部分称为“pin”(栓脚);最后则是入口、售票处,只有这一部分是在1842年的老建筑基础上休整而来的,上面仍可看到当时精美的铸钢雕花。电梯美术馆地面展览厅共三层,主要展览空间在屋顶层,整个大厅为无柱型设计;大厅需要的自然光由屋顶探出的15根nozzles管口提供。大厅中有一个移动式斜坡道,参观者可以缓缓地被吸到“Belly”既“胃”部分的展厅,营造一种被艺术吞没的剧院效果,十分新颖独特。

2.3象征体

很多公共建筑的整体形态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性,象征着某一种文化、某一种精神、某一种理想,并试图通过形态的象征意义引起公众的思考和共鸣。哲学家黑格尔把象征性艺术列为艺术的最初阶段,并认为建筑最符合象征性艺术原则。设计师也常常采用象征性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加泰隆尼亚阿格巴摩天楼(图3)的设计中,建筑师让•努维尔最终选择了一种“文化回音”的方式让阿格巴摩天楼融入了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这种方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克隆,也不是一种割裂,而是一种延续,实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地域文化与“普世文明”的并存,阿格巴摩天楼象征着加泰隆尼亚传统文化的遥远回音。正如努维尔所说:“建筑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它是不断变化着的文脉连续系统中的一个事件,一个给建筑师带来额外责任的持久事件。”阿格巴摩天楼建筑整体形态为圆锥形、弹壳式的轮廓,耸立在城市的上空,向加泰隆尼亚人致敬,这种形态的精神来源为精神源泉蒙萨拉特山的奇石。在外墙处理上,阿格巴摩天楼外墙所用的波形铝板有红、橙、蓝等25种色彩,每块波形铝板均正方形,与同样大小的4400个方窗一起随机组合,这种排列方式像当地传统建筑中的马赛克拼图,和加泰隆尼亚的传统文化在精神上相通。作为高技派的建筑大师,在利用最先进的建造技术同时,建筑师让•努维尔善于利用建筑的立面来传送信息,设计营造富有气氛的“屏幕建筑”。这种建筑立面是结构、图案肌理、光线、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等多种影像映射的叠加。在摩天楼的设计中,马赛克式的内层表皮传递了加泰隆尼亚地域文化的回音,玻璃百叶的外层表皮通过对地面,周围环境的天空的折射,体现着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和“水”主题。

3.城市建筑形态公共艺术化的价值意义

3.1城市印象和文化标识

一座城市的兴起和沧桑演变,无不铭记着它的住民们在悠长的岁月中,在共同的经验与交流中所达成共识的那些思想、习俗、情感,以及动人的事件和故事。也恰是这些,铸就了一座城市的“活的历史”文脉和精神气质,并且将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而长远地影响着一座城市。城市的这种文脉和气质,常常可以被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明澈的感受到,成为他对一座城市的识别和情感记忆的重要部分。具体的看,当人们来到一座从未涉足的,或早已司空见惯的城市,它的车站、机场、码头、主要街道、广场、核心建筑群、剧院、商场及文化娱乐中心等公共空间,必然是引起重点关注和形象记忆的中心。那些充满艺术气质且形态突出的地标建筑,以及附着在城市建筑环境中的各种装饰艺术等公共艺术品,比一般的公共建筑和纯功能性的公共设施更为直接和鲜明的展示了一座城市的公共形象和精神文化。例如我们一提到上海,脑海中就立刻呈现出一个兼容并包的大都市的形象,东方明珠、金贸大厦……

3.2艺术化空间的塑造

人们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化”的城市公共艺术通过对空间环境的艺术化塑造,从而满足公众对空间的艺术化生活的需求。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公共建筑空间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实践中,建筑师为了追求作品“美”,也不惜弱化建筑的功能价值,而造成虚构的“艺术理想”。

建筑形态的城市公共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是建筑艺术面向公众表达的一种形式,它在关注艺术表达的同时,更加关注公众,除了满足公众对建筑公共空间的实用功能的需要,还要满足公众的审美需要和精神需要。城市公共建筑空间不仅仅是由建筑物构成的物质空间,同时也是公众工作与生活的社会、精神空间。换句话说,城市公共建筑空间还是公众精神与文化的载体空间。因此,建筑形态的城市公共艺术是设计不仅要考虑建筑空间艺术形态的表达,还应以人为本,从精神文化的层次去设计以满足城市多元、多层次的社会、文化活动与交往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晓,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第10页

[2]潘绍棠,公共艺术与百分比艺术建设[J],雕塑,1997.8

公共建筑定义篇6

一、原告要求被告将擅自变更用途的部位恢复原状,主张主体资格不当。被告购买的是全产权商品房,有自由支配、使用的权利,房屋性质为居住,将其中一间房改为卫生间,其性质仍是居住,没有改变房屋性质。

二、被告入住时曾与物业管理公司签订有“某某公寓公共契约”,原告无权以这份契约为据,因这是被告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约定,原告无权引用为诉讼依据。

三、被告只有权要求原告修复渗漏,并赔偿原告损失,但不同意恢复原状,原告也无权要求恢复原状。

该案一波三折,一审判决被告修复,不支持原告的恢复原状的要求,该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但时隔二年,原审法院依职权提起再审,判决支持原告的主张,被告上诉,又被驳回。法院改判的理由是被告改变房屋用途且将有防水要求的卫生洁具装在没有防水处理的卧室内,而被告称已做了严格的防水施工证据不足,不予采信。经过三次审理,法院态度发生了截然相反的变化,从不支持到支持原告的恢复原状的诉请。

本案法院对这个问题处理的很巧妙也很令人遗憾,法院以被告在卧室里装配卫生洁具没有证据证明已做了充分的防水处理为由,判令被告恢复原状,即拆除新装设备,而回避了涉及建筑物区分所有权问题,这本是一个在法院实务中对此项法律制度进行司法探索的机遇,可惜法院没有深入研究就嘎然而止,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从区分建筑物所有权制度的角度分析本案中的有关法律问题十分必要。

一、我国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现状。

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建筑物一般为单层楼房,归一个主体所单独拥有,所以罗马法中规定“建筑物之所有权属建筑物所附土地所有人。”建筑物的物权主体单一而且清晰,但随着人类人口增多、居住问题的产生及建筑技术的发展,在同一块土地上建造多层或高层建筑已司空见惯,在一幢楼里存在多个所有权人,从而产生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与制度。

这项物权法上重要的法律制度在我国法律上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与发展,相应地在法律上亦无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原因是由于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采用房屋国家所有,个人只有使用权,房屋所有权人主体单一,没有区分所有权制度生存的土壤。目前我国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相关的法规是在住房制度改革后出现的,1989年11月21日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异产毗连房屋管理规定》和1992年6月15日建设部颁布的《公有住房售后维修养护管理暂行办法》是涉及到建筑物区分所有权问题的最早两个法规,随后又出现了居住物业管理条例等法规,逐渐开始完善我国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上的规定。但仍没有明确提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律概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制度。

二、区分建筑物所有权制度的内容。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指多个区分所有权人共同拥有一栋区分所有权建筑物时,各区分所有权人对建筑物专有部分所享有的专有所有权、对建筑物共用部分所享有的共用部分持分权、因区分所有权人之间的共同关系所生的成员权之总称。是一项三权为主的复合权利。(《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仅划分为二项,专有部分所有权、共用部位所有权)

1、区分建筑物所有权中的专有所有权:

专有所有权是区分所有权的两个基本灵魂之一,即专有性灵魂,是指区分所有权人对专有部分予以自由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

a.其权利内容为:

(1)对专有部分的为客体而成立的单独所有权与一般所有权一样,具有绝对性、永久性、排他性,所有权人在法令限制范围内得以自由使用、收益、处分专有部分,并排除他人之干涉;(2)相邻使用权,区分所有权人为保护自己所有部分有时不得不使用上下左右相邻的其他区分所有权人的专有部分,天花板漏水,必须从楼上着手修理,楼上区分所有权人必须容忍楼下区分所有权人利用自己的专有部分,无正当理由拒绝楼上所有权人则可能构成侵权(本案被告亦辩称,当原告告知被告自己的房屋顶楼板由于被告装修出现渗水时,被告曾主动要求到原告家中去修复,但由于原告执意不让被告进入其房间而不能修理,责任不在被告。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中相邻使用权的规定,原告理应让被告进入其房间修复)。

B.其义务内容为:

(1)不得违反全体区分所有权人之共同利益。区分所有权人行为达到何种程度可认为是违反了共同利益是很抽象的概念,一般要结合具体个案。依当地社会一般观念加以区分。一般而言,下列情形可认为是对共同利益的损害:对建筑物不当毁损,如在装修中比较常见的打掉承重墙的行为;未按专有部分本来用途和使用目的予以使用,如居住用房用来开餐馆等;(2)维持建筑物存在的义务;(3)不得随意变更通过专有部分的电线、水管、煤气管等(4)应独自出资修理其专有部分;(5)维护住宅环境的卫生和安宁,及所在地之善良风俗习惯。

2、区分所有权人的共有部分持分权

是区分所有权制度中两个灵魂中的另一灵魂,即共同性灵魂,指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依照法律或管理规约的规定,对区分建筑物之共用部分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及收益的权利,如现在的生活小区,对区内停车所收费用享有的收益权等,其义务为按共用部分本来用途使用共用部分、分担共同费用、维持与保有共用部分等义务;

3、区分所有权人之成员权

系指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基于在一栋建筑物之构造、权利归属及使用上的不可分离的共同关系而产生的、作为建筑物的一个团体组织而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也就是物业管理中的权利与义务。其权利为表决权、参与制定规约权、选举及解免管理者权、请求召集集会、请求正当管理公共关系之事务权、请求收取共用部分应得之利益权、请求停止违同利益之行为(甚至可请求拍卖违反义务者的专有所有权,解除共同关系)等权利;其义务为:执行区分所有权人管理团体之决议义务、遵守管理规约之义务、接受管理者管理之义务等。

结合本案,被告专有权行使问题:正如被告所称,被告对其所购买的商品房享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的专有使用权,可以在法令限制的范围内得以自由使用、收益、处分专有部分,并排除他人之干涉;这是被告方的权利,但另一方面,根据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在享有专有所有权的同时,他还负担有义务,即不得违反全体区分所有权人之共同利益、维护住宅环境的卫生和安宁,及所在地之善良风俗习惯。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即在中国现今历史条件下,何为区分所有权人之共同利益、何为善良风俗习惯?这正是本案法院所面临的机遇,若能在该案中对这些问题作比较正面的回答,在中国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上将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判例和突破。

日本一般规定,区分所有权人下列情形属违同利益的行为:

(1)将专有部分供居住或所定用途之外使用;(2)搬入重物、肮脏恶臭物、危险物等;(3)带有噪声、振动或其他令人厌恶的使用行为;(4)变更建筑物专有部分的基本结构与外观;(5)饲养有危害或干扰他人的动物;(6)体育用品或较重物品之任意投掷;(7)共用部分之不法占有或任意堆放物品;(8)新设、附加或变更电气、煤气、给排水等设施,使容量受到影响;(9)私自设置专用庭院、阳台或停车场等构造物;(10)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

本案被告将卧室改为卫生间,并加装了卫浴设施,如果楼面防水层做得很好的话,即不存在法院认为的在没有防水处理的房间不得装备有防水要求的卫浴设备,剩下的问题是:

1、将卧室改为卫生间是否改变建筑物的用途?

对于这个问题,实际上原告是欲借已有的法规规定来达到其另一个真正所想解决的问题,不能容忍被告的卫生间在自己头上,这令原告在中国传统观念上难以接受。被告辩称将卧室改为卫生间仍是居住使用性质,没有改变住宅用途,这与一些国家的法律规定一致,所谓改变用途一般当指居住改为营业或其它非居住用途。仅仅是将卧室改为卫生间很难构成改变住宅的本来用途。

2、原告认为在楼下卧室之上安装厕所设施是否有违社会公德的问题?

社会公德这是一个相当难定义的概念,是一个多以个案来确定的范畴。被告人认为,这仅是原告自己的落后的观念,不能对此进行保护,以提倡新型的社会观念,而且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错层复式结构房在市场上受到普遍认同,错层房上下功能错位排列也没有引起什么观念上的障碍,也可推导出原告的观念不是社会普遍所持的观念,法律上没有保护之必要。被告人的观点不能不说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惜没有得到审判机关的正面回应。本应由审判机关回答的问题审判机关绕了过去。

本案另一个问题是原告能否依被告与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规约来作为诉讼依据,根据区分所有权人的有成员权的法律规定这个问题迎刃而解,被告作为区分所有权人的成员权义务为:执行区分所有权人管理团体之决议义务、遵守管理规约之义务、接受管理者管理之义务等,原告作为区分所有权人的成员权享受权利之一为请求停止违同利益之行为,故原告当然有权以被告违反管理规约之规定而向法院要求被告停止此等行为,被告的关于这一方面的答辩是不能成立的。

若仅依相邻关系,只有与被告有建筑物相邻的住户才有权向被告提出纠正要求,而依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不仅相邻者可以而且只要是本建筑物内形成了相互关系,有成员权的住户均有权提出此等要求,可以突破民法相邻关系的局限性,以方便区分所有权人维护自己的权利,这是不动产相邻权所不能体现的法律制度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暂且不论本案结果如何,可以说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正日益与我们联系紧密,加强对此项法律制度研究的现实意义也日益突出,作为房地产专业律师理当积极回应法律和社会的要求,在实务中运用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理论为当事人提供优质服务,为我国该项制度的完善作出律师的贡献。

本文参考文献:

1、梁慧星主编《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方案》;

公共建筑定义篇7

一、原告要求被告将擅自变更用途的部位恢复原状,主张主体资格不当。被告购买的是全产权商品房,有自由支配、使用的权利,房屋性质为居住,将其中一间房改为卫生间,其性质仍是居住,没有改变房屋性质。

二、被告入住时曾与物业管理公司签订有“某某公寓公共契约”,原告无权以这份契约为据,因这是被告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约定,原告无权引用为诉讼依据。

三、被告只有权要求原告修复渗漏,并赔偿原告损失,但不同意恢复原状,原告也无权要求恢复原状。

该案一波三折,一审判决被告修复,不支持原告的恢复原状的要求,该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但时隔二年,原审法院依职权提起再审,判决支持原告的主张,被告上诉,又被驳回。法院改判的理由是被告改变房屋用途且将有防水要求的卫生洁具装在没有防水处理的卧室内,而被告称已做了严格的防水施工证据不足,不予采信。经过三次审理,法院态度发生了截然相反的变化,从不支持到支持原告的恢复原状的诉请。

本案法院对这个问题处理的很巧妙也很令人遗憾,法院以被告在卧室里装配卫生洁具没有证据证明已做了充分的防水处理为由,判令被告恢复原状,即拆除新装设备,而回避了涉及建筑物区分所有权问题,这本是一个在法院实务中对此项法律制度进行司法探索的机遇,可惜法院没有深入研究就嘎然而止,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从区分建筑物所有权制度的角度分析本案中的有关法律问题十分必要。

一、我国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现状。

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建筑物一般为单层楼房,归一个主体所单独拥有,所以罗马法中规定“建筑物之所有权属建筑物所附土地所有人。”建筑物的物权主体单一而且清晰,但随着人类人口增多、居住问题的产生及建筑技术的发展,在同一块土地上建造多层或高层建筑已司空见惯,在一幢楼里存在多个所有权人,从而产生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与制度。

这项物权法上重要的法律制度在我国法律上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与发展,相应地在法律上亦无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原因是由于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采用房屋国家所有,个人只有使用权,房屋所有权人主体单一,没有区分所有权制度生存的土壤。目前我国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相关的法规是在住房制度改革后出现的,1989年11月21日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异产毗连房屋管理规定》和1992年6月15日建设部颁布的《公有住房售后维修养护管理暂行办法》是涉及到建筑物区分所有权问题的最早两个法规,随后又出现了居住物业管理条例等法规,逐渐开始完善我国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上的规定。但仍没有明确提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律概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制度。

二、区分建筑物所有权制度的内容。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指多个区分所有权人共同拥有一栋区分所有权建筑物时,各区分所有权人对建筑物专有部分所享有的专有所有权、对建筑物共用部分所享有的共用部分持分权、因区分所有权人之间的共同关系所生的成员权之总称。是一项三权为主的复合权利。(《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仅划分为二项,专有部分所有权、共用部位所有权)

1、区分建筑物所有权中的专有所有权:

专有所有权是区分所有权的两个基本灵魂之一,即专有性灵魂,是指区分所有权人对专有部分予以自由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

a.其权利内容为:

(1)对专有部分的为客体而成立的单独所有权与一般所有权一样,具有绝对性、永久性、排他性,所有权人在法令限制范围内得以自由使用、收益、处分专有部分,并排除他人之干涉;(2)相邻使用权,区分所有权人为保护自己所有部分有时不得不使用上下左右相邻的其他区分所有权人的专有部分,天花板漏水,必须从楼上着手修理,楼上区分所有权人必须容忍楼下区分所有权人利用自己的专有部分,无正当理由拒绝楼上所有权人则可能构成侵权(本案被告亦辩称,当原告告知被告自己的房屋顶楼板由于被告装修出现渗水时,被告曾主动要求到原告家中去修复,但由于原告执意不让被告进入其房间而不能修理,责任不在被告。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中相邻使用权的规定,原告理应让被告进入其房间修复)。

B.其义务内容为:

(1)不得违反全体区分所有权人之共同利益。区分所有权人行为达到何种程度可认为是违反了共同利益是很抽象的概念,一般要结合具体个案。依当地社会一般观念加以区分。一般而言,下列情形可认为是对共同利益的损害:对建筑物不当毁损,如在装修中比较常见的打掉承重墙的行为;未按专有部分本来用途和使用目的予以使用,如居住用房用来开餐馆等;(2)维持建筑物存在的义务;(3)不得随意变更通过专有部分的电线、水管、煤气管等(4)应独自出资修理其专有部分;(5)维护住宅环境的卫生和安宁,及所在地之善良风俗习惯。

2、区分所有权人的共有部分持分权

是区分所有权制度中两个灵魂中的另一灵魂,即共同性灵魂,指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依照法律或管理规约的规定,对区分建筑物之共用部分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及收益的权利,如现在的生活小区,对区内停车所收费用享有的收益权等,其义务为按共用部分本来用途使用共用部分、分担共同费用、维持与保有共用部分等义务;

3、区分所有权人之成员权

系指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基于在一栋建筑物之构造、权利归属及使用上的不可分离的共同关系而产生的、作为建筑物的一个团体组织而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也就是物业管理中的权利与义务。其权利为表决权、参与制定规约权、选举及解免管理者权、请求召集集会、请求正当管理公共关系之事务权、请求收取共用部分应得之利益权、请求停止违同利益之行为(甚至可请求拍卖违反义务者的专有所有权,解除共同关系)等权利;其义务为:执行区分所有权人管理团体之决议义务、遵守管理规约之义务、接受管理者管理之义务等。

结合本案,被告专有权行使问题:正如被告所称,被告对其所购买的商品房享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的专有使用权,可以在法令限制的范围内得以自由使用、收益、处分专有部分,并排除他人之干涉;这是被告方的权利,但另一方面,根据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在享有专有所有权的同时,他还负担有义务,即不得违反全体区分所有权人之共同利益、维护住宅环境的卫生和安宁,及所在地之善良风俗习惯。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即在中国现今历史条件下,何为区分所有权人之共同利益、何为善良风俗习惯?这正是本案法院所面临的机遇,若能在该案中对这些问题作比较正面的回答,在中国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上将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判例和突破。

日本一般规定,区分所有权人下列情形属违同利益的行为:

(1)将专有部分供居住或所定用途之外使用;(2)搬入重物、肮脏恶臭物、危险物等;(3)带有噪声、振动或其他令人厌恶的使用行为;(4)变更建筑物专有部分的基本结构与外观;(5)饲养有危害或干扰他人的动物;(6)体育用品或较重物品之任意投掷;(7)共用部分之不法占有或任意堆放物品;(8)新设、附加或变更电气、煤气、给排水等设施,使容量受到影响;(9)私自设置专用庭院、阳台或停车场等构造物;(10)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

本案被告将卧室改为卫生间,并加装了卫浴设施,如果楼面防水层做得很好的话,即不存在法院认为的在没有防水处理的房间不得装备有防水要求的卫浴设备,剩下的问题是:

1、将卧室改为卫生间是否改变建筑物的用途?

对于这个问题,实际上原告是欲借已有的法规规定来达到其另一个真正所想解决的问题,不能容忍被告的卫生间在自己头上,这令原告在中国传统观念上难以接受。被告辩称将卧室改为卫生间仍是居住使用性质,没有改变住宅用途,这与一些国家的法律规定一致,所谓改变用途一般当指居住改为营业或其它非居住用途。仅仅是将卧室改为卫生间很难构成改变住宅的本来用途。

2、原告认为在楼下卧室之上安装厕所设施是否有违社会公德的问题?

社会公德这是一个相当难定义的概念,是一个多以个案来确定的范畴。被告人认为,这仅是原告自己的落后的观念,不能对此进行保护,以提倡新型的社会观念,而且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错层复式结构房在市场上受到普遍认同,错层房上下功能错位排列也没有引起什么观念上的障碍,也可推导出原告的观念不是社会普遍所持的观念,法律上没有保护之必要。被告人的观点不能不说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惜没有得到审判机关的正面回应。本应由审判机关回答的问题审判机关绕了过去。

本案另一个问题是原告能否依被告与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规约来作为诉讼依据,根据区分所有权人的有成员权的法律规定这个问题迎刃而解,被告作为区分所有权人的成员权义务为:执行区分所有权人管理团体之决议义务、遵守管理规约之义务、接受管理者管理之义务等,原告作为区分所有权人的成员权享受权利之一为请求停止违同利益之行为,故原告当然有权以被告违反管理规约之规定而向法院要求被告停止此等行为,被告的关于这一方面的答辩是不能成立的。

公共建筑定义篇8

贝聿铭先生多年前就曾指出: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的形式。回首这个工程进程中的每一步,无不是建筑师努力为使用者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不断解决来自社会、技术、环境、经济以及使用者认知度等多方面制约的过程。“力量从制约中诞生,在自由中死亡”(李奥那多・达,芬奇)。看似阻碍设计的种种条件,迫使建筑师全面深入地研究这个项目,将难点转化为出发点,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寻求创作的灵感。项目的特点

在派办公楼项目需求调研展开的过程中,建筑师逐步认识到了这幢办公楼的性质完全不同于一般商务办公楼。出租商务办公楼因人员的不确定性需要最大的使用率和灵活可变的内部空间。而本幢办公楼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政府办公楼的特点。政府机关人员编制稳定,办公空间布局相对固定。一般要求建筑形式庄严,主导空间宏伟开敞。

派和人民团体参政议政是我国政体的特色。这幢3万2的建筑需要容纳8个派和3个人民团体市属机关人员的办公、集会,交流和对外接待等日常工作,相当于11个独立的办公机构,其组织结构类似但人数又有差别。在满足使用功能基础之上,把握这幢建筑的性格是设计成功的关键,它既是凝固的建筑,又具有自由的空间及和谐的人文思想,这也是设计灵感产生的源泉。

成功的设计源于理性分析。工作初始建筑师就确定两条主线作为研究的起点:一是服务对象主体的研究,即对党派工作人员的全面研究,包括明确的对象、行为模式,空间需求乃至思维方式等;我们选取其中可能影响到建筑设计的分枝,展开调研。二是地段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筑师将实现功能的整合与空间的塑造。

对服务对象的研究及空间整合

这栋大楼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党派常驻办公人员、常驻领导、兼职领导和前来交流活动的市属党派成员等。党派内部办公人员以行政科室划分,每科室仅2~4人,每个党派常驻规模相对固定,计入远期发展,不过30~40人规模,高层领导3~4人。相比之下,前来参与各类活动的党派人员数目较多且有些不确定因素,形成一股流动的人流。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各党派办公现状是地点分散,个别党派至今仍在老旧四合院里,其余大部分集中在1980年代政府建造的办公楼内,这幢建筑全部小开间办公,垂直交通仅有一部电梯。楼内各党派办公空间较小,仅能基本满足科室办公,领导没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内部会议、停车、就餐等附属空间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同一党派人士内部尚缺乏共同活动的空间,各党派之间的交流更无从谈起。

进一步分析党派人员的行为模式,“参政议政”目标的实现,形成目前党派会议多、集体活动多的状况,从而对公共空间的数量,类型产生多种需求。来自四面八方的党派成员形成巨大的交通流,因此对停车空间和人车流集散空间的需求超过常规配置。同时政府希望为派提供优越的环境,包括办公人员的就餐、社交活动、健身娱乐等空间。

对服务对象的研究结果表明:主体包括常驻人员和流动人员两部分。而通过对其行为模式的研究发现:大多数人习惯于传统的小间办公模式和会议交流模式,但对空间的需求却是多样化的。因此在调研基础之上,我们进行了需求类型化分析,划分为党派个体需求和党派公共需求。党派个体需求主要包括领导及行政人员办公,内部会议、接待、图书档案等。各党派的公共活动包括联席会议、交流、外事接待、就餐、健身娱乐等。根据上述结论,整栋办公大楼的使用空间可以划分成共用部分和各党派自用部分,

如何将多个服务对象群体与多样化的空间需求整合起来,这不只是建筑设计的关键点,也是艺术与社会需求的接合点。我国各派有着广泛交流与合作的悠久历史与传统,这启发了建筑师的构思。以小开间独立办公为主,兼顾公共活动集会空间,用开放的交流空间连缀这些功能空间,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不仅能满足功能需求,也可以改善各自为政的工作方式,创造人们交流协商的机会,引导人们从自我封闭走向开放。这将不只是工作空间的变化,同时促进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产生变革。在建筑层面上体现我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分析工作至此,空间架构已具雏形。

在与派人士交流的过程中,建筑师逐步认识到他们的需求是多层面的。第一层面包括对建筑面积、空间形态、合理性、舒适性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即物质层面:而第二层面可以说是更深层面的,是希望通过这个建筑实现使用者的精神诉求。我国的派人士有着参政议政的热情与意愿,也具备同等的权利与义务。他们因此而盼望一座具有庄严与崇高感的建筑,来表现其重要的政治地位与影响力。而派和人民团体产生于民间,根植于大众中,他们的建筑同时要具有亲和力和近人感。庄严的仪式感与近人的亲切感、小型办公的封闭性与服务于社会的公众性如何在同一个体建筑中实现?

对地段的研究及功能分区

对地段的深入研究是构思的基础。地段的位置和地块的形态都是关键。本工程用地紧邻北二环主路,其东侧相邻几个地块均为行政办公建筑用地。与这组建筑群对应的是城市主干道的尺度和快速交通干道的速度。而新建筑带来的交通生成量应尽可能减少对城市主干道的影响。在规划设计阶段我们确立四栋建筑应具有统一的体量,以形成完整的城市界面。每幢建筑长均百米左右,高度接近40m,建成后将改变北二环内侧的城市面貌,建筑的主要机动车出入尽量利用南侧支路,以缓解对环路的压力。派办公楼是这一序列的第一幢建筑。

该地段平面形态近似梯形,面积仅50002,东西长百米有余,南北最窄处40m,退让20m城市绿带后仅余20m,实际可建设部分是一个狭长的三角形地段,其北侧平行于二环主路,南侧斜边平行于街区道路。欲置一栋300002的大楼于其上,势必将用地全部占满,其体型必然是不规则的。

空间的需求、精神境界的体现加之用地条件,这三重要素的相互关联与矛盾冲突恰恰激发出思维的火花。理性的分析开启了灵感,建筑师得到了解决此事、此地,此情的方案:作为功能主体的小进深办公呈长条形分列于用地南北,分别平行于两侧道路,顺应地形。两条办公楼之间的楔形空间作为共用部分,布置垂直交通、公共会议和入口大堂,而东侧进深最大处设计为大空间,1~4层放置2层高的报告厅和多功能厅,5层以上设计整体通高的共享四季厅,布置叠水和绿植,是建筑内部的生态空间,作为党派人士休息、交流的场所。春秋两季,开启顶部的电动窗和中庭的侧窗,空气形成自然对流,人们徜徉其中,犹如回归自然,平添愉悦放松的心情。

主入口大堂居于体型正中,南北贯通,两层通高,并与东侧4层高的多功能厅前厅相连,形成连续、流动的公共空间,具有南侧长达60余m的延长面紧邻街区道路,将办公、会议、访客等多重人流分别组织并能便捷地分流。入口大厅北部对称,南部凹入建筑主体并顺地势呈斜线,形成梯形体量,内部空间庄重而不失自然。通透的点式玻璃幕墙将两排圆形列柱分置室内外,弱化了建筑内外的边界感,形成空间的自然过渡。

大厦各部分功能经过了数次推敲,甚至每一个办公室开门的位置、座位的摆放都和具体办公人员达成共识。整体功能布局紧凑高效,垂直划分功能分区,协调、整合多个单位的需求,解决11个党派和人民团体的会议、日常办公及其附属功能。地下3层为主要设备机房、人防(平时为汽车库)、各党派档案室;地下1、2层布置为办公人员服务的餐厅、健身等附属用房及部分设备机房;建筑1、2层以会议功能为主,多功能厅、各类会议室等大空间集中布置:3~10层布置各党派办公用房,每层以两个党派为主,垂直交通、开水间等设施均设计两套,既相互连通,又便于独立使用。每一个细节都注重人性化设计,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党派人士(尤其领导)具有老年人居多的特点。为方便这一人数较多的群体,不仅设计了无障碍电梯,在每层均设计无障碍卫生间。

建筑表皮与细节

建筑空间与建筑表皮是建筑师关注的两大方面。如何给特定的空间形体覆之以皮肤?建筑师在上述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针对这栋建筑表皮的特定设计理念:建筑表皮作为功能的自然流露;以城市的尺度、车行交通的速度审视这栋建筑;以简洁的手法给人以鲜明、强烈的视觉冲击。

城市快速干道旁的建筑,对于大多数观众只是驱车飞驰而过。因此,体量清晰、手法简洁、韵律感强的形象才能给人留下印象。作为建筑师和十几家业主共同关注的焦点,每个人心目中的党派办公楼是什么样?在前期和各党派业主交流时,感觉到他们心理预期的是高大的柱廊和坚固的墙体,仿佛是人民大会堂和万里长城的缩影。而建筑师理想中的作品应该屹立在时代前沿。我们只有致力于引领业主的审美取向,才能得到双方都能认可的完美表达。

公共建筑定义篇9

关键词:办公建筑、人性化设计、心理

现代办公十分强调交流与协作,许多办公建筑内部空间中供公共交流的空间所占比例日益增加,而良好的办公建筑外部环境也会给办公建筑内部人员提供一个轻松、自然的交流平台。同时一个具有认同感与归属感的环境亦能使办公建筑使用者感受到自身得到了承认与尊重,进而增强办公建筑的凝聚力。

1创造归属感

归属感是更深层次的心理感受,不仅涉及人生理需求的满足,更注重人社会性和文化性的满足。

1.1环境的私密性与开放性封闭与开放

纯属一种心理感受,是主观体验,无绝对的量化标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境和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反应不同。人是社会的人,个人的心理活动与人际交往紧紧相连,需要与别人共同使用空间并参与公共活动,因此一般情况下,人们在需要交往和观视时希望开放性强的空间;而当独处和进行私密性活动时,防干扰性是极重要的条件,希望封闭性强的限定空间,满足私密性的需求不仅是提供一个封闭的空间,它的重要含义在于有选择独处还是共处的自由。

私密性与公共性是相互依存的,人们需要不受干扰的办公空间,也需要从封闭、孤独的办公室中走出来,人与人面对面的交往,身处在既具有私密性又有公共性层次的环境之中,会令人感到舒适而自然,既可以选择不同方式的交往,又可以躲避不必要的应激。另外,人们在外部空间环境中的活动带有一定的随机性,随时间、环境以及心态的变化而有不同的行为反映。因此,设计中的一个基本点在于求得两者的平衡,涉及到对空间的封闭与开放的处理、创造多功能的可供选择的交往空间,同时,还应保证公共领域和私密领域之间的方便联系,保证处于不同领域中的人的感受,交往空间应是私密与公共的有效过渡和柔性接触。

1.2环境的亲和性

办公建筑外部环境设计需要通过环境的向心性、亲和性来加强人群的归属感。这种向心性并非指环境形态上的向心,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社会上、文化上的向心与趋同。同样,如果办公建筑外部环境形态可以使人感到熟悉亲切,就会使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我是这个环境中的一员。对环境的熟悉感因人而异,但总的来讲,人们对于室内的意象都有一种“家”的感觉,易产生熟悉感。办公建筑外部环境有意识地、恰当地应用一些室内要素,如室内尺度要素的应用,露天摆些桌椅,供人午餐或休闲之用,都可以产生亲和感,从而加强归属感。

另外,办公建筑外部环境体现亲和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无障碍设计。对于残疾人可以帮助其自立发展,减轻对他人的依赖,提高他们自强自立的信心;对于老年人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预防意外伤害,增加安全系数;而对于妇女、儿童和其它社会成员而言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预防伤害的功能。

2实现认同感

所谓认同是指使用者对办公建筑外部空间形式、内容、价值和意义的理解与接受,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知方式综合作用来表现的。

2.1形式生动

环境形式指人们凭直觉形成的对于办公建筑外部环境表面特征和外部形式总的评价,如对空间的形式、相互关系、小品设施的组成、环境风格与城市风格的关系等等。形式是办公建筑外部环境外在的基本特征,对环境的气氛、性格又最明显的暂时心理效应。

通常当人们看到自己所认同的形式,则会自然地在感情上引起共鸣并愿意去接近它,而办公建筑外部环境的形式越是生动、丰富,就越能增强人们心理上的愉快。这种愉的产生不仅是因为见到了自己熟悉的东西,同时也是因为这种外在的形式在瞬间展示出的整体美感,使人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了一种运动的美感、快乐。

另外,利用外环境小品设施的形状、质感、色彩,或由它们所形成的节奏感、韵律感,也可以增强办公建筑外部环境形式的生动性。

2.2意义深邃

意义是指蕴含在办公建筑外部环境形象结构中的内在文化涵义,是外环境功能和文化价值的内在取向,办公建筑外部环境深邃的意义,即深层含义如环境气氛、象征涵义等人为因素,可以与使用者产生文化和情感信息交流,激发深层情感因素,其所蕴涵的企业文化、历史文脉等文化性质的东西,可给予身处其中的人以场所精神的感动。

3增强可识别性

可识别性指对象的局部能有效地为人们所认识,并形成统一整体的印象,就办公建筑外部环境来讲,可识别性是指具有可以使其自身从周围环境中区分出来,并能表明其内容、特征和价值的性质。场所感塑造的内在要求之一是要具有良好的可识别性。

任何一个建筑外环境都有它独一无二的特征,这些特征的形成是与环境的构成要素密不可分的。每一构成要素的变化都会带来整体构成的不同,并且其特殊性也带给整个外部环境的某一特点,进而人们利用这一特殊形态进行认知。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增强办公建筑外部环境的可识别性。

第一,利用场地的地形特点,平地坡地或基面的下沉与抬高会造成人们的不同空间感受,由此可形成认知、识别;第二,利用基地边界或相邻环境的差异性,建筑场地边界的不同限定会给建筑场地本身带来独特的领域感,例如临水建筑的外部环境必然与一般的建筑场地有所不同;第三,利用小品设施的形态特点,其中造型特点、组合形态、布置特点等。

4结语

总之,一个人性化的办公建筑,不仅能满足人基本的生理需求,更注重人精神上的满足,使人能够感觉轻松、愉快、舒适。同时它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能够让人获得生动、丰富的感受,使人们愿意在这个场所活动,停留。

参考文献:

公共建筑定义篇10

【关键词】社会发展;矛盾;协调统一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逐渐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舞台大放光彩,我国的GDp数额逐年快速增长,并与2011年度首次超过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伴随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到来的是,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中国城市化迅速发展城镇人口迅猛增加,流动人口数量也快速增加,城镇人口由改革开放以前的百分之三十几增长到了2001年的百分之五十多。这也给城市的承受能力带来了巨大压力,从而对公共建筑和和道路交通的布局要求更加的严格,由此可见传统的城市公共建筑设施和道路布局已不能满足城市现代化得发展不能满足城市人口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规划和设计城市布局与发展的时候要以长远眼光和全新的思想,全面考虑公共建筑和城市交通道路的合理布局,优化结构从深层次上构建和谐城市。从而促进城市的合理健康发展,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1.城市公共建筑与道路的协调关系的矛盾

做为建筑这个大家族中的一员公共建筑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环境与场地,城市建设中公共建筑居于主体地位。每个城市都各具魅力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这是是其城市价值的所在之处,然而在这些特色之中公共建筑扮演着其载体的重要角色地位,城市的魅力因这些各具特色的公共建筑而展现,同时这些公共建筑也承担着城市居民文化活动娱乐休闲的功能所在,由此可见城市公共建筑的合理布局与规划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意义非凡,公共建筑是当地区域的最好名片,展现着这一区域的特色文化。同时公共建筑的完善与否也是这个地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一代伟人邓小平的指导下,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加快,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一座座新兴城市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高楼林立,30年来城市公共交通道路建设规模也快速增长,但是由于城市化发展速度过快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工业化水平不断加深,而且加上某些规划缺乏长远眼光等一系列主客观愿意,在城市公共建筑与道路这俩种血与肉的相互依存的关系的发展的同时,二者产却生了种种矛盾与冲突

1.1矛盾一

主要的城市公共建筑布局不合理影响城市交通道路的效率城市功能分区不合理,以我们美丽的家乡孝感为例主要的公共建筑如广场医院以及商业区主要密集的分布在人口集中的市中心地区。车流人流巨大这就给原本拥挤的交通带来了更大压力,从而影响了城市交通运输的效率使之大打折扣。

矛盾二:公共建筑在设计上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其中最典型也是全国最普遍的就是停车难的问题,停车设施严重不通管理设施落后。许多地方为了缩减建筑成本节省财政开支而忽略了这一问题从而致使许多车辆乱停乱放严重阻碍与影响交通,致使其大打折扣。

1.2矛盾二

公共建筑与公共交通用地二者关系混乱没有明确区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干扰,影响各自功能的最大发挥。比如公共建筑在设计之时在建筑主体的就必须要预留人流的疏散与活动空间然而在现实城市中许多都是直接与城市道路的人行道相互重合跌交这也使城市公共建筑与交通道路功能用地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1.3矛盾三

公共建筑与城市道路交通缺乏统一性与协调性,往往许多地区当经济发展,公共建筑也随之发展而交通道路去并未的到合理的完善与发展致使其具有一定的时间差而影响其各自功能的发挥,同时由于公共建筑的功能不同,具有建筑语言之称的建筑外观往往缺乏合理的统一性,往往一个地区的建筑各具特色参差不齐,形状外观各不一致,最终导致交通道路缺乏美观与其延续性,破坏了其整体的布局。

1.4矛盾四

城市道路布局的不合理,城市主干线交通严重阻塞,城市交通道路布局形式单一许多城市还未形成完整的立体交通网,道路规划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合理的统一性与协调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共交通功能的最大发挥,从而也影响了公共建筑布局与其功能的使用。北京市的交通结构就是在其原有的棋盘式交通网上发展改善而来的,可是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北京新修了数条环形与放射式交通道路,却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其拥堵的局面,在北京城区仍然缺少链接纵贯东西南北的交通干道,无法满足机动车和人流量的快速增长,所以交通人流量和车流量的加大,使一些路口与路段交通流量长期超过其饱和值,造成交通人流阻塞使北京成为世界闻名的大“堵”市。给人们的交通出行带来重重困难,影响城市公共建筑功能的发挥,使其应有的建筑功能大打折扣。

2.在当代中国应如何解决城市公共建筑与道路的协调关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和城市化发展的的快速前进,我国的城市的公共建筑和交通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的同时俩着之间矛盾逐渐显现,这些矛盾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设计者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就应该以长远的眼光考虑与规划建筑与道路之间的关系做到合理布局,并为以后的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政府部门也应予以高度重视加大公共建筑与城市交通道路的公共投资并制定与之相关严格的规定法规,从而在根本上加强城市公共建筑与道路的合理规划,使城市建设的得到合理健康的长久发张因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2.1强化政府在城市公共建筑与城市交通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加强城市规划部门的相关职责。加强对城市的管理与监督,合理调配人・物理・财力等现有资源,使其得到充分利用最大限度的投入到公共建筑与城市道路规划方面催进其健康合理发展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2.2加强城市公共建筑与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进一步完善公共这些公共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的公共交通合理优化线路建设,从而催进城市公共建筑的发展优化二者结构避免城市公共建筑与道路的矛盾做到互相催进协调发展,避免城市城市公共建筑与道路相互干扰,建筑物的疏散功能与城市交通人行道的空间融合协调,公共建筑的停车场与城市道路之间的相互协调等一系列问题。

在制订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时,同时要求相关部门与企业制度相应的停车计划,新建的公共建筑中都应配置相应的公共交通空间从而以方便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2.3制定与完善明确相关的法律法规,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处于初级阶段,许多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措施并不是相当的完善,这也给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通过法律法规的明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开发过程中失控,建筑整体布局不合理以此造成的局部交通拥堵人流量过大从而反制约公共建筑整体功能的最大发挥,从而可以协调建筑遇到路之间的关系避免恶性循环。

2.4加强对人民群众的素质教育,进一步加深人民群众对城市公共建筑的认识。城市是广大市民生活集聚的大场所,人们又是公共建筑与道路交通的主要载体。加强对广大市民的建筑知识以及交通道路保护知识的普及,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公共建筑与城市道路交通的不协调问题。

2.5政府可以发挥相应的宏观调控。采用投资的方式,加大对公共建筑的投资,加强对道路维修与保护的投资基金,将城市公共建筑与城市道路切实地服务于人民群众中去,使广大市民切身体会到公共建筑与交通道路给市民带来的巨大作用。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城市建筑与道路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我们在注重城市建筑的修建时,决不能忽略交通对其的影响。反之,同样不能忽视交通对城市建筑的巨大影响。只有二者兼顾,才能将我们的城市建设得美好、和谐。

参考文献:

[1]刘云月,公共建筑设计原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5.

[2]倪文彦,陶吴馨译,城市布局与交通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