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可再生资源概念十篇可再生资源概念十篇

可再生资源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2:21

可再生资源概念篇1

地理概念是地理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关键。高中地理综合性强、涉及面大,课本中出现的概念多,特别是地理术语和地理名词多,学生学习难度大。我个人认为,对地理概念要重在理解,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不应死记硬背。本人采用了下列做法。

1实地观察

一些概念照本宣科很抽象,可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考察,先观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综合、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的内涵。如学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时,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樟树、山茶树、广玉兰树等,并与梧桐树、柳树、水杉树比较,了解到前面这三种树木的叶子革质、有光泽、呈椭圆形,并且终年常绿。“常绿阔叶”为它们共同特有属性。它们都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由这些树木构成的森林即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再让学生自己分析梧桐树、枫树、马尾松是不是常绿阔叶树?学生马上会回答:梧桐树、枫树是落叶阔叶树;马尾松常绿而不是阔叶。这样,学生对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2抓关键词

表达概念内涵即地理事物本质特征的往往只有几个词语。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分析疑难点。如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这一概念,学生对“物质”并不难理解,“宇宙间”却难以确定。我指出,地球也存在于宇宙空间,是天体。但是,在地球大气圈以内的物质只能说是地球上物质,不能说是天体。地球大气顶部是宇宙空间与地球的界线。教师只要讲清这一界线,学生就容易明白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星际物质、运行中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都是天体。而停在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或是降落到地面的流星体残骸即陨星就不是天体。

3归纳法

对内容较多、表述较长的地理概念进行归纳、提炼,分层次、多角度去理解。如自然资源的概念,完整的表达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如果对这一句话进行归纳、转换,就是下列的两个属性:

自然属性:客观性,天然存在,没有经过人类加工。

经济属性:有用性,在当今技术条件下能用于生产和生活。两个属性缺一不可。这样一转换,自然资源的内涵就一目了然。

4类比法

明确了单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为了能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还必须搞清概念间的几种关系。

①近似概念。

如天气和气候,国土和国土资源,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等都属近似概念,很易混淆。只有从本质特征即内涵上区分,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确定适用范围。例如降水和降雨,都表示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到地面这一现象。不同点是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和固态水,而降雨即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滴状液态水。可见,降雨只是降水的一部分,仅指液态水即雨水。所以,在描述气候特征时,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mm左右,用的是“降水量”;河流的五种补给形式之一是“雨水”即降雨,两者不可调换。

②矛盾概念。

外延相反的概念叫矛盾概念。如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寒流与暖流,重工业与轻工业等。这类概念也必须从内涵入手,找出差异再分析外延上的相反性,确定“矛盾”所在,才能正确区分。如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是一对矛盾概念。可再生资源是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断更新生长、繁殖的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能重新出现的即是非可再生资源。两者的差异便是“人类历史时期内能否重新出现”这一时间尺度,也是导致外延相反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一标准分析,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都是可再生资源。

③包含关系的概念。

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三个概念,都表示人类生存的环境。但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区,人口多、房屋密集、交通拥挤是最大的特点。可见三个概念中,内涵最丰富的是城市环境,外延最大的是地理环境。它们外延上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附图{图}所以,要区分这类概念,应在确定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内涵大外延小,内涵小外延大的原则来分析彼此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④概念的广义和狭义。

可再生资源概念篇2

一、认真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一堂的前提,备课时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基本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每个重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指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指与它相关的对象范围。例如“梅雨”这个概念,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夏初梅子黄熟时,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连绵阴雨叫“梅雨”,还要使学生理解梅雨的成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完整的“梅雨”概念,应包括梅雨的时间、地点、成因、天气特点、名称由来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利弊等。

二、讲解透彻

在地理教学中,讲解概念必须注意概念的完整性。在讲解地理概念时,要根据本学科特点,充分运用景观图、课本插图等具体图像使学生在获得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逻辑思维的方法,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区别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逐步由具体的地理表象形成抽象的地理概念,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地理事象的规律性。皮亚杰的知识结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生动的生活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一些抽象的概念,为避免照本宣科,笔者采用实地观察方法,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考察,先观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综合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的内涵。如教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时,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香樟树、“碧螺春”茶树、广玉兰树等,并与梧桐树、柳树、水杉树比较,了解到前面这三种树木的叶子革质、有光泽、呈椭圆形,并且终年常绿。“常绿阔叶”为它们共同特有属性。它们都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由这些树木构成的森林即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再让学生自己判断梧桐树、枫树、马尾松是不是常绿阔叶树种?这样学生对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1.帮抓关键词

表达概念内涵即地理事物本质特征的往往只有几个词语。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分析疑难点,如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这一概念,学生对“物质”并不难理解,“宇宙间”却难以确定。笔者指出,地球存在于宇宙空间,是天体。但是在地球大气圈以内的物质只能说是地球上物质,不能说是天体。教师只要讲清地球大气顶部是宇宙空间与地球的界线,学生就容易明白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星际物质、运行中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都是天体。而停在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或是降落到地面的流星体即陨星就不是天体。在教学环境合理容量这个概念时应抓住“最适宜的人口”这个关键词。

2.归纳总结

对内容较多、表述较长的地理概念进行归纳、提炼,分层次、多角度地理解。如自然资源的概念,完整的表达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如果对这一句话进行归纳、转换,就是下列的两个属性:自然属性、客观性,天然存在,没有经过人类加工;经济属性:有用性,在当今经济技术条件下能用于生产和生活。两个属性缺一不可。这样转换,自然资源的内涵就一目了然。例如,闪电和地震虽然有自然属性,蕴涵巨大能量,但在目前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并不能用于生产和生活,所以它们不属于自然资源。

例如高中地理教材中“自然资源”和“能源”两个概念及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自然资源不全是能源,因为有的自然资源能够提供能量,而有的自然资源不能提供能量。如阳光是自然资源,也是能源,而耕地、铁矿石是自然资源却不能直接提供能量,因而不是能源。

从能源获得的途径分类。能源有的是一次能源,有的是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因而属于自然资源,而二次能源是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而来,因而不属于自然资源,如阳光是能源又是自然能源。而煤气是能源却不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因此不是自然资源。

3.类比地理概念

明确了单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为了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还必须搞清概念间的几种关系。

(1)关于近似概念

如天气和气候,国土和国土资源,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的合理容量等都属近似概念,很容易混淆。又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盐碱化是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只有从本质特征即内涵上区分,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确定适用范围。例如降水和降雨,都表示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到地面这一现象。不同点是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和固态水,而降雨即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可见降雨只是降水的一部分,仅指液态水即雨水。所以在描述气候特征时,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1000mm左右,用的是“降水量”;河流的补给形式之一是“雨水”即降雨,二者不可调换。

(2)关于矛盾概念

外延相反的概念叫矛盾概念。如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寒流与暖流,重工业与轻工业,等等。这类概念必须从内涵入手,找出差异再分析外延上的相反性,确定“矛盾”,才能正确区分。如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是一对矛盾概念。可再生资源是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断更新生长、循环再生的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能重新出现的即是非可再生资源。二者的差异便是“人类历史时期内能否重新出现”这一时间尺度,也是导致外延相反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一标准分析,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例如煤炭、石油及各种金属矿产等,而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都是可再生资源。

(3)关于包含关系的概念

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三个概念,都表示人类生存的环境。但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区,人口多、房屋密集、交通拥挤是最大的特点。可见三个概念中,内涵最丰富的是城市环境,外延最大的是地理环境。要区分这类概念,应在确定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内涵大外延小,内涵小外延大的原则分析彼此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4)关于概念的广义和狭义

有些概念,由于时间、空间范围不同,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学时应抓住概念的时间、空间差异找出“广”和“狭”的原因,确定适用范围。如水资源,广义水资源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狭义水资源仅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不包括海洋水、大气水。这样,从空间范围看,“广”和“狭”非常明显,同样道理可区分广义农业和狭义农业、广义沿海和狭义沿海。

在运用以上方法进行概念教学时,应坚持“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教给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在学生形成概念时,不仅要使学生背诵概念的词义,而且要使他们会论证、会运用这些概念。教师设计一些习题,在分析概念后及时练习,这样既可检查学生对概念理解是否完整、准确,又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通过联系消化概念培养能力

学生形成地理概念,不能只停留在背诵概念的词义上,还要通过必要的训练,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以达到牢固掌握概念的目的。对于一些文字相近而含义完全不同的概念,只有让学生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在比较中对概念加以鉴别,避免混淆概念。例如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根本区别是:a.河流长短的不同;B.河流水量大小的不同;C.河流最终归宿的不同。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深刻理解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本质区别在于河流最终归宿不同。前者是指流入海洋的河流,后者指流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另外,植被主要包括森林和草原,学生很容易把“植被”简单地理解为森林,不能把握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训练掌握这两个概念。

可再生资源概念篇3

一、激趣引题自学探究

激趣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面、辐射全课的作用。一堂课的开头虽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要像一块无形的“磁铁”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切入点。如讲天气系统时,给学生讲《三国演义》:火烧葫芦峪“的故事;讲海水运动时,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潜艇在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巧妙出入的故事;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可以用三个悬念引入:美国的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白天的比赛项目在我国收看时是晚上;妹妹的年龄比姐姐小,但也有比姐姐大的妹妹;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与南通的启东逐渐靠拢。你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通过简短的导入,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进入自学探究阶段。学生在自学探究中,能把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连接起来,把传统教学长期养成的学而不思,思而不疑,疑而不问的恶习扭转过来,真正养成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的良好学习习惯。激趣引题使学生的自学探究增添乐趣和动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必担心学生有没有自学探究能力,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重要的是教师相信不相信学生,给不给学生自学探究的权利。能相信学生,也能给权利,学生的自信探究水平肯定会迅速提高,更重要的是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实地观察

一些概念照本宣科很抽象,可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考察,先观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综合、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的内涵。如学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时,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樟树、山茶树、广玉兰树等,并与梧桐树、柳树、水杉树比较,了解到前面这三种树木的叶子革质、有光泽、呈椭园形,并且终年常绿。“常绿阔叶”为它们共同特有属性。它们都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由这些树木构成的森林即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再让学生自己分析梧桐树、枫树、马尾松是不是常绿阔叶树?学生马上会回答:梧桐树、枫树是落叶阔叶树;马尾松常绿而不是阔叶。这样,学生对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1.抓关键词

表达概念内涵即地理事物本质特征的往往只有几个词语。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分析疑难点。如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这一概念,学生对“物质”并不难理解,“宇宙间”却难以确定。我指出,地球也存在于宇宙空间,是天体。但是,在地球大气圈以内的物质只能说是地球上物质,不能说是天体。地球大气顶部是宇宙空间与地球的界线。教师只要讲清这一界线,学生就容易明白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星际物质、运行中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都是天体。而停在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或是降落到地面的流星体残骸即殒星就不是天体。

2.归纳法

对内容较多、表述较长的地理概念进行归纳、提炼,分层次、多角度去理解。如自然资源的概念,完整的表达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如果对这一句话进行归纳、转换,就是下列的两个属性:

自然属性:客观性,天然存在,没有经过人类加工

经济属性:有用性,在当今技术条件下能用于生产和生活。两个属性缺一不可。

一转换,自然资源的内涵就一目了然。

3、类比法

明确了单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为了能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还必须搞清概念间的几种关系。

①近似概念

如天气和气候,国土和国土资源,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等都属近似概念,很易混淆。只有从本质特征即内涵上区分,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确定适用范围。例如降水和降雨,都表示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到地面这一现象。不同点是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和固态水,而降雨即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滴状液态水。可见,降雨只是降水的一部分,仅指液态水即雨水。所以,在描述气候特征时,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mm左右,用的是“降水量”;河流的五种补给形式之一是“雨水”即降雨,两者不可调换。

②矛盾概念

外延相反的概念叫矛盾概念。如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寒流与暖流,重工业与轻工业等。这类概念也必须从内涵入手,找出差异再分析外延上的相反性,确定“矛盾”所在,才能正确区分。如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是一对矛盾概念。可再生资源是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断更新生长、繁殖的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能重新出现的即是非可再生资源。两者的差异便是“人类历史时期内能否重新出现”这一时间尺度,也是导致外延相反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一标准分析,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都是可再生资源。

③包含关系的概念

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三个概念,都表示人类生存的环境。但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区,人口多、房屋密集、交通拥挤是最大的特点。

④概念的广义和狭义

可再生资源概念篇4

【关键词】资源利用;概念教学;教学方法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基础,学习数学的过程是理解概念、运用概念的过程.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概念却是一种抽象的思维形式,如何利用资源处理好具体与抽象的转化是概念教学的重点.

一、利用教材资源把握好概念教学的目标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掌握小学数学概念的系统,摸清概念发展的脉络,理解和掌握教材编写意图,把握好概念教学的阶段性目标,这样就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1.合理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一节课的信息量、难度过大,学生难以接受,而一节课信息量、难度过小,又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在“跳一跳,摘得到”的情况下,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习效率.

2.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和关键.一节课有几个知识点时,要明确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以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内容,而在次要内容或容易理解的内容上多花时间,或是平均用力,不能有效地突破重、难点,影响教学效果.

3.把握概念教学的目标,处理好概念的系统性和发展性与阶段性之间的矛盾.概念是逐步发展的,而且概念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同的概念具体要求会有所不同,即使同一概念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要求也有差别.如,在认识了长方形的时候,学生一般将一张纸的形状看作长方形,但在认识了长方体之后,认为一张纸的形状也是长方体,说明学生对长方体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二、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资源整合

(一)利用优秀案例进行资源再创造

通过学习不同类型教师的精彩案例,有利于培养教师形成敏锐的观察能力,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领悟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运用电脑软件,化静为动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多媒体软件能将具体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将比较抽象的概念以生动的形式展示出来.

例如,在讲授“长方体的体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明白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我利用“几何画板”画一个长方体,并让学生计算它的体积,再将这个长方体的高增加或减少进行变化,让它变化成不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让学生再一一进行体积计算,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这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底面积是一样的,只需要用底面积×高就能表示出刚才图形的体积.这样直观地演示出来,让学生能够清晰地明白它的变化过程,能更清楚为什么底面积×高可以计算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三、利用全身感官资源经历概念产生的过程

尽管教材中大部分概念没有下严格的定义,而是从学生所了解的实际事例或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尽可能通过直观的具体形象,帮助学生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概念还是抽象的.他们形成数学概念,一般都要求有相应的感性经验为基础,而且要经历一番把感性材料在脑子里来回往复,从模糊到逐渐分明,从许多有一定联系的材料中,通过自己操作、思维活动逐步建立起事物一般的表象,分出事物的主要的本质特征或属性,这是形成概念的基础.

(一)动手操作感悟概念

“听过的,忘记了;看过的,忘记了;做过的,掌握了.”没有亲身的体验,没有积极的活动,很多知识便如同“过眼烟云”,很难扎根在学生脑海中.

(二)动笔尝试发现概念

尝试发现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尝试的活动,使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发现.教学中让学生尝试着去进行发现,成功了可以使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如果失败,则可引导学生发现.

(三)利用经验归纳概念

数学中有许多数量关系都是从具体生活内容中抽象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适当的方式将抽象化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又将其生活经验转化为教学内容.例如,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往往先让学生解答习题:一件上衣50元,一条裤子30元,买这样的5套衣服需要多少元?这样借助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化.

(四)充分思考还原概念本质

对于一些规定的概念知识,直接告诉未尝不可,然而,倘若通过一些问题能引导w生做出思考,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更生动、深刻地在脑海中进行构建.如,在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时,提出“至少要留下几条棱才能确保想象出长方体的大小?”的问题,使学生通过一步步尝试、思考明白只要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就能想象出长方体的大小,再介绍这样的三条棱分别叫作长、宽、高.

四、通过练习、活动,深入理解概念本质

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而概念的运用则是一个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它们是学生掌握概念的两个阶段.通过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加深、丰富和巩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

(一)设计不同题型逐步理解概念

学生是否牢固地掌握了某个概念,不仅在于能否说出这个概念的名称和背诵概念的定义,而且还在于能否正确灵活运用,在数学教学中,由浅入深,层次分明地去设计练习,通过练习应用可以加深理解,提高应用意识.

(二)利用生成错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可再生资源概念篇5

关键词:绿色交通运输循环交通运输低碳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行业,是国家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的重点领域之一。目前,我国交通运输发展与资源、与环境的负外部性矛盾十分突出,成为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瓶颈之一。为加快推动交通运输业转型发展,全面落实党的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两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部2013年5月22日印发了《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之后,交通运输部决定开展“十二五”后期及“十三五”期绿色循环低碳示范项目评选活动。江苏、浙江、广东、河南、上海、南京、无锡等省、市各级政府迅速响应,制定和实施加快推进绿色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区域性试点实施方案,绿色循环低碳成为当前交通运输业广为接受的发展理念和行动方向。但是,行业内对绿色循环低碳交通概念还缺乏系统、深入解读,乃至存在诸多认识误区。科学界定和理解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概念内涵,对于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十分重要,也是其重要前提。

一、概念背景考察

交通运输属于一种经济形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概念内涵实际包含绿色交通运输、循环交通运输、低碳交通运输等的三个概念内涵,它们对应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分别是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能源经济学。对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的反思,引发解决经济发展方式变革问题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旋律,在上面的经济学领域产生了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新概念,从而也派生出绿色交通运输、循环交通运输、低碳交通运输等概念。这六个概念的实质是一致的,都体现出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对发展理念新的思考最早起源于英国,在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阿瑟・乔治・斯坦利提出生态系统概念。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卡尔逊在他的著作《寂静的春天》揭示出生态系统破坏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宇宙飞船经济理论”,该理论明确以循环式经济代替过去单程式线性经济理,因此,鲍尔丁被认为是循环经济的最早提倡者。1989年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出版《绿色经济蓝皮书》首次提出绿色经济概念。世界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英国2003年2月24日颁布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被国际社会广泛共同关注,1992年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1997年UnFCCC的补充条款《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得到84国签署,到2009年月,发展得到183个国家签署(超过全球排放量的61%)。这些理念、思想、理论与方法传入我国后,国内学者出现大量讨论这些议题的研究文献,绿色、循环、低碳经济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在宏观、中观、微观等层面展开。属于中观层面的交通运输亦出台一系列政策,如交通运输部相继出台了《公路、水路交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建设节约型交通指导意见》、《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等指导性意见或规划。

二、概念的基本内涵

从整个人类与地球的共同利益出发,用科学的、伦理的、注重生态的方式对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做出可持续的创造,并进行进一步公平合理的分配。这是国际维基大百科全书对绿色经济的定义。借鉴此意,绿色交通运输就是指出于保护环境和减小能耗的目的,通过各种节能减排等环保手段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交通运输运行经济形态,是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改善、资源得以有效保护的严重交通运输发展状态。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三低三高”,即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高循环、高碳汇和高效率。

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对“循环经济”一词作出如下定义: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由此可推断,循环交通运输是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和服务消费、废弃物处理的过程中,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交通运输运行经济形态。循环交通运输的基本特征是一低两再一高,即低消耗、再循环、再利用和高效益,其根本内涵是交通运输资源的循环再利用,重要的是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最大的交通运输经济和社会效益。

与传统经济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方面中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更能够满足节能减排的需求,并且还能维持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上升趋势。这一关于低碳经济的界定来源于2009年出版的《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由此可见,低碳交通运输是交通运输领域的碳生产力和人文水平综合可持续发展并都达到一种高层次经济状态,其本质在于通过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排放量又实现高规模高质量的交通运输发展。低碳交通运输概念突出的是要降低碳排放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贡献,其本质是提高交通运输能源的利用效率、创新建立交通运输清洁能源结构,关键是观念转变、技术、制度的创新。

可再生资源概念篇6

眼下正是酷暑,离不开空调器的人们特别注意起了电力供应;油价一再上涨,也让人对石油资源问题愈加关心。这使得“节约型社会”在今年夏天的流行显得恰逢其时。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正在推出节水、节电、节能措施,媒体在反复传播日常生活的各种节约窍门,已经逐渐倾向于消费主义的社会风尚,因为节约型社会的提出而突然不再是舆论的宠儿,而节约这个似乎已经被消费品的充分供应而挤压到角落的行为意识,再度占据人们心理的中心位置。

近些年来,还很少有一个带有明显操作意义的社会概念,像节约型社会这样迅速获得人们发自内心的普遍响应。这固然是因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近来频频阐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义,固然是因为中央政府接连出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措施,但更重要的是节约型社会这个概念,准确地把握住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与人们对国家进一步发展的思考深度契合。

节约型社会的概念如此迅速地深入人心,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人们对资源紧张已经有了具体的感受。

近两年来,全国多个省份曾经出现“电荒”,频繁的拉闸限电使得一些地方的冬天变得寒冷;油价的不断波动以及可以预见的原油需求的继续大幅增加,让人不得不对石油资源的有限性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北方的缺水状况以及南水北调工程间不容发的上马,让人更清晰地感受到水资源的紧张;不时得到报道的环境灾难以及由此导致的生存质量下降的例证,让人更真实地触摸到了生态资源的宝贵。,节约型社会这个概念如此迅速地深入人心,在于它突破丁把节约界定于经济需要的认识,将节约上升到民族持续发展的前提的战略意义。

众所周知,中国人民传统上就提倡节约,勤与俭一直被视为持家治国的美德。这种德性要求的基础,在于体认到“生之者寡而食之者众”的现实,在一个无法充分提供制成品的时代,节俭是家庭与社会维持基本生计的必需。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制成品的短缺时代已经结束,制造和提供足够的消贤品不再是一个问题,而如何通过消费以加快产销周期似乎成了主要矛盾,作为消费美德的节约因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怀疑。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一种新的规定性开始出现,资源的有限性成为发展的瓶颈,消费品短缺结束以后,资源短缺成为突出问题。正是在资源的意义上,节约成为一种不得不具备的社会和个人的意识。我们拥有产出用之不尽的物品的能力,但没有可供不断吞噬的自然资源。今天,借助于效率越来越高的机器和生产制度,社会的生产能力是如此惊人,以至于任何资源都可以在一个不长的时间里被用于生产;不断刺激下的消费愿望又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如果不加节制,也足够提前消耗掉子孙后代的生存之基,无论能源、森林、土地还是水,都早巳或正在变成短缺资源。上世纪60年代在西方率先出现的对资源承载力极限的思考,40年后终于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中国成为官方和民间共同的忧思。

节约型社会这个概念如此迅速地深入人心,还在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过于粗放的现实和城市化加速必然带来的消费急剧增长的预期。

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水平居世界第53位,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最近2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源的高投入,未完成的工业化决定了本世纪前20年中国仍将对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有巨大的需求。粗放型经济增长足以让13亿人口的国家未富先衰;而另一方面,城镇人口人均能源消费是农村人口的5.5倍,城市化加速对资源供给提出巨大挑战。

可再生资源概念篇7

关键词:节能;设计;低碳;民用建筑

1引言

建筑行业中的低碳概念是指将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消耗降到最低,从而满足人们住宅愿望为最终目标的一种建筑理念。完成这一概念的要求,既提高了建筑资源的利用率,又节俭了许多建筑资金,还对建筑地周边的生态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在建筑设计中践行低碳理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优化使用建筑资源,使建筑资源效能最大化

在整个建筑过程中,首先在建筑用料上要坚决贯彻低碳理念,用最科学最准确的计算控制建筑资源的使用,将建筑资源的无效损耗降到最低点,将消费者要求、建筑材料的价格、功能、建筑用地、建筑物功用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尽量多用节能环保的新材料新设施。作为建筑设计者始终秉承低碳、节约、优化的设计理念,才能真正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改善人们家居环境的要求。其次要注意对建筑材料成本的控制。在保证建筑工程各项功能都不变的前提下,建筑工程设计者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对建筑工程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要注意选取节能设施、天然材料或环保材料,减少建筑材料的损耗,控制建筑成本。最终达到既节能又宜居的建筑效果。再次要注意对建筑材料的多层次开发和高效利用。以往的建筑工程和家居装修用材,大都是生产时能耗高使用时对环境污染重的材料。这些筑材料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如常规水泥会散发大量二氧化碳、散发大量粉尘,人造密度板会挥发大量易使人致癌的甲醛。同时这些建筑材料的不恰当使用还会给后期的维护带来很多麻烦。因此,在开发新材料过程中,注意选取带有地域性和原生态性的建筑材料,选择那些绿色、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当地建筑材料,是减少甲醛、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排放的有效途径。

3精心设计建筑物建筑形状,使建筑设计体现低碳理念

对建筑物进行科学的节能设计能够高效地达到低碳环保效果,通过精心设计建筑物的形体既可以增强建筑物的实际功能,又可以改善建筑物周边的环境,做到建筑物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再配以科学合理的绿化,保证建筑物达到宜人适居的理想效果。为了使建筑物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古人把房屋建成东西走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后来又通过使用煤炭、电等外来能源来改变室内温度,但这种做法却带来能源的浪费和环境浪费,在低碳建筑概念中,建筑物的供暖与降温,可以通过采用空心砖块墙体或充气混凝土砖块墙体达到保温效果,可以可以通过改变房屋的朝向,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光、自然风和太阳能来达到同样的效果。

4加强建筑施工过程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节能减排

在施工过程中贯彻低碳节能管理,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始终体现低碳节能的管理理念,并在施工过程中始终践行这一理念。这种管理理念具体包括:施工过程的总体管理、施工操作的评价管理、施工统一规划管理、施工具体实施管理、施工人员安全健康管理等。这些低碳节能管理,既可以保证建筑施工达到节能的效果,又能让建筑施工时刻彰显低碳环保的建筑理念。要达成上述理念,就要在施工过程中大力运用环保技术,对施工过程出现的光污染、噪音、扬尘等污染环境的问题,一定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如使用降噪音、降闪光的机械、对容易扬尘建材在使用前先洒水、覆盖等,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污染降到最低点。从而使建筑过程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不论是对施工者还是对施工场地周边的群众都不会带来身体的伤害。

5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在施工全过程中贯彻低碳理念

在建筑物使用寿命期内,要充分考虑可再生资源与建筑物的协调,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采取适当的能源利用方式,如海拔高的地区要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临近江、河、湖、海的地区要充分利用水能、生物能、海洋能;临近地质活跃的地区要充分利用地热能,借助本地区的地理资源辅助建筑物的部分能源需求,实现建筑物与环境之间的辨证统一。

6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对建筑设计的评价和管理

政府和建筑主管部门通过运用供求、价格、竞争、法律法规、行政指标等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建筑工程是否达标进行全程、全方位的督导和检查,主管部门不能只凭表面化的视觉观察或只听施工方的单方汇报就轻易下结论,应该成立专家评估小组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对那些不合乎低碳标准要求的建筑工程及时制止并整改,符合低碳标准的要给以肯定并将其经验加以推广。

7结语

低碳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各个领域逐渐对其重视。在建筑设计中,进行低碳设计,既可以降低建筑施工成本,又可以营造温馨舒适的人居环境。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意义重大。同时,采用低碳建筑设计,更长远的利益在于不影响建筑性能的前提下,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及能源的过度消耗,造福子孙万代。随着技术的不断攻坚,未来各个行业领域都将走向低碳化。

参考文献:

[1]刘家平.绿色建筑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杨璐溪.发展低碳建筑的途径研究[J].科技向导,2011(5).

[3]陈俊羽.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研究[J].科技风,2013(1):174.

[4]张希.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城市发展研究,2010(7).

[5]杨维菊.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m].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6]裴思思.低碳节能理念下建筑设计方法与技术探析[J].科技向导,2014(2):104.

可再生资源概念篇8

[关键字]多媒体资源;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1-0039-03[作者简介]冯汉娟(1968―),女,广东茂名人,本科,茂名市电白区杨梅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我校45个教学班配备了多媒体资源设备。可以说多媒体资源给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式。现以数学学科为例,阐述在多媒体资源的环境下,取得的实效。

一、利用多媒体资源,激发学习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我校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有趣有效的信息资源,真实再现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不仅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良好氛围中自主、积极地学习,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增强了其探索新知的强烈欲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如执教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的刘老师在进行完新课导入后,熟练打开《可能性》课件。顿时,学生们看到了栩栩如生的摇奖机,里面的红、绿、黄三种颜色的球发出一闪一闪的光芒。“好漂亮啊!”学生们惊叹的声音传遍教室,接着,教师提出“猜”的活动要求,点击摇奖机,说:“预备,开始猜!”“一定是红球。”“一定是黄球。”“一定是绿球。”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立刻高涨起来。刘老师又轻点鼠标,摇奖机滚出一个黄球,欢呼声一片。“如果再摇,你认为会是什么球?”“红球。”“确定吗?”“不确定。”“那该怎么说?”“可能是红球,还可能是黄球或绿球。”随着鼠标的又一击,新一轮的摇奖又开始了。场面依然火爆,而孩子们的回答中多了一些逻辑的东西……

二、利用多媒体资源,提高观察能力

列宁说:“感觉的确是意识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是外部刺激力向意识事实的转化。这种转化每个人都能看到千百万次,而且的确到处都可以看得到。”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提供的丰富的感知材料,让学生多观察,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建立起对事物的表象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如教学“行程应用题”时,张老师出了一道拓展题:一道环形跑道长1400米。两人同时从起点出发,甲骑自行车,每分骑450米;乙跑步,每分跑250米。经过几分钟两人再次相遇?

由于受学生年龄特点的限制和知识本身难度的阻碍,张老师就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课件,先出示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的起点同时出发赛跑的情景,随着时间的推移,甲乙两人的距离越拉越大,直至两人再次相遇。在整个动态演示过程中,老师边引导学生观察边让学生思考:两人再次相遇时的路程差就是谁的周长?由于多媒体的动静结合刺激着学生的感官,能让学生仔细观察,这样自然也就快速地帮助学生了解到两人再次相遇时的路程差就是一圈跑道的长。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知识。

三、利用多媒体资源,构建教学模式

数学中的每一个结论都是前人经过长期的探究发现的。确实,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因此,我们的教学要改变学生始终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而多媒体资源承载的教学信息是学生接收与加工的对象,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认知客体。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可构建“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把多媒体计算机作为认知学习的辅助工具,既能创设数学情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吸收和掌握知识的目的,又能让学生尝试发现,有效地克服认识障碍,启迪思维,发展思维。

四、利用多媒体资源,张扬教学个性

数学教学要面向每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多媒体资源的交互就能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和个性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并借助多媒体资源可以让学生去查找更多的有关于本课知识点的内容,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优生更优,学困生能赶上。如官老师在教学“有趣的测量”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

1.必做题:(1)在量杯中放一个土豆,完全淹没在水中,水面的刻度是980mL,取出土豆后,水面刻度是360mL,这个土豆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2)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分米,宽1.5分米,放入一块石头后水面升高了0.2分米,这块石头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2.选做题:(1)小明不小心把一个玻璃球掉进了家中的鱼缸里,这个鱼缸长30厘米,宽20厘米,原来水深7厘米,现在水深11厘米。()说得对。

a.爸爸说:“这个玻璃球的体积是1200立方厘米。”

B.小明说:“这个玻璃球的体积是2400立方厘米。”

C.妈妈说:“这个玻璃球的体积是6600立方厘米。”

……

学生在学生机上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做难度不同的选做题,而不是以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习情况不一的学生,这样就可以是学优生和学困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尤其是对学困生而言,久而久之,必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利用多媒体资源,构建多元评价

多媒体资源如果能有效、科学、合理地使用,将使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更客观、真实、民主,它能够打破时空的限制,做到自评与互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方式更加灵活多变,能够真正做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官老师在教学“有趣的测量”时,采用了下面的评价表:

在()里打“√”,除自我总评单选,其余的都可多选。姓名:年月日

我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提出设想()测量数据()记录数据()汇报方案()最大困难是什么分工合作()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列式计算()哪些同学值得我学习小组长()记录员()实验员()汇报员()我的表现能主动参与观察、思考、操作等学习活动()

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有关概念()

能进行一些合理的归纳和类推()

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计算方法或公式()自我总评优()良()一般()差()

上的不同,促进学生对概念形成清晰的认识,同时在思考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此外,应当注意,在引导学生归纳出数学规律后,应引导进行验证,在深化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学中应秉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起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揭示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真正理解、掌握数学概念。

参考文献:

可再生资源概念篇9

住建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1996年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2000年被聘为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2004年被人事部等七部委批准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接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证书”。2007年兼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为《城市发展研究》、《低碳生态城市》杂志主编。2010年当选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副会长,住建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CHF记者: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您怎样看待当前我国的绿色建筑市场?

李迅:

首先我要阐述一下绿色生态城市这个概念提出的背景。生态文明这个概念在世界上已经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列了,这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个贡献。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基于人们对工业文明深刻的反思提出来的。

我是从事城市规划工作的,在建设中,规划是龙头,规划是建筑设计中的顶层设计,我们主要是为政府提供服务。在绿色建筑发展方面,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比如,北京市已经宣布2013年6月1日开始,北京市所有的新建建筑要100%建成绿色建筑,深圳也开始响应了。政府在推动这个进程,业界的响应更加热烈,国内很多顶级房地产企业,像万科、万达、万通、招商地产、朗诗、绿地、绿城,他们都已经宣布了,他们建设的百分之百是绿色建筑,把绿色建筑作为企业发展战略提出来。

CHF记者:您认为生态学的核心原理是什么?

李迅:

我个人理解,生态学的核心原理有三点。

第一,它强调一个共生概念,世界上所有的物种它们都应该是共生、共存、共融的,强调生物多样性。人的发展,把其他的动植物、微生物都毁灭掉了,减少了生物多样性。

第二,强调循环,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可以循环再生、再资源化。世界上没有垃圾这个概念。为什么有不可持续建设模式的发生?那是因为有些建设变成垃圾了,又污染又占地,不可持续。利用生态学原理,世界上就没有垃圾,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再生,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再利用,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再资源化。包括建筑垃圾、电子垃圾,所以有一个概念叫城市矿山。城市矿山就是说城市里面的垃圾就在城市里边再生,在城市里面利用。

第三,系统性,生态学讲链条,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关联的,要发展不能只考虑一个方面,要系统的考虑。

CHF记者:请问生态学与我国当前的城镇化建设,是否有一定的关联?

李迅:

谈到城镇化建设,需要用生态学的原理来支持城市发展和文明发展。如果说生态学提出的主要背景,是对工业文明的反思。那么,另外一个背景就是世界城市化。

从2013年开始,整个地球已经是一个城市社会了。2007年世界城镇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我们国家慢一点,2011年时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所以也是一个城市型的国家。城市面积占了地球表面2%的面积,城市容纳了全球约50%的人口,城市创造的财富占全球80%的GDp,同时也消耗着总量占全球80%的资源与能源,排放着同等规模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所以城市是财富的创造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环境污染最大的制造者,又是环境污染最大的受害者。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讲的都是一个道理。但是现在的城市让我们很烦恼、很纠结,有很多头痛的东西,所以城市必须转型发展。城市应该如何发展?应该从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走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从灰色的工业文明走向绿色的生态文明。它的发展的模式应该告别过去的从摇篮进入到坟墓,转变为从摇篮再回到摇篮,这种循环就是生态模式。

CHF记者:您认为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点是什么?

李迅:

生态城市的核心要义,就在于它强调自然为本。我们现在谈“以人为本”,将来的更高境界就是以自然为本,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它是能够多样循环的,所有的物质都可以再生利用、循环利用,多元多样。另外对人而言,它应该感受是美丽幸福,要幸福起来,幸福是城生态城市的核心要义,如果人幸福不起来,就不是一个生态城市。

构建生态城市有一个系统,从产业开始,它应该是循环的绿色的产业系统。然后它的城市空间应该是紧凑舒适的;它的城市交通是高效便捷的;它的能源系统是低耗清洁的;它的水系统是循环安全的;它的废弃物应该是减量、再生、资源化;它的建筑是综合集成的绿色建筑系统;它的生态系统是和谐怡人的生态系统;它的信息系统是科学的。

关于生态城市,联合国也有定性的6项标准;由战略规划和生态学理论作为指导;工业产品是绿色产品,提倡封闭式循环工艺系统;城市有机农业的道路;居住区标准以提高人的寿命为原则;文化历史古迹要保护好;自然资源不能破坏,把自然引入城市等标准。

CHF记者:和国外相比,我国应该怎样开展生态城市和绿色建筑的建设之路?

李迅:

国际上也在进行绿色生态城市的建设,北美、北欧、亚洲都在进行。跟国外相比,我们还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期,人家已经进入到城镇化的稳定状态了,达到70%以上程度了。

从规划的演变趋势来看,第一,我们要构筑一个目标体系,争取在中国城镇化达到相对稳定状态60%~70%的时候,我国城市的能源消耗总量争取达到拐点。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拐点取决于两个国家,一个美国,一个中国,美国已经开始下降了,现在就看中国了。这个过程既是个美好的理想,也是个行动的过程,可能要有20年的时间,不可能很快。

第二,要构筑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能源、产业、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水资源循环、垃圾的资源化,低碳照明、智慧的技术等等,要用一系列的指标进行落实规划的指标。

第三,我们要依靠政策体系进行资助,进行政策创新。现在中央政府有一系列的财政补贴,可再生能源建设应用示范、金太阳工程、绿色生态城区,包括绿色重点小城镇发展都有财政补贴。

第四,构筑一个示范体系。示范体系大家可以去学,达到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不同地域可以进行学习、参照。

CHF记者:您心中的绿色建筑发展目标是什么?

可再生资源概念篇10

关键词:市政规划循环经济

正文:

1、市政规划遵循循环经济理念的必要性

随着人口的膨胀,全球经济体的不断扩张和生活方式的粗放、无节制,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着二氧化碳高排放、自然资源短缺、土地资源趋于饱和,能源生产和保障系统面临巨大的压力,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在这两种情形下,粗放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对传统的城市建设理念和发展模式进行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在我国城镇化、工业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规划更应借鉴其他国家和我国已有的经验和教训,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更为低碳、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综合平衡制约下发展城市。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构造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循环经济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它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即3R原则。

市政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部分,它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水源、能源、环境及信息的需求而进行的规划。它所遵循的一般原则是保障供应和处理废物,即为城市居民提供水、电气、热等同时妥善处理雨水.污水、垃圾、粪便等弃物。在保障供应方面通常依靠开源的方法而处理废物则采用达标排放的方式。从本职而言,市政系统是直接体现城市资源和能源流动,同时也是集中体现城市碳排放轨迹的系统。从城市的能源输入,经过城市交通组织、建筑设计到生产生活方式形成过程,再到污水、垃圾等废弃物输出,市场系统集中反映了城市资源和能源流动的过程。因此,在市政规划中推动循环经济理念,不仅可以成为节约能源、资源的有力抓手,而且也将对低碳城市建设起到基础支撑作用。

2、市政规划适用循环经济的可能性

尽管循环经济的概念最早来源于废物资源化,属于“废物经济”或“垃圾经济“的范畴。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概念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例如,一个家庭的节电、节水、垃圾分类等一幢办公大楼的节能、太阳能利用、中水利用、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等企业的节约降耗、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居住区的雨洪利用等节能设计标准等。同样,循环经济的概念也适用于市政规划。市政规划虽是一种精神产品,但也可以参照物质生产过程来描述即资源―消费―弃物。这里的资源是指市政规划中通过各种市政管道为居民提供的水、电、气、热等弃物是经过污水处理厂、粪便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的水和固体物;如果将弃物再利用变为资源.就可以体现循环经济的概念。其实在目前的市政规划中对循环经济的概念略有反映,如中水利用规划和雨洪利用规划等.但缺乏深度和广度。

循环经济理念用于市政规划所产生的效益循环经济的概念能否广泛深入地应用于市政规划,关键在于对“弃物”再利用的工程技术。按照目前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可以完全实现对“弃物”的再利用。如垃圾焚烧发电、粪便生产沼气、常温热能的利用等等均得到实际应用。所以说,当前的问题已不是循环经济的概念适不适用于市政规划,而是市政规划的理念已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必须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去洗礼。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去思考市政规划中的问题可产生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去考虑维持一个人的基本生活所需要提供的水源和能源,是为了满足其生活用水、用气、照明、电器用电、采暖用热等等。同时,为了保持人的居住环境卫生,还要对人消耗资源后所排出的污水、粪便和垃圾进行处理,会发现垃圾可用于发电,粪便可生产沼气.污水不仅可以提供热量用于采暖,而且可制成中水用于冲厕。这样可以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其次从实际出发,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可分析现有市政领域可再利用的资源。发电厂冷却循环水可为建筑提供采暖用热。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改为焚烧发电。因此,把循环经济理念用于市政规划,不仅限于理论层面在实际工程中也会产生明显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

3、推动循环经济市政规划面临的变革

当循环经济的理念溶入市政规划时,将在知识层面、研究重点和规划的必要性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首先,知识结构向多学科综合性发展。市政规划专业较多、专业性较强,以往规划是条块分割,融合不够今后则要求知识结构向多学科综合性发展、如做燃气规划的要知道沼气方面的知识;而从事供热规划的不仅要了解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还要具备新能源方面的知识.如太阳能等。

其次,更加注重资源的研究循环经济本质是3R原则,所以按此原则进行市政规划时,应对规划区域内的可利用资源进行研究除常规资源外,更要充分挖掘弃物的资源化潜力通过再利用和再循环实现常规资源的减量化。

第三,市政规划的重要意义将更加突出。常规能源的使用,基本不受地域的限制通过一些工程措施可以达到使用的目的但是,再生能源的利用受到地域的严格限制如污水热能的利用要求用户靠近污水处理厂或流量在(万吨时以上污水管线的附近),同样,发电厂余热利用也要求用户在其周围5公里以内。因此这就要求市政规划必须先于地区开发建设确定其使用再生能源的种类,方式和范围,这样,才能确保城市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否则.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将失去对再生能源利用的机会。市政规划应着眼于“生产-回收-在生产”的循环模式,视节约、替代、优化、修复等关键理念,实现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特别是要建立必须的指标,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等,在循环利用方面应考虑中水回用率、垃圾回收利用率、雨水收集利用率。

第四、实施开源节流计划,构建清洁多元的能源供应系统,建立节约能源的长效机制。开发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海洋能、燃料电池等开再生能源,还包括天然气等能源开发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在清洁能源开发方面,规划要选择现有成熟技术,重点开发本地优势可再生能源,以形成多元的清洁能源保障体系。同时,逐步从传统的“以需定供”向“以供定需”转变,考虑需求侧的减排潜力,实现对需求侧需求增长的控制,如使用节能器具补偿等,实现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