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法治保障研究十篇法治保障研究十篇

法治保障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2:18

法治保障研究篇1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型职业农民;法治保障

一、新型职业农民内涵历史由来及种类

(一)新型职业农民沿革。1.农民。农民系指长期务农的劳动者。《谷梁传•成公元年》就有“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农民,有商民,有工民。”195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例》实施,形成了我国城市与农村户口的管理体制,农民就是“农业户口”者。学术界用职业的角度界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就是农民,否则不是农民。泛指家庭经济主要来源于农业农村劳动者。1980年后,根据农民产业重点被称粮农、菜农、果农、花农、菇农、棉农、茶农、养殖户、专业户等;1984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农民的身份是“社员”。2.新型农民。是农村农民的农业发展的带头人,系指有科学文化素养,现代农业生产与管理技能,并主要以从事该职业为收入来源的居住农村地区或集市的农民。简单说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或者称农商。最早出现在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2003年科教兴农工作的意见》{农科教发〔2003〕3号}第六部分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3.职业农民。是从“工人”的职业概念而切入,特别是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引出“农业工人”。泛指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的职业人,而不是户籍身份。最早提出是2005年11月10日,《关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的意见》{农人发〔2005〕11号}中提出培养对象是“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等领域的职业农民。”4.新型职业农民。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后连续提出。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立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需求,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做出了明确部署。《“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超过2000万人的发展目标。至此,经历由农民—新型农民—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沿革。新型职业农民具备新型和职业双重融合,体现知识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有机融合。即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从业人员。(二)新型职业农民内涵。1.新型职业农民身份。体现了农民由户籍身份称呼转变为职业的新身份,农民逐步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有奔头有尊严的“绿领”。标志着农村人才培养从全面普及提高、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重点的农民培训,到以农村精英为重点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转变。新型职业农民更具农商的特征,即市场导向,适度规模或者专业服务者。从兼业向专业、从被社会歧视地位向平等的转变;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政策术语也经历了由培训—培养的转变。2.素质。主要特征表现在高素质和生产技能的农民特征,这是与传统农民的根本区别。2017年3月,在两会期间明确要求大力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新时代善创新、敢创业的“新商农”;经教育培训出来的爱农业、有经验的老农新型农业经营骨干分子;有高学历、想务农的“知农”;也有满腔热情在城里打工返乡的创业者。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还需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具有承担责任。3.作用。新型职业农民作用体现在新型经营主体的个体形式和主体力量,明确展示了未来谁来种地的主体。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发挥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的新动能。是人才振兴的对象,是寻求新时代农村发展赋能、推进城乡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基本力量。他们是适度规模经营的实践者,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三)新型职业农民种类。1.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活跃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新型生产经济体中,以此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业劳动力(农业雇员)。属于产中直接从事生产者,掌握农业专业性生产技术,并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2.农产品经纪人。也称农村经纪人,商(菜、粮等)贩,把农产品对外销售出去,收取双方的服务费用。活动在生产农民、供货商、销售商和技能人员之间。3.生产资料供应商。指种苗、农药、化肥、农膜、农机具等生产资料销售供应商,提供专项作业服务,如机插秧、机打药等。4.农业技术推广员。负责生产田间技术推广与生产常规指导人员、信息员、病虫害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5.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主要是专业(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事生产企业负责人等。其占有一定土地与设施装备资源,有专业技能、管理经验与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管理。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面临的难点

(一)农民整体结构性素质偏低。受全球传统农业因素影响,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流向了城市。农村劳动力构成呈现妇女、儿童和老人,属于“386160”部队,特别是以留守中老年人为主,劳动者结构上素质就处于劣势。职业农民类型繁杂,至少分五种类型,专业面向全社会产业,且跨行业。新型职业农民的层次千差万别,需要进行差异化的培训。这一现状为提升农民素质增加难度。(二)农民个体主观上缺乏进取精神。许多农民存在不思进取,满足现状,等靠要倾向突出。不善于学习、不愿接受培训,对学习缺乏兴趣。常有各级免费培训学习,不给礼物,甚至不管饭都不愿去,能自己肯花钱学习那就太稀少了。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的主观动力。(三)遵纪守法意识淡薄。法律法治观念淡薄,过度利用法律庇护自己,牵涉自身利益,甚至歪打官司斜告状。明知违法违规也不去顾忌。无理上访、心明镜也强词夺理。培育爱党、爱国、爱农村的新农民思想道德征途颇为艰巨。(四)经营管理理念更加滞后。乡村振兴迫切需要提升规模经营,生产规模越大对对经营管理的需求就越迫切,特别是把技术融入经营管理中。一项项技术,如果没有必要的管理,技术就难以实施落实。而恰恰农业还普遍重技术,轻管理,同时农业管理人才也奇缺。在报告中强调,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新型职业农民,便是当今时代背景下的这样一支“三农”乡村振兴工作队伍,是破解振兴乡村的核心瓶颈之一。(五)培训供给与需求脱节难以适应乡村振兴需求。现行培训机构表现是供给与需求脱节,供给者会什么,就讲什么。培训提纲罗列的也不一定真的按课程计划实施,想办法找到哪个最省钱最廉价的授课老师。安排教师是培训目的与培训机构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为首,多以农业生产技术为主、经营管理薄弱。而对文化素养、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等内容涉及极为稀少。密切当地农业特色,特别是气候与农作物生态特性,特色乡村(旅游观光)产业也须加强。也有盲目照搬别人课程,与需求没有契合度、无地域特色实效性不强,大多以理论层面的知识为主,甚至空谈理论。生产需求的实践技能知识比较薄弱。生产实践技能匮乏,特别是师资匮乏,冒名充当名师现象严重,这些都是现实难题。(六)培训经费不及时到位与不能有效利用。首先是经费下拨困难,培训经费实行保障制,需要培训机构得到培训人员数量后下拨,但经费是不能及时拿到的,有的需要提前做账,甚至事情没做要先把发票开了,好报账拨款。这样就难免作假,有限经费不能使用在刀刃上。有些培训机构培训结束,财政部门还是迟迟不给兑现经费。经费管理混乱,经费得不到有效利用。政府管理上存在将职业农民培训当成项目争取,到手后想尽一切办法把经费最大留给自己,巧立支出名目,目标服务自身设施,利益觉得合不上就不承办项目的现象。对专家讲课虚报克扣等违规违法等暗箱操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专家授课积极性。为保障农民学员数量,借外出考察实地学习,考察走形式,千方百计插观光旅游。

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法治保障建议

(一)各级政府要制定有效可行的培育规章制度。国家和省市县农业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及时制定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当年计划当年要有效落实与实施。通过立法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长期稳定的制度,并赋予新型职业农民终身受教育的权利。衔接开放社会科普、教育、培训机构给予提供优先优惠和必要的免费学习调研便利政策。制定满足农民需求的定期、持续培训培育,建立经常性培训及跟踪服务的制度。明确经常性培训的关键内容、方式方法、培训机构、经费投入和保障措施。建立与干部继续教育、工人岗位培训相类似的新型职业农民全员经常性培训制度。实施技术到现场和跟踪指导服务,培育内容以农民需求为中心,给农民更多自与选择权。建立鼓励终身自学的政策制度,特别结合自身所需,充分调动鼓励他们的自学自觉性。树立典型强化引导,有效结合自身需求的高效自学与培育激励机制。增加自己选择学习的主动权。(二)制定统编通用公用教材与各地专业的实用教材制度体系。政府可根据不同类型新型职业农民技能特点及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制定教育培育统编基础培育教材,省市专业技术教材,鼓励农民自己选择购买教材。首先,要搞好通用教材,现行市场教材非常杂乱,不实用问题突出,甚至根本就没有需求应用价值,过多地空谈理论。一发给学员就是十几本,是免费,但很多农民就看看封面,大致过目一下,根本就没有看的必要,更甚者连拿走都不拿,随便丢掉。老师培训的内容,农民需要的确没有书。所以,形式上无用的教材极为普遍。应建立通用教材国家层面统编,专业教材省市统编,鼓励在教材上让农民自选自购补贴模式,使培训教材实用价值不断提升。(三)鼓励完善培育职业农民的师徒新路径制度。开展师徒传授长期模式,可以选拔有专长的专家、科技工作者、企业家等专业人士为师傅,新型职业农民为徒弟,通过立项实施、爱心奉献和企业资助实施运转,更能发挥传授效率和培育学习效果。采用一带一、一带多,群代群模式;面授、现场传授、线上传授等方式。特别是按照主席在2019年曾批示“老科技工作者人数众多、经验丰富,是国家发展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培训人才,要发挥老科技工作者有时间、有技术、有爱心,乐于奉献的优势,是解决授课师父培育人才匮乏的有效途径之一。(四)建立与完善师资队伍库建设管理制度。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师资至关重要,师资选拔与不断教育培训,竞争上岗,监督和促进师资素质提升体制迫须建立。杜绝控制缺乏实战能力师资,增加培育效果。建立和完善对师资的资格考核评价制度,实行进入与退出机制。(五)完善网络媒体教育培训培育制度体系。把网络媒体教育培训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必备路径之一确定下来。明确培训依托线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申报系统”资源与线下各地职教中心开展的农业技术提升,有效利用“云上智农”等app提供的线上精品课程。建立微信群、公众号、专业网络、网上培训等作为必要的培育学习路径。线上农民培育云平台应该打造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另一个重要阵地,农业农村部已正式启用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将打通农技入户的最后一米。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将伴随着乡村振兴而逐步完善。(六)建立完善培训培育与农事基地融合发展的制度。为了充分体现新型职业农民的实用性非常强的特点,需建立实训基地,由各级政府筛选扶持农事企业,承担实践实训基地场所,并配备有本企业优势产业兼职教师。这种基地要承担起科普与新技术培训、装备展示、成果转化、技术示范、试验研究、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决策咨询、设备维修、农事设计等功能,让新型职业农民在这个基地上,能实地学习、研发创新,提升实际运营能力。建立和完善新型经营主体的农事企业,鼓励他们的科普动机、推进科普途径与作用,充分发挥其优势,助推新型职业农民发挥职能作用。规定培育者在农事企业中解决其企业问题的同时得到培养和提升,而不是仅仅学些表面花架子,实行农事企业与职业农民相互促进的融合发展模式。(七)改进认定管理办法和实施题库考核认定制度。认定管理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的基础和保障,他们只有通过认定,才能确认其是新型职业农民,之后进一步享受特殊政策扶持。目前考核认定,如职业农民的考核实际上形同虚设,考题本身就是全公开的,只是照答案抄一遍。有的连答案都不会抄写,由人代抄写。题目本身也常缺乏知识技术要点,讲授人再水平不足,怎么能讲好,农民怎么能学好。建议集中全国或全省精锐力量、因地制宜建立考核认定题库,如学习汽车驾驶员理论与实际操作科目考试一样,由计算机抽题,电脑答卷评分。这样对学员和师资、培训机构都是一个检验和考核,才能真正激发提升他们的内生动力。当然建立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考核制度,也必须设置科学合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资格的门槛。(八)强化新型职业农民的财政扶持与监管力度。有必要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立法中明确其经费的投入与监管,经费纳入地方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支出,以保障经费来源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特别是加强项目资金政府信誉制度的落实,避免经费挪用,及时落实到位,可以实行报账制度。规范经费使用科目与标准,经费使用实施银行直接划拨到底,避免现金报账,如涉及教师劳务费直接进卡等措施监管。培育亿万懂农业、懂技术、懂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们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和重要保证。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该领域法治建设进行探索,将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有序进行,有利于农民自身受教育权利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赵帮宏,张亮,张润清.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的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13(04):107-112.

[2]朱启臻:“新型职业农民及其成长环境”2012年3月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

[3]刘芙,韩越,黎莉.辽宁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与路径探析[J].农业经济,2012(04):20-21.

[4]潘军.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是乡村振兴的关键[n].中国教育报2018-05-15.

[5]张洪霞,吴宝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及机制建构——以天津市三个新型职业农民试点区县为例[J].职教论坛,2015(16):26-31.

法治保障研究篇2

关键词:散居民族;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C95-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0-0064-06

一、散居民族的概念、概况研究

散居民族的概念和概况是散居民族研究的基础。敖俊德提出散居少数民族包括:一是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以外的少数民族;二是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以内,但不是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所称散居民族包括建立民族乡的少数民族。〔1〕裴瑛对此持有不同观点,其认为建立民族乡的民族不应该属于“散居”,而应该属于“聚居”,是聚居少数民族的一种特殊情况。“民族区域自治”不同于“民族自治地方”,换言之,民族区域自治包括民族自治地方(这是主要部分)和民族乡(居于次要地位的部分)。民族乡与自治地方的差别在于该地区少数民族行使当家作利的范围、规模、程度上的差别,是“量差”而非“质差”(自治与不自治的区别)。〔2〕于衍学提出散杂居少数民族有关理论与政策的研究是做好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的基础,并就散居少数民族、杂居民族、散杂居民族概念及其提法进行简要的讨论和梳理。散居民族是指某一民族的成员以分散居住的状态零星分布在另一民族人员数量占有优势的区域的民族,认为民族乡属于“散居”范畴。〔3〕黄凤祥、谭传位根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指出,我国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为2900多万,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32%。其中,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以内的有700多万,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以外的有2200多万,分别占散杂居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4%和76%。从民族成分来看,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中,包括我国55种少数民族成分。从地域分布来看,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遍及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台、港、澳未统计)以及全国97%的县、市,但相对集中在西南、东北以及中间的连接带上。散杂居少数民族的特点是人口分散,居住环境较差,经济文化发展滞后,民族关系复杂而敏感,且影响速度快,影响范围广。〔4〕

二、有关散居民族的政策法规和权益保障研究

散居民族的政策法规和权益保障研究是在梳理我国各个层面的政策法规中有关散居少数民族权利的基础上,分析政策法规的主要着眼点和立法原则,提出加强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益法制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散居少数民族立法存在的问题,倡导形成以《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法》为基本法、国务院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相互配套的散居少数民族立法体系,旨在切实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权益。

沈林、李志荣系统梳理“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中关于散杂居民族权利的规定,收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颁布的涉及散杂居民族权益保障的政策法规。〔5〕袁仲由指出散居少数民族立法工作与其他立法相比,在立法原则上,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在共性方面主要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保证我国的法制的统一。特殊性要求散居民族立法应突出三点:第一,要突出民族特点。第二,要突出重点。一是要切实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二是帮助散居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三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第三,要突出热点。〔6〕徐曼通过分析完善我国散居少数民族立法的意义,指出我国散居少数民族立法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形成以《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法》为基本法、国务院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相互配套的散居少数民族立法体系,加强对散居少数民族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7〕陆平辉在将散居民族分为城市散居少数民族、民族乡散居少数民族和农村散居少数民族的基础上,论述了散居少数民族概况、散居少数民族权益理论、散居少数民族权益法律保障理论、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及其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权利及其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权益及其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权利及其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经济权益及其保障等几个方面的内容。〔8〕袁翔珠从论述完善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了我国现行的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机制,指出了其体系仍欠统一、完善、科学、系统,还存在较大缺陷与不足,特色不突出,权益保障在各个领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提出完善我国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法律制度,要提高认识,制备周详的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立法规划,将重点放在单行条例的制定上,加强以经济发展为内容的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大力加强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立法的理论研究。〔9〕安绍伟从加强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工作的客观需要出发,以司法保障为视角,从法律规定和实际需要两个方面,论证了对散居少数民族权益进行司法保障的必要性,并进一步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司法保障措施。〔10〕

三、散居民族工作研究

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出于生产、生活需要,或受诸如自然灾害、民族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很早就开始民族散居化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环境事实上对我国民族散居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散居化的趋势不可阻挡,而且进程日益加快。作为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散居少数民族工作就是要尊重和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民族平等权利和一切合法权益,不断增强民族团结,并扶持他们发展经济、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

沈林、李红杰、金春子、杜宇分析了散居化是民族进程的一个重要规律,总结了我国散杂居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特点,以及我国散居民族工作的历程和成就、内容与形式,并对现实状况进行分析,对21世纪的散杂居民族工作进行展望,提出要全面彻底地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11〕杨侯第认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民族地区、散杂居地区同外界和周围的经济交往日趋增多,人员流动日渐活跃。部分少数民族由于自身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影响,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还需要一个过程,因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了解不够,遇到一些偶然因素,容易引起纠纷。同时,必须加强对散杂居民族工作的领导,把散杂居民族工作与聚居少数民族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尝试、改进工作方法,逐步建立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灵活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管理网络,使其能够及时处理所出现的问题。〔12〕黄凤祥、杜宇指出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就是要尊重和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的民族平等权利和一切合法权益,积极帮助散杂居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帮助民族乡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培养、使用、选拔散杂居少数民族干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宣传民族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健全民族工作网络。〔13〕葛忠兴收录了在全国散居民族经济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交流的论文26篇,内容涉及少数民族经济工作的专项资金、实施帮扶工程、制定扶持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典型示范、整合社会资源等多方面的思考和实践,对指导散居民族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4〕

四、民族乡研究

有关民族乡的研究是散居民族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民族乡概念、性质、地位、作用、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民族乡法制建设、民族乡与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沈林的著作《中国的民族乡》从理论上阐明了民族乡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在回顾50年民族乡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民族乡工作取得的经验,同时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民族工作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政策建议,对民族乡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15〕除专著外,学术界的论文对民族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第一,关于民族乡概念、性质、地位和作用的研究。覃乃昌指出从民族乡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过程、理论及民族乡的实践看,民族乡都与一般乡有很大的区别,体现出自治的性质,属民族区域自治的乡级基层政权,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补充。〔16〕沈林提出民族乡理论研究的内容包括民族乡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因素;民族乡的本质、内容和形式;民族乡的地位、作用和特点以及制定民族乡的政策、法律法规制度。同时还分析了撤乡并镇等民族乡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民族乡的法制建设问题。〔17〕颜勇认为民族乡自治性质的确定,并根据其特点使之成为民族区域自治中不同于现有三级民族自治地方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从而使杂居区的少数民族也能依据其作为乡一级自治地方的实际,享受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核心自治权。他还提出为避免混淆,在实际工作中更加名正言顺,并同民族乡自治的本质相吻合,使用自治乡代替民族乡更加妥当、确切。〔18〕金炳镐从民族乡建立以及发展民族乡性质、地位和作用及保障等方面,探讨有关民族乡以及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19〕

第二,关于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晏路深入分析民族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民族乡发展不平衡,贫困面仍较大,民族乡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人口素质低,民族乡的特殊政策、优惠政策贯彻落实难,加之民族乡的撤并与建镇,现行的有关民族乡的法律法规有些条款过时或失效,分税制后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不健全,使民族乡工作在新时期面临新挑战。为此,必须大力提高对民族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继续落实和完善对民族乡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民族乡的法制建设,提高民族乡干部素质,发挥干部在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带头作用,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有助于民族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肖宪清指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有些地方的贫困差距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大,形成了当今我国区域经济的极贫地带。因此,加快散居民族乡的经济发展,应切实加强领导,促进协调发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善投资环境,搞好资源开发,发展民族教育,实施可持续发展。〔21〕

第三,关于民族乡法制建设的研究。朱玉福指出在民族乡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宪法、法律和民族乡行政法规以及辖有民族乡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县市有关民族乡的地方性法规、政策性文件,为民族乡的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起到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乡法律法规体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民族乡法制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国家和地方必须加强和完善民族乡的法制建设,法律法规赋予民族镇以民族乡同样的法律地位,是民族乡小城镇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发展途径。〔22〕王培英指出为进一步发挥民族乡在加强民族团结、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应当正确认识民族乡的性质和法律地位,进而制定民族乡法,以确保民族乡的法律地位。〔23〕

第四,关于民族乡与民族区域自治关系的研究。杨剑波指出作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各民族基本是“大杂居,小聚居”分布,以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行政区域建立的自治地方,仍然不可能保障相当部分散杂居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等权益,因此在少数民族聚居的乡镇一级行政区域又设立了民族乡,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补充。〔24〕曹新富提出民族乡与一般乡有很大的区别,体现出自治性质,属民族区域自治性质的乡级基层政权,但民族乡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范畴,它属于少数民族杂居区。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只能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补充形式,这就是民族乡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的地位。〔25〕唐智指出我国的民族乡制度是为解决散杂居少数民族问题而建立的特殊政治制度,它有别于为解决民族聚居地区问题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将民族乡误作民族自治地方的现象需做一深刻分析,防止谬种继续流传。〔26〕卢贵子指出从现实状况看,民族乡与民族自治地方在其职能、职权上的区别是明显的。他认为民族乡实际上是自治的一种形式,一种自治单位,是属于民族区域自治范畴的。民族乡具有一般乡和自治地方两重性,而更多的是具有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属性,是具有民族区域自治性质的基层政权。〔27〕

五、城市民族工作研究

城市民族工作是散居民族研究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重点集中在城市民族工作、城市民族人口流动和城市民族关系、城市民族的政策法规和权益保障、城市民族对现代化进程的适应等方面。

沈林、张继焦等的《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系统总结了我国50年城市民族工作经验,从都市人类学视角论述了城市与人和社会、城市与民族和民族问题、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多民族化过程,对城市民族工作的对象、城市民族工作的内容、城市民族工作的方法及城市民族工作的问题、发展趋势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28〕除专著外,学术论文主要集中在:

第一,有关城市民族工作的研究。李华权通过对城市民族工作的地位、特点、功能等方面的认识和思考,从理论上阐述城市民族工作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和作用力,以及依法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9〕邓行对城市民族工作的概念、对象、范围、内容作了界定,并结合实地调查,分析了新时期南方城市民族关系和城市民族工作的现状,阐述了新时期南方城市民族工作的重心。同时提出我国城市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行业,收入整体偏低、住房和医疗条件差。因此,解决城市少数民族的就业问题、保障城市少数民族的发展权是当前城市民族工作的主线,并就此提出了对策建议。〔30〕牟本理在接受李士杰的访谈中提到,城市少数民族人口迅速增长,城市的民族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少数民族散居化趋势明显,民族意识逐渐增强。因此,解决生活在城市的少数民族的实际困难,首先要加强对城市民族工作的领导;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依法协调城市民族关系,同时尽快建立城市处置涉及民族因素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切实解决城市少数民族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继续推动民族工作进社区,使民族工作基层化、社会化。〔31〕聂健全指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城市中少数民族人口的迅速增加,城市民族工作在全国民族工作中的地位就越来越显得重要。因此,正确认识城市民族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明确城市民族工作的任务,发挥城市的特殊作用,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带动边远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各项事业的发展。〔32〕

第二,有关城市民族人口流动和城市民族关系的研究。范生姣指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民族问题日益增多,城市民族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例如城市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滞后于当地汉族,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增多带来的新问题,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引发的冲突,城市少数民族意识增强而引发的民族关系等问题。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这对做好新时期的城市民族工作、维护城市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33〕冯正春、黄友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非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同胞不断融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大潮,在城市定居下来,成为城市居民中新的群体,非民族地区的城市民族工作,也因此成为摆在民族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34〕

第三,有关城市民族的政策法规和权益保障的研究。毛公宁指出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大批少数民族进入城市,但由于民族之间的差异和发展方面的差距仍长期存在,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是城市发展、民族发展中的必然现象。提高对城市和散杂居民族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城市民族工作的立法工作,应把过去由政策调整转到以法律、法规调整上来。赵佐贤表示城市民族工作的改善还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自治县撤县建市后,可否继续享受自治县待遇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民族关系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有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补偿问题、环境保护补偿问题等,都需要认真研究,提出解决办法。高永久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以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意识逐渐增强,突出地表现为以本民族的现状与其他民族、特别是与汉族对比的现象,更加注重对各项合法权益的维护。〔35〕

第四,城市民族对现代化进程的适应研究。王希恩表示少数民族城市化进程中发生的各类矛盾和纠纷其实都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现有的城市环境不利于少数民族的融入;二是少数民族自身对于既有城市环境的不适应。前者涉及现代城市建设的模式问题,后者涉及少数民族城市化中的素质准备问题。因此,要建立一定数量的与少数民族传统相衔接的现代经济形式和产业结构;建设和完善能够表达少数民族意愿的政治形式和民间途径;建设和完善能够满足多民族文化需求的社会机制和相应场所;营造宽松的有助于民族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凸现城市建筑布局和外观上的民族文化特色。少数民族和其他群体一样,城市化的准备实际上就是为适应城市生活状态的知识、技能、文明素养、心理的准备。〔35〕

六、结论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第一,有关散居民族的研究,近20年来呈现上升趋势,2000年后的研究成果明显多于20世纪90年代,并且有一些研究成果发表在部级或者民族学的核心期刊上,显示研究成果在国内民族研究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有关的研究成果大体上分为专著、学术论文、讲话稿汇编、文件汇编等形式,反映出学术界和有关政府部门对散居民族的关注,尽管在一些问题的观点上仍存分歧,但总体上使研究得到了更深和更广的推进。第二,现有研究成果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散居民族的概念分析、权益保障、散居民族工作、民族乡的概念、法制建设、经济发展、与区域自治的关系、城市民族工作、城市民族关系、城市民族流动人口、城市民族对现代化的适应问题,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民族乡和城市散居少数民族。第三,与其重要性相比,散居民族是国内外民族学、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研究相对薄弱的环节。从当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也可以看出,相对于关注较多的研究领域和地区,目前对散居民族的研究较少关注的领域是散居民族地区的教育、医疗、卫生、人才建设、干部培养、、政策完善等方面的问题,极少关注除民族自治地方外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30%以上的村委会、村民小组的民族工作。

散居民族工作主要包括:民族乡工作,城市民族工作,除民族自治地方外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30%以上的村委会、村民小组工作。参见《加快脱贫发展步伐力推兴边富民行动――云南“十一五”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布局》,载《今日民族》2006年第2期。

而以上这些缺少研究的领域,与当前散居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息息相关。有些在聚居地区或经济条件、基础设施较好的民族地区实施的教育政策,在发展滞后的散居民族地区往往导致辍学率的上升;一些散居民族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摸索的医疗方案在新医改的背景下艰难不前;散居民族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和干部培养困难重重,而实际的民族工作中又呼唤既有现代管理知识又能与本土情况相结合的当地少数民族干部能不断成长;一些散居民族村寨由于缺乏开展民族文化活动的场地和经费,国外基督教势力乘虚而入,占据了部分少数民族的精神领地;由于散居民族分布散、类型多、发展不平衡、热点难点问题多,而现有散居民族政策存在亟须调整、修订、补充、完善,很多散居民族,尤其是居住在非自治地方农村的广大散居少数民族,其民族权益至今没有得到国家民族政策和法律的保障,不仅使其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拉大,更导致其成为民族问题多发的地区。以上问题将伴随着散居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应当被不断地被纳入到学者和民族工作部门的调查和研究当中。第四,随着散居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散居民族地区的民族认同问题,城市化进程过程中散居民族身份转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医疗、社保、就业、文化建设、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经济发展路径的转型将成为新的关注重点。第五,对散居民族研究而言,当前的研究或采用以资料文献分析为主的宏观分析方法,或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深入地进行实地调查,把通过实地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与各地区的相关统计数据结合起来,来对不同类型散居少数民族的权益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在进行实地调查和访谈为主的调研中,由于散居少数民族与聚居少数民族存在很大区别,不仅人口基数大,民族成分众多,人口居住分散,特别是不同类型的散居少数民族情况差异巨大,在选取样本资料进行以点代面的分析时,往往很难全面反映散居民族地区的情况。因此,要深入和全面地对散居民族进行研究,不仅需要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研究资料,还需要不断有学者加入到该领域的研究当中,为散居民族研究提供更丰富、翔实、多样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敖俊德.关于散居少数民族的概念[J].民族研究,1991,(6).

〔2〕裴瑛.也谈散居少数民族概念以及有关的民族法制问题――《关于散居少数民族的概念》质疑[J].民族研究,1992,(5).

〔3〕于衍学.散杂居少数民族有关理论的系列研究与探索[J].社科纵横,2006,(4).

〔4〕黄凤祥,谭传位.我国的散杂居少数民族概况[J].民族团结,1997,(2).

〔5〕沈林,李志荣.散杂居民族工作政策法规选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6〕袁仲由.试论散居少数民族立法[J].民族团结,1996,(4).

〔7〕徐曼.试论完善我国散居少数民族立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8〕陆平辉.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9〕袁翔珠.关于完善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的思考[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5).

〔10〕安绍伟.散居少数民族权益的司法保障[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4,(1).

〔11〕沈林,李红杰,金春子,杜宇.散杂居民族工作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12〕杨侯第.多一些关注:散杂居民族工作的呼唤[J].民族团结,1996,(12).

〔13〕黄凤祥,杜宇.我国的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J].民族团结,1997,(4).

〔14〕葛忠兴.散居民族经济工作新思路[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5〕沈林.中国的民族乡[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16〕覃乃昌.关于民族乡的几个问题[J].民族研究,2002,(3).

〔17〕沈林.关于民族乡理论和实践的几个问题[J].中国民族,2002,(1).

〔18〕颜勇.试论民族乡的性质[J].贵州民族研究,1988,(2).颜勇.试论民族乡的作用及其保障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1989,(2).

〔19〕金炳镐.有关民族乡的几个理论问题[J].贵州民族研究,1993,(1).

〔20〕晏路.关于我国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J].满族研究,2004,(1).

〔21〕肖宪清.散居民族乡:改变“被遗忘角落”现象靠什么[J].中国民族,2000,(12).

〔22〕朱玉福.加强民族乡法制建设,保障民族乡建设小康社会[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4).朱玉福.民族乡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5,(2).

〔23〕王培英.论制定民族乡法的必要性[J].民族论坛,2005,(8).

〔24〕杨剑波.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及其与民族乡的关系[J].今日民族,2006,(1).

〔25〕曹新富.民族乡在民族区域自治中的地位[J].今日民族,2005,(1).

〔26〕唐智.民族乡误作民族自治地方的现象及其原因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32).

〔27〕卢贵子.民族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补充[J].中国民族,2008,(5).

〔28〕沈林,张继焦,杜宇,金春子.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29〕李华权.关于城市民族工作的几点理论思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S1).

〔30〕邓行.论新时期南方城市民族工作[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邓行.试论当前城市民族工作的主线[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31〕李士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民族工作――访全国政协委员牟本理[J].中国民族,2006,(4).

〔32〕聂健全.试论城市民族工作的地位与作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33〕范生姣.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4).

〔34〕冯正春,黄友亮.新时期非民族地区城市民族工作浅探[J].民族论坛,2006,(2).

〔35〕编辑部.纵论城市民族工作[J].中国民族,2006,(9).

aReviewoftheResearchonChina'sethnicpeoplesinDiasporaovertheRecenttwentyYears

wanGJun

(instituteofethnicLiterature,YunnanacademyofSocialSciences,Kunming,650034,Yunnan,China)

abstract:ethnicpeoplesindiaspora,incontrasttothoselivinginacompactcommunity,arethosewhoinhabitoutsidetheethnicautonomousregionorthosewholiveintheethnicautonomousregionbutdonotpracticeregionalautonomyintheregion.theaffairconcerningethnicpeoplesindiasporaisanintegralpartofthatconcerningallethnicpeoplesinChina.overthepasttwentyyears,theacademyhaspublishedabundantresearchfindingsontheethnicpeoplesindiaspora,coveringdifferentaspectsfromthedefinitionandgeneralsituationofthesepeoples,totherelevantpoliciesandprotectionsofrightsandinterestsinfavorofthesepeoples,andtothemanagementofethnicaffairsinbothruralandurbanareas.inactuality,practicalexperienceshavebeenaccumulatedinethnicaffairs,whichwillhelptopromotetheprogressoftheethnicpeoplesindiasporaalongthewayofequalityandunity.

Keywords:theethnicpeoplesindiaspora;research;review

收稿日期:2011-04-25

法治保障研究篇3

社会法学在学术探索和理论争鸣中日渐成长,但相比于传统法学学科,社会法学基础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社会法学科体系还不够成熟,在社会法的性质特征、功能定位、价值原则、法律机制以及社会法与相关部门法的关系等基本理论问题上尚未形成一致或共识。为推动和加强社会法学基础理论研究,本刊拟组织系列文章进行深入探讨。本期三篇文章分别是讨论社会法学科建设、法律性质和法律机制问题,以飨读者。

摘要:推进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转型,完善社会弱势群体保护制度,推动慈善志愿服务制度发展,健全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促进社会治理创新与法治社会、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深化社会法学理论研究,加快建设和发展社会法学学科。而新世纪初起始的社会建设的广泛实践,随后的社会权入宪与社会立法、执法和司法跟进,尤其是社会治理创新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的法治社会建设,促使法学多个学科的学者共同关注超越传统公法私法的新法治领域,拓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这一传统社会法领域,形成了一大批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成果,并融入社会法学教学和社会法治实践,这无疑为社会法学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储备了社会法学学科建设的基本条件。明确社会法学学科定位,汇聚社会法学研究力量,提升社会法学理论品格,创新社会法学理论体系,加快建设和发展社会法学学科,对于完善我国法治理论体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社会法学;学科建设;社会法治;法治领域;部门法学

中图分类号:DF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5)05-0009-006

什么是社会法?长期以来,国内法学上原本没有这一概念,现在看来它起始于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这样一门课程,与这门课程相关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关系,以及围绕劳动与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制度。当前,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依然是社会法的基本领域,该领域的制度转型和创新仍然是社会法治的重大问题和社会法学关注的热点问题。(1)但随着社会法治实践的扩展和深入,社会法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发生变化,比如,完善社会弱势群体权益保障法律制度丰富了社会法制度的内容;再比如,健全慈善志愿服务法律制度扩展了社会法制度的外延;还比如,社会治理尤其是社会组织制度创新了社会法制度的体系;又比如,创新法治社会理论与实践将深化社会法制度的内涵,等等。

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转型发展,社会弱势群体保护制度完整提升,慈善志愿服务制度创新发展,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健全完善,以及社会治理创新与法治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入实践,产生了深化社会法学理论研究的现实需求和加快建设社会法学学科的现实需要。反而言之,新世纪初起始的社会建设的广泛实践,随后的社会权入宪与社会立法、执法和司法实践跟进,尤其是社会治理创新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的法治社会建设,促使法学多个学科的学者共同关注超越传统公法私法的新法治领域,拓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这一传统社会法领域,形成了一大批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成果,并融入社会法学教学和社会法治实践,这无疑为社会法学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储备了社会法学学科建设的良好条件。明确社会法学学科定位,汇聚社会法学研究力量,提升社会法学理论品格,创新社会法学理论体系,加快建设和发展社会法学学科,对于完善我国法治理论体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一、社会法学科建设的重大意义

毫无疑问,学科建设具有多重意义。学科建设水平制约着理论研究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水平,也制约着理论服务于实践的能力。就社会法学学科建设而言,需要特别强调它对发展社会法学知识和社会法学理论,促进法学学科体系科学化和合理化,培育社会法专业人才和推动社会法治建设等方面的重大意义。

(一)发展社会法学知识和社会法学理论

任何缺乏学科关联的知识创造都是零散的,任何缺乏学科支撑的理论研究都不会走得太远,唯有通过学科才能保障理论研究所取得的知识单元和理论模块构成相互联系和沟通、相互协调和配合的有机统一的知识系统和理论体系。就目前社会法学而言,学者从不同视角对社会法的定位、理论基础、理念原则、体制机制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形成了见仁见智的知识单元和理论模块。但应当看到,学者分散性的单打独奏居多,相互交流合作较少,理论研究缺少学术争鸣,长期搁置分歧,难以形成共识。人们对社会法的立法范式、执法品格、司法特性等基础问题尚未取得一致认识。这种研究状态长期存在无益于拓展社会法学知识和理论的集成,更无益于社会法学理论品格的进一步提升。可以说,我国社会法学理论研究还处于无法形成集成性、难以形成共识性阶段,因此需要创造良好的社会法学学术生态,加快建设社会法学学科。毫无疑问,社会法学学科建设可以汇集人才、凝聚力量,搭建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集成既有知识单元和理论模块,提升社会法理论品格,促进社会法理论体系的完善。

(二)促进法学学科体系科学化和合理化

学科体系不能故步自封,而应当具有相对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它对应着新知识理论的发现、成熟而不断更新和调试。我国法学学科形成了包括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以及军事法学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这一体系对于我国法学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以及法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同样它也适应新法治现象的出现以及由此产生的理论知识的成熟、成型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转型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法治需求,超越传统公法私法的新法治领域以及学界对此作出的有力的理论因应,逻辑地促使法学学科体系的更新与完善。尽管“部门法-部门法学”的逻辑对应关系并没有获得普遍认同,但现实存在着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部门法与部门法学的对应,而在法律体系中地位越来越重要的社会法法律部门却没有与之对应的部门法学――社会法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就此而言,社会法学学科建设对于完善法学学科体系,促进法学学科体系的科学化、合理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培育社会法专业人才和推动社会法治建设

从社会需求角度而言,“法学教育的基本功能除了培养法律职业精英,向国家和社会输送法律职业者外,还要面向更广泛的社会领域,面向广大基层,面向立法机关、执法机构、商业领域和社会服务领域。”[1]但是,社会法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尚未充分展开,面向社会法立法、执法、司法的专业人才还比较缺乏,这与对教育教学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社会法学学科体系的不完善不无关系。通过社会法学学科建设强化社会法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培养社会法专门人才,弥补传统法学教育的不足,应当成为法学教育新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学科建设不仅通过培养专业人才服务于社会,它还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风建设促进科学研究直接服务于社会实践,事实上,从民商法学学科体系的发达――民商事法律规范的完善、刑法学学科体系的发达――刑事法律规范的完善、环境法学学科的迅速成长――环境法制得以比较从容地应对气候环境的剧烈变化的逻辑,也可看出学科建设对于法治实践的重要意义。近些年来,社会法学学科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不是赢得学界公认而是首先获得社会承认,一批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弱势群体保护、社会治理创新、法治社会建设研究的学者以其应用性的研究成果推动着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工作,包括推进老年人权益保障、慈善、志愿服务、见义勇为、社会救助等社会立法。

二、社会法学科建设的社会基础

学科虽然是人们基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多种需要而进行的主观建构,但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换言之,学科建设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基础,“离开了社会需要,学科研究就失去了动力和存在的社会合理性,只有有强大的社会需要,才有可能将某一领域的研究变成‘当采学科’”[2]。社会法学学科建设的社会基础主要表现在社会需求和法治实践两个方面。

(一)社会需求基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区域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相伴而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党和国家适时提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目标。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六个方面均是社会法学关注的重要论题,构成社会法学学科建设的根本性诱因和内在动力。

在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在“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位列其中并居于突出位置。社会建设内涵丰富,它意味着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管理,培育社会组织,扩大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其目标是更好地实现公民的劳动就业权、社会保障权、环境权、受教育权、文化权等社会性权利。社会建设命题是为解决市场发育与社会竞争后的“社会问题”而提出,构成社会法学学科建设的实践基点和现实引力。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应一体建设,法治社会建设构成法治中国建设的重中之重。法治社会建设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在推进社会建设、解决社会问题时依法而行,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尽管法治社会建设需要传统公法和私法的有机联动,但更需要既区别于公法私法又与它们相互关联的新的法律部门的形成和发展。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社会机制,社会法致力于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问题[3],但是社会法这一新的法律部门完善的程度、所用于社会建设的力度和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法学学科建设的完善程度。法治中国建设背景下的法治社会建设,构成了社会法学学科建设新的成长契机和前进动力。

(二)法治实践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法立法广泛开展,从1978年到1999年,我国共颁布实施了包括特殊群体权益保护法、红十字会法、公益事业捐赠法等在内的二十多部社会法法律法规,促使社会法于2001年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七大法律部门之一。在社会法独立为一个法律部门的背景下,我国社会法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广泛展开,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等多部事关民生、就业、社会保障的法律相继出台,既有的社会法也相继进行了修订,丰富和发展了社会法立法体系。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建立健全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写入宪法,成为宪法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国家社会权保障义务规定的统领。(2)另外,我国加入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核心国际人权公约,对社会法律部门的建设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上的社会权为核心的、涵盖劳动与就业、社会保障、弱势群体保障、环境与资源保护、科教文卫以及社会组织等领域的社会法体系。另外,慈善事业、社会救助等方面的立法也已经纳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年立法规划,相应立法的出台也指日可待。

在社会权入宪以及社会法立法广泛展开的同时,面向社会问题的社会法执法和司法实践也获得了重要进展,有效促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有力维护了劳动者权益、弱势群体权益以及其他主体的社会性权益。社会法执法和司法实践面对的诸多问题,例如,留守儿童的社会法保护机制与方式不够完善,社会法中“政策性条款”或“促进性规范”适用机制不够有效,等等,促使人们创新社会法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比如,有学者主张设立劳动法院、社会法院等。[4]从学科建设的经验来看,学科发展与部门法执法和司法分化密切相关,行政法学、经济法学等传统法学学科的发展与经济、行政执法和司法的分化高度关联。因此,社会法执法和司法的分化和类型化无疑将推动社会法学学科的进步和发展。“一门学科的贡献就在于它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一套策略和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知识。”[5]社会法学学科可以为社会法执法和司法寻找新的策略,而社会法执法与司法的特殊性决定社会法学学科建设的必要性,构成其重要的执法与司法基础。

三、社会法学科建设的学术条件

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的主要标志是什么?一个法律领域是否成熟到能获得普遍承认的程度,或者说能否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按照通常的标准,取决于多项学术和实践上的表征,其中之一是是否存在一个以该领域为稳定研究方向的学者群体,其中之二是专门刊登该领域论文的法律杂志和其他出版物的发展。[6]一般说来,学科具有多重要素,包括科学研究队伍、学科平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学风建设等,另外,一个学科是否成熟还应当考虑它与社会的互动,不仅是为社会培养相关专门人才,还包括具备以智库形式服务于社会法治建设的能力等。社会法学学科建设的学术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科平台与研究队伍

一个发展比较成熟的学科一定有一个比较成熟的制度化的交流平台。有没有这样一个平台,反映的是这一学科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否成熟。[7]2006年9月成立的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以学术组织的形式搭建了社会法学学术平台,有力推动了社会法学理论与实务、对内与对外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为社会法学学科建设提供了组织性的空间和聚合性的力量。在地方近20个省级法学会成立社会法学研究会,并形成了省级社会法学研究会联动研究的局面,还有若干高校和社科院系统成立了多个社会法研究所、系及科研中心。一批来自法学不同学科的学者与长期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学研究的学者汇集在一起,在学术交流与合作中促进了社会法学的学术进步,以及学术与教育教学、社会服务的结合。可以这样说,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地方社会法学研究会及其联动、各类社会法学研究机构以及由此凝聚的研究力量为社会法学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人员保障。

(二)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十几年来,社会法立法因制度变迁和学术底蕴粗浅而举步维艰,而社会法理论又因没有足够的实践空间,学者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两者之间没有形成良性循环”[8],这样的局面正在逐步发生改变。新世纪初始发的社会民生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创新等,以及近些年来社会公平建设、法治社会建设等,拓展了社会法学研究的视野,形成了社会法学面向实践的重大优势。无论是对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教育法学、卫生法学等相对微观领域的学术探讨,还是将社会法与和谐社会建设、民生保障、社会发展、社会体制改革等关联的宏观论述,都体现了社会法学科学研究的良性状态。与此同时,社会法学基本理论也日益成熟,对社会法定位、理念、原则、范畴、体系、未来趋向等的理论探讨,社会法学本土资源的挖掘与域外资源的吸收与借鉴,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教学,社会法学的研究方法和学科建设,等等,是多次学术年会的重要主题。近几年来,作为后发学科的社会法学更加重视基本理论研究,不断推进基础理论创新,通过专题会议深化基本理论研究。(3)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法学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日渐成熟,这得益于多学科对法学教育教学的参与,其中也包括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作为一支单薄力量的非学科性参与。(4)随着社会法学学术性因素的成长,以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社会法正在成为法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学科力量。除本科教学外,不少高校在民商法学、经济法学或者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二级学科下设有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方向,华东政法大学还建立了独立的社会法学硕士点,致力于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高校设置的社会法课程体系、社会法研究方向以及学位点等构成社会法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学术基础。

(三)学术交流与社会服务

一个成熟学科的学术交流一定要体现在国际层面上,国际学术交流在于扩展社会法学的世界视野,增强社会法学的全球意识,加强社会法学的交流合作能力。借鉴域外社会法治的经验,不能简单地进行理论引介,必须进行对等的学术对话和沟通。近些年来,社会法学界不仅认真面对欧美国家的社会法学,还加强了与印巴、日韩、台湾等更近似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法学交流,更加重视这些更相近国家和地区的理论成果和制度经验,这对社会法学学科建设尤为有益。不仅如此,近几年来理论界积极参与国家立法的制定和修改活动,为社会法治建设建言献策,成为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例如,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改、慈善法和志愿服务条例制定等社会立法过程中,学界提供专家建议稿对立法修法工作多有助益,甚至立法所涉及的重大问题的解决也有赖于学界的积极参与。社会法学界很好地回应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能否作为基本国策”、“常回家看看是道德问题还是法律问题”、“志愿服务与慈善分别立法还是合一立法”、“慈善组织管理采用注册制还是登记制”等重大立法实践问题,体现了以智囊形式服务于社会法治建设的能力与效益。

四、社会法学科建设的主要考量

“学科是人类在认识和研究活动中针对认识对象,而将自己的知识划分出来的集合,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9]社会法学学科建设就是要建立这样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知识体系。为此,应当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明确社会法学学科定位和方向

社会法学属于后发学科,应当摒弃单一的研究对象、唯一的研究方法的传统学科观念,树立相对的、系统的研究对象观和多元方法观,建立开放、包容与合作的新型学科文化。避免在传统的学科观念支配下将社会法学简单地定位为法学二级学科,应当淡化法学二级学科的意义,超越传统公法私法观念确立社会法学的地位,在学科交叉融合的意义上明确社会法学学科发展方向,展现社会法学开放性的发展格局。

(二)拓新社会法学学科建设的路径

尽管不同学科都有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范式,有其特殊的学科逻辑,但学科建设和发展都有共通的东西,这就是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新兴或后发学科的建设应当尊重和遵循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并借鉴不同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经验。社会法学学科建设应当借鉴经济法学、环境法学等学科建设的经验,探寻实现既与现有学科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社会法学学科的基本路径。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学科的形成与发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社会法学学科建设亦是如此,它也具有系统性、长期性、阶段性等特征。在探寻社会法学学科建设路径时,既要大胆假设,又要仔细求证。

(三)处理好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处理好与关联学科的关系是新兴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尽管已经具备成为独立学科的主客观要件,但社会法学与民商法学、行政法学和经济法学仍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目前很多高校仅是将社会法学作为民商法学、行政法学和经济法学的一个研究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法学学科建设必须处理好与民商法学、行政法学以及经济法学等关联学科的关系。另外,课程体系是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课程体系反映学科体系。因此,社会法学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法学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与社会的需求和社会法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相适应,尤其应当考虑设置相应的课程以弥补传统法学教育的不足,用社会法学相关课程支撑社会法学知识的传承和人才的培养。

(四)加强社会法学研究队伍建设,深化社会法理论研究

社会法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法学学科建设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法治进步的逻辑要求,这是社会法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宏观背景,影响着社会法学学科的品性和风格。社会法学学科建设当然也离不开学界和学者在社会法学学科建设中的智识供给和理论创新。基于学科-学术-学者(学界)的内在逻辑关系,加强社会法学学者队伍建设,提升社会法学界理论品质,促进社会法学理论创新,是社会法学学科建设的必经之路。只有面向法治中国建设的现实需要,尤其面向法治社会建设的实际需求,实现学界和学者、学术和学科与社会人权保障、民生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创新、法治社会构建等有效结合,才能发展队伍、学术和学科。

结语

在不少人看来,社会法学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学二级学科,其学科地位应当获得公认。尽管我们并不强调社会法学作为法学二级学科的意义,但强调它应当保持后发学科的优势,从传统法学学科发展中吸取经验,发展与社会学学科的交流合作,在与其他法学二级学科互动中保持开放性。社会法学学科不能完全主观建构,社会法学学科建设不是一项纯粹的学术任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由不成熟走向成熟,必然要选择理论联系实际的路径。关于如何维护好社会法学学科发展的趋势,保持好与其他学科的良性互动关系,丰富和涵养社会法学学科各要素,完善社会法学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我们将在此文基础上专文深入探讨。

注释:

(1)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2015年3月21日),强调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面对转型社会劳动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这无疑为劳动法制建设提供了指南。

(2)现行宪法第42-46、48-50条对公民的劳动就业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社会保险权、社会救济权、医疗卫生权以及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华侨等特殊群体权利进行了规定,第19-26条以“国家发展……”“国家培养……”“国家提倡……”“国家推行……”“国家保护和改善……”等政策性条款的方式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权保障义务。

(3)自2006年举办第一届年会以来,截至目前,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已经举办了九届年会,年会既有对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教育法学、卫生法学等领域微观性主题的讨论,也有对社会法与和谐社会建设、民生保障、社会发展、社会体制改革等宏观性论题的探讨。

(4)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在很长一段时间作为高校本科阶段的选修课,对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07年,教育部高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将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增设为法学学科核心课程,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也因而成为高校本科阶段的专业必修课,社会法的人才培养与教学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参考文献:

[1]肖金明.中国法治泛泛而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253.

[2]刘小强.学科建设:元视角的考察――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反思[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5.

[3]马金芳.社会法的未来发展特征[J].政治与法律,2013,(10).

[4]蒋月.我国人民法院应当设立劳动法庭[J].河北法学,2007,(11).

[5]李政涛.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对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45.

[6]肖金明,黄世席.体育法评论(第一卷)[Z].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3-4.

[7]顾钰民.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三个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4).

法治保障研究篇4

 

一、重点项目

1.行政程序立法研究(编号:2021jssf001)

课题的必要性:行政程序立法是行政法治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从世界范围来看,法典模式是行政程序立法的高级形式。在我国,行政程序法典化更能反映我国行政法治现代化的要求:首先,行政法治现代化必然要求法制的统一。其次,行政法治现代化是一个系统的现代化进程,行政程序法典化可以避免分别制定单行法带来的残缺、漏洞。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可以以其系统、完整的程序制度,丰富、独立的程序理念使公民受到较全面、深入的现代行政法治教育,这是个别的单行法所难以比拟的。

研究范围及要求:阐释中国行政程序立法的重大意义;探讨推进行政法法典化的不同路径,如制定行政程序法、制定行政法通则(行政基本法)、制定完整的行政法典以及制定行政法总则等不同主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路径的利弊和优化路径选择。

2.环保执法自由裁量权问题研究(编号:2021jssf002)

课题的必要性:2019年,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适用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指导意见》(环执法〔2019〕42号),进一步指导和督促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地方生态环境部门也相继制定了规范自由裁量权的专门规定。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日益完善,特别是环境保护法修订以来,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相继修订或制定出台,生态环境执法手段更加丰富,环境行政处罚种类增多,罚款处罚数额大幅提高,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随之扩大。在此背景下,为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防范执法风险、提高执法效能,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必要对生态环境执法自由裁量权问题进行研究。

研究范围及要求:一是制定裁量规则和基准的原则、主体、程序和基本方法;二是适用自由裁量权的基本原则和配套制度;三是对裁量权运行的监督和考评;四是典型环境违法行为自由裁量基准及计算方法。

3.新时代构建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机制研究(编号:2021jssf003)

课题的必要性:党的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也强调“完善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江苏省委“十四五”规划建议指出“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增强全链条系统保护能力”。当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但是,目前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存在体系混乱、条块分割、力度不大等问题。因此,在新时展背景下,有必要对构建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机制开展研究。

研究范围及要求:分析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面临的困境等问题,对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机制的完善路径提出对策建议。

二、一般项目

4.数字平台反垄断法治保障研究(编号:2021jssf004)

课题的必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为市场带来更多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平台经济的垄断问题成为学界、实务界热议的话题。当前,数字平台的治理难题已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互联网治理的共同挑战。为促进互联网行业规范化、法治化发展,顺应当前及十四五时期进一步深化互联网平台规制改革的要求,对数字平台反垄断法治保障进行研究,进一步优化数字经济营商环境,维护互联网行业公平竞争。

研究范围及要求:分析数字平台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及垄断的表征形式,对完善数字平台反垄断法治保障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5.基于分类分级视域下的社区矫正教育管理研究(编号:2021jssf005)

课题的必要性:社区矫正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监禁刑事执行制度,是维护国家安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制度。《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强调要“完善社区矫正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已于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社区矫正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贯彻施行该法,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量,加强基于分类分级视域下的社区矫正教育管理工作研究,实现依法矫正、精细管理、精准矫治、精心帮扶。

研究范围及要求:一是明确社区矫正分类分级教育管理的概念、内容和原则;二是明确社区矫正机构、受委托司法所、矫正小组在开展社区矫正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地位、职责;三是明确分类分级管理在实现社区矫正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的路径和方法;四是明确分类分级管理在社区矫正教育管理实务工作中的具体实施。

6.治理视域下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现代化研究(编号:2021jssf006)

课题的必要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繁荣公共法律服务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指出,要紧紧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加快整合律师、公证、调解、仲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到2022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因此,需要在治理视域下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现代化开展研究,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完善进程。

研究范围及要求: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现代化的本质、内涵和外延、举措、评价等方面开展研究。

7.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研究(编号:2021jssf007)

课题的必要性:党的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提出要“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目前,全国人大正在推进《法律援助法》立法,《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也已纳入省人大常委会2018-2022年立法规划正式项目。在此背景下,开展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研究,对我省法律援助发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为《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的修订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同时也为国家法律援助立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素材。

研究范围及要求: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为目标,提出进一步增强法律援助服务提供能力、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推动法律援助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方法、实现路径,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在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8.安全生产非现场监管执法立法保障研究(编号:2021jssf008)

课题的必要性:运用科技手段实现安全生产非现场监管执法,是解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践中突出问题的重要方式。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对采用电子技术监控设备进行监管执法作出明确要求。但是,目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中尚未明确非现场监管执法的法律定位。因此,加强安全生产非现场监管执法立法保障研究,有助于提高执法的效率和精准性,有效解决应急管理部门“人少事多”的矛盾,将大量的执法检查工作由传统的执法人员直接进入企业现场检查转型为通过视频监控等信息化手段进行网上巡查,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影响,有助于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研究范围及要求:分析当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可以采用非现场监管执法的违法行为,明确非现场监管执法内容,规范非现场监管执法程序。

9.长三角市场监管领域统一的行政执法免罚规定研究(编号:2021jssf009)

课题的必要性:长三角区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近年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加快发展,执法协作日益增多。开展长三角市场监管领域统一的行政执法免罚规定研究,探索沪苏浙皖市场监管领域一体化模式下包容审慎监管与严格监管并重、体现过罚相当与宽严相济法治精神的制度体系和路径模式,提升长三角区域市场监管整体综合效能,落实国家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研究范围及要求:立足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针对目前已经实施的市场监管免罚规定开展评价,制定长三角市场监管领域统一的行政执法免罚规定。

10.行政处罚权下放机制研究——以江苏基层行政处罚实践为样本(编号:2021jssf010)

课题的必要性:行政处罚权重心下移是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明确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以决定将基层管理迫切需要的县级人民政府部门的行政处罚权交由能够有效承接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行使”,本条设定了基层行政机关行使有关县级部门行政处罚权的法律路径。然而,行政处罚权重心下移,目前仍然存在制度供给不足的困境。因此,加强行政处罚权下放机制研究有其重要意义,有利于完善基层行政执法体制,解决多头执法、执法扰民、执法力量分散等问题,推动行政处罚权下放制度进一步规范,实现行政处罚权重心下移良性运作。

研究范围及要求:着重研究行政处罚权下放的规范化路径,在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背景下,构建和完善行政处罚权下放制度,强化基层执法能力。

11.县域综合行政执法权下放改革研究(编号:2021jssf011)

课题的必要性:破解多头执法、多层执法、执法扰民和基层执法力量不足等问题,是中央要求开展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初心。2018年,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选择13个县(市、区)进行县域改革试点,梳理出台县级、乡镇(街道)执法权责清单、网格监管责任清单。2020年,江苏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面铺开,但权力下放不能“一放了之”,权力下放中出现的镇街执法人员素质不足、法治水平不高,无法有效承接等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开展相应研究,以规范权力在基层的运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研究范围及要求:一是综合行政执法权下放中,人员、配套制度、规范化运行和工作责任等问题;二是上下级之间的执法指导和执法监督问题;三是镇街基层执法人员的装备配备和制度建设问题;五是优化权力配置机制和模式,提高执法权下放后的运行效能问题。

12.行政机关法律顾问服务绩效考核研究(编号:2021jssf012)

课题的必要性: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助推器”,当前,行政机关已经普遍建立了此项制度。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要推动法律顾问服务绩效考评机制的建设,从而有效破解法律顾问在履职过程中出现的“聘而不用、顾而不问”的现象,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参谋助手”作用,提高法律顾问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能。

研究范围及要求:分析政府法律顾问服务绩效考核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对构建行政机关法律顾问服务绩效考核的量化提出意见建议。

 

 

法治保障研究篇5

【关键词】社会保障周公德政礼治

社会保障一词就理论层面上来说对中国的研究者是一个年轻的词汇,现代的社会保障制度也被认为是源于西方,学界认为可以追溯到1601年英国“旧济贫法”的颁布。虽然中国现代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借鉴西方建立起来的,但我们仍要植根于本土文化,建立起适合自身的社会保障制度,承上启下,切不可丧失了祖先的智慧结晶,笔者认为学界要加强我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的研究,以提升社会保障的本土化、特色化。

周公,即为姬旦,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为西周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独到而系统的思想理论也使其成为后世学者研究“德政”、“礼治”思想不可或缺的思想家。孔子一生都将周公视为其最崇敬的人,足可见周公思想的巨大魅力。

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是从儒家传统文化中孕育而出的,可以说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思想就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而周公又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人,所以研究其思想也就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的起源。周公的思想主要记载于《尚

书》中的《大诰》、《康诰》、《酒诰》、《无逸》等篇,以及其所著的《周礼》之中。周公从这些篇章中多次提到“明德”、“礼治”。这些思想的提出虽是对奴隶主统治经验的总结,但却反映出早期的人本思想,为我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鉴于此,本文粗浅的从周公的相关思想分析,探索中国早期的社会保障思想。

一、周公“德政”思想的由来与主要内容

由于夏商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仍处于原始的迷信认知阶段,对于未知的事物总以神秘力量的控制予以解释。所以夏商的奴隶主统治阶级将这种原始的迷信,冠以神的名义,宣扬“君权神授”之说,以解释其统治的合理性来维护其统治。这就是夏商时期的神权思想。周灭商后,西周的统治者仍承袭了先前的君权神授的思想,利用百姓的迷信作为统治他们的思想武器。周公宣扬神权的言论很多,如“天休于宁王,兴我小邦周”(《尚书大诰》)。这是周公作为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思想局限性。

但是,在西周初期由于了商朝统治,同时新政权初立,面对巩固统治的艰巨任务周公已不能完全照搬先朝的思想,必须寻找新的思想来维护其统治的合理性,所以周公提出了“德政”的思想。“德政”的提出为西周政权的稳固起到了巨大作用,其思想也成为后世统治阶级的典范。

周公将“德政”以“敬德”为口号提出。“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尚书召诰》)。“德政”是周公政治思想的核心,其实早在周公之前的殷商就已经存在“德”之说,但由于神权思想的影响,也只能是一个人简单的宗教观念。

二、周公“礼治”思想与其所著《周礼》

“礼”源于祭祀,周公及其重视“礼”在其统治之中的作用,把“礼”作为其统治的基础指导思想,周公的“礼”是宗法等级制度在思想领域中的产物与集中体现。“周礼”是由周公在整理、总结夏商时期礼仪习俗基础上主持制定的,使“礼”形成了一套完整有序的以宗法等级制度为核心的典章礼仪规范。我们也可以说周礼并非是周公一人之作。周公所制“周礼”已经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礼仪规范的“礼”了,而是包含着政治、道德、法律、教化等多内容的庞杂的体系。它体现了统治阶级意志,“周礼”的地位相当于西周的宪法,是整个国家最高的行为准则,也是维护西周统治的工具。

“礼”的基本原则是“亲亲”、“尊尊”。“亲亲父为首”,要求兄友弟恭、父慈子孝;“尊尊君为首”,要求小宗服从大宗。周公在《尚书大诰》中指出,“不孝不友”是极大的罪恶,犯此种罪的要依照所制定的刑罚进行严惩,不得宽恕。针对违反伦理道德的人处以严刑,是周公“礼治”的一大特色,即法律和道德规范合为一体。“亲亲尊尊”的提出虽然是服务于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但不得不说其思想在当时所处的时代还是超前的,以“孝”为主要特征之一的“亲亲”思想是我国传统尊老思想的渊源,也是我国现今家庭养老保障思想的起源。“孝”是深入国人精髓的文化内涵,家庭养老保障是当代中国社会保障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国社会保障政策制定与完善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三、周公思想对当今中国社会保障的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思想也从中孕育而出,作为儒家的奠基人,可以说周公的“德政”、“礼治”思想的提出,使我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与早期实践更趋于成熟。其强调“亲亲尊尊”的等级观念,提倡以人为本的“敬德保民”思想,形成了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文化内核。任何理论的提出都会受制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经济形态和统治阶级等因素。周公的思想有其局限性,但要承认的是周公思想的提出对我国的社会保障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渊源,并为今后学者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依据。

周公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保障的发展的意义,可以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统治者要加强廉政建设并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廉政建设关系到我党的统治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由古至今,廉政在统治者眼中都是极其重要的,“廉”早在周公时期就作为当时领导者判断考察官吏的标准,在《周礼小宰》中就有“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记载,深刻反映出廉政的重要性。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长治久安,综合国力提升,需要一个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戴、廉洁自律的党的坚强领导。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其中就提到了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执政者树立法律意识,以法律为自己的行为标准,扎实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一个廉洁、高效、法治的政府,是制定科学社会保障政策的保证,一个稳定、和谐、繁荣的社会,是社会保障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前提。我国当下的社会保障体系虽已成体系,当仍存在很多的制度问题,要想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深入的改革,政府部门必然要走在前面,如何做好改革,让百姓满意,让制度更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政策制定者摒除私利,树立法律观念,负责任地进行惠及亿万人民社会保障改革。

二是重视家庭保障在养老中的作用。周公强调“亲亲”虽是一种宗法等级观念,但不难看出其中蕴含的以父慈子孝与兄友弟恭为核心的“孝”文化。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家庭作为保障单位,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几乎包括了现今社会保障体系的各个方面。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西方社会保障思想的影响逐步深入,家庭保障的作用渐渐淡化,家庭已不再是社会保障的主体单位了。中国老龄化愈加严重,针对养老问题,以“孝”为依托的家庭养老在西方机构养老的大潮中丧失了其应有的作用。但是随着越来越艰巨的养老难题,各地开始了对养老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家庭养老服务应运而生,家庭作为社会保障单位的作用再次被得到重视。家庭养老最大的特点是解决了社会养老机构不足的困难,将大龄失业女职工和缺乏生活照顾、需要居家看护的孤老这两个困难群体的需要相结合,既解决了大龄失业人员的工作难题,又解决了孤老的养老问题,在实践中践行着社会保障的作用。家庭养老也是解决目前养老难题的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之一。

周公的“德政”、“礼治”的思想及其《周礼》一书,展现了传统社会保障的思想,这既是对夏商时期相关政策、思想的总结整理,也是在其自身所处时代下提出的治国理政思想。周公的这些思想,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以国家为主导的、灾后的、以维护奴隶主统治的古代社会保障原则,是较早的系统性社会保障思想理论体系。其确定的保障措施及指导思想对后世的孔子,以及历代的统治者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当今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很多制度措施都源于周公的思想。笔者认为深入探寻周公的思想及其所著,对探讨当下中国社会保障的改革大有裨益,在悠久的历史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文化之所以历久弥坚,在于它的传承,社会保障的学者们要探究祖先留下的思想精髓,为未来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演进的历史逻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1).

[2]于凯.传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渊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3]伍先斌.基于文化视角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方向[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4).

法治保障研究篇6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会同外交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铁道部、商务部、人口计生委、人民银行、国资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旅游局、侨办、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专局、民航局、外汇局等25部门联合下发《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享有相关待遇的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持有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证(简称中国“绿卡”)的外籍人员除政治权利和法律法规规定不可享有的特定权利和义务外,原则上和中国公民享有相同权利,承担相同义务。

“绿卡”制度是欧美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人才竞争,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绿卡”制度自2004年8月由公安部、外交部实施以来,为包括外籍高层次人才在内的数千名外国人办理了永久居留手续,提供了入出境及居留便利。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以“”为龙头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整体快速推进,在我国的外籍高层次人才数量迅速增加。我国“绿卡”门槛高、适用范围小等问题日益突出,亟待解决。

《办法》针对外籍人才来华工作普遍关注的就业、签证居留、通关、投资、职称、子女教育、社保、住房公积金、购房、办理金融业务、购物、旅行、驾照等方面问题,逐条规定可凭中国“绿卡”享受相关国民待遇。《办法》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永久居留制度,为我国积极应对国际人才竞争,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引进机制,营造良好的外籍人才工作生活环境提供了政策保障,必将吸引和支持更多外籍高层次人才来华创新创业,进一步推动我国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

2012年11月1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卫生部联合《关于开展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的意见》(人社部发〔2012〕70号)。

《意见》指出,应建立合理适度的“结余留用、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定点医疗机构加强管理、控制成本和提高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和卫生部决定开展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

《意见》指出,总额控制的总体目标是: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在所有统筹地区范围内开展总额控制工作。结合医疗保险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合理确定统筹地区总额控制目标,并根据分级医疗服务体系功能划分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要求,将总额控制目标细化分解到各级各类定点医疗机构。逐步建立以保证质量、控制成本、规范诊疗为核心的医疗服务评价与监管体系,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提升基本医疗保险保障绩效,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权益,充分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对公立医院改革等工作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意见》明确,开展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应遵循保障基本、科学合理、公开透明、激励约束、强化管理的基本原则。

《意见》进一步强调,应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需求,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利用,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总额控制目标要以定点医疗机构历史费用数据和医疗保险基金预算为基础,考虑医疗成本上涨以及基金和医疗服务变动等情况,科学测算,合理确定。

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暨

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召开

2012年12月18日至19日,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暨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中组部副部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实施两大战略、推进两大建设、深化两项改革,努力开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尹蔚民强调,党的十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部署,对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出新要求。十报告充分肯定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发展的成就,明确提出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新目标、新任务和新举措。贯彻落实十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重点就是要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两大战略、着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两大建设、全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工资制度改革两项改革。

尹蔚民强调,2013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深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工资制度改革,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

会上,对100个“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先进集体”和100名“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

人社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杨志明,人社部副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杨士秋,人社部副部长王晓初、何宪、胡晓义、信长星,人社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人社部副部长邱小平,中纪委驻部纪检组组长袁彦鹏出席会议。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

在深圳举行

2012年12月10日至11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中组部副部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出席开幕式,并向首批“外专”特聘专家颁发证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在开幕式致辞。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创办,我国目前唯一专门针对外国专家组织、培训机构、专业人才开放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部级、国际性的人才与智力交流盛会,是一个集人才、智力、技术、项目和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大会。从2001年至2011年已成功召开10届。

本届大会围绕“融全球智力,促共同发展”的主题和“国际化、专业化、高端化、精品化、市场化”的目标,举办了展览洽谈、深圳论坛、业务会议、人才招聘等多场活动。

大会新增留学生专馆和高技能人才专馆,首次引入全球企业商学院联展,首次增加水利部、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作为合作单位参会,专门设立深圳论坛专家咨询委员会,增加国际化元素。

据统计,共有来自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海外专业组织、培训机构、高等院校、人才中介和科技企业,海外代表2000多人,全国各省市人力资源、外专系统、企业等单位共7000多人参会。

人社部:对恶意欠薪毫不手软确保农民工工资发放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和往年比农民工欠薪的案件有所增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邱小平表示,要切实保障2013年春节前农民工工资的支付,并尽快建立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

为了保障2013年春节前农民工工资的支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早联合住建部、公安部等6部门从2012年11月26日到2013年1月31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专项检查。

邱小平指出,要求达到的目的是,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举报投诉案件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申请的案件及时办结,确保到两节前实现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

邱小平介绍,经过多年努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是目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邱小平指出,保障农民工工资长效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对包括职工在内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责任落实得还不是很到位,对拖欠工资行为惩罚的力度还不够。

对此邱小平回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很重视这个问题并采取了一些措施。

邱小平指出,把建筑行业、劳动密集型制造行业、餐饮服务行业等等,这些使用农民工比较集中又容易发生拖欠的企业纳入日常的监控范围。

邱小平强调,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要在建设领域落实总承包企业责任;开通处理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的绿色通道;建立健全劳动监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多部门联手打击欠薪。

邱小平指出,对恶意欠薪的企业,我们的打击力度一定要大。

2012年度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科研合作项目活动正式启动

本刊讯(记者李国君)2012年12月17日,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召开2012年度劳科院科研合作项目论证会议,标志着该院与地方劳动保障研究机构的科研合作活动正式启动。会议由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张新民主持。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田小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民工司副司长沈水生、劳动科学研究所王文珍主任、劳动工资研究所狄煌主任、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李明甫主任、社会保障研究所谭中和等专家出席论证会议。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上海、浙江、山东、河南、广西、四川、陕西等地方劳动保障研究机构代表分别在会上作项目立项答辩。此次活动增进了劳科院与地方院所的合作,也为地方院所更进一步贴近人社部中心工作提供了良好平台。

《社会保险法》实施情况

跟踪研究课题研讨会

在北京召开

本刊讯(记者李国君)2012年12月17日,《社会保险法》实施情况跟踪研究课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主办。北京、辽宁、河南、浙江、四川、广西等六个省子课题单位代表参加会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金维刚所长主持会议。会议期间,课题组交流了课题研究报告,气氛热烈,进一步增进了课题组成员对《社会保险法》在各地实施情况的了解,为进一步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报告、为领导提供决策咨询奠定了扎实基础。

自治区人社厅调研组到河池调研

本刊讯(通讯员施儒)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巡视员沈德海率调研组深入河池市就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工作进行调研。

沈德海副厅长在听取了河池市有关工作汇报后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河池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和“两网化”建设取得的成效。他要求,要高度重视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工作,按照部署要求,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争取上级、部门之间的支持,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

2012年《中国博士后》杂志

理事单位年会在南宁成功举办

本刊讯2012年11月22日,由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西医科大学承办,大庆石油管理局协办的“2012年《中国博士后》杂志理事单位年会”在南宁成功举办。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中国博士后》杂志主编雷鹏、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刘连军、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刘建宏、广西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韦波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深圳证券交易所等30多家理事单位的代表参加会议。会议期间,还安排了杂志新理事单位签约仪式及广西博士后联谊会揭牌仪式。

据悉,《中国博士后》杂志理事单位年会已连续举办10多届,成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联系博士后设站单位的重要窗口、加强博士后宣传工作交流的重要平台。本次年会是《中国博士后》杂志全面改版后举办的首次理事单位年会。

广西社保局举办“社保心·民生情”诗文朗诵比赛

本刊讯(通讯员王永国)2012年12月1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局主办的广西“社保心·民生情”诗文朗诵比赛在南宁隆重举行。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保中心党委书记皮德海出席比赛现场并作重要讲话。厅党组高度重视,党组书记、厅长蒋明红、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沈德海致辞祝贺。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局局长兼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王忠平主持开幕仪式。各级经办机构工作人员以及银行、邮政、医院、武警等友好协作单位同志800多人出席了晚会。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局着力打造人文社保,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凝聚广西社保人的力量、振奋广西社保人的精神,增强广西社保人的成就感和归属感,激励广西社保人五年间收获22项全国性荣誉、6次在全国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介绍。

广西评选出30名

第十五批新世纪

“十百千人才工程”

第二层次人选

本刊讯(通讯员赵丽娟)2012年,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广西第十五批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名单的通知》(桂政发〔2012〕65号),广西评选出30名第十五批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广西从1998年开始实施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到2012年,广西开展了十五批“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的遴选,共评选出人选439名,其中,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5名。第十五批十百千人选评审工作,共有12个市、33个区直单位和高校推荐了102名候选人,专家组评审时已按照1∶1.5的比例共产生了47名候选人,经评审委员会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终评产生了30名人选,经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审核、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同意最终产生。

广西开办公务员职业道德与反腐倡廉专题讲座

本刊讯为学习借鉴职业道德与反腐倡廉的国际经验,建设一支高素质公务员干部队伍,2012年12月1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务员局在南宁举办“职业道德与反腐倡廉国际经验借鉴”专题讲座,邀请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学博士、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注册院士骆奇教授前来授课。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自治区公务员局常务副局长蒋劼出席会议并讲话。

法治保障研究篇7

7月1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召开劳动保障科研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邱小平出席研讨会并讲话。

邱小平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要进一步把握科研为中心工作服务的正确方向。重点围绕促进充分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任务,着力加强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社会保障制度统筹衔接、企业工资水平决定和调控机制、劳动关系矛盾源头治理、农民工发展等5个方面的研究。二是要进一步创新科研理念和科研方法。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立足国情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研究手段。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引导科研人员培养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支持人才终身学习,多出精品。四是要进一步探索构建有利于科研创新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以科研人员为本的人事管理体制,健全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加强与国内外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劳动保障科研事业繁荣发展。

2012年全国人事人才科研年会暨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源发展论坛召开

本刊讯(记者农清清)7月16日—17日,2012年全国人事人才科研年会暨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源发展论坛在河南省郑州举行。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郭俊民在开幕式上作主旨发言。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理事长、国家人事部原副部长戴光前出会,并在“人事人才重大政策顶层设计”研讨会上作了相关专题报告。

大会分设“人事人才重大政策顶层设计”与“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两场研讨会。来自全国人社系统科研机构、地方人事政策法规等工作机构和高等院校的近2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广西34个就业创业集体和个人获国务院表彰

本刊讯7月17日,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出会并作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国务委员刘延东、梁光烈、孟建柱、戴秉国等国务院领导出席会议,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主持会议。会议对在就业创业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企业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在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城市进行通报表扬。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黄道伟,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自治区公务员局局长蒋明红,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分管就业工作的副市长,广西部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参加了此次表彰会。广西裕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锡鑫代表全国就业先进企业上台领奖。

此次大会对238个“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239名“全国就业先进工作者”、240家“全国就业先进企业”和240名“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进行了表彰,对71个“全国创业先进城市”进行了表彰、表扬。其中,广西3个市荣获“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称号,7个就业工作单位获评“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单位”,8名就业工作者荣获“全国就业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8家企业获评“全国就业先进企业”荣誉称号,8名个人荣获“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荣誉称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促进处供稿)

21名发展中国家政府官员和高级专家到广西“取经”

本刊讯5月16—24日,“发展中国家智力引进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官员研修班”在广西举办。来自尼泊尔、马拉维、印度尼西亚、乌干达、乌克兰、老挝等14个发展中国家的21名政府官员和高级专家,在广西接受引智成果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等相关培训。学员们听取了广西农业、商务、药用植物、水牛奶业等多个领域的官员和学者的授课,还前往广西博览局、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水牛研究所、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和桂林进行了实地考察交流活动。在此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胜杰,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沈德海会见了研修班学员。

法治保障研究篇8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城乡分割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农民工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角度、多方面。其中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尤为引人关注。

1.1 研究背景

(1)农民工队伍逐渐壮大,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据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农民工总数大约为2亿人。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功勋卓著的巨大贡献。有专家测算,农民工每年给城里留下的增加值有一两万亿,同时。农民进城务工。每年可为农村增加5000—6000亿元收入。

(2)农民工对尊重、平等和社会承认的企盼与现实中不公平的社会待遇产生矛盾。

进入21世纪,尽管追求经济改善仍然是农民工流动的最大动因,但新一代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开始向往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他们对尊重、平等和社会承认有更多的企盼。

农民工对尊重和平等需求的增长与现实中不公平的社会待遇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

(3)农民工保障问题引起经济界和政治界的关注。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在2009年的两会上,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等权益问题的解决是代表和委员们关注和讨论的重要议题,而且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

1.2 研究意义

基于上述背景。当前认真研究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正确认识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依据何种原则、理论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可以充实我国社会保障理论体系。

(2)现实意义。加快构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的政治、社会、经济和农民工自身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政治上,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增强我国的法制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在社会上,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缓解社会矛盾的激化,促进社会安定有序的发展和社会顺利转型的实现;在经济上。符合形成统一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有利于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从而实现农村经营方式转变。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提高农民工抗风险能力。降低预防性储蓄、促进消费,对于拉动内需和经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对于农民工自身而言。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社会稳定感、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也是这个特殊群体的力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

2 国内相关研究情况

国内学术界也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取得了一些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目前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及原因的研究。

卢海元(2004)认为城市农民工人目前实际上处于社会保障的空白地带;陈锡文(2004)认为农民工虽然进城创造了财富,但大量农民工都没有社会保障;王文韬等(2004)通过调研后指出,面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缺位及其对工伤、医疗保险的迫切需求,政府也尝试和制定了一些面向农民工的参保办法,但效果难如人意。宫晓霞(2005)指出农民工的正当权益屡遭忽视,社会保险不容乐观。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滞后的原因研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缺失的根本原因,虽然根据宪法农民工应该享有社会保障权,但是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法规(白凤峥。2004);第二,农民工群体的社会边缘性不利于其表达利益诉求,影响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迅速、合理地制定(彭宅文,2006);第三,用人单位不够重视或因劳动力成本控制而推卸责任。农民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维权能力差,有些农民工自己不想或不敢要求参加社会保险(王玉玫2003);第四,地方政府和招商引资部门纵容企业不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甚至把不参加社会保险作为吸引投资的优惠政策(华迎放,2004);第五,社会保障管理不能适应农民工参保的需要,缺少一个确保社会保障关系能够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转移的管理机制(周亦乔,2004);第六,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背后隐藏着短工龄与长保障、工资低收入与社保高消费、高流动与小统筹、保障不足与保障。多余以及期收入与长远保障这五大矛盾(赵立航,2005)。

(2)有关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的探讨。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学术界还存在较大分歧和争论。有学者认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够,为城市农民工人建立社会保障会提高国内企业的成本,会降低中国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并且认为土地就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因此不应该业不必要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陈平,2002)。

更多的学者认为应该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应当把农民工社会保障归人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内(张启春,2003)。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系统是建立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周毕芬、阚春萍,2004)。

第二种观点认为农民工应纳入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建议外出务工的农村人口参加户籍所在地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型合作医疗,如兰春娣、任保平和杨立雄等。原因如下:(1)允许农民工进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会给城镇社会保障体系造成巨大压力。(2)如果建立新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会形成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并存的“三元格局”,形成所谓的农民工阶层,会带来新的、更大的歧视。(3)只有“还乡”才可以使农民工求得生存再谋发展(杨立雄,2004)。

第三种观点认为应建立专门为农民工服务的社会保障体系。华迎放(2005)认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模式选择应适应不同就业状况亚群体的情况;李迎生(2001)指出现阶段应推出相对独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构一种作为过渡形态的“三元社会保障模式”;罗遐(2003)认为农民工身份的过渡性要求必须建立有利于城乡衔接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朱冬梅提出应设计一套独立的符合农民工特点和需要的社会保险方案。

第四种观点认为应根据农民工的具体情况建立大范围内归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管理而小范围内又有其特殊性的社会保障制度(蓝春娣、任保平,2004)。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李强教授通过分析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多方力量参与,层层化解矛盾的对策,建立“三条保障线”。首先用工单位为受雇农民工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第二条保障线是发挥劳务输出地“劳动服务组织”的作用,第三条保障线是劳务输入地城市建立“公共劳动”形式的流动人口最低生存保障体制。

另外,劳动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的华迎放在《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选择》中分析评价了现行农民工社会保障的两种模式;一为广东模式,即将农民工纳入现行城镇保障框架;一为上海模式,即单独建立一套有别于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制度的保障办法。他提出取上述两种模式之长,即农民工养老保险可考虑建立过渡性的个人账户,其他险种则进人现行制度,保当期,不承担国企历史债务。并从政策上建议国家尽快出台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指导性意见,以规范各地工作。王保真、王斌提出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可以实施土地换保障的办法,扶持农民就业和参保,坚持统帐结合模式,优先建立农民工的大病统筹和工伤保险机制。

(3)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第一,消除认识误区。政府不应当我借口来推卸和回避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所应尽的责任,而且应消除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政策中存在的制度歧视(周亦乔,2004)。

第二,建立多层次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可将农民工分成三类:一类是长期生活在城镇并打算定居的,可将他们按富裕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使其享受较高级的福利型农村社会保障待遇;一类是短期在城镇生活的,需要建立一整套的配套措施来构建其社会保障;一类是临时在城镇打工的,可将其纳入相应阶段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内(蓝春娣、任保平,2004)。

第三,完善立法和相应司法保障措施,以明确保障对象、保障资金筹集、保障标准、保障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障组织建设,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周亦乔,2004)。同时,采取相互服务公司的形式,由农民集资建立农村劳务输出公司。在这种公司中,农民工既是客户又是股东。作为客户,他可以获得公司为他提供的劳务信息等项服务;作为股东,他还可以分享公司的经营成果,获得分红。国家给政策,简化手续。减免税费,鼓励开办此类公司。公司为农民工提供培训、找工、维权、社保等服务,并以这些服务向用工单位或农民工适当收取服务或管理费用(赵立航,8006)。

第四,改革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办法。允许参保职工在转移社会保险关系时,不仅转移个人账户余额,而且也转移与本人缴费对应的社会统筹基金,统筹基金转移的数额为社平工资的一定比例,取消农民工退保政策,对社会保险关系无法转移的,暂时封存其个人账户、保留社会保险关系,待其达到最低领取养老金年龄时再转移或一次性退还本人(华迎放,2004)。此外,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必须坚持分阶段、逐步完善的基本原则。优先解决突出的基本保障问题,当务之急是建立必要的工伤保险及大病医疗等救助、补贴制度(郑功成,2002~崔红志。2003)。

(4)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意义。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意义。第一,政治意义:郑功成等(2004)指出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是政府着眼长远的要求。董理(2001)指出社会保障是国家赋予每个劳动者的一种权利,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是保障农民工基本公民权的需要。第二,经济意义:王和、皮立波(2004)指出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是新时期社会反贫困的重要举措。农民工作为农村“精英分子”的身份和责任使得他们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对其家庭将是毁灭性的打击,极有可能因伤、因病而致贫甚至于返贫。袁志刚(2003)指出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建立可以提高农民工抗风险能力,降低预防性储蓄、促进消费,对于拉动内需和经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第三,社会意义:罗志先(2005)认为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快速实现我国社会结构转型和提高城市化水平的需要,也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需要i它不仅有利于兼顾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王涛等(2005)认为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关系其权益维护,也关系到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5)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其他方面研究。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有效解决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也有许多学者在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如;张德明、代艳丽等从法律角度来审视当前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立法建议;喻均林等从政策角度,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李文琦等从推进城镇化角度。研究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相关文献资料来看,学者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借鉴。但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农民工的概念界定过窄。大多数学者都将研究对象集中于城市农民工或被雇用农民工身上,而忽略了同为农民工但在乡镇企业就业的本地农村务工人员及外来农村务工人员,也忽略了农民工群体中的自雇者、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灵活就业人员。

第二,研究在总体上还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对农民工的现状分析较多。缺乏对现象背后深层原因的分析。另外。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未来发展状况或趋势研究不够,预测性研究很少。

第三,研究偏于笼统,分化和展开不够。在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方面,所提的政策和措施还比较粗糙,没有细化,可操作性不强。

第四,缺乏实证性的定量研究。已有的研究中,大部分属于定性研究。如关于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的现实需求特征、农民工个体对社会保障缴费的承受能力等。现有的研究还停留在定性分析上。缺乏第一手的调研资料,从而导致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实状况把握不准,如对土地保障作用估计过高。因此研究结论、政策措施缺乏说服力与可行性。

法治保障研究篇9

论文关键词武警政法工作政治工作理论

武警政法工作是指武警部队内部设立的保卫部门、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国家军事利益,维护部队和官兵的合法权益,防范与打击武警部队内部违法与犯罪和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渗透破坏活动的工作。它是武警部队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人民军队性质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武警政法工作理论是围绕武警政法工作形成的理论,武警部队政治工作理论的重要内容,为加强部队全面安全建设、巩固和提高战斗力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一、武警政法工作理论的研究概况

(一)武警政法工作理论的研究对象

有无明确而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是任何一个理论领域要成为独立的理论系统的基本条件之一。武警政法工作理论能够成为独立的理论系统,除具有军事实践的客观需求外,即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武警政法工作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武警政法工作的本质和规律,这一研究内容是多角度、多方面、多种类、多层次的统一体。

从历史纵向分,包括过去政法工作研究、现实政法工作研究、将来政法工作研究。过去政法工作研究,即研究武警政法工作形成、发展的历史,总结政法工作的历史经验,从中揭示出武警政法工作的本质和规律。现实政法工作研究,着重研究在武警部队建设的新阶段遇到的难点、重点和热点问题。将来政法工作研究,是研究武警部队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矛盾、问题和困难,探讨现实政法工作如何为做好未来政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提出解决矛盾、困难的办法和措施。

从工作类型分,包括保卫工作研究、军事审判工作研究、军事检察工作研究、司法行政工作研究。武警部队保卫工作是国家安全和公安保卫工作的组成部分,是武警部队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研究武警部队保卫工作的地位、作用、任务、内容、方针、原则、作风、方法,研究武警部队保卫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研究武警部队保卫工作如何积极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和部队建设特点,着眼确保部队安全稳定和统一,如何确保以执勤处突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扎实有效地做好各项安全保卫工作。武警部队各级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是国家设立在武警部队中的专门审判机关、专门法律监督机关,是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武警部队军事审判和军事检察工作研究方向是两项工作如何保证国家法律在武警部队中的正确实施,维护国家军事利益,保障官兵的合法权益;如何防范和打击部队内部的违法犯罪活动和国内外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宣传社会主义法制,从政治上、组织上纯洁和巩固部队,保障部队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武警部队司法行政工作是以辅助、保障国家和部队司法活动顺利进行为目的,武警部队司法行政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部队司法行政和法律服务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度,指导和管理部队法律服务活动以及协助进行法制教育等。

(二)武警政法工作理论的研究队伍

目前武警部队已初步形成结构合理、分工明确、专兼结合的政法工作理论的研究队伍。专职研究人员主要包括部队院校政法类教员、政法机关干部,他们及时研究、总结政法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并归纳为理论体系,是武警政法工作理论研究的中坚力量。兼职研究人员包括武警部队各级政法干部、武警部队各级党委成员等,他们在具体政法工作实践中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为武警政法工作理论的形成、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武警政法工作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是繁荣理论,促进武警政法工作理论自身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武警政法工作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就是武警政法工作理论研究的过程,是对武警政法工作特点、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要使武警政法工作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发展,就必须加强武警政法工作理论的研究工作。二是指导实践,推动武警政法工作改革创新。进行武警政法工作理论研究的根本意义,就在于通过揭示武警政法工作的本质和运动规律,深化对部队建设和履行使命的认识,能够为武警政法工作理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政策依据和科学方法,从而推进武警政法工作的改革创新,使之更好地为建设现代化武警部队服务。三是服务决策,为决策提供可靠理论支撑。通过系统研究与党委首长政法决策相关的理论,及时为决策提供系统知识、相关决策理论和方法及决策建议,使科学决策有可靠的理论基础。

二、武警政法工作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武警政法工作的地位作用

武警政法工作在维护部队安全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实现武警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一是预防和查处武警部队内部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推动部队思想道德建设。二是打击敌特渗透破坏活动,保证武警部队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纯洁性。三是维护武警部队和官兵的合法权益,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武警政法工作的根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武警政法工作牢牢置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政法工作的方针、政策;重大情况及时向党委报告,重大问题须经党委讨论决定。(2)坚持服务中心。着眼部队建设全局,服从和服务于部队的中心任务,打击违法犯罪,保护国家军事利益,保障部队、官兵合法权益,为加强部队建设、提高战斗力、保持部队稳定提供法律保障和有效服务。(3)坚持综合治理。在部队党委统一领导下,各级机关齐抓共管,运用多种手段,采取不同形式,实行综合治理;实行专门工作与一般工作相结合、专门机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的方针,组织广大官兵参与预防犯罪综合治理,不断增强武警政法工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4)坚持预防为主。深入进行法制教育,积极开展反腐蚀斗争,加强犯罪趋势预测,掌握犯罪特点和规律,抓好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禁之于未萌,止之于未发,防患于未然。(5)坚持依法办事。遵循政法工作规律,保障政法机关依法独立开展工作;以事实为依据,以在法律为准绳,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严禁逼、供、信,正确区分是非界限;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办事。(6)坚持打击与改造并举。实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惩罚打击与思想改造相结合,在惩治违法犯罪人员的同时,实施教育转化,尽力争取帮助他们改过自新;实行维护国家军事利益与维护部队、官兵合法权益相结合,在保护受害者利益的同时,维护受处理者的合法权益。7.坚持分工负责。在党委和政治机关领导下,政法部门按照各自的职权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三)武警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

贯彻执行党领导政法工作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政法工作领导体系、政策和法规制度,组织协调保卫、军事审判、军事检察和司法行政工作,统筹抓好预防犯罪、隐蔽斗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法律战和法律监督工作。

(四)武警政法工作的职能分工

武警政法工作由负有特定职能的军队专门机构负责,包括保卫部门、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和司法行政工作部门。武警政法机构按照中国共产党的政法工作方针、政策,依据国家法律和军队法规开展工作。保卫部门负责部队保卫工作,代表国家在军队依法行使国家法律规定的刑事侦查权、安全保卫权。军事法院负责军事审判工作,独立行使审判权,审理军内人员的刑事案件和其他依法管辖的案件。军事检察院负责军事检察工作,独立行使检察权,对保卫部门的侦查活动、军事法院的审判活动以及案犯管理等依法进行法律监督。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军队司法行政工作,管理军队律师、辅助公证、部队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开展法律顾问和法律咨询,依法参与各种诉讼和非诉讼活动。

三、武警政法工作理论的发展趋向

(一)为部队安全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安全工作是部队建设的“保底工程”,它不是中心,但影响中心;不代表全局,但事关全局、牵动全局。按照科学发展现要求,实现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发展问题。武警政法工作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保证部队的纯洁、巩固与安全。因此,武警政法工作理论必须积极适应新形势发展变化和部队建设特点,着眼确保部队安全稳定和集中统一,确保以执勤处突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为部队安全发展提供重要理论支撑。武警政法工作理论将紧紧围绕中心任务谋划推进武警政法工作,把维护部队安全稳定作为政法工作的基本着眼点,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统筹维护部队和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必须积极促进依法治警方针的贯彻落实,真正做到模范遵守法律、严格执行法律、自觉维护法律,在协助党委领导依法决策、促进机关和部队依法指导开展工作中有所作为。

(二)为完善军事法制提供理论支持

军事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法律体系部门法的划分理论和军事法的实践发展看,军事法具有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鲜明特点,应当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武警政法工作正是在军事法律制度规范下的实践活动,是国家政法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武警政法工作理论的发展必将对健全和完善军事法制体系起到推动作用。比如武警政法工作理论的创新将深化军事法学的理论研究。虽然军事法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一些方面,移植的色彩还比较浓,消化和创新显得不够,而武警政法工作理论将为军事法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更多独立新颖的见解和实践。

法治保障研究篇10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4)05000104

收稿日期:2014-06-10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Xm-HLJ-2011106)

作者简介:董春游(1962-),男,吉林长春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

2014年我国研究生在校人数已经突破150万人,其规模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研究生教育国家,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大国。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日益呈现多样化。一是专业学位比例上升,科学学位相对下降;二是弹性学制和专业设置上各高校具有较强的自;三是社会对应用型研究生数量需求日益增多,研究生深入社会实践的比例不断增

大。在此背景下,研究生的教育管理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何建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已经成为许多研究生培养单位管理部门所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课题[1]。为解决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相对薄弱和不足,黑龙江省教育厅学位办对所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调研,并组织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人员对其他省份高校进行了实地考查学习,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黑高工委联字[2012]10号)文件,文件规定根据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规模,可以采取一级管理和二级管理模式。根据考查的结果和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对一级管理模式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体制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研究生思想特征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级管理模式是指规模在1000人以下的培养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由研究生学院统一管理。目前,我校研究生规模为近900人,对象包括全日制科学学位、专业学位、工程硕士、mBa等几种类型,由于没有录取年龄限制,取得学历的经历和受教育的程度也有很大差异,普遍性特征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受教育主体和自我教育主体的双重性。由于社会阅历、年龄、家庭背景、婚姻状况、心里承受力、民族文化差异的不同,其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管理方法上不能采取统一模式,对大多数研究生而言,他们具备独立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但在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上仍存在较大差异,表现在团队协作、人际交往、道德行为、政治立场、思想观点、心理素质和处事经验等方面都明显不足。此外来自就业竞争、婚姻、经济、学业等心里压力因素,直接影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难度[2]。因此,建立科学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对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道德素质,使他们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团结协作精神及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

(一)建立健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

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必须建立健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中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是建立健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的政策依据。根据这些政策,我们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办法》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意见》,建立了由校党委领导、相关部门配合、专兼职队伍具体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培养规划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实现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划、部署、实施、评估的“四统一”。做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培养紧密结合,形成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

(二)构建科学的组织体系

组织体系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为此,学校成立由主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校领导、主管研究生教育的副校长为副组长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办公室,与学生工作办公室合属办公(简称研工办),研究生学院党委书记和行政院长分别任研工办主任、副主任,二级学院党委书记和主管研究生教育的院长为成员。研工办具体负责落实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划的制定、工作部署、方案实施、效果评估、培养计划的审核及日常管理工作,建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会制度和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三、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证[3]。因此,必须建立以研究生导师、辅导员为主体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作为一级管理模式,研究生学院党委全面负责组织、协调各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作用,强化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首要责任[4]。导师必须恪守职业操手和岗位职责,及时跟踪研究生学习与研究工作状况,全面掌握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全心全意的关注研究生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风、遵守学术道德。导师作为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对研究生进行就业和创业指导,帮助研究生规划职业生涯。在完善导师育人机制同时,制定相关政策,明确导师的责任。研究生学院年度要对导师进行考核,组织评选优秀导师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交流,通过这些工作确保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倡导导师参与研究生社会实践和各类活动中,充分调动导师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遴选研究生导师的必要条件,实施“一票否决”制。

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件的基础保证是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辅导员、班主任是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必须精心选配与培养[5]。结合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实际工作实际情况,按照1:350的比例配备专职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辅导员应为中共党员并具有硕士以上学位。鼓励辅导员长期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其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加强能力培养和业务培训,落实双重待遇,实现双线晋升。加强研究生辅导员的培养培训和考核,严格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兑现相关政策,为选拔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或优秀研究生担任兼职班主任创造条件。

四、拓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做好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必须要努力探索有效的工作方法。首先,按照党的“十”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总体要求,努力建设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学风、教风和校风。通过学术平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研究生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同步提高。

第一,要搭建研究生学术文化平台,开展研究生学术文化活动,建立和完善学科、学院、学校三级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交叉学科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一是要创新学术活动的内涵和方式,逐步实现学术交流多层次、多形式、系列化、品牌化,努力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成效;二是要引导研究生将研究内容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为就业奠定基础,充分发挥国家奖助学金的作用,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科研课题;三是要建立完善研究生学术科技活动长效机制,加强我校“六个一”培养特色的考核;四是加强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制订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把研究生学术道德列入研究生评奖评优考核体系。

第二,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6]。一是作为刚性指标,社会实践必须纳入到研究生培养方案,时间至少两个月,各培养单位及导师要为研究生制定社会实践计划,帮助联系社会实践基地,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报告要含有思想政治内容;二是充分利用学校与导师的资源,加强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挂职锻炼基地和培养基地建设,不断丰富实践内涵和扩大基地规模;三是健全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划拨年均50元/生作为研究生社会实践专项经费;四是鼓励研究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研究生可利用所学领域知识和科研成果,以成果转化、专利转让、技术推广等途径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第三,要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主,预防为先”的工作理念,切实做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是请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专业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对个别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等工作,对全体研究生积极推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健康教育;二是与心理健康中心联合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电子信息档案,研究生学院会同学校有关部门指导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三是聘请省市著名的心理健康专家,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有针对性的进行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增强研究生心理调节和适应能力,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四是在研究生中开展健康教育,倡导研究生健康行为方式和健康生活,树立全面健康发展的理念,促进研究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第四,完善研究生学习生活保障体系。积极关注研究生的学习、科研、生活和合理需要,努力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一是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充分发挥研究生奖助学金的激励作用和助学济困的作用。要特别关心经济困难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在优先提供“助教、助研、助管”岗位和资助的同时,鼓励他们自立自强;二是聘请校外兼职导师、杰出校友和成功人士做好研究生就业、创业教育,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培养计划,通过社会实践培养研究生的职业生涯、就业创业规划能力,教育他们树立正确就业观,使他们掌握提升就业、创业的关键要素,鼓励研究生根据自身特色及外部资源进行自主创业,引导他们结合专业知识与国家需求去建功立业;三是采取有效措施,畅通学校、导师和研究生之间沟通与交流的渠道,确保研究生顺利圆满完成学业。

最后,要发挥各种媒体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影响作用。导师、班主任和辅导员要主动利用以网络为主体的各种媒体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稳定服务。一是着力建设融思想性、学术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研究生主题教育主题网页和博客;二是加强网络舆情工作研究,建立定期网络舆情分析制度、信息沟通机制和沟通平台,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维稳工作更具主动性和前瞻性;三是导师、班主任辅导员要通过博客、QQ、短信、微信等平台,通过信息内容及时掌握研究生思想状况,严防各种不良信息在网上传播,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五、保障措施

加强考核与评估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保障,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纳入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研究生教育评估体系,定期接受检查与评估。学校党委和行政定期听取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工作指导、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方面加大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投入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将研究生辅导员纳入到高等学校辅导员管理体系,在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等工作中给予政策保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考察、培训、交流等机会,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对于正科级任职满五年,经考核,政绩突出的可晋升为副处级辅导员。加大经费支持力度,按在读研究生人数每年每人50元的标准安排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项经费;按当年毕业研究生人数100元/人的标准安排研究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专项费用;研究生班主任津贴按本科班主任标准执行;对于兼职辅导员按折合每月不低于15学时的教学工作量予以补贴。此外,还要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学校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纳入学校或省教研项目,不断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

六、实践效果

由于建立健全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强化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拓展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建立了相应的保障措施,经过三年的实践,我校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高,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与好评,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位于黑龙江省高校就业率的前列,人均发表学术论文1.3篇,60多篇论文被ei等检索,申请专利20余项,有6名研究生获得省优秀论文,获得专利23多项,连续6年没有违法和伤亡事件。这些成绩的取得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体制的有效实施息息相关。参考文献:

[1]廖世平.对建立研究生思想教育管理体制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1994(1):75-79.

[2]李之文,李家圆.论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制障碍[J].继续教育研究研究,2012(10):119-120.

[3]王军.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2010(1):61-63.

[4]辛玲玲,刘佳.浅析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2010(1):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