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中生物线上教学十篇初中生物线上教学十篇

初中生物线上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5:10

初中生物线上教学篇1

关键词:初中数学;概念同化;教学过程

一、初中进行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首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数学概念的教学并不仅仅只能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学生的接受程度上来说是低效率的。初中生对数学概念的枯燥学习也会产生抵触心理。为此,在进行概念同化教学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尽可能将数学的概念与实际的情景例子联系在一起,使得初中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日常认知相连接。在概念同化的教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我经历、思维学习以及自主探究的过程掌握数学概念,也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概念,才能将数学概念的产生以及应用联系在一起,同时激发学生对数学概念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探索,在发现问题以及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直接解决问题。

其次,初中数学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注意到一个问题:初中数学的概念是复杂且数量较大的,因此给初中生的数学概念学习带来一定困难。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的时候,应当从最近的数学概念出发,引导学生对新的、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认知,在以往的数学概念学习基础上,学生对新的数学概念的认知能够在一个基本的体系之下进行学习。在这样的认知体系下,初中的数学教师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初中的数学教师也能够在课堂概念讲解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验证以及观察,也能够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准确地认知数学概念,树立正确的初中数学学习心态。

最后,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概念讲解以及学习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采取情境设计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形成正确的认知。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由于数学是在不断探索以及与实际生活不断连接的过程中才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在这一学科的学习以及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也应当在实际生活应用中加强联系,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带领学生提炼抽象的知识,并督促学生将数学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的各个层面中,在不同的层面上进行初中数学概念不同阶段的学习。

在初中的不同学习阶段,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知与学习也是处在不同程度的认知中,因此初中的数学教师应当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进行适当的锻炼以及培养,使学生对初中的数学概念有特殊认知,为此教师也应当在概念学习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引导方式。下文以抛物线的数学概念的学习为例,简单阐述数学概念的引导与学习。

二、初中数学抛物线概念的讲解与引导学习的案例

首先,初中的数学教师应当认识到抛物线概念与以往学生学习的数学概念之间进行一定程度的衔接,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回忆以往学习过的与平面线段有关的概念。例如:在一个平面内,定点与直线之间的距离的比是一个常数,而这个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什么样的曲线呢?学生在思考这一个问题的时候,会受到动态思维的束缚。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手段模拟这一过程,使得初中学生能够很快了解到曲线的概念。此外,在思考这一问题的时候,学生很容易就想出椭圆的轨迹情况以及双曲线的轨迹情况,但是非常容易疏漏抛物线的轨迹形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这一机会给全班的学生介绍与抛物线有关的基础知识,引导出抛物线的概念。

在进行抛物线概念学习的时候,初中教师应当从最简单的抛物线概念入手,例如首先讲解y=x2的数学概念,在讲解这一概念的时候,教师除了给初中学生介绍最基础的该抛物线的专业名词概念,还应当借助多媒体手段演示该抛物线的形成,在直角坐标系中展示y=x2的图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这一天抛物线上所有最基本的特征向学生进行演示以及证明,例如最大值、最小值以及中点等等,最后在y=x2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y=ax2的相关概念。在循循善诱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简单形式的抛物线的认知逐渐加深,最后引申到最复杂的抛物线y=(x-a)2+b以及y=a2x+bx+c的概念学习中,了解了所有抛物线的形式之后,教师可以对初中生进一步引导,介绍抛物线以及以往学习过的直线的关系,将二者之间的联系以及以往的一些考点都进行详细介绍,使得在初中的数学课堂上,学生从抛物线的相关概念出发,进行知识点的延展以及思维开拓,在课堂上就能对抛物线的数学概念进行深入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准确内容,并对细节以及经常出错的地方深刻记忆。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就能顺利完成数学概念学习的几个概念,准确掌握相关知识点。最后,只要辅助相关的数学练习题,初中生对抛物线的概念就会不断加深。

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重点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印象,将数学概念的教学分为几个由浅入深的学习阶段,采用恰当的引入以及巩固的方式,使得初中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学习效率不断提高,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不断提高,数学的学习成绩也会在这样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初中生物线上教学篇2

关键词:物理教学对比性试验

一、运用对比性试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也更是如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合理的安排和设计一些有趣的对比性试验来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电与磁章节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做一个当一个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场的试验:将线圈立在桌面上,在通电前指南针是指南的,在通电后指南针就发生了偏转。对于刚接触到电磁现象的学生来说,这种对比性试验无疑是生动的,有趣的,如果站在这个时候抓住时机结合教材,解开学生心中疑惑,就会是学生产生浓厚的好奇心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运用对比性试验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概念

在初中物理知识体系中,有很多物理概念是相对抽象的,对于接触物理时间不是很长的初中学生来说,也是不好理解的。如果在物理教学中安排和设计一些对比性实验,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实验现象来帮助学生,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抽象物理现象的本质特征,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继而使他们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例如对于大多数初中学生来说,大气压强的概念是很难理解的,因为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在物理教学中,我可以安排一个对比性实验,来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继而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强化物理概念。在课堂上,我可以做一个硬纸板能托着装满杯的水,而且硬纸片不会掉下来的试验,当学生看到硬纸片不会从杯子里掉下来时,都觉得非常的新奇有趣。这时,我就开始提问了:“在这个实验中硬纸片不会掉下来,是因为受力平衡吗?如果没有硬纸片杯子里的水是要洒出去的,那为什么现在杯子里的水会会受力平衡了呢?”。这个时候,学生会很自然地想到水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硬纸片也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这个作用力是谁提供的呢?很显然地他们就会想到了大气。是大气对硬纸片产生了压强,而硬纸片对水提供了向上的作用力。这时可以向学生提出:“如果杯子里只装少量的水,或者不装水,硬纸片会掉下来吗?如果在刚才试验的过程中在杯子上打个小孔,硬纸片会发生什么现象呢?”然后再继续试验,对照课本概念进行讲解。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大气压强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运用对比性试验来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初中物理中知识和规律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日常的物理学习中总会不可避免的对一些物理现象领悟出错误的物理知识和规律。对于这些难于理解,学生容易理解错误的物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可以针对性的设计一些对比性试验,来帮助学生改变对这些物理概念和现象的认知。例如,当问起初中学生两个不同质量的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时,那个最先落到地面上时,总会有学生给出看似正确的答案。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觉得重力很简单,没有什么重点,难点。但也正因为如此,容易形成对重力片面的认知。关于重力的试验早在上个世纪伽利略就曾经做过类似的对比性试验,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就拿关于二力平衡的基本概念来进行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才是二力平衡呢,往往会有学生以为二力平衡就是两个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这不是不对的。所以我们可以在物理的课堂试验演示中做一个这样的对比性试验,我可以先对二力平衡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提出问题。首先,二力平衡的物体的初始状态是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我们在课堂的演示实验中,可以先用一个物体让两个方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的作用力作用在物体上。那么显然物体能够保持静止状态。然后再用两个物体上下重叠在一起来做这个实验,让这两个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作用力,一个作用在上面的物体上,一个作用在下面的物体上,这时,两块物体就会发生侧移。这时,学生就会觉得此前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是错误的。受力平衡时的两个相互作用力除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还必须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样才能称为受力平衡。在物理教学中通过上诉的对比性试验让原本抽象易错的物理概念就会变得直观,更容易理解和被学生们接受。

四、运用对比性试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

良好的思维能力对于学习和生活都非常重要,初中时期是学生良好思维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思维能力中,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来讲至关重要。而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的独立思考活动锻炼才能逐步形成,对比性物理实验本身就是独立思考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应改适时地利用对比性试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述沪科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一节中,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可以做一个这样的对比性试验:在电压都是3(V)的情况下,先接通aB线,这时的电流大小0.6(a),然后在按顺序接通aC线、aD线,测量的电流大小依次是0.3(a)和0.2(a),然后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电流为什么为减小了呢?”,这时就有学生回答:“老师这是因为aD线的电阻比aC线的大。”这时我就可以继续提问:“aC线和aD线都是相同材料的导体啊,为什么电阻会不同呢?”那显然学生们就会比较aC线和aD线的区别在哪里,找出电阻增大的原因,得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有关,即导体越长,电阻就越大。在这个对比性试验过后,我也可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自己做一些对比性试验进行独立思考电阻大小与材料横截面积的关系。通过自己和学生不断的对比性试验,久而久之,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能得到锻炼和培养了。

五、总结

在初中物理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和规律,对于这些抽象的概念和规律,试验教学显得必不可少。对比性试验作为试验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学生强化初中物理中的基础知识,培养自己良好的思维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合理地适时运用对比性试验帮助学生正确地学习初中物理,培养其良好的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地提高其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刑晓荣.对比性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9月.

初中生物线上教学篇3

关键词:初中生物;点、线、面;复习

初中生物纳入会考多年,已日趋完善,因此复习课显得尤为重要。以往的复习主要以老师的讲为主,没有掌握有效复习方法,学生往往是记得快,忘得也快。面对现实,怎样复习,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顺利通过初中生物会考,这是广大师生目前密切关心的话题之一。本人认为现代的初中生物复习课中应该提倡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体系,开展“点、线、面”的复习方法来使学生更熟练地整理知识,掌握知识,让复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生物复习课中开展“点、线、面”复习的条件

(1)教师在上复习课时要做好思想动员工作,让学生树立自信心,端正学习态度。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人们开拓进取、向上奋进的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因此,在思想上促使学生对复习课的重要作用给予重视,是复习成功的基础。复习课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课型,它对学生掌握知识、整合知识体系、运用知识能力的形成起着巨大作用。

(2)在教学生物复习课时,先要学习研究《生物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可以明确考试指导思想和命题方向,领会考试的指导思想、考试范围。知识网络的构建可在每课、每单元、半期、期末及总复习中使用。从每课的总结,到每单元知识网络的构建可以逐步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能力就会提高,有利于学生在总复习时更熟练地整理知识,掌握知识。

(3)在生物复习课的教学中不能是老师的简单重复,必须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原则。不要直接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应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内容向学生提出相应的目标,再组织学生个人或小组自行进行探索总结,构建知识网络,实现知识的飞跃。

二、生物复习课中开展“点、线、面”复习的实施方法

(1)从大处着手构建骨架是进行点、线、面知识构建的前提。“学习最好的方法是有理有据的学习、有规律成体系地学习。”在初二生物会考复习时,根据《考试大纲》往往把知识分为几个模块。先让学生以大处着手,对整体知识有个清晰的轮廓,对所要考查的内容了然于胸。把构建对象分解成几大部分,所谓的知识体系其实就像大树一样,先找这棵大树的几个主干部位,帮助学生居高临下地记忆重点内容。比如:根据考纲,初中生物会考的内容分为十个主题,让学生在了解整体考查知识的基础上,再在每个主题里先找出主干知识。

(2)以主干知识为枢纽,以线索为网络,形成独特的知识框架。把构建好的知识主干分别再进行分解,特别是围绕一些重要的主干知识进行展开和延伸,使其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要“广挖井,不要深挖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有句名言:智慧不是别的,只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复习过程中要加强对每一个章节有多少个重难点、考点知识的总结罗列,这已不再要求面面俱到,重要的是抓主要的线,以线为线索把重点知识带出来,从而达到梳理知识、掌握知识,巩固知识的目的。

(3)特殊知识点的标志和相关知识点的整理是重点。学生对“点”已较为熟悉,但掌握的知识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因此做好相关知识的前后联系是很关键的。在建立好“主干和树枝”的基础上,要联系知识的“前世今生”将所学知识融会到知识网络中去。生物各模块知识之间并不是完全割裂的,不可截然分开,把分散在各章节的有联系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以体现知识间的本质因果关系和整体性,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并且要注重把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应考结合起来。如:“病毒、细菌与真菌、动植物细胞”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不同和联系等。

三、生物复习课开展“点、线、面”复习的实施过程

(1)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此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回顾梳理、归纳整合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切忌教师一讲到底,初二学生年龄段的特点是好动、注意力不长。根据学生特点,不宜采用连续过长时间。因此,在让学生了解整体轮廓知识的基础上,每次只布置一个小模块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针对自身的学习情况,将以前所学的散乱的知识点,连成线,线连成面,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比如:在复习“主题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小模块――植物的种子”时,让学生列出相关知识点,也就是“主干和树枝”,再由线扩展到点。本设计以植物种子的“结构――功能――萌发条件”为主线,然后对主线上各点进行衍射,把其余的知识点放在主线上各点所引出的支线(树枝)上,最后形成网络,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整个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这样得到的知识既扎实又实用。学生对知识进行构建和整合的能力提高,解题能力增强,并享受到了学习乐趣,增强了信心,激发了兴趣。

(2)组内补充、扩展。在学生独立构建好知识网络的基础上,教师可把学生进行分组,如上下桌四人之间相互讨论每个人的知识网络,并进行补充。教师不是旁观者,也可以把自己当做小组的一个成员参加到某个小组中去,教会学生如何的补充知识,监督和组织好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兴趣,找出自身的不足,使学生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并且培养了合作能力。

(3)教师引导,找出联系,进行标注。师生共同对构建的主题内容进行反思,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对学生不对或不完整的地方,教师给予更正、补充。注意保护学生发表意见和看法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做到只教学生不会的地方,学生已会的坚决不重复。在反思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寻找内在的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从所构建的知识中找出相互联系的知识点,并且对于学生极易混淆的概念,如“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等,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进行标注,使各个知识点之间融会贯通,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比如:由种子联系到植物这种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通过比较,找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不同;种子的形成又与后面部分的知识“花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由种子联系到植物的器官……最后,还要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提升,要结合相应的习题让学生学会运用,从而得到深化提高。在构建知识网络时,同样的知识内容,可从不同角度分析。如人与生物圈部分的知识,我们既可以用树形法构建成知识网络,也可以用热点归纳法构建生态农业知识网络。要形成构建知识网络的良好习惯,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加工构建出各种可以运用的知识网络。

总之,在生物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在复习时自主构建知识网络,把已学知识进行归纳,列要点,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线扩展到点,以点带面,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拓展思维空间,获得知识,巩固知识。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初中生物线上教学篇4

一、合理建模,科学抽象,在理想状态下思考问题

学习和研究物理问题总是从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和过程开始的。经过科学抽象而构建出的物理模型和物理过程会大大简化物理问题而又避免产生较大的偏差,特别是研究对象是特别复杂的实际问题,更应该先建模然后根据实际问题对结果加以修正。比如,理想气体就是对实际气体的理想化,忽略了气体分子的体积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常见的把氢气、氧气、氮气等在常温下都可视为理想气体,这样处理起问题来就简单多了。高中阶段的气体问题通常来说都可以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来分析和处理。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明确告诉学生,如果气体所处环境发生了变化,是在低温高压环境下,就不能再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来求解了,因为这时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不能再忽略了,需要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加以修正和推广,进而得出大学物理当中的范德瓦耳斯方程。

现行的高中物理教材当中,涉及了大量的物理模型,如质点、点电荷、核式结构等,也有大量的理想化过程,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等。实际上这些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就已经开始初步涉及。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就应该逐渐地引导学生完成物理模型的建立,引导其形成自主思考问题、主动抽象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话,学生就会形成一定的科学抽象和合理简化的能力,到学习高中物理时,就不会感觉陌生。当然在高中物理教学当中,还应该注意教学方法,一般来说都是遵从合理假设逻辑推理验证结论的规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理想实验也是高中物理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这种方法的基础是对物理实验的高度抽象与概括,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如初中和高中物理当中都涉及的伽利略斜面实验、高中物理当中的自由落体实验等,都是通过理想实验的方法来得出结论的。注意,理想实验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历史,而是让学生学会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来对实际的实验进行外推,得出普遍的规律。如伽利略斜面实验就可以从实际生活当中司空见惯的小车由运动到静止的现象,延伸到同一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下滑沿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滑动的距离各不相同,外推得出如果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将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这样一来,就会让学生在对生活经验的批判当中得出更为科学的结论。

二、比较分析,科学归纳,掌握事物的本质规律

归纳法是从个别事实当中得出一般规律的科学方法,对于物理规律、概念和定律的得出极其重要。高中物理当中不少物理规律都是通过对若干个实验的归纳总结得出的。当然,其中有些实验还是离不开初中物理实验的基础的。如在进行“电磁感应”的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得出阿基米德定律的方法,先观察现象鲜明、趣味性强的课堂小实验,然后对不同的电磁感应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两个基本的认识:①闭合回路中部分导线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②磁铁与闭合线圈做相对运动时,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通电螺线管(原)与闭合线圈(副)做相对运动时,闭合线圈(副)中产生感应电流;线圈(原)中的电流突然接通或断开时,闭合线圈(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通电线圈(原)中的电流强度大小发生变化时,闭合线圈(副)中也会产生感应电流。当然,这两个基本认识还过于肤浅,只注意到了电磁感应的一个侧面。最后,再引导学生对这两个基本认识加以系统,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在于“穿过闭合回路所围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这里磁通量的变化是抽象的概念,是对大量的物理实验进行概括总结和抽象思维而得出的结论。以磁通量的变化为手段,我们可以对电磁感应现象有相对完整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由于初中生和高中生思维特点的不同,使得我们在教学中的关注点有所不同。初中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对物理现象的认识需要借助于感性材料,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应该加强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由实验现象引出物理概念,进而归纳出物理规律;高中生则是抽象思维占主体,可以经过对已有知识的推理得出科学的结论,然后用实验来加以验证,但仍有某些较为抽象的内容单靠学生的想象难以理解,需要先安排具体实验。比如,在讲到“光的干涉现象”时,学生只靠想象难以理解“在某些状态下光不沿直线传播”,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通过双缝干涉实验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进一步的分析和概括打好基础,以从本质上理解光的干涉现象。

三、温故知新,类比推理,突破重点难点

从物理学的发展史来看,类比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如惠更斯就是在将光学现象和声学现象的类比与推理之后提出的光的波动学说;德布罗意也是由光子与一般微观粒子的类比推理之后提出的德布罗意波的概念。

从当前的物理教材来看,初中物理教材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并学会应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这就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了条件。我们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时,就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基础,借鉴初中教材的做法,考虑能否用类比的方法来处理教学当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现行教材当中将电场与重力场类比、电势差与高度差类比、电势能与重力势能类比都是极好的例子。

初中生物线上教学篇5

关键词:物理光学规律教学

“色彩斑斓的光现象”这部分内容在《初中物理》所占的比例较少,但其中涉及的规律性的知识却很多――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运用。如果不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则无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多年的教学,笔者总结出一点经验,希望能与同行商榷。

“光的反射定律”是光学部分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具体内容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共46个字,虽然不算多,但是要学生在短时间内记忆却也不容易,若能结合图形(如图1)记忆效果会好些。但对于刚接触物理的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图形的认识是初步的,而且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图形的理解和应用往往是建立在对“规律”本身的理解基础上的。因此,利用一些简洁的记忆法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进一步熟悉和初步理解后,再将“内容”与图形有机地结合起来,则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将光的反射定律简化为“三线共面,二光异侧,两角相等”,短短的十二个字就将该“定律”的内容简洁地概括出来了,学生记忆起来比原文快了许多。在记忆简化规律的基础上再将它展开还原:“三线”即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二光”即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异侧”则是指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两角相等”也就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样处理后不仅加速了记忆,还促进了理解,起到了以记忆促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的作用。

平面镜成像规律是平面镜应用的基础,同时也是光的反射定律的重要应用。它的具体内容是“物体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内容虽不多,读起来却较为吃力――不顺口,若把它简略为“物像等距,物像等大”,再结合相应的图形来理解和记忆,学生则可较快掌握。“物像等距”即图2中ao=ao、Bo=Bo,“物像等大”即图2中aB=aB。运用几何知识作简单分析后还可得出:“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的结论,也就是aa、BB都垂直于nn,这一知识点对有关平面镜的作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的折射规律是折射现象的基础,内容较多而且分为两种情况――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和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并且这两种情况是相反的,即“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如图3、图4)。折射规律的内容是这样的:“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的方向偏折。”在这里新课标教材降低了对知识完整性和逻辑严密性的要求,没有再去强调“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即同时满足三线共面、二光异侧”,当然,要把这里的“异侧”跟反射时的“异侧”区分开来,前者的异侧是在反射面的同侧法线的异侧,后者则是在界面的异侧的法线的异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则是“折射角大”,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此,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时“规律”可简化为“三线共面、二光异侧、折射角小”,反之则简化为“三线共面、二光异侧、折射角大”。

另外,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里的这些“角”常被学生误解为:光线与镜面或界面的夹角,在这里有必要特别强调这些“角”都是对应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这样处理后可有效避免学生混淆相关的概念。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光的折射”部分的核心内容,也是“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做好相关的探究实验是熟练掌握本规律的基础,而通过实验总结归纳出结果后如何更快地熟练掌握和应用是多数学生初学时面临的难题。因此,在总结出下表内容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实验数据后可归纳总结得出:物近像远,两个分界点;二倍焦距定大小;虚实分界在焦点。展开就是:物距减小时像距增大(同时像也变大),成像中有两个特殊的点(即焦距和二倍焦距)。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则成放大的像;物距等于焦距时不能成像,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实像,物距小于焦距时则成虚像。

再将这些成像情况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的话学生理解起来会更容易些,即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而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则应用于放大镜。

当然,初中阶段所学光学全部属于几何光学的范畴,作图在学习和应用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运用“定律”和“规律”作图中逐渐加深对相应的“定律”和“规律”的理解,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较为熟练地掌握它们。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2005年6月第2版.

初中生物线上教学篇6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物理模型在物理学及其发展中的重要性,然后结合初中物理教育和教学的特点分析了物理模型在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接下来本文又把初中物理模型按不同类型逐一分析,最后给出了方法论意义。

模型在我们日常生活、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见到,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大帮助。物理学研究具有复杂性。怎样发现复杂多变的客观现象背后的基本规律呢?又如何简单的表达它们呢?人们有幸在漫长地实践活动中找到一些有效的方法,其中一个就是:在具体情况下忽略研究对象或过程的次要因素,抓住其本质特征,把复杂的研究对象或现象简化为较为理想化的模型,从而发现和表达物理规律。

既然物理模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物理教育和教学中对物理模型的讲述和讲授就必不可少。建立物理模型就要忽略次要因素以简化客观对象,合理简化客观对象的过程就是建立物理模型的过程。根据简化过程和角度的不同,将物理模型分为以下五类:物理对象模型、物理条件模型、物理过程模型、理想化实验和数学模型。【1】下面我们逐个加以说明。

(一)物理对象模型——直接将具体研究对象的某些次要因素忽略掉而建立的物理模型。这种模型应用最为广泛,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很好的例子。例如:质点、薄透镜、光线、弹簧振子、理想电流表、理想电压表、理想电源和分子模型。作为例子,我们详细分析质点。质点,就是忽略运动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把它看成的一个有质量的几何点。其条件是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实际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本问题的研究的影响小到可以忽略。这样以来,很多类型的运动的描述就得到化简。比如所有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因为作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每一个部分每时每刻都做同样的运动,所以就可以忽略其大小和形状,而只找这个物体上的一个点作为概括,当然这个点的质量等于物体本身的质量。这样,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就是一条直线,很容易想象、理解和刻画。很多具体例子都可以这么做,例如以最大速度行驶在笔直铁轨上的火车,沿着航空路线飞行的客机,从比萨斜塔上下落的铁球,等等。

(二)物理条件模型——忽略研究对象所处条件的某些次要因素而形成的物理模型。在初中物理中有:光滑面、轻质杆、轻质滑轮、轻绳、轻质球、绝热容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等。我们以轻质杆为例加以分析。比如简单机械里的杠杆,在初中阶段问题往往归结到力矩的平衡上来。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动力和阻力都包括杆以外的物体对杠杆的作用力,还包括杆本身的重力。而杆重力的力臂在杆上的每一点都不同,这样除了杆的形状是几何规则的少数例子以外的绝大部分杠杆问题在初中阶段就没法解决。而轻质杆的引入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轻质杆是忽略了自身重力的弹性杆。当外界物体对杠杆的力矩远远大于杆自身重力的力矩或者杆自身重力的力矩相互抵消时,就可以把杆当成轻质杆,杠杆受到的力矩只有外力矩,这样所有杠杆平衡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三)物理过程模型——忽略物理过程中的某些次要因素建立的物理模型。在初中物理中有:匀速直线运动、稳恒电流等。这些物理模型都是把物理过程中的某个物理量的微小变化忽略掉,把这个物理量看成是恒定的。因为这些量的变化量与物理量本身相比太小了,以至于可以略去不计。这样不用考虑过程中物理量的复杂变化情况而只考虑恒定过程,分析问题就容易多了。

(四)理想化实验——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经过逻辑推理,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特征,得到在理想条件下的物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就是理想实验。理想化方法是物理科学研究和物理学习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方法【2】。初中物理中就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理想化实验:伽利略斜面实验。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有许多,现在举其中的一个例子,同样的小球从同种材料同样高度的斜面上滑下来,在摩擦力依次减小的水平面上沿直线运动的路程依次增大。伽利略由此推知:小球在没有摩擦的水平面上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理想条件下的物理现象)。牛顿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牛顿第一定律。无需多论,也足以见得理想实验的强大力量。

(五)数学模型——由数字、字母或其它数学符号组成的、描述现实对象数量规律的数学公式、图形或算法。【3】初中物理中的数学模型主要有磁感线和电场线。磁感线(电场线)是形象的描述磁感应强度(电场强度)空间分布的几何线,是一种数学符号。而磁场和电场本身的性质对这些几何线做了一些规定,例如空间各点的电场强度是唯一的规定了电场线不相交。这样就使它们成为形象、简练而准确的描述磁场和电场的数学符号。

物理模型在初中物理教育与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要重视对物理模型概念和具体模型(例如上文分析的模型)的讲述,重视对建立物理模型方法的讲授,重视对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意识的增强,重视对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刘玉胜,物理模型在教学中的运用,东平县实验中学。

初中生物线上教学篇7

一、教材分析

在这一章的三种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中,抛物线被安排在最后,抛物线体现圆锥曲线的共性和个性,并且由它构建整章的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在高考试卷中往往以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的形式出现。本节的重点是抛物线定义和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建立,难点是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四种标准方程的应用。针对以上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设计时又充分考虑到教学对象是普通高中学生这一点,对教材作适当调整:对例题1,由于初学者对多种抛物线形式易混,必须及时做双向的练习加以巩固,即由方程到焦点、准线,再由焦点、准线到方程。在理解、掌握和强化中完成目标。对例题2则放在课堂小结之后,作为研讨题加强变式练习。例题3则放在下一小结中,系统学习抛物线的弦长问题时解决,它也是本节的一个重点。

二、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掌握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②会用解析几何的坐标法建立抛物线的标准方程;③理解标准方程中参数p的几何意义,能根据条件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并会由标准方程求相应的准线方程、焦点坐标,画出其图形;④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及主动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分析、对比和概括能力。

三、教学方法

依据新课程理念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结合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椭圆、双曲线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尝试了求曲线方程的方法,因此完全可以用类比的方法,亲身体会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探究式”学习方式是一种流行的教学方式,但如何做到“实质性”探究,不流于形式,是我们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理解数学本质,挖掘“本原性”问题,才能驾驭真正的“探究”。如在本节课的“XoY”坐标系的建立中,原点的选取就是核心和本原性问题,必须抓住这一“探索”契机。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分为四个阶段

1.引入阶段

通过对椭圆、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归纳,提出学习课题。

由椭圆、双曲线的离心率e的变化范围进入本节教学课题。老师问:当e=1时是何种圆锥曲线?学生很快就能回答。这既体现了三种圆锥曲线的完整性,又能体现抛物线动点到定点和定直线的距离相等而不再是一个取值范围的特殊性。

2.探索阶段

一方面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抛物线形成过程得出定义,另一方面用坐标法研究得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来演示抛物线的形成过程,进而归纳得出定义:先固定一根直尺,让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紧靠直尺边缘,确定绳长aC,并且固定两端点a和F点使笔尖即p点紧靠直尺边缘,当三角尺上下滑动时得到曲线,而在这一过程中,实质性的关系是|Cp|=|CF|,即动点到定点和直线的距离相等,归纳出抛物线定义。F叫抛物线的焦点,L叫抛物线的准线。以上的探索要转化为具体的知识,即数和形,引导学生进入探究过程。第二,老师在黑板上演示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有一条定直线和一个定点.学生自然可以想到,使x轴过定点F与L垂直,K为垂足及|Kp|=p,而下一步原点的选取关系到y轴,学生会有以下三种探究思路:①原点在K点,②原点在F点,③原点在Kp的中点。学生依据初中关于抛物线的知识完全可以正确判断。求三种相应的标准方程,可以分组或指定三人分别去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探究的目的除了得到y2=2px(p>0)外,更深一层要培养学生用坐标法研究问题的能力,它也是解析几何的精髓。第三,老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还有哪些形式的抛物线?让学生借助于类比、联想完成老师给出的四种标准方程表格得到初步结论:①一次项系数正负决定开口方向,②焦点坐标为一次项系数的1/4(在这里再次强化p的几何意义)。

3.应用阶段

通过对例题的分析、求解及双向练习,使学生掌握四种标准方程的应用。

通过对例题1的分析,配置双向习题,即由标准方程求焦点坐标、准线方程,或由焦点坐标、准线方程求标准方程,使学生在理解、掌握、强化中完成教学目标。

4.小结结阶段

初中生物线上教学篇8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多媒体技术;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1-0127-02

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符合现代化的教学需求。要想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教师就必须认清该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从而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1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能够解决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大多以理论教学为主,然而物理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中涉及很多物理实验,单凭抽象讲解,并不能使学生彻底领会实验过程。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该技术将物理实验过程展现出来,使学生直接观看整个过程,便于消化、理解知识内容[1]。

增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物理是一门理科科目,部分偏科的学生认为物理学习的难度太大,教学中涉及的公式、计算等问题令他们难以理解,学习成绩无法提升,对物理教学也会失去兴趣,从而影响整体物理教学质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技术,能够促使教学趣味性增强,直接向学生展现教学内容,使其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2]。

如在教学初二物理课程中的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教师可在课前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声音片段,声音源于电影中的音乐片段,并且要求学生通过音乐对电影名称进行判断。在应用多媒体技术后,即便学生的基础较差,也会从中有所收获。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使教学质量大大提升。

2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多媒体技术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物理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目前的初中课堂教学中,因受到太多条件的限制,导致部分实验无法向学生展示。面对这种教学困境,教师就需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物理教学,将实验过程呈现出来,使学生直接观看到整个过程。即便学生在课上未彻底消化教学内容,也可将视频拷贝于优盘内,便于课后观看。

如在讲述阿基米德原理时,该原理的实验过程比较复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实验过程以动画形式表现出来,对物体于液体内浸没的浮力进行研究,观看物体在液体中的重力变化情况。通过直接观看动画视频,可以使抽象的物理实验更加具象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3]。在讲解力学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杠杆原理以视频、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现,从而使学生了解杠杆运动轨迹,明确阻力臂与阻力、动力臂与动力间的关系。

多媒体技术在情境创设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初中物理课堂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动力得以激发,进一步掌握、了解物理知识,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如在讲解关于温度的知识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收集有关温度的教学素材,并对素材进行整理,制作成情境课件。在物理课堂上,教师能通过互联网技术展现一年四季的温度变化情境,并利用视频动画将水温变化情况表现出来,使学生对温度的定义有更加透彻的理解。

在播放课件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投入于教学情境中,想象四季的温度、水温变化情况,并总结其中的规律。如在讲述水温上升过程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联想烧开水的情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利于使学生增强对物理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在培养学生物理思维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集动画、文字、声音于一体,教师能够按照教学需求,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书本知识,使书本知识从静态变成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物理思维。如在讲述光现象时,首先,教师播放一段烟花视频,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将视觉效果突出,让学生体会烟花中光的变化效果;然后可以通过播放的视频,引出课题。光现象实际上非常抽象,在讲述光的折射、反射定律时,都会涉及光线,然而光线并不能够被人们看见、触摸。为了使学生了解到光线的存在,教师需制作一个Flas,使光线处于动态变化中,还可以利用箭头标注光线的方向,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多媒体技术在增强学生感观中的应用很多学生对物理实验非常好奇,尤其在讲解电与磁时,都想观看电与磁的存在形式与状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感观,通过视频展台、投影仪、摄像机,向学生展现实验内容,感受电与磁在不同环境中的存在状态。再如教学透镜的应用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透镜的拆卸过程展现出来,并利用旋转、放大等功能,使学生观察到照相机、显微镜的透镜构造,对透镜功能有进一步了解。

3初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原则

在初中物理教w中融入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充分展现物理实验过程,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而且有利于对初中生的物理思维进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与教育效率。不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遵循相应的教学原则[4]。

实用性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目的在于将课程教学与先进技术相结合,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但不能盲目使用,要发挥多媒体技术应有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应用是为了辅助教学,起到活化教材的作用,因此在物理课程教学中并不能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

适时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遵循适时性原则。所谓适时性,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时机应用多媒体技术,使该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果第一时间向学生直接展示视频与图片,则无法对其创新能力、物理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所以必须在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之后融入多媒体教学,以此来丰富、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

互补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求遵循互补性原则。所谓互补,就是指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互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使物理课程的教学更加直观、生动、立体。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技术并不能够完全替代传统教学,传统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教学与先进信息技术的结合,有利于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初中物理课堂更富有趣味性。因此,要不断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郭金荣.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课程教育研究,2015(21):103.

[2]张登峰.初中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分析[J].中学时代:理论版,2013(23):130.

初中生物线上教学篇9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案教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86-01

一、概述学案教学的基本内容

常规来讲,学案教学是一种新式教学法,它以建构、稳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为基准,所坚持的基本教学理念为素质教育理念,其凭借一套独特的教学流程在教学方法范畴内站稳了脚跟,而且体现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征,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着十分可观的成效,归结此法的根本教学目的,即为教会学生如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学”和老师“教”的课堂效率。关于学案的具体编写对象,如今研究者们众说纷纭,但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应该由老师编写,不过针对的对象则是学生。

学案教学的教学目标并不固定,哪怕是以学生为培养对象,其教学目标至少也可以分为三大种:一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二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与意识为目标,三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关于学案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建构主义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系统科学理论四种,同时以现当代某些心理学研究理论为辅助理论,共同形成了学案教学的理论基础。

二、以《变阻器》为例详谈学案教学在初中物理中的具体实践

《变阻器》是初中物理学科中的一节课程内容,其对于学生学习电学、了解“欧姆定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以《变阻器》一节为例,设计出如下学案:

1、学习目标

了解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了解正确使用变阻器的方法。运用所学解释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的原理,并动手操作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2、重点难点

重点: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使用方法和原理。难点:连接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正确分析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方向与引起电路中电流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

3、课前复习

(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作用的大小(2)决定电阻大小的三因素:____、_____、_____。(3)依照图1连接电路,让夹子在铅笔芯上滑动,观察灯泡的亮度,灯泡的亮度___,为什么?回答:因为连接入电路的铅笔芯长度发生变化,即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____来改变___,从而改变电路中的大小,使灯泡的亮度也改变。利用这个原理我们制成_____。

图1图2

4、新课学习:滑动变阻器

(1)原理:利用改变电路中接入的电阻线的____来改变____,从而改变电路中的____大小。(2)结构:如图2,用电阻率较____的合金线制成,电阻线表面涂有绝缘漆,绕在____上,两端分别接在两个接线柱a、B上。C、D是____,电阻几乎为____。p是___:紧压在电阻线上,电阻线与滑片接触处的绝缘漆已刮去。(3)请画出滑动变阻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____________(4)提问: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怎样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

5、小组讨论

(1)当滑动变阻器接在___、___两个接线柱时,灯泡亮度最暗,此时电流最___,变阻器的电阻最___。左右移动滑片p___(“能”或“不能”)改变灯泡的亮度,电流大小(“有”或“无”)改变,即电阻___(“有”或“无”)改变。

(2)当滑动变阻器接在___、___两个接线柱时,灯泡亮度最亮,此时电流最___。左右移动滑片p___(“能”或“不能”)改变灯泡的亮度,电流大小(“有”或“无”)改变,即电阻____(“有”或“无”)改变,变阻器的电阻最___几乎为___。

(3)滑动变阻器接在___、___、___、____处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接在___、___处不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6、小结

(1)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____,可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____大小,使灯泡的亮度发生变化。(2)滑动变阻器要____联接入电路。(3)____(“能”或“不能”)同时接上面C、D或下面a、B接线柱,此时(“能”或“不能”)改变电阻,因此,要采用“一______一______”的接法。(4)判断滑动变阻器电阻的变化:关键看____面所接的接线柱与间电阻线的长度变化。(5)电路在使用前应将滑片移到电阻最____的位置,以保护电路。(6)探究过程中你还发现哪些问题?请写出。

以上即为初中物理《变阻器》一节内容的具体教学学案,其主要分为确定教学目标、复习已学知识、学习新课、探究学习、小组讨论以及小结归纳这几个步骤,其全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少了学生记课堂笔记的时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上课效率和课堂利用率,对于整个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将学案教学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去,是一个十分明智的决定,初中物理老师务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案教学的真实价值,以此减轻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为学生的“学”也做出一定的支持与帮衬。

参考文献:

初中生物线上教学篇10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应注重对学生思维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等的培养。其中在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方面,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善于知识的迁移与灵活应用。同时,数学教师在讲解相关题目时应深入,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并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不断深挖,更好地实现思维深刻性的培养。另外,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数学教师可在课堂上板书一些数学题目,要求学生进行解答,并对解答时间进行限制。例如,在学习抛物线知识后,数学教师可在黑板上板书这样的例题:一抛物线和x轴的交点为(x1,0)、(-2,0),且10;②4a+c<0;③2a+c>0;④a

二、逐步深入,鼓励探索

初中数学知识点多,内容延伸面广,如考虑不周全就无法正确解答出数学题目。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应逐步深入,鼓励学生进行思考探索,结合题目条件,认真分析,为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当学生经过探索得到正确结论后,教师应对其进行肯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周长的知识时,数学教师可在黑板上板书这样一道例题: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4,腰长为12,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该道题目比较简单,很多学生都能很快计算出来。而后数学教师可进行延伸,这样论述题目: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12、14求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这道题目乍一看和刚才的题目相似,但其实并非如此,因为题目并未指明腰长、底边长,因此,在解答该题目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最后学生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该题目需要进行分类讨论,才能保证解答题目的全面性。而后初中数学教师应给予想到分类讨论的学生表扬,并要求其他学生向其学习。经过上述训练,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在今后遇到类似题目后就会自然地想到分类讨论,不仅提高了初中数学教学效率,而且确保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为学生今后学习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教师高效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巧用方法,激发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