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学语文的含义十篇大学语文的含义十篇

大学语文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3:30

大学语文的含义篇1

摘要:在英语的学习中,听力作为一种基本的语言技能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听力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反映淡漠,很难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听力课堂不应该仅仅只是单一的听力训练,教师应该适当引入一些有助于提高学生听力能力的理论,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会话含义合作原则听力理解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017-01

1听力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当今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要求的提高,教学目标就更重视以听说为主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听力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并能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综合概括。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忽略了与听力理解关系密切的非语言因素。在具体的听力理解练习中,许多学生不能理解话语背后的深层含义,从而导致学生对说话者真实意图的理解产生了偏差。

因此,要想准确的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必须重视非语言因素,了解它们在话语交际中的作用,找出会话中所隐含的信息,从而领会说话者的真实意图。本文以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为依据来阐释会话含义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性。

2理论基础

1967年,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首次提出了“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理论,着重论述了“合作原则”的具体内容以及如何制约“会话含义”产生的过程。之后列文森、利奇、徐盛桓等人又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正和完善,列文森概括了这些研究成果,提出列文森会话含义“三原则”,1991年正式把列文森三原则称之为“新格赖斯语用学机制”。后来,学者们称之为“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从而使格赖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古典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即“会话含义理论”)发展为八十年代的“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格赖斯认为,在所有的言语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他称这种原则为会话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简称Cp)。这条根本原则可以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及其相关次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以及方式准则。格赖斯指出,当说话人故意违反某条准则,同时还使听话人知道说话人违反了该条准则,这时候他就是在向听话人传递一种新信息――会话含义。当说话人违反了这些准则或次准则的时候,听话人就迫使自己超越话语的表面意义去设法领悟说话人所说话语的隐含意义。这种话语的隐含意义,即“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

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不是从语言系统内部(语音、语法、语义等)去研究语言本身表达的意义,而是依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解释话语的言外之意。而对于合作原则无法解释的一些问题,后来又提出了一个原则,即得体原则。

3大学听力理解中出现的问题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常见的难点主要在于:(1)语音语调辨认困难;(2)误解单词意思;(3)缺少相关文化背景;(4)缺乏听力技巧等等。

有时学生即使听懂了字面意思,还是找不出正确答案,这就反映出学生另外一个能力的缺失,那就是不能从会话中领会到隐含意义。对话听力材料中,如果参与会话的人都遵守合作原则,那么听力理解的难点在于词义的辨析,若有任何一方违反合作原则,难点就是理解会话的隐含意义。

4会话含义理论对英语听力理解的启示

正确理解话语的会话含义关系到是否真正理解了讲话人话语的真实意图,这也是长期以来困扰中国学生的难题。我们常发现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词汇、语法结构,语音、语调也相当正确,但在实际运用英语中,学生听到的往往是话语的字面意义,而不知道话语的真正含义。随着我国外语教学越来越重视语言的功能教学,会话含义理论对于改进英语听力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对听力理解的认识。听力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基本技能方面,在具备了一定的基本技能之后,更应该注重运用语用学理论来理解说话人的真正意图。教师也应该努力把学生引导到说话者的字里行间去,理解说话者的言外之意。教师可以概括性地向学生介绍会话含意理论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它在听力理解中的积极作用。然后可以准备一些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会话含意的听力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训练。

第二,听力课堂上要进行口语练习,巩固提高理解会话含义的能力。听与说在实际生活中是融为一体的,所以语言教学不能把二者分开来进行。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把听说训练相结合,让学生多进行即兴会话练习,以此模拟真实环境下的会话情景,巩固提高理解会话含义的能力,并培养洞察非语言性暗示的能力。

第三,补充文化背景知识,扫除学生因风俗习惯差异引起的听力理解障碍。在听力教学中,由于谈话双方在价值观、世界观、文化背景、社会习俗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会话含义常常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障碍。

第四,培养学生学会辨认对话过程里说话者利用音长、音高、音调语气、语调等语音表现手段所体现的言外之意。

5结语

本文通过介绍会话含义理论在听力理解中的运用,强调语用学知识在听力理解中的重要性。其实,英语听力教学中学生最难把握的就是对话人之间使用的比较含蓄的话语,尤其是理解上述会话含义理论的语用功能。学生必须通过会话语言表达形式及其字面意义推导出谈话的意向所指,或其语用预设及其真实意图,了解会话含义。教师应认识到会话含意理论及其相关语用原则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人们在言语交际中运用“话语”传递信息的某些规律,这些原则有助于判断言语特征,如此才能进一步指导学生在听力理解实践中,逐渐跨越单纯理解话语表层意义的阶段,增强学生对不同语境下的听力理解力,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语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杜军红.从违反合作原则看会话含义[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3]薛枝.格莱斯的会话含义与英语听力[J].语文学刊,2003(6).

[4]谌莉文.英语听力理解中的语用推理[J].外语教学,2005,(1).

[5]李俊兰.大学英语听力理解中的语用推理[J].运城学院学报,2006(3).

大学语文的含义篇2

关键词:复杂性含混新批评文学魅力

20世纪以来,诗语(文学语言)的“复杂性”问题受到英美新批评,尤其是美国新批评的关注。“复杂性”作为语言学转向之后衡量文学语言是否精彩的新标杆,其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ambiguity”,即“含混”。

“含混”(ambiguity),又译为“歧义”、“复义”、“晦涩”、“朦胧”等。先于燕卜荪,瑞恰慈和海德格尔就曾提及“含混”这一术语。瑞恰慈认为:“含混……是语言行为不可避免的结果,是我们最重要的话语所必不可少的手段。”[1]海德格尔把“多义含混”视为诗歌语言的重要特征[2]。

当然,“含混”正式成为西方文论的重要术语,源于威廉・燕卜荪(williamempson)的《含混七型》(Seventypesofambiguity,1930)。在这本书中,燕卜荪将含混分成七种类型,并这样定义含混:“能在一个直接陈述上加添细腻意义的语言的任何微小效果。”[3]在1947年新版中,“含混”的定义被更换为“任何语义上的差别,不论如何细微,只要它使一句话有可能引起不同反应”[4]。含混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策略,常用来指涉文学语言的复杂多义现象,无论是文本的复杂语义指向、作者意图的含混还是读者理解的多种可能性。新批评派的一些理论家后来对“含混”理论进行了完善,比如克利安思・布鲁克斯(CleanthBrooks)把“反讽”的概念作为一种“功能性含混”(functionalambiguity)[5]。

本文将以博尔赫斯小说《南方》为例,挖掘含混的审美价值,探讨文学作为一门艺术的独特魅力。由于所选文本并非诗歌,本文所使用的“含混”概念,不以燕卜荪划分的含混的七种类型(主要运用对象是诗歌)为参照标准,而是根据燕卜荪对含混所下的定义――“任何语义上的差别,不论如何细微,只要它使一句话有可能引起不同反应”进行,具体而言,侧重从文本的语义指向、读者理解的多种可能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博尔赫斯是20世纪拉美文坛巨擘,《南方》是他的名篇。在《杜撰集》补记中,博尔赫斯写道:“《南方》也许是我最得意的故事。”[6]这个故事最令人击节叹赏之处在于,它的文字同时产生两种可能的结果,即主人公达尔曼真的在病愈后去南方并参加了决斗,或达尔曼仍在病床上,参加决斗是幻想[7]。单一叙述语言包含多种情节走向,提供多种可能,这种含混多义的效果使这篇小说在文学魅力上极富异彩。

《南方》主人公达安・胡尔曼偶然得到一本《一千零一夜》,迫不及待地想看,匆忙上楼时被窗户撞破头,重伤住院,在病床上忍受着肉体的痛苦和梦魇的折磨。“过了不久,大夫对他说,他开始好转,很快就可以去庄园休养了。难以置信的是,那天居然来到”[8]。从这句话之后,小说的叙述开始令人产生疑惑。后面的情节是这样的:达尔曼病愈出院,乘火车回到了他渴念的南方,在一间小饭馆里和人发生争执,最后如愿死于械斗的刀下,这是达尔曼所向往的浪漫主义死亡方式。

在文本中,小说用现实主义笔法描绘了达尔曼搭上火车之后的诸多细节,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的代入感:“他看到粉刷剥落的砖房,宽大而棱角分明,在铁路边无休无止地瞅着列车经过;他看到泥路上的骑手;看到沟渠、水塘和农场;看到大理石般的明亮的云层。”[9]然而同时,博尔赫斯不断提醒读者,这一切可能只是达尔曼弥留之际的幻觉。比如达尔曼对于猫的感受:“一面抚摩猫的黑毛皮,觉得这种接触有点虚幻,仿佛他和猫之间隔着一块玻璃,因为人生活在时间和时间的延续中,而那个神秘的动物却生活在当前,在瞬间的永恒之中。”[10]主人公行进在现实与幻觉的含混的不确定性中:“他有一身而为二人的感觉:一个人是秋日在祖国的大地上行进,另一个给关在疗养院里,忍受着有l不紊的摆布。”[11]

《南方》以极洗练的叙述语言,打破传统的现实与非现实的二元对立,彻底模糊真实与虚构的界限。达尔曼是真的如愿去了南方,还是重病在床高烧所致的幻觉?这种不确定的美学效果正是博尔赫斯幻想诗艺的显著特点,它寻求二元观念的统一,以展现世界的混沌性。这种叙事语言从效果上混淆了现实与幻觉,使读者无法对文本的语义指向做出判断,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疑惑感。法国著名文学理论家托多罗夫认为这种模糊真实与虚构所产生的不确定的美学效果,正是幻想小说的基础。由于叙述语言本身的含混多义,读者被迫疑惑地同时接受几种不同的可能性,每一种可能性都正在真实地发生。作品的美学效果正是几种不同可能性同时发生的总和,它以不确定性生成含混而宽广的意义空间,构成一种多维度的复杂性魅力。读者对于这个故事的理解显然无法单一确定,多种解读都可以找到存在的依据,而故事本身不是任何一种解读,它是所有解读的总和,甚至超越所有解读的总和。它是正在发生、可以发生的所有可能性的总和,体现为一种含混色彩的复杂性艺术魅力。

含混作为一种文学技巧,除了基于美学需求外,也基于世界原本的含混性。20世纪以来的当代文学批评越来越排斥二元对立的简单化思维,而提出回到事情本身,体验事物之本来面目。世界从来不是界限分明非黑即白,含混才是世界的最高真实。由此,复杂性诗语大行其道。含混作为一种创作策略,既诉说了世界本身的复杂性,又诉说了文学本身的复杂性。文学话语作为一种多义蕴藉的存在,它不像其他话语一样有清晰单一的意义指向,它甚至不是多向度交融生效的几何体,而是多维度同时生效的体验式全息语言世界。这个全息语言世界的受众是文学活动的参与者,受众以文本为媒介,形成沟通过程,直接传递复杂的审美感性体验。这种通过含混策略构建作品,经由文本与文学活动参与者形成沟通,直接传递复杂性感性体验的过程,正是文学作为一种艺术的特殊魅力的所在。

苏珊・桑塔格在《反对阐释》中注意到了世界的复杂性与艺术的独特性,主张以一种“新感受力”破除阐释对艺术的僭取行为,从而回归艺术本身。桑塔格认为把世界纳入既定意义系统的阐释行为只会导致真实世界的日益贫瘠,应该“去除对世界的一切复制,直到我们能够更直接地再度体验我们所拥有的东西”[12]。“阐释是对艺术的冒犯,它视艺术作品的感性体验为理所当然之物而不予重视”[13]。“我们需要的绝不是将艺术作品同化于思想,或者更糟地将艺术同化于文化”[14]。这就从艺术的独特性出发,捍卫了艺术正逐渐被阐释所僭取的地位。这种捍卫将艺术的感性体验特征彰显出来,表明艺术是这种感性体验本身,不能用任何东西取代和替换。

对感性体验的强调实际上是对世界本身和艺术本身的强调。如何越过纷繁复杂的阐释,直接面对世界、感受艺术作品,是当代文学普遍面临的问题。要在作品中表达这种主张,维护艺术的独特性和应有地位,在实际创作中需要借助一定的文学策略,而含混就是有效策略之一。作家可以使用将聚合轴组合化(文本内重复),或是选择有丰富聚合意义的语言单位(文本外重复)等技巧实现文学文本的含混效果,生产出含混的语义。含混式语义效果可以将文学语言的复杂性和体验性发挥到极致。

含混的价值并不局限于自身深厚的哲学内涵,体现为它所创造的独特审美效果。含混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使原本艰深复杂的主题得到艺术化的直观展示。读者可以从最经济的文本中获取最丰富的体验,并获得对主题的把握。此外,含混的结果是阐释的多元化。阐释的多元化赋予作品宽广的意义空间和无限的艺术生命力。

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说,含混性和复杂性给接受者带来的心理效果是十分丰富的。博尔赫斯的作品就时常带给读者这样的阅读感受,即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迎面有多种可能性扑面而来,像面临一个深邃难解的谜团,复杂又充满吸引力。这种解读上的阻拒感能够在读者和文本之间产生间离效果,延长读者的解读时间和难度,增强最终的审美。这种审美往往包裹在多层次的意义群中,或者称之为“复杂意义的迷宫”,读者游弋在其中反复地思考、琢磨、联想,体会“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正如接受美学创始人伊瑟尔所言:“不同的读者可以自由地以不同的方式使作品具体化,而且不存在任何唯一正确的、可以穷尽其语义潜力的解释。”[15]

对含混性和复杂性的强调对20世纪以来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对含混性的强调即对文学感性体验特征的强调,它把文学从面临过多阐释的状况中解救出来,重申文学的独特性和存在价值,向思想和文化对文学的同化做出抗争。这种抗争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它使批评者和阐释者关注到文学中不可被阐释的部分,从而对文学作品给予更多的感受而不是剖析。对于感受的强调、对理性分析的质疑,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壮大起到推动作用。

第二,含混理论与后来的不确定性理论有着承继关系,不确定性理论是在含混理论的影响下发展而来。两个概念业已深入到文艺批评的方方面面,后Y构主义“多元”文本论的产生就受到了含混性和不确定性的影响。

第三,作为新批评派的代表人物,燕卜荪助益了新批评派在文本理论和细读策略方面的成就,引发了后来文艺批评界对文本的强烈关注。后来的诸多批评流派大多吸收了新批评派的理论成果,尤其是丰富的文本研究经验,并与新批评派形成契合与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对含混的过于推崇可能导致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此外,含混理论过度强调语言的“丰富和杂乱”,忽视实际阅读过程中,各种不相关的意义实际上依然聚拢在一定的范围内,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统一的稳定意义。这种稳定意义可能源于读者本能,也可能源于文本中的结构因素,总之它并非漫无边际。大多数人对于大多数文本的感受和理解的趋同性实际上要大于其差异性。文本的意义再丰富杂乱,实际上仍会有一个或大或小的核心部分,也就是说含混并不妨碍文学阐释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则。总之,含混既敦促我们寻找不同的意义,又敦促我们寻找共同的意义。

参考文献:

[1][2]殷企平.文论讲座:概念与术语含混[J].外国文学,2004(2):59.

[3][4][5]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61,161,168.

[6]博尔赫斯.杜撰集[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96.

[7]肖徐.《南方》的幻想特质探讨[m].南京:南京大学文学院,2010.

[8][9][10][11]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全集:小说卷[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186,188,187,188.

大学语文的含义篇3

【关键词】词源学;词汇教学;运用

1词源学对词汇教学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英语词汇数量庞大、各类丰富。而任何词汇的来源与发展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因此了解英语词汇历史对我们学习英语词汇有重要作用:首先,了解词汇历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英语文化与发展历史;其次,对我们更好地记忆与理解英语词汇有很大帮助。Funk在其著作中就曾经说过,词汇中隐藏了诸多传奇故事,词汇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熟悉一些重要事件、伟人以及了解一个民族过去的窗口。多年的中学英语学习使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间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许多基本词汇,在此基础上运用词源学教导他们学习英语词汇必将起到能良好学习与教学效果。

2词源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2.1词源学有助于更好了解英语文化

语言是社会文化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词汇作为表达思想与传达信息的媒介,是语言意义上的载体;因而具有各民族文化的独特色彩,带有浓重的时代性与强烈的民族性。经过1500余年的漫长历史,英语词汇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积累,而词源学正是这一内涵的重要记载。仅凭死记硬背的方式基本上是不可能长久记住理解那些源自拉丁与希腊的词汇的;而了解了某个单词词源之后,就能够通过理解这一单词的变化与发展,这样就很容易理解与记牢。比如,单词“Stationery”的意思为信纸、文具,其来源是拉丁文词根station,最早含义为在教堂附近主要向牧师出售所用货物的小货摊;由于神职人员都有读写能力,因此“Stationery”一词的意思渐渐地转变为出售的信纸与文具,发展至今,该词还含有出售糖果、香烟等其它商品之意。同样地,源自于station的另一单词“stationary”保留了原拉丁文词根“固定的”的含义。我们通过对拉丁文词源station的学习,不但掌握了stationery这一单词的意思,还了解stationary的含义,同时对一些西方文化知识也有了了解,将原本枯燥、单调的学习变得有趣、生动,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持久。

2.2词源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词根与词缀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从单词词源着手,分析单词结构,得到词根与词缀方面的提示,不但能帮助我们把握单词的根本意义,而且还有助于对词汇构成上的学习。以单词illuminate为例,其含义为:阐明、照亮、照明等。该单词来自拉丁文“lumen”。其意思为光、光线。由此衍生而来数个英语词汇,比如含义为图解,举例说明的“illustrate”,含义为例证、说明的“illustration”,含义为杰出的“illustrious”以及含义为阐述、照明、灯彩的illumination等词。再举个例子,单词“lunar”的词源为拉丁文luna,其拉丁含义为月亮的。知道此单词来源后,我们就比较轻松地理解词根luna衍生而来的单词,比如意思为月状的“luniform”、意思为新月形的“lunate”以及意思为半月、新月的“demilune”,lunatic的含义为“livingonthemoon”,后经不断演化至今,引申为“疯子或者精神错乱的、疯狂的人”。通过词源学来掌握单词珠词根和词缀,并最终掌握单词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掌握相关单词之间的联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扩大词汇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运用词源学进行近义词与同义词辨析

许多英语词汇虽然词源不同,但随着后来不断的词义发展与演变,拥有了相似甚至相同的词义。词义相同的词汇并不表明相互完全替换,我们在使用时还应考虑到它们的色彩与文体意义。所以近义词与同义词辨析是英语学习者必须面对的一项工作。对于一些极易混淆的词汇,通过追溯词源可以找出它们含义的细微差别。以单词inflammable与flammable为例,它们都表示“易燃的”含义;然而我们极易造成误解是因为前者的前缀“in”表示“不、非”之意,将整个单词误解为“不易燃的”。但是从词源进行理解,我们就会出现这种失误。flammable的词源来自拉丁文flammare,其含义为意tosetonfire;flammable是单词flame的形容词;而inflammable的词源则是inflammare,在拉丁文中意思为“abletobesetalight”,inflammable由单词inflame加able构成。知道了它们的词源含义,其词义就不会混淆了,理解与记忆也变得非常容易。

3总结

由分析可知,英语语汇学习中巧妙运用词源学有非常大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从多方面加深对词义记忆与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文化及其发展变化;还能够很好地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在语言文化敏感性方面的能力,提高其词汇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荫华.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三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43.

[2]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明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2.

[3]卢明添.词源知识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的新研究[J].南平师专学报,2007,(3).

大学语文的含义篇4

摘要本文从语言的发展变化出发,重点分析“生态”一词在生态文学中的使用情况,指出“生态”一词的含义在生态文学中是如何被误读的,并找出误读的原因,最后提出消解误读的三种具体措施。

关键词:语言的发展生态生态文学误读

中图分类号:H0-0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从“言必称生态”说开去

如今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在谈论事物时加上“生态”二字,可谓“言必称生态”的境地,堪与当年的“言必称希腊”相提并论。不仅如此,各种与生态结合而产生的学科门类层出不穷,如在语言类学科中就有新兴的生态文学、生态语言学、生态翻译学等等。

“生态”一词的广泛应用与社会的发展需求分不开,但是如何把握在这一发展变化中生态一词的确切含义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事实上很多人对新兴学科中生态的含义存在误读现象。各个学科中对生态一词的理解有哪些异同,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并找出解决的办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先从生态一词本身的含义谈起,然后分析其在生态文学中的使用以及误读情况。

二关于“生态”

1生态一词的由来和定义

“生态”一词,词源来自希腊语,是由oikos派生出来的,意思是住所或房子。在19世纪以前,独立的“生态”一词与生态学学科是不存在的。“生态”一词的诞生以及生态学的兴起,首先应归功于德国学者赫克尔,他于1886年正式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认为生态学是“关于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外部世界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是生物在自然界的生存状态。这里的自然界是指野外,即人类居住环境以外的地域除却城镇和村落。生存状态包括适应进化的历史和协调存在的现状格局。

2生态含义的变化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加快,“生态”一词远远超出了其原有的基本内涵,含义不断丰富、扩大,词义也不断深化。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生态的内涵是指生物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这时的主体不包括人类。从6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也认识到必须用系统、整体的观点考虑社会、经济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这一过程中生态的内涵被不断扩大、深化,开始包含人类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关系,最后一直到人类环境中各种关系的和谐。同时,生态的主体也转为人类。

在生态内涵演化的过程中,“生态”一词的含义也逐渐由单纯生物学的含义向“综合的、整体的”含义转变,蕴涵了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内容。“生态”一词的词性也由单纯的名词转化为形容词。作为修饰定语,“生态”二字包含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系统”和“整体”的含义,如生态城市、生态建筑、生态社区、生态文明等等。

同时,由于生态一词的含义不断扩大,其与其他各学科的结合也开始变得可能,于是出现了生态文学、生态语言学、生态翻译学、生态文化等等跨学科性质的新兴学科。

3生态含义变化的原因

生态一词的含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发生变化,具体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是促使生态含义扩大的主要原因;(2)就全球而言,环境问题呈现出全球化特点,引起了整个人类对生存环境的关注;(3)从个体国家而言,生态环境问题开始于国家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的进步联系在一起;(4)整个人类社会呼唤和谐“生态”系统。

三生态一词的在生态文学中的使用和误读分析

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生态责任、文明批判、生态理想和生态预警是其突出的特点。

1962年,美国女作家卡森的长篇报告文学《寂静的春天》的问世,标志着生态文学时代的到来,即作家自觉地表达生态意识、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之后,美、英、法等国家纷纷出现各种体裁的生态文学作品,生态文学批评也相应兴盛起来。中国的生态文学思潮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台湾,80年代中期,内地文学界亦见生态意识的觉醒。近年来,生态文学思潮可谓形成。各级环保部门纷纷疾呼文学家将写作向生态倾斜,专门发表生态作品的文学刊物也已出现,最为可喜的是一些作家走出书斋、走进自然,被称为生态文学家。

当然,生态文学不仅仅是单纯的描写自然,它主要探讨和解释自然与人的关系,特别侧重发掘人与自然的紧张、疏离、对立、冲突关系的深层根源,也即造成人类特征和掠夺自然的思想、文化、经济、科技、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模式等社会根源。有些可以不描写自然景物,但因其深刻发掘导致人类破坏自然的社会原因而出名。

生态文学给人的第一反应是描写生态环境的文学作品,但是生态文学的真正含义并不是指研究生态的文学,或研究文学与生态的关系的文学。从根本上来说,“生态文学”的关键是“生态”,这个限定词的主要含义并不仅仅是指描写生态或描写自然,而是指这类文学是“生态的”――具备生态思想和生态视角的。

而且,生态文学其实是一种哲学思潮,属于文学流派中的一种,是生态思潮在文学中的反映。更确切地说,生态文学指的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批评分析。它因生态思潮的流行和严重的生态危机而产生,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外对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研究已经过了高潮期,即无论怎么谈论都无法走出原有的分析套路,单纯冠上“生态”的名义并无太多的文学价值。而在国内,尽管生态环境保护依然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但是由于生态文学批评并没有在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这方面的研究也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四存在误读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1存在误读的原因

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让人们普遍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在各个领域对生态一词的使用更是成为一种时尚和显示自己符合时展要求的象征。基本上可以说,生态一词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满眼充斥的都是关于生态的名词和术语。这难免会产生对生态一词含义的不同解读,抑或是误读。以下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之所以产生误读的原因。

(1)生态一词自身含义的变化

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对生态文学、语言学和翻译学中生态含义的错误解读,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理解生态一词的内涵。按照生态一词的定义,生态是指生物在自然界的生存状态。其基本内涵是指生物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它的含义已远远超出基本内涵,开始转指人类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甚至是人类环境中各种关系的和谐。主体也从不包括人类变为以人类为主体。

生态的内涵在变化,词义在扩大、丰富,这种趋势必然导致本属于自然科学的生态学走出自身的范畴,开始于人文科学结合,并寻找契合点。在文学上以《寂静的春天》为标志开始了对生态文学的关注和研究。在语言学上,把语言结构系统与生态系统相类比,能够更深入地认识语言的本质,了解语言的发展变化。翻译中,借助生态的观点,出现了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以求通过翻译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生态含义的变化为生态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成为可能,但是由于人们对生态本身的含义理解不到位,从而导致对交叉学科中生态一词的含义把握不准,出现误读现象。

(2)学科命名带来的概念混淆现象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作为新兴学科的命名,如何体现语言的简洁性和明确性是在为学科命名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目前国际学界在命名与生态学有关的跨学科研究时,大多采用“生态+某学科”的方式,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政治学等。在语言类学科中,采用生态文学、语言学、翻译学来命名着实是一种符合命名学原理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术语却带来易让人们误解的弊端。因为同样的命名方法得到的术语应该具有基本一致的含义,但是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生态文学中的生态和生态语言学中的生态含义是不一样的,与生态翻译中的生态含义更是大相径庭。

毋庸置疑,每一种理论都有一些特定的术语,是形成这种体系理论的重要标志。换句话说,一种理论往往需要“借助于特定的语言”将“自己特有的认识成果”表达出来。命名一个学科必须寻找一个简短而又明了的术语,生态文学这一术语确实可以把体现生态思潮的文学作品与其他类型的文学形式区别开来,也让人们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但是生态语言学中的生态并不表示描述生态系统所使用的语言,生态翻译学中的生态也不是指对那些关于生态方面的作品等的翻译活动。所以,这样的命名就在概念上给人带来易于混淆的问题,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误读现象的产生。

(3)人们的认知心理模式

生态一词的含义不断扩大变化,体现了人类认识上的不断深化,也体现出人们认知心理模式的不断深入。关于认知的性质和发展的观点目前非常流行,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就提出了第一个重要的认知发展理论――他把人类认知看成是一个复杂有机体之于复杂环境的一种具体的生物适应方式。像其他形式的生物适应一样,认知总是表现出提示存在而又互补的两个方面,皮亚杰称之为同化和顺化。

根据这一认知理论,人们在认识一个事物时总是进行着同化和顺化两种认知活动。比如,人们一旦掌握了生态文学的含义,就会采用同化的认知方式去认识其他相似的学科如生态语言学和生态翻译学。按照这样的方式,人们就会把生态文学中“生态”一词的含义照搬到生态语言学等类似学科上,从而引起对不同学科“生态”含义的误读。

2消解误读的措施

针对上述对误读产生原因的分析,笔者试图找出消解对生态一词含义误读的具体措施。

第一,加强对生态一词本身含义的全面深入的了解。只有不断更新对生态含义的解读,才能在此基础上去理解与生态相结合的新兴学科中生态的真正含义。生态一词的含义早已超越生物学的范畴,逐步具有整体观、和谐的思想,所以这就要求人们在理解与生态有关的学科时顾及到生态的真正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生态一词在交叉学科中的含义。

第二,科学合理的为术语命名。不断涌现的学科门类令人眼花缭乱,界定一个含义明确的术语就显得格外重要。笔者认为,不要为了创造一个概念而去命名一个新的概念名称。如生态翻译学的命名就不太科学,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只是从生态学视角进行的翻译研究,既然生态翻译学这一术语容易造成误解,那么不妨把它定义为“生态翻译观”,或“翻译生态论”,或许会更容易令人明白。

第三,提高人们的认知水平,转变认知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在不断的更新,人们对语言现象的认识也应该不断提高,不断学习新的认知理论模式,吸收新的认知模型和隐喻理论中的精华,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态一词被广泛应用后的真正含义,减少或尽量避免对此的误读。

五结语

生态一词的广泛应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多个学科结合出现新兴的跨学科研究是生态含义不断扩大和学科发展需求相互结合的产物。本文通过对生态一词在生态文学中的应用,借用社会语言学中的语言发展变化理论,分析了生态一词的真正含义的变化历程和原因,并指出生态一词与文学结合后存在的一些误读现象,归纳出存在误读的三大原因,并在最后提出了几条消解这些误读的措施,以期本文能有助于人们对生态一词含义的准确理解和正确使用,并为跨学科术语的命名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piaget,J.piaget’stheory.inp.H.mussen(ed.),Camichchael’smanualofchildpsychology[J],1970,vol.1.

[2]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J・H・弗拉维尔、p・H・米勒、S・a・米勒,邓赐平、刘明译:《认知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宋言奇:《浅析“生态”内涵及主体的演变》,《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第6期。

大学语文的含义篇5

【关键词】会话含义;翻译;交际;语用等效

人们在交际中,说话人所要表示的意思有时不能按照字面意义去理解,因此就产生了会话含义这一现象。会话含义一直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会话含义理论有助于对人们语言行为的研究,对翻译工作者来说,研究会话含义理论可帮助译者准确理解原文作者的含义,并在译文中恰当地传达原文的含义,让读者在阅读时,能通过上下文理解或推导出原文作者的话中之话。因此,该理论对翻译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1.会话含义理论

会话含义就是说话人并没有明确表达,但在具体的语言交际中明显传达了说话人真正意图的话语。如车上的乘客对司机说,“车上的座位已坐满了。”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你可以开车了。”格莱斯(1975)在LogicandConversation一书中提出了会话含义的概念:言语交际的成功是谈话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交际的成功在于交谈双方要遵守某些规则,达成一定的默契。为了使会话顺利进行,交际的双方都必须遵守“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遵守了这些原则,交际双方所说的话语就不至于不连贯,因而双方就可以互相配合,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格莱斯提出了合作原则的四条具体的准则:(1)量准则(themaximofQuantity),(2)质准则(themaximofQuality),(3)关联准则(themaximofRelevance),(4)方式准则(themaximofmanner)。在交际过程中,交谈双方遵守这些准则就是遵守合作原则。然而,在实际交际中,人们常常会因为某种原因而违反这些准则,这就产生了会话含义。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就是建立在对合作原则及其准则的遵守与违反上的。

格莱斯进一步把会话含义分为一般会话含义和特殊会话含义。会话中听话人无须借助某些特定的背景知识就能推导出说话人的会话含义的称为一般会话含义,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会话隐含的含义只有参与交际的双方对某一特殊的语境共享时,才能通过推导得出,这种会话含义就是特殊会话含义。在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中,作者在叙事时,或在设计小说、戏剧人物的对话时,也往往会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制造会话含义,让读者通过上下文和所掌握的背景知识来推测隐含的意义。

2.会话含义的理解与推导

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译者首先应准确理解原文,涉及会话含义的翻译,他首先要理解原文中的含义。原文作者有时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有时利用一些修辞手段间接地、委婉地叙事描述,希望读者能够利用上下文、文化语境、背景知识等,通过推导获得作者的真实意思。因此,原文作者想表达的真实意图与文章的字面意义有时并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就需要通过仔细研读原文,结合各方面的知识,运用推理或关联方法正确理解原文作者的含义。译者还应本着对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负责的态度,弄清原文的含义,作者要传递的信息,他所希望的读者的反应。

会话含义具有可推导性。含义是根据推导得出的,听话人根据话语的字面意思,根据说话人是否违反合作原则,再结合语境,推导出说话人的隐含意义。这就要求译者理解原文的隐含意义,或根据原文的字面意义推导出作者的隐含意义。译者还应考虑译文读者对会话含义的推导能力。由于中外读者之间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这必然会影响译文读者的推导能力。如果译文读者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译者就必须在译文中提供相关信息,以补足译文读者某些方面知识的缺损。也就是说,译者要减轻译文读者的推导负担,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含义。

3.会话含义的翻译

会话含义的翻译应该是语用翻译。“语用翻译就是在词汇、语法、语义等语言学的不同层次上,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只求保存原作的内容,用译文中最切近而有最自然的对等语将这个内容表达出来,以求等效。”(何自然1997:186)译者不能简单地按字面意思翻译,这样会导致原文含义的丧失或传达错误的含义,最终导致交际失败。何自然提出语用等效来解决跨文化的交际问题,即原文和译文在语言和语用两方面达到等值的效果。译者应把原文的暗含意义在译文中完整地再现,只有当译文读者在阅读时获得的信息接近于原文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才能算是成功的翻译。

作者表现会话含义的手法丰富多彩,译者为了保证交际的成功,也可采用各种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异化、归化、音译、替换、增词、减词、加注、更改标点符号等,以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求得翻译的语用等效。如:

(1)mybestgradeshavealwaysbeeninhistoryandenglishcomp.idon’ttalkaboutmyothersubjects

我的历史和英语作文成绩一直是最好的,其他的科目我就不谈了。(Buffie2006:2)

后一句话违反了量准则,说话人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故事的叙述者伊丽莎白只说历史、作文成绩好,不说其他科目,其隐含意义是“其他科目成绩不好”。她不喜欢其他科目,并且由于父母的婚变,学习成绩一直下降,除了历史和作文,其他学科成绩都不好,但她并没有明说,而是说不谈了,读者可以通过上下文推导出其中含义。译者在处理时,只要通过直译就能保留原文的含义。但在原文语境中,作者一般不会特别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译者在译成目的语时,就会产生文化空白,给译文读者造成理解含义的障碍,因为译文读者不具有原文读者相同的文化背景知识。译者必须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局限,帮助译文读者完善关联,理解作者的含义。一个含义对原文读者来说容易理解,但对译文读者来说,如果缺少相关背景知识,就难以理解,译者可采用增加注释的方法,填补原文的文化空白,译文读者就容易理解原文的含义了。

译者还要考虑译文读者是否具有合理推导出含义的能力。由于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这种差异会导致他们对同一事物或现象产生不同的看法,他们在阅读作品时,在对会话含义进行推导时,往往会有不同的推导方式,或推导出不同的会话含义。译者在翻译时要考虑文化差异,不求完全忠实于原作,可求功能对等和语用效果对等。下例选自莎士比亚的《奥瑟罗》第三幕第三场:

iaGo:mynoblelord—

otHeLLo:whatdostthousay,iago?

iaGo:DidmichaelCassio,whenyouwoo’dmylady,/Knowofyourlove?

otHeLLo:Hedid,fromfirsttolast:whydostthouask?

iaGo:Butforasatisfactionofmythought;/nofurtherharm

otHeLLo:whyofthythought,iago?

iaGo:ididnotthinkhehadbeenacquaintedwithher.

otHeLLo:o,yes;andwentbetweenusveryoft.

iaGo:indeed!

otHeLLo:indeed!ay,indeed:discern’stthouaughtinthat?/ishenothonest?

iaGo:Honest,mylord!

otHeLLo:Honest!ay,honest.

iaGo:mylord,foraughtiknow.

otHeLLo:whatdostthouthink?

iaGo:think,mylord!(Shakespeare2001:102)

这段对话中,伊阿古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特别是关联准则,把某些会话含义传递给奥瑟罗,引导奥瑟罗去猜想他最好的朋友凯西奥和他妻子苔丝狄蒙娜之间有不道德的关系。伊阿古首先违反了量准则,当奥瑟罗问:“whydostthouask?”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话中有话地说“forasatisfactionofmythought”,并说“nofurtherharm”,其含义却让奥瑟罗觉得有“harm”。接着,他违反了关联准则,当奥瑟罗问“ishenothonest?”他重复honest,让奥瑟罗自己去联想。在奥瑟罗问他“whatdostthouthink?”他故伎重演,重复think,隐射凯西奥不老实。伊阿古正是利用违反合作原则,产生会话含义,令奥瑟罗得出错误的推论。

译者所面临的任务是如何在译文中传达这些会话含义,让译文读者取得和原文读者同样的交际效果。这是朱生豪先生的译文:

伊阿古尊贵的主帅——

奥瑟罗你说什么,伊阿古?

伊阿古当您向夫人求婚的时候,迈克尔·凯西奥也知道你们的恋爱吗?

奥瑟罗他从头到尾都知道。你为什么问起?

伊阿古不过是为了解释我心头的一个疑惑,并没有其他用意。

奥瑟罗你有什么疑惑,伊阿古?

伊阿古我以为他本来跟夫人是不相识的。

奥瑟罗啊,不,他常常在我们两人之间传递消息。

伊阿古当真!

奥瑟罗当真!嗯,当真。你觉得有什么不对吗?他这人不老实吗?

伊阿古老实,我的主帅?

奥瑟罗老实!嗯,老实。

伊阿古主帅,照我所知道的——

奥瑟罗你有什么意见?

伊阿古意见,我的主帅!(朱生豪译)

为了更好地传达原文的含义,让译文读者产生关联,译者并没有按字面直译,如把harm译成“用意”;把thought译成“疑惑”;把honest译成具有多重语义的“老实”,且把伊阿古的话改成问号;把foraughtiknow.译成“照我所知道的——”,并把标点符号改成意味深长的破折号;把whatdostthouthink?译成“你有什么意见?”。对照原文和译文,我们可以发现原文的含义比较隐晦,而译文的含义相对明显,译者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减轻了译文读者的负担,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较容易地推导出原文的含义。会话含义翻译就得两者兼顾,既要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文的含义,又要最大程度地照顾读者的推导能力。

综上所述,会话含义所表达的意思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要进行推导才能真正理解其意义,在理解过程中,要考虑语境中的相关因素,特别是文化因素。翻译会话含义应采用语用翻译,可采用各种翻译策略,不求字面意义对等,但求语用效果对等。译者还应考虑读者的认知能力和阅读反应,尽量减轻读者的推导负担。

参考文献:

[1]Grice,p.LogicandConversationinSyntaxandSemantics:speechacts,Vol.3,newYork:academicpress,1975

[2]Hickey,L.thepragmaticsof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Shakespeare,w.othello[m].英汉对照,朱生豪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

[4]Buffie,m.whoisFrancesRain?[m].英汉对照,谭震华、袁履庄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百家出版社,2006

[5]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张新红,何自然.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现代外语,2001,(3)

[7]唐德根,欧阳丽萍.跨文化语境与特殊会话含义的理解[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8)

[8]穆凤良,许建平.源语的意图与识别[J].中国翻译,2001,(4)

[9]李春华,李勇忠.翻译的语用等效观[J].美中外语,2004,(1)

大学语文的含义篇6

一、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的界定

(一)文化空缺词语

所谓文化空缺词语(cultural-gappedwords),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事物与概念在词汇语义上的呈现。文化空缺词语几乎存在于任何一种语言的当中,这是因为每个国家的语言都包含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就先拿我国的汉语词汇为例,很多词汇都是我国所特有的,比如“道”,“八卦”,“三纲五常”等等,在如特殊时期的“红卫兵”,“上山下乡”等等,以上词汇均为我国特有,在外语中没有对应概念的词汇,因此这些词汇就是文化空缺词语。

再举一些外语中的例子,俄语中的苏伯汤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化空缺词语;再如英语中的hippies(嬉皮士),knightliness(骑士精神);日语中的刺身(生鱼片),西班牙语中的flamenco(弗拉门戈舞),gazpacho(西班牙冷汤),蒙语中的那达慕也是文化空缺词语。

(二)特殊文化含义词

所谓特殊文化含义词,指特殊文化含义词(culturally-loadedwords),主要指在不同语言中概念意义相同但是因文化差异而造成文化意义相反或有较大差异的词语。

1.概念意义相同,文化意义相反或有很大差异

这类词汇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汉语中的“狗”和英语中的“dog”。然而就“狗”和“dog”的文化义来说,中国人倾向于因为狗“苟且偷生,得过且过”的习性而产生排斥厌恶的心理,因而由狗构成的词汇大多含有贬义,如狗腿子,看门狗,狗胆包天,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但英国人却把“dog”看成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manbestfriend),又如中国人视黄色为尊贵之色。皇帝穿的服饰颜色就是黄色,比如“黄袍加身”的典故。但在英文词汇中,yellow含有胆小卑怯之意。如,ayellowlivered的意思是“胆小鬼”。

2.概念意义相同,文化意义彼有此无或者此有彼无

这一类型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蜡烛”和“candle”。蜡烛的概念是指用蜡或油脂所做的供照明的物品。在汉语中,蜡烛有其特有的象征意义,例如“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优秀品质,又如古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蜡炬具有顽强拼搏之意。在英语中,“candle”一词只表示蜡烛,没有类似汉语那样的文化含义。

如像“朱门”,“扫帚星”这样的词汇,其文化含义实际是“富人家的房屋”和“不祥的女子”。然而,在其他语言中,它们的含义只是表面意义上的红色的门和彗星,并无它意。如若不了解中国古典文化,是无法了解上述词汇的真实含义的,所以上述词汇也是具有特殊文化含义的词汇。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词语的教学

(一)把握教学中的重点

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但凡涉及到物质和制度方面的词汇,外国学生大都可以理解,不太容易出现误解。假如一位外国学生爱慕中华文化,经常涉猎中国传统文化典籍,那么便会积累很多中文词汇。但是如果这位外国学生只是因为工作或是学习的原因才学习中文,那他就没有大量阅读名著的需要,所以上述名著中的古典词汇不应该作为对外教学活动中的重点。

(二)讲解文化知识

一些留学生学习中文,原因就是对中华文化感兴趣,因而对其讲解相关的文化知识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教学初始阶段,可以用学生的母语向其传授一些中国的基本文化常识,为其后期的文化教学打下基础。在外国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常用的中文词汇之后,可以开设类似中国历史,中国经济这样的课程,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其中文水平。

(三)情景设置教学法

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情景设置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文化词汇。例如,在教导学生学习难以理解的成语时,可以用比较容易理解的语言将成语进行解释,让学生通过联想的方式将解释与成语本身联系到一起,让学生真正理解成语的内涵,并锻炼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

(四)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时代在进步,教师应该更多的采用多媒体进行授课。相对于教师的口授讲解,音乐,电影,图片等多媒体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更为深刻的理解文化词汇的内涵。

大学语文的含义篇7

[论文摘要]当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时,它所表达的意义只能是众多义项之一,甚至变成了词典上所没有的临时含义,究其原因,语境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学习语言的人,除了学习词语的基本含义外,还要了解语境对词语含义的影响,应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门功课。

当我们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很多时候会求助于词典,然而词典并不是每次都能帮上忙。原因在于,词典上罗列的是词语的基本含义,而当词语进入特定语境或言语片断时,其意义往往要发生变化。因此,要想正确理解这类词语,不仅要了解其基本含义外,更重要的是“揣摩词句的语境含义”。

一、什么是语境

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环境,人的语言活动也不例外。“语境”一词,由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首先提出。对这一术语的理解和使用学术界历来有较大的分歧。但大体上,人们认同于把“语境”看成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客观环境因素。”

在我国,语言学家、语言教育家、汉语修辞学的奠基人陈望道最早明确提出语境问题并作出理论探讨。后来王德春教授又把这一概念做了进一步明确。他说:“什么是语境呢,语境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身份、性格、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

二、分析语境对把握语义的作用

1.语境使语义单一化

“一个多义词虽有几种或十几种含义,但只要把它用在一定的上下文里,一般不会产生歧义,这是因为具体的语言环境把这个多义词的其他讲不通的含义都排除了。”

(1)语境有助于义项定位

词的多义现象使得语言可以用较少的词语表达较多的意思,体现了语言的节约多效机制,然而在实际运用中,这种现象给阅读带来的不便也是不容忽视的,人们往往看着众多的义项无法确定是哪一个。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分析语境。

例如,“走”的义项很多,但是在“讲话~了嘴”一句中只适用“漏出,泄漏”这一义项。在“~群众路线”中只适用“实行,贯彻”的含义。而当已知某人已经卧病在床时,再说起“XX走了。”就表示“XX死了”的意思。如在殡仪馆的横幅“XX一路走好!”

(2)语境消除歧义

同样的情况还适用于语句,不同的语境会帮助我们确定语句的真实含义。“教师去讲课”和“学生去听课”都可以表达为“去上课”,同样,医生与病人都可能会说“去看病”,但意思是不一样的。在书面上看就成了歧义句,但是在交际过程中,对说话人的地位、处境等语境的了解就会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

又如“咬死了猎人的狗”,单独看一句话,不知道到底说的是“猎人死了”还是“狗死了”。如果变成“咬死了猎人的狗,终于被村民制服了。”或者“那头虎咬死了猎人的狗。”有了各自的语境,其意义也就立刻明晰了。

2.语境使得词义具体化

词义有概括性,通常都指整类事物或现象。而在具体的使用中,我们研究一下语境就会明确它到底是指整类事物中的某些个还是某一个个体。例如,“鱼”的词义概括了一切生活在水中、体温随外界变化、一般身体侧扁,有鳞和鳍,用腮呼吸,可供使用或制鱼胶的脊椎动物。“鱼”这个词本身可能指河里、海里的任何一种鱼,包括鲤鱼、鲫鱼、刀鱼、鲅鱼,等等,甚至鲸鱼。但如果有一天在家做饭的妈妈说,“下面我要炖鱼了。”我们就可以根据这句话的内外语境,家人的偏好或者是之前买鱼的情况,判断出到底是哪一种鱼,而且应该是在此之前已经收拾好的那条鱼。从而使具有概括性的词语和具体的事务挂钩,完成顺畅的交流过程。

3.语境使词义异化

词义在特殊情景语境作用下,往往会发生多种转变,这种转变叫做词义的异化。

(1)词类活用现象

每个词语不论其义项多寡,在运用中都可能会出现其本身不具有的含义、引申义或新义。其原因就是语境在起作用。语境不仅决定词语的义项选择、歧义的确定,而且能赋予词语以临时含义。如:

①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鲁迅《故乡》

“隔膜”原指阻碍人与人相互了解的无形障蔽,是个名词,而这里用作动词,当“产生障蔽”讲。

(2)形成修辞手法

语言离不开修辞,而修辞必须在语境中才能实现。历来研究修辞的学者都很重视语境的作用,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就是以题旨情境为修辞第一义。如: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朱自清《春》

“卖弄”一词本是“有意显示、炫耀”的意思,是个贬义词,在这段话里,我们从上下文可以看出作者对“鸟儿”是满含喜爱之情的。于是就可以明确地做出判断,“卖弄”在这里是个褒义用法,这里用的是反语的修辞手法。与此相应,其意义也就变成了“展演”。又如:

文具盒里放着崭新的圆规。

②“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鲁迅《故乡》

在“文具盒”这个语境中,“圆规”表达的就是词典上解释的词语意义,展现在读者脑海里的是一种画圆工具。这句话看不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②中的语境,则让我们断定,这里说的是个人,而非画图工具,再结合上下文,知道作者把杨二嫂比喻成“圆规”,那这里的“圆规”就成了杨二嫂的代名词,是借代手法的运用。

4.使词义在一定范围内合理化

词语的运用是离不开社会这个语言环境的,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表达的含义可能会大相径庭。因此,在交际过程中有必要了解语言的这些外语境。

很多人看到经典的句子“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第一印象都会困惑,爷爷的大儿子怎么会是木兰的长兄,但了解到古代人的习惯,用“爷娘”来指父母,此处的“爷”即为父亲(一如现在吴方言中的用法),就会明白了。又如大多数地区的人说“东西掉了”,是指“东西落在地上了”,可也有些地区,是指“东西丢失了”。只有了解说话人生活的背景习惯,才能判断其真正含义。

同时,词语的含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词语在历经时代变迁、社会变革、科技的发展以后往往会获得某些特殊的含义,体现一定的时代特色。如“同志”一词,在我国古代,是朋友之间的称呼。建党初期“同志”一词来源于苏联,意思是拥有共同志向的人,被广泛用作陌生人之间打招呼。可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同性恋开始用“同志”互相称呼。知道这种演变之后,人们在使用时就要慎之又慎了。

三、小结

语境在语言交流中对词义起着重要的作用,语境制约着词语的含义,体现了交际者的文化性和时代性。语境使得词语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语义。只有参照语境来分析词语,才能准确地认识词语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道望.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王德春.修辞学探索.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

大学语文的含义篇8

【关键词】对外教学;动物成语;教学

成语是传承我们国家灿烂语言文化的重要工具,具有结构稳定、内涵丰富、数量庞大等特点。成语教学能够帮助留学生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成语教学对提高对外汉语整体教学水平是有利且必要的。有鉴于此,深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研究,掌握正确的成语教学规律,对提高对外汉语整体的教学水平也有着深远的意义。动物成语在成语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很大程度上可以体现成语的普遍特点。因此本文重点探讨成语中动物成语教学的部分。

一、动物成语使用的偏误

通过调查得知,留学生在使用动物成语时往往会出现以下两种偏误

1.不理解动物成语的语义造成的偏误

有些动物成语的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相同,留学生学习和使用这样的成语非常自如。但是有很多动物成语的字面义与实际意义不一样,这样就给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难度,学生在使用成语过程中容易造成偏误。例如成语“守株待兔”,学过此成语的人都知道这个成语所表达的意思是“比喻企图不经过努力就想获得成功”,而没有学过此成语的学生则从字面义理解为“坐在树边等兔子”。

2.不理解动物成语的感彩造成的偏误

由于不理解动物成语的感彩造成的偏误很多,例如:①珍妮非常喜欢收集邮票,就像叶公好龙一样。②战士们都很年轻,各个如狼似虎,很快就把任务完成了。①中的“叶公好龙”是形容只是口头上的爱好,而不是真正的爱好,表贬义。在这句话中,珍妮是真正将收集邮票作为爱好,所以这个成语与句意不符。②中的“如狼似虎”也是一个贬义词,表示像虎狼一样凶残,这里应该用“生龙活虎”。

二、教学策略

成语来源复杂,用法多样,教学策略也是多种多样。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将成语的语义讲清楚,让学生明白成语的具体语义和用法,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使用好成语。

1.判断动物成语的感彩

教授动物成语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能够判断这个动物成语的感彩,是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表示贬义的动物成语,如“胆小如鼠”、“画虎类犬”、“虾兵蟹将”等;表褒义的动物成语如,“一马当先”、“鹤立鸡群”、“沉鱼落雁”等。

2.将动物成语分类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动物成语细致分类,使学生在应用时可以更加准确。

(1)按照成语表达的意思分类,可以分为情状类,“狼狈不堪”、“胆小如鼠”、“多如牛毛”等;品行类,如“攀龙附凤”、“狼狈为奸”、“鸡鸣狗盗”等;状貌类,“沉鱼落雁”、“牛头马面”、“尖嘴猴腮”等;行为类,如“鞍前马后”、“雁过拔毛”、“杀鸡取卵”、“顺手牵羊”等;处境类,如“虎落平阳”、“羊入虎口”、“釜中游鱼”等等许多类别。

(2)按照不同的动物形象分类,如含有马的成语“一马当先”、“万马奔腾”、“马到成功”等;含有狗的成语“狗仗人势”、“鸡犬升天”、“狗尾续貂”等;含有虎的成语“虎虎生威”、“如虎添翼”、“调虎离山”;含有蛇的成语“蛇蝎心肠”、“画蛇添足”、“杯弓蛇影”等。

不同的动物形象在汉语中体现不同的文化含义,古代中国崇尚龙,所以含有龙的成语大多表达褒义,含有狐狸、猪、狗、鼠、蛇、狼等动物形象的成语多数表达贬义。通过对动物种类及其形象所蕴含的不同文化意义的研究,可以推出动物成语的语义色彩。

出于分类的习惯和目的不同,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分类方式进行讲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不同成语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于初级的学生,进行联想教学,采用以旧带新法,帮助其更好地理解新学的成语;而对于中高级的学生,注意教授类似成语的细微区别,运用近义词或者反义词的关系,将成语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体系,从而加强学生学习动物成语的效果。

(3)讲授动物成语的教学方法。成语是文化的载体,语义丰富。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成语,结构简单、语义直接的成语可以用直接法讲解,直接讲清楚成语的语义,学生就能够理解。对于格式固定的成语可以采用认知法进行讲授,如“倚马可待”,通过语素分析法可以知道,这个成语表达的是靠着战马,立刻写完书稿,形容一个人文章写得快。留学生学习成语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自如运用成语进行写作或交流,语境法正好为留学生提供了这一契机。

综上所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从成语蕴含的不同文化涵义来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将成语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分类,并对成语的出处、语体色彩、感彩、意义、搭配、功能等详细讲解,这样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

参考文献:

[1]王美玲.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2]冯艳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初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08

大学语文的含义篇9

[关键词]语言学习语境语义

当我们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很多时候会求助于词典,然而词典并不是每次都能帮上忙。原因在于,词典上罗列的是词语的基本含义,而当词语进入特定语境或言语片断时,其意义往往要发生变化。因此,要想正确理解这类词语,不仅要了解其基本含义外,更重要的是“揣摩词句的语境含义”。

一、什么是语境

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环境,人的语言活动也不例外。“语境”一词,由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首先提出。对这一术语的理解和使用学术界历来有较大的分歧。但大体上,人们认同于把“语境”看成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客观环境因素。”

在我国,语言学家、语言教育家、汉语修辞学的奠基人陈望道最早明确提出语境问题并作出理论探讨。后来王德春教授又把这一概念做了进一步明确。他说:“什么是语境呢,语境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身份、性格、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

二、分析语境对把握语义的作用

1.语境使语义单一化

“一个多义词虽有几种或十几种含义,但只要把它用在一定的上下文里,一般不会产生歧义,这是因为具体的语言环境把这个多义词的其他讲不通的含义都排除了。”

(1)语境有助于义项定位

词的多义现象使得语言可以用较少的词语表达较多的意思,体现了语言的节约多效机制,然而在实际运用中,这种现象给阅读带来的不便也是不容忽视的,人们往往看着众多的义项无法确定是哪一个。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分析语境。

例如,“走”的义项很多,但是在“讲话~了嘴”一句中只适用“漏出,泄漏”这一义项。在“~群众路线”中只适用“实行,贯彻”的含义。而当已知某人已经卧病在床时,再说起“XX走了。”就表示“XX死了”的意思。如在殡仪馆的横幅“XX一路走好!”

(2)语境消除歧义

同样的情况还适用于语句,不同的语境会帮助我们确定语句的真实含义。“教师去讲课”和“学生去听课”都可以表达为“去上课”,同样,医生与病人都可能会说“去看病”,但意思是不一样的。在书面上看就成了歧义句,但是在交际过程中,对说话人的地位、处境等语境的了解就会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

又如“咬死了猎人的狗”,单独看一句话,不知道到底说的是“猎人死了”还是“狗死了”。如果变成“咬死了猎人的狗,终于被村民制服了。”或者“那头虎咬死了猎人的狗。”有了各自的语境,其意义也就立刻明晰了。

2.语境使得词义具体化

词义有概括性,通常都指整类事物或现象。而在具体的使用中,我们研究一下语境就会明确它到底是指整类事物中的某些个还是某一个个体。例如,“鱼”的词义概括了一切生活在水中、体温随外界变化、一般身体侧扁,有鳞和鳍,用腮呼吸,可供使用或制鱼胶的脊椎动物。“鱼”这个词本身可能指河里、海里的任何一种鱼,包括鲤鱼、鲫鱼、刀鱼、鲅鱼,等等,甚至鲸鱼。但如果有一天在家做饭的妈妈说,“下面我要炖鱼了。”我们就可以根据这句话的内外语境,家人的偏好或者是之前买鱼的情况,判断出到底是哪一种鱼,而且应该是在此之前已经收拾好的那条鱼。从而使具有概括性的词语和具体的事务挂钩,完成顺畅的交流过程。

3.语境使词义异化

词义在特殊情景语境作用下,往往会发生多种转变,这种转变叫做词义的异化。

(1)词类活用现象

每个词语不论其义项多寡,在运用中都可能会出现其本身不具有的含义、引申义或新义。其原因就是语境在起作用。语境不仅决定词语的义项选择、歧义的确定,而且能赋予词语以临时含义。如:

①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鲁迅《故乡》

“隔膜”原指阻碍人与人相互了解的无形障蔽,是个名词,而这里用作动词,当“产生障蔽”讲。

(2)形成修辞手法

语言离不开修辞,而修辞必须在语境中才能实现。历来研究修辞的学者都很重视语境的作用,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就是以题旨情境为修辞第一义。如: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朱自清《春》

“卖弄”一词本是“有意显示、炫耀”的意思,是个贬义词,在这段话里,我们从上下文可以看出作者对“鸟儿”是满含喜爱之情的。于是就可以明确地做出判断,“卖弄”在这里是个褒义用法,这里用的是反语的修辞手法。与此相应,其意义也就变成了“展演”。又如:

文具盒里放着崭新的圆规。

②“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鲁迅《故乡》

在“文具盒”这个语境中,“圆规”表达的就是词典上解释的词语意义,展现在读者脑海里的是一种画圆工具。这句话看不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②中的语境,则让我们断定,这里说的是个人,而非画图工具,再结合上下文,知道作者把杨二嫂比喻成“圆规”,那这里的“圆规”就成了杨二嫂的代名词,是借代手法的运用。

4.使词义在一定范围内合理化

词语的运用是离不开社会这个语言环境的,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表达的含义可能会大相径庭。因此,在交际过程中有必要了解语言的这些外语境。

很多人看到经典的句子“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第一印象都会困惑,爷爷的大儿子怎么会是木兰的长兄,但了解到古代人的习惯,用“爷娘”来指父母,此处的“爷”即为父亲(一如现在吴方言中的用法),就会明白了。又如大多数地区的人说“东西掉了”,是指“东西落在地上了”,可也有些地区,是指“东西丢失了”。只有了解说话人生活的背景习惯,才能判断其真正含义。

同时,词语的含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词语在历经时代变迁、社会变革、科技的发展以后往往会获得某些特殊的含义,体现一定的时代特色。如“同志”一词,在我国古代,是朋友之间的称呼。建党初期“同志”一词来源于苏联,意思是拥有共同志向的人,被广泛用作陌生人之间打招呼。可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同性恋开始用“同志”互相称呼。知道这种演变之后,人们在使用时就要慎之又慎了。

三、小结

语境在语言交流中对词义起着重要的作用,语境制约着词语的含义,体现了交际者的文化性和时代性。语境使得词语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语义。只有参照语境来分析词语,才能准确地认识词语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道望.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王德春.修辞学探索.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

大学语文的含义篇10

【关键词】话语分析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一、引言

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初中生的英语水平要具备一定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而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成为构成英语水平的重要内容。在初中生的英语各项考试当中,各类题型都与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相关。因此,提高初中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以往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以讲解语法、段落分析等,学生缺乏足够的阅读时间,很难培养一定的语感,难以获得语境效果。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需要改进,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技巧,还要重视引导学生段落语篇能力和话语分析能力。

二、初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薄弱分析

阅读理解能力是对初中生英语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初中生往往缺乏这种英语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也就导致了学生的阅读理解的困难。

首先,初中生对英语词汇理解的偏失。由于初中生掌握的英语词汇比较匮乏,再加上对词汇各种含义的不正确选取,就造成了阅读理解的障碍。英语词汇含义的背后是英美文化,反映着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如果初中生对英美文化涉猎比较少,对词汇含义的理解就很费解。这些都影响了初中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其次,初中生对英语语法掌握不牢。由于学生没有掌握英语语法的特征,就很难理解语法的意义,也不能感受到语法衔接的重要作用,也就造成一些学生不能运用相关的语法规则来理解句子或段落的含义。

最后,不能从宏观上把握文章的主旨。由于学生缺乏英语语篇的大量阅读和思考,不能将各个段落进行很好地提炼,忽视了段落的逻辑关系,就不能上升到从宏观层面来理解整篇文章,文章的核心意思就受到一些段落的干扰,难以把握文章的主旨。

三、运用话语分析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路径

如果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了阅读文章,就表明学生与阅读文章的作者之间进行了成功交流,这就反映了学生的语篇能力和语境能力。以话语分析的视角,对阅读理解涉及的词汇、语法以及语篇(语境)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首先,在语境的背景下来理解英语词汇的含义。英语语言离不开社会环境,并且语言的含义与语境直接关联。因此,词汇就具有相应的文化含义与社会含义等。语言词汇是对社会文化的反映,包含了人们对社会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理解与认识。比如,提到merryChristmas,就涉及到一系列相关的词汇,stocking,fireplace等等。这样在教学中要讲述圣诞节的文化含义,教师引导学生以圣诞节的文化背景来理解相关词语的含义,这样抽象的词汇含义有了文化背景,学生理解这样的词汇就不再困难,把握阅读理解的文章就比较准确。因此,在语境的背景下,来理解英语词汇的文化含义,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语篇的社会文化,从而揭示出文章所隐含的意义。

其次,在语境的背景下来理解英语语法的意义。要让学生掌握语法特征,从而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重视对阅读理解文章中“情态”“意态”所表达的方式与意义。例如,情态动词must,can,could,can’t,couldn’t,表述了不同的意见与心理状态。在文章中还要在语境的背景下来理解英语语法衔接。比如,要能够对逻辑联系词语敏感,but,nor,finally,or等,这样就有助于学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意义关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景语境。此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重视动词的时态变化,这样才能把握住叙事的线索,更好地理解文章作者所描述的内容与意图。

最后,在语境的背景下来理解英语语篇的含义。为了能够理解英语语篇的含义,就必须详细地理解各个话语的含义。通过贯穿文章中的词汇链来把握语篇的含义。例如,一些词汇具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一种词汇链。找到词汇链后,看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汇,就是文章所要表达的重点内容,就能判断出语篇的中心意义。教师引导学生对词汇链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含义。

四、结论

通过对基于话语分析角度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进行探讨,得出话语分析角度与语境相结合,有助于教师开拓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新路径。让学生掌握话语分析的角度来重新进行阅读,来获得不同的阅读感受。这种阅读理解的方式,让学生与文章作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扩充了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学生在把握了英语语言特点后进行语意的逻辑推理与判断,就能提高阅读理解的有效性与正确性。在初中英语阅读理解的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摆脱了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只重视单个词汇或单个句子的理解,使学生从语篇语境上来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性思考,最终培养了学生语言输入――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