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十篇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十篇

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8:11

线上教学优秀案例篇1

【摘要】可根据教师需要用多种培训方式。培训理论与当前所教“新课程”的实践相结合,应是培训主基调。教育目标在学校主要是通过每节课和学生的每项课内外活动实现的,那么培训就要从研究每节课的教学和学生的每项课内外活动抓起。教育培训部门充分挖掘教师集体智慧潜能、创造力,开发优秀的教育、教学课件。建立国家教育、教学课件资源库。帮助一线教师提高并参考搞好教育、教学,就是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教师培训方式的创新。

【关键词】培训方式;创新;案例课件;教育、教学课件;课件资源库

作为培训者,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教师培训方式创新?对此我谈下自己的认识:

我认为,培训者应围绕这样的宗旨:培训要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能力得到实际提升。让教师会教、教会、教好;让学生会学、学会、学好。

培训者应增强一个意识: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培训关键要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发挥教师集体智慧,深入挖掘他们的潜能。教师可通过各种形式学习、交流,合作完成某些研究课题,在共同实践中探索提高。培训者起参与、合作、引领、总结和指导作用。

培训者应提高一个认识:一个好的培训源于一个好的开端。培训开始十分重要的工作是搞好需求调研。真对一线教师的需求,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我认为国培项目专题设置了这个讨论问题“作为中小学教师,您最欢迎什么方面的培训课程”就是搞需求调研。这个调研非常好,能了解中小学教师和培训者对培训课程的需求。

培训者要严禁一个错误:培训工作不能流于形式。形式主义是劳民伤财的。培训工作应扎扎实实地做。这样培训者,尤其是培训者的管理者需要增加责任意识与历史使命感。教师培训工作,培养地是教师,受益地是学生。这关系到国家的建设,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富强;关系到每个培训者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培训者要突出一个中心:理论教学应与中小学的“新课程”相联系;与课堂教育教学、课内外活动相结合。因为当前很多地区,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所以应根据“新课程”,引导教师共同探究如何“让教师会教、教会、教好;让学生会学、学会、学好”。

我考虑,在职中小学教师的发展情况多样,水平参差不齐。新教师、中年教师、老教师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能力各有不足。。培训应教师缺什么补什么,可根据教师需要用多种培训方式。培训可以实行分岗、分层、分学科、分专题,分主题培训。组织培训形式上可以灵活多样:如全脱产培训、混合式培训、远程项目培训、送教到校到课堂培训、校本培训。校本培训可以专题讲座、示范课观摩、师徒结对、小课题研究、合作式的校本研修的新模式(ie-S教师研修模式)等。

教师的成熟是学习理论――应用――实践――反思――理论水平提高――再应用――再实践――再反思――理论水平新的提高――再应用――再实践――再反思――熟练掌握理论或发展理论的过程。他们的开端可能不同,但本身就是交互的、循序渐进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那么我们培训者就要与他们一起学习、实践,反思,一起成长;或学习在先,或实践在先,反思在先。教师培训就要组织一些理论水平高,业务成熟、精湛的优秀教师,培训指导理论水平不高,业务不成熟的、发展中的教师。培训者就是要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领头军。

作为培训者,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教师培训方式创新?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质量?这个问题非常值得培训者深思。我认为,中小学教师大多数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渴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教师培训不能只注重系统理论地讲解,也不能割裂理论谈应用。理论与当前所教“新课程”的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应该是培训主基调。

教育目标在学校主要是通过每节课和学生的每项课内外活动实现的,那么,培训就要从研究每节课的教学和学生的每项课内外活动抓起。只有帮助教师把各科教学的每节课上好,把学生的每项课内外活动搞好,才能把教育教学质量抓上去。每节课,每项活动的质量搞好了,积少成多,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就提高了。这样培训就要在帮助教师们教好每节课和搞好每项课内外活动上下功夫。培训要突出指导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让教师会教、教会、教好;让学生会学、学会、学好”。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帮助教师总结教学规律、方法;帮助学生总结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

如何从每节课教学抓起?我做过中学数学教师和班主任。我感觉,同仁们很希望能有优秀的教育教学案例资源可供参考。这样节约了一些备课时间,能尽快掌握每节课,每项活动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利用一些已经开发好的图像,声音等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所以培训工作开发与“新课程”相配套的优秀教育教学课件,帮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新课程”应该是非常好的培训方式之一。

优秀的教育教学课件资源哪里来?我想,目前教师可共享的“新课程”教育教学资源比较少,可以开发一些的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课件。培训的资源可取之于一线中小学校优秀教师上“新课程”课和组织课内外活动的教学案例课件。教学一线有那么多有教育教学经验、理论、能力和智慧的教师。而每个教师都有他的智慧和独到之处。

如何将培训的资源取之于教学一线?培训机构和培训者,可以引导教师校本学习,依据“新课程”,利用情境教学和多元智能等理论,搞好校本课例研修。发挥培训者与一线教师大团队协作备课、课例研修的作用,以文本或光盘的形式把研究成果保存下来,开发些优秀的教育资源,优秀的教学案例课件。这些优秀的教育资源,教学案例课件做为资料保存下来,供本校教师共享教学资源。这样教学会收到好的效果,受本校教师们欢迎。

市、县、区培训机构可以向所属中小学教师征集这一学年“新课程”的各学科一些课的优秀教学案例课件,并征集其它课内外活动的优秀教育案例课件资源,研究评比出一些有价值的。然后编辑成册或根据“国培计划”课程标准多媒体课件制作要求,制作成光盘,供本市、县、区的教师资源共享。这样有利于本市、县、区教师互相学习交流,促进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以此类推,逐级征集。各省、自治区、建设兵团教育培训机构可以向所属市、县、区培训机构征集些所属中小学,这一学年的“新课程”各学科一些课的优秀的教学案例课件,并征集课内外活动的优秀教育案例课件,研究评比出一些更有价值的教育教学案例课件。然后编辑成册或制作成光盘。让本省、自治区、建设兵团的教师们资源共享。这样有利本省、自治区、建设兵团教师互相学习交流,促进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中央委托的教育培训机构可以向各省、自治区、建设兵团教育培训机构征集这一学年“新课程”的各学科一些课的优秀的教学案例课件,课内外活动的优秀教育案例课件资源,研究评比出一些更有价值的教育教学案例课件。然后编辑成册或制作成光盘。让全国的教师们分享。全国教师互相学习交流,促进全国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这样逐年累积,最好新课程的各科,每课都有优质教学案例资源,各项活动也都有可以参考的教育案例课件资源。教育教学课件有周期性地根据情况更新,不断提高课件的水平质量。

我认为:通过教育教学案例课件的征集活动,这样做有利发挥全国教师集体智慧,帮助中小学教师上好“新课程”的课;有利于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教师培训。也有利于收集优质的教育资源,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年轻教师更会极大地受益。这样做地过程本身就是对教师们的培训。选拔优秀教育教学教案例课件的过程,实际也调动了教师们教、学、研的内在积极性,挖掘了他们的智慧潜能。这样优中选优的、范例多样的教育教学案例课件凝聚全国教师的集体智慧,一定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最后还可以把同一课的若干个优秀教育资源的课件取其精华,进行整合。编辑出更优质的课件。

通过教育教学案例课件的征集活动,不仅让全国教师互相学习交流,分享这个教育资源,帮助教师搞好教育、教学,促进全国教育均衡发展。也可以同时通过这个方式,发现人才,选拔人才。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制定适当的奖励政策,对做教育教学案例课件有贡献的单位、集体与个人予以奖励。这样就更可以调动教师们学习、教学和研修的积极性。

线上教学优秀案例篇2

一、培训主题

掌握小学体育教学的新技能、新方法和新技术。

二、培训目标

进一步提高培训对象的体育教育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他们开展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指导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地方各级教师培训中发挥骨干作用。

三、培训对象

100名小学体育骨干教师,来自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四个省(地区),高级职称,年龄在35-45岁之间。

四、培训学时

60学时。总体上分成四个内容模块,其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内容15学时,小学体育教师基础理论知识内容15学时,小学体育教师实践教学技能内容20学时,小学体育教学互动与研讨内容10学时。其中观摩内容6学时、研讨内容2学时,参与竞赛组织活动2学时、观摩学校体育竞赛2学时,学员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作业。

五、课程设置(见表1)

六、实施建议

1.实施方式

(1)组织管理上,行政业务双线并行

在省教育厅和相关体育部门联合成立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培训”领导小组指导下,组织管理实行行政、业务双线并行,形成省、市、县、校四级行政组织管理网络,建立并形成了省项目办、执行团队、“三支队伍”(专家团队、辅导团队、技术服务团队)、培训班级四级业务组织管理与培训体系。

(2)业务指导上,部级教学辅导、省级辅导与班级辅导的层级联动

学校培训机构严格遵循省有关文件的培训要求,加强教学管理,组建部级教学辅导团队,由熟悉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实践的高水平专家和一线优秀体育教师组成,并设立了专家组、理论教师组和实践教师组。

(3)理论授课与实践课研修相结合

我校在近年来的培训过程中逐步建立了“两段施训”培训模式,集中培训与远程指导相结合,在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中逐步开展了远程指导和实践指导项目,以突出实践取向、能力为重的培训理念,形成了从培训源头到培训过程,再到培训效果的全程监控,形成了鲜明的东北师范大学特色。

例如,在对长春市优秀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中,将培训阶段分为“学思”与“知行”两个部分。“学思”阶段主要进行了集中的讲授学习,包含“师德教育专题讲座”“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实施”“观课议课专题讲座与课例点评”三大模块内容,同时学科导师指导组内的主题研讨和学科答疑活动。“知行”阶段组织并指导参训教师开展校本在岗实践“五个一”活动:学一组体育教研方法报告、学员独立写一份体育教学设计、参与一次体育教研活动(面对面或在线研讨:班级沙龙研讨或QQ群)、修改一份体育教学设计、提交一份作业,通过互动交流、答疑研讨等形式,结合课程内容和在岗实践指导内容,进行课例研究方式的校本研修。

(4)建立网络培训效果跟踪调查体系、实时跟踪和掌握培训效果

每次培训结束都要建立学员培训交流QQ群,通过网络平台交流培训心得、培训收获、培训需求以及培训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定期调查问卷、电子邮件、网络联系等方式了解培训取得的效果。

(5)课程资源上,符合时代需求,贴近参训教师需求

本着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的原则,在课程设计上,本次培训紧密结合吉林省中小学体育课程设置的特点,紧紧围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安排培训内容,切实做到使参训教师可以在自身体育课教学中用到、用好培训中所讲授的内容。

2.师资要求

根据国家教育部“国培计划(2011)”的相关规定,加强教师培训团队建设,完善培训项目首席专家制度,组建高水平专家团队,省域外专家原则上不少于三分之一,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不少于40%,要优先遴选“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加强优质教师培训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充分利用“国培计划”资源库,有效开发适用的新资源,注重生成性资源的加工利用,促进优质培训资源共建共享。遴选优质中小学校设立“国培计划”参训教师实践基地,强化教师培训实践环节。我校根据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要求,开发和使用了以下有效资源:

(1)充分利用和开发“国培计划”专家库和“国培计划”课程资源和资料库;

(2)邀请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马凌主任作为我校“国培计划”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首席专家,充分利用该专家的学术资源和人事资源;

(3)充分利用吉林省、长春市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相关资源,邀请多名吉林省、长春市著名中小学教育的调研员作为授课讲师,充分开发和利用吉林省、长春市基础教育师资资源;

(4)联合长春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合理打造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调研团队和培训教师团队,充分利用已有调研资源和师资资源;

(5)充分利用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丰富成果资源和师资资源;

(6)广泛利用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一级博士学科和四个二级硕士学科的有效资源,以及东北师大体育学院在体育学科基础教育研究方面的丰富成果资源和强大的师资资源;

(7)充分开发和利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在基础教学一线实践的有效资源,以及附小的教学硬件、软件等方面的丰富资源;

(8)广泛利用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现有的场地设施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体系资源,包括管理制度、教学设施、实践基地、食宿条件、医疗保卫等。

3.评价方式

(1)考核评价原则

a集中讲授与主题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相结合:既注重学员的理论知识成绩,又注重学员的实践教学技能;

b学习过程性与后续实践性考核相结合:既要考查学员课堂学习过程的情况,也要考查每个专题学完之后,学员在岗位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技能改进工作、转变行为、解决实际问题等情况;

c合格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依据制定的考查合格标准进行评价,也要依据制定的评优标准表彰奖励“优秀研讨小组”“优秀指导与管理教师”“优秀实践者”“优秀作业”“优秀项目组织者”“优秀学员”等。

d专家评价与学员互评相结合:学员作业互相查阅,依据相互评价的情况,结合辅导员的评价,确定最终作业成绩。

(2)考查合格标准

考核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3)作业基本要求

a关于“案例分析”:

将培训所学知识技能应用于小学体育课堂实践过程中,或在解决体育课堂实际问题中,或在小学体育课余体育活动中所发生的事件的叙述与评析。

①所写案例可以是正面的成功案例,也可以是未能解决问题的、结果不理想或不成功的案例。

②所写案例必须是自己培训之后发生的事件。

③所写案例要有明确的课堂主题,案例围绕某个主题展开,或事件能够体现或说明某个主题。

④案例要符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专业特点。

⑤案例要叙述体育课堂的实际过程和现实情况,并进行评析或反思。

b关于“反思总结”:

将培训所学知识技能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来体会,总结自己观念和行为的变化及体育教学中的各种变化等并进行反思分析。

反思总结的撰写要求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概括准确、逻辑性强,与小学体育教学和课余体育活动相关。文字朴实简洁,不宜进行过多的文学渲染。

c作业字数:

在600-1500字左右。

(4)评优奖励

a采用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优秀培训学员并颁发相应奖励证书。

b优秀作业评价方法

①学员评价:作业通过邮件发给每名学员,作为评价参考;

②班指导教师评价:在学员互评基础上,每班按总学员数的2%选出班级优秀学思作业和3%的优秀知行作业;

线上教学优秀案例篇3

关键词:实验设计;评估;改进;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6)12(S)-0056-2

在科学探究中,一个优秀的实验设计,可以让学生轻松经历真实的科学探究、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提高科学探究的效率。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出优秀的实验方案呢?要学会评估、学会改进,在评估中改进、在改进中创新,从而设计出优秀的实验方案。笔者在教学中,对如何引导学生评估、改进实验设计,有些肤浅的认识和做法,愿与各位同行商榷。

1器材的选择是否合理。

即器材的选择是否符合精度,实验是否能正常进行,得出科学的结论。

例1小李想通过实验探究本地大气压究竟有多大,他设计的方案是: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按在毛玻璃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弹簧称钩着吸盘挂钩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记录刚拉脱时的拉力,这就等于大气压对吸盘的压力,然后依据p=F/S求出大气压。他选用的器材是:量程为10n的弹簧秤,底面积为10cm2的吸盘。请评估他选用器材是否合理?

评估分析从理论上说,该方案的设计是可行的,但所选的器材不能测出本地大气压的值。因为据p=F/S得F=pS≈105pa×10×10-4m2=100n。超出了测力计的量程,应该更换测力计或换用面积更小的吸盘。另外毛玻璃太粗糙,吸盘内的空气不能排尽,吸盘与玻璃板脱离时的面积可能小于10cm2,都会给实验带来很大的误差,都是设计该实验时必须考虑到的。

2是否较好的应用了控制变量法等科学研究方法。

在实验设计中会用到许多科学方法,其中控制变量法是经常用到的方法,学生在设计实验时常会顾此失彼,因此这是评估改进的一个重要内容。

例2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王猜想与,a.电流大小有关;B.线圈的匝数有关;C.线圈的形状有关。在验证猜想B时他设计了这样的方案:把一长根细漆包铜丝分别在半支铅笔和新铅笔上一匝挨一匝绕了50匝和100匝,然后串联在两节干电池上,闭合开关后,发现两个螺线管吸起的大头针的个数差不多,因此他说“通电螺线管磁性的强弱与匝数无关”,在组与组间交流时他发现与同学们的结论不一样,你认为他的实验方案有什么问题?应该怎样更正?

评估分析小王没有控制螺线管的外形一样。虽然通过串联控制了电流一样,但是由于绕在长短不同的铅笔上,使其外形长短不同,二螺线管的漏磁情况不同,导致两端的磁性差不多。更正:将50匝和100匝的细漆包线分别绕在长短一样的铅笔上。

3实验设计是否尽可能减小了实验误差。

实验设计中选用精度高的仪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及改进实验方法等都会有效减小实验误差。

例3为了测量100kg玉米种子的粒数n,甲的测量方法是:先用分度值是50g的杆秤测量出50g玉米,求出单粒质量m,再根据n=100kg/m求出粒数n;乙的测量方法是:先用天平测出10粒种子的质量m,求出单粒质量m=m/10,再据n=100kg/m求出粒数n;丙的方法是:先用天平称出100粒种子的质量m,求出单粒质量m=m/100,再据n=100kg/m求出粒数n,请分析三个人的测量方法谁的最好?

评估分析甲选用的杆秤精度不够,乙选用的样本粒数太少,都会有很大的误差,只有丙的方法最好。

4实验方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有些实验方案从理论上说是可行的,但实际上不具备可操作性,最终导致科学探究失败。

例4小李用电能表(600r/kw.h)测一只“220V100w”的旧电灯泡的实际功率时,他是这样设计的:只让这只灯泡工作,工作一分钟之后停止计时,记下表盘所转的圈数n,算出电功率p=n/10(kw),请对该方案进行评估。

评估分析这个方案理论上说是可行的,但是旧的“220V100w”的电灯泡的实际功率小于100w,即只有这颗灯泡工作时,电能表1min所转圈数小于1圈,实际上是不可测量的――不具有可操作性。如果他把测量时间延长到10min或更长时间,并且让电能表转整数圈,才可操作。

5分析论证、处理数据的方法是否科学。

例5下表是小李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

根据设计的表格可见,他设计的处理数据的方法是:①利用欧姆定律求电阻,②通过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请问他设计的处理数据的方法科学吗?

评估分析由于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计算它的平均电阻是没有意义的,相反这一栏的设计,会干扰学生发现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所以在表格设计中不应该加这一栏。

6依据设计的实验所得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

例6张华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时,他选取了两只完全一样的灯泡和其它合适的器材,请问他用所选的器材能够得到科学的结论吗?

评估分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构建知识体系,必须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推理方法,所以在设计实验时,所选的器材必须具有一般的代表性,才能得到具有普遍性的结论。张华在设计这个实验时选用了两个完全一样的灯泡,这两个灯泡在电路中的分压相等,势必得到“串联电路中用电器均分电压”的错误结论,应该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来做这个实验。

7所设计实验操作时是否安全。

选择了有毒有害的器材没有,实验过程中是否会有易燃易爆等不安全的现象发生。

例7小王同学在设计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他选择了两个完全一样的电加热器、广口保温杯,老师给他提供的加热对象中有:水、沙子、细铁屑、煤油、汽油、浓盐酸、食用油、陶瓷屑。请你帮他选择两种最适合的加热对象。

评估分析从安全的角度考虑,煤油、汽油、细铁屑、浓盐酸、食用油均不得入选,选

择水和陶瓷屑是最合适的。

上述实例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时,常见的典型错误,这些错误干扰了学生经历真实的探究过程,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笔者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时,主导地位体现在积极的参与设计、评估设计,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师生合作中逐渐引导学生学会评估、改进、创新,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掌握优化实验方案的方法,从而轻松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效率、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杜编.《教师教学用书.物理》(八年级上、下册九年级).人教版

[2]彭前程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下册九年级).人教版

编后语:2006年即将渡过,在过去的一年中,本刊发表了几百篇稿件,论及中学物理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不少文章非常优秀。在岁末,我们衷心地感谢广大作者对我国物理教育事业的忠诚,对提高教学水平的执着,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对本刊的大力支持……因而,我们能向全国物理教师们奉献丰富多采的教学资源,得到广大读者们的厚爱。希望在新的一年中,我们能与物理教育界的同仁们继续携手共进,更上一层楼。顺祝朋友们新年快乐。

线上教学优秀案例篇4

笔者认为,本轮培训应采用专家解析问题、教材编写者或有经验的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再梳理、骨干教师讲(说)课、优秀教案交流等形式,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立体化培训模式,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先进经验的推广进行全方位促进。

专家讲座应重点解析理论与实践结合问题。

新一轮培训工作不能照搬以往培训的模式与内容,因为教师对专家所讲的基本教育思想、教学思路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教学中已经有了初步的实践,所以需要改变讲座模式。专家应该以教育理论与课堂实践为主,着力解决老师们在实践中已经出现的问题:一方面,深入介绍教育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落实效果,以及目前有何新的突破;另一方面,解答一线教师在思想、方法、教材等方面产生的实际问题,以及出现的优秀案例。

对教学内容进行再梳理,在如何提升上多下功夫。

信息技术新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内容相比较发生了很大变化,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内容的组织方法都有了更强的综合性,其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也有相应的变化。要请教材编写者或者对教材把握较深的教师对教材中的内容与方法进行总结介绍,突出实验基础上的内容梳理,能与已有教学经历的教师产生更多的共鸣。对教学内容进行回顾性梳理,应该在如何“提升”上多下功夫。

新课程强调教学方法是多样化的,也强调每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有其相对性,而不是认定一个模式套用。比如,以前任务驱动法比较流行,则全国上下都用任务驱动法,后来主题教学时兴,而又大都向主题教学靠拢。实际上,每一种方法本身也是发展的,只有扬长避短才能符合教学实际,提高教学效益。

骨干教师讲(说)课应起到具体指导作用。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各地出现了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和教学经验,通过具体的现场讲(说)课或者播放课堂实况录像,结合案例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能够达到经验交流的目的,起到具体指导作用。

在选取课例时,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照顾内容特点,既要选取知识类内容,又要选取技术类内容,以便容易看出两类内容是如何处理的;二是要照顾教学方法,尽量选取教学方法不同的课例,以便开拓教师的思路。

交流优秀教案,推动新课程实施。

线上教学优秀案例篇5

关键词:职业学校优秀教师经验传播方式

在职业学校中,教师的经验多是实践经验,更侧重于行为的具体过程和细节。如何将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快速、高效率地推广到所有教师的教学行为中,尤其是新手教师的教学行为中去,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好的教育经验传播方式应具有科学性、现实性、简明性、可操作性和创见性等特征。

一、教与学电子平台促进了优秀教师经验的传播

教与学电子平台是优秀教师把他们教学实践的详细过程录制下来或用计算机程序编写出来,再将其放大、聚焦,使之精致化、显性化。这种平台对于职业学校来说,更为适合。职业学校课程侧重于实际操作,相应地教师要在课堂上做些演示实验,但实验器材和设备往往是非常昂贵和笨重或是高危险的,故优秀教师可以在课前做这些实验的同时,把实验的过程录制下来,或编写成计算机程序,再加以讲解,形成由一个个教学实验组成的教与学电子平台,上课时再直接把这个平台展示出来,以供学生学习。同一学科同一年段的所有教师都使用平台上提供的教学过程,在上课的过程中,缺少教学经验的教师可以在使用优秀教师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提高和发展,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则可以借鉴其优长。这也就是说,所有教师,尤其是缺少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得以在优秀教师经验的高起点平台上发展,从而大大缩短他们的成长周期。

当然,教与学电子平台并不是制作完成之后就一劳永逸了,它是开放式的,是不断提高和完善的。比如学生对一个问题的可能的解法,在平台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已经根据其教学经验罗列了数种,但学生又有新的较佳的想法,就可以补充进平台中。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觉得平台中的教学过程改动一下或者添加一点内容会更好,大家讨论通过后也可以对其进行修改。这个过程既能促使优秀教师不断反思,从而推动优秀教师及其教学经验的进一步升华,推动教师群体进一步发展,应用于职业学校中,某种意义上更是促进职业学校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e-learning大讲堂为优秀教师经验的传播开辟了新路子

e-Learning鲜明地体现了开放、自主、协作等特征,探索出网络时代经济、灵活的虚拟研讨实践模式。e-Learning源于electronicLearning,中文译作“数字(化)学习”、“电子(化)学习”、“网络(化)学习”等。不同的译法代表了不同的观点:一是强调基于因特网的学习,二是强调电子化,三是强调在e-Learning中要把数字化内容与网络资源结合起来,强调的都是数字技术。而职业教育总是与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用技术来改造和引导教育,尤其引导职业教育。有学者阐述:“e-Learning是指主要通过因特网进行的学习与教学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强调e-Learning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所以在职业教育中会出现一个专门的“网络实验”的普及,反映了人们将e-Learning视为一种职业教育特殊形式的普遍期待或心态。

随着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e-Learning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远程教育的学习方式,但随着第一轮的研究与实践的热潮退去之后,人们逐步回归理性。e-Learning的方式具有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便捷的协同交流、友好的互动等独特的优势,如何充分体现e-Learning的主动参与性,以及如何充分发挥教师或专家的引导作用、人格影响、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渗透的优势,在e-Learning中要从关注技术特点到关注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特点,也就是要从it向教育回归,已经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对于职业教育教师而言,可利用这种学习方式传播经验,尤其是可丰富实践经验。e-Learning并不只是意味着远距离的教育,在线教学仍可以在传统校园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样,在职业教育中,一些常规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e-Learning进入校园,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替代式的进入,而是不断与传统教学相互碰撞,在碰撞中逐步融合,在融合中不断补充和完善,形成实践中有效可行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方法体系。可以说,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的混合式教学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或理论,而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人们的教育思想观念从表面上看似在回归,而实际上是按螺旋方式上升的一种体现。职业学校教师在学习利用e-Learning的同时,再附以其他技术的支持,对其经验的传播开辟了新路子。

三、虚拟现实技术为优秀教师经验的传播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虚拟现实VR(VirtualReality)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现实的运动进行模拟和声像演示,是由高速计算机系统创建的一种令人感到身临其境、可以获得与环境交互体验的虚拟世界。它能把教学中的抽象概念原理、真实的实验过程等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给学生创设真实学习情境,帮助学生获得示范性的知识,把握概念原理的实质。这种技术对于职业学校更注重实际操作的教学方式更为适合,教师可以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虚拟自己的实践经验,逼真地呈现出来,其效果并不逊于真实的实验。

虚拟实验把虚拟训练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进入职业教育,充分发挥虚拟现实技术的集成性、控制性和交互性特点,教师可以把自己的优秀经验通过虚拟实验来推动课程教学和观念的改变。这种方式还可以向网络学校延伸。不可视、不可摸及危险性场所的实训等问题,如开展电气工程虚拟演练实训的研究和实践,避免采用数据头盔等极其昂贵的设备,这对职业教育教师传播其经验很有借鉴意义。

虚拟现实技术综合了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智能技术、传感技术、语音处理与音响技术、网络技术等多门学科,将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化信息变为人所能感受的具有各种表现形式的多维信息。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有形的教室中,教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得到了无形扩展,将进一步向虚拟课堂、虚拟大学发展。虚拟现实教学有利于创造这样的环境,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形式将会被改变,以学生为中心的个别化教学、合作化教学和环境中自我探索得以真正实现。虚拟现实是非线性的网络结构,逼真的虚拟环境可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在这个基础上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将特别强调由学生主动参与来建构知识结构,变学生“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

四、利用教法样式共享优秀教师经验

目前教法样式项目的主要目的是记录和共享面向对象技术的教学经验,但是教法样式作为一种教学经验的组织形式为我们共享信息化教学经验提供了新的思路,这种样式对于职业学校教师经验的传播也很有效果。

教法样式是获取教学实践中的专家经验的方法,目的是以一种简洁的形式记录教学实践的专家知识,使得需要这些知识的人可以方便地获得。教法样式的本质是提供一种分享成功教学实践的格式和方法,它能够保证成功的实践可以被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以不同的方式使用。教法样式的核心也是由四个部分组成:1.样式名:一个样式名封装了一个最佳教学实践。另外,样式名定义了教育者共享的词汇表,方便人们相互之间交流教学经验。2.情境:说明教法样式适用于什么样的教学情境,包括适用的场合、范围和状况等。3.问题:描述应该在何时使用教法样式。它解释了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以及问题存在的前因后果。4.解决方案:详细描述教法样式解决问题的步骤或者方法。此外,也可能包括应用解决方案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者包括解决方案为何有效的理论性解释。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教法样式确实是一种共享信息化教学经验的好方法。那么,在具体实践中如何应用教法样式呢?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1.充分发挥一线教师的作用。教法样式记录的不是研究者创新的理论成果,而是一线教师成功的实践经验,它来源于教师,服务于教师。它不是被“创造”出来的,而是从实践中“发现”的。教法样式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发现,在实践中应用,在实践中改进。只有充分调动了教师的参与热情,教法样式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2.将教法样式与教学模式、教学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模式和教学案例是共享教学经验的重要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教学模式过于抽象和简约,而教学案例又过于具体和零散,缺少一个融合两者优点的教学经验共享的中间层次。如果教法样式能够与教学模式、教学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它们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一个教学模式可以包含多个教法样式。教法样式承载的教学经验达到了抽象和具体的和谐平衡,一个教法样式可以通过几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进行举例和验证。3.通过网络进行教法样式的撰写与共享。网络是撰写和共享教法样式的最佳平台。鼓励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以样式的形式写下来,任何人可以自由地进行修改和完善。

笔者结合职业学校实际,参考现代一些技术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以上几种职业学校教师经验传播的方式,希望为职业教育的发展献一点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线上教学优秀案例篇6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的通知》和《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推进高等学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实施意见》精神,推动高校基层党支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发挥主体作用,经研究,决定举办第二届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高校支部风采展示活动,不断挖掘、广泛推广高校基层党支部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用党规规范党员行为,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等的先锋模范、先进经验、典型案例,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使基层党支部真正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为党的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二、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承办单位:中国大学生在线

三、活动对象

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

四、活动时间

2017年7月至12月。

五、活动平台

六、活动内容

“支部风采”展示活动,包括支部工作案例、微党课和推荐展示和知识问答等内容。

(一)支部工作案例

工作案例汇集师生党支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具体措施,以及“两微一端”、“”、主题党日及其他工作的创新工作方法、典型事例、特色主题活动等。鼓励师生党员创新学习方式、探索实践形式,将工作案例、工作经验和先进典型通过网络予以展示。

工作案例需包含主题与思路、实施方法与过程、主要成效及经验等,要求文字简洁、重点突出,字数2000字以内。

(二)微党课

鼓励师生党支部积极联系实际讲党课,利用微视频、动漫等多种体裁形式,创新党课宣讲模式。党课选题紧扣师生学习生活实践,围绕“两学一做”、学习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等主题,要求内容完整,主题突出,结构合理,表达流畅,富有时代气息,符合党性要求。

微党课中主讲人授课和视频配音须讲普通话,重点内容配字幕。片头15秒对学校进行掠影式介绍,推荐使用mp4格式,视频时长小于10分钟。

(三)推荐展示

各高校根据师生党支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优秀经验和实际成效,推选出在学校能够叫得响、立得住的党支部,并且把典型材料推荐到活动平台进行展示。平台定期推送“支部风采”展示材料。推荐展示可以是短视频、图文等多种形式。

(四)知识问答

各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进一步系统、深入学习党规和系列讲话,通过参与知识问答,检验学习效果,真正做到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

七、活动报名

(一)支部工作案例、微党课、推荐展示

由高校审核后统一报送,每类限报两项。报名截止时间:2017年10月31日。

1.高校审核。党支部填写活动报名表(附件1)与成果材料报学校党委组织部审核并盖章,未在中国大学生在线建立网上党支部的还需同时报党支部认证表(附件2)。

2.建立网上党支部并上传成果。党支部书记在中国大学生在线注册账号,上传盖章后的党支部认证表扫描版,完成网上党支部认证。认证后可上传盖章后的报名表扫描版、成果视频、图片、文字材料等。

(二)知识问答

由党支部组织党员个人报名参加,10月登录网页即可参与。

八、活动成果

各类征集推选成果分为精品作品、优秀作品、特色作品三大类,按一定比例确定名额。教育部将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将征集推选成果加以展示推广。

九、工作要求

(一)严把内容质量。支部工作案例、微党课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要求做到思想观点正确、内容积极健康。高校党委要对提交内容质量进行政治把关、认真推敲、仔细琢磨、精益求精,体现高水准高质量。

(二)精心制作展播视频。高校基层党支部要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这一主题,遴选支部书记讲党课,精心组织拍摄视频。展播视频必须符合网络传播规律,充分运用案例教学、互动、ppt和图片动漫等多种展示形式,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三)突出一线党支部。高校党委应注意教学科研一线支部的比例,挖掘、展示一批立足基层,自觉励志勤学、刻苦磨炼的优秀支部。

线上教学优秀案例篇7

1、权威专家、优秀教师的讲座

邀请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以及相关学科的优秀教师进行讲座的方式较适合于专业理论、专题以及教学经验的系统介绍。“他们(教师)需要和学生面对面,以讲座或个别交流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创造性思想。”邀请的专家学者可以给学员带来大量的热点与重点话题、丰富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邀请的教师是教育理论的优秀践行者,给学员带来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课堂讲座,要努力做到有的放矢,狠抓重点、猛攻难点、深析疑点、穷追热点、精缩要点。在课堂上增加专家学者与学员的沟通交流,形成开放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活跃教师和学员的思维,提高学习积极性,师生间平等真诚的对话交流有助于生成新的意义。专家教师们的热情讲解以及学员精力集中的学习,有利于解决现实具体的教学问题,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

教师根据学员、学习目的、任务的不同,选择真实的、典型的、具有创新性的案例,既要有优秀的教学实践,也要包括违背教育原理或心理学规律而导致不良结果的案例。案例中蕴含着典型的师生行为以及情感态度,通过这些客观生动的教学事例、学员积极地参与讨论,使学员明了教学理论,找出解决教学问题的途径,并从中总结实际的教学经验,学会教学评价与反思,形成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性地运用教学理论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某一专题选择案例,进行深度的研究,解决学习中的难点。也可以设计综合案例,对其中所涉及到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通过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多层面地解读、分析思考,与教师以及同伴交流、分享,使学员思维发散、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深入地归纳总结,使培训教师整体地感受教学理论,获得全面的知识。课堂上的案例教学使理论知识具体化、情境化,便于学员理解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3、问题式研讨

课堂上问题研讨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员自主探究的意识、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研讨的问题要精挑细选,具有启发性、创新性,要包含教学难点问题、教育热点话题等方面。这些与学员紧密相连的问题才会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自觉主动地学习。

线上教学优秀案例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校企合作教育部对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十分的重视,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中,就明确的提出了“双师型”教师标准,从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两方面提出了详细而又具体的要求。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课理论基础知识,还要拥有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我国一些职业教育专家认为:如果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就必须强化校企之间的合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创造更多的机会深入企业的生产一线,熟悉企业的具体工作流程,第一时间了解到所教授专业的最新发展方向和发展动态,为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教师到企业一线顶岗实习,提高实践技能

世界最成功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充分说明了:高职院校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顶岗实习是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最快最有效的途径。培养一支懂专业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保证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突出高职教育办学特色,提高高职院校整体教师能力水平最有效的渠道。

(一)要按照高职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确定学校的特色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合理有序的分批分期选送高职院校优秀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现在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中,高职院校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但是由于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理解还不尽相同,往往都还有一定认识上的误区。一些高职院校的领导认为:只有拥有双证书就是“双师型”教师,因此兴起了取证热,有些高职院校为了使自己学校拥有更多的“双师型”教师,盲目选派大批的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实践,认为这样培养出来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只重视教师培训的数量,而不注重教师真正培训出来的质量。

首先,高职院校应该有计划有步骤的制订“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计划和方案,根据学院所开设的专业和课程,选派适当数量的教师去企业一线进行实践学习。其次高职院校和培训的教师应该努力寻找一些专业对口,科技含量高的高企业,去了解企业最新的发展水平,而不要不加选择的寻找一些企业,不然,培训出来的“双师型”教师水平会大打折扣的。

(二)高职院校教师做到真正顶岗实践

现在在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在企业顶岗实习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问题:教师到企业中顶岗实习,就是在企业中一些岗位上走一走,看一看,并没有真实的在企业中进行实践,发挥具体实际性的作用。也没有能够真正起到对老师进行实践锻炼的目的。参加企业顶岗实习的老师,应该深入到企业之中,了解自己所讲授专业的最新发展前沿,以及新工艺、新技术在本行业上的具体应用,带着自己在学校课堂讲授中存在的问题,向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请教。并把企业中真实的生产案例代入到课堂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学习实现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也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我国职业教育专家指出,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加强对“双师型”教师质量的提高,高职院校应该在教师队伍中选派一批理论基础扎实,但缺乏相应实践经验的教师到企业中去锻炼学习,通过长达一年到两年在企业中的实践,使他们拥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联系的能力,使他们称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这样培养出来的“双师型”教师不仅教学经验丰富,实践技能也高超,讲课起来丰富生动,实际生产案例资源充足,这样老师讲起来得心应手,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课生动、内容丰富、案例实例很多,教起来得心应手,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

二、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

高职院校是一个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单位,高职院校第一任务是搞好学校的教学工作,为企业培养第一线的实用技能型人才,第二任务就要要鼓励教师参与到企业技术开发合作当中去。高职院校在自身发展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在这当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力的投入,如果高职院校没有高素质的教师人才,没有高职院校老师对科研活动的大量参与,学校就只能够在低水平上发展,不可能有质的提升。教师没有科研就很难与企业进行深层次的合作,高职院校的社会知名度就难以得到提高。现在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处在调整和升级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都亟待解决。高职院校能否为学校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也是学校实力、能力的体现,也为校企合作开创了良好的开端。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经过自身多年的实践,具备了科研开发的实力水平,为这些老师去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面向社会、面向企业,进行科技服务,把自身渊博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促进企业进一步的发展,也使自身的得到锻炼以及提高,同时促进了教师们的专业能力、创新意识、科研能力。高职院校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进行科研,在各方面给与他们更多的照顾。

高职院校的教师通过不断的进行科研,开发、创造出更多的企业实用新技术,对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使搞科研的教师走在了企业行业技术的前沿,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也促使高职院校的老师更好的向“双师型”教师进行过渡。通过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活动,为企业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困难,也为老师、高职院校创出了名声,为学校争取到了更多的办学经费,将校企之间的合作推向了更高一个层次。(作者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士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模式研究iDi.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7

[2]方丛蕙.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问题与对策研究[Dl.南京理工大学,2005

[3]覃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5

线上教学优秀案例篇9

关键词: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师资培训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23-02

2011年以来,教育部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启动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大力加强骨干教师、农村教师和紧缺学科教师培训,广泛开展幼儿教师、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和班主任培训,促进中小学名师队伍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培训过程中,要求课程设置坚持以学科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以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讨、新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训、学科教学设计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师德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等为重点,旨在帮助农村教师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组建专业精干工作队伍

每年国家教育部下达组织实施“国培计划”文件后,承担院校必须高度重视,统一认识,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坚持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根据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并积极借鉴成功经验,精心组织相关部门和相关专家进行集体研究论证,制定翔实、完备的项目申报计划,高质量完成项目申报工作。组建学校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实施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领导小组,并根据职责分工,成立实施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办公室,办公室下设教学、材料、接待和学员四个工作组。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调配下,四个工作组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二、制订科学合理培训方案

培训前需精心组织相关专家和中小学一线教师反复研讨培训方案。并高度重视学员要求,在开班前就给准备前来参训的学员发放需求问卷,及时了解学员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优化课程模块,紧扣“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培训”主题,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专家讲座、学员讨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形式,有针对性地解决培训学员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理论、实践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疑难问题,大力提升培训学员的理论素养、思想政治觉悟和教书育人能力,促进优秀教师的成长。使培训学员能够真正在教学实践中,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具体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如下模块:教育教学理念;新课标解读与研讨;课程内容的重要理念分析与指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培训学员的实践与考查等。培训方式采取“理论辅导、专题研究、实践训练”的集中培训形式,坚持普遍提高与重点培训相结合,把集中培训和学员平时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教改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理论指导、分组讨论、实例分析、听课评课、录像观摩、考察调研、研讨交流、论文写作等方式进行培训,使学员确立新的教育观和现代教学观,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更新教育理念。挑选责任心强且有高职称、较强研究能力、熟悉中小学教学的教师担培训专家,负责培训学员结业后有关问题的回答、指导和联络。根据培训方案,安排专题讲座及相关专题互动研讨,包括“新课程改革热点问题探析”、“多媒体技术及现代信息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改变自我学会快乐”、“新教材解读与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与教师专业发展”、“优秀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案例教学”、“学科发展动态与创新人才培养”、“中学课程教学研究与教研论文写作方法”、“学科教育发展趋势与学科教学改革”等专题。同时,组织学员开展“课改教学观摩与研讨”、“教学经验交流与课改常见问题研讨”等培训活动。

三、打造一流培训专家团队

严格按照“省域外专家不少于三分之一、中小学一线教师不少于50%”和“以模块专题定专家”的原则组建高水平培训专家团队。精心打造出一支高水平的培训专家团队。高水平专家领衔,整合省内外专家资源组成一支由知名专家学者、一线优秀教研人员、教学名师与骨干教师组成的专家团队担纲培训主讲任务,是培训承担院校必须做好的重要事情之一。打造一支重理论引领又重实践的专家团队,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

四、整合资源为培训工作服务

教学设施先进,经费保障有力。为营造良好的教学与学习环境,承担院校应为培训专门提供录播教室,配有先进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和摄像设备,全程动态录制培训过程。专门提供会议室和电脑机房,供给学员开展研讨互动使用。国家培训单列经费支持,严格按教育部批复的培训经费预算提供经费保障。食宿条件优越,服务热忱周到。为达到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参训学员安排在学院条件优越的酒店和宾馆食宿。房间为标准双人间和标准三人间,内设空调、热水器、电话、电视、卫生间。饭菜丰盛、营养可口、干净卫生。安排专人做好联络服务工作,并与校医院和保卫处保持联系,确保培训工作万无一失。发挥班级作用,提高培训效果。每个培训班都配备班导师,成立班委会,班导师均由富有责任感和教学管理经验的培训学科所在系(院)的领导担任,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培训期间,实行大班教学、小班研讨互动,班导师严格考勤,并将学员出勤率作为优秀学员评选和结业考核的依据。班导师带领班委会积极开展班级讨论,认真组织教学观摩点评,并结合学员意愿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联谊活动,营造快乐学习、和谐交流的良好氛围,提高培训效果。

五、集思广益提炼师资培训经验

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是项目成功实施的重要前提。培训院校应多次组织相关学科专家研讨培训方案,向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多次汇报,听取指导和建议,根据教育部专家的批复意见进行修改论证,在教学内容及培训方式的设计上充分做好前期调研,做到项目实施方案科学、合理、可行。实施高效项目组织管理是项目成功运转的保障。项目的高效运转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需要组建一支精干的管理队伍,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学校主要领导领衔的模式,为项目高效运转和成功实施提供了保障。应把“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做为一项事业来做,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做好高等师范教育与初中基础教育的对接研究。组建一流的培训师资团队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培训的质量如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培训的师资团队组建。专家团队的构成包括优秀的学科专家、课程专家、一线骨干教师,他们长期从事课程研究与教学,了解学科教学体制和现状,能够有针对性地就初中教育教学有关问题与学员进行有效沟通,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培训具有很强的教育性、针对性和创造性。

线上教学优秀案例篇10

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将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融入到一个个基础型的案例中,学生通过案例操作掌握基本知识、基础操作和各种工具的使用。基础型案例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同时夯实学生的基础。以photoShop中的选区为例,教师在讲授这段内容的时候,简单介绍各种选区工具,然后给出“多边形套索工具—订书器广告”、“磁性套索工具—空中气球”、“魔棒工具—更换图片背景”、“快速蒙版工具—人物选择”等一系列基础型的案例来逐一讲解各种工具的使用技巧以及注意事项,然后学生通过这些案例来实践选区工具的具体使用。学生实践后,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办公产品宣传海报”的应用案例让学生对案例进行设计、讨论、整合。最后老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进行总结,并布置一系列课后型案例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巩固。

2课后型案例能够巩固课堂内容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在平面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每次课都布置课后型的案例让学生课后实践。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在欣赏过往届同学的优秀作品后,进行课后型案例的制作不但能够巩固课堂内容同时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技能。教师把任务布置给学生之后,鼓励学生自己分析解决,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启发性的指导。另外也鼓励学生使用其他软件的优秀功能帮助自己的设计,教师要引导学生尝试多种方案。在每堂课的课前都会要求学生讲解演示上一堂课老师布置的课后型案例,以“图层蒙版”教学内容的课后型教学案例为例,我们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布置了三个任务,分别是“明星换脸”、“透明的杯子”和“水天一色”,在课前选出三组代表,给大家演示完成案例的全过程,总结使用的知识点,这样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得到启发,而且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另外,课后型案例要允许学生在欣赏其他同学作品和总结后重新修改提交,这样我们的课后型教学设计就实现了三段走的过程:“课前自主搜集资料、创意设计”——“课上重现制作过程”——“课后修改、整理、完善设计”。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会非常投入、全力以赴地完成与日常生活和个人兴趣密切相关的课后任务。在这样的实践中学生的收获是最大化的,也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提高了动手能力。

3提高型案例能够拓展课外知识同时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在提高型案例部分,我们将学生分组,给出多个设计选题,学生按组选择选题然后完成设计过程。图片素材可以直接从网上下载也可以自己实物创意设计然后自行拍摄,也可以从视频素材中进行截取。以“图层蒙版”教学内容的提高型教学案例为例: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布置了三个任务,分别是“个人名片”、“宣传海报”和“营销广告”,让学生在三个任务中任选一个。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提升是显而易见地,从对选题的深入研究到团队协作意识的提高到创作水平的提升。最后分组汇报是最令学生们兴奋的环节,看到学生们超乎想象的设计也会令老师感到满足和欣慰。通过提高型案例,学生不但能独立进行图像修复、图像调整、图像合成等日常应用,而且进入社会后能迅速参与实际工作,并运用已有的软件知识,不断创作出更优秀的艺术作品。针对不同的专业,确定不同的作业选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为师生搭建一个互动交流的学习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以随时开展提问、讨论、交流等活动,克服了课堂的局限。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督促,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大胆加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思考自己可以创作哪些作品,分析所学的知识如何在要创作的作品中进行运用,并通过实践反复检验和提高,逐步走向创新阶段。这种形式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愿望,所以优秀的作品不断地涌现。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