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财产保全与行为保全的区别十篇财产保全与行为保全的区别十篇

财产保全与行为保全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6:50

财产保全与行为保全的区别篇1

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公共文化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0〕14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公共文化领域自治区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21〕1号)及《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贵政办发〔2019〕16号)精神,按照市委、市人民政府决策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公共文化领域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中央、自治区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总体框架下,紧密结合我市实际,积极稳妥推进公共文化领域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形成稳定的财政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确保公共文化领域财政投入水平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不断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持续巩固全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推进贵港经济建设、共圆复兴梦想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承上启下,权责清晰。坚持财政事权由中央决定,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地方执行的工作机制。根据中央、自治区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总体框架,科学确定公共文化领域市以下财政事权,进一步厘清支出责任,实现权责匹配,充分发挥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区域管理优势和积极性,促进全市各级人民政府更好履职尽责,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落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和实施标准,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以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积极稳妥,分类推进。在保持现行公共文化领域财政政策体系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兼顾当前和长远,分类推进改革。对现行划分较为科学且行之有效的事项,予以确认;对现行划分不尽合理且改革条件成熟的事项,进行改革调整;对尚不具备改革条件的事项,暂时延续现行划分格局,并根据文化体制改革进展情况及时调整。

二、主要内容

(一)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方面。

1.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确认为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地方承担部分由自治区与市县共同承担支出责任。主要包括地方文化文物系统所属博物馆、纪念馆、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站),以及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免费开放;体育部门所属公共体育场馆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等。

上述博物馆、纪念馆、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免费开放,市本级的所需经费由中央、自治区与市本级财政按8:1:1比例分担;县(市)的所需经费由中央、自治区与县(市)财政按8:1:1比例分担;三区的所需经费由中央、自治区与三区财政按8:1:1比例分担。

上述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除中央、自治区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给予补助外,地方财政负担部分按照场馆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统筹安排。

2.其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事项。主要包括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涉及的读书看报、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观赏电影、送地方戏、文体活动等其他事项,确认为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由中央、自治区、市本级与县(市、区)共同承担支出责任。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给予补助外,自治区财政根据财力状况通过转移支付对市本级、县(市、区)给予适当补助,市本级、县(市、区)级统筹使用相关转移支付和自有财力保障上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二)文化艺术创作扶持方面。

文化艺术创作扶持方面的有关事项按照政策确定层级和组织实施主体分别划分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主要包括为落实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部署要求,由政府组织实施或支持开展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展览、文艺创作演出等,涉及文学、舞台艺术、美术、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电影、出版等方面。

中央确定并由中央职能部门、地方共同组织实施或支持开展的事项,为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地方负担部分由自治区与市本级、县(市、区)按照相关职责分工分别承担支出责任;自治区级确定并由自治区级职能部门组织实施或支持开展的事项,确认为自治区级财政事权,由自治区级承担支出责任;自治区级确定并由自治区级职能部门和市本级、县(市、区)共同组织实施或支持开展的事项,确认为自治区与市本级、县(市、区)共同财政事权,由自治区与市本级、县(市、区)按照相关职责分工分别承担支出责任;市级确定并由市级职能部门组织实施或支持开展的事项,确认为市本级财政事权,由市本级承担支出责任;市级确定并由市级职能部门和县(市、区)共同组织实施或支持开展的事项,确认为市本级与县(市、区)共同财政事权,由市本级与县(市、区)按照相关职责分工分别承担支出责任;县(市、区)确定并由县(市、区)组织实施或支持开展的事项,确认为县(市、区)财政事权,由县(市、区)承担支出责任。

(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

1.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包括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可移动文物保护、古籍保护、考古等。

纳入国家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关规划,并由自治区组织实施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国有文物收藏单位馆藏珍贵可移动文物保护、考古等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项,确认为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除中央通过转移支付给予补助外,地方负担部分根据组织实施主体的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承担;自治区级职能部门组织实施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项,确认为自治区级财政事权,由自治区级承担支出责任;自治区级职能部门和市、县(市、区)共同组织实施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项,确认为自治区与市本级、县(市、区)共同财政事权,由自治区与市本级、县(市、区)按照职责分工分别承担支出责任;纳入自治区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关规划,由市本级、县(市、区)组织实施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项,确认为自治区与市本级、县(市、区)共同财政事权,自治区与市本级、县(市、区)共同承担支出责任,所需资金由市本级、县(市、区)财政统筹安排,自治区级财政根据财力情况通过转移支付对市本级、县(市、区)给予补助;市级职能部门组织实施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项,确认为市本级财政事权,由市本级承担支出责任;市级职能部门和县(市、区)共同组织实施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项,确认为市本级与县(市、区)共同财政事权,由市本级与县(区)按照职责分工分别承担支出责任;纳入市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关规划,由县(市、区)组织实施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项,确认为市本级与县(市、区)共同财政事权,市本级与县(市、区)共同承担支出责任,所需资金由县(市、区)级财政统筹安排,市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对县(市、区)给予补助;县(市、区)级组织实施的其他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项,确认为县(市、区)级财政事权,由县(市、区)级承担支出责任。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习活动、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等。

根据政策确定层级和组织实施主体分别划分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地方组织实施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传习活动、文化生态保护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项,确定为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由中央与地方共同承担支出责任,除中央通过转移支付给予补助外,地方负担部分根据组织实施主体的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承担;自治区级职能部门组织实施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项,确认为自治区级财政事权,由自治区级承担支出责任;市本级、县(市、区)组织实施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项,确认为自治区与市本级、县(市、区)共同财政事权,自治区与市本级、县(市、区)共同承担支出责任,所需资金由市本级、县(市、区)财政统筹安排,自治区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对市本级、县(市、区)给予补助;市级职能部门组织实施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项,确认为市本级财政事权,由市本级承担支出责任;县(市、区)组织实施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项,确认为市本级与县(市、区)共同财政事权,市本级与县(市、区)共同承担支出责任,所需资金由县(市、区)财政统筹安排,市本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对县(市、区)给予补助;县(市、区)级组织实施的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项,确认为县(市、区)级财政事权,由县(市、区)级承担支出责任。

(四)文化交流方面。

1.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合作。主要包括落实文化交流与合作协定及其执行计划,开展演出、展览、会展等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和推广活动,涉及文学、舞台艺术、美术、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电影、出版等方面。

中央职能部门、地方共同组织实施的文化交流合作事项,确认为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地方分担部分由自治区与市本级、县(市、区)按照相关职责分工分别承担支出责任;自治区级职能部门组织实施的文化交流合作事项,确认为自治区级财政事权,由自治区级承担支出责任;自治区级职能部门和市本级、县(市、区)共同组织实施的文化交流合作事项,确认为自治区与市本级、县(市、区)共同财政事权,由自治区与市本级、县(市、区)按照相关职责分工分别承担支出责任;市本级、县(市、区)组织实施的文化交流合作事项,确认为市本级、县(市、区)财政事权,由市本级、县(市、区)分别承担支出责任。

2.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主要包括按照规划开展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运行和相关交流活动。由中央职能部门指导地方组织实施的事项,确认为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由中央、自治区与市本级、县(市、区)按照相关职责分工分别承担支出责任。

(五)能力建设方面。

1.公共文化机构改革和发展建设。主要包括按照国家规定对文化文物系统所属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美术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传输机构、文艺院团等公共文化机构改革和发展建设的补助(地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除外)。按照隶属关系,对自治区级公共文化机构改革和发展建设的补助,确认为自治区级财政事权,由自治区级承担支出责任;对市本级、县(市、区)公共文化机构改革和发展建设的补助,确认为市本级、县(市、区)财政事权,由市本级、县(市、区)分别承担支出责任。

2.公共文化管理。主要包括各级有关职能部门及所属机构承担的文化事业和文化市场、电影出版、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物保护管理,以及人才培养、文化志愿活动等。按照隶属关系,自治区级职能部门及所属机构承担的事项,确认为自治区级财政事权,由自治区级承担支出责任;市本级、县(市、区)职能部门及所属机构承担的事项,确认为市本级、县(市、区)财政事权,由市本级、县(市、区)分别承担支出责任。

市本级预算内投资支出按国家、自治区和我市有关规定执行,主要用于市本级财政事权或市本级与县(市、区)共同财政事权事项。市本级和县(市、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领域其他未列事项,按照改革的总体要求和事项特点具体确定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

按照保持现有自治区和市县财力格局总体稳定的原则,改革涉及的自治区与市县支出基数划转,按预算管理有关规定办理。

三、配套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公共文化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是推进市本级与县(市、区)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重要内容。全市各级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调配合,结合实际细化政策措施,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二)落实投入保障,强化绩效管理。根据确定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实施方案,市本级财政将继续通过相关转移支付资金对县(市、区)级公共文化事业给予支持。各县(市、区)要认真落实本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统筹安排上级转移支付和自有财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确保财政公共文化投入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着力提高公共文化领域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质量。

财产保全与行为保全的区别篇2

【关键词】资源型地区财政转型

财政是国民经济的调节器,承担着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功能。由于受粗放型增长模式和资源依赖性特征局限,资源性地区的财政转型面临着诸多难题。如何依靠财政转型,有效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是资源密集型地区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一、资源型地区财政的特点

资源型地区的财政问题既有与其他地方共通的问题,如基层财政困难,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财政行为不规范等,也有自己的特殊性。资源型地区财政问题的特殊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源收益分配不合理,县级可用财力明显不足

资源型地区主体税种主要是增值税、企业所得税,都是共享税种,且中央和省级的分享比重大,地方分享比重小,财政收入往上解缴的比重大。对于主要作为地方收入的资源税费收入,考虑到没有相应的资源补偿机制,存留地方的比重比较低。而因现行资源税费制度的缺陷,以及价格机制的原因,资源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的能源开发收益分配不合理,导致财富由资源型城市向资源消费地转移,造成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有失公平。在资源型城市内部,因为开采权转让的无序,造成真正依赖资源地生存,承受资源开采负外部性成本的群体并没有获得相应的收益,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当地的和谐发展。

以陵川县为例,该县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传统产业的拉动,属典型的煤铁资源型经济。2012年,全县工业共完成税收17142.9万元,仅煤炭企业上缴税金就高达15911.4万元,占到了全县工业税收总量的83%,产业单一化的矛盾相当突出,可以说是煤炭一着凉,经济就感冒。近年来,该县经济发展纵向比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各方面因素制约,陵川始终没有摆脱产业小县、经济穷县、民生困县的状况,是晋城地区唯一的财政困难县和财力补助县。全县地方财政收入虽然增辐快,但本级财政自我调控能力较弱,财力自给能力还不到15%。2012年,该县增值税收入完成25826万元,所得税收入完成15167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76.03%,而留县比例分别仅占13.75%和22%,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这种收入结构导致财政收入增幅越高,一般预算收入占比越低。每年的可用财力除发工资外,只能勉强维持机构的低水平运转,而且每年的新增财力只够当年的正常增人增资支出。在支出结构中,以工资和公用经费为主的人头类支出比例较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共支出较低。

(二)历史欠债重,支出压力大

一方面,资源型地区普遍存在民生和环境历史欠债大的问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支出压力大。特别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矿产行业衰退后,原先该行业的大部分职工将失业,导致财政社会保障就业支出必然加大。近年来,陵川县财政支出总额逐年增加。2007—2012年,全县财政支出分别为15920万元、23653万元、34357万元、43203万、58129万元和71497万元,平均每年以1亿元以上的速度递增。2012年,全县社会保障就业支出达10358万元,比2007年增加7707万元,增长290.72%;另外,生态环境损坏严重,恢复治理生态环境,财政要支付一笔很大的资金。至2012年底,全县各类矿山占用土地面积121.83公顷,其中占用耕地50.16公顷。因采矿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达68.58公顷,导致财政在恢复治理生态环境方面的支出逐年增加。三是在基础设施“硬”建设方面,需要强化城市功能,增加财政支出。2012年,陵川县财政在“一般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达12155万元,在“交通运输”方面的支出5456万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87.30%和76.44%。

另一方面,许多作为资源型地区支柱的资源性产业,如煤炭、钢铁、水泥等,由于其产能过剩严重,国家又严格限制新上项目和扩大规模,资源型地区壮大现有财源又受限制。这无疑对资源型地区财政是“釜底抽薪”和“雪上加霜”。受发展惯性、区域环境制约、资金短缺以及技术瓶颈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新的财源建设举步维艰。而资源型地区要实现经济转型,对现有资源开采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或投资支持、引导新的产业和产品发展项目;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培训职工,或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财政资金的严重短缺已成为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最根本的制约因素。

(三)财源过趋单一,抗风险能力弱

资源型地区的产业结构通常比较单一,多以第二产业为主体,所依赖的资源种类也较为单一。由于有丰厚的资源收入“坐享其成”,政府往往缺乏发展其他经济门类的动力,使得其单一产业结构趋势越来越明显,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反映在财政上,由于财源结构单一,地方财政对个别产业的发展依赖重,财政易受市场和政策的影响,风险较高,资源一旦“坐吃山空”,政府财政失去基本来源,更加无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财政的稳定性越来越差,可能使整个财政经济发展陷入困境。此外,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受国家的环保、产业调整政策影响大,设备的更新换代、产业的调整过程中,财政收入存在减收风险。以陵川县为例,2012年,全县财政总收入为4.23亿元,其中煤炭、轻工建材、商贸流通、冶铸和化工行业分别完成税收31221万元、5608万元、1075万元、1789万元和1781万元,五个行业对财政的贡献率保守估算也超过了90%以上。从2013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然在这几大行业上,特别是煤碳一股独大的局面更加显现。与此同时,三产不发达,三产衍生的财税收入总量明显偏小,对全县财政总收入的贡献率较低。

与此同时,由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资源产品的价格易受市场影响,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较大,相应以资源产品为依托的财源无法稳定,加之现代交通已突破了资源的空间限制,非资源型城市不仅可以发展初加工产业,而且还比资源型城市更有技术和市场优势。所有这些都使资源型地区财源不稳性更加突出,财政基础不稳。

二、资源型地区财政转型的方向及路径选择

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总体目标是培植新的稳定而广泛的财源,为财政提供保障。方向之一就是要培植接续或替代产业,探索资源型城市的其它替代资源和产业潜力,改变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的不合理结构,尤其是要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方向之二是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逐步改变国有大中型企业独大的所有制结构;方向之三是进一步挖掘资源产品潜力,就地延伸产业链,彻底改变资源型城市中以提供原材料或初加工产品为主导产品的不利局面,实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资金优势,为财政收入提供稳定的财源基础。

在路径选择方面,针对陵川而言,一是多元发展战略。以延长矿产品深加工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附加值为发展基础。鼓励其它非矿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在延伸产业链条和发展循环经济上下功夫,加快对煤炭、冶铸、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推动产业向下游延伸、产品向高端发展,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二是适度开发和集约经营战略。根据拥有的可采资源量,进行适度开发,强化“全循环、抓高端”发展理念,紧紧扭住链条拓展、园区集聚、提质增效三个重点,认真落实“提升传统产业抓工业、承接梯度转移抓工业、依托比较优势抓工业”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为县域经济聚合财力,实行产业转换与城市转型赢得时间。三是生态绿色战略。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资源,坚持“强龙头、活三产、促融合”发展思路,着力破解旅游开发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推动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着力拓宽旅游市场空间,加快发展以旅游产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不断增强县域发展后发势能。四是筑巢引凤战略。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开放,筑巢引凤,敢于舍小利谋大局,善于以优势资源换项目、换技术、换资金、换市场,吸引外部人才、技术和资金进入陵川。五是借鉴引进战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目前国内外资源型地区经济成功转型的案例很多,特别是国家第一批确定的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都很成功。对此,中央不应仅将注意力集中在资源已枯竭或即将枯竭的城市上,而应扩大试点范围,将所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纳入统筹考虑的范围。同时,各省市也可以借鉴中央的做法进行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试点。就陵川目前而言,要紧紧抓住中央实施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积极在土地、金融、科技及财税等政策方面争取更大支持,特别是积极向上级争取实行自求平衡的财政体制,即按现行财政体制上交中央和省、市的预算内外资金由省财政全部返还本县,提高县级收入留成比例,切实提高县级财政保障能力。

三、经济转型中的财政措施

(一)改革税收征管体制,提高依法治税水平

加强税源监控,严禁随意减免税收,杜绝越权减免或随意多征、少征、缓征和不征行为,不折不扣地执行财税法规,同时,要加强非税监管,深化非税集中征管、收支两条线改革。认真贯彻“依法治税、有税尽收、无税禁收”的方针,严格执行税收政策,保障执收单位正常工作经费,降低税收成本,确保有限的财力更多地用于改善民生。

(二)改革资金管理办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推行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统管,全面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重点是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和专项资金使用政府集中审批制。全面推行项目绩效考评制度,既要管好资金拨付,更要加强资金的使用监督,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实行全程监管,实行项目建设责任终身负责制,严格执行项目计划,禁止随意变更项目预算,留下资金缺口。

(三)完善预算监督体制,实施全程公开监督

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和刚性约束,从源头上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将财政预算的全部信息通过外行看得懂、群众信得过的形式向社会公开,挤干预算编制中的“水分”。同时,要对支出过程实时监督,重点加大对公务费、项目资金、民生资金的监管,防止在预算执行中扩大范围、超过标准以及贪污浪费、挤占挪用等问题发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预算执行的准确性、有效性。

(四)改革财政投融资体制,发挥财政宏观调控职能

建立和完善重大项目及龙头企业财政支持机制,并根据县级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对新兴创税明星企业实施财政重奖鼓励,促使税源企业扩大再生产,实现涵养税源、培植财源的良性循环。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工具,采取财政贴息、奖补、担保以及提供短期周转金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以及各商业银行加大主导产业投入,使一批具有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迅速壮大,形成群体优势,对县域经济形成新的支撑。改革政府公用事业投入机制,防止资金浪费。政府部门不再担任公用事业建设投资业主,组建公用事业投资管理公司,靠市场化运作降低建设和管理成本,防止政府直接投资项目的浪费、腐败行为,实现财政资金社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文振富.资源型城市难点:重点都在可持续发展[J].求实,2010(04).

财产保全与行为保全的区别篇3

(一)首部

1、标题申请书字样写上正文的正上方。

2、申请人的基本情况与状基本相同。依次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和电话。

3、案由。申请人因什么案件和提出申请的请求事项,要明确具体。如"申请人因现提出申请。"

(二)正文

1、事实与理由。各种申请书因请求根据的内容不同,写法也有所不同。必须写清楚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

2、法律依据。根据请求的内容提出相应的法律条款。

(三)尾部

1、在尾部写明致送的机关。分两行写"此致,xxxx人民法院"。

2、申请人签名或盖章,具体的年月日。

3、附项,写明证据或相关的材料。

三、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书(范本)

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书

申请人:___,性别:__,民族:__,生于___年__月__日

住所:____市___区___街__号邮编: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

被申请人:___,性别:__,民族:__,生于___年__月__日

住所:____市___区___街__号邮编: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

请求事项:如冻结被申请人在银行存款万元。

事实与理由:

为避免财产损失,维护申请人合法财产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93条之规定,特向人民人民法院提出诉前财产保全申请,请求冻结被申请人银行存款万元人民币。申请人愿意以自己的财产做为担保。

此致

人民法院

申请人:

年月日

附:被申请人帐号、财产状况

1、

2、

四、诉讼财产保全申请书(范本)

诉讼保全申请书

申请人:___,性别:__,民族:__,生于___年__月__日

住所:____市___区___街__号邮编: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

被申请人:___,性别:__,民族:__,生于___年__月__日

住所:____市___区___街__号邮编: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

申请事项:

申请冻结被申请人银行存款人民币_____万元,或查封其等值财物、车辆、房产等。

事实和理由:

(写明被申请人逃避、推诿履行债务或合同义务)

为保证本案顺利执行,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______的规定,申请人特向贵院提出诉讼财产保全,望贵院依法裁定。

此致

_______人民法院

附:被申请人帐号、财产状况

1、

2、

财产保全与行为保全的区别篇4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诉讼当事人法律意识逐步提高,诉讼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进行民事诉讼的目的是为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为确保在诉讼判决、调解、裁定等法律文书生效后得以顺利执行有必要进行财产保全。财产保全实际上是民事诉讼过程中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以顺利执行的一种司法救济程序、强制性措施,我国《民事诉讼法》①第九十二条: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财产保全的裁定;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按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的时间,财产保全可分为诉前财产保全、诉讼中财产保全和诉讼后财产保全。财产保全的分类,表明财产保全具科学性、准确性,这不仅完善了我国的财产保全制度,也更有利于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保证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能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当事人依法履行义务。

篇首注释:

笔者李志武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广东旭升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助理工作已有三年,接触了较多与财产保全有关的案例,发现在一般情况下适用财产保全在案件审判完毕后的执行财产分配存在不少问题,甚至侵害到诉讼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利益,为此特意撰写本实践报告,就此问题提出一些个人建议,以供参考。

一、诉讼财产保全的定义

财产保全以当事人申请的时间为标准,可以分为:诉前财产保全、诉讼中的财产保全和诉讼后的财产保全。

(一)诉前财产保全,是指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可以在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②人民法院根据其申请,依据现实的情况对当事人提出财产保全的财产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

案例分析③:二00八年五月,当事人卢连宏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昌华海鲜经销部订立了一份购销合同。合同规定:“当事人卢连宏于二00八年七月底前供给昌华海鲜经销部河鲜共计五百公斤,每斤单价为人民币十八元,共计货款人民币一万八千元”。同年七月,卢连宏将河鲜运至昌华海鲜经销部所在的市场,并将河鲜卸在该市场的货场里,但昌华海鲜经销部以河鲜不新鲜为由,拒绝提货和支付货款。由于天气炎热,在货场里的河鲜容易变质。卢连宏在来不及的情况下,向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申请对河鲜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人民法院在受理卢连宏申请的财产保全后,两日内裁定变卖这批河鲜。

这是一起典型的诉前财产保全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④第九十九款规定:人民法院对季节性商品、鲜活、易腐烂变质以及其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采取保全措施时,可以责令当事人及时处理,由人民法院保存价款;必要时,人民法院可予以变卖,保存价款。在此案件中由于河鲜属于易变质的商品,如果不提早对其采取保全措施,即使最后财产保全申请人胜诉,恐怕也得不到应有的赔偿。

(二:请记住我站域名)诉讼中的财产保全,①是指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的案件,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财产保全的裁定;当事人没有提出财产保全申请的,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必要时可以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案例分析⑤:二00八年五月,周志祥以生意周转困难为由向莫显奎借款人民币四万元,约定二00八年十一月归还,但是至二00九年三月仍分文未付。莫显奎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将周志祥及其妻子马俐平告上人民法院。在人民法院受理后,二00八年四月莫显奎得知周志祥、马俐平所在的佛山市顺德区容桂高黎股份社五月有股份分红,莫显奎即向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申请将属于周志祥、马俐平的佛山市顺德区容桂高黎股份社的股份分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三)诉讼后的财产保全,是指在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判决或裁决生效后,至债权人申请执行前的履行期限,对于可能因为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其他的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的,债权人在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判决或裁决生效后,至债权人申请执行前的履行期限向人民法院申请的财产保全。

目前我国立法只是明确规定了诉前和诉讼过程中可以申请财产保全,但对于判决生效后,至执行程序启动前,利害关系当事人能否申请财产保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出现了财产保全的空白地带。有的债务履行人就是钻了这个空子,在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后至判决规定的义务履行期届满之前隐匿、转移资产、抽逃挥霍资金,最终导致裁判无法得到执行,目前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未明确提出。

二、诉讼财产保全的分类

现在笔者就关于我国现行已立法明确了的诉前财产保全和诉中财产保全进行具体分析,这两种财产保全,有相同之处,也存在明显的区别:

(一)提起民事诉讼的主体不同

诉前财产保全,只能由与诉讼案件存在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向人民法院依法提出申请。利害关系人,不仅包括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也包括对民事权利负有保护责任或存在利益关系的。诉讼中的财产保全分为两种:一是由诉讼案件存在利害关系的当事人申请,二是由人民法院依职权采取。利害关系当事人申请,一般是由向人民法院的原告一方提起,但也不排除被告一方提出财产保全的申请。在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诉前财产保全则不是由人民法院主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二)提起的原因不同

诉前财产保全发生的原因,是因情况紧急,利害关系当事人

来不及,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的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诉讼中财产保全,则是因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其他原因,有可能使生效判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的情况。(三)提供担保不同

诉前财产保全,《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诉讼中的财产保全,《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是“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

(四)裁定的时间不同

诉前财产保全,人民法院必须在受理财产保全申请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诉讼中的财产保全,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对情况不紧急的,则可以适当延长作出裁定的时间。

(五)保全措施的解除不同

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十五日内不的,人民法院应解除财产保全。诉讼中财产保全的解除,则是以被申请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为条件,即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

三、我国现行财产保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无法提供担保的申请人,不能申请财产保全

《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

在笔者办过的案件的实际操作中,笔者认为这一规定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案例分析⑥:二00八年四月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益沛五金电器有限公司三十多名该厂的务工劳动者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争议申请,二00八年五月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正式受理,当时劳动者就向人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的申请,人民法院以劳动者没有财产作为担保为由驳回了财产保全的申请。二00八年六月,益沛五金电器有限公司借端午节三日的假期将全厂七十三部十二吨位的压铸机,二十五部五十吨位的压铸机全部转移,以致工人的工资、加班费、经济补偿金三十多万元无法执行。

我国的经济体制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丰富之后,用人单位的种类也发生了明显的多样化。公司法人、企业法人、非法人单位、个体户等,都成了劳动法规所调整的用人单位,而且数量并不在少数。一旦发生集体劳动争议或工伤事故索赔案件,负有赔偿义务的用人单位的企业,企业的所有者、投资者。特别是那些作坊似的小工厂、个体户,极易发生抽逃资金,转移财产等情况。作为出门在外的劳动者,收入微薄生活本来就艰苦,当他们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时候,如何能拿出巨额的存款、车辆或者房产来做财产保全的抵押担保?如果不在劳动争议仲裁纠纷中引入财产保全机制,将会使用人单位在仲裁程序中转移财产、逃避赔偿责任的行为游离于法律之外,很可能使劳动者应有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的保障。特别是现在农民工权益保障成为社会关注重点。在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这一问题应该得到重视。

(二)保全财产优先受偿权的实现

我国《民事诉讼法》诉讼中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可能因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人民法院的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根据利害关系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人民法院依职权对争议的财产或一方当事人持有的财产采取财产保全措施,限制该当事人实施某种行为或责令其实施一定行为,防止有碍于生效判决执行的行为事由发生,保证生效判决的执行。由《民事诉讼法》的内容可见,诉讼财产保全的作用在于防止负有履行义务当事人对其持有的财产实施转移、隐匿或灭失等损害债权人利益行为的发生,财产保全只是一种诉讼保护性措施,我国法律并无设定财产保全的优先受偿权。这样一来,很多时候申请财产保全会成为无用功,诉讼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利益的维护也无法得到保障。

案例分析⑦:二00八年十月,当事人石海兵佛山市顺德区博澳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货款纠纷一案,石海兵在提起民事诉讼前已经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查封博澳公司大型机械设备两部、五十铃小型货车一部、电脑十九台以及成品一批。案件审理至二00九年三月,博澳公司负责人为逃避债务的履行携款潜逃并欠下了五十多名员工三个月的工资及十几个供货商货款未支付。到最后的执行阶段,人民法院只拍卖了博澳公司五十铃小型货车及成品,两部大型机械设备及电脑不知所踪,人民法院在某公司没有破产的情况下将拍卖所得人民币十八万元全部支付给工人工资,而石海兵连诉讼费及保全费都没有受到清偿。

目前,我国法律及解释尚未明确承认财产保全申请人对其依法申请保全的具体财产享有优先权。据此,财产保全申请人在缴纳财产保全费、提供财产保全抵押担保,承担财产保全赔偿责任等风险后,并不享有实质上对保全财产的任何优先受偿权。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⑧中有简单提到这一原则,第九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查封、扣押或冻结的财产有优先权、担保物权的债权人,可以申请参加分配程序,主张优先受偿权。”但是在本条中规定的可以主张优先受偿权的情形没有包括已实施了财产保全的申请人。有人提出本条中与担保物权并列的优先受偿权应包括财产保全申请人。此处的优先权的范围指的是什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中没有明确作出解释。应加强立法保障一般债权人享有财产保全实质上的优先受偿权,无论优先受偿的幅度有多少,至少应保障到财产保全申请人所支付的诉讼费、财产保全费用能得到有效清偿,而不是为他人做嫁衣。

(三)财产保全真空期的存在及对共有财产的财产保全不明确

判决生效后,申请执行前存在财产保全真空。目前立法只是规定了诉前和诉讼过程中可以申请财产保全,但对于判决生效后,至执行程序启动前,利益关系当事人能否申请财产保全,法律没有规定,出现真空地带。有的债务人就是钻了这个空子,在作出判决后至判决规定的义务履行期届满之前隐匿、转移资产、挥霍资金,最终导致裁判无法得到执行。

对共有财产的保全存在的规定不具体,在实践中关于对被保全人在其共有财产中的保全标的如何采取措施的,现行法律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具体操作中往往是要么不采取保全措施,要么直接对该共同共有财产采取保全措施。不采取保全措施不利于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采取保全措施又可能侵犯被申请人以外的其他共有人的合法权益。具体如何处理,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缺少科学、合理的具体操作规定。

四、对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财产保全的若干建议

(一)对于集体劳动争议、工伤索赔、交通事故等案件,可酌情不需申请人提供担保。

因为这种情况下,一般财产保全申请人的经济比较困难,无力提供足额担保,若因此驳回申请,将不利于最大限度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实践中,有的劳资纠纷案件用人单位或交通事故肇事者往往通过一审、二审甚至再审等程序来拖延时间,经过一年甚至几年时间,当劳动者或交通事故受害人到最终申请执行时,用人单位或交通肇事者早已将财产转移,因此,需要及早对用人单位或交通肇事者的财产予以财产保全。

(二)对不动产、现金、被申请人的到期收益等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情况,可以只要求财产保全申请人根据情况适当提供担保,而不需要提供足额抵押担保。

主要是由于此类物品属于非易耗品,价值稳定,即使采取财产保全措施错误,所造成的损失也往往小于被保全财产的自身价值。如在借贷纠纷案件中,对债务人房屋的实施财产保全措施,一般是由人民法院向房管登记部门发出协助执行通知,限制被申请人办理房屋转让手续,这种财产保全措施即使保全错误,所造成的损失往往也小于房产的价值。因此不必硬性要求财产保全申请人提供等值的财产作为抵押担保,而是根据具体情况提供适当担保即可,以防增大财产保全申请人的诉讼成本。

(三)对生产设备、重要经营设施、鲜货、容易腐烂变质或贬值较快的财产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时,财产保全申请人需要提供足额的抵押担保。

因为上述财产有的关系到企业的正常经营,一旦采取保全措施,对经营活动会产生重要影响;有的属于易耗物品,价值不稳定,一旦财产保全措施错误,损失巨大且无法挽回。因此,为避免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风险,必须责令财产保全申请人提供足够的财产作为抵押担保。

(四)明确立法保障财产保全申请人的优先受偿权制度,加强执法力度,统一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法律后果,改变目前混乱的做法。

笔者认为申请了财产保全的债权人可以在执行程序中对采取了已经进行保全措施的财产享受优先受偿。依照《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⑧第九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查封、扣押或冻结的财产有优先权、担保物权的债权人,可以申请参加参与分配程序,主张优先受偿权。财产保全申请是为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决得到有效的执行,财产保全实际上属于执行措施的预备,应当认定申请了财产保全并已经采取了保全措施的财产保全申请人在参与执行分配时,对被保全的财产可以优先受偿。

从体现公平正义的角度来看,赋予财产保全申请人对保全财产的优先受偿权,既是对财产保全申请人合法行为特殊的鼓励和赞许,也是对平等竞争风尚的一种褒扬,有利于鞭策诉讼利害关系人积极通过合法途径和有效方式维护、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符合《民事诉讼法》财产保全制度的设立宗旨,通过立法确立财产保全申请人对已经保全的财产享受优先受偿权十分必要。在具体内容上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具体地规定对已经实施财产保全的财产负有履行义务的主体范围,在不同情况下依法履行生效判决的责任形式并明确优先受偿权实现的主要过程和具体方式。笔者认为:首先,在地位上,财产保全申请人对已经保全的财产优先受偿权应是一种特别优先权,它与《民法》中诸如职工对工资和劳保费用等债权享有的优先权不同,是在债务人特定动产或不动产上存有的优先受偿权。其次,在范围上,应限制财产保全申请人申请保全的具体财产范围。依照法律的规定,实施财产保全要制作相应的民事裁定书,实践同时还应附有相关的被查封、扣押或冻结相应的财产清单,优先受偿权的范围应等同于财产保全清单上所列的财产范围,不能将其扩大为被保全单位或个人的大部份或全部的财产。最后,在与其他优先权发生冲突时,应区别不情况不同对待。由于在财产保全措施在采取之前,保全的财产可能就发生了抵押、质押或留置等行为,于是在某一财产上可能会发生财产保全财产优先权与其他担保物权如抵押、质押或留置权等的重叠或冲突,在此情况下,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⑨第一百零二条规定处理,即“人民法院对抵押物、留置物、可以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但抵押权人、留置权人有优先受偿权”。在财产保全措施采取之后,由于为了不影响被申请人在诉讼期间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正常生活的顺利进行,同时为了将来生效判决的能够顺利执行,对特定的动产采取的财产保全的方式是扣押有关产权证照的方法来进行保全。因此,在此期间作为担保物权的留置权与财产保全的优先权发生冲突,留置权仍然应优于财产保全的优先权。

(五)完善立法,弥补财产保全空白期和共有财产的财产保全

建议应明确的立法规定,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判决生效后,至执行程序启动前,利害关系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人民法院也可以在发现被执行人有可能转移财产时,依照职权采取保全措施。目前我国立法只是规定了诉前和诉讼过程中可以申请财产保全,但对于判决生效后,至执行程序启动前,利害关系当事人能否申请财产保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这里就出现了财产保全的空白地带。增加诉讼后财产保全的适用,是为了确保财产保全制度功能的充分发挥。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判决生效后,许多被执行人并不会依法履行其应当履行的义务,存在为逃避履行责任而变卖、转移、毁灭其财产的可能。⑩对于诉讼后的财产保全申请还应适当放宽受理条件,以切实保障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的顺利执行。

对共有财产的财产保全,应该适当调整财产保全的范围或者将财产保全的财产进行分类处理。如不动产中的房产,财产保全措施对于共有房产的共有人并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共有人和债务人一致同意的还可以变卖该房产,人民法院只对属于债务人的那部分财产进行财产保全。不变卖房产的,对共有的房产进行财产保全或加以限制,以防止债务人借共有财产为名联合共有人变卖、转移其财产。

参考文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7年10月28日通过,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

财产保全与行为保全的区别篇5

关键词:公共财政,和谐社会,财政调控

公共财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在财政运行机制作用下,公共财政可以有效地弥补市场失灵,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社会整体的。全面的和谐,不是某些局部领域和环节上实现和谐。具体说来,是追求和不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宏观,政策-[飞诺网]

一、公共财政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

第一,公共财政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联系的财政管理体制,是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其主要特点是公共性。市场经济无法解决或解决不好的,属于社会公共领域的事项,公共财政原则上必须介入。因此,公共财政应力求有效解决市场经济外部性和资本的逐利性导致的资源过度开发。自然环境不断恶化。贫富两极分化等问题。公共财政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公共财政所追求实现的是社会整体。全面的发展,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追求社会公共利益为宗旨,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

第二,公共财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物质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这就需要公共财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而不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宏观调控,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安居乐业,总体上一片和谐气象。但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影响和谐的因素,区域经济及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下岗失业大量增加。贫富两极分化。环境污染严重等矛盾日益突出。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依靠政府通过大幅度增加社会保障。教育。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重点公共需要支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稳定发展,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强大的财力作保障。

第三,公共财政体制必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适应。当前公共财政职能“越位”和“缺位”并存,致使经济运行。社会发展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和谐的问题,如果不加快公共财政改革,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将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就必须加快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步伐。

二、分配中的不和谐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经济总量年年攀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形成了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发展良好。富裕安康的大好局面。在发展的过程中,计划经济时代低水平但相对均衡的分配格局被改变,分配不均造成利益冲突,使各方面矛盾突显,影响社会和谐。分配不和谐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各阶层收入差距拉大,贫富不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区间。城乡间的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专家计算,全国基尼系数从1981年的0.31提高到2001年的0.45。2002年的0.46。这种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在世界范围的比较中也处于很高水平。在世界银行2005年发展报告中列出数据的120个国家和地区中,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中国的基尼系数排到了第85位,已经接近某些社会分化严重。经济增长停滞的拉美和非洲国家的水平。我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之比,近三年一直保持在3.2倍左右。

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财力分布不均。2005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GDp占全国GDp的份额分别为55%。19%。17%。9%。经济不发达直接造成中部地区财力远不如东部地区。2003年,中部六省地方财政收入为1441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14.6%,人均地方财政收入398.2元,不仅大大低于东部的1336.3元和东北三省的792.7元,而且低于西部的448.1元。2004年,中部六省地方财政收入为1783.55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15.3%。

三是县域经济仍然薄弱,城乡差距明显。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和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等工作的推进,部分地区县乡财政困难比较突出,债务负担沉重。特别是乡镇一级财力更差,财政收入渠道单一,城乡差距明显。

四是公共服务不均,均等化服务未能实现。表现在:(1)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率很低。一方面,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西部地区的医疗卫生在软硬件设施上与东部地区相差很多,农村地区的医疗配备也远逊于城市地区。另一方面,很多老百姓看不起病。(2)在教育领域,教育理念还未完全落到实处,资源投入不足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且教育腐败现象还在蔓延。(3)社会保障覆盖率较低。截至2004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仅1634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0584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2386万人,分别占全国就业人员总数74432万人的21.96%。14.22%和16.64%。

三、运用公共财政手段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1.着力推进收入分配的和谐

公共财政要在分配中维持公平,一是要控制和缩小城乡差别。在取消专门针对农民的各种税费之后,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税收制度;同时,对种粮农民给予直接补贴,稳定并提高农民收入。逐步将农民纳入统一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尽可能增加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资助比例。二是要控制和缩小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别。要以超额累进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遗产和赠予税调节高端阶层收入,同时,对弱势群体开办小生意在一定时期内给予税费减免优惠。要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要尽快将社会保障基金转换为社会保障税,以增强社会保障基金征收的强制性。三是要控制和缩小不同部门之间收入差别。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推行不同部门人员之间工资收入。津贴透明公开的“阳光”收入改革。

2.着力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通过财政资金和政策手段积极主动地引导市场经济主体走低消耗。高效益。重环境集约型经济发展路子。一是要构建有效的资源和环境补偿机制提供财力保障;二是落实好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推进行业结构调整的财政促进政策;三是建立财政扶持资金投入。退出机制,以经济的方式,努力推动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四是通过财力转移和政策倾斜大力支持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型产业规模化;五是要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风沙源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

3.着力推进社会事业的和谐发展

一是要大力支持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进一步落实新增教育。文化。卫生等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继续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等途径,切实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二是要加大财政对科学。教育事业的投入,切实保证科学事业费和教育事业费的增长比例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比例,大力支持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三是要研究制定相关财税政策,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为人民提供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四是要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财政补助政策。

财产保全与行为保全的区别篇6

【关键词】规范农村;财务管理;调查

一、近年来东坡区加强和规范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情况

近年来,为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保障集体资产的安全完整,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东坡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在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会计管理实践中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创新,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

1.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2009年11-12月,东坡区试点性地开展村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为搞好试点工作,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工业镇(松江)、一个农业乡(金花)、一个街道办事处(大石桥),探索性地开展村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对开展审计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后,由乡镇、街道组织实施,区级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成员单位深入现场指导,共同探讨、解决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初步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2010年7-10月,为巩固工作成果,在试点基础上,东坡区结合即将开展的村级干部换届选举工作,首次在全区全面开展了村级财务清理和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全区24个乡镇、街道所辖的220个村、62个社区的522名村(社区)党支书、主任,全面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此次共组织审计人员147人,审计资金总额为19904万元。经审计整改,归还原资金渠道6.26万元,已调账处理金额19.30万元,自行纠正258.19万元,通过审计查出违纪金额4.4万元,由区纪委立案查处2人,组织处理2人,正在调查1人。通过审计,全区村(社区)的会计基础明显加强,财务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干群关系明显改善。为加强村(社区)干部权力制约和监督,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规范农村财务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1年,东坡区还开展了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全区24个乡镇(街道)40个村(社区)党支书和村主任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交叉审计,对规范村级财务收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对农村“三资”进行了全面的核实清理

东坡区继2007年合村并组财务清理和2009年农村“三资”清理之后,2010年7月,按照区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决议精神,对除政园合一的两个乡镇以外的24个乡镇(街道)的220个村、62个社区自2007年3月1日以来的集体“三资”及财务状况进行了全面清理,与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同步推进。在全面清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个别问题多,群众意见反映大的村组进行了重点清理。对下拨资金、土地补偿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资金等进行了重点审计。通过核实清理,摸清了全区集体资产存量,界定了产权,规范了账务,健全了制度,切实维护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干群关系得以改善。

3.加强村级财务制度建设

从2007年以来,东坡区建立健全了内部控制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开支审批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规范票据管理制度、财务档案管理制度、会计人员变动移交制度等。对集体资源利用实行公开协商和招投标制度。2011年又制定、修改完善了《眉山市东坡区村组财务管理制度》、《眉山市东坡区村(社区)财务双代管实施办法》下发各乡镇、街道实施。

4.大力推行村财乡镇代管的新模式

针对农村财务人员变动频繁、业务素质不高,财务支出监管薄弱等问题,自2007年以来,东坡区积极试点,制定并出台了《东坡区村账乡镇管理办法》(试行),大力推行村账乡镇代管新模式。目前,全区24个乡镇中,实行村会计委派制的有2个乡镇,实行村账乡镇代管的有8个乡镇,实行钱账双代管的有2个乡镇,其中三苏乡的村级财务已实现会计电算化。2012年,东坡区拟全面实行村级财务“双代管”制度。在全区每个乡镇、街道设立村财中心,在保持“四权”不变的前提下由村财中心对所辖村(社区)的资金和会计业务集中统一代管,并实行电算化管理。

二、认真开展调研,查找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弊端

2011年底,省、市、区财政部门联合对全区部分乡镇农村村级帐务与财务管理开展了一次调查,尽管区财政和农经部门及各乡镇在规范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个别乡镇从事村级财务会计工作的人员,由于业务素质、文化水平和政策水平的差异,使村级帐务与财务管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个别行政村还存在家底不清,产权不明,无资产台账,集体资产出租和发包不规范;专项资金管理存在一定差距;帐务处理与财务管理与制度不符;会计档案遗失,管理不规范;民主管理和监督不到位等现象,造成工作不规范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村会计人员变动频繁,会计经验积累不足,政策业务水平低下等。针对以上情况,区农经部门和财政部门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行的政策规定,对规范村级帐务财务管理制定了新的举措,以达到全面规范农村村级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要求。

三、东坡区探寻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新思考

规范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查找和分析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采取区(县)财政、农经和乡镇、村联动办法,统一宣传口径,统一财务会计管理模式,选择先进的适合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办法,对农村村级财务管理进行全面彻底的规范:

1.加强法制宣传,提高认识,做到依法治村

一是在全区范围内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强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度的宣传教育,提高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和政策水平,让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级党委政府应把村级财务管理列入基层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专人负责,为各村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帮助各村管好财,理好财,让他们懂得聚财生财与用财的道理,增加和积累更多的村级财力,用有限的财力,为村民们办更多的实事;二是对村干部和财务人员开展财经法规制度和财务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切实做到按章按制度办事。三是要对广大村民开展民主理财教育,把政策制度交给群众,使他们真正懂得村民的权利,增强村民的参政意识和理财意识,使其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以堵塞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漏洞。

2.规范集体资产管理,力求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一是在在各行政村摸清家底、明晰产权,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的界定和产权登记,理顺产权关系,维护集体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要求各村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的清产核资小组,对本村或本社的资产进行彻底清查,对现有的资产进行产权界定与评估,明晰资产所有权,进行产权登记。对账上有而实际已经不存在的资产要按规定程序进行核销,明确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情况,做到账实相符、帐帐相符和帐表相符。

二是建立资产台账,各村根据清产核资的结果准确无误地建立资产台账,做好集体资产的登记工作,将所有集体资产纳入管理范围,全面、及时、准确反映资产的使用、经营和管理状况,防止资产的流失,保护集体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三是搞好资本营运,盘活存量资产,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特点,搞好资产经营。经营性资产重点抓增效,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抓增值,资源性资产重点抓开发,福利性资产重点抓保护。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充分利用集体资产,如发包出租、使用权拍卖、统一经营等,达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目的。

四是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村级专项资金主要包括征地补偿费、“一事一议”资金等。首先是规范各村征地补偿费的管理。各村征地补偿费应按《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严格执行专户存储、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土地补偿费的分配、使用预算方案须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批准,事后要将土地补偿费的实际开支、管理情况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报告并定期向村民公示。对征地补偿费收支原始凭证应单独装订成册,归档管理。其次是规范“一事一议”资金的管理。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村(社)集体兴办生产、公益事业要求社员出资、出力的,应严格按照“一事一议”管理办法来筹集资金,在向群众收取时,要开具统一的“一事一议”筹资收据。“一事一议”收取的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由村民理财小组进行全过程监督,使用、开支情况要及时在村务公开栏向村民公布。

五是正确处理“村改居”过程中集体资产的处置问题。在“村改居”过程中,应搞好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工作,处置资产的,资产处置方案须经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杜绝一切平调、侵吞、私分集体资产的行为,以确保集体资产的安全与完整,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

3.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

建立财务制度是搞好村级财务管理的关键。为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各村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应严格执行农业部、财政部新颁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从各村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度”、“财务报销制度”、“资金审批制度”、“票据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等,要求各村做到账簿齐全、记账及时、独立核算、民主理财、规范管理。

4.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理顺管理体制

推行村(社)会计委托,是各乡镇近年来针对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开展的一种新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是在保障村集体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监督权“四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托乡镇农经部门和财政所,建立村社会计记账中心(办公室),按照自愿的原则,与村社集体经济组织签订记账协议,进行记账的一种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为村民集体财产的保护加上了一道保险,使村级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更切实有效,也有利于加强干部监督,保护村民集体资产安全和干部安全,堵塞农村财务管理漏洞,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的滋生,密切干群关系。全区应全面推行三苏乡村(社)会计委托的成功做法,全面实行会计电算化,以便更好的实现群众监督。办公设备列入乡镇财政预算或区财政预算。

5.搞好村级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村集体经济组织应严格按照农业部、监察部《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和有关规定,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如实地进行公布,接受村民监督。财务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计划、各项收入和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和其它需要公开的财务事项。财务公开栏应固定设在村级办公地、或群众集体居住地、或主要交通路口等方便群众阅览的地方,财务收支要在财务公开栏张榜公布。财务公开要及时,做到每季度公布一次财务收支情况,财务往来较多的,收支情况应每月公开一次。涉及村级及其成员利益的重大事项应随时公开;对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要专项公开,重点解释。财务公开的账目要真实可靠,公开的内容要存档备查。每次公开后,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要及时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对村民提出的疑问,要及时做出解释;对村民提出的要求,要及时给予答复;对村民提出的合理建议,要及时予以采纳;对大多数村民不赞成的事项,应当坚决予以纠正。民主理财小组要充分履行职能,坚持原则,认真听取和反映村民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民主理财小组有权参与制订本村的财务计划和财务管理制度,有权检查、审核财务收支账目,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有权监督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真正做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6.加大审计力度,强化会计监督

农业、审计、财政等部门应以经济联席审计会议形式,协同配合,区级农经管理部门应设立专门的内审机构,加强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乡镇农经管理机构要有固定的审计人员,有计划地依法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和村干部离任审计,杜绝非法立项、层层加码、隐瞒截留、挤占平调、侵占挪用和挥霍浪费等现象。审计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向群众公布审计结果,落实处理意见,建立审计的长效机制。

7.抓好村级财会队伍建设,夯实组织基础

农村财务管理既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业务性和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应重点抓稳定财会人员队伍,加强村会计和村干部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各村财会人员被确定之后,一般不要随意变动。财会人员的任免和调换应由村民委员会提名,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经乡镇农经管理机构审核。村主要干部及其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村的财会人员。财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建立岗位责任制。农经部门应加强对农村财会队伍的管理,与财政部门共同做好村级财会人员的培训、发证、年检等工作。每年均应从财政安排一定专项经费,组织村级财会人员和村干部培训一次,培训学习会计制度、财经法规和政策,教育和督促他们自觉遵守财经纪律,坚持原则,爱岗敬业,廉洁奉公,保护和支持村级财会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保障其合法权益,对违反财务规定的单位和会计人员按有关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财产保全与行为保全的区别篇7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保护投融资状况

 

本文研宄中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高,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197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两省一市国内生产总值为645.77亿元,占全国GDp3624.1亿元的17.82%,到2008年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65185亿元,约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1.09%。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环境支撑,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包括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长江沿岸、长江口及近海海域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项目的共同建设、共同保护和共同治理,推进区域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共建、信息共享和污染综合治理,推进排污交易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发展循环经济。

 

2007年,长三角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618.6亿元,占长三角地区当年GDp56710.44亿元的1.09%,并占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18.3%。从环境保护投融资的构成来分析,长三角地区当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中,位居首位的是用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额占47.67%,而全国同项指标为43.32%;其次是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额占37.54%,比全国同项指标的40.36%要低2.82个百分点;再次是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占14.79%,比全国同项指标16.31%水平要低1.52个百分点。在长三角地区不同城市环境保护投资额状况中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浙江显得低一些,仅为40%左右。3个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基本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左右,其中江苏(1.24%)略高一些。

 

作为节能减排重要措施的工业污染治理投资,2007年全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为552.4亿元,占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的16%;长三角地区的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91.5亿元,占该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的14.79%,同时占全国环保投资中的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的16.6%。其中,上海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13%,江苏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16.7%,浙江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12%。长三角地区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的总体比例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区域内江苏在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方面相对投入较多。

 

予以肯定,建议上海已在实行“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固体废物安全处置策略与发展了垃圾填埋和机械生化处置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城市的长远发展制定更为综合性的固体废物减量化战略;在确保为市民提供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体、可持续的能源、高效的交通方面不断努力,并在处理这些问题逐步积累经验为世界许多城市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二、珠三角地区①环境保护投融资状况

 

为提高研宄样本之间的可比性,本文将泛珠三角地区中地域相邻、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广东、福建、广西、海南作为珠三角地区研宄样本。2007年该地区研宄样本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312亿元,占该地区当年GDp47512.46亿元的0.66%,并占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9.21%。从环境保护投融资的构成来分析,该地区当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中,位居首位的是用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额占50.61%,比全国同项指标占比43.32%要高出7.29个百分点;其次是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占25.22%,比全国的16.31%要高8.91个百分点;再次是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额占24.17%,比全国同项指标40.36%要低16.19个百分点。在该研宄样本中,环境保护投资额投入最多的是广东省,但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当年GDp比重指标来分析,最高的是海南省达到1.22%,最低的是广东省仅占0.49%。

 

珠三角地区研宄样本的财政支出中的2007年环境保护支出总计55.83亿元,分别占当年全国的地方财政支出和全国地方财政支出中环境保护支出的0.15%和5.81%。在各地区比较中,广西2007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当地GDp的1.10%,该比例与上海同时期相近。而在统计分析年度上海GDp达到12188亿元,而广西GDp仅是5955.65亿元;上海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中财政投资为20亿元,而广西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中属于财政投资的为14亿元,比较这两个地区,可以看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财政支出中的环境保护支出额相对较高。

 

三、环渤海湾地区②环境保护投融资状况

 

本文研宄的环渤海湾地区样本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和山东。从表3的数据分析可得:2007年,环渤海湾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736.1亿元,占该地区当年GDp54079.13亿元的1.36%,并占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21.73%。从环境保护投融资的构成来分析,环渤海湾地区当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中,位居首位的是用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额占56.69%,比全国的同项指标要高13.37个百分点;其次是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额占28.11%,比全国的同项指标要低12.25个百分点;再次是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占15.22%,比全国同项指标要低1.09个百分点。环渤海湾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中各省市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比例平均在55%左右,该情况与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基本相同。其中该比例最低的城市是天津(33.6%),最高的是北京(73.5%)。

 

环渤海湾地区各地的工业污染投资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比重差异较大。其中,北京的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仅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的4.37%,而天津的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25.3%,山东的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20.98%。这种现象明显与地区的产业发展与结构密切相关:北京的第二产业中的工业产值当年为2082.76亿元,占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的22.26%,而山东的第二产业中的工业产值当年为25965.91亿元,占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的51.66%。因此,对地区的工业污染源治理的投资一般是随着该地区第二产业中工业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的增加而增加。一个地区的工业,尤其是污染型的重工业发展程度越高,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所占比重越高。

 

2007年环渤海湾地区的财政支出中的环境保护支出总额为113.24亿元,分别占当年全国的地方财政支出与全国地方财政支出中环境保护支出的0.30%和11.78%。比较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三大经济圈,可以看出,环渤海湾地区的财政支出中环保支出占全国地方财政支出中环保支出的比例最高(11.78%),其次是长三角的地区(10.38%),再次是珠三角地区(5.81%)。

 

四、东北地区与西部地区环境保护投融资状况

 

近年来振兴东北地区与开发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在振兴与开发的进程中环境保护投融资也成为十分重要的配置方式。东北地区是由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构成,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从表4可以看出,2007年东北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234.7亿元,占该地区当年GDp16315.83亿元的1.44%,并占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的6.93%。从环境保护投融资的构成来分析,东北地区当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中,位居首位的是用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额占64.04%,比全国的同项指标要高13.37个百分点;其次是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额占18.11%,比全国的同项指标要低12.25个百分点;再次是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占17.85%,比全国同项指标16.31%要高1.54个百分点。

 

2007年东北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为7791.06亿元,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0.98%。该比例要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的1.36%。相比较,长三角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是1.09%,由此可见,地区平均生产总值高的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也略高些,也就是说,地区经济实力较强的区域,其环保投资相对所占的比例要高些。同时,环渤海湾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上述指标均高于东北地区同类指标。另外,2007年东北地区的财政支出中的环境保护支出总额为105.52亿元,分别占当年全国的地方财政支出与全国地方财政支出中环境保护支出的0.28%和10.97%。

 

从表5中可分析出,2007年西部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达到336亿元,占该地区当年GDp31694.86亿元的1.06%,并占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9.93%。虽然环境保护投资额绝对数较低,但占GDp的相对比例略高,这主要是由于西部地区工业相对落后和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保护需要所致。从环境保护投融资的构成来分析,西部地区当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中,位居首位的是用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额为157.4亿元占46.85%,比全国的同项指标要高3.53个百分点;其次是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额108.6亿元占32.32%,比全国的同项指标要低8.04个百分点;再次是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70亿元占20.83%,比全国同项指标要高4.5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中各省市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比例,除了西藏地区之外,平均在46%左右。2007年西部地区的财政支出中的环境保护支出总额为271.26亿元,分别占当年全国的地方财政支出与全国地方财政支出中环境保护支出的0.71%和28.22%。

 

五、结语

 

(1)本文的统计分析数据佐证和分析了,环境保护投融资的运行状况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包括区域环境污染状况、经济总量与结构、政府投入和其他投资者的偏好等。

 

(2)环境保护投融资的资源配置在不同区域的差异性,是当地社会资本形成和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与投融资主体行为选择的结果。

财产保全与行为保全的区别篇8

一、农业补贴主旨思路

农业补贴是一项复杂的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确定好政府财政补贴的主要框架,关乎食品安全、社会稳定和生态功能等重大基本面。特别是在高成本背景下,设计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框架思路,至少要包含以下基本点:一是综合观点。农业补贴政策不但要从经济发展方面考虑,还必须从政治、外交、贸易等方面考虑,从获得国际粮食进口难度加大考虑。二是全球观点。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突显出粮食的战略资源地位,一国粮食问题的解决更多地要置于国际化市场中,置于世界经济、政治框架中,而本国高成本下的农业补贴政策,正是提升本国在全球经济、政治框架中地位的有力支撑。三是全局观点。高成本下的农业补贴政策,除了体现中央政府的主体作用,还必须体现地方政府的重要作用,建立实现补贴目标的中央和地方两级农业补贴运行体制。四是替代观点。农业补贴政策绝非是政府在高成本下获取粮食等基础农产品、增加生产者收入的唯一因素,还必须充分考虑其他途径和办法,其中包括市场价格的重要作用和导向效应。五是动态观点。农业补贴不能成为固定不变的补贴,必须根据目标需要、粮食生产资料价格以及生产成本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政府财政补贴总量规模和结构方向,应基本聚焦于成本上升背景下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首位需要上。在此情况下提出的补贴主旨思路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补贴工作全局,以应对成本快速上升,提高补贴政策针对性、直通性、时效性为目标;以建立科学合理、稳定持续、预警测度。联动运行的特别保障补贴为核心;以扩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规模,增强政府成本型财政干预力度,保持补贴增长幅度快于成本增长幅度为基点;以提高粮食比较效益,激励生产者维持并扩大生产性要素需求与投入为突破口。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集中高效使用财政补贴资源,优先满足粮食等基础农产品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三省”(主产省、主销省、平衡省)间横向跨区域以财力换粮食、以资金换资源的利益分配与定向补偿合作模式。统筹安排因地制宜规划编制重点突出、资源节约、直接受益、操作简便的补贴实施路线和方案。努力形成走我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基础上的、补贴粮食生产的成本型补贴政策的长效机制和运行框架。未来发展中,高成本下政府农业补贴政策至少应该考虑:第一,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能力;第二,国家实施专项农业补贴和干预的强度;第三,中央和省两级财政转移支付的持久性;第四,农业补贴和其他手段综合配套使用的效果;第五,政府保持实现增产目标和其他目标之间的顺畅转换。

新的农业补贴政策思路明确提出,应对高成本时期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农业干预措施强弱,不是一个静态不变的简单数量集合,而是根据成本变化和目标需求变化而动态调整的一揽子方案组合。除了在一个时点内获取最大现实数量的基础农产品以外,更需要在一个时段内,把提高具有较强现实与潜在基础农产品产出的综合能力,作为生产成本上升背景下的农业补贴政策的主要指向。政府始终致力把握和确定的应该是,高成本下为了满足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要而制定的农业补贴政策的变数状态及其实施效果,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并且根据生产成本变化趋势,完善修正相关的补贴政策核心层和主体框架。

二、农业补贴政策的框架设计

根据我国农业发展需要,确定我国高成本下农业补贴政策的总体框架安排是:正视我国粮食生产进入高成本阶段的客观现实,提高政府综合运用补贴政策的水平;逐步完善成本型财政补贴基本面,构建成本要素专项补贴为主体、综合性补贴和不固定补贴为支撑的格局;积极调整财政补贴方向,修改完善补贴依据,逐步优化补贴结构,合理确定补贴范围,突出重点补贴领域;在实际运作中,注意体现补贴政策普遍价值,强调发挥补贴政策特殊价值;集中财力倾斜补贴粮食核心区,包括粮食主产省、产粮大县、规模化农场和种植业大户生产,适度补贴粮食生产后备区;加快完善政府补贴粮食生产与保护生产者利益的政策工具,构建稳定的中央和省两级政府宏观干预政策体系和补贴系统。这一总体框架将主要围绕实现粮食等基础农产品持续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第一目标展开,包含了建设法规、完善机制、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等战略性、综合性诸方面,突出了高成本时期中央和省两级财政转移支付框架设计的主要着力点和主要指向,明确了要在最大限度补贴粮食主产地区在高成本下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鼓励和引导非主产区生产者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推动政府和生产者有效配置资源,保证在高投入高成本中生产粮食等基础农产品的持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在补贴规模上,要在国家综合国力逐步增强的基础上,逐年提高“两个”比重――提高农业补贴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成本型专项补贴占全部农业补贴的比重

目前,我国农业补贴总量规模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相比,和农业发达国家农业补贴相比,仍显得十分不足。特别是农资综合补贴的专项总量规模,还不能完全抵消农资价格的上涨,补贴的力度还不够,没有完全达到激励生产者增加投入的目的。据资料显示,2005年美国。、欧盟和日本补贴分别占财政收入的20%、34%和58%,同期我国只有6%。2008年我国各项农业补贴合计1028亿元,也才只有财政收入的6%,补贴的空间依然很大。因此,要扩大补贴规模,把水稻、玉米、小麦等良种补贴尽快扩展到所有优势主产区。把农机具购置补贴实施范围扩展到全国所有县份,并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实际情况,将旱作节水灌溉机械列入农机具购置补贴的目录。设立针对农业保险和农产品购销的专项补贴。通过对农业保险给予经费补贴,促进农业保险试点尽快在全国范围推开,建立农业保险与灾害救助相结合的农业风险抵御机制。要对销区的企业到主产区收购粮食给予运费补贴,或者对于主产区粮食购销企业采取分品种、分级别收购、储存给予一定的补贴,促进主产区粮食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

(二)在补贴资金上,主要依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财政转移支付进行辅助配套

根据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总体要求,中央负责粮食等基础农产品供需平衡,确保国家层面的粮食安全;地方实行粮食省长负责制,负责本地基础农产品供需平衡。相应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主要用于确

保国家粮食安全需要的专项补贴,包括和基础农产品生产、主要粮食品种获取以及主要粮食产区增产相关的补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将在财政部门现有补贴资源整合集中的基础上,设立专门账户,实行自上而下的管理。特别需要突出与粮食生产资料价格变动相关、确保基础农产品投入品需要的补贴,如化肥、农药、农用柴油购买补贴等。地方财政转移支付,主要用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配套,完成国家粮食生产任务,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以及鼓励和补贴本地基础农产品生产发展和维持生产者收益的专项补贴。包括农业机械化适用产品补贴、农业产业化推进补贴、适宜生产技术补贴等。地方政府财政负有对省级基础农产品生产和生产者收益转移支付的责任,并根据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承担任务,配套建立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专用账户。

(三)在补贴方式上,采取经常性(一般性)补贴为主与应急性(专项性)补贴为辅的方式

经常性补贴,即根据每年粮食生产基本情况,资源投入和消耗情况,成本上升趋势,全面分析粮食等投入产出水平变化,确定政府农业补贴总量规模、结构、范围、方式等主要项目,并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保持基本不变的补贴,具有普遍性、稳定性、综合性特点。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经常性补贴期限应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政府机构负责人任期和生产者土地最低承包期要求相匹配,以5年为一个补贴周期,中途不打“补丁”,5年以后根据具体情况变化进行补贴方案的调整和修正,包括基础农产品供需状况,生产投入品的价格及其成本变化,生产者收益需求,技术进步及应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变化和竞争力需要等。应急性补贴,即根据生产期粮食生产投人品价格变化,农业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损失,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等特殊情况时进行的短期性补贴,具有专门性、临时性、单一性特点。应急性补贴以6个月到1年为期,根据当年发生的应急情况,随时出台和执行应急补贴,防止出现粮食等基础农产品和生产者收益的剧烈波动。应急性补贴总量不宜过大,以适度补贴为限。一旦补贴效果显现并稳定,即停止补贴,不转为固定性补贴。

(四)在补贴依据上,按照实际种植面积和提交商品量补贴相结合的粮补挂钩办法

我国农业补贴的发放,要根据确保粮食安全和满足经济建设需求,确定一个基础农产品种植面积和商品量为测度参照标准的基准数量指标来进行补贴。这一补贴依据设定应当考虑《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要求的两个基本指标,即我国粮食生产的种植面积大于等于15.5亿亩(10333万公顷),三大谷物产量大于等于4.75亿吨的水平。在这个框架下,更加科学合理地以生产者实际种植面积和提供商品农产品数量为补贴发放依据。按照实际种植面积补贴,即按照生产者连续三年的种植面积计算(包括复种面积)补贴。而按照商品农产品数量补贴,则应该是按照生产者连续三年提交的商品农产品数量计算补贴。特别是粮食生产资料投入品的综合性补贴,更要按照生产者实际种植面积和商品量发放。“多种多补,多交多得”。

(五)在补贴区域上,突出主产区重点倾斜补贴,兼顾一般非主产区应有补贴

从保障粮食安全的长远角度出发,按照《国家粮食中长期安全规划纲要》要求,加大中央对粮食主产区(核心区)的补贴力度,充分发挥粮食主产区、优势产区(主产区的产出比较指数98.38,平衡区56.13,主销区55.73),特别是发挥东北、冀鲁豫、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增产作用(东北地区产出比较指数81.26,黄淮海地区85.13,长江中游地区82.68),确保这些地区能够得到更多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更大的政府干预力度。加快形成现实产量大、增产潜力高、商品售量多、产品质量好的重点干预地区,不断增强基础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其中在东北地区和中部一些粮食主产区,优质专用品种主产区,要增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总规模,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并适度调整地方财政的配套比例。要提高粮食主销区内部的局部主产区生产能力建设,强化主销区和平衡区在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中的重要责任和压力释放作用。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等改善生产条件方面,给予必要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帮助这些主产地区尽快形成稳定的增产能力。

(六)在补贴范围上,突出小麦、玉米、稻谷三大谷物农产品补贴,并兼顾一般性农产品补贴

根据国内外粮食等农产品发展趋势,按照《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要求,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需要,在预测我国谷物消费需求的基础上,把小麦、玉米和稻谷等三大农产品,作为政府财政补贴的主要范围。集中财力确保三大谷物生产能够得到相应的补贴,满足或基本满足三大谷物生产全过程的需要。特别是在生产能力建设方面,包括良种良法、农田水利建设、先进适用技术等重点给予补贴。在生产过程中的粮食生产资料供给、农业机械化操作以及推进规模化生产等方面,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通过集中补贴,提高小麦、玉米和稻谷等三大谷物的总产量、单产水平和商品量,提高国内的自给率和人均占有水平。除此以外,其他已经充分市场化的农产品的生产,应主要依靠市场调节为主,政府适量给予财政补贴。

(七)在补贴手段上,充分运用全面照顾的普惠制补贴和突出重点倾斜的特惠制补贴相结合的手段

限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国力,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要在全面补贴基础上,突出重点补贴领域,实行“存量大体稳定,增量适度倾斜”。在坚持补贴“普惠制”的基础上,突出“特惠制”。发挥补贴存量“普惠制”稳定生产、稳定生产者情绪的积极作用,把已经给生产者的好处继续给生产者。“普惠制”基本面向生产者耕种口粮田。同时,发挥补贴增量特惠制积极鼓励土地流转,推进粮食规模化、商品化生产的重要作用。实现粮食等基础农产品从“稳产”向“增产”的转变,提高粮食等基础农产品的总产、单产和商品量,以及质量、安全性和标准,形成国家粮食安全的可靠基础。“特惠制”基本面向生产者耕种商品粮田。同时,依托补贴政策,建立生产者稳定增收的政策配套,在继续发挥补贴政策生产者收入“保底”作用的基础上,更加体现生产者“增收”的重要作用。把政府有限的财政资金补贴到关键区域和重点环节上,防止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出现过度的扩散性和普遍性。

(八)在补贴项目上,要在稳定现有财政补贴四大类基础上,适当增加有助于持续增产的生产性专项补贴品种

从我国目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看,增加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持续增长,应对生产成本过快上升的专项补贴是必需的。可以参照各国农业补贴设立的主要项目,根据wto的规则规定,采取稳定主要项目,调整个别项目,充实关键项目,减少敏感项目的原则,设立能够补贴生产者生产、不断增加物质投入的财政补贴,以及能够减少农业风险的保险型和安全储备补贴。其中包括:基础设施补贴(农田水利设施、测土配方等)、生产投入品补贴(种

子、化肥、农药、农机等)、生产结构调整补贴(生产者转产引起的损失)、土地转让补贴、规模经营补贴、粮食安全储备补贴(地方、生产者和合作组织)、环保补贴(森林、草原、土壤、水资源、湿地等)、限产补贴(培养地力而进行的土地休耕、为保护草原而限制牧民养畜补贴)等。对于现有补贴项目种类,把水稻、玉米、小麦良种补贴尽快扩展到所有优势主产区,把农机具购置补贴实施范围扩展到全国所有粮食主产区,并按照用途划分为耕作类、收获类、灌溉类等几个大类,特别是要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实际情况,将旱作节水灌溉机械列入农机具购置补贴的目录。最大限度地形成补贴目标实现的基础条件,补贴生产者增加投入品,降低生产后环节风险,减少自然灾害损失。

(九)在补贴对象上,既要考虑土地所有者补贴需要,更要满足实际生产者补贴需要

我国农业补贴基本是以土地所有者为补贴主体对象(按计税面积补贴),财政转移支付一般由土地所有者享受。而农业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是,政府农业补贴的主要受众体是粮食生产者,财政转移支付的享受对象相当明确。根据我国农业补贴的目标和要求,我国农业补贴的主要受众也必须是真正的粮食生产经营者,而不仅仅是土地的所有者。要充分考虑土地所有者和土地经营者的错位现象,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享受主体,应该是广大的直接从事基础农产品生产的劳动者。实际的劳动者享受实际的补贴利益,特别是实行土地规模经营的种田大户,应该首先成为主要农业补贴的受益人,成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群体。尤其是针对粮食生产成本快速上升的情况,确定基础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生产者的农业综合直补,应全部由实际生产者享受。

(十)在补贴权限上,要在坚持中央统一规范补贴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灵活量裁补贴

我国地域广大差异显著,不同地区农业发展情况千差万别,有必要建立以国家为主导、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和自主确定补贴的机制,按照中央政府统一规范、地方政府灵活量裁的原则执行。在补贴目标、补贴规模、补贴范围、补贴种类、补贴时效等方面,由中央根据《补贴法》制定总体实施方案。地方政府则可以根据中央统一规范要求,结合本地区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农作物主要品种、农业机械化水平、土地使用情况、生产者需求等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可以由省级根据本省基本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数据测算标准,对生产成本收益率进行动态跟踪,随时提供补贴的参考数据,同时建立基础数据管理信息化系统,全面掌握补贴运行全过程。对于农机购置补贴,要在当前国家和省指定农机“目录制”的基础上,允许当地根据实际情况,由市县政府根据生产者诉求,“自选”1―2个机型,给予“核准制”或“备案制”下的政府补贴。最大限度地取得好的补贴效果。

(十一)在补贴工具上,要立足用好“绿箱”、“黄箱”补贴,同时根据需要灵活启用“蓝箱”补贴

制定我国农业补贴政策,设计好补贴项目,要用足“绿箱”政策,用好“黄箱”政策,用活“蓝箱”政策。“绿箱”政策是wto农业规则允许并大力倡导的政府补贴政策,“黄箱”政策是wto农业规则限制和要求削减的政府补贴政策。可以借鉴美国当前的做法,在逐步减少“黄箱”政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绿箱”政策来补贴与保护农业发展,增加生产者收入。增加以一般政府服务、粮食安全、农业环保、农业保险等为主要内容的补贴。应按照《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要求,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对控制破坏性扩大耕地面积,对固定数量的耕地给予补助。对已造成土地破坏的地区,鼓励减少耕地,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在不影响粮食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对一定数量的树木或草皮给予补贴。同时,积极稳妥地建立以目标价格为核心的“黄箱”补贴制度。“蓝箱”补贴是政府对农业资源利用的宏观调控手段,以此保证农业资源的适度使用,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政策建议

根据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执行情况,结合政府发展目标要求,建立国家粮食安全稳定机制,实现粮食等基础农产品供需基本平衡,提出以下相关政策建议。

(一)统筹兼顾加强合作,增强农业补贴的针对性

农业补贴既有长期性战略目标,也有短期性关注目标,更有不同地区需要完成的战略性和短期性融合目标,因此需要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在制定和执行农业补贴政策时一并加以考虑,以保证农业补贴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扎实推进,提高农业补贴的针对性和指向性。一是要根据国家既定并需要完成的首要目标,制定农业补贴政策的主要内容、主体框架、主导流程、主流依据,对整个农业补贴的方式、范围、重点、操作等进行全面设计和构思,指导农业补贴的总体实施。二是根据各地区不同财政状况和有效转移支付能力,以及主产区、主销区所承担的主要任务,结合中央农业补贴方案,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区能够增加基础农产品产量,提高生产者收入水平,扩大生产实用技术应用,推进规模化经营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补贴方案和实施重点。三是尽快形成主销区转移支付主产区财政补贴的横向顺畅通道和合作框架。四是中央财政补贴要体现总体性、宏观性、综合性和引导性,省级财政补贴要体现具体性、差异性、特殊性和对接性,避免两级财政补贴浪费、盲目和随意性,提高补贴的可操作性。

(二)制定法律健全法规,提供农业补贴的法律补贴保障

根据农业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农业补贴一般由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以确保农业获得农业补贴,从补贴总量、补贴范围、补贴方式、补贴程度、补贴环节,到补贴年限、方案执行人、补贴受益人等,都以法律为基准。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能擅自修改和决断,以确保国家补贴目标的实现,生产者利益的保障。我国也必须尽快把法律法规与政策补贴,作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保障,逐步将政府农业补贴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一是国家要根据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基础农产品供需平衡,维护生产者利益的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条款。二是地方政府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制定符合本地实际情况和需要的执行法规,以法律和法规的形式,确保农业补贴的完全落实,维护实际受益人的利益。三是加快制定包括《粮食安全法》、《农业补贴法》等在内的相关法律,明确农业补贴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补贴依据、补贴标准、补贴方式、操作程序、审批监管,以及违反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防止农业资金、各项农业补贴等被任意挪用、占用、挤用、漏用,保障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的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

(三)加强监管定期反馈,提高农业补贴的实际效果

农业补贴政策的运行过程和实际效果,是考量补贴政策科学合理的重要参考,要根据农业补贴完成目标的进展情况和取得成效,加强监管定期评估。为进一步完善政府农业补贴政策,更好地发挥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作用,保持补贴的稳定

性、连续性提供决策依据,为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灵活应用补贴手段,调整补贴规模、方向和重点,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一是经常性补贴要建立运行过程的定期反馈机制,根据目标完成情况适度调整补贴规模、重点和方向。应急性补贴则要加强补贴使用的监管力度,防止出现补贴的违规使用,形成对农业补贴全程把握、完善和效果评估的监测系统,提高中央和省级农业补贴政策决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要根据不同地区享受补贴规模的大小,建立针对性强的定期和不定期评估,随时掌握补贴使用情况和效果。三是要在重点享受补贴的地区,建立定点不定时的监管反馈系统,随时掌握农业补贴的动态和进程。四是建立农业补贴运行效率与效果跟踪网络体系,尽快建立中央为主体、省县为支撑的农业补贴实施效果数据库,提高农业补贴过程的信息化程度,为农业补贴从传统操作方式向现代便捷方式的转变创造条件。五是加强基层执行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执行能力,确保农业补贴政策的贯彻落实。

(四)由“暗”变“明”调整使用,发挥财政补贴的激励作用

我国现行财政补贴不但补贴粮食生产领域,也补贴粮食生产资料生产企业(江苏省2005-2007年234个化肥生产企业共享受优惠电价补贴46.73亿元),同时,对于化肥等农资也减免铁路建设基金(2003-2007年共减免770亿元),形成了国家财政的“多重”负担。然而实际执行的结果并不理想。粮食生产者基本得不到享受补贴和优惠后的国家控制价格的粮食生产资料,不得不继续购买高价粮食生产资料。得到国家补贴的粮食生产资料企业,并没有让利于粮食生产者,反而从中获利,既拿着国家补贴,又向生产者卖高价,而且在国内市场最为需要农资产品而国际市场价格较高的时候又增加出口,以赚取高额的外汇,导致国内粮食生产资料供需缺口扩大,市场价格在高位运行中进一步攀升,加速了粮食生产成本的快速上升。为此,一是国家要变“暗补”为“明补”,逐步取消化肥生产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调减直至取消农资生产企业的相关补贴(对于农资需求者来讲是一种“暗补”),转用于补贴粮食生产领域,让生产者在购买农资时得到政府更多的财政“明补”,激励生产者发展粮食等农产品生产。二是对化肥生产、经营与运输进行市场化取向改革,逐步取消限价措施,促进化肥领域市场化改革,根据国际国内化肥市场产需关系变化,择机放开化肥价格管控,建立起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资源配置机制,捋顺市场价格扭曲状态,企业则根据成本状况和市场供需制定产品销售价格,建立一种市场经济下的正常的价格状态和供需关系。三是国家对农资生产企业研发高效新产品、环保型产品,应给予适度财政补贴和政策优惠。四是允许铁路部门继续征收铁路建设基金,将原减收的铁路部门建设基金直接补贴给粮食生产者。

财产保全与行为保全的区别篇9

   一、总体竞争格局:市场竞争主体日趋增多,市场集中度不断下降

   随着入世后我国保险市场的开放和准入限制的逐步放宽,保险公司数量快速增加,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所占市场份额逐步下降,保险业寡头垄断的格局逐步被打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从保险公司数量变化看,入世后我国寿险公司数量增长较快,已从2001年的16家增加到2003年的30家;同时,保监会放宽了审批分支机构的条件,寿险公司分支机构数量也迅速增加,如新华人寿和泰康人寿获准开设超过100个中心支公司,新设了多家分公司和200余家营销服务部。财产险公司的数量从2000年的17家增加到2003年的24家,其中,外资财产险公司从2000年的7家迅速增加到2003年的14家。

   市场主体的大量增加引致国内保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集中度快速下降:从我国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变化看,2001—2003年,中国人寿和平安人寿等两大寿险巨头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分别从57.05%和28.10%下降到53.82%和19.56%;太平洋人寿、新华人寿和泰康人寿等其他规模较小的寿险公司继续保持迅猛发展态势,这三家公司合计市场份额从13.08%提高到22.64%.从财产险市场份额变化看,中国人保在财产险市场中始终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但其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已从2000年的77.33%递减到2003年的66.88%,下降了10.53个百分点;位居第二的太平洋财产险和第三位的平安财产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在2000——2002年期间有所上升,分别从2000年的11.22%和7.8%递增到2002年的13.1%和10.4%,但在2003年也出现了小幅下降。与此同时,包括外资公司和其他内资小公司在内的其他财产险公司市场份额快速提高,已从2000年的3.65%大幅度提高到2003年的11.75%。

   二、产品竞争格局:寿险业意外险和健康险市场竞争激烈,财产险业车辆险存在恶性竞争现象

   我国寿险业(人身险业)主要包括三大险种: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目前,寿险市场集中度很高、竞争相对平缓,但健康险和意外险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在寿险市场中,2003年中国人寿占据了56.59%的市场份额,平安寿险和太保寿险分别占据了20.65%和13.37%的市场份额,其他公司份额很小,短期内难以与这三大公司抗衡。意外险的市场集中度比寿险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2003年中国人寿占有50.65%的市场份额,平安、太平洋、新华等三家寿险公司占有30.65%的市场份额,泰康等其他公司占有1%——8.7%的市场份额;鉴于财产险公司从2003年开始可以经营意外险业务,寿险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下降,竞争将更为激烈。健康险市场集中度日趋下降,市场竞争最为激烈:在2003年的健康险市场中,中国人寿占据的市场份额最大,但所占比重只有24.52%;平安和新华分列占有10.84%和9.28%的市场份额,其他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均在5%以下,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尤其是2003年对财产险公司开放短期健康险市场以来,财产险公司业务开发力度很大,很快打破了2003年以前由中国人寿、平安和太平洋等三大寿险公司的垄断格局,2003年当年中国人保就成功地占据了健康险20%以上的市场份额。

   从2000——2003年我国财产险产品结构变化情况看,我国财产险主要有机动车辆险(车险)、企业财产险、货运险、责任险和家庭财产险等五大产品,其中车险是最大险种,车险保费收入占全部财产险保费收入的比重始终在61%左右;企业财产险是第二大险种,其保费收入所占比重在2000年以后有所下降,但2003年仍高达14%;货运险、责任险和家财险所占比重分别在5%、4%和3%左右。从2003年五大险种的市场份额看,财产险市场集中度较高,中国人保、太平洋财产险和平安财产险等三大财产险公司所占市场份额均在90%以上,其中中国人保在车辆险、企业财险和货运险三个险种的市场份额均在70%左右,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家财险和责任险两个险种的市场集中度相对分散,中国人保的市场份额均低于50%,市场竞争相对充分。虽然三大公司在车辆险市场份额很高,但由于车险保费收入是财产险的主要收入来源,车辆险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甚至出现了许多恶性竞争行为,导致车辆险费率不断下调、赔付率上升,使车辆险成为风险较大的险种。

   三、中外资保险公司竞争格局:外资公司发展迅速,中资公司面临日益严峻的竞争挑战

   入世后外资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的准入限制逐步放松,经营地域限制也逐步放宽,外资保险公司大量增加,外资保险公司正凭借其雄厚的资金、专业化的管理、高水准的产品开发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高精尖的人才等多方面优势,对中资公司形成越来越大的挑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中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变化看,尽管截至2003年底,中资公司仍占据98%以上的市场份额,外资公司占比不到2%,但外资公司发展迅速,其同比增长速度远超过中资公司,如2003年外资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速超过中资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速近15个百分点。二是从中外资公司的营销模式看,外资寿险公司更注重依靠费用相对较低的个人人营销方式开展业务,个人营销保费收入所占比重接近90%,远远超过中资寿险公司不到60%的比例。外资财产险公司则避开市场竞争激烈的车辆险,专注于效益较好的企业财产险、责任险和货运险,并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2003年外资公司在企业财产险、货运险和责任保险的市场份额已经分别达到2.94%、5.98%和4.93%,企业财产险、货运险和责任险占外资公司总保费收入比重分别达到38.94%、26.6%和18.34%。三是从外资公司较早进入的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市场发展状况看,外资公司发展快速。如外资寿险公司个人新单契约保费收入占广州和深圳总保费收入的比重持续上升,2003年外资寿险公司在广州的个人新单契约市场份额已经接近35%,上海和深圳分别为20%和15%左右。2003年外资财产险公司在经济发达的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市场份额也已经达到4.07%。可以预见,随着我国保险市场进一步开放,外资保险公司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显现,在我国保险市场中所占份额会快速提高,中资保险公司将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竞争挑战。

   四、地域竞争:东部发达地区竞争激烈,中西部地区竞争相对平缓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及人均收入差距很大,而寿险业与经济发展、特别是人均收入水平密切相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寿险业发展水平越高,如2003年经济最发达的东部沿海六省市的寿险业保费收入占全国保费收入的比重达到46.87%,而陕西、山西、青海等西部五省区的保费收入仅占全国保费收入的4.71%。同时,经济越发达、寿险业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市场竞争也越激烈。从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新华人寿、泰康和大平人寿等六家主要寿险公司2003年的地域市场份额看,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寿险业市,场集中度最低,市场竞争最为充分,没有一家公司处于市场绝对垄断地位,中国人寿和平安寿险公司市场份额较高,分别为29.19%和33.73%,太平洋人寿和新华人寿的市场份额也分别达到10.48%和10.87%,泰康和太平人寿等其他公司市场份额相对较低,但总计也达到了15.73%。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和中部地区,市场集中度比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市场集中度有很大提高,2003年中国人寿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56.85%和64.62%,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如果加上平安寿险和太平洋人寿,三家公司的市场份额接近90%,其他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只有10%,难以与三大公司展开竞争。在经济很不发达的西北部地区,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和太平洋人寿的市场占有率为86.53%,比东部沿海7省和中部8省略低,但西部地区保费收入占全国保费收入的比重很低,2003年只有16.89%,其他公司凭借13.47%的市场份额难以与中国人寿等三大寿险公司展开实质性竞争。

   与寿险业地域竞争特点类似,财产险在经济发达地,区的竞争相对经济落后地区激烈。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产险的市场集中度最低,2003年中国人保的市场份额只有54.49%,太平洋财产险、平安财产险和其他中资财产险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4.6%、13.42%和13.42%,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也高达4.07%。在东部沿海7省,太平洋财产险和平安财产险市场份额较其在直辖市与计划单列市低,但中国人保的市场份额高达67%;中国人保、太平洋和平安等三家最大财产险公司的市场份额高达90.77%,比三家公司在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份额(82.55%)高8.3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的8个省份,中国人保等三大财产险公司的市场份额达到96.54%,处于寡头垄断状态。在中西部地区,三大财产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也高达88.77%。由此可见,财产险市场在经济发达的直辖市与计划单列市和东部沿海地区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较为激烈,而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市场集中度较高、竞争较为平缓。

   五、公司竞争力:市场规模大、经营历史长的公司,经营效率较高,竞争力较强

   评价寿险公司竞争力的指标较多,主要包括市场占有率、经营效率、资本充足率和盈利能力等指标。从市场占有率看,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和太平洋寿险的市场占有率比较高,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从经营效率看,20012003年,各家寿险公司均处于快速扩张期,但增员增效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以个人人均首年保费增加额为例,中国人寿增员增效的效果明显,该增加额高达10.72万元,而其他寿险公司(平安因调整经营策略不可比)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泰康寿险和太平洋寿险公司的下滑幅度最大,分别从4.16万元和4.3万元下降到1.53万元和2.32万元,太平洋寿险公司还出现了增员不增效的负面效果。从资本充足率来看,2000——2002年,除平安寿险和太平洋寿险因改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分别由8.79%和10.07%,上升到9.24%和16.31%,其他公司均呈下降趋势,泰康人寿下降幅度最大,由35.58%下降到9.78%,其次为新华人寿,由27.54%下降到11.35%,考虑到目前中国人寿和平安人寿已经先后发行股票上市,这两家公司的资本充足率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从盈利能力比较看,2001——2003年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和新华人寿的净资产收益率始终保持正值,但2002年各家寿险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出现下降趋势,2003年中国人寿和平安寿险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降至4%和12.39%;而太平洋、泰康和新华人寿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2003年分别达到3.17%、6.75%和14.82%,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总体看,市场规模越大、经营历史越长的寿险公司,经营风格相对稳健,经营效率较高,竞争力较强;市场规模较小的新型寿险公司,经营状况波动性较大,竞争力相对较低。

   财产险公司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市场占有率、费率和赔付率、资本充足率和盈利能力等。从市场占有率看,中国人保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但正处于下降状态。从费率和赔付率看,中国人保费率和赔付率较高,其他公司的费率和赔付率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从资本充足率来看,较早设立的财产险公司资本充足率普遍低于较晚设立的公司,2002年末中国人保、平安财险和太平洋财险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7.62%、9.24%和22.85%,而华泰、永安和天安的资本充足率均超过25%,最高的永安公司达到55.86%.从盈利能力来看,2003年中国人保、平安、太平洋财产险公司等设立时间较早的财产险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比2002年有较大幅度下降,分别从16.24%、28.01%、45.68%下降到11.13%、2.25%、10.38%,但总体上仍高于永安、天安等后期成立公司的水平,2003年永安、天安的收益率分别为9.65%和9.09%。总之,中国人保、太平洋财产险和平安财产险是目前中国财产险市场中竞争力较强的三大公司,但外资公司和其他中资财产险公司发展势头良好,其市场竞争力正在不断提升。

   六、我国保险业竞争格局的发展趋势

   (一)竞争主体迅速增加,市场集中度进一步下降,竞争地域日趋广泛

   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规定,自2003年12月11日起,允许外资财产险公司经营除法定保险业务以外的全部非寿险业务,增加福州、厦门、宁波、沈阳和武汉5个城市为保险业对外开放城市,2004年12月11日后,外资将可以介入寿险团体业务。同时,在国家政策扶持下,中资保险公司迅速扩展业务领域,广泛增设营业网点。因此,未来几年保险市场主体将大量增加,保险市场的集中度将继续保持下降趋势,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且竞争地域日趋广泛。

   (二)保险业出现混业经营趋势,但竞争模式将日趋专业化

   2003年保监会允许财产险公司介入意外险和健康险等传统寿险业务,此后中国人寿集团公司等寿险公司也计划设立财产险公司,介入财产险业务领域,我国保险业再次出现混业经营现象。混业经营将进一步加剧保险市场竞争,各公司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取生存,必然将加强分支机构的专业化经营。同时,为提高我国保险行业的国际竞争力,2004年中国保监会还有侧重地批设专业性养老保险公司、健康险公司、农业保险公司等。这些专业化公司的出现,不但促进了我国在养老、医疗和农业方面保险市场的发展,同时也迅速提高了各个专业领域的服务水平。

   (三)行业并购将成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表明,集团化、大型化和全能化已成为金融巨头的发展主流。截至2003年底,我国已有保险公司61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705家,保险从业人员150多万人,保险业总资产9122.8亿元,但与国外相比,我国保险公司的竞争力仍处于劣势,如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之一美国国际集团公司,2002年资产总额为5612.29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46413.6亿元,这一家公司的资产额即远远大于中国保险业的资产总和。因此,中国的保险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获胜,并购重组、发行股票上市、强强联合将成为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四)效益竞争、技术竞争、管理竞争和服务竞争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竞争手段

财产保全与行为保全的区别篇10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财政;生态财政

一、构建和谐社会对财政建设的要求

社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由此也决定了和谐社会内涵的复杂性和广泛性。不同学者对和谐社会的理解也不尽一致。有的认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特征是和谐的利益关系;有的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社会利益均衡机制,从而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还有的认为,和谐社会是指“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以上观点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综上所述,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内部本身以及社会与其自身相关的事物之间保持的一种协调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强调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子系统之间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需要财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等与之相配套。应积极运用财政政策使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经济增长给其带来的实惠,使其自身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增强社会认同感,避免各种不和谐现象的发生。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是和谐财政政策。所谓和谐财政政策,是指既能有效支撑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又能保证财政体系自身和谐循环的财政方针、准则和措施的总称。与以往的财政政策相比,和谐财政政策应更加注重公共产品配置的公平,实现公共产品均等化;更加注重财力分配的基本均衡,缩小地区间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的财力差异;更加注重财政政策的公平公正,为各种市场经济主体提供平等的财政条件。

二、财政政策对构建和谐社会制约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各项制度建设滞后,难免产生各种不和谐因素。诸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地区、城乡差别问题;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以上不和谐因素的产生固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与财政政策不完善也有很大关系,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同地区居民享受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不均等从公平角度讲,同一个国家居民应该享受到大致相同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不因居住地区不同而有较大差别。全国性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提供,各地不会有太大差异。地方性公共产品由各地方政府提供,在现行的财政政策框架下,地方性公共产品的多少与当地政府财力有直接联系,而政府财力又是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不同省区之间,特别是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人均财力差距非常明显。2003年人均财政支出,最大与最小的省份差达8.58倍;并且同一省区内财力差距也较大,如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2004年人均可支配财力分别是东西两翼和粤北等山区的7.7倍和6.6倍。财力差异造成各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不同,不同地区居民享受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不均等。

2.“二元”财政结构彰显城乡差别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出发,政府财政应有助于缩小城乡差别。相反,由于我国“二元”财政结构的存在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别。一是政府对于同一种公共产品,在城乡之间的提供方式不一样。如在教育、道路等方面,城市居民基本上可低价甚至免费使用,其成本主要由政府承担;而在农村则主要是通过名目繁多的非税方式由农民自己承担,财政只给予少量或根本不给补贴。二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广大农村居民尚未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步加强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扩大了社保对象范围,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在占全国人口60%的农村人口中,社会保障仅限于在小部分城镇劳动者中实施,使得城乡社保覆盖率之比高达22∶1。

3.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拉大,财政调节乏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一个重要职能是调节收入分配,避免贫富差距过大,维持相对公平。当前,收入分配差距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甚至同一单位不同岗位之间都呈现持续拉大的态势。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接近0.5,早已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标准,如果不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很可能引发社会动乱等不稳定因素。现行财政调节功能存在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税收调节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一是不同收入阶层税负不均衡,从税负公平角度而言,税负应与纳税能力相适应。而我国事实上却出现了中低收入者税负相对过重,富人税负轻的“逆向调节”现象。由于当前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过低,税率过高,又缺乏合理的减免和退税制度,造成中低收入者税负过重。据统计,2004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的65%来源于工资、薪金所得,且中低收入者占了绝大多数。二是税制体系不完善,财产税相对缺失。根据国际经验,个人所得税调节作用的充分发挥必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财产税。由于我国遗产税、赠予税等税种的缺失,使税收难以发挥对高收入群体的“削峰”作用。

4.财政宏观调控乏力,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采取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导致自然资源大量消耗,环境质量严重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资源短缺、国土沙化、饮用水源的污染等因素对我国经济发展构成很大制约。然而,财政宏观调控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作用发挥不够,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构建和谐财政的设想

公共财政应通过完善各种政策、制度,构建“和谐财政”,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1.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公共服务均等化奠定基础

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消除地方差异和主体差异,各地方政府能够按照全国一般标准和居民的生存需求,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应建立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保障机制,重点是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是变基数法为因素法。按照因素法合理确定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额,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税负高低、城市化程度、人口、教育状况等因素作为转移支付的主要依据,通过对各种因素综合分析确定支付规模,提高转移支付的科学合理程度;二是采取灵活多样的转移支付形式。要把一般性补助、平级补助、专项补助、特别补助等形式有效结合;三是调整转移支付结构。现行转移支付很大一块是通过税收返还形式进行的,经济发达地区税收返还所占份额最大,反而加剧了地区间财力不均衡。由于税收返还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为抵消其不利影响,应调整转移支付的地区分配结构,重点向中西部贫穷地区倾斜。2.加大解决“三农”问题的财力支持力度,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针对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差距过大的现实,应发挥财政政策导向作用,使财政收入分配适度向“三农”倾斜,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是财政投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三农”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二是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新增教育、文化、卫生等财政支出应主要用于农村,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实现公共产品的城乡“一体化”供给。三是完善税费减免和财政补贴政策。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维护农民的正当利益。四是增加农民就业培训支出。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民的就业能力,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3.完善税收制度,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税收制度则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要逐步完善税收制度。一是完善税制设计。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重点应放在高收入阶层,适当减轻中等收入者的税负,通过提高起征点、降低税率、减免退税制度等,缩小中、低收入者与富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应将目前的分类课征制改为混合课征制或综合课征制,有利于加大对高收入阶层的调节力度,真正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同时,应将各种补贴、福利等全部纳入工资范围征税。二是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务管理和监督的技术水平,加强对偷税、逃税、避税行为高发领域的监管力度。对私营企业家、文艺体育界明星、外企高级雇员、房地产开发商、知名经济学家、律师、官员等“新富阶层”的收入实施重点监控。三是适时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遗产税是个人所得税的补充,可以有效防止个人所得税的流失。此外,在开征遗产税的同时还应开征赠与税,以防止被继承人生前将财产通过赠与方式逃避缴纳遗产税。

4.建设“生态财政”,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前,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已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制约,应加强财政在生态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支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财政政策上,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建设的支持力度,建设“生态财政”,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及节约型社会的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一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二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排污收费制度,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三是大力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资源循环利用领域,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立。

参考文献

[1]高培勇.公共财政为和谐社会奠基[n].人民日报,2007-02-26.

[2]楼继伟.在财政部与世界银行构建和谐社会财政政策对话会上的讲话[n].中国财经报,2005-05-18.

[3]谢烈鹏.构建和谐社会应注重财政政策取向[n].中国财经报,2007-07-10.

[4]李茂生.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J].地方财政研究,2007(1).